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家畜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家畜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家畜论文

家畜论文:家畜繁殖学启发式案例教学论文

一、案例式教学法的优越性

案例就是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基础,记录下的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教育性的实例或报道,这些实例或报道包含许多可能的问题,并且用一定的文字、录音和录像等媒介客观的记录出真实情景。案例教学,就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以经典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得出解决问题的确切可行方法。在进行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案例式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创建,最初应用于法学和医学教学上,后来才被引入管理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教学中,通过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学校内就能接触到各种商场争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家畜繁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下一步对动物科学专业课的学习。传统的《家畜繁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单纯的讲授知识为主,互动较少,这样必定造成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成被动。上世纪80年代末,案例式教学传入我国,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开始试行,后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广泛运用。案例教学就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相继开展了案例式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改变传统式教学的短处,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注重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家畜繁殖学》案例库建设

《家畜繁殖学》的繁殖理论和家畜实际生产密切相关,在整个《家畜繁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教学、实验课和教学实习三种教学环节共同完成,不仅注重理论教学,同时还要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讲授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同时还要将家畜繁殖方面新的研究成果和有特色的技术进步,以及新的学术理论和概念引入课堂。在《家畜繁殖学》实验课上,通过家畜繁殖理论教学与繁殖基本技术操作、训练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家畜繁殖学》实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繁殖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到家畜生产的及时线,丰富实际知识,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加固家畜繁殖基本理论,训练繁殖基本操作技术,同时启发性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近期家畜繁殖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学好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进行《家畜繁殖学》的启发式案例教学,首先要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目前,在学校的硬件方面,绝大多数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由12个以上典型案例组成的《家畜繁殖学》案例库,制作了25个以上教学小动画,或小视频,丰富了授课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将学生引入家畜繁殖的生产实践情境中,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以典型案例制作而成的多媒体课件,配合小动画或小视频,讲解正确的解决方案,加深学生对家畜繁殖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传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根据家畜繁殖的近期研究进展,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和教学小动画,或小视频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到近期的家畜繁殖技术,以及本学科的近期研究进展。李井春等报道,在《家畜繁殖学》教学上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典型案例配合PPT进行案例式教学。我们采用的启发式案例教学,不仅采用典型案例,同时采用PPT配合教学小动画或小视频进行教学。

三、应用情况及问题

(一)应用情况

根据《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对其中某个章节的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因素,编写12个典型案例,授课教师根据案例将内容分成12部分。将准备好的案例在上课前1~2周通过邮箱或QQ发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熟悉和了解案例,同时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自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利用较少的时间讲解重点知识,然后选派代表对案例内容进行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也可以提出不同见解。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主要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控制讨论的气氛和节奏。,由教师对讨论的案例进行总结,采用PPT配合教学小动画或小视频进行教学,给出该案例比较典型的解决方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出要求。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如语言表达,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思路和结论的性等进行打分,作为该学生的平时成绩。并且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案例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改变了以被动接受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典型案例的选择、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学生的角色和责任、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及协调等,这些是需要教师下功夫处理的问题。

1.典型案例应该示范性强,并且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虽然相关的书籍、网络和各类音像制品等都提供大量的家畜繁殖学案例,但这些案例不能拿来就用,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素质,经过反复加工整理,精心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家畜繁殖的近期研究进展,不断更新案例内容。

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发言,并且适时地诱导学生、启发学生。学生在天马行空地联想下去的时候,要及时刹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不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使案例讨论始终围绕主题顺利进行。同时,教师需要经过良好的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要充分肯定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思维独特学生的见解,又要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课前学生必须充分熟悉和了解案例,同时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自学教材,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在实施案例教学初期,由于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需要学生在课前花费一定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会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见解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内容,而是活灵活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且加深了记忆。

4.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案例教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启发式案例教学不能代替讲授式教学。《家畜繁殖学》有的重点和难点是不能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的,理论教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关键是怎样把理论讲授从填鸭式变成诱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四、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具创新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动物科学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由于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着特别的优势,传统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家畜繁殖学》教学中值得应用。根据动物科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的特点,将生产实际中存在与家畜繁殖相关的突出问题编写成典型案例,也可以将家畜繁殖科研上的内容以案例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案例式教学,同时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创造出适合《家畜繁殖学》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

作者:杨凌 王泳翔 张乐颖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家畜论文:家畜生态养殖论文

1重要性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每天1头猪相当于7人生活排放的污水量,1头牛相当于22人生活排放的污水量。2002年,我国年产生畜禽粪便量约19亿吨,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其中畜禽粪便产生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总和排放量,畜禽排泄物污染防治工作已经是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牛羊养殖给社会自然带来很大污染,会造成资源的减少,不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生态养殖中把能量与物质要不断的转换和循环,在生产阶段方面,应充分利用生物资料,较大程度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在牛羊养殖中,把握好大自然中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的收入,这样环境也得到保护,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以及成本的投入。这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有利于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态养殖一方面可以减少家禽牲畜所需饲料的成本,另一方面改善了池塘、稻田的结构,让不同的农业资源相互补充与利用,把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中可以把冲洗圈舍的水投入到池塘中,以供池塘中的植物吸收,过滤后的清水可以用于灌溉农田。这样就节约了很多的水资源,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这些都是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表现。

2对策

畜牧业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把握处理好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因此我们就要转变畜牧业经营模式,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思想上我们要把重畜轻草转变为草畜并重,实现科学的养殖新观念。把自然放牧的粗放经营转变为舍饲、半舍饲集约化经营,改变过去草食畜发展依赖天然草场的局面,实现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科学处理后养畜的饲养方式。把传统单一数量型转向为质量效益型,这样才有利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发展。在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的工作指导上,把闲散的畜禽转变为专业户规模化集中养殖,或者专业小区养殖,提高养殖的现代化标准化程度,这些都有利于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发挥畜牧业清洁生产新工艺作用,建立“畜—沼(有机肥)—草(种植)”新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首先饲料基地建设,生产无公害饲草,把好源头关。利用优良品种饲料草种、选择应用平衡施肥和土壤培肥等新技术、配套应用高效低残农药施用等技术,保障原料饲料的清洁生产。其次,饲料及饲料清洁生产技术。根据畜种、长势、阶段,根据动物营养学合理配方,应用先进的饲料配方技术和饲料生产加工技术,生产全价配合饲料。发展生态饲料推广秸秆养畜,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发酵作为能量饲料。与无机盐等配制成畜禽配合饲料,代替30%~50%的原粮饲料,可降低饲养成本30%。再有,固液分离和干清粪技术。养殖场的粪污要进行固液分离。对固体粪便进行自然堆肥发酵,有利于杀死里面部分的病原微生物,起到自然消毒杀菌作用,再施到农田。液体经过沉淀后进行厌氧降解,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尽多的采用干清粪技术,这样有利于减少水的消耗量。,沼气发酵技术。利用畜禽粪污进行沼气和沼气肥生产,合理地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解决燃料、肥料、饲料之间的矛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间、持续、循环、健康发展,促进农民的产量增加、收入增加。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畜—沼—草”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途径。

3结语

实施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具体表现,把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生态资源环境,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收入。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经营水平,努力发展生态养殖,实现畜禽与生态建设的共同发展。

作者:何姝武何涛单位:陕西省洛南县麻坪镇农牧站

家畜论文:紫外线对家畜的作用分析论文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的波长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不同,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即:A段,波长320—40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构楼病和红斑作用;C段,波长200一275nm,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以人工装外线灯进行试验,此段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紫外线的各种基本作用阐述如下:

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由于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这时出现的红斑称为原发性红斑。而当照射时,因皮肤表皮细胞被紫外线所破坏,释放出组织胺与类组织胺,这两者达到一定浓度,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导致皮肤发红和水肿,这时发生的红斑称为继发性红斑。这一过程较慢,一般发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有两个最敏感的波长区,即254nm和297nm,但两者所致红斑在性质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红斑深度、界限、温度、潜伏期、消失时间、色泽和血管反应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现分别为红斑深、界限明显、温度高、潜伏期长、消失慢、色泽为深红色、血管扩张;而后者表现为红斑深度浅、界限不明显、温度低、潜伏期短、消失侠、色泽为紫红有纹、血管痉挛。引起红斑作用的紫外线剂量以红斑学位计。不同紫外线的红斑剂量不同,现统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长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由于产生红斑作用的这—波段紫外线也具有抗佝偻病作用,两者生物学作用的效果光谱相近,故可用红斑剂量宋代表紫外线的生物剂量G它不仅在紫外线治疗上常以皮肤的红斑反应强弱,作为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标准,而且又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一般用红斑剂量来表示机体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2.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一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核酸对该波段的紫外线吸收量最为强烈。对260nm的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比蛋白质高30倍。波长295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3—260nm。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用

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疗。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还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抵抗力等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如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强2—3倍;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波长265nm的紫外线员敏感,而大肠杆菌则对234nm的紫外线最敏感.在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最敏感,黄色八叠球菌耐受力最强.紫外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大约3W/m2的强度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紫外线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破坏某些细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真菌对紫外线则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另据报道,因紫外线的能量能够破坏球虫的A链,因而,紫外线可用于生产中对兔球虫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紫外线光源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据生产实践证明,用20w的低压汞灯悬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悬挂1盏,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这样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产力明显提高。

短波紫外线(c段)对人眼损害很大,但对动物的眼睛影响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压汞灯灭菌时,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对刚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过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时应注意剂量。另外,紫外线也可用于饲料、饲养工具的杀菌。

3.抗佝偻病作用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亲D而发生的钙、磷代谢紊乱疾病。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并与体内调节钙、磷的其他因子协调作用,使钙、磷在体内保持正常水平,促进骨基质钙化。畜体在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中钙、磷浓度下降,为维持血内钙、磷含量的稳定,钙、磷从骨中分解出来进入血液。因此,骨组织含钙的减少,成骨作用受到影响,成年家畜特别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则引起骨质软化症。

由于波长270一320nm的紫外线,将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口的能力最强,而这部分紫外线在太阳高度角小于35度时,一般不能到达地面,所以纬度较大的地区,在冬季一般都缺乏这部分紫外线。因此,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可对放牧家畜进行人工紫外线照射或通过饲料补加维生素D.在现代化的封闭式畜台中,由于家畜使用补充维生意D3的全价日粮,尽管常年见不到阳光,也不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需要强调的是,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症的发生,在对家畜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

