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设科技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建设科技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设科技论文

建设科技论文: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论文

1高校科技期刊在学科建设中的服务和推动作用

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研究的创新常常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和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高校在学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选取并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高校的学科组织机构和科研人员而言,学科前沿是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学科尚未攻克的难点问题,以及有研究价值但却被忽视了的问题,了解并掌握了这些问题,将会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

1)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才队伍,而高校科技期刊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研究者会将其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高校科技期刊为科研成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长期以来,《农业科学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牢固树立质量及时的办刊理念,始终以稿件质量为中心,突出专业研究特色,所刊发的稿件重视理论性和应用性,突出前沿性和创新性,强调服务社会和科研事业.主要刊登有关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园艺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农田水利与农业工程、生物学、农业经济、新农村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农业科学研究》所刊发的稿件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服务于高校科研教育工作,而且对研究成果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质量的内容和产品成为传统出版较大的也是的竞争优势.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力,要着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高质量的期刊能够获得“双效益”,有利于树立出版单位的良好形象.正因如此,高校科技期刊应当把期刊质量看成出版单位的生命线.高质量的稿件一部分来自高校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的近期研究成果,这不但能够提高刊物自身的影响力,也对科研成果的发表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科学研究》通过优先发表校内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设置特色栏目学科的研究进展进行及时、地报道,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逐渐形成高校自己的专业学科特色《.农业科学研究》坚持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特色和学术水平,突出行业与区域优势,在旱区生态环境、草木产业以及绿洲农业科技方面彰显自己的特色.

2学科建设在高校科技期刊中的提升作用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期刊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及时刊发了大量科研成果,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互动带来的“双赢”.即高校科技期刊通过刊发的学术成果,发现了一些大有作为的学术新人,如何引导学术新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刊发在本校期刊上,以及及时追踪其近期研究成果将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一些学术活动,了解学院的发展动态,这对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学科建设作为开展学术研究的组织载体,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形成了一大批学术人才,他们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探究新的知识,研发新的技术,解决新的问题,使他们从许多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这些学术人才作为高校科技期刊作者队伍的一股新的“生命力”,促进了高校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学科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高校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学科水平的高低,而科学研究的创新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以及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高校在学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而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学校科研成果优势和特色的重要窗口,以反映科研成果为主旨,重视学科建设中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活动,将其学术成果进行刊发,能够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地方高校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农业科学研究》,刊登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以及研究动态,在面向大众传递大量农业科技信息、帮助科技人员了解当今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农业科学研究》近年来刊发了校内许多品质稿件,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离不开本校院系科研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学科建设过程中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所带来的科研成果.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而由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也要密切注视学科建设的近期动态,同时积极联系社会科研单位,争取品质稿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刊发,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局面.目前,《农业科学研究》面临一些困境,如品质稿件数量下降、固定读者群发生变化、发行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除了期刊本身的一些原因之外,例如期刊定位不、特色不鲜明等,校内部分品质稿件流失等因素也对期刊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农业科学研究》应及时了解校内相关学科及重点学科的发展动态,争取将校内品质稿件刊发在本刊上,同时学校在科研成果评价等政策上应予以倾斜,调动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积极性,从方方面面加大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

3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互助共进

凡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期刊,都会在特色栏目、精品栏目以及作者和读者群等方面做足文章.当前,要想发展农业科技期刊,必须立足期刊自身特点,在刊物市场定位上走出传统,有所创新:①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栏目;②密切联系作者,了解其所研究专业学科发展的近期动态;③及时追踪学界相关专业研究的大家、名家,主动出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他们约稿,并及时刊发,实行优稿优酬;④扶持学术新人,善于发现其学科研究的亮点,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地学习,在学科建设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为建设新的人才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稿件刊发的过程中,出版单位的主体责任不能放松,要重视相关学科研究选题的质量,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等等.高校科技期刊还应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学报编辑委员会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对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具有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学校聘任各学科专家担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充实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编委会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审稿任务.高校科技期刊编委会成员大多来自校内及校外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博学专家、学者,他们了解高校科研资源,研究并掌握高校关于学科建设的政策方针,同时关注国内外各种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动态,引导学科建设的方向《.农业科学研究》所刊发的品质稿件离不开审稿专家所具有的高深的理论素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他们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稿件中具有创新性、有价值的观点,认真、负责地向作者提出可行性意见,帮助作者完善稿件内容,所刊发的稿件既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也为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是有效互动、良性发展的.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不是“单打独斗”,一定要依托高校学科建设强大的支撑力,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以期刊发展促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提高期刊的办刊质量.并且,高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无论是从政策还是资金上,加大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重新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进行定位,以制度作保障,确保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校农业科技期刊和学科建设进行简单介绍,其次从多方面剖析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农业科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与学科建设的内在关联,在此过程中也隐射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应注重科技期刊与高校学科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高校学科建设,从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创新、抓好机制和编辑队伍建设、引进品质作品、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明确期刊定位、培养精品意识、注重期刊栏目策划、发挥重点栏目作用这几个方面,与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有效互动,在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努力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探求一条与学科建设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芮芳 单位: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建设科技论文: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论文

1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中的新使命、新定位

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增长,发挥了农业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四化同步”的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例增加、消费水平升级以及用途拓展,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压力和异常气候变化还难以改变,原有以资源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依靠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资源集约型的内涵式增长,以技术和人才创新优势取代资源和人力成本优势。农业科技创新将愈发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广大农业科技人才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中肩负着新的使命。

1.1要在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成为充分挖掘科技增粮增收潜力的攻坚力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过去我国成功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功不可没。近10年我国粮食单产已提高了1044kg/hm2,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接近70%。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达到7200亿kg,按目前粮食产量水平,还有1000亿kg以上的缺口。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高起点继续促进粮食增产,仍要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目前,我国超级稻攻关单产潜力已突破15000kg/hm2,是全国水稻平均单产的1倍左右;美国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500kg/hm2以上,远高于我国玉米平均单产6000kg/hm2左右的水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在继续发挥科技增粮潜力中仍然大有所为。

1.2要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成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支撑力量

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目前农业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会加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产适度规模化、机械化要求迫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改变过去农业生产大肥、大水的粗放模式,加快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技术支撑,需要农业科技人才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支撑力量。

1.3要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占据现代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骨干力量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焦点主要聚集在经济与科技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农业竞争的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学科正在加速分化,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学科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工程等技术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拓展了现代农业科技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占领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1.4要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成为主动投身改革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业科研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虽然经历近些年的改革探索,但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仍然滞后,农业科技体系布局、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成果转化等方面问题不少,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未根本解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生产上应用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足,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科技人员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应自觉成为当前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者。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较快发展,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初期,农业科研人才达到27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占19.6%,硕士以上占18.6%。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快速成长起来,许多领域科技人才紧缺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2.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人才结构层次看,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与结构布局不合理并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占比偏低,每100hm2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75名,而美国为15名;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6名,而日本为100名,荷兰为200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0.64%。科研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尤其在生物种业、低碳农业、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缺少的科学家,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瓶颈。从专业知识类型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学科的人才比重大,生物育种、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新兴学科的人才比重小;知识结构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从事应用型科研的人才多,基础性研究、原始性创新的人才少。许多学科领域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人才资源分布看,东部较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相对集中,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现有的8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才、成果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资源严重缺乏。从人才培养使用看,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人才规模逐步增长,但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与实际需求脱节,还存在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外流和非农化现象,急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仍以引进为主。从人才队伍管理看,普遍按照以课题组为单元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大多数科研人员长期工作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人才固化现象突出,团队结构松散,管理不科学,一位学科带头人才的流失往往会带走一个学科或科研领域,造成科研团队不稳定、空缺难以弥补。

