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幼儿美术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索

1.创设审美环境。

(1)结合主题活动定期展示有特色的艺术作品。例如本月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是“伞花朵朵开”,其中有个环节就是《彩绘伞面》,让幼儿在伞面上面进行绘画和创作,用广告颜料让幼儿在伞上进行绘画,出示多把已经绘画完成的伞,请幼儿来欣赏这些伞,让幼儿观察这些伞面构图的特点,启发幼儿商量讨论:我们要如何共同制作彩绘伞?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人多伞少的问题?几个人一起合作,怎样才能让伞的画面一致漂亮呢?每组幼儿商量出一个“工作计划”:伞面什么地方要画什么?谁负责画那个部分?画什么内容?如:语言组的幼儿商量着画海底世界,6个伞面,正好一人画一个面,他们商量着要画一个大大的鲨鱼,有尖尖的牙齿这样需要画两个伞面,就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其他四个小朋友就画小鱼和水母,还有珊瑚和水草。综合区的幼儿拿到了一把蓝色底的雨伞,他们就商量画白云、小鸟,还有很多彩色的气球。

(2)随处展示孩子的作品。班上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和两次区域活动,在我班的走廊、美工区到处悬挂张贴孩子的作品,孩子们欣赏着同伴的作品,感受稚拙的画法、夸张的形象、浓烈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不断地产生共鸣,激发新的创作激情。如:在我们班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有节美工活动《表情变变变》,通过这节课我延伸到了区域活动《人物头像粘贴》,利用废旧的纸盒和各种彩色纸来进行人物头像的粘贴。我们班的郭承泽小朋友就把眉毛剪得又粗又直,眼睛一边是方形,一边是同心圆圈。鼻子是用纸盒的边角剪成的一个三角形,很有立体感。嘴吧贴成一个正方形,还有很多牙齿。我看到后马上问泽泽你做的这个表情是什么啊?泽泽说我做的是一个会修理汽车的机器人。当其他幼儿看到后,也马上说教师我做的也是个机器人,他可以帮妈妈干活的!其他活动区域的幼儿看到后,马上跑过来问,这是什么啊?郭承泽很骄傲地说这是我做的会修机器的机器人,其他小朋友马上也获得了类似的灵感!还有面墙展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每次幼儿完成作品后,我们都会让幼儿把作品展示到自己的画袋里面,幼儿就会一起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记得有节课是画出四季常青的树,旭升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树是一棵圣诞树,上面挂了很多的彩灯,树下放了很多的礼物,天空还下了雪。国贤小朋友看到后说我也画了很多的雪花,我画的是冬天的树。这时忆宣小朋友说我也要加上雪花,我过年回爷爷家就可以看到雪了。

(3)经常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艺术想象。孩子天生是个音乐爱好者。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岁的孩子,只要听到优美欢快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面露喜色,或摇头晃脑,或载歌载舞。音乐和美术是分不开的,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它们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经常听音乐也能丰富孩子的艺术想象。如:中班《线的训练》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用流动的线来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拓宽儿童的思路。通过音乐可以从另一侧面进一步消除幼儿对绘画的紧张感。活动重点:线条的变化。活动难点: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和组织。活动过程:玩彩带,让幼儿观察彩带舞动的变化,让幼儿对线有初步的认识。欣赏红绸舞、体操、棒操、圆环操等与线条相关的舞蹈。边放音乐边用语言描述,启发儿童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线条画。如浪花(弧线)、流水(波浪线)、雨水(竖线、斜线)、折线(山峰、峡谷)、花朵(同心螺旋线)、毛毛虫(螺旋线)等。边描述过程,边在黑板上记录这些线条。

2.选择有情趣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课题的选择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只要是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的东西,都是孩子喜欢的,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可以说是有情趣的。有种材料叫毛根,它在幼儿的手中能变化成不同的造型,这让我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就创设了一节美术课《千奇百态的人》。在上这节手工课之前,我先带幼儿参观了幼儿园的运动标志墙,让幼儿观察这些运动造型是什么运动的动作,并让幼儿来描述和示范这个动作。在幼儿描述动作的过程中,我随手拿几条毛根扭起来,不一会儿幼儿的动作就展示出来了,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幼儿开始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出了许多千奇百态的动作,人人都说“老师做我,做我”,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教孩子们扭毛根:请每个小朋友拿两根颜色相同的毛根,两根毛根对齐,从毛根的中间位置开始,相互缠绕,做手和脚,这样小人的身体就做好了。再用一根毛根在我们手指上缠绕几圈做小人的头,预留一定的长度用来和身体部位相固定。这样一个小人就做好了。把小人做好后,就可让它们来做操、跳舞、运动了!孩子们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随意扭动它们的手和脚,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就做好了!当幼儿开始动手操作的时候,有些幼儿显得有点困难,这个时候我就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这些有幼儿,让他们互相交流。很快所有幼儿都能自己完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小人了。

3.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创意和情趣。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以鼓励和正面评价为主,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亮点,减少对图画与实物的比对,力求神似,以相对宽松的标准客观地进行评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创作天赋,并且在美术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展现出自己最的一面。幼儿团体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喜欢受到他人的表扬,并且会在赞扬与鼓励中再接再厉,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在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正确做法时,及时予以表扬,并且提出对幼儿的期望。即使孩子犯错时,教师也应循循善诱,恳切地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小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降低教学难度,使孩子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事物内部规律。例如“,蝴蝶找朋友”、“和小企鹅抢答”、“编花篮”等,这些游戏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幼儿的思维,使师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应创新评价形式,总结有趣的、新鲜的评价方式,减少幼儿的听觉疲劳。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的手工活动中,利用小猴买元宵的小故事代替纯粹的泥工美术活动。小猴说:我喜欢买圆圆的、一样大的元宵,我用五角星来买元宵。在小猴五角星奖励的诱导下,孩子认真地搓“元宵”,最终都获得了小猴的五角星。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亲密程度,而且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二、总结

实践证明,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注重情趣性,能使孩子对美术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的创作愿望,孩子们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愉悦心情,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些活动还大大地拓展了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丰富了内容,给孩子新鲜感、神奇感,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了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孩子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孩子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

作者:许莉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论文

本学期,美术班的幼儿集体创作、个人创作作品共36幅。作品形式有蜡笔画、线条画、吹画、水彩画、装饰画,教学过程也是按以上程序循序渐进进行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进步,有四个小朋友参加全县艺术节书法美术大赛,两名幼儿获得一等奖,两名幼儿获得二等奖。下面谈谈我在本学期大班美术兴趣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我家后院的花奶牛》《我想去天上玩》《沙漠变绿洲》《苹果船》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超级秘书网

这学期大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提高幼儿美术教学论文

一、我国幼儿美术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教育观念有待提高对幼儿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普及越来越大,公办、私立等幼儿美术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纵观幼儿美术班中的幼儿美术教学,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很难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因此,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提高,与时俱进。

2.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教学并不仅仅是教授画画的技能和审美的视角,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中既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也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对幼儿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能够使幼儿不仅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同时能够使幼儿发展,形成的人格等。

二、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幼儿美术教学逐渐形成新观念、新意识,出现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传统美术教学相比,幼儿美术教学目标逐渐由知识技能型向审美型、实用型目标转变;教学内容也逐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幼儿形成美从实际中发现并作用于实际、美化实际的美术思维;教学活动多样化趋势明显。结合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为依据,现提出如下幼儿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供幼儿美术教育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1.拓宽幼儿视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去积累素材、积累内容,学会擅于捕捉生活中一点一滴值得珍藏的闪光点,从而丰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同时也能够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生活之美的熏陶和美的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多关注电视上播放的内容,并以留作业的形式实现亲子活动,展开讨论和资料收集,从而拓宽幼儿的视野,与社会相联系。这也是幼儿逐渐完成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对幼儿的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更能够将幼儿美术教学的矛头指向使幼儿得到发展的目标上,突破单一的以美术知识技能教授目的,从而真正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幼儿今后在美术领域能够更深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开放式教学的运用传统美术教学在教室中进行,离不开各种画笔和画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阻碍了他们想象的空间。随着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可以尝试走出课堂,在课堂以外的广阔空间带领幼儿尽情翱翔、随意驰骋。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让幼儿在美术的独特课堂中亲身去体验、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好,对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有促进作用。同时,并不是只有传统意义上的水彩笔、蜡笔、铅笔等才是幼儿创造美术作品时的画笔,现实生活中的树叶、棉签等都可以作为手中的画笔创造美好的作品。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到生活中去主动发现工具,充分展开想象并打开思维的禁锢,真正体验艺术的魅力。

