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执行力行政管理论文

一、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重要作用

(一)执行力的提高有助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高校要想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同时需要团队有较强的执行力。如果高校行政管理不考虑执行力问题,所制定出的发展战略措施都将失去真正的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校发展迅速,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要想长期保持自身高效的发展以及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战略之外,能够将战略有效执行下去也是成功的关键,也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因此说,执行力的提高是学校战略实施的关键。

(二)提高执行力是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高效的行政效能是每一所学校都在不断摸索和思考的问题,而行政效能发挥的关键又落在了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上,高效的执行力需要高校行政部门之间能够协同一致、互相配合将政策措施落实到实践中去,倘若执行力表现不到位,即会导致执行上出现较大的偏差,偏离预期效果。由此可见,执行力的实施情况既关系到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与战略措施的实现,又关系到高校整体战略布局的开展,只有高校保持较强的执行力,才能够保障高校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其中外因主要是国家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法规等;内因主要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与方法和管理机构等。本文主要从影响高校行政管理的内因进行阐述。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战略目标的执行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认真,对工作不重视,都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执行情况,导致高校既定工作目标无法更好的实现,对高校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制度、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

有效的监督是严格贯彻执行力的根本保障,日常的工作中,很多标准的制定堪称,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内因就是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监管的力度不够,让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样走调,让制度、政策停留于纸上、嘴上、墙上,形同虚设,导致执行力丧失,让工作失去效力。

(三)各部门之间不能通力协作导致执行力下降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不是十分合理,管理层次较多且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这就使得工作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各部门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效率降低且职能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三、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对策

(一)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

执行力是高校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保障目标实现的动力和基础。不同部门之间需要执行的任务不同,但都需要执行力作为其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核心动力。加强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自身管理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利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对此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认识,并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重视高度。

(二)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并保障其规范化运行

制度和体系的建立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其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必须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适合本校发展,并能约束和指导员工工作的开展;其次,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第三,职责和奖惩分明,清晰易懂,便于实施;,领导者带头执行相关制度,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执行。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执行力

作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主体的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化能力,也就是具备一定的执行能力,才能保障行政管理组织的高效运行。首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素质,这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就要进行把关;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培养是提高其执行力的关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者。

(四)注重思想引领,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文化是高校工作人员在参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执行”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高校只有将战略定位、办学理念、价值观和执行力文化灌输到每个管理者心中,打造出具有相同执行力价值观和信念的管理团队,才能有效保障在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发挥整个团队的执行力。的执行力文化能够培育优良的执行习惯和执行理念,并能够不断地传承和提升,它发挥效力的途径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执行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高校应培养执行力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学校的行为规范。

(五)强化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

构建有效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有助于高校政策、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利于高校执行力的大幅提升。因此,高校应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各项工作细节,构建多方位、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各级、各层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政策制度,保障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有效开展。

作者:苏婉琳 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论文

1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意义

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心理和身体素质。作为一位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品德。由于每天都要面对各项比较繁琐的细小事务,只有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个人品德,才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好。由于要协调好学院的各项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灵活、乐观的心态,好能够具备良好的条理性,把工作按照主次、急缓归好类,各个应对,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态,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来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高负荷工作量,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和领导。另一方面,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足够的行政办公专业知识是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面对大量的信息,必须要经过由表及里、去伪纯真的分析才能安排和组织好某项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行政管理工作其实是一个沟通协调、与人交际的过程,为了能够减少各个部门的内耗和摩擦,行政管理人员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得各项任务能够在各个部门都切实的落实和贯彻。因此,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首先,护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队伍建设不够先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要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行政管理工作也要破除原来的陈旧观念,目前的管理理念还维持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无法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人员的素质方面,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护理学院都在努力吸收各方面的人才,但是就现状来说,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还相对偏低,无法满足要求。其次,行政管理人员的进步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在高校当中,科研和教学任务完成比较出色的老师们往往会得到学生和社会更多的认可,而不参与科研、教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一些偏见和轻视,并且由于对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他们的工资待遇也无法和承担较多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教师们相比,这大大的损害了行政管理者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意识。另外,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目前的行政管理者们还是靠大量的手工劳动来完成管理任务,这极大的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相比于教学岗位的员工,在高校护理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员工往往不会具有太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他们的管理方法一般靠前辈的指导和自身经验的积累,由于缺少专门的培训和先进的知识技能的支撑,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宁愿凭着落后的经验来进行管理,也不愿学习甚至拒绝学习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和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甚至对高校护理学院的长期发展、护理人才的培养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行政管理者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行政管理者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在工作和与人交往中坚持原则,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来完成,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要认真的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成为具有伟大追求的行政管理人员。

(2)要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完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完善和充实学习。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的案例数不胜数,如何尽可能少的出现这类问题,就需要行政管理这门时刻的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不足,立刻学习和补充,不断的提升自我。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反复的学习和补充、丰富阅历和见识,才能提高行政管理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

只有通过树立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使高校护理学院的运转更加流畅和健康。与此同时,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提高,在高效运转着的外在环境中,行政管理者们也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当自身的素质达不到要求时,他们会自发的进行学习和补充,最终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大幅的提升。因此,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与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4)优化行政管理队伍素质结构,加强管理制度改革。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以实际为出发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辅助以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增加岗位的流动性,目的是让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合理调配和使用。

4结语

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对护理学院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护理学院的护理人才培养影响重大。而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速发展的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正急需大量具有专业素质和护理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提高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项对学校、对国家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作者:董婷婷 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各大高校中,行政管理体制对行政管理的权利范围没有足够的限制,在有些情况下,行政管理的权利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利,毕竟,高校的任何管理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权利不能被弱化,也就是说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够越权干涉教师的教学任务,影响教学人员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对行政管理的履行过于形式化,例如:在学校对相关方案进行决策时,大多是情况下以院长或者较高决策人的意见为准则,而忽略了少数学校代表的意见。这种情况都不利于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将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发展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校风、校纪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确保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部分学校中,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高校的领导潜意识里会认为学校的任何工作人员都能够胜任行政管理的工作,所以,他们在分配时也会随意分配,,导致行政管理岗位上没有专业素质足够高的人员进行管理,而且有些管理人员甚至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失去工作的兴趣,这样,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高校领导在选择行政管理人员时一定要注重专业素质以及相关业务能力的考查,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三)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不够合理

