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区是省里确定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我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是:市区有20__0多名离、退休人员,其中市本级约占85,区级占7.5,外籍居住我区离退休人员占7.5,现在这些人员都分布在各个社区里,就试点社区所辖就有20__名离退休人员。为推动市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区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城镇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试点的要求,从20__年5月初开始调查研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建立了首家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管理服务站)。为我市离、退休人员“社保关系社会化,人员管理进社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路子。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们在筹建过程中,省、市、区领导对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区长亲自过问此事,先后两次陪同省市领导视察,及时协调解决筹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到位。

2、调查摸底、制订方案。一是摸清底子。借鉴、吸收了杭州、宁波等地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经验,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了准备工作:首先自我开发、编制了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和社保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次抽调业务骨干深入试点场地社区和部分离、退休人员家中,在上街街道的配合下,对400名离、退休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摸清了该社区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关系、基本现状和兴趣专长,对困难抚救对象进行了重点登记,并全部输入了电脑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网络化、数据化管理和研究。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筹建方案》。三是合理选址,根据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特点,从有利于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和有利条件出发,选定了132平方米的临街店面房为中心地址。四是针对该社区95名退休老党员成立了党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社区退休人员党支部,形成基层组织网络,制定了党的组织生活、学习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了离、退休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3、筹措经费,配备设施。根据中心社区设施、服务项目的需要,我局筹措了12.5万元的经费及办公用品,对中心场地进行了适当装修,配备了电视电脑、空调设备,订购了报刊杂志、图书、办公用品,设置了视听阅览室、棋牌活动室、电脑资料室、健身房等项目多、实用性强、功能齐备、新、雅、简、洁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极大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本社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4、规范管理,扩大宣传。为400名离、退休人员制作发放了附有本人照片的、可享受中心免费服务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卡”,开发、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保关系和基本情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老年人才库、党员组织关系资料库,制定了《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服务规则》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管理服务中心正常有序地运转起来。同时,在市、区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社区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离、退休人员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

5、集中管理,效果明显。我们刚开始,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是明显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人有了自己的“家”。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破产,其退休老人们也随之推向社会,几十年的企业人失去了单位(家)、失去了党组织,有话无处说、有难无人帮,党员组织生活无处过,之前退休人员有一种失望和耽心,有一种失落感。实行了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党和政府把这些离退休老人送进社区,使他们在政治生活、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生活有了保障。从原来的管理松散、没人管理到事事有人管,如养老金发放、医疗就诊、困难救助、家政服务等,该社区400名离退休人员全部进中心(站),从面有了一份归属感,一份为社会所承认的成就感、充实感,退休老人们都把服务管理站当成自己的家,夸党和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

二是老有所乐有了依托。中心(站)设立了棋牌活动室、健身室、书画室、图书室、电视室、电脑室等,服务站每天座无虚席,老人们感到方便、安全又有伴,从中得到了乐趣,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三是老有所学有了“学校”。中心(站)建在家门口,环境优雅,居民集聚,旁边又有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是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阅览室内报刊、杂志、书、画供退休老人读书学习,并请有关人员讲卫生健康课、社会保险知识课、市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时事政治课,举办了一些适应老人的学习、谈心活动、练写书画等,退休人员从中获取信息、获得了精神食粮,从开业2个月来,集中讲课10次,参加学习860人次,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是老有所为有了用武之地。中心(站)建立了离退休人员健康

档案、流动、生存状况及社保关系数据库,建立了老年人才库,使闲不住的退休人员可以凭丰富的经验和一技之长为社会发挥余热,已向社会提供推荐老年人才21名,使之为社会发展再作贡献。五是党员活动有了规范。中心(站)建立了退休人员党支部,有党员95名,分设了5个党小组,支部书记、委员全部由热心于党的事业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实现了退休人员自我管理组织机制。支部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制度,每周分别开展组织生活学习活动,开辟了社区服务党组织学习园地,从而保障了辖区内退休党员同志有组织活动场地、有学习内容,使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站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窗口、阵地,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巩固保障。

二、存在问题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现代城市品位和档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千家万户离、退休老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依托政府、依托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工会等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努力开辟符合当地实情的社区服务管理服务新路子是社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区街道社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试点过程中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

1、经费难以保障。社会化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的接收和管理、党组织的建立健全和组织活动的开展、老人们文娱健身活动的开展、健康和生活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对孤老、病号、特困人员的走访慰问、生活照料服务、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前培训等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需要充足地资金投入,而目前由于经费困难,全区5个街道20多个社区点众多离、退休老人所期盼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因财力所限难以一步到位。

2、管理力量薄弱。随着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的进一步发挥,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将会从本企、事业单位走入街道社区,从由企、事业保障改为由社会来保障。要承担起诸如:建立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关系数据库,认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资格,提供医改后对退休人员的相关服务以及特困户的低保衔接,进行社保知识、就业知识培训等等一系列职责,就必须配备一支有文化、有素质、有专业经验的专职社区管理人员队伍来进行管理,以确保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持久、稳步、健康发展。从目前社区管理服务站情况来看,暂定3人,要保持社区服务中心的全天开放和社区日常服务管理,并向深层发展,应需配备3—5名工作人员。

三、对策与建议

1、建立完善服务管理网。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应以街道和社区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社区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载体,是市区离、退休人中实现社会化管理的继续和延伸,因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应定位和立足于街道和社区,社保部门唱主角只是开始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政府拍板、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保机构指导配合,责成街道经办建立退管服务网络,履行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职能,从而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制度、服务工作“六到位”。

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一是由市、区政府财政预算,核拨一次性开办经费和每年相应固定的办公活动经费;二是离、退休人员所在企、事业单位(或从企业改制资金中)按移交的退休人员数一次性缴纳部分费用缴费标准根据区位情况可考虑50—70元/人/年;三是社区服务组织面向社会开展一些有偿服务性活动,弥补经费的不足;四是对社区所在单位、个人进行筹集,或发动社会进行捐助;五是扩大社区服务项目后,对离、退休人员考虑收取适当的折旧费、茶水费等劳动报酬以用于社区各服务项目;六是从每年征缴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按2-5‰的比例提取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经费,作为弥补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办公经费。文秘站版权所有

3、强化人员管理。一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每个社区服务站核定3—5名有编制、有固定经费的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纵向管理。要求是: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和政策,懂计算机操作,热爱社区工作,政治素质好,能够单独胜任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日常事务特别是具有劳动社会保障知识的管理、培训才能,使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落到实处;二是在离、退休人员内部或本社区选拔、组织一支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力、威信和奉献精神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横向的自我管理,并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补助,如选出有娱乐专长的老人举办各种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文娱活动、党组织活动等等,不断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我市4万多名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关于社区化管理与服务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 农村发展 社区化管理

论文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农村将何去何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借鉴较为成熟的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利用现有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基础,探索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之路,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有利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009年7月27日至8月10日,我利用暑期时间,来到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云龙村,担任“见习村官”,到村里观摩学习。在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中,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中,我不断地被农村艰苦落后的环境所震撼着,被当地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致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感染着,被农民群众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感动着。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既是一次从身体到意志的磨砺,也是一次从思想到灵魂的洗礼。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由衷地感悟: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信,群众最可敬。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引发了我对加强农村管理与服务、促进农村更好更快发展的深入思考。

在半个月的生活与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民最盼望的是富起来,较大的希望是孩子出息,较大的愿望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现实生活中,农村的发展还较为落后,农民致富门路还不多,孩子很难接受到好的教育,农村各家各户分散居住十分普遍,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结合云龙村正在探索的农村社区建设,我认为,要实现国家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的未来发展必须走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新路子。

一、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符合发展方向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我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社会结构、人员成分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的管理与服务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变化。

一方面,从农民需求来看: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对聚集居住、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他们的追求已不再停留在居有房、穿有衣、食有粮等基本消费层面上,而是逐步向人居环境追求舒适,人际关系追求和谐,居民发展追求个性,社会服务追求便捷,精神文化追求丰富等现代文明需求层面转变。[1]而这些恰好是他们羡慕的城里人的生活。当代农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需求和迫切愿望,为社区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另一方面,从农村发展来看: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加速发展,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调整加速推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技术向农村传播,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已成为农村发展的方向。推行社区化管理与服务,能促进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变城乡之间传统的相对分割现状,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设想和模式

通过对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思考,我深刻地体会到,可以借鉴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成熟经验与模式,同时结合农村实际,作一些适当改进和完善。

(一)关于组织机构

一是应组建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领导机构。根据村民自治原则,依托现有的村支两委班子,组建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机构。如可通过村社干部兼任或村民代表会议自主推选等方式,产生以村社干部,致富能人及专业经济协会负责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且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士组成的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领导班子,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是应搭建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载体。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整合五保家园,村级教育、文体、卫生、警务机构等综合资源,组建农村社区居民中心。搭建村民自我服务、强化社会管理、延伸公共服务的活动平台,建成集居民天地、社会平台、政府窗口为一体的社区居民服务中心。

三是应成立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志愿组织。借鉴青年志愿者组织、民间义工团体等组织模式,组织发动辖区老模范、老干部、老教师、大学生以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分子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救助、自我服务志愿者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借鉴OPEC等行业协会模式,以产业大户、致富能人、驻社区企业代表为主,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实现致富增收。借鉴大学文艺社团等组织模式,围绕农村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和农民精神生活追求,把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的农民组织起来,组成钓鱼、棋牌、歌舞等爱好者协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民幸福感。

(二)关于服务内容

一是应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政府部门应当牵头。按照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加快完善村级组织办公室、社区警务室、计生卫生室、科普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民政工作站、双拥工作站、综合服务社、村民学校、体育场等设施建设,形成以村民学校为主体的政策宣传、卫生计生知识宣传、农业技术培训阵地,以社区计卫室为主体的社区计生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警务室为主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网络,以民政工作站为主体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以综合服务社为主体的农用物资、生活用品销售网络,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实现“一站式”集中办公,确保社区居民“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方便群众办事。

