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语文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论文范文
如今这个社会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这些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现谈谈我在作业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一、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
作业形式多样了,学生的选择面也就大了,教学中,可读、可写、可操作等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而在作业创作中,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会把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当作一份计划书、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课题。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仍不难发现这样的作业设计: 重复抄写, 机械的死记硬背, 枯燥的题海苦练, 呆板的知识仿效等,试想, 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怎能会主动积极、 心情愉悦地完成? 答案当然是“不”,常言说“ 兴趣是好的老师” ,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开发潜能,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教学中完善激励机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善于驾驭,抓住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难相信, 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于作业的设计上, 学生们定能变“ 被动” 为“ 主动” ,变“ 苦学” 为“ 乐学” 。如教完《夜莺的歌声》课文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伙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评价出表演的学生给予奖励,精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吧丰富的学生资源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个性。
二、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作业布置的好不好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选择范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参与作业,如:如学了《生命生命》一课,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小憩( ) 擎天( ) 撼动( )
②骚扰( ) 茁壮成长(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肃然起敬:
②糟蹋:
3.仿照下列句子造句。
①飞蛾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风筝,任你飞多高也永远受人牵制。
4.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行影不离 昂然挺立 爱慕虚荣 B.无可奈何 极力挣扎 入木三分
C.狠之入骨 走头无路 一模一样 D.喜皮笑脸 三心二义 思前想后
5、课文围绕“生命生命”讲了哪几件事?
6、学了课文,请你也写一篇以生命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能力强的可选择难的做。不过学生们都具有好强的攀比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再上一层。
人和人的个好、能力都是有差异的。 所以我们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 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 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文学家, 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所谓“ 天生我才必有用” , 作为教师, 充分尊重差异,认可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的发展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论文
一直以来,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总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让孩子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课后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趣味性。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优等生可不留书面作业,让他们发展其他爱好,给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困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得到充分练习,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让优等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困生得到充足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①复述《用奇谋孔明借箭》;②给诸葛亮写一封信;③采访“诸葛亮”、“周瑜”(当然是同学)并写下采访记录;④以及时人称的口吻改写《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⑤选读《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选作业。因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前扩展性作业。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等,整理成“摘抄”笔记。
2.课后延伸性作业。学完课文后,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学了六下的“丰碑”这一单元后,请学生去查找更多的丰碑式人物取去了解,推荐《感动中国》让学生阅读。
3.积累性作业。新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4.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1.演说交际类作业。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2.生活实践类作业。“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给语文学习无穷的资源。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汲取语文方面的营养,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语文中学会积极生活。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设计课后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后作业。让语文课后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较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作业化设计小学语文论文
一、作业化设计在时间上的分层
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是相同的,有的学生三下五除二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磨叽大半天也不能完成。鉴于此,教师就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满足各自的学习愿望及能力水平,以此来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有经验的教师的语文作业的设计,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让学习好的学生吃饱、吃好,又要让所谓的后进生能吃得了,消化得了,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茁壮成长。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鼓励学生做成词卡的形式,拿在手里,在回家的路上可以继续背,直到熟练为止;要求第二天交的作业,教师心里知道有些学生当时完成不了,对一些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如此一来,就能保障后进生的作业质量和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后进生形成一种习惯:反正过几天教师就不再收作业了,以致形不成良性循环,给后来的教学工作留下了很大的隐患。由于分层作业保障了学习的时间,而且布置的作业难度适宜,学生还可以选择自主,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完成作业中有了乐趣的体验,所以教学的效果就明显好了。
二、作业化设计在分量上的分层
学生的作业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经验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能提前预判哪些学生能完成,哪些学生完成不了,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智力好,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快的学生,可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吃饱;而对那些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就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大家都知道,每上完一课,课后的基础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化地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内容,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如古典诗词的背诵练习,一般情况下要把整首诗词背诵下来,可对部分学生重点要求他们只记住那些千古名句,其他的可以记也可以不记。但对于那些记忆力超群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课外的经典名篇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因此,化的作业和练习要求,是教学中必要的手段。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有目的地设计了作业:(1)默写课文中的词语。(2)背诵描写桂林山水的片段。(3)上网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4)按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特点的排比句式,仿写练习。(5)仿写一篇描写家乡山水的美文。我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让他们自己选其中的三项来完成。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可以只完成前两项内容;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生,完成五项作业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分层作业的优势所在。有的教师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布置的作业统统完成,这种作业谈何优化设计?作业的设计不是化的,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要么被限制,要么被抹杀,由此可见作业的优化设计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的化设计在难易上的分层
我布置作业知识水准,其难度一般情况下是高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而且是开放性的作业,这种作业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培养他们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对作业产生兴趣,否则,学生极易在心理上产生抵触,不好好完成作业。一个的语文教师,往往针对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目的性地制定发展目标,给学生搭建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就可以把作业设计成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答题,这样,就像“车走车路,马走马路”一样,谁有谁的作业,大家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愉悦。学生在学了《猫》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收集有关描写小猫淘气的语句。(2)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语句,并体会其表达作用。(3)模仿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你最熟悉的的小动物,写出观察记录,要做到真实感人。这样的作业,就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以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更高要求的作业,来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把握作业的质和量,注意不同时间段的作业内容,注意因人而异地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难易适度,数量可控,那我们就可以说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做到了化的设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马玉琼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课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论文
一、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教师设计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很重要,因此,以下的几种方法将充分的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状。
其一,作业的锻炼目标明确。课外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关键性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明确了这一点,老师就应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三者保持一致,重在研究作业的有效性设计问题。同时,在设计作业之初,老师个人必须清楚自己设计的作业内容重点在锻炼学生哪一方面内容,或者帮助学生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只有明确了这些相关性内容,老师所设计的作业才能目标明确。
其二,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形式。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后作业内容,只有老师设计的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的外在形式,学生才愿意去完成作业。比如说,在教完《燕子》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请学生根据课文画一幅画,或者请学生根据课文制作一张剪纸。这类的作业看似与语文没有关联,事实上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上课教师所说的重点回忆一遍,这样就起到了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亦或,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口头性作业,这样既解放了学生的课下玩耍时间,也丰富了作业的形式。
其三,作业任务量适当化且体现知识能力的结合。现阶段,小学教育十分提倡“减负增效”,即在减轻作业任务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应该和别的代课老师一起商量探讨,在保持训练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并体现能力和知识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秉持差异设计的方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优等生和学困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让不同层次学生均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和成功,享受别样的精神体验。再者,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以考试为目的,所以作业呈现出明显的枯燥、无聊乏味的色彩,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调节作业的平衡状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将小组合作的作业穿插在平日的作业设计中,完善学生的作业完成方式。
二、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问题确实处于一个不乐观的状态,大多数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较大问题,亟需要尽快改进。因此,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该超越文本范畴,保持作业内容的灵活多变,将单一的知识训练转变为多元、综合且创新力极强的训练,给学生奉上一种新颖高效的课外作业。
作者:李禹默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作业优化设计小学语文论文
1表演表现型作业的设计
【案例】:执教完《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之后,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表演表现型作业:要求他们自由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小组将课文改编成一个短剧剧本,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次课本剧表演赛。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每个剧组都希望可以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几天后的表演赛上,同学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仔细听,你能发现剧本中很多对话都是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且合情合理。表演表现型作业有效突破了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可以给同学们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他们增强完成作业的兴趣。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对于表演表现型作业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次作业完成后很多同学都希望我们能多设计一些这样类型的作业。同学们的要求亦有效激发我们对设计表演表现型作业的信心。