在各大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大多是遵从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不一定适应于高校。在这样的管理机构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而且在工作中他们的工作理念大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这种工作理念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必然不会有太好的工作结果的。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不够合理,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工作习惯,工作任务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导致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影响工作的进度。这种组织方式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高校的领导人员需要对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做一定的调整,方便行政管理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二、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途径

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该体制需要我们改革创新,才能达到时展的要求,才能造福一代代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和谐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一)改革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机制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确保高校学术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行政管理的权利范围与学术活动的冲突,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保障。在高校的管理机制中,行政管理机制应该与学术管理机制相结合,让其与学术管理机制互补协调的进行,才能真正达到设立行政管理机制的目的。另外,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中,管理人员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师生,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积极认真的参与到工作中,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也能够引导学生提升自己。

(二)转变高校行政管理的传统观念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为学校的领导服务的,同时它也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才能真正促进学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让师生感觉到学校的温馨,这才是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行政管理人员将观念转变,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三)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运用先进技术

在信息化的时代,先进的技术都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我们要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技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递到整个学校。另外,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网络技术为师生提供便捷,例如:可以在高校的官网中,设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教学任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让师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设立平台让学生反馈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些,并对其作出相应处理。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是信息化时代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新形势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需要我们创新改革,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

作者:刘胡敏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职业倦怠行政管理论文

1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1.1人际关系不良

高校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有不同的个体组成,人际关系构成十分的复杂。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与同事、学生以及领导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旦行政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他们就会选择封闭自己,远离他人,并且对一些集体活动等避而远之,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家庭成员不关心,总是以忙为借口,无故对家庭成员发脾气;二是与高校教师之间的误会不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某些利益的冲突,比如在职称评定时因为涉及到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切实利益导致行政人员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不断;三是与领导的关系协调处理不好。

1.2个人成绩感降低

行政人员成绩感降低主要表现为他们工作比较消极:一是行政人员厌倦管理现象,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出现消极心理,他们常常会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二是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工作疲于应付,导致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不重视,久而久之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价值出现了怀疑。

1.3身体呈现亚健康

根据山东省对本身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健康现状调查结果:约有70%的行政管理人员患有亚健康疾病,其中40以上行政管理人员出现慢性疾病的人数约占到总数的65%,由此可见在当前环境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亚健康现象的人数比较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却没有增加,结果造成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量比较大,强大的工作量导致他们身体出现了许多的不适。

2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负面效应

2.1职业倦怠降低高校的行政效率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对高校行政部门工作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行政人员迫于生活与工作的各方面压力,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不得不可以隐瞒自己的职业倦怠情绪,防止因为显性的负面情绪被高校的管理者所观察到,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正是由于行政人员出现职业倦怠情绪之后不能及时的向外界表达,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会更加严重,久而久之就会直接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2.2职业倦怠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首先由于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影响到教学工作效率。高校的教学活动计划需要通过行政管理人员向高校的管理者进行信息传递,如果行政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他们就会造成教学计划信息传递的不及时,最终影响教学工作效率;其次因职业倦怠引起的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的矛盾,容易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由于行政人员出现职业倦怠,他们的工作热情就会降低,进而导致行政人员缺乏服务意识,这样他们在与教师沟通中就会带有不理智的负面情绪,容易与教师发生口角争议,而发生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

2.3职业倦怠影响行政人员的身心健康

正如前面所述,高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容易造成行政管理人员出现亚健康,亚健康的出现严重损害了行政人员的生理健康,而生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将会影响到行政管理人员的日常生活。我们对行政人员的生活进行观察发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情绪容易被激化,时刻存在危机感,而且这种负面的情绪常常会带到家庭中,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

3缓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具体对策

3.1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多关心行政管理人员。任何人在作出相应的努力之后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因此高校的管理者要多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所做出的工作要及时进行表扬,并且要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心理咨询活动,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排压减压;其次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行政人员自身的调节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行政人员在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职业倦怠,反而会促进行政人员的自我发展,因此行政管理人员要懂得自我调节、学会控制情绪;行政管理人员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行政管理工作是一种职业,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炸炉规划,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该工作,确定自己适合该工作就要对其投入足够的工作激情。

3.2健全与完善行政管理队伍晋升和激励机制

首先为解决行政人员的个人利益问题,高校要建立与完善行政人员晋升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具体对策,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首先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方向,为其提供广阔的晋升平台。高校要将行政人员的职务晋升与专业水平晋升相结合,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多条晋升渠道,比如在行政人员职称评定方面可以设置单独序列,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制定有利于行政管理职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其次制定合理的激励评价体系。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比较低,薪酬待遇不高是引起高校行政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要从对行政人员的激励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激励评价标准,采取以定理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3.3建立健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评估机制

基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具有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积极地工作激情以及健康的心理。尤其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决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因此高校要重视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评估工作,对进入行政管理行业的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评估测试,保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综合素质。如果行政管理人员存在心理问题的,高校要积极的采取心理矫正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3.4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首先高校要积极改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要积极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重视对人为氛围的渲染,通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行政人员工作的环境舒适度;其次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不仅包括家庭生活环境,还包括学校的生活环境。优化学校的生活环境主要是从改善行政管理人员的办公用品的用度、在校伙食以及参与文体活动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学生热爱,从而激发他们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做出贡献的精神。在家庭方面的环境优化,主要是高校的管理者要通过党委、工会组织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家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家庭中的困难,对属于特困家庭的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同时高校管理者也要积极的协调行政管理人员的家庭矛盾,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家庭问题,进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程雪 贾函霏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1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摆脱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行政体系的运作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待遇、学历、职称偏低,流动性大

高校领域里一直存在着轻视管理工作的局面,行政管理队伍在高校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低位。一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待遇学历偏低,而形成管理队伍的不稳定;二是年轻的、学历和职称高的人员,认为行政工作没有前途而不愿从事管理工作;三是有些高校管理系列没有职称可评,有些即便是评了职称,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响应的待遇。这些都影响了管理队伍的积极性。

1.2业务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新形势下高校普遍把管理当作一般事务性工作,认为管理工作“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管理干部大部分是直接留校的高校毕业生,也有专业技术岗位转岗的,还有一些随调人员,成分复杂。这些人多数为非管理专业,有的不具备现代管理岗位的合理知识结构。学校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进修和提高上都缺乏有力措施,导致管理队伍整体业务素质长期不能得到提高。

