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区域规划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区域规划论文:对黑龙江省区域规划战略的分析
内容摘要 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的布局优化,以及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八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黑龙江省区域规划的几个战略。
关键词 区域规划 黑龙江 经济 旅游
一、概述
近几十年来,黑龙江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了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还有效利用了国内外的各种便利条件,发展具有龙江风格的旅游业、绿色生命健康产业、扶持微型企业。在中国规划的整体过程中,黑龙江省也成为了具潜力和较大发展空间的地区之一。
二、黑龙江省八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
1、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
以优化发展环境、引进高新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为三大任务,围绕其展开发展,开拓新局面。将核心示范区和重点园区作为重点,集中建设好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安达、肇东等五个重点园区,发挥出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拓宽思路,围绕着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寻求合作伙伴,建设出现代化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
2、东部煤电化建设区
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等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要充分发挥出煤化工、电力、冶金、生物工程等多方面的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按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来说,高新技术为引领,主要的发展模式为循环经济,从而加快东部煤电化的建设步伐。
3、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
到2010年,基本控制了功能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也实现了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础建设也明显加快。继续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高补助标准。加强保护珍贵树种、草原及湿地,加快生物多样化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动了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4、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
黑龙江省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开发区。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远东 及外贝加尔地区发展战略互动对接,以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等重点边境口岸作为节点,建设起连接国内生产基地和国外商品市场的跨国物流网络、资金流及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投资者来我省边境口岸投资创业。
5、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
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要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重点,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及农业结构调整,推进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6、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
以牡丹江为核心,以绥芬河、东宁口岸为前沿,以滨绥铁路、绥满公路为轴线,经济区域呈带状分布,要紧抓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战略机遇,将这一区域经济建成东北亚地区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形成口岸、临岸地区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补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带动沿岸发展。
7、北国风格特色旅游开发区
实施精品旅游战略,重点建设好“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区、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兴凯湖旅游度假区、小兴安岭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等龙头旅游景区,从而开发出具有国际性、地域性和较强竞争性的旅游品牌。
8、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
主要任务是培育和发展骨干企业,整合各种资源,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完善服务平台,发挥出高科技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的区域板块都有自身的优势,因此要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打造特色资源。另外,在制定政策时也不能一刀切。
三、黑龙江省区域规划的几个战略
1、以科技进步推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要将黑龙江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基地。指定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各城、乡、镇要创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从而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摇篮。
3、合理稳健的发展旅游服务业
黑龙江省要对旅游业进行合理规划,做到有特色、有优势、有项目、有前景。做好景点规划,景点开发要适度,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在发挥旅游服务业的资源优势时,也要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把旅游的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寻找一切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外宣传推广黑龙江的旅游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游客。
4、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长期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黑龙江国有大企业设备老化等众多问题使黑龙江工业企业面临了沉重的转型负担。而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想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因此,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有进行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及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企业通过收集、管理和研究市场需求及技术创新有关信息,实现技术与市场、技术创新与生产经营的有效结合,鼓励人才、项目和资金等创新资源向中心流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使重点企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中心。第二,从创新战略、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使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以产业创新链条为依托,以中小企业作为区域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共享与研发,提升整体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在建立省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孵化基金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由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银行、投资机构和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融资担保体系。另外,黑龙江省还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府要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建立对民营企业的标准信用制度,从根本上减轻企业的负担,多渠道、多手段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这样才能保障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
5、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环境监管,并严格环境执法,是有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此外,对环境做重点监管,还能维护群众的健康和环境权益,保障社会稳定。首先,为了防止才产生新污染源,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其次,加大力度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及设备要及时淘汰掉;第三,加快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加强黑龙江省水环境保护,建成全省绿色生态系统,让黑龙江省的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区域规划论文:公共交通枢纽型火车站站前区域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不断更新,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改造和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迅猛发展的铁路事业给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因此,研究探索站前广场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交通枢纽 火车站站前区域 规划
一、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与城市区位
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与城市区位的基本形式根据城市火车站与城市的位置关系,可以把火车站站前广场与城市市区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图1):
图1,火车站与城市区位的基本形式
A型火车站处在城市的远郊地区,站前广场主要解决进出站的人流、车流及货流的交通问题,大多是平面式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较单一。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受城市影响很小。
B型火车站处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可称为近郊型。站前广场也多为平面式,仍然以基本的交通功能为主。但由于距市区较近,在城市的膨胀式发展中市区范围首先会波及到火车站地区。因交通的便利等条件,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地域往往成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激活点。在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它会快速转变成为C型的站前广场,此时就会产生很多矛盾,从而面临着在今后一二十年内的改造或扩建。
C型火车站处在城市市区内,这种类型的站前广场数量最多,面积一般在4公顷以上,多为平面或立体的空间形态并正向立体方向发展。由于靠近市中心区,与城市联系紧密,在功能、空间、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复合关系。大多数已有改造的经历,但近几年交通方式、交通工具等又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现今大多城市的跨铁路发展使这些站前广场与城市的矛盾及复合性更加突出,使它们再次面临改造和扩建。
D型火车站处在城市中心区内,多数是百年老站,已成为市内及市际的交通枢纽,与城市商业设施连接紧密,具有多功能综合性强、空间立体化的特点。它与城市空间的同构性和社会文化功能及环境系统的延续性都在前三种类型之上,而在促进被铁路分割的两块城区的协调发展中,有逐渐形成双向广场的趋势。
总的说来,城市的近郊地区,或称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低密度地带,人口、交通和建筑密度都较低,适于快速交通穿行;市区密度较高,以公交为主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基本部分;而城市中心区集中了城市的人口、商业、行政及文化设施,是城市高密度地带,功能齐全且交通繁忙。火车站在不同的地区将带来不同的问题及特征。其中C、D两种类型都明显在解决铁路运输功能之外涉及城市的其它功能而具有复杂性,而B型也往往逐渐发展为C型。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是多类型枢纽汇集的地区,不仅要完成子系统内部的交通运输任务,更重要的是进行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转换,使城市交通走向多模式协调发展。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的土地多为商业用途,这是由交通功能派生而来,侧重于贸易、信息交流以及配套服务等,是一个设施集中、有着多样化建筑物和开放空间的综合区域。
二、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发展趋势
1、交通的一体化
特大型火车站枢纽已成为城市的交通换乘枢纽,是集多种交通工具为一体的分配平台,是城市内、外部交通网络的换乘节点。车站直接融入城市交通网络,与市内地铁、高架干线、公交、出租车、地下步行通道等各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形成联运体系(如图 2.)。
图2.交通枢纽换乘示意图
2、功能的复合化
火车站和城市一体化的功能互动机制,使车站功能组织打破了以街道和广场等交通要素为纽带的封闭状态,功能组织由单一的交通功能趋于综合多种功能的复合组织模式。通过在城市火车站片区发展集办公、居住、购物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设施,使之成为次级的商业办公中心,从而有利于减轻市中心区的压力。
3、空间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火车站空间打破了条块划分的桎梏,回归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注重塑造交往场所的气氛和发挥公共空间的魅力,空间呈一体化和多元化趋势。车站中多性质空间相互穿插,建筑空间垂直发展,地下、地面相结合,这样不但使车站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乘客的换乘提供了便利。
过去集中于地面层以公共性为主的功能元素、环境元素向地面上下两方向延伸和发展,下沉广场、高架广场、地下步道、架空步道等建筑元素层出不穷,从而实现车站空间的立体化。
三、整体策略引导下的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城市设计整合
1、城市土地功能整合
①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提升 火车站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交通可达性,使得在一定通勤时间内所能到达的土地范围增大,而这些土地对开发商更具吸引力,相应地其土地价格将随之提高。
②城市结构功能的优化
原来的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空间分散,城市用地缺乏统一的规划梳理,交通混乱。通过火车站的整体规划改造,交通组织的立体化解决了交通拥挤的现状,加强了整个城市空间的有效联系。城市空间的一体化整合设计,使得城市的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和有序,城市功能更加多元化,城市空间结构也由原来无序混乱得到有序的梳理整合。
2 、城市公共空间整合
①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系统,它不仅是城市空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与建筑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片区的公共空间整合设计在功能上应体现城市功能与建筑功能的相互联系、复合共生;在空间形态上则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并置交叠、穿插联系(图 3)
