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林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林论文:农林复合经营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一、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简要回顾
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虽然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其展开研究却是最近数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农林复合经营”这一专业术语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委员会首任主席 King,他于1979年将其定义为:一种采用适于当地栽培实践的一些经营方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家畜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3〕在此之后,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如在1982年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创刊号中就列举了多达12种定义。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常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单一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农、牧、渔等一种以上成分,从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构成了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时序的复合生产结构。这一系统不仅产出及时性农业生物产品如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等,还产出第二性产品如家禽、家畜和水生生物等。同时,还能收获相应的林产品如木材、薪材和水果等。其次,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动、植物科学地组合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充分地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生性来实现系统内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如胶-茶-鸡复合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保障了茶树的喜荫性,通过鸡群啄食害虫,鸡粪给植物增加有机质营养,树下成为鸡群良好的活动空间等,从而维护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单一土地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应有之义。该系统利用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与联系,较大限度地追求系统产出综合效益的较大化。同时,该系统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无废弃物的农业”的目标,从而很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并实现了地力常新。
2.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农林复合种植的传统,形式多样的林粮间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庭院经营等类型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无一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成为今天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宝贵财富。归纳起来,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大致经历了原始农林复合经营、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和现代农林复合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由依据传统经验向依据科学的生态工程进行建设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建国后,科学化、有组织的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其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地区性特色明显。50年代初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建设拉开了我国有组织的宏观层面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建设的帷幕,7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水平上的著名范例,被列为当今世界规模较大的八项生态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把林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70年代以来,在平原区以发展起来的林粮间作最为成功和普遍。初步统计,在林粮间作中采用的树种达150余种,其中以泡桐、枣树、杉木和杨树为突出的代表,特别是农桐间作,不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林粮间作在河南、河北、安徽北部等地较为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则以林-胶-茶人工群落为典型代表,成为农林复合系统的成功模式之一。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江苏里下河的沟垛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态系统为代表。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滩地开发上实行开沟筑垛,在沟里养鱼和垛上造林,进行林农间作,林牧结合,构成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的沟垛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文化景观。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则是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国务院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掀起新一轮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采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四方面,这其中以林下种植和养殖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2011年全国林下种植和养殖的产值规模达到2134亿元,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进行综合种植和养殖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开发,生产多种农产品,实现了资源的较大化综合利用。当前我国庭院经营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旅游观光模式等,它们使我国现有约667万公顷的庭院土地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补充,与田园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户经济。
二、农林复合经营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1.农林复合经营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农林复合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林复合经营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仍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为主;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农林复合经营在契合中国国情和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及时,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8%,而人口则占世界的2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居世界第三位,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则位于世界第120余位,与此同时,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在不断地侵占着宝贵的农地资源。因此,在粮食安全领域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约束。如何充分地利用既有的土地资源以较大程度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在依赖于良好的农地环境的同时,其本身又在不断地破坏着农地环境,特别是随着化学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背景下,农林复合经营以其在提高生产、改善环境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好地契合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第二,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维持着小农经济模式,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仍将保持着这样的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土地细碎化,这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力投入下的精耕细作,而这正是农林复合经营所需要的,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农林复合经营由于采用的是多种生物和谐共生的模式,本身就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因此,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提出:“农民可以用混农林业系统生产食物和燃料。在这样的系统中,一种或多种树木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粮食作物或动物在同一块土地进行种植或饲养,虽然有时它在时间上可能是交错的。这种技术特别是对于小农经济和土地贫瘠的地区尤为适用。”第三,我国拥有长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经验。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它们以林业为核心,把农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手段建成一个个高效、高产、品质和持续的生产体系, 实现了对土地、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较大化产出,同时也维持了地力常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漫长的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摸索中,我国先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林复合经营新模式可资借鉴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2.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和依靠化学能源巨大投入的现代农业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石油农业”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粮食危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负面效应。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重视。在1982年10月举办的全国及时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叶谦吉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此后,马世骏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认为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对比生态农业和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可以发现两者是相通的,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及时,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性的特点。生态农业的现代性体现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上。传统农业通过构建自身内部的循环系统,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的目标,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等不足之处。生态农业将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来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和方法的扬弃。它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同时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农产品产出。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性特点,当前大量的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在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作用关系、经济与生态价值评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优化、改造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新时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焕发出新的光彩。第二,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高效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强调要构建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经济的系统性原理,组织农业系统内各种资源并使之合理配合,从而实现能量多级、高效的利用。其高效性体现在它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某一种产品的产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单一经济收益的获取,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农林复合经营通过空间层次的复合和时间层面的交错来实现系统的高效产出。空间层次上,利用不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空间上进行多种动植物的合理搭配;时间层面上,利用不同物种生长周期的不同,进行合理的交错种植和饲养。通过这样科学的复合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较大化利用,从而保持同一地块上农林复合系统的高效产出。第三,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循环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充分借鉴传统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朴素生态学思想,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经验相结合,组织农业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农林复合经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系统内各物种的互利共生,这种互利共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的,一种物种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往往成为另一物种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输入,如在桑基鱼塘中就很好地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既维持了系统的高效产出,又消除了生产中可能的环境污染隐患,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我们在重视继承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要适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及时,增加农林复合经营新技术的供给。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习惯、耕作制度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没有哪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优化的研究中,要重视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地使之成为一项农民易于接受的“傻瓜技术”。第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这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甚至对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在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一头联结着科研机构,另一头则联结着广大农户,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重要的作用:其一,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其二,指导农户生产,随时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协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向农户宣传新技术和新产品,组织农民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其使用新技术的成本。
2.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本质上为人工生态系统,由于有了人的参与和影响,其运转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尽管农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完善的,但要想将这些实验田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还得依赖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偏离理想状态的情况发生。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及时,囿于农户的知识、能力和耕作习惯等方面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无意识偏离。如在林-禽复合经营模式中,由于农户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而采用了粗放的经营方式,在过高的养殖密度下就有可能造成树根裸露、动物粪便污染等负效应,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农户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而进行有意识的偏离。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较大化,而农户关注的通常仅仅是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农户就会进行“选择性复合经营”。如当树木收益相对较高时,林-粮间作中科学合理的林木间距和林粮间距就有可能被更高密度的间距所取代,甚至异化为“良田种树”,这就地背离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初衷。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随时纠正这些生产中的偏差,保障农林复合经营的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3.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
