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设计施工项目管理论文

1我国电力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1我国电力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WTO,给我国的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发展模式:建管合一、工程监理与三方管理模式[3]。我国大多数的电力施工企业都是采用“建管合一”这种开发方式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发,项目投资人既是公司的股东,也负责项目的筹划、建设和运行,自己的项目自己管理,形成“投资人、项目负责人、承包商”三位合一的开发模式,施工企业不仅要履行企业法人的责任和义务,还要管理电力施工项目。工程监理的出现使电力施工项目的管理摆脱施工企业的束缚,由监理公司按照合同负责具体的施工事宜。

1.2我国电力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在电力设计及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之间配合的不够协调,财务部、业务部、物资部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管理,严重阻碍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工程监理虽然将施工项目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之下,但是由于监理单位资质不足等因素,往往导致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2电力设计及施工中的一般项目管理模式

2.1监理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项目采用的监理管理模式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监理对受业主委托的项目工程执行具体的管理事宜,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进行系统的管理。监理模式通过不断地自我发展,管理制度逐渐完善起来,在许多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监理管理模式是现代经济制度下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中应用最广泛的监管模式,这也促使我国的监理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在监理管理模式下的电力施工项目可以表述为的流程图。

2.2业主自建模式

在监理管理模式建立之前,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一般是以业主自建模式为主的,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管理团体由业主自发组建起来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业主自建模式就是业主全程对项目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由于项目管理机构是由业主临时组建的,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经验,再加上技能不熟练,很难对项目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工程的建设成本也很难控制,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在一些大型的项目工程建设中还会出现项目管理失控的情况。在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实行监理管理模式之后,业主自建模式一般只在项目工程的建设前期和辅助性的小工程以及附属的临时性工程建设中采用,业主自建模式已经渐渐地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取代。

2.3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也是我国目前在建筑市场中积极提倡和推广的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一般是在房地产的开发、大型市政基础建筑的项目建设中使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相对于业主自建模式以及监理模式,工程承包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工程总承包模式强调工程设计在整个建设项目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电力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方案的不断优化改进。与此同时,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有效的克服采购、施工和建设设计方面相互制约、相互脱节的矛盾,使工程项目的采购、设计和施工能够合理的衔接,保障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益。

2.4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在欧美等地使用较为广泛。该模式是指聘请专业的管理承包人员作为业主代表,对建设工程的项目定义、整体性规划和工程招标等问题进行全程的管理。这种模式下,业主只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大部分的项目工程管理工作都由项目承包方来做。项目承包方从项目建设初期便参与工作,从项目整体进行技术比较和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项目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为业主带来更多的利益。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由业主、承包方、施工方三方构成一定的合作关系。一般是业主与承包方、施工方分别签订合同,但承包方和施工方之间无需签订合同,项目管理承包方只代表业主进行电力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2.5快速轨道管理模式

快速轨道管理模式是美国人在1968年创建,针对传统管理模式研究发明的一种加快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进度的项目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由业主方委托专业的管理人员以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来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建设工程直接进行指挥,并对设计方案产生影响,以此来达到设计和施工的同步。在施工时采取快速轨道模式,从工程的最初建设阶段由业主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的设计,并且负责之后的项目建设施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保障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速度和运行成本。在快速轨道管理模式中,由管理方与各个承包方签合同,但对于承包方的建设资格预审、建设工程招标和签约等都必须对业主公开,且得到业主的认可才能生效,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障业主的切身利益。

3结语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着工程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只有创新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是非常繁杂的,只有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全程控制,并且加强对项目设计和施工的细节管理,做到物尽其用,才能真正达到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面对当前的管理模式,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社会的经济体制特点,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的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黄国聪 单位:广州市花都耀华供用电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中的信息化

【摘 要】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的信息化符合未来电力项目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助于提高相应管理和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设计的标准化,也有助于控制电力项目的成本和进度,值得在电力项目领域广泛应用推广。本文分析了电力项目管理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的信息化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项目 管理 设计 信息化

目前,多数电力管理仍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和设计模式,相关资料仍以纸质资料为主,虽然一些电力公司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但并没有有效提炼和合理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从而无法对有效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甚至无法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的信息化符合未来电力项目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 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1 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中的问题

在设计阶段,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但仅在基本设计中应用,没有进行归纳、整理和二次开发,应用率低下,在设计时仍需要重复大量工作。若项目所需数据资料较少,传统的管理和设计方式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电力项目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对电力工程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项目设计标准也随着改变,传统的管理和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的需求,因此电力公司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和设计模式。

1.2 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电力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将数据库与合同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化的合同管理,例如在投标前,进行调查准备时,将设计电力项目所需参数输入数据库,并设定相应字段,每个参数都由一个字段表示,根据特点关系关联表格,有助于提高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也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可以使用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或外包公司进行技术含量低的调查工作,由经验丰富、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核心设计工作。

在设计施工图纸和设备阶段,可有效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开发功能,根据公司需要开发相应功能,例如将设计项目分为标准化设计和特殊设计,如此便可利用标准化设计进行常规电力项目的规划设计,对特殊设计内容则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开发设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评价电力项目工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编制计算书,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且繁琐,为了确保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可充分发挥设计软件的作用,对具体项目进行优化设计。

2 电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其信息化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有助于提高设计前期调查工作的效率,为设计工作奠定基础。电力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大型项目数据和合同的管理,旨在为项目设计和扩展提供指导。

2.1 合同数据库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经不再仅仅是管理和储存数据,而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据管理模式。数据库的类型多种多样,从数据表格存储到海量数据库系统,都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现在的数据库软件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合同管理方面都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

电力项目主要应用数据库的合同管理和产生设计功能。建立数据库过程中,根据设计所需参数在数据库中设定相应字段,对每张表格进行相互关联,预留数据库查询和管理接口,由专业的软件公司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数据库中存放的主要是合同信息,包括合同设计资料数据、标准设计和特殊设计的划分标准和相关资料、设备采购相关信息,形成相应的合同管理数据库、设计标准数据库、采购设备数据库和工程数据库。

2.2 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功能,还需要管理数据库的专门系统。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管理的软件,旨在数据库的建设、利用、开发和维护,能够都统一控制和管理多个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并发控制。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基于数据模型建立的。用户通过该系统能够对数据库存储的信息进行访问,通过相应接口,用户可以使用和开发数据库,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进行日常维护,还可以在用户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不同时刻或同时的联系,从而访问或修改数据库。

2.3 采购系统

采购系统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分析不同厂商提供的电力设备信息规格、报价等参数,并高效地向电力企业反馈,而且采购系统能够不断更新厂商提供的设备参数,确保企业及时获取近期采购信息,有助于为企业和厂商搭建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

3 电力项目设计的信息化

3.1 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开发功能

计算机设计软件在电力工程和电力设备的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多数电力企业仅仅将计算机作为辅助设计工具,例如在设计施工图纸和电力设备时使用CAD软件,设计输电线路时利用PLS软件,并利用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电力设计是一项重要工作,设计人员借助辅助设计软件虽然能够完成设计任务,但设计效率低,设计周期长,而且在一些重复计算方面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影响了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CAD是一种的绘图和工程设计软件,在电力设计领域应用广泛,该软件具有丰富的编程接口和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对该电力设计软件进行分析、修改和优化,实现该软件的开发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其中的原理分析和辅助制图功能,能够使电力项目设计满足电力项目的施工标准、工艺和流程。

3.2 选型系统

在采购系统中,电力企业将厂商提供的参数设定为企业的物料编码,能够与企业标准相匹配,在设计时,选型系统根据计算参数,能够挑选出设计人员所需的物料编码供其选择,通过采购系统能够对设计中预采购的设备参数进行汇总,自动计算出电力项目预算,有助于控制成本,并提供降低成本的方案供设计人员选择。选型系统有助于降低选型难度,便于控制设备质量、项目造价和进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的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相应管理和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设计的标准化,也有助于控制电力项目的成本和进度,值得在电力项目领域广泛应用推广。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探讨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的创新性

摘 要:为了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就要不断地提高电力设计的质量,这就必须逐步转变创新管理模式和新方法。因此,我们就要对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加强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的创新性。

关键词: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创新性

1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方式不够规范

电力工程是一个牵涉范围较广、管理内容较多的系统性工程。当前,有很多的电力设计单位对电力设计的管理不够规范,并且没有建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所以有关的设计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方面手足无措。管理方式的不规范降低了电力设计管理的效率,并严重影响了最终的电力设计质量。在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中,尽管有建立规章管理制度,没有对这些制度进行有效检查和严格的监督的话,这些规章管理制度也只是一个表面工作,而不符合实际,这样也很难得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1.2 缺乏创新动力

在一个行业中想要不断发展和生存下去,创新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创新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我国电力行业一直都有很多稳定的客户,由于我国的电力行业拥有大量的稳定的客户,长时间的这种垄断行为,造成电力行业对市场变化的不关心,因此,我国的电力行业在管理方面缺乏创新的动力,从而导致了电力设计管理创新的步伐停滞不前。

