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农业论文: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文
1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使用的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经过了几十年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为垦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给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其发展也存在着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总体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较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
1.2缺乏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黑龙江垦区拥有大量的农机技术人才,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正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智能监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优化的决策支持、农田技术信息的智能化的采集和处理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都要求垦区尽快培养一批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机械、标准化的农机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1.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黑龙江垦区建立了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体系。在农机服务与经营机制上,改革了过去单一国有体制,实行了农机到户、经营到户,使家庭农场成为农机投入和经营的主体,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统放结合的作业服务和经营机制。但是为农机提供油、维修服务、技术咨询、推广应用、教学培训、农机科研和农机产品营销的农机服务的体系仍不够完善;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实体经营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1.4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缺少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垦区培植了一批部级龙头企业,但也应该看到其规模和实力与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80%的企业都是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大多只是利用垦区农产品原有的知名度,市场的拓展能力相对较差,发展比较缓慢,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仍较低。
1.5农业信息服务不到位
黑龙江垦区很早就建立了“北大荒信息港”,各个管理局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农户文化素质较低,使用网络的能力有限,因此很难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的平台获取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
1.6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垦区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取得自己独有的高水准的科技成果;垦区的科技发展不够平衡,缺少顶尖的科研工作人员;垦区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
1.7农产品市场不规范
虽然黑龙江垦区有一些品质大宗农产品品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如“北大荒”肉业、“九三”牌大豆色拉油、“完达山”牌乳制品等,但从总体上看,大宗农产品品牌杂乱,真正名牌产品很少,使得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品牌市场混乱,每一品牌的生产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影响了产业的升级,削弱了垦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建议
2.1推进土地流转
黑龙江垦区要以市场导向为主体。农业要发展就必须优化土地的配置,促进农业土地的集中与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黑龙江垦区的土地集中与流转,必须以尊重市场的经济规律为前提,充分利用市场作用,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逐步促进土地流转。建立并且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方便进行土地流转。
2.2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2.1建立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想达到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光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的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农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大计,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需要对机务人员进行长期培训,达到机务人员懂得机械原理、操作规程和农艺要求,会操作、会调整、会修理、会保养的专业要求。造就一支具有文化知识、专业特长、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职业化农机人才队伍。
2.2.2发展生态农业装备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和垦区经济整体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垦区农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主要包括安全高效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加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半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方面的农业装备。因此,黑龙江垦区要大力发展保护型耕作的少耕和免耕技术和装备、有机肥的生产与施撒技术装备、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所用施药机械、化肥有效施用与可控缓释技术与装备、精量播种机械、节水灌溉机械和联合作业机械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2.3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2.3.1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垦区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应该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方向。一是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和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应用各种激励的方式,满足人才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二是发展企业集团。农业产业链条较长,龙头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想要以竞争优势取胜,就要重视企业集团的发展。
2.3.2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来保护农民的利益。黑龙江垦区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民主、自愿、重视教育、盈余返还的原则,在各个农场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二是要在垦区范围之内建立各种行业协会。
2.3.3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根本就是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稳定农业产业化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垦区要加强农业生产服务,依靠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推广成熟的技术。同时要保障垦区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建立报酬与贡献相结合的激励体制,促使农业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多渠道、大规模地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资本运作人才,实施创新型的人才战略。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训的专项资金,提高人才团队的整体素质,为农业产业化的2.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4.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黑龙江垦区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拨出专门的经费成立农业科研发展基金,用于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要走多种投资渠道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完善个体、企业、集体和国家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结构,还要全力争取外资的支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总水平。垦区应加强监督农业科技市场,实施规范有序的运作,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垦区还应加大对执法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和取缔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农业信息技术假冒伪劣和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为农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
2.4.2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经验丰富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想在短期内赶超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仅依靠垦区的自主创新难以实现。因此,垦区要以坚持自主创新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针对农业科技的创新开展广泛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2.5推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和品质化
2.5.1突出黑龙江垦区农产品的规模优势
黑龙江垦区粮食商品量居全国前列,大豆商品量、玉米、水稻及乳制品等产量都居于国内经验丰富地位。应把这些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发挥大宗农产品规模的优势,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市场化和品质化水平的提高。
2.5.2优化区域布局
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良好,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农产品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当充分发挥垦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优化区域的布局,突出优势的农产品与优势的产区,形成合理科学的分工布局,培育和推动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发展。
2.5.3加强经营机制创新
充分发挥产业化的经营组织作用应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黑龙江垦区应加强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强化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对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品质化的牵动作用,通过“市场+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组织”等形式,构建起农民与市场间的桥梁。与此同时,垦区还应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经营方式的创新,通过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提高市场的服务水平,完善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效率。
2.5.4建立品牌意识和诚信制度
诚信制度是现代社会应遵守的准则,对市场化的促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垦区应该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讲求诚信,让我们的产品获得信赖,并以这种诚信作为基础,树立黑龙江垦区的大宗优势农产品品牌形象,宣传与扩大大宗的农产品市场影响,促进大宗的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最终达到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目的。
2.6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这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源源动力。要求政府加强领导,协调各服务部门,加强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引导和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垦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财力保障。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财政投入,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功能,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社区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3结论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更关系着国家的独立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
作者:付晓晨 施春亮 李宁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大农业论文:加大农业投融资力度,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资金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政策分析——长期的“奉献型”三农系列政策造成三农资金日趋缺乏,农业基础十分薄弱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典型的很不合理的重工轻农的奉献型三农政策体系。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奉献型的价格政策。即通过“剪刀差”价格方式,转移农产品价值。有资料表明,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我国农业就为城镇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近8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原始积累,它甚至超过了当时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到了90年代末,在我国工业有了相当基础的情况下,“工农剪刀差”现象依然存在。据中国农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测算,仅1994年一年的“工农剪刀差”,就让农业奉献了760亿元。至今,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2、奉献型的财政政策。即国家实施长期的超低的农业投入政策。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低于国际低标准。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NP300-1200美元期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农业的比例应在10%左右。但我国长期以来远远低于这个比例:1994年为2.2%,1995年为2.3%。虽然以后每年都有所增长,但都远在10%以下。联合国粮农组织要求发展中国家农业研究的投资量不能低于农业总产值的0.6%,但我国很长一段时期都在0.4%徘徊。(2)低于自我规定标准。从有关统计资料看,我国对农业的投入存在明显的执行性忽视现象。如我国《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实际上,除了“一五”、“二五”、“四五”、“七五”期间以外,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都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农业法》的要求。显然,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呈现出明显的非持续性的特点。又如,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国家对农业的投资要占国家计划内投资的18%(或以上),但实际上从来没有达到这个比例。不仅如此,进入90年代后,还出现了严重的农村资金财政流出的现象。如从1990~1998年,农村资金通过财政渠道流出高达6841.68亿元。这还不包括农村预算外资金与乱收费项目。
3、奉献型的金融政策。主要表现为信贷资金的明显非农化倾向。长期以来,城乡信贷资金与农村信用社资金的贷出结构呈现明显的非农化倾向。比如,在90年代,农业与农村部门GDP占据全国GDP的半壁江山,但国家银行系统给它的融资仅占总融资的七分之一左右;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的80%来自于农民的储蓄,但是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其总贷款的比例却由1990年的46.1%下降到1995年的21%,其后也无明显好转迹象。有关统计表明,从1990~1998年从农村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达到3415.7亿元。
4、“忽视型”的农民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待农民问题的政策上,客观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宣传性重视与经济性忽视的二律背反现象。这种现象集中表现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经济上不要”的“三要行为”。经济上的“不要”主要包括政策性忽视与执行性忽视两大方面。(1)政策性忽视。一是长期以来实行重城轻乡的“二元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这方面的福利程度、保障范围以及国家投入方面,城乡相差悬殊。例如,1990年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城乡人均之比为29∶1;以后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悬殊。二是农工有别的金融信贷政策。长期以来,农民极难获得必要的银行贷款,尤其是农民从事农业方面的贷款。直到最近几年,才在一些地区出现对农民的小额信用贷款。即使在这些地区,有关调查表明,穷农民还是很难获得贷款。三是农产品的价格歧视,如前所述的顽固的价格“剪刀差”现象。(2)执行性忽视。这主要是指一些地方政府和执行部门对执行中央三农政策的折扣与走样。尤其是表现在对农民的减负政策上。有关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概括起来,集中表现为两大现象:一是“对策现象”,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四乱现象”,即“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大行其道,屡禁不止。这些忽视性政策或行为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结果是:农民支出增加,负担加重;积累减少,创业启动资金缺乏。
(二)产业分析——低值性高风险的农业特点,导致农业的投资动力不足
农业是一个天生弱质的产业,其弱质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和农产品普遍的低值性。这些特点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农业的投资动力的普遍不足。
1、农业对自然的高度依赖性直接导致投资农业的高风险性。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对气候等自然性因素的依赖尤大,而这些因素迄今为止人为控制十分有限。我国又处于比较典型的季风气候带,旱涝频繁,灾害性天气发生率高;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土地等资源的抗灾御险能力低。因此,这就更增添了农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
2、农产品的低值性直接导致投资农业的低效性。笔者在此所谓的低值性是指由于农产品的低附加值、低供求弹性、非商品性所带来的低效用价值的属性。(1)低附加值导致投资利润低。农产品一般是需求量大的初级产品,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宽加工与深加工明显不足,导致其附加值的普遍低下。这种情况下,投资农业极有可能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2)低供求弹性、非商品性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许多农产品尤其是粮油棉产品的市场开放度低而且供求弹性小。如果产量大幅度增长,现实中其产量增长的幅度往往赶不上其价格下降的幅度,这也就是我国近些年来农民常常遇到的增产不增收的原因;另一方面,如果农产品供不应求,其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可能又赶不上产量下降的幅度,因为最主要农产品具有非商品属性:它们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稳固,从而国家必然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政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对这种情况的干预更加有效。
3、农业技术的低保密性导致对农业技术研发投入的热情不足。加入WTO以后,对农业技术的投入不在限制之内。但是投资于农业技术,本身就存在一 个障碍,那就是农业技术本身的保密性低,很容易被他人无偿利用。由于农业是开放式的大田生产,且生产者又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户组成,这种生产方式使得科技成果的保密成本明显加大。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农村技术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农业知识产权体系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或其他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将驻足不前。
