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山西建筑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山西建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山西建筑论文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南部屋面瓦传统建筑论文

1屋面构造及其功能

大量的现场勘查和测绘等工作表明,影响山西南部早期建筑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屋面,屋面不仅是最重要的文物建筑的一部分,它对保护其他附属文物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屋面翻修常常是最重要的修缮步骤之一。而影响屋面耐久性的除屋面整个结构、构造和材料工艺之外,屋面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屋面乃至整个建筑能否得到长久保存。因为古建筑屋面结构破坏和梁架糟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气降水对各种材料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大气降水能否进入古建筑屋面的及时道关口即是屋面的瓦。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尚缺乏对文物建筑屋面瓦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屋面瓦的透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得屋面构造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以霍州观音庙元代戏台屋面为例),屋面上部及时层为望板层,厚约2.5cm,且为整块木板;第二层下层灰泥背(苫背),厚约2.5cm,材料为土加少量麦秸,可能含有少量石灰;第三层为上层灰泥背(苫背),厚约3cm,材料为土加石灰。筒瓦下为单独的灰泥层,厚约5cm,材料为上加石灰。从功能上看,上述屋面在防水方面具有“堵”、“储”、“疏”三个方面的功能,核心是保障水进入到望板、梁等木材中,而保古建筑长治久安。堵:指主要通过瓦及灰浆将雨水及时排泄掉,瓦及灰浆的质量,特别是屋面瓦的抗1渗性能决定了堵的效果。储:指一旦瓦面发生渗漏后,渗水能够储存在灰背等内部,而不进入到望板等木材中。所以要求灰背具有高孔隙率、高吸水性和足够的厚度。疏:指储存在屋面的水汽在干燥的季节能够快速扩散蒸发掉,由于水汽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从内向外,所以,没有上釉的粘土瓦比琉璃瓦更有利湿气的扩散。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起到“堵”的作用的屋面瓦的质量检测方法、山西南部旧屋面瓦的性能及新瓦质量技术指标。3旧瓦的质量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在传统砖瓦质量检验标准方面存在着标准缺失或不全等问题,现有的《建筑琉璃制品》(JC/T765-2006)标准、《烧结瓦》(GB/T21149-2007)标准主要针对新的屋面瓦,不仅检测方法不适合历史旧瓦,而且部分指标为定性的(表2)。刘大可于2006年对传统砖瓦提出了技术指标,其中提出重量吸水率作为瓦的质量的评定指标。参照欧洲DINEN539对烧结屋面瓦的质量要求及相应检测方法,可以看出,中欧在瓦质量的检测方法及技术指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从屋面构造的防水功能角度,屋面瓦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为透水率、吸水率、耐久性(以抗冻性为代表)。在透水率检测方面,本次研宄将卡斯特瓶进行改进,并采用15分钟吸水率换算成与欧洲标准DINEN539-1可对比的透水率。

2旧瓦的检測结果

通过对山西南部不同时代瓦的厚度、密度、总孔隙率、透水率等比较测定可以看出,古代的瓦厚度比较大,而且随着年代越近,厚度越薄。从霍州观音庙的观测发现,从金代到现代,筒瓦的厚度越来越薄,古代瓦的厚度普遍大于或等于15mm。在相同吸水性能的前提下,瓦的厚度越大,其阻水和储水的能力越大。而从高平市定林寺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瓦的厚度与透水率的关系来看,旧的板瓦和筒瓦的透水率均低于新瓦和不太旧的瓦。尽管大量的实验研究仍在进行中,但从己有的研宄成果来看,不同时代的瓦具有不同的特点。古代的瓦特别是筒瓦厚度明显大于新瓦,而孔隙率小于新瓦;古代板瓦和筒瓦的毛细吸水系数均远小于新瓦,说明古代不同时期的瓦的透水性能均低于现代的瓦,对于古建筑的屋面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3屋面瓦的质量指标建议

山西南部保护维修早期建筑时所使用的新瓦的质量指标的参照物应该有2个,一个是历史屋面瓦,特别是尺寸、表观质量等,古代瓦的防水、机械物理性能(如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指标应该是新瓦达到的低指标,因为这些屋面瓦已经经过了百年以上的老化。另一个参照物为新的工业标准制定的指标,毕竟今天使用的材料是21世纪生产出来的。所拟定的质量指标在测试方法方面需要量化,并能和国际接轨。同时,所有的测试方法必须具备可操作性,直观明了,接地气,能直接应用并指导实际工程。在质量等级划分方面,建议将屋面瓦只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2类。当屋面瓦的所有技术指标达到要求时为合格品。当技术指标中的任何一项没有达到要求时,被标定为不合格品。考虑到有效合理利用资源,不合格品经过本标定的处置方法或其他传统方法处置到达到指标要求时,可以标识为后合格品。瓦的规格与结构尺寸宜以待修建筑勘察测绘的规格尺寸相同,曲度或弧度也基本相同。尺寸容许误差为2%内。而厚度是最重要的参数,要求维修不同时代的古建筑时所使用的瓦首先必须满足其厚度要求,高厚度也有利拒水和储水。屋面瓦其他的外观质量抗折性能测试及指标需要满足GB/T21149-2007的要求。为达到防渗效果,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其防渗性能要优于至少等于古代的瓦的防渗性能,透水率的检测宜参照欧洲标准定量化,平均值妄0.5cmVcmVd,较大值含0.6(WVcmVd)。初步的建筑物理学模拟说明,在同样的屋面构造体系下,不透水的屋面瓦可以保持屋架木材的含水率低于12%,以有效防止木材的腐烂(H.-P.Leimer,个人通讯)。

作者:戴仕炳 黄继忠 沈子美 周月娥 居发玲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 山西省文物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保文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省发展低碳建筑论文

1低碳建筑的内涵

对低碳建筑内涵的诠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努力践行低碳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不断恶化,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低碳发展,而低碳建筑也必然成为了今后建筑业发展的主题。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低碳建筑不光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它更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从各个方面实现低碳发展。

②低碳建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推行。建筑企业要结合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人才队伍情况和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切忌不考虑各种实际因素而盲目推进。

③低碳建筑的推行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低碳建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坚持下去,所以,低碳建筑的实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逐渐将其引向深入,切忌存在一步到位和“一口吃个胖子”的焦急心态。

2山西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山西省建筑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存在挑战。在机遇方面,主要是我国提出了“加快推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这势必会给建筑行业带来新发展。同时,山西省也早就提出了“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口号,为山西建筑业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为山西省的建筑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其做强做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山西建筑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建筑业不光规模比较小、竞争实力不强,在产值上也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如果单从发展速度上看,山西省的建筑业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无几,但要从产值的数和增加数来看,山西省建筑业的发展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数,与江苏、浙江等省的总产值相差数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山西省在政策环境、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其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产业发展集聚力不强;

②建筑市场不规范,企业运作欠科学;

③建筑项目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资金矛盾不容忽视;

④建筑企业的机制僵化,缺乏灵活性。山西建筑业的发展任重道远,要想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过渡,需要加倍努力,尤其是在低碳理念盛行的时代,建筑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艰难。

3山西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

低碳建筑的发展势不可挡,这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必须思考的大问题。鉴于目前山西省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其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为了更好地深入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归纳和总结山西省发展低碳建筑的主要障碍。

3.1低碳建筑理念有待更新

虽然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但是,离真正践行低碳经济还相差甚远,低碳建筑也不例外。对建筑企业来说,普遍存在对低碳建筑认识不足的情况,特别是企业领导还停留在业绩观上,对低碳的理解还不深刻,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低碳的重视度不够。建筑企业的员工们更是如此,在工作上更多时候还是按照旧模式和老方法执行,并不过多地考虑低碳这一问题。“思想决定高度”,如果不及时改变思想观念,低碳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3.2低碳建筑政策体系有待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低碳建筑也应运而生了。由于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还未确立,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也就更不成熟,山西省的低碳建筑政策体系也就更不完善。虽然并没有明确出台有关低碳建筑的政策,但是,建筑节能政策已经颁布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低碳建筑政策体系不完善和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低碳建筑的发展,不利于低碳建筑的长远发展,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还亟待进一步完善。

3.3低碳建筑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技术对低碳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特别关键的一环。但是,我国目前的低碳建筑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整体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不足,再加上西方国家不愿意转让低碳技术,导致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制约了发展。

3.4低碳建筑资金有待充实

低碳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低碳建筑在资金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即资金来源不足和企业融资难。虽然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刺激投融资主体,投资主体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其投资额并不高,投资资金仍显不足。资金的匮乏或不能持续投入会阻滞低碳建筑的发展,所以,资金问题不容忽视。

4山西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对策

山西省施行低碳建筑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但是,鉴于建筑业的行业性质和山西省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认真思索低碳建筑在山西的发展路径,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低碳建筑发展之路。

4.1大力倡导并普及低碳建筑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建筑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全省要加大对低碳建筑思想的教育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事业领导和员工普及相关概念,提高他们对低碳建筑的认识深度,为更好地推行低碳建筑奠定思想基础。

4.2着力健全低碳建筑政策体系

低碳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出台完善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建立支持低碳建筑发展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制订具有激励效果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和土地政策,并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实施低碳建筑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或给予一定政策优惠的方式,对不予推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实现有效的激励。同时,政府需要在法律方面制订一些强制措施,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4.3强力提升低碳建筑技术水平

山西省政府应该为低碳建筑技术水平的研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出台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普及的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建筑技术研发和创新机制;鼓励建筑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建筑节能技术,倡导实施市场化运作。同时,要积极开展低碳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低碳技术,加速低碳建筑的发展。

4.4努力打造低碳建筑人才梯

队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低碳建筑的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和企业要先树立明确的低碳建筑人才发展理念,努力营造低碳建筑人才的发展环境,创新低碳建筑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①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一批高精尖的低碳建筑人才,建立起一支对本土建筑比较熟悉的人才队伍;

②建立灵活的低碳建筑人才聘用机制和用人机制,在选人、用人上实现规范管理。总之,建立一支科学、合理、高效工作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李泽 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论文:对山西郭庄村昭泽王庙建筑形制的研究

摘 要:山西是我国的一个文化大省,以“三晋文明”被广为传说,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佛教、道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都是在此地兴起,有很多的祭祀性的建筑,数量很多。随着时间的更替,这些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冲刷。但目前所保留的历史遗产仍然很丰富,尤其是这些建筑的形制。保留了当时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本文作者以山西郭庄村昭泽王庙建筑为例,分析该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以及建筑形制,进一步对该类型的建筑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探索。

关键词:山西;郭庄村;昭泽王庙;建筑形式

1.引言

郭庄村昭泽王庙是山西众多祭祀建筑中的一个,但是这是山西所特有的一种祭祀种类。它保留了金代的主要建筑手法和建筑风格,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理背景条件下,充分显示了金代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性。尤其是其建筑采油的斗拱和梁架突出了较强的地域特色和地方特征,成为后世研究晋东南金代建筑的最宝贵历史资料。

昭泽王庙是祭祀昭泽王的庙宇,据历史文献记载,昭泽王原是民间的侠士,他精通阴阳直说,可以为降妖除魔,为民呼风唤雨,普降甘霖,所以在民间颇受民众的爱戴和崇拜,由此很多地区都有昭泽王庙,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群[1]。昭泽王庙每年其余初五都会有庙会,是为纪念昭泽王过的,多数地区都会一起来举行祭祀活动。除此之外还会有社火、社戏等娱乐活动。

2.郭庄村昭泽王庙

2.1 概况。郭庄村昭泽王庙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距襄垣县城东南7.5km 的王桥镇郭庄村西,昭泽王庙被东西的荒草和南北大庄家地所包围[2]。整体宏伟壮观,庄重和谐,以中轴线东西两侧对应,南北高低错路形成的古建筑群。该建筑建于金代,在之后有过三次的重修。目前昭泽王庙已经被国家评委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2 郭庄村昭泽王庙建筑特征。以上提到昭泽王庙是坐北向南,东西对称布局,南北高低错落。整个庙有以三个不同高度的院落组成,及时院主要是山门、东厢房和戏台组成;第二院有正殿、东西禅房、配殿、客房等组成。具规模的是正殿。正殿是供奉昭泽王的地方,随后经过多次的修缮,但是仍然保持了宋金代原有的风格。以下以正殿为例具体的分析该建筑的建筑特征。

2.2.1 平面布局。昭泽王庙正殿平面属于不规整平面,整体坐落于高1m的台基之上[3],为了使佛像有更大的视野空间,殿内的柱网平面减掉后面的两根金柱,使整个殿内空间跟家明亮宽敞,这样也更利于对佛像的观察。这种方法改变了规整平面柱网的布置格局,是宋金时期建筑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过总体的正殿布局,继承了宋代的建筑形制。

2.2.2 梁架结构。昭泽王庙正殿的梁架结构继承了宋代建筑特点,但是与金代的建筑略有不同,金代梁蟮亩厦姹嚷孕 6在梁架结构中使用单檐悬山顶梁,坡度平缓,并且梁架规则。而殿内的两缝梁是前牵后尾出压跳托三椽螅正殿大梁保留自然弯度,其断面接近圆形。由此可见在建筑形制方面多传承宋金,但是在选材方面已经有很大的变化。而在各梁笾间以襻间枋相连,通檐采用三柱,两山为二椽蠖郧昂牵。尤其是采用的蜀柱有驼峰,有弧形而且粗壮饱满,颇具金代的建筑风格。在正殿的前檐柱上刻有“大定二十七年(1187……”由此可以显示出该庙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4]。除此之外在殿内的两个圆柱梁架上生动的彩绘,主要以黑、白、灰为色彩基调。

2.2.3 斗硇沃啤6饭笆俏夜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构件,其精妙的程度令世人感叹在唐代时期斗拱有一定的发展,构件的受力更有突破。在宋时期斗拱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又称斗拱为铺作。昭泽王庙的正殿柱头的斗拱是四铺作,方形栌斗,单抄单下昂,耍头砍成蚂蚱头,正身耍头为真昂,与令拱相交直接承托撩檐枋、檩檐,都用粗壮的原木。其斗拱是白底黑色的形象彩绘,使整个正点的结构简练,梁枋色彩简明。其前檐斗拱、檐柱等全市金代的建筑形制,经过屡次的修缮,金代的建筑构造特征仍显著可见。这种构造在形制在佛教文化的代表五台山佛光寺有出现,但是在昭泽王庙的使用中,确没有出现斜怼

