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财经方面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财经方面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经方面论文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

诚信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石,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核心和灵魂。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财经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遭遇重重危机。社会在呼唤诚信,高等教育也在呼唤诚信,如何培养具有诚信品格的高素质财经人才成为财经类院校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成长发展特点,财经类院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财经专业特色开展诚信教育,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构建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硬件建设与文化氛围营造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框架。笔者所在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建,借论语“民无信不立”之意取“立信”为校名,强调会计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守信重诺。在这一办学要义的指导下,立信逐步构建了“六环节-六目标”的诚信教育体系,对塑造具有诚信品格的高素质财经人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六环节-六目标”诚信教育体系图如图1所示。

一、入校教育,树立诚信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原动力。诚信认知是诚实守信行为的思想基础。没有科学的诚信认知,就不会有正确持久的诚信行为。入校教育是引导和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目标,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大学生活的及时课,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和发展。考上大学后,大一新生的社会地位、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开阔,其原有的心理平衡机制被打破,新的平衡机制尚未建立,奋斗目标迷失,人生理想模糊,产生一系列心理矛盾和变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盲目性。高校教育者应牢牢把握这种阶段性的规律,尤其在大一新生还处于盲目性和依赖性的时期尽早进行诚信教育,播下诚信理念的种子,帮助新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深刻理解诚信教育的意义,在思想和价值观上产生对诚信理念的认同,促使大学生自我意识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立信每年针对新入校学生组织观看校史纪录片、参观校史馆和校园诚信景观、诚信校训讲解、“大学生与诚信”专题讲座、诚信签名、诚信宣誓、诚信主题班会等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使刚刚跨入校门的新生充分了解立信的优良传统,思想上真正认同“诚信”,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成业之基;不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也是内在的道德信念。

二、校园文化,营造诚信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凝聚、陶冶、创造、辐射、激励等功能。育人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促进人的社会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悄无声息地熏陶、感染每一个个体,使个体的言行举止都染上它的痕迹,从而形成某种趋向和定势。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综合塑造人的品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德育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诚信教育元素,营造浓浓的诚信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理念,让大学生自觉形成关于诚信的价值观,领悟诚信的精神和内涵,并将其内化为个人品质,以此完善学生的价值体系、理想信念,逐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立信有机融合自身办学传统,将诚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环节:一是融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建立诚信广场、诚信柱、诚信墙等立信特色校园人文景观;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情中的诚信内涵,为校园路、楼、桥、河等建筑物及景观命名。二是融入校园日常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论坛”、“诚信”主题辩论赛、诚信漫画展、“诚信伴我行”网上短信征集大赛、拍摄诚信主题DV、构建诚信书屋等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系列诚信主题活动。三是融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潘序伦教育思想研讨、筹建中国会计博物馆、“诚信文化校园行”等活动,大力凸显诚信元素,弘扬诚信文化,提升师生的诚信文化自觉。

三、专业教育,提高诚信素质

诚信在许多行业中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在评估从业人员综合素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财经金融从业者的功能发挥尤其依赖于其社会公信力,因此许多行业协会制定了强调诚信、客观、专业能力胜任等要求的职业道德准则。研究表明,专业教育的训练和熏陶是培养学生诚信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将诚信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应当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教师教学科研诚信与学生学习考试诚信之间的结合。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大主体,诚信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诚信示范,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构建诚信环境,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诚信知识理论教学与诚信案例分析教学之间的结合。专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素养课程应吸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类课程的经验与教训,仅仅进行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灌输,其教学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排斥;而结合理论规则的阐述和案例分析则可以化解此类矛盾,使学生在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加深对职业道德准则和诚信规范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把握。三是诚信课程教学与诚信实践教学的结合。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仅仅依靠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运用来促成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康德区分了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后者作为伦理规范是依靠人的自由意志来达成的,不能单从理论和知识的把握推导出来,所以诚信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来促进诚信行为规范的内化,引导学生从责任伦理的角度做出正确的选择。

立信把诚信要求融入到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倡导诚信“三进”:一是进科研,制定《科研工作道德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保持学术自律,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 “严谨治学,诚信为人”,以教风带学风。二是进课堂,要求教师把诚信职业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校开设《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舞弊审计》、《职业道德与操守》等课程,通过诚信正反面案例教学,让学生思考究竟是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失误还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作假,在讨论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诚信素质,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三是进实践环节,开展诚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赴周边省市,利用所学向社会普及财经金融、财政法规知识,为企事业单位及普通民众规范经济行为、规避信用诈骗等提供服务。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到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由事务所的会计专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用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

四、日常教育,规范诚信行为

诚信道德规范并非通过几次专题教育或校园活动就能成为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诚信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规范,学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检验诚信规范是否内化于心的测试,长久的积累才能形成诚信行为的习惯与责任意识。这就需要在日常教育中多方位、多层次、长时段地体现诚信规范的重要性。目前,诚信规范的日常教育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具体的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缺乏制度性的评估考核机制,日常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果缺乏对师生遵守诚信道德规范的制度性评估考核机制,那么日常教育很容易流于碎片化、形式化,停留在运动式教育的层面,学生的诚信状况也随政策的变化呈现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状态。制度性的评估考核机制可以形成一种整合的、长效的、规范性的约束力量,使日常诚信规范教育有一个坚实的着力点。其次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引导,而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尝试让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前者使人们满足于一种压力下的平衡,学生的规范行为是出于一种外部压力,在压力解除之后的表现则无法预料;后者则是学生的自然状态,也是在进入社会和踏上工作岗位后的常态,如果大学阶段能在零压力下做出正确的抉择,那么诚信和责任意识也就真正内化为其行为模式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独立精神的重要手段,外部压力的强制和道德绑架下的胁迫不能真正使学生对诚信责任和奉献精神产生内心认同,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校园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公益精神和责任意识。

立信在日常教育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诚信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制定《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师德规范》、《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师德底线要求》等文件,在学生评教指标和教师的各类评奖评优中增加诚信师德分值比重;抓好“为人、为师、为学”、师德论坛等活动,开展感动立信人物、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标兵等一系列评选,树立诚信先进典型,大力倡导敬业爱生的奉献精神。二是把诚信与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相结合。学校出台《学生德育测评办法》,把诚信状况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学校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各种不诚信的行为进行记录,严重的失信行为将被记入学生档案。三是把诚信与学生的主观选择性发挥相结合。2006年部分班级主动申请期末考试免监考,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和信任,效果良好,现已推广至全校所有二级学院。学校还在学生公寓区推出诚信超市,受到学生欢迎。

五、离校教育,输出诚信人才

毕业生离校阶段是学校与社会相衔接的中间环节,也是检验大学四年教育成效的关键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普及化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和求职竞争激烈度也随之不断增加,面对如此困境,毕业生在离校阶段和就业过程中极易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做出不诚信的行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严进宽出”的原则,对学生入学资格的考核十分严格,而对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则相对宽松。这种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然而过去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分配制度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问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趋势下,这一模式的不足之处逐渐凸显,用人单位对不合格应届毕业生的抱怨也越来越多。目前,就业诚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诚信就业教育已成为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当务之急。诚信离校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合格人才,更在于培养构建现代诚信社会负责任、有担当的公民。毕业生离校阶段是高等教育对学生发挥影响力的一个关键节点,高等学校应抓住这一时间节点开展诚信离校教育,为社会输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公民,从而为建设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贡献力量。

开展离校教育应做好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结合。如何保障学生在简历、面试、签约等求职环节中的诚实守信是离校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所以学校应在全体毕业生中广泛开展诚信就业教育,力求覆盖的和有效,真正使每一位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因经济条件、心理特点、毕业去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各自面对不同的问题,离校教育也要针对特定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季要额外面临助学贷款偿还的压力,为了保障贷款偿还的及时就必需加强对这一群体的信用意识教育,使其尽早建立对信用制度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同,尽快适应现代银行信用制度的运作,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广泛开展诚信就业教育不仅使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获得更高的评价,也激励在校学生对诚信立校原则的认同和自豪,为诚信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信以诚信就业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诚信教育,举办“诚信就业系列讲座”、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做诚信事迹报告、提倡诚信履历、毕业典礼“诚信宣誓”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在自我推荐和签约等过程中秉持客观、公正、真实、严肃、认真的态度,规范学生们的择业行为。学校还注重强化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信用意识,每年学生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立信的历届毕业生也因为职业操守良好、业务适应性强,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麦可思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在全国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立信位居及时。2011年,学校还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示范性创新基地”。

六、跟踪反馈,提升诚信品牌

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也要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社会活动中的诚信状况,及时获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诚信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激烈,高校的学生培养工作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长远发展,毕业生能否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直接关系到高校在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跟踪调查和比较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在简历、面试、签约等过程中是否做到诚实守信的真实情况,从而对改进和完善离校教育阶段的诚信就业教育提出具体的意见,使以后的诚信就业教育更有针对性;二是可以对专业教育和日常教育的具体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这对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改进教育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健全评估考核制度等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三是可以为今后的诚信教育提供正反两面的典型事例,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构建诚信教育的闭环管理模式,六环节中的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日常教育、离校教育等阶段均设定了诚信教育的方法与目标,跟踪反馈则可以提供以上环节持续改进并不断接近目标设定所需的必要信息,从而使得整个诚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与稳定。此外,通过及时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就业调研报告可以树立学校诚信办学的品牌,提升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认可度。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也能加强和拓展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为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创造机遇。

立信非常重视毕业生的跟踪反馈,设计了“毕业生面试情况反馈表”,并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每年开展“走访百家用人单位”、 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等活动,详细了解立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诚信状况,根据社会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充实诚信教育内容,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形成诚信教育合力。在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委托第三方所开展的评估中,立信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财经方面论文:我国财经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报道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正确判断国家经济走势、维护国家经济形象、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问题。财经报道应重视正面信息的传递并积极引导舆论、提高财经记者专业素养、牢牢掌握报道话语权、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规范和提升自己的报道,从而使财经报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钱荒”报道;财经报道;舆论引导

2013年6月,一场由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所引发的风暴席卷整个中国资本市场。6月24日、25日,仅仅两天时间,这场风暴就从沪深两市卷走了以万亿计的市值。其实早在6月6日,微博等自媒体即传出银行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并未引起大的关注。而19日、20日两天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再一次全线飙升,利率大幅上升至13.44%,创历史新高。这种情况经各类媒体的渲染,紧张情绪迅速蔓延。以四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纷纷设置专题报道,传统财经纸媒连夜赶制专版专刊,都市类报纸也纷纷加入这场“钱荒”报道。在微博和其他一些财经社区,除了一些媒体的官方账号之外,许多用户也纷纷以短评或长微博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钱荒”一词,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在大小媒体上。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从6月17日至27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直接言及“钱荒”一词的新闻报道及网载文章,超过9万篇次;在新浪平台上,提到这个词的微博更是多达56万条。[1]而22日、23日两天,中国工商银行因系统升级多地银行卡不能取现,亦被拿来与“钱荒”作联想,微博平台疯传“钱荒”一词。

境外媒体也在此时开始报道“钱荒”,德国《南德意志报》6月22日报道中国银行业出现“钱荒”,《法兰克福汇报》22日报道的标题是《中国金融市场笼罩紧张气氛》。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则以《中国稍缓信贷紧缩,但钱荒仍受关注》为题,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了题为《向中国酝酿中的金融危机说hello》的专题,等等。[2]经过各类媒体对“钱荒”的炒作报道,资本市场紧张而悲观的情绪在股市上充分地表现出来,6月24日、25日中国股市大跌两日。

纵观此次“钱荒”风波,虽然有一些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专题报道来澄清此次的流动性紧张问题,但这样理性的声音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正面效果。此前连篇累牍的悲观报道和微博平台上关于“钱荒”的炒作报道使得此次“钱荒”风波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并使外媒纷纷借题发挥,唱衰中国经济,大大损害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经济发展,由此引发了笔者对我国财经报道的一些思考。虽然此次“钱荒”风波只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次事件,但从中还是可以发现我国的财经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

财经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财经报道未能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可以说现在的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而已经与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及百姓的日常生活等紧密相连。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健康与否,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人们对政府、对社会、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因而,反映经济政策、经济事件、经济生活的财经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财经报道也不再是单纯的财经报道,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判断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社会的稳定。此次“钱荒”报道,一些媒体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宣传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积极的一面,提振市场信心,而是跟风炒作“钱荒”,渲染市场悲观情绪,致使谣言四起,民众恐慌,外媒乘机大做文章。作为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性、公信力最强的报纸,《经济日报》于6月22日在头版发表《“钱荒”的背后》评论一篇,6月25日在头版发表《央行稳健解读“钱荒”》文章一篇。[3]这两篇文章都详细解释了“钱荒”发生的原因,对央行的强硬货币政策进行了正确解读,旨在对舆论进行引导。但是在自媒体85万条“钱荒”负面信息的夹击下,《经济日报》的这两篇文章略显声势微弱。舆论引导的乏力迫使受众转移至网络或微博、微信等媒体获取信息,一些谣言流言乘机四起。总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说过一句话“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由此可见,越是在面对这样的经济问题时,我们的媒体越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多发表提振市场信心的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新闻媒体在提供舆论保障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财经报道一定要做到对内安民心,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舆论环境;对外保持国家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的形象,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些财经报道缺乏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解读及对国家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

