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论文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础性学科。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人文教育经典力作,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呈现出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元的阅读形式努力挖掘语文育人的独特优势,在阅读感悟和精品细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植学生感悟经典、锤炼感情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文情怀。因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有效利用经典名篇的阅读来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以期达成培植学生人文情愫的教育功效。

一、经典名篇在学生人文教育方面重要性分析

人文素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梦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求。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巨大冲击,从观念上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给人才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教育培养更多的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语文学科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生命质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热爱社会、关心他人、敬畏生命的价值情感。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社会责任、生命责任、生活责任的培养教育。纵观当下的初中语文教材,编者高度重视教材人文教育功能的挖掘,追求时代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凸显了人文教育的有效落实。应该说,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融合了时代特点和人文气息,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精品力作,诸如名篇叠出的唐诗宋词,自强不息的司马迁,舍身取义革命不止的战斗英雄,唤醒民众自立自强的鲁迅、闻一多先生……许许多多的名人贤士、名篇佳作无不让人领略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与这些作品为伴都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阅读经典名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必须立足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的经典名篇诵读是初中语文学科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人文性、艺术性、工具性有机融合的经典范例,使用这些作品进行教学,有着极强的教育感染作用和引导作用。1.走进名篇感受名人,自觉接受心灵洗礼。经典名篇之所以传世不朽感人无数,也就是基于它的道德能量巨大,人文情愫浓厚。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地解读和把玩教材内容,挖掘其思想意蕴、文化内涵、道德元素,并以此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提高个性的阅读品味,做到自我阅读、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觉接受心灵洗礼,并最终达到“我脑我思,我眼我看,我言我声,我请我悟”的自主学习目的。比如教学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走进名人”环节: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作者的资料,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故事,课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体会司马迁的“历史情结”,明确司马迁之所以历经磨难不改其志的原因在于父亲的遗志和自己的抱负。因此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故事对学生勤奋学生和励志成才便是很好教育范例。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应对挫折的意志品质。2.感悟名篇体验情感,主动接受人文熏陶。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外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欣赏的能力、写作的技能,而这些都必须扎根于语文阅读教学。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就是阅读教学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志趣高尚之人,道德之人,意志坚强之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层面地感知文本、感悟内涵、体验情感,主动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品味。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中,立足文本阅读和感悟,挖掘文本人文内涵,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发展、生命养成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情感培养水平,以期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笔者抓住语言朴实描写细腻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父亲的几次背影用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再现给学生,让学生感悟体会到笨拙动作下体验出的爱子深情,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感受作者的表现手法的精妙、感动父亲的拳拳爱子深情,主动地接受人文熏陶和教育。3.喜爱名著享受名篇,积极培养道德情怀。初中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名篇享受经典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要通过文本教学引导学生积累背诵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阅读了大量的精品力作,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材料,并能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欲望,自主迸发出个性创造的火花,绽放人文教育的绚丽花朵。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有价值的个性感悟,教给学生善于比较、善于联想、善于质疑、善于创造的语文情感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利用经典名著,利用名人的成长经历,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实施人文教育,更好地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并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尽善尽美的人文精神。

作者:胡君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樊下曹中心学校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谈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有奉献精神的人,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谈吐优雅。要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语言态度、思想作风都对学生具有渗透性,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珍重自己的形象,尊重自己的人格,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提升德育素质,使本身成为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二、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理想之根,事业之本,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竭尽全力为祖国服务,有了炽热的爱国热情,就一定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生动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如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到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那种为国家、为民族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启发学生,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去爱国,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学生要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讲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为了保障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通过这个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当前,有少部分的初中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打群架致伤,无视交通安全,闯红灯的事故时有发生,常见于报端,针对这一情况,在学习《热爱生命》一文时,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而是要充分利用时间,珍爱生命,做事三思而后行,切实做好每一件事,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新课题,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被严重的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喂,出来》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及不良后果,再联系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还有一些地区因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地质礼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害,让学生知道当下必须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好生活环境,实现天长蓝、地长绿,水长青。

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乏有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在作家笔下有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丰富的情思,有精巧的构思,有优美的语言,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悉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作品也写得很美,描绘性的文字,褒扬赞美的感情,极有吸引力的艺术情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

七、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人无信而不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精神遗产洋洋大观,就其精髓也可谓丰富而多彩,其中一点便是“诚信”也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她一向是中国人引为自豪的美德。诚信缺乏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也严重危及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农村,初中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说谎,抄同学作业甚至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考试作弊,且花样不断翻新,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如讲授散文《信客》时,文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正直善良的高尚品质,这种诚信是需要大力提倡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者,奉行“君子戏言”“行必信,行必果”。

