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职业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论文
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能力,以学定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应用电子技术是新兴交叉学科,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以及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现代化,教师要在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改革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能力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教师要让学生的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契合,让学生本身的素质能够在现有素质的基础上有一个飞跃。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必需与够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二、针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方式要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紧密结合起来。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都不是特别好,因此教师要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调整教学内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门特殊的行业知识与要求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在改革中建设教学,要搬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在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工具如电工电子仪表等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从电工电子实验以及基本工具的实践操作入手,让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职业技术教学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讲解,并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应用电子教学的理论教学。
在职业教育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通过课程结构体系整体进行优化,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完成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教师要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的就业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进行理论操作。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将工作岗位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整合。如在“常用元器件的选用”教学中,枯燥的教学理论如果教师单凭口述很难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如果引入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图像以及教学视频会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常用元器件的选用标准。学生通过课件更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点,能够逐步学会在不同的电子电路设计中选用不同的常用元器件如何选用。
(二)教师要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马上进行实践操作,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迅速将学习能力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操作能力,并与市场进行接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理论知识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电子实训操作场地,并引导学生在教学。如教师要在“开关电路”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关电路的实践操作,这样学生会马上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专业仿真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结合起来。另外,教师也要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采取实际操作、课程设计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学生采取多维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提升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能力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提携,互相提醒,让人才培养与岗位零距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定位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在实践操作以及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与同学相互沟通交流。
五、结语
总之,在职业技术学校的应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不断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应用电子技术能力。教师也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作者:裴亚娜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及时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校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论文
1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所坚持的原则
1.1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到有效的培养。
1.2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自课改以来,课堂上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已经改变。目前,教学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为此,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
1.3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坚持符合我国教育的原则。为此,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贯彻这一原则。
1.4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诱导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诱导性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的推进,采取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的学习。诱导性的原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诱导性原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要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之一。
2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的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要调整教学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新时代之下,对学生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等比较重要的公共性的基础知识。可是,如今很大一部分的学校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其他的知识,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对于职业技术学校而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角度,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调整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特征相结合,增设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健全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
2.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以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学习当中,并能够积极的思考,用于实践,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欢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下,其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2.3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知识引导,开阔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情况,在不断的观察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质。同时,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庞大的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进行合理的学习评价,适当的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能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问题的创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要适当的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结合所学教材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然后根据总结的自身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总结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我国的各大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其目的在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型的人才。但是,我国部分的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传统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能力的同时,其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唐小龙 单位:西藏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论文
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魅力
(一)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语文教育不仅要获得知识,也要陶冶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与精神世界,启迪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水平进行教学,不能讲大道理,不能以一个长者的口吻讲解课文,要站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和学生互动。教师的语言应该充满智慧,有广博的知识且文采飞扬打动人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流连忘返,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网上查资料,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教学,从课文语言中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讲《中国,水的困惑》课文时,我结合电视公益片,让学生知道在中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有的地方饮水是非常困难的,饮水的质量也达不到国家标准。如果每一个人节省200元钱做贡献就可以挖一口“母亲窖”,从而解决成千上万人的饮水问题。从我做起节水为先,这样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课堂语言,使学生学会从社会的角度看问题,认识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二)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色彩
幽默的语言是最聪颖、睿智的语言,幽默的语言也是平和的语言,隽永、含蓄、轻松,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较大的发挥。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穿插有关的歇后语、古诗词、典故等,用幽默、有趣、诙谐的语言来调节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得到学习的乐趣。从中也学到知识,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欣赏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时,介绍作者生平时,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徐志摩的三段爱情故事,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爱情观。由于学生年龄段的特征,这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把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诗歌的学习中。
(三)课堂语言要情感化且以美感人
教师借助表情、肢体、动作传情达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师讲授课文时,可以恰当地运用情感、节奏、重音、停顿等技巧,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还可以借助语调、节奏的变化,加强对课文内容的审美感受和对作者情感的感悟,使教材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情感的传递,教师的语速、肢体、语调、节奏,学生通过对教师有声语言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能做到以上三点,就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终身学习语言文字的高雅情趣。
二、语文教学要从课文的语言中挖掘作者的情感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完善的人格。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毫无疑义,每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塑造“人的灵魂”的重任,但语文与“人的灵魂”的关系比任何一门学科都更为密切。因为语文饱含着人文精神的乳汁,它是思想和情感的结晶。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充溢着人的生命关怀、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审美意趣等。这些都是其他类别的文章所欠缺的,也是其他学科的内容无法取代的。那些经典作品,不仅文字优美,而且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考和生活的智慧,包含着对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爱憎善恶的深刻思考。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描绘了自然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不是直观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借助教师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笼统的描绘形象化,内涵的情节明朗化。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感情达到较高境界时的作品,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作者感情生命的另一种转换。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在解读作品里的形象时,都会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感动。作为语文教师,情感体会不能到此为止。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得出独具个性的情感体会,再经过大脑的加工,鉴别课文内容的真善美、假恶丑。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讲授,让作者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语言的艺术性,用艺术性的语言将人文情感洒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接受情感教育,使学生走向社会后成为有情感会审美的技术性人才。“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大多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审美情趣。作品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情感的载体,真情实感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字里行间体会和感悟作者深层的情感,使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中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