2.2.4 屋顶形制。我国古代传统建筑在屋顶的形制设计中丰富多彩,主要有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等,而昭泽王庙的正殿屋顶采用单檐悬山顶,正脊和垂背均为绿黄琉璃卷尾吻,但是目前已经皮损严重。屋顶的断面实际不是直线而该建筑中屋顶是古代建筑中具美丽的“第五立面”[5]。对于屋顶的装饰,主要采用灰色筒板瓦覆盖,中心采用绿色菱形琉璃瓦。在金代琉璃瓦在建筑装饰中广泛的应用。郭庄村昭泽王庙建筑主要以黄绿琉璃瓦为主,并雕饰有龙凤、牡丹,雕刻精细、美观,栩栩如生,是金代琉璃瓦制造技术的主要体现。

2.3 附属建筑。昭泽王庙及时院戏台在解放初期被拆除,仅留有基础部分。前院的山门、厢房都采用的是砖木结构,建筑突出清代风格,墙体是土墙外包砖墙。整个建筑群出基本保持金代原有建筑,附属的建筑已基本完整。

3.昭泽王庙与普通龙王庙的比较

3.1两者不是一个范畴。昭泽王庙虽然可以和普通龙王庙一样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但是昭泽王庙与龙王庙所供奉的是不同的。从本质意义上讲,昭泽王是一个术士神人,但终究是神,而龙王在传说中都是龙龙,属于蛇魔的范畴。由此虽然都是举行降雨祭祀性建筑,但是龙王庙是全过各地几乎都有祭祀龙王的庙宇,而昭泽王庙只属于山西襄垣、武乡、上党地区所独有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龙王是施雨之神每逢风雨失调,干旱时节,民众就会到龙王庙烧香祈愿,求龙王降雨,缓解干旱。两个建筑虽然都有相似的职责和能力,但是一个是人,一个是神,两者不是一个系统。

3.2 建筑形制和布局上都基本相似。普通的龙王庙也是一二进院落为主,通常及时院于第二院的布局进本相同,都是体现神殿与戏台结构的神庙布局,这种布局在北宋以后宗教场所的显著特点。但是昭泽王庙在斗拱中并没有斜淼某鱿郑故其等级略逊于龙王庙。在斗拱的跳数上,昭泽王庙补间无斗拱,柱头以四铺作斗拱铺作,而普通存在的龙王庙不见斗拱、柱头都是五铺作,形式上高于昭泽王庙。而且部分龙王庙补间斗拱还有斜淼某鱿郑这也是两者在等级上的差异。

4.结语

本文主要以昭泽王庙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对金代的建筑形制特点进行了剖析。在山西省宗教发展的影响下,昭泽王庙在这种地域环境的影响下,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建筑技术水平符合金代时期的精巧细致,平面布局规整,斗拱形式、梁架构件以及屋顶形制,虽然后期有修缮,但是金代的建筑形制特点还是完整的保存。尤其是昭泽王庙是现有的金建筑中不多的建筑之一,充分的将金代的建筑手法和建筑风格保留下来,成为后世研究晋东南金代建筑的宝贵历史资料。(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地区寺庙建筑中的悬鱼装饰

【内容摘要】文章对山西地区寺庙建筑中的悬鱼装饰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达到三个目的:了解山西地区寺庙建筑悬鱼装饰风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实用价值;从艺术角度出发,挖掘悬鱼装饰内在含义以及艺术价值;对悬鱼装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提出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寺庙建筑 悬鱼装饰 风格 实用价值 艺术价值

山西地区佛教传统寺庙不胜枚举,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保存完整度上都令人惊叹。而本文所探讨的悬鱼装饰恰恰是佛教寺庙建筑中的一个小小建筑构件,同时总结悬鱼装饰的设计手法以及地方特性,这也得益于山西地区遗留大量有价值且可供参考的佛教寺庙。

一、山西地区佛教寺庙建筑悬鱼装饰风格及实用价值

悬鱼装饰出现在山西地区佛教寺庙中,其风格形成主要受佛教思想影响。因为寺庙中的一切物象无不体现佛教思想,也无不为“佛”所服务。山西地区因其地域受山河阻隔,环境自古较为封闭,这也使得这里的人们对于图腾崇拜、神崇拜和仙人崇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对神灵的敬仰与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使得造物者对作品形体的塑造充满了神秘性,而对悬鱼装饰风格的形成也具有深远影响。“物非物”的风格在悬鱼装饰中得以体现,悬鱼形制本身即为非具象的表达形态抛开自然实体而存在,在以“鱼”为轮廓的有限空间中,工匠对于内部内容采取象征意向下浪漫而神化的处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意义附加于七寸间的隔板之中,于是有了具有地域特色与精神品质的悬鱼形象。如山西双林寺的木刻玄鱼(图1),工匠在木质载体上采用了阴刻的制作手法,同时考虑所处环境,在设计内容上选择了如意纹以及莲花纹。而此处的莲花纹是通过工匠象征意向的处理,由莲花花瓣弧线进行概括,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莲花是佛教八宝之一,其有晓喻佛法圣洁,如莲之清新芳蕙,以沁心馨香,引导众生脱离污垢。设计手法和设计内容的结合,只为一个目的所服务,那就是“佛”。

虽说其风格的形成来源于佛教思想的影响,但是任何物象的存在不仅仅依靠其意识形态而存在,而立足于能否起到实际作用。自古悬鱼建筑构件并不是空有其表,其是有实际作用的。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卷七中记载:“造垂鱼、惹草之制:或用花瓣,或用云头造。垂鱼长三尺至一丈,惹草长三尺至七尺,其广厚皆取每尺之长积而为法……垂鱼版:每长一尺,则广六寸,厚二分五里。惹草版:每长一尺,则广七寸,厚同垂鱼……凡垂鱼施之于屋山搏风版合尖之下。惹草施之于搏风版之下、搏水之外。每长二尺,则于后面施副一枚。”从此便有了悬鱼制式正式的书面记载,悬鱼在建筑中并不是只有装饰的作用,若如此早该被淘汰。其具有固定屋檐下搏风板以及防止搏风板接口受到雨水的侵蚀的实际用途,在实用前提下对其进行美化装饰及赋予象征意义是大部分建筑构件装饰的共性。

一个小小建筑构件悬鱼从无装饰的木板演绎成为富于具象美化的物象象征离不开造物者的探索,而其形态从具象走向抽象,更多的是人们赋予其更深的内在含义。

二、悬鱼装饰内在含义及艺术价值

山西地区寺庙悬鱼装饰与其建筑形制是相互配合的,其形态的发展从具象走向抽象。工匠采用拟仿、隐喻、联想的方法对悬鱼进行设计,而表现在悬鱼具体制作时则采用木质和琉璃材料、质感、线条以及色彩等手法与之对应。故从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悬鱼可以纵向挖掘其内在含义,悬鱼将会呈现其更为丰富的一面。

广胜寺琉璃悬鱼(图2),施以黄色和绿色琉璃釉,以浮雕雕刻手法制成悬鱼,以铁钉钉与搏风板之上,形制高雅大方,整体呈左右对称式构图,悬鱼由花卉、如意及华盖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恰恰都是佛教文化的体现,其传递出佛教圣洁及祥和庇护之意。而寺庙在信众心中是远离邪恶的地方,同时也体现寺庙中诸佛的法力。即便寺庙中不显眼的悬鱼也被赋予法力,追根溯源其内在含义也是为寺庙中的“佛”所服务,更是构成佛教思想的一个具象表现。悬鱼装饰内在含义不仅仅表现在其内容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制作表现上。

山西地区寺庙建筑中悬鱼除采用琉璃材质以外,大多数采用木质材料制作,在设计手法上多采用意象形阴刻。如镇国寺、崇福寺悬鱼就采取了这种设计手法。一方面折射出山西地区率真、淳朴、含蓄的民风,另一方面因其出现在寺庙建筑当中也展现了佛教内敛质朴、顺物自然的思想。

山西地区寺庙建筑装饰悬鱼的整体造型呈现出深厚的古拙之美,其艺术价值体现在形式、意境之中。形式之美美在象征性的符号体现,北汉平遥镇国寺、唐代朔州崇福寺等建筑悬鱼发展历程, 悬鱼形制由“云纹”发展, 建成特殊的美学符号。悬鱼一般以一、三、五、七等数出现, 图形布置形成“数”的关系; 选材工艺, 渐成定制, 在“数”的范围里,图式注重上下关系, 相互呼应,或自成一体。图腾在传播的过程中, 逐渐被赋予祥瑞或镇宅等功用性意义,演进的过程融合了民族文化、社会意义等元素, 形成特殊的符号之美。

《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大匠若拙”的意境之美在悬鱼上得以体现,晋城海会龙泉禅寺悬鱼的有无相生,使得传统直觉与视觉相互结合,发展出“返璞归真”的美学走向, 总结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审美形制。

在这方寸之间的悬鱼装饰,形式之美使其具备了装饰的作用,境生象外的意境深意体现了佛教内在思想。

三、悬鱼装饰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

悬鱼虽然是建筑中的一个小建筑构件,其从具象走向了抽象,从表象上升到意向,同时也因其特性使其运用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可行性。悬鱼在平面设计中以何方式出现最为合适呢?这取决于悬鱼自身的特点,其作为符号元素出现在平面作品当中最为恰当。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匠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将悬鱼抽象成为现今我们看到的形象。换言之,悬鱼在建筑装饰中是一个符号的存在,而符号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若其转化在平面设计中,则是空间上的转换。可以将悬鱼装饰作为元素进行“存储”,待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主题中进行设计。

其次,山西地区寺庙中的悬鱼装饰多以木板阴刻为主,其一方面展示了地域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现出线条的韵律美。平面设计中线条的出现不足为奇,同时也是最能展现韵律美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悬鱼装饰的阴刻制作中出现的线条恰恰为悬鱼装饰走向平面设计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然而,视觉上的炫酷和冲击只能使平面作品得到短暂的成功,而内涵与形式的巧妙结合才能使得平面作品经久不衰。故内涵是平面设计的“保鲜剂”,悬鱼装饰至今能存留在寺庙建筑中也是得益于此。内涵的转化并不是简单地挪用照搬,而是通过设计方法将内涵与形式统一并将设计观念传递给受众。悬鱼装饰的内涵可以拓展平面作品的深度,并且也可作为平面作品主题的切入点。

由此可见,悬鱼装饰无论是其形态还是内涵都为其提供了进入平面设计领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结语

山西地区寺庙建筑中的悬鱼装饰因其实用而存在,又因其文化艺术魅力而引人注目,而这一切的物象都是为寺庙中“佛”服务的。区域造就悬鱼的地域特色,场所赋予悬鱼内在的含义,材质决定了悬鱼表现的方法,而这一切也成为悬鱼装饰在平面设计中出现的可能性。任何传统文化的传承,都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创新中传承与发扬。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金代建筑的建筑特色与历史价值

[摘 要]金代处在中国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金代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山西保存的金代建筑数量和质量都是较高的,且由于山西处于当时各民族冲突融合的最前沿,其地区性的建筑特色也是不尽相同的,大致说来晋北长期受辽统治,故受辽的建筑风格影响较大,而辽又大量保留了唐代建筑雄伟的主基调,因此晋北金代建筑普遍呈现“豪劲”的风格;晋中、晋南除去一些细微的风格差异以外,主要是继承了宋代“柔美”的建筑主基调。

[关键词]金代建筑;斗拱;梁架

悠悠五千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是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学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元时期更是达到其顶峰。当时建立金朝的女真人是一个落后的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对于宋朝占据上风,但在文化上则远远落后于宋王朝,因此无论是在原有的居住区还是入主中原后,他们都主动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金代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建筑上表现出来的是吸收了宋式柔美风格与辽式豪放风格的建筑特色。山西作为文物大省保留了全国最多的金代建筑且各个不同地区建筑特色明显,分区域对金代山西各个不同区域的代表性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明确山西金代建筑的重要历史价值。

一、山西各地区金代建筑的建筑特色

(一)晋北建筑代表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创建于唐,辽时称“林衙寺”,金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大将军翟昭度奉敕在唐代大雄宝殿后建起弥陀殿,不久又增建观音殿,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海陵王题额“崇福禅伟”,改名崇福寺,一直沿用至今。后元、明、清各代虽都有修缮增建,但主体建筑一直保留了金代时的规模。从崇福寺的历史沿革中,尤其是金代两位皇帝对其的不断增修和题额中可以看出崇福寺在当时的地位之高,因此足以作为晋北金代的代表性建筑。现存建筑主要有千佛楼、文殊堂、地藏堂、钟鼓楼、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等,下文对弥陀殿着重加以介绍。

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坐落在2.53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殿前檐设五道格子门,后檐在当心间和两梢间各设版门一道,其中前檐的格子门扇上雕有四斜 纹嵌十字菱花、扁米字格、方米字格、条纹菱花、簇六橄榄瓣菱花、簇六石榴瓣菱花等,这样以多种形式的菱花来装饰一座建筑在金代以前是十分少见的,反映了当时金代工匠勇于探索的精神。殿顶采用单檐歇山顶式,出檐深远,线条刚劲有力,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大弥陀殿的斗拱主要分类为:前檐柱头铺作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单拱造,有45度斜拱出现;后檐及两山柱头铺作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前檐及两山的补间铺作为四杪七铺作;后檐补间铺作为四杪七铺作带斜拱;转角铺作自栌斗口出华拱四缝,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殿内内柱出现了减柱、移柱的做法,减少两根前内柱,并将其他内柱进行了适当移动,这样使得殿内空间发生了较大变化,殿前礼佛空间扩大开敞,同时减柱、移柱造使得屋顶梁架结构发生了变化,横向梁架为前后乳 对四椽 ,上置驼峰、托脚承平梁,平梁上再置以合沓稳固的蜀柱,叉手、栌斗承脊 ,为了解决内柱的减少与移动产生的梁架支点问题,在内柱之间纵向设组合式大额、斜撑、驼峰,在山面另加丁 一道加以稳固。整座弥陀殿内外均表现出一种唐、辽建筑的刚劲雄浑的气势。