农户在采用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时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因为:及时,农业是一个弱质性产业,农业生产的相对收益较低,但其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又极其重要,因此,对农业生产和新技术的采用理应予以扶持。第二,农户具有较弱的风险承担能力。小农生产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农户通常是风险的规避者。而新技术的采用不可避免要面临自然、技术和市场这三重风险,此时,农户理性的选择是放弃采用新技术。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推广。第三,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具有环境正外部性。高效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具有较强的环境正外部性,在这种外部性收益无法通过市场来转化为农户收益时,自然会影响其实施的积极性。因此,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推广,特别是在初始阶段时应该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的支持应当主要体现在这四方面:及时,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农产品生产进行税收减免;第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效益明显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实施生态补偿;第三,针对农林复合经营项目提供相应的小额优惠贷款;第四,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支持相关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运转。通过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来促进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为生态农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模式。
作者:洪传春 刘某承 李文华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农林论文:人才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论文
1调查基本情况
1.1数据来源
为掌握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有关教学需求的基本情况,设计了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师角色、实践教学等内容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至5月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问卷有效率93.08%。
1.2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从性别看,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文科专业,因此女生比例较高。从年级看,三、四年级学生均有涉及,其中三年级已学部分专业课程,而四年级已学完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均对专业课教学有较为的认识,能够对调查内容作出真实回答。调查样本在性别、年级方面分布合理,具有较强代表性。
2基于教学需求调查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描述
2.1专业方向不鲜明、授课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
专业课学习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有重要作用,因此农经课程授课内容应穿插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授课内容比较陈旧,92.3%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中很少或基本没有聚焦“三农”问题。这一方面与教师个人学科背景、科研经历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学生、家长的就业意愿相关。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受传统的“跳出农门”观念影响,很多学生难以确立强烈的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不愿涉农就业;而更多地跨专业选择银行、保险、证券、投资、销售等工作。基于此,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定位于“农”,但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基于自身知识面、学生需求,较少地涉及“三农”内容,出现教师、学生“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现象,造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技能特长与“三农”需求、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不明确的专业方向既影响专业特色凝炼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近3/5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就业有帮助,但在对授课内容与教材关系的调查中,68.1%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课时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仅有3.3%的学生希望教师围绕教材讲授。
2.2专业课科目、学时设置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表现之一是专业课虽多但与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的核心课程较少,如无“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二是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或交叉,如《农产品营销》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对“农产品的界定”。有69.2%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设置不合理,多数课程为48学时的理论讲授,仅有8学时甚至无实验或实习学时,所学理论知识难以通过实验形成有深刻印象的感性认知。
2.3教学组教学能力居中、师资素质满意度高
无论何种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设置,均要由专业教师去实施。关于教学组教学能力、师资素质的调查发现,73.6%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居中,但同时69.3%的学生对教师素质包括师德、责任感表示满意。反映出教师专业涵养、教学能力亟待提高,但教学中并未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心。可见对于地处西部的农业院校而言,受师资培养经费、环境相对欠缺影响,教师仅能依靠网络搜寻相关教学辅助材料,难以开展有资金、时间系统支持的脱产进修或短期学习,造成专业教师知识面单一、视野狭窄,难以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传递到课堂教学中,制约教学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
2.4授课方式多采用讲授式,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意愿高
对于授课方式,有91.2%的学生认为当前专业课讲授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案例教学、互动教学采用较少。对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能动性的讨论式、互动式甚至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学生都已有一定认识,并分别表现出63.7%、56%的参与意愿。而对于能够实现形象、直观、生动教学的案例式教学,98.9%的学生认为其能够调动个体主动性,改变教师“独唱”局面,实现师生、同学共同探讨问题,不仅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5多媒体教学使用较多,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将声音、图像、文字等集于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能实现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情绪、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调查中有71.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用得较多,有65.9%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效果一般,有19.8%的学生甚至对其教学效果不满意,原因在于一是认为部分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教学中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二是部分课件信息传递量过大,难以及时消化吸收。
2.6校内外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体系尚待健全
受经费、时间、学生管理等因素制约,农业院校普遍存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少、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少的现象。调查中有92.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缺乏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受此影响,尽管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但却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习为实践教学中学分较高、学时最长的环节,但由于设在第八学期,与学生忙于求职、择业相冲突,致使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鲜有实习材料支撑,质量参差不齐。
3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
3.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调整专业方向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若无细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专业名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相比缺乏就业竞争力。目前,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行在及时、第二学年“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中国人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产业经济与贸易、食品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沈阳农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农村发展、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因此,认为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以培养既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实践能力及经管业务技能,又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农经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以现代农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导向,设立“涉农”的农村发展方向与“非农”的企业管理方向,前者偏重于农业经济理论、政策研究,以学生继续深造为目标;后者偏重于管理实践,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就此问题的调查表明:若设置专业方向,39.6%的学生愿选择农村发展方向,而60.4%的学生选择企业管理方向。这对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激发学习意愿、满足学生个性与职业共同发展的需求有极大帮助。
3.2优化课程体系,加快教材与授课内容更新
在调整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应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应合理安排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比例关系,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或相互脱节。如农业发展方向应以“三农”为导向,课程设置应体现“农林为本、经管相融”,如开设农学概论、农业项目管理、农业政策学等与农村发展关系密切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实现三者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应更新、凝炼课程内容,结合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近期成果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形势。
3.3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与技能
专业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担任着指导者、协作者、反思者的角色,对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有极大帮助。因此,师资培养不仅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硬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软素质的培育。基于此,在经费受,应通过内部培养如教研室活动、教学观摩、竞赛等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传帮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尽可能筹集培养经费,通过选送教师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出国研修培养骨干教师,提升师资团队实力。
3.4改变教师认知,践行案例、自讲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学生自主意识、知识面、视野日益开阔,在课堂上更希望有更多的双向沟通而非“被灌输”。因此,专业教师应改变传统认知中以师以教为主的“拉式”观念,实施有助于教学相长、将师生个人思考与集体智慧相结合的“参与式”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案例分析、学生自讲等。其中案例式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方向,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且案例研究较多的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此外,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也能极大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趣味性,不仅能使学生通过预先的扎实准备真正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增强查询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更能通过模拟、演练锻炼学生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改变自我认知、提升信心。
3.5规范多媒体教学,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横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纵向深度挖掘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示内容、调动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流程图、色彩、线条、图片、文字、音效等合理搭配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加深学生感性印象,改进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并识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是辅助教学,在应用时不仅应严格考核多媒体课件质量,更应考核专业教师授课能力,严防“教材搬家”、“照屏宣科”。
3.6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环境主要在农村和农业领域。因此,在节约经费、便于管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与学校附近的种植、畜牧企业、基地建立合作机制。首先,通过明确工作目标、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合作模式、接纳学生数量、合作双方责任权利等健全校外实习基地的维护、管理。其次,在“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础上,立足高校所依托的行业优势、区域位置,建立长期、稳定的院企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和管理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教师赴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开创院企共赢局面。此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还应推动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农业经济专题辩论赛、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学知识大赛、营销大赛及SRTP科研训练等活动,通过扶持专业学术竞赛、设立创新学分不仅使实践教学得以强化,而且也使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马丁丑 乔志霞 张艳荣 肖志刚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论文:农林院校计量经济学论文
1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该课程的教学定位是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以数学课的讲授方式为模板,且课程国内教材过分偏重于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的推导,逻辑性强,内容紧凑,数学公式多,并且教材内容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不紧密。再加上农林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缺乏热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学校增设了“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实践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得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操作过程是否切实得到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目前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验证式实践教学模式为主,通常采用先讲授后实验与边讲授边实验两种教学方式。对于前者这种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脱节,无法及时消化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后一种方式,尽管能够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但也是一种“填鸭式”的向学生展示软件如何操作,验证书本内容,从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应内容,亦步亦趋地模范教师所展示的内容。并且学生的实验作业大多是教师结合典型案例或者书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而这些案例难免有些过于陈旧,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缺乏经济热点。这些显然都不符合计量经济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教学要求。完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一般步骤:(1)模型理论设计—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和模型的数学形式;(2)样本数据的收集;(3)模型参数的估计;(4)模型的检验—统计检验、经济意义的检验和预测检验。但目前实践教学中实践内容都是典型案例或书本的例题和习题,因此实践中只需要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检验和估计方法的操作,忽略了变量的选取,数据的整理和理论模型的构建,这使得学生不能掌握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步骤,更不能将所学的计量模型的用于实际生活案例,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动手能力不强。
