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心身医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心身医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身医学论文

心身医学论文:心身医学与健康管理探讨

1心身医学概念的产生

1922年Deutsch首先提出了“心身医学”一词。1943年Halliday提出了“心身疾病”,1950年Alexander则对心身疾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3]。西方医学最早对心身关系的认识是与西方哲学中灵魂与肉体的本质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分不开的,而文艺复兴运动及自然科学、生理学及生物学、化学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西方医学对心身关系的认识。

而在中医理论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中医学心身疾病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喜伤心”、“忧伤肺”等情志内伤学说。并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病须要心药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等。其内容涵盖了中医心身思想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护理及养生等诸多方面。

2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辨证地揭示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地反映了人的三重属性。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于人体[4],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体验,刺激下丘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慢或紊乱,血糖升高;同时释放神经激素,引起功能代谢的广泛改变。

中医历来以心身为一体,其“形神合一论”是情志理论的基础。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对心身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心身疾病与脑和五脏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指出,五脏各藏其神,并把脑的功能从属于五脏,指出五脏与神密切相关,内脏功能失调的同时,情绪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如《素闯·调经论篇》云:“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揭示了心理活动有其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刺激也可引起内在情绪的变化,倘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常,气机紊乱是普遍存在的,是最为基础的病机;气对于整个生命活动来说至为重要;也可直接伤及脏腑,以心、肝、脾为常见,或致精血亏损,或生瘀生痰,最终出现躯体症状,或使原有的躯体症状加重。

3心身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现代心身医学认为心身疾病是一种多因多果的疾病方式,即一种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种病因又可导致不同疾病的产生。1954年Engel提出了多因素发病的理论模式,包括:(1)生物学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病的生理基础,主要有微生物感染、理化和药物损伤、遗传、老化、营养代谢、先天发育、免疫、性别、年龄、血型、体型等;(2)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嗜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以及运动不足、起居无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3)心理应激和情绪因素;(4)认知因素、个性特征、社会人际因素等。各种病因通过心理和生理介机制起作用。心理中介机制主要有心理应激理论、情绪学说、性格缺陷理论等。生理中介机制主要是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免疫系统等方面。

中医认为心身疾病的原因主要为情志所伤。若是七情太过或不及都会伤及相应脏腑而出现躯体疾病,反之,脏腑病变也可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情志活动的异常可使机体气机发生紊乱:“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此外,体质因素、不良人格、社会因素及其它如饮食、劳倦失常和体内代谢产物均可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其病机为气机紊乱、脏腑失调、伤精耗血、聚痰成瘀、神志失常,其中气机紊乱是中医心身疾病的核心病机。

4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现代心身疾病诊断往往采用晤谈、植物神经机能检查、心理测试等方法。常采用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抗焦虑、抗抑郁、安眠镇静、植物神经调整等治疗[5]。情志异常是诊断心身疾病的关键,如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烦躁易怒、忧思不悦、悲伤哭泣、恐惧不宁、焦虑不安、神志呆滞等。诊断方法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调谐阴阳、调节气血、心身同治、疏导情志、三因相宜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除辨证施药,针灸、火罐等外,还有针对心身疾病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疗法,包括以情胜情法、劝说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宁心静志法、音乐疗法、导引吐纳法、行为疗法、情境疗法、激情疗法等。

5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心身疾病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一类疾病,心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干预方法。在诸多心理干预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预方法有一般性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等。有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的,如徐灶清[6]报道用认知疗法治疗1例有自杀倾向的冠心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薛岚等[7]以放松疗法对62例确诊为肺癌或乳腺癌3期及4期的肿瘤患者进行干预,发现心理干预可改善癌症患者的功能状况,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王玉珍等[8]报道,单独使用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ABCDE疗法对25例胃癌患者进行个体心理干预,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也有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的报道,如蒋东育[9]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放松训练、转移注意法对40例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杨素贤等[10]运用心理支持法、心理暗示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健康教育也是对心身疾病进行辅助治疗的良好手段。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正如美国社区护理的工作目标是“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注重群体健康,服务对象包括所有的人群;强调“人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观念[11]。因此加强患者提高健康知识的观念极其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巩固了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示范、练习和授课等方法,使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疾病,了解控制疾病的诱发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控制饮食从而提高自身的护理疾病能力。

6对心身疾病的调查研究及因素分析

教师作为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健康状况历来被人们所关注。教师的心理的和身体的健康状况与否,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的心理的健康调查较多见,而身体的健康状况的调查很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状况及可能的心理因素,周晓琴等[12]采取心身疾病调查一览表及自制的背景资料对合肥市四所小学教师进行心身疾病的的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肥市四所小学教师的心身疾病发生率较高,与工作压力及睡眠不好成正相关。结论:合肥市四所小学教师心身疾病发生率较高。

河北省满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于2007年5至8月对保定市等地的1223例离退休人员进行了5种心身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保定市满城、徐水等地离退休人员心身疾病情况。结果:被调查者中31.66%患有高血压,28.51%患有冠心病。患病情况与家庭环境、性特征、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结论:离退休人员由于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对这一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将有利于离退休人员的心身健康。

解放军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付家庄疗区的徐晓光等[14]对疗养飞行人员心身疾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2217名飞行人员中,患有心身疾病224例,其中内科检出116例,占被调查总数的5.20%;外科系统有34例,占1.5%,全部为腰背痛;皮肤科有8例,占0.4%;神经科检出46例,占2.1%;耳鼻喉科检出14例,占0.6%;口腔科检出黏膜溃疡6例,占0.2%。从上述疾病检出情况看,内科疾病居多,而其中又以慢性胃炎为多发,占本科疾病检出率的63.7%;神经科疾病检出数次之。归纳有如下几个心理社会影响因素:(1)对晋级(升职)及转业后的工作安置顾虑较多,有137例,占检出数的61.2%。(2)夫妻两地生活,父母多病、家庭负担较重44例,占检出数的19.6%。(3)经常感到训练紧张、飞行疲劳的有17例,占7.5%。(4)驻地偏僻、交通不便、感生活单调、情绪较压抑的13例,占5.8%。(5)上下级关系处理不当,精神比较压抑的有13例,占5.8%。谢雪峰等[15]对运动员心身疾病患病率及其项群分布特点调查显示,男女运动员患病率无性别差异,总患病率为24.89%,各项群项目运动患病率存在差异,球类和一对一直接交锋项目运动员患病率>30%。马翠娥等[16]研究发现,运动员心身疾病两个重要致病因素是应激和运动负荷。综合以上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心身疾病发病率较高,具有项群差异,但无性别差异。