图3 轨道交通地区空间一体化示意图
②多种功能空间共生复合
随着火车站枢纽建设的发展,车站的性质,从单一的客运功能转化为包括商业、服务性内容在内的多功能综合建筑。其主要表现为某空间单元同时兼有建筑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以及交通空间的多重归属,从而空间效益有效提高(图4)。这种相互复合与层叠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可以让建筑内部使用者与城市公众共同使用,从而在功能上促进城市功能向建筑功能内部的渗透与同化,同时也促进了建筑功能向城市整体功能的衍生与发展
图4建筑空间与公共空间复合
3、 城市交通功能整合
①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实现交通立体化的理想目标是在火车站的布局上集
各种类型的火车站站于一体、各种交通方式换乘基本上都是在站内完成,同时提
供各种辅助设施为换乘服务,实现零的换乘。为了保障不同交通形式的独立性,
减少干扰,提高运行效率,一是在站区外围以道路高架和下穿的方式,让城市道
路与轨道交通各行其道,降低了火车站对于周边土地的割裂效应;二是在站区内
部,充分地上和地下空间,通过立体化的交通组织,使车站融入城市交通网络,
与地铁、地下步行通道、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库、出租车等形成联运体系。
②站点交通换乘
交通功能为先导,体现“快进快出”和“顺畅便捷”的换乘设计要求,力图让各种换乘流线清晰、简捷,实现人性化的换乘。
一方面,可以通过高架候车层、交通功能为先导,体现“快进快出”和“顺畅便捷”的换乘设计要求,力图让各种换乘流线清晰、简捷,实现人性化的换乘。采用地下出站地道、地面地下车辆上下客点、专用通道、地下过街等方式缩短流线,减少出站旅客的步行距离;同时分析旅客不同的进站方式,满足旅客不同的需求,使旅客进站以连续的节奏,力求做到换乘的“零距离”。另一方面,市内和市域的各种交通方式到达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的客流,可以充分利用抬高的站前广场和下方的地下公共空间组织换乘。因此,在进行换乘系统优化设计时,首先应判断火车站平面和竖向空间布局特点,结合不同交通工具交通组织要求、客流预测来确定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出租车站、社会停车等布局。换乘系统优化设计应侧重火车站站点客流与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优先考虑公共交通设施布局,较大程度满足绝大数人交通出行需求。
4、城市景观整合
①重要节点的景观控制
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节点往往承载着复杂而多样的城市活动,在设计中要详细的分析它的功能组成,及各种功能的流线组织。以站前广场为例,它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通集散功能,各类城市交通方式在此汇聚,实现相互转换;同时它又要承担城市公共活动的职能,体闲、驻足、表演、交谈等,成为城市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②视点廊道天际线的景观控制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展现城市形象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形成明确城市门
户形象的重要的具象表现元素,它是展现城市门户繁荣的机缘,并能够被人们直
接感受的。
③标志物的景观控制
枢纽区域标志性构筑物不但可以丰富火车站门户的艺术个性和景观魅力,还
可以帮助人们识别环境。标志物是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元素,人们对门户的记忆可
能是片段式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标志物是这些片段的核心。
结语 :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大发展,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将会不断涌现,如何实现枢纽内部各种交通设施的快捷、方便的换乘,站前区域为乘客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及人性化服务,将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火车站区域规划设计方案有以下经验可供参考与借鉴:
(1)首先应明确枢纽的功能定位,指导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实施,促进地区发展。
(2)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具有换乘量大、换乘方式多的特点,客流集散仅靠道路交通远不能满足需求,应结合客流预测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引入枢纽的条件。
(3)铁路客运站应从传统的平面布局向立体化布局转变,强调各类交通设施的“零换乘”和“无缝衔接”,成为公共交通枢纽型火车站,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以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区域规划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其次简单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区域规划;问题及对策
引言
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的宏观背景和微观基础已发生了变化。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编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不仅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实际区域规划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1 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特点
新时期区域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1区域规划首先是综合性的规划
在规划设计时,它针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作综合分析,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作综合布置,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综合协调,谋求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综合效益;在规划实施时,将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以及财政、金融、价格、环保、土地、投资、产业政策等综合手段推动落实,依靠经济社会调查统计、遥感动态监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落实、核查与评估。
1.2区域规划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特性
这种特性首先表现为区域规划方案本身与特定地域相关联,其次表现为规划要素、规划措施应落实到具体空间位置上。区域规划的区域空间特性决定了规划的目标、内容、重点等会随着规划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新时期的区域规划更是要求以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空间配置作为核心,规划成果需要以空间化、可视化形式展示。
1.3区域规划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
回顾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区域规划可以发现,区域规划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总是随着国家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与时俱进。进入21世纪,国家对于区域规划工作有着明确的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即明确指出:新时期区域规划要对人口、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进行划分,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国家发改委也指出:新时期的区域规划要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要着眼于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发挥各自优势,统筹重大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
2 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2.1各层次、各类型的区域规划内容存在交叉与冲突
目前,我国区域层面的规划管理权分属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部门,形成了从上到下的“条状分割”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块状分割”的局面。各类规划既自成体系,又互相交织,矛盾不少。比如: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划上行下效,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规划之间存在冲突;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内容交叉较多,极易造成区域规划的实施执行机关无所适从的局面。
2.2区域规划内容仍偏重于物质规划,忽视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的区域规划以经济要素为主,内容依然偏重彰显地方政府政绩的物质建设规划,对如何确保人们在获得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方面重视不够。较少考虑环境、社会和生态等其它要素,必然造成环境和生态的退化,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如今,人们已直接感受到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昂贵代价,以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不仅要实现区域观念的与时俱进和科学理解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同时还要尽快完善其在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下激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功能。目前,区域规划内容在综合协调措施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区域管治的提出,逐渐被认为是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必要综合协调,它的重点是涉及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实质上是力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3编制方法单一、内容面面俱到,易脱离地区发展实际
我国的区域规划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其规划内容主要侧重于资源综合评价、工业布局、农业生产力布局和土地利用、城镇居民点布局,范围相对较窄。同时,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当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都已经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和定量分析计量经济模型时,区域规划编制仍然主要依靠静态的定性分析方法,这直接导致了规划内容缺少前瞻性和科学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由于受地方政府短期利益驱动,区域规划同质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区域规划不仅没有反映出地区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依然延续无所不包的庞杂色彩,不同空间尺度甚至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基本上都包括区域综合条件分析,区域开发的目标、任务、重点和生产力总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布局,区域开发的重大项目和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等,甚至助长了个别地区的非理性行为。削弱了区域规划的性和科学性,也容易脱离地方发展的实际,造成了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趋同。
3 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的对策建议
3.1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关系,避免内容的交叉与冲突
编制规划时要准备多套方案。首先,要在照顾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前提下,考虑目标能否实现,目标的确定不能一厢情愿;其次,在目标和各方偏好既定的情况下,要预测各方的选择和结果,选择的实施方式;,从规划编制方法方面说,要采取阶段性的规划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内容的交叉与冲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已不再是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还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相关利益主体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即考虑到自己的投机行为不会受到惩罚而采取自身利益较大化而整体利益最小化的行为。结果既损害了整体利益,也使得地方利益达不到。所以,今后的规划应该采取多阶段规划方式。即根据前一阶段规划的落实情况决定后一阶段的规划,也就是改一次博弈为重复博弈,各利益主体顾及到其机会主义行为有可能遭到惩罚,就会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样可以杜绝投机行为,保障规划结果的。
3.2科学确定区域规划调控范围,实现由物质建设规划向经济发展规划的转变
区域规划是一种区域经济管理的行政手段,许多国家全国性的区域规划调控领域被严格限定在需要政府施加影响或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范围,如跨区域交通、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公共工程。对竞争性领域或产业,政府一般都不涉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区域规划应由以往的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向改善发展环境、增强软实力方向转变。同时,要注重采用公众参与以及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制定和实施,突出体制创新和区域合作。如:珠三角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任务――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3努力推动区域规划方法和模式转型,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新形势下的区域规划必需改变严重依赖行政力量的惯性思维,避免机械地使用任何一种模式。同时积极学习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提高规划质量。未来我国区域规划应合理看待各种区域规划模式的优缺点,积极调动学术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公民代表共同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并充分重视协调受规划与政策影响的多方利益。从而,促进形成我国制定实施区域规划的多种模式。同时,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可调控资源的管理与调控方式的变化,适时调整区域规划内容,尽量使不同等级的区域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和区位条件不同,区域规划的具体内容或者重点内容要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区域规划论文:新时期下我国区域规划热中的冷思考
摘要: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城市化的步伐,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也暴露出城市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对中国区域规划的基本认识出发,回顾与总结区域规划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不避讳区域规划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区域发展中所突显出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社会和谐难实现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和重视。
