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教育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论文
一、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初级培训,绝大多数的参训者无论是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媒体设计与使用的技能还是教学资源获取与处理的技能都有明显改善。本次主要从这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1)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根据《标准》,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结合初级培训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本次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案编写等七各方面对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了专项调查。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地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案编写;一般和非常熟练的教师人数基本相当,非常熟练的稍多一点。但在教学评价和教学媒体评价方面非常熟练地较少,特别是评价方面一般的人数居多。
(2)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媒体是承载、传播和加工教学信息的所有工具或介质。本次调查主要以传统教学媒体、(如黑板、粉笔、模型等)常规的电教媒体(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和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交互媒体为重点进行调查。如表3所示,82.5%的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模型),54.5%的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常规电教媒体(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录音机),49.0%的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交互媒体,这个比率有点偏小。
(3)教学资源的制作、处理与加工技能教学资源的制作、处理与加工是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次调查主要以教学资源的获取,处理与加工,几种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网页制作和网络课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55.9%的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非常熟练的28%,不会的教师只有2.1%,可见Powerpoint软件是中小学教师使用最多的,也是用的好的软件。熟练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的中小学教师占49%,非常熟练的占14.7%;使用Flash,Authorware,视音频编辑软件制作课件及使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网页和网络课程方面,熟练使用的人数在20%左右,非常熟练的人数10%左右,大部分不熟练或不会。
(4)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经过教育技术能力的初级培训后,虽然大部分教师都在积极地运用教育技术,但还是存在一些困难。82.3%的中小学教师缺乏课件制作技能,26.3%的中小学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51.2%的中小学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65.2%的人缺乏准备时间。49.7%的中小学教师认为缺乏教学设备,50.1%的中小学教师不熟悉设备的操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1.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参加过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143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意识淡薄尽管大多数教师表示愿意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手段教学的意识,但也有一些人明确表示对教育技术缺乏兴趣,还有一些人由于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根本想不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经过初级培训的教师也是有一段时间的热情,过一段时间也就想不起来了。
(2)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虽然进行了初级培训,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虽能勉强完成培训任务,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件制作,他们感觉到困难重重,无处下手,最终望而却步。
(3)农村中小学硬件投入不足,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经调查,有一部分老师想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学校没有相关的设备,就只能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还有部分老师不会使用教学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的操作,这样就出现了想用而无法用的局面,被迫放弃;另外,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普通教师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的机会很少,长期按部就班的上课,思想封闭,没有形成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氛围。
2.解决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要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提高中小学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同感,强化应用意识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校长要重视起来,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教育技术能力好的老师要适当地奖励,鼓励支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尽较大可能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或派遣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形成人人想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的良好氛围。
(2)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健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分层教学就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可划分为3个层次培训,一是初级层次,主要针对不会操作计算机的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和设备的使用培训,主要内容是几种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利用网络查询,加工处理、运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二是中级培训,对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教师的培训,主要内容是《标准》中规定的各种教育技术能力(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的培训;三是高级培训,主要针对有教育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各类学习网站、数字化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3)加大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投入,增加完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教学设备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要能保障在每个教室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同时要接入互联网。要鼓励教师自制或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
(4)努力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城乡学习共同体是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平等互助、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依托互联网,建立网站、开展互动课堂、开设微博、微信、QQ等交流平台,借鉴引用城市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品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二是制定定期交流学习机制,互相派遣的教师到对方学校教学、参观、交流经验,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提供教案、品质课的教学视频等,促进农村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三、结束语
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关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也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技术资源,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对自身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自我规划,自主设计、实施、评价与提高。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摘要:新课改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数学教学的需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成为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小学数学传统教学的不足,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应用中的优点与缺点,提出了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策略,希望能发挥一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一、前言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融合到一起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概念与小学数学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即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此来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和网络,但是又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能脱离传统教学。
三、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应用中的优点与缺点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应用中的优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内容,甚至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多媒体教学能够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化解了板书的枯燥无味,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学生们也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能够把助学的基础理论和概念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较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独立思考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应用中的缺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应用中主要存在两个缺点。首先,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过于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过多地使用图片、音频、视频,使课件中的知识内容相对偏少。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本就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其次,使教师局限于多媒体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在课前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因为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师在授课时的按照课件讲解,在授课过程中遇到与课件有矛盾或者不符的问题时,不能及时的调整。久而久之,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下降,不仅教师讲课的水平降低,还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四、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策略
