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职工文体活动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一、文体活动与职工综合素质

1、“家和万事兴”全市邮政职工文艺汇演

2011年1月11日晚,遂宁市邮政局隆重举行“家和万事兴”全市邮政职工文艺汇演。全市近200余名邮政员工和家属积极参与,座无虚席的明星康年大酒店明星殿激情涌动,台上台下共唱团结奋进之歌。汇演高潮迭起,节目异彩纷呈,经评委认真评选,此次汇演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

2、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联欢会

2011年3月3日下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遂宁市邮政局机关和市局营业局的女职工在四楼会议室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101周年华诞。市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市局各职能部门、专业局的负责人亲临会场,与女职工共度佳节。联欢会上,女职工还与部分男职工自编自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群口快板《遂宁邮政奏凯歌》、诗朗诵《献给母亲》、舞蹈《快乐地跳吧》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把联欢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大家在欢歌笑语中、在春天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3、“庆五一、迎五四、我运动、我健康”登山比赛

为活跃广大干部员工的文化生活,展现遂宁邮政人的精神风貌,2011年4月29日,遂宁市邮政局组织开展以“庆五一、迎五四、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登山比赛活动。市局部门工会和船山区局分工会6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比赛。比赛全程约4公里,以卧龙山风景区大门为起点,山顶的万福楼为终点。这充分体现了邮政职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展示了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

(二)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1、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各项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员工之间的相互认同、理解,实现心灵的默契,群体之间的和谐友善。

(三)通过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意义

开展文体活动,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加强职工团队意识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邮政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意义主要有:

1、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形式。

文体活动有利于邮政行业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邮政行业职工的凝聚力。文体活动倡导的是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和塑造的是行业内部巨大的凝聚力。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由竞争进而迸发出职工工作中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赛场上的精诚团结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增强了邮政行业职工的凝聚力及完成邮政任务的战斗力。

2、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是展现邮政行业风貌、增强员工体质、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员工挑战性、提升邮政行业凝聚力、增进邮政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已成为工会参与邮政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

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邮政行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从而提高邮政行业的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邮政行业形象。

4、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必要手段。

职工文体活动是邮政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广告”。邮政行业的运动队是邮政行业的形象代表之一,从体育竞赛的角度,反映了邮政行业的实力,展现了邮政行业的文化实力,展现了邮政行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同时也密切了地方与邮政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真正彰显出了邮政行业职工素质、邮政行业的形象,提高了邮政行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邮政行业内部职工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文体活动对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形成特色企业文化。

遂宁市邮政局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提高了职工的自信心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公楼设立了企业文化展板,宣传展示企业文化理念,开辟了“学习园地”、“局务公开栏”等形成了展板文化。将全市各邮政企业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理念、学习体会或工作动态在内部的遂宁邮政信息上展示,形成具有遂宁邮政特色的期刊文化;文化建设与企业各项工作的高度融合,既丰富了邮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也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把提高员工素质融入到工作、学习、娱乐中,寓教于乐,效果是事半功倍。

例如遂宁市邮政局在排练节目时,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华尔兹”,不知道服装搭配时深色裤子、深色鞋子是要搭配深色袜子的。如果给员工上一堂礼仪课,他们能记住的非常有限,能做到的,更有限。但在节目排练过程中,正确的站姿、如何邀请女士、手应该怎么放、“女士优先”、“绅士风度”等等礼仪细节,会在每天的训练中慢慢渗入他的思维、行为,进而改变他。例如在演讲比赛现场,有的年轻人穿衬衣打领带下面却穿条牛仔裤,女孩子穿着超短裙上台演讲,有的年轻人在演讲台上站着时还不停的抖动脚,他们认为这样很舒服、很时尚。当点评的评委当众指出他们的种种细节错误时,相信他们下一次再出席这样正式的场合或比赛时,这些年轻人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演讲比赛考验了参赛的每个人的写作能力、演讲技巧,他们同时也见识了其他同志的风采,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了前进的动力。部门负责人鼓励员工多参加活动,得不得奖是小事,重要的是锻炼、提升了员工的素质、胆略,使他们更加自信、从容,在业务发展中,他们会更有想法,并敢于实践;在面对客户时,他们会展示出很有礼貌、有教养的状态,让客户更容易产生信任感,进而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紧贴“创争”活动,“职工书屋”建设提高职工学习力。

遂宁市邮政工会以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为重点,以适应现代邮政对职工素质的新要求,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搭建职工学习平台,“职工书屋”建设活动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在开展读书活动比赛中,指定一本好书,让员工读,让员工写出、说出自己的感想和理解,就是让员工养成学习、看书的好习惯。

(四)给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让员工有成就感。

有员工说“以前只知道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现在才发现生活原来如此多彩,排练节目中的趣事是如此令人开怀,同事们在一起原来这么愉快”,有员工刚进企业就被邀请加入活动中,他认为企业很关心他,不排外,施展才华又令他很有成就感,对企业的认同度也大幅提高。人才是靠发现和培养的,企业应该给每个员工展示自己长处的平台。哈佛、耶努大学为什么,世界上很多精英都是从这些大学里走出来的,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挖掘、培养人才,并将其优点发挥到。当员工们曾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过,他们之间会结下“一起同过窗、一扛过枪”一般的同学、战友般的情意,对促进企业和谐,增进员工、部门间的合作、协调。当企业的员工在各种文体活动中能勇敢的秀出自己,没有好,只有更好。员工能不能得奖是不重要,员工挑战了自己、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他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这就是员工的收获。综合上述文体活动所体现的作用,本文认为,通过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职工正确的政治观、大局观,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发展稳定大局,实现了企业与职工和谐共享双赢的目标。鼓励员工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衷心的为员工感到骄傲,用他们的、用他们的热情,为企业增光添彩,让邮政的天空更加美丽。

三、职工在参加文体活动时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目前,企业在组织一系列职工文体活动时,一些职工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忽视文体活动。这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等存在弊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会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中,有些职工可能就不会那么自觉,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一些单位以组织文体活动费工不讨好为由,要么不再组织,要么为应付检查等勉强组织简易文体活动。单位应采取具体的有力的措施,从点滴养成入手,培养职工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职工不能视到企业工作上班是正常的,而参加文体活动就可以随意性,想参加就参加,想几点钟来就几点钟来。把组织一次文体活动当成一次大的集体活动,是一次培养职工严格组织纪律观念的机会,强调人人参与,善始善终,不能有一种随意型,放之任之,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有意识地增强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工会本身也不能把文体活动当作一种可有可无、无关大局的活动。

四、企业组织文体活动的原则及建议

(一)企业组织文体活动的原则

1、突出普遍性。

文体活动要体现出普遍性的原则,不能专为某些职工或者某个技能设置个人演出,它容易造成职工离心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观念等。遂宁市邮政局工会应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开展健身、娱乐、读书学习等活动,提高职工健康指数。上述文体活动,就体现了很好的普遍性原则。

2、突出多元性。

近年来,市邮政工会除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外,其下属的各邮政分工会也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徒步远足、长跑、爬山、夏游、职工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分满足了职工的文化需求,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3、突出趣味性。

市邮政工会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广泛参与的集体性、协作性强的趣味活动,增强了文体活动的辐射面。比如,遂宁市邮政局组织开展的中国象棋、乒乓球、斗地主、拔河、迎新春游园活动等,激发了职工的潜能和自我超越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4、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2009年9月26日,遂宁市邮政局工会根据职工的兴趣爱好,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市局、市局工会在新落成的职工活动中心举行了“庆国庆乒乓球、象棋、斗地主”比赛,参加比赛的裁判员、运动员共计80余人。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在班前班后就近健身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职工之间的交流,展示了邮政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结语

总之,企业文体活动的开展,它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文体活动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唱唱闹闹,文体活动对于活跃职工文化,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体活动,可以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职工的身体素质,陶冶职工情操,同时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推动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播音员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一、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

