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社会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毕业论文: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习问题分析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部课程之后将所学全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的课程。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督导学生实习工作为例,分析当前毕业实习中学生常面临的问题,分别涉及学生实习的工作环境、实习生的角色、案主系统、服务的技能和社会工作伦理。
【关键词】社会工作 实习 督导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部课程之后将所学全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实习生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是大学社会工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随着时间变迁而有不同,十年以前因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发展刚起步不久,最令督导和学生忧虑的是如何匹配学生与专业的实习机构。但是近十年来,很多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已经培育了一批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所以现在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比起过去更显具体。笔者通过多年指导学生实习的经验,总结了实习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面临的三个常见但却常常没有得到较好处理的的问题。
一、怀疑自己的实习是否是专业社会工作
我国社会工作机构在最近十年获得了蓬勃发展,这带来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的提高,但是机构的整理质量提高并没有数量增加那么快。所以,我在督导学生实习时学生咨询最多的问题居然是“老师,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比如说学生们反映他们每周组织社区儿童周末集体活动,拜访信访户,开设四点半课堂等等,这些工作是不是社会工作?在多数情况下,实习生产生这个困惑的主要原因是他对社会工作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教科书说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概念中容易理解的是“利他主义”和“助人服务活动”,但是对于“科学”笔者是这样理解的,这种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案主服务的质量和档案文件的整齐有序,简单说就是要做好个案管理工作,而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个案记录的完备。比如说拜访信访户,如果为信访户建立完善的辅导记录,这些记录足以让其他社工能在恪守保密原则的前提下清楚的阅读整个辅导过程,一般来说,会这么做的只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助人服务活动,主要指的是协助案主处理社会适应问题,而不适的行为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的压力,或其个人能力无法应付案主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压力。所以只要是为了处理服务人群的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都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介入点。比如说做拆迁户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领域,很显然拆迁户面临重大的社会环境变迁的压力,他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二、澄清实习的新角色
社会工作实习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他要求实习生从此扮演多个角色。及时个问题是工作量,到底实习生应该完成多少工作。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化的答案。有时候,一些有能力、有相关经验的实习生会被安排做更多的工作。在有些机构,实习生被要求多观察多倾听,阅读过去的案例记录,而在另一些机构,实习生则被恨不得当作全职社工来使用。曾有一位实习的学生向我咨询,他被实习机构安排负责四点半课堂的项目,然而他觉得这份工作无非是临时看管学生,根本不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而他怀疑自己的实习工作是否属于专业社会工作。对督导来说,这位实习生就是我的案主,我在督导这个个案时的任务就是协助澄清实习生的角色期待。这位实习生面临的问题,表面上好像是前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是专业社会工作的问题,但在督导过程中,我发现问题的焦点是这位实习生的工作量太小了,他本可以承担更多的职责。学生应该期望至少有一半的在职时间是在从事直接服务的。(罗伊斯,2012,P199)多数机构的经验显示,4-5个个案对于实习生来说是一个较适宜的安排,特别是这些个案具有独特的问题并需要查阅背景或其他相关资料时(罗伊斯,2012,P63)。所以这个案例中,我要求学生向机构申请承担更多的职责,包括增加其他工作时段的工作,或者拓展四点半课堂的服务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工作压力。6个甚至更多的个案对实习生来说可能会有压力,但是实习生与其担心这个数字是否太大,不如注意自己是否有一些情绪压力的症状,比如睡不着觉,头疼或者胃疼,情绪剧烈波动,无法集中精力或体重不正常变动等。当有这些症状时则需要进行一些自我减压调节,包括睡觉、运动、音乐或深呼吸等一些能够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愉悦的活动。如果无法调整工作和实习的节奏,很有可能使得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比如工作拖拉、恍惚。如果是那样就需要规划时间,准备好一本口袋笔记本和一份带日历的工作清单。第三个问题是风险保护。伤害和安全风险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并不多见,但是的确存在。以我的督导工作来说,多数风险报告来自于院舍服务机构,比如制止托养机构中的老人、儿童或残疾人的斗殴。社工需要避免案主陷入风险环境,庆幸的是我督导的实习生所处遇的个案还没有陷入自杀风险的,相信这是机构督导选择的结果。同时社工也要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我曾经陪同一位实习生进行家访时碰到男主人抄着菜刀火气很大的来开门。我让我的实习生相信案主有愤怒的合理理由,我们需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表达愤怒,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实习社工不能独自进行家访,实际上所有的社工都不建议独自进行家访,好是有另一位社工或警察或当地社区干部陪同。如果感受到来自案主的威胁则应马上找个合适的理由撤离,比如说私人约会。社工要避免给案主带去伤害。这种伤害有时来自移情。在我督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几乎每年都会碰到案主爱上实习生的事件。及时发现和终止是必须的,因为这样的感情不符合社会工作伦理,无论实习生是否接受都不被建议。伦理上的禁止规定常常被
三、怀疑学校里学的知识现实中没有用
这个问题本文及时部分已有所涉及,甚至一些研究也认为专业教育与现实脱节(马良.叶少勤,2012,P150)。笔者曾经在多年前讨论过专业主干课程建设问题(曹启挺,2010),所以本文不打算再展开这个问题。相反,本文的重点是分享我在督导学生实习中所得到的学校里学的知识对现实的工作多么有用的经验。首先是宏观的价值观很有用,比如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有位实习生曾向我咨询关于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问题,如同很多社区一样,她所实习的社区也是号称有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但是庞大只停留在花名册上,当社区开展具体服务需要招募志愿者时,这个详细的花名册反而起不来什么作用,她们社区希望透过组建有效的志愿者队伍来带动社区的其他发展。所以我跟提醒实习生要切记助人自助的理念,助人自助是说社工通过帮助案主,进而提升案主的潜能,从而使其有能力达到自助的程度,而案主的特征是有需要且有改变的意愿。我们常常强调自助的目标,偶尔却忘记了“助人”才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既然志愿者是本社区居民,是社工的工作对象,那么他自然也是有需要有意愿的人。所以我建议实习生从志愿者的需求着手来开展工作。后来,我们讨论出了建立社区邻里互助服务组的方案,设计了一套会员制的每位志愿者的日常互助活动都可记录的方便可行又可复制的操作方案。其次是微观的社会工作技巧很有用,比如家系图的绘制。我曾经多次见过非专业出身的社会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在PPT中用大量的文字却还没有说清楚案主的家庭结构,而使用家系图,只需要几个符号根本不用一个汉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社会工作者加强个案管理,有效使用社会工作的技巧,合理记录,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习生和工作员能处理个案的数量也将增加。以上便是笔者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习督导中所感触较深的三个问题。如果实习生不确定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专业社会工作,那么多半就是了,督导和实习生要确信专业社会工作者能协助个人处理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督导要协助实习生扮演新角色,发挥实习生的潜能、降低实习工作压力并协助规避风险。不必过多讨论大学课程设置是否切合现实,而是要相信现在大学课堂中所讲授的专业知识都还没有被有效的使用完。
社会毕业论文:社会学视野下的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研究
社会学视野下的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如何保障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1]选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关键,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高低。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是理论意义,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遵循“以小见大”原则,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重视“小课题”,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行自我修正,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怀疑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宜“勤”宜“懒”,“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宽思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学会偷“懒”,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社会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适应
大学毕业生是青年的佼佼者,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素质水平的高低、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本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适应是紧密相连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适应状况,而社会适应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素质水平,因此,本文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素质及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一方面为毕业生进一步的社会适应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提供依据。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及社会适应状况,我们以山东为点,对近五年来步人社会的443名大学毕业生(男生249人,女生194人;综合类78人,师范类136人,医学类69人,理工类110人,农林类等5o人;毕业一年的93人,两年的147人,三年的114人,四年的44人,五年的4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每题得分范围1~5分,得分≥4分为高分,得分≤2分为低分,全部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的素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较高的素质是道德品质,均值在4分以上。低分率为2%,高分率为61.9%。其中,事业心和责任感一项低分率为1.8%,高分率高达89.9%。良好的工作作风低分率为1.8%,高分率为85.1%,家庭责任感低分率为7.7%,高分率为68.6%.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低分率为9.7%,高分率为65.4%。事业心和责任感既是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有近9o%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或比较强,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能把社会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作风方面,前些年的调查对大学毕业生有些看法,认为有些毕业生好高骛远,服高手低,工作不安心。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85.1%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作风是“严谨、踏实、肯干”。这说明多数毕业生都能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这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价值观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是多元化即多种价值观并存。本调查结果显示,有65.4%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这说明多数毕业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问题日益增多,人们的家庭责任感日趋淡化。本调查结果显示,有68.6%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有强或比较强的家庭责任感,与对事业、工作的责任感相比差2o多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大学毕业生“先立业后成家”的现代观念有关,也可能是部分毕业生还没有成家的缘故,还可能是他们追求个性解放的结果。但从总体上看,多数毕业生的家庭责任感还是比较强的。正因为多数大学毕业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把握自己,倾心事业、关心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素质是比较高的。
综合能力素质均值为3.50分排在第二位,低分率为11.1%,高分率为17.4%.其中独立生活能力低分率为9.1%,高分率为72.2%,独立工作能力低分率为9.5%,高分率为68.8%,社会适应能力低分率为12.o%,高分率为61.4%,人际交往能力低分率为16.9%,高分率为59.4%,科研能力低分率为22.8%,高分率为51.7%,创新能力低分率为31.o%,高分率为42.9%,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分率为38.o%,高分率为40.4%。以上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一般并存在着不平衡性,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相对较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或较差,这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
身心健康均值为3.38分,低分率为16.0%,高分率为29,6%,其中挫折忍受力低分率为6.4%,高分率为73.4%,身心健康状况低分率为4.1%.高分率为81.9%。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比较好的,其挫折忍受力也比较强。这说明多数毕业生经过一定社会实践的锻炼,在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已基本达到社会性成熟。
知识水平均值为3.31分,低分率为18.9%,高分率为28.6%。其中牢固系统的专业知识低分率为15.2%,高分率为56.7%,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低分率为35.6%,高分率为44.4%.以上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学识水平还存在不少问题,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正象有的研究指出的那样,大学生“专业素质偏低,非专业素质浅薄”。①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回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都曾提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学识水平还有待提高。
综合技能均值为3.28分,低分率为23.9%,高分率为26.9%。其中专业技能低分率为l3.8%,高分率为56.7%,一专多能低分率为37.7%,高分率为36.8%。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技能训练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呼声也从没有间断过,但我国大学生动口、动手能力差的现状一直没有大的改观,因此,必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增加活动课,加强综合技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技能概括化为能力。
现代人格素质均值为3.27分,低分率为28.2%,高分率为15.1%。其中自信心低分率为7.6%,高分率为70.9%;竞争性低分率为9.7%,高分率为69.8%;合作性低分率为53.7%,高分率为30.2%,进取心低分率为49.5%,高分率为34.1%;冒险性低分率为28.9%,高分率为48.3%。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素质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人的大学毕业生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既要自信进取还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唯有如此,才能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现代人格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并存在不平衡性,自信心和竞争性较强,进取心、合作性和冒险性比较差。
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
工作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表现感到①比较顺手和得心应手的238人,占53.8%。②一般情况的132人,占29.8%。③力不从心和勉强应付的73人.占16.4%。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但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毕业1—3年的与毕业4—5年的差异显著,后者适应状况明显好于前者。从总体上看,适应良好的人数超过半数。在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方面①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286人,占64.6%。②一般情况100人.占22.6%。③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57人,占12.8%。在这一问题上,毕业1年的与毕业2—5年的有显著差异,不存在性别及学科差异。从总体上看,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随毕业年限的增长而提高。在工作单位感到最不满意的是①知识不够用196人,占44.2%。②能力不足77人,占17.4%.③同事不友好49人,占l1.1%。④领导不信任33人,占7.4%。⑤其他88人,占19.9%。在知识、能力方面感到不足的占61.6%,这说明有过半数的毕业生感到自己的专业素质还不过硬,这与前面素质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有的研究认为,人的心理障碍80%以上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本凋查结果表明,在本人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上,认为①很好和比较好的340人。占76.7%。②一般的94人,占21.2%。③很差和较差的9人,占2%。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性别、学科及毕业年限差异。这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的人际适应良好。他们不再清高、自以为是,已能放下架子谦虚做人,与同事友好相处。在单位领导对自己的态度上,认为①很好和较好的315人,占71.1%。②一般的l19人,占26.
