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育教学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教学小论文:牧区双语教育教学论文
1牧区现行双语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教育存在一定的规律,在学校双语教育中,当教师授课语言和学生母语不同时,师生之间会有交流的障碍,在牧区教育中,一些学生的母语是藏语或者蒙语,这对于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课本却还是汉语,在牧区教育活动中形象地称之为“‘哑巴’与‘聋子’的互动”。语言不通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现行的一类模式它依从母语教育的现代教育基本原则,以学生的母语优势为基础,用母语来教学各门学科知识,不仅没有语言障碍的存在,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极为有力,这是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的最的语言信息。所以,所谓的教学语言障碍并不是因为学生本身母语造成的,而是教育机构对于学生教育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对于教育可以循序渐进,当学生掌握一定汉语后,逐渐加大汉语教学力度,对其他课程也进行汉语教学。这可以使得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类模式藏语文或者蒙语文仅仅作为一门语文学科,教育者追求的是它的继承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它的工具性。二类模式藏语文或蒙语文的课程价值具有单一性。
所以把现行的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将对双语教育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牧区教育的普及力度。通过教学实际分析,一类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更有积极作用。
2双语教育教学中的困难
“双语教育教学”教学模式,是目前牧区发展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它通过在牧区用民族语和汉语两种文字语言进行教学,从而提高牧区教育的普及率和牧区本来文化的传承。但是也面临很多困难。
由于自然条件艰苦,教师待遇差,教师几本保障得不到满足等,造成牧区双语教育教学的老师的流动性大,能够用双语教育教学的老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些高素质的年轻教师不愿留在艰苦的牧区,而老教师的教学的思路和水平又有一定的固化,所以对于教师的任用需要国家和政府给予更大的扶持力度。牧区学校的硬件设施还很缺乏。多媒体设施,实验药品,实验设施不健全等都对牧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这需要各界对于牧区的双语教育和牧区教育发展给以更多的扶持和关注。
教育教学小论文:教学做合一语文选修教育教学论文
一、当前语文选修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选修内容难以提起兴趣
现在的学生学习都存在着一种功利性,也就是这份功利性使然,让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去学了必修外的其他知识,而只是去注重必修知识的学习,即使他们学习选修知识也会相当的马虎。从平时的观察中能够发现,因为学生们有着很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只能够去一心的专注必须课文与知识的学习,而这也是同学们不喜欢选修的原因之一。同时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也太少,作用不大,使得他们不愿去主动学习选修知识。
(二)选修的对象较为单一
有着升学的压力,这也就使得他们在学习选修知识时,将是否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放在了首位,对选修知识的选择也是围绕着提升成绩这个前提。这样的现象对于不能说不好,但是教师们却应该积极的引导他们去学习更多的选修知识,尽量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缺乏有效的引导
在选修教育教学中,教师对他们的引导十分的的重要,如果教师引导的比较好的班级,选修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不管是学习的习惯、范围等都要比那些教师引导的不好的班级要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经常的去引导学生学习各种选修知识,让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选修学习,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更好的去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经常急功近利,放弃了对选修教育教学的指导,这样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的狭窄。
(四)没有创造出一个有效的选修教育教学环境
这里的教学环境并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各种教学情景在内的教学环境,还包括了在外部的一些环境,例如来自家长与学校的支持,如果家长不支持学生学习考纲要求以外的知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选修课的学习效果。在一个家庭环境中,如果家庭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宽广的知识面的重要性,势必会让学生重视选修课内容的学习。
二、运用“教学做合一”来改善语文选修教育教学
(一)利用“教学做合一”构建多向对话,提高选修教育教学效果
学习就是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从文字中去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个体验、交流的过程就是对话,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们的一个学、做合一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去对学生们的理解到什么程度了进行一个的判断,同时决定自己要怎样的去进行引导,这个引导的过程这是“教”。在进行选修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长期的引导学生进入台上台下、组内组际互相呼应的对话状态,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的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对话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之间的交流来促进他们的对选修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做合一”,将选修与生活相关联
生活是一本没有能够读完的无字的书,语文中的各种素材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因此,加强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积累是整个语文选修教育教学的核心。要加强语文选修教育教学,就要让生活进入学生们的学习中,让选修内容去主动的亲近生活,将学生已经拥有的生活经营引入到选修教育教学中来,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概念性之间所产生的各种矛盾。让学生自己学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对文本进行感受,从而对获取自己独特的体验与见解。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出生活的氛围,将选修带入到生活中去体悟。通过“教学做合一”,让选修教育教学融入生活中,就需要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此,需要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与生活类似的氛围,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进行感知。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及时单元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脱离了生活实际还如何能够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呢?如果在进行鉴赏时不能够做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作诗人,如何又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将心比心”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呢?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一种先进的、到现在也仍然适用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语文选修教育教学中去,将会让选修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加的有效,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或其他学者对如何有效的利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来进行教学做更为深层次的分析,将对如何通过该理论来促进语文选修教育教学作出更趋完善的诠释。
教育教学小论文: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论文
在教育教学的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争相议论的热点。笔者觉得: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乡村学校的管理既是生产力,也是效益。新时期下,乡村学校要快速发展,只有猛抓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建设。那么如何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已成为乡村中学管理者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会感动,学会做人
(一)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这样说过这句话。也就是说只有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养成教育占教育的比重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却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中最务实的基础部分。笔者所在的学校,平常就是利用班会的时间,由班主任带头与学生共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现实的例子,让孩子们学会理解父母的艰辛,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生活,教育学生孝敬爷爷奶奶,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严守纪律,遵守公德,诚以待人;经过学习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就是下去将学习的所感所悟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小文章,针对性考虑自身到底是哪里不足,应当怎样去改正,不断地完善自我,自我超越,做一名品德兼优的中学生。
当然,行为规范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想出成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的,必须坚持不懈。一个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不是通过一次班会、一次活动、老师的一次说教就能完成的。特别是那些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或有不良习惯倾向的中学生,要纠正其不良习惯,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班主任倾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为教育做奉献的精神,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进行关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去帮助我们的学生。
(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将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作为树立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笔者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比如在学校举行的“艺术周”的活动中,通过笔者的观察与学校各班主任的反映,发现许多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他们有的画画,有的学生写了硬笔书法,有的组织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等,更让人想不到的有学生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感恩的心》,这位学生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对父母长辈的感谢与关爱,写出了对师长的尊敬之情,语言虽然不是那么的华丽,却感人至深。笔者认为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方法可能存在缺憾。如果没有教育好学生,羞愧的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人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永远会珍惜。”是的,我有时候一直不解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付出最多的父母,可是却是全世界得到回报最少的父母。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不到位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去感染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感恩这个词语有了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我校曾一度掀起了一段感恩的热潮。这次活动的开展,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从活动的形式到内容上,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很大的震撼。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感谢他人,善待他人。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素质教育
(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担
要想改变农村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学校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到学校读书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是学校、家长、老师共同的事情。在如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组合。许多农村家长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已造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诸多阻碍因素。只有学校与家长进行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种在校有老师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之情;在家有父母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特别是学校生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之情。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认为应当对学校的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家里取得联系,交流孩子的具体情况,共同管理教育我们的孩子。
(二)吸收教师到学校任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中学校长仅仅是一个宣传者,而真正去落实和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是广大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需要的教师去落实和实施。吸收新鲜血液到农村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农村学校管理者应当争取上级部门的各种支持,吸收大量的教师到校任职。
(三)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特别是财政支持
农村中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各种设施的不完善。要落实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是离不开各种“硬件”支持的。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认为应当尽力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性;尽力改善学校的环境设施,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做到这些,学校管理者应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让上级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中学的财政投入。
三、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通常学校内的一切工作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因而,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对教师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评价等。通常情况下,要加强对教师长期脱产校外与校内进修的有机结合。通过国家和有关的教育部门制定、建立多样化培训机构等,促使其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在目前来讲:在乡镇的学校、教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想要进行校外进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针对教师的进修一定要加强校内的进修。学校可以是定期、定时请有关的专业人士到校内为教师培训,负责他们的进修任务,尽可能的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时,还要在校内充分的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教研会等。
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校内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促使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落实、贯彻党制定的教育方针,各学校根据自身的事情情况提升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因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重抓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更加的要注重这点。
总之,在新形势下,只有学校管理者不断地改变过去的观念,不断地创新思维,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抓好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乡村中学的长足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校对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这个课题,并对其作出更趋科学的阐述。
教育教学小论文: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一、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性”示范效应
教育教学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总的指导,一切教育教学措施都应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标,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鞭策学生不断奋进,激励学生努力成才。教师在不断反思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调整教育教学措施、调整教育教学手段以及调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活动中,进而逐步实现具体目标、学科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与总体教育目标。德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席勒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教师“目的性示范”是根据国家和民族需要而设定的,是国家教育制度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所要求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对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有充分的自信和的把握,把学科知识的“教”与思想道德的“育”有机结合,才能对教育活动作出正确的分析、科学的判断,达到过程和目的的优化。教师必须通过教学目标引导来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习交流、开展效果测评、进行教学管理,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把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理想与价值观实现上获得、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目的实现程度如何,是当代教育评价和考核“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教师起着潜移默化、较为深远的示范影响。
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向性”示范效应
教育教学的方向性即教育的阶级性,指教育教学所体现的阶级立场、根本观点和育人方法所必须实现的阶级利益和要求,实现占统治地位阶级的人才培养愿望和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改革开放的国际地位、培养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国家教育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教育教学的“方向性”,是国家和民族举办教育的本质属性。所以,教育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态度,不容许有半点的含糊和动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教师必须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宣传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给学生鲜明的阶级立场示范,教育讲坛决不允许自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处于教育情境之中的受教育者,也总是坚持不懈地、积极自觉地不断奋斗,努力实现培养方向。
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原则性”示范效应
教育教学原则,是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包含了教师主导的“教”,也包含了指导学生主体的“学”,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育教学原则反映师生对教学活动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准则。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的教育教学原则主要包含:德育首位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结合实际原则;教学整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师生双向协调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识技能的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相长原则;教学优化原则;素质提高和发展原则。
