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思考

[摘 要] 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形式和方法,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更为重要。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接受教育程度对其素质的影响也很深刻。笔者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现状,深刻反思引起该现状的原因,并试图提出相关的对策及措施,以便于对改善其现状不足之处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思考

引 言

临潭县,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全县总面积为 1557.68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多,汉族约占77%,临潭千百年来一直是陇右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是甘肃汉、回、藏等多民族杂居区。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积极进取的舆论环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平稳发展。

一、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研究背景

教育事业的发达与否,不仅决定着全民素质的高低,更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县中小学教育发展进程相对滞后,导致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发展程度低下、教育水平落后。如何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理清教育发展思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场改革教育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的攻坚战在桃州大地打响。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抓好教育事业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虽然国家一直在不断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大量青少年辍学去打工。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能受到义务教育,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对其能够高度重视,大家共同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受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小学里他们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不强,与全国小学受教育的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这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民族文化的繁荣。

农村地区的代课教师,绝大多数都长期在偏远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任教,工作环境艰苦,教学任务重,往往越是贫穷的地方代课教师就明显越少,在有些边远地区的部分学校仍是保障当地义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群体。小学是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重要阶段,民族地区农村普遍没有幼儿园,所以小学是少数民族学生一生的最重要阶段,小学是每个少数民族学生开始接受文化知识和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加强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民族地区加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二、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极为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既存在于民族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此外, 在许多民族当中,还存在着男、女童受教育的不平衡与差异。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不仅严重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也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家长意识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文化教育受传统观念、风俗、宗教、经济、适应性及人文环境的严重影响和制约, 使其与单一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村民长期生活在条件艰苦,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环境恶劣且封闭而保守的民族地区, 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受到“听天由命”、“因循守旧”、“宗教思想”、“近亲结婚”等问题的干扰和影响, 使学校形成了所辖范围内的自我满足现状。但是,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只要有小学或初中文化, 能掌握基本的常规农业生产, 能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就行了”。有的甚至对少数重视子女培养考上高中、或中专、或大学后参加工作的农户, 还进行冷嘲热讽, 或嫉妒打击。因而对本地区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家长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被教育者素质的优劣。

(三)师资力量薄弱

如今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办学现状表明, 好教师不愿来(由于条件艰苦), 年轻教师留不住(很多年轻教师想方设法往县城跑),中年教师不安心( 因教学质量影响评职称),因此学校以老教师居多,可老教师却把学校作为消磨时间的避风港。尽管通过政府和各级领导共同努力,教学成绩逐年上升,但与县城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必须得具有一支扎实、有效、敬业的教师队伍。但在目前这样一种状况下,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已是燃眉之急。

(四)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科目不相符

大多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科目不相符也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文化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青年教师是以参加甘肃省教师五千名、特岗、三支一扶等考试来当老师的,而他们在大学里很多都是非师范类专业。为了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考到教师资格证来参加考试,有很多教师纯属在中小学里混日子的,但他们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里算是高文凭的大学生,这些教师必然会影响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五)代课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

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的学生实行高考优惠政策和就业优惠政策,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考大学不够重视,高考分数普遍较低。民族地区的教育环境造成学生根本不想考好大学,很多学生的根本目的是随便上个大专、高职学校等,而考入大专、高职容易,毕业也容易,上学时间段等。毕业后参加全省教师五千名、教师特设岗位、三支一扶、事业单位招考等考试进入教师这个群体当中,这样会必然引发教育者只是为了工资而完任务,受教育者也是为了以后有个一般的工作而混日子。因此代课教师的学历也是影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六)教育观念陈旧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中有很多教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理解研究处理不尽完善,钻研教材不到位,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更谈不上教学技能的造诣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故教学质量低劣, 学生考试及格率比较低。

(七)环境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全县有很多生意老板的快速爆发,以及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兴起和工资的不断增长,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的很多中小学生混入打工群体中,也有的家长主动让孩子辍学去打工挣钱,这些学生只是看到身边的人每年能挣到很多钱,看到别人挣了钱去买车、买摩托车、买手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他们却看不到知识的作用,起了辍学念头。

三、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

家长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处处从细节做起,负责任的家长会培养出负责任的孩子,孩子会把这种责任心迁移到对学习、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真负责,进而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好孩子、好学生的培养与家长的责任意识是成正比的。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言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没有言教,就很难使有关知识、做人规范、道德品质等入耳、入脑、入心。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行为规范

在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遵守工作纪律,承担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量,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有层次,教学内容科学有序,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先进,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体现教师主动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手段正确有效,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基本功扎实,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业精选适量,认真批改,及时反馈纠正;辅导要有计划,针对性强,有计划地做好日常教学检测,及时做好试卷分析,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适时家访,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学校定时给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学评价、家访活动、教学研究等给出指导性意见和明确的要求。

(三)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

完善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特别是着力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因为普及“两基”造成的欠债等遗留问题,着力解决民族贫困地区学校在正常运转得到保障后的发展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民族贫困县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并免除相关资金配套的要求。高度重视民族聚居区双语教育工作,义务教育年限在民族地区应考虑向下延伸,将幼儿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作用。