现代的播音工作中,很多时候要求播音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好的文学功底,以免因为播音员的知识贫乏而影响节目的质量,由于播音稿件涉及面广,它要求播音员能够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而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让播音员在节目过程中对作品进行第二次升华,赋予作品艺术性,让普通的稿件获得更就的播出效果。(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播音工作中,特别是直播中,对于播音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有着极大的考验,它要求播音员要随时面对各种情况的发生,任何一次突发事件都是一次考验和测试,这时具备心理素质的播音员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补救措施,能够尽力保持声音的稳定和平静,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时间“抢险”、“补台”。

二、加强播音员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既享受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阳光之下,又面临着它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播音员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份子,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党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因此处在广播传媒前沿阵地的播音员更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格、更的要求,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更的传播各种讯息,获得良好的社会反映。播音员首先应该加强自己的政治素质,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播报文件过程中,播音员的声音和感情应该与文件精神保持充分一致,让听众能够的理解文件精神的实质。其次,时代的发展让播音事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当今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播音事业肩负着向世界展示国人精神面貌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形势下,播音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播音专业技巧的学习,加深对播音工作的理解,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播音创作。提高播音员的综合素质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提高播音员综合素质的策略

(一)加强政治思想

播音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新闻的传播者,首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思想,做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紧密结合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方向,从而做好宣传工作。播音主持人还要坚持深入生活,从实际出发,对于一些社会敏感问题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接触到涉及到一些政治性很强的话题,播音主持人这时更应该仔细调查研究,对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有一个深入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对其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触及这些问题的时候把握好节目内容,保障在进行播音工作时不出现政策性的错误。

(二)提升道德修养

当前电视网络的飞速发展,让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涵盖千家万户,播音主持人因此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播音员在听众心中不应该只是扮演一个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而更应该是代表正义和道德的化身,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听众心中树立起播音员的良好形象,让播音员更具有社会公信力,促进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发展。作为一个播音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派的工作和思想作风,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保持我们应有的品格,明确政治立场,不让党和人民失望。

(三)提高专业素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成为一名的播音员,必须致力钻研业务,学习文化,把自己打造成为具有丰富文化知识和业务技巧熟练的新闻传媒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有声语言的培养,有声语言不代表生活中的口语,二是播音专业工作语言。播音员要做到在节目中保持普通话的标准,预言规范化、化、简练化,口齿清晰,吐字流畅,竭力避免录制过程中出现方言土语。其次要加强自己内心情感的培养,在直播现场要调动自己内心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让听众在沉醉于节目之中并得到心灵上的享受,不知不觉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敞开心扉。只要播音员能够把自己对节目的理解和内心的真是情感融入进去,那么广播节目对听众来说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除上述几点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定期召开播音员工作会议,加强播音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还可以通过树立模范,表彰先进播音员来激励更多的播音工作者努力工作,提升自我业务素质能力。

四、结论

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播音主持人的出现促进了广播节目的繁荣和活跃,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播音主持人所具备的各项素质构成了其形象的软件部分,但硬件的要求也不容忽视,如穿着、造型、外貌等,而硬件的要求比较容易把握,反之掌握好软件要难得多。但正是因为播音员把握好了这些软件方面,才让他们的形象日益,播音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水平,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的复合型播音员,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浅论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医药教育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继承与与发展中医药学的需要。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搞好综合素质的关键:

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建国前曾有私人或私人团体自行创办的规模较小的国医专科学校。建国后,自1957年开始,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中医药教育列人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相继创办了。余所高等中医药教育院校,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面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地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兹谈一点看法。

1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庆典上指出:“在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二这些特性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目标、标准、成就水平等形式表现出来。”个人、群体、社会虽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都要统一到社会的要求上,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对社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的人才。

当前。我们正处于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科技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标准等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既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以及人文科学素质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它既要求高等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又要重视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既要求人才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要求具有熟练的市场经济知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教育体制与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学生及家庭、社会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关心毕业后就业去向和创业持家、贡献社会的能力。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深化改革,积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就业创业本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学生视野。从传统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的需要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与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互相补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江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和肯定了中医学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党的中医政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才是科技知识的载体和创新的主体。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的关键与基础.高等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切实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综含素质教育,为培养能承担起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大任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标志着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的经典著作长黄帝内经:来看,内容十分宏富。涉及学科众多,既有包括阴阳五行、情气学说、天人合一论、道德伦理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又有包括天文、地理、物候、医学在内的自然利学知识。白此以下.历代医家无一不是按照《内经》的模式、体系,继承与发展传统中医药学。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逸一生博学,精通诸子百家.集儒、道、佛、医于一体,留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两部巨著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幼习读诸子百家,博极物理.著成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可见.要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创新中医药学.下仅需要扎实的中医药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实践能力;即要掌握传统中医理论与技能,又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务必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才能培养出能承担起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重任的人才。

3深化教学改革是搞好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

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单学科的知识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学基本是以“书本一课堂一教师”为中心。重视的是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忽视人文科学和现代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评定学生学业水平是以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标准.学生追求的也是书本知识考试成绩,极易导致高分低能,学生驾驭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不强,也就是说综合素质差因此,务必进行改革。首先要改革课程设置,在保障专业知识继承的基础上,要增加人文科学、边缘学科知识.如自然辨证法、训古学等。

值得指出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在对前人的经验总结、分析、扬弃的基础上发展的:中医药学作为传统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代医家留下许多至令仍有现实意义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无一不是以医家的著作为载体传承下来的。古代著名医家,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邀、李东垣、叶天士、吴鞠通等无一不是在博极古代医家著述的基础上.融汇新知而成就事业.创立新说。我国研制成功的治疗疟疾的青篙素.就是根据前人经验开发的。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必须重视前人经验的挖掘、继承、整理、提高。因此,培养能继承与创新中医药学的人才,必须重视古代医籍学习,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中医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古代医籍.这是下利于继承中医药学的二因此,一务必重视医古文、训古学、古代医籍、各家学说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与时俱进的,下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口明清时期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雪等著名医家.在继承古人外感热病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建立了温病学说、唐宗海、张锡纯等在继承古人经验上,融会新知,建立了汇通学说。今天,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也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实践为基础,与洞俱进。因此,课程设置、教村规划务必要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要积极探讨和应用讨论交流式、启发式、案例分析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积极应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加强临床教学。增强直观感受性矛

再次,要建立以素质为中心的评估体系,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和评估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浅析护士综合素质教育对急诊观察患者的影响

急诊观察室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以及应急处理的重要场所,急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护理技术,还要成为适应急诊各个岗位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多方位的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依赖于每个护士综合素质的集成,高效的运作管理和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急诊临床护理中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去培养护理人员和规范急诊的护理工作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综合医院应以科学的发展观重视培养急诊护士的以下素质。

1 业务素质

需要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的业务技能。随着现代社会急诊护理工作的发展,急诊护士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首先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其次还应该注意运用相关学科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面、提高学科修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更新,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历史做出、正确的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因此,急诊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的继续教育,还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2 知识结构

急诊护士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由于急诊观察室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在具备新型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急诊基础理论知识和急诊观察抢救技能,并且具备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现代急诊护士还应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综合医院的急诊护理工作将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熟练使用计算机已成为护士必备的技能。所以,护士必须努力学习信息网络知识,应懂得从网络多渠道、快节奏地获得信息,捕捉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 道德素质

需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急诊护士的外在表现是语言、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在的表现是靠心理作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调整情绪以适应管理者不同的角色转换。在工作中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信任,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同性格的急诊患者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正规操作。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急诊护士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工作需要、服务观念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保持自身良好心境和平衡心态,更好地为求助者的康复提供专业指导。

