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儿童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论文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不断的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爱好,又或是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来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从而不断刺激学前儿童的大脑,促进大脑快速发育。
(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前儿童,并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会音乐、感知音乐、从而领悟音乐中的规则,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今后遵守各种行为准则和步入高年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社会化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音乐教育是传递审美感知的一种美学体验教育,它将曲调、声调、节奏、旋律等因素条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幽美的旋律完整的将人们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调动儿童的心灵感知,激发儿童的内心感受,将儿童的自身情感充分的调动出来,通过不同的音乐让学前儿童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情感体验上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乌兰察布地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习音乐教育的盲目性
通过在乌兰察布地区音乐培训机构的实践考察和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即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大多数父母表示不想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让孩子多涉及一些音乐方面的技能;有些父母则是看到很多孩子都在学习,盲目跟风;还有些父母则是由于自身的喜好而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此行为只能是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学前儿童对于音乐的反感,适得其反,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却没有达到自身想要的结果。所以,家长们让孩子过早了解和学习艺术方面以外,更要考虑孩子的兴趣问题,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否则只有适得其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虽然乌兰察布地区的一些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正逐渐被重视,但很多家长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只是盲目的监督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学前音乐教育的时期是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刚刚开始产生认知能力。学前儿童可以自如的运用语言进行互动交流,大脑反射意识渐渐形成。但,此时不仅要让孩子体验和感知音乐,更需重视学前儿童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儿童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传授知识、示范各种动作,学生主要是被动的学习和模仿,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学前儿童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学习,往往由于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总是半途而废,学习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学习音乐不仅仅要提高音乐技能,还要在长期的努力学习中,培养自身的音乐修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面进行创新,通过各种创新方法调动学前儿童的积极性。
三、发展乌兰察布地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笔者呼吁乌兰察布地区的教师要时刻严于律己,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钻研学科内容,在教学质量上精益求精,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养成与时俱进、时刻学习的观念。对学前儿童教师而言,爱岗敬业和重视学前儿童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水平
教师的音乐水平与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因此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水平和音乐技能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接受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从而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创造愉快、和谐的集体氛围,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乌兰察布地区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上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比较缓慢。只有政府不断重视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事业,才可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音乐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事业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不断的完善。学前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儿童音乐素养和审美的感知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儿童在这个阶段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初级培养,为学前儿童今后更好地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柳虹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论文
一、音乐教育能够促进自我情感的体验
自我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的情感成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尊感、自信心、羞耻感、自豪感、自卑感、内疚感和自我欣赏等。学前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词汇量少,多使用短句。有的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只能借助肢体语言。由此可见,幼儿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而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表达幼儿自我情感的同时,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教育工作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在工作中发现,当幼儿高兴时,他们有时不会主动地说“我很高兴”,但是你会看到他不由自主地唱着老师教过的歌曲,原来他找到了表达高兴的另一种语言。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高兴了就大声地唱悲伤的歌,高兴了也哼哼喜欢的小曲儿。儿童也可以这样宣泄情感、发泄多余的精力。无论多大,我们都需要抒发情感,使内心畅快。通过欢快的歌曲《粉刷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可以传递快乐的情感,建立起良好向上的心理环境;通过节奏感强的歌曲《加油干》、《蜜蜂做工》让幼儿在积极亢奋的演唱中表现出劳动的力量电影,发泄多余的情绪,提高自控能力;在歌曲《有只小燕子》中,幼儿通过歌词体验帮助小燕子获得快乐,感受助人的乐趣,促进助人行为品质的形成。另外,音乐作为一项有效而神奇的工具,还可以帮助那些存在缺陷的人们。电影作品《洗澡》里傻傻的二明远远不及哥哥聪明、英俊,刚开始你会觉得他是那么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当他在澡堂里唱起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时,他的形象突然变得无比高大,这时候的二明是充满自信的,他远远挣脱了自卑感。音乐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在一瞬间让人充满信心。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挖掘那些自卑、自闭的儿童的音乐潜力,帮助他们在音乐方面发现自己的优势,尝试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找到自信,逐渐走出封闭的内心,从而更加积极地生活和学习,走向更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幼儿不善于语言表达,不精通美工,也没有很好的体育细胞,但是他也许是个未来的演唱家、指挥家,“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上找回自信,获得成功。
二、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属于自我的意志成分,主要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掌握、自我控制、自我改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等。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技能的学习,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发声器官,同时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活动与音乐协调一致。学习音乐知识时,不可避免地总会学习一些规则,如每首儿歌每个小节的拍子是一样的,老师用固定的曲子发出固定的指令。在开展打击音乐活动中,幼儿必需在规定的段落按分工承担自己的演奏部分。通过这些规则,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儿童一个隐藏信息: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准则,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并且不断地自我改善以适应这个生活环境,只有遵守社会规则,按规章办事,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此外,许多儿童歌曲都蕴含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如歌曲《我的好妈妈》就对幼儿起到了感恩教育;歌曲《夸家乡》引导幼儿热爱自己的家乡,让幼儿有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韵律活动《蚂蚁搬豆》让幼儿在表演中学会了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通过音乐教育,这些思想品质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儿童的知识建构中,其影响是终其一生的。
三、挖掘音乐教育的功能,促进幼儿发展
音乐教育在许多层面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正视音乐教育背后隐藏的强大影响力,不仅要广泛地了解各种音乐教育材料,学会正确运用音乐教育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具,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段需求、环节流畅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音乐教育蕴含的深远影响力,较大可能地挖掘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作者:吴静洁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振华幼儿园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论文
一、荆州区九店小学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九店小学的整体音乐课程开展情况调查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仅有的一位音乐教师也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课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音乐设备也无法使用,学生基本上不到一堂精彩而正规的音乐课。(2)学校对音乐课普遍不重视。一直视音乐课为“副科”,在教材上是“能省则省”。(3)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对音乐课的热忱度很高,但对当前的音乐课授课并不满意。这些以既是九店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情况的主要问题,也是广大农村音乐课程教育的普遍现象,通过这面镜子折射出湖北省乃至全国农村音乐教育的问题所在。
二、荆州区九店小学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改革与建议
(一)加强农村音乐师资建设,大力招进专职音乐老师
在荆州区农村的小学里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是一件极其普遍的事,很多的音乐老师是身兼数职。这些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学校有必要招聘专业的音乐教师来对该学校的音乐教育状况进行改革,以便使学校音乐教育发挥其作用。
(二)改变音乐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都喜欢上音乐课,都不希望被其它课程占去。要改变当前的九店小学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的的教育理念,明确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师的重要性。特别是九店小学这种寄宿制而且留守儿童很多的农村小学,更需要重视的素质教育才能使留守儿童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大农村音乐设施投资力度,改善音乐教学的相关设备
完善的音乐设备是一堂正规的音乐课的基础,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障。政府及学校应加大对教育设备的投入,最基本的音乐教室和必要的乐器及教具要配备,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提供一些音乐方面的图书、杂志以及音响资料给学生查阅,充实留守儿童音乐知识。
(四)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音乐活动