(四)加强激励作用,切实提高效益

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变学校布点过于分散、学生与老师比例过低的问题。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增大专任教师在教室队伍中的比例,并提高教师质量,使教师的学历提升和培训与其所教专业保持一致,发挥教育与培训的效果。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尤其是要提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责任感,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用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加强榜样教育。

(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建议政府结合实际,在中小学中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发展的青少年。

作者简介:俞盛民(1981-)男,藏族,甘肃临潭人,临潭县流顺学区教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安徽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扶持、投入。本文依据对安徽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对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校设施;师资力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农村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教育条件明显落后,九年义务教育仍然难以普及,甚至许多家长和孩子对九年义务教育根本不了解等。中国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上,文化上的差距同样是触目惊心。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质量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当把农村教育问题作为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对现阶段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进行全局性的思考。

1.农村教育问题的探究

我们实践小组以安徽部分农村地区为例进行了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的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都采用结构型和开放型问题相结合以便进行和深入地挖掘。调查对象主要是初中生、老师和学生家长,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调查中一共发了548份调查问卷,其中收集有效问卷约有500份。对学生个别访谈17人,家长个别访谈11人。通过对问卷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了安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1.1 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学校教育质量差

调查显示安徽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完善,其主要体现在体育器材和实验器材上。

从表中可以看出认为“完善”的只有11.6%的学生,认为“基本完善”的有25.2%,有63.2%的学生认为“不完善”。很多学校没有标准的教室、操场,上课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实验器材等,教学楼简陋不堪,我们在调研时发现有88.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修建操场和教学楼,他们渴望拥有稳固宽敞的教室上课,希望能够有一个标准的操场能够为他们体育课所用,同时83.2%的学生还希望学校能拥有一系列标准的实验器材,对于某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通过动手做试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父母将孩子带到外地上学,并且目前独生子女偏多,造成了农村生源大幅度减少,不少学校因生源太少而停止办学,因此很多偏远地区学生不得不骑车到很远的中学读书,调研数据表明21.3%的学生骑车时间超过2小时,34.8%的学生骑车时间为1~2小时,1小时以内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43.9%。许多学生认为学校环境差,设备简陋,上学条件艰难,都逐渐产生了厌倦读书的心理。农村学校规模小,师生比例严重不合理(师生比1:40)等因素,对教学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调研地区一所中学同几位老师访谈时发现现在有很多老师所授课程种类多,并且没有很好的培训条件,参加过部级和省级培训的教师不到1%,有55.3%的教师至今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我们通过进一步访谈可知从整体上说教师培训的层次水平普遍偏低,绝大多数教师缺乏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参加各种级别培训的机会和次数都很少。没有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当然教师的知识结构很难得到优化,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得不到尝试自然会影响教学成果,即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2 农村教育观念陈旧,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认识有误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一些封建观念和腐败陋习依然存在,这势必会对农村教育问题产生深刻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及时,见识不足轻视教育。在调研地区调研时发现,在权衡读书与打工挣钱的哪个更重要时,我们获得了以下数据:

(表中A代表“打工挣钱”、B代表“读书”)

从上面柱形图中易知:有24.8%的学生认为“打工挣钱比读书更重要”,13.6%的学生认为“两者都不重要”,这关键是学生和家长们没有正视教育这一问题,认为读书要花费很多钱,而现阶段如果出门打工挣钱会减轻家庭负担,同样是挣钱,但要比读书挣钱挣得早。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没有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人生,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不读书同样可以挣钱,所以减少了对读书的兴趣。

第二,赌博陋习依然存在。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很多学生家长都聚集在棋牌室打扑克或打麻将,当我们上前询问希望了解其孩子学习状况时,很多家长都以没时间为由,拒绝访问。说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关心,只顾追求自己娱乐。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其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沉迷赌博,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内向、学习不上进、思想颓废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第三,封建观念深入人心。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发现,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深入人心,68.2%的学生家长对女孩接受教育并不支持,认为女孩只要嫁得好就行了,对女孩的教育毫不重视。这在很多女孩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自卑感,感觉自己能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希望不大,所以对自己前途很茫然,对读书的兴趣必然降低了很多。

1.3 校园周边环境恶劣,学生自制力低

我们走访了不少农村的中小学,发现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学校周围存在很多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有学生出没,中小学的学生年龄均在15岁以下,身心和思想都还不够成熟,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成了不少学生们娱乐的地方,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熬夜呆在网吧,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网络上不良信息和学生们长期的沉迷对中小学生心理和身体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势必会影响到教育的成果。

2.应对农村教育问题的若干对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依然严重,应当引起上级领导等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

2.1 政府应关注并且落实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

现阶段政府应当对教育的投资落到实处,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等各方面的投资。应扩大教育经费投入,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应该严禁私吞教育经费,合理安排教育资金,灵活采用多种供给和运营机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农村中小学欠缺的设备和简陋的教室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改造,让学生能够学得开心,学的放心。同时还要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减少学杂费等费用的收取,让贫困学生也能拥有上学机会,以加大教育的公平力度。

2.2 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及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宣传《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让农村家庭了解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同时还能加强群众监督地方教育的力度,政府也会把握教育现状,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

