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德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德育论文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志愿精神德育论文

一、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

1.社会学习德育理论提出及内涵。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体系以观察学习论、自我效能理论和三元交互论为框架,积极吸收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发展论等学派合理内核与有利观点。观察学习即替代性学习,受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的制约,重视榜样示范对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主张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示范行为,习得新的认知技能和行为模式。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亲身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状态等是自我效能信息的主要来源。个体自我效能感决定着相同技能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消除自我无效意识有助于养成新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三元交互论强调德育应当引导个体在探求道德真谛的过程中,正确利用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把获得的认知付诸道德行为,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2.社会学习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志愿精神即大学生以实现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目的,不计报酬的自愿自觉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社会学习,大力发挥志愿榜样的示范作用,促成环境、行动与认知的三方合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提高志愿能力、健全志愿人格,扭转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现状。及时,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可贵的志愿意愿是志愿精神的前提。自我效能感的起伏影响着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愿,自我效能感强烈的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志愿能力。的志愿能力是志愿精神的基础,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是大学生志愿能力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先进志愿者榜样的教育和引导下,丰富社会认知,完善志愿技能,以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健全大学生的志愿人格。完善的志愿人格是志愿精神的核心。社会环境、行为和认知的三元交互作用,影响着健全大学生志愿人格和培育其志愿精神的实效性。创设良好的社会慈善环境、深化大学生的慈善认知和激励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实施,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拥有的志愿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完善的志愿人格。

二、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实践途径

1.倡导观察学习,创新志愿精神培育途径。

观察学习论强调榜样示范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要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引导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关注、保持、再现、外化志愿精神。及时,注意过程:树立榜样。志愿榜样能感染、带动大学生主动学习与模仿先进志愿者的精神和行为。志愿榜样的选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榜样评判标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有社会学习价值和可模仿的志愿榜样;志愿榜样的产生,要尊重民主、公平、公正原则,体现志愿精神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二,保持过程:宣传榜样。积极拓宽榜样宣传路径,在多渠道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的基础上,鼓励志愿榜样亲自示范,引导大学生主动内化志愿精神;破除应景性榜样宣传,建立宣传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榜样学习效应,激励大学生努力践行志愿精神。第三,生成过程:模仿榜样。强化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引导大学生深入体会志愿榜样的人格魅力,提高志愿认知水平,掌握新的志愿服务技能;注重实践行为的锻炼,引导大学生完善习得的志愿技能,在模仿过程中加强志愿精神的渗透,实现志愿行为的自愿自觉转化。第四,动机过程:自我榜样建构。积极实施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利用大学生乐于展示能带来奖励或有价值的行为的倾向性,直接强化志愿精神;引导在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中获得志愿技能,替代强化志愿精神;鼓励在志愿行为的加工、评价、取舍中,达到志愿精神的自我强化。

2.实现环境、认知、行为有机整合,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

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3.重视自我效能感,激发志愿精神践行动力。

首先,强化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富有成就感的志愿活动是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增加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降低由主观认知偏差带来的自我无效感,确立合适的、可操作的志愿目标,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成就感,帮助大学生逐步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归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影响归因的四因素,将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给予适度的鼓励性评价。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和志愿人格,积极的肯定、支持和奖励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努力践行志愿精神。

作者:陈荣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先秦儒家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先秦儒家关于修养方法的主要内容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作者:丁恒星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网络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泛指一切由网络派生出来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1]。网络文化包含着网络精神文化、网络制度文化、网络物质文化和网络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网络精神文化指网络环境下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网络制度文化指网络环境下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道德准则等;网络物质文化指网络环境所依赖的信息技术、硬件资源以及派生出来的相关物质财富;网络行为文化指人们借助和依赖互联网所开展的行为活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一是虚拟性。从表现形态上看,网络文化所包含的许多具体行为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凭空”创造的虚拟空间中发生的。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们借助文字、声音、图像等相互“交往”,不需见其人、不需闻其声,即使素昧平生也可以长期“交往”。在这样一种数字化世界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也就成为了一种特殊形态的虚拟行为;二是交互性。作为网络文化的参与者,人们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们借助网络技术,通过QQ、微博、电子邮件、论坛等平台,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多向的。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只要在遵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就可以平等而自由地实现“沟通无极限”;三是开放性。网络文化是多方位的开放系统,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和时空性,不受地域、空间、种族、意识形态的限制,能够即时地将文化信息传播到全球各地,较大程度地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全球共享[2]。网络文化的全球共享,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使世界进入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四是自主性。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选择和行为选择,增强了人们活动的自主性。网络上庞大的信息量,为人们提供了多重选择,人们可以在自愿和自我约束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接受、制造和传播。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丰富教育资源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极大地丰富了德育资源,为德育的取材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网络文化资源涉及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庞大的信息量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们只需要点击鼠标,便可以轻轻松松地将自己需要的信息“E网打尽”。教师可以围绕德育的目的,方便快捷地从网上选择有利于实现教育意图的各种信息,丰富教育内容。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几乎不受限制地进行不同学科的网上高效学习,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2.有利于拓展教育路径

网络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德育的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面对面说教等旧形式,抹除了德育的时空界限,极大地拓展了德育的路径。“数字校园”“网络信息平台”“虚拟大学生社区”等概念的出现,电子邮件、微博、QQ群的运用也逐渐成为新的教育载体。通过建立网络教育载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非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而大覆盖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

网络文化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其教育手段的多样性、信息的即时性等远非传统教育方式所能比拟。网络文化的自主性、开放性十分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网络多媒体技术往往集图像、文字、声音等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的即时性能够给学生提供近期、最全的信息,克服了传统德育的滞后性,因而更易为学生所接受。网络文化是一种大众参与文化,大学生通过便捷地参与网上评价、网上投票等活动,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

(二)消极影响

1.多元价值的冲击

我国德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是体现无产阶级价值取向的教育。而网络文化却为大学生传递着多元社会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其中也包含着诸多的非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多元价值的影响,面临多重价值选择,他们可能会左右摇摆、举棋不定,甚至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特别是西方国家始终不遗余力地通过网络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西化”与“分化”,其重点对象就是青年大学生,这对德育所主导的价值取向已构成了严重冲击,使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

2.不良信息的泛滥

网络文化在丰富德育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网上不良信息的泛滥。一些消极低俗的亚文化迅速形成并广泛传播,成为一些大学生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虚假信息、恶俗炒作也充斥网络,使一些大学生真假难辨、不知所措。而黄色、反动、迷信等违法信息也在网上找到了滋生和传播的温床,不断毒化着大学生的心灵。这些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责任淡漠、道德滑坡、荣辱不分、诚信缺失,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违反法律底线,走上犯罪道路。

3.心理问题的增多

网络的广泛运用,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是从虚拟世界的意义上来说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进行交流,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交往,实际上增大了学生和社会的距离,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大学生社交方面的心理障碍。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近乎痴迷,整天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中,造成网络成瘾、学业荒废。近年来,由于部分学生因过分迷恋网络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屡见不鲜,重修、留级、退学甚至自杀的例子也不少。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对策

