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医药毕业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医药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医药毕业论文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白血病论文

【关键词】中医药有效成分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欠佳。经过多年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延长或阻止白血病复发、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和预防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优势[1]。本文就近年来在中医药抗白血病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临床常用抗白血病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

临床用于白血病治疗的中药复方及单味药多具有清热解毒、扶正补虚和活血化瘀的功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药中提取、研制了多种抗白血病药物和制剂。应用于临床的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中药包括砒霜和雄黄等;中药有效成分包括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亚砷酸、硫化砷(arsenicsulfide,As4S4)、长春新碱及长春碱类药、喜树碱类、三尖杉碱类、鬼臼素类、紫杉醇类、苦参碱、斑蝥素、槲皮素、蟾蜍灵、淫羊藿苷、甲异定靛和靛玉红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砷剂、高三尖杉酯碱和紫杉醇等[2]。

2中医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白血病之基本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热毒侵袭,伤及营阴;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故清热解毒、扶正补虚和活血化瘀为治疗本病常用的治疗大法。由于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故在治疗时应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

2.1扶正补虚对于白血病所致气血两虚的患者宜用扶正补虚法进行治疗。扶正中药不仅能够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而且能够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和巩固疗效,在白血病化疗中应用较为广泛。李仝等[3]认为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以益气养血和扶正祛邪为主,方用八珍汤化裁。唐由君[4]以益气养阴解毒方,或健脾补肾方配用六神丸,可避免或迟延白血病复发。用两方治疗急性白血病315例,1年生存率达80%以上,2年生存率为60%~75%,3年生存率27.3%~66.0%。复方青黛片为含砷中药,主要成分为青黛、雄黄、太子参和丹参等,其功效为祛邪扶正[5]。毕玲玲等[6]用复方青黛片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缓解率为94%。

2.2清热解毒对于白血病所致毒热炽盛的患者宜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清热解毒法大多用于白血病尚未进行系统化疗或化疗的诱导缓解阶段。研究表明,许多清热解毒药都具有抗癌细胞作用,可与化疗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同时尚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防治化疗中常易出现的感染倾向[7]。唐由君[4]以清热解毒散结方配用紫金锭,治疗急性白血病11例,7例获缓解。王泽民等[8]针对急性白血病阴虚内热的主要病机,以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治疗大法,选用大剂量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鲜中药(鲜生地、鲜白茅根和鲜麦冬等)为主组方,随证加减,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白血病76例,缓解37例(48.7%),部分缓解14例(18.4%),未缓解25例(32.9%),总缓解率达67.1%。对于血热毒盛证,范先基[9]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治法,以犀角地黄汤和六神丸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龙葵、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是白血病血热毒盛证的常用药物。

2.3活血化瘀对于白血病所致瘀血痰结的患者宜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调节免疫机能,有些活血化瘀药还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杀作用,同时也能使化疗药物容易到达病灶所在,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邓有安等[10]应用活血化瘀基本方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20例,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未缓解2例,总有效率90%,疗效明显好于单化疗对照组(21例总有效率57.14%)。唐由君[4]用犀黄丸,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病情长期稳定。犀黄丸由麝香、牛黄、乳香和没药组成,具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和活血化瘀之效。

3中医药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是受到极其精细调控的基本生命现象。与此相反,肿瘤细胞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细胞增殖失控;二是细胞分化障碍;三是细胞凋亡受阻。故中医药抗白血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抗增殖、诱导分化和凋亡。

3.1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白血病时,均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周期等发挥抑制增殖的作用[2]。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11],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紫杉醇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后可见细胞染色质浓聚和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12],提示其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孙震晓等[13]发现中药地椒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大蒜素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人早幼白血病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HL60细胞的增长被明显抑制[14]。姜黄素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如Ksam和转录因子E2F等合成,或降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表达减少增殖[15,16],或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降低NFκB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三七皂苷R1为中药三七总皂苷的主要成分之一,可显著抑制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株增殖,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17]。Zhang等[18]发现,As2O3在不同浓度时有不同的效果,低浓度(0.1~1μmol/L)时对细胞有增殖作用,可使κ端粒酶活性增加,而高浓度时则相反。

3.2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革命”的全反式维甲酸的研究及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更推动了国内外诱导分化研究的进展。花宝金[19]报道,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中药有效单体主要包括苷类、多糖类、胆酸盐类、有机酸类、甾醇类、含维甲类和其他成分。袁丁等[20]发现,竹节参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分化和周期阻滞有关。人参皂苷可诱导K562生成血红蛋白,使U937向成熟单核巨噬细胞系分化[21]。杜振兰等[7]报道,猪胆汁酸钠既可诱导HL60向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又可向中性粒细胞分化。As2O3在低剂量时能诱导细胞分化,而高剂量时促进细胞凋亡[22]。苦参碱可促使K562细胞向红细胞系分化,可能与改变磷脂酶A2特别是胞质型磷脂酶A2的活性及cmyc表达下降有关,而这些又可能与苦参碱改变基因的甲基化有关[23]。靛玉红通过抑制CDK2和上调PU1表达,使HL60细胞向中性粒细胞方向分化[24]。

3.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包括直接杀伤、细胞周期阻滞、影响凋亡基因表达、诱导分化、提高细胞因子及体内激素水平等。从三尖杉植物中提取出的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能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是一种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已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疗效较好[25]。张晨等[26]报道雄黄体外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亚二倍体的凋亡细胞和凋亡相关蛋白Apo2.7表达的升高。丹参酮能通过下调细胞cmyc、bcl2以及端粒酶活性,上调cfos和p53,诱导细胞凋亡[27]。三尖杉酯碱、人参皂苷、苦参和熊胆等均可通过分化白血病细胞而诱导其凋亡。激素可引起某些肿瘤发生细胞凋亡,如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发生[28]。实验证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可引起靶细胞凋亡。人参、党参、黄芪、枸杞子、参三七、冬虫夏草和刺五加等补益类中药的煎剂及有效成分均有良好的促进IL2的产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发挥抗肿瘤(白血病)的作用[29]。

4中药治疗白血病的其他研究

4.1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白血病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攻击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是白血病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逆转白血病MDR已取得不少的成绩,从单味药到中药复方以及联合用药均收到了明显疗效。高娜等[30]报道,中药及其单体如汉防己、砒霜、冬凌草、鸦胆子、全蝎、薏苡仁、川芎嗪、人参皂苷Rg3和补骨脂素,中药复方如复方三根制剂(由虎杖根、藤梨根、水杨梅根、党参、白术、茯苓、山楂肉、甘草等组成)、复方拮新康(主要成分为甲基莲心碱,属于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复方天佛参口服液(由天门冬、西洋参、佛手、倒卵叶五加、猕猴桃根、蟾酥等配伍制成)等均能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梁虹等[31]发现,As2O3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P糖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水平有关。浙贝母为临床常用的化痰散结类中药。李冬云等[32]报道,浙贝母生物碱具有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生物活性。研究证实,浙贝母生物碱对高表达的耐药蛋白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并能增加急性白血病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

4.2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红参和麦冬提取物组成的注射液)可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毒副反应、减轻白血病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减毒增效药物[33,34]。马武开等[35]报道,中药解毒化瘀方能够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4.3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白血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包括CD3及CD4下降、CD8升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低下等。许多扶正中药如人参、黄芪、枸杞子、茯苓、灵芝、女贞子和甘草等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增加抗白血病能力的作用[36]。

4.4介导生物学治疗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BRM)治疗白血病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方法。这种治疗模式的特点是能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靶点,有选择性地去除白血病细胞,克服耐药,清除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对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如作用于CD33靶点的Mylotrag、HuM199,作用于CD45的抗CD45以及其他相关生物制品IL2、IL11和VEGF等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一些相关的研究证实了补益中药具有介导白血病生物学治疗的作用[29,37]。中药复方如养阴方、补血方、补益方等以及某些植物多糖,可诱发机体产生BRM,发挥抗白血病效果[38,39]。

5结语

中药已经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中,从中药复方到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均收到了明显疗效。但是临床多采用复方治疗,其机制在分子水平还没有彻底阐明,这就要求我们从单味中药及单一成分着手,筛选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所以如何将生化领域、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抗白血病药物的筛选,研制出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控的中药制剂来解除患者的病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尽管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单用中药疗效欠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极大提高存活率,降低复发率。中药可以减轻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白血病的必由之路,将两者有机结合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探究论文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

顽固性高血压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高血压,临床并非少见。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对顽固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当使用包括1种利尿剂在内的、足够而合理的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且所用的3种药物已达到较大剂量,但血压仍未控制到140/90mmHg以下目标血压者应为顽固性高血压。此外,对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足够剂量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其收缩压仍未降到160mmHg以下者,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1]。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病症状及防止靶器官损害方面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1病因病机

中医没有“高血压”病名,其论述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病证中。《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千金方》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亢头脑也”。“其痛必至巅顶,以肝之脉与督脉会于巅,故肝厥头痛必多眩晕”。认为头痛、眩晕是肝火厥逆所致。《丹溪心法》说:“无痰不眩,无火不晕”。认为痰与火是引起本病的另一种病因。一般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其病理基础是肝肾本亏,阳亢失度。病性有虚实之别,虚证多为阴精亏损,气血虚乏或阴阳两虚;实证多为风、火、痰、瘀内生。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风火痰瘀标实症状往往是在肝肾阴亏的基础上产生的,刘力等[2]认为顽固性高血压主要病因为:①风火上旋;②风痰阻络;③痰湿内盛。郑琼莉[3]观察103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发现,顽固性高血压以痰湿壅盛和阴虚阳亢为多见,分别为45.63%和34.95%。

2辨证分型

临床上高血压的分型多采用《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阴阳两虚4个证型。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辨证分型。

2.1瘀毒损络,络伤痰阻平时若调养失度,遇事急躁,身心过用,即从火化;火郁成毒,毒热久积,蒙蔽清阳,故头痛、头晕,甚则中风卒厥;闭阻肢体经脉,则肢麻震颤,极易发生高血压。另外,痰湿体质之人亦易罹患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多素体肥胖,营养过剩,痰湿久蕴化热,积热成毒,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相关性。此类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减轻体重,血压往往不容易控制而成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彭立等[5]认为,顽固性高血压病初期多因将息失宜,心肝火旺,热极生风,冲逆巅顶,上蒙清窍,而发眩晕、头痛;随着病情发展,风、火、痰、瘀、虚诸证蜂起,虚实夹杂,火热痰瘀胶结难解,久则生毒,浸淫血脉,损及脏腑及脉络,造成多种并发症,体现了毒邪的致病特点,治疗上初期方选黄连解毒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可加玄参、苦参、黄芩、夏枯草等。中后期方选四妙勇安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兼瘀者加桃仁、红花、降香、川芎,兼气滞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兼痰者加瓜蒌、半夏、茯苓,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阳虚加淫羊藿、菟丝子,气阴两虚加黄精、麦冬、五味子等。邵章祥[6]认为,瘀毒伤络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机理。瘀毒虚是高血压病的病变特点,瘀毒损伤心络是高血压病的病变关键。指出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①初期:阴阳偏亢,肝脾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阻滞血络,郁遏而为瘀毒,虽有明显的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但血络瘀毒轻浅,治疗上多加入通利血络的药物。②中期:气血亏虚,痰瘀阻络,蕴结瘀毒,损伤心络,累及脑络、肾络,治疗宜益气养血,行瘀通络。③末期:痰瘀胶结,阻闭脉络,瘀毒深伏,脏器虚衰,而导致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等。