四、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人格魅力”示范效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民族强盛,根在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教师。教师活动的教育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特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的是为人之道,传授的是做人之本,传授的是先进文化,传授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概括起来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教师用自己的思想、知识、言行,情感,意志,兴趣,爱好,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师表形象是学生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活生生的榜样。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最柔和的慈爱、最无畏的坚毅、最温柔的情感、对德性最崇高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成功的使她震颤的心房充满生气和力量。”特别是教师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服务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蜡烛精神、牺牲精神、宽广胸怀,就是教师永远焕发青春的人格魅力。
总人言之,在示范高校内要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的示范效应,必须要从多方位、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研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在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之下,逐渐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的教育质量管理,不仅能促进示范高校的发展,还能提升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渐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更的、合格的大学生和人才;教师还要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解放思想、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在工作中坚持改革、坚持创新,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合理的发展。
教育教学小论文:中国梦的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和力量源泉。处于人生早期阶段的基础教育教学对“中国梦想”的实现有着奠基性的作用。在民族自信和张扬梦想的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教学学校“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基本主题及其实施方式,对于深入推进“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教学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梦想”等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概念术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中国梦想”更成为当下的中国最强音。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学学校的“中国梦”教育教学①更加凸显其时代的价值。
(一)契合学生乐于梦想的身心发展需要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也都需要自己的梦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时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曾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梦。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也都需要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小学生则更需要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人生最美好的愿望,是人生追求的目标。青少年时代是做梦的时代,所以才被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正因为青少年处于做梦的年龄阶段,所以才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中小学生处于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他们没有成熟,他们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他们没有确定,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他们也没有完成,他们需要一步一步地逼近梦想、实现梦想,并在自己面前树起新的梦想。正是在这一层面,“中国梦”教育教学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和拥有梦想开始,成功的道路是由梦想和目标铺出来的。伟大的梦想和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梦想和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梦想和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没有远大的梦想和目标会使人失去动力,没有具体的梦想和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一个流传很广的比塞尔人的迷茫故事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也正是在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梦想的意义上,“中国梦”教育教学为学生个人梦想的生成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充分展现的背景空间。
(二)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健康主流思想的引领。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离不开良好舆论环境的支撑。正在剧烈转型的今日中国,正在进入“陌生人社会”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用“共同价值”“共同意识”筑牢发展大厦的根基、加固相互信任的链条。多一些“正能量”的传递,[3]多一些“最美”的张扬,让中小学生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一起为宏大的“中国梦”、也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点滴幸福而努力,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学校“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又一重要价值维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梦,它与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和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这是“中国梦”教育教学必须首先明确的基本共识。[4]近代以来,特别是近90多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关联;没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没有人民幸福,更谈不上个人幸福。“中国梦”将人民的致富憧憬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其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而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受益者。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目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人梦想,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但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彼此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中华民族为改变命运所进行的不懈奋斗是大家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全体人民心中共同的梦想。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
“中国梦”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图景,更是一种走向“现代性”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文明国度,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没有对外掠夺和侵略,没有对外种族奴役和欺压,靠民族自身的勤劳、隐忍和智慧,走出了一条令人信服、更值得后起国家效仿的复兴之路,为落后民族争取民族自强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梦”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这种贡献表现在“中国梦”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梦”的实现,将使古老中华文明的传统和价值再次得到肯定,这种自信心的恢复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出现,从而使世界各国文化真正平等交流、共同发展。[5]中国的复兴,走的不是战争道路而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用中华文明取代其他文明而是要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生,不是要取代其他国家的地位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更是代表了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渴望。特别是在这一各国利益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既需要向世界学习和借鉴,更应该担当起更大的责任。事实正是这样,中国同现存世界的关系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并逐渐发展为当今全球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6]也正是在这一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便成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一种内在要求。
二、“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梦”提出以后,在民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认为“中国梦”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感染力和正能量,但也同时产生了对“中国梦”的某种歧解、误解和一知半解。在基础教育教学学校,这两方面的表现不仅同样存在,而且尤其需要为“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基本内涵和达成路径等主题提供学理的阐释和支撑。
(一)“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教育教学
2012年10月5日,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Chinaneedsitsowndream)”。这是世界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客观承认,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全球角色和全球地位认知的变化。事实上,“中国梦”的提出有它的历史发展原因和现实国情基础,这是“中国梦”教育教学必须予以揭示的主题。从时间的维度看,“中国梦”不仅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传承,是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中国梦”不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且体现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和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中国梦”把历史、现实、未来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把握历史、顺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崭新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战略视野。[7]从空间的维度看,“中国梦”是在放眼世界的大视野下提出来的,显示出中国的非凡自信与坚定追求,同时“中国梦”又深深植根于中国这片现实的土壤之中,并期望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精神文化有特别巨大的贡献。[8]没有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没有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没有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因素的充实,没有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复兴演进,便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梦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国人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国情分析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和主动选择。从这一层面上说,基础教育教学学校的国情教育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注重自然国情教育教学、历史国情教育教学、现实国情教育教学和比较国情教育教学则是“中国梦”教育教学之国情教育教学必须考虑的几个维度。在具体实施中,“中国梦”教育教学之国情教育教学还应摈除那些大而不当的、既落伍于现实也违背历史真相的空洞说教,以更真切、贴近现实的内容(例如对现实中危机、困境的强调,对历史中耻辱、灰暗的陈述,对自身传统与美德的讴歌等)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国情教育教学模式[9]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培养一名理性的爱国者。我国通常把国情教育教学(时事政治)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历史、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知国、爱国、报国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但客观地说,国情教育教学还有相当大的缺憾,不仅表现为品德课程难以独立担负起国情教育教学的重任,还表现为报喜有余报忧不足,浪漫抒情有余忧患意识不足,更缺乏对过去中国现代化不足和失误的深层次分析与反思。[10]从期刊网上还可以看出,人们对国情教育教学的重视度和关注度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高潮,[11]而后国情教育教学便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大力弘扬“中国梦”的今天,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这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种期许。那么,中国需要怎样的梦想?“中国梦”有着怎样的意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第二主题。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2]这一表述富有诗意,通俗凝练,意味深长,描绘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丽图景,也体现了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值得强调的是,“中国梦”不只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单项推进,而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多维发展。从国家实力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从幸福指数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从文明形态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演进;从价值追求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发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体现在人民对于安居、乐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环境美好和精神充实的期盼上,[13]也充盈于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能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助、居有所屋”的渴望中,但在本质上,“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即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形象去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它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之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的发展已经走上国际的舞台上,每个国家或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发展格局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14]提到“中国梦”,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美国梦”“欧洲梦”(及“印度梦”)[15]。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1931年在其著作《美国史诗》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日后家喻户晓的“美国梦”概念,其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与“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与“美国梦”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互补性,正如“美国梦”并不排斥集体一样,“中国梦”无须排斥个人作用,可以鼓励个人积极性;个人幸福可以和集体幸福一致,推动国家发展。此外,借鉴和吸收“美国梦”的开拓、进取、独立精神等积极因素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愿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从利益观上把“民族梦”与“个人梦”紧紧地连在一起,把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和个人的现实理想紧紧地连在一起,构筑了实现“中国梦”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中自然地包含着“我的梦”,实现“中国梦”为每一具体个人实现“我的梦”提供机遇和条件,而每个中国人的具体梦想是“中国梦”的真切展开。事实上,“中国梦”体现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由家到国(再到世界)的过程。如果中国不发展,普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就会更小;同时,如果没有普通人为梦想而作的坚实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中国的进步和繁荣,也就谈不上中国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16]未来的世界更加需要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理想危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唯我所求的思想在作祟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教学的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教学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基础教育教学学校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做“大梦”的空间,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用真正对学生有帮助、有触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规划人生,以“个人梦”去丰富“中国梦”,从而让理想教育教学真正落地。
(三)“中国梦”的达成路径教育教学
“中国梦”不能仅仅是人们的仰望星空,更需要人们去寻找切实而具体的达成路径。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先进文化,坚持按照现代化总目标推动社会进步,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7]而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梦”不是精英梦、权贵梦,而是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梦。欲挽救深重的危机,实现民族复兴,不能仅靠少数精英,而必须有待每一个中国人的觉醒与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行动,需要实干。其中及时要务就是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较大国情和较大实际;第二是勇于攻坚克难,它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第三是善于开拓创新,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建设现代化社会,在人口众多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所有这些要求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中国梦”是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自然需要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责任担当与实在努力。因此,它对基础教育教学学校道德价值观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大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的责任心、使命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尽心尽责是对世界公民的起码要求,因而责任教育教学也就更加重要和迫切。事实上,孩子本来就是有梦想的,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和体验生活的时空,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个人梦也才能做得更大。重视责任教育教学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教学学校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自觉选择。为此,责任教育教学首先是帮助人们通过认识个人职责的具体性质,提高责任意识(即责任感)的过程,也是培养人们的责任意志和信念,使人们能坚定地履行责任而不是遇到干扰或困难就逃避责任的过程,更是通过教育教学使人们养成责任习惯——时时尽职尽责,失职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作为价值观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教育教学更需要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实效。当然,基础教育教学学校的责任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教学上,而应该更加关注人性的提升、人格的健全、人的终身发展,更加关注社会、时代、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未来,最终指向对时展、民族复兴、人类文明、社会和谐负责任。责任教育教学的较高境界是培养学生具有自知、自控、自律、自觉的能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立的品性,让学生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式
