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德育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德育教学论文
一、传统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渗透过程停留在表面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想能够明确,但是内心的重视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反而使学生对这种道德说教逐渐厌倦。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将自身的素质进行充分提高,而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大教师还应充分予以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积极转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思想束缚较为严重
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过程的发展,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向的关键,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过程应该在课外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德育素质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难提高。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动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应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自身的素质应该怎样提高。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德育引导与渗透过程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才能够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这一过程是保障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
(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展开深入教育过程
在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内心进行积极观察与总结,从而对其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判断。这样的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也会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形成可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内心的发展特点进行普遍观察,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划分,对于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保障德育教育活动深入研究以及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传统教学思想在于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相脱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将自身的素质进行积极提高,而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没有得到积极引导。从这一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之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同时对其思想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这是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三、总结
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积极培养与渗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关键学科。教学中应立足于小学学生阶段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对其德育教育发展新方向展开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王佳毅 单位:贵州省织金县化起镇教育管理中心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生态德育建设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论文
一、构建学校生态德育环境,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成效
1.以生态德育为抓手,带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以及学科教学在学校生态德育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不仅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思考德育操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要和学校的学科课程建设相结合,使德育教育的过程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首先,德育主任要从学校管理出发,探索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需求,构建德育生态环境。其次,要从课程建设出发,不仅要积极探索学科教学,而且要从各种德育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获得德育熏陶,提高学生的德育。另外,德育主任要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科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在小学生态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德育主任不仅要积极和学校领导商讨学校德育生态重塑的德育教育模式,还要与思想品德教师以及班主任商讨如何建设“主体自育、交往互动”的生态化德育课程,并与教师一起思考如何开展“主体自育、形式多样”的生态化德育课外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德育主任要紧抓住校园建设的主阵地,营造“主体自育、协调共进”的生态化校园德育文化,构建以对话、开放、融合为特征的德育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三位一体的德育文化建设中逐步完成对自身生命的思考。
2.以生态德育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作为小学生态德育教育的主体,其个性差异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在生态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主任要拓宽小学德育的领域和途径,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德育主任一方面要积极和教师讨论如何创建生态化德育课程,一方面要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以便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可以用图片展示形式创建德育课堂。在品德课堂中,图片展示能够以一种直接的视觉教育反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象,唤起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在国庆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征文、手抄报或演讲等形式让学生针对社会发展中的某一侧面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重阳节期间,可组织学生赴敬老院慰问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二、唤醒学生生态德育意识,努力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
1.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唤起学生的生态德育自育意识学校德育主任要想探索德育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就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态化学校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活跃起来。在学校整体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抓住学校的升旗仪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引导学生遵照小学生行为规范规范自身的言行。如在低年级生态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教育片让学生观看并引导他们进行自省,还可以通过童话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从教师讲解的童话中获得道德引导。
2.家校联合,三位一体,构建家校合作生态道德建设体系在小学生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单凭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德育教育主任,不仅要引领学校的生态道德建设,而且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家校共建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如在“清明缅怀”德育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缅怀烈士”,也可以通过演讲、征文以及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校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家长通过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查阅相关烈士资料、讲讲烈士的光荣事迹等多种活动构建家庭德育教育体系,让家长能够在家庭中也会孩子成长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教师要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从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出发,通过校讯通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家长形成积极互动。
三、探索学生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用心营造生态化德育课堂
1.探索学生自主发展德育教育模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生态德育建设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活动化、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中,在观察、交流、调查、访问等形式中获取对生活、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教师可以整合品德课程、班队、综合实践活动等,创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德育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德育认识。如五年级可以开展“蠡口家具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进行观察、交流、采访、参观、访问,在多种形式中了解蠡口家具,再请同学通过网上查找、请教专家等多种活动了解蠡口家具的发展史,了解简单家具的制作工序,认识制作家具的工具等,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蠡口家具及时城”的影响,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长大后要为家乡贡献一份力的情感。因此作为学校德育主任,不仅要和教师一起努力构建生态课堂,还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往互动、开放灵活、多向发展中完成生态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思考中交流,在体验中生成自身德育观。
2.营造学生主体自育生态化德育课堂教师在德育建设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学生自育生态化德育课堂,实现平等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发展共赢。如在生态化德育课堂中,可以实现文本对话。在学习语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去揣摩体会小骆驼的情感变化,心路历程,从而在角色体验中感悟到: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用处。这是一篇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因此在教学的末尾,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谈谈学后的感受。例如: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如何学会尊重他人;而当你受到嘲笑而感到自卑时,又该如何去面对,去学会欣赏自己,赞美自己。通过这样形式的文本对话来实现学生的主体自育。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德育教育教学中实现生态德育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作为学校德育主任,不仅要积极和学校领导协调,探索德育生态建设新路,还要和德育教师探讨,努力创建生态化德育课堂,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中实现自我完善。
作者:金梅芳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做好小学德育教学论文
1.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德育教学的作用范围狭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目前小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到小学学校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印象,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的作用范围与德育教学的根本目的相比是十分狭窄的,德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最明显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使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更加轻松,而德育教学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
1.2小学德育教学的难题较多相对于其他学校教育内容,小学德育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更多,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的方式不一致导致学生德育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导致德育教学的效果有限;除此之外,德育教学虽然被认为是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但实际上,受课堂时间限制,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也并不理想。要彻底解决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寻找到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点,使小学德育教学能够深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使小学各科教师都能够得心应手地在教学过程当中完成德育教育的使命。
2.做好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点
2.1树立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和所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办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来说,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小学德育教学的表现和实际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是小学德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
2.2使用合理的德育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来说,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将使小学德育教学整体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使德育教学跨出“教学”的范围,成为小学师生交流的方式、成为小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方式。
2.3使学生自身成为德育教学的主体要使德育教学有实质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这是小学德育教学目的能够实现的最根本的关键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道德表现能够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才能展现,德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
3.小学德育教学关键点的实践方式
3.1以贤德教育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则“德”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内心,德育教育应做的是在学生心中播下“贤德”的种子,是学生怀揣这颗种子,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结果,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充满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县的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作为德育教学的实施者,其自身必须具备贤德的品质。教师应该从自身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2以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说教”,即使教师们力求从语言艺术的应用和情感交流方面与学生达成互相的信任并以此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德育教学也逃不出被学生当成“耳旁风”的怪圈,因此,应以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环保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进入到街道和社区,观察不文明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尽自己较大努力去制止这些行为,使学生在实践中会体会到不文明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劝人环保的难处,从而形成相应的公民责任感,这种深刻的体验会让他们在日常的行为中更注意环保,公共道德也同时得到提升。
3.3帮助学生形成德育反思的习惯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估者是家长和教师,学生自身并不能够对自己的品德发展形成清楚的认识,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学则要去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德育反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课堂上管理学生之后,问学生一个问题:“你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或者站在同学的角度想想自己的行为吗?”,或者在管理学生之后,问全班同学一个问题:“你们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大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学校德育教育和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认识到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德育自评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难以达成,而寻找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关键点,则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指明了方向。以贤德教育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用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的于反思的习惯,是实践小学德育教学关键点的主要方法,值得小学各科教师进行尝试和探索。
