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小学德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小学德育论文: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创设德育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开展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探索,来唤起社会家庭、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责任,改变过去“育在家庭,教在学校”的观念。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探索适合儿童道德品质生成的方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勇于担当,不断探索。
作者:张会恩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钟家庄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黑龙江省学校德育现状
1.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与建设(1)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比较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提升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制度来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但对新任职班主任岗前培训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把关,更多的是指派。(2)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黑龙江省60%的学校都能够构建自己学校的特色文化,围绕核心理念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德育模式。在对“您所在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开展的,有哪些特色做法”调查发现,黑龙江省60%的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开展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校训校风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如佳木斯三中的学校文化均围绕目标教育开展;鸡东红星小学的办学理念是阳光教育,努力办规范自由的教育,让学生在灿烂阳光下自由呼吸,既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并启动了阅读工程:既阅读自然、阅读书籍、阅读社会,从而培养学生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让每一朵鲜花共享阳光,以阳光文化成就教育的阳光。(3)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学校都有比较完善的德育制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但有些制度制定没有尊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没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丧失主动性,积极性。(4)家校共建德育网络建设。较好地建立了德育育人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2.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需求来设计;教师培训的形式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深化。
二、黑龙江省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实效性不高,“重智轻德”现象仍然普遍一是德育目标空泛,过大过虚,可操作性差;二德育方法陈旧,重认知轻养成;三是学生评价,更多的关注智育,忽视学生道德品质成长;四是德育与家庭学校背离的状态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五学校德育更多的是走形式,并不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是从上级或教育部门布置的任务出发,看重的只是德育的政治价值。因此,德育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很难形成德育实效。
2.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一是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成长;二是德育脱离生活,成为纯粹的“学校德育”,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脱离,导致学生很难有震撼心灵的教育实践;三是过于依赖制度的强制性,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偏离正确的工作原则和方法,不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出发,正面教育,启发引导。
3.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作用发挥不大班会、团队会作用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不注重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没有达到全员育人的德育效果。
4.班主任培训特别是新任职班主任岗前培训力度不够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校本培训制度,为德育队伍建设、专业成长搭桥铺路,但是对新任职班主任更多的是指派,没有严把入口关。
5.家校共建活动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大部分学校开展了家校共建活动,但有些学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仍然有1/4的学校没有开展。
6.教师培训形式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调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传统的研培形式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如“教学论坛”,而这些形式我们还在延用;已经优化创新的培训形式,还没有更加深入进去,没有将培训的主体教师这一宝贵的资源充分地利用。
三、应对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黑龙江省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适合学生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等方面不断进行自主建构,让德育成为生活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1)加强德育队伍专业化和梯队培养。(2)强化班主任科研意识,培养研究型班主任,整体提高班主任素质。(3)建立科学的岗位培训与聘用机制,加强岗前培训,竞聘上岗,加强班主任考核工作,保障班主任队伍的质量。(4)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激励班主任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3.创新德育形式,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1)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班主任技能训练,提高班会、团队会的策划、组织、实施能力。(2)广泛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等形成德育渗透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德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达到全员德育,时时德育。(3)建立“研培超市”,提供“菜单式”服务。组织专家讲师团下基层学校,为学校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引领。(4)制定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德育制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主体个性。(5)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整合三方教育力量,让学校教育走进家庭,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效能,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
5.不断提高省级研培部门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1)政策制定。协助教育厅制定有利于基层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2)研培活动。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研培主题和进行内容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分层培训;挖潜深化有效的培训形式,如参与式培训、经验分享、参观考察、案例评析等形式,调整或放弃传统的低效研培形式,如教学论坛等。(3)搭建平台。搭建省级服务平台,走向基层,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服务;搭建省级交流网络平台,互动研讨,资源共享;搭建省级能力展示平台,以大赛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搭建省级家校共育平台,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引领。(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注重德育评价,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作者:郭春燕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中小学德育论文: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
1台湾地区德育教学的新理念
近十多年来,台湾地区教育领域的较大变革就是“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和“十二年义务教育改革”,两项改革时间间隔短,改革力度大,理念冲击性强,对德育工作的理念有显著影响。“九年一贯课改纲要”中提出,其主要的理念是“中小学之课程理念应以生活为中心,配合学生身心能力发展历程;尊重个性发展,激发个人潜能;涵咏民主素养,尊重多元文化价值;培养科学知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十二年义务教育”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将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变得更为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出自己的胜利之花;更为注重多元化的前进道路,让每位孩子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而且强调“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
概括而言,新理念贯彻下的德育理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其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锻炼基本能力,形成良好习惯,将道德拖回到现实情境中,使之具有实际的意义。其三是,拓展多元化层次的教学支撑点,实现道德教育的统筹性效果。是,营造更多的实践情景,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塑造真善美的道德情操。
2台湾地区德育教学方法的设计探讨
多元化发展是台湾地区开展德育教育最独特的经验,这种多元态势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源于教学目标的千差万别,源于教师各自富于特色的教学手段和学生良莠不齐的学初面貌,也来源于教授内容的繁冗简缩。实际开展时,达成教学目的的途径又是多样的,通常而言,实现途径有:正式课程(相关课程的开设)、非正式课堂(校园活动、社会活动等)和潜在课堂(周边氛围、友人互动等)。即使是同一种途径,不同的老师在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时,也会采用各种个性化的方案。而且,台湾地区德育教学不只在教室内开展,他们已经突破了学校的限制,走向了社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迅速增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得到多样的整合。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主要有体验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道德讨论法、价值欣赏法等一系列成型的手法,每种都可以拿出来作为单独的案例供大家研磨。
3台湾地区德育多元化开展的启示
台湾地区的德育工作,使道德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各学科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德育氛围。对于我们来说,主要借鉴的经验有注重从多平台、多渠道,运用多种手法开展德育工作,充分调动多种资源,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知善、行善、好善”理念的统一,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发展,努力帮助他们完成五美的均衡。开展德育工作,切记要贴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不能随意架空,要懂得改革步骤的把握,注重根本思想的转变。
作者:华倩倩武宁单位:山东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现状
(一)高校与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合理首先,道德教育应该包括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但在我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通常不太重视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两方面的内容。其次,审视目前的德育内容多是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笼统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少,反映时展内容的少。第三,我国的道德教育没有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思想道德水平制定出符合他们特点的内容,经常有简单重复的现象,也没有解决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德育衔接性问题,往往造成道德教育超出其年龄段学生身体和智力发育水平。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机构不统一首先,我国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德育管理机构,高校和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其次,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地对学校和社会进行宣传,因此也没有形成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核查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再次,学校及社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德育管理体制,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但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校风、学风方面的建设。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高校与中小学对德育衔接的认识不清虽然我们党和国家一向强调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学校依然没有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目前,社会及学校普遍认为当前的德育成果不太理想,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德育衔接问题的重要性,并做了理论研究,但是许多学校还没有理解德育衔接的真正含义。党中央、教育部的文件中一再强调德育衔接,但因为宣传、领会学习等种种原因,学校及老师并没有贯彻实施。总的来说,是对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造成的。
(二)现行教育制度自身缺陷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行教育制度自身存在缺陷,目前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来考核及评价学校和学生。因此学校通常只重视和加强智育,即使学校、老师及家长知道德育的重要性,迫于社会现实,也会淡化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在未来社会中有竞争优势,而决定一个学生是否有优势的主要依据就是考试分数,德育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学校及社会往往通过教师评语来评估一个学生的德育状况,但它很难正确、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应试教育的弊端不除,德育评估的方式不改,德育衔接的问题就会依然存在。
(三)德育改革缓慢随着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德教育应紧跟上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各项改革和研究中,学校德育研究在许多方面显得理论脱离实际。特别在德育衔接这一块,学校并没有切实解决问题,将德育衔接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中。另外,中小学德育管理和大学德育管理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道德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三、高校与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认识德育的功能,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及时,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改变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标准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水平合格的人。第二,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学校的考核应更注重对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而不是单一的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复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重视道德教育。
(二)明确大中小学德育的各自任务,培养德育衔接意识德育衔接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需要高校与中小学明确各自学段道德教育的任务,共同努力、共同实现。高校与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树立德育衔接意识。实际上,中小学应该为高校打好基础,德育也不例外,而高校应该和中小学进行交流沟通,为中小学提供导向,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目标。
(三)系统规划德育目标,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德育目标既是德育工作的目标,也是德育工作的导向,更是检验德育工作的标准。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为划分标准,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树立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现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根据目前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其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功能。为高校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制定统一的标准,明确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作者:王蔼然曹顺仙杨桃红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关于传统蒙学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传统蒙学与现代中小学德育范畴的交叉和变更
很多蒙学教材采取类书的编撰方式,这种近似于百科全书式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传授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相比于现代的中小学德育,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蒙学之所以称其浅显,并非表现在它所涉猎的范围上,而在于其表述的程度上。基于其广博的属性,对于孩童蒙学教育也与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范畴略有差异。