3.创设情境,营造互动型课堂氛围有人说:“思考是创作的源泉。”只有当幼儿真正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能够用心完成绘画,从而在美术方面得到提高。因此,幼儿美术教学中,美术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应该在教师的引导、创设下,创设出一种幼儿乐于在其中享受的情境,将课堂变成师生间互动的场所。营造互动型课堂氛围,有利于使幼儿投入感情、投入高度的注意力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上,从而自愿参与活动,得到美术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作者:金宇黎单位:长春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独家原创:幼儿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十分喜欢画画,他们经常情不自禁地到处画,在地上、纸上、书上,无规则地乱涂乱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无拘无束。他们用自己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去探索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在美术活动的天地里,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主人。绘画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才能更迅速地提高绘画技能,但是幼儿的绘画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它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培养才画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它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培养才行。作为幼儿教师,它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培养才行。作为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关键字]绘画;教育;教学

序言

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从而使幼儿体验到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自由和快乐。为此,幼儿园组织老师对幼儿绘画教学实践中都认为:要冲破传统“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就要大胆“放手”,要让孩子由“学着画”转变为“画着学”,让孩子在自由表达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然而,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能发挥孩子更多的主动性,激活孩子更大的创造性呢?是不是“放手”了孩子就真能表现出自己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作品呢?本文以理论和举例进行了阐述。

1幼师带动幼儿绘画能力的几种方法

1.1选择丰富有趣的内容,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在选材上要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内容,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如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可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把绘画的内容串编成故事情节,并跟随故事情节展开来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这些题材幼儿既感兴趣又乐于接受。

1.2运用多种绘画形式、绘画工具,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只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手指画、印章画、吹画、蜡笔水粉画、粉笔画、水画墨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易学、色彩鲜艳、效果好,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设计美术活动时,必须采用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把画、折、剪、粘贴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多姿多彩。例如:在“画果树”这一绘画教学中,教师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的画法、不同的工具来画,采用撕、剪、贴的方法来画果树,幼儿不但剪贴出各种各样的果树,并在果树周围画上了太阳、小草、小花等,形式多样,画面丰富多彩的。这样,幼儿更容易对绘画产生兴趣。

1.3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尽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如:“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乱七八糟”等话语,这样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因此,教师评价幼儿的画,要尽量找出好的地方,表示你的赞赏,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1.4走进大自然,激发幼儿表现美的兴趣

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参观、散步、郊游等活动,带领孩子们欣赏荷塘、园地、陶艺工艺等,以丰富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我们还可以利用所处环境的有利条件,将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与花草、树木对话,与蜜蜂、蝴蝶嬉戏和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例如:春天来了,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寻找春天、感受春天。首先让幼儿尽情感受、欣赏春天的美景,然后可以提问:“你们看春天到了吗?”“春天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让幼儿先用语言把春天描述出来,再用纸和笔把春天的美景描绘出来,看谁能把春天描绘得更加美丽,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又如: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赏落叶的景象,回到活动室后,可鼓励幼儿绘画落叶,还可以引导幼儿用落叶做美术粘贴画。做什么贴画呢?让幼儿大胆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用树叶做成有趣的动物画,还可以用树叶做出喜怒哀乐表情脸谱等,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象后,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欣赏幼儿的作品,张贴到墙上去,让幼儿充分体验美的感受,充分感受自然物的趣味性。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美景,发现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观察力

2借鉴以下案例领会幼儿教学(案例借鉴书籍)

1.1案例----《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J黄兵著湖北小学教育出版社

那天,中班徐老师正好在组织一个绘画教学活动,主题意愿画:长颈鹿。徐老师是个工作才一年多的青年教师,但她好学习善思考,能经常通过阅读有关书籍、写教学反思、和同事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因此在几次的论坛和教研活动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活动开始,徐老师就引导孩子回忆有关长颈鹿的经验:你们看到过长颈鹿吗?你看到的长颈鹿长得怎么样?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长长的脖子,有四条脚,身上有一点点斑点,有一条小尾巴,还有一些孩子讲了长颈鹿的一些更为细微的特征如小冀角、眼睛等。徐老师就再次引导:故事中长颈鹿做了哪些好事?(早上老师讲过有关长颈鹿的故事)除了这些,长颈鹿还会帮小动物做哪些事呢?引发孩子根据长颈鹿特征进行想象。不负期望,孩子们说的也真不赖:它会帮小兔子摘果子,帮小鸡过河,帮胖小猪拎东西,帮掉地的小麻雀送上窝,给哭泣的小山羊当滑梯,给年老的刺猬奶奶荡秋千等等,看得出孩子思维很活跃活动也很投入。于是老师提出要求:长颈鹿为大伙做了那么多好事,大伙都很感激它,于是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给做好事的长颈鹿画张像。接着徐老师就“放手”让孩子自由表现,大胆发挥了。可这时徐老师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兴趣似乎变了,一些孩子拿着笔好象无从下手,一些孩子干脆四处观望,于是她走到一位正在左右张望的小朋友身边鼓励他:露露,加油画呀!可那孩子却摇摇头说:老师,我不知道画什么。看得出徐老师没有预料会出现这种情景,所以显得有些着急,她一再的给那些孩子鼓劲:试着画画看,画错了也没关系;你们刚才是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画呀;可还是有几个孩子显露出茫然的样子,于是徐老师就一一走到他们身边引导提示:你觉得长颈鹿会做哪些好事呀?对呀,那你就可以画长颈鹿帮小鸡过河呀,你可以画长颈鹿帮小动物摘果子呀。在孩子作画时,徐老师走了一圈,发现很少有孩子表现刚才所表达的生动情节,也很少有独特富有个性的作品,有近三十个孩子的画上的长颈鹿都是昂着头吃枝叶状。而后,她在让孩子交流了“我的长颈鹿在干什么”后匆匆地结束了活动。

2.2通过此案例幼师应该领会假如是“你”应该怎么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徐老师在孩子自主表达出现困境时,即认知发生冲突的关键时刻,能及时进行适宜的“出手”,对表现不同姿态的长颈鹿所需的相关经验进行启发和诱导:如引发幼儿思索:长颈鹿会怎样帮助小鸡过河呢?让孩子做一做通过自身的动作进行体验和感知,让孩子讲一讲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回忆和再现,让孩子看一看通过提供图片引导观察和概括,那么孩子对动态的长颈鹿表象一定会更加清晰,经验一定会更加丰富;如果老师能对孩子的表现技能进行引导探索:如提供孩子一只会活动的长颈鹿玩偶,启发孩子边操作边观察长颈鹿帮助小兔子摘果子、帮小鸡过河、给小山羊当滑梯时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表现不同形态的方法,那么孩子在表达时一定会更加流畅,作品一定会更赋个性和创意;如果在活动中,让孩子互相欣赏彼此作品的同时,老师展示具有不同姿态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那么孩子一定会自我发现问题,他们的经验也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3结论

实践证明,“兴趣是好的老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兴趣,用心去呵护、发展幼儿的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绘画实践,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培养起幼儿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发展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力。以下是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要注重内容的生活化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生活开展儿童教育。《幼儿园教育纲要》也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强调各领域的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强调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美术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体验和生活实践相互整合能突出孩子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向。

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以幼儿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应是把幼儿美术的教育目标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

“雨伞”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雨伞伞面上的美丽的图案让下雨天、大晴天的马路上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给。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素材,因此我设计了小班美术活动《小花伞》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来装饰“伞面”。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致都很高涨,都愿意加入到美术活动中,活动的效果也很好。我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伞的颜色、花纹等等,=也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接着我向幼儿出示课件,让他们观察了不同小花伞面上的美丽图案,说一说有什么样的花纹,危险面的活动打下基础。活动中,幼儿都能够积极地与同伴说一说自己在平时看到的小花伞样子,整个活动氛围十分融洽,通过活动激发我们班上孩子们对这次美术活动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们创造表现能力初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注重家园合作整合多方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借鉴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观点,家园合作多方资源能把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环境作为实施幼儿美术教育的场所,带幼儿到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加深体验、拓展相关经验。让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更生活化、直接化、灵活化、个性化,为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搭建了一个生动的平台。整合利用社区、家长这两块主要资源来实施美术教育,以达到让幼儿富有个性地表现生活为目的。

在一次“交通工具”为主题的活动中,我请家长一起参与进来帮助幼儿收集主题有关的图片、书籍等资料,还建议请家长带幼儿到马路边上一起来认识汽车。这些教育措施使幼儿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主题的内容,丰富已有的生活经验。幼儿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在作画和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过程中,孩子们也是非常乐于表现自己所了解的新事物,如:马路上一些路标的含义、一些汽车的名称与特殊用途、司机和行人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所造成的危害、乘车安全的小常识……种种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在孩子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家园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把美术教育外延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拓宽幼儿的空间、时间、开发他们的大脑、手、口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更富有个性地表现生活。

我们也非常注重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让家长、参与到美术活动中,为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搭建了一个生动的平台,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