9%。③很差和较差的9人,占2%。在这一点上也不存在性别、学科及毕业年限差异。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认为单位领导对自己的态度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在朋友关系方面,感到①很好和比较好的347人,占78.4%。②一般情况的82人,占18.5%。③很差和比较差的14人,占3.2%。这表明大多数毕业生都有自己的朋友并能友好相处。他们在工作单位感到最满意的是①同事友好139人,占31.4%。②工作顺手130人,占29.3%。③领导信任77人,占17.4%。④特长得以发挥63人,占14.2%。⑤其他34人,占7.7%。排在及时、三位的是人际关系,以上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人际适应是比较好的。
社会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感到①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253人,占57.1%。②一般情况的184人,占41.5%。③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6人,占14%。毕业1年与毕业3—5年的、毕业2年与毕业4—5年的、毕业3年与毕业5年的人存在着显著差异,后者比前者的婚姻更满意。毕业一、二年的有的还没找或没有找到对象属于一般清况,毕业三、四、五年的多已安居乐业。在政治生活方面感到①很好和比较好的140人,占31.6%。②一般情况237人,占53.5%。③很差和比较差的66人,占14.9%。男生的政治生活适应明显好于女生。有些毕业生是中共党员,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适应良好,有些毕业生政治活动参与得较少,另外,有些单位政治生活单调、贫乏,限制了一些毕业生的政治活动。因此,多数毕业生对政治生活感到一般。在经济生活方面,感到①很好和比较好的168人,占37.9%。②一般情况的235人,占53.1%。③很差和比较差的4o人,占9%。毕业一年的与毕业两年的、四年的人有显著差异,毕业一年的经济水平低。在文化生活方面,感到①很好和比较好的305人,占68.9%。②一般情况的120人,占27.1%。③很差和比较差的18人,占4%。大学毕业生的文化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工作繁忙、经济条件的限制、社区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原因,致使部分毕业生感到自己的文化生活单调贫乏。在自己的社会地位方面,感到①很高和比较高的91人,占20.5%。②一般情况的297人,占67%。③很低和比较低的55人,占12.4%。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但步入社会之后在三、五年内还难以成大器,在业务上他们可能已经成为骨干,但在政治和行政上他们的地位还不算高。有些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职业,在一些职业声誉比较低的部门工作,尽管在本单位地位不低,但在整体上他们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
在大学毕业生步人社会后多长时间能达到良好适应的问题上,被调查者显示出一定的差异。认为①一年时间的l31人,占29.6%。②两年时间的123人,占27.8%。③三年以上时间的78人,占17.6%。④一年半时间的68人,占15.3%。⑤半年时间的43人,占9.7%。认为适应周期在两年以上的占45.4%,两年以下的占54.6%。但在前面工作适应中,比较顺手和得心应手的只占53.8%,并且毕业三年以上的占绝大多数,因此,达到一般适应多数人需一年的时问,达到良好适应一部分人需两年的时间,一部分需三年以上的时间。
在对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面,认为①很好和比较好的252人,占56.9%。②一般情况153人,占34.5%。③很差和比较差的38人,占8.6%。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因为经过四、五年的学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比较强,但表现一般的也为数不少,差的毕竟是少数。当然,要了解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社会适应状况,仅仅根据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评判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待于社会各方面的评判,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
三、思考与建议
归纳以上调查,可以看到,影响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大学毕业生本身的素质,二是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如果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很高,不管社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们都能迅速适应,如果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很低,那么他们即使水平一般也能很快适应。研究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的各项素质中道德品质好,他们有比较合理的价值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工作作风,这为他们顺利适应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人际关系适应好,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和朋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素质调查结果表明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一般:高分率为59.4%,低分率为16.9%;合作性比较差,高分率为30.2%,低分率为53.7%。为什么会出现素质不高适应良好这种矛盾现象呢?这可能由几种因素造成:一是他们毕业后所处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较为宽松,工作独立性强,不大需要同别人竞争和合作。二是主观上被调查者对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自我评价过低。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最差的方面是工作适应,尽管绝大多数毕业生有比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但是,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比较顺手和得心应手的才刚刚过半,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也只有64.6%。他们感到工作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44.2%,能力不足17.4%,合计为61.6%。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这从素质调查中也可得到证明。因此,大学毕业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边工作边学习,继续进行社会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尽管大学毕业生有比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但他们的社会生活适应一般。他们对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刚过半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等方面他们都感到适应一般。这一方面与他们本身的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受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大学毕业生要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会生存、学会关心。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社会适应状况都表现出一般化的特点并存在着不平衡性,他们的主要不足和弱点是业务素质偏低、工作适应较差。因此,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任务是在职进修,边工作边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校大学生应注意及时了解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各种信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充分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努力拼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尽快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社会毕业论文: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学透视
论文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角色社会化 大学生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个体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成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是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不快。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们所要从事专业的社会伦理意义,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现在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与社会角色期待发生冲突,一些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天之骄子”时代,仍以社会精英自居,重实惠、求时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资企业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毕业就能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二是社会角色素质培养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基本停留在“学生角色”的状态中,“职业角色”的启发和教育少而又少,难以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意识不强。在转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职业地位的流动更加明显,并且知识型劳动者的流动性将比传统的产业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还一心想捧“铁饭碗”,以工作区域来确定就业单位,不屑基层锻炼,盲目追求“高层、高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淡薄,抱着“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学生的优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消失在用人单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的面试,通常不限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人品好、能力强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事少钱多离家近”,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某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四、就业难的实质:被夸大的“伪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客观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伪”问题。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现在多得多的毕业生。
200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而在全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5%,在非农业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也仅占20 % 。2002年我国大学生毛人学率也仅为15%,刚刚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们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分别达到了31%和35 %。发达国家正进人普及型阶段,高等教育人学率达到50%以上,美国则达到了70%。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多得“无业可就”,而是大学生.“有业不就”,是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学生群体并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能力获得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且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资源的分配,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希望维持他们这些社会“骄子”的传统优惠地位,寻找“精英”待遇。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喊得厉害,学校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毕业生却悠闲自在。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能不能就业,首先是个人问题。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关注的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应已经比较足够了,毕竟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家公共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就是对另一部分人权利的侵害。
再次,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能说低,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很少有超过50%的,而2003年7月国家教育部给国务院汇报的是70%的就业率,2004年9月初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达到了73 %。我们比较关注一次就业率,而国外比较关注二次就业率,就是年底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一般为60——70% 。而2003年底,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85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
在这个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急速转型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由“卖方”走向“买方”、大学生毕业后有一定比例的人找不到工作和不找工作才是正常的,这是人才流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正常波动或涨落,远没有达到人才过剩的程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具有的常态现象,并不是突然爆发出的重大社会问题,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只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加以调整缓解,将其控制在一定界限内,而不能“消灭”。因此,在今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提法加以淡化。而要真正淡化,需要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积极适应市场办学、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品牌,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并规范招聘;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保障,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基层单位就业。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调整时期的一种暂时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人、社会化教育的提升,这种“就业难”的局面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观。
社会毕业论文:浅谈北京市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论文关键词:北京市 药剂专业 中职毕业生 岗位群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目的为了解北京市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社会需求情况,使我校药剂专业教育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方法采用问卷、个剐面谈、座谈会及深入企业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岗位群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结论建议药剂专业细分为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学服务3个方向。
为使北京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的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我们于2006年9月-2006年12月对北京市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调查目的
北京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突出药学专业职业教育特色,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现代医药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技能、较高职业素质的药学技能人才,为北京市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高素质医药卫生队伍建设服务。通过调查,找准市场,确定就业岗位群,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整药剂专业教学计划,指导课程设置,逐步建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
2调查形式
为使我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调查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到企业、医院、药店等单位中,从宏观上把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药剂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等,提出药剂专业改革的建议。
调查内容:被调查单位总体情况(单位名称、地址及邮编、性质、职工人数、现有我校毕业生人数、人才结构现状)、药剂专业各岗位和岗位群社会需求与学历需求情况等。
调查方式:问卷、个别面谈、座谈会及深入企业访谈等。
调查范围: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和各级各类医院或诊所。
3调查人员
药剂学科全体教师,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工段长、车间主任、营销人员、各企业和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各企业和单位负责人沟通,与医院各岗位药学工作人员和药剂科主任沟通,完成调查任务。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填写访谈记录5份。
4调查结果
4.1被镧查卓位总体情况
4.1.1被调查革位种类及教量(见表1)被调查单位种类覆盖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详细情况见表l。
被调查药剂科的医院包括:三甲医院1个,三乙医院2个,二甲医院l4个,二乙医院6个。被调查的社区医院包括:一甲医院8个,一乙医院74个,卫生服务站29个,个体诊所17个,其他医院5个。
4.1.2被调查单位区域分布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覆盖北京市18个区(县),区域分布广。
4.1.3被调查单位性质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被调查单位性质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占总数的35.54%,其中社区医院或诊所最多,占总数的21.39%;其次是个体(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占总数的22.59%;再次是集体(主要为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占总数的22.29%。
4.1.4被调查单位有我校毕业生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在医院药剂科工作的最多,占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8.97%;其次是药品零售企业,占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9.87%;再次是社区医院或诊所,占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8.90%。这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医院药剂科(主要是2002年以前)、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为主。
4.1.5被调查单位职工学历情况(见表5、表6)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职工学历以中职学历为主,其次是大专学历。