(三)环境分析——我国国内的信用现状与加入WTO后面临的剧烈竞争加大了农业投资的困难
1、现实的信用欠佳状况是农业信贷不足的重要原因。(1)部分农户的信用存在问题。农村市场普遍存在农户数量大、分布广、居住分散的特点,而信贷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少,对农户的资产负债、道德信用等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出现了一些赖帐或资不低债的情况。(2)一些基层组织甚至政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信誉问题。如农村基金会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的农村基金会居然相继出现农民的储蓄存款不能兑现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贷款仅由乡镇个别领导一纸白条的所谓担保完成的,也有些贷款是由政府出面担保完成的。而这些所谓的担保,既没有公共财政作保障,又缺乏对担保项目的必要的调查和评估。结果,相当比例的贷款不能按期还贷甚至丧失还贷能力。这样的例子在内陆省份不是个别现象。上述情况对农村信贷机构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2、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短期冲击可能加剧农业投资的困难。WTO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内,可能弊大于利:国外的强势企业的涌入会对我国包括农业在内的弱势产业、行业造成强烈冲击。(1)大宗农产品受到重大影响。如我国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国内市场批发价比进口到岸价高出10%-30%,入世后国内市场一开放,那么这些产品的主要产区如吉林的玉米、黑龙江的大豆、新疆的棉花的生产将受到严峻的挑战。相应的投资可能大幅萎缩。(2)农民的收入和就业将受到明显影响。据农业部2002年2月27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我国的入世将剥夺农村2000万个工作机会。这也必将明显影响有关机构与组织对农业的投资。
二、加大我国农业资金投入的对策探讨
(一)宏观层面——确立和完善以国家为宏观主导的多元化扶农投融资体制
党和政府要强化制度创新,建立和用足“扶农金融绿箱、黄箱政策”。所谓“扶农金融绿箱、黄箱政策”,意指在资金上保护、辅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具体说,在解决农业投融资问题方面,要确立和完善以国家为宏观主导的多元化扶农投融资体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四个基本投融资指向:
1、大力增加国家投入。即转农业奉献型政策为农业受哺型政策,切实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大幅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据目前的情况,无论是依据历史状况还是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对农业的投入都还有很大的上调空间。加大国家投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增加国家、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农村电力、水利、交通、环保等公共物品、基础环境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加强病虫害防治、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根据WTO有关条款,这些方面的国家投入是规则所容许的(亦即绿箱政策)。我国必须把这堂课补足补好。(2)加大政府对农业政策性补贴的力度(即建立和用好黄箱政策体系)。我国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6.4条款的“微量允许”等有关内容,以发展中国家农业补贴不超过农产品产值10%的范围(我国为8.5%),再依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我国农产品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和投入品补贴的政策体系。目前,按照世贸组织规定的计算方法,我国的农业综合支持总量不到5%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我国的入世谈判规定“黄箱”补贴不高于农产品总产值的8.5%,而我国目前的相应补贴不到2%。按照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值和补贴情况测算,我国还有1500亿元左右的补贴空间。在当前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继续对其农业予以大力补贴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切实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这种补贴应该是多方位的,补贴的结构与方式必须改革。如国家可以给农产品更宽的价格支持政策;可以减免税收;可以建立农业保险体制;可以成立政府直管的农业信贷公司,为从事农业的农民提供多方位的资金信贷支持等。(3)当前,应尽快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体系。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运用科技、瞄准市场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调整需要大量启动资金。在当前农民的困境与国外强势农业压力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予以支持,即建立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结构调整基金体系。它包括两大基本内容:一是信贷基金。即为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低息和无息信贷资金。二是补偿基金。也就是提供给农民的因结构调整而使农民当前利益受损的补偿资金。(4)指导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本供给。这里关键是制度、体制创新的问题。要尽快建立与完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农业贷款保险业务,从而为商业银行扫除进军“三农”的信贷障碍。当前,应该在完善配套制度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对农民的小额信用贷款。在这里,尤其要尽力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2、积极鼓励民间投入。即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牵引、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当前,全国居民存款超过8万亿元RMB,因而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国家与地方政府要起一个称职的搭台人与吹鼓手的作用。(1)搞好环境建设。尽快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制度,以营造优良的农业民营投资环境。通过这种环境,让这些投资者的权利义务得到有力保护,让民营资本享受国民待遇,让他们有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的机会。这是吸引民间投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国家、地方政府要做的首要工作。同时,也要出台相宜规范与约束办法,以防止带黑社会性质的高利贷现象滋长。因为目前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已经出现类似的现象。(2)引导管理创新。对于民间资本,国家要引导其与先进的金融管理范式结合起来,避免其落后的封建家族式管理;国家要引导其与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结合起来,避免其夕阳式的农业项目经营。例如, 浙江省鼓励城市工商业者投资于“三高一优”农业、绿色环保农业,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据不统计,到目前为止,他们对农业的民间投资早已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既给投资带来了利润,也极大地带动了浙江“三农”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的民间融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3、设法吸引外资投入。即吸引外资投向我国农业。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要大力发展、开拓现有多边和双边的外资利用渠道。(1)重点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一般规模较大,而且能带来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出口市场。(2)大力进行国际证券融资。如可以利用农业高科技企业搞境外直接上市或造壳上市;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我国自己的某些先进农业技术,直接寻求国外资金的合作。还可以借鉴BOT等当前国际先进的融资方法。(3)继续并致力扩大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迄今为止,我国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较大受惠国之一,但对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利用显然不足。
4、促建新的各方联合的融资平台。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急需建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迄今在农业发展上的风险投资整体上太碎、太弱,必须切实加大建构力度。(1)由政府带头组建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这个公司可以由国家与各级政府参股控股并直接管理,一方面对农业高科技项目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其他风险资本市场提供必要的示范与引导。(2)由有关政府与部门牵头组建股份制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这种公司引进市场机制,由金融机构、大中企业、农业科技单位按股份组合而成。它应成为今后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主流。
(二)中微观层面——建立以农发行、信用社为主体的全息型贷款机制
作为服务三农的政策性与业务性金融机构,无论是从服务三农的宗旨出发还是从加入WTO后自身的立足出发,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都应建立一种全息型的贷款机制。所谓全息型,主要以性、动态性、主动性为基本特点:
1、性——以“多方位”为信贷服务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信贷对象为全体农户,而不应只是某些富裕农户,当前尤其要扩大对广大贫困与较为贫困农户的扶助贷款,努力推广、完善对农民的小额信用贷款;贷款用途不仅包括和农业有关的生产、流通,还应涵盖农户的生活领域;信贷服务不仅只在贷款的贷放回收上,更应包括政策、信息、科技等知识及其相关服务上。还要彻底改变那种信贷垄断官僚工作作风。
2、动态性——以“灵活高效”为信贷运作特点。反对一切僵化作风,建立动态递进的运作机制。(1)建立“业绩与收入挂钩”的业务激励机制。坚决改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努力提高业务员、信贷员拓展农户贷款的积极性;(2)建立和完善操作性强的“动态信用等级放贷”模式。要建立农户动态资信档案,建立规范农户信用评估标准,进行定期的农户信用评级,按信用等级确定放贷标准。积极发展和创新农户联保、有价证券质押等多种贷款方式。
3、主动性——以“主动出击”为服务立身方式。(1)主动“走出去、走下去”。要主动为各类农户、涉农机构提供品质高效服务;要主动寻求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和发展贷款担保机制,发展贷款保险业务;对各类农户、涉农机构建立调查监督网络,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2)主动进行扶农信贷的机构创新。如辽宁北票市帮助农民成立“农户信用联合体”就是很好的机构创新。所谓农户信用联合体,就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帮助下,通过严格、规范的审查评信程序,按照自愿的原则,将有一定经营能力、有良好信用、经营同一产业项目的若干户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的不用抵押质押、贷款互保、风险共担的受贷信用机构。只要是机构的成员,仅凭信用即可获得农村信用社的较大数量的贷款。这种创新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仅半年多的时间,该市就出现了有3000多家农户加入的500多个联合体,授信额度达5000多万元。实践表明,这种主动创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大额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也为信用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稳定增长。
大农业论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二oo五年一月)
20__年,**县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地区农业发展“三十字”方针,按照“强畜优棉壮种业,大上林果兴园艺,突出特色促加工,培育协会建龙头,创新机制求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把握市场形势变化和需求,立足资源优势,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实施“农业扶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产业互动战略,把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提升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将林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将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及规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粮棉支柱产业得到不断优化,粮经草比例和布局趋向合理,主攻畜牧业取得显著成效,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支柱产业雏形基本形成。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7367万元,林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8.8万亩,其中新植经济林16.4万亩,提前两年实现了人均3亩园的目标;设施农业发展迅猛,新建温室大棚面积903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务创收1283.28万元,全县农村人均劳务创收120.84元,比上年增长了近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2元,同比增加278元。
20__年,我县将按照地区“三干会”会议精神和农业发展“三十字”方针,继续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坚持‘优化种植业,做强畜牧业,主攻林果业,做大设施农业”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力争20__年农业结构调整更加优化合理,使畜牧业、林果业、农村二三产业、劳务输出在农业经济的比重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5.7%以上,达到471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元以上。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年我县将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围绕农民增收进一步优化种植业
按照发展品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继续致力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棉花生产优势,坚持以水定田,稳定棉花种植面积,积极推广兵团植棉经验,落实高密度栽培技术和节水措施,使全县棉花单产提高3公斤以上,单产120公斤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棉花总产力争达到65万担以上;坚持抓好粮食生产,运用市场引导加行政手段的办法,有效调控粮食种植,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加大投入,开展大面积高产田攻关,实现“两高一低一优”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种植金银花和各种小宗经济作物,努力实现种植业多元化,农民种植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同比增加100元以上。
二、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继续以发展农区畜牧业和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养殖为主攻方向,依托种植业和饲草优势,鼓励广大农户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好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小区建设;围绕建设牛羊生产基地的目标,继续抓好各乡镇饲养量500头以上的养牛基地建设,继续培育、扶持饲养量2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对已有的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村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使之切实成为品质高效的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依托现有良繁技术优势,继续推广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和冻精冷配等先进技术,推进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畜和适龄母畜比例;以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坚决防止“禽流感”、“五号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在全县普及推广科学饲养新技术,加大暖棚暖圈、青贮窖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普及饲草料加工、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和“三贮一化”技术,提高秸杆、饲草的利用率。年末牲畜存栏33万头(只),出栏19.45万头(只),产肉6460吨,使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50元,同比增加80元以上。
三、把林果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截止20__年末,我县林果面积已达30万亩,提前两年实现了人均3亩园的目标。如何使已有的林果发挥效益,实现增效,增收,关键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因此,我们把20__年定为我县的林果业“质量管理责任年”,在完成地区下达新植林果面积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前几年新植的果树进行管理,力争把这使现有果园尽快挂果,产生经济效益,成为产业优势。一是大力实施“32112”(即每个乡(镇)分别建立3个200亩香梨园,2个高标准养殖小区,1条高标准葡萄长廊,1片高效益的温室大棚,2个高密度林果科技示范园)工程,坚持全县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一定三年不变”的要求包村对果树进行管理,直接将管理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头;二是狠抓林果业管理措施的落实,重点抓好“追肥、修剪、嫁接、防病、补种”五大管理工程,将责任落实到承包单位、到农户,通过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和示范引导,切实提高林果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三是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上档次的原则,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实施我县沙玉葡萄、杏子、核桃、灰枣等果品的商品化栽培技术规程及质量标准,提升库买提杏、赛买提杏、沙玉葡萄、海思核桃和灰枣等农产品的品牌优势,以品牌实现转化增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尽快实现由重种植向重管理转变,由重面积向重效益转变,扎扎实实的抓好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促使现有林果面积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五是用工业思维来谋划林果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引进和培植一批龙头企业进行保鲜、贮存、深加工,尤其是发挥纵横保鲜、绿堡果蔬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拉长林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六是继续加大绿洲外围植被保护、铁路沿线绿化和基干林建设,着力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百万亩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立项实施,以项目的建设实施促进我县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20__年我县果品总产力争达到26653吨,同比增长15,农民林果业纯收入达到270元,同比增加40元。
四、把设施农业作为重点产业进 行培育
20__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力度,继续在土地调整、征用、项目申报、资金的协调和发放工作中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对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在在技术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照顾,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者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设施种养技术、管理技术,真正成为设施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行家;签订责任书,制订奖惩制度,将赴内地培训的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明确任务和责任,进行技术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选择比较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20__年我县将新增温室、大棚面积1100亩,使全县温室大棚面积达到2540亩,设施农业总收入力争达到891万元,人均收入超过50元。
五、更新观念,积极推进劳务输出
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走出去战略,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大量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创收,各乡(镇)配备专职领导,成立专门的机构常年抓;认真落实自治区、地区培训规划,安排培训经费,突出实际实用,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劳动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工作来抓,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季节向常年、由农村向城市、由种养业向二三产业、由本县向县外、由农业向非农业的战略性转移,尽可能使农民工参与全县的公路、水利、抗震安居工程等建设项目;搞好社会化服务,继续清理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政策性限制和不合理收费,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务工的兑现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户籍登记管理等政策。今年全县要转移劳动力8500人以上,劳务创收人均收入同比增加30元以上。
