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障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论文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开发
论文摘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旅游业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产业,因为旅游的资源大多来自于历史人文的传承积累或大自然的恩赐,要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障旅游资源被完整保护。农村旅游业的基础就是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的时候,应该将环境保护作为重点来进行考虑。农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让农村真正能够因为旅游而获得长久的建设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村民带来收益。
1农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旅游开发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过度开发,过度消耗当地的环境资源以致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旅游开发中,主要对包括公路、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建设这些旅游基础设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规划,将它们与原始农村风貌紧密结合,不要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破坏了原有的环境。加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于建设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垃圾和排放应该及时的做好管理和限制。不少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建筑污染物,在旅游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白色垃圾,这都是当地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的一种结果体现。一些游客的素质不够高,觉得到农村旅游就可以不要讲文明礼貌,出现恶意破坏的行为,导致农村自然风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农村旅游中还面临一个很大的环境挑战,不少游客会对一些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导致一些珍稀动物被猎杀,而且有些珍惜物种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无法生存,过多的人流量涌入农村后给环境带来的变化也会让这些物种生存困难。
2农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现代社会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考虑是否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才是对环境友好的长期可行项目。农村旅游业在开发的时候就应该时刻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农村旅游开发与环境的保护始终可以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在农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若因为开发农村旅游而导致农村的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可谓是得不偿失。农村旅游开发一定要在前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结合本地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旅游的理念,对生态进行严格的保护,减少环境的负担,让自然之美可以可持续性地被欣赏和享受。任何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案都应该被否决,决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决不以自我牺牲为前提吸引超过负载的游客量。开发中要结合本地的资源,减少新建的景点。农村的自然山体,以及相应的老建筑群,都可以直接进行相应的就地开发。而且通过这样的开发,能够对古老的建筑重新重视,增强了对于这些建筑物群的保护力度,对于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3农村旅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农村旅游对于农村的经济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对农村经济无疑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很多农村都希望能够开展旅游业的原因。农村旅游有着很大的先天优势,因为大多数的农村都有着异于都市生活的美丽自然风光,一部分村落还保留着古老的农村建筑群,这些自然的宁静和美好都能够吸引来自都市的人们,使他们身心得以放松。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根据农村的本土特色进行相关的建设,开发出与农村相适应的旅游资源,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制定相关的策略和发展规划,通过政策的引导来对农村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禁止开发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环境破坏的项目,更多地推进对生态有保护意义的项目,将目标设定为建设“美丽乡村”,而不是一味的经济追求。注重农村文化特色的展示,在自然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人文色彩,让村落更具有自我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4结语农村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环境圈,它有着自然地风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同时它也是脆弱的,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农村旅游能否令农村真正受益,取决于是否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环保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者:向斌 单位:成都文理学院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人类和生态环境问题
(一)资源问题
全球的各种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包括森林、草地、耕地等资源。全球的热带森林已经被严重地破坏了,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措施去保护和还原,那么再过数年,全球的热带森林会几乎全部被毁,到时候水土流失、土地的沙漠化会更加的严重,将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后果更是人类无法承担的。
(二)食物问题
随着人口逐渐在增长,所需要的水和粮食也在逐渐的增多。根据资料统计,世界上已有60多亿的人口,在很多的国家都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很多非洲的国家,全国几乎有30%的人营养严重失调。
(三)城市的问题
目前,在很多大城市中,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城市堵车、噪音等问题也是非常的严重,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都严重地受到了影响。综上所述,虽然科技不断的在进步,经济不断的在发展,但是却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条件。因此,如何既能发展经济又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了当今时展的重中之重。强化人类的环保意识,强化环境的有效管理,使人类与环境能够和谐发展,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人类要选择的、也是必须要走的最明智的道路。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球是属于人类的,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去享受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人们在占有资源以及后期的利用时,其方式方法上也是极为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认知和需求也是不同的。某些发达国家提出的先将经济发展上来,再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走这条道路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全球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建立在相对经济不发达、部分落后国家的利益上,是不可取的道路。从较为长远的利益出发考虑,发达国家应该走一边发展、一边治理的道路,发展中国家更是要注重学习和积累,在不断发展新科技的同时,也要提高本国国民的素质,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污染。《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曾经提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统一相处,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新思想。所谓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对于那些严重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重的批评和抨击《。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要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确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自然界中都有自己的地位与权利,人类要善待生态环境,要正确看待自身的利益,要让人类与大自然相融合,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才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着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内容,而且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现在生态环境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环境保护。因此,政府就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必须呼吁人们群众在寻找经济发致富道路的同时,必须合理利用我们的生态环境资源,不可过度开采,过度污染。必须对资源进行有限的利用,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这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针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来看,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及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对于违法者必须采取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不可以进行包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第二,继续修订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新的法律法规来限制人类致富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四、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的中国还在处于发展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本国经济是中国广大人民长此以往的愿望。虽然目前的综合国力在逐步加强,但是生态环境也在一步步的恶化;同时,我国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近几年的自然灾害在我国更是频频的发生。所以,我们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提高人民的素质,每一个人都要尽自己的努力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继续走下去,才能够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者:李亚梅 单位:米易县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畜牧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议思考
1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畜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得到保障
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副产品在食品市场中占较大比重,肉、蛋、奶总产量约为821.5万t,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占较大比重的生猪出栏量也呈现翻倍增长;同时,外销肉鸡、猪肉也增长至600.0万t,使国内外市场得到了有效供给。
1.2产值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农副产品,更使农户经济收入增长,开始占据农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成为农业增收的关键,很多畜牧业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过上了小康生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3质量提升,使农产品安全得到保障随着农产品整改力度的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全国开展的屠宰场抽检次数增加,在生猪尿样抽检中,共检样出56批次的盐酸克伦特罗阳性,同比降低了0.09%,实现了抽检性率将低至0.30%的目标。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瘦肉精”抽检,存在零检出率,保障了全国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2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环境问题
2.1自然资源锐减
当前,随着土地沙漠化、草原侵蚀的日益加剧,草原上的可利用资源相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人为破坏占较大比重,120北京农业2015年12月上旬刊农业研究畜牧水产是造成草原面积的锐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与人畜禽争资源的情况较常见,造成饲料短缺,养殖成功率降低。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饲料用粮仅占总粮食利用率的1/3。足以证明当前饲料短缺问题已经威胁到了畜牧业发展。
2.2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养殖户的增多,污水、污染物等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其中隐藏着非常多的病原微生物,一旦流入河流、湖泊等地方将造成水资源污染,为周围的居民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3化费、农家肥出现积压
当前,化肥生产越来越便捷,产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化肥厂家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为畜牧养殖户带来诸多便捷,由此,农业生产上使用化肥不断增多,造成农家肥大量积压,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公害严重。
3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保护对策
3.1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扶持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使疫病防治更为方便,产业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因地制宜,将规模化养殖用地政策真正落实,降低散养比重,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固定发展模式。同时,要对畜牧业养殖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发掘山地草多的资源优势,使饲料短缺问题得以缓解。
3.2加强疫病防治力度
免疫使防控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的防治与免疫,强制实行免疫病种,坚持“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的免疫原则,及时做好免疫效果的检查与监督,适时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做好免疫记录,使强制免疫制度真正落实,这样才能降低疫病发生率,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
针对当前众多的畜牧养殖户,要因地制宜,不断对饲养模式进行创新,发展综合饲养模式,实现“种、养、牧、沼气”四位一体的养殖模式,对畜禽废弃物开展无公害处理,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养殖、节约能源与资源,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畜牧业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3.4使用环保型饲料,优化经济机构,提高畜牧养殖农户的素养