7心身疾病在动物实验中的验证

心身疾病不仅仅是发生在人的身上,从实验动物身上也能映射出心身疾病的存在。研究人员对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无所适从的狗”、“内心矛盾的猫”、“提心吊胆的猴”、“心情紧张的鼠”均体现出在心情紧张、焦虑状态容易导致心身疾病[17]。心身疾病十分常见,像大家所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以及某些肿瘤等都与心身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心身疾病纯粹只是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这些心理因素还要通过机体内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等机制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就应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乐观豁达,经常与健康管理师沟通交流,从而避免患上心身疾病。

心身医学论文:“心身医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为了有效克服传统“心身医学”教学的弊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改革则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心身医学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其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高校教学现状,对具体改革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身医学;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

1引言

心身医学是主要是针对心身疾病而发展的一门学科,心身医学也可称之为心理生理学,由于心身疾病的复杂性,致使心身医学也必然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及到生物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等,心身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疾病和健康的相关理论,探讨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的作用。

2心身医学发展意义及必要性分析

心身医学发展的主要作用是服务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服务社会。首先,任何一名心身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都必须有社会的支持,尤其针对那些因觉得自身无法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而产生心理疾病的患者,更应该通过社会支持来帮助其身体康复。再者,心身疾病本就属于一种社会疾病,而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心身疾病的治愈,可以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可以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心身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显得意义重大,促进了心身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

3体验式教学内涵分析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对“体验”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发展至今,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对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学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通过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然后设立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教师指导,促使学生亲身去认识和领悟,并且将自己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在开展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突破,在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对其后期走向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心身医学”体验式教学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而且涉及的学科种类也很多,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然而,在高校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应用发展的还不太理想,在大多数高校中,体验式教学仍然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有许多教学工作者对其并不太了解。在心身医学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及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第二,心身医学教学过程中,一知识点的传递为主,而对于很多知识点的内容并没有让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而且忽略了学生的实际体验。第三,心身医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的学科,但是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一点。第四,即使开展临床实践教学,但是教学的重点仍然放在药物治疗方面,而真正发挥效用的心理治疗实践只是简单的口头表述一下即可,实际操作过程却很少。这样的教学现状是的改专业的学生很难对心理治理技术进行掌握。

5“心身医学”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5.1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团队的建立

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作用,首先应该加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在教学内容建立完善过程中,必须明确心身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在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双管齐下。对于当前高校教学的内容,对学生先前学习的有关身心疾病药物治疗的内容进行适当地简化,而对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要进行适当地增加,进而有效地促进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其次,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完善。及时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教师对心身医学治疗中的各类心理治疗技术有一个的认识和了解,如催眠疗法、躯体生理疗法等。第二,教师要对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各类实践活动进行事先体验和感受。第三,我们还根据不同教师在某项心理治疗技术的擅长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与协作,发挥特长,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2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建立和完善

体验式教学方法类型多样,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非常灵活,但是,在体验是教学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核心内容,及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开展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然后要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要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主要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体验和感悟,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无形中融入学生的大脑之中。当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经验分享等活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进行临床模拟,而且要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其更深刻的认识心身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运用。

5.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实际效用,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因为单一标准下的考核评价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所建立的考核体系中应该包括临床操作技术考核、与患者交流语言运用能力考核、创新能力考核等。其次,考核的时间要分散和集中相结合。集中考核指的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整体考核,而分散考核则是根据集中考核的结果,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进行一对一的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心身医学专业的学习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结语

心身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心身医学的教学,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功效,则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还要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

作者:韩波 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心身医学论文: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在健康体检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心身医学是现代医学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人们健康观的改变,促使中医心身医学的提出。健康体检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对发现的疾病及时处理,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许多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及调养,采用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可以极好的对慢性疾病进行调治。如何运用心身医学理论推广慢性病预防、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推动医疗模式转变是本文研究重点。中医心身医学为检后慢性疾病管理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提高。

[关键词]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健康体检;慢性疾病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早期计划生育的施行,人口比例发生了极大改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好多疾病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因此健康体检应该引起我国公民的足够重视,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及调理药物极其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心身医学理论来推广慢性病的预防及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从而推动医疗模式转变。

1.心身医学的含义

心身医学是一门主要从精神和躯体的相互关系即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新兴科学。由于人类身处竞争激烈的环境,各种因素导致心理压力,紧张情绪等堆积,从而引发各种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但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首次就诊的患者中,大约30%的患者所患疾病与心理因素有直接关系,但是却表现为躯体上的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所以往往患者接受的是躯体上的治疗。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有关。于是心身医学,应运而生。心身医学体系虽确立尚不足百年,但在国际上发展迅速,被公认为是近代医学带头学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中医的心身医学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心身医学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而其中“人是由神与形两部分组成”观点同时彰显出当时祖国医学对心身问题的研究与认识,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影响深远。近年来,广大学术界对中医心身理论的研究日益重视,其深入的研究将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创造出很大的价值。

所谓心身相关疾病,用中医学术语表达,是指由精神情志因素所致的各种脏腑气血病变,属于神伤形的范畴。即“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的观点。中医历来把情志因素作为致病的“内因”,而引起情志变化的原因大致源于对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长期持续性情志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反之,长期的身体疾病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刺激因素,导致情志的异常,从而加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心身相关理论把人体的形和神、躯体与心理视作统一的整体,故对心身相关疾病的治疗应该形神兼治。可以用中药、推拿、针灸等疗法治形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用心理疗法治神指以调节精神活动及心身和谐。而两者在具体运用时又相互促进,能够“调神以治形”“治形以疗神”。

在预防方面,中医养生主张形神兼养,养神为上,“四气调神”“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等通过顺应节气的的生息规律、通过有意念的活动,通过节欲等来调摄精神,达到心身平衡。

北京中医医院有专门的心身医学科,心身医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志病”重点专科(是重点专科还是建设单位)。目前科室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针刺、电针治疗抑郁焦虑;走罐治疗实证型抑郁;周氏调神法治疗失眠等。治疗方案也从单一的方法发展为中西医结合的多种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针灸、电针、走罐、中药、西药、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等,为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合的个体化治疗,突出中医的整体观念,在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中,发挥中医特色的优势。

3.心身医学的建立

德国精神科医师Helnroth于1818年首先提出“二身的”(psycho-somatik)一词。1922年,Deutseh首次使用“心身医学”(psych-somaticmedlclne)概念。在20世纪初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使心身医学的建立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5年,美国精神病学家Dunbar出版的《情绪与躯体变化》一书将某些疾病的发生归因于特异性的人格因素;1939年Dunbar领导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1944年美国成立心身医学会,从而推广了心身医学的概念。此后,象Pavlov、Canonon等众多的生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临床医学家、心理学家等,分别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神经,心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心身医学的确立进一步提供了科学依据。

