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语文教育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古代文学专业语文教育论文

1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二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庞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二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入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二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品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采用“散点透视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定点定位,以点带面”。定点定位,指教着确定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历时发展和共时结构中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位置来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点”和“位”的选择,都必需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性的。通过对“点”、“位”的讲授,带起了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类人物的思考与发现。例如在《诗经》中通过选讲《卫风•氓》,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社会女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受迫害与不自主,并使之对《诗经》、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讲授,既要联系到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内容、风格、手法的纵向的因袭沿革、推陈出新。这样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辨析异同、把握规律、挖掘深隐、体味好处。

2.4“模拟课堂,角色互换”,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中小学语文教师和课业辅导老师。目前,人教版五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文6篇,占全部课文总数的5.24%。初中段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文共计49篇,占课文总篇数的29%,北师大版中国古代诗文共20篇,占课文总数的28%。这一比例与过去版本相比有较大提高。因而,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提升学生古诗文的教学能力,也是目前高职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取朗诵、口头讲解、专题讨论等实践环节之外,我们还可以“模拟课堂,角色互换”的方式,即在老师做讲授示范的基础上,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部分古诗文,备课后选取部分内容,充份开展课堂教学实训,让学生走上讲台,与老师实行“角色互换”,从而培养学生古文教学能力;实现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在课堂实训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及对古诗文作品的分析、感悟能力,学生夯实学生的古诗文基础,为将来从事中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及相关文化工作做好准备。

作者:饶艳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论文

一、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及对策

每年的部级或者省级竞赛多是由系部推荐参加人员,往往是班里成绩较好的几个学生,而多数的学生则没有机会参与。如果技能大赛纳入到校级层面进行管理,形成常态化的运作,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公平竞争,优中选优,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解决了由于机会不均而导致的师生矛盾。建立校级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首先要组建的专门机构并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从学校制度层面加以保障。”由学校成立学生技能竞赛委员会,或责成相关系部组成。负责组织校级的常态化的学生技能竞赛和部级省级比赛的选拔工作。例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技能大赛即可由中文系成立竞赛组委会,学校统一监督管理。其次,要保障学生技能竞赛有充足的运行资金和完善的奖励制度。学校应设立学生技能竞赛专项资金,用于比赛的材料、器具、教师指导、评委费、学生奖励等方面。教师和学生参加学生技能大赛往往利用的都是课余时间,这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这就需要学校对获得奖项的学生及指导教师予以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

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实践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及时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针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竞赛在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力。在竞赛中将教与学结合,将学与练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

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目前,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只能等到学生工作后才得以检验。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体系的构建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了首届高职高专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大赛,比赛内容有粉楷、钢楷、简笔画、朗读、说课等。赛后,某些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马上根据比赛的内容修改了教学计划。例如伊春职业学院,在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添了“三笔字”课、“简笔画”课、“普通话训练”课等等。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而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的技能竞赛也得到很好的检验。并且能过比赛,教师会发现学生在某些技能方面的弱点,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针对性。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以教促练、以练赢赛的良性循环,达到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学生要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另一面也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职业竞赛体系实施后,教师们也都在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伊春职业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师会定期到小学去听课,与小学一线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与新的教学方法;对每年举办的伊春市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进行观摩,总结经验与体会,丰富与拓展自我知识层面。在授课过程中,将所学所感渗透给学生。

2.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相衔接,要加强与劳动部门和鉴定机构的联系沟通,将职业竞赛项目和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结合。”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分为笔试与试讲两部分,而且还要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得到一级乙等的成绩。师范类的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说课、教学设计与朗读等项目正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相符合。通过竞赛环节的培训,为学生将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下了很好的基础。既增强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对未来工作的自信心。

目前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分为三年制和五年制两个层次。其中五年制的学生年龄较小,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十分必要。当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后,就会发现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就像游戏一样,为了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完成每一关卡。而每一关的完成又需要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作基础。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学生完成比赛,知识与能力得到认可,又会激励学生挑战难度更高的“游戏”,从而达到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作者:张静单位:伊春职业学院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导游专业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文

一、导游与大学语文的密切联系

1.无论是近现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兴起,就是因为人们在其中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亦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代旅游者旅游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游增长文化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旅游者到某一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即游览区域所在地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各种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导游讲解宣传的基本素材正是这些东西,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导游词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就旅游地而言,引导游客了解当地、欣赏当地文化,是旅游地向游客展现的旅游价值所在。地域文化以其本土性特色为当地吸引游客,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服务,这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也是其保持自身生命力之所在。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较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二、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3.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本土化的途径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为素材库。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要实现本土化,就要通过语文教学与导游专业的深度有机结合,将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为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要把导游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提高建立在导游词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充分拓展上,丰富旅游专业的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在旅游地人文历史遗迹中的史实、人物和“野史”中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传录、杂记等故事趣闻中,选取既富文学性,又富趣味性的篇章,编写出适合旅游专业学生、从业人员及对当地文化、旅游感兴趣的爱好者的课外阅读资料,不仅可以达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更可拓展语文的发展新空间,丰富导游词的创作素材。对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可增加课程乐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专业知识面与视野,在课内外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立足课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打开一扇扇乡土文学的窗口、历史文明传承的窗口、地域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对家乡的认识,为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应组织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形成研究团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如何改革语文课程教学,在为专业课程服务中找到突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困境的方向,并以点带面,将研究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各类专业,在弘扬国学、弘扬传统和为提升专业能力奠定基础的过程中找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过程中对语文课程教师的建设要求与方向。

作者:刘中平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经管分院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素养培养分析

一、专业素养的建构

唐松林和徐厚道(2000)认为教师专业素养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他们在强调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观点却各有侧重。例如,叶澜从思想认识视角强调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艾伦则强调了教师的人格技能。唐松林和徐厚道则从精神动力角度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从本质上看,这些针对教师专业意识方面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情感态度维度。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逻辑上可以概括为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素养是专业素养形成的动力;专业知识是专业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能力则是专业素养发展和提高的核心。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力量,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素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方面突出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构建高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素养更需要体现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

(一)情感态度素养专业情感态度是一种外在于专业知识的价值观、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它是专业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在入校时往往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理想和专业信念,因而对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不足,这使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一名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真情、有热情、有激情。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态度素养首先体现在专业理想和专业信念方面。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其最重要的专业品质,如对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认知、职业幸福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教学的情感认同,浓厚的兴趣投入,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以及对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认知和对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等等。这种情感态度素养还体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健康的文化心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诸方面。

(二)专业知识素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语文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建构者,其角色要求促使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唯此才能内生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专业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博”和“渊”两个方面。“博”是指知识的广度和综合度。基础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包含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科学艺术等等。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有专业素养的未来语文教师,要沉心静气,博览群书,对包括科学、艺术等在内的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强化知识的综合度,做到博学。“渊”是指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厚度。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对本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包括语言学、修辞学、文学、文艺学等在内的基本语文学科知识,并能够对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与善用。专业知识素养的熏陶渐染、逐步养成,是形成语文专业素养的基石。

(三)教育能力素养教育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它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主要包含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首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除要练好“三字一话”基本功,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语法、修辞、感悟能力等等。其次,必须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技能,要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技巧的熟练掌握,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等,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第三,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而应成为专家型教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必须强调其科研意识、知识和能力要求,即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探讨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行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教育实践创新的能力,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专业素养的生长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树立全新的培养理念,构建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育,将专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历经熏陶、学习、积累,内化养成,在三年的高职师范教育中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一)独特性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专业,既有与其它教育专业相似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从性质和特点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基础语文教育、服务于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专业。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要根植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土壤,符合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同时建构有异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策略;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理性主义教育惯性,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开展教学,避免把高职专科教学当成普通本科教学的压缩版。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要早期介入开展学生情感兴趣素养的独特性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要在学生入学即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素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小学、中学,与少年儿童建立情感联系,使学生有一颗童心,懂得童趣,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相处;同时,还要与中小学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情感和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要强化儿童文学艺术素养的学习。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要特别强调其文学素养中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学生要能够转换角色投入其中,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获得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与孩子在教学互动中产生共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科学艺术等各类学科知识素养的培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合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深情并茂的朗读能力、生动激情的口语表达能力、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调节能力、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等等。

(二)全程化培养专业素养需要通过长久的修养和训练,使之在学生身上自主地、持续不断地养成。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是一个历经形成、发展和提高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过程,应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渐进式培养,并贯穿于整个三年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学校可建立一批有长期教学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使中小学校园成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另一个课堂,让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也经历中小学校园的熏陶。学生在入学及时学年即深入中小学,在高职教育三年的时间里始终与班级保持稳定的、紧密的联系,成为班上的编外教师或辅导员,与中小学生成为朋友,培养深厚的情感,共同成长,使其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在知识素养方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可以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法实施名著阅读计划,帮助学生阅读文史哲及教育学科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经典书籍,以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实践教育是学生完成从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实践教育应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要确立全程实践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实践,将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理论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相辅相成。为实施好全程培养计划,学校在新生及时学期就应把中小学教材、课标等发到学生手中,要求他们充分、深入地通读、熟识、吃透教材,使学生到学业完成时,可以做到像一个老教师那样信手拈来,为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融合性培养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以总目标为统领,融合三年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活动编排,改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培养模式,促进各学段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相互渗透融合。首先,要在知识积累的广度与深度上融合,把握好各学段的梯度,通盘考虑,前观后照,相互呼应,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和知识素养。其次,要在学习和运用上融合,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养成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素养。第三,要在培养模式上融合,遵循开放多元的原则,构建多方位、全员、全程培养体系,使统一要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文学科知识与综合知识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化的校园,在一个浓厚的语文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专业素养。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三、结语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要突出师范性和中小学教育特点,坚持积累、感悟、体验、内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树立独特性、全程化、融合性培养理念,变应试学习为素养学习,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变传授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使之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维情感品质、学科教学知识体系、技能要求和素质结构,成长为有爱心、有学识、有人格魅力、有创新精神、有扎实功底和教学技能的新时代中小学语文教师。

作者:李淑芬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浅析论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论文关键词:挑战 语文教改 对接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1 对接小学语文课改,修订教学大纲

长久以来,各级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普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忽略了同基础教育的联系。我们的语教专业亦如此,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主动将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对接,有的甚至连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没见过,更没研究过语文课程标准,致使教学脱离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就业的需求。笔者于2013年4月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对象为43名在本校参加培训的教龄四年以上的小学语文老师,在问及“你上学时所学的古代文学课对目前的工作有帮助吗?”时,仅有4.7%和23.3%的人认为“很有帮助”和“有一定帮助”,67.4%的人选择“帮助很少”,更有4.7%的人不客气地表示“毫无帮助”;在追问后两类人“对你帮助很少或没有的原因”时,有64.5%的人选择了“所学内容缺少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联系”,上述问题可见一斑了。

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直面新课改,对接小学语文学科,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合格的小学语文师资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其中与古代文学相对接、重合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修订新的教学大纲,以指导和规范教学。经过多年的尝试,我院语教古代文学课改已迈出这基础又艰难的一步。一方面,教师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对接,通过带队实习、社会实践、参加基地小学教研活动等方式听取了大量的语文公开课,并参与评课析课,熟悉了小学语文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开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跟踪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变化和新要求,从而改进古代文学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带领、指导学生研读语文课标,重点是其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比如每个学段量的积累、程度的递进、方法的变化等;同时要求学生梳理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了解各自的编排特点,汇总入选的古诗文,比较各版入选篇目的异同,使学生对未来的教学任务有了初浅的了解。在修订教学大纲时,我们适当调整了讲授篇目和内容,在现有大纲的基础上,增列了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及课标推荐背诵篇目中较有深度的作品作精讲,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观书有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站在新的高度重新讲解,能给学生以新的启发。其他的则列入课外自读篇目,要求学生温习背诵。

