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业环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环境论文: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经济社会环境论文
1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是我国及时产业,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但是我国的农业人口依然是占有很大的比例,为此发展农业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及时要务。此外,我国也属于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水资源却是发展农业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尤其是一些水田,更是不能没有水资源,所以实现农业节水是当务之急,其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农业节水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有很多,而农业节水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很大,如贯彻落实农业节水技术,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会显著提高,同时水资源也能够得到合理配置,这为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农业节水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传统的农业节水意识并不高,人们并不认为农业节水会带来哪些益处,尤其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节水意识更差,但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来之后,人们逐渐的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不仅关系自身,更关乎后代人,只有做到了农业节水,农业才能够进入到现代化,而社会环境也才能够有所改善。,国家鼓励政策,使得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实,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们农业创新,发展节水灌溉等技术,因为农业节水的意识越来越高,参与其中的人们也就越来越多,随着农业节水初见成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也逐渐的实现,而且国家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将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密切结合起来,所以当人们投入到农业节水事业中时,实际上就是在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2发展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农业节水有其必要性,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农业节水更显重要。其重要举措如下:首先,提高人们农业节水的意识,农业节水效果与农户的节水意识息息相关,如果农户没有这种意识,农业节水效果很难显现,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为此,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是关键。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在传播期间,应该站在农民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宣传,让农户感受到,农业节水对自身有着极大的益处,这样农业用户就会潜意识里接受,从而将其付诸实践。另外,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定期与农户进行交流,指导其学习,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等。其次,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农业,有些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却种植的是水田,而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种植的却是旱田,针对此种情况,当地农业部门应该要求农业按照实际情况来种植农作物,并且合理的调整灌溉方式等。有些地区比较适合种植树木等,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农户种植果树,并且宣传种植方法以及灌溉方法等。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当地政府可以向农户推广抗旱作物,同时引进抗旱栽培技术等,同时这些地区,一定要注重降水的利用程度,帮助农户建立蓄水库等。再次,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和引进了很多旱作农业技术,但是其真正的利用程度却不高,有些技术因为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在农业节水的号召下,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技术已成为必然。比如推广使用补水技术或者是微节水工程,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天然降水分配更加合理,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能够进行优化配置,另外,如果是梯田,可以将雨水都聚集在梯田坡面的下面,之后进行农田灌溉;有关部门还需要大力推广使用耐旱性比较强的农作物品种,同时使用高校的栽培技术,按照农作物自身对水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应的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品种,同时还需要新品种的使用。第四,增强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不同种类、品种的农作物的抗旱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现有的常规育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节水农业的需求,因此对农作物种类、品种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努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出具有多抗基因的农作物,使得农作物能够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等。第五,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要依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技术的基础,将水利和农艺、工程管理、现代灌溉方式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改善农田的灌溉方式,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业节水,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或者种植作物品种不够先进,或者是灌溉方式不够合理,所以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我国的水资源原本就十分的缺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整个农业种植将会陷入到缺水的状态中,所以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将,农业节水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需要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高春伟 单位:黑龙江省海伦农场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投资环境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为摆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艰难困境,把引进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和保护外资的法律和法规,希望通过吸引西方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资金来解决其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而带动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哈萨克斯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加之各联邦主体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地投资环境也不尽相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地缘区位优势明显,双方在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农业人才方面互补性很强,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潜力很大,因此,在当前背景下,评估比较哈萨克斯坦的地区农业投资环境,将会为中国政府或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选择较优的农业投资地区、降低投资风险提供现实指导。在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环境研究方面,叶芳芳、昆波拉提(2008)从投资软环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哈萨克斯坦投资法律环境总体上较好;程杰、武拉平(2008)和郑国富(2009)认为哈萨克斯坦尽管投资政策优惠,但腐败泛滥,政府干预市场力度较强;郑国富(2009)认为,哈萨克斯坦在吸引外资方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广泛的政策优惠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腐败泛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不足。在哈萨克斯坦农业引资以及与我国农业合作的研究方面,布娲鹣·阿布拉(2008)认为,哈萨克斯坦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投资战略意义重大;王海燕(2009)指出,当前中国在哈萨克斯坦从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多为中小企业,投资合作涉及如养猪、养鸡、蔬菜种植、面粉加工、兽药生产及农机服务等多个行业,但多数项目规模较小,中哈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有投资机会;库里什耶夫(2010,哈萨克斯坦)认为,金融危机后哈萨克斯坦更加注重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吸引外国投资农业;段秀芳、胡国良(2010)从投资政策视角研究了2004年—2007年哈萨克斯坦投资行业的变动情况,认为该国的外资环境为中国企业在哈国投资创造了条件,应引导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对哈国投资的水平和层次,推动中国“走出去”战略和“面向中亚扩大开放”战略的实施;依马木阿吉·艾比布拉(2010)认为,我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水平落后于其他重要国家,中哈之间有广阔的农业合作空间;彭文进(2012)认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尚未充分展开,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农业技术交流有限,合作潜力巨大;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2010)认为,加强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农业合作必须实行开放的农业经济政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放宽投资管制,使外资企业能够在公平条件下顺利经营和竞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的研究基本是中亚经济或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功能的研究的附带性成果,视角单一,针对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农业投资的研究鲜有涉足。农业经济合作的研究中重贸易、轻投资的研究现象突出。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风险评估的基础性研究不足,更缺乏对哈萨克斯坦国内分地区的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且在研究方法上多以描述性统计为主,计量方法在农业投资领域的运用有待扩展。故本文借鉴因子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拟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的指标构建来评价哈萨克斯坦地区农业投资环境,以期为我国投资者对哈国进行农业投资提供量化分析的参考。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1.影响农业投资环境的因素。农业投资环境的优劣体现在很多方面,有的体现在光热条件、水土水文、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的表现在投资政策、市场发育程度、居民收入等方面。本文将影响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环境的因素分为两类,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投资“硬环境”主要涉及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投资“软环境”主要涉及政治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管理环境。由于是在一个国家宏观管理的大背景下评价不同州、市的农业投资环境,可以认为政治法律环境同质,因此“软环境”只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两个要素。2.指标的选择。由于反映“硬环境“和“软环境”所涉及到的土地资源、交通运输、通讯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具体指标较多,以及鉴于哈萨克斯坦地区数据获取的可得性,本文根据德尔菲法选择了13个指标来反映哈萨克斯坦14个州和2个直辖市的农业投资环境。选取的指标有农作物种植面积M1(土地资源)、货运量M2(交通运输)、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量M3、互联网渗透率M4(通讯设施);国内生产总值M5、人均GDPM6(经济发展)、农业产值M7、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M8(农业发展水平)、高等院校数量M9、科研机构数量M10(教育科技水平)、居民月平均收入M11、居民月平均消费支出M12、每万人拥有卫生人员数量M13(居民生活水平)
(二)因子分析方法
1.因子分析的思想。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法可以减少变量的数据,指标的综合性强,可以突出主要的因素,且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多个区域的比较分析。2.因子分析的具体步骤。首先,确定待分析的原始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主轴因子法、极大似然法等构造因子变量;利用回归法、贝叶斯法等方法计算因子得分。使用该方法得到的因子得分是有偏的,但计算结果误差较小。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确定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哈萨克斯坦14个州和2个直辖市为样本,研究其农业投资环境。指标数据均来自2010年哈萨克斯坦地区统计年鉴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由于各个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并且大部门指标均有不同的计量单位或形式,为了统一综合评价尺度,需要将各种不同计量单位和形式转化为无量纲形式。通常无量纲化的方法主要有线性归一法、指数化转换法、标准化转换法等(周丽娟、许敏,2007)。本研究拟采用线性归一法来进行无量纲化,从而实现各指标标准化。
(二)实证分析过程
1.统计量的检验。表1给出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其中,KMO值为0.521,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取值小于0.6,不太适合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KMO的假设,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公因子的提取。根据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计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以及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4个公共因子,这4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概括,损失只有8.932%(见表2)。3.因子命名。表3是由较大方差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由于及时个因子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量、互联网渗透率、每万人拥有卫生人员数量、居民月平均消费支出、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量和国内生产总值这7个变量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并且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社会服务设施(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因此命名为社会服务因子。第二个因子在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以及农业产值这3个变量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并且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命名为农业发展因子。第三个因子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月平均收入这2个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并且这2个指标直接与经济发展相关,因此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第四个因子在货运量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并且设计到交通运输环节,因此命名为交通运输因子(详见表4)。4.各因子得分。根据4个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运用回归方法得出4个主因子的得分,并依据4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加权得到各州、市的总得分(见表5)。
(三)实证结果分析