2.2制约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主要因素

从科研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从人才创新激励上看,按照现行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实行收支两条线,成果的知识产权及其权益主要归国家所有,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激励不充分,同时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科技人员缺乏创新活力,甚至出现成果私下交易现象。从人才评价管理上看,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从人才投入保障上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经费保障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支持,普遍靠创收弥补运行经费,科研人员人均经费低、工资水平低,过度依赖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争取立项、应付检查,难以专心持续性科研创新。同时科研人员多倾向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科研少有人问津,导致科研布局不合理。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作为及时生产力、人才作为及时资源的特征日益突显。国家间、产业间、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构成、组织方式、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法律保障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随着科技与市场资本的有效结合和法律对创新成果的有力保护,促进了企业在更大市场范围进行资源整合,吸引各地的创新人才,组织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建立大规模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模式,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人才管理上,实行多途径创新激励、矩阵式模块管理、多层次法律保护,有效调动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性。从国内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70%~80%仍有较大差距。过去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裕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人力成本,科技人才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和人力成本日益上涨,迫切需要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人才潜能。但由于集中了绝大多数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院所改革滞后,传统的科技人才观念和选人用人制度尚未根本改变,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团队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推进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领域改革,国家科技成果处置、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实施,将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

2.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农业科技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必须加强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从创新激励、成果保护、科学管理、加强培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平台和法规体系,营造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布局合理、紧密联合协作、管理科学高效、组织保障有力、富有创新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使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人才发展相互融合、相互激发,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3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新举措

3.1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坚持以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业绩为导向,将对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实际贡献大小作为重要指标,兼顾业内同行认可、生产或市场认可的双重要求,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强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的政策导向,允许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创新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以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等创新资源作价入股,灵活运用产权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福利待遇等多种手段,激励科研人员立足各自岗位自主创新。通过国家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自主处置、产权股权激励、权益收益分配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政策和机制,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能够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合理、合法的收益,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使之不仅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也能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拥有者,实现科学家到“知本家”的转变。

3.2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带动作用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市场作为促进科技人才创新、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建立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为资本的作价入股和上市交易的机制,做实做大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技术市场,促进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一方面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创新成果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反哺上游科研创新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检验科技成果推广价值,引导上游科研创新与市场对接,强化市场需求导向,进而建立科技资源成果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科技创新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建立面向市场和社会的科研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公共资源开放利用的“绿色通道”和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打破科技资源信息相对封闭的状况,为创新人才高效利用科技资源信息提供随时查询的服务平台,更大程度地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利用和有效整合,促进农业科研人才集成创新、再创新。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人才工程,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和生产需求,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选拔科研创新领军人才。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目标,选拔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科研骨干,支持其自主选题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涉农高校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采取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强与市场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变简单以论文、成果数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强化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科研方向。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聘用、科学管理”的科技创新人才聘用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建立多学科、分层次、模块化的人才管理制度,发挥领军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核心作用,稳定和壮大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3.4努力营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不拘一格选拔、培育和使用人才,构建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国家支持人才发展各项政策,突出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扶持措施,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基础性重大科技攻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多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逐步消除农业科技人才流动中的区域、行业和身份等限制,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开展人才项目合作,引导科技人才面向市场和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研究、加强服务、创新创业,发挥创新人才在支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机制,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护、创业帮扶等服务。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环境,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扶,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创业。

作者:陆美芳 王一方 季雪婧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建设科技论文:科技法制建设论文

一、正确处理好科技政策与科技法制的关系

党领导下的科技法制建设是在科技政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技政策对科技法制建设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及至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先政策后法制的固定模式,使科技政策与科技法制的关系过于密切,乃至造成二者的重叠,降低了科技法制的地位和作用,以致无论是科技立法的数量,还是科技立法涉及的内容,都远不及科技政策,科技法制建设的步伐明显滞后于科技政策的发展。因之,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上,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更多的是通过制定和贯彻科技政策来实现的。及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科技战线上以科技政策为主导的调控手段才逐渐改变,代之以科技政策与科技法律的并存,并向以科技法律为主导的调控手段转变。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党建立的红色政权发展科技事业在借助科技法制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依靠科技政策。然而,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主要依靠科技政策本无可厚非,但科技政策毕竟侧重政治上的指导性和性,不仅缺乏法律上的强制性以及硬性的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文规定,而且没有法律救济的保障措施,加之科技政策有与生俱来的灵活性和临时性,并不具有法律上的稳定性,一旦执政党出现路线错误,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贯彻往往就会出现偏差,以致走上不必要的弯路。不过,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科技工作主要依靠科技政策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对此,彭真曾分析指出,“在战争时期,党也好,军队也好,群众也好,注意的是党的政策。一件事情来了,老百姓总是问,这是不是党的政策”,因为“那时,只能靠政策。当然,我们根据地的政权也有些法,但有限,也很简单。就全国讲,法是国民党的或外来侵略者的。如果要讲法就不能革命,就是维护三大敌人的统治”,并进一步指出,“这是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大多是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也或多或少养成了那个时期的一些工作习惯。”这样,政策不仅具有了很高的性,而且被非常广泛地运用,法律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实践中一度出现“以党代法”的做法。当时,作为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政策自然也是如此,科技法律只不过是以法律名义表现的科技政策而已,其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含义。当然,科技政策与科技法制两者之间不可否认,是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具体而言,一是,科技政策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而科技法制涉及的内容则较为集中且更具有针对性;二是,科技政策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随时调整,其灵活多变,稳定性不强,科技法制则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任何修改和废除都要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三是,科技政策侧重于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只规定行为方向而不规定具体的行为规则,科技法制则侧重于维护权利方面的具体操作和法律救济,都必须以规则为主,而不能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可以说,科技政策与科技法制各有所用,既不能以科技政策拒绝科技法制,也不能用科技法制代替科技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退出,代之以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影响和作用自然也随之不断增大。这为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向现代法治转变提供了机遇。对此,曾明确指出:“要把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机制和新体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继续加以完善。”即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科技战线要建立起以科技法为主导的科技规范和调控系统,必须对科技政策与科技法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衔接。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经历了从主要依靠科技政策到既依靠科技政策又依靠科技法律,再到主要依靠科技法律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党和政府科技政策的合法问题是科技政策与科技法协调的关键。对此,中共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就要求党和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宪法精神相一致,符合宪法与法律的要求,具有合法的内容和程序。当然,现代社会在构建以科技法律为主导的科技调控体系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科技政策的辅助指导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发展而言,党的科技政策和国家的科技法律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把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政策措施,以及在科技发展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法律规范,并建立起有效的执法机制,从而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日趋优化的法律环境。总之,鉴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和精神,科技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守客观规律,必须以科技法律为准绳,在国家相关法律的框架内行动。当然,科技政策也要善于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时提出对新形势的主张,完善相应的科技政策,为校正和修改不合时宜的科技法律奠定基础,以充分发挥科技政策和科技法律各自应有的功能。