畜牧养殖户要坚持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和绿色的养殖经营观念,不将数量作为养殖重点,而是在养殖中注重质量。对饲料进行合理调配,多使用环保型与节约型的生物饲料,合理喂养,不随意乱用添加剂。畜牧养殖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区域机构与环境标准的统一,不断对畜牧业发展格局进行优化,使土地资源、能源等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养殖地域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同时,不断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素养,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养殖管理,使之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强化其环保意识,加强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减少对周围环保、资源的破坏,从根本上抑制环境破坏行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语
该文主要介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几点阻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环境保护、资源破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表现畜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免疫防治、发展生态养殖。
作者:常鹏 单位: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 自然 和 发展 社会 经济 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工业 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及时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 规律 ,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 自然 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 科学 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 历史 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 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 经济 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 现代 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 规律 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浅析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摘 要:围绕西藏 环境 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论述了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评价标准,并从政策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发掘 民族 文化 四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西藏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 经济 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西藏 生态保护 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一、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概况
1.区内 地理 环境现状与生态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达122.84万km2,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二)。 人口 242.7万,以藏族为主(占95%以上)。全区辖7个地(市)73个县(市、区)。[3]西藏高原风光旖旎,那里有湛蓝的天,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悠久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西藏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的水质都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经济发展和 社会 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条件,西藏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然而,正是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区内86.1%的土地位于海拔4000m以上,受高寒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成为关系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藏解放后,由于起初人口较少,城市化和 工业 化水平低下以及国家的种种保护措施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的状况。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而言质量不高,且有退化的趋势。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西藏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退化, 投资 严重短缺及环境意识淡薄产生的全部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西藏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保障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2.西藏城市发展现状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城市是社会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藏的城镇有着悠久的 历史 ,拉萨、日喀则、昌都、江孜等城镇均属历史古城,也曾显赫一时。但是,长期以来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城镇可以说没有基本的城市设施,加之生产力低下,人口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在西藏,现代意义的城镇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西藏的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80年代,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几亿元,大部分用于城市住房改造,城市扩建,市政建设, 公共 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1984年,中央决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东等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工程,工程总投资4.8亿元,总 建筑 面积23.6万m2,一座座饭店、宾馆以及文化、 教育 、卫生、通讯、 交通 、生活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使高原城镇的容貌焕然一新。1994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由中央和有关省市为西藏援建62项工程,总投资达23.8亿元。[1]目前,该项目已大部分建成并也投入使用。2003年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未来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壮丽的蓝图,西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进入一种历史上发展好的时期。
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2007年,青藏铁路将要建成通车,西藏总人口将达到250万到280万(含外来流动人口在内),尽管西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西藏高原自然条恶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可利用的耕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2%-0.3%,而且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态势,人口的增加,必将引起人为地对西藏脆弱生态环境的掠夺与破坏。比如: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的 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由原先不足20万人口,目前已增加到47.45万人,城市人口已达22.39万人(占47.19%),已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2]由于拉萨目前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中心,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白色”污染物的增加,污水的横流。人类为了生存,非法地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便会产生,诸如不合理的森林砍伐,非法盗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自然矿藏等。如何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西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现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城市在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 美学 质量以及精神文化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西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而不应以今天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明天的环境质量降低和子孙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为代价。
现代城市和城镇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西藏正面临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缩小与内地差距,迎接新一轮西部开发的历史任务,因此尤其要重视中心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使其具备应有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的地位,从而切实带动全区的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要使自然、城市经济、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会促进城市社会的持续健康的运行。
再次,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的讲,西藏的经济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结构,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产业和专业化、集约化的社会经济运作。因而制约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而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复杂的分工和交换关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发达,需要城市的拉动。根据现实情况西藏要走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道路必须重视中心城镇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西藏早期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西藏要发展必须在客观上打破地域的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中自由合理的流动,积极的接受周边区域的有益经济辐射。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西藏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才能促进自身区内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西藏城市只有处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促进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资料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城市的企业才能够建立复杂多样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西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完善,西藏城市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
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社会经济协
调规律的要求,是 人口 、资源、 环境 同步进行,均衡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 经济 效益就是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生态效益的统一。人们在 社会 劳动过程中既会产生有益的经济成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带来某种负面影响,产生生态效应。这两种效益是在劳动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一认识高度,重新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适度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环境,这三者任何一项处理不好或者是三者不能协调发展,都不能使城市持续协调的发展。
三、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提高全区可持续发展意识
西藏是我国西部的一片“净土”,由于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明确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有效环保优惠政策。由于 历史 原因和发展水平所致,西藏大多地区乡村干部群众 文化 水平较低,加上文化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对科学技术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不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误解,甚至把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对立起来。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唤起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美好的家园,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动员社会一切有利条件,有能力的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事业,为维护西藏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
2.提高城市规划决策质量,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城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城镇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的城市“高原反应”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东部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西藏地区?如何解决这些前所未有的城市问题?我国东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和发展方面的挑战,高速的经济发展再带来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匮乏,许多大中城市和乡镇面临空气、水、垃圾、噪声污染等问题,以及土 地质 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等现实。随着2007年青藏铁路通车,必将掀起西藏的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提高西藏城市规划质量,尽早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因此为了解决西藏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关键在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重大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的教训很多,比如“三江平原 农业 开发”导致的大规模湿地破坏;片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导致滥伐森林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支持乡镇企业政策。包括“十五小”企业对部分地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6]从东部城市发展的教训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如果在决策初期不注意决策的科学和质量,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弥补,只有在政策或计划层次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原则应作为政策的核心和主体。