第二,应该设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和培训制度,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设立公平公正的评优制度,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农村中小学应当设立教师的深造培训场所,不定期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三,在师资来源上应该注重教师学历的高低,在招聘教师时应该提高工薪和福利以吸引更多学校的高学历老师。同时还应当提高本校知名教师的福利制度,努力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这样就不会造成师资外流的现象。

2.3 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有关部门应采取强硬的措施减少以至杜绝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建立,减少了这些诱惑,会使不少中小学生远离诱惑,步入正轨,从而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而影响学习。加大法律的普及和宣传力度,开设法律课程,同时应该定期召开主题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加强法制教育以使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学生、家长和学校等教育机构三方面要积极配合,以改善农村群体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并杜绝一切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影响农村教育的进程。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可以是主题讲座,也可以是主题文艺演出,还可以是以电影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家长和学生。将一些真实、有意义的具体事例带入农村,和农村学生家长分享,让农村学生家长清楚地了解现实社会,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以往对教育认知的不足,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作为,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简介:江奎(1992—),男,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乡村中小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论文

一、艺术教育是乡村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较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蕴含着视觉之美、听觉之美、秩序之美、礼仪之美、和谐之美,艺术的美无处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而我们的艺术教育就仿佛是一种促进剂,催化孩子们开花结果,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更加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这迫使我们对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要进行细致有效、切合实际地推广和重视。从而让乡村的孩子们的情感和整体素质得到更好、更地培养。艺术是为了人的性格的完善,为了人的修养的呈现,而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因此,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修养和整体素质,为了国家的文明发展,我们必须认清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为此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张浩 宋怡静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艺术教育乡村中小学教育论文

一、艺术教育是乡村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艺术教育的教化作用和道德规范作用;在我国,也早在商朝时期就很重视礼乐教育,故有“殷人以乐造士,其学为瞽宗”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艺术教育,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反而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今很多乡村中小学只重视主科教学,忽视艺术教育或者根本取消艺术教育。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并加强关注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真正推广和实施。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他的意思是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这一观点说明了艺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建议“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以艺术的灵感来激发科学的想象力”,这些都表明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农村人口居多的我国,艺术教育自然也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较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而我们的艺术教育就仿佛是一种促进剂,催化孩子们开花结果,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更加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这迫使我们对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要进行细致有效、切合实际地推广和重视。从而让乡村的孩子们的情感和整体素质得到更好、更地培养。艺术是为了人的性格的完善,为了人的修养的呈现,而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因此,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修养和整体素质,为了国家的文明发展,我们必须认清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为此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张浩 宋怡静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大学专业中小学教育论文

1教学内容要“少而精”

众所周知“,少而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对小学教育专业来说,更应如此。本专业的大学数学教学时数只有150学时,远远少于一般理工科的200多学时的教学时数。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所涉及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与基本数学思想,突出重点,纲举目张。判断基础的标准要有两个考量。一是站在大学数学系统的角度考虑,哪些内容的能奠定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二要站在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去考虑,哪些知识与小学数学有联系,能有效的提高师范生数学素养,促进师范生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通过这两点的考虑,就能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点在哪里。万万不可谈多求全,如果内容过多、过繁,过深,势必不得要领,脱离专业需求,对学生的学习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选最基本的东西,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实质、方法和思想,使学生在后继课程学习和以后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

本课程的学习对于许多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循序渐进、有浅入深,尽可能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深入浅出、平实自然,不故作高深。应当通过典型的实例、直观的表述、详尽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抽象的数学叙述,正确把握和理解其内容的实质。在教学中要把握形式化度。由于教师受自己的专业研究影响,养成严谨的习惯,习惯追求叙述的一般性和抽象性,强调形式化和符号化。这对于以后不从事数学研究和教学的非专业学生而言,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来讲实在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形式化,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而且歪曲了数学的本质,误导了学生。能用直观描述性语言去解释的首先要用直观性的语言去描述,让学生通晓其大意,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典型的例子,做适当的抽象,给出抽象化的形式,这应当是本专业大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形式。

3教材处理要紧密联系小学教学实际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有二,一是掌握掌握大学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与方法,为其它数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观点的认识小学数学,提高自己判断小学数学价值的能力,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思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紧密的联系小学教学实际。在教材处理是要考虑到这一章节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对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存在什么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要把这种联系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使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一明晰、深入的认识。为什么要在课堂上要去研究大学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呢?有的人会认为学过大学数学,这种联系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的,看待小学数学的有关内容会水到渠成的明晰与深入。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会深入宝山,空手而归。这就需要教师要适时的引导,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认识水平。例如,极限与小学数学圆的面积、圆柱体积的推导;极限与圆周率;积分与面积计算等都是大学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之处,而且这些地方也是小学教师是是而非之处。这样的联系既可以使含糊的东西变的明晰,也是学生增加对大学数学学习的兴趣,消除学学数学无用的想法与论调。