二、将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秉承着马克思关于“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的理论。因此,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就开展了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科技教育、科学普及和科技立法活动,并将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如早在1939年4月,边区政府就十分重视奖励科技人员,颁发了《陕甘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规定“凡边区人民在生产运动中有特殊成绩者,按条例呈请奖励”,有意识通过科技立法来促进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且也标志着我国科学事业开始历史性的转变。《共同纲领》第43条规定,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是:“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与之相适应,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配合国家各项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制定了一些鼓励科学研究、奖励科技发明和创造的科技法规。这些科技法规的颁布,不仅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而且成为新中国科技法制建设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家建设的展开,为适应社会转型的实际以及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先后制订了15个科技法规,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又在科技奖励、科技试验管理和科学仪器生产供应及科技干部管理等方面,相继制订了一些法规。虽然当时科技法制建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十年动乱期间,在“左”倾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当时,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科技法制建设不仅陷于停顿状态,而且原有的成果也被破坏殆尽。及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同时,又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这不仅提高了全社会发展科技的意识,而且加快了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步伐。对此,曾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即科技进步与创新呼唤着科技法制建设,科技法制建设保护着科技进步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和重点完善,我国不仅在宪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乃至刑法等法律中对科技问题作出了一些法律规范,而且还专门就研究开发制度、技术市场制度、科技成果的保护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立法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促进科技进步的立法、执法、司法和社会保护的监督保护体制。这些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日趋优化的法律环境,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强调发挥科技是及时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并对发展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作出了具体规定,标志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迈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而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则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了高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与之同时,党和国家又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我国及时对《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以符合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又强调指出,要“建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转移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支持以我为主形成重大技术标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此,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大大促进了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向人们提出了以法律手段调整科技领域社会关系的客观需要。就党领导下的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而言,虽然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但其相互间总体呈现出的还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现代化迫切要求以法律形式管理科技活动,并防止科技成果的滥用或失控可能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科技法制现代化将科技活动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保障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建设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和法制建设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在实践中对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建设发展之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从1921年到1949年,党的科技法制建设总原则就是要求科技法制建设同政治、战争和生产建设相结合,以服务政治、配合战争。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例,其在1941年11月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施政纲领中,就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科学技术必须与抗战大业结合起来。从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在推进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实行的是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主、法律法规为辅的原则。这一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原则早在《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中就已确立。具体落实到科技法制建设领域,在科技法律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办事的原则是有科技法律从科技法律,没有科技法律从新民主主义科技政策。由于新中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包围之中,在摧毁旧法统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别无选择地照搬了苏联的一套。当时,苏联法从理论到实践被中国全盘引进。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包括科技法在内的中国法制已基本被“苏联化”了,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令人扼腕的是,苏联法虽历史地充当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法制建设这台机器构建和发动的图纸和燃料,但终因其图纸和燃料质量的欠佳又妨碍了其正常的运转,并且这一危害大大超过了苏联本身。及至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中苏两国关系出现深深的裂痕,在党开始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历史反思的同时,也推动着国人对科技法制建设认识的深化。具体而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还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由此,在及至“无产阶级”爆发前,国务院和主管全国科技工作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我国的国情陆续制定了一批科技法规,不仅使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在曲折中有了缓慢发展,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但在随后开展的十年“无产阶级”中,由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指导,建国以来政治运动的弊端被推到了极端,整个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科技法制建设自然也在劫难逃。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我国实现改革开放的政策,再次迎来了科技法制建设的春天。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正式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开启了对走中国特色科技法制建设发展之路的成功探索。1985年,为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颁布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经过实践检验,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这对包括科技法在内的我国所有立法及其运作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7年,为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六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总结了我国在改革中开拓技术市场的经验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果,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推进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法律制度。用一部综合性的单行法律统一规范、统一调整技术合同法律关系,是我国科技立法的一大特色。这在世界科技立法史上也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法制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1997年中共中央举办的《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讲座结束时的讲话中,曾总结指出:“在我国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就是要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得到贯彻落实,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体制,促进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一关于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的论述,无疑奠定了我国加强科技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推动了科技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走向深入。以上党领导科技法制建设所积累的基本经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顺应科技发展潮流,遵循科技和法制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基本国情而作出的重大抉择。换言之,即党在领导我国科技和法制建设中,探索和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科技法制、怎样发展科技法制”这个基本问题,从而对新时期科技兴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作者:侯强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建设科技论文:科技建设档案管理论文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虽然当前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网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其资料和文件的传输信息化程度还不够,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强力的系统和技术支撑,即便一些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但没能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完善,也会降低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制约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创新化发展。

二、促进档案管理科技建设创新的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企业管理者及档案人员要转变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将提品质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建设和创新发展纳入企业的工作重点内,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管理者要加大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各级领导要发挥引导作用,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来技术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设备,建立科学化、创新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吸收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科学化和创新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企业在构建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时,要遵循《档案管理整理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所制定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符合国家的制度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生产服务要求,通过与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召开会议研讨,进行的讨论后,起草初步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好的档案管理制度采用试行的方式,在某部门先试用,发现不足即可进行针对性的更改,以确保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创新化。

3.电子化发展,重视电子文件管理

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普及发展,促进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的方式向电子化模式转变,即由传统的可视记录识别转换为机器识别代码型发展,机器识别代码型即所谓的电子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文件材料相比,电子档案管理下的电子文件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修改形成后,即可贮存到办公的信息数据中,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即可实现信息的共享,弱化了档案和文件的界限。同时,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凭借其快捷、的特点正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巨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手段和辅助工具设计的电子图纸,不仅易于存储和查询,还更加形象具体。此外,传统的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和人事档案等分类被取代,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流程和管理模块的设置和发展。利用电子文件管理,能将分散在各个管理系统中的档案信息通过利用计算机规定的指令来随机调整和设置分类方案。因此,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科技建设创新工作,必须加强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的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创新化发展。

三、结语

总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高效生产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创新化;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必须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必须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档案管理的较大功能,实现价值较大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作者:崔敏侠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

建设科技论文:科技创新学风建设论文

一、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带动学风工作的路径选择

1.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过去忽视时间、缺少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等受到极大冲击。网络公开课等第二课堂的开发、开放,各高校开展的科技创新课程的实践,在网络上平台上逐步建立,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呼之欲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重塑高校学风的要素。各高校发挥自身行业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建设以及营造创新学风的实践活动的维度、广度、深度依然有空间去研究探索。重新审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推进学风建设中发挥的潜在价值,开展协同创新,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引导学风建设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综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国际合作办学等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进学风建设。

2.以传统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学风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决于高校学科建设和教育体系建设的结构和目标的合理设置。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学科建设水平能否带来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体现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仍然是高校的三大主要职能,而大学的人才培养、学风建设又是其他两个职能的基础,更是其他两个职能的体现。专业设置应按照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设置,培养方案应结合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学风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技创新又应该是学风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高校应进一步立足、发展自身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挥其对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要紧跟时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的时代性,培养创新氛围,营造良好学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服务。

3.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及时,开展学生学术活动,建设科技创新宣传平台。营造良好学风,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该加大学生活动中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宣传。高校要组织科技活动来普及科技创新信息、培养科学兴趣、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科研心得,邀请专家学者和指导教师开展讲座、指导课,丰富科技节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的水平,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知晓,人人志在参与,实践知识提升动手能力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高层次科技竞赛。完善选拔机制,组建专业固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有制度、有程序的组织学生、选拔培养人才,帮助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作品。在检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激发更多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4.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和推动,因此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养工作,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设计、积极培育、推广,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提升大学生参与学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对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例如: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中加入创新能力指标,在奖学金评定体系中增加科技创新的类别,以形成大学生追求真知、勇于实践的育人氛围。高校管理者还应重视为学生组织营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各种学术论坛,开放科研文献检索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思维能力,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结语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体现高等教育的效果和社会效应,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当前高校提高学风建设的重点。因此,依托科技创新提升学风建设水平,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互动机制,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认识并深刻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及活动现状的前提下,需要高校管理者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加强人财物方面的保障、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注重科技成果实用性、创新管理理念,形成以科技创新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保障科技创新的长久发展,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氛围不够浓厚、物质保障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共性问题,从而以科技创新提升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保障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任婵媛张春明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建设科技论文:科技期刊品牌建设论文