2专题搜集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应该“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适时的设计一些专题搜集型作业让学生来完成。所谓的专题搜集型作业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个特定专题,要求同学们利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网络等多种渠道来搜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案例】:去年暑假,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专题搜集型作业让学生利用假期完成——围绕《走进叶的世界》这一专题,要求从叶的形状、颜色以及功用等方面对叶展开调查和研究,并且呈现出一份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开学的时候,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人颇感惊喜。作业的内容详实,形式多样,其中不乏有图片、标本、说明和实验数据等。并且几乎所有同学都对作业的封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由此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完成该份作业的细心。有同学表示:“在整个暑假我不断地找资料,问别人,撰写研究报告,真的是花了好多时间,不过我并没有感觉到辛苦,通过这次作业的完成学到了好多知识,非常有意思。”专题搜集型作业的设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信息搜集的相关知识,更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3社会实践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语文学科是最容易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有效联系起来的学科之一。而社会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亦可以成为连接语文课堂和社会生活的坚实桥梁,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案例】:学习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社会实践型作业:要求同学们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我们生活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有效解决对策,并用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业布置下去之后,结果让笔者感到非常欣慰。例如,通过调查,有的同学发现河流中很多鱼发生了大面积死亡,这都是由于污水所造成的。追溯源头,原来最近水稻田里发生了大面积的虫害,因此农民在水田里喷洒了大量农药。农药融入水中造成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由此学生提出这样的对策:研制一种新型农药,让水体不受污染,同时又可以有效除虫。虽然对策不见得目前可以实现,但是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走向社会。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多设计一些社会实践型作业,让他们早日增强对社会诸多现象的了解,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铺平道路。通过社会实践型作业的完成亦可以有效巩固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4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作业设计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游戏型作业、分层型作业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允许多种作业形式的存在。不过,不管是何种作业设计形式都应该以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应该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准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一定会呈现出更高的有效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优化我们的作业设计,设计出多种类型的语文作业。
作者:俞瑞军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家庭作业生活化小学语文论文
1.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实践的方法分析
1.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作业设计
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的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积累和教学经验得到的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创新作业设计,也能够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生活。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体验初步设计和确定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结构、框架和形式。接下来,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内容、形式确定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类型,学生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进行练习即可,学生会在轻松的环境中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家庭作业的布置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实践坚持下去,并且在时间的过程中要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对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便及时改正、完善和创新,接近生活,精彩语文——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的实践江苏省扬州市江都郭村镇塘头小学朱晓凤进而获得更大的提高。
1.2布置生活实践性强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语文取之于生活也要用之于生活,教师要秉承这一理念,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生活应用水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布置语文课文抄写、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题等作业,学生就不能体会到语文实践的乐趣和生活化作业的趣味性。因此,在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实践和尝试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实践性强的家庭作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例如,在学完一篇故事型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亲身经历的,仿照所学课文写出一篇作文,并且要感情真挚,贴近生活。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考验学生的语文实践性和语文知识的应用水平;在母亲节或者是父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写信,学生要将自己想要对父母亲说的话,自己曾经犯下的错以后今后如何改正写在信里,告诉父母。这是一个生活性很强的语文作业,孩子用写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仅仅拉近了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会爱上写作文或者是语文学习。因此,实践性和生活性强的家庭作业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2.3拓宽思路丰富作业的设计形式生活化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事实多样的,这样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完善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样的生活化作业形式有以下几个类型:及时,观察写作型作业。教师在对课文讲解完后,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课本中描写的这一事物,看看是否和课文的描绘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的话,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写出来和学生以及教师分享。例如在学完《春》这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或者是回忆春天到来的时候的景象,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独特的角度,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看法。第二,课外阅读型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在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在课上询问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体会和全班人分享。学生也可以将感受写成读后感,供大家传阅。第三,动手实践型作业。动手实践型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学习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古诗中描绘的景象画出一幅景色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提示将自己体会到的情境呈现在纸上,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力。
2.总结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实践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教学的创新活动,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能够克服传统作业布置带来的弊端。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要通过认真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朱晓凤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郭村镇塘头小学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假期作业与小学语文综合论文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在假期里家长如果放任不管,宝贵的寒暑假可能会白白浪费掉。学生不仅学不到新的东西,就连学过的知识也可能会忘得一干二净,进而会影响新学期的学习。当然有些家长管得太严,给孩子安排了过多的补习班和兴趣班,挤占了孩子大量的时间,不仅让孩子疲惫不堪,而且也失去了假期的意义。因此,教师合理地布置假期作业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布置假期作业才能让学生在假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呢?
一、练字关要注重描红,提高描红的实效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在考试时做错题一般不是不会做,大部分都是粗心造成的,而练字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耐性。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教师在平时就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字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作业展示在教室的墙上,同时对于那些写字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还要定期评选出“最奖”“进步较大奖”,并请这些学生讲讲他们写字的心得等。来自学生中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可估量的,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主动练好字的积极性。写一手好字,受益终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给学生讲明白练字的好处,并要求大家按照要求,每天写一两页的描红练字。
二、先温故后知新,形式新颖效果好
假期作业的设计不能简单地布置一本书或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应根据班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作业的价值。虽然这样教师的任务可能要增加许多,但却可以保障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好能通过变换形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首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作业,比如每天复习两课的生字、每天读一两页书、每天根据书上的词语写一两句话(内容可以不做要求)等。其次,对于年级高一些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例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假期作业的量及具体完成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
三、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写日记可以让学生将丰富的生活储蓄起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记日记,学生可以把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同时,还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以及丰富的语言素材,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记忆力。学生认真写好日记,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生活中的乐趣,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多了,就会自然地发生联想,联想多了,自然就乐于动脑筋去进行分析、比较、思考。总之,坚持写日记会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其实,每篇日记其本身就是一篇作文,坚持记日记有助于学生在作文时做到内容充实、情真意切,切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学生要坚持每天写日记,要把写日记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项任务;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积极思考、多练多写。
四、引导学生读课外读物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规定假期需要阅读的课外读物,并要求写出读后感,摘抄积累读物中的一些优美的好词好句,并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尝试将好词好句用在作文中,以便给文章增添色彩,使文章得以升华。
五、与家长沟通,建议多带孩子出去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有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或旅游,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才能去搜集更多的丰富的素材。且出去旅行或参加夏令营还能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学到一些常识,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应变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得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去亲自体验野外生活,体会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培养团队协助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作业只是对家长的一个建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要视情况而定。且教师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允许小学生独自出去旅游,因为小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均不足以应对临时发生的事件。另外,也可以建议学生参加一些义务劳动或鼓励学生主动走到户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之类,并以安全及时为准则。
六、为学生推荐电影,开展新形式的励志教育
假期中让学生适当地看几部电影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筛选和引导。我一般都会给学生推荐这几部经典电影:(1)《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比较适合青少年,尤其是缺乏自信、对自身潜能认识不足的青少年;(2)《卡特教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篮球教练率领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们为梦想而作战的故事;(3)《追梦女孩》,由碧昂斯主演,讲述的是三个黑人女孩踏上充满未知的星途,获得成功的故事;(4)《听见天堂》,讲述的是一个热爱电影的盲童选择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记录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者:邱书英 单位:河北省临西县姚楼校区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创新方式论文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品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比如在上完《特殊的葬礼》一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题。A、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写一篇建议;B、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一篇悼词;C、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如和爸爸妈妈一起办一张环保小报,一起分角色朗读一篇课文;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甚至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2、做资料卡。在学一篇课文之前,我留预习作业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卡的大小要求是一样的,卡须有一定厚度,以便学生整理保存,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财富。不要小看学生做成的这张小小资料卡,它里边可渗透着孩子们不少的汗水。如在搜集之前,学生得先会质疑,我要搜集什么?搜集什么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问题马上来了,到哪里去搜集?这时学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搜集相关资料的渠道是很多的,如可以到图书馆、上网、问周围的人等。从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3、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春天景色描写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
4、画图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学生从中也切实感受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深远的意境。
5、排演课本剧。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学生就得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这项作业很花工夫,但学生对排演课本剧作业非常喜欢,例如学了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后,学生就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兴趣浓厚。
6、办小报。办小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一个大舞台。如学习了《黄山奇松》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各种风景名胜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黄山知识知多少”的小报展览。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