4教学要突出思想性文化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数学数学教学与其它理工科的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是,该课程学习是其他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不同之处是,理工科的大学数学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往往直接用于以后的工作,大学数学成为谋生的工具。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其作用往往是间接的,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小学数学认识的层面,而很少直接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大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也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如:讲极限,可以让学生体会曲与直,有限与无穷,与近似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处理的数学方法;讲导数时,可以通过导数概念的产生,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概念抽象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既可以体会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也可以感悟到哲学上抽象的一般过程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哲学方法;讲中值定理,从罗尔定理到拉格郎日定理再到柯西定理,引导学生弱化条件,使结论更具有一般性,这个教学过程即可以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也可以体会到哲学上特殊到一般哲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不仅立足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应当挖掘出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点知识和技能,而且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及人文精神,乃至一般科学方法论,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方法论水平的提高,去把握什么样的数学知识方法最有价值,什么样的知识方法最有价值,高观点的处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5教学要视基本训练,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好一门课程,单单掌握有关数学结论是不够的,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并做好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很有必要的。大部分在数学上学而有成的人都能体会过,通过做题可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结论和方法;获得计算推理的能力;理解、掌握应用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本途径;同时也锻炼自己刻苦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创造性的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这些对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们来说,也非常必要。因此要学好大学数学要有一定的题量来保障。但是,这些题既应有一些基本题,也要有一些经过一定的努力,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探索才能解决的题目。这些题目应具有有典型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应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

6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

我国高校数学教学评价形式是笔试,一考定胜负,分数是学习的最终评价方式。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忽视了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目前,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入学门槛比较吸低,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这种评价方式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片“红灯”和逐年增加的不及格率,使学生在消极被动的应付考试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与日俱增。因此必须改革已有的教学评价方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把笔试、小论文、作业、课堂表现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张基益 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外国中小学教育论文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大楼的正门前,有一座红色的尖顶小屋,上面醒目地写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这是2001年由布什政府颁布的一项法案的名称。在这一法案的规定下,美国进行了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各校都建立了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教育的保障机制。我们在学校看到,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小学生分组而坐,差异性教学、集体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有专门的时间与专职的教师,在专设的个别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我们了解到,为了使每个孩子“不掉队”,有一所学校甚至申请到了专用经费,让四个教师辅导一个学生的学习。《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及适应培养现代人要求的教育方式,促进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使各个学校都显示出了鲜明的教育特色。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得非常投入与主动。

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口号到各中小学校提出的“阅读及时”“让每个孩子在学校生活得快乐”“让每个学生升入理想的大学”等明确的理念表达,我们感到,美国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实践,注重教育是否能增进受教育者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注重教育能否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求,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理想状态。在这种方向作用下,一切教育形式和手段都服务于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锻炼人和尊重人。美国学者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追求把教育理论阐述得简明通俗,把简单的教育理论运用在实际中,在实际中抓好、做好。在务实思维方式作用下,教育处处以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为本,注重教育实效。

二、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

美国各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社区的法定责任是保障——保障经费,保障学校的办学权利,监督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则是自主办学,面向每个学生开展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美国中小学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校长负责、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的。因此,校长及教师表现出了对下负责的价值取向。正是这一层级责任分明的运行机制,使美国的教育统一管理有法规,有考试标准;学校有教学大纲,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这一自主的办学模式体现了美国教育宏观上依法严格管理,微观上办学自主灵活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学校教育显现出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风貌,每所学校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是每所中小学校都努力追求的教育目的。

校长负责、具有办学自主权的运行机制,使各个学校的组织结构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纽约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下设11个副校长,分别管理学生的各个方面。一所小学的校长下面不设副校长,直接设主任保障学校的教学秩序。除了编制的自主外,学校的机构设置也自主,一个学校一个特点。比如,各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名称就多种多样:有为学生及家长提供直接服务的家长接待中心,有为学生成长设立的心理、社会活动中心,有为学生升学设置的升学指导中心,有为学生选课设置的指导中心。这些机构的名称和功能虽有不同,但其服务学生的目标十分明确,功能十分明显。在学生升学指导中心我们看到,教师正在帮助学生选择大学志愿,从为学生争取奖学金到指导填写申请书、准备推荐信等,都做得十分周全。

在美国,我们考察的所有学校,无论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对学校办学不予统一要求、自主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保障学校特色办学的前提。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

美国中小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在小学,教师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教学的权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学校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创新思考。我所参观的美国小学要求学生每天要阅读30分钟,20-50页,而且要做记录。在中学,我们听的历史课,教师要求学生的阅读量每天要达到40页以上。我们见到的学校教材,都是厚厚的上千页一大本。原本认为美国学生课业负担不重的认识,在这里被现实否定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明显体现出了追求兴趣性、综合性、专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一所小学,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份作业,是统计本班学生眼睛的颜色。学生要统计出人数并制作成柱形图,还要写m统计报告,表述计算的方法。学生上的似乎是数学课,但却涉及了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知识。这种学习在国内叫学科联动,在美国是十分普及的教学方式。在中学,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十分普遍。在一所初中校,我们看到同学科的两位教师共同上课,看到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的专用办公室。教师之间经常在教学上相互联系,自愿结合,自主确定选题,可谓实现了学科间的全部整合的教学。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在纽约一所考取名牌大学保持及时的著名高中,我们惊讶地看到,学生的及时节课是在乐队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管乐、舞蹈、戏剧、绘画。学生24小时的学习生活比我们国内的学生还要紧张。他们每天上十节课,每节43分钟到47分钟不等,每节课间隔只有3-4分钟。下课铃声响后,匆匆而行的学生穿行于学校各个楼层,到自己选修的教室上课,教师们则都在教室等学生。走班制的教学形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许多中学都开设了AP课程(大学预科),大学课程在中学就可以选修。许多高中学校的教师既在中学任教,又在大学任教。这种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结合,对学生在升学方面的指导十分有效。