1.3体制不健全,制度有待完善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由于高校改革的深入而愈发显得迫切。高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分开跑道运行”的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人员的用人机制仍旧僵化,管理人员的公开竞聘、聘期考核、合同管理等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考绩制度和酬薪体系也未建立起来。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职位职责划分不清,行政管理队伍机构臃肿,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偏低。

2优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实践策略

2.1重视管理工作,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管理是一种经济资源,要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思想,转变高校行政管理的观念,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开拓型管理转变,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教育、咨询、管理、服务的方向转变。重视和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积极引导管理人员在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引导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其次是转变选用管理干部观念,高校管理干部不仅要求他肯干,还要能干、会干,也就是要用“能”人,而不光只用“好”人。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开支,增加效益,管理干部队伍必须贯彻“精干”的原则。

2.2提高管理队伍政策待遇,稳定管理队伍

要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要在全校形成“管理就是一门科学,管理者也是人才”的共识。要人又管理能力的人自愿加入到管理队伍中来,切实关心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待遇,为稳定队伍的关键。新形势下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尤其是管理机构中的普通管理人员的待遇,应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从事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为行政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比如在评定职称、晋职晋级、住房分配等方面给予合理解决。

2.3加强岗位培训,强化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是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引导管理人员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要有计划地选拔一些有潜力的管理干部进修更高学历的学习,提高管理层次。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懂教育、善管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管理队伍。

2.4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坚持“职责明确、任务清楚、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原则,把职责落实到岗位上,从而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要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将工作绩效与晋级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奖罚分明。要能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能发挥全体人员的整体效能。

2.5推进高校聘任制和高校职员制

新形势下高效的职业化管理队伍,打破职务终身制,强化以岗定薪和按劳取酬,培养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可以职务得到晋升,待遇得到提高。真正把具有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的人员吸引到管理队伍中来,增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作者:杨元粮 李平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激励机制下行政管理论文

一、激励的概念及内涵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激励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或者说没有一个相对的概念。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将激励定义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而我国学者俞文钊在1987年就指出:所谓激励是指由于需要、愿望、兴趣、情感等内外刺激的作用,使劳动者始终处于一个持续的兴奋状态中。笔者比较认同熊川武教授在《学校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对“激励”的定义。他指出所谓激励就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也就是在管理工作中,从人的需要出发,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其工作动机,使其处于认知活跃、情绪兴奋、态度积极、意志努力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实现既定目标的目的。

二、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依据

长效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长期研究和追求的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建立长期有效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构建高效的管理平台,较大化地实现组织目标,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早在20世纪一些学者就对激励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1.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

波特—劳勒期望激励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莱曼•波特和爱德华•劳勒在1968年出版的《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来的。波特和劳勒认为,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受到精神的、物质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激励”的运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及工作责任心与兴趣。这种激励模式主要强调员工在努力工作后会得到“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两方面的报酬,外在的报酬主要指工资、地位、安全感等,而内在报酬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满足感。对行政人员进行激励,就必须满足其外在的物质需求,同时实现其内在价值。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双因素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的,赫茨伯格与他的同事对11个工商业机构的200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从事本项工作的成就大小、被认可度高低、工作本身是否具有创造性、责任感强弱和发展空间大小等因素有关;员工不满意与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任务、资源分配是否合理,人事政策是否恰当,报酬是否公平合理,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基本需求及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3.成就激励理论和公平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对成就需要做了大量研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划分,他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还有权力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成就需求。因此,要适当地给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同时,美国学者亚当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他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仅是受到工作任务难度高低或者是否机械重复操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一种公平心理的影响,如自己的付出与所得的比例,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差距,以及现在收入与过去收入的比较等方面,这些都构成影响员工工作激情的制约因素。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和管理者,其职能就是组织和管理高校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但是,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却不尽完善,直接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服务质量下降,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

1.工作量繁重,办事效率相对较低

随着高等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大,高校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从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和工作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较之以前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完成更多的工作内容。就其工作性质而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繁杂琐碎,具有单一性,专业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这样的工作内容和状态很容易使人高度紧张且心理压力较大,重复的工作程序,如“操作工”般机械的工作模式让长期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感到厌烦,导致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2.缺乏工作激情,服务意识比较淡薄

虽然目前普通高校都实行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但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难以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又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容易流于形式,必然挫伤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形成“干好干差都一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员工没有工作成就感和认可度。部分员工长期处于被动服从的工作状态中,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业成长方向,导致他们缺乏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严重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质量。

3.有限的晋升空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晋升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得到认可的一种激励制度,对有志于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员工而言,晋升的空间比薪酬的高低更具有激励效果。但是高校沿袭了传统“论资排辈”旧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利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常常给行政管理人员一错觉,总认为现在自己没有晋升是因为自己还年轻,资历还不够,等上级到了退休年龄自然就会轮到自己晋升。这造成了高校行政人员“守株待兔”的心理,导致“干好干差都一样”的心态,容易使得高校行政人员(尤其是公立高校)产生职业倦怠。

4.不合理的待遇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

职业声望和薪资待遇是衡量一个职业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在薪资待遇方面,高校行政人员与教师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结构相对固定,随着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向教学倾斜,行政人员在津贴方面不如教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这个群体中属于“经济弱势群体”。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与薪资方面的不平等,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不平衡感,打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激励的归因分析

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存在各种弊端,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上,高校人事制度陈旧,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一支为师生服务的团队,受传统绩效管理思想的影响,绩效管理常常流于形式,管理者往往将传统的绩效考核简单地等同于绩效管理,用定性的主观描述性语言来评定工作表现,考评结果也容易失真,难以得到行政人员的认同和信赖。

2.主观上,部分行政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就是服务型岗位,应具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面对一些烦琐的事务性工作,难以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目前行政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态度傲慢,且容易产生厌烦的工作情绪,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其后果直接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工作热情,严重制约高校管理机构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五、构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服务质量较低等各种问题,高校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寻求一条能够改变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必须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1.构建以“以人为本”为理念的新型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认为:“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辩证统一为原则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追求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和发挥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学会尊重人、团结人,做到管理识人,用好人才。高校管理更应该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激励机制的内涵中去,构建一个新型的激励机制。