7、课外阅读。其一,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在学完《虎门硝烟》一文后,让学生阅读有关“虎门硝烟”的这段历史再将其介绍给其他同学,培养学生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再如学习《三顾茅庐》等名著中的选文时,可鼓励学生阅读其原著《三国演义》,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其二,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学生实践性作业形式很多,这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完善与创新,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三、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公务员之家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查阅有关资料,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人物等进行调查活动,了解生活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学习身边的榜样。这对丰富学生的阅历,学会与人相处很有帮助。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另外,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有必要采取新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等纳入评价内容。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要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较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论文
一、对“语文的有效教学”的思考何为“语文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归根到底就是让语文回归本质,回归自然。“语文,心灵的一泓清泉”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为应考而教学,是教育的功利主义行径。为教改而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形式主义的表现。语文,从人类生存的本能来说是工具,他让人在生活生产中交流;从人的较高需求来说是心灵的清泉,他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寄托。回归语文本色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的源泉是生活。而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活体现。只有让语文的教材、内容等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生活中延伸发展,用生活将课堂知识、课外知识连为一体,语文方可闪烁他独特的光芒,而知识的反馈则要取决于作业的设计。二、对“语文作业有效完成”的思考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的作业已不再是仅仅限于巩固知识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在“趣、活、乐、实、广”中拓展知识,增强学习技能。但是,我们发现: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会出现一刀切的局面。换句话说,也就是作业针对了学生的全体,而没有再一次去面对学生的个体,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有的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有的学生却是“消化不良”。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会对学生的发展更加有效,我们如何去摆脱这种现象的存在,成了摆在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难题。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较大的希望。”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教师简单的硬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会使不少学生在做无用功,从而造成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过重。反过来讲,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的作业充满了兴趣,你布置的作业再多,学生也不会感到疲倦,若学生对这门课的作业不感兴趣,你布置的作业再少,学生依旧不愿意做。针对这样的情形,语文作业就应该大胆地进行改革,消除“一刀切”、“量大”、“作业时间长”、“作业枯燥”、“达不到作业要求”的等现象。三、对“确保学生成功率”的理解“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由学生的成功率来衡量,也就是学生理解和完成练习比率有三种难度水平: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中等成功率:学生不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研究表明,产生高成功率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极汲取的态度。有效作业设计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设计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综上所述,目前,很多老师针对语文的有效教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学习方法的有效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等,但是对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几乎没有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有效教学中的缺失。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对中年级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让学生确保作业的成功率与高效率,从而达到学生的有效学习。概念的界定“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是指在布置中年级语文课堂与课后作业时,先对同一样作业设计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根据对应的要求完成后进行对应的分层评价。实践的目的与意义一、确保学生作业的成功率与高效率二、让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实践的方法一、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作业的分层练习经过了低年级的学习过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整个班级中处于什么水平都有了大概的定位,小部分学生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通过平时同学、家长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也基本上能够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中年级的语文课文大抵分为“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等几大类型,学生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中年级语文作业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也有规律,固定的几大类型学生心中还是有数的,所以学生基本能够确定自己喜欢做什么类型的练习。综合以上两大因素,大部分学生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类型、什么程度的作业,在我将每一项作业设计出不同的难度系数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水平与能力的难度练习,也可以自由组合难度,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增加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例如:我在上完了《他从火里跑出来》一课后,针对课后的“语言直播厅”一栏中的“了解诺贝尔”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共分为三个难度。难度A的作业:通过朗读教材上的课文,向家人叙述“诺贝尔”与“诺贝尔奖金”的关系,完成后请家长签字;难度B的作业:查阅并摘录关于“及时届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并与同桌交流,交流完请同桌签字;难度C的作业:查阅“中国有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有关资料,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可以小组分工合作)同时在中队十分钟队会中交流,请老师与语文课代表共同打分。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条件,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查阅资料,一个负责撰写报告,一个负责对报告润色修改,一个负责誊录,个个做得有滋有味,而且我并不指定由哪些人完成哪类难度的作业,相信学生自己会挑选在自己能力范围的作业,即便有的学生选择了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作业,我也只是鼓励他去问比自己能力强的同学或提醒他与别人合作,在别人的带领下,相信他的能力会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做作业,会非常有兴趣;会坚持到底;会随时审度自己在这项作业中的能力地位,既而自己选择调换作业难度或继续克服此项作业的难度;会团结合作;会有自知之明;会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有效教学。二、对作业的分层设计中年级语文教材每单元分为“课文、作文、综合练习”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独立的作业类型,作业看上去错综复杂,灵活性大,但是实际上有共性,每一部分作业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于是我把这些作业罗列了几大类型;分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类,每大类的作业又分层设计出A、B、C、D不同的要求,供学生自由选择。具体设计如下(见表):必做题选做题课文内容难度抄默理解圈划积累拓展A在写字本上抄写新学的字词用各种方法理解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划出特殊字词(多音字、特殊类型词等)灵活运用词语(如:造句、词语拓展与归类)此类题基本根据“语言直播厅”的内容制定要求,由于内容来源于生活,灵活性比较大,要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制定不同的目标。B在默写本上默写新学的字词熟读课文,分小节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摘录精彩词句C1、联系以前的知识,把学过的词语与新学的词语进行重新组合,整理出没有学过的词语,并查字典理解意思。带着文章后的“阅读芳草地”的问题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回答圈划出文章的重要内容并做笔记课外阅读相关类型题材的文章D课外阅读相关类型题材的文章并写读后感作文内容难度列提纲写作评价A老师给提纲由老师批改草稿后誊写由老师写评语B根据老师给的提纲进行补充完善自己修改草稿后交由老师修改,誊写由学生自己写评语C自己列提纲自己邀请作文能力强的同学帮助修改草稿后誊写自己邀请同学写评语D组成学习小组互相修改后誊写自己邀请同学写评语并写出阅读同学评语后的反思综合练习内容难度练习积累基础性练习卷语言实践活动提高性练习卷A完成书上的基础练习(包括书写与口答)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章节与古诗做完后交由老师评分此类题基本根据“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的内容制定要求,由于内容来源于生活,灵活性比较大,要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制定不同的目标。做完基础部分后交由老师评分并写出失分反思B完成书上的阅读练习(包括书写与口答)背诵本单元的课文、古诗与名言做完后交由老师评分后写出失分后的反思做完阅读部分后交由老师评分并写出失分反思C由老师评分后写出失分后的反思与改进措施针对本单元出现的失误,写出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内容与措施从上表出可以看出,无论是作业要求还是同一要求下的分层能力要求,都比较灵活,自由选择的空间也比较大,这就是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灵魂:“自主、自由、集中又相对自由”。语文在生活中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语文作业就要体现出“活”。“活”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具有生成性,让学生不但动手,还要动脑,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他们服务。“活”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期待,从活学中可以活用,从活用中找出方法,使学生无论从头脑还是动手的能力都有提高。三、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学生有了选择作业的能力,也有了作业的内容选择,那么应该怎样更好地指导学生选择作业呢?我在引导学生选择作业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强制与选择相结合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懒惰,明明有能力完成比较难或复杂的作业,但是怕苦怕麻烦,就尽挑简单的内容完成,针对这样的学生,我就根据平时对该学生学习能力的估计,坚决要求他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敢再“偷懒”了;又比如有的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有对此项作业有强烈的兴趣,有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好胜心,他们往往会选择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作业,结果不是完不成就是完成得十分困难,甚至偏题走题,针对这样的学生,我允许学生重新选择或请求帮助。2、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刚开始实施作业的分层实践时,学生有的只选择必做题,认为选做题是给的学生做的,自己没有能力做选做题;有的学生只选择选做题,认为只有做选做题才能显出自己聪明,能力比别人强。针对这样的现象,我首先解释必做题与选做题不同的效果,及时提出只有一起做才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并对不同等级的要求也做了解释,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等级的要求,不允许学生单调地选择作业内容。3、单一要求与复合要求相结合在“抄默”内容的选择中,经常有学生互相竞赛,看谁掌握的词语多,他们就既完成A级要求(抄写)又完成B级要求(默写)还完成C级要求(查阅字典,整理组合没有学过的词语),锻炼了拓展学习的能力。又比如在完成“语言直播厅”等拓展类的作业时,学生往往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分工完成后再进行整合,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完成了自己负责的这部分知识,又学到了其他同学负责的那部分知识,其学习能力是综合的。针对这样的选择方法,我会肯定其态度,并继续鼓励,在班级中发扬光大,久而久之,班级中就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现象,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满足单一地完成要求了,开始探索与掌握怎样复合完成作业要求的方法,这是我最乐于见到的。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丝毫不觉得累,丝毫不觉得是负担,反而乐此不疲。让学生“乐做”是一门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使学生“乐做”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种高水平境界,因为快乐是做人的根本,快乐也是学生学习所要收获的根本,试想一下:如果在学习中学生没有感到快乐,没有感受到知识带给他们的欢乐,可想而知,他们怎么会对作业充满兴趣又怎么会努力学习?4、“广”与“深”相结合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拓展。因为作业的内容来自于生活,所以不管要完成此类作业中哪个级别的要求,都涉及到各种学科、各种领域与各种能力的运用。比如“了解海洋动物”这一实践活动,A级目标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海洋动物,B级目标是了解哪些海洋动物正濒临灭绝,C级目标是写一篇《保护环境、保护海洋动物》的文章。这些内容的完成涉及到“查阅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运用,完成一项目标有的需要上网,有的需要去图书馆检索,有的需要电脑打字,有的需要“列提纲——写作——修改——打印”的系列过程,涉及的学科除了语文还有自然科学等领域,一项作业的完成就包括了多项能力提高与多种学科的整合,其“广度”与“深度”正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可见,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语文知识,还是一个提高和拔尖的过程。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注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面是不一样的,语文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与任何一门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文作业需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作业的设计不只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跨学科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在“广”的基础上享受语文“深”带来的乐趣。研究成效通过三年级一学年对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我带教的班级有82.6%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语文作业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作业不再枯燥无味,并且喜欢做语文作业,尤其是喜欢做一些具有提高和开放型的作业。老师也减轻了批改作业的负担,而学生在语文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将继续在四年级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对语文作业设计。综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如果我们只把它作为一门学科去枯燥的讲授,很自然的,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当我们把语文作业单纯的概括为机械操作,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相应的语文的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教学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作业也就无法发挥它应该起到的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作用。我相信只有在基础巩固的基础上做一些“少而精”的作业,提高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挖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相信学生一定会爱上语文,爱上语文作业。反思到目前为止,每24小时的语文作业的设计还是由老师设计的,老师的主观性限制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更快、更高地发展,在今后的作业设计中,我将逐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较大程度地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
摘要“兴趣是好的老师”,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生应该对它充满兴趣,而这种兴趣应该来自于自身对语言的热爱和乐趣。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它,于是对这种语言就会产生抗体,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作为语文作业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适时在语文作业布置中,从各个方面分层设计,提高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布置作业是老师的事情”。我想不止一个人是这样想的。难道作业真的是老师说了算吗?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具有发言权。中年级的学生一旦在低年级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知识后,就开始更加喜欢开放性的作业。他们就是希望机械性抄写的基础作业少一些而课外拓展性与能力性作业丰富一些。学生一旦爱上分层次的、分要求的语文作业,那么作业就不再是做给老师看的,而是会取得应该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出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的合理的作业。关键词:语文的有效教学、语文作业有效完成、确保学生成功率、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浅议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