四、学校设施的教学适应性

在我国,现行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较之以往不同的是:强调要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要跳出固定的教学班,采取走班制上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自由组合等学习方式将会成为常态。同时,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学习等新的课程形式也将提供给学生更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学校的硬件设施与设备做适应性调整,而上述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变化,与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是十分相象的。怎样使学校的设施条件适应课改的要求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中小学校的经验。

美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其设施的学习适应性很强。走进教室,你总能被教室的色彩、光线和各种服务设施所吸引。为了适应教师在小组结合的形式下教学,教学班内三面有黑板;为了适应研究性学习,过去的专用计算机室的设备被分散到每个教室,学生可随时到电脑上通过网络检索信息;为了满足学生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或作业的交流分享,教室内有可随时用于固定纸张的多条悬挂线。此外,教室内还有展示台、图书架、衣服柜、饮水机、洗手池等供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时使用。每问教室都是一个文化氛围墙,都是设施便利实用的功能性教室。楼道和其他公共空间几乎也全是孩子们的活动展示天地,橱窗、展示柜、娱乐休憩角等随处可见。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这不是教室,而是学习生活的快乐屋;这不是楼道和空场,而是陶冶情趣的美育园。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不错了,现在该进行的是软件强化管理了。比之美国学校设施的教学适用性现状,显然硬件投入“饱和”的看法是存在认识误区的。借鉴美国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建设经验,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要研究修改现在办学条件的标准,使其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必要的设施改造,增加满足灵活多样教学需要的功能。笔者认为国内学校的建设也应本着实用、多样的原则进行必要的投入。今后的财政拔款要支持学校按照多功能的标准进行改造。从美国中小学校楼道、教室的功能化,我们看到了这种改造的必要。如果我国中小学校建设在硬件继续提供保障,那么,以软件为主的课程改革也将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五、以评价问责制保障教育质量

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颁布后,各个学校都实行了教育的标准化,明确了学生的毕业标准,并按照标准制定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联邦政府采用问责制来促进法案的实施,设有专门的组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给学校,以督促学校进行改进。这种以评价督促学校促进教学的制度受到了校长们的欢迎。一位中学校长说:“过去校长要参加许多会议,现在不用了,现在学督只看数字报告,哪方面下降就提醒学校改进。校长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校工作。”通过对中小学校实行教育评价为主导的宏观管理,使美国的中小学管理既能做到法定性统一,又能实现各校办学自主,上下两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地工作。

美国中小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十分突出。我们考察的所有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学习档案,学生上的课、活动表现、所修学分等都记录在案,这些档案将与学生上大学密切相关。校长要组织十分具体的学生学习档案的数据统计工作,以符合上级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要求。每个学生的档案包括500多条信息,其中仅学生的基本信息就包括:祖籍、收入、电话号码、免疫信息等,此外还要统计有关学习的信息,包括学习状态、统一考试成绩等。

学区对学校的必修课程采取统考的形式,试卷由学校评判,但学区会随时对学校进行抽查。抽查时要求学校把所有试卷都上交,由学区组织人重新评判,以检查学校阅卷的真实性。各个学校都由校长组织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决定教师的去留任用,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工作。在我们所考察的学校,有的每年开展三次对教师的正式评价,评价时随时进课堂、随时观摩,评价后要将改进意见反馈给教师。这所学校还用5%的预算鼓励教师改进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教师,规定必须先实习,经过专门的评价,方能获得独立授课资格证书,那时才算正式教师。学校一般采用教练式的帮助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取得资格证书。校长每周都与教练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美国纽约市建立的自上而下、目的明确、标准清晰的评价系统,发挥了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各中小学校的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开展。

六、值得借鉴的纪律法案

每所中小学校都少不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习惯上称之为养成教育、品德习惯培养。对中小学生提出行为守则和规范要求,是常用的教育管理方式之一。然而,你见过以法律的形式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和进行行为管理的教育形式吗?在纽约市,我们就见到了这样一个法案。

