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学论文

农学论文:农科论文农学生学风建设实践对策的论述

壹、形成良好班风,促进班级团结,营造良好嘚班集体

班风湜班集体嘚象征,班风嘚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班级每个同学嘚发展。学院依照学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学分制实施细则、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规定、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综合测评及评优实施办法啝学泩违纪处分实施办法、作息时间啝计算机管理办法等多个洧关教学管理啝学泩管理嘚制度严格执行。特别湜茬班委选拔啝管理方面,高标准严婹求,使班级灵魂嘚班委茬班风建设方面起菿核心作用,从而带动班级朝着好嘚方向发展。通过几姩嘚努力,学院茬期末考试芣及格亾 数啝校级、院级先进班集体评选等狆得菿孒明显进步。(如图3、表3)分析:唔院学泩班各学期期末考试芣及格率较多(超20%)班级从2008学姩度第1学期嘚12个,菿2012学姩度第1学期彻底消除。

二、对策建议

(壹)以课堂考勤爲抓手,落实违纪处理办法,严格执行学风管理制度

对于目前高校教育亾 才培养模式尤其重婹。通过狠抓课堂考勤爲突破口嘚学风管理工作,严惩孒壹部分课堂违纪学泩,极汏哋扭转孒其彵 汏多数学泩嘚拖沓随意嘚学习啝泩活习惯,对培养彵 们良好嘚学习积极性洧着至关重婹嘚作用。言必行,行必果。好嘚规章制度如果芣严格执行,其结果往往湜比没洧制度更加严重。学院针对农学专业本科泩嘚学泩特点,制定孒符合彵 们学泩、泩活啝工作嘚各项规章制度,既加强孒学院壹级对学风建设嘚掌控,又符合学泩身心健康发展,非常符合以亾 爲本嘚原则。

(二)规范教学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优良教风啝学风

教学管理室爲孒实现教学目标,依照教学规律啝特点,对教学过程嘚管理,主婹包含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质量、档案等方面。针对农学专业本科泩嘚特点,从学院党政领导层面,专门成立农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啝落实学院本科教学嘚相关工作。制定《农学院教学经费使用办法》等管理文件,规范学院嘚教学行爲。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教学目标啝对象,合理选择啝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洧机结合,实行听课、试讲、互评等量化指标,提升学院教师嘚教学水平,形成合理嘚教学结构,达菿化嘚教学效果,避免以“分”爲本,建设以“院”爲本嘚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嘚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成长嘚考评制度,以良好嘚教风促进与推进学院嘚学风建设。

(三)加强班主任嘚管理,发挥班主任茬班风、学风建设狆嘚积极引导作用

班主任湜学校狆负责壹个班级学泩嘚思想、学习、健康啝泩活等工作嘚教师,也湜壹个班级嘚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啝协调者。俗话说,世界仩权利最小嘚湜班主任,但湜贡献最多嘚也湜班主任。汏学嘚班主任虽洧别于狆小学嘚班主任工作内容,但湜其作用啝意义更胜于它。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茬选拔之初僦严格选拔条件,将嘚教授啝姩青教师融入菿班主任工作队伍,用彵 们嘚成功之处引领汏学泩们改掉自身芣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爲亾 才。茬措施方面,主婹洧壹湜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啝《农学院学泩工作简报》及时将学泩嘚情况反馈菿班主任哪里,班主任可以针对班仩存茬问题洧嘚放矢开展好教育工作

。二湜个性化指导,通过召开姩级班主任专题嘚会议,洧针对性哋解决壹些问题。

(四)结合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营造良好嘚学风氛围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壹步提高学泩嘚专业兴趣啝专业技能,提升学泩嘚专业认同感,学院创办农业文化节,开展专业类课外活动,对提高学泩农业认识啝兴趣,加深孒对专业嘚孒解,提高孒学泩嘚实践啝动手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开展啝推进学院金穗计划、红满堂计划、丁颖杯、广东省汏学泩科技项目、“挑战杯”等爲载体嘚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啝培养学泩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科研活动并发表科研论文,培育学泩嘚科技创新成果并却得新嘚突破。营造勤奋好学、团结自信嘚院风

,洧力促进学风建设

。通过学院学泩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泩干部嘚综合素质,更好哋爲学泩服务。发挥奖学金评选、学泩考研嘚效应,鼓励学泩勤奋好学。开展丰富多彩嘚课外活动,锻炼啝挖掘亾 才,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啝自信心。组织参与学校举办嘚各项活动,锤炼品质,树立积极向仩嘚亾 泩态度,营造良好嘚院风,洧力促进学风建设。

三、结束语

学风建设茬本科教育阶段洧着其特殊嘚意义啝作用,开放式嘚教育啝管理模式茬现阶段嘚高校实施狆湜洧壹定局限性嘚,特别湜农学专业汏学泩嘚培养。唔国湜农业汏国,农业稳则民心安,关键湜现茬高科技农业亾 才嘚培养。因此,茬农学专

业本科泩狆重点开展学风建设洧着非常重婹嘚作用啝意义,作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菿此点,以便茬教育工作狆更加合理嘚安排教学计划,培养好嘚农学专业亾 才。

农学论文: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1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措施

1.1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行“2+1+1”的新型培养模式,前两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学习专业技能,一年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同时,地方院校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业主导产品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承德可以围绕食用菌业和蔬菜业等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1.2加强思想教育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学习,所以学校要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的建设。但是,很长时间里农学专业都没能解决专业思想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形式过于单一,用时没有实质性的材料来证明。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仅仅依靠各种讲话是不够的,可以请一些从农学专业毕业后在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专家,或者实业家来学校开讲座,将自己的创业经历等分享给学生们。并且可以组织学生去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农业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看到农学专业的前景所在,从而立志于农业努力学习。

1.3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不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通常基础理论掌握较好,但是欠缺动手能力,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甚至不如中专生。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对于实验室和其他实践基地多投入资金和精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规范实践能力的考核,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考核制度,那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补考或者重修。

1.4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大三的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特长以及发展潜力来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专业培养,比如专业成绩优异的可以考研继续深造,擅长行政管理的就多为其开设管理方面的选修课,擅长经营贸易的就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等,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配备相关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优点更加明显的高素质人才。

1.5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如今竞争激烈,所以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对教师课程设置进行听课和监督,以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学校建设精品课程;其次是教师之间多进行互相听课,以便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是可以安排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教学交流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结语

虽然农学确实存在自身的缺陷,比如工作环境恶劣和工作待遇较差等,但是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专业,农学也是对国家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作用的。学校通过意识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运用各种方法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出更有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李瑞来 单位:北省承德县农牧局农广校

农学论文:农学院网络营销论文

1课程结构改革与效果

课程结构改革前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见表1),即基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考虑到农学院网络营销理论发展迅速,网络营销热点案例层出不穷,因此课程结构改革后增加了新理论探讨和热点案例分析两个部分。新理论探讨涉及“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传统营销、互联网营销与移动网络营销的关系”和“大数据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等多个前沿理论探讨。热点案例分析涉及“阿里巴巴与淘宝的崛起”、“京东商城的崛起”和“余额宝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等多个热点案例(见表2)。在课程结束后,对37名同学进行了调查,37名同学一致认为,改革后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2学时安排改革与效果

本门课程总的学时是40个学时(见表3),学时改革前,基本理论教学16个学时,实验教学24个学时。学时改革后将实验教学减少12个学时,将减少的学时分配给新理论探讨6个学时和热点案例分析6个学时。在课程结束后,对37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其中25名同学认为改革后的学时分配合理,12名同学认为学时分配不合理。这12名同学大部分认为应该增加“基本理论教学”学时,减少其他部分学时。

3授课内容改革与效果

改革前授课内容以书本内容为主,改革后增加了较多的最前沿的视频案例,增强教学趣味性(见表4)。在课程结束后,针对37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其中12人对授课内容满意,有25人认为理论课的案例类型和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

4教学改革总结

农学院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理论与网络营销技术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网络营销教学也要不断变革、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北京农学院的网络营销教学在课程结构、学时安排和授课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其中在课程结构和学时安排上的改革较为成功,在授课内容的改革上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作者:严继超 刘瑞涵 单位: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农学论文:课程体系改革下的农学论文

一、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步伐。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高等农业教育在不断地推动内涵式发展,推进涉农专业综合改革。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向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农科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的顶层设计中,往往以专业负责人为主导者,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参照国内相关农科专业的课程架构。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与当地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人力资源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的现象。课程体系的建立缺少专家论证这一关键环节。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缺少反馈和评判环节,发现问题时,往往是针对某一问题做出改变,而不是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变革。

2.课程体系的设置偏重学科化。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需求的人才类型看,更主要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长期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以学科基本框架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致力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始终处于弱势。从国内各农业高校农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不但在总体结构上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化特征,即课程体系一般遵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科架构方式进行组织,跨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开设不多,而且在课程体系的具体要素构成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与专业性色彩。

3.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目前,从大多数农业高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实践课程体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仔细推敲,发现实践课程体系并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和独立性。很多教学实验、生产实习都是理论课程的补充,实践课程在知识和能力的授予上不能做到由点到线,一线贯通,实践教学还明显地存在着单打独斗的现象。此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不能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课体系,导致大部分院校的实践课程体系相似度高,特色不明显。

三、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直接体现了现代农业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确目标,找准切入点,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增强实效。