“中国梦”教育教学在契合学生发展需要、统一学生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等方面的价值实现,不仅依赖于“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丰沛内容,更取决于“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式。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学科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内容和积极开展“中国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构成了基础教育教学学校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独立设置“中国梦”教育教学的校本课程
“中国梦”教育教学试图通过中国基本国情教育教学、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教学和伦理道德责任教育教学等,使学生达成知国、爱国、报国,进而热爱人类的精神品质和能够负责任的生活。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是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基点是中国基本国情教育教学,对于国情的了解成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许有人认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内容在中小学的一些学科中都有,比如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品德与社会、生物学、语文等,学习这些学科自然就进行了国情教育教学和“中国梦”教育教学,没有必要再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学科渗透式的国情教育教学和“中国梦”教育教学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一个学科负载的价值太多,就有可能忘记它自身本来的价值。即便是“中国梦”教育教学的某些元素适合而且应该以潜在的方式融入相关学科中,但其涉及的内容与主题是否自成体系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即使各门学科可以渗透一定的“中国梦”教育教学主题,这种渗透也是不、不系统的。“中国梦”教育教学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有其固定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组织论证),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是对一定的年级或学段来说,实有独立设置校本课程的必要。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的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人口”“中国环境”“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军事”“中国外交”“我与中国”等多个主题。这些内容或主题不只为“中国梦”校本课程所独有,其他学科课程也会涉及一个或多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梦”校本课程是否还有独立设置的必要?“中国梦”内容与具体学科课程是否有“叠床架屋”的重复之感?其实,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重点和不同理解角度来设计“中国梦”校本课程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学科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
相对于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学科教学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也许更容易实行,在师资、课时与课程资源上遇到的障碍也将最少。在中小学各门学科课程中,确实有许多国情教育教学和“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些内容,运用学科教学渗透的方式进行“中国梦”教育教学,强化其“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功能。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整个学校环境的营造乃至家庭、学校的配合,使“中国梦”教育教学产生更好的效果。以学科教学渗透方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的高度把握学科的发展以及我国在这一学科发展中的历史、现状(水平与位置)和未来可能,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和已有认知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以学科教学渗透方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有意识的渗透式“中国梦”教育教学也可能会破坏原有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同样也不利于“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系统实施。也许教师在谈到某个相关主题时,顺便跟学生谈一下与“中国梦”有关的意义,但这是不是所谓的渗透融入式“中国梦”教育教学呢?如果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去谈“中国梦”教育教学,会不会导致“贴标签”的结果,消弭乃至破坏这个学科的独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呢?这是以学科教学渗透方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必须正视的一些问题。
(三)积极开展“中国梦”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与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和学科教学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不同,开展“中国梦”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18]构成了“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第三种方式,并且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适应性。首先,开展“中国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丰沛,它可以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例如从学生身边切入,从学校及地区切入,然后推广至国家、民族问题。已出版的《2020中国:建设小康社会》《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等“中国梦”研究系列著作①对于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其次,开展“中国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够适合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活动方式和类型不同于学科课程,包括搜集资料活动、做活动记录、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社会考察与宣传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活动,可以根据“中国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同而从中加以选用或综合应用。例如,一些中小学开展的“童眼看中国”“童眼看世界”“中国梦•我的梦”活动就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中国梦”教育教学样例。再次,开展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全程的“中国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有助于“中国梦”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实效。“中国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关注和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也是基础教育教学学校实施“中国梦”教育教学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任务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艰巨。作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基础教育教学学校校长和教师都需要有足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教育教学自信,以满腔热情、充沛精力、教育教学之爱和无穷智慧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为实现“中国梦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作者:何善亮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育教学小论文: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论文
1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从“知网”文献总库,以“TI=“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课程”)为检索式查找文献,截止到2014年3月25日,共获得8987条数据。经去重,并剔除以“中职、中专、职高、中师、小学、中学、高中”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电路基础”等相关论文,最终获得8244篇文献。1.1文献类型分析统计表明,所有文献中期刊文章数量最多,达8111篇,占文献总数的98.39%;学位论文其次,有79篇,全部为硕士论文,占文献总数的0.96%;会议论文有43篇,占0.52%;报纸文章11篇,占0.13%。从文献总数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引起了大量的关注,但是由于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稀少,可以看出研究交流程度不高,且没有形成社会关注,主要参与者是高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1.2发文时间分析统计表明,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如图1所示。从1984—1994年,每年文章数不超过10篇,这个阶段正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萌芽阶段;从1995—2004年,文章数量逐年稳步上升,超过了100篇,这个阶段正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国成长普及的阶段;从2005至今,文章数量飞速增长,在2011年突破1000篇,对教学研究的巨大关注,从侧面显示计算机教学开始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走进改革阶段。因统计时间未满一年,2014年文章数量较少。1.3期刊分析统计表明,8111篇期刊文章发表在1426种期刊上,平均每刊发文5.69篇;但发文分布不均衡:有1299种期刊,每刊发文数为1~10篇;而发文量最集中的26种期刊,每刊发文51篇以上。所有期刊中,发文量较大的10种期刊分别是:计算机教育(452)、电脑知识与技术(319)、福建电脑(252)、科技信息(247)、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79)、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46)、考试周刊(115)、黑龙江科技信息(100)、信息与电脑(理论版)(87)、中国科技信息(87)。在本领域发文排名前10核心期刊依次是教育与职业(57篇)、中国大学教学(44)、中国成人教育(42)、职业时空(20)、中国教育信息化(20)、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6)、黑龙江高教研究(13)、成人教育(11)、现代教育技术(11)、职教论坛(11)、职业技术论坛(11)。1.4作者分析由于重名问题普遍存在,作者发文情况难以统计。笔者从发文量较高的作者姓名出发,以署名为同一单位视为单一作者来过滤重名情况,得出本领域发文量较高的10位作者分别是:赵洁(东北农业大学)发文16篇,冯博琴(西安交通大学)10篇,刘强(湖南工业大学)10篇,苏中滨(东北农业大学)10篇,叶惠文(华南师范大学)9篇,杜炫杰(华南师范大学)9篇,刘建平(辽宁中医学院)8篇,李华(佳木斯大学)8篇,廖瑞华(湖南及时师范学院)8篇,朱勇(沈阳农业大学)7篇,周虹(佳木斯大学)7篇。可以看出,高产作者中存在3个研究团队(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佳木斯大学),合作论文较多。从发文质量看,西安交通大学的冯博琴教授在核心期刊发文9篇,为本领域翘楚。1.5关键词分析统计显示,所有文献共有6612个关键词,剔除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等词汇,排名前30的关键词显示了研究者主要关注的内容,分别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非计算机专业、改革、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任务驱动、高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实践、实践教学、学生、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级教学、创新能力、计算思维、网络教学、问题、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等。1.6作者机构分析由于机构署名方式不规范,笔者从发文量较高的机构名称出发,统计发文量较高的10个机构分别是:佳木斯大学(20)、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16)、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14)、辽宁工业大学计算中心(13)、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1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12)、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1)、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11)、东北农业大学(11)。上述机构包括了高产作者中的3个研究团队和冯博琴教授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
2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内容评析
从研究内容看,文献涉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方面面。笔者从关键词统计结果出发,分别对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计算思维)、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高职高专教学、教学管理(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发展)6个研究热点进行述评。
2.1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主要是来源于4图1分年度文献数量图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基础课课时缩减的趋势、学生信息化水平提高的现状、信息技术迅速更新的速度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更高要求。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改革内容看,任何改变现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措施都是改革;从主体看,可以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类院校或整个高校系统。2003年,时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的谭浩强教授,针对全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改革要面对的7个问题,指出改革的方向,其中第7点明确提出:“全国范围如此之广,东西部地区差别又大,学校类型和层次各不相同专业类别林林总总,根本不可能全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用同一模式、同一内容、同一教材进行教学。应当提倡广大教师从实际出发,发挥创造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参照全国和各地区的指导意见创造出符合本校本专业的方案??”[1]在这个背景下,大量以本校实践为基础的“改革方案”式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如高美真(2007)强调了“摸底调查、分层次教学和开放性实验教学”[2]等做法。就具体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参考指导性文件,更多地是借鉴本地区、本类型其他高校的教学实践,来推进本校的教学改革;但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教学管理部门会增加工作量,教师会面临新任务,学生还可能提出异议,因此“改革”需要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2.2教学内容
(计算思维、实验教学)从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以来,计算思维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来自重点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来阐释其内涵和实施方法。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等(2012)在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定义及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指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无意识、潜移默化教学的现状,在调研基础上,区分理工类、综合类和人文艺术类,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课程+‘X’门应用课程)的联动改革方案[3]。相对于引起广泛探讨的“计算思维”,“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已经长期存在,但业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具体内容设置还存在差异。冯博琴教授(2006)指出:“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纲’和‘灵魂’,只有它才能使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教人以渔’。”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上,“例如C语言课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理论授课时数与实验上机时数比例为1:3,讲课10学时,上机30学时”[4]。综上可见,“思维”和“实验”对应着“动脑”和“动手”,看似处于教学中泾渭分明的两极,但对于计算机基础这样的应用型课程,“实验求证式”的思维训练比“理论讲解式”的思维训练更合适。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而言,“计算思维”的训练难度非常大,而学会利用各种软件工具完成本领域的信息处理及相关业务的价值更为显著,因此实验教学更应受到关注。
2.3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法”是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理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很少讨论是否要采用“任务驱动”,而是集中于如何实施。武汉工业学院的刘光蓉等(2004)结合实例从任务设计、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协作学习4个方面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5]。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和探究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类似,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实施,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比“任务”更强调示范性和现实性。山东工商学院的王丽娜(2007)认为“启发式/案例教学法不是特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启发式/案例的运用技巧,也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6]。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原理简单,实施也没有阻力,但是“任务”和“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如何持续更新案例和任务才更具挑战,而教学方法的探究,永远没有完成时。
2.4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的方式,分层教学产生于对学生差异的重视,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而网络教学逐渐从教学辅助手段向主流教学模式演变。本模块探讨的三种模式并不在一个分类层面上,因此存在各种组合的情况。“层次”在研究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层次,如第1层次是公共必修课,第2层次是专业必修课,第3层次是公共(专业)选修课;另一种是指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高低的层次;实际研究中后者居多。四川文理学院向伟(2009)的分层方案更为,分别按学历、专业、学生基础分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笔试和上机比例)上体现出差异化教学[7]。必须看到,分层教学是在学生水平差异情况下确保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班间分层”比“班内分层”更彻底、效果更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前者通常需要通过考试来打破原有行政班重新组织教学、实施教学,会带来大工作量,阻力较大,而后者主要依靠任课教师的教学安排,更容易得到实施。自主学习的专门性研究始于2005年,两篇文章都是立足“广播电视大学”这类教育形式,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随后,中国计量学院的刘砚秋等(2012)介绍了该校的实施方案,将“自主学习”走入现实,“课内学时由原先的34学时缩减为22学时,全部安排在机房进行”,最终“该方法激发了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8]”。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的网络教学,其教学、答疑辅导和考试的大部分教学过程在网上进行,也是远程教育采取的模式;二是作为教学内容组成部分的网络辅助教学,一部分课时老师学生面对面讲授,可利用网络资源,另一部分课时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学;三是作为课外辅导的网络辅助教学[9]。目前,研究较为集中在第二种具体模式上。综上,“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是否会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可以看作一个趋势,但实施起来需要诸多软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变革。
