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分析

【摘要】在金融危机日益严重、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受到了严厉冲击,“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呼声日益高涨。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令不少女大学生尝尽了求职之苦,甚至因此轻生。本文拟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心理因素

自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逐渐由一个令“学生担心、家长关心、高校重视”的教育问题,膨胀到一个令“社会关注、政府关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仅关系着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幸福,关系着高校的稳定运行、建设发展,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今,随着高招门槛的逐年降低和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大,经历了金融海啸、经济衰退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之路困难重重,女大学生就业艰难尤为凸显。2009年2月23日,河北一女大学生刘某因不堪就业压力自杀身亡。她生前写有一本密密麻麻近10万字的日记,字里行间渗透着蛰伏在就业压力之中的心灵挣扎:

在别人看来,大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真正上了大学才知道远非如此,工作如此难找,未来如此渺茫,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

其实,远非一个刘某,很多在校女大学生,甚至包括一些社会公众,都对“上大学”持起了怀疑态度。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大学生贬值”“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及“民工化就业”,成了这个时代关于大学生的“流行新语”。笔者拟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层面,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

1 女大学生择业时难以抛开的几种“情结”

2.1 “都市情结”

较之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都市情结”:不愿搞西部开发,不肯下农村基层,就业观念中渗透着极强的“唯地区论”——“宁要都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扎堆涌进北京、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在这些大学生眼里,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有人问津,闯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这种挑战精神的过剩和风险意识的不足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她们当中的很多人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求职。

2.2 “恋人情结”

“男朋友在哪落脚、我就在哪落脚”——这句平凡的口号,是那些为了守护爱情而勇于牺牲自我的“新漂流一族”的找工宣言。这种浓郁的“恋人情结”,使得她们的就业之路更加曲折,即便能够“沾”到男友的光“双宿双飞”,也常常因为缺少必要的规划使满意度大打折扣。

2.3 “恋‘小’情结”

这类女大学生从心理上并没有经历“成长断乳期”,拒绝长“大”、拒绝与社会接触,一直把自己当成是“爸妈臂弯里的小孩子”,并“理直气壮”地认为:“拿文凭”是自己的事,“找工作”是父母的事。过分依赖父母,自己毫无主动性、自觉性,以“回避”的方式规避就业压力和风险。她们的就业之路往往会呈现两种很明显的极端:要么一帆风顺、成功就业,要么一塌糊涂、在家待业。

2.4 “求稳情结”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缺乏动态的择业观念,认为“一业定终身”,竭力寻求“铁饭碗”。这种“求稳情结”使她们并不十分看中工作本身的薪金待遇、发展空间,而是愿意选择稳定、舒适、体面的工作岗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职业竞争,确切的说,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情有独钟。

2.5 “求美情结”

择业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求美情结”甚浓。有些女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美”的优势,把求职简历制作成“个人写真”,希望能够迎合一些用人单位“以貌取人”的潜规则;有些女大学生则偏执地将“就业不如意”归因于“不够漂亮”、甚至是“丑”,不计代价和后果地实施整容或整形手术。

2 女大学生求职时容易遭受的几种“思想困扰”

2.1 社会角色困扰

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少女大学生早在读大学时就把自己毕业后的社会角色单一化地“憧憬”为“家庭妇女”,把“相夫教子”、“夫荣子贵”当成自己毕生的使命。换句话说,她们并不期待能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职业”只是她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可有可无,既没有长期规划、也不谈长远发展。

2.2 职业观念困扰

有些女大学生对“公关”、“秘书”之类带有明显社交性质的工作嗤之以鼻,认为一无技术含量、二吃青春饭、三社会认可度低;有些女大学生对工作强度大、尤其是需要上夜班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不是女人干得活”,既丧失了自由、又不利于健康;还有些女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高不成低不就。

2.3 浮躁心理困扰

以“超女”为代表的各种选秀活动,使得当今的青年人浮躁心理急剧膨胀,很多女大学生也难以“独善其身”,由最初的欣赏到无意识的模仿、再到有意识的追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逐着“一夕成名”、“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即便是在求职中,这种浮躁心理也是若隐若现,促使她们钟情于“旁门左道”、极力寻找各种“捷径”。

2.4 内心冲突困扰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在意“面子”,找不到工作没面子,工作找的不理想也没面子。于是,简简单单的应聘、求职竟和一大堆暂不相关的人和事扯上关系:“老师、同学怎么看?亲人、邻里怎么看?”与此同时,对于男大学生普遍赞同的“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多数女大学生并不认可,相对而言,她们似乎更钟情于“下一个会更好”。这些内心冲突的存在,难免会为她们的求职之路“人为设障”。

3 女大学生中常见的几种“非主流”就业观念

3.1 学得好不如长得好

不少女大学生认为“美貌可以成就事业” 、“学得好不如长得好”,而且“感性美可以代替、甚至超过知性美”。她们极度渴望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超凡脱俗”、吸引到一位“神秘王子”,并从他那里得到幸运和福气,成功就业。于是,她们极不情愿把精力大部分花费在自己的专业上,是对学习抱“实用主义”态度,轻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反而对一些如何拥有漂亮脸庞、曼妙身材、高雅气质、交际口才等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还美其名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2 借男友的“船”出洋

当一些男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忙着考托、申请出国的时候,他们的女朋友则索性放弃择业的机会,直接承担起“家庭工作”,全力支持男友出国,并期待着日后能用结婚证书换来“f-2”签证,轻松成就出国梦想。这种“拐个弯,风景更好”式的就业方式,激发着一些想走“捷径”的女大学生,大四之时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急着征婚交友,希望能够借男友的“船”出洋。如今,女大学生“急嫁”现象的增多,无疑不是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种诠释。

3.3 学得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

具有此种就业观念的女大学生,一般家庭出身比较优越,就业全靠父母的能力和社会关系。“读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拿了文凭自然就有了好工作”。于是,在学校里既不需要争优、争先进,也不需要拿奖学金,只要守住“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底线,就能“万事大吉”。

4 结语

笔者以为,寻求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需要调整当前女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一系列错误认知。而不是仅限于“就业”谈就业,单方面强调“大众化”。还要充分结合学风建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方面,综合来抓。仅靠单纯改变错误的就业观念,是不足取的。

一方面,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并教会她们理性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如何用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调节就业重压下的心理失衡。

另一方面,要从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着手,对于一些不把心思用在学业上的女大学生,辅导员应尽早给予提醒或警告,而不是放任自流。必要时,还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坚决抵制学生家长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带入大学校园的行为。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讨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四字”精神。任课教师也要加大对女大学生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不能在学习上给她们丝毫的“性别优待”,对于随意“请假”、经常迟到或早退的女大学生,要给予实质性的惩罚;考前不给“划重点”、平时分数不拔高等等,以从根本上杜绝她们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大量复印笔记,囫囵吞枣的可笑做法,促进她们自觉改变用“考试方法”代替“学习方法”、自欺欺人的错误认知。

因此,只有双管齐下,各方措施配合得当,才能正确引导女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学有所长。最终能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走出“终身一次就业”的思想误区,彻底摆脱“唯地区论”、“唯专业论”、“唯亲情论”、“唯相貌论”以及“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的束缚,克服“皇帝女儿不愁嫁、坚决不能下基层”、竭力寻求“铁饭碗”的思维惯性,以一种健康、务实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底线”,不等不靠,积极面对,把握机遇,主动出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必然会出现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多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较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

摘 要: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心理调适;人格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 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及时,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 悔恨 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及时,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及时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障。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高等教育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走进了高校,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却逐渐的增多,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问题及指导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心理;就业指导

前言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近几年真不断的增加,这使得社会就业竞争趋势不断加强,从而为学生带来了诸多的就业问题。所以只有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正视自己、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才能够帮助其发挥自我价值。

一、现代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1.1大学生存在自卑畏怯的心理

由于部分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就读,并且学习的专业相对较冷、缺乏社会人脉关系,所以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此类学生面对问题缺乏信心解决,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选择面前左右摇摆,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丧失斗志,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将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看低。其中弱化自己的能力、情绪失常低落、警惕并习惯性的远离人群已经成为了其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道路上的障碍。

1.2面对就业问题存在抑郁困惑的心理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渴望社会的认可与接受,一旦被拒绝,就会受到自尊心以及自信心的打击,使自己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从而变得杞人忧天、悲观等消极表现。部分大学生还会长期的受困于此,使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受到影响。由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对问题无法合理解决,加之封闭意识严重、喜欢独行、不善交流等因素的存在,都导致学生的才能得不到求职企业的发现。

1.3面临就业问题所产生的焦虑心理

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多数学生往往都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面对就业总是患得患失,最终导致自己变得焦虑不安。由于渴望在社会上找到良好的工作,但是现实往往并不是十分理想。部分专业冷门的学生、综合素质低的学生在毕业前夕更是表现的焦虑不安。由于就业问题属于无法预测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反复思考下就会变得忧虑、焦躁不安,甚至是害怕就业,最终使得学生无法正视就业问题,反让自己萎靡不振。

1.4大学生自身的攀比与从中心理由于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能力和性格、所碰到的机遇不尽相同,因而在择业目标、职业选择上不具有可比性。大学生年轻气盛,爱慕虚荣,极易与同龄人进行攀比,这就使得其对自己的期望较高,制定的择业标准超出自身综合能力,在盲目攀比心理的影响下,就业过程变得十分不顺,让自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白白丢失了适合自己的机遇,最终变成啃老族。

二、基于高等教育大众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措施的轮式

2.1让学生从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去对自己的就业定位标准进行确定

大学生就业关乎其未来成长发展,所以必须基于学生客观实际状况,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长远标准。及时点,应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就业意识。当代大学生自负自大,首先应让其明白“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所以,在教育中就应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常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发现学生的就业潜质以及适合的岗位,帮助其找到合理的就业定位标准。让大学城产生就业意识,学会关注社会动向,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其次,应将社会就业信息引入课堂让学生关注,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又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能力。第三,高校应设立就业指导部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与建议。第四,应开展高校模拟招聘、专业实习等活动,让大学生亲身经历其过程,为自己就业定位提供参考标准。