4.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通过氧化菌的作用,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发生色素沉着。黑色素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机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大数倍,特别是对短波辐射的吸收量更大。色素沉着是机体对光线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由于色素在皮肤的沉着,增强了皮肤局部的保护功能,使皮肤不会过热。校色素吸收的光能则转变为热能,促使汗液分泌,因而增强了局部的散热作用;同时能防止太阳的短波辐射穿透组织,使深部组织不受损害。据观察,白猪和黑猪同时在夏季阳光照射下放牧(气温高于28度:),结果白猪全部发生皮肤损伤,黑猪发生皮肤损伤的只有1/16。紫外线产生色素沉着作用的波长为320一400nm。但在红外线和可见光作用下也能发生。最强最持久的色素沉着发生在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几种光谱同时作用之时。

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动物长期缺乏紫外线的照射,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易引起各种感染和传染病。因此,为保障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适量的紫外线是必不可少的。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机体的组织细胞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抗原性发生变化,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补体和凝集寒,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补体是畜禽新鲜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它能协同抗体系灭

病毒或溶解细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凝集素也是一种能和细菌的表面抗原发生反应并使之凝集的抗体.其增加也是机体防御免疫功能加强的表现之一。紫外线照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还决定于照射剂量、照射时间以及机体的机能状态。在畜牧生产中,为增强畜禽体质,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可采用小剂量紫外线进行多次照射。

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紫外线照射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变深,促进氧的吸收和一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时能增加血液、红细胞和血红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组织代谢过程。在紫外线局部照射时,还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痛、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7.光敏性皮炎当动物体内含有某些异常物质时,如采食养麦和三叶草等植物,或机体本身产生异常代谢物,或感染病灶吸收的病毒等,在紫外线作用下,这些光敏物质对机体发少明显的作用.能引起皮肤过敏、皮肤炎症或坏死现象,这就是光敏性皮炎或“光敏反应”。其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紫外线使机体对光敏物质的感受性增加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光敏物质在光化学反应(因光引起机体被照射部位的化学反应)中起接触剂的作用,导致机体发生一些本来不致发生的化学反应。光敏性皮炎专发于白色皮肤,特别是在动物无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产中多见于猪和羊。

8.光照性眼炎与癌紫外线过度照射动物眼睛时,可引起结膜和角膜发炎,称为光照性眼炎。其临床表现为角膜损伤、眼红、灼痛、流泪、怕光,经数天后消失。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波长为295—360nm。长期接触小剂量的紫外线,可发生慢性结膜炎.此外,紫外线尚有致癌作用。

紫外线照射对动物有利、有弊,在畜牧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过度照射造成有害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而臭氧层能够吸收所有的C段紫外线和90%的B段紫外线,所以加剧了紫外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

家畜论文:紫外线家畜管理论文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的波长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不同,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即:A段,波长320—40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构楼病和红斑作用;C段,波长200一275nm,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以人工装外线灯进行试验,此段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紫外线的各种基本作用阐述如下:

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由于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这时出现的红斑称为原发性红斑。而当照射时,因皮肤表皮细胞被紫外线所破坏,释放出组织胺与类组织胺,这两者达到一定浓度,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导致皮肤发红和水肿,这时发生的红斑称为继发性红斑。这一过程较慢,一般发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有两个最敏感的波长区,即254nm和297nm,但两者所致红斑在性质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红斑深度、界限、温度、潜伏期、消失时间、色泽和血管反应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现分别为红斑深、界限明显、温度高、潜伏期长、消失慢、色泽为深红色、血管扩张;而后者表现为红斑深度浅、界限不明显、温度低、潜伏期短、消失侠、色泽为紫红有纹、血管痉挛。引起红斑作用的紫外线剂量以红斑学位计。不同紫外线的红斑剂量不同,现统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长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由于产生红斑作用的这—波段紫外线也具有抗佝偻病作用,两者生物学作用的效果光谱相近,故可用红斑剂量宋代表紫外线的生物剂量G它不仅在紫外线治疗上常以皮肤的红斑反应强弱,作为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标准,而且又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一般用红斑剂量来表示机体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2.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一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核酸对该波段的紫外线吸收量最为强烈。对260nm的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比蛋白质高30倍。波长295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3—260nm。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用

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疗。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还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抵抗力等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如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强2—3倍;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波长265nm的紫外线员敏感,而大肠杆菌则对234nm的紫外线最敏感.在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最敏感,黄色八叠球菌耐受力最强.紫外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大约3W/m2的强度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紫外线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破坏某些细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真菌对紫外线则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另据报道,因紫外线的能量能够破坏球虫的A链,因而,紫外线可用于生产中对兔球虫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紫外线光源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据生产实践证明,用20w的低压汞灯悬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悬挂1盏,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这样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产力明显提高。

短波紫外线(c段)对人眼损害很大,但对动物的眼睛影响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压汞灯灭菌时,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对刚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过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时应注意剂量。另外,紫外线也可用于饲料、饲养工具的杀菌。

3.抗佝偻病作用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亲D而发生的钙、磷代谢紊乱疾病。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并与体内调节钙、磷的其他因子协调作用,使钙、磷在体内保持正常水平,促进骨基质钙化。畜体在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中钙、磷浓度下降,为维持血内钙、磷含量的稳定,钙、磷从骨中分解出来进入血液。因此,骨组织含钙的减少,成骨作用受到影响,成年家畜特别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则引起骨质软化症。

由于波长270一320nm的紫外线,将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口的能力最强,而这部分紫外线在太阳高度角小于35度时,一般不能到达地面,所以纬度较大的地区,在冬季一般都缺乏这部分紫外线。因此,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可对放牧家畜进行人工紫外线照射或通过饲料补加维生素D.在现代化的封闭式畜台中,由于家畜使用补充维生意D3的全价日粮,尽管常年见不到阳光,也不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需要强调的是,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症的发生,在对家畜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

4.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通过氧化菌的作用,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发生色素沉着。黑色素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机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大数倍,特别是对短波辐射的吸收量更大。色素沉着是机体对光线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由于色素在皮肤的沉着,增强了皮肤局部的保护功能,使皮肤不会过热。校色素吸收的光能则转变为热能,促使汗液分泌,因而增强了局部的散热作用;同时能防止太阳的短波辐射穿透组织,使深部组织不受损害。据观察,白猪和黑猪同时在夏季阳光照射下放牧(气温高于28度:),结果白猪全部发生皮肤损伤,黑猪发生皮肤损伤的只有1/16。紫外线产生色素沉着作用的波长为320一400nm。但在红外线和可见光作用下也能发生。最强最持久的色素沉着发生在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几种光谱同时作用之时。

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动物长期缺乏紫外线的照射,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易引起各种感染和传染病。因此,为保障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适量的紫外线是必不可少的。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机体的组织细胞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抗原性发生变化,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补体和凝集寒,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补体是畜禽新鲜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它能协同抗体系灭

病毒或溶解细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凝集素也是一种能和细菌的表面抗原发生反应并使之凝集的抗体.其增加也是机体防御免疫功能加强的表现之一。紫外线照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还决定于照射剂量、照射时间以及机体的机能状态。在畜牧生产中,为增强畜禽体质,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可采用小剂量紫外线进行多次照射。

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紫外线照射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变深,促进氧的吸收和一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时能增加血液、红细胞和血红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组织代谢过程。在紫外线局部照射时,还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痛、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7.光敏性皮炎当动物体内含有某些异常物质时,如采食养麦和三叶草等植物,或机体本身产生异常代谢物,或感染病灶吸收的病毒等,在紫外线作用下,这些光敏物质对机体发少明显的作用.能引起皮肤过敏、皮肤炎症或坏死现象,这就是光敏性皮炎或“光敏反应”。其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紫外线使机体对光敏物质的感受性增加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光敏物质在光化学反应(因光引起机体被照射部位的化学反应)中起接触剂的作用,导致机体发生一些本来不致发生的化学反应。光敏性皮炎专发于白色皮肤,特别是在动物无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产中多见于猪和羊。

8.光照性眼炎与癌紫外线过度照射动物眼睛时,可引起结膜和角膜发炎,称为光照性眼炎。其临床表现为角膜损伤、眼红、灼痛、流泪、怕光,经数天后消失。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波长为295—360nm。长期接触小剂量的紫外线,可发生慢性结膜炎.此外,紫外线尚有致癌作用。

紫外线照射对动物有利、有弊,在畜牧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过度照射造成有害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而臭氧层能够吸收所有的C段紫外线和90%的B段紫外线,所以加剧了紫外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

家畜论文:农业考古家畜管理论文

史前先民将一些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大体要经过拘禁、野外放养、定居放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几个阶段。50年代以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也大体反映了这一过程。如从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一些“野牧图”画面,可以看到野外放养的情形,河姆渡遗址曾发现直径l米左右的畜圈,可能是拘禁动物用的,其干栏或房屋底层,据民族学资料推测,可能是豢养家畜的地方。在半坡遗址发现两座长方形畜圈,长6~10米,宽1.8~2.6米,周围有密集的柱洞,说明围有木栅以圈牲畜。在姜寨遗址也发现两座略呈圆形、直径约4米的栏圈,栏中有20~30厘米厚的畜粪堆积,足证是畜圈无疑[109]。圈养对牲畜的肥育、配种、繁殖都有重大作用,是原始畜牧业有很大进步的重要标志。

根据考古资料,我国原始畜牧业主要驯养的家畜有猪、牛、马、羊、狗等,家禽有鸡、鸭、鹅等。

1.家畜

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猪的数量最多,约占1/3左右。一些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猪骨数量更大,如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43座墓中出土猪骨96块,甘肃省永靖县秦魏家遗址46座墓中出土猪骨430块,可见猪已成为财富的象征,也说明猪在我国原始畜牧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真正的六畜之首。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材料是广西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左右的猪牙和猪颌骨,个体数为67个,其中65%为2岁以下,说明“是人类有意识饲养和宰杀的自然结果”。猪牙中“犬齿数量不多,较为长大粗壮的犬齿更少见,犬齿槽外突的程度很差,而门齿一般都较细弱。这些情况,可能显示在人类驯养条件下,猪的体质形态的变化”[110]。其次是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和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等遗址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猪骨或陶猪,其形态处于亚洲野猪与现代家猪之间,应属于原始家猪阶段(图一)。至目前为止,发现有猪骨或陶猪模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120多处,地点遍布各地[111],表明我国家猪的历史非常久远,也证明以养猪为代表的中国原始畜牧业是和原始农业同时起步的。

