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心理医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心理医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理医学论文

心理医学论文:心理辅导医学论文

一关于开展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思考

一种教学法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改革要求教学形式也应以团队为基础。团体心理辅导侧重于“知、情、意”,侧重从医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渗透心理引导,达到预防的目的,体现了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要从“四性”上重视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的开展,才能更有效促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迅速适应医疗学习、职业规划和医疗工作的节奏。

1辅导目标的实际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这门特殊的课程注重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参与者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情绪和情感的心理波动,针对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因此,针对不同团队,辅导目标的确定是每个心理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是整个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核心。辅导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要根据医学生的不同年级、性格差异、所属专业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设置的,关系着整个心理干预实施流程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性。课前调查是制订有效辅导目标的有效前提,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最基本的调查方式,了解医学生现实需求的前提。如:在为临床医疗本科低年级学生设计《分工》一课时,课前调查问卷以基础实验技能学习为调查点,发现医学生做基础实验时并不清楚实验流程、分工合作和实验结果评估。结合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设计有效活动方案,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并制作相应的自评和互评表格来检测辅导目标的可操作性,大幅提高了医学生的实验室工作效率和度,建立积极的自我工作评价理念,通过“群策群力”将这种评价方式和结果转化到团队工作模式中,达到辅导活动的目的。因此,活动辅导目标的确立一定要来源于生活事件,只有真实符合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的辅导目标才是打开医学生心灵及时道门的钥匙,才能使整个辅导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辅导形式的多元性

一堂有实效的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形式应该避免单一化,要有多元化的活动组合方案。要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该组医学生的特设计灵活有序、有效、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案。不同辅导目标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头脑风暴测试、对话行为训练、角色饰演、心理短剧表演、具体情景模拟、讨论沟通、心理量表测算等。如在为临床医疗本科高年级学生设计《竞赛与合作》一课时候,就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整合团队目标———签署团队公约,形成团队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夹气球的肢体接触和小组合作夹豆子比赛,提出问题———短句串联游戏和巧解千千结,引发讨论———小丑木偶剧,形成体验———多媒体展示、自我设计解决问题。把多元化的活动方式作为辅导载体是帮助医学生获得真实体验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医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轻松地融入体验活动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感悟,循序渐进地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扫除潜在的心理障碍,完成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辅导目标。另外,辅导形式的多元性还体现在辅导语言的丰富性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运用强亲和力的鼓励性语言,可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当进行真实的自我体验和积极的自我评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激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胆怯的学生参与意识,获得交流中的初步体验;引导性的语言利于学生更自然的在参感悟自己内心的情感,尽量投入,以获得最真实的反应。提炼性的语言促使学生在形成浅层次感悟的基础上,挖掘内心深刻的体验,把游戏中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提炼,解决实际问题。

3辅导过程的实效性

3.1辅导环节的层次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对象是医学生,对医学生的心理辅导要从易到难,按层次、分步骤完成。第1步,进行热身活动。要启动信任、温暖、支持的团体气氛,使参与者乐于倾吐和表达,自我探索、积极互动。第2步,发起阶段。通过创设的活动情境,引导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完成队员自我探索、提升和帮助的及时步。以单个学生的分享为起始点,带动整个团队成员的活跃度,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启动讨论。第3步,问题探究阶段是关键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让医学生积极表述自己正向的和负向的生活体验,暴露消极负性的自动思维,从自责、幻想、退避、求助,到正视不良情绪、合理解决异常心理问题,具体评价个体面对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4步,收集汇总阶段。提炼精简、有益的收获。这个阶段中既清晰理顺问题的所在,也对如何应对防御或解决这些问题有了初步的概念,为辅导终极目标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第5步,尝试实践阶段。在寻找处置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方案同时,结合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尝试新的实践后动,发现偏差之后再评估纠正,以期形成良性循环。,自我设计阶段。参与者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学的方法,灵活机动地迁移到生活中去,并不断纠正偏差,进行自我和团队监督、评估、实践,达到真正意义的实效性。

3.2辅导活动的主体性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辅导教师要遵循以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只给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要发动队员自主进行活动的意识。环节设计上既要重视连贯性持续性,又要注意动静结合。时刻以医学生为主体,通过团队游戏、角色扮演、团队行为训练、艺术活动、沙盘游戏等,鼓励朋辈心理辅导,使其在自得自悟中实现内心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应该让医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即使是在教给医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提高辅导效果。

4辅导理论的灵活性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是支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专业背景,让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发展性的辅导理论目标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种类很多,如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个人治疗中心理论等。恰当、灵活地把不同的心理理论和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才能让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更专业、更有效,达到实现医学生社会适应、人格发展、潜能发挥的目标。例如合理认知疗法中的核心理论是埃利斯的ABC理论。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代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比如,以如何使患者和医生形成良好的关系(A)作为共同探讨的内容,通过队员换位思考,角色扮演认识到规律和方法(B),期望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可以正确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调节情绪(C)的方法。由此把机械的心理理论用活动、讨论、表演、游戏等方式呈现出来,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学生逐步感悟理论的内涵,形成深刻的心理体验,顺利达到辅导的目标。

二总结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既是循序渐进感化和指导的过程,也是提供集体的环境,使医学生积极感悟、思考、比较和评价生活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要求教师努力拓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空间,用积极的态度关注,用发展的思维方式去探索,进一步思考如何评价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和效果,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带给医学生实实在在的启发和变化。

作者:罗亚玮任学军陈方高阅春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暨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心理医学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口腔医学论文

1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2014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对某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168人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6份,有效率98.81%。其中男生72人,占42.85%;女生96人,占57.15%。平均年龄(20.47±2.05)岁。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于1975年编制。该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情绪、思维、感觉直至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该表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本研究中,自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1。

1.2.2症状自评量表质量控制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症状自评量表是科学化的标准问卷。问卷调查人员都经过专业心理培训,给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前首先向被调查者讲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使用了无记名方式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当场回收了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将全部统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利用现有的SPSS13.0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3结果

口腔专业医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恐惧因子、偏执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如表1所示。

2讨论

口腔科医生是一个特殊医学职业,要求从业者责任心强,工作风险性大,这些都要求口腔科医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学制长、内容繁多、学习任务重以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等特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3次角色转变:(1)新生入学后由被动学习的中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大学生;(2)由普通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转变为素质的口腔科医学生;(3)通过临床实践由高素质的口腔科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口腔科临床医生。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如果存在所学知识不牢固,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差时,很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惧、偏执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说明在这些方面,口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注意。

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整体教育相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当做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许多课程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和《神学》等,这些都是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考虑到他们专业的特殊性,这样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医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可以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性的心理教育,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择业心理和挫折方面的教育活动。课程目的是使医学专业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坚忍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加强承受失败的能力和在社会交往中的适应能力,使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和心理。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段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口腔医学专业新生首要任务是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尽快从陌生到熟悉、适应,为大学阶段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加压、广交朋友,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辅导让他们了解“毕业就失业”重压,要早日对职涯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抉择时游刃有余。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特长和潜能对自身条件等作出客观评价,培养克服各种挫折与困难的能力,实现人生的发展。对于高年级的口腔专业医学生以解决情感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如何体现自我价值等问题为主。很多案例都表明医学生因恋爱引发的情感危机会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个别学生会因此走向极端,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临床实习期的口腔专业医学生而言择业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在临床实习时期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防止实习期医学生走入心理误区、达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口腔专业医学生在就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注重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普遍缺乏埋头苦干、甘于寂寞的心理准备,有较强的自我价值观念但把控的能力较弱,有为人民解除病痛的理想却对实现中医患关系问题无从下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释放压力,转变就业观念。

其次,面向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有利于医学生、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使医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而不是盲从或者从众,这些对医学生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建立咨询机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从8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高校心理咨询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推广,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督促学校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单位并以它为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信息系统,指导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医学院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是优化医学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心理咨询组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2)组织进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提高医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3)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及时发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者有时并不能直接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医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与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途径,通过不断的互动使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自我认识问题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不断扩大。

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既可以使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据可查,也有利于心理辅导老师更好地掌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倾向,有利于辅导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要求。医学专业学生是医药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医疗能力、创新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医学的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和广大医务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帮助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实现自我管理、处理好恋爱、交友和工作的关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能够团结协作,处理好医患关系,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满足当代医学要求。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关键。通过在校期间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调节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还可以为培养口腔医学生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曹钰 夏登胜 万领 牛莉丽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心理医学论文:医学专科院校贫困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疏导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越来越高,每年的就业压力相对应的也就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被社会关注,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每家每户,而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尤其突出。医学专科院校的毕业生的专业性更强,就业的可选择的工作范围有限,医学专科院校贫困生就业就更加困难,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学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贫困生就业过程中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城乡差距比较大,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也有父母下岗或低收入家庭;还有些学生家里常年有病人或兄弟姐妹多人在上学,导致家庭负担比较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孤儿。贫困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由于经济条件差会出现几种情况:一是为生活奔波,参加勤工俭学或者做一些社会兼职,挣生活费养活自己,减轻家庭困难,除了上课,其余时间用来打工,这就必然会影响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二是在上学期间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以求在学上能突显自己,获得奖学金能解决一些生活压力,必然会导致与人交往几沟通能力欠缺;还有一部分学生从农村来到城市求学,虽然切新鲜,却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爱与人交流,生活自己的小圈子里,萎靡不振。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性格内向,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技能力,自卑而敏感,自尊心又极强,与人交流少,很少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事憋在心里,很少向人倾诉。