2.2强化指导,构建“三全”心理指导模式

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引导、多方位渗透的就业指导模式需要基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应拓宽就业指导者眼界,通过适当的培训强化其就业职能能力,建立一支综合素质级能力强的心理指导队伍,从而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其次,应全程进行引导、做到多方位渗透。由于大学各个学年段特点不同,所以应采用分级引导方式。对一年级大学生应重视其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基于其职业需求帮助其奠定专业基础;二年级学生应重视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培养,做好学生气质及品格的冲减。三年级学生应从起自身特点出发,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强化,重视学生实践教学、沟通教学的开展;四年级学生应开设社交礼仪及面试培训课程,传授其面试方法及谈判技巧等。与此同时,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积极对学生产生的心理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正确引导学生发展,使其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3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可以坦然面对挫折

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家境、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等的不同,往往会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所以,面对学生的问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对于就业受挫的学生,应给予个性化指导。当学生求职失败时应帮助其调整心态,引导其建立心态平衡,一般可以使用音乐、运动等方法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其次,可以引导学生自我适度发泄或者静心思考,并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第三,学校可建立就业心理咨询站点,聘请专业教师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遇到挫折等问题的发生体现做好准备,帮助学生走出阴霾。第四,应强化学生的受挫能力,积极引导其建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第五,应完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积极鼓励学生相互扶持学习,还可以在校内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提高学生的意志,从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第六,应开展专业实践课程,采取实践理论双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及运用水平,消除学生对自己就业能力的质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指导的时候应循序渐进,采用针对性措施,并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积极帮助新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为学生就业发展铺平道路。

作者:金美东 单位:黄山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摘要:在国际化日趋广泛的今天,竞争成为引人瞩目的特征。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比较活跃的一个群体,其就业的竞争亦是异常激烈的。因而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这个群体。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描述、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成因,旨在启发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当今社会竞争,重在科技和知识。而科技和知识的竞争,重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等原因,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无形中加剧了就业难度,其求职、择业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许多困难和阻力。由于涉世未深,对就业形势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面前出现自卑、焦虑、急躁等心理障碍。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择业、就业。因而,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形成正确认识,并帮助他们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以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形形色色的就业挑战,对其成功就业极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及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表现为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逐渐表现为在对待环境和问题冲突的反应上,更倾向于积极的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其特殊的使命感让他们面临着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当他们无法排解这些压力时,就会有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就业这一人生的转折点,其面临的压力更复杂。

1.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主要压力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有着积极意义,亦使他们在此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但一些大学生对于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缺乏真正有效的认识,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剧了孤独感,压抑和焦虑也随之产生。当这些心理障碍映射到就业过程中,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实上,就业压力已然为当今大学生最沉重的心理负担。毕业之际,十年寒窗的他们,憧憬着能在喜欢的城市从事着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当理想照进现实,巨大的落差很可能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前途和人生失去了信心,甚至悲观厌世。

2.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它们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程度因人而异。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到大学生,就是其知、情、意、行某个或者某些方面存在不合心理健康标准的表现。尤其是在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要转折点时,其主要表现如下:

(1)焦虑倾向。焦虑是一种病理性反应,其程度超出了实际威胁应有的范围。对现实事件过度恐惧、紧张,常常心烦意乱、焦躁易怒,甚至失眠。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面临求职、择业时,经验不足,对现实充满了未知感。因而出现了过度焦虑的症状。这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精神负担。

(2)好高骛远。这一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于生活的艰苦和现实的残酷理解不深。对于就业,他们往往有很高的期望值,薪资、福利、工作环境、上升空间等都希望达到自己的要求。对高工资、大城市的工作趋之若鹜。对条件较差但更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或农村、中小型企业的工作则不屑一顾。他们缺乏从最基础做起的低姿态。因而常有注重享受、脱离实际、过分强调自我价值之嫌。就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飘摇不定,好高骛远。

(3)适应能力较弱。这类问题尤其表现在初入职场时。如不喜欢参加公司活动,不愿与新同事交往。过分自傲,但又渴望被承认。常表现为封闭自己。此类问题的产生亦可能源于个体的自卑心理。此类学生对自身能力及竞争力评价过低,因而在择业过程中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随之带来了诸如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样就影响了自身就业时的精神状态。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1.社会因素

(1)当今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发生着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感到身心俱疲。他们所面临的文化环境和价值选择与校园有着极大差别,因此常感到无所适从。加之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竞争,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2)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这一举措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职位空缺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然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就业过程中供需的畸形发展正是这类问题的痼疾。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共有大学毕业生631万人,2011—2015年大学毕业生分别为660万人、680万人、699万人、727万人和750万人,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难度和压力也势必不断增加。且这样的供需矛盾并不是短期能减缓的。实际上,此类供需矛盾并非单指大学毕业生数量上的增加,更主要的是指其职业期望与市场供给的矛盾及层次和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

2.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及时个环境,是个体心理形成的基础,且其影响贯穿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在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家庭的教养模式更倾向于“大包大揽”,即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拥有很大的决定权。这种相处模式导致很多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及自控能力。当他们开始求职、择业,开始需要主动进行人生抉择时,潜意识里对于父母长辈的依赖感往往会令他们不知所措,产生困惑迷茫。此外,父母关系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若父母关系不良、紧张或冲突,甚至经常吵架,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欠缺。这些性格特点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3.学校环境因素

高校是大学生习得知识,培养品德,锻炼能力的最主要场所。高校教育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否。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往往使很多大学生偏重知识的习得,而忽略其他方面素养的养成。这种认知又给他们的思想上带来潜在的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缺少应对这种压力的意识和能力。加上很多高校对学生心理咨询的不重视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这一人生关键抉择时,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

4.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评价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对事物的看法容易片面化、理想化,由于知识层次较高,自我的内在体验比较丰富、细腻,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引发较大的情绪波动。部分大学生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这些问题反映到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带来不良的人际关系和对职业的不合理认知。因此而焦虑、茫然在所难免。

三、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原因亦不单一。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社会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平台及服务,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耐心。就家庭而言,父母应自觉主动地提高、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适当放手教育,养成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播胸襟。学校在平时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就业能力,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工作能力,塑造自身生存能力,积极地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心理问题,而非听之任之。在择业过程中做到客观评价自我,主动适应大环境。能够自信地面对竞争。不畏前进道路上的曲折,能够从基层做起。通过不断充实自己来更好、更快地把握机遇。

作者:庞蕾 杨青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教育经济管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所面临的重要抉择。在近几年毕业求职季中,明显感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得特别棘手。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其中女毕业生人数占总毕业人数的50%左右;有关报告显示,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工科类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较高。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则更困难。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已成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她们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因此,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她们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

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随着我国就业政策由国家分配向市场化“双向选择”进行转型,使得毕业求职已不再是简单文凭至上的选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更加重要。从客观上讲,由于女大学生自身原因,在更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工科,其综合素质与男生相比确实存在差距,因此在就业双向选择中,女大学生竞争力明显不足,再加上企业固有的性别歧视等原因,于是产生了就业难的现象。当就业难的问题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心理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使得她们的就业之路更加艰难。

(一)自卑不自信心理

在我国,步入大学的先决条件是参加高考,而每年各地高考的压力众所周知。在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时候,有部分人会因为发挥失常、学习能力不强、家庭环境影响等问题,最终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在这部分学生中,尤其是生性敏感的女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心理。特别在选择专业这件事情上,选择工科类专业的女大学生,在面对男女比例失调、专业陌生、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远大于社科类大学生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不自信最终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在自卑心理的驱使下,加上课程学习对女生认知的挑战,工科女大学生经过了高职三年的学习,与同期男生的差异逐渐拉大。此时,她们内心的自卑的程度开始加重。在毕业求职过程中,正是这种自卑心理使得她们表现出对自我的不自信,继而对参与就业竞争产生畏难情绪。自卑心理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严重困扰,表现在心理上等于默认了自身的弱势,求职稍遇冷落便自卑退缩,从而错失就业良机。

(二)依赖与从众心理

调查显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有近40%的女大学生希望自己是男性,因为这样会比身为女性获得更多机会和选择;而有超过60%的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在选择家庭还是事业的时候,选择了家庭,也就是说毕业之后放弃工作,听从长辈安排,步入婚姻。而在这60%的女大学生中,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占大多数。数据表明,在传统女性的社会定位里,家庭仍然是主导,女性普遍存在对安稳的向往。女大学生很容易盲目听从长辈家庭的安排,她们在选择自己工作中,缺乏自己的主见,缺乏主动性,对于父母亲友建议的稳定性高、风险小的工作,如公务员等,往往趋之若鹜,盲目随从。父母亲友在求职工作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过分依赖父母的人脉资源,等待亲朋介绍,长辈把关,以及随大流从众,是很多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的普遍心理。

(三)焦虑燥郁心理

现如今,大学生求职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的预期期望值很高但又自身条件有限,于是常常碰壁。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及时份工作乃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有着更为美好的浪漫憧憬,她们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就业地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上,更愿意选择“高大上”的城市,更倾向于机关国企等“铁饭碗”。有关调查显示,高职工科女生在对工作性质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外企、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占的比例分别是:29.3%、19.4%、13.8%,而选择乡镇企业的排在,只占0.9%。由于女性天生的理想化的情绪,使其对社会现实缺乏足够的了解,心理准备不足,一旦有过一次被拒的经历,内心便会产生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令她们抑郁而又焦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失利,很容易导致其产生焦虑燥郁的心理。

二、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归因

(一)社会固有因素

就业形势严峻加大就业难度,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看重个人的专业能力,还希望综合实力出众,外在形象美好,有实践经验,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工科类女性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多少会遭受就业机会、职业待遇和发展机会等的性别歧视。古往今来,社会对女性性别的歧视始终存在。性别歧视作用于女性的极端形式就是女性贬抑。历史上,在许多父系社会中,女性被视为“较软弱的一群”。现今社会中,由于性别比例不协调和社会竞争的残酷,处于“较软弱的一群”的女性,往往是劣势一方,再加上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自身原因,使得这种“劣势”被放大,女生就业形势愈加严重,长此以往心态发生变化。