留守儿童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不是很喜欢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音乐教师要积极的引导留守儿童参加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把音乐课堂与艺术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设计音乐游戏课,在留守儿童走进音乐的同时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让留守儿童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通过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扉。
(五)以情育人,强化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情感性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比较喜欢抒情性的音乐,音乐教育应该适当的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相结合,关注留守儿童兴趣,提高留守儿童情感外化的能力,使留守儿童善于用音乐来调节和表达内心情感。例如《父亲》让学生的情感与歌曲情感达到共鸣,让他们理解父母,也能让其心中的的感情得到释放。
(六)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大部分留守儿童有相当一部分喜欢动画片音乐和本土化的音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表演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模仿动物的声音,还可以让孩子观察大人劳动时的节奏和号子,更可以适当的教授具有当地特色的歌曲,例如荆州的马山民歌,将留守儿童熟悉的声音和节奏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对生活与学习更加积极。通过在九店小学的实地调查,对该小学的音乐教育情况有了相应客观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对该校的音乐教育情况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荆州区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有一些帮助,也希望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能起到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的作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和健康成长。
作者:黄堠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儿童音乐教育论文
一、音乐教育的性质及特点
一般认为,社会音乐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民音乐教育,另一种是专业音乐教育。国民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全社会的普通孩子,专业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严格挑选的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少数孩子。笔者认为国民音乐教育应包含“学校音乐教育”和“业余—学余音乐教育”,本文所探讨的是业余—学余音乐教育,就是利用孩子学余时间,学习音乐能力,即为社会培养业余唱—奏者。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很少考虑孩子的自然条件,只根据自己的喜好,让孩子参加像钢琴、小提琴这类专业化程度高的西洋乐器来学习,并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从现代教育观点看,我们的一切教育都要以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对于钢琴、小提琴这种难度较大的乐器的确需要从4~5岁开始就打基础,而对于决大多数的普通孩子,过于正规和专业化的技能训练,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讲都不是太成熟。我们认为学习音乐表演一定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其他表演艺术相比,音乐表演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先天素质,如学钢琴、小提琴要有良好的手指条件,学管乐则要有良好的唇齿条件,学习声乐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然后再经过后天的严格训练才能获得所需的技能。虽说生理条件并不决定一切,但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音乐学习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上述问题。因为,乐器演奏所采用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现成模仿对象的,即便是业余音乐爱好,要想熟练地操纵一件乐器,也必须在技术、技巧方面下一番功夫。
二、儿童音乐教育的策略
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儿童期音乐教育,需要遵循心理学原理,根据不同阶段音乐能力的发展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方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一)兴趣及时,正确引导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儿童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儿童求知的动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可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好动、贪玩的儿童来说,很少有能自愿坐下了练琴的,因为,任何乐器起步的练习都是很枯燥的,单调旋律和不断重复动作与孩子的天性大不相符,绝大多数孩子会把学习乐器当作苦差事,甚至会产生厌倦抵触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和家长们应努力和孩子一起共同创造一种能唤起孩子们音乐兴趣的环境和氛围,给孩子以表达的机会,使其情感得到刺激,使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在音乐训练中,引导和激励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还可以亲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孩子由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转移到对乐器的钟爱和信赖。如,唱歌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器乐学习中,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唱儿歌过渡到演奏,让儿童明白乐器“唱歌”的原理,即用手指触键所致。在演奏过程中,引导儿童学会倾听,再强调手形、巩固手指。由于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短,所以一次性教的内容不易过多,一般在15-20分钟内,运用多种形式使他们获得即有趣又有用的音乐知识,而真正演奏时间也不用太长。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家长要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进行教育,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孩子在音乐学习时感到愉快而有趣。只有让孩子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把孩子们的不同音乐才能和音乐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避免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也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可接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性练习。开始学习乐器时,练习速度要慢,逐步掌握基本技能后,可逐渐加快速度,学琴贵在持之以恒,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练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分配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而定。如钢琴,儿童每天练琴的时间,应该以20分钟为一次,每天数次,这里的关键是每天都要练习。家长需要做的是掌控好练习时间,避免导致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发生。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任何一项音乐学习都需要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由于儿童理解力弱,要特别强调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上,要先求正确,后求熟练,无论学习任何乐器,开始时,教师都要率先示范,当好榜样。一首新的乐曲,如果仅仅依赖儿童的读谱演奏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给儿童讲解乐曲内容外,示范演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较强的音乐水平和能力,在音乐表达上,要把作品的内涵用生动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以免儿童在模仿中走弯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美需要通过听觉来检验和调整的,教师要特别提醒儿童倾听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个别课老师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孩子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进程;集体课可以使孩子们容易消除拘束感,增加勇气,激发情绪,同时,通过集体课孩子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能促进合奏、齐奏等演奏方面的能力。
总之,任何乐器的学习都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的练习,自身条件再好的学生,也不能指望在一朝一夕就能掌握演奏的技巧。每个人都要经过认真地、刻苦地、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掌握。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的意志和韧性都是难得的锻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的音乐能力,只有在学习者处于自然的心理状态中才能被诱发出来。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必须符合“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性的”基本原则。教师和家长都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并针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和指导,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孩子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顺利、健康地成长。
作者:张会艳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留守儿童音乐教育论文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这样的一个群体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问题不只是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问题,它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发现留守儿童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陪伴、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我们总是在说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教师,由此可以知道,父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因为他们的收入不能担负起孩子在城市的教育和成长需求,所以孩子只能留在家里交给老人照料,因而和孩子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的生活状态。由于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就不够顺畅,孩子只能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缺乏安全感的状态,负面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心理问题极易发生。同时,少年儿童的心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起着极为不利的负面作用。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儿童期间的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可能使这些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
2.儿童的监护人对于孩子的监护不力,更多的是溺爱或者放纵
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单亲来抚养,对于那些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来说,一方面,老人的年纪已高,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关注和照顾孩子,另一方面,隔辈的人对于孩子通常都是非常的溺爱和放纵的,对于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负面的情绪关注不够。孩子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造成老人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对于单亲照顾的孩子,多数是由母亲一方留守在家照顾孩子。母亲在家不但要照顾家中的孩子和老人,还要承担家庭的生活,双重的压力使母亲对于孩子的关注和照顾也不到位,为了补偿孩子,多数母亲会用物质条件来弥补对于孩子的心理关怀的缺失。
留守儿童对于内心关爱的需求其实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力量来得到满足的,班集体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但是由于这些孩子多处于偏远落后地区,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教学理念都有很大的限制,这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管理不够