二是应强化经济发展服务。科学的农村社区化管理,便捷的农村社区化服务,必将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2]可以依托致富能手、科技标兵等致富带头人,加快发展水产养殖、水果、蚕桑、劳务输出等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供生产技术培训指导、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向契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发展。如组建返乡创业协会,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周围群众就业;组建劳务输出协会,加强就业培训,推荐村民就业,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三是应引导村民自我服务。围绕社区居民需求,根据各自兴趣和爱好,组建红白喜事、互助救助、治安巡逻等自愿和爱好服务组织,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监督、民间纠纷调解、文体活动开展等各类自愿者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成为参与村务管理和村民自治的主体,拓展村民自治领域;形成建设合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发扬农村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特点,形成互助互济的良好风气;开展丰富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群众幸福感;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调解民间纠纷,提升社区和谐水平。

(三)关于运作机制

一是应探索互动共建机制。加大城乡、校社、企社互动共建力度。围绕城乡互动,建立各级机关部门联系试点村制度,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回社区回农村”的“双回”实践活动,形成人往社区走,物往社区送,钱往社区投的良好局面。围绕校社互动,发挥大中专院校资源丰富的优势,一所学校帮扶一个村,学校为试点村送文化、送技术、送信息,农村社区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围绕企社互动,建立健全“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接机制,企业向农村社区提供资金场地、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农村社区为企业打造生产基地。

二是应建立多方投入机制。资金投入是确保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有效开展的源头活水。要着眼于建立财政投一点、镇街补一点、村社出一点、居民捐一点、低偿服务赚一点的协会发展资金筹集办法,促进社区服务组织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同时,要注重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农村服务项目。[3]在农事服务过程中,可探索有偿服务的办法,如搞一些低偿服务。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会员主体、群众主动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应健全责任激励机制。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绩效评估和等级达标评定制度,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量化指标,兑现奖惩,强化各级部门在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中的责任意识。以农村无职党员为重点,广泛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公开保障制度,完善无职党员分片联系户制度,通过调整无职党员岗位、职责以及公开保障内容,为无职党员发挥特长细化责任、提供舞台。制定专业经济协会、志愿者队伍表彰奖励办法,每年向村、镇(街道)、区推荐一批志愿者(会员),激发志愿者(队员)工作热情,吸引普通群众积极参与。

三、提高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关键

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是一定阶段、一定时期的产物,要保障其生命力,必须始终围绕农民群众的需求,切实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得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在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中要充分考虑村级的财力情况,有多少财力,就办多大的事情。例如我到的永川区三教镇云龙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为10万元,主要来自集体林场和集体煤矿租金。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余元。外出务工的1200余名劳动力年平均收入约为12000元,务工总收入超过1400万元。富裕起来的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高水平管理服务的需要日益增长。只有当农民群众有了需求,我们因势利导开展社区化管理服务,才能事半功倍。

二是得循序渐进地完善管理与服务体系。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着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不断总结,完善提高,循序渐进。对于像云龙村这样的社区化管理服务尚未起步的村,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不应另起炉灶,而应在原有村支两委的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村级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机制,配强专职社工队伍,实行包片管理,实现在新的条件下的村民自治。针对云龙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外出务工服务组织,搭建村民之间互帮互相的平台,帮助村民实行自我管理,急村民之所急,帮村民之所需,必将受到村民的欢迎。

三是得把解决实际问题,让居民得实惠摆在突出位置。农民最重实际,也最通情达理。在云龙村见习期间,我放弃休息时间,教会村民在互联网上练习驾校考试试题;往返与镇里与村社之间,帮助村民办理林权证;抛开城市女孩的骄气,帮助低保家庭晒稻谷……一件件小事,实事,迅速拉近了村民与我之间的距离。只要你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就把你当亲人看待。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也必须从农民的实际困难出发,真正为他们解难事,办好事,他们才会积极参与进来,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也才能真正获得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困境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补充社会医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个人医疗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个人医疗需求逐渐变为群体医疗的需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有助于更好履行其群体基础医疗职能,从而改善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水平。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面临一些困境,绩效管理的效果仍不够理想。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

一、引言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区这个概念才被引用。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是将社区中的医疗卫生工作当成主要职责的机构。简单来说,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就是在社区这个范围内,在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一系列的卫生医疗服务。要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作用,有效发挥其相应的职能,就需要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开展体系化的绩效管理。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体系不成熟,其绩效管理办法不完善。就绩效管理方面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先是体系不够成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绩效管理体系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缺乏一个制度来真正去规范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在国内,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认为绩效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的现状,相应的,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能正确执行绩效管理办法,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进一步改善。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分工不够合理,忽视预防保健部分绩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个工作是服务群众的,因此,绩效管理也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基础上开展。根本说,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就是为了满足人们防治疾病的需求而产生的,这是社会医疗发展的趋势,相比国外我国的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分工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制约了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应有作用的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划分一般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疗,另一类是卫生。这些人员一般是纳入到绩效管理体系之中的,但是另一些人员,比如说护理、药剂、一般性管理等人员都没有放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来讨论。同时社区医疗卫生中心人员配置也不是非常的合理,有些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过分重视疾病医疗,在这方面配备的人员非常多,但是忽视了预防保健部分的人员配置,相应的,预防保健部分人员就没有纳入到绩效管理之中。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不够统一,考核流程不够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自身需要跨出的首要一步,要想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真正为社区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必须要在绩效管理上下足够的功夫。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必然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指标,这是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这些考核指标的详细、统一以及普适性是考核指标应用效果的支持。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情况来看,其考核指标不够统一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考核的整个过程之中,流程不够规范,相应的社区卫生中心人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所呈现的考核结果其说服力不够强,影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开展。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若干对策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制定和执行绩效管理办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很重的,他不仅负责的是个人的医疗部分的内容,同时负责的是社区整个群体的医疗卫生工作。与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首先,需要完善七绩效管理体系,从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开始入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可采用指标评定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经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医疗专家访谈初定指标、确立指标体系、问卷调查、筛选评价、确定权重等步骤,确定体系构成的类别和一、二、三级指标内容,最终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完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应确立相应的绩效管理办法。一方面,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就临浦镇各村(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绩效管理考核办法来看,其内容是值得借鉴的。其管理办法中所覆盖了管理组织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妇女保健工作、健康体检、卫生监督工作、流动人口服务等,与之相适应的设置了14分、28分、6分、8分、12分、5分、6分等分数,使全镇34个村、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工作落地。2.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分工合理性,重视预防保健部分绩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合理的人员分工,同时需要加强保健部分的绩效管理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合理分工人员。二是纳入绩效管理。在原有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将医疗、药剂、管理人员都纳入绩效管理中,同等对待,同等考核,通过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所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按照有关规定,使防保人员和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比1的标准,使护理人员和全科医生的比例要达成1比1的标准并逐步减少后勤人员,争取做到后勤人员社会化。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例值得借鉴,主要是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真正在人员分工合理的基础上,提高人员的积极性,比如利用重点人群年度体检、健康教育讲座、入户随访、微信平台等,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措施,通过电话抽查的方式,调查签约对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这都是提高绩效管理效果的好办法。3.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规范考核流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统一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在一个地区内,需要将相应的考核指标统一,才有可能做出本地区之间不同社区的绩效情况对比。考核指标的统一建立,需要在同一个地区进行摸底调查进而调整的工作。首先,需要开展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的摸底,了解各个社区是如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在这基础之上,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调整之后统一考核指标、统一下文、统一在某个时间进行考核。此外,更要规范绩效管理考核的整个流程,在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流程都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让每一个医务人员都知道在这个流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合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是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部分,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涵盖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绩效反馈、结果应用等几个部分。基于绩效管理理论,规范和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流程,构建事前计划、事中管理和事后考核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完善计划、监督、控制、反馈的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的过程性管理。

四、结语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防治成为了人们应对疾病的一种普遍的方式,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为满足人们防治需求存在的。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展开的绩效管理工作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不可否认,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能较大程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工作效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做的,就是要在重视绩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好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绩效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执行、人员分工、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的统一、考核流程规范等方面的内容,真正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杨虎 单位: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科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高校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摘要:

高校除了有教学、科研的重担外,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对双方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政府、高校、社区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对策,提出建立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

关键词:

高校;社区;管理;机制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也是作为“象牙塔”的高校接触社会的最直接的窗口。高校存在于社区之中,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高校主动参与社区的管理与服务。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一方面能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科研、教学和人力资源来助力社区建设;另一方面社区为高校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平台,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高校与社区双方功能的差异、各自优势的不同,对高校教育教学、对社区建设都具有正面作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逐步在各高校形成了共识,高校在积极主动地探索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社区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社会责任、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1]从最初的帮忙打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到现在结合专业开展志愿者服务。比如,安徽大学法学院成立了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群众解决法律上的疑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安徽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共举办模拟法庭20次左右,知识讲座24场,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0人次,形成问卷数千余份,开展普法宣传30余次,散发宣传资料几万份,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合肥工业大学长期实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逐步探索出一条常态化的志愿助残服务工作模式,通过采取“长期阵地+专项队伍+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推进志愿助残常态化,与受助方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和信任。

(二)高校开放资源

目前,很多高校都向社区开放了教学设施、运动设施方面的资源,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医院等场所,感受高校的文化氛围。例如,合肥工业大学对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以预约的方式开放工程认知馆和校史馆,对社会公众常年开放校医院以及对社区居民在课余时间常年开放体育场馆等。

(三)高校活动进社区

高校活动丰富多彩,各类高校社团越来越多地与社区进行联系,或者在社区开展活动,或者到社区寻求高校活动的赞助和帮助,甚至是邀请社区居民直接参与高校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丰富了社区生活,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拉近了高校和社区的关系。[2]在安徽大学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当中,青年艺术中心走出校园,为社区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四)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