首先是年龄阶段的异同。蒙学在古代称为小学,但此小学并非现代之小学,它并不以确切的年龄阶段为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标准,而是以学识的程度去衡量。“识得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者方为小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一直到高中学习的都是古代小学所讲解的内容,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有了更系统化、更深入长久的教化时期。但对于德育的重点时间段,古人与今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蒙学对道德教育特别强调人在十五岁之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在这时,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因而以纯正的品德标准去教育非常重要。正如程子所说:“人之幼也,心知未有所主,则当格言至论陈之于前,使充耳盈腹,久而安之,若固有之者,后虽有谗言斜秽,不能入也。”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先入为主的意义,此后,知与时长,化与心成,逐渐形成人格的雏形。从这一点上看来,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8岁至14岁是与传统蒙学有着较大的顺承关系的。
其次是德育内容的异同。蒙学教育内容分如下几项:一是“远大的志向”,这是古今德育的共同要求。古往今来,志向高远与否被看作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分野,只有志向远大高尚者,才能得到君子的称号。对于童蒙时代的孩子,让他们志存高远,即使后其有所不足,也“虽不能为圣人,亦不失为贤者”。有道是“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本身立志不高,仅学常人随波逐流,必然会沦为言而无信,错不知悔的下等人。因而童蒙的教育是在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中拉开距离,进而驱使自我不断地前行。现代德育中也是如此,“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孩子如果不立志,就很难有所作为。成功的人必然是立志的人,志向能起到引航作用,能起到激励作用,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使人意志坚定,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能使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惰性,所以要想实现梦想,不仅要立志,更要立长志。如今中小学课堂教育中增设了励志故事讲读,各种课后辅导教育报刊上励志故事也层出不穷,反映的正是童蒙时期对孩子志向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现代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孝悌”教育,但其实这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百善孝为先”。无论是三纲五常还是四书五经,都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之义是以后进阶之本,唯此才具有登堂入室的资格。而孝悌的外在表现就是礼,“要常低声下气,语言祥缓,不可高声妄论,浮言嬉笑”。又如坐要“定身端坐,齐脚敛手。”站要“拱手正身,不斜支旁倚。”古人对儿童的言行举止都有要求,这在现代看来是对儿童天性的一种束缚,很多教育机构都试图摆脱这种影响,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对被教育者实行“散养”。但多年实践发现,这样的教育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反而会造成天性泛滥、进退无礼、道德失范的局面。因此,对于蒙学的“孝悌”不应否决,而应批判接受。
二、传统蒙学与现代德育工作方式之比较
中国传统蒙学的精华主要体现在训蒙方式上,也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蒙学,其方法纵然受当时当事的制约,但其适应儿童身心特征和我国语言规律的特点确实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忽视的。我们可以将其抽取出来,做适当的变更后,在新条件下加以使用。在古代训蒙方法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承认儿童年龄和生理的特殊性,提倡顺应其天性的教育。这点从孔子的“因材施教”中就可见一斑。明学家王守仁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时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谨,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儿童喜玩乐的性情,决定了童蒙教育既不能严苛也不能一味放纵,必须宽严有节,刚柔并济。一方面要严格,因为蒙学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收其心”,也就是使儿童乐嬉游的天性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必须做出详尽的规定。传统伦理道德所禁绝之处,即儿童无所通融的禁地必须遵守,而且,儿童“心易放而难收”,他们处于学习阶段,对日后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这些规定也应尤其严格。另一方面,如果急功近利,又会使儿童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应该严中有宽,只要与基本原则不发生冲突,偶有过失也不能严厉呵斥,有必要曲为导引,好言相劝,古代把这种方法叫作“爱养”。古人的“宽”还有一种被今人应用得恰到好处,就是奖励机制。古人会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奖励,有一份成绩,就会有一份表彰,使其意识到寸有所长,进而增强自信心。这也是有史料为证的,王筠曾说:“孔子循循善诱,孟子教亦多术,故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使其得机之所在,即从此鼓舞之,蔑不欢欣,而唯命是从也。”
由此可见,我们如今小学中最常见的“小红花”奖励并非是小儿科,而是对于古代奖励机制的一种变化,让孩子们于无形中培养起自信的心态,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古代训蒙原则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也是现代教育中被忽视的一面,就是“少授专精”的教学理念。几乎所有的训蒙方法都强调教授学生的书文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急躁贪多,刻意求速,此处未详,彼处又起,一直这样潦草地做功夫,那么只能什么也学不好。这种“百家通不如一家精”的想法也体现在对人从业方向的培养上,虽说礼乐射御书术样样不落,但学到一定时期,古人就会让学生选择其特长的一项精细研习,而非现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这样大锅烩,一直到成人之后才选择今后的从业方向。这样的教育理念避免了很多天才被扼杀的现象,多出很多在某一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大家。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经常抱怨没有“大师”出现,却无力扭转的原因,如果不从启蒙教育入手,我们的未来不仅被国外的教育落在起跑线上,更无颜面对我们悠远、优良的教育传统。另一点应提倡的是“寓教于乐”的传统。举一个例子:《春秋谷梁传》记载,昭公八年,在畋猎的时候讲习礼仪。割兰草插在地上,作为畋猎的界限,把战车竖立起来,插上大旗作为辕门,辕门的大小以车两个轴距离辕门两侧四寸为宜。在畋猎之中,如果车轴碰到辕门就出局,因为说明驾车技术太差。畋猎还要求,驱车奔驰,战车扬起的尘土不能飞出车辙之外,马在奔驰中应该四蹄相应,快慢适度。驾车之人不能失驰骋之节,禽兽跑出设定的畋猎范围之外不准追杀,这是取战争之中不杀投降者之义。射中的禽兽太小要放生,取不虐待幼小之义。这是在畋猎过程中一边习文,一边习武,让学生既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又明确了道义的准则。
三、现代中小学德育从传统蒙学中应当汲取的因素
现代中小学德育与传统蒙学相比,无论从教育范畴还是工作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我们仍可以从传统蒙学中汲取合理的成分,为我们所用。
1.对于教师的要求
传统蒙学的管理与教学,取决于其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这就给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学问好、勤奋、管理严格三个方面的条件,“三者兼备,乃明师也”。教师首先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些教学多年的蒙学教师提出:“为师者,其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弟子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其弟子必多轻诞。是以文人才士,虽不必过学迂腐,但俨然为人师范,举动间亦须稍自检束,令子弟有所敬惮。”教师的品行,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品行;教师的举止,也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养成,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的“师品”。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勤奋,自己却日上三竿,高卧未起;对学生要求严格,自己却行为轻佻,“则虽令不从矣”。清人张行简在《塾中琐言》中提出:“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有一种责任,那就是时时处处检束自己的行为、品性,以作为学生的“模范”。这种责任和随之而来的约束,并非来自于外界,而在于教师对自己的“严律”。教师只有“师品”端正了,才能使学生视之可亲,就之可敬。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师范”实际上表现为“品性”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教师的学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不仅因为学问好的蒙学教师难求,而且对学问难以有一个较好的衡量标准,所以,只能以“尽心尽责”来要求教师们了。这种责任感,正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效法的精神所在。
2.对于课程课标的要求
蒙学中强调有教学计划、学习日程、学规以及学生守则。蒙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行为养成;大学——明理、穷理的阶段。在小学阶段,是“教人由之”,教导学生如何去做;在大学阶段,“乃使人知之”,让学生知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上都应有明确的区别。这点沿用至今就形成我们的课标与课程纲要,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实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怎样结合社会发展进行道德教育,成为现代教师与教育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怎样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每个阶段学生的接受有何特点等,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古人借鉴。
3.对于与家长的沟通
蒙学的教师多受雇于学生家长,所以在教学计划的拟定上要与家长商量,“宜先问其父母之志,将来是否欲习举业”。一些教师特别强调,无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作教师的一定要为其权衡,如果学生既无天资,家又无余财,而一定要走科举之路,教师应道明利弊。当然,教师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仍然是由家长来作决定,教师只能根据家长的决定来拟定教学计划。对于当代教师而言,针对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特质来培养孩子显然是一个减少师生矛盾的良方。现代教育中逐渐兴起的家访即是古代蒙学中对于家长参与教学的重要演变。学生不只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的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倾听家长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传统蒙学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糟粕之处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少阻碍作用,但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加以改进和继承,相信还是对我们的初级教育特别是德育有一定帮助的。事实证明,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因袭的蒙学传统在教育体制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改革后的教育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不得不承认五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的骨子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西方文化怎样侵蚀,仍然未曾改变的是我们“二人结构”的人格设定,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意识关注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在双方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这样的“二人结构”也就是群居型结构就形成了。“仁”拆开来就是“二人”,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这样的社会形态也要求我们有着传统蒙学带给我们的“仁”的传统。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处理的亲朋友人之间的关系正是为了适应我们的“二人结构”而生的,我们没必要因为融入世界的潮流而改变自己的民族情怀,反而应该在“国际化”的视野中保留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因为独特,所以独立、有价值,被需要,如果我们的未来被西方同化,那么便是我们民族亡国灭种的开始。因而,保留传统文化的熏陶,保留民族精神的根源,要从承袭和发展民族未来的德育开始。
作者:龚艳玲单位:长春市安民街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养成教育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通过抓突出主题的养成教育,没有削弱学校的德育,反而使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德育需要培养生成的要素可以说都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诸基本因素分别独立地发挥作用”,“某一基本因素有突出发展,就可以在智慧活动中取得非凡的成功。”“智力因素的水平不厌其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则应适当(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过高或者太低均不能取得效果。”(沈德立,教育科学出版社:《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第8页、10页)我校抓住“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一组教育主题,以突出“主题性的养成教育”来统摄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感到工作实在,落到实处,教育的凭借恰当,措施具体易操作,教育效果好,学校风气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秩序、礼貌、友爱、上进”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向上参与各种活动,学习成绩名列会师镇小学前列,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二、充分证实了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主题应是“秩序、礼貌、友爱、上进”
我们重点进行了以“秩序、礼貌、友爱、上进”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研究,能否体现小学养成教育的充分性和性,这是研究课题必须回答的问题。从理论方面,小学养成教育的凭借和依据是《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一组主题就是通过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来的。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实践研究,证明了突出“秩序、礼貌、友爱、上进”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带给学校的是良好的秩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班风校风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学生积极上进,努力争先。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主题性的养成教育中得到张扬,师生的进取心理在主题性的养成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在主题性的养成教育中得到增强。通过反复的良性的重复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印刻下“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一组词语符号,学生成年后,这些词语符号一定会在他个人人生的各种十字路口和关键阶段,起到良好的“提醒、警示、强化”作用,为学生个人在人生中不断成长进步发挥良好的自我督促、激励作用。我们认为,从积淀学生人格核心的要素来看,“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些主题都是儿童人格核心中需要积累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要素能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自然地培养习得,日积月累,终成品质。这五种品质虽然相互联系,但每一个品质所反映的内容毕竟不同,不能相互覆盖和相互代替。在教育过程中不提倡对几种品质同步进行齐头培养,分步推进是必要的;如果条件不允许,在一定的时期内只能进行一种品质的养成训练,教师也必须具有训练其他品质的意念,从而使教育游刃有余,生动而具有后续性,实在中蕴藏着前瞻性,单进中体现出整体性,取得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出适合我校特点的“主题性”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我们把小学“秩序”教育分解为三大块:即学习上讲秩序、活动中讲秩序、生活上讲秩序。每一块又列出若干条目,每块、每条都是在“秩序”的统摄下,为突出“秩序”服务的。学校将这些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宣讲、展示,让学生熟悉它、理解它,在学校生活中践履它,长期规范,经年积累,学生的秩序意识逐渐形成,秩序习惯逐步养成,为良好校风的形成、保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秩序”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研究探索出《礼貌教育内容体系》《友爱教育内容体系》《上进教育内容体系》,并分步实施验证它们的操作性、实用性,通过教育实际的摸索,完成了我校主题性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框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养成教育提供了凭借。
四、克服了德育中的空洞做法
德育的倒置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来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是德育空洞做法的直接后果。德育特别是小学德育,主要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基础,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为学生的人格形成积淀良性要素。可一段时期中,为了突出德育的所谓方向性功能,在小学德育中高唱口号,用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来作为具体的教育要求,用远大的方向性要求来作为操作性目标,师生无法把握,只有紧跟唱口号,呈现出一派虚假的德育繁荣。“空必假,假衬空,虚假教育出歪风”,不切实际的空洞教育只能培养强化人们的两面性个性,阳奉阴违,投机取巧,作风漂浮,好高骛远,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损害。我们从最基本的、最实在的“秩序、礼貌、友爱、上进”着手,以它们为主题开展德育工作,强化“秩序、礼貌、友爱、上进”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导学生要做一个“守序、懂礼、协作、上进”的人。如果现在在校园中遵守学校生活秩序,长大成人后进入社会生活,就会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我们坚信,一个“守序”的人,决不可能走向社会的反面;相反,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很有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可见,克服空洞教育是多么重要。
作者:贾宗敬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南咀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论文: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面临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漠视道德价值观念,而在不断地伤害自己或他人,这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非常严重而且很急迫的问题。美国进行传统品格教育的机构,包括学校、社区、家庭和宗教组织在向青少年传授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
道德危机使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变得非常脆弱和不稳定。这此危机包括家庭破裂、贫困、种族不平等、隔离、愤世疾俗、新闻媒介中暴力与性的泛滥、实行主义以及贪婪等等。在美国,人们常常对个人权利比较关注,而不注意个人对家庭、社区以及国家应当承担的固有的义务和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尽管道德危机影响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对于青少年却更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美国儿童来讲,应该成为其保护者和道德支柱的家庭本身就处于放任堕落之中,他们从来就没有一个应有的家庭,他们的邻里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场所,街道是一个充斥暴力之地”。
