在线客服

科技农业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科技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技农业论文

科技农业论文:农业科技英语的论文

一、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难点

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给它的翻译带来了很多困难,导致译文含糊不清,甚至错误的现象很普遍。以前对其翻译的研究多停留在句子和术语的翻译上,认为只要把术语看懂了就能翻译,而没有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使很多人认为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是一件很头疼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译者的知识结构

在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科技术语,虽然术语在整个文献当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这些术语的翻译往往影响到整篇译文的质量。因此,对原文文献的理解可以帮助译者节省时间,避免语言含糊不清而导致误解。这就要求译者好是既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又有的专业知识,而这样的译者目前仍然比较短缺。因此在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译成“对环境友好的农业”,而实际意义是“生态农业”。

(二)词汇多重含义

英语词汇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多义词,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或上下文特定的术语,其含义各不相同。而很多词汇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技术文本中的意义往往和普通词义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这个词通常使用的含义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译为“容器”,它在运输货物时则被翻译为“集装箱”,这就为翻译造成了困难。

(三)词汇空缺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很多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的词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些表达独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国词汇在其他语言无法找到其对应的单词。例如,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三农问题”。这些特征词都很难找到适宜英文单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这是很容易出现的词汇间隙,增加了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的难度。

二、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农业科技英语主要关注的是描述一个过程或现象、澄清的原理,或传递信息。此外,非语言表达,如图形、符号和公式,往往用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张迎梅,2011)因此,根据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提出以下翻译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动句使用

被动语态是农业科技英语的写作传统。被动句通常比主动句更短,更简洁。因为科学家们对行动和事实更感兴趣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发出者大多数情况下被忽略。使用被动语态,确保实现更清晰的意义和更简洁的结构。采用被动语态倾向于传达客观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可在开始的时候通过被动的方式引入。因此,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通常可以采取几种方式。

1.保留原文中的被动语态的主语,把句子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通常在句中有“被……”“给……”“由”等字样。例如:PeopleaffectedbyE.Colibacteriaoftensufferfromuncontrolledexpulsionofbodywastes.被肠病原性大肠杆菌病毒感染的人经常会腹泻不止。

2.把原句中被动语态的主语转换成宾语,把被动语态成主动语态,并转化为一个句子没有主语。例如:Differentformsoffoot-and-monthdiseasehavebeenidentifiedinAfrica,Asia,EuropeandSouthAmerica.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已经确定了不同种类的口蹄疫病毒。很显然,被动语态在表达客观事实的时候非常有用,因此,为了实现客观性,被动语态在农业科技英语文本当中被广泛使用。

(二)名词化

名词化是农业科技英语的特色之一。名词化即把形容词、动词等非名词性的词语转换为名词,但表达同样的意思。名词化后的词语既可以起到名词的作用,也可以表达原本谓语动词或者形容词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使表达更客观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词化后可以在名词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加入定语修饰成分,从而可以使表达的信息更饱满更丰富。因此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中,名词化的现象广泛存在。作为一个名词短语包括多个单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很复杂,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结构。例如:Polycultureisthedominantfarmingsysteminmanyareasoftropics.这个例子当中,polyculture这个词的解释,简洁明了。

(三)广泛使用

一般现在时与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通常是阐述科学发现、客观事实、原理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这就不需要用多种时态来表达,而多用一般现在时。例如:Farmersalsofacethechallengeofkeepingtheirlandhealthy.这个例子当中,表达现在的事实和存在的问题用的是一般现在时,而要表达以前发生的事前则可以用一般过去时,不需要使用其他时态来描述。这样显得更客观不包含感情色彩。

三、结语

随着农业科技迅速发展和交流的增多,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从农业科技英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其特点,造成翻译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希望对从事该领域的读者有所借鉴。但是这些对于解决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语言和科技工作者能够把语言和农业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从而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科技农业论文:生态旅游创新模式下农业科技论文

1以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农业科技生态发展新价值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较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较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较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较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较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

传统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路放在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方面,而忽视了时展的新思路,这与时展步调并不能统一,最终的结果则是逐步脱离市场经济发展主体模式。而生态化农业科技园打造的是将生态环境与农业科技之间紧密融合,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产生推动作用,这样才能与我国社会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统一。这样的发展思路无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同时能够有效应对时展所带来的全新挑战。从时代进步角度而言,农业科技园发展模式应逐步形成创新。而生态旅游与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紧密联系,因此要结合各区域农业特征,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结合农业科技园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所存在的“创新性”进行具体研究,使其农业科技园发展道路与生态旅游之间有机融合,探索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新模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性”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常国辉 单位: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科技农业论文: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

1基本情况

1.1人口结构情况

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行政村尕加毛自然村位于阿木去乎镇西部,海拔约3130米,为半农半牧行政村。村党支部、村委会距镇党委政府驻地约5公里。共有45户270人,其中低保户25户83人,党员8人,其中女党员2人,70、80、90后人员104人,残疾户8户10人,上门女婿5人,僧人9人,尼姑4人。该60岁以上党员1人村通电,有通村便道,无自来水。

1.2经济发展状况

支柱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牲畜多为牦牛、犏牛和藏羊、蕨麻猪。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洋芋、油菜、青燕麦。尕加毛村现有牛325头,羊300只,耕地面积1150亩,草场面积15786亩。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植青稞、油菜及养殖牛羊为主,部分收入来自消耗本地自然资源,以采砂、开矿业的补偿款。该村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

1.3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在交通方面,尕加毛村的村民居住较为集中,但是全村无一条经过硬化的村道,为村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在水利方面,人畜饮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无川地灌溉设施,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发展;在教育卫生方面,没有村级卫生室及设备,缺医少药的局面尚未得到改善,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大部分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条件差;清洁能源使用较少,卫生厕所使用率不高.

2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

2.1自然条件差。

尕加毛村地处夏河县南部,阿木去乎镇西部,地理坐标位于N:34°47′51.7",E:102°40′42.9",境内平均海拔3130米,海拔高,年平均气温2.6℃,降水量516mm,平均无霜期56天,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地贫瘠、土壤保水性差,自然灾害频发等,这是导致尕加毛村长期处于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

2.2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全村农牧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自我发展意识淡薄,自我发展能力普遍较低。2013年该村外出劳务人员主要在建筑工地从事体力型粗活。由于普遍缺文化、少技术,日工资低于技工工资。全村劳务输出比重大,在家劳动力主要以老弱病残、妇女为主,综合素质都较低,给全村农业发展和科技扶贫带来较大挑战。

2.3贫困面大。

在贫困面、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等方面,与全州其他县(市、区)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的位置。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所占比例依然很大。全村共有45户270人,其中低保户25户83人。

2.4基础设施落后。

该村地处半山地带,村内道路为沙石土路,一遇雨雪,车马难行;无引水工程,群众饮水靠背、驮。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使其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因为资金投入不足,仍然存在农牧民穷、财政穷的“双穷”问题,主要以依靠国家的支持和上级财政的补贴为主。

2.5产业支撑不足。

该村工业企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发展不平衡。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除靠外出务工外,仍然主要是靠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待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部分收入来自消耗本地自然资源,以采砂、开矿业的补偿款。

2.6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一是通过“两基”验收后,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入学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教师队伍却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藏汉双语教师少;二是缺医少药的问题仍很突出,乡镇医院条件差,村级卫生室从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依然存在。

2.7扶贫队伍、扶贫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缺乏专业性人才,在完成全村扶贫项目的编制、扶贫资金的争取、扶贫项目的监管上显得很吃力。扶贫部门对扶贫工作只涉及到项目编制和资金监管,缺乏对项目实施的监管,对项目实施情况不够明晰。

3发展经济的建议(依托当地资源及扶贫政策优势,发展经济)

3.1种植业上的优势。

阿木去乎镇是夏河县乃至甘南州较大的青稞主产区,以尕加毛村为例,全村45户270人,全村耕地面积1152亩,其村子西南的半山连片耕地(包括其他村)达上万亩,主要种植青稞为主,只因耕作粗放,青稞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施肥防虫防病意识淡薄,海拔高,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青稞产量一直上不去,常年产量保持在130公斤左右。

3.2畜牧业基础较深厚。

尕加毛村(冬季草场)草场面积15786亩,夏季共用草场面积近3万亩,这里自古以来是安多藏区藏羊、牦牛、犏牛的主产区,草原辽阔,牧草优良,农牧民有游牧的传统,该村现有牛325头,羊300只。蕨麻猪也是当地一种特有的稀有猪种,其品种优良,种群数量大,终年靠放牧采食为主,其具有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独特优点。

3.3具有丰富的野生藏药资源。

尕加毛村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130米,且草场面积辽阔,适宜野生藏药材的生长,主要品种有冬虫夏草、秦艽、贝母、羌活、大黄、野党参、红景天、益母草等,其分布广泛、品质优良。

3.4适宜打造具有浓郁藏族风俗特点的草原生态旅游区。

尕加毛村毗邻国道213线,距离阿木去乎镇2公里,距离夏河机场6公里,距离阿木去乎寺院4公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寺院、藏寨、小镇、草原,蓝天白云自然的融为一体,年均降雨600~810毫米,年平均气温4℃,其中夏季平均气温8~14℃。独特的自然景观,气候条件,民族风俗,具有潜在的旅游度假避暑的优势。

3.5是甘南藏区的重点扶贫开发区。

尕加毛村是甘南州扶贫攻坚的重点片区,镇政府紧紧围绕减贫和增收两大中心任务,狠抓农牧村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改善、农牧村劳动力培训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草原围栏、牲畜暖棚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牧村危旧房,改善了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基本实现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全覆盖,一些扶贫资金和项目优先倾斜。

4科技扶贫中存在的矛盾

4.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赶不上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例如:当地播种方式大部分采用“马拉杠式的撒播”,基本不上化肥,不施用药剂除草、除虫等。

4.2农业的发展,需加大投入

而农牧民收入低乡村财力弱,资金不足,跟不上扩大再生产。例如:全村没有一台手动喷雾器,只有一台旋耕机(今年镇上农机补贴发的),基本靠牲畜犁地。

4.3大部分农牧民处于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状况

市场经济观念淡薄,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弱。例如:青稞的种植生产,基本以满足家庭需求为主,少部分分散出售的青稞是以“粮食”的身份卖出,而不是以优良青稞品种的“身份”售出,商品量小,价格相对低廉。

4.4基层各级党组织与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还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

例如:最近几年尕加毛村镇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和精力集中在了“维稳”工作上了,稳定工作高于一切。

4.5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现有农技推广网络已支离破碎

处于一种半瘫痪状态,科技人员与农牧民没有亲密接触,农业的科技成果远离农牧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紧缺有效的科技指导。