三、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注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幼儿美术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不能只是教师在讲解,孩子在看,材料及其匮乏,这样不能满足孩子做的需要,也是不符合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理论的。在实践中我采用组织以做为中心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做”合一。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蟹壳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比如,在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印章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激发了他们多种的自主创作:运用萝卜、土豆、黄瓜等刻成的蔬菜印章制作了一张张美丽的桌布,既有趣,又可以布置活动室;还运用用

了各种种子进行拼贴画;秋天的时候还让幼儿收集叶子,与家长完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树叶拼贴画。班里我们开设“绘画角” 、“展示区”、“美工创意区”等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各个空间进行自由地摆弄、创作与交流。这些美工区角的创设可以结合主题适当增减。如:在“春天真美丽”的主题背景下,我们创设了“小花园”的美工区角。让幼儿用皱纹纸搓柳条,撕贴柳叶。用纸工表现春天盛开的小花,用泥工表现在花园草地上活动的小动物。幼儿可以做完后可以直接将作品贴在墙上,布置主题墙。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请幼儿用彩纸做成了彩旗链来装饰我们的教室。

“美术园”则是作为一种长期的固定区角设在活动室里。投放在里面的材料有盒子、酸奶瓶等废旧物品,豆类、果蔬、叶子等自然物,为幼儿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在游戏活动时间,我一般引导幼儿与同伴自主选择各种生活物品,进行各具特色的创意制作。因为有了丰富的材料为基础,幼儿的制作各显特色。有的会用纸盒等做出“大房子”、有的用许多小纸盒合作连成了一条长长的“龙”、也有一些小妹妹喜欢用各色马夹袋、毛线、包装纸等制作翩翩起舞的表演服……

美术教育生活化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幼儿不同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注重每个幼儿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较大限度地让幼儿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研究和借鉴对于深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改革,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我将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继续积极探索,努力把现代化幼儿教育事业推向新的水平。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美术论文]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在谈及儿童美术教育时,一位台湾学者曾经感慨地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 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 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学习和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 精神、将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然而, 当我们运用“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思考美术教育时,我们原先的困惑化解了。

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一个两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鸦,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 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预,他 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自由制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重过 程而不重结果。儿童作用于美术材料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 儿童的美术作品则是儿童自我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然而,还应该看到,美术活动除了对儿童的一般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外,还对儿童发展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美术活动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能使幼儿感受和理解真 、善、美,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给幼儿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 美术教学能使幼儿不只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能带给幼儿经过修正的、理想化的现实,使幼儿能按照教师给予的 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作业。

我们在给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定位时,更多地注重前者。我们认为,在幼儿阶段,儿童有十分强烈的内 在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满足幼儿美术游戏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没有放弃后者,我们认为,美术的技能学习是幼儿美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 师应尊重幼儿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去确定略高于幼儿基础的教学要求,而不可机械地按照 教学进度去勉强幼儿。这样的价值定位,使我园的美术教育有了基本立足点。

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 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 压抑幼儿的创造性。

以前,我园教师教幼儿画画,往往先自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 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画头饰,给幼儿 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幼儿任选一种, 但是必须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不允许幼儿超出此 范围。改革后,同样是画头饰,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幼儿可 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教师虽然也向幼儿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幼儿根据自己 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画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头饰,如房子、 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较大特点是,儿童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 教师要他做的事。

过去,教师们常发现不少幼儿一笔画错了就不想画了,或者重新换纸再画,或者对教师说:“我画错了! ”“我不会画!”如果教师在此时批评或责备了幼儿,那么其手脚越来越被束缚,越来越不敢画了。现在,放 手让幼儿自己画画,错与对的界限变模糊了,幼儿再也没有拘束和压力,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教师看到一个 幼儿在一个螃蟹的标本旁画螃蟹,她先画了一个圆,又在圆的周围画了8个扁扁前椭圆,这8个椭圆的位置显然 与标本不一样。这时,教师没有立即去纠正这个错误,在她画完时,教师对她说:“你画的是个海葵,是吗? ”那个幼儿点了点头,又在那个“海葵”的边上兴致勃勃地画螃蟹了。这次,她吸取了经验,比上次画得像多 了。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它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 ,使材料转变为表现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这就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运用自 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御美术材料。但是,由于每个 幼儿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做法,对不同的 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

例如,为了让幼儿练习画垂直线和水平线,我们设计了“为小动物造笼子”的美术活动。以往的教学,要 求全体幼儿在一个小动物前各画6条横线和垂线,形成一个封闭的笼子。这种做法, 使已会画的孩子兴趣索然 ,依样画葫芦般地再画一遍;而对那些还没有很好掌握画水平线的幼儿,常常把线画斜了,或者不是画不到边 ,就是画出了头,几次挫折就使其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教学 要求。对已会画笼子的幼儿,我们启发他们画更漂亮的笼子(如图一);对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先帮助他们“ 钉”个框架,让他们用连接短线条的方式去替代用长线条画笼子,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取成功,求得经验(图二 )。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及其指导策略

目前,中国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口号。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惟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较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很多都用到了采用音乐调动气氛的方法,音乐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趣想象旅行中》,让孩子们在梦幻般的音乐中想象旅行;在《美丽的西班牙旅行》活动开始,师幼随着斗牛士的音乐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孩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师欲设的情境之中。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沉浸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提高儿童的美术水平并不仅仅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术教育本身,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依“范画”临摹式教学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的起点。美术情境教学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但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是否就能顺利托起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明天,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教学创新与研究

幼儿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而幼儿的美术教育在幼儿的教育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幼儿美术教育也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教师借助美术手段,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适时适宜的干预和指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建立和遵守美的准则,发展美感,开启心智和创造意识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师指导和干预幼儿的美术活动,首先必须要了解幼儿。独特而敏感的艺术感觉并不只是艺术家才具有,而是每一个人天生所拥有的,只不过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长期生活在一个理性、逻辑思维的环境之中,艺术感觉不再敏感,逐渐被世俗、功利性所蒙蔽,而变得迟钝起来。而幼儿却可以用直接的、天真的心态不受任何制约的进行绘画,他们的作品有一种浑然天成、天真质朴的味道,往往是成人所不能及的。这一点是幼儿园教师必须要熟知的。

另外,还要了解幼儿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成人再现世界,即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就描绘成什么样子,就像照相机一样,往往缺乏创造。而幼儿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事物在他们心里是什么样子,他们就描绘成什么样子,是创造性的表现。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多事物的形象和色彩在他们心目中有独特的感觉,与成人看到的自然物是不一样的。在幼儿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他们的绘画过程就是把这种即兴的情感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想象和情感来组织和创造画面,把原来在成人看来不相干的东西组织在一起,画出一幅画。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时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轻率、盲目地去批评和否定幼儿的绘画作品,要给以理解和积极的鼓励,幼儿的这种稚朴和天成的感觉是许多艺术大师努力追求而所不能及的。

在幼儿的小班阶段,即2-3时期是幼儿涂鸦期,这一期间属于幼儿无意识绘画时期,可以放手让幼儿去涂去画,恣意表达。幼儿往往在画好之后才发现像什么,还会问老师或家长“你看我画的像什么”。在幼儿的中班和大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审美感受日趋丰富,对事物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更渴望来表现一些东西,表达一些感受,这时如果技能过于微弱,还停留在涂鸦期,就会阻碍他们的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所以幼儿美术教育必须要有美术技能的教育,这在以前许多地区存在一个误区,阻碍了幼儿的美术教育发展。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每一个幼儿培养成艺术家,而是要教给幼儿基本的、简单的、必要的美术技能和步骤,更好的帮助指导他们的美术活动。这些知识是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在上岗之前必须要具备的。

从事和研究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还必须要了解美术教育会对幼儿的能力有哪些提高和促进。幼儿美术教育是手、眼、脑协调的教育,不动手就谈不上美术教育。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同时可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可使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幼儿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提高。幼儿美术教育可促进幼儿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幼儿在绘画之前首先要对客观物象进行观察,了解了基本特征之后才能开始下手画,在此幼儿老师要给以指导,怎样观察,怎样仔细观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观察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幼儿在画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忆下来,然后再表现在纸上,时间长了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幼儿美术教育可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绘画往往是靠想象来进行的。幼儿想象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无限展开达到自由驰骋的境界。幼儿在绘画时,就像在亲身经历一样,达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看到他们一边画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想象力是创造了的前提和媒介,我们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这种能力,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来进行这项活动。幼儿美术教育可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美术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美术的评价领域里,它的评价不是性,而是多元性的,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幼儿敢画其所想,自由表达,并且经常会受到表扬和鼓励,所以他们在绘画时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幼儿美术教育可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的情感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绘画对象中去,与幼儿情感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这也是他们宣泄情感的一种途径。他们心情愉悦和心情郁闷时画出的画是不一样的,老师可鼓励他们自由轻松去表达这种情感,并与别人去交流这种情感,这会让幼儿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幼儿美术教育还可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美术活动是手眼脑的共同活动,在活动中可促进感觉器官及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还可促进人的右脑的发展。左脑控制语言、计算、书写逻辑等活动,而右脑则控制音乐、舞蹈、视觉、知觉、直觉思维等活动。所以美术可促进右脑的发育,右脑在进行活动时,左脑可暂时处于休息状态。美术教育可利用新奇有趣的事物去启发和诱导幼儿的感知,促进右脑的发育。