1.建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引入论证机制,改变以往由专业负责人主导设计的方式为学校教务部门统筹,专业负责人制定,相关领域专家论证的方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在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参考企业、行业和协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进行设计论证,确保顶层设计科学合理,保障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将教学效果作为评判课程体系优劣的基本标准,不断通过教学效果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同时,还应充分调研学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及社会反馈情况,根据这些因素逐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总之,要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需要在课程体系应用的全过程中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按照“论证-实施-评判-反馈-调整”这一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综合性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课程结构的优化应当避免“唯比例论”的做法。以往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很多高校比较看重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往往将某一比例的提高看做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这就造成了为了改革而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别、功能、素质、技能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需求分析来合理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减少重复的不必要的课程,增加与社会需求紧密的课程,减少单学科课程,增加多学科交叉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的整合也要避免“唯学时论”的做法。教学内容的整合其实质是知识结构的重新配置。应当避免为了“增加或减少学时”而增加或减少学时的盲目做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农业技术的应用除需要具备农学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生产经营等外围知识,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当适度地将一些单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农学、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到某一综合性的课程当中,并在部分综述或概论课程中融入政策法规以及经营管理类的社会科学知识。综合性课程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综合性课程最突出的体征就是知识结构的连贯和整体性。增加综合性课程,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企业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部分高校农学专业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生产学》以及《农业信息技术》三门课综合为《作物栽培与管理》一门课程,将《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细胞工程》两门课程综合为《现代农业技术》一门课程,将多门农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为农学专业综合实验。综合性课程使横向上分散的知识点变为纵向上连贯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更为紧密。

3.构建更加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相对于理论教学体系而言的教学内容,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更重要的是它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体系又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到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点线结合,横向上实践教学体系要具备系统的完整性,纵向上实践教学体系要具备系统的延伸性。

作者:张乃楠 单位:天津农学院

农学论文:基于能力本位的农学论文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起源于北美,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系统论强调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构成系统的整体具有了新的功能和特性。即合力的作用大于散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较大程度地整合资源,以较小的教学投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课程体系整体功能的增强要求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主要有两种方法,包括课程体系中各类型课程自身的完善以及各类型课程间关联特性的增强。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各类课程自身的完善

1.理论课程的改革。现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往往与实际脱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改革现行理论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综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的综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综合[1]。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开放性,都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得到解决。高校课程要在内容方面进行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开设综合学科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课程进行整合是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2)减少理论性知识,增加方法性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教会学生学习的口号。”现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但一个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学完的,我们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少说结论,多提问题,多教方法性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思维方式。(3)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现阶段存在着学生为了学而学的现象,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大学英语”课,大多数学校安排两学年,很多同学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学习英语,通过之后往往就不再学习英语了,并且英语教材内容陈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选择时代性较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选择这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笔者也提倡将两年英语课程安排为四年,使学生能够不间断地学习,真正提高大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2.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改革,培养创新精神。(1)更新实验内容,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由于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因此,应及时删除、修订那些知识陈旧且结构不合理的实验内容,增加与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实验,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认同和主动参与。(2)调整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验证性实验在规范好了的实验框架下进行实验,若无操作失误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意外。因此,学生所写出的实验报告大同小异,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增加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由教师集中分析,评选出好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2]。(3)增加实验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培养综合能力。由于现有农学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连贯性较低,学生所学的实验技能较为单一,不能形成综合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因此,要加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降低认知性实践比重,提高生产性和科研性实践比重。认知性实践如让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来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生产性和科研性实践注重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让农学专业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跟随指导教师进行完成科研任务,激发同学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5)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不足,加强实践课程教材的编写。目前农学专业的实践性教材多以实验指导书和实习指导书形式为主,很少有专用教材。在实践课程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对实践课程教材的研究,编写“教、学、做”融合的一体化教材,既具理论性又具操作性。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

二、农学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各类型

课程间关系的优化“结构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关系重于关系项”。因此与课程体系各组成部分自身的完善相比,各组成部分间关系的调整更能促进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1.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由于大学生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表现出多样性,因此,课程形态的多样化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必然的趋势。因此,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应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做出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因材施教。

2.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农学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分强调实践课程的作用。因为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基础,只有学好理论课程才能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反之,学好实践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达到的学习效果。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重视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应增加实践课程的开设,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处理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分科课程强调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者是相对的概念,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农学专业的现行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开设相对较少。由于农学专业的最主要特点是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因此,应加大综合课程的开设比例,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学习和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课程侧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当前的农学专业教育强调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对学科课程有明确要求,而对活动课程并没有任何规定。因此,在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增设更多的活动课程,如各类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以及专题讨论等。

三、农学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试图为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主要采用课程组合多样化,这是指各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不同比例、不同搭配和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中的不同位置等。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和具有普适性的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为几大课程模块,在每个模块内提供不同课程供学生选择。主要内容是:

1.提高综合课程开设比例。主要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实践课程开设比例,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原有理论课程中的实验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将实验课程与实践课程根据内容重新组合,形成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3.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构建模块化课程,学生除学习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各大模块中进行选择。我们将理论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任选课四大模块。其中公共课模块包括马列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组成;基础课模块包括数学类、化学类、物理类和管理类课程;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拓展和提高课程)。公共任选课模块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在实验实践课程中根据其能力层次也构建出基础实验模块、田间农学认知实验模块和专业科研训练、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三大模块。实验室内基础实验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目标;田间农学认知实验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专业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和毕业设计模块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

4.加大各类活动课程的开设力度,构建活动课程模块,并将其列入课程体系的必修环节,学生可在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修读。

作者:钱宇光 单位:天津农学院教务处

农学论文:科技查新数据库下的农学论文

科技查新是集信息检索、情报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性工作,以文献信息为基础,通过各种检索手段、检索工具对文献信息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并运用综合分析比较等方法,对需要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进而写出有依据、分析比较、有结论的查新报告[1]。目前,国内由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承担着主要的科技查新工作,并分为综合、医学、农学、理工4种类型。笔者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农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筹建工作开展以来的科技查新工作具体实践案例,探讨农学科技查新中外文数据库选择和利用情况,以期丰富科技查新数据库需求主题的研究。

1概述

1.1农学学科

农学,即农艺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科学,涉及禾谷类、豆类、薯类、饲料作物、牧草绿肥作物、经济作物、野生植物、热带亚热带等多种类型的农作物;农学研究内容分布广泛,包括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品种与种质资源、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耕作学与有机农业播种、栽植田间管理、农产品收获、加工及贮藏、农产品综合利用、农产副业技术等多个方面[2]。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设置的学科门类可知,农学学位授予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和草学,这里的农学取农业科学的概念[3]。农学分支学科分支较多,使得学科之间交叉性强;学科研究地域性、季节性强,使得学科实践性突出;学科涉及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周期短。

1.2农学数据库特点

1.2.1学科分布广交叉学科多农学数据库种类较多,涉及学科分布广,交叉学科多。以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Agricola文摘索引为基础的ProquestAgricultureJournals数据库,收录农业各个方面的期刊资源,涉及水产学和渔业、动物学与兽医学、植物学、农业经济、食品与营养学、农场与农场体系、林业、农作物等。因此,与农业相关交叉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内容应属于农学资源范畴。

1.2.2研究内容地域性、季节性、实践性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农业具有明显地域性和季节性,使得研究农业及其相关内容具有明显区别。以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有关水稻种植主题的论文为例,汪跃洪发表“南方丘陵区旱地水稻种植自然水资源微循环灌溉系统试验研究”[4],张玉华则发表“北方寒地耐冷抗病品质高产新品种龙稻5号”[5],同是水稻种植,因南北方的地域性、时间性、实践性,使得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农学数据库收录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实践性。

1.2.3更新周期短、访问方式多样、检索功能完善为适应农学学科发展要求,数据库更新周期缩短,访问方式多样、检索平台功能完善。农学数据库从之前的月更新、周更新到现在的日更新,保障用户能够及时快速访问到近期数据库资源。同时数据库访问方式除了镜像版,还提供远程访问、在线浏览等多种形式。数据库检索功能从早期仅提供题录检索,到现在的全文访问、快速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浏览、链接、引文分析、多语种等多种功能,检索功能完善。以Ovid平台的Agris、Agricol和CAB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为例,提供中文检索页面、高级检索、快速检索、专业检索、支持打印输出、浏览链接等多种功能的检索平台,为用户有效获取资源提供方便。

2农学科技查新主要数据库选择标准

2.1涉及收录学科和内容的性、性

因农学学科特点,农学课题科技查新数据库应考虑数据库收录学科和内容的性、性。性和性是科技查新对文献源的首要要求。科技查新每部分都需列出检索使用的综合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综合数据库保障在文献信息覆盖范围的,不但收录农学,同时收录其它学科、交叉学科的内容。专业数据库收录农学领域的专业性强、专指度高的文献,具有性。

2.2量化国内外数据库充分利用免费网络资源

2013年9月1日实施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严格要求中文数据库检索必查数据库应不少于10个、外文数据库检索必查数据库应不少于10个,必查数据库欠缺时需采用国际联机进行补充检索[6]。因此,农学课题科技查新时,中外文数据库的选择不宜少于20个。

2.3兼顾查新课题要求的地域性、季节性、实践性

因学科特点,在进行具体农学课题科技查新时,应兼顾课题内容的地域性、季节性以及实践性。地域性不宜忽略研究地区或国家不同但研究内容相似的文献。同时,在农学课题查新时,季节性和实践性也应考虑其中。

3农学科技查新国内外数据库的选择和案例分析

3.1基本数据库

根据《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的要求和上文提到的农学科技查新数据库选择标准,并结合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的实践工作,笔者认为应具备收录学科和内容的、性高的综合数据库,具备收录农学类资源专指度高的专业数据库。如Ovid平台的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Proquest农业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详见附表)。同时,对于数据库的选择量化数量,充分利用免费网络资源,兼顾查新课题实际要求。其中维普包括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子库,CNKI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和《海外专利摘要数据库(知网版)》、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子库;万方包括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外标准数据库、专利技术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系统等子库。除此之外,有关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免费网络资源(如google学术搜索、百度)、免费的开放存取资源等都可作为数据库资源欠缺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3.2案例分析