1.社会服务环境分析。在社会服务因子上,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这两个直辖市得分分别为1.0455和0.4870,阿拉木图市得分较高,远远高于其他州,说明阿拉木图市和阿斯塔纳市的社会基础服务设施要远远好于其他14个州,尤其是阿拉木图市的社会基础服务设施;其次,科斯塔奈州、卡拉干达州、阿克莫拉州、北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东哈萨克斯坦和巴甫洛达尔的社会基础服务设施较好,社会服务环境因子得分均高于0.2,分别为0.2763、0.2675、0.2610、0.2582、0.2553、0.2489和0.2286;而曼格斯套州和阿特劳州得分较低,分别为-0.0097和-0.0316,说明这两个州的社会基础服务设施最差。2.农业发展环境分析。在农业发展因子上,北哈萨克斯坦、科斯塔奈州和阿克莫拉州的得分分别为1.0800、1.0314和1.0230,远远高于其他州和直辖市,说明这三个州的农业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阿拉木图州、东哈萨克斯坦和巴甫洛达尔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发展因子得分分别为0.5407、0.4759和0.4135;而曼格斯套州的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发展因子得分位列,仅为0.0834。3.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在经济发展因子上,阿特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要优于其他州和直辖市,经济发展因子得分较高,为1.0921;其次是阿斯塔纳市和曼格斯套州,经济发展因子的得分分别为0.7113和0.6629;而南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经济发展因子得分位列,仅为-0.0719。4.交通运输环境分析。在交通运输因子上,卡拉干达州和东哈萨克斯坦的因子得分较高,分别为0.9871和0.7123,远高于其他州以及直辖市,说明这两个州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其次,科斯塔奈州、阿特劳州、曼格斯套州和阿拉木图州的交通运输条件次之,其因子得分均高于0.2,分别为0.4161、0.2617、0.2563和0.2480;北哈萨克斯坦和西哈萨克斯坦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其因子得分分别为-0.0043和-0.0062,远低于其他地区。5.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2009年哈萨克斯坦14个州和2个直辖市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5,阿拉木图市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较高,为0.593,说明阿拉木图市的农业投资环境相比其他地州,尽管阿拉木图市农业发展因子得分不高,但因社会服务因子以及经济发展因子等得分较高,因而使其成为哈萨克斯坦外商农业投资的地区;其次,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和阿斯塔纳市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相对较好,外商农业投资环境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位列第2位到第5位,其中,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和阿克莫拉州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江布尔州、南哈萨克斯坦和克孜勒奥尔达州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三位,说明这三个州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较差,投资风险较大。
四、结论及启示
哈萨克斯坦地区间农业投资环境差异较明显,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得出:阿拉木图市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相比其他地州而言;其次为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和阿斯塔纳市,其中,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和阿克莫拉州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江布尔州、南哈萨克斯坦和克孜勒奥尔达州的外商农业投资环境较差,投资风险较大。农业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列举的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因子,其中,农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是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进行农业投资决策时,必须要考虑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应根据各地条件、状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寻找投资方案。当然,对于各州的基础服务设施和社会管理条件等因素也要综合考虑。对中国企业而言,可以重点考虑投资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参与竞争,尽量回避投资环境比较差的地区,风险很高的地区暂时不予考虑投资。本文的评估结果是对哈萨克斯坦不同地区农业环境的综合评价及比较,评估结果中较优的州不一定州内各地区的投资环境都优,反之亦然。对于各种具体的投资方向,还要结合具体产业,落实到具体地区加以分析。如果是对企业进行投资,不仅要考虑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还要考虑该企业的发展潜力。
作者:夏咏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农业环境论文:水环境论文:农业技术及水环境探索
作者:周邦君 单位:广东商学院社科部
稻草烧成灰,溶入新汲之水。其汁水定清,冷服,解砒霜之毒,比较有效,旱稻播种时,要及时浸种,使其略微发芽。在北方,如果旱稻尚未长出地面时就遇上干旱,应当安排人力和牛马踩田,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如果泥土湿润,就不要让人畜踏进田里。禾苗长出三寸以后,若遇下雨天,应当冒雨薅草。桑蚕技术与水环境。桑树压条育种,要在五月间的晴好天气,取泥土,和水,搅成粥状,晒热后敷在卧条上。到傍晚天气凉爽时,桑树本根和卧条都要浇水。桑苗移栽,先要掘坑。坑内用火粪等拌和软土,加水,搅成泥浆,然后将桑苗栽进坑里。环绕桑树垒起圆形土堆,称为桑隔,要经常浇水。桑隔旁边要修建池畔,以利蓄水。较之荆桑,湖桑叶片含有更多津液。荆桑果椹成熟时,可收集起来,用水淘洗干净,晒干储藏,以备留种。桑葚浸酒、煎汁,经常饮用,对人身体有益。桑叶、桑皮煎水,可洗治风眼、泪眼。嫩桑枝炒过,煎汁饮用,可治消渴之症。蚕蛾摘下蚕连之后,在晴天清晨,当太阳尚未出来时,汲取新水浴连,除掉蛾子的排泄物,挂起来风干。蚕连在三伏天再浴一次,仍旧挂好风干。冬至、腊八节,蚕连先用牛尿浸润,再用新水洗浴。正月十五,用研细的朱砂,调和温水洗浴。腊八节的长流清水,或井中甜水,浸绿豆、白米;24小时之后,晒干储藏,以备大眠后磨粉、拌桑叶喂蚕,有助于清热祛病,增强丝绵韧性。水桑叶只有在中午,当气温较高时,才可以喂蚕。蚕沙干爽,表明蚕无病。蚕箔上若出现成片湿润,意味着蚕有病,需要赶紧替换蚕箔。替蚕时,若是遇上阴雨天气,蚕容易受寒,就用切细的软茅铺撒在蚕上,再添桑叶。牛粪和水做成墼子,晒干储藏,可用来烘蚕,提高蚕室温度。若天气暴热,蚕室门外应贮放清水,而蚕室地面要洒些水,透些凉气。不能迅疾缫丝的蚕茧,要晒干,放入陶瓮,埋进地下;日后取出缫丝,应勤于换水。
麦作等技术与水环境
在清代江淮等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种植业是引人注目的重头戏,生产对象繁杂多样。其中,麦子在地位上仅次于水稻。此外尚有玉米、蔬菜、棉麻等作物。1.麦子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淮)水田实行稻麦轮作,需要开沟作畦,避免渍害。对此,王祯《农书》(5)468和沈氏、张履祥《补农书》(6)40都给予相应的注意。包世臣《郡县农政》继续研究这一重要问题。要种植麦类的水田,如果水源近便,先要翻耕板田,用耙子劳平;过些天,放干田水,用锄头在田里开挖泄水沟,分作畦垄。其技术关键在于,沟要挖得深一些、宽一些,以抬高畦面,便于排水。麦子适宜于冬天下雪,抑制其营养生长;春天,泥土润泽,墒情良好,则日后麦穗硕大,子粒饱满。如果春天雨水多,麦苗傍泥土的部分很可能沤坏,变成黄色,名叫“黄疸病”,最为农家大忌。麦粒可略微浸些水,舂掉麸皮,称为麦米。麦子也可以磨成粉,用粗布筛子过滤;然后适当和些水,揉成面筋,成为素食中的主要产品。麦面在水中,下沉到容器底部的叫小粉,可以做成浆。如果麦芒不慎进入人的眼睛里,就取些大麦,煎成汁水洗眼睛,麦芒会很快出来。2.玉米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玉米原产于美洲,于明代传入中国,在清代获得广泛传播。此物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可以嵌进石头缝隙,因而比较耐旱。如果干旱过度,也宜于灌溉。玉米熬汤饮用,可治淋沥之症。芋类作物在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透。芋头有水、旱两种,水种特别好。区种法可用来栽培旱芋,开区下种,浇水,用脚踏平,以保持良好墒情。甘薯留种,要藏在干爽的土窖里;若受湿,则容易溃烂。粟米若研成粉,加上甘草一起煮,然后漉出汁水,搅和蜜糖,可以解毒。荞麦在本性上喜好雨水,也不是很怕干旱。稗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耐水而且耐旱。豌豆具有耐旱、耐冻的性质。青豆、绿豆,活生生地研细,和上冷水,可以解砒霜、金石、草木之毒。芝麻要趁下雨之后、土壤湿润时播种,容易发芽出苗。芝麻在收获时,若荚壳湿润而集中堆放,则子粒不能做种;如用来榨油,点火则不明亮。芝麻煎水,洗治一般疮毒,都是有效的。3.瓜、茄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瓜类作物播种,要将种子淘洗干净,然后挖坑,锄碎干燥的泥土,使其润和。下种之后,逢旱天,要频繁浇水。六月下雨之后,农家种下绿豆;八月中旬,绿豆苗翻压到地里,作为瓜地绿肥。冬天,积雪堆积在瓜地,可优化土壤墒情;春天瓜苗出生,不惧干旱。冬瓜一名水芝,可整个削掉硬皮,埋进湿地;24小时后取出,泡上清水,对消渴之症有较好疗效。茄子在九月间成熟时掰开,用水淘洗,取出下沉的子粒,曝干收藏。二月间畦种茄子,育苗。当其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趁下雨天,带些苗圃泥土,进行移栽。山药栽培,要先掘坑、挖沟,便于泄水。当干旱发生时,要引水灌入沟,遥遥润泽山药。茶树忌讳水浸根部,若遇干旱,就用米泔水浇灌;若要施肥,可用原蚕矢沤制的粪水。红花要在二月下旬,雨后撒播。四月底,农家趁早晨天气凉快,摘收红花;然后放在碓里舂得烂熟,包进纱布,绞去其中汁水,薄薄地摊在竹簟上,晒干储藏。4.棉麻栽培利用与水环境。为人们提供衣料的纤维作物,以棉、麻最为重要。棉籽留种,也要晒干储藏。谷雨节后,农家用水选法,选择坚实的棉籽,并用沸汤浸沃,然后下种。芒种时节,麻种趁雨后土壤湿润时撒播。黄麻秆放进水田里浸泡,沤成空心,起出晒干,是上好的燃料。苎麻性喜近水之地,夏天播种。隔上一夜,用水浇灌苗圃畦垄,使其保持润泽。如果地皮干燥,就用帚尖洒水。待麻长到三四寸,要整理本田。本田用熟地作畦,浇粪水,使之膏润。苗圃的苎苗要透彻浇水,带上老土移栽。栽下之初,每隔三五天要浇一次水;二十天后,每隔十天浇一次水;以后若遇干旱,也要浇水。麻秆割倒,起剥表皮,用刀刮掉白瓤,将青皮挂在竹桁上晾晒。晒干的青皮用水煮得洁白,就可以分别接成缨子。缨子在水里浸一夜,就可以用来纺线。纺成后,放进桑柴灰水里煮一夜,再用细石灰水漂白。高粱秸秆烧灰,拌水煮麻线,使其变得洁白而柔软。麻线再用清水煮一次,晒干,就能够用来织布。
林、牧技术与水环境
就农业技术体系来看,江淮等地农民在重视种植业的同时,也兼顾林业、畜牧生产。因《郡县农政》有关林业、畜牧技术与水环境的资料不是很多,但有相对重要性,故此分而并论之。1.林业技术与水环境。包世臣《郡县农政•树植》主要论述竹木栽培技术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竹性比较怕水浸泡,但栽种时适宜于趁雨后地湿之机。先挖坑,用稻糠或麦糠拌和稀泥,将竹鞭埋进去,再盖上松土,不能浇水。竹园里应适当多开一些较深的沟渠,便于排水。洗手、洗脸的脂粉水,不能倒进竹园。竹园若萎败,应在腊月间全部砍掉,翻地,用烫猪水浇灌,可使新发竹笋长得非常茂盛。松、柏若采用播种技术,农家要在九月间收取成熟的种子,次年春分用清甜的水浸泡十天;畦垄整治妥帖,浇粪水,搭建矮棚;若遇干旱,要浇水。到谷雨节,还要浇水。榆树只适宜于临进水体的园地。柳树在正月、二月间插枝,要浇水,使土壤保持足够的湿度。凡是地势低下、有积水的地方,不便种植粮食作物,一般都适宜于种柳树。箕柳适宜于卑湿的田地、特别是河岸一带,当水干涸时耕治成熟,春天漫插柳枝,然后引入水源,任其氵亭积。谷桑皮结成把状,拌上石灰,泡在水田里。三四天后,水气有如蒸煮一般。一个多月后,农家在水里揉去青黄色的脏皮;再用石灰水沤制,捞出来摊在石板上,使其经受风吹雨打。两三个月后,洗出晒干,是为檀皮。槐树种子在夏至前浸泡,待其发芽,趁雨后下种。杉树采用扦插技术,治地成熟,雨后趁湿插下;如果无雨,就要浇水。梨树在嫁接时,接穗要浇些水。农家种石榴,掘坑下种,用水浇,使其经常保持润泽。一般而言,银杏要雌雄连同栽培;若单独种植在临水之地,树影照水,也会结出果实。春分时节,掘出深坑,倒入一些水,将水、土搅成泥浆,然后下种。树木(含果树)若生虫,用鱼腥水浇灌,虫子就会自己掉落下来。若在数九寒天先浇鱼腥水,树在次年就不会生虫。附带一提,《郡县农政•树植》谈到几种主要水生植物的养殖技术。例如,养荷花,要在正月、二月将莲子抛入池子;也可用藕节,在春天放进池子里,当年就会开花。池子若蓄水较浅,不能养鱼,又要藉以灌溉,应栽些荷花,以遮蔽阳光,减少水分蒸发。芡实种子放入池子,自会生长。芦苇、菖蒲,都适宜于浅濑薄洲。2.畜牧技术与水环境。关于养牛,农谚有云:“出生不要好,只要窠干食饱”。牛栏要勤于整理,保持干爽清洁。春天,桶里装上蚕沙,浸些水,放在牛栏里,有防疫之效。牛在放牧之前,一定要饮水充足。牛犊刚刚生下来,要用温水洗浴。马驹刚会走路,就能饮水。马饮水有三项原则:少饮、忌饮、戒饮。马若饥肠辘辘,或身体羸弱,或怀有驹子,都不要足量饮水。污浊的水,恶劣的水,泛泡沫的水,都不能饮用。马刚骑过,或刚吃过刍料,都不能饮水。马若出门行走不久时就发渴,人就要下马,让马饮水;若任其干渴、久久喘息而赶路,马必然会很快死掉。羊群在放牧时,忌讳干渴,也忌频繁饮水;应使其缓慢来往于远离水源、有树、多草的区间,间天让它们饱饮一次水。羊圈里要开出小沟,墙角留出洞穴,不让脏水停留其中。若羊身上有痂,先用汤水洗,再涂酸汁;洗涂两次,痂就会痊愈。羊在三月剪毛,身上用河水洗净,再次生出的毛就会白茸茸的。八月剪羊毛,一般天气比较凉快,就不要洗羊身。鹅、鸭要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宜于放养。母禽(特别是母鸡)在完成孵化任务后,要用温水洗浴。雏鸭出壳后,先要喂粟米饭、切细的菜叶,还要给清水喝。水一旦变浊,就得更换。否则,浑水里的杂质会堵塞雏儿鼻孔,使其闷死。鹅、鸭雏儿要在水里稍微呆一会儿,若时间过长,因其肚脐尚未愈合而过分接受水中寒气,也容易死亡。乡土谚曰:“鱼儿离不开水”。包世臣《郡县农政•畜牧》论述养鱼技术,与水环境关系最为直接。该篇参考了《陶朱公养鱼经》的部分文字,很可能来自《齐民要术》。(3)457-458当时,江淮农民利用丰富的水体资源条件,饲养白连鱼和草鱼。包世臣引《庄子》言:“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里”。(2)208这就是古人在池中错杂分布作成九个小洲的主要技术原因。清代,一些农民对鱼的特性更为熟悉。标准的鱼池要六亩,大约每亩七丈五尺见方。六亩池子,纵横都是十八丈七尺左右,除开九个小洲所占面积,剩下的空间足够鱼行摆尾之用。
土地利用技术与水环境
美国环保主义经典作家利奥波德(AldoLeopold)认为,土地是一个共同体,包括水、土和生物。(7)193根据农业生态的基本原理,包世臣《郡县农政》所述林林种种琐细的技术活动,都要一一落实到土地利用方面来,从而沟通水、土、生物之间的环境运行关系。1.农田水利与水环境。包世臣在水利方面也是专家,其《中衢一勺》多半论述河工问题。这里仅就《郡县农政》有关农田水利的情况予以简介,以略备一格。包世臣认为,如果平原地区有较大的河流,但距离水田较远、不能直接用来进行灌溉,农家就要根据地理环境状况,开凿沟渠,以便排灌。田地面积达到数里见方,其周围要环绕沟渠,并修筑圩埂。有些地方只能栽培旱作物,也要尽力多修池塘,蓄水灌溉。圩田坝埂底部与河沿一带,夏天水涨,必然会被淹没,不能种庄稼,而适宜于栽培箕柳、白杨。北方地区土层深厚,冬天有寒冻,多雪水。麦子本性喜好寒冷,而到春天,土壤温暖湿润,麦子春化顺利,所以收成经常倍多于南方。不过,有时春雨不及时,就会出现大面积歉收。若切实做好蓄水准备,到春天得到灌溉,丰收就有保障。有些地方土质坚硬,难以掘出泉水。这就要根据农田面积,开凿水井。2.土壤改良与水环境。区种,即畦种,其法相传为伊尹所创制,集中使用水肥,改良土壤,用以抗旱。对于这种技术,《胜之书》有记载,《郡县农政》也作了简要论述。农家可选择距离居处较为近便的高燥之地,采用区种方法。先要储备水源,每人二十区,依次栽培豆、黍、芋、薯之类旱作。倘若遇上大旱之年,农家只要及时挑运粪水浇灌作物,就可以夺取丰收。在土地狭窄的农耕区,人们尤其应当讲求这一方法。为了改良土壤,农家看重肥料积制和施用。《郡县农政》指出,官方应时常下令组织人力物力,清理城镇街巷沟渠的人粪尿。城外可通水的地方,要修筑粪坑,以利贮藏,卖给郊区农民,而农民也便于运走所积粪肥。如此,官方可取得若干收入,补贴办公费用,而且,相应的水沟、港汊可以不停积脏物,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凡是靠近河、渠、池、荡的农家,冬天应当用竹器夹取水底淤泥,是为罱泥。罱泥施用到农田里,肥力很强,而且有利于浚深水体。3.水田利用技术与水环境。在中国南方,凡是土地肥沃并有水源的地方,都适宜于稻作;如果冬天没有足够的水浸润田泥,就作为干田,种植麦类。只要水源供给有充分保障,就可以将稻田的水放干,水稻一收割完毕就翻耕板田。如果是冬水田,在耕板田的时候,就要晒垡,而不用将犁垡劳细。当放水泡田时,水不要淹没上部突起的泥块。田缺作五寸高,多余的水可以顺利地流出。如果田里的水过深,垡上泥块就会被淹掉,难以受到冰冻作用而使土质疏松。如果田里的水全部干涸,一旦阳光曝晒,土壤表层的细泥就会和未曾耕翻的底部泥土一样,造成壤土板结而降低通透性。板田耕好之后,冬天听凭水田休养地力,一般不用再耕。否则,田底的老土会吸收耕作层的一些养分,而活水泡田,或多或少会带走部分肥力;若再加上冻疏不透,土壤板结,变成坚硬的泥块,就会对日后的稻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又,稻田翻耕不可太深而撼动老土(生土),否则会形成漏水田。4.山地利用技术与水环境。《郡县农政》所载山地分层开垦利用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史和环境史上的重要成就。在一些山区,往往有水源顺着石涧流淌,而没有塘堰之类工程加以蓄积。涧水一步一步流向低处,灌溉利用很少。包世臣建议,应当考察山涧水利形势,沿着两边的山坡寻找便利的去处,开凿沟渠。本来要流入山沟石涧的部分水源,就可以截断。其中一部分水拦入人工沟渠,以作浇灌之用。有的水源同山地农田和居民住处距离较远,高高地从山上流下,远远地进入山涧,一般情况下很难汲取灌溉。这就应当在涧水上游,寻找比农田稍微高一些的地方,用木桩(连同篾笆)排除沙石,截断溪流,从旁开沟,做成撇洪渠。部分水源拦入其中,展转自流,便于浇灌。秋天以后,农田用水较少,则前述小型水利工程,可用来推转水碓,减少人工劳役。石骨山地如果强行开垦,每有大雨,山洪暴发,就会大量冲刷表土。因此,这种山地不能垦殖,以利于水土保持。要之,《郡县农政》表明,鸦片战争前后,江淮等地农民所从事的大量农业技术活动,与水环境之间发生具体、内在而又紧密的联系。农民想方设法,通过辛勤备至的技术实践,趋利避害,使劳动对象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协调起来,以便有利地服务于农业生物的正常生长。这从最终的意义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衣食基础,也就是生命基础。在工商化时代,由于人们的注意力被更为复杂多样的寄生方式所吸引,农业技术与水环境的基础价值被掩埋在更为深远、更为朦胧的地方,往往容易受到漠视。同时,由于技术双刃剑的巨大作用和社会文化的曲折行进,江淮等地的水环境总体上呈现出急剧恶化的趋势。毫无疑问,水体一旦败坏,五行系统中的其它各因子(金、木、土、火)也难以自全,而必然遭受连带性的损失。水环境和全盘生境系统恶化的趋势,早已影响到农业技术的各个环节和诸多细节,并进一步渗透到饮食系统之中,对广大人民的生命质量带来潜在的、深度的危害。凡是神经正常的人,都应当对此充分警惕,同时要自觉地借鉴历史经验,挽救农业环境危局。从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来看,《郡县农政》之类典籍所涉及的农业技术与水环境方面的传统经验,不仅构成包世臣经世思想一个具体的重要侧面,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新农村建设中一笔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环境政策下的生态环境论文
一、欧美日的农业环境政策