到了商周时期,养猪业有较大的发展,甲骨文有许多“豕”字,还有一字是在“豕”字外面围以方框,表示养猪的圈栏,《诗经·大雅·公刘》也有“执豕于牢”的诗句,说明猪已实行圈养。各地的商周遗址和墓葬中也常有猪骨骼出土。当时猪除用于肉食外,还用来祭祀,卜辞中有很多记载。亦有用铜铸造雄性猪尊作为祭祀的代用品,如湖南省湘潭县九华乡出土的一件铜豕尊,器形硕大,造型生动,前后肘部横穿一对直径1.4厘米的圆管,可贯绳索,便于抬动进行祭祀。春秋战国时期,养猪业受到进一步重视,“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到了汉代,养猪业更加发达,地方官吏都提倡百姓家庭养猪以增加收人,各地汉墓中经常用陶猪或石猪随葬,出土的数量相当多,造型也很生动逼真,因而可以据之了解汉代家猪的品种类型。如小耳竖立、头短体圆的华南小耳猪,耳大下垂、头长体大的华北大耳猪,耳短小下垂、体躯短宽、四肢坚实的四川本地猪,嘴短耳小、体躯丰圆的四川小型黑猪等等,这对研究我国古代猪种形成的历史,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牛是指两种不同属的黄牛和水牛。黄牛既可用于肉食又可用于耕田,水牛主要用于南方水田耕作。它们是分别从其不同的野生祖先驯化而来的。在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的上新世到更新世地层里,都发现有现今黄牛和水牛祖先的化石,为原牛或原始牛,所以,中国黄牛和水牛是独立起源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和巩义县瓦窑嘴遗址及舞阳县贾湖遗址、山东省滕县北辛遗址、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等,都出土过牛骨,虽不能肯定都是家养的牛,但也不能否定当时已有驯养野牛的尝试。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曾出土16个水牛头骨(图一一),江苏省吴县梅堰遗址也出土过七个水牛头骨,特别是湖北省宜都市城背溪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前的水牛头骨,说明南方驯养水牛的历史有可能早到六七千年以前。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中,出土的牛骨大为增加,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牛已在原始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12]。

商周时期养牛业有很大发展。除了肉食、交通外,牛还被大量用于祭祀,动辄数十数百,甚至上千,这在卜辞中都有记载,可见牛在商代已大量饲养,各地商代墓葬中经常用牛殉葬,或随葬玉牛、石牛等,也可作为例证。《周礼·地官》设有“牛人”一职,负责掌管供应各种肉牛和军需所用之役牛,分为宾客之牛、积膳之牛、膳羞之牛、军事用的犒牛、丧事用的奠牛及军旅行役的兵车之牛。《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牛,九十其椁……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亦可想见西周养牛业已具相当规模。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已经推广,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养牛业得到迅速发展。秦国政府还专门颁布《厩苑律》,对牛的饲养管理和繁殖都有严格的规定,反映当时对养牛业的高度重视。春秋时期已创造了穿牛鼻子技术,《吕氏春秋·本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以所之,顺也。”《庄子·秋水》:“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是驾驭耕牛技术的一大进步。有趣的是,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春秋铜牛尊,其牛鼻上正穿有一环,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图一二)。

秦汉时期,牛耕得到普及,养牛业倍受重视。“百姓所仰,为用较大,国家为之强弱也。”(《风俗通义》)各地的汉墓中也经常随葬陶牛、石牛和木牛等。《史记·货殖列传》:“牛蹄角千(即养100多头牛)……此其人与千户侯等。”说明已有人专门养牛致富。为了改变公牛的暴烈性情,以便于役使,同时也是为了改进畜肉的质量,汉代已经推广阉牛技术,河南省方城县出土的一块阉牛画像石,就是目前出土的惟一有关汉代阉割技术的实物例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畜牧业的发达,已经总结出一套役使饲养牛马的基本原则:“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繁息者,未之有也。”(《齐民要术》)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出土壁画中的畜牧图反映了牧牛、饲牛的生动情景,使我们得以了解当时养牛业的生动情景[113]。

马在古代曾号称“六畜之首”,是军事、交通的主要动力,

有的地方也用于农耕。中国家马的祖先是蒙古野马,因此中国最早驯养马的地方应该是蒙古野马生活的华北和内蒙古草原地区。在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山曾发现距今近1万年的普氏野马头骨[114]。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也发现了距今10500年至9700年的马骨[115]。稍晚些有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两颗马齿和一节趾骨,但有人认为其不是家马。不过至迟在龙山文化时期马已被驯养,当不成问题,因为东西南北各地都有马骨出土。如:陕西省华县南沙村龙山文化遗址就出土了两匹马骨架;山东省历城县城子崖,河南省汤阴县白营,吉林省扶余县长岗子,甘肃省永靖县马家湾,陕西省神木县新华,内蒙古包头市转龙藏,江苏省南京市北阴阳营,浙江省乐清县白石以及云南省通海县黄家营、寻甸县姚家村、麻栗坡县小河洞、广南县木犁洞、马龙县仙人洞、宣威县尖角洞、江川县古城山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发现了马骨或马齿[116]。

到了商周时期,马已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动力,养马业相当发达。甲骨文已有马字,商墓中常用马殉葬,各地都时有车马坑发现,河南省安阳市武宜村北地一次就发现了117匹马骨架[117]。《诗经》中描写养马牧马及驾驭马车的诗句也很多,《周礼·夏官》有“校人”掌国马之政,“辨六马之属”。这六种马是指:繁殖用的“种马”、军用的“戎马”、毛色整齐供仪仗用的“齐马”、善于奔跑驿用的“道马”、佃猎所需的“田马”和只供杂役用的“驽马”。可见西周时期养马业发达的程度。春秋战国时期盛行车战和骑兵,马成为军事上的主要动力,特别受到重视,此时马已成为“六畜”之首。各地的遗址和墓葬中也经常发现用马随葬,如山东省淄博市齐故城就出土了83匹马骨架[118]。有的墓葬开始用铜马代替活马随葬,如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安徽省寿县、云南省祥云县大波拿等遗址都有铜马出土[119]。商周时期在中国畜牧史上的另一大成就,是利用马和驴杂交繁育骡子。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出土的一件铜簋底部铸有骡子纹饰、陕西省长安县沣西出土的战国铜雕饰上有两匹骡子的形象,是难得的考古资料[120]。

秦汉时期,马已被视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因而养马业特别兴盛。西汉政府从西域引进大宛马,改良了中国马种,还从大宛引种品质饲草苜蓿,促进了中国养马业的发展。从秦俑坑和各地汉墓出土的陶马和铜马,可以见到当时良种马的矫健身姿(图一三)。唐代是我国养马业的另一个高峰,仅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四处就养马70多万匹,史称“秦汉以来,唐马最盛”(《旧唐书·兵制》)。当时还从西域引进优良马种在西北地区繁育:“以金帛市马于河东、朔方、陇右牧之。既杂胡种,马乃益壮。”(《旧唐书·兵制》)从各地出土的唐代三彩陶马的健美形态,亦可看到当时良马的形象,它们应是“既杂胡种,马乃益壮”的真实写照。

羊是从野羊驯化而来的。家羊分化为绵羊和山羊。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陕西省临潼县姜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出土过羊骨或陶羊,说明中国北方养羊的历史有可能早到六七千年以前。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羊骨的遗址已分布南北各地。北方有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以及安徽等地;南方有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等地[121],说明养羊业有所发展。一般来说,南方养羊的历史应晚于北方,但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羊,塑造得甚为逼真,显系家羊无疑(图一四)[122]。看来南方驯养家羊的历史有可能比人们所料想的早得多。

商周时期,羊已成为主要的肉食用畜之一,也经常用于祭祀和殉葬。卜辞记载祭祀时用羊多达数百,甚至上千。《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每群羊数量达到三百,可见商周养羊业甚为发达。商代青铜器常用羊首作为装饰,如湖南等地出土的二羊尊、四羊尊等,铸造极为精美,亦反映出南方养羊业的兴盛。春秋战国时期,养羊业更为发达。“四海之内,粒食人民,莫不犓牛羊。”(《墨子·天志篇》)“今之人生也……又畜牛羊。”(《荀子·荣辱篇》)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水草丰美,土宜产牧”,出现“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兴旺景象(《后汉书·西羌传》)。中原及南方地区的养羊业也有发展,各地汉墓中常用陶羊和陶羊圈随葬。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羊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副业,《齐民要术》专立一篇《养羊》,总结当时劳动人民的养羊经验。从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壁画墓中的一些畜牧图,可见当时放牧羊群的具体情形。唐代的养羊业亦取得相当成就,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河西羊、河东羊、濮固羊、沙苑羊、康居大尾羊、蛮羊等。各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墓葬中,也经常用陶羊、青瓷羊及羊圈随葬[123]。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远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作为狩猎时的助手,因此,狗要算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在农业时代,它亦兼为肉食对象。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汝州市中山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山东省茌平县尚庄以及陕西、山西、辽宁、内蒙古、甘肃、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出土过狗的骨骼或陶狗。其中,徐水县南庄头的狗骨的年代距今近万年,磁山、裴李岗的年代都距今七八千年,可见其驯养历史之久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塑小狗和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狗形鬶(图一五),造型生动逼真,使我们得见新石器时代家犬的形态特征。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狗骨,头骨较小,额骨突出,肉裂齿小,下颌骨水平边缘弯曲,与现代华北狼有很大区别,说明当时狗的饲养已很成熟,远远脱离野生状态[124]。

商周以后,狗已成为主要的肉食对象之一,先秦著作中经常“鸡狗猪彘”(《荀子·荣辱》)、“犬彘”(《墨子·天志》)、“鸡豚狗彘”(《孟子·尽心下》)并提,可见狗在六畜中的地位。据《礼记·少仪》记载,狗在当时有三种用途:“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也;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用也。”狗还用作祭祀之牺牲,实际上也是供人们食用的,因此以屠宰狗肉贩卖为业的人也不少。春秋时期的朱亥、战国时期的高渐离、汉初名将樊哙等人,都是历史上屠狗卖肉出身的名人。因此商周墓葬中也经常葬有狗骨,汉墓中则经常以陶狗随葬。

大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狗已退出食用畜的范围,只用于守卫、田猎和娱乐,因此《齐民要术》中的畜牧部分就不谈狗的饲养了。不过民间仍有食狗肉的习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墓中也常以陶狗随葬。

2.家禽

我国的家禽主要是鸡、鸭、鹅等,其中鸭、鹅驯养的历史较晚,而鸡的驯养历史却是很早的。鸡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就发现了原鸡的遗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也发现过原鸡属鸟类遗骨,说明原鸡在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因而史前先民们就有可能将它驯化成家鸡。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山东省滕县北辛等较早的遗址中都有家鸡遗骨出土,可见鸡的驯化年代在中国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在南北各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有鸡骨或陶鸡出土,证明鸡在当时已被各地人们驯养成功,成为主要家禽[125]。