5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急诊的护理模式将更趋完善,它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核心”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护理。这就要护士必须有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护士在工作中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合作需要交流与沟通。所以,每一个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彼此相互沟通才能通力合作。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到了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教育现状 有效途径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从我校高职学生来看,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一部分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偏颇、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2.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可以说是现今高职学生的共性。从我校录取的高职学生的成绩看,有的学生高考总分360~370分,而英语成绩100多分,或者语文100多分,其余科目的成绩只有40~50分。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学习课程,尤其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与中学基础密切相关的公共课程,由于其基础本身就较差,因此很难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可以说高职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比中学时的学习困难更大,而学生对此又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上课不听讲,课堂上讲话、看小说、听mp3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往往也成了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共同选择逃避的方法和被动应对的方法。

3.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缺乏理论学习基础,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进入高职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的学习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动力。

4.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还不够

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表现症状看,他们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对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许多高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态去想自己的未来,往往又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

5.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一种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离开亲人进入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没有用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适当调整学院现有的教学计划,加大素质教育的教学力度,使之真正成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可开设《演讲与口才》《礼仪》《书法》《摄影》等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几个学分以上才能取得毕业资格。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增加选修课的分量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专业,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一点恰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构成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种基本框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n

bsp;

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他们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难中之难。针对高职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较差的现状,要充分利用“两课”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他们兢兢业业的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4.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加强学校的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容忽视。(1)正确引导学生自发成立各种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素质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比如,可建立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摄影协会、街舞协会、动漫协会、k歌协会等等。通过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一二·九诗歌朗诵赛、讲课大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形象设计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丰富和发展个性。(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依托专业为背景,在各学部成立以专业为特色的学生社团。比如:英语剧团、营销协会、会计协会、健康协会、营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等。通过这些协会,可以广泛地组织科技竞赛、科研知识报告会、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形式的科技活动,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发明与科学实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一般学生社团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学生社团,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有序的校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主旋律。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强化专科学生的动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年轻人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从而加强自己思维的变通性、流通性和独特性;在加强对高职学生在校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校书本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

6.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大力开展专业素质拓展活动

为进一步让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和各类的学科竞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开展珠算和点钞大赛,也可参与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可举行翻译大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举行软件设计大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可举行制图大赛等等。这些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都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实践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7.大力挖掘先进典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在各方面涌出的先进典型,要进行系列报道、重点报道、深入报道和连续报道,比如充分利用学校表彰的“综合素质标兵”“学习标兵”“学生干部”“团干”“团员”以及各学部自行挖掘的在文体、学习、社会活动等方面涌现出的典型代表等,充分利用各种表彰的机会,充分挖掘这些先进典型事迹的内涵,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这些感人的、典型的先进事迹能深入同学,以激发更多的同学勤奋学习,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加强对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教育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定位不准这一普遍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尽快走出“读高职无前途”的这种传统观念的误区。让高职学生能重新认识眼前,能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能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摒弃那种消极的行为和思想状态。树立一种自信、积极进取的思想状况,尽自己所能,各尽其才,让每一位高职学生能有用武之地。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两个方面:育人和育德。育人和育德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即育德强调道德素质的养成,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体现在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属“成人”式教育,即属于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从目前来看,基础教育中德育的时效性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工作中的重点,大力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依托学校、学部、任课教师、班级导师等有效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利用好学生社团这一载体,让同学们的素质教育得到的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素质论文联盟//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再加上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特点是应试、选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知识、要写太多的作业,要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班。学生没有自由学习的时间,每天就是让教师牵着鼻子走, “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这恐怕是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实情。不可否认,推进素质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在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完善。可喜的是,教育部门保持了清醒的态度,提出“冷静不窝火,思考不埋怨,信心不灰心”。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并没有错,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多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

一、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两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一个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身立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二、借鉴成功学校的教改经验,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师本”为中心,“传道、授业、解惑”几乎成了我们教育教学的定律,每一节课都是由教师把知识传给学生,甚至于抛给学生,学生成了被动的溶器,课堂教学成了老师的课堂,只有老师在哪里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教师倦教,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近几年,我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课改,掀起了一股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旋风”。我们要借这一股课改的强风,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学以致用,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转变思想观念,勇于创新。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我们老师要先动起来,变革教学观念,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勇于探索和实践。大胆变革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包打天下的局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把课堂让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

2、 变革备课方式,“敢于放手”,“学会放手”。“敢于放手”就是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改变教师讲得太多的通病。每一节课老师尽可能把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把更多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操作。 “学会放手”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水平,做到学生“能说、能想、能做、能写、能评”时,教师“五不代劳”。这就意味着教师备课方式改变,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自己怎样教,更重要的要备学生怎样有效地学。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备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自主学习的形式,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有目标,从而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3、变革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以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由于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要课下解决疑难问题,课堂上由小组成员上台讲解,再由学生之间相互点评、质疑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讲不到位时,我们教师要适时点拨,做到讲在关键处。对于一些关键点、易混点、易错点,老师要讲清讲透,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讲在关键处,评在易错点。”当我们放手让位于学生的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2)适当处理好新授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改的较大疑问新授课如果采作以学生讲为主,同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讲得清晰吗?学生的能力可以应负吗?当然,全部新授的教学内容都交给学生是不合实际的,某些教学环节交给学生是可以的,基本的程序是布置前置性的预习提纲——设计某一个教学环节由学生在课堂上分析(逐步提高学生讲解内容的难度)——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宗旨是学生“能说、想、做、写、评”时教师“五不代劳”,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发现学生不能解决时或需要教师归类深化提高的内容,由老师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你会发现学生会越讲越好,还有很多老师也想不到的新亮点。

4、创新备课组活动方式,构建“研讨型”备课组。备课组是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最经常的基层单位,起着抓教学、搞科研、培养教师的作用。重视校内的校本教研,积极发挥备课组这一团队的整体合力,可以发挥1+1?2的效果。,构建研讨型备课组,各组员之间更多的进行专业的研讨,互相听课,共同探讨课改新模式,调动备课组成员争优创先的积极性,达到能力互补,实现提高备课组整体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5、鼓励个性化教学,鼓励多样,包容多样。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课堂教学没有整齐划一的模式,无论是小组合作学习,“杜郎口”模式、 “英才造”模式、香港模式等都不可能照单全收,照抄照搬,必须对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二次研究,根据自己教学的个性特征、学生实际情况,自身的教学条件有所取舍,努力创造有学科特色的,有较强的教学实效的,能展示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 “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环境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三、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谓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变革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更多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分工,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已的位置,保障全组同学都能参与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组内好差结合,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捆绑计算平均分,促使组内帮扶,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自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还原给学生,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板书个人见解,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学论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老师只是在“不悱、不启、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做到了“学”为主体,学生已经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人 ,教师真正成为“导师”。在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只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互补充。老师成为了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学生的学是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体现。转贴于论文联盟 //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浅析高校护理专业综合素质教育探讨

论文关键词:护理学生;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培养高校护理学生上应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及社会对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要求。高校应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其特点是护士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给予健康照顾的人,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人们期望护士有高尚的情操和智慧、娴熟的技能和优雅的举止、良好的文化素养及健康的人格等的心理品质与职业素养。为此,我们在培养高校护理学生上应更新观念,积极探讨如何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体现为对人民、国家、集体能否献身的精神等。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依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在平时工作中应注意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作到全员育人、多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同时结合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希望多方位发展以及反对空谈的心理需要,把抽象的理论教育与关注、讨论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与欣赏经典爱国影片、党史教育片相结合,与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改革开放成果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业务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护理工作在本质上是充满关爱的服务,而服务是无形的商品,给人带来的远非物质和感官的满足,所以要求护士必须理解人,关怀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护士具备宽容、豁达、博爱的胸怀,才能为病人提供有感情、有内涵、有爱心的护理。因此人们把护理称为——具有人文特征的专业,把护士——称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根据这一专业特征,加强对护理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培养尤为重要。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大学始终,不同年级都应具有不同的培训内容。首先是通过增加人文课程设置或加大人文课程的课时数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如开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护理礼仪、护士形体训练、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护理法律等课程,同时还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开设,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在入学教育、5·12护士节、学生毕业教育及学生日常活动中进行护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教育,目的是通过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们懂得热爱、学会奉献、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成为有教养、有品位、有尊严、有内涵、懂得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照顾人,以及具有高雅的气质、仪态、行为等由内到外散发出知性之美的专业人才。