笔者以“一种新型植物源诱抗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查新课题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该课题研究内容是以前胡为原料,分离纯化出稻瘟病诱抗剂,并借助于计算机设备,多角度研究稻瘟病致病机理和诱抗行为。查新确定的中文检索词有前胡、植物源诱抗剂、诱导水稻抗性、稻瘟病、水悬浮剂、系统抗性、植物源农药;英文检索词有RadixPeucedani、inducingresistance、riceblastMagnaprothegrisea、SuspensionConcentrate,SC、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elicitorbotanicalpesticides,中英文检索式为“诱抗剂*稻瘟病”、“诱抗剂*水稻”、“前胡*稻瘟病”、“riceblast-a-n-delicitor”、“(RadixPeuceda-ni)a-n-d(riceblast)”等。选择的中英文检索工具有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国际科技成果网NAST、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Calis中国高校学位论文库;外文数据库Agris、Agricol、Cabi、ProquestAgricultureJournals、PQDT博硕士学位论文库、ScienceDirect、SCI、AllianceCommunicationsGroupJournals、ASA-CSSA-SSSAJournals、TheCanadianInstituteofForestryJournal。对检索结果去重、排除不相关析出文献后,得到与查新课题相关的中文一般相关文献13篇,密切相关文献1篇,外文一般相关文献12篇,密切相关文献0篇。其中密切相关文献:“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活性及其有效成分”一文,发表在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期刊中。根据检索结果对该课题给予了客观、公正的结论与评价。现行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对数据库的选择上有明确规定。因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类型、数量、语种、时间等均有所不同,对于农学课题查新实践,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尽量有针对性地选择收录具体资源的数据库,严格遵守农学学科特点和数据库选择标准,选择检索词、构建合理检索式,保障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4结语

根据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建设和年审要求,科技查新业务工作必须保障数量,也要保障质量。因此,在寻求科技查新质量、数量平衡点上,对不同类型课题科技查新应确立相关的文献资源选择标准,明确农学课题科技查新数据库资源需求是保障查新质量的前提。

作者:刘敏 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农学论文:剑麻施肥研究的农学论文

农学中,施用化肥是植物品质高产的保障,关于剑麻生产施肥量、肥料配比、增产和品质改善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总体较少,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2-4],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法都有所变化。其中,磷素是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必不可少的大量营养元素,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但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使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磷肥利用效率下降。因此,研究磷肥用法用量对作物生产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剑麻的鲜叶产量,不同磷水平对剑麻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并促进磷素在剑麻叶片和根系的积累[7-8]。为进一步探索剑麻植株的磷营养吸收特性和肥料利用效率,笔者以龙舌兰H.11648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参考当地剑麻生产用肥量,设置不施磷、低磷、中磷、高磷4个不同施磷水平,观察测定不同施肥水平对剑麻生物学形态、养分吸收和累积量的影响,以期获得剑麻生产磷肥施用量,增强农学科学种植的能力。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用剑麻(Agavesisalana)幼苗均为龙舌兰H.11648品种吸芽,大小为(0.35±0.05)kg,2012年8月中旬于广西山圩农场高产剑麻园采集。供试土壤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9.20g/kg,pH4.7,碱解氮24.77mg/kg,速效磷11.18mg/kg,速效钾42.04mg/kg。市售黑色环保塑料袋及盆口径为23cm,高30cm的塑料盆。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6%),氯化钾(含K2O60%),均为市售化肥。

1.2方法

1.2.1测定项目与方法

试验于海南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植所基地大棚进行。选取长势正常一致的剑麻幼苗进行盆栽试验。每盆装土5kg,每盆1株。2012年8月31日种下,每隔10d浇1次水,每次200mL。以当地生产施磷水平为中磷水平,设置不施磷、低磷、中磷、高磷4个处理,4次重复,分别施用过磷酸钙(以P2O5计)0、0.16、0.21、0.26g。氮钾肥施用量一致,每盆施用尿素(以N计)0.45g,氯化钾(以K2O计)0.70g。2012年10月15日,于盆中挖两小沟,将过磷酸钙、尿素和氯化钾一次性施入,覆土,施肥后正常管理。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剑麻植株的生长情况,于2013年6月13日采集植株,测量地上部以及根系相关指标:株鲜重、株干重、叶片数、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以及根数、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并测定剑麻植株地上部和根系N、P、K含量。测定方法[9]:样品经过H2SO4-H2O2消化后,N用奈氏比色法测定,P用钼锑抗比色法,K用火焰光度法。

1.2.2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表示方法

有关肥料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0-11]:植株磷素积累量=冠含磷量×冠干重+根含磷量×根干重;磷肥回收率=(施磷处理植株磷素积累量-不施磷处理植株磷素积累量)/施磷量×100%;磷肥农学利用率=(施磷处理鲜叶产量-不施磷处理鲜叶产量)/施磷量×100%;磷肥偏生产力=施磷处理鲜叶产量/施磷量;磷肥生理利用率=(施磷处理鲜叶产量-不施磷处理鲜叶产量)/(施磷处理植株磷素积累量-不施磷处理植株磷素积累量)×100%;

1.3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2003、SAS9.0软件统计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作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磷水平对剑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见,施磷处理剑麻株高、叶片长度和叶片厚度都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但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粗则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显著减小,但低磷和中磷处理差异不显著,高磷处理根粗显著小于不施磷对照。而不同处理叶片数、叶片宽度、根条数和最长根差异不显著,其中,叶片宽度和根数在中、高磷条件下呈增加趋势,低磷处理P1最长根较大。除根粗外,施磷处理各项指标平均都高于对照,其中,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和最长根增加较明显。可见,在幼苗期,磷对剑麻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厚度和根粗影响较明显,而对剑麻叶片数、叶片宽度、根条数影响不大。施磷处理平均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厚度和最长根增加较明显,分别比不施磷处理P0增加8.8%、12.3%、27.07%、10.8%,而施磷处理根粗平均比不施磷处理P0减小20.97%。

2.2不同磷水平对剑麻生物量的影响

生物量是衡量植物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植物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大小表明了光合产物分配的多少[12]。从表2可见,施磷处理剑麻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都比不施磷处理高,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地上部鲜重中磷处理P2较大,为644.7g,比处理P0增加39.6%,显著高于处理P0,而低磷处理P1和高磷处理P3与处理P0差异不显著。地上部干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鲜重高磷处理P3较大,低磷处理P1最小,而根干重中磷P2处理较大,高磷处理P3次之,低磷处理P1和处理P0相差不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磷处理剑麻平均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分别比不施磷处理增加27.1%、28.10%、2.7%和9.19%。不同处理剑麻地上部水量、根含水量和根冠比差异不明显。可见,施用磷肥可提高剑麻地上部生物量,中磷处理P2施肥水平条件下,剑麻地上部生物量较大,而高磷水平处理P3剑麻地上部生物量反而有所下降。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磷水平处理对剑麻地上部含水量、根含水量和根冠比影响不大。

2.3不同磷水平对剑麻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肥料回收率反映了作物对施入土壤中肥料养分的回收效率,反映作物对化肥养分的吸收状况。而肥料农学利用率是指单位施肥量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评价肥料增产效应较为的指标。偏生产力是指单位投入的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产量。生理利用率则指作物地上部每吸收单位肥料中养分所获得经济产量的增加量,说明植物体内养分的利用效率[11]。从表3可见,剑麻磷肥回收率和农学利用率中磷处理P2较大,分别为10.53%、871.59kg/kg,从低磷水平到中磷水平呈增加趋势。但高磷处理P3磷肥回收率和农学利用率比处理P2小,说明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剑麻磷肥回收率和农学利用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剑麻偏生产力则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生理利用率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在中磷水平条件下,肥料中磷素的回收效率较高,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效果。中磷水平条件下,单位投入的磷肥对剑麻的增产效果好,是生产中的施磷水平。

2.4不同磷水平对剑麻地上部和根系养分含量的影响

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对剑麻地上部和根系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表4)。施磷处理剑麻地上部和根系全磷含量都比不施磷处理P0高。其中,处理P1地上部含磷量较大,显著高于处理P0,处理P2次之。但除处理P1外,其余施磷处理与不施磷处理P0差异不显著,施磷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根系含磷量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处理P3较大。但除处理P3外,其余施磷处理与不施磷处理P0差异也不显著,施磷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施磷处理地上部全氮含量都大于不施磷处理P0,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但除处理P3外,其余施磷处理与不施磷处理P0差异不显著,施磷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而根系含氮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地上部含钾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而根系含钾量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升高趋势。施磷处理剑麻地上部平均全氮、全磷含量比不施磷处理分别增加26.41%、35.40%,而根全磷、全钾含量分别增加70.00%、67.00%,根全氮含量则减小3.76%。

2.5不同磷水平对剑麻N、P、K素积累量的影响

不同磷水平对剑麻磷素积累量有一定影响。剑麻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根系吸氮量变化不明显。高磷水平处理P3整株氮素积累量为834.95mg/株,比不施磷处理P0增加51.66%。而地上部磷素积累量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根系吸磷量则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升高趋势。整株磷素积累量中磷水平处理P2较大,为73.46mg/株,比处理P0增加40.69%。地上部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根系吸钾量变化不明显。其中,处理P2钾素积累量较大,为1422.35mg/株,比处理P0增加14.30%(见图1~3)。

2.6不同磷水平对剑麻N、P、K平衡的影响

养分间的比值反映了各营养元素的养分平衡状况,是营养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11]。由图4可见,随着施磷水平增加,剑麻地上部养分比例K/P呈下降趋势,由不施磷处理P0的25.21下降到高磷水平P3的21.06。而N/K呈升高趋势,由不施磷处理P0的0.41升高到高磷水平P3的0.56,但增加幅度较小。N/P中磷处理P1最小,为8.71,高磷处理P3较大,为11.84,施磷处理总体上随着磷水平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可见,磷营养元素的缺乏,剑麻植株的氮磷和钾磷营养平衡也随之变化。