(二)晋中建筑代表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麓,具体始建年代不详,大致为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叔虞而建,后经过历代增建,现存的献殿是一座颇具艺术气息的建筑。献殿的创建时间根据在殿内脊部襻间枋上有“金大定八年岁次戊子良月创建”的题记,可以断定其年代为金代。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在高1.37米,宽16.24米,深11.23米的台基上,前后分别与对越坊和鱼沼飞梁相连,台基上共计有十二根檐柱,所有檐柱柱脚均微向外撇出,且柱高由中心向屋角逐渐升高,与圣母殿相同,是典型的宋代“侧脚”,“升起”做法,柱间装栅栏,殿前后开门,组成一座四面通透,形如凉亭的小殿,献殿的作用在于敬香、供奉,这种通透的格局使人在敬神时于烟雾缭绕间产生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妙境。殿顶采用单檐歇山顶式,举折平缓,翼角升起,殿前、后檐下各设柱头铺作两朵,两山面檐下各设柱头铺作两朵均为双假昂五铺作;前后檐下补间铺作各三朵,两山补间铺作各一朵均为单杪单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另有四朵转角铺作,斗拱造型较简单。殿内横向梁架只在四椽 上架一层平梁,平梁上置蜀柱、叉手承脊 ,另置丁 、襻间枋连接纵向,简单省料,轻巧坚固,与简约的整体建筑理念相契合。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献殿后评价道“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 上放一层平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献殿整体表现出的是一种与唐、辽建筑淳朴凝重所不同的柔美华丽风格,具有宋代建筑特色。

(三)晋东南建筑代表

会仙观位于长治市武乡县中部的监漳山南麓,据传说是由于南宋道士贾志韬会仙于此而建。会仙观是一组保存比较完整的道教建筑群体,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关帝殿、玉皇殿、三清殿,其中三清殿根据其建筑样式,观内碑刻记载应为金代建筑遗存。

三清殿位于会仙观整个中轴线建筑群的部,是观内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整个大殿建于高1米的台基上,三面带有回廊,后立面无檐柱为实墙砌成,殿身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加上回廊通面阔五间,通进深四间。屋顶采用单檐歇山顶式(后立面无出檐),覆以灰陶筒瓦,举折平缓,翼角升起。檐下有铺作十二朵,分为柱头铺作十朵和前檐的转角铺作两朵,均为单杪单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无补间铺作,其中当心间两朵柱头铺作有45度斜拱出现。殿内横向梁架结构为四椽 前压乳 用三柱,四椽 上驼峰承 牵,另有蜀柱和升高的内柱分承平梁两端,平梁上有蜀柱、叉手承脊 。三清殿外檐柱和内部梁架上有明显的彩绘,主要图案有花草、云朵等,其中四椽 上绘有巨龙腾云驾雾的情景,栩栩如生。会仙观整体线条柔美,装修精致具有鲜明的宋式建筑风格。

(四)晋西南建筑代表

太阴寺位于绛县县城东南东华山脚下,整座寺院坐南朝北,背阳面阴故称太阴寺。现存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金代遗构。

大雄宝殿建于高0.5米的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顶为单檐悬山顶式,上覆灰筒瓦,檐下共有十七朵斗拱:前檐柱头铺作六朵为单杪双假昂六铺作重拱计心造,前檐补间铺作五朵为单杪双下昂六铺作重拱计心造,后檐柱头铺作六朵为单杪四铺作计心造,后檐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结构为六椽 通搭前后,上置驼峰承四椽 ,四椽 上置驼峰承平梁,平梁上置蜀柱、叉手承脊 ,各梁上均有托脚相固定。大雄宝殿殿身共有檐柱十六根,其中后檐柱与两山面檐柱包于夯土墙中,前立面设五道各四扇的 扇门,殿内后内柱四根,减去前内柱使得殿前礼佛空间扩大,属于金代典型的减柱造法。从整体上看来太阴寺大雄宝殿同样具有宋式建筑风格。

(五)本章小结

通过上述分区域对晋北、晋中、晋东南、晋西南的金代建筑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由于自然、文化传统、与统治中心区的远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山西大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金代建筑特色:晋北地区豪劲而晋中、晋南地区醇和。晋北地区的豪劲体现在建筑个体高大,斗拱、柱额及梁架用材粗壮,结构规整,整个建筑线条刚劲有力,给人以强烈的威严感,这与当时西京大同的崇高地位和辽人遗留下来崇信佛教的传统有很大关系。晋中、晋南地区尽管在具体的某些地方有不同之处,但总体还是显示出宋代建筑的醇和美感,主要体现在个体建筑规模小,殿顶的举折和缓,翼角升起,曲线优美,柱额、斗拱选材规格不高,梁架组合随意但简洁实用等方面。

二、金代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屋顶、梁架、斗拱、柱额、门窗装饰,要考察一个朝代建筑的发展情况也需要从这几方面着手。综合上文对山西各个区域代表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就金代建筑在这几方面的发展做一简要分析与介绍,以便说明其在我国建筑史中的重要地位。

屋顶。中国古代建筑较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屋顶,不同等级的建筑往往从其屋顶的形制就可加以区分。金代建筑的屋顶大多数采用歇山顶,少数采用庑殿顶或悬山顶。这一时期屋顶形式的主流是继承自宋代的柔美风格,强调举折比例和缓,翼角升起适中,从而形成优美的曲线,而不是唐代那种刚硬的线条。不可否认这种屋顶形式起源于宋代,但是成熟于金代,正是金代建筑的传承,使得以后历代建筑大都保留了这一传统。

梁架。复杂的梁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特色。金代建筑的梁架不再拘泥于规整的定式,而是有许多继承与创新。例如椽 压乳 结构的大量使用,不仅解决了长木材难找的问题还克服了两根梁相对搭于内柱上的稳定性问题。又如梁 间广泛使用托脚,平梁上同时置蜀柱、叉手托脊 ,这种近似三角形的结构极大的增加了梁架的稳定性,到明、清时期渐渐抛弃了这一做法,这不免是一种倒退吧。金代由于广泛使用减柱、移柱造法,使得工匠不得不更多的思考怎样在梁架支点不均匀的情况下保持建筑的稳定,于是大量富于创造性的梁架结构被创造出来,比如崇福寺观音殿的双重人字叉手,在平梁上和平梁前端分别施加叉手以加强支撑,这实在是一大创举。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拱是整座建筑中最为精妙的部分,它起着支撑屋顶的作用。金代建筑中的斗拱最直观的一个特点是比起唐代来说显著减小了(晋北建筑除外),补间铺作的规格则越来越大,组合越来越复杂,这种趋势延续到后世造成了现在看到的明清建筑中动辄出现四朵、八朵的补间铺作。斜拱是金代建筑的一大标志,它是从辽代开始出现的,主要作用在于装饰和承挑出檐。金代建筑(主要是晋北)上斜拱达到全盛,除了延续辽代建筑使用斜拱的做法外更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组合较辽代时候更加繁密。金代建筑(主要是晋中、晋南)的斗拱另一方面则是显著具有宋代特色,即延续了宋代斗拱由偷心造向计心造,真昂向假昂演变的发展趋势。宋代官方的《营造法式》是推崇斗拱计心造的,原因在于这一做法使网架更为完善,从现存的金代建筑来看,计心造是占到很大的比例的,比如会仙观三清殿、太阴寺大雄宝殿等都采用了计心造法。真昂向假昂的演变也开始于宋代,金代建筑延续了这种做法,并传向后世,最终元、明、清后世建筑几乎不见了真昂,而全以假昂做装饰用。

柱额。柱额在中国古建筑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它的建造直接关乎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金代建筑柱额的突出特征其一是内部减柱、移柱造盛行,其二是阑额上普遍使用普拍枋。减柱、移柱造是通过对应《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几种柱网排列形式来判断建筑中内柱的多少与排列方式确定的,这两种方法同样起源于宋、辽,但是在金代却达到了它的极盛,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同时使用了这两种做法以达到加大内部空间的目的,比如金代广泛使用的椽 对乳 用三柱形式,就是根据减柱、移柱的实际情况对梁架进行调整的,这种变化有时的处理方法并不科学,造成梁架因缺乏支点而弯沉,后世不得不补加辅柱支撑,但是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普拍枋是在柱头阑额之上施用的一圈方形木材,早在唐代建筑上就开始出现,但并不普及,直到金代才成为定制,几乎所有建筑上都使用了普拍枋,这是由于金代建筑重视补间铺作,把它规格加大,数量加多,必须施加普拍枋来承受增加的重量,这也成为以后的定制,元明清建筑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使用了普拍枋,只是后来普拍枋和阑额的比例出现了一定的调整。

门窗装饰。《营造法式》中把门窗装饰归于小木作中。现存金代建筑的门窗装饰大都经过后世的重修,原件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保存下来的寥寥几处来一睹金代门窗装饰的风采。崇福寺弥陀殿在前檐当心五间作格子门,每道门又分中间两扇和两边扇,其中中间门扇是两边扇门宽的一倍。每扇门在上、中两处设门额,在下端设地 将门隔为上下两个平面,下部装门板,上部则雕刻花纹。花纹种类繁多,有簇六橄榄瓣菱花、簇六条纹框、扁米字格、方米字格等多种样式。弥陀殿的门窗装饰一改前代版门和直棂窗的样式,使得门窗装饰风格更加多元化也更富动感,是对后代精致的门窗装修的一次开拓性探索。

三、结语

山西作为保存金代建筑最多的省份,且各个不同的地区之间建筑特色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很好的将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特性保存了下来,同时通过上述的分析与总结,我们不难看出金代建筑在做法上具有开拓性的创举并不多,但是贵在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初创的技术,使之走向成熟,并影响了后世的建筑做法。金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作为高潮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过渡性阶段,其重要地位是不应被忽视的。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鼓励社会力量认领认养文物建筑

2017年3月21日,山西省政府公布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山西省将着力推进文物建筑认领认养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出资修缮、认领认养等方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游奈锏谋;だ用。

该方案要求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部门要选择一批适合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遴选热爱文物保护事业、经济实力强、社会信誉高的申请者,签订认领认养协议,在不改变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认领认养者使用权、经营权。目前,山西公布了及时批供选项目名单,共列入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时期的252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认养文物还需强化监督管理

实际上,会申请认养文物的多是民营企业,他们的目的也多是为了修缮之后辟为文化旅游场所。山西省此次划定的252处可以由民间认养的文物古建筑,均为市级、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文物古建相比于那些省级或省级以上的文物古建来说,其重要性要相差很多。而且,若非如此,恐怕相关管理部门也绝不可能狠下心来,将其交给那些既无相关资质亦无相关技术的民营企业去修缮和管理。联想到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曝出的文物古建被毁案例,这批即将被移交到民营企业手里的文物古建的命运也着实让人心存疑虑。

况且,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均是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的,若是看不到这些文物古建经过旅游开发之后所能带来的好处,或者民营企业在进行旅游开发后发现事与愿违,根本就无法得到其预想中的收益,那么他们还会认认真真地去维护和管理吗?反之,如果开发之后发现了巨大的潜在利益,他们又会不会不顾文物保护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而盲目地进行过度开发与利用呢?

针对这些隐患,山西省有关方面在将这些文物古建交到民营企业手里之初,便应该以合约的形式,厘清双方的权责边界。既要明确修缮的程度,更要标明开发的尺度,同时还必须制订出严厉的违约及处罚条款,以免因修缮不达标、管理不到位,或者因过度开发而对这批文物古建的完整性与历史文化价值造成破坏。不仅如此,这批文物一旦被民营企业认养之后,有关文保单位及其监管部门更应该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管,切莫从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本意为保护的认养最终沦为不负责任的遗弃。

认养文物可以一试

树木可以认养,动物可以认养,如今文物也可以认养了。山西省推行文物认养模式,开辟了一条文物保护的新路径,这种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当前,各级政府在文物养护工作中承担着主要责任,但一些地方财力有限,拨付的资金难以满足文物养护的需求,这致使不少文物现状堪忧。而认养文物模式则增加了养护资金的来源,有助于从社会上筹得更多养护资金,减轻政府压力,让更多文物得到更多更好的养护。

《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认养文物模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满足认养人的爱心需求,实现认养人的社会责任。如果认养人在获得一定年限的文物使用权、经营权之后,能够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使用、经营文物,这不仅能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也能让更多的人领略文物风采、接受文化熏陶,还能激发认养人的养护积极性,增强认养的长效性。当然,文物管理部门也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认养文物的细则,明确认养人的权利和义务。认养文物模式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发展完善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需要一定的过程,而在探索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漏洞。对此,我们应该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鼓励,多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代县边靖楼的建筑特色

边靖楼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典型的军事防御性建筑,位于北京至原平铁路线上的代县城,它耸立于县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名谯楼,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重要军事设施。边靖楼有守卫北边使之安宁之意,是北方军事防御建筑体系的核心,因此,边靖楼又有“万里长城及时关”之称。

一、边靖楼的空间布局

边靖楼主要由通道、台基和楼体三大部分组成,城墙高14米,厚7米,台基高13.3米,长43.3米,宽3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楼体建在城台之上,通过由一条青砖铺设而成的台阶连接,台基上有城墙样式的大垛口。边靖楼为三层四檐,上层为重檐歇山式楼顶,二层设有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一层檐下不施斗棋,斗棋仅施於二三层上,二层檐柱之上施五彩双翘斗棋,三层檐下施五彩重昂,每层四周搭交形成上下重叠柱网布局,别具特色。

边靖楼的布局严格遵照礼制,一层用于排兵布将,二层作为会议室,三层则为指挥作战、了望敌情的地方。边靖楼的底层为大方形城台,之上做单檐,第二层做五大问,带廊子共七间,在上层做歇山式顶,第三层的进深皆做五大间,构成一个方形,实质上呈现了一个矩形,在歇山式顶中设有一个平座,登楼的人可以从楼内走出外檐,欣赏代县城的景观。

边靖楼是以“间”为单位构成的单座建筑,楼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四周为廊坊。就单体建筑而言,边靖楼是以普遍的长方形平面为建筑形式,并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楼层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楼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从而将整体建筑凸显得格外雄浑壮观。

二、边靖楼的建筑结构

边靖楼以木材和青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为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结构”,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结构”具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斗拱和榫卯又较大的伸缩性,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倒屋不塌”即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边靖楼建筑二层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三层以梁柱木结构为主,廊柱内柱与柱之间安装有格门和格扇代替墙面,都为四扇,既通风、采光、装饰,又与外界隔断。边靖楼中窗户与门的制作为“攒插”工艺,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木材的应力。“攒插”工艺省工省料、舒展大方,它不仅使几何纹样的门窗展现惊人的细腻风范,也使花节这一原本只是门窗构件的小小物事变得多姿多彩。