三、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大学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应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专业特色专门人才,基础扎实是专业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现代科学的综合性与交叉性,需要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教学总体设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继续加大人文学科的比例,将专业课程提前,让学生早接触专业,早了解专业;改革实践教学、强化护理技能训练,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方面得到较好地培养和提高。

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因此要努力营造学院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名言、名句、名医、名画、专题文苑等文化长廊、宣传学院办学理念、护理学发展及护理研究动态等。利用各种形式及时向学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歌咏比赛、文艺表演、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锻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未来医学护理学发展的趋势都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医学护理人才,因此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必须把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力求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并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即有高尚的理想、优良的道德、和谐的精神个性、求真的科学精神、文明的人文素养,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包括:护理专业技能、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实现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及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及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而广义的素质又指论文联盟//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处处是艺术,处处有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接受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生存状态、生理品质、潜力开发的有利因素。

一、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

(一)道德素质

人的品德素质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德育来实现的,德育是培养人们优良品德的主要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对德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艺术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艺术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政治功能,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人的政治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人涵养德行和调节性情,塑造人格。艺术教育是陶冶性情所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促进美的人格形成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赋予学生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以及他在各种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发展和满足以特定方向的审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长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感化功能,可以增强德育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是德育自身所不可及的。中央实施“五个一工程”正是运用艺术教育手段来教育人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具体体现,因为,艺术教育“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3.艺术教育具有陶冶功能,对人的心理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人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性格。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亚里士多德以音乐为例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美是一种心灵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二)智力素质

以开发智力为主要形式的科学知识教育侧重于理性,较为单调、枯燥、刻板,逻辑性较强。艺术教育则具有形象性、创造性、感性的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开拓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钱学森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常给他介绍音乐艺术。正是由于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视野更加开阔,想问题也更宽一些。他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脑科学、生理学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实施的是一种全脑教育,它对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启智、增识功能。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认识,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才智素质的重要方式。

1.艺术教育的内容博大而精深,艺术教育是获取文化知识的窗口,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广泛的,无论从艺术的哪个门类来讲,无一不是深厚文化的结晶。仅就《诗经》而言,它是一部包含丰富的自然知识的著作,仅涉及动植物名称的就有300多处。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自然的结晶。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文学艺术家的知识积累的产物。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培养智力和能力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智力和能力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艺术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其每一个方面,较突出地表现在对审美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上。人的审美能力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美是具体的,具有最确定的感性形式。另一个层次,美是超越感性形式的最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就是要是人对美的理解从及时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并使这两个层次统一起来。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的智力素质及文化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和丰富个性生命,使之具有自涌动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敏捷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造意识,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提供不竭之源。

(三)身体素质 

1.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美育,因为体育应该是健与美的结合。各种体育活动都要求人体各部位动作协调,优美雅观,富有节奏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会使体态更加健美、更加匀称。在大学各项体育活动中,学生都很喜爱艺术体操,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体育,是二者的结合。可以说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最能充分体现艺术体操的韵律和节奏,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惊险的动作又强化了音乐艺术效果的表达。在体育竞技中加入音乐会使体育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体育训练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量,艺术教育对情感的愉悦能够将意志力量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的目的。除了在运动中要求人的动作要协调灵敏外,在生活技术操作中也需要人的双手、形体和大脑变得灵活协调。

2.艺术教育是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力助手,二者有着目标的统一性。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的手段是运动。人们发现通过接触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可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便是艺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几乎每一项运动都离不开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因为运动本身就是美,运动的目的在于追求特定意义上的美。

(四)审美素质

学生通过接受艺术的教育,能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艺术教育凭借着特殊的审美教育方式,引导人们在美的感受、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个体人格的完善和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它不带有一般教育的强制性,而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情感的激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能更加、更加具体地感受现实生活。艺术通过审美方式的教育,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劳动技能素质

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引导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在身心运动中体验审美的乐趣和把握各种活动的审美特征。这就是一种劳动技能的锻炼,例如:绘画、工艺美术、剪纸、雕刻雕塑、写作、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练习书法,等等。这些具体的教育课程,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获得对艺术创造的亲身体验,以及培养一种劳动的技能。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

艺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服务;不但要体现高职高专特色,而且要具有每所学校不同的鲜明特征。这样才会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高校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所院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徽、校训、校歌等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可以与其相结合,可以通过举行唱响校歌、诠释校训等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校的办学宗旨牢牢印在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学校而自豪。通过艺术教育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品质在不断改善,而艺术教育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高职高专要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把传统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具体化、多元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更接近社会需求,提前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就业信息,为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同时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使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征,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高专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强大的、不可替代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及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及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而广义的素质又指论文联盟//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处处是艺术,处处有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接受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生存状态、生理品质、潜力开发的有利因素。

一、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

(一)道德素质

人的品德素质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德育来实现的,德育是培养人们优良品德的主要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对德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艺术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艺术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政治功能,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人的政治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人涵养德行和调节性情,塑造人格。艺术教育是陶冶性情所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促进美的人格形成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赋予学生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以及他在各种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发展和满足以特定方向的审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长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感化功能,可以增强德育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是德育自身所不可及的。中央实施“五个一工程”正是运用艺术教育手段来教育人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具体体现,因为,艺术教育“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3.艺术教育具有陶冶功能,对人的心理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人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性格。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亚里士多德以音乐为例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美是一种心灵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二)智力素质

以开发智力为主要形式的科学知识教育侧重于理性,较为单调、枯燥、刻板,逻辑性较强。艺术教育则具有形象性、创造性、感性的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开拓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钱学森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常给他介绍音乐艺术。正是由于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视野更加开阔,想问题也更宽一些。他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脑科学、生理学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实施的是一种全脑教育,它对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启智、增识功能。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认识,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才智素质的重要方式。

1.艺术教育的内容博大而精深,艺术教育是获取文化知识的窗口,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广泛的,无论从艺术的哪个门类来讲,无一不是深厚文化的结晶。仅就《诗经》而言,它是一部包含丰富的自然知识的著作,仅涉及动植物名称的就有300多处。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自然的结晶。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文学艺术家的知识积累的产物。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培养智力和能力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智力和能力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艺术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其每一个方面,较突出地表现在对审美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上。人的审美能力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美是具体的,具有最确定的感性形式。另一个层次,美是超越感性形式的最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就是要是人对美的理解从及时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并使这两个层次统一起来。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的智力素质及文化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和丰富个性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动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敏捷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造意识,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提供不竭之源。

(三)身体素质 

1.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美育,因为体育应该是健与美的结合。各种体育活动都要求人体各部位动作协调,优美雅观,富有节奏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会使体态更加健美、更加匀称。在大学各项体育活动中,学生都很喜爱艺术体操,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体育,是二者的结合。可以说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最能充分体现艺术体操的韵律和节奏,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惊险的动作又强化了音乐艺术效果的表达。在体育竞技中加入音乐会使体育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体育训练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量,艺术教育对情感的愉悦能够将意志力量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的目的。除了在运动中要求人的动作要协调灵敏外,在生活技术操作中也需要人的双手、形体和大脑变得灵活协调。

2.艺术教育是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力助手,二者有着目标的统一性。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的手段是运动。人们发现通过接触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可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便是艺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几乎每一项运动都离不开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因为运动本身就是美,运动的目的在于追求特定意义上的美。