2.2脾虚痰阻,清阳不升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的患者体型偏胖,多为痰盛体质。若治疗失误过用、重用寒凉之品,戕害脾胃,导致脾虚湿盛。邓铁涛[7]以脾虚痰阻辨证,以益气健脾、祛瘀活血为法,获得良效。胡睿[8]认为,顽固性高血压症见形体肥胖,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倦怠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此类患者多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活血化瘀,方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

2.3气滞血瘀,经脉不通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多兼有明显的血瘀证,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效果显著[9]。实验证明,血瘀证的形成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机制失常的病机相似,这些因素在病理学上都是高血压病形成的危险因素。马红梅[10]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0例,总有效率86.7%。张清奇[11]从血瘀入手,对顽固性高血压采取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等治则,使用补气活血等药物,治疗27例,总有效率85.2%。鲁永菊[12]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

2.4肾阴不足,肝阳上亢马彦平[13]认为,多由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亏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头痛、眩晕。药物可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桑寄生、牡蛎、生龙骨等,其中天麻、钩藤、石决明能平肝潜阳,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龙骨、牡蛎重镇潜阳。顾小鸣[14]采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总有效率91.2%。另外,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滋肾水所以柔养肝体,肝之阴阳能否达到相对平衡,取决于肾水之充足与否,故有“欲阳之降,必先滋其阴”之说。张伯礼指出:“镇摄潜阳属急则治标之法,而亢阳之降,当滋阴养血培其本[15]。

3针刺治疗

李吉梅[16]采用降压药物配合针刺辨证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5例,以双侧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为主穴,辨证配穴,施平补平泻手法。1天1次,10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2.0%。沈志坤等[17]采用针剌足三里同时口服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20mg,1天2次,治疗顽固性高血压25例,疗效优于单用硝苯地平。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论文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方法独特。具体治法归纳有辨证施治、单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及按摩疗法等。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肝肾阴虚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近年有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上升的趋势[12],现将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如下。

1辨证论治

1.1肝肾阴虚型杨小清[3]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阴阳虚损、气血不足为本,肝瘀或气滞或火旺为标。临床表现则以偏肾阴虚者较为多见。治疗当以滋补肝肾、调理阴阳气血为主,随证加减。自拟百地益肾汤内服。药物组成:百合、太子参、煅牡蛎(先煎)各30g,熟地黄、麦冬、生黄芪各20g,山茱萸、白芍各15g,乌梅、郁金各10g。治疗80例,总有效率93.75%。黄英[4]认为围绝经期妇女以肝气郁结,肝肾两虚为主,以肾虚为本,治疗宜抑肝补肾,用抑肝补肾法,以丹栀逍遥散和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银柴胡、熟地黄、山茱萸各10g,枳壳、白芍、当归、茯苓、淫羊藿各15g,白术、牡丹皮、五味子各12g,甘草6g。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48例,疗效满意。

1.2肾阳虚型绝经之年,肾气渐衰,若素体阳虚,或过用寒凉及过度贪凉,可致肾阳虚惫。若命门火衰而不能温煦脾阳,出现脾肾阳虚;若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湿聚成痰,易酿成痰湿;或阳气虚弱,无力行血,而为瘀,出现肾虚血瘀。治以温肾扶阳;或兼补肾健脾。右归丸[5]加减。方药组成:肉桂、附子、山药、熟地黄、茯苓、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杜仲。若月经量多或崩中漏下者,加赤石脂、补骨脂,以增温肾固冲止崩之效;若腰背冷痛明显者,加川椒、鹿角片,以增补肾扶阳,温补督脉之效;若胸闷痰多,加瓜蒌、丹参、半夏以化痰祛瘀;肌肤面目浮肿,酌加茯苓、泽泻、冬瓜皮。

1.3肾阴阳两虚型绝经之际,精血亏虚,肾阳失温,真阴真阳亏虚,不能激发、推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致诸症丛生,呈肾阴阳俱虚之证。皮精英[6]运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8例,基本方:仙茅15g,淫羊藿15g,当归12g,巴戟天15g,黄柏10g,知母9g。加减:阴虚肝郁型加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郁金;脾肾阳虚型加附子、肉桂等,减黄柏、知母用量;心脾两虚型加麦冬、龙眼肉、茯神、远志、五味子等;肝郁脾虚型加柴胡、郁金、白芍、白术等;肾阴阳两虚型加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生龟板、杜仲等,均取得满意疗效。马珊[7]对肾阴阳两虚型,治宜温阳益肾,药物:枸杞子、山药、茯苓、泽泻、淫羊藿各10g,菟丝子、山茱萸、百合各12g,牡丹皮、补骨脂各6g。

1.4心肾不交型妇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之前,肾气渐衰,阴精亏少,阴阳失衡,肾阴虚水不涵木。肝火偏旺,水不制火,心火上炎,心肾不交。常见烘热汗出,心慌心悸,躁扰不宁,口苦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数。黄淑琼等[8]以自拟滋肾宁心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药:百合30g,熟地黄20g,生地黄20g,山茱萸12g,黄精15g,丹参15g,龙骨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浮小麦30g,大枣15g(去核),炙甘草5g。达滋肾养阴、宁心安神之效,疗效满意。刘金淑[9]对心肾不交型,治以滋补肾阴,养心安神,方药: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玄参各15g,女贞子、山茱萸、麦冬、百合、茯神各10g,莲子心、远志各6g,紫贝齿30g(先煎),交泰丸10g(吞)。

2单方治疗

胡蔚洁[10]采用平更汤治疗54例,药用:生地黄、白芍、女贞子、旱莲草、钩藤、酸枣仁、茯苓、紫草、浮小麦、百合、柴胡、郁金,总有效率为92.6%。李艺[11]用柴胡甘麦汤治疗23例,药用:柴胡、党参、白芍各15g,炒黄芩、半夏、炙甘草各10g,龙骨、牡蛎、浮小麦各30g,大枣5枚。治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7%。闫冬梅[12]用滋清安神饮治疗275例,总有效率97.2%。王纪云[13]以五子衍宗丸为主治疗42例,偏肾阴虚加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偏肾阳虚加肉桂、附片,偏心脾两虚加黄芪、当归、党参;偏肝郁加香附、栀子,治愈15例,好转26例,无效1例。

3中成药治疗

金真等[14]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66例以月经周期改变和植物神经机能失调及精神情志改变为主症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总有效率为94%。梁文珍等[15]观察紫参颗粒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将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用紫参颗粒治疗)和对照组(用尼尔雌醇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临床总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紫参颗粒对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对头晕目眩、尿频、少寐、虚烦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尼尔雌醇。郝玉芳[16]应用妇复春胶囊口服治疗118例,结果显效9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4针刺疗法

詹光宗[17]采用体针辨证取穴,治疗83例,治愈6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张永刚等[18]对65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刺疗法,取穴:三阴交、关元、肝俞、肾俞、神门、血海、四神聪、太冲。结果:痊愈3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2%。张淼等[19]通过复制大鼠去卵巢模型,测定背俞穴电针对模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促黄体酮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结果:背俞穴电针疗法能够明显降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LH、FSH、ACTH含量,并升高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认为背俞穴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具有调整作用。

5按摩疗法

肖菊层[20]认为运用按摩手法中的推、揉、压、拨、擦等手法,能达平衡阴阳,滋阴补肾,健脾和胃,调理气血之功效,通过对38例行按摩疗法观察,总有效率达97.4%。本疗法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于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延缓妇女衰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小结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围绝经期妇女症状越来越明显,对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治疗刻不容缓,现代医学主要以性激素替代疗法为主,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及危险性,更具有局限性。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已经取得满意疗效,并且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物理疗法亦取得显著疗效,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一条效率高、经济、安全、实用的治疗途径。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研究论文

【摘要】疣状胃炎是一种在内镜下有特征性改变的胃黏膜病变,属于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按其临床表现可归入胃脘痛、胃胀等范畴,且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药对疣状胃炎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关键词】疣状胃炎/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脾胃虚弱

疣状胃炎(Verrucosagastritis,VG)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慢性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erosivegastritis)、痘疹样(或天花疹样)胃炎(Variohformgastritis),或章鱼吸盘样胃炎(Octopussuckergastritis)等。国内文献一般称之为疣状胃炎。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疣状胃炎被列为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疾病之一。中医无疣状胃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一般可归于胃脘痛、胃胀等范畴。近年来,国内中医学者采用中医与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报告如下。

1中医药治疗

管日军[1]认为疣状胃炎多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本,寒热湿阻、络脉不畅、聚积成疣为标。治疗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总有效率84%。杜晓泉等[2]认为气滞痰瘀为疣状胃炎的基本证型,理气化痰法为其基本方法,治疗用川贝母、僵蚕各8g,郁金、陈皮各12g,半夏、川芎、柴胡、九香虫各10g,丹参、山慈姑、当归各15g,总有效率90%。金永日等[3]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邪实为主,中虚为本,热郁、痰阻、血瘀为标。治疗用扶正抗疣灵,总有效率89.23%。苏洪源[4]自拟消疣和胃汤,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药用:九香虫8g,甘松15g,佛手片12g,厚朴12g,八月札15g,白芍20g,延胡索15g,吴茱萸5g,半夏10g,鲜藤梨根60g,蒲公英20g,鸡内金15g,煅瓦楞子15g,生甘草6g,并随症加减,总有效率94.12%。周恒军等[5]认为本病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予自拟方益胃汤,共治疗48例,治愈2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7%。吴天安[6]认为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多系饮食生冷,寒湿犯胃,气滞血瘀,寒、湿、瘀等相结所致,方用九香散治疗15例,总有效率93.4%。