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皇现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甚至成为学生和家长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作业富有全新而丰富的内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外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因此,在当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评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素养。
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等为理论依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探索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形式、发展趋势和多元化评价方式诸问题,以期促进师生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减轻课业负担,增强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引言部分,着重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及时章从语文教育与作业现状、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两个方面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界定有关概念、概述相关问题;第三章重点讨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通过大量案例,具体论析作业设计的目标设定、结构优化、特点突显、趋向把握诸问题;第四章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问题,从评价理念、原则、类型、方式等层面进行理论阐发和案例分析;结语部分,就研究成效、讨论结论、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总结与思考。要之,本文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所强调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快乐参与,主动实践,自主创新,人文提升。
关键词: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评价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较大改观,“填鸭式”教学方式逐渐淡出。新型且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异彩丰呈。但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课外作业的改革如果仅站在传统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新课程下的课外作业己不应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应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将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时空,将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这样的作业不应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应该成为学生减负的需要、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学习需要。学生对待课外作业的态度也同样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这种态度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尽情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
1. 学生减负的需要
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作业练习,能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兴趣等,也可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然而,新课标颁布己逾七年,一些教师的观念迄今仍未得到更新,课前作业缺,课后作业补,大量的题海战术,给学生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再次强调减负是势之必然,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应在减负之列。
2.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
黄孟柯先生曾指出了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本质,即语文是从民族文化精神中衍生出来的学科,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情操,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完善的智能结构,健全的思维品质等。语文教育应构筑学生的精神大厦。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也强调“涵养言语能力、发展智慧结构、建设美丽人生”2。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突出学生个性,张扬民主风气,注重个体体验,实际也是在大力提倡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审美精神。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的空间,有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①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方面
自提倡“减负’夕、新课改以来,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有些学校曾经或者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改进尝试。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作业“、”个性化作业“、”研究性作业“等。目前,对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己日趋深入。如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中就相当重视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并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不少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研究的实施。尽管如此但尚属局部、零散,尤其在评价方面较欠缺,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无法从根本上革除传统作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犹如昙花一现。学生对待新型作业的态度重又回到传统的作业态度观中。故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很有必要,也极为迫切。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国外情况
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国外的教育家们早已摈弃了课本的约束和课文的限制,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综合性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学相互合作来完成某一专题研究等。故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与评价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有教师指导的各种活动(实验)、独立观察、完成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客观性测试,分为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实践报告、评论、
调查报告、做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朱仲敏老师曾在对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的定位研究中认为,美国中小学教师以较为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定位作业的目的。分别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养的关系,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作业对学生、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的影响等角度考虑。使作业成为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一种中介。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评价进入专业化时期。强调评价是”心理建构“过程,提倡评价价值多元、参与共同建构,力图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其方法论呈现从实证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发展的趋向。由此看来,教师应更多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设计和评价作业,不应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出发,作业内容和要求可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近年来,随着减轻学生负担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对课外作业的看法也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观点认为课外作业可以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让学生有时间践和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另一些则认为课外作业侵占了学生的空闲时间,使他们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对课外作业价值的意见虽然很难统一,但对它的性质和目的还是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它是学校正式布置的功课,要求在课外完成。包括一系列活动,如复习旧课,预习新课,扩大研究和课外自修项目,以及进一步自习等。有鉴于此,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形式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使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成为语文教学与课程发展之间的稳固”桥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联系的有力”链条“,最终达成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凸显价值—这也应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②
(三)理论依据
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设计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新课程标准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崇尚天性、更崇尚培养的模式。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各种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有效学习方法。在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强能力的同时,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把握大多数智能的发展。学生不存在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只有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发扬自己的聪明优势的问题。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可造就人才。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应该在开发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激发潜在的智能,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他也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能力观和德才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机会,有利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后现代主义思想
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中,创新己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而”任何新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逻辑法则“‘。在遵循客观规律和逻辑法则时,后现代主义更注重过程,注重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观点,认为个体应该在创新活动中得以不断发展。这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评价主旨是一致的。至此,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每个学生都是的,教师应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水平和发展程度。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通过对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进一步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业的价值,将它作为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与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更作为记录学生成长的珍贵履历。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川这为我们在实践中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③
此外,对评价有如下表述:“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飞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2。这同样为我们在实践中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外作业理念,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使学生以语文学科为主的听读说写能力得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具体目标
A.探索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形式、趋势和要求。努力形成新理念。
B.突出情感性和可操作性,探索课外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课外作业的兴趣。
C.促进师生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 业成绩,使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D.在实践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层峦叠嶂的课外作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为其提供创新的条件。
E.使学生初步具备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F.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见解和信息,成为好的交流者。
G.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养成热爱劳动、关怀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劳动成果等品质。
H.形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思想意识,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体验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形成负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I.促进教师教育观、作业观的更新。
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语文教育与作业现状
1.语文教育问题与作业体系现状
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为提高语文教育效率,在理论与实践领域作了很大努力,获得不少成绩。但存在问题确实也不少,如母语教育平均水平下降。具体体现为多种传播媒体的冲击,用于母语教育的时间减少,人们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等。此外,还有语文考试方式的负面影响以及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片面强调实用功能,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简单移植科学法则等语文教育思想方法上的问题等。关乎语文教育问题,具体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囿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小学生语文作业严重呈现出“机械呆板,负担沉重”的操作模式,如频繁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枯燥的题海训练,单一的知识仿效,屡见不鲜的偏题怪题等。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大多是书面习题与课本阅读,而很少有诸如观察、制作、实践、读课外书、社会实践之类的实践性作业。这种种的作业形式,减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潜力的开发与培养。联系我们自身的语文教学也有类似的现象。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被动接受为特征的学习,缺乏自主作用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业形式“ 机械呆板、负担沉重”的现状,从一个视角上反映了我国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健康发展。山东潍坊、山西太原、苏州等一些学校的调查资料和其他统计资料也表明:小学生语文课外作业负担较重,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语文学习持积极态度的比例在逐渐减少。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完成, 作业情况苦恼不堪;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的有点勉强。甚至,完成作业留于形式。提到语文作业,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疼的,也几乎没有老师不感到繁琐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作业所占,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怕做,教师也改得筋疲力尽。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独立完成的、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应付差事的作业明显多于自主选择、合作互动、创新实践的作业。
2.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现状
A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面过于狭窄,注重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B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内容不认真做甚至不做。
C学生“等靠”观念较强,不愿花费时间,遇到难题马上请教同学或教师。
D学生渴求尝试形式新颖,有新鲜感、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一类的创新题目。
E学生对课外作业存在完“任务”或敷衍了事的现象。
F每个班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作业。
G遇到难题时,害怕、紧张;自尊心强,怕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
