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铁路安全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铁路安全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铁路安全论文

铁路安全论文:国内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论文

1铁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铁路工程在服务期间所要承受的荷载压力更大,因此在施工上对路基的要求也更高,主要分为有砟与无砟两种,现在随着新型施工技术与理念的应用,基本上都是采用无砟轨道施工方式,虽然其使用效果更好,但是对施工过程要求也更为严格。铁路工程一般线路都比较长,并且受地质条件影响,还会存在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要求,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短的特点。同时,因为整个铁路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所需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等也各不相同,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很多铁路工程来说,要想在施工阶段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必须针对不同施工环节要求,对环境、地质以及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管理,降低各因素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正式施工前存在的问题

2.1.1准备工作不到位。

铁路工程施工需要与信号、通讯、接触网以及线路等方面做好协调联系,同时还需要掌握各项设计、施工以及设备等方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以各类数据作为基础,并通过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展开工作。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正常施工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对于配线比较多的设备仪器,在准备阶段需要保障所有联锁设备与信号等落实到位,并通过专业人员的核查,保障不存在任何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但是就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在施工准备阶段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各部门以及人员不能做到物尽其用,相互之间搭配不当,反而成为一种新的制约因素,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2.1.2施工超量准备。

对于铁路工程超量准备工作,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务部门联锁设备以及运动信号过早;另一方面,公务部门松动扣件太提前。按照此种方式来进行施工的准备工作,不但会对铁路工程基础稳定性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大车辆运行与设备运行的安全威胁。另外,铁路施工超量准备一般都会导致连锁操纵台出现红光带问题,其中存在部分已经关掉开放信号。

2.2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2.2.1施工变更过多。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过多的变更情况,会对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等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因为铁路工程施工涉及到内容与专业比较多,整个工程的有效进行需要有各项数据的支持,其中如果一个部门上报数据不或者是滞后,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能有效掌握整个施工现状。

2.2.2组织管理不当。

现在铁路工程施工单位组织管理环节比较薄弱,虽然现在铁路工程建设效果不断提高,并且增加了投入,但相应的对施工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组织形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施工组织管理不当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管理方案可操作性差以及施工人员素质低等,并且各个专业与环节之间相互搭配不协调,对施工人员、设备组织以及施工技术等没有进行有效协调,这样如果发生紧急事故,难以在短时间内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会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2.2.3施工违章过多。

工程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技术规范,通过安全管理保障所有行为都可以满足建设要求,降低不安定因素的存在,避免因其产生安全事故。但是从实际施工效果来看,大部分施工行为与管理行为都是在长期工程建设中积累下来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与管理作用,但是却不能提前对各项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预测,这样就增加了工程施工违章事故发生的概率。

3铁路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施工准备工作管理

首先,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由施工企业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并且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障所有人都可以掌握工程施工的要点。其次,制定施工方案。科学编制施工方案,以满足工程施工建设为依据,在掌握各项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施工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计划执行以及作业情况,对各分项计划进行跟踪,保障其可以落实到位,保障所有项目都可以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制定完善预案。

3.2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工程建设主要以施工单位为主体,这样就决定了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应从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各方面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安全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标准施工行为等,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管理,确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权责任命的有机体系。

3.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有着密切联系,两者都决定着工程建设效益,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企业并不能对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存在一方偏重一方忽视的明显问题。为在整体上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应抛却传统片面的观点态度,从综合角度出发,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受铁路工程规模影响,安全管理的执行需要全员的参与配合,按照前期制定的施工方案,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对其他因素影响的抵抗力,保障整个施工过程正常进行。另外,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还应签订安全协议,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确定所有施工行为的合理性,避免因为过于重视安全管理而忽视对质量的管理。

3.4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工程参与方应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保障施工行为的合理性,尤其是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行业规范作为依据,做好对施工单位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其所存在不符合质量标准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督促其及时改进,并且施工企业还应成立专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定期对工程施工进行巡检,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有权要求其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

4结语

铁路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特殊性,虽然有更多新型技术与工艺被应用其中,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降低各因素对工程安全施工的影响,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铁路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张正文 单位:宁夏宁东铁路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安全运营视角下铁路运营管理论文

一、影响铁路安全运营的因素

1.铁路运营人员方面。

铁路运营的人员对于铁路运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的铁路运营人员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我国铁路运营安全的隐患。我们有时会从各种新闻媒介上看到有关于铁路列车工作人员和火车站工作人员的负面报道,报道的内容大多是铁路运营人员素质不高、作风不踏实、思想情绪不稳定、工作态度不严谨等问题。当然除了这些以外,铁路运营人员还存在安全管理手段过于机械、少数铁路运营人员违规操作等问题,这些都构成了影响我国铁路安全运营的因素。

2.列车和设备方面。

列车提速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之一,这说明铁路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首先,要保障列车和相关设备符合安全运营的标准;其次,列车和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果铁路运营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无法跟上铁路技术更新的速度,就出导致在操作设备时出现失误。此外,运载工具和设备如果没有定时进行检修和保养,也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3.外部环境方面。

外部环境方面包括了两点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气温、湿度以及其他的危害性天气状况会影响到运载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恶劣的天气也会危害到列车的运行。另外,也会有人为的或者社会的行为对铁路轨道、运载列车造成破坏,这些都会对铁路安全运营造成极大的威胁。

4.紧急情况救援方面。

我国的铁路运营并没有系统的紧急情况救援措施,无论是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还是列车上的乘客遇到紧急安全事故,铁路运营系统都没有比较完备的急救措施。这就导致铁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铁路运营人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或者或者尽量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降到低。

5.铁路运营食品方面。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日常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铁路运营的食品安全却被人们忽略了。我们经常见到在铁路长途运营过程中,很多人会自备零食或者方便面作为正餐,这是因为运营列车上的食品价钱贵,食品的安全也让人担忧。前段时间曝出的乘客在运营列车上购买的盒饭中出现黑色的小虫,应该得到铁路运营管理系统的重视。

二、对铁路安全运营管理的建议

影响我国铁路安全运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知识理论和经过筛选的实践经验完善我国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使我国的铁路线保持畅通。

1.加强铁路运营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铁路运营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培训,提高铁路运营人员的综合素质,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强化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并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将铁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责任到人”,并且采取相互监督的措施,杜绝责任虚化的情况出现。还要对铁路运营人员的工作和责任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防止出现管理漏洞。

2.保障铁路运营设备的检修。

及时组织铁路运营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以保障铁路技术的更新后,铁路运营人员在铁轨、列车以及其他设备的检修中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修理和维护,而且在铁路运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同时,能在铁路运营中遇到设备的故障问题也能及时作出最正确的处理办法。

3.开发运用铁路运营新技术。

铁路运营系统总是会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积极应对这些不可知的安全隐患,铁路运营系统应该从自身出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运载工具和各种设备的质量,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提高对自然环境的监测技术和力度,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和伤害。此外,对乘客的安全检查也要加大力度,较大化地杜绝人为的铁路运营安全隐患。

4.提高铁路运营的紧急救援力。

在全国设立铁路运营救援指挥中心,组建装备精良、救援能力强的救援队。组织铁路运营人员的紧急事故预防和紧急救援操作演练,增强铁路运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铁路运营人员的紧急救援实践能力,保障铁路运营人员在紧急事故发生的及时时间将情况报告给救援中心和火车站,并且采取正确的紧急自救方式,将安全伤害降到低。

5.严格检查铁路运营的食品安全。

在铁路运营人员、设备这些大的方面降低了安全隐患后,还要注意到铁路运营中的食品安全,严格把控铁路运营中的食品质量检查,适当调整铁路运营中的食品价格,避免乘客因列车上的食品出现安全事故。

三、结语

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铁路运营的安全管理应该时刻得到关注。铁路运营的高峰期(如春运期间)也是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铁路运营相关部门更应该加紧对铁路运营系统进行排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正确高效的措施,尽较大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我国的铁路安全运营管理模式。

作者:鲁金龙 单位:济南铁路局济西站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一、《管理条例》出台的背景

(一)铁路企业科学发展需要法律规范

随着铁路企业不断发展,中国铁路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截止2013年底止,中国高铁通车里程为11152km。铁路企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运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同时带来了铁路安全施工、维护、信息技术等技术难题,对铁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要想破解这些难题的就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过去的《安保条例》并未对高铁建设、技术、安全等进行规定,不能满足高铁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施工,如何进一步提高铁路安全系数,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这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运用法律规范,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铁路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因此,《管理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铁路实际工作需要法律规范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前进。近年来,《安保条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点到点的铁路运输的要求变为多元的运输需求,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是供给与需求被满足的客观过程。因此,我们发现《安保条例》对铁路线路与营运安全保护不足,对铁路建设、设备质量规定不明等问题日渐突出,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可见,这就需要一部操作性强的法律来严格把控铁路建设发展诸多环节中容易凸显的问题,为铁路发展保驾护航,因此《管理条例》应运而生。

二、《管理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责任主体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政企分开必然带来权职责的分离,形成了权、职、责相统一。此次的《管理条例》取消了《安保条例》中设定的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如: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铁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资质许可,铁路危险货物托运人资质许可,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承运审批等。《管理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明确了进行行政处罚的主体:铁路监管机构也就是国家铁路总局和7个铁路监管分局等部门;同时,作为企业,各个铁路局会以市场主体,即法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经济活动之中,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权利义务。此外,《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了社会公众的权利义务等。