关键词:区域规划;协调发展;区域政策;冷思考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从传统的“条块”分割、以“条条”为主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变为现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体系。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越来越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
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这个伸缩性很强的概念决定的。能否正确了认识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关系到我国区域规划工作是否能深入开展,以及编制的区域规划是否能具体贯彻实施。
区域规划是什么?目前,有关部门和学术界有若干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有人认为区域规划是“针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安排,把它们相互隔阂的建设发展规划联系起来纳入地区生产力空间结构的有机体系”;也有人认为是“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还有人认为区域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科技等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1等等。
结合我国区域规划的理论研究,总结建国后区域规划工作的经验教训,本人认为:上述内容对区域规划内涵的认识和定义过于宽泛,在实践中容易使区域规划走上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与国家总体规划、有关行业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相重复,从而难有自己的特色,难以在实践中具体贯彻落实。与其他规划相比,区域规划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范围灵活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是以县级以上各级行政区为基础编制的,其涉及的范围是以行政区为主的;而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为主体的,它可以是国内几个省、市、区的组合,也可以是省级行政区内若干个重点地区的组合等等形式,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加快,区域规划也可能涉及我国部分地区和周边国家。
(2)有所侧重
区域规划不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其内容无需包含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面面俱到。为了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好的落实于规划建设实践,区域规划应是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的问题和特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战略。
(3)时限较长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由于制度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年度计划以及五年、十年规划,并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经批准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而区域规划展望的时限多具长期性的特点,有些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十年规划相配套的区域中长期规划,但更多的应是展望年限更长(如二十年至五十年) 的战略规划。
3 区域规划的战略意义
迈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我国正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体制、新的形势,赋予了区域规划新的内容和更大的责任,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一旦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出现了差距,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就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影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而经过区域竞争的过程,落后地区积累的不利因素亦将反作用于发展快的地区。由于两极分化严重,落后地区反过来也会促使发达地区蒙受重大的损失,如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衰退产业难以及时向落后地区转移2;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丧失等等,这些将导致区域系统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稳步发展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社会、人文差异都很大的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客观存在,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内还有差距拉大的趋势。总结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促进地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国家的干预,通过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促使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2)接轨国际现代化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制度。单个项目审批的办法忽略了具体项目与建设环境及区域综合配套功能的协调问题,成为导致项目在布局选址方面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不断深入,不仅外商投资十分注重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把区域规划也作为企业选址的重要依据,国内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关心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纳入产品的区域开发战略的内容,这样,客观上也要求政府能够提供一个区域建设前景的规划蓝图,作为引导企业决策的纲领性文件。
(3)完善我国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管理领域客观存在宏观领域法制建设滞后的现象,造成微观限制宏观、全局被迫服从局部的不良现象。在规划领域也存在宏观规划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在规划目标、内容等方面缺乏协调,从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问题4。一般来讲,区域规划应该是区域内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但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如《城市规划法》和《土地法》,而区域规划却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
4 区域规划的冷思考
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统计数据及相关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和发展能力、现代化水平、城市化程度、人力和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占有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5。所以是时候重新审视区域城市规划的时候了。
由于长时期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发展机会、城市化及现代化总体水平等差距,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认同的隔阂,已经对社会结构的整合度、社会秩序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区域差距
区域差距是现代社会工程的衍生结果,必须通过新的设计和规划才能得到控制和化解。但在现实中,控制区域差距、统筹区域发展仍将面对利与弊、收益与成本、回报与代价的艰难抉择。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积极稳健的做出取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原则。
(2)区域壁垒
统筹区域发展的一项目标在于消除区域壁垒,弱化生产要素的区域性特征,实现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应与区域经济的市场机制齐头并进,从根本上实现资本、知识、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运作方式的转变,形成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从“地域空间”转向“流动空间”,形成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机制,为区域协调奠定坚实基础。
(3)区域整合
区域的整合态势有赖于不同地区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在空间形式上,区域合作的两个基本方面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的合作,以及三大地区内部各省区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形成合作机制,达成利益共识,共识的基础不仅是物质性的,更是文化和价值性的。提高区域对共同点的感受力,满足彼此的需求,分享发展的成果,并善于化解分歧,共同承受风险。
5 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区域统筹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时缘,而区域协调也将为社会的更加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迈向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以共同探讨适合我们国家区域和谐、国家稳步发展的健康之路。
区域规划论文: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实际应用
[摘要]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区域建设当中引入了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区域规划环境评价值的应用,可在保障在确保满足区域环境容量、不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使区域开发建设合理有序的进行。本文通过实践,探讨了区域规划环评中的体系指标,进行了生态环境的效益、循环的特征、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要素,进行指标研究,希望为将来规划环评时有指导性借鉴。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 区域规划环评 应用
1实际研究方法
(1)评价的专题设置。目前环评单位设置的区域环评专题通常为:污染源分析和规划策略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和评价、生态建设与其环境的保障、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的监测与管理和公众参与等。通过规划环评实践,综合考虑行政审批单位的要求,应该进行区域环评与循环经济的综合分析专题,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污企业的环境清洁分析为基准,着重整体经济循环发展水平。
(2)评价标准的建立。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性大,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环评标准和评价体系,针对当地实际,做到标准的因地制宜。循环经济不能一蹴而就,应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针对各发展阶段建立相应的环评标准与目标。做到环评有据可参,有章可循,为后续评估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3)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循环经济评标指标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组成特性与数量表示在规划目标上的反应。所以,通常把指标扩展理解成目标扩展。因为规划目标的目的性扩展决定了循环经济观念的多方位实现,因此,体系指标的扩展为循环经济找到了有效、快速、的突破口,即为指标体系的建立。
2建立指标体系
本研究体系采取树型结构研究模式。建立扩展指标和主体指标为系统层指标,其中主体系统指标由3个要素构成,为循环特性指标、生态效益的指标、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指标,可反映区域循环经济在规划前后发展速度的变动。指标扩展包括产业管理系统的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其并不做为区域经济的记录,为主体系统指标的完善和补充,使评价体系指标更、更完整。
考虑相关因素,本文对指标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类,定性指标包括产业管理系统的指标,其他皆为定量指标。
3确立目标值
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与最近两个“五年”计划研究调查为基础,明确了沿海东部地区的目标值。把循环经济的定性评价分为低、中、高三个值,选定相关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指标的范围等级,以等级范围划定合适的指标分数。以0-1为定性评价范围等级值,以就近取整和等量基本原则划定差异分值范围等级。分值等级情况见表1。
4研究案例
作为大连市的重要组团之一金港区,包括了经济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得胜镇、双D港等区域。为合理有序开发金港区,大连市市政府编制出了金港区总体建设规划纲要。本文选取大连金港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方法为灰色关系度法,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对工程各阶段进行环评分析,得出循环经济的优劣面,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层次法与德尔菲法,得到各指标间的权重值。见表1。
(2)评价规划。以国内著名开发区和金港区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收集了四个年份的指标值,目标值间的指数通过灰色关联度运算得知指标的综合指数和分指数,与其他数值的变化走向。
采用专家咨询法,得到了分级标准,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关联指数。
根据资料我们可系统观察到金港区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状态。在2000年时,综合指数发展状况最差(0.3409);到05年时,得到了提高,居中等;快接近10年时,增加较为迅速,值为0.7149;再到规划预期的2020年,指数值较高,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但差距依然存在。另外,比较分指数,2000的五项分指数发展水平低,根据预期规划,到2020年,生态环境的效益增长最快,并且相对发展平稳,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对于指数循环特征来说,缓慢发展,但从2000的十年间很平稳,再过十年发展增长幅度很小,水平依然处于中等;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最为稳定,经过20年的增长,由低水平迈向了高水平的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在2010年的后十年间,增长速度缓慢,最终于2020年也没能上升高发展水平状态;产业管理系统指数同样缓慢发展。
(3)建议。通过分析,建议政府规划部门和审批部门提高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增加值;增加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值,也就是提高包括中水回率、工业用水回收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开发综合利用在内的2010年与2020年的相关指标;建立详备的规划方案,着重建立区域经济机构设置管理与企业的考核准入制度。
5结语
作为具有较强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区域规划环评任务,本文在循环经济与规划环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了新型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可将理念与现实规划环评有效结合。
本文采取灰色联系度解析法进行了体系指标的评测,应用范围广泛。对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各要素的优劣情况进行统筹分析。采集的信息能为规划局对未来区域规划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与指导。