六、实施“农业扶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发展“六大产业”
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不是将精力倾注于种多少,养多少,也不是在某个局部和一些环节修修补补,而是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整体经济工作中统筹考虑,认真谋划好农业、工业以及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大格局,把农村工作的重点从如何种如何养转移到抓好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加工流通,转移到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等农村二三产业上来。因此,20__年,我们将继续以招商引资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切入点,实施“农业扶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着力在品质细绒棉、品质棉种基地建设,胚胎移植及种牛产业,特色农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库建设及石油化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扶贫攻坚,旅游开发,劳务输出,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发展“六大产业”,一是紧紧抓住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对我县英买力气群进行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力争“3052”大化肥、80万吨甲醇、30万吨甲醚等石化项目落址新和,以“西气东输”和石油化工项目来带动新和的经济发展;二是围绕国家品质商品棉基地建设,做优棉花棉纺产业;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品质棉种及先进种植技术,发展品质种子产业;四是围绕做大畜牧业,加大饲草种植和饲草料储备,强化畜禽产品加工,大力进行胚胎移植,迅速扩大品质种牛数量和种类,发展饲草、畜牧养殖和畜禽产品加工产业;五是围绕退耕还林工程,依托现有的杏子、核桃、红枣、葡萄等特色果品及规模优势,做强绿色果品及果蔬加工产业;六是紧紧抓住库车机场扩建、上下千佛洞道路贯通机遇,挖掘本县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对县境内“一关三城”(唐拓厥关、汉它乾城、玉奇喀特城、唐通古孜巴什城)等旅游资源有计划的进行规划、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业,积极培育、奠定旅游产业。通过“六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农业结构调整更趋于合理化,县域经济有“质”的飞跃。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新课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调整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困难多,存在资本、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要突破这些约束,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坚持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企业启动,基地带动,农户联动,方能奏效。我县虽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地委、行署的要求,与广大农民增收的迫切愿望以及各兄弟县市取得的良好成绩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县将认真总结经验,扎实工作,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大农业论文:关于河北省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分析
所谓大农业,从横的方面讲,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的方面讲,应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业以及运输、销售等有关的服务业,把从生产到加工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作为整个产业链来看待。“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我省在发展大农业的前进道路上,必须充分认识与解决“三农”问题,妥善处理“三农”关系,以巩固、稳定和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增收问题。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重点是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我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农民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减幅度,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农产品增产与农民增收正相关性减弱。在卖方市场时期,由于农产品短缺,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增产呈显著的正相关互动,增产越多,收入越多,增收越快。进入买方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出现了增产多增收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三是农民增收途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在发展大农业战略的过程中,农民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二、三产业和农业内部的林、牧、副、渔等产业方向发展,使增收手段增多,增收途径变宽。
(二)目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及农业外部。
一是工业化水平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要素积累,加工原料、剩余劳动力等。但我省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二是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已有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级区,但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县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乡村型的,仍需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农民的非农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的GDP已下降到总量的15%,而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所以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比先行工业化国家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农村的非农化程度低是制约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症结。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必须把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转到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要立足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的产业趋同、产品趋同问题。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快工农对接、城乡联动,重点发展以绿色食品和品质肉蛋奶为主的高效种养业。
(二)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突出重点,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在继续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加快新品种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饲养规模,建设高标准牧业生产基地。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潜力很大的增长点。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指导个体私营企业选准产业方向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五)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优化就业结构。
教育农民转变“唯粮是农”的传统观念,积极进入畜牧业、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扩宽生产领域。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为转向非农产业创造条件。
(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
入世后,面对国外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冲击,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必须尽快做出调整,着力构建先进、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政策力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各类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企业、优势农户和优势科技集中,以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提高。
三、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根本出路在于加速推进“三农”裂变。
(一)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
从河北省农业总体发展趋势看,种植业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农业内部畜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主体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转向主要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农村经济逐步由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
(二)进一步加快以农村为依托的县城和小城镇向城市化转变。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我省的工业化进程直接影响着城乡的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省发展大农业战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可以引起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使城镇的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带动商业、文化、教育、
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三)进一步加快农民向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转变。
在我省部分农民还存在传统的观念,不愿意离土离乡。要鼓励农民走出农村,走进大中城市,特别是有一定文化、一定技术和经验的农村青壮年,鼓励他们常年工作和居住在城市,成为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一方面可以为其农村的亲属挣取现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为国家和城市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四、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发展大农业战略,加速农业发展,就必须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必须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领导群众的群众路线,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最终应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便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提高农民的待遇。
减少农民和城市人口因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降低农民就业的限制,健全农民在城市工作时的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农民群体的利益不但要有政府来保护,而且要有法律保护。
综上,大农业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大农业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其核心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大农业,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大农业论文:加大农业投入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对策
内容提要:促进农民增加税收的关键是加大农业收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对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若干财政支持对策。
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受市场变化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生产方式的变革受一些客观因素干扰而迟滞,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总的来说,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阻碍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是需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入数量过少,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后,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后,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
2.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支出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简称"农口事业费")。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项目主要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护补助费,支援农林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以及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等。农口事业费主要包括:江河治理费、水利设施补助费、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补助费、农业科教和技术推广费、森林、农作物、草原、畜禽保护费、特大抗旱、防汛费等。据统计,数10年间我国60%的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气象事业的发展,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仅占40%左右。从而导致农用水利基础设施越来越差,雨不能排涝,旱不能浇灌;土壤质量越来越差,综合肥力日益下降,推广速度越来越慢。这种状况必然造成农业发展环境恶化,生产发展迟缓,农民收入徘徊甚至下降。
3.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地区不平衡,影响农业均衡发展,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在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整个投入中,地方财政是大头,其份额往往占到80%左右,但当前的问题也主要在地方。从改革以来的长时期看,地方财政的农业投入,从预算的安排到预算的执行都表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想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根本没有一个标准或依据。从实践看,沿海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大一些,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小一些。有些地方甚至在财政支农相对数大幅度减少的同时,财政支农的数也在迅速缩减,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必然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差距,也必然会日益扩大。
4.财政支农重点不突出,投资效益底下,农民增收不明显。表现在:一是在当前财政较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为资助重点,而是有些撒胡椒面现象,流通、消费、保险、价格等,什么地方都给一点,又什么地方都不多。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投资效益底下,农民增收不明显。二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系统内部属多头投放,基本上各司、处、科向农业都有一定的资金投放权,不是一只手在运作,而是多只手在操作,没有形成一致的力量,往往导致整体目标不明确,资金投不到急需的地方,从而影响了资金投放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改革农业投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的局面。农业基本建设主要是反映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一些地方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水库、桥梁等长期失修,已不能使用,想排水排不掉,想灌溉灌不了;还有些地方急需上马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和乡村道路,因为没有资金而只能搁浅。农业科技主要是指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发明和推广。邓小平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科技投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中央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保障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二是通过立法完善农业投入体制,确保农业投资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地方财政将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投入农业基础设施。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率,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保障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2.加大农业补贴支出,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农业补贴,是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补贴的部分太少,今后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中农业生产性的比例,尤其应加大直接用于农业补贴的部分,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二是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并根据国家的财力状况,逐步扩大保护价格的范围。三是建立生产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的储备制度。丰收时,政府收购;欠收时,政府销售,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3.积极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税费改革不仅是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解决日益加重的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从安徽等试点地区的情况看,税费改革的难点是县乡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尤其是农村中小学
老师工资费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中央财政继续增加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二是实行精兵简政,大力压缩县乡政府机构人员,动员社会力量举办农村教育事业,降底农民供养比例,从根本上堵住加重农民负担的源头。三是实行"费改税"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统一收费的标准和方法。
4.抓好内部管理,保障支农资金真正到位。一是抓好年初农业预算安排。安排好年初的预算不仅关系到增加农业投入,而且也是保障支农资金落实到位的前提条件。各级财政部门都要从年初预算入手,做到预算早成立、早下达、早拨款。二是要明确全年农业支出进度目标,要努力实现支农资金的均衡支出,保障农时需要,防止年终突击支出,没有效果。三是做到财政支农专款专户核拨制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资金滞留,提高资金到位率。为此,可把资金自上而下直拨到资金使用单位,单位支出直接到财政部门核销。上下级财政之间由本级配套组成的专项资金的拨付,实行先入后拨办法,即先由下级财政部门验证核实后,上级财政再拨付资金,资金配套未落实的,上级财政不予拨款。四是要建立财政支农支出按月通报和考评制度。利用通报方式督促下级财政部门,特别是政府领导了解、关心和重视支农支出进度问题。通过考评,对完成支农支出进度好的、资金到位及时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个办法可以激发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抓好财政支农工作的积极性。五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检查监督,确保资金到位。可组织若干检查督促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地检查督促,确保资金的到位。还可以实行支农进度承包制,奖优罚劣,应用激励机制,推动财政支农工作的顺利开展。六是切实解决资金困难,灵活机动地采取特殊措施,保障资金的及时全额到位。可采取全省或全市统筹使用的办法,解决个别贫困市、县的资金困难。
5.划分各级财政支出事权,切实做到责任明确。中央一级的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关系到全国整体利益的事情上,省一级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关系到全省利润的事情上,市、县一级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市、县利益的事情上。事权一定要划分清楚,这样才不致于相互推诿,贻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还要严格规定省、市、县财政支农力度或比重,并且对以后逐年增长的百分比及收益率也要有具体的规定,并要把它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也才能把这一事情真正做好。