1.品牌建设现状

(1)办刊水平较低,稿件质量难以提升。

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非常庞大,但其中高质量的期刊并不多,与欧美等出版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失当加深了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窘境。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职称评定、经费申请、学位授予等无不与SCI挂钩。唯SCI论加剧了稿源的外流,科技期刊稿件质量难以提升。

(2)科技期刊市场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市场化进程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刊号的审批由政府主管部门严格控制,非公有资本难以进入期刊出版领域等。相反,海外出版机构对期刊的运作有很大的自由度。

(3)产业实力差距大,集群化发展水平较弱。

发达国家科技期刊早已实行集团化运作,如世界上较大的科技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年出版科技期刊约1800种,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我国科技期刊的经营规模与国外大型期刊出版集团相比差距仍较大。

(4)网络出版水平较低。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刚刚起步,对网络传播特点的认识不深,经验、人才、经费也都比较缺乏,因此,期刊的网络出版水平仍相对较低。

(5)期刊经营管理体制仍不完善。

我国科技期刊市场至今仍深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办刊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办刊人的办刊理念较为保守,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经营竞争意识,多数期刊仍停留在粗放经营阶段。

2.期刊品牌建设的发展策略

(1)严把质量关,提升期刊核心价值。

期刊质量关键在于稿源,要拥有高水平的稿源,必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做好组稿、约稿工作。而且,科技期刊在选题定位和栏目设置上要以预见性的眼光,留意科技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选题,保持论文的前沿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期刊社自身的优势,建立系列选题,形成独特的品牌风格。审稿是确保期刊质量的重要关卡,一方面要严把审稿关,另一方面要积极组建高水平的期刊编委会和国际审稿专家队伍,提高期刊的国际知名度。

(2)塑造期刊特色,扩大品牌影响力。

期刊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定位,实质上是办刊思路和办刊理念在版面上的体现。期刊内容特色形成期刊的个性风格,进而决定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办刊人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时调整内容定位,以达到期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期刊的装帧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也是期刊品牌特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简洁明快、和谐得体的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不仅能吸引读者注意力,更能体现刊物的品牌特色。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期刊知名度。

期刊社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并参加相关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吸引专家的关注与支持,进而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期刊的网络建设。办刊人应通过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帮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近期的科研成果,实现科技成果的无障碍传播,从而有效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加快推进期刊品牌建设的进程。

3结语

与出版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前途任重而道远。相信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办刊人的不懈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期刊问世,促进和推动科技期刊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展。

作者:吴鸣谦韩跃杰单位:长安大学杂志社

建设科技论文:科技反腐党政建设论文

一、加强制度反腐、科技反腐的重要意义

1.1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举措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过去以思想教育等为主要手段预防腐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反复滋生的腐败现象揭示出只有切实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才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监督权力。因此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都要通过制度来固定、保障和促进。可以说,离开制度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没有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也不可能真正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作用。

1.2现代科技手段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助力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单纯依靠传统的监管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制度监管的需要,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却具有“程序规范”的特性,能够有效保障业务操作和制度执行的刚性,提高制度执行的刚性化。例如,电子政务系统可以通过节点设置,对日常工作进行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重新梳理和优化工作流程,自动记录操作痕迹,较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强化制度的执行。

1.3“制度+科技”模式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制度反腐与科技反腐的有机结合,简称“制度+科技”模式,是指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作为防治腐败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内容,将信息监管平台作为制度执行落实重要载体,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配置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制约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1)运用“制度+科技”可以明确权力分工的责任落实。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首先要对权力运行进行流程再造,运用“制度+科技”对原有权力进行清权确权、分解制衡、电子固化,通过信息网络系统细化和固化各个环节,使任何人只能行使自己岗位权限内的权力,按照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放弃操作也不能延时操作、越权操作,用程序化的运行模式限制了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2)运用“制度+科技”可以实现权力行使的充分公开。阳光是好的防腐剂。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中,必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权限设置时内容公开,在权力运行时流程公开,在考核反馈中结果公开,从而实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等内控问题的发生。(3)运用“制度+科技”可以方便监管权力使用的合规有效。把反腐倡廉的措施和要求,体现到制度落实执行的每个环节之中,对可能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有论制度与科技反腐对党政建设的重要性。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从制度层面予以约束,又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加以监督,通过“制度+科技”的监管模式,实现制度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解决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的问题,提高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防控,使权力运行的每一项操作都在工作流程中留下痕迹,监督者就能够了解掌握执行人及时、动态的信息,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从而提高监督效能和威慑力。

二、推进“制度+科技”模式存在的问题

“制度+科技”通过加强对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分工与配置,从而实现权力运作的不同层次之间、同一层次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其关键在于更有效的用制度管事,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制度的巨大消解作用,因此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管理部门权力思想束缚。“制度+科技”模式对各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权力进行了制约,有些管理人员会因权力被缩减或被监督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制度+科技”模式要真正有所进展和突破,首先需要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带头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二是各部门工作机制的约束。“制度+科技”模式涉及的业务性强、涉及面广,我们必须坚持以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将有效预防腐败与优化部门管理有机结合;发挥纪检监察组织牵头推动、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运用效能监察等工作形式把预防腐败与优化管理工作真正融为一体。三是专业技术的限制。“制度+科技”模式依赖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战略设计时加以侧重,保障经费、人力的不断投入,同时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较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制度模式的工作效力。

三、推进“制度+科技”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尽管“制度+科技”模式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针对日益变化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积极拓宽“制度+科技”应用领域,结合行业、领域特点,不断推进反腐倡廉水平提升。一是创新思路,拓宽监督工作内容。要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制度+科技”模式的推广运用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流程管理以及廉洁风险内控机制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信息手段在反腐败工作中的推广运用。二是综合协调,融入生产全过程。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管理流程的设计。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和投入;要分析、识别腐败高发多发领域关键部位和关键节点,设计智能预警提示,达到“权力模块化、制度刚性化、监督动态化”的要求,最终实现辅助决策和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的效果。三是统筹兼顾,明晰工作方向。“制度+科技”模式必须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相结合;二是要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相结合;三是要落实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工作相结合;四是要效能监察工作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较大限度发挥“制度+科技”的巨大威力。有效预防腐败的核心在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从制度层面予以约束,又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加以监督,通过“制度+科技”的监管模式,实现制度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解决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的问题,提高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

作者:张宇同单位: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党群部

建设科技论文:基地建设论文:生物科技实习基地建构探索

本文作者:程彦伟陈万光押辉远张耀武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扩大实习企业资源,建设合适的实习基地

在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和各种企业联系,特别是中小企业,扩大实习企业资源.中小企业管理机制灵活,人才匮乏,对高校师生的实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外,中小企业相对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对生物技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度

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5].首先,我们要积极呼吁政府制定企业接受实习生实习的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应成立专门负责生产实习的机构,加强各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从校级对实验基地进行规范和管理.尽管我系实习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学校教务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还缺乏专门的校企发展平台.第三,学校应该制定合适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文件,明确目标、职责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的各种要求.第四,我系应该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实际规划好实习基地建设,努力促进其发展.例如,寒山啤酒厂实习基地就是按这样的要求建设的,厂里免费提供食宿,学生可以安心在企业实习,学校也节约了一大笔实习经费.