作者:刘波郭光云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马店小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度重视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一个体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要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目标,要发挥教学管理有效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领导对教学管理的重视,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包括学生家长、社会力量等,及时联系,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和发展中,开门纳言,建言献策,将家长和群众集中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实际,将好的建议纳入学校的管理中。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现将教学质量的评鉴标准进行改革,取消学生排名评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发展和纵身发展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意见。
二、大力加强德育教育,打造和谐健康的校园
重视德育工作是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德育教育工作能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的教育,学校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应该进一步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开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展开:一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二是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三是建立校内、校外的德育规则,开展德育规范活动,让学生能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五是通过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毅力;六是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实现家庭与学校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上述几点建议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大力开展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获得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优美、民主的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化梅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同心小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德育管理教育教学论文
一、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德育要在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德育本身肩负着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任,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保障,身心健康也是德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德育工作任重道远。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基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现代小学德育管理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德育目标。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就需要我们在吸取以往德育工作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德育管理的基本环节
德育管理是现代小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化、化是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网络化的教育工作体制,促进德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地实施的重要保障。小学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环节。
(一)制定计划
1.制定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的方向和总的趋势。德育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同时,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2.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确定实施步骤,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二)安排实施
1.建立小学德育管理系统
学校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由校长、党支部(总支)书记、部分师生员工、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组织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校内各组织、各职能机构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关系,宏观指挥并指导德育工作的进行,监督检查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德育质量的评定以及总结等工作,这是进行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2.运用多种方法
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仅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单一途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开辟德育工作的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已是大势所趋。学校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课外,还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德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寓于课外和校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学生不应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德育知识,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家庭、社会(包括各种媒体)、集体等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力量和媒介。
(三)评估效果
1.制定标准
质量标准是衡量工作及成果的尺度,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度,也就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价。制定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及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的德育目标、《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好学生标准》及学校制订的《文明礼貌常规》等。另外,小学教育的总任务、小学生年龄特征也是制定标准的依据。德育的质量标准可采用阶段性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衡量。其中前者指的是德育教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德育工作与成果的考核标准。德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标准化工作,因此,一定要符合小学的实际。
2.评估效果
它是对小学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作出评价,并以德育质量为依据来衡量德育目标达成度的一项工作。科学的评定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与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发展。要防止片面地以开展教育活动的次数多少和活动的热闹程度等表面现象来评定德育质量的倾向。
三、思考总结
一个时期的德育计划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以德育工作计划为依据,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发扬工作中的成绩,寻找差距。因此,总结可以积累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它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实施情况,最为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的经验,结合下一阶段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更加的德育工作计划。因此,总结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又是促进德育管理科学化的一条基本途径。
四、开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工作职责要求教师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是崇敬老师的,并且是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的,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就得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眼中美好品德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有对学生的爱护之心,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当学生失意时,能倾听他们的诉说;当学生无助时,能向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当学生无望时,能用最亲切、最感人的话语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也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二)抓好课堂教学
1.利用教材资源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师要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利用好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语文、品德、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中国近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也在各校普及,它具有获取信息快、直观性强的特点。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青少年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青少年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青少年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青少年上网前就向青少年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青少年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青少年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抵制不健康的网站和信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3.利用本土资源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利用当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多样化的认识环境和空间。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家乡、学校的德育资源,用鲜活的事实教育学生,使他们增强自豪感、自信心;用典型的事例感召学生,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说教,使德育更具有实效性。茅以升事迹陈列馆是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座落在优美洁净的茅以升实验学校内,馆内陈列着反映茅以升先生事迹的部分文化生活用品以及反映茅老先生在桥梁事业方面的成就的文字与图片等。馆内立有茅老雕像,并有多媒体设备滚动播放纪录片《架桥人——茅以升》,以大量生动的事实,展现茅老奋斗进取、无私奉献的一生。为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推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发展,提升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生活品质,2008年1月,茅以升事迹陈列馆作为首批列入“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名录”的71座场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借此契机,学校依托少先队和德育干部的力量,围绕展馆建设和宣传,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以“桥”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场馆的内部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开放,在做好迎接广大青少年、市民参观的各项工作之余,也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工作特色,吹响了德育的“集结号”。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小学生而言,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德育工作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有趣味,而有意义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因此,要经常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活动促德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结合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班级活动或召开主题班级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的程度,有层次地安排活动。如低年级可以安排一些使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健康、家庭负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活动;中年级可安排一些培养对他人负责的精神,培养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与人友好相处、诚实守信等品质方面的活动;高年级要侧重从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的角度安排活动,即培养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对环境、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之关心班级、热爱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热爱大自然、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热爱全人类。
2.结合社会实践
开展的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意愿,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搞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总目标,具体的地点、活动的方式、采取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培养,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3.结合家庭教育
人的及时任老师是父母,家长在德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提出教育学生的明确目标,教师要与家长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交流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创建良好的环境
作为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努力创造整洁优美、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营造和保护良好的校园环境要靠大家来努力。学校的校园环境包括班级环境、走廊环境、室外环境等,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学校要搞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一进校门,教室就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同时要注重积累过去和现在校内的有德育内涵的人物、事例、文章、作品、实物等,使之逐步成为本校德育文化环境的个性特色。
五、结语
总之,德育要与时俱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才能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动学校发展。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音乐课德育教学论文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有些观念需要教师的灌输和引导。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用音乐改变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终处于兴奋、快乐的环境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给学生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诚恳的交友态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优美的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再变得枯燥。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向上的音乐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生活处处有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播放赞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过音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多音乐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来源和意义。例如国歌,通过国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对祖国和民族英雄产生敬爱之情。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持之以恒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收获音乐的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可以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断配合和共同探究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渗透和培养,可谓事半功倍。
音乐无处不在,好的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鸡汤,滋养着我们的身心,为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听适合的音乐,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育人为本。
作者:迟莉 单位:新疆石河子第十七中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德育与语文教学论文
一、开篇立志,抓住文章开头进行德育启迪