边靖楼的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四周围廊用四柱。各层檐下皆有斗拱,结架精巧,结构合理,连接严密。边靖楼的四层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韵律美,再加上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整体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气魄,感觉清新飘逸,是充分表现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美的杰作。

三、边靖楼“天人合一”的选址艺术

边靖楼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不仅建筑内部各组成部分充分考虑了配合与协调,而且还特别注意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空间追求,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如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等与其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遵从这一原则,边靖楼的选址集中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国传统风水学认为选址要求坐北朝南原则,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三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结论

边靖楼造型独特,根据县城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运用特别的营造法式,楼体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华军事建筑体系的和完备。边靖楼的构建布局,充分显示了古代军事建筑文化的技艺,不仅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在建筑材料、布局形式、人文观念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碛口古镇历史建筑文化相融现象探析

摘要:以碛口建筑景观形态为例,对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建筑中的文化相融现象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文化相融为视域,通过全景式梳理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了黄土高原原生建筑演替变迁的脉络线索,创造性地提出了黄土高原原生建筑由西向东,北京式四合院建筑由东向西双向融合演替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碛口建筑景观群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建筑风貌所形成的深层历史原因:东部与西部的演替,农耕与商业的融合。

关键词:黄河;碛口;原生建筑;演替;文化相融

1概述

建筑不仅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现者便是建筑。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风貌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化了解建筑,也可以通过建筑认识文化。黄河晋陕沿岸的黄土高原原始聚落最早是穴居形态。穴居建筑又以生土建筑窑洞最为原生和古老。随着农耕社会和封建文明的发展,窑居村落从过去人们打土洞的穴居形态,转而逐渐发展为固窑、独立式窑洞以及砖石结构与土窑洞结合的窑洞,建筑形式和审美观念也逐渐从崇尚朴素自然转变为融合一定人文、社会因素的复杂形态,但其主体仍然保持着原始建筑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元素。

长期以来,国内对于黄土高原村镇形态研究、黄土高原古村落的保护性研究,或者是对地方性建筑特征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也不乏深入分析,但往往集中于对窑洞建筑本体以及窑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等问题的分析,而系统性分析黄土高原建筑群落的产生、变迁及比较等问题的成果较为鲜见。特别是专门针对黄土高原原生建筑产生、发展、变迁的系统性研究,更少有人问津。

本文是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在十年间走访了数以百计的晋陕古村落,通过反复比较,对黄土高原村落建筑的特征和背景进行了详实考证,发现了其发展演替的一些现象,摸索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演替线索和路径,初步得出黄土高原原生建筑由西向东,北京式四合院建筑由东向西双向融合演替的结论,并以此结论为基础,进一步指出碛口建筑景观群系的形成是东西部建筑元素在文化传播中相演替与农商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相融合的结果。

2碛口古镇建筑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碛口古镇位于黄土高原腹地,黄河之滨,临县之西南端,晋西吕梁山西麓。这里是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东连太原、京、津,西接陕、甘、宁、蒙。由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碛口自康乾年间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并成为华北地区较大的水陆码头,碛口古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起、鼎盛到衰败三个历史时期。碛口作为历史上黄河晋陕沿岸的重要水陆码头,是黄河文化的突出代表,其聚落形态典型的体现出了黄土高原建筑的特质,但在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中,同时又有很多方面与本土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因此要把握碛口建筑景观的本质特征,挖掘出其形成的内在深层原因,首先就要对整个黄土高原原生建筑景观及其演替流变过程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其次我们还要注意到碛口作为盛极一时的水陆码头所蕴含的重要文化意义(图1)。

2.1 黄土高原原生建筑景观及其演替空间分析

在无定河以东,汾河以西的黄土高原是典型的窑居村落景观聚集地区。这一区域从原始人类穴居形式到现代城镇建筑形态,保留有丰富的景观信息资源。这一区域除了代表着中华建筑文化精粹的土木建筑外,还是研究华夏砖石建筑文化的重要领域。

1、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一带现存的几处古村落,具备了原生环境中窑洞形式原生建筑的全部特质,是本土性原生建筑发展的较高阶段,也应该是终极性的杰作;

2、黄河东岸山西临县碛口古镇建筑景观群中,大部分保留着黄土高原特质的窑居式建筑风格,但在商业发达的街区和村落,突破了原生建筑院落格局,吸纳了由东部地区传入的少量建筑元素,主体风格仍为本土特征的建筑群系;

3、汾河流域的晋中盆地,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其建筑体系中混杂着黄土高原特质的窑洞式风格,同时又以大院形式接受了北京式四合院的元素,成为晋商建筑的典范;

4、探源黄土高原原生建筑景观的演替,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北京式四合院。合院式的居住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尤以四合院为北方典型民居,北京式四合院是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形制规整,装饰华丽,讲究风水,以砖木结构为支撑体系。深刻的传统礼制观念是主导其空间构成的灵魂,院落布景及单体建筑与各部分构件是其精华所在,历经几千年文化积淀,延续着历史的文脉,承传着古老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民居建筑中具影响的建筑文化(图2)。

在对建筑景观群的考察过程中,通过分析原生的乡土建筑和外部建筑文化的关系,发现原生建筑对于外部建筑元素的吸纳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而往往是双向融合对接,互相作用的关系。

中国幅员广大,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理上有各种不同的区域,每一区域又因地区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次文化。要了解其中建筑文化,也必须把空间与时间的因素考虑进去,当作一些变数,放大视野,采用宏观的研究方法,把建筑放在文化的背景上观察,找到共同的特质和区域差异。

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是北方农牧文化的交错带。古老的长城将安土重迁、聚群而居的农耕文化与逐水草、宿毡帐的游牧文化分置南北。最初居住在黄土地上的人类,只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对生存空间的要求也十分简单,穴居便成为黄土高原聚落的最早形态。但是随着文明渐渐发达,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逐渐增多,人际之间的关系变的更为复杂,居住空间自然也会跟着复杂起来。这就使原本结构简单的生土建筑窑洞开始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聚落。同时,人们开始把已形成的思想观念、社会规范等因素融入到具体建筑中,保留了原始民族的象征性和民族的率直而朴实性格,形成以窑洞建筑为主体的聚落,其建筑特质为原生建筑。原生建筑空间观念简单,讲究主从分明,并在空间格局持有一种特殊的中轴对称观。

黄土高原窑洞建筑千百年来延续至今仍然保留了如此强烈的地域特征,恰恰表明其强盛的生命力,以及潜在其中的强烈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识。但是,尽管形态有一个文化延续的概念,建筑终究是有寿命的。在历史演替过程中,人们也崇尚发展,追求新颖。尤其是东部建筑文化向西部原生建筑渗透过程中,本土建筑自然会有选择地吸取部分外来元素。而通过考察发现,在演替过程中,外来建筑影响黄土高原原生建筑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北京的民居建筑。凝聚了中华建筑精髓文化和空间规范格局的北京式四合院,以特殊的主流文化特征,通过官道和商道,由东向西,逐步渗入。

在建筑景观演替过程中,流变的强度明显体现为窑洞在院落中的方位、数量等要素的变化。窑洞建筑在院落中的地位是以窑洞为主体的还是走向配角,这也是一个明显特征。考察中发现,越接近西部的地方,主建筑群、主体建筑仍然保持原生窑洞建筑,吸取外来的符号镶嵌或附属其中,也只作为其辅助,如厢房、倒座、装饰等。

多年来的考察以明清民居古建筑为重点,且选择在质量、规模和体制上具备相对完整性和可比性的聚落景观群系进行研究。考察中可以明显看出由西向东原生建筑受外部建筑影响变迁的迹象。在空间分布上,以米脂建筑景观群系为核心,划分出三个层次:

1、米脂建筑景观群系

以家族为本的伦理和秩序表达在具体空间上,保留着原始的象征性;以窑洞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特质,表现为简约、质朴,与大地自然相融合的特征,富有陕北高原的粗犷气质,这就是米脂建筑景观群系。它包括米脂县“三大庄园”和绥德县贺家石古村落等。其建筑风貌表现为封建社会和农耕文明中典型的社会特征。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带,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环境闭塞,外部信息输入较少。基本延续着农耕文化的浓厚传统意识,陕北一带由此把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很高阶段。体现在建筑方面,是进行高标准的建造,达到规模大、院落大,管理完善,形成大地主庄园。以米脂三大地主庄园为代表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特有的原生建筑形式由此产生。

陕北米脂建筑景观群系是而鼎盛的原生建筑。以米脂三大园中姜氏庄园为例,农耕时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在陕北地主庄园中达到,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典型的窑洞四合院,讲究“明五暗四六厢窑(倒座)四围窑”的空间格局,蕴涵着强烈的传统礼制观念和森严的等级意识(图3)。

2、碛口建筑景观群系

如果说原生建筑的核在米脂的话,碛口一带就是这个核心外围的一个建筑景观群系。这个群系除了囊括碛口古镇及其周边的李家山、西湾、白家山、寨子山等古村落之外,也涵盖外围的临县孙家沟、方山张家塔、离石彩家庄、柳林孟门镇、三交镇等。此外陕西佳县木头峪古村也应划入这一群系。碛口建筑景观群系是原生建筑与外部建筑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黄土高原特有的建筑形态。这种建筑既饱含着浓郁的原生建筑气质,又科学合理地结合了外部建筑优点,从而形成了这一原生与外来建筑复杂交汇而又结合的特殊建筑景观群系。

黄河岸边临县碛口建筑景观群中,在保留着黄土高原建筑基本特质的同时,商业街区和临近村落部分吸纳了东部建筑元素,从而突破了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形成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在这一建筑景观群系中,原生建筑有机吸纳东部传入的建筑因素,打破了原生建筑中规中矩的规制,具有空间自由、院落格局灵活多变的特点。坡顶房屋的土木建筑逐渐被融入砖石窑洞院落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坡顶房屋建筑或作为商铺、或配房,但窑洞仍然是院落中的主体建筑。由于建筑群在演替过程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因而这一地区作为农商结合地带,呈现出独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图4)。

3、黄土高原边缘地带建筑景观群系

在无定河以东、汾河以西、长城以南的黄土高原上,划定对原生建筑的研究范围,其边缘带,北起神木高家堡,沿内长城至汾河流域,直到韩城党家村。在边缘地带,原生建筑与外来建筑融合过程中,外来建筑元素以更大的信息量强势侵蚀于原生建筑而占据了更大的比例,呈现出环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特殊建筑式样,这是与它们在地缘上的毗邻性密切相关的。边缘带可分为三种类型:北部边缘带、东部边缘带与南部边缘带。

东部边缘带的汾河流域晋中建筑景观群系在演替过程中特征明显。这一群系深受以北京式四合院为代表的强大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融入乡土建筑的内涵,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是晋中大院,并由此引伸出其独有的大院文化。如,乔家大院、朱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等。在这些大院中,虽然仍可见黄土高原原生建筑元素,但原生环境中的原生性基因已经明显变异。窑洞数量大大减少,被房屋搭成的二层高角楼所代替;粗犷朴拙的黄土农耕文化基因隐没在奢华高调的精雕细琢之中,让位于晋商大院文化;原生建筑按传统的规制建造,少以规划设计,而晋中大院则往往都是经过专人周密布局设计,并加进了特定理念,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一区域的建筑同样也已远离了原生建筑的本质,形成了高品位的宫殿般的建筑形式,向着明清建筑的高端水平发展(图5)。

通过对黄土高原原生建筑群系由西向东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在黄土高原古村落建筑形态特征的变迁方面,人类活动、人类相关文化信息和社会环境对原生环境有着很深的影响。环境相对封闭的偏远地区,本土建筑保存比较完整,沉淀了千百年的居住意识和生存痕迹也比较明显;而临近文化发达地区的建筑群体,其原生建筑的基因显得少而且特征模糊。同时,原生建筑饱经自然洗礼和对人类需求的适应,以及与人居环境、地形地貌、审美取向的协调,它所包含的拱形窑洞造型、院落格局、风俗习惯、乡土理念、风水观念等等,仍然有着坚强的生命力。在由西向东建筑形态的演替过程中,本土建筑接受和吸取的东部的部分建筑基因、风格样式,被有选择地镶嵌在原生建筑之中。这是一种互补的镶嵌,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审美取向。在这一渐变过程中可以看到,外部文化的侵蚀是被逐步接纳,逐步适应的。在外部建筑发展变迁的强力影响下,原生建筑的变迁采取的是一种融入而非替代的应对方法。这种渐变式的融入使得两种建筑巧妙而有机地融为一体。

2.2碛口作为水陆码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碛口作为当时黄河沿岸在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水陆转运码头,不仅让碛口镇在经济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还使碛口在文化内涵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背靠雄伟的卧虎山,面临奔腾的黄河与湫水河的碛口,原本只是一个较为落后山城,农耕文化作为这里的文化主体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自从碛口逐渐发展成为水陆转运码头之后,这种局面开始出现了变化。

首先是商业文化对农业文化的冲击。由于水陆码头所承担的主要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功能,因此随着碛口码头的重要性的增加,碛口镇的商业文化气息也就从无到有,甚至发展到了与农业文化势均力敌并进而几近乎取代农耕文化的地步。商业文化在碛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碛口建筑群中,商业文化的影响作用于建筑空间的改造。碛口至今保留下来的400多座大小院落基本都是过去的商铺和货栈,就是商业文化对碛口影响的好见证。

其次,水陆码头在运转物资的同时,也为碛口带来了外部的文化信息。在黄河的西面,以米脂建筑景观群系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原生建筑伴着滔滔河水而来;在太行山的东面,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翻山越岭而至。碛口建筑景观群系演替变迁的首要诱因便是这些外来信息的影响和渗透。作为重要的商贸古镇,碛口镇是东西部建筑交汇的关键地带。商贸往来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商道也成为东西文化互通的桥梁。一河之隔,隔不断黄土高原的连接,太行山的分挡,也挡不住东部建筑文化的西渐。东西部建筑元素最终汇总在碛口,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独具地域特征的碛口特殊建筑景观群系。