很多高校鼓励学生在社区进行锻炼,大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社区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分析或处理社区日常工作。安徽农业大学在组织大学生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从接洽挂职单位,到遴选赴岗的学生骨干,团委都从实际出发,扎实做好每项工作。例如,安徽农业大学在2012年暑假组织了4支团队67名大学生赴合肥市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的多个街道社区及企业、政府部门和团省委机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大部分的岗位都集中在政府基层一线部门,接触最多的也是普通百姓,可谓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二、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保障机制

在西方,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而我国很少有这方面的法规政策。地方政府对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缺乏统筹规划,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不明确,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配套资金得不到保障,对于如何保持高校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具体的规定,这些都会影响高校社会服务的作用的发挥。一方面,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总体上无章可循,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二)高校责任意识不够

参与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很多高校只重视教学与科研,而缺乏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比如说在志愿服务方面,高校不重视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淡薄,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高校内虽然有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活动,但这些组织机构本身就不完善,相应其管理、招募、培训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效的激励是高校老师和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力量源泉,但如今激励机制欠缺、激励手段单一不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改善。

(三)社区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社区管理带来一定的活力,但是过于行政化的社区固有管理模式很难突破,大学生很难融入管理层,将自身所学运用于社区管理与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和效率。同时,虽然我国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已有一定的历史与成果,但社区的管理者很少主动了解居民的真正的需求,高校也只能按照已有的方式进行,参与行为缺乏针对性,也降低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四)高校与社区缺乏互动

高校与社区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也缺乏主动联系互动的思想。而且在高校与社区中间没有正式的沟通渠道,高校没有设立与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关的机构,社区方面也没有对应的承接机构,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另外,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高校与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辐射性和兼容性不够,[3]社区没有利用好高校的文化教育氛围。

三、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提供保障。以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指导与规范高校的参与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者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终身等量回馈激励机制(“爱心储蓄”模式),即在志愿者本人因伤、因病等原因需要他人为自己服务时,由志愿服务组织为其提供不超过个人累计服务时间的志愿服务。[4]其次,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而高校现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所以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根据高校的参与程度和规模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可以建立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再次,政府应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热情不高,影响了参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及时对参与状况进行检查,对效果良好的高校进行一定的奖励,并将其经验进行推广,而效果较差的高校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管理进行优化。

(二)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为社区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集中了文化、信息、人才、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但这些优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高校应将其拥有的这些优势反哺社区。一是进一步开放资源。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开放了图书馆、体育馆等硬件设施,以满足周边的社区居民的文体需求,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高校可以在不影响师生学习的情况下,让社区居民观摩课程、参观实验室、参加研讨会,甚至可以让社区内的行业精英作为讲师向高校学生讲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收获,对居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二是规范志愿服务。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志愿服务,针对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应该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特别是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拥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不易保持,因此进行一定的激励和奖励是非常必要的,如设置“志愿者”称号、奖励学分等,这种对他们服务的认可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在服务形式上应不断创新,既开展常规服务,又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特色项目。三是鼓励教师进社区。高校教师除了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应承担服务社会的义务。为此,高校可以将教师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情况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甚至是在科研项目的资金审批向社区方面的研究项目倾斜,激励教师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为社区进行咨询服务和提供决策方面的合理化意见,扮演者智囊团的角色;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社区带来一些科技文化知识,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社区应该树立主动意识,为高校创造便利条件

高校周边社区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能吸纳高校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中来,但如果社区缺乏主动意识,即使高校有充足的意愿,可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社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高校的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高校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很多高校学生都会参与一些调研活动,社区主动配合大学生在社区的调研活动,大学生顺利完成调研之余,形成的调研报告也可以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其次,社区可以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大学生在岗位上实践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次,社区为大学生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大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及挂职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策划、文化宣传等日常工作,为社区的管理层补充新鲜血液。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而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内容,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支持,可以在社区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助力大学生创业。

(四)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

首先,高校与社区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制约了高校参与效果的提高,因此应成立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对接机构。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机构来负责高校与社区的沟通协调,该机构可以由高校领导、高校教师及部分学生共同组成,负责高校对外协调,整合社区与高校的教育资源,同时社区建立对接机构,向高校反映社区需求,达到高校与社区的有效沟通,使高校与社区的活动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5]其次,高校可以与社区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社区有着各种各样的产业,产业发展中也会出现不少问题,社区可以请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社区方面的工作人员成立课题组,开展驻厂研究,既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又提高了高校的科研能力。再次,高校为社区建设培养人才。高校的功能之一为培养人才,而社区的建设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比如说社区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领域的管理人才,因此,高校可针对社区建设需要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为社区发展输送人才。

总之,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是双向的,是有利于双方共赢的。目前高校参与建设社区还存在着缺乏保障机制、管理过于行政化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高校的努力以及社区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发挥到较大。

作者:李敏 汪娟 单位:安徽大学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训模式研究

一、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拓实训路径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拥有社区管理和运作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社区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系统的社会工作方法学习,初步掌握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社区虽是一个特殊的社区,但也具有社区的一般特征。学生作为同伴辅导,具有教师并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学生居委会若能够借助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力量,可以进行专业化运作。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而言,也可以借学校社区的平台,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服务与管理的能力。基于此,社区专业通过与公寓管理中心多次沟通,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学生公寓纳入社区专业实训基地,社区专业承担起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的专业化管理和运作。

二、实训模式新探索:通过托管学生居委会,完成仿真社区管理实训

通过合作双方的协议,在原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基础上,建立大学生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学生居委会),由社区专业托管,社区专业负责学生居委会的管理和运作,公寓管理中心将年度计划与任务传达给社区专业,由社区专业教师根据年度计划制定实训课程的授课计划,将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的任务融入到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来。在双方合作过程中,涉及学生专业实训所需场地、设施、资金等,均是双方共同申报和申请。涉及管理问题,也由双方共同解决。

(一)建立并托管大学生社区居民委员会

在管理方式上,社区专业托管学生居委会后,对全校公寓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学生公寓分为楼层、单元(门栋)、幢、片区。模拟当前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合理划分网格,明确责任,指定学生居委会的成员参与到公寓管理中去。社区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共100余人全都加入到学生居委会,每个学生的服务期为一年。选拔社区专业学生进入学生居委会管理层,其余学生分别入驻各个公寓楼相应的责任片区分组开展工作。在机构设置上,学生居委会借鉴现实社区居委会的部门和人员配置,结合高校特点,将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整,建立学生居委会,设社区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下面再设秘书部、卫生安全部、公共服务部、文化生活部、心理健康部、公共关系部。各部均设部长,相当于各个社区委员,各部部长在社区主任的协调下各司其职。在人员分工上,学生居委会也是参照现实社区,具体分工如下:社区主任负责协调管理整个学生居委会的运作,副主任协助社区主任开展工作,并分管两个部门。秘书部负责居委会工作档案保管、文件起草、收发、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学期工作计划、总结等。

公共服务部协助公寓管理中心做好分寝、入住登记、调寝、退寝、水电后勤服务协调等工作;卫生安全部负责寝室卫生创建、安全工作,包括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教育、检查;心理健康部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生活部负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公共关系部负责宣传、外联,招募、管理学生志愿者。在工作方法上,学生居委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实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常规社区管理事务采用网格化管理,由居委会—片区负责人—楼长—门栋长/楼层负责人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任务。通过走访、座谈、检查等及时发现风险,评估学生服务需求,制订服务与管理的计划、实施计划、评估效果。例如走访居民、召开居民代表会、社区卫生创建、社区安全创建、社区邻居节、文体活动组织、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心理咨询服务、纠纷调解、社区竞选、文档资料整理等,促使学生应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二)开设对应实训课程,确保良好实训效果

1.针对学生居委会开设对应实训课程

社区专业学生入驻学生居委会后,为了保障教师的指导力度与学生的工作效果,专业专门开设一门实训课程:社区管理综合实训。本课程开设后,安排在第四、五两个学期,贯穿社区专业学生在学生居委会一年的实训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修完专业基本的理论、实务课程,有着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可以较大程度保障学生居委会工作的效果。同时,连续一个学年的课程实训,既保障学生社区服务的延续性保障了实训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又确保学生实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2.课程内容安排贴近现实社区

为了使学生的实训更贴近现实社区,更有效果,并使学生居委会的服务更更深入,课程根据现实社区的工作内容,结合学生社区的特点进行选取,主要有以下方面:①社区选举。模拟居委会选举,制定选举方案、选举规程,实施选举。②居民会议。选择一个主题召开居民会议,如学习问题、就餐问题、校园环境问题、校园住宿问题等,召集学生代表座谈,形成会议纪要,并提交公寓管理中心,公寓管理中心要给出处理办法和意见。要求议题选择有现实意义并为广大学生关心,居民代表选择合理,居民会议流程设计合理。③社区人口管理。对宿舍人口进行清查登记,核对寝室名单与床位,调查学生性别、年龄、民族、地区分布、家庭状况等并输入义乌工商学院社区管理系统。④社区文化管理。建立居民BBS及微博,策划实施“桂•竹”大学生“邻居节”活动。⑤社区服务管理。针对社区不同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如贫困生服务、残疾学生服务、女生服务等。通过与公寓沟通,选择方案实施。⑥社区安全管理。对公寓“居民”进行安全防范的宣传、社区安全隐患排除。⑦社区环境管理。对公寓内部及周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改方案。⑧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策划并实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⑨社区办公系统的应用及社区资料整理。在开展其他实训项目的同时,将局域网内仿真社区办公系统的资料添加完整,同时将社区相关书面材料根据不同工作内容整理归纳成册。以上这些内容基本囊括了现实社区的绝大部分工作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现实社区所需的管理与服务技能基本都可以涉及,保障了实训的深度、广度与系统性。

三、专业实训新模式的收效

社区专业托管学生居委会一年以来,收到了较好的实习效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专业的实训困境,还为专业及教师的成长提供的平台。