幼儿美术教育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遵守社会规则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识和行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很多情况都有一定的规则,如在幼儿园里若干幼儿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必须有分工又有合作,并且分清先后顺序,合作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幼儿要遵守一定的合作规则,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又如,在组织幼儿共同画壁画时,可引导幼儿自由结合,这样大家选择共同喜欢的题材,如公园、海底世界等,大家一块讨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作品,从中体会到共同协作的快乐,培养大家互相依赖、共同协作的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总之,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幼儿老师尤其要重视这一点,让这项活动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一、聚焦绘本,挖掘与幼儿美术相关的元素

绘本给予幼儿美术创作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美术体验,也给予幼儿用画画方式表达自己认识、想象与情感的激情。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幼儿拥有的美术技能跟不上他们的想象,出现了眼高手低的问题。而绘本的应用不应只限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著名美学家滕守尧认为,“艺术本身是综合的,教授艺术的方式也应该是综合的”。因此,在借助绘本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让绘本给予幼儿美术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教学。

1.关注绘本情感,获取激发幼儿自由想象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情感是儿童绘画的内部动因。在潜意识情感对儿童绘画的解释中也提到,儿童是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画他们知道的东西,图画是儿童的情绪、潜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镜子。在绘本情感智慧的带动下,幼儿深入地感受心灵的呼唤,激发绘画创作的欲望;整个引领幼儿思考的是感受—联想—迁移—表达的过程。如在《小黑鱼》美术活动中,首先,笔者引导幼儿感受小黑鱼当时恐惧的心情,用印章画去表现;第二,把自己和小黑鱼联系在一起,想象当时小黑鱼所思所想;第三,迁移情感,提出许多小鱼合作变大鱼的生存法则;第四,集体合作再创作表现。绘本中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使得幼儿了解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同呼吸共命运的团结精神,同时专注力、合作能力、探索意识、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2.关注绘本通感,获取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内容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

沟通。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通感是人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利用通感,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艺术理解力,获取表现技能。如,在绘本《999只青蛙》的教学中,清晰的画面配上音乐、雨滴、蛙叫声音的PPT,让幼儿的几种感官同时直观地感受青蛙从卵到蝌蚪再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了点和面的合理安排关系。如此生成了手指印画活动,幼儿运用手指印画表现生长中的蝌蚪,表现合理的疏密关系,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绘本引领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与理解,从而获取相关方面的美术技能与知识。

3.关注绘本美感,获取拓展美术表现形式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绘本中线条的模式、色彩的搭配、形态的排列及其组成的复杂关系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绘本中的美术创作堪称经典,能拓展幼儿的视野,使其感知、了解多种表现形式,学习表现方法,提高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如,绘本《老鼠嫁女》(图2)表现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具有传承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能力。在美的感受中,幼儿学会了连续折叠剪连体小人、对角折叠剪制窗花、印染花布等。幼儿从剪纸活动中看到了一种规律性的美,也学到一种表现美的形式。绘本中存在各种使人感到愉快的美的感性形式,积极挖掘绘本中美的多种表现形式,能让幼儿在感受与了解美的同时积极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美。

二、审视绘本,建构幼儿园美术系列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同一绘本中常具有几种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若只用于一次美术活动,往往显得过于简单。于是,笔者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心理及需求,尝试根据同一绘本设计成各个年龄段幼儿适用的美术系列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重温着经典的画面,更深层次地体验美的意境,挖掘美术元素,启发局限的思维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让幼儿不再停留在绘本表面的文学情感上,而是深度感受潜藏的艺术美。

1.遵循小步递进原则,横跨各年龄段将美术点层层深入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遵循着同样的阶段顺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幼儿美术技能也不断提高,由此出现了从无意识的乱涂乱抹,到有意识的描绘、写生;从初期绘画的“不似”,到后期的“相似”“神似”;从开始的实物模仿,到后来的意识创作的发展过程。笔者尝试用同一绘本进行教学,设计从同一教学难点为目标,分割成由浅入深的一步一步完成,实现借助绘本使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美术技能从低起点过渡到高落点。如,借助绘本《蜡笔小黑》中拟人化的故事,用游戏化的情节把幼儿带入“玩玩画画”的美术教学,让故事情节为美术教学服务。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习和创作刮蜡画,尝试将其分割成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及时,感知刮蜡画的作画特点,使用蜡笔画简单的事物;第二,知道刮蜡纸的制作原理,学习使用刮蜡笔画简单的点、线、面;第三,掌握刮蜡画的作画方法,能创造性表现出想象的事物。这样分别为各年龄段幼儿设计教学活动,就能达到小步递进地实现美术难点的层层深入。

2.遵循动态性原则,依据年龄特点扩展美术表现力每个班级的幼儿美术表现水平和发展都是呈动态性的,因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也会随着不断变化。尝试借助绘本给予幼儿大量生动、形象的刺激时,关键要把握好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给予幼儿多次尝试的机会,重视水平差异的幼儿的体验学习,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使其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将美术潜能发挥到。如,借助绘本《玛修的梦》中的手工撕贴画、玛修创作的色彩抽象画等尝试设计美术系列活动:小班的撕纸画、中班的手工粘贴画、大班的色彩抽象画。

3.遵循补强性原则,因材施教促进美术创作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完成一件作品后,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赞许,“补强法则”的及时运用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对于“补强法则”,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作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他的这一观点在当今颇有影响,多伯森认为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最有力的原动力。“补强法则”运用于美术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能极大地保护幼儿的尝试欲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幼儿树立自信,为幼儿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铺平道路。教学内容的加深、补强更是对幼儿高度评价和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支持。如,借助绘本《蚂蚁和西瓜》制作的PPT有语音、音乐、动画等,立体表现小蚂蚁从“发现西瓜—吃西瓜—搬西瓜”的情节,将绘本融入美术教学,引导幼儿从涂色画单只蚂蚁到画多只动态的蚂蚁,再到立体地描绘蚂蚁窝,提高美术表现能力。教师本身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地引导幼儿尝试感受美、创造美,真正发挥补强的价值。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过,“试验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采新的生路”,“此试验之精神,近世一切发明所由来也”。他赞叹有了试验的精神,才能塞陈旧之源,开常新之道,所以“发古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皆试验之力量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勇于尝试合理辩证地借助绘本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富于尝试、探索、创造的精神,创作出一幅幅“异想天开”的稚气图画。。

作者:黄多芬单位:福建泉州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大班总结美术教学

本学期我班美术继续以线描画为特色,围饶这一特色,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这个学期我们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美术创作活动等方式丰富幼儿对线描画的经验,提高幼儿画线描画的技能技巧,以鼓励孩子大胆画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美术氛围。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幼儿对线描画不但有了较深的认识而且在技能技巧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还画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画了。

孩子们有了一个学期画线描画的基础,这个学期画起来显得轻车熟路,我引导他们想象各种各样的点、线、面,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画,并创造一切的机会让孩子们画,动员家长为孩子准备各种线描画工具在家也画,一次次的作画和练习,孩子们对线描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画画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他们的技能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大胆画了。

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自由、宽松的作画环境,鼓励和引导他们想象出各种独特的点、线、形来装饰画面,在每次美术课的评价环节,我都注意让孩子们相互欣赏作品并且进行评价,一次次经验的积累,他们的画面越来越丰富,绘画技法也越来越细腻了。我还鼓励幼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画线描画,体验创作的快乐。在全园的美术观摩活动中,各班的老师都惊叹孩子们的落笔大胆和想象力的丰富。

三、孩子们画线描画的技能提高了,而且画其他种类的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了画线描画的基础,孩子们画起其他种类的画显得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挖尽脑汁去想怎么装饰了,画面也更丰富了:画小朋友时,他们会给他们穿上各种图案的衣服;画房子、汽车、轮船、大树、动物时也有了漂亮的图案,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了。孩子们的小画册有了让我们惊喜的内容,小画廊的作品也让家长们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们画画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孩子们的绘画技能两极分化比较大。