金港区的规划实践案例中,以指标体系为指导做的综合评价显示,在未来20年,金港区的区域循环经济能够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提高完善的层面较多,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布局、循环经济的指导管理等。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适度调整指标。建立健全园区企业准入制度,做到规范考核,健全园区管理机构设置。
做好区域规划环评,是利国利民的措施,应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
区域规划论文:区域规划中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
摘要: 本文结合大都市延绵区理论,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案例进行研究,针对山东半岛的双中心城市现象,对比国内其他都市延绵区的首位度,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需要加强青岛龙头地位的结论。并对如何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以提升区域整体实力进行讨论。
关键词:都市延绵区山东半岛双中心
理论研究
1.1戈特曼的大都市延绵区理论
上世纪6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时候首次提出了Megalopolis(大都市延绵区),用以描述美国东海岸出现的大城市连绵区现象。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带是具备特定条件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多核心城市系统,它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密切相互作用、空间形态相连的多个异质子系统(都市区)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以人口、交通、信息、资金、物资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流”的形式具体体现出来的高强度的交互作用,使得这一巨大系统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活动功能的许多方面都与周围地区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在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活都市区,而是聚集了若干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联系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整体。它并不是单个的都市区的过分膨胀或多个都市区的简单组合,而且有着质的变化的全新的有机整体。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纽约无可置疑的是美国东北海岸大都市带的经济和对外联系中心,华盛顿则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特色,而产业职能则主要由其他城市承担:费城是全国造船和石油工业的主要中心之一;巴尔的摩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进出口贸易在城市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戈特曼将这种组合体结构形象的称为马赛克。这种多元的马赛克结构和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交织特点是大都市带的各种功能的形成基础。
1.2周一星对中国都市延绵区的研究
1986年周一星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借鉴西方城市不同尺度空间单元体系,较早提出了市中心—旧城区—建成区—近城区—市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都市连绵区,这样一套中国城市的地域概念体系。1988年,进而将其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中国城市空间单元体系。其中与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区相对应的为城市经济统计区。他提出中国东南沿海已经形成了两个都市连绵区,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含港澳)地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也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或形成的潜在可能。
都市连绵区是一个相当大范围内的城市系统,有较强的自组织性,是我国现行的地级市辖县系统、城市群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城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应极大的增强了城市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上而下的工业化扩散和自下而上的农村非农化发展相互衔接,中心城市借此空间形式可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空间调整,保持其控制和指挥能力,也使其周围地区在产业空间转移过程中获得发展。同时,都市连绵区超越了行政界限的藩篱,在有效组织区域内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方面具有其他城市空间组织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2、山东半岛城市群研究
2.1山东半岛城市群研究
本文采取周一星于2002年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八个城市。
国内很多研究将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提并论。事实上,山东半岛、京津唐、辽中南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呈南中北之势环渤海分布,它们有各自的核心和各自的腹地(图1),在我国北方组成各自的二级经济区,它们的区内联系远远超过它们之间的区际联系。环渤海地区无论从它的空间尺度还是它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内涵都是不同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渤海城市群不是一个城市群,环渤海地区也不是一个经济区。因此本文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将山东半岛城市群看成一个整体,同长三角和珠三角进行对比。
2.2山东半岛城市群双中心城市现状
济南从14世纪的明代成为山东布政司所在地开始,成为山东及时大中心城市。青岛于1898年开埠才开始开始了城市发展的道路,青岛在不足40年的时间里弥补了和济南至少500年的差距,其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都赶上和超过了济南。1933年青岛人口43.6万,同年济南为42.7万。从此,青岛和济南的人口、经济不相上下,成为山东省的两个中心城市。1932年改济南为省辖市,1945年国民政府在青岛设“院辖市”。如果按照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正常规律,青岛早已经成为山东的首位城市,但直到现在为止,济南、青岛一直维持了50多年的典型双中心格局。究其原因,无非是财政关系导致政策的倾斜。由于青岛是副省级城市,财政收入上缴中央而非山东省,山东省内投资对青岛的支持减少,投资明显向济南、烟台倾斜。
2.3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珠三角、长三角首位度对比
1933年美国学者杰斐逊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首位度理论提出后其基本概念已经被普遍使用,自20世纪40年代后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以测度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地区差异。本文采用GDP首位度对比,进行简略的比较。
长三角的研究范围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员,即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城市。珠三角的研究范围根据《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定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个城市。
表1 三个城市群的首位度对比
区域 及时位城市GDP(万元) 第二位城市GDP(元) 首位度
珠三角 98794145 95815101 1.03
长三角 169715503 47407788 3.58
山东半岛城市群 32305706 29598443 1.09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整理)
表2 三个城市的人均GDP对比
区域 人均GDP(元)
珠三角 88320
长三角 125098
山东半岛城市群 88463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整理)
由以上两表,不能得到较为的定量结论,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即首位度较高的地区,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较好。这种结论与改革开放时的“先富”理论一致,即先富才能带动共富。
2.4以强化区域优势为目的的龙头带动策略
由上文可知,龙头城市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山东还没有形成龙头城市,计划体制下的双中心结构,已经制约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只有服从一定的能量分布规律,才能使得城市体系的作用趋于较大,否则城市的功能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城市的能量分布法则,必将有一个城市处于的优势地位。
青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功能,决定了其有能力汇集更多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因此青岛更适合担当半岛地区的龙头城市,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系演化的必然。研究成果指出,要把青岛培育成半岛城市群的龙头,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应当以黄岛开发带动青岛发展。此外,半岛城市群不仅要成为山东发展的龙头,还要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
2.5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
以青岛为龙头,并不是抑制其他城市的发展,而是在确定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取得协同发展。针对当前的双中心结构的情况,应当在当今的发展中逐渐明确各自的性质与智能,将双中心结构逐渐转变成准双中心结构,变成单中心结构。青岛是我国黄海沿岸较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国际外向性联系中心。济南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内向性联系的枢纽。其他城市也要在承认青岛龙头作用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空间组织的基础上,半岛城市群地区应当构造以青岛、济南和烟台三个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协作体系,改变目前各个城市产业竞争大于合作的尴尬局面,形成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的整体经济,发挥核心城市在城市智能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升级和经济协同发展。其他城市则应当以制造业为重点,适当发展服务业使城市职能向相对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个城市在依据自身特色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县级市、镇的产业带动和辐射,使单个城市的优势产业组织成为城市群的整体优势产业。
2.6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范围包括山东半岛全部海域和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的陆域。在这份规划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相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部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形态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发展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和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圣地。威海将被打造成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林海产业基地。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3、结语
区域之间的实力消长是经常发生的,关键是能不能把握住历史的机遇。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2002年更是占中国大陆的三分之一。上海的大规模开发比珠江三角洲晚10年以上,现在后来居上,这就是区域实力变化的反应。我们相信,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与投资环境,在新的机遇下,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既相互合作又彼此竞争的浪潮里,在与更发达地区的角逐中,山东半岛迎头赶上并后来居上是可以期待的(从统计数据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均GDP已经超越珠三角,但实际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整体发展仍任重道远)。
区域规划论文:公共交通枢纽型火车站站前区域规划研究
摘要:近年来,集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公共交通型铁路客运枢纽快速形成,此类型的铁路枢纽站前广场区域规划问题日益被大家所关注。本文力求通过对嘉兴火车站区域概念规划设计方案的研究与介绍,以及对枢纽内部交通组织的分析研究,为国内其他相同类型的铁路客运站站前区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交通枢纽;火车站;站前区域;概念规划
1.规划背景
沪杭铁路建成通车,嘉兴火车站及周边区域也随之发展,历经近百年的变迁,如今的嘉兴火车站区域在功能、交通、景观、形象等各方面均显露出颓势。作为城市门户,越来越无法体现嘉兴的城市建设水平和历史人文风情。
随着嘉兴南站(高铁车站)的建成,高铁和主要的动车客流都分流到南站,使嘉兴火车站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减低,但火车站的客流量仍在持续增长中,而且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可能的城际铁路的设置,还将为火车站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火车站区位及规模预测
2.1 区域条件
嘉兴火车站区域位于老城区以东,南湖的东北侧。基地与老城区隔环城河相望,距离传统的老城商业金融中心仅1公里,基地北侧的中山东路是穿越老城区的十字形主干道之一,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同时,基地西南侧隔甪里街即为南湖风景名胜区,景观条件也十分优良。
2.2 规模预测
2.2.1客流规模预测
2.2.2 站房规模预测
(1)长途客流站房
预测嘉兴站远期平均日发送量约为1万人次,较高聚集人数约为2000人。根据《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站房主体部分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2)城际客流站房
预测嘉兴站远期城际客流平均日发送量约为2万人次高峰小时发送约为4000人。建议站房设施总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站台需要向南扩建30米左右。
3.功能定位研究
3.3.1 功能定位
嘉兴主城重要的铁路客站,重要的城市客厅和交通换乘枢纽;城市主中心的组成部分,具有旅游集散旅、旅游服务、特色商业、商务办公等功能的复合功能的城市中心节点。
(1)嘉兴主城重要的铁路客站,重要的城市客厅和交通换乘枢纽。与嘉兴铁路南站即高铁站有效分工,承担时速在300公里内的长途铁路客站和城际铁路客站功能。
(2)城市主中心的组成部分,具有旅游集散、旅游服务、特色商业、商务办公等功能的复合功能的城市中心节点。本区域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紧临老城、城市主中心,以及作为红色旅游重要基地的南湖风景区,区位优势明显。
3.3.2 适建项目与规模
(1)交通项目:包括铁路客站及其相应配套设施,各类停车和交通疏解设施;广场等开敞空间;轻轨地下车站,公交枢纽、城乡公交站等交通换乘设施等。
(2)其它项目:旅游集散、旅游服务(中档,中低档为主的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特色商业、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等。
(3)业态:除为铁路客站服务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外,以中档特色商业为主。初步考虑,可安排青少年流行商品、文化用品、服装、餐饮服务、便捷服务等。