1.有利于学生完成、深入、系统的实训

社区专业托管学生居委会,模拟现实社区进行长达一年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处理各种社区事务,是社区专业学生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次集中演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对于学生进入社会起到很好的提升和过度作用。社区专业托管学生居委会,将学生社区作为实训场所,使专业在实训过程中拥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可以根据实训需要,自主安排实训内容。可以较大程度的发挥专业优势与特长,进行专业技能的实操和演练。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专业实训场所缺乏,实训内容不够深入、系统、的问题,为其他专业解决实训问题提供借鉴。学生居委会在实训的同时,社区专业的师生也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社区的理念,体现了社区专业的社会价值。

2.有助于教师提升实训指导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以往社区实训中,由于缺乏自主性,校内指导教师很难实现对实习学生的有效指导,不利于教师自身实操能力及实训指导能力的提升。托管学生居委会后,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训中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创造性大大增强,对于其实训指导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较大推动作用。

作者:张鸣宇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改进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我国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1)课程设置比较宽泛,专业核心竞争力欠缺。由于专业定位的宽泛性,各院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宽泛,不能有效地反映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如相当多的院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课程,社区工作、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等课程数目较少、比重偏低,课程设置重在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而专业能力的培育稍显不足。(2)课程设置涉入了较多的人为因素,资源依赖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院校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等方面由校内的某些教师决定,缺乏社会需求的实际调研、兄弟院校的相互借鉴、校内教师的认真讨论;还有的院校结合本校现有的优势资源进行课程设置,有什么老师就设什么课程,专业培养必需的课程因师资的缺乏而不进行设置的现象也有发生,因人设课、资源依重现象难以杜绝。

2.专业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师资力量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师资才能培养出的学生。但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师资力量还有待提升:首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它的成长仅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本专业大多是专科专业,拥有本科学历授权的院校很少。在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也没有社区方面的专业设置,有的只是作为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因此专业师资没有相应的储备,本专业教师大多“半路出家”,从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中转过来是其基本的现实,教师的专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次,由于高等院校对科研的偏重使得教师不是很专注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而将很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同时由于教师专业背景的原因,其从事的科研工作大多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有一定的距离,不能达到以研促教之目的。再次,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从事过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关的实践工作,对社区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了解,实践教学环节力不从心。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高等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社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面,各院校虽与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多数院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不很长久和稳固,其交流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有的院校由于缺乏领导的足够重视或充裕资金的支持,至今也未能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实践教学安排随意,规范化程度不高。有的院校基于容易安排、方便管理、节约资金等考虑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忽视本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有的院校本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细则,较多的院校缺乏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制度、检查和评价考核制度和科学的督导机制。(3)实践教学机会有限,不够深入。有的院校因地理条件、经费支持、实践基地建设所限,实践教学环节多在校内进行,校外实践机会非常有限,即使有的院校安排了校外实践教学,但也只是单纯地组织学生到实习机构或部门以参观的方式走马观花地开展实践教学,没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工作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无法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中问题的应对

1.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

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是专业生存和发展基本前提。目标岗位应该是所有的学生在经过学校专业教育合格毕业后都有能力进入的,那些很难进入或者根本不可能进入的,我们应该把它们排除在目标岗位群之外,否则,不合理的专业目标定位,造成课程设置的不科学,这样本专业的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业时不能“适销对路”,毕业生就业困难降低了专业的认同度,反过来又制约着专业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对专业进行定位?就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说,其专业定位应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城乡基层社区培养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可以把其专业定位于公共行政、社区工作和物业服务,公共行政是基础,社区工作是核心,物业服务是拓展。公共行政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础,通过行政性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处理日常行政性事务的能力;社区工作是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学到其他专业不能学到的知识,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具备的能力和价值理念;物业服务和社区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通过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体现了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基层社区从事协调和服务工作,而且又能够使学生拥有行政性工作能力,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发展,能够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日常的行政性工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专业教学的成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要注重学生社区工作能力的培育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价值观的培养,体现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学生社区工作能力的培育,首要的应增加学生对我国社区、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的认知,培训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觉知能力,这就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除稳定现有的社会学、心理学、社区管理、社区工作、社区建设等课程外,还应增设关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等课程。还有,应开设公共行政管理、物业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理论及技巧、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应用文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公共关系等课程,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及社区工作技巧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社区工作的实践能力。,各高等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既要了解社会发展对社区工作人才能力的要求,又要积极虚心地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确立自己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思想和原则,并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进行课程安排,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现象的发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师资现状,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鼓励本专业教师报考本专业学位课程和课程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研讨班,邀请国内外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举办讲座和培训,加强全国性的协作,促进各院校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支持网络,完善本专业现任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开展社区工作的研究,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各院校应改变科研偏重的教师评价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本专业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专业教学的评估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鼓励教师开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研究,鼓励教师尝试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对教学工作比较突出、学生评价良好的任课教师给予奖励表彰,大力推广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还有,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专业建设比较成功的院校所举办的实务培训班,促使教师积极地参与社区工作项目,让教师到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关机构去亲身实践,积极融入社区工作实务,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实务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实务工作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实践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建立紧密沟通、联系,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区工作专家和技术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促进实务教学水平的提高。

4.强化实践教学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非常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基于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刻不容缓。首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各高等院校应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资源,更加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积极地增设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稳固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模式,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广泛交流和深层次的合作;各高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整合、利用校内资源,建立社区工作综合模拟实训室,实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升级。其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克服交通、资金、学生管理等困难,延长实践教学时间、扩大实践范围,将只要能具体运用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单位或场所都纳入其中,增加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机会。

再次,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各高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工作,并坚持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严肃性,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践性环节教学细则和实施方案,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及教学进程,明确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并进行统一部署,使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得到落实;组建包括社区工作的专家、主管社区的领导、院系负责人、专职教师和机构实习督导等在内合作化督导机制,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的宏观指导、实习监控和微观岗位督察;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考评,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运用校外实习督导评价、校内督导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技能发挥、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实践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实现实践教学的改进与提高。,运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

作者:李建玲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我区是省里确定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我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是:市区有20000多名离、退休人员,其中市本级约占85%,区级占7.5%,外籍居住我区离退休人员占7.5%,现在这些人员都分布在各个社区里,就试点社区所辖就有2006名离退休人员。为推动市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区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城镇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试点的要求,从2002年5月初开始调查研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建立了首家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管理服务站)。为我市离、退休人员“社保关系社会化,人员管理进社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路子。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们在筹建过程中,省、市、区领导对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区长亲自过问此事,先后两次陪同省市领导视察,及时协调解决筹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到位。

2、调查摸底、制订方案。一是摸清底子。借鉴、吸收了杭州、宁波等地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经验,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了准备工作:首先自我开发、编制了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和社保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次抽调业务骨干深入试点场地社区和部分离、退休人员家中,在上街街道的配合下,对400名离、退休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摸清了该社区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关系、基本现状和兴趣专长,对困难抚救对象进行了重点登记,并全部输入了电脑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网络化、数据化管理和研究。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筹建方案》。三是合理选址,根据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特点,从有利于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和有利条件出发,选定了132平方米的临街店面房为中心地址。四是针对该社区95名退休老党员成立了党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社区退休人员党支部,形成基层组织网络,制定了党的组织生活、学习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了离、退休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3、筹措经费,配备设施。根据中心社区设施、服务项目的需要,我局筹措了12.5万元的经费及办公用品,对中心场地进行了适当装修,配备了电视电脑、空调设备,订购了报刊杂志、图书、办公用品,设置了视听阅览室、棋牌活动室、电脑资料室、健身房等项目多、实用性强、功能齐备、新、雅、简、洁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极大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本社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4、规范管理,扩大宣传。为400名离、退休人员制作发放了附有本人照片的、可享受中心免费服务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卡”,开发、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保关系和基本情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老年人才库、党员组织关系资料库,制定了《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服务规则》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管理服务中心正常有序地运转起来。同时,在市、区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社区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离、退休人员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

5、集中管理,效果明显。我们刚开始,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是明显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人有了自己的“家”。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破产,其退休老人们也随之推向社会,几十年的企业人失去了单位(家)、失去了党组织,有话无处说、有难无人帮,党员组织生活无处过,之前退休人员有一种失望和耽心,有一种失落感。实行了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党和政府把这些离退休老人送进社区,使他们在政治生活、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生活有了保障。从原来的管理松散、没人管理到事事有人管,如养老金发放、医疗就诊、困难救助、家政服务等,该社区400名离退休人员全部进中心(站),从面有了一份归属感,一份为社会所承认的成就感、充实感,退休老人们都把服务管理站当成自己的家,夸党和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

二是老有所乐有了依托。中心(站)设立了棋牌活动室、健身室、书画室、图书室、电视室、电脑室等,服务站每天座无虚席,老人们感到方便、安全又有伴,从中得到了乐趣,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三是老有所学有了“学校”。中心(站)建在家门口,环境优雅,居民集聚,旁边又有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是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阅览室内报刊、杂志、书、画供退休老人读书学习,并请有关人员讲卫生健康课、社会保险知识课、市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时事政治课,举办了一些适应老人的学习、谈心活动、练写书画等,退休人员从中获取信息、获得了精神食粮,从开业2个月来,集中讲课10次,参加学习860人次,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是老有所为有了用武之地。中心(站)建立了离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流动、生存状况及社保关系数据库,建立了老年人才库,使闲不住的退休人员可以凭丰富的经验和一技之长为社会发挥余热,已向社会提供推荐老年人才21名,使之为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五是党员活动有了规范。中心(站)建立了退休人员党支部,有党员95名,分设了5个党小组,支部书记、委员全部由热心于党的事业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实现了退休人员自我管理组织机制。支部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制度,每周分别开展组织生活学习活动,开辟了社区服务党组织学习园地,从而保障了辖区内退休党员同志有组织活动场地、有学习内容,使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站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窗口、阵地,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巩固保障。

二、存在问题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现代城市品位和档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千家万户离、退休老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依托政府、依托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工会等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努力开辟符合当地实情的社区服务管理服务新路子是社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区街道社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试点过程中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

1、经费难以保障。社会化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的接收和管理、党组织的建立健全和组织活动的开展、老人们文娱健身活动的开展、健康和生活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对孤老、病号、特困人员的走访慰问、生活照料服务、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前培训等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需要充足地资金投入,而目前由于经费困难,全区5个街道20多个社区点众多离、退休老人所期盼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因财力所限难以一步到位。