2中西医结合治疗

曹丽珍等[7]设对照组:服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0.25g,甲硝唑0.2g,4次/d,硫糖铝0.5g,3次/d。连服7d后,停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继续服用奥美拉唑和硫糖铝1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消疣汤,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30d为1个疗程。治疗组56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P<0.05)。司雁菱等[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40例,并设对照组38例。对照组32例Hp检测阳性者,采用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口服丽珠得乐胶囊、洛赛克、灭滴灵、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6例Hp检测阴性者仅服用丽珠得乐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的平疣汤:党参10g,黄芩10g,黄连5g,茯苓10g,炙甘草5g,白术15g,乳香5g,没药5g。每日1剂,30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2.1%,治疗组为97.5%;Hp转阴率对照组为87.5%,治疗组为92.3%;胃镜治愈率,对照组为13.2%,治疗组为45.0%,两组比较(P<0.01)。王文凡[9]设治疗组给予益胃活血方,药用:党参15g,黄芪30g,炒白术15g,茯苓15g,大枣15g,白芍15g,两面针15g,九节茶30g,莪术10g,丹参3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西药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0.35g,2次/d,早晚分服。对照组单服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用法同上,若胃胀明显者,加服吗丁啉10mg,3次/d。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任先杰等[10]设对照组,口服洛赛克20mg,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留甲消疣汤,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不用其它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4.34%,两组比较(P<0.01)。吴淑华等[11]设治疗组9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用自拟乌贝消疣散:乌梅20g,浙贝母10g,丹参10g,党参10g,黄芪15g,黄连5g,白芍10g,牡蛎20g,莪术6g,石见穿15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5g。每日1剂,加水共煎2次,合500mL,分早晚2次饭前服,连用4周。西药以胶体次枸橼酸铋120mg,4次/d,餐间及睡前服用,连用4周。总有效率91.40%高于对照组的84.52%,两组比较(P<0.05)。

3其他疗法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微波、电凝等内镜下相继运用到治疗疣状胃炎[12]。余建奎等[13]胃镜下运用射频治疗仪配合健胃愈疡片,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78例,有效率达到。李宝柱[14]经胃镜下高频电凝术配合消疣养胃健脾益气之方剂加予西药波利特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腹痛患者40例,总有效率87.50%。黄河等[15]将病人常规进行镜检查前准备,采用电子胃镜和内镜热极治疗仪,在胃镜直视下,经活检钳道插入热极治疗仪导管,将导管伸出胃镜头端,选择治疗温度为240℃,使用“顶、滑、扫”等方法和借助胃镜同步进退和转动热极,使病变处平坦、黏膜发白、焦痂形成为止。术后禁食2h后进软食,并给予健脾和胃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用4周,总有效率达到98%。

4体会及思考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对疣状胃炎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疣状胃炎中医无此病名,据临床症状多归属于胃脘痛、胃胀、嘈杂等病证论述中。然而各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冯其海[12]曾对中文科技期刊和CBMD等1985~2006年间的疣状胃炎中医文献整理,认为肝脾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气滞血瘀型3种为常见的证型。在诊断方面,基本上是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为主,借助内窥镜检查根据胃黏膜的形态改变而确诊;在治疗方面中医药显示出良好的优势,无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目前疣状胃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的疗效判定标准。由于采用的疗效标准各自不相同,无法进行横向对比,因而尚不能根据治愈率或有效率的高低来判定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内镜下治疗新技术,虽为治疗疣状胃炎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缺乏随访,疗效还不能肯定。

今后对疣状胃炎的治疗和研究,首先应规范其病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次应当制定规范统一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要有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对照样本,使临床观察总结进一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再次要重视重复性高、疗效肯定的方药,运用现代医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药理研究,阐明中医药的治疗机理,以期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从内治与外治方面对其进行总结、阐述。结果详察病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不论采用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内治法;外治法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无盆腔器质性病变者[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20%~90%[23],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生率为33.1%[4],其中原发性者占36.06%[5],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是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西药对本病主要给予镇痛、抑制排卵或抑制宫缩甚或手术治疗,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概述如下。

1内治法

1.1辨证论治

1.1.1古方化裁王萍等[6]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为瘀结胞宫,经血流通阻碍,以致“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为主。经前5d开始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持续7d,5个月为1个疗程。药用: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5g,延胡索10g,白芍10g,蒲黄10g,熟地黄12g,五灵脂10g;偏气滞血瘀加桃仁6g,红花6g,乌药6g,木香3g,泽兰10g;偏寒湿凝滞者加炮姜6g,肉桂6g,小茴香6g,没药6g,茯苓12g;偏阳虚内寒者加吴茱萸6g,党参6g,桂枝6g,附子6g,艾叶3g;偏气虚血弱加黄芪15g,党参15g,白芍10g,炙甘草10g,茯苓10g;肝肾虚损加杜仲10g,续断6g,巴戟天10g。结果:总有效率为98%。齐津丽[7]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予以温经汤加减(桂枝6g,吴茱萸6g,川芎6g,炮姜6g,甘草6g,当归10g,白芍10g,半夏10g,党参10g,香附10g,乌药10g),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小茴香10g;四肢不温、腹痛者去桂枝,加肉桂6g,艾叶10g;呕吐、腹泻严重者加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气滞血瘀型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生地黄15g,牛膝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芍10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香附10g,延胡索10g,甘草10g,益母草30g);小腹坠胀或痛连肛门者加川楝子15g,乌药10g;乳房胀痛加郁金15g,荔枝核15g,丹参15g。总有效率为91.67%。

1.1.2自拟方加减王冬梅等[8]依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止痛务求从宫治心”,认为原发性痛经除肾虚肝郁、气滞血瘀、寒凝等原因外,心理因素亦不容忽视。运用自拟宁心缓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腹泻者加砂仁、白术;腰痛明显者加杜仲、菟丝子。每于经前1周口服,连服3个疗程,效果显著。张树琴等[9]将此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分别用自拟痛经方艾附暖宫汤;八珍益母汤加减治疗本病96例,总有效率为95.83%。秦婵娟[10]用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经前胸胁乳房胀痛加柴胡10g,青皮、陈皮各10g,川楝子10g;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加乌药10g,吴茱萸10g,干姜10g;腰痛加桑寄生20g,续断20g,淫羊藿30g;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g,陈皮10g;腹痛剧烈,服上药5剂仍不缓解,加血竭3g。经前7d,连服7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95%。

1.1.3按周期辨证论治夏桂成[11]教授认为,对于本病的治疗,控制疼痛仅是治标之法,加强排卵之后的功能,杜绝瘀浊的产生,预防痛经的发作,才是治本之道,因此强调治疗重在经间排卵期,此期使用补肾调气血的方法,常用验方补肾促排卵汤(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等)。经前阳长时的治疗尤为重要,要养血补肾,扶助阳长,常用右归丸加减服至经潮时停服。经期立专方痛经汤(钩藤、牡丹皮、丹参、赤芍、五灵脂、肉桂、广木香、延胡索、续断、杜仲、益母草、茯苓),临床获效显著。

1.2专方验方刘书婷[12]用妇乐汤口服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于经前3d开始,每日1剂,分2次服用,6d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90%。李来平等[13]用补肾法治疗痛经191例,主方益肾调经汤,肾虚肝郁者加牡丹皮、栀子、柴胡;肾虚血瘀型加山楂,总有效率81.2%。潘彩萍[14]认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是痛经的主要病机,予自拟调经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126例,总有效率88.16%。

1.3成方治疗叶玲玲[15]用女金胶囊(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肉桂等23味中药)治疗痛经30例,总有效率96.67%。赵薇[16]用归芍合剂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总有效率97.06%。陈磊等[17]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每次1支,2次/d,连续服至月经来潮第1或第2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2%。

2外治法

赵宁社[18]以痛经散敷脐,月经前3d敷用,治疗痛经150例,总有效率。孙立虹等[19]取神阙隔盐灸,取关元隔姜灸,治疗辨证属寒凝气滞或肾阳虚者36例,痊愈9例,总有效率97.23%。郑玉敏等[20]以针刺配合艾灸,取关元、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合谷等穴,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经至时停止,36例共治疗3个周期,总有效率94.44%。信妙鸾[21]以耳穴贴压治疗痛经1000例,气滞血瘀型取交感、子宫、皮下、卵巢,配肝,气血亏虚者取子宫、肝、肾、内分泌,配交感、神门,以王不留行粒贴压,总有效率99.66%。张琴明等[22]于冲、任、督三脉及膀胱经施推拿手法,使滞于胞宫的瘀血消散,气血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钟文元[23]用足部反射疗法,采用全足施术,重点加强子宫、卵巢、生殖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胸、上下身淋巴结、腹股沟、脾及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射区,治疗痛经83例,痊愈15例,总有效率。

3结语

对于本病,中医治法众多,临床疗效较好。本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有虚有实,虚有肝、脾、肾虚之别,亦有气虚血弱之分,实有寒凝、血瘀、气滞、湿阻之异,且常因实致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相互为患。临症之时,应详察病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缓解甚或解除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毕业论文: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论文

【摘要】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染蛊惑疫病等。多数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迁延日久难愈,而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瘀热痰湿蒙闭心窍而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经验方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肝性脑病/中医药疗法;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综述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病征。其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性格、行为、智力方面的微细改变,重者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故曾称为肝昏迷。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瘟黄”“臌胀”“昏愦”“神昏”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本病的中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染蛊惑疫病等。多数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迁延日久难愈,而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瘀热痰湿蒙闭心窍而致。刘燕玲等[1]认为本病病机为热火痰浊蒙闭清窍或气血阴阳衰竭,神无所依。吕文哲等[2]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肝病后期,痰瘀热毒等阻塞清窍,导致阴阳逆乱,神明蒙蔽所致。卓蕴慧等[3]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湿热腑浊和痰瘀互结,扰乱神明。张永霞[4]认为其病机为邪毒内蕴脏腑,郁久化热,肝风内动,扰乱神明。

1.2西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产生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代谢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而致脑病[5],但氨中毒学说依然处于中心地位[6],该学说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假神经递质和r氨基丁酸(GABA)神经引力增高也受重视。易安等[7]用安易醒(FZ)竞争性地抑制阻断中枢作用,使原性神经张力下降,达到清醒神志的目的。但更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还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氨基酸代谢异常、假性神经递质形成、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受体学说、锰沉积学说、神经毒性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等[8]。

2中医治疗

2.1辨证分型李欣越等[9]分3型论治,湿浊蒙窍型,灌服局方至宝丹;痰热内闭型用清开灵注射液;气阴两竭型用生脉注射液。史文丽[10]把本病分为2型,阴液耗损、风阳上逆型,用犀角地黄汤;热毒炽盛、痰火上扰型,用温胆汤加味。王方州[11]将本病分为热毒内陷心包型,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痰湿蒙闭清窍型,用涤痰汤加大黄和苏合香丸;气阴两竭型,用生脉散合犀角地黄汤。张安娜等[12]分本病为5型:痰气郁结、湿浊蒙窍型,方选茵陈四苓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热毒炽盛、毒火攻心型,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营血郁热,心神昏乱型,选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3方化裁;阴虚阳亢、虚火兼瘀型,选羚羊角汤合膈下逐瘀汤化裁;阴竭阳脱型,方选参附龙牡汤化裁。毛德文等[1314]分4型论治:热毒炽盛,热入心包型,方选解毒化瘀Ⅱ方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痰湿内盛,痰迷心窍型方选菖蒲郁金汤加减合苏合香丸;肝肾阴虚,肝阳上扰型,治宜滋补肝肾,清热熄风;阴阳两竭,神明无主型,以益气养阴,回阳固脱为治法。