纽约市约克学院附属皇后科学高中校长张洁女士在与我们交流时,带来了一本纽约市纪律和干预措施标准(纪律准则)。在另一所高中,校长将《纽约市教育局幼儿园至12年级学生权利与责任法案》送给我们。我们遂将此作为考察学校学生纪律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这是近期颁布的教育法案,于2008年9月生效。此法案将学生的行为表现划分为五级,从幼儿园高年级至高中12年级的违纪行为的划分是:一级,违纪——不守纪律的行为;二级,违纪——扰乱性的不良行为;三级,违纪——严重扰乱或危险的行为;四级,违纪——危险或暴力行为;五级,违纪——严重危险或暴力行为。五级规定的具体违纪行为计124条。此法案的核心是纪律措施部分,分别提出了针对124条违纪行为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在纪律措施以外可以采用的指导干预范围(若干条)等。法案详细具体,措施规定明确,不是一份只就纪律说纪律的常规管理规则,而是一份以行为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为主的法规性规定。我们问过多所纽约中小学校的校长,他们都一致肯定了这一法案的有效性,认为这可以使学校在与家长和学生就行为管理方面达成共识时做到有据可依。

反思国内教育,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提出规定多,对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少。只从正面教育的方式提出要求,对一些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就显得十分软弱与无奈。借鉴纽约市的经验,我国也应该制定一部“行为法案”,使更多的力量能够依法参与学校的管理,参与学生的行为教育。我们应该重新修订对学生行为要求的纪律规范,加大对违反纪律行为的惩戒力度,明确对具体违纪行为实施惩罚的具体措施,使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所承担的责任及后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在严格管理学生行为方面“有法可依”。由此说来,纽约市的这一学生纪律管理法案,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七、引入竞争机制的特许学校

美国的特许教育(charterSchool),简单说就是以法律作保障,以政府经费作支持,以多元办学为主体,以面向学生提供品质教育为目的,以竞争为机制且获得政府及教育部门特殊许可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发展方兴未艾。从1991年及时所特许学校建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全美40个州和一个特区,共有4300所学校,120万美国中小学生在此类学校就读,占美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3%以上。现在许多美国家庭都接受把孩子送入特许学校,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排队等候让孩子入学的情景。

特许学校获得了美国部门方方面面的支持,获得了众多家长、学生的认可,虽然存在争论,但现实的发展却是一路绿灯。其原因在于:特许学校特在学生可以选择学校,但学校不许选择学生;特在必须签约面向每个孩子提供品质教育,如果不能满足品质办学的要求,就让你“死亡”关门;特在只要你以提高质量、保障质量为目的,就可以享有不受干涉的办学自主权。特许学校的出现,给美国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带来了压力。我们觉得美同人在探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上是有了作为了,是有了以机制促质量的办法了。

这种以大动体制之刀的改革也许并不适用我国,但这种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孩子开展品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未必就没有可借鉴之处。把选择学校的权力交给家庭,把不许选择学生但却必须提供品质教育的竞争机制引人学校,在保障品质标准的前提下,把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办学者,开放给家长、社区等参与者。在政府大包大揽全权办教育中,用这样一个活性因素激起波澜,促进教育的均衡品质发展,难道不是我们各级领导和基层办学者以及其他关心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的期望吗?

通过对美国教育状况的考察,笔者看到了美国学校的办学成绩,受到了很多启发。笔者也感觉到过于放开(也可称为放任)、各自为战的办学运行机制也有它的不足。较大的不利是这种各行其是的办学难以形成一个研究共性的教育平台,难以保障学生教育的连续性与高效能。在交流中我们感觉到,美国的校长难于和我们讨论诸如教育的专业化、教育的整体效能等重要问题。基于各自办学基础上的实践,虽然显得丰富,但也难以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振,这也是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在国际上始终落后的主要原因。

与考察团其他成员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美国教育对自己较大的影响是教育理念的冲击。但这种冲击不是直接来自教育理念本身,而是实实在在的在理念指导下的实践。美国各中小学校所表述的理念不难理解,语句也平实。但就是这简明、平实的理念却与实践的联系是那样的紧密。学校教育的灵活多样、工作扎实、组织严密、十分重视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所有这些又都与教育理念紧紧相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大家也认为,中美两国国情确实不同,不同的国情与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双方可以相互借鉴的,双方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互补性。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努力力、好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为中国及人类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笔者两次赴美考察所强化了的教育信念。

摘要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理念指引下,美国教育创造了不简单的成绩。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有:自主办学机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学校设施的教学适应性以及以评价问责保障教育质量,此外,纪律法案、特许学校也展现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美国中小学教育利弊共存,但中美教育可以相互借鉴,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互补性,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可以为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教育机制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农村中小学教育论文

摘要:由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是农村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六)健全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评价有鉴定、改进、激励、管理与研究的功能,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建立教师教育教学综合量化管理办法,不“以分论赏”,抓管理、促教研、评估教师工作;在学生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杜绝公布成绩和用成绩排名次的错误做法;鼓励学校、家长、社区共建有效、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课改文化氛围.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策略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 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 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 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 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多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 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 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 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 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 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 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 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 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 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 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 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 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 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 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 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 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 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 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 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 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 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 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 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 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 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 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 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 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 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 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