3.因地制宜,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化的城市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还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日渐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规划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性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地进行规划,使城市向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4]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该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或加速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镇污染少, 管理 运行 成本 低和环境可塑性强的有利因素,按照“绿色城镇”理念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的城市发展模式,避免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城市病”和“反城市化现象”,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城市的规划过程应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诸方面要求,实现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其次,把西藏城市,西部区域以及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三,力求使城市空间体系和生态体系相结合,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及经济规划相结合,寻求规划方案,以适应西藏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
4.充分发掘 民族 文化,为西藏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西藏的历史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讨
[关键词] 云南旅游经济 生态 环境
[摘 要] 20多年来,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在云南省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十分严重,已影响到了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
一、云南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扩张的工业生产体系在给云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工业“三废”排放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云南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城市附近河流和湖泊的水污染呈加剧趋势,城市和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逐渐加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云南省大面积的旅游资源也遭到了被污染的命运。云南省其它著名旅游区的不少名山胜水也处于伤痕累累的生态恶化困境。旅游活动会给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带来多种污染,其中包括垃圾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旅游者在住、食、行、游、娱、购等消费活动中,很容易打破自然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平衡和协调。
二、云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资源
1.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云南跨越7个气候带,几乎囊括了全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独特的气候多样化孕育了植物的多样性。云南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密集、种类最多、时代最早的恐龙动物群化石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地(澄江县);以及世界闻名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猿人化石地(元谋县)。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省先后建起了92个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网络,占全省面积的38%,部级、省级及地(州)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和保护范围居全国及时。
2.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云南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富饶秀丽的边塞风光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云南是亚洲几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以形态多样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自立,兼容汉、藏、巴蜀、荆楚、南亚、东南亚文化的精华,形成异彩纷呈的多元民族文化。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2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景观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为典型、最为集中的,这也是云南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3.旅游产业体系渐成规模。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在食、住、行、游、购、娱等结构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综合接待能力位于全国的中上等水平。在旅游产品方面,丰富绚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多姿溢彩的旅游产品,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生态旅游、会议节庆旅游、雪域旅游、探险旅游、漂流旅游等旅游产品,被广泛分布在全省六大旅游区,并分别连在11条部级精品旅游专线中。经过近20年的努力,以及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和昆明世博会的拉动下,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已经颇具知名度。
三、发展云南生态旅游的思路
1.生态旅游进行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做到有控制、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能力以及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一律实行严格的封闭性保护,对开发条件趋于成熟的,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规划先行,实行有序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规划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只有规划和监测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性开发才会落到实处。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生态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要在对生态旅游地区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同时,规划时要注重多方的参与,普遍征求所有与区域总体布局等相关利益集团的人员的意见。
2.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补偿机制。云南地区应该按照“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原则,由国家出面,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国家对下游生态受益地区统一征收生态保护税再返还给上游生态建设地区和人民;通过国家预算,加大对西部生态重建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专项补贴范围和数额,如对西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建设项目应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给予补贴;继续实行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休养生息政策;加大国家的综合扶贫力度;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等等。
3.加强政府的宣传与管理。面临着日益开放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云南旅游业,竞争更加激烈。与国内外著名的精品景区相比,云南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景区景点特点不突出,规模小、档次低,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配套,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不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抓好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是保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主导旅游发展,应当科学处理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政府主要对旅游业实行宏观调控,而不是以政府代替企业或市场本身。地方行政领导不得越权审批资源开发项目,不得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环保执法,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给予保障。把资源、生态状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以弥补“市场缺位和市场失灵”的弊端为依据,对旅游企业实行间接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进行系统实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
一、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问题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 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那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市场出了什么错呢?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可能是个体农民,也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或者说,一个人并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盛洪,1996)。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有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或不关心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这里暂时不考虑环境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它的成本曲线比真实成本向右下角移动了(如图1所示)。这导致造纸厂的均衡价格低于“真实价格”,而产量却高于“真实产量”。在极端情况下,从社会角度看,建立这个造纸厂也许是得不尝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实成本生产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大约是BEE’C所包括的面积),几乎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大约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积,即因污染而无法生存的鱼的市场价值);况且由于成本低估导致资源过多地进入造纸业,使得社会失去了将这些资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时所获得的利益。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资源(如树木)而言,当代的价格低于保障树木生长的长期均衡价格,而市场利率则高于树木的自然生长率。这必然导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会砍伐树木的结果。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保障,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时说到,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在人类历史中,产权制度也是不断进步的,从而不断地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对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实现的。当知识产权确立以后,有关知识生产的外部性得到克服,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今天我们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刚刚告别计划经济,产权制度还很不成熟,所以还有通过改进产权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大量空间。例如,在一些乡村中的较小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河流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名义上归集体所有,但“集体”没有有效行使产权的机制,河流被岸边的造纸厂污染了。在这时,如果将河流的所有权个人化,或者将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拍卖给个人,就会给这条河带来一个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的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排污的造纸厂谈判或抗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这样做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森林树木的产权个人化,也会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状态。因为一旦树木的产权由个人或组织拥有,产权拥有者就会按照利益较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树木的砍伐和种值。当树木的自然生长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拥有者就会根据树木的市场现货价格与净现值之比,有计划地砍伐树木。在这时,木材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当树木没有明确归属时的成本,从而会部分解决砍伐森林的问题。
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产权个人化,虽然将砍伐生物资源的机会成本算入了个人成本,却还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由个人拥有森林,个人成本仍然会低于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森林的砍伐就会超过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均衡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即对砍伐的树木征收税赋,而对活木的买卖不征收税赋。其结果是,出售一定体积的活木比同等体积的木材要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对木材价格的需求具有弹性,当砍伐税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需求者会因价格上升而减少其需求,这等同于木材产权拥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税。而进行活木交易则无需交纳砍伐税,从而价格会比木材交易为低。由于没有砍伐税,卖者可以获得较出售木材为高的收益,而买者则可以买到较木材便宜的活木。这就鼓励较多地进行活木的交易,而较少地进行木材的交易。当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时,砍伐树木所获得的市场现值就会较低,用价格计算的树木的自然生长率就会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场利率。当活木生长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市场利率时,树木拥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树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拥有者就有一个变现的市场,也不会因为急于变现而砍伐森林。