2.5高职高专教学
从事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们从本职工作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冉崇善(2004)提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其中“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即教学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为重要目标[10],这些做法在本科院校也同样适用。因此,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都可以借鉴本科院校,同时需要在教学中强化“考证”,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6教学管理
(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发展)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早在1996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刚开始按每年两次的规律运行时,时任国家教委文科计算机指导小组成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的卢湘鸿教授就发文,认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不存在互相取代或合轨问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应该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在某些层面上互相接轨??”[11]但是,随着“考试指挥棒”作用的逐渐显现,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引发广泛思考。文献数量显示,对等级考试的关注度,各类高校呈现明显的差异: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因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的关联程度,也依次递增。各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异,就上海而言,从2013年开始取消上海市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收费,有利于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向“教考分离、课程考试”的方向转变。研究成果中,专注于“教师”的文章数量很少,但是大多数文章的内容都涉及教师在改进教学内容、应用教学模式、采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也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冯博琴教授(2006)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经验,即“采取自我孵化、引进、留住骨干三条措施壮大队伍”。诚然,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最适合参加“教学改革”类项目,但是这样的项目数量较少,所以教师往往会与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一起竞争计算机专业类的课题,难度很大;而课题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晋升,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将等级考试和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省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率这些量化数据可以成为高校间可比的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在校际竞争的压力和学生追求证书的动力作用下,计算机基础教学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教师生存环境较好;对于不重视等级考试的高校,如果开设计算机专业,则教师可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为辅来规划发展路径;既无专业又忽视考级,处于这种状况下的基础教育和教师发展容易陷入停滞状态。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从2007年开始,已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施以考代教的政策:“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针对本科学生的过关课程(零学分,不单独开课),每个学生必须通过考试,考试成绩与毕业文凭挂钩。”而据笔者2013年7月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学的实地调查,该校也没开设任何针对全校学生的计算机类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探索还要继续。
3结语
计算机硬件价格的下降和软件易用性的提升,使计算机从一种复杂的专业工具变成一种走入家庭的通用工具。虽然各行各业都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算机基础教学就得到更多的重视;反之,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质疑。因此,课时压缩已经是大多学校的实践,“以考代教”的高校数量在增加,“课程取消”的提法也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领域教学研究的重点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从早期的探讨教学方法,逐步转化为开拓新的教学内容、证明课程的价值等视角。综合各家之言和本人教学实践,认为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其宗旨归根结底是基于具体高校的实际情况,较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是通过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实现社会认同,通过分层次教学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求知需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追求。
作者:龙怡 单位:上海政法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教学小论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引言
笔者从事思政教育数十年,对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剖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为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1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导人们主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理科出身,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常欠缺,进入大学之后也是以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主,学生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摄取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具体原因如下:
1.1社会因素: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遇冷
近年来,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发展的现象,突出表现为高职院校不断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一味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学生职业道德以及人格的养成过程中的熏陶教化功能。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目前又普遍面临着学生就业困难以及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严峻挑战。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校方纷纷加大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训设备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再无精力顾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再者,高职教育学制短,专业教学任务重,校方更重视实训课程的质量,技术理论课次之,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基本流于形式,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查起来非常必要”的状况。
1.2学生因素:素质堪忧
目前,高职生源大多列在第四、五批中录取,生源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理论功底较薄,甚至大多数理科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哲学常识,无法适应起点较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较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其基本内涵,理论学习上通常表现为放弃,进行“学职业技术不需要社会科学理论”之类的消极宣传。全球化的浪潮带来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涌入,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无一不猛烈冲击、影响和改变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泥沙俱下,由于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建设,致使某些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远远多于对精神信仰的追求,对现实主义的关注极大地超过了对终极价值的思考,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
1.3师资、教材因素:师资力量欠缺、教材脱离
实际高职院校大多数由以往的中专院校“升格”、“整合”而来,本来哲学社会科学师资力量就普遍薄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数量极少,大家、名家更少。办学规模急剧扩充,更导致师资严重不足,以往的小班授课不得不改为大班开讲,或者非思政专业背景或非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客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极少数教师还没能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在教育教学中忽略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一些西方学术观点缺乏正确地分析和批判,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只是当成纯粹的知识传授课程来对待。当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因为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内容单一、是非标准简单,割裂了厚重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之间的血肉关系,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空洞无力的说教对高职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2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社会人”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要求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强化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遇事客观理性、不轻率、不浮躁、不盲从、不走极端、不急于求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理工科专业的高职学生同样应当且必须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才能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自觉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而的人文素质、健康的人格情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实现的。当前我们生活在气象万千的网络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激荡、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价值观念的碰撞、行为准则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诚信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精神失落等。在协调社会环境变化与个人行为习惯的矛盾中,哲学社会科学倡导的科学认知方法、科学精神理念,对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平等与公正等方面的研究和在文化生活、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确立了精神支柱,营造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氛围。
2.2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聪明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具有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规律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充实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和优化各类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鼓励高职学生延伸科学思维的空间,扩展辩证思维的跨度,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的全局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激励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定势,开阔知识视野,拓展思维领域,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激发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力,突破所学专业领域的限制,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实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颇具成效,验证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着自然科学教育不可比拟的独特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力促社会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
2.3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职业人”
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的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将迷失方向。高职院校应意识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并非“制器”而是“育人”,过分强调专业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会导致学生人文底蕴的欠缺和人文素质的低下;会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方面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以及道德失范等严重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成为以德为先、以俭为本、爱岗敬业的人才;成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学以致用的人才;成为视野开阔、素质、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注重理、工、文的相互渗透,才能使学生一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拓展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具有对工作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结束语
综上,哲学“智慧”之学,引导道德判断,塑造“社会人”;引导求真判断,塑造“职业人”;引导审美判断,塑造“聪明人”。因此,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作用,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汪丽 肖晓斐 汤晓文 单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小论文:大学英语泛读教育教学论文
一、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成了主角,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对课文的分析与讲解上面,学生只是去做好笔记,被动听课,这样本来是“读”的课,变成了“听”课,泛读的效果便会大大降低。
二、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未认清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讲授英语专业泛读这门课时,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楚,将泛读课当成是一般的英语课来上,并没有对大学英语专业泛读的重要性认识清楚,没有认识到大学英语泛读课是精读之外的非常重要的补充,也没有认识到专业泛读教育教学能有效缩小文化差异与提升写作方面的能力,更没有认识到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还能扩大词汇量与巩固单词用法。
2、学生没有认识到泛读习惯与技能对学习的指导作用
良好的泛读习惯与技能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学生泛读英语技能的欠缺折射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面还是闭门造车,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好的方法与习惯可以让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另外,学生阅读习惯与技能的欠缺,也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学习习惯与学习技能还停留在高中阶段。
3、泛读教育教学课时少、教育教学任务重
由于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存在课时少、教育教学任务重的原因,教师为了能按照高校的教育教学进度来完成教育教学计划,不得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长久下去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不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泛读文章,在长期被动的接受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三、提升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的对策
1、充分认识到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1)英语专业泛读课教育教学是精读课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当前,各个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课是精读,其侧重于语法、词组、句式等方面,对学生掌握好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提升英语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英语精读课程中精细的特点很容易让学生在进行英语课文篇章学习时,将课文进行分解,这使得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更好的来理解篇章,与此同时,精读课也不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材料。而英语专业的泛读教育教学则对精读课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提供了多种体裁以及大量的文章来供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能有效缩小文化差异并提升学生写作技能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对语言知识学习与掌握的过程,更是进行跨文化学习的一个过程。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英语的学习不能离开文化,英语文化使用,是英语技能提升的基础。英语文化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当前大学英语专业所使用的泛读教材,能做到和国外的原版书籍同步,以方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异域文化、风土人情,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差异敏锐性,提升英语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大量进行泛读,学生在掌握了原汁原味的英语之后,对英语语篇的谋篇布局等有着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机能。[3]
2、激发学生英语泛读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让英语泛读的教育教学课堂与泛读教育教学变得更有趣,以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些研究者指出,阅读是为了能够在获得相关信息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所以,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泛读的时候,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文化引入到英语泛读的教育教学当中。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到的文化模式。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更能很好的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假如在进行英语泛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重视语言方面的教育教学,并不注重语言文化方面的传授,这使得学生不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当中难以驾驭语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着重强调与泛读联系最为密切、并且是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时注意学会积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的材料。与此同时,在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切实利用好外教的长处,因为外教可以将其在本国生活的实际体会,将文化方面的知识生动具体的讲解清楚.