美国儿童保护基金组织在1996年12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美国现有近100万儿童无人照管甚至饱受凌辱和虐待,约50万儿童没有亲生父母照顾,而是被人领养,近1/7的儿童缺乏健康保险。近年来,由于家庭生活、教育和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差别、贫富差别等方面的问题引起青少年吸毒、犯罪现象已经达到创记录水平。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项报告说,1995年美国青少年因犯罪而被捕的人数猛增到14.7万多人,比1990年增加一倍以上。冷漠、不信任、愤世疾俗和不诚实正在取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而成为解释青少年品格的名词。
二、美国公众对品格教育的支持及CEP的成立
品格教育日益得到美国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尽管多数主要的教育团体反对在课堂上传播有关宗教信条,但同时又认为,传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公民美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希望的。最近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60%的公众认为他们的社区会同意在公立学校进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教育,90%多的公众支持公立学校向学生传授诚实(97%)、民主(93%)、对不同种族背景的美国人的接受(93%)、爱国主义(91%)、关心朋友和家庭成员(91%)以及道德勇气(91%)的观念、(PhiDeltaKappan、October1993,P.145)。对于让学生培养一种较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感的重要性的看法,来自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对学校领导人态度的综合报告显示,74%的学校领导人认为非常迫切;25%的领导人认为相当重要;只有1%的领导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同时还有70%的公众和51%的教师认为对于学校来说,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观念比传授学术知识更重要。
在此情况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orEducationPartnership简称CEP)于1992年3月成立了,1993年2月联合成为一个广泛的、无党派的、并自称是非盈利的各类组织和个人的联合体。她的主要任务是联络各地的品格教育组织,提供咨询服务,推广各地在品格教育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影响国会和政府。在这一组织的推动下,美国国会已经通过法律,在全国12个州进行品格教育的试点工作。CEP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公民美德和道德品格,以此作为创造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美国社会的一种途径。CEP执行主任约翰·马丁先生说,CEP希望与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努力使品格教育成为公立学校的根本使命。同时也要加大教师岗前培训和职业培训的力度。
尽管CEP的主要着眼点放在青少年身上,但该组织同时认为,影响青少年的这些问题也是对整个美国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更广泛的反映,正如“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一文中所讲的那样,这些问题“很少有哪些问题仅仅是政府有责任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一个问题仅仅是学校有义务解决的”。因此,所有的成年人都有责任践行优良品格,共同加强美国的公民和道德基础,从而使今后更多的美国人对实现美国理想充满希望。
CEP认为,品格教育是一项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品格的长期的过程。这些良好品格包括理解、互助、并按照公平、诚实、有同情心、责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等核心伦理价值观念行事。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每个公民不仅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作为个人和公民还要对社会承担责任;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有能力维护一个自由、民主的政府体制;良好品格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持续的教学、示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形成的;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所有的社区、学校、宗教组织和青少年服务机构应尽的责任;创造一个文明、互助的学校社区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品格教育是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学校成为更为文明、充满关心的社区。
三、关于品格教育的途径:
根据美国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主要场所,12%的被调查者认为品格教育要由学校和其它社区合作共同进行,其余的认为品格教育应由教会和家庭承担。一些学校的品格教育是通过公民课和社会课等课程的学习来进行的,主要强调基本的宪法原则和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其他的学校则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的广泛磋商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基本的品格教育方法;一些学校是把品格教育渗透到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而另一些学校则是从特别安排的伦理课和价值观念课程中接受品格教育训练。一些学校开发了自身的品格教育资源,另一些学校则是利用其它学校和团体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许多学校把提供社区服务作为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同情心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美国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品格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一些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已日益得到学校认可,这就是美国品格教育协作组织提出的,用于学校和其它团体开展品格教育和评价其效果的11条原则:
1、品格教育使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优良品格的基础。
品格教育坚持一些广为人们所接受的非常重要的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比如,关心、诚实、公平、负责、尊重自己和他人等,以此作为形成优良品格的基础。学校的义务就是理直气壮地公开提倡和坚持这些价值观念;向学校所在社区的全体人员传播这些价值观念;向学校所在社区的全体人员传播这些价值观念;模仿这些价值观念;把这些价值观念作为在校人际关系的基础,等等。
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学校要通过品格教育向学生说明,以上这些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利益,有利于公众利益,有利于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对人们的权力和义务做出解释。学校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基本的人类价值观念超越了宗教和文化的差异,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声。
2、品格必须包括思考、感受和行为。
品格从广义上来讲包括认知、情感、以及道德生活的行为。优良品格是由理解、关心、按照核心伦理道德观念行动几个方面构成。品格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知道“善良的东西”,并据此价值观念行为。
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从而对学校生活的各个阶段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促进作用。
“有意识的”和“积极的”态度是指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品格,而不是简单地等待机会的到来。“广泛的”态度则是指利用学校各方面因素教师的示范作用,纪律约束,学术课程(包括有关、酒精以及性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学习评价,学校环境管理,与父母的关系,等等,作为学生品格培养的机会。
4、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人的社区。
学校本身必须体现优良品格。学校必须朝着美国追求的那种文明、关心和正义社会的方向发展。要帮助学生养成依靠成人和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习惯。这种相互帮助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的愿望和成为一个善良人的愿望。教室的日常活动同学校环境的其它所有部分一样(如走廊、自助食堂、操场和校车),必须渗透诸如关心和尊重他人、责任感、友善、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
5、学生需要通过表现道德行为来养成自己的品格。
为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学生需要多种多样的机会把责任心和公平等价值观念应用到日常交往和交谈中。要紧扣现实中的各种挑战课堂上如何取得一致?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工?操场上如何减少斗殴现象?学生就会在实践中加深对公平、合作以及尊重等要求的理解。
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一门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这门课程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并帮助他们成功。品格教育和在校学习不能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相反,二者必须是一种强有力的相互支持的关系。在一所充满关心的学校里,学生如能感受到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喜爱和尊重,他们会更加勤奋学习,并取得成功。相应地,如果学生在校取得了成就,他们会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做人的价值。
由于学生在能力、兴趣和需求方面各有不同,所以这门帮助所有学生取得成就的课程必须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属于高精尖。尊重学生的办法莫过于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去探究学生固有的内在动机的形成过程。
随着学生优良品格的逐步培养,他们的内心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义务感去做一些他们认为在道德判断上属于正确的事情。学校在对待纪律的态度问题上应当努力发展对核心价值观念的固有的义务,尽量少用外部的奖惩手段,因为这些手段会使学生忽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真正原因。对于违犯规章的学生,要给他们以悔过自新的机会,促进他们对规章的理解,并在未来的行为中自觉遵守这些规章。
同样,在学术课程中,也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
8、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人人有责从事品格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格教育的相同的核心价值观念。
这里有三项工作要做:
及时、学校全体员工,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顾问、教练、秘书、自助食堂工人、操场辅助人员、公共汽车司机等等,都必须参与有关学生品格教育活动的学习、讨论和实践。所有成人必须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念方面以身作则,做出表帅,并利用同学生接触的机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影响。
第二、约束学生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各项规则必须同样适用于对学校社区全体人员集体生活的约束。如果学校的员工在交往中不践行尊重、公平和合作等道德观念,那么,他们很难做到把这些价值观念传授给学生。
第三、学校必须提供机会倾听全体员工有关道德问题的反映。学校要经常询问以下问题:学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正面的品格建设的实践?还有哪些产生负面作用的道德实践学校还没有提出来(比如学生间的相互欺骗行为,成人不尊重学生、随地扔东西等)?学校目前遗漏了哪些重要的道德实践(比如学习上的相互合作、学校和社区服务、以及向来自不同种族、民族集团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学习的机会)?学校哪些活动是与已经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发展一个相互关心的学校社区的愿望相背的?对这些问题的反映是发展学校道德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9、品格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双重道德领导。
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必须要有领导(包括一位校长,另一位行政官员,一位榜样教师),而且是要支持这项活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最初应有一个品格教育委员会(或几个类似的支持团体,每个团体在品格教育中都有所侧重),负责品格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执行。以后这个委员会的功能就由学校正常的管理机构来承担。学生也应当参与到道德领导的角色中通过学生管理、学生间冲突调解、跨年龄指导等等途径来发挥他们的作用。
10、学校必须吸收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生品格教育活动。
必须声明:父母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因素。其次,学校应当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采取切实措施,就学校在学生品格培养方面的目标和行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以取得支持。为了建立学校与家庭间的相互信任,在制定品格教育计划的品格领导委员会中应当体现家长的意愿。
,学校如果能够得到商业、宗教机构、年轻人的各种组织、当地政府及新闻媒介的支持的话,那么在推动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方面,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将会更加有效。
11、评价品格教育应当评价学校的资格、学校全休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以及学生的优良品格的表现程度。
(1)学校的资格:包括学校的文明化程度如何?这一点可通过向学生测试如下问题的满意程度来解决:该校学生彼此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学校(教室)像家庭一样温暖吗?
(2)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他们对培养学生的品格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如何?对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的责任的理解程度如何?能力如何?等等。
(3)学生的品格:学校可以通过与品格表现有关的活动来评价学生对核心伦理价值观念的理解程度、表现及责任度,比如,学生的出勤率是否提高了?斗殴现象是否降低了?破坏文化、艺术的行为是否减少了?吸毒现象是否消除了?
学校还可通过无计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知觉、感觉和表现。这些问题主要是衡量学生的道德判断(如:考试作弊是否错误?),道德责任(如:如要你确信你不会被抓住,你是否会在考试中作弊?),以及自我汇报的道德表现(如,过去一作中你是否曾经在考试中作弊?)。这些问题可在学校对学生实施品格教育之初使用,以便对学生情况有个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评价学生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何。
中小学德育论文: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浅析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愈来愈深刻,其中大家批判得 最多的是其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因为它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了获取高分和高升 学率,教师主动成为不辞辛劳的知识“发生器”与“转换器”,学生则被动成了不知疲倦的“考试机器”和永 不溅溢的“知识容器”。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藏着学生能力羼弱、思想 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人们虽能从思想观念上认清这一弊端,但因未能彻底根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再加上 人们对这一传统模式的习惯惰性,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普通教育的主流。受其影响我国中小学存在下述一些 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弊端。
一、表现为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 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 ,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 业绩等的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 :“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 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据报载 某省1989年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育学》考试中有一道题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的简答题,大多数 (80%以上)的中学教师答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 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二、表现为德育对象上的“靶子观念”
30年代在西方曾流行一种传播理论——“靶子理论”:宣传教育者手持枪弹(宣传教育内容)向“靶子” (受教育者)射击,只要射中靶子,他就会应声倒地。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奉行“靶子观 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 ,采取封闭式、灌输型单向训导的德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不良后果:“靶 子是‘顽固的’,它对枪弹试图‘排斥抵抗’”。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也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 ,你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 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 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当今社会信息量愈来愈大,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主体意识愈来愈强, 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照搬五六 十年代那个封闭时期的做法,把学生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和“录音机”,进行灌输训导,还期望着学生能 积极响应,其结果则鲜有不失败的。
三、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标杆过高”
所谓“标杆过高”是指教育者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 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如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 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 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 ,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这些高“标杆”有些共产党员也未必能达标,学生们尽管能把它 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甚至满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我们的 教育者明知如此却仍非常关心并满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重形式(分数成绩的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 养成)的德育又怎会不低效呢?