(二)关于规范质量安全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机车在线路上运行离不开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108条,其中涉及安全字眼169处之多,可见,安全在《管理条例》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从划分的章节来看,安全包括了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此次《管理条例》增加了关于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的一章,增加了召回、许可、认可制度等,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从保障安全主体划分来看,明确提出与铁路安全相关的主体。一方面包含了铁路施工建设者,铁路运营维护者,另一方面包括了乘车旅客、货主、利益相关人等;再次从管理维护安全行为上划分,《管理条例》规定了国家机关、铁路企业和乘客、货主以及利益相关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尺度。可见,此次《管理条例》与之前的《安保条例》相比,突出了重者恒重的安全理念,为铁路安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三)关于规定公众义务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保障铁路安全不是铁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而是社会公众合力作为的结果。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铁路企业担当起安全的责任,而且也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旅客、货主和铁路运输参与人的通力合作。此次《管理条例》保留修改了有些《安保条例》中关于铁路运输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增加了列车内吸烟、火车票实名购买查验制度,对干扰铁路运用指挥调度无线电频率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了违反《管理条例》行为的责任。同时出台了《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增强了《管理条例》的约束力。

三、落实《管理条例》规范行为安全

(一)质量安全意识先导

行为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行为。意识是人们关于客观行为在脑海里的反应,正确的安全意识反映出安全的行为方式。《管理条例》中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提高铁路专业技术岗位和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纵观整部《管理条例》,我们知道,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要了解静态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动态的铁路营运安全管理,规范铁路安全行为,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纠纷矛盾,树立法律意识,规范市场行为。近年来,郑州局以“安全大检查”、“安全大家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恰恰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二)研判风险树牢安全

树牢安全的重点就是要研判风险,关键是要明析研判风险、树牢安全的思路。从整体来看,《管理条例》是以安全风险管理的辩证思维为基础,找出安全风险点,提出安全风险存在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明确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最底线,强调了静态安全与动态安全相结合,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形成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辩证思维模式,确保铁力安全畅通。近年来,郑州局树立“安全大如天”的理念,结合《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一方面从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理论出发,找出安全风险点,例如设备质量、工程建设、运营安全等风险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从辩证思维出发,在遵循安全风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摆正影响安全因素之间的关系,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因素大于风险因素,把控安全风险,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因此,《管理条例》为研判安全风险提供了思路,为铁路通常有序的运营、树牢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规范行为和谐出行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按照一定规则、准则而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规范行为是和谐出行的基础,和谐出行是规范行为的目标。近几年,铁路部门一面为了解决群众买票难的问题,优化售票方式,实行网上售票,铁路部门为了遏制不法份子倒卖车票,相继出台了实名制购票、实名制退票等一系列措施,同时,郑州局实行送票上门、开通“双微”平台等服务措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另一方面,铁路企业将《管理条例》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精心组织旅客乘降、规范铁路运输企业服务人员的行为,为旅客出行打造了更加温馨、和谐的出行环境。和谐出行不仅仅是铁路企业或政府单方面事情,也需要铁路运输的参与者的配合,共同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的规定,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出行的环境。

作者:李宁 单位:郑州铁路局党校基本理论教研室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一、我国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

铁路中间站的管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铁路中间站对铁路运输管理的现场把关不到位。对铁路运输的现场把关要求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依照铁路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铁路工作的交接,认真填写巡查日志,根据实际情况调车指令,一切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但是在铁路中间站的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负责铁路运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签署重要文件的过程中不经查阅便任意签署,导致铁路运输故障频发;工作人员随意离开工作岗位,造成铁路运输故障不能及时被发现,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严重拖延了铁路运输的效率;调车计划代签代审,铁路中间站管理人员对铁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掌握不充分,造成铁路资源的浪费与拥挤。

第二,铁路中间站对铁路运输的重点控制不到位。这表现在部分中间站对铁路运输的关键作业、关键人员和关键点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或者虽然有管理办法,但是执行起来严重不到位,导致铁路运输的重点控制不到位。

第三,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工作人员着装随意、精神面貌不佳。

第四,考核机制不到位。铁路部门的考核机制走后门现象严重,起不到激励职工为铁路运输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我国铁路运输是陆地运输的主要方式,运输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客运,另外一种是货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每年运输的旅客不计其数,做好铁路客运中间站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保障我国旅客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资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却以东部和南部为翘楚,做好铁路货运中间站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主要负责货物运输的管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1.完善中间站的基本管理制度

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处于我国煤矿生产的大省——山西省,每年运输的煤矿数量不计其数,完善中间站的基本管理制度是保障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有效措施,是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完善中间站基本管理制度的具体方法有: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职工守则,杜绝一切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发生。第二,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职工给予奖励,对工作中有严重过失行为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处罚。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俗话说“上行下效”,只有铁路部门的管理人员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对基层工作人员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2.提高铁路中间站职工的综合素质

职工安全运输意识不强是导致铁路运输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应提高铁路中间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为:及时,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只有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工作人员在中间站管理中的责任感。第二,加强职工的操作技能培训。铁路中间站的工作内容涉及面较广、重要性较高,应有专业的技术作为保障。第三,对职工进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职工面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是对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文章针对中间站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宋伟 单位: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

铁路安全论文:三化建设铁路安全论文

一、规范强化安全风险管理行为

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是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强化安全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这一思想主要是紧密围绕“问题管理”这一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建立完善管理岗位安全职责,强化安全过程管控,严格管理履职考评,建立起符合新体制机制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1.规范管理,风险防控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规范安全管理基本职责。科学界定、定位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能、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决安全管理职责笼统、责任交叉的问题,按照图示化、明示化、流程化的要求,细化管理岗位工作标准,明确量化指标、质量要求和管理流程,使之内容明确、量化具体、操作性强。通过建立和完善现场作业规范化运行机制,规范管理行为和过程。这个机制一端联结“高密重”的运输方式大环境,另一端拉动职工的内在意识,两者相通平衡发展,则说明机制是有效的。显然,目前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说明,机制的建设仍需加强。一是从机制本身入手,遵循规律、辐射职业,切实把握铁路安全风险全系统、全过程和易发多变的特性,以促进安全管理职责落实为重点,对安全重点工作逐项分解、制定安全重点工作流程、紧盯落实情况、切实加强安全过程管理,逐级建立安全管理问题库,督促问题整改。二是从人入手,以人为本,理念引导。随着铁路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本意识的增强、技术措施的完善、工作环境的变化等,安全工作的管理手段、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其内容也需要从浅层次的要求、说教、管、罚向深层的安全风险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等行为养成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拓展。并且,安全风险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放在多方位、多视角的安全体系中去思索。这也就是说,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不仅有岗位上的管理规范,也与岗位下的若干因素相牵连,比如职工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工作情绪、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与岗位上的规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对职工进行关注和综合引导,多管齐下,多方发力,才能确保安全管理规范化万无一失。

2.责任追究,加强监控

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铁路运输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占96%。人与制度紧密相关。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有漏洞或者人执行制度的不彻底,就构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制度将确定的安全风险管理经验固化,制度不断沉积,企业不断成熟,安全风险管理也就越优化精细,安全例外管理的事务就会越来越少,安全运行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如何将制度落到实处一直是安全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要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履职效能考核。实行干部联系现场制度,突出管理过程和履职质量,加强干部日常履职质量的考评。对发生事故和管理失控导致的重大安全问题,必须严肃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要构建监控体系,强化安全管理监管监督。更加注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更加注重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纠偏,深层次剖析管理根源,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自控能力。要风险共担,强化相互监督的责任意识。应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作,不仅各级组织有明确分工,而且党政工团有任务分解。杜绝出了问题彼此责怪,安全生产事前“分立”、事中“独立”、事后“各立”的散沙状态,确保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前置、上下联动、风险共担、控制从严、安全共保。

二、标准内化干部职工安全需求

引起铁路营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设备、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技能等的不良状态。归纳起来,就两大类因素,即人的不标准安全行为与物的不符合安全标准,而人的不标准安全行为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最直接的因素。其事故模型是:认识上、操作中和管理上的差异—形成违章隐患—与环境因素融合—协同放大—突变—事故。现场作业标准化就是要抓住现场作业这个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以“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为载体,完善岗位作业标准,优化作业流程,健全班组自控互控措施,狠抓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的落实,使执行标准成为职工内心自发的安全需求。1.现场作业,主体在“人”铁路运输企业要建立适于“高密重”运输的大环境,并通过自身有效的标准化贯彻实施机制,来促使广大职工的标准化“意识”与贯彻实施“机制”和整个“大环境”三者之间实现有机统一。要把提升职工作业标准化能力,作为现场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关键,进一步完善三级职工教育培训网络,整合和扩展培训资源,统筹抓好资格性和适应性培训。以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为重点,强化职工基本技能培训,强化应急处置培训与演练,广泛开展职业竞赛等活动,大力选树岗位技能标兵。要强化对职工的作业标准化考核。加强运输一线关键岗位的检查管理,促进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化落实。严厉查处违反作业标准的行为,强化正面激励。加强班组岗位作业自控、互控制度落实,保障现场作业处在受控状态。2.立好标准,落实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化,立好标准是前提,实施标准是关键。一是立标准,完善作业标准化体系。本着易于理解和便于执行的原则,以落实现场作业标准、设备质量标准、客运服务标准为目标,分专业、按工种、分层次,健全和完善作业标准。加强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追踪分析,针对运输组织、设备更新等变化,动态优化相关标准。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纳入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做到常态管理,形成健全、规范的现场作业标准化体系,使现场作业的标准清晰、流程规范、有标可依。二是达标准,加强标准化基础建设。通过进一步优化车间设置,切实加强班组建设,按照“必须、实用”原则精简台账,保障车间干部和班组长集中精力抓好现场安全控制。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在标准化作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完善班组长选拔、培养和任用机制,强化教育引导和正面激励,发挥其在现场作业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职工大力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增强职工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三、常态巩固安全管理自觉效果