(一)欧盟的农业环境政策1.水污染防治。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的农业用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由集约化农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加之欧洲内部跨国界河流较多,导致跨境污染严重,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就在不断探寻防止污染的水资源管理政策。1975年建立了水中提取物标准,1980年制定了各种用水的水质标准,1988年法兰克福部长级水研究会召开后,出台了《城市废水处理指令》、《杀虫剂指令》、《硝酸盐指令》等一系列防止水体污染的立法。其中1991年出台的《硝酸盐指令》主要解决由于农业上过多使用化肥而造成的欧洲水域富营养化问题,并要求各成员国履行如下义务:(1)将《硝酸盐指令》写入国家法律;(2)调查地下水及地表水的硝酸盐浓度和富营养化状况;(3)指定硝酸盐脆弱地域;(4)制定有益于保护水质的优良农业方法规范,并在脆弱地域强制实施;(5)关于脆弱地域,制定有明确时间表的解决污染的行动计划。欧洲委员会对没有遵守期限的国家进行了违反诉讼。90年代中期以后,欧盟更加注重运用综合性手段,用统一的方式来处理水政策与水管理中的各种问题,1996年通过了《综合污染防止控制指令》,2000年颁布了《欧盟水框架指令》。欧盟水资源管理政策在日益注重程序性规定的同时,将更多行动上的自由处置权交给了各国政府,并由其建立行政监督机制。2.农业环境规则。在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一直是其重要的议题之一。最初的政策重点是通过保障高价格的农产品政策来振兴农业生产,结果导致农业生产过剩,欧共体不得不面对沉重的财政负担。1988年为了抑制生产、保全环境,引入了《自愿性休耕计划》,但由于高价格保障政策的存在,农民在允许耕种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单位产量,结果产量非但没有减少,却又增加的环境的负担。为此,欧盟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较的改革,将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政策机制转变为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政策机制上来。1992年,欧盟采用了农业环境规则(全称《关于环境保护及维护农村地域必要性的农业生产方法理事会规则》),规定对自觉控制生产、保护环境的农民给予奖励;对改变生产方式,促进环境、景观建设,减少污染的农民给予直接补贴。包括:(1)大幅削减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引入建设生态农业;(2)变更粗放型生产,改耕地为粗放型草地;(3)削减牛羊的饲养密度;(4)使用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及农村景观的生产技术。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进一步削减价格支持,注重对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植树造林的补贴,提出建立欧洲农业模式,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旨在支持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2003年欧盟农业政策改革提出了不挂钩的“单个农场补贴”,要求土地必须保持良好的农业环境条件,确定补贴额度,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自主决定农业生产,但必须尊重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遵守动物福利标准。
(二)美国的农业环境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到欧共体过剩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加之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壤受到侵害,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存在,美国以此为契机,为了削减过剩积压和保护环境而导入了各种环保项目。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农业用地调查显示,有近1/3的农业用地被指定为是受到高度侵蚀的土地。根据1985年的农业法规定,要求1981年-1985年间在受到高度侵蚀农地上进行生产的生产者履行保护合规程序,1995年以后,如果不遵守土壤保护系统的相关规定,就不给予由商品信贷合作局提供的支持价格、各种贷款、联邦生产保险等各种优惠政策。而且,在1981年-1985年期间,如果在没有农业生产的受高度侵蚀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的话,则适用于更加严厉的土壤处罚条款,如果不服从的话,就不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助。同时,在1985年的农业法当中还包括湿地处罚条款,条款规定对1985年以后在由湿地转换的农地上生产一年生农作物的农业者,不再给予政府的支持,在1990年的农业法中增加了奖励农地向湿地复原的湿地保护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该法确立了土壤保护、增加农产品产量和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三个目标,旨在引导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导向。另一方面,美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土地休耕项目。要求10-15年间从高度侵蚀的农地或环境敏感型的农地上撤出农业生产,并在其上种植牧草、树木等保护型覆盖物,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对于能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对策的农业者,给予资金上的补贴,并对持有环境敏感型土地的农业者逐一进行了审查和签约。对于在耕土地,则通过向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来鼓励其采取环境友好型措施,保护土壤、水、牧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农牧地维护项目草地储备项目、保护技术援助项目、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激励项目等环保项目来实施农业环境保护。
(三)日本的农业环境政策日本作为当前在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的先进国家,也曾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付出过牺牲环境的巨大代价。90年代以来日本越来越认识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环境负荷而形成的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通过学习欧盟各国的环保经验,日本开始不断强化环境规则及各种环境政策的实行,特别在农业环境领域,通过对1961年制定的《农业基本法》的修订,日本开始积极推动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向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生产方式转变。所谓环境保全型农业主要是指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功能,通过精心耕作,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投入品,减轻环境负荷量的可持续性农业。为了实现这种可持续性农业,1992年日本制定了《特殊栽培农产品标识指导》,规定农产品生产者的详细信息、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清楚,以此来规范生产者的生产行为。1998年又出台了《家畜粪尿排泄管理及利用法》,1999年制定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又称《新基本法》)、《促进可持续性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进法》等。这些法律条文为日本农业政策确立了基本目标,提供了法律支撑。具体政策实施包括:(1)制定了畜牧业的卫生管理标准,政府通过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为集体或个体养殖户提供帮助,协助其建设养殖设施、堆肥设施等。(2)对山区、半山区农业实行直接补贴政策,以此促进条件不利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3)制定了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生产标准,并出台了《有机农业普及推广法》,对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提供无息贷款,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此大力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为向环境保全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4)在农林水产领域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5)对进入日本市场的有机食品实行认证制度。2005年,日本农林水产省为指导农业者的生产活动,制定了《环境调和型农业生产活动规范》,该规范对作物的生产和家畜的饲养生产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对作物生产提出了以下要求:(1)严格执行土壤培育措施;(2)有效合理施肥;(3)有效防止病虫害,完善栽培环境;(4)恰当处理利用废弃物;(5)节俭能源;(6)搜集新的情报;(7)保存生产情报。
二、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欧美日农业环境政策的了解,我们发现当今的主要发达国家,也都曾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牺牲环境、消耗资源来谋求增长,然后再通过环境修复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降耗,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国在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建设后,也面临同样的历史课题。特别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由于农业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前,汲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我们快速扭转不利局面,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事前对策建设。欧盟、美国、日本的农业环境保护建设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体系为环境政策提供支撑,通过明确的责任目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欧美日的环境法律体系中的几乎所有法律和规则都是在环境污染问题显著后所采取的事后对策,和事前对策相比,其对环境的破坏和经济的损失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对我国而言是很值得参考的。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使我国在环保法领域迈出了一大步。这部法律增加了对政府、企业个方面的责任和处罚力度,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方法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实行严格保护,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内容增加不多。当前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领域里仍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尚未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来规范农业行为、保护农业生态、改善农村环境。事实上我国的许多农业用地、用水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化肥农药、家畜粪便、化学药品、乡镇企业废水废气的污染,农村地区的污染防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如不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的话,对我国整体环境的影响和人民的健康安全的破坏将是无法估量的。
2.建立农业环境指标体系,规范农业行为。农业环境指标是指能够定量地表示农业及环境政策对环境产生正负影响的各项指标,对于这个指标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帮助各国预测由于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及农民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变更而导致的经济效益的变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设定的用于计量农业环境状态的农业环境指标,能够定量地评价政策变更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模型一起,有助于计量各国农业政策对于环境的影响,并评价其优劣。为此,各主要国家也都确立了对本国农业发展有益的指标体系。OECD在农业方面所设定的指标分为三大类别可供我们参考:(1)养分使用、农药使用、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温室气体;(2)土质、水质、水利用:(3)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农场管理、农民收入来源、社会文化等事项。这些指标的设定需要运用系统论、协同学的观点,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导生态因子,建立适应本国发展情况的农业环境指标体系。由于这项工作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由政府主导投资来完成。当前,在我国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环境指标体系,只有某些地方性的农业管理条例,且文本不一、要求不明,自然无法起到规范农业行为的目的。建立农业环境指标体系这项工作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意义重大,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将任重而道远。
3.完善农业补偿制度,切实落实补偿工作。欧美日等国能在农业环保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农业生产者能自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他们的补偿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政府通过直接补贴、减免税赋、环保奖励等补偿措施,有效降低了环保生产可能带来的收益风险,能够引导民众自觉自愿地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相比较而言,我国现行的农业环境政策仍偏重于使用管制性工具,而缺少应用经济性手段引导农业生产者改变生产行为的政策工具,一些农业专项资金补贴也往往被挪作他用,不能切实转到农业生产者手中,激励上的不足自然不能调动起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积极性。鉴于政策制定与落实对民众行为的引导与影响作用,政府在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该政策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引入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确保政策与实际相一致,环保与发展双促进。综上而述,汲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环境政策领域里的经验教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还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1)完善监管体系;(2)深入探讨农政改革对环境的影响;(3)加强对农业环境政策的分析,诸如政策目的、效果、成本,政策相对方的行为、利益等都应进行政策分析。
作者:程铭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农业环境论文:低碳经济农业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一、低碳经济与农业金融生态环境
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为指导,通过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及技术创新等途径,以达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低碳经济”是一个先进的概念,有助于减缓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农业金融生态环境是为农村经济生存和发展提供包括资金融通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的所有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有关联的诸多因素彼此作用和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动态特点及一定均衡性的综合系统。
二、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1.农村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现阶段,河南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等),另一类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各种农村资金互助社等)。2013年,河南省农村金融机构无论在资产规模方面,还是在利润方面,均呈持续上升趋势,银行业机构体系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机构个数明显增多,从业人员也稳中有升。2013年,河南省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8078亿元,较2009年上升3730亿元;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11亿元,较2009年上升253亿元。
2.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以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争创为代表的诸多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投身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不仅打开了创新思路,而且改善了县域范围内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断上升,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本省“三化”协同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农村金融领域的8大类产品等获得了多方位的推广,在省内的1874家和农业金融有关的网点中得以尝试,不仅实现了金融产品多样化,而且实现了服务对象层次化,同时还实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等基本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涉农贷款余额稳步增长,为2008年的2倍。
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1年,河南省颁布和实施了《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选取以行政服务环境为代表的诸多视角对辖区内的109个县(市)所取得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予以且客观的评价。2012年,河南省初步建立了省辖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县域评价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使得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前进了一大步。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的征信系统初见规模,已经为本省4554万自然人建立了与之对应的信用档案。