2.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运用成就激励和目标激励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应该摒弃传统的用人制度,坚持引入企业的竞争机制,应该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用、责酬一致的原则,强化岗位管理,规范用人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公开考试和招聘,借鉴企业的人才引进方式,录用富有专业水平和管理知识的行政管理人员上岗。在用人过程中加强聘期考核和合同制度管理。此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一群“知识型”员工,除了物质激励外,更重要的是自我发展需要的激励,因此需要运用成就激励和目标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设定难度适中的工作目标,丰富工作内容,创造和给予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3.重视员工培训,完善员工的培训及晋升机制

每个人都应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高校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给予员工机会,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员工参与科研课题研究,鼓励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培训中提升自我,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促进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要建立一套集学历、能力、资历和道德等于一体的适合高校管理岗位特点的干部晋升机制,给予员工一定的目标刺激和行为激励,这比薪酬激励更具有激励意义。要不断加强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校行政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自信心。克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真正建立起具有长效性的激励机制。

4.灵活运用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是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考核方式,但是目前该机制存在的各种弊端亟待完善和改进。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工作性质、特点的差异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同时,以定性考核为主,结合定量考核的方法,加大考核结果的区分度和影响力,对行政人员的考核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挖掘其工作潜能,从而达到“多劳者多得,优效者优先晋升”的考核目的。

作者:兰石财 李秀锦 兰仙平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论文

一、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虽然说现行行政岗位晋升有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两种渠道,但是实际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行政岗位晋升一般需要满足特定的工作年限,需要按部就班层层晋级。另外,从性别隔离角度来讲,男性特征及其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得领导更加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重要或者关键职务,因而男性的晋升速度会远远快于同期入职的女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主要资本则是科研成果,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已充斥女性行政管理者的工作时间,所以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女性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争取。

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几乎承担了全部的重任,生儿育女、贤妻良母、孝敬老人等等,稍许不尽职尽责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简而言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迫使女性努力向其期望的形象发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繁琐的工作外加生活的重担,使得女性管理者无暇过多思考晋升发展,更何况这条道路对于女性而言走的并不是那么轻松。此外,招聘和筛选策略是传统机制所形成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它运用资格、生理条件帮助男性,鼓励优先录用男性,约束了高校女性管理者的发展。教育本来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途径,诸多的女性希望就业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谋求众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大到社会环境,小到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等都促使其不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进行学习和发展,而逐渐形成一些大众化的“女性职业”,严重影响到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前进与发展。

二、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职业发展的对策

(一)高校应该在女性行政管理者继续深造、职务评聘方面给予关注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必须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成优良的城邦”。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和增长速度急剧加快,从全球领域来看,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必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每一个员工,因为知识和能力不同,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的其他公益组织及个人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多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一些职业导航类课程,为女性行政管理者提供配套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造更多深造机会和求学领域,对其进行激励和帮助,帮助女性管理者梳理职业生涯规划,整体上提高女性行政管理者队伍,使其真正成为独立、自尊、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因为绝大多数女性进入的领域,仍是以为他人服务为主的辅助性行业,主流社会对于妇女进入传统的“男性职业”还是持排斥态度的。这一状况就导致女性多偏向选择服务类行业,并且处于低职位的职业性别隔离。所以,要解决女性未来发展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两性平等的法律法规。各个高校的相关部门,也应该根据国家大的指导方针,逐渐消除在评聘、晋升等方面的性别壁垒,要保障女性行政管理者的参与比例,使得众多基层人员也有更多的发言权,公平公正地评价他们在工作上取得的业绩。此外,对于长期奋战在基层岗位的女性行政人员,上级领导要不定期进行谈话沟通、心理疏导,协助其培养积极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当然,现实中也有诸多女性管理者本身期望值较低,秉持得过且过的态度,我们也需要尽量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自身需要努力奋斗

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在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领域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自信心和竞争力,从本质上来讲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所以作为一个女性行政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条件,提高自身职业发展技能,培养多重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同时,修炼高尚的品德、锻炼坚强的意志,增强抗压能力;勇于从固有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中脱离出来,谋求二者和谐健康发展。

(三)社会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观念,为女性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个女人应该知道和应该做的事情,能够增减丈夫和家庭福利的事情”。“男女平等”之大旗虽在“”时期已经被高高举起,但目前却依旧处于提倡阶段。国家颁布的诸多有关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为转变社会性别意识,提倡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为妇女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但目前,女性做家务仍被视为“分内”之事,要解决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冲突问题,使得家庭成为女性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还需要一如既往地努力。总而言之,高校的发展应该确保行政管理团队拥有较好品行和能力的高素质人员。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给相对弱势的女性行政管理者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报酬和职业前景。这就是说要把提高女性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放在首位,使她们有信心来从事这项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从社会和家庭层面对于她们的职业发展给予足够地支持和鼓励。

作者:杜晓艳 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1.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行政管理对民办高校十分重要,但是要想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建立健全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不少的行政人员都做出了努力。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中,往往由政府组织的参与。一旦要实施改革,而改革的重心一般都偏向学术方面,而行政管理制度并没有随之进行改革。这就使得行政管理跟不上学术改革的脚步,行政管理在实施的时候有很大的困难。此外,民办高校自身也更重视教育学习,行政管理的制度也不完整,主要以领导直接安排决定为主,而缺少民主性。

1.2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体系不完整,同时缺少科学性

虽然,不少专业人士都为高校中行政管理的完善做出了努力,但是其管理体系还是不完整,缺少民主性。另外,其管理缺少科学性。在民办高校中,领导一般都不太重视行政管理,只是象征性的进行应付工作。因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一般是参照公办高校中的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工作,没有考虑其行政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自身情况。很明显,民办高校的运行的特点明显和公办学校不同,民办高校讲求低投入、高质量。这就使得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投入少,这种态度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行政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运行的难度。

1.3民办高校中缺少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

在行政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行政管理管理的就是人、财、物等,同时行政管理也必须由人运行,因此行政管理离不开专业行政人员的参与。但是,现在很多民办高校并不重视行政管理,民办高校往往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方法上,并不愿花费太多的财力在行政管理人才上,这就使得在民办高校中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稀缺。同时,由于高校自身不重视,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大多思想落后,比较保守,并不符合现代高校行政管理的需要。另外,由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组织中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使得原有的人才一味的以老旧的概念进行工作,直接导致了行政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后果。因此民办高校中行政人才数量以及质量的缺乏是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一大问题。