违章违纪疾风暴雨式的集中整治,摧枯拉朽般的重拳打击,必须伴随着“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的推出和施行。否则,安全生产违章违纪现象只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现铁路安全持续稳定,推进检查整治常态化既是重要手段,也是必要过程,更是实现铁路安全长治久安的必要之举。

1.隐患排查,保持常态

检查整治常态化要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和强化现场控制为重点,用好安全检查、专项整治等载体,及时消除危及铁路安全的突出隐患。要实现检查监督常态化。把检点放在现场,健全完善各级干部现场检查制度,强化现场作业的安全控制。以高铁客车、施工、联锁等安全关键环节为重点,把握安全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强化关键环节的安全控制。在运输高峰、新图实施、线路施工、恶劣天气等时期,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和预警。要推进常态化专项整治。针对当前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技术规章体系尚不完善、设备质量隐患依然突出、部分职工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常态化开展相关专项整治,以及重大安全隐患和突出风险问题挂牌督办整治。要实施常态化问题管理和考核。强化安全问题分析的深度,坚持日常安全信息深查问题、安全重点问题扩大分析,并实施安全动态预警,做到安全问题管理常态化。并对安全检查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和连挂考核,实现失则追究、考核激励常态化。

2.思想引导,保持常态

根据“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原则剖析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检查整治常态化始终不能忽略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检查整治效应始终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绷紧安全这根弦。职工对安全管理标准、制度等一般都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3个阶段。服从是个人为避免惩罚而按照要求、规范采取的表面行为。职工对标准、制度的执行刚开始可能只是表面服从,要通过常态化检查整治的舆论效应,让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制度的科学性、执行制度的必要性,违背制度的严重性,从而慢慢被这种意识同化,最终从内心深处接受安全规章和制度。常态固化职工安全生产思想还应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思想教育的无限性统一起来,把管理的强制性和思想教育的能动性常态结合,用管理制度硬约束之外的素养理念培育具有现代安全素质的“人”。比如固化职工安全及时的价值观念,可以用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劳动保护的本体观念、不安全不生产的法制观念以及文明生产和崇尚安全的审美观念等进行教育引导,安全观念就会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大大促进安全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

作者:董晓婧 单位:南宁铁路局党校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1.1对施工与运输秩序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施工单位总是变更施工计划,即使是一个小细节的变化都会给安全埋下隐患。施工人员对变化了的施工计划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而且施工单位人员众多,还会有少数人不能充分地理解施工的变更。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遗忘新的变化,因此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程,影响铁路的运输。

1.2施工部门准备工作不充分

铁路线的施工是一种非常庞杂的工程,需要许多部门进行配合,联合施工。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个部门配合不好的情况,施工部门的准备工作也很不充分,影响施工进程。铁路工程施工由很多环节构成,不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给铁路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个别的单位对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不能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也不到位,领导人员也不经常亲临施工现场进行指导。施工单位经常是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进行施工,由于准备不充分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各单位之间配合沟通的也不够。

1.3现场监控有漏洞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资质参差不齐,有些监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能力不高,对许多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不注意、不关心,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在现场施工的人员不了解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防护装备,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受到伤害。施工单位还缺少应急预案,即使有应急预案,大多数都比较死板、格式化,脱离实际,不易实施。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可以采取,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2针对问题的对策

2.1合理编制并严格审批施工计划

在铁路工程施工进行之前,要合理编制并严格审批施工计划,从源头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严格落实并召开施工预备会,完善各种预案,对施工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使所有的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对疑惑之处要全部弄清楚并解释明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保障施工的安全,加强对施工进程的掌握,确保施工是按照计划和图纸而进行的。铁路运输部门和施工部门要提前制定好多种应急预案,以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施工单位应和运输部门签订好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各种细节要沟通清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做好调查,对于工程的各个方面都要了解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还要调整好运输方案,使施工和运输都能正常地进行,互不影响,较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2.2加强施工中的整体配合

铁路施工单位与铁路运输部门对施工的要求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往往沟通又很少,以致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到位,影响工程进度。施工单位与铁路运输部门要加强沟通,加强配合,了解相互的需求,制定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也要加强配合,树立整体的意识,考虑大局,不要随意拖延时间,耽误工程进度,保障水、电、机械等各部门都配合到位,使施工顺利进行。采用多工种集中施工的方式,进行集中的规模化施工,加强各工种的配合,进行平行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3强化作业控制

保障施工安全在铁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注意每一个细节,保障施工的安全。要核对并确认工程进度、工期安排,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施工质量。每一项工程都要制定一定的标准,确保每项工程都要达标,强化责任制,不同的工作要有不同的人员负责,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来,即使出现突发情况,也能及时找到责任人处理,减少延误带来的损失。要加强对施工地点的安全巡视,经常检查各种施工器械,尤其是各种电路电线,以防发生危险事故。做好日常对器械的维修工作,严格遵守施工的规定和施工标准,严禁违规操作,增加对设备维护保养的资金投入,定期对器械设备进行保养,才能减少问题的出现,以免耽误工程进度。提高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利用网络和科技等手段强化作业控制,保障施工的安全。

3结语

铁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铁路线路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铁路的运输安全,提高铁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施工单位要树立安全及时的观念,合理编制并严格审批施工计划,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中的的整体配合,强化作业控制,保障施工安全,科学施工。

作者:王超 单位: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工务大修安全管理论文

1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1.1施工队整体素质下降

因为铁路工务大修施工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施工任务也在不断增多,所以施工人员也需要更多,很多的施工人员都是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施工队伍整体的安全意识低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

1.2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因为施工任务的增多,而施工期限紧张,所以在一些施工现场就一味追求施工进度,不按照安全管理程序施工,使用技术没有达标和安全管理要求不到位的施工队伍,因此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1.3安全管理松懈

近年来,一些管理干部过于片面地理解职能转变,因此便减弱了对安全管理的监督,甚至有些施工单位还取消了安全监察机构,将专职的安全管理干部转变成了兼职或者是多职兼顾。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跟不上工务大修施工的步伐,在安全管理上出现滑坡的现象。

2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

2.1从安全风险点入手

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铁路工务大修的施工现场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风险点,要将铁路上存在的所有安全隐患都排除掉,这样的工作量大、要求高、难度大。因此就需要从安全风险点出发,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铁路线路安全事故的预想。多与一线人员接触,了解一线施工的详细情况,结合不同施工时期所需的不同设备的工作性质、运行方法和施工环境,对其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这些安全风险,迅速地制定出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要监督这些措施的落实实施,这样才能从实际上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将安全管理严格落实

责任到人不管在怎样的施工现场,都多多少少地存在着安全问题产生的风险,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将安全问题和安全管理纳入到日常的议事中,时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高度紧张和敏感性。要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保障在每一层的施工面上都要有负责安全的管理监督人员,而且各级的管理人员还要对自己所负责的施工面多加检查和监督。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必须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在这样的监督下,才能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保障铁路工务大修施工的安全进行。

2.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对现场的控制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仅容易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也会让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因此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跟上施工实际情况的变化,安全监督检查也必须增强。在工务大修的施工现场,必须要严格地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来施工,特别是在施工条件困难的作业地段,如隧道、大桥、对讲盲区等地段,必须要高度重视,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要进行跟班作业和定期的检查。各级需要重视施工的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培养专门的安全监督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体系。

2.4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从多次对铁路工务大修施工现场的调查可以发现,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与安全管理相关,其中施工现场的管理与安全管理有着更加直接的联系,因此就需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并且抓好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特点,以此作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突破点。在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时,需要做到:

(1)必须抓好实际工作,不能只是一味去强调形式主义;其中各级负责安全管理的干部必须做好带头作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少在施工现场说空话,做好实际工作;

(2)加强各级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不要把奖励或处罚当作是对职工的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安全、层层抓安全、时时保安全的氛围,这样才能时时把控好施工现场中各个环节的变化,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风险,以达到消除风险、保障安全的目的;

(3)目前在施工现场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民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因此施工单位在招用民工时,就需要按照工务大修施工规定对民工进行招收,并且对招收的民工必须做好施工前安全知识的讲授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时常对施工人员进行抽查和检验,这样才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4)增加对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施工单位不能只注重利益,必须要意识到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的必要性,增加工务大修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甚至消除安全隐患。

2.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定期检查和监测

在铁路工务大修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监测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

(1)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定期检查,特别是发电机房和作业机具,其中关键的作业机具的安全使用必须要受到重视,保障在施工现场中的安全使用和正常养护维修;

(2)加强对安全事故高发地段的定期检查,如隧道、桥梁、对讲机盲区,要制定出合理的检测措施,及时改善和清除安全风险点,确保施工各个环节都达到安全标准。

2.6采用新的安全生产科技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安全管理的控制也有了很多新的研发成果,施工单位可以适当地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让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增强安全管理的性。将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将其控制住,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结语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工程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施工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发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本文从造成铁路工务大修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如何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通过紧抓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了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者:孙东金单位:济南铁路局兖州工务段

铁路安全论文:综合评价铁路安全论文

1安全管理系统分析

1.1人员因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有职工的安全素质、劳动技能和劳动纪律直接影响专用铁路的安全生产。通常可从职工安全考核、职工劳动安全以及“三违”情况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2设备因素

