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政策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济政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政策论文

经济政策论文: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经济政策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调整已经逐步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环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也让人们知道了经济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对此国家颁布的各项经济政策都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家需要利用经济政策作为管理国民经济的有效手段,帮助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良好发展。通过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项政策可以帮助国家对市场经济作出宏观调控作用。本文将分析经济政策的含义、特点、重要性和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能力,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参考。

关键词: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行政管理

我国在2010年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促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我国的经济政策处于最重要的位置,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繁荣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人们对于经济政策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加强。现代社会经济政策在国名经济的行政管理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我国的经济政策的研究中发现,经济政策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此重要的经济政策自然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下文就对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分析。

1经济政策的概述

1.1经济政策的含义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就为我国的经济政策开创出当下开放性经济环境的基石,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政策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系。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系是开放、自由、平等的,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来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保持健康、稳定、高效的事态。我国的经济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项政策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了扶正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2我国经济政策的种类

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高效稳定发展,就需要通过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收支平衡作出一定的调整和保护,这种政策的管理是一种具有弹性和连续性的管理措施。现代社会的经济市场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变化多端之时,经济政策也需要跟随市场不断的作出调整,而在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的时候,经济政策又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国家经济政策随时保持在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就需要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社会供需需要来总体规划国家的产业布局。为了达到对国民经济调节的目的,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中和平衡政策等达到调节的目的。

2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2.1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利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手段,共同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调整,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以市场作为主体来建立国家的经济计划,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基础的未来发展目标,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通过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相结合,使企业可以健康稳定的跟国家长期的经济计划稳定高效的发展。经济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商品价格出现普遍增加,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对社会的供给进行调节,保障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2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逐渐的趋于完善,对于市场的管理方式也不断的向宏观调控转变。通过国家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让市场来帮助企业正确的经营和发展。可以有效的调控与管理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对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战略有着巨大的帮助。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市场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也是我国市场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帮助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通过经济政策的努力才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当下的成就。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经济政策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提高我国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发展,寻找到最科学的经济政策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3经济政策在我国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1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有着明显的作用,并且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财政政策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在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一项政策。财政政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对社会的供需结构和社会资源的收入都有着调节作用。在实施财政政策时的主要手段有紧缩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三种。根据市场的不同需要而灵活的使用上面三种财政政策。比如,膨胀性财政政策适用与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通过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加大财政支出和社会需要,从而满足社会需要。这种政策特别适合对调剂国家的生产过剩现象,利用高赤字的膨胀性财政政策,来提高国家内部的总需求量,从而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而当国家面临供给不足的时候,则可以通过缩减财政赤字,加大税收和税率来降低国家的总需求。例如,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物价一路上涨,使我国的经济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现象,对此国家马上颁布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国经济平稳高效的发展。而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就需要国家通过中性财政政策来同时打压社会的供给与需求,使它们保持平衡发展。我国在财政政策的使用中,对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起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财政政策确实会对整个国民经济行政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可以有效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政府也需根据社会经济的运作情况采取适合的财政政策,从而促使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

3.2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在我国的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对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是通过相关的货币渠道来对社会的总需求、总供给进行调整和控制的,随时平衡两项的发展。社会的总需求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时候,国家就可以通过调节货币的缩减和开放来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发现货币政策对于社会总供给的巨大影响作用,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除了可以调整社会总需要,还对国家产业的结构有着调整作用,价格的变动也会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总效益有着调整和促进的效果。产品的价格是有市场的供需关系而决定,价格的提高自然会造成利润的提高,利润提高以后企业可以在银行获取更多的资金,如此就可以对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的体制下,价格是对商品价值的评价,价格出现变动可以将社会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但是,当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不断上涨时,这就说明出现了通贷膨胀,这时候反通贷膨胀就成为了主要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为了帮助国家在宏观层面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中心就是为了保障货币和物价的稳定。

4结语

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有着较好的发展,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经济政策展现出了它的优势和成效,它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作者:李业旗 吴迪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经济政策论文:水利经济政策协调运行机制研究

一、我国的水利经济政策在理论上的实践研究

在国内的水利行业市场上,根据水利政策的理论实践研究可以得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为综合经营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基本上为水利工程的经营导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上为水力资源战略的适应、供水价格的调整、水体污染的补偿政策等等,在此阶段上就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研究如水资源的战略适应性、水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水力资源强国的安全经济与舒适上逐渐推进目标的实现、分区用水的评价模型等等。现如今在水力资源的战略上、水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上、水力资源的证词目标上等等都取得了标致性的建设成果,然而在这些战略上很少有以水力资源强国建设为目标的,并对其中一些典型的水利强国建设为实际目标来推动机制的研究。

二、水利经济政策在研究方向与内容上的创新

(一)要深入研究水利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研究水力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为要以实际要素来进行综合分析、并要根据研究的实际效果为基础,彻底分析水利经济政策推进的必要性研究与可能性研究,选择适宜的水力资源经济政策,分析运行机制并推进机制模式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1.在典型的水力资源经济政策运行的机制上,依靠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政策,围绕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如水电与供水价格上的机制,根据水力资源的综合性特点,并根据水电等之间的差异,简要分析农业用水与价格上的分担机制。

2.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机制的创新。再根据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目标推进机制的改革上,要根据具体的机制模式,相应的提出改革。如在水资源费用的征收上与水力资源的融资协调机制上,依靠税法进行征收在融合的区域上充分适应研究思路。

3.要对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推进机制做出适应性的评价。根据数据包进行定量评价,来推动机制的和谐,并辅以选择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从国力资源与水利资源上进行发展,促进民生水力资源等方向的定性评价。

(二)要深入研究水利经济政策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得知所形成的研究重点是首先要对典型的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是对水力资源经济政策协调来推进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有效的选择。是要协调推进运行机制的评价与适应性进行分析。所以从上述可以看出,由于水利资源的发展与经济政策都有着其自身比较明显的特点,在研究的资料上也缺乏对纵横向间的相互比较,这样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还处于在发展与探索的阶段,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以综合上述研究问题,水力资源经济政协协调推进机制的设计与选择上,就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也成为了我国水力资源上的一个难点。

(三)水利经济政策的改革创新

在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创新上要坚持以建设水力资源强国为背景,针对水力资源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协调相应的运行机制,构建协调推进的评价模型,主要从和谐与民生水力资源两方面出发,做出相应的定性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强国战略背景下水利经济政策协调推进的运行机制研究分析只是一个开始,怎样正式进行研究与实际分析,如何将水利大国变成水利强国还需要相关政策与=决策部门将探讨变为现实。

作者:庞斌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经济政策论文:新经济政策发展中市场经济论文

一、充分发挥商品交换等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列宁认识到,当时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存在着巨大差距,认为俄国正处于小农经济大海的包围之中,在过渡时期仍然需要利用商品货币来建设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指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在这个草案中,列宁十分重视商品交换的作用,并把它上升到巩固工农经济联盟的高度加以论述。随后在1921年秋,列宁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列宁这里提出的“必须再退,再后退”,其实是对商品经济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列宁认为,“商品交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直接交换,而是必须要通过货币、市场这些媒介,商品交换要以买卖、贸易、货币流通为基础,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办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深刻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理论上讲,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要让市场以商品货币为媒介,使复杂的经济信息通过价格信号的变动得以显现,进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作出理性选择,促使生产要素不断优化配置。

二、允许多种所有制共同存在和发展

列宁分析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认为俄国仍然存在着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种经济形式。列宁还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款,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会使我们通过这一最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提出了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租借制四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这是因为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兼容性,即国家资本主义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国家形式,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所有制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强调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充分说明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来看,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列宁从俄国农民占国家人口多数的实际出发,从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治高度,把农民问题作为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首要问题。列宁指出:“俄国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当前主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地规定并实行一些必要的办法,以便领导农民,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通过许多渐进的过渡办法实现使用机器的社会化大农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俄国才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小农占极大优势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只有非常巧妙地、谨慎地和逐渐地同绝大多数农民结成联盟,才能顺利完成过渡这一任务”。列宁这种“以农为先”的思想,关心农民切身利益以巩固工农联盟的觉悟,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允许农民自由贸易,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目前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在新常态下,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就必须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发挥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要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粗放式的经营发展样态,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依靠科技投入,注重农业技术创新,强化惠农政策,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工农共同富裕,为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厚实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

四、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的有益成果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强调:“我们应当大胆承认,在这方面(发展经济)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而且应当向资本家学习”。并表示只有“跟他们(资本家)学会做经济工作……才能够建成共产主义共和国”,提出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的公式,主张苏维埃政权要积极吸收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同时,新经济政策还要求实行对外开放,要学会与“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为此,列宁一再强调,苏维埃共和国需要发展“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贸易往来”,需要和英法等国家“建立十分友好的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苏维埃通过租让制、租赁制等形式,把当时一些无力经营或经营不好的矿山、森林、油田、土地和一些工厂以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以提高生产。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十八大以来,为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以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要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认真总结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不断深化对外投资领域改革,这些重大举措从一定程度上说,都是列宁新经济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作者:钱路波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

经济政策论文:小议金融危机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财政账户赤字庞大,日本中国欧洲等国家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美国通过向这些国家出售资产或借款,使这些国家成为美国的债权人,所以这些国家的投资收益非常容易受到美元汇率和经济波动的影响。顾全球经济结构失衡是当今美国不断积累的金融风险危机导致的。更具体更深层次的讲,美国金融危机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处在总需求不足与总生产供给过剩的状态中,是低效无序的不良状态,大量的闲置资金找不到投资的项目,进而购买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持的金融衍生产品,这样美国本地资产价格严重泡沫化,一旦美国泡沫破灭,必然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我国在这一轮美国次贷危机中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略小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危机在通过各种途径冲击我国的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俩个方面:一个是我国在海外的投资严重缩水,一个是国内资本市场下跌,房地产等支柱企业不景气,外国热钱流出等。具体的说:

(一)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深层次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这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引爆点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加重了我国深层次矛盾凸显。首先,我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商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样的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严重打击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致使很多中小型出口企业纷纷倒闭,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纺织等领域。另外,很多国家制定新的环境标准,使得我们国家的出口产品遇到了绿色贸易壁垒,威胁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必须转变这种以依赖资源的消耗,以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模式,不然谈不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我国经济还缺乏有效的引导拉动消费增长的机制。一个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的资金从中国撤离,国内市场感到压力并且投资信心不足,导致民营资本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引导,另外,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城乡差异依然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提高不多,农村的消费市场没有很好的得到启动,而城市居民虽然收入提升,但是随着房价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支不断的加大,城市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抑制。

(二)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金融发展滞后,致使经济危机发展迅速,没能很好的起到导向的作用

我国因为在外国有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随着这次金融危机的缩水而缩水,此外我国国内找不到品质的投资项目使得外汇储备无法投资,而由国外直接引进的投资项目又要支付巨大资金给海外投资人,这就导致了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国内的商业银行因自身存在很大金融风险,在为非金融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也受到一定制约。国内金融市场在发展大方向上呈现滞后和不景气的现状。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重点

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目前居民存在金融机构中的大量存款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资本充足,劳动力过剩,因此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建立良好的并适合中国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使我国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转变贸易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变原有贸易增长模式,使其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调整贸易政策及发展思路,从全局出发,协调进出口关系,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使贸易更具竞争力,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一批有竞争实力的在国际上能叫的响的大的民族品牌,增加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和付加值,提高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引进外资方面要调整引进政策,重视技术含量,优化外资服务,以此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整合优化。在加工贸易方面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延伸其产业链,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同时实施绿色贸易增长战略,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产品的环境标志制度,实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鼓励企业注重环保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环保的新市场。