3讨论与结论

3.1不同磷水平对剑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参考剑麻生产用肥量,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剑麻生长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见,施用磷肥后,剑麻株高、叶片长度和叶片厚度等农艺性状指标有所提高,生物量增加,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中磷处理P2地上部鲜重比不施磷处理P0增加39.6%。但磷肥并非施用越多越好,过多的磷反而对剑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本试验中,高磷水平条件下剑麻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片厚度与中磷水平条件下差异不大,而高磷水平下剑麻冠鲜重和冠干重反而比中磷水平下少,这与李海霞等[12]、沈乂畅等[13]、齐敏兴等[14]在研究红松幼苗、醉鱼草、紫花苜蓿的结果一致。一般来说,矿质养分的供应除了影响植物生物量的大小,还与生物量的分配有关,矿质养分受,光合物质的分配有利于地下生长[15]。尤其是作物根系形态、主根长度、根毛密度和侧根数量与植物对土壤磷的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磷胁迫下,植物通过增加根冠比、增加根毛的长度、密度和侧根的数量等来提高对土壤中磷的吸收能力[16]。但本试验中,不施磷处理P0根鲜重和根干重并没有明显增大,反而稍低于施磷处理,不同磷水平处理根冠比差异不明显,说明低磷水平条件对剑麻根系也有不利影响,这与樊卫国等[17]在纽荷尔脐橙幼树上的研究结果一致。叶片数量是剑麻产量构成的重要指标,但本试验周期内,不同处理剑麻长叶量差异不明显,而影响剑麻长叶量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不同处理剑麻叶宽、最长根长、根数等差异也不明显。可见,本试验不同施磷水平条件下剑麻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和生物量总体上差异不明显,可能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1)试验设置肥料梯度相差不够大,导致不同处理剑麻生长差异不明显,各项农艺性状指标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2)剑麻为多年生经济作物,生命周期达6~7a,割叶生产期为4~5[18],本试验周期相对较短,肥料效应还未能体现,造成不同处理某些试验指标差异不显著;(3)试验用剑麻幼苗虽已经挑选,但仍无法达到一致,随机选取种植后,各处理剑麻幼苗长势和重量已经有所差异,这对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造成较大误差。

3.2不同磷水平对剑麻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磷肥用量除了影响剑麻生物积累量外,还通过影响剑麻养分含量进而影响剑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肥料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中,施用磷肥不仅增加剑麻的生物量,剑麻地上部含氮量、根系含磷量和根系含钾量也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施用磷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剑麻对N、P、K的积累,并使K/P比例下降,N/K比例小幅上升,而N/P比例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本试验中,剑麻地上部含磷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好减小的趋势,不同施磷水平条件下地上部含钾量和根系含氮量差异不明显。

本试验中,剑麻磷肥回收率和农学利用率随着磷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说明随着施磷磷水平/(g/株)量的增加,磷肥效率有所提高,但当施磷量到一定值后,磷肥效率增加不显著,继续增加磷肥用量,反而造成磷肥利用效率的降低。这也是磷肥过量施用使土壤中残留大量的磷,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理论依据。这就要求在剑麻生产过程中,要适量施用磷肥,才能既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又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本试验只在剑麻幼苗期初步考察了不同磷肥用量对剑麻生长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而剑麻割叶投产期不同磷肥用量和施磷时期对剑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剑麻磷素转运和分配动态,磷胁迫条件下剑麻的生理特性,以及剑麻生产中磷肥施用基追比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本试验所设置肥料梯度差异还不够明显的问题,剑麻生产中的磷肥施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作者:郑旭媛 徐志刚 应瑞瑶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学论文:职业中专农学高效课堂论文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反馈,且该种反馈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活动过程,教师会把放在一边,不去考虑他们的自主观念、学习兴趣、思考习惯及接受能力等,而是将学生当成知识装载容器,不断地向其灌输各种知识,学生虽然可以获得一堆知识,但是并未因此而得到能力、素质的提升,该种灌输方式属于一种“假高效”。所以,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各环节,看展探究式活动、教学等,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及主观能动性。

(二)更新教师思想观念。

教师要不断地更细自己的教学观念,并用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以引导课堂教学及支撑课改,并让教师通过实践与创新、反思与重建、学习与思考来构建教学观念与自己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自觉地将高效课堂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另外,要想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知道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还应彻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三)拓展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下,课堂教学较为单一,通常将静止的课本作为课程,教师只盯着课本、教材,逐字逐句地讲解与分析,不涉及其他,致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这样既背离了学生的需求,也弱化了学生学习农学的兴趣,收效甚微,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新课程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可以照本宣科,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发展、学生实际及社会发展,适时、适度、有效的进行课堂拓展。

(四)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发展创新工作:教师应依托教材,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发现,永远给予学生新的刺激,不断激活学生的大脑,开启他们的思维之门;不断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结合实例讨论、讲解:课堂教学通常枯燥乏味,应结合针对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快速接受所学新知识;另外教师还应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借助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培养其主动探索的能力及精神;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形、声、景、情集于一体,具有现场效应、近距效应、声形并茂等优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评价、讨论、交流等活动,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重视课后的反思。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加课后反思”。者说明课后反思非常重要,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教学目标实现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结果等教学活动,通过课后对上述问题的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地对课堂教学的不足及经验进行总结,并以此来调节下节课的教学活动。通过一次次的反思,教师会获得更多的收获就进步,长期下去,教师的教学水平会获得极大地提升,进而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支撑。

二、结语

总之,在职业中专农学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课堂教学中要教授学生学习农学课程的方法,并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高永武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农学论文:农学院教学农学论文

一、农学专业发展的改革经验

国家教委在全国8个专业14所院校中首先选定农学院进行作物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可见,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的办学在国内有影响与有地位,具有优良传统与鲜明特色。以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继承办学传统、坚持办学特色、体现现代性与先进性为指导方针,大学农学院针对农学专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具体如下:一是在加强农学专业建设的同时,以农学专业为母体,2002年在国内率先增设了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招生办学,实现了农学专业办学规模的稳中有增,并体现专业办学的现代性与先进性。二是在明确以生产技术型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兼顾到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创办了农学高层次人才基地班,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分流,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三是在课程设置上,核心课程地位与学分不减,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增开《WorldAgriculture》、《CropScience》2门全英文授课课程以及《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应用文写作》、《园艺通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等4门专业拓展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体现国际化等特点。四是在学时安排上,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实验实践课程共45.5学分,占毕业低学分160学分的28.5%),压缩课堂讲授学时,强调精讲重要知识点。五是将科学研究纳入教学计划,如开设农科英语阅读与写作、专业实践、作物学实验等课程。六是确立了“专业实践主题教育——专业劳动——专业实践~4学——作物学实验——科研实习——毕业实习”四年一贯、六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经过上述改革举措的推行,大学农学专业建设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现该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品牌专业、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与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专业。

二、农学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学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尽管农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实的办学基础、强大的办学实力与的社会贡献,但目前志愿报考本科农学专业的高分考生比例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学专业生源的质量。

2青年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由于社会服务不列入单位编制范畴,加之缺少对教师为生产服务方面的考核与政策激励,导致近年新进的教师缺少在产学研基地的一线锻炼。与老一代相比,青年教师在承担专业课授课任务时教学内容偏理论,实践经验有所欠缺,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且由于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提高,加之农业院校普遍采取了内容多元化的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制,使得专业教师走向生产一线、“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时间配置得到约束,部分冲击了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强化推进,形成了比论文、比项目、比成果、比排名的趋同化竞争格局。

3教学内容落后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精量播种机、智能插秧机、无人机、精准施肥机、精准植保机等。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反映近期的农业可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已成为现实问题。为此,亟需加快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以及学生实践实习设备与条件的改善。

4毕业生就业面窄受社会就业环境改变的影响,农学专业已从早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为主,转向了如今的市场化、多元化的就业体系。国家、省公务员等一些高端岗位竞争激烈,招收农学类的岗位少,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对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已由动手实践走天下,转变为笔试、面试定乾坤;此外,本科生中愿意下基层、进农业企业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三、、农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农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涉及到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生产高层次人才、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摇篮基地。为此,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农学专业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与保护,以提升农学专业的社会吸引力。

2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针对实践性要求高的专业,应研讨出台教师生产一线锻炼政策,重点提高青年教师参与生产实践、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水平,以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传统能得到更好继承与发扬。

3课程设置上紧跟科技前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保障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经营》、《WorldAgriculture》、《CropScience》等课程的地位,以展现专业办学的现代性与先进性。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创办农林人才班,推行研究性教学,引导与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确立“课堂——实验室——大田试验——大面积推广”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与优势,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性。

作者:郭文善 高辉 严长杰 单位:扬州大学

农学论文:职高农学论文

一、多形式激发兴趣

(一)用多媒体展示

农学中有很多知识仅用嘴说是说不清的,而用多媒体展示就一清二楚。我在上课前喜欢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作物病虫害时,很多病害、虫害通过口头讲授很抽象,学生很难了解其基本特征,如果利用课件展示虫害、病害等相关特征和危害作物的症状表现,则使学生很容易接受。然后,学生通过田间观察,能清楚地辨别出哪些是病虫的危害,从而能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很难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理论知识实际化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例如,在讲解“无氧呼吸”一课时,如果单单讲无氧呼吸的定义,这样会让学生很难理解并且不易记牢。我们要借助实例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无氧呼吸。如,我们在跑步的时候会感觉到腰酸背痛。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我们跑步的时候出现氧气供应不足,这个时候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的无氧呼吸,在无氧呼吸的情况下组织里产生乳酸,所以会使人感到腰酸背痛。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例如,泡菜、制酒、乳酸发酵等等。我们结合实例去学习什么是无氧呼吸的定义会变得非常简单。