(一)掌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原则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遵守以下原则:及时点,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经验和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素,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设计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件。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只有遵守适量原则,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点,及时反馈原则。现代教育技术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还能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进行及时反馈。例如,当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掌握不时,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解惑。如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牢固或者做题正确的话,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学习数学。把握好及时反馈的原则,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展开。第三点,有序原则。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是程序教学的发展,它能够用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数学知识结合声音、图片展现在多媒体课件上,把笼统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然后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相比于程序教学,多媒体教学更加的完善、灵活,效率更高。虽然它是程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具有原则性。所以,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应遵循其有序原则。
(二)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把学生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同时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和授课的实际情况开发学生思维。教师应把教材中抽象的部分具体化或者简单化,在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数形结合”也可以做实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是能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并且乐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三)进行师生合作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只是单纯的讲课,而学生也只是一味地听课,没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进而影响师生的合作,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展开。而现代教育技术非常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获取学生信任、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还可以教学生使用多媒体,这样就可以保障学生在课后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能独立使用多媒体进行学习。而且学生在掌握多媒体使用流程后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配合老师教学,推进教学计划的进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建宽阔的学习平台,开发其潜能,才能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
作者:张平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技术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重大革命,必然影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它表明了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分析,对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山区中小学;因素
多媒体技术介入教学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现代技术教育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以及学生地位产生的影响
1.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生和教学内容3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现代教学过程又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个要素;
2.使教学内容由原先单一的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的图形、图表变成了一种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
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后,促进了教学方法向综合化方向的发展,使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不再以知识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化进程使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也逐步的开展起来;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过程的深入和发展,其最终结果将是实现信息化教学,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各地区教研小组以及各中小学重点研究之一。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校的应用领域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教学能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效果及质量。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师
学校在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学校自己的网站,链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老师们提供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老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读书体会,利用网站进行学术交流。在这里老师们可以得到应用于教学中的广阔的资源。另外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教师可通过学校办公的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查询,软件的预览、修改,电子教案的准备等备课工作。在网上进行学术讨论,交流学术信息,并进行电子办公。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学校提供及时、的管理信息,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系统。为将来提供决策支持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丰富的管理工具还可以将学校领导和各级行政管理售货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之得以集中精力来考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与校外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招生信息,联系各界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
三、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的局限性
从教师如何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来看,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但从调查来看,只有大概43.2%的教师曾参加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其中只有40%的教师参加的是市集体组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而大概4%的教师是自己去的相关培训班;另外,还有大概18.7%的教师表示想去,但没有相关的培训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校教师渴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心情可见一斑,尤其以中青年教师为明显。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一些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认识还不够。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如一些推导、重要的结论、方法等都事先输入在现代教育技术CAI课件里,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思考和记录,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工作。它不只是书本文字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再现,而是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引申、创新的过程。通过声、像、图、文的结合,能使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便于掌握的信息,因此,工作任务很繁重。教师开发各自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促进。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层次的教师。教师除了要钻研自己教授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学习当今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
四、 结语
我们的教师除了要钻研自己教授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学习当今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是推动教育改革,深化教育实践,改变教学方法的强大武器,它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教育方面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更新观念,更要更新知识,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驱,成为现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谈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的现状与策略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教育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城乡教育之间一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城乡分割的状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在教育技术中,人力资源建设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 现状 教育策略
新课改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愈加多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但是,教育技术设备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数量普遍不足,质量偏低,利用率低。
教育技术硬件设备需要大量资金,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教育部门投入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方面的经费就更少了。这就导致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设备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摄像机、视频展示台、电子白板等高端设备数量更少。近年来,由于中英项目等的开展,许多学校有了远程教育播放设备等,但这些设备配备很低,如远程教育播放设备仅仅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还有的学校(或教学点)甚至连一台计算机也没有。而且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装备了常规电教媒体,但是由于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够,以及一些学校将得之不易的设备看得十分珍贵,害怕用坏,以致一些学校将电教媒体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录制精品课程,上示范课的“法宝”一年难得用上几次,使得媒体利用率很低,很多设备被放坏。
(二)软件严重缺乏,质量不高,品种单一。