三、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面临的低碳困境
1.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河南省属于传统农业大省,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旧以家庭式自给性生产模式为主,因而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就农业生产条件而言,缺乏和现代化农业有机匹配的基础以及保障性设施,所以,农业生产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弱质产业特征,甚至可以认为农业风险无处不在,上述问题将会给农民贷款带来直接且严重的阻碍。最近几年,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工作中,将支持重心放在了“大户”(如种养业大户等)身上,然而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较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大部分农民仍旧从事着分散形式的农业生产活动。这种家庭式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很难获得当地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政策的倾斜。
2.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对于农业金融生态环境而言,法律制度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农村金融法制环境尚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基础薄弱问题尤为严重,给农村金融生态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农村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以农户这一群体为主的债务人由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法律观念较为淡薄,因而人为逃废债等不良状况屡见报端,如此一来,给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债权保障问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与农村金融组织相关的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
3.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
对于农业金融环境建设而言,“诚信”是其基本内容与核心内容。而在河南,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速度上还无法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伪劣产品、虚假广告以及价格欺诈等诸多不讲信用现象层出不穷,给市场的正常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干扰,一方面有损河南的健康形象,另一方面对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究其根本在于信用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信用评估程序不严,社会整体缺乏足够的信用意识。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运作风险,使其有钱不敢贷,与此同时,企业和农户缺钱借不着,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全省农业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4.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调
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偏少,金融服务种类仅有少数的几种,部分地区甚至只有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少之又少;农民贷款难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最近几年,农村信用社虽然在积极尝试诸如小额农贷发放办法,然而受当前管理体制的制约,贷款程序仍旧十分复杂和繁琐。与此同时,受农村融资渠道狭窄的制约,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甚至处于垄断经营地位,因而在审批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处理农户贷款业务时经常采取利率上浮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获取贷款的成本;农户很难获得大额贷款。农村资金需求规模不断增大,现阶段的小额度贷款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如此将会对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产生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
5.业务和管理人才缺乏
对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诸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仍旧属于新兴事物的范畴,因而人们对其了解还不够与深入,所以,这一类金融机构在引入人才方面仍旧面临一定的困难,如目前急需的业务以及管理人才很难引进,因而更多的情况下,仅能通过内部培训或者以老带新等方式来暂时缓解和应对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由此可见,业务以及管理人才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此类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诸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业务的处理中,没有人手和时间对本机构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其发展之路堪忧。
四、基于低碳经济时期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措施
1.推动农村经济体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奠定基础
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农业本身的弱质性问题,而最根本的措施便是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在于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实力,一方面要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阶段,国家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且有效的措施,包括降低税费负担,提高种粮补贴以及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向城市的输入等,明显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在不断强化支农力度的同时,国家还积极强化农民抵御各种农业风险的能力。首先,改变农民生产长期存在的分散性问题,从而规避传统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弊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为农民生产模式的转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政府有必要在法律、政策以及资金等诸多方面提供帮助,大力推动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建立、发展和创新。其次,为农民生产提供的技术以及近期的市场动向,从而强化农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再次,应建立健全以农业保险制度为代表的相关保障制度,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活动保驾护航,有效抵御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类风险。
2.加快法制建设进程,为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工作保驾护航
在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工作中,法律制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及时,应重视并推动与农村经济金融建设有关的立法工作,对以《物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修订与完善。以《商业银行法》为基础,结合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尽快制定和实施《合作金融法》一类的法律法规。第二,应积极宣扬依法行政的理念,并真正落实到位。在开展农业金融事务的工作中,应认真履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扭转自身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较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第三,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加大违约成本,从而严厉打击以逃债、赖债以及废债为代表的各种失信行为,从而有效维护守信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彰显法律的严肃性和威胁力。,应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完善,通过市场机制来惩处那些失信者,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其自觉遵守相关原则。
3.做好社会信用环境整治工作,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应重视并加快地方金融立法。不断强化执法部门执行能力,有效落实各类金融案件的侦破等工作,从而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害,进而起到维护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稳定的目的。其次,应重视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氛围。大力支持企业以及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完善,采集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加以整理,从而有目的且有计划地将质量检验信息、缴税信息以及案件判决信息等详细统统纳入企业以及个人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支持。再次,应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表现良好的市场主体,政府有关部门在诸如项目审批等一系列工作中予以优先考虑,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期限以及利率方面予以一定幅度的优惠;对于那些信用较差的市场主体,一方面应借助新闻媒体等方式进行曝光,同时联合各金融机构对其进行相应的信用制裁,另若其不讲信用给社会带了损失,司法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4.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积极推出符合农村市场需要的中间业务
首先,创新支持土地流转信贷产品。大力推行国家颁布的惠农政策,选取那些实力雄厚、影响力大、思路开阔的农村土地流转大户为主要的扶持对象。其次,创新大额支农贷款产品。立足于本省粮油生产等支柱产业,对农村信贷投向进行优化调整,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大户等的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再次,创新小额支农贷款品种以及贷款方式。除去常规的农户联保贷款之外,还可以适当推出一些新型贷款,如大学生返乡创业贷款等,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贷款方式上,建议采用农户小额贷款“一卡通”的做法,将农户贷款和银行卡有机地捆绑在一起,在授信额度方面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管理办法,如此一来,能够较大程度保障随用随贷,使得贷款更加效率和方便。立足于“三农”经济中“生产供应销售”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提供结算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以及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群体的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人力支持
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而言,人才是当仁不让的关键因素,政府和各类机构应重视并落实专业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将其安排到适宜的岗位中去。就政府视角而言,应该建立一个适宜专业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氛围,同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适宜的鼓励政策。对于引进到机构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机构本身应给予理想待遇,另一方面政府应额外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在职人员,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提供一定的免费培训机会,与此同时,对于企业自行组织相关培训,应按照相关标准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从而调动培训组织者以及被培训人员的参与热情。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两项工作并行开展,才能够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从而保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邓瑜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农业环境论文: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论文
1.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土壤物理性质变差
设施农业土壤在经过种植一段时间后,土壤的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容重变小,熟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土壤中的非活性孔隙比例降低,因此土壤容易出现板结现象,透气性和透水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这样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
1.2土壤化学性质变差
设施农业对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化学性质不断变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土壤酸化严重。氮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土壤化肥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大量未被吸收的肥料进入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大幅增加,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即土壤的酸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在种植季节由于农作物的吸收使得土壤pH值得以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增加,但在轮作间隙土壤pH值又明显降低,从总体上来说,随着设施农业种植期限的不断增加,土壤酸化的程度就越严重。第二,土壤养分失衡现象日益明显。设施农业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磷的含量较高,但中量和微量元素相对缺乏,因此表现为养分极度失衡。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同弄作为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然而由于农民对于土壤科学施肥的认识程度不足,导致氮肥、磷肥的施入量很大,而钾肥的量却很小,在一些对钾肥需求较高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就会出现氮肥和磷肥的大量富集,这种养分失衡的现象对农作物的生理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设施农业土壤由于长期处于覆盖状态,土壤与外界环境接触较少,缺少雨水的淋溶作用,与露天土壤相比,其蒸发程度较高,再加上人工施肥过程中大量肥料未被吸收进入到土壤中,使得土壤中盐分浓度不断增高,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次生盐渍化程度越来越高。
1.3土壤中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
设施农业的土壤的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给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农民对土壤缺乏科学的管理,例如消毒不及时、病害隔离消除不当等使得土壤中的有害细菌、真菌得以大量繁殖,通过土壤的传播使得很多植株被感染,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2.改善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
2.1加强农业综合调控
2.1.1科学轮作
在同一片土壤上将不同生长习性的农作物进行轮作,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在轮作过程中被充分、平衡吸收,因此有利于保障土壤养分的均衡。例如,可以实行粮食作物与蔬菜的轮作方式,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被充分利用,降低其在土壤中的富集,亦可实行水旱轮作,利用水的稀释作用平衡土壤的酸碱度,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调节,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
2.1.2合理施肥
杜绝盲目施肥,在对土壤施肥之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化验,根据土壤自身成分特点以及所栽培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所施肥料的品种,并且要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提高微肥的施用量,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并且尽可能降低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前提下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另外还要对施肥方法进行改良,应当秉承少量多次的原则,并综合多种施肥方式,如底肥、口肥和叶面肥等,促进肥料被农作物利用的效率,减少其在土壤中的积累。