1.4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中责任、关系混乱

由于行政管理在高校中不被重视,并且行政管理行业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这一系列的原因是的在行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人员明显不够。这一状况下,许多民办高校并没有选择招收行政工作人员,而是让原有的行政人员一人兼任多个职位。然而,行政管理是一项复杂程度高的工作,兼职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并且由于一人多职,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中工作人员关系错综复杂,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比较模糊不清。该现象明显限制了行政人员的发展,降低了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

2.改善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状况的措施

由于在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善民办高校中的行政管理状况是现代民办高校必须正视的。为此,许多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士都发表了自己关于改善行政管理的建议,经过整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2.1普及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困难的一大原因就是人们缺少对行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民办高校中,管理者更注重学术上的改革,而轻视行政管理。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行政管理的弊端。因此改善民办高校中行政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宣传行政工作的重要性,使得领导能够重视民办高校中的行政管理。然后,加大行政管理的投入,鼓励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精神和物质上同时满足行政人员的需要,让行政人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行政工作中。保障学术和行政管理一起发展。

2.2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的制度体系,寻找符合其自身特色的制度体系

由于民办高校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一味的引用公办高校中的管理体系是不科学的。现在民办高校中借用公办高校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要解决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就必须摒弃此行为,并讨论研究出最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行政管理制度。

2.3加强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并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心得管理理念

行政管理行业人才的不足是造成行政管理困难的直接原因。因此,如何加强行政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值得关注的。首先,学校应该加大招收专业行政人员的力度,并给与合理的工资报酬以吸收更多的专业人才。此外,最重要是加强在职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因为行政管理职位上的人往往都是工作了多年的人员,这些人由于多年都使用同样的管理制度和理念进行行政管理,并且其自身缺少学习,使得他们缺少新的、符合现代社会的行政管理概念。因此,民办高校必须经常组织在职人员进行统一学习,并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此外,对于在职行政人员的培训出了专业的讲座统一学习外,还应该引进一些新的技术和观念到实际工作中,鼓励行政人员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2.4明确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的责任与任务,并给与一定的奖惩

在民办高校中,一人多职位的现象不利于其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解决一人多职位的现象。首先,是引进大量专业人才。其次,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对于个人的职位任务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都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保障监督每个行政管理者都能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对于行政人员的工作情况,应该给与一定的奖惩,并让员工相互监督,保障员工更够得到个人发展。这一系列措施的采用,可以大大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3.总结

行政管理是民办高校管理中的一种,它不但保障了民办高校中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保障了民办高校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行政管理早民办高校中占有主导地位,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的配合。虽然现在许多民办高校中的行政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人们也在不断的建立健全其管理体系,加大行政管理的效果,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民办高校中的行政管理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作者:李钰星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青年女性行政管理论文

一、影响高校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因素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的终身职业经历。本文所涉及的职业生涯是狭义上的指一个人终其一生所有与工作或职业有关的经验和活动。研究生毕业的青年女性行政人员,正处于相对稳定的事业阶段,她们大多不再会选择换一份工作,而是谋求在现有岗位上的稳定和发展。然而现实状况也为她们的职业发展带来困境,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美好职业愿景与现实职业现状的冲突。青年女性选择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大多迎合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安全稳定但并不紧张激烈,同时,她们依然希望工作能够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当她们踌躇满志想在事业上大干一场时,发现现实工作并没有她们想象的轰轰烈烈,而是以简单重复,缺乏创造性,替代性强的日常业务工作为主。年轻气盛、急于表现、对自我有较高的期望值的她们,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这让她们容易在工作中磨灭了热情,甚至感到迷茫和苦闷。并且,工作中也时常遇到冲突,比如在关乎个人利益的人事部门,经常遇到因为教师对政策的误读或者其他的误解造成的对人事工作人员的不满,因此,人事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还要不时面对怒气冲冲的教师,做好安抚和解释,不免也给自己带来负面情绪。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善缺乏妥善处理冲突的经验,这时,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对工作产生倦怠。

(二)自身发展诉求与传统社会观念的冲突。当今,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不再满足于在家相夫教子,她们也希望能像男性一样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是,在以男性为主的社会中,人们大多认为男性天生具有管理才能,而对女性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虽然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拥有与男性同样的工作机会的同时,女性仍然被期待在养育孩子、操持家务上多一些付出。青年女性行政人员,正处于适婚年龄,选择组建家庭孕育孩子势必对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中断,进而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女性对自身的估量,成为女性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障碍。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高校制度设计的冲突。高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的管理体制一直以来制约了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甚至有人笑称“机关便是年轻人的坟墓”。虽然,高校一直提倡三支队伍(教学科研人员队伍、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教辅人员队伍)共同发展,但是在以教学科研水平衡量大学水平的社会导向下,学校仍然在政策导向、职称晋升、进修学习、工资福利、考核激励等方面向教学科研人员倾斜。高校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往往也紧张忙碌,而作为职场新人,她们中的大多数能够任劳任怨,干劲十足。然而,学校相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在对行政人员上显得缺乏认可和重视,现有考核制度又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员工的优劣等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她们的积极性,使得部分青年女性行政人员开始在工作中懈怠。另外,在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下,女性大多处于基层管理岗位,在职务晋升上竞争激烈,而职称晋升、工资福利方面又是不平等的待遇,导致她们容易在岗位上停滞不前。

(四)社会性别刻板意识与组织需求对青年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在大多数人们意识中,女性表现为“温柔、体贴、细心、善于合作”,而男性表现为“强壮、干练、统筹协调能力强”,更适合作为领导者,因此,在组织选取人才的时候,特别是职务晋升上,男性往往更受亲睐。事实也证明,目前高校女性中高层管理者的比例仍然很低。另一方面,女性“柔弱”的社会印象,更让组织者出于“怜香惜玉”的考虑,很多时候把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交给男性同事,而让女性承担较为简单的工作,这让女性失去了很多在工作中锻炼各项能力的机会,使得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高校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对策

(一)社会方面:首先,政府应倡导男女平等,通过各种传媒及教育媒介,向民众传播性别平等意识,化解社会对女性能力的误区,在社会各个适合女性胜任的领域应考虑女性的比例。其次,应加快促进家务社会化和现代化,同时,要倡导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家务,帮助青年女性从家务中解脱出来,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工作。