2、管理力量薄弱。随着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的进一步发挥,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将会从本企、事业单位走入街道社区,从由企、事业保障改为由社会来保障。要承担起诸如:建立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关系数据库,认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资格,提供医改后对退休人员的相关服务以及特困户的低保衔接,进行社保知识、就业知识培训等等一系列职责,就必须配备一支有文化、有素质、有专业经验的专职社区管理人员队伍来进行管理,以确保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持久、稳步、健康发展。从目前社区管理服务站情况来看,暂定3人,要保持社区服务中心的全天开放和社区日常服务管理,并向深层发展,应需配备3—5名工作人员。

三、对策与建议

1、建立完善服务管理网。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应以街道和社区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社区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载体,是市区离、退休人中实现社会化管理的继续和延伸,因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应定位和立足于街道和社区,社保部门唱主角只是开始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政府拍板、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保机构指导配合,责成街道经办建立退管服务网络,履行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职能,从而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制度、服务工作“六到位”。

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一是由市、区政府财政预算,核拨一次性开办经费和每年相应固定的办公活动经费;二是离、退休人员所在企、事业单位(或从企业改制资金中)按移交的退休人员数一次性缴纳部分费用缴费标准根据区位情况可考虑50—70元/人/年;三是社区服务组织面向社会开展一些有偿服务性活动,弥补经费的不足;四是对社区所在单位、个人进行筹集,或发动社会进行捐助;五是扩大社区服务项目后,对离、退休人员考虑收取适当的折旧费、茶水费等劳动报酬以用于社区各服务项目;六是从每年征缴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按2-5‰的比例提取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经费,作为弥补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办公经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强化人员管理。一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每个社区服务站核定3—5名有编制、有固定经费的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纵向管理。要求是: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和政策,懂计算机操作,热爱社区工作,政治素质好,能够单独胜任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日常事务特别是具有劳动社会保障知识的管理、培训才能,使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落到实处;二是在离、退休人员内部或本社区选拔、组织一支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力、威信和奉献精神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横向的自我管理,并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补助,如选出有娱乐专长的老人举办各种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文娱活动、党组织活动等等,不断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我市4万多名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

【摘要】本文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探讨,从居委会的视角对我国目前社区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做了解析,从创新机制、培育引导、加强领导几个方面提出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管理;公共服务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只有社区的稳定才有社会的稳定。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频发期,并呈现多元化趋势,拆迁安置、生态环境、养老服务等问题交织凸现,如果依靠政府体制内的资源来应对处理越来越多样化的群众诉求,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在十八大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引入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调处基层社会矛盾中与公共服务相关的部分,成为一种可期的选择。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实践的事情。

一、目前我国社区居委会管理的现状

(一)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

近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委会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居委会的作用还是以办理政府方面的行政事务为主、以办理社区内部的事务为辅,习惯于按照上级布置的任务开展工作,自主性没有得到体现。我国大多数居委会的运行过程,包括工作人员的聘用、使用、考核等都体现了行政化的安排。我国法律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自治机构,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居委会依旧是按照行政意志在进行有限的活动。

(二)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农民工和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而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许多政府部门为了掌握基层具体情况,将各项基础性工作扩展到社区,这是固本强基的好做法,但在无形中造成了开会多、迎接视察多、跑腿多的局面,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疲于应对各级领导的视察和报送数据,却忽视了社区居民对于居委会工作的认同感。

(三)居委会已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呈现出分化和多元化趋势,各种服务,迫切要求由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来承接,社区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越来越凸现出来。而对于政府来说,提供的公共服务往往只是对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对于民众多样化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由于大部分居委会财政不在预算内,收入主要来源于街道办事处拨的少量办公经费,导致居委会财政捉襟见肘。并由此造成了工作人员待遇低,办公条件差等情况。居委会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吸收人才从事社区工作。

二、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转型要求公共服务保障居民的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而通过改革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公共服务进行社会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将使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社会组织参与进当前的社会治理当中。

(一)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的概述

我国把社会组织划分成三个类别,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本文所说的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一类。它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自主性等六个显著的特点。在中央政策推动下,我国近年社会组织数量逐年增加,从1988年的4446个,增长到2000年的15.3万个,到2014年达到60万个,增长了100多倍,年均增长21%。2000年后基数较大,但年均增长仍达到12%,总体上呈平稳增长态势。

(二)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存在差距。一是部分政府部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包大揽的做法,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事务仍然存在不放手的现象。二是社会组织普遍对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一味地希CENTURY望政府给予均等扶持,而忽略了自身建设和资质的进一步提升,在承接公共管理事务上的能力比较有限。

2.目前社会组织自身力量薄弱。从社会组织来看,普遍存在问题是: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缺乏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规范的内部结构。从收入方面来看,主要包括社会捐赠、政府或个人资助和服务性收入。这些资金来源都很微薄,经费的缺乏导致社会组织工作开展不起来,社会组织没有作为又直接导致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低,没有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也是高层次人才缺乏的一个原因。

3.目前社会组织公信力不强。不少社会组织还没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些社会组织在项目运作上信息不透明,由于人员的素质不高,在款项的使用上存在问题。有的变成一种利益载体为少数人牟利,从而背离了发展社会组织的初衷。造成社会组织公信力受损,严重影响了其健康成长。

4.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由社会组织登记部门和所在行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双重管理,双重负责机制导致许多社会需要的组织因找不到行业主管部门而无法登记,影响了社会组织的设立和作用发挥;还导致中国的社会组织具有官民双重身份,政社不分,社会组织行政色彩严重。在监管上也存在力量薄弱的问题。

三、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社会组织的体制机制

1.构建政社分离的社区管理模式。在社区管理上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各自都有优势和不足。社会组织没法采取合法而又强有力的手段进行公共管理和保障公民的公共安全;政府又不能像社会组织那样对社区居民提供受欢迎的多元服务。因此,社区管理要达到整合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只有职责明确,合理分工,将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共同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实现政社互动、良性发展。

2.构建公共服务的政社合作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府投入资金购买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一方面激活了社会力量,形成吸纳社会资源的一种社会化运作模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减少了行政成本。比如在社会组织承担养老服务方面,政府在经济上的花费比传统模式下投入到养老机构建设的资金要少得多。同时承担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由于获取了政府资金的支持而得以发展。我们的社会组织要想发展成服务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就应当不断地承担政府剥离的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广泛的政社合作,在持续地合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公信力。

3.建立政府对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及时是要实行宽进,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坎,将大量游离于管理之外的社会组织纳入到监管范围。二是要实行严管,对于登记后的社会组织实行严格的分类和分级管理,引入“委托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社会调查和绩效评估对社会组织进行资质审查,建立公平、公正的劣汰机制。还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社会急需的社会组织。同时要建立社会举报体系、及时处置协调机制等。三是要畅通出口,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设立退出机制,及时注销违规违法的社会组织。

(二)培育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管理

1.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整合。从社会管理需要出发,重视发展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扶持、高效服务等更好地鼓励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性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局面。第三是指导社会组织制定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结构,建立运行决策机制。

2.建立社会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制约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应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促使人才特别是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人才到社会组织工作,支持鼓励志愿者协助参与社区工作,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劳动模范”“工作者”等评比范围,加大对社会组织人才宣传力度。使社区社会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政府财政预算单独设立用于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同时积极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手段,积极建立各种社会捐助专项基金,开展公共事业募捐活动。另外还要探索社会组织市场运作的机制,允许部分领域进入经营运作范畴,使社区服务和市场供给能够结合起来。

(三)加强对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

1.提高对发展社会组织工作的认识。政府应当认识到当前社会条件下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在把握社会组织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社会组织发展的管理方式,将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提供适应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行政环境,促进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发展方向的引导,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积极扩建组织覆盖,对于有条件的要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社区居委会要通过公共平台建设、相关基本设备配置,帮助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努力实现各个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协同互助、优势互补。

3.营造公正和谐的发展环境。为官办社会组织和民营社会组织提供平等参与各种公共服务的机会。尽快推进官办社会组织改革,使其迅速向社会化、民间化转变。同时,要对草根社会组织给予更多的信任,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各类社会组织,为社会建设献计出力。

作者:李健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委党校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重视理论教学、专业设置不科学等现象。提高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水平,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搭建信息资源平台,优化师资团队,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目标;现状;措施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背景

(一)人才供求状况分析

1.人才需求状况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工作形式。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承担起了社会稳定、社会整合及社会服务等功能,社区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势在必行。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就有2~2.5名社会工作者,其中美国的注册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2‰,日本占总人口的5‰,加拿大占总人口的2.2‰[1]。社会工作者在这些国家的地位都很高,被誉为“社会医疗师”。按照这个标准,我国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260~325万人。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社区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但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的学习[1]。

2.人才供给状况我国社区专业人员的培养起步较晚。198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并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期间,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也都相继开设了此专业。199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系,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首个系级专业教育机构。目前,我国有20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每年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1],但从数量上讲,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加之现有的在岗社会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未接受过专业学习,专业技能普遍缺乏,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现状

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面对日益巨大的社会需求与广阔的市场前景,该专业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专业的高速发展,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目前,一些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院校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在教学计划中,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有些院校甚至直接将实践教学简化。这种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做法,导致培养出一批只会教条理解理论而无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2.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应该与产业需求直接对接,以适应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院校开设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2],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理想工作。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从业经历的专家型教师。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师,多是在高校从事理论教学的专任教师,缺乏有相关从业经历的行业专家型教师。行业专家型教师的短缺不仅无法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掌握实用技能,也不利于学生进行实习。由于教师缺乏相关从业经历和实践技能,因此只能闭门造车,这样不但无法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实习过程也往往是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技能,也无法与实习社区进行有效互动,不利于校社合作的开展。