精神心理治疗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影响患者,以改变其认知、情绪和行为等,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消除导致其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通过精神状态的改变,使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状态获得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心身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学科,它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之中。它既具有医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它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对患者进行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并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已有研究指出,心身相关理论是医学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心身医学的研究范围有交叉和重叠,应用于疾病治疗领域的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外延相同。有学者认为141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必须责无旁贷的把心身疾病的防治和心身医学的研究作为己任,纳人工作日程。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医学工作者缺乏,心理医学的任务也主要由精神科医师及其他临床医师来承担。人是具有思想感情的社会成员。人的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与心理状态和所处的环境也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提示,有害的器质性因素和精神因素都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5.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疾病谱及死亡谱的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而趋向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新模式。新世纪医学的重心将会有所偏移,医学关注的视野将会大大拓展,医学审视健康和疾病的视角也将多元化,将从单纯注重生物性异常(疾病),扩大到同时关注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生活方式优化、生物机能调整等多角度,即使生物学检测没发现异常征象,而诸如患者自觉不适、虚弱等,都将是医学关注的对象。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古希腊圣贤希波克拉底认为“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患者是具体的“人”,具有特定的生物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在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患者本身。有学者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论述了心身医学和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医学模式的演变、心身医学的历史发展、心理疾病的诊疗原则等方面作了阐述,认为心身医学是医学模式的新发展。采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这是医学和心身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方向。

6.我国健康管理研究状况

健康管理最早风行于欧美,在中国健康管理则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是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受到其负面的危害,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不断地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逐渐低龄化,过早地出现在中青年中,欧美专家经大量临床实践,得出与我们祖国医学“治未病”理论相契合的结论:绝大部分临床疾病如果提早预防是可以避免和治愈的。

7.慢性疾病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不良等使其患病率迅速上升。

目前高血压全国患病人数大概1.6亿多,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的统计数据相比,患病率上升31%,且农村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之前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糖尿病患病率及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也均上升明显。糖尿病的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目前国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多达2千多万,另有2千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由于超重基数大,如不加以控制,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8.中医心身同治

鉴于心身疾病时心理层面和躯体层面,故有学者根据其发病特点,将心理干预和躯体治疗结合起来进行心身并治,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气功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进行心身同治,临床疗效满意。

心身同治要求临床医生除把握患者的自然属性,了解更复杂的社会与心理属性,具备多层次的、立体的、多视角的思维模式,进行“社会诊断”,开出“社会处方”。

心身医学论文:试述张从正对《内经》心身医学思想的运用与发展

摘要:《内经》对张从正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儒门事亲》引用了内经原文多达216次。张氏对内经中心身医学思想的运用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情志相胜、“痰迷心窍”学说4个方面,其对经典的继承和运用为后世学人树立了榜样。

关键词:内经;张从正;心身医学

《内经》的成书标志着古典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定,它是一部“元典”,其关于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心理养生等均有较为系统而完整的论述。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心身疾病,广义而言,主要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障碍[1],而中医学范畴的心身疾病,则是指由情志因素所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病变,多用“五志七情”来进行概括,其外延显然比现代医学要广。张从正在充分继承了《内经》中情志发病学说之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达到了古代中医心身医学的高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和具体治法,影响深远。

1“五志七情”与“九气感疾”

《内经》以“五志七情”学说来解释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表明了精神心理活动是心的功能之一,而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2];《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表明了五志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而当脏腑气血功能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改变时,则会出现相应的情志变化,《灵枢・本神》曰:“血气有余,肝实者善怒;血气不足,肝气虚者善恐。”心理活动与躯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五志与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对应。《灵枢・天年》曰:“五脏己成,神气舍心,魂魄毕俱,以成为人……五脏皆虚,神气虚去,形骸独立而终矣。”这种“神形相即”,即心身统一的思想,贯彻在中医学的治疗理论体系的始终。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长期且不良的情志刺激,会超出机体的承受限度最终导致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素问・举痛论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灵枢・口问》:“悲哀愁扰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些论述构建成以阴阳失调、气机紊乱为核心的五志七情学说,由宋代陈无择发展为内伤七情发病学说,最终确立下来。张从正在此学说的基础上,又加以大胆突破。

《儒门事亲卷三・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所谓九者,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也。”在本篇中,张氏分别对九气作了系统论述,阐发了病机,归纳了《素问・举痛论》中的喜、怒二气的病理表现,充实发展了《内经 》的情志发病学说。同时,张氏又将体质、先天禀赋、后天的社会经济因素纳入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大大充实了中医心身医学的病因病机体系。《九气感疾》篇中记载了60余种心身病证,因此一些学者将这篇论述看做一篇古代心身医学专论。

2三法治疗中医心身疾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因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张从正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攻邪理论”,《儒门事亲・卷二》中断然提出“凡在表者皆可汗”、“凡在上者皆可吐”、“凡在下者皆可下”,“三法可以兼众法”,“圣人止有三法,无第四法也”的结论,远远超出了由《内经》和《伤寒论》所开创的三法范围。《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更提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表明气血流通、元真通畅是平人的生理状态,而邪气侵袭影响血气流通,阻碍元真通畅是导致机体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当以祛邪为首要,邪去才能恢复人体血气的通畅。如以郁证论之,“吐之令其条达也”,“下者推陈致新也”,吐、下两法的运用都寓有流通气血,通畅元真之用,以达到治疗郁证的效果;又以寒邪而论之,“寒则血行迟而少,”当先除致病之寒,“寒去则血行,血行则气和,气和则愈也。”张氏把诸药、诸法统归于三法,如“辛、甘发散,淡渗泄,酸、苦、咸涌泄。发散者归于汗,涌泄者归于吐,泄者归于下。”又把引涎、追泪、嚏气等凡上行者皆并为吐法;把催生、下乳、通经、逐水、泄气等下行者皆并为下法[3],并在临床中大胆运用,大为拓展了三法的应用范围。三法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的理论与运用基础不以情志病变为主,而以情志所致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机体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演变为以内科症状为主的相关病症[4]。同时张氏又善于把握三法各自的适应证,《儒门事亲・疮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引用《内经》曰:“木郁则达之,达,谓吐也,条达肝之郁,本当吐者,然观其病之上下,以顺为贵。仲景所谓上宜吐,下宜泻者,此也。”在临床应用上,以某种治法为主或单独运用还是二、三法合用,视其病性病位来选用,如《儒门事亲・湿门》曰:“陈去而肠胃净,瘕尽而营卫昌;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儒门事亲》搜集整理的医案中,运用汗吐下三法治疗的共26个,涵盖了从内科到妇、儿科的众多的疾病。