再播放电影《七七事变》的相关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壮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给学生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红军遇到困难,为什么能表现得那样勇猛和无畏?这样既利用教材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受到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教育。
二、图文结合,形象生动地进行德育浸透
课本中的插图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是文本内容的延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欣赏插图,去领悟图意,让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文本变得形象化,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德育浸透进课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康鹿》一课时,除了看康鹿的插图外,我还让学生看了一些大丰康鹿自然保护区的图片,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康鹿的特点,了解康鹿的珍稀,再配之学生对康鹿资料的交流介绍和我对康鹿的讲述,使学生对康鹿的习性、长相、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进而产生了自豪之感。培养学生爱家乡、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以文生志,在解读文本中进行德育感化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时,我帮助学生咬文嚼字,细细体会分析比较,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紧扣“为什么称为军神?”这个主题,通过朗读、理解、感悟等方法,让学生深入文本、剖析文本,体会到勇敢而坚强的性格。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再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回到语言文字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既感受了忠于革命、坚强勇敢的崇高形象,让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诱发心灵激荡,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感追求。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少年儿童,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这种心灵的工程不是一贼而就的,而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而只能润物细无声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最终达到滴水穿石之功效。
语文课情感培育必须是长期性的、渗透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能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教材中进行思想情感的培育,这才表现出教育者育人的功力。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体,开辟一条小学德育与语文教学和谐之道,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沈建宇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既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步掌握英语的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过程;也是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思维、发展个性的过程。小学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小学对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出的培养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小学所有学科中英语对孩子的德育渗透绝不亚于语文以及品德与社会,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传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争取不仅教学,更要育人。另外,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健全的道德体系,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亲身投入德育教育的实践当中。再者,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基础教学环节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内外的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时刻渗透德育教育。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培养,渗透德育,让孩子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
1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如今,应试教育仍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是更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将智育和德育分割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学生“高分低品”的现象。更为严重的,人格障碍、社会不良现象纷纷出现在青少年当中,这些都在给我们的社会和老师敲警钟。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也要育人,应清醒地认识德育的重要性,改变“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一批品德高尚、素质过硬的人才。
2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应善于发挥其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德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有谈论家庭、学校、问候语、时间、饮食等多种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提供了源泉,展现出了很大的可行性。
3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尝试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本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德育渗透,将知识传授和品德教育相兼容,做了以下的几点尝试。
3.1教师示范引领
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爱模仿的小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学生在学习了问候语“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ello,howareyou?”后,我便要求孩子们每天早上进校门、平时看到老师和同学都要用英语打招呼。刚开始孩子们或是因为胆怯,或是还不习惯,能主动、大声打招呼的并不多。于是我想,孩子们不主动,那就老师主动吧。只要轮到我值班的早晨,我都会笑容满面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到校的孩子们,并且亲切地对他们说“Goodmorning!”平时在走道间遇到,摇摇手,说声“Hello!”慢慢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积极地回应我;再后来,每个孩子进校门都会用英语和值日老师、值日学生问候!有的孩子更是一个不落,热情主动地用英语和叔叔、阿姨打起了招呼,惹得叔叔阿姨们一阵欢心!校园里充满了礼貌和热情,这样和谐的校园氛围不是更利于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身心吗?从此以后,我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更注重自我言行,让其为我的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便捷。平日里,多说一句“Please”、“Excuseme”、“Thankyou”,学生都会好奇地模仿,知道意思后自己也尝试运用。有些东西,不用教,学生就已经在我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更是把文明礼仪、热情礼貌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3.2课堂渗透感悟
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动场所。教师应该依托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德智兼备的教育熏陶。充分挖掘教材,我们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有很多方面可供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找准教育契机,教育很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它不是预知的。很多有效的教育恰恰是因为它的自然流露。如执教3AUnit7《Time》一课,学生学习了英语的时间表达方式,以及提醒别人做某事It’stimeto….我以卡通人物Mickey贯穿课堂,让学生朗读了Mickey24小时的安排。学生发现Mickey老是迟到,是个很不好的现象。我让学生说说对time这个词的感悟,有的道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名言,有的流露出了对时间的珍惜,有的保障说以后再也不迟到,有的自信地说“我要利用好课上的每一分钟,过好每24小时!”顺势,我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认真上课、不按时完成作业都是浪费时间的可耻行为。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后,慢慢地在班级里出现了一股“时间”旋风,刮走了学生的懒惰和散漫。
3.3用好教学形式
英语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儿歌、故事、游戏、对话等不同的形式中,利用恰当的教学形式,能让德育事半功倍。从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十几岁的孩子对音乐有很强的感受力和模仿力,容易被音乐艺术所熏陶。那么对这类儿童采用歌曲的教学形式,渗透德育,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如《Wearehappybees》,欢快的节奏唱出了学生要当勤劳的小蜜蜂的心愿。若配上音乐,故事便更有了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所带给学生的德育熏陶就更深入了。
3.4课后拓展延伸
平时交流巩固。鉴于小学生心智还不完善、道德意识不强、自我控制力弱等年龄特点,他们虽然懂得了某些道理,知晓了一些是非对错,但不代表他自己的行为也是如此。如上文中讲到,学完了《Let’skeepthewaterclean》一课后,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学生并没有把他已有的道德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可以通过回顾课堂中的教学片段、故事内容,来唤起学生的道德感受,以此来强
化学生的道德习惯,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的教育,德育与智育必须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徳智兼备型人才。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浅议
摘要:德育教育范围广泛,主要是指对于学生正确人格的塑造有积极作用的教育,政治思想与心理发展的教育等等都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来,以情动人,使学生从情感上受到熏陶与影响。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德育;途径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互动,充分调动出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渗透文章语句间所要传达的德育内容,形成厚重的德育教育氛围。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将德育教育的内容领悟于心。
一、 巧用课堂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情境即在课堂中各种环境和内容相结合的境况。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涉猎范围广泛,视角独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充分调动并利用这些课文,发掘其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点。课前要深入研究课文背后的思想内涵,将课前的引入版块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炼出课文中德育教育的关键点之所在,理解每一个段落背后的德育教育意义;之后创造出特定的课堂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分析、探索和研究,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上就可以进行授课的时候,
例如,教师在讲授《雷锋》一文时,课文引入的时候,可以提问说,雷锋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是怎么样的?身边有没有像雷锋这样助人为乐的人?然后就可以很自然地在言语间将作者想要传达的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流露出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结课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身边有哪些乐于主人的事?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如何?在诸如此类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中的生活气息,理解到助人为乐是一种正确的品格,值得学习与发扬。
二、巧用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处于构建自己情感框架,学习处理种种关系与感情的初期,也是关键时期。不间断的课外阅读,会帮助小学生积累知识,了解世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以便让小学生在督促下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会让学生受益终身。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良好开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良好开端。课外阅读有助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会在课外阅读中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书籍里的问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式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阅读书刊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问题与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思想情感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对于文中内容的认知与理解,逐渐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传统的课堂上,枯燥文化知识往往使得学生忽略自身情感因素的养成和发展。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强课外阅读,有助于打破这种现状,使得小学生能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了解更加广泛和的知识,进而清晰自己的思路建立起正确的感情观与世界观。
例如,通过《轮椅上的霍金》或者类似文章的阅读,学生会感知为什么霍金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教师可以给与适当的引导,首先,让学生找出霍金在科学领域的成就,然后在让学生通过月的的文章体会霍金的惨痛境遇,总结得出霍金身上的优良品质,并相互进行交流。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感知文章的关联性,做到对文章的把握。
结语
为了使德育教学工作更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情境的营造,让小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文章的内涵,以产生良好的情境感应效果;注意定期课外阅读的安排,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以便自主的感受德育的内容。基于以上举措,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德育教学的研究
行为德育,既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来改变习惯,进而引发学生思想的转变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扰,德育教学似乎陷入认知与行为脱节的泥潭,我们在“教”与“授”上面费尽心思,经典诵读、美文欣赏、社会主义价值观传递等,一系列关于“知”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学生们说起道理,一本正经、口若悬河,而“行动”却跟不上脚步,地板上扎眼的纸屑、墙壁上随意的涂鸦、操场上折腰的枝叶等,就好像给了我们声势浩大的“教”一个响亮的巴掌,让我们尴尬得手无足措。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想先跳过“认知教学”,同大家谈谈行为德育。
一、正面行为德育,激发积极情感
作为师者,我们应该用心捕捉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德育行为,从学生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入手,塑造他们看得到、感受得到、可信可行的德育典型,从而引发学生们自觉向学的蝴蝶效应。如我在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发现,班上经常有学生丢失铅笔、橡皮擦。我并不大张旗鼓地对学生们进行批评教育,把“小偷”、“偷盗”、“警察”这些强硬的词汇灌输给他们,而是反其道而行,通过一些学生正面的德育行为,间接地开展关于“诚实守信”、“拾金不昧”、“保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等品德教育。如我们班的学生小杰捡到铅笔上交时,我对他“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学生们向他学习,捡到东西要主动上交或者归还给失主。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发现班上“拾金不昧”的学生可多了,即便是一块小小的橡皮擦,或者是衣物上掉落的小饰品,学生们也能主动上交,从而“不拿别人东西,即便是捡到的东西”顺其自然地渗透到他们的大脑中,由外在的行为逐渐转变为内在的品德。在两三个星期的正面表扬后,我又开了一个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在行为德育初见成效后,通过认知加以强化,并延伸“捡到东西要上交,别人东西不能拿”这个话题,将其升华至我们诚信层面。通过这种正面行为德育的教学模式,委婉地开展了关于“诚实”的德育教学,确保这些可爱的小学生们不会被“偷”这种粗暴的教育形式吓坏了,在呵护童心的同时,传递正能量。
二、反面行为德育,强化品德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反面德育行为,将错就错,引发思考,让学生们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虽然说了对不起,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却还是知错不改。如在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时,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介于中高年级的分水岭,有的学生开始出现一定的攻击性,只要稍微一点矛盾,就容易引发争执或是打闹,而原因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因此,当我得知班上三名男生在“大闹课间”后,我并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把三人先晾在一边,由他们自己去“自由发挥”想象,自己做了什么。随后,在少先队课中,我则召开了“民主评议会”,由他们三个人各自陈述,发生什么事情。通过情境再现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痛的相对性”,同时,让他们深刻地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开口就把手指向别人,张口就是“他先打我的!他先骂我的!他也打我了!……”通过他们,我由此延伸,引导[!]学生们重新认识你身边的小伙伴,想一想,最近你有什么地方误会他了,伤害他了,让学生们展开小组探究,给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爱的拥抱。