二、幼儿的评价能力有待加强。

希望孩子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更加自由地翱翔,接受美的熏陶,走上艺术的人生。新晨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目前,中国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口号。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惟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较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很多都用到了采用音乐调动气氛的方法,音乐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趣想象旅行中》,让孩子们在梦幻般的音乐中想象旅行;在《美丽的西班牙旅行》活动开始,师幼随着斗牛士的音乐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孩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师欲设的情境之中。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沉浸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提高儿童的美术水平并不仅仅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术教育本身,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依“范画”临摹式教学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的起点。美术情境教学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但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是否就能顺利托起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明天,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目前,中国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口号。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惟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较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很多都用到了采用音乐调动气氛的方法,音乐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趣想象旅行中》,让孩子们在梦幻般的音乐中想象旅行;在《美丽的西班牙旅行》活动开始,师幼随着斗牛士的音乐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孩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师欲设的情境之中。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沉浸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提高儿童的美术水平并不仅仅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术教育本身,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依“范画”临摹式教学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的起点。美术情境教学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但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是否就能顺利托起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明天,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美术教学整合教育思想探析

摘要: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想要提升幼儿美术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时应用整合教育思想。文章介绍了整合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幼儿美术教育中整合教学的价值,着重研究了整合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整合教育思想;美术教学;运用策略;概念;价值

整合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整合教育思想,能够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激发幼儿创作的动力和灵感。本文着重研究整合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合教育的概念

整合教育就是把幼儿园中的不同课程和要素进行有效融合,把这些课程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课程。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并且能够依据计划积极地学习。因此,整合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已经被家长和教师逐渐认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整合课程教学,还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幼儿园中进行整合教育,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并且幼儿教育要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并反映幼儿发展的整体情况。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整合教学的价值

幼儿美术教育中应用整合教学,能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整合,不仅能够提升幼儿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没有关注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和水平,没有关注幼儿个性的发展和教育,抑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着重关注美术的技能传授,忽视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导致幼儿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整合教学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使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运用整合教学,也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培养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运用整合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整合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从家庭出发培养兴趣。很多幼儿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幼儿的英语和识字学习能力,忽视了幼儿美术学习。幼儿和家长之间存在情感上的沟通缺陷,进而忽略了幼儿美术情感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可以关注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并且要求幼儿把作品带回家给家长看。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家庭手工作业,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还能够加强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作品展览,邀请家长参观,并且让幼儿向家长讲述作品制作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家长充分地了解幼儿的想法。(2)从大自然出发培养兴趣。大自然往往能够给美术创作带来独特的素材,并能够激发人们创造的灵感。因此,想要把整合教育思想体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要把幼儿带到大自然中,让幼儿体会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进行写生,不仅能够让幼儿亲身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还能够让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创作对象,使创作内容更具生命力和活力。比如,春天时教师就可以带幼儿到花园中让学生观察树木花草的变化,体会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夏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河边写生,感受清风的吹拂,体会自然的和谐;秋天时教师可以去硕果累累的果园,让幼儿体会劳动的魅力,体会收获的欣喜;冬天时教师可以带幼儿观察雪景,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因此,从大自然出发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体现了整合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富有创造力的美术作品才能算得上是好作品。独特的创造力源于幼儿的想象力,想要提升作品的魅力就应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发幼儿想象力:及时,把开发幼儿创作的想象力作为教师的主要目标。第二,科学合理选择开发幼儿想象力的教学活动。第三,运用合理的手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第四,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创作作品进行合理评价。比如,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画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卡通形象。而幼儿可以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看的动画进行创作,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和电视上的动画存在相似之处,还会带着幼儿自身的绘画特色。这样不仅提升了幼儿创作的水平,还能加强幼儿的创作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合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还能够提升幼儿美术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家庭和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发挥整合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朱萍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教学质量分析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的意义

(一)丰富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江苏省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首先有其必要性。幼儿已经具备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的能力,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和价值与幼儿园课程的培养目标吻合。江苏民间艺术很多,尤其是苏州,民间艺术,除了苏州丝绸、苏州檀香扇之外,还有戏曲、皮影戏、剪纸、泥塑、编织工艺(中国结)、木偶、捏面人等等,这些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美术课堂,使美术教学五彩缤纷,给幼儿美的熏陶和享受,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创造条件。(二)提高幼儿实践能力。孩子们喜欢动手操作,无论什么都想试一试,为此,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动手实践、勤于操作是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新世纪的幼儿教育,培养幼儿从学习知识向发展能力的转化。而民间艺术具有娱乐性和实用性,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鼓励幼儿运用民间的艺术形式,大胆创造,如编织、捏面人等,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提高欣赏力的同时,也发展创新力。(三)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几乎是零,但是幼儿敢于想象,而想象的特点以无意想象居主导地位,再造想象的能力发展迅速。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多,认识能力也不强,但是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可以想象出事物的形象,民间艺术特有的美,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植入民间艺术、植入民族文化,激发幼儿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艺术经验,立足本土,建设具有个性化的幼儿园,发展幼儿的民间艺术的情感体验。

二、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选民间艺术资源。将民间艺术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不是将本土的所有民间艺术统统“拿来主义”,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情感态度等,对民间艺术进行尽心选择,再传承和发扬。如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开设剪纸、捏面人、编织等内容的艺术课,作为美术课的补充和拓展,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通过民间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课程的补充和运用,也反过来服务于民间艺术,为民间艺术的弘扬奠定基础。(二)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教师首先应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在轻松、阅读的氛围中积极创新、表达、展示自我、主动发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妨运用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活动的内容《美丽的中国结》而创设浓厚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先用多媒体呈现给幼儿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如“如意平安”“富贵有余”“五谷丰登”“鱼虾满仓”等,让幼儿欣赏这些形式各异、寓意深刻的“中国结”,认识到“中国结”这一民间艺术的装饰美,了解结艺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作品,是江苏的民间艺术,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教师继续呈现给幼儿一些配上中国结串编成的项链、手链、钥匙链等,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编制配上中国结的饰品,让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就在自己身边,也激发幼儿创编的欲望。(三)注重活动的多样化。1.引导幼儿观察操作上文刚刚提到《美丽的中国结》的教学,教师呈现给幼儿那么多的“中国结”,不如将一些材料,如彩色的丝线带进活动区,让幼儿对教师的举动产生好奇和纳闷,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再熟练地编织一个中国结,然后问小朋友,配上哪种动物、哪样图案更漂亮?继续完成“作品”,让幼儿观察清楚教师的每一个动作。2.开展游戏探索法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活动莫过于游戏。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如泥塑,在幼儿园大班的泥塑活动———特别的我,开展游戏可以活跃活动的气氛,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师分发给每一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玩“照镜子”游戏,先让每一个孩子照镜子,找一找自己的头部中比较特别的地方,然后和孩子们继续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走到谁跟前,那个小朋友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你感觉你的头部哪个地方最特别?孩子们畅所欲言后,教师继续引领孩子们欣赏有趣的脸谱图,或者继续呈现给孩子们一些艺术大师的一组作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哪幅作品最特殊?特殊在哪个地方?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待孩子们观察出:耳朵很特别,像蝴蝶,大脸上有三个小脸,辫子上还有小脸……孩子们细致观察,充分想象后,引导孩子们思考:你也想使自己变得特殊吗?你要怎么样变?再引导孩子们用紫砂泥做脸盘,用自己喜欢的材料作为五官,在互动中,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发展。

三、幼儿园美术融入民间艺术应注重趣味性

有趣味,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根据孩子们好动、好奇的特点,将民间艺术作品带进美术活动区域,让他们摸、看、玩,逐步引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下面以陶泥的教学为例,谈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作品应注重趣味性教学的几点思考。首先,实物展示激趣。教师将形形色色的陶泥作品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摸、看、玩,逐步引发幼儿对陶泥的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你们看到陶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既进一步诱发幼儿对陶泥的关注力,激发幼儿对陶泥的兴趣,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引导幼儿对陶泥作品的造型、色彩等进行探讨。如教师通过让幼儿观察和触摸、感觉、玩等方式,让他们自主对陶泥进行探讨,当然教师的问题引导必不可少。如教师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这个陶泥用什么材料制成?这些陶泥有多少种颜色?这些陶泥的形状是什么样子,你能描述一下吗?通过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陶泥的探讨,让孩子们感知民间艺术图案的特点———形状各异,也通过观察和玩民间艺术作品,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喜爱,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者:季海萍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创意美术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幼儿对于美术和手工的兴趣,帮助幼儿塑造健康的性格和个性。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探究如何在幼儿阶段进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

关键词: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策略

一、幼儿美术创意教学的过程中绘画与生活实践结合,打开幼儿的美术学习思路

幼儿的欣赏水平仅仅停留在观察物品的表面上,为了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水平,逐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幼儿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让幼儿感受美丽景色的魅力。教师可以经常带幼儿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风景、园林,指导幼儿观察一些人文景观,使幼儿掌握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一些文艺演出、美术馆或者博物馆,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动作、颜色、形态等,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随着美术学习的逐渐深入,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以开展集体活动的形式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为之后的绘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水鸟》时,教师可以带幼儿到风景区观赏真正的水鸟,寻找其与画作中的水鸟存在的异同点。也可以为幼儿寻找一些水鸟的相关视频资料或图片,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其了解水鸟的特征,并鼓励幼儿基于自己的理解画出水鸟的形态。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幼儿对于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接触未知事物也更快、更大胆。