说明:当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税时,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线为S,木材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砍伐量为Q0;而征砍伐税后,相当于成本曲线则为S’均衡价格上升为P1,而均衡砍伐量则减少到Q1;其中消费者承担的砍伐税为面积>P1 E’E’’ P0,森林所有者承担的砍伐税则为面积P0E’’HG,如A图所示。对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税赋,但考虑到购买者未来仍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因此未来仍要交纳砍伐税,所以需求曲线移至D’;而出售者已经免去此次交易的税赋,则均衡价格应为P2,而均衡交易量则为Q2;显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为多。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上面的讨论同时意味着,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存在着一个政府,因为只有政府才能收税,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强加给交易双方。然而,当我们涉及全球问题时,这一条件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类似于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不是不能就环境问题达成一致,但谈判成本会很高。在谈判者较少时,如只有两个国家谈判,涉及两个国家的局部环境时,谈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国家都参加谈判,讨论有关全球环境问题时,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在这时,就要依赖于一种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结构。在其中,“大国”就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大国”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动机,因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国”有维持达成的环境秩序的实力。看来,中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她既可以在双边谈判中抑制以邻为壑的行为,更应该在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从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来看,我们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过一个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问题的方案,如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较大化的哲学行事,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文化取向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人们更为关注后代的幸福,重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及其它物种作为人类的共生物的延续,人们就会提高对未来的评价,从而降低市场利率。因为市场的自然利率是由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形成的。当市场利率降低后,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自然生长率和自然修复率就会相对较高,就会引导人们减少对这些资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类社会都能够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没有一个全球政府,也会在全球问题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的行为,从而为最终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要通过改进产权制度,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我国的具体情境中,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政策上的艺术。例如,在我国现在的政治条件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较难被接受的。因此,所谓产权制度的改革,还要在现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比如遵循我国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将小河在一个时期的使用权承包给个人或组织,都可以起到“改进产权制度”的作用。因为正如许多文献已经指出的那样,产权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权也是一种产权。只要拥有这种产权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激励人们去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能够去与(比如)造纸厂去谈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衡,达到保护环境的均衡,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政策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类似的设想,就是成立一个“拥有”局部环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个“太湖环境公司”。当然,这是一家由政府特许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牵头建立,以后也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改变资本结构,甚至(不一定非得)成为一家私人企业,更好的形式应该是变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众和传媒的关注。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太湖可能产生的利益。粗略想来,应该包括在太湖中捕鱼捞虾、养殖水产,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产。它的较大利益,就是保障太湖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会主动地与太湖边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厂家去交涉,责令它们停止排污。在争执不下时,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传媒的力量。这样,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会日夜监视岸边的动静,而不会象现在那样,中央政府的检查组一走,工厂照样排污。它的存在,将使政府实现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在经营环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鱼或盖房,它只需要及时改善环境,第二控制对生物资源的捕捞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为改善环境而与排污者做斗争,一方面是根据长期均衡价格计算的捕捞量,拍卖在太湖的捕鱼的特许权,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环境变好,水质改善,太湖的环境价值就会变为商业价值。这样,利用人们的逐利动机,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们努力地去改善环境,而无需政府再与排污企业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上面通过改进产权制度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实质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将公共物品“改变为”私人物品。实际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区别,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费,可以转换为是否可以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有些看来不可排他地消费的物品,经过巧妙地设计,可以单个地、或近乎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从而“变为”私人物品。例如看电视。播放电视节目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任何人有一台电视接收机都可以看电视,电视台很难辨别是谁、在什么地方接收了电视节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电视节目似乎是无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费的物品。然而,当电视台将一部分播放电视节目的时间卖给一些厂家,这些厂家利用这些时间播放广告,当消费者在看电视节目时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广告,而看广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费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费者为看电视付了费。他付费的多少,一般与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以及电视节目的优劣成正比。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经提到过,原来人们普遍认为灯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来发现,在英国早期,灯塔多是私人拥有的。原来人们解决了灯塔收费问题,即在船只经过灯塔后到达的港口收费。因为经过特定灯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达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
实际上,无论是改进产权制度,还是发现收费方式,都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成本和收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标。当上述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领,即征税了。实际上,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障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捕捞量或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总之,只有不仅有政策目标和政策原则,而且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时,才能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将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重要一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及时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
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浅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立法的相互作用
摘 要 十八大以来,环境保护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环保立法也迅速完成立项、审批、公布、施行等多个环节,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立法中的生动实践。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原则,也是一种立法的基础,与环境保护立法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对环保立法重要作用,以及环保立法后对可持续发展的反作用,阐述了两者的双向互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立法 双向互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内涵是指在不损害后代人对资源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资源挖掘,以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末传入我国并引起专家学者以及经济界的高度重视,被纳入了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内容之中。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保护环境,为后代生产生活留下最基本的水、空气以及树木等资源。因而,该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对促进我国环保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环境实质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
(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
(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
(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促进环保立法理念、体系、保障以及执行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立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立法理念方面。可持续发展不仅讲究的是经济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保护立法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不一味地的保护环境,牺牲经济或人的利益,而是强调如何通过立法,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方式,约束人毁坏自然的行为,并明确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从而确保环保立法更具有实践操作性,能够体现实事求是原则。
(2)立法体系方面。虽然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法律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仍然不是很完善,在立法方面缺乏较为先进的立法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内涵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环保立法体系的自我更新和完善,对如何处理自然资源的产权、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以及相关违法责任追究办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立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
(3)立法保障方面。法律的制定体现了一个群体的利益,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战略。环保立法必将导致大量企业或者业主受到制裁,其利益势必受损,因而必然有另外一个群体会反对环保立法,或者反对可持续发展应当设置的法律条款。此时深入人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为环保立法争取更多的赞同票,保障立法行程加快和立法目的实现。
(4)法律执行方面。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法律执行力不强仍然是社会上的通病。环保法的制定出台势必将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其关键在于一线执法人员能够狠抓落实,确保法律在群众中体现出应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环保法,甚至争取到对立面群体的支持,为环保法的执行铺开道路,确保法律执行到位。
3环保立法有效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1)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撑。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与此同时粗放的发展模式也为国家环境带来灾难性危机,雾霭、沙尘暴、冰雪等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让每个群众和领导都看到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此时可持续发展理念顺势而出,成为近年来最频繁提出的战略要求。环保立法的实现为该理念的执行提供了一次实践,北京恢复的蓝天白云则是印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