受众对于财经报道的需求一般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解读,从而获得有益的信息资源。二是对国家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受众总是希望财经报道能反映经济的走势,从而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得到可供参考的分析性信息来作出决策。三是对财经问题的正确分析,受众迫切希望媒体能够对财经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为其解惑。

6月的这场“钱荒”风波,其实是央行的强硬货币政策在起作用,是央行对于货币流通性的调控和对一部分影子银行的警告。可以说整个“钱荒”实质上是监管层有意而为的一次压力测试,央行恩威并重,旨在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而这样一次央行的“实弹演习”却被大多数媒体解读成“钱荒”,并大肆炒作,仿佛中国在顷刻之间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引起民众恐慌,股价大跌。此次“钱荒”报道正是没有正确解读国家的经济政策,没有正确判断国家经济形势而导致的。诚然,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想要从事件的表面解读出正确的信息确实困难,但这也正是财经报道的任务所在。经济运行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产生,新闻媒体应当强化大局意识,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真实,冷静客观地分析,不要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作出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的错误判断,更不能如此次“钱荒”报道一般带有炒作的心态,要站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做有建设性的报道。

一些对外财经报道未能充分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上不能有效塑造中国经济的积极形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财经报道,是外部世界了解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此次“钱荒”报道,媒体采用的“钱荒”二字本来就是有待商榷的,这样带有恐慌性的二字却在各类媒体轮番出现,致使外媒真的以为中国在闹“钱荒”,正好趁此机会大做文章,一些外媒更是危言耸听,仿佛中国在一夜之间就要经历金融危机。除了此次的“钱荒”风波,在2011年温州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报道中,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乏力,一些主流新闻媒体往往止步于转发新华社播发的或央行行长在不同场合就问题的表态和发言,重复一些官方观点和简单的新闻事实,而很少有精辟、深入、持久、专业的深度分析报道来为受众解惑。在此次“钱荒”风波中,国内有些媒体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跟风炒作,有些媒体采用美国、欧洲财经媒体的负面分析,进一步导致了舆论环境的恶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创造一个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至关重要,媒体的财经报道应该在涉及中国利益的重大经济问题上发出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声音,较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

财经报道记者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英国媒介经济学家加文在他的书中写道:“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的看法的地方,他们几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4]由此可见记者在财经报道中的重要性。记者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的解读,专业素养的缺乏可能导致写出的报道经不起推敲,缺乏说服力。而个别媒体因为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记者,只能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来完成任务,这样的报道缺乏新意,也不能为受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1999年11月新闻界在武汉召开了一次有关财经报道的研讨会,80余位经济学者、新闻学者反思国内新闻界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报道。他们认为,事前我们没有的预警报道,事中我们没有深入的分析报道,教训十分深刻。究其原因,在于新闻界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财经记者。因此,与会者一致呼吁,财经记者队伍要充实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现有财经记者的知识结构也要尽快调整提高。[5]然而此次“钱荒”风波,我们财经记者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财经记者的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素养不高已经成为财经类深度报道最主要的制约性因素。穆青说过:“许多问题当它真正形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就孕育着许多新的萌芽和推动事物前进的一些积极因素。新闻记者如果能抓住这些萌芽,把问题及时地提出来,他就能够站在新事物的前面,用新闻报道来推动工作、指导实际。”在财经新闻领域,任何大事件、大趋势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财经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特别的嗅觉和敏感,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透过经济现象的表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财经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视正面信息的传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媒体应充分认识到正面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性,及时、客观、公正、地传播经济信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读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判断经济的发展形势,给予受众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市场提振信心。提倡传播正面信息并不意味着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而是要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的报道原则,多方位地解读问题,透过现象找本质,对经济风险予以关注,提供的经济信息。

坚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直是新闻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重要职责。而在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要想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更是不易。社会学家默顿(Merton,R)曾提出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公理,指的是最初对情况的错误理解和报道,会造成公众一种潜在的心理和紧接着的行为。[6]例如此次“钱荒”报道,媒体对“钱荒”的炒作报道致使很多受众真的认为银行资金出现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去银行“挤兑”的风潮。正是由于我们的媒体对负面信息的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乏力,才导致了这样的不良后果。而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摈弃财经报道以前干瘪乏味、充满财经术语行话的八股写法,提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写法,以此来吸引受众阅读。施拉姆曾经提出过受众获取信息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障/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7]如果我们的财经报道晦涩难懂,可读性差,受众就更愿意关注微博上一些专家、经济评论员140字的寥寥数语,从而被他们的观点所引导。那我们所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又何在呢?其次,我们的媒体要避免使用一些诸如“惊慌”“恐惧”“×荒”“混乱”等字眼来渲染悲观的情绪。《金融时报》编辑查德·兰伯特认为,媒体“标题上的疏忽,内容上的不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在经济运行遇到问题时,财经报道应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市场重新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并且清醒地判断大局,引导舆论,进而活跃舆论氛围,激发市场活力和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提高财经记者的专业素养,做好对经济政策、经济走势的正确解读与判断。财经报道记者所具备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报道的质量优劣。作为财经报道记者,首先要注重经济理论方面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形成系统的经济分析能力,才能在新闻采写中体现出专业水平,让财经报道更具说服力、洞察力,为受众释疑解惑。其次,财经记者在采写财经新闻之前,要做好功课,收集资料,不能只停留在对问题表面的分析上,要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析。除了采写财经新闻的记者外,媒体应该多刊发专家、学者的言论,并就同一问题呈现出不同人士的不同观点,以扩大报道中的信息源,形成各类观点的交锋。

牢牢掌握财经报道的话语权,维护国家的经济形象。我们要借鉴西方媒体在财经报道方面的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应该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在西方媒体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国内媒体更需树立话语权意识,高度重视信息传播的跨国性,认识到财经报道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财经报道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国家立场,从而维护国家的经济形象。我们的财经报道应当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能满足于简单报道财经新闻,而是要用我们的立场观点对这些新闻进行分析和评论;应强化自主意识,不能丢掉自己的话语权,跟着西方国家的舆论跑;更不能为了让外国舆论说好,而放弃自己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经济形象应有的原则和立场。

在新媒体时代应用多种媒介多方位地进行财经报道。在手机新媒体和微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媒体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这里所说的充分利用不是指仅仅开通微博或开发手机客户端,而是要充分发挥这些新媒体的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此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通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一般受众,从而形成“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样的两级传播模式。[8]此理论启发我们,大众媒体仅仅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引导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和作用来影响大众。财经报道记者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经济方面的行家里手,并在自己的微博中向受众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对经济问题的透彻分析和预测来赢得更多的粉丝,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除了记者,财经专家的微博也不可忽视,他们的观点往往更具有参考价值和前瞻性,更易受到受众的关注。因此不能忽视微博平台的作用,要在这个平台上培养更多有利于我们财经报道的意见领袖。

除了微博这个平台,手机客户端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根据IDC的预测,到2013年底我国的智能手机用户将超5亿。[9]很多媒体也都开发了自己的手机客户端来抢占受众的碎片化时间。经济类媒体也应该利用手机客户端使自己的财经报道及时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

财经报道的好坏关乎市场稳定、社会稳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财经报道也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调,承担好舆论引导、信息传递、市场预测、问题解析等多方面的职责。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财经方面论文:刍论跨学院培养财经传媒人才

【摘要】财经传媒人才应当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学术教育,利用经济、管理等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培养其专业知识,利用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优势,教授其新闻职业理想和道德,并强化其媒体实践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以实践成果考核其毕业成绩,形成重视媒体实践的导向。

【关键词】财经报道;人才培养;跨学院;毕业设计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及时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经验丰富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博学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及时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原则: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复合

财经传媒人才应当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对于财经传媒人才需要拥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核心的争议在于,是把传媒人的道义和责任放在首位,还是把专业知识看得更重要。

及时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及时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及时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时,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好的教育,较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学院合力培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及时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较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三、考核:以实践成果评定毕业成绩

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他们是否合格最终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高校的培养过程也应充分顾及这一点,尽快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最有效的途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调教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博学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及时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

(庹继光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亚琨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摘 要: 通过对大学生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数据分析,以及在南京审计学院的通识选修课实际旁听情况,文章从课程结构、学分管理、实施途径等方面对南京审计学院通识选修课设置和开设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存在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及通识选修课设置有待完善环节、师资队伍及授课质量有待提高、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倾向偏重等问题,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决策分析,提出了建设通识教育机构的建议。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师资队伍 功利化倾向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高校教育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评判出了一道艰深命题。这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针对如何回答著名“钱学森之问”,即目前中国教育的瓶颈问题——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原国务院总理曾说:“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使学生发展。”这与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和拓宽基础、沟通文理的理念相吻合。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它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职业人来培养。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财经类院校慢慢受到重视,但很多高校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通识课程体系不完善、通识教育机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本文探讨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一、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

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并加剧了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无形的社会压力,尤其是在现有考试评分制度和人才录用标准的助推下,大学生越来越成为知识上高度割裂的个体。大部分财经类高校由于学科设置相对单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存在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问题,对课程设置始终带有专业教育的烙印。其次,学校缺乏健全的通识师资培训制度和教学效果评估机构,导致老师把它当成边缘教育,学生把它看做混分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有待改善。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的不重视,致使通识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不仅是财经类高校所面临的困境,而且是整个教育界所面临的困境。

为了了解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及效果,我们以南京审计学院学生为样本,围绕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基本看法、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听课状况设计了一份问卷,问卷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及开放性问题等共计22题。我们采取先分层后整群的抽样方法对南京审计学院2010级和2011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覆盖全校11个院系的28个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收回556份,回收率为99.29%,其中有效问卷为498份,我们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下面我们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南京审计学院通识教育开设效果现状面临的几大问题。

(一)基本看法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77.7%的学生认为通识课程是重要的,但只有45.1%的学生觉得通识课程开展是成功的。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师资源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原因,通识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认为通识教育不重要的学生中,43.8%选择的原因是通识大班化教学上课效率低。这与教师资源缺乏不无关系,此外,大班教学造成教师管理课程秩序和与学生积极互动较为困难,学生感觉课程无聊,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二)学习态度

由于学习态度是学生的主观情绪,很难直接测量,因此我们通过学生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及其种类反映,分别统计了学生的奖学金情况与通识课程总评分数,并做成了交叉制表。

奖学金*通识课程总评分 交叉制表

卡方(24)=42.98>31.86(α=0.01),即奖学金与通识课程总评分无关。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学院评选奖学金主要通过学生的学分绩点,然而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程并不计入学分绩点,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功利性地放弃通识课程的学习,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必修课学习上。此外,教师期末考核方式大都是交论文,平时没有听课的学生只需根据论文题目上网搜索即可,考评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甚至造成了平时基本不去上课的学生比全勤的学生期末总评分高的现象。这导致学生不认真对待通识课程。

(三)学习动机

在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多选题中,67.5%的学生选择了受到教育、提高综合素质,56.9%的学生选择了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渴望自身发展,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与学生的期望不谋而合。大多数新生并不理解什么是通识课程,当大二逐步了解后已经习惯性地不重视通识课程,这就导致通识教育不能起到应有的发展学生的作用。

(四)课程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84.3%的学生逃过通识课程,课程枯燥无味和参加社团班级活动是逃课的两个主要原因。根据我们对南京审计学院通识课程的旁听,部分教师讲课照读PPT内容,与学生基本没有互动,授课没有热情,学生自然会感觉课程无聊逃课,到课人数过少,明显影响教师讲课情绪,这样恶性循环导致通识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次,通识课程大都在晚上进行,与必修课有明显的区分,而社团班级活动都在晚上开展,部分学生便逃课参加更有趣的团社科活动。

二、南京审计学院通识教育凸显问题探析

根据问卷数据处理和通识课程旁听表,我们对南京审计学院通识教育开展情况有了一定认识,并归纳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及通识选修课设置有待完善

南京审计学院每个学期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各个院系老师自主申报,未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各科任课教师无法讨论交流各自课程的优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并且缺乏相应评估系统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通识课程整改淘汰,对通识课程不能进行有效监管。