二、在幼儿美术教育阶段启发幼儿情景结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幼儿美术教育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并且所创作的内容要结合一定的情景。为此,教师可以为幼儿的美术创作创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如,为幼儿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给美术课堂带来欢快的氛围,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动画片的主题,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绘画创作。幼儿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反应,所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并且互相学习、借鉴,使幼儿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了解不同的表达主题,幼儿的思维意识也会随之提高。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大量的素材,给幼儿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幼儿更快地融入故事氛围,自由地进行想象和创作。在为幼儿准备创作主题时,教师要注重结合美术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幼儿的交流,更加深刻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并对幼儿的美术创作想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幼儿美术创作的自信心。在最终的画作评价阶段,教师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比幼儿的创作过程更加重要。一些幼儿美术教师会帮助修改幼儿的作品,一般在幼儿的画作上加上几笔或者修改一下,表面上看是教师在完善幼儿的绘画技巧,但幼儿的美术创作积极性会因此受到打击,对于自己画作的自信心也会大大降低,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指导也就难以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完善教育目标,改进教育形式,时刻鼓励幼儿对于绘画的热情和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是十分脆弱且敏感的,为了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思维大胆地表现在画作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扮演幼儿忠实的听众,加强自己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想法,为之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美术创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语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其对于幼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使幼儿获得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教师在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时应当采用更多的形式与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绘画作品中,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学习绘画的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更多的绘画情境和氛围,拓展幼儿的思维,释放幼儿的想象空间。这样,教师对于幼儿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幼儿对于教师的信任也会得到增强,教师对于幼儿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更加方便、高效。

作者:谢诗 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思维创造最活跃的时期,通过美术形式进行表现,既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对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试阐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意义与方法,旨在挖掘幼儿的较大潜能,提升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教学;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除了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以外,还能够增强幼儿的创造意识,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在以往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太重视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幼儿阶段对一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潜力,这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

1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意义

幼儿园属于基础教育,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创造力的阶段。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创造力培养方法,这是幼儿园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对此,教师应主动采取探索、想象等各种表现手法,将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作为开发幼儿创作才能的重要工具,让幼儿能够通过对线条、图形、色彩的利用,创造性地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出幼儿内在创造潜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所以,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而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这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创设环境,培养美术创造兴趣: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如此一来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探索条件。好奇、好问、好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这是幼儿创造意识的萌芽及实践能力的表露。对此,教师要提升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支持和鼓励幼儿创造活动的开展,保护好幼儿的创造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从而让幼儿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创造兴趣[1]。例如:在“配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瓶子、水提供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随意进行颜色搭配,调和。幼儿能够发现瓶子里面颜色不断变化,由深变浅、由绿变紫,非常奇妙,这样很快就将幼儿的兴趣调动起来。然后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让幼儿创造出新的颜色,幼儿了解并掌握配色方法以后,为让幼儿始终保持对配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宣纸、剪好的各种裙子提供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裙子配色。幼儿在配色过程中,即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还培养了自己的美术创造能力。

2.2激发想象,促儿创造活动开展:幼儿阶段正是孩子想象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也是由此发展起来的,虽然幼儿知识经验不足,但是会大胆的进行想象,创造意识也很强。想象力是指幼儿对事物进行联想的能力,比如幼儿对事物的幻想,这是幼儿开展探索、创新活动的基础。所以,促进幼儿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尤为重要。例如:在“未来汽车设计展”中,教师先将各种汽车的功能介绍给幼儿,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大胆设计未来汽车的功能。幼儿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新型的游乐车、环保车、警车等,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意识[2]。活动结束以后,在讲故事、泥工活动等过程中,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各种新内容。所以,想象力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关键。

2.3实践操作,培养美术创造能力: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给予幼儿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由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尚不完善,所以对幼儿而言,动作是其最直接的思维表现形式。在实践操作活动过程中,要将幼儿创造意识激发出来,让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张彩色纸提供给幼儿,组织幼儿进行折纸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折出各种形状。幼儿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折出不同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等,幼儿还将其想象成饼干、桌子、雪花等事物。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图形组合,如正方形和椭圆形组合为圆顶房、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成为尖顶房、不同形状组成的鱼,或者是通过拼贴,组合成春天的场景等。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较大限度发挥出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创造能力。

2.4改进方法,培养美术创新精神: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采取类比、联想等方法,扩散幼儿的思维,形成新的方法,即求异思想,教师要在美术活动中为幼儿设计开放性问题,改变幼儿以往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改革和创新以往的制作、表现手法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3]。此外,教师还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支持幼儿标新立异,从而增强幼儿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折纸“裤子”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为幼儿介绍叠裤子的方法,并让幼儿们将折好的裤子组合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你们可以组合成哪些事物呢?”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思考的时间,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幼儿通过思考和讨论,以及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使用折好的三条裤子拼成小狗,用多个裤子拼成蜈蚣等。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认可他们创造出来的事物,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更好的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帮助幼儿树立起“我也能创造”的信念。此外,还可以将幼儿各种内在因素调动起来,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创造动机,增强其创作意识,长期下去,幼儿必然会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3结语

总之,幼儿园通过开设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灵活使用各种培养的方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幼儿创造能力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天性,利用幼儿活动好动的特点,积极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快乐,掌握到基本的技能技巧。从而真正实现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作者:胡霞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五山小学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浅谈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摘要:在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的今天,孩子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者的重大议题。教育者该如何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从哪些方面发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变得愈加重要。美术教育既可以让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更能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能够在美术教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之一,能够使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幼儿培养

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是的,幼儿的发展决定着自身的未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条例在呼吁幼儿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而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欣赏美和感受美,更能让幼儿在美术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不难看出,所有的幼儿都是在没有任何的逻辑中开始创造的。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使得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阐述

想象、观察、以及思维这些都是创造的基础。但是在幼儿的思维中,兴趣和好奇心才是激发这些基础的动力。创造性思维对于幼儿来说可能体现在一句话,也可能体现在一幅作品中。面对幼儿滑稽的、夸张的、稚嫩的作品以及表现时,教师以及家长应对孩子创造性的表现给予鼓励。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面对儿童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以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便不会受到拘束。鼓励可以使孩子增添信心,同时也能给予孩子肯定,这一现象在幼儿身上同样可以体现。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者,将美术融入到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这种新奇的教育方式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更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能自己去发现,能自己去探索,其所得到的任何体验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实践证明,当幼儿之间的思维方式得到碰撞的时候,其思维便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更能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

二、传统教育局限及美术的作用

1.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几乎所有的美术教师教给孩子的树叶都是绿色的。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从一开始就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孩子们形成了思维定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幼儿天马行空的情感思维,从而导致幼儿的思维受到局限。

2.美术教学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成为了关键人物。这样便局限了幼儿的创造性,扼杀了孩子的思考机会。美术教师应该尝试让孩子用自己的想象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并相信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者,不能局限孩子的思考,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幼儿的观察能力往往需要教育者去发掘与培养。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想象并进行独立思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而不是以错误的教育局限孩子,因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无限激发。

三、美术教学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保护孩子的想象空间

孩子生活在一个以自我想象为中心的世界,孩子在美术教学中会表现出孩子自身特立独行的思维模式。幼儿处在一个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初期,教育者应当保护幼儿自身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在自身的想象空间中释放自身的创造思维。在美术教学中,孩子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能使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却不是成人可以想象到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树叶可能是蓝色的、小猫小狗可能是三条腿的、鱼儿可能是带翅膀的。这些都可能是属于孩子的思维世界,对于这种想象思维,教育者应当去保护孩子自身的想象世界,那么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无限激发。

2.引导并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在美术教学这种可以发挥无限想象的教育性活动中,教育者应该更好的引导孩子去探索和思考。幼儿教育作为人才发展的起点,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创造能力。教育者在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世界时,需要更多的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但是,一味地去保护孩子的想象世界,孩子的审美判断就会偏离。教育者除了要保护孩子的想象世界以外,还需要去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那样创造性潜能会被无限激发以外,孩子自身的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现如今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奈斯比特曾经指出:这个时代需要创造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对于现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至关重要。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于人才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在着重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今天,美术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教育者通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会发现孩子眼中不一样的天空。通过让幼儿去大胆发挥和无尽想象,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冯远宇 单位: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论民间美术在幼儿教学的应用