2 确定重点,遴选作品

古代文学课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课程中时数最多的。但随着高校课改的进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向实践倾斜,很多传统的理论课被大量削减课时。比如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目前已压缩至98课时(本科院校为200课时左右),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系统地讲授古代文学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其结果要么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囫囵吞枣,难以消化,要么根本完不成授课任务。

要解决“容量大、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正确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合理分配两者的课时。文学史犹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文学作品就是那涓涓浪花,就学科性质而言,文学作品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且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相比文学史难度更大,故而教学要以作品为本,以史论为辅,时间分配上约为7:3。其次应分别确定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重点。文学史中涉及基本知识、发展规律、文学流派等的内容要以点带面地讲授,至于背景知识、作家生平等可以让学生自学。作品选则要以经典性作品做点的示范解读,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做面的铺开训练,可以讨论、自学,注重点面结合。在选择阅读的作品时,还必须关注中学语文教材,了解学生的既有知识。对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一般不再重点讲解,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些有一定难度、深度或者存在争议、有近期研究成果的作品在大学阶段可再次讲授。当然,教师可跳过常识性问题,引入学术前沿信息,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和分析的深刻性,提高课堂的层次。比如在上《诗经》这一章节时,一共4课时,我花了大约1课时讲授了《诗经》的基本概况、风雅颂的含义和赋比兴的手法,其他诸如《诗经》的编集、地域、四家诗、对后世的影响等文学史知识都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完成。作品方面,主要选取了《芣苢》、《君子于役》、《采薇》三篇作品进行示范分析,并引导学生略读鉴赏了《氓》、《七月》、《子衿》,继而选择中学课文中的《蒹葭》,让学生抛弃成见,换一种角度进行解读,讨论诗中的象征含义,同学们反映热烈,各抒己见,开拓了视野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强化职业能力,注重师范性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具备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师范技能是其胜任日后工作的基础。因此,为了学生的成才和就业,增强其与本科学生的竞争力,我们的古代文学课必须改变长久以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外,更应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要将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调整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两大模块。实践训练分别为对应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比如作品的朗诵、读背、口头讲解、摹拟教学,专题的小组讨论,写读书笔记、小论文,古诗的摹写或改写等,教师可根据课时内容安排相应的训练活动。这样既能打破老师的一言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在这儿专门讲讲这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得最有心得的一种训练活动,笔者称之为“课前五分钟口头训练”,即利用正式上课前的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上讲台完成某一项口头训练活动。语教的“古代文学” 安排了三个学期,所以训练的内容每个学期都不同。及时学期为自由讲解古诗,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用楷书抄在黑板上,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带领全班同学再读一遍,继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讲解赏析,讲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老师总结;第二学期为小学古诗讲解,形式与及时学期相仿,不同的是作品必须来自小学语文教材或课标推荐背诵的篇目中,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讲解时必须和台下的同学有互动;第三学期为片段教学训练,学生选择一篇小学古诗文,备好课后截取某个局部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的训练集书法、朗诵、阅读、鉴赏、评论、试教等为一体,三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作品,增加了对小学教材的熟悉度,而且在实战中锻练了胆量,阅读古语的敏感性、口头表达的流畅性、思维的敏锐性都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其实,诵读、小组讨论、写读书笔记等是很多老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但它们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为了让课堂更活跃丰富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它们更是为了实现课程核心任务而制定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观念转变并付诸行动,高职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才能既有效地发挥传承经典文化的功能,又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过硬、技能扎实的合格的小学语文师资。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论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论文关键词:挑战 语文教改 对接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分析论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论文关键词:挑战 语文教改 对接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 施。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育改革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课,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中前景令人担忧。我们课题组于2013年10月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进行调研,结果显示,82.9%的学生认为应该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并意识到大学语文对提升他们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77.4%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的讲授内容适当与他们专业结合。在被调查的387名学生中,79.2%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一般,74.3%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热情。因此,怎样解决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地位与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矛盾,如何提高语文的有效教学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怎样让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构建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要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

目前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一,多数学校使用高职高专院校国家规划教材,少数学校使用校本自编教材。并且各个院校各专业往往使用同一种大学语文教材。我校的大学语文就是各专业通用的一本自编的语文教材。就内容而言,由80%的古典文学作品和20%的现代文学作品构成,忽略了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本校学生专业特点,针对专业,认真慎重选用或精心编写教材,突出专业特色。

首先,教材选用或编撰要有针对性。现行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特点,忽略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因此,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既能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的需要。如我校语文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高专生的语文能力普遍不高,语文基本功较弱,他们在作业或广告栏写作中错别字屡见不鲜,语言表述不当或语法错误司空见惯,文史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材里既要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又要安排口语交际、实用写作等专业需求的基本内容,使教材内容尽可能接近专业需要,如医学专业的大学语文应适当增加中外现当代文学中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能直接产生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自觉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把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当代流行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等纳入到教材体系中来,进行有选择地个性化讲解,给语文教学内容注入时代气息,相对语文素质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易学而又感兴趣。

其次,教材选用要突出实用性。高职语文教材范文要贴近社会生活,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就高职高专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而言,主要在口语交际、实用写作能力方面。应用写作应该选出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应用文体,一方面为学生将来求职、应聘做好准备,更重要地是要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医学类高职高专护理生要结合护士岗位的需要,重点培养其与人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文书的规范写作能力;临床医学的学生写作训练重视医学实验报告,医学论文写作指导;口语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药学、中医等专业在教材内容上要适当增加典范的医古文和文言常识。这种切合学生实际与他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突出了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曾说:“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分量不宜重,内容不易繁琐,要突出重点要害,让学生看了有兴趣,看完确定能入门。不能样样都编入教材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1]所以,教材编写或选用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注重实效性。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相融合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生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课,在高职高专生的培养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职业道德导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1立足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成才”的前提下,必须“成人”。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不肯吃苦,不愿奉献,责任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亏失,自我意识强盛,缺乏合作互助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因为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高专道德教育应贴近行业、职业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始终渗透着对医学生职业品格、职业修养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如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让医学生树立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伦理观。用孔子“仁者爱人”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义利观和职业价值观,从而成长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

另一方面,通过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2]如屈原以身殉国、虽九死而未悔的爱国之志;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和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杜甫“宁苦身以利人”的大爱胸襟和人道主义精神;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坚毅的人生信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先贤的高尚品行和人格操守犹如春风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荡涤着他们的灵魂,引领着他们的人生,促使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形成,也促使其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的养成,使之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2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将语文的实用性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相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将来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职业生涯和职业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其工具价值,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我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较差,方言浓重,不善交流,写作基础较差,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影响。本人在教学中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围绕教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

“说”主要通过朗读和开放性题目的设置来培养。语文课中的精美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律教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根据课文特点,或整篇朗读,或重点段落朗读,老师认真听取并纠正其错误。使平时不爱开口的同学开口说话,不说普通话的同学尽量说普通话。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或利用课前3到5分钟演讲,进行口语训练;或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点评,提出改正意见以便学生改进。这不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必须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如护士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的演讲,以及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恐惧紧张心理,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最终让他们在公众场合能谈吐大方得体、自然从容,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写”通过实际指导、训练来提高。除教会各个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通用文体之外,主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最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专业相关需重点掌握的文体,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指导。护理系的学生必须要严格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在课堂写作训练中,针对每一份护理文书,都必须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医疗系的学生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处方、各类申请单及报告单等,病历的书写必须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课堂训练,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要设置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写作,然后互相交流,督促改进提高。使应用文写作活动较大程度地接近于实际应用,接近学生职业需要,让学生感到有用而不乏味。

三大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考核方式要与学生专业需求、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相一致

语文学习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指导和实践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拓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大有作用。语文作业要针对学生专业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每讲完一章内容后,结合不同院系学生的专业特点,给他们开列书目,如我校临床、护理的学生必读《癌症楼》、《的尊严》、《教授的戒指》、《红处方》等以医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医药系学生书目有《大医精诚》、《华佗传》、《李时珍传》等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感受,或就喜爱的作品进行赏析,可以用来课堂交流,也可将其纳入期末成绩中。其目的让医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受到感染、触动和思想启迪。另外,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作品赏析、人物评论、时事评论、观后感、口头表达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考试的过程变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提高的过程。一方面促使学生加强课外学习,另一方面扩大了阅读,拓宽了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再次清晰地阐述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然而,在时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却依然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片面地将其理解为“两者相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观点:这节课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体现“工具性”;抑或刚好相反――这节课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失落了“人文性”,几乎让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

对此,王荣生先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一对概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实体化,也就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都被认为是两类均可实指的‘客观事物’,人们似乎能够轻易地辨认出‘这些个目标’属于‘工具性’,‘那些个目标’属于‘人文性’。”也恰恰因为如此,使我们在看似明晰的条分缕析中迷失的原先的方向。

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翻开有关的文献经典,我们不难找到系统的概念阐述和理论研究,然而两者的“统一”之路在哪里呢?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生本对话,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因此,加强生本对话无疑是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最基本路径。要加强生本对话,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努力做到以下三个“确保”:

1.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潜心会文。首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触摸文本、感受文本。①多读。凡适合学生自己潜心会文的内容,老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决不要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②渐进读。针对每一篇文章,每次诵读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而应该依据层次化的会文目标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何时进行音读、义读、情读甚至美读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③合并读。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促进会文,学生会文与老师讲解结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沉下心来,先于学生在文章中切己体察、潜心涵泳一番,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潜心会文。

2.确保教师能提供及时适度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善于倾听。教师善于倾听,就能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走近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如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时,让学生找文中具体描写“艄公”的句子,很快就有一名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文中仅有两处描写艄公的句子,而且都是写他在撑篙呢,是不是重复了?”这显然在老师的预设之外,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慌乱,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找答案。通过集体研讨,同学们逐渐明白了课文两次描写“艄公撑篙”的原因。前一次侧重写艄公撑篙的动作,后一次侧重写艄公撑篙的工具和处境,非但不重复,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之处。就这样,通过“点一点”、“领一领”、“议一议”,老师敏锐地捕捉新的信息生成资源,及时创设、调整各种教学环境与空间,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3.确保师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对话。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作为教师,我们要摘掉头上的光环,用平常心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对话”如果没有了平等与和谐,只能算是教师的“独白”和“训话”。面对教师的“独白”,学生要么是噤若寒蝉、万马齐喑,要么是一味迎合、言不由衷。可以说,平等与和谐,是对话的土壤和空气。有了平等与和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融入学生的情感、智慧、悟性和灵性。

二、还原文本整体,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走进时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老师习惯对课文作“分解式”的意象分析和“标签式”的意境重组,这种“抽刀断水”的教学方式,只能将文本流于琐碎,破坏了文本的整体性和整体美感,以及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还原文本整体,我们还需做到以下三点:

1.立足文本兼顾单元,实施整体性教学。主题单元教学相对于单篇教学,具备相对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可以立足文本,兼顾单元,精心选择,从中选定具体目标和教学重点,把这些单元的“点”连缀起来,组成单元的总体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由篇到单元,到全册,到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从文本界面上生发开去,建立起完整的目标体系,帮助学生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2.确定一条清晰的课堂教学主线。如果把一节课比做一首曲子,那么,主线索就好比这首曲子的主旋律,它贯穿整首曲子,是全曲的灵魂与方向。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文体特点、教学实际、语言训练等因素确定一条课堂主线索,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还原作者匠心,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的理解,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3.找准三个维度目标的结合点。这些结合点在哪里?就在课文“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学生学习困难处”。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从教学重点和难点切入。对每一篇课文,学生都必须首先掌握它的重难点。重难点掌握了,教材的其他内容一般来说都可以迎刃而解。②从内容精彩处和语言经典处切入。一般来说,文章内容精彩处、语言经典处往往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也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关键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查找课文中这样的融合点让学生去读、去体验、去品赏,去积淀,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实践,形成学生正确的语文思维。③从疑点切入。“学贵有疑”,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找准整合目标的交点,我们才能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引导内化积累,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内化积累,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但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存在“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力度不到位,训练超标越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训练要有的。这里的“的”,就是指目标。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面面俱到,不如一点讲透。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借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训练。要提高语文课堂训练的效果,好在训练之前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的训练目标体系和程序。这个目标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三极体系构成,纵向也要贯穿识记、理解、应用的能力序列。从听说读写思等方面明确细化,严格要求,坚持执行、循序渐进。

2.训练要有度。①要保障训练的时间。教师要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上,不要“自作多情”地做些无用的、“发胖”的课堂分析,不要把简单的东西弄得那么神秘和复杂,而应该“精兵简政”,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把学生带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②要拓展训练的空间。语文训练的空间绝不能局限于狭小的教室,不能“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而应当开通多条渠道,使语文训练与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③要加大训练力度。造句、辩论、写片断、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仿写片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运用性很强的训练方式。做这样的训练就不能“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3.训练要有序。训练中“只重练,不重导,追求量,不求质,盲目无序,重复训练”的现象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语文训练离不开科学的程序安排,切不可贪图高速、心存一蹴而就的侥幸心理。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文本,经过一系列科学有序的 “读” 的训练,不仅能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水平,而且能获得语言与思想的双重收获,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这不正印证了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较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么?而这,只有在一个综合的、有序的科学训练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由此可见,正确有序的训练不但与人文性并不对立,相反,恰恰是这样的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为可能。

4.训练要有“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里的“习”不是复习,而是实践。语文学习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必须在明细的目标、合理的力度、科学的程序的基础上反复进行,才可熟习熟练而形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语文训练应做到三个“离不开”:①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②离不开必要的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判断、分析、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③离不开联系社会生活,要符合实际需要,切不可陷于“应试教育”的误区,不可用怪题、偏题、难题为难学生。

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我们所要做的,是顺应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如同一杯充分融合的盐水,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摘要:本文联系广州“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反思对有效作用的个案研究”,主要从互动反思的内涵、内容、形式及课型等方面,结合十二个案例谈谈如何构建促进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师生互动反思模式”及其策略,以增强互动反思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师生互动反思 语文应用能力 促进 模式 策略

一、 师生互动反思与语文应用能力

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语文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师生互动反思――即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对学习行为反思;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反思审视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理解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了解实际效果,如形成了怎样的能力,从而调整、改进。

本文所指的语文应用能力,是指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满足学生目前学习以及未来日常社会生活、职业岗位工作以及转岗、创业需要的实用阅读能力、实用性口语交际(口头表达)能力与应用写作(书面表达)能力。

二、研究背景

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水平普遍较低,如思路不清晰,不懂得灵活应用技巧,不敢当众说话,写作水平低等。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失效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反思的习惯,学习有盲目性。

三、研究的意义

教师的反思固然重要,但我们通常忽视了被教育对象的反思。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只是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考虑,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

(一)通过互动反思有利于教师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师可以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通过互动反思,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学习目标、学习表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等进行洞察,反思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成功及不足,提高学习成效。

总之,通过师生互动反思,教师能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教学决策。

四、研究方法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调查问卷法、实践反思法、 对比法(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学习效果的前后对比,常态课与反思性课例的对比)、个案研究法等。

五、理论架构

(一)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支撑的反思过程是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过程。

(二)反思性学习理论认为:教和学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检查、反省和调整的持续过程。是否达到目标是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程度来度量的。

(三)以加涅为代表的“学习促进型”教学观认为,教师要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用好互动反思,就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论教”的理念。

六、结合实例谈如何构建基于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师生互动反思的模式及策略

基于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师生互动反思的模式是以追求中职语文教学效率为指向,通过师生互动反思,对问题进行自我调节性的思考,以积极寻求多种解决思路与方法的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以下是具体的策略:

(一)明确互动反思的内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入手进行互动反思:

1.反思问题和建议

【互动反思案例之一】课后请学生对教学提出反馈意见。如谭云曦:在语文课中,我不明白,它是否使用插叙。我觉得老师能将生活实际、课外知识联系到课文里。不足之处是同学们的反应不激烈,不敢回答问题。希望老师上课多找能激发兴趣的话题。

【互动反思案例之二】以下是围绕问题与建议对语文应用能力进行的反思:

附在“《十五从军征》练习”后的反思题。

在练习中我要求学生给本文绘制结构图、将诗歌改写成故事、朗读课文并自评(或互评)。并反思:学习后仍存在什么问题?您打算如何解决?整节课让您感觉沉闷吗?有哪个环节特别吸引您?如果老师重新教这篇课文,您想老师怎样调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判断教学效果,共同反思解决办法。

2.反思课上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如“你从老师、同学那里学到了几种阅读(听说或写作)方法?”;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等 。

【互动反思案例之三】《十五从军征》学生对朗读的学习方式的学习反思

朗读课文

项目 能展开想象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处理节奏 正确处理语速 正确处理轻重音 读出韵味

反思

请指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说说调整方法。

这样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3.学习效果。在课前、课中、练习、检测环节中,都可贯穿此反思内容,促进了学生与预定目标比较,及时反思学习效果即反思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是否获得,自己使用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是否是有效果。

【互动反思案例之五】在《十五从军征》中让学生反思:您觉得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有何收获?(可侧重某一方面)

对以上内容的反思能促进教师的反思,体现了互动性。

(二)遵循互动反思的策略展开互动反思的基本形式。

(1)以学生个人思考为主的反思方式――即反思卡、反思表、反思本的形式。

①语文学习反思卡

学生“学习反思”思什么?

A.及时反思学习效果。(学习效果自评,是否获得语文应用能力)

B.及时反思学习行为。 (包括:听、说、读、写等内容)

C.反思学习语文的情感。(是否喜欢学语文)

D.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②学习反思表

教师应使《学习反思表》中的关于“语文应用能力”的指导性评价标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南。

【互动反思案例之六】《职一上学期语文学习反思表》片断分析如下:

关于“老师喜欢讲一些哲理故事,您心中有什么感动或感想”,许多同学表示“很喜欢听”。 引入生动、幽默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促使教师的反思:出示谜语,说明课堂教学言语也很重要,这也是一种活跃气氛的好方法。因为教师生动的语言是打开宝库的钥匙,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写作或口语交际方面您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一题中,许多同学提到“口语交际明显弱于写作。不敢当众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请您给自己设计一道语文作业”,也有较多同学提到“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虽很简单,但有助于老师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在语文学习上,您的目标是什么”,有同学提到“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对于“根据金融事务专业的实际需求,您认为要补充什么等类型的文章或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语文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必要的语文基础”的问题,有同学结合以往的认识,指出“一些应用文知识的补充,让同学们了解到假条、便条和自荐书等的基本写法”,这一建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反思表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如完成课文练习反思表、作文反思表、默写反思表。

③反思本

让学生随时把在学习中的得失、得失的原因、改进的方法在反思本上记录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对积累下来的“反思本”上的内容再进行回顾反思,必要时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共同反思与借鉴学习。可指导学生写反思日记。

(2)以“语文应用能力档案袋”为反思方式――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如读书笔记)先存放在文件夹里,然后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作品连同相应的反思装入“语文应用能力档案袋”。让学生将反省的感受和收获,与老师、同学乃至家长进行交流。

在反省过程中,学生就一些有关作品反省三个问题:(1)本次作品你满意或不满意于什么?(2)本次作品的成功或失败让你领悟到什么?(3)如何改进?

如在档案袋中放入《语文应用能力每周反思》。

语文应用能力每周反思

本周学习中我较大的收获:

我觉得进步的方面是:

我的问题是否与众不同:

我是否能认真阅读(听说或写作):

我还想学习的内容:

我以后如何努力:

“语文应用能力档案袋”还可以放入:

①《教师反思表》《学生学习反思表》

②《学生活动反思表》

③《资料收集整理反思表》

(3)以集体研讨为主的反思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采用全班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

①交流预习时的困难、看法及建议

【互动反思案例之七】《廉颇蔺相如列传》上课时布置的学习反思题:您较大的学习困难是什么?请就课文提出5个以上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你希望老师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希望老师怎样教?

【互动反思案例之八】《我的空中楼阁》的问题及建议。你预习时遇到哪些问题?结合你的认识提建议。如一名学生的反思: 为什么说“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希望老师多找一点关于这篇课文的图片给我们看,让我们多了解。

这样能使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总结出更令人兴奋、更吸引人的与学生互动的方式。

②展示创新点滴卡

鼓励学生收集通过反思,生成的新点子、新方法,整合学科与学科融会贯通之处,对学习的进行进一步创新。

③交流说话、阅读、写作等活动的感受与经验

【互动反思案例之九】如请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汇报了自己访谈校友时的问题与感受,谈到了进步的喜悦,并互评了优点与不足。

(4)以对话交流为主的反思方式――即在课前或课后教师与学生间的谈心。

课前或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习现状等,共同反思应关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记录。

① 可通过博客、邮件、QQ群了解学生的反思。

② 可找不同类别的同学进行访谈。

如笔者常利用中午时间或下课时间请几个同学到办公室交谈。教师说出新学期语文的教学计划。听取和采纳学生的建议。完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加强作文教学,如何让同学重视背诵等。

【互动反思案例之十】在教职一语文及时课《布衣总统――孙中山》前,我利用午休时间问几名同学:假设你们是老师,你们在上《布衣总统――孙中山》时用什么方法来吸引学生?你们怎么设计教学过程?

笔者通过对话交流搜集到很多好建议。这样能帮助教师:(1)预先设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2)设想学生将会做什么和怎样做;(3)充分地研究教材。

(5)以思维导图为反思方式――帮助师生互动反思的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能把人脑中隐形知识可视化,便于思考和表达。也是师生交流、评价、学习、创作、反思的工具。

反思内容、形式应与学生的实际应用、专业发展相适应。

(三)创建灵活的“互动反思”的课型

“基于‘语文应用能力’师生互动模式”包括以下课型:

情境引入――自主反思――合作反思――反思创新

此模式以创设情境为切入口,以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反思发现为主,强调学生自我反思和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及交流,其中穿插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再次创意反思。本模式适应大部分的语文课,如阅读课、写作指导课、说话课等。

【互动反思案例之十一】“情境引入――自主反思――合作反思――反思创新”课型示例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辅导及反思

(1)情境引入

“生活中的矛盾”这个话题非常宽泛,所写内容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个话题如果稍有不慎,就会泛泛而谈,从而显得主题不深刻,内容不充实,形式不新颖。

(2)自主反思

教师派发《生活中的矛盾》作文辅导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反思――完成《高职班学生写作学习反思》:您在写作中存在什么困难?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以下是几个同学的反思。

如董洁婷的反思:我觉得我写作存在很多困难。绞尽脑汁,东拼西凑才写够字数。写作的时候思维很乱,不明题意和写作方向,有时写着写着就离题了或根本与题意不符。所以老师应该帮我们抓住审题的关键。还不懂议论文如何架构,议论文如何取材。希望老师多提供范文和讲解写作方法,教会我怎样写作才可以拿得到高分,突出文章的特色。

(3)合作反思

①学生要反思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②学生要反思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还是可以从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方面来充实这篇文章的。请大家结合以往的学习,反思有什么方法?