八、教学中渗透理想教育

理想是奋斗的目标,能给学生前进的动力,不断引导和激励他们去学习和工作,目前在学校中,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心里感到空虚和迷茫。为此就要把理想教育融入教学中,如钢琴家贝多芬为了自己酷爱的事业,不畏艰苦、刻苦创作最终成为钢琴家。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鲁迅年轻是学医的,可后来弃医从文,最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这个事例应教育学生,象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无形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理想教育的熏陶,并为理想去奋斗。

九、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其背影于现在社会上责任意识缺乏的危机。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太宠爱以致他们经不起坎坷,挫折,缺乏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难以担当起时代,国家赋予的责任。身为语文教师,应注意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如在学习课文《散步》时文中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到作者的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德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德育渗透,善于挖掘教材,联系实际,不断发展并增添新的内容,因势利导,常抓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提高民族的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规则观念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规则观念

规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法律作为社会主要规范是法制社会的标志。现代人需要在法律规则之下去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这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必须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首先要树立规则观念。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十分重要。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科目,理所当然肩负起培养学生规则观念的重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观念成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规则观念对社会个体的重要性

法制社会要求人们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法律是实质就是一种规则。树立相应的规则观念才可能理解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才可能遵纪守法。认同一种限制自己行为的规范需要从心里去理解才可能接受。如果我们只知道某种规范是这样的,而不知道这种规范对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我们很难从心里去接受,当然不可能自觉遵守。这种情况下社会个体便是被强制遵守这项规范,尽管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不希望都用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强制手段来迫使人们去遵守它。

对于规则而言,从心里去理解、接受并自觉遵守显然是该规则追求的较高境界。法律作为一种规则,形成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是法律追求的较高境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有些法律本身难以凭借强制性强迫人们遵守,民法中的一些具有选择性的规范就需要凭借人们的规则观念去维护。即使具有很大强制性的刑法在司法过程中也需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总之,社会个体的规则观念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法制水平和法治程度。只有社会个体具备较高的社会规则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形成法制社会。

二、初中阶段是树立学生规则观念的重要时期

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心理成长,规则观念应该在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用以指导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决定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情况决定了在初中开设一门纯粹的法学课不现实。同时,法学的深奥性和复杂性也不适合初中学生进行专门学习。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法律。法学的很多基本原则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是理解法学的基础。在很多国家(比如美国)就规定要专门学习法学必须取得大学以上学历。一定的理论知识则是判断法律规范的正义和价值的关键。初中学生生活实践不够丰富,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处于形成时期,要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还具有一定的困难,逐步培养学生认识法律的一些基本常识、树立规则观念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规则观念是理解法律原则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也做不到让学生一下子理解和把握那么深奥和复杂的法律 。但是培养初中生的规则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有很大帮助。

三、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不能仅限于对规则的介绍

法律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理论储备,是很难理解如此规定意义和作用的。不信服这样的规范,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守法的自觉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能单纯地介绍对于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规范,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规范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理解这些规范的合理性,在学生心里形成规则观念。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也不仅限于现有法律对语文课本中某问题已有的相关规范,一些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规制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可以设置一定的法律规范规制该事物,使之更加合理有序。

涉及到现有法律条文对文中问题已有规定的,需要引导学生对该法律条文产生的背景、法律条文的合理性、社会意义等进行解释,让学生从心里去接受该法律条文。《伤仲永》一文中,仲永本该读书,但其父不使学,在当时的社会没有一个规范去约束这样的行为。如果放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对仲永父亲的行为进行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有读书的权利,家长有送孩子读书的义务。如果我们仅仅这样告诉学生,那么这样的法律条文在学生心里存在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同时,学生对这样的规定有什么社会意义也更难以理解。如果结合社会实际,

告诉学生,这样的法律条文就源于仲永这样的事例,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由于没有读书而成为普通人,罪魁祸首便是自己的父亲“不使学”。因此,从保护社会人才的角度设置这样的规范,可以保障社会人才不被埋没;从社会个体权利义务角度看,人生而平等,受教育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应有的权利。对于孩子,他们要实现这样的权利,其监护人应该尽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因此法律规定了孩子有读书的权利,家长有送孩子读书的义务,权利性规定从正面引导社会个体正确行使自己是权利,义务性规定则从反面禁止义务人不尽自己是义务。这样的权利义务规定,规范了社会管理机构的社会社会职能,明确了家长剥夺孩子读书权利的非法性,可以防止仲永之类的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对于一些法律还处于空白的领域,也应该鼓励学生去探讨设置相关的条文予以规范。《马说》一文谈到了发现人才与任用人才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现在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对此进行有效规范,不妨引导学生试着对发现人才和任用人才的问题设置规范,解决“伯乐”和“千里马”的发现和“喂养”问题。如果建立一部《人才法》,让学生试拟几条法律条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本质的认识,消除学生对法律的陌生与恐惧。