(三)用故事引领主题

调节课堂气氛最常见的方法是讲故事,因为学生对故事都非常感兴趣,通过故事的讲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带着饱满的学习情绪进入课堂。例如,在讲解关于遗传知识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这是为什么呢?好多人都想不通这件事情。这位女明星是为了让他们的后代更加聪明和漂亮,拥有爱因斯坦的智慧和女明星的美貌。然后我问学生这位女明星的愿望会实现吗?这个时候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一下子被带动了起来,学生纷纷议论起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手段就是实践,实践的过程是检验和审核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去学习。因为在操作的过程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记忆。我们在课余的时间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生活当中去。第二课堂的建立对于我们广大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热爱劳动,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劳动者的艰辛。这样会更好地让他们懂得广大农民的不易。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要把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充分运用在实践的过程。这样不断去积累会让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总之,职高课的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生活中给他们建立实践的第二课堂。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高章艳 单位:安徽省太湖县职教中心

农学论文:中职院校农学论文

一、职业转换能力的内涵

1.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职业转换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由于职业发生了变化,工作内容与所学知识往往关系不大,有的甚至毫不相干。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要想顺利地从一个职业变为另一个职业,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地深入下去,持之以恒,不断进步,最终成为新的职业领域中的能手和专家。

2.专业素质。

有人说,既然已经改变了职业,原来的专业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不需要再强调专业素质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明智的。一个人虽然不再从事他所熟悉的专业,但专业知识仍然是其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从事其它职业的立足点和基本依据。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好学精一门专业所收获的财富要远远大于专业知识本身,掌握学习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专业素质也是职业转化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职业转换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高职农学专业的教学存在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教师习惯“一言堂”,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老师是,学生只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整个课堂缺少师生互动,没有考虑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往往表现为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而当现实问题摆在面前需要动手解决的时候却感到无从下手。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思维能力的养成来源于实践,思维能力在职业转换能力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前的教育模式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不懂得如何去学习,更不知道如何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

2.重智商,轻情商。

我国中职农学专业教育多数以传授专业知识为首要任务,重视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打牢专业知识基础,但由于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为适应能力差、不敢直面挑战、在压力面前容易退缩、心灵脆弱、经受不住打击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是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前中职农学专业重智商、轻情商培养的现状阻碍了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养成。

3.课程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中职农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农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而且抓不住要点。许多边缘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4.课程单一,视野狭窄。

我国中职农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课程内容十分单一,课程体系中基本上只有农学方面的课程,对于许多重要的知识根本没有涉及。我们知道农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管理学、养殖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目前的中职农学课程中很少涉及,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仅不利于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而且连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受到影响。

三、增强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措施

1.改革课程体系。

中职农业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把最为核心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期中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必修课程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次重要的课程可以作为考察课,要求本专业学生都要学习,可以适当降低考试要求,以开卷或者让学生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考察。第三种课程是选修课。例如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时了解就业形势。这种按层次划分不同课程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学生从以前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另外,设置大量选修课,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习热情。后两种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职业转换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丰富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

职业转换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很难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获得,必须让学生亲身投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磨练和提升。因此,中职农学专业的教学应该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形式,特别是要增加社会实践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高低也会影响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中职农学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转变教学观念。从学校方面来说,要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条件,主要是让广大教师深入农业产业及时线,丰富他们的实践经历,努力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学校培养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2]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4.建立毕业后培养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终身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很难建立起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由于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脱节的现象日益普遍,许多毕业生存在职业转换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那些改变就业方向的毕业生作进一步培训,建立毕业后培养体系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的有力对策。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并不容易,它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管春华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

农学论文:中职专业教学农学论文

一、中职农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授课缺乏有效过渡,直接进入主题

以《复种》一节为例,不少教师都是这样进入新课教学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作物布局的相关知识,今天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专题,对复种进行研究……”如此导入的目的在于要简单明了、直奔主题。然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后续内容复种、轮种、连种等知识恰恰是以前面耕种制度、作物布局作为基础的,没有对已学知识的衔接性进行复习,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时显得思维缓慢、问题重重,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知识。由此可见,简单明了的直接导入法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却收获无几。

(二)教学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我曾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内容是《棉花田间管理》,教师在讲述“化促化控,以促为主”时忽视了学生《土壤与肥料》课程教学的滞后,使得学生对为何要保持氮肥和磷肥的足量这个问题,听得似懂非懂。我觉得该教师其他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整个教学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设计“化促化控,以促为主”这一部分内容时,没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致使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其实,教师只需要将氮肥和磷肥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稍加阐述就可使教学更加。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讲,根本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与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了。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农村社会基础》内容是固定的,没必要展开,只要教师划出条条框框,学生像小学生背古诗一般地背下来即可。于是整节课除了教师自问自答地说,就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根本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结果学生是这节课的内容记住了,上节课的内容却又忘记了。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再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则能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四)教材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从教学实际来看,所谓的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大学农学专业教材的“精编本”,其中的一些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中职农学类专业大多不开设中职化学课程和中职生物课程,中职学生又多是初中的待进生,理化成绩较差,但是中职农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选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土壤与肥料》整套教材根本就没有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复习和提高,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迷惑不断。对于学习积极的学生还好一些,他们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通过百度或图书馆弥补化学和生物知识的不足。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懒得学习,听不懂正好有借口不听课了。

2.教学目标过度拔高。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授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教师大篇幅地讲解“基因表达学说”,结果由于学生欠缺遗传学的知识而使学生毫无所获。

(五)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中职农学专业仍然是以升学为主,一切评价指标都最终指向了对口本科的升学人数,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只是走过场。这种评价模式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严重违背了中职教育的根本原则,所造就的只是些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职”的学生。

二、中职农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前的时代已经非同以往,我国的用工荒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涉农产业同样需要大量谙熟现代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技能至上,力避唯分是论的错误做法。因此,想做好中职农学专业教学,就必须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在勇于实践和不断付出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尽可能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工作导向教学法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材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

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个性化、专门化人才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中职农学专业的教材多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各版本教材编写而成,各课程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我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生农学专业素养的成长过程,不同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做到有序衔接,好能做到不同课程同步教学,以使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更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共同参加,对所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做以归纳,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进度,然后再依据教学进度编写教材或教案。另外,针对中职学生化学基础差的情况,在必要时可将学习时需要用到的化学知识以“附录”“爱心小贴士”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或教室的知识专栏当中。

(三)重视教学过程,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南针。作为学生技能成长的摇篮,中职学校应该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对于农学专业来说,就是要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地评价学生,表扬学生的进步,批评和引导学生走向更。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三点来做:一是坚持适时评价,抓住学生成功与疑惑的关键时刻对其进行评价;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认识成功与不足;三是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可偏废。

作者:商小玉 郭永锁 单位:河北省南宫市职教中心

农学论文:工学院农学论文

1专业定位和就业岗位群

对沈阳农业大学2002~2012年农学专业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图1),农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有4个就业方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其他方向和考取研究生。其中,2006年之前的毕业生就业在机关事业单位所占比例较大,近几年有减少的趋势;而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业所占的比例有所增长;近3年来选择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多。根据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确定农学专业定位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作物栽培方向;二是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作物栽培方向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有4个:一是与农业相关的行政管理岗位;二是作为推广员到农村给农民进行科技推广;三是从事与农业相关的试验、示范和培训工作;四是从事农业成果转化工作。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到农业院所或公司进行种子选育;二是从事种子生产、加工与贮藏方面的工作;三是从事种子检验方面的工作;四是从事种子经营与管理工作。

2课程设置调整

沈阳工学院秉承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是以突出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为主,其培养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既不是单纯的技能型,也不是单纯的创新型,而是一个复合体。因此,在具体培养目标的实现手段上,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专业理论培养注:考研数据统计从2010~2012年。图1沈阳农业大学2002~2012年农学专业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和实践技能培养方面都有相应的措施,并且密切协调。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块构成,为了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立足学院实际,对原有本科生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一些课程的实验学时,例如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的实验课由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增加了某些课的实验课教学环节,例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在保障原有理论课学时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8学时的实验课学时。增加了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相关网络课程,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相关知识。同时,鉴于选修课数量的限制,删除了园艺学概论、园林概论等几门与农学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的课程。

3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措施

3.1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

根据农学专业毕业生大多要到基层工作的需要,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多样性。课堂教学的主体不仅局限于本校教师,还可聘请一些其他高校教师和在生产及时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来进行教学。教学讲授的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是应该多联系生产实践,多讲一些国内外近期的研究进展和专业技术;教学场所也不应只局限于教室,应多到实践基地、大棚中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根据课程性质与内容采取讲授教学、讨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课题研究教学、指导自学等多种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

3.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通过实验课教学、专业实践与实习、生产劳动、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好地锻炼,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保障毕业生专业素质过硬,就业后能够较快融入到工作岗位。

3.3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督导组,坚持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都进行开学前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及不定期检查,教师每学期都要听课并详细填写听课记录。督导组及时对教学情况给予反馈意见,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改进学生的听课效果。

作者:孙璐 高西宁 黄元财 单位:沈阳工学院

农学论文:清代农学研究论文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王朝,其农业又有新的发展,表现在农书的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文献搜集类和地方性农书及专业农书类为突出。在生产技术方面,精耕细作和复种套种更见充实丰富,农学理论也较宋明以来有所发展。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而能始终保持地力于不衰。但清代重文轻理较前代尤甚,农业赖以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理论与同期欧洲相比,差距甚大,如在动植物两性繁殖和受精作用以及植物营养、病原微生物的知识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同期的欧洲。尽管清末以后大量引入西方农业科学,但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滞后影响,至今尚有待克服。本文是就此所作的一个评述。

一、代农学的成就

1、农书的增加

笔者对王毓湖《中国农学书录》加以清点,历代农书(从先秦至民国17年)共542种,现存的289种,遗失的253种(佚书中有辑本的10种)。其中清代农书有200种,占全数的36.9%,但因清代时间距现在近,佚书较少,现存的有159种,则占全部现存农书的55.01%。因《中国农学书录》出版于六十年代,以后发现的农书不断增加,估计全数肯定在千种以上,其中最多的当然是清代。以蚕桑类农书举例,据王达统计,《中国农学书录》未收的明清蚕桑类农书还有204种,内清代占197种[1],而《中国农学书录》所收的清代蚕桑类农书仅30种,可见清代农书增加之突出。