运输设备和安全设施是专用铁路的生产资料。生产业务不同,使用的生产设备安全设施也不相同。按照专用铁路车务部门的业务种类来划分,可将设备安全划分接发列车安全、调车作业安全、车辆防溜安全、调度指挥安全及货物装载加固安全。

1.3管理因素

专用铁路车务部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环境复杂、管理内容繁多。结合专用铁路车务部门的管理情况和业务环境,可从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品运输、营业线施工以及消防安全四方面进行考察。

2安全评价体系构建与量化

企业安全管理的首要前提是正确地评价自身的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确认,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状态的综合评价结论。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后续的安全预警和治理建议并不在本文中展开讨论。

2.1分层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系统评价是以一定的标准来表示系统价值的过程,专用铁路安全评价指标可由分层标识的安全因素产生。①专用铁路车务部门总体安全评价可定为目标层,用一级指标A来表示。②人员、设备、管理可定为域层,分别用二级指标B1、B2、B3表示。③对应不同域下的各种因素可定位为三级指标层,B1域下的诸因素分别表示为C11、C12、C13;B2域下的诸因素分表示为C21、C22、C23、C24、C25;B3域下的诸因素分别表示为C31、C32、C33、C34。基于上述分析,专用铁路安全指标分层。

2.2层次化的评价方法

专用铁路车务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使用量化的客观数据有利于减小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保障评价结果的标准性和统一性。

2.2.1层次分析模型在铁路安全因素和评价

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评价指标的度量和目标划分成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并逐步细分,直到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这就是典型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该方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具有需求的信息量很少,决策过程花费的时间短等特点。其基本过程是:①构造层次结构模型,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具有条理化的各组成部分的模型。②构造判断矩阵,根据每一层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引入合适的标度数值,写成判断矩阵C=(cij)n×n。③层次排序,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元素对于上一层某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需要计算判断矩阵的元素对于上一层因素的相对权重向量w=(w1,w2,…wn)T。④一致性检验,运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值λmax和一致性指标CI,计算检验数CR。如果检验数符合要求,就接受判断矩阵,否则需要修正判断矩阵,并重新构造。

2.2.2综合评价方法

判断矩阵确定了指标体系的基础指标评价值,以及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综合评价需要将各级下层指标值复合成上层指标值。典型的合成方法是加法、乘法和加乘混合合成法。①指标层因素多呈现非线性特征,可采用乘法和成。使用y=Πxjwj来计算上层指标值,其中xj代表某域下层指标值,wj代表各因素的权重系数∑wj=1。②域层因素呈现线性特征,可采用加法合成。使用z=∑yiwi来计算安全综合评价值,其中yi代表域层指标值,wi代表权重系数∑wi=1。加乘混合法合成可以综合加法合成和乘法合成的优势,能有效调节指标权重以及指标评价值对评价结果的主观影响。本文选择加乘混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减少误差,得到更客观的评价结果。

2.3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构造判断矩阵A

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决策判断定量化,形成数值判断矩阵,常根据相应的比率标度将判断定量化。可以按以下步骤确定:①判断矩阵量化。判断矩阵表示了层次结构中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度。两个元素相互之间可分为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其权值=1,3,5,7,9;反之,根据专家调查,专用铁路的判断矩阵分别为A1、A2、A3。

3专用铁路安全综合评价实例

在构建专用铁路车务部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可以对专用铁路车务部门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评价。即利用乘法合成将下级指标值复合成上级指标值,再以加法合成得到综合的目标评价值,本文借用某专用铁路车务部门一个月的安全检查结果为例进行计算。首先根据安全检查信息采集得到的数据,确定三级指标评价值,运用乘法合成复合成二级指标值。

4结语

本文在对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专用铁路车务部门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了各指标权重,运用专用铁路车务部门的安全检查数据,综合分析了该车务部门的系统安全状况,为进一步的安全预警和辅助决策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探讨了一种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型,并在该模型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可为专用铁路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提供借鉴。因国有铁路的人、机、环境、管理和专用铁路有较大差别,其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应做出必要的调整。

作者:赵彬单位:陕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彬长分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论文

一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

缺乏针对性、不具指导性从目前铁路施工的现状来看,有一部分的铁路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环境、危险源的辨识等进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写和制定,他们而是根据设计文件中的部分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进行制定的,甚至又有一部分的企业知识简单的摘录了几条现在执行的规范和标准,根据没有起到什么任何知道安全生产的作用,这样就不能够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管理使其主要的原因,在对危险源进行控制的时候,每一个单位或者部分的分项工程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据资料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危险源进行的辨识,并且对其进行风险评价,这样就可以形成危险源清单,从而就可以方便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的编写和制定。

2施工计划临时变更

一个工程项目要想成功,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在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完之后,有时候会对施工计划进行临时的变更,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在施工的时候,由于涉及的很多施工单位和各个等级的施工人员,如果临时对施工计划进行变更,就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变更的具体内容,这样他们还是会按照以前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从而就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3缺乏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

在对铁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作为有关的管理部门,一定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的具体方法、施工流程以及施工人员的安排情况。一般情况下,对于突发事件,作为施工单位要及时的做出的处理,并且要按照施工的急预案进行实施。但是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都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并且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的具体流程进行操作,这样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于突发事件,传统的紧急预案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从而就造成了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强化方位性安全管理现阶段

在铁路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进行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一些重要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分析,并且将其进行多方位的管理和落实,从而才能保障铁路施工的安全。

(1)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化

铁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复杂性、难度大以及流程制约性的特点,所以一定要具备良好的信息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一旦有部门不配合工作,就会对后期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就引起了“蝴蝶效应”,因此一定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且要强化它们的行为职责,要求各个部门各尽其责,这样就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信息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还要加强施工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并且还要寻找两个部门之间的结合点和互动线,从而就可以寻找好的合作方式。

(2)强化硬件性保障

硬件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设备,它们是保障铁路施工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在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前提下要加强对技术和设备的资金投资,并且要不断的更新技术设备以及不断的提升养护的水平,这样就可以安全的进行铁路施工。除此之外,还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不断的更新硬软件,从而就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3)提升人员素质

铁路工作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所以必须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目前有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的作风不严谨,并且态度不以及技能达不到要求等,这样都会严重施工安全,所以一定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

2切实加强人员安全精细化管理与配置

其一,要坚持安全及时、预防为主的施工指导方针,并且作为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顺利安全施工的理念以及保障施工人员具有安全施工的责任意识,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此外,还要避免缩短施工工期的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这样会影响铁路质量和安全。其二,要加强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主要是企业内部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这样可以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掌握各自的安全职责以及安全职责。此外还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各种安全事故的处理。其三,要保障思想教育与惩罚激励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施工过程中,针对责任心比较差、工作态度不好的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转变他们的工作作风。对于经过教育之后依然不改或者违纪违规比较严重的工作人员,应该与他们解除劳动关系,从而就能够有效预防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施工安全的信息化管理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铁路施工企业必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铁路施工安全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在网站进行信息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及安全人力资源配置。同时运用现代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的指导。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高效、以及快捷的信息体系,并且要及时的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水平,从而的推动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

4强化施工中的整体配合

从目前现状来看,铁路建设管理和管理部门出现了严重的脱钩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两个部门坚守的立场不同,这样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了。其一,铁路运输企业考虑的问题是要采取何种方式和措施来保障运输安全;其二作为施工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因此,两个部门必须要做好一个比价平衡的支点,这样就能够较大限度的满足两个部门的具体要求。同时在对铁路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由于其包含的方面比较多,所以建设、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单位一定要树立大局和整体的意识,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安全。

三结束语

在铁路施工中,要想保障整个铁路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有关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促使铁路安全运营以及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效益。但是由于铁路工程具有高风险、地质环境复杂以及安全隐患多等特点,所以作为铁路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并且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和专业知识,从而才能保障施工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作者:贾伟亮张瑞飞单位: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协同管理模式铁路安全论文

1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1.1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法制建设现状

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遵守的铁路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为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对铁路行业的建设质量安全、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配套的《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办法》、《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和《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四个配套部门规章同步施行,与《中国铁路法》、《安全生产法》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制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是覆盖全国的,当然也覆盖京津冀全域。2014年12月1日生效的《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规定》,代表了河北省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的省内要求,除对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的25条内容进行细化外,还根据铁路发展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在横向上强调了公安、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10个政府部门的联防管理职责,在纵向上建立了省、市、县、乡、村逐级护路联防管理机制,同时对相关技术标准、权责划分做出了规定。北京、天津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依据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而代表天津市铁路安全管理专门法规只有2004年修订的《天津市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法》,对铁道口安全的管理。北京市的铁路安全专门法规则只有1998年的《北京市维护铁路道通安全暂行办法》。从法制建设方面,河北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相对完善,而北京、天津则相对弱化。

1.2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机构现状

铁路管理机构的职能之一便是铁路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直接关系铁路安全管理的效能。在我国将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之后还有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国家铁路在2013年大部制改革之前由政企合一的铁道部管理;大部制改革之后,产生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两个机构分别负责铁路管理的企业职能和政府职能。地方铁路主要是本省或者几个省地方财政出资建立的铁路,在管理方式上在之前主要由政企合一的地方铁路管理局来负责,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少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剥离。合资铁路则主要由各个路局代管,企业专用线则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地方政府监管。目前河北省的地方铁路的政府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铁路管理局,同时河北省发改委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分别对河北省地方铁路的规划与安全行使一定的监管职能,因此总的来说河北省地方铁路的管理特征是政企分离、多头管理。天津市的地方铁路的规划、货物运输、施工建设主要由天津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是由天津市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而来。在政府管理方面,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轨道交通管理处主要负责地铁、轻轨的管理,而对天津市地方铁路的管理却很少涉及,体现出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缺失。北京市基本没有地方铁路,而主要有企业专用线,在管理上既无类似于天津铁路集团的投资建设主体,也没有类似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的政府管理部门,是一种双重缺失的特征。