过了几年的城市生活,对贫困有深刻的体验,家庭又寄予厚望,不少贫困生不想再回农村,就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机会,于是,在择业时把高薪、高福利作为首要因素。从农村出来就不愿下基层,到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就业,害怕工作不理想丢面子,更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有学生曾说:“我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再回去工作太没面子。”因此就把大城市大单位当成自己的终极目标。在求职过程中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就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嫉妒、冷漠、从众等心理。

二、医学贫困毕业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焦虑

焦虑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当他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感觉到比人比自己强得多,或者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时,就常常会出现这种心理。医学类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乡镇卫生院的门槛也逐渐提高。贫困生迫切想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减轻家庭的负担,贫困学生家庭条件差,经济困难,家庭关系简单,没有亲朋好友能帮忙,看到同学陆续找到工作,自己工作不明朗,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同时,由于性格偏内向,遇到苦闷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闷在心里一个人沮丧难过,惶恐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紧张不安、心神不宁、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同时还会产生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不良生理反应。

2.抑郁

抑郁最明显的症状是压抑心情,感到愤怒或负罪感,常常伴随着焦虑,对所有生活失去了兴趣,对所有事情消极对待,对未来感到悲观。不少医学专业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不是特别好,比如,不少三甲医院在招聘护理专业的学生时,普遍要求身高和长相,有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就业期望值很高,但是自身条件不出众,在求职中就会多次碰壁,就会产生消极抑郁心理,觉得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对不起父母的付出,有负罪感。身体上会出现饮食紊乱,吃得过多或过少,体重也会激增或剧减。

3.嫉妒

嫉妒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看到别人学识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产生的不平、痛苦、愤怒等感觉。嫉妒是与虚荣心共存的,在求职过程中,有些贫困生看到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工作好于自己,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就会心生抱怨、怀恨,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心生嫉妒,对同学就会恶语相伤,造谣甚至诽谤。同时也会与别人进行生活攀比,购买品质衣物,以期满足心理平衡。为了维持自己虚荣的生活,可能会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害人害己。

4.冷漠

部分贫困生因高考志愿遵从的是父母意愿或老师的意见, 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加上毕业后就业难,感觉前途暗淡, 没有希望, 学习、生活上就会自暴自弃,情绪冷漠, 对他人漠不关心,对任何事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都没有什么热情,学习成绩不佳,也不愿与人交流,拒人千里之外,缺少同学朋友,对周围同学或环境充满敌意, 不信任别人。还有一些同学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希望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专升本以后考研,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就是以后工作了,也不容易与别人相处。

5.自卑

贫困生长产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挫折感,长期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中,遇到事情采取鸵鸟战术,逃避、退缩。在就业过程中尤其明显,求职时缺乏自信,不能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认识不清,在求职中消极被动,不能主动出击,毛遂自荐。面试时也是畏首畏尾,战战兢兢或者底气不足,导致他们丢失了就业良机。

6.从众

部分贫困毕业生在参加双选会时只看单位的薪酬,不考虑其他,或者跟别的同学一样一窝蜂向同一个医院投递简历,竞争更加激烈,也会错失更好的就业机会;条件相对好的学生医学专科生毕业后会选择继续深造,专升本或者考研究生,有的贫困生家庭困难也选择专升本和考研;还有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会选择大城市、大医院、或高福利的单位,这种从众心理使贫困毕业生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规划和择业策略,导致自己就业困难。 三、心理疏导策略

针对医学专科贫困生就业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作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所在系部和辅导员老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的老师们都因该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帮助他们能顺利就业,服务社会。

1.辅导员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辅导员是接触学生时间最多,最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的,在就业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学生在求职中的困惑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主动多与学生沟通,重点关注,指导学生要正视现实,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的定位求职目标,科学的投递简历。鼓励学生树立自信,积极主动,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把握好求职机会。特别是医学专科毕业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到基层就业。

2.进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部可以和心理教研室的老师开展合作,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者利用心理咨询室,对贫困毕业生进行积极的就业心理疏导,对他们的情绪进行科学指导,教会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积极面对挫折,阳光面对生活。

3.就业方法技巧的培训

就业指导课老师担任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的课程安排,在对学生进行求职面试的技巧和方法的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更应该进行模拟招聘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从容不迫,充满自信。要把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家庭环境、性格、兴趣、能力、目标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设定自己的求职目标,进而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

四、学校加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的通知,从2013年起,对贫困毕业生求职补贴。学校积极宣传、组织贫困毕业生进行申报,解决贫困毕业生求职中的一些困难。

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联合学校的其他科室组成贫困生就业扶助小组。并结成帮扶对象,对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比如,收集就业信息,推荐贫困毕业生优先应聘,组织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等。

就业不仅仅是学校就业部门的事情,除此之外,贫困生的家长也应该有积极正确的态度,转变观念,也应该支持子女到基层就业。贫困学生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精于专业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或系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主动出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从容求职,顺利就业。

心理医学论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

模式具有典范的意义,起到对病因、病理机制及防治有概括性的含义及能推动这些方面工作的作用。糖尿病防治需要医师、患者、家属、社会群体之间多个环节有效配合,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探讨糖尿病防治因素与医学模式的关联性,对搞好卫生宣教,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型大有益处。现以糖尿病门诊病历为样本,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1~6月的糖尿病门诊病历100例,均符合糖尿病分类标准。其中,男性65例,28~71岁。女性35例,41~74岁。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96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冠心病26,合并脑血管病32例,合并肥胖症11例。对病历中显示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病变部位、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分类和治疗、预后和转归情况等,所涉及到的糖尿病防治因素词条,做详细记录和统计。

1.2 防治方法 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因素构成形式,突出可控性的防治作用,客观地制定糖尿病防治因素分类方案如下。(1)身躯因素:体内结构性和功能性因素(医学模式中生物性因素的集中体现);(2)心理因素:情绪变化和应激反应现象(评定心理状态的客观指标);(3)行为因素:生活行为和防治依从性行为(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4)环境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糖尿病防治的外部因素)。分类统计病历中的相关词条,计算构成比。对多次出现的同一因素不做叠加计算。对统计数字做构成比分析。

2 结果

100例糖尿病门诊病历中,共有不同的医学因素词条346个。身躯因素有性别、年龄、营养、头晕、口渴、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血糖升高、B超肢体大动脉官腔狭窄、肝肾功能异常等共215个(62.1%);心理因素有焦虑、抑郁、失眠、耳鸣等共8个(2.3%);行为因素有定量饮食、休息、预防感冒、戒烟酒、按时复诊、按时服药等共97个(28.1%);环境因素有经济条件、生活照顾、医师用药选择、职业、季节等共26个(7.5%)。

3 讨论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学模式也正在由对疾病尤其是对疾病的后期治疗为主,转向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为主【sup】[3]【/sup】。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已成为今后若干年内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sup】[4]【/sup】。尤其是全科医师,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面向卫生知识浅薄的社区人群,更需要有深入浅出的宣教模式,形成一门人文服务艺术,进而产生防治实效。

3.1 构成医学模式的医学因素类别 在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共同认可的《世界卫生组织法》中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且应该是身心健全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sup】[5]【/sup】。根据健康概念,参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构成因素,结合可控性防治的需要,把所有的医学因素分为体内外及其相互联系的4部分。身(身躯因素):人体内结构与功能因素,例如,大脑和它的神经系统功能;境(环境因素):体外与健康有关的因素,按照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sup】[6]【/sup】,例如,科学和文明发展进程,细菌,海啸等因素;心(心理因素):指有体内外联系作用的、与健康有关的、客观存在的、可控性心理因素,例如,性格、心态、情绪、应激性其它表现;行(行为因素):指有体内外联系作用的、与健康有关的、客观存在的、可控性行为活动,包括防治依从性,例如,吸烟、酗酒、保健运动、及时就诊、按时服药等。这种分类方法简称身心行境分类法,为了方便宣教,有时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称之为身心行境医学模式。它易于普通人群接受,并具有如下多种实用性意义。

3.2 身躯因素是医师制定防治方案的依据 100例糖尿病住院病历中,身躯因素215个(62.1%),种类繁多,专业技术性强,它们是医学模式中生物性因素的集中体现,需要由专业临床医师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性化防治方案,也是衡量防治效果及其转归的客观指标。在4类防治因素中,身躯因素是健康的实体,心理和行为因素体现健康概念中的适应能力和对健康的认知与实践过程,环境因素是健康的客体,是健康的物质源泉。

3.3 心理和行为因素是个体可控性防治因素 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具有个体可控性,它对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因素的客观指标为情绪和应激现象,与性格、心态和认知水平有关;行为因素包括生活行为和防治依从性行为,它是医师落实防治措施的主要途径。心理和行为都是联系体内外因素的主要形式,都具有可控性,心理的可控性变异较大,行为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或客观实在性,直接影响健康。行为因素还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联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sup】[7]【/sup】。在强调群体可控性因素时,饮食、吸烟、酗酒等属于环境因素;在强调个体可控性时,饮食、吸烟、酗酒等应归属于个体行为,这样有利于明确防治责任,调动个体防治积极性,这是临床医师和今后书籍编写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100例糖尿病住院病历记录中,心理因素有焦虑、抑郁、失眠等8个(2.3%);行为因素有按时服药、定量饮食、休息、戒烟酒等共97个(28.1%)。

3.4 环境因素是糖尿病防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大家要注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的防治。社会和自然是人体健康的两个环境属性,缺一不可。环境因素有职业、季节、生活不能自理、医师用药选择、经济条件等共26个(7.5%)。医师应该对环境因素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为人群防治提供及时的信息,把医学防治变得更为主动有效。