5具体科技服务内容

5.1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

2014年3月25日至2014年6月19日,我站选派3名中级职称,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到阿木去乎镇尕加毛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同时开展调研和摸底工作。并多次与乡党委政府、村“两委”会班子就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行动进行了座谈,分别听取了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会的情况介绍,重点了解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支柱产业、主要收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的打算和意见建议等。分析了制约尕加毛村发展的因素,致贫的原因、共同商讨致富的路子,对该村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和商讨解决的办法。

5.2依托项目优势,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5.2.1基于当地气候特点,技术人员在详细了解到当地青稞种植是该村的及时产业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单位实施的“甘南州青稞基地建设项目”,确定了尕加毛村的科技扶贫以青稞基地建设为主。2014年实际发放青稞良种甘青4号、5号3万公斤,二铵150袋15吨,青稞专用配方肥200袋16吨,野麦畏100公斤,2.4滴丁酯10公斤,骠马10公斤。建立青稞良种田1500亩,青稞专用配方肥200亩,野麦畏播前拌毒土撒施防治野燕麦500亩,2.4滴丁酯混配骠马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及野燕麦200亩,开展以“青稞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内容”的各类宣传培训32场次,受教育人数200人次。

5.2.2结合春耕生产的实际,选派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对农牧民群众采取“手把手,一对一”的现场演示示范,现场培训。重点开展了“青稞良种的栽培要点”、“野燕麦的为害和防治”、“青稞田阔叶杂草的为害和防治”、“提倡青稞条播和旋耕机播种的好处”,“农药的安全合理施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等内容的现场培训。并在播种、化学除草等农耕的关键季节,抽调单位8名技术骨干,现场亲自统一配药,对群众施药和播种跟前跟后,严控播种量和施药方法,并做到废弃药品统一收回,消除安全隐患。并建立了详细的田间档案,科技服务日志,工作日志。

6个人收获及体会

6.1取得的成效。

一是树立了典型示范,科技服务实现了面对面。州农技站科技人员根据自身特长,挂钩联系2-3个农业生产能人(主要以村干部和见多识广者为主),实现了与当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结合,重点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和示范田,带动了农牧民致富,拉动了尕加毛村的生产力。

6.2今后科技服务活动更要趋向于“双向选择”

科农结合才能实现零距离。要根据农牧村基层和农牧民需求选派,达到科技服务人员与农牧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并根据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特长,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选派合适的科技服务人员,才能更好的统筹兼顾政府部门下派任务和基层需求,提高农牧业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6.3此次科技服务的实践证明

只有科农携手,才能实现双赢,有利于农牧民增效,农牧村致富,给农牧民带来实惠。所以说,科技种子能否有效融入农牧村,撒播向千家万户,关键在于制度和机制上的创新与实践。

6.4“三农问题”解决的好与否

关系到我州的长治久安,在稳定中寻求发展的思路,是当前较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此次科技服务活动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农牧民尝到用科技致富快,增收快甜头的喜悦和对科技人员的真心感谢,也体会到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党的基层组织政权的进一步牢固。实践证明,此次科技服务下乡活动是州农技站“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农牧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模式。

作者:丁文云 单位:甘南州藏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科技农业论文:科技体制改革下农业科技论文

1法国农业科技体制

1.1农业科技体制的发展

2005年,法国成立了国家研究局(简称ANR),它的成立成为法国科技体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ANR的主要职能是对重大科学与技术研发项目进行资金管理和分配,并通过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来支持重大研发项目。全国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都可向ANR可提交项目申请。在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大力推动下,法国形成了完善的、高效的、先进的农业科技体制,为法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1.2农业科技体制的管理

法国农业科研工作和科研创新政策是由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共同组织实施的。这两个政府部门共同监督管理法国的农业研究机构,其主要组织管理方式为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与其下属的科研机构每4年签署三方合约,政府部门派员参加各研究机构理事会会议,共同制订各机构的科研活动计划,并提供年度预算。法国农业、食品与渔业部及其他部委有多家科研机构,其中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食品卫生安全署(AFSSA),法国农业机械、乡村土建、水利及林业中心(GEMAGREF)和海洋开发研究中心(IFRE-MER)等4大农业科研机构构成了法国农业科学领域的主体,牵头执行了大多数与农业相关的各领域研究课题。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参加ANR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因此,ANR资助的重大项目的内容和研究方向直接显示出国家的发展趋势和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体现这些领域较其他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2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

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成立于1946年,是法国较大的农业科研机构,是法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相当于中国农业科学院。INRA的科研管理人员为政府公务员。从1984年起,INRA受法国教育研究与技术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共同监管。

2.1机构设置

INRA的机构设置包括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两个部分。行政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理事会、科学咨询委员会、道德委员会等决策领导部门,以及财务、人事、法律、会计等职能部门。理事会是INRA的管理机构,负责审议该院的研究战略及其管理、科研、资金和项目等方面事宜。在科学研究方面,INRA根据学科领域在院一级设置了13个研究部,各研究部由INRA直接领导,是组织领导科研活动的实体机构。研究部下设213个研究单位,其中有与其他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的研究单位112个、合同制单位41个。此外,INRA还根据生态及行政区域设置了18个区域研究中心,包括21个课题组和150个实验站,其中一小部分在国外,包括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

2.2人员经费

2013年,INRA约有在职职工8500人,其中1837名研究人员、2590名工程师和4061名技术人员。作为其国际交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农业科学院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科研人员,目前有171名外国科学家就职于INRA,占全院高级研究人员总数的30%,根据项目研究需要受聘的外国科学家有25名。此外,INRA还在国内外招收研究生,代表法国科技部委托培养相关领域博士后。2013年,INRA的总收入为8.81亿欧元,其中6.79亿欧元来自科技部和农业、食品与渔业部拨付的用于公共服务的费用,占总经费的77%。另外1.5亿欧元为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0.42欧元为科研成果与服务收入,其余为其他产品收入。在总经费支出中,人员费占65%,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占31%。

2.3发展战略

INRA的优先科研主题包括食品健康、温室气体排放、生物技术、农业生态系统和全球粮食安全,其科研重点是加强生物学预测能力,如基因组学、生物多样性研究等。目前的科学研究中,生命科学占78%,环境科学占14%。大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使得INRA在全球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论文引用频次来看,其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二位,在植物与动物科学位居全球第四位。INRA在微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领域也位居全球经验丰富水平。

2.4绩效考核

INRA重视对科研人员和成果的考核,围绕如何测定研究单位(或个人)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制定了考核方法和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知识生产、创新能力、专业培训和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并从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两个角度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一是对研究团队进行考核。从1999年开始,INRA对下属的13个研究部进行考核,每4年考核一次,考核内容包括科研成果质量、在全国乃至国际学术地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对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个人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生产、对团队或专业学科的贡献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5“Meta计划”

为应对21世纪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带来的粮食安全挑战,INRA对13个研究部进行统筹管理,推行学科内和跨学科的规划,启动了“Meta计划”(Metaprogrammes)。目标是实现交叉研究,广泛动员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团队,并尝试找出在上述有关领域中待研究的主要瓶颈。跨学科性将贯穿“Meta计划”内的各个项目,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就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性以及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前缀“Meta”反映了期望超越传统项目的愿望。INRA财政预算的1/3投入到“Meta计划”近期拟开展的10个项目中,总计3亿美元/年。到目前为止,已确定8项“Meta计划”,以推动综合和跨学科的研究。

3法国农业、食品、动物健康及环境研究与教育联合体(Agreenium)

2009年,法国成立了一个部级的农业、食品、动物健康及环境研究与教育联合体(Agreeni-um)。Agreenium是一个汇集了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法国农业研究发展中心(CIRAD)等2个研究单位、6所高等院校的法律实体。其目的是促进法国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设施的有效使用,促进农业和兽医研究以应对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Agreenium总部设在巴黎,由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协助开展工作。执行委员会由30人组成,除来自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外,还包括政府代表(食品、农业和渔业部,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外交及欧洲事务部)以及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Agreenium的目标将法国科研和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农学和兽医学优先研究领域提升至国际层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Agreenium依赖于其成员单位在国际上所形成的广泛协作网络,主要包括区域主管和法国农业科学院、法国农业研究发展中心联合海外代表。除了促进法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国际化,Agreenium还为其所有成员单位提供技术咨询、确定合作伙伴和提供经费渠道,为发展双边、多边合作提供支持。Agreenium已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中国多家科研教学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

4法国科研经费分配

法国的科研经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科研经费,一部分是公司研发经费。公共科研经费部分用于大学、公共科研机构和财政部门,也包括国家研究局支持的重大项目研究经费。国家财政部也会以全额形式直接给一些科研机构拨款,或通过法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基金会(CASDAR)有目标性地向农业科研机构征集项目来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相关研究。此外,公共科研经费还包括法国地方政府的投入,以及来自慈善组织、公司和欧盟的资助。公司研发经费,主要是国家通过法国创新署(法国的一个公共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由中小型公司发起的创新项目。法国政府也非常鼓励外国公司支持本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法国国家研究局除了支持由国家公益性机构开展的项目外,也支持私营企业从事的研发项目。2011年,法国的农业科研经费为44.9亿欧元,其中57%的经费来源于公司。63%的科研经费用在私营部门,15.9亿欧元的经费用于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团体,如大学、学院等,其中:约9%的经费专项用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包括食品和农业研究),约2%专项用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

5法国农业科技体制对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

5.1建立国家层面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Agreenium将研究、培训和成果转化等各个单位有效链接到一起。作为一个研究和教育机构,其全部或者部分组成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允许每一个成员保持其自己的职责和地位。这种灵活协调形式,允许各成员在科研、教学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可以在长期的大规模的国际合作项目上得以应用。在农业面临全球化挑战的背景下,Agreenium在参与由全球农业研究论坛(GFAR)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牵头的全球农业科技体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现存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组织“有体无系”,日益呈现出定位不清、分工不明、资源分散等弊端,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的提升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迫切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与机制创新加以解决。在现有体制下,借鉴Agreenium的经验,组建以农业部、科学技术部主导的,由部级科学院牵头的,农业科研院校共同参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探索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引领、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无疑是推动农业科技高效协同创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与科研产出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5.2优化布局,建立区域性农业科技研究机构

法国在规划和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业的区域性特征,使农业科研工作更能满足区域农业发展需要,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使农业科技更能适应区域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农业科技的“本土化”。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中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在全国布局上还有较大的缺陷,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例如,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部分部级农业研究所分布在中国东部和中部,而在中国西部布局的科研力量较为薄弱,使得目前开展西部农业研究缺少部级的根据地与支点,与中国西部农业的规模和地位不相称。建议按照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优化农业科技布局,设立区域创新中心和地方试验站,打破原有创新体制对农业科研的行政分割,建立以农业区划及农业生态特征为基础的科技体制。