大农业论文:做强蔬菜产业 壮大农业经济
做强蔬菜产业 壮大农业经济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扶强龙头、扩大基地、提高质量、搞活流通、严格检测、品质服务”的发展思路,狠抓蔬菜产业建设,进一步促进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壮大了农业经济。20__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8700万公斤,产值82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0.15;年蔬菜上市量6700万公斤,农民人均蔬菜收入270元。今年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21万亩,总产5700万公斤,产值5360万元。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6.8万亩,总产9000万公斤,产值8500万元;上市7800万公斤,农民人均蔬菜收入310元以上。——狠抓基地建设,着力扩充蔬菜业总量。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我县地处湘黔渝三省市边区,地势呈三级台阶状,年平均气温16.8℃,年降雨量1500毫米,无霜期280天,日照时间1220小时,发展蔬菜产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十分优越。我们按照不同的地域、气候和种植习惯,把全县划分为低、中、高三大片区,对全县的蔬菜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在花垣镇、团结镇等城郊低海拔地区以及龙潭镇、道二乡等中间地区发展早春蔬菜,在吉卫镇、排吾乡等高寒山区发展反季节蔬菜,用不同的海拔错开季节,提高蔬菜售价,保障农民增收。二是政策引导,大力推进产业开发。县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蔬菜基地建设的决定》、《关于建立“蔬菜基地县”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在种子、化肥、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蔬菜种植户实行优惠,使全县上下形成了“小菜不小、’钱’景广阔”的共识,提高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三是大户带动,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自20__年以来,我县主动顺应蔬菜产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大胆鼓励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大户集中,整合和优化配置蔬菜产业资源,大力发展蔬菜大户经济。目前,建成各类无公害蔬菜基地13个,各类蔬菜示范基地12个,培育蔬菜种植大户38户,其中县城高科技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县菜农参观考察和技术培训的中心。此外,我县还积极探索产业建设与移民异地脱贫相结合的蔬菜开发模式,在县城基地内安置24户移民从事蔬菜种植,户年均收入2万元左右,解决了移民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突出线椒开发,精心打造蔬菜业特色品牌。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线椒开发作为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壮大蔬菜产业规模的重头戏来抓,逐步形成了蔬菜产业建设的新亮点。20__年,全县共完成线椒种植面积1.546万亩,涉及8个乡镇60个村5074户,年产值1600万元,户均收入3050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共种植线椒面积1.21万亩,涉及7个乡镇41个村7485户,预计产值145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1940元以上。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召开书记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线椒产业开发,县长亲自担任线椒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副县长经常深入基地查看线椒生产,并在人、财、物等方面实行倾斜。20__年,县财政投入线椒开发的专项拨款就达60万元,今年蔬菜产业投入110万元。二是实行奖励政策。印发《××县20__年线椒种植实施方案》,对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线椒种植户按每亩3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亩产1500公斤以上的按每亩50元进行奖励。三是实行订单生产。仅天隆酱菜加工厂就与7485户椒农签订线椒收购合同,合同收购面积1.5万亩,收购保护价为1.40元/公斤。目前该加工厂已在7个乡镇建立线椒生产基地5个。四是强化技术服务。分四大片区组建线椒产业支农服务队4个,指导椒农搞好育苗、定植、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并在××镇、××乡、××镇设立线椒种植示范园3个,举办培训班25期,受训椒农1.8万人次,发放《辣椒栽培技术》等资料5600份。
——发展加工营销,提高蔬菜业开发效益。发展加工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是延伸蔬菜产业链条、提高蔬菜产业效益、促进蔬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围绕发展加工营销,做强蔬菜产业,我县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主要依托湘源公司、天隆酱菜加工厂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展蔬菜产品的综合贮藏、保鲜、加工,为菜农拓展市场。仅天隆酱菜加工厂县财政就投入21万元扶持其购买加工设备,使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该厂已具备了加工蔬菜品种20多种、年加工产值100多万元的生产能力。二是组织民间队伍,形成规模加工。目前, 我县共有各类零散加工户328户,年加工产值3940万元。仅城郊这一块,就有加工专业户71户,年加工产值1500万元以上。三是搞好供市场流通服务。近年来,我县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先后新建和改建了金三角大市场、边贸市场、城关集贸市场,启动了县城商贸大厦、茶峒边城集贸市场等建设工程,提供摊位3800多个,保障了定点销售。同时,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培育年销售500吨以上的专业营销户68户,畅通了销售渠道。
——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扎实推进放心菜工程。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省定标准选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把好用药关。大力推广防虫网、遮阳网、频震式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把好种植关。实行蔬菜基地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各乡镇蔬菜基地签订《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责任保障书》20份,发放蔬菜生产禁用农药名单490份,把好责任关。积极申报省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产地认证,先后通过省认定面积1万亩。二是加大检测设备投入,建立蔬菜质量检测中心。我县先后投入38万元购买检测仪器,农残留、重金属等个类检测仪器设备齐全,于20__年进入基地检测。20__年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认证后新增市场检测,配备工作人员4人。为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速度快、数据准的检测目标,我县今年又投入3万余元增购速测仪1台,检测一个样品只需5分钟左右,且可移动作业,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三是设立“放心菜”专营区。对蔬菜生产基地和经营摊位实行统一登记造册,与菜农同步建立肥药施用及采摘台帐,并在县城城关集贸市场、赛特超市设立“放心菜”专营区,确保群众食菜安全。对进入专营区的蔬菜必须注明产地、来源,经营户必须持有“放心菜”登记本并将购菜的品种、数量、摊位、姓名、时间等写在登记本上,凭蔬菜检测中心合格证才能上市销售。四是严格开展质量检测。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坚持每周对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放心菜”专营区进行3至4次抽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县电视台滚动播出,让市民有选择性地购买蔬菜。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就检测蔬菜品类11个573个样,样品合格率99,蔬菜农残留超标率控制在0.9。到目前为止,我县无一例食菜中毒事件发生。
——搞好协调服务,促进蔬菜产业良性发展。一是切实加强对蔬菜工作的领导。成立县蔬菜业开发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蔬菜、财政、开发办、以工代赈、信用联社等部门为成员,专门负责做好全县产业开发的各项重大决策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为蔬菜产业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搞好基地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县共投入370万元改善各基地设施,修建高标准水渠4800米,拉通基地公路2600米,修建高标准大棚1080个,着力扶持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三是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人才、社会能人、矿业老板积极投入蔬菜产业开发,创办各类蔬菜产业实体,壮大蔬菜经济。实行以奖,对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开发大户实行重奖,对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近年来,我县已重奖蔬菜产业开发大户5户,奖励金额5万元。四是组建协会组织。努力完善协会规章制度,提高协会运作和管理水平。举办科技培训班,提高会员科技水平。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蔬菜协会组织7个,会员3200人。仅望城村蔬菜协会就有会员127人,种植面积1500多亩。
大农业论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二oo五年一月) 2005年,我县将按照地区“三干会”会议精神和农业发展“三十字”方针,继续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坚持‘优化种植业,做强畜牧业,主攻林果业,做大设施农业”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力争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更加优化合理,使畜牧业、林果业、农村二三产业、劳务输出在农业经济的比重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5.7%以上,达到471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元以上。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年我县将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围绕农民增收进一步优化种植业
按照发展品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继续致力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棉花生产优势,坚持以水定田,稳定棉花种植面积,积极推广兵团植棉经验,落实高密度栽培技术和节水措施,使全县棉花单产提高3公斤以上,单产120公斤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棉花总产力争达到65万担以上;坚持抓好粮食生产,运用市场引导加行政手段的办法,有效调控粮食种植,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加大投入,开展大面积高产田攻关,实现“两高一低一优”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种植金银花和各种小宗经济作物,努力实现种植业多元化,农民种植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同比增加100元以上。
二、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继续以发展农区畜牧业和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养殖为主攻方向,依托种植业和饲草优势,鼓励广大农户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好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小区建设;围绕建设牛羊生产基地的目标,继续抓好各乡镇饲养量500头以上的养牛基地建设,继续培育、扶持饲养量2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对已有的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村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使之切实成为品质高效的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依托现有良繁技术优势,继续推广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和冻精冷配等先进技术,推进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畜和适龄母畜比例;以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坚决防止“禽流感”、“五号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在全县普及推广科学饲养新技术,加大暖棚暖圈、青贮窖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普及饲草料加工、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和“三贮一化”技术,提高秸杆、饲草的利用率。年末牲畜存栏33万头(只),出栏19.45万头(只),产肉6460吨,使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50元,同比增加80元以上。
三、把林果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程及质量标准,提升库买提杏、赛买提杏、沙玉葡萄、海思核桃和灰枣等农产品的品牌优势,以品牌实现转化增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尽快实现由重种植向重管理转变,由重面积向重效益转变,扎扎实实的抓好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促使现有林果面积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五是用工业思维来谋划林果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引进和培植一批龙头企业进行保鲜、贮存、深加工,尤其是发挥纵横保鲜、绿堡果蔬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拉长林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六是继续加大绿洲外围植被保护、铁路沿线绿化和基干林建设,着力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百万亩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立项实施,以项目的建设实施促进我县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2005年我县果品总产力争达到26653吨,同比增长15%,农民林果业纯收入达到270元,同比增加40元。
四、把设施农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 五、更新观念,积极推进劳务输出
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走出去战略,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大量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创收,各乡(镇)配备专职领导,成立专门的机构常年抓;
认真落实自治区、地区培训规划,安排培训经费,突出实际实用,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劳动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工作来抓,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季节向常年、由农村向城市、由种养业向二三产业、由本县向县外、由农业向非农业的战略性转移,尽可能使农民工参与全县的公路、水利、抗震安居工程等建设项目;搞好社会化服务,继续清理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政策性限制和不合理收费,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务工的兑现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户籍登记管理等政策。今年全县要转移劳动力8500人以上,劳务创收人均收入同比增加30元以上。
六、实施“农业扶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发展“六大产业”
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不是将精力倾注于种多少,养多少,也不是在某个局部和一些环节修修补补,而是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整体经济工作中统筹考虑,认真谋划好农业、工业以及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大格局,把农村工作的重点从如何种如何养转移到抓好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加工流通,转移到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等农村二三产业上来。因此,2005年,我们将继续以招商引资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切入点,实施“农业扶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着力在品质细绒棉、品质棉种基地建设,胚胎移植及种牛产业,特色农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库建设及石油化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扶贫攻坚,旅游开发,劳务输出,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发展“六大产业”,一是紧紧抓住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对我县英买力气群进行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力争“3052”大化肥、80万吨甲醇、30万吨甲醚等石化项目落址新和,以“西气东输”和石油化工项目来带动新和的经济发展;二是围绕国家品质商品棉基地建设,做优棉花棉纺产业;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品质棉种及先进种植技术,发展品质种子产业;四是围绕做大畜牧业,加大饲草种植和饲草料储备,强化畜禽产品加工,大力进行胚胎移植,迅速扩大品质种牛数量和种类,发展饲草、畜牧养殖和畜禽产品加工产业;五是围绕退耕还林工程,依托现有的杏子、核桃、红枣、葡萄等特色果品及规模优势,做强绿色果品及果蔬加工产业;六是紧紧抓住库车机场扩建、上下千佛洞道路贯通机遇,挖掘本县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对县境内“一关三城”(唐拓厥关、汉它乾城、玉奇喀特城、唐通古孜巴什城)等旅游资源有计划的进行规划、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业,积极培育、奠定旅游产业。通过“六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农业结构调整更趋于合理化,县域经济有“质”的飞跃。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新课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调整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困难多,存在资本、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要突破这些约束,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坚持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企业启动,基地带动,农户联动,方能奏效。我县虽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地委、行署的要求,与广大农民增收的迫切愿望以及各兄弟县市取得的良好成绩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步工
作中,我县将认真总结经验,扎实工作,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大农业论文:加大农业教育力度发展多元化农业
摘要: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业教育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现代农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的农业教育和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农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教育;问题;策略