4.1.6被调查单位职工专业技米职称情况(见表7、表8)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职工专业技术职称以初、中级为主。
4.2焉利专业近三年社会需求情况(见舂9、表l0)
从表9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社会需求由多至少排序如下: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店调剂员、质量管理员、收银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从表10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群社会需求由多至少排序如下: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剂科、药品批发企业。
4.3蒋剂专业各岗位和嵩位群学历需求情况(见表l1、表12)
从表11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是:大专、中职、本科、本科以上。药剂专业各岗位中职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如下: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质量管理员和药店调剂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从表l2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群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是:大专、中职、本科、本科以上。药剂专业各岗位群中职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
5调查结果分析讨论
5.1被调查单位从业人更基本情况分析讨论
药剂专业目前从业人员学历基本情况是:中职、大专、本科、本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38.36%、30.40%、25.63%、5.61%。具有中职学历的从业人员最多,其次是大专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较少。这说明中职学历人员最受被调查单位欢迎。
药剂专业近三年目前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基本情况是: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者分别占44.34%、36.11%、9.71%,执业药师占9.84%。初、中级职称占80.45%,高级职称占9.71%。这说明药剂专业从业人员多为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一线人员,而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是主力军。
5.2北京市中职菊学人才近三年社会需求情况分析讨论
药剂专业近三年各岗位社会需求从多至少排序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店调剂员、质量管理员、收银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药剂专业各岗位群社会需求从多至少排序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剂科、药品批发企业。综合以上情况,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店调剂员、质量管理员和收银员,岗位群主要是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特别是药品零售企业,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由于民间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使北京市药品分销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对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有较大空间。
5.3北京市药剂专业各岗位和岗位群学历需求情况分析讨论
药剂专业各岗位和岗位群学历需求由多至少排序是:大专、中职、本科、本科以上。虽然大专排序在中职前,但二者差距很小,这说明大专学历人才最受用人单位欢迎,但中职学历人才也非常受用人单位欢迎。
药剂专业各岗位中职学历需求由多至少排序是: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质量管理员和药店调剂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药剂专业各岗位群中职学历需求由多至少排序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尽管目前用人单位用人趋于理性,主要还是看能力而非仅仅看学历,但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6我校药剂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6.1蒋剂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书相适应
汇总调查结果和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后,明确了专业发展的思路,确定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高尚职业道德和过硬职业技术相统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岗位群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建议药剂专业方向体系结构为一个专业、三个方向、强调实践、培养能力。药剂专业可细分为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学服务3个方向。在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资源(模拟gmp车间、模拟药房、药品物流配送中心、药品质量检验中心)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6.2专业锞程馥置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根据岗位需求,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中专层次的药剂专业社会需求主要是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面临教学计划的改革,既要保持药品零售企业所需课程,又要增加社区医院或诊所所需课程;其次,要开发新的实习和就业市场,以满足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要求;,要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改革,以满足职业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需要,建议确定适应岗位需求的3个专业模块,即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和药学服务。打破传统“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模式,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或纯实践课等模式代之,形成符合专业特色、突出现代职教理念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同时,应结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细化课程内容,针对相应的技能,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使设置的课程既能支撑专业教学,又能支撑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将学历教育与培训考证紧密结合,实现“双证融通”的目标。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药剂学科专业的建设和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调整和完善。
社会毕业论文: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以经济学和教育学为研究视角的众多探索步履维艰时,本文尝试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入手,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的再认识,溯源大学本质和本职,从而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
关键词:公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苏东剧变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政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独立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较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政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政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及时,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较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独立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独立、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社会毕业论文:关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影响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的专业定位,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对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社会体育;毕业去向;社会需求;对策研究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众健身活动的需要,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创办了社会体育专业;1997年正式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发展至今全国已有1l1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一些综合院校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应该说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根据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调节进行的选择。然而,在教育部高校教育司编的《升学与就业—20o5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中,社会体育专业被列为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随着高校扩招决策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04年19%,2020年将达到30%。不解决就业率的问题,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学生失业。学生的就业率是关系社会体育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社会体育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因此,就业方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综合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院系,社会体育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体育管理
②各种体育协会
③体育俱乐部
④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
⑤体育康复与康复
⑥体育营销
⑦体育旅游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范围之广,在不同的地区和院校,专业定位差异很大。
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
通过资料分析和问卷访谈,发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去向是体育俱乐部和学校。通过文献法,我们进行了如下剖析:
①由于社会体育是一个开设比较晚、发展壮大比较陕的专业,因此,很多院校缺乏这类专门教师。引进专业教师是造成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高校承担社会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这种隋况在逐年减少。
②一些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为一个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是可以当教师的。另外,还有一些院校(例如沈阳体育学院)每个学生可以有一个辅修专业,毕业时是两个就业方向,这也是一些毕业生当教师的主要原因。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比例也将会下降。
③随着大众体育的兴起与发展,大众体育日趋科学化、组织化。有组织参加体育运动人1:3在逐步增多,在国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体育俱乐部是大众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因此,体育俱乐部随之不断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6月10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是专业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俱乐部所需的人选。
④社会体育专业创建之初定位于培养各级政府体育部的工作人员,是潜在的人才市场。例如,在我院2006届毕业生(29人)中有3人,2007届毕业生(29人)中现已有16人,二学历(电力本科)与电厂签约。电厂要社会体育的毕业生说明企业需要体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说明政府没有设定专职岗位给社会体育毕业生,这还需要国家和社会来共同协调。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潜在的就业市场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大的、真正的市场。
3.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调查
对社体就业率进行了调查,各院校所报的就业率都比较高。例如: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6年的就业率为85%;集美大学2005社会体育100%。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
4.就业率与相关岗位的就业率
社会体育专业率低、就业难反映在与社会体育相关岗位的就业率。下面可以看一下实际的例子:2005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为92.2%,其中从事社会体育相关工作的占28.2%,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占25.6%,从事其它行业的占36%。韶关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对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韶关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4届,2005届,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但在社会体育相关岗位就业的不足50%。广东省2005年报道社会体育初次就业率都在50%以下。这些都表明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之间尚存在较大的距离.相关就业率低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也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二、社会体育专业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需求
通过资料分析和社会走访调查,发现现在和未来,健身俱乐部和社区是社会体育专业需求量较大的地方。
2.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①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城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i:3比例5212%和《中国统计年鉴》中1996年乡镇数计算,全国城市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为18737万人,全国城市至少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l8.7万人,农村至少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5484人,全国至少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2万人以上。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仅6万余人,与预测需求差17万人以上。目前在日本全国平均每2000人口中有一名体育指导员,如按这一标准计算,我国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在60万人以上,与日本相比则相差l0倍。
②城镇街道普遍建立体育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体育干部,在居民区广泛建立体育辅导站、活动站,配备经过培训的业余辅导员,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农村各集镇将建立体育技术辅导站,设专职或兼职的辅导员。这些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以上海各县为代表的富裕乡镇均已成为现实。
③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偏高,30岁以下的仅占15.27%;文化程度偏低,学过体育专业的(包括大学、大专、中专等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28.57%。因此,现有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很大一部分需要更新。
三、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
1.的专业目标的定位
从社会体育的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社会体育领域十分广泛,各院校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状况,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和就业需求等状况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例如,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就说明专业定位与市场需求相吻合。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去向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的调查分析来看,培养能够胜任健身俱乐部和社会体育服务机构的人才,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克服其与社会之间的脱轨,以减少人才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就业率。传统的“专才型”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采用“通才型”的培养模式,亦容易造成样样通,样样松的局面。我们应吸收通才模式和专才模式中的合理成分。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因为2l世纪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而我国社会体育高等教育相对滞后。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体育的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增加学生的适应性,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4.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为职业和就业做准备的职业培训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利用已经出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和职业制度等,积极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联合,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培训和考试获取各类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立足于现有的人才市场,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社会毕业论文: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分析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压力 调适