结语: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规则观念的培养,不能一味强调对现有规则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规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规则的合理性及社会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把握法律,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谈初中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

作为一种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发掘与渗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重要园地。它对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美好的爱国热情,还能加强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等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指导学生“赏美”,欣赏艺术美

1. 语言美。

高尔基说: 文学的及时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音乐美。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 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绘画美。

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溶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 就不美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 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 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文学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悦、情感的感染作用外,还具有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过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生的画面,帮助人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发掘文学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内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图景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意义,给学生以深深地启示,从而使学生获得强烈飞美景,是学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 q 正传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去审美阿 q 这个人物,鲁迅借阿 q 骂谁呢,什么叫阿 q 精神,什么叫精神胜利法,有疑问学生会以审美的兴趣去挖掘文章深层内涵,就会自觉地多次地体验意会移情到自己和周围。这样学习自是别有一番美味在心头了。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

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代中学生是活跃、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其未来几十年主导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如何逐步改变他们重个人利益,只愿享受,不知付出等品性,从而增强他们主人翁责任感,注重集体、国家的利益,重亲情、知感恩、懂回报等情感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既要学文,更要做人,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的。

一、注重点滴积累,渗透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字词句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情感教育。如列举以“众”字为首的成语,明白其意,还可以造句、写短语、编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字形,众是“许多人”的意思,和“寡”相对。“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会容易把东西托起,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还有“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众矢之的”等。这些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懂得做人要个人服从集体,不能有个人主义,集体生活中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应多想想他人,“人人为我,我更要为人人。”再如学习诗词,如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持之以恒,定能成功。还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说明新事物是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情感教育

俗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生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的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如在学习《散步》一文时,我拍摄了一家四口人在旭日中相互搀扶,在田间小路上缓步而行等情景。画面惬意温馨,再配上动听的音乐,伴以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环境美、生活美、亲情美之中,感受到中华几千年孝为天下先,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及父母的责任重大、艰辛等,让同学们感同身受,意识到自己也同样被爱包围着,自己不应只知恣意享受、任意索取,也应多体谅、关心父母,帮他们多分担些。我还播放了一些纪实片,如面对汶川地震,甘肃洪水等地质、自然灾害,人们的爱心捐助等感人的场景,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品质。

三、理解文章内涵,感受人生真谛

课本中有许多文质精美,思想性很强的佳作,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诸葛亮的耿耿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爱国心,北伐前的洞察秋毫,缜密的前瞻后嘱的谆谆教导,可谓循循善诱,字字珠玑,语重心长,不禁让人唏嘘动容。再联系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大智,空城抚琴的大勇,六出祁山、深入不毛的辛苦劳顿,七擒孟获的仁爱之心等,诸葛亮这一代名相的人性光辉,让学生们深有触动,更让学生们动容。做人要讲究诚信,要有仁爱之心等,无形中增强了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使他们明白做人应该表里如一,讲究诚信,知恩图报;对国家更要赤胆忠诚,耿耿忠心,始终不渝。

四、加强写作训练,培养良好品质

写作训练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通过观察生活,发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感受其乐融融的亲情,亲密无间的友情……如一位学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无意间发现妈妈在递剪子时,总是把剪柄一端递给我,而自己则拿剪尖的那端,顿悟:原来母亲是怕剪尖伤了我呀……母爱无处不在,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更像涓涓的细流贯穿我生命的始终。母亲,您是我好的老师,你让我学会了知恩,更让我学会了爱人,谢谢你,母亲!更谢谢天下所有的母亲,谢谢那些爱别人的人!”通过学生的作文,让我感觉到学生长大了,知道感恩,学会关心人了,集体观念也加强了,爱国情感也增强了。

五、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公民意识

情感意识化作行动,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如我们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献言献策,想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举措。有的同学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废纸回收箱”,有的制作了保护环境的小报、宣传画、宣传标语,有的还走出户外,捡拾白色垃圾等。根据学生开展活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我及时进行了总结和鼓励,更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积极性更高了,公民意识也更强了。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了,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听、说、读、写、做中,达到了授文传道的目的,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转化为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当前初中语文学科品质教育教学探析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目前,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构建高效课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促进品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教学 品质课堂 氛围 备课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且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处处见语文。语文可以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语文担任着育人的重任。由此可见学习初中语文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品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正确认识品质教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