(二)建立并完善我国经济体系中有效扩大内需的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

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点,因此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消费拉动和投资驱动是扩大内需的两个要素,二者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在国内经济增长上起到了重作用。实现有效的扩大内需一方面要扩大投资,要加大投资力度,实行积极、相应宽松的财政及倾向政策,制定有效的扩大内需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尤其是要加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如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民生领域”的投资以及如节能减排等的企业技术项目改造的投资。另一方面要刺激消费,重点是提高城镇居民、农民及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强化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各项负担,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财政补贴和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养老和医疗体制改革。

(三)加强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

国际金融危机是并不是全球经济化的终结,市场经济制度和金融自由化仍然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认识到,国际社会经济要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做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也要在经济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审视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劣势,加大金融改革开放的力度,实现金融政策的主动性、预见性及可控性。同时要在交易机制、市场结构上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创新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产品,扩展资本市场规模,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改善金融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深入推进交易机制市场化改革,深化融资融券等制度的改革及有效创新。

(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应抓住美元因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做为国际货币核心地位有所动摇的契机,强力推进人民币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使人民币国际化,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减少汇价风险。由于国际贸易“三无悖论”的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素,如对出口行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调整相应的政策及相关制度,选择长期对我国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为切入点,分步骤的稳步推进我国货币的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国际协议计价货币的作用和地位,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使人民币在国际上被认可的程度大大提高。(本文作者:李禾 单位: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

经济政策论文:煤炭经济政策措施建议

12009年以来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1•1煤炭产量明显下降

从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1月底,受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的影响,全国煤炭产量明显下降。自2008年12月以来,部分产煤地区和一些煤炭企业主动控制产量,进行停产检修、职工培训等工作,原煤产量由2008年11月的增长5•7%快速下降到12月的-4•98%。2009年1月,全国完成原煤产量1•55亿t,同比减少2302万t,下降12•96%。春节期间,许多企业合理安排了一年一度的停产大检修,全国正常生产的矿井有1591处,占全国矿井总数的10%,占全国矿井总生产能力的30%;全国共生产原煤1750万t,日均生产250万t;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原煤1260万t,日均生产180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2%。与2008年同期相比,国有重点煤矿春节期间的原煤产量日均减少160万t,同比下降47%。但是,重点合同供应量仍不减少,确保了春节期间的供暖。

1•2煤炭铁路运输出现负增长

2008年,全国(国有)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3•4亿t,同比增加1•2亿t,增长10•2%。2008年12月当月,全国(国有)铁路煤炭运量完成9810万t,比8月减少2507万t,下降20•4%;日均装车47586车,比8月减少11725车,下降19•8%;同比减少699车,下降7•12%,这是几年来煤炭铁路运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年以来,受节日期间客运增长、煤炭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煤炭铁路运量继续下降。2009年1月,全国煤炭铁路运量完成10460万t,同比下降562万t,下降5•1%;全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50666车,同比减少3140车,下降5•8%。但是,各地区并没有出现因煤炭资源问题而导致的停发、停供情况。

1•3煤炭库存有所变化

2008年底,全国社会煤炭库存超过2亿t,比7月底增加6300万t,增幅上升45•98%。其中,直供电网电厂煤炭库存达到4300万t以上。2009年以来,由于工业企业开工不足,电煤需求大幅下降,同时煤炭企业停产、检修造成煤炭供应量迅速下降,直供电网电厂煤炭库存有所减少,截至2009年2月5日,直供电网电厂煤炭库存仍保持在3600万t以上,可用21天。近期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运输不畅,截至2009年2月5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702万t,比春节前增加155万t,比年初增加179万t。到1月末,全国社会煤炭库存1•89亿t,比2008年12月末减少1200万t,下降5•97%。

1•4煤炭价格出现止跌企稳迹象

2008年,煤炭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全国平均煤炭价格由7月的高位快速下降,11月当月下降超过30%;12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止跌企稳迹象。2009年2月6日,热值24•24MJ/kg动力煤的秦皇岛港平仓价600~620元/t,22•99MJ/kg平仓价570~585元/t,20•90MJ/kg平仓价475~490元/t。炼焦煤价格在2008年12月、2009年1月连续上调后,在当前的位置获得了支撑,并已出现震荡盘整的格局。

1•5煤炭利润增幅快速下降,有的已出现亏损,应收账款大幅上升

据统计,2008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1163•47亿元,同比增加445•31亿元,增长62•01%。但从2008年11月后,煤炭企业开始出现煤炭产销和价格“双降”,月度当期利润大幅下滑,仅2008年12月山西国有重点煤企亏损额就高达33•75亿元。2008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7•03元/t,同比增加90•79元/t,提高34•10%;原煤单位成本339•86元/t,同比增加96•48元/t,上升39•64%。截至2008年12月末,大型企业应收账款余额749•68亿元,同比增加342亿元,增长83•92%。

1•6国际煤炭市场基本稳定

国际煤炭到岸价格仍要高于国内煤炭价格。据当前价格测算,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到厂价格仍高于国内煤炭到厂价格。春节过后,国际海运费急剧大幅上涨,2月10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到广州港的海运费上升到13美元/t,澳大利亚BJ价格为78•3美元/t,离岸价加海运费,到港折合人民币约620元/t,而进口煤炭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短途运输后到厂价格在720元/t左右;2009年2月6日,同热值的大同优混价格为600元/t,从秦皇岛港到广州的海运费是37元/t,短途运输后到厂价格在660元/t左右。综合比较,国际市场进口的澳煤价格要比国内同质煤价高出约50元/t,比国内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重点电煤报价高出100元/t左右。2009年现阶段煤炭市场有回暖迹象,价格下跌走势趋缓。但世界经济发展整体萎靡,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煤炭相关下游产业如火力发电、化工、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未见明显起色,作为源头产业的煤炭产业发展有滞后性,预计未来数月,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整体可能还将持续低迷,市场供需继续呈现宽松局面。

2政策措施对煤炭行业稳定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近期,国家启动了一揽子拉动内需的政策,在2008年底推出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基础上,2009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审议通过了纺织、技术装备等9大行业振兴规划,这些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相关行业发展的规划实施的时间段为2009-2011年。因为这些政策的针对性非常强,对促进煤炭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带动煤炭消费需求增长。有关机构预计,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延续2008年10月后的下滑态势,下半年会有所提高,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4~3•6万亿kWh,同比增长3%~5%。一季度,全国用电增速环比将出现逐步回暖,但由于2008年上半年用电量维持较高增速,2009年一季度用电同比增速仍维持负增长。随着宏观政策刺激经济逐步显现成效,2009年下半年用电量增速同比将维持正增长,全年发电量增速在2%~5%水平,火力发电量增速与2008年相比可能不会有较大的提高,新增电煤需求1亿t左右。从钢铁行业的情况看,我国钢材价格从2008年12月以来出现反弹,一些原本停产、限产的中小钢厂开始大面积复产,增加了炼焦煤的需求。2008年12月以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连续9周上升,2009年2月6日为109•3点,价格达到4546元,上涨323元/t。钢价呈现企稳回升之势主要是因为钢企持续减产,资源供给量保持低位,缓解了钢材市场的供需矛盾;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内市场生产及流通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等因素。由于钢价企稳回升,炼焦用煤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预计2009年全年冶金行业煤炭需求将有所增长。初步预计,2009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可能增长3•5%左右,增幅与2008年水平基本相当。

3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建议

3•1影响当前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3•1•1煤炭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2008年,虽然煤炭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结构不尽合理。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两家企业的利润占大型企业利润总额的44%,前4家企业利润总额占利润总额的54•68%,前10家企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72•94%;90%的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只占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27%左右。从各地区煤炭价格看,华东、中南地区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企业经济效益相对较好,但是西北、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煤炭企业还相当困难,煤炭价格仍在低位运行。2008年重点煤矿电煤价格,全国6大地区电煤平均售价华东地区较高430•10元/t,西北地区低246•94元/t,价格相差183元/t。在全国炼焦煤价格已经与市场接轨、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格逐步接轨的情况下,西北、东北地区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差距过大。

3•1•2部分电煤合同至今没有签订

2009年春季的煤炭经济运行走势,目前还不十分明朗。尽管五大电力集团仍未签订2009年的重点电煤合同,给煤炭价格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在没有合同可执行的情况下,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于春节期间仍然对电力企业正常发运电煤,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煤炭企业一直积极与电力企业进行协商,希望能尽快确定2009年度电煤合同价格,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结果。1月初,黑龙江省政府推出“比去年年初重点煤合同价格上涨50元/t的临时价格方案”,以保春节期间的电煤供应;河南省政府也出面协调,敲定了电煤临时价格从2008年年初的每千卡8分钱上涨到9分钱的临时方案。2009年2月9日,陕西省政府出台意见,要求供应省内电煤的价格按2008年底实际价格进行结算。这些意见对于保障电煤平稳供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始终没有订货合同,给企业货款正常结算带来很大的困难。

3•1•3煤炭政策性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

(1)政策性增支因素多。近年来,国家提高煤炭资源税,推进资源有偿使用,提高煤矿安全标准,征收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障金,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建立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继续征收铁路建设基金等。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大型煤炭企业税费情况调查,山西焦煤集团2008年上半年税费总额占销售收入的34•78%,阳泉煤业集团占销售收入的37•91%。

(2)地方政府设立的行政性收费项目繁多。目前,部分产煤地区设立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水资源补偿费、塌陷补偿费、河道费、青苗补偿费等各类名目繁多的行政性收费项目,煤炭成本大幅增加。如,山西省大同市由地方税务局向煤炭企业征收的地方性收费多达13项;黑龙江省对煤炭生产企业按实际销量征收吨煤10元的交通建设费;宁夏自治区要求煤炭企业对铁合金和电石等行业生产用电按3•465min/kWh给予补贴。

(3)即将出台和酝酿出台的政策还将推动煤炭成本增长。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着增值税转型、征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和资源税改革等3项政策性增支因素。据部分大型煤炭企业测算:增值税转型后,煤炭企业实际增值税率税负将提高2•5~3•89个百分点。如山东新汶矿业集团转型后增加税负2•72个百分点,实际增值税负达13•01%;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增加3•89个百分点,增值税负提高到13•82%。按吨煤计算,平均吨煤成本增加22元左右。根据财政部财办企[2008]106号《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财务管理试行办法修改意见的函》,煤炭企业将按吨煤提取15~30元的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根据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改革方案,按初步拟定3%~5%的税率征收测算,平均t煤成本增加10~15元。上述3项政策实施后,平均煤炭成本增加52~67元/t。

3•2对策措施建议

(1)坚持煤炭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理顺电煤价格。积极推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反映环境损害成本等煤炭成本价格形成机制的运行。落实煤炭供需企业自主订货,协商定价。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并轨。实现以质论价,同质同价,品质优价。

(2)进一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化改革。要继续推进煤炭交易方式改革,加快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导,以区域市场为补充的现代煤炭市场体系的建立。加快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搭建煤炭日常交易平台,实现煤炭年度订货与日常交易的合理衔接,相互补充。

(3)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改革。在推进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化改革进程中,要充分考虑煤炭成本增长过快,煤矿工人收入偏低、要求提高工资水平的愿望迫切等因素。在煤炭经济进入下行、煤炭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期,建议暂缓出台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暂缓出台征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等增加煤炭成本的政策,支持煤炭企业提振发展活力。