(四)审美素质

学生通过接受艺术的教育,能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艺术教育凭借着特殊的审美教育方式,引导人们在美的感受、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个体人格的完善和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它不带有一般教育的强制性,而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情感的激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能更加、更加具体地感受现实生活。艺术通过审美方式的教育,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劳动技能素质

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引导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在身心运动中体验审美的乐趣和把握各种活动的审美特征。这就是一种劳动技能的锻炼,例如:绘画、工艺美术、剪纸、雕刻雕塑、写作、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练习书法,等等。这些具体的教育课程,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获得对艺术创造的亲身体验,以及培养一种劳动的技能。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

艺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服务;不但要体现高职高专特色,而且要具有每所学校不同的鲜明特征。这样才会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高校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所院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徽、校训、校歌等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可以与其相结合,可以通过举行唱响校歌、诠释校训等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校的办学宗旨牢牢印在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学校而自豪。通过艺术教育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品质在不断改善,而艺术教育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高职高专要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把传统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具体化、多元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更接近社会需求,提前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就业信息,为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同时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使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征,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高专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强大的、不可替代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条件下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文从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提升营造积极心理氛围能力、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就素质教育条件下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谈了很好的观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新课程对教师是自我发展的机遇,也是超越自我的挑战。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目标及课程的基本理念都有所规划,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

1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当教师自己停滞不进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时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不进则退,人要时刻发展自己不断提升品位。语文教育既要落实工具性,还要拓展人文性;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这些新理念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做到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只有文化修养提高了,才能够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地教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打开学生的心灵空间,注重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注重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教师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不是不容怀疑的“圣经”,不是冷冰冰的教条,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教材不是凝固、僵化的各种符号的堆砌,还应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媒体。一是师生和教材的关系,即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创造的。为了填补文本留下的“不确定的空白”,每个读者都以自己独有的经验、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参与解读文本,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文本解读的独特性和结论的多样性,使阅读活动如此丰富多彩,魅力无穷。二是教师要驾驭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了解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驾驭教材的目的是把教材变为学材,把教本变为学本。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通向教材的桥梁,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编辑思想、编排体例,了解教材的基本特点。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作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三是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使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一例带出多例,以一篇带多篇;又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即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自己去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

3提升营造积极心理氛围能力

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空间,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宽松与严谨,严肃与活泼,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境氛围的创设,可以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教材的距离,丰富与活跃学生思想,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现代语文教学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不仅关注学生怎样获得知识,更加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而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促进学生发展。语文课程评价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之一。只不过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不要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命题思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与评价历史背景下每一位教师肩负的责任。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应该是开放、多元的,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总之,新时代在呼唤着新型语文教师,让我们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出发,切实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学习新课程的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范永才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

当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于人才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与一般高校所不同,独立学院不论是在教育资源,还是学院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独立学院必须转变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多重需求。本文以某独立院校为例,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引起相关工作者的深思。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独立学院,是民间办学力量与一些公立老牌本科大学共同开办的院校。它依托于高等院校的教学特色、教育资源,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望,又缓解了高校办学的经济短缺情况。对于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来说,其整体的素质仍与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缓解就业竞争压力,是独立学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尽管高校已经扩大了招生规模,每年大学生的毕业数量也是逐年递增,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于很多大学生一经毕业,就要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探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用人单位提高了用人标准,本质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无法达到人才市场的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妥善处理好高校学生的素质和教育问题。人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往往取决于人的素质如何,而素质又是通过受教育不断提高的。对于刚迈入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种宽松又独立的校园氛围中,由于其心智尚未成熟,必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慢慢独立成长起来。因此,对独立学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缺失的表现

(一)未来规划不足

当前很多大学生都缺乏对未来的长远规划,缺乏远大理想,反而看中眼前的蝇头小利,做事持久性不足,社会责任感缺乏,急功近利。所以在进入就业岗位以后,前进动力差,很难坚持做好一件事。

(二)专业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并不重视对专业课的学习,导致其专业基础十分薄弱。再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不足,不能以积极主动地姿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转而被动应付。这也就导致学生在日后的职场生涯中不能占据有利地位,在处理相关工作时能力不足。

(三)抗压能力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部分学生身体状况不佳,所以使其内心十分敏感,一旦遭遇一些问题就会走入心理上的误区;其二,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内心敏感、多疑,容易对号入座,不能积极勇敢地面对挫折。

(四)沟通能力差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取决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父母对孩子给予了很大的期盼,学习和提高分数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限制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造成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尤其是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依旧束缚于传统的思维定式。再一个,部分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因此,在进入社会以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个人能力无法被快速的展现出来,所以很容易被用人单位淘汰。

(五)缺乏团队意识

由于地域不同,所以导致学生在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一些学生也由于家庭背景因素,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集体意识或是团体意识薄弱,无法有效融入团体活动中,而这一点也是企业十分看中的。

三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教书和育人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教学环节来说,学校必须转变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其次,育人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校园文化不仅是学院的办学特色,作风和理想追求,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因此,独立院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作为发展的大方向,弘扬校园精神文明,鼓舞师生员工共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而努力。比如,增加人文社科图书,积极开展一些人文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它是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统称。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那么很难继续深造。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关键,它应该以政治和思想道德为约束,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我们通常用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当一个人的专业素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那么他的个人能力就会非常突出,在日常工作中就会游刃有余,反之亦然,企业也是非常看重大学生这一点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知识。

(三)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看中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十分关注个人的抗打击能力以及在团队合作中的优势。但是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心理问题,这就表明他们的抗打击能力较差,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当走入到工作岗位中时,也就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作业压力和复杂的人际交往。因此,独立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一方面,学校必须增设心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向;其次,可以成立心理协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必须也要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正视挫折,勇于打开心扉,不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在团队合作中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四)重视求职技巧的培训

就独立学院来说,虽然其依托于部分声誉良好的高校,但是不容置否的是二者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就导致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择时不愿意选择独立院校的学生。为此,其必须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的求职技巧。像书面沟通技巧、策划技巧以及软硬件的运用技巧等都是求职技巧中包括的内容。学生在面对企业招聘时,只有借助一定的求职技巧,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企业展现出较大的个人能力。独立院校应该趁早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类的培养,使其做好求职准备工作,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对于大学生来说,必须要重视求职技巧,这不仅关乎着择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个人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必须要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完善自身不足,提高就业成功的概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现阶段独立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并不乐观,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独立院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作为一个长久的任务,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基础等,使其在抗压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有所突破,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提高就业几率,使学生以积极主动地姿态迎接职场竞争的挑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作者:张宣 单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音乐教学中如何凸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对人的个性发展完善、心灵健康成长、智能启迪开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在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能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都是最直接、最真切、最深刻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时,就会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主张:“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以其出神入化的艺术形象、发自肺腑的美好情感,去叩击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同时推动社会进步。健康向上的音乐具有感召力,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优良品德,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之一。音乐家聂耳,在他那短暂的生命里,用音乐做武器,发出了战斗的呐喊,吹响了时代的号角。多少热血志士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战歌,奔赴抗敌战场。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仿佛都蕴藏着千钧之力,在风雨如磐的黑夜,像出征的号角激励亿万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往直前。而今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其高昂激越的曲调、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的品格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前进的深刻思想,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历尽重重险阻,走向繁荣富强!又如作品《黄河大合唱》《抗敌歌》等,都激起了人们对神州大地锦绣河山、对古老中华民族强烈的爱,是人民大众的共同心声,是保卫祖国的战斗号角,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一致、奋起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它们激励了整整一代人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浴血奋战。这些作品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族斗志、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作用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出神入化的艺术形象,感人肺腑的情感,去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以达到教育人、鼓舞人、陶冶人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我们先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来看。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音乐促进人际交流,让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它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具有超日常语言的对话传达功能。有人说,语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音乐超越了语言界限,此外人类彼此合作的精神也能得到充分体现。每一次合唱,每一次集体舞,都使参加者在一个共同分享的情感经验领域中达到交流与理解。每一次聆听一首歌曲(乐曲),都会使聆听者获得一次情感的共鸣。例如:合唱训练中,要培养同学们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这就必须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信任,时时关心集体的利益,为了共同的合唱艺术而相互团结,共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具体的合唱音响作品,给学生提供优美的音乐音响,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集体的团结协作才能演唱出优美的合唱作品。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美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审美观念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的人格并促使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文化、身心等素质的目的。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提高人才素质中,音乐教育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音乐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它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影响和培育人。音乐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育的手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塑造成为一个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福祉而奋斗的全能型人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能够较好地诠释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感召力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欣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学生要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以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当然,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还需反复欣赏,更需动画结合,利用视听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审美感知。在欣赏音乐时,对音乐的熟悉程度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验和参与,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启发学生更好地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邹庄中心校)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谈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读本的协同建设