清代农书的内容与清以前的农书比较,有很多新的特色。在文献搜集整理方面如《授时通考》(1742年)是中国四大农书之一,同其他三部农书比较,《授时通考》是文献搜集最多的一部,计有427种之多,而《齐民要求》为157种[2],《农政全书》为225种[3],《王祯农书》最少,但以农器齐全为特色。《授时通考》引用文献,体例严谨,少数几个字也必注明出处,如“分地之利”注明《孝经》,“楛耕伤稼”注明《荀子》之类。而《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的引文常有脱漏,至于其他农书摘录前人文献,不注出处或张冠李戴者更属比比皆是。又,《授时通考》将农业上的某个项目的历代文献都汇集于一起,便于后人的查检研究。如谷种篇抄录了16个省233个府、州、县的明清方志中水稻品种3429个(包括重复),无疑给后人研究以极大方便。

再如《广群芳谱》(1780年)是补充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的集体编著,《群芳谱》是十七世纪初的一部植物学兼农学巨著,体例沿用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在国内外植物学界有很大影响,但《群芳谱》也有不足之处,是所谓“略于种植而详于治疗之法与典故艺文”(《四库全书》提要),清·康熙认为“比见近人所纂《群芳谱》,蒐集众长,义类可取。但惜尚多疏漏,因命儒臣即秘府藏帙,捃摭荟萃,删其支冗,补其缺遗”(康熙《广群芳谱》序)。王象晋以一人之力,写成《群芳谱》,难免疏漏,经过汪灏等人的集体对原书的讹误错漏加以更正,又删其冗文,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并用“增”字标明系新增内容。“原”字表明为《群芳谱》原文,体例谨严,新增内容多,不啻为一部新著。

《授时通考》和《广群芳谱》都是集体编写,又依赖皇家所藏图书,自有其便利条件。但即使一般的农书,也有不少是文献训诂超过前人的。《江南催稻课耕录》是李彦章为了推广早稻而写的论证扩种早稻的优点和可行性,他从“早稻原始”、“早稻之时”、“早稻之法”、“各省早稻之种”、“江南早稻之种”等十个方面,搜集了历代有关早稻的文献,展开论证,其方式类似现代进行某项研究或设计时,必先提出可行性论证一样。以“各省早稻之种”为例,共搜集了南方9省81个府州县的早稻品种(及其特性描述)共数百个,远非宋代《禾谱》46个品种,明代《稻品》36个(包括早中晚稻)品种所能比拟。

又如程瑶田的《九谷考》(17世纪末)和刘宝楠的《释谷》(1840年)是将训诂与农作物相结合的著作。《释谷》特详于水稻的考证,可说是一篇的稻作文字考证论文。《九谷考》则详于黍、稷、粱、秫、穄等各种古代粮食作物的考证,稻不及《释谷》详尽。这两篇论著是治中国谷物史中正名必需的参考书。

清代农书内容方面的特色是实用操作技术的丰富、详细,覆盖面扩大,超过了前代。举凡大田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复种指数的增加,土壤耕作理论和操作技术,施把技术,良种繁育、园艺、造林、蚕业、畜牧兽医、渔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以及农具、农田水利等都有涉及。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地方性农书,超过了宋元明时期。一般综合性的农书所记技术虽很丰富,但往往背景不清,地方性农书则所述都是各地的实际情况,其操作技术切实可行。清代地方性农书中重要的有反映杭嘉湖地区稻桑农业生产的张履祥《补农书》(1658),反映江西抚州地区农业的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1903)和奉新地区的刘应棠《梭山农谱》(1717),江淮地区的包世臣《齐民四术》(1849),四川农业的张宗法《三农记》(1760),广东农业的屈大均《广东新语》(1699),山西新阳的祁寯藻《马首农言》(1836),陕西关中的杨屾《知本提纲》(1747)和《修齐直指》(1755),山东沂州的蒲松龄《农桑经》(1765)和丁宜曾《农圃便览》(1755),浙江金华的胡炜《胡氏治家略》(1758),江苏上海的姜皋《浦泖农咨》等等。地方性农书中有高度理论概括的如《知本提纲》中的施肥“三宜理论(时宜、土宜和物宜),是历代施肥经验的集中总结。《补农书》中的看苗色施肥经验,可说是营养诊断的萌芽技术,这一技术始于明代的《乌青志》。

清代农书的另一特色是专业性农书大量涌现。其范围除农作物外,涉及花卉、蚕桑、果蔬、牧医、虫害、气象、水产等,而以蚕桑及花卉的专书占最多数。蚕桑专书的大量问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花卉专谱以兰花最多,历代流行的牡丹、菊花之类是雅俗共赏的,而兰花则偏于文人的欣赏。可能是清代士人在政治中受到压抑,国想上趋向避世,因而把爱好转向深山邃谷的幽兰。清代出现好些治蝗专书,反映了蝗灾的猖獗。气象与水产专书也较前代为增加。

2、农业技术的成就

明初的人口约六千万,基本上与西汉时较高人口数相近,但清代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未有过的“太平盛世”,解除了各种抑制人口增长的因子,使人口犹如脱疆之马,从康熙时的二千多万猛增至乾隆后期的三亿,和到道光十五年(1834)的四亿,而耕地的增加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导致人地比陆续下降,从明·洪武廿四年(1391)时的14.56亩/人,下降到康熙时的5.5亩/人,到道光时只剩1.65亩/人[4]。正如赵翼诗所咏的:“只为人多觉地褊,一人一亩尚难全。孟夫子若生今世,敢复高谈古井田!”,“海角山头已遍耕,别无余地可资生。只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5]

由于人地比不断下降,尽管被迫在洞庭洞、珠江三角洲围垦、开发海岛和海涂,大量无地流民通向边远山区毁林开垦,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6],收到一定效果。但支持这样庞大人口增殖的物质能量——粮食生产的重担不得不落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即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上,而单产提高的最有效途径是增加复种指数,把一亩田当两亩用,在一年365天内完成单种时需要的400多天的生育期。

人多地少,劳力充裕,不论什么措施需要多大劳力都不成问题,出现“粪多力勤”这种中国特有的集约劳动原则。南方中稻麦两熟的太湖地区,要求用人力的铁搭(齿锄)“垦倒极深”,“多下垫底”(基肥)。冬季的麦子油菜则要求起垅,经常清沟排水,很费劳力。北方旱地耕作则要求“转耕”:“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反而同于二耕,五耕反而同于初耕。古曰转耕”。[7]

清代的双季间作稻和连作稻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川南盆地、赣南、渐东南等地都有相当的面积。双季稻一般可比单季稻增产五成以上。《广东新语》还提到在双季稻之后接种油菜、烟草、甘薯、蓝、姜、蔓菁等的一年三熟和“若勤于耒耜,则一年有三熟之稻”[8]、麦、稻、稻的一年三熟不仅见于闽广地区,也曾个别推进到长江中游,如同治《江夏县志》即记有早稻于割麦后插,晚稻于早稻后插的麦–稻–稻一年三熟。由于康熙着力推广早熟御稻,双季稻在18世纪后期曾推进到江苏里下河地区(北纬33°)

旱地作物方面,山东、河北、陕西关中出现二年三熟制。间作套种形式多样也是清代的特色,如麦豆间作、粮菜间作、稻豆间作、稻肥套作、麦棉间作、桑菜套作等。陕西三原地区更创造出两年十三熟的菜粮间套作技术,涉及的作物有菠菜、萝卜、蒜、蓝、粟、麦等,可说是达到了北方旱地复种技术的高峰。在人口压力下,清代后期的林则徐、李彦章都亟力提倡扩种早稻,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引经据典,搜集地方资料力陈早稻之利,林则徐为之作序,也大力主张把福州的双季稻推行到江苏等省去。另有一些知识分子则试求恢复西汉《汜胜之书》的区田法,打破常规的产量水平,是中国式的高产试验法,以潘曾沂最为积极,他于道光八年(1898)亲自在潘姓义庄田里试行水稻区种法两年,获得丰收,于是用白话写成《潘丰豫庄本书》详列区种法32条。其实这些技术也适用于一般水田。这本书代表了清末有系统的水稻丰产技术指导手册。受潘曾沂的影响,以后陆续有关于区田种法的农书和图解问世,直至民国时期,还有人试种区田丰产水稻。

二、清代农学的问题

1、农学理论的成就和停滞

清代农书在农学理论方面较之前代有不少发展。远的勿论,从南宋陈旉《农书》起,陈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提出土壤肥力可以保持“常新壮”的观点,批驳了历来认为的“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的观点,指出“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陈旉的理论着重土壤肥力一个侧面。明·马一龙的《农说》则进一步用阴阳两种“气”的发生、敛息、相互消长关系进行论证水稻栽培技术的正确运用,达到水稻的完好生长。所谓阳以阴化,阴以阳变,察阴阳之故,参变化之机,才能知生物之功。到清·《知本提纲》(1747年)中,作者杨屾进一步从更为宏观的“日行三道,地分五带”的视野入手,提出“知三道之行,则天时始可乘;识五带之分,则地利始可尽矣”的观点。杨#屾除了继承阴阳理论以外,又融入“五行”,阴阳五行虽早盛行于汉,但杨屾这里是以天、地、水、火、气为五行,天、土、水、火称“四精”,气则为“精之会”。他把五行结合到耕作、播种、密度、耘锄、施肥等具体环节中去,而以“气”的消长盛衰贯通之。他把人食谷物、肉、菜、果等理解为采五行的生气,才能维持人的生命代谢,而把人体排泄的粪尿理解为“五行生气”的“余气”。所以这种余气才能滋养和禾苗。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营养元素的概念,几乎可以呼之欲出。只因缺乏近代化学知识和化学元素的分析,表达而出来而已。所以杨屾的理论显然较陈旉的“地力常新壮”和马一龙的“阴阳化生”又深入一层。这种阴阳五行观从历史的纵向方面比较,虽然又有进展,但从同时期西欧的认识水平横向地比较,则暴露出它仍停滞在抽象的哲学思考上,直接用抽象的哲理概括去解释指导农业生产,只能妨碍通过科学的实验观察,解剖生物学的过程,以进一步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本质及其和自然的新陈代谢关系。这种理论上的停滞,有其客观的历史社会原因,其后果是造成中国科学技术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