2提高“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2.1提前让学生做好软件学习准备工作
包括安装Eviews、阅读Eviews软件中英文操作手册和相关参考书。在授课的前半学期,每2周采取一次“1节理论课+1节软件操作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即学即用”的方式,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对理论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
2.2计量经济学课程引入案例教学,并建立案例库
目前,国内教材的案例过于陈旧,样本数据偏少,模型解释变量个数偏少,使用这样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使用软件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潜力;作为计量经济学的主讲教师,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案例库。案例素材可以从本科生的论文、教师的学术成果、专业期刊的学术论文中挑选从而建立有特色的案例库,并注重选取与农林经济研究密切相关的案例素材。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分析、讲解和讨论,传授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应用能力。并且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3推行课程论文
主讲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热点给出课程论文的题目,也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的拟定论文题目。通过推行课程论文,学生根据研究内容来确定变量,整理变量,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并进行估计和检验,最终撰写规范课程论文,完整了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激发学生做定量分析的兴趣,积累了建模的检验,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并对今后的专业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3结束语
通过案例教学和课程论文在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已经推行了3年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熏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对经济热点问题的敏锐性,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毕业论文中,关于与计量经济学相关的论文也大大增加,并计量方法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回归模型。
作者:黄敏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
农林论文: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英语教学论文
一、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生源特征
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不同于部属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没有悠久历史、雄厚实力和优越感,但却具有很强适应性。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是地区性高校发展的重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性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性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用知识而非科学的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应用型教育相对于理论型教育而言,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特色,是优势。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应紧密结合生源的实际。大多数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招生范畴多为二本和三本招生,少数特色和优势专业实现了提前批和一本招生。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也能进入大学学习,如果直接向这些学生讲授高深难懂的专业知识,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感、厌学、自信心不强等心理障碍。只有掌握学生基本特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有追求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因此,因材施教对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来说有着特定的意义。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制订培养计划,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使得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在生产或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上比学科型、理论型人才更出色、更有成效。当然这对相关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二、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
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关对大学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教学,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意见。赞成者认为,我国目前推行英语教学是明智之举,是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强大推动力,其成功推行,必将大幅度地提高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或认为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到本学科近期的前沿进展。而不赞同的则认为,目前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还不高,而且同一班级同学的英语水平之间也参差不齐,这就给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其次,学生长期只有公共英语的教学,而缺乏在科学方面的基础英语的教学,因此采用英语教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免有点如空中楼阁般缺乏基础,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这些观点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在大学教学改革中要不要推行英语教学呢?若需要,是选择双语教学好,还是全英语教学好呢?笔者认为,为了保障学生的听课质量,推行全英语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必须保障听课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在各高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求参与该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学生已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对于其他没有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的学生,其专业课程的教授不采用全英语的模式,而采用双语模式,这样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非母语”国家和地区应用的情况看,的确大大推动了国民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全球化竞争力。专业课程采取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不乏生动的例子。许多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往往采用英语交流沟通的方式,在和公司管理层(一般是外籍人员)交流时,一般是全英语沟通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大陆同胞一般只能工作于基层,而香港、新加坡的华人却能很快适应这样的环境,迅速在中层,甚至在高层占有一席之地。这主要归功于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或国家的居民从小就接受英语语境的熏陶,能够很好的适应外企的文化氛围。相对而言,大陆人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他们在国际化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将中国大学生的毕业状况分为9类: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类毕业状况统称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从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自主研发的“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CHEFS)显示,应用性强优势学科的人才输出规模已远小于人才市场的正常需求;但就用人单位薪酬待遇而言,只有高素质的学生才能达到其聘用标准。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往往是薪酬待遇较高的用人单位,这类单位往往对员工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施全英语教学可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面向社会就业,而且对其将来在学业方面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胡梦红刘其根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农林论文:农林院校环境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一、创新毕业设计立题与选题形式
1.改革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形式。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为顺利就业,大部分学生在七、八学期忙于复习考研、在用人单位实习和参加各类招聘面试,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环境设计专业对过去的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再经学院组织专定审定,由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设计立题形式进行了改革。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拟指导的学生人数与毕业设计的方向,再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研究生阶段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等,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毕业设计的初定题目和设计任务,初定题目和任务经系和学院审定后可最终确定。这样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与毕业设计的矛盾。
2.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学生申请,并提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人员、拟就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实施计划以及所具备的设计条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审批后,可由校外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院指定校内相关教师协助指导,并具体负责与学生的定期沟通与联系。这样既可利用校外品质教学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外实习,校内指导教师鞭长莫及的无奈局面。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及时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及时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及时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2.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学校积极举办艺术设计大赛、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机会的同时择优推荐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级艺术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创新性强,设计水平高的作品,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外观设计专利,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3.促进学生作品的科技转化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及影响力,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推荐特别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或设计项目,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的研发项目或设计项目相结合,并最终得到实际应用和科技转化,提高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兴趣。
作者:成密红段渊古曹宁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林论文: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论文
一、研究对象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与农业气象两门课程的授课班级为同一班级,授课时间分别为同一学年的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授课的方法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略有不同。
1.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老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
(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2.农业气象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1)教师单独设计任务。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目标与农业气象课程目标充分结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基础,对整门课程设置了总体目标任务“×××省农业种植业区域规划”,课程总任务下设支撑典型任务共7个:①×××省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搜集;②光照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③温度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④水分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⑤风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⑥×××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分析;⑦观测不同作物的农田小气候特征。
(2)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在及时次课上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学习提示等简要向学生进行说明,学生课下个人完成并小组汇总分析,第二次课上时间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时间为学生对课下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老师随时点评指导,后半部分时间由教师下达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直到学期结束,完成全部的典型学习任务。,师生共同汇总各典型任务结果并分析,完成课程总任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文库、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两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都对该班36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表,两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72份,回收率,有效率。
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农林高职院校两门课程结束后,都对该班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一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资料查阅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详细数据如下。
1.学习兴趣有无对比。农业推广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36份,比例;无学习兴趣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28份,比例77.8%;无学习兴趣问卷8份,比例22.2%。
2.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26份,比例77.8%;没提高问卷8份,比例22.2%。
3.资料查阅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
4.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
5.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3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24份,比例66.7%;没提高问卷12份,比例33.3%。
6.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0份,比例83.3%;没提高问卷6份,比例16.7%。
7.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农业推广课程:专业知识掌握问卷36份,比例;不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专业知识掌握问卷30份,比例83.3%;不问卷6份,比例16.7%。