2.2专方专用方典美等[15]应用参菊饮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总有效率87%。毛德文等[16]证明解毒化瘀颗粒在降低肠源性内毒素水平,改善肝性脑病方面优于安宫牛黄丸组(P<0.01)。卓蕴慧[3]证明用清开颗粒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在促进清醒、降低血氨,改善患者的NCT、DS水平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黄学军等[17]采用化浊解毒醒脑液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血氨、抗肝性脑病的作用,总有效率95.8%。邹碧泉[18]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40例肝性脑病,总有效率92.5%,认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明显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

2.3经验方应用刘茵等[19]采用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g,乌梅30g)保留灌肠作为治疗组,乳果糖保留灌肠作为对照组,结果在总有效率、催醒作用、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葛球芳等[20]采用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民生脑病,患者血氨水平下降,清醒时间提前。谭柳纯[21]采用西药治疗加中药肠道滴注自制中药煎剂(大黄30g,乌梅30g)作为观察组,单纯西药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7.0%,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27.5%,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筱萍等[22]采用自拟中药煎剂(生大黄30g,芒硝10g,厚朴10g,乌梅20g)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总有效率68%。郭子媛等[23]观察复方大黄煎剂(生大黄30g,乌梅20g,芒硝10g,厚朴10g)联合乳果糖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并可迅速控制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人死亡率和不良反应。

3问题与展望

对于肝性脑病的治疗中医疗效肯定,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与优越性。但目前中医对肝性脑病的认识与治疗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辨证及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大多停留在经验用药的基础上,观察指标仅限于一般临床症状、脑电图、血清氨内毒素水平等指标,缺乏与现代医药有效结合,且实验研究较少,如能结合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开展中医药防治分子生物学研究,将能为中医药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展现更广阔的前景。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教育模式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院校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关键。中医药继续教育在形式与手段上也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进入到现代远程教育时代,并将成为不断加强中医药行业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的优越性

1.1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对象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与教师及别的学习者进行信息交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及限制。在网上,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手段(如参观、实验)以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选择性强。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简单化的缺陷。

1.2交互性的教学特色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面授方式,学习者可以随时对交互的速度、时间、地点和方式做个性化设定,通过文本、声音、影像的即时沟通可达到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使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在交互内容方面,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同一课程或同一科目的师生或学习者进行交流,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方便地获得帮助,及时地观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1.3自主性学习的转变远程教育使学习者拥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以学生的“学”为主,更多地体现出个性化的学习。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使学习者的教师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与学习内容,自行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有选择地接受教师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辅导及学习思想与方法的指导。因此,在远程教学中,教师把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学习者也将自觉视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与方式。

1.4协作性的学习方式在网上,无论是教师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可以协同攻关,共同提高。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远程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从师生合作来看,网络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结构关系,而且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和地位;从学生间合作关系来看,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使协作性学习成为现实。

2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的方式

2.1开发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中医药远程教育是依托多媒体课件实施的,它是网络教学的关键。课件应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教材。这决不是书本教材的翻版,而是先进技术的创新。中医药的知识内容博大精深,应该用现代电子设备以及多媒体传媒将它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员面前;二是练习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网络教材来讲,也很关键。目前,相当多的网络课件的练习部分比较死板,缺乏活力。应该逐步加强交互性和实现智能化。在教学中应允许有多种形式、多种版本的课件自由竞争,甚至还可以引进国外的课件。

2.2将电子学习应用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电子学习(elearning)是将音频、视频、动画、文本以及交互式材料综合起来,运用网络和IT技术,使每一位学员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一种高效率学习方式。elearning在远程中医续教育中,是一种新型的中医药教学与学习方式,具体可以采用电子邮件、聊天室、BB与讨论区方式进行[13]。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气阴两虚肝虚不足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达47.66%[1],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笔者就中医药对DN研究进行归纳,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

耿嘉等[3]明确地将DN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奇恒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并强调气阴两虚是DM及DN的基本病机,瘀浊阻滞贯穿DN始终,是导致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征[4]认为,DN的发生是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邪毒内生,损伤肾络而成,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陈翠兰等[5]认为DN是在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陈以平等[6]认为虚、瘀、湿、浊是DN之基本病机,四者中虚是导致DN的始动因素,瘀是构成DN的病理基础,而湿、浊是加重DN不可忽视的方面。吕仁和等[7]认为DN是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形瘕,由瘕聚渐成积的过程。瘕的形成与发展是DN的成因和病变发展的关键。朴春丽等[8]认为,毒损肾络是主要病机,邪阻肾络,深滞于浮络、孙络是其病情缠绵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2临床研究

2.1辨证论治杨永铭[9]将DN分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阳虚湿浊瘀阻4型与DN的改变的各期相对应,共观察248例,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期以阴阳两虚为主,终末期以阳衰湿浊瘀阻为主,各期中医辨证均有侧重,治疗结果显示西医分期、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模式是可取的。张耿良[10]把DN分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浊毒内阻5型。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温肾健脾,利水活血;益气养心,泻肺利水;调补阴阳,益气固肾;清热解毒,降浊和胃。盖灵芝[11]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治当益气养阴,予参芪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脾肾两虚,瘀血阻络型,治当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予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阳虚血瘀,水气凌心型,治当温阳利水,化浊祛瘀,逐毒降逆,予大黄附子汤加减。叶任高教授[12]提出4型: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方用生脉散加味;阴阳两虚型,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减;阳虚水泛型,方用真武汤加味。时振声教授[13]将本病分为4型:气阴两虚型,方选参芪地黄汤,偏气虚用五子衍宗丸加减,偏阴虚用大补元煎加减;脾肾气虚型,方用水陆二仙丹合芡实合剂加减,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阴虚型,方选归芍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阴阳两虚型,方选桂附地黄汤、济生肾气丸、大补元煎加减。

2.2专方验方李梅茹等[14]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临床期DN46例,有效率达84.8%。李乐梅[1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猪苓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30例,总有效率90%。佟杰等[16]将两组均静点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30例加调肾保散热罨包,外敷双肾区,并用电离子导入,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崔云竹等[17]用糖肾宁治疗36例,为DN早中期,结果发现本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减少尿蛋白,且能降低血脂、血黏度,对延缓、阻止早中期DN进一步发展至终末期有较好疗效。

2.3单味药彭学军[18]报道,冬虫夏草能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加速肾脏细胞修复,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同时还有降糖功效。朱加明等[19]研究认为,大黄酸可纠正db/dbDM小鼠脂代谢紊乱及抑制果糖胺通路的过度活化,已揭示其逆转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且可明显改善此型小鼠的肾损害,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

3结语

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估标准,且中药治疗方法较多缺乏优势比较。今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医学手段,研制疗效确切起效快的中成药制剂。

中医药毕业论文:痛风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论文

【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痛风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痛风,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1分期治疗

齐连仲[1]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热毒炽盛,湿瘀络阻为主,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慢性缓解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周乃玉[2]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和缓解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虫丸加减;慢性痛风关节炎期为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方用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方用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刘志勤[3]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3期。急性期由湿热交结,闭阻经络关节,气滞血瘀所致,方药:生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黄、青风藤、忍冬藤、土茯苓、土贝母、山慈菇、苦参、延胡索;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热之邪缠绵,闭阻经络关节,血瘀气滞,方药:苍术、薏苡仁、防己、牛膝、黄柏、秦艽、忍冬藤、泽兰、川芎、穿山甲、莪术、土茯苓、土贝母、苦参;恢复期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痹阻,脉络不通,方药:独活、桑寄生、牛膝、当归、生地、穿山甲、制胆星、莪术、川芎、秦艽、防风、苍白术、鸡血藤。范琴书[4]将本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和痛风性肾病4期。急性期系寒湿久蕴不化,郁久化热,湿浊瘀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间歇期以脾虚湿困为主,可用三仁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治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活血散寒之品加减。痛风性肾病期为痛风迁延日久,久病入肾,病属晚期,辨证宜分阴阳,阴虚者宜归芍地黄汤合参苓白术散,气虚者用保元汤加减,气阴两虚者用黄芪地黄汤加减。

2辨证治疗

戴天木[5]将痛风分为偏风湿热型和偏寒湿型。偏风湿热型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偏寒湿型方用乌头汤加味。苏其贵[6]辨证治疗痛风38例。风湿热痛痹型方选清浊通痹汤;湿浊瘀痛痹型方选祛瘀通络汤加减;脾虚瘀浊型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结果显效2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袁全兴[7]辨证治疗痛风30例。其中湿热型18例,方用四妙勇安汤合三妙丸加味;寒湿型9例,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果痊愈22例,显效8例。刘明武[8]将痛风分为4型。湿热蕴结型药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白术、泽泻、牡丹皮、黄柏、生地、防风、威灵仙、延胡索、忍冬藤、木通、萆、土茯苓、车前子;瘀热阻滞型药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牡丹皮、金银花、败酱草、栀子、木通、车前子、土茯苓、鸡血藤、穿山甲、透骨草、乌梢蛇、乳香、没药;痰浊阻滞型药用:人参、白术、陈皮、黄芪、青皮、半夏、白芥子、萆、土茯苓、车前子、木通;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芍、泽泻、枸杞子、金樱子、杜仲、续断、海风藤、威灵仙、秦艽、萆、虎杖、土茯苓、车前子、防己。张春华[9]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瘀结型方用四妙散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痰湿瘀阻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3专方治疗

段富津教授[10]依据本病湿热痰瘀之病理,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黄柏、薏苡仁、粉防己、羌活、姜黄、赤芍、川牛膝、甘草。任达然[11]自拟化浊祛瘀痛风方:土茯苓、虎杖、粉萆、忍冬藤、薏苡仁、威灵仙、黄柏、川牛膝、木瓜络、泽泻、路路通、制乳香、没药。张荒生[12]自拟痛风方:生石膏、知母、黄柏、生地、牡丹皮、赤芍、白茅根、忍冬藤、全蝎、桑寄生、滑石、淡竹叶、车前草、灯心草、黄连、甘草。治疗痛风68例,治愈24例,显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2%。陈春南等[13]自拟痛风煎,由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炒白术、七星剑、水风藤组成,治疗痛风348例,结果治愈139例,显效157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7.13%。马中夫[14]提出:调补脾肾,化痰散结,利湿祛毒,通络止痛之治疗大法,自拟痛风灵汤,药用大黄、车前子、穿心莲、山慈菇、百合、牡丹皮、防己、独活、茯苓、泽泻、白术。