摘 要:加强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能满足中职生的个人成长,帮助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中职学校的竞争力。现结合目前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调查,为协同建设适合中职生使用的相关读本提供案例及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综合素质 读本 协同 建设

一、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强调要培养中职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发展”。结合实际,我们认为,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1]

1、是中职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部分学生选择报考普通高中,这致使中职学校生源的素质及数量逐年下降。另外,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严峻。因此,文化基础较薄弱、学历层次较低的中职学生,靠单一的技能已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如不切实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很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鉴于此,中职生要致力于改变劣势,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2]

2、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兴产业的不断扩大,现代企业不再唯“技术”,而更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因为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优劣,会决定企业及产品的的高低优劣,甚至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为求得可持续发展,企业更关注未来成为企业中一员的中职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否能成为所需的高附加值人才。

3、是中职学校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教育直接落在各中职学校,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决定了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而学校的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对中职学校也尤为重要。

故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和从事教育出版的单位,应肩负起建设适合培养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教材的重任,为学生的成长、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3]

二、协同多校建设综合素质教育读本的意义

1、综合素质教育读本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材基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但统编教材部分内容滞后,部分内容在地区性、民族性上体现不足,无法满足各个学校特殊教育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中职教材开发仍以“技术”为中心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开发一套具有地区特色的、符合学校使用的综合素质教育读本,成为顺应经济多元化发展和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

2、有关综合素质教育研究的情况

郑永生、杨烨合著的《素质教育实例点评》从心理、创新、挫折、学校四个方面并结合选编当时近期案例剖析了青少年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智海的《素质教育面面观》通过十个故事指出需培养心理、社交、独立、自信、艺术、理财、沟通、推理、道德等综合素质;王德庞在《能力・素质・创新教育》一书探讨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等问题;张寒梅的《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徐明春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文都从不同侧面对综合素质进行了研究。继这些研究后,2006年,广东、江苏、福建等省教育厅相继颁布了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案,但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相关评价方案却很少涉及。黄何、辛宏悦在其合著的《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指南》中指出,必须抓紧研究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上,我们发现,涉及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研究目前较少或还在积极探索当中,这与相关方面培养的必要性已形成冲突。

3、协同多校建设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读本的意义

1、能够有效整合各方教育资源,确保读本的普适性

由于各类中职学校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协同多个学校共同建设相关读本,可以达到资源优化的效果。而且在“协同”思想的指导下,读本开发的基本原则、目标要求、课程内容等都可获得合作与交流,能切实保障读本的普适性。

2、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协同合作,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横向学习、共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促进校际间进行科研、教研交流,促进各校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案例及经验,优势互补,实现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协同建设相关读本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的类别及层次不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区别,各校在教育目标及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异,这致使协同多校共同开发读本时会产生种种问题,例如应怎样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应如何实施“因校建材”和“因材施教”等。

2、解决对策

2.1启动组稿会,充分交流探讨

在读本建设伊始,必须召开组稿会,通过各参与教师的现场交流,充分结合各校的现实情况及教学特点、需要等,力求找到读本建设的共同需求及可分享的资源。另外,通过组稿会还可确定分工及任务,达到协同的效果。

2.2.异课异构,同课异构

成立专业写作小组,对相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模式,从不同角度对读本进行合理设计,对读本涉及的意图、目的进行分析和研讨,将读本中涉及的案例等付诸教学进行检验,在实践后再相应作修正。[4]

2.3成立读本评估小组

读本评估小组交叉检验并收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分歧的知识点、章节,然后进行研究,对有问题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最终确定为可延续或循环使用的读本。

四、读本的具体建设

1、围绕的中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故此,我们将围绕“修身、尚学、谋职、创业”四个方面培养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就业的态度,练就技能和本领,提升生活及就业的适应能力。

2、章节的安排

“修身篇”,拟侧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并有爱心,学会宽容和忍耐,学习有礼貌并讲诚信,懂得自尊和自律;“尚学篇”,拟指导学生要培养兴趣、特长,要惜时、勤奋,要活学活用,要努力尝试实践;“谋职篇”,教会学生务实、耐挫,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教导学生承担责任并学会坚守,告诫学生要有奉献和敬业精神;“创业篇”,鼓励学生勇闯敢为,学会公平竞争又能够分享,学习规划并鼓励创新,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怀揣梦想。[6]

3、体例的设计

围绕以上各章节的需要,可收集、呈现经典的故事和各中职学校的实际案例,辅以适当的引导及点评,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体例设计如下(以节为单位):

【编者寄语】:对本节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对学生的期望不仅仅是编者的期望,更要让学生感觉是家长、学校、未来所服务的企业对他们的期望。

【芝麻开门】:包括“品读故事”和“借鉴案例”两个子栏目,是对同一主题的递进式体现。

[品读故事]:紧扣该节的主题,呈现一则经典故事。好是知名人士的真人真事,具有励志或启迪性。

[借鉴案例] :是故事的补充,是可参照学习的身边的人和事。强调案例取自参与读本建设的各中职学校,体现案例的代表性、可效仿性及普适性。

【点石成金】:针对【芝麻开门】中的故事或案例提出1~3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思,引起学生对培养自身能力或素质的重视和关注。

【加油站】:是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或者是方法技巧的总结归纳,或者是相关的人生箴言等。

【牛刀小试】:可以是活动设计,也可以是实践训练。侧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协同多个学校共同建设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读本,既能满足社会及企业对中职生日益提高的要求,又能充分挖掘各个中职学校有关读本建设的潜力和素材,切实为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提供服务。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将素质教育以学分的形式记载,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新的形式。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在实施文件、组织管理过程等方面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学院必须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为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

关键词: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 读书工程 技术创新

课外培养计划(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基本途径,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型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除了关心对人的素质发展与完善特别起作用的某些课程(即显性课程)外,还关心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几乎在各类课程中都可能存在的相关内容;二是在课程展开之中存在的,不同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态度、信念、情感等因素的作用;三是广泛存在于学校生活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亦构成隐性课程),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关心的内容。很多高校从2008年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读书工程、公益服务、拓展性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等统一纳入课外培养计划,学生在以上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成果,以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记载。为配套综合素质教育的学分制,很多学校也制定了“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读书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和“职业技能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实施办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以一种新的形式体现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以一种新的形式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管理在实施的几年时间里,从已经毕业的学生的总体情况来看,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地让学生离开电脑网络,参加更加多的专题讲座、校园活动、小组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同时也促使学院开展更多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读书工程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体会读书的乐趣。在这个以电脑网络为主的时代,学生主要是以电脑阅读为主,给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看一两本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职业技能创新活动通过课外教学的形式,鼓励技能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科技进步和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新变化,产生一些新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增强责任感,不断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促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稳定发展。