三、引导行为讨论,巩固德育成果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他们对行为的判断与理解和我们不尽相同,可谓别有洞天。在德育教学中,以其不厌其烦地教学生们怎么做,叫学生们这么做,不如试着听听他们的心声,并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给点引导,巧妙地让他们顺着我们预想的角度,尝试去思考如何做。这个时候,我就会尝试开设一些以学生们日常行为为话题的“茶话会”,以少先队课为平台,创设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间,以此激发学生们侃侃而谈、唠唠家常的积极性。随后,我常在“茶话会”中适时地插入一些具有冲突性的生活话题,如考试时,好朋友向我求助,我该不该帮助她?分发试卷时,我发现老师记错了分数,该不该告诉老师?好朋友把教师的扫把弄坏了,却嫁祸给他人,我该不该说出实情……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发学生们对这些两难行为的大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与合作的过程中,尝试合理地解决问题。总之,德育虽说是个老话题,但教学则需要新意。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空讲道理,把学生们变成一个个能说会道却不会做的“小先生”,而要让他们虚心地做,在行动中感知品德的力量,在行动中内化前行的动力,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开创德育教学的新高度。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摘要:任何学科都具有自身的教育功能,体育运动也不例外,关键是在体育运动实话过程中如何较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依笔者之见,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引导、挖掘、渗透三个有机的环节引导和挖掘的关键在于渗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寓教于乐,寓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大纲、计划、进度时,必须制定出育人的目标,并渗透到每个课时计划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创造一个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自学主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思想品德得到升华。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得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
前言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能性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及完善个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无论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及可能性。
1、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障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达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着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能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教师言行。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证明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过程。因此,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三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 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2、组织教学
(1)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
(2)课前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刘前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必然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其中,课前场地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校内、外具体事例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4)分组及不分组轮换和分组教学。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的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教育意识,树立健康及时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
(1)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目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2)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守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知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
(3)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4)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互相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公务员之家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发育,思想存在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多方位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更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渗透,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对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重视加强与各班主任、德育处等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受到连续、科学、的教育。
学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
四、结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 实的基础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导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全校的厕所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朱伯儒和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赵杰得了病住进
医院,她在家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两个学雷锋小组到家里帮助干家务和到医院帮助她学习,同学们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凑起来共48元,送给了赵杰。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而我所教的班中,雷锋小组的同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定时去敬老院、车站等处整理环境卫生、送茶水。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主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谈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谈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问题,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须。中共中央20__年8号文件再一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又一次推动了对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研究与实施。“八五”期间,北京市曾进行了名为《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并获得了国家“八五”教育科研规划成果等级奖和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级奖。为了有助于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深入研究与实践,特就此问题提出以下认识,供大家参考,并谓之“再谈”。
一、关于“德育”
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德育(MoralEducation)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谈到德育,强调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这些表述清楚地界定了德育的性质和意义,对于进行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当予以把握和遵循,才不会偏离德育的基本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德育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性,其目的就是要把外部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化的东西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势必具有必然性,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进行;具有全员性,即不是仅针对某些人而是针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具有确定的内容,即不是任何形态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作为德育内容,而必须以社会发展现阶段和国家认同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作为德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即不是随受教育者个人所好,凭学生的自主自为,而必须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运用一定的组织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观点和规范其行为。
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个性张扬,并不利于德育的实施。因为与成年人不同,中小学生对于所处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并不了解、理解和认同。只有对其施加系统的影响才可能奏效。这与当前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教育的主要功能应是满足社会现阶段与本国对人才的需求,应是传承文化特别是传承本国本民族文化是一致的。我们不能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包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些人不恰当地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至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只要能使学生高兴、能使课堂活跃就好,而不谈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计划,恰恰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中,更要警惕和抵制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做法。
需要再次强调的还有,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不能把德育称为“德育教育”。这种流行的说法,既不符合语法,更不符合概念的本意。尤其对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更不要屡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贻笑大方。
二、关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课题总报告对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首次作了如下表述:
教师依据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及各科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在各科教学中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结合知识讲授、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分学科、分阶段地,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能力诸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思想品德方面的能力,如对社会公德的认同、辨识和行为选择。这段话除了教学大纲亦可称为课程标准外,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同时我们强调了学科德育是以学科教学为渠道的、以知识内容为载体的,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
德育是一个大概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领域都包含着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是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故学校德育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起主导作用。
学校德育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包括各学科和各门课程教学、各种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学生会活动、课外活动等等,但各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经常方式。这是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参加教学活动,课外还要完成个学科的作业。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之中。无论从学生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从德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都应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并非德育的全部,也有其侧重点。由于德育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人的个体适应于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并且将得到公认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内化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内化就是指人的个体不仅遵守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且愿意将这些准则作为自我价值的过程。明确了德育的这一特点,就会了解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综合作用,大体按照“获得概念---产生情感---解决内心矛盾---形成支配行为的意识和动机---外在行为表现”的过程进行的。
在学科教学中,德、智、体、美各育的目标和过程是相互结合、密切联系的,也是因学科特点而各有侧重、相对区分的。但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能与不能的矛盾,而德育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是与非、善与恶、利与害、信与不信、愿与不愿、行与不行等矛盾。学科教学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心理要素是认知和情感。利用学科教学过程,结合学科教学内 容,可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激发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可以增强对家乡、祖国、社会、环境的热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方法和作风。但是学科教学有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课堂与现实社会也有一定隔离,所以学科教学对于道德意志的坚定和道德行为的巩固只能起一定的作用,而不是主要作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应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为重点。不能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无限扩大。
三、关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
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具有以下特点;
整体性特点,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德育能力培养五方面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单独承担这五方面的全部任务。某一学科、某一学段的德育都是学科德育的一部分。每个学科的德育都必须根据整体的德育目标、德育观点、德育内容和德育层次分解确定本学科的德育重点,化整为零地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然地进行德育,使学生易于接受。将德育的目的与任务分解到各学科之中,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又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体性特点的体现。
层次性特点,即德育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也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因此,以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学科德育必然具有层次性特点。许多德育内容是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并在各学段反复出现的。但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逐层次深化的。如爱国主义教育,幼儿园应重在爱国情感教育,小学应重在祖国光辉历史教育,初中生应重在民族自尊和国耻危机教育,高中应重在对国情的辩证认识和责任感教育。这就是层次性特点的体现。
制约性特点,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学科教学内容的制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式受学科教学过程的制约。学科德育的内容必须从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从而避免随意性。把握这一特点,就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树立好的意识、观念、情感和意志,就应当把握学习知识和进行德育的结合点,使学科德育生动活泼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就是制约性特点的体现。
渗透性特点,即学科教学中德育在方式方法上要以渗透为主,包括思想道德认知能力、思想道德情感、思想道德意志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渗透。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灵活生动地进行德育,使之可信可亲,在“授业”的同时达到“传道”的目的。这就是渗透性特点的体现。
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科特点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进行,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固有思想性,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目标性与方向性统一的原则,即学科教学中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学科课程目标和单元、课时教学目标来进行。
主动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抓住德育的有利契机,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情感熏陶、情境感染、正面灌输、潜移默化等各种方式方法,取得效果。
示范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教师要以自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时时、处处起到思想道德的示范作用。同时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努力实践,在生活和社会实际中有意识地将思想观点、政治规范和道德准则转化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之中。