农村中小学现有的教学软件绝大部分是上级配发或中英项目配发或扶贫配发的,而且大部分软件是DVD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品种单一。大多数软件仅仅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少数几个学科,而且不能较好地与文字教材配套使用。同时,由于观念跟不上,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愿意花大价钱买设备而不愿或不屑于软件建设,导致软硬件建设不配套,硬件设备只能拿来当摆设。
(三)师资资源缺乏,学历偏低、信息素质偏低。
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教师很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只是凭自己的刻苦钻研,才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方法,根本谈不上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些教师甚至只是受过短期“英特尔”培训[2],而且是兼职从事教育技术事业的,他们所干的工作只是设备的简单维护、打扫机房等。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的现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一)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电化教育初期,强调“以媒体为中心”的理论深入人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诸多学校盲目购置硬件设施,花巨额资金装设多媒体教室,等等,而且存在媒体应用的误区:排斥技术或“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过于依赖技术,认为只要使用了媒体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了解各种媒体的功能特色,不能优化使用各种媒体,这使得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特别糟糕。为此,我们应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教育技术知识,把普及教育技术作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紧抓好。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硬、软件建设同步。
现代教育技术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障,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3]。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除了力争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品质次设备外,也不能一味追求品质次,其实在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是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为达到效果服务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常规电教媒体设备的建设,而且要有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把众多品质教育资源整合到教育技术的工作中,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还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做到物尽其用,并用出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更要合理规划和协调使用硬件设备,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三)师资队伍培训和管理,提高信息素质。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不可能引进大量的教育技术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通过培训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通过“英特尔”培训,大多数教育技术人员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培训的重点不能只放到技术方面,应当适当加强理论培训,如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微格教学等理论的培训[5]。我们应当清楚教育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先导,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改理论,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近年来,由于相应的教育技术体制不健全,教育技术机构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很多教育技术人员常常只是维修工或课件制作人员,而他们相应的教师培训职能等往往被人们忽视。进行教育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教育技术的有效实施,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强化。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育现代化
【摘 要】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主要依赖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是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条件。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教育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为了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 现代化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教育现代化被提上了建设日程。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脚步逐渐成为目前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更便于课堂教学中相关情境教学的创设。
一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开拓了教学思维
随着小学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在教学中不但要求课堂学习内容要和课堂内外紧密联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使每个学科间都起到互相影响的作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从学习中发现乐趣,将被动学习逐渐变成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只有课本、黑板、教师、学生的死板教学模式,真正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脱离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怪圈,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创建了一个符合国情的学习平台。
二 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加深学生的学习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以教材知识和教育大纲为出发点,对教材不断钻研,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习,让学生硬性地吸收教材中的知识点,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开始深入学校,学校开始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重塑了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第二章第三篇文章《拉萨的天空》时,教师带领同学通篇阅读了课文之后,利用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将西藏拉萨湛蓝的天空、沐浴在晨光中的布达拉宫、远处被雪覆盖的群山等景象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给学生,增加学生对《拉萨的天空》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印象。一改传统的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但学生对所讲知识没有形象概念的现象。
三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强化了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的课堂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其辅助教学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第五章第四篇《巧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教师为了更加形象、具体地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互联网、国际互联网,组织学生去微机室进行观摩学习,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看、去感受互联网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这篇文章以求弄懂感兴趣的知识点。在讲解国际互联网这一课程,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硬性接受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不但无法理解所讲内容,同时还会觉得枯燥、无聊,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将学生带到微机室,让学生亲自去了解这些和国际互联网相关的事物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 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现代化体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为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为小学学校的办公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了学校更新信息教学设备的脚步,很多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都开始采购专门用于教学和管理的系统软件。如小学校园管理系统、校园教师管理系统、校园学生公共设施管理系统等,将这些系统集中到校园管理系统中,进行集中管理,为学校处理各种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小学教育教学手段也不断地丰富起来,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被普及到现代教育教学中,说明小学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报修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随着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对教育装备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技装工作也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而电教馆由于人员编制有限,业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保障工作和越来越重的装备建设任务。因此,找到一条与学校及时沟通的途径,保障现有装备的正常运转,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平台开发的初衷
成都市温江区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在建成教育城域网的同时,每所学校校园网络满覆盖,已经达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为了保障这些设施设备能正常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我们不断探索能与学校及时沟通、了解装备运行状况,在装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响应、排除故障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自行开发了“装备报修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1.平台技术及页面设计
装备报修平台是基于Web平台,以ACCESSE数据库、ASP动态网站技术以及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软件开发而成。
2.功能模块设计
主要包括学校用户以及平台管理员两个模块。
(1)学校用户。学校用户模块功能:以指定的用户名与密码登录平台后可对密码进行修改,以及在线填写装备报修情况、查看审批情况、查看装备报修须知。
(2)平台管理员。平台管理员模块专为区级负责售后服务的装备管理人员量身定做,以平台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后,可查看操作须知,进行密码修改、在线审批及回复学校装备报修内容。
3.数据库设计
(1)用户登录数据表。一是学校用户(如图1所示)。学校用户数据表里的字段包括ID、学校名称、用户名、密码。二是平台管理员(如图2所示)。管理员数据表里的字段包括ID、平台管理员、密码。
图1 学校用户登录数据表 图2平台管理员登录数据表
(2)报修内容数据表。报修内容数据表包括ID、学校名称、报修类型、报修人员、联系电话、报修时间、报修内容、审批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报修数据表设计
三、平台操作简介
装备报修平台的操作主要针对三类用户,为每类用户设计了不同权限的操作功能。
(1)开放用户。打开平台页面即可查看整个在线装备平台已经受理及未受理的报修情况,使得装备报修信息公开化,受群众监督。
(2)学校用户。学校用户成功登录平台后,可对其登录密码进行修改。输入初始旧密码,输入新密码,新密码确认,点击“确认”后修改成功。还可以填写装备报修内容,包括装备名称、报修人、联
系电话、设备主要故障情况,提交平台管理员核实审批后维修。
(3)平台管理员。登录成功后,同样可以修改密码。此外还有审核装备报修权限,查看报修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装备损坏情况。对于重要装备的报修需要到现场查看,核实学校用户提交的装备报修申请是否在受理范围之内。如果在受理范围,回复学校“同意报修”的字样,并联系售后公司及时修理,跟进装备维修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如果不在受理范围,也要及时回复相应处理结果,并与学校做好沟通与交流。