3情志相胜与情志两极互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在脏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北方生寒…在脏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五行学说的运用较好的阐释和指导了情志的生克制化关系,又根据整体观念论述了脏腑情志间的相互影响,为后世的情志相胜疗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内经》中又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心身疾病治法,如“情志相胜”、“顺情从欲”、“移精变气”、“惊者平之”、“祝由”等。《儒门事亲卷七・不寐》曰:“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乃与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在其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3例运用情志相胜愈病的案例,相关论述更是不胜枚举。

同时,张氏在临床中大胆创新,超出五行相胜的范畴。《儒门事亲卷七・病怒不食》篇曰:“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处药,半载无功。戴人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娼各涂其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痊。”在五行相胜中,恐胜喜表现为情志本身阴阳属性的对立,喜胜悲表现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情志相胜关系都具有两极互制相反相成的性质。《灵枢・行针》篇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可见如果仅给喜和怒进行阴阳属性的归纳,则无论是在相对正常的生理状态或是异常的病理状态,喜怒二者位于阴阳对立的两极,由此可知五行相胜只是基于情志制化理论中较为简单、成熟的一种,然其相制的方向和方式是单循环的,相比之下,情志互胜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性,张从正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突破了内经中情志相胜理论的藩篱,探索出情志互制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当代心理治疗学的某些观点。

4“痰迷心窍”学说

癫狂这一类心身疾病,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内经多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加以解释。《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情志刺激易致气机逆乱,血行失常,《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气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由此可见,严重的气血逆乱影响神志,因逆乱部位不同,出现惊狂、善怒、喜忘的表现。因百病生于气,气机逆乱而百病丛生,这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气逆与痰火、瘀血、食滞等病理产物联系密切,《冯氏锦囊秘录・痰饮大小总论合参》:“天下无逆流之水,由乎风也;人身无倒上之痰,由乎气也。”表明气逆致使痰饮浊邪为患。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宽松的氛围为学术创新提供了条件。张从正在充分继承这一癫狂发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发展出“痰迷心窍”学说。

《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曰:“若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之所伤,则皆属火热。”五脏藏五志,志形于外而脏含于内,五脏为体,五志为用,体用紧密联系。故五志之用不可不及,亦不可太过,太过则脏气内郁而化火生热,五志之中,喜为心志,乃神明之所现,若大喜狂笑,则情动于内而火从心发,心火济之于肾水,火亢于上,水竭于下,则神燥失养而发为癫疾之候[5]。《儒门事亲》曰:“肝屡谋,胆屡不决,屈无所伸,怒无所泄,肝木胆火随炎入心,心火炽亢,神不守舍,久逆而成癫狂。”肝失调达,日久则“心血日涸,脾液不行,痰迷心窍则成心风。”癫狂乃志动于外而情郁于内,湿聚为痰,蒙蔽清窍而致,其病位多在心、肝、脾三脏。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定而后决断,二者协调为用,若久虑不决,肝气郁滞,或长期郁怒,损及肝胆,致情志不舒,郁久化火,火灼营阴,炼液成痰,痰浊逆于心则为癫疾。又脾居中焦主运化为生痰之源,在志为思,若久思不得,则运化不健,水湿停蓄,凝而成痰,痰浊上逆,蒙塞心窍,则癫狂作矣。

张氏创立的“痰迷心窍”学说经朱丹溪的发展,确立下来,后世医家也多有发挥,到了明清时期,逐渐形成规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王肯堂《证治准绳》专列神志一门,并将“癫”和“狂”分而论之,为后世所宗。时至今日,“痰迷心窍”学说是用来解释中医心身疾病形成机理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之一[6],在中医心理疾病的防治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结语

《儒门事亲》中共引用和应用《黄帝内经》条文216次[7],显示了张从正对经典的重视及内经对其学说的深远影响。在研究医家的学术思想时,必须回溯其源流,才能地把握其学术思想。张氏在继承内经学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中医学理论,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学术理论,为后世学人研习经典树立了榜样。

心身医学论文:救人于“心”,扬起心身医学的风樯

一场豪雨刚刚沐浴过初夏的北京。在解放军总医院及时附属医院的心身门诊,记者见到了刚刚送走来访者的彭国球主任。军人出身的他,身姿挺拔、体态匀称,谈吐温和,举手投足间尽显一名军医的儒雅风采。采访开始后,他那低缓平和的语调,让人感觉如窗外的徐徐清风……

彭国球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及时附属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兼心身医学门诊主任,是一名博学保健医生和心理医生。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其工作岗位有过几次大的转换――从内科到急诊,从急诊到保健,再到心理治疗,但无论工作角色如何转变,做一名好军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他一路跋涉前行的动力,他一直心怀“医者仁心、大爱先行”的理念,执着地走到今天……

急诊易救人“身命”,

难救人“心命”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985年,从军医大学毕业的彭国球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现解放军总医院及时附属医院),先后在大内科、重症监护科(ICU)、放射、检验、心电图、超声和病理等科室轮转两年多,又分别在血液、内分泌、神经内科等专科做了5年的住院医师。1992年医院新成立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他被选中,成为首批急诊医生,也是我国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急诊全科医生。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压力很大,对医疗技术、体力和心力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医生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坚持不下来,但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

在急救部这个临床医学的最前沿阵地,每天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甚至是千奇百怪的疑难患者,也会有许多生命垂危、命悬一线的伤病者需要急诊抢救,这最考验医生的知识、技能和爱心,也最需要医生的果断、勇敢和责任担当。十多年急诊急救的摸爬滚打,炼就了彭主任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判断病因、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的应急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彭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多年前,他在执行一次重大保健任务期间,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在餐厅用餐,正在吃火锅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吸停止,面部青紫。周围人被吓得手足无措,正在另一个餐厅用餐的彭主任迅速赶到现场,凭着多年的急救经验,很快便判断出患者系气道异物梗塞导致窒息,当即迅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当时这种急救方法即使在医院掌握的人也不多,还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徒手就地抢救。很快患者气管里喷出一团豆腐,窒息解决了;一会儿,患者便长长地喘了口气,慢慢恢复了神志,得以起死回生。原来,这位领导一边吃火锅,一边和同桌人聊天,聊到兴头上,不经意间,将又烫又辣又麻的豆腐呛到了气管里,引起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要是没有现场的快速判断和正确救治,后果将很严重。

彭国球在急救部工作十余年,参加上千次急救,看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然而,令彭主任感悟最更深刻的是“时间就是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的急救理念。