加强实习指导老师队伍的培养

实习指导教师由学校的带队教师与实习单位参加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4].学校带队教师主要按照实纲的要求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工作,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与实习单位积极配合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协调好实习基地双方关系.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业务学习、生活安排、安全教育等负责.因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随着我系领导对实习工作的重视,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正在建立起来.例如聘请寒山啤酒厂、洛阳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新春都生物制药厂、九九龄醋厂主抓技术的管理人员作为“双师型”指导教师,来学校做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的报告,并协助做好学生生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要求学生的班主任也参与进来,杜绝学生盲目请假、逃避生产实习.通过院系领导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充分认识生产实习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5],通过两年的实习情况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生物技术实习基地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应加大投入.另外,还可以在实验室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也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周边企业需求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自身科研人员缺乏,对和学校合作建立他们企业的研发基地很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企业资金,建立校企合作的研发基地,供给学生专业实习.这不但有利于稳定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严格管理与加强考核

加强组织管理、从严治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改革措施如下:①建立实习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由学校、院系实践教学负责人、指导教师及生产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例如,我系就组建了以教务处主要领导牵头,由主抓生产实习的副主任负责、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生产实习基地的联系、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数次去寒山啤酒厂、九九龄醋厂、新春都生物制药厂考察了解企业情况,商量实习方案,确定实习计划;②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实习管理制度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规范作出明确的要求,老师和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为完成生产实习创造条件;③学生实习考核采用考核的方式,而不是只看实习报告,要提倡成绩考核与实习过程的有机统一,从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习报告和实习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考核.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表现.例如每当实习结束时,我系领导都主持召开生产实结大会,听取学生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建设科技论文:专业建设论文:生物科技专业建构探究

本文作者:魏炜陈放侯太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多方向发展的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在农业、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阔的知识视野,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2]。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建设时特别强调“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加强基础主要是加强人文社科类综合基础、理科平台基础和生物技术相关基础课的教育。注重实践主要是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整个实践教学的比重大大增强,实践教学学时数占到总学时数的42%;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包括了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毕业论文设计,而且还强调到企业进行实训和实习,以满足学生在产学研结构链上的锻炼。分流培养是发挥四川大学理、工、医交叉融合办学的特点与优势,在统一的基础教育基础上,实行专业分流培养。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具体需求,我院在生物技术专业设立了3个培养方向:生物技术基础方向、生物制药方向及生物化工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在上三年级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我们重建了课程体系,力求体现出以下特点:基础课程板块,突出“宽”的特征,使学生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及宽厚的生物学基础、药学基础、化工基础;专业必修课板块则要考虑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不仅开设了生物技术的相关基础课,还增设了生物化工、生物制药、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此外还开设丰富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生物医药类、化工类、管理类等课程,以此拓宽学生的学识范围,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见图1)。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科教融合的教学方式

以生命学院、药学院、化工学院为依托的生物技术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遗传学、药剂学,以及一个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点。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I期:资源生物学;II期: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在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学科优势与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整合。我们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既要专注本学科领域内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发展,又要放宽视野,关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的趋势,力求教学内容符合新世纪对生物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讨,开展具有特色与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的探索。学院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并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支持。近几年本专业教师围绕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成功申报了2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如“生物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建设”,“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等,发表了近40篇教学研究论文,其中植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物学获得部级精品课程称号,另有省级精品课程10门。生物技术是实验科学,通过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生物技术人才的关键之一,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本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我们淘汰了落后的实验,适量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设了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同时我们还强调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如油菜Toc33基因的克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引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通过该实验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质粒提取、基因组DNA制备、PCR、电泳、DNA分子重组、遗传转化、重组子筛选鉴定、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等基本技术。再如以高原植物狼毒为研究对象的天然生物杀虫剂的研究是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引入到天然产物分离制备技术实验课程中,使学生掌握了天然产物从分离制备到纯度鉴定及性质分析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验技术,这种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比单个的验证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获得了近似于科研工作的综合性训练。

构建卓有成效的师资培训与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也是专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师资队伍的水平高低、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政策保障,让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院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障师资培训的措施:如提倡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在职攻读学位的教师给予工作量的适当减免;实施教师研修计划,选派拔尖人才、骨干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研修,扩大国内国际交流规模,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等。完善而有保障的师资培训措施,使得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本专业教学中坚力量。近几年,本专业教师中有两人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1人获得四川省教学名师称号,3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另有8人获得校教学奖。在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学院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做到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有机结合。近几年先后从国外引进了20余位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均承担了多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并开设多个前沿讲座,将学科前沿与专业基础有机地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为满足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求,还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我们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的、成功企业家和创业者作为“双师型”教师为学生开设实践环节教学课和创业实践课。如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发明家梁朋博士、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为本科生讲授生物制药,同时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李伯刚博士,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为本科生讲授制药企业经营管理,同时指导学生在地奥集团的生产实习。此外,泸州老窖酒业集团总经理张良以及水井坊集团副总经理赖登燡均作为我院兼职教授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

以雄厚而独具特色的科研优势加强实践训练,促进生物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西南地区重要植物的资源生物学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为重点,特别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向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5年,学院年科研经费平均4000余万元,承担了多项“973”“86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学院的科研优势对于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践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科研条件和完备的科研平台,如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学院),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和四川省制药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采取科研立项制或科研参与制对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同时,依托上述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11”“985”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形式多样的实践训练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多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与他人合作发表科研论文,其中以及时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并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

积极探索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稳定而具实效性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

作为生物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不仅应具备从事本领域科研、生产的能力,还应具备从事生产组织管理、计划调研、产品营销等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而这样的教育与训练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奏效的。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及早认识和了解企业特质与实际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企业生产实践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检验,而且促进学校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3]。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02年我校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成立之初就被列入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在成都建立国家生物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再次将四川大学“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其人才培养的平台。此外,四川省政府也将“生物技术”作为六大优势高技术重点产业加以重点发展。这些政策保障都为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我们与成都地区与生物技术应用密切相关的知名企业联系,相继建立了10个稳定而完善的企业实训基地。如从事天然药物生产的成都地奥集团、华神集团、华高集团,从事生物药物生产的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四川长征制药有限公司,酿造企业的代表泸州老窖集团、水井坊集团,以及从事生物化工生产的四川贝尔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分流方向选择2~3个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切实感知某种生物技术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最终上市所需要的多种环节的协调运行。经过10年的探索,生物技术专业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近5年来,有31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全国性竞赛奖十余项。其中2003级学生侯海和肖伟参加全国挑战杯赛获银奖;2002级王乔等几位同学参加全国挑战杯赛获四川赛区金奖,并获全国挑战杯决赛银奖;2002级杨浩同学获2003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季军;2003级滕云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从用人单位的反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知识面宽广、实验技能熟练,而且综合素质也很高,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很多已成为所在企业的研发骨干或管理骨干。

建设科技论文:加强建设农业新科技提高经济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建设;农业科技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设科技论文:建设现代农村科技服务制度研究论文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星火计划工作会议精神,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三农”,繁荣农村市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出发,近两年来,我们把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作为星火计划工作的重中之中,全力抓好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组建各类科技经济合作组织88家,我们重点扶持和完善了16家,这些组织在落实星火计划,特别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它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2001年,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步伐,提高科技贡献率,我局根据《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对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了‘“科技支北”示范工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人。长岭镇在实施品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中,针对加人WTO后的形势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组织农民面向市场,积极探索和扶持能够适应农业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形式,建立了肉牛交易市场,并引导农民经纪人自发、自愿组织成立了“肉牛产业经纪人协会”。与此同时,依托庄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等部门,组建了“大连市庄河品质肉牛科技开发联合体”。“经纪人协会”、“科技开发联合体”的成立,不仅为农民养牛解决了肉牛品种、市场行情和商品销售等难题,而且还有效地开展了圈舍设计、肉牛品种、饲养技术、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青黄贮、氨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咨询、培训等活动,使农民直接受益。庄河市有6000多农户靠养牛走上致富路,有3000多农户靠养牛脱贫。两年时间,通过经纪人协会从外地引进皮埃蒙特、夏洛来、德国黄、比利时蓝肉牛冷冻精液5万剂,改良黄牛5000多头。目前,长岭镇养殖20头以上育肥牛的农户达100多户,养牛专业屯4个,养牛总数1.2万头,仅一年养牛一项就使全镇农民人均收人增加400多元。肉牛养殖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长岭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我们及时总结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并于2002年6月18日,举行了庄河市长岭肉牛产业经纪人协会暨大连市庄河品质肉牛科技开发联合体正式挂牌仪式,这标志着市科技局在推动新型农业科技组织的建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我市组建范围更广、种类众多的新型农业科技组织提供了可以借鉴和仿效的成功范例。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辽宁省及本市新闻媒体对我局这一探索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报导。