1.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不高。

虽然出台了一套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的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比较混乱。学分的统计是由学生自己提供材料,提出申报,由班级的综合素质拓展小组负责统计,上报学生会的学习部汇总,由教务处确定学分,公示给学生。整个流程是比较流畅的,但是由于可以获得学时学分的项目比较多,学生提供的材料比较杂,而材料的审核主要是由班级的综合素质拓展小组负责,由于小组组员都是自己的同学,对于材料的审核比较随意,有时候有些学生同一个材料和可以在不同的项目里获取学时或学分,或在不同的学年里申请学时或学分,从而造成重复获取。从毕业的学生来看,有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分可以达到10个学分以上,超过所要求的学分几倍。而对于超出的学分按0.5的倍数可算入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选报专业选修课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在制订实施方案的时候,应该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方案既要简洁,又要具有操作性,更要简化程序,整合项目内容,具体的项目应该避免重复获取学分。

2.教师在执行素质教育学分记载过程中,规范性不强。

在整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记载过程中,由于管理文件比较多,有些教师对一些文件的学习有时候不够到位,认为综合素质学分不是课程学分,没有课程学分管理那样严格和规范,因此在操作过程工作,有时候不是很规范,例如有些学生参与了一个项目的培训,可能只是用了几个小时,但是有些学生写了十几个小时,指导老师也同样签名确认。在综合素质学分的管理上,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因此参与度不是很高。但是教师其实是整个活动的执行者,如果执行者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整个规定就只会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综合素质教育的文件和实施的办法,让教师清楚其重要性,清晰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规范的操作流程,尽量避免教师乱打分和给学分。

3.读书工程项目中,管理有欠缺。

在读书工程项目中,导读老师对选读书目的导读指导不够,有时候是流于形式,学生未能真正领悟到书中的精神或知识,未能和导读老师一起领悟读书的快乐。在整个读书工程项目中,教师对选报书目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的鼓励措施不强,未能引导教师推出更多更好的书目给学生选读,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学分而读,就是整个效果比预期相差较远。对于读书工程项目,学校应该给予更大的力度支持,使教师能选一些好的书目和学生一起共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每本书目应该规定选读的学生人数,避免人数过多,教师没有办法组织好读书过程。在教师导读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组织集中读书分享活动,共同体验读书的乐趣,避免只是通过一份读书报告就给成绩的读书项目。

4.素质教育在激励学生技术创新上作用未显著。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高水平表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不断开发人在创造性方面的潜能,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拓展,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拓展性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但是高校在技术创新的文化建设和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这几年来看,学生的技术创新性活动还是比较少。要创新不易,如果单单靠学生自身的能力还不够,学校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改革,给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应加强校园内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文化育人,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小组的管理有待加强。

在整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上虽然成立了管理小组,但是管理小组的作用很有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时候学校和系部的管理小组都已经成立,可是有时候可能一两年也没有组织过一次会议,对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和修改。管理小组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会议或书面上,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学校成立的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而不是只是一个文件的小组,管理小组应及时总结实施的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实施部门反馈回来的意见要及时处理,不要一个问题反馈了无限次,还是一个问题。

6.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宣讲,让学生了解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由于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项目很多,以至于很多学生到快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弄清楚这些学分的组成,对具体的申报流程也不是很清楚,有些学生甚至连班级中有综合素质拓展小组都知道。有可能是学校的管理比较多,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又是一个新的东西,所以在宣讲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两句话就带过,学生的印象就不太深。因此学校的执行部门应该加强宣讲力度,让学生知道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操作流程。同时综合素质教育的学分应每一学年上报一次和公示一次,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具体情况,同时学生之间相互监督,避免到毕业的时候出现一些没有获得足够学分的情况。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出好的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发展,形成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而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教学过程还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过程,当然综合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学分,最终目的只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将综合素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必修学分记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是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和表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又一举措。因此做好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对做好学生的综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体验式培训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寻求变革,在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性人才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自然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的承受能力,以体验式培训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本文就简单阐述一下体验式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 高校教育 大学生素质教育

体验式培训强调“先行后知”,而我国高校中常见的体验式培训也叫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的英国,其培训目的是通过对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来加强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难及挑战迎难而上的能力以及个人对群体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加强个人的素质修养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政策,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这种“另类”的教育模式引入,以便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培训教育。

一、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相对与传统教育模式,其更注重对人的思想品德、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以及能力的培养。而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更是将这种概念细致化,即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道德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较之以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主,同时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像过去所倡导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鲜明,有了创新意识。然而,也说明了,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对与向集体利益做出无私奉献的思想持保留态度。

(二)文化认同度。面对激烈的外来文化及新兴文化的冲击,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仍然能理智的做出判断,依然可以在肯定我国传统文化诚实、勤恳、节俭、无私的前提下,对西方外来文化中的精髓持包容采纳学习的态度,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创新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等等。

(三)择业观。当代大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喜爱程度已经不是重要择业标准,而收入的高低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关键考虑因素。多数大学生对于以后工作中是否能够经得住考验不敢肯定。

二、体验式培训的理念与作用

根据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的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显著。据相关资料表明,听与说所获得的信息,一般只能使人掌握全部的10%-15%,而亲身经历过的事,人们却能够掌握全部信息的80%。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成果,传统素质教育也由书面教育、心理教育转变为可以亲身感受的体验式教育。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体验式培训的作用:

(一)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现实中的很多事情启示我们,事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事情本身就会给予你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体验式拓展训练中,当面对“求生”的环节时,很多体验者面对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心怀忐忑,但是,当体验者最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最终咬牙一搏时才发现,困难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而是内心的畏惧将这种困难程度放大化,相反,体验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时,满脑子将充满不可能完成的理由。因此,这种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靠一个人拼搏奋斗最终成功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离不开队友的支持,与团队的协作。体验式拓展训练中为了提高体验者的这种意识,特别设立很多加强团队合作的项目,例如“有轨电车”、“罐头鞋子”等,使体验者能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中所有成员各施所长,才能达成团队的某种目标,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够明白1+1>2的现象,从而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

(三)培养个人的信心并深挖个人潜能。体验过拓展训练的人们都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潜能,居然克服了那么严峻的困难,这样的心理状态表明,我们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战胜心理恐惧,努力放手一搏才是解决困难的关键。因此,体验式培训还有助于我们深挖自己的潜能,并提高我们在日后工作学习中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三、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体验式培训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补充,它也是大学生进行终身自我学习教育的起点,它以多方位、多角度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锻炼与磨砺,坚韧了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自信心与心理承受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克服困难的能力,并提高了他们在学校、岗位上的行动力与团队意识。从而的提高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与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考核不再是仅仅对人才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是更多的侧重于人才在团队中所表现出的协调能力,以及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困难的态度和思考解决能力等此类素质要求上,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种人才发展趋势,所以,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探讨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摘 要:研讨素质教育的涵义,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策和途径。综合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发展的教育,它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还要重视能力、个性、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主要内容 对策 途径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可以说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因此,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为此,就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进行探讨。

一、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涵义

“素质”是一个对应性的概念,也就是说谈到素质首先就必须明确它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如教师有教师的素质、民族有民族的素质、党员有党员的素质。“素质”在《辞海》中是作为一种心理学范畴的概念解释的。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综合素质”是将理性和实用主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人的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辩证统一起来。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

未来社会的竞争不仅是国内社会的竞争,而且还有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民族意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还有急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育者对科技竞争、经济竞争这方面认识是清楚的,但对于人才素质方面的竞争就显得不那么重视了,因而,在对人才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认为科技和经济是硬任务、硬指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人的素质是软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由此在对人的培养教育工作、对四个方面观念的培养教育上出现轻视问题,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教育采取的是重技能培养和知识灌输,轻视人发展的素质教育,使一些学生出现高分低能,没有发展后劲的倾向。