3.5 医学模式引导的糖尿病联防理念 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责任形式形成联防系统。行为因素中的“行”,是医学模式对个体发出的防治号召令,是医学模式自身存在的防治发动机。行为是医学防治的主要形式、是心理的真实表现、是沟通“身”与“境”的桥梁、是维护身躯健康的终生资源。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健康行动就会有健康效果,行动越早收益越快,行动越久收益越大。有目的地限制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对生活方式性疾病有预防性意义。贵在行动、贵在坚持。个体在心理和行为的可控性上做好多方位配合,医师正确区分和把握身躯因素,群体营造一个有效的防治医疗环境条件,分工合作、有效衔接、系统防治,较大限度地发挥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变革是必然的趋势,并将使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sup】[8]【/sup】,研究医学模式在医学防治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对于全科医学和其他学科都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身心行境分类法仅供参考,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心理医学论文:针灸临床教学中对医学生的心理疏导

针灸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过程,是将医学生培养成合格医师的重要环节。针灸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医生有危险性,病人有恐惧心理,而医学生在初次接触临床实习中,也有很大的恐惧心理。

所以,在

临床带教中,除培养综合素质外,实习针刺技术、对医学生的心理安抚疏导是不能忽视的。

临床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

1)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心理过程。首先,在意义上不明确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不明确自身从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

在临床实习阶段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自主临床诊疗思维的锻炼、医德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学习。

2)教师忽略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目前,因医疗法律、法规的制度及影响,以及医患关系的微妙相处,使学生动手操作时有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恐惧。如果老师忽略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及调整,学生会机械、被动、盲目地跟从,导致学生技术上的死板及恐惧心理加重。

针对医学生在初次接触针灸治疗的恐惧心理,首先,老师要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与使命,有了继承和发扬针灸医学的强烈愿望,让学生感受到临床实践中针灸治疗神奇的疗效,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以医生的标准衡量自己。其次,人科时先让学生观察、适应,不要急于动手,老师多演示、讲解,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针灸的兴趣,消除学生对针灸的畏惧性,让学生体会针灸的疗效,增强学生对针灸治疗疾病的信心。笔者根据浅薄的针灸学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就心理疏导在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1. 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开始上针灸课时,都已学完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中医基础理论,由于课时少,理论抽象,很多学生一知半解,又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而难以引起众多西医学生的兴趣,对此,在讲针灸及时课时,要向学生介绍近年来国际国内研究中医针灸热的情形,许多国家相继在医学院校开设中医针灸课,所以作为中国医学生,学好针灸是理所当然,形势所迫。通过讲解针灸临床实例,使学生真正了解针灸疗效,方便实用,消除学生对中医的偏见,坚定学生学好针灸的信念。与此同时,在课堂讲授理论的同时,特别注重介绍一些经典的针灸着作、针灸歌赋,既启发学生的针灸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针灸自学能力。适当介绍一些现代针灸实验研究成果及新动向,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中医针灸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针灸的兴趣。

2 注重理论课教学效果,确保示教课教学质量针灸学的教材更新很快,近几年几乎是一年一新。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相应教学大纲也不断得到修订、完善,根据近期版本教学大纲,针灸学基础理论仍占到全课时的近半。对于经络、腧穴的基础理论学习,我们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划经点穴示教相结合的方法。在腧穴内容中重点突出那些疗效好临床使用率高的穴位讲解,并突出腧穴定位性与操作规范化。带教老师在同学的身上比量出腧穴的定位,这样才能真正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避免了“纸上谈兵”,使得学生真正能掌握经脉循行以及腧穴的定位方法。定期举办划经点穴公开课,供全校师生观摩、学习,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详细讲解,确保划经点穴课的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3. 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被动参与自然要逊于主动参与治疗的效果。怎样令学生主动地纳入针灸医疗轨道,需要心理学技巧。针灸教学长期以来基本采用教师传授为主,以灌输、记忆、强制为特点,重知识传授,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教学被动地位,未能成为学习过程的决策者及主体,制约了学生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从“满堂灌”方式向问题、讨论、讲授过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以真实病例为例,在课堂上模拟演示诊疗该病例的全部过程,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积极参加诊疗,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经络腧穴基本知识制定针灸治疗原则,形成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在重点讲解临床应用与腧穴作用机制的同时,注意结合临床实例及现代实验研究,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与理解。

4. 改革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用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医学教育也有了重大改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形象、直观,既节约课时又不至于删减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一些“口下难言,心中明了”的针刺手法变得一目了然。为提高针灸教学质量,我们制作了相关针灸学教程课件。该教程采用动静结合方式,以文字、动画、图片、影像、色彩、语言结合进行综合教学信息传递,优化整合教材内容,信息量大,操作简单,解决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变得简单。以人体经络穴位图作基本图形,配以动画经络走向,穴位点闪烁提示,增强学生记忆。无论腧穴、经络、手法还是临床治疗,在本教程中应有尽有。如经络循环部位的描记、腧穴的实体位置、毫针的规格、角度、深度、刺法、得气与行针等都鲜明有示,让学生迅速形成鲜明的直观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我们不仅积极开展教师针灸学课件比赛,还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针灸学课件。多次成功举办针灸学学生课件大奖赛。充分利用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一来合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二来利用角色的互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针灸专业知识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踊跃参与。

5. 讨论和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交相呼应在带教学生前要精心备课,掌握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临床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问题为中心提倡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带教,使医学生在以后的行医生涯中懂得如何主动获取新经验,新知识、新技术、如何科学地解释临床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训练,分析病人的病史、体征、多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并提出有关疾病病因、诊 断、治疗、预后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就自学内容、重点内容(如辨证取穴、穴位的进针方向及深度、演示行针手法、背诵针灸歌诀等)提问学生以抢答的方式答题,竞争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竞答后,教师当面点评,对表现者给予表扬,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6. 加强临床实践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实习时学生直接与患者接触,在由学生转化为医生这一初级过程中,是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的良好时机。养成学生关心爱护患者、工作认真负责的好作风,把同情心及责任心贯彻到临床具体工作中。良好医患关系有利于临床实践顺利进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新的医疗模式使医学教育更强调学生的技能与素质。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增强,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专业知识,同时获得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培养出具备高尚的医德、高素质、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素问·五脏别论篇》日:“凡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可见古代医家很早就意识到,心理学效应在针灸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现代针灸临床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怎样结合现代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及针灸治疗环境,恰到好处地运用心理疗法,应用于针灸临床教学,对症下针,使学生取得针灸学习的疗效,是目前针灸学界密切关注的核心问题。

心理医学论文:OSCE对临床医学生考试心理状况影响的情况分析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对医学生采集临床资料、临床实际操作、临床分析和临床思维等方面能力的考核,与传统考试相比更、更客观、更公正,要求也更高,更严格。OSCE使用经过严格、系统培训的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SP)来模拟真实患者[1-2]。现有研究显示,临床医学生由于学习繁重,考前易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导致考生学习成绩下降[3]。笔者采用OSCE,对临床医学生临床能力与考前心理状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其能够造成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300名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男127名,女173名,年龄23~25岁。

1.2 实施方法 根据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教学与培养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的构成进行评判[4-5]。评判主要通过3个方面(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能力)以及10个要素(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临床评估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决策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临床科研能力)展开。在上述基础上与临床医学临床能力考核评价范围相结合,对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进行临床考察,并使用标准化患者。具体考试分为11站,每站均为8 min。及时站:病史采集(SP);第二站:体格检查(任选1项):(1)肺部检查+听诊;(2)心脏检查+听诊;(3)腹部检查;(4)神经系统检查;第三站:儿科基本技能站(任选1项):(1)小儿体格检查;(2)头皮静脉穿刺;(3)婴儿喂养;第四站:穿刺技能站(任选1项):胸、骨、腹、腰穿;第五站:外科基本操作和无菌操作(任选1项):(1)手术部位的消毒、铺巾;(2)穿手术衣、带无菌手套;(3)拆线、换药;(4)切开、缝合;(5)结扎、止血;第六站:妇产科基本技能站(任选1项):(1)四步触诊+骨盆测量;(2)妇科检查;(3)肛查+产程图;第七站:人机对话1(实验室检查单判读);第八站:人机对话2(X片、CT判读);第九站:人机对话3(ECG判读);第十站:人机对话4(病例分析);第十一站:急救基本技能(任选1项):(1)心肺复苏(单、双人)+

电除颤;(2)气管插管+吸痰。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评价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表[6],由考生在考前进行填写。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共包括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该量表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0名学生在预实习前,预实习结束OSCE与临床实习结束OSCE时SCL/!/-90评分分析。临床实习结束OSCE后,学生评分均明显低于预实习前与预实习结束OSC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临床医学专业内涵的发展,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已普遍受到重视,但临床能力评价还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考核方法不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技术等综合应用是临床医学专业的特色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的评价多为传统的理论考试、文论答辩、主观评价等,遗漏了临床实践中许多重要指标如沟通协作、教学等能力的考核,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不的问题,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也就难以对教学效果做出科学、规范评价[7];(2)缺少科学量化的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临床医学除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人际沟通、思维分析、组织管理与健康教育等多种能力[8]。从临床医学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教学质量评估的现实需要来看,必须尽快对临床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量化、规范可行的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我国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的不断加强,科学量化的指标体系在人才质量的评价中运用势在必行[9-10]。因此,如何使临床医学生考核评价更加科学、规范,使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加优化,并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就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内容。

OSCE考核要求医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宽,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各项临床技能。OSCE是一种多站式考试,学生必须依次顺序通过8~9个站或更多,进行多项能力或素质的测试。每一站有一份事先设计好的评分表,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考站的表现都能够客观地反映在成绩单上。OSCE考试形式具有性、客观性、真实性、公正性,与传统考试相比要求更高,也更加严格,学生还需要参加考前培训熟悉考核标准,考试的时间也比较长,考官模拟患者容易造成考生情绪紧张,影响现场发挥。由此推论,OSCE对医学生心理造成的压力应比传统的考试要大。