四、还表现为德育范围和内容中的“传统型”和“运动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 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63页。)相应的德育内容则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 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第二版,第333,334页。)这是教育理论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 。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 品质上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 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不良,无法自我消解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 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因忽视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 偏失与低效。所谓德育内容的“运动式”是指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 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方面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 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败。
五、表现为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强制性”和“分力式”
所谓“强制性”是指学校德育工作中只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而忽 视其可接受性;只重共性要求,忽视个性指导等不良倾向。“讲一面理”和“警察模式”是其典型表现。为确 保教育要求的正确性,我们的教育者只向学生宣讲正面的道理和形象,如,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的优越,资本主 义制度如何的腐朽黑暗等。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警察角色”:警察只对违法乱纪 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老师对学生遵纪守规的优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只是拿着 个放大镜,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小题大做严厉批评训斥。有的老师还把那些经常犯错的“捣乱”学生,安排在 紧挨着讲台的“特座”上,就近严密控制,对他们非常吝啬使用微笑和赞扬。这些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 说服力,也不能因材施教地使学生们都能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动力,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 生自身道德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低效与失败应在情理之中。
所谓“分力式”是指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 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社会 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自觉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发挥教师的集体教育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模式 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的事”、“专任老师只要专心教好 自己的课程,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 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课 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
中小学德育论文:谈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德育为首,做人为本”,一个人要想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很不乐意而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等等。而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滞后
2.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和
三、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德育纪律教育常规化。学校应把无形的德育教育融入有形的课堂教学,班主任、科任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有选择的对学困生、后进生、潜力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正面鼓励引领他们志当存高远,从小树立吃苦好学精神,让他们守纪的同时更懂道理。另外学校还可将传统的美德教育以最简短的语言凝炼概括并以寒、暑假补充作业的形式,按不同年级打印下发给学生。在寒暑假作业中,布置为家庭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倾听父母讲家庭故事,做一件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的等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传统美德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体会责任与义务的含义,使学生有动力,也慢慢学会做人。
2.通过集体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班集体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间的交往,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而且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习做人之道,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
3.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动是一种心情,感恩是一种品质”,对学生进行以感恩为主的品德教育,如国旗下讲话、宣传栏、主题班会、诵读学校德育三字经等,时刻传播感恩教育的正能量,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像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的我校,感恩的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感恩应是各中小学德育的永恒主题,让学生深怀感恩之心,奋起努力,共同构筑不朽的 “中国梦”。
4.开展家庭教育,让家长成为德育的顾问。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导师、榜样,还应该是孩子的顾问、参谋。作为家长,一定要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养成独立的人格出发,大胆放手,自觉自愿扮演好德育教育和孩子成才的顾问角色。
首先,要做好教孩子独立做事的顾问,良好的品行往往通过行动来体现,孩子会不会、能不能独立做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部分人独立性差,自理能力、生活能力极低,对父母依赖性很强。针对这种现象,家长要大胆放手,生活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并增强为家庭成员服务的责任感。父母以顾问的身份给与孩子好的建议,引导他们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做孩子做人的顾问。家庭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孩子成人,如何使孩子成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及时要务。扮演好顾问角色,就要求家长以诚待人、爱人、容人、助人的思想对照自己,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沟通,做到以心交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自身的经历、学识、人格力量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再次,要做情感上的顾问。情感教育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是情感传递的载体,是孩子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环境,在孩子的天性中,感情是最纯洁、最炽热也是最神秘的,因此如果家长能够牵住孩子感情这根绳索进行德育教育,那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5.推行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发展。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工作,从事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神圣的事业。而师爱是德育之本,没有爱心,再好的方法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德育工作者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学生。要注意把严格要求和关心热爱结合起来。要用自己的真诚和温暖,感化他们,促进他们转化和成长。要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自觉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使中小学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基地,使素质教育得到实施。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德育横向渗透各门学科的衔接研究
加强德育是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重要的指导思想,实行“三线一面”是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根本措施 。所谓“三线”,一是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与晨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与晨会的形势教育和专题教育贯串12年, 形成德育显性教育的一条主线;二是小学的班队活动与中学的班团活动一条线,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开展 活动,进行自我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活动一条线贯串12年,让学生从了解社会并 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所谓“一面”,是指面上各门学科、各个领 域都要渗透和贯穿德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本课题着重分析研究的学科德育是“三线一面” 中的一个面。
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 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 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 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 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 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 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 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小学有10门学科,初中有13门学科,高中有12门学科。这些学科 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串12年。授课的时数,义务教育九年,23门学科7792 课时,高中三年,12门学科2513课时,普通教育12年35门学科共10305课时。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 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障。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 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障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 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 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 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 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 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小学所有必修课20门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 内容和特点(详见《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和 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 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 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唱游与音乐、美术、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职业导向和计算机,这些学科的 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 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 行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学科德育的实施
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 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 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多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 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 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 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 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 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德育、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 教师的教学来实施,而对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学生。为此,我们于6月底、7月初在 10所小学(一师附小、二师附小、虹口区三中心、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长宁区实验小学、江宁路小学、青浦县 实验小学、金山县实验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曲阳路第四小学)作了1000份学生问卷调查;在11所中学(大 同中学、育才中学、曹杨二中、向明中学、松江二中、梅陇中学、娄山中学、尚文中学、罗店中学、青浦中学 、下沙中学)作了1006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各项德育内容在各科教学中的体现。调查问卷显示,在小 学各类课程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显性课程,学生认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次为小学社会 学科、小学语文学科,而学科之间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调查中得到进一步了解。中学学 科德育的问卷调查则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各学科德育的特点和实际。详细请见《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汇总表 。从调查问卷的汇总表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课在20个德目中,除“审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 50%以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占到90%,显示出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二) 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三)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 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而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四)纵 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方面则为文科、特别是理科所共有。(五)职业导向、中学社会、综合理科等三门课 程,由于试点的学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和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课改方案中加强德育的指 导思想,课程教材在实施学科德育任务方面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学科 德育渗透所具有不同的学科个性和侧重,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成效
一、不少学校的领导重视并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专题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虹口区教育局总 结了该校学科德育渗透的三条经验: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 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南市区尚文中学。对初中各门学科的教材,逐课排出了德育点,并印发给全体教师,使 学科德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青浦县青浦中学组织各科教师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新教材德育功能的做法,各科 都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
二、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一些教师对此作了总结,有的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写出文章”仅从最近几年不的搜集,就有40多篇文章。市、区县教研部门自1992年以来,多次组织市和 区县的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市教研室1990年编辑出版了《中学各科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参考 资料》生物、历史、地理分册和数学、物理、化学分册,1994年出版了《中华传统美德教学资料》、《情系中 华》两史一情教学经验等书。在组织全市学科课教学评选中,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和教书育人的贯彻。
三、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科教学内容,自然、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但同时还要注意学科之间在德育上的相 互配合,密切合作以形成“合力”。在一所学校,有计划地确定若干教育主题,组织各学科共同配合进行教育 是一种好形式。就全市来说,近几年在全国或全市重大教育活动中,如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近现代史 和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教育、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教育等,都注意 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协同作用,使孤立、分散的教育化为整体有序的教育。
四、通过学科德育的落实,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 中小学校都作过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教材改革几年来,本市中小学各科的德育渗透虽然取得不少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 有以下几个: (一)学科德育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
各学科智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载体”也就不同,学科德育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各 行其事,难以形成合力。以中学为例,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但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学生。 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重复,或有的过深,有的过浅,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 综合实现它们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难成合力,不利于学校德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 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有的机联系。
(二)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
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 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 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 ,差别是很大的。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 服。
二是年级之间不平衡。小学的低、中年级,初中、高中的非会考年级、非毕业年级,教学改革、德育渗透 比较注意;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到了会考、升学考,教学改革、德育渗透就相对比较弱。这种现象还比 较普遍,连一些名牌学校、重 点学校也不例外。不少校长对此也认为无能为力。
三是学校之间不平衡。全市看,只重视智育成绩、不重视学科德育的学校当不在少数。
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学科德育的纵向(年级、学段)之间,横向(教师、学校)之间的衔接造成一 些不必要的断裂层。
(三)学科德育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
目前较普遍的状况是,学科教师在上分开课时,参与评课的领导和教师还较重视对该堂课学科德育渗透的 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除此外就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对学科德育状况进行管理和评价。广大教师 较习惯于应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 法,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于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 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呈现着的是松散的无序的联系;学生 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分数,本来仅作参考的操行评语还常被“从宽处理”得难以反映学生 操行的真实状况。显然,学科德育评价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的健康发展。
(四)学科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深刻性。
从全市来看,在有了课程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了较注意体现德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下一 步需要着重从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学校管理经验,引向深入研究:如学校如何形成德育综合网络,使“三线一 面”落到实处?学科德育如何有分工又有协作,发挥整体效应?学科德育的规律性和方法论如何?如何从理论 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德育、学科德育的评价问题,建立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评价机制?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还来不及作深入的探讨,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个教育体系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 ,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招生、招工的机制上,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 可无。
二是学科德育总体协调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者之间也 有脱节现象存在。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的投入、研究队伍建设、教学软件的开发方面,都远不如像智育那样的重视。教 育手段相对比较贫乏,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形象性、感染力。
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各不同类型座谈会的研讨以及课题组的综合,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快素质教育新体制建设的步伐。课程教材改革仅是及时步,还需有德育运行机制和升学考试改革 的相应配合,否则新的课程教材也会被纳入升学应试教育的轨道,而使改革有名无实。
(二)建立学科德育运行机制,解决分散、孤立、无序的问题。在市和区县两级,需解决教材编写、教师 培训、教学研究的协调机制问题,使其相互协调、配合、衔接。在学校一级,要有健全的德育组织领导,统一 协调“三线一面”在学校中的实施,协调各学科德育的相互配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形 成综合效应。在学校德育的关系上,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从教材编写组,教学研 究人员到教师,尤其要主动了解各学科德育渗透状况,主动与各学科教师配合,使主线与面相辅相成,相得益 彰。
(三)建立学科德育的评价机制。
从学科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到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明显的发展,这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 而是以他们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发展过程。学科德育有其近期 效应,但也有许多效应将在远期逐步显现出来,基于这样的状况,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 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
德育作为一个系统,既从属于社会学系统,又从属于心理学系统,受两方面规律的双重制约,所以不能把 德育建成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那样的评估模式,也不能把它建成象哲学、文学、伦理学那样的模 糊评估模式。它需要模糊与相结合。模糊论并不反对数学测试与数学统计,但是,由于学科德育具有 鲜明的综合性,就象数学中的“集合”。因此,应当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那样,更多的采用“描述” 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评价,如何既借助于传统的统计数学进行测试,又采取综合总体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起一套操 作上易行,能客观描述学科德育状况的评价机制,显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得急于花力气解决的课 题。
(四)加强学科德育的投入,用于课题研究和软件建设。
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 学科 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特点 思想政治课类 思想品德课 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 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 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 科学等17个德目,由浅入深地贯彻于小学五个年级教材中,初步养成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 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 思想政治课 初中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 识教育和爱国责任教育,涵盖了初中阶段培养目标中德育目标的基本 内容,使学生知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 责任,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的思想感 情,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 品质。 高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教育,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志向,为确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本, 能初步运用所学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指导自己的思想 行为。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 文科类 语文 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 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 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 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每册 语文都有三十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某种程度上成为一本思想政治、道 德、伦理、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 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既具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 性。 英语 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 育;在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 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小学通过看图识字、 看图说话、对话游戏、唱歌等教学活动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 家庭及文明礼貌教育。初中主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和思想品德教育,高中增加了法制、纪律、安全、心理品质和理想、 情操教育的内容。其特点,主要是隐性教育。 历史 通过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 育;通过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了解,近代落实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 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 道路的,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近现代中国国情的了解, 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 路。通过世界史学习,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主义社 会本质的认识,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的认识。历史人 物的高尚品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内容。历史学科的德育任务和 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 地理 通过讲解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我国的人文国 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提供我国人口、土地、资源、 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使学生既了解乡情、 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 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又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 弱的现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 性的认识,激励起自力更生、艰巨奋斗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 中阶段进一步使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国情与国 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 观点。 社会 本学科是社会历史、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融经济、政治、历史、 地理、伦理、法制、科技、文化等基本知识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政治 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教育内容,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 德育课程。小学三年级“认识周围社会”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 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年级“认识祖国和 世界”,进行心中有祖国、有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年级“了解世 界与中国的变化”,形成现代意识世界意识。