(二)高校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普遍重视不够,嘴上虽然同情,但始终没能在解决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真正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负有一定责任,换句话说,如果学校有意识地采取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那么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率能够提高,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也能得到抑制。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专门针对工科女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不够,心理干预滞后;二是没有专门针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女大学生找工作比较盲目;三是没有提升工科类女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措施,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三)自身发展因素

就业竞争能力包括求职能力、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普遍不强,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工科类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不自信、依赖从众以及焦虑燥郁心理,抗挫与抗压能力较差,一旦找不到对口或者理想中满意的工作,各种就业心理问题就会加剧产生并恶性循环。女大学生敏感脆弱,普遍缺乏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把控能力,心理预期差,存在不安全感,而女性在人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中还将承担着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女性在职场道路上的发展。

三、缓解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机会和选择,如何抓住机遇,除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挫折。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仅会影响女大学生正常就业,而且可能因为承受不了求职中的挫折和打击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一)社会应对策略

增强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改变传统角色定位,必要时应进行立法,保障女性权益不受侵犯。社会组织、有关部门等合作建立人才储备中心,形成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大学生就业求职提供多方位服务,同时呼吁社会男女应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建立经济补偿和表彰奖励制度,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女大学生。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政府应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营造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二)高校应对策略

1.加大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加强对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使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让她们调整心态,提高心智,正确对待社会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加强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技巧的培养,包括如何参加面试,如何发现机会,如何寻找匹配度高的岗位等,同时妥善处理好职业规划选择和家庭成员建议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2.加强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针对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科学培养方案,加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辅导,提高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对于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规划,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因其群体的特殊性,更需要有特殊的职业规划学习和引导。高职院校应重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加快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为工科女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女大学生职业规划和指导是长期的、连贯的、个性化的,应从女大学生入校伊始即着手进行。3.加快工科女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这是不争的事实,高职院校要有紧迫感,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加快对工科女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高职院校要创造必要条件,让工科女大学生早日成才,必要时要对工科女大学生开小灶,进行专门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校方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意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开设必要的专业证书考证课程,鼓励工科女大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此增加她们的求职能力。要加强工科类女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企业文化熏陶,为她们接触社会提供帮助。

(三)女大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1.正确认识自我,客观面对就业形势工科女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优点和缺点进行恰当、客观地分析。这种分析,一方面可以在学校阶段,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帮助女大学生确定职业选择的大致方向,不至于给自己提出苛刻、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在求职过程中力争成功。在职业规划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客观清晰地认清自己,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方向,降低求职风险。同时,工科女大学生对现有就业竞争形势要有清醒地认识,及时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工科女大学生应综合参考辅导老师和父母亲朋等的建议,防止盲从,不盲目听从单方面的建议。2.用自信的魅力提高就业成功率拥有自信心是个性成熟的表现,也是关系求职成败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无论是本科类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无论是社科类还是工科类,女大学生们都接受了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学识,能力,言行举止各方面都应该具备足够的自信,这样在求职时,就会自然流露出自信的魅力。在求职面试的短暂时间内,为了让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自己,这种建立在自身底气之上的自信是工科女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特色的个人简历,毕竟是书面的,平面的,二维的,自信的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展现应有的女大学生精神面貌,把简历以外的能力通过立体三维的生动展示,给面试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显然有助于提高就业成功率。3.提高工科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工科女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不盲目抱怨,更不听天由命,要保持良好心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工科女大学生还必须有自身特色,要有专长,比如具有某种职业证书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对你感兴趣,从而提高就业成功率。考证是对自身能力的增值,这种赢在求职起跑线上的方式,经过科学引导,明显有助于提高工科类女大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当然考证不是,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王道。此外,工科类女大学生还应多接触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特别是了解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招收工科女大学生的真实原因,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作者:严芸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一、引言

贫困大学生,指的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者难以支付学费以及生活费用的学生。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中贫困大学生的比重尤其高,并且随着高校的扩招在不断增长。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又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的贫困大学生遭遇的是更为残酷的挑战。他们本就属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面对就业的激烈竞争,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从而导致了他们就业压力大、就业率低等问题的出现,而与之相伴的就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为了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援助,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学校100名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回收率为。

二、调查的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题型设计为选择题,共20道。20个问题中,分别对毕业生的来源、家庭收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专业的满意度、对就业压力的承受力等多方面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急迫等。

(一)自卑

根据调查发现,高校贫困大学生有87.9%来自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占90.7%,这就构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性格憨厚老实,常年的拮据生活使得自卑成为贫困大学生最突出的就业心理问题。窘迫的经济条件使得他们长期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与身边家境富裕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就变得敏感。在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时,再加上攀比心理,导致他们无法理性地分析和认识自我,部分贫困大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求职过程中,畏畏缩缩,缺乏勇气,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能力,从而错失就业的机会。此外,如果所学专业相对冷门,也会让高校的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二)焦虑

焦虑是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从调查中发现,当问及“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你是否充满自信”这一问题时,62.3%的毕业生表示没有信心,对前途充满担忧,28.1%的毕业生选择比较自信,非常自信的仅占9.6%。他们焦躁不安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对前途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能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明确和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导致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尚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你从何时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题中,56.7%的人选择了没有规划,20.1%的人选择“大四”,仅有23.2%的人选择“大一到大三”。而在“你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这一题中,高达80.1%的人选择了“不了解”或“不太了解”。这就不难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普遍存在焦虑不安的心理。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厚望,在寒窗苦读数十载之后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该何去何从,又怎么可能不焦虑?

(三)急迫

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心目中,都是“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代表着改变命运,代表着“飞出山沟沟”、“成为人上人”。在农村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读书是改变贫穷命运的出路”,这些大学生们为了保持着自己的优越感,毕业后大都选择留在大城市、大企业,以便赚大钱,成就一番大事业,从而可以衣锦还乡。调查表明,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期望非常高,61.2%的贫困大学生想去珠三角,11.3%的人把范围扩大到香港、澳门,17.9%的人想考公务员或去事业单位,只有9.6%的人愿意去基层、去农村工作。而他们所提出的理想薪酬也普遍偏高,由于长期的拮据生活,使得他们更加看重收入,甚至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只有多挣钱,才能体现人生价值,他们急于改变自己贫穷的境况,功利思想加剧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使其对就业的选择变的盲目和急迫,极大加重了心理负担和就业压力。

三、缓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

加强教育指的是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非常重视,有的学校将这一课程列入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估、确定目标、制定职业计划、评估与反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可以让高校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扬长避短,明白自己能够做什么,善于做什么,想做什么,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来制定一个明确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应该从大一开始,从踏入大学校园开始。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自己量身打造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针对这一规划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能力,以提高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启发学生学会自我就业心理调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遇到就业挫折时不气馁,要有越挫越勇的良好心态,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克服焦虑不安的心理,认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命运。,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高校贫困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去农村就业,让他们知道去基层去农村就业,并不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相反,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既能改善农村和基层的经济状况和人口素质,又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

(二)畅通渠道

从调查分析可知,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在上大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也相对落后,其综合素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也相对较差。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及时,要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学校应建立就业信息网,尽可能在及时时间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第二,畅通咨询渠道。咨询渠道包括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心理问题咨询。就业政策的解答可以让高校贫困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再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政策的扶持,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就业心理问题的咨询,可以及时缓解贫困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乐观的心态,在就业竞争过程中充满自信。第三,要畅通就业实践渠道。目前,部分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等兼职岗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这还远远不够,学校应为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全员关爱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属于弱势群体,其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全体成员的广泛关爱。高校贫困大学生极度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支持,然而,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使他们丧失自信,变得自卑、焦虑,这就更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关爱,来滋润他们的心灵。父母不要用比山高的父爱和比海深的母爱来绑架了他们的自由,过多的“厚望”带给他们的不是动力,而是让人窒息的压力,要合理地去爱他们,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学校老师要耐心与他们交流,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想法,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引导他们勇敢走出心理阴影,在扶持政策上合理地采取政策倾斜措施,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社会企业、公司应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关心、扶持和资助,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于他们平等的竞争机会。政府要加大贫困大学生就业扶持力度,为高校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冷门”专业也能享受“火热”的待遇。

四、结束语

为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畅通就业政策和就业心理问题咨询渠道,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变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吴涛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

1.心理优势客观存在。大学生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精英人才,是天之骄子,因此,他们具有很强的心理优势,他们感到自己有知识,有文化,比社会青年具有优势,对自己的期待值也很高。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也是很高的。

2.就业自卑心理。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优势,但在社会现实面前,很多学生都是深受打击,在找工作的过程,学生由于缺乏工作技能和经验,会不断碰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他们会看不起自己,缺乏就业自信,在就业竞争中畏首畏尾,不敢表现,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也是客观存在的。

3.就业从众心理。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具有很强就业从众心理。如果看到其他很多同学都从事谋一份职业,从众心理的学生也会从事这份工作,不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应这份工作,就盲目的跟风。如果看到其他学生考研,出国,考公务员,从众心理的学生也会盲目跟风,这种心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发展。

4.就业焦虑心理。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就业焦虑心理。在就业应聘过程中,他们表现的很紧张,甚至坐立不安,这种焦虑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应聘中的表现,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些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一遇到措施,就会产生很强烈的焦虑心理,他们会认为自己无能,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的参加各类招聘会,投简历,看到同学已经签约,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着落,就更加紧张,不断找工作,失败,造成恶性循环。

5.就业攀比心理。有些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工作比较,比薪酬,比工作环境,如感到自己找的工作不如其他学生,就会放弃自己的工作,他们具有很严重的攀比心理,只能允许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强,但一定不能比别人差,这种就业攀比心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功就业。