不容否认,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新时期,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我们应该从品质教学课堂构建入手。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作为支撑,所有的中学教学改革都是根源之水,缘木求鱼。尤其是在当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的知识理念层出不穷,更新快,如果我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跟不上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必将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处于一个打基础阶段,基础不好必将影响到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由于其课堂教学单一,语文老师往往把课堂理解为静止单一的课本,眼光只是盯着教材不放,抱着课本,进行字词句的阅读、分析与讲解,以文论文,局限于课本,不及其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法激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反感心理,语文教学效果甚微,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欢快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育教学来讲,我们要从良好的师生关系、欢快学习氛围入手。其实,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途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只有构建了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忙,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主动了解学生,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要多鼓励少批评,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除此之外,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发表、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构架品质教学语文课堂。

三、教师基本功的锻炼—备课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校,很多个人往往忽略了只一点,很多教师往往认为直接模仿前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有些前辈多少年后还在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殊不知,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过往的教学模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所以,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多思考,多创新,合理、品质备课,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知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备课质量。首先,语文教师自身要深入解读课文。深入是浅出的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真正吃透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真正理解超越教材本身的一些知识,而这些必要的超越会使授课过程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要更为。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对各个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内心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反复炒冷饭,就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和厌烦,而对于那些疑难的、未知知识如被轻轻带过,则会使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受挫。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充分理解教材,而且要十分地熟悉学生的整体动态,以切实制订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拟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自学指导题。只有通过如此细腻的备课,教师才能真正的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品质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认识品质教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积极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以及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从而真正的促进初中语文品质教学的合理发展。

作者:许跃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透析初中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

作为一种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发掘与渗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重要园地。它对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美好的爱国热情,还能加强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等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指导学生“赏美”,欣赏艺术美

1.语言美。

高尔基说:文学的及时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音乐美。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绘画美。

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溶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就不美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文学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悦、情感的感染作用外,还具有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过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生的画面,帮助人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发掘文学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内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图景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意义,给学生以深深地启示,从而使学生获得强烈飞美景,是学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Q正传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去审美阿Q这个人物,鲁迅借阿Q骂谁呢,什么叫阿Q精神,什么叫精神胜利法,有疑问学生会以审美的兴趣去挖掘文章深层内涵,就会自觉地多次地体验意会移情到自己和周围。这样学习自是别有一番美味在心头了。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

摘 要:语文课堂上出现的不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不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从未间断,这些问题都是出现在一线老师身上,也是一线教师不重视初中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文学科素养的表现。一个的教师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然而在语文教学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上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随着教育的发展,为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构建了一个框架,丰富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扎实的科研水准等都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前提条件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依然会有部分一线初中语文老师不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不践行新课改基本理念等现象,这就是不重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表现。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践行的基本理念来探究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

素养可理解为某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培养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能力和修养,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指的便是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的核心素养可分解为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语言表达能力;二是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审美情趣;四是传统文化修养。语文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基础,规划语文教学目标,同时承担着教育规划课程总体目标的一部分。

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科中所获得的相关素质和修养,它包含学科的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的感情等。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融入学科意识。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综合能力。语文是一门学习我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它包括语言的构建应用、思维发展、鉴赏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语文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在语言构建上有着明显的学科特点。

虽然在思维发展、语言鉴赏以及传统文化理解的角度上,语文并不是独有的,如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语文学科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色。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最直接的体验就是对语言的表达,通过挖掘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加深对课文中文学形象的感受和理解,然后用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巨大的发展和提升。语文学科保留着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独特的文化理解与传承作用,这是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渗透的。学生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理解鉴赏以及接纳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由此可见,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初中语文的学习具有阶段性、持久性、综合性等特点。

二、培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们不是要把这个问题直接拿到课堂上去,而是要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个知识点以及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慢慢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从小的方面做起,见微知著,使得语文课堂生成的每一个小问题都包含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学科基础知识教学,也包括其他内容。例如,语文知识的创立来源、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变化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等。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约束,一线语文老师更偏向于基础知识的教授,对于“考试范围之外”即试卷上并不会考的一些本源知识不重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上浪费精力。实际上,考试内容依然承载着文化理解、审美鉴赏以及创造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因素。中学生不仅应该掌握那些考试大纲上的显性语文知识,也要更深入地领会了解和掌握那些学习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只有这样初中生才是透过语文知识学习的表面看到语文学科的独特含义,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提升对文化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有很多,例如语感的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识字、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散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虽然语文课本上不是每一篇课文都会全部包含这些学科素养因素,但可以通过分类,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文字所表达的精神,借助语文课文内容发散思维,这些都是属于语文学科素养的。