(4)反思创新

对问题①的反思创新:矛盾就如同生活中的一把把枷锁,锁住了我们的沟通,锁住了我们的信任,锁住了我们心扉。面对这一把把枷锁,我们要用理性、用责任、用爱心、用自信、用正气砸破这矛盾的枷锁。

对问题②的反思创新:我们可以从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这个角度来设计一篇戏剧。我们可以设计一篇演讲稿来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矛盾”是解决了好,还是不解决的好为辩题的辩论稿 。我们还可以设计成几封短信,或写一篇散文,或写一篇议论文,如《快与慢》,《得与失》,或写一篇微型小说。

教师注意围绕写作技巧、语言技巧点拨或引导。

创新主题――评价反思――点拨主题――反思总结

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然后开展各层次的评价的活动,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在各环节中仅作点拨。本模式较适合于阅读课、说话交际课、习作训练课、复习课。如在“反思总结”中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互动反思案例之十二】 以下是高职考试及时次月考围绕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反思总结的示例:

1.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语文高职中打算达到怎样的目标?在本次月考中通过努力有没有实现眼前的学习目标?您满意吗?

2.做题时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会错?原因是什么?是粗心大意,是概念不清,是理解错误,是思维卡壳,是时间不够,还是根本不懂?您打算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3.我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我进步了吗?我进步在哪里?与某某比,我还需要怎样?如何改进?下一次月考的目标是什么?应当分几步来完成任务?

这模式适合于阅读课、说话交际课、习作训练课及复习课。作为模式有一定的通用性,也有一定的侧重点和相应的适用范围。

七、研究的效果

通过搜集学生的反思日记等资料进行反馈。并通过学生学习的前后对比,常态课与反思性课的对比,了解互动反思的作用。通过大量的课例,师生都能感知到互动反思对语文应用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它有效地促进了学习的深化,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层次学习的有效方式,不仅让学生主动审视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而且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教育的习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有了自信心,学得愉快,就能促进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师生互动反思能使教师提出要改进的计划,然后在教学中实施,在反思中评价,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促进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

“学习过程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托勤和布罗德福物在谈到反思时写到:“反思和评估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己到底期望从学习中得到什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骄傲,对自己的弱点有客观的评价。”因此,为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时机,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反思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过程。

教师要为每个中职生的发展着想,而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需要教师和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我们现在缺乏的,也是最需要的,是尊重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培养学生智性分析的能力,才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实践证明,基于语文应用能力的师生互动反思模式是有效促进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中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中职语文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做到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教育活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专业特点;专业教学;实施策略

语文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无效教学的现象,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究其主要原因,我们发现,中职语文在同一年级,不管什么专业,都采用统一的语文教材,教师就算变换教学方法,也都是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显然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方针是相冲突的。事实上,职业教育的较大特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专业需求服务,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做好专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特点

1.专业色彩较强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抒发情感,同时语文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接受、处理信息。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从语文学习中获取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便于专业技能的获取和掌握。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工具,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色彩,具有一定的就业前终端学习的性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语言应用技能,让语文学习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2.具有较高的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语言应用能力。由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通常是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了中职教育,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来顺利就业。鉴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应低于普通高中,而在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上则高于普通高中。中职生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在专业技术的工作中应做到清晰、流畅地表达观念,独立清晰地思考专业问题以及灵活掌握检索、阅读,甚至撰写专业技术文章的能力,为今后的顺利就业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打下基础。

3.教学时间较短

随着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制也发生了变化,部分专业执行三年制,但是在三年的中职教育中,根本无法保障学生两个学年以上的语文课教学。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对于语文课的设置,通常只有一学年。再加上中职学校实践课程的增多,极大地缩减了普通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间。

二、中职语文教育实施专业教学的策略

1.以实用为原则,贴近专业开展教学

语文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我们应从职业教育的角度,以实用为原则,结合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以及学生情感的需求,实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目的。例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课本中选出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进行重点教学,同时增加一些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认清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学习文化课是为了专业课的更好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找到两者的切入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在毕业后大都从事导游或者酒店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比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紧扣住旅游专业口头表达训练要求,结合旅游专业课本“中国民族婚俗”这节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中国少数民族婚俗的材料,轮流到讲台上演讲,时间5~8分钟,分组进行。同学们的兴趣特别高,都积极参与,讲述了关于壮族、侗族、摩梭族等少数民族的青年恋爱、婚宴的习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谈吐大方,表达,活脱脱一位小导游在向游客娓娓而谈。

2.贴近生活,实现教学的专业化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未实现生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致使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还要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只是一个范本,一个例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唯本”观念,适度地引入计算机、社交礼仪、营销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学习语文的能力。例如《拿来主义》一文,旨在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些关于“鸦片”“姨太太”等词汇的历史说明,通过故事说明鸦片对人体的毒害以及鸦片曾经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同时从医学的角度向学生说明,鸦片中含有一种叫吗啡的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事物,趋利避害,正确对待。而“姨太太”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生活腐化的象征,必须彻底地铲除。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内涵。

3.与专业相结合,拓展学生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坚持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渗透不能仅仅从执教者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现有的语言水平进行有效结合。以装潢专业的学生为例,该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且对绘画较有兴趣。因此,在《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共游华山洞的情景,然后再配上文字,来描述画中人游玩时的心情和感悟。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生动的绘画形式展现出来,那么作者游山时的心情和感悟,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4.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语文课本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善于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时,作者没有着力描写西山的虫鸣、潭柘寺的钟声,而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白描这一写实的艺术手法,从生活中的细微处着手,向我们展示了“秋槐落蕊、秋院秋色”的景色,将我们带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故都秋天的那份凄凉的美好。通过祖国壮丽河山美景的熏陶,学生会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探索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本科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本科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应减弱本科化教学倾向,强化高职教育特色,向作品鉴赏倾斜,突出语教能力培养,通过多课程立体教学、综合培养,实现语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本科院校 语教专业 古代文学 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此一规划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转型指明了方向。近三十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各级各类大学都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各类高校排名榜也突出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这一评价标准。此种做法本来是无可挑剔的,但由于管理上的一刀切,致使一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被忽视。这一现象,在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类专业上尤为突出。而作为传统专业的语文教育,以及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古代文学,这一问题最为明显。本文即以本科院校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为参照,探讨其课程教学与改革,以期对高等教育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精神的落实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

教学内容向作品选读倾斜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板块:文学史和作品选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该课程教学,一般是在文学史讲述的基础上,引入作品赏析,以印证文学史的某些结论,加深理解。故而两大板块的比重一般为6:4,这一比例在现有本科院校的语教专业上基本保持下来。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语文教育专业更强调技能和实践,其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教时比重应该倒过来,按照4:6或者3:7分配。

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以培养作品的综合赏析能力为核心,将文学作品赏析与文史知识拓展、古为今用转换结合起来,实现作品的多角度、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解读。就教学过程而言,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比较迫切的问题是,要处理好新选篇目和已学篇目的关系。目前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大多使用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两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卷)。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由作品、注释、提示三个环节组成,在知识处理上非常适合语教专业。但这个教材有个问题,即元代以前部分,约85%的篇目已在中学教材上出现过。对于熟悉的篇目,除复习外,应该增加新信息,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重新感知、体验作品。这些新信息应涉及多方面,如:字词解释、版本差异、意象分析、题材渊源、作者评价、观点争鸣,有些信息甚至可能要颠覆以前的认识,有些可能要允许多种观点并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了解中小学语文教材。对于陌生作品,尽可能多选,且作为教学之重点展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选新篇较少,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该教材之外的篇目。作品选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中学已学作品教学与未学作品教学的关系。否则,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就变成了中学语文的复习。

教学内容偏向作品选读的同时,对文学史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文学史的教学,应减少过于学术化的个案、专题探讨,突出宏观性、整体感、线索功能,实现帮助学生构架该学科知识体系的目的。这一知识体系,不仅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线索,更应该有演变规律以及重要作家与此一规律的关联。一般来说,作家、主要文体、突出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流派,都应该介绍到。文学史的教学,同样要处理好复习旧知识和增加信息的关系。最理想的方法是,将已有知识的复习置于新信息、新知识的接受中。大学教育,要适当注意知识和学术视野的拓展。这种拓展既需要教学过程中提纲挈领的贯穿和介绍,也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会、选修课等途径来完成。

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教育能力的培养

由于招教考试制度的改革,语文教育专业的就业越来越严峻。为了拓宽就业口径,有些高校则提倡语教专业的“大语文”教学。此一做法,以内蒙古河套大学“大语文,多证书”培养机制具特色。即,将语文教育专业与文秘、新闻、对外汉语等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就业目标等进行交融渗透,引导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1]。此种做法,表面看来最有成效显著:三年完成4个学科的教学,考取多个证书。但是,以考取证书为目的的教学,似乎过于短视。笔者认为,语教专业的教学与大学教育目的一致,实为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多几个证书。因此,语教专业应该坚守自己的阵地,应以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核心。

语教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作品赏析能力是重中之重。赏析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突出两个特点。及时,要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教学要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过程。古诗文教学,必然要经过字词的诠释、内容的描述、意境的拓展性想象、思想与价值的概括提炼、知识与价值的延伸等几个层次。但每个层次的赏析因文而异。切忌如同鉴赏辞典一样面面俱到,更忌讳层次之间没有联系,不知所云。第二,要有情境。所谓情境,一是诗文本身所展现的情境,这要依赖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感受能力完成;二是教学展示的诗文情境,这要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教具展示调动学生思维、情感的参与完成。第二种情境创设的能力,需要学生反复感受、训练,才能有所提高。

总体而言,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包括两种能力。及时,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学科知识和能力。第二,引导学生将已掌握之知识、能力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前一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后一种能力,由于没有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且又没有与此相关的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多数教师没有培养意识。这就要求语教专业的教师主动接触小学语文的现场教学,从中汲取营养,用于指导自己的专业教学。

教学过程凸显综合性能力训练

古代文学是语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必须服从于整个专业的总体规划。同时,也应该与相邻的课程之间共同协作,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以下几门课程有所交叉。

及时,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课程。许多院校的语教专业,安排的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这种定位与语教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偏差,应该选择面向小学语文的教学与教法课程的教材。古代文学与教材教法课程结合,一则可以熟悉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二则可以进行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的分类,以古代文学为个案,掌握课程教材、教学的一些特点;三则可以适时适地选择一些诗词篇目,运用教材教法课程的原理,在限制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进行训练。

第二,书法课程。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过硬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书写能力。古代文学与书法课程的结合,就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书写训练,品味作品内容,将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两种艺术的结合中实现审美再体验。“两字”训练还可以与古典诗词的背诵结合,进行训练、检查,分别计入平时成绩,纳入各自课程的考核之中。为了避免学生以急救式完成,可以按期分次收交,比如一周交一次,每周进行部分批改、评析。

第三,现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的语音训练,可以纠正方言语音;诵读训练,更有利于古代诗文朗诵。可以针对训练内容,选择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训练文字读音,好选择先秦作品,因为先秦文学作品的单音节词、较现在更为陌生的语法,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而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好选择唐诗宋词,《长恨歌》就特别适合朗诵。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古典诗文可以作为普通话训练的题材,普通话训练又可以促进古典诗文的背诵、体会。