1.3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增大

电力项目失败或终止都是属于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可能性,在电力项目的开发阶段、建设阶段和经营阶段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发生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1)人为因素。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2)环境因素。由于外部的环境复杂多变,有时会发生不利的状况。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投资体制的改革,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所以电力项目的风险在不断增大,这对于电力行业的质量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1.4 设计人员创新意识不高

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直接决定于电力设计的质量,并且关系到设计人员在电力设计行业中的表现情况。由于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高,从而导致电力设计在管理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良好的创新意识可以激发设计人员的创造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让他们在设计上充满着正能量;反之亦然,给电力设计的质量也带来负面的影响。

2 增强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创新性的措施

2.1 建立电力企业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是由电力企业负责。为了增强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创新性,可以通过研究适合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和扁平化发展,而且给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基础。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要时刻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不仅能完善公司法人的治理方式,还能促使电力企业管理的发展科学化与规范化。

2.2 加强技术创新

电力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由于现今市场环境的竞争激烈,传统的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顺应市场的发展潮流。加强技术创新的措施:(1)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力设计的信息化管理,以便提高管理效率。(2)加快技术的创新改造,市场就像生存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只有加快技术的改造升级,才能促进电力设计质量的提高。(3)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改造,建立一个有效的电力设计管理创新模式。

2.3 增强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

要提高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创新,增强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所以,设计人员应更加重视创新工作。在电力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努力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使电力设计的质量得以不断提高。我国目前电力设计的质量不大好,质量偏低的原因是因为电力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高和创新能力的不足。要保障电力设计的质量,可以开展一些创新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设计人员都能意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能牢记创新意识,这样可以促进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的创新性。

2.4 加强绩效考核

在电力设计管理中,绩效考核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考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电力设计人员的奖金都离不开绩效考核,所以绩效考核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设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间接影响到电力设计的质量;(2)绩效考核还能决定着电力设计最终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加强绩效考核的重要措施:(1)电力设计人员应收集好绩效数据,如实填写绩效数据的表格,并如期上交数据到电力设计管理部门;(2)要把上交的绩效数据交给绩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与评定,将评定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出来;(3)电力设计人员应根据电力企业规定对绩效结果进行核对,要保障绩效考核无误后,再由两方对最终的考核结果进行确认,在会议上宣布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这样对电力设计人员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还能提高电力设计的质量。

2.5 对设计人员加强培训

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设计的质量,因此,在电力设计中,不仅要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还要对设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电力设计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了,因此,电力设计企业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理念和技术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不仅要引进新的理念和技术,还要加强对电力设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与此同时,各个专业的工程师都要做好培训的工作,并采用不同的教育对不同特点和优势的设计人员,并且让设计人员之间多交流合作,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设计人员对外学习和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取别人之长补其之短,不断地完善自己,进而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

3 结束语

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电力工程,电力工程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设计人员必须提高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能力,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为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创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个基础上,加强绩效考核和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增强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的创新性,才能保障电力设计的质量问题。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试析电力设计中的多项目管理策略

【摘 要】随着现在电力行业的发展,相关的管理机制也不断的进步。由于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电力制度的改革,如今的电力设计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时候,电力设计所面对不再是单一的项目设计,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如今的电力设计项目不仅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善和建立有效的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对电力设计进行的多项目管理。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力设计中多项目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电力设计;多项目管理;项目设计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天也出现了多项目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效率高、方便快捷的优点,是现在电力设计中比较实用的一种管理策略。

1 电力项目管理的现状

在中国,电力行业一直有垄断的色彩,这样的浓厚的垄断的色彩引起了很多电力企业的三产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比如一些监理公司,于是电力公司就出现了依附关系明显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监理公司由于工作职责不到位,导致很多电力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了很多的安全事故责任。电力设计出现的安全事故,很多时候是因项目管理导致的问题。

2 多项目管理的定义

多项目管理,是由美国著名学者提出来,它主要是站在企业层面对现行组织中的任何项目进行选择、评估,计划于控制的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是指一个项目负责人兼管多个项目,在组织中协调项目的各项工作。通常情况下,这种多项目管理,是只有一个经理,但是有多个项目。多项目管理,现在还可以指一个组织对多个项目进行的管理,包括管理方式、管理体制与模式等。

多项目管理一般开始于任务管理,电力设计工作任务分配过程中,采用多项目管理,就是把任务当做项目来进行管理,这样有助于完成相关的工作与任务。传统单项目管理策略,让项目负责人只是考虑单个项目的优化,而忽视所有项目的共同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项目达到较大利益,其他项目质量存在问题。

与传统的单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的单项目管理是在假设项目资源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采取的是“由因索果”的综合法方式。多项目管理,与传统管理着眼点不同,它直接从企业高层角度考虑,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眼光,追求的是企业全体项目的共同发展以及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在如今的电力设计方面,多项目管理模式运用越来越广。

3 目前电力设计中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设计采用多项目管理,主要是一个项目负责人,同时兼管多个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者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问题,会忽略个别项目的监督。一些项目负责人,出于个人私利,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价值高的项目上,忽视价值低的项目,导致这些项目资源短缺且进度延迟,进而引起整个电力项目的利益受损。另外电力设计采用多项目管理,还会不利于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职能部门会在一时间内处理几个项目的业务,这个时候引起职能部门与项目部门之间的矛盾。电力企业的资源有限,多项目管理会因为资源分配问题产生冲突,因此要做好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利用资源。

4 电力设计中的多项目管理策略

4.1 明确电力设计中项目经理的职责

在整个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是整个电力项目的核心。作为和项目经理职责,是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意义,设计方案里面,要明确整个电力项目的成本与费用,整个电力项目,需要什么资源。同时,作为电力项目负责人,要组织项目的团队,明确整个团队的精神和方向,了解清楚每个项目成员的优点,做好项目工作的分工 ,尽可能发挥大家各自的优势。多项目管理策略,管理上面会有比较困难,项目经理就要发挥每个项目核心人员的作用,分担管理的压力。

4.2 电力设计中制定好进度计划与预算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者经理,除了做好工作分解结构,还要制定好进度计划与预算。采用多项目管理策略,应该做好资源分配,规划好每个项目的成本预算,制定好每个项目的进度计划,为电力项目各职能部门划分工作分工。项目负责人,有责任保障各个项目的工作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完成,而且质量和效率达到相关的要求。做好各个项目的预算,成本预算要考虑每个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同时要考虑的多个项目之间的公平合理,防止因为项目预算的问题引起不同项目之间的冲突。同时要考虑到每个项目的利润空间,积极改变经营策略,灵活经营,完善整个电力设计的管理,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的较大化。

4.3 电力设计中建立相互监督的机制

项目负责人,要整个电力设计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防止个别工作人员因为个人态度和能力问题影响到整个工程进度。多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一些项目的工作人员拖延任务的现象,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做好协调和配置。项目负责人,要经常巡查施工现场,并且对于一些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及时记录并指正。电力设计中,不同项目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监督,在监督中相互激励和相互合作。如果某个项目出现进度落后,项目陷入困境等现象,其他项目可以抽派相关人员进行协助,将整个电力设计的工作完成。各个项目小组的成员,也可以对电力设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对于负责人工作及计划的存在问题,可以指出及批评。对于项目中相互监督出现的问题,可以在总结会议上提出来。

4.4 建立电力设计重大问题的解决机制

在多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来多个项目在重要次序上的冲突,电力设计工作繁杂,偶尔会出现项目与职能部门冲突,而且种类很多。为了方便解决各种冲突,可以设置“多项目综合部”,制定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工期与费用提供咨询的服务。电力设计中,也通常遇到多个项目同时需要设备的情况,多项目综合部都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多项目综合部,还会对各个项目的组长,以及整个电力设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项目经理可以采用淘汰或者进行调整。同时要对各个项目进行优先级的评定,对多个项目进行工作的考核和绩效评估。

4.5 加强多个项目成员的培训

为了提升项目的效率,加快进度,要对每个项目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一些电力知识,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还有技术培训等。保障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达到项目用人标准,提升整个项目团队的素质,技术水平能够满足项目工作的实际需求。

加强项目成员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工作当中,要以集体利益为主,顾全大局,维护整个电力设计工作的利益。项目之间要相互协调,不能孤立进行工作,能够借助不同项目的优势,使得项目共同发展。

5 结束语

电力设计的多项目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项目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同项目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项目团队,制定相关的进度计划与计划,还有建立相关的机制进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多个项目成员的培训,提升整个项目团队的素质。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创新

摘要: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水平发展迅速,如何做好设计、做好管理成为每个电力设计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实施,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规范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电力勘测设计项目全过程的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的理论支撑、功能框架及实施的效果。该平台以市场跟踪、项目开发、客户关系管理为起点,以计划控制、资源调配、工时管理为核心,以互提资料、设计校审、产品验证、质量控制为基础的。平台的建设以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电力设计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满足各种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标准化的模板库和规范化的流程库,通过对多项目的多维度管理,实现了人、财、物等资源的较大化组合利用。