1996年急救的一个病人,对他的从医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起这段往事,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那是1996年初秋的24小时早晨,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正值他值班。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响过后,一名刚满21岁的女大学生被送进了抢救室。原来,这名女生在家割腕、企图自杀,家人发现后呼叫120送来。接到患者后,彭主任紧急为那名女生清创处理伤口,幸亏发现及时,失血不多,女大学生没有生命危险,当天便出院了。哪知道,就在当晚,那名女生又因服了两瓶安眠药而再次送来急救部。当时,女大学生已昏迷不醒,彭主任和值班护士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又是洗胃,又是输液解毒,又是吸氧,又是心电呼吸监测等等,抢救了整整一晚后,女生终于苏醒了。留观治疗24小时后,病情稳定,女大学生被接回了家。谁料,接连两次抢救后的第三天,那名女大学生又在家打开煤气自杀,再一次被家人及时发现,又经彭主任带领他的同事抢救后转危为安。一周后,那名女生开车故意撞上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导致腿部骨折,再次被送进了三四医院急救部。

――短短两周,那名女生居然“不折不挠”地自杀了4次!当时,彭主任一直苦苦思索:是什么样的打击使一名花季女生如此强烈、如此反复地想尽办法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哀莫大于心死。”在与家长的沟通交谈中了解到,女生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年级的男友,在女生家的全力支助下男友出国,原本说好一年后女生毕业也出国,一道留学生活,可男友刚刚出国两个月就无情地和她分手了,因此,女生便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认为只有自杀才能摆脱失恋的痛苦……

彭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由此认识到:急诊医生只能挽救人肉体上的伤病,而心理上的“伤病”又有何药可医?现在的急诊易救人的“身命”,难救人的“心命”。他决定想办法帮助女生彻底走出心病的阴霾,要根治她心上的“伤病”。于是,彭主任为女生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治疗,女生终于彻底从失恋的情感桎梏中解脱出来,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从这个特殊的病例中彭主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急诊医生,以前仅仅是救助了病人的身体,只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有些患者需要更深层次的心理救助,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否则,急诊投入大量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抢救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仍会因患者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而毁于一旦,甚至出现无法弥补的遗憾。

因此,彭国球主任萌发了去研修医学心理学的念头,当一名心理医生,治病先治“根”,救人先救“心”。医生既要救人“身命”,也要救人“心命”。从此,彭主任又与医学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

保健优于治疗,

补“短”重于扬“长”

2001年,彭国球从中科院心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后,先后又通过了首批国家和军队的心理医生资格考试,并创建了三四医院的精神卫生与心理门诊,兼职挑起了心身医学科的大梁。

“我决定研修并兼职投身临床心理学,虽然自己要学的东西多了,工作也更忙碌更辛苦了,但能更好地掌握医学的三种武器:‘药物、语言和手术刀’,这样,患者无论是肉体的伤病,还是心理的伤病,我都能予以帮助。”彭主任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

这时的彭主任正在急救医学和心理治疗这两个园地辛勤耕耘,他无论是作为科室行政领导,还是学科带头人,都得心应手,顺风顺水……

然而,正当彭国球大展身手的时候,2005年他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调他到中央军委机关门诊部当主任,从事专职干部保健工作。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到新的岗位报到上班了。“如果说爱一行干一行是军人的幸运,那干一行爱一行就应是军人的使命。”

自2005年以来,彭主任一直负责八一大楼门诊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中央军委办公厅干部战士和离退休老将军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在八一大楼的军委和总部首长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他曾多次组织对突发疾病的老干部和首长进行抢救,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在此期间,彭主任还先后20余次参加全国“两会”、国家和军队重大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并担任负责人。他成功抢救的病案被选为中央保健局教学病例。因成绩斐然、贡献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他“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保健委员会先后两次授予他“全军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又荣获“解放军总医院建院60周年突出贡献奖”。彭主任还创造性地提出“人生健康八大法则”和“人体健康九大营养素”等新的学术观点,为我国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作出理论创新。缘于这些新的学术成就和广受欢迎的健康宣教,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连续多年授予他“科普专家”,2012年又获“全国科普名家”等荣誉。

作为一名博学的临床医疗保健心理医生,彭主任在采访中特别向记者阐释: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健康账户,长大成人后独立生活时,父母已经给这个专属的健康账户存入了一笔固定的基数。往后的每天每时每事,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和这个账户打交道,是往自己的健康账户里存“钱”,还是从自己的健康账户里取“钱”?这主要是由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人的健康状态是由身体最差的器官的功能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由最强的器官的功能状态所决定。所以,对于个人保健来说,预防优于治疗,补“短”重于扬“长”。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个人健康的维护在人生每一阶段都必须十分重视,并要极其认真对待。每个人都要树立“保持健康是人生及时责任,保持健康是人生及时要务”的理念,因为健康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我们的家庭,属于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属于我们的单位和祖国。

彭主任继续说,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建立起自己应知必知的有关医学保健养生防病的知识结构,培养甄别健康信息的一般能力,并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让自己具有科学实用的养生之道、保健之法、强身之术、防病之器。

心理学不仅惠泽患者,

更能服务社会大众

从1997年起至今,彭主任帮助了数以千计的人摆脱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痛苦。谈及他从医的职业生涯中横跨的几个学科时,谈得最多的还是他非常钟爱的心身医学。

据记者了解,心身医学主要指研究心身疾病、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其广义的概念是研究人类同疾病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其含义非常广泛,是当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兴学科之一。

在采访中彭主任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显著加快,加之市场经济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合理、诚信信仰缺失,人口独生子女化、城市化、老龄化等因素,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人际关系更加紧张,人们普遍感觉自身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更多、更大的压力,感觉活得很累,普遍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呈现井喷之势。因心理不健康引发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曾说,人可以在不增加外在物质条件和不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心理,感知更多的快乐幸福,使生活更加美好。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共识。

彭主任在日常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学术,发表了很多医疗、心理保健方面的文章。他提出了个人养生保健“七、八、九、十”的理念和观点。“七”是为人处事七和原则: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单位和顺、人际和气、邻里和善、家庭和睦、个人和美;“八”是健康八大法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远离淫毒、避免伤害、充足睡眠、心理平衡、早防早治;“九”是健康九大营养:空气、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营养素;“十”是健康管理十大要点:饮食与体重,运动与休闲,睡眠与情绪,血压与血脂,血糖与尿酸。

此外,彭国球主任还提出了“和美人生学”。他认为和美的人生并不注重强调职位的高低、业绩的大小、财富的多寡,更注重强调自己内心的平和、中和、内和外顺;不注重强调一时,更注重强调一生;不注重强调有多少人生辉煌,更注重强调减少或不留人生遗憾;特别强调的是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和个人快乐幸福的体验。人要“成功”,需要许多主观客观条件和机遇;所以,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总是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多数人是平凡普通的;而人要“和美”,则更多的只需要主观的修为,社会中大多数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就都能达到,“和美”的人可以成为社会的主体。“成功”的人未必幸福快乐,“和美”的人则一定是快乐幸福的。