通识课程体系不合理会造成课程的简单堆砌,导致课程内容杂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南京审计学院2011年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毕业应修满通识教育课学分70分,其中通识选修课要求10学分,仅占14.3%。占据大部分学分的通识必修课为大学英语、微积分、大学计算机等服务于专业学习的基础教育,而形成学生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通识选修课则大大被压缩,难以达到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

其次,学校每学期开设的选修课数量只有50门左右,课程数量和学科覆盖面很难满足学生需求,而选修人数较多,导致这类课程往往都是百人大班上课,任课教师很难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也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师资队伍及授课质量有待提高

南京审计学院作为一所财经类学校,教师大多教授与经济相关的专业,自然社科等教师资源缺乏,很难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2]我们了解到,在解决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上学院采取了外聘制度,每个学期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大学等高校聘请10多位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弥补了学科体系不完善的不足。外聘教师大多从外校博学教师中挑选聘用,利用了其他高校的优势资源,取得了较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效果。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外聘教师对教学秩序的遵守较为随意,对课堂纪律、考勤方式等要求较低,难以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

相对于外聘教师,本校教师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从对南京审计学院通识课程旁听记录表来看,大多数通识课程的出勤率只有50%左右,并且教师讲课方式基本都是灌输式的,缺少学生的思考讨论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识教育要求的清晰沟通、适切批判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平时上课监管不严,课程讲授枯燥无味,期末考核轻松能过,逃课没有惩罚措施,学生自然不会重视通识选修课。

(三)大学生选课呈现功利化倾向

“功利化”一般都被看做是一种贬损,因为是注重“投入—产出”,寻求短期内利益较大化。[3]功利化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和高校的不断扩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实用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各种等级证书的考取。然而通识教育强调的本科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培养的理念恰恰与功利主义短期利益较大化的追求相反,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纯粹是为了学分而不是因为兴趣学习。

从问卷数据分析来看,南京审计学院接受调查的学生中34.3%选择了因为看书、考研考证而缺席通识选修课。学生偏重的功利心与财经类高校学科门类相对单一不无关系。在长期经济氛围的熏陶下,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离,过于注重个人价值和经济利益,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此外,学校通识选修课的成绩与绩点、奖学金不挂钩,短期内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投入在通识课程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三、南京审计学院通识教育对策与思考

鉴于上述通识教育困境,我们从学校、老师、学生三个层面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提出建议。

(一)学校层面

学校应成立专门管理通识选修课的机构,其内部组织结构应当趋于扁平化,上至学校高层起到整体管理、引导决策作用,下至学生起到教学互动、效果反馈作用,同时针对通识课程设置和开设效果、老师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并对课程开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反馈、改革。

在教学模式方面,采取小班教学方式,让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强化开设效果。针对参加社团班级活动而导致缺课的现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专门空出24小时安排通识课程。此外,还要购买一些书籍支持课程的进行,存放在图书馆供学生参考借阅。在软件方面,配备知识渊博的教师可从外聘全职或者兼职,利用地区集中教育力量,进行教师与课程资源的共享。

(二)教师层面

财经类高校存在师资队伍缺乏的困境,再加上缺乏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使得不少教师将通识教育边缘化,不重视,缺乏热情。

首先,在聘请教师这一环节应该重视教师的三大素质:1.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度、重视度;2.知识渊博,涵盖;3.以学生为本,工作敬业。

其次,在教学方式改革,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互动式思考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将课程主题联系时代焦点,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

此外,考核方式不再使用单一的论文方式,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当将考核方式多元化,以口试、演讲、PPT汇报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协作、独立思考等能力。对于出勤率,教师要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教学要求,免除逃课三次以上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资格,实行宽进严出制度。

(三)学生层面

大学生首先要明白通识教育的理念,学校应从大一进校就对学生宣传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举办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发起通识教育讨论,在学校营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及时遏制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教育惯性是用成绩度量的,再加上高中文理分班制度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失衡,过度注重考分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降低对知识的渴望。学校针对这些困境,可采取浮动选课制度,课程前两个星期可任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试听,了解课程内容及设置目的之后再决定选课的名单。

南京审计学院校长王家新说:“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一项社会实践,它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一个知、情、意协调发展的健全之人,它的核心任务在于引导人追求真、善、美。”[4]通识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2009年9月,南审推出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但至今开设效果还是受很多外在或者内在因素的影响,学生与老师在一定程度上都将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面对困境,从学校、老师、学生三个层次对通识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其他辅助性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措施,将通识教育定位后,夯实学生的人文基础,克服专业过度依赖症。因此,学校正在结合“三关”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我们渴望学校能予以重视,并能在新的人才方案中得到体现。

四、通识教育改革决策方案选择

根据上述强化通识教育效果的建议,我们通过咨询任课教师及采访学生,得出南京审计学院可选择的决策方案有:建设通识教育机构、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增设通识选修课、加强通识教育宣传。在决策时要考虑到通识教育体系、通识选修课设置、师资队伍水平、通识授课质量、大学生功利化倾向五个方面。按照层次分析方法基本步骤,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对于准则层B的5个因子,通识选修课程设置(B2)的权重低(0.0803),通识教育体系(B1)和通识授课质量(B4)的权重都比较高(分别为0.3596和0.3171),说明在决策中比较看重通识教育体系和通识授课质量。

对于不看重的通识选修课程设置,其影响的两个因子建设通识教育机构(C1)、增设通识选修课(C3),单排序权重都是C1远大于C3。对于比较看重的通识教育体系和通识授课质量,其影响的因子中单排序权重都是建设通识教育机构占优。由此可以推出,建设通识教育机构由于对通识教育体系和通识授课质量影响较为突出,权重相对突出,即决策比较看重的是通识教育体系和通识授课质量,不太看重通识选修课设置。

根据最终权重,建设通识教育机构为0.6952,而增设通识选修课和加强通识教育宣传的权重分别为0.0495和0.0337,远不如建设通识教育机构重要。因此,建设通识教育机构为财经类高校强化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选择。

财经方面论文:大类招生背景下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对于培养新时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匹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本门课程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大类招生;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各大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当前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积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授课质量,是实现新型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一、大类招生的背景及其人才培养特点与目标

大类招生的实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采用原苏联的体制,实行按专业招生。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确定专业,高校根据培养计划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曾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但也存在着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范围越来越窄的状况。在这种“专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基础教学薄弱,文理分隔严重,创新能力不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大规模扩招,这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严重地影响了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众多高校纷纷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调整院系设置,专业结构合并为专业大类,配套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类招生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二是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这些实验班也不分专业,由“专才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学生在本科阶段一般用两年的时间学习基础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这种新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依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教育原则,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新时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学校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并没有进行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相应改革,还存在着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问题,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重视程度不够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经管类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对学生个人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写作实践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高校,仍把该课程定位于选修课,一般为2学分,考试方式多为考查。因其和奖学金评定、考研、各种资格证考试等关联不“密切”而被学生轻视。学校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和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存在讲完课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这门课程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均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仍处于边缘化地带。

(二)偏重课堂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练习

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很多,除了一般原理外,涉及一般常用文体就达30多个,课时多为30~40个。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大多偏重于理论讲授,教学只能使理论到理论,从格式到格式,使教学与专业脱离,教学与社会脱离,也导致学生兴趣索然。而把最重要的学生的“写”安排于课后,基本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课或实践课很少。

(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写作热情不高

财经应用写作教学长期被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一张嘴”、“一本书”、一个屏幕(多媒体),存在着教学结构模式程式化问题。授课教师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习惯于课堂知识的单向传授,师生互动减少,使本来就很枯燥的课堂教学更加乏味,教师不愿讲,学生不爱听,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强,写作的时候,经常应付,存在下载、互抄等现象。

(四)任课教师缺乏财经背景

“财经性”是财经应用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关的财经、法律等知识。但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为中文或相关专业背景,授课中一旦涉及到一些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文体,就会力不从心,出现把本该讲深讲透的重点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现象,授课内容与实际经济工作联系很少。

(五)和其他专业课程配合不够

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许多文种的写作在其他课程中也有涉及或被用到。如市场营销、管理沟通、财务评估等课程中就涉及到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营销方案、财务评估报告等文种的使用。但实际的财经应用写作的教学中,并不能与这些专业课程形成有机的配合,把财经应用写作融入到学科专业的大背景中,授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思路改革

真正把大类招生“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思想落到实处,不仅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各门课程的授课质量。具体说来,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新进行课程定位,突出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基础地位

应从培养方案入手,把其归于必修的基础课程,适当增加学时数,以安排课内教学实习,必要时授课学期可增加至2个学期。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认识,解决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过场化、形式化的问题。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核,突出课程的基础地位。

(二)精简教学内容,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教学中,要适当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对一些写作内容相似相近或格式基本相同的文种要归纳、汇总,精讲多练,尽量减少讲课的时间,多留给学生一些课堂练习的时间。在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巡看检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精要指导,发现并总结该文种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差错,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解,并进行习作的讲评。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养成以“用”代“理”的意识。举一反三,从而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三)采取多元互动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可使用情景模拟法、项目设计法、实地学习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如招聘文书的写作教学中,可以把全班的同学分成若干组,模拟招聘现场,招聘方的同学要写出招聘公告、公司简介等,应聘方的学生要制作求职信、求职简历等。通过筛选,一部分同学还可以进入面试,准备求职演讲稿等。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把多种文书的写作设计到一个情景中,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起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认识到财经应用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四)突出能力培养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财经应用文写作最终的落脚点为“写”,如果缺少实践环节,就只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教学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时数,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积极鼓励和组织向报刊杂志投稿,安排学生在一些公司、行政单位或学校相关科室短期的实习考察等,提高其写作能力。其次,要和其他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与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关联、促进的课程体系,突出其应用性。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现状和思考

摘 要: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社会意识层面减少腐败产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本文通过对财经类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将廉洁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到财经类的相关专业课中,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这四个方面寻找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财经类大学生 廉洁教育 认知现状

新形势下,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我们对财经类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具有经济管理类院校特色廉洁教育,使廉洁教育教学科学地纳入经济管理类院校教学体系和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及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本课题组在2012年9—10月对广西财经学院2011级本科全体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发放调查问卷101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财经类大学生对腐败的看法,对廉洁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学校廉洁教育采取的方式认可程度,等等,期待能为其他高校特别是同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二、财经类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分析

(一)财经类大学生对腐败的看法

1.对社会上出现腐败现象的看法

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腐败现象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廉洁意识形成和行为的养成。当问到“你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时,表示对此类现象厌恶,政府对当事人应给予严惩的大学生占76%,表示对此类现象鄙视,难以接受的大学生占15%,表示对此类现象反感,但不强烈的大学生占9%。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腐败这个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公权私用、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等贪腐行为,大多数财经类大学生感到深恶痛绝,表示对党和国家惩治腐败充满了信心。也有极少部分的财经类大学生认为腐败问题是今后职场上才有可能出现的事情,现阶段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现在谈论反腐败问题为时尚早。

2.对大学生中出现不廉洁现象的态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个人价值多元化的实现,使许多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受到了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体现在考试作弊、学生干部贿选、抄袭论文、提供虚假证明等方面。当问到“大学生当中有哪些不廉洁现象”时,有42%的大学生发现周围同学有过考试作弊现象,有65%的学生承认周围同学有抄袭论文现象,有12%的大学生发现有同学在学生干部选举过程中存在拉选票现象,有8%的大学生发现周围同学为了拿到助学金而向学校提供虚假证明。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不廉洁现象引人深思,这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3.对我校开展廉洁教育工作的态度

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等的多次强调和要求下,也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我国各高校已先后开展廉政建设及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问到“你认为当前我校的廉洁教育工作满意程度如何?”时,有62%的大学生选择我校廉洁教育工作一般,工作力度还可以再加大一些;有13%的大学生选择我校廉洁教育工作满意,比以前有所改善;有18%的大学生选择我校廉洁教育工作不满意,腐败现象仍严重;仅有7%的大学生表示对我校廉洁教育工作不关注,没了解。调查表明,我校从理论上明确了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一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廉洁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校内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支持率也不高。

(二)财经类大学生对廉洁教育认识现状

1.对廉洁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

许多大学生对腐败问题的危害有深刻认识,认为廉洁教育对个人发展有帮助。当问到“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时,52%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47%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廉洁方面的取向是积极健康的,能够充分认识到廉洁教育对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性,对于实现人生价值起到关键作用。我校大学生认为开展廉洁教育十分必要,愿意积极支持党和国家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但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对于腐败没有深刻认识,不认同廉洁教育的作用。