6.就业依赖心理。现在,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去找工作,而是待在家里,让父母帮他们找工作。他们寄希望于自己的父母,希望父母能够托关系,花钱为自己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的学生让自己的父母帮助自己投简历,找工作,这种等靠要的心理认识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文化课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够,加之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没有面对过较大的困难局面,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他们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心理品质不是很好,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加之,现代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种就业难的宣传也很多,这在无形中都会加剧学生的就业紧张心理。另外,现在的父母对学生的期待值很高,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直要求孩子做得好,导致学生在就业中会产生严重的攀比心理,无疑也会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就业问题,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以促进学生有效就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及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加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学生教育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学校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开展一些专题报告,解决学生的心里疑虑,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很多学生在就业中较为盲目,正是因为他们的盲目,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就业工作中才会屡屡碰壁,从而产生强烈的就业焦虑心理。作为就业指导工作者,要能够引导学生正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学校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者,要能创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信息,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成功就业做准备。

作者:陈慧义 宋歌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求职常见心理问题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一,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非常大,此时毕业生的梦想职业与露骨的现实无法匹配时,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中的各行各业,并不清晰自己想要的职业,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没有清晰的定位,眼看着时间24小时天过去,此时就会越来越焦虑。大学毕业生开始担心自己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能否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投出去的简历会不会得到回应。诸如此类的担心会使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产生负担,会影响毕业生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的发挥。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指的是个体过度地自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心理。当下,由于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巨增,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会出现十几乃至几十上百个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有些大学毕业生觉得自己的毕业学校并不是名校,学的专业也并不热门,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也只有一般,综合起来自己的竞争实力不足,只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很容易应聘失败,此时就会将自卑心理扩大化,认为自己在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不如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过低,久而久之会不愿意积极地争取与竞争,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此外,还会责备自己无能,对于就业的选择常常犹豫不决,害怕自己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毫无信心。

(三)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是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将就业求职这件事看得特别简单,觉得自己一定能找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与优越感。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自己的毕业学校是名校或者自己的所学专业是热门专业就表现出来过分的自信,觉得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其他人优越,一定可以找到一份理想中的工作,所以就开始藐视他人、藐视一切,产生极度自负的心理。这种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定的过高,造成就业方向把握不、不愿意尝试除自己的理想职业之外的所有岗位,往往会失去很多可以就业的机会。(四)依赖心理当代大学毕业生一般都为90后,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性生活,绝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由父母代办,独立能力往往不强。在求学期间也是一直都有家长、老师照顾,缺少独立思想能力。在整一个成长过程中都缺少独立意识的教育,使得学生缺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求职等问题,大学生及时次真正面临人生自我的选择与面对,会觉得压力很大,从小娇生惯养的学生会选择逃避,自己不去努力争取,而是将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老师、家长身上,希望他们可以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来轻松实现就业,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产生非常强烈的依赖性。但是,这种行为往往会让他们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显得非常被动。

二、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清楚地了解当下的严峻就业形势,积极地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是顺利就业的关键步骤。调查研究显示,高达九成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当下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这部分人当中大部分学生仍然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认为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找工作并不难。只有两成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表现出理性的担忧。调查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获得肯定回答的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二成,说明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临近毕业面临就业求职问题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由于缺少对于自我兴趣爱好的了解,容易出现从众现象。调查研究中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当下就业形势严峻,你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获得否定回答的人数高达七成之多,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二)对自己没有理性化的评价

在每一年的高校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直到就业求职都还没有清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没有理性化的评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都认为扎实的理论能力与强大的实践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人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的综合竞争力,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成绩可以代表一切,好成绩就可以获得较大的竞争力,所以“成绩是万能的”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改变。但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只愿意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却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劣势,这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通病之一。只有对自己进行理性化的评价,客观、公平、公正地正视自己,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最的认识,促进就业求职工作顺利完成。

(三)就业面过于狭隘

当下,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行业越来越多,就业面越来越广,但是高校毕业生对于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有着独特的青睐,但对于私企就表现出来并不感兴趣的态度,就业面过于狭隘。这种就业心态导致大学毕业生在严峻地就业形势中还加大了自我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自己合适的职业、岗位,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在调查研究数据中发现,有三成多的学生想要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想去国家机关单位工作的学生也占到了三成,剩下的人中有两成想要去国企,换而言之,想要去国家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的人数总和已经占到了近九成的比例,可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有多狭隘。

(四)缺少职业规划意识

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大学毕业生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提升他们的就业针对性,从而提高就业率。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被问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问题时,仅有百分之八的学生表示有过很认真的规划,而仅有过一些简单规划的也只占到了近三成的人。也就是说,剩下超过六成的人都没有进行过任何的生涯职业规划。许多高校毕业生都是边找工作边说的心态,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干一份工作没多久以后就开始出现跳槽现象。另外,调查研究中还发现,高校毕业生对于毕业之后的及时份工作最看重的是工作的发展前景,比例占到了近六成,位列各种因素中的及时名。这个数据说明高校毕业生对于自我的发展是有想法的,但却少了一个应用于实践的环节。

(五)抗挫折能力不足

当下社会就业压力大,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不仅要展现出积极的竞争意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是,现状往往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不强。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在“你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是否碰到过挫折”这个问题上,有近八成的人给予了肯定的答案。也就是说,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都碰到过挫折,但问题就在于在经受到挫折之后的应对策略不足,导致挫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屡屡受挫的学生,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就业心理障碍,妨碍学生顺利就业。

(六)不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

其实,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国家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的态度,同时也一直在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如果对于这些情况没有清晰的了解,会造成就业盲目性。但是,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在被问到“是否了解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题时,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是给予肯定答案的。换而言之,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对于国家的就业政策根本没有任何了解。这个问题说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解读及宣传。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将这个理论置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去,就是说每个学生在就业求职之前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其实,找工作也是一个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又是自己的短板所在?用人单位需要的人必须具备哪些品质?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些问题的设问,去的认清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就不会过于盲目。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是认清自己常用的方式。自我评价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在表格中整理出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项目,有过什么实习经历,掌握了哪些实践技能,现在可以担任哪些类型的工作,获取过哪些方面的证书等。而他人评价就可以采用倾听他人意见与想法,让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客观地评价自己,提出自己的优缺点所在,给予一些优点保持、缺点更改的意见及建议,让他们不断地督促自己,积极整改自我的缺点。高校毕业生在认清自己优势、劣势所在的基础之上,还要学会扬长避短,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积极展现自我的优势所在,让用人单位更多地看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地进行就业定位

就业定位,指的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对于地区、行业、薪资、福利等因素的定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就业定位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就业定位明确,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就有了一定区域的条件限制,让他们对于工作会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及方向,便于建立自己的求职计划,就业定位越实际、越明确,求职成功率就越高。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定位的方法也非常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及时,根据自我的人格类型进行就业定位。即通过职业测评的方式,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方方面面,在具体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的基础之上,再挑选符合自己人格、匹配自己的职业类型;第二,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就业定位。高校毕业生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中至少付出了四年的学习时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如果可以将其学以致用,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是一种科学、地就业定位方式;第三,根据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就业定位。其实,综合能力是就业求职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就业目标定得高一些,但是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应该好高骛远,应该正视现实,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就业定位。

(三)认真搜集、研究就业信息

不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还是私企、外企,用人单位录用人才通常都有严格的录用程序:招聘信息、接收简历、筛选简历、通知面试、笔试、发放录用通知,每一个环节都有既定的时间规定,逾期就会错过被录用的机会,所以,所有就业信息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一旦过期,就算你再怎么,都已经失去了与他人竞争的资格。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搜集、研究就业信息。首先,一定要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当下,就业信息一般会通过网络就业平台、企业官方主页、企业微信官方招聘账号、各位人才招聘会、就业中介、亲戚、老师、朋友推荐、校园招聘会等方式;其次,学生在搜集就业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就业信息很多,如何有针对性地搜集对自己有利的就业信息,把握信息的时效性,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竞争方式之一。高效收集就业信息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效率,还能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收集就业信息之后需要清楚了解每一条就业信息的不同内容,比如这项招聘是否需要笔试,如果需要,笔试内容又是什么呢?淘汰率有多高,需要做哪些准备。由于每一项招聘内容都不同,准备的方向与内容自然也会不同。

(四)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每一个岗位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对于应聘者能力、知识、技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当下,许多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应聘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好一到岗立即就能胜任岗位工作。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一直都处于一个被选择、被动的状态,这时候,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才能更早、更加顺利地就业。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及时,积极进行求职实践。就业可以说是大学生这一辈子中碰到的及时关难题,当下也可以说是一场智力与体力双重的马拉松,当下大学生要有积极争取的勇气与态度。建立正确的就业定位,摆正心态,不能因为一次两次求职的失败经历而对就业产生心理上的阴影与障碍。不可以放弃竞争的机会,积极努力地进行求职实践;第二,先就业后择业。高校毕业生从高校进入社会,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要用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各种培训、挂职锻炼才能真正胜任岗位。所以,高校毕业生应该放低姿态先就业,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再择业。本文从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依赖心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又说明了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分别是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自己没有理性化的评价、就业面过于狭隘、缺少职业规划意识、抗挫折能力不足、不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根据上述原因,从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地进行就业定位、认真搜集、研究就业信息、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四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者:武丹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一、国学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1.以国学经典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将国学经典文化作为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学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断反省自我,基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不健康心理状态,我们可以用“中庸之道”来调理;用国学“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忠恕之道”“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2.以国学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个人私利的正确态度是“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中国国学的思想人格是君子,即成为有知识、有才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这些思想传递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能量,是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有力杠杆。3.以国学的人生观升华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科学的就业观是保持就业心理健康的基础。国学的提倡“仁”、“义”之信念。强调“忠恕之道”,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观。