中学及时册了解个人在 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第二册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第三册隐含社 会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第四期振兴中华, 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第五、六册,开阔视野,培养改革开放意识, 树立“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思想。具有德育显性课程的特 点,涉及内容广泛。 理科类 数学 小学阶段结合数学知识,选择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例题、习题、统 计图表及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等形式,渗透教育(如计算祖 国疆域、海岸线,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体积、南浦大桥的长度等)。 中学阶段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 与无限等等进行辩证关系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 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教育。用有力的数据、百比分说明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数学科学的悠久历 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品格,进行爱国主义、社 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自然 结合自然现象的探索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通过我国古代、 现代科技成就(如地震预报、四大发明、煤和石油的最早使用等等) 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进行遵守纪律、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教育;通过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科学 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等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物理 通过种种物理现象,揭示其规律,进行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 索精神的教育,通过物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 波粒二象性、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等内容和教学,进行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和当今物理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例的介 绍,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优良品质的教育。结合实验操作进行 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 化学 介绍我国古代工艺成就和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化学科技成就以及著名 化学科学家业绩,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结合 化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在物质结构学习中进行物质无限 可分观点教育,在化合与分解的学习中掌握对立统一观点,在元素周 期率学习中掌握量变质变观点,在溶解平衡中掌握运动的性与相 对性观点等等。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 物、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和国情教育,增强历史 使命感教育。教材中大量关于我国古代和当代化学工艺及建设成就照 片图表,增强了德育感染力。 生物 在“人体与卫生”中,通过我国解放前后流行病的不同遭遇,进行爱 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养成卫生习惯,吸烟有害,禁止吸毒等教育。 在介绍我国生物资源、我国古今在生物栽培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中, 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生命起源、 生物体内部矛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 生物的进化等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此外还在生物遗传 与人口教育中进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有关的政策教育;在生物实验 与观察中进行品德纪律和科学态度教育。 理科 本科学是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课程,包含有这些学科的 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德育内容,强调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的 法则,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视人口、能源 资源和环境等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重视观察实验能力和综合考察自然 的能力,并结合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 习惯教育(如克服偏食、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和安全意识等)。 体育与保健 通过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 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纪律的有力数据和运动材料,进行爱国主义 和民族自信心教育。结合体育运动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 练。如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 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物的教育。体育在培养良好心量素质方面,如 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 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 ,有着独特的作用。 技艺类 唱游音乐 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学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 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 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通过编选教材《国 歌》、《我爱你中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丰收 之歌》、《我们的中队》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 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 育贯彻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 美术 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 美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通过古 今中外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 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 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 生活与劳动 劳动技术 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劳动技术”在德育方面担负着劳动教育 的任务,其突出的特点除劳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结合劳动操作进行 教育训练。“生活与劳动”中的德育渗透,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 密结合,如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积极参加学 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家务劳动,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等等。“劳动技术”课加强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纪 律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高中,进一步明确劳动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观念和质量意识 以及劳动中好品德、好作风。让学生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 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工具、勤劳节 约等良好习惯,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较大特点。 职业导向 通过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 懂得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行行光荣的思想, 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为参加劳动和工作,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 础。 计算机 通过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在wps中选用 具有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的文章段落;通过计算机的操作训练,培养 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遵纪守法(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团结 协作等品德行为。在高中还渗透了“科技是及时生产力”的思想教育。
中小学德育论文:关于处理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几个关系的建议
(1)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新时期德育是一门科学。改革和管理中小学德育的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因此,行政出题目,科研找答案,决策作指导,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式。自觉地发挥科研力量,是开创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长远之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行政干部由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的重要尺度。
(2)要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德育的科学性,指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客观要求、教育规律;德育的针对性,指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又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两者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内容落后于现实,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二者相结合,便能增强实效性。
(3)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德育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把新的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其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驱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应大胆地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会处理好二 者的关系。
(4)要处理好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这些对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面教育。同时,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绝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腐败现象就放弃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要立足学校小环境,引导学生善于历史地分析,的比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优化学校小环境,也会对社会大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80年代末以来,道德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先后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善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办法,委托有关学术机构编辑出版了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丛书,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新三字经》一类的道德读物,《中国公民手册》已经问世。教育理论界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正在深化。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继续深化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解,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寻找提高现代和未来社会道德水平的适宜途径,由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日前就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 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把握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和改革整个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在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之前,与会者讨论了评价的标准或者说评价的参照系的问题。有人指出,目前哲学界或社会舆论中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爬坡论”、“滑坡论”、“代价论”等,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在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或参照系不同。如果从传统的道德立尝道德观念出发来评价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自然会认为是“紊乱”、“无序”和“滑坡”,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把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话,更多地看到的则是道德的进步,或者说,是新道德的诞生。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对当前我国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上,我们应该采取后一种标准,即社会的、历史的标准。凡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有助于社会进步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相反的,就是过时的、丧失了合理性的、应该淘汰的道德。这种标准也就是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标准。
遵循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上升的、“爬坡”的。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由人身依附走向人格独立,由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结合,由非主体性走向主体性,是道德进步的主旋律。这种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当代的学者们构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尝试,必然要求并孕育生成一些新的道德准则、道德精神。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由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法则,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义利观、自然观、家庭观、职业观等等,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道德法则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有助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的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因而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性。在看到道德发展总的历史趋势进步性的同时,与会者也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的某些道德状况确实使人忧虑,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生活的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该是不容回避的,但人们指出,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地方,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认为搞市场经济和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个“悖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市场的必然。每一种经济活动背后都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市场经济也是一样。应该说,像平等、公正、义利结合这些道德原则并不会必然地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而只会使之更加有序。问题在于,由于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以及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性,目前的社会主体道德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活动内在的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社会主体道德或是滞后或是超前了。这种或滞后或超前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合是造成目前种种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西方资产阶级的一 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造成普遍的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们需要给以严肃的关注,并予以有效的克服、校正,但它们决不表征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方向,更不应该将它们归咎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德育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着,在“爬坡”,是在从古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前进。但在局部是在作战略退却,即作为主体的道德和德育在从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甚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德育退却到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道德和现代教育。之所以作战略退却,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冒进了,冒进到的社会主义阶段了,现在已退却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我们的道德和德育也离开自己存在的基础冒进了。只有退却到和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位上,退却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位上,才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才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有前进到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这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道德和德育不是先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的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节反映相应的经济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维护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的。就是说,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现代所有制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现代分配方式并存。它不是未来的、单一的、的公有制,更不是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因之,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就应该是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道德和德育,即以等量劳动交换为基础的、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和德育。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以的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它还不是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它和古代道德和德育从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它坚决反对、批判和抵制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维护人身依附和特权关系等等的古代道德和德育。我们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目前道德和德育中存在的某些混乱、无序、倒退,正是这种变革过程中的回流、支流、逆流,都是局部性问题。我们的道德和德育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前进而建立、发展和前进!这是主流。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学界有种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这种观点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到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的,是人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超越。教育,从而包括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也必然是超越性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在当前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超越现实。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二是超越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使人的精神、人的生活从物的束缚下,从自私自利中解放出来。总之,如果没有超越性,就没有道德教育,道德的历史进步也就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观点,从道德教育和智育、体育的划界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性”。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种区别性的东西,是标明某一 事物独特性的东西。道德教育的本质,只有在与智育、体育的区别中才能显现出来。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智育和体育是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手段和条件问题,是讲“实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归纳性的;而道德教育则是从未来出发,是一种道德命令,人们必须服从,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规范问题,属于“应然”的,在逻辑上是一 种演绎性的。所以智育、体育和道德教育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是从“应然”、从“理想”出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越性的,要用一种批判性话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当前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太现实了,所缺乏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当由此努力。
对于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与会的多数人在特定含义下予以肯定,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确有或者说应该有其超越的一面,把应然的、可能的、理想的甚至高尚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引导他们走向这种生活,或者更地说,创造这种生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个体而言,道德教育要不断地提高他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表现为一种超越。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社会道德规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原原本本地把复杂多样的道德规范搬到学校中来,向学生进行灌输,或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道德教育对于它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它要选择那些最能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选择性也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超越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道德规范。比如说,在当前,道德教育就应该超越人身依附,强调独立人格;超越不平等,强调平等;超越对物质主义的崇拜,强调精神生活等等。此外,道德教育的超越性还体现在摆脱人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束缚上。长期以来,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局限在人类自身的事务中,局限在某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很不相同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致力于这种新的道德关系的阐释,致力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的理解。这种超越体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教育题材的拓展。
在肯定道德教育的有一定的超越性的同时,大多数与会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提出质疑:及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主体在自己所建构的实践活动中究竟是越来越“超越”客观呢,还是越来越“逼近”客观?即便实践的本质是超越的,能否从这
种一般的、抽象的类本质推论出道德教育甚或教育的本质也是超越的?诚如此,智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不是超越的?科学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这样一来人类的所有活动的本质都是超越的,那么又何言超越性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呢?第二,从“应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本位出发推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是否普遍妥当?“应然”是否在价值方向上必然地指向“未来”,指向“理想”、指向“更高的境界”?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听话!”;老子说,人类社会“应该”回到“小国寡民”的初民时代;朋友对你说,“(就是)亲兄弟,(也应该)明算帐”。这些道德话语并不是,“超越”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那么,演绎的大前提是从哪儿来的呢?高尚纯洁的道德律令又是从何而生呢?其结果,很可能得出先验道德的结论。第四,如果认为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超越现实、超越世俗,是从理想生活、可能世界出发的,是要对现实进行“否定”的,那么承担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教育者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必然导致在“芸芸众生”中划出、推出甚或造出一部分品德纯洁、高尚的人,是这部分高踞社会之上的纯洁、高尚的人用自己的纯洁、高尚的言行培育了新一代的纯洁和高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新发现,因为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还不够“超越”吗?难道我们以前的纯洁、高尚的道德偶像还少吗?难道我们以前对现实生活、实然世界“否定”的还不够吗?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所谓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出现“以理杀人”的情况。总之,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说道德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可以的,但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性,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也没能很好地反思我们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提到本质的高度,理解为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甚至也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超越功利、超越物质、超越个人。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一种道德智识或经验的归纳过程,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哪怕是最理想的道德,如诚实、正义,都不是先验地给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无非就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现实的道德生活,而现实的道德生活就是世俗的生活,它由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时代所认可或修正或补充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伦理禁忌等构成。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我们道德生活和整个人生的基矗因此,不能否认和否定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和道德教育应该是最现实的,比智育还现实。讲对现实的否定或超越,应该严格地局限在那些丧失了现实合理性的方面,而不能把整个现实作为否定或超越的对象。讲对功利、物质和个人的超越也应在肯定功利、物质、个人需要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在回到传统上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体的老路上去。当前的许多道德混乱可以说就是对传统的过于超越的道德生活方式的“反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再提倡回到老路上去,又走向一个新的极端。至于理想的、可能的道德生活,则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但道德教育不能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那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道德教育或整个教育的“保存性”的一面,即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面。对于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讲超越不讲或少讲继承,只讲理想不讲或少讲历史,只讲促进改革发展不讲或少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不行的。两个方面应该得到统一。统一在哪儿?统一在现实性上。现实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考察有两把钥匙:一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二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三种道德”(封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理论。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而且三种道德关系都有,哪一种也不完善。现实的道德状况是丰富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式的。不能也不可能只要求一种类型、一个层次、一种样式。这种“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统一在现实性上,在今天即统一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上。也就是说,今天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适应,是要适应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去适应人的依赖关系。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超越,主要的也不是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是指超越人的依赖阶段。如果要说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也只能是局部超越,而不能是全局超越,只能是个别超越,不能是全体超越。