【论文摘要】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提高。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干预,了解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1、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2、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不均,结构性失业加剧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据《2010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届毕业生中,“211”院校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比例为44%;非“211”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主要是副省级市,比例为45%。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工作找寻”理论,大学生求职成本逐年增加。据《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比08年上升约1/10。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度压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等与现实不符,产生心理落差;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社会背景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家庭过度干预致使压力增加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导者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毕业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据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就业会致使其心理负担增加。同时由于毕业生无独立经济能力,择业物质压力转移到家庭,易发生家庭冲突。
(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1、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四)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1、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
2、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一)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障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三)注重家庭教育影响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在精神上,一方面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提超出其能力之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充分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教会学生合理释放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职业规划上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做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二是要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所学专业;三是要考虑专业在社会的需求量;四是要考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讲座,提前做好对社会就业的心理认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历练自己,增强就业信心。
社会毕业论文:论解决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对策
【摘 要】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的出现,而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从社会层面来讲,要优化完善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用人单位应树立合理的用人观;学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失业现象;社会对策
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的出现给我国社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来说,大学生失业是一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本人及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对社会来说也会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1]再一方面,对我国未上大学的同学和家长来说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因此也就导致了一些同学的中途辍学,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从各方面来缓解或者解决这一问题。
一、优化完善政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职能
1、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是基础,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失业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外部原因是大学毕业生过多地涌入人才市场,造成人才相对供过于求。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服务性产业,从而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以解决其失业问题。
2、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在我国虽然宪法赋予了男女平等的权利,但是并没有制定在求职中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导致女性在求职的过程中遇到公然的性别歧视却束手无策。因此,“国家应该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遏制性别歧视的法规”,[2]并制定出明确的对就业歧视行为进行惩罚和赔偿的制度。使得那些有严重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促进就业公平,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同时,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将女职工生育保险责任由单位承担改为由国家承担,以减轻企业录用女性的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录用女性的积极性”,[3]创造男女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3、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相关制度
一方面,针对现在大城市的大学生较多,用人单位不断地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浪费和落后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则得不到人才的现状。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对到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退还学费给予生活补助、提高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等,吸引大学生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促进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人事和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减少体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限制,让这些制度不再成为阻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使大学毕业生在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内流动和就业,从而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降低大学生的失业率。
二、用人单位应树立合理的用人观
1、淡化性别意识观念,充分发掘女大学生的优势
在传统的观念中,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现象。其实女性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女性的职业稳定感和忠诚度要高于男性,女性有天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等,从事文字整理、编辑、翻译、接待洽谈等工作女性比男性更有优势,而且女性相对男性有较强的忍耐力,大多数女大学生耐心持久、态度认真、工作负责,这正是每个用人单位所需要的。[4]因此用人单位不应该用传统的观念去看待如今的女大学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人才观念,合理地选聘人才,充分发掘女大学生的优势。
2、注重长远利益,合理地储备人才
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较大化,往往只注重短期效益,如果新聘的大学生在一段较短的时期内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大的利,就将其解聘,从而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失业。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实践能力较差,其潜能一下发挥不出来,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发挥出来。所以企业不应该只注重其短期利益,应该从其长远利益来看,合理地储备人才而不是频繁地解聘人才,这样既有利于大学生才能的发挥和就业,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学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1、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
为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当前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学校必须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一方面,学校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当确保教育机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保持一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使教育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一定要审时度势,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及时做好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工作和改革工作。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社会需求量不大的老专业,与时俱进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5]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和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竞争优势。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意识
高校的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不仅包括举办讲座、现场招聘和提供信息等方面。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等一系列指导。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就业,学校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教育。首先是就业理论的指导,学校应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网络广播宣传等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和有关创业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帮助毕业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与创业。其次是就业政策法规的指导,通过就业政策法规的指导,使学生一方面明确各项政策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就业。另一方面,学会依法办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三是就业信息指导,学校一方面应为毕业生提供社会各方面的就业招聘信息和择业渠道,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求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还应向社会各方面进行广泛宣传,使其到自己的学校来选聘人才,从而为学生择业提供一定的途径与方便。第四是就业心理的指导,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择业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加以教育与指导,使其正确对待求职中的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合理地调整心理期望值,从而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第五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校应该在学生大一入校后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使其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等,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并在大学期间依照规划去努力奋斗,从而为毕业以后的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六是就业技巧的指导,包括对简历、自荐信、面试技巧、各种考试信息等的指导,从而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更好地实现就业。
社会毕业论文: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接轨社会需求的实训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为了顺应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就业、高校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剖析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展开社会调研的情况下,对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改革进行模块化改革设计,将实训课程划分成几个主要模块,严格按照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的课程模块做好灵活搭配与组合。提升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艺术学科毕业生的竞争力,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持续健全,艺术学科的发展在创新创造社会文化发展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学科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专业。所以,众多地方高校均开设了艺术学科专业。近几年来,随着艺术学科专业学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艺术学科毕业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当前社会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一定的艺术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好的实践经验。
有数据统计显示,当前社会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就业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排序情况如下:实践能力90%、创造能力14%、协调能力42%和交际能力8%。因此可以看出,社会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要求不单单局限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掌握一定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艺术学科实训课程是提升和培养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所以,必须针对艺术学科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以提升艺术学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对艺术学科实训课程做出模块化设计。
一、 艺术学科实训课程现状分析
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教育的原则是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应用能力为主,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原则,以促进艺术学科毕业生就业为核心。艺术学科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更能学到一定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也是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艺术学科本身也是一个有着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所以,艺术学科实训课程是艺术学科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当前,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校开展艺术实践,不仅有基础艺术技能的训练,更有导师为学生布置的实践课程,例如艺术汇报演出等。这种实训主要是在导师的安排下开展的。另外一类是学生在校外实训,通常是在实习单位开展的。这种实部分是以综合练习为主。学生可以自行发挥出自主创造性,导师指导为辅。借助艺术学科实训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身能力是否满足社会需要。
然而通过对最近几年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学习情况来看,在实训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及时,艺术学科实训课程教学地位偏低,以至于教学效果不佳。即使目前很多地方高校提倡加强对艺术学科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从实际实训课程情况来看,大部分是理论基础知识的灌输,学校不够重视实训课程的开展,缺乏实训课时,实训质量偏低。第二,实训课程内容和设置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实训课程内容安排大部分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师安排具体的内容学生以完成作业的形式开展实训,并不是以学生为主导,学生无法了解社会的需要,“闭门造车”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三,缺乏对校外实训的监督。学校无法掌握学生在校外实训的情况,个别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不积极参与社会实训,上交的实训报告大多雷同,等等。
二、社会需求导向的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性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顺应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业导向指的是以艺术学科毕业生上岗就业为目的,结合岗位标准开展“零差异”实训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在工作岗位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即可上岗,满足了社会上众多企事业单位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的人才聘用需要,同时也节约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此外,提升艺术学科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也是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表现,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接轨社会需求的实训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2.模块化设计是实训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模块化的想法和编制原则来搭建一套先进的实训课程模式,将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拆解为不同的模块,最终形成实训课程模块库,根据艺术学科毕业生培养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及每位学生的现实状况,从多个课程模块中进行选择、进行组合,达到改造教学课程的目标,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的突出优点有:及时,针对性强,更加贴近社会需求。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具体可以结合当前社需求来设定和调整内容,以实现和社会需求的衔接。第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不同的实训模块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不同。第三,便于教学管理。减少实训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艺术学科毕业生的教学管理难度,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设置模块化教学也能够让艺术学科毕业生满足某些特定岗位的需求,做到和岗位要求“零距离”,有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社会需求导向的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实施