人的心境不同,情感的感受也不同。作者描写了在山上的小屋,“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把小屋比作美人眉梢上的痣,多么令人神往!远离城市的喧闹,在寂静的山上的小屋,小巧玲珑,如梦如幻,让学生深深陶醉在美好的大自然里。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小屋置于山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女作家寥寥数笔,描写了远景中的小屋。在郁郁碧树掩映之下,“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正是女作家当时情感的真实写照,小屋点缀了山,树点缀了小屋。“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小屋的出现显出了山的高大,树木却衬出小屋的灵巧。写小屋的静态,树的动态,树的美在于活力和精神,清新的大自然会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带给人们飞扬的心情,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照应的。“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在女作家看来,小屋就是含蓄有风度的好朋友,含蓄和风度是作家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状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妙的语言和真切的情感。我们虽然不能选择生活,但生活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在自己的空间里,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抛开一切人间世俗,保持良好的心态,与自然亲近,以小屋为伴该是多么惬意,远离城市的喧哗,情感是愉悦的,情绪是淡定的。对爱好自然对世界充满情感的人来说,心中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三、朗读教学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朗读是语言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需要学生怀着真挚的情感去朗读,读出作者不能明言的情绪和情感。怎么才能读出作者的情感呢?首先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生平,这样才能对作品有正确的理解,掌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再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深入体会作品的真情实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一)教师示范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
教师在理解课文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朗读技巧,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运用语言的语音、停顿、语速、韵律等,唤起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语言优美,结构精巧,尤其是遣词造句,精推细敲,堪称精美,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它借助“荷塘”、“月色”、“荷塘四周的树”,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情,在淡淡的忧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之情。教师范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要读得舒缓、浑厚、沉静,把朱自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不宁静”和渗透在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
(二)学生朗读是语言和情感直接融合的好方法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特定情境,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选用一些典型句段,精美的片段,教会学生如何把握重音、停顿、语速,地体悟作者的情感,使语言和情感直接融合。朗读教学,能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和情感直接交流,领会到作者的人格、思想和情操。成功的朗读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能使课堂教学处于佳境,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经典课文,投入真挚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情趣盎然、乐此不疲、思维活跃,从而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是14-23岁的青少年,情感处于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好冲动,易感情用事,不考虑事情发展的后果。正确健康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转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对学生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
作者:赵晋枝 单位: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论文
一、“厂中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校企双方建设“厂中校”的目标存在错位
在“厂中校”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的目标常常会不一致,企业的目标更多着眼于近期,比较现实。虽然校企双方在高层达成了共同育人的一致理念,但在执行层却有一种临时用人的“冲动”,把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的临时补充,经常会因为企业的工作任务而忽略甚至牺牲学生的正常教学安排,导致教学计划的执行不够彻底,教学任务与目标未能如期完成。
(二)教师现场教学与企业正常运转的矛盾
“厂中校”的较大优势在于可以在工作现场身临其境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摩、操作来深刻领会相关理论,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现场教学需要有典型的学习情境与工作任务来支撑,现场教学通常安排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主题,每次教学围绕一个主题“模块化”地呈现。企业需要正常连续的运营,其运转规律与教学规律存在诸多不一致性,许多工作任务并没有教材上设计得如此典型,且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如在风神物流“厂中校”,某些工作并非发生在厂内,而是在客户指定的地点与时间出现,白班与夜班的交替和经常性加班作业的情景,给教学组织工作带来了困难。企业正常运营与现场教学的“模块化”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组织现场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工作的现状脱节
经过校企协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将6门课程安排在“厂中校”进行现场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相应的困难。首先,每一门课程都相对系统,自成体系,而具体工作则显得杂乱无章。初到企业,学生在工作现场看到的是一堆碎片式的印象,很难将之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效链接。我们提倡教师在“校中厂”因工作场景而灵活施教,但是一个周期下来,仍然有一部分教学任务没有在工作中出现。造成了知识点或技能点传授的疏漏。其次,企业的工作过程有其连续性与自身的节奏,课程教学的节奏与工作过程的节奏很难相互匹配。这要求任课教师因应企业的工作计划及时变更,灵活组织与选取现场教学的内容,这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
难以兼顾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内在要求看,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一些操作及流程,还要充分领悟工作表象背后的管理内涵,教学环节必需深入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去才能实现。从企业的角度看,出于对保密的需要及对经营管理风险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或者拒绝如此深度的合作。从学生的角度看,限于高职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人生经验,他们对管理的理解非常有限,也无法达到课程的要求。由于理工类专业一般仅仅是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中去,实习学生往往在生产线上进行具体的操作,相对比较容易实施管理,一般来说其管理风险较低,所以比较容易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习主要侧重于心智培养,操作与管理的难度较大,导致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面临各种困境,校企合作在较低层次进行。一方面学生在经济管理类岗位上实习不容易很快上手,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企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需求量较小,不能接受成建制的班级进行实习,担心正常的生产管理受到影响。导致校企合作流于粗放和形式,学生沦为企业简单劳动的廉价劳动力,背离了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初衷。此外,“厂中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学校需要在企业另外建设教室等教学资源。由于距离学校较远,一般在“厂中校”建设有学生宿舍等配套设施,学生在“厂中校”学习期间需要住厂,学校的学生宿舍等资源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由于受合作企业的运行模式的影响较深,学生毕业后一旦改行,或者到其他单位就业,其习得技能是否能有效迁移也令人担忧。
二、“厂中校”建设的路径探索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于2005年,成立以来即在校企合作与“厂中校”建设上进行了持续而深入地探索。我们认为要解决“厂中校”建设中存在的上述共性问题,需要在合作企业的选择、订单培养及持续完善合作机制上进行努力。
(一)“厂中校”合作企业的选择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我们从企业的资质、行业代表性、合作关系、未来发展机会等诸多方面拟定条件,考察企业,最终在众多候选物流企业中确定了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共建“厂中校”。首先,合作企业要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襄阳市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其产值占到了全市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则是保障本市汽车制造产业顺利运行的保障,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物流与汽车整车物流,包括整车仓储、线边集配、物流技术咨询、物流规划、管理、工位器具设计等服务,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物流公司及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物流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正与国际汽车物流标准接轨,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整合与优化能力。在本地乃至全国均有一定影响。其次,合作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实力。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目前为东风日产、康明斯等多家品质客户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是鄂西北地区惟一一家大型综合保税物流业务供应商。公司还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合作创办了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物流理论与实践、国家宏观政策研究,汽车物流人才培养以及汽车物流公用平台的搭建工作。,合作企业要有长期稳定的生源需求,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轮岗实训与顶岗实习的岗位。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各类物流岗位,如仓管员、集配员、包装员、单证员、信息员等岗位,可以容纳一个班至少50名学生同时进行岗位实习与现场教学。
(二)建设“厂中校”与订单培养相结合
“厂中校”的建设只有为企业与学校双方都带来持续不断的收益,才能够保障“厂中校”建设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现实中有些企业凭着一时的用人需求而找高校“救急”,一旦用人需求满足后,就不打算再合作下去,校企合作呈现出“一头热”的现象。我们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认识到将“厂中校”建设与订单班有机结合,可有效预防这一现象发生。我院与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将2011级103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纳入到订单班,并每年续签协议。通过协议规范了校企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企业负有提供实习场所的义务,为“厂中校”建设创造优良的条件,学校则通过组建订单班来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从而保障了双方的积极性。
(三)“厂中校”建设是一个不断优化、深化建设内容的过程建设
“厂中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校企合作往往始于企业使用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企业始终停留在这一合作层面而再无进展,少部分企业从使用毕业生开始走上与学校长期合作之路,企业与学校则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企业有意识地与学校商议培养合乎企业需求的毕业生,于是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参与程度逐步加深。企业方从给学生做讲座,到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再到提供兼职教师,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室搬至企业工作现场,建设“厂中校”,进行系统培养;学校方从安排毕业生至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到轮岗实训,到教师至企业进行考察与实践锻炼,共同进行教材建设,再到利用学校品质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包括培训企业员工,合作攻克技术难关等,直到双方互兼互聘,深度融合,建设“厂中校”,就人力资源的系统培养展开长期而深入的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已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于2011年在企业建设“厂中校”,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一直保持顺利运转。
三、“厂中校”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一)校企合作共同优化运行机制“厂中校”的顺利运行
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作为保障。目前许多管理类专业的“厂中校”运作情况不是很到位,往往只是作为学生实习和实训场所,校企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实习效果堪忧。为了确保“厂中校”较大化地发挥作用,校企双方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双方在生产管理与教学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完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和考核制度。