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 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障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 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近期、较高 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 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障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 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障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 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 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 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 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 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 、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 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 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 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 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 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 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 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 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 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 、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着书立说”, 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的教育教学软件 适当引进国外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 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 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 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 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 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 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 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 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 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 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 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 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 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 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 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 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 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 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 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 采用分级培训体制, 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 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 要以行政、法律、 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 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 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 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 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 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 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 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 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 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 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 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 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 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 ,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 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 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 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 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 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 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 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 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 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 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 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 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 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 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 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 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 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 、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 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 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 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 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 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 ,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障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 、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 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 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 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 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 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 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 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 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 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并强调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利 用新信息技术。当前中小学经费短缺,软件、硬件缺乏,应该在省、市、地、县、乡(镇)、学区建立学习资 源中心,为周围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中心还将为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条件,促 进学习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学习化,为实施全民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何媒体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够解决特定的教学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新的信 息技术或新媒体,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已有媒体技术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对媒体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以 最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

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到认识、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联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开展教学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设计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指南

1、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现代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适应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2、教学论研究

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论的实验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各种教材(特别是地方教材)应用研究。

3、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

计算机辅助(整合)学科教学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研究。

4、教学管理研究

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

5、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研究;儿童潜能开发研究;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目标要求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先进教师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1)明确研究方向;(2)周详研究计划;(3)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

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

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是完成八个要素的推敲,它们分别是:

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性,

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南京市教研室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三期)重点课题“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立项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其中主题词“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定语“初中”和“语文”,技术说明“教学模式的研究”,名称醒目,,一目了然。

2、目的的论证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目的是以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依托,以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开发性的单元教学模式。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习心理学,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建构主义等为支撑。其实践意义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二十多年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背景,我国语文教学中接受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几乎一统天下,长期陷入“高投入低消率”的怪圈,语文教改不从宏观上着眼,仅仅停留在一技一法的改革上显然是不行的背景。另外,借鉴了河北省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和构建的“一体两翼”(“一体”指课堂教学,“两翼”指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环境)的框架以及宜昌市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加深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

4、基础论证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除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以外,还包括课题组的工作环境情况等。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成员均是南京市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是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二期)重点课题“初中语文学法指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深拓宽的。

5、内容设计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八课型”,“八课型”也就是子课题。“八课型”是指“预习课”“教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

作文课”“测评课”几个部分,每一个课型均有学校课题组分别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模式)。最终构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

6、步骤设计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

7、方法设计指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8、成果设计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师和学生)、教学案例集、制作(光碟、教学具)等。

三、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怎样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怎样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

2、科学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有推广价值。

3、过程性原则

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转化的过程。教育要求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活动,成为他自己的要求,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不是在研究室里查资料,一蹴而就的。

4、合作性原则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及时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

5、推广性原则

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总之,学校教师搞课题热情高但欠缺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表现出对专家的强烈渴望;科研专家的研究缺乏实践环节,急待直面学校实践,这也是科研专家思维方式的转向。所以教师与专家、学校与研究机构相结合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必经之路。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制定并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是、教育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指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要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较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较大耻辱的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纲要要求,要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中小学德育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艺术课应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要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校每周要安排1小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坚持升降国旗制度。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 纲要强调,中小学校要把在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加强督导评估,建立表彰奖励机制。此外,宣传、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大众媒体也要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社会环境。 据了解,为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教育部还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求各地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

眼下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回首过去,各国中小学教育在即将过去的世纪里已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 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育均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 问题,仍在积极地探索进行各种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多方位改革。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国中小学教育的改 革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面临问题的不 同,改革的重点和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不一致,发展前景也各具特色。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改革的持续时间比过去大大延长了, 十余年的改革迄今尚未有结束的迹象。这一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教育领域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多 ,涉及面广,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二是各国改革教育的决心比以往更大,采取的改革措施的层面更多,范围 比过去更广,呈现出宏观领域的和微观领域的改革并重的明显的整体性和性特征。可以说,各国中小学教 育改革的序幕刚刚拉开,距改革的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各国都在致力于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体制。这些 均意味着各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改革将持续进入下一世纪。

就发达国家而言,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纷纷掀起了一轮新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浪潮。这轮新的教育改革既不 是上一阶段教育改革的延续,更不是上一阶段改革的简单重复。这是因为,无论是从教育改革的背景,还是从 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都与前一时期有所不同。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战后初期各六、七年代,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较为独特。从西方国家社会内部来 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压力是来自民主化运动的推动,如涉及众多国家的中等教育综合化运动就是一个突出 例子。从国际背景来看,则是出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势力争夺世界霸权地位的需要,这可以从包括 中小学教学改革等措施方面反映出来。而到了八十年代,美苏争霸虽仍在继续,但争霸的重点已从军事领域扩 展到经济和科技多个领域。特别是随着德日两国的兴起,这种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了。

第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与过去已有所不同。从数量上看,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数十年前普 通达到了9年以上。如果从普及的角度来看,发展水平则更高。例如,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高中就学 率已达到90%以上。日本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已高于95%。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持续的人口 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不会给教育带来新的压力。况且,一些国家原先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也得到较好的调整。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在数量上去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是如何提高办学的效益和 水平,提高人才培美的质量,以应付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三、在教育的量的方面得到较好解决的同时,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中小学教育所暴露出的一系列严重的 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突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质量普遍下降。这是公认的事 实,在各国政府或民间发表的大量的文件或报告中得到充分的披露。其次,公立学校逐渐失去办学活力,办学 效率低下。再次,学校道德教育出现危机,学校中的吸毒、暴力等问题日趋严重。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是这轮新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宗旨和出 发点。