8.综合素质提高程度。农业推广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36份,比例;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29份,比例80.6%;没提高问卷7份,比例19.4%。由上图可以看出,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明显优越于农业气象课程;查阅资料能力与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差不明显。可见,虽然任务驱动教学的优越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课程需要、专业需求、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又比单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优越。
四、结语
目前,各级各类农林高职院校的各门课程都在不断探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建议授课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创造性地探究设计学习任务,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而学生的自我价值一旦能够得以肯定,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习潜能则被无限激发,学生自然受益匪浅。
作者:杨文秀 赵维峰 邓大华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论文:农林复合经营生态农业论文
一、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简要回顾
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虽然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其展开研究却是最近数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农林复合经营”这一专业术语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委员会首任主席King,他于1979年将其定义为:一种采用适于当地栽培实践的一些经营方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家畜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在此之后,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如在1982年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创刊号中就列举了多达12种定义。〔4〕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常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单一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农、牧、渔等一种以上成分,从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构成了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时序的复合生产结构。这一系统不仅产出及时性农业生物产品如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等,还产出第二性产品如家禽、家畜和水生生物等。同时,还能收获相应的林产品如木材、薪材和水果等。其次,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动、植物科学地组合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充分地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生性来实现系统内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如胶-茶-鸡复合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保障了茶树的喜荫性,通过鸡群啄食害虫,鸡粪给植物增加有机质营养,树下成为鸡群良好的活动空间等,从而维护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单一土地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应有之义。该系统利用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与联系,较大限度地追求系统产出综合效益的较大化。同时,该系统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无废弃物的农业”的目标,从而很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并实现了地力常新。
2.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农林复合种植的传统,形式多样的林粮间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庭院经营等类型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无一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成为今天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宝贵财富。归纳起来,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大致经历了原始农林复合经营、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和现代农林复合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由依据传统经验向依据科学的生态工程进行建设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建国后,科学化、有组织的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其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地区性特色明显。50年代初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建设拉开了我国有组织的宏观层面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建设的帷幕,7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水平上的著名范例,被列为当今世界规模较大的八项生态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把林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70年代以来,在平原区以发展起来的林粮间作最为成功和普遍。初步统计,在林粮间作中采用的树种达150余种,其中以泡桐、枣树、杉木和杨树为突出的代表,特别是农桐间作,不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林粮间作在河南、河北、安徽北部等地较为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则以林-胶-茶人工群落为典型代表,成为农林复合系统的成功模式之一。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江苏里下河的沟垛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态系统为代表。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滩地开发上实行开沟筑垛,在沟里养鱼和垛上造林,进行林农间作,林牧结合,构成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的沟垛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文化景观。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则是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国务院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掀起新一轮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采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四方面,这其中以林下种植和养殖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2011年全国林下种植和养殖的产值规模达到2134亿元,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进行综合种植和养殖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开发,生产多种农产品,实现了资源的较大化综合利用。当前我国庭院经营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旅游观光模式等,它们使我国现有约667万公顷的庭院土地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补充,与田园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户经济。
二、农林复合经营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1.农林复合经营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农林复合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林复合经营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仍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为主;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农林复合经营在契合中国国情和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及时,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8%,而人口则占世界的2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居世界第三位,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则位于世界第120余位,与此同时,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在不断地侵占着宝贵的农地资源。因此,在粮食安全领域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约束。如何充分地利用既有的土地资源以较大程度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在依赖于良好的农地环境的同时,其本身又在不断地破坏着农地环境,特别是随着化学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背景下,农林复合经营以其在提高生产、改善环境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好地契合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第二,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维持着小农经济模式,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仍将保持着这样的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土地细碎化,这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力投入下的精耕细作,而这正是农林复合经营所需要的,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农林复合经营由于采用的是多种生物和谐共生的模式,本身就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因此,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提出:“农民可以用混农林业系统生产食物和燃料。在这样的系统中,一种或多种树木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粮食作物或动物在同一块土地进行种植或饲养,虽然有时它在时间上可能是交错的。这种技术特别是对于小农经济和土地贫瘠的地区尤为适用。”〔8〕第三,我国拥有长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经验。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它们以林业为核心,把农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手段建成一个个高效、高产、品质和持续的生产体系,实现了对土地、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较大化产出,同时也维持了地力常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漫长的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摸索中,我国先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林复合经营新模式可资借鉴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2.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和依靠化学能源巨大投入的现代农业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石油农业”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粮食危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负面效应。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重视。在1982年10月举办的全国及时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叶谦吉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此后,马世骏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认为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对比生态农业和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可以发现两者是相通的,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及时,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性的特点。生态农业的现代性体现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上。传统农业通过构建自身内部的循环系统,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的目标,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等不足之处。生态农业将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来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和方法的扬弃。它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同时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农产品产出。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性特点,当前大量的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在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作用关系、经济与生态价值评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优化、改造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新时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焕发出新的光彩。第二,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高效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强调要构建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经济的系统性原理,组织农业系统内各种资源并使之合理配合,从而实现能量多级、高效的利用。其高效性体现在它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某一种产品的产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单一经济收益的获取,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农林复合经营通过空间层次的复合和时间层面的交错来实现系统的高效产出。空间层次上,利用不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空间上进行多种动植物的合理搭配;时间层面上,利用不同物种生长周期的不同,进行合理的交错种植和饲养。通过这样科学的复合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较大化利用,从而保持同一地块上农林复合系统的高效产出。第三,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循环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充分借鉴传统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朴素生态学思想,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经验相结合,组织农业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农林复合经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系统内各物种的互利共生,这种互利共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的,一种物种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往往成为另一物种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输入,如在桑基鱼塘中就很好地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既维持了系统的高效产出,又消除了生产中可能的环境污染隐患,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我们在重视继承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要适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及时,增加农林复合经营新技术的供给。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习惯、耕作制度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没有哪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优化的研究中,要重视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地使之成为一项农民易于接受的“傻瓜技术”。第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这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甚至对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在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一头联结着科研机构,另一头则联结着广大农户,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重要的作用:其一,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其二,指导农户生产,随时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协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向农户宣传新技术和新产品,组织农民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其使用新技术的成本。