(二)校企合作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需要安排专门人员,经过认真的学习、研讨,合理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精心安排“厂中校”学习环节。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材、实训项目的建设。将“厂中校”教学安排的全过程有机“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校企合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由于企业生产管理和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要求,对“厂中校”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和考核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增加了管理、考核的难度。校企双方要协商制定管理与考核的内容,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的管控,可从教学资料的完整性和现场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两方面,可从遵守企业规章的情况与工作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总之,随着“厂中校”建设的深入,校企双方的关系由松散到紧密,合作内容与层次不断提升,无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的发挥,还是对企业生产管理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厂中校”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作者:李庆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教育电工电子技术论文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1.1借助生活常识,更快掌握基本电路理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一些电路知识比较抽象,仅凭书本上的定义,学员不易理解。此时,不妨借助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帮助学员理解。例如讲述“电容器、电容量”概念时,我们就可以用容器装水作为例子。比方说“水桶”是一种容器,它储存的物质是“水”;“电容器”也是一种容器,只不过它储存的物质是“电荷”。水桶储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它的容量;同样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再进一步指出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结构的关系,学员就能融会贯通了。又如,在介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之前,不妨先提出“自来水管总管的水流量和各支流水管中的水流量是否相等?”“总自来水管和各支流水管的接头能否储存水?”等大家都能凭生活经验判断出来的问题。然后,教员抓住时机,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学员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即电流在电路节点中流动的情况和水流在水管各接头的流动情况相同,从而地理解定律的内涵。
1.2运用实例教学,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我院士官学员主要来自各陆空军船艇部队,毕业后大多会回原单位继续从事与船艇相关的工作,所以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船艇上的实物举例说明。利用相对熟悉的事物来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更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学员会去主动思考,配合教学并且对学习过程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电压源的串、并联时,可以分别以船艇蓄电池的串联和发电机的并联运行为例讲解。蓄电池的串联就是电压源串联,船艇上常用的6135型柴油机启动电机额定电压是24V,此时可将两个12V的蓄电池串联起来作为其电源;船艇电站中发电机的并联就是电压源并联,当单台发电机输出电流小于电网中负载所需电流,可将两台同型号的发电机并联起来为电网供电。总之,如果按照教材讲解,学员会感觉抽象难懂,认为这是门纯理论的基础课,对以后的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教学时多联系实际,通过感性认识,可以使学员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也对船艇电力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并为后续船艇电气设备、机舱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2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士
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对象来自基层,毕业后还将回到基层继续工作,掌握满足任职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重心不仅是使学员获得关于电路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环环相扣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员逐步具备设计和连接简单电路、检测和检修常见电路故障,进而初步具备解决一般性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2.1改革传统电工电子实验项目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电工电子实验的形式开展的。目前,电工电子实验项目设置比较单一,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约占80﹪。验证性实验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可加深学员对基本电路定律、定理和电路特性的理解。如本课程“直流电路”部分,就有三个验证性实验,分别是“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叠加定理的验证”和“戴维宁定理的验证”。考虑到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不需要学员掌握过于深奥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学以致用。故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可以大大减小,而增加技术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技术性、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员掌握基本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和基本电路量的测试技术等。如本课程及时次实验可以安排为“常用仪器仪表使用”,该实验可以让学员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用电的常识,掌握测量仪表的调校与维修,培养学员对仪表和电工工具的使用和选择能力。学习了“正弦交流电路”这一章以后,可以开设“日光灯电路的连接调试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当学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调试成功,日光灯点亮的时刻,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然后再通过并联不同容量的电容来观察电路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使学员更深刻地认识到电容器对于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作用。这样既加深了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对提高专业技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由学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确定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设计性实验可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后,可以让学员设计一个低压直流充电电路;学习了“组合逻辑电路”部分后,可以让学员设计一个水位报警电路等等。总之,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会使士官学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电工技能的培养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实验项目重新设置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可以降到30﹪以下,技术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应该超过70﹪。
2.2增设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模块受课程进度和时间影响,电工电子实验是对电工电子技术中某一个模块知识的实践应用,而不能将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每一个电工电子实验的学时是2学时,通常安排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某一章节的理论授课完毕后进行。即使是设计性实验,也只能在设计好了电路以后,在虚拟仿真软件中连接,仿真运行来验证正确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授课全部完毕后,有必要增加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模块。电工电子技能实训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训练,这些项目可能涉及到课程中多个知识模块的综合应用。通过实训,从一张图纸、一根导线、一个焊点、一个故障开始,可以培养学员的读图能力、按图接线与调试能力、分析问题与排除故障的能力,从而达到具有综合运用电工技术的能力。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曾介绍过万用表的工作原理,电工电子实验中也经常要用到万用表来进行测量,“万用表的组装”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训项目。“万用表的组装”是要求学员将散装的元器件按照装配图安装、焊接、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万用表。在该项目中,学员不仅要掌握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测试,基本焊接工艺及基本电子电路的搭建方法,还必须具备对装配图的识读能力,对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能力,对功能单元的装配能力。组装焊接完成后还必须进行检测,这可以进一步培养学员对电路板元件插接与焊接工艺的评判能力,对焊接缺陷的修正能力,对电子电路的检测能力。因此,该项目对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电工电子技能实训在时间上可以以天为单位,以2~3天完成一个项目为宜,不同专业可根据各自培养方向设置2~3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项目。如船艇观通专业可设置“收音机的组装”实训项目,通过该项目,可以使学员进一步了解电台调频收音的一些基本知识。电工电子技能实训的要求比电工电子实验要更、细致,对动手能力要求也更高,更贴近任职需求。但电工电子技能实训和电工电子实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相辅相成的,实验是实训的前提条件,实训是实验的延伸与综合。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电工电子实验是基础,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是核心。
3结语
影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只是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总的来说,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实用性特点,强化学员的应用意识;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项目的设置要有利于学员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其岗位任职能力。
作者:张芊胡猛单位:镇江船艇学院
职业技术论文:信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概述
当前,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当今社会成为了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教育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教育模式和方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当前,三通工程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极大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三通工程简介
在2009年的全国信息化教育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了“三通工程”的概念,所谓“三通工程”,全称为“三通两平台工程”,包括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云平台”。该工程被教育部看作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工程。尤其是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实现了将全国的学习资源有效联通,实现了资源的互享,各个硬件设施的作用也发挥出来。该工程在提出之前已经在湖南多所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前,正在面对全国的多个城市的多所学校进行推广。三通工程的推广为品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教学方法也更加丰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的工程“三通工程”是当前二者结合的典范。“三通工程”的除了要实现学校宽带的连接,同时还包括了职业教育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要让每个教师都拥有多媒体设备,并且根据学校的教师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计算机,教师还会得到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对学校的部分教师也会受到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这种信息技术化的教学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还能够在网络上学习更多近期的教学经验,目前“三通工程”的“校校通”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品质专业资源,浏览专家名师的教学视频,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专业素质,还能够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四、信息技术提高了职业教育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还能够运用到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在学校的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规范、系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量。
五、信息技术丰富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较大的优点是方便了资源的传播和整合,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工程“人人通”,也就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打破了原有的学生和教师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要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互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在空间中上传真实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这样保障了空间资源的质量,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通过网络空间,每一位教师不仅是空间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和维护者。资源在这种形式下不断增加,不断创新,通过网络空间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通”是空间教育的核心,是三通工程的核心功能。湖南省在“人人通”工程的推广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当前,在湖南省开放的空间总数达到了将近50万多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基本上都拥有了个人空间。通过将近一年多的发展,上传的各种教学资源突破了1250万篇,空间上传的视频总量也突破了75万,而对空间文献的访问超过了2亿人次,视频访问数量突破了1500万次。这些数据能够说明“,人人通”工程对于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这也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比如湖南某家职业院校的空间中,有一部分内容为“空间课程大观园”,其中包括了将近120多门课程。该学校的每一名教师的教学课程都上传到了该空间当中。湖南的另一所职业院校空间中有一个“课程墙”的板块,包括了将近800门课程,其中包括了服装设计、3D动画、公共语文、产品改良方法等。通过空间课程下的内容回复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方便了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管理
在职业院校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师进行管理时,通常都借助于网络空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管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空间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同时,学校也会通过网络空间对教学进行管理服务。首先是在空间中对课程的评选,对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源进行评选。其次,是对教师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行管理,采取抽样检查的形式,对各个专业教师的空间建设以及专业技能进行监控。人人通与学校管理服务的结合还体现在空间“教职工之家”的建设上。比如我院通过云平台所创建的“教工之家”应用空间中将教师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到空间中,空间内包括了学校的新闻动态、领导讲话、学校公告以及文件精神等。教师可以在空间中获得学校的各种信息服务,了解到学校近期的教学安排,同时还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六、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信息技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职业教育管理中,信息技术带来深刻的影响。“三通工程”的建设则借助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变了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借助网络空间,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实现自主学习。相信在将来,三通工程会在全国普及开来,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融合会带动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作者:李现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在职业教学中的优势