在过去甚至现在依然存在一些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偏向于教会学生哪些知识点,运用哪些做题技能,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约束下,忽略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初中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如何给学生提供最有用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浅谈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重要的教学任务。语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将德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德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教育;通过典范的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关注人民的情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对初中学生而言,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初中Z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在创设情境中渗透

对学生进行德育,若是我们采用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语言讲解方式来进行,既无法将学生引入到文章特有情感的思想情境中,我们也无法获得理想的德育教学效果。所以,面对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却又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课文情境,我们可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其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深刻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对于斑羚飞渡的具体情境,作者运用大量篇幅和语言进行了刻画描写,若我们只是让学生依靠阅读这些文字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还具有一定难度。于是,我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斑羚飞渡这一情境的视频,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年轻斑羚成功飞渡的画面便真实、生动地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学生也都为眼前壮观、悲惨的场面所震撼了,他们一言不发、表情严肃地注视着投影屏幕……这样,我通过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斑羚在生死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爱护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

2、语文阅读演讲中渗透

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的寓德育于语文教学的渠道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渗透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的书籍,要求学生多看、多读、课外书,然后写读后感,通过阅读书籍使学生接受健康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保尔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自我献身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奋发的努力和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3、作文教学中渗透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确立正确、鲜明、集中的主题,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的每一次作文、周记,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助于教师及时进行引导。例如,我在布置学生写《我游览了……》一文时,要求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深入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写《能经风雨,方见彩虹》一文时,让学生知道做人要靠志气,有理想。志气可以使人忍受磨难,乐观向上,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再简单的事也不尽如人意。写《我的母亲》一文时,让学生理解母亲,体会到母爱的神圣,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又如在写《初三的我》一文时,很多学生都能认识到这是人生的分水领,是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斗志,但个别学生却悲观、消沉,认为自己基础差,从而失去信心,有的还保持着一种无所谓的状态。针对这些情况,我对于好的进行表扬,对于差的私下进行交谈,并用实例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学生学习保尔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让学生深受启发教育和鼓舞。

4、课外活动中渗透

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并不能靠语文教材中十几篇文章就能完成,所以,每当在课堂上学习了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文章,我们还应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比如,在学习了描写父子情、母子情的文章如《背影》《我的母亲》之后,我们可在班里举办以“向父母致敬”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树立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决心;在学习了语言精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如《春》之后,可以举办绘画比赛,让学生把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画面画下来,从而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春天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学生自身的特征,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进行直接的灌输,应当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教师应当对渗透的方法进行创新和思考,继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己良好的思想品格。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标给我们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在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结合语文学科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1.以文为本,以文明道。

早在唐代韩愈和柳宗元就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强调要以文明道。语文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以文为本,以文明道。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诵,引导学生赏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品德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学科知识的思想性,从而保障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体会感情的教学过程中,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成功的场面重点分析,让学生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则、敢于奉献的品质。经过这一课的学习,许多学生发生变化,主动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的事情越来越多,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为主线。

在语文学科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

3.深挖教材,寻找结合点。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我在初一语文教材《一课》中找到针对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上课四十五分钟效率差这一现象的德育结合。

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文中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及时处体现小弗朗士“懊悔” 的心理特点,我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致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这时,我及时地融合德育工作,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感触和领悟。

二、要把课外活动变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育、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2.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补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补差,因为对象是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教育是育人,育人要育心,育心就是育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洞的口头说教;只有抓好德育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该如何与时俱进地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我们这一代教师不能不深刻思索的重要命题。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育方式的改革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现代化。因此,作为现代信息社会标志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应是时展和教育改革的历史必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是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能创设一种直观、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将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问题。

1.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可以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导语部分,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而可以说,导语部分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精彩,能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较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知识,防止厌倦心理的出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的心理,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高;反之,效果将大打折扣。学习《孔已己》一文时,教师先根据教材上的插图脚本,精心设计课件,并根据故事情节,绘制整个故事内容的插图,并用上动画,配好声音,同时还截取了教学VCD碟片上的一些内容。在课堂上,刚点击"播放",学生马上被荧幕上的图案所吸引,他们认真看着,思考着,小声讨论着。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学片所吸引,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想了解教材内容的欲望。成功的开端往往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情绪,教师一开始就"迷"住了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得以激发。