5.3促进企业科技投入,适时发起以我为主国际重大科技计划

法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为政府,农业科研事业主要由国家承担,农业科研投资的90%由农业、食品与渔业部拨款。INRA发起的“Meta计划”跳出了研究部门和区域研究中心的局限,较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跨学科和大型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法国政府通过简化和科研抵免税收的方式鼓励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研发,同时大大提高法国创新署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了竞争集群的发展,利用减免参与研发企业的税收支持公共研究机构的博士生培养,加速了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化率。“十二五”以来,中国的农业科研经费增长很快。但由于中国农业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自身科技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再加上体制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大多数企业科技投入很低,研发能力较弱。并且中国农业科研经费多以竞争性投入为主,而且项目周期较短,导致不少科研人员整天忙着跑项目。近几年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竞争性投入的比重仍然偏大,许多项目在取得初步成果后因为缺少后续支持而难以为继。建议强化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制定激励措施,通过社会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科企合作,共同发展。另外,法国的科研经费的2%用于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目的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来提升其农业科研创新能力。而中国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上投入较少,到目前为止只有科学技术部的国际合作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和国际合作专项等支持国际科技合作,每年用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项目经费占农业科技的比例也远小于2%。建议增大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促进农业科技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作者:翟琳 王晶 徐明 金轲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科技农业论文:产业化基层农业科技论文

1农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不高

现阶段,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农业科技培训很少展开,农业科技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弱化、边缘化,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在乡镇失去了同农民的桥梁连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出现断层;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难以发挥带头作用,无法发挥整体效益。长期以来,基层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难以引进人才,新技术无法引进,现有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1.2资金匮乏

不可否认,充裕的经费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提,但基层农技推广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经费被截留或挪用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支出,支出不合理导致使用效率低,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农业科技见效期长,导致高新农业缺乏政府财政支持而得不到较快发展,农业发展也难以见效。

1.3宣传不到位

再好的农业科技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否则一切形同于无,但是也要看到,在不少乡镇土地流转还没有大规模实施,土地耕种仍然停留在一家一户的模式,农业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加之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农民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并不高;加之农业科技管理由政府主导,对农业科技宣传力度不高,群众难以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

1.4产业化、规模化不高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仍然固守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而部分地区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还没有实施,因此,在一些地方机械化水平还很低,这也导致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

1.5科技骨干缺失

毋容置疑,农民期盼农业科技,而科技传播需要带头人,不少农村缺少农业科技骨干,缺失科技致富带头人。在一些农村即便有一些稍微上规模的种植户、养殖户,但是数量不多,专业程度不高,规模化不大,一般性产品多,高技能、专业化产品少,基本上是简单加工,科技含量低,深加工的少,缺乏打造精品意识,事实上,这都是科技素质欠缺的表现。

2完善体系,科学改进

2.1实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发展

基层乡镇切实从自身出发,制订每个村的发展实际,实施产业布局,或重点发展蔬菜生产,或重点发展养殖业,或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使每个村都有独特的农业优势和特点,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突破,为此,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和管理部门要深入工作及时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确保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推进实施。

2.2积极引进科技成果

只有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获得经济效益农民才接受,为此,基层乡镇农科部门要勇于担当,大胆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可以作为牵线人,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种植户、养殖户的实力,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把他们先进的技术引进来,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种植户、养殖户的示范带头,做好农技推广。

2.3培养带头人

农业科技推广离不开传播者,这个传播者就是带头人。为此,基层乡镇农技管理部门要实施科技带头人战略。要选取那些热爱农村,热爱科学技术,思想觉悟高的有志农村青年,把他们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储备人才加以培养;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农业技术培训,或者送到农业院校进修,把他们培养为有文化、有专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时期农民,通过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做好农业技术的辐射;基层乡镇农技部门要把国家惠农工程有效落实,选择好的项目和技术,选择好的示范村,树立好的带头人,通过示范带头,确保农技推广真正发挥较大效益。

2.4建立市场,搭建桥梁

农业成果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农民才信服,才接受。这就需要农技管理部门真正走出去,为农业科技找市场,为科技成果找市场,为科技成果和市场搭建桥梁,使他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农技管理部门可以借助于政府信息平台,建立起农业信息资源库,推广本地的农业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新的形势下,基层乡镇农技管理部门要担负起建设新农村,高效推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历史使命,积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田支林 单位:山东省郓城县黄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科技农业论文: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一、农业科技英语的总体特征

1.较多的新词词汇量。

据统计显示,英语大概有两百万左右的词汇量,其中新词大约占到了50%左右的比例,而且每年都会有大约1500—1600个的新词和新义会进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现代的农业科技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农业,因此传统农业逐渐朝着精准农业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农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多崭新的词汇也不断的涌现出来,比如防滴过滤系统、促进生态修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2.较强的专业性。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每个行业都具备各自的惯用语和术语,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农业包括的渔业、牧业、副业、林业以及农业等。其中的专业词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缺乏一定的专业背景,在翻译一些专有名词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出现误解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翻译错误。比如美国所谓的“亚洲鲤鱼”实际上是我国的鲢鱼。

二、农业科技翻译中的问题和原因

由于无法变通翻译程序或者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一些翻译者在翻译农业科技文章的时候,忽略了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使得翻译出来的句子变成了英式汉语或汉式英语,并且经常闹出很多笑话。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没有储备足够的农业专业知识。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翻译人员都是在英语相关专业毕业的,很少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所以很多的望词生义的现象出现在了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比如在对landreform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将其翻译成“农业改革”或者“草地改革”,而不应该翻译成“”。“肥”这个经常出现在大学《土壤学》课程中的词如果处于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肥料应该翻译成为fertilizer,追肥应该翻译成为topdressing,底肥应该翻译成为basemanure。如果在进行农业专业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只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却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2.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民族和国家在漫长的岁月沉淀当中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经历和历史背景,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与其语言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就出现了存在着较大差异的不同文化。翻译人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考虑,如若不然就会出现大量的错误。比如在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法是国外使用的主要翻译方法。一旦以中国汉语拼音的方式对其进行翻译就会发生很多错误,比如将ChiangKai-shek()翻译成“常凯申”。

3.滥用网络翻译软件。

现在网络发展得越来越快,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各式的翻译软件。由于其具有十分方便快捷的特点,人们除了可以利用它们对单词进行查询之外,也可以对整段的文字进行翻译,使得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得以极大提升。现在很多人对这些翻译软件产生了过度的依赖,还有一些人直接用软件翻译文字而不加修改和调整就直接运用。但是这些软件翻译的文字具有大量的错误,翻译人员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直接采用这些软件就会出现各种错误。特别是在对与农业科技专业知识相关的一些词汇进行翻译的时候,由于这些翻译软件根本不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不会分析也不会思考,只是翻译单纯的字面意思,因此出现了很多逐字翻译的中国式英语,根本不具备任何逻辑性。所以必须要对网络翻译软件这把双刃剑进行合理的运用,真正的做到扬长避短,使其更好的发挥出作用来。

三、农业科技英语的有效翻译途径

1.通过互联网对其背景进行查询。

现在的网络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包括谷歌学术以及维基百科在内的很多提供专业知识的网站出现了。因此翻译人员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查询相关的翻译对象和内容。如果一些非专业人士的解释中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在一些专业学科数据库的搜索进行修正。如果互联网上可能没有及时的出现一些学科的知识,因此翻译人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择一手材料,好是在图书馆针对各种原始文件记录进行认真的查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翻译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背景知识而出现的各种错误。

2.对翻译网站、软件等进行合理的使用。

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首先使用翻译软件和翻译网站初步翻译草稿,然而要在选择相关网站的时候做到慎重。不管是翻译网站还是翻译软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翻译相应的词汇。所以如果以英文的句式习惯对规范的中文句式进行书写,再通过对翻译软件或者翻译网站的利用就能够得出具有通畅句式以及合理结构的翻译结果。

3.要对相关的翻译理论具有充分的了解。

翻译人员必须要将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掌握,并且对农业英语翻译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通常来说,如果农业英语词句能够直译就尽量选择直译的方式,一定要直接而明确地反映出原术语的含义。如果一些词句不能够直译,这时候就不需要拘泥于原文,然而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做到易懂易记以及概念明确。比如在对adrycow进行翻译的时候,如果单纯的按照字面的意思对其进行翻译,那么其就是“一头干巴巴的牛”,而其实际上的真正含义是“不产奶的母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由于语言空缺的原因,无法将与“旱育秧”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找到,这时候就可以选择释义的方式对其进行翻译,比如可以将其翻译为raisericeseedlingsindrynursery。同时还有一些外来词无法采用汉语与其相对应,就可以选择音译的方式,比如将gene翻译成基因。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将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工作做好,就必须要对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且对渔业、牧业、林业以及农业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做到多实践,对相关的翻译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认真的查阅不懂的知识和术语,向相关的翻译专家进行认真的请教,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做到译风严谨、考据求证、一丝不苟以及认真负责。

作者:李欣 单位:天津农学院

科技农业论文:Logistic回归模型农业科技论文

1数据、变量与模型设定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农村模块。该调查是一项全国性的大调查,涉及大陆31省(市)。调查采用多阶分层概率抽样方法,首先,在全国抽取了100个县(区),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天津5个大城市,作为初级抽样单元。然后,从每个抽中的县(区)中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并在每个抽中的村(居)委会调查25个家庭。第三,在每个家庭中随机抽取一人进行访问。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共获得样本11785个。由于本研究只选取其中的农村模块,不包括城市样本,再加上缺失项的剔除,最终纳入模型的有效样本量是2278个。

1.2变量测量

变量包括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

1.2.1因变量

本研究主要分析我国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故因变量为“现代农业科技运用情况”,具体用2010年CGSS中的B17题即“您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情况如何?”来测量,回答选项为“从没使用”、“偶尔使用”和“经常使用”3项,分析时合并为“从来不用”和“使用过”2项。

1.2.2自变量

自变量包括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和区域变量4类。

1.2.2.1个人素质

其主要指受教育程度和反映个人见识、视野的外出经历,分别用“您目前的较高教育程度是(包括目前在读的)?”和“您目前的状况属于?”来测量。

1.2.2.2家庭特征变量

其包括家庭年收入、家庭相对收入、家庭收入结构和家庭劳力配置,分别用“您家2009年全年家庭总收入是多少?”、“您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于哪一档?”、“在您全家2009年全年的总收入中,农、林、牧、渔业收入各有多少?”和“请您谈谈您家目前的劳动力情况,全部或部分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是多少?”来测量。

1.2.2.3农业生产变量

其包括农业生产规模性、生产商业性、生产合作性或组织性和生产连续性4项,分别用“请您谈谈您家目前土地的使用情况,自己耕种多少亩?”“、请问除了自己享用外,您处理农产品的方式是什么?”、“您家是否加入了某种合作社(互助组)之类的组织?”和“您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大约为多少天?”来测量。