2、重文轻理的加剧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一向重文学轻科技,到清朝则更是变本加厉。汉、唐、宋、元和明曾是中国科技知识的高峰,居于同期世界经验丰富的地位,也有过若干低谷,但清代则是前所未有的低谷。康熙本人非常注意学习西洋科学,却并不在知识阶层提倡学习西洋科学,反而实行严酷的政治镇压和大兴文字狱,把知识分子驱逼到远离政治的文字训诂之路上去虽然训诂之学在清代大放异彩,科学技术则一落千丈。因为轻视科技,不少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也得不到记载推广,往往只能从一些笔记散文中偶然窥见一些叙述。如《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有一个人曾发明一种能连发28发的“鸟铳”:“火药铅丸藏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9]发明者本拟将其献给军营,但被人诃责:“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噍类矣。”于是不敢献而失传。西洋的机关枪是德人马克西姆于1883年发明,迟于上述28发鸟铳一百多年。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民间有什么创造发明,其命运只能是自生自灭。

另一方面,在封建农业的结构中,一家一户的小农以及大量的雇佣农民,他们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靠祖祖辈辈的传统经验和自身种田的体会,可以应付正常年份的生产,思想上习惯于按老经验办事,生产上对科学技术缺乏要求,使得农学的发展缺乏动力。

现代的实验农学植根于科学技术,清代的科学技术既然遭到压抑轻视,又缺乏推动力,就不可能从经验农学摆脱出来向实验农学发展。

3、生物科学落后对农学的影响

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经验丰富,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生物学的发展又依赖物理和化学。促进生物学发展很重要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只有显微镜能放大人眼的的微观视野,看到肉眼见不到的细胞、微生物等。最早的用两块凸透镜制成复式显微镜的是德国的G.Schsiner(1628年,即明·崇祯元年),接着英国的R.Hooke于1665年(康熙4年)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10],从此打开了了解动植物生命结构的奥秘之门。这对农业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中国在明末清初时已传入西洋光学仪器,主要是望远镜,苏州的人工磨制眼镜,工艺水平甚高,是否曾试制过显微镜,不得而知[11],即使曾制造出来,其命运也必同上述连发鸟铳一样,否则,总会见诸应用推广。

有了显微镜,引起生物学及农学飞跃进展的是对动植物两性受精作用的认识。清代的农学恰恰从这里开始落后于西方,拉大了差距。

植物受精概念中国古代对两性植物早有认识,如称雄大麻为枲,雌大麻为苴,《齐民要术》还称雄大麻的花粉为“勃”,认识到雌大麻要有雄大麻“放勃”才能结实。但对于雌雄同株同花的受精作用一直不见记述。明代传入玉米,对于玉米的雌雄异花也只观察到“花开于顶,实结于节”[12]而止。对于稻、麦、菽等作物的花器结构只有“稃”、“房”、“荚”等名称,而不见雄蕊的花药、花丝及雌蕊的柱头、花柱等区分,直到清末都如此,更谈不上花粉粒、胚珠等认识。这当然妨碍了对植物授精作用的认识,更不可能有杂交试验的尝试。而欧洲有了显微镜,R.Camerasius于1694年(康熙33年)即找出蓖麻、玉米不实的原因是雌蕊的“胚珠”(Ovules)没有获得“花药”提供的花粉之故。接着J.Koelreuter(1773–1806)通过人工授粉试验证明,植物不能自己进行授粉,要末依靠昆虫采蜜(附带粘带了花粉)或风力传送花粉而进行授粉[13]。他并且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结构,指出花粉有两层壳,当花粉掉在雌蕊柱头上时,他看到有些物质从花粉粒中逸出,并推测是一种“油分”,这种油分同柱头分泌的另一种“油分”混合,形成一种酸或碱的盐类,为柱头所吸收,而进入花柱,到达子房,从而形成了胚珠。这是十八世纪时对授精过程的认识水平。Koelreuter还进行了一些杂交试验,指出亲缘相近的植物,容易杂交,亲缘远的不容易杂交。另一位Grew在1671年发表的论文中把植物的花粉比作动物的精子,认为植物散放大量花粉犹如动物放射出大量精子是一样的。由于这些先驱的工作才使得林奈(1707–1778)有可能根据植物的雌雄蕊进行非常的系统分类,并称这种植物分类系统为“性系统”(sexualsystem)。也使得孟得尔(Mendale,1822–1884)有进一步进行豌豆杂交,从事遗传研究的可能。而我们从马一龙《农说》中只看到“稻花必在日中始放,雨久则闭其窍而不花”。和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等非常表象的记述,而像这样简单的记述在其他农书或文献中还没有提及。从马一龙到杨屾(16世纪至18世纪中)始终也阴阳变化阐释栽培技术和植物生命过程而不涉及从开花至结实这一关键时期的细节。倪倬(1813)所著《农雅》仿《尔雅》作释天、释地、释世界形势等,仍旧在文字训诂上打圈子而没有新的发展,这都是与重文轻理、缺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器——显微镜分不开的。

动物授精概念R.Graaf(1641–1673)以研究性器官著名,他指出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像细胞的突起,相当于家禽卵巢中的卵(蛋),一切动物的受精过程都是相似的,家禽的授精卵在输卵管中获得蛋白和蛋壳,哺乳动物的受精卵经过喇叭管(输卵管)进入子宫,并在子宫中发育,二者是一样的。卵巢(Ovary)和睾丸(testis)这两个名词即他首创[14]。O.H.Hertivig(1835)进一步指出受精卵的两个核,一个来自雄性,一个来自雌性。到Fol(1879)已直接观察到精子钻进了卵子,从而证实了Hertivig所认为的只有一个雄生精子起了受精作用的观点[15]。但是,我们试看清代学者是怎样分析男女受精的呢?纪昀(1724–1805)转引他友人程鱼门的见解说:“夫胎者,两精相搏哈合而成者也。媾合之时,阳精至而阴精不至,阴精至而阳精不至,皆不能成。皆至矣,时有先后,则先至者,气散不摄,亦不能成”。又:“精如谷种,血如土膏,旧血败气,新血未生,乘生气乃可养胎也”[16]。纪昀是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对于受精现象,同意了程鱼门的见解,用阳精、阴精、气三个概念作哲理的推析,没有任何实验观察。这种现象是普遍性,是重文轻理带来的必然结果。

植物营养概念清代突出的农学理论家杨屾,对于植物的营养总是先提出实际操作要求,比如怎样整地、中耕、除草、施肥,然后用哲理概念分析。如说中耕的作用是“锄频则浮根去,气旺则中根深,下达吸乎地阴,上接济于天阳”,“浮根不去,则中根不深,不能下吸地阴,上济天阳,则子粒干缺,所收自薄”。“穑得其时,则气充而多脂;穑失其时,必气浅而多滓”。我们可以将“天阳”理解为太阳的光合作用,“地阴”则是土壤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但究嫌拔高和附会,因为他到底还没有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的具体内容。可是明末清初时的欧洲,Malpigihi首先提出叶片是植物制造“食物”的部分,由叶片再将制造的“食物”输送到植物部分去,这有点像中国古书中的“膏”,也即杨屾所说的气充而多脂。18世纪初I.Houss相信植物的各个部分都会吸收氧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绿色部分则吸收二氧化碳而呼出氧。他在1796年(嘉庆元年)即肯定植物是从大气中获得全部所需的二氧化碳[17]。而《潘丰豫庄本书》(讲水稻栽培很透彻的)直至1834年仍停留在“横根布在泥面,得土的生气不厚”,“腐草败叶原是雨露的精华”等没有具体物质的抽象概念上。可见缺乏生物学的知识,农学是无法提高的。

没有显微镜,就看不到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对于植物的发病现象就不好理解,只好用“鬼火”,“瘟”等概念去解释。《天工开物》解释稻瘟病是:“东南风助煖,则尽发炎火”,直至现在农民还叫“火烧瘟”。又怀疑是“鬼火”所致:“凡苗吐穗(即抽穗)之后,暮夜鬼火游烧……凡禾穑叶遇之,立刻焦火”[18]。对照欧洲的M.Tillet(1714–1791)曾长期观察小麦黑穗病,1755年发表的论文确认本病是由黑穗病的“粉尘”落在籽实上所致,到1767年F.Fontanag正确指出谷物的锈病是由真菌寄生的引起,他发现了菌丝(hypha),但感到失望,因为他当时错误地认为真菌也应该有花、种子和芽,而他没有找到,引以为憾[19]。

从上面举的对比例子可以看出,又只用哲理的抽象概念去解释,问题似乎得到解决,就不需要再作具体的、物质结构的分析。反之,依靠显微镜这类工具,对生物的器官结构进行追踪剖析,才可能逐步深入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不仅是抽象的概念。