3、提升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具备先进的理论,并且将其付诸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教师应该在真正理解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理论素养。不仅需要去学习英语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业书籍,更需要教师在日常英语泛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向学生传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好的学习方法,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去尝试。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能彻底摆脱传统的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进行泛读。另外,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应该大力选派一些的英语教师出国培训,让其能更好解决文化方面的差异,为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4]
4、合理安排泛读课时,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对英语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应该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和学校的相关教务部门协调好英语课时问题,确保英语泛读教育教学课时充足,以便于教师能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当成是教育教学的中心,而教师只是充当泛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织者。将学生作为泛读教育教学中心,能够开创英语泛读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教师需要做到和学生都是以平等的身份来进行课堂讨论,并积极鼓励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并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并组织好的学习英语的场所。当在英语泛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新的语言现象与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与信息来进行讲解,而英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去进行合理的评价与纠正。在英语泛读教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充分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要点。只有学生能够采取主动,并且是有目的的阅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与能力。
5、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
大学英语专业泛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技能。英语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技能,并通过阅读技能的掌握来进一步提升阅读速度。一般情况来讲,在英语泛读的整个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两个技巧是查读与略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并经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去掌握这两个技巧。与此同时,为了能更好的提升阅读质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材料去猜测词义,这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更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当然,还应该让学生去学会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带着目的与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质量就会获得更大的提升。
总之,当前的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忽略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缺乏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技能、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只要认真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采取提升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等对策,就能很好的提升英语专业泛读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小论文: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论文
一种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便会在代代传承和延续中创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人民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种种价值观念,它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1]152。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这是百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的学者主张要尽快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也有学者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入手,剖析两者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的全球性与民族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还有学者将民族文化的复兴和重新认同看作是对文化全球化的反应。关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渗透的过程。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融合,可以使我们更深层地感知到大学生所面临的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和思想事实[1]3。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以使他们真切体悟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对民族文化产生虔诚之心和敬畏之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使之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范畴,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既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又彰显其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包括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也包括立足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富历史遗产。作为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其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也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同一传统文化滋润下的文化主体,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与历史上已经形成或当下正在形成的某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保持一致或者基本一致。不仅如此,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既内含于自身,也蕴涵于作为其内在否定性的创造性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客体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存在物,因此我们在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时,也需要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从文化视野来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启迪和引导。从育人功能入手,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具有一致的相通性和共同的指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传统文化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新向度。二者内在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目标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扬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彰显其育人功能,须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激荡中获取发展的内驱动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挥着“隐功效”,如果说传统文化的本质在于构建大学生的精神,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本质则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境界,二者具有育人功能的一致性。传统文化旨在“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即“文化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旨在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的塑造规定性的自我。二者的指向都是人,二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昭示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寻找自己“根基”之所在。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建设,这种育人功能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抽象的道理通俗化,深刻的思想生动化,因而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而且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现实的关照性“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并以此为基础在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从而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四)传统文化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3]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资源;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历史遗迹、传统节日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宝贵素材。
(五)传承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要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就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双维性解读
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文明的源头活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传统文化历久弥坚,如何去粗取精?这就需要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历史文本中去审视和解读。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明清之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则表达了近代仁人志士心系民族、国家安危的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发展。其次,传统文化彰显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既是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素材。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依然是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所要追求的。再次,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格修养,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情操,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提供了借鉴和启迪。理想人格的实现,离不开个体道德素养的培育,而人格修养又是人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传统文化倡导的“慎独”“自省”“养心”等修身理论和方法,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帮助。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承载、传导和濡化的功能,是一种丰富的、潜在的教育资源,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难免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文化中保守、狭隘、陈腐的文化观念和人伦信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使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保守、狭隘、陈腐的文化观念和人伦信条。这些消极内容及其不良影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让他们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会发生变化,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能用当今的价值标准去苛求古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为大学生筑起牢固的思想堤坝,以抵御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其次,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化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正向影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谓泛道德化倾向,即将现实问题诉诸于道德途径予以解决。传统文化之所以重伦理道德,源于传统文化对“真”“善”“美”的独特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在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表现明显,如盘古、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等,几乎都是美德的化身,都具圣人、君子的风范。正是这种对“德”的尊崇,对伦理的独特关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后续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正向影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境界和水准存在差异,每个人境界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事实上,从古到今,这种重道德的文化传统并未泛化成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并使之成为道德楷模。因为理想人格并不等同于现实人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正视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化倾向,积极引导大学生辨析这种泛道德化倾向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遵循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使现代伦理道德理念深入他们的心智,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再次,传统文化现代化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起了挑战。引领社会的前进方向,为当今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资源,为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提供不同的解读方法和思维模式,是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由于传统文化过分注重道德,导致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核心位置,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等级制度是紧密联系的。而在现代社会,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种现代社会观念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时,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在传统文化的“化现代”进程中,传统文化固有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必定会和当今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产生冲突和碰撞,因此,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现代化”特色。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使得当今的社会主体更多的从“现代性”思维角度去解读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种文化冲突中,要善于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而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路径
传统文化并非一种先验的文化模式,也非亘古如斯的僵化存在。相反,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化语境下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功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仅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走向。高校要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持续的渗透性和感染力,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较强的传统文化功底,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为此,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自觉萌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通过研读经典,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高校应有计划、分批次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培训,进而打造一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二)开拓网络“新”课堂高校应在网络上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将传统文化以文学、影视、动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开发大学生欢迎的、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传统文化精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传统文化氛围;建设并完善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网站,努力使抽象、枯燥的传统文化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使当代大学生从中感受其魅力。
(三)积极引导,提高教学实效性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民族的倒退,民族的振兴,首先始于文化的复兴。然而的传统文化只有立足现代、贴近生活,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其当代价值。每个大学生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这种血缘关系使得每个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时具有本能的亲切感,因而容易吸收、认同和内化。但是,由于古今时间跨度大、语言文字差异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普适性意义关注不够,未能理性把握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树立“融贯经史子,汇通文史哲,涵化中西东,参究天地人”的学习理念,厚实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的困惑和不解;其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并向课外延伸,以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
四、结语
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传统文化的双维性特点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双重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特质、发展历程以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自觉进行揭示和阐释,进而让他们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阐发,增强传统文化的育人功效。
作者:曾汉君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教学小论文: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也已经走进课堂之中。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他们在开展信息技术课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教育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的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对认知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他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十分的深远。由他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称作是日内瓦学派。从他的理论中能够随处可见唯物辩证法的影子,他主张应该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研究。他认为儿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相关知识,是建立在儿童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上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来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理论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主要对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