四、平台的特点与应用成效
平台安装在区级网络管理中心高性能服务器内,保障了平台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学校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装备故障报修,实现装备管理的信息化,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
(1)平台功能清晰、操作简单,轻松实现装备报修,通过主管部门负责装备维护维修人员的监控与督促,售后服务好,维修速度快,质量有保障。
(2)面向公众,打开网站页面即可查看平台已经受理及未受理的报修情况,信息公开化。
(3)平台管理员可远程轻松实现装备的信息化管理,远程掌控装备完好率、运行情况、学校管理情况、公司售后服务情况,大大节约了时间,有效提高了装备管理工作效率。
总之,加强装备管理过程规范化,实现装备管理信息化,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不断摸索与实践的过程,需要每个技装人员积极地探索与思考。
(皮特曲格,本科,中教二级,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电化教育馆,611130)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平衡计分卡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起来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评价中,致力于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中小学的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够便于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前言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但资金与人力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已经成为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的焦点矛盾。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平衡计分卡(BSC)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起来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评价中,致力于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中小学的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使相关部门便于宏观把握中小学校教育技术信息化现状,较好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二、基于BSC建立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平衡计分卡的引入
平衡记分卡是以组织战略为核心,协助将战略落实到运作中的一项战略绩效评价管理工具。它包含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一种内在因果关系。财务维度是组织的终极目标,它的实现必须以其他三个内在驱动维度的实现为前提。
平衡记分卡可以系统考察中小学信息化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之间的协同效果,能够跟踪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纠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小学信息化发展战略做出及时调整。因此,本文选择了平衡记分卡作为构建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方法。
2、基于BSC建立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各类信息来源的资料收集,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特色,根据BSC的基本思想,构建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中小学教育技术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层级体系。
(1)、财务维度。财务维度主要反映评价主体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增长、利润率以及风险率.而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其具体指标包括基础设备经费投入比例、教学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比例、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程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使用数字资源增强学习的情况。
(2)、内部流程维度。内部过程维度考察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规划、建设与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包括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情况、教师计算机拥有比例、学生计算机拥有比例、教室多媒体等设备的配置比例、校园网络系统覆盖率、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教师配备率、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率、信息化管理制度健全程度、设备的维修频率。
(3)、客户维度。客户维度反映评价主体创造价值和实现差异化的效果,也即中小学信息化服务在满足师生学习需求时达到的水平,可概括为相关人员参与度、满意度和支持度三大方面。具体包括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信息系统使用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率、教务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家长和社区借助信息技术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师生对信息化设备的满意度、师生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满意度以及教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支持度。
(4)、学习与成长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衡量评价主体是否注重于保持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能力。所以学习与成长维度具体指标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更新程度、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经费投入、员工学习能力、人员培训的经费投入、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比例、教师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比例。
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
1、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指标,并使这些较少且相互独立的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始指标的统计特性和信息量,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基于BSC的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即利用平衡记分卡原理将所有指标分成相关性较低的几大类或维度,在各维度内部相关性很高的指标之间再进行主成分分析。
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因
我们将BSC法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既综合性强有能反映系统情况的指标称为概要指标集,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为了建立多样的细化指标集,又要使指标个数不至于过多而计算繁琐,有必要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某一概要指标下的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提取细化指标的主成分作为概要指标,使得概要指标包含了所有细化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3、指标体系的完善
通过对各概要指标下的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这些细化指标进一步归类,并根据评价结果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分为三类:
3.1、概要指标下仅有一个细化指标,因此直接把细化指标作为概要指标的代表;
3.2、各细化指标的及时主成分的信息含量大于85%,表明及时主成分的信息含量较高,能基本反映各细化指标的信息,因此就用及时主城作为概要指标的代表进行计算;
3.3、各细化指标的及时主成分的信息含量小于85%,表明及时主成分的信息含量不高,不能基本反映各细化指标的信息,所以要对这个概要指标集中各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如果概要指标包含两个细化指标,则两个细化指标相关性非常小,相关系数一般小于0.5,在这种情况下保留两个细化指标,把这两个细化指标都作为概要指标进行评价;如果含有三个以上细化指标,以此类推。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运用平衡记分卡思想和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至于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数据取得与评分与具体的绩效评价方法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单位:肥西县孙集中心校 安徽】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如今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引起广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育技术 中小学 教育作用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它的发展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教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传统的教法,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做简要的分析。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是新授课的首要环节,仅凭教师空洞无味的讲解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图像及文字等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把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了稳定的学习情绪。例如,在教学《火烧云》课文时,教师可依据每个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分别再现各种类火烧云的特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起到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特殊作用,这样就能充分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效地激发兴趣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悟。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现实,加强认知
现代信息技术能弥补教师语言表达不清、不易操作的弊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虚拟现实的场景,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加强和促进学生的认知。由于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他们的认知活动过程大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前提,注意的无意性占主要地位,许多新鲜事物的出现都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且他们知识的积累与智力的发展都是在无意注意下完成的。教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世界,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形象逼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号召力,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那种对敌人的极端轻蔑和对死亡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教师播放了电影片断,使学生从图像、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校园信息网络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三、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重难点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普遍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分解难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学生对“飞夺”一词理解不够。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学生从画面中观察到了红军战士在漆黑的夜里冒着瓢泼大雨与敌人在大渡河两岸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快速向泸定桥挺进,这样就解释了“飞夺”这个词语的意思。突破重难点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点拨、讲解外,还可以巧妙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更能将重难点突破。