1.1对于教师,多媒体素材数量庞大、包含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进行素材的使用。这些素材也可以作为教师的参考,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自行制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一些职业院校,招收学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这些院校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扩大生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才能有效果,学校的综合水平才能提高。
1.2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课本是主要的教学资源,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数量庞大的教学资源,网络的共享性也让各个院校之间能够共享教学资源,资源数量会随着时间逐渐增多,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职业教学中有一些实验和动手操作的部分,错综复杂,很难在口头上表达清楚,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这个部分的教学,学生只会听的一知半解。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结合,就能开发方针的操作系统,让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进行实验,掌握这些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巧。
1.3多媒体技术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有提高。教师能够结合现在新式教育的特点,较大化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帮助。计算机和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而多媒体技术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交互式、协作式的学习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学生接受。
1.4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学习时间和场所也是比较固定的,学生在教学中没有主体地位,学习比较被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对于学习时间和场所有了更多的选择,顺应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和建议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虽然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得到了普及,但是传统依靠黑板粉笔的“填鸭式”教学理念,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在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道路上,我国的职业院校尚没有深入,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够了解,没有制定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对教学内容也不做深入的研究,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和合理。这让多媒体教学就会流于形式,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方面不仅包含了职业技能,还包含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多媒体教学在职业教学中产生的诸多问题,要注重方法和目标的统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2.1对于多媒体教学使用的素材,要进行精心挑选和设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的改变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多媒体并不是仅仅代替了原始的教材;另一个方面是虽然多媒体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但是切忌杂乱无章以及和课程无关,数量并不能决定一切。要根据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决定多媒体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灵活的选择多媒体教材的形式。
2.2我们都知道,一座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基;对于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基础。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语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的不同,对教学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缺一不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基础,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放弃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度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果。
2.3要灵活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内容太复杂、太多的话,都会事倍功半。相对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更多内容的讲解,但是如果教师为了赶进度而一味教学的话,学生就会缺少思考时间,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和学习是同等重要的,只学习不思考,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济、教育、信息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全世界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可以说信息是及时生产力。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技术在职业教育中逐渐得到普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思维都有很大的改变作用,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倩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教育模块式教学论文
摘要:“模块式”教学法是利用模块的可组合性,根据职教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灵活搭配,使职业教育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模块式”教学的重点是在各模块中加入实训内容,借以培养生产及时线能顶岗的技术工人。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积极创办特区职业技术学校,为特区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全国首位。其经验之一是在职业教育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
1采用“模块式”教学法的背景
近几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学校按照市场需求预测设置专业,招收、培养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三年学习之后才能出炉,而此时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的热门现在可能变成冷门;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某些专业技能、知识可能严重滞后,满足不了社会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导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与此同时,深圳特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也正面临着增加科技含量的变革,大量在岗职工也存在着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问题。如何解决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稳定的职校专业设置的矛盾?怎样才能增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我们的实践表明,选择“模块式”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2“模块式”教学法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法的设想源于幼儿喜爱的玩具积木。每一块小小的积木好似一块块的“模块”,小巧灵活,其独特的几何外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彼此间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根据不同的构思、按不同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模块搭配组合,以构成形态各异的完整图形。“模块式”教学法就是借用“积木”的小巧灵活和可以组合性的精髓,使职业教育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
2.1模块的划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划分模块。按照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结构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观点,确立相应模块,再将各种能力培训的内容分成若干(子)模块。其中,专业能力模块的划分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专业综合技能进行分析,每一技能对应一个(子)模块。社会能力模块和方法能力模块以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及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等为目的。
2.2模块分析一个模块对应一定的知识或一项技能,对技能的分析包括:该技能的目标、职责;掌握该项技能所需要的若干专项技能;每一专项技能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每一模块所包含的专项技能的标准和要求,综合确定知识内容。许多专项技能的知识点有相互交叉,在模块教学中应根据先后作好安排,避免重复教学。
2.3制订模块教学大纲、编写模块教材教学大纲、教材与模块相对应。编写模块教材的依据是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专业的科学体系。教材的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重点是增加实训内容。
2.4制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模块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该充分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职业教育的需求、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和学生继续教育的需求。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
2.5课程设置我校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职业教育中的“I”型课程结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不同于现代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宽基础+专业方向”的倒“T”型课程结构。它是一个理论、实践和素质三者并重的体系,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更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以及学生职业素质、个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3]在这种课程结构中主要体现了“一对一、三渗透、三结合”的课程结构内涵,具有定向性、组合化、模块化的特点。“一对一”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三渗透”则指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三结合”即专业和技术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及素质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模块式”教学法课程设置的原则是“重基础、活模块、分阶段、重实训”。三个学年对应四个教学模块,分相应的三个阶段设置课程,及时阶段课程,讲授基础课程,构建基础,注重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课程,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完成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课程,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为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人才。以经济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通用基础教学模块(及时学年启用):
(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
(2)社会基本素质课模块,开设写作、美术、音乐、书法等;
(3)实训模块,开设电脑(备考电脑初级证书)、珠算等。专业教学模块(第二学年启用):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内部首次分流,分出会计、商贸等小专业,按大专业操作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电脑课(必修)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模块,开设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经济法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等;
(3)小专业专业课模块;
(4)小专业的专业技能模块;
(5)必修电脑课模块,备考电脑中级证书;
(6)选修课模块。可开出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愿选择,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7)实训模块。完成了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的学习,通过国家考核,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同时取得相应的学分。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第三学年启用):我们参考美国社区学院(CommunityCol2lege)[2]的做法,第三学年在专业内部实施第二次分流,分出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班和高考班。前者适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后者适用高考教学模块。
(1)专业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班启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实施
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查漏补缺;2、专业课模块,拓宽和夯实专业基础,3、专业技能实习、实践模块,考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上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高考教学模块:高考班启用高考教学模块,1、高考科目模块,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课(美术、管理专业课等);2、必修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体育课等;
高考考证模块,继续组织学生考高一级证书。2.6建立专业教室、专业实训室、实习基地等通过专业教室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实训室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它具有完善的各种教学设施,能用于仿真模拟练习,能完成与模块对应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感受岗位工作的环境,产生对本岗位的热爱。专业实训室对学生全天开放,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准生产环境下进行专业训练。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与消费性实习并存,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校办厂和企业的教学实习、育人和创收的功能,达到社会关心教育、办教育的目的。2.7考核对不同的模块,采用相应的科学的考核方式,每一个模块学习结束进行测验,理论层次模块以基础知识测验为主,技能层次模块增加操作考核。模块成绩=平时成绩(30%)+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测验成绩(70%),再将模块成绩换算成学分。
