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现代农业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管理论文
一、按现代银行要求,建立符合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管理政策制度体系
信贷管理部门成立以后,针对农发行办贷管贷制度陈旧,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的现状,先后出台十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建章立制百余件,内容包括信贷政策、评级授信、审查审议、作业监督、资金支付、监测分析、系统操作等,基本覆盖了贷款业务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银行要求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一是连续7年信贷政策指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农发行业务特点,明确业务边界,指明信贷投向,确定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择优支持的领域,制定限制和退出政策。指引的对于各级行把好投向关,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两轮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出台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吸收借鉴现代银行内部评级方法和模型,建立了十余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农发行业务特点,针对“三类客户”和“六个分项”实行“区别对待、分别管理”。累计进行客户评级17.5万户/次,客户授信14.5万户/次,对于强化客户准入管理,提高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三是出台信贷审查管理办法,为实现审贷分离和前后台制约提供了制度依据。制定信贷审查标准化指引,明确审查要素和审查材料的标准及要求,加强了信贷审查基础工作,提升了信贷审查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水平。总省行信贷管理部门累计审查各类业务4.4万余笔,其中对3.9万笔贷款提示风险8.1万余项,充分发挥了审查把关作用。四是制定贷款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信贷审查审议工作程序,实现了审议工作的标准化。总省行累计审议项目4.4万个,涉及金额4.1万亿元,其中否决项目699个,涉及金额310亿元。
借鉴现代银行先进经验,建立独立审查官制度,对有权审批人起到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信贷审批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出台信贷作业监督管理办法,启动对审批后支付前前提条件落实、合同签约、资金支付等环节的审核监督,累计对4.9万个项目进行了6.1万余笔贷前条件落实监督,对资本金不到位、土地指标不落实、担保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下达整改意见3万余条,涉及金额1.3万亿元,充分发挥了贷款发放前的风险把关作用。制定信贷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付管理,确保了资金合规支付使用。六是建立信贷监测分析和风险排查制度,依托CM2006等系统平台,搭建起常规监测、重点监测、专项监测相结合的信贷监测体系,建立了前后台、上下级行联合共管的常态化监测工作机制。累计排查贷款客户7.9万户,退出4825户,收回贷款387亿元;累计向行领导提交监测分析报告上百个,向相关部门提交风险提示数百份,提示风险数千条,发挥了对信贷资金运行和办贷管贷基础管理的监测预警作用。
二、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2005年3月,总行党委做出引进工商银行CM2002系统的重大决策。由总行信贷管理部牵头组织,在工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改造后的农发行信贷管理系统(CM2006)于2007年9月正式上线,使农发行信贷业务一举摆脱了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零的突破。2010年8月,针对CM2006系统不适应农发行业务特点等问题,总行信贷管理部又牵头启动对系统的升级改造,新增作业监督等九大模块,以及无纸化办贷等19项重要功能,于2012年9月上线运行,使系统对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科技支撑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4月启动无纸化办贷,实现从贷款受理到贷款发放的全流程无纸化。通过与工行的战略合作,农发行在高起点上完成了现代银行信贷信息科技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提升了农发行办贷管贷、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水平。除CM2006系统外,信贷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风险客户统计系统、银税系统、国土资源系统等的对接及应用工作,使农发行信贷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三、按现代银行要求,建设信贷管理人才队伍
截至2013年6月末,总、省、地三级行信贷管理条线从业人员共约150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信贷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视为农发行信贷管理事业的“及时要素”,坚持用现代银行信贷文化塑造人,用现代银行专业知识武装人,用现代银行激励机制引导人,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人才队伍。一是着力培育现代银行信贷文化,不断丰富信贷管理专业文化理念内涵,使信贷管理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将合规办贷管贷与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业务始终。二是大力加强现代银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卫星视频系统、行校联合办学和现场培训、在岗培训等方式,累计举办培训班3000余个,培训人员达25万人次,信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不断完善现代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条线考核评价方案,每年评选“信贷管理单位”,同时对出现违规操作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各级机构和各级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提高内部执行力。经过不懈努力,一支技术精干、作风过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信贷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总结
信贷管理部门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强化信贷基础管理,认真履行审查把关职能,大力加强信贷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在打造现代银行办贷管贷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和成果是信贷管理战线广大干部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改革闯关的进取精神,体现了不惧压力挑战、大胆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展望未来,信贷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改革目标和总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勇于锐意进取,不断创造农发行信贷管理事业新的辉煌,为农发行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单位:农发行总行信贷管理部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项目管理论文
1现代农业项目建设采取措施
为加强和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专户,专人负责,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制度,对工程建设采取招投标制,对所需物资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在网上公告。资金使用按照合同、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款支付程序,及时拨付工程款,确保施工单位正常施工和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依据《河北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监管,全程监督资金的使用。一是对省以上补助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设立资金专账,做到各种手续齐备、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完整。二是因整合资金会计核算有特殊的要求,对其原始资料复印后,计入辅助账。三是对自筹农民投劳折资部分做好明细纪录,做到底账清晰。
2现代农业项目建后管理和维护方案
2.1项目建后管理
工程建成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将产权移交项目乡镇、村或用水合作组织,搞活经营权,由产权所有者负责工程管理,制定工程管护制度、用水制度、水费计收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建、管、用相结合的工程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维护力度,明确专管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并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工程正常运行,管理主体落实后,水务局、农牧局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指导,使工程永续利用,充分发挥效益。
2.2项目维护方案
项目建成后,管理单位要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水费计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管理者要真正负起责任,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移动设备、管道不用时,要入库保管。
3现代农业项目效益分析
3.1社会效益分析
隆化县是典型的山区县,降雨量分布不均,由此引发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后,一是农村水利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11.33hm2。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矛盾将得到初步缓解。灌溉面积萎缩和灌溉效益衰竭的趋势将得到初步遏制。二是水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节约用水效果显著。通过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区内可新增节水能力130.8万m3,井灌区水利用系数可从现在的0.6提高到0.79以上。三是有效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社会稳定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等目标。
3.2经济效益分析
3.2.1 效益计算(以2012年现代农业项目为例)。工程完成后,新增管灌面积385.33万hm2,平均可增产玉米150kg/667m2,按1.8元/kg计算,增收156万元。新增喷灌面积1026hm2,平均增产玉米150kg/667m2,按1.8元/kg计算,可增收416万元,年增收总效益为572万元。
3.2.2 年费用。年折旧费:按综合折旧费率4.5%计算,为79万元;年运行费:按总投资的2%计算,为35万元;管理费:包括工程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根据项目区的需要,取总投资的2.5%计算,为44万元。由此,年费用为158万元。
3.2.3 效益费用比。R=(B-C)×t/k=(572-158)×15/1752=3.52(B—年总效益;C—年总费用;T—经济计算期,按15年计算;K—总投资);投资还本年限(静态)T=k/(B-C)=1752/(572-158)=4.2年。该项目实施后,可有效的增加粮食单产能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效益费用比为3.52,还本年限4.2年,经济效益尚可,项目可行。
3.3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渠水田林路系统,为全县农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在干旱、荒漠及环境恶化乡村,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一是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杜绝了过去对地下水恶性开采的局面。二是通过实施喷微灌工程,可根据农作物的需水状况,适时适量对农作物进行浇灌,不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浇灌后地面比较均匀湿润,避免了过去大水漫灌造成土壤养份层的损失,减少了地下水的污染。三是避免了长期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而引起的生态结构破坏。
作者:武玉成 单位:承德市隆化县水务局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论文
一、安阳县农经管理总体情况
2009年,安阳县成立“三资”委托中心,并要求各乡镇对所辖村“三资”进行清理、登记工作,彻底澄清家底。一是要按照“覆盖,客观真实”的原则,以现有会计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核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对账外实物清查核实、补充登记,有账无物的查明原因,按规定申报处理。二是要摸清债权债务,对相关经济合同、协议进行梳理,不规范的合同依法纠正。违反法律、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进行撤销变更。对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建立台账,一式两份,乡村存档。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有待完善
如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票据管理、财务公开审批、货币资金管理、集体资产资源清查、经营和处置、财务公开管理、审计监督制度等方面管理上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导致个别账务处理不规范,如留归村集体的土地补偿费,应纳入“公积公益金”科目进行核算,而个别乡镇计入其他收入科目。
(二)对村级财务监督不到位、不完善
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村级监督的主体,其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知识严重缺乏。监委会作为村级财务和重大事项的最重要防堤起不到作用,村级监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更有个别监委会公章在支书主任手中。
(三)财务收支情况要按时公布
安阳县按照制度要求,一般的财务事项至少每2个月公布1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事项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1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每2个月末或每月结束后15天内公开集体财务,接受村民监督。
(四)基层农经队伍建设基础薄弱
由于河南省整个大环境对农村财务管理薄弱及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基层农经人员严重缺编。“三资”中心人员少,无法满足财务制度上规定的专岗专人的要求。自2003年机构改革撤销农经站,将各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部分乡镇“三资”中心人员减少,有的乡镇甚至只有1个人,有的还服务乡镇中心工作,参与包村,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三资”中心人员面对大量工作,疲于应付各村账务,无暇顾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无法保障高质量开展工作。同时,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机会,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不足于应付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事物。乡村“三资”管理人员没有工作补贴,在待遇等方面更得不到保障。
(五)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
业信息化不够重视在目前阶段的农村中,许多村干部甚至是负责农业经济的会计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谈不上实施和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使用计算机就等同于农业信息化管理,使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迟迟未取得成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专门部门,但缺乏对其运行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使得这些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十分缺乏专业性,从而在我国农村中还无法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
(六)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
了解不够专业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一些地方政府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甚至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效、有用的信息,这就使他们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充分解决,尤其是一些新事物、新技术。
三、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
(一)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
向地方政府充分宣传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然后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村,走进千家万户,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对农业经济信息化进行
整合和共享建立科学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进而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多种信息化传播平台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将通信、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多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农业信息共享途径。
(三)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
建设人员的培训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水平取决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定期对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和会计人员,以便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四、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状况