(2)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始终停留在口号上,虽然被相信但却没有强行要求,个别地方或个别群体为发展经济、谋求私利,采取了破坏性的生产模式,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还原的损害。环保立法则从法律上强调了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相当明确,从而保障了可持续发展。同时,立法也体现了我国民众素质的提高和对生活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3)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价值。正如上文所述,环保法在经过短短半年的施行已经取得了明显实效,各个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环保的提升也促进了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各地第三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环保立法的价值体现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4结语
环境保护法修改后已经开始实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法律制定的关键在于执行,各地应当充分履行自身职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确保违法必究,同时企业业主也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自查自纠,积极引进先进设施设备排除环境污染。此外,应当进一步宣传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项工作中有效实践,保障好人类未来的权益。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到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纵观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发展之路,在经历过粗放式发展,对环境破坏式的增长之后,遭到了环境恶化的报复,在治理环境的过程当中,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环境保护工作不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关乎经济的未来发展与可持续增长。中国自政府到民间已逐步正视环境保护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本文旨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验,明确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步入发达阶段,大多数人已到了追求情感和归属需求,乃至尊重需求的阶段,但是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威胁到了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因此,世界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正是符合马斯洛对人类基本需求的预判,在经历了高度的发展与增长之后,人类对生存与安全的追求日趋重视,提倡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的转型发展成为世界各个国家达成的共识。
一、世界各国在环保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上的成功实践
1.日本在环保与经济转型发展当中的成功实践
日本的环保之路走过了五个阶段。
及时阶段――60年代,以行政立法手段限制污染排放。标志是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出台和实施。
第二阶段――70年代,从限制污染排放,到着眼保护环境。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成立“环境厅”等等。
第三阶段――80年代,开始实施以新能源为中心的新阳光计划、以节能为目的的月光计划和地球环境技术开发计划。
第四阶段――90年代,将发展战略从经济优先调整为经济与环境兼顾,并颁布了《再循环法》等一系列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提倡可持续发展。
第五阶段――新世纪以后,确定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总体目标,强调应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便利和舒适的观念,改变盲目消费把大量资源变为垃圾的社会现状。
2.美国在环保与经济转型发展当中的成功实践
美国在发展过程当中也经历过比较严重的污染阶段。到1970年12月,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发展时期。1991年以后,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突破了原本的立法层面,从思想意识上以及经济发展转型上做出了行动,真正意义上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来重视、解决发展当中的环境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将预防环境污染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政府部门、企业组织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加强环保科技应用等。
二、中国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上面所付出的努力
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高消耗、低产出模式不仅使得中国的资源利用率一直难以提升,造成资源的严重不足,同时也造成了当前污染加剧、环境严重破坏的局面。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
1.国家在立法层面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事业来抓,形成相对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响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到1997年,我国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6部专门的环境法律,资源保护法律9部,环境行政法规28件,环抱部门环境规章70余件,环境标准390项。环保已经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着利用法律手段转移。
随着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政府层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下政府工作的重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当各级政府领导共同提出这样的口号之时,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决心已表露无遗。
2.环境外交和国际合作日益活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与自然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涉及到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及由发展水平不同带来的矛盾与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与所有者利益兼容的治理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的宏观治理,建立并健全干预机制,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长期、有效地开展。
我国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参与各项重大的国际环境事务,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发挥月来越大的作用;签署并批准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生物多样化公约》等多项国际环境公约。
3.民间环境保护力量的建立与不断壮大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1978年开始起步,已经过32个春秋,其职能和作用在社会发展中表现的日渐重要。目前,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成为了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起步晚,发展不均衡,骨干人才偏少。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多、管理规范、能力强,但独立性不够;一些省级以下的组织开展活动不经常;学生环保社团数量大、热情高,但组织不稳定,负责人变动频繁;由民间自发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少,组织松散,较活跃,但存在内部机构建设不完善、工作随意性大的问题;国际环保组织驻华机构数量少,工作条件好,但普遍存在没有合法注册身份等问题。
三、基于中国当前环保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推动的转型方向
1.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做到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而传统经济是以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通过不断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结果资源逐渐枯竭,污染问题越来越重,治理成本越来越大。循环经济的实施与发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污染之间的尖锐矛盾。
2.推动企业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更新企业的发展观
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追求利润的较大化,为了节约成本,所有的企业几乎都不愿意在内部加以改革以及在技术层面上的进一步创新与提高,但是企业家们必须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意义,意识到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方向,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应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开展绿色设计,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企业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双赢。那么企业就应该制定有助于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自生能力:其次,实施有助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以推行清洁生产,以及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与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小化。
3.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循环经济推广上的扶持、监督力度,推动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型
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改进监督。明确企业在产品生产、包装、销售以及产品的处置方式等方面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第二,宏观调控资源配置,防止资源过度浪费。第三,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激励机制。第四,完善管理,规范和引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第五,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全民参与。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
国家目前已设立高额的补贴机制,推动各地建立起城市矿山,以推动废品加工的有效建立,解决废品出路问题;同时也在各地推动废品回收体系的建立,强化废旧物资的流通渠道,使得循环经济真正成为一项能够产生内部循环的自生性经济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国家在倡导节能减排,控制污染型企业发展的工作当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控制三废的排放,加速淘汰污染型小锅炉、小煤窑,发展电动车行业,都代表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动作与决心。
4.公民的全力参与与配合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为了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根据消费者的意愿,生产产品和服务。这时,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便具有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消费者树立绿色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优先选择绿色产品,拒绝消费过度包装,选择耐用性产品而不是选择一次性产品。
循环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的循环经济,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淘汰掉传统的经济模式。因此,绿色发展必将成为每个企业所要面临的主题。怎样才能在保持高效益的条件下发展绿色产品?怎样才能实现低耗能高产出?这几个问题是每个企业当前所必须要考虑的。当然,循环经济未来的这个市场的规模空前,存在大量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伴随着挑战。
随着国家政府在环保工作当中的逐步重视,社会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应看清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只有先投入、先发展,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我们应该深刻明白:科学是及时生产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也只有科技发展了,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现状 措施
一.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二.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在环境保护当中给予公民以独立的法律地位与诉讼资格在我国现行的环境诉讼法律规定中,唯有直接受害人才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由于环境权益不仅仅属于私人权益,更属于社会公益,所以在欧美各国的环境法中,都普遍采用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诉讼形式,在我国立法上并没有得到确认,但由于人们运用法律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日益迫切,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已屡见不鲜。参照国际上的一些作法,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应从实体法上确立环境权。其次,还应当相应地完善诉讼法律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有赖于突破直接利害关系原则,我国司法应当逐步扩大环境诉讼的主体范围适度放宽原告资格的限制。笔者认为应当借鉴美国“公共信托”理论,环境公益的享有者是全体国民,故当环境公益受到损害或有损害之虞时,任何个体都有权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提起诉讼进行司法救济。从而解决传统诉讼法理论中环境公益受害者无从救济和民众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因此在国际上修正了传统民事理论,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领域形成了无过失责任原则,忍受限度论、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环境权学说。这是我国在完善环境诉讼制度中应当加以借鉴的。
(二)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和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没有信息公开,公民不了解政府环境决策的依据、形成过程、基本目标、预期成本及效益等情况,就很难对政府环境决策进行评价,公众参与很可能是走过场。环境知情权是指社会公众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充分知悉、获取的权利。我国的环境知情权制度虽有一定发展,但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尚存在不少缺陷。表现在:及时,政府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责任不明确。第二,单向的公布形式难以有效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第三,法律中未明确规定公民环境知情权。第四,环境知情权与公众参与制度衔接不紧密。第五,企业、产品环境信息公开不充分。因此,应建立综合的环境知情权立法模式;积极推动公众参与过程中的信息公开;明确政府职责,推动政务公开;明确环境信息的范围及限制,制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环境知情权的法律救济。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谈如何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石油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