古代文学课程借助其他课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跨越课程界线却保持各自特色的做法,对于节省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立体教学非常有利。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陕西宝鸡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摘 要: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实施给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高师院校学生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切实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从认知学习理论出发,探讨实践性教学对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教学模式;课程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标志着教师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旨在确立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能够适应( 引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1]。它对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样给高师院校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师院校在抓好基础教育理论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一、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强调着眼于实际问题,学生的“学”直接运用于实践,把专业课知识性很强的理论体系、课程形态、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等基本内容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活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通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2003年,刘海涛的《高师研究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获得广东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这个项目提出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传统式课程向研究型课程转型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形态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就此开始。2009年,王林发的《“项目学习”教学: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获得广东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规划立项,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进行第二轮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活动。2011年,王林发的《基于“实践性学习”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进入系统化阶段。经过近1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突出“立足实践,重在创新”的专业建设宗旨,以培养小学语文教育能力为导向,将小学语文教育引进大学课堂,把大学课堂搬进小学语文教育,突出“实战”的切实要求。学生与一线教学亲密接触,能够真切感受小学语文的教学环境和工作生态,将学习、研究和创新贯穿学习全程,在教育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获取教育能力。专业根据小学语文教育过程,构建教学实践平台,大大拓展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外延,更贴近教学实际。学生在基于问题的教学环境中,经历从备课、上课到反思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在实践中开展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构建教学理念、熟悉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意识,掌握小学语文教育与研究的规律、技能和策略。

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色

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色是“数字资源+实践教学+实战训练”的三位一体。

1. 数字资源:海量化拓展

构建数字学习资源库,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提供“全时空的服务”。2003年,“课程与教学论资源库”(http://202.192.143.135/lfzyk/)项目被教育部立项,经过近10年建设,初步形成素材库、教材库、视频库、试卷库和案例库;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源库”(http://gd. /cb/19776701)项目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数字资源库包含基本资料(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评价考核、重点难点),拓展资源(教学案例、素材资源、网络课程、交流工具、虚拟仿真、检索系统、考试系统、作业系统、试题系统),资源库(实训实习、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文献资料、专家讲座、学习手册、演示文稿),以及大量扩展性阅读文献。两个项目是对教师教育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的及时反映,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提供开放性的数字化资源。利用丰富、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资源,学生可以在共享资源的利用中学习;面向资源,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可以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中学习。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势,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专业” 理论教学、实验指导、练习作业、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考核测试等诸教学活动。

2. 实践教学:专业化提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规定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时数,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有些院校要求学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并给以学分。但是,这种做法在许多一般高等院校往往由于时间短促、模式单一、教师指导不足等原因而流于形式,效果很不理想。[9]我们建设体系完善、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境,以体验式实践教学辅助教育理论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见习”——通过见习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性体验;“说课”——通过说课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模拟教学;“实习”——通过实习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战体验,学以致用。利用网络技术、电脑技术构建了一个“实践教学平台”。三者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由于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平台,实践性教学获得数量与质量的保障,从而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3. 实战训练:职业化提高

“实战训练”贯穿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教学全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探究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力促学生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得到较好的综合训练和提高。我们的实战训练主要以项目学习展开。首先,根据专业学习任务,由教师提供典型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作为学生的项目任务,这些大都从专业角度出发,较好满足职业专业化的需要。其次,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学习目标,遵循“思出粗知—论明细节—究求突破”的学习环节,历经课题选择、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撰写论文等过程,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为将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产学研结合,开展由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进行的项目任务研究,形成了以“专业活动为载体,职业经验为目标”的提高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的锤炼,这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

1. 及时阶段:确定课题

实践性教学就是以问题为本,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基于现实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师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开展“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进而形成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形式的学术成果。师与生的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多向互动,形成了具有创新色彩的“教学共同体”。

课题的确定是基于现实性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注意到这一特点。首先由教师将自己主持的课题公布,提出研究任务,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次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查看教师给出的课题,根据教师的导引,自己确定研究课题。

2. 第二阶段:研讨探究

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本质上依赖于自身的批判能力,师范生只有在参与、亲历、反思的教育实践中,才能获得对实践的批判能力,进而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3]。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题学习网站(http://gd. /cb/19776701)的“语文论坛”,帖子,充分显示自己的创见性。由于研讨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这就使得问题讨论更具挑战性。学生在“问题—研讨—反思”中学习,既融会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专业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深化学习,消化专业知识,形成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学生将要形成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通过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强化完成的。经过系统训练,整体反馈,学生可以确定其中的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把它们归纳出来,发表到网络论坛上,让大家一起来探讨,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是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

3. 第三阶段:呈现成果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学习成果主要以课程论文呈现。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博客”主页,把研究成果展示其中。当数量较多的学习成果产生后,即由学生自己组成编辑小组,按照专题将学习成果编辑成“电子网刊”。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策划能力、选题能力和编辑能力。

呈现成果是用文字有组织地阐述研究结果,这使实践性教学融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于一体,突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

四、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1. 注重教育实践,内外结合,优势互补

为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职业能力,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研技能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坚持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内外结合即高校培养与小学锻炼相结合,课内教学引领与课外自主训练相结合。优势互补即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与小学的技能训练优势互补,学生之间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在开设相应课程的基础上,技能训练采取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两种形式。我们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见习、实习、顶岗中去,接受小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贯彻到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寒暑期社会实践中,把“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互补,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作为专业特色加以营造。

2. 强调教研训练,纵贯全程,系统扎实

教育科研训练四年不断线,纵贯全程。一年级重在培养科研意识和学术兴趣,规定每门专业课程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小论文式作业,引导学生养成查阅学术文献、写学术笔记的习惯。二年级为学生确定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了解科研的程序和方法。三年级开设教育科研方法课程,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四年级结合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3. 构建教学环境,多维开放,多元交流

通过网络辅助课程平台,为学生创建三大实践性学习环境:其一,个性化学习环境、协商性学习环境、辅助式学习环境。其二,建设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测试等开放性网络自测平台。通过自测,使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对课程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三,建设与专业相配套的“有学分、无学时”开放性自主学习网站,通过这个“虚拟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归纳、重组知识体系,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实践性教学’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GD11XJY07)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地方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D10XJY05)研究成果]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以及新时期语文教育价值体系的不断升级,给当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现有的小学语文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提高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改革 人文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各校教师在提升自我素质的同时积极配合其发展,大力改善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此外,教师还应该大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学习中去,促进学生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1.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比较淡薄,缺乏人文关怀

尽管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推行了“合作探究”型的授课模式,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效果,有不少教师已经预先设计好了课堂讲解时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做的就是回答“是”或者“不是”,通常情况下,学生可以从课本上自行寻找问题答案,如此以来在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形就是:假如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在教师预设的答案之列,学生的相关意见就不会被给予过多的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在语文课本阅读中扮演主要角色,而不应该被教师的性所代替。甚至有的教师为了有效维持课堂秩序,对那些提出独特问题的学生敲响警钟,会采取一些有损学生尊严和权利的措施,如体罚、辱骂等,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较大的创伤,不利于以学生为本人文授课理念的构建。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方法不断普及的今天,仍然有很多教师仅仅将它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过程,使用归纳的结论代替了人文阅读内容的深刻剖析和深层次的精神感悟,不利于人文性课堂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例如,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文章为《去年的树》,此文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通过阅读简练而有深意的文字可以将人的内心感情基调融入进去,以达到身心灵魂和故事情节的结合,使学生的精神情感得到升华,加深对语文阅读的热爱程度。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诵读,使学生与故事情境真正地融合在一起,真正感悟到非凡生命的味道。

2.缺乏对课堂教材潜在资源进行深度探究、优化

新理念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教材的真正作用,提出教材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的例子,教师要利用教材对现有的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启迪学生的智慧和阅读兴趣,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有效贯彻实施这一原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通常原版照搬课本,降低了课堂授课效率。很多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文的过程中,也适当融入进去了一些探索性的过程,学习氛围也营造的相当热闹,然而并没有使学生领悟到文本的深刻涵义,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能进行回答,不能有效开启具有引导性的智慧和思想,缺乏深度阅读体验和心灵深处的感悟,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消极作用;另外,教师对课堂问题缺乏一定的探究性,太多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拥有很少的时间去思考,而问题答案的决定权落在了老师的手里,僵化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减少了学生自我表述的机会,不利于身心思想感情的交流。

二、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和相关策略

1.坚持“人为至本”的育人理念,创设专业课程评价网站和导师激励制度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基础是大力贯彻“人为至本”的思想理念,教师不仅要在主观思想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并且还要在实际行动上做出努力,积极配合课程改革,在坚持“人性化”教育模式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性的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网站,师生可以通过该网站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并对其中的诸多评价标准进行选择和判断。假如某位教师得到了较高人数的意见性评价,此时的教育管理部门就应该给予重视,对其课程进行实证和评估,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导师制度的确立可以对教师起到一种激励性的作用,可以带动更多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及通过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能力。

2.建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核心课程教育体系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语文课文具有应用工具性质的作用,因而教师应该从语文专业课程的本质出发,注重汉语言课程、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以及从教技能的训练课程;二是突出文学课程性质,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锻炼学生的人格,丰富他们的情感,拓展人生价值理念,提升自己生命价值。只有将这两个核心思想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课程改革。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过分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课程上的普通话、简笔画练习和粉笔字练习占到了一大部分,忽略了对于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养成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应该增加汉语言文学的周学课时,在更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文学进行深层次品读;使师资研究和技能训练课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更的指导;合理安排技能训练课程的开放时间,并加强专业化课程的建设,树立管、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弘扬新课标改革注入新活力。

3.强调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性导向,增设研究性课程

通过增加专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可以更好地弘扬学术研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于朗读技巧的研究,提高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层次水平;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本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人生观认知能力。

三、结语

积极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语文阅读水平,并且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因此,师生要在此过程中积极配合,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浅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摘 要 在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应该从对接小学语文课改,确定重点、遴选作品,强化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推动学生的成才和就业。

关键词 高职 语文教育专业 古代文学 教学内容 改革

1 对接小学语文课改,修订教学大纲

长久以来,各级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普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忽略了同基础教育的联系。我们的语教专业亦如此,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主动将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对接,有的甚至连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没见过,更没研究过语文课程标准,致使教学脱离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就业的需求。笔者于2013年4月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对象为43名在本校参加培训的教龄四年以上的小学语文老师,在问及“你上学时所学的古代文学课对目前的工作有帮助吗?”时,仅有4.7%和23.3%的人认为“很有帮助”和“有一定帮助”,67.4%的人选择“帮助很少”,更有4.7%的人不客气地表示“毫无帮助”;在追问后两类人“对你帮助很少或没有的原因”时,有64.5%的人选择了“所学内容缺少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联系”,上述问题可见一斑了。

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直面新课改,对接小学语文学科,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合格的小学语文师资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其中与古代文学相对接、重合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修订新的教学大纲,以指导和规范教学。经过多年的尝试,我院语教古代文学课改已迈出这基础又艰难的一步。一方面,教师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对接,通过带队实习、社会实践、参加基地小学教研活动等方式听取了大量的语文公开课,并参与评课析课,熟悉了小学语文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开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跟踪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变化和新要求,从而改进古代文学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带领、指导学生研读语文课标,重点是其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比如每个学段量的积累、程度的递进、方法的变化等;同时要求学生梳理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了解各自的编排特点,汇总入选的古诗文,比较各版入选篇目的异同,使学生对未来的教学任务有了初浅的了解。在修订教学大纲时,我们适当调整了讲授篇目和内容,在现有大纲的基础上,增列了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及课标推荐背诵篇目中较有深度的作品作精讲,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观书有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站在新的高度重新讲解,能给学生以新的启发。其他的则列入课外自读篇目,要求学生温习背诵。

2 确定重点,遴选作品

古代文学课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课程中时数最多的。但随着高校课改的进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向实践倾斜,很多传统的理论课被大量削减课时。比如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目前已压缩至98课时(本科院校为200课时左右),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系统地讲授古代文学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其结果要么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囫囵吞枣,难以消化,要么根本完不成授课任务。