2.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本质上为人工生态系统,由于有了人的参与和影响,其运转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尽管农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完善的,但要想将这些实验田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还得依赖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偏离理想状态的情况发生。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及时,囿于农户的知识、能力和耕作习惯等方面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无意识偏离。如在林-禽复合经营模式中,由于农户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而采用了粗放的经营方式,在过高的养殖密度下就有可能造成树根裸露、动物粪便污染等负效应,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农户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而进行有意识的偏离。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较大化,而农户关注的通常仅仅是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农户就会进行“选择性复合经营”。如当树木收益相对较高时,林-粮间作中科学合理的林木间距和林粮间距就有可能被更高密度的间距所取代,甚至异化为“良田种树”,这就地背离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初衷。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随时纠正这些生产中的偏差,保障农林复合经营的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3.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
农户在采用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时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因为:及时,农业是一个弱质性产业,农业生产的相对收益较低,但其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又极其重要,因此,对农业生产和新技术的采用理应予以扶持。第二,农户具有较弱的风险承担能力。小农生产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农户通常是风险的规避者。而新技术的采用不可避免要面临自然、技术和市场这三重风险,此时,农户理性的选择是放弃采用新技术。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推广。第三,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具有环境正外部性。高效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具有较强的环境正外部性,在这种外部性收益无法通过市场来转化为农户收益时,自然会影响其实施的积极性。因此,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推广,特别是在初始阶段时应该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的支持应当主要体现在这四方面:及时,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农产品生产进行税收减免;第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效益明显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实施生态补偿;第三,针对农林复合经营项目提供相应的小额优惠贷款;第四,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支持相关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运转。通过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来促进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为生态农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模式。
作者:洪传春 刘某承 李文华
农林论文:农林高校工商管理论文
一、学校内部因素对农林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招生制度
近年来,各农林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影响生源质量,特别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由于报名门槛较低以及在当今社会热门度较高,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研究生初试阶段的考试难以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初试内容主要靠死记硬背,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没有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有效考验出学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入学考试过于强调英语成绩,这样很可能把一些具有创新思维但英语稍逊的学生拒之门外。复试环节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多数高校复试内容和形式仍比较单一,不变的题型以及提问的偶然性难以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复试过程缺乏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难以达到选拔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研究生导师
在我国农林类高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培养上,许多高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导师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工商管理研究生学习阶段时间比较短,一般多为2年,最多为3年,并且上课时间占总时间比例比较大,并且很多工商管理研究生以前并没有从事过科研工作,在读研究生期间也做不了多少科研工作,更不用说高质量、创新型科研项目了,这样就导致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对学生要求不是很严格,学生在潜意识上也存在松懈的消极态度,使一些工商管理研究生无法做到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型科研,这对于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整体质量,特别是对工商管理研究生开展具有较高质量和一定创新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另外,研究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激增,但是研究生导师相对不足,这样一个导师将会带几名学生,导师就不能很好的顾及到每一名学生,导致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
国内部分农林类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
(1)目前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课程,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根据工商管理学科特点,其综合性、交叉性较强,但在课程的设置上忽视了学科渗透以及文理交叉,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开设较少,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不足。
(3)许多高校开展工商管理学术交流严重不足,这样使工商管理研究生无法更的了解到本学科的近期、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不利于学生创新型学习。因此,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缺少科学合理性,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农林类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科研实践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大量参与科研工作不仅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色,更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改善工商管理研究生科学研究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注重团队协作,有利于培养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国内许多高校忽略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忽视实验室建设,没有形成凝聚力强的科研团队,缺少团队协作精神,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科研钻研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许多高校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各类新兴产业缺少联系互动,不重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因此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科研实践,阻碍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
(五)学校环境
1.教室、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等设施对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创新研究相当重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老师授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
2.高校的学术氛围也是影响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研究的因素之一,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下,更加有利于学生及时地了解工商管理学科前沿动态,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研究。但目前,我国部分农林高校基础教育设施有待完善,工商管理学科开展的学术活动及讲座较少,以至于农林类高校工商管理研究生视野狭小,因此,难以实现学科创新研究。
(六)科研课题经费
目前,部分农林高校科研课题经费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不仅能够强化创新意识,还能提高创新能力。而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科研课题经费不足是个普遍现象。许多学校更加倾向于把较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短期内能看见成果的、或者是收益巨大的项目上去,比如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而对见效慢,成果不显著的工商管理类研究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科研课题经费的缺乏,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研究,打击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因素对农林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传统思想的束缚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自身因素也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在当今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简单的模仿、循规蹈矩、思维守旧、不敢打破常规来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其在学习及从事科研工作时不懂变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生源多样化
随着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招,使得工商管理研究生生源也渐渐开始出现多样化倾向。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面向全社会各阶层,这样学生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基础不统一,层次不均匀,年龄跨度大,很难统一授课。很多工商管理研究生在学校外有工作,有的学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负担比较沉重,这样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商管理学科科研创新研究中去了,使他们失去了很多锻炼和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
(三)缺乏学术道德
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物质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导致很多工商管理研究生不能安心做学问,内心浮躁,写论文、做课题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实践调研,而是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缺乏良好的学术道德,不利于学生进行创新型科研实践,这样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亦民 王梓龙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农林论文: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论文
1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必然趋势
1.1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
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从我国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在我国的一、二、三次产业中,农业是最薄弱的环节。只有加强农业这个薄弱环节,才能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国民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只有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只有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将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农作物有各自的生长时间,生长的环境也不同,利用现代化技术,将农作物的“时间差”、“空间差”进行科学搭配和组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逐步形成高产高效品质的生产模式。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基础,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将种植业、养殖业、环境绿化及商贸、观光旅游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产业链,倡导“都市农业”。
1.2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在专业设置上从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向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扩展,学科发展的竞争对手,已经从农业院校扩大到综合院校。从承担各种科学研究任务和学科创新任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我国较大的弱势群体和传统的弱势产业,课题来源少,经费支持水平低,因此服务的力度和水平也低。从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看,虽然本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软学科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其它学科的差距日益拉大。因此一定要加快发展,要抓学科建设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下,学科设置应当面向市场,人才的培养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学科建设,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要有自己本学科的特色,又要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各种评估和财政的支持更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哪个学科通过了国家的评估,就会获得国家的资金的支持,在同行业之间,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是参与竞争的法宝。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依赖于人才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实际应用,微观管理与农业教育等具体工作。因此,农业基础知识和经济理论的学习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学习是学以致用的根本。“三农”问题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工作当中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强化综合化和通俗化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进行专业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结束语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的产业化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大有用武之地。因此,为适应时展要求和促进现代农林经济发展,必须抓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创新。
作者:王晓丽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农林论文:农林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论文
1新农村建设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仅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农村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农村自身的优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些都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逐步提升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2.1新农村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使得各级地方政府比以往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也要求高校培养大批懂得“三农”实际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为了使高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都积极与农业院校配合,为高校学生深入农村实际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以笔者所在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学院与江西省多个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江西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就已开始深入研究江西省县域经济、老区经济和鄱阳湖治理,并经常参与省、市、县等多级政府的决策咨询,为江西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又与江西省多个县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在许多县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使得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入到基层和农村的实际工作中去。
2.2新农村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素材