四、关于学科德育课程目标
“十年动乱”以后,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中都将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科教学总目标之一。课程改革之前,大家都认同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各学科三个教学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作了改变,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各学科的三个课程总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与原来的认知能力及实践能力的目标还比较接近,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虽然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视为与原来的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相当。其关键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心理方面的概念,而德育虽然也是心理变化的过程,但其内涵远比心理活动宽泛。或者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涉及德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许多欧美国家没有中小学德育的概念,主要依靠宗教的力量和法制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德育是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必须突出德育。而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轻易地将德育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看上去似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目标相同,其实恰恰削弱了我们教育中德育,许多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中消失了,许多教师也不敢提对学生进行灌输和约束了。对这个问题应该进行认真地反思和纠正。即使从课程目标必须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阶段结束以后立即可以评价与检测的角度审视,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养成结果需要在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才可看出,也不应当将此目标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有些同志还在主张在三方面课程目标中,要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主,以此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方面内容的配置。这更是对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严重削弱,对学科德育必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的共识的扭曲。如果仅限于思想品德学科,还可以考虑。如果所有的学科都这样变革,结果必然是在“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口号下,使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见长的优势逐步丧失。对此更要加以警惕。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体育教学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体育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品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发展人的方法。”(《资本论》)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教师的个人形象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仪表。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要从教师形象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在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但切忌低级趣味。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3.教师的态度。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们,更不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对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差。除认真备课外,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与学习习惯。
2.调动队伍。在调动队伍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教育。
3.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良好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必须反对对别人的缺点评头论足,说长道短的不良习惯。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1.短跑教学。在起跑教学的前要重讲明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一实事求是,在规则上要求——必须听到枪声后才能起动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投机行动“抢跑”。有意识地培养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德。
2.耐久跑教学。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吃苦。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跳跃障碍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可他们就是不敢过箱。在跳跃练习中过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还可以把横杆升起不少,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公务员之家
4.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球场上一定要强调全局观点,强调集体力量,强调互相配合,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技术好的学生更要热情帮助技术较差的同伴。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对手的犯规动作,不应计较,更不能采取报复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与错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思想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未来建设者。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略论小学德育课程情感教学的
实施
【摘要】传统德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偏重学科化,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强调品德考评的定量化,结果造成学生品德结构的重大缺陷。为更好地发挥德育课程的作用,根据情感教学实施的要求结合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内容、策略和方法。综合各方面因素,为保障情感教学实施的质量,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道德教育,情感教学,德育课程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学派。近现代以来,最为突出的有两例: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美德传授性”道德教育范式,一是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性”道德教育范式。比起前者,后者的研究及其运用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凸现出道德教育的主体精神,对于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式范式把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归属于道德认知结构之中,使之处于从属的地位,从道德教育的完整过程看,是有其局限的。道德认识不是道德教育的范式。人的情感素质及其发展往往在更深层次上表征着人的道德面貌。由于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以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又由于道德的学习作为伦理之知的学习不同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它主要不是以主客体对立两分的思维方式,而是以主客一体的,具体情境相融合的情感体验方式学习,因此,德育的过程虽然必定伴随道德认识的进步、道德行为的表现,但更为巩固的基础和深层的核心在于人的情感——态度系统的改变。20世纪中下叶以来,关于情感的心理学研究,关于情感与认知相关关系的认知科学的研究等等,都为道德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丰富的认识基础。
综观19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惟智主义教育在其中占统治地位。这是一种以系统传授知识,开发理性能力为目的,借助具有固定含义的语言,概念逻辑、科学等理性化的手段和工具来实施的教育。这种教育把培养具有高科学技术、高理智智能、高工作效率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授,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提高,轻情感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教育内容上,以明晰化、逻辑化和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理论、学说以及职业方面的专门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手段上,以课堂教学、正式课程为最基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标准化的测验方式是最主要的评价范式。这种课程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不能满足人的各种不同的情感需要,难以激发、调节人的情绪机制,因而也谈不上对人的情感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倾向很自然地渗透到学校道德过程中,使道德教育过分偏重学科化,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强调品德考评的定量化,结果造成学生品德结构的重大缺陷。因此,现代教育已越来越深刻认识到非智力因素以及情感因素(国外将其称之为“情感智慧商数”,简称“情商”)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始把情感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所谓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者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但从现实角度看,情感教学是对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存在的重认知因素,轻情感因素的不合理现象的一种矫枉。因而,它着重从知情交融的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角度来分析教学现象,提出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1、 教育政策法规和党的决议、意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在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提出来的同时,培养青少年儿童健康的情感与道德情感素质的问题也被反复重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4条明确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认为,这其中也包含了促使学生的情感与道德情感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把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包括情感与道德情感素质)的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发展的规格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关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12条明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使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 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小学德育纲要》是国家颁布的指导小学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道德情感教育实验研究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国家在《小学德育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的小学德育的教育原则第三条指出:“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今年秋季将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在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与过去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这两个《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标准不仅明确设立了情意目标,在教材编写中,也是从情感的层面上考虑,如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他们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向教材表达。因此,学习过的教科书不是可有可无、可以随手丢弃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思想和感情、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2、 心理学依据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充分证明,健康的情感和道德情感是人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些素质包括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由于情感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特别功能,其作用的机制越来越被现代科学和哲学揭示出来,同时,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道德的主题性质,道德作为人类自由精神的本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情感与主题道德形成的内在关系也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中,始终具有特殊地地位、特殊的价值。
(1)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绪的活动为初始线索
人对道德观念的真正接受、理解,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是在八九岁抽象思维发展以后。但是道德教育并不是从这一年龄开始,原因在于,婴幼儿的自然——社会性情感是人的道德发展在早期最重要的心理基础。
婴幼儿成为社会的人,感情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婴儿在前语言阶段的学习是利用情绪信号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证明,3个月的婴儿开始有社会性微笑,6个月的婴儿出现依恋感,不足8个月的婴儿已经有表示高兴、愤怒和其他情感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幼儿在1岁左右出现最简单的同情感,二三岁出现最初级的道德感。总之,婴幼儿成为社会的人,感情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儿童首先通过感情表明他们的需要,感情帮助他们建立或割断与别人的联系。与此同时,他人的情绪表情和事物信息的情绪性也是儿童借以进行判断并接受某种信息的重要线索。如果家长抚育人以及家族亲属在举止行为与亲情关系方面自然渗透并传递了道德文化的内容,婴幼儿的初步道德观念有可能通过情绪表情的携带在早期打下基础。国外许多幼儿道德教育专家认为2-3岁幼儿有可能产生道德观念。我国发展心理学专家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也证明,3岁前儿童由于自我意识尚停留在生理自我的水准上,还没有转向社会自我,意义上的道德行为尚不可能,但是可以对他人某些行为作出移情反应,如感受他人悲伤、痛苦,作出同情反应或模仿性的援助行为,这虽然称不上真正的亲社会行为,但都是初级形态的社会性情感,是进一步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基础。
至于高级形态的道德要求,如爱国主义品质,也以爱国情感为其心理基础。有专门研究认为,对12岁前的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以爱国的基础情感培养起。这一基础情感是指对形成爱国情感有影响的情感体验,它分直接性基础情感和间接性基础情感。其中间接性基础情感主要是指爱父母、爱老师、爱母校、爱集体、爱家乡等不断发展、放大了的爱心。这些基础性社会情感虽然与爱国情感在内容指向上不相同,但在心里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在教育的影响下,有可能不断分化、演变和发展,成为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操。
情绪对于接受道德信息的先在性、早发性不仅表现在婴幼儿时期,即使成年人也常常以他人的情绪表情和事物信息的情绪性作为鉴别、判断的线索之一,以自己满意或不满意,肯定或否定的情绪化特征作为不加选择的及时次反应。当代情绪心理学的近期研究认定在:情绪过程可以在无意识觉知的情况下和无认知加工参与的情况下发生。正因为如此,德育才有可能利用人的无意识领域,通过设计各种情境,使人借助无意识联想激发起来的移情效应不断积累、丰富情绪经验,提升无意识领域的道德信息贮备,形成必要的道德准备态势。
(2)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
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的引发和调节作用可以三种作用形式出现。
及时,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什么是道德情感呢?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构建的向往之情。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逐步认识到,一个人趋向积极情感体验儿回避消极情感体验,表现出先天性的倾向。正是由于这种先天性倾向,才使得情感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
第二, 情感本身构成特殊的道德认识,即以道德感觉的方式引导或调节行为。
其一,由于道德认识的对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客观伦理关系,它们始终与人融合一体,难以分解。道德认识更多地靠意会理解,而不靠言传推理。其二,道德认识是人对伦理关系的认识,这一认识主要是在伦理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伦理交往更多地是以情绪感受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其三,人在处理这一关系时有更多的情境性、个人具体性和时效性,因此更多地靠个人由理性积淀、规范内化而成的心理财富“不假思索”地在瞬息间完成。这使得以情感为主要表征的体验性思维、体悟性思维,以道德知觉的方式成为道德认识的基本思维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所谓“良 心”、义务感、道德冲动,便是这种以情感为载体,有效引发和调节人的行为的道德认识。
第三, 由情感的状态水平所构成的稳定道德心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恒常心理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倾向于把道德行为看做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美国的雷斯特(J.Rest)详细分析特定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四种成分,它们是:
(1)解释情境:研究表明一个人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越差,对情境的道德敏感性越是缺乏,产生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少。