(2)适建规模
借鉴国内外城市重点区域的各项功能设施所占开发量的比例,结合嘉兴火车站区域的实际条件,建议商业服务设施部分占开发量的比例在10%-20%之间,旅游集散和旅游服务设施部分占开发量的比例在10%-20%之间,商务办公设施部分占开发量的比例在50%-60%之间。
4.站前区域规划方案
(1)功能布局
采用线上候车式站房,地面层为公共开敞空间(站前集散广场),两侧布置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候车等交通设施,实现“零距离”换乘,并通过地下通道与轨道交通站点形成便捷、安全的步行联系,打造高效、便捷的铁路公共交通枢纽。
站场北侧安排商务办公组团,南侧安排酒店、旅游服务中心综合体,东南侧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设置复合商业、办公、酒店式公寓等多种功能的大型建筑综合体。
(2)交通组织
铁路客站的公交车、出租车主要安排在站房两侧,流线相对独立;社会车辆安排在地下停车场,车行出入口设置在公交枢纽站内部。
独立开发商业地块均独立设置各自的地下停车库和独立的车行出入口。
通过站房正下方的公共地下步行通道,串联南北广场、铁路站房、轨道交通站点,形成便捷、安全的步行系统。
(3)空间景观营造
以现代化商业中心景观为南片的风貌特色。通过商业、办公建筑围合而成的广场,展现现代化交通建筑的景观,并形成强烈的空间秩序感,使行人对于他们所处的空间一目了然。
沿纺工路是现代化的商业、办公、酒店建筑界面,塔式高层与多层裙房形成富有韵律的空间节奏;沿甪里街为酒店、大型商业建筑界面,跌落的裙房和形态优美的酒店建筑与南湖遥相呼应。
(4)地下空间利用
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设置地下商业空间,并通过地下步行廊道与出站大厅以及跨铁路地下步行通道相连。此外,结合周边商业功能布置一处下沉景观广场,丰富空间景观,加强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达性。
5.结语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大发展,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将会不断涌现,如何实现枢纽内部各种交通设施的快捷、方便的换乘,站前区域为乘客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及人性化服务,将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嘉兴火车站区域规划设计方案有以下经验可供参考与借鉴:
(1)首先应明确枢纽的功能定位,指导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实施,促进地区发展。
(2)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具有换乘量大、换乘方式多的特点,客流集散仅靠道路交通远不能满足需求,应结合客流预测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引入枢纽的条件。
(3)铁路客运站应从传统的平面布局向立体化布局转变,强调各类交通设施的“零换乘”和“无缝衔接”,成为公共交通枢纽型火车站,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以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区域规划论文:“路线图”规划理念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规划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目前区域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路线图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着重列举路线图规划方法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路线图;规划方法;区域规划
1.引言
随着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竞争给每个地区带来了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作为市场主导作用逐渐被宏观调控作用所代替。区域规划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吴良鏞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近几年来,针对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广泛展开,如何利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技术手段和数学模型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是区域规划理论界的主要研究方向。路线图作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最早被应用于推进行业技术发展和变革,本世纪以后被广泛应用到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2.区域规划的概述
2.1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
区域规划最早又称为国土规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及产业之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利益冲突,达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人、财、物、自然力等资源的目的。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城市规划是直接安排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而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和控制以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
2.2当前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国内区域规划近几年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原城市群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但由于现有的区域规划理论、认识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的一些区域规划还存在薄弱的地方:
(1)静态定性分析较多,动态定量分析较少
(2)物质建设规划偏重,综合发展规划偏轻
(3)终极目标设置较多,阶段实施目标较少
(4)概念规划内容偏重,过程实施内容较轻
3.路线图规划方法的内涵
3.1路线图的概念
路线图是一种先进的规划方法和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对现实起点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关键事项、时间进程以及资源配置进行科学设计和控制,主要采取图表的方式进行形象表达,其要义是围绕目标任务,强调需求牵引,选择发展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对建设发展做出科学规划。
3.2路线图规划方法的理念
一是明确的需求牵引:路线图以各种需求为动因,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项目设置都必须以满足量化的需求为标准。
二是明晰的前景预测:路线图通过规范的方法和程序,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资料,科学地预测未来,前瞻性地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三是优化的路径设计:路线图综合考虑现状、目标、技术、资源等多种因素,设计出事物发展的方向、过程和时间节点,并动态优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3.3路线图技术手段
路线图规划方法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制定路线图过程中通常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比如:在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会用到信息分析法(调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法);在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时会用到头脑风暴法或者情景分析法;在确定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时会用到需求分析法;在优化发展路径时会用到层次分析法。
4.路线图规划理念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4.1评价区域发展现状、挖掘区域发展优势
区域规划首先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可行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评价,辨识区域自然系统、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历史现状。表格型路线图运用表格来表示事物发展的标准、进程和路径。在某些情况下整个路线图或路线图中的各个层次都可以采用表格来表示,这种类型的路线图尤其适合于目标、特性或绩效容易量化的领域。利用表格型路线图可以对区域发展基础进行系统的、形象的、直观的分析(如图1),以挖掘区域发展优势和潜力,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4.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预测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规划要描出未来区域发展的蓝图,指明区域发展的目标和路线,给人们以鼓舞。路线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管理工具,同样具有战略管理功能,能够为国家、政府和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路线图中的鱼骨图也较因果关系图。它将影响问题特性的因素按相互关联性整理成层次分民、条理清晰的特性要因图,并标出主要因素的图形。利用鱼骨图可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如图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
多层次路线图将多种要素综合起来,设置多个层次,包括若干总层次和分层次、子层次或者亚层次。这种路线图可以用来研究每个层次内部的演变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它有助于促进多个层次之间的融合。利用多层次路线图可以绘制区域规划不同层次发展进程图(图3),借助情景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可以科学预测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4.3 量化区域发展指标、确立发展阶段目标。
区域规划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发展三个方面可归纳总结出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科技教育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环境发展指标10个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还可继续细化形成更具体的二级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量化区域发展能力需求的基础,如何形象化的分析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于传统规范方法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路线图规划方法通常采用雷达图来综合描述能力需求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指标首先要对其进行指标量纲的统一化,通常采取以远期目标为参照基准,利用现状或阶段目标数据与参照基准进行比对形成百分比。指标量纲统一后,可将指标体系绘制在雷达图上,通过雷达图可清楚地看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所在。为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辅助决策。
4.4. 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梳理重大建设项目
路线图按照时间序列给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实现时间、资源保障等,可以按照战略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对未来风险、现有资源、发展目标、经费投入等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合理布局地区生产力、协调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以确定区域内各部分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梳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比如,影响城市圈形成的城际轨道交通。
4.5. 实施发展过程控制、优化区域发展进程
路线图根据发展现状来预测发展目标,依据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来确定实现目标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阶段目标和重大任务。因此路线图具有很强的路径性、里程碑性、可操作性。从而具有战略实施、项目开发、系统整合等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控制功能。路线图在实施过程中依据阶段目标对路线图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实时调整路线图。区域规划可借鉴路线图的动态更新理念,设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根据区域规划的阶段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路径。
5.结束语
区域规划是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规划,需要利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达到协调和控制区域发展的作用。路线图作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规划方法,规划过程中始终吸纳了很多科学的分析方法,除了应用于技术开发等微观层次规划以外,还广泛应用于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层次的规划。区域规划作为一个地区发展规划也可借鉴路线图的规划理念。
区域规划论文: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类型区域规划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城市区域规划兴起的客观必然性。为了适应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和实施途径等各方面迫切需要革新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区域规划;国土;城镇体系;城市区域 ;综合协调
我国早期的区域规划始于1956—1960年,其后由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停顿了整整20年。改革开放给区域规划工作带来了生机,出现了包括国土规划在内的多种类型的区域规划。但其发展是不平衡的,迄今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区域性综合协调的空间规划系列。由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区域规划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区域规划转型也还任重而道远。
1 区城规划的发展态势
1.1国土规划的衰变
自19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首先,新时期的国土规划,其内涵与性质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国土规划逐渐摆脱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与延伸的地位,淡化了发展规划的属性。
其次,对新时期国土规划的性质及其必要性,至今尚未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共识。有的只把国土看成是资源的总称,甚至等同于土地,而不是看成国家主权管辖范围的地域空间。有的认为发展规划也包含有空间布局的内容,有了全国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就不需要另搞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有时也被简称为“国土规划”。虽然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空间规划的性质,国土开发建设的空间布局最终都要落实到土地上,但土地利用规划需要以高层次的对各项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开发建设布局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国土区域规划为依据,而当前恰恰是这种区域性的空间综合协调规划成为我国空间规划系列中最薄弱的环节。
1.2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升
城乡建设部门和城市规划界都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因而区域规划工作一直得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支持。