1.2.2.4区域变量

调查时是用“区域类型”来表示,笔者划分为东、中、西部,测量题项由调查地点(省市)转化而来。

1.2.3控制变量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农民的性别、年龄对新技术采用行为有重要影响。为保障检验模型结果的稳健性和有效性,将性别、年龄视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

1.3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将因变量选项合并为“从来不用”和“使用过”2项,分别赋值为0,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能将变量值域限定在[0,1]之间,而本研究中,因变量是一个明显的二元决策问题。所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探讨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2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与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然后从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和区域类型4个方面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2.1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

使用SPSS17.0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总体上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处于一般偏上水平,仍有超过1/3的农民使用情况不理想。具体而言,在调查的2278个样本中,农民“从来不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有761人,占33.4%;“偶尔使用”的有911人,占40.0%;“经常使用”的有606人,占26.6%。

2.2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的影响因素

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估计,对所有样本数据采用“Enter”方法。结果显示,模型的-2likelihood值为2588.409,Cox&SnellR2值为0.128,NagelkerkeR2值为0.178,X2值为312.473,且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适用于影响因素分析检验。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因素之后,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以及区域变量均对农民使用现代农业科技影响显著。结论大多和前面的预想一致。

2.2.1个人素质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个人素质方面,受教育年限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而外出经历则不显著,意味着仅受教育年限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产生影响。 回归系数为正数,表明文化水平有助于推动个体使用现代农业科技,农民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a,其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是不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1.056倍。这一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者思想较为开放,容易接受新科技,而且对新科技适应能力也较强。令人惊讶的是外出经历无助于农民科技使用情况的改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外出时间短、精力有限,外出经历并未让农民接受现代文明洗礼,个人见识、视野、观念等未发生重大改变;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文化水平、资金或生产条件等限制,农民尽管思想、观念上接受现代农业科技,但无条件使用之。

2.2.2家庭特征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收入、相对收入、收入结构和劳力配置均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存在显著影响。从回归系数均为正数可知,家庭特征值越明显,农民越可能使用现代农业科技,表现为正向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和相对收入)越好,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越大;农民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例越大,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越大;农民家庭的农业劳动力越多,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越大。这与刘晓敏等的研究相符,也与前面的预期一致。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科技是一项新技术、新事物,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支撑,同时新科技使用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需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相较而言,以上家庭特征值明显的农民具备更多使用新科技的资源条件,而且这些农民家庭应对可能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更可能运用现代农业科技。

2.2.3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农业生产方面,除了生产合作性以外,其他3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农民生产的规模性、商业性和连续性特点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密切相关。农民生产的规模性、商业性特点越明显,其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农民生产的连续性越强,其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越小。其中,对于生产规模性和商业性的促进作用,不难理解,因为具备一定规模和盈利目的的农民,往往更具创新意识,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的意愿更强烈,也是科技推广者的重点游说对象,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自然较大。而生产连续性呈现负向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农民的生产、生活理念:对于每年平均从事农业时间较长者来说,往往习惯于长时间精耕细作,甚至视之为“勤劳”的美德,可能会排斥“偷懒”的现代农业科技,而较短者则希望追求更少的生产时间、精力,借助现代农业科技便是一种选择。农业生产合作性没有通过检验,意味着它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已有相关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为:一是目前许多农业生产合作性组织可能是一种“摆设”或“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对组织内成员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工作不到位;二是结果统计表明,“参与”合作社的农民仅占5%,而“没有参与”的高达95%,样本比例的严重失衡也可能对统计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如此,生产合作性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似乎也蕴含着推动效应的可能。

2.2.4区域类型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区域类型方面,区域变量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表明区域类型是影响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的重要因素。由区域类型的正值系数得知,相比西部地区农民,东、中部地区农民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区域类型是一个宏观层次变量,既反映了不同外在环境影响(如宏观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不同区域背景下农民的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组合,影响着该区域内的农民行为选择。

3结论与启示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2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农村,农业经营是务农者的主要生活来源,而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是保障农民生计安全、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2012年“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科技。2014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可见,现代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而农民是现代农业科技采用的行为主体,不可忽视。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首先,当前我国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总体上,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处于一般偏上水平,但还有超过1/3的农民从来没有使用,亟待加强。其次,从技术需求视角来看,农业生产层面的生产规模性、商业性起着正向推动作用,而生产连续性有阻碍作用;个人素质层面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家庭层面的禀赋资源,如收入、相对收入、收入结构和劳力配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区域类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三,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对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有几点启示:一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农业科技有效推广,而终端使用者农民的采用行为至关重要,应当高度予以关注;二是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用情况与个体受教育状况息息相关,应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民的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让农民了解农业科技的意义、作用,学会如何使用农业科技;三是农民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影响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率,所以,应在推广现代农业科技过程中,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四是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立足于生产特点,生产规模性和商业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应引导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和市场经营方向发展;五是区域类型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个人素质、家庭差异和生产特点,采用不同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作者:葛茹 丁百仁 乔文俊 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科技农业论文:示范园循环农业科技论文

1示范园区的亮点

1.1合理的布局

定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交通和区域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蔬菜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示范园区位于沙河南岸,由于这片土地土质属于河床沙地,一直不适合农业种植,因此显得十分荒凉贫瘠。沙地正好适宜奶牛的养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天然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建立示范园区的。

1.2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定州示范园区的发展模式的新突破,是首农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又一次创新。定州示范园区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再造,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同时加快了机械化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1.3创新与完善“种养结合、区域集中、分群饲养、品种多样化”的四要素集合模式

1.3.1种养结合

在奶牛场建立的时候,同时在其周边建立种植区,不仅能担负起为奶牛提供饲料的重任,还能以肥料转化的方式,消纳奶牛场的粪污,同时形成养殖场天然的防疫屏障。粪污还田是一种传统的也是科学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法,示范园区在选址占地上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占地2万亩,养牛6万头,富余宽广的农田足够消纳养殖场的粪污,并通过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改良贫瘠的河荒地,使其由荒地变良田,用于种植玉米、苜蓿等饲料作物,供奶牛场使用。在示范园区内,现代化的牛场使用了刮粪板技术,对粪便进行收集,统一到达园区的粪污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在处理中心进行除沙、固液分离、厌氧发酵,用于生产沼气、天然气和有机肥。示范园区实现了牛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同时达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通过“种养结合”,优化了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了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和资源集约高效、有机循环利用水平。

1.3.2区域集中

“区域集中”是示范园区发挥经济优势的关键环节。以前由于饲养技术落后、管理理念陈旧和机械化程度不高,首农集团建设的牛场最多也就是养1000多头奶牛。牛场分散在京郊各区县农场,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示范园区建设采用了“区域集中”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了规模、经济的倍增。示范园区满负荷生产后,规模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绿荷,全部管理人员只用了600多人,相当于绿荷的1/3。通过“区域化集中”,提高了空间、规模要素的效能,提升了现代农牧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1.3.3分群饲养

分群饲养管理是利用机械化的管理手段,较大限度地发挥牛群的经济效益的关键。在示范园区内,对牛群按不同时期、不同胎次进行分群管理,采取不同的饲料与饲喂方法,以期达到好的养殖效果和较大的经济效益。示范园区不仅养奶牛,还将繁殖的犊公牛也集中起来,饲养肉牛,进行多样化养殖,较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分群专业化饲养”,强化了技术要素效率,提升了养殖效益与产业安全水平。

1.3.4品种多样化

荷斯坦奶牛是业界公认的产奶的好品种,但世界上还有许多的奶牛基因可以利用,它们各有特色、各具优势。奶牛的育种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品种的多元化为奶牛育种提供了素材,为培育好牛奠定了基础。2013年,三元种业公司在国内首次大量引入了娟姗牛,娟姗牛与荷斯坦牛相比具有耐热、耐粗饲,乳脂肪、乳蛋白含量高,牛奶风味醇厚等优点,娟姗牛所产的奶也是未来生产婴幼儿奶粉等品质乳制品好的原料。

1.4采用“EDTM”奶牛饲养技术管理体系

由首农畜牧公司提出的“EDTM”奶牛饲养技术体系在示范园区广泛应用。E是Eniverment,是要给奶牛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D是DHI,即奶牛数字化管理体系,是指以DHI测定为代表的奶牛生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其突出的作用表现在“能度量才能管理”。T是TMR,指的是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精粗饲料的均匀采食保障了奶牛的瘤胃健康。M是Management,指的是牛场标准化管理体系,即以关键技术为核心,建立贯穿奶牛饲养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及工作标准。采用这种饲养技术管理体系,不仅能够给奶牛提供宜居的环境,也能监控奶牛饲喂效果和产奶量等各项生产指数,为更进一步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数据。

1.5复合微生物技术的使用

示范园区的奶牛场采用了“复合微生物环保运动场”工艺及微生物和饲料添加剂新技术,即将运动场加入益生菌后,益生菌代谢牛粪尿,节能减碳。在运动场添加益生菌能形成优势菌群,不仅能减除臭味、不污染地下水源,还能减少现场致病菌繁殖;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则可以降低牛只疾病的发生率,提升牛犊的育成率。益生菌的添加改善了全场的饲养环境,奶牛的采食量自然增加,进而提高产奶量及牛奶品质。此外,运动场上的牛粪尿在益生菌发酵的过程中放热,在冬季期间更是牛只的品质“床垫”。

1.6兼顾体验与示范

示范园区开辟一部分区域,建立一座奶业“大观园”,包括奶牛科普知识馆、现代乳品加工示范线、奶业生产体验馆、综合服务设施等内容。“大观园”将结合大沙河滩地环境,借助首农集团的企业资源,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国内外奶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验展示推广中心、城郊农业开发模式的典范。

2示范园区的建设意义

示范园区实现了养殖与种植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有效解决了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为大型畜牧业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示范园区是一次伟大的探索,它不仅尝试了新的畜牧业经营管理模式,也为产业园的发展和复制奠定了基础。只要选址得当、资金充足,定州“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便可以被迅速地复制,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利润。示范园区的落地发展,成为河北省现代农业的示范,不但解放了当地农民的思想,还引来了富元园区、祥丰农业科技园等许多项目落户农业园区旁。目前,定州市政府正在以首农定州园区为核心区申报部级现代循环农业生态园。另外,园区的建设也给周边的村子提供了工作机会。在园区没有建成之前,园区所在地区只是种植小麦,且一年只能收一次,现在改种苜蓿后,一年可以收获四五次,土地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周围村民们还可以把玉米卖给牛场做青贮,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作者:李文军 梁政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科技农业论文:信息化农业科技论文

1吉林省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研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岗位变动频繁

部分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本位观念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收集归档。基层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学识资历水平普遍偏低,专业素质缺乏,综合素质也不高,小类别分类存在混乱现象,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无法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档案管理人员在本单位不受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熟练度、专业度下降。档案管理人员常身兼数职,能够用在档案管理上的时间有限。以上各种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性和安全性,制约了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发展。