2.对廉洁教育的了解程度

目前99%的我校大学生认为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十分有必要,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不是真正了解廉洁教育。当问到“你对《关于在大中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通知》了解多少?”时,2%的大学生表示很了解;12%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了解,34%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5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对我校大学生国家现行反腐倡廉的政策规定还不熟悉,有的甚至是空白。因此,高校应加大廉洁教育的宣传力度,从我国廉洁文化的历史传统及现行的国家法规和政策着手,让大学生更加自然地接受廉洁教育,进而取得良好效果。

3.对廉洁守法意识自我评价

通过在财经类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不断提高财经类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崇尚廉洁、以贪为耻的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当问到“你认为自己的廉洁守法意识如何?”时,27%的大学生认为意识很强,60%的大学生认为意识较好,12%的大学生认为意识一般,1%的大学生认为意识差。调查结果显示,87%的财经类大学生廉洁守法意识较好,证明廉洁教育在我校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对于少部分财经类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显得更为必要。

(三)财经类大学生对学校廉洁教育采取方式的认同

1.对学校廉洁教育形式的认同

廉洁教育要讲究形式,形式会直接影响廉洁教育的效果。如果廉洁教育与校园活动联系在一起,则大学生更乐于接受。当问到“当前我校的廉洁教育有哪些形式?”(可多选)时,17%的大学生辩论赛,27%的大学生选择演讲比赛,22%的大学生选择征文比赛,7%的大学生选择书画、摄影比赛,18%的大学生选择专题讲座,15%的大学生选择观看影视作品,20%的大学生选择宣传板报,3%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当问到“你最喜欢我校廉洁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是?”时,28%的大学生选择辩论赛,26%的大学生选择演讲比赛,26%的大学生选择书画、摄影比赛,13%的大学生选择征文比赛,7%的大学生选择其他。调查结果显示,我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开展的廉洁教育形式多样化,且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使廉洁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

2.对学校廉洁教育成效的认同

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我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问到“你认为当前我校的廉洁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11%的大学生选择追求受众数量,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廉洁教育,59%的大学生选择追求教育效果,让受教育的学生真正学有所得,28%的大学生选择完善制度,让廉洁教育成为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2%的大学生选择其他。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廉洁教育效果是认可的。财经类大学生认为必须从增强廉洁教育效果和完善廉洁教育制度着手,才能提升高校廉洁教育的成效。我校一直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努力开创“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新格局。

3.大学生对学校廉洁教育的建议收集

在问卷的,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大学生就廉洁教育问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自的建议。现收集整理如下:(1)学校领导、老师应该以身试教,做到不以权谋私,起到榜样作用;(2)政府完善度贪污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3)多开展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宣传廉洁教育;(4)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要只是形式上的,应该让同学们学到真正的东西;(5)把廉洁教育作风作为评奖、评优的参考标准;(6)廉洁教育不只是喊口号,要付诸实践,更要注重质与量的结合。

三、财经类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对策

高校应根据各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从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开展有特色的活动,将廉洁教育与大学生需求、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让廉洁教育更具实效性。

(一)将廉洁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发挥主导作用。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渗透廉洁教育的思想,把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通过制订廉洁教育的教学计划和编写教学教案,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章中,让学生认识到廉洁奉公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一种传统,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通过廉洁修身加强道德修养,强化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又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章中,让学生认识到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不廉洁的行为是违法的,国家将对这些腐败分子或严重违纪的党员依法进行严惩,做到违法必究。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腐败的严重后果,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讨论等方式增强课堂教育的吸引力,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将廉洁教育融入到财经类的相关专业课中

高校应把廉洁教育与学科建设、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廉洁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深入挖掘并整合现有学科的廉洁教育资源,挖掘专业课中的廉政文化,不断丰富廉洁教育内容。我校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的认识特点,从多个层次实现把廉洁教育融入到财经类的相关专业课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廉洁教育实效性。对低年级大学生,从法律、法规的教育着手,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经济法》等课程教学中,着重加强对他们的诚实守信教育和法规、法律常识教育,以培养他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对高年级大学生,从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着手,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学中,着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教育。通过廉洁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引导他们把压力变为动力,学会理性分析,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心态,让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踏实做事,清白做人。

(三)将廉洁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新时期,高校强化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重点推进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是大学生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借助红色革命教育实践基地,如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等,丰富和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培育大学生廉洁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专业实习等,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努力把廉洁教育思想渗透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将廉洁教育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大学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借助社会廉洁教育有利的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内部廉洁文化小环境,营造一个廉洁高雅的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开展多方位的廉洁教育文化环境熏陶,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观念,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按照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高校大学生可开展各种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财经类大学生有着特殊的职业廉洁教育要求,强调集中教育与个体自律相结合,突出环境建设的人文素质培养内涵。根据这一特点,我校开展以学生社团为主体、以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经济管理职业道德和以校园廉洁自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学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板报等载体,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廉洁教育知识。强化校园文化的熏陶和育人功能,让大学生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廉洁修身素质。

财经方面论文:关于技工院校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研究

[摘 要] 为了深化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改革,一体化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技工院校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整合了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的教学资源,开展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 手工实训

目前,我国的技工院校的授课形式主要还是按照专业课程授课。在传统教学体系下,会计专业学生按课程一门一门的学习基础会计、财经法规、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和经济学等主干课程。因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老师按课程授课会导致一些弊端:一是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忘一门课程;二是不同教师教不同的课程也会出现知识点重复;三是不同课程的技能训练不能衔接,使学生不能把会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业务流程相结合;四是学生学部理论课程,学生也不能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本文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会计实践能力。

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技工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或高中不能按期毕业的高中生,他们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也不高,纪律较为涣散,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往往比较迷茫[1]。而会计专业的理论比较抽象,需要记忆和理解的计算方法和公式非常多。在这种现状下,如何吸引技校学生学好会计的专业课是摆在每个任课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人社部结合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并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不同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进行整合,实现教师讲授的知识和现实工作的流程进行进行“无缝”对接的任务教学模式。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指的是两门会计基础课程在采用同一套会计教学资料的基础下,把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和财经法规的相关制度相结合,并在老师讲解具体业务工作流程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会计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并形成手工会计数据的教学工作的总称。

学校要实施一体化教学要进行以下转变:一是以“按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基础会计实训可能是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教学期间开设,但在一体化教学中,由一位老师在一个学期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二是应该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完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应完成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明细账的工作,让学生动手练习,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三是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有工作氛围的实训室,由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向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参考网络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过程中只起到辅导的作用。

2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措施

2.1 编写一体化教材

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资料应采用一套教学资料。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设置教学资料时,只用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两本书是不合适的。学生会感觉两本书的知识点是孤立的、没有联系。并且现在的课本较重视理论知识,课本中涉及现实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知识较少,而技工院校的学生最不喜欢学理论知识。因此,按照一体化教学思路,教师在讲解基础会计分录的同时,应结合财经法规的制度和现实业务办理流程来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一个简单的分录:

借:库存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设计教学安排时,一般从基础会计的角度讲解上列分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可能是会计分录的借贷关系,学生可能会非常容易的学会写分录,并能理解固定资产类科目的借贷关系。但学生始终会觉得学会计太抽象,不能看见实物。并且某些学生总会有一个疑问,这笔经济业务我应该怎么办理,这笔业务办理的流程是什么。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应向学生解释这笔分录的会计工作流程,教师要讲解这笔业务基础知识、办理流程,用到哪种票据(如图1所示),去哪个机构办理等,其中就涉及到财经法规中的支票结算法律制度。

教师在讲授上列分录的课程中要结合财经法规教学生用那种支票、支票日期的填写方式和大小写金额的写法,如何去银行办理这项业务、办理业务注意的事项。这种授课方式对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可在讲授的同时穿插小故事的形式讲解办理流程,要求学生完成支票的填写。一体化教学要求老师每讲授一类型的分录或理论知识相应的配有会计的手工操作和业务办理流程的讲解,供学生练习,让学生体验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院校一般使用的《基础会计》、《财经法规》等理论书籍,这类书籍要么注重理论知识,要么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思路编写,不适合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的思路,导致了老师备课和上课缺乏参考资料。只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遵循一体化教学的思想和实际会计工作流程,编写适合于一体化教学的实用性教材。

2.2 建立会计实训室

传统教学通常在固定教室上课,在一体化教学中可转变为在专门的会计实训室上课。会计实训室中为学生创造会计工作环境,可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实训室应配备齐全的实训资料,例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银行进账单、转账支票、文具、装订器和安装有会计电算化软件和Excel软件的计算机等。例如一个简单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17 000

教师在讲授玩借贷关系后,在实训室中可知道学生借助电算化软件进行开设销售专用发票,出库单的操作,让学生体验会计的工作流程;之后要讲解假设收到对方开具的转账支票,如何去银行办理业务,指导学生模拟练习银行进账单的填写;要求学生在实训室填写记账凭证,并附上原始凭证。相对传统教学,学生在实训室中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理解了业务的办理流程,活跃了课程的学习气氛,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

2.3 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学校招聘的老师应参加事业单位考试,这就导致了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属于理论型教师,而一体化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双师型”教师是指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任务无缝结合,并能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的的教师[3]。“双师型“教师还得具有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他们是技术专家也是教学能手,能够将理论知识、技术和工作任务相互融合。针对大部分青年教师是应届毕业生这种情况,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工作一年至二年,让老师掌握近期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的技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出既能“讲”又能“做“的教师。

2.4 是加强一体化实训

目前技工院校都会有校企合作项目,以实现所教内容和实际工作的技术接轨,有针对性的培养应用型技术工人。但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学校很难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找到实习的企业,即使有实习企业,能去实习的学生也非常少。这就要求学校应单独开设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条件允许好并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为学生讲授会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教学内容可选取部分某个单位一个月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基础,由老师或企业财务人员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实训,通过手工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原始凭证和几张凭证填写方式,一些计算方法如何应用于会计工作中,不同会计岗位的相互联系和牵制等。通过实训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的理解。

3 总 结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会计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可以避免上课重理论,学生学习感到枯燥的状况,可以有效的把学生的“动脑听”和“动手做”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当然要做好会计一体化教学,我们应该从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出转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的学生的技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财经方面论文: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以优先发展专业、重点发展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意义重大、基础性的资源整合活动。近年来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一直以“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作为办学方向,将创新型、实践型和应用型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及时目标的新兴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沈阳城市学院,走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专业建设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1.1 专业群的涵义

专业群是指以专业技术门类为基础,以一个或多个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或技术领域、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围绕所组成的一个专业的有机集合。

构建专业群的专业选择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及时,核心专业一般是那些学科底蕴深厚、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

第二,专业群内各专业往往是围绕着某一特定行业设置形成的一大类专业,专业设置符合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一件行业产业、岗位链条的纵向和横向延伸。

第三,专业群内所涵盖的各专业可以同属某一学科体系,也可分列不同学科,但学科基础相近。

1.2 PST- CCE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城设计学院于2012年底转设成功,2013年正式更名为沈阳城市学院。是一所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广泛应用技术、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校伊始,校董事会就看到传统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很好的服务社会的弊病,结合沈阳城市学院自身特点,校董事会决定将学校定位于服务辽沈城市发展的特色应用型大学,从而制定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顺应学院特色办学理念,力争打造品牌效应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PST- CCE。

PST- CCE人才培养模式全称为“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Professional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Competency Centered Education,以下简写 PST- CCE)。是沈阳城市学院基于国际著名的CDIO教学理念模式 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提出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来讲,PST- CCE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及时,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第二,职业情境化。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贯彻以岗位能录行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办校中企,建立专业实验室,模拟专业岗位日常实际运营,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干中学,学中练,培养出可以校企对接的合格专业化人才。

二、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

2.1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专业群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以优先发展专业、重点发展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意义重大、基础性的资源整合活动。从外部而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通过对区域经济内产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科学地规划专业群布局,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内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体系,是使专业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从内部而言,专业群的有效建设,有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扎实专业素养和专业功底,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有利于形成课程资源优势。

2.2我校发展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独立办学以来,以“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作为我校的办学方向,一直将创新型、实践型和应用型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及时目标,将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争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在2012年12月份,我校成功转设为二本普通高等院校,改名为“沈阳城市学院”,将其定位于服务辽沈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一所高等学校。

因此,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我校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行业为依托,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手段,以学科交叉为支撑”作为沈阳城市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的区域经济背景与展望

近年来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对各类金融机构具吸引力的集聚地之一,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实现了与经济发展的有效互动,成为全国金融规模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并已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机构“开花”,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凸显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因此,沈阳城市学院进行以金融专业为核心、以国贸、会计为特色专业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使专业群的建设与辽沈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

三、传统办学的不足之处与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1 传统办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为和国际接轨,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各大学纷纷扩招,2012年高考91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75%。面对大学生升学率的逐年高涨,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后不能快速、很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学校学到的知识落后陈旧、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多数大学生表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似乎进入工作后几乎用不上等等。这些日益棘手的现实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