四、利用信息技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刚走入教室上课时,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课间的欢声笑语还沉静在脑海之中,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上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音、图像、文字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快学生注意力的快速转移,不断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把有意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认知活动对象上来。由于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比较薄弱,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要实现长久注意,教师就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效果,给学生创造一种生活的情境,从而产生生活体验,使之投入到学习内容的意境中去,能够较好地维持注意。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课文主要写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美丽、神秘的意境中去,立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上课时,关闭教室的灯,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展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仿佛到了海底世界。他们随着镜头慢慢地推移,欣赏了美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漂亮的贝壳以及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还有树林中的海鸟,他们好像正在侧耳倾听着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这样,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所写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与思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就拉近了学生跟课文之间的距离,为学习整篇课文作了必要的情境铺垫。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反馈,优化巩固与应用
在教学中,把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采用多媒体展示,能方便、快捷、形象、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和教与学的针对性。教师在练习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发挥更多的优势,能使练习等环节轻松自如,既节省了书写的时间,又提高了练习的效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科教学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发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真正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让它为学生的发展,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责编 张宇)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问题与对策
摘 要 文章指出了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 问题 对策
1 教育技术装备的概念
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的概念,学者们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通常认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配备的各种资源总和,以及对其进行相应建设、配备、管理、使用、培训和督导的行为与过程。
本文讨论的教育技术装备为物质形态的设备,主要涵盖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装备、实验室和功能教室装备等。
2 教育技术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开始,到2003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再到后面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国家为各农村中小学校配备的各种教育技术装备已基本到位,面对大量的教育技术设备,如何管理好、用好这些设备,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据调查,我国农村中小学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育技术装备的利用率不高
许多学校一味地追求教育设备的档次,并把它看作门面、装饰工程,盲目攀比;很多学校的机房、多媒体教室只是外在摆设,仅供参观检查使用;有的学校将电脑当成宝贝,从来不用,生怕弄坏,还特别保护起来;有的教师不敢用或不会用电脑;有的设备因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损坏且不会修理,没把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 专业管理人员极度缺乏
在基础教育中,绝大多数教育督导和评估把升学率看得很重,具体表现为:一是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少,而且都不是专业人士出身。二是学校没有把专门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纳入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当中,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知识培训,缺少实践操作维修经验。
3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和办法
为充分发挥学校各种设施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让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与使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就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效率,笔者结合自己大学时在宁都县电教室实习的所见所闻和两年的基层教育工作管理实践,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3.1对于教育行政部门
(1)教育部有关主管部门可以让高校在培养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加入专门针对教育技术装备科学管理与使用的课程,提升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设备的管理、维修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专业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奠定基础。(2)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评估体系,切实把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管理、使用等方面纳入到对学校业绩评估的范围当中。(3)各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并配备至少5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把懂技术装备、懂教育、懂管理的人才分配到专职教的育技术装备人员的队伍中去。(4)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所管辖的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教师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教师也应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纳入到继续教育的范畴中。
3.2 对于各中小学校
(1)主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加强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工作。
(2)加强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建议在教育装备比较完善的学校设立装备管理站。
在我国中小学校一般都只有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等部门,但随着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及各种功能教室的大量配备,这时就特别需要由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为此,笔者建议,应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校中设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处,并与县级的电教室、省级的教育装备管理中心相衔接。
装备处具体工作如下:①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要制定好一系列规章制度,经常性地对设备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使用前仔细检查,实验结束后,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同时要注意保持机房、实验室的卫生,注意仪器设备的防腐蚀、防尘、防潮与防震。②加强对机房的管理,每台电脑都应根据其配置,编号与分类管理,建立实物明细账目表和设备使用登记表。
(3)重视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的校本培训。
学校领导要重视针对教师以及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方法培训:①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与使用方法。②各中小学校可按照本校教师及学生使用教育技术装备能力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开展校本培训。
(4)重视使用,提高设施装备的使用效率。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表彰运用教育技术装备开展教学工作的先进个人。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①明确规定各位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每学期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的频率,鼓励并要求教师在承担校级以上公开课、观摩课时,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②引入评价机制,学校可以把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标准中,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
(5)提升教育技术装备专业管理人员的地位,重视并加强对其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虽然中国很多师范类院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专业,也培养了一大批教育技术人才,但这些人都是以普通计算机教师或其它学科教师进入普通学校,他们虽兼管着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及日常的基本电脑维修,但都担任了语数外等传统学科,教学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学校教育装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加之做额外这些工作,得不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因此这些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对装备管理与维修的积极性不高。为了稳定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队伍,普通中小学校可以招募专门的教育技术装备教师,设置教育装备管理专业人员的职务评审制度,从而调动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提高认识落实十好标准切实做好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在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平定县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上级配套经费、学校自筹专项款,逐年配齐配全了中小学各种设施,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 平定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状况
1.1 优先保障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2000年以来,全县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近4000万元,共装备计算机4204台,多媒体教室870个,74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42所学校安装了校园安全电子监控系统,电子政务和视频会议系统覆盖了全县农村中心小学以上的所有学校和管理机构,所有中小学实现了阳泉市教育城域网全覆盖,达到了“政务电子化,会议视频化,安全网络化,资产系统化”的标准。
2008年4月,开通了平定教育信息网,并由县教育局开办了网络教研大讲堂和教师专业培训,至今已经举办了160期,受训教师达到了5万余人次,2000多名教师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进一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和教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教科研模式得到了创新。