2.1.3合理灌溉
当前设施农业土壤中水分的迁移方向主要为地下向地表的移动,缺少雨水的淋溶,为此,应当对设施农业实施合理的灌溉,通过人工的灌溉过程使土壤表层的水分增加,改善土壤水循环,并且有利于稀释和带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尤其对于次生盐渍化严重的设施农业土壤来说,灌溉时要力求浇透,以提升效果。在轮作间隙或农闲时,可将覆盖物去掉,充分利用自然雨水的冲刷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2.2工程措施
2.2.1土壤改良
在设施农业土壤经历长时间使用后,为改善土壤酸化问题和降低土壤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可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例如,可通过向土壤中施入生石灰等弱碱性改良剂的方式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使土壤pH值趋于平衡,再者,可通过低温冷冻、高温消毒、药剂熏蒸等方式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
2.2.2埋设暗管
在地表以下40-60cm的深度分层埋设暗管,在浇水后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土壤的毛细孔洞进入到暗管中,随着水流不断排出,达到降低土壤盐分富集的效果。据研究表明,通过埋设暗管的方式可以达到80%的多余盐分排出,因此能有效保障土壤的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2.2.3换填客土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而导致无法种植或不适宜继续使用的情况,此时可以采用客土交换原土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土层交换厚度根据原土的状况不同一般可为5-15cm。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当前设施农业土壤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我国设施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作者:鲍金凤单位: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人民政府
农业环境论文:都市农业改善生态环境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都市农业的定义及合理性;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及持续发展的危机、都市农业是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分析了都市农业经营形式和多效能特征,说明了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品质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都市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1都市农业的定义及合理性
所谓都市农业是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品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
2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
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
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品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品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
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品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方式:及时,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像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
3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3.1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
3.2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
3.3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及时、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论文
一、我国农业创名牌的主要难点
农业名牌是指农、林、牧、渔业中未经过加工或只经过初加工产品的著名品牌或商标。与工业品创名牌相比,农业创名牌存在着以下困难:
(一)创名牌意识薄弱。农业创名牌意识薄弱是阻碍我国农业创名牌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农民创名牌意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信息闭塞,“科技”、“名牌”等字眼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创名牌意识十分淡薄;②地方政府创名牌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名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如“中国人多,消费量大,不必创名牌”,“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能创名牌”,“农产品产量高比什么都好”等,从而对农业创名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③农业企业创名牌意识薄弱。农业企业是农业创名牌的主体,虽然有些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了一定的名牌意识,也创出了一些农业名牌,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名牌意识,常常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农产品名牌的创造与保护工作,导致农业创名牌止步不前。
(二)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农业创名牌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农业创名牌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环节要求较高,因此,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创名牌的基础;②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状况。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要素是造就农业名牌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断得到更新的同时,农业创名牌客观上要求对生产要素加以科学综合的运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缓慢,缺乏更新,农膜、肥料、农药、饲料等不仅质量不稳定,且市场价格没有得到较好控制,严重制约了农业创名牌战略的实施;③农产品市场经营环境。农业创名牌必须在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中,才可能得以产生和发展。如同工业品市场一样,我国农产品市场也存在着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而且情况更为严重,各种冒牌货冲击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三)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创名牌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不可能创造出农业名牌,即使有,也不会保持长久。目前,在农业科技工作方面,我国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后继乏人,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创名牌的发展。人才的流失造成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和队伍不稳定,进而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取得的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中,只有30%-40%得到了转化,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已达到70%-80%。
(四)农业资金不足。资金短缺是阻碍当前农业创名牌的又一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名牌的创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资金投入较少。据部门统计,4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而且还在下降。而同期巴基斯坦、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均占其财政总支出的15%左右,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即使如此,资金到位率也不高且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幅的下滑也影响到农业资金的投入,从而对农业创名牌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与农村发展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业创名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保险服务、信息与技术传播及一些基本的市场经营,对农业创名牌十分不利。①农业保险服务不能适应农业创名牌要求。农业保险是农业创名牌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服务,它为农业创名牌提供安全保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又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再加上农民保险意识较差、经营风险集中引起保险公司赔付率偏高、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薄弱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农业保险举步维艰,很不适应农业创名牌的要求;②信息与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业创名牌的需要。信息与技术是农业创名牌得以顺利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而目前,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户生产要求,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为突出,无法满足农业创名牌的需要;③优良品种供给、农用生产资料和物资供给及产后储运、加工、保鲜措施支持等基本市场经营服务不到位也给农业创名牌带来困难。
二、我国农业创名牌应采取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名牌观念,增强创名牌意识是农业创名牌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农业创名牌就无从谈起。就政府而言,要做到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创名牌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首先摒弃那些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不断学习,树立名牌观念,将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创名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再次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与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业创名牌给予积极支持。
(二)实施农业名牌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农业创名牌。实施农业名牌发展战略是加快我国农业创名牌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我们应看到,我国幅圆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切忌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要突出重点,紧抓优势产品,本着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来推动农业创名牌。
(三)制定有利于农业创名牌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植农业创名牌。农业创名牌需要政府支持,这一点被实践所证实。当前,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与措施:(1)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同时,注重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技企业家和后备干部,大胆把年轻的人才推向重要的科研、开发、推广工作和领导岗位。(2)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为此,笔者建议:①国家应增加农业创名牌的的财政投入;②鼓励对有发展前途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信贷支持。(3)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农业创名牌,金融、技术、信息及人才等支持必不可少。同时,农业创名牌的高风险性又迫切要求有农业保险支持。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政策措施,向农业保险提供政策倾斜。(4)改善名牌农产品的市场经营条件。当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通讯及电网设施建设;②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并努力完善小城镇的各项功能,包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当中转站、集中和传播信息等;③制定强有力的措施,规范农产品经营者行为,积极维护真正的农业名牌的合法权益。
(四)以名牌农产品为支柱,组建农业企业集团,推动农业创名牌迅速发展。农业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业名牌的创造速度及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规模偏小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易造成市场混乱,条块分割。目前,被广泛认同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名牌的产生。实践证明,名牌农产品有较为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一种农产品名牌的立足,必须要求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共谋发展。因此,组建农业企业集团将为农业创名牌提供巨大的原动力,推动农业创名牌迅速发展。
农业环境论文:对生态农业开发区环境初探
1划定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意义
划定大港西南生态农业开发区,其意义在于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建立并发展起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10多年的示范、试点、推广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大大提高了现代化进程;其次,有利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注意对农业可更新资源的增值,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而且有利于整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造,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第三,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第四,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剩余劳力的就业广开门路,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农业,它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渔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有重要作用。
2农业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资源缺乏
区域内大部分一级河道为分洪河道,只在汛期时才有来水,枯木季节基本无来水,农业和生活用水基本依靠地下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农业生产上的用水基本上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生活用水(机井)近一两年内水质被油、气污染,特别是沙井子乡一带地区,饮水已经基本不能使用。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
2.2土壤理化性质不良
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土壤质地大部分为中壤、重壤,孔隙度小,比较粘重,适耕期短,有机质含量偏低,水、肥、气、热不协调,限制作物生长。
2.3耕作粗放
化肥使用量大,有机肥使用较少,单产偏低,种地不养地。
2.4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业产值仅占全部农村产值的5%,林业仅占0.1%,牧业占3%,渔业占0.4%,而工业则占了农村总产值的67.36%。
2.5其他
乡镇工业布局混乱,环境污染较严重。
3农业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
大港西南生态农业开发区依靠生态学原理,合理安排,总体布局,协调好农业内外各部门关系,实现3个效益增长,遵循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设富庶、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3.1充分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
利用太阳能,加速物流、能流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过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是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将秸秆树叶等发展畜牧业、畜牧粪便制造沼气,既为农业提供了饲料和能源,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源。
3.2增加绿色覆盖率
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区域内的绿色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沙化,保护土地资源,用地养地,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间混套作,选择耐盐植物,减少土地的裸露。
3.3保护生物种群