社会虽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是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不足的,很多的社会机构只关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看上去每个学校都气气派派,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是看不到的,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沟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社会的支持。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缺乏亲情的关爱,使学生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遇事比较胆怯;由于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够,致使很多孩子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约束;与人的交流沟通受阻,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极端心理,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专家研究认为音乐的力量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况。让音乐的学习作为中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绪,利用音乐的特殊力量来给予留守儿童内心积极的心理影响,从而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教育。首先,学校教育应该加强音乐课程的教学力度,重视音乐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创设一个适合交流,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和发泄的教学环境,把音乐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其次,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设计不同的音乐教育方案来解决相应问题。,社会各界加强对于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政府要给予财政支持,为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意识到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把相关建议付诸于行动,才能取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功。
作者:徐琨张小军段志敏陈娟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浅谈陈鹤琴教育观对儿童音乐教育影响
一、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
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并且儿童具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是儿童所自觉要求和接受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不久,音乐就易于让他入睡,并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幼儿园的孩子,对于音乐的需求和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同时,他反对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权,他认为儿童喜欢音乐的天性,是不分国家、种族和性别的,音乐应该成为全人类享有的一种权利,幼儿也应该享有,并有能力享有这一权利。而且,音乐教育的关键期就在于学前阶段。因此,音乐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园应特别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陈先生非常注意环境对儿童喜欢音乐天性的熏陶、培养和激发。他认为儿童虽然具有音乐的天性,如果没有适合他们音乐教育的环境,他们的音乐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儿童音乐教育的环境是整合的,成体系的,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的参与,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承担的。只要为儿童创设适合的、多方位的音乐环境,特别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音乐环境的创设,就会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儿童音乐的兴趣、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及时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
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 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品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和谐发展。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较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
(二)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1.儿童音乐浸润于一日生活
音乐本来就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创造而生,让枯竭冷漠的儿童艺术教育回归到儿童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10]我们要把音乐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早上让孩子听着熟悉、激昂的音乐入园,幼儿很快就能进入幼儿园的活动氛围,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探索的愿望,高高兴兴的开始24小时的幼儿园生活;餐点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营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优美的旋律能使幼儿安静下来,增加食欲,有助于细化吸收;伴着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午睡,让幼儿回味到母亲的爱和温暖,幸福自然入梦;利用音乐引导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使幼儿不知不觉的形成习惯。
2.儿童音乐教育与各领域教学相融合
《纲要》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还要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相融合,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发展。一方面,各领域可以利用音乐这种儿童喜爱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音乐促进儿童运动的兴趣、缓解儿童的紧张,也可以利用配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还可以把音乐作为背景,协助各领域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音乐教育要自然的融入语言、科学等知识,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情感,与其他领域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做到家、园、社会相统一
儿童音乐教育不单是儿童教育机构所能单独承担的,音乐教育要融入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为一炉,而使儿童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11][p.402]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融为一体,使儿童就能时时、处处都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欣赏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各种场合自由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三)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民族化、本土化”的价值观
1.儿童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如果不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就谈不上继承、弘扬和发展,更谈不上走向世界立于世界之巅。因此,儿童音乐教育“应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12]现在,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着名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等,也有许多儿童音乐教学演唱国外的歌曲、使用国外的乐器,当然在世界多元化、一体化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歌曲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国外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我们;再有,作为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教育、情感陶冶为主,应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因此,这些国外乐器、歌曲甚至教学形式的引进,必须立足于我们本国文化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2.儿童音乐教育的本土化
我国地源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文化特色和音乐传统形式,这些都是进行儿童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音乐教育也必须顾及这些因素。例如,在有的地方戏剧盛行,儿童可以较容易获得戏剧的熏陶;而有的地方音乐传统悠久、风格鲜明;有的地方音乐教育开展较好,有许多高雅音乐的欣赏机会。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地方儿童音乐教育资源,更好地、更有特色地开展儿童音乐教育。
总之,陈鹤琴先生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教高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儿童音乐教育多元化和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学习和实践陈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更要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浅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儿童音乐教育
论文关键词:学习兴趣 耐心 鼓励
论文摘 要:儿童音乐教育的普及要从培养儿童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始。同时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作者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 ?
?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他的六种教育科目中把“乐”洌为第二位,作为艺术教育的代 表。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更明确无误的阐述了音乐的重要性,他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特殊功能。但是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音乐是可学可不学的一门课程,而语文、数学、地理、历史、化学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则是必修课。在科技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 的教育理念面临挑战,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为教育者在关心下一代是 否具备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关心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的人格。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音乐教育成为了儿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涉及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许多的问题也出现了。有很多的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兴趣方面强差人意,可以说是在勉强,敷衍。除了部分天生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以外。老师为孩子们的音乐学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孩子们总是不领情,对他们来说学习音乐是件枯燥的差事,不得已而为之,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对学习音乐感兴趣,但是花了时间练习却进展甚微,也大大的打击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从心理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失为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
一、首先培养孩子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格伦多曼在《教你的孩子学数学》中说:“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都想念学习是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天才。”学习音乐是一项技术要求含量较高的学习过程,不论是器乐学习还是声乐学习,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这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自己能力的无法肯定,使他们感觉到无法抗拒的压力。同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儿童在音乐行为方面的表现与期待不能太机械、太刻板,而应当理解得更为宽泛、灵活一些,不要把充满活力的孩子用音乐来限制死。有的时候,孩子会胡乱的演奏或者演唱一些不太规范的乐曲或者歌曲,这时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平时还要多注意对音乐感觉的 积累。比如听听音乐会,看看好的电视音乐节目。在家中播放内容高雅的音乐。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自发的体验音乐,以唤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当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时,必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个时候,需要老师或者大人的耐心和鼓励。这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尤其重要。粗暴的,强制性的学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只会让孩子对音乐学习更加厌恶和排斥,同时还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学习音乐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自觉付出的努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让孩子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刚刚接触音乐学习的时候,就用各种办法向他们灌输“学习音乐是非常有趣的,就象是在做游戏一样”。