(2)作出判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主要是与道德判断有关的一些问题。
(3)道德抉择:在道德抉择过程中,一些是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往往引起个体内部理智与情感的斗争。
(4)履行道德计划:需要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挫折,抗拒诱惑,完成道德行为。
这一四成分构成说,显然不是强调道德情感到当下的、直接的引发力量,而是强调情感品质的稳定作用。由此可以引申理解为,当代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包括德育)上的应用,更加重视情感品质的培育,由人的情感品质所制约的道德敏感性,对自己、对他人的感受性,情感世界的丰富性、深刻性、稳定性等,都是人的道德行为过程中的恒常心理背景。
(3)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障
个人道德的发展既受制于个体的外部环境,又受制于个体的内部环境,而最终由个体内部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障。
视情感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障,是因为人的情感的性质、内容以及状态主宰着人的动机系统的指向与功能发挥。现在,情绪心理学中一个重要派别的代表人物伊扎德已证明提出,在人类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动机,或是同知觉、认识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利珀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情绪本身就是动机的观点。我们认为,把情绪作为动机系统的核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情绪表征人的欲望和需要。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快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导致苦恼。快感和苦恼的程度依欲望或需要的强度而变化,依满足或不满足的具体形式而变化。同时,情绪、情感不仅伴随着任何活动而出现,由需要的满足与否而引发,而且反过来影响机体的需要,并且引导需要、调节需要。人不像动物那样起因于生物适应性的实际需要的满足以及据此而想得到的冲突(需要)的缩小。从本质上看,人的道德要求不是生物适应性需要,而是控制、调适某些生物适应性的需要。不仅如此,人的道德需要不仅表征为将现存的、既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内化为社会适应性的需要,而且是人追求、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品尝新的生活体验、获得新的认识、改变他们自身的周围世界、构建新的理想世界的需要。人的这些道德需要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根本上说是受制于人的建立在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交往方式。其深层机制在于人的直接交往或间接交往中由人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一次次生活积累、一次次情感体验的强化和过滤,以致逐渐定向并迁移、泛化,最终实现价值体系化、人格化的结果。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指出:“不同的人们各有其不同的最理想的体验标准。任何人所极力追求的情感谱体现着这个人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在全部道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发展道德自我的背后,必须有强大的自我肯定的情感来支持自己。这些情绪体验也许伴随着痛苦、羞愧、焦虑等负性情绪,但总使人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在幼儿期,人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以感受上的快乐调动激发或受羞愧感的调节。在青少年期,追求自我同一感过程中的欢乐与痛苦伴随整个道德成长。成熟的人则以道德感维系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期间的内在运动轨迹正在于人在品尝各种体验之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体验,并自愿追求这类体验,扩大这类体验的经验范围,产生了对某些价值偏爱的感情。人们常说的为了某种价值“甘于清苦、以苦为乐、乐此不疲”正是对这种情感境界的描述。
这一情感运动,并制约人的内在动机的过程既有外在的形式,也有内在的因素。外在的形式是:给予关注,表示赞同,对特定的行为给予嘉奖;也可以是不予关注,不许可,给予惩罚,使人重复某种行为或不再做某事。内在的因素是个人的神经生理类型、家庭教养背景以及自己生活经验中的情感体验。但是很显然,外在形式的强化同样是通过人的内在情感上的满足与否起作用。所以归根结底,仅仅是外部客观条件以及人在道德关系中占有的现实态势,对于人的道德发展并不是本质的东西,而人对道德关系的体验,以及由体验所强化和过虑后的人格立场才是本质的。它把人的需求、志向、神经加工类型、性格统合“内部态度”这一复合体。外部的道德影响始终以个人的这一内部态度为媒介得以折射而发挥作用,并且,正是这一内部态度保障人在实现道德自我的道路上总能以个人的方式对既有道德价值系统加以掌握、同化,并重新外化与创造。
3、 教育学依据
学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着作中,人们一直将学习界定在知识层面上。传统学习概念存在着局限和不足,因为事实上人类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对知识、经验方面的学习,还包括着对行为的、情绪情感方面的学习。在现代教育学及德育理论中,有关学者将人类对道德价值的学习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及时是事实性知识学习。这是关于道德现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在怎样的条件上其发展变化的进程可能怎样等等知识的学习。对于这类知识,需要人们运用一定的逻辑——认知学习的方式来掌握其中的概念、范畴、规律及其逻辑推导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训练人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对道德规范以及规律的认识、辨析和创造。事实性知识的学习需要道德情感的参与,同样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心理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因而其道德、认知水平尤其是道德概念、道德观念的掌握水平和道德判断、道德价值的发展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如小学生在对诚实、公正等道德观念的掌握过程中,往往只从表面现象和行为动机上去评价行为的好坏,因而道德观念中就缺乏对诚实、公正等道德品质的真正理解,对他们来说,在不诚实和缺乏公正的道德情景中要体验羞耻感是比较困难的。在小学生身上有许多的表现,都反映出道德认知水平和水平较低所导致的道德情感的体验不当或体验不足。如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难以理解同时也分不清什么样的人、什么情况下的人有困难我们当给予同情和必要的帮助,他们的同情心容易被别人利用而不能恰当地表现;有的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叫真正地关心、帮助同学,他们也可能把帮同学做作业或拿自己的作业给同学抄误认为是关心同学的学习、对同学负责的一种责任感体验等等。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小学五、六年级(12岁左右)是理解道德意义的显着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必须从儿童理解道德意义的特点出发,引导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向上发展。只有这样,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否则,教育是难以奏效的。
第二是评价性知识的学习。这是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社会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价值经验,包括社会道德准则、规范体系、社会风尚、习俗、道德理想等等的学习,这类知识必须以情感和体验性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将自己的热情、激情,甚至全部身心融合进去,才可能获得人的理解,成为个人的内在需要,融入到个性经验,成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特别小学阶段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因为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的朦胧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较快的发展,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对行为的外部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但从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和表现特征来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大多重复教师、家长等成人的评价,还没有把自己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因此,他们的自我评价不完整,而且此时他们的行为主要还是靠成人的评价来调节,而不是靠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有待发展。大约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会独立地把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大约到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依据道德原则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也显着增强。
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及其差异将影响其道德情感乃至个性的发展方向。如低年级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老师的评价、同伴们的评价是相一致的,他们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认识 自我。他人评价高的学生就容易建立恰当的自尊心,而他人评价低的学生自尊心就容易丧失或自尊不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小学生逐渐减少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到高年级他们逐渐能较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时候,自我评价比较积极的孩子更自信,自尊心更强;低自我评价的孩子往往自卑感较强,缺乏适度的自尊。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除了比较明显地影响其自尊心的形成和发展,还较为突出地体现在对其羞耻感的影响上。因为对于羞耻感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内疚,它的产生必须建立在个人自我内心标准和期望上,这一内心标准和期望就是个人对社会准则的理解以及个人依据社会准则对人的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的要求所产生的自我激励与自我控制,因而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道德情感教育的前提。
第三是人事性知识的学习。这是人们在直接或间接参与的道德交往关系中由本人领悟,获得的道德经验与体会。这类知识一般说来是通过榜样作用、舆论传导以及奖励与惩罚呈现出来,但更多的时候,更有效的呈现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生动的直接接触,表现出亲近感、认同感、自豪感、内疚感,直达人的感情善恶、爱好、偏向与兴趣,使参与主体在思想、情感和意志方面相互渗透、交融或互补,使每个个体原有的自我感和人际感增添新质,形成新的、超出个体原有水平的特质。这一学习方式与小学生的人格特征(道德需要、成就动机、交往动向、归因倾向等)发展有密切关系。小学阶段(5岁—12岁)是学龄初期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如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理论中指出的,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存在着“勤奋”和“自卑”的心理矛盾,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而且已开始进入学校接受一些系统的指导,并初步掌握了主要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一时期,如果成人鼓励儿童积极动脑并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活动,就能培养儿童完成工作的勤奋性,并且使儿童在学习有意义的工作时建立一种能成功地应付挑战,完成环境所期待的发展的责任感;相反,如果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中的努力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鼓励,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受到压制,就会因自己缺乏胜任能力而感到沮丧,从而产生自卑感。因而,认识小学生的人格特征,分析其中与人的道德情感相关的因素,也应当成为道德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在众多的人格特征中,与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可能产生关联的有需要、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成败归因倾向、气质和性格等。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由低级的生理需要必然过渡到高级的心理和社会性需要,因而人的归属、自尊乃至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小学生的需要发展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小学生没有归属的需要他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同伴之间及他与周围的人们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关照的必要,对他来说,人与人之间依靠同情心来体验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就不容易。如果一个小学生既不努力追求成功以获得内心自豪和外界称赞的体验,又表现出对他人评价无所谓的麻状态,那就是缺乏自尊需要,在这种需要缺失情形下,要想建立其恰当,适度的自尊也较为困难。
成就动机是一种推动人去从事完成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成某种理想地步的内部力量。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中附属内驱力的成分较重,他们追求好的学习成绩是为了从长者(如家长、教师等)那里获得赞许和认可,若这种动机能够带来满意的结果,那么实现了此种追求的学生就容易因他人的良好评价而建立肯定的自我观念,自信会使他们体验自尊心的满足,自强又使他们更能够胜任学习任务和产生较强的学习责任感。而小学高段学生的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成分更重,他们追求学业成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在同辈群体中赢得相应当优势地位和荣誉,由此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并获得自尊的体验。这种成就动机的力量,也会被学生看成未来的学术生涯或职业生涯中谋求做出贡献和取得地位的一种手段,从而使学生更加努力追求学业,对学习产生强烈责任感的体验。
适度水平的成就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以此体现自身的价值,求得自尊的满足,并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但若成就动机过分强烈,并不一定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那些盲目自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判断和清醒认识的小学生。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成就动机建立合适的成就动机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良性发展。交往动机是一种在交往中进行行为定向,并根据人们的期待调整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能在服恶化群体要求下获得发展,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别扭或焦虑,这就使人产生交往的需要和动机。交往动机的各方面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十分明显。有归属动机的小学生,他们总把自己看成一个有声誉集体的一员,如果不被此集体接纳、承认,他们就会感到孤独、自卑,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相反,如果他们能为集体出力,能够因自己对集体的责任感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有交友动机的小学生,如果他们能在集体中结交朋友,发展友谊,就能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并建立正常的同情心。小学生的交往动机还比较明显地体现在他们渴望与教师保持亲密关系,他们愿意为自己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也害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倘若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友好、和善的交往态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其自尊心的良好发展,而且,学生还会因此畏避老师,甚至对老师产生敌视、冷漠等对立情绪,导致厌师、厌学,这样的情形下,要想建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师生交往动机得不到满足的学生,也极易对自己失去信心,丧失做人的尊严。由于嫉恨老师,他们那有时会以无所谓的态度或恶作剧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不满,破坏纪律、干扰秩序等行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也不少,因而对他们来说,羞耻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正因为师生交往动机是学生渴望的一种社会性需求,而且师生交往会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多种影响。因此,加强师生交往,也是促进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发展的一条重要内容。
成败归因是人们找出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特别是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小学生的成败归因多源于对其学业成败的评价,多次评价的结果就会形成自身固有的归因倾向,而不同的归因倾向将会对小学生今后的认知、情感、期望和行为的反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归因的结果将关系到学生能否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水平做出恰当而适宜的自我判断,并由此建立不同意义的自我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还是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这对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自尊心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成败归因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发展所起作用也不容忽视。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征。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对小学生而言,尽管气质的类型特征不是十分明显,性格的可塑性还很强,但在小学生身上所表现的气质差异和性格的优劣,也会对其道德情感的体验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有些胆汁质的学生,由于其气质中表现出易怒、冲动等特点,因而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便出现行为过错也听之任之,显得缺乏羞耻感。又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往往不好表现,也不善表达,但又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往中,其自尊心的发展容易受到威胁。而且,也由于性格的内向,这类学生在客观的道德情境中道德情感的体验强度不易被人清晰地觉察,这会相应地增加道德情感教育的难度。这一点,值得引起我们教育者高度的注意。
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以及与之相关的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水平,在对小学生道德价值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小学德育实施情感教学有指导意义。