保护生物种群,严禁乱砍滥伐,保护有益鸟、兽、昆虫,推广生物防治,尽量少施化肥、农药,保护自然天敌。
3.4防止污染
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自净能力,可考虑修建大型氧化塘处理乡镇企业和镇所在地的工业、生活污水,扩大绿色植被,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3.5实施因地制宜的多种生态工程
应用对于盐渍化土壤的水利改良、农业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技术等;对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能源开发、立体种植、食物链结构工程技术等;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配套生态工程技术。大港生态农业开发区的建设,应重点协调好发展农业与保护农村环境的问题,既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保护、改善农村环境,目的是建立一个能维持自身土壤肥力、减少对环境污染和控制病虫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大港区正在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业等结合起来,走综合经营整体发展的道路。
农业环境论文:美国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1 美国中西部农业开发概要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近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 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障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障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长期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障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长期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土壤中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增进水的渗透性,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造成农地的荒漠化。
在明确了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及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之后,有针对性的导入“保护性耕作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根茎叶等剩余物覆盖地表,或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在坡地上修建保持水土的水平梯田;尽可能地减少农地的耕翻次数,提倡免耕法等。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环境及监测近况及措施
1闵行农业环境监测现状
1.1农业环境监测能力有限。目前,闵行区专门从事农业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不足10人,没有独立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活动,且检测设备更新缓慢,有些设备明显老旧却仍在使用。
1.2农业环境监测业务单一。当前闵行农业环境监测的日常工作仅仅局限于土壤、水质及肥料样品的检测、报告编写、宣传培训等,对水土流失、作物病虫害等生态指标都未开展监测,对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仲裁处理、重大建设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评价、农业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基地开发等方面更是未有涉足。
2发展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应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是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闵行区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而自觉地抓好农业环保工作。
2.2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境,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来,切实保护好闵行人民的“蓝天绿水”。
2.3加强农业环境法规建设,依法管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安全,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问题之一,已凸显在人们面前,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环境法规建设,并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森林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与农业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4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工业、城市有机废弃物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辟无害化途径推广以作物秸秆氨化、青贮为主的秸秆还田综合利用。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在合理利用城市污水的同时,应随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积极采取有效的净化处理措施,减少污水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使污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生活垃圾作肥料,必须经过高温发酵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肥料质量,防止杂物污染土壤和破坏农田。
2.5提高农业环境监测水平闵行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公及监测环境,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保障区农业环境监测具备相对完善的常规监测条件,另一方面,要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将监测人员送到高校或相关机构进行业务培训。
2.6拓展业务范围农业环境监测部门要改变过去“等、靠、要”的传统观念,面向市场,增强竞争力,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在完成常规监测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仲裁处理和重大建设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评价中去,特别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及农业环保产品开发方面多做工作,在培育农业环保产业市场主体的同时,逐步适应市场、占领市场。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工程作为人类发展史上实施最早的大范围工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农业工程把地球生物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空气、水、土壤等作为研究和实施的对象。然而过去的农业工程研究常常集中在妨害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上,而很少深入研究涉及的诸多生物链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没有用、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实践,导致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更加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1 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1 农药喷洒不当,造成生态失衡
由于森林害虫繁衍快,危害大,人们往往会借助大规模的农药喷洒来消灭害虫。虽然农药杀虫效率高,但容易导致以这些害虫为食的鸟类误食害虫而亡;同样,以这些鸟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虫的天敌大规模死亡之后,害虫又将肆虐发展,进一步造成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2]。同时,农药的喷洒也对土壤、水、空气等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2 耕作方式不当,破坏土壤生态结构
不当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坏土壤结构,旋耕方式就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旋耕实现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实际上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过于松散而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旋耕也使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大为减弱。由于旋耕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人们为了提高作物单产只能施用化肥等,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减弱,农作物产量会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和沙尘暴都是由人们的耕作不当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实施农业工程的同时,应处理好农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1 应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减少。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 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土壤、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研究实施生态工程
3.1 加强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3.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农业工程实施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和影响,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十分必要,否则将很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生产中在给瓜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就应追踪这些果蔬是否有农药超标的问题,调查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建立农业工程实施后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认清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4]。
此外,研究人员还要善于分析农业生产的问题,并预知这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防微杜渐是农业工程研究与实施中应该存在的想法。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工程生态预警系统,有利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总之,要不断探索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农业环境论文:分析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业工程作为人类发展史上实施最早的大范围工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农业工程把地球生物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空气、水、土壤等作为研究和实施的对象。然而过去的农业工程研究常常集中在妨害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上,而很少深入研究涉及的诸多生物链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没有用、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实践,导致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更加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1 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1 农药喷洒不当,造成生态失衡
由于森林害虫繁衍快,危害大,人们往往会借助大规模的农药喷洒来消灭害虫。虽然农药杀虫效率高,但容易导致以这些害虫为食的鸟类误食害虫而亡;同样,以这些鸟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虫的天敌大规模死亡之后,害虫又将肆虐发展,进一步造成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2]。同时,农药的喷洒也对土壤、水、空气等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2 耕作方式不当,破坏土壤生态结构
不当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坏土壤结构,旋耕方式就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旋耕实现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实际上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过于松散而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旋耕也使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大为减弱。由于旋耕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人们为了提高作物单产只能施用化肥等,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减弱,农作物产量会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和沙尘暴都是由人们的耕作不当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实施农业工程的同时,应处理好农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1 应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减少。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 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土壤、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研究实施生态工程
3.1 加强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3.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农业工程实施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和影响,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十分必要,否则将很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生产中在给瓜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就应追踪这些果蔬是否有农药超标的问题,调查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建立农业工程实施后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认清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4]。
此外,研究人员还要善于分析农业生产的问题,并预知这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防微杜渐是农业工程研究与实施中应该存在的想法。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工程生态预警系统,有利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总之,要不断探索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环境治理材料运用
环境材料在农业抗旱节水中的应用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农业年用水约4.0×1011m3,占总用水71%左右。农业用水量中约90%为农田灌溉,即约3.6×1011m3为我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上限[5]。农业灌溉用水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灌溉进一步扩大,干旱问题严重。近年我国年受旱面积2000万~2700万hm2,全国中等干旱年农业灌溉缺水3.0×1010m3。二是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大田漫灌的次灌水量达1200m3?hm2以上,灌溉水利用率40%左右(发达国家80%~90%)。三是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环境材料在农业抗旱节水中的应用主要是土壤保水剂和作物叶面抗蒸腾剂。可生物降解地膜也是一类近年研发较多的环境材料,属于物理性材料,这里不做深入探讨。土壤保水剂(superabsorbentpolymer,SAP)是通过改善植物根土界面环境、又供给植物水分的化学节水技术。土壤保水剂本身是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纯水,且有反复吸水功能,所吸的水可缓慢释放供作物利用。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投入少、见效快和易于推广等特点,因而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土壤保水剂的高效、低毒和价廉等优点成为其应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的重要选择。
20世纪中期,美国首先研制出淀粉型保水剂并在玉米、大豆涂层和造林应用取得效果后,世界各国竞相研制。日本发展最快,成为世界上较大的超强吸水性树脂生产国,20余家主要厂家年产10万t。英国研制出防止土壤侵蚀和保障作物需水的防蚀聚合物和保水聚合物。法国研制出能吸收自身水500~700倍的“水合土”,用于改良沙特阿拉伯干旱地区的土壤结构。俄罗斯合成的保水剂用于节水农业,在伏尔加格勒每公顷使用100kg,节水50%,农作物增产20%~70%。全球年产土壤保水剂已超过200万t[6]。我国土壤保水剂研制和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土壤保水剂按照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高分子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有机无机复合类保水剂、多功能类保水剂3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已在胜利油田长安实业(集团)公司建成3000t?a1生产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利用风化煤研制出腐殖酸复合保水剂。目前土壤保水剂产品的生产技术基本成熟,可查的土壤保水剂相关专利120多项。应用范围从林业生产推广至大田作物60多种作物,年推广面积超过20万hm2。国家对保水剂研发和应用非常重视,从“十五”到“十二五”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都列入多功能节水制剂课题。