三 、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或者说是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在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中,本体功能是基矗没有本体功能的充分实现,就谈不上社会功能的实现。本体功能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应主要追求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有限的时间中所能够追求的。我们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失效,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看到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时间和效果的有限性,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已经完善的、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说政治是灵魂,也未尝不可,但更应强调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是基矗政治要求不能代替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人格,一个人在政治上要么投机,要么装糊涂,要么甘做政客。所以,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育德之中,核心的东西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领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没有这种悟性,一个人就不会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成为道德的奴隶,而道德也就会成为奴隶的道德,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而不是形成人、解放人和提升人的手段。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较高境界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审美状态。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一种“感召”、“净化”和“社会制衡”的功能。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就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的。如果在该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讲究条件,甚至开口要价,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蜕化变质为一种政治、经济或其它什么的交易,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剧场行为。所以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有而且应该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许多方面失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这种感召、净化与社会制衡的功能。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有人从道德的二元结构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功能。所谓道德的二元结构,是指社会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基础文明就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接受,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等。而德性修养则主要是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一般地说,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德性修养的人道德责任往往超越了基础文明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生活中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等。就两者的区别来说,前者是基本的、他律的、功利的、世俗的、统一的、适应的,后者是高尚的、自律的、理想的、神圣的、多样的、超越的。就两者的联系来说,犹如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德性修养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基础文明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没有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就不会凸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培养上,从而提高社会的一 般道德水平,而不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德性修养,造就道德圣人上。再者,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说,主要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之外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是不可教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不应在不可教处努力,而应在可教处努力。学校道德教育的>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讨论到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乃至负效的。究其原因,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方面。总的来看,涉及到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
及时,就目标而言,过去我们的目标定的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习惯于制造学校道德教育的“神话”,认为其无所不能。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目标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达不到的东西又必须去做,就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等到出了问题,又反过头来批评学校德育没搞好,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科学地分析目标上的原因。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样做似乎也有些不公正。实际上,为了尽可能地接近这样的目标,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心理压力也很大。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德育之累”。
第二,在内容上,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经常的情况是,用政治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只讲道德的阶级性,不讲道德的共同性。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经常性地跟着社会形势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有人打了个比喻,把整个学校德育比成一棵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树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壮,那么它的花必不鲜艳,果必不丰硕。例如,“”期间,许多人政治上跟着走,道德上却是两面派,伪君子。有人还指出,在内容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内容的序列给颠倒了。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汲取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如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循序渐进,推己及人等。
第三,在方法上,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与之相适应,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在这方面,与会者还特别强调教育者自身道德素养以及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如果讲马列的不马列,教道德的不过德,马列之教不马列,道德之教不道德,就必然导致整个德育的危机。
第四,在教育者方面,有人提出;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确实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批判,不能作为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强制灌输。
当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普遍的师生关系的对立(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对立,青少年群体的一些反主流社会情绪)恐怕与此有关。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去学习,来尝试解决。在新道德的建设方面,师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受教育者方面,有人认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变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得到重视。现代道德教育应关注这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和需要的变化,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
第五,在外部环境上,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本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教育,其效果等于零)。有人指出,由于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大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还有人追随18世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强调指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道德教育力量,而一个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对普遍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起到消极的作用。
可以认为,比起学校道德教育的力量来说,社会制度的道德教化力量更为强大。
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仅要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更应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制度。
中小学德育论文: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
一、从细小处入手,创设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开始,要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确实,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让学生从幼年开始,就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长。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来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延长教育半径,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1.学校教育结合主流文化
学校教育应永远处于德育工作的中坚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逐年提高,时时处处要体现主流文化的脉动。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时,着眼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教育活动都能从教育实践中把握时代特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我校自2009年开展“日行一善,诚信一生”教育活动以来,从“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三个方面,引导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由日行一善到日日行善,将抽象的德育融入师生的日常活动中,让善的理念植根于师生的心田,收到良好的成效。
2.社会教育结合社会实践
德育工作仅靠学校远远不够,德育工作离开了社会大舞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日常的社会教育中,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让德育工作产生较大效能。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寻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在于德育的社区化和基地化。为开好德育社会实践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建立固定的活动课程基地,使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荣成市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单位建立联谊关系,将消防中队、荣鹰橡胶有限公司、道南于家村果园、花园社区居委会、市园林局苗圃基地、武警守备处看守所、孔家垃圾处理厂等九家单位,定为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活动,共同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活动基地的选定,为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陆续开展了绿色军训、逃生演练、社会小调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工作校内有场所,社区有环境,校外有基地,社会全帮扶,从社会的热点入手,化大为小,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分解、落实,逐一加以解决,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3.家庭教育结合传统美德
德育工作离开了家庭,就会沦为空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是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选择,离开了家庭的德育就会形成短板效应。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先后开展了“世纪小孝星”“感恩母亲节”等系列活动,表达对父母、师长的尊敬和挚爱;利用假期开展“小鬼当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爱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动。各班成立了“爱心服务小分队”,与周围社区和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重阳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懂得尊老和爱老。这些活动尊重和激励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美德教育入手,鼓励家长的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探讨亲子教育、亲情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达到家长配合、学生自愿、全社会受益的目的。
二、从细节处落实,锻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德育工作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树品牌,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细节的积累和褒扬。要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在德育工作中根据校际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紧贴学习和生活实际,编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不求整齐划一,更不搞一刀切。
1.创新促发展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雷同,不抄袭,可以大胆引进先进经验,让德育工作紧跟时展步伐,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不上纲上线,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闻乐见,又注重实际,这需要一线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励德育工作者的劳动,多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让创新成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2.开放办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三个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众长,较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社会化,广泛争取社会上一切资源,较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将德育工作引入社会中长期发展 规划,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德育倾斜。要细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础上,适当细化考核细则,淡化条条框框,灵活验收要求,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励力度,激励基层多出经验,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家长助教进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家长的特长,聘请不同行业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放的讲台,搭建了全新的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实现开放办教育。
3.品牌促推广
教育品牌是特色的集大成者。德育工作没有品牌就失去了特色。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活动不怕小,再小也可以在全国推广,经验不怕多,再多也可以成为大家的共识。有必要以学区和校际为单位,开展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努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异,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地一风格的百花齐放的德育教育新格局。德育工作无小事,要真正抓好并落到实处,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长远,脚踏实地,从细节入手,加快改革创新。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
中小学德育论文:试论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目标素质化———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这场巨大的变革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能自觉地按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小学德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目标素质化。德育目标素质化首先表现在增强目标的前瞻性。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功能在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的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着眼于未来,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不仅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还必须重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真正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德育目标素质化还表现在促进德育目标内化为品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确立德育目标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在校表现,更要考虑到学生终究要由学校步入社会,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学生能否清醒地分辨真假、善恶、美丑,这才是学校德育效果的客观检验。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我们所要求的效果,既要“形于外”,更要“成于心”,要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实际提高。
二、德育过程具体化———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达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制很不科学,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是重视教育的“结果”,常常忽视教育过程,特别是重视以分数表现的考试成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标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也同样存在着无视教育过程的倾向:对德育的认识,往往片面理解为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德育目标上,只有方向性目标,缺乏过程性的到达目标;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为了应付形势的需要,以一律的内容、形式去进行一律的活动。如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要闻以表示关心国家大事,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以维护良好的纪律,通过反复的演练以展示班会的生动,用突击打扫代替经常保洁来换取学校或班级卫生的荣誉……这样做,表面上德育工作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也可能取得一时较好的结果但这个过程过于简单,不仅实际效果不大,而且会引诱、助长教师、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没有科学的教育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必须看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寓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积累才形成自身良好的素质。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暂时的结果更应注重德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它们统一于德育的总目标之中。学校德育必须始终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旗帜鲜明地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旋律,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学生,把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的总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并贯穿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否则就无法保障学校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但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又必须突出德育要求的层次性。
首先,必须要求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不打架,不骂人,爱清洁,认识国旗等。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五爱”为核心内容,着重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高中又上了一个层次,加重了思想政治法律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指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其中,小学和初中是极重要的阶段,几个层次的德育工作在这里重复和衔接。如果不研究德育对象,盲目提高要求和增加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次,必须因材施教,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德育的要求。在学生群体中,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除此之外,由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德育工
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特点、思想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家庭概况、学习环境等,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的关系,二者是“一以贯之”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统一关系,这里要注意把加强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与基本道德、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把实效性简单地理解为“立竿见影”,当看不到这种效果时,就产生畏难情绪;或认为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是“实”,思想政治教育是“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三、德育渠道多元化———处理好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构成这一系统的诸要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的矛盾运动与协调发展推动着这一过程向着预定的方向前进。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步伐的加快,学校德育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显得更加广泛和复杂。对此,许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社会环境产生的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于是,在修筑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上狠下功夫: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有的学校连春游也取消了……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德育,结果如何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但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而且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批判能力,连现实社会都无法适应,甚至步入歧途。
事实证明,这种“封闭式”教育,相对于开放型的现代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而且毫无前途。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加以辩证地分析。转型期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并存,造成社会结构失衡,价值观冲突十分剧烈,对教育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社会办学力量大大增强,给学校教育增添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巨大的活力,也给广大师生带来了美好的未来与前进的动力,为培养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契约观念、法律观念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系及其调控系统还不健全,滋长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面对这种形势,有人提出了“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主张,这是颇有见地的。学校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功能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要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拓宽德育渠道。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环节。德育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身活动,经过内在的矛盾斗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如果德育的主体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势必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让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军训、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生健康发展的内驱力,使学生在参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正确认识和对待接触到的一些消极现象,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优化社会环境,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条件。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往往从影视、歌曲、文学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偶像,寻找自己的人生信条。成年人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榜样。相反,社会上存在的酗酒、赌博、迷信等陋习也严重腐蚀和毒害青少年儿童,所以,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配合,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发挥其整体功能。学校要积极开展对家长的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把对子女的期望同国家培养青少年的要求结合起来,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子女。社区是直接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学校应当积极争取社区组织对德育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共育“四有”新人。
德育基地是充分开掘德育的社会资源,使之经常地能动地为学校德育服务的好形式,各级各类德育基地的建设,能增强全社会的德育意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渠道,对青少年可以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新世纪呼唤我们培养出一代“四有”新人,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战胜德育面临的种种挑战。对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们相信,只要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深入思考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教育工作及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精神的内容,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大环境,就一定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德育工作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德育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胜利油田北社区教育中心,成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20年,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20年。本文 试从分析德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角度,以德育科学化和规范化问题为中心,追溯德育改革的轨迹,探索德 育改革的主要线索和实践走向,以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及时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 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 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 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 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 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 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 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障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 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 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 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 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 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 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 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 、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 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 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 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 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好的部门 。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 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 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 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 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 致了