甲骨文已有鸡字,为“鸟”旁加“奚”的形声字。鸡在商周已成为祭祀品,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已发现作为牺牲的鸡骨架[126]。在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发现了商周时期的铜鸡,在河南省罗山县蟒张商墓中发现了玉鸡[127]。《周礼·春官·鸡人》的官职是“掌共鸡牲,辨其物”。《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的诗句,表明当时已实行舍饲养鸡,早已脱离原始放养状态。江苏省句容县浮山西周墓中出土了一罐鸡蛋,应是舍饲养鸡的产物(图一六)[128]。

春秋战国时期,鸡已成为六畜之一。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鸡豚狗彘”、“鸡狗猪彘”,说明鸡已被普遍饲养。当时还育成了越鸡和鲁鸡等不同品种,并且还有专门用来斗鸡的品种。河北省石家庄市庄村出土过战国鸡蛋(壳),广东省增城县出土过战国陶鸡,云南省祥云县出土过战国铜鸡[129]。

汉代的养鸡业更加发达,许多地方官吏如黄霸、龚遂、僮仲等都要求每家至少养四五只鸡。刘向《列仙传》记载:“祝鸡翁,居尸乡北山,养鸡百余年,鸡千余,皆有名字,暮栖树上,昼放之,呼即别种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万钱。”虽是传说故事,亦反映当时已有人专业养鸡致富的现实。从各地汉墓常有鸡舍、鸡笼模型出土,可以看出当时已逐渐采用鸡舍饲养方式,从而改善和提高了鸡肉的品质和产蛋量,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养鸡技术更加成熟,《齐民要术》已列专章加以总结。唐宋以后直至今天,鸡依然是广大农村饲养的主要家禽。魏晋至唐代的墓葬中都有很多陶鸡出土,有的陶鸡是子母成堆,映射出当时养鸡业的兴旺景象。

鸭是水禽,家鸭是从野鸭驯化而来的。从考古材料来看,鸭的驯化远较鸡要晚得多。目前最早的发现是湖北省天门县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鸭、青海省马家窑文化的鸭形尊、福建省武平县岩石门丘山的陶鸭,其中最早的是石家河陶鸭,但也只有4000多年而已[130]。商代甲骨文虽然未见“鸭”字,但商墓中已有铜鸭、玉鸭和石鸭出土[131],可见商代确已饲养家鸭。西周青铜器中常有鸭形尊,西周墓中也有鸭蛋出土,亦反映了当时鸭的饲养已较普遍[132]。

在先秦古籍中,鸭称作鹜,亦称家凫或舒凫,凫即野鸭。《吴地志》:“吴王筑城以养鸭,周围数十里。”说明江南水乡,养鸭业已有很大发展。至秦汉时期,鸭与鸡、鹅已成为三大家禽。据《西京杂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可见养鸭之盛。因此各地汉墓中也常用陶鸭随葬。至南北朝时期,养鸭技术更加成熟,《齐民要术》设专章加以总结。南朝墓中经常出土青瓷鸭圈,亦反映当时舍饲养鸭的情况。

鹅是从野雁(鸿雁)驯化来的。其驯化年代较晚,但至少在商代就已驯化成功。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就出土过三件商代玉鹅(图一七)。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西周墓中也出土过玉鹅[133]。先秦古籍称鹅为舒雁(《礼记》)。鹅字首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宋公子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尔雅·释鸟》注:“野曰雁,家曰鹅。”西汉末王褒《僮约》中已有“牵犬贩鹅,武都买荼”之句,说明养鹅已成为商品性生产,其社会需求量日益扩大。汉墓中亦有用陶鹅随葬的。《齐民要术》中更有专门篇章叙述养鹅的技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墓中也随葬陶鹅,但比起随葬的陶鸡、陶鸭要少得多。

家畜论文:家畜解剖学电子图谱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直观,教师就一直探索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往往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方法[1]。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异军突起,数字多媒体教室出现在各大高校,多媒体教学逐渐代替了枯燥无味的传统课堂模式。家畜系统解剖学是以观察畜禽结构特点为主的形态学科,是动物医学领域里较早接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往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时需要大量的教具挂图、模型标本、投影、录像带等影片资料,这不仅使教学准备工作量很大,而且给学生自学带来一定困难。很多学者就如何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设计出一些实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3]。但如何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标本、模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4]。文章描述了一套完整的基于Authorware制作电子图谱的开发过程,把复杂的课件制作过程用简单的几步来概括,将繁琐的文字叙述变成了直观的图片,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更为有利的是本研究开发的电子图谱能实现学生网络远程访问,特别适合在教学时数减少的同时,素质教育又要求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因此本电子图谱可以作为家畜解剖学实践教学的辅助手段和学生自学的工具。

1课件设计的意义与背景

电子图谱相对于图书而言更加直观、便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对教学内容获得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突破纸制载体的束缚,让材料“活”起来。还能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将成为新媒体时代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有力的手段与途径[5]。

2课件制作方法

2.1主要软件制作环境

使用的软件为Authorware7.0,为了确保制作过程中软件的正常运行,建议使用Window7操作系统来运行Authorware7.0。

2.2素材的收集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搜寻了大量的家畜解剖学的图片与资料,这些资料源自于的英文文献和出版物。在牛解剖图谱模块下设了躯干、浅层肌肉、深层肌肉、骨骼、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雄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共11个部分;为了增强图谱的实用性,在羊解剖图谱的部分准备了羊实地解剖图片。所有相关的文字材料均采用英文原版作为标准,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的翻译。

2.3课件各模块设计思路

《家畜解剖学电子图谱》分为“牛电子图谱”“羊实地解剖图谱”“标本展示”“帮助”“制作群体”五个主要模块。其中“牛电子图谱”与“羊实地解剖图谱”是软件功能的主体,运用交互性的表现形式将大量的图片和与之相对应的注释提供给学生。“标本展示”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基于Flash制作的骨骼360度展示标本。“帮助”模块指导学生使用《家畜解剖学电子图谱》的各项功能。“制作群体”模块申明了制作者和软件权益。

3研发过程

主要的制作过程都是遵循着一般的程序设计方法,先构建框架,然后逐步填充内容,丰富动画和改良使用体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

3.1主程序的框架设计

根据前期的素材收集,将材料主要分为牛、羊两种动物的不同部位,设计将不同部位分列于主菜单上,运用“按钮”将用户引导至不同的不同页面。在图谱中采用了“交互+文字”的展示结构,在收集的解剖学图片的基础上,将“热点”添加到图片上对应的区域,当用鼠标点击热点时就会出现相应的文字说明,点击不同的热点时文字会在指定区域替换为新的说明。使用结束时点击主菜单的退出功能退出。

3.2分辨率的设计要点

在Authorware中,程序默认的分辨率大小为640像素×480像素,但随着计算机显示技术的发展,这一分辨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在文件属性的菜单中,可以通过“大小”选项来调节不同的分辨率,但是固定的分辨率不能满足在不同种类计算机和不同尺寸的显示器的使用要求,因此通过Re-sizeWindow函数来动态调整程序窗体的分辨率,首先在开始时添加一个“计算”,函数程序见图2。将用户的任务栏隐藏后,修改用户的分辨率修改为指定大小。改变用户显示器的分辨率后,在结束程序时必须将用户的分辨率修改回原来的大小,在主界面中添加一个按钮,用于结束程序,在结束按钮下添加一个“计图2“计算”按钮的函数程序代码算”:alShowTaskBar()-//显示任务栏;alChangeRes(UserScreenWidth,UserScreenHeight,UserScreenDe-pth)//恢复使用者原来的分辨率;Quit()--退出;在恢复用户显示栏和原来的分辨率后结束程序。

3.3交互的制作要点

交互是Authorware的核心功能,运用交互功能可以达到许多人们想要的功能。在Authorware中共有11种类型的交互,在《家畜解剖学电子图谱》中主要使用“热区域”“按钮”两种。“按钮”交互是在屏幕上固定位置添加一个根据条件执行特定功能的图标,可以通过按钮来实现选择和导航功能,在创建一个按钮交互的时候,必须定义一个按钮的位置(x,y坐标)和按钮的响应功能。当设置好按钮之后,可以在按钮上添加GoTo(IconID@"目标画面")语句来跳转到想引导的目标界面。“热区域”交互的功能与“按钮”相似,但是“热区域”可以将画面分成不同的交互区域,可以将一个图谱的不同位置分别划分为不同的“热区域”,不同的热区域响应不同的文字信息。添加热区域时,首先应设定好“热区域”的位置。确定位置之后,打开本层交互中此“热区域”的图标来打开第三层,在其中添加想要显示的图片、文字或其他功能。

3.4标本展览馆的制作

为了制作电子版的标本展览馆,需要准备标本的360°连续多幅摄影,为此准备了一台高清摄像机。将准备好的多个标本放置于圆形展览台上,在高清摄像机连续拍摄的同时,转动展览台,即可得到同一标本的多幅连续摄影。得到连续照片后,为了制作出电子展览图像,使用了AdobeFlash软件,将所有图片按照顺序放入Flash的关键帧中,然后在及时帧加入如下代码(见图3),然后保存为Flash文件。为了能够将Flash文件顺利地加入到Authorware中,需要使用AcitveX控件库,在需要插入Flash的流程中加入Active控件库的ShockwareFlashObject控件,加入控件后,为了实现索引Flash文件相对位置的功能,让程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找到文件。

4讨论

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与传统PPT课件相比有所不同,其主要体现在对各类信息及其呈现形式有着极为强大的控制力。与此同时信息类型的丰富化,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各类信息的处理能力。Authorware打包生成的Web版本图谱将教室不再仅仅局限于小小的一间屋子,其将被延伸至这个世界上所有覆盖有网络的地方,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是“一间教室”。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无不影响着未来教育方式,人们应该积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与时俱进。

作者:李博 贾峥 蔺佳文 尹航 罗继龙 冯新畅 白志坤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

家畜论文:绿色家畜生产发展有效途径研究

在当前绿色消费理念倡导下,为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发展绿色家畜生产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畜牧主管部门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也为绿色家畜生产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1发展绿色家畜生产必须实行规模化养殖

目前,我国的家畜生产仍然是以一家一户分散养殖为主,饲养管理技术落后,防疫消毒措施不严,大部分饲养户对药物残留的概念缺乏认识,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我国兽医监督部门的监控带来了很大困难,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显然,这与绿色家畜的生产标准相差很远。而采用集约化方式进行规模养殖,不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便于防疫消毒措施的落实,更有利于兽医部门对农药残留和药物残留的监控。