关键词: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设计业务的不断增多,设计工作量也不断增大,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以前项目信息的存储方式、传递方式、统计方式、获取方式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工作中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诸如:决策层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交流,管理层无法及时了解工程进度等情况;设计过程中巨大的信息量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整合,管理者无法获得更加的信息;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得不到有效执行;工作效率低、部分流程执行脱节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转,想要改善公司项目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造。经过调研后,该公司发现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设计项目管理软件主要面向的是大型综合类设计企业,环节多、流程复杂,难以适用于中小型专业设计企业,所以公司决定根据自身企业特点研发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系统。

一、问题分析

为了了解项目信息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该公司针对目前企业整体项目管理情况展开了的现状调查,总结并分析出存在以下问题。

1、存储方式原始,易出差错

由于之前公司采用的管理方式为分专业室单独记录项目信息,当各专业室相互之间缺少沟通或未及时更新项目信息时,经常会出现项目负责人统计错误、各专业室设计项目重复记录或漏录等问题,并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而逐月增加,大大影响了公司工作效率。

2、项目信息静态化,不便管理层决策

公司采用各专业室单独记录、统计项目信息的方式,在查询设计项目信息时统计表繁多、信息分散,总体了解公司内项目总体动向过程复杂,时间较长,无统一、简单、明了的管理平台,不便于管理层决策管理。

3、项目执行情况模糊

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需要各个专业室相互配合。由于公司从工程项目的立项、发任务单、确定各专业项目负责人等都是口头、文件传达,各自记录,无统一、直观的管理系统,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项目执行的动态,影响公司设计项目完成进度。

4、项目信息不透明

各专业室主任、设计人员只对自己承担哪些设计项目清楚,具体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到账、是否发图、分配了多少资金、产值及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都不了解,遇到此类问题时需要逐个询问,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各部门之间不必要的摩擦。通过对公司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合理的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功能和结构应当与公司组织整体机制相适应;操作流程应当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公司项目管理的方法;易学易用,便于公司全体人员使用;及时综合项目信息,提供实时、的项目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可分类查询的全部信息;对进度计划、工作、合同执行情况做出实时更新;设定统一的标准程序,便于绩效管理,降低人力及时间成本;具备开放性,便于和其他系统功能整合,容易升级。

二、系统研究与开发

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对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集中式管理,给项目设计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率信息沟通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即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项目执行率、项目信息交流的性和及时性,降低差错率,从而大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1、勘测设计项目规章制度的完善

(1)规章制度制定流程

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流程如图1所示。

(2)公司规章制度内容

根据公司管理层办公会、项目系统小组研究分析重新梳理并确定了新修订的公司规章制度共53项,内容、规范、完整。此次公司规章制度的重新修订,不仅完善了设计项目管理制度,更使我公司开展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大大提升了公司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2、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

信息化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如图2所示。

除信息化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外,为使公司各类型项目流程清晰、分工明确,项目系统小组根据工程类型及专业的不同,制定了更为明确、细分的工作流程,如:10千伏输变电和业扩工程设计工作流程;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和业扩工程设计工作流程;埋管工程设计工作流程等。

3、系统开发

研究人员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以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为基础,联合软件开发公司设计项目管理系统,以实现公司项目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公司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对于单个工程项目而言,是一个标准的、规范的、执行完整的操作系统;对总体工程项目而言,是一个信息综合的、完整的、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按照工程的类型、任务时间、合同执行情况、到账情况、绩效发放情况等来筛选、查找、统计工程。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内容。

(1)个人工作

个人工作界面默认显示个人所有未完成的设计项目,并可以根据每个人工作权限的不同来完成待办的设计、合同、绩效、图纸交付等工作,使得每位员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一目了然。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界面默认显示所有的已经输入系统的工程及相关信息。项目管理中所有工程的专业、工作权限的不同,显示的项目工程也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查看到与自己相关设计项目的合同状态、当前设计阶段、图纸发放等信息。专业主任可以查看到整个专业室的项目工程信息,公司领导可以查看到所有项目工程信息,方便领导决策。

(3)合同管理

此功能可显示所有工程合同完成状态,并通过筛选等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筛选出同一合同状态的所有工程。

(4)系统维护

此功能菜单可以根据公司内部需要,随时创建、删除登入用户,使得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操作简便、灵活,充分满足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需求。

三、成果应用与分析

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项目管理系统,不仅完善了公司设计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了设计项目工作流程,更是对以前的设计项目做了、系统的清理,使得公司设计项目管理有了一个信息、实时更新、信息透明、操作灵活的项目管理平台。系统投入使用后,经过实际运行对比发现,该系统能集中原先分散的项目信息,明显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劳动,降低项目统计错误率,及时、直观地反应公司内项目总体情况和执行情况,从而提升了合同、绩效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公司项目设计工作效率和设计项目管理水平。

结束语

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为提升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主持研发了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创新项目,并获得2014年度国家工程建设(勘察设计)QC成果二等奖。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减少了设计项目统计差错,缩短了设计项目执行时间,提升了公司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和资料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设计中的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机制也随之不断进步。本文从电力设计行业现状背景介绍、多项目管理的概念分析、多项目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以及多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电力设计中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电力设计,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多项目管理模式。多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本文将对电力设计中的多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简要的说明。

二、电力设计行业现状背景介绍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而得以快速发展,电力能源成为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1年,国资委颁布了《关于印发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宣传提纲的通知》,按照此通知的要求,我国组建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集团公司都具有项目咨询、设计、承包、建设的运行的综合性业务,提高的我国电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多项目管理的概念分析

1、多项目管理的概念

多项目管理由美国的迈克尔・托比(Micha Tobis)博士和艾琳・托比(Iren Tobis)博士提出,多项目管理是站在企业层面对现行组织中所有的项目进行筛选、评估、计划、执行与控制的项目管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多项目管理的涵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而理解。从狭义上来说,按照中国项目管理指导委员会的定义,所谓“多项目管理”,就是指一个项目经理同时管理多个项目,是指在组织中协调所有项目的选择、评估、计划、控制等各项工作。它的定义范围是“一个经理’,管理“多个项目”,强调的主要是一种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从广义上来说,多项目管理不仅指“一个项目经理同时管理多个项目”的活动,还应该延伸到一个组织对多个项目进行的管理活动,不仅指管理方式、方法,还应该包括对多个项目进行管理的体制、模式等等,只要是在“一个组织”的范围内、以“多个项目”为对象开展的管理活动,其相关的内容都应该涵盖在“多项目管理”的范围内。

2、多项目管理与单项目管理的区别

多项目管理与单个项目管理是不同,单项目管理是在假定项目的资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项目管理,思考角度采取“由因索果”的综合法方式。多项目管理则是在假定存在多个项目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和分配现有项目资源、获取项目实施组合的管理过程 ,其思考角度一般采取“由果索因”的分析方式。利用下表可以对单项目管理与多项目管理进行一个的比较。

四、多项目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任务协调主要靠行政命令。公司总部与项目部之间,决策、管理与作业三层形式上分离了,但实际上还存在着三层之间上下级的影子,一些事务的协调和执行,还是靠行政命令来执行。

2、公司总部与项目之间实行系统管理,但是公司总体的控制职能不够简洁、高效,多个系统的控制信息不容易往一起汇总,不便于公司统管、掌控和决策。

3、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严谨,管理多是靠经验。因站位角度不同,各项目部的客观环境实际也有所不同,制度之间就职责和任务管理方面有地方冲突,上下之间不是特别完善、一致,没有统一起来,造成了制度不能很好执行,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项目管理开始靠经验,制度是制度,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项目部的管理靠总监理工程师的经验,没有固定下来一套从公司到项目通用的、真正指导总部与项目部管理的制度体系。

4、项目完成大量靠的是自有资源。一是因为项目部是从公司母体出去的一个任务完成机构,从观念到行动上,无论是公司还是项目部,都习惯于从公司内部找力量,找资源。二是因为行业专业强的特点,外部力量不好找,主要技术力量还依靠公司自身力量,从技术专家到技术工人。

五、多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从目前的项目管理现状看,已有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已经形成的机制与模式、管理平台等是以往项目管理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所得,是经过实践检验而且被证明是确实起效用的,它的优点可以被继承。本文所要解决的只是单项目管理或少项目管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可控性,使得项目管理更科学更便捷。

这些问题主要是:

1、解决资源瓶颈。单项目或少项目管理时期,公司主要是把现有资源统一管理,统筹,把项目部作为一个完整的公司派出机构,给项目主要人员结构及设备资源等一个较合理的配置。而在多项目管理环境下,公司资源有限,以这种方法配置资源显然不够,人力上从管理层到技术专家到操作层员工都紧缺,物资设备也紧缺。所以如何打开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瓶颈,将是多项目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降低管理成本,实际是远距离控制与管理的问题。一是由于公司各类会议、汇报、培训及各类活动组织等是面向全员的,而且又是必须的,关系到总部与项目上的共同问题往往是公司领导或各系统亲力亲为,远程到项目解决问题,造成项目与总部之间往返的差旅花费较多;二是物资设备调拨、运输及来回调遣成本较高;三是为每个项目开设及有时的急用都需配置一些基本物资、设备等,可能造成重复配置;人力上使用效率不高,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太多,人员工种不够复合,不够一专多能,人员使用效率不高,导致人力成本高,这一点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的地方,在同行内竞争不占优势。