3灵活搭配模块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后,其“模块”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的“堆积”为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社会劳动部门或企业急需的某种实用型人才,根据距上岗时间的长短,对“模块”略加调整可单独启用或组合启用。专业教学模块中去掉选修课,加大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实习力度,单独启用,可用于短期人才培训。启用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可适用于岗前培训。通用基础教学模块,可用于对已上岗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熟练操作者进行培训,以提高文化素质,为今后进行更高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奠定基础。将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进行“堆积”,可用于距上岗时间1—2年的人才培训。如有特殊需要,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也可进行“堆积”;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也可进行“堆积”[4]。超级秘书网
4“模块式”教学法的优点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法,重点增加实训内容,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方式灵活,培养人才周期长短相间,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学校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能解决目前社会劳动力人才市场变化快、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办学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相应提高了专业设置的率。如我校实施“模块式”教学法后,培养的学生除对口升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全部实现了当年就业。
职业技术论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的岗位层次较低,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由于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较为落后,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方式存在偏差等原因,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而当前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只能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无法担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及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教学目标,促进企业与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对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作为其主攻方向。第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理论的适度化,尽量少开编程语言类的计算机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术,学校应当注意注重知识的先进性,结合时代的要求,开设新的实用功能较高的专业,取消一些实用价值低的陈旧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少而精为原则,注意其适度性。此外,编程类课程复杂难懂,教学效率较低,应当尽量少开。第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当注意了解企业的近期发展动态,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方面,计算机教学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及时,在教学的环节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实作的机会。实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当认真选择实作教学的内容,较多地选取设计性的项目为实作内容,减少验证性项目的选择。第二,通过开设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业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当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学校微机室开放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专业化、网络化与多功能化,许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传统的教学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要求,计算机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改革计算机教学,创新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解决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宏宇 单位:海拉尔及时职业学校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1对象与方法
按随机分层整群抽取的原则,以团体测试,班级为单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MHT和PCRT在不同时间进行,3d内完成。剔除无效量表(如:填写信息不完整、字迹模糊等,不能获取有效信息)。所有量表调查由1名主治医师独立完成。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MHT总分及各因子分阳性检出率
至少存在一项以上阳性症状因子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84名,占总人数的32.8%。其中对人焦虑56名(10.0%)、冲动倾向53名(9.4%)、恐怖倾向47名(8.3%)、身体症状46名(8.2%)、学习焦虑32名(5.7%)位于心理问题阳性的前五位;其余因子为自责倾向20名(3.4%)、孤独倾向19名(3.2%)、过敏倾向14名(2.5%)及总分18名(3.2%)。
2.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和性别
差异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分、总检出率均为一年级大于二、三年级;冲动倾向检出率一年级较高,二年级居中、三年级相对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分、总检出率均为女生大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3PCRT各因子诊断测验结果
将PCRT原始分转化成百分等级,不安(76.4%)、溺爱(75.3%)、盲从(75.2%)、矛盾(64.9%)、不一致(57.4%)、干涉(56.8%)是排序在不良亲子关系前六位的因子,这些因子的不良亲子关系的检出率[被检出人数/总检人数(%)]为56.8%~76.4%;其余因子为期待(52.5%)、严格(45.9%)、消极拒绝(41.6%)、积极拒绝(41.2%)。
2.4技术学院学生MHT总分与PCRT各因子相关分
析父母亲期待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负相关(P<0.01)。父母亲的积极拒绝、严格、消极拒绝、盲从、干涉、溺爱、不安、矛盾、不一致均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正相关(P<0.05,P<0.01)。2.5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父母亲子关系各因子分为自变量,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因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父母亲的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期待均进入回归方程(R2=0.734,F=273.14,P<0.05)。父母亲的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均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期待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3讨论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调查表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因子检出率多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提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多,主要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亲子关系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明显影响。新入学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大多是因为没有升入理想大学而产生自卑,心理压力较大,同时又面临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调查显示:身体症状、恐怖倾向、过敏倾向、总分、总检出率等均为女生大于男生,可能与女生细腻敏感、天生胆小怕事有关。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父亲简单粗暴,与子女缺乏交流沟通,母亲常常有条件的关注子女的学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表现出冷漠和拒绝否认,这种模式常使子女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体验到失落和忽视,就会导致亲子关系不良。因此,父母给予适当的爱和关怀,可使子女形成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会降低子女心理问题出现的机率,父母过于严苛打压、干预、拒绝、甚至否认,缺乏激励等不当的教育方式和负性情绪表达越多,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就会增大。一般来说,亲子关系越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多。而父母的期待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验到父母仍然对自己抱有希望,从而减轻了失落和孤独感。所以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父母期待有负向预测作用。学校对于刚刚远离家庭的学生进行专业性的亲子关系疏导,可以让学生及时感悟亲情,学会感恩,增进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包容,获得幸福感,减少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在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了新的人际关系之后,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愉悦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心理压力减轻,心理问题减少。因此,应进一步研究父母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及其他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张代之 赵学众
职业技术论文:经济区职业技术论文
1科研经费不足
河南省目前仅有一所国家“211工程”大学,品牌效应很小,难以争取到省级财政或者国家财政对科学研究资金的投入。大学缺乏经费,无法保障学校研究配套设备的正常提供,而且没有统一的配置协调机构,使得科研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设备利用率不高,也会影响研究的进行。大学导师的科研项目的研究经费不足,会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实际的锻炼。同时,没有充足的经费,不能够吸引大批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来河南发展,不能为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这就导致河南省品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极其落后,也就无法推动河南省建设发展。目前得到了共建部委支持的省部共建大学只有8所,这对于河南省的大学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可是大部分还是要靠河南省自己的支持。尽管河南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资助机制,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支持差距还很大,许多需要建设的地方受到极大的限制,阻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进度[6]。
2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建议
2.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彻底转变陈旧落后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观念,这是一切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河南省的职业技术教育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重点,提升大学院校的竞争力、增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定位,努力创新开拓,争取特色发展。尤其是水平层次较高的院校,更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其贯穿到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建立起促进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根据河南目前的现实状况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可率先在河南省部分院校中选取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培养超前的科研意识,打造的学科,努力促使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创新发展的观念。例如,郑州轻工业学院本身就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因此可以将其工科学院的优势继续发挥出来,同时加强对创新性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深化学科技术的研究,并积极地开展社会服务,从而全力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可依托河南园艺大省的背景,着力培养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园艺专业一直是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投入齐全的教学设施,定能培育出大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项人才。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的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可分成两个大的阶段,即基础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和专业职业技术教育阶段。但无论是在基础职业技术教育阶段还是专业职业技术教育阶段,都需要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基础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加强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等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学习;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尽量多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将满堂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改变成探索启发的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启发、鼓励学生讨论参与、深入探究研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河南大学近年来积极推进新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引导学生自行研究,帮助学生学会发散思考和创新学习。这样既能保障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注重学科性、专业性和个性化的要求,可培养出大批厚基础、善思维、强能力、勇创新的复合型合格人才。北美的CBE人才培养模式,也能够给河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启发。概括说来,CBE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以综合职业本领为本,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特定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作为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与过去的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方式相比,CBE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系统科学的方法。例如,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移到实验室或实习基地,鼓励学生自由创新,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动手实践。同时推行“双证书”“多证书”的毕业标准,即在毕业时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应获得基本技能证书或专业特色技能证书等,使学业和职业有很好的衔接。