要解决“容量大、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正确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合理分配两者的课时。文学史犹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文学作品就是那涓涓浪花,就学科性质而言,文学作品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且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相比文学史难度更大,故而教学要以作品为本,以史论为辅,时间分配上约为7:3。其次应分别确定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重点。文学史中涉及基本知识、发展规律、文学流派等的内容要以点带面地讲授,至于背景知识、作家生平等可以让学生自学。作品选则要以经典性作品做点的示范解读,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做面的铺开训练,可以讨论、自学,注重点面结合。在选择阅读的作品时,还必须关注中学语文教材,了解学生的既有知识。对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一般不再重点讲解,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些有一定难度、深度或者存在争议、有近期研究成果的作品在大学阶段可再次讲授。当然,教师可跳过常识性问题,引入学术前沿信息,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和分析的深刻性,提高课堂的层次。比如在上《诗经》这一章节时,一共4课时,我花了大约1课时讲授了《诗经》的基本概况、风雅颂的含义和赋比兴的手法,其他诸如《诗经》的编集、地域、四家诗、对后世的影响等文学史知识都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完成。作品方面,主要选取了《芣苢》、《君子于役》、《采薇》三篇作品进行示范分析,并引导学生略读鉴赏了《氓》、《七月》、《子衿》,继而选择中学课文中的《蒹葭》,让学生抛弃成见,换一种角度进行解读,讨论诗中的象征含义,同学们反映热烈,各抒己见,开拓了视野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强化职业能力,注重师范性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具备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师范技能是其胜任日后工作的基础。因此,为了学生的成才和就业,增强其与本科学生的竞争力,我们的古代文学课必须改变长久以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外,更应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要将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调整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两大模块。实践训练分别为对应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比如作品的朗诵、读背、口头讲解、摹拟教学,专题的小组讨论,写读书笔记、小论文,古诗的摹写或改写等,教师可根据课时内容安排相应的训练活动。这样既能打破老师的一言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在这儿专门讲讲这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得最有心得的一种训练活动,笔者称之为“课前五分钟口头训练”,即利用正式上课前的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上讲台完成某一项口头训练活动。语教的“古代文学”安排了三个学期,所以训练的内容每个学期都不同。及时学期为自由讲解古诗,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用楷书抄在黑板上,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带领全班同学再读一遍,继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讲解赏析,讲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老师总结;第二学期为小学古诗讲解,形式与及时学期相仿,不同的是作品必须来自小学语文教材或课标推荐背诵的篇目中,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讲解时必须和台下的同学有互动;第三学期为片段教学训练,学生选择一篇小学古诗文,备好课后截取某个局部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的训练集书法、朗诵、阅读、鉴赏、评论、试教等为一体,三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作品,增加了对小学教材的熟悉度,而且在实战中锻练了胆量,阅读古语的敏感性、口头表达的流畅性、思维的敏锐性都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其实,诵读、小组讨论、写读书笔记等是很多老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但它们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为了让课堂更活跃丰富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它们更是为了实现课程核心任务而制定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观念转变并付诸行动,高职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才能既有效地发挥传承经典文化的功能,又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过硬、技能扎实的合格的小学语文师资。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师非中文专业语文教育课程优化构想

摘 要: 高等语文作为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其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的语文课程在很多高校仍处于边缘化地位。只有进一步优化课程,才能发挥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有的功能。以高等师范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为例的主要优化策略构想为:网络文化语境下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开放性选择;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多样化运用、构建立体感课堂;采取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个性化、包容度;选配具有示范性、时代感、责任感的任课教师。

关键词: 高等语文 师范非中文专业 课程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的倡议下,我国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各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异。与所有高校把英语列为必修课相比,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的高校则少之又少。虽然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任,但其生存的境遇与之并不匹配。即便是作为选修课(有些高校将其归列于“博雅”课程),大学语文也并没有多少委曲求全的生存空间,曾经一度有很多高校默认了大学语文的“悄然退出”,任其自生自灭。2007年有关文件传达出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规定,随之又解释为教育部“没有硬性规定高校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而是各高校根据办学情况自主设置课程。于是,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总是摆脱不了“边缘化”的境遇。伴随着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的不断弱化,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如课程定位不明、教材混乱、师资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等亦是由来已久的争论话题。

有观点认为“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中小学完成的,没有必要把它延伸到大学阶段。然而从大学生的母语掌握情况来看,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远没有达到可以使学生“不用再学语文”的效果,我们看到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包括中文专业)存在写字歪七扭八、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不规范、文不达意、逻辑混乱等问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亦不如人意,沟通交流存在困难。当代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的现状,决定了大学语文课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培养的“未来教师”——师范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应该更加突出。

高师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作为高等语文的开课对象,也给大学的语文有效教学带来困扰。因为这些专业的同学有很多在中学时代就对语文学习有抵触情绪,可以说语文留给他们的“心理阴影”仍然会延续到大学,一旦又接触“语文”二字,心底的阴影又会浮上心头。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凑学分而选修大学语文,只是抱着凑合过关的心态来对付语文课,结果必然使“语文”的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传统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模式与文学史模式均注重知识,教学和评价都是将美妙的文学作品欣赏变成了毫无趣味性的知识要点的死记硬背,僵化了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忽略了最基础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些大学语文课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把中学的“应试”教学方式延续到大学课堂上来,引起学生的厌倦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体现语文之“大”——内涵大,外延大,责任大,作用大。简言之,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去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自由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母语,对母语所经营的精神之国满怀敬畏与热爱;在这种敬畏和热爱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人格、人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兴趣能够促使人主动学习,反之则被动。被动接受的过程总是一种不太愉悦的心理体验。因此,如何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语境下的课程内容选择——多元化、开放性

高师非中文专业高等语文课程属于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性质。由于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和经历的不同,使得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这些多样化的文化色彩会通过学生生活的某些方面或片段表现出来,通过集体的融合和传递而得以凸显。这就要求母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适应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为他们寻找适合的精神成长乐土。在当今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的语文教育课程内容选择应该是多元化、开放性的,首先涉及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一)现有教材的优化使用

大学语文教材数量、版本繁多,既有普适性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有针对专门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还有相当一部分特为高职高专院校所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多,既给选择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困惑。对教材本身的选择,以及对教材中具体作品的选教,都成为现实存在的问题。要从这种教材的“包围”中突围出来,可以尝试师生共选的办法,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大学语文教材,如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大学新语文》、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主编《大学语文》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了解这些教材的特点,然后做出选择。当然这个选择的过程肯定是个“众口难调”的过程,这时教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总是会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的适当引导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倾向、观点,但不一定为学生拿主意。

教材选定之后,教师和学生再共同选择和推荐现有教材中的篇目。因为高校的语文课时比较少,大多是32—36课时,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部施教,所以筛选课堂教学篇目也是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此时教师的角色类似于超市货架前的产品推介人员,在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辅以教师的推介,师生共同选定篇目。选出来的这些作品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我对这个感兴趣”的契机,力求实现有效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主要内涵,但也不能忽略“母语的运用”这个基础。在当前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互联网对语言环境发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体认汉语之美,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主编《大学语文》(2010年)增加了“汉语之美”单元,着眼于语言和文化、和文学的联系,提醒学习者认识本民族母语的特色,做一个热爱母语的文化人。尽管大学语文教学不必如中学语文教学那样去关注具体的字、句、段、篇,但这种基本的语言素养教育必须渗透到整体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文本所带来的视觉美感、心灵的触动、独特的情感体验等等正是由高阶的语言素养所培育。

同时,高师大学语文教育还应注意和具体专业的亲密接触。我们可以在通识语文教育内容之外,补充适合于各专业的语文内容,如艺术、历史、外语、体育、自然科学各领域等专业的内容,以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的形势,又可使学生获得“语文为我所用”的益处。

(二)本土化素材的有效利用

本土化语文素材包括有一定地域特点的地方性素材,有学校文化特点的校本素材,甚至富有个性化色彩的班级、学生个体所提供的素材。本土化素材可不拘于形式,以文本形式表现的散文、小说、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戏曲,或者以影像形式表现的影视作品等等,只要学生喜欢的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

有效利用具有地域特点的地方性素材的方法很多,也很灵活。比如可向学生介绍本地的方言特点与文学状况。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而各具特色的地域性的文学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有过辉煌,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一此大家、名人。如江浙地区,吴语文化区域,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及经典作品比比皆是,现当代的、今天就在我们身边的语文大家、大手笔等也是数不胜数,结合其人其事、以及他们的母语成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乡土语文的美、增添自豪感。当然很多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方言、不同的风俗、习性等文化特征在大学生活中都会有交流和碰撞,教师的教学应“有教无类”和“因人而异”,既使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有亲切感,又对自己陌生的东西产生好奇,从而激发兴趣和探究、创造的热情。

校本素材和班级、学生个体素材,包括本校各时期各阶段教师的创作、学生的创作等,这些素材可以来自学校图书馆藏书、校刊、校报,以及教师、学生的个人网络平台(博客)。校本语文素材更接近学生,有效利用这些素材可以使学生过滤掉一些对“语文”的畏惧感,生成一些对“语文”的亲近感,从而使语文学习少一些艰涩和被动。

(三)媒体资源的多方位选择

契合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期待,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以传统文化、国内外历代经典为主打品牌的基础上,也不应该忽视“流行元素”。当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既能吸取传统文化之“营养”,又可博享时代风采之“美味”,使学生从机械“阅读”走向个性化“悦读”,从被动“欣赏”走向体验式“心赏”。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文化快餐”不一定全是垃圾,大可不必畏之如猛虎,只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那么时下畅销或流行的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皆可为教学所用。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读者》、《文史知识》、《读书》、《博览群书》、《名作欣赏》、《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报刊,也可以选取网络平台上的精彩文字,师生可共同推荐文章,赏读文字、分享阅读体验。

媒体资源更切近学生的生活状态,引发共鸣的可能以及共鸣的程度很高。但我们必须加以注意的是,由于搜索引擎的便利,网络文化所附带的诸如思想的浅表化、文化根基的飘浮化、语言的篡改滥用等弊端,使学生更容易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亚健康”状态。此时的教师应担当“营养师”的责任,引导学生从“文化快餐”中吸纳一些有营养价值的元素,主动屏蔽那些只占有空间而没有营养的“垃圾”,保持身心成长的均衡态势。

二、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立体感

作为教师,不应只讲技术,更应讲艺术。面对当代大学生,教师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胸。大学语文的课堂可以没有正确答案,但不能没有心灵的触动或争鸣的声音。有很多时候,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来说无异于“催眠曲”,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做出多元化、开放性选择的前提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时间内,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模式,则是大学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专题化教学——教师导读与学生品读结合

我们可尝试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经典诗文、美妙时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化探讨。如性情主题——亲情、爱情、友情;如道义主题——灵魂救赎、人性回归;如青春年华主题——立志、励志;如精神家园主题——趋避恶俗、乐活人生;如敬畏、享受自然主题等等。这种专题探讨教学形式,可以带领学生在一个个类似于“主题公园”的乐园里畅游,他们可以在明确的主题营造的环境里“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思绪的触角可以伸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历史时空的各个节点。

在专题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读和学生的个性品读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导读应做到心中有教材,口中无教材,切忌“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分析文章”这样的僵化思路,而应注重教师本身的心灵体验,张扬教师的独特人格魅力;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把教师个人的“感觉”强加于学生,使学生思维受到“先入为主”的打扰。学生品读环节,在尊重个性化的原则下,教师应该是一个聆听者,并且应有一种能够高屋建瓴的心理准备,这是对教师素养的一种考验。