以上从理论研究和现实依据两方面论述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和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可知情感不仅是德育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德育课程实施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小学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教师应善于整理和分析思想品德教材中丰富的道德情感资源,并对教学内容中的涉及的“情感”要素做进一步的归类研究,这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实施情感教学的根本保障。
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目前还处于一个尝试阶段。根据教育实践经验,结合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以情染情策略
在阐述道德概念和观 念时,要动之以情,充分利用情绪因素,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伴随有
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并使这种情绪体验不断反复强化、丰富,以利学生通过概括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我国心理学家章志光等的实验研究表明,富有情绪表情的故事讲述与平淡的故事讲述对比,前者能促进对故事内容的吸收,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体验的产生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研究证明教师和学生充满感情的积极交往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也有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倾注深厚的感情,学生会从中感到教师的善意、亲情和可信赖,而且对教师和教育内容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绪体验。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挚爱之情也有助于学生的移情能力(理解和体验他人态度及情感的能力)的培养。要使德育课程课堂成为有“情”的课堂,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朋友。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中,扮演的是一个“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身心地将感情投入到教学活动的始终,以饱满的感情步入课堂,举手投足处处有神奇的感召力,时时给学生以诚恳、信任、鼓励的目光。教师可尝试运用“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或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是师生基于相互平等、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在对话中双方没有任何对立。新课程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课堂里保持心情轻松愉快,让学生从言行到思维都空前活跃。因而这种对话不是法庭上的严肃对话,而是在愉快的,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对话,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心灵的契合。
再则,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情”。情绪和情感是学习活动的契机。“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喜、怒、哀、乐的情绪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德育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①语言要有幽默感。教师要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这风趣幽默不是轻薄和滑稽逗乐,不是低级趣味。幽默是高尚情操和人格的外观,是优美健康的品质,是一种教学机智的智慧之花。教师如能运用幽默语言,有助于承陶冶学生的情操。幽默能使人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到语言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比起直观的语言来说更具有启发性。教学幽默以不牺牲或伤害学生为前提,它是双方共同的享受。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善意委婉的幽默可使他心有灵犀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一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满怀慈爱之心的幽默比别的批评形式更易感染学生,使其奋起直追。
②语言要有亲情感。师生之间的情感相通,亲密无间、心理相容,学生就会对教师的关怀、体贴产生亲切感。即“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语言要如春风拂面,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关怀。我们提倡的赏识教育,就是出于内心的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宽容。
③语言要有生动感。课堂教学语言要想升华为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使它像蜜一样粘住学生,就决不是苍白贫乏,枯燥无味,而应该是优美典雅而富有文采的。
三则,教学过程要有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代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而且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会造成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溢生机和活力。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设疑激趣,用形象美、语言的音乐美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下轻而易举能获得的“话语权”,把这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要有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学生评价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提出了由于“评价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证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更多地突出开放性和多元性。由于道德学习具有重视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习评价不能采用量化的手段,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用激励性语言进行定性评价。过去的一些评价往往有点变了味,过于注重选拔和甄别,教师以排名次来刺激学生学习。其实这样往往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就应多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亮点。评价中要尊重差异,考虑学生的不同的起点,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如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肯定,评价学生要以正面引导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永远不说"你不行",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
(2)以理导情策略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随着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和丰富
起来。没有认识就没有情感,只有被认识的事物才能使人产生情感。道德情感总是与一定的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往往很难区分。如自尊感总是和一个人应当尊重别人,也要受到别人尊重这种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个孩子不一定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但他多少知道不打人、不骂人是好孩子的本分,因此也要求别人也同样对待他。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这种模模糊糊的观念就会成为人与人必须互相尊重的清晰意识。当这种观念或意识成为一种需要,实现时就心安理得、心满意足、心平气和;阻碍时便会感到不快、厌烦、烦恼,这就是自尊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首先要提供必要的知识,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
(3)以镜生情
创设道德情境是根据当前小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改变过去偏重于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日常道德行为习惯的强行训练,针对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结合学校教育目标和道德情感教育目标,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出符合一定道德需要与道德原则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出预定的主观感受,在加深情感体验中培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实践证明创设道德情境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少年儿童道德情感、推进教育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要途径。实验证明,创设道德情境教育,利用“移情”的作用,能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道德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少年儿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与理智情感均受到了很好的陶冶,而少年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正是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基础。
(4)以行促情
目前国外有不少研究指出,移情能力是道德情感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时,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调节与不健康的情感的根除。由于个人或集体的成就而感到高兴,由于一时的挫折、失败而感到难过时十分自然的,但不应该在别人或其他集体面前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或是垂头丧气,伤感备至。如果对自己的同学幸灾乐祸,有忌妒心,则是不道德的情感,教育者应当指出这类消极情感的错误和影响,并利用积极情感克服不健康的情感。
(5)强化策略
强化原是生物学、行为科学的一个专用术语,所谓强化是指对学生的某种行为,通过给予一定的刺激(如肯定或否定、奖赏或惩罚),促使这个行为增强(加强)或减弱(消退)、激发或压抑。强化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的刺激作用,一方面激化人的积极因素,保持和发扬其积极的行为;另一方面使人的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使其消极的行为向积极的行为转化。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强化是指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好的道德情感及时地给予肯定,对不好的道德情感表现则要及时地给予否定,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在强化的过程中,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要运用,但要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因为正强化是一种顺向刺激,学生在接受正强化的过程中没有抵触心理和痛苦感,产生的是愉快情绪,效果较好;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 宣传鼓励、激发上进的作用。一般说来,正强化越多,人的动机强度越大,积极性也就越高,进而道德情感陶冶的自觉性也会越高。同时,要注意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多成功、少失败,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让失败深入头脑,让失败成为经验;不要让羞耻过多地反复,最终形成“无所谓”的心态。
(6)扬长避短策略
所谓扬长避短是指教育者在道德情感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地发扬学生的优点、长处,使之能够成为“排头兵”,使之能够自己教育自己,逐渐培养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在道德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扬长避短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补偿或弥补策略,也就是对那些情感比较淡漠、比较缺乏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特别的关注、关怀、关照、关心,使他们的道德情感能够走出自己的误区;二是优先或扬长策略,也就是紧紧抓住学生的某些积极的特征给予正向的强化,使其长处更长,优点更优。
(7)任务分析策略
所谓任务分析策略是指在道德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将有关教育的目标任务进行必要的分解,并分析各类目标任务的特点,由此来涉及相应的教育举措。
在道德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任务分析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根据道德情感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将达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将总任务划分为具体的细小的任务,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教育者要善于向学生提出较低的要求,使学生从一个比较低的角度切入,并且以小步子的速度发展,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并落实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8)交往策略
所谓交往策略是指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关照别人、展现自己,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引导学生学会关照别人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自尊心与羞耻感,而在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过程中,则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尊心与责任感。我们来看一个课例《让我们去旅行》。开学以来,学校校园里出现了许多旅游团:亮亮旅行团,好孩子旅行团,AA旅行团,小熊旅行团……旅行团的小“导游”全部是六年级的大同学,队员是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同学,旅行的地点是在校园内。这次“旅游”活动是由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和大队部共同策划的,这个活动将一年级《认识我们的校园》与大队部正在进行的“情感体验教育”相结合,既让一年级的小同学认识了我们可爱的校园,也让六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新的情感体验。活动开始了,小“导游”们来到了各自对应的班级,他们拿着课前在老师启发下,自己亲手制作的各色各样的导游旗,有的还做了团标发给每一个小团员,有漂亮的红苹果标志,有可爱的小星星标志,有温馨的心型标志……这样,小同学一下子就记住了自己的导游,不会走丢了。接着一个个“旅行团”出发了,“导游们”向小同学们认真介绍了大队部、校长室以及和同学们关系密切的卫生室、图书馆、微机室……而小团员们也听得格外认真。小朋友们回到教室相互交流,向教师汇报自己的体会。设计这次活动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向小同学介绍自己的学校,但在实际活动中同学们得到的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他们在活动中感到了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为自己能成为学校的一员而自豪。在这节课的活动中好象看不到教师,其实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为学生创造了活动的条件和机会。比如与大队部共同策划活动、请六年级的同学当小“导游”并启发他们制作导游旗和团标、设计参观路线等等。而且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仔细观察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同时还与学生共同分享了活动的体会。可见在这样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成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习的帮助者、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是非常多的。
(9)“情感场”策略
“场”,这一概念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随着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场”这一概念逐渐为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科)广泛使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引进了“场”这一概念,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情感场”,使道德情感教育有一个更好的氛围条件。
所谓的“情感场”策略是指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渗透的时候,要注意采用各种手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音乐教学和德育渗透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内容广泛的政治、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听音、视唱、发声、演奏等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途径。正如列宁指出:“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一、在教学准备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的准备关键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国旗国旗真美丽》、《小乌鸦爱妈妈》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作好教具、课件等其他的教学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教学中,我就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放在新课的引入阶段进行展示,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看照片,同学们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的感受,对他们更深切理解歌曲的情绪给予很好的帮助。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一节品质课中,教学过程是精粹,在此环节中体现德育教育最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就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把情感做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
三、在音乐感受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四、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以往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往往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选唱一首歌曲,打上一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综合评价作用,更重要的是严重淡化了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例如:我在一次期末考核中,加入了父母评价一栏,让学生把《洗手绢》回家唱给父母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表演给家长看,家长给出简要的评价。第二天看到家长们的评价时,让我大感意外。“她长大了,懂事了!”“我的宝贝儿子也会做事了!”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的好结果吗?