(一)坚持网络文化正确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价值选择和德育一元化价值主导的矛盾冲突,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价值导向问题。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才能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正确方向,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始终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网络文化建设,使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必须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网络文化成为凝聚学生共识、增强“三个自信”的文化;必须不断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使网络文化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的文化;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参与中知荣明耻、慎独慎微,始终保持心灵纯洁和道德高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大学生辨别和抵制错误观点、消极思想的能力;还要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大学传统等文化资源的感染力,不断提升对网络文化的主导能力。

(二)增进网络文化自觉,创新德育理念

网络文化的兴起,迫切需要德育理念的更新。一是树立“网络育人”理念。网络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到渗透到德育的各个方面,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网络文化自觉,把德育放到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去把握,放到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现实中去推动,牢固树立“网络育人”的理念,主动占领德育的网络阵地;二是树立“学生主体”理念。网络文化使学生成为文化参与的主体,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而传统的德育认为师生关系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这和网络文化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能动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双方在文化参与中的平等互动;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自由而的发展,从这一教育目的出发,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自身诉求。网络文化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魅力使大学生趋之若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诉求中不可或缺的内容[4]。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正确引导、趋利避害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利用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德育。

(三)发挥网络文化优势,创新德育平台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文明工程”和大学发展的需要[5]。应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优势,通过建立德育网络新平台,推进德育内容、路径和方法创新。一是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网络所承载的庞大信息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在突出教育目的性的基础上,分类搭建可供师生自主选择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并及时维护、更新。具体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平台、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平台、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平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平台、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平台,法纪教育资源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平台等;二是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应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交互性优势,结合实际建立能监可控的微博、论坛、虚拟学生社区、QQ群、飞信群等互动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及时沟通,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三是建立网络创新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优势,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促进大学生在学习借鉴、交流活动中创新,使网络成为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平台;四是建立网络民主参与平台。应利用相关技术建立网络民主参与平台,使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教师评价、网上评选等活动,以实现广泛的的政治参与,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四)强化网络文化管理,创新德育机制

强化管理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在强化管理中不断巩固德育的网络阵地,实现教育机制的创新。一是创新组织领导机制。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员网络育人的工作合力;二是创新队伍建设机制。要根据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立专兼职工作人员,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建立激励制度、保障相关待遇等,建立政治强、懂业务、纪律严、作风硬的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三是创新舆情研判机制。通过完善技术手段、强化监督检查,有效减少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保障正确导向,净化网络环境;四是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机制。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定网上道德规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进一步净化大学生心灵,规范上网行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五是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职能、建立预警机制等,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有效防范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永生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校长办公室

大学生德育论文: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班主任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师

当代大学生进取心较强,积极要求进步,敢于挑战,期望值较高,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太明确了,甚至存在误区。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利于其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其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思想导向的不清晰往往会困扰大学生,阻碍其健康成长发展。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能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在学生心中有比一般教师更高的,学生对其比较信任。高校班主任经过工作的历练,比学生理智、视野开阔、经历丰富;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

二、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师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从总体来看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他们成长当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消极、退缩、不负责任等现象。在学习上,想不劳而获,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心理脆弱易产生消极情绪;在生活中,自制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我行我素。有些学生只能被表扬,不能被批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导致个别学生因参与活动失败或被拒绝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而走绝路。班主任作为一个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角色,作为一个与学生联系较多的师长,利用其工作优势,应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班主任工作的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使得他们可以十分便利地、适时地把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进而能够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这项德育工作主要是一种以心育人、以人育人,进而提高人基本素质的精神劳动。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养优良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教育;所以,班主任应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在与大学生接触过程中,要不断细心地、敏感地把握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细微的变化,进而及时有效地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弥补大学生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心理训练。虽然已经步入了大学阶段,但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发展状况、情绪体验状态、意志品质特点等有时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怎么面对现实或走不出困境。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与他们一起体会、共同感受,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进而相互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共振。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向班主任吐露他们的心声,在把内心的不安与焦灼向老师倾述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宣泄。这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也来自于班集体,而良好班集体建设的主导者、领头羊是班主任。班集体是大学生入学以后及时个正规的群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一起活动、学习,互相感知彼此的情感、认知,相互之间影响很大。大学阶段,虽然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但他们仍然需要被集体接纳、认可。良好的班集体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归宿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同时,学生会从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在增强集体意识、集体责任感的情况下,产生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挫折,也避免了因为孤独与被排斥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三、班主任是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者

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应从小抓起,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但从目前大学生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文明礼貌素养来看,其基本道德素养的提升仍值得关注。对此,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是大学生基本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着。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特点决定了其应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在学校师生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更易于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更易于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同学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能很好地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

四、班主任是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行为深化的鞭策者

任何一个人都要明了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范,否则无法生存和发展。对于社会规则规范、法律制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让其有所了解,一方面通过其参与社会实践使其进行感知体验。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规范、法制法纪教育的途径方法很多,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可以在班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进一步宣传和指导,鞭策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能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职责、能严格规范行为、塑造应有的人格形象和社会形象。当代大学生虽然知识丰富、思想活跃,但法制意识、观念较淡薄,法律知识缺乏,有的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行为轻狂不负责任、有的意气用事而缺乏理智;所以,班主任应利用自己的特殊角色地位,随时教育引导。总之,班主任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承担着艰巨任务,在他们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高等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作者:刘彩梅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观念和运作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

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具有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互联网具有交互性、选择性等特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联网以完善的服务和针对特定的公众群体展开的宣传攻势,较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增大了参与者的亲和力,从而使信息传输过程变成了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二)信息的多元化冲击

德育的主导性德育教育受到来自互联网的西方文化的冲击。网上流传的个人不同的观点、主张、见解互相混杂,互相冲突,冲击着大学生既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观念。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时空几何级数不断增大,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传统德育的主导性地位下降,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三)大学生的德育学习受网络中的“垃圾”因子误导

网上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中,例如暴力信息、色情信息、宣扬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生活方式的信息等。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迫切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变得更加复杂化。面对这种变化了的形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局限性也日趋外显,表现出种种问题。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与世界变化不同步。德育信息更新慢,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不吻合。德育内容空洞,不能贴近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德育形式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但是,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三个学会”。分析这些问题其主要是违背了情感领域的教育规律。要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老师、社会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转化口头说教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感性、情境性。把计算机作为育人和认知的工具,探索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点。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可行性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教育观念、人力资源和德育内容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德育任务,这是一种新型学校德育模式。在继承、完善和发扬业已形成的传统德育教育手段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教育资源和时空,优化德育环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模式。及时,在德育内容上,开发利用地区的人文地理德育资源、校本德育资源及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进一步充实学校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更加贴近大学生、贴近生活,从封闭的校园扩展到开放的社会生活。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文字说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使德育课的内容图文声并茂,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始终保持着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果。第二,从德育的方法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拓展学校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创建实现德育活动的全员参与的德育环境。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途径的探索

(一)建立德育网站,开通新的德育课堂

建立德育网站,把与德育资源相关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将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校本德育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