黄占斌[6]总结提出土壤保水剂作用原理包括4个方面:①土壤保水剂自身吸水、保水和释水原理。保水剂吸水速度快,溶胀比大。保水剂分子含有大量羧基、羟基、酰胺基以及磺酸基等强亲水性官能团,对水分有强烈的缔合能力,纯水中的吸水溶胀比为400~1000倍或更高;保水剂保水能力强。保水方式主要包括吸水和溶胀,以后者为主;保水剂释水性能好,供水时期长。王砚田等[7]研究表明,保水剂所吸持水分较大吸水力13~14kg?m2,根系吸水力大多为17~18kg?m2,故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根系水分倒流,其中90%以上为植物最易吸收利用的水分。此外,保水剂有吸水释水干燥再吸水反复吸水功能,但反复的保水剂吸水倍率下降10%~70%或失去吸水功能。②土壤保水剂促进土壤改良和保持原理。保水剂在土壤中吸水膨胀,把分散的土壤颗粒粘结成团块状,增加土壤团聚体。黄占斌等[8]研究表明,保水剂特别对0.5~5mm粒径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作用最明显,且土壤中保水剂在0.005%~0.01%范围时,团聚体增加量明显;同时,保水剂应用会使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调节土壤中的水、气、热状况而有利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加之保水剂分子内部大量可电解羧酸盐基团吸水后网状结构撑开,可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此外,保水剂能增加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和水分渗透。③土壤保水剂提高肥料和农药等农化产品利用效率原理。保水剂表面分子有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肥料和农药中的铵离子等官能团能被保水剂上的离子交换或络合,以“包裹”方式把土壤中的离子包起来,减少肥料和农药淋失。但同时会使土壤保水剂失去部分保水能力,故土壤保水剂尽量不与锌、锰和镁等二价金属元素肥料混用。
黄震等[9]试验表明,尿素等非电解质肥料与土壤保水剂结合应用,保水剂的保水和保肥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田间试验证明[10],土壤保水剂与氮肥配合使用,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8.7%和27.1%。俞满源等[11]在陕西延安的试验表明,开沟10~15cm,单施保水剂和单施氮肥的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42.7%和33.3%,土壤保水剂加氮肥使马铃薯产量增加75%以上。近年来,我国每年农田氮肥利用率仅30%~35%,磷肥利用率10%~20%,钾肥利用率35%~50%;我国每年农药施用量达30多万t,其中高毒农药占农药总量的70%。农药平均施用量13.4kg?hm2,农药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导致约70%~80%的农药作用于非靶标生物或直接进入环境。土壤保水剂对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提高的研究,是治理农田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等重要的技术应用依据。④土壤保水剂调节植物生理节水效应原理。土壤保水剂植物效应与保水剂的应用方法有关。土壤保水剂处理种子是为种子提供相对湿润的小环境,促进植物种子发芽;土壤穴施或沟施应用保水剂,主要是改变根土水环境,造成部分根系干旱产生ABA信号而调控植物生理节水。李志军等[12]试验证明,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适应土壤干湿交替环境的能力,即作物在受到一定程度水分胁迫时,能够通过补偿效应来弥补产量减少或减少损伤。当土壤保水剂应用于土壤时,随着土壤水分蒸散,作物根系出现部分低水势,产生根源ABA,经木质部导管传输到作物的地上部分,在作物叶片调节气孔开度,减少蒸腾。同时,根系经过一定程度水分胁 迫锻炼复水后,水分传导高于未经胁迫锻炼的对照。这两方面作用使作物根系表现出补偿效应。
主要有拌种或种子涂层、种子丸衣造粒、根部涂层(亦称蘸根)、土壤直接施用和用作育苗培养基质等方法,常用土壤直接施用法。种子包衣方法处理种子可显着提高低土壤湿度条件下的出苗率。黄占斌等[13]试验表明,施0.05%~1%土壤保水剂的土壤移栽烤烟,缓苗期缩短2d,缺水存活天数较对照多5~20d。大量试验表明,小麦、大麦、小黑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和马铃薯上应用复合包衣剂后,其增产幅度均在13.8%以上。此外,土壤保水剂也被用作土壤结构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和调节肥力,提高作物抗旱力。2.1.4土壤保水剂的发展趋势土壤保水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加强低成本、长效、多功能、复合和专用保水剂研制。针对土壤保水剂原料涨价和成本增高问题,开发以生物和原生矿物质材料为基质,抗水解且可生物降解的低成本、长效保水剂;加强土壤保水剂应用技术范围,形成拌种、土壤施用和灌水施用等不同剂型的多功能保水剂产品系列。二是加强土壤保水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土壤保水剂对土壤和植物作用的时效问题,保水剂对农业的环境影响问题,土壤保水剂在植物根土界面水分变化与植物效应的关系问题等;三是建立土壤保水剂应用技术规范,包括适合不同气候、地区和土壤的保水剂施用量、施用方式和施肥方式等;研究保水剂与其他旱作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应用技术。
农业环境论文:对农业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探析
1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承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2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4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及时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与否直接影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地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和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及时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兴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新疆以其地大物博,资源辽阔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新疆被誉为瓜果飘香富饶之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横跨三大河流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农垦区内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较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 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4总结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必然要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使其变成良性。这个过程往往要带来一些问题,从经济学上说就是一些成本,只要我们作出科学的评估、科学设计和施工,可以把这个成本压缩到最小,趋利避害。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观念上要更新,认识上要提高,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农业环境论文:某市都市农业发展之环境保护情况的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以建设世界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的国际都市。它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流、休闲旅游等方面有着先天的巨大优势。这也为北京的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基础性、融合性、创意性服务功能,为世界城市提供生态宜居环境,保障世界城市高端服务需求。发展都市型农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对北京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是通过总结目前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项目,重点从环境保护方面研究其发展建设中的经验,对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论文采取实地调查与政策分析、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特点、运行机制和如何较大化的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
1.2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1.2.1 国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荷兰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以首都阿姆斯特丹为首的几大城市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类制品,不仅满足本国的需求,还以优异的产品质量,成为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该国所兴建的现代化温室设施占全世界温室面积 1/4。年生产鲜切花,盆花能够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 60%,也是世界较大的乳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全国农业出口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厉为民在《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中研究发现荷兰的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国际化、专业化、品质化和高新技术等特征,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28]。德国的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和林业为主要代表,强调的是“生活”和“社会”功能。政府提供城市或周边地区的公有土地出租给市民。租赁者自行决定如何经营,如种花,种菜,栽树等,形成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经营方向,让市民享受耕种、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该国有许多工业城市,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政府在城市及周边大量植树造林,因此这些城市又有着“森林城市”之称(邢可霞等,2007)。新加坡的都市型农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高产值的都市农业。一是由国家投资开发建设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通过招标的方式出租给经营人进行管理经营;二是发展农业生物科技园,主要进行新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三是依靠兴建水产养殖中心和养殖研究所发展海水养殖业,总量上基本保障自给。新加坡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仿佛置身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其间绿地、花草随处可见,公园、街道宽敞整洁,其园林艺术水平非常之高(甘庆华,2007)。
农业环境论文:农业局着力抓好发展软环境建设
农业局着力抓好发展软环境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软环境,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农业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以建设服务、效能、法制、责任、廉洁单位为主要目标,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狠抓“七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着力打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严格实行审批事项清理放权制。对审批管理事项进行清理,把该减少的审批事项减到位、该明确的审批环节明确到位、该下放的权力下放到位。做到少而精、高效、品质服务,并严格管理。
二是严格实行部门首办责任制。凡一事一部门能解决的,必须由该部门以最快速度解决到位;凡一事涉及多个部门才能解决的,由首办部门牵头促使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否则,将严格追究责任。
三是严格实行服务事项公开保障制。在清理、精简、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责任、审批权力、审批时限,向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同时要做到科室站所负责人、工作人员的姓名、电话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严格实行高效、品质、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办结制。凡登记类,只要资料证件齐全,当场当时办结;凡备案类,只要资料证件齐全,当天办结;凡审批类,一般情况三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情况七个工作日内办结。
五是严格实行重大项目集中申报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由局领导牵头,职能科室站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参加,对需要申报的重大项目进行集中论证,做到快速申报、快速评审、快速办结。
六是严格实行监督投诉制。成立**市农业局农业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举报投诉中心,举报投诉中心设在政策法规科,专门受理企业、群众、客商对全局单位及领导干部的投诉工作。做到凡投诉的百分之百受理、凡受理的百分之百查清、凡查清的百分之百依纪依规严格处理。
七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凡企业、群众、客商投诉的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一经查实,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该撤职的撤职、该依法追究的依法追究责任。
农业环境论文: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环境分析
[论文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环境
[论文摘要]在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中,需要首先对转移就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是与之直接相关的那些经济、政策和制度环境。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
从理论上分析,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足以使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自给有余,并能为其它非农产业提供生产原料和为其劳动力提供口粮时,非农产业才具有持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潜力。另外,其它非农产业的持续发展还必须建立在其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而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看,既包括非农产业的总需求也包括农业总需求。无论那一方总需求不足而致社会总需求得不到实现,非农产业都无法发挥生产扩大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可见,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和非农业生产的扩张作用是否相互配合,能否协调发展将直接决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现程度。对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就按照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这种理论支持为思路进行。分别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农业生产的关键是粮食生产。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把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对粮食的进口依赖上。据相关统计,从2001到2003年,我国粮食年均总产量已经下降了1074亿斤,只有8936亿斤。粮食产量降自1990年以来历史低水平。依据国内外专家和机构的判断和预测,我国粮食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除去可能造成粮食内给不足的其它原因,诸如征地增加、耕地减少等与土地直接相关的因素外,恐怕粮食供给不足与粮食生产努力不够和劳动力投入不高有直接关系。粮食生产必须维持一定的人地比例,不仅包括量的方面还包括质的方面。与此相反的是,从我国南方开始的弃田和抛荒现象正逐渐蔓延,如1992年安徽省巢湖地区全年抛荒达4.56万户,共计抛荒11.2万亩。1999年上升为24万亩,其中常年抛荒占13亩,属季节性抛荒占11万亩,常年抛荒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这就很难从劳动力数量上保障对粮食生产的维持和发展。另外,越来越多无论是年龄还是体力智力要求都不在农业必要劳动力范围内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承担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骨干力量。面对如此情况,寄希望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补足农业劳动投入不足可能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能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的损害。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推动力的同时又成为农业生产衰败的损害力量,那么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模式必定是违背农业和非农业和谐发展原则的,也会对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持续转移就业形成阻力。