新农村建设不仅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实践条件,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在以前的理论教科书中难以将这些新问题纳入讨论。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不仅仅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也为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没有书本现成答案的情况下主动去探索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复杂多变问题的能力。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
3.1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首先要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从硬件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虽然农业院校自身往往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实习基地,但是校内的实习基地并不能取代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内实习往往达不到接触实际农村社会的目的。从本质上讲,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好的场所就是广大的农村。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强的实践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当地政府,选取一些典型的农村作为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学校与校外实践基地形成长期合作的关系,既有利于积累和利用历史资料,也有利于通过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提供条件。
3.2加强实践教学的软件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除了重视硬件方面的建设,还要重视软件方面的建设。首先,要切实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专业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实践教学的推行也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相配合。当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存在力量不足、思想不稳定、实践技能不高、管理不到位的状况。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引导,着力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监督。由于实践教学的教学场地往往远离学校大本营,容易产生教学监管方面的缺失,给人造成实践教学不需要监督的印象。其实,实践教学同样离不开推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教学的管理与监督并不是不信任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自觉性,而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和管理,就是要努力形成教学效果有人过问、教学方法有人指导、教学计划有落实保障的良好态势,为实践好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曹大宇 陈昭玖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农林论文:农林院校就业指导论文
1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普遍存在设置时间短、机构不完善、经费短缺严重、专业人员配备匮乏等问题,因而无法保障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讲座开展,以及就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就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加无法保障招聘单位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大多高校则采取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全盘接纳的政策,使得就业质量成为空谈。
1.2就业指导形式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就业指导课程及相关讲座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据笔者调研,高校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选修课,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的不足,就业课程教材的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教学效果不具吸引力等均有待提高。而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专业前景介绍、创业计划比赛、就业信息展示、职业发展宏图、校友讲座或论坛、个别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开展的程度普遍欠缺。
1.4全程指导容易被忽视
从就业指导的时间上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不应该只是针对毕业生才开展的,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学习之中。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没有统一部署,各学院开展也有不同,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学生一入学就开展,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来适应未来规划的需要[2]。很多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关注毕业生面临择业时如何调整好心态、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就业信息、学习应聘技巧等问题,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择业作用较为有限。
2关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2.1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国外高校选拔聘用就业指导教师的条件较为苛刻,不只是要求学历,更重要看是否具有相关知识背景,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中拥有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高,就业指导队伍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高校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迫在眉睫。就业指导队伍中不仅要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心理进行咨询的学者,也要有熟悉政策、了解就业市场的专家。
2.2就业指导形式应个性化、多样化
高校目前举办的就业指导课程、就业讲座和论坛、校园招聘会等形式的就业指导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不错的效果,并且被大多数学生们所接受,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校还应根据办学性质、类别、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创新,开展丰富多样,能够结合学生个人成长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2.3就业指导过程的全程化
目前很多高校都意识到就业指导全程化的重要性,就业指导全程化意味着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本科期间的教学安排以及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构建起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计划体系[3]。对一年级的学生应更多的给予行业前景介绍,加强就业目标的树立的指导,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就业指导就无从下手;对于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则应引导他们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合理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工作;对于毕业生就应该侧重就业应聘技巧的提高,提供更多更的就业信息,做好择业心理的咨询和服务。另外,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大学四年的积累,这就要求高校要做到就业指导和教育改革两手都要抓,逐步深化改革,不能仅仅关注就业率,而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意识,加强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作者:王德光 王晓娟 李方龙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林论文:高等农林院化学实验论文
一、当前我国农林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缺乏明确的目标。对于农林院校全日制的大学一年级理工科学生,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很多农林高校的化学课是在大学一年级完成的,学时比较短,学生上课的时间有限,学校一般会采取教师向学生集体授课的方式,讲授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实验。这样,就调动不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来主动思考并发现新的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于高等农林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化学实验课属于基础课,学校没有考虑到学生专业的差异性,常常统一化地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往往各有不同。大学一年级新生刚迈入大学校门,都具有很高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他们会认为化学实验课会或多或少地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存在某些联系,而学校安排给学生的却是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模一样的实验内容。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也对化学实验课失去兴趣。
3.缺乏充足的实验设备。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硬件条件,所以,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会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农林高校普遍缺乏充足的实验设施,这样就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实验条件,也为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的提高带来一定困难。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创新意识和对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4.实验教学的考核模式单一。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往往是对教学内容和现象进行验证和对比,是教师操作过程的重复。接受考核的学生,只要掌握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所讲解的操作程序,就很容易通过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很大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对农林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1.努力构建适应国际化的实验教学目标。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基础课,几乎全球各高校都开设了这类性质的课程。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当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针对于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努力与国际上知名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接轨,构建起一套先进的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大纲更加完善,重新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树立起远大的办学思想,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创新人才。
2.构建专业针对性强的实验方案。农林院校具有自身特色,它不仅需要具备一般高校的办学条件,还需要广阔的露天实验教学基地,比如试验田、养殖场等。这些天然的实验教学基地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实践范围,更有利于他们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化学实验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化学课。比如,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可开设诸如“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化学实验,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去探索化学与食品之间的联系。
3.加大对化学实验设施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分析表征的手段更加先进和复杂。所以,农林高校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对化学实验进行资源的优化和分配,加大对化学设施和化学仪器等硬件设备的投入,尽量引进一些研究型的仪器,开放一些高质量的专业性实验课,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供广阔的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建立多样、完善的考核办法。高校化学实验的考核模式一直采取与理论课类似的方法,比如期末的一次笔试或一个规定的实验操作。这样的考核方式简单,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评定。所以,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应该创新,采取多样化的考察方式去综合评定学生的能力。实验前的文献查阅,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处理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过程,都是反映一个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将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定一个学生的标准,是有失公平的。所以,采取多样性、综合性的考察方式,对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才符合新形势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结语
综上,为了实现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成效,主要途径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世界著名大学接轨,树立高素质的新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使教师认识到实验技能与化学知识学习及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性,不断在前进中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为高等农林院校具有特色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服务。
作者:高波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林论文:农林大学学生管理论文
一、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课程及留学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国际学生中学历生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汉语课和专业课。因汉语较难,所以国际学生来华后,汉语水平不好的学生需再学习一段时间汉语,且达到各专业要求的水平后,方可开始学习专业课。我国高校通常设有专门的汉语学习机构,方便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目前,我国高水平农林大学的国际学生汉语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学生的汉语教学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国际学生虽在开始学习专业课前会进行专门的汉语学习,但是课程结束后,学生的汉语水平依旧良莠不齐。除此之外,学校并未制定书面的国际学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的培养较混乱。有些老师会在学业上降低对国际学生的要求,如允许学生用课程论文代替考试,考勤制度不完善等。这不仅不能真实有效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能使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环境上,与综合类大学相比,高水平农林大学软件条件仍需完善,主要需要完善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二、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招生宣传范围较窄
高校要实现教育国际化,不仅要努力将有培养前途的老师和学生送出国培训,也要积极制定招生政策吸引国际学生。高水平农林大学与综合类大学不同,对外宣传时,主要对学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宣传,宣传国家也集中在农业水平不发达的亚非洲国家和地区,如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其次,高水平农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知名度尚不及同水平综合类大学,所以如果不积极进行招生宣传,适当扩充宣传范围,可能存在学生不知道学校、也不会申请的情况,这是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数量较少的原因之一。
(二)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吸引国际学生
高水平农林大学的优势学科为农林类专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科专业较少,许多报考高水平农林大学的国际学生是因为想学习学校学科的专业而申请学校。华中农业大学的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有作物学与植物保护学两个一级学科,作物学(含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建设非常好,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作物学全国学科评估排名第三。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的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均为部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畜牧学和兽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畜牧学和兽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这两个学院接收的国际学生超过该校国际学生总数的一半。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已有108年历史,该学院有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5个部级重点学科,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人、部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学院已为国际学生开设整专业英文授课研究生项目。在全国处于经验丰富地位的学院,吸引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国际学生来华深造,并培养出了许多有利于他国农林业发展的人才。高水平农林大学以农林业学科为学校“招牌”,在国内处于经验丰富地位,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也比较大。