2.虽然高校很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但有的高校专业设置过于狭窄,显现出技能单一的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技能多样的高素质人才。从有些材料中可以看到,有些高校大学生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高文凭、低素质”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结构不,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3.人生观、价值观、身心素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很多同学积极上进,写了入党申请书,课外缺乏对这些学生开展经常性的积极的思想引导和培养工作,使得部分学生在临近加入党组织时,思想上还不够端正,对祖国前途、人生价值的重视程度显得淡漠,缺乏使命感和进取精神;有的同学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以健康的心理面对当今变化复杂的现实,从而碰到一些小问题、小挫折就觉得承受不了,以致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及个人才能的发挥。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三方面的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立场、明确的态度;思想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比较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道德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来处理日常的言行,自觉地做遵纪的模范。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也要求学生有较宽厚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精神文明程度、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日常所说的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业务素质教育或专业素质问题。学生是以学为主,但学习绝不是仅仅接受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并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这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不但有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知道一些体育卫生、生理卫生和预防疾病知识,更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应付种种可能出现的预想不到的事件,避免产生心理疾病。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策和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身体和心理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来讲是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强,逐渐成熟定型阶段,也是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培养出高质量,具有专业特长、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的问题。所以必须增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向培养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方向转变。实现通才教育,注重学生综合性和整体性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已试行入学后先学基础课,打好基础后再分专业。这就类似于国外一些国家的通才教育,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学生的知识面宽了,基础厚实了,毕业后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需要探索修订教学计划,加强通才教育;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设辅修班,确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另外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教育的方法上要实现从传授到引导再到求索的转变。

2.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宣传灌输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空谈误国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坚持价值导向,实现个人价值,用报效祖国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忠诚的爱国者,以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

3.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改善学生管理体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学分制、辅修制的实施,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可以自选课程,毕业时间可提前或延后,学生原有班级概念淡化,有的学生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大力推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并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班主任,对学生采用“传、用、带”的教育方法,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重任。其次,要靠全体教职员工和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4.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步入大学独生子女的增加,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越来越引人注目。我们认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克服不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和辅导机构,以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及时走出心理误区。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日后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教育学生学会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并且坚持长期的、科学的身体锻炼,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最近在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中指出:“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宝贵时间,珍惜仅有一次的青春并努力奋斗,让青春奠基成我们未来的美好回忆。总之,综合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发展的教育,它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还要重视能力、个性、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高职院校营销专业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探究与实践

【摘 要】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只有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养,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学与现代管理学基础上面的综合管理学科。高校自从开设这门学科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但是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市场上高水准、高质量的营销人才非常稀少。高校要想培养出的营销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等,这样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1.教材内容的过时、落后

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为高职院校的营销教学带来了新的难度。现阶段,高职院校选用的营销类型的教材内容和我国市场上的营销实际情况脱节,教材中很多知识都很陈旧;抑或是翻译一些外国的营销案例,和目前我国市场整体大环境相矛盾。营销原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选取案例或者专题时,很多教材内容都选取国内知名企业作对象,比如:海尔集团等。但是刚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及时份工作一般都是从中小型企业的最基层做起,在学校中学企业营销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寿命一般都很短,教材中选用中小企业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企业大都不复存在。这些过时的教材内容严重影响着营销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上课时,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们在下面听得迷迷糊糊,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教学效果较差。而营销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且利用多媒体方式,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其课堂教学方法会更加灵活,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有效教师制作课件的质量不高,课件内容也仅限于学习的和重点、难点,未能和教材案例密切融合,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课堂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理论课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知识课程,在高职院校,通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主观题和客观题比例相当,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体现出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营销课程属于考查课,常常是以市场调研报告的形式出现,考查课的成绩一般不会计入总分,故很多学生都很容易忽视,很少有学生直接跑市场作真实的调研报告,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有的甚至直接把网络上的资料下载下来,拼凑成调研报告,应付考试,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所学实训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提高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1.专业知识和职业规划相结合、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开设营销专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增加就业率。而新的大学生对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很少,在选择专业和职业规划方面存在很大误区。所以在新生入学初期,教师应该对学生先进行营销方面专业教育,告诉他们营销专业的学科背景、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将来的就业形势等,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职业规划,也就是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把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早日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找到发展方向,减少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 。其次,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营销专业的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模拟一个营销情境,让学生全身心体验营销的真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

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认识的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素质,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理念。营销专业的理论知识大都来源于市场,归根结底也要服务于市场。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高质量的营销人才,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现阶段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设有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两个实践环节,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实践力度,让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实践,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受到重重条条框框的约束,制约着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根据教与学遗忘规律可知:一个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在考试中要想取得高分数,通常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比如: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都需要学生去背诵、深刻记忆的。学生在考试前,常常搞突击,认真记这些书本上的死知识,但是等到实际运用时却想不起来了,这样的考试方式根本不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所以,针对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营销学科而言,应该改革考核方式,可以选用闭卷考试形式,但是以主观分析题为主,也可以实行开卷考试方式,围绕当前的营销热门话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讲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总之,要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方面,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总之,营销专业的各门学科,诸如:《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学科,教师如果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未和实践充分结合,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在每一个教学章节结束以后,安排一次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改革考核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体验式培训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寻求变革,在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性人才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自然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的承受能力,以体验式培训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本文就简单阐述一下体验式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 高校教育 大学生素质教育

体验式培训强调“先行后知”,而我国高校中常见的体验式培训也叫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的英国,其培训目的是通过对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来加强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难及挑战迎难而上的能力以及个人对群体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加强个人的素质修养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政策,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这种“另类”的教育模式引入,以便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培训教育。

1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相对与传统教育模式,其更注重对人的思想品德、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以及能力的培养。而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更是将这种概念细致化,即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道德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较之以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主,同时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像过去所倡导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鲜明,有了创新意识。然而,也说明了,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对与向集体利益做出无私奉献的思想持保留态度。

1.2 文化认同度

面对激烈的外来文化及新兴文化的冲击,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仍然能理智的做出判断,依然可以在肯定我国传统文化诚实、勤恳、节俭、无私的前提下,对西方外来文化中的精髓持包容采纳学习的态度,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创新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等等。

1.3 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喜爱程度已经不是重要择业标准,而收入的高低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关键考虑因素。多数大学生对于以后工作中是否能够经得住考验不敢肯定。

2 体验式培训的理念与作用

根据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的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显著。据相关资料表明,听与说所获得的信息,一般只能使人掌握全部的10%~15%,而亲身经历过的事,人们却能够掌握全部信息的80%。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成果,传统素质教育也由书面教育、心理教育转变为可以亲身感受的体验式教育。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体验式培训的作用。

2.1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现实中的很多事情启示我们,事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事情本身就会给予你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体验式拓展训练中,当面对“求生”的环节时,很多体验者面对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心怀忐忑,但是,当体验者最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最终咬牙一搏时才发现,困难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而是内心的畏惧将这种困难程度放大化,相反,体验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时,满脑子将充满不可能完成的理由。因此,这种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2 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靠一个人拼搏奋斗最终成功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离不开队友的支持,与团队的协作。体验式拓展训练中为了提高体验者的这种意识,特别设立很多加强团队合作的项目,例如,“有轨电车、罐头鞋子”等,使体验者能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中所有成员各施所长,才能达成团队的某种目标,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够明白1+1>2的现象,从而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

2.3 培养个人的信心并深挖个人潜能

体验过拓展训练的人们都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潜能,居然克服了那么严峻的困难,这样的心理状态表明,我们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战胜心理恐惧,努力放手一搏才是解决困难的关键。因此,体验式培训还有助于我们深挖自己的潜能,并提高我们在日后工作学习中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 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体验式培训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补充,它也是大学生进行终身自我学习教育的起点,它以多方位、多角度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锻炼与磨砺,坚韧了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自信心与心理承受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克服困难的能力,并提高了他们在学校、岗位上的行动力与团队意识。从而的提高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与教育质量。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考核不再是仅仅对人才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是更多的侧重于人才在团队中所表现出的协调能力,以及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困难的态度和思考解决能力等此类素质要求上,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种人才发展趋势,所以,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