1.2 不断完善各类教学器材的配备
2011年,平定县被列入全省20个薄弱学校改造县之一。此项改造工程总投资3807.78万元,其中专门用于仪器、图书和音、体、美、卫生器材及多媒体设备的资金达2100万元。配备仪器设备种类包含13个学科、800余种、6.7万余件。音、体、美、卫生器材290余种、40余万件。多媒体设备400余套、图书33万余册,基本上实现了校校达标。
1.3 进一步配备功能齐全的各类专用教室
从2011年5月份开始,县教育局投入100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音体美卫专用教室及器材室500余个,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同时为初中各学校配备了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台1632座,仪器、药品柜680个;为小学配备科学实验台2800座,仪器、标本柜350余个;为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器材柜架860个。城乡中小学各类设施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 认真落实“十好”标准,提升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
“建设是基础,配备是保障,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若要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真正把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卫劳器材等设施设备管理好,使用好,只有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十好”标准,才能提升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2.1 建立好规章制度
“建好章”的标准就是建章立制。县仪器站根据《平定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指导意见(平教字〔2012〕12号)》《平定县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方案(平教字〔2012〕35号)》《平定县推进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指导意见(平教字〔2012〕36号)》《平定县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规范(平教字〔2012〕6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建立健全各学校实验室、音、体、美、卫、劳、电教、图书馆等八大专业室的规章和制度共66种,为教育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2 选好专业、专职人员
选拔那些责任心强、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高,不怕吃苦、善于学习、参加过实验、图书、电教等方面业务培训,并领取到培训合格证,属于学校正式编制的人员来担任学校实验教师、图书、电教、音体美卫劳器材室的管理员;健全由学校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音体美卫劳、理化生、科学老师和实验、图书、电教管理人员组成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专兼职队伍。
2.3 记好账
“好账”的标准就是必须用碳素笔或钢笔书写且达到、清楚、项目齐全且没有涂改的账目。目前我县各中小学建有“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体育室-美术室-卫生室-劳技室八大室”,八大室建有总账和明细账两本账目。所有进入专业室的仪器、器材、图书、设施设备等都要求在验收合格登记造册后方可建账,建账必须有凭证,出入库凭证号要求按年以批次填写。各专业室总账要求按年份以批次登记,记好以下内容:“年月日-摘要-种数-件数-总价”,记账过程中还应该把一般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玻璃仪器、化学药品、一次性实验材料等)区别开来,报废报损和不能用的设施设备要按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即时注销,属于学校固定资产的要纳入学校后勤财产账统一管理。图书总账也要求按年份以批次登记,在登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区分种数、种次数和册数三者的不同,图书剔除注销登记时,凡涉及到数字有变化的用红笔填写;图书明细账登记时,一本图书一个身份证(个别登陆号),按图书到馆的先后顺序采取流水账形式进行填写;八大室的总账都要求每年累计一结,下年结转,除图书明细账外,其他七大专业室的明细账必须是单张记账,一物一页,逐年累计,在填写时,要求项目齐全、不留空缺,库存要体现设施设备的增减变化。
2.4 贴好签
“好签”的标准就是“写得对、位置准、贴得正、粘得牢”。要求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按八大块,八个专业室在设施设备入柜上架过程中,将仪器和设备标签、图书书标、柜卡、存放卡等按要求填写、清楚、项目齐、不钩划、不涂抹;张贴过程中,要做到:位置、贴得正、粘得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编号按教育部规定的五位编码进行填写,其他的如音、体、美、卫、劳等设施设备的编号可参考山西教育装备网下政策法规—配备目录中的编号(http:///policy/index.asp)填写。图书标签要写对索引书号(分类号/种次号/卷次号),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卷书和套书的分类号和种次号是相同的,卷次号和套书中的不同书要用几分之几表示出来。关于存放卡,柜卡等也要求项目齐全,填写规范,做到账签卡三者相一致。存放卡不允许放在柜中,必须张贴出来,能与账物卡证相呼应,做到规范管理。
2.5 管好物
“管好物”就是要求把学校的图书、期刊、杂志、报纸、教学仪器、多媒体、音体美卫劳器材等设施设备要管清、管住、管安全。要求全县各学校的图书、实验、器材等管理人员,对各专业室存放的东西底子要清楚,借还、报废报损手续要齐全,每学期至少盘点一次。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物卡证四到相统一。八大专业室都必须有防盗措施,管理做到“十防”(防尘、防潮、防光、防锈、防震、防霉、防冻、防火、防爆、防毒)。
2.6 抓好教研
要求各学校要尽快组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教研组,每个学期至少抓好“四个专题研究-四个评选活动-四个竞赛”活动,真正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学校的综合考评当中。所谓“四个专题研究”是指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创新方法的研究、如何上好学校音、体、美、卫、劳、电教课、实验教学、阅读指导课方面的研究、针对各学校实际加强对本校教育技术装备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方面的研究、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档案管理研究;“四个评选活动”是指各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开展阅读指导课评选活动、论文评选活动、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和实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四个竞赛活动”是指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开展师生读书演讲竞赛活动、中小学师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体育艺术“2+1”竞赛活动、劳动技能和学校卫生竞赛。
2.7 读好书
“读好书”就是要求各学校首先是选好书,向师生推荐的精品好书,制定师生读书计划,搞好读书活动,落实师生读书要求,让师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全县各学校每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读书竞赛活动,学生读书数量的低标准为小学生3本/学期、初中生5本/学期、高中生8本/学期;老师读书数量的低标准为10~15本/学期。读书以后要求师生记读书笔记、写出读后感、心得体会等。另外学校阅读的期刊、杂志和报纸是学校的财产,必须要归学校阅览室统一管理,原则上学校阅览室资料不外借,如确实因为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的需要,要做到随借随还,及时归还。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要求中小学阅览室期刊、报纸数量的标准为:小学40种/年、20种/年;初中100种/年、50种/年。根据我县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期刊、报纸数量低也得达到小学20种/年、10种/年;初中50种/年、25种/年。
2.8 上好课
所谓“上好课”就是要求各学校要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全3~6年级科学课(2节/周)、8年级物理(2节/周)、9年级物理(3节/周)、9年级化学(2节/周)、7年级生物(2节/周)、8年级生物(1节/周)、1~6年级音乐课(2节/周)、7~9年级音乐课(1节/周)、1~2年级体育与健康课(4节/周)、3~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3节/周)、1~6年级美术课(2节/周)、7~9年级美术课(1节/周)、3~9年级劳技课(2节/周)、3~9年级信息技术课(1节/周)以及上好阅读指导课(10节/学期)。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开课率要达到,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以上。
2.9 登好簿
“登好簿”就是要求各学校按照八大专业室的特点做好“七种簿册”的登记工作。专业室的簿册,是专业室工作的原始记录载体。反映了专业室管理、教学及管理人员工作的全部情况,因此必须及时、、真实地加以记录。专业室的簿册,有教学仪器设施设备使用登记簿;教学仪器设施设备借还登记簿;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维修登记簿;教学仪器设施设备报废报损登记簿;自制教具登记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登记簿;危险药品使用登记簿等7种。
2.10 做好档案管理
要求各学校必须整理和完善好至少六类档案,而且要分门别类地装订成盒。学校各专业室档案主要由6个方面组成:教学设施设备的记账凭证、原始凭据类档案,教学设施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类档案,上级有关文件、配备目录等政策类档案,教学计划、工作计划、教学评估总结类档案,各种登记表册(27种)、统计报表类档案,部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实验报告、教案等6类。各专业室档案要妥善管理,不得丢失和涂改,教师查阅要办理借阅手续。
(作者单位:山西省平定县教学仪器站)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小学教育技术技巧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小学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小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就能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提升。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教育技术技巧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技术;技巧;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建立起很好的联系,这样就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可供我们在教学中选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得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很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也更加丰富。下面,笔者将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谈一些教育技术技巧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善于联系学过的知识,用旧知识来导出新知识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复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环形面积相关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绘制两个圆,一个半径为10cm,另一个半径为5cm,然后利用多媒体将这两个圆绘制成同心圆,让学生联想怎么来求环形的面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得到了调动,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出了环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就能对这个面积公式掌握更加牢固,理解得也相对比较深刻。另外,在教学时我们还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一些对比关系,以使学生更易直观理解知识。比如,在讲解余数的相关问题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分别把6个和7个苹果装在3个盘子中,这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当有7个苹果时无法平均分配,进而了解余数。这样就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也能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善于创设相应的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进而提升课堂效率。比如,在讲解循环小数相关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比如红绿灯、时钟的周而复始等。展示完成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疑问: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教师也能顺利地进行导入。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新课的导入,不仅能够使学生突破概念理解这方面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自然也就更加牢固。