4.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笔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方式单一,内容呆板,不仅不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目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政府机构及下属职能部门、街道或城镇等机构社区信息、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岗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管理工作岗位;某个行业或产业的社会调查师。以就业为导向,按照高职高专“五对接”的要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社区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掌握社区管理与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具备社区事务综合管理、服务提供、项目策划与实施的能力,能够胜任社区管理、社会工作及各类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3]。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改革措施

(一)深化校社合作,积极推进校社对接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学校与社区“双主体”运行机制;引进社区资源,实施满足高端技能型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职业情境、校社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和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交流会、模拟招聘、就业指导等方式,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社区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2.改革课程体系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要求与岗位所需技能要求对接,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及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系统培养

与省内中职院校合作,探索中、高级职业学校社区管理与服务等对口专业直接对接的有效途径。指导中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使中职、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得到延续与衔接,保障中职社区类学生继续学习的系统性和知识内容、技能要求的衔接。明确中高职各自的教学重点,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专升本专业课程培训,为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提供条件,使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多家品牌社区合作,营造具有职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开拓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将实训课堂搬到真实的社区中,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加强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建立健全校社合作协同管理的实习实训制度。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教学一体化的模式。开展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品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搭建人才评价与就业跟踪管理开发平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搭建校社互动网络课堂,实现校社联合教学。

(五)优化师资团队,提升团队素质

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行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任职、双向交流、双向培养的机制。聘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管理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请社区管理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和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到社区参加工作实践,参与社区的实际工作。学校与社区共建名师与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技术服务和课题开发。

(六)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学质量、就业质量、专业技能及社会活动质量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加强与用人单位、中介机构及家长的信息沟通,虚心听取第三方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学”的教学评价管理目标。

作者:冯可可 单位: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摘要: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多个地市开展,社区作为城市中的最小管理单位将是智慧城市的“触角末稍”,在智慧城市的基础框架内,社区的智慧化管理更能充分体现城市服务的智慧与细节。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利用测绘部门在城市建设中采集的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社区管理部门所有的社区居民信息数据,搭建一个适用于社区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业务智能化管理,为社区居民的智慧式服务提供了经验和实用方案。

关键词:智慧社区;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数据;社区管理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中的最小单位,是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随着智慧城市的逐步推进,社区的智慧化将是智慧城市的触角末稍,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智慧城市的基础框架内,社区的智慧化管理更能充分体现城市服务的智慧与细节。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实现城市管理从上到下的无缝链接,为解决城市管理“一公里”的问题提供条件,为智慧城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从功能上讲,智慧社区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管理上说,智慧社区的管理以智慧城市为依托,、高效、无缝的地理信息平台化管理。“智慧(双龙)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以柳州市“双龙社区”为试点,通过对社区内所有建筑物、路灯电杆、绿化带、水管、监控摄像头等管理单元进行地毯式的精细空间数据采集,利用二三维一体化数据管理技术,建设容纳双龙社区所有信息的空间数据库,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建服务与管理平台,实现基础数据的维护、查询和分析功能,并由平台统一提供数据及GIS服务,通过建立便民服务应用系统,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很好地展现社区的建设成果,包含了三维电子地图展示系统、人口管理系统、房屋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5大核心子系统。

1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1.1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在功能应用与接口设计方面严格遵循国家、行业以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数据规范、服务规范、应用规范、运行管理规定等标准与规范,使其能够充分与各部门的数据与接口应用融合,并共享专题数据,为各部门及社会各行各业所接受和使用。由于该平台的数据承载着大量的政务信息(如人口信息、房屋信息、政务版电子地图等)是国家和地方的基础性和涉密性信息资源,涉及国家安全,在技术和管理层面要建立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如建立严格的授权访问机制、合理的网络隔离措施、有效的防止数据的非法访问和破坏措施等,确保信息的展示与应用符合国家的相关保密法规和政策,使整个系统受到有意、无意的非法侵入而造成系统破坏的可能性降至低。为更好地推广及满足其他社区应用,平台应提供充分的变更与扩展能力,适应不同社区、不同政府机构及人员的调整。该平台从业务和公众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业务为中心展开平台建设,同时,采用先进、主流、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进行平台的设计与建设,保障平台结构的合理性与可扩展性,通过技术的创新推动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充分显示社区服务管理的智慧化。

1.2平台架构设计

整个系统由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接入层等5个具有内在联系、层次结构分明的层次有机组成,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1)支撑层支撑层是平台实现的基础和载体,它基于现有的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建立一系列保障体系,是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接入层的保障,纵向贯穿总体架构体系的各个层次。2)数据层数据层是指通过服务层提供给应用层的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社区管理数据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它是平台应用的核心。3)服务层服务层是根据多数用户对平台管理应用的共性需求而设计的标准服务接口,通过这些服务接口可为各种不同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等通用性的服务。4)应用层应用层面对平台使用对象,针对不同的业务用户提供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等。5)接入层接入层实现用户在不同接入方式上的应用,如手机端以及电脑端不同的接入方式等,为平台的通用性奠定基础。

1.3平台功能设计

智慧社区服务与管理平台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该平台主要由首页、人口管理、房屋管理、设施管理、数据管理、应用维护6大子系统组成。其中数据管理子系统将是独立的C/S桌面管理子系统,为其他各系统提供空间数据的管理服务。

1)首页

该子系统将通过提供三维场景浏览、三维场景量算、三维场景基本操作、兴趣点查询、三维漫游、周边分析、社区管理信息与活动展示、社区概括、便民服务资源查询与展示等功能。

2)人口管理

该子系统将为智慧双龙社区摸清社区内居住的所有居民信息,包括常驻人口、流动人口以及重点服务人群如育龄妇女、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各类人口信息,提供专题平台。突破之前通过传统MIS系统实现人不能落图、图不能管人的模式,实现人口空间化,以三维模型为载体,通过真三维房屋管理所含的所有户,通过户管理所含的家庭成员信息模式,实现了直观的以房管人、以人查房的社区人口管理模式。主要实现人口信息查询管理、以人查房、人口统计分析以及人口信息维护等功能。

3)房屋管理

该子系统可为智慧双龙社区摸清社区范围内已建成交房的所有楼栋,实现社区内楼栋全覆盖管理,为实现以房管人搭建空间载体。实现楼盘查询、楼盘属性浏览、户型图浏览以及房屋信息维护等功能。

4)设施管理

该子系统将在智慧双龙社区摸清社区范围内的仓库、车位、消防等公共设施,并基于摸清的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查询定位与统计分析。包含社区设施查询、仓库管理、车位管理、消防管理、安保管理等功能。

5)数据管理及应用维护

数据管理及应用维护子系统主要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社区管理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实现平台应用的维护如用户管理等功能。

2数据建设情况

根据平台功能需求,平台数据主要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社区管理数据两方面的数据内容。

2.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智慧双龙社区服务管理平台采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矢量图)、正射影像图、地名地址数据、真三维模型数据等。由于平台管理的是社区一级的数据,因此要求数据尽可能详细,以1∶500地形图和1∶2000DOM影像图作为平台基本的工作底图,并通过开展翔实的地名地址数据调查为底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另外,平台通过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实现社区真三维模型数据与二维数据的一体化展现,为社区的管理提供真实直观的信息。

2.2社区管理专题数据

智慧双龙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在专题数据方面将围绕人、房、公共设施三类数据为社区政务、社区公众提供服务与管理功能,是该平台的核心数据,主要包括社区人口数据、房屋数据、户数据、公共设施数据等。人口数据主要包括社区内居民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与居民管理信息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可通过地名地址数据与空间信息数据关联,实现人口住地位置的快速查询等。房屋数据主要包括门牌号、建筑面积、所属小区等与房屋管理信息相关的属性数据。户数据主要包括房间号、户面积、产权信息等与户管理信息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可包括户型图等图形数据。公共设施数据主要包括设施类型、设施名称、负责单位等公共设施的属性数据,可实现对社区内主要公共设施如消防栓、变电站等设施的属性管理,与空间信息数据关联后可实现公共设施的快速定位查看等。

3关键技术研究

3.1平台实现主要关键技术

平台实现主要关键技术包括:1)精细的空间数据采集技术。目前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十分丰富,从航天航空影像图的获取,到地面地下三维精细模型的建立,都有各种手段获取。2)大范围大数据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技术。目前数据库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空间数据引擎的各类关系型数据库都可以支持大数据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3)高效直观的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再现技术。目前,二维三维GI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再现已逐渐从传统的二维矢量数据描述转为二三维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再现,并可进行丰富的二三维数据查询及分析服务。4)安全快捷的计算机网络共享技术。项目所用到的各种技术都经过了比较成熟的应用,提别是近年来国家推进的数字城市项目中,相关技术得到了实践验证,但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社区精细化服务与管理的具体应用,因此,相关技术在此项目中的应用也是项目研究的重要方面。

3.2平台实现主要特点

平台可实现以下技术特点:1)采用基于SOA和J2EE技术架构的GIS平台软件平台采用基于SOA和JAVAEE体系设计理念,便于实现跨平台相互操作,利用WebServices方法实现一种松散耦合的异构式环境的集成。2)采用插件技术便于集成和扩展插件在英文中通常称为plug-in,plugin或者plugin,是一种遵循统一的预定义接口规范编写出来的程序,应用程序在运行时通过接口规范对插件进行调用,以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优点:①对软件的开发者而言,只需对主程序和某些常用插件进行更新和维护,然后,通过公布插件接口吸引第三方的软件开发者对主程序的功能进行扩展,这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双赢策略;②对最终用户而言,可以通过有选择地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插件实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从而实现性价比组合,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3)对接ServiceGISOGC标准地理信息服务智慧(双龙)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在地图应用服务与专题应用服务方面,将充分利用柳州市现有的地理空间框架公共服务平台的柳州市二维底图服务与一些公共资源专题服务。

4结束语

智慧双龙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实现社会管理最小单元的智慧化管理,其实现社区地理信息数据与社区管理数据的对接,三维社区精细模型的建立、各种数据的共享,都为社区的日常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的智慧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明虹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构