“协会”和“联合体”还是一种初级形态,我们在认真总结协会、联合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视野,对全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做了调研,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了大连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使我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有计划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近几年来,针对加人WTO后的形势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本着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人的原则,我们在星火计划实施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自愿组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织、建立和支持了一些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和中间环节。

二、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工程中,我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并进一步引人市场机制,组建和完善以推进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并存,推广转化、评估、咨询、技术交易、培训、信息、标准研究与应用等服务内容并存,农村、农业、农民和企业等服务对象并存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培育和农村科技服务能力的建设为重点,围绕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五大集聚产业和农村区域,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村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并强化战略研究、政策制定、资金投人和管理激励,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1.以国家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现有科技中介组织的基础,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广体系,可以通过它来实现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旅顺口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科教兴区发展战略,现已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以旅顺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建立旅顺农业科技网站,为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市场销售与开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农业120"服务站,为全区农民提供快速、的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安全监测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跨世纪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提高全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2.培育并扶持具有大连地方特色的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科技服务组织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人农村一线,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服务主体的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以大连福龙果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连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建设已建成2万亩标准生产示范园,公司实行订单生产,成立专业技术协会,订单农户达1500户,建成苗木繁育基地、生物有机肥厂和气调库,常年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每周定期授课,全年培训会员5万人次,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全年跟踪服务。全年为订单农户免费提供讲课人员课时费用和技术资料费用在3万元以上,免费提供生物有机肥和果袋100多万元,实行‘.十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药肥、统一技术操作、统一质量、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储藏、统一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带动1万户农户,使农民增收千万元,带动了果业和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高星火龙头企业服务农民的能力

我市现有部级星火龙头企业1家、星火外向型企业1家;省级星火龙头企业2家;市级星火科技先导企业10家、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先导企业19家。通过国家、省、市三级重点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全市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多条集科研、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我们以大连华农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等具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培育工程为突破口,又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

大连瑞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盐碱地栽桑养蚕,采取“公司十农户十科技”的形式实施订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公司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兴的高效种养殖产业,成立了盐碱地科技开发产业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近50人,设有科研、开发、培训、营销等部门,使栽桑养蚕有了技术保障。公司引进了二丰弛抗碱1号”新品种,新建年产3000万株抗盐碱育苗基地、年烘干能力300万公斤的蚕茧烘干厂、桑树木片药材加工厂,解决近2000人就业,带动1.3万户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养蚕农户收入1600万元,人均收人提高800元。今年又投资建设瑞奇工业园,主要生产蚕丝和桑果的深加工产品,以此可带动辽宁沿海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

大连璋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省、市多家大专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育苗、养殖和底播技术,引进新品种进行研究,公司曾多次荣获各级星火和科技进步奖:公司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指导农户科学生产,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苗种和新的养殖技术,农户年均收人达20000元以上,公司创造的税收占全县的40%。

4.规范和引导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提高服务能力和凝聚力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大连市庄河品质肉牛科技开发联合体、长岭肉牛产业经纪人协会、大连得利名优水果产供销合作社、普兰店市特种粮研究协会、大连领富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已有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的支持和规范,使其更加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需要,提高农业和农村产业服务水平,并在确立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法律地位、规范其服务功能等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予以引导发展。

大连领富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技术协会的形式运用科技组织和科技手段,有效地将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产业链,通过科技培训、科技服务、良种推广,建立无公害饲料生产基地、科技生产资料超市、化验检测中心和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中心,为大连北三市的养殖大户提供了品质的一条龙服务,每年可降低饲养种公猪成本150万元,生产“绿色”商品猪30万头,为农民增收1200万元。今年为农民养殖大户开办了培训班11期,人数达500人次,同时接待了外省市学习团6个,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评价。作为大连市及时家专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科技服务体系,为逐步形成畜牧业生产的科技网络、服务网络和畜牧用品物流网络,启动了大连畜牧科技超市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30个科技超市,既贴近畜牧生产需求,又以窗口式与农民对接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牧业生产战线长、群体大、范围广、生产水平落后及经济效益低的现实问题。超级秘书网

5.建设农业科技孵化器,促进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以提高农村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整体发展为目标,培育并扶持各类集聚产业科技服务组织,我们筹建了大连市农业科技孵化中心,支持开展成果转化、标准研究与应用、技术评估和咨询、农民培训等服务,为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提供示范。目前,1万平方米的“连体智能温室”建设工作已完工;占地百亩的“新品种风险科技园”已完成,并已引人7大作物、58个品种进行种植;6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主楼已破土建设,星火培训基地工程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孵化项目正在组织运筹。我们想通过建立“高标准、高产出、高智力、高收益”和“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新”的基地,做到农、科、教一趟车,产、供、销一条龙,逐步由品种链向产业链延伸、效益链转轨。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农民群众学习观摩的样板基地,农业院所学生、乡村技术员培训实习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的精准农业发展基地;集研发、转化、培训、展示、交易为一体,形成新品种的“聚宝盆”,新技术的“超市”。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为农民增效、增收探索出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目前还有3家农业科技孵化中心正在筹建之中。

6.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大连市金州区是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信息服务。金州区电信网络已实现数字化和光纤化,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20.5部/百人,电脑普及率达到3台/百人。区政府投入300万元搭建综合信息平台,投人100万元组织实施农村科技信息"121”工程,即扶持全区所有的村建成1个信息网点,200个专业大户和100个重点企业实现微机联网。在区政府的资助下,村、企、农户自筹38万元,配置微机,现已建成网点220个。我们结合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农村信息化工作和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建成通达农村基层的服务信息网络,整合并集成有关信息资源,在功能上要满足农业科技服务(如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以及网上农业技术培训等)、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如农村产业政策、农业资源、气候、水利等;市场需求、质量安全及相关政策)以及规划决策支持等基本需求,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务。建成“两库五系统”:综合数据库和农业知识库,综合查询系统、农技培训系统、专家诊断系统、农村资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在金州试点区内建成互动式信息网络终端,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举办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农村产销大户、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网络用户,乡镇、街道和村委会负责信息的干部、涉农部门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聘任10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为网站的特聘咨询服务专家,热心及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在内网上还开辟科技园地、供求热线、科技影视等栏目,已广泛、各类信息3000多条。目前,金州区信息服务水平在辽宁省县级名列第二。