2.3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的挑战,推动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1)改革的重点是实验教学内容,尤其对于理工及医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内容要以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为主,重视引进现代化先进实验技术。在实验选题立项时,侧重综合性强、有创新性的实验题目。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将学生兴趣浓度高、可参与性强、仪器设施先进的重点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并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共享科研资源。2011年,郑州大学与河南省18所院校正式签订了“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这些院校联合在一起,共同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共享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提高了河南省大学学生的培养质量。(2)重视实习教学这一环节,尤其注重实习效果。河南省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产、学、研战略人才培养链条,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将学习与生产、科研融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并能够熟练地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这方面可以向德国学习。德国采取“二元制”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二元制”也叫“双元制”,即分别是企业与学校,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从社会分工合作的角度发挥互补的功能。学生在学校时,接受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掌握基本技能;在相关的企业实习时,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二元制”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也为学生参与科研创造了条件。
2.4改革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大学的独立主体地位至今未能建立起来,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制约了我国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一弊端,“国家中长期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转变政府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治理环境”,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7]。(1)要改变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进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生态。目前在河南省的院校里,学术组织行政化所滋生和导致的功利化潮流,使学者趋于官场、学术风气衰落,导致不正之风盛行,弱化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影响了创新人格的形成。(2)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将权利下放到大学,促进大学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治校,维护大学的自由精神,建立独立自治的创新型大学。因此,河南省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措施,积极落实河南省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引导制定完善的大学章程,监督建立成熟的大学机制,宏观调控指导河南省的高效发展,培养大批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2.5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科研经费是改变大学科研实力的基础,足够的经费投入是支撑产、学、研链条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筹集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增加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经费。(1)从政府角度而言,需要加大财政对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投入。切实做到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财政资金优先投资职业技术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河南省要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教育法》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逐步使国家财政性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支出提高,尽快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水平[8-9]。(2)从社会角度而言,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来源不能够只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还要使社会资助多渠道发展,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筹集共同协作,实现非义务职业技术教育成本的分担合理化。密歇根大学前校长杜德斯达特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我屡屡被人问到与‘密歇根模式’或‘密歇根秘诀’有关的问题……这所大学对多样性的追求非同一般的坚定与成功,它集公立和私立大学二者之长的混合型筹款模式,它免受政府干涉的强大自治,总之,尽快解决河南省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努力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作者:陈慧仙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职业技术论文:钢筋混凝土职业技术论文
1设计安全标准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2)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及时组。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5)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确定建筑物分类:丙类。6)防火等级为:一级。4荷载作用取值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0kN/m2;基本雪压:0.35kN/m2.2)楼(屋)面使用荷载:教室:2.0kN/m2;活动室:4.0kN/m2;盥洗室,卫生间(有蹲坑):2.0(8.0)kN/m2;楼梯、走廊、阳台:3.5kN/m2;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档案室:5kN/m2;库房:5kN/m2。
2地基处理
根据参考地质报告,本场地属于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类,采用强夯法,消除湿陷提高承载力。计算分析选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JCCAD2010版。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或条形基础及独立柱基。
3上部结构设计
1)A,B,C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D,E,F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按8度0.2g进行计算,抗震措施按8度0.2g进行设计,A,B,C建筑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D,E,F区框架等级为二级。抗震计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构整体分析选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2010版。采用总刚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如下:A区:周期,地震力与振型分析见表1~表3。结构位移:地震力作用下的X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1033;地震力作用下的Y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1213。B区:结构位移:地震力作用下的X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1030;地震力作用下的Y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1212。C区:周期,地震力与振型分析见表7~表9。结构位移:地震力作用下的X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1044;地震力作用下的Y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1045。D区:振动周期见表10。结构位移:地震力作用下的X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710;地震力作用下的Y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605。E区:振动周期见表11。结构位移:地震力作用下的X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551;地震力作用下的Y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601。F区:振动周期见表12。结构位移:地震力作用下的X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628;地震力作用下的Y方向较大值层间位移角:1/623。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相应要求。3)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mm):a.基础梁及地下室底板:下部钢筋:有垫层40;无垫层70,上部钢筋40;b.地下室外墙:外侧50,内侧20;c.柱:地下与土壤接触面:防水混凝土50,其余部位25;且不小于纵筋直径;d.梁:室外露天环境35,室内潮湿环境25,其余部位20;且不小于纵筋直径;e.在一类环境下各层楼板、楼梯板为15,梁为20;在二a类环境下各层楼板、楼梯板为20,梁为25;在二b类环境下各层楼板、楼梯板为25,梁为35;f.梁板中预埋管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30。4)本工程各部分之间设置抗震缝,主体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时相应部位设置后浇带,减少混凝土收缩影响。5)材料。混凝土:A,B,C区柱、墙:1层~2层顶为C40;3层~4层顶为C35;5层~6层顶为C30;D,E,F区柱:C30。梁、板:C30。基础:C30。楼梯、女儿墙、雨篷、挑檐、构架等露天构件:C30。圈梁、构造柱:C25。填充墙:±0.000以下采用MU10页岩烧结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及以上采用A3.5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6kN/m3),M5混合砂浆砌筑。钢筋:采用HPB300级,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
4结语
通过对工程实际与计算结果的阐述,简要分析了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教学楼结构设计。虽然不同的结构设计由于建筑场地、设计方案等的不同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只要搞清概念、抓住重点、掌握原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能使结构设计更加经济、合理、人性化。
作者:王婷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院知识管理论文
1.职业技术学院知识管理现状
职业技术学院在管理上与时俱进,适时引入了知识管理,对学院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动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学院的竞争力。但是,职业技术学院的知识管理尚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知识管理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人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知识管理的参与者,知识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然而,在职业技术学院的知识管理中,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职业技术学院现阶段的知识管理局限在知识本身的层面,将重心放在对各种知识资源的管理上,以比较高的成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和知识库,而没有充分考虑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需求,忽略了知识和人的结合,从而使知识的使用效率和转化为教学科研成果的效率大大降低。
1.2初步接受了知识管理的理念,但知识管理的理念尚不够成熟
虽然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聚集地,但是知识管理的成功案例多在企业,这与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直接关系。职业技术学院知识管理的应用和实践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识管理的理念还不够成熟,具体体现在,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和,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切实将知识管理作为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效率,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和方法。
1.3组织结构陈旧,不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
目前很多学院实行的是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等级分明,界限清晰,不利于学校内不同院系科室部门之间交流与协作,也不利于不同层级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探讨,阻碍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1.4初步具备了知识管理的条件,但知识管理系统尚不健全
职业技术学院侧重从政策制定、加强宣传、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开展知识管理工作,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但是高校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有效实施需要一个健全的知识管理体系作为保障。职业技术学院还需要从组织结构变革、组织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构建等方面努力,多管齐下,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知识管理体系。
2.职业技术学院知识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与劳动力和资本并列的一种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知识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组织的整体竞争力。然而,在知识管理实施的初期,知识管理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出现一些问题,必须设计一套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
2.1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与传统管理活动中的激励一样,知识管理激励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2.2知识管理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高校指标管理目标的统筹下进行。职业技术学校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与高校知识管理障碍和知识管理目标的关系如图1所示。高校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障碍和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职业技术学院知识管理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了思路,即知识管理激励机制要受知识管理目标的统筹,要在深入分析知识管理现有障碍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以便帮助职业技术学院扫除知识管理的障碍,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促进其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
2.3激励机制内容
2.3.1教职工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内容