以上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学成为有教而无学,基于“教”的作业逐渐转向了教师的补充和强化。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机械训练、模仿,冷落了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业过程与评价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互动。即使作业评价有简短的文字交流,也生硬单一,缺乏教育性。
此外,我们的语文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并且忽视了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主要生长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运用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在应试教育下,这些无从实现,作业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
(二)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由此看来,传统语文作业尚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一个模式,又易导致学生与作业“供需脱节”现象的发生。
2.答案的统一性
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
3.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局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教师可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刻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内容的机械性
不分年级差别,许多作业就是抄写生字新词,查字典,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全部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丧失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 没有魅力”的负担。
5.完成的封闭性
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进行培养,合作、探究只限于偶尔、非组织形式的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与人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即使有,也缺乏载体。
6.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语教条化,作业评价单调。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或分数,诸如“优”、“良”、“中”“差”或“95”、“80”、“75”、“60”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意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感觉了。严重地忽视了有关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就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想像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在逐渐衰退,对作业不重视、应付差事。对教师反感,对文本丧失兴趣。课外作业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而失去了她应有的光泽,令人忧心忡忡。
固然,学生对语文课外作业消极态度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课外作业设计情境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忽视了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我们能否设计一些既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又能深化课堂学习、生动有趣、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外作业呢?能否改革“机械单一”的作业形式,设置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让他们爱做乐做、丰富多彩的,能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新型课外作业呢?能否让学生爱做,动脑筋,不怕麻烦,可以合作完成,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可以选择做或不做,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愉悦呢?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延伸作业”、“主体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等创新设计。在丰富作业形式和评价、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都作了较为新颖的阐释和规定。但是,对于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三分之一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却没有明确说明。那么,我们如何在作业领域落实新课标精神,构建符合
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体系呢?积极引入现代课程理念,构建情感互动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和生活化,形成“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师生情感互动为主体”的课外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使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指导与评价模式产生新的飞跃应是我们的目标。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1.基本概念
课外作业:指课堂 以外的作业练习,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日常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
课外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指对课堂以外进行的作业练习,包括日常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的设计。
课外作业的评价:指通过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多
个流程,对学生课外作业进行评价,是师生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主渠道。
2.课外作业的类型
新课程下的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其设计形式、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主宰着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课外作业设计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看,课外作业有不同的类型。
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简单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课外习作、制作和表演)等。
从时间上可分为:短期作业旧常家庭作业)和长期作业(假期作业)等。
从选择性上可分为:必做、选做等。
从完成形式上可分为:操作表演、读写积累、采集创编、查询探究等。
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业改革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趋势,由注重整体划一走向自由发展,从封闭状态逐步走向开放,从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呈现协调发展的综合态势。因此,作业设计也反映出如下原则:
A、 主体性(人本性)
学生是作业的主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幸福的生命历程的学习与体验。
B、 差异性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不同特点与层次,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分层设计与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他们在作业中都有所得,有所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有快有慢,且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书写,有的喜欢动手做实验等。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局。
C、 实践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应用,并得到巩固与发展,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素质与实际的能力。知识从实践中获得,能力从实践中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能把己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D、 趣味性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创设入耳、入脑、入心的作业,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真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机械单调的重复、训练,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讲究作业内容、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一看作业,就能跃跃欲试。
E、 开放性
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往往忽视思维训练,作业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
三、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指对课堂以外进行的语文作业练习,包括日常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的设计。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探究、自主性发展的活动过程,与课堂作业的设计是相对而言的。《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们在课外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们对语文课外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使课外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又帮我们打开了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美国着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划分为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一一观察智力八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在加德纳看来,人虽拥有这八种形式的智力,但其强弱及熟练程度却因人而异。语文作为一门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科,首先应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同时平等地培养学生的其余七种能力。因材施教应在立足语文学科本体地位的基础上,对语言能力不同的学生来取共同与区别相统一的教学方案,设计适合于每个学生的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尽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着重发展自己在这八种能力中所拥有的特长。这样在作业设置上就要求教师细分班级学生群体,根据学生群体语言运用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和梯度的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目标分解(语言、逻辑、思维、动作、合作、协调等),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吃的饱”,“吃的好’,,”吃的细“,”吃的精“。从而使语文课外作业功能的发挥更科学有效。教师应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依听、读、说、写能力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学生的强弱势,在班级同时布置具有不同难度、不同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个别选择了不宜于自身能力提高作业类型的学生,委婉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其尽量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作业形式。这样作业的目标更明确,效率更明显,学科性特点更突出。学生也更乐意投入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新的课程标准同时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具体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使课外作业内容个性化和自主化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减少机械性的单纯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作业分量。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单位时间的作业效率。
2.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填充到学生的课外作业中,就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作业新的生命。让学生独立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与自己生活环境相贴近的作业。也可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3.运用感官,提高课外感知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重要环节的课外作业,教师却往往会忽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多方位、多角度地感知认识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课外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不仅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业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也是一种凭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课外感官体验。鼓励学生凭借感官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和文化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课外作业。从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丰富的经历。
(二)设定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目标
按照现代终身教育的观点,教育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不断延 续的过程,人文教育也应当从小开始,不断深化。小学阶段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在教育自标、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其它阶段。为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设定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目标。
1.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形成一定的人文观念,如善待自己,善解人意,关心社会,具有使命感等;弘扬人文精神,如精神关怀、思维方式、政治意识、价值取向等。
2.具体目标
a感受来自祖国和世界、历史和现代的多元文化熏陶。
b强化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思维方式,弘扬本民族文化。
c提升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外作业焕发生命活力。
d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在与同伴交往中,善于
e合作,理解真正的友谊。辨别是非、善恶。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培
f养公民意识,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三)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结构策略
1.情感互动
从教材的开发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入手,拓展到校外活动。使学生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除借助现成教材以外,还可开发校本教材,挖掘自身作业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改变传统校本、乡土读物的特点,列出一些”探究小课题“,为学生提供探究路径,激发探究的兴趣,寻找”人文性“与”探究性“的有机结合点。
2.关注差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其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价研究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语文作业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区别的制定课外作业目标,运用不同的作业方法,促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环境中求得发展。
3.领悟反思
可借助课外阅读,调动感情。运用感官,用心体悟,吸收文本中的人与事、物与理等,获得生动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激发真切情思,学习鲜活语言,充实学生内涵。唤起学生领悟人间真情、做人真谛、生活激情、文化精华、生命价值等。之后,反思主人翁的命运,呵护弱小和纯真,领略人格的魅力,体验生命的价值,关注个人以外的世界,接受心灵的洗礼,采撷真善美的小花等。人文是潜移默化、长远且隐性的东西。个体对文本材料的体验也不尽相同,教材中的人文色彩通过学生主体的感悟,会积蓄到自身的体验中去,不断丰富其人文内涵。人文体验的外化表现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培养的人文内涵,将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拓展延伸,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 思考建议
(一)关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思考