推广普及和美人生学和积极心理学,发展好心身医学,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痛苦焦虑的患者,还能缓解很多家庭和社会矛盾,解决诸多社会现实问题,服务社会大众。

采访中记者偶然了解到,彭主任的家乡正是曾经走出过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雷锋的故乡――湖南望城。“雷锋精神激励鼓舞着千千万万人成长进步,我也是其中之一。雷锋无私利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彭主任谦逊地说,“我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医生。我相信,常怀感恩心,爱心就常在,好运就常在,快乐就常在。”

专家简介

彭国球,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时附属医院中央军委办公厅门诊部主任兼心身医学门诊主任,博学保健医生、心理医生。 从事临床医疗保健心理卫生服务30年,是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巡讲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全军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曾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专修学习。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三等奖一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在多家媒体发表科普文章80余篇;参编并出版专业书籍9部;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部委、国家和军队总部机关及大型企业等媒体和单位宣讲数百场。荣获“北京市科普专家”和“全国科普名家”称号,获“解放军总医院建院60周年突出贡献奖”, 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他“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保健委员会先后两次授予他“全军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

心身医学论文:心身医学谋变

“目前,中国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为17.5%,常见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人数更是高达1.6亿。”在2013年中国精神专科医院管理论坛中,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精神卫生处处长严俊,用这组数字说明了中国精神障碍患者人群之庞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精神专科医疗资源的匮乏和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割裂。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非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往往视而不见。反复的医学检查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加剧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而精神专科医生长期以来将目光聚集于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缺乏对其他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关注,致使高达上亿人次的心理康复问题无人问津。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与日俱增,常见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不仅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严正挑战,客观上也在呼唤新诊疗模式的诞生。作为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心身医学日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

时代所需

时有心悸之感的老李(化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的“钉子户”。因害怕心脏病发作时错过抢救时间,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急诊科门外的长椅上。事实上,老李是由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而产生了典型发作性焦虑。

类似老李这种情况的患者还有很多。据该医院急诊科医生透露,很多患者因胸闷、心悸、上腹部疼痛而被送往急诊室,但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40%的患者生理指标正常。

尽管老李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心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向群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表示,临床诊疗中,有四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很难被临床医生识别,即共患精神障碍和普通医学疾病的患者(共病);躯体化症状或功能性障碍的患者(情绪障碍的躯体反应);基础疾病状况因心理社会因素存在而不稳定的患者(心身疾病);由僵硬治疗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药物)。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精神(心理)障碍疾病无法被识别,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现行的生物医学模式有关。在传统医学模式下,临床非精神科医生过多关注患者躯体症状,而忽视心理疾病的存在,是导致很多同时患有心理和躯体疾病的患者无法被识别的原因。

“很多人的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过敏性疾病等。如果不能将心理因素调整好,则其身体上的异常指标总是存在。”王向群指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仅造成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还因反复检查增加了医疗花费。

有数据显示,精神障碍患者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治疗,其医疗费用明显偏高。比如抑郁症患者所消耗的医疗资源比在精神专科医院多两倍,费用多一倍;惊恐发作症状患者在急诊科就诊的次数是其他患者的10倍,其中有70%的人在得到正确诊断前,已经看过10名以上医生;酒滥用或依赖者的总体医疗费用比其他人高3倍,但1/4至1/2的患者在急诊内科或外科治疗时,未被识别。

不过,在王向群看来,反复就诊带来的更重要影响是,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医患关系。2012年,北京某患者在多次就诊未果后,产生严重焦虑,最终将医生砍伤。事后经鉴定,肇事者为精神障碍患者。王向群认为,非精神专科医生对患者因躯体不适而产生的情绪激动缺少认知,是导致医患关系最终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严重精神障碍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但至少还有10倍于此的常见精神障碍患者存在。”王向群表示,若想解决这些人的就医问题,在提高医疗水平、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的前提下,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加强临床医生与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合作,发展心身医学。“心身医学客观上要求在综合医院开展精神医学工作。精神专科医生也要与综合医院各科医生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临床非精神科医生认识到患者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并以协作方式加以解决。”

发展蹒跚

作为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20世纪30年代,心身医学科学体系最早在西方发达国家确立。1935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心身医学的开拓者之一邓伯,采纳了德国精神医师亨罗斯的心身医学理念,并于1939年首次发文于《美国心身医学杂志》,5年后他又领导建立了美国心身医学会。至此,心身医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诞生。然而,就在这一学科兴起80年后的今天,中国仍有很多人对这一学科一无所知。

“在改革开放前,心理学曾长期被视作伪科学,所以其基础和应用研究十分落后。受此背景影响,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合作滞后,也未能形成很好的合作机制。”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赵旭东认为,导致中国心身医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历史上对心理学的误解和偏见。

正是由于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歧视,一些综合性医院不愿开设心身医学的相关科室。《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已实施十余年了,其中明确规定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均要设立精神科室和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然而,目前北京地区的50余家三甲综合医院中,真正设立了精神卫生服务科室的医院仅十几家。而在中国的其他省市,很多城市在进行区域卫生规划时,均将精神专科医院迁移至人迹罕至的郊区。

心身医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第二个原因是,精神专科医生和医院视野狭窄,单纯聚焦在重症精神患者。“在精神卫生法出台前这十几年,我们一直在引导医疗机构从以严重精神障碍诊疗为主向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转变。”严俊表示,精神科医生过多关注重性精神障碍,而中国精神障(心理)疾病患者却高达1.6亿人。因此,医疗机构要扩大服务范围,向心理卫生服务和临床心理学发展。从2000年后,部分精神专科医院认识到这个问题。广东、山东等省的卫生行政部门,已开始组织精神科医生开展临床心理培训。

此外,社会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歧视,也成为心身医学在中国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患者或其家属虽已意识到精神(心理)疾病的存在,但碍于疾病的羞耻感,屡屡讳疾忌医。“多数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皆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治疗,事态严重后才转到精神专科医院诊疗。因为患者碍于病耻感,不愿转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王向群无奈地表示。

“虽然心身医学在中国是新兴学科,但由于起点较低,科研发展和治疗普及程度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仍无法满足公众对防治精神疾病的需求。因此,改革国内医疗模式固然重要,加强医学生的综合性业务教育、提高心身综合治疗的业务素质,更是迫切之事。” 王向群如此概括。

亟待加速

在疾病诊疗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身医学发展的必要性。心身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应用,既可提高医疗水平,又可降低医疗成本,同时改善医患关系。