4针灸治疗

周欣[15]针刺治疗痛风38例,取阿是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1-2ml,取穴大都、太白、内庭、陷谷、三阴交、阳陵泉,皆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并加用电针,结果总有效率94.74%,李岩[16]用火针疗法治疗痛风。主穴:肝俞、行间、太冲、内庭、陷谷、阿是穴;随证取穴:湿热蕴结加脾俞、太白;瘀热阻滞加血海、膈俞;痰浊阻滞加丰隆、足三里;肝肾阴虚加太溪、照海。周成功等[17]针刺治疗急性痛风78例,以三棱针点刺四缝、八风、八邪,进针0.1-0.2寸挤出血液或淡黄色粘液,结果治愈率78.21%。

5内外合治

傅渊等[18]以金黄散外敷并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急性发作42例,局部以金黄散外敷,内服方药:黄柏、苍术、防己、萆、生薏苡仁、防风、威灵仙、忍冬藤、牛膝、地龙、泽兰、红花、赤芍。结果治愈35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蒙杏泽[19]用加味四妙散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痛风31例。方以四妙散加味,中药熏洗药用海风藤、海桐皮、忍冬藤、桂枝、宽筋藤、红花、当归尾,加适量水煎煮药液,用毛巾浸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30min,10d为1疗程,结果治愈13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文绍敦[20]教授内外合治、针药并用治疗痛风,选穴:主穴为行间、太冲、内庭、陷谷,配穴以阿是穴为主,均取患侧穴。火针放血,每次治疗总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每周1次。口服痛风舒胶囊,药物组成:大黄、泽泻、车前子、川牛膝、汉防己。服法:每次2粒,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配合应用于治疗痛风病效果显著。

6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痛风有很多治疗的方法,而且都有很好的疗效,副作用少,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人,给出适合不同患者的治法,这些都是中医特色和优势。但是中医治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是中医对痛风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各异;(2)临床报道样本数偏小,大多数未设立对照组,使资料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3)药理研究比较少,多是根据经验采用汤剂加减,缺乏试验的同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量效关系尚不明确。鉴于以上不足,应加强痛风的辨治规律的研究,制定出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标准,进一步完善科研设计,增加样本数量,可以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筛选出切实有效的药物和方剂,明确量效关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医治疗痛风的疗效。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研究论文

【摘要】胰岛素抵抗是许多内分泌代谢失调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代谢紊乱是产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共同土壤,还是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发病的危险因素,因而这一领域研究十分活跃,近几年中医药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中医药疗法;综述

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指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同等剂量的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反应性降低或消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它不但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是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治法研究

王智明等[1]认为调肝泻火法具有调肝泻火、调理脏腑气血津液、平衡阴阳水木之功效,首次提出“从肝论治”治疗IR学说[2],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IR学说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3],并在此基础上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影响,有明显疗效。徐云生等[4]认为IR的病理机制及脂代谢异常与中医学脾虚痰浊血瘀密切相关,并以具有健脾、化痰、活血功效之胰苏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戴小良等[5]认为肝失疏泄,心用过度,心肝火旺,消灼阴精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从而提出清肝泻心法,并主张该法与滋阴润燥法联用治疗消渴病,收到明显疗效。汪何[6]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2型糖尿病治疗证属气阴两虚夹血瘀者,对照组以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INS无明显变化,但IAI均有升高(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武士芬[7]以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清热功效之芪萸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P<0.05),IA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FINS也明显下降(P<0.01)。

2单味中药研究

玉从荣等[8]以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肌肉注射葛根素4周,结果显示:

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TC和TG,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均能明显降低FINS,提高IAI(P<0.01)。刘月丽等[9]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动物模型,并连续8周以红丝线草提取物(HSX)分高低剂量灌胃,结果:低剂量组可以增加IAI(P<0.05),高、低剂量组FFA、TG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并提高HDL-C水平。

3复方中药研究

姜淼[10]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以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BG、餐后2h血糖(P2B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汪何[11]在原有降糖药基础上加以三芪丹颗粒治疗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结果:治疗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IAI、HDL-C上升,FPG、TG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陈俊等[12]以白虎人参汤随证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治疗组FPG、P2BG、FINS下降明显,而IAI明显改善(P<0.05,P<0.01),TC、TG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明显(P<0.05)。陈维铭等[13]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60例单纯肥胖症患者,对照组以防风通圣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BMI、腰臀比(WHR)、FINS明显下降(P<0.05),IAI明显上升(P<0.05),优于对照组(P<0.05)。高允珊[14]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差异有显著性(P<0.05)。毛振营[15]以加味桃仁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FINS显著下降,IAI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文标[16]等以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INS、IAI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张海燕等[17]以糖消汤治疗空腹血糖异常伴胰岛素抵抗患者35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FBG、FINS、BMI均明显下降,IAI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明显下降,HDL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4动物实验研究

李学军等[18]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化痰方组及化痰活血方组,化痰方由二陈汤加味而成,化痰活血方在化痰方的基础上加丹参及地龙,结果显示:化痰方组及化痰活血方组的血糖有所降低(P<0.05),同时FINS水平显著降低(P<0.01),IAI明显升高(P<0.05,P<0.01),但化痰活血组作用更佳(P<0.05)。姜淼等[19]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和小剂量STZ制造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黄连人参组和吡格列酮组,结果显示:黄连人参组与吡格列酮组各指标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P<0.05,P<0.01),且胰腺病理观察均较病理模型组有所改善,黄连人参组与吡格列酮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王立琴等[20]采用高脂饲料和STZ制造糖尿病IR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芪黄胶囊加黄连素组)、对照1组(黄连素组)、对照2组(二甲双胍组)、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优于黄连素组及二甲双胍组(P<0.05)。李瑾等[21]以高热量饲料和STZ制造2型糖尿病大鼠IR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抗宁小剂量组、糖抗宁大剂量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结果显示:糖抗宁合剂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FPG、BMI、FINS(P<0.05,P<0.01),提高IAI(P<0.05,P<0.01)。钱秋海等[22]以高脂饮食和STZ造成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三黄消渴胶囊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和二甲双胍模型对照组,结果显示:三黄消渴胶囊能明显降低FINS,提高IAI,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大剂量组更明显。

5结语

近几年中医药改善IR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中医对IR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重复性研究较多,缺乏科学客观化指标的大样本研究。对于单味药改善IR的机理缺乏在分子生物学上的研究,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建立病证结合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今后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断规范深入地开展中医药改善IR的研究,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可信度。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研究论文

【摘要】胰岛素抵抗是许多内分泌代谢失调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代谢紊乱是产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共同土壤,还是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发病的危险因素,因而这一领域研究十分活跃,近几年中医药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中医药疗法;综述

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指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同等剂量的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反应性降低或消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它不但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是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治法研究

王智明等[1]认为调肝泻火法具有调肝泻火、调理脏腑气血津液、平衡阴阳水木之功效,首次提出“从肝论治”治疗IR学说[2],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IR学说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3],并在此基础上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影响,有明显疗效。徐云生等[4]认为IR的病理机制及脂代谢异常与中医学脾虚痰浊血瘀密切相关,并以具有健脾、化痰、活血功效之胰苏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戴小良等[5]认为肝失疏泄,心用过度,心肝火旺,消灼阴精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从而提出清肝泻心法,并主张该法与滋阴润燥法联用治疗消渴病,收到明显疗效。汪何[6]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2型糖尿病治疗证属气阴两虚夹血瘀者,对照组以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INS无明显变化,但IAI均有升高(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武士芬[7]以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清热功效之芪萸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P<0.05),IA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FINS也明显下降(P<0.01)。

2单味中药研究

玉从荣等[8]以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肌肉注射葛根素4周,结果显示:

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TC和TG,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均能明显降低FINS,提高IAI(P<0.01)。刘月丽等[9]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动物模型,并连续8周以红丝线草提取物(HSX)分高低剂量灌胃,结果:低剂量组可以增加IAI(P<0.05),高、低剂量组FFA、TG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并提高HDL-C水平。

3复方中药研究

姜淼[10]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以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BG、餐后2h血糖(P2B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汪何[11]在原有降糖药基础上加以三芪丹颗粒治疗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结果:治疗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IAI、HDL-C上升,FPG、TG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陈俊等[12]以白虎人参汤随证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治疗组FPG、P2BG、FINS下降明显,而IAI明显改善(P<0.05,P<0.01),TC、TG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明显(P<0.05)。陈维铭等[13]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60例单纯肥胖症患者,对照组以防风通圣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BMI、腰臀比(WHR)、FINS明显下降(P<0.05),IAI明显上升(P<0.05),优于对照组(P<0.05)。高允珊[14]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差异有显著性(P<0.05)。毛振营[15]以加味桃仁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FINS显著下降,IAI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文标[16]等以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INS、IAI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张海燕等[17]以糖消汤治疗空腹血糖异常伴胰岛素抵抗患者35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FBG、FINS、BMI均明显下降,IAI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明显下降,HDL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4动物实验研究

李学军等[18]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化痰方组及化痰活血方组,化痰方由二陈汤加味而成,化痰活血方在化痰方的基础上加丹参及地龙,结果显示:化痰方组及化痰活血方组的血糖有所降低(P<0.05),同时FINS水平显著降低(P<0.01),IAI明显升高(P<0.05,P<0.01),但化痰活血组作用更佳(P<0.05)。姜淼等[19]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和小剂量STZ制造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黄连人参组和吡格列酮组,结果显示:黄连人参组与吡格列酮组各指标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P<0.05,P<0.01),且胰腺病理观察均较病理模型组有所改善,黄连人参组与吡格列酮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王立琴等[20]采用高脂饲料和STZ制造糖尿病IR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芪黄胶囊加黄连素组)、对照1组(黄连素组)、对照2组(二甲双胍组)、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优于黄连素组及二甲双胍组(P<0.05)。李瑾等[21]以高热量饲料和STZ制造2型糖尿病大鼠IR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抗宁小剂量组、糖抗宁大剂量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结果显示:糖抗宁合剂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FPG、BMI、FINS(P<0.05,P<0.01),提高IAI(P<0.05,P<0.01)。钱秋海等[22]以高脂饮食和STZ造成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三黄消渴胶囊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和二甲双胍模型对照组,结果显示:三黄消渴胶囊能明显降低FINS,提高IAI,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大剂量组更明显。