但也应该指出,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城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按《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不能不搞,而又不愿对此认真下功夫,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配合国土区域规划编制时,也只能主要突出城镇体系自身三大结构的内容。
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出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单纯的城镇体系规划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1.3城市区域规划的兴起
在当前我国加速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为提高大城市竞争力和拓宽城市发展空间而进行的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或城镇密集区规划正在悄然兴起,其性质属于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区域规划,亦可概括简称为城市区域规划。
城市区域规划的兴起,是由以下几个背景因素促成的:(1)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总趋势下,提高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已普遍受到重视,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活力;(2)国内长期奉行的“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已解套,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向大城市周围集聚,其发展速度超过一般中小城市;(3)随着信息化和快速交通的发展,大城市的某些功能在迅速向周围郊县扩散,城乡之间、城市建成区与非建成区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出现了城市的区域化倾向;(4)有些大城市原有行政区划的狭小市区范围严重束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迫切要求扩大城市规划区范围,调整行政区划,或突破行政区界开展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
2 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区域规划不断受到重视,如果说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已迎来了第三个春天,那么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区域规划工作,也可以说已开始显露出初春的气息。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工作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将主要涉及到下述诸方面问题。
2.1 规划与立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企的逐渐分离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传统区域规划的指令性意义日趋消失,迫切需要通过立法赋予区域规划在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具有一定性和约束力的法定地位。应改变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只作为依附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地位。在修改《城市规划法》和草拟《城乡规划法》中,希望能明确规定区域(城乡)规划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各级政府对编制和实施城乡发展空间规划的主要职责。将来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另立《区域规划法》或《国土规划法》。
2.2 集聚与扩散
生产要素的流动,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是由分散的广域空间向相对狭小的地域空间集聚,还是由分布密集的地域空间向周围广域空间扩散,对城市和区域的开发建设布局,空间结构和环境的演变均有重大影响。集聚或扩散的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在空间密度、形态和格局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驱使产业、人口集聚或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全球化、信息化、交通便捷度和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才能较好地把握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通过规划,因势利导,并针对某些空间无序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才能进行有效的空间调控。
2.3 刚性与弹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空间规划多属指令性,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也不能排斥必要的刚性约束。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需要在区域内划定严格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地域,有选择地引导开发和重点鼓励开发地域等不同类型区。前两种地域类型,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必要的绿化隔离带,应尽力使其具有法定的刚性约束力;后两种允许进行开发建设的地域类型,可为其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同时又必须警惕,将留出弹性发展空间误导为盲目田地和恣意拉大城市发展框架。
2.4 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会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矛盾。要真正做好综合协调并不容易,以往的不少规划在综合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有些规划只是将各有关部门的规划布局方案拼凑汇总在一起,既未协调,亦不整合,是综而不合。有些规划的综合协调主要靠少数规划工作者的智慧,将其头脑中形成的整合方案变成文本和图纸,没有与利益冲突的各方充分协商,更没有取得他们的共识和认可,因而难以通过规划建立起共同遵守、相互监督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是各自我行我素,起不到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2.5 沟通与管治
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众的参与。在规划过程中应广泛吸收代表各种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人大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参加,在充分交换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共同寻求合理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实用性强、能为公众所接受、在整体上符合全社会根本利益的区域规划。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规划的实施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管理,需要继续保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使公众与政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进一步推动和组织全国各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区域性问题,开展都市区或城镇密集区等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区域规划,加强城市间、城乡间空间发展的综合协调和规划管理,已具有迫切意义。为此需要修订相应的法规,确立区域规划应有的法定地位,同时还应对传统区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革新,使其能在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对空间的规划指导和调控作用。
区域规划论文:浅谈桥梁设计如何结合区域规划做到“桥景合一”
摘要:本文结合桥梁西漳站区几个桥梁方案,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桥梁景观如何与地域特点和区域规划有效的结合,在桥梁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规划、周围的地域特别、城市的文化底蕴等诸多因素,才能使桥梁更好的提升和诠释周围的景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桥景合一”。
关键词:桥景合一、技术美学,区域规划,地域特点,飞雁式梁拱组合桥;
一、引言
所谓桥梁“景观”即在桥梁设计中要考虑桥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桥梁建筑本身的人文造景,形成“景”,“观”。桥梁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我们生活空间的整体景观。因此桥梁景观不但指桥梁本身的造型结构优美,还需要桥梁周边区域的大环境相协调。一方面桥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精心设计的桥梁可以更好的提升和诠释周围的景观,与其相得益彰。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征
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对桥梁进行美学设计。如桥型方案的美学比选,桥梁主体结构部件的大小比例调整,桥梁外形轮廓尺寸与城市景观的和谐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能和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桥梁技术美学。
2、桥梁景观的时代特征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 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3、桥梁景观的地域性
桥梁的空间跨越使交通立体化,而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桥梁与特定地点的地形、地貌配合成为桥梁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的方面。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性的象征,如悉尼大桥与悉尼歌剧院的景观伴生成为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标志;武汉长江大桥与与龟蛇两山的景观伴生一直为武汉城市的骄傲等。
三、桥梁设计中如何结合地域特点和区域规划做到桥景合一
桥梁设计中如何结合地域特点和区域规划做到桥景合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在拟建桥梁方案时先了解桥梁所在区域的背景及总体规划,结合规划特点确定桥梁的景观定位。对于没有景观要求或景观要求比较低的区域,从节约造价的角度考虑采用一些预制结构的桥型方案。对于景观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景观设计考虑与周围环境、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桥型方案。
例如:在做西漳站区几个桥梁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项目研究背景及总体规划:整个西漳站区规划成“一轴三带,一廊三心”总体景观结构。一轴:依托凤宾路轨道交通所带动一条城市景观轴;三带:规划区内沿东侧主干道惠山大道、西侧快速路凤翔路及东西向等级公路北环路形成的三条绿化景观带;一廊:新开河段形成的南北向滨水景观廊道;三心:西漳站点区形成生活化的生态型景观核心,天一及刘谭站点区分别形成具有商业休闲特色及商务特色的活力型景观核心。西漳站区的西石路、西锦路、西昌路、西青路桥梁位于地铁1号线西漳站点附近,既位于“一廊”新开河景观廊道的中心部分,又位于“三心”中西漳站点生态型景观核心带内,是整个地铁西漳站区的景观中心。
2、根据桥梁所跨越河道的现状特点和周围景观设计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桥型方案。对于有航道要求的河道,桥梁跨径必须满足航道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河道沿线的景观和周围地块的建筑特点,选择受力合理、造型新颖的桥型。新建桥梁要参考河道上下游已建桥梁的桥型方案,对已建桥梁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新建桥梁遵从以下原则:同一条河流上的多座桥梁,在总体风格较为统一的基础上,相隔一定距离桥型结构宜于多样化。
由于新开河是西漳高铁站区一条重要的水上走廊带,规划河口宽35米,由于桥梁河道没有航道等级,河口相对较窄,桥梁跨径比较小,并且梁底标高低,桥梁结构相对较矮,因此不宜采用复杂的桥梁形式,推荐桥型主要采用小跨径的梁桥、刚构或拱桥为主。 西石路、西锦路、西昌路这三条道路南北向距离较近,在桥型选择上要总体风格、尺度要统一,但每个桥梁又要体现不同的风格。
3、根据桥梁所在区域的用地规划来考虑桥型方案。例如在以行政中心和品质办公区为主的地块,桥梁宜选择现代感较强的桥型;对于以商业、文化建筑为主的地块,桥梁宜选择造型活泼、色彩亮丽的结构形式,使其融入周围的氛围。对于以住宅为主的地块,桥梁宜采用简洁明快的桥型,同时要搭配一些精致的细节处理来提升桥梁景观,并结合周围水体,给居民营造出和谐宁静的居住环境。对于以公园、水体景观点及休闲生活带为主的地块,桥梁可选择具有园林风格的桥型,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匹配。一方面体现桥梁的存在,另一方面使公园风景因为桥梁的存在更为生动、饱满。
例如:西昌路北侧是商业用地和住宅混合用地,南侧以住宅用地为主。综合考虑道路功能和河道两侧的地块规划,桥型方案采用三跨连续刚构,该桥型可以很好的平衡交通和景观功能。在桥梁外侧设置观景平台,通过精致的细节考虑,结合周围人工水体造景,能给周围的居民营造出和谐、宁静的居住环境,将该河段打造成亲水性和休闲生活的生态景观区。
4、在考虑桥梁方案时,结合该区域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给桥梁赋予一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让桥梁更具有生命力。
例如:西锦路跨新开河桥梁位于西漳站点生态型景观核心区,同时也是滨水景观廊道正中央。因此,该处桥型选择考虑一些无锡的文化底蕴,采用飞雁式梁拱组合桥:无锡,江南著名的鱼米水乡,杨柳垂岸、雨燕翩翩,是典型的映象。在本桥桥位处,西漳景观廊道一旦建成,将成为两岸绿树成荫、林间鸟鸣清脆的美妙场景,以翻飞的雨燕双双飞临水面为灵感,形成该桥型。同时在桥梁头和桥位设置人行踏步以便于周围的居民走进河边亲水。该桥型结构轻巧、简洁,富有现代气息。虽立面为拱形,但毫无厚重感,与西漳站区打造的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风尚区的格调呼应。
五、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桥梁结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桥型不断产生和应用。现代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交通功能为目的。随着人们审美意识、景观概念不断增强,桥梁景观设计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桥梁这种大型的工程既要注重质量又要重视景观不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而且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和整体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品”。
桥梁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更是一个城市精华和标志。因此,作为一名桥梁设计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设计,同时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在设计中把美学艺术充分运用到设计中去,设计出更具有安全性、耐久性、观赏性、时代性的桥梁。
区域规划论文:基于江苏区域规划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摘 要:近年来,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这既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结合江苏区域规划及地区实际,深入分析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潜在发展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区域规划;发展策略;江苏
2013年,是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年。近二三年,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这既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家商业银行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政策要点