2发达国家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2.1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的铁路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通过法律来规范和引导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而言,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是以“双层”法律规制为特征。美国的铁路安全法律体系,由美国国会颁布的国家层面法律和交通运输部及所属机构颁布的行业层面的规章和规则组成。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主要管理:铁路安全、铁路风险、铁路设备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铁路事故应急处理、铁路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安全、道口安全和其他。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及京津冀三地的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基本涵盖了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显的涉及

2.2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日本铁路安全管理机构有两类: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按照企业守法、政府执法监察来实行铁路安全管理。在日本,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负责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体制评价及监督的大臣官房、负责安全分析的综合政策局、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和设备监督管理的铁道局、地方运输局和负责事故调查的运输安全委员会。日本的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两个部分:主管安全工作的主管和安全推进委员会。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实现了政府监督与企业管理的对接,政府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安全主管的任免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对企业的现场派驻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政府安全监督和企业安全管理相统一配合的制度值得借鉴。

2.3欧盟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欧盟的共同运输政策旨在消除各种限制,协调各国的运输。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为欧盟各国的铁路统一及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法律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管理模式。铁路安全的法律层面主要以《铁路安全指令》为主,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约定了共同的安全目标、安全方法、安全指标和安全体系。并且实行了安全认证制度———分别对铁路基础设施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颁发安全认证证书。安全证书的认证包含了成员国自身对企业的认证和他国对本国企业的认证。在组织层面,欧盟形成了以欧洲铁路机构为核心的包含众多其他机构的组织:欧盟颁布《铁路安全指令》指导欧盟各国;欧洲铁路机构安全工作组指导安全指令的贯彻执行,并且颁布配套指南和指导性文件;各个成员国颁布本国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引入《铁路安全指令》的核心内容;安全监管当局和事故调查机构各自履行安全管理框架内职责;独立的安全评估机构提供提供独立、专业的安全评估和审核;行业协会则引领欧洲铁路行业健康安全发展。欧盟的统一法规和完善组织值得借鉴。

3京津冀铁路协同管理模式设计

3.1构建职能集中且协调配合的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组织机构

铁路安全一体化是为铁路一体化服务的,因此首先要理顺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按照大部制改革中政企分离的要求,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地方铁路(包括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的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明确、剥离,并按照中央政府关于政府职能转移、下放、整合、加强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部分进行集中,明确管理主体、提高规制效率。基于1.2中分析的三省市的管理机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河北省合并相应机构及职能。在职能的优化整合方面,《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了解决职责交叉、分散问题三条基本原则: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机构;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效能。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及提升政府规制效率的需要,将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并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统一管理,将河北省铁路管理局作为代表河北省铁路政府管理的主责部门。二是,建议京津设立对应机构及职能。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设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级别对等、职能相似的管理机构,可分别叫天津市铁路管理局和北京市铁路管理局。至于企业职能,天津市无需新增,北京市则按需求自由设定。可在有建设需求时,成立地方铁路投资公司。三是,建议构建协调京津冀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的政府管理机构。大部制改革之后,铁道部政企分离,政府职能部分主要由国家铁路局负责,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区域的国家铁路由铁路总公司下设的北京铁路局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对应的政府职能由安全监察司下设的北京铁路督察处负责管理。那么企业层面则以北京铁路局为主,以各个地方铁路、企业为辅。

3.2建立评价与监督并重的京津冀铁路安全一体化法规体系

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盟的铁路改革与安全管理,都是以立法作为基础,通过立法来保障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实施。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中,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京津冀三个省市以生效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基本范本,结合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的特点,制定涉及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条例。在实施上,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可以在各个国家顺利实施,那么中国的三个省市形成统一的地方铁路条例也并非不可操作。有了统一的安全管理条例,就可以为京津冀安全一体化奠定法律基础。国家铁路主要由国家铁路局来派驻监管。而地方铁路则依靠各省市铁路管理局来监管。通过借鉴美国强化风险管理、日本深度监管、欧盟同一法律基础等特征,在三省市立法上,建议对地方铁路的管理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主管应由企业副总经理级人员担任,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须报各省市铁路管理局审查并备案,安全主管人选须报铁路管理局备案,但铁路管理局对企业安全主管的人选没有干涉的权利。二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向注册地铁路管理局提交《企业铁路运输年度安全风险报告》,铁路管理局每年必须结合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及现场检查情况,对铁路企业的风险进行测评,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铁路管理局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对管辖地企业现场进行监察,对现场的设施、人员、车辆等情况进行监察。四是,事故处理以事故发生地的铁路管理局为主,以运输企业注册地的铁路管理局为辅。

3.3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

总结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一体化,以评价与监管并重的一体化法规为基础,以职能集中、协调配合的组织机构为实现形式,通过通过风险评价、制度建设监督、现场督察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从京津冀铁路一体化安全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进行监管,形成了闭环的京津冀安全管理一体化政府管理新模式,

4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确定评价指标铁路安全政府管理新模式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社会公平。政府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规制。安全管理模式能否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能否对不同地区的企业一视同仁,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二是,规制效率。安全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过于繁杂的程序与规章约束反而限制了铁路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否保障规制效率是新模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三是,安全提升。安全管理模式必须能够切实的使铁路的安全得到切实的提升,因此安全提升是最根本的目标。四是,还需要考虑实施难度的问题,能够顺利实施是方案可行的最基本目标。

5结论

论文在分析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构建职能集中且协调配合的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组织机构,建立评价与监督并重的京津冀铁路安全一体化法规体系,强化了风险管理,突出了跨省市合作,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论为好,可为决策部门提供有益决策支持和依据。

作者:段晓晨王兆雨孙有才张京波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铁路管理局,

铁路安全论文:高速铁路安全论文

一铁路安全警示教育探索与实践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作为学院教学和科研的服务性机构,在履行信息服务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特色高职院校教育职能这一社会属性,不断加强自身特色文化建设,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利用铁路文化传播平台,弘扬铁路文化,普及安全知识,开展铁路安全警示教育,学院高铁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中心已成为其为在校学生、铁路职工、社会大众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科普基地。

1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

培训中心学院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中心是我国及时个“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培训中心”。中心通过图文、实物、视频、模拟沙盘、仿真模型、互动视窗等载体,多方位构建了完整的铁路安全教育与防范、事故预设与排除、事故救援与自救体系。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中心设有铁路发展史示教区、铁路安全警示区、高速铁路安全监控系统示教区、事故救援起复演示四个区域。借助丰富的实物、图片、模型及电子声像资料,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系统展示了中国铁路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剖析铁路安全责任事故案例,介绍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传授高速动车与重载运输事故救援起复等基本方法。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充分利用这一安全警示平台,发挥特色文化教育职能,向全院师生、特别是高速铁路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铁路安全文化教育和普及事故救援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形成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了解自救、救人和救援的基本技能;配合学院系部,向铁路在职职工提供安全警示教育和事故救援起复培训,强化学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职业素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事故救援能力;面向中小学生、社会大众,提供开放式社会服务,通过铁路安全教育,普及铁路安全知识,提高受众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在自身遭遇铁路安全突发事件时,能较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目前,中心已接待参观学习团体达8000人次,接待对象主要为学生、铁路行业员工、党政工团各类学习组织等。

2安全警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1模式创新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信息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这就决定了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履行信息服务职能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特色高职院校教育职能这一社会属性,加强自身特色文化建设,优化文化育人环境,让其成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铁路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铁路安全警示教育既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课堂安全知识教育,也不同于学生在课外或实训中所受到熏陶和感染,是一门潜在性、辅助性的课程,其教育职能是以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为基础,以其丰富的铁路特色馆藏文献、图文资源、仿真模型、互动视窗为保障,通过积极、主动地组织、参与、配合专职部门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工作(或活动)而得以实现。这种独特、有效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方式是课堂安全教育无可比拟的。

2.2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为基础

作为华中地区的国家示范性铁路高职院校,学院一直秉承“立足湖北,服务铁路,育人为本,特色创优”的办学思想,走出了一条“跟着铁路转,联合铁路办,帮助铁路干,乘势谋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近年来,学院以培养铁路工程建设人才为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传承铁路精神、融通校企文化、培育筑路先锋,发挥铁路文化的引领作用,打造多个铁路文化传播平台,在全校师生中倡导学习闪光的二七精神、火车头精神,“挑战极限、勇创”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的高铁精神,通过对铁路精神和文化的学习,让“铁”字精神成为学校师生治学态度、精神意志和思想境界的共同追求,激励着铁路学子奋勇拼搏,勇攀高峰。学院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加深了全校师生对铁路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为图文信息中心发挥教育职能,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2.3丰富的铁路特色

馆藏图文资源为保障铁路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除藏有铁路科技类图书、铁路规章、规范、标准、史志年鉴之外,还藏有大量传播铁路文化、促进和谐铁路建设的图书、期刊及有声读物。此外,安全警示中心还藏有大量的实物、图片、仿真模型、电子声像等资料,图文信息中心可以利用这种特色的馆藏资源保障优势,在学院师生中大力弘扬体现不同时期要求、富有深厚底蕴的铁路文化,广泛普及铁路科技知识,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窗口和铁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