三、要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
在小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学生能够对一些相关问题多加思考,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在具体的教学中,解出相关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再来解这道问题,这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掌握必然会更加深刻,在想其它解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欲望也能很好地得到激发。
四、合理设置悬念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在讲解一些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巧妙悬念的设置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比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问题时,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小明家里的三角形玻璃碎了,然后给学生展示三块碎玻璃:小明应该拿哪块碎玻璃去买一块新玻璃呢?让学生进行回答并说出相关理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都争先恐后地进行回答。当时有一位学生就说出正确的答案并且说明理由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求解。我当时给予了这名学生相应的表扬。通过这样的一个悬念设置,使得学生情绪得到调动,也使得学生参与到了这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地设置悬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使得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相关能力得到训练,从而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探讨
我国正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构建均衡教育的发展。但是,我国城乡教育依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薄弱,师资匮乏,资源滞后。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技术是一项非常艰难但十分必要的工作。围绕如何发展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展开论述。
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策略一、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现状
在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多边远的农村小学网络缺乏信息技术课程也是纸上谈兵,学生根本无法从计算机课上学到知识,广大的农村教师也无法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进行教学,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课往往被忽视。另外,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他们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PPT的制作,网络资源的查询等现代技术更新慢。教学环节生硬无法突破传统模式。虽然空中课堂等现代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但是边远学校缺乏各种资源,资金设备都受到了限制,因此无法引进品质资源导致农村教育的落后。因此,致力于发展农村教育迫在眉睫。
二、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策略
1.完善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技术体系
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其实用性和实效性。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必须结合自己的校情发展,适合自身的现代化教育。而不能盲目地扩建教室,购置新的计算机等设备。应结合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适合的教育,在发展农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效益,采用灵活的形式体现人与自然的结合。因此,发展农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首要工作是注重在农村小学的科技创新,鼓励农村学生动手实践,在开展科技兴趣活动中普及和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思想。例如,在农村小学我们可以着力发展计算机技术教育,开设计算机课,并规范计算机课,聘用相关专业的教师让学生积极实践在计算机教室操练。同时各级部门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让小学生从小崇尚科学,从而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农村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农村的大部分学校已经实现了“二机一幕(幻灯机、录音机教学银幕)”和“三机一幕(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和教学银幕)”的教学,但是在少数偏远的学校广大教师的授课仍然停留在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的现状,因此,政府应加快农村教育基本的资金投入。随着教育的发展,政策的倾斜,广大农村小学应该努力建成覆盖校园的校园广播和多媒体“班班通”教室,通过完善教育网整合和优化资源网,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展现代教学方式的多维互动,创造学习的高效。
2.构建符合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1)结合校情,服务现代化教育技术。农村小学应充分认知现有的设备,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搞好电教课和电教设备的推广应用。因此,教师应坚持树立电教意识,做好教学设计,并熟悉学校的基本电教设备。同时,了解和熟悉如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并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熟练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电教知识,会亲手制作简单的录音、幻灯片、电视片段等,会通过网络搜集教学资源,也能够创新发展本土的教育,从而丰富“乡土电教教材”服务农村。
(2)优化资源,打造高效课堂。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化教育也由“三机一幕”教学像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发展,校园的网络化是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广大农村小学领导要高瞻远瞩,要舍得花钱,超前投资。完善校园网络,更新教学技术及理念,对广大的一线教师可以通过远程培训的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通过配置笔记本等形式,让广大教师自我学习,将现有资源合理利用,通过“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提高教师运用新技术的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及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师的电教意识和参与热情。当然,广大的教研领导及电教主管部门要亲自指导农村小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配备、统一管理,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基地,因此,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大发展、大跨越的氛围中,农村小学应把握机会,紧随时代,力创“有什么课配什么设备”。例如,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必须建立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制作课件必须配备多媒体电脑,开展多媒体教学,必须建立多媒体电教室等。
(3)校校通、班班通工程,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保障。“校校通”工程所涵盖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实现计算机网络覆盖之外,一批的电视节目、教学光盘等方式的推广,能让农村小学教师学习外来先进经验,提高课堂效率。班班通工程更能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多维互动,让学生亲自感知知识的浩瀚。所以,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校校通”工程及“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例如,电脑公司向小学校捐赠所需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等。
3.优化农村小学教育结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1)在课程表上应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计算机课程必须开设并且达到规定的课时,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应统一征订不同年级的教材,保障计算机课的时间、教材、教师三到位。
(2)授课方式多样性与灵活性并重。计算机课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感性认识课、基础常识课、实践操作课。计算机感性知识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在课堂中让学生养成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基础常识课,应该有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规范上课。因此,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专业提出要求。操作课,则应该在电教室学生每人一台机器,教师通过演示等形式让学生实践操作。针对不同学校的情况,乡镇小学应该给予村级小学更多的照顾和培训,努力促进教育的均衡。
(3)远程培训本身就是对现代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在各级远程培训中,教研室应该让培训的内容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让广大教师切实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知识。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的消极情绪。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考核监管,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总结与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能够有效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和分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学校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速度缓慢。因此,除了政府部门在政策上的倾斜之外,社会企业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村教育建设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的高校可以为农村小学教育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解决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维修等离不开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因此,技术人员再培训、设备使用制度规范及效率都应该得到重视。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中山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全市现有各类中小学校321所。多年来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化学校建设、学校品质化工程以及创建“省教育强市”和“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市”,全市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义务阶段学校均已达到广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市级以上学校比例达到80%以上。为摸清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现状,分析当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评价机制,促进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和谐健康发展,2012年11月,中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专项调研。现根据本次调研获取的信息以及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对中山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如下。
1 调研内容与形式