(4)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煤炭市场。要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变化,切实做好总量调控,努力保持煤炭供需基本平衡。要抓住时机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大安全整治力度,关闭小煤矿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促进煤炭生产结构优化;二是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尽快出台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三是严格煤矿建设项目审批,严格煤炭生产经营准入制度;四是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五是鼓励煤炭消费产业技术进步,降低煤炭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经济政策论文:发展低碳经济政策与法律规制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发展至今已经越过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步入了低碳化。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是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一个清晰目标。2050年建成低碳经济社会,为实现该目标,英国出台不少政策,如气候变化税、碳信托交易基金,可再生能源配额。日本为发展低碳经济限制本国高耗能产业发展,鼓励高耗能产业转移国外,并针对成品制定出严格的耗能标准。美国在2007年出台《低碳经济法案》,并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10步计划,对可再生能源实行税收减免,提供贷款担保、经费支持的优惠政策。除以上几个国家外,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和努力,并且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地位选择。2.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全球气候变暖下,我国气候也深受影响,连续多年出现暖冬现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层出不穷,生态环境恶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威胁。据相关数据预测,2030年我国海平面将会上升10~15cm,最终导致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气候变化使得生活环境不稳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可以说,面对未来气温升高极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的当务之急。3.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迅速,大规模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能源的大需求量难以改变。长久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我国90%的二氧化碳、88%额的二氧化硫及75%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所排放的,并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加大。鉴于此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评析及法律框架规制

1.低碳经济政策调整现状评析。当今,我国关于促进和保障低碳经济发展而出台的政策数目较多,国务院在2007年、2008年分别发表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根本性作用。此外,地方相关部门针对地方现状制定了地方性的产业政策,对国务院办公厅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的工作通知》,随后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及深圳、厦门、南昌、贵阳、杭州、天津、保定等“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并且明确指出积极应对环境、气候变化。可以说,这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当今,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统筹建构,依照科技进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推广,努力构建低碳经济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及消费模式。“五省八市”这一试点城市依据自身状况,编制低碳经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及利用。2.低碳经济法律调整现状。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为基本的关键是碳排放量的减少,我国减少碳排放方面的相关法律主要集中在环保立法、能源立法及生态立法中。2002年,国内通过《清洁生产促进法》这一法律中淘汰落后的产能,促进产能过程中的低碳化及清洁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009年,修正案的通过,加强开发管理可再生能源,挖掘资源潜力,如:对非化石燃料进行挖掘。《节能能源法》对能耗降低、节能加强提出了详细意见,并为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能源排放,提出了新的见解。《循环经济促进法》高效化、减量化的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出台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相关的法律。其中,2009年《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中表明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观点、主张及立场,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说,这些法律的颁布最终形成了我国低碳经济的法律框架体系。

三、我国亟需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积极使用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可以说,当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共识,国内外当今所处的现实情况也决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我国当前能源消耗严重,效率低下,环境能源问题的突出已经不能够持续支持我国可持续进程的发展,中国作为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三,能源消费位居世界第二。我们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煤炭消耗总量近全球的一半。2008年,中国环境和发展合作委员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其中,报告指出,资源已经超过自身生态系统所能够提供能源的两倍以上。针对我国高速度经济的发展而言,其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高投入,高消耗。我国整个社会可持续意义较为薄弱,市场信号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因此导致众多市场主体追求会误导或者相对短视的事务,其中自由市场就会对社会资源造成大量的浪费。当今,我国能源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产能机构水平低,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不高。经过调查显示,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初期,高耗能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当今,我国能源利用大力能源消耗会引起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就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媒体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6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给社会环境带来不少问题,使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我国主要的大气环境污染,多数悬浮颗粒来自煤炭。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下,生态破坏范围扩大。当今的现实表明,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极大推进低碳经济形势发展。我国想要实现从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面临诸多转变。可以说,从我国能源结构而言,我国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它对能源技术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变化都提出较大挑战。此外,城镇化、现代化及工业化推动中国发展,使得我国能源需求加快增长的发展阶段。当今,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停止,这使的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又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为谋求经济发展而出现的老路。我国当今经济主体是工业,因此,能源消费主义聚集在工业领域,我国工业生产水平落后,加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当今,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公民必须具备的责任担当,同时也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难得机遇。

四、低碳经济发展中政策与法律规制的完善

世界范围内,各国为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及计划措施,并且为今后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英国《能源白皮书》的发表、2005年《空气污染主体战略》的设定标准等等,这些低碳经济的发展,除了经济困难外,建立低碳经济完善的政策及法律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低碳经济在开发及利用的过程中已经针对我国当前形势纷纷制定了不少相关法律《节能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的出台及实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了新能源,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针对能源节能规划出台部分规划,其中《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等一系列的政策及规划,可以说,制定的这些规划中实现了低碳发展的决心,与此同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地政策与法律环境。根据国际气候条约框架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气候变化应对法》,该法的制定有利于引领国内多项相关法律的制定,是完善国内法律体系、树立良好减排国际形象的必然选择。法律内容需要将国内相关碳减排机制、体制、经济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性、复杂性,通过立法明确基础性。综合性体制,通过财税、信贷、投资支持引导低碳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法律方面而言,鼓励自主创新和科研实践,加大低碳技术开发力度。总的来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其中政策与法律体系上处于薄弱状态。具体来说,我国立法体系不完善,能源单行的法律缺失,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导致能源、环境不相协调。此外,因我国法制建设较为粗糙,能源立法不够详细,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可以说,这也是导致环保状况的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法规在规定的执行措施未能够涉及到相应地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奖励的手段去鼓励,最终导致现实不能够产生一定影响。当前,为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善相应地法律政策体现,使得低碳经济在发展的提供上具有一定法律保障,这也说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其迫切。为完善经济政策,我国出台《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截止日前,我国已经具有三个产权交易所,分别为天津、北京、上海,自愿开展节能减排的试点工作。《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出台,统一规范碳交易的管理流程,提高我国减排项目的可信度,有效促进良性市场有效健康发展。另外,我国应该积极完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其中《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了不少政策,而且在市场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低碳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能够对其他的实施细则进行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上,是依据具体的实际需求出台的,规范了市场的主体及节能行为。因合同管理、需求管理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而言属于舶来品,我国就应该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反作用,倘若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必会对加速经济发展,法若违背经济发展精神和方向,必然会引起冲突,走向崩溃。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发挥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低碳经济发展下,完善我国的法律规制。截止日前,我国低碳经济开放利用领域中已经制定《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2009人大常委会通过《可再生能源修正案》,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与此同时,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年度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依法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等。另外,我国制定并实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规划,2007年、2008年分别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专项行动》。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运行建设期间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通过购得联合国水电风电减排量加以中和;国航推出绿色航班以企业自愿减排的方式完成二氧化碳排放中和抵消。制定《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积极引导绿色产品生产与消费,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低碳经济法律关系以生态环境资源为调整基点,以低碳经济为具体的调整对象。与此同时,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企业很难通过伦理自觉实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需要健全的政策及完善的法律规制。

作者:司春燕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经济政策论文:经济政策对地区开发的启发

北爱尔兰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1945─1969年期间北爱尔兰的区域经济政策为解决这一时期主要存在的经济低增长和高失业问题,在自动调节机制(比如汇兑率和移民)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希望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如下:1.产业结构方面的政策针对北爱尔兰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数量较少,就业不足问题,政府为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北爱尔兰,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为企业提供补贴、贷款利息补贴、提供企业搬迁费用、提供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贷款、免除地方税、为重新安置职工提供补助和贷款等。要想获得这些优惠政策的支持,企业需要得到产业发展许可证,这种许可旨在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北爱尔兰这样的落后地区投资,在经济发达地区很少能够得到这种政府许可证。据不统计,从1952年到1970年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支出为839.57百万英镑,其中主要是补助和提供场地开支。在促进就业方面,从1967年到1970年,就业补贴达到12.81百万英镑,占整个计划开支的6.9%。为配合产业发展,政府在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方面也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这些投入改善了北爱尔兰的投资环境,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人力资本存量。2.改善区位劣势的政策北爱尔兰远离消费市场中心,商品和原料的远距离运输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针对这个由区位劣势带来的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如下的政策:一是燃煤补贴,从1953年开始北爱尔兰政府对使用煤炭的企业(年用煤量超过50吨)给予补贴,补贴额相当于煤炭总值的9%左右,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来寻求如何增强本地企业效率的专业指导和咨询,这些专业意见主要是针对区位问题的,即企业如何克服区位劣势提高自身效率。这项政策从1964年开始实施到1975年。3.提高技术的政策技术水平低对于北爱尔兰经济发展来说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高效率技术,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北爱尔兰政府在1951年就推出了资本补贴政策,接着又在1954年推出产业资本补贴法案,对于能够证明通过重新装备实现现代化、提高效率的企业一次性提供1/3的投入补助。这项政策一直实施到1966年,到那时英国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投资补贴政策,和这项政策比较类似。各种补贴政策带动了当地的投资热潮。4.增加劳动力流动性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政策北爱尔兰劳动力流动性较弱,劳动力素质低,阻碍了劳动力在区域内部从衰退地区向繁荣地区的转移,在不同行业之间也是如此。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阻碍因素主要是劳动力到新的地区后居住无法解决,而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劳动者很难适应新的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住房项目,以解决迁移劳动力的住房困难。北爱尔兰政府和英国中央政府还通过就业和培训法案,为转换职业的劳动力培训提供补贴和贷款,通过课程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政府还提供补助鼓励在职员工参加政府培训中心的脱产培训。5.劳动力补助政策前面提到的投资补贴计划和劳动力培训计划都着眼于长远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但从短期来看,需要采取措施扭转区域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即如何提高区域的出口。为此,英国政府于1967年针对发展区域(类似国内欠发达地区)推出了劳动力补助政策,这一政策从1967年到1970年共开支达170.66百万英镑。其目的是想通过对偏远落后地区就业劳动力的补贴降低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成本优势增加地区商品的出口。从总体上看,政府为实施各项区域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和资本补贴方面,目的是要通过对投资的补助来吸引更多投资项目,增强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二)1970─1988年期间北爱尔兰的区域经济政策受益于1945年以来区域经济政策,北爱尔兰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外来投资和工业门类明显增加,就业增长。但是好景不长,在70年代早期,整个英国经济又开始逐渐陷入增长缓慢的境地。这段时期北爱尔兰区域经济政策相对于1945─1969年发生了一些转变,更加强调对劳动力市场提供援助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效率,降低政策成本,也为了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到80年代中期部分援助政策逐渐退出,转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发明和创新,具体的区域经济政策如下:1.选择性的产业发展援助政策以前的补助和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新建或者扩大规模,1971年的产业发展法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就业补助。该补助主要用于企业对新增就业劳动力的培训、转岗及相关的支出。为了促进就业,政府还按照企业雇用的劳动力人数发放维持就业补助。同时还有鼓励企业进行研发的补助政策,其目的也是希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一补助政策从1977年实施。由于飞机制造和造船业在北爱尔兰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个行业劳动力就业总量占地区劳动力就业总数的7.5%,为帮助这两个行业度过难关,政府甚至直接购买这些企业的股份。除此之外,欧洲共同体于1975年也针对各成员推出了援助欠发达地区的欧洲区域发展基金,这一基金主要用于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援助。从1975年到1987年北爱尔兰共获得了260.68百万英镑援助资金,占英国获得这一援助总额的比例低年份为5.6%,较高年份达到16.4%,属于获得数量和比例较高的地区。2.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为改善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北爱尔兰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和产业发展、交通、住房、环境、教育、卫生等方面。1973年到1984年基础设施的总投入近3400百万英镑。其中用于住房的支出最多,其次是交通,1973年到1984年北爱尔兰的基础设施投入人均达到2284英镑,同期英国全国平均水平为1070英镑,说明北爱尔兰这一时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很大。3.产业发展补助政策为鼓励投资者到北爱尔兰来新建企业,政府出台了产业发展补助政策,主要是对企业新建厂房、购置机器等给予补助。这个被称为标准资本补助的政策在1972年开始执行,开始的补助标准为企业新建成本的30%,1985年降为20%,1988年废止。加上其他各种补助政策,北爱尔兰企业新建成本下降明显,在1982年,企业甚至只需要支付新建成本的29%,其他均由各种补助来补贴,这在英国所有的发展区域中是优惠幅度较大的。4.劳动力市场援助政策针对劳动力素质不高问题,北爱尔兰继续执行劳动力培训政策,以促进就业。到1970年代,更多的援助开支用于就业服务方面,比如北爱尔兰企业项目、社区就业行动计划、青年培训计划等,这些就业服务项目和以往的就业培训有一定的差别,它不再对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也不追求稳定的就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计算机等高新设备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很多以前的针对传统学徒的培训与现实需求产生差距,所以青年培训项目更着重于这些新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由企业主组织的培训项目有附属培训计划项目和实习训练项目,附属培训计划项目主要是针对没有参加政府培训中心的未就业人员,他们进入工厂或学校接受培训。实习项目是为了满足新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设立的,培训由政府给予补助,从1984年1月到1988年4月,一共有大约8200名人员接受了这项培训。为满足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1970年代后期,政府推出了管理项目和管理发展项目两个培训计划。管理项目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希望以后从事管理的未就业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生产管理、人事管理和营销管理等内容。管理发展项目是政府于1982年推出的鼓励企业聘请专业人员针对管理培训需要提供指导的项目,由政府提供50%的费用补助。据不统计,1971年到1985年北爱尔兰劳动力培训的政府开支总额达到301.1百万英镑,其中开支最多的是对政府培训中心和对雇主的补助。北爱尔兰劳动力培训与援助政策在这段时期还发生了一些明显的转变,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业服务方面的补助开支所占份额很大,北爱尔兰有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市场补助用于就业服务,而在70年代初期主要的开支是就业补助,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企业更多地保留就业岗位以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而不是强调创造就业机会。80年代政府更多地强调对未就业人员培训,鼓励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更加着眼于解决长远的失业问题。