另外,频繁的贸易往来所带来的一些物资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碛口建筑的特点,如“明柱厦檐”式的窑洞建筑。“明柱”就是立在窑洞前的独立柱子,“厦檐”就是屋檐、房檐。明柱承托着厦檐,便形成了一条横贯于窑洞前的走廊。黄土高原上原本木料稀缺,所以一般较少使用木构的前檐廊,但碛口景观建筑群系中这比较有代表性的窑洞建筑,木制构件却时有所见。究其原因,正是频繁的贸易往来为碛口带来了较多的木料,才形成了有别于黄土高原一般窑洞形制的特点。

3结语

位于黄河晋陕沿岸与黄土高原腹地的碛口古镇,在建筑特征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仅仅以传统的视角,即用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来解释说明碛口的建筑特性所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本文从探源的角度,对黄土高原原生建筑景观及其演替流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以黄土高原原生建筑为代表的西部文化由西向东,而以北京式四合院建筑为代表的东部文化由东向西,东西部文化双向融合演替的结论。同时通过对碛口作为水陆码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探索,我们得出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相融合为碛口镇的建筑增添了一份特质,使碛口的建筑在整体上更加有别于黄河沿岸的其他建筑景观。

因此,我们最终将碛口建筑景观群系的特殊性的成因阐释为:东部与西部的演替,农耕与商业的融合。正是这多方面的文化由相遇进而产生的相融,才形成了碛口建筑景观群系所呈现出的“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景观风貌。在这里文化相融为我们解释碛口的建筑特色提供了一个学理上的依据。

文化相融是指具有不同特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由于相互接触产生交流,进而经过碰撞冲突、过滤选择、消化吸收等过程,最终实现本土文化融外来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现象。文化相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人类现有的种种文化大多是多种文化相融之后的结果,尤其是那些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系统,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文化相融现象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小至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民族心理结构、国家社稷活动。建筑作为是人类文化的具体、最直观的代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会形成不同的形态,而文化相融往往会促使建筑景观的变迁演替。以文化相融作为学理上的依据来审视特定地区的建筑景观群系,不仅可以为我们揭示出其生成及演变的深层原因,而且还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域,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太谷县52号院建筑文化分析

摘要:介绍了太谷县52号院子的地理位置,从院落布局、屋顶形式、室内装修、外大门四方面,阐述了52号院的建筑特征,并分析了52号院的建筑装饰与复合文化意义,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晋商民居,52号院,建筑风貌,历史文化

1概述

晋商,明朝兴起至清代终结,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通常意义的晋商是指明清500年间以经营盐业,票号的山西商人。在晋商发达之后,他们在家乡修建了大量的建筑及院落,造工之精细,规模之宏大。著名遗址有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灵石的王家大院、太谷的曹家三多堂等。本文所介绍的聚泰亨遗址,就在太谷老城区东大街,现为编号“52号院子”作为古建筑保护序号。虽规模不及三多堂,但作为一处小型晋商院落,也有其典型性。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乌马河绕城而过进入南山,西南有大佛山远望,自然景观优美[1]。太谷县老城在明清时期,古街以鼓楼为中心贯穿全城的东、西、南三条大街。东街540m,南街620m,西街810m。街上原有的票号、钱庄、当铺等旧址,今保存良好。太谷古城历史厚重、民风纯朴,是一座集传统风貌、历史文化于一身,是具晋中地域特点的历史文化古城。52号院子,历史上它从票号到民居,使用性质周折,饱经岁月沧桑,在本人近两年的社会调查中发现,52号院别具特色,在晋商民居的传承及复合文化意义的研究方面,价值巨大,作为研究案例极为合适。

252号院的建筑特征

太谷老城区鼓楼东大街两旁建筑全部为沿街店铺,现今都做着各自的小生意。每个沿街店铺内套四合院,大部分以重楼式结构出现,显得墩厚、大气,并且形成一高一低的空间层次。沿着东大街寻找52号院,聚泰亨遗址的门厅恰为其中高的一座。站在狭窄的东街上,映入眼帘的两层门厅看起来更加高大,五开间建筑,下层一门四窗,上层只开了三窗。从斑驳的青砖墙面上依稀可见岁月的痕迹。

2.1院落布局

从旁门进入到52号院,东西房山墙和南北房前墙间各留一间隙,既是通道也是风道。走到院子中间,环顾四周,青砖灰瓦的建筑氛围,低调而沉稳。墙体很厚,墙体内为土坯,外砌砖块,围合的砖瓦墙的厚度可以达到90cm~100cm,高大雄伟,形成森严气势防盗的同时又有很好的防风作用。52号院建筑和明清大部分山西民居一样,采用四合院的形式。院落以北为正,东西窄,南北长,形成近似长方形的院落。南北各五间,与临边各户之间并列布置,互不干扰。“上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序列安排布局灵活,功能理性[2]。东西厢房看起来似乎很对称,实际上也是高低不同。衍伸到晋派古民宅的格局,过去的老房子,正房都是不住人的,用来供奉祖宗,二楼则用来放杂物。尊贵的主人一般都是住在东屋,稍差一些的住在西屋,所谓“东哥西弟”,东边的房子永远比西边的房子高一到两块砖[3]。

2.2屋顶形式

在屋顶方面,正房屋顶为双坡顶,而门厅则为卷棚顶,这点与其他晋派民居无论正房、厢房、楼房、瓦房,几乎没有双坡顶的特点相比,独具特色。雨水从其上单向流到院子里,取“肥水不外流之意。屋檐下筑有檐台坡,屋顶的水都流在檐台坡下的院心中,水流聚集绕门而过,从水口曲折流到院外,名为“绕门水”。

2.3室内装修

进入到屋内,外面的烈日已经感受不到,反而是一种特有的清凉。屋内建筑结构说明了其屹立百年的原由。两百余年的古榆大梁,周长达1.75m,侧梁周长1.45m,如今虽被漆成了鲜艳的朱红色,但是仍然透出房屋建造时主人财力的雄厚。在屋顶的中央,票号曾经起运输作用的露空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巧妙的将光源引入室内,明亮而鲜活。屋内装饰简朴敦厚,古物保护完整。西面墙上遗留的仿古的木刻,象征福禄寿喜之意。北侧的整个墙面,是过去主家的钱柜。在屋子地面中间,是一个瓷质的鱼缸,上边有许多篆字,叫作“风水盆”。表达了主人们对房屋风水的重视。从木质旋转楼梯到二楼书房,金砖镶砌,由于老太谷素有“小北京”之称,所以金砖制法与北京故宫大殿内金砖雷同,但出于礼制在尺寸方面都略有减缩。金砖炼造工艺复杂,材料与工时耗费巨大,再次体现了晋商的财力。

2.4外大门

街门开设在东南角,为两柱式木构门楼。正房门前立着两头小石狮子,寓意吉祥的同时又表明主人的品味和地位。与喧闹的市区相邻,庭院生活却安静惬意。在很多资料中可以发现,村落与民居多根据风水理论来勘察地形、地势、水源来建造,对风水观的尊奉也同样反映在山西人身上。表达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和避灾免难的共同追求。

352号院的建筑风貌

从装饰格调看,艺术表现往往是通过建筑及其门窗雕刻的图案、题额和楹联等表现出来的,这便把建筑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并提到了艺术的另一高度。从文化的复合角度来看,晋商建筑融汇南北,又地域特色鲜明。52号院整体布局遵循传统礼制,分区明确,儒学渗透于其中的方方面面,在布局和功能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宗教制度和伦理教化,即以空间的等级区分出人的等级,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了伦理的秩序,整个建筑格局形成尊卑有等、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礼”的物化形式。

3.1建筑装饰

52号院主要采用砖雕与木雕,大量运用于门楣,栅格,照壁,墙角等处。造型活泼、手法写实,装饰繁缛。在色彩方面,大量使用石青、石绿,整体多冷色调。砖墙的厚重与雕花格子门窗形成虚实对比,亦厚亦薄,亦实亦虚,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建筑物中的木、砖、石雕以“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创意丰富,雕工精湛。

3.2复合文化意义

相对于同时代的官式建筑,民居建筑往往呈现出布局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特点,较少刻意强调秩序或等级关系。但52号院的建筑在这个方面几乎是同时代的官式建筑的映射,无论其布局的严整、形式的规范,都超越了当时的大部分民居类型,皆因其独特的晋商背景。从正房、门厅、厢房,到稍成一定角度的伙房,都体现出一定的等级秩序。从52号院建筑本身来说,宏大、坚固、精细、美观都可以用来描述这座饱含历史沧桑的晋商院落。纵览华夏聚落和民居形态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独特性,加上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性、成熟而稳定的建筑风格。但从各地民居形态演变的角度讲,很难认定各个地方民居的形态是在封闭地域中居住建筑自行发展的产物[4]。换句话说,这实际上应该算是地域之间精神文化广为交流的结果。在结合山西传统民居特点的基础上,融贯南北,尽纳中西,几乎包容了五大经典民居的特征,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明清社会晋商之家的建筑风貌。

4结语

建筑使我们体验秩序并显现成形,它是我们的意识模型[5]。每一种文化的建筑都是这个文化世界的模型,正如52号院所包含的复合文化意义。从建筑的发展进程上看,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防风遮雨的实用功能,更注重体现一定的思想性,一种情怀,也就是“建筑的精神”。精神功能的形成,往往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地域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和本土建筑形态的影响,会很大程度地作用于其形式,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原有的地域建筑传统。52号院作为具有地域性的建筑形态,其与晋商文化背景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契合关系,是地域建筑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自然延伸,同时还兼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儒家强调的“学而优则仕”的入世理念。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6]。52号院作为典型的晋商民居建筑,从建筑的构造、风格及严密的防御性不难看出山西商人的品行。52号院凝结的建筑文化及智慧,既是理性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建筑史传承的伟大财富。

作者:王冬冬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民居的建筑研究

一、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常见形制

按影壁的平面形式来分类,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字影壁:影壁呈一字形。当其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间,即为独立影壁。如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做出影壁形状,则称为座山影壁。雁翅影壁(“八字影壁”):正对宅门,平面成“冖”形的影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整齐的房角檐头。同时,由于其体型较为庞大,具有一定围拢空间的屏障作用,在山西的一些山区(如阳泉、平定一带)较为多见。撇山影壁(“反八字影壁”):指的是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120°或135°夹角,平面呈八字形,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如平遥文庙。此外,山西民居影壁还有一个特例———风水影壁,以平遥为典型例证。风水影壁一般建在正房的后墙中部上端,以增加正房视觉高度,希望本宅能高于附近的其他宅院,镇住他宅,来接纳自然界中的吉祥之气。

二、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题材及文化内涵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题材包括祈福、祝寿、祝吉、升迁、镇宅、辟邪等,无论何种题材都寄寓了主人或企盼吉祥如意,或追求功名利禄,或希望安居乐业的美好意愿。这些题材在反映主人身份、地位、职业的同时,更能体现其修养、情趣和品位。

(一)趋吉辟邪祝寿祈福

海水朝阳。王家大院红门堡东堡门对面有石雕海水朝阳影壁,一轮红日自海面升起,天空彩云飘浮,数只蝙蝠飞来飞去,寿山稳立海中,寓意为“寿山福海”“寅宾出日”。明清以后多用海中仙山图案来喻多寿多福,也是“百福寿为先”传统观念的具体表现。狮子滚绣球。狮子的造型艺术是随佛教流入中国的。但在中国传统图案造型中,狮子蓬头大耳,巨目环睛,娇憨可爱,显然已是意象化了的艺术形象。常家庄院的狮子滚绣球影壁,壁心大小三头狮子正在翻滚绣球,幼狮在父母的庇护下忘情嬉戏。雄狮踞左,足下踩着绣球,有着一定的意义。雌狮居右,身旁雕有天真狎昵的小幼狮,天伦之乐,温馨和谐。后人又常取“狮”与“师”谐音,即“太师、少师”,意为官运亨通。同时它又是等级权势的象征,头上的螺髻数目要和宅院主人的官职相匹配,由此可见其内涵的多元性。土地尊神。土地神作为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在汉族百姓心中的地位却非常高。土载万物又生养万物,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乔家大院有名为福德祠的影壁,壁心靠下部位均有小神龛。据影壁对联“职司土府神明远,位列中宫德泽长”,可知神龛所供奉的应是土地神。有土地神龛的影壁在山西十分流行,这是农耕时代靠天吃饭的现实反映。此外,山西传统民居影壁上出现大量的吉祥纹样符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器纹样物等),它们之间利用音意、形意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多种趋吉辟邪的祝盼。

(二)教化人伦出仕升迁

封侯挂印。王家大院红门堡堡门外大型八字影壁,正面即为石雕封侯挂印。影壁构图突破了传统挂印于枫树的造型,以松代枫。松树凌霜不凋、冬夏长青,又与“孙”谐音,希望子孙仕途飞黄腾达之意昭昭然。左上角有大小猴两只,小猴手执木杖,将印绶挂在松树上,大猴手抱一松果,剥皮取子。右下角为雌雄二鹿,一品衔灵芝,一正在觅食,旁边还有一株万年青。猴在上表示青云得道,乘风直上,鹿在下示意脚踏实地,路路畅通。物象组合,寓意吉祥。麒麟望月。王家大院有一面影壁,其背面是一头体型庞大、回眸叱咤的麒麟,背鳍均匀,鳞甲密布,前额高起,鬃发飘飘,二目圆睁,回望天空一轮圆月,其头顶上方还饰有祥云纹样。该麒麟头似龙头,双目精神,姿态优美,威武雄壮,是“仁厚贤德”的吉祥形象。同时,其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的“仁兽”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指日东升。代县民居指日东升影壁,上有一人以食指指向天上太阳,旁有骑马欲向前者,寓意指日高升,前程远大,表现了封建社会文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与当时的政治人文环境相契合。

(三)山水诗赋文人情怀

渔樵耕读。在古代文人眼里,渔、樵、耕、读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故称为“四逸”。王家大院有两块四逸石雕影壁。其中,红门堡内的一处,画面上有山、水、桥、柳、石、亭、松、鹿等,人物活动其间,表现了“四逸”之景。而王家大院影壁“对弈图”“山涧访友”的壁心等象征君子雅士的文人装饰题材亦属此类。在此,要提及一下:在山西民居影壁中,人物题材作为装饰纹样的相对较少,而在建筑其他装饰部件中多见,这与南方民居建筑中较为常见人物题材有着地域上的差别。山水影壁。以中国山水画作影壁的装饰,在明以前很少,清初时也未盛行。清中叶后,山水形象随着山水画的滥觞才逐渐被搬上影壁,从而丰富了影壁的表现内容。在山西民居中有一定数量的山水影壁。王家大院王汝聪大门内以及宜安院的山水影壁就具有代表性。虽为石雕,但体现的是中国画的意境、格调和气韵。这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中国文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更是宅院主人追求淡泊恬静生活的心灵写照。此外,山西民居影壁中还有蔚为壮观的文字壁心、图形化文字以及诗联和对联。它们一方面以一种特有的书卷气息烘托出宅院主人儒雅的文人气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山西自古重教敬学之风浓郁的地域特点。