三、着重长远,注重实效,大力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动星火计划实施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引人市场机制,通过科技服务、信息传递、科技培训,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凝聚力,加强了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密切纽带关系,促进了科技和生产的良胜快速发展,同时推进了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2003年度共安排星火计划项目73项,完成项目总投资为9.6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4.8亿元,新增利税9.2亿元,创节汇4282美元。与去年相比,项目投资额增加了一倍,新增产值76%,新增利税一倍多。另一方面,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动了星火培训工作,科技中介服务组织针对会员和定单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效果十分明显。大连福龙果品有限公司每逢星期日组织专家定期为农户现场会诊讲课,深受农民欢迎,去年一年培训5万人次。大连领富科技牧业有限公司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应急和疑难问题,集中举办了7期养殖技术培训班,参加人数400人,下乡举办了3次技术交流现权会,参加人数180人,采取让养殖户提问题,专家现场解答的方式,对农民来说这种交流会接受快、收效大。全市全年培训各类人员达58万人次。

建设科技论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统合素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目前的很多实际和制约因素却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的瓶颈。为此,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分析了当前磐石市所存在的制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管理体制、资金投入、服务方式、组织管理等制约因素形成的原因,并且试析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磐石;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磐石市三大主导产业中,农业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科技体系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磐石市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乡镇机构的多次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由乡镇回归到主管局,造成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专项的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市、乡镇科技服务中心等推广机构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磐石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资服务实体,组建了40余家乡镇科技推广服务站、962个村级服务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深入到户的市、乡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站和服务组的组建,不仅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新需求,而且还净化了乡村农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队伍。但在政府主导科技服务方面,还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是作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务的龙头,市科技服务中心要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与电台、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联办科技专栏,构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台。

二是要设立开通科技服务热线,构建了实时、高效的农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创办科技服务专业网站,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成立顾问团,组织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乡服务队,构建了立体互动的专家服务平台,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借助田间指导、媒体讲座等形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培训平台。同时,发挥示范基点和中介组织优势,推广、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开发平台。

五是结合磐石市的实际,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果品四个主导产业,重新调整科普协会成员,重点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聘请省市专家、磐石市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农村致富能人成立磐石市科普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深入乡村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实现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

2.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主体。

一是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服务主体,并以政府角度进行扶持,使他们成为全市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对接,构建“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运作、多方参与”的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传播模式。另一方面,还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会与经济影响强、对大众科技服务热忱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科技信息产业联合体。通过对这些联合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出去,辐射、传播给周边农村,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传统科技服务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等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园区+农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等科技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与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间矛盾为重要载体,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1.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新手段。

2.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快捷、实用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四)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建设。

结合磐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乡镇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乡镇、社区每名党员分别于村、社区结对,并要求结合结对村、社(下转218页)(上接217页)区的实际至少为结对村和社区做一件实事、好事。

2、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专业协会、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鸡协会已通过省级审核,并被省科协推荐参加全国评审。

3、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通过科技合作,借助技术、成果、人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如近年来磐石市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会同有关部门,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全市各个乡镇及产业基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余次,参加农民达10000万余人,发放科技光盘200张,科技资料40000余份。

4、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氛围。

磐石市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年初编辑、出版了《磐石市社区科普》、《磐石农村科普》两套科普读本共印发2万册,《社区科普》内容函盖卫生、保健、安全、能源、生态等多方面知识,《农村科普》则结合我地实际有针对性的指导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产业化。

建设科技论文:水电站工程建设科技创新论文

1工程特性及建设简况

泄洪孔及消力池抗冲耐磨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以减少水化热,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于2004年3月开始筹建,2006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28日二期工程截流,2012年10月下闸蓄水、2012年底首批机组发电,至2014年7月10日8台80万kW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2建设管理体系与机构设置

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是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派出的现场管理机构,代表三峡集团公司履行工程建设方的工作职责,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施工区环保和工程投资负总责,并实施的现场控制管理。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在不断总结三峡工程及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行以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逐步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始终处于受控、可控状态。向家坝工程建设部下设厂坝项目部、地下工程项目部、升船机项目部、交通运输项目部、机电安装项目部等专项专业部门,对各项目实施建设管理;并设技术管理部(下设试验中心、测量中心、工程监测中心)、合同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财务结算中心等职能管理部门,为工程项目部提供职能服务与专业技术管理保障。在质量管理方面,从筹建期开始,即成立了由参建各方组成的质量管理委员会,从总体层面进行检查与协调。各级质量管理机构有:

①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

②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部及其质量直接责任部门、质量总监办、试验中心、测量中心、工程监测中心等;

③各监理单位的技术质量机构;

④各施工单位的三级质量检查机构。在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等方面,采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控制抽检、工程建设部聘请的专业质量总监与项目部及各中心质检人员组织的监督、检查、复核;此外,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还派专家在工地开展巡视检查和评价,以及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对工程质量、安全与工程验收成果的复核、评价。上述各层次、各环节构成了向家坝工程建设的完整质量管理体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还成立了由国内专家组成的金沙江水电开发质量检查专家组,定期对工程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与各级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共同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多方位的质量控制,形成了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检查指导与复核评价相结合的“1+5+2”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具体的控制管理内容详。

3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1)注重原材料质量控制。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钢材等原材料由业主统一供应,公开招标采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试验中心对进场材料严把抽检关,对原材料生产、运输、仓储、调拨、供应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砂石加工系统由业主招标建设,统一供应、配置使用。

(2)严格混凝土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向家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通过实行混凝土施工现场值班制度,加强现场组织与协调,特别是做好由业主提供的水泥、粉煤灰和砂石骨料等原材料的组织协调,目的是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源头”控制。业主方试验中心、测量中心、监测中心等部门,加强对关键项目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控制,定期检测质量月报,及时通报施工质量情况,并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整改与评估提供专业数据和分析意见。监理单位在混凝土施工现场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负责检查施工程序,建立监理人员“盯仓”制度,对于重要的混凝土浇筑仓号和关键工序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委托试验中心,见证承建单位检测等监理方式监控施工质量,以保障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施工单位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严格执行“三检制”,并建立检测试验室,开展原材料检验控制,以及夏季温控、日常冷却、冬季保温等监测工作,提出抽检仓位的计划安排,同时加强止水(浆)片及预埋管道检查等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南设计院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常驻工地,保障施工图供应,认真落实设计技术交底;另一方面,参与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具体的技术处理意见。

(3)强化混凝土质量检查及缺陷处理。向家坝工程专门制订了《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详细界定了参建各方的职责和管理范围,统一制定质量检验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明确了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及事故责任划分。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各标段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工作进展,使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工作按计划展开,监督落实整改措施。

(4)加强驻厂监造和现场安装质量控制。加大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驻厂监造力度,建立健全预拼装工艺环节质量控制,把质量缺陷控制在源头。采取这一管理方式和办法,不仅保障了现场安装的工艺质量,而且加快了设备安装进度,也为安全施工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建设管理与科技创新

4.1建设历程

向家坝水电站自2004年3月开始筹建。至2014年7月左岸一台机组提前发电,历经了10年零4个月的建设历程。向家坝水电站除右岸3×45万kW扩机外,原设计的8×80万kW机组是当今世界单机容量较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该机组系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安装,并通过了无水及有水各种运行工况调试,顺利完成72h试运行,首次实现了80万kW级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顺利安装投产的宏大目标。标志着我国在三峡工程32台70万kW机组运行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投产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通过向家坝8台机组的建设安装和运行投产实践,解决了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科研试验、安装与调试中的许多难题。

4.2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

三峡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实施金沙江下游水电能源建设“滚动开发”以来,逐步建立了:

①总工程师技术负责、重大技术问题专家咨询审查的体系和制度;

②聘请国内外博学专家和科研院校,对工程重大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和咨询;