2.4紧跟高铁时代步伐为发展方向

在数十年的发展中,中国高铁从最初的跟随者逾越到世界的领跑者。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跃居世界及时,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国家名片”。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铁路,更需要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驾护航。铁路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紧跟高铁时代步伐为导向,以人为本,以铁路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渗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普及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弘扬“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铁路职业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是铁路“职业人”的角色。

二结束语

铁路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应以当代铁路文化为基点继续挖掘铁路文化内涵,必须继承和发扬铁路优良的传统历史文化,并以此为立足点,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铁路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文化优势,结合国际先进安全文化理念,拓展信息服务,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服务和特色资源建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把弘扬传统铁路精神与大力培育当代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展现新时期铁路精神,为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管丽娟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铁路安全论文:安全风险管理下铁路安全论文

1“把脉”铁路安全形势及面临的风险

1.1全球铁路

看中国铁路以其速度高、运量大、节能环保、带动经济发展等特性,成为21世纪朝阳产业。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铁路海外项目在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均有涉足,中国铁路肩负着“走出去”的重任。国内铁路的运营安全关系到中国铁路的国际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如果国内铁路运行安全不稳,势必影响到我国铁路“走出去”战略。

1.2铁路路网扩张快

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0万km,其中高速铁路已突破1万km,2014年底又有兰新二线、贵广客专、南广客专、青荣城际、郑开城际等一大批新线集中交付运营,2014全路投产新线将达到7000km以上,2015全路投产新线将达到8000km。2015年,仅北京铁路局就将有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天津西枢纽京津北联线以及张唐铁路等新线开通运营。铁路运行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高,加强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不容松懈。

1.3安全总体较稳

定近年来,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安全及时、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从管理源头入手,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线,以“夯基础、盯日常、抓管理、严考核”为手段,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职工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同时以确保高铁和客车安全为重点,持续强化干部管理能力,提升职工素质,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了铁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安全风险管理要“直抵病灶、药到病除”

2.1抓住重点、切中要害

铁路干部职工要贯彻落实好“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及时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这“三点共识”。始终坚持“把客车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三个重中之重”。在深入领会“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铁路干部职工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牵住“高铁安全”“客车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工作的牛鼻子,查找安全隐患、风险,深度分析问题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加以落实,从根源上彻底清除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在抓重点的同时,注重消除安全死角、死面问题,不留安全盲区,牢牢掌握铁路安全运营工作的主动权。

2.2注重温补、贵在坚持

安全风险管理贵在坚持,最忌虎头蛇尾,要注重温补、系统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对,起不到良好效果。各单位要持之以恒,紧抓安全风险管理,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一是注重规律性安全风险管理,将日常安全信息和季节性、阶段性等固化风险规律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安全总体趋势和风险重点,掌握规律,定期预警。二是强化隐性安全风险防范,通过对苗头性、倾向性安全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隐性、隐蔽的“冷门”风险,有针对性制定措施进行预警预控,防患于未然。三是注重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对突出安全风险要按照“快、急、全”的原则及时时间对本单位全员预警提示,增强安全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3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铁路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培训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夯实基本功,坚持素质保安全。一是强化基础培训的效果。结合调图、汛期、春暑运、新规章等基础性培训,按照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原则,掌握职工需求和业务短板,有针对性的选材拔萃,提前做足功课,在培训中重过程更注重效果,突出培训作用。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实行灵活互动的培训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双方良性互动,灵活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激发职工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三是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作用,形成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大合力,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保安全活动,注重选树一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营造全员保安全的浓厚氛围,积极帮助一线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一线安全生产条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

2.4定期体检、抓小放大

铁路运输24小时全天候运转,需要车、机、工、电、辆、供等多部门联劳协作,高速铁路易受雨雪风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管理难度大,因此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特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必须防治结合,从细微处着手,抓苗头,抓预防。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要拿猫当虎斗,敲山震虎,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善于查找安全生产隐患和风险,敢于揭家丑,善于主动打破安全相对平稳形势,使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作业人员都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三如意识”,巩固好、发展好安全稳定局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铁路运营安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认识风险、控制风险、消除风险,坚决将风险、隐患控制在“疾在肌肤”之前,以实际行动确保铁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孙立君单位:北京铁路局调度所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安全管理工程质量论文

一、在建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

1要做好建设之前的准备工作

完善项目建设的管理体系在建铁路工程是一个体系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所以,在开展工程建造之前一定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性工作,确保在建铁路施工中规避意外情况的发生,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的考虑到工程建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技术性难题,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当实际操作与原有的实际方案有冲突的时候,因为准备工作的不够完整,而感到应接不暇,遇到困难时措手不及。要想使得工程建造能够更加顺利的按照原有计划的工程和质量按期交接,就一定要将准备工作做到位,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设计人员要详细的考察施工建造工地的地形,并结合建设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和天气因素等等,多个因素进行缜密的勘探与调查,力求做出最为完备的设计方案,要将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按需求分配并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日程之中,进行分工合作,再将搜集到的具体信息,一并上传给负责工程建设的设计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系统的分析。然后再按实际的工程建设要求,对整个铁路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的运作。在建设施工之前,要将所有的技术工人进行专业的工程培训,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总结出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要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保障在建铁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人员安全。建立健全铁路工程建设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的制度,将各个项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分明,提高在建铁路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效率。这样在施工建造中如果发生与实际要求不符合的状况时,就可以快速的找到项目负责人,及时的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保障在建铁路项目建设的有序合理开展。

2做好企业的监控

密切各个部门的合作铁路建设的良好而平稳运行,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默契的配合。这不仅仅只是建造工人需要注意的问题,更是领导层和管理者要强化的意识问题。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其一言一行,每个决策的提出,都会对这整个工程建造的主要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使工程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领导层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员工的个人信息,并使所有的参建人员完成个人信息的等级记录档案,在建造施工之前要到工地现场做好开工建设的安全普及和工程建造中需要坚守的原则的说明。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严格的按照原则行事。及时的掌握在建铁路工程建造的实施动态和近期进展状况。对工程建造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密切的给予关注,可以利用现达的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化的平台,对整个项目实施有效的操控与监督,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要迅速的将解决的方案传达给相应的负责部门,使损失达到最小化,为项目工程建造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氛围。各个工程建设部门要强化合作的意识,不仅每个部门之间要做到分工合作的明确性,各下属部门与管理者也要加强合作。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的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讨论和协商,切不可擅自做出主张,这种做法是对他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的极大不负责。当处理问题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要做到求同存异,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论断,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对整个铁路工程建设的延期时间,找到适合彼此发展的关键点,实现互利双赢的发展战略。铁路工程建设者要严格的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工程的建造与具体项目内容的实施,按时按期的完成每一个项目规定的任务标准,努力为工程的建设营造好的工作环境,将所有的优势条件都得到有效的利用,保障在建铁路工程的建设在最初的周密计划范围内安全的运行。

二、加强我国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铁路建设的顺利开展

需要依靠每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从选材到运输再到质量的把关,都需要相关人员的严格把控,所以对工作人员实施必要的管理与监督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一定要将责任逐级的落实到个人,并及时提出修改的措施和改正的意见,并且要对主要负责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责罚,以免重蹈覆辙,为质量安全的管理留下不必要的隐患。铁路工作的领导也要不断地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做好各个项目部门的严格把关,要将每个参建的人员进行实际有效的身份记录,保障施工人员个体的安全,定期的组织各部门开展关于质量安全管理思想性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实施高效的赏罚管理制度,以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加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使铁路建设事业顺利开展和安全的进行。

2实施有效的保障支撑工作

铁路工作人员要依靠技术的支持和科学的力量,投入铁路工程的建设工作,向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迈进,逐渐形成现代化的、专业性能强大的管理体系。做好质量安全的管理机制,合理的促进施工部门对质量安全的检测工作,不断的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的更新,使铁路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排查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工程控制的保障性准备,减少事故的发生,为铁路运输业传递出正能量。

三、结束语

在建铁路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人们从思想意识上加以重视,要树立安全施工的责任意识,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强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使铁路建设逐渐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的道路,采取各个部门同时运转的施工形式,提高建设效率,促进我国的铁路建设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在施工项目过程中,加强质量的管理措施,严格把关质量安全的问题,优化铁路建设的管理模式,为铁路建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作者:张红旭单位:中铁六局集团石家庄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安全制度铁路安全论文

一、铁路安全文化内涵结构要素分析

一个核心:安全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及时”的安全文化价值理念。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善待生命,不仅尊重与爱护铁路职工的生命与健康,而且把客车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三点共识”,即“安全及时、安全无小事、安全问题必须立即解决”。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速度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避免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避免“安全及时”的意识出现移位。四大层面、多元形态:安全文化研究的具体对象可分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态文化。四大层面又可细分为多种形态。其中,铁路安全物态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备文化,设备文化又蕴含着科技文化。制度文化蕴含着管理文化,体现出人本文化、关爱文化、亲情文化等。不仅通过规章制度建设,使铁路干部遵章指挥,使职工操作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而且通过以“人”为中心、严爱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中突出人文关爱,实施人性化管理。铁路安全文化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各种安全文化形态立体交叉,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二、当前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按照文化管理进程,安全文化发展要经历初、中、高级阶段,即被动约束阶段、主动管理阶段和自律完善阶段。综合考察安全文化发展三个阶段的阶段特性、态度表现及行为现象,结合实地考察调研成果,分析当前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发展的阶段与建设水平,可以判断:目前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基本处于主动管理阶段,还未达到自律完善阶段,还有少数路局或站段仍处于被动管理阶段。在这种状态下,近年来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将安全文化建设直接“虚化”,认为安全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安全文化建设没有支撑体系,不知从何下手;与之相对的是,将安全文化建设“泛化”,认为在安全方面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结果直接导致安全文化建设抓不住重点;更常见的现象是将安全文化建设“浅化”,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安全标语口号、宣教活动,注重安全文化环境的营造,缺乏对安全文化建设系统性与重点内容的了解。实际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只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表层内容之一,并非核心内容,更不是全部内容,没有把表层(安全环境文化)、浅层(安全制度文化)、深层(安全行为文化)及核心层(安全观念文化)进行有效对接,影响铁路安全文化效能的发挥。