二、以国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探索模式

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1.座谈会模式。通过大学生座谈会笔者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在现代教育体系下,一些大学生“知、情、意”不平衡,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在就业方面给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关照和疏导缺失,大学生就业心理发展尚未稳定,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疾病甚至极端行为的产生。2.选修课模式。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国学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选修课,我们可以引用魏书生、李阳等的实践经验从“人人都能成功;学会感恩,促进生命成长;激发潜能,提高自信;立即行动,形成习惯”等四个方面,剖析人的潜能开发、自我观念培养、良好习惯养成、坚持正确学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揭示“成功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反复做”的深刻哲理,鼓励学生要以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毅力、科学的方法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扬起理想的风帆,一生都要坚信“自强不息,终将获胜!”。3.讲座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学文化讲座。用国学“安身立命、乐天知命”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增强耐挫能力;用“修身之道”使大学生人格至善至美;用“忠恕之道”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宽容、沟通和双赢和谐人与人的关系;用“经世致用”教育大学生“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用“中庸之道”使大学生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4.网络模式。加强网络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伴着网络长大的90后一代,研究如何跟随网络载体变化发展的步伐,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高品位、高质量文献的推荐。我校国学文化和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纸质文献数万册,电子文献上千种,对于问题大学生,实施特色服务,针对不同的需求,实行订单式推荐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使国学与“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增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吴秋懿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作为刚走出大学校门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但是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没有了解清楚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以至于他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有些学生期望值过高,他们盲目的乐观,认为自己学历高、专业好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而有些学生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各个单位投简历,结果还是无功而返,即浪费了时间,还打击了自己的积极性,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此外,国家的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而搭建了一个平台,促使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但是由于有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他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盲目就业,正是因为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他们失去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二、对职业缺乏认知

所谓职业认知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爱好以及对现阶段职业信息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对职业有一个初步的探测,从而帮助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但是很多大学生不积极主动的对所选职业进行深层次的探测,对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就导致了就业的而失败。此外,由于大学生对职业缺乏认识,他们的这种轻率、不负责任的做法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正确认识自我

大学生要想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寻找一份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的认识自我。我们常说“人无完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自身的一些缺点而使我们屡屡碰壁,但是决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而是要迎难而上积极的去面对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其次,大学生们还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但是在发挥优势的同时还要克服自己的缺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来完善自己。

政府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所以政府要积极地发挥其职能,努力的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机会。此外,学校也要积极发挥其作用为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正确的指导,如学校可以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进行正确的疏通和指导,使大学生能够轻松从容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而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

现阶段我国大学毕业生增长迅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而被这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得喘不过气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如当感觉到自己非常压抑或者紧张的时候,可以找几个人来进行宣泄,当把自己心里的不快吐露出来的时候,心情自然就舒畅了;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一些不良情绪。

(四)要有吃苦苦耐劳、不怕失败的精神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吃苦耐劳黄河不怕失败的精神,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对于大学生寻找工作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始终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放弃,要寻找失败的原因,要知道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影响下成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面对失败,并朝着用人单位的需求继续前进。

四、总结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产生消极的心理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对此,政府和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平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此外,大学生不能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是要迎难而上,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迎接更多的挑战。

作者:席润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优化策略综述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当今毕业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受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如就业期望的高低会影响其对地域、行业和岗位的选择,意志品质的优劣会影响其克服就业困难、承受就业挫折的能力等。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盲目自信与自卑怯懦并存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具备很多竞争优势,如学校牌子好、专业需求旺,学习成绩等,因而盲目自信,就业期望值很高,结果往往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而在就业中受挫,进而思想情绪上产生激烈的波动,以致严重影响就业自信心。有的毕业生因为学校名气不大、专业需求弱,学习成绩不佳等,认为自己没有特殊的技能,总担心自己在应聘时竞争不过他人,这种由自我消极评价而产生的消极暗示导致他们没有竞争的勇气。有的毕业生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一直很努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可是在应聘时由于紧张,或对岗位不熟悉而发挥失常,便觉得自己缺乏竞争力,接受不了失败的事实,从而产生害怕应聘的心理。

(二)积极乐观与消极悲观并存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净增19万。今年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但由于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对大学生就业非常关注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就业政策给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机遇,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比较积极、乐观,认为找一份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求职时间长短问题、工作岗位性质问题等。但不容忽视的是,相当部分大学生喜欢夸大就业环境的不利之处,如家庭背景不够好,学历歧视、性别歧视普遍存在等,认为要找一份工作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不敢想象自己会有成功的那24小时,在经历一次次求职失败后,这种消极、悲观、失望的情绪日益增强,慢慢地丧失了求职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三)独立自我与依赖从众并存

大学毕业生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后,对自身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就业能力等方面有了比较的认识和了解,能比较正确地评价自己,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凸显。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生活圈主要是学校,社会关系仅限于同学、朋友、老师等有限的人群,当面对就业这样的人生大事时,尤其是就业目标、岗位的选择上,往往会产生依赖家人、朋友、老师帮助的心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期望理想和现实可行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更有甚者连独自参加应聘的勇气都没有,每次面试都要父母或同学陪同前往。还有相当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而没有考虑所做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如看到别人考公务员,自己也考公务员,看到别人创业能挣钱,自己也想创业。

(四)渴望竞争与求稳求安并存

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大学生就业日益市场化,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公开、平等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大学生意识到要就业就必须竞争,也渴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谋得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求职成功者。同时,很多毕业生看到当前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意味着个人要承担就业失败、创业失败的风险。他们认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有安全感,因而把就业目标都聚集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稳定工作上。

二、运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优化的策略

从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来看,运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进行就业心理优化,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操作可行性。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运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从环境和技术两方面来优化其就业心理,能开发和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使其获得坚强必胜的信念、合理有效的目标途径、现实而灵活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韧性,使其在求职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一)环境优化策略

环境优化策略指的是从大学生所处的就业环境出发,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来对其就业心理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资本水平。1.国家政府层面应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加大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能够激励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实现个人梦想和家庭梦想的机会,是培育其积极心理资本的沃土;加大就业的政策性支持力度,不仅能吸引的大学生主动去基层、中小企业就业,解决基层、中小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的难题,而且能让已在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大学生看到希望,更加努力地工作,进一步促进基层、中小企业的发展。2.社会层面用人单位应给毕业生提供宽容开放的竞争机会,媒体应注重客观宣传和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可以考虑那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岗位,放开条件让应聘者公平竞争。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在报道时要做到不夸大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而应将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客观化,多报道一些能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内容,比如国家的就业促进政策、应聘的注意事项、成功就业创业的典型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减轻毕业生的就业恐惧心理,而且有利于他们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自身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他们顺利就业。3.学校层面应加强就业技能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和管理,及时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困惑。高校要“形成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增强工作针对性,提高就业指导效果”[5]。在做好就业技能指导的同时,要为他们就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比如宣传国家就业政策,收集、筛选、就业信息,反馈就业动态,组织开展求职活动,档案材料的送交等。4.家庭层面应帮助孩子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主动积极与孩子沟通,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对于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而言,就业是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必然要经历的一关。在就业过程中的笔试、面试、上岗等环节,他们自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和压力感,这时来自家庭的支持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大学生内心渴望成功与现实选择有限,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其次是从精神和物质上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从挫折中爬起来继续前行,同时对孩子的一些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家长应适时合理地干预或制止。5.同辈群体层面应形成相互竞争和相互支持的氛围。同辈群体是“由社会地位相当、年龄相仿,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并有较多互动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6],它有着自己的群体亚文化,直接影响着该群体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交往时间、空间和频率的原因,他们与同辈群体的交流远远多于与父母和教师的交流。因此,其影响也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在求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同辈群体成员经常性地交流招聘信息、职业价值观、求职技巧等,形成一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支持的氛围,这种求职互助的模式可以有效地促成该群体成员求职成功。

(二)技术优化策略

技术优化策略是指运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对心理资本四个要素即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进行针对性地培育,以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1.分享和体验成功,培养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或自信心)”[7],它“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8]。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在经历多次挫折之后容易产生无能为力和丧失信心的心理,从而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因此,培养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增强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是反复地、经常地体验成功。学校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职前培训、专业实习、模拟招聘会等。在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采用级进式技术来设置和实现目标,强化角色意识和积极心理,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结果反馈,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以确保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后能获得直接体验成功的经历,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二是开展经验交流会,为学生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直接体验成功的经历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获得的,尤其是就业方面的成功经历,因此有必要为大学生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学校可以开展求职成功的毕业生和在校生之间的经验交流会,通过讲述求职经历、策略和传帮带活动,一方面使在校大学生感觉自己与已就业的毕业生很相似,这种心理相融度容易使他们相信自己也能成功就业,从而大大增强就业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学到很多的实际经验,提升自己的就业技巧,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2.明确就业目标,培育就业希望高校教师要利用职业测评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等进行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期望、兴趣、能力等,进而帮助他们制定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就业目标,通过目标去激发和增强他们的动力,同时需要设计好目标的实现路径,估计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这种树立希望的练习,学生们实现就业目标的途径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且有利于削弱困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保障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稳定的注意力。3.积极面对就业形势,培养乐观就业态度乐观“不仅仅是指预期未来会发生积极事情的心理倾向,更重要的是乐观还取决于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和归因”[9]。塞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也就是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而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在就业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我们是积极乐观面对还是消极悲观应对,就业难、压力大是当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地、辩证地认识和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在看到就业的严峻、不利之处的同时,更要看到国家、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强大政策支持和越来越透明、公开、公平的就业环境,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认知心理,从而养成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4.加强挫折教育和心理援助,增强承受挫折的韧性韧性是一种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的心理能力。挫折教育是增强韧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他们身边勇于战胜困难的榜样,这种替代性学习能够激发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主题活动来创设挫折情境,并适时地进行鼓励和安慰,培养他们应对困难和压力的容忍力。挫折是大学生求职过程的家常便饭,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应让他们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和渠道,以宣泄内心的焦虑情绪和获得必要的心理安慰。除了同辈群体之间相互倾诉之外,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主动与学生沟通谈心,在引导他们适时调整心理状态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下次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彭海霞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查简析