北爱尔兰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北爱尔兰是英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社会治安和社会消极情绪等问题。同时,北爱尔兰与英国其他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利于英国经济的增长。这些情况与我国西部地区很相似,西部开发政策实施十余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这一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市场机制自身无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继续采取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回顾二战后北爱尔兰区域经济政策,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一)把促进就业作为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和目标北爱尔兰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多种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在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群当中找出关键的目标。促进劳动力就业被作为核心目标,政府在促进就业和劳动力培训方面下的力气也最多。只有就业问题解决了,才能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真正最为重要的资源是数量众多的劳动力资源,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没有实现就业的数量很大,尤其是在广大的农牧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尤其是农牧区的贫困问题需要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就业能带来稳定的收入,能有效地增加购买力,也才能改变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态。

(二)以培养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区域经济政策的立足点由于受区位条件的限制,北爱尔兰地区经济发展和其他地区无法相比,在与这些地区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政府的区域政策除了弥补由于区位因素存在的成本差距之外,就是要通过补助政策来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从根本上培养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这些政策包括促进外资在本地扎根、促进出口、鼓励技术创新等。我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差,一方面是因为区位劣势,另一方面也与西部地区企业竞争力不强密切相关,比如技术创新不足,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十分滞后,无法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需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减免税费甚至给予一些补贴,让它们能够和东中部地区的企业站到同一竞争起跑线上,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改变长期形成的国有企业独大的格局。

(三)把改善基础设施和增加人力资本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改善北爱尔兰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投资,增加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北爱尔兰政府下大力气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通过这些项目使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为吸引国内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降低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成本,也改善了就业者的生活条件,增强了这些落后地区对就业者的吸引力。同时,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补贴用于对就业者和未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如果说促进就业是北爱尔兰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本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就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劳动力素质低是两个重要原因。西部开发政策实施十余年以来,政府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很多,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有基础设施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制约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还需要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这就需要在劳动力培训、居住、卫生和健康、迁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从而增强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和竞争力,激发区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王恩才

经济政策论文:居民心理预期与经济政策综述

居民心理预期的影响因素

心理预期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其形成受居民的个人行为偏好、社会文化与习俗、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既是政府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的调整措施,又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长远目标的战略向导。因而居民依据对宏观经济形势及社会保障性政策实施的判断及预测形成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心理预期,进而支配自己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一)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一般经济走向复苏和繁荣阶段时,居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报有乐观的心理预期,相反,经济处在萧条或衰退阶段,居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心理预期就会趋于悲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就业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同时,居民也通过对未来经济政策预期的乐观与悲观程度影响着自身的心理预期。因此,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但政府在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来自外部冲击的时候,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易出现不连续性和波动性,也会为居民的心理预期增加不确定性因素。(二)收入水平无论是凯恩斯的收入假说,还是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都意在说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的消费信心(或情绪)主要是消费者对其家庭现期收入水平及预期未来收入水平的反映。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将愿意增加消费支出,相反,如果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就会减少消费支出,同时消费者也会对一项影响收入增加的政策进行判断是暂时性收入增加还是长期性收入增加进而调整各期的消费量。尤其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均匀一生的消费,在消费和储蓄行为之间做出选择。居民在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因而未来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因素形成其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期,进而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就业形势不乐观,将加大居民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预期,居民以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抵御不稳定的就业形势所带来收入不稳定的风险。(三)支出水平我国居民出于对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考虑,对未来支出表现出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主要来自对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以及养老等一系列与国家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顾虑。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居民,虽然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在逐步进行,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对医疗领域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仍然过低,只有1%-2%,低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投入占GDP的4%的建议;我国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随着住房市场化的发展,居民购房的首付款及月供还款的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和居民总收入的比例迅速提升;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近些年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与此相对应的保险、医疗、赡养等涉及到老年人服务业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因此,为应对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可能不断加大未来支出的心理预期,使得居民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

居民对宏观经济政策心理预期的量化分析

对应于每一问题设有肯定的、否定的和中性的三个答案,供消费者选择。进而通过消费者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测算出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最终测算结果以百分点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消费者信心较足,100以下为消费者信心不足。以下表1和表2从数据上给出了我国2008年-2011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情况〔2〕。1.2008年-2009年CCI走势分析。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瞬间波及全球,经济的衰退影响着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动,从表1中可看到,自2008年8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2008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3,为2007年以来首次跌破90,这种消费者信心不足一直持续到2009年10月,在此期间2009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危机以来的低值86.0,由图1可观察到该时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趋势较明显。从2009年7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回升,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首次上升到100以上。CCI指数的变动趋势对应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危机之初,国家采取4万亿的财政投资计划和降低利率放宽信贷的政策组合来应对此次危机以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目标。2008年12月在此前投入的基础上突出了调整结构,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行结构性减税、十大产业振兴计划。2009年3月国家继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其中4万亿的投资救市计划更加关注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了节能减排,危机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良好的稳定经济的作用,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的经济率先出现了回暖。2.2010年-2012年年初的CCI走势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之后,受外部环境改变、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由图1可见,2010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时有起伏,但整体走势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强,消费者信心较足。2010年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危机以来的较高值108.5。但由于流动性过剩、成本推进和输入性通胀因素使得2010年以来,全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走高,CPI由1月份的1.5%逐月上涨到11月份的5.1%,达到28个月以来的较高值,全年CPI上涨3.3%,通胀压力也加重了消费者的顾虑。由2010年7月开始到2011年2月CCI指数逐月回落。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由应对危机时的“宽松”转向“稳健”体现了我国“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控制物价、管理通胀预期。2012年年初,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消费者对经济的前景持有乐观心态,三个指数都有明显的回升,表明消费者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信心。

居民心理预期对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居民主观经济行为与客观经济政策的推行存在错位与时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旨在熨平经济波动,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和运行的宏观经济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通过建立IS-LM模型来分析政策的作用和效果,政策效果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IS、LM曲线的斜率,另一方面取决于IS、LM曲线的移动幅度。经济衰退时期,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由于居民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使得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小于政策预定的移动幅度,相反,经济繁荣时期,抑制经济过热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也可能由于居民普遍乐观的心理预期,导致IS或LM曲线向左移动的幅度同样小于政策预定的移动幅度,最终使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居民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在前,经济政策的推行在后,而且经济政策作用一般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形势与居民的心理预期可能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导致经济政策效果无效。(二)居民对经济政策信息的获取以及判断缺乏合理性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源于经济主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其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上也都受到局限,我们不得不放下“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在传导过程中会由于所接收外部信息的失真或对外部信息的真伪缺乏辨别力,使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信息相背离,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将缺乏合理性〔3〕。悲观以及乐观预期的放大或缩小都可能在经济政策的执行上发生很大的偏差,在过热的经济形势下,过度乐观的情绪将会使经济达到过度的繁荣,产生泡沫经济;反之,在经济形势的低迷时期,过分悲观的情绪将会使经济的低迷期延长,以至于达到更严重的萧条。综上,居民的心理预期和基于预期的经济行为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对政府政策的预期将影响政策的实施及其政策效果的发挥,因此,国家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心理预期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稳定居民心理预期提升经济政策效果

居民的心理预期(乐观或悲观的情绪)通过对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导来影响经济运行及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而经济政策同时也影响着居民心理预期的形成。因此,为使居民的心理预期朝着经济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预期,通过适当地加强心理预期的调节与引导,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到心理预期之前,使经济政策指导心理预期的形成,减少居民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判断,并利用心理预期稳定宏观经济形势,而不是任由心理预期的波动来加剧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使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更有效的发挥,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整个社会、影响整个经济运行,是在国民经济运行实施监测和预警的基础上,对偏离正常运行轨迹的经济态势和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控。基于分割市场理论模型①,如果中央银行可能以一种不可测的方法改变货币供给,结果使实际变量发生波动。然而这种非系统的货币变化只会为经济主体作决策的环境增添不确定性,结果将是无效率的〔5〕。因此,我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尽量避免经济政策的较大波动,在既定的政策目标下,尽可能地通过坚持信息公开和增强政策透明度来保持调控政策的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同时,减少居民心理上对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预期,有效地稳定并正确地引导居民对未来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以促进国民经济良性的发展。(二)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中低收入者仍占绝大多数,因此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并逐步提高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和支付,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重点扶持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因此,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来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使居民在乐观的心理预期指导下进行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三)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倾斜力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资,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减轻居民对于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问题的心理负担,让全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居民对未来悲观的心理预期。首先,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卫生改革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降低个人付费的比例;其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为住房困难的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再次,加大对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最终,扩大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让市民、农民共享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

作者:张虹 王波 单位:辽宁大学

经济政策论文:国内农业经济政策分析

作者:李岩 孙宝玉 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考虑到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农业的天然弱质性,从建国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扶持,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积累。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与我国政府重要的战略决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为此,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主要转折,可以将我国的农业扶持政策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市场经济以后、加入WTO以来至今。通过对我国农业扶持政策的回顾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路径和规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和启示。