1.设计丰富多彩的栏目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设计家乡巨变、教师频道、校长热线、大学生频道、心灵之约、我的校园、德育动态、时事之窗、学校信箱、知识竞赛、时事追踪等栏目,并与相关资源网站链接,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体现学校德育的新观念和现代气息。大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了解国家重大新闻、方针政策,并能根据个人的爱好、需要、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2.开设班级网页,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

根据班级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设栏目,如班级展示、德育新闻、德育之窗等。这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更能使制作者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利用班级网页的作用,可以达到一种双向性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途径,懂得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班级网页评比活动,增强班级同学集体、竞争意识。通过班级网页公布学生个人的量化管理结果,让他们及时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通过班级网页可以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从而培养了班级的民主气氛。

3.指导大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培育大学生的自信心。

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制作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页,设立德育档案、生活信条、学习体会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访问个人网页,在比较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大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提高网页制作技术,丰富网页内容,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既培养了大学生学习的审美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形式,可把空洞的说教变成精彩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可感的材料,从而使大学生从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在参与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

利用QQ群、飞信、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创设互动交流平台,进行交互对话,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收集大学生德育相关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利用网上测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行为自律的德育目标。为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学校可以开放一个便于家校联系的电子信箱,家长利用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能及时掌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这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巧用“QQ”“BBS”“家校互动”等网络平台,拉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放下教师的架子,以网友的身份参与网上交流、网上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借助这种活动,充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某种给学生造成的压抑感。同时在这种聊天交流的活动中,学生们敞开心扉,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平等、生动的交流中,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施加影响,促进学生的成长。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用露面就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隐私,这样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得到尽快治疗。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让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交流谈心,老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在校园网上开设“网络咨询”“心理测验”“心理训练”“趣味心理”等栏目,创设了一个立体的、无需面对却可畅所欲言的空间,不仅为学生,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教育平台。同时还开展心理测试和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的心理障碍,自我调节,消除困惑。

(三)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在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德育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教师一张嘴巴,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讨厌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互联网的出现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重大契机,各种信息都能及时时间在网络中反映出来。这样,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可不断补充教材内容、更新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在网络电子教室中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更好地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开展德育系列化教育实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大一重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二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大三、大四重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学校改革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内容,让主题教育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每学期各班举行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行上网收集材料并制作PPT,并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充分地发表个人见解,这种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有着传统班会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被教育者转变成参与者,学生能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主体性得到了保障。

五、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是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关注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意义,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握时代的脉搏,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和新阵地,为德育工作开展开创新局面。

作者:赵勇 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影视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一)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德育的核心,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信念根基。荧屏上的经典作品均是从理想信念出发,借助于人物的成长借古喻今激励我们的心灵。经典红色青春偶像剧《恰同学少年》描绘、蔡和森等人的教育与成长经历,浓墨渲染他们的人生理想、革命信仰,为我们营造了健康、向上、充满豪情的心灵偶像,类似作品还有《江姐》、《士兵突击》、《潜伏》、《建国大业》等。

(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点,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常见的革命主义题材作品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文本,还有众多的历史纪录片最终也将作品主旨升华到爱国主义层面。我们在仁人志士的牺牲奉献中、在探索强国之路的重重艰难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堪称经典的《复兴之路》《太行山上》《亮剑》等,一个个激情饱满的人物、一幕幕鲜活感人的场景,让更多的大学生铭记历史、不忘使命、勇拓未来。

(三)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形成集体主义精神才能更好的服务他人、社会,实现自我价值。那些服务人民、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人物已经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灵魂深处的楷模,像《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作品,铺以笔墨描述平凡的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克服自私主义,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

(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性格

艰苦奋斗是党的革命优良传统,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继承的不朽精神。在如今和平幸福的今天依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独特法宝。弘扬艰苦奋斗旋律的经典题材例如《焦裕禄》《创业》《孔繁森》等,再现不朽人物的伟大事迹,成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鲜活题材。“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爱奉献”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所作为。

二、利用影视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开设影视鉴赏课程

影视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时代活力、教育蕴意,并凭借其独特的直观性、生动性、吸引力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载体,为此,教育部特将电影课纳入高效课程体系当中。通过开展中外影视鉴赏课,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行为辨析力和判断力,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为此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影视教育机制,合理安排课程,培训专业的影视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鉴赏影视作品,深究影视作品所折射的社会现象。

(二)组织影视创作活动

这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的良好手段,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创造者的转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组织影视创作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和提供锻炼机会,提供电视台、电台等基础场地,积极鼓励影视创作团队的发展壮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省市的学生电影节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创作,有所创新。

(三)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建立影片资源库

建立影片资源库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影片的教育作用,为学生获取影视信息提供便利。传统的爱国主题电影、国内外商业大片、青春励志系列、各时代的经典作品等等,均有各自的创作主题和思想内涵,所以学校应建立影片资源库或者校内流媒体网站,既保障提供高质量的有益影片,又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寓教于乐,创造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引导的局面。

三、结语

通过上述本文的分析,笔者重点介绍了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德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利用影视文化加强大学生德育的现实途径,这对于更新德育手段、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深远意义。影视文化充满时代活力和教育意义,我们应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的德育价值,提升大学生的德育境界。

作者:孙玲 单位: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道德内涵

1.1忧国忧民,团结统一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悠久的精神传统。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包含了大量的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内容,到处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如有着众多传说的端午节,最早是为了驱邪避疫而设,而后成为纪念春秋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李白有诗云:“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表达了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忧国忧民、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讴歌与礼赞。再如清明前24小时的寒食节,据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因烧山而死的爱国忠臣介子推,便将这24小时定位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吃寒食、清明扫墓的风俗。另有中秋节、春节等无不饱含对故土和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1.2慎终追远,敬祖孝先的家庭道德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这24小时,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先烈,以表达对先祖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哀思与敬意。除清明以外,春节、中元节、腊八节等节日都与祭祖有关,体现了中国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慎终追远、热爱亲情与友情的道德情怀。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皆是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纷纷在佳节到来之时表达对长辈一年辛劳的尊敬与爱戴,更是孝敬父母的好时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概念的重视。另外,此后逐渐形成的儿童节、妇女节等,也体现了家庭道德中仁义孝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1.3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华民族根基稳固、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我国古时的农耕文明,起初的节日是依据季节和气候形成的节气来设定的,根据季节的交替和节日的轮流人们才能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活动,体现了古老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各种节日中也处处渗透了通过劳动来庆贺节日、表达愿望的美好情景。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相传这24小时,牛郎织女越过银河赶来相遇,这一历史悠远的古代爱情传说将自古以来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们通过彩线穿针以乞巧的方式,以劳动来表达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所有的这些节庆与民俗文化,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更成为激励一代代青年开拓进取、刚健有为的奠基。