这种观点一旦被孩子所接受了,他们就会没有任何压力感,主动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音乐学习。在这种快乐的氛围当中,孩子们保持着轻松自然的情绪,就可以很快的投入到无限的音乐世界中去。 ?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爱好是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孩子的动力源泉。兴趣的来源不仅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还要靠老师本身的魅力。作为老师,首先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才能把音乐的魅力表达出来,感染孩子,打动孩子,从而使他们为之深深的迷恋,进而为之去认真学习。面对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耐心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保障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因为我们看来简单,就轻描淡写或敷衍了事。如果孩子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与大人想法不一致或者问题十分荒唐,大人也不能随便加以斥责,以免挫伤孩子动脑筋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失败的心理,挫伤孩子的积极 性。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培养他们提问题的习惯和勇气。心理学家哈维特在研究中指出儿童时期学习失败的人,其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赖越严重。多多的鼓励孩子,孩子就会变的爱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学习的欲望也就会随之增加。在孩子感觉学习难度大有阻力而失去信心的时候,要鼓励他们:“你很聪明,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你会做好的。”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把孩子的消极态度变为积极态度。在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 绩都需要我们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是非常重要的。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关注最终的结果。能否完整的演奏一首乐曲或者完整的演唱一首作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要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和进步。从而培养好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我们不可思意的作用。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这对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进步,都需要我们及时的给予肯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他们的开朗健康的性格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在鼓励中教会孩子接受和认识自己的不足,他们就会充满自信,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儿童学习音乐既有对音乐的兴趣,也有要驾御音乐的欲望,更有从音乐学习中获得审美的欲望。同时,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有满足自尊心的欲望,有好胜心理。如果老师能恰当的把握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的音乐会或者比赛,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和相互竞争的平台,激发孩子们的好胜情绪和进取心。所未有的成就感,能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成功欲望。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自觉性。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我们所期待的儿童的音乐行为和活动应该不止于充满了快乐 与享受的音乐教育过程。我们的教育除了爱,更得有一些正确的原则和技巧,诱发引导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持续热情,使儿童能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音响、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和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音乐。孩子的未来往往掌握在大人手中,适时地引导和启发,将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善于用好的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就能培养出聪明出色、心理健康的孩子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dner)提出。他认为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人除了具备语言智能以外,还有其他七种智能,即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加德纳指出,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八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方面变得聪明。在加德纳看来,智能并非像传统智能所说的那样以语言或逻辑数理等能力为核心,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能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因此,智能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出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智能的一种存在形式,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但音乐天赋要得到正常发展,还有赖于生活和教育的环境,有赖于多元智能的渗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通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促进幼儿素质获得、和谐的发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音乐游戏等领域的学习都可以促进幼儿音乐智能和其它智能的发展。在歌唱方面,音域不宽、结构短小、方整,歌词具有重复性和动作性的歌曲能够使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快乐,并增强对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在韵律活动方面,如拍手、舞蹈、身体节奏动作等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其动作的协调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在音乐欣赏活动方面有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听觉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在音乐游戏方面,幼儿的歌舞游戏、情节角色游戏、感知创造反应游戏、综合性游戏等可以使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发展其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三、学前儿童多元智能开发的音乐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进而发展其思维、想象等智能因素,在开发幼儿综合智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于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来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所以音乐教学中要创设一种让学生可听、可视、可感、可触的氛围,以此来激发、感染、陶醉、启迪和激励学生的情感。儿童参与表达情境的内容,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开发视觉空间智能和语言智能。儿童分组表演情境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幼儿的实践能力,使幼儿在互助学习中发展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
(二)体验感悟教学模式。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这个过程是情感、认知和行为协调的过程。引导幼儿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必须以审美体验作为基础,以丰富的审美体验积累为前提。当幼儿的情感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时,幼儿才能真正进入音乐的殿堂,理解和感悟音乐的魅力,从而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幼儿听赏、表现、律动、游戏、创造活动的过程就是接触音乐进行情感表达和体验的过程。幼儿主动参与体验感悟音乐教学的过程是情感、认知和行为协调的过程,它能有效地引导幼儿主动倾听音乐,大胆进行想象,从而形成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体验教学模式可以发展儿童的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
(三)互动探究教学模式。互动探究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一种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通过自己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这种教学模式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幼儿音乐教学过程,并非是单纯地将现成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而是要引导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创造性想象和表现去体验感悟音乐的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音乐。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由来与发展
21世纪初,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创建了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这是基于国际化的视野,积极研究与探索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体系。该体系立足于中国音乐文化,融达尔克罗兹、奥尔夫、科达伊三大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优长,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新体系以“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为教育理念,以获得感性经验为主要教学目的,以音乐的艺术性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音乐实践活动为重要教学方法,以内心音乐联觉为重要音乐能力。
新体系自创建以来,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2011年初,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项目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对全国幼儿园、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各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截至2012年初,该项目已经进行了三期培训,已经培训了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教师。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近期动态与成果,学习了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方法、内容以及各类教学案例。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策略探索
1.尊重儿童天性,强调最自然的音乐活动
“儿童”一词在拉丁语中意味着“自由者”(liberi)。天真自由、好动好奇、热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育的责任就是创造适当的环境,保障和促进儿童天性自然发展。
自然的音乐活动必须是儿童亲身参与的。奥尔夫认为儿童参与音乐的方式,必须自己参与,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方式合乎儿童的天性。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自然的音乐活动简单易行,没有人为的附加物,没有繁赘的结构,接近生活、自然及儿童的天性。
自然的音乐活动是“娱己”而不是“娱他”。音乐起源于游戏,从根源上看,音乐就是为了自娱自乐,“心中的喜悦,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①,自然的音乐活动是“零功利”的。音乐活动的成果存在于教育行为过程之中。音乐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动中儿童充分打开的五官、积极运作的联觉、创造性的即兴反应、充分享受的表情,就是音乐活动的成果。把音乐活动做成音乐会形式等娱他性音乐活动,会给儿童增加太多的负担,剥夺儿童内心的快乐。科达伊说:“快乐不是音乐的全部价值,但是没有快乐音乐就没有价值。”
自然的音乐活动强调即兴、开放、游戏化。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音乐反应全盘强加给儿童,也不需要精心调控活动结果使其表面上变得圆满成功。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一般无法预料活动产生的结果,只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经验进行适当的推测。自然的音乐活动包罗万象,儿童一切可能的操作和表达都是合理的。活动的亮点就是儿童对音乐敏感和个性化的回应。在游戏中,儿童从自我内心出发,用最自然的行为方式与音乐互动交流。
2.用好的音乐引领儿童打开音乐进阶之门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斯冉怡(borbala sziranyi)明确提出:“音乐教育中只应该使用较高质量的音乐。”②走进幼儿园,经常会听到电声音乐,会发现教师从网络上随便下载一些音乐给孩子听。这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音乐教育界一直强调3至9岁是音乐学习的关键期,这其中又以3至5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塑造对毕生发展可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起决定作用。③因此,不同质量的音乐不仅会影响儿童对音乐风格的偏好、对音乐认知的态度、对音乐审美的能力,还会影响其对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注程度,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情感发展。音乐教师要给孩子听好的音乐,上好的音乐课。
什么样的音乐好?笔者从多个视角思考认为:
简单的音乐好。音乐来源于生活,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生活中简单的音乐信号,如约翰斯特劳斯《维也纳森林故事》里的音乐动机就是布谷鸟的叫声;肖邦《雨滴前奏曲》里淅淅沥沥的雨滴声等。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形象的音乐。简单的音乐包括孩子利用自身器官发出的音响(如拍手、捻指等)以及儿童借助周围物理条件发出的一切音乐信号。简单的音乐还包括模拟自然界及社会中的音响,例如:下行三度的布谷鸟叫声、由弱到强的风声、由远及近的马蹄声等。
古典音乐好。古典音乐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经过历史的筛选流传至今,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经典名著虽然不能一下子被人们深刻领会,却是有着丰富营养、高品位、高质量的,是可以用一生去体验、领会的精神食粮。
民族音乐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科达依强调,民歌是孩子的音乐母语,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以民歌为基础。歌唱游戏、民间儿童歌曲是发展民族特点、民族潜意识的好基础。新体系挖掘了大量的民间童谣,如湖南《月亮巴巴》、河北《踢毽》、北京《买梨》等。中国民歌丰富多彩,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民族音乐作品不仅非常需要,而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感性先于理性,学前音乐教育阶段感性积累最重要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科达伊音乐学院院长 peter erdei对“何时教”进行了明确的定位:“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这样孩子在幼年时期就能抓住音乐的本质。”④因此,学前音乐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感性的积累,不是说教、认知和技术训练。从音乐心理学角度看,音乐的习得是先感性体验后知识技能,反之,体验就会被禁锢。音乐教育应感性先于理性,也是奥尔夫教育观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学前音乐教育阶段需要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为小学阶段做准备。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把感性体验变成知识是最简单的。比如,告诉孩子某个标记叫做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在这之前对四分音符的体验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学前阶段需要通过童谣、儿歌等作品,运用听、唱、说、创、动、舞等方式进行感性积累。如果机械地以专业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来代替儿童音乐教育,就是走上了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化的道路。
4.以音乐综合活动促进儿童协调长远发展
音乐综合活动是指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集唱、动、创、舞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这种综合艺术行为不是机械地用音乐配合某一个动作,或是用动作配合音乐,这两者是自然地结合为一。⑤这种综合活动是听觉、动觉与视觉的相互转化,是从精神意识到肢体运用的相互转化,不同于普通物理肢体的运用。新体系背景下音乐综合活动的目标不是通过短期的训练让孩子学会演唱、演奏几首作品,此类音乐活动更强调远期价值回报,强调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长远发展的影响。
三、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实施的思考
科达伊在《儿童合唱队》中说:“做—个好的教师,要比做—个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还要重要得多。对于—个不好的导演,失败的只是他—个人,但对于—个糟糕的教师,他会持续失败30年,将会扼杀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教师是新体系实施与改革的关键,没有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再先进的理念也无法得到实施和运用,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对幼儿音乐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1.幼儿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亟须提高
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这对教师的音乐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音乐教育家等于音乐家加教育家。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首先都是音乐家。目前多数幼儿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相当薄弱,不少教师节奏掌握不好,甚至连音准都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提高幼儿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
2.幼儿音乐教师音乐能力评价的新取向
及时,音乐能力不等于音乐技能,更不等于唱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训练有素的耳朵、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更重要。以标准的音高、恒定的节拍、良好的音乐审美展示在儿童面前,就提供了很好的音乐条件。学前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感受和表现。感受音乐的基础元素,用儿童最本真的方式表现。这个表现一定不仅指唱,可以是奏、动、说、画、写等游戏方式。
第二,幼儿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评价标准不要参照专业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不同,服务对象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
第三,以多元的视角评价音乐智能。linda campbell等人认为良好的音乐智能包括“对聆听并反应各种声音感兴趣”等12个方面。⑥
3.幼儿音乐教师新的教师观
幼儿音乐教师不能只是会唱歌、跳舞的教师,在机械模仿声音与动作的同时,还要做一个内心听觉与外在表现高度统一的教师,做一名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教师,做一名能从多维角度解读音乐的教师。
及时,幼儿音乐教师应该是耳朵打开的个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想要打开孩子的耳朵,教师首先要做耳朵打开的个体,学会欣赏作品。
第二,幼儿音乐教师应该是眼睛打开的个体。教师的创造力远不及儿童,应该学会模仿儿童,鼓励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眼里有儿童,善于发现儿童,细心观察儿童的爱好与反应,抓住时机给予适当的引导。
第三,幼儿音乐教师应该是头脑打开的个体。幼儿园音乐活动不是重复性的再现作品,而是激发儿童感悟音乐的意识,引导儿童个性化的表现。让儿童在获得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记忆能力的同时,有活跃简单的想法,有独立的观察思考能力,培养出最初的音乐思维,使思维更有序、更精准。
目前,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改革正处于初期阶段,以上是笔者对新体系背景下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不断深入,改革可能会遇到新的困难。新体系改革是一条曲折而光明的路,“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儿童”应该成为所有幼儿音乐教育者的目标,每一名幼儿音乐教育者都要为之努力。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师角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师角色
敏锐的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技巧和的音乐知识,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开发才能真正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美的热情。
一、幼儿园音乐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幼师、中师,甚至高师毕业的音乐教师,在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素质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比方说有的教师在为幼儿范唱时一错再错,缺乏起码的音高感觉;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地为歌曲定调,有时孩子唱的是一个调,教师的伴奏竟是另一个调,有的教师节奏感比较差,在为歌曲伴奏时节奏掌握不好,忽快忽慢,令孩子们无所适从;多数的教师在节奏练习中不注意节奏重拍,拍手示范四平八稳,没有强弱感觉;还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内心节奏感觉,不能正确的、与幼儿的演唱相一致的速度为歌曲伴奏,往往是前奏速度过快,前后速度不一致。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对音准、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缺乏一定的敏感,不能听辨出正误、优劣、那他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并纠正错误呢?当然,这里面还反映了音乐教育观念上的问题,人们还不能正确、、辩证地来看待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对于当代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方法的吸收和学习还很不够,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照搬阶段,对于其本质和精髓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领会。
与此相连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较多地运用了这些形式,占用了比较多的课时,而又不能保障其质量,唱歌、律动、舞蹈、欣赏等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时上被缩减了,而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优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被乱七八糟的拍手跺脚声取而代之了。一个好的幼儿音乐教师,其自身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音乐素质:及时,必须掌握足够的音乐知识和的音乐概念,包括基本乐理、和声、曲式、歌曲作法、配器等有关知识和概念,并能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处理、表现甚至创作音乐作品,能够深入浅出地将概念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形象化的东西。第二,必须具备演唱、演奏、舞蹈、指挥、配器等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能够、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地再现和创造音乐作品的魅力。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还要求具备第三个音乐方面的音乐素质,也就是音乐素质中最妙不可言的一个方面——良好的音乐感觉。究竟什么是良好的音乐感觉?虽然对于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人们丝毫不怀疑它的存在和它那独特的魅力,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良好的音乐感觉首先依赖与细腻、敏锐、深刻的音乐听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把握能力,这一特殊性体现在它的音乐表达上并会形成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演唱演奏处理,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享有音乐,才有可能把美好的音乐传达给更多的孩子。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反思
音乐是充满感情的艺术,音乐教育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源于心灵,才能进入心灵。因此,我们十分强调教师在音乐教育和艺术教育工作中发自内心情感深处的、真实的、诚恳的、深入的、有效的反思。只有当我们空旷的心灵充满的时候,艺术才会成为我们人类高贵的精神世界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真正需要。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只有当高贵空灵的艺术作品在我们的心灵世界中占据着和生存、温饱与发展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一席之地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更真切、更敏锐、更用心的享受到爱与被爱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力量!这种扪心自问的内省过程无论是对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还是对教师自身情感生活与精神品质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和宝贵的,对于以情感陶冶和审美体验为宗旨的艺术教育来说,这一过程尤其必不可少。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说,这是从教育观念的转变落实到教师教育行为的及时步,也是最本质、最内在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在媒介日益丰富和发达,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方便与快捷的网络时代,集体教育存在的一个最重要与必要的前提,那就是网络与数字化永远代替不了的人的影响与作用。在学校和幼儿园里这个最重要的人是谁呢?无疑是教师!教师以他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人格与个性感染着、影响着,而不仅仅是教育着他的学生,教师身上这种的品质又造就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的、健康快乐的学生,这样的教师,教师的这样一种作用是多么美妙!事实上忽视教师自身主体意识的发挥,无视教师这一个体的个性、独特性或某些个人化的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中心主意、教师化、教育灌输式的潜在表现,一个真正热爱艺术、尊重孩子,能与孩子平等交流、对话的教师在面对一个艺术教育主题的时候应该像面对一个魅力无穷、迷人而又新奇的宝藏一样,充满了发现的快乐,重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情感世界和精神领域,发现自己与孩子、发现人与人在艺术品面前共同相通的那样一种交融与和谐。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艺术教育!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最能够将艺术与爱的主题、人(教师与幼儿)的情感自然而又深刻的融为一体的最恰当的途径与方法、手段又是什么呢?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反思与回答,应作为教学准备工作的核心环节。我心中所理解的爱首先是温柔的,是充满淡淡温馨的粉红色调的,是不急躁的,给人以足够的沉稳、自信和力量的。这种对爱的理解未必,也不一定深刻,更不可能是正确的,但它是真实的,是出于教师内心深处的,是一个诚实无伪的教育工作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得到的。我相信把一份真是的情感传达给孩子,这样的教育功效是那种假、大、空的说教永远都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只有具备了纯正的音乐趣味,敏锐的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技巧和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挖掘和表现艺术的美,才能真正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美的热情,才能真正胜任一个幼儿园音乐教师的工作。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谈新入园儿童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谈新入园儿童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手段,新生入园的哭闹现象是每位带小班老师头疼又心焦的问题。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被很多人称作是“第二断奶期”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带有“分离焦虑症”。音乐能让新入园的幼儿快速从情感上接纳陌生的老师、亲近陌生的伙伴,熟悉陌生的环境。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浅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一、通过音乐来转移新入园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情绪,拉近师生关系