一、1949年建国——七十年代末: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萌芽阶段

解放后的及时个五年计划,中央政府一直把大力发展农业作为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因此农业恢复和发展较快,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以及“”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央农业扶持政策的特点如下:1.以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为主要手段虽然该阶段的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但是农业信贷余额和财政支农总额基本上是不断增长的。据统计,支援农村生产支持和财政安排的农业事业费从“一五”的37.23亿元增长到“五五”的345.7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一五”的2.9%提高到“五五”的6.6%。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的40.91亿元增长到“五五”的238.03亿元,占国家计划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从“一五”的7.10%提高到“五五”的10.5%。同期,农业信贷资金余额也从82.1亿元增长到616亿元。2.其主要目标是以农支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解放后,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思路,为此,必须依靠农业剩余的转移来实施这一工业化战略。1953年政府实施了以低价收购和销售为主要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1953-1978年间,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了高达3376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达135亿元,这笔资金是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数3680亿元的92%。从农业支持角度分析,该阶段的农业政策实质是以农支工。1980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增长了2.8倍,而轻工业增长了25倍,重工业增长了98倍。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解放后,农业发展是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国家的农业扶持力度不大,但依靠的强制“均平”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虽有徘徊,但仍逐年增长。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增加到30476.5万吨,年均增产660.5万吨,年递增3.4%。在此期间,粮食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为18%城市人口的低水平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地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基本保障,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的生产行为。

二、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初: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原有重点优化发展重工业转变到产业协调平衡发展上来,重点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制度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的农业扶持支持往往和农村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如下:1.放开农产品价格在农业生产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商品流通遇到阻碍、产量增加而质量不高、地区优势不能发挥以及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政府采用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政策,陆续通过减少统购的数额、范围,提高定购价格;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其余全部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让农民在市场交换中受益,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加快体制制度创新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外,政府开始重视通过体制建设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和农村生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试点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是推动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持政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性政策支持,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经济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集体化和。3.开始矫正剥夺农业的方式1979年开始,国家开始矫正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核心的农业政策。在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经开放和农业生产连年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棉、油、粮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始对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虽然从1978年到1990年间里,我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量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87年的261.2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26.1亿元,但不论是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幅度还是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的幅度,都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其决定的“剪刀差”的幅度也由1978年的54.5%下降到1990年的25.2%。4.投入农业的资金支持有限虽然国家提高了对农业的资金支持规模,然而1978年以前的20多年时间里,农业基建投资平均占基建投资总额的11%,而1980年到1987年的7年时间里,则下降到5.3%,1988年更低,仅为2.9%。虽然从198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的投入比以前有所增长,还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但实际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诸如柴油、化肥等也不充足,其真正投入的资金不到30%。农业资金的匮乏,加剧了农业的脆弱程度,阻碍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1992年——2001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阶段

前一阶段,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拿走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但这一阶段状况开始改善,农业从为国民经济“纳税”开始变为接受保护和扶持。9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1.以价格补贴为主要措施这一阶段的农业扶持政策以价格补贴为主要形式,大部分用于降低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虽然这项政策反映了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生产的保护,但是,价格补贴是给国有农产品流通部门,不是直接补贴给农民,导致农民收益有限,补贴收益大部分落入国有商业部门。据测算,国家每补贴1元,农民只能得到0.14元。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传递方式,将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民生产积极的首要目标。由于长期农业资金大量流向工业部门,导致农民利益受到剥夺,负担过重。90年代以来,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失仍在继续。1991-1996年,通过赋税流失的农业资金为2750亿元,以农业信贷方式流失的农业资金为4177亿元。为了保障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强调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国家连续大幅度增加了农业投资。政府坚持多予少取的支持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实惠,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四、加入WTO——至今: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完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涉及农业生产的,但是随着加入WTO,我国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问题不只是农业生产方面,还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和农民利益。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1.财政支农的数量增加迅速中国财政支农的数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财政支农总数从2001年的1456.7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900.87亿元,每年以13.76%的速度增长。这种支持水平的迅速上升,说明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利用国内支持的方式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由于我国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当年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3.24%。2.国内支持的结构有待完善在微量标准之内,我国对于黄箱支持利用不充分。根据我国对WTO的保障,我国的微量免除水平为8.5%。但是据统计,我国现在的微量支持水平只用2%左右。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只使用了6种,包括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其余6种我国还未涉及。3.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政策目标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此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各级政府处于每年工作的中心位置,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等。

五、未来“三农”政策走向

针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本文认为,我国“三农”政策将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具体包括:及时,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时刻注意,特别是在目前全球存在粮食危机的状况下,政府必将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种粮效益。第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投入欠账太多。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的基础。第三,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政府正在努力建立一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管理机制,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等。

经济政策论文:世界各国生物经济政策及其启发

1 生物经济及其发展趋势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形态,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的概念最早是在2000年5月由美国管理咨询专家斯坦•戴维斯和克里斯托弗•迈耶[1]提出,但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则要更早一些,它是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技术从诞生开始就显现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并被迅速、广泛地运用于农业、医药、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这直接促成了生物经济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以基因组研究为代表的生物科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这些技术运用深度和范围的扩大,未来生物经济将表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1 生物技术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生物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的明显特征是与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近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年增长率高达25%~30%,约是全球经济增长率的10倍。2005年,全球公开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631亿美元,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目前,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达到600多亿美元,在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及4%迅速上升到11%;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 000万公顷,10年间增长了50倍。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 000多种生物药物中,有80%已进入临床试验,6 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经批准正在试验。因此,美国《时代》周刊于2000年5月22日撰文指出,我们现在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中期,从开始到完成它大约将持续75~80年的时间,到2020年代结束。接着,人们将迎来下一个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经济将产生10倍于信息经济的规模[1]。

1.2 生物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生物经济的范围和影响日益增大

随着生物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生物经济的范围和影响日益增大。目前,生物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农业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资源能源、海洋开发等各个领域,显示了它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健康、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与潜力。而未来还将在如下领域发挥巨大作用:①农业生物技术将推动“第2次”绿色革命,为消除世界“粮食鸿沟”提供技术可能;②医药生物技术推动第4次医学革命,人均寿命将进一步提高;③工业生物技术将推进“绿色制造”,发展绿色GDP;④能源生物技术将使生物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缓解能源短缺压力;⑤环境生物技术将为“再造秀美山川”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循环经济发展;⑥海洋生物产业逐渐兴起,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⑦生物技术将在保障国家安全、防御生物恐怖威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世界各国生物经济的政策选择

鉴于生物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本国生物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明确了生物经济产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力,纷纷确立生物经济的战略地位,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推动生物经济的发展。

2.1 确立生物经济的战略地位,列入未来重要发展规划

日本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生物技术战略理事会,并于2005年颁布了生物技术战略大纲,详细阐述了具体的重点战略和实施计划,其中还包括一些已经列入政府重点开发项目的具体计划,如国立癌症中心及国立循环器官疾病中心,旨在提高在检测解析仪器的研发以及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针对相关疾病开展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印度是亚洲高科技产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国家,在软件产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已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经济产生的巨大潜力,并把生物经济作为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2005年3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草案,提出了未来10年印度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政策措施。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及贸易、生物技术园及孵化器、法规建设和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措施。

2.2 设立高规格全局性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日本在制造业中崛起,在信息时代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政府决定在生物经济时代再创辉煌,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并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日本的四大新兴产业,同时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生物技术战略理事会”;印度政府成立了世界第1个生物技术部;马来西亚建立了生物技术与产业联合会,由副总统担任主席;泰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委员会”,由总理担任委员会主席;美国白宫和国会成立了专门生物技术委员会来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制定生物科技发展宏观战略和规划,同时负责跟踪生物技术的发展,并研究制定相应的财政预算、管理法规以及税收政策来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

2.3 加大对生物经济的资金支持

生物经济作为现代高科技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明显特征。无论是前期的技术研发,还是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都需要极大的投入资金。为了解决生物经济产业高密度的资金需求,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各种举措,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大对生物经济的资金支持。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以及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

2.3.1 加大对技术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生物经济作为一种高度技术依赖型经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是维系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欧美国家在生物经济的发展中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使得他们在生物经济领域始终保持着经验丰富地位。美国是世界生物经济第1强国,同时也是世界生命科学研发的第1强国。对基础研究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丰富地位。2003年,美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经费已高达380亿美元,同年美国总统布什还提出了“生物盾牌计划”,拨款60亿美元支持生物反恐研究。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已经占据了其基础研究总投入的49%。其它发达国家为了在生物经济浪潮中获得先机,也纷纷加大了对生物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欧盟科技发展第6个框架计划将46%的研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2001年,德国生物科技产业的科研经费为12.28亿欧元,大于其销售额,比2000年增加了71%。2004年,联邦教研部对生物技术的项目经费增加了14.5%。随着这项投资的增加,德国基因研究的经费仅次于美国[3]。而亚洲各国尽管对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对其的研究投入也在大幅增加。例如,日本政府于2002年开始逐步加强了对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并计划今后5年内将科研预算增加1倍,达到8 800亿日元。印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加大对生物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2002-2003年度的研究预算为23.56亿卢比,在随后5年的预算计划中,联邦政府研究经费投入将达到208亿卢比[4]。加大基础研发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吸引和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刺激社会投资,如减免高技术产品投资税、高技术公司公司税、财产税、工商税等。目前,以大公司为代表的民间高技术研究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政府资助,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2 构建顺畅的融资渠道

由于生物经济产业具有很强的风险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投资。为了扩大生物产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各国通行的重要举措。(1)政府引导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生物经济领域。在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生物产业。2003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12.5%;2004年,这一比例增至13.5%,明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3]。美国风险投资对生物产业的高投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2002年,印度较大的风险投资商ICICI风险资金管 理 公 司 宣 布 成 立 生 物 技 术 孵 化 基 金,资 金3 200万美元,现在已完成多项投资[4]。(2)政府投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1998年,英国财政部建立了3个用于支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中小企业的风险资本基金,这些基金提供的资本为2.4亿英镑。印度政府正在筹建一个10亿卢比的生物技术投资促进基金,由工业发展银行、生物技术部、发展银行和生物技术联盟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组建。德国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01年联合推出“面向小型技术企业的投资”计划(BTU),筹集了30亿欧元,用以满足小型技术企业创业初期的特殊需要[5]。

2.4 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生物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政策

2.4.1 税收优惠

美国各州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手段来刺激生物经济的发展:销售和使用税减免或延期,减免或允许企业延期支付购买R&D及生产资料产生的消费税或使用税,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投资税收信贷,生物企业投资现代 化 生 产 线 时 的 税 收 可 以 抵 扣 购 买 计 算 机 等R&D设备时的消费税和财产税;资本所得税减免,投资者在售卖股票后继续投资生物企业上市公司至少一年,部分州允许投资者缓交投资所得税;R&D税收信贷,允许企业将其R&D费用的一定比例用于税收抵扣[6]。英国政府新出台了税制改革。为了鼓励风险投资,英国政府对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减免了20%的公司税;同时还引入针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税务信贷,年研究开发投入超过5万英镑以上的企业可以享受150%的研究开发费用免税;对研究开发投入很大但没有盈利的新企业,其研究开发投入的80%可以作为信贷累积减免税收,等企业盈利后再从利润中扣除[7]。