3、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市场的不断扩大、项目的不断增多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公司目前的管理尚未摆脱经验管理的影子,未完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项目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有限的人力、设备、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组织,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表现在项目管理上,总部对现场管理的引导和支撑不够充分,尚未形成完整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现场组织的随意性较大,项目班子的水平仍然是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以至于形成了前面的经验后面未必用、前面的问题后面照常出,一个班子一套模式、八个项目八个管理模式的局面。

4、有效组织生产。随着项目增多,目前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实施能力不足。然而业务实施能力本身的不足从根本上是由于现有生产方式落后于生产力造成的,项目人力的组织、设备的调配、进度的安排、质量的控制、安全的预控等等,这些都需要先进的管理技术做支撑,科学高效的组织方式和适合的管理机制来组织运作。一定程度上,没有总部的支持,项目基本可以运作,这是每个项目运作能力强的表现,但相反也是公司多项目有机运作、资源总体协调能力低下的表现。所以总部有效组织生产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和信息网络技术,有效地建立一种项目生产组织方式,使得项目管理各项职能得到落实,提高多项目管理的能力。

5、完善制度体系。设计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总部与项目的关系,管理与控制关系,明确总部与项目部各自的内容和职责,明确上下之间联系的方式,杜绝管理上的疏漏,杜绝经验主义管理,也去除无谓的重复,避免有法不能依、有法不依的情况发生,真正达到以制度代替指令的效果。

六、结束语

以上是对电力设计中的多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多项目管理快捷高效,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受到了各企业单位的欢迎,企业在使用多项目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要注意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规避。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试析完善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有益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力工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力的设计问题尤为重要,对电力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自身就具有规模相对较大,施工的工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如果对其进行管理没有完善的制度,对工程总的质量与安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是对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项目的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作出以下的论述。

【关键词】电力设计企业;管理;总承包项目

想要完善电力设计企业的总承包项目管理,就应该对项目总承包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了解,然后再制定出相应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电力设计也出现了新的要求,工程总承包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机遇。在我国的电力设计企业发展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对总承包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报上承包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工程管理的概述

(一)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工程的实质

随着电力设计企业发展进程的加快,还有一部分的人对电力企业总承包工程的实质问题认识相对较为模糊,面对这一问题,应从几个角度来讲,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1、首先是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工程总承包与工程的施工承包混为一谈,实际上则不然,这两项工程的总承包有很大的区别。总承包工程的工作包括管理、营运、协调等等;而工程则是主要在施工管理、设备运行、技术与经验等方面,这两者的工作内容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应将两者分开来讲,不应将这两项概念混为一谈。

2、由于对工程项目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所以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将相关的技能、经验等在工程的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在工程管理的实际运行当中,由于各个环节的内容不同,受影响的因素也是不同的,这就应该注意对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来加强工程的管理,要注意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对管理产生的影响。

3、施工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属于项目管理的内容,相关人员的管理经验大部分都是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而得来的。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总承包属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设计行业也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有一定的市场。

(二)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工程的重要性

工程总承包可以将设计与施工进行结合,简化相应的环节,方便加强管理。同时,也缩短了工期,降低了相应的成本问题。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工程中。

二、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一)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设计企业想要加强项目总承包工程的管理,就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以此来提高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保障成本的有效利用,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在工程中创造的效益固然重要,但成本的节约也很重要,部分的企业对这一点不予以重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加强成本的控制。

(二)部门之间加强联合

1、在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当中,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都是以工程公司作为建立的基础。电力设计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模式都是属于互不干扰的运行状态,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项目经理给予明确的授权,并对其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的说明,以此,方便项目经理在日后的工作中认真负责,对自身具有的权利进行良好的应用。

(2)项目经理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对各个部门的经理工作进行了解,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保障工作的良好开展。

(3)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要及时对项目经理以及各个部门的经理进行汇报。

2、在电路的设计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就无法有效的对资源进行共享,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虽然通过领导之间的协调,可以对这种状况进行缓解,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种状况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电力设计企业的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管理战略

对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环境进行充分的思考,从项目总承包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战略目标。电力设计企业的战略管理主要应注意三方面:总体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竞争战略目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企业自身的实力问题,从根本上加大发展,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目标,完善各个方面的管理,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管理机构的形成

在管理机构的过程当中,应注意结合管理结构的特点、要求、自身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与制定。在管理结构制定完成之后,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工作应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主要依据,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对电力设计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为主要的出发点,逐步的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

(一)电力工程的总承包方式

1、首先是设计采购施工以及承包。按照相应的合同要求,承包商应该对整个工程进行负责,主要的内容包括:整体的设计、工程的施工、材料的采购、工程的试运行等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此外,还应对工程的造价问题以及保障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施工问题,都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规定的工期内,定时、按量、高效率的完成相应的电力工程。

2、设计施工的总承包。根据施工前所签订的合同要求,项目的总承包商应对工程的施工进行设计,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保障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同时对施工中的工程造价、安全与质量进行管理,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

3、设计采购承包或施工采购承包在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管理,承担部分工作的责任与任务。

(二)电力工程的管理类型

1、项目管理服务。这一服务简单地说就是由承包商对整个工程进行负责的一个过程。对项目进行决策的阶段,应是承包商在工程开始之前,对施工进行方案的设计,保障施工的可行性,做好准备工作。在实施的阶段,承包商应该注意招标工作、设计工作、采购工作、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承包商也可以代表着业主或者建筑单位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对工程的施工也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障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2、项目管理承包。这一过程就是指承包商不仅要做以上的工作,还应对设计工程的合同以及相应的基础工程进行负责,一旦出现风险,按照相应的合同规定,项目的管理承包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3、电力设计企业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构建的,这就要求对项目工程的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掌握,按照电力设计企业的高层要求进行工作规划,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约束。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电力设计企业的发展逐渐的加快。其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模式也在逐渐的完善,只有构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使企业的利益达到较大化。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电力工程设计的应用,对如何开展电力工程设计工作提出经验总结。作为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也是电力工程设计的方针和原则。

关键词:电力工程 设计 管理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火电为主、水电、燃气、新能源发电为辅的格局,预计未来火力发电所占比重仍在70%以上,火力发电仍然会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手段。近年来,随着电力负荷的高速发展和煤炭资源的收缩、煤炭原料价格的日益递增,电力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安全性亟待提高,环境保护压力严峻,如何对火力发电厂进行设计优化,达到“经济适用、系统简单、备用减少、安全、高效环保、以人为本”的目标。从发电企业的自身特性出发,发电企业要降低能源消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耗、提高热循环率、提高发电锅炉的热能燃烧率,进而达到降低燃料消耗的目的。

1.设计阶段项目管理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非常重要的阶段,设计质量决定了系统是否科学合理、采用技术是否先进、系统运行是否安全、工程项目是否经济,能否为建设单位创造经济效益。设计单位选择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阶段一定要有合理的设计工期,一定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对设计方案、生产系统和设备选型、项目占地、建筑物形式和大小进行充分的论证和优化、比选,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1.1了解工程项目建设环境,与项目建设单位充分沟通

承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任务后,首先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与项目建设单位充分沟通。只有充分了解了工程项目建设地理位置、地质、水文气象、交通、当地经济、人文、建设规划等建设环境,与建设单位充分交换意见,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单位在各项性能指标、生产系统、设备选型、建设工期等方面的设想和需求以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查意见,才能正确选择设计方案、生产系统和主要设备,对设计方案、生产系统、设备选型、项目占地、建筑物形式和大小进行充分的论证和优化、比选,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1.2确定主要设计原则,编制设计计划

搞好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确定主要设计原则、编制好设计计划非常重要。设计计划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在详细了解了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和条件,充分了解了建设单位的需求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优化,确定主要设计原则、编制好设计计划,并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才能保障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创造出系统科学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安全、造价经济合理,能够为建设单位创造经济效益的精品工程。

2.设计优化

本文以某火电厂设计为例,并对该厂部分设计优化进行较详细的阐述。

2.1厂区布置的设计优化措施及成效

2.1.1主厂房采用侧煤仓布置

主厂房设计突破常规四列式布置,厂区布置选择二列式,把煤仓间集中布置在两炉中间。此外,将集控室布置在两炉之间的炉前通道运转层上,引风机横向布置在水平烟道下方,使得主厂房A排至烟囱的距离大为缩短,主厂房占地面积大大减少,其建筑总体积比限额设计降低48.75%,节省投资约3000万元。

2.1.2汽机房空间布局合理

结合主厂房工艺平面布置方式和非抗震区的特点,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偏向A排布置,除氧器布置在B-K1之间的平台上,缩短了A排至K1之间距离,减少了四大管道和电缆用量,并消除了给水泵汽蚀,有利于给水泵的安全运行。此外,集控室采用“二机一控”方案,布置在B-K1之间的运转层上;锅炉电子设备间和汽机电子设备间实现物理分散布置,电子设备间尽量靠近被控对象,大大减少控制电缆用量。