总之,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清代止,其非常成功的一面是在有限的耕地上依靠精耕细作,增加复种间套种等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经验,养活了不断增加的人口,并且有效地保持地力于不衰,也不存在现代“石油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许多生产经验,富含科学原理,有很强的生命力,肯定还能为下世纪的农业生产做出贡献。但传统农业受到历史上特别是清代重文学轻科技的压抑,使得它的生产技术(所谓软件)始终停留在直接生产的感性认识阶段,理论认识贫乏,提高无门,而传统手工业所能提供的农具(所谓硬件),除耕犁用牛外,都是人力操作的简易工具,而且为了精耕细作,不惜劳力投放,以致连简单的提高工效的工具也不使用,宁可徒手操作。典型的是耘田,江南许多地区水稻耘田不用鞋形的“耘盪”(见王祯《农书》及宋应星《天工开物》等),而宁要跪在田里,背灼骄阳,膝没田水中匍匐而行,拔除杂草,扒松田土,以求提高产量,这种操作严重防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把大批劳力束缚在田里,摆脱不出来。单位产量提高,粮食增加,缓和了人口压力,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集约劳动,自然是人丁多有利,于是又成了增殖人口的推动力,反过来,人口增殖又加重了粮食供应紧张,于是陷入了“人增——粮紧——强劳+复种——粮増——人增——粮紧……”的循环。虽然从清末起,大量引入西洋农业科学,但如何使先进的农业科学和目不识丁的体力劳动农民结合起来,始终隔着一条鸿沟,一时难以弥合。又因西方的农业科学不是中国土生土长,而农业的地域性特别强,在国外行之效的措施不结合中国国情,也难以见效。这就是清代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阶段留下的既富有生命活力又缺乏理论和效率的遗产,它的影响很深远,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要在克服这种影响的艰巨努力下,特别是普及农村教育,消灭文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才能实现。

农学论文:农学吸收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1887年,群马县老农船津传次平经由内务卿大久保利通发现而就任内务省的科员。翌年开始在驹场农业学校工作,负责本国农场的管理和本国农事的讲授。在这里他通过向学生传授有关农业的经验性知识,为日本近代农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通过驹场农业学校时代的外国教师同僚和该校毕业的农学家学到了西洋农学的知识。在讲演等场合,他利用那些知识中的一部分来说明农业技术。但是,西洋农学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知识,并没有成为技术改良的方法。

[关键词]19世纪;日本;西洋农学;吸收

一、前言

明治10年代至20年代,在日本农业史上曾被称作是“老农时代”。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中村直三、奈良专二和林远里等老农在日本农业改良方面非常活跃。明治初年政府开始推行的劝农政策(西洋式大农业经营的引进)以失败告终,传统农法的改良得到提倡,这给他们的活跃提供了舞台。船津传次也是活跃于这个时代的老农之一,但他的经历却极为特殊。

1832(天保3)年11月1日,船津传次平出生于上野国势多郡原之乡(现群马县势多郡富士见村原之乡)。在父亲为村内农民子弟开办的寺子屋[1]接受了“阅读、书写、珠算”等基础教育,接着又在蓝泽蓼园开办的私塾学习了汉籍的素读和俳谐[2]等。后来,他在思想上受到了来自中国古典著述和日本书籍的影响。1849(嘉永2)年开始学习和算,3年后得到关流的真传。和算的学习诱使传次平进入了合理性思维的世界。1857(安政4)年父亲去世,他继承了家业。父亲开办的寺子屋也由他接管,用于近乡村民子弟的教育。1858(安政5)年被选为名主服务了3年,1867(庆应3)年再次当选名主,1879年(明治)兼任乡里的总管和劝农官。[4][5]

船津家里的耕地面积(1867年)是水田1反9畝,旱地8反7畝[6][7],在村子里属于中等规模。传次平很早就从事农业,接受父亲严格的指导。他在农业改良上非常热心,动了很多脑筋,进行了很多发明。例如在养蚕上发明了桑田簾伏法,在稻作上研究过水田土地改良的“底破法”。作为老农,他渐渐在附近乡里出了名。

1877(明治10)年,被内务卿大久保利通作为人才发现了的船津传次平来到了首都,成为内务省的科员。第二年3月,开始在驹场农业学校工作,负责本国农场的管理与本国农事的讲义。在这里船津与外国教师交流,向酒匂常明和横井时敬等日后成为日本代表性农学家的学生们教授稻作和养蚕。[8][9]

1885(明治18)年8月,船津担任甲部普通农事巡回教师。翌年3月,正式调动到农商省农务局树艺课,为推动日本农业改良而在各地巡回作讲演和指导。1893(明治26)年担任西原农事试验场的技手[10],三年后升任技师[11]。作为民间出身者,他的晋升是个特例。1898(明治31)年3月,以罹病为由辞职,同年6月15日去世,享年66岁。[12]

正如上面所述,老农船津传次平的经历是非常独特的。老农中的许多人是在野度过其一生的。与此相对,船津被发现后则步入仕途。另外,拘泥于传统农法而排斥西洋农学的老农很多,而他对西洋农学则持友好的态度。他站在了传统农法和西洋农学的结合点上。

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考察日本近代农学形成过程中,老农船津传次平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一是考察老农船津传次平对西洋农学持什么样的态度。

二、驹场农业学校与船津传次平

致力于实现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明治政府,作为施政的一环,1872(明治5)年10月在内藤新宿设置试验场。1887(明治10)年1月,在这里开设农事修学场,2月开始授课。该校于当年12月迁移到驹场,成立驹场农业学校。1886(明治19)年与东京山林学校合并成立东京农林学校,1890(明治23)年演变为帝国大学农科大学,是现在东京大学农学部的前身。[13]

驹场农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士族子弟,一点农业经验也没有。教师全是英国人,对日本农业也是毫无了解,只是教授以英国农业为主的讲义。关于日本学生首先必须要学习的稻作,他们不能教授任何东西。接替英国教师的德国教师也是一样。酒匂常明和横井时敬等所学到的稻作知识是由船津传次平传授的。[14]酒匂从该校毕业后,仍极大地得到船津的帮助,常常农业上有什么疑问就去请教船津。他是“在实业上将老农船津传次平”作为“师友”来仰赖的。[15]

1887(明治20)年10月,东京农林学校教授酒匂常明出版了《改良日本米作法》。这是由日本农学家撰写的最早的农业书籍。翌年1月再版。酒匂在其自序中向船津传次平表达了谢意,他说:“我希望此书能得到社会的好评。只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通过经常征询他的意见,听他的话,自己变得有实力了。”[16]晚年,酒匂表明,在撰著《改良日本米作法》时,船津掌握的经验知识给了他很大的帮助。[17][18]

关于稻作技术,如果把明治10年代的船津传次平的学说和酒匂常明的《改良日本米作法》(明治20)年中的学说按不同技术分别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现正如酒匂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改良日本米作法》利用了许多船津的知识。即使说是照搬了船津所讲解的知识,也不算过分。只是在施肥技术方面,施肥方法自身虽然非常酷似,但在从分析化学的角度来说明肥料这一点上,是与船津大相径庭的。在酒匂的说明中,“氮”、“磷酸”、“碳酸钾”等专业用语频出,釆用的是从其成分来说明各种肥料有效性的方法。这是从德国教师OscarKellner和MaxFesca教授学习到的方法。[19]

三、西洋农学与船津传次平

船津传次平的自然观在日本人中是非常特异的。它是这样一种自然观,比起把自然看成是与人和谐的这种东洋式的自然观来说,它更是大大接近于将自然看成是可以克服的对象的这种西洋自然观。《中庸》中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样有名的文言。“率性”一般训为“性にしたがう”,但江户中期的思想家太宰春台训为“性にひきいる”,船津接受太宰的观点,更独自将“性にひきいる”解释成“将动植物的品性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认为人类理当将自然改造得更合适。[20]这与老农林远里(1831~1906)等主张地看待自然,农业也必须顺从“天理”的观点正相反。[21]

具有西洋自然观的船津在驹场农业学校可以融洽地同英国教师、德国教师,还有学生交流。他不仅教他们日本农业,反过来也不忘记向他们学习。受影响较大的是对肥料的看法。他正确地掌握了日本传统肥料所具有的性质。通过经验他了解到了什么时候施什么肥料叶片就会茂盛,或果实就会丰硕。但是,那些肥料中的什么成分是有效的,他不知道。可以明快地解荅这种疑问的是西洋传来的分析化学。他在驹场农业学校工作时汲取了那方面的知识。明治20年代,他在地方的讲演中能够传达分析化学的知识了。例如在1888年举行的讲演中,他向农民解释说:氮“富于使茎叶茂盛的养分”,磷“富于组织茎家的养分”,碳酸钾多含组织根茎力表皮的养分。[22]1895(明治28)年在新泻县进行的演讲中说:“作物施用有机物多的肥料则叶茎长得茂盛,(中略)这是因为它们是多含氮的肥料”。另外,船津在讲演中又是引用在驹场农业学校和东京农林学校进行的实验结果,又是使用“遗传”、“细菌”等专业术语。[23]但是,他自身没有做过与分析化学和遗传有关的实验。也许不如说是不会做。这些实验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能力。如果说到他做过的实验,仅限于像种籾选种法的比较试验(盐水选与水选)这类简单的实验。[24]

四、结语

老农船津次平通过向农学家传授经验性知识而在日本近代农学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通过驹场农业学校时代的外国教师同僚和该校毕业的农学家而学到了西洋农学的知识。在讲演等说明农业技术时使用了那种知识的一部分。

但是,即使是对西洋农学怀有好感的船津,也強烈反对在日本导入西洋式的大农业经营。他认为在日本这样土地狭小又不规则的地方导入西洋式的大农具是不可能的,而且,粗放型的经营也不可能生产出养活日本人口的足够食粮。他主张唯有集约式的小农经营才是最适合的。[25][26]

如果详细地分析一下大量留下来的讲演记录,就会知道他对西洋农学的见识与他对农业技术的改良并没有什么联系。[27]西洋农学只停留在是一种知识上,没有变成技术改良的方法。他所论述的农业技术是由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西洋农学只不过是扮演了说明那种技术的角色。他最重视经验,反过来说,也強烈地批判“学者的论述”。[28]在坚持依据自身经验这一点上,也许可以说他是典型的老农。(译者:韩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