2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对绿色家畜生产有直接的影响,产地污染因素通过对原料的影响而对产品有“富积”作用。具体地讲,饲养家畜的场地所在位置的大气、水质和土壤环境应达到国家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当地的畜牧部门和家畜饲养者要发展绿色家畜生产,必须要政府部门重视,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为绿色家畜生产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3加强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检测工作

饲料是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家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保障饲料产品质量是保障绿色家畜产品质量的前提。我国饲料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产量连年增长,产品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但也有一些企业的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多年来,各地饲料监测机构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我国饲料监测起步较晚,饲料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饲料质量监督机构的仪器设备还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指标无法检测,给饲料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造成困难,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饲料监测工作的开展,不能适应绿色家畜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保障饲料产品质量,促进绿色家畜生产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为绿色家畜生产提供保障。

4研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近几年来,我国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微生物制剂、化学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及调味剂等许多绿色饲料添加剂相继问世,为我国绿色家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这些绿色饲料添加剂均存在着成分单一、功能简单、稳定性差、加工储存困难等缺点。中草药是天然绿色植物,兼有营养和药物两种属性,具有健脾理气,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新陈代谢,清热解毒,燥湿散寒,抑菌,杀菌,驱虫和除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功能。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的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等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能,而且还削弱或避免了其毒副作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动物抗病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水平,这已为无数试验所证明。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发现的中草药已达12000多种。中草药价格便宜,有的可以就地取材,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开发研究来源丰富、价廉效高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提高绿色家畜生产水平,降低绿色家畜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5发展无公害农业,保障饲料原料的质量

绿色饲料原料是发展绿色家畜生产的基础,丰富而充裕的绿色饲料原料更是绿色家畜生产大发展的前提,否则,发展绿色家畜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才能为绿色家畜生产提供丰富的绿色饲料原料,才可能生产出大量的真正意义的绿色家畜。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家畜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积极配合,统筹安排。这就要求我们畜牧部门要大力宣传推广。而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更是发展绿色家畜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不遗余力地为绿色家畜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绿色家畜生产才能以较快速度的发展。

家畜论文:紫外线对家畜影响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的波长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不同,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即:A段,波长320—40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构楼病和红斑作用;C段,波长200一275nm,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以人工装外线灯进行试验,此段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紫外线的各种基本作用阐述如下:

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由于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这时出现的红斑称为原发性红斑。而当照射时,因皮肤表皮细胞被紫外线所破坏,释放出组织胺与类组织胺,这两者达到一定浓度,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导致皮肤发红和水肿,这时发生的红斑称为继发性红斑。这一过程较慢,一般发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有两个最敏感的波长区,即254nm和297nm,但两者所致红斑在性质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红斑深度、界限、温度、潜伏期、消失时间、色泽和血管反应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现分别为红斑深、界限明显、温度高、潜伏期长、消失慢、色泽为深红色、血管扩张;而后者表现为红斑深度浅、界限不明显、温度低、潜伏期短、消失侠、色泽为紫红有纹、血管痉挛。引起红斑作用的紫外线剂量以红斑学位计。不同紫外线的红斑剂量不同,现统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长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由于产生红斑作用的这—波段紫外线也具有抗佝偻病作用,两者生物学作用的效果光谱相近,故可用红斑剂量宋代表紫外线的生物剂量G它不仅在紫外线治疗上常以皮肤的红斑反应强弱,作为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标准,而且又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一般用红斑剂量来表示机体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2.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一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核酸对该波段的紫外线吸收量最为强烈。对260nm的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比蛋白质高30倍。波长295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3—260nm。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用

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疗。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还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抵抗力等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如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强2—3倍;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波长265nm的紫外线员敏感,而大肠杆菌则对234nm的紫外线最敏感.在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最敏感,黄色八叠球菌耐受力最强.紫外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大约3W/m2的强度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紫外线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破坏某些细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真菌对紫外线则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另据报道,因紫外线的能量能够破坏球虫的A链,因而,紫外线可用于生产中对兔球虫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紫外线光源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据生产实践证明,用20w的低压汞灯悬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悬挂1盏,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这样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产力明显提高。

短波紫外线(c段)对人眼损害很大,但对动物的眼睛影响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压汞灯灭菌时,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对刚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过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时应注意剂量。另外,紫外线也可用于饲料、饲养工具的杀菌。

3.抗佝偻病作用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亲D而发生的钙、磷代谢紊乱疾病。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并与体内调节钙、磷的其他因子协调作用,使钙、磷在体内保持正常水平,促进骨基质钙化。畜体在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中钙、磷浓度下降,为维持血内钙、磷含量的稳定,钙、磷从骨中分解出来进入血液。因此,骨组织含钙的减少,成骨作用受到影响,成年家畜特别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则引起骨质软化症。

由于波长270一320nm的紫外线,将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口的能力最强,而这部分紫外线在太阳高度角小于35度时,一般不能到达地面,所以纬度较大的地区,在冬季一般都缺乏这部分紫外线。因此,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可对放牧家畜进行人工紫外线照射或通过饲料补加维生素D.在现代化的封闭式畜台中,由于家畜使用补充维生意D3的全价日粮,尽管常年见不到阳光,也不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需要强调的是,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症的发生,在对家畜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

4.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通过氧化菌的作用,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发生色素沉着。黑色素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机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大数倍,特别是对短波辐射的吸收量更大。色素沉着是机体对光线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由于色素在皮肤的沉着,增强了皮肤局部的保护功能,使皮肤不会过热。校色素吸收的光能则转变为热能,促使汗液分泌,因而增强了局部的散热作用;同时能防止太阳的短波辐射穿透组织,使深部组织不受损害。据观察,白猪和黑猪同时在夏季阳光照射下放牧(气温高于28度:),结果白猪全部发生皮肤损伤,黑猪发生皮肤损伤的只有1/16。紫外线产生色素沉着作用的波长为320一400nm。但在红外线和可见光作用下也能发生。最强最持久的色素沉着发生在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几种光谱同时作用之时。

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动物长期缺乏紫外线的照射,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易引起各种感染和传染病。因此,为保障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适量的紫外线是必不可少的。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机体的组织细胞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抗原性发生变化,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补体和凝集寒,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补体是畜禽新鲜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它能协同抗体系灭

病毒或溶解细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凝集素也是一种能和细菌的表面抗原发生反应并使之凝集的抗体.其增加也是机体防御免疫功能加强的表现之一。紫外线照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还决定于照射剂量、照射时间以及机体的机能状态。在畜牧生产中,为增强畜禽体质,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可采用小剂量紫外线进行多次照射。

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紫外线照射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变深,促进氧的吸收和一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时能增加血液、红细胞和血红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组织代谢过程。在紫外线局部照射时,还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痛、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7.光敏性皮炎当动物体内含有某些异常物质时,如采食养麦和三叶草等植物,或机体本身产生异常代谢物,或感染病灶吸收的病毒等,在紫外线作用下,这些光敏物质对机体发少明显的作用.能引起皮肤过敏、皮肤炎症或坏死现象,这就是光敏性皮炎或“光敏反应”。其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紫外线使机体对光敏物质的感受性增加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光敏物质在光化学反应(因光引起机体被照射部位的化学反应)中起接触剂的作用,导致机体发生一些本来不致发生的化学反应。光敏性皮炎专发于白色皮肤,特别是在动物无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产中多见于猪和羊。

8.光照性眼炎与癌紫外线过度照射动物眼睛时,可引起结膜和角膜发炎,称为光照性眼炎。其临床表现为角膜损伤、眼红、灼痛、流泪、怕光,经数天后消失。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波长为295—360nm。长期接触小剂量的紫外线,可发生慢性结膜炎.此外,紫外线尚有致癌作用。

紫外线照射对动物有利、有弊,在畜牧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过度照射造成有害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而臭氧层能够吸收所有的C段紫外线和90%的B段紫外线,所以加剧了紫外线对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

家畜论文:中职 家畜解剖学 教学法经验谈

摘要:《家畜解剖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既注重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科学性,又讲究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家畜解剖学;教学法

《家畜解剖学》是中职学校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门课程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及时门专业课,名词多、基本概念多、抽象难懂、记忆难。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家畜解剖学》知识,是每位任课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重视画图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生一般比较喜欢动感的、形象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画图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一。 教师运用画图法教学时,可以讲什么画什么,边讲边画,画一层,讲一层,界线清楚,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时,画图能使学生迅速理清有关结构的层次关系,并可通过不同的颜色标明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又如,在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可画出肾小球结构简图,这样肾小球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及其滤过作用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了。有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要求学生试着画一些简图。学生通过画图记忆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和逻辑记忆于一体,其效果远远超过单靠语言文字表述的逻辑记忆。画图法教学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教学手段,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即使是已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今天,我们仍不应放弃。

利用标本、模型和新鲜实物开展直观性教学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学实践证明,开展直观性教学是提高解剖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

平时讲课时,我充分利用标本、模型,针对实物具体讲,讲到哪一部分内容,就展示哪一部分的标本和模型,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繁多的形态结构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到瘤胃的外形时,我先是按照挂图这样讲:“瘤胃的前端和后端有较深的前沟和后沟,两条沟分别沿瘤胃的左、右侧延伸,形成较深的左纵沟和右纵沟……较深的瘤胃前后沟又把背囊和腹囊分为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但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理解,因为他们平时都没见过瘤胃,缺少感性认识。于是,我拿来瘤胃模型,对着瘤胃模型又将上述内容讲了一遍,这时学生大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学生都反映,借助标本和模型教学,比以前单独用挂图教学接受起来容易多了。

另外,为使直观教学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讲授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时,我先从市场上购回猪、羊完整的消化器官、泌尿生殖器官和心脏,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对照实物加以讲解。这样,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记忆,学生反应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家畜解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尤其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反响强烈。

多媒体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板书、挂图和教师讲授外,还增加了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能将各种知识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有助于记忆。许多动态的描述,如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瓣膜的关闭与心房、心室的收缩关系,单靠讲解效果往往不理想,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动态的图解演示,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又如,尿液的生成过程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实物和模型中均无法看到这一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可将其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认识尿液生成对动物的重要性。

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可边看边思考,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授课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

适当联系和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形象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家畜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上课如果只讲理论,不适当联系实际,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兴趣,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把解剖学课程讲得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联系兽医临床和家畜生产实践,甚至与人医临床联系起来。如讲述消化系统时,联系到动物的大多数疾病发生在消化系统,联系到动物各种肠炎腹泻、消化机能和消化生理,使学生明白病从口入的观念,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意义等。讲述生殖系统时,自然联系到动物的选种、繁育,联系到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如繁殖障碍、如何加强种畜的饲养管理、如何加强配种工作和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等。