摘要: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从幼儿做起。把民间美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进行泥塑、剪纸、编制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与风格、色彩与配搭、民间美术的表现与种类,以激发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创造能力,也为幼儿自由创作奠定基础。将民间美术与文化镌刻在幼儿的心灵里,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唤醒与传承。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教学;创造力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尝试在幼儿教育中结合他们的特点进行民间美术的教学,把民间美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民间美术活动,以激发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创造能力的同时,将民间美术与文化镌刻在幼儿的心灵里。本文以笔者所在大班开展民间美术教学为例,总结几点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从环境中渗透,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情趣

民间美术教学引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学效果相对有效,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存在着作品受到限制,只有将教学环境设计系列化,发挥教学环境的长处和优势,才能把民间美术的教学作为一个真正有潜力的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民间艺术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大班民间美术活动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为幼儿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促进幼儿在美的环境中获得经验,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情趣。例如:教师可在活动室设置美术展览区,鼓励幼儿收集不同的民间艺术工艺品回来与同伴分享,从而提高幼儿对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深对民间美术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在开展活动中,教师可结合中国传统节日,鼓励幼儿共同参与合作,布置主题墙的创设或环境吊饰的制作等活动。教师也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发动幼儿收集旧利是封、纸盒、瓶子等物品,指导幼儿运用废旧物品制作灯笼、鞭炮,增添节日气氛。指导幼儿收集浅色丝袜,中间塞进棉絮,画上眉毛、眼睛、鼻子,用线扎一扎,做成娃娃。幼儿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再加上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从动手中体验,提高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技能和创造能力

(一)水墨画艺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学习水墨画首先要对水墨画产生一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幼儿刚接触水墨画时,为幼儿提供水、墨和宣纸,不向幼儿提任何要求,让他们自由地做水墨游戏,感知浓淡不同的墨在纸上的不同变化,对此幼儿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惊讶地发现了墨色在宣纸上的变化,如在宣纸上点一笔出现了蝌蚪和小花,画一笔又出现了小河和波浪,用浓墨在纸上一画变成“天黑了”,加上一些水,刷一刷“天亮了”,水墨交融的感觉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在宣纸上随意拖出一根线条,在不经意间让线条游离在纸上,在此过程中,体验使用毛笔作画的感受。不知不觉中,儿童就会在饶有兴趣当中发现隐形的变化,在这不断变化的画面中,幼儿了解到了水、墨与纸的关系,都不由自主地说:“水墨画太好玩了”。当幼儿对水墨画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后,向他们介绍关于水墨画的起源及水墨画的其他工具和材料,并让他们欣赏了一些中国名画家的作品,如:齐白石的虾和白菜、徐悲鸿的马,以及一些国内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激起了幼儿学习水墨画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班幼儿的水墨画作品《小金鱼的家》,在“全国青少年美术绘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脸谱艺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造型艺术之一。中国戏曲脸谱突显装饰性的美,极富有想象力,并且用夸张的绘制手法表现,趣味性浓,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乐为幼儿接受和学习。在学习绘制脸谱前,先给幼儿欣赏一段“变脸”表演和“说唱脸谱”的视频,加深幼儿对脸谱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再指导幼儿尝试用左右折叠,对称印画的方法来制作脸谱,有些幼儿还会根据“说唱脸谱”歌曲中的歌词大意,运用主色调来表现脸谱的意义,如红色表示忠勇的关羽;绿色表示勇猛的程咬金;黑色表示正直的包拯等,幼儿的作品色彩绚丽夺目,都非常具有特色。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笔者尝试鼓励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让幼儿和家长都戴上一个透明的脸谱,使用黑色勾线笔互相帮对方画脸谱上的花纹和图案,幼儿和家长都乐在其中。活动由点到面地推动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指导幼儿学习绘制富有装饰性图案的脸谱,培养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尽情享受审美的幸福和快乐,从而提高幼儿艺术素养,也增进了幼儿对民族戏曲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民族戏曲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剪纸技法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传统剪纸的图案较为复杂与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没有太多的交集,因此,有些孩子对剪纸不感兴趣。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体验式教学,让幼儿在动手尝试中掌握初步剪纸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提高幼儿对剪纸的学习兴趣,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感兴趣、喜欢的图案入手,把中国民间剪纸工艺中“镂空”、“黑影”两种主要的剪纸技法与幼儿剪纸相结合,使幼儿乐于动手、动脑,让幼儿在原有剪窗花的基础上学习剪出蔬菜、水果、动物等多种图案。我班幼儿基本已掌握剪窗花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左右对折的方法,指导幼儿先剪出对称轮廓的外型,再运用“镂空”的技法剪出里面的花纹,在作品下面套上色纸衬托,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把部分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环境里,为幼儿园的环境增添了一道民间艺术的亮丽风景。传统的剪纸艺术多限于个人创作为主,而我在幼儿已掌握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幼儿进行多人剪纸创作,先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定出创作的主题,然后商量分工细节和材料的搭配,才开始创作,我班幼儿成功制作了大型剪纸作品《蔬菜王国》、《齐齐运动会》等,幼儿欣赏着与同伴合作的成果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剪纸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绘画的兴趣,还训练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思维想象,提高了幼儿审美的意识和高雅的情操。

(四)面塑艺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面塑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民间艺术,它具有趣味性、多样性、观赏性,并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色彩丰富、构思巧妙,题材广泛。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面塑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出自己喜欢的事物。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选用色彩鲜艳的胶泥作材料代替了传统的面粉,运用与幼儿泥塑相结合的团、搓、捏、压、修饰、粘接等技法,指导幼儿制作出一个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小动物,如乌龟、蜗牛、小鸡、蛇等。面塑艺术源于民间,扎根于生活,为了让幼儿真切体会走进生活的感受,在开展面塑活动的同时,笔者尝试把民间面塑古朴简练的造型艺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指导幼儿塑造出一只只古朴、简洁的杯子、小碗、碟子和花瓶等物品,受到了家长们的赞赏。在一次区美术教研活动中,把面塑技法运用到陕西民间艺术“绣花鞋垫”中,先利用面塑塑造出一对大小相等的鞋垫,再运用小珠片、亮片、小图形玩具、吸管、开心果核等材料,让幼儿在鞋垫上创作左右对称的图案和不同材料的排序花纹,幼儿在新的技法中体现民间艺术的多变性与灵活性。在面塑活动中,幼儿用自己一双灵巧的小手,表现了民间艺术的美和智慧,不仅提高动手动脑能力,还体会到自身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从评价中学习,提升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

教学、学习、评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评价是其中的反馈环节,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与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样重要。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它在教学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美术教学中评价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对于幼儿来说,称赞和鼓励是成功的催化剂,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提高民间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指导幼儿创作过程中,对有创意的作品或有进步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幼儿总结和积累经验,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努力为他们提供自由发挥创作的机会。如:让幼儿自由地选择添画画面时,不干扰他们的作画模式。幼儿的作画创作受,给予鼓励的话语。如:和别人画的不一样才是好的!你一定比老师画得更漂亮!从而鼓励幼儿自信、大胆地绘画出心中美好的图画。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曾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作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幼儿活动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向幼儿传授民间艺术的技能,而是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情感,让中国民间美术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严秀红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警备区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实践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儿童美术教育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然而,在这样一种热闹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却发现功利化、模式化以及过于技能化等观念也正在渗透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美术作为一种儿童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样式因受到更多来自家长、教育者、社会文化等价值观的影响,失去了其鲜活的生命力,而成为为他人代言的工具和幼儿园装点“门面”的点缀。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的美术教学问题日益凸显:在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视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把求新求异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固定而单一,教学活动缺乏情趣,幼儿为创作而创作;美术教学的方法简单、模式化,幼儿的个体兴趣和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如何明确幼儿园美术教学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定位?探寻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路径呢?我们通过实践性的研究,积极探寻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新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园本内容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必须回归经验。幼儿园课程强调经验,意味着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意味着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作用,意味着强调活动过程。经验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的,也是最适合幼儿需要的。因此,幼儿审美经验的建构必须通过自己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来获得。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是一个审美经验建构的过程。因此,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都必须在付诸于行动中获取。这是儿童审美经验建构与成人的重要区别。目前,我园尝试以“双线索”的方式对主题中的美术活动加以整理和完善,即以主题内容为明线,以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要求为暗线。这样,使美术活动不仅符合主题学习的需要,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美术能力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同时,幼儿的美术经验与主题学习中其它领域的经验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审美经验过程。