本研究就OSCE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观察,本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于观察预实习前,预实习结束OSCE与临床实习结束OSCE时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通过与传统考试考生一起进行SCL-90调查问卷可以发现,临床实习结束OSCE后,学生评分均明显低于预实习前与预实习结 束OSC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对临床医学生进行OSCE考核,能够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以及考核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等状况。因此,通过探讨OSCE模式在不同学习阶段对医学生考试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为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减轻或消除OSCE考试对医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促进医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综上所述,OSCE可以客观、系统、评估临床医学生临床能力,但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抑郁、焦虑心理。

心理医学论文: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序言】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及时,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 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四.总结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揭示宏观活动的基础,信息学、心理学等综合运用促进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思路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同时也对医护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家属、关心社会。同时,医护人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系统看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与预防,看待健康。更重要的是该医学模式能在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对病人需要有感情,尊重病人的尊严、权利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重视个体、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系;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即病人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同时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高危”概念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策略。健康卫生服务范围扩大为由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让医学教育更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扩充知识面,加强在职教育,保障在职医务人员知识的先进性。也使得卫生决策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心理医学论文:护理临床医学女生心理对比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于200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潍坊医学院护理系和临床医学系2001~2004级女生各300名,最终各确定有效被试272名和290名。年龄19~22岁,平均(20.7±1.4)岁。

二、方法

⒈工具:采用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1]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华东师范大学1989年修订的《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对被试进行人格测量。

⒉实施:测量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主持,按系别、班级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各量表的测量一次性完成。

⒊数据处理:利用SPSS11.5软件包,对收集数据进行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一、护理系女生与临床医学系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护理系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症状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呈显着性。临床医学系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个症状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着性。护理系女生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3个症状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临床医学系女生,差异有显着性。

二、护理系女生与临床医学系女生的人格特征比较

护理系女生在聪慧性、恃强性、幻想性、独立性人格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临床医学系女生,并呈显着性差异。护理系女生在忧虑性人格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临床医学系女生,差异有显着性。在其他人格因子上,护理系女生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差异无显着性。从次元人格因素看,护理系女生在怯懦与果断型(X4)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临床医学系女生,并呈显着性差异。在其他次元人格因素上,两组女生无显着性差异。从应用性人格因素看,护理系女生在心理健康因素(Y1)和创造能力因素(Y3)的得分低于临床医学系女生,并呈显着性差异。

三、影响护理系女生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比较

分别以两组被试在SCL-90上的总均分为因变量(总均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以人格的16个特质因子为自变量,在α=0.05水平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护理系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按贡献率大小依次是情绪的高紧张性、低稳定性、高忧虑性、低聪慧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依次是0.217、-0.216、0.216、-0.112);降低临床医学系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按贡献率大小依次是高紧张性、高忧虑性、高怀疑性、低幻想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依次是0.259、0.244、0.165、-0.152)。

讨论

本研究表明,护理系女生和临床医学系女生在SCL-90众多症状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1],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偏低[2]。我们认为,造成医学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加之女生普遍比较看重学习成绩,不甘落后,更容易导致焦虑、紧张、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护理系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临床医学系女生,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方面。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护理系女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一是护理系女生群体性别构成单一,在日常学习、课余活动中与男生交往、接触机会比临床医学系女生少。我们认为,在学校生活中,缺乏与异性交往和“关注”的环境使正处于“亲密对孤独”期[3]的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导致许多护理系女生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二是护理系女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异性的互补与平衡,女性特有的敏感、心胸较狭窄、多愁善感、虚荣心等人格特征,导致她们更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护理系女生在聪慧性、恃强性、幻想性、独立性人格特征方面不及临床医学系女生,说明从整体上来说,护理系女生在独立性、幻想性、抽象思维、学习能力方面较临床医学系女生差,并且比临床医学系女生更容易顺从,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次元人格因素分析表明,护理系女生人格中的怯懦型个性因素高于临床医学系女生,说明较临床医学系女生,她们独立性较差、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应用性人格因素分析表明,护理系女生人格中的心理健康因素低于临床医学系女生,预示护理系女生比临床医学系女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中已得到验证。应用性人格因素分析,护理系女生人格中的创造能力个性因素不及临床医学系女生。我们认为,护理系女生存在的这些突出的消极人格特质与该群体自身的特殊性也有很大的关系:缺乏异性的单一的学习环境,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男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意志特征、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感染和启发,而聪慧性、恃强性、幻想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人格特质正是思维活跃、追求独立的男大学生在人格上优于女大学生的突出方面[4]。临床医学系女生在日常的学习、集体活动中能够受到来自男生的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她们在聪慧性、恃强性、幻想性、独立性以及创造力人格特质方面优于护理系女生。

心理医学论文:从医学心理学谈妇产科临床教师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妇产科临床教师;自我修养

【摘要】 本文在简要论述医学心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现代综合性的医疗方法,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然后,就妇产科临床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如何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抵御诱惑,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临床与临床教学;(2)不断学习,把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奉献于临床与临床教学;(3)自我调整,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扎根于临床与临床教学中。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妇产科临床教师;自我修养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把健康概括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安宁。由此可见,健康应该是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无主观不适的感觉,无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因此,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就必然会有心理学的介入,从而形成了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与心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1]。总之,它研究的是介于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和身体的、精神的各种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规律。其目的在于借用心理活动的改变以促进个体病理过程的消失或正常功能的恢复。为此,无论是医学还是心理学,都大大拓宽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为的保障。实践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它的地位和作用在维持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医学与心理学基本上是独立的学科。作为医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出发点是把人看成是生物的客体,研究方法是从人的物质性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运用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跟踪随访、调查等方法,不断深入地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与痊愈的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而作为心理学,虽然研究的客体也是人,但它则侧重于精神的一面,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即研究人的认识、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及其机制,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的形成以及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要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较高产物,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而过去那种医学与心理学联系很少,甚至相互独立的局面,严重脱离了人类健康的本质。前者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面,导致了对部分疾病没有良好的对策,而后者则缺乏其本身所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限制了学科本身的发展和应用。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不仅扩充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突破了医学上的重大课题。八十年代,处于医疗本身的需要,学术界对心理学只限于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并不满意,主张把一般医学的问题也包手进去,以研究和医治整个医学领域的多种心理问题。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包括其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探讨心理因素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规律,特别是情绪对身体各器官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制如何控制自身的生理活动,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之目的。这一方法虽然刚刚起步不久,但取得的成果却令人瞩目,其前景十分广阔。

妇产科是临床四大主要学科之一,是以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应用医学心理学较多的学科之一。女性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是有阶段性差异的,即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进入青春期、生育期,然后因卵巢功能的衰退而步入更年期,直至到达老年期等各个阶段,但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其实,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直接控制,而这个轴又受大脑皮层支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理社会因素及情绪反应可影响到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从而影响了这个神经内分泌轴的正常分泌,使生理变化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病理改变。大量资料表明,女性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情绪不稳、性格内向、拘谨、固执、易感受社会心理因素等,可导致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不孕、人流或绝育后综合征等身心疾病的发生。因此,医学心理学在这一学科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作为妇产科临床教师,具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如何面对这一新领域,笔者认为,既要深入学习,又要勇于实践,力争做到在患者面前是成熟老练的大夫,在学生面前是诲人不倦的教师。无论是哪种角色都要全身心地投入,用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去医治病人,用自己的真诚与言行培育学生。为达这一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抵御诱惑,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临床与临床教学

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反映和调节人们现实生活利益关系的重要领域,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钢尺。因此,职业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今社会里,来自各方面形形色色的诱惑使人防不胜防,它能渗透于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腐蚀着人们的意志,甚至可使部分人的职业道德偏离轨道。从妇产科临床教师的职业特征来看,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必须具有乐于清贫、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及救死扶伤、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是患者的主心骨,是患者的希望,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希望,必须要把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放在首位,把解除患者的病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做人民健康的卫士。在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师应是学生的先行者,是将他们带入临床工作的引路人,是学生的表率,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学生及家长的重托,必须珍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具体来说,一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除了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在带见习、实习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要起到更重要的示范和鼓舞作用。二是治学严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做到既传授知识有培养能力,做学生攀登医学高峰的人梯。

2 不断学习,把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奉献于临床与临床教学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因此,认真地学习、探索、继续教育将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妇产科临床教师,除继续学习与探索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认真研究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利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诱因、条件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掌握各类生理与病理情况下的特点,以做到正确地分析,的诊断,有效地治疗,并找出迅速康复的捷径。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妇产科的应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与技能。作为一名临床教师,在这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学习与应用的方法。首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在生理情况下及病理状态中不同的心理表现。然后学会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使生理特点更加稳定,病理状态得以纠正[2]。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注重病人的共同心理变化规律,又要注意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之间的个体差异。由于妇产科心身疾病的发生多以躯体异常为主,因认知障碍导致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进而加剧躯体的异常。如:妊高征、闭经、不孕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常伴有忧郁焦虑、恐惧不安、神经衰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而这些精神方面的异常又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形成了身-心-身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并善于把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与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及临床教学之中,用医学心理学的新知识协助患者尽快在病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用医学心理学的哲理指导自己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时代赋予的事业与责任。