(一)历程回顾
中国的区域发展,早先集中在发展沿海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北上广深地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就稍显落后。2008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开始显现密集出台的趋势。仅2009年一年,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2010年,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上不再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西部和黄三角,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向纵深推进,部级县域规划出台在即。通过近阶段国务院层面上进行的区域试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及最近上报的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可以看到,区域试点正在向纵深推进,区域规划越来越具针对性。
江苏是经济大省,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落实“一市一策”,坚持不懈地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二)政策规划
近年来,国家的针对江苏地区的规划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城市群和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江苏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通过《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2年批复筹建1个产业开发区(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2个经济开发区(大丰港、连云港徐圩经济开发区)和14个旅游度假区(徐州吕梁山、姜堰溱湖、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阜宁金沙湖、如东小洋口、句容茅山湖、仪征枣林湾、宿迁骆马湖、连云港温泉、南京汤山温泉、镇江世业洲、盱眙天泉湖、武进太湖湾、无锡阳山);并批复同意5个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园、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南通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二、金融机遇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只有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这种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一)基建领域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沿海地区具有建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海港的优势,江苏的多项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做出安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江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个规划全部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到2030年,全省建成20条区域过江通道、21条城市内部过江通道、“两横两纵”4条高速铁路、“三横三纵”6条城际铁路以及增加11条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省拥有各类部级及省级开发区139个,作为创新实施的主要阵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基地及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新型经济集聚点将不断涌现,同时这也对交通运输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规划项目中蕴含着巨量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规划,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区域规划带来的市场机遇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发展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江苏亦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江苏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2012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
其中,江苏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2011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榜首。江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以常州为例,该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投资约200亿元,201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设立14个旅游度假区,由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资金需求将非常旺盛。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2012年5月,省政府编制《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确定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8月,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力度。10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根据区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 450公顷以内,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意味着海洋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 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达到1.6∶1。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现代装备制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多样而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民生领域
江苏省非常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在该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1—8月,省级财政支出86.4%投向民生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累计投入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7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12.4亿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4亿元,市县实际筹措超过134亿元。尽管如此,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政府仍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三农方面的金融资源供给、保障性住房的按需供给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而努力。除了上述领域的资金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亦在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金融新需求。
三、发展策略
面对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种种潜在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确保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跟政策导向,明确发展重点
江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统筹规划推进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有质量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快速反应通道,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同业动态,深入调研国家政策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力度,探究政策规划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规划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
(二)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投放重点
商业银行应继续将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对本地市场规划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判重点行业发展前景,确保公司业务有力度的投放;将信贷资源向由加大投资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由江苏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带来的民生领域倾斜。
(三)定制差别服务,确保效益增长
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分迫切,仅依靠传统业务,无论是市场表现、市场竞争,还是经营效益都缺乏竞争力。据国外银行统计,其产品成功率约为50%。只有通过细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产品维护与创新,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契合度,确保公司业务有效益的增长。同时,建立产品后评价机制,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定期对产品的接受度、收益率、可替代性等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价,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广、拓展和创新。
(四)注重科学发展,确保稳健经营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一直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政策体系等多种途径为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努力。商业银行应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整体的组织推进和制度安排,强化信贷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提升风险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模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的方向。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面对更透明的市场和更多样的需求,商业银行顺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区域规划及地区实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扩大客户群体、拓展服务与生存空间,突出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这既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而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区域规划论文: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中区域经济的战略转向及制度构建
内容摘要:从2010年起,我国逐渐在全局战略规划上显现出调整迹象。中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发展与东部相比逐渐呈现出一种滞后性,这严重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战略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就我国现有的区域制度规划做出分析探讨,对我国区域经济转变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区域经济的转向以及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战略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发展 转向
国家战略区域概念性简述
(一)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概念
1.国家战略与区域性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管治的重要手段,一般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基于地区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综合整治做出的总体部署。或者说,区域规划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某些战略、思路、布局方案和政策措施。近年来,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概括而言,“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有三个方面的标志:一是由国家出台并由国务院批复、发文或讨论通过,即近年来常说的“国家战略”;二是具有典型的经济区域导向特征,是针对特定类型地区的规划,而不是针对全国的整体规划;三是区域发展规划,而不同于原有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和国土规划。因此,很多由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区产业规划和国土规划并不在所分析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范畴(张晓东等,2001)。
2.国家战略区域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于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客观上要求新的应对措施。具体来看:及时,随着区域要素流动的不断增强, 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过去基于单一行政区的规划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跨区域问题,比如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涌现,急需突破行政区划进行协调(徐建华等,2005)。第二,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逐渐形成了基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该总体战略的空间尺度仍然偏大,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第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较为长期的增长速度低迷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新的举措和政策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区域差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拉动中西部地区和其它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缩小区域差距(覃成林,1998)。因此,近年来围绕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与改革战略以及深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密集出台了“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二)对我国国家建设的意义
1.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09年,国务院将12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深层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二是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对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基本形成,但如何使区域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有统一的管理,提高跨行政区层面的协调机制(沈正平等,2004)。为适应这一趋势必然会涉及多区域多部门的改革,为政治改革提供契机。