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优美的琴声、洪亮的鼓点,甚至有节奏的拍手都能短时间把孩子注意力吸引到一起。早晨,幼儿入园,设置情景,让幼儿寻找在哪发出的节奏声音,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周围环境。随着幼儿入园的时间,音乐形式每天都有新变化,让孩子不断探索。
另外,组织新入园幼儿的活动以音乐活动为主。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玩,音乐的流动性、富有变化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恰恰迎合了幼儿的天性,满足了幼儿的欲望,给幼儿带来的快乐。幼儿找到乐趣情绪就稳定了,对新环境新事物就产生了喜爱,就良性循环起来,爱上幼儿园。幼儿歌曲《我上幼儿园》,歌词很直白的讲述“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让孩子明白长大了都要上幼儿园,唱熟练后,可以把“问声老师早”改成“和老师抱一抱”“问声小朋友好”;音乐游戏《找朋友》,我找小朋友做朋友,活泼、接受力强的幼儿找还在懵懂、迷茫的幼儿握手、敬礼、拥抱,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幼儿之间的陌生感。
二、让幼儿快乐的歌唱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较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但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快乐”从何获得?在音乐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边唱边表演。
在活动《打鼓和小鼓》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看了打鼓和小鼓“游戏”理解了“大鼓唱歌的声音是通通通,小鼓的声音是咚咚咚”的现象,同时也让幼儿在观看中及时次接触了歌词,接着我通过让幼儿分别扮演打鼓和小鼓,在边玩边唱中进一步熟悉了歌词,幼儿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我又启发幼儿想象还会用那一个身体动作来表示打鼓和小鼓在唱歌,在一系列的表演中幼儿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愉快的状态。
三、激发幼儿兴趣,进行趣味性的唱歌教学
“兴趣是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爱唱—会唱,才能唱好歌曲。
唱歌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要形式多样,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会用唱歌的方式互相问好,有时让幼儿跳一段律动,有时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节奏,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蚂蚁搬豆”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一个幼儿当扮演大蚂蚁,另一部分幼扮演小蚂蚁,配上道具“大豆”,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方法。
四、音乐融合生活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题材,引导幼儿大胆表现。例:妈妈切菜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掌握三连音等节奏。我们可以将音乐教育融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音乐教育可以与其它教育领域相结合。例如:可以将音乐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来表现。在音乐故事《小红帽》活动中,不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故事,还能激发幼儿表现力。音乐就这样在故事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就应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想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把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歌唱教学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启发人的个性,顺应自然本性的发展。愿每个孩子都能想唱就唱,唱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那份满足……唱自己,唱未来,唱出美好的人生。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对策研究
一、霍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况
(一)留守儿童人数
据调查统计,全县680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留守儿童,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留守儿童占到八成,总数为24.32万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就有4万多人,占全县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0~12岁的儿童占总数的四分之三,0~6岁的学前儿童占总数的35%,6~12岁的小学生占40%,初中生占26%,高中生占4%。
(二)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留守儿童的监护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及时种是由祖父母看管,年龄在60~70岁之间,文化程度低,交流方面有一定代沟,遇到事情不能及时沟通。第二种是寄居在亲朋好友家,年龄在30~50之间,多子女共同抚养,生活以及学习上不能顾及周全,容易忽略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三种是无人监管,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每月仅提供生活费,儿童独立生活。这部分儿童在整个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是低的,问题也是最显著的。
二、霍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为霍邱县曹庙镇中心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760名在校学生以及曹庙镇中心小学的两位专职音乐教师。
(一)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从乐理知识、歌曲的音高和音准、节奏训练、演唱过程中旋律流畅度四个部分的掌握情况设置问题,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音乐基础知识作为对比进行比较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对教材中规定的乐理知识均为基本掌握,小部分知识点不能掌握;从对歌曲音高和音准的掌握情况来看,非留守儿童能够较完整的掌握,个别音符需要纠正,而留守儿童一首歌有一半的旋律不能掌握;在节奏训练上,非留守儿童对节奏、力度、速度上能够较完整的击打,个别击打错误,而留守儿童的掌握情况是基本完成击打训练,但是有部分节奏不能正确掌握;从演唱过程中歌曲旋律流畅度的调查显示,非留守儿童为基本流畅,而留守儿童为不流畅。可见,非留守儿童在这四个部分都是优于留守儿童的。语言是孩子与家长之间交流的一种途径,音乐的语言更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方式。孩子学完一首新歌,回家后可以向父母展示,得到父母的赞许,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孩子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而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学习完新的歌曲后,找不到人互动,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二)学唱一首儿童歌曲所需时间及儿童歌曲数量
通过问卷调查,从学唱一首儿童歌曲所需时间以及掌握儿童歌曲数量两个部分设置问题,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调查结果来看,非留守儿童学唱一首儿童歌曲所需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而留守儿童学唱一首儿童歌曲所需的时间为3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同一首歌曲,留守儿童要比非留守儿童多学习2~3遍。在掌握儿童歌曲的数量方面,非留守儿童能够掌握教材中要求的曲目及课外部分曲目,而留守儿童只能够掌握教材中小部分的曲目。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最多的就是父母的陪伴,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学习歌曲中最初的差距也许就是2~3遍的教唱,10分钟的时间。但是,差距还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农渐拉大。
(三)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程度
由于四年级至六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高年级,课外活动较少,一年级部分学生不满学龄不容易管理,因此,关于参加课外活动积极程度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法,在二年级中抽取两个班进行数据分析。留守儿童不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八到九成,这个比例是极高的,必须引起重视。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大都在省外,这也意味着他们长期处于与父母分离的状态,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特别是心理方面的辅导不及时,直接导致这些留守儿童有问题也不愿意与人交流,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给其心理健康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
(四)团体活动中的配合度
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的胜负并不关心,二年级学生已经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但是又不及四年级到六年级的求胜欲,因此,关于参加课外活动积极程度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法,在二年级中抽取两个班进行数据分析。留守儿童不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六到七成。二年级的学生一般6~8岁,形象思维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无论是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当问题产生的时候,他们自身会很迷茫,在没有人教导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比较偏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些留守儿童的内心是极度渴望被重视的,他们自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在团体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与同学吵架,和老师顶嘴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三、霍邱县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音乐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霍邱县各个学校受到的重视并不相同,地理位置较偏僻的一些农村小学,对音乐课的不重视程度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音乐教育的不重视。这直接导致这些地方的校领导对音乐课程的设置认识不到位,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的不合理、不科学。音乐作为一种可以与留守儿童交流的语言,可以释放他们内心压抑的情绪,然而,音乐教育在偏僻地区却一直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
(二)师资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农村小学中大部分音乐教师都是“兼职”,由语文或者其他学科老师带领学习。近年来,霍邱县越来越多的特岗教师以专职音乐教师的身份进入学校,其中大多数是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老师,这对加速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音乐教师的配备比例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除此之外,教材中所提及到的一些教学乐器都没办法正常供给,音乐设备的落后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道阻力。留守儿童是一群需要受到重视和关怀的孩子,一些简单的乐器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现阶段,音乐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争取教学实践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三)关注度低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本身就缺失家庭关怀,内心极度渴望被关心重视,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性格孤僻。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幼便不得不离开父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和父母沟通。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下的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呆板、胆小、不善与人交流、脾气暴躁以及情感冷漠缺乏爱心等心理问题。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配备比例相较于其他学科是低的。据统计,在霍邱县,一个农村小学一到六年级共15个班,而音乐教师却不超过两人,也就是说,两位甚至一位音乐老师要面对全校学生教授音乐课。在提倡孩子个性发展的环境下,音乐成为了一门不容忽视的学科。音乐课堂氛围一向轻松欢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带动这些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引领他们融入到集体中来,能让校园的温暖弥补他们缺失的家庭温暖。