5结语

近几年中医药改善IR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中医对IR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重复性研究较多,缺乏科学客观化指标的大样本研究。对于单味药改善IR的机理缺乏在分子生物学上的研究,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建立病证结合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今后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断规范深入地开展中医药改善IR的研究,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可信度。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对中医古籍与中医药期刊刊载的治疗冠心病有效方剂283首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治疗冠心病常用组方配伍方法有19种,并对其中常用的8种配伍方法作了简要分析。认为治疗冠心病基本法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其中扶正法依次为补气、养阴、补血、补(肾)阳,祛邪法依次为活血、化痰、理气。这些法则常常相互参合、交互为用,形成冠心病组方配伍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冠心病/中药疗法方剂配伍文献研究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和治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显示较好疗效。为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组方配伍的基本规律,我们对中医古籍中与现代中医药期刊刊载的治疗冠心病有效方剂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及方法

方剂的来源主要涉及两大部分:(1)古代医籍中记载的治疗胸痹、心痛有效的名家名方。我们搜集了从汉代到明清及民国时期的20部经典医籍中有关胸痹、心痛治疗的有效方剂。包括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民国时期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医著中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2)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国内数据库1979-2007年间40余种中医药刊物中所涉及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期刊包括《中医杂志》、《新中医》、《中国中药杂志》、《河北中医》、《浙江中医药杂志》等,以及各中医药院校学报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以"胸痹"、"心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2结果

通过以上搜集工作,共收集到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方剂600余首。再根据是否药味完整、药量、主治明确、疗效确切(治疗病例不少于30例,且总有效率在75%以上),再次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有效方剂283首。通过对每一首方剂的组成配伍进行分析,按其组成的各类药物在方中作用的主次依次排列,从而归纳出其配伍方法及治则,然后再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2.1各方剂组方配伍与治则的频率排序将组方配伍和治则基本相似的方剂归为一类,将同一类方剂按其使用频率列表排序。表1结果表明,共有19种组方配伍方法,其中益气祛痰、活血化瘀、养阴补血居首位,为主要治则。

2.2常用配伍方法浅析根据上述方剂组方配伍的研究分析结果,对其中使用较多的配伍方法简要分析如下:

(1)补气药配伍活血、化痰药:气虚是冠心病发生的根本,痰与瘀是本病的继发因素,此为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畅,则出现心血瘀阻;脾气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肺气虚,则气化不行,升降失常,浊阴因而凝聚为患。胸为清阳之府,心体阴而用阳,瘀血痰浊等浊邪内干,心脉不畅,则发为胸痹心痛。故此方法为临床最常用。表1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方剂组方配伍与治则的频率分布

(2)养阴补血药配伍活血药:心以血为本,血以阴液为根,心阴不足,血难养之,则心胸痛闷如窒;心以血为养,血以心为用,心血不足,则运行失畅,故瘀阻心脉。因而在治疗上应养阴与补血并举以治其本,再兼以活血化瘀通脉以治其标。

(3)补气药配伍理气、活血药:近代名医张锡纯言:"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1]。故冠心病治疗以大补元气为治本。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又当辅以理气活血之品,使补中有通,补不涩滞,其病易痊。

(4)化痰药配伍理气药:胸痹多由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乘虚上乘阳位而成,邪正相搏,胸阳闭塞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时以宣痹通阳、豁痰利气为基本治法。痰去则气易顺,气顺则痰易祛,两者配伍相得益彰。

(5)化痰药配伍活血药:冠心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气虚、阳虚,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多见血瘀、痰浊互结,闭阻心脉,故当治以豁痰开结、活血通络为法。

(6)活血化瘀药配伍清热凉血药:瘀血阻塞型冠心病在临床上也十分常见,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为主,以通络化瘀通心痹,从而缓解胸痹之心痛。但单用活血化瘀药稍显单薄,因瘀血常由气机阻滞、热邪炽盛等所致。反之,血瘀日久也可导致郁热内生,造成瘀血热邪内结,病情更为复杂。瘀血阻塞型冠心病临床治疗常配伍清热凉血药,使血瘀得化、血热得清,则血脉自通。

(7)理气药配伍清热泻火药:冠心病早期多以标实为主,而标实之中,又以气滞为主要环节,因标实之痰瘀火旺每因气滞而后成。此外,肝主疏泄,助心行血,肝气郁滞亦可加重心脏之本虚。因此,肝失疏泄则不能维持心脉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心脉滞涩而发生心痛、胸痹等证。临床上因情绪恼怒而导致肝气郁滞、心脉滞涩挛急,表现为心胸憋闷疼痛、脘胁胀满;若气郁日久化火则还可见烦躁易怒、口苦、心中烦热等症状。故治以疏肝理气配以清热泻火,使肝热得清,肝气得舒,心脉心血通畅,则心痛自止。

(8)补阳药与滋阴药配伍: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相互维系,达到脏腑调和,阴阳平衡。肾为生命之根,为先天之本。肾虚则引起机体一系列劳损,故有"百病生于肾"之说。冠心病病位在心,病根在肾,故有人认为肾虚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治疗上补肾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防治冠心病。可采用张景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法。

3讨论

对上述方剂组方配伍规律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1)本文筛选出治疗冠心病的283首方剂中,属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方剂有230首,占81.27%。张仲景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2]。"责其极虚"指出了胸痹之根本所在,正气虚为胸痹之本;"阳微阴弦"说明了胸痹本虚标实之病机特点。以上统计数据也证明了张仲景这一观点是切合临床实际的。(2)在补法之中,涉及补气药的有171首(占60.42%),之后依次为养阴药74首(占26.14%),补血药68首(占24.03%),补阳药50首(占17.67%)。可见冠心病患者正气虚中以气虚为主,阴虚、血虚、(肾)阳虚次之,而且常出现兼挟现象,如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3)在祛除病邪的药中,不同程度涉及活血化瘀方共有262首(占92.56%),占了绝大多数;其次为化痰方97首(占34.27%)、理气方88首(占31.09%)。可见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是冠心病治疗中常用的祛邪方法。(4)补气、养阴、补血、补阳和活血化瘀、化痰、理气是冠心病治疗的基本法则,各种法则常根据临床见证不同而交互为用,从而构成了冠心病丰富多彩的配伍方法,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

由于受时间、地域、不同个体以及不同医生用药经验的影响,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纷繁复杂,配伍涉及到单类药物组方、两类药物的配伍组方、三类甚至三类以上药物的配伍组方。但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组方配伍,均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组方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研究论文

摘要: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为深入开展AD防治的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AD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强调在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中应注重科学地选择和应用的AD临床诊断标准;选择多因素复合动物模型;注意AD的肾虚本质特征和病因病机特点;注意观察指标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考虑,强调功能整合水平观察指标的评价;充分认识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优势,开展严格的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主要包括65岁或以前老年前期起病的早发型(early-onset)和65岁以后老年期起病的晚发型(late-onset)。近年的研究证实这两个类型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学特征均无本质区别,所以现在广大研究者已逐渐接受统一称为老年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包括AD在内的痴呆已经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美国波士顿东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痴呆病人占该地区85岁以上人群近50%[1]。由于AD等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患者常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1989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中风的医疗费用为250亿,但痴呆的费用却高达800亿[2],可见痴呆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之重。我国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远非人们所想象的低,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AD为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4.61%(AD为2.9%,血管性痴呆为1.26%)[3]。我们在对广州市城区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发现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8.9%,其中AD为7.49%,血管性痴呆为1.16%(待发表)。预计我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的患者大约为300~400万。

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德国医生AloisAlzheimer于1906年首先报告。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脑内出现大量老年斑(senileplaque,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神经元空泡变性和大量丧失。由于AD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尽管世界各国在寻找AD有效治疗药物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成果却十分有限。相比之下,中医药在延缓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未雨绸缪,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对AD防治的研究,挖掘中医药的优势,寻找确切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以较大程度减少痴呆类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此仅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结合AD现代研究进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临床诊断的问题

在过去的许多有关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中,临床诊断方面的问题较多。AD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心理测试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同时排除可能引起痴呆的其他脑部和全身性疾病。而确定性的诊断只有组织病理学才能作出。

当前用于AD临床诊断的标准主要有3个:

①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国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10threvision,ICD-10)中的标准;②美国国立神经、语言疾病和卒中研究所(The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andCommunicativeDisorders,NINCDS)与AD及相关疾病协会(TheAlzheimer’sDiseaseandRelatedDisordersAssociation,ADRDA)制定的标准;③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第4版(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4thedition,Revised,DSM-IV)的标准。

上述3个标准都是当前国际公认的AD诊断标准,临床上可根据需要选择或互相参照使用。其中美国NINCDS-ADRDA制定的标准中,将AD定义为很可能AD(ProbableAD)、可能AD(PossibleAD)和确定的AD,操作性较好。应用该标准及相关的诊断量表,AD临床诊断的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4]。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AD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可提供局部脑机能代谢的定量分析,有助于了解AD患者脑代谢下降的严重程度[5,6]。精神状态以及其他神经心理测试非常重要,测试过程中要注意量表的选择以及测试方法的标准化。

尽管现在对于AD的诊断程度已较前有较大的提高,但诊断的鉴别有时仍然很困难,其中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下述3个方面:

(1)早期痴呆与正常老化的年龄相关记忆障碍的鉴别:1986年美国国立精神保健研究所提出年龄相关记忆障碍(Age-AssociatedMemoryImpairment,AAMI),定义为“随年龄增加出现的、非病理性的记忆力下降”。实际上,增龄性记忆力的下降除了原发性老化所致之外,同时也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这其中存在部分重叠(overlap)。但AAMI的神经心理测试大都正常。

(2)与某些原发精神症候群,尤其是与抑郁症的鉴别:抑郁症患者许多时候在临床表现出同AD病人相似的记忆力下降,但其神经心理测试往往正常。而AD患者,尤其性格内向者,可能出现抑郁症的表现,通常很少出现植物神经紊乱征象,抗抑郁症的治疗,可能改善情感,但认知的障碍不会有所改变。

(3)与只限于某一方面认知障碍疾病的鉴别:许多全身以及脑部的疾病都可出现认知障碍的表现,但大都只限于某一方面的认知缺陷。

在进行痴呆诊断时,两个方面的思路可能是有益的,有Cummings[7]等提出的一种方法是,首先鉴别皮层性和皮层下痴呆。AD属于皮层性痴呆。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疾病的早期运动神经功能损害的有无来考虑痴呆的分类。AD早期具有认知行为学的改变,但躯体功能尚好,运动神经功能检查正常。AD病人常常能继续打网球或其他运动,即使无法得分。其他许多有认知障碍的疾病大都会表现出特异性运动神经损害症状,例如血管性痴呆通常伴有偏瘫、步态困难、语言障碍等症状。