2.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靠的就是几只粉笔、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再加上一块小黑板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果出现学生没弄懂的地方,教师就需要反复的讲解,同时伴以学生大量抄写,这种教学手段效率十分低下。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它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论语十则》时,用多媒体显示孔子画像,用文字展示孔子生平、儒家经典内容,将学习的字词用课件制作出来,让学生合作交流,方便了教学。在教学中对于某个学生未弄懂题或任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让学生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又提高了学生综合理解能力。

又如:学习《春江晚景》时,制作的课件中有:傍晚、春江,远眺,翠竹中透出几枝桃花;近看,岸上已是蒌篙遍地,水边的芦苇刚抽出嫩芽,水上鸭子在悠闲戏水,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春江水暖鸭先知?时诗人的喜悦心情,又使人联想到?正是河豚欲上时?的画面,学生更能理解诗句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起到了功在课前,收效课后的效果。

3.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学习内容,也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应该着重教学的内容。根据大纲精神,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不够突出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是一个主要因素。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由于绝大多师生没见过景泰蓝工艺品,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只能空讲,学生则很难 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如果利用电脑软件――三维动画片(条件好的学校可自制),景泰蓝及其制作的六道工序将直观地活现在学生眼前。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在,它是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模糊性等原因造成的。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对各种多媒体信息的交换、加工,制作成二维、三维动画,在时空中,自由展现各种动态图像;也可以通过运用艺术手段和特技效果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要表现的内容在远与近、大与小、繁与简、虚与实、快与慢之间转化,便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比如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体会其意境是个难点。运用多媒体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首先以行书书法为前景,以春江月夜图为背景,配以中国民乐,进行吟诵,以渲染出诗歌特有的意境。在学生大致读懂诗题的基础上,在屏幕上展现有节奏的配乐范读,同时,根据诗歌内容按序在背景上出现相关图像,并最终完成诗歌意境图。,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读中,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欣赏诗歌描绘的意境。再如《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是假?学生往往各执一辞,争议不休。如果让学生观看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的表演(电脑软件或VCD提供剧片断),这个问题就迎"戏"而解了。

4.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均是截取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逐句逐段的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如此一来,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设计时,可以巧妙的将课文的知识点自然的相串联,优化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将教师难以道明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形象的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安排与进程,科学的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探讨与研究,开拓其发散性思维,使其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5.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快感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言语内容和形式是其特性,审美也是其重要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展示语文教学内容美的特性,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以及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语文课件应具有屏幕美感,在构图、配色、字体、排版等方面讲究精致。声音、图片、动画等素材在恰当的基础上要尽量做到精美,让每一个页面本身就具备美感,较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总之,教师和计算机在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时都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两者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互相排斥,而是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减少各自的不足,使两者的优势变得更加有效。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创新的作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教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布置形式多样作业,体现创造性。针对目前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少布置一些以抄写、机械做题为主的短期作业,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原来的教师直接的口授讲解传授单一的知识呈现途径,转变为由多样化的知识呈现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习者,知识传授途径的多样化,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整合后,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有效的知识建构。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由教师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于网络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运用多媒体还原课文情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的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若用上一幅展现情景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或是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配以课文的重点内容或字词,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中师生交流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而通过网络这种形式的沟通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零距离交流,可以使教师掌握到及时手的最真实的学生心理活动的状况,它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时时沟通,网络为实现时时沟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指导,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整合,展示不同的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能弥补此中不足。在教学中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复杂的化石、煤炭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录音播放。《月光曲》这课内容源于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上课前先借助录音机把钢琴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 中听出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这首钢琴曲的哪个地方感受最深?为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甚了解,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他们在回答时就不会受局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二是视频再现,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用自己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三是网络下载。教科学小品文时。利用网络解决问题,找到相关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这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引入时代活水,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老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苏教版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认识和建议

【摘 要】单元课文重组,课文内容多样呈现,“学科课程统整”使课堂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本文结合对学科课程统整的认识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提出了对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统整的简单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统整;建议

“学科课程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与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大不相同的多重体验,通过学科课程统整,重组单元课文,多样方式呈现课文内容,带给初中语文的课堂不一样的感觉,使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样的课程统整,从积累知识到运用知识,学习过程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而且,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使以往枯燥乏味的填鸭式从此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自然也是兴致高昂,所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对学科课程统整的认识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提出了对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统整的简单建议,仅供参考。

一、认识学科课程统整

对于“学科课程统整”,有许多说法,我这里选择了一种比较官方的说法和一种通俗版的说法,大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能会有与我不一致的看法,所以也是仅供参考。官方版的“学科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拟定一个基本周期,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通俗版的学科课程统整是指教师以统编教材为主,根据本校自己学生学情的需要,整合其他有用资源,打造出能够真正在自己学生的课堂中实施的教材。