(四)音乐教学不能引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动机,而兴趣首先是从求知欲中产生的。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怀较少,因此对待一些新鲜事物,往往比非留守儿童更加投入。在这个时候教导,会比传统的教导更有效。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通常会用一段熟悉的旋律,不常见的乐器,各种新奇的图片以及简单的舞蹈动作等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然而,陈旧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设备的落后,限制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阻碍了留守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解决霍邱县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真正重视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改变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认为音乐课就是教会学生唱歌、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即可,而这样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当今儿童需求的。在电子音乐和多媒体包围下,音乐老师应当在课堂中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开展集体活动,增加课前课后的小游戏环节,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教学中,音乐课是一门不受重视的基础学科,而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都缺乏专职的音乐教师,在农村小学中教授音乐知识的教师大都是以“兼职”的形式出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专职老师加入到音乐教育团队中来,年轻老师应该和老一辈音乐老师沟通音乐理念和教学经验,将新的教育观念融入到课程中去。各个学校之间的音乐老师也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各学校音乐教师积极组织集体备课,不同学校各年级之间的老师,互相学习,交流教学心得。老一辈音乐教师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以及分享自身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认识,而年轻教师在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将一些创新的,具有可实施性的教学方法和前辈交流,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在外部条件不能起到推动作用的情况下,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职责和自身较大的能动性,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具有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进来。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造成性格缺失,在课堂上很难和老师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更应该在音乐课上营造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大环境,邀请更多的留守儿童融入其中。在课外,与学校领导多沟通,积极争取多开展一些课外互动,亲子作业。多参加一些教育局组织的活动,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关心自己的子女。
(四)利用各种与音乐相关方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用音乐治疗留守儿童的心理疾患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涵盖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音乐治疗从人的情感入手,利用其潜移默化的特点来对心理有障碍的人进行治疗。这种利用各种物体、乐器、肢体发出声音的方式能更有效地影响留守儿童,舒缓他们的情绪,慢慢打开他们的内心,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来自家庭关怀的缺失。他们在重要的成长阶段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对事情对错的判断,导致他们存在着自我表达困难、自我评价低下等各方面的心理障碍。音乐是需要参与和互动的,教师应尽量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而音乐治疗就是细心、耐心倾听的过程,当留守儿童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时,可以让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用自己的想法来处理音乐。而倾听者可以通过聆听去感受这些留守儿童肢体上的变化以及在演奏时内心情绪的变化,从而渗透到下意识,去发掘隐藏在这些儿童内心深处的更多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制定简单的音乐治疗方案,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都可以用这种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打开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1)听与聆听相关的音乐治疗方法主要为接受式的音乐治疗方法。利用声音和音乐情绪的各种形式,以及不同的聆听方式达到聆听的目的。教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留守儿童通过聆听音乐,集中注意力,在聆听的过程中,按照科学的记忆方法不断重复音乐片段,提升留守儿童辨别旋律中强弱、快慢、音色、音高的能力。(2)音乐同步音乐与情感情绪的同步一致原则。在乐曲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低音厚实深沉,内容丰富,音色有透明感,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在聆听的过程中,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观察留守儿童的情绪,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变化,当音乐进入高潮时,引导留守儿童通过动作和表情对内心深处压抑情绪进行宣泄和释放。再随着音乐的平缓下行,安抚留守儿童的情绪使之逐步归为平静。(3)音乐与想象在音乐环境中刺激想象,用筛选过的乐曲设计多个场景图,每个场景的设计都有其目的性,教师再利用预先组织好的语言随着音乐的流动调整自己的音色和语调来描绘每个场景,将留守儿童带入到预先设计好的场景中进行感受、感知和想象。根据留守儿童的现场反应不断调整方案。最终刺激与发挥留守儿童的想象力,将留守儿童脑中部分不利于性格成长的记忆画面进行覆盖。
2.发挥达尔克罗兹体系对留守儿童的积极作用
达尔克罗兹是瑞士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他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许多学者和教师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注重将达尔克罗兹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同中国教学情况相结合,从人体自然节奏入手,结合音乐的基本要素,探索适合中国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其中节奏的探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治疗起着积极作用。达尔克罗兹认为,体态律动强调人体与音乐的自然融合,可以通过人体的某一动作,自然诱发出学生的节拍感觉,因此就出现了手臂节拍操、脚节拍操、球节拍操等多种训练节拍的教学内容。节奏训练也是如此,有双手节奏练习、手脚节奏练习、脚部节奏练习和综合节奏练习。其中综合节奏练习可选一首节奏明显、旋律优美的歌曲,如《送别》一曲,可将学生组织起来,围成一个圈,面对面站立,听到旋律后,用口、手或脚把节奏表现出来,要求学生口唱旋律,原地手拍节奏或脚走节奏。留守儿童在处于情感、性格、品德发展和变化时期时与父母长期分离,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当留守儿童在课堂上由于内心压抑,情绪无法宣泄,表现暴躁又不受控制时,可以做综合节奏练习,选一首舒缓的曲子,用手或脚做平稳、均匀的节奏,用音乐的语言来缓和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
作者:王悄然 陈琳 单位:北华大学音乐学院 合肥学院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对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可多方位启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在儿童时期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专注。
(三)多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的个体。个体的心理差异表现在能力、素质、性格三个方面,就如同在音乐上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来说,大多数儿童具备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有的觉得自己是“音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举例,吸引学生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同时,对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材施教,对唱歌好的进行赞扬,对其他的进行安慰,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找出属于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对策
在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实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鉴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方法来分析。
(一)使用创造性教学对策
提高教学有效性德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学是结合音乐和语言,舞蹈以及乐器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能够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将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在相同的旋律或音乐上,不同的学生所变现的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创造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体验力度
使儿童乐感得以培养根据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在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中的情感,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理解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教授不同的、与学生情绪相适应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能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节奏
调动儿童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倡的体态带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儿童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律动,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够唱的,还能在课堂上愉快的跳动,借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带动,儿童积极性在音乐教学的节奏中更能调动。
(四)运用体验式教学措施
提升儿童体验乐趣学习音乐课程时,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有乐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师先示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来学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在对儿童进行例如唱歌等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导学生亲身学习,这类型的体验式教学措施能让儿童在体验音乐课程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学知识,借鉴科学的教育方法,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儿童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来确保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亚男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改进策略
摘要:音乐心理属于人大脑中的一种特殊身体机能,将客观的音乐事实通过大脑主观反映出来。音乐心理学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音乐心理学进行了概述,其次探讨了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再次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给出了针对性的儿童音乐教学改进策略,进行了全文总结。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儿童音乐教育;改进策略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较为熟悉的音乐现象,每个音乐活动参与者都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与经历。音乐心理本质及其发展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音乐心理现象依托于人类心理学,属于人类心理不断发展过程中,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基于一般心理现象,在音乐意识产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与教育中,在大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意识和心理过程。成长阶段不断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也是音乐心理形成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再到老年,经历了发生、发展与衰退的整个过程。