结合学院教职工的特点,针对学院知识管理中遇到的障碍,设计学院教职工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主要内容包括:(1)目标机制。一个组织要进行知识管理,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使知识管理目标让所有知识管理参与者理解和接受,引导其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促进目标的实现。(2)知识成果和知识贡献确认机制。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参与者的积极参与配合以及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必须要通过诱导机制来实现。为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必须建立知识成果和知识贡献确认制度,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确认员工取得的知识成果,客观公正地衡量这些成果对组织的贡献程度。(3)知识培训机制。高校保持发展活力和生命力的秘诀在于不断学习和创新。学院应将知识学习和创新的观念植入组织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职工要想形成和保持竞争力,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可见,重视学习和创新,是对高校和教职工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4)物质激励机制。学院将物质激励分为知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形式,实现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结合。对那些取得知识贡献容易衡量、收益容易确定的知识成果的教职工,将其即期收益与知识成果挂钩,通过增发知识薪酬和奖金对其进行激励;对那些取得收益难确定且主要在远期实现的知识成果的教职工,则实行长期激励,通过股权期权来激励教职工绩效创造更大的知识价值,并提高高精尖知识人才的忠诚度和留任率。(5)精神激励制度。高校教职工是高水平的知识工作者群体,除了物质需求外,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也有很强的需要。学院的教职工一般有较为丰厚的报酬,在物质需要容易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更多地看重精神层面的激励。(6)知识交流和共享机制。学院传统的等级分明“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教职工对知识管理的抵触情绪、知识交流平台有限等因素阻碍了内部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的需要,学院应建立宽松的知识交流机制,促进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
2.3.2学生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内容
(1)鼓励知识开发和创新机制。高校学生具有年轻、精力充沛、创造性强等特点,是知识开发和创造中最有活力的主体之一。学院建立鼓励知识开发机制,对广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其开发和创造知识的潜能。具体来说,包括建立完善我知识库和知识地图,为学生进行知识开发和创造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提供资金、技术和师资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等。(2)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是学院学生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任课教师通过表扬、加分奖励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多组织知识竞赛、专题报告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方面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加强与外部企业、机构和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校际交流等外部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机会。
作者:印旭斌单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职业技术论文:高等职业技术教学论文
关键词:系统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出发,应用系统论基本原理对高职教学改革作了初步探讨,并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为例,具体论述了系统化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此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显著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它的学科性,注重学科理论的深度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及知识基础的宽厚性,其培养目标是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因此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更加强调理论性,以理论教学为主体,辅以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岗前培训教育,技术含量低,强调操作性,不要求理论知识,其培养目标是一线熟练工人。这在经济不发达,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的时代,还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个角落,中等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另一角度来说,根据传统的二八定律,能够做中高级管理层或研究型的人才毕竟是社会中的少数,而一个社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还是最广泛的劳动者,因此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普通高等教育都不能满足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要想加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型、技术应用型、职业代表型的高等教育,其突出特点是既有高等教育的学科理论教育(相对要求低一些),又具有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线技术工作或中低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特点及培养目标,决定了这一层次或领域内的教育,必然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它要求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二、系统化教学的涵义和特征
处在一定环境之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称为系统。系统的功能是接受信息、能量、物质进行处理加工,产生信息、物质、能量,即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如新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整个过程即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分层次的。每一层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它又是上一系统的子系统,系统可分为子系统,次子系统等。以上图为例,我们可以将学校教育看成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再向下划分,教学系统又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研究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论文格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教学系统,即探讨如何将系统论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最终实现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观。它的思想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看到其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从整体的角度来协调好这种关系,使系统在我们所要求的某种性能指标上达到状态。将这一基本理论应用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上,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块分割,树立整体观念。及时,课程之间的条块分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往往由不同的教师来承担,而教师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容易造成即使是同一专业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断裂,而恰恰高职教育不象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可以在某一专业方向进行研究,高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或技能,可能这些学生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并不深入,但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将这些有限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将来职业的要求。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或方式就必须起到这样的引导作用,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进行课程的设计。第二,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条块分割。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一定学科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性,它培养的是能够胜任生产、管理一线岗位需要的实践技能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方面往往是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在每半学期期末,就某一课程进行短时集中实习。如学完《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后,实习两周;其二,毕业前半学期,进行较长时期(一般为半学期,3至4个月)集中实习。当然这两种方式都各有优点,能够较集中地应用所学过的知识,适用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前厅与客房服务》、《餐饮实务》等;但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原理性课程《管理学原理》、《旅行社管理》等,采用以上两种方式就不易使学生掌握,往往在短期或较长期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感触得到。对于这样的课程,我们可以使用新的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将原理与实践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教与训揉和在一起,随时随地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减少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分割。系统论认为,构成整体的各个层次和部分不是偶然地堆积在一起,而是依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化教学的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课程之间的关系,甚至某一课题项目(作业)进行逻辑分析与系统设计,建立模型,较大程度上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同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学生(在校的,毕业生及潜在生源)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调整,使结构在动态上保持化,最终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系统化教学的应用
教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涉及到的要素非常繁多,虽然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所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一致的。因此,为了便于理解与论述,笔者以教学系统中最小一级的次子系统———课程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如,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设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如旅行社的设立、旅行社产品开发、旅行社的主要业务、财务管理等。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不易操作,因此单纯依靠短期集中实习学生很难掌握。笔者认为,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点应是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要老师讲一遍,学生听一遍就过了,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真正地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如给定条件下)能够应用,通过课题项目(作业)的设计,将教与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比较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操作性与职业技能性,而且要有更强的人
际交往能力,表达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良好的个人形象。因为该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主要环境就是与人相处,这些基本素质与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而这些素质与能力我们又不能够开设单独的课程来讲解(也不可能单独讲解),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要依靠平常的训练,教学的引导,这些综合素质可能比实际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在第三学期下半学期开设的课程,此时学生经过一年来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管理学原理》、《旅游公关》、《导游学》、《旅游学概论》等,同时开设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综合各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使课程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并在这样一个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或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设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材共分九章,除及时章绪论、第九章发展中的中国旅行社外,二至八章分别讲授了旅行社管理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所讲内容设计了七个课题(见表)。具体运作过程:全班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两家旅行社,每个课题都要先做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然后开新闻会,宣布讨论成果。评分内容及标准如下:①组织协调/团队合作(30分);②阐述问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所学知识的运用与扩充)(60分);③个人形象(10分);附加:提问恰当(1~5分)。信息反馈系统论认为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是动态系统,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要想保持结构的化,就必须根据变化进行调整。教学系统也是如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在校的,就业的或潜在的)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的运行状态。笔者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设计运行过程中,会对每次课题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总结。一方面,将教师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作论文格式业情况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信息调整下次课业,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相长。例如在做及时次课题项目时(旅行社组织结构设计),就发现了许多没有预想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不可能发现到的问题。如学生对市场宏微观环境的分析出现理解上的混淆,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我不是说了吗?”,“你没有听到”,很少考虑受众),组织结构层次设计问题等等。但更为可喜的是,通过做这样的课题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当时还未讲过的,可他们已经开始涉及到了并主动地去思考了,如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标准化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这种主动思考打破了传统式的被动接受,既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激发出创造性的思维,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笔者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只把学生看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教授学习的方法,而这正是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特色。