1.2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很多都缺乏宣传,特别是当前年轻一代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导致档案遗漏的风险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大多数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意识不强,并没有对应归档的档案进行有效的定期督促。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更新不够重视,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也较少,出现了档案管理设施陈旧以及档案室空间有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与科学管理。

1.3农业科技档案相关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比较弱

由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移动介质以及网络的广泛应用,致使涉密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档案涉密载体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对重要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不严格,对保密责任制的落实也不到位。同时,科技档案数量大,管理分散,部分档案分散在领导、业务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手中,档案收集整理困难,容易造成档案泄密。

1.4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数字化、网络化是科技档案起到更好服务作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目前,大部分档案还处于老式文件柜存储方式,档案管理实行单机输入,文件查阅是纸件传送,这极易造成档案的破损和机密信息的泄露,档案管理基本没有实现现代化办公。

2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档案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和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包括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收集、整理、鉴定、编辑和装订等繁琐程序,使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实现信息化后,档案管理更多的是体现自动化、实时化和网络化。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了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检索方式是档案管理人员从总目录中找到所需档案,然后根据目录查找所需,费时费力。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后,人机结合,即档案管理人员直接使用计算机开展工作。档案信息自动化统一管理,能使集中管理和利用相结合,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农业科研档案较理想的管理模式。档案实行信息管理以后的检索与查询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既简捷又方便。此外,提供网上查询手段,查询者可以根据档案管理权限从网络上自行查询档案信息,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有利于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服务水平

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档案在网络上共享,科技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查阅所需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资源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发挥作用并服务于农村、农民,起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起步较晚,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档案信息化也随之迅速发展。提供一些农业生产技术资料和政策法规等信息,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农业远程信息服务是实现农业信息传播和技术推广的有效方式,覆盖范围大,内容丰富,对设备要求较低,打破了空间局限,使农民能就近学到近期的农业实用技术,还可以和专业、专家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把近期的技术信息传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2.3有利于档案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很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是独立机构,隶属于机关某一部门,档案管理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也以有档案管理经验者居多,这从某些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引进,部分单位还安排科研不出成绩、开发不见效益和岗位竞争没上岗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致使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没信心、没激情,其效率可想而知。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的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引进竞争机制,择优上岗,增强工作人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更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

3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与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差距很大,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做好如下几点。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技能培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先进的技术需要懂技术的人去管理,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档案专业的人才,这是许多单位信息化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源所在。农业科技档案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具有专业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双重性,既可为单位内部部门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又可向社会提供具有本单位行业特征的各种服务。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立足本职工作,增强自我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尽快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单位应有计划地对本系统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涵盖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化技能培训。相关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创造条件,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档案发展趋势和现代科技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3.2强化单位内部重要项目的服务跟踪与信息管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向档案实体通过信息化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转变的过程,更是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过程。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只有提高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才能促使科技档案走上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轨道。重点科研项目和成果代表项目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和团队的研究能力。因此,对重点项目配备专业人员对项目论证、立项和结题全过程进行档案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做好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保障项目进行过程的每个阶段产生的新成果、新技术均能及时地进行归档,可确保重点项目的完整性、性和系统性。因此,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不能单单注重先收后管,而应根据科技档案的特点,对科技档案的形成提前介入,开展前期管理,使科技档案的建立贯穿于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做到收集的档案系统、和完整这是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3.3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安全管理

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信息时代文件的自动登记、辅助立卷、归档、著录、检索、信息网络传递和安全利用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安全性。档案安全性管理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二是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安全监督和指导,保障电子文件在传输过程中不被人为地修改、破坏,有效防范病毒与误操作,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三是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工作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要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非公开的档案一律不准上网;在互联网上提供已公开档案目录查询服务的,要认真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和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

作者:郭金瑞 栾天浩 翟季 刘兆国 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科技农业论文:信息服务推广体系下农业科技论文

1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研究

研究建立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县级工作站、村级服务站和村级农技员体系,形成市、县、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县级工作站—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村级服务站—村级农技员—农民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专家平台、农资产品服务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为一体的科技推广大平台。

1.1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

设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负责体系建设规划、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设备选购、组织安装维护、信息采编播、体系运行管理和农技员培训等。

1)“云广播”集成信息传播平台。

采用“云广播”集成技术开展农技推广和信息传播服务。通过“云广播”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实现由中心通过VPDN专用网络直接控制村级广播设备,具备“提前推送、自动开关、定时广播和差异化服务”的功能。每天及时、高效自动化广播,具备实时性、针对性、灌输性、广谱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2)信息采、编、播平台。

负责信息栏目设置、策划、采集、编辑、审核、制作和播放等。设置《农业科技之声》、《百姓身边事》等栏目,连接农业专家库平台,每天选择村民劳作相对休闲的时段传播实用科技信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3)农业专家库平台。

负责信息的提供和审核,确保信息的性和性。包括省、市级农业、畜牧、林业和气象等系统的专家58人。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来源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林业局和石家庄市畜牧局等。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问题,同时把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提供给农民。对于共性问题,录制成节目反复播放;对于个性化问题,通过互动平台专题回复,尽较大可能满足农民需求。

4)差异化服务平台。

负责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产业结构分区,分为大田种植区(小麦、玉米和部分棉花区)、果树种植区(包括梨树、枣树、核桃树和苹果树等)、蔬菜种植区和畜牧养殖区等。按照不同的产业结构广播差异化的信息,实现平台差异化服务的功能。

5)信息互动平台。

负责信息的搜集与反馈。建立新农村大喇叭网站,设立“新农村大喇叭”微博、微信(xncdlb)、QQ群(258368930)和热线电话(0311-66695369)等信息互动平台,通过多途径实现中心、专家和农民互动,广泛搜集农民反馈信息,方便群众查询补课。配备专业采访人员了解农民需求,完善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

6)应急服务平台。

负责灾害及气象预警。平台可随时进行实时广播,对农业的灾害预警作用非常突出。尤其是农业气象预警,能提前告知农民群众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2村级大喇叭推广平台

负责推广体系中心信息的接收和。采取试点、示范和推广三步走方法,搭建村级大喇叭推广平台。先在灵寿县试点,后在行唐和正定县等地示范,到2012年完成了石家庄市18个县4342个村的大喇叭推广平台建设。

1.3县级工作站

每县组建1家县级工作站。负责本辖区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站建设、农技员聘任,农资质量监督、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的组织实施及农资配送等工作。

1.4村级服务站

每村组建1家村级服务站。在推广平台建设村组建了4342个村级服务站。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服务站建设、设备安装维护、农技员推荐、服务模式落实和信息搜集反馈等。作为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户,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开展技物结合服务活动。

1.5村级农技员

每村选拔1名农技员。根据本地主导产业的需要,在全市4342个村每村选拔1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村级农技员。负责农技推广、技术培训、设备管理、信息反馈和技物结合示范田的选择落实等。适时对农技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建立起1支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吸纳新技术能力较强的村级农技员队伍,健全了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6创新建立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

国家鼓励推行技物结合,促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到田到户。该体系创新建立了灌输式大喇叭技术广播(信息流)与农资服务直接进村入户(产品流)的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大喇叭传播信息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村级农技员以建设技术集成技物结合示范田的形式组织产品流,把农业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农资产品集成配套,优惠直供。把科技成果、农技员、农民和科技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了高效信息传播和扁平化物流服务为一体的技物结合服务体系,调动了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技术服务和科技产品直接进村入户,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效率。

1.7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主导作用。引进市场机制是提高农业技术转化率,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举措。该体系由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由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供成果信息资源支持;引入市场机制,应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搞好体系的软硬件建设和运营管理;农民享受科技信息和农资集成配套的“双流”服务。

2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分析

2.1应用效果

该体系被成功应用于石家庄市18个县4342个村,广泛应用于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推广,综合农业技术、国家政策传播,应急预警、防灾减灾等领域。每天向农民提供科技、气象等信息20余条,每年7000条以上,受益人口600余万人。推广新品种、新产品30多个,农业技术300多项。石家庄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等部门利用该体系指导工作180多次。农民来信60多封,来电8500多次。实现了科技成果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信息高速直通农家,探寻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信息高速路,拉近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距离,搭建了专家服务百姓的平台,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统一、规范、和快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传播一公里问题。农业部、河北省农业厅等部门领导高度关注和支持,希望把石家庄市作为孵化基地,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2.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该体系推广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传播农业信息,经应用单位统计,2011~2013年,累计覆盖耕地面积76万hm2;通过新品种(包括种子、肥料)、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小麦、玉米两季平均增产5%,约1200元/hm2;通过种子、肥料直供节支30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1500元/hm2,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1亿多元。

2)社会效益。

该推广体系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途径,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了服务“三农”效率。采用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新模式,充分调动了村级农技员工作积极性,保障了基层推广体系的良性运转。让农民享受到综合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了其科技素质,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3发展前景

该推广体系在规模上、技术先进性上、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创造了三个“全国及时”,是以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其应用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一公里”的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下,农村科技信息传递呈现出点多、面广、内容交叉、用户需求程度和接受信息能力有差异等特点,该体系的推广应用将为河北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巨大作用,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普及、防灾减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论

该推广体系是把集成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技推广的新模式中,技术先进,时效性强,处于全国经验丰富地位,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创新建立了一条农业科技直达千家万户的信息高速路,带动县、乡等基层农技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为有效解决农技推广“一公里”问题开创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其推广应用将稳定壮大村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和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值得大力宣传、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莉 李瑜玲 李夕军 宋晓 李建芬 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科技农业论文:科技创新管理农业科技论文

1科研投入机制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部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障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偏少,领军人才更是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只占美国的1/20,日本的1/10。二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受编制限制,农业科研单位人员更新缓慢,年龄和职称倒挂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不少科研人员献身农业科研的意志不够坚定。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主动性。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人才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自身科技人才培养为主,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骨干;以引进人才为辅,主要引进团队稀缺和产业技术急需人才;以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力为抓手,培养一批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契机,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结构多元化。为此,山东、河南、浙江和四川等省农科院已相继出台重大项目资金匹配制度和重大贡献奖励机制,以期留住高水平人才和培养青年科研骨干。在团队建设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不打破现有研究所建制就能改变分散格局的做法值得借鉴,以研究室为交叉节点,在研究所横向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团队再建一条纵线把研究方向相同的研究室串起来,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在农业科研中的创新潜能。