一、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趋向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心理趋向,面对社会、学校等一些客观存在因素的变化,他们都会受到影响并且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1.农科类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看法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就必须面对西方强国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转变期间,肯定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一些行业兴起了,一些行业衰落了,一些企业成长起来了,也有一些企业将会被淘汰,其结果也随时会影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在调查对象中,包括部分党员同学在内,他们对社会发展的看法主要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道路上,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是值得肯定的,同时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关注也是十分密切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都要坚持与党中央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并且顺应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去积极应对就业困难,寻找新的和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农科类大学生对学校改革的评价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不是近一两年出现的。因此,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都将大学生就业摆在了及时的位置。在应对这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难题上,学校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农科类大学生都看到了学校为之所做出的大量工作和努力。农科类大学生中84.6%对当前“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改革方向是认同的,但是对于具体的政策大部分人却又表示不十分了解。他们表示学校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可能对于其他专业或者是大部分群体是适合的,而对于特殊的、困难的群体还是显得针对性不是很强,至少他们觉得能从中得到的信息和帮助较少。3.农科类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想法20.0%的农科类毕业生对找到好的工作信心不足。他们大多数人曾经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努力寻找好的岗位和机会,但收效甚微;或者是找到某个岗位后又觉得不是十分理想,便又放弃了;占到11.1%的农科类毕业生表示心里没有底,家庭对自己的期盼值太高,而自己却不知道前景如何,不敢想象今后发展的方向;另有8.1%的农科类毕业生认为,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使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失落感,不能找到自身在社会存在的价值。但占到60.8%的大部分农科类毕业生表示,首先他们对自己的将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觉得困难只是暂时的,将来必定有或可能会有好的发展,只是目前不知道怎么样去结合自己的长处,或是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去更快捷、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

二、对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总结和反思

从以上调查可以分析出,尽管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但被调查对象总体对就业状况的心理趋向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并没有以偏概全的把责任全部归结到外部条件,在能看到社会进步和学校做出的改革和努力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加强引导,帮助农科类毕业生完善自身

1.客观认识社会和自我在求职过程中,农科类毕业生如果能将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如果能将客观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这样就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当还没进入社会求职,就主动降低自身的主观评价,往往会导致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因此,学校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在走入社会前,真正的认识社会,正确定位,从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特长以及专业优势等多角度考量自己,既不能盲目自信,也绝不能自卑。2.培养敬岗爱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伴随80末、90后择业高峰的到来,许多单位都着重对当今大学生提出了此类要求。尤其是农科类专业,就业单位有可能比其他行业对于吃苦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学生活动来加强毕业生的社会和集体责任感。教导学生不能拈轻怕重,要敢于挑重担,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社会中赢取机会。3.加强经验交流,重视挫折教育要引导农科类毕业生去敢于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主动放弃求职。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原因的,要善于从每次找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且主动与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又有利于排解自己的困惑和矛盾。学校需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和树立典型,让碰壁的毕业生重新拾起信心,再次走向社会。4.鼓励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当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主旋律已经唱响。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到基层、西部就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对于农科类毕业生来说,由于自身专业到基层或者是西部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就业的压力也相对较小,而且对当前国家对中、西部的发展也是很好的促进。另外,应当制定奖励措施,支持农科类毕业生结合所学专业积极创业和灵活就业。5.强化毕业生的诚信理念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同学面对单位的召唤,超过规定期限迟迟不给回复,或只是工作了一两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便离开原单位,造成违约。而非正常违约就是缺乏诚信思想的一种体现,也会给以后原本就不乐观的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针对此类现象,学校应当持续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农科类毕业生的诚信意识,让毕业生理解、倡导和实践诚信。只有信守保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真正使诚信成为农科类毕业生的一种的良好习惯,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也能得到招聘单位的好评,更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今后的农科类毕业生就业打开市场。

(二)力推改革,确保农科类毕业生强大后盾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大学毕业生“网龄”多数在3年以上。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友的重要方式。网络是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极强的世界园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建立毕业生QQ、飞信、微信等聊天工具群作为师生互动、收发通知和就业信息的主要信息平台。另外,借用日益红火的微博,也可以及时时间及时公开就业信息,及时听取毕业生反馈的意见,借此构架起沟通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既能确保就业信息渠道公平,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学生理性就业等。2.落实就业礼仪和面试技巧课程的开设就业礼仪和面试技巧的缺乏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农科类毕业生。在大四学期伊始,要针对就业的礼仪和面试的技巧等内容开展讲坛、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当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有关就业的礼仪、简历的制作和求职信的书写方法等各种面试技巧。也可以通过组织现场招聘模拟大会、就业礼仪比赛和简历制作大赛等,让学生提前亲身体验求职过程。这样就避免了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为了修满学分,而随意选修一门礼仪课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大学生得到实用性的技术指导和模拟实训。3.扩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机构高校一般都设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但是大多都只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心理问题,而对于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趋向,特别是农科类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和趋向,掌握得不是很清楚。学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指导机构设立一名专职的就业心理专干,在各学院设立一名专职的心理专干或就业专干,对这一批专干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专干能够做到对毕业生、辅导员和人才市场之间都十分的熟悉和了解,这样不仅能针对性的为毕业生服务,而且能建立长期有效的咨询点,并能将历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定的经验和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就业。4.加强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大学生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辅导员既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还要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而又具体的问题。在辅导员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学校可以通过采取校内培训、热点讨论、自我学习和校外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实例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提高辅导员的认识水平,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还应该立项资助,以帮助辅导员去研究一些他们感兴趣而又一时难以弄清的问题,有计划地选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学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构建稳定、的班主任队伍,大学生班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与大学生也保持着十分亲密的关系,能随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应当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除了应该对班主任工作范围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定之外,还应该要建立健全班主任激励机制,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评选出班主任,并给予表彰和奖励,按时发放班主任津贴,以保障充分有效地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多方配合,构建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

1.与人才市场紧密联系每到企业和单位招聘高峰期,各级人才市场都会举办大型的招聘会。而此时,针对农科类专业就业面相基层的特点,学校应当和各级人才市场,不仅是省、市级,更要包括县一级的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就业政策和信息及时地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到毕业生手中。另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将人才招聘会更多的引进到校园中,更加有针对性的面向特定的农科类专业进行招聘,以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2.与学生家庭密切沟通家是所有人心中温馨的港湾。学生家长除了是衣食父母,还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以家庭为依托。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仅要在各个招聘会场东奔西走,还要回校完成剩余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通常会感觉事务繁重,而倍感身心疲惫。当学生一些心里话不便于和老师、同学沟通,他们便及时时间想到了向家人诉说。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学校应该和家庭紧密联系,及时交换毕业生信息,并引导家长要经常关心学生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不应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特别是部分农村家庭应该要放弃靠大学生光宗耀祖的观念,必要时应及时给予经济支援,尊重毕业生自己的选择,鼓励孩子勇敢的走向社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3.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讲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走出去’就是要将在校大学生推到机关、企业、农村、基层生产工作的及时线,参与企业生产,体验社会竞争,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正确分析就业形势,适时调整就业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建设。”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就是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所以,学校应当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们能更多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一方面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农科类大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体验和接触社会;另一方面组织农科类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服务和回报社会,感受到自身价值,也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和社区、农村紧密联系,让农科类大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专业知识,走向基层服务。4.加强农科类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帮助农科类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交流的有利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工作可以将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并获取许多在书本中所学习不到的知识,以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实习基地紧密联系,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市场接轨,以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制定对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的回访制度,加强沟通和了解,选拔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以真正将农科类毕业生的就业落到实处。

作者:刘晶 张素芬 李婵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摘要]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会产生极大的思想、心理压力,导致怕就业、不就业等不良的心理状况,这既不利于就业,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正确的教育及合理的引导,使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择业、就业心理,能够正确而客观地认识社会、了解自己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充分做好求职的心理准备,寻找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指导

就业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初入社会,大学生的能力和心理都要经受新环境的洗礼,同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如果没有良好的就业心理,出现心理障碍是必然的,这就需要老师们认真地研究,进行合理的指导。

1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既希望寻找到理想的岗位,又担心能力不足,担心选错行业影响以后的个人发展,因此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在择业过程中犹豫不决,造成求职方向上的偏差,影响正确的择业观。

(2)急躁心理。部分毕业生在整个择业过程中都表现得很亢奋,很有信心,急于找到理想的工作,忙于奔波,随意投递简历。因此,会有一些毕业生在没有认清楚就业形势下就与用人单位签约,后期发现与自己的要求不符或又发现更好的单位,不得已情况下只能违约,给自己在择业的道路上增添许多烦恼。

(3)抑郁心理。随着就业形势的趋于严峻,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大学生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就相应地增强,择业过程中所遇见的困难也就越大,求职失败后不能很好地总结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放弃寻求工作的机会,产生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

(4)自负心理。这种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过高地评估自我能力。主要表现在就业期望值过高,往往一味地追求高职位、高收入岗位,导致屡屡受挫。总认为自己是高校大学生,高人一等,应当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这种自负心理严重影响就业成功率。

(5)自卑感。这种心理表现在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自信心不足,看不清自己的优劣势。择业过程中一旦出现挫折,就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再有,对自己的学校及专业有着错误的理解,在面对岗位竞争时丧失信心。这些自卑心理,对于大学生推销自我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6)依赖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理能力,在择业中出现问题是就一味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家庭、依赖于父母,他们不愿意放弃传统的就业渠道,如果没能得到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帮助,就会出现不良的就业心理,埋怨社会、埋怨父母,从而产生就业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

(7)从众心理。目前高校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到位具有普遍性,自我定位不,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不深,对社会的岗位需求了解不到位,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这样一来,这些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只要是有名气的单位,不管它们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关,都跟随他人去参与求职。这种从众心理,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2影响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

(1)社会因素。企业和寻找就业机会的大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因素。企业和大学生相互博弈着,一方面,刚毕业的大学生努力寻求进入企业的机会,但却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也急切地寻找高素质的人才加入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力,但却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另外,社会就业市场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社会上提供的多数为普工及高管等不适合大学生发展的就业岗位,严重影响了学生求职的兴趣。

(2)学校因素。高等教育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影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学生所学专业没有合适的岗位,使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及就业心理产生了不良看法;其次,高校人才培养与岗位用人需求有偏差,应用型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业指导力度不够,虽然各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不够健全,缺乏性地指导学生就业,使学生盲目就业,加剧了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3)家庭因素。家庭对学生本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与学生个人的关系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个人在家庭中作为“子女”,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人生活都依赖于家庭的支持;另一方面,家庭以“父母”的身份出现,它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同时将自己的就业愿望灌输给“子女”。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本人思想的影响巨大,往往由父母决定孩子的就业方向,这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有着不良的影响。