③建立了现场室内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体系;充分发挥施工科研对关键技术攻关的先导作用。具体做法是,在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设置科技创新处,统一组织集团公司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实践、检查指导与申报奖项及奖励等工作;大力鼓励和推动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集团公司强有力的领导和精准策划下,在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的具体组织下,向家坝工程建设者们针对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了一场持续的全过程的科技创新活动。据不统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进程中,开展了超过100项的科研实践。破解了包括高坝底流消能建筑物设计与施工、高掺粉煤灰常态与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塔带机的高效利用、长30多千米的骨料皮带输送机运送混凝土、将大型沉井群应用于深厚覆盖层地基处理等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此外,依靠科技创新作支撑,使右岸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和大坝基础处理与渗流控制等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取得了数十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正式获奖的主要科技成果如下所列。面对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技术难题,工程建设者弘扬三峡工程建设中的攻坚克难精神,逐一突破,有所创新。同时,向家坝工程建设者在不断总结三峡工程及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行以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逐步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据统计,从2004年工程筹建至2012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仅向家坝工程部制定的建设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就多达300余项。向家坝工程建设部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在建设管理中大力推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使工程管理体系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在现场管理工作中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不留隐患。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就像两支腾飞的翅膀,有力地促进了向家坝水电站工程高质量的胜利建成。

5结语

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将溪洛渡、向家坝两电站作为及时组能源工程先期开发建设,经过长达七、八年的工程准备和主体工程施工建设,两电站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均通过了国家安全鉴定和蓄水前的验收。截至2013年底,两电站发电量达到295.58亿kW•h,相当于2个葛洲坝电站的年发电量。截至2014年10月31日,两电站累计发电超过980亿kW•h,超过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而第二组水电能源项目———乌东德、白鹤滩两电站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充分说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实施的金沙江下游水电能源开发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究其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重要成功经验:一是在电站枢纽工程建设中普遍严格地采用业主(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与合同管理制;二是十分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始终坚持质量、安全控制的“双零”目标,并在总结积累三峡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科学完整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并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和积累经验,一定能够顺利、高效和地实现金沙江水电梯级的开发目标与任务。

作者:樊启祥 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建设科技论文:经济林基地建设林业科技论文

1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缺乏创新,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其中影响林业发展的原因有3点,及时,我国目前林业发展不断壮大,对科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科技的创新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无法满足林业发展需要。第二,在目前已有的科技成果中,的、自主创新的成果较少,主要还是吸取他国的成功经验,因此我国整体来说林业建设还处于技术匮乏阶段。第三,科研项目不具有地方特色性,并且科技的应用无法做到紧密连续,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突出重点,从而使技术研究内容过于分散,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

2林业科技对经济林基地建设的推动方法

2.1调整布局

经济林基地建设需要保障布局合理,整体密度适中。在安排布局时,要结合当地的林业发展情况进行具体设定,根据实际情况再确定建设类型。结构的确立必须要以尊重自然作为最基本标准,确定是建设经济林还是生态林。在经济林基地密度划分上,需要保障整体密度适中,保障各个地区发展均匀。因此在调整布局时需要以整个地区作为调整对象,不能仅仅以某一块地作为规划目标,从而无法兼顾林业整体发展。林业发展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要注重经济林基地建设的侧重点,用科学技术推动林业发展。

2.2财力支持

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较大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没有资金的支持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无法完成林业科技技术的运作和创新。地方自筹资金很难满足林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寻找长期支持的资金来源。政府在鼓励林业发展同时需要给与相应的资金支持,将林业建设编制到政府用资内,根据林业发展的需要实时进行拨付,从而保障经济林建设的发展。

2.3技术扶持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对于经济林基地建设而言也是一样。林业科技能够为经济林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通过科技来满足自然带来的缺憾。林业推广部门要对经济林基地给与技术支持,并派专人驻点进行技术指导,保障经济林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林基地建设需要选择品质的树木品种,利用先进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通过人工改造逐渐改变当地原有不合理的林木结构,从而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达到较高。林业科技研究机构可以与经济林基地建设机构合作,将自身的资源优势放大,将建设过程中的弊端和问题进行消除,从而保障经济林基地的化建设。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技术含量,积极引进的林业科学技术,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创新,将技术的效用发展到较大。

2.4示范引导

林业科技能够强化经济林基地的示范引导作用。经济林基地不同于一般的林业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为适应经济的需求,为其他林业项目做好示范作用。因此其建设不仅要加快自身发展,还要通过示范辐射效应,使技术能够获得大范围的推广,从而提高科技对林业成果的转化效果。为了提高经济林基地的示范效果,需要完善自身的资质构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技术的管理和应用。林业科技能够强化经济林基地的示范作用,使林业发展效果更好,发展过程更加科学,从而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运用和普及,使综合效益得到提升。在科学技术支撑下的经济林基地可以为其它林业项目提供苗、技术的供应和辅导,将基地和受示范者联系为一个整体,较大化地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林业长期、科学的发展。在经济林基地建设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指导工作,但不能干预具体的发展行为。经济林基地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在完善自身管理后再带动其它周边林业项目,实现整体性的发展。

3结语

总之,在当今时代下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作为支持,林业科技的发展能够从整体优化林业的发展,用技术转化出更多的成果,从而提高林业发展的综合效益。经济林基地对林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该项目的完善能够直接推动林业项目的前进步伐。要想促进林业发展就必须着眼于林业科技发展这一大局,加快科技的创新,使我国能够拥有更多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发展经济林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兼顾生态效益,不能通过人为林业建设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林业发展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和科技推广的作用,能够加快林业发展的效率,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从而推动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发展。

作者:胡东玮 黄政 单位: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

建设科技论文: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

一、经过5a运行

彭阳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偏少、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随着水利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任务更加繁重,现有4个水利工作站不能适应服务水利发展要求。加之,现有基层站所基础设施建设已严重滞后,特别是职工宿舍、办公室等房屋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标准低,年久失修。同时,缺乏必要的办公、交通设施,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差,已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为提升彭阳县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仔细调研和思考,建议彭阳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是增加基层水利工作站机构和人员编制

按乡镇设水利工作站,计划分两期增设8个水利工作站,每个工作站编制工作人员5~6人。

2)是改善基层办公条件

加强办公场所建设,改造现有办公用房125间2800m2,新建水利工作站办公场所8处,配套办公桌椅、电脑、水准仪、流速仪等办公设备和科技服务车辆。

3)是加快推进基层水利信息化建设

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水利技术推广体系,通过这种方式科技将水利技术,以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水利科技信息化示范基地,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水利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是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为稳定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公益服务的积极性,应明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政府通过定向补贴的方式落实到位,使之与人员机构、服务职能相适应。

5)是配套抗旱服务设备

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配备相应的防汛抗旱专车辆、抗旱机具、小型移动灌溉机械等设备,提升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在确保各类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水库、水窖的安全蓄水工作,为抗旱减灾打好基础。

6)是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建立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奖补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力。要针对新农村示范村群众对自来水入户认识和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加大与乡村密切配合的力度,做细做深群众思想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来水入户虽然当时需农户出资出劳,但从长远看会大大降低取水劳动强度,节省劳力和节约资金,才能真正达到饮水安全。因此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是破解增加自来水入户的关键,也是我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突破口。

7)是加快高效节水科技示范园建设

示范园区作为先进技术的辐射源和示范推广基地,是水利科技服务组织组装集成、推广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推进库井灌区改造,建设孟塬等重点节水补灌工程,加强工业循环水利用,大力普及生活节水器具,落实行业用水指标体系。

8)是拓宽视野,大力提升各项工程的运行管理

在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借鉴区内外及兄弟市县的先进运行管理经验,依据彭阳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制订完善后的《彭阳县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办法》及《彭阳县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用地补偿标准》等办法、标准,努力提升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同时,各成员单位要制定必要的工作措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苏晓霞 单位:宁夏彭阳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