农业教育对于农业知识的普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改进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农业教学还可以帮助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及技术能力,让农民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对劳动手段和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同时,不断加强绿色农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农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教育格局失衡目前,我国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农业教育的发展不均衡。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西部地区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较少,和东部地区相比相差甚远。虽然国家已经逐步加大西部地区农村的农业教育推广和投资力度,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基础教育的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80%,但是和东部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目前西部的省份中,高校的总数不到20个,农业的高等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好的高等院校多数集中在东部的大城市中。这种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农业教育差距,包括在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内容都是我国农业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1.2农业教育师资问题农业教育的根本是教师,我国高校在1999年实行了扩招,之后很多农业高校的非农业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促使农业专业的教师数量不断下降,对于农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教师数量的减少导致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自己花费用于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分析等方面的精力越来越少。有很多地区的农业高校还存在基础硬件设施不足,没有办法招收到学生的情况。对于研究生来说,虽然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扩招,但是教师的工作重心发生改变,造成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1.3忽视农民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中,其中较大的目标人群是农民,但是我国的农业教育恰恰就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主体。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对农业知识、技能、科技以及方法进行有效掌握,改变传统的农业教学观念和生产方式,对于农民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民虽然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农业教育,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提高我国农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2.1加强法律的保障对于政府来说,要想更好推进农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制定对应的农业教育相关法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不断强化农业教育的位置,让其在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中都被认可,让全社会都重视农业教育。同时给予农业院校更多的支持,不断强化以农为本的思想。给予农业专业的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在保障学习环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2重视农业直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农业教育的根本在农民,农民是农业的主体,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首先应该由政府出面不断加强农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管是强制性的还是资源说服性的,都应该促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教育中。建立专门的农民咨询中心,为农民随时讲解对应的农业市场发展方向、农业新技术、新科技等。为农民订阅相关的农业书籍、报刊以及杂志,让他们有更为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2.3加大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西部地区的农业教学工作,不仅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还给予相关的农业高校、学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利用金融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在国家的保障下为农民提供财政补贴以及低利息的贷款业务,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和研发以及农民的农业培训方面的事项,教师的培训也会更加轻松,愿意参加培训的人员也更多。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各方主体都积极参与,对我国农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研究,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吸收和引进,自主学习和创造,开创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农业教育体系,建立并且完善对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陈贵娟1,李成育2 单位:1.吉林省润禾滩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东辽县足民农业技术推广站
大农业论文:加大农业投入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对策
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受市场变化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
生产方式的变革受一些客观因素干扰而迟滞,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总的来说,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阻碍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是需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入数量过少,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后,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后,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
2.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支出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简称"农口事业费")。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项目主要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护补助费,支援农林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以及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等。农口事业费主要包括:江河治理费、水利设施补助费、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补助费、农业科教和技术推广费、森林、农作物、草原、畜禽保护费、特大抗旱、防汛费等。据统计,数10年间我国60%的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气象事业的发展,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仅占40%左右。从而导致农用水利基础设施越来越差,雨不能排涝,旱不能浇灌;土壤质量越来越差,综合肥力日益下降,推广速度越来越慢。这种状况必然造成农业发展环境恶化,生产发展迟缓,农民收入徘徊甚至下降。
3.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地区不平衡,影响农业均衡发展,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在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整个投入中,地方财政是大头,其份额往往占到80%左右,但当前的问题也主要在地方。从改革以来的长时期看,地方财政的农业投入,从预算的安排到预算的执行都表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想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根本没有一个标准或依据。从实践看,沿海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大一些,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小一些。有些地方甚至在财政支农相对数大幅度减少的同时,财政支农的数也在迅速缩减,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必然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差距,也必然会日益扩大。
4.财政支农重点不突出,投资效益底下,农民增收不明显。表现在:一是在当前财政较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为资助重点,而是有些撒胡椒面现象,流通、消费、保险、价格等,什么地方都给一点,又什么地方都不多。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投资效益底下,农民增收不明显。二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系统内部属多头投放,基本上各司、处、科向农业都有一定的资金投放权,不是一只手在运作,而是多只手在操作,没有形成一致的力量,往往导致整体目标不明确,资金投不到急需的地方,从而影响了资金投放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改革农业投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的局面。农业基本建设主要是反映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一些地方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水库、桥梁等长期失修,已不能使用,想排水排不掉,想灌溉灌不了;还有些地方急需上马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和乡村道路,因为没有资金而只能搁浅。农业科技主要是指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发明和推广。邓小平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科技投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中央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保障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二是通过立法完善农业投入体制,确保农业
投资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地方财政将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投入农业基础设施。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率,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保障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的发挥。
2.加大农业补贴支出,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农业补贴,是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补贴的部分太少,今后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中农业生产性的比例,尤其应加大直接用于农业补贴的部分,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二是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并根据国家的财力状况,逐步扩大保护价格的范围。三是建立生产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的储备制度。丰收时,政府收购;欠收时,政府销售,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3.积极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税费改革不仅是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解决日益加重的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从安徽等试点地区的情况看,税费改革的难点是县乡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老师工资费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中央财政继续增加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二是实行精兵简政,大力压缩县乡政府机构人员,动员社会力量举办农村教育事业,降底农民供养比例,从根本上堵住加重农民负担的源头。三是实行"费改税"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统一收费的标准和方法。
4.抓好内部管理,保障支农资金真正到位。一是抓好年初农业预算安排。安排好年初的预算不仅关系到增加农业投入,而且也是保障支农资金落实到位的前提条件。各级财政部门都要从年初预算入手,做到预算早成立、早下达、早拨款。二是要明确全年农业支出进度目标,要努力实现支农资金的均衡支出,保障农时需要,防止年终突击支出,没有效果。三是做到财政支农专款专户核拨制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资金滞留,提高资金到位率。为此,可把资金自上而下直拨到资金使用单位,单位支出直接到财政部门核销。上下级财政之间由本级配套组成的专项资金的拨付,实行先入后拨办法,即先由下级财政部门验证核实后,上级财政再拨付资金,资金配套未落实的,上级财政不予拨款。四是要建立财政支农支出按月通报和考评制度。利用通报方式督促下级财政部门,特别是政府领导了解、关心和重视支农支出进度问题。通过考评,对完成支农支出进度好的、资金到位及时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个办法可以激发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抓好财政支农工作的积极性。五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检查监督,确保资金到位。可组织若干检查督促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地检查督促,确保资金的到位。还可以实行支农进度承包制,奖优罚劣,应用激励机制,推动财政支农工作的顺利开展。六是切实解决资金困难,灵活机动地采取特殊措施,保障资金的及时全额到位。可采取全省或全市统筹使用的办法,解决个别贫困市、县的资金困难。
5.划分各级财政支出事权,切实做到责任明确。中央一级的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关系到全国整体利益的事情上,省一级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关系到全省利润的事情上,市、县一级财政支农主要用于市、县利益的事情上。事权一定要划分清楚,这样才不致于相互推诿,贻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还要严格规定省、市、县财政支农力度或比重,并且对以后逐年增长的百分比及收益率也要有具体的规定,并要把它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也才能把这一事情真正做好。
大农业论文:现代化大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探讨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化大农业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构建与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现代化大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含义入手,探究了农业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含义;重要作用
现代化大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比广泛使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办法施行的社会化农业。目前农业技术以植物学、遗传理论、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为基础利用农业理论经验解决农业的栽种、培育、饲养等实际问题。现代化大农业还利用了电子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等机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随着农业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农业生产要与加工、销售的制造的联系势必日益紧密。
1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作用
1.1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只有发展好农业我国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粮食的需求也是最多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粮食需求日益上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我国劳动力在不断减少。根据社会调查结果,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显然,要保障粮食的安全就要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粮食安全审查力度确保粮食安全从而提高粮食的质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1.2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要以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率、安全等为目标。因此进行农业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加快农业发展、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产量低、安全系数差、污染大等缺点因此首先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的后代着想实现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改善污染大效益低的现状,因此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实现农业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1.3农业科技创新是使农民富裕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中找工作,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农产品的出售,因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方式就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率。我国发展农业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策略。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有一种“科技富农,科技兴国”的说法,因此只有将农业科技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中去才能加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的策略
2.1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要考虑环境的特点
农业生产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此气候、空气、土壤的成分等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中季节性气候的特点,比如新疆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因此适合种植哈密瓜,而夏季酷热、蒸发强适合种植大枣,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则种植巴塔木。此外要考虑区域性比如:地势平坦阳光和水源充足的地方适合种植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因此区域性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特征。所以农业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从而有效的进行农业资源配置。
2.2现代化大农业中科技创新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帮助农民掌握科技技术才是发展的根本。在研究农业技术时要以农民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素质、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比如主要以农业为主的新疆哈密地区总人口56.27万,农业人口18.5万,工33.33万hm2地。此地区以农民为主导,给农民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培训服务。传统的农业种植主要依靠以往的技术和经验。因此,要充分让农民认识到农业创新的重要性和作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3结束语
现代化大农业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目前的现代化大农业利用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农业竞争力,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综上所述,只有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并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显示区域性的特点、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才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强国。
作者:古力素木·玉素甫 单位: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大农业论文: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 介绍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为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农业;健康产业;现状;原因
近年来,诸多地产、煤炭、能源、金融、医药、IT、建材等原来投资回报较高的产业纷纷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现代农业追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珍惜,将农业与健康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1 大农业大健康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企业家财富的积累已经变成纯粹数字的变化,不必再疯狂追求金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在整体上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时候,农业和健康产业必然受到不差钱、追求人生价值的企业家的追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也是企业自我升级的必然[1]。
1.2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相互融合
近年来的农业发展情况显示,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快消化和健康化升级,健康产业向着食品和基地化的农业延伸,两大产业以相反的起点和终点相对而行,彼此越来越跨界,产业内容越来越相像。东阿阿胶、仲景药业、江中制药等作为医药企业,近年纷纷向食品发力,继而做基地,将健康的产品日常化、快消化,并且沿着产业链一直做到了最前端――基地,俨然是个农业企业。
2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融合的聚焦点为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且效果良好。消费者对监管者放心,企业也具有相对高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发现的是疑似问题,也会将所有产品召回,基本实现了所有食品是安全的、的。如今,我国大农业、大健康时代大幕即将拉开,对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即食品安全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实现改正。