通过此次研究,我逐步认识到创新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形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觉得这也改善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我们遵循新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应有之举。但是要积极而成功地落实”创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形式“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真正让学生喜做、乐做、会做、善做语文作业,真正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调动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下几点还是值得我及同行在今后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继续不断地给予思考和重视的,以期促进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创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形式,以创新的教学思维,想方设法,活化学生的作业方式。要充分运用个人、合作、集体等,让学生体验与实践各种不同的作业方式,让他们在不同的作业方式中学会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会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能力与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教学理念,拓展语文作业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内容的自由,有学习语文时间支配权的自由。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不同,自主选择做什么样的作业,以怎样的方式完成作业,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作业,为他们创造更加宽松、愉悦、积极的作业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自主时间观和自觉学习语文、做好作业的习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坚决改变过于繁琐的作业设计,使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凸显重点,语言适合少年儿童口味,题意简洁明了。切实减少题量,减少训练测试,杜绝用偏题怪题去”镇“学生,减轻学生负担努力避免机械性作业,减少机械抄写、记忆、机械理解。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按照少年儿童思维的特点,设计出新颖活泼,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具有训练价值的语文作业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愉悦的成长。要变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注重作业内容的开放,作业方式的开放,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作用,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教师、学生个人与学生群体的合作互动作用,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学得更丰富扎实,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训练与培养。还要重视优化对学生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化,评价标准科学化。尊重学生自主评价,体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充满人性化与人情味,不以简单的分数”论“英雄。在评价中,真正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并激励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气馁,努力学习,勇往直前。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建议
在今后长期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小学阶段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打好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他方面如:阅读、写作、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将很困难。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呈现,交流,不断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切忌用反复抄写、练习等简单、枯燥的方式来强化。可及时通过比赛、展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及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2.提高学生基本语文素养
书写能力与质量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有忽视写字教学的倾向,以为电脑的广泛运用可以代替书写,这是一个误区。写字教学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重要途径。能写规范、美观的方块汉字是课标的明确要求,应该得到重视。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让学生多阅读思考、理解、感悟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感,欣赏、理解、评价的能力。对于精典的、好的诗文还要诵读,对于阅读中的标点、修辞等可随文学习,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还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和量。
3.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丰富,涉及到拓展、开放、灵活的题,如常见的动物名称组成的成语,或两个成语首尾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地名),常见的广告用语,对联的积累,写名言警句等方面。重在联系生活实际,从课外和生活中积累,不能局限在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和在课外学习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这一点不同于传统语文课外作业仅仅以文本为依据来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这一点又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中一味强调知识的巩固,训练与强化,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科学地设计与评价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外作业的训练,而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调查,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约有80%的老师重视练习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分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目的不明确。对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认识模糊。部分教师几乎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是抄词语、做《评价手册》。课外作业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的抄写,让学生失去了完成课外作业的兴趣。
“度”不适合。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太多,一晚上要学生抄一个单元的生字、词语或一下子完成两张测试题等,以至于学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完,甚至有的低年级学生写不完,只能家长代劳。我们邻居的一个孩子,才读二年级,每天一回家就写作业,吃了晚饭接着写,所有作业写完已将近九点钟,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
有的老师为了便于批改,布置的作业就没有难度,只需抄抄写写,学生写时也不需动脑子,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语文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也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难度过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学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对于那些连理解课文都成问题的学困生来说,这可能写好吗?
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许多教师感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学生认为作业无趣。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对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就只能被动完成,当然效果不佳。有些教师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则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不管合适不合适,有没有作用,学生都得做。这样造成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根本“消化”不了,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又得不到提高。教师呢,只管学生做了没有,效果如何则放在次要地位,从而造成课外作业不到位。
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认。办公室里常有这样的老师,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作业完成不认真的情况下,立马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久而久之,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甚至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也有了一种恐惧感。
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不满意,有多数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的较大希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目的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及时课时上完,可布置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检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在文中选择重点词语让学生练习造句。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完《老师,您好!》或《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诗歌后,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来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家乡。如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学完课文《小镇的早晨》,我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早晨,抓住校园早晨的特点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小练笔,学生有“法”可依,所以写得都不错。
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这样的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把准课外作业的“度”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首先,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障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量太少,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作业量太多,学生做不完则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要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就比较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如教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针对班上学生的差异,设计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3、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三十年后,我又来到了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完成,结果学生做得很好。
三、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
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作业:用三天的时间,走访老人,和他们谈一谈“裹足”、“小脚”,然后写一篇采访报告。又如学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让学生去收集像肖邦这样热爱祖国的音乐家,学生很快找来了很多音乐家的生平简介,有关音乐家的故事,他们的代表曲磁带,这样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又欣赏了名曲。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完课文《负荆请罪》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排演课本剧,然后进行比赛,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演得很投入。
四、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如有一次,我翻开一本家庭作业本,一位学生在作业后面写上了这样的一段话:“魏老师,您昨天对我说的话我一定会牢记,您放心吧,我一定改正缺点,看我的表现吧!”我一想:哦,原来这位男生昨天我找他谈心,因为他最近上课老走神,我询问了原因并教育了他。没想到他还真听进去了。我马上在后面写上: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说到做到!作业发下去,我发现这个孩子两眼放光,脸上非常兴奋。因为平时的课堂作业是不允许学生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写,所以,很多时候课外作业本就成了学生和我的“对话本”。有的学生向我倾诉烦恼,有的请教问题,有的学生还出题目考我。有些脑筋急转弯还真把我难倒了,我只好向办公室的老师请教,请教还不会的,只好上网查找,如果还查不到的话,我只好老老实实承认:对不起!这道题请赐教!这下那个学生可得意了,下次的作业中除了上一题的答案,又多了一题,这一题变成了选择题,降低了难度,真有意思。当然,作业中更多的是学生送上的一句句轻轻地问候、温馨的祝福。我嗓子哑了,学生马上在本子上提醒:注意保护身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我除了表示我的感谢,我也会用极为平常的一句赞语,点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热情,鼓励孩子们把字写工整,努力学习等。我们老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多大的赏赐,而是要真诚地送去一份赞许。也许您的一句赞语,可以让学生欣喜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
另外,教师在作业的反馈上,也要做到及时,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经过系统地不断训练,反馈,再训练,再反馈……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如何变革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如何变革贵州省罗甸县及时小学杨雯【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关键词】小学语文;基础性学科;课程标准【中图分类号】G642.2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1-0017-01新课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如何变革
贵州省罗甸县及时小学 杨雯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
【关键词】小学语文;基础性学科;课程标准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刨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小学生课外作业既多又监,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儿童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我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了变革,真正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一、作业要让学生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位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学了《望庐山瀑布》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学习《富饶的海洋》之前,让学生们去找海洋知识,并练习说一句优美的话来赞美;学了《稻草人》、《草船借箭》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们排演课本剧: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学了很多革命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课后,他们写起了剧本,开展了比赛;做起了《寻找幸运花瓣》的实验;讲起了《穷人》后来发生的故事。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能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将学习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作业要变硬性统一为自由自主,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 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 套餐的题型较A 套餐要低一层次;而C 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在作业形式上也要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面、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增加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和爸爸一同制作拼音卡,搜集资料,参观调查;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排演课本剧等。
三、作业要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注意多种学科整合
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他们跟爸爸妈妈学着去某场买菜;在学习了课文《四季》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学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可爱的地球》等科普文章后让学生选定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资料,把探究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介绍给大家……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作业的改革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业改革要踏踏实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使学习语文成为一种乐趣更是享受。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调查,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约有80%的老师重视练习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分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目的不明确。对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认识模糊。部分教师几乎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是抄词语、做《评价手册》。课外作业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的抄写,让学生失去了完成课外作业的兴趣。
“度”不适合。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太多,一晚上要学生抄一个单元的生字、词语或一下子完成两张测试题等,以至于学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完,甚至有的低年级学生写不完,只能家长代劳。我们邻居的一个孩子,才读二年级,每天一回家就写作业,吃了晚饭接着写,所有作业写完已将近九点钟,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
有的老师为了便于批改,布置的作业就没有难度,只需抄抄写写,学生写时也不需动脑子,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语文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也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难度过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学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对于那些连理解课文都成问题的学困生来说,这可能写好吗?