5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农业研究进入大联合、大协作时代的必然选择。每个单位的研究方向都是多年形成的,范围较小,布局分散,而单位间的合作可以凝聚力量提高大项目执行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报、信息的提供、传递和获取等活动,这是科技创新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是相伴而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了“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是把同行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内部协同创新是建立创新团队或平台。目前,较大的问题是协同过程中的交流多,实质性的合作少,成果不落地,容易流于形式。协同创新机制应以项目为纽带,集聚能量,把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联合攻关和团队优势,由单一研究走向综合研究,即课题组→研究室→团队→集团军,逐步打造立足地域内跨单位联合的研究团队。协同创新团队对外联合广泛,有平台支撑,有标志性成果,成果推广力量强大。在协同创新领域,学术交流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学术交流的质量和真实性更加重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要加强,如编辑学术刊物和专著、做学术报告和讲学、科学考察和情报交换等。还要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地传递科研信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由8家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组成“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战略—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相协调、可配套和见成效的创新体系,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业发展。

6科研诚信机制

科研诚信是指科技活动当事人遵守诺言和实践成约的行为。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l0~2020年)》要求人们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科技界公认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要具备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心理保障和如期履行契约的能力。科研诚信属于科技领域特有的一种职业信用,在国外,科研诚信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失信者将付出代价,甚至丢掉工作。我国目前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科研诚信的缺失问题常有报道,包括抄袭、剽窃、伪造数据或结论、成果评选潜规则及权钱交易等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保障制度,提倡科学民主,打击造假行为,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一是建立科学开放、程序公正的学术评价和监督体系,为申请、执行和评估评审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信用档案,作为今后其申请项目、承担评估和评审工作的依据。二是推进科技信用信息的共享,建立诚信检索平台,完善诚实守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信用状况作为科技人员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中对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科研诚信氛围,普及诚信教育,保障科研创新,防微杜渐,防患学术造假于未然。

作者:董文琦 张春锋 胡木强 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科技农业论文: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

1期刊国际化与期刊面向世界发展

为了破解这一尴尬局面,也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出版大鳄对我国科技期刊资源的蚕食,更重要的出于科技强国的整体构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概念,就是让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期刊竞争,争取和强化我国在国际科技期刊领域的话语权。这既是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期刊市场从生存与发展两个层面应对国际化形势和冲击的战略选择。为从国家层面上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2012年)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并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倾斜,分量最重的是2013年中国科协携手五部委联合启动“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以奖促建”的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较高、国际影响力较大的英文科技期刊,着力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争取每年创办8~10种代表我国前沿学科和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对英文科技期刊资助力度较大、目标国际化程度较高、影响力最深远的专项支持项目。2013年11月,《科学通报(英文版)》等66种期刊和《摩擦(英文版)》等8种拟创办期刊、2种备选拟创办期刊共76种英文科技期刊被纳入计划范围,资助总金额达到9100万元人民币。期刊国际化对山东农业科技期刊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并不是要求所有科技期刊都达到国际化的程度,而是强调办刊国际化的方向和学习借鉴国外期刊办刊模式、从办刊理念到办刊能力国际化的过程;通过对科技期刊形式、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在立足国内市场和本土语言,适应我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同时,增加国际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讲,期刊面向世界发展应该也必须是山东农业科技期刊追求的目标。

2重点扶持,打造精品科技期刊

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科技部自2000年以来,先后立项进行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的概念。2005年制定了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出台“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施方案”,对入选期刊分类分级提供经费资助,并给予以政策支持为主的多方位扶持。2008年公布了及时批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23种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名单。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评价。在此基础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2年推出“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简称F5000),从300余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出各学科影响力较高的5000篇科技论文,面向公众开发,扩大论文影响和利用深度,同时平台将与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索系统链接,向世界推介我国的科研成果,增强我国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科协2006年启动“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设立了培育国际知名期刊、培育国内领衔期刊、培育精品后备期刊项目。此后每三年为一个实施周期,陆续设立精品科技期刊示范、期刊学术质量提升、期刊出版质量提升、期刊出版人才培育、期刊数字出版建设、期刊资源集约建设等项目。至2011年,共有454种(次)期刊成为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总额为4840万元。中国科协网特设立“精品期刊工程项目”栏目,每月将从科技期刊示范项目各选择一篇代表性论文刊登,进行广泛交流。“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施方案”规定对项目支持的期刊要从期刊已有的基础和学科优势、期刊的规模和集约化效应、期刊的国际化要素、主办单位条件和编辑人员素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尤其强调“编辑的业务素质在提高期刊声誉中起主导作用,主编的魅力和责任感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关键条件,严谨的审稿机制、编委的学术地位是期刊学术水平的前提”。“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也要求受资助期刊应围绕加强期刊选题组稿、提升高影响力论文比率、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实施论文奖励政策、加强期刊编委队伍建设等八个方向实现重点突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质上是对学术期刊社会公益属性的认可,表明在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国家已有政策、基金和资金作为扶持。一般而言,在国家出台科技、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后,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配套措施。科技期刊大省陕西到2012年已举办了两届精品科技期刊的评选和奖励。这无疑给山东科技期刊以遐想和期待,但任何扶持都是有标准和条件的,其中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永恒的主题。

3优化期刊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发展

集约化经营首先是应对期刊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各主要国际性出版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期刊兼并、新刊创办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施期刊集群化经营战略,以实现较大限度占据市场份额之目的。国际较大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于1947年创办及时份期刊,直到1970年其期刊数量也不超过10种,但此后通过不断的兼并整合,目前已拥有2500余种期刊,每年发表在国外期刊的中国科技论文中超过26%发表在爱思唯尔学术期刊上,中国科研工作者每年下载的外文科技论文中,有59%来自爱思唯尔的科技与医学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SD)。自然出版集团截至2011年共出版期刊102种,其中自办期刊40种,联合出版期刊62种,其核心期刊《Nature》发表过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仅2011年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225篇,比2010年的152篇有明显增长,与2000年的12篇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著名的出版集团能吸引包括我国在内的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世界公认的学术影响力。2011年的《期刊引用报告》(JCR)显示,近700种爱思唯尔期刊(约占其总数的40%)名列JCR学科分类的前10名,其中188种期刊名列前3名,13种位列及时;《柳叶刀》系列杂志的影响因子较高,从33.633上升到了38.278,《细胞》的影响因子则稳定在32.403。自然出版集团自办40种期刊中,2009年的影响因子超过20.000的期刊有14种,超过15.000的期刊达到19种,2012年近期的JCR排名中,有14个排名同类期刊及时;《Nature》的影响因子达到36.280。在综合类科技期刊中连续5年位居及时。如此卓然不凡自然云合景从,由此不仅可以吸引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而且可以迅速提高研究者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当然,从300多年的科技期刊发展历程和当今世界范围来看,集约化并非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途径,出版100种以上期刊的出版机构非常少,即使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样的大出版集团也屈指可数。但科技期刊的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却显而易见,也是科技创新所必须的,究其原因,在于学术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配置,学术受众链的有效接续和学术的衍生开发,期刊的整体经营与学术成果的系统推广,不同期刊的强势互补。爱思唯尔出版公司有7300多名期刊编辑、200000名审稿人监控期刊的内容和学术方向,并负责同行评审过程的运行,在保障审稿质量的同时,密切关注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适时创办新的刊物。以干细胞研究为例,文献计量学研究显示该领域论文产出近10年快速增长,这从统计学角度印证了该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爱思唯尔下属的细胞出版社抓住了干细胞领域研究大发展的时机,在2001~2007年创办《MolecularCell》、《DevelopmentalCell》、《CellMetabolism》、《CellStemCell》等系列杂志,并在该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样,自然出版集团影响因子超过15.000的19种自办期刊中有15种创刊于2000年后,其中14种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仅通过对学科发展前瞻性的判断力,集约化经营的人力资源优势即可见一斑;两大集团在期刊出版方面的专业化、品牌影响力、先进的网络化数字化平台、集团化的运营和营销等因素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从经济角度看,集约化的核心内涵就是靠规模经济实现高效管理,从而节约成本,并实现整体效益和效率的较大化。爱思唯尔在2011年收入为61亿英镑且年均增长14%,利润率高达37%,80%的收入来源于科技期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带来的这种“名利双收”令我国科技期刊界叹为观止,从国家层面看,不啻为一剂破解报刊业“小、散、浅”的结构性弊端、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的济世良方。作为及时批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内及时家工商注册的“中国”字头出版集团公司,2003年6月成立的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科技期刊拉开了集群化发展的序幕。截至2012年8月,该公司汇聚了260多种专业科技期刊,每年出版科技论文3万余篇,从期刊数量看,位居国内之首,全球第十;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已达126种,形成了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较大的期刊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系列期刊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系列期刊已合计达到24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期刊集群”或“期刊联盟”目前多停留在“规模化”和“市场资源”的层面上,距“集约化”尚甚远。期刊集约化经营首先要解决的是分散,更重要的是从粗放增长转向强化内涵。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这方面令人称道,重组后的11种科技期刊近年来影响因子屡创新高,期刊的论文质量及学术影响力发生了质的变化,5个英文期刊全部被SCI收录,已初步形成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端集群。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将原分散于各学科的6种期刊集中在学校出版部统一管理,管理上实行“五权统一”,即主编聘任权、编制调配权、职称评聘权、财务管理权、年检审验权集中在学校出版部;办刊上实行“五好建设”,即“好品牌、好管理、好队伍、好渠道、好效益”的期刊评价体系;经营上实行“五位一体”,发行部、广告部、网络部、开发部、会展部共同组建沈阳新农传媒公司。经过4年的运营,不但期刊影响力普遍显著提高,2012年期刊经营收入达到2000万元。