3 自我调整,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扎根于临床与临床教学中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对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作为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者,及时有效地把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传授给学习,应用于临床诊治过程中,本身的心理素质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首先要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精湛的医术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给患者一个良好的信息,使其有一种安全感,再加之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的语言表达也多是有艺术色彩的,会给患者一种亲切感、温暖感,对战胜疾病更有信心。这样会赢得患者很好的治疗配合,使病程缩短,康复迅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及情绪都会直接形象学生的思维及学习兴趣,教师夯实的理论知识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感应,使其有一种自信心,高素质的教师讲授水平往往也技高一筹,会给学生一种可信赖感、优越感,为学好医学知识、做一名的白衣天使而倍加努力。这样会赢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得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但是,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也都是普通的人,也有普通人的不足之处,也需要自我调整,才能胜任临床及临床教学工作。因此,这里应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紧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步伐,正确看待人生,及时调整自己,主动抵御由于社会、家庭、生理等因素而造成的自身的心理障碍等问题。其次,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职业规范要求自己,不因自身的不适与繁忙而缩减聆听病史、了解和掌握患者性格、心理状态的时间;不因自身的情绪波动对患者、学生的提问而漫不经心地回签。同患者交谈既要有的放矢,作风严谨,又要像亲人般的和蔼可亲、互敬互信;既注意启发引导,又应避免暗示和主观臆测;注意女性含蓄谨慎的心理特征,与其交谈交流要注意分寸,避免询问与诊治疾病无关的隐私问题;与学生交谈既要重点突出,严肃认真,又要似长者、像朋友般的关心体贴、耐心指导;既要督促鼓励,又避免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总之,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患者,带动学生。

加强自我修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人生旅途中的永恒主题,所以应当常抓不懈,付诸于自觉行动之中。

心理医学论文:新型医学模式中儿科护士的心理素质

作者:朱湘红 刘红影 宋立云

【关键词】 新型医学模式;儿科护士;心理素质

【关键词】 新型医学模式;儿科护士;心理素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新型医学模式给当代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儿科护士,其服务对象是家庭中的宝贝,一旦有病,牵动着几代人的心,家长期望康复的愿望十分强烈;又因小儿语言交流困难,不予配合,无论是打针、吃药、观察病情以及检查、护理等难度都很高。为了适应上述要求,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实施以患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多方位为患儿服务。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或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儿科护士必须培养多种能力,提高其综合心理素质。

1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要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内涵,彻底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来,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拓宽护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加强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与交流。

2 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

向患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讲课、个别指导,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要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如果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态度亲切、热情,患者就会口服心服,就能提高其依从性[3]。

3 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的记忆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知觉。护士要运用视、听、触、嗅等感觉搜集患儿的直观资料,对判断患儿需要、帮助医生诊断、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护士要经常倾听患儿的哭声、呻吟声、咳嗽声、喘鸣声等辨别分析患儿的症状和即将处理的问题。如患儿突然尖叫提示可能有颅高压;犬吠样咳嗽是急性喉炎的象征等。具有良好的观察力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性和性。因为患儿病情变化快、体重轻、药量小,如果观察不到位、记忆不,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每个危重患儿的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护理、饮食等因素均须记忆,做到心中有数,治疗护理务必安全。

4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情绪的稳定性

护士执行医嘱不可机械地去执行,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要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儿科工作头绪繁杂,既要注意工作的稳定性,又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件件事事干脆利落,不留后患。良好的情绪是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儿科病区具有其特别性,患儿哭声不断,母亲默默流泪,爷爷、奶奶焦急的渴盼、询问、催促,无不考验着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障稳定的情绪,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保障护理质量不受影响。

5 培养良好的能力和过硬的护理技术

儿科护士要具备各种能力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胜任儿科工作,从不同侧面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在技术操作中做到一稳、二准、三快、四好。不断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

6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搞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儿科护士的各项心理素质的综合应用。儿科护士与患儿及其家属接触时间比医生多,通过交谈、玩耍,使患儿感到亲切,配合治疗,利于康复;护士与家属交谈,更深入了解病情,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护士与医生关系融洽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工作顺利。护士一旦搞好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7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期望值过高,对健康知识与医疗行为的需求大大提高,患者希望从护士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而护士常因工作繁忙和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等,而感到工作压力过大[4]。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由于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机会多,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来自许多患者的“不适宜刺激”。所以儿科护士要不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1)对护理工作中的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患儿及家属的各种不良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避免发生冲突。(2)广泛学习多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评价事物的能力。(3)明确自我生理、心理特点,加强自主调节意识。(4)强化荣辱观,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总之,在新的医学护理模式下,单纯的护理技术服务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疗护理工作已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时代[5]。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认识、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力争做一名合格的新型儿科护士。

心理医学论文: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

摘要:本文从西藏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入手,用现代医学模式就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心理因素对诊治疾病的重要作用,认为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应用于现代体育领域、运动医学、保健学与心理学的综合研究与实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应加强对西藏传统医学身心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提高人们对疾病、人体体质和身心与心理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局限于简单的身体健康,而是身、心的健康与协调发展。在古代,西藏的藏医学家已对身、心关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论述,比较和有代表性的是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的身心医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有“贪、慎(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或是“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失调”,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属于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引起疾病,但若过于强烈或持久,或过于敏感,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两者合一即为“身心”。也说明身、心是“体”和“用”的关系,即身为心“体”,心为身“用”。西藏传统医学的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身、心是矛盾的统一体,互为条件、相互作用。而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身、心是人至为重要的两个要素,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时又受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模式有其相同性,即: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医学模式。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涉及的体育内容则突出“以心为本,以身为标,在心的统摄下,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达到身心并完。”因此,认真研究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并应用于现代体育领域,运动医学,保健学与心理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藏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

西藏医学尚未形成体系前,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是“因果轮回,修行报应”,疗法上大多是“本医”疗法,或图腾崇拜的巫术活动。按照这种观点,医生无需了解病人和病人的心理,人有病有难也只能祈望神灵保佑。也不存在人的健康和疾病的产生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等影响的认识。西藏医学形成体系后极为重视从“身”与“心”方面调整患者的起居和精神治疗,认为人七情(“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内伤致病,患病或早衰的原因,“可因五官的过度活动,精神疾病,不好的陋习”有关,辩证阐述了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西藏传统医学还认为,人体乃是一个最完整的人的心理、生理和生命的动力特征,又与宇宙过程密切相关。要人们用固有的方式对待外部世界的变化,如自然气候和社会心理环境,生活起居及饮食方式等,并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显然,西藏传统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这种观点,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社会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为西藏传统医学的发展和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贡献。

西藏传统医学模式被称为“大宇宙”医学模式或身心二元论,以整体的观念来对待人体,如西藏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把具有解剖生理的、心理的智力功能的各个部分,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探讨。首先,人体与宇宙、自然是相互联系的,要把人体视作宇宙实体的一个小天地,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如同一棵树,大宇宙时刻养育着它。人要依赖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各种食物来生存,也受到自然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生存,与自然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在一个人体与自然万物相应的世界里,外部环境对人的生理与精神都有影响,提出要注重辨证施治。其次,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以脏腑为核心在人体管道系统中循行着气与血,全身无处不到。人体是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等有机地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统一和稳定,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为基础,人体由三大因素所支配,三大因素如果互相配合协调,则人体正常而健康。因为三大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三大因素用现代观点来说,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心身二元论的特点。再次,西藏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很多疾病不仅有躯体上的,而且有情绪方面和精神上的。因此,藏医认为,陷入身心痛苦的,用药和镇静剂治疗并不能根除。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到疾病的症状,还要考虑到精神等因素。藏医医典认为,所有生理紊乱和人体疾病都与精神有关(尤其是贪欲、痴心和愤怒)。精神的变异导致人体三大因素的失衡。所以,西藏传统医学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心理治疗,如催眠术,身心调节,行为、饮食注意事项和生命动力的刺激等等。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西藏传统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精神、物质和身心医学的重要理论,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西藏传统医学的医学模式还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始自阴阳合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藏医理论的经典学说是“龙”、“赤巴”、“培根”,从阴阳观来说,“龙”、“赤巴”、“培根”虽有不同功能,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三因失调则疾病生。三者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以及机体与外环境的相对协调统一,从而保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西藏传统医学的心身医学还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的不同功能完成其生命的活动,在万物相应的世界里,一个非物质的基质能够使身体和精神相互作用,治疗的战略首先是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主动性的正常化和人体引起疾病某一要素的“量”,“量”变可引起“质”变。在“身”与“心”的调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但人不能甸匐于大自然威力之下而无作为。人要生存下去,少患疾病,就要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调理,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可能给人体造成的影响,按季节调整自己的活动,尤其是要调整好“身”与“心”的关系,与自然界形成和谐的统一。以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自然、社会、身心与人体自身。

笔者认为,西藏传统医学中的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相比更有其独到之处。就其现代医学而言,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医学的重点转向于集中研究生物学的改变,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具有心身二元论的特点,尽管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等方面非常成功,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基础。但是,生物医学模式所形成的医学框架中,并没有给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以相应的位置,偏离了医学对象“人”的完整性,阻碍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这是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西藏传统医学则十分重视“人”的完整性,强调以人为本,“身”“心”统一,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四部医典》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情志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影响人体健康、生病的根源,“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惊恐懦弱不乐衰光焕。”西藏传统医学还认为,在人体这个天地里,人的心态如何,对于人体整个系统的损益兴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代藏医学家特别强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重视心理的社会因素。