1.4天人合一,贵和持中的和谐理念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初是按照阴历来设定的,根据自然节气在一年四季中客观有序、规律性的变化来设置相应的节日,体现了人们对太阳和月亮、土地和自然的敬畏,蕴含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各家各户仍旧会通过拜祭祖先,以求得追本溯源、全家团圆的夙愿。此外,各种传统节日中也无不体现着天地人和的思想。春节、元宵节意味着万物复苏,人们阖家团聚、观灯舞龙,庆贺新春的到来;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先、踏青郊游,在哀思与追忆中祈福纳祥;端午节寄托了人们对屈原赤子之心的敬畏,裹粽子、赛龙舟,以安度酷暑;更有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使人们互通情感、登高辞旧、庆贺丰收;而腊八、小年、除夕使人们淡忘严寒,沉浸在新一年的轮回之中,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和谐共融的理念。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功能

2.1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内容比比皆是,这些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德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当前,西方节日在我国受到大肆宣扬,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外来节日异常火爆,受到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追捧。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内心深处真正形成维系祖国、心系民族的自尊心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2.2是对大学生进行亲情与感恩教育的宝贵资源

“仁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其根本落脚点是孝悌,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推及到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中国传统节日重视人情伦理、重视家庭,人伦传统更是其核心内容。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重视对祖先的祭奠与礼拜,有利于大学生以此为契机,意识到而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感恩祖先和无数先烈为我们现今生活的奉献。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家成员提供了团聚和交流的机会,由此向大学生传授了孝亲敬老的传统习俗。

2.3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时机

因农耕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节日,使得春节、中秋节等节日都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相对照,传播了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思想,既是对劳动知识的传承,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励精图治、生生不息的具体体现。每一个节日,都表达了团结奋进,追求理想的共同主题。因此,传统节日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通过浓厚的节日氛围、寓意深厚的古老传说和节日映射出来的民族发展历程来教育大学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文化,树立崇高理想,并坚定为之奋斗的决心。

2.4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了众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这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端午、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们纷纷携亲人户外踏青,“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重阳节时逢秋高气爽,人们登高望远,直抒胸臆;中秋佳节,花好月圆,月满人归。种种一切皆体现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和”文化,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对于引导大学生兼容并包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地构建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德育功能的必要措施

3.1整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

3.1.1建立完善的节日档案整合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不能仅仅被看作国家和党中央的任务,更应该从基层做起。高校作为学术氛围浓厚的高等学府,其育人功能不言而喻,其对于全社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亦十分重要。为使大学生不再执迷于各种西方节日,转而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等国学资源,高校首先要在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本校独特的节日档案,在阐释中国各种传统节日深厚内涵的基础上,收集建校以来学校举行节日庆典的相关文字、视频、音像等资料,并适当配以本校校史校情等本土文化,建立完善的节日档案并在广大师生中大力推行,由此提高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如特殊校史般的节日档案也增强了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

3.1.2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生动具体、原汁原味、全民参与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需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传统节日并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民族永恒的生活方式,是青年学生需要理解并接受的内容。大学生之所以对众多传统节日表现得过于淡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只停留在浅薄的认识上。我国的很多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而不是如人们看到的那样单一、一成不变或冗乱。因此,高校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设计独特的传统节日文化标语,向大学生展示其独特的丰富蕴意,使大学生意识到,过节并不是单纯的放假,而是要通过回味文化来审视自身、陶冶情操。

3.1.3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大学精神相联系大学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的文化符号,被广大学子广为颂扬,其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极其重大的。同样,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亦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大学精神中,诸如爱国情怀、仁爱之心、自强不息等精神与传统节日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精神相一致。因此,在传统节日文化的庆祝与宣传中,加入大学生普遍认同的大学精神与文化符号,使传统节庆成为本校独特的庆典,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并内化传统节日所反映的道德需求。

3.2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建设

3.2.1重视及时课堂,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传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高校应重视及时课堂的作用,把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推动民族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等。在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公修课中加入传统节日的内容,通过教师的知识涉及与讲解,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相关知识之中,鼓励大学生多申报相关课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悟国学精髓,提升自身修养。

3.2.2开辟第二课堂,以深厚的节日氛围感染人除及时课堂外,高校应该不断丰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开拓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二课堂,并在其中充分运用课外文娱活动,把节日文化教育涵盖其中,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由来传说、蕴含哲理等内容,发起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活动设计、宣传与参与,将一个充满文艺科学气息、其乐融融、全民参与的节日展现在大学生面前。

3.3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的形式与载体

3.3.1充分发挥校园传播媒介的作用“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今天,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媒介对世界的选择和解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受到电子、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正因如此,我们更应通过新旧媒体的融合,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传统节日文化舆论宣传体系。通过校报、校刊、杂志、广播等旧媒体,将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常态化,并面向广大学生征稿,寻求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新理解,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可建立相应的电子杂志、电子交流平台、网络论坛,设计传统节日文化专栏,通过大学生的转载、分享等开展传统节日的传播。还要立足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完善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通过微信打造节日热线,用微博各类节日、节庆消息,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增强渗透力。

3.3.2注重吸收与融合各种新元素尊重传统并不等于死守陈旧观念,传统节日的弘扬需要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入新的元素,创新载体和形式。放眼望去,西方节日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是靠其新奇。因此,当前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在高校范围内着重开展特色鲜明的各种灯会、展览会,以及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民俗展示活动,借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开展实时交流,或者通过对传统节日背后传说的演绎,并加入富有正能量的现代气息,在传统节日中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元素和新内容,以高科技、现代化的方式展示在大学生面前,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滋养大学生品德的目的。

4结语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对于青年大学生这一处处洋溢着青春创造和强大传播力的群体,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应该从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沉疴宿疾和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中解放出来,寻求能够为大学生带来道德洗礼和思想引导的新元素。在当前光怪陆离的社会发展中,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现代化大学里,传统节日理应成为大学文化传播与沉淀的基石。因此,高校应在宣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将各种现代气息与常态化的价值观加以揉合,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用不尽的道德精华与文化瑰宝,并自觉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作者:于洋 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红色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时代价值

尽管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但由于其特定的精神内涵与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题与任务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红色文化对于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仍然有时代价值。

(1)红色文化内涵的思想基础仍然是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

红色文化的红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我们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当前德育大学生的首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可以看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

(2)红色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所秉承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首先,红色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追求国家独立、富强、文明的政治价值观;其次,建立一个对外独立、对内自由民主平等的中国,也是红色文化蕴含的政治价值和目标;再次,爱国、奉献,勤劳、勇敢也是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完整论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其实就是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阶级和阶层的先进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以红色价值观为基础,并结合新的时代变化而扩展提升出来的。因此,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追求也是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在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3)红色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价值也是一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培育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水平高尚、崇尚民主、自由,法纪观念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首先,我们可以发挥红色文化中的理论引导功能,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我们可以发挥红色文化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导向价值,教育大学生志存高远,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再次,我们可以发挥红色文化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化功能,帮助大学生克服和抵御各种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侵蚀,努力成长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遵纪守法的人才。

二、运用红色文化成果,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策略

红色文化反映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阶层的先进政治理念、政治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取向和教育目标是相通的,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手段,综合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正能量作用。