2.1 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消耗的粮食量巨大,而当前食品供应商大多呈现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卫生条件和食品加工工艺难以符合安全标准,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此外,城市废弃物和工业“三废”的大量随意排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种养殖源头的水、气、土等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2-3]。
2.2 人为影响
我国农业虽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部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果蔬实行反季节生产,药物残留加剧;通过添加激素等使家禽、家畜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违背了动植物的生物学规律;此外,某些不法商贩为了较大程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在食品中人为添加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食用物质或食品添加剂。
2.3 食品检测监督的技术难题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及酶制剂技术等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但这类食品是否安全及应用的风险如何一直争议不断。此外,由于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进入消费环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当前我国食品检测监督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等方面[4-5]。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也集中在这些方面。
2.4 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立法及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未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造成的。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食品安全监管应趋向于公正性、专业化和独立性,应以外部环境作为改革的动力,依赖于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实现食品安全的多方位监管[6-9]。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以作为一个事业来经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应通过各种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促使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和谐发展。
大农业论文:发展大农业 建设新农村
巴彦资源丰茂,农牧业发达,早在清代就有“江省粮仓”之美誉,是全国闻名的商品粮基地县,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2010年以来,巴彦县委、县政府逐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向,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四突出”战略,现代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出发展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巴彦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提出并实施了“强农”发展战略,确定了“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效地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巴彦县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多年突破45亿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30万亩,玉米、水稻、大豆单产分别实现775公斤、719公斤和235公斤,全县每年外调商品粮超过50亿公斤。制定实施了《巴彦县百万亩水稻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旱改水和节水增粮工程。2014年,全县水稻、大豆、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调整到64.3万亩、50万亩和220万亩,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同时,巴彦绿色食品基地获得了部级绿色食品展示奖,巴彦玉米、大豆、猪肉同时获得了部级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巴彦大豆获得市级无公害栽培技术奖,巴彦野生大豆基地被列入世界大豆种子基因库。
突出农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按照省委建设现代农业“四大八化”的总体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巴彦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打造现代农业发展亮点。
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在已建成的25个农业科技示范区、45处千亩范园的基础上,倾力打造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带建设亮点。2014年全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2条,现代农业示范区3处,现代农业示范园4处,建设面积59.8万亩。建设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8处,每个乡镇1处,每处建设面积500亩。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大垄密植通透栽培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农作物病虫害及促早熟航化技术,引领粮食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全县共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4.3亿元,实施了防洪排涝工程、清淤工程、田间配套工程、渠道建设工程,新打抗旱井275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面积1.5万亩,对江河堤防险工弱段进行了整体加固,完成了巴彦港、沿江渠首建设工程,加快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大农业机械投入力度。全县建成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20个,新购大中型农机具900余台(套),全县农机保有量已达到3.8万台,农业综合机械化达到90%,今年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机播面积达到98%,机收面积达到80%,不仅为粮食丰产、稳产提供了保障,而且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每年都召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相关业专家和业务骨干,想办法、找对策、下乡调研,协调气象部门会商,对全年的气象气候做出基本判断,预防可能出现的气象变化,做好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指导全年农业生产。仅2014年就推广实用技术13项,试验示范31项;开展玉米螟防治80万亩,稻瘟病防治3万亩,农田鼠害防治20万亩;野生植物保护1000亩。
加大农业设施投入力度。2012年以来,巴彦县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全县水田区建设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8个,浸种催芽能力达到1500吨,可供全县水稻育秧用种,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科技水平。全县共建设115个水稻标准化育苗小区,建设水稻育秧大棚6500栋,彻底消灭水稻小棚育秧,改善了水稻的品质,增加了全县水稻产量。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力度。巴彦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种植养殖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103个,入社农户16778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64个,全县有专业大户1737个,其中种植大户747个,养殖大户760个,其他大户230个。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更重要的是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今年以来,仅此就实现土地流转70万亩,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中坚力量,使土地不断向大户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使了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突出特色畜牧养殖畜牧经济占据“半壁江山”
巴彦县畜禽养殖品种多,数量大,是全省畜牧生产及时县。全县生猪养量达到465万头,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达到88个,年出栏千头猪场达140个,规模以上毛皮动物养殖场32个,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8%,被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识,“绿色生态健康生猪”和“有机猪”进一步叫响了巴彦猪肉品牌。
以科技培训为重点,提升畜牧科技从业人员素质。今年以来,巴彦县以实现“畜牧强县”和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为目标,以开展全员培训提升畜牧兽医业务人员素质为目的,与东北农大和相关科研院所进行联系合作,加大对畜牧从业人员科技普及工作,全县共举办各类畜牧科技培训班30余个,培训畜牧兽医管理和技术人员2600人次。
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实施科技入场入户工程。为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巴彦县坚持以科技作支撑,充分发挥畜牧兽医人才作用,实行高级畜牧科技人才包标准化养殖小区,中级技术人才包规模养殖场,村级防疫员包养殖大户的办法,入村入户对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进行指导服务,使每户都有一个养殖技术明白人。
以畜牧科技试验示范为重点,加快畜牧科技人才的引进和项目推广。巴彦县围绕生猪产业和其他畜牧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全县建设了以洼兴、黑山丰源、华强等为龙头的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畜牧技术人员、养殖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
以建立服务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猪产业。以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畜牧发展中心为骨干,以村、屯防疫员为触角,建立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承担全县生猪防疫、检疫、监测、疫情预警预报、提供多方位服务等职能。创新村级畜牧兽医区域服务中心,为生猪产业发展构筑了动防、动检安全屏障。成立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对生猪饲养环节全程常年监管,确保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和畜产品的安全。建立生猪繁育体系,全县有部级种猪场1个、省级种猪场4个、种公猪站3个。猪鲜精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几年来,全县共引进各类新技术、新品种35个,母猪电子饲喂系统、自动料线系统已经进入批量推广阶段,全县已建大型沼气项目6个。通过畜牧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突出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成就斐然
新农村建设以来,巴彦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遵循“二十字”建设方针,克服基础差、底子薄、村型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进行科学规划,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打造民生保障工程。重点在“转、改、通、建、治”上做文章。“转”即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增长方式上的转变。种植业向巴彦大豆、高品质玉米、品质高产水稻、绿色小杂粮、脱毒马铃薯、棚室化蔬菜等特色产业上发展把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上转变,畜牧业发展向生猪生产上转变,重点发展“两个基地”建设即粮食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灶工程。“通”努力实现通路、通电、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通电话、通沼气。“建”即建设标准化排水沟、公厕、围墙、广场、文化室、卫生所、计生服务室、信息中心、畜牧业服务站、农家连锁店。“治”即在环境卫生治理上力争达到净化、美化、香化、亮化。
几年来,巴彦县把全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全县建设镇村试点总数为88个,其中及时批试点镇村55个、第二批试点镇村36个,省市级试点镇村52个,涉及自然屯699个,占全县总数的51.7%。共投放建设资金12.82亿元,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建设。畅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4亿元,硬化乡、村、屯路1800.2公里,建设维修大中型桥梁186座、涵1416座,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100万元,建设109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22个屯2.2万户吃自来水问题,提高自来水普及率。房改工程:全县共改造农村泥草房户420万平方米,占应改总数的75%。目前全县民房砖瓦化率达到86%。新型能源应用工程:累计建设小型农村户用沼气池4074个,建设大型沼气池10处,推进了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改善了农村环境。村屯绿化工程:累计造林15万亩,治理小流域38条,恢复农田林网212个,补植屯围子575个,为生态巴彦建设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环境整治工程:修建农村休闲广场48处,每年以“三清”、“三改”建设为重点,重点进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程: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地破解了城乡二元矛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目前,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8%。文体工程:不断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投资1816万元,打造农村标准化学校21所,建设农村文化站21处,农家书屋25个,农村文化活动室49个,新增卫生所和计生服务站60处。农保工程: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落户巴彦县,参保人数达到19.5万人,发放养老金3558万元。低保工程:该县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农村敬老院整合工作,整合农村敬老院16处,新建8处,集中供养率达到61%。
大农业论文:加快全程农机化 建设现代大农业
松原建市以来,以发展农业机械化为突破口,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2014年农机总动力达到62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3.9万台、配套农具73.3万台(套)、农机固定资产总值54.8亿元、农机总作业量4.2亿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81%、农机经营效益17亿元,主要指标居全省及时位,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推进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有力推进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松原市农机化发展重点是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提高现代高效农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种植业全程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建成1个规模较大、品牌效应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产业集中度较高、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的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1个初具规模的农机流通产业园区。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00万千瓦,万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达到4500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5%,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大力推进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不断提高全程农机化水平
加快发展高性能水稻收获机械,巩固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应用力度,确定适宜本市特点的技术路线和适宜机型,引导农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一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推进玉米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为机械化收获作业创造条件。抓好以农机农艺有机结合为重点的农机化生产,实现农机化水平由增量型向增量与提质并重型转变。巩固提高4个粮食主产县全程农机化建设水平,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提高大型农机配套比和使用效率。着力突破水稻和玉米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辐射带动能力。到2017年,率先在全省实现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市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90%。
二、加大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坚持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制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品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的技术体系。围绕园艺、畜牧、设施农业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等特色农畜产品资源,加大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在2017年水稻、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基础上,以水稻和玉米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土地规模经营为重点,建设前郭、乾安、扶余现代农业农机化示范区。到2020年,建成1~2个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和加工机械化示范县,促进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建成3~5个“省内、国内先进”的现代农业农机化示范区。
三、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培育壮大新型农机经营主体
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突出发展一批从事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的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典型。大力扶持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努力培育不同特色的服务品牌。2020年,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1000个,发展壮大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5000个,全市农机化经营收入达到55亿元。
四、创优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机事业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对国家和省财政安排的农机补贴资金配套比例和额度,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信贷扶持、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民和农机合作组织购买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机具场库棚、机电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项目统筹规划设计,在建设用地、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扶持。三是加强农机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
(松原市农业委员会 供稿)
大农业论文: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大农业”思想探析
[摘要]同志到宁德上任之初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过热的非常时期,考虑到闽东资源禀赋,同志审时度势,瞄准主攻方向,提出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农业思想内涵丰富,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对闽东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追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历史源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农业;宁德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这些讲话、文章,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其中的“大农业”思想,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大农业”思想的提出背景
1988年6月,同志来到宁德之初,宁德物价总水平上涨25%,而当时的宁德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是全国扶贫及时村”所在地,全市贫困人口总数达到77万。同志从经济发达的厦门到贫困的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一边面临的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一边面对的是当地干部发展闽东经济的急切,能不能照搬厦门的模式发展闽东经济?