所以,我们应从西藏传统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具有的身心二元论角度,借鉴西藏传统医学中科学合理的成分,积极探讨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向。在现代,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科学的两门主要学科,医学模式的转变使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更加紧密。过去,医生总喜欢谈论人的“器官疾病”;现在,医生研究可能导致心身障碍的“冲突和事件”。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使人们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二、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的科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行为科学与心理学的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规定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内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已逐步深入、广泛。对此,西藏传统医学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利用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理论,建构西藏传统医学新的体系。从哲学与逻辑的基础上看,西藏传统医学注重身心的统一和整体的理念,对藏医心理学和传统医学向高层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西藏传统医学的贡献

西藏传统医学是一个“形神相印”的身心统一的整体医学体系,早在一千多年前藏医学就十分重视“身”与“心”的关系。在这方面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形神合一”的身心统一学说,认为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西藏传统医学辩证地阐明了情绪变化对内脏器官功能的负面效应,与现代行为科学、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四部医典》的身心统一学说对人们认识自我,认识“身”与“心”的关系,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丰富了祖国医学内容。

2、西藏传统医学身心医学与心理学要达到的目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工薪阶层们,每天劳碌奔波,为衣食住行操劳,精力尚且不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疾病。研究结果也表明,经济愈发达,现代传媒的发展,与之俱来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等副作用就愈大,由此引发的身心疾病也就愈多。鉴于此,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们要积极利用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中的合理成分,向全社会普及日常保健常识,引导大众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并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心性品性的修养,从而达到心理健全、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和延缓衰老已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就对身心医学与心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身心医学方面的老年学、老年医学和抗衰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西藏古代医学文献中也有极为丰富的关于延长寿命的内容,有“寿老”、“寿亲”、“延命”、“延寿”等说法,如《四部医典》中就有“恒知养生孺童等仙班,论说长寿之道救病灾”。养生与延缓衰老目的是一致的,但养生首先要使生命健康得以延长,因而具有更丰富、更积极的意义。显然,疾病是健康的反面,是对生命的威胁,人类投入了极大的努力研究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从保养生命的要求来看,治疗疾病只是做到了一部分,而如何使身心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及如何尽快恢复健康才是治疗之外更为广泛的内容。这对那些可以预防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尤其重要。尤其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心血管病、肿瘤等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养生保健成为人们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养生预防学开始以保护环境和减少心血管病为主要目标。1983年,美国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新的自助术中,养生预防显然要比治疗更明智,更便宜。养生保健越来越受重视……一项欣欣向荣的事业。”该书作者还认为,从机构帮助(医疗单位的帮助)转变到自助(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重视强调人的因素有以下三个大趋势:一是养成新习惯,这使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新观念成为现实;二是出现自我照料,这说明在某些方面我们能自力更生,而不是非要专业人员的帮助不可;三是保持健康、服预防药和整体疗法等新方法压倒患了病才吃药、开刀和治标不治本的旧方法。1986年5月,原中国卫生部长崔月犁在日内瓦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发言亦指出今后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自我保健能力”。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人们的生存质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国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调动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自觉参与自我保健,提高对心理学与身心医学的认识。从这个意义来说,在西藏高原的大众健身体育中应大力挖掘西藏传统医学身心医学中的科学内涵和方法,古为今用,注重“身心”健身的作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造福于西藏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要求人们以提高自我保健为目的,因为自我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主要目标。所以,要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日常生活起居要以养形保寿为目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按天气寒热增添衣着,趋暖避寒等一般性常识外,还要注意及时调理起居饮食,并与季节相适应,提倡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涉及许多方面,如饮食、六时起居、劳逸、养形、动静、运动、气、情绪等等,包括了全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体育运动等内容,其中的六时起居、养形、动静、运动、气等属于人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

心理医学论文:军队医学院校853名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军医大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53名军医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 结果: SCL90调查结果显示,853名本科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共59人,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外,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强迫、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四项因素. 对焦虑及抑郁者进行SCL90和SDS,SAS的相关性检验,显示呈正相关性,表明SAS和SDS可作为评估心理问题的有效的快速筛查工具. 结论: 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针对强迫、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四项因素的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指导,避免心身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医科学生;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卫生

0引言

军校医学生是军队的后备人才,今日在校的学员正是明日工作在军队各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关注学员的心理变化,指导学员在大学生活中健康成长,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率,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对某军校853名医学本科生进行心理卫生调查,以便对军校医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指导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某军队医学院校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9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剔除其中未完成的问卷,有效问卷总计853份,大二学生469份,大三学生216份,大四学生168份;其中男生660份,女生193份,年龄19~23(平均20.2±1.3)岁.

1.2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中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验. 其中SCL90量表共有90项症状,每一症状分为五个评分等级:0=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 量表有五项统计指标:总分,总均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 量表共有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计算各因子分,计算阳性率. 将焦虑症状患者与SAS、抑郁症状患者与SDS作Spearman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因子. 调查时间为2004年“五一”放假期间,调查采用问卷形式,保护被调查者的个人隐私.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软件处理,三个年级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性别间比较及和全国常模比较采用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军校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SCL90的因子分达到2分或2分以上,提示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2]. 在853名被试军校医学生中,有59名因子分≥2,占总体的6.9%. 单项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占有较高的发生率(表1).表1军校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略)

2.2军校医学生不同年级组间的比较三年级同学有5项因子分略高于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 但经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表2军校医学生不同年级组间SCL90因子分比较(略)

2.3军校医学生不同性别组间的比较男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女生组,但仅有人际关系敏感分数与女生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表3军校医学生性别组间SCL90因子分比较(略)

2.4SCL90测查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军校医学生SCL90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统计情况,其中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经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表4).表4军校医学生SCL90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略)

2.5焦虑者SCL90焦虑因子分和其SAS总分进行相关性比较将焦虑因子分≥2的SCL90焦虑因子分和其SAS总分进行相关性比较,有效23例,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秩相关系数为0.54 (P<0.05),可认为SCL90调查结果和SAS具有正相关.

2.6抑郁者SCL90抑郁因子分和其SDS严重指数相关性比较将抑郁因子分≥2的SCL90抑郁因子分和其SDS指数进行相关性比较,有效29例,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秩相关系数为0.61 (P<0.05),可认为SCL90调查结果和SDS具有正相关.

3讨论

本调查发现,有6.9%的军校医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问题,比以往所作调查军校学员10.8%的检出率[3]有所降低,同时也明显低于国内大学生23.6%的心理障碍检出率[4]. 军校学生与地方大学生相比,有严明的纪律管理,接受较多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理念,所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 然而,部分军校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症状. 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除人际关系敏感外)无明显差异. 可能原因是:①学生人数较多,面对现在军校学生相对饱和的局面,学业上的激烈竞争,将来的毕业分配问题等,部分学员思想产生顾虑. ②部分军校学员尤其是较低年级的学员对军队管理仍不适应,产生抵触思想,行为改变等变化[5]. ③以往报道[6]有男生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女生组差,本次调查并未发现,可能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学业压力下,男生和女生在心理问题上逐渐趋于一致. SAS,SDS量表的调查表明,有焦虑倾向者SAS量表结果与SCL90具有正相关性,有抑郁倾向者SDS量表结果也与SCL90具有正相关性,说明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本研究表明,军校学生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应本着为军队培养更多具有健康心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原则,帮助军校学生发展,使其心理发展得更健康、更完善,以便发挥其潜能,为军队作出更大贡献. 为此,建议在加强对军校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的同时,应着重注意:①加强学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部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使他们逐渐克服心理障碍,走出阴影,正确面对竞争和挑战. ②在校内开展积极健康的娱乐文化活动,丰富学员的娱乐生活,缓解其精神上的压力. ③建立学员的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指导,使学员在大学生活中健康成长,从而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学员的心身健康水平.

心理医学论文:医学科技人员更须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关键词: 医学科技人员 自我心理保健

医学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敬业爱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医学科技人员英年早逝的悲剧又时有发生。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知识分子的早逝,反映了他们不会科学地生活,不懂得自我保护,生命也就显得格外脆弱”。据国内外对科技人员心身健康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威胁科技人员心身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职工健康报》上著文说:“许多中年人事业心很强,只知埋头工作,以为自己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对一些病痛往往不在意,……以致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由此可见,医学科技人员应切实注意和加强对心身健康的自我保健。

一、医学科技人员为心身疾病的高发群体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科技人员是心身疾病的高发人群。心身疾病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医学观的建立而界定的一组疾病群,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与个体的情绪状态、人格特点在病症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疾病。目前发现科技人员中常见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头痛、肿瘤、神经衰弱等。我国学者的调查发现,我国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十分不注意自己的心身保健,在他们中间有为数不少的人患有各种的心身疾病。下面一组惊人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当前科技人员的心身健康状况。北京友谊医院对1000名中年科技人员体检后发现患病率高达76.1%,有人甚至身患几种心身疾病;《卫生与生活》报道,1991年上海中高级职称医师的健康情况欠佳,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的患病率较高;上海市抽查了3 714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患病率高达67.8%,国家科委抽查了37 727名中青年科技人员,患病率高达61.4%。黄婉儿等对浙江省农科院710名科技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与工人进行了对比,发现工人患病率为59.7%,科技人员患病率为66.5%,显著高于工人组;《光明日报》报道,中华医学会对北京11个教学科研单位10 592名中年医学科技人员调查发现,中年科技人员患慢性病者占81.6%;某科研所对我国11省市2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名中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了调查,同时对2万名中高级科技人员的死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平均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短10岁。2万名中高级科技人员的死因调查结果是:心身疾病。年龄分布为40~60岁者占61.4%,40~50岁者占31.84%,50~60岁者占25.84%;1988年北京市部分医疗单位统计体检结果发现:中年科技人员不但患病率高,而且老年性疾病提前。经调查,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与普通人群相比明显偏高,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心身疾病已成为危害科技人员特别是医学科技人员心身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医学科技人员为心身疾病的高发群体。