理论联系实际的形象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更贴近临床,能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增强学生记忆力

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干枯的内容变得生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骨的结构时,可将骨膜比喻为“树皮”;讲到心脏时,说它是“日夜值班,不知疲倦的战士”;讲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可用做豆腐时过滤豆浆打比方。再如,讲消化道的回肠移行为盲肠时,可这样讲解:由于肠的蠕动使其内容物顺流而下,从回肠进入盲肠,并不可逆转,只准进,不准出,如果回流,就会被回盲结口上的“回盲瓣”所阻挡,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这样生动、风趣的语言,易使学生记忆。

另外,可巧用谚语、歌诀或成语、俗语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用口诀记忆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又如,前臂肌肉难记,就引用歌诀:“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桡屈肘本事大,旋前圆肌能旋前,屈肘本领别拉下……”,非常方便,还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这样,学生熟背了歌诀,就牢牢掌握前臂肌名称及作用了。在教学中可把成语、俗语改编,巧妙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如把以动制静引用到肺根结构中,将“制”的谐音比喻为支气管的“支”,用“以动制静”来比喻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的排列关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剖学教师只有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地运用,才能将内容要点明确、易于理解地讲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家畜论文:家畜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库的建立和应用

家畜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库的建立和应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1]。《家畜寄生虫学》课程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寄生于家畜体内和体表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及防治。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其涉及教学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图片和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能将复杂、抽象、呆板的授课内容转变为简单、直接、生动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步替代原有的板书、胶片等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当今教学主流模式[2]。在《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化教学,尝试建立图片及多媒体素材库,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建立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素材库

1.1收集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素材

《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素材库主要包括文本素材、图片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素材库内容收集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①用数码相机采集本教研室保存的寄生虫浸制标本,用显微镜成像系统采集寄生虫制片标本,同时随时采集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典型寄生虫形态及引起的病变;②扫描仪采集教研室原有的教学照片、图谱及国内外专业教材、书籍和图谱中家畜寄生虫相关的图片;③在寄生虫病例诊断过程中录制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及检测到的寄生虫形态;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收集国内外公开的寄生虫学相关图片及视频素材;⑤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态示意图,演示重点、难点知识,通过以上多种途径丰富素材的来源。

1.2建立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库

采集到的素材按照图片类、视频类(包括动画类)划分为两个主要模块。每个模块按照不同的寄生虫病原将素材分配到各子模块。采集到的图片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对其大小、分辨率都尽力达到的视图效果,像素不低于320×240,以保障图片的清晰度,分辨率为800×600,便于各种网页的访问查看;[3]音频文件用录音软件录制讲解配音,为标准普通话,保存为流式媒体格式,并整合到视频文件及动画演示素材中,播放频率与视频及动画文件内相符;用视频处理软件从录制的视频文件中提取寄生虫学相关内容,剔除无必要的部分,保存为流媒体格式;网络收集的图片、视频文件要保障清晰,图片像素最小不低于150×100,尽量选用矢量图,保障在缩放的过程中不损失图片的质量,所有网络来源的图片和视频文件均注明版权所有者或者资料的来源[4]。通过对素材的加工、处理和分类,建立内容丰富、质量高、生动形象的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素材库。素材库应用ajax技术,在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上随时访问、浏览、归纳整理及补充添加新的素材。

2.寄生虫学图片库及多媒体库的应用与效果

家畜寄生虫学素材库建立后,作为一个新的模块整合到原有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中,可以随时浏览,并且按照寄生虫病原分类的素材链接到课程讲稿模块,大大丰富原有的精品课程内容。

2.1增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

《家畜寄生虫学》理论课程目前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于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各种病原形态、致病机理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因此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增强授课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直观、形象的素材必不可少。素材库的建立提供了丰富图像、视频及动画素材,这些素材使课件制作选择范围大大扩大,图片尤其是视频元素替代原有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有繁复的机械性记忆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大大增强《家畜寄生虫学》的教学效果。《家畜寄生虫学》实验课主要以病原体形态观察为主。由于实验室保存的寄生虫标本有限,很多寄生虫的典型形态、结构观察难以实现;另外已有寄生虫制片标本中的形态结构观察也存在难度,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要求观察的内容,因此在实验课上引入多媒体课件演示寄生虫制片标本的典型结构并加以标注,能大大提高学生实验课的效率,更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2增加授课内容的知识含量

图片、视频信息载量远远大于文字和语言的描述,并且直观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缩短相对应知识点讲解需要的时间,并且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在单位授课时间内增加授课内容的含量,提高教学效率。制作的动画往往用于演示寄生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机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用动画方式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避免繁复的语言解释,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2.3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

《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及教师可以随时访问,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素材库的建立大大丰富精品课程的内容,图片、视频和动画素材链接到课程讲稿页面,学生在自学寄生虫课程内容时,查看到的讲稿图文并茂,能够、容易地掌握讲稿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一项长期工程,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补充了图片和多媒体素材库,实现了重点、难点知识的直观、动态演示,大大增强了寄生虫学教学效果,对推动该学科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家畜论文:中英常见家畜动物的称谓及其寓意的跨文化研究

中英常见家畜动物的称谓及其寓意的跨文化研究

关于牛。按牛的生活习性和毛色,通常分为水牛和黄牛,它们都是农业生产工具,按性别分为公牛和母牛,年幼的叫小牛,其居住地叫牛圈,也作食用,叫牛肉,牛是勤劳的象征,因此就有了“老黄牛”的说法,就有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表现不凡叫“你真牛”,但也有贬义,如牛脾气,一头倔强的牛;英语总称牛为cattle,水牛为buffalo,公牛为bull,母牛为cow,牛仔为calf,成年公牛叫ox,其住所为cowshed , 肉名叫beef, 描写声音的词有low,moo,boo,bleat,中英都把牛当作财富和力量,股票上涨称谓“牛市”bull market,把milk cow称谓摇钱树,“困了、累了”要喝“红牛” red bull,nba赛场上有 “公牛队”,中西都有斗牛(bull fight)文化,但西方人也有不少贬损牛的语言,如 a bull in china shop指经常闯祸的人,irish bull指自相矛盾, a cock-and-bull story指无稽之谈,john bull约翰牛是英国的代名词,它演变成了英国人自嘲其傲慢、固执的形象。

关于马。马是中国人崇拜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动物,是速度、力量和激情的象征,按性别分为公马和母马,也叫雄马和雌马,年幼的叫小马,居住地叫马圈,也作食用,叫马肉,马和牛都可以当作运输工具,所以有马车、牛车之说,马的主要功能是行走,而在英国,马却是犁地的工具,英语总称马为horse,公马为stallion,母马为mare,幼仔为clot 或foal ,住所为stable,肉名为horseflesh,描写声音大词有neigh或whinny,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a dark horse (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j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里也有不少对马的评价,如犬马,驽马,响马,马贼,马前卒,马后炮,成语有马到成功,老马识途、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马革裹尸、马失前蹄、人困马乏、人仰马翻等,

关于猪。按性别分别称谓公猪和母猪,幼崽叫小猪,生活地方为猪圈,英语总称pig,公猪为hog,母猪为sow,幼崽叫little pig或piggy,居住的是pigpen 或pigsty,可以食用叫猪肉,描写声音大词有grunt或squeal,肉名为pork,中英寓意为懒惰的代名词。猪在汉文化中基本现象是懒惰、嘴馋和愚笨,因此,语言中就反映了人们对猪的蔑视,如“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习语正表达了中国人出名后害怕招惹麻烦和不测的心理。英语中的pig 寓意与汉语基本一致,通常比喻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对牛弹琴”的英语是to throw the pears before swine(猪),还有eat like a pig(大吃大喝),pigs might fly(异想天开,无稽之谈)。不过,民间对猪也有“金猪”的表述,像电视剧《西游记》、《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的“猪”表现了汉文化中猪的憨厚、可爱、搞笑的一面。

关于鸡。按性别分为公鸡和雄鸡,年幼的叫小鸡,住所为鸡圈,可以食用,叫鸡肉。英语中统称poultry, 公鸡、母鸡分别为rooster 、hen,小鸡叫chicken,肉名也叫chicken,鸡舍叫coop或chicken house,描写叫声的词crow,cackle,cheep,peep。鸡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中国 古代常用鸡来报时、占卜、驱邪、祭祀,深受人们的喜爱,“闻鸡起舞”是比喻有志向的人勤学苦练,奋发向上,用“雄鸡一唱天下白”来描述新中国的诞生,汉文化中,鸡与吉同音,因此,电影奖项就用了“金鸡奖”,市场出现了“金鸡牌”的产品,但是公鸡(cock)在中英里却表示“骄傲”,如as arrogant as a cock(骄傲得像只公鸡),chicken在英语俚语中却象征胆小鬼、懦夫,如the man is a chicken(那个人是个胆小鬼)

关于狗。按性别分为公狗和母狗,年幼的叫小狗,住所为狗圈或狗窝,肉名是狗肉,英语总称为dog,其公母分别叫dog 、bitch,小狗叫puppy,描写叫声的词有bark,,yelp,yap,growl。在汉语里,狗作为人类常期朋友却因其忠诚的特点而得到了一大堆不雅的词语,如狗头军师,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腿子等等,这是比窦娥冤还冤的事,忠诚被人骂,不忠诚也被人骂,因此,在中国吃狗肉是自然的事了。而在西方,人们对动物是十分开朗和大方的,把其当做亲密的朋友甚至像亲人一样对待,自然就有了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 (幸运儿),top dog(重要人物),西方人自然就不会像中国人和韩国人一样把狗肉当下酒菜了,但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人对狗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爱狗人士,从城市到农村,都有人把狗当做宠物来养,民间自发组织成立了动物保护协会,专门收养流浪狗、流浪猫。纵观近几十年的美国总统,为博得民众好感,个别不养狗的总统也不得不养起一两只全美人民都熟悉的爱犬,如克林顿总统养的宠物是socks(猫)和buddy(狗),小布什总统养了名叫 spotty和barney的两只狗。

关于羊。按性别分为公羊和母羊,年幼的叫羊羔或小羊,住所是羊圈,可以食用,叫羊肉。英语总称是sheep,公羊叫ram,母羊叫ewe,羊羔叫lamb,肉名是mutton,住所是sheep pen,或sheepfold。羊作为世界性的家畜,其典型特征是温顺、弱小和跟群,但中西方对其认识有明显的视觉差异,西方人对羊的评价主要是来自《圣经》,语言丰富,以贬义居多,其寓意是弱者,无独立性、多受他人控制和摆布。如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a lamb(一不做,二不休), follow like sheep(盲从),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别好人与坏人),scapegoat(替罪羊)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s meek as a lamb(驯服得像只绵羊),lost sheep(迷途的羔羊),sheep like without a shepherd(群龙无首),make sheep`s eyes at(向——送秋波)。