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中小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教学仪器配备情况、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情况,以及各镇区“十二五”期间教育装备建设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各镇区教育装备建设、管理、应用方面的做法,经验及存在问题。调研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公办普通中小学校和绝大多数的民办普通中小学校(不含职业中学、特殊学校和个别民办小学),参与对象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主管负责人员。本次调研通过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进行,对全市285所中小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全市24个镇区根据调研提纲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抽选了8个镇区的25所学校(其中小学17所,中学8所)进行了实地调研。
2 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
2.1 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情况
根据2012年度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全市共有中小学理科实验室1122间,功能室4921间,实验室和功能室仪器器材设备原价合计3.49亿元。有计算机室555间,配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6701间,计算机总数56 298台,95%以上中小学校实现了光纤“校校通”,教育信息化装备总值5.26亿元。全市中小学有藏书室329间,阅览室421间,电子阅览室203间,图书总数1073万册,电子图书543万册,图书总值1.20亿元。具体情况见表1。
2.2 教育技术装备问卷情况
1)教育技术装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情况。对全市285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194所认为现有教学仪器能满足或基本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占68%),206所认为理科实验室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占72.28%),199所认为音乐、美术和其他文科专用教室及相应设备能满足或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占69.82%)。237所学校认为信息技术装备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占83.15%),其中中小学课室多媒体平台覆盖率达到82.27%,教师办公电脑普及率达到87.04%。全市281所学校设置有图书馆(室)和阅览室(占98.12%),194所学校建有电子阅览室(占68.16%),175所学校认为图书馆(室)、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师生阅读需要(占61.4%)。
2)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全市有214所学校每年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批量采购教学仪器(占75.09%),234所学校的教学仪器通过镇区统一招标采购或市教育装备部门统一采购完成(占82.1%),教学仪器采购经费主要来源为市专项经费(占28.68%)、镇区专项经费(占44.23%)、学校自筹费费(占23.27%)和其它(占3.82%)。264所学校表示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了解和基本了解(占92.63%),171所学校对教学仪器的生产企业及其产品信息了解或部分了解(占60%),98.25%的学校近年采购教学仪器过程中没有或极少发现有“三无”产品(无生产厂家标识、无使用说明书、无产品合格证)。
3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情况
3.1 管理人员统计情况
据统计,目前中山市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管理人员共有2322人,其中小学1541人,中学781人,实验教师1704人,图书管理人员618人。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管理人数、职称分布及专职情况详见表2和表3。
3.2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全市中小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功能室和图书馆(室)管理制度健全的学校252所(占88.42%)、部分有的学校33所(占11.58%)。97所学校设有实验(含小学科学)科组和信息(含电教)科组学校(占34%),94所学校只有信息(电教)科组或实验(小学科学)科组(占33%),94所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科组和实验科组(占33%)。30所学校实验、图书、电教、信息等岗位全部配有专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占10.5%),167所学校只部分岗位配有专职人员(占58.6%),88所学校以上岗位全部为兼职人员(占30.9%)。针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检查与评价的合适周期,177所学校认为应一年一次(占62.11%),94所学校认为应一年多次(占32.98%),10所学校认为应多年一次,4所学校认为没有必要。
3.3 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问卷针对影响学校实验开出率、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学校图书流通率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影响学校实验开出率的原因中,认为教学仪器配备不足有129所学校、课时紧张的有31所学校、教师原因有18所学校;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原因中,认为电脑室条件差的有62所、课时紧张的有19所、专业教师缺乏的有69所;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因中,认为软件资源不足的100所、教室多媒体平台不足或故障的55所、教师应用能力或意愿不足的38所;影响学校图书流通率的主要原因中,认为图书质量不高的76所、学生没时间阅读的45所、缺乏阅读氛围和活动引导的78所。针对我市中小学实验操作考核,有221所学校认为实效性很好或较好,50所学校认为效果一般,4所学校认为较差。
4 存在问题
4.1 教育技术装备仍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新颁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仪器种类大幅增加,如初中教学仪器种类由796种增加到1186种,增幅为49%,小学教学仪器种类由206种增加到287种,增幅为38%。对照新标准,我市相当部分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配备仍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室)、音乐、美术和其他文科专用教室等缺乏统一规划与指导,建设长期滞后。信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快,部分学校早期装配的电脑室故障多、性能低、维护成本高,已基本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4.2 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仍不够均衡
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或计划撤并而又未及时撤并,场室条件简陋,办学水平落后。部分低收费民办学校,不仅教育装备条件落后,实验教室、功能教室经常被挤占。镇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教育装备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例如,东区和民众两镇区的小学实验室和功能教室仪器设备原价生均值分别为1247和527元,相差超过一倍,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分别为5.6:1和8.8:1,也相差悬殊。
4.3 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教育装备投入多以教育“创强”或等级学校创建时一次性投入为主,学校常规装备经费没有保障,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损耗后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更新和维护,甚至有的学校几年都不添置教学仪器设备。虽然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广东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粤财教[2007]54号)中明确要求“农村中小学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但由于没有建立与之配套的贯彻落实措施,无法确保学校在教育装备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
4.4 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视不够,信息技术和实验课程不能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学校装备管理负责人员外行,不懂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造成设备的闲置。一些学校图书室藏书陈旧,质量不高,学生不愿借阅图书,导致实验室和图书室的使用效率不高。在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资产共享程度不高,资产重复购置、闲置现象严重,对教育装备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
4.5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队伍不稳定
部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队伍的教师兼职多、专职少,人员不稳定。部分学校把不胜任教学的教师安排到装备管理岗位,甚至聘请无学历、无资质的人员,造成了管理人员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素质偏低和兼而不管的局面。此外,从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教师评职称难、评先进难、隐性工作量大、地位偏低等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挫伤了教育技术装备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
5 发展对策
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益,为这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5.1 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并不断拓展来源渠道。要积极争取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规划,争取各级领导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支持,争取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与各项教育发展工程结合起来,争取稳定长效的财政专项经费投入机制。
5.2 大力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在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功能室、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标准化配备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动中小学数字实验室建设和传统实验室的数字化升级,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加强实施特色课程的装备建设,加强中小学科技探究、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场室的建设。要特别加大对薄弱学校教育装备建设的扶持力度,缩小学校之间装备条件差距,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教育装备条件的均衡发展。
5.3 加强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将教育技术装备教师队伍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课程开设的要求配齐配足各科的实验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队伍的整体素质。出台激励性与约束性相结合的政策,保障队伍稳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促进各学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技能,积极鼓励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5.4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市、镇、学校的层级管理体系,完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物品管理、使用管理和账册管理。推动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对全市中小学校仪器设备、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动态管理,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信息化。建立教育装备与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教育装备工作的督导与检查,运用评估手段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
5.5 不断拓展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落实情况检查,确保按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和实验课,并保障教学质量。鼓励学校实验室、功能场室课余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类竞赛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一显身手的平台。大力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研究,探索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电化教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