2007年,安阳县实行农村财务委托。2009年安阳县20个乡镇在农经站的基础上,全部成立农村“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建立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台账,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中心管理。2010年,安阳县在全市率先使用网络版“三资”管理软件,对村级资金支取、合同到期预警、款项及时收缴、资产资源经营处置等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同时安阳县于2015年确定铜冶镇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作者:王秀峰 单位:安阳县农业局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
摘要:地处鄂西南边陲的宣恩县,山水资源丰富,立体生态农业特征突出,但生产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脆弱。如何充分发挥山水林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宣恩县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1]这对于国家重点扶贫县,“八七”扶贫攻坚县,国家农业部、湖北省农业厅定点扶贫县的宣恩山区,既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地处鄂西南边陲的宣恩县,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山水资源丰富,生态农业特征突出,但生产条件恶劣,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大前提下,应突出生态经济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发展山区现代农业作为繁荣农业、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
一、突出山区特色,发展生态农业
宣恩山区,生态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素有“中国贡品之乡”之美誉,是天然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山青水秀民富的科学有机统一,在于突出山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积极发展山地现代生态有机农业。
(一)以生态经济为核心,培植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包含农业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这是与传统农业本质的区别。谋划山地现代农业,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要以高效生态经济为抓手,培植现代生态有机农业产业。
1.做大生态有机农业板块,优化及时产业。坚持以特兴山、以林蓄水,依托山地生态经济资源,加速推进板块经济的基地、企业、设施、品种、品牌、标准、服务等要素的连接和整合。坚持科学规划,联片开发,提升素质,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区域开发,规模经营。在产业发展的布局上,应重点建设万寨—椒园—晓关“贡茶经济带”,沿209国道初步形成的“贡水白柚经济走廊”,特色中药材产业和畜牧业等生态有机板块。力争“十一五”期末,茶叶总面积发展到66667hm2;年发展商品猪35万头、商品羊8万只,家禽1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4.43亿元;特色水果总面积达到8000hm2;建立2667hm2中药材GAP规范基地;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8667hm2,其中特色商品蔬菜生产面积达到4667hm2,总产值达到1.5亿元。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第二产业。凡是优势资源都可做成支柱产业,凡是支柱产业都要培植龙头企业,凡是龙头企业都应建设订单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引龙头、政策支持扶龙头、联合重组强龙头、创造环境壮龙头”等方式,培植一批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宣桃公司、锦合公司、万盛茶厂等茶叶加工企业;永丰食品、宏伟牧业等畜产品养殖加工企业;武陵中药材、民丰药业、汤木瓜等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松乐公司、沙坪白酒、西部食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烟、茶、畜、果、菜和中药材等六大主导产业体系的良好快速发展。
3.积极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搞活第三产业。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丰富现代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中介、专业服务、农村超市、连锁经营等现代农村物流新产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宣恩山区丰富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流域漂流、天然氧吧、乡村度假观光等现代旅游观光农业。
(二)以有机农业为旗帜,打造现代山地农业品牌
围绕发展山地有机农业,适应消费市场由营养型向健康型转变的潮流,实施绿色有机品牌战略,把高效生态经济开发与宣恩土家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嫁接,整合绿色有机品牌,把山地现代农业品牌叫响做强。坚持对获绿色有机品牌认证企业的奖励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发展伍家台贡茶,“宣恩早”蜜柑,宣恩富硒火腿、贡水白柚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将其做大做强,树品牌、创名优,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以质量标准为抓手,创建绿色有机产业生产示范区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品质量标准化。积极引导企业带基地、联农户,用质量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特色产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的研发制定。在已制定的黄金梨、木瓜、竹节参等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加速研发实施绿色白柚、有机贡茶、中药材等特色产品标准。建立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市场,用示范促推广,带农民。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引导企业和农民,严格执行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的实施,把宣恩建成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二、明确发展任务,强力有序推进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宣恩山区“三农”变革的新趋势,集中反映了建设山区现代农业的新走势。把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必须坚持突出山区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紧扣着力点。
(一)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现代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业求专、同品求精、同类求特”的原则,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业板块经济,以特色争市场,以规模增效益,切实解决市场狭路碰撞和效益偏低的矛盾。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品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坚持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取胜策略,着力挖掘和发挥本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二)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设施支撑。
1.抓好生态家园建设。以沼气池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垃圾池,建致富园,建生态家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2.抓好乡村道路建设。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着力抓好通村公路、通村油路和乡村客运站、候车棚及渡口建设,提高乡村公路及渡口的通畅率。同时,加大乡村公路的管护力度。实现80%的村通油路和90%的村通公路的目标。
3.抓好农田水利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支持,搞好全县各类小型病险水库整治和小流域治理,积极改善耕地灌溉条件;着力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饮水安全项目实施力度,解决好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和乡集镇的饮水安全问题。
4.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好天保工程。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管理,建设生态良好、环境适宜的“生态宣恩”。
(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撑。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1.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本领。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建好“农村科技书屋”,实施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重点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星火计划”和“温暖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务农、打工技能,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3.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在农村,有一批拥有一技之长、实际收入较高、思想观念较新、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农民中认同度较高,对农民的影响更直接,引导更实在,示范更有效。因此,应充分发挥他们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科技应用的示范作用。对农村这一批人才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服务上给予便利、技术资格上给予确认,舆论上给予鼓励,促进他们壮大规模,增强实力,进而在广大农民中形成学技能、闯市场、做实业的良好导向,带动更多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学会经营本领。
4.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守法的自觉性和维权能力。大力倡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引导农民树立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文明新风,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创新推进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一)构建宣恩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机制
1.发挥财政投入的主体作用,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3]要充分贯彻落实2008年4月6日副总理在宣恩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将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转变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机制上根本解决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问题。
2.加强对农业投入资金的整合。对不同渠道的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较大限度的发挥项目资金整体效应,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局面。从根本上杜绝分散使用、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以提高投资效益。
3.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资本、技术和经营人才,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4.建立信用支农金融机制。加大对龙头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信用担保,提高金融支农的政策效果。
5.创新投入机制。在国家政策性投入以外,本着“谁经营谁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投资,引导农户投资,广泛聚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农业投入。
(二)构建宣恩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和保护机制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1.建立完善统筹协调的农业产业发展机制。按照大力推进“一主三化”战略,促进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互动发展。
2.建立完善现代农民培育创业服务机制。加强劳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加强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机耕、机收、机防队伍等农村第三产业。
3.建立完善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帮扶机制。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建立对口帮扶以规划和发展农村产业、支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技术为重点,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以点带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帮扶服务。
4.建立完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适应现代农业标准化、商品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在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经营机制创新。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采取股份制、租赁制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业大户集中,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集约经营。鼓励企业采用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办法,把生产及时车间建在农村,引导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与农户结成生产、加工、销售利益共同体,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格局。
(三)构建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发展机制
1.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4]目前,全县已发展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带动基地8000hm2。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成果,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市场化的手段提升农业,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2.发展完善合作组织,组织农民发展。目前,宣恩县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44个,入会会员达3万余户。按照“政府引导协会、协会引导农民”的思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茶、果、烟、菜、畜、药等主导产业,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进一步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合作组织为纽带,组织千家万户的农民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分享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利润。
3.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宽销售渠道
。积极培育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依托龙头企业、运销大户和其他中介组织大力实施订单农业,形成产销链条。
(四)构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1.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衔接的农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强化用人单位建立和规范带薪学习制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改革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2.增加农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大幅度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入。要把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建立各种农业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农业企业要根据自身需要和可能逐步增加职工岗位培训的投入。
3.健全农业人才服务体系。整合各类人才信息资源,构建农业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行业各类机构、各类人才提供信息服务。加大政策倾斜和优惠力度,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有偿技术服务,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
4.营造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为农业人才健康成长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定期开展农村人才表彰,继续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推荐选拔工作,大力宣传农业人才典型事迹,在农业系统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
5.建立农业人才的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农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有效衔接的机制,鼓励、引导和促进技能型人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建立技能人才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的分配机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农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创新
引言
2008年,曾有全国人大代表谈到靠“三八、六一、九九”如何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认为三八、六一、九九不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主力军,农村必须想办法留住人才。那么高投入、低回报、自然和市场风险高的农业,要如何留住人才呢?