性别称谓对比:通常情况,汉语中区分性别时,只需在家畜名次前加上公、母或雌、雄即可,而英语里却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词语,如goose鹅,gander雄鹅,goose雌鹅,公鸭drake和母鸭duck,小鸭叫duckling。汉语里表示年幼名称时,也只需在名词前加上“小”字即可,如小猫、小兔、小鸭,要表示肉名、居所更简单,只需在名次后加上“肉”“圈”也就搞定了,如驴肉,羊圈和鸭圈等,描写声音的动词只需一个“叫”字就综合了各种声音,如牛叫、马鸣(马叫),猪叫,鸡鸣(叫),狗叫,羊叫等,而英语在表示长幼、肉名、住所,描写声音等方面相对具体,如小鹅叫gosling,小猫叫kitten,猪肉叫pork,鸭子叫声是quack,而不是像汉语那样加前缀或后缀,这是因为英语属于音义型形态语言,词素有词根和词缀,且有屈折变化,而汉语属于音形义三位一体的孤立语,语素是字,词素是汉语中的字,不可能进行任何屈折变化。

家畜论文:家畜解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介绍了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对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I水平。

关键词 教学改革;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教学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菌种制作技术及主要食用菌的高产栽培新技术,加强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使学生们能在生产实践上正确地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对该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1 精选实验内容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涉及的实验项目繁多,要求学生们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并不现实。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践,精选实验内容,面向地方经济,不断进行课程专业教学改革,使本门课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1]。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只有16学时,在有限的学时里,特别注意实验的连贯性及实用性。以最常见的平菇栽培为例,实验涉及平菇栽培的各个环节: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及培养。具体实验安排如下: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为母种制备提供培养基);实验二,组织分离法及母种转管技术(制作母种);实验三,食用菌原种的配制、灭菌与培养(制作原种);实验四,平菇栽培技术(制作栽培种,并进行培养,直至栽培出平菇)。通过这个综合大实验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基本掌握平菇的具体栽培技术,以后在研究其他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时可以很好地借鉴平菇栽培技术,同时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另外,本课程设置要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实践课时的比例还应加大,本门课程应有1/2的课时为实践课时,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每学期可安排学生们去企业参加实际生产至少1周。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信息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但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同时学生们也难以消化大量知识,制约学生的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尽量简化多媒体信息,突出重点内容;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有机组合,使一些抽象、复杂的问题易于理解,为学生们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提供有效途径。

2.2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课时要经常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们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抛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会很有帮助。同时,进行角色转换,比如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备课、讲课,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进行评价和完善,提高其创新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

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普遍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不足,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2]。在平时教学当中,组织学生多参加企业实习实训,可以增进学生对企业以及社会的了解,改变其对就业的认知,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的工艺流程为实习学生开放。实习期间,学生们要主动向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学习,在与员工沟通中了解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相关行业知识,掌握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并深入到生产一线学习生产工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企业对于相关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开阔眼界;同时,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指导,使学生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有更深入的了解,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拓宽专业知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通过学到的实践技能,可以使食用菌栽培技术这门课更贴近实际生产的需要,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指导。通过实习,不仅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而且为其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实践机会。

4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学习的目的往往只是为了考试过关,不利于学生学习

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养成[3]。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而是综合素质与能力突出的人才。要完善传统的考试方式,一门课程的考核应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在笔试中增加分析归纳综合应用方面的试题,添加技能操作考核等内容,适当地淡化结果、强化过程[4]。

5 结语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改革的实质与方向,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教育培养的目标,自己不断学习并进行反思,去探索与实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务必适应学生、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使学生能够学好知识,提升其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发展,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5-9]。

家畜论文:浅析吉林省家畜布病发生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 要] 近年来养殖行业效益不断升高,激发了人们的养殖热情,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种类越来越多。在牲畜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检疫检测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很容易爆发各种疾病。布鲁氏菌病是家畜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本文对吉林省家畜布病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我省养殖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养殖业 布鲁氏菌病 现状 对策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家畜感染此病,病情比较严重,而且会将其传染给人类,因此对畜牧业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我省畜牧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动物爆发疫病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布鲁氏菌病一直是我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病症,布病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吉林省布病情况

布病在家畜之间相互传染,在建国初期,布病相当严重,羊、牛、猪是吉林省畜牧养殖业中的主要种类,上世纪五十年代,羊的布病感染高峰期感染比例达到33.4%,牛的感染高峰期感染比例为29.2%,猪和鹿的感染比例分别为8.7%和 9.4%。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省畜牧业管理局以及动物检疫、防控中心和全省各级畜牧部门采取积极稳健措施,对全省的动物疫病进行有效防控,布病的发病情况相对稳定,一般呈地方性零星流行。

2 布病发生原因分析

2.1 防疫经费严重不足

动物检疫部门在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养殖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动物检疫部门的建设,当前动物检疫部门在工作中缺乏经费,导致布病预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布病免疫率低,覆盖面小,检疫率低,不能及时对一些已经感染布病且处于潜伏期的家畜进行发现,导致动物之间相互交叉传染,对养殖业带来严重影响。

2.2 防检疫手段落后

基层兽医站是对布病进行防控的主要场所,但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基层兽医站的建设没有积极跟上脚步,化验室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有的较为偏远的地区,兽医工作站处于停滞状态,疫苗冷藏设施也不齐全,对免疫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工作不到位,队伍不稳定,导致当地的布病检疫工作不能顺利推进。

2.3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防护意识差

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动物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吉林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有的养殖户对畜禽养殖的安全认知不足,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接羔、屠宰、皮产品加工中不注意消毒处理和个人防护;一些散养户对流产的家畜进行处理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地点,也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有的地区养殖环境不佳,饲养水平较低,人畜同院;还有的养殖户在短期内有免疫检疫意识,但是没有形成长期免疫检疫观念。种种原因导致布病防治效果不佳,时有反复。

3 布病的防治措施

3.1 Σ疾》揽毓ぷ鹘行整体规划

1)总体规划部署。布病防控工作是吉林省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多次反复对畜牧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我省先后制定《吉林省畜间布病专项调查方案》、《吉林省畜间布病防控试点专项调查方案》等防控措施,对布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组织专门队伍对布病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

2)确保经费充足。在布病防控过程中,无论是免疫接种还是检测检疫,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作为支撑,针对布病防控过程中经费不充足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经费调拨,确保布病免疫接种、检疫检测、扑杀等工作可以顺利推进。

3)加强基层兽医站建设。基层兽医站与养殖户的接触更为深入、频繁,布病防控工作应该由基层兽医站进行落实,对此,要加强基层兽医站建设,对兽医站的各种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完善,配足接种疫苗,同时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兽医队伍,对当地的布病防控工作进行落实,确保布病得到及时遏制,防止大规模传染。

3.2 加强检疫免疫工作

布病的防控应该从源头上切断,加强免疫检疫工作,是防止布病大规模传染的重要途径,在检疫过程中,基层兽医站应该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查,对所有养殖动物进行检疫,县级疫控中心应该要对所辖村屯的牛、羊、猪等动物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一旦发现疑似患病家畜,要及时确诊并且进行隔离治疗。在检疫过程中要做好布病防控记录,对布病检疫检查不合格的养殖场要继续进行跟踪,确保养殖场的动物质量安全合格。同时,要逐渐建立健全省、市、县、乡疫病检测网,设立固定监测点,进行固定监测管理,及时掌握人畜间布病动态,早发现、早处理。

3.3 转变传统饲养观念

在布病防控过程中,畜牧兽医站不仅要注重加强对家畜的检疫管理,同时还要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饲养观念,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好布病管理。养殖过程中的疫病监测和防疫管理是控制畜禽疫病的有效途径,畜牧兽医站要定期对养殖户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养殖户加强对布病的认知,在养殖过程中做到人畜分离,尤其是传统的庭院饲养、人畜同院、畜禽混养观念,必须要彻底改变,在现代养殖过程中,要建立专业的饲养区,对养殖场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做好疫病的免疫接种。在养殖过程中,布病传染迅速、传染范围广,因此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并且对家畜进行接种免疫,防止由于疫病传播导致家畜抵抗力下降。对于健康的适龄的家畜或者已经具备免疫条件的家畜要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对于已经发病或者怀疑已经染病的家畜,不能再接种任何疫苗[1]。另外,一旦发现家畜出现布病症状,要及时将其隔离,并且采取药物治疗,救治无效时要将其彻底销毁处理,防治病菌在其他健康家畜之间传播。

4 总结

人类对动物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布病是吉林省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率高。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布病的防控,一方面,要做好布病防控部署工作,对布病防控工作进行落实,另一方面要引导养殖户转变观念,形成科学管养理念,防止布病产生和传播。

家畜论文:提高学生对家畜解剖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摘要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家畜解剖学课程的兴趣,根据课程特点,介绍了从讲好绪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联系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 家畜解剖学;学习兴趣;提高;措施

家畜解剖学课程属于形态学课程,包含大量的概念、名称及专业术语,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非常多[1],学生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起来常感到枯燥,难以记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因而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1 重视绪论的讲授,培养学生兴趣

本课程的绪论是学生真正接触专业知识的开始,经过新生入学教育后,学生们往往对自己的专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和憧憬,要充分把握这一点,给学生讲清楚本课程对畜牧兽医类专业的重要性,讲明若不能正确掌握动物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就不可能学好本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知识。比如,如果不知道瘤胃正常的位置、形态、构造等特点,将来就学不好瘤胃的听诊、叩诊,不能理解瘤胃作为天然的发酵罐其中包含真菌、细菌和纤毛虫等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本课程的一些知识点有相似性,指导学生予以总结,比如肝门、肺门、神门等都是本器官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进出该器官的门户,通过总结便于学生触类旁通,加强理解和记忆。

2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指导学生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学习。讲授的是骨骼系统,在讲授本章内容时注意放慢授课速度,及时指点学生将所授知识联系到标本上进行消化,本章结束时再予以总结;其次讲授的是肌肉系统,讲授本章的速度比骨骼系统稍快,并且联系骨骼系统进行讲授,让学生认识本课程的系统性。另外,向学生强调学好本课程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本课程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的比例为1∶1,向学生说明理论教学教师主要采用标本加模型直接授课的方式,讲授完理论部分后,学生马上开始实验课,实验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掌握所授知识、教师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师采用每个人单独抽查的方式进行实验课考核,并且考核成绩按10%计入总评成绩,以此督促学生学习所授知识。