传统的认知理论与认知科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构成了知识。通过这一理论,一些学者认为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获取这样的现实现象。这种朴素的观点将我们的感官比喻成了照相机。然而实际上,这一理论有着很大的缺陷,它碰到了许多的概念问题。之所以会碰到许多概念问题,是因为这一观点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而建构主意的观点则认为建构是以服务其自身为首要目的的。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对所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控制,因为这样能够方便主体从其的目标状态中对那些与之相背离的或者是会产生干扰的事物进行排除,并能够控制自身所真实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而该模式则只可以包括与主题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会对怎么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进行关心,并在此基础上去逐渐的适应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3)注重协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然而农村小学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建构主义的要求。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然而因为地区性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农村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有着较为巨大的差别,农村小学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的数量不多,很多学校仅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网络计算机的机房,上机时只能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故障率很高,维修困难,难以保障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从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素养来看,城乡之间差别更大,一般情况下城镇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然而农村的孩子不用说使用,有很多甚至都没有摸过电脑,更甚至有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上课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例,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在及时次上机时,打开电脑后,很多孩子都呆坐在板凳上,动也不动,全部都看着笔者,笔者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使用啊?”他们的回答简直令笔者哭笑不得——“老师,我们不敢摸”“老师,我怕弄坏了”……
(一)相关领导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到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成为高考、中考科目,因此,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大多数的教师则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使得他们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长期受狭隘思想的束缚,往往也会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抵触。还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则因为怕花钱、怕麻烦、怕政绩难以凸现等,在有意无意之间削弱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力度。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始终处于一种没有高水平的思想认识做保障的状态。也正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资金匮乏、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建设模式与农村小学不适配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这是一个另人揪心的现实状况。“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通过他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中的人机比平均为22:1,而且学习与学下之间的差距也十分的巨大,好的学校为5:1,最差的却为84:1。有很多的学校在上课时都是两名学生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上课,这样很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农村信息化硬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建设不到位,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太差,硬件设备的扩充和升级较为困难;校园网的建设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此外,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不仅仅需要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的跟进。基本现在的学校都是自行承担电费,如果学校承担不了这部分费用,那么久不能够保障计算机运行,或者是只能够在上课时才能够使用。同时学校联通互联网的费用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很多学校处于经济上的原因,都会采用较小的带宽,当学生上网时会经常造成堵塞。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及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严重的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紧张、管理松散
因为各种原因,现有的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都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近几年新一代的从计算机教育专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却又基本没有几个愿意回乡的,同时他们还不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去进行支教。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资紧张。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应急”培训,也很难满足如今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求。
此外,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考核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降低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直接导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效果的低下。
(四)教研不到位,后劲不足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研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效益。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基本都只是在探讨课程的内容选择,而不是对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等环节进行研究。很多时候都只是注重知识点的孤立学习上,很少去考虑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很少对计算机的具体过程与具体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去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师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仅堵塞了教学研究的渠道,而且也不利于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前进的后劲。
三、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许多禁锢教育发展的陈旧观念与传统的思想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村的信息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领导都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要树立起牢固的信息化教育思想,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让教育改革有一个真正的质变。想要落实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不仅仅要统一思想,从而形成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同时还需要认清信息时代的特点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对学校内信息课程内容需要进行的改革、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的转变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来作为支撑,但是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构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支撑。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又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开源节流,还应该广辟渠道:(1)积极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到政府的投资,并要积极的争创信息网络示范性学校;(2)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学校结构进行调整,对学校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充分的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3)要积极的吸纳社会资金,要积极的争取致富能人的捐助;(4)必须要能够综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例如发动师生勤工助学创造资金;自我维护设备,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金;通过学校校园网与因特网、宽带网联通,下载资料,有效利用免费资源;组织师生制作课件,建设资源库;借用、刻录上级电教部门和周边学校软件资源,巧妙利用他人资金。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对教师的培训应该采取灵活对边的方式,例如可以根据农村现有的实际采用校本培训方式、或者是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推进,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应该对那些年龄较小且具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进行较为专业的培训,可以聘请外地的专家来开设专业的讲座,也可以是派到外地学习,通过这样的培训来培养出一部分骨干教师,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其次是对那些基础薄弱的教师采取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让这些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趋势,让他们知道信息技术将会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再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
总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贫困山区较多。在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同时,还会随时面临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为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努力。
教育教学小论文:大学戏曲教育教学论文
一、现代戏曲教育教学的现状
1、现代戏曲的没落
戏曲作为中华名族活得艺术已经垂死不远了,人们在忙什么?看庸俗的电视节目,西方大片,学生忙着考分,城里人像钟表一样的生活、、、、今年,在家乡的集市上碰见个人买碟的,赫然有这些粤剧和京剧碟,问老板可好卖?答曰:基本没人要,以前还有老人来购买,像现在你这样的年轻人未曾碰见买这种碟的。
2、戏曲教育的困扰
作为戏曲专业的学院,在戏曲市场不景气的社会背景下,是如何得以生存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经过专业的调研,得到这样的一组数据:1999年报考人数为547人,2000年为612人,比上年增加12%;2001年960人,比上年增加56%;2002年达到2289人,比上年增加138%,总人数已是4年前的4倍。由此看出:该学院报考人数是呈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这一组数字,或许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但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在2011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共有3700多名考生中,报考京剧的只有47人,仅仅只有招生人数的三倍。原来还可以十选一,现在报名的就只有三、四十个,戏曲学院没多少选择性。生源数量大幅减少,已经成为各戏曲院校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形势,更不要说生源的质量选择。在戏曲教育本身来说,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够。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受到待遇、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戏曲教育则不断萎缩。报考人数不断锐减,必然影响生源质量。对于戏曲教育,师资队伍也是重要环节。专业带头的年龄偏大,而中坚力量不足。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存在断档的问题。
3、当今社会下戏曲教育的兴起
现代文明中,戏曲表演虽然在不断的挣扎,但是幼儿戏曲或者说是中小学戏曲的表演正在不断的走向大荧幕,越来越多的幼儿,学生参与到戏曲的学习和表演中。看着幼儿生涩的表演,那特有的艺术韵味,虽然表演出了戏曲的另一种风格,但是老一辈的戏曲也需要成长更多的当代大学生来诠释戏曲独特的美,更能将戏曲的“活”演示的淋漓尽致。
二、现代文明下的戏曲教育教学应如何走下去
1、加强戏曲教育
(1)加强审美观的教育
近几年来,在一些学校开设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鉴赏》、《唐诗宋词欣赏》等选修课程,在观看京剧《霸王别姬》、豫剧《小二黑结婚》、越剧《西厢记》等表演,每到结束的时候,都会让学生写下收获。但是很多学生除了写一些政治概念的表述或者对国家、民族热爱的空谈以外,基本谈不上对作品的个人感受和体验。阅读和欣赏的戏曲作品,不能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一种令人心动的魅力,他们却怎么也抓不住。在现实生活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力量和现实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都把精力放在了专业学习和各种带来优势的考试上面,严重影响了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在他们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域越来越小。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普片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等。造成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也强烈折射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严重缺失。审美素质的加强对于整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意识审美教育可以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二是审美教育所造就的智力的完善是培养人才的必要环节;三是也给探索科学奥妙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登上戏曲表演的舞台,只有懂的美才能诠释戏曲艺术。开展审美教育是戏曲教育关系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提高戏曲艺术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地位
戏曲表演,当让就需要戏曲观众,没有欣赏戏曲的观众,表演者付出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各级文化、宣传、教育等部门、媒体应把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设计工艺广告,呼吁人们重视地方戏曲文化。其次是培养戏曲艺术的后备人才,让戏曲走进校园。另外,增加戏曲教育的平台,在学校中设立学习戏曲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解戏曲学习戏曲的机会。举办戏曲演唱比赛、戏曲舞台剧表演比赛、戏曲知识竞赛等,促进人们对戏曲的了解与关注,为戏曲的教育添砖加瓦。
(3)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爱好
几十年来的教训是深刻的。很多的音乐人士(尤其是年轻一辈)知道贝多芬、莫扎特、巴赫,却不知道昆曲为何物,不止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这种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匮乏,造成了年轻人鉴赏传统艺术能力的不足。从广义的大文化方面介入,让青年一代感受戏曲艺术的风姿和风采,感受古典艺术之美,进而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如戏曲文化的学习、理解和认识,培养出当代学生对戏曲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与人存在天赋上的差异,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和环境,只要教育得法遵循学生认知、心理活动规律,在戏曲教学的初级阶段是让学生认识戏曲的综合性特点和戏曲的基本常识。其次,应深入浅出,注意选择容易吸引学生的戏曲片段(例如经典的《黄梅戏》等),让学生在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学到戏曲知识。让学生真切接触戏曲的魅力,要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戏曲的兴趣,必须让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戏曲排练、演出以及参观演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实际,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4)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中国戏曲历史悠远,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域文化风情。课本上介绍的戏曲品种众多,也经常听到爷爷,奶奶哼几句,但是实践的毕竟太少。在理论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应该经常让学员看戏曲片段,进行模仿秀的表演比赛,展示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脸谱,了解脸谱的象征意义(如京剧)。
“不进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昆剧《牡丹亭》中的一句唱词,没有实践怎么知道那满园的“春色”。实践更是为年青人打开了一扇欣赏传统戏曲的大门,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从兴趣发展到热爱,再到发自内心的喜欢。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感受深化对课堂戏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更好地鉴赏戏曲表演。
2、戏曲招生应放宽招收限制
大学在内的现代戏曲人才培养学校与传统首要的差异在于招生制度的规章上。现在的大学戏曲教育都实施严格的招生选拔制度,尽管由于戏曲在社会上逐渐趋冷,学校仍有机会从数倍甚至数十倍愿意就读的报考者中选择先天条件较佳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戏曲教育。从理论上看,这样的招生机制显然比起传统教学更有可能培养出的表演艺术人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戏曲表演就像体育训练一样,要“从幼儿开始”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在儿童骨骼尚未定型之前就开始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幼功”的重要性。现实的状况却是,中专招收的小学毕业生学戏年龄已经偏大,更遑论大学。虽然先天条件相对优厚,但是戏曲学校也只能招收专业基础空白、且已过学戏年龄段的学生,即使老师和学生自己都花费数倍的努力,技艺的发展前景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身体条件所限,进而严重影响戏曲表演全行业技艺水平的提升,并且影响学校的招生吸引力与成材率;戏曲学院的表演演奏专业学生又只能从戏曲类中专毕业生中录取,没有足够可供选择的生源,更成为了戏曲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适当的放开招生限制,扩大招生范围和数量,对于戏曲教育的延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今的大学戏曲教育应该尽量放宽对于招生的限制,对于条件优异,却没有达到招生要求的学员,放低门槛,让其能够更好的学习戏曲、传承戏曲教育。
三、大学戏曲教育教学的传承与发展
1、戏曲教育的价值
(1)艺术观赏价值
中国戏曲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戏曲的摇篮中。作为百戏之一“戏”的中国戏曲,吸取了其余文化艺术的长处而形成自身的一套独特风格的表演方法,其优美的旋律和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气味的品性,复杂多变的故事剧情,爱憎分明的鲜明形象,委婉曲折清丽的戏曲唱腔,戏曲着装的名族意蕴,色彩丰富且构思独特的脸谱等使得当代的受教育者深深的感受到戏曲那强烈的表演性和观赏性。
(2)审美价值
戏曲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供高尚的艺术享受,经常接受戏曲形式的教育感染,使得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能力得到陶冶。增加受教育者得审美感,培养健康高尚的艺术趣味,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
(3)道德、品质价值
戏曲是感性的现代艺术,它强烈的作用于人的大脑意识,有效的发挥了对于品德教育的感染,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境界得到提升。其中,学生通过对于戏曲的学习,增加了历史知识,加深对戏曲精神以及文化艺术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另外,戏曲那优美的旋律、那唱词、那唱腔都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戏曲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戏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体现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杰出贡献。继承这包含诸多价值切历史悠久的传统并将之传之后世,既丰富了现代戏曲文化艺术的需要,也是目前戏曲教育者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戏曲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教育中既要保持原味的民族性,又要让戏曲教育融合到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来。通过师徒之间的交流方式(口传、心授、身体示范等),把戏曲从业者的各种关于艺术和技艺的体验、感受等进行传递和发展,在保留原味的的同时,不断的创新。戏曲独特的核心文化和精神内涵,使之成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综合艺术修养的传承人的重中之重。
3、培养戏曲教育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1)培养有综合水平和修养的传承人
的戏曲传承人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能、科学、系统地传承戏曲文化精髓。因此戏曲教育者对戏曲教学应该有长远的规划,对戏曲受教育者应有具体、科学、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比如“音乐活化石”的南音,那108个滚门,120多个曲牌,2000多首曲子。这样的戏曲瑰宝,需要传承下去就是艺术教育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能弹奏和演唱,还能在舞台上地表现人物。在不断的学习中,吸取了南音的传统精神,又具备综合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传承人
不断的创造、不断的更新。培养出学生戏曲学习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戏曲学习过程成为血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过程。
(3)教育戏曲的目的
无论是08年戏曲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试点;还是06年大学开设戏曲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的举措都是一种传承戏曲保护教育的响应。无论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要,还是从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高度来看,戏曲在未来市场和公益事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不会消亡,相反,还会有新的发展。戏曲艺术和戏曲教育从来都是相互依存、血肉相连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戏曲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戏曲教育的支撑;而戏曲教育的发展,这依赖于戏曲艺术。因此,戏曲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一定会给戏曲教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而且教育戏曲的理念也不应该只是以戏曲知识和表演技艺的学习为目的,而是应该注重通过戏曲方式对学生进行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以后生活以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
小结:戏曲艺术教育教学是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石。60年的戏曲教育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培养出了众多戏曲人才,为新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曲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曲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戏曲艺术需要传承和发展,开展大学戏曲教育不仅能丰富大学的生活,更能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教育教学小论文:校本培训教育教学论文