农业产业想要留住人才,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强大以及要获得与工业相当的收入和利润,使人才看到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但是,一直为大家推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它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农业发展必须强调农民是主体,而不是政府、企业家等投资管理者。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土地流转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集聚。所以,与农业产业化相比,农业企业化经营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2002年,日本着名经济学家、日中经济协会首席经济顾问小岛丽逸在访问中国时指出,结合日本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教训,走农业企业化之路,是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实力的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和主要途径。因此,农业企业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企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农业企业化的定义。最早开始农业企业化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戴维斯(John H. Davis)和其助手戈尔德伯格(Ray A. Goldberg)(John H. Davis,1957)。他们在“Policy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和“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中首次提到“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这个说法,同时把它的载体称为“农业综合企业”或“农业综合经营”(Agribusiness)。在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在40年代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农业与工业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与优势,但只要它的运输和动力等基础产业已经现代化,就说明它的农业已经“企业化”了。
2003年,李达球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企业化作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主要问题的一个发展策略,是根据市场经济特定的规则运行的。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于使农民从小生产者向现代企业家转变,从而改变农业单一、分散的传统小农经营方式,使其更具规范性和组织性。
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对比。2007年,梁贤等经济学家对农业企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对比,农业企业化组织程度较高,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化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企业经营为核心,属于中观经济范畴。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是企业或政府,大多都有政府的介入,它关注的是产业的联系,是由二、三产业由外向内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农业企业化是以农户为主要经营主体的,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它由内向外带动企业获得整体联结的利益,即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与产业化相比,农业企业化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农业企业化不光是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更是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替代战略,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步改革。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2005年,郭振宗,杨学成指出,国际上,目前农业微观主体的企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营行为的企业化,另一个是组织形式的企业化。而在我国,农业企业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企业化经营农户;具备一定企业特征的农业准企业;农业企业。
企业化经营农户。在我国,企业化经营农户在农业微观主体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由于他们本身不具备大规模的劳动资料和土地,只能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所以根本无法与具备正规组织形式的其他企业化模式相比,只能另辟蹊径,着力于经营行为的企业化,以这种方式来达到传统农户向企业化经营农户逐渐转变的目的。
农业准企业。第二种农业企业化形式是具备一定企业特征及组织形式的农业准企业。它包括:一是具有一定生产要素,具备一定经营能力的农业大户。二是农户联合经营以及合作经营组织。这两者的基础都是家庭承包经营。其中,农户联合经营是集合多家农户,通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承包权的分离,多家农户共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合作经营组织更为正规,它是以土地、劳力等各种要素在组织中入股,进行生产经营的农业合作组织。三是不同于合作经营组织的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它是在农业公司中,各农户进行生产要素的入股,从而结成的一种一体化组织。四是农民合作社。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办有实体,组织化程度较高,能够为农民提供各种自助性服务,已经成为初具企业属性的准企业模式。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类型中,一种是农业公司。指在农村地区提供农业产、加、销等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其二是家庭农场。它的基本单位虽然是单一家庭农户,但这些农户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组织规模的农业经营实体,它们可以很好地根据市场经济原则,运用现代管理方式,进行产、加、销等经营活动。另外,目前存在的民营农庄也是农业企业的一种。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与管理创新
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如山东、安徽等地,已经成功实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但还是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下面,笔者将针对农业企业化管理的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留住人才,培养农村企业家。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基础薄弱,加上年轻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外流严重,使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水准的农业企业家严重不足,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困难。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已形成的多家种田大户和正在兴起的各类农业企业,大部分因为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而制约其更好地 发展。经营者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否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留住人才,培养的农村企业家迫在眉睫。
管理学研究表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人力资本密切相关。正如拿破仑所说,领头人是狮子,他的队伍就是狮群,领头的是绵羊,其队伍就是羊群。可见,企业家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企业化是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过程,同样,农业企业家这一领头人也必须具备的经营头脑和创新意识。
农业企业家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留住和引入大学生、专科生等高素质人才,以及留住那些在外工作多年,有一定经验和市场意识的外出务工者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方法。
加强质量监督,实现“品牌”管理。目前,我国农副产品普遍存在农药污染、化肥污染、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问题,面对农产品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实现品牌效应,是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山东“寿光”的蔬菜,正是因为“绿色有机”的高质量监督,才形成了目前远销国内外的品牌效应。
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用现代企业标准化经营和品牌化经营来加快企业化进程。具体方法是,首先要采用国际认证体系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与此同时,还要借助名牌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培育开发出高附加值、高效益优良的名牌农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培养专业人才,完善营销网络管理。2011年4月,全国物价特别是蔬菜等价格飞涨,但是山东却出现了0.1元白菜无人收购,“菜农”上吊自杀的现象。强烈的对比之下,说明了农户的市场信息匮乏,农产品的营销网络有限的问题,而营销恰恰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营销网络的构建和管理是其核心和关键。
农产品作为必需的生活物品,有着广泛的刚性需求,这为农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农业作为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每个市场内部的竞争也会相当激烈。因此,除了要加强“品牌”管理之外,还要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管理,多培养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利用农产品批发、集贸、期货和网络等市场来完成农产品营销的多元化发展,完善营销网络。
加强战略管理。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关系着千万人的生计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和谐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业企业化经营中,更要加强战略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调节产量和质量,处理好广大农民和企业的关系,处理好农民土地的流转、流通和入股问题,处理好家庭承包和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从而保障国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创新
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创新
引言
2008年,曾有全国人大代表谈到靠“三八、六一、九九”如何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认为三八、六一、九九不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主力军,农村必须想办法留住人才。那么高投入、低回报、自然和市场风险高的农业,要如何留住人才呢?
农业产业想要留住人才,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强大以及要获得与工业相当的收入和利润,使人才看到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但是,一直为大家推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它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农业发展必须强调农民是主体,而不是政府、企业家等投资管理者。同时,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土地流转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集聚。所以,与农业产业化相比,农业企业化经营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2002年,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中经济协会首席经济顾问小岛丽逸在访问中国时指出,结合日本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教训,走农业企业化之路,是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实力的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和主要途径。因此,农业企业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企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农业企业化的定义。最早开始农业企业化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戴维斯(john h. davis)和其助手戈尔德伯格(ray a. goldberg)(john h. davis,1957)。他们在“policy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和“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中首次提到“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这个说法,同时把它的载体称为“农业综合企业”或“农业综合经营”(agribusiness)。在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在40年代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农业与工业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与优势,但只要它的运输和动力等基础产业已经现代化,就说明它的农业已经“企业化”了。
2003年,李达球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企业化作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主要问题的一个发展策略,是根据市场经济特定的规则运行的。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于使农民从小生产者向现代企业家转变,从而改变农业单一、分散的传统小农经营方式,使其更具规范性和组织性。
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对比。2007年,梁贤等经济学家对农业企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对比,农业企业化组织程度较高,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化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企业经营为核心,属于中观经济范畴。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是企业或政府,大多都有政府的介入,它关注的是产业的联系,是由二、三产业由外向内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农业企业化是以农户为主要经营主体的,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它由内向外带动企业获得整体联结的利益,即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与产业化相比,农业企业化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农业企业化不光是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更是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替代战略,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步改革。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2005年,郭振宗,杨学成指出,国际上,目前农业微观主体的企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营行为的企业化,另一个是组织形式的企业化。而在我国,农业企业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企业化经营农户;具备一定企业特征的农业准企业;农业企业。
企业化经营农户。在我国,企业化经营农户在农业微观主体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由于他们本身不具备大规模的劳动资料和土地,只能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所以根本无法与具备正规组织形式的其他企业化模式相比,只能另辟蹊径,着力于经营行为的企业化,以这种方式来达到传统农户向企业化经营农户逐渐转变的目的。
农业准企业。第二种农业企业化形式是具备一定企业特征及组织形式的农业准企业。它包括:一是具有一定生产要素,具备一定经营能力的农业大户。二是农户联合经营以及合作经营组织。这两者的基础都是家庭承包经营。其中,农户联合经营是集合多家农户,通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承包权的分离,多家农户共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合作经营组织更为正规,它是以土地、劳力等各种要素在组织中入股,进行生产经营的农业合作组织。三是不同于合作经营组织的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它是在农业公司中,各农户进行生产要素的入股,从而结成的一种一体化组织。四是农民合作社。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办有实体,组织化程度较高,能够为农民提供各种自助性服务,已经成为初具企业属性的准企业模式。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类型中,一种是农业公司。指在农村地区提供农业产、加、销等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其二是家庭农场。它的基本单位虽然是单一家庭农户,但这些农户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组织规模的农业经营实体,它们可以很好地根据市场经济原则,运用现代管理方式,进行产、加、销等经营活动。另外,目前存在的民营农庄也是农业企业的一种。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与管理创新
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如山东、安徽等地,已经成功实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但还是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下面,笔者将针对农业企业化管理的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留住人才,培养农村企业家。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基础薄弱,加上年轻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外流严重,使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水准的农业企业家严重不足,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困难。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已形成的多家种田大户和正在兴起的各类农业企业,大部分因为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而制约其更好地发展。经营者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否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留住人才,培养的农村企业家迫在眉睫。
管理学研究表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人力资本密切相关。正如拿破仑所说,领头人是狮子,他的队伍就是狮群,领头的是绵羊,其队伍就是羊群。可见,企业家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企业化是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过程,同样,农业企业家这一领头人也必须具备的经营头脑和创新意识。
农业企业家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留住和引入大学生、专科生等高素质人才,以及留住那些在外工作多年,有一定经验和市场意识的外出务工者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方法。
加强质量监督,实现“品牌”管理。目前,我国农副产品普遍存在农药污染、化肥污染、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问题,面对农产品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实现品牌效应,是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山东“寿光”的蔬菜,正是因为“绿色有机”的高质量监督,才形成了目前远销国内外的品牌效应。
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用现代企业标准化经营和品牌化经营来加快企业化进程。具体方法是,首先要采用国际认证体系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与此同时,还要借助名牌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培育开发出高附加值、高效益优良的名牌农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培养专业人才,完善营销网络管理。2011年4月,全国物价特别是蔬菜等价格飞涨,但是山东却出现了0.1元白菜无人收购,“菜农”上吊自杀的现象。强烈的对比之下,说明了农户的市场信息匮乏,农产品的营销网络有限的问题,而营销恰恰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营销网络的构建和管理是其核心和关键。
农产品作为必需的生活物品,有着广泛的刚性需求,这为农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农业作为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每个市场内部的竞争也会相当激烈。因此,除了要加强“品牌”管理之外,还要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管理,多培养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利用农产品批发、集贸、期货和网络等市场来完成农产品营销的多元化发展,完善营销网络。
加强战略管理。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关系着千万人的生计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和谐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业企业化经营中,更要加强战略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调节产量和质量,处理好广大农民和企业的关系,处理好农民土地的流转、流通和入股问题,处理好家庭承包和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从而保障国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科技组织管理创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组织管理是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决策、规划、领导、投入、实施和控制等组织管理活动,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从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演变过程、国际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增强我国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能力的现实需求来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既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十一五”以来,为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我国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创性地构建了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对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技术攻关、试验示范、转化推广为重点,形成了多学科集成、上下游一体、大兵团作战的协同创新机制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农业科研组织模式。三是推进农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和成果转化,率先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中国农业大学玉米中心等4个中央级科研单位开展了从“收益分配”扩展到“权益分配”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将种业科研成果归属依法赋权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持股兼职,推进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四是建立学科群为主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以33个综合性实验室为龙头、224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269个观测试验站为延伸,建立了纵横交错、协作紧密,突破部门、单位、学科界限的农业协同创新网络。五是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建立了“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目标、以促进科研产出和科技贡献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