1、办学方式层面,传统大学以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基本全部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教研型大学。这类大学往往很重视学生的科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研究素养的培养,而容易忽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加容易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技能素养的培养,从而当前国内大学培养出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和社会需求脱节。

2、专业设置层面,传统大学专业的设置是依照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大学从前苏联引进的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设立起来的,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虽然也处于不断地变革中,但基本模式“根深蒂固”。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时,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第二,专业设置滞后,即高校一方面设置了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夕阳专业,另一方面又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朝阳专业。第三,专业设置雷同,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过大,使得部分专业培养人才过剩,且代替性很强,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还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教育的无效供给。

3、教学方式层面,传统大学的典型教育方式为讲授式教学,教师一味的灌输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知不觉中,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忘记了自己去探索“为什么学”和“学什么”这两个重要问题的环节,也丧失了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结果四年下来,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各门考试之后,对于这些知识该用到哪里、如何用,不知所措。

4、专业能力培养方面,

传统高校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习学并进”的机会和条件,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学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相应能力得培养,尤其是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综合能力的锻炼。

3.2 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沈阳城市学院作为一所面向辽沈城市发展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办学灵活,可以很好的克服传统大学的以上弊病。具体到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及时,进一步凝练沈阳城市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充分依托辽沈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专业定位,突出核心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第二,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要求,体现“群”、“点”相结合的原则以“群”带“点”,以“点”促“群”,突出核心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第三,强化与专业群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从理论上结合辽沈经济和城市发展,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导航,定位市场需求的核心专业;从实践上,保障专业群建设的具体方案得以实现。同时提高核心专业、重点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其申报硕士点做准备。

第四,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群发展模式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保障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的顺利开展、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落实,本项目借鉴国外专业群建设的成功案例,结合沈阳城市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按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专业。

将所有经济类本科学科合并按大类招生。新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 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在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校范围内自主选择金融、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学、会计等专业。

这种按大类招生的专业体系设置,解决了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不了解专业设置,对自己将来职业发展没有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考生报考,扩大学校知名度,提升生源素质。

2.设置“专业共同基础平台课+基本技能实践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

各专业在开设专业共同平台课程时,要根据本专业具体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再开设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制定平台课时,考虑到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允许各专业对平台课程的开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平台课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来构筑,以适度、够用为目标来优化。在平台课的选择方面,主要应当注意一下两个方面: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平台课;二,开发体现专业和专业群特色的方向课程。

基本技能实践课以实训实习课为主。实训课主要以顶岗岗位工作为目标来安排并作为质量考核标准。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为辅的方式进行。

在设置课程体系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融入专业群的深度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之间其实是一对矛盾,即融入程度越深,则本专业的特色就越少,反之如果融入程度不够,则专业群建设就失去了意义。但专业群建设的方针已定,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建设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是大势所趋,国贸、会计等相关专业只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经过教研室的反复研讨,同时请相关的专家论证,一致认为,国贸、会计等相关专业可以而且应该融入到专业群建设中。

3.师资队伍改革

根据以金融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的定位和建设目标,根据核心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聘请相关理论专家和高级实务工作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为专业群的发展导航。同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的考证工作,建立促进教研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和教师培训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财经院校开展调查研究,根据行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其知识与能力,形成一支谙识金融等服务行业社会需求,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素质、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实践教学改革

落实校企合作综合体系建设,谋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和开辟校企深度合作领域。吸收采纳企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使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的现实需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建立校企互为基地,互派师资的制度和机制,派出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调研,同时经常聘请精通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总经理和部门经理送课上门,定期邀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和行业知名管理者来学校作专题报告,面对面了解企业对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教学计划,使教学吻合于行业发展的现实。

积极谋求与品牌和规模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推进教科研横向课题等一揽子合作。同时,多途径、多方式聘用企业专业人员任兼职教师,实务课程采用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授课,以增强教学的行业针对性。同时积极开辟国际合作途径,引进国际先进教学资源,外派学生实习、继续教育和就业。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专业“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与计算机二级考证相结合、加强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等方面,对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最终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精髓,并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方法改革; 实践环节;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0-70-03

0 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之密不可分,成为各行各业进行自动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库技术,以利于将来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发挥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优势。本校针对财经类专业开设了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有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会应用数据库类软件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碰到了各类问题,认为迫切需要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与计算机二级考证相结合、加强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教学目标定位

1.1 学情分析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出身,他们大多认为数据库课程是计算机理科性质的课程,还没有学就望而生畏;对非本专业课程缺乏兴趣,认为对所学专业没有多大用处,觉得学不学、学得好不好无所谓,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激情;动手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有所欠缺,对教师的依赖较大等等。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值得我们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教学目标定位

财经类专业学生主要将面临涉及到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工作,他们大多都不会利用数据库技术去亲自开发一个信息系统,即使是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往往也是以用户角色对系统功能提出业务需求;相反,他们更可能需要对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特殊性或汇总性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易于他人理解的可视化图表形式进行展示,最终达到支持管理决策的目的[1]。因此,财经类专业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不能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同等对待,而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弱化程序设计的学习,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偏重数据库应用,理论以够用为度,将教学重点转移到案例教学和上机实践上,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达到熟练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把握学生认知能力,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环环相扣,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吸引学生开动脑筋,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让他们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讲授及时节课时,不用开门见山直接介绍数据库的概念,而可先从字面意思上介绍,数据库其实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然后设问现实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大量的数据,这样课堂气氛顿时会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会动起来,学生的答案非常多,如:学校里学生课程成绩信息、超市中的商品信息和销售信息、医院中的病人信息和药品信息、银行中存贷款信息,甚至有学生还想到了平时经常聊天的QQ账户信息等。学生感受到数据库应用就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而并非遥不可及。看着学生那股热劲,马上设问第二个问题,如:超市管理系统中数据是不是直接往数据库里存就行了,学生一开始无法理解这个问题,这时可提醒他们先考虑现实生活中如学校开设的财经实验基地超市是如何做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要分门别类地放好,再问利用什么放好,回答货架,从而引出表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恍然大悟,此时乘胜追击,进一步设问:学生管理系统中主要有哪些表?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等等,非常自然地学生已悄然理解了这些知识。

2.2 创设案例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讲授数据库理论知识时不能一味地将各个知识点填鸭式地脱离实际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采用实例并且是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实例来进行讲解,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一对多关系时,不是直接将概念进行圈圈点点硬塞给学生,而是先举生活中的实例,如以学校为例,一个班级有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属于一个班级,班级和学生之间为一对多关系。为了形象直观起见,画了两个实体集合图,分别为班级、学生,班级实体集合图中的某个班级在学生实体集合图中有多个与之对应,表示一个班级可以有多名学生,反之,学生实体集合图中的某个学生在班级实体集合图中只有一个与之对应,表示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班级。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请学生进行交流举例,大部分学生非常踊跃马上就能举出身边的实例,反映出他们已真正领会,引出概念就是水到渠成了。

2.3 精讲多练

教师通过"精讲"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再通过"多练"加强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由于课时已从原先的每周4课时压缩到每周3课时,时间较紧,讲解时不可能对书本内容面面俱到,对教材内容要进行合理的筛选,但不能简单地把课程知识压缩,一股脑地灌给学生,那样学生无法消化。对于学生看得懂的、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少讲或者不讲,通过布置习题让学生自行掌握;对于一些理论概念,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样既可以应对课时不够的问题,又避免学生因为授课内容过多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 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例如:对于财经类学生比较头疼的SQL查询语句部分,只有通过大量的上机编程练习,学生才能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数据库查询能力。

2.4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针对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基本过程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等。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技能的目的。以任务为主线,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期间教师只起引导和辅导的作用。任务的设定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兴趣相适应,任务的难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2.5 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相互合作和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一般可以按照4-6人一组围绕任务进行讨论,以任务为主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其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能力、抽象能力和思考理性的能力,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小组成员团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进步,在彼此支持中完成任务。教师对有问题的小组再进行辅导,体现出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3 切实加强实践环节

3.1 理论课堂与实验课堂合二为一

在学校机房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为该课程争取更多在机房教学的机会。将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合二为一,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案例,学生同步操作,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的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不是教师演示一步,学生在下面跟着练习一步,这种方法过不了多久便会把所学内容全部还给教师。我们主要是利用电子教室软件控制学生的电脑,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教师在教师机上所作的演示,印象比较深刻,并且在教师讲完之后学生立刻就可以做练习,效果很好。一般在2课时的20分钟,我们会针对2课时所学知识点设计一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

如果遇到机房被占用,也要争取到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也不是由教师全盘演示与讲授,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示操作。

3.2 重视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数据库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注意加强实验环节的训练。要合理安排上机实验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的比例,使教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协调同步,特别是时间、内容上要衔接好,课后及时上机,保障上机效果。

为了使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应从易到难布置一些实用性强、有一定设计技巧的上机练习题。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明确的、有利于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验题目,让学生上机时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教材每章都给出针对本章内容的实验题目。

3.3 安排课程设计

上机实验针对的往往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相互间联系不够紧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程后期最起码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训练,所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让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3],才能真正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像穿珍珠一样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4 强化管理

学生上机时应按学号对号入座,方便点名,保障出勤。实验结束要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和遇到的问题等都写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当堂写,及时交,避免有抄袭现象。教师要认真批阅,并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对于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公开讲解。实验内容要求学生以电子作业形式提交,及时抽查,并把出现的问题及时点评、反馈给学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原先是全省电大系统统考,采用传统的单独理论考试,导致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无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与该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

今年改为办学点组织考试后,笔者尝试采用笔试+技能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对于知识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采用笔试;对于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着重考核学生的技能,采用上机考试。

的课程评定成绩由平时上课表现、平时书面作业、平时上机实践、期中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期末技能实践考核成绩综合而成。

5 与计算机二级考证相结合

越来越多的社会就业岗位要求员工除掌握本身专业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用人单位开始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员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各种计算机证书,正是学生求职时一块有力的敲门砖。例如:我市银行系统、电力系统的部分职位就要求求职者持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结合我校的实际,把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教学实施大纲相衔接。把考试内容与教材结合起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习的相关技术,做一些考试模拟题。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自己再深入地复习一下,就可以直接去参加考试获得证书。这样,学生能一举两得,既学习了本课程,又获得了证书。

6 结束语

计算机学科相关的知识发展迅速,尤其是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知识和工具,所以教师不但应该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也应该学习解决在讲授财经类专业数据库应用时所遇到的跨领域知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到的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地认识到考试并不是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是真正目的。应尽可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加新的理论和技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提高数据库课程的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诚然,教学过程中的解决办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的过程。但是只要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想出解决的办法,教学过程就能不断地被完善。

财经方面论文: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提要] 本文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对该典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剖析,并提出依托工作岗位标准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分层实践教学方案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原标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2日

实践教学作为财经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财经大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财经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符合财经大类专业用人标准和职业要求。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将各种管理决策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应用到实际中,找到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结合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保障学生就业时能尽快熟悉岗位标准,快速适应上岗。

(二)体现了高职财经大类专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工学结合”的内涵就是要将工作和学习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将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建立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基础上,并依赖“校”和“企”合作的平台。例如,财经大类中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企业家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来说,虽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但真正的技能必须通过实践强化才能掌握。

(三)符合学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财经大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是立足于企业需求,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职业基本专业学习任务后,将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顶岗实习交叉进行,相互促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职场和课堂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大量的动手操作、岗位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目前高职高专财经、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情。

面对行业对财经大类专业人才技能多元化需求的变化,以及在“注册入学”背景下学生类型和基础的差异化,笔者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大类专业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根据学院的整体专业学生分布情况,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抽取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群中的会计与审计专业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典型对象,对相关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共10人进行了访谈,并查阅了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资料。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状况

1、实践教学包含两个基本环节:即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践。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表1)

2、实践教学课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在理论上达到或接近50%。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如表2所示。(表2)

3、实践教学标准,主要包括集中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分项标准。

4、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上机操作、大作业、实习报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集中实践考核方式如表3所示。(表3)

5、实践教学合作企业数量不多,与学生数比例大概为20: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集中顶岗实习企业学生数比例如图1所示。(图1)

(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目前,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课程设置“学科性”痕迹较重,有的课程的实践教学仅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按照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进行设计,甚至未真正摆脱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2、实践教学资源缺乏。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习实践岗位提供给学生。但目前学校和企业难以对此达成共识。校企合作企业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实习机会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难以接受大批一定时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该专业学生;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企业管理类岗位如人事、会计、营销等岗位具有一定的涉密性特征,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大。除了校外实践实习岗位不足之外,校内实习基地的投入也不足。学校虽然有专业实训室,但硬软件更新较慢,同时师资培训跟不上,实训室教学质量也难能得到保障。