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许多教师感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学生认为作业无趣。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对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就只能被动完成,当然效果不佳。有些教师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则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不管合适不合适,有没有作用,学生都得做。这样造成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根本“消化”不了,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又得不到提高。教师呢,只管学生做了没有,效果如何则放在次要地位,从而造成课外作业不到位。
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认。办公室里常有这样的老师,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作业完成不认真的情况下,立马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久而久之,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甚至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也有了一种恐惧感。
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不满意,有多数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的较大希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目的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及时课时上完,可布置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检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在文中选择重点词语让学生练习造句。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完《老师,您好!》或《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诗歌后,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来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家乡。如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学完课文《小镇的早晨》,我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早晨,抓住校园早晨的特点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小练笔,学生有“法”可依,所以写得都不错。
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这样的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把准课外作业的“度”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首先,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障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量太少,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作业量太多,学生做不完则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要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就比较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如教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针对班上学生的差异,设计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3、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三十年后,我又来到了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完成,结果学生做得很好。
三、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 更棒了。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作业:用三天的时间,走访老人,和他们谈一谈“裹足”、“小脚”,然后写一篇采访报告。又如学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让学生去收集像肖邦这样热爱祖国的音乐家,学生很快找来了很多音乐家的生平简介,有关音乐家的故事,他们的代表曲磁带,这样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又欣赏了名曲。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完课文《负荆请罪》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排演课本剧,然后进行比赛,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演得很投入。
四、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如有一次,我翻开一本家庭作业本,一位学生在作业后面写上了这样的一段话:“魏老师,您昨天对我说的话我一定会牢记,您放心吧,我一定改正缺点,看我的表现吧!”我一想:哦,原来这位男生昨天我找他谈心,因为他最近上课老走神,我询问了原因并教育了他。没想到他还真听进去了。我马上在后面写上: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说到做到!作业发下去,我发现这个孩子两眼放光,脸上非常兴奋。因为平时的课堂作业是不允许学生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写,所以,很多时候课外作业本就成了学生和我的“对话本”。有的学生向我倾诉烦恼,有的请教问题,有的学生还出题目考我。有些脑筋急转弯还真把我难倒了,我只好向办公室的老师请教,请教还不会的,只好上网查找,如果还查不到的话,我只好老老实实承认:对不起!这道题请赐教!这下那个学生可得意了,下次的作业中除了上一题的答案,又多了一题,这一题变成了选择题,降低了难度,真有意思。当然,作业中更多的是学生送上的一句句轻轻地问候、温馨的祝福。我嗓子哑了,学生马上在本子上提醒:注意保护身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我除了表示我的感谢,我也会用极为平常的一句赞语,点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热情,鼓励孩子们[!]把字写工整,努力学习等。我们老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多大的赏赐,而是要真诚地送去一份赞许。也许您的一句赞语,可以让学生欣喜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
另外,教师在作业的反馈上,也要做到及时,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经过系统地不断训练,反馈,再训练,再反馈……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下面就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性。
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
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5、作业完成的封闭性。
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6、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
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新课程标下作业设计的特点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
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②、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③、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④、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较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3、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展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由水平上的发展。”
5、人文性:
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
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业中充满了各种繁、难、偏的应试练习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让作业更为有效,教师必须明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不能把学生绑缚在死记硬背上,要更新观念,重视疏导。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积累,这类作业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比较创作,以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是一些“信息收集”类的作业,对广播、电视、报纸里的内容进行采集,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摘抄等作业无意识地诱导,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和散文已经进入许多学生阅读的视野。这类作业的主要作用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3.奇思妙想类作业。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语文作业也可以较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关注那些自己认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试探着提出改进办法。如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浅探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通过课外作业,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
一、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来设计课外作业
1、进行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以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老师们根据《标准》要求,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目的是希望能够达到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搜集大量有用信息的目的。但在实践中我也发现,除了个别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进行有用阅读外,其余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处于盲目状态,他们不知该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中发现有用信息时也不知该如何摘记下来,大篇幅地摘记既费时费力又枯燥乏味,个别句子又不能表达内容含义。于是,他们干脆粗略浏览一遍,能记多少是多少。很多学生喜欢看叙事性的内容,像看故事一样,故事结束了,也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划上了句号。所以在课堂上,即使遇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时他们也是有口难言。根据这一发现,我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打破传统的读书、学习生字词的方式,让学生去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2、遨游网络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电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有声有色的网络世界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显然,网络也能成为布置家庭作业的突破口,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在网络上搜寻大量有用信息,以补充课堂教学。
3、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设计课外作业
(1)亲自动手制作。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做做,这样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布置作业时,我充分利用农村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让学生栽培各种花草,饲养小动物,或者写写画画家乡的清清的河水,一草一木,肥壮的牛羊;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家乡的环
(2)自编自导自演。有的课文学完后,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我还布置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课文理解透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改编,每个学生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还是导演。
3、沟通生生情感。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在家庭这个小世界生活久了,与人沟通产生障碍,他们往往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稍有不如意,就与人产生隔阂,别人是一百个不是,而自己却是无缺的,这种狭隘的心理让学生之间缺乏默契,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于是,我在布置作业时,特别注重运用人性化的形式,化解学生内心的坚冰。在寒假作业中,我让学生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给二十个同学打电话送祝福。起初,学生们大吃一惊,认为老师在开玩笑,但当我要求他们在打完电话进入新年后,写写自己的心里感受时他们立刻表现出那种跃跃欲试的表情,显然,他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果然,在大年三十晚上,伴随着新年钟声与清脆的鞭炮声,声声祝福被学生们送到了亲爱的朋友的心田里,同时,自己也接受那幸运的祝福。学生在感受中写道“我仿佛有了很多兄弟姐妹,与他们一起过年的感觉真好。”“没想到与我从来不讲话的同学也给我送来了祝福,我真高兴。”“虽然很想睡觉,但我还是坚持打完二十个电话。此时我感觉自己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天使。”……情感的沟通给学生们带来无限温情,增进他们的友谊,在学习中,生活中真正能够携手并进。
二、课外作业布置要注意的问题
我在进行以上尝试时,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洞悉教学的需求,聆听学生的心声,如果教师生硬地把自己的愿望机械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拾漏补缺,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狭隘地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包括做作业,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就会对课外作业产生强烈排斥和抗拒心理,那么不但起不到预定的效果,反而会对课堂教学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教师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自己提高能力、掌握知识。作业过程是自我学习过程,课外作业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起到了和谐互进的效果,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学生除语文学科的学习之外,还背负着数学、常识、英语等学科的学习重担,他们不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语文的学习。若要花很多时间方能完成,既会影响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逃避心理,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各种形式的作业应交叉布置,频率不宜过繁。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的内容各有特色,布置的作业也各有千秋;另一方面如果长时间布置同一形式的作业,学生容易对这种烦琐的学习形式产生厌烦心理。
3、一定要给学生的成果展示或汇报的时间。学生花了很多心血完成一项作业,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他们会感到非常失落,以后会丧失完成作业的动机。如果教师只布置任务而不给学生汇报的时间,会让学生产生老师不重视的错觉,从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任务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愿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多思多想,给这一思路的成长多出谋划策,让课外作业这朵墙外奇葩,在课堂教学的高墙中散发浓郁芳香!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提高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探讨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有效的语文作业是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消化、巩固和运用的有效检测手段。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才能更好的落实有效的语文教育。
关键词:遵循原则;多样性;联系实际;合理评价