2.1.3厂区布置设计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2.1.3.1本工程为国产350MW超临界机组,在同类机组中采用侧煤仓布置方案,可参考设计经验少,设计难度大。如主厂房夹层B排12.6m以下在K1封墙,而施工时锅炉厂考虑到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不同意,因此封墙修改到B排侧,使夹层B排侧通道只有1.0m左右;竖向设计上未考虑送风机电机等大型设备检修需要。

2.1.3.2由于采用侧煤仓单跨布置,煤仓间跨距只有16.5m,虽然理论上磨煤机安装检修没有问题,但实践证明这种布置给实际施工组织带来了一定困难,分离器等大型部件吊装困难;且磨煤机检修空间偏紧,不便于设备检修维护。因此,建议在同类工程设计时,增加部分平面最小尺寸,并在K1-K2间预留一条两炉间联系通道,便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

2.1.3.3采用紧凑型主厂房布置后,厂房B排至K1之间距离大大减小,应避免四大管道长度减少而导致管道柔性较差、补偿不够问题,如机组在试运行过程中曾因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补偿不够致使中联门前管道弯头处向下位移较大,造成中联门倾斜。

2.1.3.4结构受力体系的选择

大型火力发电厂厂房是由纵向和横向框架、支撑以及各层楼(屋)面联合组成的空间受力结构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和钢框架—支撑体系两种受力体系。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受力体系过去广泛应用于单机容量在300MW以下级的火电厂中,近年来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和高强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大幅增加,从而使该种体系逐渐应用于单机容量600MW乃至1000MW级的机组中。该体系横向采用框排架形式,即除氧煤仓间框架通过汽机房屋面与汽机房外侧柱铰接;纵向则采用全刚接框架形式。此种受力体系的优点是拥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刚度,利于工艺布置,耐久性好,造价低;缺点是承载能力有限,结构自重过大对地基基础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施工较为复杂。

钢框架—支撑受力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大型火力发电厂厂房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主要又分为:横向刚性连接,纵向铰接加垂直支撑;横向刚性连接,纵向根据计算要求设置若干跨刚性跨;纵横向均采用铰接加垂直支撑;横向刚铰混合连接,纵向铰接加垂直支撑等几种形式。对于钢框架—支撑受力体系,根据其节点构造及支撑布置方式的不同,可总结归纳见表1和表2。

表1.钢框架—支撑体系横向受力形式

表2.钢框架—支撑体系纵向受力形式

从空间三维角度考虑,厂房受力体系可按以上两表分类情况组合确定。除去不合理的结构体系,可组合出A1、A2,B1、C1、C2、D1、D2等七种类型。

钢框架—支撑受力体系具有自重轻、承载能力强、延性好、施工方便以及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但同时其造价高、耐候性能差,支撑的设置也给工艺管道和设备的布置带来了很多困难。

2.2工艺系统及设备的设计优化措施及成效

2.2.1给水泵简化配置

辅机配置中最重要的是给水泵。本工程采用1×100%容量汽动给水泵+1×50%容量电动启动给水泵,这种配置简化了系统,减少了备用,提高了效率,较常规的1×100%容量汽动给水泵+2×50%电动启动备用给水泵节省投资约500万元。

2.2.2循环补给水取水口

根据取水口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取水构筑物的形式进行了优化分析,相比较泵房取水方案而言,趸船取水方案无复杂水下工程,施工简单,工期短,较泵房取水方案投资费用节约900多万元。

3.节能降耗

3.1火电厂节能评价

3.1.1节能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节能评价是指电力企业内部和电力企业主管部门通过集合内部节能专家和技术人员,依据国家和行业已有的相关标准、现场规程和实践经验等,针对火电厂的能耗情况、节能管理工作进行的科学的考核过程。

火电厂节能评价的目的为以下几点:

(1)通过对标考核,使电厂了解企业的节能状况及国内外先进水平,便于不同电厂间的节能工作的比较和经验交流。

(2)查找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节能措施,有针对性地促进电厂的节能工作。

(3)促进电厂重视运行调整工作使机组和设备达到的经济运行状态。

(4)促进电厂重视节能改造工作,淘汰落后设备,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与工艺,为节能奠定基础。

(5)检测和督促电厂学习和贯彻国家和行业有关节能法规与标准。

3.1.2节能评价的程序

火电厂应定期开展节能评价工作。评价方式可采用整体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火电厂节能评价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评价对象:火电厂或某项指标。(2)火电厂节能评价体系:定性评价体系和定量评价体系。(3)评价者:自我评价者或外部评价者。

3.1.3推行节能降耗和减排政府和发电企业可采取的对策

发电企业可以采取的对策有: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善能源的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容量和高参数的火电机组;采取强制性退出机制及“以大代小”的方法来关闭小机组;发展热电联产机组,推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或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以降低供电煤耗;积极发展核能,实现电源多样化和多种电源互补的机制;开发和推广节水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料等,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推广,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强电力需求侧和电力调度管理;电力企业利用标杆管理开展节能评价等。

而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为:组建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煤炭、电力资源,以统筹能源各产业的发展和利益协调;深化能源价格改革,逐步理顺不同能源品种的价格,通过增加使用成本,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机制;建立“节能资源协议新机制”,所谓自愿协议(Volu ntary Agreement,简称VA)是政府与企业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改革当前的发电调度方式,尽快推行节能发电调度,节能发电调度是指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前提下,按节能和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发电能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以较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实施重点节能工程以及政府机构实行节能奖励制度等。

3.2电厂节能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3.2.1节能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火力发电厂节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节约煤、电、水、油等,而这些内容又集中体现在供电煤耗这个大指标上。节能指标评价体系是把影响供电煤耗的各项因素,分解成锅炉小指标、汽机小指标、燃料小指标等,通过层层分解影响因素,找出煤耗升高或降低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节能效果,依据节能指标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用水指标、单耗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火电厂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技术指标。

火力发电厂节能定量评价指标共67个,其中锅炉指标14个,汽轮机指标16个,燃料指标8个,用水指标8个,单耗指标11个,综合性指标10个。图2为火力发电厂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3.2.2火电厂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

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节能减排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该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火电行业节能减排的平均先进水平。

3.2.3节能定量评价指标的权重

节能定量评价指标标准总分为2000分。各部分指标所占权重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节能减排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是综合了节能指标在发电成本中所占比例而确定的。

燃料占发电成本的60%~70%,所以凡与发电煤耗有关的小指标分值为1200分。与发电煤耗有关的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12,汽轮机指标16个,燃料指标8个。锅炉小指标最重要的是锅炉效率,而直接影响锅炉效率的小指标有排烟温度、锅炉氧量、飞灰可燃物和锅炉尾部漏风系数。因而决定锅炉效率指标为100分,排烟温度、锅炉氧量、飞灰可燃物和锅炉尾部漏风系数各50分,其他指标均20分,锅炉小指标共480分。汽机小指标最主要是汽机热耗率,直接影响它的是汽机通流部分效率了、回热系统、凝汽系统和热力系统严密性。因此定汽机热耗率指标为100分,主汽压、主汽温、给水温度、凝汽器真空、端差和真空严密性各40分,除补氢率和给水溶解氧外其他均20分,汽机小指标共500分。燃料指标中定燃油量、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和标煤单价各40分,其他均20分,其共220分。

3.3火电厂设计中节能降耗的措施

3.3.1结合电厂实际情况,采用高效的电动机

感应电动机不但要消耗无用功的功率,建立必要的旋转磁场,也要消耗有用功功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提高它的运行功率因数,减少其无功损耗,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它的运行效率,减少有功消耗,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电动机耗电量。高效电动机指的是与标准系列电动机相比,总的损耗可以降低20%甚至更多的电动机。长久以来,我们主要使用的节能措施就是以高效电动机来替代低效的电动机,这是对运行功率和效率因数进行提高的基础。因为高效电动机具备先进的制造工艺,而且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采用低损耗、高导磁的品质电工硅钢片打造,其优点是电机的使用寿命长,运行热稳定好,功率因数高,各种损耗较低。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结合各电厂的情况,在资金允许的范围之内尽量采用高效电动机,降低更多不必要的能耗,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发电成本,降低电厂用电率。

3.3.2对无需调节操作的辅机,应该采取节电措施

人们往往忽略了电气专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因为其在总体能耗中的比重较小,而不被重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越是被忽略的东西,其可挖掘的潜力也就越大,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从不被注意的地方入手,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于轻、重载交替工作的电机,可以选择Y一装置自动切换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当重载时,采用 接线,当轻载时,采用Y接线。特别强调在对轻载节电器进行安装时,在低负载或空载运行状态下,要降低电动机的端电压。由于需要加设一些辅助回路才能够实施上面所说的节电技术,因此增大了辅机的故障机率。故而,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的情况下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合理选用。