4大力推进数字出版和期刊网络集成平台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国际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完善其在线出版平台,使ScienceDirect(SD)、SpringerLink等期刊服务平台集成海量信息,彰显强大功能,吸引众多客户群,抢占学术传播制高点。1997年,爱思唯尔成功研发了全文数据库SD,为24个学科2500多种电子期刊提供网上检索下载服务。此后每年六、七千万欧元的投资使该数据库汇集了全球经验丰富的科技、医学期刊,得到了130多个国家1100万科研人员的认可,成为全球范围的大学和研究性图书馆主要使用的产品,也是中国用量较高的外文数据库。目前SD全文数据库可提供900余万篇全文文献,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化的论文全文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纸本文献PDF格式的仓库,而是综合了搜索引擎、Web2.0、视频音频、文献格式输出(Refworks、ReferenceMan-ager、ProCite、EndNote)、文献的统计分析、个性化定制等各种功能,从而正在成为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爱思唯尔集团经济实力借全球范围的数字内容销售得以迅速扩张,SD成为其重要的利润来源。2000年,爱思唯尔集团期刊收入中数字化业务占比为22%,到2011年达到了63%;其旗下研发运营SD的科学技术部目前86%以上的收入来自数字出版,其中期刊业务的数字出版收入占比更是高达95%。爱思唯尔也通过不到10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出版商到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其数字化产品的收入已超过总收入的80%。目前,不但部分国外著名科技期刊已将办事机构设在我国一线科研单位,与国内科技期刊争夺近期科研成果的首发权,而且世界排名前几位的期刊出版集团也已进入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市场,凭借其数字出版先进平台的优势和成熟的商业模式,网罗各种具有现实与潜在价值的期刊,致使高端期刊外流严重。2009年SCI影响因子排名前30的中国期刊中,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等合作出版的就有28种。从经济角度看,爱思唯尔SD自2000年以来,先以发达国家16.7%低价策略开拓中国市场,到2006年向我国高校提供3000多万篇下载量,占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形成对其产品的高度依赖。此后我国高校被迫接受每年涨价15%的条款,仅此一项,2007年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每年要支付49.7万、39.9万、31.2万美元,如果涨价到发达国家水平,每所高校每年将付出l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先进的传播手段,不解决好出版平台的问题,即使国内期刊学术影响力再高,即便能够争取到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但为了获得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也只好与国外出版商合作,使相关知识产权落入他手,国内数字出版方面也因缺乏品质内容而举步维艰。即便像爱思唯尔这样年收入61亿英镑且年增长14%的庞然大物,其中国区总裁张玉国先生仍断言:如果只有内容优势,5年之后爱思唯尔也会被淘汰。换言之,如果爱思唯尔不继续具备传播优势,内容优势也可能会被别人占有。显而易见,的数字出版平台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加快数字化进程,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期刊网络出版平台,已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期刊的数字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377.88亿元,期刊的数字出版仅为9.34亿元,科技期刊更少,而且主要靠几个数字出版平台所付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前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龙源等期刊数据库;二是通过门户网站,2010年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有1105种自建网站,其中50种实现了在线预阅读,但多数门户网站依然处于Web1.0时代,仅提供期刊目次、文摘或全文下载功能,实现稿件流程化、网络化管理的科技期刊数量偏少,实现Web2.0的互动、沟通模式的更是凤毛麟角。主要形式有纸质期刊网络版、数字优先或延后出版、同步上网等。严格来讲,这些只是期刊的原生态数字化传播、印刷期刊的网络复现,是从传统的印刷期刊向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的过渡。有鉴于此,原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把数字出版关键技术的研发列入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建设8~10个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对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多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开发利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期刊数字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期刊数字化的主要发展趋势的开放获取(OA)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已收录180种期刊、65万篇论文,全院330余种期刊将陆续实现开放获取;中国科协1050种期刊中已有300多种开放获取;教育部公益性学术论文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科技期刊栏目是OAJ集成平台,目前入网期刊已经达到550种,论文60万余篇,累计下载量1200万次。就地方性行业期刊而言,在数字化传播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查阅资料已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阅读群体———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读者搜索的是能直接满足需要的“文”,那么未来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将很有可能打破“刊”的概念,换言之,如果数字出版机构再获得学术“把关人”的资质,一旦数字出版的论文在职称晋升、学位论文、课题申报和鉴定等方面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可,其强大的传播优势将彻底把使安常习故的传统编辑部体制和纸质期刊逼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绝非危言耸听,也是山东农业科技期刊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5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期刊转型升级

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新闻出版业就必须加快推动传统出版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的重点就是数字化。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其盈利的关键是海量的、高质量的出版资源,前者是数字出版运营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大规模使用的保障,所以客观上要求科技期刊国际化、精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从国际期刊发展来看,这几“化”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推动的,共同构成科技期刊“现代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显然,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按行业、部门、地域配置期刊资源的行政审批管理模式,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运营体制,以及由此积习而成的“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与科技期刊数字化、国际化、精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要求和目标相距甚远。我们的目标很远也很清晰,但我们的对手却很近。威尔-威立、爱思唯尔、汤森-路透、培生、斯普林格等出版大鳄在中国的广阔市场上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以他们的“船坚炮利”攻城掠地、抢夺资源、反宾为主,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体量不够大、目标不够集中、转型不够主动、竞争底气不足,力量对比悬殊,甚至可以说竞争是他们之间的事,而我们根本就不配作对手。我国多数期刊本身缺失数字化出版、集约化经营的内在动因。由于区域化、行业化的分割性体制安排,我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分散在3000多家编辑部,由此带来的是期刊产业集中度低、条块分割、粗放经营、低水平重复、同质同构等结构性矛盾。农业信息化专家李道亮教授曾言“一家一户生产不需要信息化”,同理,自留地式的分散办刊模式也与信息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格格不入。从竞争角度看,作为“计划经济的一块领地”,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部绝大多数都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一个部门,人事、财务、业务等归所属单位支配,期刊定位基本是非营利性,内部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外部缺乏充分的竞争环境。这种“低标准、无差异、大锅饭”的运营体制直接削弱了我国科技期刊整体竞争力。所以,要解决我国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实现数字化、国际化、精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原动力问题,而缺乏动因的关键就在于旧体制带来的障碍。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先进程度代表生产力水平。数字化技术是当今先进生产工具的代表,必须要通过变革建立与期刊“现代化”相匹配的新体制。但变革这种体制不能寄希望于期刊本身和主办主管单位,而应该是来自强有力的外来行政手段和政策。正是基于这种背景,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对非时政类报刊改制进行了而明确的部署,但“对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主要是考虑到科技期刊的特殊性,国家一直审慎推进改革进程。2012年7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标志着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推进。目的是通过体制改变使出版单位成为具备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责任能力的市场主体,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内涵式发展,解放期刊生产力;以资本为纽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通过重组和集约调整结构和布局,改变目前出版单位数量过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缺陷,开创一批专、精、特、新的现代报刊出版企业。对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来说,《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中的以下内容必须高度关注:一是科技期刊原则上不再保留编辑部体制;二是现有期刊编辑部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三是主管主办多种期刊的科研部门和高校可对所主管的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四是不适用于上述办法的期刊停办或转为内刊。2012年出台的《山东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虽然没有对科技期刊改制做出明确、硬性规定,但出版品牌打造工程、报纸期刊整合工程、数字出版突破工程等8大重点任务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等6项保障措施均与科技期刊休戚相关。山东省已将2014年定为事业单位改革攻坚年,年内要基本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重点抓好公益类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和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两项试点工作,2015年底基本完成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事业单位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山东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会很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暂时风平树静,但已是山雨欲来,作为编辑部体制改革关键配套措施,报纸期刊出版优胜劣汰、准入退出机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在2010年河北、辽宁两省报刊退出机制试点的基础上,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相继出台《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和《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出版能力不足、质量长期低下、因经营不善而不能维持正常出版活动的的报纸期刊予以退出,尤其划出了在一个评估周期(3年)内退出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区域报纸期刊总数3%的硬性指标。市场化不会导致科技期刊的“义、利”对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证明发展较好的行业都是存在激烈竞争的行业。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和制度优势,创新产业生产、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竞争实力,壮大自己的采集、内容和服务实力,争取论文作者、内容提供者和成果拥有者,把丢失市场份额、资源和消费者夺回来,这就是科技期刊改革必须推进的硬道理。对山东各农业科技期刊来讲,现在需要的是抓住机遇,提升竞争力,做好各种准备。

作者:梅林 郭凤丹 田淑慧 王丽丽 陈庆禹 张丽荣 赵文祥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科技农业论文:城市农业科技论文

1白城市农业科技发展概况

1.1积极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各级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项目481项,投入研发资金2.5亿元。分别实施了“大安百万只狐貉养殖”、“洮南无公害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产品精深加工”、“镇赉百万亩盐碱地品质高产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洮北区肉羊集约化生态养殖示范及产品深加工”4项国家富民县项目,共投入项目资金63208万元。目前,这几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均进展顺利。项目实施以来,“镇赉百万亩盐碱地品质高产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实现新增稻米加工量20万吨,新增产值2.7亿元,本级财政增收7625万元;“大安百万只狐貉养殖”直接参与项目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0元,产业总产值增加1亿元;“洮南无公害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产品精深加工”参与项目椒农人均累计增收1416元,项目企业实现产值3.6亿元,项目带动从业人员12万人。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我市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4年,全市五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考核,洮南市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

1.2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全市培育4个部级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基地、4个部级研究中心、2个部级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和1个省级湿地院士工作站。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市科技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启动区10个,分别是洮北区红塔“雪寒”韭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洮北区食用菌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园区,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农业科技园区,镇赉县哈吐气乡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洮南市洮府乡杂粮杂豆农业科技园区,洮南市辣椒农业科技园区,通榆县鸿兴镇奶牛示范园区,通榆县什花道牧业示范园区,大安市百万只狐貉貂养殖农业示范科技园区,大安市棚膜经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正在进入新的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导向性工程,对现代农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1.3注重农业科技成果实施和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白城燕麦、白城绿豆、油葵等8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30余个农业新品种通过省审定。建设了吉林省西部林木品种创新中心,建立了国内及时个蒙桑基因库,成功选育出了向海桑1号;向日葵育种技术及生物技术研究在全国处于经验丰富地位,玉米、蓖麻、杂粮杂豆的育种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育成的裸燕麦优良新品种、休眠燕麦优良新品种和一年两季双熟的极早熟燕麦优良新品种(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在白城及周边地区迅速扩大;育成的“白葵6号”等优良向日葵新品种、“白粳1号”等水稻新品种、“白蓖号”蓖麻新品种、“白杂号”高粱新品种和“白绿号”系列绿豆新品种也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品种的改良,产品品质的提高,也使我市成为了全国绿豆、红小豆主要出口基地,出口份额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40%。桑蚕、白刺、燕麦等成果的取得,为我市以百万亩瀚海桑田、白刺、山杏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生态产业化工程,解决了主要品种问题。

2白城市农业科技发展下步工作思路

在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新形势下,白城市将以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宗旨,发挥优势谋划发展出路,加快科技成果传递引导地方农业进步。

2.1继续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围绕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以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高产、品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现代农业。围绕全市百万亩水田开发建设,抓好吉林省西部盐碱稻区品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滴灌节水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超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围绕提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抓好品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早熟陆地棉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甘草的育苗及栽培技术及有效成份提取的研究,大田一年两熟的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围绕加快发展畜牧业,抓好建设绿色无公害牧业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围绕荒漠化治理,抓好利用脱硫废渣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耐盐碱乡土树种、草地裸碱斑生态修复、吉林省西部沙碱地苜蓿人工草场和利用甘草种植防风固沙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技术研究。重点抓好农村星火学校、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区等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2.2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平台建设力度

抓好以科技成果应用和典型示范为重点的绿色高产品质稻米基地、燕麦、奶牛高效养殖、棉花新品种、甘草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大田一季双熟品种、绒山羊高效养殖、沼气应用等农牧业高效技术试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园区规划、品种选育和园区管理,提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能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打造高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以市农科院、林科院、畜牧院、农机院、水产所为主体,打造现代农业、生态林业、绿色牧业、农机装备和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对接协作平台,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型技术合作,重点开展学科前沿技术、高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对接活动。计划到“十三五”期末,新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20家,农林牧水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试范场)建设达到5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绿色无公害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