(4)学生自身因素。由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一直都是在校园的环境下,与社会很少接触,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对社会没有客观的认识,导致在择业的过程中缺乏性,在就业观念、岗位类别、职业认知以及择业导向等环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就业观念,有不少大学生依旧存在过去“一步到位、一成不变、盲目趋高或委屈求低”的思想;对岗位类别做不到充分细致的分析;对于职业认识,不知道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对于择业导向,一味追求高收入、低付出的职位。

3解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是大学生能够充分考虑到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情况,根据自身能力情况,调整自我发展方向,在现有的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当今大学生必须客观、理性地看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定位,梳理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素质;,要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2)发挥客观因素的作用。大学生的就业受家庭、学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及时,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对学生就业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学生个人就业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就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子女足够的“心理关怀”,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思想,还应该客观地面对子女的就业问题,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帮助子女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让子女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第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就业问题似乎是出现在学生毕业阶段,但实际上,决定学生就业心理的关键是在学生入学时。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的责任。要改革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指导模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时期的就业状况。

(3)指导和鼓励学生努力提升就业能力及就业自信心理,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部分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一旦被用人单位否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自卑心理严重,不敢参加应试,极度缺乏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引导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努力提高个人的就业能力,择业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增强自信心。

4结论

当前大学生要在了解同时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敢于竞争,善于竞争。高等教育体系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及就业心理指导,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要进一步完善,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良好的就业心理是学生择业的基础。四位一体,完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关系,共同努力培养出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合格大学生。

作者:董瑾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职业心理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职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1.择业心态普遍偏高。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是目前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定位,但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这一现状仍然不认同。数十年教育成本的投入及现实生活的压力也使得家庭及学生个人对未来就业提出了物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心理期望与现实的工作环境之间找不到契合点,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方面。同时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也存在着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就业压力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西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但受社会复杂风气的影响,很多毕业生产生了“就高不就低、就东不就西、就大不就小”的就业心态。毕业生更多看重从业环境、薪资待遇等外部职业条件,而忽视了自身职业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2.对就业签约的严肃性认识不够。笔者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签署过程中,抱着草率的心情,刚签完协议书就后悔,甚至有部分毕业生认为可以同时签署几份就业协议书,特别是山东省实施网上签约以来,很多毕业生已完成网络签约过程,但内心又不认可签约的实效性,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签订就业协议虽不同于劳动合同,但同样具有合同的严肃性,毕业生对此普遍缺乏清晰的认知。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往往在招聘会一开始,就黑压压地扑向招聘单位,有就业机会就牢牢抓住,满足了自己的急切心理。但经历一番求职之后,慢慢对自己的求职意向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于是,在每年5、6月份毕业之前首批签约者纷纷开始毁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希望学校对毕业生加强诚信教育,也希望能有更好的制度来约束那些签了约的毕业生。

3.就业后的跳槽率高。国内高教领域调查机构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有38%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是主动离职,如此之高的半年跳槽率,虽然与高校“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引导有关,但更多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前对就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心理转变。毕业生的短期离职不仅消耗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很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现在的就业难不光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方的招聘工作也变得愈发困难,招聘毕业生的过程难,招聘后的稳定更难。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职业精神,没有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心理转变,没有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更谈不上对企业发展的奉献精神,缺乏主人翁意识,常常把公司对自己的培养看作是跳槽的资本。

二、加强职业心理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心理、盲目性、高跳槽率等现象均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高校要运用职业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事先规划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以及从事何种职业,担当何种角色的行为。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人生目标规划的实验,结果发现目标决定了人的方向,而方向决定了结果。目前各个高校虽然也慢慢开始重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授人员的层次等各个方面来看较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非常不够的。高校要抓住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在入校之初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从心理层面意识到上大学是为了走上社会求职就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而做知识储备的,同时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环境需求与自身条件的特点确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不仅是为高校四年后的就业工作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生涯发展的需要。

2.开展职业意识、职业兴趣教育。职业意识是指个人在求职择业中所形成与实现的同职业有关的自我认知的整体。职业兴趣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主观偏好,是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它的形成与个人的个性、自身能力、实践活动、客观环境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理论,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常规型、艺术型、实践型、研究型、社会型、管理型。职业兴趣与职业类型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两者的匹配度越高,职业的自我满意度、职业的成就也就越高。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是职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关键点,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时,要结合心理规律,根据他们的职业心理特点、人格类型、职业兴趣加以帮助指导,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兴趣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加客观、更加清晰地做好自我剖析,为将来的职业定位做好核心工作。

3.开展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专业认同。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的趋势和主流,素质教育旨在提升教育客体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素质是高校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学生中非及时志愿录取的学生占比较大,就算是及时志愿录取,入校之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的也不在少数。学生在高考选专业时,多是根据父母的社会经验,对专业所学缺乏客观了解,对专业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更缺乏理性认知,导致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对专业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动力。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考研,而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正是各高校专业课的开设阶段,很多考研的学生是以牺牲掉专业课的学习来保障考研科目的学习。对高校而言,出于对考研率的顾虑对学生专业的学习也放松了要求。加之在“专业所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大学生普遍专业能力平平,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多看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换言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的人,特别是后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高校要充分利用成功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校友身上发现专业的重要性,并树立专业为立身之本的理念。

4.通过实习实践增加职业的认知度和适应力。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整理、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通过专业实习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对于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对于自身在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达到了实习演练的目的,为将来的就业做好职业分析和职业定位。不难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对有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格外青睐,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会表现出更好的心理成熟度,能客观做出职业定位,同时就业后的稳定度也比较高。目前高校虽然都存在实习实践的环节,但因地域经济问题、学生规模问题等因素,实习实践基本上采取“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这对于学生职业认知度的提升是不到位的。要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来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高校和企业都要在这一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和贡献。

5.开展人才测评等职业心理咨询服务。所谓人才测评,就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员素质状况、个性特点、职业兴趣等心理特征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以期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职业成就感取决于“职业环境”与“人格特质”这两个方面的适配性,适配性越高,则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及职业成就感越高。通过人才测评可以帮助自我更加科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这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一步。目前各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中也纷纷利用“霍兰德的职业类型量表”“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等一系列量表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但测评后的解释、辅导工作因师生比例悬殊而很难做到对学生群体的覆盖,这就使得测评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高校在充分利用这些测评工具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心理辅导,针对不同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电视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做好职业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6.开展求职技能培训等辅助性就业服务活动。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求职技巧、求职技能低下也是导致毕业生职业心理不成熟、求职困难的原因所在。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辅助就业类活动,如就业专家报告会。这些报告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邀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做好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报告,让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二是要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为学生作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何以立足企业、如何在企业中快速成长成才的报告,为毕业生从“校园人”转变为“职场人”做好指导;三是要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为学生作如何成功求职、如何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类报告,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应聘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这些报告会要穿插在大学生四年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进行,有利于大学生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学生撰写求职信、面试技巧、模拟招聘、就业个案分析等。大学生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式的职业辅导必然会促进其职业心理的成长与成熟,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成功就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要把职业心理教育引入大学生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和心理辅导两个层面多方位递进式地进行职业心理的培养。从大学生入校之初抓起,从职业意识、职业规划、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这是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也希望通过职业心理的教育和塑造,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效改善就业难的现实状况。做好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顺畅了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讲,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

作者:巩丽田兆富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

一、90后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原因探析

在笔者看来,产生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不是某一类单独的因素所造成的,而是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一)舆论与环境的双重挤压1.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一方面,过热的品牌效应和学历至上的苛刻要求制约着90后大学生的择业。在同等条件下,人们对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青睐有加,而对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嗤之以鼻。过分注重品牌效应,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般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现代中国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90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形式上的平等与实际中的不平等即歧视女毕业生的现象,即使是女毕业生较合适的职业岗位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就造成了女毕业生一定的心理压力。2.就业环境的严峻挑战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2年的147万增加到2008年的532万,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却在相对减少,于是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注重学校的品牌,而且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分工越细的专业择业越困难,于是面对工作机会,许多毕业生只能望而却步。另外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或较发达的地区接收毕业生较多,反之则少。而且从各地区反映的需求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加,其他地区如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对毕业生的要求则低于沿海地区。这样的需求导致了大部分毕业生把就业标准定在沿海发达地区,有一种非沿海不去的雄心。”

(二)家长与家族的层层加压父母寄予过高期望,导致90后大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父母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和对各种职业的看法,以及家中其他成员对职业的看法都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如父母从事教师职业,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从事相关职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希望子女选择稳定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无形中就给孩子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他们的选择也就受到了限制。同时,更由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误区甚至是缺乏更导致孩子在理想被现实冲垮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个别父母由于担心孩子而干脆降低期望值,不敢或者不愿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这就使孩子在校读书期间无所事事,一到毕业就全靠父母,没有任何承受力,一旦父母或工作联系出现曲折,他们便很容易一蹶不振,产生心理障碍。

(三)教学与引导的双重脱节1.办学理念与专业设置的滞后调查显示,79.8%的同学认为在校学业成绩和能力与择业没有太大关系。这点值得我们学校和教师深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是否真正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同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与专业设置方面,高校仍沿用计划办学的思路,“重招生、轻就业”,甚至还有一些高等院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通过各种途径一味扩大招生,不顾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造成高校毕业生的积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课程和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生培养方面,有的学校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缺乏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从表3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毕业生感到压力较大的一点原因是觉得学非所用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干什么,对前途感到迷茫。2.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滞后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在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评价不高,只有18.9%认为很有帮助,35%认为对就业帮助一般,25%不知道学校有类似机构,21.1%的人认为几乎没有帮助。这些数据同时给我们高校提出了严峻的问题。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对信息的有效运用程度不够。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以讲授就业基本知识为主,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来帮助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中碰到的问题,例如简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介绍,单纯依靠公告栏招聘信息,提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见面的机会,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就业需求。这必然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缺乏。另一方面,就业心理辅导的滞后性。目前有的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机构,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却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或是学校心理咨询配套设施与学生就业心理发展变化脱节,心理咨询手段滞后,心理咨询员专业素质不高,或其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四)认识与自我的多重偏差一方面,个体差异和个性区别。由于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努力程度不同,有效获得知识的多少就不同,有些毕业生在大学四年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学生从不参加任何实践活动,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综合能力欠缺,这样便造成了每个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差别,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择业标准的不同;另一方面,毕业生正处于人生特殊时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这个时期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虽然他们生理已经发育成熟,但是他们的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所以一旦遇到一些难以抉择的问题,他们的心理就容易发生较大的反复和波动。“而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寝室、教室到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心理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易产生挫折心理,一旦失败便感到失落、悲观失望、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