(1)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要求,这要求高校要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活生生的个人形象及真实的革命遗存等,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红色文化引入教学当中,借助红色文化生动、直观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二是要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作用的发挥。具体来说,要注意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红色文化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坚持课内和课外育人相结合。三是专业课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课教师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课教学中,视具体的教学内容高潮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进去,以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2)强化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31.5%,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4%。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较大的群体,占比23.8%。②另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报告披露,63%的大学生将互联网视作最为信任的信息来源。③可以看出,互联网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手段,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红色文化教育实效,非常有必要。首先,政府和社会要通过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减少网络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歪曲中共党史、军史,污蔑革命先辈的各种有害言论,对各种有害言论进行引导、揭露与批判,让社会公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认清其真面目,认清其观点的实质与危害;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通过建设各种红色网站、理论频道,加强对网络论坛的介入,旗帜鲜明地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灌输,多给大学生传播正能量。其次,各高校也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创新红色资源教育模式。如针对大学生喜欢从各互联网站获取信息的习惯,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建设红色文化专题网站,为他们提供各种红色文化的信息和资源;又如辅导员、团委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班级QQ群、班级微博、班级微信群等平台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

(3)加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全员育人的原则,广义上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本文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从狭义上理解,即高校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党团机构工作人员、辅导员队伍,还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教师作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的信仰与坚持,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学习效果。首先,从事红色文化教育的老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遵守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其次,这些老师必须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历程有比较的了解,从而从中读出中国共产党人为首的中国各革命阶级、阶层为求得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力量;再次,这些老师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艺术。

三、总结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方面,要认真做好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选聘配备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加大对在岗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体系,尤其是要让他们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培训时可以请一些国内知名的红色研究方面的专家或一些长期从事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老教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来开阔教师的视野,若有条件,还要多组织这些老师去红色教育教学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另外,学校还要视当地的红色资源分布情况,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红色资源的科学研究,提高他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作者:陈大元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创新性研究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评价的问题

1.重视文化素质,轻视思想道德培养德育应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独立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和在心理上能有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将德育知识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获得对德育的彻底理解和真情实感,使德育内容由内而外地成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更应该大力促进学生自我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如今在很多高校,作为评价学生学习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德育考核,主要测试的是学生的德育理论成果,却轻视了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的个人道德表现;以一纸单纯的考试成绩为参考,仅简单地观察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情况,却不考察德育课考核结果的好坏;还有的只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来决定学生是否应该在德育课得高分等。如此行事,最终导致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两种考核的隔离,从而分裂了德育考核体系的完整性。

2.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高校的德育评价方法主要有:等级评定法、加减分评定法、综合测评法,等等,这些都是考核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其特点显而易见,具有可量化、易被学生接受、导向性明显等优势,可是其优势却不见得大于劣势。这类评价方法往往过于侧重学生的知和行,没有过多在意学生的民意,太强调他律,没有看重评价对象的自律。还有就是,此类评价方法正常来说会在每学期的期末开展一次,由于评价周期长,无法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做出及时评价,不能使经常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紧密结合。此类评价方法只是把目光放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结果上,在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太侧重评价的总结,忽视了评价的形成,未能把教育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每个学期评价工作得出的结果也不能快速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不能更地认识自我的优缺点,没有明确的对未来的努力方向。

3.重视成绩,轻视能力和态度

一些高校特别喜欢将评价的结果与奖学金等奖惩机制相结合,把德育考核的框架建立在评优评奖之上,导致一些大学生过分看重德育考核的分数,仅仅为了一个好看的数字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具体作用。这扭曲了德育评价本身的意义,与素质教育本身也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德育评价的结果,学校往往采用公布分数、排名次等方法,处理方式过于草率,也难以发挥德育评价的教育导向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4.重视现实,轻视发展潜能

我国高校教育中虽然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缺乏创新。面对性格迥异的各种学生,学校还是以简单粗暴的教师板书学生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德育教学的内容也不能登大雅之堂,教学环境可以说是十分单调乏味。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在面对道德教育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逆反心理。

二、关于大学生德育评价的创新

1.强调个性发展

澳大利亚一所小学每天学生点名就像做游戏一样,教师不仅要求大家随意答“到”,还有一个“苛刻”的要求,就是每个人不能和前面一个的回答一样,于是,哼唷哟嗨呵哈吧啦,鸡鸣狗吠狼嚎等等各种奇葩的答“到”方式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们感到无比的有趣。小学尚且做到如此,那么无论是在德育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一样,当代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当代学者王元化先生认为,当年之所以意义深重,是因为其较大成就不是提出了科学和民主,而是其张扬了个性解放的大旗,挑战了中国儒家传统轻视个性的信念,引发了民族的觉醒。

2.综合考评大学生德育考核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的一条途径

考核不单单包括对大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评价,还含有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评价。德育理论考试的分数,这个简单的数字已经不足以作为衡量大学生的标准,我国高校还必须增设学生在校期间担任的干部、参加过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分项目。在对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考核时,如果高校一直采用定性思维,那么大学生的创意也无法得到一定的发挥。所以要求高校逐渐转变观念,更多地由定性评价转到定量评价,一改往日对个人进行印象的主观定性评价,而侧重从多方位、多角度定量地评价学生。德育的综合评价对个人和学校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并为高等教育的评价提供了依据,综合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认可,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3.提供导向作为大学生德育考核的一个重要功能

导向作用是指让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充满正能量。学校在对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中,若想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作用,就不得不重视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可以尝试着每天自我反省或者每天要求自己做到一些正确的事情,比如:教师每天进教室之前可以先检查卫生,若发现教室存在垃圾,可以自己先把垃圾捡起来或扫进垃圾桶里,然后以及时视角来告诫学生应该爱护环境。所以,教师在提供导向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进行激励激励

在德育考核中同样也是鼓励学生的重要方法。在心理学中,激励又被称为期望理论,就是指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它往往等于目标价值与期望概率之积。道德教育是使大学生拥有正确行为规范的准则,所以其考核与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学生干部竞选、就业推荐等方面密不可分,牵连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大学生对德育的学习。我国高校应当科学而严格地进行德育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依据,对于评价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资鼓励,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评价结果一旦公布,在德育这门课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会有所成就,便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而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也将激励自己迎头赶上。如此一来,整个学校集体也将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激励的手段也不局限于奖学金等利益关系,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正面教材,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进行启迪。在平常的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影视资料等为学生展现出一些激励人们不断成长的真实事例。比如:学校可以在每周五快放双休假的时候定时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节目,每次播放不同的获奖人物,每次播放的主题都与人物相关,并且每次都要求更换新的主张。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电视节目中,学生可以亲切地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下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中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终身受益的知识。

5.知行统一大学生德育评价的各种形式

应该统一组织,相互联系,协调互补,科学管理,避免知行脱节,充分体现德育评价的本质。同时大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是对各种评价结果的整合,知行统一,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德育评价的发展。德育是要将教育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效果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知、情、意、行反映出来,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要听其言,观其行,学生的德育评价成绩,要与学生的平时表现联系起来,比如“政治理论学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社会实践勤奋节俭”等,在结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此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建设。