3 穿插实例教学

由于本课程知识点非常多,十分繁杂,学生难以理解[2]。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畜解剖学教室与临床兽医学实验室正好相对,常有高年级的同学将牛、驴保定到四柱栏里进行各门临床课程的实验,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高年级学生实验课的好奇心进行讲授。例如在讲授到腰椎时,结合牛和马的骨骼标本向学生讲授进行腰旁神经传导麻醉所需要定位的3块腰椎横突,并简单说明麻醉这3条神经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交互,教师不是单纯地把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状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3]。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设置有趣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望[4]。例如,在讲授心血管系统时,提出“心脏为什么会昼夜跳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主动发言的学生不论发言内容的对与错都记录1次平时成绩,并对学生发言内容予以点评,增进师生间的沟通。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质量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提升教师水平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5]。本课程组有1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名教师利用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机会到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进修,这都有效地提升了本课程组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课程组的几位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为此积极通过网络学习中国农业大学陈耀星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彭克美教授的授课视频,强化基本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作为大学教师的观念,提升其各方面的素质。

6 结语

总之,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掌握学习方法,以满足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本课程的需求。

家畜论文:家畜繁殖工作中的液氮运输与使用

要了解家畜繁殖工作中的液氮运输与使用,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液氮的基本属性、一般用途和对人的身体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我从事繁育工作已有十多年了,通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液氮运输与使用有如下的几点认识。

1对液氮的基本理解

液氮(N2),英文名称liquid nitrogen,氮气的液化状态,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液氮的相对密度0.808(-195.8℃),冰点-209.8℃,沸点-195.8℃。液氮主要用于稀有气体的提制过程,也可作为仪器和机件需要深度冷冻处理时的冷冻剂,并广泛应用于国防、医学、电子工程,冶金、能源等领域。在我们畜牧兽医工作中主要用于冷冻精液和冷冻胚胎的制作与长期超低温保存。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比如像冻伤和造成缺氧状态。因为液氮是处于-195.8℃的状态,遇热时迅速气化产生大量的气雾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液氮迅速挥发导致缺氧则是人们不易察觉的,由于不易被人察觉,因而更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2 液氮的运输

2.1 贮存液氮的容器

贮存液氮的容器为低温液体容器,按不同用途可分为液氮保温桶、自增压式低温液氮容器、贮存式液氮容器。繁殖育种工作中所用的液氮容器俗称液氮罐,液氮罐为由铝合金板制作的外壳和内胆,其间的夹层为高真空状态,每种类型的液氮罐都有不同的规格,常见的多为30立升、50立升贮存式液氮罐和30立升贮运式液氮罐。

2.2 液氮的运输

要求我们在液氮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 液氮罐口部不宜密封

液氮在运输过程处于长时间的动态中,加大了液氮的挥发速度,若将液氮罐口部密封,随着罐内压力的不断增大,易造成口部密封物的爆出而发生意外。

2.2.2 避免长时间处于颠簸状态

装满液氮的液氮罐长时间处于颠簸状态,易加大液氮的挥发,造成浪费,同时由于液氮罐长时间的相互碰撞,易造成液氮罐的使用寿命降低或损坏。

2.2.3 严禁人货封闭混装

在运输过程中,将装满液氮的液氮罐置于封闭的汽车内,形成人货混装的局面,极易对驾乘人员造成危害,一是由于液氮的挥发,容易发生缺氧情况,造成驾、乘人员窒息;二是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倾覆意外,液氮溢出弥漫于车内,致使车内温度急剧下降,极易对驾、乘人员造成冻伤甚至冻死等损害,或因车内氮气浓度迅速升高,导致车内所含氧气浓度偏低,驾、乘人员严重缺氧直至死亡。

2.2.4 罐与罐之间的处理

在运输过程中,无论路况好坏,均应注意对相邻液氮罐之间的处理,一是液氮罐出厂时的保护皮革不应取掉,二是进一步用泡沫板或毛毡等物隔开,以免因液氮罐之间相互碰撞而降低使用寿命。

3 液氮的使用

液氮的使用包括液氮罐的使用、液氮的灌装以及往液氮罐里存放或提取冷冻精液等工作行为。

3.1 液氮罐的使用

新液氮罐第1次使用时,应在存入冷冻物品后的2~3h内,指定专人观察液氮罐外表面是否出现冷凝水或结霜现象,如有此现象,表明液氮罐真空状态已经损坏,不能正常使用;液氮罐应轻拿轻放。以免破坏真空环境;空液氮罐在运输过程中应口朝上直立摆放,避免长时间躺倒或倒立摆放,以免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3.2 液氮的灌装

若在室内对液氮罐进行补充,须打开门窗操作,防止操作环境中严重缺

氧,对人体造成损害;观察液氮内液面高低,可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罐内,也可用细木棍等实心棍状物插入液氮罐,根据结霜高度判断液氮液面高度,严禁使用空心管插入液氮罐,以免液氮从管内冲出飞溅伤人;液氮口对口灌注时,可使用金属制或搪瓷斗辅助灌注,动作要轻,速度要慢,防止液氮飞溅伤人;灌注环境应安静,因为液氮进入罐内的声音是判断罐内液面高度的重要依据。

3.3 存放或提取冷冻精液

存放冷冻精液(冷冻胚胎等)液氮罐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切忌将其置于阳光下曝晒;对贮存有冷冻精液并较长时间不进行配种的液氮罐应定时检查液面高度和液氮罐外表面有无冷凝水和结霜现象;存放或提取冷冻精液时动作应轻、快、稳,切忌将整袋或整筒冷冻精液细管提出液氮罐外抽取所需冻精细管,而应将装有多支冷冻精液细管的纱袋或提筒提至离罐口约5cm处抽取所需冻精细管。

家畜论文:浅议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

[摘 要] 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的安全,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需要格外重视。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有关对家畜疾病方面的预防和治疗有了显著进步,但是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生态、物种不同,对病原体变异的应对也不同,找到和各地匹配的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是很必要的。本文对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方法。

[关键词] 家畜 疾病 预防和治疗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高了,现在最注重的不是物质,而是食品的安全,要吃得放心。因此,加强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了畜禽防疫部门的重点,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动物卫生防治部门不仅要处理好疾病管理问题,还要多学习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更好地预防家畜疾病,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现状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农户也享受到了家畜饲养带来的财富,但饲养家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让养殖户不敢懈怠,时刻担心着家畜的健康,因为如果家畜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养殖户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相关部门要担负起防治家畜疾病的责任,严格监控家畜的疫情。但是对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对此加以重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家禽疾病预防和治疗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用药

一些相关部门还在照搬传统的旧体制,没有加以改进和创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差距,高低不齐,有一些工作人员对治疗理论和知识缺乏,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治疗,不按照步骤来进行化验,,这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工作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先解剖家畜来化验确诊。例如:家畜如果发热,工作人员只按自己的经验对家畜降温,不分析诊断家畜发热的根本原因,这会对家畜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有时候家畜发热是正常现象,他们通过这个来加强自己的免疫力。

2.不熟悉药物的剂量范围

一些工作人员在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期间,对引发病情的原因不了解,也不熟悉用药范围和计量情况。药物包装上会明确标注药物的适应病症范围,有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应该按家畜的体重计算,按一定比例配置,工作人员如果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有些药物使用频繁,比如安乃近、青霉素等,很多工作人员发现类似的病症就会使用这些药物,一旦不对症下药,那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还有的工作人员在给家畜注射药物时,一下没有反应,他们会盲目认为用药不够继续注射,有的家畜会因此无法承载而死亡。

3.忽视给药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给药方式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导致家畜中毒等不良反应,因为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给药方式,比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有些家畜食欲不振,就应该选择其他给药方式,而不能口服。

四、常见的家畜疾病的预防

1.猪的流行疾病预防

1.1猪瘟预防:主要实行免疫接种和综合防治。

1.2口蹄疫预防:平时加强检疫,疫区加强消毒和封锁。

1.3猪丹毒的预防:每年春秋接种猪丹毒菌苗。

2.牛羊流行疾病预防

2.1坏死杆菌病:时刻保持牛栏干净卫生,护理好牛蹄,及时处理伤口,遇到情况立即隔离。

2.2牛巴氏杆菌病:定期注射疫苗,保持卫生整洁,及时隔离病畜。

2.3牛流行热预防:及时隔离病牛,防止昆虫。

2.4羊快疫、羊猝狙:确诊后立即无害化处理掉,加强消毒。

3.感冒

晚秋、初春季节突变容易受寒,畜舍应该保障不漏雨雪,门窗也要有保暖设施,四面墙壁要不漏风,保障家畜不受凉。

五、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1.加强免疫程序

要随时观测家畜的饮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及时给家畜服用药物来预防。要随时注意疫苗的储存、使用方法,免疫前后给家畜的饲料增加抗生素,严格设定免疫程序。

2.加强饲料管理,避免家畜应激刺激

保障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保障其健康成长。要避免停电或者光照不适合,这样会让家畜受应激刺激,抑制生育能力,还会提高家畜感染疾病的几率。因此在接种、转群前后一周,在家畜饮的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能缓解家畜的应激刺激。

3.严格管理禽舍出入人员

严格加强管理禽舍出入人员,防止疾病通过人员传播。禽舍不允许外来人员参观,工作人员进出时要彻底消毒。

4.谨慎选择畜舍场地

选择饲养牲畜的场所也很重要,要考虑到交通是否便利,环境是否适合牲畜,好不要选择周围有污染严重的工厂的场所,这对家畜饲养不利。好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这能保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5.家畜养殖设施要齐全

养殖场内部要划分好各个功能区,与外界要隔绝,隔离工作不到位会造成与外界的交叉感染。

6.普及家畜疾病确诊实验室

现今,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许多病毒也开始变异,家畜的疾病症状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了,就不能按照习惯和感觉去治疗,而要通过临床确证,对症下药。

7.建立卫生防病制度

畜舍门口要设消毒槽,圈舍和饲养用具要定期消毒,生病的家畜要进行隔离,单独喂养和治疗。及时开展杀虫灭鼠工作,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8.家畜要适当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家畜的体质,提高抵抗力。牛羊等家畜可适当的放到舍外运动,让它们沐浴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坚持锻炼一到二个小时。

六、小结

家畜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养殖人员要密切关注家畜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由家畜疾病预防是否得当决定的,畜牧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对患病家畜做出诊断,工作人员之间也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探讨解决方案,及时预防各种流行和常见疾病,提高防治水平,提高家畜的健康成活率,也就能保障食品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这也能提高养殖户的收入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本文只提出一部分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可能还会有更多好的方法,但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家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