2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

目前AD实验动物模型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D的机理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已有的AD动物模型包括非转基因模型和转基因模型两大类。非转基因AD模型种类繁多,包括有物理(手术、电、热等)和化学(神经毒剂如鹅膏蕈氨酸、使君子氨酸、河豚毒素、中药樟柳碱、AF64A等)损毁胆碱能神经元[8~11]、氯化铝诱导[12~14]、自然衰老[15]、SAM系老化鼠[16]、神经纤维缠结模型[17]、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βAP)脑内注射等。

转基因AD小鼠模型的研究是近年AD模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集中在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proteinprecusor,APP)转基因模型上[18,19]。其方法是将选定的待转录的APPcDNA基因片段注射到受精卵雄原核内,再将受精卵移植到假孕的母鼠宫腔内。形态学的研究表明该小鼠内出现了许多AD的病理学特征的改变——包括细胞外βAP蛋白的沉积、神经炎斑、突触的丢失和小胶质细胞增生等。

在以前的绝大多数AD动物模型中,无论是转基因模型还是非转基因模型都有尚未解决的问题:即只是针对AD病理的某一方面来造模的,只能模拟AD诸多病理变化中的一个侧面。相比AD的多成因发病和错综复杂的病理过程来说,均有较大的差距。例如,转基因模型的问题目前只能针对单一的APP基因进行。但AD是一种多基因关联性疾病,已经基本肯定包括第21、14、19和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与AD发病有关[20]。同时转基因动物还存在难以重复、外源性基因表达不稳定和成本昂贵等问题。特别是在选择转入的基因片段、启动子以及母代小鼠种系等方面均存有分歧[21],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提出建立复合AD模型的思路。我们尝试建立一种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脑迈耐特基底核(nucleusbasalisofMeynert,nbM)损毁的复合AD大鼠模型。它是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提供一个老化背景的基础上,再以鹅膏蕈氨酸(ibotenicacid,IBO)损毁脑nbM模拟AD胆碱能功能缺失的多因素复合实验性AD大鼠模型。我们认为这样的复合模型可能较以前的单因素AD动物模型更贴近AD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尤其是更适合用于探讨中药多靶点作用机制和有效药物筛选的研究模型。我们已有的部分研究提示,该模型在学习记忆、胆碱能和神经肽能系统等方面都表现出广泛的类AD的病理改变[22~24]。

3中医病因病理、证候特点及防治原则

古代中医学中无“老年性痴呆”的病名,但类似痴呆症状的描述可散见于呆证、文痴、武痴、善忘、语言颠倒、痴呆、癫证、狂证等病证中。《左传》谓:“不慧,盖世所谓白痴”,“成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不知分家犬”。《内经》中有类似病证生理病理方面的阐述,如《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灵枢·天论》“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怠,故好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晋代王叔和有脉象的论述,《脉经》云“二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明代张景岳不仅首次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痴呆”病名,立有“癫狂痴呆”专论,将痴呆和癫狂区分开来,还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疗预后诸方面均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痴呆的预后在于“胃气之强弱”,创立了七福饮和大补元煎等方剂。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立有“呆病门”,认为痴呆主要因“痰”而生,并提出主要治法是“开郁逐痰,健胃通气”,“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并组方洗心汤、转呆汤。张景岳和陈士铎所立诸方在临床上至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医方集解》认为痴呆与“肾精不足”有关。《医学从众录》亦指出:“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清代王清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忆在脑不在心”。将痴呆的病位定在“脑”。

现代中医学家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不离虚实两端,本虚标实兼挟多见。虚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气血衰少;实则包括痰湿蒙蔽、瘀血痹阻[25~28]。病机责之肾肝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肾精失充,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互结,蒙蔽清窍。

痴呆之虚,虽广泛累及肾、脾、心、肝诸脏,但肾虚为其根本。肾精亏虚,脑髓不足始终贯穿该病的全过程。晚近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对此提供了较强的证据支持。一项通过对139例AD病人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表明,尽管心肝脾肺肾与AD的发病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心肾的功能失调更为明显,其中涉及肾的频次较高,占87.76%(122/139),其次为心,占71.94%(100/139)[29]。在另一个可疑痴呆(questionabledementia,QD)的中医证候的调查中,发现肾虚证最为常见,占77.05%(47/61),其次为血瘀证和痰浊证,分别为45.9%(28/61)、44.26%(27/61)[30]。可以说,AD治疗应抓住肾虚的根本,已经得到中医药研究者的广泛认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学不仅对痴呆的病因病理及证候特点有较和深入的认识,同时在治疗、保健及预防等方面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了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涤痰、活血、凉血、开窍等治疗法则,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与预防方法和措施。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医保健观念和措施与AD的关系,评价了中医保健观念和措施对AD的可能影响。发现“每天睡眠6~9h”、“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调节情志”和“经常锻炼”等保健观念可降低AD发生的危险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持有“养生重清静”和“生活应顺其自然”观念的老年人患AD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待发表)。

4中药多靶点的干预和新药的开发

目前已经在临床使用的治疗AD西药都是针对AD的某一特定病理环节进行干预,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神经营养剂、受体激动剂等,效果均不理想。如美国FDA已批准临床用于治疗AD的Tacrine和Aricept均仅能改善AD患者的部分认知障碍症状,对AD的基本病理改变——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均无任何作用,而且Tacrine的肝脏毒性较大[31],Aricept的消化道症状恶心、腹泻多见,且可能引起晕厥。

在目前寻找治疗AD有效中药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发现可能有一定疗效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芍药散、黄连解毒汤等,单味药物或提取物有人参、枸杞、银杏叶提取物、绞股兰、锁阳、淫羊藿、首乌、女贞子、葛根、丹参、石杉碱甲、黄皮酰胺等。我们在研究自组方补肾益智方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nbM损毁的实验性A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中,发现以补肾法为主结合益气养血、凉血活血等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蛇床子、枸杞、女贞子、人参等)能够提高模型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游泳成绩。保护脑内胆碱和生长抑素能神经系统,提高海马LTP,促进模型大鼠突触病理性重构的修复,也显示了较好的苗头[22~24,32]。

近年来,广大中医药研究者提出了中药多靶点干预的作用机理或策略,这对于AD的中药新药研究,也有相当的指导意义,至少提示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对于许多类似AD的多因素疾病来说,企图以单一作用点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是非常困难的,多因素的综合治疗是必须的[33]。象治疗爱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实质上就是一种西药的综合疗法。1996年8月美国FDA草拟了《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草案),有可能成为美国有关植物药品政策的革命性改变,它对植物药品的开展提出了不同于常规药品的管理方式,最根本的是允许植物药品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以多种成分混合制剂形式进入临床开发[34]。这不仅仅是药品开发管理模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西方药品和治疗学观念的改变。充分认识中药复方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优势,应是我们在AD有效中药新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2)中药复方药理药效的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应转向多因素复合模型上来。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多因素复合实验动物模型既符合多因素疾病的病理,更有利于凸显和客观评价中药的药效,进行药理作用机理的研究。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3)在不同环节上探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它们功能整合水平的评价,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具体来讲,对AD治疗药物的研究除了要研究其对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肽、突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对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同时要注意实验观察指标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考虑。许多实验者在AD药物评价的试验中,只是考虑观察指标的先进性,实际上在评价药物的疗效时,观察指标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更为重要。

(4)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开展严格的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科学评价AD有效药物的临床疗效。这其中包括:注重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的性和诊断量表的标准操作;随机盲法的实施,严格控制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等。

在寻找治疗AD的有效药物的研究中,要注意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结合现代的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和AD的有关基础研究进展,选择AD有关的病理环节,集中力量攻关,这样才可能减少走弯路[35]。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中,虽然报道的有效方法(包括药物和针灸等其他疗法)不少,但由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加之A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临床研究的相当难度,中医药防治AD研究的路还很长[36]。

中医药毕业论文: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研究现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与结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栓炎具有肯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中医疗法;动物实验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主要损害中轴关节,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外周关节、内脏及其他组织。本病患病率较高,国内报道约为0.3%[1]。本病发病隐匿,病程长,晚期脊柱强直,关节畸形,以致功能严重受损。西医认为AS发病与遗传、免疫和感染有关,目前缺乏特异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本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AS属于祖国医学“骨痹”“肾痹”“腰痛”等范畴,《素问·痹论》云:“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证治准绳》中说:“若因伤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致腰胯脊疼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现代医家多认为,肾督亏虚,肝肾不足,加之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是形成本病的病机。陈湘君[2]认为该病是由于先天肾阳虚衰,督脉失温,外感寒邪,内寒与外寒相合,寒性凝滞,凝痰成淤,导致脊柱疼痛僵硬,强直变形。焦树德[3]认为病因病机特点是肾、督不足为先,风寒湿邪深侵入肾、督,造成骨损、筋挛、腰脊僵痛。黄仰模[4]亦以肾督立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肾督亏虚,筋脉失濡,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骱脊髓,筋骨经络痹阻。吴生元[5]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是本病的内因,风寒湿邪外袭是本病的外因,内外相合,方成历节。肝肾气血不足,无力抗邪外出,邪气久恋,进一步耗伤气血、肝肾。正气的日益耗伤,又易使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路志正[6]认为,本病病位多在筋骨,而筋骨有赖于气血之温煦和肝肾之濡养,若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内生寒湿或寒湿乘虚而入,痹阻筋骨,则易发本病。金明秀[7]将本病病机概括为本虚、邪盛、淤阻,肾气虚损,督脉失温,复又感受外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日久则损伤筋骨,发为骨痹。

2辨证论治

中医之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各医家侧重点不同,辨证分型证治不同,主要有两类。一是依据痹证证候特点,主要从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等施治。如焦树德[8]将AS辨证分为四型:①肾虚督寒证。治以补肾强督、祛寒活络、强壮筋骨。②邪郁化热证。治以补肾强督、清热利湿。③痹阻肢节证。治以补肾强督、祛寒湿、利关节。④邪及肝肺证。治以补肾强督、调理肝肺。另有关彤[9]报道,将AS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淤血阻络证、气虚证和血虚证,分别给予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黄虫丸、肾气丸、防己黄芪汤、当归芍药散等为基础方加减治疗AS33例,总有效率为84.8%。袁福林[10]报道将AS分为虚寒型、阴虚型、血淤型和湿热型,分别给予桂枝汤、芍药甘草汤、活络效灵丹、四妙丸加减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二是依据AS疾病各期特点,分期证治。如周翠英[11]根据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分别辨证为湿热痹阻证和肾虚督空证,分别给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和补肝肾、强筋骨之治法,药用五味消毒饮或右归丸加减。胡荫奇[12]则把AS分为早期、活动期和缓解期3期,分别辨证为肾督亏虚、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湿热痹阻证和肝肾亏虚、痰淤痹阻证,分别以补肾益督、散寒通络法,补益肝肾、清热解毒、化湿通络法,滋补肝肾、化痰祛淤通络法立法组方用药。潘中恒等[13]认为本病可分两期治疗。活动期以寒热错杂证多见,治宜凉血解毒、清利湿热,用加减木防己汤化裁;稳定期多为虚实夹杂证,用独活寄生汤为主,随证加减;并配以手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7.36%。