三、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构图特征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材质为青砖和石板,所用工具也并非毛笔,其构图在基本遵循绘画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分层配置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构图不同于西画的焦点透视,采用的是与汉代画像石等民间美术图像相类似的“底线斜透视法”“等距离鸟瞰斜侧面透视法”“斜向的透视”等。这是一种民间美术独特的图像布局方法,表达的是所谓的“心像经验”。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构图亦如此,民间艺术家们把人物、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天地江海和装饰纹样等多种视觉形象,或上下分格或左右划区满满地填塞在一起,构成一幅幅满、密、全的包罗万象的画面。这种超时空、跨地域、超固态、超常规的独特艺术表现,展现出了影壁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和构图法则。

(二)圆形“、S”形、品字形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画面在表现形象主体组合的基本形状中,常见有圆形“、S”形、品字形等。在圆形构图中,如果出现一个集中视线的趣味点,那么整个画面将以这个点为轴线,产生出强烈的向心力,在视觉上给人以围合、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感受。“S”形是曲线的组合和延伸,给人以活跃之感。“S”形在影壁构图中还具有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它连接画面中散乱无关联的景物,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尽管山西传统民居影壁多有繁缛景物,但经“S”形构图后,不显杂乱,反添情趣。品字形即为三角形,给人以均衡、稳定、持久耐力、分量以及强烈的优势等感觉。影壁作为居家常见之物,如此构图的用意显而易见。

(三)注重“开合“”虚实“”疏密”“动静”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图案的构图除了常说的“四菜一汤”式,其山水、花鸟题材的构图基本上遵循着相关绘画的一般原则。关于构图中的取势“开合”,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曰:“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寓也”[3]41。显然,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作者深受绘画的影响,在画面的经营上非常注重其“开合”的处理,努力做到宾主鲜明,疏密错落,前后贯穿,变化掩映。虚与实,对于影壁而言,其处理和表现较为直观。近景或主要形象相对精雕细琢,多做层次,使之更立体;做背景或只是点缀的部分便减少层次的表现。而石雕的虚实表现则更多地通过线条的疏密来体现。疏和密是根据影壁壁心物象在构图中排列距离的远近来体现的。疏凸现密,密衬托疏。在山西传统民居影壁上亦有许多“密不透风,疏能走马”的大手笔。动静结合。王家大院鲤鱼跃龙门影壁,牌坊式门楼喻龙门,鲤鱼跃出水面。图中除龙门用静态的横线和直线外,水浪、云朵及水滴均用波曲流转的动态线条,强烈的动静对比给人以奋进向上的鼓舞和震撼。

(四)强调情趣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作者从具体的对象着眼,为表现一个特定的情节,把画面中的鸟与鸟、物与物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使之产生情趣感。这种拟人化的情趣结构包含着微妙细节的表现和宾主之间的相互衬托、照应和顾盼的关系。此外,山西传统民居影壁无论福、禄、寿三星,还是渔翁、樵夫形象,抑或是双眸相对的鹿和鹤,就如电影定格一般,具有叙事之感。当然,有时还利用影壁中的题字来平衡画面构图,与中国画追求“诗书画印”为一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总之,山西传统民居影壁无论是题材还是构图,均显示出创作主体之创作意念的美学品格,蕴藏着作者对世界之真实存在的深层理解及灵魂诉求,更是一方水土养育下的值得品味研究的文化艺术载体。

作者:武丽敏 单位:晋中学院

山西建筑论文:浅析晋商文化与山西传统商业建筑

摘要:以山西省尚存的部分传统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晋商文化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前店后宅(坊)的平面格局、临街开敞的立面形态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等特点。

关键词:山西;晋商文化;传统商业建筑

1引言

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地上的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资料统计,全国现存的70%地上文物在山西,这一方面说明了山西省的文物保留现状比较好,另一方面却也是山西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反映。

晋商现象,在

4.1典型的北方风格

山西的传统商业建筑,如前所述,大多采用前店后坊(宅)的院落式布局,即前为店面,其后为管理部分或作坊,有的后部还有居住客房,与民居相似。每个市镇的建筑手法都非常统一,一气呵成。平遥,以其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保留着至今依然很少看到改动和添加痕迹的一座座商铺,祁县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精美的建筑装饰风格,昌裕川茶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太谷的店铺则相对比较高大森严,而碛口因为其宜人的街道尺度,却又添了许多的人情味与亲切感,洪洞、襄汾虽然破坏较严重,但也给了我较深的印象。无论是在哪里,由于地处北方,它们的商业建筑都表现出典型的北方风格,布局方正,追求对称性,屋顶厚重,用材粗大,封闭感很强。在这一点上,南方的商业建筑由于水文化赋予了其独特灵性,使其空灵轻巧。这也是与山西商业建筑的强烈对比。而就院落比例来说,长宽比大约为2:1,较北京四合院狭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山西人稠地狭,又兼之利于防风防沙,另一方面却也能体现出山西人的保守与封闭。

4.2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的应用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也拥有西北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窑洞,以往的观点认为,窑洞是贫穷的象征,然而在明清时全国最富的地方,窑洞却也是商业建筑中的一种主要建筑形式。窑洞具有许多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这里且不再赘述。我们看到,在山西,传统商业建筑大多为木构建筑和当地特有的窑洞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很多二层的院落建筑往往是下层砖窑洞、上层木构。大多时候前店后坊(宅)的坊(宅)的主要建筑多为窑洞,有时候厢房也会为厢窑所取代。更有趣的是,在平遥的日升昌,居然有假窑的出现(图6),所谓假窑,就是在房的外面加一个窑脸,这多少也反映出了明清山西商人对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的喜爱。它也是对其优良特点的一种折射。

4.3建筑质量较高

作为明清全国金融中心,全国的首富们都在山西,这样很自然地其商业建筑的质量也会远高于其它地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用材,装饰装修水平,建筑规模上看出。下层砖窑洞、上层木构的建筑往往会在砖窑洞前加一圈木构格廊,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想来和当时当地经济的富足有些关系。其次,作为商业建筑,它的世俗性决定必然要有许多繁杂的装饰。在商业建筑重视吸引顾客的方面,人们往往将店面的华丽程度与它所经营商品的效益联系起来。因为装饰装修水平往往象征着一家店铺的发达程度。明清的山西,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其商业建筑的装饰装修水平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构思奇特,匠心独具,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建筑中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各种砖雕、木雕及石雕建筑艺术品(图7)。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吻兽到门窗、柱础、石鼓、佛龛、照壁……它们都体现着明清山西商人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品位,体现着明清山西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审美水平。

总之,徜徉于山西老城镇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密密匝匝的商业店铺之间,我们不禁会为其华美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建筑空间而感叹,同时也不免会为院落的破败与零乱而深感惋惜。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建筑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它作为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建筑独特的魅力

摘 要:中国,一个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数千年的文明给我们沉淀下了厚重的各种宝藏。其中建筑遗产也是各具特色,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山西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平遥古城四合院 文化内涵 建筑形式

研究山西的建筑就必须从它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开始研究起,山西地处黄土高坡,在海拔1000米以上,又处于内陆远离海岸线,常年降雨相对较少,而且相对集中在7.8.9月份,所以导致了山西的空气干燥,风沙大,使这里的建筑有一种塞外的苍凉,又夹杂着一丝古都的厚重和奢华。历史上,山西就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输出地,从而导致了晋商的富有,唐朝前,就有大量的游牧民族迁入山西,带来了塞外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还有建筑风格,唐朝的开国皇帝就是从山西太原起兵而夺取天下。到了清朝,晋商的富可敌国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如果说唐朝前是建筑风格的变化,唐朝后开始出现四合院和高墙结构,那么清朝时山西的建筑开始向装饰的精细化进发了。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属于平遥古城里面的居民建筑和榆次老城里面的市楼还有清代大晋商的四合院了。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北部,为砖城墙,城墙上有垛口,敌楼,角楼,魁星楼和瓮城等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御敌式堡垒型古城。城墙周长6163米,高12米,城池形如乌龟,有六个城门,东西一边两个,南北一边一个。城南有两口水井,象征着乌龟的一双眼睛。为了站在城墙上可以看见城内的一切活动,所以平遥古城有规定,一切城内建筑物一律不可以超过城墙。所以城内的建筑不分大小,不论地位高低,较高不过2层。平遥古城的护城河很有意思,河水从2口水井出来,然后流到北门处,寓意着首尾相望,而在每座城门上都坐落着一个三层高的角楼,古代用于守望72个敌楼和发现敌人,而垛口平遥古城有3000个之多,据传说是寓意着孔子的3000个学生和72贤者。

平遥的城市布局是典型的明清城市结构,中轴线是南大街,市楼横跨而过,形成对称布局,左边城隍庙,右边县衙,左边文庙,右边武庙。左边清虚馆,右边集福寺。接到更是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还有无数的小街小巷,站在南大门的城楼上可以看到整个城池的对称,就像先建好一半然后照样反刻上去的。在四大街上有许多过去生意人家的宅子,街前做生意,街后四合院的住宅,功能分的十分明确。

古城的四合院一半情况下都是由几套小院子组成的,一进大门正面一块静壁(也有人家称为:影壁),或者一颗古树。里面就是四合院了,左右是东西厢房,在厢房的尽头有钱人家一般会修建照壁和风水楼。屋顶多为平顶,但是却很少开窗子,一半情况下,一个房间最多一扇窗子。显的很结实,很简洁。房间里面空间相对狭小,高炕几乎占据了房间70%以上的空间。在四合院的尽头边上多半会有个小门,进去后就是主人家的房间了,门上多写有灵气的词语。主人家的房间进去后是一个客厅,左右各是一个厢房,房间布局和外面四合院的布局基本一致,也是简洁和结实作为主要元素。

古城的北大街上坐落着二郎庙,其庙小,而名不见经传,但是从建筑的角度看却是非常有特色的。进二郎庙,迎面一块双龙影壁,影壁下是阴阳图阵和十二仙。进去后左右是厢房,径直向里走,就是供奉的二郎真君了,真君殿门口有大的焚香宝塔,和焚香槽,让人朝拜用,左右是土地城隍和二郎真君坐骑:恶白龙马,值得一提的是真君殿外左右一边一个小门通向后殿,这个小门仅仅能容2人并肩而行,小门长大约6至7米,穿过小门后抬头发现刚刚经过的那里是小门,分明是钟鼓楼台的通道,原来,真君殿左右分别有一楼台,一边是大钟,一边是大鼓,而在穿过钟鼓楼后,发现真君殿的背后居然是戏台。想来神仙也爱看戏了。这里我们不难从建筑风格看出来,山西人对戏曲的喜爱程度了。戏台后面是一大块空地,估计是观众席了。继续向后看,居然是玉皇大帝殿,难道舅舅也要沾光,屈居在外甥的小庙里了。玉皇大帝殿左右不能免俗的是财神殿和福禄寿三星殿了。此处又有一个小秘密仔细的看左右,各有一个小门,进去才发现原来是寺庙的道士居住,清修之地,一进小门就有一块影壁,上面简单明了,就一个《道》字。然后在影壁下面有一个大缸,装满水。里面就是厢房了。开始还以为最外面的厢房是他们静修用的,原来外面是给香客用的。二郎庙基本上可以代替这边的大部分建筑,进出大门有影壁,进大门后是厢房,然后是主体建筑,在主体建筑左右是钟鼓楼,如果是民宅的话,则是平台,上可站人,估计是古时候有钱人家的家丁,晚上站岗用。再主体建筑后是附属建筑,和左右厢房。看过二郎庙,其他的建筑基本上大同小异了。

山西经过了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双重洗礼,在精神和物质的共同影响下,已经发展成中国建筑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形式,充分的显示出中国人的创造性智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居住习惯和行为举止。而现在山西的建筑地方性正在逐步的消失,我们不能不保护这历史的珍贵遗产。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经济需要靠旅游来带动和支持,这样确实可以保护一部分古老的建筑,但是那些比较小的传统建筑,又如何来保护,还有,过于商业化的气氛也破坏了古城安宁和厚重。真希望,古老的山西,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延续下去,可以被保护,真希望以后提到山西不会只有老陈醋,和清代的晋商,可以让人们更加多的去想起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介休五岳庙建筑空间浅析

摘要:本文从人的视线角度,对介休五岳庙的建筑空间进行分析,不同视角所带来的空间感受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将人带入肃穆氛围的前导空间;步入娱神祀神活动的核心空间;尺度宜人的后续空间。

关键词:介休五岳庙;视角;空间氛围

山西介休古城历史悠久,有“清明寒食文化之乡”、“琉璃之乡”、“三贤故里”之美誉。古城内保留有多处古建筑群,其中,五岳庙建筑群保存完整,装饰艺术精美,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介休古城受城市等级所限,规模不大,旧城扩建前,四周城墙长度未超过1300米。介休五岳庙位处介休市东南隅草市巷,周围都是民居,基地面积稍显狭窄,南北长95米,东西约23米。

作为城市内部的岳庙,介休五岳庙既受官方祭祀建筑等级的制约,又有介休古城规模限制及周边街巷民居的影响,其建筑空间尺度远远无法与五岳各大岳庙相比。

然而,介休五岳庙在狭小的范围内,不仅拥有完善的功能体系、规整的建筑布局,更利用人的视角对建筑空间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肃穆森严的氛围,凸显五岳大帝的威严。

一. 人视角与空间感受的关系

1.视角的空间界定

视角:外界物体的二点射入眼内相交时所引形成的夹角。正常眼能看清最小物体的视角为1,又称最小视角,小于此视角者,就无法辨认外界物体。

视野:眼睛观察物象时视锥开角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人双眼同时看景物时,能见视野范围为120°,由于人眼的视网膜为弯曲的,人眼所成像中央清晰,周围模糊,因此人的清晰视野一般在75°以内。