“我呼吁,所有临床医生都要具备心身医学的理念。”王向群表示,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开始颁布实施。法律的出台将促进心理治疗在综合医院临床各科室的广泛应用。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这意味着,普通的心理治疗成为任何执业医师均应掌握的一项临床技能。

“心身医学发展模式要求在综合性医院进行首诊筛查,在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后进行综合干预。如心理治疗出现难度,再由精神专科医生介入,进行联合会诊。”王向群表示,这样一来,既加强了临床医生的诊疗能力,又减轻了精神专科医生的工作负担。

基于此种理念,加强对非精神科医生的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对基层的全科医生。一定要加大精神医学课程的时数。”王向群表示,培训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每名临床医生都能了解精神医学理论、提高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识别诊断技术。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最初都是在全科医生处进行首诊,之后酌情转至专科医生。中国迟早也要走上这样的道路。

事实上,为了将心身医学的理念推广至基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专委会已经与基层医院合作。“由于受病耻感的影响,很多患者沉淀于基层医院。这就要求基层医院对心身医学具有一定了解,才能将相关患者转诊到上级单位或专科医院。”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院长孙培云表示,基层医院就诊量较三级医院少很多,可以运用足够的时间筛查患者,有效地将心身医学引入各个科室,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与医疗质量。

此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专委会每年都会召开心身医学大会,向临床医生普及心身医学的理念。“观念改变后,医生们治疗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都很成功。”王向群表示,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结合,已产生了积极作用。如精神(临床心理)科与妇产科合作,解决了患者围绝经期中更年期诱发情绪疾病的问题;精神(临床心理)科与心内科合作,解决了患者因患有心脏疾病而伴随的心理问题;精神(临床心理)科与神经内科合作,解决了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等。

除了与综合医院合作,精神专科医院也在尝试与其他专科医院合作,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建立双心(心脏病与心理疾病)科室。

近日,北京地区正在修订临床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未来将出台两家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此项规定出台后,北京地区的三级综合医院即可与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实现综合医院精神(临床心理)科室全覆盖,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心身医学的发展。

心身医学论文:心身医学:从概念到实践

与五十几年前“谈心色变”不同,如今中国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社会,均以“心理”为时髦,连带本应该按照国家规范的学科设置建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也纷纷以“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医学心理科”、“心理咨询科”、“心理康复科”等面目出现,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复杂,但开展的业务范围却大同小异。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界接纳、宣传“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心身医学作为新医学模式的典型范例得到精神医学界及其他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研究活动越来越活跃的可喜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分医学专业人员和管理者概念不清、对“精神科”存在耻感的尴尬现实。

Psychosomatic 一词最早来自1818年德国的Heinroth。这是他生造出来的词汇,用于描述某种病因特殊的失眠症。此后他的同胞Deutsch在后面添加上了medicine。心身医学概念发展和推广的主力是美国一些信奉精神分析的精神科医生, Franz Alexander的心理冲突对身体作用的理论对其影响很大。它的另外两大理论支柱分别是Cannon的应激理论和Flanders Dunbar的个性类型与特定疾病的关联(Dunbar也是美国心身医学会的创始人,她曾预言精神科大夫很快就会走进病房与内科和外科大夫共同工作,可惜这个预言太过雄心勃勃了)。

心身医学一直作为一种概念存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德国出现了心身医学科和心身医学医师。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情况。在当时德国心理治疗特别是精神分析普遍为内科医师所接受,而精神科医师根本不承认心身医学的概念。结果就是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内科医师拉出一队人马做起了“心身医学”,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进食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甚至成立了自己的专科医院,既获得了政府对新医学专科的认可,也说服了保险公司付费。在德国的综合医院,精神科往往与心身医学科并存,服务对象互有交叉,取决于患者是愿意服药还是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美国很早就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纳入了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内容,并逐渐成为强制性培训核心课程之一。在2003年,美国精神科与神经科专科医师委员会正式将“心身医学”作为亚专业,而修完联络会诊精神科培训课程就成为心身医学亚专业的附加条件。

心身医学演进到今天,已经远远不再是当初Heinroth创造这个词时原本的含义了。它提倡健康领域的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关注大脑、心理和躯体的相互作用,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心身关系”,成为超越精神病学与综合医院各临床学科的医学思想体系。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起更加泛泛或者更多偏向服务设置等管理层面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general hospital mental health)” 或者“医院心理卫生(hospital mental health)”,心身医学这一名词更能接触到“心理过程、社会活动与生理功能的互动”这一疾病模式的实质。同样比起“联络-会诊精神病学”这一仅仅从技术角度描述精神病学同主流医学连接过程的术语,心身医学更显出其理论上的考量,并有着某种哲学意味。从事心身医学工作的人,当然可以是临床精神病学医师,但更有可能是接受过系统的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培训的内科医师。所从事的工作包括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层面理解患者当前的疾病状态并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对这些因素有相应的考虑,识别患者合并或者主要存在的精神、心理及人格问题,给予恰当处置。

至于在现有专科里是否设立心身医学亚专业,或者是另立山头单独建立心身医学科,我建议好先把培养目标、培训大纲、课程设置、考核程序等等做出来,按照相关程序得到认可之后再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也有几十年了,估计应该走完这段过程了,还是一切按照规矩来更好。

致谢:赵旭东、施琪嘉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帮助。

心身医学论文:心身医学:从概念到实践

与五十几年前“谈心色变”不同,如今中国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社会,均以“心理”为时髦,连带本应该按照国家规范的学科设置建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也纷纷以“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医学心理科”、“心理咨询科”、“心理康复科”等面目出现,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复杂,但开展的业务范围却大同小异。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界接纳、宣传“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心身医学作为新医学模式的典型范例得到精神医学界及其他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研究活动越来越活跃的可喜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分医学专业人员和管理者概念不清、对“精神科”存在耻感的尴尬现实。

Psychosomatic 一词最早来自1818年德国的Heinroth。这是他生造出来的词汇,用于描述某种病因特殊的失眠症。此后他的同胞Deutsch在后面添加上了medicine。心身医学概念发展和推广的主力是美国一些信奉精神分析的精神科医生, Franz Alexander的心理冲突对身体作用的理论对其影响很大。它的另外两大理论支柱分别是Cannon的应激理论和Flanders Dunbar的个性类型与特定疾病的关联(Dunbar也是美国心身医学会的创始人,她曾预言精神科大夫很快就会走进病房与内科和外科大夫共同工作,可惜这个预言太过雄心勃勃了)。