二、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发展
提升音乐听力是提升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部分儿童不能把音唱准,大多数人会从唱的方面找原因,认为是五音不全,其实应该是儿童听觉方面的问题。生理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听力能够在合理培养下提升。因此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的听力培养,奠定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包括: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以及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这三个部分。音乐要素听辨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等。听觉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对音乐要素的听辨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情绪,领悟音乐内涵。这种听辨力需要基于音乐要素听辨能力而发展;二是曲式结构的听辨力。曲式结构是分析音乐层次、条理、章节的关键;三是音乐体裁听辨力。如舞曲、进行曲、交响诗等体裁的听辨。内心音乐听觉能力也叫做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基于此获得音乐体验。儿童音乐教学,需要契合儿童音乐接受的心理特点展开,依托音乐音响,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让人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且能愉悦身心。儿童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响的感受与辨别能力,且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音乐乐曲欣赏。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音响辨别能力(节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及感受能力。另外,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二是歌曲演唱。运用发音器官,表达与再现歌曲的音调、节奏与旋律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歌曲内涵的把握等。三是乐器演奏教学。主要是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四是乐理知识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五线谱识别、音乐简谱学习等,掌握识谱、用谱的技巧,为今后独立学唱、演奏歌曲奠定基础。
三、基于儿童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育策略
(一)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儿童自主参与
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凸显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实施多元化、针对性、开放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参与、发散思维、互动合作,在儿童真正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二)结合舞蹈元素,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音乐与舞蹈本是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想要儿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音乐,更好的创造音乐,那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将音乐教学与律动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创造性表演中,诠释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此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儿童综合能力。
(三)运用技术手段,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给与教育工作很多便利。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播放繁花似锦的春天幻灯片,及叽叽喳喳鸟语花香的音乐录音,让儿童感受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春天气息。如此,在置身其间中,儿童加深了对歌曲的感悟。
(四)培养创造思维,强化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时,能够激活人的思维,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心理学理念为,基于儿童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兴趣。兴趣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前提,兴趣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环境、内容而产生。由此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营造和谐的环境,组织趣味活动,给与儿童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在兴趣导向下,思维自由发散,获得创造成功的愉悦感。二是强化儿童创造性思维。需要将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还需要重视对儿童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培养,运用开放式、活动式、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三是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儿童创造力培养以后,还需要儿童能够将其表现出来,如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作用。音乐新课标中也重点提出了“表现”这一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凸显出儿童的创造性。包括这些内容:创造意识、独特个性、合作能力、知识基础、协调能力等。知识与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如此需要引导儿童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儿童创造性。
四、结语
结合文章叙述了解到,音乐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且可以培养。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策略,通过融入多学科元素,践行以儿童为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实现音乐教育价值的较大化,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悦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儿童音乐教育论文:律动教学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培养兴趣,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陶冶儿童的情操以及开启儿童的智力,儿童律动教学,尤其体现出音乐的重要性。特殊儿童也不例外,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历来是我国特殊教育与音乐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从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主要论述了律动教学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律动教学;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给人们带来美感和幸福,它是一种寄托了人们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教育可以让儿童体验欢乐,培养兴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开发以及陶冶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正常儿童可以通过老师正常的教学方式来学习知识,如教师的讲解、板书,而特殊儿童,众所周知,他们不能通过这样的讲解和板书来学习知识,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其他手段和方法促进特殊儿童的学习发展[1]。
一、特殊儿童教育现状
国家宪法规定:“政府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可见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也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人数多达300多万,其中部分人已经在接受特殊教育的学习。国家针对这些特殊儿童特别设置了各类学校,如人们所熟知的盲聋哑学校,另还有弱智儿童班等这类小众特殊班级。如今,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拥有人权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较多,并且大部分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地区,创立一所特殊儿童的教育学校投资又大,所以针对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并不多,规模也不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所以,依据这些国情,推广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律动教学的音乐教育
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可以说本身就是人的运动。若将人体作为乐器,人的各种形体动作、体态、姿势等,就是使抽象的音乐情感得以表达。儿童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更直观地领略音乐,进而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身体协调能力[2]。这就是“体态律动学”教学观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包括三方面: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训练。体态律动主要是通过借助节奏引起大脑与身体迅速规律的交流;视唱练耳是为了训练儿童的内心听觉和鼓励儿童表达自我情感。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有规律协调的动作。律动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法:
(一)游戏方法。在游戏中将音乐元素贯穿其中,使学生边玩游戏边体验音乐,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让音乐的节奏、音调的变化自然而然灌输给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美丽,打开心扉,更愿意去了解外界的事务。例如:“找朋友”游戏。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欢快地跳动,当听到“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时候,他随即拉住一个小伙伴,开心地做出“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的动作。教师在弹奏歌曲的时候,由于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所以节奏不宜过快,在学生们找伙伴时,可以减慢速度或者谈一段其他的儿歌,给儿童们一定的时间寻找好朋友。这个游戏同时也加强了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两全其美。
(二)示范模仿的方法。教师根据音乐的类型和节奏自己先设计一套动作或舞蹈,然后再在学生面前演示,让学生随之模仿,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改编、去创造这些动作[3]。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模仿只是示范的作用,并不是局限儿童的想象力。
(三)引发律动的方法。“生命在于运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发人们进行律动的事物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微小的细节,日积月累,学生们自然就丰富了对音乐、对节奏、对律动的感知能力。
三、律动教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特殊儿童通过提高音乐的感受力来学习音乐,通过具体的音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达到分清音的高低、曲调长短、节奏强弱[4]。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立足于听”,因此,音乐教学应该以律动教学为主线,而倾听音乐则是律动教学的基本途径。特殊儿童倾听着音乐,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这一系列的表演,不仅使儿童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还能帮助特殊儿童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并启蒙他们的音乐思想,培养音乐审美力,让他们全身心的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中。音乐教育不仅仅发挥着它的本体作用,更具有意义的是,它使特殊儿童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对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结束语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根据音乐的这种特性,教师恰好能运用这点对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教学,解决教学中沟通障碍的难题。音乐律动是他们最喜欢的课程。教师通过音乐与律动和特殊儿童交流,在充满童趣的音乐中,培养他们像正常儿童那样合作、反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特殊儿童智力的发展。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的情绪。故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身心能跟正常儿童一样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郑业秀 单位: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