作者:徐璐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待他人冷漠自私,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的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不是以自己为本。因此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之一即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冷漠自私,事事以个人为中心,从不关心他人利益,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在别人碰到困难时不屑一顾,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说,反而冷嘲热讽。与人交往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能对自己产生直接的利益,而不是考虑建立长久的友谊和信任,鼠目寸光。碰到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时根本不考虑他人,纯粹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典型的社会动物,在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情况下,不尊重不关心他人,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必然遭到其他人群的厌恶和反对,从而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也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重重障碍。

(二)对待自己畏难怯懦,不思进取,自抛自弃

人文主义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个人的发展,因此强调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个人精神。人生活在世界上,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困难和逆境的出现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个人存在于社会上的价值,实际上很大程度是通过不断地克服产生的种种困难而实现的。因此,要保障个人的顺利成长,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类共有的美德。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环境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碰到其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时,畏难情绪严重,不敢面对自己遭遇的挫折,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因为暂时的困难而不思进取,自抛自弃。在大学期间,假如不能养成对自己的必要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有很大的发展,遑论较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了,而更有可能成为被人同情甚至鄙视的可怜虫。

(三)趋炎附势,蛮横霸道,缺乏平等精神

人文主义的支柱之一,是对平等精神的提倡。这也同之前所述的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一脉相承。缺少平等精神的人,是很难真正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缺少平等精神的社会,必然是强者通吃,弱者生存困难的弱肉强食的社会。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倡导平等精神意味着对自己周边的人至少在地位上应当做到基本上的一视同仁。但是很多大学生受等级制度的毒害严重,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的人卑躬屈膝、趋炎附势,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人则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蛮横霸道。假如这种行为和风气日益泛滥,社会就有可能倒退到等级制度的传统社会时代,这是与人文精神所代表的时展潮流格格不入的,也理所当然受到道德和舆论的指责和排斥,最终对这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自我放纵,生活习惯极差

人文主义关注的自我发展,除了之前讲过的自强不息之外,同样包括对自身发展也很重要的个人自律。只有在拥有严格的自律精神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抵挡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努力学习的过程之上。但是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校对其相对于中小学管理上的相对放松,以及缺少之前父母的严格督导,往往对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毫无抵抗能力,在生活上自我放纵。几乎在所有的大学里面,都可以看到某些酗酒闹事,甚至打架斗殴,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的学生的存在。大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知识,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些大学生自我放纵,毫无自律精神的行为,毫无疑问会极大地影响其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其自身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产生以上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

以上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既有如今社会大环境人文精神缺乏的因素,也和高校本身对大学生的德育建设的方式以及大学生自身对其重视不够密切相关。以下陈述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关心不够

因为各种量化标准的存在,高校最为重视的必然是能直接提高各项具体指标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某些关键考试的成绩,如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大学四六级通过率等等,相当多的高校甚至在招生的时候将这些成绩印刷在其宣传彩页上。当然,对这些量化指标的重视对高校的发展无疑极为重要。但作为培养学生发展的地方,高校同样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同样重要的学生个人良好品德的培养上。但是,学生的个人品德是难以量化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量度的,因此虽然高校都很重视德育建设的问题,但根本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事实上除了开设思想品德课之外,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关心远远不够。

(二)大学生自身对人文精神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认为其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自己的课程人物,最终能够顺利毕业,然后找到一份能安身立命的工作。而对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德育根本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受到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不仅不是自己品德上的缺陷,反而是自己提前适应社会的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事情。因此,对自己德育上的很多缺陷,如上述的自私冷漠、趋炎附势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自己缺乏自律放纵懦弱等不良品德也从社会上找到类似的榜样,处之泰然,认为进入大学毕业后的真实人生就应当是这样。只看到社会堕落腐化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三、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创新路径

针对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必须对大学生的德育进行某些方面的创新,以保障其能符合人文主义的时代潮流,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具体的创新路径如下所述。

(一)加强对社会上符合人文精神的事迹的宣传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因为其经常得到相应的不良事迹报道的信息。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及时步,应当是加强对社会上符合人文精神事迹的大力宣传。固然,我们的社会存在诬告助人为乐的好人的事实,但这种人同样受到社会的鄙视。大学生需要的是培养分辨动机不良的人的能力,而不是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冷漠自私。而且,社会上存在更多的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积蓄捐献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的好人,存在收留孤寡老人、遗弃儿童的善人,存在置生死于度外,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较高位置的英雄,存在不顾旁人的嘲笑和无数的失败,不屈不挠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家。总之,高校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上、各种宣传阵地上尤其是学校的学生网络上要占领德育建设的阵地,充分宣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正能量,是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的德育建设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建设

如上所述,目前仅仅通过开设思想品德课进行德育建设的方式明显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人文视角下德育建设的需要。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对待其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团队精神等人文情怀。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大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如组建各种学生很感兴趣的协会,组织各种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等。学校可以考虑将学生参加协会活动和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的频率、成绩以及具体表现纳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以实质性地增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德育建设的力度。使学生在同人交往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学生对自己自抛自弃、缺乏自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大学生信心的养成虽然最终是其自身的问题,但学校的适当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自抛自弃、自我放纵很大程度上是其得不到适当的关心和指导造成的。因此,学校应当特别关注某些行为和心理出现异常的学生,加强与这些学生的双向交流,并动员有条件的同学对其进行帮扶教育,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情况下,使大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德育建设有着本质上的提高。

作者:丛利红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红旗渠精神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当时林县人民建设红旗渠的真实情况。修建红旗渠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质条件贫乏,人民的吃住都很困难,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林县人民没有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物,而是依靠其自己的力量来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他们自备干粮,自带工具,吃野菜,住山洞,自己造炸药,自己烧石灰,在资金无法满足修建总干渠的需求时,抽调政府工作人员到全国各地承包工程,以此来解决资金不足。林县人民用这种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的坚韧不拔改造了自然,令“山河变向”,生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这是红旗渠精神的本质内容。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红旗渠的修建正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好例子。修建红旗渠是为了解决制约林县生存、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是为了让全县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红旗渠最终修建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谋利,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让群众共享发展的各种成果,这是修建红旗渠及做好各项事业的保障。

(三)科学发展,与时俱进

这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修建红旗渠不是像夸父逐日一样一味地蛮干,而是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经过无数次勘测、考证,最终定下了施工技术和设计标准,因此,修建红旗渠是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体现。同时,红旗渠精神又是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不是停滞的,而是不断创新向前发展的。林县人民在完成修建红旗渠这一“战太行”的伟业后,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迈着“出太行、富太行”的脚步大踏步前进,不断丰富发展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阔步前进,不断进取。

二、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进一步加强的需要:大学生中没有信仰、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的情况很突出,需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品质,加强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高校存在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当代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当前一些不好的摆阔、拼爹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重要任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道德观教育。红旗渠精神所倡导的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价值导向,突出对人民、国家、社会负责,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它倡导勇于拼搏、大公无私、平等有爱、团结互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学生中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弘扬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有力举措,有利于高校建立起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利于持续更新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有利于不断契合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西方庸俗、腐朽、有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在目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今天,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是误导,因此,需要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弘扬红旗区精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错误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养成自检、自省的习惯,坚决抵制腐朽的东西。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群众观的重塑