3临床研究

研究发现中医药不仅能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还有调节免疫的作用。陈纪藩等[14]将69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随机分为通痹灵治疗组和消炎痛对照组,结果通痹灵组控显率优于消炎痛组(P<0.01),通痹灵组改善肿胀积分、晨僵时间、指地距离、整体功能和实验指标(除C反应蛋白外)优于消炎痛组(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或P<0.05),通痹灵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邱联群等[15]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结果表明补肾活血方药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而且能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指标等,说明该方不仅能消炎止痛,而且能调节免疫功能,对AS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张梅红等[16]观察强脊汤对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消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血液流变学等多方面观察对照研究,并设消炎痛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消炎痛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强脊汤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高效、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王炎焱,黄烽等[17]通过为期6个月的开放性试验来观察脊痛宁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脊痛宁胶囊能有效减轻早、中期AS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但是对ESR和CRP炎性指标影响不明显,可能与入组的患者均为早、中期AS,病情活动不重,观察的客观炎性指标在治疗前即有许多并不高有关。

4实验研究

4.1动物模型

由于AS的病因未明,所以迄今还无法建立同人AS病变一致的动物模型,但近年AS的动物模型研究也有可喜的进展。近10年来,国外建立了很多脊柱性关节病(SpondyloarehropaehiesSPA)的动物模型[18]。最近Crew等[19]报道了一种能表达截短的TNT-α基因的转基鼠中出现的类似于人AS的疾病表型研究结果,该结果提示主要促炎细胞因子在病因中起重要作用。杨少锋等[20]用显微注射法建成HLA-B27转基因大鼠,同样有AS样临床表现。目前尽管HLA-B27在AS发病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但此动物模型的病理改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胃肠道炎症;②周围关节炎;③脊柱损害;④不同的皮肤损害;⑤睾丸炎与副睾炎;⑦心脏炎。这些改变与人类AS有些相似,但转基因鼠最终不能表达出“竹节椎”,和AS临床不符[21]。目前适用于中医药研究的病证结合的AS动物模型未见报道。nbsp;中医药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类由巨噬细胞和激活的淋巴细胞等分泌的多肽类细胞因子,它的表达增高在AS的发生发展,如骨质的破坏、骨赘的形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22]。白细胞介素-2(IL-2)在细胞及体液免疫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郭玉海等[23]用SD大鼠和昆明种小鼠造模,观察强脊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TNF-α、IL-2为指标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显示,该方药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体内TNF-α水平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可双向调节免疫异常小鼠体内的IL-2水平。表明该方药对改善免疫紊乱状态具有确切的疗效。张纯武等[24]研究证实,人参皂苷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双向调节小鼠血清中IL-2的水平,说明人参皂苷在细胞免疫中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减缓自身免疫的发生及发展,从而控制病情。卢思俭[25]通过实验研究证实骨痹饮对小鼠实验性纸片肉芽肿、佐剂性关节炎以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脾细胞产生IL-2均有抑制作用。

4.3中医药对AS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成纤维细胞是关节周围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AS成纤维细胞较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增殖速率快,因而大量分泌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因此推测AS病人的结缔组织的纤维钙化,是通过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分泌而逐渐骨化的。故成纤维细胞增殖在AS的发病过程中作用不容忽视[26]。浙江中医学院高根德等[27]率先在国内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AS髋关节囊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在成功建立AS成纤维细胞组织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仪绘制成纤维细胞曲线等方法,观察不同中药浓缩液及含药血清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增殖、DNA合成的影响。刘迅等[26]运用以上技术,观察中药通痹灵胶囊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通痹灵胶囊浓缩液及含药血清不仅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还对其DNA的合成有抑制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中药组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认为中药通痹灵胶囊及其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增殖所产生的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机制之一。

5评价与展望

强直性脊柱炎是医学治疗难题之一,现代医学对AS的病因、发病机理有深入研究,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众多中医学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又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亏虚,督脉失养,其中肾虚是发病的关键;外因为风寒湿热诸邪乘虚入侵,气血凝滞,筋骨不利以致拘挛痿弱不用。治疗方面,众多医家将辨病与辨证、分型与分期治疗相结合,处方用药更加科学,临床疗效不断得以提高。同时随着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深入,治疗机理逐渐明晰。

即便如此,中医药治疗AS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①目前中医药对AS的治疗大多仍停留于临床疗效观察阶段,缺乏从现代医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观察中药作用机制的报道,从而降低了中药疗效的可信度。②临床研究仍存在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样本数小、缺乏中长期的筛选跟踪随访等问题,因此急需在规范疗效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完善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协作攻关,使日后的科研工作更具可比性、重复性、参照性。③在实验研究方面,目前尚缺乏标准、的符合中医各证型的动物模型,这阻碍了深入研究发病机理,探讨有效治疗方案的工作的进行。

但应该看到中医、中药治疗AS有明显优势。由于AS是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致残性较高的风湿病,故简单、单一的某些疗法不可能遏制其病情进展。中药作用于机体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疗效,且方法灵活、针对性强、远期效果好。随着强直性脊柱炎证型客观化研究,各种有效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中药剂型的改革,几千年经验用药的继承、新组方的配比等多方面的进展,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将具有广阔前景。

中医药毕业论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近10年核心期刊发表的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整理及分析,从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个人经验心得及其他类四个方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综述;且将近5年与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对比,认为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方面虽暂未能揭示其机理,但实验研究广泛且深入;在对该病的治疗方面虽缺乏统一的分型诊治标准,但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疾病。祖国医学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仍可归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病。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一般治疗效果欠佳,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证明可阻断和逆转其癌变。因此,如何发挥中医学在该病中的治疗优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于CNKI中检索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检索限定如下:检索项:篇名;检索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匹配:;范围:核心期刊;更新:全部数据;时间:1998~2007年),共检索出文献270篇,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为234篇。其中近5年的相关文献共142篇,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为124篇。现将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1.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动物实验研究相关的文献为32篇,占文献总数的13.68%;其中近5年的动物实验研究相关文献为23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18.55%,占近10年与动物实验类相关文献总数的71.88%。从数据中看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总体研究的比例上有所增加,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近5年的研究数占很大的比例。这说明与中医药相关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在逐渐重视,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1.2治法方药在此分类的32篇相关文献中,对单味药的实验研究文献有6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5篇,如有关蒙脱石[1]、云母[2]、三七[3]等;对经方及成方等组方的实验研究文献有19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13篇,如黄芪建中汤[4]、丹白麦门冬汤[5]、三参滋胃饮[6]等;对经络俞穴的实验研究文献有4篇,如孙玉霞等[7]的研究,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2篇;对治法、机理、其它方法的实验研究各有1篇,均为近5年文献。从以上对动物实验的分类可以看出近5年的研究在数量上明显占优并在研究方法上呈多样性。

1.3影响机理在检索到与动物实验相关的32篇文献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胃黏膜与相关癌基因的影响上。实验在揭示影响机理时从病理到基因水平均有涉及,其提及影响到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指标有18个,较多实验关注表皮生长因子、血清胃泌素和PCNA。如刘旺根等[8]、王松坡等[9]的研究。

2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2.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临床试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相关的文献为159篇,占文献总数的67.95%;其中近5年的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关文献为75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60.48%,占近10年与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类相关文献总数的47.17%。从数据中看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中近5年的研究数略有下降,但在总体研究的比例上占据主导。可以看出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仍为研究热点。

2.2治法在此分类的159篇相关文献中,对治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有25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15篇;针灸疗法的相关文献有9篇,其中近5年文献占4篇;中西医结合疗法有9篇,其中近5年文献占2篇。其治法文献的相应增加一方面显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错综复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上在逐渐完善。此类相关文献中共观察人数12320例,其中近5年的观察人数为6368例;治法统计为42种,其中近5年的治法为21种。多数文献都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以虚损为本,血淤气滞为实患,故主要治则大多集中于健脾和胃、益气养阴、活血化淤、通络理气。

2.3方药在此分类的159篇相关文献中,对方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有116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54篇;所提及方剂共114首,其中近5年占54首;使用药物种类达30种,单味中药药物达172味,除涌吐药没有外,几乎涵盖了所有中药种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反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错综复杂。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用药种类依次排列是补益药、活血化淤药、理气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芳香化湿药等。用药药物种类的使用频率与证型分布基本一致。补益药之所以使用率较高,是符合“虚损为本”的中医病机认识的应视为每个处方中主药[10,11];活血化淤药促进胃黏膜血流动力改变学故其使用显得十分必要[12,13];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能杀灭幽门螺杆菌,故其使用也较为重视[14]。

3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个人经验心得

3.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个人经验心得相关的文献为24篇,占文献总数的10.26%;其中近五年的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关文献为18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14.52%,占近10年与个人经验心得相关数的75%。从数据中看个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体会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3.2治法在所检索到的24篇个人心得类文献中,分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17篇;提出从某一治法治疗的文献7篇,如从血淤论治[15]、从健脾理气化淤论治[16]、从胃络淤血论治[17]等。在17篇有辨证分型的个人心得中共列出39个证型,除6个重复出现外,其余33个证型均单一出现,证型的多样化客观地反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复杂性;但分型过细过多也反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分类缺乏统一标准。

4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其他类研究

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其他类研究文献共为19篇(其中学术探讨类16篇,综述类2篇,提倡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的1篇),占文献总数的8.12%;其近5年的其他类研究文献为8篇(学术探讨7篇,综述1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6.45%。

此分类文献总数虽然较少,但从如上所列研究外有学者仍可从不同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探讨,如从肾论治[18]、从命门学说论治[19]、从乌梅丸证论治[20]等。但其综述类文献在10年中仅有两篇,这也客观的反映了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认识不足的一面,并且缺乏对整体研究的总结。

5小结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从实验到临床从整体到个人均显示了多样化,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医药对其认识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尤其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分级量化标准的不足。在实验研究方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现在已越来越被重视,实验思路从治法方药和影响机理双线入手使得某些药物和治法更科学化,更明确地量化了微观病理异常和宏观症状之间的关系。在临床方面,辨证地看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正邪关系,通过对234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从整体上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属于“虚损为本,邪实为标”的慢性疾病范畴,但是它与一般的慢性病尤其是与一些以消耗性为主的慢性病有所不同,故治疗上应强调攻补兼施。另外,除正确使用药物及针灸治疗外,还应加强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以便进一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尤其是临床上将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黏膜病理变化、HP感染及中药药理、毒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地开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更促进了中医对此病的及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