3、实践课程开发不足。课程开发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而定,财经大类专业各种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岗位要求,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训练各种专业技能,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较快进行工作角色。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目标针对性较差,再加上合作企业所能提供的实践实习管理岗位有较大的波动性,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活动实施等一系列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投入性不足,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及实施的主动性欠缺,使得理论课和实践课未能有效整合,课程标准不具体,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目前,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实习等。课堂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互动环节得不到重视,教师常满足于自身的说教与分析,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的教师对案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不够。实验室实训在教学组织、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教学成效再打折扣。顶岗实习一般是专业培养的环节,由于实习基地匮乏,学生分散实习较多,难以进行有效监控和考核,同时面临学校就业率压力,实践教学往往草草收兵。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实践考核改革力度不大,由于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成果难以物化,考核就变成了批改作业或主观评分,不利于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工学结合,改革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依托工作岗位标准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目前实践教学未能真正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建设的现状,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以专业目标岗位工作标准为基础。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包括生产及后勤管理岗、营销管理岗、行政及人事管理岗、财务管理岗和门店管理岗。岗位标准可以以生产管理员、营销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配备实践教学师资。

1、设置多位一体实践教学环节

(1)继续完善实训教学环节。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以往在设置实训教学环节时,以开设分课程实训为主,实训时间短,效果不明显。目前,针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发的经营管理沙盘实训软件综合性较强,且以模拟企业的真实经营过程为背景,仿真性很强,管理游戏的形式很新颖,易于激发注册入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可以以管理沙盘为主要的实训课程,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难度的操作内容,如表1。(表4)通过上述分阶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目标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

(2)增加企业入校培训。采用“引进来”的办法,与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将企业培训课程如《职业心态》、《职业生涯规划》、《销售技巧》等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带进课堂,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社会行业相衔接。

(3)加强学生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经历企业管理的基本经营过程,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方式,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针对目前高职财经大类专业校外实习形式较为单一的情况,可以考虑将识岗、贴岗和顶岗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重视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对于财经大类专业而言,校外实习基地单一岗位接纳人数有限,因此安排顶岗实习时分散实习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通过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可选择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商业流通企业统一安排1~2个月的集中顶岗实习,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为学生独自走上社会工作打好基础,将实习落到实处。

(4)强化社会调查。财经大类专业的社会调查是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企业发展等情况的了解分析,是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社会的积极性,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将社会调查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为达到调查分析的一定深度,可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团队调研活动,由教学团队教师进行综合指导,形成有有效结论的调研报告,计入学分。

(5)常态化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并以此为平台,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和方式引入校内比赛中,并使之常态化,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

2、搭建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应由三个分支组成:一是理论知识应用平台,主要指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用于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校内实训平台,主要指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仿真实训室,用于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三是校外实习基地平台,主要指合作企业现场,用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总的原则是数量持续增加,质量严格把控。

3、配备专兼结合实践教学团队。为了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要,要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制度。

(二)构建分层实践教学方案。所谓分层实践教学就是按照专业教学周期规律,对照企业职业发展通道,由易到难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具体来说,可从岗位认知、岗位见习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分阶段构建。

1、岗位认知:大一阶段实施,在职业能力课程中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企业进行参观,了解行业背景、企业的岗位设置和描述,学时比例达到8%左右。

2、岗位见习:大二阶段实施,对职业能力及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要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置实践课时,同时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安排学生集中到校外实习基地“做中学”,学时比例达到12%左右。

3、岗位顶岗:大三阶段实施,要求学生进入企业空缺岗位以“管理培训生”、“营销员”、“生产操作员”、“人力资源专员”、“出纳”等身份进行工作实践,学时比例达到30%左右。

总的来说,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可以由图2说明。(图2)

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分层实践教学方案,对于高职财经大类专业而言,将使实践教学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满足人才技能多样化的需求,符合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笔者在对国内五所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财经类高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情况,探求课程的开设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为本校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课程设置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概况

1998年,教育部将原先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共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该专业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工科类。信息管理专业主要被设置在工科院校的管理学院内。注重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主要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

2.理科类。这类信息管理专业数量较少,但影响较大,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咨询、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策划及电子商务等工作。

3.文科类。注重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毕业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数学及经济管理知识。

为了培养新型的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的人才,很多学者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细致地研究。通常,该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类。但是,从我国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程,在新的信息需求下又面临着很多新的需求。

二、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比较

笔者走访了国内较为典型的五所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和河南财经学院,针对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展开了详细的调研。各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现状如表1所示:

调研发现,国内的财经类大学多为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兼顾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理论方面注重管理信息的检索分析能力培养,计算机类课程每门都有上机考试或面试,强化动手能力培养;而教学型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则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编程平台类课程所占学时比重较大,实验课程的学分比例较高。

(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特色比较分析

1.财经类院校突显财经特色。山东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的课程体系突显财经特色,较为重视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方向课程的开设,甚至专门开设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课程。以山东经济学院为例,该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IT系统,一是资源管理,侧重于IT的应用领域,强调与会计、金融等专业的结合,鼓励学生副修第二专业。

2.教学型高校与教学研究型高校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型高校与教学研究型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压力,因此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山东财经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将本专业的学习分设了两个方向: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管理。其中,信息系统开发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维护及评价等方面能力;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侧重于培养的学生信息资源利用与管理能力,包括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与监理等方面的能力。上海财经大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门设置了一系列课程设计与实验,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与培训。

(三)存在问题

1.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取决于院校性质。不同类型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上的侧重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理工科和计算机科学背景的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倾向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群;具有经济学背景的信息管理专业,则突出了经济管理知识模块中的信息理论。这种没有统一依据而按院校性质进行课程设置的做法在专业教育中实不可取。

2.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大部分高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学分比例中的所占比重偏低,足以表明该课程在信息管理专业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专业发展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三、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结合笔者所在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1.课程设置应紧跟近期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部分课程与时俱进的特征比较明显,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科技应用领域的不断调整,一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在调研过程中不难发现,走访的各高校亦都在进行课程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制定。

2.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实用型有特色的“专才”。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注重它的专业特色,各高校不能以同一模式培养人才,即使一个学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侧重。由于二本高校毕业生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所以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近期软件开发工具的教学,又要注重运用这些工具对具体应用的实训,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信息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应建立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加大投入,例如让教师到全国知名的软件园去工作一段时间,重点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其注意企业的需求热点。另外,也可以从IT企业选调一些学历符合高校要求且有5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软件人才到高校中从事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4.合理安排计算机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学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增加大一、大二学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部分,将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适当前移,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学习方向。大三、大四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早日认识社会,做好“一公里”的衔接工作。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院校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讲授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改善目前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比如充分强调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适当增加统计软件的讲解;以案例讲解为导向等等。

关键词:统计学 统计软件 多媒体

一、因专业施教,合理改革教学内容

1.根据专业不同,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据了解,很多院校在讲授统计学课程时,不区分学生的专业,所有专业的学生均采用同样的教材讲授同样的内容,考试时也采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但是,由于学生专业不同,需要的统计学知识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比如经济学类的学生,通常在大三时还需要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该门课程需要较好地掌握数理统计中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相关知识。虽然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中也有可能会讲授到这些知识,但是数学老师通常不会强调这些知识在后续课程中的重要性,因为毕竟这是两门不同的课程,通常由不同的学院或系开设,教师之间往往缺乏沟通与交流。因而,有必要在讲授统计学课程时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选择地介绍相关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公式,尽量避免方法的证明和过程的推导。关键是统计思维的培养。因为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在得到大量数据后,如何采用合理的统计指标或模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对于教材中一些关于政府统计工作进行的原则、统计任务等内容不必过于详细介绍,而是有选择地重点讲解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2.适当增加统计软件的教学与实践。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可以说,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是学好统计学的必要条件,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了。要使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数据,需要根据总课时的设置适当安排统计软件的学习以及上机操作的练习。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EXCLE软件基本能够满足通常的统计分析需要。另外,对于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的学习更主要地是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繁琐的计算过程既费时间,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因而在学生了解各种指标及统计模型的计算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软件来分析数据,得出结果,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较好地启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现在有统计软件的帮助,计算过程可以大大简化甚至省略,学生仍需明白结果究竟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基本的统计思想或原理要搞清楚。因为很多学生即使给出他们统计结果,他们也不知如何去解释。

二、大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1.运用案例教学法。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由于刚接触到这门课,没有实际运用统计的体验,所以很难认识到这门课的实用性,自然学习兴趣也不会很浓厚。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又往往是灌输型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要改进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各种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统计的积极性。外国学者Bradsteet有句名言极地概括了案例教学的作用:I hear, I f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 I understand。通过案例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2.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统计学是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以及绘制图表的方式来表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而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方式传递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现在随着各高校教学条件的大力改善,多媒体教学方式已得到普及。因而,教师需要好好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一方面精心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完整、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多媒体上较为详细地直接展示各个指标及统计模型的具体运算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以往通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掌握,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迟到旷课,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60分万岁。当然,这与平时只注重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现在,很多学校对成绩的考核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比如,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最终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20%至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至80%,平时成绩可由到课率、案例分析、上机实践等综合评定。至于案例分析可以给学生若干具体的案例题目,采取个人(适用于班级人数较少的情况)或团体(适用于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完成分析报告的形式,包括数据的收集,采用软件处理数据,得出结果,撰写分析报告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方面既可以发现所学知识的不足与欠缺,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其实践操作能力,体会到统计的实用性。

财经方面论文:我国发展低碳财经的若干思考

摘要: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及外交事务的重要话题之一。气候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人类社会发展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减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对策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温室气体导致南极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到2100年,还行面将上升一米左右,世界上2%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口将失去家园,部分沿海城市将长期消失。因此,自2003年英国率先开始节能减排行动之后,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开始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2.发展低碳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也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到本世界末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10%-12%.中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次,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受到影响,必然会波及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农业十分薄弱,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

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3.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契机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及时、二产业为主,虽然近几年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远远不如及时、二产业。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于及时、二产业的依赖过于严重。同时,在工业结构方面,我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严重不协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我国及时、三产业以26.9%的能耗创造了国家51.4%的GDP.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急需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单位GDP碳排量,保障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低碳经济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2.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低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

3.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1]。

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碳中性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经济中“低”的要义在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碳中性,即经济发展中人为排放的CO2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CO2实现动态均衡。由于低碳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碳中性是全球碳中性。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障,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正在引发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温室气体长期减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气候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有人称之为是“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及时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中国缺乏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较大的瓶颈。中国积极实施节能节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应该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政府主导,提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法律帮助

(1)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约束十七大指出,我国新阶段的发展路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路线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低碳经济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体系之中。

(2)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作支撑。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利益,需要法律支持;另一方面,节能减排在我国还没有转化为企业责任和自觉行动,需要法律进行约束。

2.政府鼓励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

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我国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始终没有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同时,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掉接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促进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应该积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寻求技术突破,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3.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要求促使中国企业低碳意识越来越强烈。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市场的推动作用,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能耗,以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4.大力宣传节能减排思想、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目前,世界各国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让人们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在日程生活中的排放量和碳排放的危害,这有利于人们树立低碳生活的观念。大力宣传低碳观念,能有效地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财经方面论文:独立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提要]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每一代人的质量。学校要想站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本文分析独立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现状,提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可行措施,从而提高独立财经院校的毕业生质量,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财经院校;实践能力;培养

财经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也决定了财经院校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迫在眉睫。

一、教师实践能力内涵

徐国财等(2010)提出教师实践能力应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并指出教师实践能力的6个特征:实践性、动态稳定性、创新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性和目的性。

戚万学、王夫艳(2012)指出教师实践能力具有经验性、情境性、发展性和价值性的特征。

王夫艳(2012)认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有三个纬度,包括受限的专业实践能力、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元专业实践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一个复合型的有机整体,并非技术性的策略、技巧。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包括知识和技巧的传递,更涉及教师专业生活习性的改变和个体深层认知结构的重建。其中,受限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受教师重视。而受限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能力、教育学生的能力。

基于前人研究资料,本文认为教师实践能力就是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三个方面。

二、教师实践能力现状

(一)教师结构形式。独立财经院校在教师引进过程中,看中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水平,而这些条件限制下引进的教师大都是高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专业实践能力低、实际工作经验少、适应能力差的问题,远远背离了“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理念。

(二)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目前,大多数独立财经院校的指导思想仍然是老师要走学术化道路。这主要受制于母体财经院校和整个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要想谋发展,就要写论文、做课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再以学术进步推动学校的发展,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