四、结束语
系统化教学作为一个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模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且笔者也是在进行初步的探讨,尚未有较完善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来参考,有些方面,如线性分析、建立模型、系统评价等,尚未提出解决的方案,因此说它还是很不完善的,需要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改进、完善。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系统化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它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或专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因材施教”,这个“材”既指学生,又指教材或课程,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才能做到教学效果。总之,系统化教学模式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了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一个有潜力的值得探讨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将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创造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学校物理教学创新论文
一、利用课堂实验教学,质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直接应用。物理学就研究方法而言,是从观察、实验到假设猜想等。就物理理论而言,是以具体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入手的,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须先从感知现象,继而以物究理。“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多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地激发其求知欲,塑造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型心理态势是培养创新心理的必要基础。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初中毕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活泼好动等特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好奇是兴趣和探索问题的起步。在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可用提问、悬念、演示、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演示纸张和石块同时下落,石块和金属片同时下落,提出:物体的下落快慢是否和物体本身的重量成正比?然后再把它们放入抽成真空的管内,同时下落,根据看到的现象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学习电学时,把“100w”和60w“的灯泡串联起来,问哪个亮?实验后再验证。由于这些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有时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另外,物理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很多。如伽利略发现悬挂物体的等时性;奥斯特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等。如能利用好这些素材,再结合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定会使学生受到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熏陶,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品德。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还要注意呵护学生的思维锋芒和锐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新奇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物理实验教学要注重创新,改进演示实验
创新教育需要创造性的教与学。教师创新、改进演示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而且培养他们用科学方法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之目的。物理学中的许多物理量,如摩擦力、路程、位移等都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来的,使学生了解在物理量的研究中是怎样进行抽象思维的,而不是简单地讲出这些物理量的意义,学生一旦形成这种习惯,有了这种能力,既容易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意义,又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多做探索性实验
多做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实验设计——获取实验事实——探索规律——拓宽应用。学生可运用已学的物理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培养,探索性实验还要求学生有较多思考和讨论,对于操作的安排、步骤的设计、仪器的选择,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研究。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学习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按照: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自学、讨论或实验探索——寻求规律——得出结论——实际应用——发现问题的过程进行,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实验时,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四、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教师要坚信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新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让学生脱离常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创造过程中要注意突破定型思考的习惯,对问题既可以从正面思考,又可以从侧面思考,一味固守一种方法就可能走进死胡同,碰壁失败,而突破思维习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则会得到成功。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开辟多样化的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做法有:
1.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作风,形成开放的心理,培养自强意识。
2.要求学生设计小实验,证明简单的物理规律,大胆地把实验放给学生去做,教师看中探求知识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形成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不仅是看中结论。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性分明的新活动,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改变周围的环境。
4.设置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分组讨论,集思广益,组间交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思维火花,从中获取了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创造力。
总之,物理实验易于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在优化演示操作这一教法基本因素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边演示操作边观察思考,为学生思维的扩展准备丰富的表象;而表象的形成,又必须通过动手(演示操作)、用眼(认真观察)、动脑(积极思考),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2.必须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物理教学功能。爱因斯坦就说过,他思考问题时,不用语言进行思考,而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完成之后,他还要花很大力气再把它转换成语言。
3.启发要注意时机,当学生百思不解、急需帮助的时候;当学生思维断层,需要指导的时候;当学生出现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这是启发诱导的时机。
4.启发要注意方法,启发是指点航向,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知识的直接灌输。
5.启发要因势利导,鼓励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职业技术论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分析论文
1不断追求胜任不同班级、学生层次的教学能力
技术院校培养的技术专业,覆盖了社会技术的几乎所有范围,然而在技术范围里,会有技术的难易度;会有劳动强度的大小度;更有培养对象的素质程度,这些就给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老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老师,培养成功的技术人才,就是给学生和他的家庭一份贡献,技术让他们能够就业,还因为学生有了技术,具有了技术创造财富的理念。培养技术人才,对社会进步发展是一分光荣、一份贡献,又是神圣的使命。
不断追求胜任不同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能力,这意味着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追求知识,更是不断的总结提高,不断的分析改进,不断的面对各种各样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来处理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术能力。
初中生生源的中级数控专业,因为学生和家长的多原因,教学难度增加,指导传授技术既要耐心的教书育人,更要精心的培养技能。要真心实意的爱护学生,真诚善意的帮助学生,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方法,不断把复杂难以掌握的技术进行分解,增强可操作性,寻找趣味性,达到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性趣。把安全操作、技能高度、优良品质集合在一起,寻找适应初中生生源的心理目标,营造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向上进取的努力和信心,进行调动和经常性的竞赛。把教学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成为提高学生技术的教学能力。
2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攀登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的老师在教学的经历里,要面对不同素质的班级和学生,素质好的班级和学生,老师教授课程指导技术,学生认真听,认真记,及时问,操作正确、安全。而差班差生,听不进,记不住,学不会,当然就会出现不安全操作的问题和事故。
2.1追求对差班差生的管理、教学能力
对差的班级不能因为差,就通过各种渠道来躲避,差班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老师,是非常的辛苦,但也是锻炼机会。锻炼了老师教学工作能力;心里辅导能力;技术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情耐性能力。通过提高差班差生的教学效果,会发现那些班级的学生,因为提高了技能,学会了做人而充满感激,会在很远的地方大声的喊您老师,过节日他们不会忘记对老师的短信祝福。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老师的理解和关爱更让他们倍感温暖,对学习和生活树立信心。
对差的学生,从头开始都要用心教育,正确管理,真正从心里关心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技能和素质。
2.2追求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帮助能力
符合技术要求就是合格的产品和财富,对做错的同学,不能很好的完成课题,老师可能有批评甚至训斥。但对有些学生还不能大声的批评训斥,有些同学被老师训斥会很反感,会反抗,那老师还要先自我批评。一方面,老师要改变教学态度和方法,检讨老师自己态度问题,然后再对学生批评,一定要让学生能够接受批评,真正让学生理解技术的重要性,安全和严格要求的重要性,达到接受的目的。特别是安全操作,安全纪律那是必须严格要求,要做到不能出现万一。遇到学生的态度过激,老师就是耐心抚育的园丁,不是怪学生,而是要感到处理问题的特殊性。不能说错话,不能出现言行有闪失,及时的调整出一个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平静心情,理解老师的培育目的和心情,真正从心里和行动来反映老师的尽职精神。否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损失,那就是无法挽回。
作为老师,要把自己的职业品质和能力,当着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追求,不断提高。用心分析理解学生心理,用心教育帮助学生。
2.3追求对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教学能力
对初中班级的学生,讲解技术与安全操作,必须反复的讲,不但要千叮咛万嘱托,而且还必须来回巡视检查,同时还要有不同的表达。有集中的讲评和纠正,有单个的指导说明,真正是全身心的投入,一点不能大意。带差的班级,老师教学最吃力,而且要用尽一切办法,叫哄好,管好,看好,听好,想好,就是掌握好指导好。
高中毕业的大专高职班,在教学管理,在技术指导上要比初中班好多少倍,那些学生个人很上进,八十几分要九十几分,增加一点分,有一点改进他们就非常高兴。高中班同学,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也很理解老师的心情,大多数同学都把听、记、学的技术当着从事就业的本钱。老师和学生,都把精力放在学的更精,更快,更上。学生还会问技术范围内外更多的问题,会同学之间互相探讨。
有些大专班的学生,虽然对学习高的技术动手能力差,尤其女同学向高技能迈进,如车床技术要进行多线梯形螺纹,大模数多线蜗杆车削,对心里,对刀具,对操作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一开车床就害怕,不敢动手做,一做就想不起老师讲的程序要求,急的哭,这时老师还要很好的安慰她(他)们,鼓励她(他)们。
高学历学习高技术,开始都是非常的难,只有闯过了开始的技术难关,才会有成熟的技术。要从技术难度的开始,反复耐心的从基础,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逐步的熟悉适应。胆量小、心里差的同学先看,多看,让有一定能力的同学操作,在同学之间进行互相帮助效果更好些。那些胆小心里差的同学,从掉眼泪,从低分到后来得高分,正常完成课题,老师看到学生那种喜悦,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大专毕业、高职后的同学,他们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经历,对老师的用心感到温馨和感激。对大学毕业、高职后的同学,在授课和技术教学指导必须要有严格的针对性,对课题具有的难度、精度,时间要求,测量评分,都必须讲的具体,不能含糊。
对于动手理解能力强的同学,他们就是学习和掌握技术的骨干,他们一学就会,速度快,精度高,喜欢先做、先完成。对于学习和掌握技术快的骨干,还要有调动积极性的鼓励办法,先完成的让他们休息;让他们帮助差的同学;这样他们心里很开心,他们纪律也很好。
技术差的同学会一整天忙碌,尽管技术差些,但这些同学的学习精神是要进行鼓励和肯定,对班级的教学管理能力,其实也决定了班级整体学习的状况。对满身是汗,24小时辛苦训练的同学,真的不能再批评,要肯定他的吃苦精神,更要从学生的操作中分析不足,帮助他们总结提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更快的掌握技术能力。
对于差的学生要有分析,是掌握技术能力差,还是纪律差、理解不够,还是家庭状况的影响。老师要有职业技术教学的能力,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知识和技术,严格的教学管理,要有善于关心帮助学生的热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严格,是老师培养技术人才的要求严格,体现在老师教学能力的性。
教学能力是一个神圣殿堂,是热情,是温暖,是愉悦,是严格又趣味,是关心帮助,是教学管理艺术,是让职业技术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为技术人才。
用各种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技术,从成绩到纪律,安全到技术,最终还是从利益和经济收入,这个职业技术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根本上体现出来,反映出来。
看到学生们,来时一无所知,能够在不长的教学时间里,学习到技术的难度和精度,安全的走出技术课堂,老师花费的心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值得,为社会培养更多更的技术人才,这就是职业技术老师追求的教学能力。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和学生家长重视。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对象更是多元化,有初中毕业起点的中技生;有高中起点的高职生;还有大专毕业、甚至本科的技师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要有适应的教学能力,精心培养教授社会职业的各种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