在讨论闽东今后的发展时,有的干部提出,学习特区模式,搞一个开发区。同志经过分析后指出:“由于时间、地点、生产要素组合不一样,开发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照搬特区、开放城市的做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路子。”“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要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同志指出,“闽东要想根本上脱贫致富,就必须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什么是大农业呢?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小农业是满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大农业是面对市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树立农业、整体发展观,将农业作为整体工程综合开发。“闽东农业要上新台阶,闽东脱贫致富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广,就必须在农业综合开发上下功夫。”“向农业多层次、深层次进军。”这是他在整个国家的宏观格局内对发展农业问题的“闽东思考”。
二、“大农业”思想的内涵
1988年9月,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讲到:“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这里农业的外延已扩展到农林牧副渔的范畴。“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发展”。“大唱山海经”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方向和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做出了明确的定位。
1、“大农业”思想注重面向市场
同志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一文中指出:“过去的小农业满足于自给自足,现在的大农业则要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农业商品观念替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
当时的闽东,交通闭塞,信息短缺,是小农经济的一统天下。商品经济的发展较其他贫困地区,显得更为步履艰难。同志发现当地的贫困首先是思想上的贫困,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首先打破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这些对于贫困地区来说都是崭新的观念。
2、“大农业”思想注重搞好粮食生产
首先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有些人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生了怀疑;其次,闽东当时的人均占有粮食低于全省水平。调入粮食难度高、压力大;其三,搞好闽东的粮食生产,是闽东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将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见,粮食生产对闽东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这时的粮食是大粮食的概念,不是狭隘地理解为水稻、小麦、玉米等,而是广义地讲指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同志的“大农业思想”强调粮食、食品的重要性。
3、“大农业”思想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
同志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一文中指出:“现在讲综合发展,则是要提倡适度规模经营,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发挥总体效益。新农业效益观替代了单体经济效益观。”
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传统农业常常忽视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对农业造成的长远影响。1989年4月,他在讲到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时,指出:“我们讲的资源开发,是符合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需要的开发,因而是经济的综合开发,这种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大农业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同志在宁德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有了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在宁德的实践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
4、“大农业”思想注重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激发了农民个人的活力,广大农民开始脱贫致富了。但是,同志在深入闽东农村的调查中发现,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弱化现象成为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比如,小生产模式不利于耕种管理,农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等。他在《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提出,“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小农经济下,多数是分散性种植作业,无法产生规模效应,不能改变农村原有落后面貌。他指出:“壮大了的集体经济,能够为分户经营提供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承担起引导农村进行开发性生产,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以及组织、协调千家万户家庭经营的职责,还能够通过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是改变小农经济思想,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大农业”思想的题中之义。
三、“大农业”思想的实现路径
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闽东对台特色,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宁德的对外开放度。大农业的外延已经扩展到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三产业。
1、强调以科技先导
同志指出:“人多地少和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闽东区情,决定了我们的农业的发展必须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个高产、低耗、品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依靠科技的力量不仅可以开发、利用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节约要素的投入,还可以扩展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改善农民的生产水平。
2、突出沿海对台特色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发展海洋经济理政思想,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紧扣闽东摆脱贫困这项最迫切的工作任务,帮助千家万户沿海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念海经”;二是立足闽东沿海面对台湾的地理区位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建立闽东特色的工业布局;三是科学谋划世界独有的天然良港三都澳的发展战略,构筑蔚蓝“闽东梦”,为闽东发展指明方向。为适应两岸不同的经济结构,多元发展对台贸易,既按现行政策办事,又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有所突破。1988年10月,同志提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发展‘三资’企业,抓对台贸易,利用传统口岸和沿海重镇发展外贸,努力在对外开放上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闽东自然资源优势,地委行署提出“三个窗口”建设,即:福鼎边界贸易窗口、三沙对台贸易窗口和三都澳对外贸易窗口。
3、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同志在具体分析宁德条件时指出:“‘硬’的我们缺少些条件,可以多讲‘软’的。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就很有一篇好文章可作。外商在我们中国投资反映最多的是我们办事效率不高,部门林立,扯皮推诿。从基本上投入、产出和成本核算来看,我们闽东的条件不如别的地方;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讲软功夫。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我们不要模仿大城市,搞一整套庞大的机构,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有全新的办法,比如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改善服务质量,‘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等等。”贫困地区的软环境建设,将为贫困地区的开放创造条件,对于软环境建设的紧迫性,较之其他地区,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肯定感受更为深切,肯定会在这方面狠下功夫,从而积累出建设软环境的经验。
4、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转移的疏导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当时有人提出“农民大量进城”的设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同志总结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受到大量农民涌入都市的困扰,产生了许多“城市病”的问题。他认为,要让城市全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他提倡“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同志指出:“从方向说,侧重于大力发展大农业,推进山海开发,鼓励富余劳动力因地制宜转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同时也鼓励兼业经营,如运输、饮食服务、服装加工等。”从我们今天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他当时提出的富余劳动力向大农业方向转移是具有远见性的。
同志,在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他还特别提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抓好农业是脱贫致富的前提,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根本的意义。农业是闽东的优势,闽东的过去、现在靠农业,闽东的未来也将维系于农业的综合发展。闽东的山海资源十分丰富,这是我区的长处,但开发得不够,做好山海资源综合开发的文章,意义十分重大、十分深远。”如今的闽东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年闽东人的三大梦想:闽东建市、铁路开通、三都澳开发均已经实现。闽东正朝着“六新大宁德”建设,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大农业论文:农科院校应加大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力度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科院校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指出农科院校应加大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文还就农科院校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的类型、以及在培养产业化人才方面将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做了探讨。
关键词:农科院校 农业产业化人才 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主要以分散的家庭承包方式经营。这种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只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的重复、盲目、简单性劳动,缺乏足够竞争力,也难以回避市场风险,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包含市场流通服务多元化、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集约经营规模化。它形成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一条龙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这种转变,本质上需要由知识与技术的集约来实现。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人才在生产、经营和服务各个环节中进行大力推动。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人才需求仍有很大缺口,因此农科院校需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负有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的重任。农科院校理应在农业产业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农业产业化又将促使农科院校在教育结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农科院校在农业产业化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一、农科院校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1.开展农业产业化人才培训,为农村输送人才
学校可根据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如开设的农学、果树、植保、蔬菜、畜牧等专业,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训体系,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将活跃在农村基层,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学校还可以帮忙培训地方选送来校学习深造的农村实用人才,普遍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素质,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2.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与农业技术贡献率息息相关。农科院校应发挥多学科优势, 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合作系统工程,与当地企业、科研等单位互动。通过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加深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合作与交流,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的开发、推广。
3.服务龙头企业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龙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资源和配套能力。农业院校可通过整合相关学科力量, 成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为龙头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整合计算机、网络专业与物流管理专业, 为中小企业物流配送提供技术方案等。
农科院校还可为龙头企业输送产业化人才。学生毕业后服务于农业基地(公司)、农业服务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利于壮大龙头企业规模。
二、农科院校需要培养的农业产业化人才类型
我国目前缺乏大量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人才和产业化管理人才,从而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二种人才也是农科院校需要重点培养的人才类型,下面具体论述:
1.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在产业化各环节主要起以下的作用:
(1)指导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掌握先进农业机械操作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是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大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投人,增加产出,达到增产增收。其目的是要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人工创造的可控环境条件下连续作业,以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帮助农民掌握农用机械相关知识,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的人才。他们掌握了农林牧副渔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产前、产中各环节提供多方位的有效的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进行生产。
(2)指导农民对农产品贮藏、保鲜、深加工与包装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和深化。只有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才能保障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4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约70%左右产值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和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我国缺乏农产品的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的技术、经验与人才,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低效益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以适应市场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这就需要大量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工艺等技术,能切实搞好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的人才。
(3)帮助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
科技人才先要帮助农民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其次,督促农民严格按规程操作、施用生物肥、药,推广防虫网、杀虫灯等先进设施,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科技人才还可以帮助建设农产品的安全标准体系,如建立监督检测,强化安全标准生产的措施等。
(4)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转化科技近期的成果的速度越快,品种技术的更新也就越快,农民接受新生事物、转变观念也就越快,同样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也就越快。要适应买方市场,必须不断更新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做到。
农业科技人才可以帮助农民大胆引进科技新成果,使用新肥药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增强农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
2.农业产业化管理人才
农业产业化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这种“能人”按其在产业化各环节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农产品营销人才
农业具有的周期长、易受不可抗力侵害的特点。为了获得的市场需求信息、避免盲目生产,需要大量的农产品营销人才来帮助个体农民发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抵御风险,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些农产品营销人才一般都聚集在产业化组织中。产业化已越来越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加入各类产业化组织的农户呈逐年递增态势。而产业化组织负责“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2)连接产、供、销各环节的管理人才
目前加工企业大多数为植根于乡村的私营企业,它的生产原料大部分由当地供给。如果企业生产原料得不到保障,企业就难以运转。现在大面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经营方式,许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还较为松散,部分农民不按订单合同办事、单方毁约的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其中有农民素质的高低的问题,还有农业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完善问题,以及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
因此,需要有善于整合并优化农业产业化各要素资源的能力的管理人才,帮助连接各环节并兼顾农户、企业、消费者各方的利益,形成紧密的利益集团。
(3)帮助农民增强市场观念、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的人才
一些农民的小农意识,缺乏市场观念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农产品质量保障要求农民必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养。有些农民缺乏职业道德,不顾农药的残留期,刚喷完农药就上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农民还须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信誉意识。这样才能够依法办事,又能通过法律讨回自己的利益。
因此亟需有帮助农民增强市场观念、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的人才,这些也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农科院校面临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科院校特色鲜明,在服务地方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农业院校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方面倾斜,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下面就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做一些探讨。
1.师资问题
对于农业基础课所需的师资,农科院校大多能够自身解决。对于部分专业课,农科院校已有的专业师资亦可解决,甚至部分课程为农科院校的特色或专长。
面向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所缺少的师资,农科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外聘专职教师、聘请社会兼职人员,或本校教师外出进修等途径加以解决。部分新课程也可采取联合培养,甚至采取让学生跨校选课的方式加以解决。还可聘请专家到校传授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等农业实用技术和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培训等加以解决。
2.试验基地问题
依托学校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围绕设施农业、林下经济、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的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
对于农科院校缺乏的实验基地,可与各类企业多方位合作, 包括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建立科技园区等。利用社会大农业资源的优势,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农业产业化,需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目前,我国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偏少,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突出为农业产业化服务这一重点,有所取舍,办出特色。加大农业产业化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最终使农科院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懂专业、善管理、会经营,寻找商机,迎接挑战。
(注: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重点课题结题论文 。课题题目: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研究,课题号:2014021404)
作者简介:(可不放在文章中)
王丽玲: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
(责编 金 东)
大农业论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我省现代化大农业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刚刚出台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着眼农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做出的新判断、提出的新要求,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从黑龙江的实际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应着力推进“五个转变”:
一、着力推进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纵观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史,无论采取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都把推进农业规模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把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紧紧抓住不放。一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按劳均经营100亩耕地计算,全省种植业只需要200多万劳动力,农村还有300多万劳动力的转移潜力。要通过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搞好转移对接服务,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进城务工就业,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发育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引导农民争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绝不能搞强迫命令,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快培育现代规模经营主体。要重点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作物探索建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重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使更多的农民带地入社,发展连片规模经营。
二、着力推进农产品原料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
我省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大多产品适于加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把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尽快做大做强。一是建设标准化绿色食品基地。在实现积无公害化生产基础上,不断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巩固提升绿色食品种植大省地位。二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玉米、水稻、大豆、生猪、乳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使各个产业都有几个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创新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吃干榨净出精品。三是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农产品品牌整合步伐,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叫响我省农产品生态、有机、安全牌,创出一批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将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全省及时大产业。
三、着力推进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须大力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千方百计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力度,逐步培育出品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玉米、水稻等主栽作物优良品种。加大农业技术攻关力度,加强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水利、农机、农田建设这三个重点。加强“两江一湖”灌区工程、尼尔基配套扩建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在西部旱区节水灌溉和东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稻发展上取得突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农机大户,加快全省农机化步伐。要以推进1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科学轮作和土壤耕作制度,改善和恢复耕地自然产出能力。三是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增加农产品供给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大中城市郊区要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加快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以土地资源优势吸引城市资本进入农业,以特色蔬菜、经济作物为栽培重点,提高效益,满足多样化需求,增加收入。
四、着力推进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农民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输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低文化、老龄化、妇女化现象日趋严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一是明确认定标准。要从农业行业领域、农业劳动时间、生产经营规模、素质能力等方面,以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新型职业农民标准和管理办法。二是创新培养方式。整合教育培训力量,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完善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和绿色证书制度,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要创新培训内容,突出现代农业生产、先进设施装备使用、市场营销等重点,实现“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三是加大政策扶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要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方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五、着力推进依赖耕地资源开发向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转变
从促进农业长期持续发展来看,必须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尽快转到建设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现代农业。一是加强耕地保护。针对耕地土壤流失和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实际,通过探索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还田、测土施肥、保护性耕作等一系列有效的农机农艺措施,加快建立科学轮作和土壤耕作制度,加强黑土保护、利用和修复,改善和恢复耕地自然产出能力。二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坚持防控并举,通过减少农膜农药等化学品投入、发展绿色植保等措施,建立安全的产地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三是推进农业节能减排。进一步开发利用以秸秆、稻壳等生物质资源为主的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在适宜地区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稳步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和服务体系,着力提高沼气使用率、“三沼”利用率以及标准化率,发展循环农业。
大农业论文: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高效运作是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特点,找出了垦区现代粮食物流存在的管理模式过于陈旧,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一体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给出了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培养多层次专业人才、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技术投入、拓展增值业务、提高一体化水平等对策,为垦区制定粮食物流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物流
中共中央自2004~2014连续的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足以证明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在视察黑龙江时强调:“要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黑龙江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多年来,垦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要发挥这一优势,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高垦区农业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根据2004~2012年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在全国各省区排行一览表”统计,到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位居全国及时位,而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占黑龙江粮食产量的38%。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环境污染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高,对于大量种植绿色、无公害、有机的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非常有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在高科技环境下绿色发展的宗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对于垦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十分必要,它是垦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指南针。而粮食物流流通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粮食流通方法和物流活动对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粮食物流对现代化大农业更快、更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粮食流通的效率和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进程。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可表述为: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资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紧密连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丰富和发展[2]。
目前,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学者们普遍论述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提出其具有一般现代化大农业的特质,是现代农业的延伸、拓展与提升,并以黑龙江为例,表明黑龙江从省情实际出发,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水利优势、科技优势、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及垦区资源优势等,积极推进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的创新与实践
等[1,3]。有些学者从黑龙江垦区角度论述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现代化大农业必须是高科技支撑下的绿色发展,引进的是技术、设备和人才,输出的是标准和文化,按市场规律来经营现代化大农业[1,4]。有些学者从制度、科技、国家政策等[5]来论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策略。而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还不是很成熟,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促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1 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特征
垦区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三大垦区之一,环境污染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高,对于大量种植绿色、无公害、有机的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非常有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在高科技环境下绿色发展的宗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对于垦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十分必要,它是垦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指南针。提高粮食物流流通效率和降低成本,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化大农业具有“大规模、大农机、大投入、大产业、大科技、大市场、大效益、大服务、大机制”等特征[6],为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保障垦区粮食安全供给,必须大力发展垦区粮食物流,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物流应具有以下特征。
1.1 物流功能高度集成
现代化大农业具有“大产业、大效益”的特征,保障大农业发展,就需要抓好粮食物流关键环节的建设,拓宽粮食物流渠道,健全衔接粮食产销区的物流通道,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粮食流通向生产和精深加工两头延伸,延长粮食产业链,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高粮食经营效益。因此,现代化粮食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高度集成,在保障粮食安全供给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有效资源整合
现代化大农业还具有“大投入、大市场”的特征,现代化大农业以科技为支撑,采用市场化导向,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农产品销售呈现一体化服务特性,完善粮食流出和流入体系。因此,需要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组织机构,以此来有效整合粮食物流资源,加强粮食物流产销、粮食物流体系的无缝化及系统四散化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1.3 多层次物流人才需求
现代化大农业还具有“大科技、大服务”的特征,为提高粮食物流服务水平和保障现代农业粮食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将会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现代化大农业粮食贸易发展需要同国际粮食物流对接的粮食物流运作,都需要培养各种层次的粮食物流人才,因此,各级政府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更要重视对粮食物流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更多的专门粮食物流人才。
1.4 大规模标准化运作
现代化大农业还具有“大规模”的特征,这是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特征。大机械投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产出,都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出,因此,现代大农业粮食物流体系需要提供标准化、低成本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对生产资料供应、种植业生产以及粮食销售提供有效的保障。
2 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各级政府对粮食产量的问题关注度远远高于粮食流通问题,导致粮食物流的发展比较缓慢,现在仍然使用传统的粮食物流管理模式,大多数农场的粮食物流采用的是自营模式,主要表现为粮食物流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粮食物流运作标准化程度低,粮食物流成本高且流通效率低,粮食物流社会化程度低,规模化管理难以实现。由于管理模式陈旧,导致物流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物流节点沟通不畅,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滞后,如果不能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管理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也就不能与科学含量要求较高的现代化大农业接轨,便不能实现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作用。
2.2 专业人才缺乏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流通量大,从生产到销售都需要有特定的运作方式,需要有科学的物流方式来进行管理,从而符合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专业的物流人才。现代化大农业要求农业的各个方面都是高、精、尖的,而黑龙江垦区严重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物流人才,普遍的学历都不是很高,对于粮食物流运作经验不够丰富,不能及时地借鉴国外好的物流管理方式,也不能及时更新的物流理念,管理专家的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够鲜明,还没有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化大农业素质的有文化、有技能、有思想和懂经营的垦区粮食物流专业人才队伍。
2.3 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农业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前提。技术落后,管理模式没有创新,不能推动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有效地运作。粮食物流涉及的专业的包装、加工、运输等的技术落后,没有及时进行改进。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网络信息落后,大多数运输环节以人工为主。信息技术落后,沟通渠道不顺畅,导致产品容易变质,或不能及时出售,流失客户。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企业利润的提高。没有及时掌握粮食的流通规律,不能进行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因而很难与国际粮食物流接轨。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包装、仓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影响力粮食物流流通的高效率。机械化程度低,没有合理的规划,不能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管理。垦区粮食仓储、晒场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障垦区粮食物流向现代化大农业迈进。
2.4 一体化粮食物流程度低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流量大,运输要求高,因此在粮食物流运作过程中要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各个节点企业都要有良好的沟通,从而形成产业带动、合作经营的形式。而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没有形成共建成果,辐射力度小。垦区缺乏粮食物流运作的核心企业,粮食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低,粮食物流没有实现一体化运作。而现代化大农业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大效益”的先进性农业。垦区粮食物流没有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从而达到产业联结带动的目的,因此就不能快速、有效地驱动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3 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物流的对策
3.1 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物流功能集成
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借鉴国外管理技巧,减少运输过程中包装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国家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基础运输设施,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积极尝试各种运输方式。在装卸过程中要借鉴美国运输设施: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等。在出口运输过程时,采用专列火车或驳船运至出口海港[7]。黑龙江垦区粮食运输的各个环节积极尝试采用散装方式,各个节点间要衔接顺畅,努力实现装卸工具的自动化、标准化,最终实现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输的专业化水平,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下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大农机、大规模”,从而促进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3.2 加强校企结合,培养多层次物流专业人才
根据现实情况培养具有向着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专业素质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人才,就要努力提高粮食物流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同时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创新的能力。在理论中要注重培养专业的粮食物流人才对于粮食物流工具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从而有效地解决物流实际运作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发生。根据不同的学历水平和不同的需求划分,培养具有不同层次素质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专业人才。现代化大农业要求垦区粮食物流人才要有较高的创新理念,从而发挥其先锋示范作用。黑龙江垦区要注重与国外的粮食物流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要构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大农业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特色的专业的培训场所,以便于垦区粮食物流人才循环发展,并积极邀请国内外专业粮食物流人才来黑龙江垦区进行指导,从而使得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有力的驱动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3.3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技术投入,提高物流资源整合能力
根据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生产总量的现实情况,粮食储运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粮食物流运作的基础和前提[8],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快速高效的发展就必须有完善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大力提高垦区粮食物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为早日实现垦区粮食物流的“大机械”做准备,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完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信息网络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条件。因此,根据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现实情况和现代化大农业的特点,要求黑龙江垦区极其重视粮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需要采用国内外粮食物流信息交流平台的先进的技术,包括各种与粮食物流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及物流的个性化服务在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应用。现代化大农业要求垦区粮食物流要具有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集成化,保障垦区粮食物流做大、做精,早日实现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粮食安全的示范基地。
3.4 拓展增值服务业务,提高物流一体化水平
粮食物流是涵盖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增值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7]。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一体化必要且关键,要打破部门和企业界限,提高垦区粮食物流的外向发展,推进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加大粮食物流各部门企业的协作,从而形成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大组织”,充分发挥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基地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基于国家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重视,作为粮食流量如此大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发展必要且关键。因此,只有创新的垦区粮食物流管理模式,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多层次的专业粮食物流人才培养,标准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才是其快速发展的保障。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将为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而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也会对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