学校在教学质量考核时,仅仅局限于规定的课堂教学。为此,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精品课程、课题研究等工作中,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控制。而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议时,很多学生并没有认真思考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甚至对此毫不关心,主观随意性较强。这也就无法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不足。校企合作能够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但对于独立财经院校而言,校企合作的成本过高,学校更加注重短期效益,加上独立财经院校教师的高流动性,使得学校不敢花费精力培养教师。甚至有些管理层认为学校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抓课堂教学省时省力。而独立财经院校在外无名,也缺乏愿意与之进行合作的企业,这些都制约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独立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外部途径

(一)构建多元化用人机制。独立财经院校应该引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这些实践精英定能为学校带来新的血液。如大连财经大学在引进人才中坚持“双师’理念。在2009年到2012年的招聘工作中,仅会计系就引进2名企业财务经理,他们具备高学历,经验足,表达能力强,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会计系还引进了4名海归,实现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在外贸企业工作的能力。

(二)学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比较流行的财经类实践教学模式是建立实训基地、实验室教学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实训基地主要是开展校企合作,把合作单位作为教学实践的基地,大连财经大学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拓宽了渠道。实验室教学主要是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业务,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如大连财经大学设有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开设《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实训》等课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直接和生动的体会,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

(三)学校建立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和激励机制。美国(NBPTS)认定教师的标准中包含的重要一项就是:教师能够系统地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独立财经院校应该在制度上引导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立一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规定教师一定的实践课时量,把考核评价指标分为教学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两部分,增大对实践教师的奖励水平,使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

四、独立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内在方法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任何外部的培养措施都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来实现最终的效果。尤其是独立财经院校,财力和社会支持力度都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自身的努力。

(一)强化实践能力自我培养意识。“博学、笃思、践行”,财经院校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才能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达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主动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填鸭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启发为主,思考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要进行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如在《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每人跟踪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为期3~5年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提交战略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报告分析等一系列的资料,使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收集数据,根据上市公司历史数据使用财务模型计算债券价格,再与当天实际债券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理解投资价值在财务管理中的指导思想。

(三)主动提高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把科研成果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掌握最前沿的科学知识,然后把理论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尽可能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案例分析或研究分析,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实现双赢。

(四)主动进入企业实习。教师应该不断地走到实践工作中,通过实际业务的操作来思考理论教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教师可利用寒假和暑假的实践进行“充电”,通过在校企合作企业中的实践操作,掌握近期的管理信息,把行业的近期成果带入到教学中,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从而实现对教学理论的超越,反过来又会促进教学理论的发展。

财经方面论文:以就业为导向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为有效提升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国内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出发,深入分析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与主流学科互相支持共生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学科特色,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力度,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就业导向;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行业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它同时也是国内外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行业,IC、网络存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游戏开发等人才的稀缺使计算机高等教育一度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上世纪90年代,许多财经类院校纷纷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分析处理经济数据、模拟相应经济环境、仿真相关经济模型,所以财经类院校结合自身特点提高计算机应用程度,对培养高水平的经济领域计算机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教学计划也基本相似。财经类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也大都效仿传统的综合类院校及理工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这使得财经类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高校扩招,毕业人数激增,与综合类及理工类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显优势。

1、计算机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随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71万人,比上年增长了大约40万;2012年毕业人数更可观,达680万人,加上历年累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00多万。这一系列数据虽然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提高,但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就业?“就业难”已成为困扰高校、家长和学生的难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年来,IT行业陷入低迷,尽管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但与其他专业相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如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从事的岗位也很多,如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软硬件开发、信息工程监理、网络集成和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许多并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同样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工程人员来维护单位设备完成日常工作。

目前计算机行业人才供需矛盾集中在有效供给不足,高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并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软件高端人才如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低端人才如软件测试及编程等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都严重不足;而中间人才过剩。人才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是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对于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除了考虑大的就业市场需求外,还应另辟蹊径注重与财经类院校主流学科的融合,突出交叉学科特色,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经济分析能力的人才。

2、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初期基本都沿袭了理工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出于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考虑,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论课程都纳入了财经类院校的教学计划,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等,而这些课程教学效果比较差。再者,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参考了多所高校的方案,各门课程来自不同的体系,课程体系“大而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与联系,没能形成有机整体。学生学得杂而不精。

2.2 计算机专业边缘化

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财经院校开始设立计算机专业,专业建设时间短,经验不足,更不具备财经类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能和其他专业有机融合,对学校其他主流学科起不到支撑作用,因而很难被列为重点发展资助学科;教师所能获得的资源少,授课内容陈旧;没有完善配套的硬件设施,教师授课方式简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实践机会少,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毕业时既不能与其他理工科同专业的学生抗衡,又不具备财经类学生的竞争优势。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与院校其他主流专业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被边缘化,更有甚者会因就业率低而与其他专业合并。

2.3 师资队伍薄弱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大多是由外专业教师抽调组合而成,如数学系、统计系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等。教师经验不足,对本科教学的内涵与规律不熟悉,不能很好地把握专业建设情况,对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市场上主流技术的了解不够,大都在摸索中前进。计算机专业是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实验室不足,实验设备投入少,实验环境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2.4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相对理工科类学生而言,财经类院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数理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一些课程的学习上难度较大,如离散数学、微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等。而计算机专业对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还有,财经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多是被调剂过来的。当初报考财经类院校时,目的是为了学习会计、金融或统计等专业,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因而被调剂到计算机系。

基础差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可如果学生对此专业缺乏兴趣,那就很难培养。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系就是在这样尴尬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

3、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3.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国内高校一般分为4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第1类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重在培养学术型、创新型人才;第2类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重在培养某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第3类大学以教学为中心,重在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高专重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

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几个层次:科学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科学研究型以知识创新为目的,重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等理论性人才培养;工程型重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综合应用,既要考虑系统工程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工程代价;应用型主要培养的是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集成和配置系统,熟练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等人才。所以,不同院校应明确自身所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以就业为向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办学条件和具体生源情况,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财经类院校大多属于第3类高等院校,因此其定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般财经类院校具有经济和管理特色,本文提出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基础上还应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即培养在主修本专业知识同时,辅修其他专业或选修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毕业时具有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和技能,拥有跨专业工作能力的人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第二专业,会计、金融和工商管理等,或者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应课程。通过与其他专业融合,突出交叉学科特色,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广泛的通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其就业领域必将更为广泛。

3.2 加强与主流学科的融合

计算机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工科专业,如果脱离学校其他特色学科独立发展,必将遭遇更大的阻力和困难。实际上,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经济实务、管理活动都需要在计算机及设备所搭建的平台上完成,这为财经类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此,计算机专业必须深入调研,潜心研究与其他专业融合的切入点,争取更多来自学校的政策上的支持和其他专业的帮助,调整自身的发展和战略,主动服务于学校主流学科专业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自身学科的振兴,实现相互促进与共生发展。

4、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很多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时使用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体系雷同度很高,基本上用的都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1世纪推荐教材等。

4.1 课程体系改革

财经类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意愿,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体系中既要包括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要有选择地开设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类课程,构建具有经济特色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本文建议设置6大模块课程:公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模块。

公共通识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这个模块各个高校基本一致,旨在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基本素质。学科基础课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素养。学科专业课包括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系统应用等,帮助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专业选修课包括动态网页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和信息安全引论等,主要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以上4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

任意选修课除了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如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通信系统概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外,还开设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电子商务和心理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有些财经类大学允许学生选修第二门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修经济管理类专业,数理基础好,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4.2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知识向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虽然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本科生教学计划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在常规实践改革措施基础上结合本院取得的成绩提出几点建议。

1)理论与实践分离。

这里介绍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是指由两名教师来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其中,一名教师讲授这门课的理论知识,一名教师负责实践内容的完成。例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很多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多种媒体处理技术,如图像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和动画处理技术等,对教师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而实践部分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要求教师具有多种媒体处理软件使用能力。一名教师同时具备所有要求难度比较大。同一门课两名教师讲授,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入,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更高。新疆财经大学计算机专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全国大赛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部级计算机大赛,专业实习成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实习成绩,一部分是大赛成绩,取得大赛成绩后按比例计入专业实习成绩。如果参赛学生进入决赛,学校还另外有奖励。通过参赛的形式给学生设立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赛主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部级的计算机大赛很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水平。

3)加大本科生科研力度。

学校每年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提供专门资金资助,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主命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前期调研、课题申请、立项和结项不同阶段,了解了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起到有益的铺垫,加深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4)开设兴趣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开展计算机技术兴趣小组,如手机短信平台开发、数字图像处理和游戏开发等。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免费向兴趣小组开放。兴趣小组是学生自觉自愿选择的,与正常教学不冲突,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注重资格认证考试。

为了增强财经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应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根据具体行业特点适度加强职业资格认证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实训教学中结合相关考试内容和职业需求,做到教学与应用兼顾,以学助考,以考促学,提升学生自身价值。

5、结语

当前我国各大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虽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但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所以应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逐阶深入开展。在实践中,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各专业之间互相支持,共赢发展,为培养更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教学探析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现代企业也大多实施了会计信息化,这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信息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计算机审计的前身是EDP(电子数据处理)审计,196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出版的《会计审计与计算机》一书就详细阐述了在EDP环境下如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其后又相继了多个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准则和指南。在我国,审计署于1993年了《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之后又推出了一些规定和办法。2005年7月通过的《中国审计学会2005至2009年审计理论研究规划》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人才的队伍建设以及计算机审计技术和联网审计技术今后5年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司长在2008年7月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学术会上指出,中国会计改革应朝着实现审计准则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技术国家标准三位一体的方向努力。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书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于2009年1月施行的《内部审计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等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高校会计、审计等财经类相关专业开设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计算机审计是融合财务会计、审计、数据库、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因此在财经类专业开设该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2005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特别强调,审计师应具备财务报表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技术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其中审计人员应掌握的信息技术有:处理财务会计和报告的信息系统,包括相关问题与发展;评价财务会计和报告的准则与实践,包括评估控制和风险评估;辅助计算机审计的组件和技术。饶艳超、陈建勇和袁也(2008年)通过问卷调查,认为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帮助学生进行观念和认识的调整,完善实验教学设计,增加计算机审计软件和技术工具在数据抽取、风险评估中的操作应用等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同时还发现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约有61%的学校还没有设置该课程),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受访学生还没有认识计算机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对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主导者和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的调查结果既表明学生对于审计实务工作了解的渴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内模拟计算机审计实验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定位(包括教材、目标和内容)、软件的选择、教学方法三大方面来分析目前计算审计实验课程面临的问题。

二、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现状

(一)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定位 计算机审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实验教学在其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我国当前计算机审计教材来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系统开发审计、数据库应用、数据审计、审计软件应用、网络审计等内容,总体来看分为三类:一类是偏向系统开发、数据库技术,这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知识,而财会专业的学生这方面知识是很薄弱的,不适于作为财会专业的必修课程;二是偏向理论化的IT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电子商务审计和网络审计等,由于太过理论化或处于前沿领域,作为未成熟的理论或应用也不适合高校本科的教学;三是偏向审计从业人员培训的培训教材或某种软件的操作手册,因主要偏重于操作性也不适合作为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课程。有不少高校的学者认识到目前计算机审计教材所面临的困境,近两年推出了不少新版的计算机审计方面的教材,如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等都推出了新版的计算机审计实验方面的相关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上完善了许多。这些教材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审计概念及技术介绍、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某种审计软件的应用、信息系统审计的介绍、数据挖掘在审计中的应用等。有了这些教材,对开设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将有很大的帮助。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依赖于教学目标,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开设该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目标也比较模糊。很多高校开设该课程的当前目标是让学生在毕业实习之前或就业之前学会一门计算机审计的软件应用,这一目标显然不符合会计信息化下对计算机审计人才的需求。而这样的一个低层次目标的限制反而局限了教学的内容,甚至将其边沿化,课时安排得也远远不够,很多学校的实验课时不到20学时。

(二)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软件的选择 在实验软件的选择上,一些高校选用国内专用软件公司开发的审计教学软件,如审计之星、中普审计软件和E审通等,也有一些高校选用实际的审计软件,如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IDEA和ACL等。学生通过对审计软件的操作,了解审计软件操作的一般流程,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线索查找,并学会使用审计软件的审计功能。

(三)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审计过程包括:确定审计目标、建立审计项目、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分析、出具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等几个阶段。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难以模拟现实信息系统环境的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项目、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都被简单化处理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一家模拟公司的数据完成一个计算机审计的流程,并且多数软件公司提供的模拟公司的数据都不需要复杂的数据分析,学生只需跟着老师完成操作过程即可。

三、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教学建议

(一)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定位 美国会计学会(AAA)对2000-2001年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188个大学共计262门审计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研,发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审计课程增加了许多关于欺诈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其中包括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就占到63.4%,主要包括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计算机辅助审计、电子商务审计、连续审计等与IT发展相关的内容。反观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仅仅以一种审计软件来完成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一般操作流程,作为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目标还远远不够。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计算机审计实验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应具备IT环境内部控制、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和审计数据分析技术三方面的内容。