摘 要:本文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进行深入研究,突出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相关建议,为实现石油工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环境保护;石油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工业发展日新,加快了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必须更好地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于石油化工行业尤为重要,我国很多大型石油工厂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对附近海域环境和沿海居民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比如2013年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62人遇难,136人受伤,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由此可见,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监管和控制必须放在首要地位。
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存在两个特点,从分布看,战线长,面积广,近水近人。从生产看,有毒有害物质多,三废排放总量大。这决定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必须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保障体系不健全。石油产量增长速度缓慢,市场需求量较大,以海运为主,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制约石油化工行业良性发展。(2)技术攻关能力不足。没有足够成熟的科技力量支撑石油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缺少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决定了行业自身停滞在生态环境破坏阶段。(3)环保管理主动性不高。新《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一系法律制度实施较短,部分企业还没有足够认识,还需要各级环保部门、地方政府的有力监督。(4)公众参与还不均衡。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企业容易忽视公众意见,公众自身也缺乏自觉参与的意识。没有完善全员献计献策、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5)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虽然认识到了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信息管理的必要性,但信息收集渠道少,没有发挥有效监控和制约作用。
二、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环境保护理念。(1)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社会责任感,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制度,加大力度进行环境保护。石油企业在促进自身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公共生态环境的保护,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2)实施节能减排。将资源的消耗减小到最小,将资源合理应用到可以再生为多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来降低产品总体对环境的负影响。合理的生产、回收、再生、循环使用、回收利用、最终处理,通过这一链条将石油企业所产出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缩减到最少。
(二)石油企业走清洁生产的道路。(1)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增加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技能。通过装置、技术优化替代,减少污染,努力实现清洁生产。(2)强化硬性管理。加大监管和控制的力度,对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具体的监管人员,落到人头上,每个负责的部门如遇到情况都要担负起责任。打造清洁装置示范试点,从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打点带面,实施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
(三)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的体系。(1)正确处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的体系,有效地进行监管和控制。企业无论在决策、规划还是实施等各个阶段和环节都能够灌输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大众化。(2)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绩效,达到国际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的提升内部成员的自觉环保行动,从而维护体系更好的运行,也促使企业自身不断加强水平,增加效益,在人们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社会中也越来越有竞争力,向可持续发展前进。
(四)加快油气探勘和开发,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提高资源的控制力。(1)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资源和市场都要充分地利用,尽可能的寻求更多的获取石油的通道,并且加大对勘探投入的资金数额,更加关注资源获取问题,加大勘探的力度。(2)建立有效的石油储备体系,加强石油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充分吸取世界先进石油化工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的完善自身,将石油产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同时也会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结语:保护环境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坚持思想导向、问题导向,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来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更好地树立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思想,将环境保护更好地与企业工作相结合到一起,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规划和进步。通过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提供更多思路,充分的完善自身资源的获取,科技技能的创新以及环保理念的灌输。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将更多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投入与生产之中,不断的提升产品的使用率,达到循环使用、节能减排的作用。更加关注废水、废渣的排放情况,有效的处理排放污染物,实现环境保护的较高级别。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 全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推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教学效果,作者在参照其他教师授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教改措施,供相关同仁在强化教学效果时借鉴。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公选课 教学方法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在当前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环保素质的高低将对我国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使命感和环境意识,在以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全校公选课中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环境教育的有效手段[1]。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浩如烟海,而全校公选课一般只有32个学时。如何在有限学时里,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探讨强化全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效果的方法。
1.教学内容
1.1教材选择
目前各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如钱易等主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基本环境理论阐述得非常详细,但是年代相对久远[2]。而近年来环境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兴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导致很难选择到合适的教材。因此建议教师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把国内外环境学科近期科学知识和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推荐相关专著供课外阅读,如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奥森纳的《水的未来》、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等,而不采用教材。
1.2内容选择
全校公选课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年、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因此教学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注意系统性,虽然知识点繁多,但这毕竟是课程而不是讲座,因此需要根据授课目的组建合理体系;其次注意实时性,授课时既要选择经典案例,又要结合近期与环境相关的重大事件,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再次要注意可操作性,授课内容既要反映环境保护发展的宏观战略,又要让学生具有可实践性。具体来说,笔者建议讲授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当代全球环境的主要问题。通过介绍环境公害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环境保护责任感。
1.2.2环境问题的基本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噪声、电磁污染与防治,等等,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环境治理方法。
1.2.3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学生了解资源和环境现状,采用可持续发展性的社会生产方式。
1.2.4可持续性消费、环境与健康。这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日常实践中。
2.教学方法
2.1精彩的开场白
全校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此时经过24小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很疲惫。另外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拿学分的态度,造成听课兴致普遍不高。因此教师如何通过精彩的开场白,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就显得非常必要[3]。可以把每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结合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相关环境事件阐述出来。深入浅出地交代课程的意义,好能够联系身边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其听课欲望。教师的语言表达、人格魅力等因素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大,课前要做充足准备,不建议通过点名签到等硬性方式要求学生出勤。
2.2丰富的教学方式
2.2.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音乐、板书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思考,讲授内容直观生动,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制作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课件,再结合板书、短时间的视频,往往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推荐相关环保电影供学生课后选择欣赏,如《难以忽视的真相》、《后天》等,不建议用整堂课播放电影。
2.2.2案例教学。通过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介绍原理和知识,给学生以直观真实的感受,潜移默化地理解相关的环境知识[4]。如讲解大气污染时介绍2013年深秋哈尔滨重度雾霾事件、讲解核污染时介绍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讲解全球气候问题时介绍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等。实现理想的案例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到位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掌技巧,这需要平日里广泛的积淀及充足的课前准备。
2.2.3互动式教学。全校公选课定位于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5]。课堂上运用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引出一些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组织学生课后在校园里开展少量环境调查活动,整理成调研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亲身实践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
2.2.4专题式教学。一节课以某个专题为核心展开,如三峡工程与环境保护、南水北调与环境保护等。通过介绍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该专题的理解,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5团队式教学。组建一支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优势互补。
3.考核方式
作为涵盖内容丰富的一门全校公选课,只通过期末试卷考核的话有失,建议通过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共同考核。
平时成绩占30%~50%。由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组成。其中平时出勤可以通过提交写有个人信息小纸条的形式,而不建议占用课堂时间点名。课堂表现主要参考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的积极性与合理性。期末成绩可50%~70%,通过撰写论文和专题报告等方式考核。为了防止学生在网上下载论文蒙混过关,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带有本校特色的环境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专题报告,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十分钟左右的ppt,介绍某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问题,或者家乡的环保事件,等等。
4.结语
高校环保意识教育的责任重大,开设全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强化该门课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议天津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被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天津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现代旅游业表面的光鲜,并不能掩盖其背后隐藏的缺陷――旅游产业在依赖环境的同时,也在危害着环境,很多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建立在对大自然掠夺的基础上的。传统旅游不计后果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所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已经开始大规模涌现。鉴于当今旅游业的这种状况,很多研究或致力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专家,已经开始在以实际行动扭转旅游业初期不合理发展的势头。体现在相关理论层面,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完善。