我国目前在区域管理中缺少直接针对协调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基础,使政府制定政策、行使调控职能都缺少法规依据,政府应发挥主要作用的途径,如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和协调以及行使区域经济调控职能等都缺少基本的支撑。这就需要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顺利和有效的实施。
既有区域经济政策的缺陷
(一)忽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空间开发无序现象十分严重。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以过度占用土地、矿产、水等资源和环境损害为代价,不同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盲目开发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区域规划,如果只是冲着特殊优惠而来,就有可能出现在一些资源环境条件欠佳或脆弱地区,在行政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味追求GDP增长,致使资源更加匮乏,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刘君德等,1996)。
(二)重视东部忽略中西部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大开发所需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问题,其中,资本投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要形成大规模资本投入,途径就是借资本市场的推动。造成我国各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各经济区域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区域规划缺乏大局意识
在区域的划分上,我国目前存在着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战略区划分,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划分和经济区划分等多种区域的划分方式。战略区的划分在国家层面致使协调组织上也分为四块,且以行政组织协调方式为主,市场的作用和社会主体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的地位和作用也并未明确,配套的法规和规范尚未起步。国家层面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由于我国具有调控区域发展职能的部门较为分散,职能分工并不明确,部门政策的调控方向也不尽相同,因而区域管理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以统一有效的管理为目标的区域管理体制改革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各个区域规划只注重自身发展,缺乏对其他周边地区或区域的互补与良性发展,往往造成重复发展、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样的盲目发展只会给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也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赵伟,2001)。
(四)只注重争取国家优惠且自身发展乏力
一些已经发展充分的地区,本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已经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结果依然凭借“关照”而更加“超载”,使区域规划的空间管制和区域调控职能落空,对形成合理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造成冲击。另外,由于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自由度较大,与各地的谈判和公关能力密切相关,自然会诱发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攻关和游说,跑“部”“钱”进。
区域经济的战略转向
(一)因地制宜并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区域经济治理走向了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方向,但是一切治理方法和模式几乎都是以自上而下政策为主,各地区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十分欠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尤其如此。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实行“十二五”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中央指导、地方创造的治理特点(高萍,2006)。不同区域,由于其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状况和软要素支撑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要针对区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走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国家在经济政策、资产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要在率先发展中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发展重心转向三类地区
自2011年以来,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重心逐渐转向三类地区。首先是老少边穷地区。目前出台的53项区域规划中,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规划达到10项。其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已专门针对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等出台了规划,未来老少边穷地区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关注,相应地区的规划也会陆续出台。其次是边疆地区。目前关于边疆地区的区域规划已经有15项,设立了一系列的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经济区,促进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是海洋经济地区。国家专门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出台了山东半岛、浙江、广东等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同时辽宁沿海、江苏沿海、海西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等临海地区也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引导其进行海洋经济发展。
(三)注重“全局意识”
1.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交互作用下,区域日益取代纯粹的城市概念而成为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协调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全球竞争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基于如此发展背景,区域规划者提出了区域功能整合、区域治理网络化和制度机制创新等系列主张,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区域一体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鼓励多边谈判制度和和协商治理的理念,积极倡导区域的整体观念与合作观念,努力超越国家范畴和省(州)域行政区范畴束缚,培植强烈的区域集体认同和组织认同感。特别通过创建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促进整合区域内各种分裂、隔阂现象,以利于加快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2.加强区域间合作。区域合作是基于合作成员的相互依赖与职能的组合,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关系,通过合作把单一区域的优势资源整合成一个具有多个优势资源的整体。区域的竞争力通过区域合作、利用资源优势互补来达到。
3.注重协调性可持续的发展。按照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促进企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我国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实际出发,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遵循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促使企业选择低能源和低资源消耗的产业,解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解决就业压力,促使农村多余的劳动力顺利地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尽快解决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同时,在保护环境和资源中加快科学发展,以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性、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四)区域经济建设规划的制度构建
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上要严格把关,做到科学、合理,因地制宜,注重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减少区域间的壁垒。与此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把规划落实好,做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条件不足、资质不具备的区域不能放宽标准让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针对那些通过欺瞒手段获得相关政策优惠的,一旦查实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制度的完善切实让区域经济规划起到促进民生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战略转变方向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规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区域一体化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
区域规划论文:OSPF区域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
摘 要:OSPF是一个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能够解决许多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移动网络逐渐IP化进程中,已广泛应用于软件交换的IP承载网、GPRS接入CMNET骨干网、DCN骨干网的IP网络上。本文从OSPF的路由算法和路由维护等方面来解释OSPF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城域网骨干流量引导问题。
关键词:OSPF区域规划;LSA类型;强制下发;非强制下发;OSPF多实例
1 OSPF区域规划基本原理
1.1 OSPF区域规划引入的起因
OSPF能够在单个区域内进行,但单个区域扩大到包含数百个网络时,网络发生的变化就会真多,将出现如下几个问题:
SPF算法的频繁计算:任何一个网络变化,所有路由器都需要重新计算路由表,这样会占用非常大的CPU周期。
链路状态库过大:路由器为区域内每一个网络维护一条链路状态信息。
路由表过大:每台路由器为每个网络至少维持一条路由条目。
1.2 OSPF区域划分优点
LSU更新负荷降低:区域间通过归纳路由LSU即可,不必把一个区域的所有具体路由信息通告给其他区域。
SPF计算频率降低,节省CPU资源:由于具体的路由信息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所以当拓扑变化时并不是所有的路由器都允许SPF,只有区域内受影响的路由器需要重新计算路由表。
路由表更小:但是有多个区域是,区域内使用具体的理由条目,区域间可以使用归纳的路由条目。
1.3 OSPF区域类型
在多个区域环境下,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属性,OSPF的区域类型有以下几种: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标准区域(standard area/normal area)、末节区域(stub area)、次末节区域(not-so stubby area,NSSA)、末节区域(totally stub area)。在多区域环境下,一个路由器期可能运行与不同的区域中,因此划分区域后,路由器的类型决定了什么样的数据流能够进入和离开区域,OSPF路由器划分类型如下:内部路由器、骨干路由器、区域边界路由器(A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
1.4 区域划分的考虑要素
(1)每个区域(area)的大小
每个区域的大小需考虑到该OSPF区域类型,骨干区域或非骨干区域、本区域内各路由器的性能和CPU处理能力以及路由器间的链路传输状况。
(2)每个ABR上的区域数目
每个ABR都有其所连接区域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假如一个ABR与5个区域连接,那么该ABR将保留着这5个区域的LSDB,如果区域过多就会影响到该ABR的性能,目前一般建议ABR最多连接3个区域。
(3)各区域的IP地址规划
区域内规划的网段尽可能连续,并考虑到后期的网络扩容,这样可以减少本区域聚合的LSA条目,从而减少网络中各路由器的LSDB的LSA数目,加快路由收敛速度。
2 城域网的案例分析
目前我们建设的IP城域网中,一般仅在城域网核心出口路由器上部署BGP接收骨干网国内汇总路由甚至Internet全球路由,城域网内部其它设备都通过部署指向核心出口路由器的缺省路由(0.0.0.0/0)引导上行流量,所以城域网内部缺省路由的规划部署是城域网路由规划的重点。
2.1 IGP强制下发缺省路由引导流量
在网络正常情况下的流量引导:2台核心出口路由器CR1、CR2上通过接收骨干网EBGP缺省路由引导上行流量到骨干网;2台核心出口路由器CR1、CR2同时以强制方式下发OSPF缺省路由,在所有的BR、AR、BAS设备上都会存在2条OSPF type5等值缺省路由引导上行流量负载分担到2台CR,整网实现了很理想的上行流量负载均衡。
在网络不正常情况下,流量导引就会出现异常。
问题1:当CR2至CMNET骨干网的上行链路2出现故障时,CR2还有一条IBGP路由经CR1后再到CMNET骨干网,因此城域网仍然有一半的上行流量经过CR2后再经CR1和CR2 间的链路绕行到CR1后再上行到CMNET骨干网。故障结果:次优路径链路5流量激增甚至占满,进而导致上行流量时延增大或丢失部分流量。解决方法通常是增加CR间带宽,但是无法解决次优问题。
问题2:当CR2至CMNET骨干网上行链路2和CR间链路5同时出现故障时,这时候CR2就从OSPF区域学到4条等值缺省路由,迂回BR后再经CR1到CMNET骨干网,因此,CR2到所连接的四个BR就形成缺省路由环路,导致城域网一半的出网上行流量转发跳数增大并有小部分流量过度循环(TTL=0)而直接丢失的严重效果。解决方法通常是CR2停止下发OSPF缺省路由,但是该方法在CR2使用强制下发方式下发缺省路由时无法实现。
2.2 IGP非强制下发缺省路由引导流量
使用IGP非强制方式下发缺省路由时,路由器首先检查本地路由表,仅当本地路由表中存在一条以上活动(active)的缺省路由且该缺省路由不是通过本OSPF进程学到的缺省路由时,路由器才会生成TYPE5缺省路由向整个OSPF路由域扩散;同时,路由器也学习本OSPF进程其它路由器下发的TYPE5缺省路由;如果学到本进程的OSPF缺省路由协议优先级优于当前路由表中的活动缺省路由,则路由器挑选本进程OSPF路由并停止下发TYPE5的OSPF缺省路由。
结语
OSPF协议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协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规模和扩展型较好的网络,相对于RIP协议,避免了其过多的缺点;而就网络设备支持度来说,目前还有很多低端设备不支持ISIS,在以往的城域网建设中用IGP协议,OSPF一度成为。OSPF在流量工程上也有出色的表现,通过协议本身扩展,在流量工程中同ISIS一道解决大型网络中的流量布署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ISIS协议在骨干网也确实在蚕食OSPF的份额,但是在小型网络、企业网等特定环境下,OSPF依然是网络利器。随着IPv6的逐步上线,OSPFv3代码的重写,OSPF将会迎来新的未来。
区域规划论文:论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业的影响
摘要:中央频频出台区域规划政策,在刺激地方经济的同时,也激活了地方房地产业的发展,区域规划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缓慢的,对房地产业带来的过度炒作却是及时的,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浅谈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部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