现代大学生中身为独生子女的较多,平时所受呵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行为做事时较为主观,多凭自由心性,甚至我行我素,不结合实际,冲动盲目。而红旗渠精神的本质是群众观,具体说来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科学的实践论、人民主体论。对正处于各种观念重塑期的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真正认识自我,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在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中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艰巨,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要付之于行动,要坚持发扬,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将红旗渠精神和德育教育二者形成合力,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将红旗渠精神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当代西方大学在德育教学中,非常注重环境育人的功效,我国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借鉴西方这一隐性的,不是一味说教的德育教学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校园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两手抓,突出文化氛围,注重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积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西方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能够培育他们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应用一切渠道广为宣传,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内网等传播渠道传播红旗渠故事,也可以建造红旗渠主题雕塑、红旗渠精神文化广场、文化墙体等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红旗渠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存在、处处彰显、处处影响广大学生,以红旗渠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红旗渠精神并进一步挖掘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弘扬精神文化的主要阵地,最为直接有效。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加入红旗渠精神讲解,特别是“两课”教学中更要充分弘扬红旗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两方面内容,一是要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关注热点、焦点,特别对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的迷茫,把脉,找准衔接点,将红旗渠精神所弘扬的主流文化、正能量灌输到学生思想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和研读枯燥的理论,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以采用学生试讲、焦点辩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三)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弘扬红旗渠精神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这也是红旗渠精神的应有之义,要组织大学生到农村、社区中从事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工作,了解群众,培养同群众的感情,同群众一起解决问题,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同时,要组织大学生到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等红旗渠精神发源地去实地考察学习,聆听红旗渠修建者现身说法,或者进行爬山、抬石头、砌墙等体验,让学生在及时线体验、品味并学习红旗渠精神。

作者:王伟玲单位:安阳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助教

大学生德育论文:思想政治理论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艰苦奋斗精神信念缺乏

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较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4开拓德育教育新载体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网络媒介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载体。高校德育教育可通过充分利用网络、电子传媒等媒介途径,拓展延安精神教育的传播介质,如建立与延安精神教育相关的网站,将典型的反映延安精神的素材(如纪录片、宣传书画、主题文章等)上传到网站上,并在网页上采取网络调查、评论、链接等方式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从而使延安精神教育接近、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杂志等各种大学生身边的媒介方式渲染延安精神氛围,通过潜移默化影响转变大学生所误解的“表象精神”、“空洞说教”思想。如此,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延安精神教育素材通过网络媒介的综合作用开拓大学生思想,以最终打造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阵地。

作者:周茂春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德育论文:儒家孝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沿着“孝德”的逻辑而逐步展开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均较为推崇孝德,“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主张。儒家所提倡的一系列道德,构建的一套道德体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不光是对中国乃至对中国周边邻国一体的整个“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其中儒家孝文化中所倡导的孝德更是整个儒家道德的一个核心。对于“孝”,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派的学者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诠释。《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在孟子看来,“孝”主要指的是“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也就是说遵循孝德,就是要让青壮年利用闲暇之日接受孝悌忠信的道德教育,在家里服侍父兄,在社会上事奉上司。东汉的许慎在其旷世著作《说文解字》中对“孝”是这样解释的:“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此外,《尔雅•释义》中对于“孝”的释义是“善父母为孝”。这也就是说,所谓孝,那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双亲,以一种善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在某种物质层面而言就是要将好的东西侍奉给自己的父母。由此可见,对于“孝”的释义,诸多名人志士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读,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尤其是以儒家学派的释义较为深刻,更具代表性。儒家文化中的“孝”在具体释义上,尽管看似纷繁复杂,但通过对其进行精心的梳理、归纳与概括:儒家孝文化中“孝”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也,也即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中的“赡养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传宗接代”等;表现在精神层面则是“敬爱父母”、“扬名显亲”、“葬祭以礼”。其中,在儒家孝文化看来,上述物质层面的孝与精神层面的孝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儒家孝文化中的精华。具体而论,在物质层面遵循孝德,及时就是要“赡养父母”。孔子及孟子均认为,孝的首义那就是作为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尽量满足父母日常吃穿等基本需求,奉养是孝德的一个重要核心。其二,作为子女,务必要做到“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儒家孝德中的一条较为重要的原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儒家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属于父母的遗体,不能使之受到毁坏和伤害。”再者就是“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儒家孝文化比较注重子女承孝道而繁衍后代的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章句上》)。在儒家看来,子女尽孝有一条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繁衍后代,如果未能完成这条职责,让父母的血脉中断,那就是一种大不孝。对于精神层面的“孝”而言,首先就是要“敬爱父母”,所谓“敬爱父母”,在孔子看来,“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层面真正做到敬爱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第二,作为子女,也不能安于现状而碌碌无为,要积极在事业上寻求发展与进步,做到“扬名显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此处所言的“立身”,其实质上“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创一番功德业绩,以显父母之荣耀,光宗耀祖,其价值仍归于‘孝’”。第三,在精神层面尽孝还体现在“葬祭以礼”。也即当父母去世时,作为子女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安葬,而且要根据相关习俗与礼节进行祭祀等。

二、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儒家孝文化基本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初步分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泽被长远。在当前形势下,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入分析与认识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炼儒家孝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儒家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大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发挥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意识责任与担当,历来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所备受推崇的,也是各个时代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托与深度期盼。责任与担当内容丰富,语义深远,有包括对人类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等等,担当亦如此。而儒家孝文化中所指的责任与担当主要是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例如古代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诗书继世长”“非耕即读”等等重在教育子女要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则强调不但要让父母能够较为舒适地养老、主动赡养父母之外,还要让父母心境安宁,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操心,如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也是一种对父母负责的体现。而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正如所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说明作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当代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等由于父母长期的娇宠,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对家庭责任淡薄,缺乏责任与担当意识;对父母更是缺乏一定的责任,很少能够做到为父母分忧,而对于自身更是放任自流,痴迷网游、熬夜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大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引入则刚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儒家孝文化中相关责任意识的熏染,可以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同时,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大学生对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庭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可以进一步升华与转化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从而促使大学生真正、地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