三、加强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发掘潜在生源,扩大招生规模
高水平农林大学在招收国际学生时,可以打破现有的局限性,在国际学生生源国多的国家争取国际学生生源的同时,还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发掘潜在国际学生资源,如非洲生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科技水平发展较快,用较少的土地养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非洲急需这样的农业人才,改变非洲的现状。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软环境,吸引更多国际学生[3]。高水平农林大学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宣传需要及时更新宣传资料,拓宽招生渠道,扩大培养规模。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宣传,打造学校及其学科专业在海外的品牌效应[4]。并与友好学校保持联系,通过校际之间的交流,吸引国际学生来进修或者交换交流学习。
(二)整合优势资源,吸引多层次国际学生
高水平农林大学与其他类高校在国际学生教育方面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研究生国际学生占学历生的比例较高,而事实说明各高水平农林大学研究生国际学生教育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已趋于饱和,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规模扩大更多地应寄希望于本科生和短期生,高水平农林大学如何吸引更多的本科生和短期生来华学习这一难题更需要各高水平农林大学团结起来,建立整体营销策略,发挥各自优势,根据几大生源地需求不同,制定有目的、有特色的招生计划,实现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除此之外,可以在学校的优势学科上下功夫,打造几门针对国际学生的精品课程,以特色取胜。并以学校特色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华学习,特别是本科生生源,努力使学校各层次国际学生比例达到合理状态。
(三)细化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学生人数的增长,高水平农林大学要进一步规范国际学生培养教育的各个工作环节。学校还可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际学生教育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所以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应该是国际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有很大提升空间,教学工作可以做得更细致,例如:学校可以制定规范的汉语教师聘任制度,严格教师考评制度,建立快速反馈机制,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其次,针对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汉语水平现状,可以根据国际学生HSK等级把汉语课分为不同等级的班级,有针对地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国际学生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汉语课效率,也有利于国际学生学习汉语。高水平农林大学可借鉴其他高校成立语伴小组的经验,挑选志愿者和国际学生结成语伴,相互学习与帮助,提高国际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使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依靠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的及管理监督职能,发挥学校国际学生管理部门的协调作用,建立起全校各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程序合理、整体推进国际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管理机制。
(四)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1.建立健全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制度高水平农林大学院系应将国际学生纳入主体服务对象并设专人管理。既坚持平等对待,又要考虑国际学生的文化特异性,考虑国家的外交策略和方针,做到有所区别。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相比中国学生辅导员而言,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压力更大,不仅要做好国际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必须处理好各国国际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为改变国际学生辅导员不足现象,可以采取专兼职辅导员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既可以缓解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国际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2.加强学校各部门国际化管理意识虽然目前高水平农林大学对国际学生教育越来越重视,不管是国际学生管理部门还是国际学生本身,但是国际学生工作主要还是由外事部门负责。加强各部门国际化管理意识,有利于外事部门开展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还可以在政策上给国际学生教育更多的支持,如把国际学生教育列入学校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老师培养国际学生的积极性。国际学生工作涉及许多方面,包括招生、录取、培养、生活、校友等各个方面。当前,鉴于高水平农林大学国际学生的工作分工仍需细化,以及一些部门应提升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各部门加强重视。国际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忽视任何环节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国际学生的整体管理水平,学校各部门应在国际学院的领导、综合协调和引导下,为招生和培养主体的各个学院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引导和协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创造国际学生管理的新局面。
作者:杨烨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农林论文:当前农林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式。1982年,北京大学率先在高校中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于1997年以“传播文明圣火,推进扶贫开发”为主题正式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实践已经开展了三十多年,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将更加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且从长远看,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人才的质量。
一、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等。无疑,时代的发展也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范围和途径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农林院校,要培养人才、服务“三农”,作为重要培养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深入农村基层,学生必须面对农民群众。要评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好坏,不能光看表面上在农村开辟了多少新基地,更应该看巩固了多少老基地;不能看表面上的红红火火,需要看当地政府群众与学生的感情,看社会实践活动在农村潜移默化的无形影响和涉及长远做出潜在贡献的大小。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通过群众的言行和基层工作者的身教,使其在思想上真正贴近了基层群众,认识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才是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所在,激发了学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热情。但是当前大多农林高校也同其他院校一样追求主题上新颖和形式上高雅,且内容上贪大求全,使得社会实践下乡活动“雨过地皮湿”。首先,当前高校在社会实践评价方式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内容大多有新建立的基地数,活动内容形式是否新颖等,却不看基地欢迎不欢迎、群众答应不答应、学生乐意不乐意、效果明显不明显。此外,社会实践对学生考核评价方面也经常变化,甚至没有一个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标准。无论学生的实践表现如何,学生的成绩几乎差距不大或一样,很多有实践欲望的学生并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支持和鼓励,这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直接造成学生失去了对社会实践积极探索的热情和动力。其次,目前部分青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社会实践能力相对弱,甚至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下不去、呆不住”,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也有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在社会实践中急于收获,想立见实效。也有不少大学生的实践是源于新鲜感,存在下去之前准备好好干,下去一干松一半,“下得去、呆不住”的现象,这都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越来越小、实践的持久性越来越差。再次,由于机制、体制的不完善,还存在地方政府被动接受、学生被迫参加、学校中间尴尬局面。部分地方政府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将其理解为是学生镀金、旅游、走过场的表面现象,不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质提高有帮助,加之协调费时费力,不愿接待。同时高校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上投入仍然不足,也没有开设社会实践的相关课程,部分高校甚至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上都难以满足自身活动需求,加之社会实践工作一般都是以中央部委文件为指导,具有很强的趋同性,致使活动主题过于统一,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存在着针对性和实效性差的问题。
二、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在社会实践工作上取得的成绩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农林院校专业优势,深入农村、牧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农大学子情系三农,科学共建和谐家园”等主题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参与实践的教师和博士生达453人次,本科生达65000余人次,覆盖率98%。10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覆盖自治区各个盟、市旗县。学校连续十余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组织单位。地处黄土高原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是内蒙古自治区有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贫县。从1994年开始,原内蒙古农牧学院水利系的师生在自治区劳动模范——曾获国家和自治区70项奖励的学校特聘校外辅导员、社会实践领路人武汉鼎同志的带领下,每年都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学生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涵盖了形势政策宣讲、农业实用科技推广、“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年来足迹遍布了清水河县暖水湾村、大阳坪、老牛坡、后大井、四道坪、口子上等地,使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也走出了一条“苦苦甜甜的清水河之路”。一是在科技支农方面。20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联系专家、教授进行科技服务累计50余人次,举办青贮窖设计、水窖的防渗设计、旱井集雨灌溉设计、坡改梯田设计、家畜饲养、马铃薯病害防治等科技讲座及专题录像30余场,并且协助实践基地组建了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协会和种植养殖协会,使实践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在支教扫盲方面。学校针对当地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每年为实践基地的中小学生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手工等素质教育活动,并为当地中小学生累计辅导课时1000余学时。同时在实践基地建立科技图书室,累计捐赠各类图书资料2000余册。20年前当地无一名大学生,通过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据不统计,目前,已累计有一百余名学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三是在“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方面。20年来学校老师、学生共同组织策划,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唱自己的曲,听自己的调,共为实践基地组织文艺汇演30余场,观众累计20000人次。同时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在实践基地开展了科技示范户、遵纪守法户、带头致富户、尊老爱幼户的评比活动,帮助农民提高了文化素质,转变了思想观念,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20年来,学校赴清水河社会实践投入资金十余万元,向实践基地捐赠电脑一台、学习桌椅20套,累计向实践基地捐赠衣物12000余件,救济贫困户、残疾人员、慰问孤寡老人、走访老党员等共计300余人次。为了解决大阳坪村广大村民的饮水问题,十多年前,我校吕品光等实践队员向时任自治区农业厅厅长付守正同志写信积极争取,并经多方努力,终于使大阳坪村村民解决了吃水问题。
三、内蒙古农业大学赴清水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做法
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践行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按照自治区“8337”战略发展思路,结合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实施“千名大学生走入百村行动”,开102展社会实践工作。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紧扣一个主题显特色,二是实现两个目标有收获,三是加强三项教育受感动,四是坚持四个原则抓落实,五是遵照五个要求按计划,六是实践六项内容做贡献。
(一)紧扣一个主题显特色学校每年紧扣社会实践主题,在总结过去多年来在清水河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将开展富有学校特色和地方实际需要的实践活动。并切实让活动成为支农、兴农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途径,成为锻炼学生能力、增强使命感的良好平台,力争使每年的实践活动都能发扬好传统,紧紧扣住新主题,不断挖掘新内容,努力彰显新特色。
(二)实现两个目标有收获一是变口号为实际行动。为使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每年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学校提出的关于社会实践原则、要求和内容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成为学生发自内心要实现的目标。二是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下乡。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文化需求。为此,每年借社会实践这一良好载体,通过开展调研、宣讲、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师生和当地群众共同参与,深入挖掘当地乡土文化的活跃因子,激发农村自身的活力,让老百姓唱自己的曲,听自己的调,做文化的主角,不断影响和带动当地农村文化的发展。
(三)加强“三项教育”受感动一是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受感动。通过自主设计、团队指导推动、学院考核支持。让实践活动与时代主题结合、与专业特点结合、与地方实际结合、与就业准备结合,切实让实践活动把锻炼人、教育人、引导人和鼓舞人统一起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受感动。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清水河乡村艰苦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起到促进学生深刻了解民情、感受农情、培养品格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受感动。通过“红色之旅”参观清水河老牛坡呼和浩特市建国前及时个党支部,通过宣讲活动把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落实到村,把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传达给村民等一系列切身实践感受,将队员思想提升到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层面上来。
(四)坚持四个原则抓落实一是坚持安全及时的原则,管理严。社会实践直属队队长每年都由学院团委书记担任,是活动的及时负责人。制定安全措施,并将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情况量化打分,作为学生评优以及发展入党等的重要条件,加大对队员的考核力度。二是坚持特色挖掘的原则,准备严。每年在实践前期,实践基地都要与学校讨论活动中的有关需求、特色及困难。学校也按需设置,选拔不同省市的学生组团以加强交流,实施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测量规划地形图等工作。突出亮点,彰显特色,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坚持专业指导的原则,技术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有三名以上专业教师和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测量工程、动物医学、林学等跨学院跨专业的20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直属队,加强指导、解决难题,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服务层次。四是坚持宣传报道的原则,导向严。为加强直属队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学院成立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及时报道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落实社会实践五项要求有计划一是落实组织机构,有计划。学校要求成立院级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机构,成员有明确的组织责任,并将每个直属队分为组织组、宣传组、文体组、联络组、调研组、保障组等六个小组,按需设置、统筹安排、责任明确。二是落实实践方案,有计划。直属队加强调研,掌握基层需求,并按照需求设计和实施实践方案。在活动中,要求实践队员要设计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等“十个一”体会方案,同时灵活掌握,根据基层需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三是落实基地建设,有计划。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直属队都将有计划地对清水河原有的大阳坪、四道坪、后大井、老牛坡等实践基地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不断加大社会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覆盖面,不断加深当地及沿途一带政府、群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努力将这些社会实践基地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科研推广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灵活掌握,不断丰富它的建设内涵。四是落实文化建设,有计划。在学校深入开展“精彩四年,成就一生”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直属队通过逐步对多个实践基地的开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力平台,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将社会实践和彩色假日、见习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五是落实工作推进,有计划。学校已明确将社会实践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为此学院逐步完善机制,加强对直属队员的前期培训,帮助学生在思想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在实践中,充分掌握队员个性特点,发挥各自优势。要求根据不同分工、不同认识,结合时代特点、时事热点,写出不同的调查报告、实践心得和活动日记。