一、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宏观层面来看,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超越部门利益的农业科技管理协调机构。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无论是以前的“政出多门”还是现在的“高度集中”,均未从根本上实现对部门利益的超越,中央相关部门间争职能、争资源的问题始终存在,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二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农业科技事权财权划分不清。中央过多安排了应由地方安排的应用性科技任务,地方反而过多将基础性研究纳入发展重点,这导致中央和地方投入错位严重,上下一般粗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政府与市场越位缺位并存。政府过多包揽了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科技工作,企业与科研机构一起竞争公益性科技资源,使得本应由公共科研机构使用的科技资源被挤占,应由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投入被挤出,导致农业科技投入低效重复。中观层面来看,行业科技需求体现不够。在科技计划需求凝练阶段,科技主管部门对行业部门意见征集没有形成固定渠道和常态化机制,有时出现个别专家和单位代替部门意见的现象,导致技术措施与产业政策措施难以有机结合;在科技计划评审立项阶段,过于重视纸面程序,未按照“S曲线”理论从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四个阶段决定项目投入强度,导致部分项目评审针对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在科技计划实施阶段,项目实施团队过于庞大,涉及研发区域过于广泛,“联合起来拿钱、分头开展创新、拼凑起来交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把政产学研用集聚到一个关键问题、把创新技术集成到一个县域、把成果转化集中到主产区”的格局尚未形成;在科技计划验收阶段,行业主管部门、产业终端用户参与度低,对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快速转化成果要求不明,导致科研项目“没有通不过的验收、没有不先进的技术、少有突破性的成果”,产出了许多“职称性成果”,难以进行熟化、推广和转化。微观层面来看,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一是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目前的科研评价与激励过于看重竞争性科研项目的争取,以及论文、科技奖励等显性成果的获取,导致对行业发展影响长远的公益性与基础性研究等无人问津。二是薪酬分配与职称晋升制度不合理。科技人员薪酬分配制度固化,个人薪酬提升渠道不畅,与实际贡献切实挂钩的弹性薪酬机制未建立;职称晋升方面人为影响因素众多,与是否开展重大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益改革等政策尚未落地,兼职兼薪操作困难,科技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协调不够、意见不一,政策红利无法充分释放。三是科研投入精准程度不够。科研经费在一些领域“大水漫灌”、在一些领域又“严重干旱”,科技人员普遍对经费投入缺乏“安全感”;科研投入结构性失衡,科研经费充足、人员经费缺乏,“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的现象普遍存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难以提升;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投入不足,科研设施基本运行费缺乏,基础支撑、试验示范难以长期稳定开展;公益性、战略性、全局性方面的科技创新弱化。四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好、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意愿不足,投入缺乏,对研发人才吸引力不足。五是科技资源共享不足。平台设施缺乏系统规划和统筹布局,重复建设和过度集中问题突出,运行维护费用缺乏,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科技组织管理创新需遵循四项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满足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重大科技需求作为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到顶层设计、资源配置、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促进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坚持创新引领。始终把强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动力,逐步理顺各部门、各层级、各主体关系,创新完善分类评价制度,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新动能。坚持系统协同。始终把强化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和协调联动作为精准配置科技资源和推进科技创新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推动国家、区域、行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实质运行,谋划设计一批重大科技任务,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坚持效能优先。始终把提高创新效率、强化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作为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的落脚点,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赋予科研院所更多自主配置科技资源的权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效能。
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组织管理应从五方面发力
创新科技决策机制,建立超越部门利益的农业科技会商制度。超越部门利益的藩篱,充分吸收部门、专家、企业、新型主体意见和建议,努力实现决策科学、责权一致、主体协同。一是发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学术团体在国家农业科技宏观战略制定、重大农业科技任务凝练、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设立中决策咨询作用。二是国家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和农业行业科技委员会定期磋商协调农业科技重大事项,形成国家层面农业科技会商协调机制。三是组建由行政领导、科技专家、农业企业、推广人员和新型主体等组成的行业性智库,为行业需求征集和专业机构验收提供决策参考,确保重大科技任务选题聚焦国家目标、创新过程贴近产业需求、创新成果满足生产需要。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建立行业部门全程管理农业科技项目制度。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创新需求凝练、任务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精神,重点是抓好“两头”、带好“中间”。源头把好立项关,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行业科技计划的需求征集、任务凝练、指南编制等,体现行业特点,精准反映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末端把好验收评价关,由行业部门牵头组织项目验收和评价,确保科研项目研究任务与生产实际需求相衔接,真正实现“题目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科技创新过程中,促进技术措施与相关政策措施、工作措施融为一体,保障科技项目实施服务于农业生产主战场、主产区和主导产业。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农业科技精准投入方式。一是支持重大战略和补齐发展短板。围绕“支撑、引领、赶超”目标,以及功能化、设施化、绿色化、高效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等农业现代化重大任务加大投入,形成一批引领性重大成果;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等技术短板加大投入,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二是体现行业管理部门和新型主体的需求。将科技创新与行业管理措施、政策措施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提高面向基层一线的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服务和满足现代农业新型主体创新、创业的需要。三是加大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研究投入。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生态定位观测站、国家农业科技数据中心,持续开展观测监测和数据收集分析等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加大农业科研单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装备投入,打造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建立农业科研与推广高效结合模式。一是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围绕满足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需求,探索农技人员通过进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机制,让农技人员留得住、干得好。构建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市场化组织、乡土人才等广泛参与、分工协作的农技推广服务联盟,实现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组装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无缝链接。二是开展区域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整合试点。借鉴国外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农业推广部门整合或联合建设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站,将试验站建成上联高校、科研院所,下接新型经营主体,集技术研发、成果熟化、推广服务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公益性服务机构。鼓励涉农大学的农学院院长兼任地方农技推广机构负责人,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源头活水,拓宽大学科研选题针对性。三是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形式。鼓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社联合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一站式配套服务,满足农户多元化服务需求,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水平。创新技术使用机制,实施农民自主选用技术后补助项目。借鉴日本和韩国允许农民自主选用贷款和自主申请项目创新创业经验,设立农民自主选用农业技术后补助项目,改变以往要农民培训、要农民接受技术等自上而下的做法,真正使农民由“要我用科技”变成“我要用科技”,推进农村“双创”。一是精准掌握农民科技需求。依托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产业技术体系和村镇县行政管理力量,通过逐户访谈及时掌握不同县村、不同产业、不同时期农民在高效生产、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加工转化、提质增效、循环利用、休闲观光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在科学研判、聚焦、反复遴选的基础上,建成试点区域农民科技技术需求清单,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二是构建农业技术供给库。针对不同区域农民技术需求清单,整合本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科技资源,构建上中下游一体的联合攻关和成果熟化机制,形成满足试点区域需要的基层农民技术供给库。三是技术自主选用清单。形成可供农民自主选用的不同类型、不同年度的技术清单,通过媒体、微信和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向社会,供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和实施能力的农民创新创业时自主选用。构建农业技术供给网络咨询平台,确保每项技术都有专家与需求农户对接和跟踪服务。四是实行全程培训和指导。在技术供给专家的指导下,按照无偿服务的原则,组织农技人员对自主选用的农户上门培训服务,包教包会、全程跟踪。农技人员建立台账制度,对技术成熟度、农民使用技术的态度、实际效果效益等进行全程记录。五是对农民自主选用技术进行后补助。依据台账记录、辐射带动效果、资源环境友好程度以及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综合评价等综合因素,在考核验收的基础上,财政对自主选用并推广实施的农民按其总投入20%~50%的比例给予补助。
作者:李少华 单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农村财务管理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避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由于农业与农村的建设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如何有效利用注入农业与农村发展建设的资金,已经成为农村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问题。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当下,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
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一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所关注的重点,其中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环。农业与农村财务的管理问题,是农业与农村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农业与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稳定,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选择适合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的体系,是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农村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一大工作要点。
1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户的生计问题息息相关,也是加快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是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财务管理的问题。由于国家政府积极投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建设,使得农业与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然而在发展进程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由于农业与农村财务制度方面的缺陷和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中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出现账目混乱、会计基础工作缺失、制度不完善、管理独裁、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和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针对这类问题,政府开始实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农村财务双代管”等改善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不良现状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使得农村社会相对稳定、农民利益得到了保障、同时使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变得专业化、规范化。但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一系列支持农业与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农业与农村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巨变,新的环境自然会有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2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很多地区的农业与农村集体经济都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监督管理问题时常发生,虽然制度在有些地区的财务管理有其约束力,但落实度不够,加上农业与农村正在改革进行时,难免会有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地方。部分地区农业与农村的财务管理中,出现了核算失误、账目混乱、账本损坏丢失、某些地区的农业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记假账,乱记账,记账不清,不按规定程序,导致无法核算、不知真假等,更有某些地区,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人员马虎处理,导致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开支混乱等严重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式之下,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最重大的工作内容就是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然而制度规定下来,其落实力度却不够,导致公开时间问题、公开内容问题屡屡出现,加上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又缺少有效的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机制,导致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法律知识淡薄、财务管理知识缺乏,素质普遍偏低。
3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议
近几年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如火如荼,期间也出现了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核心就在于资金问题,而要解决资金问题必须解决好农业与农村的财务管理问题。为了让民主管理财务、民主监督财务管理落实到位,必须实行财务公开制,把民主管理制落实下去,进行定期的财务公开、财务文章撰写,同时会计委派制度要继续落实完善,通过各大高校建立起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严格化的农业农村财务管理团队,实行农业农村开机考核审查制度,完善农业与农村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约束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的财务管理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农业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支持,共同合作,共同监督管理,同时提高广大农户对农业农村财务管理的认识度、重视度,加强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领导的监督审查。创立新型财务管理模式,解决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4结语
农业与农村的财务管理问题随着环境不断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形态之下,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也要适合时局、环境,同时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要学会适应环境的发展,创建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去适应新的格局,为农业与农村财务管理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郭岚 张力洲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财政局发展现代农业管理意见
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订以下政策意见。
1.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十龙企业带动战略”,扶持茶叶、花木、蔬菜、香榧、油茶、竹笋、长毛兔等十大农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市财政安排100万元,对当年实际设备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的2%左右予以贴息;凡被新认定为部级、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30万元、10万元。鼓励园林绿化企业提档升级,凡当年新晋升到一级资质的,每家企业补助20万元;新晋升到二级资质的,每家企业补助10万元。
2.扶优扶强农业主导产业。市财政安排200万元,重点扶持茶叶、花木两大产业。对当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花木相关基地、大户、企业、市场,按当年生产经营所上缴税费(除增值税外)的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补助,上缴税费超出确定补助额度的,由市林业局按比例返还。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茶叶、香榧等产业的集群品牌建设和浙江省十大名茶的评比;100万元用于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改造、香榧示范基地建设;50万元用于新建茶叶集聚小区、青叶市场和补助集聚小区电价。
市财政安排3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其中100万元用于兴林富民示范基地。基地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以奖代补的办法。
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块状发展和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的提质升档。
鼓励发展设施栽培农业,市财政安排50万元对新发展连片钢管大棚蔬菜每亩给予3000元左右的补助。
3.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凡被认定为部级无公害农产品、部级绿色食品的,分别奖励8000元、2万元;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奖励1万元;通过省级和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分别奖励5000元、1万元,上述奖励同一企业系列产品(基地)只能享受一次。凡被省、*市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畜牧生态养殖小区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3万元。凡被省、*市评为动物防疫建设示范乡镇的,分别奖励3万元和2万元。鼓励茶叶企业参加QS认证,凡通过认证的,每家补助3万元。鼓励到市外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每新设一家符合建设标准的给予1-3万元的补助,具体建设及补助标准由市林业局制订并实施。
4.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市财政安排120万元用于农产品的推介推销。主要是用于举办*农产品上海等地展示会,参加省、*市等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和营销推介、品牌宣传及市场拓展。其中参加国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每次补助2万元,在境外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每家补助2万元,新注册境外农产品商标,每个补助3万元(以国外证照为准);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到省会以上城市开设农产品专卖店、配货中心,每新设一家补助5000元(以当地营业执照为准)。鼓励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运销农产品,对当年销售额名列全市前十位的每位给予1万元的奖励。