心身医学一直作为一种概念存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德国出现了心身医学科和心身医学医师。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情况。在当时德国心理治疗特别是精神分析普遍为内科医师所接受,而精神科医师根本不承认心身医学的概念。结果就是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内科医师拉出一队人马做起了“心身医学”,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进食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甚至成立了自己的专科医院,既获得了政府对新医学专科的认可,也说服了保险公司付费。在德国的综合医院,精神科往往与心身医学科并存,服务对象互有交叉,取决于患者是愿意服药还是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美国很早就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纳入了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内容,并逐渐成为强制性培训核心课程之一。在2003年,美国精神科与神经科专科医师委员会正式将“心身医学”作为亚专业,而修完联络会诊精神科培训课程就成为心身医学亚专业的附加条件。

心身医学演进到今天,已经远远不再是当初Heinroth创造这个词时原本的含义了。它提倡健康领域的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关注大脑、心理和躯体的相互作用,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心身关系”,成为超越精神病学与综合医院各临床学科的医学思想体系。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起更加泛泛或者更多偏向服务设置等管理层面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general hospital mental health)” 或者“医院心理卫生(hospital mental health)”,心身医学这一名词更能接触到“心理过程、社会活动与生理功能的互动”这一疾病模式的实质。同样比起“联络-会诊精神病学”这一仅仅从技术角度描述精神病学同主流医学连接过程的术语,心身医学更显出其理论上的考量,并有着某种哲学意味。从事心身医学工作的人,当然可以是临床精神病学医师,但更有可能是接受过系统的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培训的内科医师。所从事的工作包括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层面理解患者当前的疾病状态并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对这些因素有相应的考虑,识别患者合并或者主要存在的精神、心理及人格问题,给予恰当处置。

至于在现有专科里是否设立心身医学亚专业,或者是另立山头单独建立心身医学科,我建议好先把培养目标、培训大纲、课程设置、考核程序等等做出来,按照相关程序得到认可之后再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也有几十年了,估计应该走完这段过程了,还是一切按照规矩来更好。

致谢:赵旭东、施琪嘉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帮助。

心身医学论文:从“身心互动”理论看药物治疗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1 “身心互动”理论

“身心互动”理论根植于中医理论“形神合一”的生命观,该理论认为人的躯体与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正如张介宾所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1]。正是基于二者的矛盾运动,人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发展、变化。因此,身心互动对人有重要意义[1],也正是基于生理上的相互为用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

1.1 “身心互动”的生理学过程[2] 《灵枢・天年》所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人的精神魂魄等心理活动是以脏腑气血为基础,同时也是情绪、意识等产生的物质基础。对此《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论述到,“脏者,藏也”[3],“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同时人的心理活动对躯体变化也有重大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会影响到脏腑功能,“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素问・举痛论》),指喜悦可以使气息调顺,脏腑功能顺畅。

1.2 “身心互动”的病理学过程[2] 在中医的著作中,躯体疾病导致心理失调有许多论述,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素问・藏气法时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素问・调经论》)。指出自身血液运行异常会导致各种不良情绪的出现;人的情志变化也会影响到脏腑、气机的变化,《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的“喜怒不节则伤脏”,指出喜怒等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使内脏受到伤害而得病。同时各种情志活动也会影响到脏腑气机变化,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2 药物治疗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2.1 辩证论治中的整体观思想 辩证论治[4]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过程。论治是根据判断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2.1.1 辩证论治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调节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协调状态,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天人相应、心身合一。因此,药物治疗要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整体原则。例如,在因时制宜中,春夏季节要遵循该季节的特点,用药不宜过于温热,秋冬季节用药不宜过于寒凉。在因地制宜中,同样是患一种感冒,南方人只宜轻宣发散,而北方人则须选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药物。某些高寒山区的人患感冒,一般的发散之药不能取汗,常常选用发汗峻烈的麻黄,且用量要大,方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2.1.2 辩证论治中的心身合一思想 人的生命现象是心身活动的统一体,疾病诊断要从心身互动理论出发寻求病因,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这正是一个典型的心身疾病。对于情绪的异常波动,医者往往只从心理因素考查病因,忽略躯体疾患也可以导致心理的异常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是对情绪的异常变化导致躯体疾病的经典论述,可提示医者对于脾失运化,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等症状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加以调治。

2.2 方药与心理

2.2.1 方药命名中的心理学思想 方药本身的功效对疾病的治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患者对方药的信任程度可直接影响疗效发挥。许多方剂和单味药物,古代医家根据其功能、主治等特性,巧妙的冠以美名,甚至夸大为具有神的作用,在方剂方面,如八仙长寿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等;在药物方面,如威灵仙、千年健、益智仁。由于患者首先感知到的是方药的名称,通过方药的名称使其感到此药巨有强大功效,对患者形成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使其对此种药物充分信任,从而产生战胜疾病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对方药的信赖感,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在药物没有发挥之前在心理上对患者起到了治疗作用。

此外,有的药物从外部形态上来看,形态诡异、外貌不扬,甚至显得肮脏不洁,使人望而生畏,假如患者真正了解了此药,首先对患者就是一种负面刺激,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不信任感,对药物的疗效产生怀疑。前人给这些药物冠以生动形象的名称,如将蛆称为五谷虫,将尿垢称为人中白,将蚯蚓称为地龙,将蛇皮称为龙衣等等。这就使得不懂医的患者觉得这些药物神奇新颖,具有强大功效,因而乐于接受这些药物的治疗。

2.2.2 方药应用中的心理因素辨识 临床上很多患者是因躯体出现不适症状而就诊,但究其病因却是情志的异常波动而引发的。故在诊治中应详细问诊,运用合理的方药,以调理情志为主[3],应用疏肝理气等药物可治疗躯体症状,以常见的胃脘痛为例,其肝气犯胃证,可见胃脘胀闷,脘痛连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故治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通过疏肝理气、调畅情志达到止胃脘痛之效。再如惊恐致心神不能自主引发的心悸[5],治以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治之,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茯神、菖蒲、远志以安神,从而达到宁心定悸的效果。

2.3 个性特征与治疗 《内经》按阴阳含量的不同把人分为五态人,不同的人格类型其体质和个性特点有异,正是基于这样的差异,对疾病的易感性也是不同的。太阳人的“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的个性特点是有其生理基础的,他们在生理上表现为多阴而少阳,容易换心血管疾病,并且肝阳上亢型居多。由此,在药物治疗上多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在心理治疗方面应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相胜疗法。太阴人的个性特点为“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灵枢・通天》),也就是说太阴人缺乏主动,常孤独悲观,忧郁寡欢,易患气机阻滞疾病,应属于现在抑郁症的范畴,在生理上表现为阴血涩浊,运行不畅,故在药物治疗中多采用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药物。心理治疗上多采用认知治疗和中医的语言疏导四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