2.4.2 审批手续简化和优惠

2002年以后,美国FDA对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加快了药物的审批速度。其中,对涉及生物技术产品的药物给予了较多手续上的简化和优惠。如,从2002年10月起,FDA不再要求新建生物技术的产品制造厂申请特别许可证,以及新药上市前对每批药物均进行检验,新药申报表也由原来的21种简化为1种,为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宽松条件。最近,FDA又采取了新的措施来帮助创新性医药技术更快投入应用:①缩短医药产品待批时间及减少可避免的产品开发费用,②提高检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③为特殊疾病和新技术提供近期最完整的指导。

2.4.3 加强专利保护,鼓励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各国都通过加强对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力度和范围,来鼓励技术创新。美国是这方面作得较为完善的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技术转移法》、《技术扩散法》、《合作研究法》和《商标法》等一系列法律,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对加强合作研究、鼓励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其它一些国家也加大了对法规的修订或补充力度,扩大对生物技术成果的专利保护。如,印度政府于1999年和2002年对其《专利法》及有关条文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扩大了生物技术成果的专利保护范围,规定除对有关人类基因的生物技术成果不授予专利权以外,对一般转基因动植物都给予专利保护。日本最近新出台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对生物技术相关专利的快捷审核、审核标准的国际化以及促进大学发明技术向民间转移的有关措施,明确了再生医疗领域相关技术也可以申请专利的重大举措,从专利政策角度对生物技术产业给予有利扶持。

2.5 培养生物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2.5.1 促进生物经济主体的有效合作

生物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经济形态,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大研发、小生产、大营销的产业链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种主体都参与其中才能发展,单靠某一主体进行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运作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一些生物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都非常重视促进各种主体和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下放国有研究机构,美国积极鼓励产学研合作。日本政府通过加强产学官之间的合作,积极进行研究资源的整合,以此来提升整体的科研开发能力。同时,通过调动大专院校等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来支持研究成果的专利化及其利用。印度的主要做法是建立生物技术中心和生物技术园。印度政府通过将企业、大学、研究结构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区域,加强公共部门和私人经济的结合,为生物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产业集聚的作用。政府为生物技术园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包括:提供企业孵化的便利条件,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制定鼓励措施,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等。印度的生物技术园有多种模式: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组建专门公司;地方政府与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园区等。不管哪种模式,政府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同时发挥着启动、指导、协调、支持和促进等重要作用。印度生物技术园的建设资金一部分来自联邦政府的拨款,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目前,印度已建和正在建的生物技术园达14个,已经推出了以“Bt棉”棉种等为代表的一些成功进行商业生产的项目[4]。

2.5.2 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企业进入生物经济领域

一些国家十分重视生物经济的技术网络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对推动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并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印度政府早在1987年就开始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生物技术信息系统网络(BTIS)。目前,该网络在全国已有61个生物信息技术中心,这些中心分别设在大学、科研机构、原子能部、科技部等政府部门以及联邦和各邦支持的实验室内,通过近期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与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该网络被认为是世界上主要的科技网络之一,具备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前沿的技术设施、教育力量和人力资源。这为印度近年来生物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英国则主要是在信息服务方面采取了 一 些 措 施,如1999推 出 了 为 期4年 的BO-WISE计划,总经费1 300万英镑[5]。该计划主要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如何利用生物技术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信息。这为英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入生物经济领域提供了便利。

3 国际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无论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还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生物技术产业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与其成功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支撑这些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成功的政策体系虽有所不同,但以下几方面却都无一例外地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把发展生物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强化专利保护;支持研发和创新。对这些国家在政策支持体系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有利于加快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对政策的简单模仿和移植往往会由于体制、文化、行为方式等环境条件的差异性而导致政策效果的大相径庭。因此,在我国生物经济政策的设计和安排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性。根据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我们认为,在我国生物经济政策的设计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高规格、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整合和领导全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克服当前多头领导所产生的各种弊端,有效地协调政府之间、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研发关系。

(2)鼓励技术创新,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环境,包括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生物技术产业孵化器,构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设备共享平台等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等措施,来推动我国生物技术的原始性创新。

(3)创新生物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机制,尤其是科研投入渠道。一方面要鼓励风险投资进入生物经济研发和生产领域,积极探索利用融资、租赁、担保及其与风险投资的结合,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对生物技术企业利用市场融资予以支持和优惠,尤其是要鼓励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企业到创业板融资。

经济政策论文: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经济政策的决择研究

1引言

2011年距离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年,全球经济在快速复苏后并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而是进入了“新的危险阶段”.从2011年8月份希腊债务危机开始,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进入9月中旬,由于联合国、IMF、经合组织再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标准普尔指数下调意大利评级,美国国债危机事件的发生等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和发酵已演变为一场信心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在全球市场悲观情绪笼罩中,9月26日,美国期金跌至1581美元/盎司,三个交易日内暴跌200多美元,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由于对经济的忧虑在全球蔓延,各国股市表现糟糕,道琼斯指数创下单日下跌近400点的近期记录,欧洲股市连续三周重挫跌至26个月低位,日经指数收挫至两年半低位.从2011年1至8月各主要经济体的CPI数据上看全球通胀局势依然不容乐观.对经济的忧虑并没有缓解已经高企的通胀局势,美国CPI依然处于3.6的历史高位,欧洲主要国家通胀均为历史高点.亚洲国家通胀局势也日益严峻,其中越南今年6月CPI已攀升至22,印度接近9的高点,韩国、新加坡均已超过5,远高于政府预期[2].在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高通胀引发世界各国对经济“滞涨”的担忧.

2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

2.1国际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始于2007年下半年,因为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1].到2008年后,政府接管了许多大中型金融机构以此来挽救金融业的衰败,振兴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2008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高开放度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发达国家,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外贸出口的减少,中国内地企业投资额也间接受到影响,消费额有所下降,市场受到外部波动[2].中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进口的减少与出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度降幅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稳定,企业规模或者增幅日益下降.

2.2美国债务危机

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金融危机使美国的财政赤字额大幅度增长,国债记录不断刷新.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终于,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自1917年以来固若金汤的美国主权信用破天荒地被全球市场动摇后,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美元汇率大幅波动.美债危机的危害,除了降低美元地位,动摇世界对美国的信心外,也使得全球市场变得更加不明朗与不确定.它将对当前脆弱的全球金融造成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3].美国债务危机将给国际市场增加不确定性及风险,将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外投资决策与现有经济政策.因为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可能导致美欧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4].为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我国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国际经济形势,相应地调整政策.美债危机是一个时间特征点,标志着西方社会经济复苏的努力再次失败.

2.3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开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于2009年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债务危机严重,政府面临破产,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关联度高,自2010年起欧盟各成员国在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此次债务危机的影响,出现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的现状.以德国为主的欧元区的各大国已经感受到债务危机的严重性,欧元不仅大幅下跌,直接导致欧洲股市跌停,欧盟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体系的崩溃与联盟的解体”.希腊财政部长称,鉴于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希腊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才能勉强度过危机[5].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欧洲是世界高端设备制造业大区,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降低了欧洲对于大宗资源商品的需求,导致资源品价格下跌.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本土与资源品需求下降导致资源品价格下跌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与降低海外热钱推高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贬值,直接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为了缓解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各国不得不收缩其财政政策,降低赤字占GDP比重,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

2.4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美国、中国),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中国),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和欧盟都存在经济危机的隐患时中国的经济运行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能否成为一个好的全球“经济消防员”,不仅是应对外部局势,还是如何保持国内经济的良性运转,作为一个开放经济大国,国内经济运行形势会通过一系列的对外经济交往,经过传导效应传输给世界.

3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与斯旺政策搭配理论

3.1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1962)在《适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报告中,提出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政策搭配学说.他强调:“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具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6]”,这就是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的具体形式如下:

3.2斯旺政策搭配理论

4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

4.1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于国际需求方面,当然也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美国债务危机主要影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方面,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应引致的贸易问题,具体在于美国对中国的需求[7].欧债危机直接影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和由此导致的中国国际需求减少问题.虽然中国受到诸多金融危机的威胁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使得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中国即使在并2008年危机时依然保持者双顺差,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资本项目顺差1,808亿美元,比上年(463亿美元)增加1345亿美元,贸易无论是从相对量还是量在危机的时候都是增加的,所以中国目前还是处在蒙代尔指派中的第III区间斯旺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第IV区间(如图中A点),那么中国的政策选择是: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是实际情况还要复杂的多,所以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适合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4.2中国实施宽松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4.2.1从国内均衡来看

从需求角度上来看:中国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比较大,国内的通货膨胀主要类型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胀的主要特征是: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所以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中国国内投资过热导致的,所以紧缩的财政政策会加重国内的投资不足问题,致使国内的供给进一步减少,需求的不到满足,反而会使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

4.2.2从供给的角度来讲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支出增减政策上会减少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支出,抑制经济投资,社会总供应不足,继续会影响以后额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经济环境,紧缩的财长政策会使得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急转而下,打击国内外的投资热情,外资抽逃或者选择其他的更为理想投资地,中国的物资短缺进一步严重,经济增长缓慢,也不符合国家长期发展计划.

4.2.3从国际的角度来考虑

紧缩的财政政策会使得国内通货膨胀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支出转换政策上本币继续贬值,外汇汇率上什,出口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国内的投资比较少,国外的需求会导致新的通胀压力,并且,通过外汇的贬值来促进贸易的增加会恶化贸易条件,有可能产生贫困化增长效应.外汇的贬值也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非人为地增加,国际收支逆差继续增加,肯能会导致贸易相关国的“贸易战”和“汇率战”.

4.3中国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扩大货币供给量,从而降低利率水平,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促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长.在经济衰退期采用扩展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复苏,通过降低利率,使消费和投资得到增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价水平,从而避免通货紧缩的出现[8].2010年底中国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代持续了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由此进入到一个相对频繁的时期.在去年四季度,央行进行了一次加息和三次准备金率上调操作.中国目前的主要目的还是国内的结构性通胀治理的问题,扩张的货币政策会是利率下降,国外游资进入中国,进一步加大中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差额的增多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过高的机会成本对于一个亟须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来说不是资金的有效利用方式.此外,外资的进入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在现行的经济政策下,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一些列更多的经济问题比如说:对外出口减少、国内失业增加等.

5小结

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国目前好的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利率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于国内和国外都是比较有利的,在支出转换政策上,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了人命币币值,有利于中国的廉价产品对装备制造大国和服务业高度发展的欧美各国的出口,使得世界经济能够良好的运转,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的一蹶不振.