(二)组织方面:首先,高校应加强对青年女性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高校领导者应在了解青年女性员工的知识水平、专业兴趣、职业期望以及需要和激励的基础上,为青年女性员工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并及时做好绩效评估,并通过培训、轮岗、升迁等渠道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内外界因素的不断变化,及时给青年女性员工提供修改职业生涯计划的机会,以寻找最适合其发展的道路。其次,应加强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行政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就必须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因此,高校领导者应引导青年女性行政人员深化对工作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所做工作也能锻炼人、发展人,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使其热爱自己的工作,获取工作的动力。再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完善激励措施。高校应改革现有考核制度,使考核办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行政人员的工作成果,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薪酬奖励结合起来,奖勤罚懒,奖罚分明,促使员工向职业目标努力奋斗。,应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高校领导在决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建设高素质的青年女性管理者队伍,帮助青年女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竞争上岗、职务评聘和职称评审中,要保障女性的比例,使女性获取平等参与的机会。

(三)人员自身方面:高校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若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首先,应加强自我管理,提升人力资本。青年女性行政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停留于简单完成工作任务,还应用心积累工作经验,多思考改进和创新工作,不断培养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应加强学习,注重业务知识的更新。其次,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青年女性在进入职场之初,就应根据个人的学术资质、职业兴趣、事业期望、家庭等因素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首先要制订个人职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还要不时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正。再次,应做好家庭与工作的平衡。进入婚姻生活的青年女性行政管理人员要做好时间的管理,合理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事业和家庭分清次序。,应增强自我认同。有研究表明女性和男性的智力水平是相等的,他们的差异主要在于能力的特质而不在与能力的层度。因此,女性应增强对自我能力的认可,改变因传统家庭观念带来的束缚,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作者:王书勤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绩效行政管理论文

一、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行政管理中不同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分工不明确,职位不清晰,责任交叉等现象。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当某项工作出现问题时,就会相互推卸责任,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这就为绩效管理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绩效管理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即使得出了考核结果,许多工作人员认为不公平,就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反而不利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绩效考核的指标与目的不够清晰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绩效考核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或者说绩效考核的指标不能地适用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这就使得绩效考核难以达到公平公正的效果,违背了绩效管理的初衷。另外,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够明确,只是为了做做样子,绩效考核所得出的结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分析,更没有应用到行政管理的完善中去,这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变成了一种空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工作。

(三)绩效考核只注重奖惩而忽略的调节改善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所得出的结果,较大的作用就是奖励那些工作积极、工作成果较大的员工,同时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果差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然而,却并没有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弥补工作中的不足,这就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奖惩,当对于未来的工作改善并没有明显的作用,绩效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四)绩效考核缺乏可持续性绩效管理的作用是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改善工作。这就需要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仅要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管理效果,更要成为未来管理工作中的指导,在不断的考核与改善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然而,实际的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并未与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得绩效考核失去了可持续性,难以发挥其不断促进行政管理发展进步的作用。

二、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多个不同的岗位,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责任。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更能够在运用绩效管理时,方便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一旦岗位职责明确,行政管理人员就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进行绩效考核时,便能够更方便地根据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这不仅使得绩效考核实现公平公正,更能够通过考核结果直接地指出工作中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二)明晰绩效考核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是要反映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的行政管理工作,要进行保持,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要及时调节改正。而不能让绩效考核成为一种形式,失去其本质的作用。有了明确的考核目标,才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从而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绩效考核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为绩效考核工作提供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体现绩效管理的公平性。合理的考核标准,有利于反映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真实情况,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绩效指导与沟通,及时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调节绩效管理注重的不仅是工作的结果,同时也应当正确反映整个工作过程。因此,在高校行政管理期间,应当以绩效考核作为参考,及时地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绩效管理中,应当制定合理的沟通与指导制度,丰富沟通与指导的形式,使绩效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即时的沟通,对行政管理工作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从而使行政管理达到更佳的状态。

(四)完善绩效考核具体程序首先,要确立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在某一段时期内,行政管理工作开始之初,就应当制定这一阶段的绩效考核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结合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行政管理的同时,绩效管理并行,方便于随时发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其记录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作为最终考核结果的参考,另一方面则是避免该问题再次出现。另外,要鼓励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自我绩效管理,并接受高校全体人员的监督。最终,将平时的绩效考核成绩与最终的工作结果进行结合,得出的绩效考核成绩。

(五)合理分析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绩效考核结果是对过去行政管理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依据。因此,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当及时地进行分析,通过绩效考核,对行政管理工作作出正确的诊断,帮助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反思,并利用恰当的激励手段,督促行政管理人员不断进步,在未来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做出的表现。从而使绩效管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

作者:倪乐一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服务理念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特色

1.专业化服务模式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专业化服务模式。只有通过专业化人才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不必要的误差,使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各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应由多个岗位共同构成,且由专业化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2.范化的服务模式除了构建专业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之外,高校还要建立规范化服务,这是实现高质量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由于高校行政管理本身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为了有效地实施规范化服务管理模式,应根据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制度和程序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加强服务型行政管理。例如,实施人性化管理或将繁琐的流程尽量简单化,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将规范化服务模式应用于高校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3.尊重性服务模式构建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实施尊重性服务模式,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或者矛盾。首先,各个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章程,将尊重性服务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其次,在高校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用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构建行政管理的尊重性服务模式。,通过各种适时机制让尊重性服务模式得以展现。例如,由于行政管理涉及管理对象的基本权益,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给予管理对象一定解释的权利,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复查或复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避免矛盾或者纠纷的产生。

二、如何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1.有效地树立良好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原则直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模式中,在提高服务的过程中加强行政管理,将服务和管理内容充分结合在一起,树立良好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行政工作人员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将服务意识深入到行政管理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将服务当作首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另外,在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强制或命令式的工作指令,提倡主动的工作模式,以尊重师生利益为前提条件,以品质的服务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

2.积极组织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有充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才能有效地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通常以本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积极组织服务理念下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学习管理中的组织和策划沟通能力等,使行政工作的专业化操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行政工作人员应经常参加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或者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了解兄弟院校的行政管理优势。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进行行政工作方面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健全并完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以服务型管理为前提,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实施的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权。例如,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等,应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加强与师生间的沟通。通过实施民主决策权建立透明化制度,加强师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信任感。其次,建立部门服务制度,主要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要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进行。,建立并完善服务保障制度。让广大师生了解行政工作人员的职能,增强广大师生对行政工作人员的监督化管理,一旦行政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将根据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严肃处理,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有章可循,赏罚分明。