2、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儒家孝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恩意蕴。孝与感恩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优良基因,可谓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儒家孝文化十分推崇“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推恩及人”等,如上文所论述的,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奉养及其他生活上的满足与给养等均是从物质层面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对父母的敬爱与陪伴,对父母逝世后的“送终”“守灵”以及根据相关习俗,运用一定的礼节进行祭祀等则是通过一种精神上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馈。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剧,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其中有些不良思想开始往大学生群体渗透,少数大学生由于放松警惕抑或是自身分辨素质还不够成熟,往往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蛊惑。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者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不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对感恩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感恩意识付诸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上。但是根据有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意识、对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对自然的赐予和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的感恩意识水平还有待提高。”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而被社会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屡见不鲜,诚然,其中有一定的媒体炒作意味,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而儒家孝文化这块德育“土壤”里恰好拥有感恩的“沃土”。将儒家孝文化中所蕴含的感恩意识,运用到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与理解感恩,树立感恩意识,最终将感恩自觉的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在儒家孝文化中,认识感恩、树立感恩、践行感恩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儒家孝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儒家孝文化从另一个视角而言,也可视为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这一道德伦理规范提倡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和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儒家孝文化中充满了对孝道的教化以及对孝道外延的扩展而形成博爱的思想。这些博爱与孝道敬畏的思想,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也构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这种孝文化的滋养下,家庭伦理规范能够得到良好的遵从,家庭更加和睦,亲子关系能够得到良性的互动,而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个性品德的形成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大胆借鉴儒家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构建与巩固良好的家庭伦理规范,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大学生可以学会礼谦恭让、尊老爱幼、诚信守义等良好的品行;与此同时,在也可以逐步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律等良好的人格。

作者:敬丹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后勤环境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多年的积极探索,后勤在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障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24小时”、“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品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

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二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品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

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

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作者:韦红教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的方式

能够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常常使用,对研究目的的达到有直接和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自己优势,取张家口学院本科、专科学生各100人左右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具体涉及: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对体育课的认识、体育课是否能够对道德品质起到作用及体育授课教师是否进行过德育渗透教学等。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经过研究讨论,初步有了一些解决建议。

2访谈法对个别具有代表性学生进行访谈式调查

这些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在选取时带有一定目的性,比如特别惧怕体育课程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喜欢而自己专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体育课成绩和其他科成绩均十分的学生等。在学生选取上也注意到了男生和女生选择,尽量能够使访谈对象能够代表一部分同类型学生。在访谈方式上,不能正襟危坐,容易给调查对象造成压力。所以在访谈时,一般在课间或其他休闲时间,一般不用笔本进行细致提问和记录,这样就给访谈结果记录带来一些困难,为了保障学生访谈内容能够尽快真实地记录下来,访谈问题一般简单和直接,并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问题进行多次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记录,从而达到了访谈调查目的。

3教育实验法

在初步进行了本课题的一些调查后,笔者开展了一些教育实验活动。有了一定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后,有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建议和想法能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预期作用,能不能够通过实践的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同时又在德育的影响下带动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有所体现。笔者利用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堂进行了一些实验,将一些有效和积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记录,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结果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通过调查问卷

将问卷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整合,大项结果统计如下: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学生,样本选取的对象从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大致相似,爱好比例上也无大区别,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育和德育的关系中也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体育课是有用的,但是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和性格的影响上看基本处于无伤大雅状态,没有发挥体育课德育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中也基本上着手于实践动手方面,对德育并没有加以应有重视。

1.2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访谈记录1:对象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访谈对象是一位女生,每每到体育课参加运动的态度不甚积极,总以各种身体不适的理由缺席,身体瘦弱,眼神迷离。对问题往往回避,觉得体育课对她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对品德更加没什么影响。访谈记录2:对象为对体育课无特别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女生,体育课参加程度一般,偶尔以身体问题缺席上课。体育课对她而言是一门必须要拿到学分的课,但是课程分数高低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毕业拿学位就够了。体育课不会影响道德形成,只是身体健康的问题。访谈记录3:对象为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男生,体育课程参加积极,从未缺课,而且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大多会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成绩突出,专业课成绩一般。访谈过程中眉飞色舞,围绕体育内容的话题多样,能够看出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体育课程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让人培养进取、坚持的生活态度,更能注重团体协作。从选取访谈记录中可见,这些学生能够基本代表一部分学生态度,其中访谈记录1和3的特征学生数量都不多,说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的必经途径而已,具体说到能不能够影响到性格形成,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更谈不上了。

1.3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

笔者在拿到调查结果后,经过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专项体育班级,进行了德育渗透的教育实验,在此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笔者在羽毛球专项体育课程中选取了两个班,实验班着重渗透了机智、灵活、拼搏、协作、团队、守法等意识。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手段,不仅介绍具体的羽毛球的运动知识,而且让大家观摩著名比赛、分析比赛背景和运动员的积极品质,讲解违规违纪行为,让学生们地了解运动的本质和目的。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摒弃了单纯的模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单个辅导,尽量地深入他们的性格内心,找出需要改变或提高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课后还让学生们写一写、说一说上课的感受、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直接地把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在一段实验时间后,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班级的学生上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按时上下课,请假人数大大减少,完成基本项目的各项技能更加熟练,分析态势和问题的果断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并且乐于与人分享、乐于协助他人,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

三.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的环境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容易为客观不特定的因素所影响。相较于那些在课堂上主要依靠听、读、写的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和态度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反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拼搏竞争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在体育锻炼提高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轻易不言败的意志;在了解运动规则制度的过程中了解规范的公正、诚实的意义;在集体配合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协作的功效等等。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优良比赛成绩,还要将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品质融入其中,让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升华。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而有重点的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获得最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一定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过程中的德育进行规划。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大而空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比如,将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遵纪守法等等教育目标列出,一堂课的哪些方面可以涉及哪些品质的培养,要用一些特别方式让学生向着这些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依照传统,只将时间和授课内容排列,还要讲训练、项目、时间和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有这样科学的目标前提下,来设计和制定行动方案,保障在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道德教育,培养了积极正确的品格。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什么样的德育效果,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都应该有所考虑。要采取那些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方式,地完成体育教学。

2注重课堂的教学

首先要有良好的授课环境,寓情于教,形成良好的课风;其次要挖掘出每次课的德育侧重点,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再次,一定要组织好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仪表和言行。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庄重严肃,同时也要体现出健康和朝气蓬勃。其次,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出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有序布置场地和器材,指导学生收拾和整理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纪律的集体观以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比赛及各种活动

除了课堂体育教学,学校往往还会开展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和比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张家口学院传统的冬季长跑活动,学生往往认为长跑枯燥而且费力,缺乏技术性和趣味性,抵触心理较高。教师要在进行长跑之前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渗透教育,告知学生长跑目的不仅是训练耐久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坚韧品质,手段上可以用一些真实实例,也可以以亲身感受来对学生进行鼓励。该校学生男女比例上,女生要多一些,针对女生,要更加细致地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将长跑困难视为对自己的挑战,不要过多地强调成绩好坏、名次取得,只要坚持完成,就是胜利。比赛中,利用机会进行挫折教育,正确面对胜利和失败,培养学生心态调节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失败是为了成功,失败只是一次比赛,而不是精神和人生失败。帮助学生培养豁达的心理素质和永不服输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比赛可以加深学生对规范规则的认识。竞争是在合理规则下竞争,成败是在公平竞争下的成绩表现,所有人的机会和风险都是均等的。用不道德手段取得胜利是“胜之不武”,违背了公平竞争体育竞赛宗旨,也违背了社会道德纪律。另外,体育比赛还可以在运动员之间频繁合作中培养集体协作意识,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人与人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够取得成功。

作者:李少聪崔佳单位:张家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