3.3.3降低照明损耗

3.3.3.1尽量更多采用照明调压器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由于对动力负荷的重视程度要比照明更高,使得在实际运行当中,照明灯具电源电压会迁就动力电电压(400/230V)。由于照明灯具的实际功率是正比于电压的平方,是电阻性负荷,所以相对于采用380/220V的照明灯具进行供电,当采用400/23OV供电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浪费,数额大概是电能10%。照明调压器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保持电压稳定在380/22OV。另外,由于工作电压的降低,会使发电厂灯具更加频繁更换,这也解决了寿命短的问题。

3.3.3.2选择节能型灯具使用

随着灯具技术的不断发展,节能型灯具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但是寿命却越来越长,综合经济指标的显著优势已经日益显现。所以,发电厂出于节约电能的目的,积极进行新型节能灯具的推广宣传,并紧跟照明技术的发展对照明设计进行改进。

4.设计质量管理

4.1把设计创优纳入质量管理

设计质量可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要保障设计不出错,另一方面是要创优。可以形象地比喻,前者是及格,后者是。如果设计错误很多,甚至于有原则性错误,那么就是不及格。我们就是要在及格基础上争取创优,使工程的质量水平达到。贯彻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主要就是要解决设计的正确性问题,而贯彻“绩效”标准就是要使设计质量水平达到等级。电力工程设计企业在制订《工程评选报优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重大贡献指标考核办法》、《勘测设计卷册评选奖励办法》等,从制度上鼓励和保障工程设计创新、创优。每年进行工程技术评优以鼓励先进。工程创优的具体措施还包括要求各工程设计的《项目设计计划》中制定创优内容和措施,企业职能部门对重点工程进行创优全过程跟踪与管理。企业根据工程设计创优的实际需要,与国内著名大学合作成立科技中心,每年出资重点开展综合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创优、创新积极性,发挥科研院校的科研优势,为工程设计创优创造条件。

4.2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是保障设计质量的关键,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设计流程和校审制度,详细了解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和条件,充分了解建设单位的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优化,确定主要设计原则、编制好设计计划,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和复杂部分进行专题论证,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流程进行设计,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坚决杜绝在以往工程中出现的设计错误重复出现,控制好专业之间互提资料容易出现的遗漏或错误,保障设计质量。

4.3重视设计回访

电力设计市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火电建设项目大型化、生产任务来源市场化等特点,必须不断关注各类不同顾客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因此走访电厂和电网建设业主和各级管理单位取得及时手改进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每年由总工程师或企业领导带领设计与管理骨干回访各建设单位,收集顾客意见,促进与顾客的融洽关系,使双方始终处于良好的沟通状态。企业平时十分重视对顾客的走访,及时了解业主和各级管理单位的需求信息和对设计的改进意见,每季均要安排对各类顾客包括对业主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回访。对电厂建设业主和各级管理单位进行设计质量信息收集工作。企业由分管总工带队,质量管理部门、设计室和项目建设总承包部派主要骨干,对建设单位进行设计回访和设计质量改进信息收集。对回访收集的有关设计问题和建议经过归类和汇总,制定措施确保落实和改进。

4.4做好设计的持续改进

企业要求各专业设计室持续改进设计质量,鼓励各专业设计室开展质量分剖析活动,收集质量反馈信息进行网上交流等。各专业设计室非常重视顾客反馈信息,专门召开质量分析剖析会议来研究落实这些反馈信息,分别在不同层面开展质量分析活动,主要涉及软土地基沉降、水工用水与排水、勘测测量标高及地质勘探性、设计能否结合反措、后续费用超越可研费用等问题。从优化设计角度出发,提出的改进措施有加强选址力量,加强各专业的协调性、加强勘测地质与桩基设计的性、做好厂区排水的设计优化等。针对以往设计以及相关设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各设计专业积极主动做好设计危险点的监控与预防是提高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企业非常重视对设计质量的预防性措施文件学习,近几年陆续开展了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规定的学习。组织各设计专业总工、主任工程师、专业组长等设计骨干编制《勘测设计质量危险点预测与预控措施表》,共计 100 余条警示信息。要求各专业组在编制设计项目计划以及设计过程中对危险点进行控制,每年还将逐步修订完善措施。

4.5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技术监督工作应贯彻“安全及时、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行业归口的原则,对电网实施全过程、多方位的技术监督。电网(含发电)设备技术监督是一项多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应贯穿于设计、设备选型、监造、验收、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电力建设的全过程之中。电力工程的控制,关键是设计。严格执行电力工程设计规程、规范、标准,保障电力建设上的新技术采用、电力系统反事故技术措施的落实贯彻到电力工程设计中。

4.5.1可研阶段的设计监督

设计部门首先要服从于电网,服务于电网,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一切应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行业的规定。同时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本工程的有关资料,对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方案。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而且在经济上要合理,在安全上要,才能满足投资方的需求,按期回收工程投资,并有效益。在设计中要接受全过程监督,不因设计失误而造成浪费。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完成后,应当积极进行回访,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

4.5.2初设阶段的设计监督

初步设计阶段是电力工程控制的最关键阶段。实践证明,初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这一阶段是对主设备、主材料的定格,是对电力工程的基本定型。抓好这一时期的监督,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吃透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的规定,把各项规程标准反映到初设上来,对入网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应提出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的具体要求,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争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例如,某变电站工程,初设概算为1 000万,预算为1 040万,工程结算为1 082万,三者达到了基本平衡,使投资者、施工方、用户都满意。初步设计阶段的微小失误都可以造成巨大的损失。某电厂600 MW机组升压站至主机房有近400 m距离,发变组采用进口保护经屏蔽电缆至升压站断路器跳闸。初设时跳闸回路采用光耦隔离,没有采用大功率(≮5W)普通中间继电器重动,工程验收时有的技术人员指出了这一有违“反措”的事实,但未被采纳,终于埋下了隐患。竣工投产后的2006年12月,干扰信号使运行中的2个500 kV断路器同时无保护动作跳闸,机组被迫全停。这一事故说明,设计阶段不按“反措”办事,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的。

4.5.3施工图阶段的设计监督

近些年来,某些工程项目出现了“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片面的归结于采用了新技术、增加了“反措”内容,提高了设计标准,这是不正确的。不采用新技术,电网的科技提升从何谈起;不执行“反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性不能保障。如果符合“一强三优”的目标,标准就应与日俱进,逐年提高,如果搞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就必须坚决压下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原则上应按照初步设计标准来进行。在此,提出几点措施:

(1)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控制监督,坚持有利于电网安全的原则,拒绝不合理的修改。

(2)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同监理、运行部门共同对施工进行跟踪,当发现与设计不符,特别是有违标准、规范、“反措”时,应坚决予以纠正。

(3)认真开好设计审查会、联络会,把每次会议都作为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做好电力工程设计控制工作的好机会。

(4)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接受上级技术监督部门的全过程监督。

4.6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总结:

一个设计项目的质量,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将的质量管理和设计创新的竞争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每位员工思想意识中,才能把握质量管理的真谛。在此基础上来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和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浅析电力项目管理与设计中的信息化

摘要:电力设计工作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灵魂,随着国家电力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设计企业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与挑战。利用先进的管理信息化工具,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提高电力项目管理、设计的效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和设计中的先进工具的应用,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电力项目,管理,设计,信息化

电力项目管理、设计系统现状与发展方向

1.1电力项目管理、设计系统现状

现在多数企业的电力项目管理方式还处于传统的电力项目管理方式,采用纸质资料管理的方式,即使有一些公司采取了相对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是也没有将数据库中的有效信息提炼出来,进行归纳和总结,利用有效的信息解决普遍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在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电力设计项目的日益增多,电力设备和工程项目设计要求的提高,标准的变化,很多东西靠传统的管理方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

在电力项目设计阶段,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但是只是停留在比较基本的设计中,没有进行整理、归纳、二次开发,效率比较低,而且会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需要重复去做。

1.2 电力项目管理、设计系统的发展方向

现在电力项目管理发展方向应该采用数据库式的合同信息管理模式,应该实现智能的合同信息管理,例如合同投标前的调查准备阶段,根据电力项目设计的主要参数在数据库中设定指定的字段,每个字段代表一个参数,每个表根据相互关系进行关联。这样就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将人力资源分布的更加合理,一些相对技术含量较低的调查工作可以分配给新人或者外包给其他公司进行,相对核心的设计可以选择更有资历的技术人员进行。

在设备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利用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开发出一些自己公司需要的功能,如将设计划分为标准设计和非标设计。这样一些普通的电力项目设计可以在标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而一些从来没有划分到标准设计中的项目则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非标设计,这样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计算书的编制也是一件非常繁琐且重要的工作,它代表了本工程是否优化设计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保障设计质量,也要充分利用设计软件,根据具体项目优化设计。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电力项目管理、设计中的信息化手段。

电力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

在电力项目管理中,信息化手段越来丰富,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调查准备阶段的效率、也同时为设计阶段提供便利。最主要的是在电力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大型的项目合同数据,在日后借鉴设计、项目扩展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2.1 电力项目合同数据库