市财政安排90万元专门用于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具体由供销社负责。
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销售社员生产和初加工农产品及合作社销售非社员农产品不超过合作社社员自产农产品总额部分,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凡被省评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的,奖励3万元。
6.加强农业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市财政安排20万元,用于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民信箱”工作。市财政安排50万元,用于农技大师及农技人员的科研、推广与农业基地的技术辅导。
7.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农民的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8.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市财政安排180万元,用于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其中50万元用于东部山体覆绿;60万元用于实施退耕还林、阔叶林发展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资金全部实行项目化管理;30万元用于森林资源宣传、保护以及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10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30万元用于省、市级兴林富民、生态绿化示范村镇的创建和竹林低改、花木珍稀树种培育、水果新品种推广等补助。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省要求安排配套补助金。
9.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市财政安排60万元,用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并实行项目化管理,具体由市科技局牵头,市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组织实施。
已享受《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相关政策的企业,不再重复享受该政策。上述农业扶持政策一个单位只能享受二项。本政策与以前所发文件相抵触的,以此文件为准。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发展管理
[摘要]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先进科技广泛应用,产业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受到重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为实现这个转变,政府要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发挥作用。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把握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对于顺应农业发展历史趋势、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
理论界对世界农业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有的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把农业发展分为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的传统经验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少为特征的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有的从农业政策取向的角度把农业发展分为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有的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把农业发展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或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理论界对农业发展阶段的这些划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一般意义而论,农业发展的阶段划分,既应反映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力状况,也应体现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并从生产方式上加以把握;同时,还应考虑农业演进与其它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基于这一认识,可把农业发展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经历了七八千年时间,总体上是自然状态下的农业。原始农业处于农业的萌芽时期,但人类已开始由顺应自然到积极地干预自然,由获取自然界现存食物到有目的地生产人类所需要的食品,尤其是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原始农业以刀耕火种为基本生产方式,运用木、石等简单工具,火与水等生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应用。“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耕作方式主要依靠撂荒自然恢复地力,农田在大部分时间仍被自然植被所控制,劳动者的技能来自于有限的经验积累,生产基本上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我国相传后稷“教民稼穑”,稼即是播种,精即是收割),土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力各要素处于自然状态,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预能力很小。
传统农业是从铁器工具的使用到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这一时期,人类在冶铁术和畜力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耕犁,大量采用畜力并开始采用半机械化生产工具,创造了利用人工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发明了改善农作物和牲畜性状的技术,创立了间作、套种等轮作复种制度,劳动者越来越多地从自然科学及其研究成果中获得相应技能,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进步。但这一阶段的农业“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生产要素在封闭的体系内流动配置,主要靠农业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来维护平衡,生产方式基本上是维持简单再生产、长期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小农经济。
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这一阶段,农业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广泛运用现代工业成果和科技、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但农业劳动者具有较多的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1.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这一时期,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自给,而在于为市场提供商品以实现利润较大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业从生产成果到手段普遍商品化,除了农业最终产品即各种农产品外,各种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各种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良种及兽医服务等,都进入农业交换领域,甚至农民的生活消费也普遍成为商品性消费,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2.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工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的硬件支撑。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播种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水利灌溉设备等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广泛使用,欧美的发达国家先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联合化。目前,农业机械与计算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新型材料、节水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等的网络化、现代化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科学特征的工业”。
3.先进科技广泛应用。先进的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19世纪中叶农业化学技术得到发展,欧洲率先突破只施用有机肥的传统,开始大量使用化肥;ZO世纪中叶部分国家进行了以杂交玉米、杂交小麦、杂交水稻为主的“绿色革命”;之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也逐步渗透到农业种质资源、动植物育种、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出现了“农业”等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增产的60%-80%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与科技运用相适应,农业劳动者素质也得到普遍提高,先进的科技不断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与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相适应,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产加销脱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普遍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5.生态环境受到重视。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农业以化学物质的使用和能源(主要是石油)的大量消耗为开端,其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使用的高效化,在应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现代农业无论是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还是在农业生产关系调整方面,都展示了渐进演变的历史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历史性;无论是在生产手段、生产技术还是在生产经营的组织管理方面都实现了整体进步,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综合性;无论是在发展目标定位还是在基本路径选择方面,都反映了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世界性。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几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四化”目标,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重在改善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20世纪70年代后期,借鉴国际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我国把良种化、专业化、生产区域化以及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等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改革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进入市场竞争,共同向现代化农业进军。”90年代以来,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发展高产、品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建设现代农业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爬坡”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实际收入成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随着市场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农业发展愈来愈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商品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发展正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开放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迫切需要把人的问题作为战略问题系统谋划,促进人的发展。
(一)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观念层次上对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目标定位、评价标准和指导原则。农业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始终与其发展的特定阶段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紧密联系。传统农业是自给型农业,生产自的主要在于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开放农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交换。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确立市场化的农业价值取向,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则为农业市场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农产品的商品率仍较低,农业资源的配置空间较窄,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因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的是在价值取向上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转变。
1.强化“为赚而产”的商品意识。产品和要素商品化是农业市场化的本质特征。在我国,小农经济的观念和生产方式存在已久,“小富即安”的农耕意识根深蒂固,加上计划经济体制对商品生产的限制和农产品长期短缺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少农业经营主体的商品意识还不强。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克服“为自给而产、为计划而产”的思维定势,树立“为卖而产、为赚而卖”的意识,把农业生产定位于商品生产,在实现交换中获取利润;克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树立“贸易为先、以销定产”的意识,随时关注市场变化,着力争取市场订单,围绕市场转,盯着市场干;克服“以产量论英雄”的观念,树立“以效益为核心’的意识,把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标准,比较机会成本,细算投入产出,力求利润较大化。
2.强化“经营产业”的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促进了各地区。各产业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相互开放,使农业从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转变为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这种开放的产业体系,不仅包括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国外产品的开放、国内农业开发对国外资本的开放,也包括农业产业系统对其它产业系统、农业部门对其它部门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诸环节之间的开放。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克服“农业即生产”的倾向,树立“一体化经营”的意识,把种养业向加工、销售延伸,把第二、第三产业与种养业连接,从而在开放中实现产业化经营;克服“封闭发展”的倾向,树立“开放经营”的意识,主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力求在更大空间聚集资源、辐射产品;克服“部门分割”的倾向,树立“城乡统筹”的意识,注重城乡经济相互协调,发挥产业管理部门的整体效能,在分工协作中促进发展。
3.强化“以优取胜”的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现代农业的市场竞争,是包括生产手段、质量品牌、经营方式甚至体制环境在内的综合性、多方位竞争。唯有掌握优势手段。创造优势产品、拥有优势品牌,才能赢得市场空间,才能避免被淘汰的结局。为此,必须摒弃“占有资源就占有优势”的观念,树立“市场优势才是现实优势”的意识,加快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变;冲破“盲目求大”的观念,树立“做强做优”的意识,注重发展品质产品和特色产业,把一般农产品做优、优势农产品做强、强势农产品做大,从而赢得竞争;消除‘提篮小卖”的观念,树立“现代营销”的意识,注重细分市场、主动出击,善于依托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着力开拓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二)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
产业结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组成状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次上农业产业部门融合与分化相互交替并最终走向一体化的过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已经突破了生产结构的局限,表现为生产与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联系。农工商各产业互动发展。因此,产业联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从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工业、营销业发展滞后,生产结构层次较低,农工商一体化进程缓慢,是比较典型的分割型产业结构。这是农业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症结。为此,必须遵循产业一体化的规律,突出加工业、营销业,优化内部结构,完善产业组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产业联动就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联动的过程,就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破产加销各环节的割裂和部门壁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多种类、多层次的精深开发,拉动了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拓展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售领域,带动了信息、储运、保鲜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是三次产业联动的带动力量和关键环节。从实践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种养业的提升、还是服务业的发达,无论是农民的持续增收、还是税源的不断增长,都离不开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撑。因此,应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统筹谋划,重点推进,引导思想向这里统一,政策向这里导向,资源向这里聚集。当前,应注重依托优势产品和大宗农产品,建立和造就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立足现有加工业基础,整合、改造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配套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转化率,逐步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
2.产业联动就要优化内部结构。产业联动是农村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内部循环的状况,也强化了农业内部结构在产业一体化中的基础作用。在此条件下,农业内部结构必然是适应市场多元化、品质化需求的结构,必然是对接加工和营销标准化、专用化、规模化需要的结构。因此,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应着眼于更大的市场空间,围绕更高的加工需求,立足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结构从单一粮食结构向粮、经、饲、林(草)等多元结构转变,从以增量为主的品种结构向以品质、高效为主的品种结构转变,从通用型品种结构向专用型品种结构转变。应优化品质结构,适应加工业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要求,对农业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着力发展品质、专用农产品,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优化区域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区域产业布局,逐步将优势农产品向宜产基地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从而通过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为加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产品。
3.产业联动就要完善组织结构。产业联动既是产业链条的有机连接,也内含着产业组织的联系与渗透,还意味着产业群创造更多的集体合作剩余。传统农业是以家庭为微观基础的生产型组织,现代农业则是以管理企业化为特征的产业型组织。这种组织,既包括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又包括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的市场组织。其构成主体跨越产业界限,活动空间突破城乡限制,运行效益体现综合性特点。当前,在一些地方,企业组织发展已形成一定基础,但市场组织发育较迟、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有组织地进入企业加工和市场营销领域,制约了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影响了主体间形成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应在继续培育壮大企业组织的同时,按照“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原则,建立农民专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组织,在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建起纽带与桥梁,不断提高农民的自组织程度,使其在产业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粗放经营是一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在较低技术水平条件下,对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形式。而集约经营则是一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块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一般意义上,农业集约经营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资本,采用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主要通过资本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应用、土地的适度集中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来促进农业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率,提高农业效益。因此,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本积累薄弱,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劳动、资金、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1.产业聚集。产业的发展,是劳动、资金、技术乃至管理等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一定的区域而言,具有较高技术层次产业的集中必然体现较高的集约化水平,因而加快具有高技术起点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集约化水平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实施符合区域实际的产业规划,引导和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技术含量高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聚集,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是提高集约化水平的现实途径。因此,应深入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和综合优势,从整体上把握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的协同程度,进而找准综合比较优势,通过区域布局和综合开发,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推动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