三、打造铁路安全文化的路径

选择与方式方法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不是孤立地解决问题,而是系统化地解决问题。通过系统构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使之内化于心、物化于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加强铁路安全文化所呈现出的力量建设,即安全思想的自驱力、安全环境的感召力、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安全行为的惯性力,最终形成整体合力,真正用文化铸造起安全盾牌。这四条路径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观念是核心的、内在的东西,内在的观念要通过外在的环境、制度、行为体现出来,而外在呈现的方式,也往往要经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由环境、制度、行为顺序依次递进,这样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产生安全效力。

1.培育安全观念文化,内化于心,锻造安全思想的内在驱动力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安全文化,首先要建设安全观念文化。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安全。建设安全观念文化,就是要从意识上把安全放在及时,从思想上重视安全,从心底深处需要安全,催生追求安全的自驱力。职工意识到安全是为了自己,自觉自愿把安全作为自己的需要,积极主动追求安全,将外部对安全的需求内化为自己的需求,将外来的约束力内化为自觉管理的内动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实现从被动安全向自觉自愿转变的三种方式方法:一是细算安全账的思想教育。细算安全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生命账、家庭账,明确事故成本和代价,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二是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把理性灌输融入感性认识之中,运用事故案例展览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事故情景,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后果,加强警示教育,敲响安全警钟。三是亲情感化安全帮教。采用家属现身说法,向“三违”人员讲述自己的亲人因为违章给家庭造成的损失和痛苦,让他们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看到“三违”的严重后果,在情感上、心灵上受到震撼,真正从思想深处受到教育。

2.培育安全环境文化,物化于境,营造安全环境氛围的感召力安全文化要落地,重要之举就是使之物态有形化,主要在于通过安全环境文化建设。安全环境文化建设重在营造安全环境氛围,通过人的视觉、听觉、感受来认知充满安全文化信息的气氛、情景、环境,使精神形态的安全文化要素转换为物质形态的视听感受。总结基层调研实地考察发现的一些重要手段,列举营造安全环境氛围的三种方式方法:其一,视觉物态。以视觉物态载体承载文字、图形、图片、画面,例如安全理念标语、安全警示标语图片、安全宣传牌板、安全宣传橱窗、安全画廊、安全景观等,通过目睹认知感受,强化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培育安全观念。其二,活动载体。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竞赛,安全书画展览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全体职工的安全热情,融入到安全氛围中。其三,视听媒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安全舆论引导,拓展安全传播渠道,做到“电视有节目、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网络有内容”,营造安全环境氛围。综合运用上述方式方法,通过氛围的营造和环境的熏陶,职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感知感受,唤起自我安全意识,塑造良好安全行为。

3.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固化于制,加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安全制度文化是安全行为文化的规范和准则,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安全文化是“软管理”,需要制度这个“硬杠杆”来保障。把制度的“硬管理”与文化的“软约束”有机结合起来,软硬兼施、刚柔并济。通过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事故预防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职业安全健康认证制度等,建立健全铁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度重要,执行更重要。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执行。强化执行力的三个步骤:及时步,制度必须落实到每一岗位、每一个人。铁路是一部大联动机,各种行车设备连续运转,百万职工昼夜工作,点多线长,环环相扣,假如有一个岗位或一个人不按安全规程操作,就会导致整个运输生产系统不安全。第二步,职工的一举一动都要循规蹈矩。职工在工作岗位上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让自己的每个行为都符合安全制度的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疏漏,确保安全生产。往往看来不起眼、不经意的违规小动作,会引发大事故。第三步,职工要时时刻刻遵守操作规程。安全大检查时,职工格外遵章守纪,过了严查阶段,脱离监督环境,违章操作常有发生。因此,要求职工无论在有人无人监督情况下,都要时时刻刻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规程。

4.培育安全行为文化,外化于行,养成良好安全行为的惯性力建设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落脚点。建设铁路安全行为文化,就是促使铁路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杜绝违章违纪的陋习,做安全人,行安全事。影响安全的不良行为“短板”,可以简要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安全素质上的“短板”;另一类是最常见的“短板”,即习惯性违章。通过接长安全“短板”,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安全素质是保障安全行为的基本前提。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二是人的深层安全素质,包括情感、认知、伦理、道德、良心、意志、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等心理因素。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加强职工的心理辅导或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管理情绪。只有意识、知识、技能和心理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是安全素质的真实反映。最重要的是要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具有常见性、隐蔽性和顽固性的特点,难以禁止。分析习惯性违章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人的侥幸心理和不良经验的积累。因此,消除习惯性违章,一要克服侥幸心理,摒弃投机取巧的坏习惯;二要用良好行动纠偏扳正旧习惯的“路径依赖”。纠偏的重点是要让一些良好行为经常发生,逐步形成新的良好行为习惯,改掉不良旧习惯,养成安全习惯。,安全行为惯性力养成经历五部曲演化过程:及时步“要我安全”,是在执行意识下的被动服从,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二步“我要安全”,是在安全意识的培育下,职工具有自我主动安全生产的意识。第三步“我懂安全”是通过“应知应会”教育,学习能力提高了,掌握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第四步是“我会安全”,是通过对知识应用和严格行为规范程度的训练,职工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呈现出安全生产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的行为能力。第五步“我能安全”,是通过对良好行为不断进行习惯养成训练,同时倡导构建普遍认同的安全价值体系,塑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伤害他人”的安全思维、行为方式。通过上述五步,长此以往,铁路职工就会形成安全行为品格,产生良好安全行为的惯性力。

作者:吴敏燕单位:铁道党校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客户端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1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应用

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应用于多个方面,并且为其他行业做出鲜明的例子。合理的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上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系统平台。合理的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可以让铁路的客户端避免病毒的侵害,并且减少网络攻击等方面的侵害。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为铁路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安全保障,让铁路信息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保障客户资料的安全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的运输以及市场营销和物流行业的发展,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在不断的提升网络安全程度,保障铁路信息网络的较大化安全。铁路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需要建立行业证书安全系统、访问控制系统、病毒防护系统等方面的安全系统,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铁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让铁路计算机的网络系统发挥较大化的作用。通过完善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可以有效保障铁路计算机在较大化的安全下运行。

2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建设途径

2.1三网隔离为了保障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外部服务网的安全,实现三网互相物理隔离,不得进行三网直接连接。尤其生产网、内部服务网的运行计算机严禁上INTERNET。

2.2建立良好的铁路行业数字证书系统良好的铁路行业数字证书系统能够有效的保障铁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铁路的数字证书主要包括签名证书与加密证书。证书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铁路行业的数字证书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让铁路信息系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运行。证书系统加强了客户身份的认证机制,加强了访问者的信息安全,并且发生了不安全的问题还有可以追查的可能。行业数字证书在铁路信息系统中有效的防止了非法人员篡改铁路信息的不良行为,并且对访问者提供了强大的保护手段。

2.3建立安全的访问控制系统安全的访问控制系统,是整个铁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建立合理的访问控制系统,可以防止用户对铁路资源的实际操作,隐藏铁路应用系统在网络中的位置,在铁路计算机网络的运行中,保障用户访问的安全性。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网络的授权,可以有效的控制用户对于铁路资源的访问,保障铁路用户合理的访问铁路资源。控制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资源建立不同的访问控制系统,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系统。控制访问系统构成了铁路计算机网络的必经之路,并且可以将不良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隔离与阻断,确保铁路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建立有效的访问控制系统,可以保障网络访问的安全性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大限度的保障铁路计算机的信息安全。

2.4建立有效的病毒防护系统有效的病毒防护系统就相当于杀毒软件存在于电脑中的作用一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毒的入侵,控制进出铁路信息网的信息,保障信息的安全性。病毒的防护系统可以将进出铁路信息系统的信息进行检查,保障了铁路客户端的安全。病毒防护系统防止了不法人员企图通过病毒来入侵铁路信息网络系统,让铁路信息网络系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保障了信息的较大化安全性。定期的病毒查杀,可以保障铁路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让铁路信息网络系统得到有效的控制,保障客户端的资料不被侵犯,保障铁路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2.5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许多成熟的安全技术、安全产品,但能否让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规划、组织及配置,这些都是和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信息安全的特殊性和各种不同人才需求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为确保铁路信息安全,培养一支实力强劲的专业队伍。

总而言之,完善铁路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有利于让铁路保护客户的资料安全,保障铁路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争取得到铁路系统运行的较大效率。

作者:卢晓琴单位: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铁路运输安全文化论文

一、加强安全宣传策划工作

安全宣传是安全运输的基础,宣传要具有切合实际(与铁路运输部门息息相关)、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内容丰富和形式活泼等原则,安全宣传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隐患提醒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目前铁路运输部门已经开展了多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出来的有些隐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整改完,如需停运检修的问题。在未整改的这段时间内就因该有临时控制措施。铁路运输部门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制定临时措施,包括指定责任人、制定控制措施、并对隐患进行现场挂牌,有的隐患(如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还需要进行锁定。这样一来,不管是本部门员工还是外来人员,容易清楚哪些是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二)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运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相关法规要求铁路运输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并使员工熟悉操作规程。铁路运输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很多操作规程就像规章制度一样,没有流程图也没有图片,厚厚的一迭文字材料,让人阅读和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铁路运输部门可制定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首先简明扼要地写出几个步骤,然后对应每个步骤附上相应操作照片,此外,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张贴在设备旁边,便于员工使用。