摘要:传统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正面临着社区缺乏共同体意识、管理过程碎片化和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基础缺失等多重困境。“互联网+”时代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应完成从行政型社区向社区共同体的转变、从分散化管理向整体性管理的转变、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合作的转变。海宁西山社区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社区信息服务、社区党员管理、社区服务体系与虚拟社区平台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对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了改进。应以统筹、共建共享、健全机制为对策,加快从“网格化”向“互联网+”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构。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重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区管理与服务也进入了新阶段。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为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重构提供了可能。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居民为核心的信息化、智慧化、个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成为社区管理与服务研究领域值得探讨的命题。“互联网+”时代是在互联网时展到特定阶段,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与交互影响下,国家从战略层面深入推进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与再造,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模式、社会模式、文化模式和政务模式。社区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载体,其管理与服务需要构建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全新模式,以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的多方位覆盖的管理与服务。

一、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推进,社区自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居民的主体和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传统、刚性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受到挑战,特别是步入“互联网+”时代后,社区管理模式面临着治理转型与发展优化的现实困境。

(一)社区缺乏共同体意识

社区治理追求的价值观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和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用以支配其判断与选择、决定其态度和行为指向的观念及准则。传统的社区是由血缘关系或氏族关系而构成的,是一个以强烈的情感精神为特征,拥有共同的传统、信仰、风俗、习惯而形成的相互信任、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共同体。[3]但要实现一个理想的社区共同体困难重重,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社区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在我国,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及新社区实体空间的重构,曾经熟悉的邻里关系因生计方式的转变也开始疏离与陌生,这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熟人社会”的邻里交往模式,更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断裂。一户一门的单元楼代替了以业缘关系为主的居住格局,社区居民的异质化变高,生活的私密性增强,地理和心理空间上阻隔了居民的相互交往,也正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社会信任的缺失,使得社区缺乏共同体意识,导致社区共同体的转向受阻。

(二)社区管理碎片化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原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职能逐渐被剥离出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渐由社区来组织与承接,社区基本取代了原来的单位组织而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已涵盖了医疗保健、养老保障、就业服务、文化娱乐、社会福利与救济等多个方面,在网格化社区管理的实践中,普遍呈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网格既承载着政府各部门条线上布置下来的工作,又承载着基层政府与社区安排的工作,这种理念上的整合与实际运行中的分治让网格成为条块关系的矛盾焦点。在这一模式下,网格管理人员大多承受着一人多岗的重责:一方面,社区网格长、网格助理员既要完成大量上级政府部门分配的本职行政工作,还要做好网格内纷繁复杂的巡查处置工作,以致难以及时回应与处理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诉求,陷入两难境地;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紧缺,网格派驻员经常被安排进多个网格或多项临时性任务,由于分身乏术而导致其无法专注于从事自身社区治理事务。同时,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内部条块分割、职责交叉,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无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社区内部管理呈现“碎片化”特征。

(三)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基础缺失

在传统的行政主导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上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等行政力量对社区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和供给,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任务。而在一个理想型多元合作治理格局中,应当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分享公共权力,展开共同合作和共同管理,实现公共利益。随着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社区公共服务外延的不断扩展,社区居民对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诉求凸显,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正逐渐从传统的行政主导供给模式向多元合作供给模式转型,政府逐步采用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但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网格化社区服务供给的优势并不明显,水平和效率偏低,发展不平衡,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的合作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不理想,导致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基础缺失。原因有二:一是新聚合的社区居民间的相互信任、沟通交往等社会资本的匮乏,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取决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充足程度,而社区中居民的公共精神和相互间信任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大大下降,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二是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仍然具有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在实际运作中主要依靠行政资源来解决治理中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重管理、轻服务的失衡现象,最终演变成僵硬的管控模式。

二、“互联网+”时代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构

(一)从行政型社区向社区共同体的转变

传统的行政型社区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将居民联系起来,居民则从社区服务机构及社区干部获取社区服务,削弱了居民间的交流互动。现代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观追求要求我们去重建一个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社会共同体。“互联网+”能极大地改变社区居民的交往方式,降低居民间的交往成本,增强居民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相互信任、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的形成,而通过汲取网格化管理的合理因子,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重构的成本,提高社区共同体重建的效率。

(二)从分散化管理向整体性管理的转变

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便捷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较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部管理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搭建综合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把相互分割的政府部门整合起来,互通有无,信息共享,走出社区管理“碎片化”的困境。

(三)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合作的转变

借助“互联网+”高度的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改变由政府包揽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元化”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居民个体偏好为依据,定向化、个性化的多元主体的服务供给模式,且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社区管理流程,能推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力从上级的行政任务转移到社区的自治事务中来,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三、海宁西山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探索

西山社区位于海宁市商业繁华区域,辖区面积约4平方千米,隶属于硖石街道,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西北部是海宁火车站和十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社区现有人口13481人,设有居民小组67个。西山社区曾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6项部级荣誉称号及浙江省党建示范社区等2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目前,海宁西山社区借助“互联网+”技术,从社区信息、社区党员、社区服务体系、虚拟社区平台、社区志愿服务方面对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了改进。

(一)“互联网+”社区信息管理

西山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启“互联网+”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整合社区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社会保障、民政、养老等基本信息,打造统一的信息管理工作平台,建立社区档案台账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社区信息一次性输入,多平台信息共享,社区管理与服务更加科学高效便捷。

(二)“互联网+”社区党员管理

西山社区党委率先启用集党务管理系统、网上E支部、“好人好事银行”及“红立方”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党建云平台试点,开展“互联网+”社区党员管理,将全部社区党员信息导入平台,实现社区党员管理的网络化,通过互联网在线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学习活动签到等,架起社区党委、支部与党员三者间紧密沟通的桥梁。

(三)“互联网+”社区服务体系

西山社区通过官方网站、“温馨港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社区服务和周边资讯服务等载入平台,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查询、医疗、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等生活服务。居民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社区网络平台,足不出户便可掌握社区提供的各项便民服务,如通过互联网了解与个人相关的纳税缴费、就医保健、婚育收养、教育与招考、社保与住房等事项的所需材料、办理流程、服务进度,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事务,真正体验“互联网+”时代的“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居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获取近期最的周边商圈资讯和生活消费信息。

(四)“互联网+”虚拟社区平台

西山社区通过建立社区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和互联网兴趣社区等虚拟化社区平台,充分运用线上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在将近期的服务资讯及时时间推送到社区居民手中时,还通过添加受访居民的微信号,增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扩大线下互动交流的影响力。同时,居民可以在平台上在线实时监督社区的各项工作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社区居民事务公开的渠道。此外,社区干部还会定期将走访信息上传至电脑,收集社情民意,实时掌握和跟进社区舆情动向。

(五)“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

依托互联网,西山社区建立社区志愿组织互助系统,搭建社区志愿者、社区互助基金等网络志愿平台。社区党组织成立全市首家志愿服务网络淘宝店———“潮乡馨园”,首创以网店模式进行志愿招募、网络监督和宣传学习,先后成立了海宁食品安全义务网络监督团、微博沙龙水环境义务网络监督团等志愿者团队,在网络上为“暴走文明路”、爱心义卖演出、护卫鹃湖等志愿活动招募大量的年轻志愿者;此外,还借助该网络志愿平台来推动“与爱同行,海宁义工”“微爱童行,圆梦计划”“禁烧秸秆,美化家园”等微课的宣讲,不但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而且以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社区群众参与文明共建,为新居民服务提供了新路径。

四、加快从“网格化”向“互联网+”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重构的对策

“互联网+”时代,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互联网+”综合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较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部管理系统、社区社会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和便民服务系统,实现社区管理服务主体由社区管理部门向社区居民的转变,[7]构建以居民为核心的信息化、智慧化、个性化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一)统筹

以统筹资源为主,整合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职能和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集约发展,完善面向不同社区群体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社区居民需求偏好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供给,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社区服务“多方位”、群众诉求“全响应”。

(二)共建共享

以信息互联互通为重点,实现各部门间联动互通的一体化信息共享,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业务协调和数据交换,破除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现象,避免社区管理与服务各自分散的平台建设,将社区管理寓于社区服务体系之中。

(三)健全机制

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建立各职能部门间合作协调机制,改善政府各部门间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现象。同时,继续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转移给社会组织或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市场化社会服务体系和多中心、互为补充的服务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便民服务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虚拟平台的基础上,加大对政务移动APP的开发和应用,完善政务服务、政民互动、弱势关怀、社区养老、医疗保健、纠纷调解等民生类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注重用户体验,将服务链条延伸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五、结语

“每个社会都需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治理方式,社会的演变要求更新每个时代的治理模式。这一更新的必要性在21世纪初尤为迫切,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治理模式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构,正是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强劲的社会治理话语,也是构建现代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的积极探索。从“网格化”到“互联网+”,既是对信息化社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即让“互联网+”融入社区管理与服务,让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现出“互联网+”,这也正是“互联网+”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最终目标。未来社区管理与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来构建一个让政府、社区、居民三者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佳慧 单位:中共嘉兴市委党校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关于利用社区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离退休老干部已进入“双高期”,为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我们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平台,进一步探索服务老干部工作新路子。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四就近”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单位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顺应时展潮流。本文从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老干部“四就近”活动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 “四就近”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四就近”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社区;管理服务;探索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当前,离休干部已普遍进入“双高期”,切实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做好广大离休老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及老干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利用社区做好老干部“四就近”服务的必要性