(二)讨论、争鸣、质疑——教师个人体验与学生个性化解读互动

大学生处于人生精神世界渐趋成熟的阶段,他们不愿意被教师的“说教”牵着鼻子走路,也不想依傍教师扔过来的拐杖去探路,他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环境都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尽管会有偏差,但他们总是欣然尝试。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有不同于中学语文课堂的新鲜局面,教师可以“讲”,学生也可以“讲”,并且可以成为“主讲”。结合专题化教学,在探讨每一个主题时,都可以安排部分学生担任“主讲”;也可以安排学生担任辩论或讨论的“主持”,教师只作为参与者的角色,或者加入到辩论某一方的阵营。

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形式,更加突出“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学生通过讨论、辩论、主题发言等“有意训练”形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机智应变能力等教师素质。并且这种课堂形式不仅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前、课后:课前准备——品读文本、查阅资料、梳理思路、确立观点等等;课后反思——与同学和老师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启示,深层的思考等等。师生通过课堂以及超越课堂时空(网络平台)的交流、互动的准备与实施,构建呈立体化的课堂。

(三)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打造“声色俱佳”的语文课堂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课堂教学的色彩早已打破了“黑白格局”,传统媒体——黑板与粉笔不再是的信息传递工具。多媒体与网络介入课堂,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以及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避免单调,是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必然做法,而数字化背景下的新条件为我们打造一种“声色俱佳”的语文课堂提供了可能。

配合文本的解读,有机利用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视听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多角度多方位的心理体验,可使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活跃在一种多效刺激的积极思维状态中。同时还可以依托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也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如《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在每个学生的想象中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春江花月夜”,学生可以充分调动想象,通过绘画、文字描述、音乐、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象的意境,从而使自己对诗文的欣赏走向“心赏”。这个环节在课前准备或课后拓展过程都可以进行,课上教师可以提供展示“成果”、交流“心赏”的机会,实现立体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不过,必须提醒注意的是,多媒体与网络是“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主导”教学方式。如果教师把课堂都变成“课件展示课”或“音乐、影视欣赏课”,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辅助”教学,而是偏离了教学的轨道。

三、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方式——过程性、个性化、包容度

说到“评价”,总是离不开“考试”,而我们的大学生正是经过“千考百练”的洗礼走进大学的,单纯的一张试卷的考试形式,对他们来说,既觉得“厌烦”又有些“不屑一顾”,尤其是对于大学语文这种人文科目的考试,会考试的人(记忆力好、善于做笔记等)总是能考好,不善于考试的人“临时抱佛脚”(突击背诵)似乎也能对付及格,至于说这门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大概也不是试卷上的那个分数所能表现的。语文素质的积累与养成体现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果,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价也不能依据一张试卷,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惧怕“写作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提笔写作文都是很无奈的事。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就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进行表达的兴趣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不应该是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拿一篇“作文”来交差。具体做法建议——让“悦”读与“乐”写同行,可采用两种形式:(1)有“读”有“得”;(2)我“写”我快乐。

上文我们提出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优化,其目的即在于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走向主动的“悦读”,变读书“任务”为“快乐体验”。根据比格斯(BIGGS)的3P学习模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决定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并且其本身就是学习结果的重要内容,所以对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开放性的。如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有“一得”便可随手写下,这些文字不拘于形式,可以是读书笔记,可以是读后感,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短小精悍,一个人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只要有“读”即有“得”。而“写,并快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充分释放他们的表达欲望,变“让我写”为“我要写”,写出来使我能获得精神上的放松,我愿意享受写作时身心愉悦的过程。

以上两种都可以看做随心所欲的“写”,那么在课程评价中应该对这种“写”的行为作出反应。所谓“过程性评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关注学习过程;其二,注重非预期效果。举例来说,如有的学生有公开发表的、出版的作品(纸质文本形式),或在有关“读、写、说”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说明他们具备相当不错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那就没有必要非做一张有关语文知识的试卷不可。即便没有发表作品、也没有获奖,但他(她)有认真阅读过的书,有或长或短的文字表述;或者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期间,各项学习活动(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都积极参与且取得一定效果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注重在过程中予以评价。至于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的测量评价,可以在教学中穿插采用类似“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强化,而不一定必须体现为试卷上的填空和选择。

过程性评价体现于对学生的日常的、微小行为的关注之中,使之成为过程性和具体化的,而不是偶然的。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就是要使鼓励性评价成为习惯性行为,成为不自觉的行为。大学语文教育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得益于其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知识、精神、方法和思想所培育的气质与人格。所以,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更应该突破单一化,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那种有包容度的评价方式。

四、任课教师的选配——示范性、责任感、时代感

任课教师的选配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优化的一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教师个体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会大于课程本身或教材内容。而承担师范专业课程的教师,其本身的“示范性”应该更加突出,包括教师的知识素养、人格修养、师德品行、以及教师职业技能素养等方面,任课教师对于师范生都应该具有“示范”意义。

以往的观念里,大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由中文专业教师中资历较浅、学术水平或职称不够高的那些教师担任,属于“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别。而有些担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也往往“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以及课程本身都免不了充当“边缘”角色,所以要么干脆不想什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上“公共课”而已;或者一旦“成长”了则尽可能远离大学语文课堂。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其之于师范生的“示范”作用可能乏善可陈。

荀子曾对“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做过详尽阐述:“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这里分别从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规定了教师的必备条件,并且说明“知识的广博”是不在这些必备条件中的,即“博习”是基本素养。能够担当教师的人是在具备了基本素养之上,又必须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当今社会处于信息丰富、动态变化不断刷新的时代,教育的背景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不再唯长者尊,“年轻”、“时尚”成为影响他们判断的元素。我们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不是因为他们资历浅,而是因为他们的活力、阳光、时代感,可以更容易走“近”学生,引领他们的成长。当然,不是说教师只要“年轻”就可胜任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师须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感或人文情怀,拥有真诚的情感并使之自然地流露而产生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进一步说,大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应体现大学语文之“大”——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独具特色的文字感悟等等都是一个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技能素养——端庄大方、机智儒雅或自然洒脱的个人形象;清晰标准、张驰有度、精辟优美的语言表达;遒劲有力、或清秀隽永的文字书写等等,由此“身教”所表现出来的“示范性”,无疑会向大学师范生传递“正能量”。

我们更希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博学教师担负起大学语文教育的责任,与时代的旋律相协调,使自己葆有年轻的状态,引领青年学生去创造高品质的人生。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第4版)载《《高等语文》期末调查报告》反映: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励耘实验班2003级学生(文、理科)开设了高等语文课程,学期末关于高等语文课的调查中“较大收获”一项,有50%(其中理科生占65%,文科生占35%)的学生选填了“教师的风采与信念”,学生认为授课的五位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以他们丰富的学识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以诙谐流畅的语言讲解古人精妙的章句,透析深邃的思想,旁征博引,引导学生直面人生,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从各位教师身上,学生们还看到了作学问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可见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教材和课程本身。

理想的大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惬意的课堂。而这种课堂理想境界的创造主动权掌握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手中。因此,选配具有“示范性”的教师承担大学的语文课程,亦是教学优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D/2009/01/088)研究成果之一。

对高专语文教育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以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直观性、实践性、实用性出发,依次探讨了当前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改革应注意和加强的几个方面,目的在于探索切实可行的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法,进而为高专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改革思考

专业选修课作为高专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引导和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储备的重任。由于其教学内容的制定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我们只有不断进行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的探索创新,才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最终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探索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为起点,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专语教专业选修课作为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其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离不开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由于现在的高专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语言文字相关知识较缺乏,因此教学内容不应以强调知识的高深为目的,而应更多的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首先要提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一方面要注重传授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充实基础理论、把握重点难点、建构合理科学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入教师与学生因素。从教学实际看,大纲与教材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撑、为学生制定知识结构框架,教师反过来又会根据教学科研成果推进大纲和教材的理论创新,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积累巩固这些理论成果。我们调整的方向即改变以往单纯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讲的要少而精,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灵活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

从课程设置上看,专业选修课一般在专业必修课之后开设。根据我校制定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采用的教法既有课堂讨论、教学训练,又有心得交流、课外实践,突出了学校提出的“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十二字教学原则。像我们开设的《小学汉字趣谈》是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授课内容十分注意和之前的课程内容进行衔接。为了让语教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在基础语文教育教学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我们侧重以认知汉字为核心,将汉字的讲解、汉字教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增强章节间的线索图,将核心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对有关汉字的历史演变,我们通过列举图表,以时间为线索,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特点,将完整的汉字构形史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点拨,从应用出发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了改变当前专业选修课教学收效甚微的现状,扭转听教师讲课不如自己看书的不利局面,我们需要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在一些较抽象的内容上,我们一改原有满堂灌的教法,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表达能力。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气氛活而有序。以《小学汉字趣谈》为例,我们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汉字字形演变兴趣较浓的特点,以课件演示不同时期的汉字字形变化作为教学切入点进行直观分析,尝试让学生辨别部首含义。在错别字和易混字分析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并将他们自己采集的图片素材放在课件中演示,学生产生了成就感,也增添了他们在课堂上思考的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创新,不断对教材与教法进行改进。针对专科学生大都对课堂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选修课更是往往以修满学分为目的的实际,我们在传授完整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像《小学汉字趣谈》作为指导小学识字教学的课程,它不仅介绍汉字演变发展的结构规律,更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及运用现代汉字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从实践探索小学汉字教学模式,为将来从事小学汉字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明白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体验汉字教学的趣味性。我们根据授课需要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教学主要内容;采用讨论法,就一些文字问题分组讨论;加强教学训练,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内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了学生课堂消极思考的现象,从而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适应了《小学汉字趣谈》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变化。

三、以深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为核心,加大教学训练的互动性

专业选修课虽以理论为基础,但不能只讲理论而缺乏实践环节。由于学生以往多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如何指导他们应用这些理论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教专业的学生由于缺少实践活动,观察分析能力普遍不高。一则表现在教学实习中不注意汉字的书写结构,如将汉字“满”的三点水写在草字头下面,“考”的右下角写成了类似数字“5”;二则表现在对出现的与汉字有关的教学问题不知如何解答。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增加了《小学汉字趣谈》选修课的实践教学课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在讲解汉字时注意字形与字义的关联,特别重视高年级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反馈。通过获得及时手的材料,分析小学生在汉字书写上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教案,密切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既减轻了因课堂内容讲不完泛泛而谈的缺陷,又培养了学生从日常教学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现了学生专业素养、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满足了新大纲的实践内容要求。

对于语教专业学生经常在见习、实习课堂上出现的对易混字辨别不清、对纠正错别字又无从下手的教学实际问题,我们结合语教专业特点,除了传统上的校内课堂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分组研讨,还增加了课后实践。发动学生查找了大量的校内和社会上的错别字,将这些错别字分类整理。然后在分析小学课本汉字古今字形演变的同时,指出易混字、错别字的构形由来和写错的原因,这样学生在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就会有意识的提高这类字的辨别分析能力。不仅改善了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让学生所在实习学校的小学生从小就掌握汉字的正确写法和含义。我们还采取列参考书目的方式,让学生查找、阅读课外资料,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四、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为目的,注重考核方式的有效性