2.实体聚集。现代农业所要求的集约经营,从根本上讲,是侧重于追加物化劳动投入的资金集约。物化劳动投入包括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农业装备、基础设施等内容。但在现阶段,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户无论是应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还是对农业投入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都比较薄弱,依靠农户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对于一般农户而言,农业经济实体特别是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更强,无论是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是资金的积累、人才的聚集、科技的创新,都要借助实体这个“转化器”。资源在这里密度聚集,资源在这里优化转变。可以说,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实体特别是农业企业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载体,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的带动主体。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缓慢,集约化水平不高,关键在于缺少农业企业带动。因此,应注重培育产品前景好、运行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等经济实体,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业装备、技术含量、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城镇是经济活动的密集载体,应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功能”的原则,搞好发展定位,完善城镇体系,引导各类实体特别是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等逐步向城镇集中,以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
3.园区聚集。园区经济是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整合于特定空间而形成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形态。实践证明,在发展起步阶段,将有限的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独特的园区经济,既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营造环境,又能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国地域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应遵循集约发展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规划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创造环境,打造亮点,聚集资源,繁荣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新的体制和机制为动力,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注重投资效益分析,选准投资方向,以较小的成本耗费获取较大的效益。
(四)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质量,体力和智力、特别是智力,直接影响生产力各要素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土地、林地、草原等自然资源和活劳动投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兴衰成败。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技术替代劳动的进程不断加快,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农民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且是农业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农业劳动者不仅要会组织生产,还要善于经营;不仅要懂相关的科学技术,还要熟悉现代科学管理。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传统体制下,大多数农业劳动者主要靠基本的生产技能,主要依靠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生产型农民。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技能,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在促进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进程中,加快农民的合理分化和有序流动。
1.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传递知识与经验,本质上是提高人力资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社会活动,是现代社会劳动者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目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滞后,培训针对性不够强,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此,应在继续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养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以增强劳动者“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内容应是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相结合,既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又注重培养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发展商品生产、加强市场营销的技能。发展思路应是“面向市场、创新机制”,动员社团、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按照“社会重视技能培养,政府负责公共培训”的要求,加强对农民法律法规及道德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2.实践磨炼。实践是训练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的现实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者的实践岗位逐步变化,实践空间不断拓展,特别是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广大农民在务工实践中,直接接受现代工业、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洗礼,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提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事实表明,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通过科学技术和现代观念的武装,正逐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可以说,以务工实践为主的劳务开发是现时农村人力资源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人才资本积累和增值的有效形式。应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业劳动者有序流动,自主择业;发展城镇工商业特别是民营经济,提供农业劳动者更多的务工实践平台;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断畅通输出渠道,拓展输出空间,提高输出的质量,扩大输出的规模。
3.“能人”带动。按照现代人才学的观点,人才不仅包括技术、管理、经营人才,也包括具有各种手艺和才能的“能人”。广大农村拥有相当数量的能工巧匠,他们有一技之长,实际收入较一般农民高,思想观念较一般农民新,适应市场能力较一般农民强,在农民中认同度较高,对农民的影响更直接,引导更实在,示范更有效。因此,应充分发挥他们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科技应用的示范作用。新型农民的榜样作用。要积极开发农村各类实用人才,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设立农村人才基金、颁发“绿色证书”等不同方式,对农村“手艺人”从技术资格上给予确认,舆论上给予鼓励;对经营大户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服务上给予便利,促进他们壮大规模,增强实力,进而在广大农民中形成学技能、闯市场、做实业的良好导向,带动更多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学会经营本领。
推进上述转变,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选择,其基本途径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形成市场化的价值取向;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及产业集聚效应,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土地资源规模效应的发挥,也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城镇化进程;其产加销一体化的组织结构,既能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更大增值,又能有效聚集农业资源,有利于促进农业资金、技术。管理的集约;在其推进过程中可以培育大批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经营技能和整体素质。归根到底,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应作为我国农业转型阶段的重要战略措施加快推进。
三、在建设现代农业中政府的作用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激发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又需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调节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政府审时度势,适度调控。农业是为人类提供食物、为加工提供原料的基础性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并存的弱质产业,需要政府大力给予扶持。由于经济基础的差异、政策导向的失当、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需要政府积极实施统筹。因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完善政策,建立制度,并致力于公共投资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比较优势,提高生产率和市场效率”。具体讲,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而投资回报率较低;而且它的利用具有公共性,难以确保每一个消费者按实际消费支付相应价格,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在发展目标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战略相结合,与工商服务业发展相结合,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网络。在重点内容上,治水、改土、兴林、修路、办电、建园协同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施治。在投入机制上,政府直接投入的重点应是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条条”上协同支持,“块块”上适度集中,以发挥政府投入的综合效益。同时,着眼于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注重通过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开发,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社会力量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2.推进体制创新。完善的市场体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组织和制度前提,是现代农业产生更大合作剩余的软件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还不明晰,尤其是城乡体制障碍还远没有彻底消除,二元结构还未根本改变,阻碍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以打破城乡分割为取向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也包括以破除农业自我封闭为取向的农业开放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以明晰政府调节农业边界为取向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取向的农业微观运行机制的完善;既包括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为取向的农村财税体制改革,也包括以培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机构为取向的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体制创新的重点,一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基础。但其经营规模小、产加销脱节、组织化程度低等局限性日益突出,必须继续探索完善。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经营体制创新的有效形式。要通过“龙头企业十合作经济组织十农户”等形式,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时,要在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促进土地使用权向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适度集中,促进生产基地向优势名牌产品较快集中,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二是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长期以来,农业管理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管理界线不清,中间环节较多,因此,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方向,首先是明确政府调节农业的边界应以不损害农产品市场交易机制为限,以不损害农民收入增长为限,凡市场能够调节的均由市场调节。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部门实施职能明晰、机构调整、资产重组的组织变革,构建服务于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管理体制。三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有了一定进展,但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仍较突出。要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消除行业间、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和行政壁垒,延伸“绿色通道”,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调控制度,改进市场运行监测手段,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确保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储备和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有效调控。
3.加强支持保护。政府对农业实施适度的支持保护,既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政府应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适当倾斜的农业政策,校正农业资源的非农化倾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当前,尤其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WTO框架下积极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一是用好“绿箱”政策。要不断提高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农业的比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通过项目贴息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开发等。二是改革补贴方式。将价格补贴直接发放到农产品生产者,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对因遭遇严重自然灾害而减产或绝收的农户给予救灾补助,帮助其恢复生产能力,降低自然风险损失。三是进一步减免税费负担。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分阶段减少农业税费,整治各种不合理的乱收费、乱摊派,创造和改善利于农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四是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预警机制。针对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信息传递慢、伴生影响大的特点,根据对国际需求、国内市场、自然风险等变化的预期,提前采取缓冲制衡措施,释放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
4.构建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由组织管理向提供服务转变,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由生产服务向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多方位拓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要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相结合,按照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行为分开的原则,规范管理体制,理顺条块关系,精简事业编制,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完善市场服务。要在加快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同时,着力农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套,提高市场的联结、辐射功能。规范市场行为,打击欺行霸市,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逐步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好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信息网,做好农产品信息特别是中长期市场信息的分析,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服务。二是强化科技服务。重点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农产品的良种培育和加工、储运、保鲜及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强重大技术攻关,有计划地建立一批高效益、标准化的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继续发挥科研单位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和民间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公益性与经营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三是加强金融服务。建立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辅助的农业金融体系,加强对农业项目、扶贫项目以及龙头企业、营销大户的资金支持,合理确定利息,改进贷款方式,适当放宽条件,扩大贷款规模,努力提高促进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
5.注重引导示范。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加强规划、指导和示范。在规划引导上,要着眼于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根据自然条件优化区域布局,以此引导市场主体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在工作指导上,要注意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抓住推进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从以行政指挥为主转到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上来,遵循经济规律,坚持依法行政;从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转到加强引导、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当好引导者、服务者和“裁判员”;从一般性号召转到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上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典型引路上,要注重发现和培育既体现现代农业基本特征、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又立足区域实际、具有带动效应的现代农业发展典型,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倡导和推广,力促现代农业在典型示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中,政府行政职能的发挥涉及多个方面和诸多环节,其关键在于统筹发展城乡经济。这种“统筹”的实质,就是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通过体制统筹,逐步消除事实上存在的城乡之间的藩篱;通过投入统筹,逐步构建实在有效的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工作统筹,逐步强化政府的配套服务功能,从而在统筹发展城乡经济的进程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健全农机管理制度助推现代农业生产分析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方向。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措施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农机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因此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健全农业机械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的进步,带动农业机械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期,但在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1.1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农业机械种类增加迅猛,但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限制了农业机械管理水平的提升。加上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流失,导致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出现断层,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不完善;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忽视,导致农业机械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机制不能有效的运转,严重影响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部分农业机械的管理人员本身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缺乏创新及再学习意识,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需求。
1.2缺乏专业的农业机械人才,对农机管理认识不足
一个行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拥有掌握高科技知识的人才,才能带来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而近些年来,在农业机械人才培养方面,差强人意。掌握先进管理知识的人才十分缺乏,而从事农业机械工作的人员,对农业机械不了解,驾驶水平不高,缺乏维修保养知识,技术力量薄弱,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更新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必须解决农业机械管理人才的短缺问题,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1.