通常情况下,水平视野在30°内,视野最为清晰,60°内,视野内物体比较清楚,60°~120°,视野里的物体开始变形。而鉴于眼球的特殊构造,人的视角为仰视30°以内、俯视45°以内、平面视角范围约45°。

2.仰视视角与空间感受的关系

假设建筑物高度为H,人到建筑的水平距离为D,H/D的值决定人的仰视视角α,从而影响人对建筑物的空间感受。

H/D=1时,α=45°,人处于观看建筑单体的极限角度,这时人倾向于观看建筑的细布,而不是建筑的整体。此时人所出的空间较封闭。

H/D=1/2时,α=27°,这时人可以较完整地观察到围合建筑的整个建筑的里面构图,以及它的细部效果。此时人所处的空间有很好的围合感。

H/D=1/3时,α=18°,人倾向于看建筑与周围物体的关系,这是对空间围合感觉的最小角度。

H/D=1/4时,α=14°,适宜观赏建筑的外轮廓,人们几乎感觉不到空间的封闭。

H/D=1/5时,α=11°20′,适宜观察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二.介休五岳庙的视角分析

介休五岳庙共三进院落,建筑氛围在有限的空间中,随着人视角的变换,起承转合、层层递进,将人的心里感受地融合进来。

1.及时进院落――前导空间

五岳庙入口空间由精美的琉璃影壁、两侧的东西掖门及进入掖门后的八字影壁组成,入口空间之后是高大宏伟的山门舞楼。这两组建筑组成了五岳庙的及时进院落。

进入掖门,人仰视山门的视角为50°,超出了人观看建筑的极限角度,更由于山门飞翘的屋檐,人无法看到建筑全貌。试想,此时香客从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而来,走进掖门,仰视山门舞楼,在一个封闭狭小的院落里,面前看到山门的大屋檐。从街巷空间的小尺度空间到山门舞楼营造出的高大空间的强烈对比,让香客涤去生活空间的闲散,感受祭祀空间的肃穆,完成了心理上的转变。

五岳庙及时进院落,也就是其前导空间,所承担的任务就是人的心理转换,这种心理感受通过视角和空间的界定,起到了的效果。

2.第二进院落――核心空间

从山门下的窑洞穿过,就到了五岳庙的核心空间。核心空间由山门舞楼、东西配殿及献殿围合而成。在第二进院落里,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有两个:作为娱神的演出和作为祀神的拜祭。

从戏楼下望向献殿,人的仰视角为19°,献殿与配殿的组合关系尽收眼底,空间围合感较弱。从视觉效果来看,相对于狭小的入口空间,宽敞的核心空间让香客从心理上相对放松,进入娱神祀神活动。从功能上来讲,院落的宽敞主要是为娱神祀神活动准备的。香客来到此处,视线从窑洞的束缚中挣脱,变得开敞,心情也从严肃转为放松。对山门上的戏楼而言,观看戏楼的表演活动时,观看角度α为27°,处于院落中距离戏楼1/3处,再继续往下走,距离献殿越来越近,视角变大,眼睛的焦点聚集在献殿内的贡品上,祭祀活动开始,香客心情再度有放松转为虔诚。

3.第三进院落――后继空间

献殿后为五岳庙的核心建筑――大殿,大殿是供奉五岳大帝之所,大殿后为寝殿,寝殿则为五月大帝是起居之所,大殿与寝殿组成了第三进院落,也就是后继空间。

从大殿望向寝殿,人的仰视角为29°,从寝殿望向大殿,仰视角为27°,在这个院落空间,人可以较完整地观察到围合建筑的整个建筑的里面构图,以及它的细部效果。此时人所处的空间有很好的围合感。符合寝殿起居空间的特点。

五岳庙空间氛围的营造通过建筑来实现,而人对空间氛围的理解则是通过视野去观察。视线的限制是建筑空间对人的感受的控制,也是烘托建筑氛围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王胜利,视线分析与高度控制――以北京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晋邦度假酒店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度假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度假形式也从以往走马观花的观光型向追求个性创意、身心放松、优雅精致、休闲品味转变。与之相适应,度假酒店也异军突起。成为酒店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关键词:度假酒店;设计;功能;风格;地域性

一、度假酒店的定义

度假酒店的定义之所以称其为度假酒店,因为度假酒店不再是单纯提供食宿的驿站,而是要为度假者创造一种具有特色的多方位的休闲生活经历。这种经历往往在度假酒店与它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产生共鸣时显得更加丰富和动人,并容易让度假者产生一种场所感和归属感。

二、度假酒店的类型、特点和地域性的体现

建筑应该强调场址对建筑的决定作用,反对那种刻意对别的地域建筑进行模仿的行为,要强调它的”内在气质”,而不能只是单纯的外形服务。此外由于自然环境的和民族气息的浓厚,度假酒店较大化的将当地居民的文化继承下来,但是对空间的放大还要经过精致调整,使使用者在居住过程中能够对当地的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

尽量保留基地内的自然风貌,将其融入度假酒店的建筑群体与室外环境之中,体现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和谐共鸣的设计理念。为此,本项目也遵循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原则:保持原有自然形态 ,尊重自然,保持原有自然生态是本次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

该项目用地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白马山公园南侧,东临公园保护区,周边均为自然绿色植物所覆盖,环境优雅,视野开阔。晋城市白马寺山接待中心(晋邦度假酒店)位于整个地块的南面,北面为二期接待单元。依山而建。项目一期接待中心总用地面积为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45平方米,主楼高度14.2米,2层,客房高度16.7米,5层。本建筑位于中国传统底蕴深厚的山西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内,酒店里面造型和空间布置都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

基地内裙山环绕,叠嶂起伏,可谓景色宜人,为白马寺山接待中心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白马寺山三面环山,从风水上说,是内敛聚气之所在,因此将接待中心的主体布局于白马寺上的坡地上,依山而筑,立面风格融会周边几个地域的传统建筑语言和符号,结合接待中心建筑的性格,错落有致,和山体湖景互为呼应。

三、相得益彰的公共空间的组成

在空间组织上,东南亚有很多将传统的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应用到度假酒店的设计中去。许多度假酒店的建筑以庭园来组织建筑,各个功能房间以百合花池,莲花池隔开,铺着木地板的连廊如桥一般将它们接起来。设计营造的景观是很奇妙的,在内穿行起来感觉很不错。还有,在巴厘岛有很多度假酒店使用了巴厘亭,这种设施体现了度假酒店的设计特色,吸引了大批高层次游客来此度假住宿。希望由度假酒店体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获得不同的风俗人文,增长见识,培养素质。由此可见,度假酒店应该是一个“文化艺术殿堂”,将文化艺术融入度假酒店空间,使之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吸引更多的宾客。本度假酒店以中国传统坡屋顶建筑风格为主,位于相对平整的低洼山谷地带,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从白马寺山向下望,宛若传统的山西大院掩映在万绿的崇山峻岭之中。近观依然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是山西度假酒店中拥有景观优势的项目

四、度假酒店的设计中,功能布局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确定度假酒店的主题,并依据主题进行设计。同时还必须从满足宾客需要出发,方便客人的活动。从这个角度讲,本度假酒店的功能布局就要尽可能地分别考虑散客和团队客人不同的需求。例如本度假酒店项目的入口设计上,除度假酒店的主入口外,还设有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和行李出入口,还要包括VIP会员专用入口。还有,西餐厅布局时就可以进行团队客人和散客的分区,散客区以2人座和4人座为主;团队区以6人座、8人座为主。这种分区既使散客在就餐时不会受到团队客人的影响,又使团队客人就餐时集中在一起,方便其进行沟通和相互照应。从另一方面讲,对非住店客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好布局在既方便从度假酒店内部出入又能够单独设置出口的位置,即有两个出入口,分别方便住店客人和非住店客人的活动,使非住店客人的活动路线与住店客人的活动路线分开,相互之间没有大的影响。

本度假酒店建筑群中间建筑一层为入口接待大厅,高度12m,大堂为两层挑高的空间,布置几组休息沙发,办理过手续的旅客可以顺着内庭的延伸向北到达客房门厅,再乘坐两个高速客梯迅速到达指定的客房各层,旅客行李通过行李车及货运电梯运至各层客房。货运电梯按消防电梯设计,紧急时供消防人员登高之用,客房区另一侧设计有二台电梯,其中一台兼消防电梯。大厅北侧为大型无柱宴会厅,设有VIP休息室、设备用房,新娘化妆用房,公共厕所,并设置供物流的独立出入口。大堂南侧为挑高两层的大堂吧,中间为透空玻璃顶温室大堂,种植热带植物,温室景致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让人们在工作休闲的同时,并享受到良好的视野景观。充分体现了新型多功能建筑的人性化趋向。基地北侧为客房楼,客房楼为5层,按照五星级标准设计实施,包括主体建筑会议中心,宴会厅,餐饮接待中心,多功能中心,其中客房为1-5层,建筑总高度 16.7米,酒店拥有163套客房,包括标准房152间,套房11间。客房楼西侧为贵宾接待单元1套,配备高规格的接待中心和会议室,客房。

对于该度假酒店,有效提高管理者的效率对度假酒店的运营有重要意义。因而,该建筑群的布局设计也充分考虑提高该酒店经营管理效率。也就是前台和后台这两大管理部分要加以区分。对后台管理部门应该尽量地不占用度假酒店的有效收益空间。比如,行政管理办公室、后勤部门应尽量与住店客人活动的前部区域分开,或者安排在不同的区域,以免员工过多地通过度假酒店的公共区域而影响客人的正常活动,同时又能保障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景观环境共空间氛围与意境的营造。

五、度假酒店的文化定位与 建筑风格

文学艺术有非常丰富的典故、语句、词汇,它们蕴涵深刻的寓意,赋予度假酒店所期望的意愿,对社会表达一定的概念。这类度假酒店易于被人们接受,也反映了度假酒店本身的精神面貌。如世界著名的香格里拉度假酒店,意为世外桃源,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向往。文化的定位使度假酒店获取不同的文化主题。度假酒店文化是指度假酒店自成体系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价值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和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每一个成功的度假酒店,都具备有反映自己特色、个性和精神面貌的度假酒店文化。度假酒店的文化定位基于度假酒店本身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渊源、人文环境、时代特征、政治和经济背景、艺术色彩、经营特色等。了解度假酒店各因素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决定度假酒店的主题。民族文化反映不同的国度,不同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是旅游观光者渴望获得知识的旅游目的之一。以民族文化确定度假酒店的主题,不仅可以吸引宾客,同时也使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保持纯真的本土民族文化,也使文化艺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到延伸。历史文化亦为人文景观,名人文史,是贯穿一个国家数百年、数千年的文化、或探访经济、政治、哲学、艺术等发展的线索。许多外国游客到某处旅游,大都是为了追寻文明史,名胜古迹。如果下榻的度假酒店能让宾客感受到这种文化遗产的氛围,必将留下深刻的印象,度假酒店也将由于主题的鲜明而扬名于世。

纵观各地比较成功的度假酒店,建筑风格大多以酒店所在地的地域以及文化为母体,在建筑物立面造型元素来自于基地周边现状和当地历史文化的脉络发展,体量造型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高低起伏。立面构成采用山西传统的坡顶构造符号,整体形态上实下虚,底部用架空走廊,玻璃面和立柱。建筑主楼由虚实体量相间而成,塔楼由玻璃体和角柱组成,与坡顶屋面对比强烈而且简洁,外立面色彩为白墙黛瓦,粗糙的花岗石,与山地环境的肌理相配合,表达了建筑的生长性,也沟通了酒店空间与山地环境的空间交流。

本项目整个建筑的形体可分解为几个相互穿插的体块,以两层高挑空大堂为建筑核心,功能体布置在两侧,这样的平面及形体较大限度的贴近自然,获得视野景观,并不相互产生干扰。其与用地形状相契合,形成舒展,流畅动感的形体。避免了大体块的厚重感,利用了错位,搭接等建筑手法,保障了各角度均有良好的形体感和视觉走廊,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在立面处理上,设计采用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古典中式风格,并加入现代的元素,让建筑既融入自然,又富有活力。实墙面和玻璃,虚实对比强烈,而斜面的屋脊线脚的运用和局部的退台方式加强了建筑的层次感,更加与自然环境融合。建筑外墙面主要采用当地花岗岩,底层为深灰色,其余为淡米黄色,即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就地取材,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建筑成本。屋顶采用灰蓝色陶土瓦,与建筑环境互相协调。落地大玻璃窗可以将室外自然景观纳入室内,互为映衬,让人较大限度的接触自然。

六、趋势及展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注重个性需求。历史、文化和生态遗产的探险热门起来。不同于过去观光式的旅游,旅游者们渴望的是休闲、发现、娱乐、运动和学习。与之相适应,度假酒店也日益展现出新的趋势:

绿色: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成为每个城市人较大的愿望。因此越来越多的度假酒店被建设在绝美的风景之地。它们以低调的奢华融入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同时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贯穿到酒店的全生命周期。

科技:在这个信息社会里,数字技术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可以预测的是科技的发展将越来越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无法预测的是这种改变到底有多大、多快!不远的将来。酒店可能会利用信息化系统为客人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亦或新的技术会帮助我们把酒店建到海底甚至天空中去。一切皆有可能。

人文:客人人住一座度假酒店,不希望它和他曾经住过的任何一家酒店相类似,他希望获得不同的空间体验。看到不同的装饰风格。甚至通过一座酒店去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而酒店恰恰可能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空间架构、传统材料的运用、当地风俗习惯的展示和文化符号的陈列应用,酒店可以传承历史,也能被赋予文化气息。

作为度假酒店的设计者,我们有机会为客人创造一种舒适独特的心灵体验,在一座混合了西方科技、管理理念和地域风情与多样性文化的酒店内,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优雅与精致、创意与休闲相伴相生,让更多的人在这里获得了轻松和快乐,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安宁,这也是作为设计者的较大安慰。

以时代为定位的度假酒店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时代特点或某一重大事件确立主题的,具有深刻意义,对人们影响最深。活动对度假酒店的形象宣传及内涵精神,具有决定意义,它更具有一份怀旧的情感,让人重温旧地,缅怀历史。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古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价值分析

摘 要:古建筑是山西历史文物古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山西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笔者通过对山西古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价值进行总体上的概括和分析,进一步挖掘山西古建筑优越的旅游开发价值,促进山西旅游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结构;价值分析