1.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们将“可持续理念”运用到旅游发展领域,就形成了“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进而发展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一般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保障旅游地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2. 天津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改善当地环境质量。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尤其注重美化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效益。天津市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在旅游景区所做的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栽花养木、绿化园林、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等,不仅使旅游景区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还净化了当地的空气和地表植被,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环境的良性发展。
保护当地历史风俗。天津依靠自己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极为重视人文旅游项目的开发,而这样的景区建设是以保护和修复历史文物为基础的,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实体的消逝。例如,开辟天津古文化街景区时,政府部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按照历史原貌修葺和复建周边建筑的问题,所以当景区真正开门迎客时,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已经被修缮一新,这种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现有文化载体保护的过程,在发展的同时也做到对其环境进行保护。
重新整合旅游资源。鉴于传统资源开发方式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巨大灾难,现代意义上的各项资源利用手段已经摒弃了原本粗放而不计生态后果的模式,逐渐趋于适度保护性开发和重新规整资源分布,旅游业也不例外。比如,在开发滨海新区时,天津政府规划中新生态城及其以东的滨海旅游区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阵地,大部分的景区建设都会集中在该区域,这就使得旅游产业能够在此取得集聚和规模效应,不会导致其他功能区因兼顾旅游业发展而失去主打品牌。
2.2消极影响
空气、水等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随着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景区的日益建设完善,旅游者大量涌入,天津市接纳的旅游车辆日益增多,所产生的餐余垃圾等消费垃圾也会增多。汽车等旅游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骤然增多,甚至随意堆放的垃圾严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逾越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必然会带来污染问题。而旅游区内消费人群超出合理人口容量的增加,势必也会增加物质消费,进而造成资源短缺。
易导致生态失衡。为了方便景点管理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资源开发者通常会在景点周围选取大块土地作为景区建设用地,如此一来便会强行占用动植物生存空间,使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日益减缩,部分物种的灭亡在所难免。
另外,旅游景区道路、看台等人为建筑的修建会使地表土层硬化,严重影响地表水的下渗和水循环系统的自然更新,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陆地淡水浪费严重。景区游览线路的开辟势必会破坏地表植被而降低植被覆盖率,这又会带来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
3.天津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3.1加强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力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旅游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正确合理的规划与建设。首先,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区域化的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地方政府往往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区域间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甚少。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的瓶颈,需要天津市政府的各个机关,包括旅游局、房管局、风貌办等单位协同合作,加强区域间各种旅游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技术合作以促进各项基础设施的创新建设,力求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和资源的友好型保护。重视并加强可持续旅游的支持力度,统一筹划建设保障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天津市旅游硬件建设一体化进程,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其次,政府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提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旅游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制定符合天津市基本情况的《旅游法》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将旅游业的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的基本要求,对破坏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应以法律来进行约束。
3.2加强人文与自然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旅游
各地旅游业都有其特色,如天津市旅游业的特色就来源于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天津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创新、工农商业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若干个近代中国发展史上的及时,形成天津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的巨大影响力,产生“近代中国看天津”这一旅游品牌。1860 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以来,天津建造了大批历史风貌建筑群。在每个以历史风貌建筑群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中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这些记录着中国近代文明的旅游名胜,让天津成为游客了解近代中国的选择,形成了“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们在发掘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业价值时,要切实做到兼顾环境因素的保护性开发,以免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载体受到破坏。
同时,要加大天津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截止2011年6月,天津市共计21个项目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共八个类别。天津市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与历史影响力,必将会成为人文旅游的重要一部分,被游客所推崇。所以通过政府或专门的机构积极出台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些因非实体存在而更容易被破坏和忽视的文化资源能够继续富有活力地传承下去。
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的旅游环境。良好的环境本来就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一些对环境有破坏和污染性的产业发展,给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并影响到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边治理边污染的发展理念已经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大人文资源的开发,而且继续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避免以往对自然资源的单一索取等错误思想和实践。唯有如此,才符合低碳理念的发展模式和思想,才能保障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切实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凸显天津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民众良好的精神风貌。所以,天津市政府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旅游,加强对本城市地区的环境改善,特别是采取绿化种植和裁减高耗能产业等措施来确保减少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营造一种绿水青树、空气清新的环境氛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论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水污染等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随之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进步带来了危害。保护和改进环境,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艰难的任务。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障。
关键词: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1 环境、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1 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把环境定义为“影响我们生活和进步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地、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吧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1.2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就是人类为解决潜在的或者现实存在环境问题,保持本省的存在和发展从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也就是,人们为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研究和解决各种环境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1.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是要求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即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2 目前我国环境的状况和问题
2.1 我国环境的状况
作为高速发展中的国家,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更多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我国人口急速增口,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的环境为非常明显,沉重的人口增长负担、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环境状况不断恶化,深深影响着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决策,也影响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中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
2.2 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水污染相当严重,有些城市河段甚至丧失使用功能,湖泊富营养化依然突出,水污染使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受到极大限制:耕地面积在不断的减收,农业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面;渔业生产受损严重;使得水资源的供应显得更为紧张,严重危害着到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土地质量不断恶化,在中国,人口平均土地面积只有0.77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06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并且我国的土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8.55%。由于灌溉方式和化肥使用不当,造成土地酸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植被状况令人担忧,我国历史上是林木众多,但近年来人们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对森林植物滥砍滥伐,加上近代以来的战乱,使得我国目前成了世界上的少林少树国之一,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森林生态功能减化。我国植被糟糕状况的另一个表现是草地退化,我由于不合理的利用,长期超载放牧,滥挖药材,开矿,使我国的草原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草地退化面积在不断扩大。在我们不分地区,沙漠化严重,甚至引起风沙不断。
2.3 自然灾害不断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灾害、干旱、地面沉降、海岸线退化,酸雨等多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在我国,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干旱、洪涝和病虫害三个方面,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3 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采取的对策建议
3.1 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形式,寻求中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发展观,使我们的行动自然发展规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民不断正确认识环境问题,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3.2 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和法律机制
要使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将环境和经济统筹安排,考虑,避免出现盲目发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和法律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需要科学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化道路,改变人民的生产消费方式。因此,我们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开发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
4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史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环境问题是多年来积累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单单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污染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的严重问题,它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不仅是当今每个国家,每个人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真正当作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大事来抓。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但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能克服这些困难,战胜新的挑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东北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摘 要: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东北地区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日趋恶化的难题。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加强城市生态修复,提高东北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东北地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东北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城市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近年来,东北地区土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为主,耕地大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呈现出“边建设,边破坏”的特征,甚至建设赶不上破坏。