3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度保障
虽然各地相继出台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农业机械的监管只是落实在纸面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很多乡镇的农业机械服务机构名存实亡,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混乱。同时农业机械的拥有者认为这是私有财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缺乏农业机械的管理意识,导致服务缺失,监管不到位。1.4缺乏完善的后期服务体制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许多农民得到了实惠,激起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为各种农机具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使用产生的损耗必不可少,需要有后期维护、保养的支持,才能保障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很好的完成作业任务。而后期服务是决定农业生产与农业机械能否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否则将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2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使农业机械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延长农业机械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2.1转变传统的管理意识和观念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农业机械管理意识决定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传统的管理意识和观念必须要改变,否则就会阻碍现代农业前进的步伐。改变传统的管理意识和观念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农业机械管理理论知识等。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制订适应本地的发展规划,深化改革,确保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动力支撑。
2.2加大培育力度,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根据培训人员的水平设定,从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安全生产常识到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等,都可以作为农业机械培训的重点。针对部分农业机械的操作者可以开展驾驶技术、机具的使用、机械常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2.3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管理体系,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这对于提高农业机械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切实做好农业机械的监管和后期保障服务制度建设,保障农业机械维修网店的利益,及时处理农业机械事故,以适应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需求。注重农业机械管理制度的建设,用制度管理和约束管理人员,落实责任制是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有效途径。
2.4提高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
提升思想认识,是做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基础。农业机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充分认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才能够保障工作完成的质量。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从农业生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时刻牢记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
3结语
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由此可见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水平,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是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一环。
作者:沈彦龙 单位: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探讨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7年第1期
摘要:本文研究了新形势、新时期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学科管理、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团队等方面管理制度建设,探索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具体明确的农业科研和学科方向,有现代化高端农业科技装备、实验、试验以及示范设施,拥有一批高、中、低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和较强创新力的专家团队,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体系,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创新引领和农业技术支撑作用的组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些省份将部分研究所设为公益二类,均为国家科研机构组成的一部分[1]。当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是推动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自科技部启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以来,要求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在运行机制等方面必须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宏伟规划,全国各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各农业科研院所一起响应,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改革。
1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
建设现代科研院所首先必须要有品质的管理,缺乏管理将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要遵循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效用较大化,提高科研院所整体运行效率。本文就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作逐一介绍。
1.1学科管理制度
学科管理是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设立三级学科,一级为优先发展的学科,二级为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三级为国家加大扶持的新兴学科。以重大项目立项、实施和学科队伍建设为中心,开展、系统的学科建设和管理[2]。
1.2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是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关。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院较高学术委员会针对重大科研项目要充分论证后再予以批准。二是实行项目分类管理。针对科研院所野重项目申报,轻管理实施冶现象进行改革,分类管理不同性质和来源项目。三是加强项目经费管理。项目经费要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严禁经费挪作他用,重大科研项目经费要实行严格监督和审计。四是做好项目结题和验收。严格按照结题验收流程有序开展项目结题验收准备、报告、档案材料和答辩等。组织专家组客观评价和验收项目的完成、创新、先进性以及应用前景等情况,并要求及时完成科技成果申报。
1.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的基础,通过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较大限度发挥效益。一是做好科研平台的整体规划。包括实验室、科研试验基地以及信息平台等建设的内容。二是注重科研平台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加大平台维护的资金投入,科研经费用作添置科研仪器设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规范管理。要规范仪器操作和相关维护制度,保障仪器、设备科学使用、管理和维护。四是建立平台设备资源的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
1.4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目前,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最核心的任务是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工作敬业的人才队伍。一是重视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尖子人才。重视引进学术水平先进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重点扶持具有敬业创新精神、高道德水平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尤其是要为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施展空间。二是完善岗位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双向选择,岗位设置向科研一线倾斜,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设立固定岗位、流动岗位等多种岗位形式,促进科研、管理、开发等人员良性流动与交流沟通。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收入分配按照技术、知识、管理和技能等贡献大小,实现向科研关键岗位和拔尖人才倾斜,在住房、医疗、荣誉等方面为人才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和攻关的创业平台,以达到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引领突出、解决发展急需的目的,提高科研院所的竞争优势[3-4]。
2结语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是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重要保障,必须符合国情、省情以及农情,各级政府重视、财政扶持,运用战略管理方法提高人才现代化、工作现代化、管理现代化,争创具有文化制度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
作者:许瑞 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浅谈现代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现代农业企业是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或以其为依据,进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和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涉农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因此,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如何,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农业企业及其会计的特点
(一)农业企业的主要特点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不一致性,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中部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以相互转化,部分产品可作为生产资料重新投入生产;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要求经营管理上必须与之相适应。一般都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的经营方针;农业生产不仅在经营上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而且在管理上实行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
(二)农业企业会计的主要特点
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农业企业经营,往往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商等多种行业。这就要求会计核算既要满足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又要适应多种行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费用成本与财务成果,并考核各种非生产性的开支;管理体制的复杂性。农业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与双层经营体制,如国营农场有场部、分场、生产队多个层次,还普遍建立了专业性服务组织和职工家庭农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普遍推行农户联产承包的同时,也相应建立了统一经营的生产和服务组织;乡镇企业的体制更是复杂多样。这就无疑会给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带来复杂性;核算方法的灵活性。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的生产组织比较分散,经营形式以集体经济为主,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较大,生产成果的自给程度较高,会计核算水平与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农业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二、现代农业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农业企业财务是指以农业企业为财务主体所进行的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内外经济关系。它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三个方面。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还要利用资金、收入成本等价值指标,来组织处理这种价值运动中经济关系。另外国家新出台的财税、金融、投资、外汇体制改革政策,赋予了农业企业一定的理财自主权,为农业企业经营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如果农业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就必然造成对整个企业失控,从而导致生产经营危机,可见加强财务管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财务管理,是农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加强农业企业内部管理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企业管理又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其管理活动的对象是农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即利用资金、成本收入等价值指标,通过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农业企业财务活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促进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才能保障农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高效益,为农业企业的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农业企业竞争能力的需要
财务管理是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的中心,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要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企业竞争能力就得从两方面人手,一是规范资金运作;二是加强成本管理。资金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三、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纷纷加强了在以上三个方面的管理,但由于目前体制尚不成熟和健全,当前条件下,我国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与会计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不相适应,不能适应农业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我国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针对其与新《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有冲突的地方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经营活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更不能保障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
(二)财务管理未体现经营的经营目标
财务管理工作包含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是实施财务反映、监督、决策三项管理之基础。目前一些农业企业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领导班子懒散,纪律松弛,工作效率不高,加之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一些农业企业会计分工不明确,出纳和会计由一个人担任,从而造成账目不清、账物不符等。一些农业企业的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财产清查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虽有制度规定,但也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形同虚设,失去了反映和监督作用,以至于有的农业企业成为“无收支计划、无正常审批手续、无领报制度”等,财务管理成为一句空话。可见,财务管理意识淡漠,财务人员素质高低足以影响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会计监督力度不够,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国的会计核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国的农业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人类无法预测和预防一些不利自然事项的发生,不能对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因而无法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会计计量与记录的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作为土地承包者的农户与家庭农场,在自主经营模式下,可以自己占有、支配完成承包任务后剩余的部分,而反映农业生产活动会计信息的与失真对各承包户的利益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利益激励机制的缺乏进一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缺乏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失真
由于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很多企业不能够实行电算化财务管理,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要求设置账户、核算公司经营情况。同时企业会计报表必须真实反映自身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状况,它是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并作出科学决策的依据。但不少农业企业缺乏对财务管理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财务部门依据领导意见等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五)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