二、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施途径

以儿童审美经验建构为核心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除了在内容上强调美术领域内容之间以及美术与其它领域之间的经验整合外,也强调在过程中融通不同的美术教学形式,以活动的方式实现彼此间的渗透、互补和共生,使美术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幼儿的审美经验建构更加丰满。下面以大班主题“绿野仙踪”中的美术活动“花”为例,介绍四维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背景描述:春天是生命勃发的季节。在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花朵在春光里悄然绽放,每种花都带给我们以生命的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孩子们每天游走在幼儿园的春天里,感受着花朵每天的变化,体验着生命的丰富和美丽。因此,我们以大班主题“绿野仙踪”中的美术教学活动“花”为教学主题,让幼儿通过对不同花朵的外型、色彩以及花蕊、花瓣姿态等细节的观察,感受花朵的独特性以及由此所展现出的生命力。本教学话题由五个活动完成:活动一:观赏(亲子)活动——百花齐放:通过亲子摄影活动,收集不同花朵的图片,体验花朵的丰富和美丽。我们以小组或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用数码相机进行花朵的拍摄,通过镜头的聚焦,让幼儿能近距离地观察花朵的不同外形特征。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活动积累素材。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用数码相机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从早春的梅花、迎春花,到陆续盛开的樱花、桃花、金银花、垂丝海棠、茶花、三叶草花……整个记录过程历时近一个多月。在观赏和拍摄的过程中,幼儿不仅了解到春天盛开的花的种类,而且更加细致的观察到花朵在颜色、造型、花瓣形状和数量、花蕊等都是不一样的,亲眼见证了花朵从初露花苞到盛开和衰败的过程。正是这样的一个长时间与花朵的亲近,让幼儿对花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每一朵花都是有“个性”和“生命”的。活动二:学习活动——千姿百态1:欣赏大师作品,尝试以圆形满构图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花朵。在幼儿对花朵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美国现代艺术家弗基斯的作品,让幼儿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到花朵的千姿百态,并学习用满构图的方式进行创作。在教学中,教师出示了幼儿和老师们拍摄的花朵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幼儿所了解和熟悉的,大家在自然的交流中回顾对花朵的认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随后,教师通过课件将一张花朵的照片以花芯为中心不断聚焦和放大,让幼儿感受到构图变化后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接下来,出示弗基斯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表现的花朵,在华彩艳、丽而夸张的表现形式下,所张扬出的生命力。于是,幼儿带着这样的感受进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活动三:学习活动——千姿百态2: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花朵的细节,感受花朵的独特之美。这个活动在习得满构图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用线描的方式进一步描画花朵的细节,如花蕊、花瓣等,表现出每朵花的独特和个性。活动延续上一个活动的经验,在幼儿运用满构图的基础上以线描的方式来进一步表现花朵细节,花瓣、花蕊、花朵之间的排列、叶脉的分布……在活动中,我们将幼儿之前拍摄的照片打印成小图片,提供给有需要的幼儿,支持他们的个体表现。活动四:拓展活动——争奇斗艳: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组合造型表现花朵的形态。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废旧物、自然物等,让幼儿通过对不同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来表现自己的对花朵的感知和体验。在拓展活动中,更强调幼儿个性化的表现与表达。所提供的材料都是幼儿平时和老师、父母一起收集的,有自然物、生活废旧物、玩具等等。在拼摆的过程中,幼儿一边操作一边探索,用什么来做花瓣,什么做花蕊,什么做花茎和叶子……然后不断调整、更换、叠加,直到他们自己感到满意,并用数码相机记录下自己的作品。活动五:探索活动——姹紫嫣红:初步尝试在胶片纸上运用水粉合印的方法表现花朵丰富的色彩变化,体验在胶片纸上创作的乐趣。在胶片纸上绘画是一次新的创作尝试,胶片的透明性及合印的效果使作品具有不可预知的变化。当教师出示事先制作好的作品时,幼儿都表现的很兴奋,纷纷猜测可能的创作方法。接下来,老师介绍了相关的操作材料,并提醒幼儿胶片纸和普通纸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勇敢的试一试。虽然,合印画是幼儿曾经学习过的方法,可是这次的探索活动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勾线、涂色、合印,经过自己的探索与操作,幼儿最终完成了各自的作品,新的创作表现形式和创作经验分享,让他们真切的体验到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探险,需要自己的耐心和努力。

三、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反思

在基于幼儿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每一位幼儿都具有审美和艺术的潜质,他们对事物整体感知的方式,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使他们比一般成人更具有一种对美的直觉敏感性和整体式的反应能力。这种整体式的反应能力“在每一个正常人的儿童时期都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其萌芽状态——一种游戏状态,一种将外物人格化,与它们达到感性交流的状态。”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言“儿童是以艺术的方式来看待生活,儿童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是相通的”。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面向大众儿童的普通艺术教育,应该观照到具有不同美术兴趣和美术能力的每一位幼儿的发展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唤醒儿童与生俱来的审美和艺术性本能,并通过各种视觉形象的欣赏和创作活动使幼儿在艺术世界的游戏、探索和体验中不断获得审美经验的丰富和完善。

作者:唐松梅 单位:南京市第三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小班幼儿民间美术教学融合

1.民间美术之印染融于小班幼儿教学

印染是民间美术中的一种,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印染泛指蓝印花布、蜡染、扎染和彩印花布,它们适用于民间的日用装饰品,所做的服装、头布等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并反映出浓郁的乡俗民情。我们以印染中的扎染和彩印花布为主要实施对象,让幼儿通过团一团、卷一卷、印一印等简单的活动,体验印染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但是小班的幼儿来操作印染无非是用现有的材料,如纸团印染、手指印染、物品印染、镂空印画等形式,我们也针对这些方法设计了一些活动,虽然这都是关于印染的活动,但是我们越来越觉得和民间艺术有些不符,即使幼儿学到了印染知识,但是他们却没有了解民间美术这个概念,这似乎与我们的课题特色已经脱轨。那么如何让民间美术与印染结合起来呢?这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2.利用各地的文化来交流民间美术

我们班有来自各地的幼儿,可以利用这点来让幼儿学习民间美术,了解民间美术知识,让他们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美。而民间美术以陕西最有名,陕西民间美术有陕西窗花剪纸、凤翔木版年画等。我们班正好有个陕西的小朋友,通过和家长交流,我们发现民间艺术在他们当地已经渐渐地流失了,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来了解陕西民间艺术,并利用PPT的形式播放并讲解给幼儿听,让他们对于陕西艺术有一个了解。然而在活动中我们又发现幼儿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一个活动下来,幼儿也没有学到任何的民间美术知识。或许是我们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太深奥了,效果不行,我们不放弃,继续摸索着如何学习才最适合我们的幼儿。我们也通过与家长沟通,看让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了解民间美术是否可行,如在影片中、电视中、电脑上等。而在活动中我们教师也发挥引导作用,以游戏的形式来了解民间美术,但是实际操作下来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生活中家长的引导不可能是统一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幼儿真正地学习到民间美术深邃的知识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民间美术

如何让民间美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了解民间美术,并学习到民间美术的精髓呢?我觉得只有让幼儿实际操作,他们才能对自己的操作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不能远离幼儿地方民间美术文化,所以我们还是得从幼儿的地域中来选取我们想要的民间美术知识。如我们最熟悉的蓝印花布,这是江南的民间美术特色,而我班苏州本地幼儿占据大多数,他们对于一些蓝印花布的摆设比较熟悉。那么如何让幼儿来实践操作呢?我们可以通过画、刷这两个步骤让幼儿学习我们最熟悉的蓝印花布印染。首先帮幼儿准备好一张桌布、一块抹布;每人一张纸、一支白色的蜡笔、一把刷子及一份调好的蓝颜色的颜料。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不能画复杂的形状,所以我们会先教幼儿用白色的蜡笔在纸上画小圆点、线及圆圈,从点、线、面开始。等幼儿画好了,我们会请他们自己来刷一刷,这时由于蜡笔不溶于水的缘故,幼儿刷完后,一张蓝印花布也就完成了。这样幼儿用简单的绘画方式自己亲手操作了一番,又得到了成功的乐趣,并知道了蓝印花布是民间美术印染中的一种。其实印染也可以这么简单地融入到我们小班的幼儿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民间美术的知识也就慢慢地融入到幼儿的心里。以后我们还可以尝试绘画蓝印花布的水乡服饰、包头、作裙、扇面画等。用最简单的方式学习民间美术不是很好吗?当然我们的民间美术远远不止这些,如民间绘画,包括民间色彩、民间装饰、传统水墨画、民间年画、剪纸;民间工艺,包括剪纸、折纸、编织、撕纸、泥塑、刺绣等。当然我们也会继续地学习下去,慢慢地让我们的幼儿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步增加种类,让幼儿通过三年的学习真正地了解民间美术、喜欢民间美术,让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作者:顾芳华工作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光幼儿园浪花苑分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较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很多都用到了采用音乐调动气氛的方法,音乐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趣想象旅行中》,让孩子们在梦幻般的音乐中想象旅行;在《美丽的西班牙旅行》活动开始,师幼随着斗牛士的音乐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孩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师欲设的情境之中。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沉浸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提高儿童的美术水平并不仅仅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术教育本身,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依“范画”临摹式教学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的起点。美术情境教学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但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是否就能顺利托起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明天,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