1.实施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模块的内容选择和内容涉及都必须严格按照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切不可随意改变,在做实训课程模块设计之前必须做好调研及论证。做到各个模块之间具有独立性,同时从整个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来看,不同的模块内容涉及又存在衔接关系。
(2)自主性原则
艺术学科实训模块课程主要可以划分成两类:其一是必修模块;其二是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选修模块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类型。选修模块课程数量偏多,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方便学生做出自主性选择。
(3)实用性原则
设计实训课程模块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的需要,知识内容的选定必须具有实用性,尽可能贴合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参加实训课程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实训课程内容还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变化做好及时更新,反映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内容,改变学生能力和社会能力需求相脱节的现状。地方高校应该加大对基础硬件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多媒体教室基础设备购买和安装,并且还应该针对艺术学科这一专业配备相应的教学基础硬件设施,还可以专门针对学生课外实践等配备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基础硬件设施,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学科专业水平创造更好的条件。
2.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社会调研
对近三年毕业的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展开调查,可以通过座谈会或者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了解这些毕业生在目前从事的岗位中的表现。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之后再对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则更有针对性。比如对音乐专业毕业生展开调研,调查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的表现,让学生谈谈对所从事工作的看法。
(2)师生座谈
从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的,没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所以,课程内容和设计均无法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以至于教学效果较差。开展师生座谈,掌握学生的共性特点及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对于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看法和意见,积极采纳他们提出的可行性建议,让实训课程内容设计满足学生的需求。组织毕业生谈话活动,邀请毕业生和在读生代表一起洽谈,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融入到学校实训课程改革中,让在校生在实训课程中学到更多和工作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能力。
3.实施方案
(1)课程模块设计
通过以上的社会调研以及师生座谈的考察结果,我们可以将艺术学科实训课程划分成三大类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及就业方向综合实训模块。其中,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如何快速掌握这些技能;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内容;就业方向综合实训模块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学习。
(2)实训课程进度安排
鉴于大学一个学年艺术学科毕业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针对艺术学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存在较大的“敷衍了事”心理,难以收获良好的实训效果。所以,将艺术学科综合实训课程的进度安排在第六学期。
4.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1)创新当前教学管理模式
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教学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而模块化实训课程的实施通常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因此上课班级和行政班级二者是分离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创建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系统,方便学生选课,方便学校组织考试。此外,还需要改变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创建新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比如在开展音乐专业学生实训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多增加有关表演和彩排等内容,通过增加在校或校外的表演经验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应紧紧围绕“理论+实践”这一核心内容来开展,学校或院系多组织大型音乐演奏会,安排学生参与大型商业演出,等等,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
(2)优化当前的教材内容
对于艺术学科教学而言,教材一直是保障艺术学科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实训课程的改革前提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和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的内容相吻合,改变传统的仿真模拟训练模式,结合地方或者是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进行编写,如此方能体现出艺术学科毕业生社会需求导向模块化实训的特点。很有必要综合编写一套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教材,此教材编写一定要具有较强科学性的,而且对于艺术学科专业教师而言也应该加强创新和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做到不断创新和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能够创新出一套比较具有创新性的,并且是适合艺术学科专业特点的较为实用的专业教学方法,提升艺术学科专业教学质量。
(3)提升实训课程的师资水平
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强,尤其是实践水平较高的师资团队,如此方能胜任实训课程教学的任务。尽可能地让青年教师参与到实训课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除此之外,还可从外部聘请专业的高级校企合作人才来任教。比如,定期组织音乐学院的导师参与全国教师专业训练,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带入实训课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从实训课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四、总结
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对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是顺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使得艺术学科课程教学和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毕业生未来就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较大限度地把实训课程和学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对应起来,同时也让艺术学科毕业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更加具象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重点平台建设跃升计划及重大成果课题“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接轨社会需求的实训课程改革路径探索”(编号2014GXJK138)的研究成果之一。]
社会毕业论文:毕业生就业方向与社会岗位需求探究
摘 要:现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对于高校的毕业生,高校招生就业处会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以指导和分析。本文根据现今社会的岗位需求,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要求,以招生就业处的相关数据调研,分析社会岗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方向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性质。
关键词: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方向;社会岗位需求
现在,我们以某高校管理学院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相关数据为例,分析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
由于我国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上大学圆梦,无论是大城市的孩子还是偏远山区的孩子,都能通过接受教育这条路改变自己的现状,随着逐年高校招生计划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数量一直攀升。根据各个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动的数据显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这个“多”字,就形成了现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市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单一的局面。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在于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比较模糊,比较盲目;市场人才的需求单一在于社会岗位要求越来高,很多岗位都要求高素质人才,高技术人才。也就是说,现在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与社会岗位需求不对等、不平衡,会出现某些岗位很缺人才,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暂时没有任职相关岗位的能力,就只能处于待业的状态。
2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与社会岗位需求
2.1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现状
现今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也各不相同,相应专业的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岗位需求向各个高校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让毕业生的职业梦想有一个平台得以展现。以某高校管理学院物流专业为例。
首先,物流专业是最近几年很具发展前景的专业,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史中,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高校属于国家骨干院校,物流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会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方向,毕业生定了方向后,会学习实践院校安排的专业课程:基础物流、物流设施设备认识、物流专业英语训练、国际贸易演练、物流市场营销调研、仓储配送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电子商务软件操作等等物流方面的实训,毕业生一学期经过这些实训安排顶岗就业实习单位。基本上,选择了就业实习单位,就给自己的就业定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其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选好了实习的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就业顶岗实习。
,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根据自身的实习经历,把自己就业方向的概述,用毕业论文的方式反馈给学校,学校管理学院及招生就业处根据学生的就业规划,和物流市场的现状、前景等等,指导毕业生定位就业方向,并对部分迷茫的学生提出建议。
总的说来,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是专业知识不过硬,社会经验不过关,毕业生难以把物流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应的物流企业。
2.2物流专业社会岗位需求
物流行业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物流处于发展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根据毕业生的顶岗实习经历,以及实习期间的就业方向概述,学校会在毕业之际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毕业生做好简历,在学校管理学院和招生就业处老师指导下投递简历。物流专业的招聘会,来的公司不仅仅只是物流行业的公司,还会有与专业相关的公司参加。但是,即便这么多公司来高校参加招聘会,这些公司的招聘专员也会根据学生的专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以及大学以来的社团表现,进行筛选。
物流行业的公司面向社会的岗位是:营业员(吃苦耐劳)、业务员(积极乐观)、片区经理(组织能力强)、项目经理(策划能力强、有时代前沿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物流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需要物流专业,同时还需要专业素质高,应变能力强。
3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规划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
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对于“就业”问题越来越迷茫,毕业生就业压力日增不减,社会岗位要求日益提高,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高校的招生就业处,怎样才能使本校的毕业生明确就业的方向,在就业严峻的社会上杀出一条血路?又需要怎样做才能使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能够的对准社会岗位的需求呢?这就需要高校招生就业处相关老师积极指导,毕业生的仔细规划。
3.1高校招生就业处积极指导
作为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即便有实习的经历,也对社会物流行业的根本需求了解不够。这时候反馈回来的实习概述,需要在学校招生就业处老师指导下综合分析每个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找出学生的疑惑。在毕业生制作简历、规划就职单位的时候,针对先进物流市场、物流行业的前景做一个专业性的讲述。针对个别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出建议,组织物流专业教授,开设讲座,组织毕业生答辩环节。
3.2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要了解毕业生实习状况
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都是有为期一年或者半年的实习时期,是毕业前期的一个专业实践课程。在这一段时间中,招生就业处保留所有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联系方式等等。物流专业毕业生实习的单位不仅仅全是物流单位,也有与销售相关的企业、创业合伙的项目单位等等。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大多数比较迷茫,对自己就业的方向不够明确,只是把习当成一种教学的实践课程,不能够真正体会到实习过程中实习工作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学校招生就业处应对毕业生进行联系,获取毕业生就职状态,以及毕业后就业方向的规划,明确认识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及时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清楚专业岗位需求的核心。
3.3高校招生就业处开设答疑平台
依旧以某高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分析,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无非就是专业对口,比如我国现在比较前沿的物流公司德邦、远成、天地华宇、佳吉等等。由于近几年经济有些浮动,对物流市场也有些影响,很多物流公司有裁员的现象。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不仅要掌握专业市场的一线消息,还要告知毕业生专业市场动态消息,使毕业生明白自己处于怎样一个位置。这就需要高校招生就业处开设物流专业的答疑平台,及时帮助毕业生清楚社会岗位的需求状态,明确自己就业方向。
4结语
综上所述,是现今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和社会岗位需求的探究过程。虽然是以某高校管理学院物流专业为例进行调研分析,但是对于现今大多数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清楚社会岗位需求,是具有实质性的作用的。
社会毕业论文: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问题及疏导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刚刚离开校园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往往不适应,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顺利进入社会并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面踏入社会面临的的全新环境
近几年来,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很难适应,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经过心理不适应,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不能从基层做起,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人际关系适应好,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一般都要从低的层级干起,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但在工作上,尤其是在心理上,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一般情况的占中等,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展开,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好奇心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特别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涉世尚浅,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从小到大,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他们养成依赖性,遇事易激动,情绪缺乏控制,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获得的,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2.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传世箴言。毕业生在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应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沿着预定的跑道前进。具体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学生从进入社会的及时天起,应该继续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
社会毕业论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摘要:利用多个高校的及时手调查资料,从工资水平、就业单位类型和主观满意度等三个方面测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分解为学术性人力资本和实践性人力资本,他们的社会资本分解为家庭经济性资本和家庭社会性资本,具体考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他们工资水平和就业单位类型产生正向作用,但对就业的满意度则呈负面影响;另外,与社会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更显著,结合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本文也讨论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质量