(三)安全宣传阵地除了以上具体的安全提示、安全指导性宣传外,安全宣传还包括法规政策性宣传、知识技能性宣传、事故教训(安全警示)宣传和安全管理动态信息宣传等。铁路运输部门应有专门的宣传阵地或宣传栏,公布重大决策、会议文件精神和业绩成果等,安全方面的领导决策、会议精神等也应纳入其中。此外,铁路运输部门应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多开辟一些安全宣传阵地,每月或定期开展主题安全宣传,如防火防爆宣传月、机械安全宣传月、危险化学品宣传月等。

二、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活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也是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体现,铁路运输部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能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认同感。

(一)部门安全活动除了法定的安全活动外,铁路运输部门可以根据部门的安全制度定期组织其它安全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救生等安全演习,在每日的工作安排会上同时部署安全工作,在重大高风险作业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安全交底会等。这些安全活动的组织,使公司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真正让安全成为员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最直接的手段,铁路运输部门每年都应组织大量的安全检查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可把每次安全检查结果形成图文并茂的材料,检查中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对应一张照片,并把检查结果张贴在宣传栏,或在部门内部网站上挂出,供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学习、分享。

(三)安全评比评比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铁路运输部门可开展安全评比活动,使大家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互动中促进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应每月评选出“安全之星”(即安全工作个人),并对个人进行适当的嘉奖;还可设置“安全无事故记录牌”,对于超过500天或1000天安全无事故的基层单位,应对其进行嘉奖。这些活动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热情,有力推动安全活动的深入开展。

作者:王德嵘单位:济南铁路局调度所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劳动安全体系建设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大量开通,铁路供电“高空、高压、高速、大电流”所带来的劳动安全问题愈发严峻。本文在认真分析铁路供电劳动安全现状的同时,从典型事故分析入手,在人、设备、环境、制度等方面研究风险因素,提出劳动安全控制具体措施,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牵引供电;劳动安全;风险管理

1铁路供电劳动安全特点

1.1铁路供电行业特点

一是全天候、全时段作业,天窗作业时段跨度大。二是具有流动性,作业车长距离送达,跨地区作业。三是地理跨度长,沿线作业环境复杂。四是高空、高压、高速、大电流,呈现高危特性。铁路线上高速运行的机车车辆、高压供电接触网,高空操作等,为铁路供电作业人员带来了安全威胁。

1.2专业及现场作业特点

铁路供电主要分为接触网、变电、配电、电力、作业车等专业,其中劳动安全作业风险点因专业不同而存在差别。而铁路供电现场作业情况按环境划分,主要为三大类:一是线上及高空作业人员,如:接触网工、电力工、作业车司乘人员等;二是地面和室内检修人员,如:变配电值班员、检修车间人员等;三是机关工作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安全事故与其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同时与其作业地点、作业环境也密切相关,从铁路供电伤亡事故分析中发现,线上及高空作业人员是劳动安全事故多发群体,其次是地面和室内检修人员。其中触电伤害和高空坠落是最主要的人身伤害种类。

2铁路供电劳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缺乏对岗位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预控的精细控制

一是规章制度不够严谨、规范,措施内容笼统、宽泛,对劳动安全风险规律把握不够。二是劳动安全风险识别缺乏规律性,对劳动安全管理权责不清,现场作业流程标准落实不彻底,危害辩识、风险防范和事故预防的能力不强。三是风险卡控的执行力度不够,管理中对作业标准、现场卡控和违章违纪的重点检查不到位。

2.2缺乏对岗位安全技能、检修技能、应急技能的针对性培训

一是职工自身业务素质不高。现场职工对铁路供电危险源和危险性缺乏系统认识,凭经验、想当然,基本理论和实作技能匮乏。二是职工培训走过场、完任务。技能培训只是为完成职教任务而完任务,职工全凭个人喜好进行学习。三是考试形式主义导致成绩“失真”。在安规、红线、作业标准等职工应知应会知识的考试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考试纪律松散,考试成了走过场。

2.3缺乏对岗位责任落实、标准到位、爱岗敬业的文化认同

一是干部职工对违章违纪问题缺乏本质认识。劳动安全检查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职工对由安全问题形成的考核缺乏正确对待,抵触情绪突出。二是职工对同类事故教训学习不深入、不主动,对深层次原因和教训一知半解,对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制定防范措施,缺乏深度认识和思考。三是爱岗敬业文化认知上还有偏差。爱岗敬业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岗位履职尽责,遵章守纪的主动性不够,对岗位安全标准的自觉执行上还有差距。

3铁路供电劳动安全风险的分析和预判

铁路供电劳动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必须通过对大量事故的统计分析,将事故诱因和致因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归纳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因果关系,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我局供电系统“7.31”典型劳动安全事故为例,运用目前比较客观的因果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论、系统论等几种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实际分析。运用事故致因理论的分析思路如下:(1)因果论:由于作业时将接地线错挂,没有封住所有可能来电方向;同时,短封线安装不。供电检修作业中,要研判、消除事故发生的因素,切断事故链。在规范制度和作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切断“人、机、料、法、环”的隐患链,形成针对性控制措施。(2)能量转移论:感应电的高压电能通过人体,导致职工伤亡。防止人身伤害就是防止能量逆流,或降低能量的值大小。“7.31”事故中主要是防止感应电电能和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的势能(防止高处坠落)。(3)轨迹交叉论:人的不安全行为错挂接地线和短封线安装不牢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感应电,发生了轨迹交叉,导致事故发生。在管理中,应考虑将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予以隔离或屏蔽,防止双方发生轨迹交叉。(4)系统论:“7.31”事故原因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外,还有安全措施检查、管理上的缺陷,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事故发生。作业时,不但要考虑人、物、环境、管理等各个环节,而且要考虑各个环节、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综合管理。综上,目前铁路供电劳动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方面;对人的组织和设备使用方面;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方面;现场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方面;管理人员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方面;应急处置等方面管理不到位或存在严重失误。

4铁路供电劳动安全风险的控制

4.1主要思路

针对现状,铁路供电系统必须建立以“三控制、两明确、一评价、一促进”为主线的安全过程卡控机制。“三控制”,按照“对人员的控制、对设备的控制、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三方面确定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对现场作业、设备质量、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行全过程控制。“两明确”,一是确定现场检查细节。明确现场安全检查什么时间去、什么人去、到什么地点去、去干什么、需要盯住哪些关键时间、关键环节和关键地点以及关键作业、关键设备。二是确定问题处置程序。依据问题信息的重要程度,分成不同等级,按责任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销号,形成闭环。“一评价”,以工效挂钩、经济责任制考核为主体,完善安全考核分配评价机制,实现劳动安全管理与利益分配、人员任用、奖优评先挂钩。“一促进”,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进行劳动安全检查,对好的经验和典型问题,重点分析,积极推广或者帮促整治,促进劳动安全管理。

4.2具体做法

(1)规范劳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以安全风险岗位责任机制、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安全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和教育培训及改进机制为主体的劳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管控制度,细化工作标准,从规范安全卡控措施、专业技术指导、综合协调服务、责任落实追究等方面健全劳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拓展劳动安全文化辐射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季度劳动安全宣讲、案例培训、“家”文化、亲情文化等载体从思想根源遏制违章违纪苗头,紧紧抓住现场管理的牛鼻子,在职工中树牢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同时,对各项考核制度从考核时机、考核频率、考核程度和考核方向进行精准设计,注重用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激励职工,凝聚队伍,增强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和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责任感、荣誉感,并以培育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理念、安全风险理念为重点,不断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认真对待日常工作,自觉执行规章制度。(3)提升供电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在安全培训内容上,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上,加强安全培训的性、综合性,不断充实培训内涵,优化更新接触网、牵引变电、电力、变配电、作业车各专业标准示范内容,结合高铁运营、新线开通、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涌入,突出抓现场职工最基本的检修流程和安装工艺、图纸确认、设备巡视、“四会”落实、工作票签发、材料准备、常见故障处理等,持续推进岗位推标示范演练,提高职工实际操作和处理故障技能,确保职工素质及时跟上生产的需要。(4)防控关键环节劳动安全风险。强化现场作业标准,结合典型安全风险分析,对同杆架设、交叉跨越、双电源杆等关键环节,针对性细化安全风险自控、互控、联控防范措施,严防作业细节纰漏;突出加强对夜间、高空、群体、倒闸、车辆联控等关键作业监控,实施专业工程师关键作业盯控量化写实制度,进一步保障现场作业劳动安全有效控制。(5)应用科技手段保安全。运用“互联网+”思路大力改造传统铁路供电作业模式,积极配置使用供电6C监测检测系统、SCADA复示终端、调度管理系统,攻关研发接触网设备“检、修、验”一体化实施系统等,大力应用信息科学技术,改变作业方式,减少传统现场作业管理中职工步行巡视、检测、检修的劳动安全风险。

5结语

铁路供电系统“三高一大”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劳动安全始终是安全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铁路供电企业必须坚持安全依法治理,以人为本发展思路,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力,对原有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等进行合理配置和整合,集中优势组织和实施科学劳动安全风险管理,才能实现劳动安全有序可控。

作者:王鹏年 单位:兰州铁路局供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