经济政策论文:目前国内经济政策考虑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之路

总的说来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年年中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6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年之久。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政策。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

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似乎打乱了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中国经济一下子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候。但是,三十年来奠定的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会帮助我们挺过这个经济的寒冬。一来市场化的力量还在不断地深化加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弊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改革推进市场力量;二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性与适度保障了其有效性,经过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之后,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年遗留下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放大了这些问题来让国人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清醒过来。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让沿海经济失去光泽,暴露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量持有美元储备却只能眼看其贬值,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弱势以及人民币的不对称地位;竭尽全力的促进农村消费来扩大内需,发现城乡差距的巨大……一连串的问题依然存在,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继续改革。

三、经济改革深水区

强化市场力量,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急需解决,主要是各个领域和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平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领域中,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市场力量,通过与旧体制力量的不断反复“搏杀”,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资本市场领域,一定要较大限度淡化其行政性,还资本市场盈利性的本性。

政策组合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一段时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总需求,这几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投资需求,但是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较慢。然而,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因此,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中,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点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因此,今后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将重点转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财政政策是大有作为的,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功能,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低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应作些调整,前些年过多地依赖财政政策,今后应积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很直接的,例如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促成货币政策逐渐增强效果,直至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取得与财政政策势均力敌的“显赫”地位。

四、结语

改革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而现在的经济危机背景正是经济改革的天然时机。美国经济通过30年代大危机得到了结构性的调整,奠定了其二战后世界霸主的地位。而八十年代的经济调整,又为其在九十年代的经济神话打下基础。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凤凰涅槃,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继续改革,延续属于中国的经济神话。

经济政策论文:宏观经济政策时滞性研究

《精品》2017年第12期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时滞性,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及执政当局普遍的共识。经济政策时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政策的时滞,有利于政策制定当局对政策的考量,同时规避非适时的经济政策实施的风险,较大限度地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凯恩斯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并提出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时滞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部时滞;外部时滞;政府执政能力;政策有效性

1研究背景

关于经济波动,长期以来针对政府要不要采取稳定经济的政策进行干预的讨论就没停止过。凯恩斯干预(即政府干预)认为坚持稳定经济的政策是非常必要,也是有效的。他们认为市场失灵(经济大波动)时,市场经济内在本身已无法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只能由政府通过政策来进行调节,才可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凯恩斯主义(即凯恩斯干预)自出现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只要遇到特殊时期,它总是被推到风口浪尖,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的世界经济。那些非凯恩斯主义普遍认为这次的经济危机与凯恩斯干预不无关系,他们认为经济波动无需人为干预,市场经济本身会对经济波动做出自动调节。我认为在经济大的波动时凯恩斯干预是必要的,至于它的有效性是否能达到预期,不是凯恩斯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宏观经济政策时滞性是否能把握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以下简称经济政策)的时滞性是指经济政策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完毕的时间长度。它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市场经济出现问题时,决策者制定出相关政策并付诸实施的时间间隔,它包括认识阶段、决策阶段,这个时期特别考验决策者的快速反应能力、识别能力和应变能力;外部时滞是指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执行完毕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复杂。由于政策实施后首先要影响中间变量,再由中间变量影响目标变量,这都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利率政策实施后首先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和消费(中间变量),然后才能影响国民收入(目标变量),这个时间长度依经济情况不同各有差异。一般来讲,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较长,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但其外部时滞较长。不管怎样,所有的经济政策都有时滞性,在此期间,经济可能发生了与预期目标不同的变化,这就会影响经济政策的效果,所以对政策时滞性是否把握将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2经济政策时滞性的影响因素

2.1内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一般是指国内的环境,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就是国内的整体大环境的状态,如经济的整体表现,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民生、投资等;微观环境主要指实体经济的状态,它包含了市场、利润,价格,成本和就业等。这两大环境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政府对内部环境的客观把握,直接制约着经济政策方向及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外部环境是指国外的整体环境状态总称,主要是指经济环境,也要关注政治环境。如美国宽松量化政策、英国的退欧、人民币入篮SDR、西方大选及政阁组合等等,这些也将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走向及未来经济的发展。

2.2政府的执政能力

凯恩斯干预考量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政府能力。政府能力是政府在行驶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政府绩效,具体可表述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基本向度。政府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识别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上,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靠的是大智慧。

2.3政策出台时机与执行路径

一项政策出台的时机最终影响政策效果。2007年我国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这一年在货币政策上的调整是前所未有的,但最终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我认为时机把握上放在2003-2005年间是比较合适的,这期间房地产价格开始初现上涨的势头,如果这时开始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或许不会出现今天房价高企的局面。政策的时机把握好了,执行的路径还需仔细斟酌。2008年底我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的投资政策(其中2万亿给了铁路部门),曾经有很多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政府干预的力度过大,担忧会扰乱市场经济内在本身的调节机制,不能让市场发挥正常的作用。现在回过头看,这项政策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每年直接拉动GDP增长不少于3个百分点;高铁的陆续建成,大大提高和改善了百姓的出行环境和效率,高铁技术也成为我国对外技术输出的一块王牌。但物价的持续上涨问题确成了百姓及政府头疼的顽疾。这次政府的主动出击是及时的,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政策调节影响国民收入及就业,最终改善民生。设定的执行路径是通过政府购买支出(即政府投资)和利率的中介目标来影响国民收入,从而带动就业。这种设计突出的矛盾是政府投资过大会带来市场利率上升,降低了民间资本参与社会投资的热情,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挤出效应”,其次还会带来社会成本的上升,使百姓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加大。如果将08年底的政策路径调整,最终目标不变,中介目标由原来的政府投资和利率调整为税收,通过降低税收来提高国民收入和就业,一样可以改善民生。西方国家在运用这个政策工具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如肯尼迪政府在1964--1965两年减税使边际税率平均下降20%,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高涨;1977年里根政府实行的三年内削减边际税率30%的“肯普—罗思法案”,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兴。当然我们必须提及的,就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总需求管理。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四项构成,很容易让人忽略税收间接对GDP的拉动作用。在税收的问题上,很多人理解是:政府若实行减税的政策,政府的财政收入会降低,直接影响到各级政府财政支出水平的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民生无法保障。这里我们不妨从理论上来了解下税收的作用。理论上经济低迷时政府采取积极的或膨胀性的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财政政策有两个工具即政府支出和税收,方向是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都可以拉动经济上行。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收入拉动很快,但物价普涨,我国本世纪十几年的宏观经济实践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教训;而通过减税不仅能增加国民收入,还可以改善民生。税收的传导路径是这样的:税收———个人和企业收入———消费或投资———国民收入。减税直接带来的是个人和企业收入的增加,百姓生活相应提高,企业负担下降,改善了民生;另外在原有的税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税收也会相应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弥补了因为减税使政府损失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个人和企业收入增加,直接带动公众消费和投资增加,拉动就业,导致GDP上升。可以说减税让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都能受益,它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近两年我国税收营改增的重大举措,这是中央政府对税收作用的重新认识,也是形势的需要。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其核心就是减税,政府在未来将通过税收这个政策工具来服务于社会。

2.4政策预期与政府心理维度

每项政策的制定都会对其最终的效果有个预期,含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这是对政府决策层智慧的大考验。当然,我们纵观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对预期的是难以做到的。政策预期毕竟是在决策时期,处内部时滞阶段,带有更多预估的色彩,而政策效果是要通过实践才可知的,是滞后的。由于经济的复杂性,有些形势是我们主观或客观没有估计到的,这会导致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政策效果。政策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政府具备良好的心态,即政府的心里维度。2007年针对物价上涨的势头,我们在货币政策上9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的提高存贷款利率。一年之内政策干预之频繁,这在世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心态的弱点—心太急。我们忽略了市场内在本身的自动调节机制,对市场的过激干预使市场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2.5政府与公众的博弈

博弈无处不在,政府与公众的博弈始终是难以回避的。我们常说一项政策出台最终有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这跟公众是否买账有关,这就是博弈。博弈有些是共赢的,有些确是对抗的,博弈可以折射出政策的不足。2015年“二孩”政策,对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一政策落地一年实施情况如何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1750万,相比2015年的出生人口1655,仅仅增加95万,相比2014年的出生人口1687万,也只是增加63万。人们生育意愿似乎不强,“二孩”政策暂时遇冷,究其原因除了长期以来强生育控制(计划生育)、低生育意愿和高生育成本外,就是二孩政策本身还需在配套政策上做进一步完善,如二孩家庭收入个税的减免,住房的补贴,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支持。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政策的示范效应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2.6随机或偶然因素

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随机或偶然因素影响经济时有发生。有些看似偶然的因素却有其必然性,有些对经济的影响甚至是深远的,我们决不可忽视,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底的世界经济危机。这两大危机,打乱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或多或少影响到各国的经济政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我国经济除了受国际的影响外,国内的一些偶然或随机因素也是不容小视的,如恶劣天气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人为操纵、抑或网络谣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经济的节奏,最终影响政策时滞及政策效果。

3把握经济政策时滞性的有效途径

3.1政府对经济的把脉

政府对经济的把脉有如中医问诊,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针对不同的患者,中医会开出不同的方子,并且会依患者使用情况适时做出调整。政府对经济把脉,不妨汲取中医的精髓,这里有几点是需要重点考虑的:(1)对经济本身客观状况的把握“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给人看病要对症下药,治理经济也要找准病灶。通过对经济诊断,就是要清楚市场经济内在本身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对问题还需做综合研判,对不同的问题要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这也是对政府勤政的严峻考验。(2)政策调整靠“度”的考量政府把脉经济,还要能开出标本兼治,综合实施的良方。中医的方子很讲究,用哪几味药,每味药用多少,不能有半点马虎。政策也是一样,需要根据经济所呈现的状况不同严格把控。譬如2008年前三季度“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均是依据经济整体情况做出的适度调整,其中微妙字眼的变化传递的是政府对于政策“度”的把握,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3)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细分这里的细分是指政府对于经济中不同问题的处理不能一刀切,切记在政策的制定上不能用一个药方解决所有问题的惰性行为。(4)制定的政策要接地气,要使政策真正能落地生根,最终能解决实际问题。(5)克服“政治经济周期”的影响尽管政策正确而适时,但官员们可能由于利己的政治考虑而不予执行。这种风气还存在于有些政府官员中,怕担责任,不作为时有发生,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我们要坚决遏制,绝不姑息。(6)政策实施后的跟踪调研必不可少,做到及时时间掌握政策对经济的细微变化,以利于政策的不断调整。

3.2政策目标实现的“丁伯根法则”

各国政府在不同发展时期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目标,有些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而有些确是冲突的,冲突的根源是目标与政策工具不匹配。“丁伯根法则”在解决政策目标冲突上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即要实现n种政策目标,至少要有n种政策工具(具体政策措施)相配合,才能充分实现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如“二孩”政策为什么遇冷,究其原因就是配套政策不够。要实现我国未来人口可持续发展,我们还须配套实施人口宣传政策、生育权限政策、生育服务政策和生育福利政策等政策工具。综上所述,一旦明确了政策存在时滞的基本特征,就必须对政策预期效果进行综合判断,不同周期的政策选择及时滞性是不同的,政府应按经济风向审时度势。

作者:武淑琴1,2 单位:1.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政策论文:新常态下经济政策与贸易关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环境也日趋复杂化,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又存在大量的机遇。在此大背景下,为了创造更好的经济生存条件,应当敢于创新,尽快以新的经济驱动力代替旧的经济驱动力,这对提升我国经济质量极为关键。在该途径中,关键点在于升级当前产业模式,用创新性思维创造一种新常态。因此,应当结合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力量,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及金融创新,为尽早建立起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努力。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早期飞速发展的状态,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国内经济开始呈现出速度放缓的状态,并且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及经济驱动力的变化,这也间接地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了一种全新时代。基于此类情况,为了更好地营造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我国应当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摸清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套路,积极寻求新机遇,努力做到经济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1]

一、运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经济整体上表现都较为稳定,也有一定的增长,自2000年以来,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虽然处于一个增长阶段,但其总体的增长趋势是处于一种递减的状态。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开始从最初的高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及时阶段)逐渐往中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第二阶段)转变。针对此类型的经济发展转变状况,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类状况的出现是否只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暂态表现?从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看,不管是哪个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与此类似的及时发展阶段和第二发展阶段,这种逐步放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每个经济体均要经历的一种必然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体中也体现出了与此类似的经济发展规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起步的最初阶段也都表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其经济发展状况也呈现日趋缓慢的状况,这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使然。目前,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均处于一个转型的重要时期,基于此类情况,我国必须认清当前双重叠加的经济运行态势,不能一味地对经济进行刺激,以免产生反向作用,而是应当运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经济的发展,牢牢抓住重点,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长久健康的发展。[2]