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1999年后全国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迅速增加,促使学界、政府和高校把关注投向了大学生是否顺利就业或者就业率高低上,而对大学毕业生在顺利就业的前提下,如何调整他们的就业导向和结构,进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更多兼顾就业质量的公共就业政策的出台。本文将在多个高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工资水平、就业单位类型和主观满意度方面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搭建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理论框架,分析这些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作用方向、程度和机制,以期对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思路和举措有所借鉴。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
“就业质量”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因此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绝非只考察就业机会和物质收益情况,更要考察他们在就业中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状况。当前学者们普遍采用就业率或起薪水平来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也有学者认为用上述指标不能客观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为此他们致力于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除就业率和收入外,就业机会、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专业对口、人职匹配度、就业单位性质、个人尊重、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职业发展、稳定与安全、健康与福利和就业满意度等,都被纳入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就业概率只是反映大学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并不能代表就业质量。起薪水平是个指标,用来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因为我国地区差异显著,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差异很大,缺乏可比性。而包含着多个变量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操作起来过于复杂。所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由相对工资水平、就业单位类型和就业满意度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测量指标。主要理由是:及时,针对目前流行的用就业率或起薪水平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我们选择“就业工资水平”(即相对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作为就业质量的测量指标之一,从经济收入或报酬的维度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二,鉴于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在时下的中国既表现为福利、稳定性、晋升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又体现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名望不同,我们选择“就业单位类别”为测量指标,以便从职业的社会地位或声望的角度来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三,主观满意度影响大学毕业生从工作中是否获取快乐和满足。因此我们将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主观满意度评价也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
众所周知,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须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我们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大学生在就业实现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两个重要资源。按照一般的逻辑,在相同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下,高校毕业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将使得他们的就业质量出现差异。
借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s)和国内学者岳昌君和吴春芳等人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本研究将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界定为:大学毕业生个体所拥有的,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要素的总和。我们可进一步将大学生人力资本区分为学术性人力资本和实践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概念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是个人和团体有意识投资的产物。我们认为,以家族为核心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社会资本主要来自家庭关系网络,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可继承性。确实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走出校园之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决定了大学生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本规模和结构水平。鉴于此,本文把大学生家庭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变量,并进一步区分家庭资本为家庭社会性Y本和家庭经济性资本。
在明确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后,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影响因素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哪个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更大。对比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求职影响的分析中,有学者强调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更多的学者则指出,即使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地区,社会资本也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起着重要作用,其影响甚至会超过教育等其他人力资本因素,在重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资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更大。在考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强度和替代性问题上,目前尚无定论,并且我们还发现大量研究在缺乏控制变量下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甚至将适合做控制变量的高校类型、学历层次、所学专业类别乃至性别作为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这些显然都不合适。
考察以往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学术界还较少对就业质量提出一个科学的易于操作的统计测量体系,因此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就业质量都还只是这个概念的某个维度,不能比较地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未对影响就业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做更细的划分,限制了我们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更加深入的分析;以往研究还较少在一个控制的情景下,运用统计手段去估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净影响,进而对这两个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比较,了解人力资本的增长是否可以替代社会资本的作用。鉴于前人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提出相对科学又便于操作的三个指标来测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其次细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个解释因素,为深入了解它们对就业质量的结构性影响提供支持;建构一个引入统计控制变量的理论解释模型,来综合估计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决定因素的影响力度和性质。本文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从就业工资水平、就业单位类型、就业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测量,就业质量依然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规模和质量,尤其是人力资本的作用不仅没有被社会资本所替代,反而要显示出比社会资本更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更加成熟,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二、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叶文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编号:11BRK020)专项调查。调查样本由来自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江夏学院等6所高校2013届毕业生组成。其中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重点高校,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院校,闽江学院和江夏学院是省属一般院校。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调查样本中已经落实就业(不包括升学、准备出国、未落实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效样本量为3789份。
2.变量选取及变量说明
在被解释变量方面,我们选择三个变量作为就业质量的重要测量维度。及时,用“就业工资水平”衡量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地位,即相对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把找工作时与用人单位的协议工资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档次作为就业质量的测量指标之一,分别赋值1至4;第二,用“就业单位类别”衡量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地位,即就业单位是归属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及其他为测量指标,分别赋值为4至1;第三,用主观满意度衡量毕业生主体内心感受。我们将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主观满意度评价作为测量指标,把答案不满意、一般和满意分别赋值为1至3。
在解释变量选择方面,本文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构思做以下的统计测量操作。
(1)人力资本。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价值,二是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价值。我们选取六个指标作为人力资本的要素。在问卷中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的综合排名(前10%、前11%-30%、第31%-60%、后40%,依次赋值1-4)、获得的奖学金较高级别(无、院系级、校级、地市厅级、省部级以上,依次赋值1-5)、获奖的较高级别(无、院系级、校级、地市厅级、省部级以上,依次赋值1-5)、担任学生干部的较高级别(没有担任过、班级学生干部、院系学生干部、校级及以上学生干部,依次赋值1-4)、是否经常参加学生社团(从没有参加过、有参加过,依次赋值1-2)以及是否经常从事校外兼职(否、是,依次赋值1-2)。这6个变量均为2-6个等级的定序变量。我们对这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见表1),可以提取出两个公因子,“获得的奖学金较高级别”、“学习成绩的综合排名”、“获奖的较高级别”三个变量的信息主要载荷到公因子一,我们将其命名为“学术性人力资本”;“是否经常参加学生社团”、“是否经常从事校外兼职”、“担任学生干部的较高级别”等三个变量的信息主要载荷到公因子二,我们将其命名为“实践性人力资本”。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3.78%,KMO值为0.744。为了便于分析,依照惯例将因子得分的原始值转换成1-100的指数(见表1)。
(2)社会资本。鉴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际主要的社会资本来自家庭,我们把大学生的家庭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变量。我们利用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母亲的教育程度、父亲的教育程度(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依次赋值1-7)、母亲的职业类型、父亲的职业类型(农林牧渔业人员、一般工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单位负责人,依次赋值1-4)、母亲的工资水平、父亲的工资水平、家庭总收入水平(均为相对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和家庭平均收入的相对水平,分为“远低于、略低于、基本持平、略高于、远高于”5个等级,依次赋值1-5)等七个变量的结果作为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的多元测度,这七个变量均为4-7个等级的定序变量。我们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我们发现(见表2),可以提取出两个公因子:父、母的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类型四个变量的信息主要载荷到公因子一,我们将其命名为“家庭社会性资本”;父、母的工资水平以及家庭总收入三个变量的信息主要载荷到公因子二,我们将其命名为“家庭经济性资本”。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6.64%,KMO值为0.780。同样的,为了便于分析,依照T例将因子得分的原始值值转换成1-100的指数(见表2)。
(3)控制变量。基于现有研究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性别、政治面貌、所属高校类型、专业类别四个变量对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形成都有作用,单纯界定为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都不合适,他们更合适作为控制变量。
根据以上的变量测度,我们列示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进而了解样本的结构特征(见表3)。从就业质量来看,被调查对象找工作的收获还不是很理想,工资收入主要以低中水平为主,比例高达73.6%;就业单位类别以外资或合资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为主,达77.1%;对就业选答满意的不到一半,只有43.7%。
3.分析方法
由于就业质量相关的三个因变量均为具有多个(超过2个)等级差异的定序变量,本研究选择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即Ordinal回归模型来展开统计检验。对于有序多分类的因变量,可以通过拟合反应变量(因变量)水平数-1个Logit模型,称为累积Logit模型(Cumulative LogitsModel),也就是有序多分类回归模型(Ordinal Regression)。这种模型实际上是依次将反应变量按不同的取值水平分割成两个水平,对这两个等级建立反应变量为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不管模型中反应变量的分割点在什么位置,模型中各自变量的系数都保持不变,所改变的只是常数项。因而,拟合有序多分类Ordinal回归模型的前提条件是要对模型进行平行性检验(Test of Parallel Lines),即检验各自变量对于反应变量的影响在两个回归方程中结果是否相同。表4提供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数据分析的结果。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均通过了平行性检验(似然比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因而满足了进行Ordinal回归的适用性条件。
三、研究发现和结果分析
根据表4中参数估计及相应的检测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就人力资本而言,学术性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工资水平的比值比是1.015,大于1,表明大W生拥有的学术性人力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业时收入水平居于高收入组的概率就上升1.5%。家庭经济性资本对工资水平的比值比数值为1.014,家庭社会性资本对工资水平的比值比为1.011,均低于学术性人力资本对于收入水平的影响;学术性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单位类型产生显著影响,比值比为1.023,大于1,表明大学生拥有的学术性人力资本每增高一个单位,其就业单位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概率就上升2.3%。家庭社会性资本对就业单位类型的比值比为1.017,实践性人力资本的比值比为1.009。可见,学术性人力资本对于就业单位类型也产生较强影响。
其次,就社会资本而言,家庭经济性资本、家庭社会性资本对大学生收入水平都产生显著影响,特别要指出的是,家庭经济性资本对收入水平的比值比为1.014,仅低于学术性人力资本的比值比数值0.001,这说明家庭经济性资本强劲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收入水平;另外,家庭社会性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单位类型产生影响,比值比大于1,表明家庭社会性资本越多的大学生,其到党政机关和国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率越高。
再次,实践性人力资本、家庭经济性资本以及家庭社会性资本对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且比值比均低于1,分别为0.964、0.994和0.992,这表明实践性人力资本、家庭社会性资本和经济性资本较高的大学生对其工作的满意度较低的比率较高,实践性人力资本、家庭社会性资本和经济性资本每提升一个单位,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的比率分别为3.6%、0.6%和0.8%,其中实践性人力资本较高的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满意度低。
以上的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就业受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共同作用,且这两者分别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不同方面。尽管社会资本也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但大学生的学术性人力资本优于家庭社会性资本影响大学生收入水平和就业单位类型。本文的研究并不支持“家庭背景变量比学业成绩更能影响高校毕业生起薪”、“决定能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的因素是社会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等研究结论。研究证实了林南提出的社会资源理论,发现家庭收入、家庭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子女就业之间的显著关系,我们进一步区分并证明家庭社会性资本和经济性资本对收入水平和单位类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我们得出了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负向影响,也证实了社会资本运用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呈负向影响。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相比较家庭社会性资本和经济性资本,人力资本中的实践性人力资本高的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低。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证实了我们的理论假设,即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依然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规模和质量,尤其是人力资本的作用不仅没有被社会资本所替代,反而要显示出比社会资本更为显著的影响。我们相信,随着就业市场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后致性的大学生人力资本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将越来越显著。但是研究也发现,先赋性的家庭资本在就业质量中的收入水平、单位类型和满意度三个维度都产生具有统计意义的影响作用,且相比较人力资本而言,比值比未低太多。比如,在收入水平影响中,家庭经济性人力资本比值比数值仅仅低于学术型人力资本变量0.001,说明家庭经济性资本与学术性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已趋近于平分秋色。数据映射出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在当前中国社会,大学生就业质量受到家庭资本的影响。个人因家庭先赋性资本优势而形成职业世袭进而带来社会阶层固化,可能会成为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有序流动的巨大障碍。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我们尝试着提出如下的一些政策建议。