其次,内需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尤其2004年,内需的两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增长态势。如果投资高增长长期得不到最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使内需不足的矛盾更加凸现。而内需不足将直接关系到非农产业总产品的最终实现问题。内需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需求不足。目前,农村消费水平还很低,不仅反映在需求数量上,还表现在需求结构上。据研究,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我国农村目前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2年前的水平;城乡消费结构上存在巨大的消费断层。城乡消费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到2002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近3.5倍,而农村消费支出用于粮食的比重仍然占到其全部消费支出的一半。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落后,也反映出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经济增长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开拓农村市场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增收难正日益成为启动农村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农村巨大的需求潜力难以发挥,非农产业的总产品得不到实现,势必会阻碍部门和行业扩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甚至在许多城镇企业内部还不可避免地出现内退、下岗等现象,而且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数量也不在少数。增收困难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民通过转移劳动力获取非农就业收入的行为强化,剩余劳动力规模日益增大。城镇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相互交织在一起,就业形势严峻,难度增大。
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政策环境
可以说,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十分重视。从中央最近几年颁布的各类政策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正越来越宽松。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类政策,从中更能看出我国政府在对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上的基本取向。中央和各级政府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方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如努力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努力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努力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
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还提出通过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2004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以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方面提出十条具体意见。
中央有关部门正酝酿和即将出台的一些重大措施,如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工资条例草案以及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调研方案等,将会从不同方面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协调好各类冲突,有效化解转移矛盾,从而促进转移就业进程。
可以看出,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正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政策保障。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制度环境
(一)我国就业制度现状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城乡实行劳动就业的双轨制是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显著特点。城镇居民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力的工资、福利、保障全部由国家承担,而农村劳动力就业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工资、待遇、福利由农民负担,基本转嫁于土地来承担。这种就业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逐渐暴露出的缺陷已经被历史所证实,传统计划性质的劳动就业制度正逐渐向市场化方向改革和发展。这种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最初的劳动部门介绍职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制度改革,到逐渐出现“停薪留职”,80年代中期又推行劳动合同制,后期改革固定工资制和90年代初的劳动计划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也逐步形成和完善。但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进程和现有成果看,受益者主要还是城镇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以及劳动力信息网络的建设还不能使广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分享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还不能通过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得到解决。各种针对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的就业管理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应该在国家劳动就业制度中逐渐体现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各项具体制度。在构筑新的劳动就业制度时至少应该体现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以及城乡统一和平等的就业培训制度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理论上讲,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个基本部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二元性。事实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是以城镇保障优先安排的。在农村几乎所有的保险、救助和福利都由均分到个人和家庭的土地来承担。因此,在我国就有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两个概念。从社会保障发源的历史考察,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由于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后,对进入工业领域的劳动者所面临的多种风险的一种补救和扶助。从这个渊源看,社会保障必然应该按照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而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设基本也遵循这一规律,从无到有,经历着逐渐完善的历史过程。从1949年到1966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和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国家职工,涉及面非常小;1966年到197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处于停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由企业以营业外收支列支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第三阶段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恢复和调整时期,这一时期以改革养老保险为开端,引发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一系列改革。确立了以社会统筹为主要目标的养老保险改革取向,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制度,并逐步形成包括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阶段,这一时期处于我国社会保障的扩面时期,目的是通过探索逐步建立起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和城镇各类职工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说,经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可享受到各类社会保障内容的群体正逐渐扩大。但从整体看,社会保障的框架还很粗糙,覆盖面还很狭小,保障的持续力也还不足。在各种具体保障类型中还遗留着计划色彩的种种痕迹,保障制度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低效和严重的不公平性。更为关键的是,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充分体现对农村居民的保障内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两个系统以各自的方式封闭运行。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运行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的需要。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各类企业大规模转移就业,事实上已经打破了原来独立的两个保障主体的隔离性。如果在同样的城镇岗位工作的劳动力,只是因为身份差异就享受不对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不仅有失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也会因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而降低经济效率。即使从农村社会保障系统看,经历了家庭保障到集体保障再到家庭保障以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了对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试点和实施。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教育保障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在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是必然现象。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剩余劳动力、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真空地带。特别是对于失地造成的剩余劳动力,失地即意味着失业。如果无法实现就业,又没有针对他们的社会保障,这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直接面临基本生存的危机。进入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在社会保障方面基本上还受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有关外来务工人员原则上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规定的限制。而且各地城镇还对进城农民工采取诸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种种游离于正规保障制度以外的不平等排他性措施还在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发挥作用。
四、几个重要结论
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出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能与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坚定不移地把农业作为及时产业经营和发展相矛盾。必须坚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判断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过时。重农主义曾认为农业是其它技艺和其它各业的保姆。马克思也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我国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如何加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发展要靠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新型农民。不能因传统农业发展陷入困境而丧失掉经营农业的基本力量,也不能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正发生的阵痛而流失掉新型农民的主体,绝不能为了减少农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而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应该是为使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而不是损害农业发展。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在市场配置劳动力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矫正市场配置农业劳动力的缺陷。做到既要转移剩余劳动力,又要留住必要劳动力,还要在转移劳动力和留守劳动力之间形成良好的流动机制。
(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能与开发和构筑农村合理的需求体系相矛盾。建立和完善农村需求体系,开发农村需求潜力是关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充分就业的关键。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农村的发展,农村人的发展,以及农业的发展,是社会总需求中的一个特殊层次,也是一个数量巨大的需求层次。利用和开发好这一需求,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对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才能维持和新增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农业剩余劳动力才能有所出路。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后将使农村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层次发生变化。首先是农村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其次是城镇需求因农民工的加入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实现。如果处理不好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平衡问题,再生产将面临萎缩和衰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将趋于狭窄。由此可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确存在使农村需求降低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减少进而使其转移就业受到限制和束缚的可能,这是一个内在矛盾。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在对农村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在农村构建合理的需求体系,使这一需求体系能成为支撑整个社会总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导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前提下,增加公共服务,降低转移劳动力即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引导其形成合理的消费需求,以避免和克服上述内在矛盾。
(三)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和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城乡统一和平等的就业制度要建立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其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要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流动出去。再次,平等的就业制度应能保障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还要为转移劳动力即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劳动环境,同劳同酬的工资制度,与城镇职工无差别的工资增长机制等。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城乡劳动力资源,统一劳动力市场法规,监督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尽快确立用工企业在农民工用工制度、用工薪酬以及用工福利和用工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逐步消除社会对农村、农民以及农民工固有的偏见,纠正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形成的思想偏差。
(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城乡统一的轨道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稳定持续转移的重要制度供给。在农村只有建立起基本养老和医疗为为主的保障体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实现彻底转移。在城镇只有将原来只针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扩展到农民工,农民工才能稳定就业。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彻底转移,能否稳定就业,关键是为其提供一个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环境。社会保障制度从单一的城镇保障拓展到农村和城镇统一保障,才能使社会保障一词中“社会”的含义得以真正体现!
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从无到有,先逐步建立和实施针对农村、农民和农民工的特殊的社会保障,然后逐步使其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互衔接,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