成本是经济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成本是以货币形式对生产耗费进行计量,并为农业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提出资金补偿的标准,同时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和衡量农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现在,一些农业企业,因为成本意识不强,对于可控制的成本没有认真对待,造成不必要的开支,从而使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逐年亏损,效益上不去。还有一些农业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不断上新项目,盲目引进,重复建设,长期投资规模过大,造成生产经营资金严重不足,债务负担越背越重。可见,只有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各项成本,农业企业才能够搞好。
(六)财务人员权责不对等
财会人员首先必须对国家负责,保护国家资产不受侵犯,但同时财会人员的业绩评价和职务任免权掌握在企业手中,缺乏自身利益保护机制。而对企业来讲,为了自身利益有时会使国有资产受损,而财会人员处于自身生存考虑不得不惟企业领导是从,这种利益的矛盾使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免出现了很多问题。
四、制定现代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管理人员修养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从传统的记账、算账的报账阶段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方面把会计工作深入到各环节中,人、财、物各方面要充分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的考核作用。努力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农业企业必须拥有一批观念新、素质高、善于管理的财会人员。应建立激励机制,倡导长期自我学习,对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进行奖励。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使财务人员及时更新与掌握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会计政策,为农业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总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只有加强财务管理,重视财务监督,正确地掌握和遵守价值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建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是保障其他各要素资金正常需要的手段,财务管理与技术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等相互协调才能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如何平衡开发投入、近期利润和远期发展的问题等。的财务管理应是从农业企业经营长远发展和近期目标的平衡,为各部门实现经营提供资金支持,而不单纯仅仅以什么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不落实到生产、技术、开发、销售等具体环节,不以这些具体环节的目标为管理要求,单纯从财务部门角度的近期“增收节支”对农业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将百害而无一益。
(三)加强外在监督,规范会计报表审计工作 会计报表失真是农业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为有效制止和防范此类现象,提高会计报表质量,除了确定合理的财务人员责权匹配和职业素养之外,还应加强外在会计监督,规范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为此应建立起“三监合一、三审分离”的机制,即依法实行报表审计制度,同时做好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分离。其中,农业企业应设置独立于会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达到真正的审计效果。而对于外部审计,相关机构则应依法严格执行,共同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国有资产不受侵犯。
(四)完善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资金是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也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完善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农业企业应实行资金集中审批制度,强化负责人一支笔审批,财务部门定期将企业一定时间内的收支情况汇总反馈给领导层及各相关部门。
2、强化资金统一管理。农业企业应将所有收入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对于资金支出,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经费指标,编制部门的月资金支出预算表,财务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3、建立资金低限额保障制度,在保障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的同时还要保障资金的安全,建立资金日清月结制度,对于超出资金限额部分及时送存银行,杜绝公款私存现象的发生。
(五)实施预算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职能 预算管理是控制经费支出,保障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是财务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扩大预算管理范围。把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反映农业企业收支全貌,减少预算外支出现象。重点强化项目建设预算和收入预算,杜绝只重视支出预算而忽略项目建设预算收入的现象出现。
2、细化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及各个建设环节,把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奖惩制度进行奖惩。
3、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强化预算的刚性。规定预算一经批准下达,除特殊情况外,不得随意更改。
(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优化财务结构 融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流动资金的缺乏是许多中小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效融资。农业企业融资应坚持两个原则:科学预测资金的需要量,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合理选择资金来源。其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农业企业应首先明确合理的计价方法,并加强财务控制,建立农业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为使资金运用产生的效果,还应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确定合理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组合比例;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现代农业种植和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可以紧跟时展脚步。在农业科研工作人员长时间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去,使得现代农业种植呈现出了集成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特点,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本文就是对现代农业种植与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现代 农业种植 农产品信息 管理系统设计
引言:农业经济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想要使得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就必须要注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科学技术手段产生,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如果增加农业产量,保障农业生产质量,是我国农业发展中永恒性的思考内容。物联网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在我国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也是如此。可以将客户端扩展物种之间,从而实现多元信息的传输。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是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跨步。对现代农业种植与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 系统设计的现状、意义
(一)系统设计现状分析
工作人员对多种传感器设备与阶段进行科学组织,最终构建的完善传感网络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所在。在多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田间或者是农业生产大棚中进行传感器设备的安装,通过传感器设备对多种农产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传输,最终将农产品信息实时传输给农业生产工作人员。农业生产人员不在需要到种植现场进行勘察,远程就可以获得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精准性、代表性较为良好,避免了种植人员通过种植经验客观的进行判断。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化终端对种植区域中的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可以自动化的实现田间施肥、遮阳等众多农业生产活动。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农业生产人员承担的劳动压力,是提升农业生产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物联网与多种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并且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是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概括性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感知层是由多种类的传感器设备构成的,不同传感器设备可以对不同的农业生产信息进行后去,其中包括土壤养分、水分含量、农业生产环境温度等等。网络层主要是应用先进的通讯技术进行信息传输通道建设,可以使得传感器设备收集到的农业信息资源及时的反馈给农业生产工作人员,这一层次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非常广泛应用。国外目前以上实现了在农产品包装以及灌溉中应用远程视频监控名系统,我国无线传感器系统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较晚一些,现阶段主要是应用是温室大棚智能化生产控制领域中,现阶段还没有形成智能化覆盖的计算机网络。对应用层面进行分析,服务导向建使得农业生产可以向着产业化进行转变。目前我国北方区域一些农产品生产中已经实现了应用条形码对农产品生产原地进行追溯的技术,使得农产品生产安全得到良好保障。
(二)系统设计的重要意义分析
农业种植人员在温室大棚内进行农产品种植中,需要应用智能化的系统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众多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化、化、智能化的控制。想要实现这一内容,就必须要应用众多高新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系统。在温室大棚内对农产品进行种植前,工作人员需要在大棚内部进行多种传感器设备的安装,从而对温室大棚内部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化的监测,分析其中存在的对农作物生长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结合其它系统对温室大棚内部环境进行调控,从而为农作物生长创建最为品质的环境。降低不良因素对温室大棚农作物生产产量、质量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进行保护,并且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多种能源资源的消耗,使得农业生产可以生产出节约化、生态化的特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降低,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作物生产和销售之间缺失监督管理,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所以加大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监管,可以使农产品的安全隐患降至低,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生产到流通的监控,通过电子标签的查询可以了解所购买的产品的安全系数。所以现代农业种植和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意义重大。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体系框架
以温棚为例,其具有多种需求,为了测定大棚中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湿度,所以需要安装无线空气温湿传感器以及土壤温湿传感器,当大棚中的湿度不足时,将自动开启加湿器和鼓风机,当土湿度不足,将自动开启喷灌设施。光敏传感器将控制遮阳设备是否打开。为了方便上机位指令的下达和传感信息的上传,需要在农业现场部署多级无线路由器节点以利于信息的传输。在大棚内的各种物理信息的收集与整合需要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显示于上机位中,同时这些信息需要保存以便于后期的查询。通过网络等形式使信息得到共享,使得农业技术指导人员随时查询了解实际情况。
(二)系统的硬件设计
在ZigBee设备的硬件设计中,包括温湿传感器节点、光敏传感器终端节点等。其作用是进行感知以及采集物理信息,所以除传感器不同外,其它硬件结构大体相似。ZigBee的传感模块有无线接收与发送模块、JTAG调试口、蜂鸣器接口、降压电路、降压模块等部分组成。路由节点具有路由转发和扩大通信距离的作用。
结语:现代农业种植即将进入自动化与智能化时代,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也是任何时候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所以通过智能化操控,可以大大降低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的工作强度,可以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从而达到高产、低消耗的目的。现代农业种植和农产品信息管理的合理设计即将实现农产品高质量生产。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探讨种子信息化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来临,种子科技技术已逐渐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来。现代种子产业在多重领域得到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覆盖,构建了独立的种子信息保障体系和调控监管的种子管理制度,使与种子相关的各类的信息资源能够快速查询,使种子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与推广,为建立统一、开放、稳步发展的种业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种子信息化;管理;现代农业;发展
1 种子信息化管理在应用中的重要性分析
种子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种子产业快速发展形势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到的各种信息技术,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能大大满足广大农户对品质良种的实际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强种子规范化管理,种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种子管理领域应得到更深度的推广。如: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加对种子品种的决策功能,可以更好地为品种使用者服务;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申批系统中,能大大降低申批、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期更为便捷,真正实现阳光办公;在种子事故预警应急处理系统中,在具有基本的基础功能外,可利用信息平台可把市场检查、投诉处理、案情处理及问题种子的相关信息及时l布和分享,以便及时停止销售并做出科学处理;在信息与交流系统中,利用其数据交换平台功能,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各经营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促进了种子产业市场信息的形成。总之,为促进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可深度完善种子管理,这将成为现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信息技术在种子管理中的应用
2.1 充分利用价格信息,实现对种子市场的宏观调控
复杂多变的种子市场和国际形势会影响国内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转,而传统的种子价格形势通过分析、预测来实现,没有数据源根据,难度非常大。例如:近年来,种子市场出现一些由于突发事件导致种子价格波动的现象,人们无法从事前预测,带来的国民经济水平下滑可想而知。为确保我国种子市场的稳定和安全,应对种子市场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变动趋势进行有信息数据根据的科学化分析与总结,以利于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而充分利用价格信息,对种子市场的有效管理,可把不利影响缩小到低程度,具体表现为几下几个方面:
实现国内种子市场与国际种子价格的顺利接轨。针对各种价格波动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掌握种子价格与行情的稳定性。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率。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根据种子价格信息平台来调整具体而有效的经营策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合理的农业投入,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实现种子市场透明度。通过价格信息增强种子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在保障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大范围选择物美价廉的种子进行农业生产。
2.2 利用种子事故预警应急处理系统,实现用种安全性
种子市场监管主要是将市场上实际生产出的种子纳入抽查目标,特别是春、秋种子市场的销售旺季,针对种子包装、标签、品种说明、品种审定、种子的质量情况和生产经营档案等进行严格抽查,以保障经营的种子符合《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如发现有异常情况,种子事故预警应急处理系统根据种子生产基地花检、市场抽检种子质量不合格的频次,来确定种子事故预警级别,通过网络应急处理窗口和短信平台进行实时,使每一位经销商和农户对种子安全性更加放心。
2.3 利用种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便捷性
随着网络信息化在农业各个领域的渗透,种子产业的各个领域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一些地区根据种子信息化的突出特点,虽在安排生产与经营方面能更具有自主性,但确增加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信息的统计难度。鉴于此,种子管理部门更需要及时收集、传递种子信息资源,上传当地的丰富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种子供求信息或行业产品销售动态,以此来分析当下的种子价格规律、供求信息、质量信息等,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信息共享深度。
做好制种面积的安排,结合种子信息各种数据资源,详细预测和分析当地气象因素,并做到及时收集和传递农业气象、农资产品价格的动态信息,保障种子产量的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种子信息化管理的并不是单一存在的独立个体,根据种子资源与生产、市场、科技信息相结合的特点,以及种子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各领域它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和多元性。基于此,应以基层种子管理机构为中心,辐射周边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和一些种子经营、科研单位,确保种子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性,通过充分开发种子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的规范管理,为种子供求方提供指导性的综合信息服务,以信息化带动种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