4.创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制度创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制度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对行政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定考核制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为核心,将服务水平及师生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有效地对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效率进行合理评价,以此提高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有利于专业化和规范化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有效地解决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打造新型服务理念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和谐稳定的发展。

作者:林力单位: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角色定位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高校当中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重要性分析

高校当中开展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产生主要是建立在高等院校产生之后,其属于一个历史性范畴的概念。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是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而同步进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目的是为了将学校教育目的真正实现,通过进行相关管理职能部门的设置,建立规章制度,采用适当的管理办法,真正组织协调,合理分配学校当中的资源。调动学校当中各个部门与单位的积极性,领导与引导高校师生共同发展。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层次及与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校在创办规模方面也放手阔步,不断进行体制调整与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此,可以说这种行政管理效率提升十分具有重要性,其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分为几个方面:及时,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属于学校竞争中的主要武器,更是学校提高管理效能的力量之源。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并承受了较大竞争压力。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当基于对社会需求的认知组织决策,快速反应。第二,行政管理效率是高校内部发展的“稳固器”。2l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高校只有坚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新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应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以及师资队伍的新面貌等等,必然要求更高效的行政管理工作与之相适应,以推动高校的发展。同时,高校还需要充足的办学经费,以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提升主要方法

1.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应当是行政管理人员,从职业定位以及功能职能与素养角度看,这些都应当是衡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效率的重要因素。高校当中组建一支具有高校行政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意义重大。因此应当做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角色定位,培养管理意识

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也是一样。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自身的职能以及组织架构属性进行角色定位,确定自己的身份与工作内容。高校当中行政管理人员只有成功的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才能够真正为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相反如果角色定位不,则会造成管理工作中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确定高校当中行政管理人员角色定位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1)管理角色,就就是管、理这两项内容在行政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性。(2)执行角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属于执行高校领导的行政命令以及相关的决策内容。(3)保护角色,这类觉得就是为高校当中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提供最基本的组织保障,并全力支持学校当中各项工作内容。

1.2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化发展

行政管理属于一门科学,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当逐步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专也资质的管理能力与技术,缺少专业性能力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必然会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相反则能够带领高校不断发展壮大。

1.3加强培训,提高行政管理从业人员综合能力

行政管理属于一门科学,因此行政管理理论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这种大环境需要高校进行培训,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之后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2.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不同环节的执行能力

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最终需要落实在执行能力上,因此,可以说执行能力是关系到高效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最重要载体。

2.1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体制

高等学校当中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比较完备的制度作为前提和保障,这也是行政管理工作落实下去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当从几个方极强注意:(1)不断强化行政管理工作职能责任,明确岗位。(2)形成监督管理与纠察机制,确保问责依据。(3)形成行之有效的问责管理机制,防止出现责任不清等情况的出现。(4)建立工作竞争机制。(5)形成行政管理奖罚机制体制。

2.2要加强对提高执行力的思想认识

行政执行是行政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贯彻政策和决策、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和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属于一个立体、动态的过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基于行政管理理论知识与相关的技术手段为前提,实事求是,紧跟时代脚步,以适应社会发展、改革需要为真正目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相关组织架构与部门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创新思路,推进改革与发展。形成一个高度默契,高校运行的统一体。

作者:王嘉玮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服务理念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特色

在通常情况下,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主要以“服务”为重要理念,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专业化服务模式

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专业化服务模式。只有通过专业化人才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不必要的误差,使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各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应由多个岗位共同构成,且由专业化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2规范化的服务模式

除了构建专业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之外,高校还要建立规范化服务,这是实现高质量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由于高校行政管理本身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为了有效地实施规范化服务管理模式,应根据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制度和程序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加强服务型行政管理。例如,实施人性化管理或将繁琐的流程尽量简单化,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将规范化服务模式应用于高校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3尊重性服务模式

构建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实施尊重性服务模式,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或者矛盾。首先,各个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章程,将尊重性服务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其次,在高校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用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构建行政管理的尊重性服务模式。,通过各种适时机制让尊重性服务模式得以展现。例如,由于行政管理涉及管理对象的基本权益,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给予管理对象一定解释的权利,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复查或复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避免矛盾或者纠纷的产生。

二如何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能够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针对如何有效地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有效地树立良好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

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原则直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模式中,在提高服务的过程中加强行政管理,将服务和管理内容充分结合在一起,树立良好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行政工作人员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将服务意识深入到行政管理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将服务当作首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另外,在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强制或命令式的工作指令,提倡主动的工作模式,以尊重师生利益为前提条件,以品质的服务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

2积极组织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只有充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才能有效地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通常以本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积极组织服务理念下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学习管理中的组织和策划沟通能力等,使行政工作的专业化操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行政工作人员应经常参加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或者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了解兄弟院校的行政管理优势。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进行行政工作方面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健全并完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以服务型管理为前提,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实施的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权。例如,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等,应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加强与师生间的沟通。通过实施民主决策权建立透明化制度,加强师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信任感。其次,建立部门服务制度,主要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要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进行。,建立并完善服务保障制度。让广大师生了解行政工作人员的职能,增强广大师生对行政工作人员的监督化管理,一旦行政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将根据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严肃处理,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有章可循,赏罚分明。

4创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制度

创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制度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对行政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定考核制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为核心,将服务水平及师生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有效地对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效率进行合理评价,以此提高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有利于专业化和规范化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有效地解决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打造新型服务理念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和谐稳定的发展。

作者:林力单位: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高校人员素质行政管理论文

一、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意义

1.适应新时期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办学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高校已进入了教改时期。面对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创新,进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只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只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高校的现代化进程。

2.更好地协调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校整体工作包括教研工作、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因此,要想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做好行政管理工作。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协调好高校各部门关系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集中高校各部门的力量,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高校实现培育人才的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3.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发展与变化给高校领导层的工作带来了压力,如何既能纵观高校改革发展的全局,又能抓好各项工作的细节,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层所面临的挑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深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学校内部事务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促进高校发展为己任,不断地从管理工作中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为高校领导出谋划策,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