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 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 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 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障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 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 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 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 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 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 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 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 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 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 ”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 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 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 国中小学生的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 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 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 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 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 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 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 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 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 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 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 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 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 ,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 ,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 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 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 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 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 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 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 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 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 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 、最清楚,因而做工作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 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 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 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 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 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 、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 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 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 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 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 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 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 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 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 容逐步实现、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 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 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 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 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 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 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 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 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 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 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 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 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 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 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 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首先,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注重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大教学工作者越 来越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无形地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 面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每天有6—8小时直接与教学相联系,如果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充分 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从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比例看,占教职员工3/4以上,如果教师 的学科教学放弃德育,那么加强德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学科 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功能的理论、途径和方式。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建立社会性的德育基地,是完成学校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 ,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 见》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重 视活动实效,真正使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实际,接触工农,认识社会,了解乡情国情,增强爱家乡、 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 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应作为操行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与抓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相 关的是建立社会性的教育基地,目前,学校与企业、街道、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建立牢固的联系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已经成为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
中小学德育论文:谈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谈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问题,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须。中共中央20__年8号文件再一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又一次推动了对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研究与实施。“八五”期间,北京市曾进行了名为《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并获得了国家“八五”教育科研规划成果等级奖和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级奖。为了有助于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深入研究与实践,特就此问题提出以下认识,供大家参考,并谓之“再谈”。
一、关于“德育”
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德育(MoralEducation)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谈到德育,强调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这些表述清楚地界定了德育的性质和意义,对于进行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当予以把握和遵循,才不会偏离德育的基本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德育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性,其目的就是要把外部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化的东西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势必具有必然性,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进行;具有全员性,即不是仅针对某些人而是针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具有确定的内容,即不是任何形态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作为德育内容,而必须以社会发展现阶段和国家认同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作为德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即不是随受教育者个人所好,凭学生的自主自为,而必须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运用一定的组织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观点和规范其行为。
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个性张扬,并不利于德育的实施。因为与成年人不同,中小学生对于所处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并不了解、理解和认同。只有对其施加系统的影响才可能奏效。这与当前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教育的主要功能应是满足社会现阶段与本国对人才的需求,应是传承文化特别是传承本国本民族文化是一致的。我们不能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包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些人不恰当地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至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只要能使学生高兴、能使课堂活跃就好,而不谈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计划,恰恰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中,更要警惕和抵制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做法。
需要再次强调的还有,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不能把德育称为“德育教育”。这种流行的说法,既不符合语法,更不符合概念的本意。尤其对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更不要屡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贻笑大方。
二、关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课题总报告对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首次作了如下表述:
教师依据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及各科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在各科教学中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结合知识讲授、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分学科、分阶段地,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能力诸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思想品德方面的能力,如对社会公德的认同、辨识和行为选择。这段话除了教学大纲亦可称为课程标准外,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同时我们强调了学科德育是以学科教学为渠道的、以知识内容为载体的,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
德育是一个大概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领域都包含着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是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故学校德育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起主导作用。
学校德育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包括各学科和各门课程教学、各种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学生会活动、课外活动等等,但各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经常方式。这是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参加教学活动,课外还要完成个学科的作业。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之中。无论从学生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从德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都应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并非德育的全部,也有其侧重点。由于德育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人的个体适应于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并且将得到公认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内化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内化就是指人的个体不仅遵守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且愿意将这些准则作为自我价值的过程。明确了德育的这一特点,就会了解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综合作用,大体按照“获得概念---产生情感---解决内心矛盾---形成支配行为的意识和动机---外在行为表现”的过程进行的。
在学科教学中,德、智、体、美各育的目标和过程是相互结合、密切联系的,也是因学科特点而各有侧重、相对区分的。但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能与不能的矛盾,而德育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是与非、善与恶、利与害、信与不信、愿与不愿、行与不行等矛盾。学科教学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心理要素是认知和情感。利用学科教学过程,结合学科教学内 容,可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激发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可以增强对家乡、祖国、社会、环境的热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方法和作风。但是学科教学有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课堂与现实社会也有一定隔离,所以学科教学对于道德意志的坚定和道德行为的巩固只能起一定的作用,而不是主要作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应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为重点。不能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无限扩大。
三、关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
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具有以下特点;
整体性特点,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德育能力培养五方面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单独承担这五方面的全部任务。某一学科、某一学段的德育都是学科德育的一部分。每个学科的德育都必须根据整体的德育目标、德育观点、德育内容和德育层次分解确定本学科的德育重点,化整为零地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然地进行德育,使学生易于接受。将德育的目的与任务分解到各学科之中,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又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体性特点的体现。
层次性特点,即德育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也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因此,以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学科德育必然具有层次性特点。许多德育内容是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并在各学段反复出现的。但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逐层次深化的。如爱国主义教育,幼儿园应重在爱国情感教育,小学应重在祖国光辉历史教育,初中生应重在民族自尊和国耻危机教育,高中应重在对国情的辩证认识和责任感教育。这就是层次性特点的体现。
制约性特点,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学科教学内容的制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式受学科教学过程的制约。学科德育的内容必须从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从而避免随意性。把握这一特点,就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树立好的意识、观念、情感和意志,就应当把握学习知识和进行德育的结合点,使学科德育生动活泼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就是制约性特点的体现。
渗透性特点,即学科教学中德育在方式方法上要以渗透为主,包括思想道德认知能力、思想道德情感、思想道德意志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渗透。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灵活生动地进行德育,使之可信可亲,在“授业”的同时达到“传道”的目的。这就是渗透性特点的体现。
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科特点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进行,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固有思想性,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目标性与方向性统一的原则,即学科教学中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学科课程目标和单元、课时教学目标来进行。
主动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抓住德育的有利契机,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情感熏陶、情境感染、正面灌输、潜移默化等各种方式方法,取得效果。
示范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教师要以自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时时、处处起到思想道德的示范作用。同时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努力实践,在生活和社会实际中有意识地将思想观点、政治规范和道德准则转化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之中。
四、关于学科德育课程目标
“十年动乱”以后,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中都将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科教学总目标之一。课程改革之前,大家都认同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各学科三个教学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作了改变,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各学科的三个课程总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与原来的认知能力及实践能力的目标还比较接近,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虽然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视为与原来的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相当。其关键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心理方面的概念,而德育虽然也是心理变化的过程,但其内涵远比心理活动宽泛。或者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涉及德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许多欧美国家没有中小学德育的概念,主要依靠宗教的力量和法制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德育是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必须突出德育。而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轻易地将德育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看上去似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目标相同,其实恰恰削弱了我们教育中德育,许多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中消失了,许多教师也不敢提对学生进行灌输和约束了。对这个问题应该进行认真地反思和纠正。即使从课程目标必须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阶段结束以后立即可以评价与检测的角度审视,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养成结果需要在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才可看出,也不应当将此目标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有些同志还在主张在三方面课程目标中,要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主,以此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方面内容的配置。这更是对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严重削弱,对学科德育必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的共识的扭曲。如果仅限于思想品德学科,还可以考虑。如果所有的学科都这样变革,结果必然是在“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口号下,使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见长的优势逐步丧失。对此更要加以警惕。
中小学德育论文: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应对措施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笔者于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先后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分布于市区、山区、矿区较有代表性的五所小学、五所中学的4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地表述真实想法,提供信息,问卷采用了无记名式,并在“指导语”中申明:本调查只作群体研究,不作个人分析,不把结果反馈给校方或家长。问卷回收率为,有效率为99%。在调查对象方面,中学阶段主要选取高中二年级学生,计199人;小学阶段主要选取五年级学生,计225人(详见表1)。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分别从爱国、理想、助人、自立、自制、同情心、自信心、政治观、英雄观、集体观、价值观、学习观、劳动观、职业观、荣辱观、恋爱观、审美观、法制观等方面设计了63套题目及313个选择答案。限于篇幅,本文只从中挑选了13个典型问题,运用统计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进行了量化处理与比较分析。
骨干学生包括班组干部、团队干部、小学少先队员、高中共青团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比较
(一)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平均水平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平均水平,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生思品总体水平明显高于高中生总体水平。
上述状况的形成,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了较多的正面教育,思想单纯,上进心强,受社会腐朽思想影响较小;而高中生思想相对复杂,接触社会较多,加之部分学校只忙于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正面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学生本人也全力以赴于将来的升学考试,不愿参加甚至不愿过问学习之外的其它活动。很显然,高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比小学要艰巨得多,也重要得多。
此外,在爱国思想、时政态度、自信心、英雄观方面,小学生与高中生差异不大。差异比较显着的,一是“对惩治腐败的态度”,高中生明显比小学生认识深刻、反应强烈、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这说明高中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思想政治觉悟,批判性、正义感、责任心显着增强,开始用评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对各种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切盼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干部清正廉洁;二是“为别人多做些事情”,该项小学生明显比高中生态度积极、行动自觉、坚持经常助人为乐。表明高中生的关心他人、互助合作观念尚须加强。而差异非常显着的,小学生平均分高于高中生平均分的典型问题依次是:(1)对谈恋爱的态度,即中学生不得谈恋爱的观念;(2)对劳动的态度,即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3)对怪异装扮的态度,即不穿奇装异服、衣着整洁大方的审美观念;(4)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即遵守考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念;(5)参加班组活动,即集体主义观念;(6)为病人、灾区募捐,即扶弱、济困的同情心、爱心。而高中生平均分高于小学生平均分的典型问题则依次是:(1)有困难自已克服,即知难而进的自立自强精神;(2)对惩治腐败的态度,即对党中央“反腐倡廉”这一举措的认识与评价。
(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1.小学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自身差异比较
小学生自身(内部)对思品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得分率在0.8层级的,由高至低依次是: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对雷锋和赖宁的态度、报效祖国的志向、为病人或灾区募捐、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班级活动。二是得分率在0.7层级的,由高至低依次是:为别人多做些事情、对惩治腐败的态度、自信能取得好成绩、对劳动的态度、对谈恋爱的态度。三是得分率在0.5层级的,如“对怪异装扮的态度”,认为令人讨厌须严格禁止或从重处罚(选项1、2)约占69.6%,而说不清、无所谓或认为纯粹是个人爱好、不应禁止(选项3、4、5)的占30.4%。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崇尚奇装异服,而是因为小学生审美观尚未成熟,对“怪异装扮”的内涵缺乏的理解,还需在审美教育方面着力培养。四是得分率在0.2层级的,如“有困难自己克服”,这是一个小学生得分率低、认识最模糊、最需要的加强培养、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方面。
2.高中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自身差异比较
高中生自身(内部)对思品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呈多样化态势,大体可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得分率在0.8层级的,集中体现在“对惩治腐败的态度”和“对雷锋、赖宁的态度”上。过去曾有人断言,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学生政治观念将愈益淡薄,参与意识渐趋“冷漠”甚至患上“政治冷血症”。调查结果并非如此。目前高中生仍很关心我国的政治生活,只不过关注的方式已由过去的“空谈政治”转向了对政治现实的务实关注,并愿将英雄模范人物奉为自己效法的楷模而积极进取、改过迁善。二是得分率在0.7层级的,集中体现在“关心国家大事”和“志在报效祖国”上。这说明高中生已经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前途命运甚为关心,并渴望将来学有所获、报效祖国。三是得分率在0.6层级的,主要体现在“为病人、灾区募捐”、“自信能取得好成绩”和“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上。说明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同情心、自信心和羞耻心。特别是在考试方面,认为作弊可耻并应从重处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考风考纪、学业成绩方面保持了比较理性的态度,对有悖公平竞争的作弊现象十分反感。但也有个别同学认识模糊、动机不纯、考风不正,对此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得分率在0.4层级的,主要有“为别人多做些 事情”和“参加班级活动”。可见,高中生为了应试升学,已不愿再象小学生那样乐此不疲地踊跃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再为帮助他人而花费时间。对此,尚需加强助人为乐和集体观念教育。五是得分率在0.3层级的,主要是“有困难自己克服”和“对劳动的态度”。可见,高中生知难而进、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的意识还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对劳动持无所谓的消极态度(选项3、4、5)的人数竟占41.7%,这是很发人深省的。六是得分率在0.2层级的,主要是“对谈恋爱的态度”和“对怪异装扮的态度。”这是高中生得分率低、在认识与态度上具多样化特点的两个方面,选项很不集中且呈消极态势,体现了高中生在“恋爱观”与“审美观”上的迷惘和困惑。这一方面与其生理成熟、思想活跃、好奇心盛、模仿力强、喜欢随大流赶时髦有关,一方面也与他们在扩大开放中多角度、多方位地广泛接触外来文化,特别是受到一些黄色书刊的腐蚀、诱惑、污染有很大关系。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在这方面应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小学生与高中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彼此差异比较