2.3积极实施科技农业推进工程,着力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

一要开展好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工程。以全市首批确定的100个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示范村为重点,做好科技信息村村通、“五个一”建设、农业实用技术对接、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到“十三五”期末,重点建设100个农业科技示范村和100个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户),村以上建设星火培训基地和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率达到50%以上,培训5万名以上农民“土专家”,发挥1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培育成为农业实用技术对接主体力量,提高全市农业对外技术对接吸纳能力;二要开展好农村科技示范工程。到2017年末,全市重点建设50个科技示范村、50个科技示范合作社、30个科技示范家庭农场、300个农民科技示范户;三要围绕特色农业,推进重大项目谋划。着力做好《燕麦不明感光照基因鉴定定位克隆技术研究》、《东北生态经济区奶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苏打盐碱湿地修复与保护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和杂粮杂豆精深加工等重点科研项目策划工作。研究编制“吉林西部特色农业园区”项目,组织谋划好“风电、光伏发电、牧草种植一体化园区”建设模式和配套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中加燕麦高技术产业园区”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力争经过五年努力达到预期项目建设成效。

作者:王军 刘影 单位:洮南市那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科技农业论文: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论文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是决定农业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0%~80%,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处于较低的水平,仅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65%~90%。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实际应用率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直接影响着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积极探索和科学研究,对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予以合理解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2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科研选题脱离农业市场需求。

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研成果,但是如果农业科研选题不能面向市场需求,则必然会造成农业科研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今天,农业科技选题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要求。通常情况下,农业科技成果必须具有客观性、系统性、知识性、动态性以及实践性的特征,这样才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得以有效转化的重要前提。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农业研究课题都是着眼于学科的发展进行选题策划的,对市场经济需求的关注度不大,所以可能出现农业科技成果脱离市场需求的情况,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学者以及大学教师仍旧习惯于“学院式”的科研思路,在农业科研选题之前,并没有深入市场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所以仍旧存在农业科研选题脱离农业市场需求的情况,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很难得到有效应用。

2.2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组织关系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效果。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于本身运行机制不灵活和技术服务人员的缺乏,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总数的占比非常低,很难满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老化、年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技术队伍的总体服务能力有限,缺乏创新实践精神与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单位之间不协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部上下关系不顺,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农机化、经营管理等部门基本都是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横向联系不足,削弱了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作用和贡献力。

2.3农民的科技成果应用能力较弱。

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主体,其综合文化素质直接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和转化效率。但随着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老龄化现象也比较严重,所以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科学技术意识比较差,主动采用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土地承包经营比较分散,小块土地的分散耕种方式,很难满足大型综合性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加上分散农户的经济实力有限,有时没有能力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要的农业技术装备的经济支出。此外,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农户采用农业科技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也会直接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2.4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过于单一。

农业科技成果在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中,转化渠道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能否及时顺畅地传播扩散到农业经营单位以及农民手中,这显然也是让农业科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和体现市场价值的重要条件。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分依赖农业推广体系,但是由于运行机制不通畅和技术服务人员相对缺乏等因素的限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而市场的调节作用未能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主动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拓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3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对策

3.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传统农业科研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进程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而市场无疑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农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农业科研工作,要在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应用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农业科研与市场推广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农业科研的选题时,要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农业生产的需求,解决好全局性、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以消除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障碍,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更多的思想源泉和市场空间,以便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市场进程。例如,对于地方性的农业科研机构,在选择农业科研项目时,要尽量选择贴近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的科研内容,然后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等措施,实现当地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这样就避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也更有助于提升农业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速度。

3.2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现阶段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对各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对此,各地可以充分汲取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作经验,在保持原有行政推广和服务手段的同时,增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应用,实现农业技术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和持续教育机制,尤其是县、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要及时配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人员,本着“精减上层、充实下层”的原则,打破传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重上层、轻下层”的思维,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实需要。此外,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让更多的农业技术服务走进农村,贴近农业生产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民。

3.3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意识。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执行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但是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科技兴农”的宣传与引导力度,通过户籍改革、税费改革、土地流转、试验田建设等措施,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国家政策和科学技术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的好处,提高主动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同时要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根据农民的学习需求,建立健全农民的继续教育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农业生产和知识竞赛活动,并给予更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培养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的应用兴趣,使农民真正成为未来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核心力量。

3.4理顺农业推广运行机制,丰富推广渠道。

鉴于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公益性、风险性,政府除加大投入并承担相当一部分的推广任务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基层组织的作用,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渠道的多样化。首先,必须提高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根据“巩固县级、加强乡级、健全村级”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建立以县为中心、乡镇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其次,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有偿服务活动,如建立农业技术服务公司或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扩大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宣传和应用的转化面。再次,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户等新型科技推广组织的帮扶力度,对于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对其成功经验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4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科研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成果本身、推广渠道、农民文化素质等实际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技术建设,营造出更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外部条件,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沈俊国 沈业松 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科技农业论文: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论文

1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中的新使命、新定位

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增长,发挥了农业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四化同步”的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例增加、消费水平升级以及用途拓展,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压力和异常气候变化还难以改变,原有以资源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依靠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资源集约型的内涵式增长,以技术和人才创新优势取代资源和人力成本优势。农业科技创新将愈发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广大农业科技人才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中肩负着新的使命。

1.1要在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成为充分挖掘科技增粮增收潜力的攻坚力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过去我国成功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功不可没。近10年我国粮食单产已提高了1044kg/hm2,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接近70%。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达到7200亿kg,按目前粮食产量水平,还有1000亿kg以上的缺口。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高起点继续促进粮食增产,仍要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目前,我国超级稻攻关单产潜力已突破15000kg/hm2,是全国水稻平均单产的1倍左右;美国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500kg/hm2以上,远高于我国玉米平均单产6000kg/hm2左右的水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在继续发挥科技增粮潜力中仍然大有所为。

1.2要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成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支撑力量

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目前农业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会加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产适度规模化、机械化要求迫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改变过去农业生产大肥、大水的粗放模式,加快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技术支撑,需要农业科技人才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支撑力量。

1.3要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占据现代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骨干力量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焦点主要聚集在经济与科技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农业竞争的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学科正在加速分化,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学科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工程等技术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拓展了现代农业科技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占领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1.4要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成为主动投身改革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业科研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虽然经历近些年的改革探索,但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仍然滞后,农业科技体系布局、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成果转化等方面问题不少,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未根本解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生产上应用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足,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科技人员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应自觉成为当前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者。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较快发展,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初期,农业科研人才达到27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占19.6%,硕士以上占18.6%。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快速成长起来,许多领域科技人才紧缺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2.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人才结构层次看,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与结构布局不合理并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占比偏低,每100hm2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75名,而美国为15名;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6名,而日本为100名,荷兰为200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0.64%。科研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尤其在生物种业、低碳农业、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缺少的科学家,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瓶颈。从专业知识类型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学科的人才比重大,生物育种、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新兴学科的人才比重小;知识结构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从事应用型科研的人才多,基础性研究、原始性创新的人才少。许多学科领域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人才资源分布看,东部较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相对集中,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现有的8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才、成果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资源严重缺乏。从人才培养使用看,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人才规模逐步增长,但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与实际需求脱节,还存在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外流和非农化现象,急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仍以引进为主。从人才队伍管理看,普遍按照以课题组为单元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大多数科研人员长期工作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人才固化现象突出,团队结构松散,管理不科学,一位学科带头人才的流失往往会带走一个学科或科研领域,造成科研团队不稳定、空缺难以弥补。

2.2制约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主要因素

从科研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从人才创新激励上看,按照现行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实行收支两条线,成果的知识产权及其权益主要归国家所有,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激励不充分,同时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科技人员缺乏创新活力,甚至出现成果私下交易现象。从人才评价管理上看,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从人才投入保障上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经费保障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支持,普遍靠创收弥补运行经费,科研人员人均经费低、工资水平低,过度依赖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争取立项、应付检查,难以专心持续性科研创新。同时科研人员多倾向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科研少有人问津,导致科研布局不合理。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作为及时生产力、人才作为及时资源的特征日益突显。国家间、产业间、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构成、组织方式、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法律保障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随着科技与市场资本的有效结合和法律对创新成果的有力保护,促进了企业在更大市场范围进行资源整合,吸引各地的创新人才,组织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建立大规模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模式,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人才管理上,实行多途径创新激励、矩阵式模块管理、多层次法律保护,有效调动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性。从国内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70%~80%仍有较大差距。过去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裕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人力成本,科技人才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和人力成本日益上涨,迫切需要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人才潜能。但由于集中了绝大多数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院所改革滞后,传统的科技人才观念和选人用人制度尚未根本改变,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团队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推进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领域改革,国家科技成果处置、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实施,将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

2.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农业科技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必须加强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从创新激励、成果保护、科学管理、加强培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平台和法规体系,营造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布局合理、紧密联合协作、管理科学高效、组织保障有力、富有创新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使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人才发展相互融合、相互激发,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3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新举措

3.1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坚持以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业绩为导向,将对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实际贡献大小作为重要指标,兼顾业内同行认可、生产或市场认可的双重要求,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强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的政策导向,允许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创新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以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等创新资源作价入股,灵活运用产权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福利待遇等多种手段,激励科研人员立足各自岗位自主创新。通过国家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自主处置、产权股权激励、权益收益分配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政策和机制,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能够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合理、合法的收益,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使之不仅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也能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拥有者,实现科学家到“知本家”的转变。

3.2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带动作用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市场作为促进科技人才创新、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建立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为资本的作价入股和上市交易的机制,做实做大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技术市场,促进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一方面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创新成果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反哺上游科研创新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检验科技成果推广价值,引导上游科研创新与市场对接,强化市场需求导向,进而建立科技资源成果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科技创新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建立面向市场和社会的科研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公共资源开放利用的“绿色通道”和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打破科技资源信息相对封闭的状况,为创新人才高效利用科技资源信息提供随时查询的服务平台,更大程度地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利用和有效整合,促进农业科研人才集成创新、再创新。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人才工程,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和生产需求,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选拔科研创新领军人才。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目标,选拔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科研骨干,支持其自主选题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涉农高校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采取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强与市场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变简单以论文、成果数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强化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科研方向。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聘用、科学管理”的科技创新人才聘用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建立多学科、分层次、模块化的人才管理制度,发挥领军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核心作用,稳定和壮大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3.4努力营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不拘一格选拔、培育和使用人才,构建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国家支持人才发展各项政策,突出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扶持措施,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基础性重大科技攻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多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逐步消除农业科技人才流动中的区域、行业和身份等限制,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开展人才项目合作,引导科技人才面向市场和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研究、加强服务、创新创业,发挥创新人才在支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机制,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护、创业帮扶等服务。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环境,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扶,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创业。

作者:陆美芳 王一方 季雪婧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