自1999年教育部颁发并开始实施《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后,我国素质教育阶段开始探索校本培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经过了十几年的反复实践和探索,校本培训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得以推广和创新,其作用和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发展中,充分地发挥出了教师们的个性教学特长,达到了趋利避害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契合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心理需求。如何使这种作用和效应进一步得以发挥并不断扩大,这不但是学校发展的重点,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所以说,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今落实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关键环节。如何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从事教育工作管理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活化形式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
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就要掌握师资结构,客观分析师资力量和培训条件,做到因人而异。一是借鉴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将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施教经验加以归纳总结和分析判断,在继承中进一步创新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在国人脑海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对于新鲜事物的引进存在某种程度的抵制情绪,在开展校本培训时必须要循序渐进。虽然能够认识到校本培训的优势,但也不易于操之过急,要将创新的教育方法融合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做到优势互补,进而完成教学模式的平稳转变。二是创新校本培训教学的形式。将创新培训形式作为加强校本培训的切入点,通过利用各种有效形式达到更新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比如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引导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教学反思活动、增进校际观摩交流等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观念,经常性灌输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达到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再深造、再提高。对于年轻教师可以采取新老搭配结对帮扶、举办短期培训班、确定教研课题开发等方式促进其对教学现状的了解,并适当组织教师开展教材研究活动,通过新旧教学思想的碰撞辩论,形成两种教学理念的融合,探索新的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三是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向。实施校本培训计划要契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在确定培训内容上要与当地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生活习惯等相适应,这样在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才能很好地实施校本培训战略,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确定培训方向上,要与区域性经济发展趋势和需求相适应,使培训切实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明确校本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这个大方向,要使其更能够发挥这种作用,就必须针对教师的文化层次、受教育水平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一步活化培训形式,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
二、因地制宜增强校本培训的有效性
增强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使校本培训模式真正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得以落实并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因地制宜。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校本培训作为一种继续教育的方式,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培训,具有随机性和灵活性,这就为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达到培训目的提供了便利。在培训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培训资金投入,只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在解决教学问题时,可以利用电教化远程教学系统、向同事请教、组成课题研发组织或成立教师互助组织等,还可以以局域网的方式将学校的各项资源如教学经验借鉴、教学方法分析汇集起来,同样可以采取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来进行讨论研究,促进教师间的横向联系互动,加强教学信息的沟通交流。及时将教学问题处理化解,不断创新教学的新措施和新方法。二是加强教师培训的监管考核。要使校本培训不流于形式,起到真正的作用,学校对教师培训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学校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和健全培训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培训管理,可以采取让教师记录校本培训教案等方式,严格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培训次数和预期目标,同时将产生的效果作为对教师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来加以约束,以此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培训中去。同时以开展校本培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学成效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和标准,与教师的奖金、补贴等福利待遇挂钩,在客观条件的硬件配备和教师培训管理等软件措施上双管齐下,健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培训规范化管理的校本培训教育机制。这样才能够确保校本培训的有效性。
教育教学小论文:图书馆推动创业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地位与价值
创业教育这个关键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提出来的[[2]林水灿,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图书馆学刊[J],2010年第1期][2]。简单来说,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或群体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开发创业个性、培养创业能力的教育。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不仅把它当成解决就业困难的途径,更把它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就目前来讲,创业教育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1.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3]詹先明,程双幸,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有效实施[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3];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隐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积极实施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创业代替就业,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就业困难。
2.创业教育是提升人才素质的优良模式。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人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职业观念,形成个人与社会双赢格局。同时,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处理资料、分析判断、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21世纪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3.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的革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模式,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需要调动学校的各类资源。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校整合、发掘学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现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领导往往重视图书馆硬件建设,忽视其教育职责。很多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主动性差、缺乏创造性,把工作职责仅定位于图书管理者与学习场所的服务者,而不是高校教育者。这种管理思维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应该担负的职责。
二、图书馆自身的创业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高校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无论是资源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从广度来讲,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的整合工作,从深度来讲,我们应该做好资源的发掘工作。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决定其在创业教育中应该扮演更多的角色,承担更多的教育任务。
1.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目前,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好,集中到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良好的环境与趋同的动机形成了高校图书馆浓烈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是高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与推动力,为创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丰富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资源中心,也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日趋丰富的纸质资料、电子光盘、影像资料、网络电子资源等,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极其浩瀚的文献。随着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创业教育规划下,其教育教学地位日益重要,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性化管理界面的开发等,使图书馆的创业资源日趋丰富。同时,随着图书馆创业教育责任的强化与提升,图书馆将逐步成为学生开展创业学习的“第二任老师”。
3.良好的管理人才。随着高校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很多高学历、多学科、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被引入图书馆,甚至一些学有成就的学科专家也加入到图书馆资源的开发管理中来。图书馆的情报学实力与学科人才结构的多样化是其他部门不具备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图书馆管理质量的提升,高效的检索技能、对学科知识的深刻把握、对创业信息的迅速捕获,使得图书馆人员能够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良好参谋。
4.的信息化平台。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随着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开展创业教育的实力。其宏量信息的集约化管理以及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电子资源与跨库检索能力的提高,图书馆人员信息化素质的不断提升等,使得图书馆有条件利用自身能力开展各种创业教育的服务活动,提高自身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5.齐备的硬件资源。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一般居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其高质量的阅览室、报告厅、演播厅、展示厅、咨询室、宣传栏等,结合巨大的图书、光盘、网络资源等,形成了良好的硬件资源,为学生开展创业学习、培训、论坛、讲座等提高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三、图书馆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
1.整合创业教育基础资料。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一定的非专业知识、一定的社会知识、一定的商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知识等。图书馆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整合后的知识网络图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创业基础书籍与资源。例如:针对创业社会知识,可以通过馆藏调整,增加《中国大学生就业》《大学职场》《当代大学生创业》《财经》等各种杂志书籍;针对学生创业的法律知识,可以将法律类型的图书进行挑选归类,让学生便捷地选择到需要的法律、政策文献。图书馆还可以印发《创业教育图书资源指南》等,较大限度地整合图书馆的创业资源。随着学生创业学习热情的高涨,创业类书籍的使用率将会逐步上升,图书馆要及时针对学生需要,统计高频借书种类,在采购的时候增加数量,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创业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指导。
2.提高学生的创业学习能力。相对于中学教育,大学的教育更加倾向于学习自主学习,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图书馆创业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如何检索创业知识,如何读好一本书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图书馆来讲,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把学生的阅读检索能力、科学读书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通过开办各种类型的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提供创业知识学习的效率。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对学生的服务范围还是集中在图书借还、电子阅览室服务、信息查询以及上信息文献检索课等,这跟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没有做好学习能力教育与指导工作有着较大的关系。
3.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中极其重要的素质,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信息素养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等。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技术核心之处,也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在大学生创业信息素养培养中,图书馆要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图书馆老师任教,这是一个好现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获取、整理、利用信息能力的教育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能迅速、正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开展创业咨询与讲座。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是进行创业教育咨询的重要部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参考咨询部的作用,配备专业能力强,工作主动性高的教师担任咨询部教师,提高咨询部教师的业务素质。图书馆不仅要把咨询作为工作的重要方式,而且要把讲座与专项培训工作当成日常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各种文献检索讲座、创业知识学习讲座。可以邀请校内外的相关创业教育专家,以及一些创业成功的校友,现身说法地向学生讲授创业中如何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联系,为大学生创业拓展社会资源,做好创业教育的辅助工作。
5.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平台与图书馆氛围,做好创业意识的宣传工作。从宣传的途径来讲,可以利用图书馆网页与宣传栏、讲座与课堂等进行宣传。从宣传内容上讲,可以向学生宣传创业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可以宣传一些地方与行业创业的机遇和新闻,可以宣传一些创业成功大学生的事迹,如:比尔·盖茨、柳传志、张朝阳等当代的典型范例等。企业家校友师出同门,有着相同的学习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提高其创业的信心,图书馆要善于发掘这些校友资源,运用到创业教育中来。
四、图书馆推动创业教育的策略
当前,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了图书馆创业潜在资源的高度浪费,也与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脱节。未来,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创业教育等教育环节中的合理作用,就要对图书馆的定位、人员职责、管理方式等进行大力改革与完善。
1.学校要充分重视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学校的硬件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过程中,对图书馆的理解与定位不、显得过于保守。他们重视图书馆硬件资源的开发,重视图书资源的购进与服务工作,但忽视了图书馆作为资源中心与信息中心应该担负的教育教学责任。未来,图书馆要在创业教育中充分与教育教学工作整合,让图书馆的创业教育工作等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之外承担起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第二老师的责任。学校要赋予图书馆更多的创业教育要求与责任,给任务、给压力、给权利、给资金,让图书馆的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2.图书馆要科学合理定位自己的教育角色。行为是行动的基本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很多非重点高校的图书馆在传统的定位中,一直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图书资源的管理者,是学生学习借阅的服务者,把自己放在了后勤保障的行列,与教育教学环节的联系不紧密。未来,在高校图书馆发展定位中,在图书馆的中长期目标规划中,要把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把创业能力教育纳入到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内容中,把图书馆建成教育教学的关键部门。要加强图书馆的学科建设,有条件的要设立图书馆情报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等,以便留住人才。图书馆管理要进一步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将图书馆与课程教学的工作整合起来,纳入到学校教学系统中。
3.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转变岗位角色。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们在意识上还存在不到位之处,在创业教育方面还比较陌生。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做好图书管理与服务的同时,加强学习、转变意识,扮演好一个教育者的角色。要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教育意识,增强教学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能力,为做好各种创业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做好各种创业信息的收集者角色,在网络文化发展迅速、大学生的网络经验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图书馆管理员要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方面对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各种创业信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最快的速度与方式给学生,使学生获取与掌握的信息更加方便,少走弯路。
4.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水平。软硬件的建设永远是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基础,图书馆一方面要逐步打造其办馆的软件工程,包括图书馆的传统、理念、人文环境与学术氛围等各种,在积累中形成图书馆的文化。也要加强图书馆的教育科研实力与学术声誉的提升,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指导。同时,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如各种功能室的配置、人员队伍的建设工程、现代化信息平台的构建等,全力提高服务的能力。另外,图书馆要在学术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联系,实现跨校资源交流与共享。
综上所述,21世纪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关键期,创业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课题。图书馆在这个跨越式发展的时期,要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发掘自身潜力,提高创业教育的服务水平,在创新高校发展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教学小论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音乐教学当成纯粹的艺术教学,以学生能拉会唱为着眼点,结果导致了学生太机械;也有的人把音乐当成单纯的德育工具,以学生具有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结果造成学生对音乐的误解。其实,音乐课程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她应该具备三大功能。一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而且要具备推动艺术发展的功能;二是音乐作为一门审美课程,对于让学生体验美、理解美、提供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三是音乐作为一门促进心理健康的课程,应具备熏陶心灵,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音乐课程同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相互割裂,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起来,而应当从学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音乐教学的价值与教学行为的实际教育效果。
一、重视音乐的情感灌输,提升音乐教学的品味