数据这一概念在很多公司应该都不陌生了,但是要有一个高效、稳定的数据库并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做到。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及数据库软件公司为各个企业提供专业的数据库服务,他们的产品面向于不同的行业,有的偏向于生产制造,有的偏向于合同管理,有的更注重产品设计。我觉得在电力项目管理中更加注重于产品设计和合同管理。

在建立数据库时,需要根据电力项目设计的主要参数在数据库中设定指定的字段,根据每张表的相互关系进行关联,为数据库的管理和查询留好相应的接口,并请专业的公司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数据库中主要存放各个合同的参数信息,以及每个合同的相关设计资料,标准设计、非标设计的相关资料和划分标准,以及采购元器件的相关信息。所以,就产生了合同档案数据库、设计资料标准设计库,相关元器件采购库,工程设计库。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个好的数据库少不了一个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

2.3 信息化的采购系统

采购信息化系统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其他厂商所提供的各种设备的规格、相关信息、报价等参数汇总,高效地反馈给企业的信息系统。它主要根据每个厂商的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更新,以保障企业获得及时手采购信息,也为企业与厂商之间的沟通搭建的桥梁,使得与厂商沟通起来更加便捷。

三、电力项目设计中的信息化手段

3.1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和工程项目的设计中,但是很多企业只停留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阶段,例如设备及施工图设计仅仅使用CAD进行设计,输电线路设计仅仅使用PLS进行设计,没有进行二次开发的想法和能力。

3.2 计算机辅助选型系统

在基于信息化的采购系统中,企业对厂商的设备信息编成自己公司的物料编码,可以与公司内部的标准进行匹配。在设计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选型系统会根据设计中计算出来的相关参数,挑选出可供选择设备物料编码以及相关信息供设计人员进行选择。采用设备购物车的自动化采购系统可以汇总整套设计中采购的各个设备的参数规格、产品信息、报价和数量,计算出整个项目的总造价,有利于成本控制,提供相同品质下的可降本方案给设计人员进行选择。计算机辅助选型系统大大方便了选型工作的复杂程度,方便了制定订单中的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同时在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选定好的设备布置相关施工图,在图纸上可以根据各设备型号自动选定各设备连接金具清单等表格,还可以根据PLS线路设计软件排杆定位,优化路径选择,铁塔设计大样选型等。

3.3 3D模型制作系统

3D模型制作系统方便设计人员与客户的交流,方便展示最终的设计效果。在完成了选型和设计后,可以根据采购库中的厂商设备3D模型、设计图纸进行3D装配,形成初步的效果图,设计人员根据初步的装配进行后期的装配关系调整、渲染,形成最终的3D效果模型。模型不仅能验证自己的设计上是否有任何不合理的存在,也可以给客户提供最直接的设计展示,同时减轻了设计人员手动建模的工作量。

四、总结

电力项目管理、电力项目设备工程设计中的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得电力项目管理、电力项目设备工程设计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设计出来的结果更加标准,能够更加好的控制好项目设计中的成本、质量、进度因素。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摘 要:为了解决电力系统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基建工程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设计了一种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给出了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最终完成了系统开发。本系统的各项功能均符合设计需求,能够改进和规范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关键词:电力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工程项目

0 引 言

建设和应用电力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和投资、进度、质量的三大控制工作本身的必然需要。我国电力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和推广方面均投资不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际应用效果大多数并不理想。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立足于改进和规范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吸取了多年来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借鉴了基建工程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以事件为驱动,对项目管理程序体系进行管理优化、总体设计、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本文论述了电力系统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结构和软件功能,阐述了系统实施要点。

1 系统设计目标

项目管理业务信息系统设计目标是根据基建工程项目有效控制的要求,建立工程项目从设计、采购、设备监造、运输、土建、安装、调试到生产等各阶段信息的中心数据库,满足基建工程各项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使系统具备工程计划和进度控制、工程预算和投资控制、设计审查和接口管理、文件档案、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调试和移交管理、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等日常业务管理功能。

辅助办公信息系统设计目标是使企业内部各类文件生成、传递、处理、查询、存储和归档以及企业外部来文及其处理实现电子化和网上授权共享,提高企业内部文件传递和处理效率,实现办公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加强项目业主(建设单位)与各地设计、供货、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之间信息的快速沟通,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信息处理、查询的主要手段。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是以项目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和辅助办公信息系统为基础,将项目管理主要信息与办公信息经过必要的统计计算和综合报告,构造一个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门户界面,通过授权共享为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提供所需要的管理和决策信息。建设集团公司基建管理系统,形成总部管理部门、项目单位、参建单位(设计、监理、施工、物资、招标)协同网络工作平台。

1.1 实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几大关键要素,如进度、投资、质量、安全等,这几个控制目标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进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进而影响项目的建成投产。

利用先进的软件、互联网网络技术、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建立工程进度与投资科目及质量控制点档案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达到几大关键要素的集成管理。

1.2 实现项目建设进度控制管理

以进度控制为主线,合理安排项目工作节点所需资源、费用及计划时间和完成时间。通过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的维护更新,实现项目的实际完成状况项与项目计划的比较分析。

首先,因进度计划涉及项目前期计划、设计计划、物资设备采购计划、各承包商的施工计划、安装计划等,故应建立各计划及节点间的相互衔接及制约关系,从而达到合理控制工序及工期的目的,以实现项目实时动态管理,加强建设项目过程控制,实时掌控供货、施工、资金利用各环节的形象进度,实时掌控进度、安全、质量等卡脖子问题和瓶颈环节。

其次,应通过进度计划及实际完成进度之间的对比并找出差距,达到对项目的进展状况进行监控。

另外,还应实现基建管理流程电子化。建设基建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固化基建管理流程,将《电网基本建设流程》规范,基建管理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贯穿于信息流转的全过程,有效推动基建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1.3 实现项目投资控制管理

围绕项目建设中的“投资控制”业务线,建立 “概算—预算—合同结算”的投资控制原则及体系。投资控制涉及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多方位,并依托合同管理为基础,来控制合同的变更、支付等关键环节,规范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业务流程,解决企业各部门对项目投资控制时,信息不对称、数据不能集中共享的问题。

基建项目管理的规划、财务、建设、营销、生产、审计、安监、设计、监理、物资采购招标等项目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衔接,实现计划、成本、进度、质量、安全、招标、合同、绩效多方位管理,促进项目管理集约化。

1.4 实现项目现场控制管理

本系统可以加强现场的控制管理能力,如现场的“物资设备进出场及相关检验”及“合同变更”等。首先,现场工作的合理安排及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及投资,所以加强现场的管理及控制能力其实也是进一步对进度及投资进行控制;其次,提供现场设备进出场的计划管理及实际进场设备的登记;再次,实现进场材料的检验管理及出入库管理,以便控制好现场的材料费用;,对合同的变更、索赔、签证建立严格的现场检测及层级审批,并收集、存储和汇总相关变更、索赔及签证数据。

1.5 实现项目建设过程的知识管理并为后续运营阶段提供保障

项目建设从前期到施工,再到竣工投产过程涉及到大量的文档及资料,建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文档资料收集方法,并按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进行存储,为项目的最终竣工验收及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知识参考。主要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及时是建立项目知识体系文档库,如前期资料库、设计资料、合同资料、材料检验资料、质量检验资料库、竣工验收资料等。实现公司基建项目档案数字化,形成集团公司基建项目数字档案中心,为基建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在相应的功能点上传文件资料,并自动归档到设定的知识体系库。如在合同管理模块中上传相应的合同文本,然后自动归档到合同资料库,日后项目结束都可在合同资料库中找到所有的合同资料

1.6 实现从集团—分公司—项目部的三层管控模式

由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由项目部直接负责,作为分公司及集团公司来说都是对项目现场的进度、投资、合同、质量安全等进行监控,工程项目管理方案既要考虑集团职能部门对项目关键指标的监控,又要考虑基础数据如何通过项目部来进行采集。为此,设计以下功能:项目部通过相应的功能点,如进度、投资、合同、质量、安全等管理模块,实现对日常工作的管理及数据收集整理。对各项目的数据进行抽取、统计分析后,分公司及集团公司通过相应的管控桌面实现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控。

1.7 实现对领导的决策支持

围绕“进度、投资、材料设备、质量安全”等公司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将事务型数据转换为分析型数据,为企业领导提供管理决策的信息支持,实现对多公司多项目建设情况的直观、多角度、多手段的分析。

2 系统总体结构和软件功能

根据系统设计目标,将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关流程进行标准化配置,利用计算机后台的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实现各项工作的程序化流转。在项目开始时,创建并触发主流程,并将各节点的工作任务分解到责任人,各项工作程序按照流程逐个节点进行自动流转。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任务分工,在不同节点基于标准化工作界面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回退方式和委托、暂停、跳转。

系统中的流程包括基建业务主流程及子流程和管理流程。因此,在进行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时,应遵守如下原则:

(1)信息管理一体化原则。按照设计、采购、设备、运输、土建、安装、调试、生产准备等各阶段信息相互衔接、层叠补充、滚动积累和全过程共享的特点,优化各阶段数据库之间的接口,体现系统的集成性,提高各阶段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数据总体规划原则。按项目阶段、内容、控制对象三个层面设计三维数据结构,建立信息管理三维数据库模型,逐步细化项目管理中心数据库。

(3)软件体系结构以成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为主,一般信息查询等功能采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模式。

(4)整个系统主体采用J2EE技术,J2EE为企业级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特性,为基建工程管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架构保障。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本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图1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图

数据库服务器部署Oracle;应用/服务层基于J2EE架构的应用,应用服务器采用Weblogic,基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权限系统部署在Weblogic的Web Container中。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外部系统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接入;客户层中,浏览器采用Web端采用AJAX技术,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并大量减少服务器压力和网络流量。

数据层包括平台数据库、业务数据库、流程数据库等。平台数据库主要管理权限信息,因使用外部的权限验证服务,故平台数据库里不保存组织机构信息。业务数据库主要管理基建工程管理中各项业务信息。流程数据库主要管理基建工程管理中工作流信息,因使用工作流引擎,故业务系统不直接访问流程数据库,而通过工作流引擎来访问流程数据库。

应用/服务层是整个软件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业务应用系统、权限系统以及系统与外部系统接口模块。业务应用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的业务功能包括计划管理、工程管理、前期、设计、招标采购、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项目后评审、资金申请、个人助理、基建月报、项目进展查询、流程管理。权限管理子系统为业务应用子系统提供系统级支撑,包括用户与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外部系统接口主要实现与OA等外部系统的接口。图2所示是基建工程管理系统模块关系图。

图2 基建工程管理系统模块关系图

3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

3.1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信息系统

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程序结构、合同结构及其特点的分析,设计开发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模块功能。主要功能包括文档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合同管理、设计接口管理、现场监理、调试移交管理、接产管理、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

3.2 文档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电工力程项目管理的要求,自主设计和开发了一体化的文档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完整的设计进度控制、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和变更信息控制管理等功能;以文档目录信息管理为主,同时具有文件图纸内容信息的全文查询能力;系统结构开放,数据信息接口设计清晰,相关数据库高度共享,如与设计接口管理数据库;采用分类分级权限控制,数据库安全授权落实到用户;软件开发严格以管理程序为依据,同时通过软件的使用改进和规范化,既服务于项目又促进项目管理的改进提高;合理确定了文档实物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文档管理工作效率。

3.3 设备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设计、采购、制造监督、出厂、装箱、发运、保险、报关、现场检验验收、建设期仓储、安装、调试、移交”的设备控制流程展开。

3.4 接口管理软件

接口管理软件可实现项目各方内部接口数据共享,满足多元化管理要求,保障数据统一性、正确性,提高接口管理的质量;实现数据库联网,保障接口数据管理的及时性;实现与文档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共享。同时,实现数据库授权控制,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又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劳动,提高接口管理工作效率;还要保障查询方便,统计功能多样化、菜单化,方便用户使用。

3.5 辅助办公信息系统

辅助办公信息系统具备如下主要功能:电子邮件处理、内部文件处理、外部文件处理、公共信息管理、任务布置跟踪管理以及会议电子信息服务和远程可视会议功能。

3.6 电力工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取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以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数据库和辅助办公数据库为基础,将项目管理主要信息与办公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比较、计算和综合,形成了一个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门户。通过分级分类授权共享,为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提供所需管理和决策信息的动态查询,如设计文件交付情况统计和分析、设备到货情况统计和分析、安全事故统计和分析、质量趋势统计和分析、人力资源统计和分析、项目工程进展报告、项目工程统计报告、项目工程费用支付和预测报告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获得并经加工处理授权上网的各类综合参考信息。

4 系统实施原则

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必须很好解决上述系统总体规划和软件设计等计算机技术问题,还必须特别注意工程项目管理本身的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对于现代大型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尤其需要强调如下注意事项:

(1)遵循合同约束原则。必须通过合同形式规定业主与设计、供应和建造等单位之间信息接口和交换的内容、责任及义务,为系统的实际应用创造条件。

(2)遵循“以数据为基础,以程序为依据,以实用为准绳,以效率为目标”的项目实施原则。以数据为基础意味着及时、和完整地收集、整理、规范和建立一系列设计和管理数据库并进行必要的加工、统计和分析,是信息系统为工程建设和未来生产运行服务的基础;以程序为依据意味着不断规范、改进和优化管理业务和管理程序,以此为依据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以实用为准绳意味着只有当信息系统真正为有关用户协同使用、信息充分共享并发挥较大整体实效时才算成功;以效率为目标意味着信息系统建设必须以提高项目三大控制水平和公司整体管理效率为目标。

(3)遵循“数据和软件集成先行、硬件网络按需要逐步扩充”的建设原则。以信息工程中的数据总体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坚持硬件按软件运行所需进行配置和扩充(包括设备品牌和档次的确定),努力促进软件的推广应用和数据库建设。

(4)正确把握和处理软件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子系统开发的辨证关系。应用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是保障整个软件质量满足共享信息一致性、业务流程程序化、管理接口有序化的重要工作,与应用子系统开发保持着对立与冲突,但又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必须在优先开发工程项目管理急需软件的前提下逐渐补充完善软件系统的总体目标,同时通过把握子系统共享数据设计等核心环节保障应用软件总体设计的质量。

5 结 语

本文按照基建工程从设计、采购、建造到投产的全过程一体化信息管理技术思路,提出充分重视不同阶段信息的共享使用,按工程阶段、工程内容、控制对象三个层面三维地组织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库总体规划和应用软件总体设计,希望能够对从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特别强调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企业各级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和优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程序体系,并通过合同方式规定设计、供应和建造单位与业主信息系统的接口内容和责任义务,采取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强有力地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推广,使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取得预期效果。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对于电力工程来说,设计是其重要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基于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保障电力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而项目管理则是指在某个项目周期内进行的控制、协调、组织、计划等管理活动,它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的约束条件下能够以化的配置与方法来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项目管理可以说是现代企业最为常见的科学管理模式,应用项目管理能够使资源效能较大化,充分体现出资源的共享,而后通过管理手段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较大限度提升。可以说在电力工程设计上应用项目管理,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应用的意义与重要性、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应用实例、应用难点进行阐述,最终提出成果预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各类企业在迎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配置化,使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成了目前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大的重要课题之一。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企业之一,其设计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为了使电力工程设计能够实现化,在其中引入并应用项目管理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项目管理概述

(一)企业战略管理基于项目管理

企业对自身未来方向的决定与策略,同时实施所制定决策的管理过程就是战略管理,但是追根溯源,不管是哪种战略管理,都必须基于面向市场与顾客。

(二)项目管理对于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有着积极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这时的设计单位只重视培养技术人员,而对培养管理人员则极为轻视。项目管理实施于设计企业后,将会使各员工综合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从而能够在不断的项目经验积累中使员工的技能得到长足发展。

(三)企业文化中项目管理文化的重要性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共享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是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企业个性化的“灵魂”。

(四)项目管理有助于实现项目目标与塑造品牌

基于价值链的项目实施过程应包括谈判合同、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设计产品、流程服务与项目完工。在项目管理实施后,项目经理就能将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同时结合各种有效手段与方法对其进行协调与控制,并进行实时纠偏,从而使项目的客户满意度、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利润等均能够圆满实现,使项目价值实现较大化。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了相应的项目管理的方法与经验,比如在一些皇家园林、皇宫建筑、大型水利工程等项目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对于项目与项目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均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研究。

戚安邦(2003)认为,现代项目管理属于近些年以来才得到发展的新管理学科领域,其与现代社会活动里各类项目的普通管理方法与理论密切相关。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近代的项目管理产生于二战以后,建立之初是为了服务于冷战阶段与战后重建的项目建设的管理手段之一。而从发展历史上来看,则项目管理基本上可分为20世纪的80年代前与20世纪的80年代后两个历史阶段,前者也被称为项目管理的传统阶段,其主要应用与内容分别为管理工程项目与管理项目质量、时间及成本。而后者即为现代项目管理的阶段,与传统相比,它主要在项目管理方法与项目管理体系上与前者有着巨大的差异,可以说,后者不论是从知识体系上,还是从方法手段上来说,都更为健全,后者在目前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杰克-吉多(1999)则认为,所谓项目就是前提为存在着一套互相关联又独特的任务时,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为这个特定目标的实现所做的努力。

国际标准化组织(2000)对于项目的定义是基于项目过程的,即项目就是具备开始与结束期限、互相协调与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并通过活动的实施,使得在资源、成本、时间都受到一定约束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目标的一个独特过程。

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2000)则认为项目就是为了创造特定服务或是产品的有时限的一项任务。

哈罗德-科兹纳(2002)对于项目管理的定义是为完成特定目标,从而对公司的资源进行控制、指导、组织与计划。也就是说,将垂直系统的职能人员借助系统性的管理办法,使其能够到水平系统的特定项目被安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