“四就近”活动的被服务者是老干部。老干部们由于年事已高,存在下列实际问题:一是行动不便,不宜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参加活动;二是年高病多,身体出现病弱或残障,需要助残康复服务;三是患大病、重病的人数逐年增多,急需医疗救助服务,需求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医护人员;四是独居、空巢老干部逐年增多,由于缺少精神慰藉,易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五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干部居住地与原单位也越来越远。所以就老干部自身需求而言,他们的矛盾、问题和困难,渴求在家庭中就地解决,最需要的是上门服务和就近服务。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发挥社区优势,利用社区资源,切实有效地在生活照料、就医保健、学习活动、发挥作用等方面为离休干部晚年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做好新形势下离休干部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离休干部的迫切需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思想观念不够到位。虽然各单位、各部门、各街道社区一直很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但对“四就近”工作的认识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许多社区工作者和老干部都对利用社区资源服务老干部工作存在一些不理解:一是社区工作者存在畏难情绪,担心离退休干部级别高、资格老,怕管理服务难。另外,社区普遍活动经费较少、活动场所不够宽敞、工作人员人手缺少,怕工作开展不好。同时,错误地认为服务管理老干部是老干局和所在单位的事,与社区关系不大。二是老干部存在不信任感。一方面,部分离退休干部对社区开展的各种服务在认识上还有一些模糊,认为是老干部局及原单位在推卸责任,把他们往“外”推。另一方面,由于我县部分社区条件还有限,一些离退休干部对社区开展服务的条件和能力也存在质疑。

(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一是社区服务领域狭窄。目前,我县的城市社区建设水平尽管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社区服务领域仍比较狭窄,服务对象主要以普通居民、辖区单位为主,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对离退休干部吸引力不强。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参与老干部服务工作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所以在管理体制尚不完善,职责尚不明确的情况下,社区也不愿承担这份“额外”的工作。三是财政体制、支付渠道不畅通。目前的体制下,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专项经费很难进去预算范围,社区经费维持正常运转已捉襟见肘,更谈不上为离退休干部服务。

三、为进一步利用社区做好“四就近”服务的相关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按照省市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县委老干部局将开展“四就近”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县委老干部局牵头对各社区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前年确定城西社区为试点社区。县委老干部局还组建了“四就近”工作小组,并落实了各自的职责任务,相关领导还多次深入社区调查研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对老干部在生活、就医、活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二是加强宣传,增强社区离休干部服务工作的认同度。通过县委老干部局网站及社区宣传栏等宣传载体,一是要加强对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要使我们老干部工作人员明确,利用社区(农村)资源为老干部服务,是原单位管理服务的延伸,不是管理服务工作的移交,不能以社区服务代替原单位管理服务。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我们的应有之举、应尽之责,要以品质高效的服务去缓解老干部的特殊困难。三要加强对老干部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的优势,开展试点工作,使离退休干部逐步认同并接受在社区服务。

三是摸清底数,确保服务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一是认真摸排,掌握基本情况。对县内17个社区的199名离休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将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特殊困难等登记入册,在社区建立了人手一份基本信息档案,包括个人信息表、活动记载表和体检登记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便于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二是结合实际,确定工作方向。要求各社区明确离休干部工作坚持以“有机构负责、有人员服务”为目标,坚持离休干部自愿和就近原则相结合、原单位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多渠道为老干部提供“四就近”服务。

四是整合资源,确保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我县通过积极探索,在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一是学习活动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社区党支部专门为老干部订阅了《当代党员》、《中国老年报》等报纸杂志,发动社区老教师、老医生等知识分子,组成社区教育顾问队伍,帮助老干部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理论;二是文娱活动得到更多的开展。社区按照老干部的特长、爱好和身体情况,成立了书画、桥牌、象棋、麻将、太极拳等兴趣小组,并吸收社区老年居民积极参与。三是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干部、社区老干部工作者组成的服务队伍,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了走访慰问老干部制度。四是发挥作用得到更大的平台。按照自愿量力原则,老同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了老干部与社区的双赢。相继有多名老干部在暑期为小朋友作传统教育报告、在社区担任政策理论宣传员、青少年道德教育辅导员、文明社区创建监督员。老同志们在社区积极发挥作用的行为,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体现了老干部“老有所为”的风采。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在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资金不够、重视不够。在很多地方,省级以下政府部门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度,虽然国家在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政策已出台了很多年,并逐步进行完善,但是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及时跟进相关的配套文件。很多省、区、市没有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归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区建设中去,没有形成完善的预算计划拨款机制。同时,卫生部门在筹款渠道方面十分单一,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社区的卫生服务发展十分缓慢,进而使得财政出现恶性循环。

1.2功能不全、职能不清。当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方面组成方式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是通过基层卫生机构的整体转型而发展过来的,有些是通过二、三级医院的业务延伸而形成的,还有些是通过企事业单位卫生机构进行功能的拓展而发展起来额。不同的来源渠道使得各地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方面十分混乱。存在交叉管理、多重管理的问题,严重破坏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此外,缺乏足够的准入监管制度,导致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建设的目的、宗旨、经营方式、职能等存在较大差别,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社区卫生缺乏健全的服务功能,无法给社区居民提供整体的服务。

1.3设备陈旧、人才缺乏。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特别是专业技术的人才缺乏。根据相关统计,国内一半以上的社区医生都为本科以下学历,很多医生只是中专的学历,同时在现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有许多已经出现了“调动”意向,那些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安心工作的专业人员存在着学历低、年龄大等一系列问题,对社区卫生服务正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心医疗设备老化严重,故障频发等情况,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很多设备已成为摆设,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4效率低下、模式老化。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很多社区卫生服务还在采用80年代保健科工作模式。在工作中仍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还会对一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认为无所谓的工作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此外,因为很多患者会质疑社区卫生机构的诊治水平和能力、缺乏健全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所以导致社区卫生机构存在服务效率低下、就诊率低的情况。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2.1扩大资金的投入,确保政府职责得到强化。国家应将预防性的工作当做是公益投资。确保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只有认真对待预防工作,百姓才能少得病,从而减少患病的人数,降低医疗费用。针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协作、分工、支持、配合,承担其相应任务。对于那些特殊公共卫生服务,或者是没有被大部分居民所认知的工作应依靠政府支持,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委会、街道办处之间的联系,确保良好的社会气氛,组织各部门进行共同参与。

2.2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应加强对基本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确保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具有一定公平性,对医疗卫生机构加以重组,实行医疗产业集团的建立,和医疗信息、人力、学科资源之间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卫生部门应对卫生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改造现有的卫生资源,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实现卫生资源的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有效结合,积极引导卫生资源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进行合理分流,以实现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因地制宜,不能对其进行规格化、统一化的设置,在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确保其做到小而精,而不是大而全,结合自身的条件,开展相关的医疗服务,并将此作为突破口,提供的综合性服务。

2.3实行收支的两条线。当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在城镇中获得了迅速发展,那么我们也应对其收支管理机制加以探索,很多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在进行收支两条线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这主要是指由财政进行资金的统收统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根源上对服务提供行为和医疗服务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进行切断。避免出现创收和以药养医的不良现象,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公益性。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创收压力进行解除后,就应积极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热情和积极性,确保慢性病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但是这种考核制度应与医务人员工资进行挂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创收压力向社会效益压力的有效转变,以激励医务人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2.4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制中应加强管理,确保监督机制得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配备足量的医务人员,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对社区医生的福利待遇加以改善,确保其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应实行严格的人才准入制度,以确保人才的引进。对于引进的人才,应提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健全医生的任职资格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职称晋升机制。此外,还应组织专家开展科研、参与工作,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在技能和健康教育方面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浅论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

摘要:我国社会发展和卫生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是我国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本文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下的:区域卫生规划、全科医疗的成效、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绩效管理进行综合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绩效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是现代医学观的体现,实践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概述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基本概念是指通过组织、计划、控制等活动的功能,把一个组织(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较大效率,产生较大效益,达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定义: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的科学管理。从管理的职能作用方面包括预测和计划、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挖潜和创新。

1.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有助于管理理论和思想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其管理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管理者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最典型的特点是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属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实践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广泛性。社区卫生管理必须依据组织进行分工合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较大特点体现的另一个层面是是团队精神。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

1.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定义:是为了有效地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任务,实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标,按照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一定的责任、权利及其职能分工而形成的系统集合。是一个开发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和综合系统。

(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组织必须具有目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满足他们的卫生服务需求。

(3)职能组织: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共同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组织成员、任务和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2社区卫生服务与区域卫生规划管理

2.1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区域卫生规划是以提高一定区域内居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并合理配置该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的管理模式。它是政府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疗保健服务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卫生机构社会化、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与布局的关键环节。

2.2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是城市卫生改革的方向,也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举措。区域卫生规划将极大地推进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下,调整医院功能,满足人群卫生需求,以品质服务保障其持续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

2.3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全科医学是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疗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运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全科医疗的最显著的特点具有对病人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照顾;对病人早发现并处理疾病;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在社区对病人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协助利用社区外的其它资源。全科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社区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基地,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其主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任务。

3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对策

3.1确立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满意模式:强调顾客对服务质量的主观看法、消费者是否会再购买服务,是否与服务人员合作,是否会向他人介绍服务,都是由消费者的主观评估确定的。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由下列因素决定:、敏感、能力、礼貌、方便、沟通、安全、移情、有形证据。在购买服务前,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往的经验、其他消费者的口头宣传和企业提供的各种信息,对服务质量形成预期想法。在接受服务后,对各种服务措施产生某种感觉。将预期的质量与实际比较形成自己对服务质量的看法。

3.2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价: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价的概念: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通过实施卫生干预措施,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制定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发现社区存在哪些问题;社区内居民有什么需要和需求;在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哪些是需要优先解决的;为将要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资料;为社区内开展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动员和争取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等。

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在这个政策框架下,绩效管理才能起到作用。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是两个紧密关联但又不同的概念,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消费者是否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应该以医学专家的判断为准。需求评价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工作周期,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工作。

3.3进行有效社区卫生的人力结构配置:在一定职位上,选拔相应人员,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由于社区卫生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社区卫生人力能力的多层次性。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能级排列是交叉、互动的。卫生系统的人力的岗位结构,反映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卫生人员职责之间的关系,是评价是否合理配置卫生人力的重要指标。依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设置岗位并明确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确定人员配置,以实现卫生服务目标。将岗位分成低水平操作岗位和高水平操作岗位,使岗位与用人、岗位与任务高度关联,更节省人力资本。

3.4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而情报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和实效性,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高层进行当前决策和行动方式起到参考和支持的作用的,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能力,才可以强化管理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