(六)实践六项内容做贡献一是抓好改革开放成就和形势政策宣讲工作,行动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进即满、小富则安”的思想意识。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沿着清水河暖水湾村、大阳坪、老牛坡、后大井、四道坪、口子上等实践基地,沿线宣传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治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党的富民政策,开展“宣讲之旅”活动。二是抓好我与新农村同发展工作,合作实。针对清水河实践基地的需求和学生进步的实际需要来开展活动。将实践活动和新农村建设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将队员发挥聪明才智与为当地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起来,使各项活动对双方都富有实效。三是抓好科技支农、兴农工作,贡献实。根据专业特点及当地具体情况,大力开展了“少抽一包烟,多买一本书”,“一人买一本书,全村读百本书”系列活动,提高当地青年的知识水平,促进农业实用科技的推广。同时,实践队还组织专业教师进村调研、指导实践,为当地送科技知识、培训科技人员,重点指导致富能手、养殖专业户、农村科技带头人。送科技“进万家门,暖万人心”。根据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地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使社会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四是抓好助教兴学工作,效果实。通过讲解自编支教教材、举办辅导班等形式,辅导中小学生文化课程;以智力竞赛、绘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助教兴学活动。在当地举办团员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共青团知识,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五是抓好学生创业实践工作,目标实。依托专业优势,借助于山区乡村艰苦的实践平台,通过调研、访谈、亲身经历、切身体会,培养其感性认识。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基层,把施展个人理想抱负的舞台选到基层,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队员“实践回来话感受”,从思想上着力,从行动上出彩,号召、动员和感染更多的团支部和每个团员都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拓宽活动领域,加大教育的覆盖面。六是总结学院社会实践精神,挖掘社会实践潜力,扩大社会实践影响,基础实。学院每年沿线多地开展“宣讲之旅”活动,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总结学院过去20年来在这些基地的实践素材和经验,挖掘了社会实践潜力,不断促进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更好的开展,努力走出一条“苦苦甜甜的清水河之路”。二十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与清水河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地方、学校和学生三方社会实践活动合作共建体系,多元受益的共同需求和结合点,学校通过在清水河有效的社会实践机制和扎实的社会实践作风,使学校、学生与当地政府、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实践回来话感受”这一全校范围内主题活动的教育、感染和熏陶,也使得学生深刻认识了“三农”,学生毕业后能积极地投身到“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队伍中,积极地投身于“三农”、支持“三农”、发展“三农”,使农林院校的学子在基层农村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者:叶德成 那森巴雅尔 郭政文 韩瑞平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农林论文: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本文探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指后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识选修课分四大类,即人文社科类、外语语言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体育类。根据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理工农类专业学生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得少于5学分,经管文类专业学生选修科学技术类课程不得少于5学分,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选修外语语言类不得少于3学分(大学英语必修课由原来12学分调整至9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选修艺术体育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每位学生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总学分不得低于15学分。为此,我校公共选修课每学期开设两轮,由本科生自由选择课程和上课时间。目前我校共开设183门通识选修课程,具体分类如下:(1)人文社科类,主要有大学语文、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文化概论、教育学、普通逻辑学、经济法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国际关系概论、KAB创业教育等65门课程。(2)外语语言类,包括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文化赏析、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第二外语(日语)、农业科技日语I、岭南文化英语导读等17门课程。(3)科学技术类,包括学位论文与科技写作、信息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科技英语、Internet基础及应用、VisualFoxPro数据库应用技术、统计分析与SAS软件、农业环境保护概论等63门课程。(4)艺术体育类,包括交响乐赏析、中国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园艺艺术、健身健美、体育舞蹈等36门课程。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目标有偏差。我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现了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强调以知识性、认知性、结果性为目标,忽略对人的情感性、体验性、人格性的重视。比如突出强调计算机、外语等工具技能掌握以及服务于专业学习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而对于文史哲、社会学等领域的课程设置较少;再如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能力、管理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人格、心智培养等方面都没有在课程中得到明确表述。很显然,通识教育被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些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而已,其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即可。基于这样的目标,致使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通识教育要求相去甚远。正如王伟廉教授所言,虽然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大学的关注,但一直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成熟的通识教育理论作指导[1]。课程设置目标的偏差源自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偏差。众所周知,通识教育的概念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并伴随着美国大学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化、人格完善的“全人”教育。为贯彻这一理念,通识课程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所以,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思想、理论、目的)与通识教育实践(制度、课程、内容、方法)的统一体。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它所期待的是人的生成,进而维护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根据这一定位,我们将通识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梳理成四个层面:及时,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如爱国守法、道德高尚、积极进取、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等。第二,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第三,注重对心智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如针对农林类专业特点加强责任感、吃苦耐劳、勤勉敬业、踏实奉献等人格品质的培育。第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2.课程内容碎片化、随意化。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因此,课程内容涉及面要广,不但要接触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还要对庞大繁杂的知识进行融合、浓缩。我校虽然开设了近200门通识选修课程,但课程内容浅显杂乱,少前沿性和新颖性,大多为专业课的浓缩版和普及版,缺少优化与整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师资难以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的专业课教师不一定是的通识教育课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求教师从全新的角度去设计。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都按专业需求来培养和引进教师,这些教师深受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本身不具备通识教育师资所需要的条件,加之人文学科师资匮乏,难以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教学团队,所以,这些拼盘式的课程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的效果。3.课程结构有缺陷。有人说,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学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加之以逻辑的力量,将有助于知情意的统一和人的和谐发展[2]。对于长期接受收敛思维训练的农林科大学生来说,培养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通识教育来完成。由于我校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师资不足,目前只能满足开课数量的要求,不能按培养目标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因而在课程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及时,课程领域划分不清,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缺少关联度和整体规划。第二,缺少主干课程和具有农科特色的综合性或广域性的课程设计,“校本特色”课程不突出。第三,知识性、分科性、概论性课程偏多,方法思维类、综合性、体验性课程明显偏少。第四,从分布比例上看,文史哲艺术等课程大约占19%左右,管理、财会、营销、心理学等实用技能训练课程占43.2%,科学技术应用占28%,体育及其他占10%。很显然,文史哲艺术等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另外,由于缺少整体设计,致使设置通识选修课程的思维与方法简单化,课程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不强,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难以形成通识教育的合力。因此,在课程结构上,要依照整合性、主体性、普遍性、系统性等原则,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在课程设置上要保障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占的比例,使农林科大学生也能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4.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仅停留在有多少类课程、开设多少门课程、要求学生选修多少学分等层面上,很少触及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实质性问题。教学通常以大班讲授的理论课为主,侧重于讲授式教学,课程学时少,学生参与较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人格、个性品质的养成无法内化到学生的行动和能力上。而且,在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新课程研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
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涉及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等诸多因素。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定位要紧密结合农林院校特点及三农工作实际,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拓展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关注学科知识的基础和精髓,挖掘专业知识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起到启发思考、拓展视野、愉悦身心、提升境界的作用,多方位地培养他们“爱农崇农”意识和悲天悯人情怀。
(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必须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妨借鉴国外大学模块化的核心课程模式,建立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模式,将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融合、渗透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较完善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网络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1.显性课程体系。显性课程是指列入课堂教学的课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可由6个模块构成,分别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生态保护与生命关怀、艺术审美体验、社会认知与公民精神等,每个模块由包括核心课程在内的多门课程组成。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类主要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致力于培养用“受过教育的眼和耳”去读、看、听,包含认知、分辩、评判的能力及领悟鉴赏能力;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类侧重当代哲学和文化教育,通过对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外语、中美关系史、西方文化等课程的学习,拓展全球化视野、提高跨文化学习能力;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类通过对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资讯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生态保护与生命关怀类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农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学等学科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艺术审美体验类通过对音乐鉴赏、戏剧影视鉴赏、书法鉴赏、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美学、创意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理解力和感受力;社会认知与公民精神类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法学、服务学习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家如何说明人类行为并探知现代社会问题的;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6大模块涵盖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及兴趣与爱好,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隐性课程体系。隐性课程主要指第二课堂与体验式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现。它要求充分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形成通识教育的“校本特色”课程。如我校以廖何纪念馆为载体开展通识教育,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验信仰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包括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学术讲座和经典阅读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网络课程体系。基于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是网络时代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向。在显性课程中遴选多门具有自身特色且教学质量较高的通识教育课程,运用慕课、视频公开课等方式,结合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实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教学网络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作者:王健敏,颜琳,洪维嘉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