二、整体分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1.教材体系

七、 八年级教材每册设有六个单元, 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九年级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

全套课本安排写作指导短文24篇,作文选做题88题,修改文章练习题19题。共设计了12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10个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的安排为:七年级(上)《汤姆索亚立险记》、七年级(下)《西游记》、八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水浒传》、九年级(上)《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下)《朝花夕拾》。

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典型特点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同样具备了众多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具备的几大特点: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除此之外,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还拥有几点典型的特点,在这里以七年级上册的及时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及时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五篇课文通过展示文学的魅力,为学生打开热爱文学,欣赏文学的知识大门。然后,与某些教材大谈人生哲理不同,苏教版的五篇课文以体会文学之趣为主题。而且,苏教版的课文安排没有明显的精读和略读的区别,但是在单元课文安排结束之后安排了一些诗文的诵读与欣赏,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积累知识有很大的好处。苏教版的课后练习改名为“探究――练习”,一般有四题,一题是对本文的朗读或是背诵程度的要求,在对文本的诵读方面要求较高。苏教版及时单元的写作练习叫做“有感而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观察,能够把生活情感记录下来,加以表达。,开始让学生修改作文,学会初步修改作文的方法,为下一单元的正式学习修改作文做准备。

三、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建议

1.教材统整

教材统整是对教材体系作结构性调整,使之更适合于本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都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教材适应于教与学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跨专题、跨单元主题,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根据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统筹、调整、重组教材。

2.学科内三类课程的统整

在教材统整基础上,将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统整起来,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系统体系,防止学习内容的相互割裂,我们称之为学科内三类课程统整。比如我们需要教学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从最初的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赏析,到后面的写作,把整本语文教材拉通进行教学。

3.学习能力的统整

在统整上述学生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的培养统整进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究中学会探究,防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内容割裂,就称之为学习能力的统整。读书不是读死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再将德育与课内外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等作统一设计、安排,让学生能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科课程统整”不是内容上的简单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总而言之,苏教版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是一个在路上的程度,有了许多值得参考的案例,也有很大的提升改进空间,想要在学科课程统整方面步上一个新的台阶,还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EEPO平台互动式课型在初中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关键词】有效教育 平台互动式

课型 运用

自2004年3月玉林市玉州区引进EEPO教学方式以来,在学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笔者将EEPO教学理念大胆地运用到现实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平台互动式的探索较多,使用也较多。十来年坚持使用下来,课堂教学不断得到优化,教学效率也稳步提高。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探讨,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弄清授课的关键项

教师运用平台互动式课型必须弄清授课的关键项。关键项也称关键要素,即本课的教学目标。这目标可以是基础知识,也可以是能力培养,当然还可以是思维拓展。如何在平台互动式教学中多途径地寻找关键项呢?这就需要教师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团队中的一位老师上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陌上桑》时,以“人物描写方式”作为关键项来处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我们团队经过共同分析,认为以“心理美”作为本课关键项会更加好。

关键项要设置得出彩,教师就要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使所建的平台突出而不单一,活泼而不紊乱。如讲诗歌时,教师可运用“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对意象、意境进行多角度分析,教学生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境,从而由直观的审美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符号分析;讲散文时,对于写景状物,教师可运用绘画中的“粗细线条”“写意”“泼墨”等术语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写法分析;又如训练朗读时,教师可运用五线谱知识培养学生充满情感、乐感的诵读习惯,从而增强学生语感;讲游记文体时,教师可利用旅游地图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等。例如,笔者在执教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长征组歌两首》时,通过看图、学歌、模拟军事演习等方式,很好地融合了政治、地理、美术等学科知识,抓住“理解长征路线及意义”这一关键要素不放松,进行知识的落实与巩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抓准授课的关键项,紧紧围绕授课目标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二、一节课中的平台设置

在运用平台互动式课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标准性平台的认识似乎比较模糊,对如何设置平台没能很好地理解透彻。尤其是刚毕业的老师,这也想抓,那也怕丢,结果就设置了5―7个甚至更多的平台。一节课下来,设置多少个平台为宜呢?笔者认为,一节课所创设的平台,应当是教师指导学生去构建的。教师自己首先应对教材有整体的认识,并对教材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去指导学生。一般而言,一节课设置2~3个平台就可以了,一般不超过4个,1个似乎太单一,虽然有很多种途径去实现,可总略显单调。当然,在毕业班专题复习时也可只设一个平台,有的放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七、八年级可设2~3个平台,这样既避免了单一,又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课堂教学得到了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当然,每个学科都各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构建民主、交流、开放的课堂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学习方式。在课改实践中,教师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课堂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民主、交流、开放的课堂氛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必须成为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师生才会成为朋友。这种“求学”的境界也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不仅仅要从“宏观”着手,还要在“细节”上花心思,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有感触,笔者在执教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一课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们互问互答、互考互评、自选自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四、多要素的交互使用