1.现代化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效率低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应与时俱进。但是,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旧禁锢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致使其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开展工作,这就从根本上束缚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的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更新了行政部门的硬件设施,不仅为行政部门人员配备了计算机,还建立了校园网络。但是,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意识淡薄,尚未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会有力地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行政管理人员也不善于应用计算机来强化管理。长此以往,不仅浪费了高校的资源,还致使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变低,从而阻碍了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中发挥作用。

2.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致使行政管理人员待遇过于低下当前,高等教育院校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其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地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其收入与待遇也随之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忽视,致使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中也长期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其待遇要远远低于教研人员。这就致使高校中拥有较高学历或职称的科教人员不愿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学历都低于教研人员。

3.行政管理工作岗位设置以及管理缺乏科学性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学校与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形式。在此种体系下,各行政管理机构的重复设置致使管理工作发生重复,从而使岗位职责难以明确。久而久之,管理层次的不明确和重复性致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产生矛盾。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任用、管理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都是依照当前政府机构人员的编制建立的。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臃肿。近年来,随着该种体制弊端的日益暴露,高校开始进行相应的转变,实行聘用制度。但是,这样的聘用制度是建立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并没有对原来行政管理部门岗位设置等问题进行改变,也没有对行政管理人员能够被继续聘用等问题进行规定与执行。因此,这种形式上的改变无法解决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过于稳定,致使其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进而缺少相应的服务意识,无法将个人的思想与行动相统一,为高校的发展而服务。

4.过于注重个人的经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当前,在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其下属院校合并以扩大办学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将很多无法分配到教研岗位上的人员,集中分配到行政管理部门,这就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复杂,来自于不同岗位,具有不同专业学历背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缺少相关知识的培训,加上行政管理工作又相对比较复杂,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多,致使这些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按照个人以往的有限经验行事,很多时候缺少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缺乏现代管理意识与能力。由于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秩序流程规定,这就直接导致管理人员思想上变得懒惰。长期的墨守成规,使其人浮于事,对行政管理业务缺乏钻研的精神,这种守旧且懒惰的思想使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长期束缚于陈旧的管理理念中,以致于无法适应当前高校教改的实际需求。

三、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基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现状的分析,按照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必须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以满足当前高校教改的实际需求,推进高校现代化进程。

1.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的力度

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一个人的思想理念体现着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才能指导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具备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因此,高校要想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必须从思想工作抓起。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的力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从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政治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理念,将马克思主义下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地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从而实事求是地分析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调和高校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以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积极进取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2.努力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当前,随着高校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与发展,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在高校教育不断开放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这就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具备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提出新想法,以创新性的发展眼光为高校开拓出新局面,从而能够使高校更好地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3.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高校要想不断地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就必须使其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地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有目的地学习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从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提升自身知识结构素质的同时,能够明确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目的,从而深入师生之中,切实地体察“师生之情”,想师生之所想,为师生所需和学校发展所需而服务。同时,要不断地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情感,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而使其肩负起工作的职责,全心全意地为师生服务,进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4.为行政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再一次强有力地说明人的行为习性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熏染。因此,要想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必须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净化其工作的氛围,使其能够在不断提升自身政治思想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付诸于行动,并能够有效地规范其行为,为其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才能充分地挖掘出管理人员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的发展。

5.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

以激励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高校要立足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根据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体制,并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开透明性,使其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也要求高校要将考核机制的建立定位于“激励”的基础上,将考核结构与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根据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尽职尽责地服务好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在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相关体系的过程中,要提升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使其享受到与教研人员同样的薪资福利待遇,能够获得同样的培训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努力地参与到培训学习中,从而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素质、业务素质以及思想素质等。

作者:刘冷单位:吉林大学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体制改革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沿袭了传统的科层制特点,这样的管理方式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弊端和局限,加快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一)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不完善

高校与政府部门的职能有着较大的差别,高校是以学术研究和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但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往往限制了高校学术方面的发展。学校行政部门分管二级学院,对二级学院的相关工作下达指示,但对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又缺乏深入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官本位对学术领域的污染。

(二)行政管理体制内权力泛化

由于现行的高校内部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占据主要地位,这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严重失衡,很多学术权力在行政权力的制约下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行政管理过程中等级制度分明且分工细致,这是其优势所在,但其较强的扩张性、膨胀性和放射性很容易导致权力泛化的现象。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因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而被弱化,这导致了许多学术活动由于受到行政管理过多的干预而无法自由的进行,严重制约了高校整体竞争力。

(三)严格过程控制对教师科研及教学积极性构成不利影响

高校的职能是教育、科研和知识传播,这就使得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按照社会组织的科层化管理显然不可行,这就衍生出了一系列约束和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教师的量化管理。这种量化管理体制对教师的行为规则和活动空间形成了严重的制约,教师只有在框架内完成额定的任务才能得到职位晋升,这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以及学术腐败的问题,也不利于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最终使得高校核心竞争力低下,制约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面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构臃肿和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必须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行适当改革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二级学院管理体系

争取实现二级学院独立管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也就是将学校的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更多的独立主权。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实施对各学院的宏观管理。对于各学院内部具体事务,学校只起到督导的作用。

(二)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对其自身定位有较明确的认识。只有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性质、作用和职能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之后,才能逐渐摆脱自身的机关化倾向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其次,在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方面,也应一改往日拖沓的作风,在保障工作进程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责任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所需承担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避免发生工作事故后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

(三)为教师发展营造宽松的制度

环境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灵活、自主以及宽松的制度环境下工作。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充分考虑这一现状,坚持以人为本,在详细分析每一位教师特性的前提下实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学校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依据高校这一组织的社会特殊性,通过和谐校园的构建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

我国高校学术权力普遍偏弱,多受到行政权力的压制。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其学术研究能力,建立并完善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协调互补的高校管理系统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也是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要保障学术带头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真正的发言权。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管理

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改革过程中为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借助技术手段的升级和改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的创新。在协同办公、虚拟化办公和自动化办公盛行的今天,高校行政管理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将自动化办公系统和校内网结合使用,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会议精神的传达能在较短时间内同时送达各个部门。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变得有序、便捷和高效,也使得学校的行政管理更加透明,有效地避免了管理人员的以权谋私。

三、结束语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以及学校正常发展的需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行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并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达成各项预定目标才能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实现大学追求的各项社会职能。

作者:黎晶婷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