一是音乐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虽然各学科都谈培养创造力,但音乐在此方面尤为突出。音乐产生过程就是创作过程,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和联想,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是音乐与社会交际的关系。《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学生都爱唱,通过歌曲的学唱,我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首歌曲,不光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听,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大家都感受到了旋律比文字更加直接地到达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会为现实生活中在天灾中逝去生命的人惋惜,更为失去亲人的人们痛心,他们真正在歌曲中感受到了“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情感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三是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音符在冥冥中翩然起舞,你会忘记人世间所有的烦恼……自由自在的游弋于音乐汇成的河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态;能够承受挫折;正确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协调……”等。音乐是人类的心灵体验,是人心理的折射,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良性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改善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完备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已成为人类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重视音乐的互动效应,提升音乐教学的深度
1.学生是主角,让教学动起来。无论是教学什么样的课程,我们都要让学生动起来。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当主角,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去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去思考、创造、表达,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能力发展打下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
2.情景是主调,让教学活起来。无论是审美、还是发挥音乐对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都需要情感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让学生“心变成鸟,轻盈地飞翔在音乐构成的天空……”,我在教学《采茶舞曲》时,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3.实践是主体,让教学立起来。音乐实践活动的组织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要能够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动情。如欣赏《龙船调》,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动画场面,学生们的尽头非常十足,创设了几种表演场面,他们将拖把和书包作为道具用于表演。这种既载歌又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之中。唱《渴望春天》,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春天的景象,上课时将最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创造音乐教学的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4.兴趣是主题,让教学新起来。“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兴趣是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前提,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去参与、去思考,激发其兴趣,让学生情感盎然地学习。在听《二泉映月》过程中,我首先对阿炳的坎坷经历进行一次陈述,再让学生欣赏过程,效果自然不同。许多学生还真的走进野外,面对泉水去感受阿炳的心路历程,尽管这种想法近乎天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使学生走进音乐情景,陶冶了学生心灵。
三、重视音乐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元化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要打破“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机。
1、改革传统教法。传统教法中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培养多元化素质是不够的。教学中,应充分揭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具有表现力的部分。教师在教授《梁祝》、《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不能就曲调教曲调,而是通过悠扬乐声感受“志存高远”和“生死不渝”的气节。
2、创设快乐情境。教师要努力发掘音乐教材的快乐因素,讲课时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创造出快乐的课堂气氛。作为学生,他们一般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把学生的喜好从单一程度中解放出来,正确引导他们欣赏和审美是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告诉他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增设《流行音乐欣赏》、《摇滚乐欣赏》、《交响乐欣赏》等,通过分角色演绎,解读情境,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而且受到情感的教育,老师乐意教、学生也愿意学,以此激发师生的共鸣。
3、培养良好习惯。音乐教学是循序渐进的,音乐技能与欣赏技能不是靠一节好的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方面要告诉学生音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着急,要坚持。另一方面,交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欣赏学习音乐,给学生推荐一些值得学习欣赏的作品等,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去表演表达,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习惯就能够养成,音乐的素养也就能够发展起来。
4、坚持统筹兼顾。在教学中,要坚持统筹兼顾,要把音乐和其他科程有机融合,不能出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出现的“唱的不错,音乐常识一窍不通”的尴尬局面,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和道德渐行渐远,和快乐分道扬镳,和素质南辕北辙的平庸之人。
综上所述,要让音乐使学生的心灵悦动起来,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理顺音乐与德育的关系,让音乐为民族进步服务;而且要求学生有鲜明的归属感和想象力,突出音乐和兴趣的统一,让音乐为健康成长服务,这样,就会使音乐产生激情和效果。
教育教学小论文:儿童赏识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所能达到的效果取决于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所达到的深度。对待儿童的态度,涉及的不是教育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教育的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但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所遭受的压力,使当前教育界对儿童在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存在很多争议和弊端,在对儿童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上出现了很多严重的扭曲现象,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抱怨教育、功利教育、惩罚教育、暴力教育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许多教育者缺乏爱的能力、爱的表达能力、爱的艺术,对儿童爱的理解发生了偏差,有时候对儿童造成了严重后果。有些儿童还在经历着教育者以爱的名义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有时候我们不禁问自己,我们对儿童了解吗?儿童在发展的过程心理规律是怎么样的?我们是否反省一下、教育者如何发展自己对儿童的爱并如何表达爱?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儿童观,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才是高效的?赏识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们提供了回答上面问题的答案。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科学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正确对待儿童,把赏识的理念和方法具体的运用到儿童的教育过程中,相信只有对儿童理解、尊重、欣赏、信任、激励、宽容,才能够激发儿童潜能,使儿童更加自信,更加主动、更加活泼、更加健康。本研究在探讨赏识教育的内涵、本质、起源、儿童观等的基础上,对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注意问题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其实质
赏识教育就是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真诚的爱为前提,以对儿童的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激励等为主要原则、方式和手段,理解儿童、赏识儿童,激发儿童潜能,使儿童逐步建立自信、实施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这里有两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及时,赏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作为方法,是指家长和老师运用具体的赏识方法让儿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对其关注和理解。作为理念,是指教育者具备的一种理论素质,即对儿童保持赏识的观念和态度。第二,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时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对象的良性发展。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家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即发挥教育者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共同成长。另外,赏识教育的目标还包括赏识自我和赏识他人。教育者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仅扮演赏识者,而且还是赏识教育的受赏者。可见,赏识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者和儿童在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归根结底,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爱的教育,是爱的艺术的表达。
二、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能够成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就是因为其理论在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有重要的佐证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赏识教育的特点出发,仅就与“赏识”关系密切的动机理论学派进行重点探讨,以明确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学习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在理论上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内部动机来看,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动物和人类存在一些本能的探求性驱力。这种驱力似乎并不是指向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而是在个体很小时就驱使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其他人对这一驱力的反应决定了儿童这一驱力的发展。如果他们在探索上的尝试得不到成人的赞同并产生挫折感,那么损伤条件反射的观点认为,这种尝试行为就会减少,而被冷漠或可能是随机的无目的的活动所代替。反之,如果他们不断被他们所发现的东西及带来的兴奋和成年人的赞同所奖励和强化,他们就会持续这种尝试工,并变得更有方向性和成就。然而,无论老师和家长提供怎样的刺激,总会存在一些儿童内部动机缺乏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建立一种外部动机。这类动机通常包括测验和考试的成绩以及学校的各类报告,当然还有老师的评价。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成就动机。儿童发现成功,受到奖励,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更有目的的指向成功的期望。
三、赏识教育的儿童观
教育观是受儿童观制约的。如果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那么,它便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儿童观基础之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中,如果要掌握可用于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形成正确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效性。所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实施赏识教育前提条件。本研究从儿童所处阶段的未成熟性、实体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赏识教育关于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从儿童的实体性而言,儿童是人
儿童是人首先是说儿童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当中都具有主体性,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拥有法律赋予的各项社会权利。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和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儿童既不是家长的附属物,也不是教育者的依附品,更不可能是教育驯服的对象。赏识教育强调人格的平等,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反对体罚儿童或变相的体罚儿童,反对以爱的名义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儿童,反对忽视儿童作为人的社会存在,应该鼓励儿童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二)从儿童的未成熟性而言,儿童是儿童
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未成熟的人。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不同,儿童缺少成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其未成熟性使其需要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物质的支持和精神上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儿童感觉到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儿童,是被大人们和社会所认可的人。为了达到这种教育效果,我们就必须走进儿童,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观察问题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寻求能够积极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克服自卑的教育模式。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的可能。往往成年人或者教育者会以自己的理解来要求和指导儿童的行为,希望儿童按照他们的思想和方式去发展,但这样的后果一般会适得其反。另外这样做的后果也可能使儿童产生依赖心理,阻碍其独立性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对儿童独立性的不尊重。
(三)从儿童的发展性而言,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的未成熟性决定了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有不成熟逐渐的走向成熟。遗传素质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产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儿童的发展扫平道路,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桥梁。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儿童本身具有发展的愿望,在他们严重成年人是强大的,他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当幼儿及时次迈出小脚的时候,他是很勇敢的,他在尝试着成功的学会走路的本领,及时摔到了,他还是会迈出下一步的,直到成功。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儿童具有发展的内部动机,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但是儿童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育者需承担因材施教的责任,归根结底,儿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教育者赏识出来的,不是用命令的口吻强加给儿童的。赏识儿童就是赏识人类的生息发展。
四、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于平凡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素材
有些教育者在运用赏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举一些例子,比如凿壁偷光的故事,又或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虽然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让儿童了解什么样的儿童才是老师和家长赏识的,但是这些故事和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是有很大差异的,儿童很难切身的感觉到要做到一个被老师赏识的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因此在身边的平凡的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的素材显得更有意义。比如今天是某位同学的生日,作为班长的同学为这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而且组织同学一起为过生日的同学唱生日快乐歌。教师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借题发挥,不仅表扬班长的组织能力,也要表扬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还有过生日同学在同学中的和谐人际关系等。这种素材随处可见,只要教育者有心,赏识教育就可以真正的发挥作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正确评价学生,把赏识教育的教学模式真真正正的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一种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得到老师赏识的,形成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高效的互动,使教学任务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1、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赏识
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个体差异性既有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方面的差异。在能力方面由于学习的效率的不同,有些学生学习的速度快,有些学生甚至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要放慢一些讲课的速度,照顾一下落后的学生,在提问问题时对学习好的同学采用当场提问的方式,而对于落后的学生可以在下节课上课前的复习时间提问并给予赏识性的评价。对于在性格上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也必须掌握应对的策略。可能有的学生比较勤奋,有的学生比较懒惰,有的喜欢表现,有的可能在课堂上默默无闻,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就要求对不同性格的同学给予不同的关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采用作业不同的方式督促懒惰者,完成作业后给予赏识。鼓励在课堂上发言不多的学生大胆的发言,给其创造更多的机会。因此赏识教育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每堂课都播撒宽容、真诚的种子
在课堂上学生难免犯错,这时候如果老师给予温暖的关注或者运用幽默的魅力代替厉声地训斥和唠叨的说教,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触动,及时的改正错误,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生活艺术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宽容,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不周全,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比较自我中心,做错事情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学习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因为我们那时候也错过。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现在的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师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的优势。在班级里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友谊、增加了解,树立集体观念。班集体的活动是赏识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儿童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经验,因此,班集体要尽量的多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学校相对于班集体而言是一个更大的集体,学校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会更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尽可能的多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树立集体荣誉感。另外,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思想的践行,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这些活动可以是声乐比赛、手工作品比赛、舞蹈比赛、相声、诗歌朗诵比赛、小品、硬比书法、器乐、软笔书法、国画和绘画比赛等。在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懂得人生价值。
4、更新家长观念,共同实施赏识教育
对于儿童来说一般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和学校是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两个地方,因此除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外,家庭对儿童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实是很多家长只对学生的成绩关注,往往忽视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家长给予大量的奖励,儿童一旦在学业上失败,面临的是家长的指责、唠叨,甚至是惩罚。家长在儿童的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强调儿童的失败,看到起弱点,而不去重视儿童的优势,发挥儿童的优势,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和老师一道,运用赏识教育充分的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建立儿童的自信心,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各个领域的成功。
赏识是一种具体化了的爱,赏识儿童既要爱儿童,也要用正确的方式爱儿童。走进儿童,理解儿童,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和生活,探索儿童发展的规律,这既要儿童心理学家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不断地把科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赏识教育是适应儿童发展的规律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儿童的发展是的发展,不能够孤立的去发展某一个方面,狭隘的追求知识,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数,这样只会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抹杀了儿童自身的特点。不懂得赏识的家长不是一个的家长,不懂得赏识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赏识儿童就必须尊重儿童,肯定儿童发展的潜力。赏识是教育必须的,是需要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落到实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