及时,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论文的研究结果再一次证伪了当下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科教兴国战略的作用,也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教育的价值,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一人才就业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克服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建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性收益,户籍以及家庭背景等社会资本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功能受到挑战,极易出现阶层固化,职位世袭,生产效率下降。所以要消除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决定性影响一定要创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城乡、地区、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不合理收益,提供公平的待遇水平,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做到人尽其用。
第三,做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本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毕业生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还是较为优越的社会资本,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这种现象折射出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困境。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导致专业匹配、兴趣相投都成为就业奢谈,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员工,就业满意度不高也就在意想之中了。为此,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招生与就业间建立直接的关联,科学规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改善教学管理,从而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使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
社会毕业论文: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学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普及越来越化,各高校各专业都进行大规模的招生工作,使更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到更高的学习教育机会,提高了我国的公民的基本教育素质,但在基本教育提高的另一面,这些高校的毕业生也面临就业这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体育院系毕业生这一专业就业的基本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从社会学方面来简单探讨一下。
关键词:体育毕业生;就业;社会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体育专业的本身特点
体育专业和我们的常规的文理工科目不太一样,云南的高效招生专业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舞蹈、社会体育专业,与传统的学习科目相比,他没有太多的文化课专业要求,但是有较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由于其体育专业本身独特的专业要求,导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体育专业,而且,想成为一个而专业的体育运动员,也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因为传统的观念,体育专业也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一般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体育专业是被一定的受到忽视的,造成体育课的缺课,逃课等现象加重,比如说一些体育设施的不健全,运动器材的缺乏等,都是体育专业的一些问题。
(二)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扩招
通常,在体育专业比较好的一些体育学校,比如说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专业的学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是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但是,这些专业的体育学校要求高,专业性难,不容易考,而对于一些综合性的大学,他们都会开设体育专业这一专业,为了提高大学的入学人数,增加学校的知名度,一些综合性的大学都会实行扩招,特别是一些三本院校,造成了体育毕业生的人数增加,却没有具有相应体育专业的专业技能,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降低[1]。
(三)体育专业的改革
体育专业在之前的高考中,是属于体育运动的各项的体育技能的专项的体能测试的考试,改革之后,专业的技能测试变松,加多了文化的应试考试,造成了一些想考大学,学习文化课不是特别出众的学生,通过高考体育专业来实现上大学,许多学生的体育专项技能不是特别的好,造成后期的学习困难,体育专业的教育状况低落。从德智体美方面来讲,之前有好多说是,体育专业的学生没有文化课的要求,现在文化课的要求又导致体育的专业性降低,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要合理调节文化课和体育的专业性的关系,力争使其达到一个平衡的要求状态,这样,才能使体育专业有更好的前进。
(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这是现在大学生普遍的就业现象,因为教育的普及,造成了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的市场单位越来越少,这样就形成了好多的毕业生不能成功就业,此外,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的工作待遇太高,不能适合现在的就业模式,就业状况。好多大学生只愿意去国企或者一些待遇好的事业单位就业,不愿意去一些条件相Σ畹幕肪橙ィ像是去一些农村的体育老师,很多的大学生根本不会考虑,认为读了大学就不会去农村,这种就业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他们宁愿闲着也不愿意去那种偏远艰苦的地方[2]。
(五)就业形势的严峻
2017年,一些重大的就业政策的改革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加严峻,最近,各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都在进行招聘活动,根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的全国应届的毕业生达到800万。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应届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的职业能力的不相匹,体育专业的招聘岗位也有缩招的趋势,这些都是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应对的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转变关注力度
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各专业的教学专业力度,让学生可以接受专业的教育知识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和老师要重视关心体育专业的重要性,有一个专业就要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指导,争取取得高质量的专业标准。不能因为财力人力或者观念因素造成对体育专业的忽视,这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改变那些传统的理念。对于就业的问题,各高校也应该多联系一些专业的实习单位,让学生们多有一些实习的机会。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就业的指导力度,刚出校门的学生没有什么实践的经验,这时候学校和老师更应该给他们一些指导建议,多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能是不问不顾,只是要就业率的提升。
(二)大学生要创新,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在自己专业性的职业发展中,可以做出实际的创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要找到自己的亮点,增加就业的几率,对于体育专业,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来寻求自己独特的喜欢的职业,在大众潮流的体育职业做老师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进行体育教育职业,也可以进行休闲体育的从事等等,这就需要大学生积极地自我思考,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从业态度,要适应毕业找工作的过渡期,要有自己的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好的就业[3]。
三、结语
体育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要求一定的天赋和后天专门的刻苦训练。对于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根据简单的分析,我认为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学校老师的教育指导,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就业择业观念,这两方面都极其重要,需要学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专业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体育院系也应该尽早的联系就业实习单位,为大学生的实际就业做出规划。同时,大学生也应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做出规划。
社会毕业论文:高职毕业生个人社会资本重塑的路径
在高职毕业生普遍就业质量不高的背景下,从信任关系、规范关系、网络关系着眼,分析社会资本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内在联系,进而剖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下是其个人社会资本不足的现状,信任关系难以建立、规范关系亟待健全、网络关系过于单一,因此,为实现“充分就业”,探索重塑高职毕业生个人社会资本之路,通过社会文化和征信约束,恢复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制约,完善就业市场的规范关系;通过就业帮扶和自身成长,积累属于个人的网络关系,从而有效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但当前国内大量的研究往往是从人力资本角度开展,社会资本视角的研究尚不够多。社会资本理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外社科界的专家学者最为关注的热门领域之一,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人际关系大国,尤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的铺开,能有效联结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不仅提高就业效率,更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从大学毕业生群体分析,根据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近些年来开展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虽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要略高于本科毕业生,但在薪资待遇、社保待遇、发展空间、离职率等多项关键数据上远不如本科毕业生,实则就业质量不高。在人力资本有着明显差距的现状下,高职毕业生更应该重塑个人社会资本,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社会资本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内在联系
学者边燕杰指出,在中国社会,人们更多在利用社会资本的“强关系”求职就业,即求职者通过自己的亲朋好友建立起独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人情在这个关系网络中游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传递功能却相对次要,这一切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探究人情背后的深层原因,实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资本的内涵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各个要素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要素包含信任关系、规范关系和网络关系等。根据边燕杰的研究可见,信任关系是这些要素当中最关键的部分,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本都是通过增进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提升组织运行的成功概率。
笔者根据“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和就业现状”这一主题在浙江省3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问卷调查,调研结果表明,在高职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主要依靠招聘会、网络传播媒介、顶岗实习、家人、朋友与同学等5类途径获取就业信息。根据专门的座谈与访问,发现一旦家人、朋友或者同学向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就业信息,之后的求职成功率就很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家人、朋友或同学的推荐成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一种非常有效的“黏合剂”,这种“黏合剂”由信任关系打造,求职过程也就格外顺畅。在高职毕业生颠簸的就业过程中,彼此之间有限的信任关系成为横亘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无法跨越的天堑,因此,提升个人社会资本的关键是打造良性的信任关系。
虽探讨人情,却并非意味着鼓励“拼爹拼妈”、“走后门”等社会不良现象,甚至在调研过程中,高职毕业生把“靠关系”就业、就业市场不规范、就业帮扶政策不到位、在校所学与单位所需的差异、个人能力欠缺等因素视作影响就业的几大症结,因此,提升个人社会资本的期盼是呼吁高效公正的规范关系。
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希望回家乡就业或去父母所在城市就业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这也表明他们对网络关系的渴求,此外,学生还期望老师、同学、朋友能够提供有效的就业帮扶与精神支持,可在大学阶段能够利用的网络关系实在过于单一,因此,提升个人社会资本的途径是建立信息通达的网络关系。
社会资本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我国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查询近十年的数据,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2017年则增至795万人,平均每年的增幅高达30万人,随之带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作为高职毕业生,困境尤为明显。
从信任关系来看,基于中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由主要人际关系构成的特殊信任与西方社会奉行的由契约关系构成的普遍信任是信任关系的两个大类,特殊信任在中国社会极其常见,在子女求职就业过程中,父母一般都会给予从物质到精神的各种无私帮助,但这样的特殊信任关系很难传递到直系血缘关系以外,而普遍信任关系存在缺失。一方面,用人单位怀疑毕业生忠诚度,毕业生怀疑用人单位保障无法兑现,双方无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另一方面,国家监管的信用制度不足导致用人单位能向毕业生提供的福利与社会保障非常有限,一如笔者开展的调研,高职毕业生往往倾向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企或大型企业就职,正是出于对这些单位的信任,只有不到30%的高职毕业生愿意前往中小企业就职,但实际上,超过70%的高职毕业生都是在中小企业就职,如信任关系无法建立,就业难题无从化解。
从规范关系来看,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想法也在改变,而规范关系转变却不够及时,在调研中,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不规范和帮扶政策不到位,在追本逐利的市场中,商家追求利益较大化,很难想象他们还有余裕去顾及求职者的个人成长,而政府的就业政策较少正中要害。
从网络关系来看,人们身处各类社会组织,从而进入一个个“圈子”,“圈子”可以带来大量的社会资源,而在求职过程中,高职毕业生人际关系通常比较单纯,能够依靠的社会关系主要来自父母,此外,我国高校和政府的就业指导水平还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形式通常只有课程、讲座、论坛、招聘会等,学生接受程度不高,高职毕业生对来自老师、同学的资源利用重视程度也不高。
高职毕业生重塑个人社会资本的路径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即使存在结构性矛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旧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相对平衡,但却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对人力资本薄弱却占据高校毕业生半壁江山的高职毕业生而言,问题尤为凸显,由于社会资本与高职毕业生就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重塑其个人社会资本可从信任资本、规范资本、网络资本三方面人手。
政府、社会应着力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素来提倡“仁者爱人”的儒家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正能量氛围的营造,着力重构人际信任关系,这是社会文化层面的举措,在国家制度层面,最重要的是打造社会信任架构,尽快落实公民个人征信系统,大幅度提高公民失信行为带来的成本损失,减轻民众对自身与物质利益受损的担忧,依靠制度来恢复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提升其就业质量。
在政策和制度层面,政府应严格把控就业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打破现有户籍制度的限制,探索建立更符合当前需求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管理办法,加大对高职毕业生的帮扶力度,维护其合法权益,以建立起一个相对科学、完备、灵活的就业市场运作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地广人多,区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发到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极不平衡,这就需要政府深度介入,以实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自由。
高职毕业生所能使用的、最常规的网络关系来自家庭,因此要进一步发掘更广阔的就业网络关系。高职院校要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同时,开展真正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有所提升的项目,呼吁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支持,并加大对就业环节的监督与把控。高职毕业生自身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自觉主动地建立起自身网络关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圈子”,为自己积累下足够多的有效信息来源。这才是真正破解就业难题的出路。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科研项目“高职学生就业过程的社会资本弱势及其重塑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毕业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的几个社会学问题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高级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使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从潜在的人力资源变成现实劳动力的一个过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取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性问题。只有从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才能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观念和心理问题。