二、导致医学科技人员心身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医学科技人员由自身职业特点和心理特性所决定,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科技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1.强烈事业心与过高期望值的冲突易导致自我中心 科技人员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其所持的适应这种氛围的行为与价值观念,使得他们一般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勤奋学习,刻苦工作,著书立说,发明创造,在本职工作中有所造就。但由于他们从事的是以支付智力为主的劳动,且智力劳动有开创性、个体性特点,故他们往往过多地看到自己劳动创造的成果,容易表现出过分注重自己,而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心理倾向,容易形成对个人理想抱负成就的过高期望值,再加上在人才上引入竞争机制,个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他们容易产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自我意识。而这种强烈事业心与过高期望值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导致焦虑、恐惧、易怒、烦燥等情绪的产生,使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很可能发展为心身疾病。

2.求知欲浓重与超负荷劳动的冲突易导致好高鹜远 医学科技人员由于职业的要求和心理的需求,他们一般都有着浓重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兴趣,在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常常是顽强拼搏,勇敢探索,孜孜不倦追求,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超负荷劳动。应该承认,浓重的求知欲和艰苦的劳动,是科技人员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劳动超负荷,心理承受超负荷,注意力过于集中而超过限度,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脱离现实,不注意劳逸结合而造成精力透支,对随时出现的失败挫折而缺乏心理准备,也容易出现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无端怀疑、好高鹜远的不良心理倾向。

3.有所作为与急于求成的冲突易导致心态失衡 科技人员一般都有明显的成就的价值期望和目标追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心态往往驱使他们不遗余力潜心研究,期望早出成果,早日成功。但是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受主观努力因素的制约,也受客观限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医学科技人员的成长,成功更是这样。如果在追求有所作为的过程中,操之过急,超越现实,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往往会使当事人要么在一时的成功之后自我陶醉,要么在遇到挫折之后丧失信心,进而导致心态失衡、行为失度,而伴随心态失衡、行为失度的同时,一些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心身疾病也会发生。

4.求真务实态度与亢奋紧张情绪的冲突易导致应激过度 职业劳动特点决定,使医学科技人员在对科学执着追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了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契而不舍、锐意进取的工作精神。由于他们常常废寝忘食,苦思冥想,精心钻研,夜以继日,全心身地投入医学科技工作,智力特别是创造力得到较大的发挥,因此其情绪也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情绪亢奋,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但是,如果他们长期处于亢奋和紧张之中,也必然会加重神经系统和心肺器官等的负担,长此以往易积劳成疾,出现诸如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

5.自我知识丰富与“自我感觉良好”的冲突易导致不遵医行为 医学科技人员拥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较高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对医学知识有较深造诣,一般愿意参与自己疾病的诊治过程,也能够服从、接受和配合治疗。但是疾病诊治有自己的规律,况且他们忘我工作的同时普遍存在着忽视疾病防治和自我心身保健,对自己身体有着我知我心、我知我身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因此,容易出现对医务人员的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对症有效的想法,并进而可能怀疑医务人员的能力,出现不遵医行为。这样很可能贻误诊治,加重病情。

三、医学科技人员须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1.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乐观豁达的人常会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对前途和未来充满希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能够始终保持愉快而美好的心境。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个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个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身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正确的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医学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会心胸开阔、富有朝气,情绪饱满地进行专业工作。同时也能够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科学地对待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保障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

2.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助于人们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也有助于人们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马斯洛研究发现具有健全人格的心身健康者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可见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人格弱点。人格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生活历史的记录。人格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非不能改变,它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医学科技人员只要掌握了人格形成和改变的规律,通过不断地主观努力是能够克服自己的人格弱点,逐步完善自己人格的。

3.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医学科技人员要注意控制与调节自我情绪。人的情绪有时会出现忽冷忽热的不稳定状态,要平抑这种消极情绪,好的方式是进行自我控制与调节,使不良情绪推延发作或发作适可而止。同时也要注意喧泄自己的情绪,它是平衡心身的重要方法,压抑情绪不利于心身健康。小法兰克*费那提博士指出:“绝不要把事情压在心里,应该使你的感觉流畅。最糟的莫过于做个闷葫芦”。但是,喧泄情绪要讲究方式方法,采取适合于自己的适当的措施。如果方式方法不当,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情绪困扰。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生活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与增进心身健康的重要途径。培根指出:“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劝慰”。因此,医学科技人员要想保持心身健康,应注意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5.坚持适度的运动 18世纪法国名医蒂索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可以替代任何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的作用”。医学科技人员大多长时间的坐着工作,若不加强运动,增加体力锻炼,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因此在工作之余要经常散步、作操、或作一些其他体育运动。当然不要过于疲劳,正如我国古代养生家孙思邈所说的那样“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6.生活要劳逸结合 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经常熬夜。大多数医学科技人员喜欢在夜间工作,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因为人体内生长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受睡眠的影响,它们只能在睡眠时才能分泌,而长时间的熬夜,会导致这两种激素的分泌紊乱。同时医学研究早已证实,白天人的交感神经活动与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过程占优势,而在夜间则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和机体的同化过程占优势。长期开夜车会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节律失调,功能紊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精神萎靡、思维判断能力迟钝和下降等症状。医学科技人员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若长时间的用脑过度,会使大脑内的耗氧量和营养代谢后物质增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代谢性废物就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生理过程,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调。表现为大脑工作效率降低的症状,诸如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脑胀、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失眠、神经衰弱和脑功能紊乱。无规律的生活会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处于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全身器官的功能变化。而有规律的生活可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张有弛,使大脑和人体内的各器官、各系统保持状态,有益于人体健康。

7.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就医要遵照医嘱行事 实践证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心率失常等潜伏期很长,且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注意定期查体,是有可能早期发现的。发现越早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医学科技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忽视了自己身体的变化和不适,甚至有了症状也不去就医。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应加以纠正。大多数医学科技人员的遵医意识和行为较差,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对疾病有所了解,并能看懂医学书籍或用药说明书,自己开方、自己用药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往往造成误诊和拖延就诊时间,应该加以防止。

心理医学论文: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宋静 余毅震, 毛柏青, 王琳, 胡胜荣

【关键词】 心理健康;,,临床;,,医学生

【摘要】 目的 掌握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方法 使用临床医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0名临床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但好于全国大学生水平。心理问题检出率1298%,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和抑郁。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根据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临床; 医学生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收费改革的实行,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们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和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表现出迷惘和困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临床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如何将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及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等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临床学院全体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临床医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 自编的调查表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人际交往等内容。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简称SCL90问卷[1]。由Derogatis等编制,量表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睡眠等。采用5级计分制:①无:自觉无该症状问题;②轻度:自觉有该症状,但发生并不频繁、不严重;③中度:自觉有该症状,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④相当严重:自觉常有该症状,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⑤严重:自觉常有该症状,频繁出现,程度也十分严重。

13 施测方法

调查实施前对测试老师进行统一培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填写前由老师讲解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法,并要求受试学生态度认真、如实回答;问卷和量表当场收回。

14 资料整理和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输入,双份录入并检查核对,保障性。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和量表587份,回收587份,回收率100%。剔除不合格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70份,有效率9710%。男生278人,占4877%;女生292人,占5122%。年龄范围为19~25岁,平均年龄2213±087岁。

22 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

将临床医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进行比较,以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2,3]。

结果表明,临床医学生SCL90的9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都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这说明临床医学生群体相比于国内正常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

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除焦虑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及总分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临床医学生在国内大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相对较轻,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23 临床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SCL90因子分达到3分及以上,超出正常均分,一般认为严重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表明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统计各因子分≥3的人数,结果表明:按比例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40人,占702%)、人际关系敏感(28人,占491%)、焦虑(23人,占404%)、抑郁(21人,占368%)、敌对(17人,占298%)、偏执(16人,占281%)、精神病性(14人,占246%)、恐怖(13人,占228%)、躯体化(12人,占211%)。

以9个因子中任一项因子分≥3作为心理问题的检出标准,则总检出率为1298%。其中男生42人,占1511%;女生32人,占1096%。男女生检出率比较,χ2=048,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列出了SCL90各条目平均得分较高的问题表1 临床医学生SCL90均分位于前10位的题项其中属于强迫因子的项目是9、3、10、28;属于抑郁因子的项目是31、14、30;属于焦虑因子的项目是11;属于敌对因子的是2;属于其他因子的是60。可见临床医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和抑郁。

24 临床医学生SCL90的性别比较

以性别为独立变量作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表明:性别不同,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男生,表现在除焦虑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分和总分都低于男生,但是在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分上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

3 讨论

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各个因子均分都明显偏高,与常模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与同类研究相似[4,5]。结果揭示,临床医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与全国大学生水平相比,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国内大学生常模。这可能与近年来医学院校重视心理卫生教育,医学生学习了《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相关知识后懂得自我心理调节,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关。

临床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98%,与国内外报道大学生心理问题10%~30%的检出率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但略高于其他专业医科大学生123%心理问题检出率[6],可能原因与所处的临床学习阶段的特殊性有关,遇到许多不同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的特殊问题:如何处理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关系、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等,而引起的心理问题。1298%的临床医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部分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与调试,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若能及时缓解冲突和症状,则会恢复心理健康。

男女临床医学生相比,女生的总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内的医学生相关研究结果大体一致[6];但与全国大学生中女生的多项因子分高于男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5]。考虑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与其他专业不同,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需要精细地操作、需要对待病人有耐心的态度,这些特点是女生的优势,女生的学习成绩比男生好;而动手操作能力强、思维扩散则是男生的长处;男女生各有优势和不足,心理素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临床医学生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和抑郁。随着涉及医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医学课程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医学生进入临床阶段从学习基础理论转向实践操作技能,在学习方式上不能适应而造成强迫症状;面临毕业要从校园走向社会,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心存恐惧,容易导致抑郁情绪。