在平台互动式课堂中,各要素的组合与交替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平台与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并很好地使用。正如系统论所认为的: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我们必须把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始终关注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对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和优化处理,以得到整体功能的优化。

那么教师如何合理运用各要素呢?例如,以“说”为主,以“听”和“写”为辅,以古诗词为例,就背诵而言,笔者采取每天背诵一首诗的方式,先让学生进行诵读,再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彼此倾听、交流,然后将古诗词默写出来,有时还会让学生将所背诵的古诗词佳句运用到作文中,争取更大的突破。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与序列性,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又如,以“想”为主,“动”和“静”为辅,在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及时单元《长期的悔》教学中,笔者以“想”这个要素为主,让学生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使学生把握情感、领悟情感、升华情感。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品味、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注重让学生明白,本文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因为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的情感,进而让学生领悟到:能打动人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好文章源于生活中真情实感的流露,源于人性真善美的呼唤。

大纲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如何让学生善思、会想呢?刘正国先生说:“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在体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学生学会思考的前提下,动静的转换便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笔者相信,教师在平台互动式课堂中巧设关键项,将各个要素融会贯通,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顺畅、更精彩。课程改革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一味肯定,教师必须在“双基”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思维的突破,进行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备课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提高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秦越霞)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谈初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地位”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就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始终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统揽全局,而没有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有所舍或偏执――无论是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还是设计教学思路,提出评价改革策略等,都是服从于语文课程这个所固有的最基本的特点。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在语文课程的众多性质特点中,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二者的统一特征呢?“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掌握好母语这个“交际工具”。所以可以说,工具性是语文课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缘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而“人文性”则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切实发挥语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性可理解人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所以可以说,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因为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几乎都是思想性强、情感纯正的经典之作,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既有它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课程”强调二者的“统一”,是因为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是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这就是说,不能把语文课程理解为“纯工具性课程”,不能把语文理解为“纯工具”,它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创新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学生是在学习语文的课程中,在交流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发展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底蕴,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形成人文特质的。

【案例片段】我们知道陆游、瞿秋白、都写过《卜算子・咏梅》。从工具性角度看,“卜算子”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大家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从人文性的角度看,“梅”在我国传统文学中是一个具有特定人文内涵的物象。他们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梅花”作为自己人格形象的代言人,正是因为他们都秉承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人文传统。但由于时代、处境、遭际、事业、气质、襟怀等各不相同,用用一个工具(词牌“卜算子”)来进行创作的三首词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陆游悲凉凄苦的意绪,瞿秋白慷慨深沉的胸臆,豪放自信的气魄――三位作者在词中所营造的意境也就各有特色,各具魄力。如果你给学生讲诉这三首“咏梅”词的思想内涵,当然离不开“卜算子”这个词牌,也必然要凭借某位此人所填写的文字内容。如果只是讲“卜算子”的字数、平仄、押韵等格律知识,而不谈词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离开了讲词的格律知识,也没法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之美、韵律之美。

这说明,就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而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结合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割的。也就是说,没有不承载任何人文内涵的工具,也不存在脱离了工具为载体的人文,这是一种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来说事儿,但是没法把工具和人文分家,不能执其一端而不顾另一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素质方面的较高且地要求。“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等对应于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对应于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融合。“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语文,又要学习做人。”

根据我们前面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界定,以及对相互关系的分析,要发挥好阅读教学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必须在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融通、语言和精神同构”,也就是要在“语文中构建精神、在精神建构中发展语言”,因为二者是互相渗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

[案例片段]《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描写狮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一段,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串联,语言很有规律,用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狮子的可爱,读后让学生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了两个板块的语言训练,使言意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及时板块让学生抒情轻音乐的伴奏下,顺着作者的思路继续想象“有的狮子(),好像()”。第二板块在枪炮声的渲染下,让学生改写和补写文本: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有的低着头,好像();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这两个板块的设计,既是语言训练,又不是在纯粹机械地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融合了很多情感因素: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之情,对在“七七”事变中英勇牺牲的勇士的敬佩、怀念之情,还有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这就是“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建构精神,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语言和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同构同生。”

从这个案例片段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当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同时兼顾语言(工具)和精神(人文),让学生理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在享受丰富的时代大餐、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时,学生就能幸福地栖居在和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能达成“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母语教学质量”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