语文作业的布置是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馈。然而,有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是许多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抄作业。如何摆脱语文作业的窘境,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要思索的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阐述一点经验和方法,力求使学生能独立地有创造性的完成课后作业,并且是喜欢去完成!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应遵循的原则
1.1基础性与创新性。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遵守的就是基础性和创新性原则。一方面,小学语文作业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所以作业效果应该体现在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保持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1.2趣味性与生活性。兴趣是好的教师,所以教师应从保持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角度来完成设计,使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进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一方面,应改变语文作业形式,使语文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语文作业设计应该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索。1.3实践性。就实际情况而言,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学生从书本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听、说、读、做这四个方面增加作业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现语文作业设计的教学目的。
2作业形式应体现多样性
多样的作业形式,就是把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融于作业中,让学生在游戏、表演、绘画、课本剧、朗颂甚至玩耍等情境载体之中进行语文实践,发展语文能力。2.1自主性作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自主性作业就是允许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决定作业方式和内容。如教学完《雷雨》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观察到的云记录下来。结果,学生兴致高昂,有的画成画,有的用相机照下云的形态,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作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当然,自主性作业还可以用于单元教学完成后整理阶段,要求学生自我根据近段时间学习情况,归纳梳理知识,有效形成系统知识,进一步促进建构。2.2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合作能力是学生将来立于竞争社会不败的重要武器。作为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小学语文,不论在哪个阶段或环节都应注重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课堂。因此,在作业实践中,我们也应让学生践行合作型作业,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多向交流,在合作中完成作业要求,并获得合作方法与能力。如在教学完《夜莺的歌声》后,我设计了一道家长与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题:要求家长与学生共读课文,家长重点读好“鬼子军官”的话,要读出其阴险狡猾;学生重点读好“小夜莺”的话,要读出他勇敢机智的特点。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又能达到合作能力培养的目的。2.3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合作能力一样,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是必不可缺的,同样需要我们积极培养。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我让学生深入研究,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3作业设计应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现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自己做张贺卡写上祝福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社区里老人过节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让学生定时看电视,看奥运会、亚运会,然后谈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作业要进行合理评价
教师设计了高质量的作业,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价,那么设计再好也是纸上谈兵。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指出: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教师的评价。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所以我们教师的评价要有弹性,以鼓励为主。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之,我觉得,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它需要我们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进一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关毅 单位: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旧街小学
小学语文作业论文: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研究
摘要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包括网络电子信息库在内的新兴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和小学语文作业的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使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素质教育
1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巩固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很大重视。在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和减负教育的形势下,很多学校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作业量、针对性乃至作业呈现方式都进行了调整,也为更好地改革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手段提供了帮助。
2小学语文作业现状
在高考恢复几十年来,伴随着高考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应试教育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并从高中开始往下推进,甚至影响到小学教育,使得应试教育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教学方式单调、课后作业量大的弊病,并形成了俗称“填鸭式教育”的教育模式。这种方式是对于学生天性的违背,也不能起到良好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这种方式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学生的诟病,质疑声不断,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在内的整个教育教学之上。在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后作业中,存在课后作业量大、作业形式单调等问题。课后作业量大课后作业量大是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应试教育被诟病的主要问题。课后作业会占用学生的大量课后时间,影响学生的课后休息和娱乐,也会影响学生对课业的兴趣,已经看到它的很多弊端,但在实际工作之中课后作业量大的问题仍然时不时显现。教师也迫于应试惰性和压力,迫使学生在课后完成大量重复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抄写课文、重复订正,这些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认为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背诵的方式。但在当前教育理论之中,简单的重复和抄写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质疑[1]。课后作业形式单调在现有的语文课后作业之中,语文作业常常有着单调的形势和枯燥的内容,包括重复抄写在内的语文课后作业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被迫抄写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愿意深入了解所抄的内容,不再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同时对语文学科本身也开始感到厌烦。单调的作业形式不仅不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且不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的涉猎,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有害无利的。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抄写重要的课文,或是熟读背诵的课文,必须指出,一定的记忆对于语言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求学生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类富有画面感和音韵美的诗句重复抄写十遍百遍,重复的枯燥作业会使诗句丧失全部美感,学生哪怕可以熟读和背诵诗句,也不过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种味同嚼蜡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只能说是弊大于利。
3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语文作业,借助电子网络的互动作业可以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作业教学,这种使用包括网络在内的新兴科技手段促进语文教学的方式由于有着方便快捷、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优势,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2]。方便快捷传统的语文作业是以纸质文件为媒介的,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第二天课前提交给教师。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满足曾经的教学要求,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不少学生需要提交很多门课的作业,若每一门课都采取纸质作业的形式,作业的重量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带来负担,学生也要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在携带作业上。除此之外,作业的集中收取需要小组长、课代表等人付出劳动,作业的归还和发放也需要为班级服务的学生干部辛勤劳动。采取网络电子资源,作业不需要经过辛苦的运送和收集工作,学生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一键提交作业,更为方便快捷,节省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下,教师在课前才收到学生前24小时的作业,来不及阅读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缺少学生反馈的情况下可能会以为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这方面内容,于是继续按照已有的课程进度继续当天的课程。今天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昨天的课程之上,掌握今天的知识应该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昨天知识的基础上。若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昨天所学内容,就开始进行更为深入和拓展性的学习,那么掌握的知识无异于“夹生饭”,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囫囵吞枣。传统的作业教学中在作业提交上的延迟是在缺少更为方便快捷手段时的无奈选择,采取网络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种传统手段的缺陷。学生可以及时提交当天学习的反馈,教师也可以在开始新24小时课程之前阅读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问题,也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3]。形式多样传统的课后作业需要学生以纸笔为主要手段进行书写和传达,这种作业形式往往只有文字,缺少画面;只有单调的颜色,缺少色彩。传统的课后作业受制于作业的媒介和形式的规制,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作业格式、作业方法、写作颜色等内容做出规定。但在引入网络电子作业之后,学生可以自如地挥洒他们的创造天赋,以丰富的色彩和多彩的表达进行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训练。除了格式和色彩,网络和计算机还为课后作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如在学习拼音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手段进行课后作业的教学,类似于“小猪学拼音”“学拼音,吃苹果”等拼音学习小游戏,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极大的帮助,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到新知识的成就感,并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巩固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将娱乐和学习合为一体,以多种方式进行作业教学,这些都是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所难以想象的。
4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电子网络已经得到一定的运用,但在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上仍显得不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做出更多尝试和更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促进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拓展阅读分享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训练,阅读量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学生语文能力和教师教学状况的内容。但在以往布置纸质作业的作业教学中,阅读受限于媒介等等因素,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引入网络电子手段进行作业方式之后,教师可以更为方便地指导学生的课后阅读[4]。如教师可以针对当天所学的课文,列出一张阅读书单,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学生阅读链接,或是使用班级群共享、微信群共享的形式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阅读书单中,可以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生需要完成所有的必读书目的阅读,并以微信、短信、QQ、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反馈。对于选读书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在下载感兴趣的文章之后进行阅读并进行反馈。这种教师列出书单、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教师的阅读指导和学生的兴趣培养相结合,既不会因为缺乏指导而使学生无所适从或是浑水摸鱼,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电子平台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便捷迅速地沟通的必要平台,帮助和指引学生的学习也是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作用所在[5]。教育正确使用网络使用电子网络互动进行作业的写作和提交,必然需要使用网络这一媒介,但在当下,网络的管理还不完善,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难以甄别,这对尚处于生长发育和心智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尤为不利。若无法正确使用网络,学生可能会逐渐沉迷于网上冲浪、网上游戏甚至是色情暴力信息之中,这是违背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初衷的。当前不少家长对网络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出于对网络的恐惧,他们严防严禁学生使用网络,对学生使用网络采取抵触的态度。须知,网络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严防死守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帮助学生使用网络上,可谓是堵不如疏。而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还有赖于教师的教育。
5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业布置环节,引入网络电子互动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好方法。回顾教学和工作经验,笔者任务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作业的布置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实践,才能够真正发挥网络电子互动的效果。
作者:王炳芳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