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受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经济及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动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规模的扩张性,高层次人才市场容纳的有限性。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一
鉴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较为严重的现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被作为储备和调控劳动力供给的一个手段来考虑。社会期待高等教育具有这样的功能,这在其它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多见的。问题在于,我国在今后经济发展需要或者能够吸收多少高学历劳动者。有专家认为,第三产业是吸纳高学历就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专家们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加的白领职工就业岗位估计在25万-35万人。如果假设近些年产业结构和职工年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并保持现有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确实有一定新增就业岗位作为现实需要,但是很难超过100万人。事实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层次人才市场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性。近几年,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规模持续增加,增大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员增效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精简,传统的就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吸纳能力降低。二是新的就业渠道,由于一些政策和措施不配套,短期内还难以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三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决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的有限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就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四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造成了地区性就业结构失衡。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说爱你太难。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二
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但就近几年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工作,是造成就业结构不平衡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家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在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从就业价值观上讲,认为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效益好)是“铁饭碗”,而非公有制单位或企业是“泥饭碗”。二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发展历史不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还不规范,在劳动用工管理上,还普遍存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职工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险制度的执行人为因素很大等问题。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融资、管理等的要求仍存在歧视性的政策限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与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四是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前障系数很难预料,大多数毕业生对此也是望而生畏,不愿意“铤而走险”。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性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情况,及时推出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心态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建功立业。
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三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意向中,及时位考虑的就是城市的等级。“最起码留在省会城市,好是铁饭碗的接受单位”。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结构不平衡而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种趋向,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发达省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就业机构健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就业难题。供需关系不平衡之四
与上述就业的地域趋势相反的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和人才奇缺的西部地区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就业的不少优惠政策。近几年,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召下,亦有大量毕业生选择了去西部就业。但对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体现的是优化性原则,是经济原则,政策的调控作用的力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还应考虑出台一些实质性的长远的优惠政策,或许更为有效。
二、新的就业观与政策,不断拓宽的就业渠道
自主创业——想说爱你不容易,新就业观之一
自主创业,是一个就业的新话题。实行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一定背景的经济来源与经济实力,还需要对创业行业的市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创业的经验等。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市场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加之市场竞争的风险性、残酷性、不合纯专业性等特点,自主创业还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话题。但从长远来看,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学校给予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才租赁式就业,新就业观之二
人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租赁中心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别签定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面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不发生人事隶属关系。
人才租赁方式的特点:一是建立在不断完善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基础上的,因而更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是对用人单位来讲,可在租赁期进一步考查所使用人才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表现良好的人员可转为正式员工,不合格的可退回租赁中心,这种就业方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三是学校可及时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及档案挂靠、户籍办理情况,有利于高校与毕业生的双向沟通;四是对社会而言,倡导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地区人才分布不平衡状态,缓解目前紧张的人才供求关系,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人才租赁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才租赁中介良莠不齐,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中介从事人才租赁业务,不能保障被租赁人才的合法权益;二是人才租赁的法规有待完善。所以高校毕业生在选择租赁就业的方式时,要十分慎重。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责任减退,而是职能发生了变化,即学校从原来的协助政府部门直接进行分配转向了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要加强学校内部就业指导体制和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咨询服务工作,使毕业生对就业公共政策的内涵有理性的认识,减少盲目性。
社会毕业论文:河北省商科类应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研究
我国高校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亟待提高。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应届毕业生在实I~,or-作中的表现不尽人意。通过对河北省内高校商科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找到具体原因所在,指导学校培养方式及社会需求方式的转变,让毕业生尽快的融入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自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以来,各专业毕业生数量已超过扩招前的6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建设者。目前高校经济及工商管理类的商科学生数量已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以河北为例,每年商科类本专科毕业生愈万人。这些毕业生就业于各企事业单位,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虽然每年毕业的商科类学生数量很大,但学生质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集中表现为应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低,在单位中比较难于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缺乏独立工作机会等。反观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通常在毕业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就能获得单位与同事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能够独自展开工作并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调研可以认识到我们的应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的具体症结所在,以改善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良好的领导、沟通、合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企业与社会的认可度。
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调查,发现我省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生层次与数量不能的与社会需要相匹配。在对事业单位类型的岗位(省市级公务员,选调生和中小学教师及大学生村官等)调研时发现,虽然很多岗位在招考时对所学专业要求比较宽限,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岗位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致使很多经管类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虽然大多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克服,但容易使得领导和同事对其工作能力产生不良看法。另外,即使商科类应届毕业生能够进入需要相关专业技能的岗位,由于管理岗位多需要具有基层实践经验而其正缺乏于此,故表现也可能会差强人意,由此更容易引起领导不满。
下表为对某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村委会调查问卷汇总表,调查对象为某市工信局,财政局工作人员(工龄10年以上),某市两所小学副校长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某市两个村村委会成员。人数分别为20人,10人,10人。调查内容为对新入职的商科类应届毕业的公务员,小学教师和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
上表被调查人员基本在工作年限10年以上,共40人。其中很满意的3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5%;满意的8人,占20%;一般的17人,占42.5%;而认为不满意的有12人,占30%。从图表上可以看出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满意率不足30%,可见其事业单位认可度相对比较低。
企业单位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应届毕业生实际具备的技能有一定出入。对于商科类应届毕业生,企业更多的是给他们提供较为基层的岗位,这些岗位通常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等,除此以外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与坚韧的精神。在调研过程中,受访的大中小企业的各层级负责人普遍认为现在的经管类应届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尚可,但能把专业知识真正用于实践与创新的很少。另外受访者普遍认为这些应届毕业生社交能力大多不错但真正与人合作却总是出现各种问题,还有就是认为他们大多缺乏奋斗精神。
由于现在本专科毕业生定位于普通劳动者,已经走下“神坛”,所以若自恃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总是好感无缘,不能与同事或客户良好合作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不会被企业重用甚至可能会被解雇。
调研中企业受访者为大型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和小型企业主,按不同类型各取10名共计60人。调研数据汇总后可知,大部分企业家基本认可了商科应届毕业生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认可率为50%,这一数字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学习的认可。人际交往方面的认可率达到51.7%,证明现在的商科毕业生已经开始学会更多的与人交往也了解社交对工作的重要性。但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较差,分别占认可率的20%和31.7%,说明更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更多的只是学习书本知识,没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没有为真正走入社会做好的准备,另外由于多方原因的存在使得他们更愿意显示自我能力,而忽视了团队的力量。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家最不认可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吃苦精神与创新能力,认可度更是低至13%和7%,这两方面是企业家在招聘中最不看中应届生的原因所在。
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就业取向与实际就业机会与岗位有一定差异。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化,商科专业逐渐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选择,多年的高校扩招也造就了数量惊人的商科类人才。在上学之初学生就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所谓商科类以后毕业就业的方向就是坐办公室,就是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管理别人。虽然近年来教育思想的转化给学生们带来了“从基层做起”的理念,但毕业生中还是存在着“非管理岗位不去”的思想。认为商科毕业生天然的拥有舒适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出现就业岗位与自己想法不符,就会出现排斥工作消极怠工的情况,给用人单位带来很不好的印象。
通过对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六个专业本专科专业应届毕业生择业取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学校、生源地、专业不同,但同为商科类专业,他们的择业取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被调研对象为2013年应届商科类毕业生,每专业取10人,共70人调查他们的择业取向,被调查就业岗位可以叠加选择。
从毕业生择业取向调查中发现,我省主要高校商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取向仍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无论是什么岗位都不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的及时选择。在调研中通过访谈了解到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大型企业的稳定与较高福利是毕业生青睐的主要原因。还了解到有成熟的运转模式和固定的盈利机制与渠道是更多人选择大型企业的理由,这一点正好印证了前面“企业家对应届毕业生评价”中,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应届毕业生在吃苦坚韧与创新精神上相对缺乏。另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的商科类应届毕业生思想较为禁锢,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其在创新机会比较多的中小或小微企业中工作缺乏自信。虽然小微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机会较多,但因为相关能力不够,只好放弃。还有就是读大学就是为了追求安逸的思维方式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深入人心,所以逃避创新与变革也就成为很多毕业生的更为“现实”的择业方案。
应届商科类毕业生在工作中优缺点都十分明显。对于社会来说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更加容易塑造成企业需要的类型,而且他们具备近期的知识,最充沛的精力,最多的理想与活力……但他们刚刚踏入社会,缺乏更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做事太过急躁,急于求成,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冲动想当然,欠成熟欠考虑。职业稳定性相对比较差。
综合调研数据,可以认为目前河北省内高校商科应届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对学生来说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职业定位以保障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和自己相关专业匹配使自己专业可以学以致用,另外必须加强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自己真正可以做到就业后能尽快为用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受到上级的信赖。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因为商科类专业毕业生,他们从学生转变为一个合格的员工需要更多的时间实践机会帮助其成长。虽然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可供用人单位选择,但以往只注重要求不注重培养的掠夺性选择方式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与成长,很容易引起恶性循环而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对学校来说,培养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专业未来的前景和应该具备何种能力以便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形成自强自立的品格,获得可以让社会真正认可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