IT环境内部控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会计界高度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目前,不同的专业组织都了有关信息技术下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标准,如信息系统审计委员会(ISAC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COSO、美国会计协会(AICPA)、IFAC等,其中,ISACA推出的COBI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的标准,作为影响计算机审计的IT环境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及前沿知识,这也是学生应该了解的部分。

在现阶段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依然是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审计项目建立、审计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审计报告等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一般通用审计软件的应用流程。

计算机审计的核心是审计数据的分析,在审计软件的教学内容中包含有审计数据分析,但我国目前计算机通用审计软件的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还较弱,因此有必要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一个专项来讲解和练习。

如果从以上三大内容来实施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那么课时的安排与以往相比就应该有增加,至少应与传统审计课程的课时相当,才能达到现阶段对计算机审计人才需要的教学要求。

(二)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软件的选择 陈伟在《审计软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比较了国内外审计软件的发展,将我国的审计软件分为四类:审计数据采集分析、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企业财务审计软件(EAS)和其他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中普审计软件、中审审易软件等),国外比较流行的主要是IDEA和ACL。由于各高校的层次及经济实力不同,有些学校选择IDEA、ACL、AO等作为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软件,而更多的高校财经类专业选择的是国内审计软件公司开发的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中普审计软件等。目前审计软件仅仅是把手工的审计流程计算机化,没有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对审计软件的选择一方面可根据学校经济能力而选择开发时间比较长相对稳定的通用审计软件,另一方面可根据审计软件能够提供的审计案例的情况来选择,一个好的模拟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审计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基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通用审计软件选择外,还要考虑审计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选择。结合审计案例的数据,可选择Excel、数据库软件、SPSS、ACL等来作为审计数据分析软件。

(三)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计算机审计实验的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由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一样,决定了教学手段和方法也不可能是单一的。

首先,及时部分的内容即IT内部控制,这是计算机审计领域的一个前沿性的课题,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新领域并借助网络搜索相关理论的案例来加深对IT内部控制的理解。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

其次,对于计算机审计软件这一部分的内容,崔应留、陈耿(2011)提出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审计流程的教学,笔者认为现阶段难以实施。在现实工作环境中,无论是对银行、政府机关进行审计,还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确都是以团队的方式来协作完成。然而在目前教学资源情况下无法让学生以不同身份和角色来共同完成一个审计项目。主要原因是缺乏详实审计对象情景和财务数据,目前审计软件公司提供给高校教学用的财务数据往往数据量有限,缺乏相关背景介绍且时间滞后;且软件本身功能不够完善;此外,一些学生的审计知识比较薄弱,对查询出来的数据无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演示教学,让学生通过一种软件的学习深入掌握审计的整个流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其他审计软件的应用。

,关于审计数据分析,这是整个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其原因在于,审计方法可以详细讲解,但缺乏案例素材和支撑的分析数据。对这部分的内容,好是采用案例教学法,或是合作教学,如请事务所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以真实案例进行演示或讲解。对案例数据,分别用Excel、数据库SQL语言、ACL审计软件进行不同分析方法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对这些分析方法有更透彻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以工作底稿的方式显示所分析的疑点问题。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审计软件发展不完善,缺乏真实的审计案例和详尽的审计数据。在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审计实务经验,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的质量。

财经方面论文: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双语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适应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既有中国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现实意义。基于双语教学个案调查及结果,通过分析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强化政策导向,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优化课程设计,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高职双语教学的调查

针对有关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双语教学的现状,在上海某财经类高职学院10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3份,经调查结果如下:

赞成开设双语课的学生占89.6%,认为双语教学应该中英文参半的学生占79.05%,倾向于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学生占76%,认为双语教学能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巩固专业知识的学生占84.08%,要求开设财经类英语课的学生占93.06%,担心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可能会影响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的学生超过一半,有63%的学生认为应该按学生英语水平高低进行分班教学,同时赞成按小班级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高达85%以上。

根据调查结果,赞同开设双语课的学生占89.6%,这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热情很高,学生有开设双语课的内在需求,双语教学的学习动机是存在的。不论是深层动机还是表层动机,都会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上多花时间、勤下功夫。客观现实是学生希望通过双语课的学习,使自己在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诸方面有所提高,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在调查中有84.08%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因而开设双语课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双语教学教材的意见,倾向于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学生占76%,这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原版教材语言规范,是了解国外的先进理念、外国文化和国际规则的一个窗口。在调查中发现,认为双语教学好是中英文参半的学生占79.05%,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双语教学的现状。综观现实情况,全英语授课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尤其是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加大了学习上的难度。

调查还表明,希望开设财经英语课的学生占93.06%,这也要求我们反思如何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课程设置上。

二、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当前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还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专业教学与语言教学统一协调的问题

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教学(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和语言教学(以提升语言能力为主)如何统一协调、两者兼顾。

一方面,教学上双语教学的目的与重点不统一。有人认为,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而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只是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在双语教学时常常表现为以下特点: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语言教学上,偏重于对单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对原版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逐字进行翻译;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这就把高职双语教学课变成“专业英语”课,造成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而获取英语语言知识的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两者之间难以平衡、兼顾,学生常常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学习的难度加大,无法跟上课程的进度。其结果是学生对高职双语教学的学习产生“畏难”厌学心理,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财经类高职的双语教学既不同于“专业英语”,也有别于普通的专业课程,应坚持“专业与英语并重”的原则。

(二)双语教学要求与教师水平之间的差异问题

双语教学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双语教学要求与教师水平之间的差异问题。

在财经类高职的双语教学中,较普遍、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匮乏、水平不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当今世界所授学科的前沿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授课技巧,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较强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并能根据交际对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知识结构,充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汉语和英语之间自由地转换。财经类院校的专业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毋庸置疑,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在“应试型”、“填鸭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即使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的教师,大部分也不能、熟练地应用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不太流畅,难以脱口而出。

(三)双语教学要求与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问题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双语教学要求与学生英语能力之间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与师资匮乏相比,学生水平差距悬殊是双语教学中的难题所在。

对于面向全国招生的财经类院校,由于各地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英语考试能力较强、应用能力很弱的现象普遍存在,高职学生尤为突出。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外语水平差距悬殊成为制约双语教学的瓶颈。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来看,双语教学大都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就语言方面而言,原版教材相对较难,学生阅读和理解确有难度;就内容而言,原版教材一般以国外文化为背景,是按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而成的,其内容与我国的教情学情不太一致,不尽符合中国国情,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学习时不容易理解。

三、有关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强化政策导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既精通中文和中国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具有相当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为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双语思维的一个好举措,是培养既有中国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要强化政策导向,助推双语教学。一方面政府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提高目前紧缺的双语教师待遇,重视双语教师的培养等。另一方面,财经类高职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强双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要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范围、课时量的设计、任课教师要求、专业与外语的融合、教案讲义的拟定、课程组织管理、工作量的计算、双语教学的评价、整体教学质量的评定、教学经验的总结推广、双语教师培养的倾斜、激励与监督机制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付诸实施,以促进双语教学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师资力量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积淀和时间,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目前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问题。要继续推广高校的双语教学,在当前客观条件下,就要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找出一条适合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推广的新路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强化师资力量:

1.用心打造“生力军”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出国进修留学回国人员不断增多,这些学成回国人员一般都取得了博士学位,具有过硬的外语功底和本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财经类高职有关部门应从这部分人员中精心挑选热爱双语教学的人员作为双语教师,他们必定能成为双语教学的“生力军”,这不失为一条既快捷又高效的解决师资匮乏问题的途径。

2.未雨绸缪,打好基础

高职学院应要求所有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普通专业课程教学时,同时给出专业术语的英文对照,借此提高教师专业英语水平,这样也使学生有了提前接触专业英语的机会,在普通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开始熟悉相关的英语词汇,为日后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这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有的放矢,强化职前培训

学校要在现有在职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预备队”进修,就是选派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及时梯队”出国进修或在国内高等外语院校进修。这样才能保障教师的英语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程度的突破。在“及时梯队”学成归来后,担任双语课程教学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让这一部分教师所学的英语知识“用得上”、“用得好”,又能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及时梯队”原属于精通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师,加上能较熟练地用英语授课,那么,他们成为双语教学的专家也就指日可待。

只要多措并举,坚持不懈,强化师资队伍培养,不仅能解决目前高职双语教学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而且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高职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数量不断增大,质量稳步提高,从而进入师资队伍“数量足、质量高、理念新”的良性循环。

(三)优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规划,是对课程大纲的贯彻落实。优化课程设计既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选择、所需课时多少、教材选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

1.精心选择课程

并非所有的课程都能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应该加以选择。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主要有两种选择课程的方法:一种是选用与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另一种是选择几门已经学习过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以后的学期中对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两种方法都体现了其可取之处:既能使学生强化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突出其专业能力优势;又能使学生把听课的重点转移到英语语言环境的体验及英语的运用上,把提高英语能力落到实处。

在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由于学生具有前期的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定的了解,有已知的知识作支撑,知识结构能相互衔接,比较容易理解财经类高职双语课授课内容,这样双语教学效果就比较好。

2.增加双语课时

从工作量来看,双语教学要求在一门课程中同时完成两种教学任务,即传授专业知识与提高英语能力。因此,比起普通专业课程双语课程的课时应该要适量增加。在具体安排双语教学的课时量时,不仅要考虑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还要兼顾学生的英语水平。建议按非双语课程的1.5倍左右作为参考课时量。

3.考核方式要灵活

因为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不同于外语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更不是外语教学与学科教学的简单叠加,所以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还缺少统一的标准。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英语的应用能力”上。应借鉴外国成功的实践经验,改为“期末作业”加平时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期末作业也要有所创新,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是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小论文,允许学生翻阅教材、查找资料。

(四)精心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1.学生按英语分级,小班上课

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小班级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保障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不大,有一定基础,因材施教,有利于外语授课。事实证明,小班上课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双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运用英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2.选择动态的教学模式,注重实效,循序渐进

因为双语教学受语言环境、师资力量、学生英语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推广双语教学也应选择适合的动态的模式,循序渐进。在初级阶段,可以运用英汉互译式教学法。例如在《西方会计》、《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英文原版教材上,对一些生僻的单词和专业词汇采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用英语反复使用这些词汇,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量及频率,便于学生熟悉、掌握重点和难点。教师用英语讲解后,再用汉语翻译一次,然后用英语再讲解一遍,以便学生在英语、汉语的对照中,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能力。这样,由浅入深,化难为易,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多需教师对原版教材后面内容中的英汉互译会越来越少,相应地教师需要用汉语讲课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少。这种英汉互译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开始接触双语课程时,降低难度,减轻压力,增加兴趣,较快地进入状态而投入双语课程的学习。

财经方面论文: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财经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教师不断追求的基本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化,教育效果的较大化,是师生配合的结晶。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形势逐步好转,中职学校招生数大幅度上升。同时中职学校也面临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生源质量差、教学难、管理难和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现实状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成绩,表现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存在。教师应该抓住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等自然导入课堂内容,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动学生心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在上“市场营销调研”时,先通过欣赏典型案例,当学生看完时,我趁机提问:“同学们,这三个人的结论为何不同?正确的方式是什么?”看着同学们急切的眼光告诉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其实很容易,通过今天的学习,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合理安排新内容教学过程,努力挖掘学生潜能

1、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改革要求中职教学以应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中职校的学生已习惯了那种以老师为中心被动的、依赖的、接受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我们常常看见这边老师讲得口干舌燥、那边学生听得云山雾罩的尴尬情形。这种陈旧的、单一的教学难以造就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创新精神。因此具体教学中要变结论灌输为过程推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题、思考问题来解答疑难。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需要我们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授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法。教无定法,重在得当,有时需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把要完成的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学习目的。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有时又需要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发现式”、“范例式”、“活动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等选用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

3、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并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聪明智慧,大胆质疑,自主探究要大力表彰,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我们不必吝啬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感到“我可以”,“我能行”,让每个学生都切身感到教师时刻都在看着他的表现,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知道他是怎么做的,会给他最恰当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课堂教学组织,提倡情感教育。

要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长久的兴趣,不仅要有丰富充实的知识内容可学,还必须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一言一动对学生都起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处理事情方法得当、语言得体是建立师生情谊,消除学生对立情绪产生的关键。例如,总有个别后进生上课时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基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关心,这时,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课外多跟他们交流思想,讲清道理,判明是非,引导他们。面对全体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宽严结合,和他们和睦相处,使学生感到老师的真诚和爱护,用师生之间的感情及时帮助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达到学习兴起持续浓厚的效果,为学生持续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加大课堂教学力度,认真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融入情感,了解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持久性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