1.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难以遏止
水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以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湿地破坏最为典型,干旱地区绿洲和植被日趋萎缩,灾害日益频繁。由于过度砍伐,可供开采的森林资源濒临枯竭,森林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有增无减,部分城市已经饱和,甚至黑土资源都受到侵蚀。部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珍稀濒危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大庆市原来的湿地资源很丰富。由于油田的深度开发,范围不断向外延伸,大量的湿地被开发利用,许多湿地变成了泥浆地、排污池、废水排放池,土壤、植被及湿地水体的污染加剧,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在逐渐减少,湿地萎缩,功能丧失。
2.区域性水污染严重
水污染程度加剧会导致水体中和周围地区动植物大量死亡,使水域生态物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进一步降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也直接减少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数量,导致水质型缺少。有的地区河流严重污染,使流域附近居民陷入守着河流没水吃的窘境。2010到2012年三年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持续增加,增加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黑龙江省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5792万吨,增幅为16.6%;辽宁省2011年比2010年更是增加了16387万吨,增幅为23.2%,虽然在2012年有所下降,相比2011年的增加量16387万吨而言,降幅较小。2012年,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67663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6%。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大于100万吨的省份有10个,黑龙江省排在第3位;全国氨氮排放量大于10万吨的省份有11个,辽宁省排在第10位,同时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类排放量上,排在第3位。
3.城市空气污染危害严重
从总体上看,东北城市空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污染危害较大,并呈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北地区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使得汽车尾气正在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新型“罪魁祸首”,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13年底,哈尔滨市民用车辆比上年增加12.4万辆,总量达到142.2万辆,比上年增长9.5%。其中,汽车总数突破百万辆,达到100.5万辆,同比增加11.2万辆,增长12.6%。哈尔滨市整治大气污染压力较大,提出2017年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要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10%。目前,哈尔滨市建成区将不再审批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钢铁、建材、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高污染项目,现有的项目也要逐步向外转移。
4.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越积越多
2012年,吉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差距明显,一半城市的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吉林市和白山市却低于50%;辽宁省的鞍山、抚顺、本溪和丹东更是低于30%,超过90%的只有沈阳和大连;黑龙江省相对其他两个省份要好一些,只有双鸭山在50%以下,其他城市都在70%以上。除工业固体废物外,生活垃圾也是固体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东北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由于处置能力有限,很多城市并非是对垃圾进行处理,而是堆放垃圾。大量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这些废物经过雨雪淋溶,可溶成分会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或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型污染。这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累积而被植物吸收,毒害农作物,威胁人们的食品安全。
二、东北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东北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原则是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整体和谐,又要实现社会文化生态、经济技术生态和自然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城市的和谐。
1.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立治理大气污染的长效机制
要以增加城市绿地为主构筑城市景观,构建自然生态体系,突出城市特色。绿色植被能够很好地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城市公园、街道两旁的树木、草坪都可以通过叶片来吸纳烟灰和粉尘。此外,修建屋顶花园不仅能够使建筑物减少紫外线辐射,增加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样能够起到治理大气污染的作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进行调整,对城市交通格局进行调整。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改变经济增长过度倚重第二产业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引导和限制那些能耗物耗高、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在区域层面上建立大循环模式,即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把不同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能源和原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由主要依靠化石燃料向主要依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变。
3.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安全
从水量、生态栖息地、水质恢复三方面构建水生态安全体系。不仅考虑环境水质标准的限值,更强调从维系水生态安全出发,保障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从水源地保护区,城市景观水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同时,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防洪抗旱并举,坚持涵养水源、节约用水与防止水污染相结合,市区污水处理厂加大运营力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的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城市公益设施的配套完善问题。
4.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理配置资源,禁止乱砍滥伐,不要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较大限度地使物质、能源、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其在相对平衡状态下持续发展。转变城市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加强东北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建设,发展产业生态学,推行清洁生产,把相关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工业生产园区,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厉行节约用水、用电,可以用自然能源的区域尽可能使用自然能,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增强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生态功能区内要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区内人口增长,保护区内人口在承载力之内;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坚持减量化、无害化
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处理处置设施进行短期和长期规划。在短期内,使固体废物和垃圾远离城市,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长期,使其远离生物圈,脱离物质循环,坚持长期安全的原则集中处置。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处置方式,使人们的观念改变并付诸实践。企业投入正常运营后,可实现对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对环境的污染也愈来愈严重。与此同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保护措施
一、环境的现状
(一)环境恶化
“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没有环境保护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不进行环境保护,人类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严酷的环境问题,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的中国,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一条巨大的水沟,1995年有环境污染达到1875亿元。据中科院计算,目前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是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二)环境污染及原因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做好环保工作要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首先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更影响到农业和畜牧业,水体污染也加紧了水资源的短缺。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的主观程度影响巨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过大,利用率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人类的生活污水和废水的排放也影响着水质。
其次是大气,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繁育,须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大量的燃烧煤炭、石油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以及废气和烟尘等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质有6亿多吨,污染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生活污染,如家庭、商业服务部门等污染排放的烟尘和废气。二、交通污染源,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废气。三、工业污染,如发电厂、钢铁厂及各类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粉尘。
是土壤,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好坏。特别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向土壤中加入了不利于生物生长的各种“有益”元素,使土壤及水体发生污染,就会导致农产品品质恶化,影响人体健康,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和土壤恶化,环境安全问题愈加突出。据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大2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使粮食逐年减产1000亿公斤。其中,在一些污灌区土壤镉的污染过面积,近20年来增加了14.6%,其中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1.2万吨,平均每亩施用931.1克,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二、保护环境与措施
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是自身的生存和发着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问题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过度增长、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经济的增长,以至于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各种环境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特有规律运动,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本地区的自然规律,对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应加大整治力度,恢复本来的基本属性。如草原沙化就应加大整治力度,恢复本来的生态功能应遵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易菜则菜的原则进行生态建设与保护。
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保护环境的目的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的。2011年8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切身感受与监测数据统一起来,环境质量好不好,群众感受说了算,群众信任哪里来,科技数据是关键,要避免出现“两张皮”,人民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而检测数据喜气洋洋,自说自话。
着力重点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坚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改善水环境,毫不松懈地抓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管理,以联合治污为突破口,改善渤海、黄河、长江和珠江河口、海域环境质量,实施择优保护一湖一策,建立目标责任制和事故评价制度,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为重点,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发展中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循环经济思想为发展思路,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和谐稳固的态势永续发展。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生态保护和建设制度相应的标准,以明确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以明确部门执法人员的责任,设立环保监督职能机构,使环保部门能从严执法,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查处力度,显现环保法律的威慑惩治力度,从根本上遏制环境违法行为,逐步减轻生态恶化的趋势。
三、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体现,那么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出现就从不晚的。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是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的以延续的保障,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发展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和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