高专学校生源既有普通高中生、又有对口中师生、还有五年制初中起点学生,其生源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能力兴趣千差万别。因此,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并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要按照大纲要求,在备课中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教材,在课前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传授哪些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哪些知识。这样,既帮助学生回忆以往所学,又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探讨的习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进取心。为了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我们将《小学汉字趣谈》这门课程分成三个方面内容:(一)汉字基础知识,即汉字的性质与特点、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优缺点;(二)小学常用汉字构造分析,包含小学常用汉字字形分析、部首在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这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三)常见错别字、易混字分辨。对于及时部分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可用点拨法引导学生思考。第二部分内容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启发、讨论并参照相关具体实例来分析解决。第三部分内容则结合学生自己查找的大量实例,利用身边的汉字提升他们正确书写和讲解汉字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没有照搬必修课的考核方式。毕竟专业选修课往往课时不多,学分不高,学生耗费精力也有限。我们根据专业选修课应为拓宽学生知识储备、强化学生能力素质服务的特点,在考核学生成绩时注重平时成绩,特别增加了实践技能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由于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给学生评分,有效的提高了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标准。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的困境与对策

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担负着培养未来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是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人文学科被冷落的当下,语文教育学专业也毫不例外地遇到困境。因此,应采取措施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一、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名称混乱

众所周知,早在198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就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相应地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也自然应更名为“语文教育学”,然而时至今日,这门课程的名称仍然五花八门、叫法混乱。调查表明,目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名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语文教材教法;

②语文教学论:

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④语文教育学。

(二)课程被边缘化

语文教育学这门重要的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表现为

1.必修课程课时被压缩。一些师范院校中文系将本科语文教育学这门必修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76课时压缩为54课时,使得原来要一个学年才能学完的课变为一个学期就要学完。这样,对于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在短短的54课时之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二者兼顾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必选课被改为任选课。即将一些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诸如《语文名师名课研究》、《语文教材研究》等改为任选课程,即可选可不选,同时增加了相当多的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包括像养生学之类的。由于那些课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放弃专业选修课程。

3.实习方式被改变。一些院校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将本该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改为学生个人找单位实习。这样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放羊”的方式,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教材选用杂乱

1.级别不一。有的院校使用部级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撰写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有的院校则采用省级教材。这类教材往往由省属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教研室或省级语文教学法理事会组织编写。由于级别不一样,相应的学术质量也有区别。

2.内容不一。有的院校采用的是“语文教学法”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育学”系列的。

3.年代不一。有的采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有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年代相差将近二十年。

(四)教学设施落后

1.教学资料匮乏、内容陈旧。在很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图书室中,有关语文教育课程方面的参考书籍少的可怜,零零散散,而且多半放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些著作版本太老,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一些必备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没有。

2.教学设施落后。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由于其培养任务的特殊性,应当尽量做到小班上课,小班实习,进行微格教学。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微格教室,甚至连一台教学摄像机也没有,教师只能采取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学生的教学实践也只能采用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讲,老师评。

二、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加紧正名,统一称谓

由于课程名称混乱,使得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课程理论建设受制约、课程教学内容差别大。这将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因此,应采取措施统一课程名称。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范名称。可以通知,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论”统一改为“语文教育学”,并不准私自确立名称。

2.学术团体自行带头更名。如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可以带头改名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分会,各省、各地的分会也统一更名,这样起到示范作用。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语文教育学课程课时进行压缩,把一些专业必选课程改为任选课程,对于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说到底,是由于这些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认为这门课程无足轻重。其实不然,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的定位,乃至生存。从小的方面来看,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为此,笔者建议

1.强化领导。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不仅仅是几位教师的事情,它涉及到教学、实习等工作,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由有关领导专门分管。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保护这门课程,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领导应当经常深入一线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习,了解学生的需求。

2.加大投入。应当为语文教育学课程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购置必要的教学资料、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包括微格教学实验室。应当为语文教育学教师的进修、培训、参加研讨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应当有意识地扶持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理论建设,为其提供经费保障。应当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快整合,加强沟通

1.整合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之所以在课程内容、教材使用等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教师们对于语文教育学课程体系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著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比较好地构建了语文教育学的课程体系。这本著作的语文教育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部分中,作者论述了近期教育理念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包括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与语文教育;相关学科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理念自身的巨大变革;语文教育目标: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部分中,论著涉及到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艺术、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在语文教师部分中作者撰写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教育、科研、心理、素质、成长等内容。综观这本著作,分类科学,体系严谨,应当成为语文教育学的标准体系。

2.加强信息沟通。语文教育学课程建设由于起步晚,成果相对少,单靠一家或几家院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加强人员、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具体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召开研讨会。即定期召开语文教育学课程建设的研讨会,或者是论坛,及时通报课程建设的近期情况;(2)人员交流。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邀请国内知名的语文教育学课程专家深入地方院校做报告,或者地方院校的教师到重点9币范大学访学。同时,地方院校之间可以开展课程建设合作,比如教材的编写、课题的申报、教学经验的交流等;(3)与中学合作。应当建立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请中学的教师到大学来传授经验,交流信息,也可以共同做课题、带学生。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学教师担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应当受到院校有关部门的关注,共同将语文教育课程建设好。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师范类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要特别关注人的发展。以高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主管本专业课程规划、建设的部门应充分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状况,关注小学语文教师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社会各级教育部门对新一代师资素质的期待。下面笔者谨就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素质问题及高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关注和处理好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真正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强权意志”还是比较突出。开展新课改以来,关注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反对教师的“强权意志”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在课改工作已经历了几轮的试验、推广、实践的今天,在部分地区,尤其是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教师的强权意志依然“顽强”地存在着。比如,在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里,教师设计的问题通常是学生只须回答“是”、“不是”或者是“对”、“不对”就行了,所谓的“合作探究”,不过是学生在书本上寻找(通常是并不费力的寻找)符合教师预设答案的语句。对一些稍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刚要打开,教师却把多媒体打开了,画面呈现替代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的回答也正好“预设”了;如果学生的回答在预设中没有,教师就置之不理,学生的意见受到了冷落;一些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师也不管不问,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所经历的是一种自信心的失落。在这种语文课堂里,教师的知识取代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独特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消解了,只剩下教师这个主角。

2.漠视语文课中人文性内容的流失。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还是把人文性内容等同于传统语文教学所提倡的“文道结合”中的“道”――一种简单的思想教育,或美其名曰人文教育,忽略人文内容的分析、体验与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这是对学生接受人文性内容熏陶的整个心路历程的忽略。导致了以文本为载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内容的流失。例如教《幸福是什么》

(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文时,教师只是在分析了文章的所有内容后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生活。这种人文教育没有经过思考与讨论交流的过程,不是我口说我心,孩子们如何能真正领会呢?

3.探究性学习有名无实。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们对探究性学习有两方面的片面理解:一方面是有探索过程,却没有真正地追究、理解到文本的深层意义,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营造了热闹的学习气氛,但只让学生想像体验、任意衍生“多元解读”而没有开启智慧的引导,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这导致了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一个人的探究,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答案基本上都是教师教案里预设好的,提问的主动权、回答的干涉权等都掌握在老师手里,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自由表述的平台,师生的思维没有机会发生直接的碰撞。

4.“教教材”和照搬教案内容。这种教师基本上没有理会新课改理念,对课改中所提倡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新理念没有认真贯彻实施,他们还是仅凭一本书、一篇课文去组织课堂教学,至于能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他们并不关心。因为有了这种教育惰性,有时他们连一本书、一篇课文都教不好。也有不少教师只拿着一本教案书去上课的。他们在课堂上照搬教案,课堂生硬乏味,学生听不进去,课堂闹哄哄的处于失控状态,明知对文本缺乏研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课是很难上得好的,但他们还是听之任之。

(二)没有反思和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的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感到工作的盲目,成就感丧失,激情消逝,甚至失去目标和追求。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担任教师工作的时间长了,滋生一种习惯性职业厌倦感;二是个人的情绪、期望、信念和归因倾向等方面出现了偏差,有些教师自我期望值过高,刻意追求,忽略社会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一旦目标、理想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幻灭感,精神沮丧;三是新生代的年青教师吃苦少,仰慕舒适的生活,开放的社会环境容易使他们往物质利益上使劲。“高付出,低收入”的小学教育工作环境让他们缺乏工作热情。

二、当前高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关注和处理好的问题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思想不过关、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在为基础教育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才时,应着重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注意处理好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与教师的发展是一致的”的理念。

这是进行课程建设的思想基础。它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在主观思想和客观行动上关注学生的发展,以满足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需要为意志转移;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方面要明确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因为教师是通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实现其为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其劳动的社会价值的;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服务才是最专业化的、的服务,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较大的社会价值。

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设立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及其课程教学评价网站,建议本专业的师生经常性地参与课程及其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在指引评价时,可以提示师生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但不采取分项说明,只让师生在相应的分项栏目上打“√”或用选A、B、C的做法,不明确地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让师生对所开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效果畅所欲言地进行评价,希望参与评价的师生说出其好与不好的理由。对于超过20人以上的一致性反馈意见(一般认为20人以上的一致性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值),教育管理部门要予以重视,可以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进一步鉴定、评估该课程及其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这种做法可以更好地从实证的角度去面向学生,理解他们确定好教师与好课程的标准,尤其是好教师的标准。二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标准,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鼓励教师争当名师,以名师的身份启导学问;设立科研基金。奖励学术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学术是生命”的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就要求高校要想方设法激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带头开展学术研究。因为教师一旦具备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必然会在学科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样就会出现在师生平等交往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思考习惯及育人智慧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高校教师首先要成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思想、学术上的终身楷模。

(二)建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

这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及侧重点问题。进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计,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力求能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构筑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使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切合科学原理和实际需要。据此,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应该抓好两大块:一是汉语言课程、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各种从教技能的训练课程,它们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侧重于让师范生掌握知识及本领,属于应用工具系列课程;二是文学课程,这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要承担的必然任务,侧重于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满足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完善自己的人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等一系列的需要;二者同为核心,不可偏废。完整的、理想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应该是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

但若以此来对照我院及其他一些同类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并没有充分地显示出二者的核心地位。在2006年我院编订的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进程表中,各类通识课程总课时是530节;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总课时为99节;各种技能课程总课时是468节;文学课程总课时是431节。按课程课时比例计算,当中比值最小的就是汉语言文学课程。虽然各种从教技能训练课程的课时比例猛增,但这跟语言课还是不能等同。所以,一言概之,就目前这样的课程规划,是无法突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课程体系的核心价值的,这将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在已有课程中倡导科学研究的精神,增设研究性课程。

为了纠正现有的小学语文课堂假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也为了弘扬高校的学术研究精神,我们应该考虑在已有课程中倡导科学研究精神,增设研究性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作尝试:

1.在已有课程中倡导科学研究的精神。例如:在语言课程里,可以就普通话与本地方言发音差异、生活中的趣味语言、句子的语法单位对朗读技巧的要求等问题进行研究;文学课可以就文学作品鉴赏技巧、朗读与诵读对文学鉴赏的重大意义、文学作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各种教育技能课突出“案例研究”,等等。这些课程内容的设计,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将有助于师范生转变对传统教师的单一角色的理解与接受,他们将学会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等,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成为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合格教师。二是容易把他们培养成会思考、有智慧的好教师,他们将形成的特点是对本专业有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充满智慧。

2.增设研究性课程。我们能不能在技能训练方面开出一些专门搞研究的课程来呢?如:当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这个课程是在语文教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深的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技术性课程。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可以设有若干个研究专题,如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名师教学风格及其独特价值研究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真正的问题或课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或需要深入的课题的出发点都是为“学”设疑,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他们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资料与学生一起构成教学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的世界里,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他的职责就是同学生一起创设良好的研究与交往环境,激发其探究语文教育真谛的欲望,使个人的思想与能力有一个充分锻炼的平台,从而使研究性的学习行为得以实现。这个研究课可以开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为研究训练课。这个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师范生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同时,而充分地掌握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动态、已取得的经验与成就、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