临床医学生是一个健康向上的青年群体,他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成长过程的伴生物。因此,加强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心理问题特点,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培养临床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临床医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医学论文:新型医学模式中儿科护士的心理素质

作者:朱湘红 刘红影 宋立云

【关键词】 新型医学模式;儿科护士;心理素质

【关键词】 新型医学模式;儿科护士;心理素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新型医学模式给当代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儿科护士,其服务对象是家庭中的宝贝,一旦有病,牵动着几代人的心,家长期望康复的愿望十分强烈;又因小儿语言交流困难,不予配合,无论是打针、吃药、观察病情以及检查、护理等难度都很高。为了适应上述要求,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实施以患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多方位为患儿服务。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或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儿科护士必须培养多种能力,提高其综合心理素质。

1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要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内涵,彻底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来,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拓宽护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加强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与交流。

2 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

向患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讲课、个别指导,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要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如果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态度亲切、热情,患者就会口服心服,就能提高其依从性[3]。

3 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的记忆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知觉。护士要运用视、听、触、嗅等感觉搜集患儿的直观资料,对判断患儿需要、帮助医生诊断、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护士要经常倾听患儿的哭声、呻吟声、咳嗽声、喘鸣声等辨别分析患儿的症状和即将处理的问题。如患儿突然尖叫提示可能有颅高压;犬吠样咳嗽是急性喉炎的象征等。具有良好的观察力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性和性。因为患儿病情变化快、体重轻、药量小,如果观察不到位、记忆不,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每个危重患儿的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护理、饮食等因素均须记忆,做到心中有数,治疗护理务必安全。

4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情绪的稳定性

护士执行医嘱不可机械地去执行,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要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儿科工作头绪繁杂,既要注意工作的稳定性,又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件件事事干脆利落,不留后患。良好的情绪是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儿科病区具有其特别性,患儿哭声不断,母亲默默流泪,爷爷、奶奶焦急的渴盼、询问、催促,无不考验着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障稳定的情绪,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保障护理质量不受影响。

5 培养良好的能力和过硬的护理技术

儿科护士要具备各种能力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胜任儿科工作,从不同侧面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在技术操作中做到一稳、二准、三快、四好。不断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

6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搞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儿科护士的各项心理素质的综合应用。儿科护士与患儿及其家属接触时间比医生多,通过交谈、玩耍,使患儿感到亲切,配合治疗,利于康复;护士与家属交谈,更深入了解病情,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护士与医生关系融洽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工作顺利。护士一旦搞好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7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期望值过高,对健康知识与医疗行为的需求大大提高,患者希望从护士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而护士常因工作繁忙和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等,而感到工作压力过大[4]。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由于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机会多,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来自许多患者的“不适宜刺激”。所以儿科护士要不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1)对护理工作中的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患儿及家属的各种不良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避免发生冲突。(2)广泛学习多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评价事物的能力。(3)明确自我生理、心理特点,加强自主调节意识。(4)强化荣辱观,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总之,在新的医学护理模式下,单纯的护理技术服务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疗护理工作已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时代[5]。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认识、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力争做一名合格的新型儿科护士。

心理医学论文:从医学心理学谈妇产科临床教师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妇产科临床教师;自我修养

【摘要】 本文在简要论述医学心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现代综合性的医疗方法,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然后,就妇产科临床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如何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抵御诱惑,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临床与临床教学;(2)不断学习,把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奉献于临床与临床教学;(3)自我调整,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扎根于临床与临床教学中。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妇产科临床教师;自我修养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把健康概括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安宁。由此可见,健康应该是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无主观不适的感觉,无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因此,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就必然会有心理学的介入,从而形成了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与心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1]。总之,它研究的是介于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和身体的、精神的各种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规律。其目的在于借用心理活动的改变以促进个体病理过程的消失或正常功能的恢复。为此,无论是医学还是心理学,都大大拓宽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为的保障。实践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它的地位和作用在维持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医学与心理学基本上是独立的学科。作为医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出发点是把人看成是生物的客体,研究方法是从人的物质性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运用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跟踪随访、调查等方法,不断深入地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与痊愈的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而作为心理学,虽然研究的客体也是人,但它则侧重于精神的一面,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即研究人的认识、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及其机制,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的形成以及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要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较高产物,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而过去那种医学与心理学联系很少,甚至相互独立的局面,严重脱离了人类健康的本质。前者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面,导致了对部分疾病没有良好的对策,而后者则缺乏其本身所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限制了学科本身的发展和应用。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不仅扩充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突破了医学上的重大课题。八十年代,处于医疗本身的需要,学术界对心理学只限于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并不满意,主张把一般医学的问题也包手进去,以研究和医治整个医学领域的多种心理问题。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包括其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探讨心理因素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规律,特别是情绪对身体各器官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制如何控制自身的生理活动,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之目的。这一方法虽然刚刚起步不久,但取得的成果却令人瞩目,其前景十分广阔。

妇产科是临床四大主要学科之一,是以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应用医学心理学较多的学科之一。女性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是有阶段性差异的,即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进入青春期、生育期,然后因卵巢功能的衰退而步入更年期,直至到达老年期等各个阶段,但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其实,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直接控制,而这个轴又受大脑皮层支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理社会因素及情绪反应可影响到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从而影响了这个神经内分泌轴的正常分泌,使生理变化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病理改变。大量资料表明,女性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情绪不稳、性格内向、拘谨、固执、易感受社会心理因素等,可导致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不孕、人流或绝育后综合征等身心疾病的发生。因此,医学心理学在这一学科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作为妇产科临床教师,具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如何面对这一新领域,笔者认为,既要深入学习,又要勇于实践,力争做到在患者面前是成熟老练的大夫,在学生面前是诲人不倦的教师。无论是哪种角色都要全身心地投入,用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去医治病人,用自己的真诚与言行培育学生。为达这一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抵御诱惑,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临床与临床教学

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反映和调节人们现实生活利益关系的重要领域,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钢尺。因此,职业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今社会里,来自各方面形形色色的诱惑使人防不胜防,它能渗透于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腐蚀着人们的意志,甚至可使部分人的职业道德偏离轨道。从妇产科临床教师的职业特征来看,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必须具有乐于清贫、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及救死扶伤、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是患者的主心骨,是患者的希望,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希望,必须要把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放在首位,把解除患者的病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做人民健康的卫士。在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师应是学生的先行者,是将他们带入临床工作的引路人,是学生的表率,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学生及家长的重托,必须珍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具体来说,一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除了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在带见习、实习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要起到更重要的示范和鼓舞作用。二是治学严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做到既传授知识有培养能力,做学生攀登医学高峰的人梯。

2 不断学习,把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奉献于临床与临床教学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因此,认真地学习、探索、继续教育将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妇产科临床教师,除继续学习与探索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认真研究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利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诱因、条件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掌握各类生理与病理情况下的特点,以做到正确地分析,的诊断,有效地治疗,并找出迅速康复的捷径。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妇产科的应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与技能。作为一名临床教师,在这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学习与应用的方法。首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在生理情况下及病理状态中不同的心理表现。然后学会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使生理特点更加稳定,病理状态得以纠正[2]。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注重病人的共同心理变化规律,又要注意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之间的个体差异。由于妇产科心身疾病的发生多以躯体异常为主,因认知障碍导致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进而加剧躯体的异常。如:妊高征、闭经、不孕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常伴有忧郁焦虑、恐惧不安、神经衰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而这些精神方面的异常又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形成了身-心-身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并善于把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与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及临床教学之中,用医学心理学的新知识协助患者尽快在病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用医学心理学的哲理指导自己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时代赋予的事业与责任。

3 自我调整,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扎根于临床与临床教学中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对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作为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者,及时有效地把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传授给学习,应用于临床诊治过程中,本身的心理素质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首先要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精湛的医术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给患者一个良好的信息,使其有一种安全感,再加之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的语言表达也多是有艺术色彩的,会给患者一种亲切感、温暖感,对战胜疾病更有信心。这样会赢得患者很好的治疗配合,使病程缩短,康复迅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及情绪都会直接形象学生的思维及学习兴趣,教师夯实的理论知识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感应,使其有一种自信心,高素质的教师讲授水平往往也技高一筹,会给学生一种可信赖感、优越感,为学好医学知识、做一名的白衣天使而倍加努力。这样会赢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得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但是,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也都是普通的人,也有普通人的不足之处,也需要自我调整,才能胜任临床及临床教学工作。因此,这里应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紧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步伐,正确看待人生,及时调整自己,主动抵御由于社会、家庭、生理等因素而造成的自身的心理障碍等问题。其次,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职业规范要求自己,不因自身的不适与繁忙而缩减聆听病史、了解和掌握患者性格、心理状态的时间;不因自身的情绪波动对患者、学生的提问而漫不经心地回签。同患者交谈既要有的放矢,作风严谨,又要像亲人般的和蔼可亲、互敬互信;既注意启发引导,又应避免暗示和主观臆测;注意女性含蓄谨慎的心理特征,与其交谈交流要注意分寸,避免询问与诊治疾病无关的隐私问题;与学生交谈既要重点突出,严肃认真,又要似长者、像朋友般的关心体贴、耐心指导;既要督促鼓励,又避免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总之,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患者,带动学生。

加强自我修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人生旅途中的永恒主题,所以应当常抓不懈,付诸于自觉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