五、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中低年级同学的喜爱。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和表现”。学生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自信与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养成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游戏时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如以班级、小组等为单位的游戏,需要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一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的游戏,有利于学生毅力的训练。
歌表演、律动特别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如教学《我爱雪莲花》,将具有新疆舞特点的律动交给学生,《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表演有彝族风味,《金孔雀轻轻跳》是美丽的傣家舞。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清楚认识中国的多个民族,也加深了对民族音也的理解和热爱。
七、教师以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四有新人,需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有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
理想,以为人师表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培养高尚的情操,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课堂上,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歌唱充满激情,琴声优美动听,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使学生不仅通过间接的教材内容,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得到直接的德育教育。 总之,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深入挖掘音乐歌曲的德育因素,揭示音乐情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受到陶冶,受到影响,受到启发,受到鼓舞,最终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生德育教学研究
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的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公民,在思想道德建设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觉悟,使所有学生中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坚定和可塑造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对于道德来说,道德就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道德属于社会范畴,比如公德、私德、职业道德。道德包含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德育包含理想、原则、规则等层次的教育。例如,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因为道德理想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然而却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结目的,以此激励学生努力践行道德的行为。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
道德原则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但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道德原则是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是因为道德规则是不可违反的低限度要求,是必须执行的。其中肯定性规则起指导作用,否定性规则起约束性作用。从德育类型划分的角度来说,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诚实、忠诚、敬老爱幼等。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和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等。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
及时,要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比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第二,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为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我认为:首先,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小校长”的作用,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切实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比如上好班会课,班主任要认真设计好主题班会,必须有实施过程和效果反馈记录。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禁毒教育课,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安全卫生、心理健康以及法纪、禁毒教育等,培养团队精神。再次,班主任要严格按《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师生纪律协定》要求学生严守校纪校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制订《“特优生”、奖励办法》、《学生“行为标兵”评选办法》及《“星级文明”评比方案》,激励学生争当“特优生”和“行为标兵”,争创“星级文明”深化校园文明建设。以德育为核心,认真抓好常规管理工作,大家都知道,“管理决定效益”,只有认真抓好常规工作,才能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和《安全管理制度》,狠抓防火、防盗、防毒、防暴、防意外伤害等“五防”工作,保障师生人身和财物安全。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巡逻,加大学生仪表仪容检查力度,切实做好校外寄宿生的追踪调查管理工作。坚持搞好晨扫、午扫和卫生保洁工作,美化校园环境,争创和谐校园。规范周一升国旗制度和课间操及各种集会的管理评比制度。组织搞好学校“特优生”、“行为标兵”宣传栏、报栏、艺术团、校园之声广播等宣传工作。组织搞好文艺晚会和各种集会庆典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形式激发师生爱国、爱校热情。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我们大家一定相信 ,德育教育将会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才能不断地创造新经验。
在我们的意识中,只有意识才能决定工作方向,因为我们的创新意识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动力。有句话说信息意识是开展工作的必备前提,决策意识是超前意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只有相互配合,我们的动力才能可以提高班级主任的超前意识和管理水平。此外,我认为,自觉培养超前意识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是德育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德育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增强超前意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流动性大、间接性强、偶然性多,各种因素、各种影响、各种困扰的摩擦、碰撞、交织往往不期而遇,没有超前意识,工作的盲目性就会加大,现实的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还因为窄思短虑而造成更多的问题,进而造成在这些问题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无以应对,所以班级主任要善于运用超前意识。德育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协调各种关系,要有科学缜密的决策意识,要及时调查,集思广益,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动向,要了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驾驭德育教育工作的能力。
同时,要吃透“两头”,善于把上级部门的德育精神化为班级主任工作的实际计划、方案、措施,找准上与下的结合点,同时还要广开咨询渠道,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反应灵敏的信息意识。通过观察、调查、收集等形式得到的德育工作的动态、情况、知识等都是政治思想教育信息,新的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信息是班级主任抓住机遇、超前谋划的基础。心中始终要有一杆秤,能称出这个岗位的分量,衡量出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只有被这个岗位锻炼成型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奋斗拼搏的人,才会干得有滋有味。有人说:干德育工作清苦,费力不讨好,然而我们认为:忙忙碌碌倍充实,辛辛苦苦亦快乐。在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苦辣酸甜,每个人都有付出和获得,而德育工作者、班级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付出的要多得多,有时费九牛二虎之力,工作却见效甚微,自己感到憋气,不被别人理解,还要被人讽刺挖苦,但这就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能抵挡任何冷嘲热讽的精神支柱,要有一颗平常心,勤于工作,乐于奉献。总之,德育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境界的拓展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就能够使工作得心应手,产生出感召力、号召力和教育人的力量,让人无法抗拒,这时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你就会感到这些工作没有白做,你就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与享受。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浅见
品味重点词句,增强爱国意识。通过字、词、句辐射,讲明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如教《颐和园》这一课时,上课伊始,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配以录音机播放的柔和优美的曲子,学生们的情感被牵动了,随即揭示课题。我先指导学生边听朗读,同时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察颐和园美丽景色,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句。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融汇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当学生们对“美丽”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后,我又进一步问学生:“你喜欢颐和国吗?为什么?”并结合彩图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此刻已经产生对颐和园景致的向往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我借此时机,介绍了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破坏的历史。简单介绍了北京还有一座比颐和园规模更大,景色更加瑰丽的圆明园,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破坏,这既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又使他们沉浸在“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的遐想之中。
分析关键语段,启迪奉献精神。教一篇课文,必须要抓关键语段,从分析语言文字入手,触动文章的主题内涵,将文章的思想精华播撤给学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到营养,受到启迪。如教《古井》第四段,那口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不仅……还……”这个关联词强调了“应该怎样做人”,而古井“只占了巴掌大的一 块地方”,却“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使人们懂得了做人就应当像古井那样,“对人们无所求,却无私地向人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作者感慨古井“它时时在启迪着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我马上问学生:“你们受到什么启迪?”大家纷纷发言:“我们做了好事,不应该自我吹嘘。”“要像古井那样,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要为人类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我们做人就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做好事不要报酬”等等,一嘲学古井、我们学到了什么”的讨论给学生们的启迪是深刻的。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写一篇“古井的启发”的作文。
阐明课题含义,导出劳动光荣的思想。有些课题,意义即在其中,使人一目了然。阐明其中道理,基本上就把握住了课文脉络,拨动学生心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时,我结合课文从三个方面讲了为什么“劳动最有滋味”,特别在文章末尾强调“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是的,只有”仔仔细细”的工作态度,才会有“妥妥贴贴”的工作效果。“五一节”是劳动节,是劳动者的光辉节日,这24小时表扬了许许多多的出色的劳动者,他们被评上各级劳动模范,戴上了大红花,他们都是这种“妥妥贴贴”的工作效果的典范。自古以来,劳动就是光荣的,我们应“以劳动为荣,以下劳动为耻”。通过明晰的讲评,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师应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必将促使我们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