中、小学生对十三个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有相异、相反之点,有的甚至差异非常显着。为明晰起见,谨将中小学生思品典型问题得分率比较图示如下。
(三)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家庭背景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1.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家庭背景分析与比较
调查表明,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家庭子女,其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上进心较强、学习态度端正、集体观念较浓。就小学生思想品德13个典型问题的总平均分来看,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高居首位,工人家庭的学生位居第二,干部家庭的学生居于第三,农民家庭的学生名落第四。对此,我们分析,知识分子较为重视子女的早期思想品德教育和成才意识培养;工人虽本身文化水平较低,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冀子女成为“文化人”的心情甚为迫切,因而对孩子在德才方面要求严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忙于工作事务和个人发展,无暇顾及或疏于子女教育,加之“官风”影响,使子女优越感甚浓,上进心不强;而农村地区比较闭塞、单纯,对经济腐败等问题感触不深,因而得分较低,以致影响了总体分。但在个别典型问题上,这种排列又有所变化。如“关心国家大事”一项的平均分就变为:农民子女居于首位;知识分子子女居于第二;干部子女居于第三;工人子女居于第四。在“对雷锋、赖宁的态度”上,农民子女又排在及时位。可见,学生总体水平与具体问题之间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问题上一定要作出具体分析。
2.高中生思想品德善的家庭背景分析与比较
同小学生一样,不同的家庭背景,会对高中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背景的显着差异,则会带来影响的显着差异。例如,在“对劳动的态度”方面,工农子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要比干部子女强;但在为“病人、灾区募捐”方面,由于工农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方面原因,比干部子女要差(详见表7)。
三、新时期中小学生德育对策研究
通过本次就13个典型问题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平均水平、得分率、家庭影响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与比较,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基本上也是措施得力、成效显着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日趋向多元、多向、多变方面发展,再加上有的学校重智、轻德、忽体、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致少数学生偏离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轨道。因此调查后我们最突出的感受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事关我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和深化。德育工作者务必下大功夫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状况、学生特点和德育对策,使学生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启发和思考。
(一)在德育内容上,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传统的民族,如仁爱、孝悌、忠恕、克己、尊亲、敬长、利国、谦逊、勤敏、廉洁、公正、守信、和乐、助人、好学、俭朴等传统美德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我国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列宁所说的那些“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公民教育,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的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教育。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德育内容中的公民教育对实现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把不谙世事的孩子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积极进取的社会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工作“切入点”不是单从很抽象的理论原则或响亮的口号入手,而是从最基本、最切身的作为国家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入手,从教人如何做“好孩子”、“好学生”开始。
(二)在德育方法上,应重视对中小学生的说服教育和集体教育。德育方法是指达成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各种影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对此,我们曾列出六种德育方法供中小学生选择。中小学生德育方法应以说服教育和集体教育为主。首先,说服教育注重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它比那种声色俱厉的训斥和严惩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对高中生而言,他们较为重视自我价值、自我评判和自我发展,对成人的依附感减弱。因此,教育者应在尊重与理解他们的基础上,以平等、商讨的方式,促其加强自我教育、矫正不良行为、完善道德品质。其次,集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集体并通过集体活动教育学生。学生集体包括学校、班级、团队及校内外各种学生组织。它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言:“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在奖惩方面,高中生把“从重处罚”排在第三位、“奖励为主”排在第五位;而小学生则把“奖励为主”排在第三位、“从重处罚”排在第六位。可见,高中生比较赞同“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德育方法,主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对违纪者严肃处理;而小学生则希望教师以赞扬、表彰、奖赏的形式正面引导和教育。他们对那种粗暴的训斥、处分、体罚或变相体罚方法十分反感,因而将“从重处罚”列为最差的德育方法。遗憾的是,个别教师目前仍把处罚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作为“教育”学生的“尚方宝剑”而屡试不止,这与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任务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格格不入的,是学校教育应该坚决禁止的。
(三)在德育途径上,要注意对中小学生区别对待,使之渠道畅通、推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由表9排序可见,小学生把教师、班主任视为最重要的德育指导者,列居首位。这是因为小学生接触社会少、依赖性大、模仿力强,教师、班主任是他们心目中知识的化身、处世的楷 模,享有崇高威望。因此,班主任应创造性地通过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队会、报告会、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义务劳动、观看影剧、阅读书刊等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并用自己率先垂范的身教影响学生。任课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以自己堪为人师的政治态度、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工作作风等影响学生。然而,高中生则把“同学交往”列居德育途径的首位。这是因为高中生对教师已失去了小学阶段那种圣洁般的崇拜,班主任也不再象小学阶段那样实施“包班制”,而且教师众多,班主任有时并非主课教师。加之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发育阶段,具有一种闭锁心理,不愿再轻意吐露内心的“小秘密”,尤其对成年人,开始具有防范心理,言谈举止常带有掩饰、隐蔽、婉曲、内倾的特点,因而往往把同伴间的彼此真诚、坦白、亲密、互助作为友谊的宗旨,重视同伴群体关系,富有较强的小团体意识。遇到问题时,愿向同年龄、同性别、同乡或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伙伴”倾吐而不肯向父母、教师透露,因而同学交往或曰“友伴群”关系成了影响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友伴群”作用的生动写照。因此,教育者应注意引导和指导高中生稳妥交友、谨慎择群。
还应指出,中小学生都把“观察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小学生将其列居第二位,高中生将其列居第三位。所谓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模仿和认同。模仿是指学生对伟人、英雄、模范、标兵及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榜样行为的仿效,而认同是学生把观察到的榜样行为进行内化的过程,即把榜样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可见,中小学生观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化与内化、他律与自律、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此外,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结果,中小学生在下列三条德育途径的选择上排序一致:家长,第四位;思想政治课,第五位;团队组织,第六位。现据调查情况分别作一探究。
其一,关于家长问题。家庭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职业特点、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作风、工作态度、睦邻关系、行为习惯等,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品质。由于血缘与经济关系,其教育和影响具有早期、具体、长效、深刻的特点,而且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还会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风貌和德育工作效力。因此,要切实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密切配合。
其二,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该课在小学为“思想品德课”,在高中为“政治课”。按理说,这门课应该成为德育的重要途径甚或主要途径。但本次调查中中小学生均将其将排在了第五位,普遍对该课程兴趣不浓、评价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或错位,而且德育内容松散、死板、变化性大、教条性强、逻辑性差;另一方面是部分任课教师讲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时代观念欠缺,使学生难以体会德育课程对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未能满足学生心态复杂化、多元化倾向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认同的减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社会上商业文化、经济大潮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冲击,也使学生与严肃行教的教师拉开了一段距离。特别是有的高中,只把政治课视为高考的“捞分课”,平时不是很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性政治教育,只是在高考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这就丢掉了这门课的主旨和灵魂。我们说,德育即心育。思想政治课应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实、活地进行德育渗透。
其三,关于团队组织问题。本来,共青团之于高中生,少先队之于小学生,应该是个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自我教育群团组织,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但中小学生却将其排在了德育途径的最末一位,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校只顾抓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建设;二是团队组织名不副实、纪律松懈,活动不正常,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依赖的群众组织;三是团队干部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缺乏号召力和感染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团队活动。这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公务员之家
(四)在德育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品学兼优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或称物质环境;软环境,是指学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
中小学德育论文:市场经济与中小学德育管理的改革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 意识;改革德育管理体制,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改革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同时还要增加对德育工作的 投入。
关键词 学校德育 管理工作 体制改革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革 命,它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必然会引起广泛社会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把各项 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 发展的要求,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与中小学德育管理的改革, 谈几点看法: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
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人才观,价值观。中小学德育的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按照社会市场经 济对人的道德品行的要求,开展德育,改革德育工作的管理,使德育工作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更新观念应着眼世界,放眼未来,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新德育观念,应主要包括新的价值观,新的 德育内容观、新的德育过程观、新的德育工作管理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贡献的肯定的有机统一。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 下,我们常常过多要求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而在社会对个人的贡献的激励、报酬方面容易被忽略,这一定程度 上削弱了个人创造价值的热情和积极性。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本义,切不可顾此失彼。 在兼顾“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贡献的认可”的同时,决不容许只顾追求经济价值而践踏道德价 值,不允许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畸形价值观念滋长膨胀。
德育内容观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德育工作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德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 情况、新特点,适当地修正原有德育内容中的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部分,使德育内容更加务实、有效。在 当前的形势下,德育内容需要突出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等内容,以弥补市场经 济引发的消极、不良的东西。在形式上更强调生动可感,避免空洞说教。根据市场经济开放、竞争、创新的特 点,德育应向培养学生拓宽视野,锐意创新、坚定果断、经济务实的品质方面转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过程,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上。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 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复杂纷纭的社会信息中,筛选积极的、有益的部分、摒弃消极、不良的部分,形成 自觉的德育内化意识。
新的德育管理观,就是善于用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武装管理者的头脑,善于捕捉复杂的社会信息、知识信息 、以高屋建瓴的视野把握德育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管理方法。在这方面,德育 量化管理的工作方法,是目前比较先进可行的德育管理。但要克服其死板的地方,增强其灵活性。
(二)由“封闭型”管理转向“开放型”管理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造成目前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在德育管理上,改革和开放十几年来,我国无论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利益格局,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生 产方式、行为规范都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处在社会生活中的学生;而我们的德育管理 ,还几乎是十几年一贯制的“封闭式管理”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教育——考试 ——分数”,这种管理模式,造成目前的德育工作缺乏动力,缺乏实效,必然带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育人目 标期望值的差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开放的展开,封闭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德育需要,德 育管理的“开放型”,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和开放,使学 生走出了狭小的圈子,结束了从家到校门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 炼。这是德育管理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自觉地变“封闭式”为“开 放式”,不仅要学生学会、学好学校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学会社会的“教科书”。引导他们学会生活, 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进行德育管理。
(三)树立正确的德育效果观,由“务虚”到“务实”
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 ,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革 命精神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德育管理与“效益 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德育及管理向来被认为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往往被误认为是软任务,甚至曲解为耍嘴皮子的把 式,由于对德育及其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空对空”,即所谓务虚,在实践中一般有以 下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没有树立德育效果观的人。认为德育管理只要有耕耘,没有收获,只要肯干,就会必 然有好的结果。岂不知,有什么样的耕耘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教育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管理不当即 便教育者辛辛苦苦搞了许多活动,也可能是产生零效果,或事倍功半的低效果,或是事与愿违的负效果。第二 种是不愿树立德育效果的人。他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他们认为只要我努力工作了,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 就心安理得了,致于生产的效果如何,从不过问,他们只满足于行政式的“走过场”,对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 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敷衍的态度,他们还会有意无意地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将德育
效果不佳的原 因推向受教育者或家庭、社会,推卸了一个教育者应负的责任。第二种是缺乏正确德育效果观念的人。他们只 图表面上的轰动,不求实际效果只讲搞了多少次大型活动,创新了什么活动方式,但不关心学生思想深处的实 际问题,这种形式主义的教育,只能产生虚、假效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破除这些虚假德育管理观 ,把德育管理当做硬件,以对教育事业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责任感,由虚到实,从根本 上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二、改革德育管理体制,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 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因此,我们的德育体制改革就要变单一的学校管理为以德育管理体制和社区 教育组织为纽带,将学校德育管理力量和社会各行各业德育管理力量集结成整体合力,扩展中小学德育的时空 范围,优化德育的外部环境,形成中小学德育管理的社会一体化格局。
首先,按纵向分层,强化内外结合的德育管理体制。要加强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最根本的在于建立一个 强有力的德育领导管理体制,它是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教育健康成长的组织保障。为此,各级领导要站 在对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同时要转变管理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 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引导、监督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要重视 和加强决策研究工作,建立由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对地方德育工作的方针政 策、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提出咨询、建议,形成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
其次,横向联体,集结成社区教育网络,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优化社会环境,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 要求,用顺应时代潮流的社会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澄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混乱和迷惘,形成一种有 助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舆论氛围,使当代中小学生受到激励和熏陶,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 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尽 量减少阴暗面对中小学生的不良影响,还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法。地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分清 主流与支流,提高思想“免疫力”和是非辨别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再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学校要突破过去德育管理封闭在校园的范围,对各种影响人的发展的 社会因素,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综合而有效的运用,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 来,形成以社会教育为纽带,以德育基地、校外场所、家长学校、文化环境净化等方面为德育合力的主体投向 ,加上校内德育形成合力,保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改革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
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的改革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补充和强化一些教育,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首先,对传 统教育内容一方面要加强,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充实新因素,使其更具活力。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应 更多地提倡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而奋斗,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应更多地提 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到“三个有利于”,爱人民的教育,要更多地提倡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占领世 界市场的雄心壮志;集体主义教育,应更多地提倡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等等。其次,要根据市场经 济的要求,增加具有时代的价值观教育。目前,特别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弄清一些 是非问题,克服师生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既要增强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民主与法制观念等,又要反对片面强 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进一步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关 系,弄清作为经济法制的等价交换原则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 之间的关系等等,总之,德育的内容要改革,势在必行,但必须体现时代特色。
工作方法或管理方法,历来是我党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方针、认识问题解决之后,关键就在于有无一 个先进、科学的方法。在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同样也面临着一个“管理方法”问题,以下一些管理方法,我 们认为是可取的。
超前管理即现代化的管理、面向未来的管理。也就是要求德育管理工作要着眼于培养跨世纪的新型人才服 务。正如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所指出的:“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 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也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者, 把眼光放远,不断探索现代化、规范化的德育管理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思想解放、思维敏捷上下 功夫。同时,在有一个高瞻远瞩的超前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基础上,把对未来人才的品德要求,始于今天的德育 管理之中,要长计划、短安排,有步骤地达到目标。
要实现对德育工作的超前性管理,必须立足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的理解,离开了对未来人才的理解,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超前性的管理,只会是盲目的、短浅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管理,就此类管理是 培养不出21世纪新型人才的。
二是信息管理的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现代的学校对学生来说,已不再是的或主要信息来 源。随着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和有形的精神产品运用于生活,多渠道、多样化、多载体的信息与学校德育遥相呼 应,随时随地影响于学生,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人际关往日渐丰富多样,几乎每个 人都生活在一个多样化、形象化、复杂化的信息网络之中。
由于社会多种信息作用的结果,学校德育管理的可控性相对缩小,不可控性和自控性在无限扩大,德育的 时空观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了解和掌握学生从社会上接收信息的情况,正确地进 行引导,及时调节学生与社会两类信息之间的关系,排除和防止社会上某些信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同时,要充分利用积极健康的有益信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只要我们善于 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就可以增强学生接收信息的自觉性、自控性,排除随意性,减少盲目性,从而获得信息 管理的良好效应。
三是心理管理的方法,在德育管理过程中,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因素,心理特点,从他们特有的心理角度 来进行德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因势 利导,发现其心灵上的“共鸣点”,找出其品德形成的“共同点”与“闪光点”,发挥其自身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不断诱发其奋发向上的内在诱因,在知、情、意、行等几方面施加良 好的影响,从而达到德育的目 的。
四是自我管理的方法,自我管理是管理客体向主体,由外部向内部转化的主要标志,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 增长,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已经具有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者不仅要直接负起管理 的责任,而且还要通过学生实行自我管理,使他们在德育过程中能主动地自己管理自己,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 中,应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组织的作用,通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班委会等有组织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 、充满活力的集体活动。这对形成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组织纪律等十分必要。总的来说,个人只有置 身于集体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也只有在集体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管理。
四、增加对德育工作的投入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德育工作及管理工作始终被认为是一个软任务,造成了德育工作中的“空对空”,这 是目前德育及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摆正教育工作位置的 同时,要不断增加对德育及管理工作的投入,以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对德育工作的投入一是人员的投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二是物质投入和经费投入。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德育管理者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待遇长期不能落 实,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管理手段,还不能应用于德育和德育管理工作。来自国外的信息表明,德育和德 育管理,是一项硬工作,是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潜在的优势。不少有识之士,都把德育及其管理视为一种崇高 的“投资”,轻视德育的思想是“值得反省的”,这些都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对我们同样 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要增加对德育及管理工作的投入,使德育适应形势的要求。
以上就市场经济与中小学德育管理,谈了一些我们的体会和看法,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不少问题值得深入 研究,愿和大家一起为德育管理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添砖加瓦,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