二、调适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分析

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如此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此进行解决呢?笔者认为也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方面入手进行解决。

(一)政策导向与措施透明同在1.国家政策导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报告阐明了我国就业的新思路和新导向,为缓解目前的就业难瓶颈提供了思路和政策保障。那么如何能做到真正解决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呢?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政策导向、措施鼓励、改革招考方式德国等方式鼓励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国家最迫切发展的相关部门及工作岗位工作,单靠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政府事业单位招考无法改变和真正解决就业存在的根本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为90后大学生们提供了又一个大舞台。2.选拔措施透明化90后大学生需要良好的择业环境,公正、公开、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就业竞争中毕业生最惧怕的是竞争对手走后门找关系,用人单位暗箱操作,当今社会出现的“拼爹”等现象。所以用人单位使用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实施措施透明化极为重要;另外应该加强舆论监督,坚决杜绝不正之风,首先要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应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防止再犯,在用人方面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开、公平。

(二)教育引导与积极沟通并存一方面,家长应该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父母亲友除了给予大学毕业生正确的引导之外,还应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再给予恰当的期望值,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而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此外家长还应主动加强与毕业生的交流和沟通,关心他们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帮助毕业生处理好择业中的具体问题,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家长必须摒弃落后的就业观念,鼓励和支持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主创业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就业新观念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三)教学变革与措施补救相辅相成1.改革课程设置和改变教学方式因为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口,这要求高校尽快转换观念,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的指导思想,从以前只注重学生的培养转换到招生培养和就业并重。因此,学校开设专业以及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做到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较少的专业人数应有所控制。此外,多增设培养90后大学生操作技能的课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所侧重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和学生的知识面,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或调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增加90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加强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改变过去的方式,把就业指导工作抓早、抓好。就业指导工作应置于90后大学生涯中,从90后大学生入学开始学校就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以便学生尽早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使他们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认识到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今后人生的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例如开设就业辅导课,利用网络搜集、贮存就业信息,设置就业信息公布栏,组织用人单位亲临学校进行招聘等。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实用的心理咨询机构,并选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学生需要时,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帮助90后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或是受挫后的心理调适工作。3.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外,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90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气质特点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地把握择业期望值,为求职提供一个内在依据,能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我,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有效排除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困扰。

(四)自我调适与发展是基础自我心理调适就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较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障碍。90后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根本对策。1.自我调适是关键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心里承受能力。毕业生应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潜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以便对自己就业期望做出适当的指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当大学毕业生就业失败时,应该坦然面对挫折,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此时拥有健康的心理显得非常重要,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就业竞争激励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应该把求职看成是一个很好认识社会,认识职业,并认识自我能力的一个机会,求职可以发展自己,促进自己成熟。其次求职不成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不行,可能还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对手太强,单位要求过高等,要学会自我安慰,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当人的心理出现矛盾,特别是较大心理负担和压力之后,内心冲突激烈,自我调节难以奏效的时候外来力量的帮助显得非常重要。当90后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这种状况时就应该主动寻求外来帮助,如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述,与家长谈心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当这些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心理心理咨询,尤其是个体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通过他们“一针见血”的分析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适度的,适合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如看电影,做体育运动,睡觉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并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度过难关。2.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是根本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关键还是靠自己,那么就要求90后大学生平时应该注意提高自身能力。在校期间,除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十分注重个人实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具有的综合素质是打开就业之门的一把钥匙,因此毕业生要从大一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当下,大学毕业生们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心理障碍不仅是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良好解决的关键,更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成才甚至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解除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90后大学生自己四个方面寻找解决途径。其中最关键和核心的是靠90后大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并配合外界的辅助力量,帮助大学毕业生及时减轻择业心理障碍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顺利就业。

作者:贾璋炜韩晓娟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金融危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依赖与逃避心理

因为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无法为大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与机会。且当今的毕业生独生子女较多,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而自立自理能力却比较差,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与独立决断的能力,在面对如此危急时刻,常常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更加依赖于父母与其他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放弃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机会,依靠家长,根本不知道怎样的一份工作才是自己追求和寻找的。放弃自我的时候,其实已经放弃了竞争,其结果也多会被用人单位淘汰。这种不敢正视就业问题,放弃主动搜集信息,害怕承担社会责任,不愿意到社会中拼搏,本质上也正是一种逃避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依赖就是逃避。当逃避成为习惯,或者说这些没有一点职业生涯规划的逃避最终会使得他们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继而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自卑与从众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遭遇过多的挫折而生成较多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心与自尊心。由于生理、家庭教育、家庭成长环境、社会等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在大学生生活中常见于其对谈恋爱、学习、与人交往、就业等方面的态度。当在择业中屡遭挫折后,觉得事事不如人,很容易产生消极暗示,会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缺少竞争的勇气,不敢继续参与竞争,更有甚者会出现悲观失望、精神不振、沮丧等心理问题,直接导致认知功能失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容易受社会潮流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从众心理较为严重。自卑的个体更容易主动放弃自己的意见,多会采取顺从行为心理倾向。从众心理会让大学生忽视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跟着感觉走,会使得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下降,接受暗示性能力比其他人更强烈。

大学生就业心理成因分析

(一)就业环境恶化

近十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劳动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学生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就事出有因。中国正面临着市场经济与就业机制改革的关键期,改革中的发展进步对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提出更新的标准与更高的要求,自然而然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与难度,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重了就业困境与矛盾。从业人员的下岗与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挤压,甚至在全球化过程中国外劳动力的涌入,直接导致就业结构在空间上与时间上出现失衡。对于那些再就业中出现“四无”受挫即无知受挫,无经验受挫,无标准受挫,无诚信受挫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高校体制改革与就业指导滞后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意识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倾向。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教学内容与手段跟不上市场需要,严重影响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使之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职业辅导教育不应是在毕业时才进行,而应该根据大学生四年中各个年级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通过各种形式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使他们能够较早正确地认识职业与客观的评价自己,明智的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生活道路。目前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治与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的把握机遇,因此也就很难正确的做出抉择。

(三)毕业生自我因素

首先,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多源于自身的心理不成熟、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个人定位的不与个人素质的欠缺。由于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其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人格发展不完善,致使就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排他性。再次,由于大学生都属于初次就业,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产生各种不健康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一)大学生个体层面

1.正视客观现实,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就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大学生作为金融危机冲击下各种压力的承受者,首先必须有一个坦然面对现实的心态,毕竟这场危机的破坏性之大,破坏面之广是客观存在的,故对破坏周期的预测也需有理性的认识。承受危机冲击的不仅仅是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们,而是全社会的各种行业及其从业者,所以适时的调整就业观念才是当前的关键,而不是无谓的怨天尤人。就业观就是对职业的基本评价与看法,它是个体选择职业的前提,在择业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作用。而许多就业不良心理的产生都和不正确的就业观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调整不适应时展的就业观,科学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尤为重要。毕竟社会才是一切职业的来源,有了社会需求才有就业机会与空间,既然在危机形势下寻求就业,就业观念必须更加理性,就业渠道就更需要拓宽。毕业生这时候应该扩大思考范围,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尽量避免人为失业,更要学会面对暂时性的失业,不能仅想着为别人打工,更要有自主创业的精神,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个恰当的自我认识,也才能让自己不陷入就业绝境。

2.重新坚固就业信心,提高挫折容忍力

自信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它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更是个体成就任何事情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既然已经对危机形势有了客观的认识,就更应该把个人就业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重新树立就业信心。退一步必定是悬崖,进一步却是未知,所以毕业生就更应该主动出击,满怀信心的去推销自己、展示自己、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在动态就业行动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软硬件设备。挫折容忍力,即遇到挫折时勇于挑战,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挫折是什么?挫折就是每一次失败后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对社会的重新认识。受挫后能够冷静的对待、态度积极、心理乐观、方法合理、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力争完善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独立,无论是何种逆境都能坦然面对,相信自己,勇于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二)高校层面

1.改善就业环境,实施多方位就业指导

改变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构建学生本位的服务思想。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应该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走入校园,举办更多的校园招聘会,创造与之配套的硬件、软件、人员、组织等多方面条件,形成完整有效的就业氛围与环境,及时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努力实施多方位的就业指导,落实就业心理健康指导于大一培养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理想;大二、大三侧重于解决实现职业理想“我该怎么办”和将来“我能干什么”;大四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适应社会现实,实现职业理想的连续过程。让学生从入学,接受教育,到择业就业都能得到学校的就业能力培养和指导支持。

2.改革课程体系,扩大心理健康内涵

增设合理的心理健康课程,科学规范教学内容,让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必修课。系统的讲授就业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针、政策指导、开展价值观、择业观教育以及应聘技巧训练等。重视学生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个性塑造、潜能开发、创新能力的引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软性指导,教会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对社会和未来作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就业过程中正确的评价自己和定位,积极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形成开放的职业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要改变只关注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的传统观念,引进相应的职业能力、性格、气质一系列心理测试,对学生的就业给予高水平的心理辅导,用科学的方法对受挫学生进行咨询与宣泄,邀请往届就业学生特别是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与应届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就业成功经验交流,努力促使学生的整体人格完善。

作者:袁旭东夏雁军单位:淮阴工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