引 言

山西省位于华北西部,黄土高原东部,地面保存的古建筑为山西增添了一份光彩。山西的古建筑可以用两个数字来进行描述和概括:一个是106,它是指山西现存12世纪以前的木构古建筑数,占全国现存同时期木构建筑总数的72%。另一个是18118,是指山西现存的古建筑数量,同时也为中国之最,因此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称山西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1]。

1 山西古建筑的结构

古建筑的造型结构是通过建筑本身的形态以及构成建筑形态的各个重要部分如屋顶、梁架、柱子、门窗、墙、地面等构件而得以体现的。

1.1 山西古建筑结构中的屋顶

山西有很多屋顶样式,例如歇山顶、硬山顶、攒山顶、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卷棚顶等。无论什么样式的屋顶造型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和先陡急后缓曲的艺术性曲线,所形成的弧面也是风格各异的,不仅美观而且受力均匀,它对屋顶的排送雨雪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用于攒尖顶建筑物转角处的翼角,不仅丰富和烘托了古建筑艺术的性,而且屋脊上各种各样的脊兽给屋顶也增添了几分生动性。山西地处黄河流域,因此造型各异的屋顶与南方玲珑雅致的风格相比,显得更加浑厚、庄严。

1.2 山西古建筑结构中的梁架

山西的古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它的形成是由各种立柱、横梁等主要构件相互穿插而成的,从而形成了形式灵活多样,丰富且富有弹性的框架。建筑内部空间的层次感、丰富性是随着各种梁架的样式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的视觉美感,使其独具特色的艺术性更上一层楼。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重叠组成的构件,叫斗拱。它是东方建筑所特有的,可承载位于屋檐和屋内之间的梁与天花板,并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其做法以及变化也是颇为丰富的。它对古建筑的个性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强化,使山西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1.3 山西古建筑结构中的柱子

支撑屋顶和基座的必要构件是柱子,人们观察古建筑外观的视觉中心也是柱子。柱子由三部分构成,包括柱头、柱身和柱础。古人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和当时的审美需求对柱子的每个部分都加以装饰。通过运用各种如施色、雕刻等装饰手法塑造出寓意不同,造型各异的形态。山西盛名的晋祠圣母殿的“蟠龙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4 山西古建筑结构中的门窗

按照造型可把门分为出角门厦、平头门厦、拱卷门厦、屋顶式门厦等[2]。如屋顶式门厦的上方是用飞鸟、走兽、人物、花草等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装饰的,然而下部有既实用又美观的檐柱和抱鼓石,与收放自如的门槛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间是厚厚的门或铁皮包身或镶乳钉,并且不同种类的门环又拥有不同的寓意。而窗棂的建筑构件具有非凡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山西古建筑的窗式有长窗(即隔扇)、半窗、漏窗三种。不同的窗棂实现了不同的艺术价值。古代窗扇上的木格子就是“棂”,古人就是运用改变这些木格子纹图的方式来抒发情怀和寄托心愿,同时使得院子的环境气氛也得到了调节,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墙体的变化,还让墙体的空间艺术效果有了似隔非隔的感觉。

1.5 山西古建筑结构中的墙和地面

山西古建筑大多是用长方形的青砖来砌墙,室外墙面的颜色通常都用砖的自身颜色,但在特殊情况下,有些地方也会被涂刷上一些矿物颜料,对墙体可以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色彩的等级也会相对较高。而将室内的墙面涂为白色,画上内容丰富、寓意深远、色彩艳丽的壁画,不但对室内环境具有美化作用,还保护了墙体,还可以提供人们一些关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将艺术与文化、实用与美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 山西古建筑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价值

2.1 山西古建筑的美学价值

2.1.1 山西古建筑具有形态美

山西古建筑在体现形态美的方面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它具有很高的美学构思和艺术成就,山西古建筑构造的形态美与立体感解决了屋宇外形僵直、不灵活的缺点。此外山西古建筑在形态方面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当地的古建筑造型与结构的多变,正是由于这种灵活美妙的变化构成了山西古建筑的曲线美,给人以一种庄重协调的美感。山西古建筑体现出了雕刻、绘画诗歌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如晋中传统民居的华丽装饰,门窗的花纹繁巧、图纹各异;又如古窑洞墙裙的精美壁画,许多大户人家都用精美石雕或砖雕做护壁来装饰,而屋檐下则是用梁穿插得到斗拱出檐的效果,美轮美奂。

2.1.2 山西古建筑具有自然美

任何一座古代建筑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这三个要素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的标准,但它们都是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山西古建筑无论民宅寺庙衙署,都是由几座或多座建筑物围绕成一个或几个庭院形成一组建筑的完整格局。如位于平遥县城的东南隅的平遥文庙,前后四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院落相连,梁架规矩、整齐、坚固,故能保存至今,成为晋中地区不可多见的早期建筑佳作。

2.1.3 山西古建筑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美

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等在山西古建筑中都是和谐统一的,它们为我们创造民族化和现代化的建筑,同时为我们进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山西古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我国颁布的旅游文化保护政策中也对山西古建筑的自然环境有很大重视[3],使建筑与自然、与人文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2 山西古建筑具有社会经济价值

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宗法伦理对三晋民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通过结合其他建筑形式,用规整的型制与建筑风格展示出其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对农业社会的乡情语言有更深的表达,标志着一定历史条件下地方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民居水平,它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其中山西古建筑中丰富的人文价值与多样的历史文化特色就决定了其拥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2.3 山西古建筑具有生态价值

山西农民的主要居住建筑是土窑洞,它的历史悠久,大可追溯到100万年以前。在漫长的岁月里,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窑洞建筑不断改进和发展,至今仍然受农民们的青睐。就目前来看山西全省大概有180万孔窑洞,窑洞里有700万人居住,窑洞四季舒适,被称为“天然空调”,除此之外还有“绿色居室”之美誉。窑洞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能源消耗。

2.4 山西古建筑具有特殊功能价值

旅游业的灵魂是差异性,如果古建筑失去差异性,古建筑旅游资源也就不存在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是礼制思想,而山西古建筑是承载这种文化思想的形式之一,因此它更加注重营造传统的人文环境,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中外建筑风格的大相径庭正是这种差异性的表现,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而正是这种语言给山西古建筑增添了一种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

山西建筑论文:山西汾阳太符观昊天殿建筑特征分析

摘要:以汾阳太符观大殿――昊天玉皇上帝殿为例,通过运用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勘察测绘的方法,对昊天殿的平面柱网布列、梁架结构特点和铺作特点等进行分析,探讨金代道教建筑在山西地区的建造特点,以求进一步了解该类型建筑的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金代;道教建筑;平面柱网布列;梁架

1、太符观概况

太符观,第五批全国重点史物保护单位,位于汾阳市东北17km杏花镇上庙村。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沿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为照壁、牌楼、山门、乐台、昊天玉皇上帝殿;中轴线东西分别配置关帝庙、二郎庙、后土圣母殿、五岳殿;乐台东西筑窑洞各10孔,窑顶有钟楼和鼓楼:观西南另建有道士院,一层为窑洞三间,二层为紫微阁,阁中有刘秀和二十八宿塑像。由于历史等原因,现存建筑为中轴线山门,昊天玉皇上帝殿,东西两侧分别为后土圣母殿和五岳殿。昊天玉皇上帝殿为金代遗构,东西配殿为明代建筑。观内现存彩塑127尊;壁塑200m2:壁画188.63m2;碑碣15通;经幢1幢;铁狮2尊;石狮2尊;肩舆5架。

2、昊天玉皇上帝殿(昊天殿)

2.1 概况

昊天玉皇上帝殿,又名昊天殿,位于太符观内最北端,始建年代不详,根据昊天玉皇上帝殿前檐墙所镶金承安五年(1200年)《太符观创建醮坛记》之碣,证明该殿创建于承安五年之前,属于金代早期遗构。大殿建于1.2m高的砖砌台基之上,前置月台。殿面宽三间(12.48m),进深六架椽(11.22m),单檐歇山顶-建筑属于厅堂式木构架,不属于《营造法式》所记载19种标准厅堂式木构架中的任何一种,但仍然是《营造法式》所列基本类型中的“六架椽屋乳袱对四橡袱用三柱”。

2.2 平面柱网布列形式

昊天殿前设月台,东西1324cm,南北400cm,高90cm。台明东西1612cm,南北1506cm,高113cm。整体使平面呈“凸字形”,不仅突出了大殿的在整个建筑群中的位置,也增加了大殿的气势。此种做法与宋元时期的建筑平面布局形式相仿,如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平面也是此种形式。

建筑规模不大,殿面宽三间(12.48m),明间449cm、次间408cm;进深六架橡(11.22m),明间400cm、次间350cm,呈近方矩形的平面,平面柱网布列灵活,前檐、后檐檐柱各四根,东西山面各两根,室内采用减柱造,减去后向两根金柱,形成不对称的平面柱网布列,既增加了殿内平面使用面积又扩大了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现存宋金遗构中减柱造实例非常多,如晋祠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顶,为了增加廊部的使用功能,利用减柱法扩大前廊空间,前向四根老檐柱不直接落地,制成蜀柱立于剖牵之上,平面柱网形成了减柱造。减柱的法在山西的民间建筑中出现的较多,从五代至清代均有遗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

2.3 梁架结构特点

宋代时,将用于殿堂式的歇山顶称为“九脊顶”,而昊天殿为厅堂式构架,则屋顶称为单檐厦两头造。晋祠圣母殿结构为典型殿堂形构架,是现存的,用单槽副阶周匝形式的实例。由于昊天殿属于山西民间道观,规模相对偏小,采用减柱式平面,梁架属四椽袱前压乳袱用三柱,简称对乳袱做法。四椽袱压乳袱的做法在宋代中期后成为主流,几乎所有金代木构架建筑都采用此种压接做法。大殿的角梁为平直式结构,造成翼角生起明显,使建筑更显得独特、飘逸。柱头所设普拍枋用材较薄(33.5cm×9cm),阑额与角柱相交不出头,属于宋代遗风。

六架椽屋,四椽袱北端交后檐柱头铺作,南端交三椽袱之蜀柱,下压乳袱通檐用三柱。三椽袱南向由内柱之上之蜀柱及栌斗承托,交三椽袱上之蜀柱,前对且扣压搭牵之结构,搭牵南端由下平椽蜀柱及栌斗承托,且交攀间拱出梁头,其上设托脚斜承平梁。三椽袱北端由合踏栌斗承托,平梁由蜀柱及栌斗承托,且两端设托脚斜戗;平粱之上设蜀柱及攀间斗拱承脊槔,且施叉手捧戗。纵架于次间上平樽攀间处设托脚,与繁峙岩山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相近。两山北向设斜直式丁袱,制作规整、用材比例协调,宋代遗风;南向设平直式丁袱与内柱铺作结构。梁架结构简洁,用材比例和谐,地方特色强烈。梁架举折和缓,前后檐樽中心距1274cm,总举高398cm,前后檐樽中心距:总举高=3:0.94,梁架结构保存完好。

2.4 铺作特点

殿檐下设置斗拱为五铺作,前檐及两山南次间设补间铺作。铺作制作较为特殊,为五铺作双抄计心造,一跳华拱出跳之上承交互斗、瓜子拱,不设瓜子慢拱,二跳华拱承交互斗、耍头交令拱承衬头枋。里转不设出跳拱也不设纵向拱,一跳华拱延伸殿内交内柱栌斗制成乳袱,二跳华拱延伸殿内制成半驼峰承蜀柱,耍头向殿内延伸交蜀柱出耍头,衬头枋向殿内延伸与蜀柱结构,制作独特,实例少见。铺作用材为22cm×15cm,而厅堂三间在《营造法式》中的做法一般用五等材6.6寸×4.4寸,本处采用的接近于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四等材,与晋祠圣母殿的殿身用材四等材22cm×16cm相差不多,在小体量的殿中使用高出自身形制的铺作尺寸,增加了建筑的厚重感和气势。

在主要的斗拱、梁柱方面,建筑斗拱相对唐来说,虽然已经有明显变化,变小,轻巧,但是与清代相比仍然略显粗壮、笨拙,建筑更注重实用性。建筑的檐柱有明显的侧脚,檐柱、金柱不设柱础石,使建筑更加稳固。结构朴实、用材粗硕,这些都是宋金建筑的特色。

2.5 其他

屋顶为筒板瓦扣瓦,绿琉璃剪边,正脊上有浮雕腾龙,侧脊上有浮雕花卉、吻兽饰件为明代“万历二年十月吉日,汾州米家庄”遗物,制作精道、雕工考究、色泽艳丽是明代遗存至今之佳品,保存完好。檐口呈曲线,出檐深远,建筑外观雄浑、飘逸,极富美感,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

正殿内设有竹木神龛,制作玲珑,造型别致,檐部小木作遍施彩绘。平面分布总体呈“凹”宇型,空间主次分明,排列有序。神龛据记载为金代遗物,神龛檐下铺作排列密集,按构造种类分为正出、45°斜出、平面“米”字形三种形式,具有装饰与结构双重功能,是金代建筑小木作的杰出范例,具有极高的科学性与艺术价值。

塑像共7尊,分布置于神龛内的神坛上,正中为玉帝坐像,左右四尊侍臣和两尊侍女立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各壁均绘有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元图”壁画,共100.42m2,壁画旁列有榜题。

殿身南向明间设劈板门,为金代形制,每扇各钉五排金瓜形乳钉,共100个。次间设直棂窗。

3、结语

从太符观现存碑碣中捐资人的地理分布来看,太符观是为周围村民提供服务的一个宗教场所,是地域性俗神文化信仰的实物载体。

昊天殿的平面使用减柱造手法,梁架属四橡袱前压乳袱用三柱做法,铺作用材规整,结构简练,手法古朴,遗有宋代风格。而阑额不出头,铺作用材为22×15(cm),约合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四等材,里转不施拱枋,而在乳袱之上设类似于佛光寺东大殿铺作里转所施的半驼峰的做法,为金代遗构中非常少见,或属孤例。是研究宋、金地方建筑的稀有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此类特征与山西地区同期同类的木构建筑相比,反映了金代建筑所具有的典型风格。圆塑、壁塑、壁画、建筑彩画,琉璃等艺术品,造型美观。尤其是彩塑和壁画,线条流利,体态和谐,比例适中,内容丰富,以写实为主,反映了民间和宫廷生活,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