二、新常态下的“新”特点

当前,经济运行较之以往有很多的不同,其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及时,经济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始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够保持年10%左右的增长,但此类增长速率难以继续保持下去,经历了最初阶段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表现出了明显的回落迹象。但是,各大创新性元素开始不断引进经济体中,这再次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再次表现出了腾飞的迹象。第二,经济体发展动力足。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疲态走势,但是,在新时代下,国家开始在已有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了新的改革尝试,寻找新的刺激点,重新发掘经济潜能,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第三,经济结构的不同。从以往的经济结构看,及时、二产业一直都是发展的重点所在,但是,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逐渐开始增大比重。总之,新常态下经济已经逐步完成了从传统的粗放型向效益型、集约型方向的转变。

三、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前的数十年间,我国凭借人口、土地等天然优势,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土地被大量开发及人口结构性发生改变之后,此前的经济发展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并成为了可能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新常态下,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握好各种新机遇,引进创新性元素,为新的市场升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完善资本市场

在一个经济稳定运行的社会环境中,资本市场的作用主要是能够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增加投资途径、协调产业结构等等。资本作为市场的活跃因子始终贯穿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因此,资本市场与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但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我国的股市近年来表现糟糕,多数投资者都蒙受了较大的损失,这对广大投资者而言,实在难以对资本市场产生信心,这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抑制性较大。因此,国家应当认真考虑,从基于投资者投资收益角度重新看待资本市场,努力完善各项资本市场机制,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

2.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新常态下经济必须体现“新”的特点,经济创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我国应当积极进行改革,将科技创新运用到国民经济当中,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各种经济产业前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目前,我国在发展新型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受限于我国尚薄弱的科技水平,同时,虽然在某些领域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顶级高度,但是也受限于其体制问题。因此,要想更好地将科技创新融入经济改革当中,就应当首先优化科技行政体制,简化系统管理流程,科学统筹人员组织结构,使之与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引导我国市场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

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当不断扩大消费市场

当前,我国的市场内需仍旧不足,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不断达到新的供需平衡,但是当前我国的市场内需仍旧不足,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抓住新的机遇,不断扩大消费渠道,提升国民消费欲望。国家应当更加关注国民消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发展服务行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改善国内消费环境,鼓励企业改革创新,持续拉动内需,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4]

四、新常态下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兴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较之以往有明显的提升。早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新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明显,约占6%左右,而这一情况到了“十三五”时期,该占比有了一定的提升,达到接近9%,而目前,该占比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尚未发现有衰减的倾向。为了实现新兴行业的长远发展,国家必须完善其配套方针政策,应当抓住此类发展的机会,不断拓展新兴行业市场。据相关资料显示,七大新兴行业带来的投资回报是极其可观的,例如,环保节能行业,在未来5年内的投资高达4万亿元。所以说,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建立新时代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前景。[5]

2.有力推动了我国的中西部经济建设发展

目前,国家经济政策主要是保持中部稳定发展,加快西部开发。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在交通方面更有了很大的改观,西部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稳定上升的轨道。在新常态下,各大新兴行业的发展日趋加快,也逐步走进我国的中西部城市,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西部经济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其经济运营成本较之东部更低,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中西部地区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3.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企业也就面临了更多的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但在我国企业的不断努力下,资本输出也逐渐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也逐渐升级,例如: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受到不同国家的政治、资本结构、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逐渐引入了一些国际化新元素,这对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为国内经济创新提供了动力

在新常态大环境下,国家不断出台有利政策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也给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互联网已被广大社会公民所接受,也提供了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目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5千万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发展,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经济体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这对我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大契机,也为我国经济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6]

总之,在新常态大背景下,我国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都是空前的,我国应当把握好时机,适当出台相应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及金融创新,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

作者:李柯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政策论文:经济政策下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1.经济政策

1.1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容

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的收支平衡、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人民的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政策和目标,保障经济福利的增长和经济问题的顺利解决而制定的市场和企业运行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经济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两部分。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微观经济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市场的稳定运行而进行的立法或者环保政策等。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果经济政策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会给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破坏。同时,经济政策的运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了防止市场的经济运行中具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或者出现问题,必须及时的调整经济政策以适应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会对市场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济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市场的发展,而错误的经济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市场的发展,有时甚至会给市场带来严重的损失。国家和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包括:为了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收支平衡以及调整和规划产业的布局而制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为了调整消费和累积之间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财力总供给和供需求之间的平衡,控制货币的发行和抑制通货膨胀而制定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财政与信贷综合平衡的政策;还有为了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优化消费的结构,保持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制定收入分配策略。

1.2经济政策的分类

经济政策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其中宏观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运用的政策工具,已调整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宏观的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失灵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公共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市场的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其中充分就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指的是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指的是包括摩擦性失业在内的只存在自然失业的就业情况。经济的增长同样具有两层含义: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物价的稳定指的是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消除价格增减指数的便于比较GDP的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PPI)在内的消费价格指数。在实际中价格的稳定性常用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比较的常识相对的价格。国际的收支平衡指的是在适当的官方储备资产下的国际收支平衡,也就是国际收支的盈余或者赤字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微观的经济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调节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关系和提高资源配套效率而进行的有关政策。微观经济政策包括价格政策、就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等。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价格理论曾分析表明,在的市场竞争下,社会运用已有的资源实现帕累托。但是,如果的竞争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市场的调节就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通常在垄断、公共物品和外部经济效果及信息的不完善将会导致信息的失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微观的经济政策在已经在很多方面逐渐弱化,所以本文主要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

2.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2.1财政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是指在市场运行处于偏冷的阶段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而采用的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的经济政策。一般宽松的财政性政策是在市场的产出出现负缺口的时候被政府所实施的,所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政府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的活动将使社会总需求增加。同时,减少税收也会增加消费的需求、投资的需求和净出口的需求,这样也会使总需求增加,其实,这也就是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所以,企业应实时关注经济政策的变化,当经济政策为宽松的经济政策时,应审时度势,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决策。通常这时的企业决策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完成:首先,应保障产品在扩大市场上的客观需求,应具有灵活的管理体系,从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生产元素的到位、产品质量的监管、财务配套供给和物资管理以及薪酬的分配直到产品的最终销售,企业应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此外,在供求关系的限制下,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总量是有限的,企业应在市场政策的背景下,慎重度量市场的总需求量,及时调整企业生产产品的总量和质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获取较大的利益。,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和战略规划,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宽松的经济政策不是永远实行的,企业应正确的把握市场的经济规律,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或者更新换代,使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的需求,例如可以使产品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例如环保、节能等。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国家和政府通过使用缩减政府财政支出或者增加税收的方式来抑制通货膨胀或者经济增长过快的情况。在其他的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达到抑制市场总需求的目的。总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会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从而达到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目的。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对于企业的作用与扩充性财政政策相反。对此,企业要进行有步骤的调整,保障能够在紧缩性财政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首先,应有计划地减少市场上已经充斥着的类似品质的产品的产量,此外,还应做好新概念产品的引导和产品的升级,,应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适时将产品投入市场。

2.2货币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降低率和增加货币供给的方法达到增加总需求和私人投资的目的。通常在有效需求不足、GDP出现负缺口和失业增加的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来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资本成本的降低,所以,如果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那么,应提高资本的比例而降低劳动力的比例。此外,企业还可以适当的吸收资本进行储蓄。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政府会减少货币的供给,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会抑制总产出。这时,企业应迅速调整产品的生产,有计划地降低资本的比重,此外适当地吸收劳动力并进行产品更新。

3总结

政府的经济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对于政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企业的经营管理面对这种考验,应积极的应对,将市场的情况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灵活调整经营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作者:张振民单位: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脂分公司

经济政策论文:宏观经济政策下房地产经济论文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研究的现状

根据著名财经专家所述,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是一种“畸形行业”,权利和市场需求是行业市场的核心部分。这主要是因为,专权者可以利用手中对于某个地方房地产经纪控制的权利,向消费者收取高价费用。之所以说它是一个畸形行业,是因为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可实行性不强,再加上开发商人贪婪的心理,土地政策失误和投机投资者的消费活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经济周期波动较大,并且一直没有得到抑制。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哪个行业,它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应当是具有一致性,内在和外在力量是一个整体的两个表现方面,两者相互调谐促使行业发展。

二、房地产周期类型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专家眼中,房地产行业的周期大致可以分为短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三种。短周期主要指的是行业中经济浮动时间长度不超过40个月的周期,中长周期指的是经济浮动时间长度在8年到10年之间的周期,而长周期指的是行业中经济浮动时间在50年左右的周期。纵观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中、短浮动周期,其中短周期最为常见,这也是我国房地产行业不同于国外的原因之一。

三、房地产行业经济周期理论

笔者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冲击和内部传导机制的相互作用结果。著名经济学家费里希曾经说过,经济周期的波动好比是钟摆的波动状况,内部结构是主导部分,它既决定了摆动的周期也决定了摆动的长度。而外部冲击力量则是一个辅助力量,主要能导致行业经济周期呈波浪式运动,无论系统是不是稳定性结构,只要存在外部力量的冲击,就会呈现不规则变化趋势。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03年之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开始迅速崛起发展,各地的房价涨幅比较大,相应的经济周期性变化幅度也在加大。其中波动幅度较大的还要属2006年~2011年间,这个时期的房价周期浮动状态让人瞠目结舌。比如:2006年12月,全国房价同比指数为108.13。到了2008年6月,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国房价同比指数下降到93.32,到了2009年1月时,全国房价的同比指数又回升到110.5的高位状态,之后又呈现下滑趋势。之所以在2006年突然增长,是因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三年是一个突破点。房地产行业由2003年开始崛起,房地产开发商的增多和投资者的加入,我国房价在这个时期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到2006年就出现爆发情况,这就是外部冲击力量。房价之所以会在2008年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大环境的冲击下,导致了全国房价大幅度下滑。这同样也属于外部冲击力量。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角度,房价浮动过高对国家和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应该尽力避免这种问题。除了房价在大幅度波动之外,投资者的加入更是加剧了这个行业的宏观经济危机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具有“空手套白狼”的特点。一些没有足够资金,但是有投资想法的开发商,可以从银行借贷出大部份投资资金进行住房开发,赚取的利润远远超过当初从银行借来的款项。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开发商以20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收购了一个楼盘,在两年后以60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卖出,这样他就可以净赚4000元每平方米。在还完银行的贷款之后,还会剩余很多资金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开发,让一个没有足够资金进行投资的商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拥有开发投资的能力。这可以很直观的表现为房地产商的销售利润,并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房地产开发。据调查,在2006年~2011年间,我国银行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投入就占到房地产整体投资的11.%左右。再加上流动性资金的加入和越来越多的相关政策出台。到了2009年上半年时,我国银行在房地产信贷方面的余额达到了2490.3亿元,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出现了接近50%的涨幅。

四、结束语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之一,也是宏观经济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都有重大的影响。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周期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体制。在研究房地产的经济周期波动中,设定的研究时间不能过长,基本上以3-5年为好,并且需要结合内部结构特征和外部冲击力量。

作者:张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