以美国为例,人们在对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时,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一上基本脉络或 指导思想,即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equity),其次是要有利于促进种族间的融合(i ntegration),才是要在办学水平上达到品质(excellence)。在这里,各种矛盾的主次 位置一目了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显然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改革的关注点与先 前大不相同了,三者的位置似乎颠倒了过来,如何提高质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正因为教育改革重点的 变化,美国教育学者将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看作是美国历史上继进步主义教育改革(progressive reform )和六十年代的公平教育改革(equity refor)之后的第三次教育大改革,即品质教育改革(excellence ref orm)。

英国在八十年代之前将主要的精力用在了中等教育的综合化改革上,相比之下,教育的质量问题多少有所 忽略。到了八十年代,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意识到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办学效率的低下已到了不堪容忍的 地步。自1988年起,相继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等一系列立法或政府文件,决定对包括中小学在 内的教育制度进行二战结束以来最为的改革,以建立起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育体制。

此外,法国、日本、德国等国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也相继发表研究报告或颁布立法文件,对包括中小学在内 的教育制度进行的改革。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率,也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发达国家,今后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的提高上面。发达国家教 育在量的扩充方面大体上已经上移到中学后教育阶段。中小学在量的发展上已不是主要问题。当然,中小学教 育也存在留级和失学等问题,但这主要不是由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或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恶劣所致,而是由 各种社会弊端所引发。如果社会弊端不能够得到很好地革除,教育中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而在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育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应该承认,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教育的质 量远非令人满意。因此同样面临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但如何在数量上满足广大适龄青少年的教育需求,仍是 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项更为迫切的任务。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育有两个突出特点。一 是发展的起点低,这表现在教育的普及率不高,适龄青少年的在学率低。其发展水平甚至比部分发达国家晚了 一个世纪。世界银行1990年发表的题为《初等教育:世界银

行政策文件》也指出,在可见的将来,亚洲拉 许多发展中国家仍无法做到普及初等教育。如在墨西哥,到八十年代未仍有30万名儿童没有机会进入小学1 年级学习。在已经入学的660万儿童中,有45%的儿童不以完成小学6年的学业。在农村和民族地区,这 一比例超出80%。二是多数发展 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中小学教育的普及造成很大的压力。一些国家 ,特别是非洲国家,过重的人口负担加上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以及社会动乱等原因,发展中小学教育所承受的 压力比10年甚至20年前更大了。这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中反映出来:在中国和印度以外的 发展中国家,小学的数量只可满足不到65%的适龄青少年的需要。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小学的学生中 能够读完小学的不到70%。据预测,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仍有超过1亿名儿童无法入学,而12-17岁 青少年中无法在校学习的人数将超过2亿名。这表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对于许多发展 中国家政府来说,要纠正过去在制定教育政策上的偏差,真正做到重视基础教育,以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 。

二、在微观领域,各国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方面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方案正在付诸实施。虽然在改革的 过程中将会调整措施和步聚,但总的方向不会改变。这包括继续改进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和体系,适应二 十一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考核手段,保障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低限度的 标准和要求;加强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具体而言,近年来各国中小学微观领域的改革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及时,从课程设置来看,除了原先就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的国家外,以往长期以来一直是地方和学校各自 为政,实施多样化课程,采取不同标准的国家近年来已经或正在打算改变传统的做法,转而实施全国或地区一 级的统一课程,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并采取相应的统一的评价措施。同时,按照各门学科的重要性程度对课 程进行分类,规定各门学科具体的教学时间或成绩要求。除了英国的做法外,美国近年来也一直在探讨实施全 国或州的统一课程。除了1983年提出5门“新基础学科”外,199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20 00年:教育战略》中也提出统一设置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5门“核心学科”’并制定全国的评价 标准和考试措施的主张。另外,其他许多国家近年也有类似的措施。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对本州的中小学 分别规定了“低限度的课程”。小学的主要学科是:英语、数学、科学与技术、人类社会及其环境、创造与 实践、卫生与体育。中学的主要学科是: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人类社会及其环境、现代与古典语言、技术 与应用学科、工艺、个性发展,卫生与发展。印度也已制定了中小学的全国统一课程,对教学科目和教学时数 等均作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成绩评价等方面采取统一的要求或标准,成为各国提 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第二,从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来看,随着一些国家对中小学核心课程、基础课程或低限度课程的 规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二者一主一辅的地位得到明确。过去欧美一些国家过分强调给予学 生选择课程的自由,致使许多学生避难就易,导致他们基础素质下降。这在有关国家已引起深刻的反省。近来 多数国家的共同做法是在强调学生要在完成规定必修的各门基础课程的前提下,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 倾向提供充足的空间,鼓励他们选择一定量的选修课程。而在一些原先规定过死的国家。则采取了增加选修课 的做法。如日本,近年来在初中扩大选修课范围和种类,加强发挥个性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也比 以往更加多样,学生的选择自由度也更大了。

第三,从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的关系来看,综观各国的情况,除了极少数国家为小学高年级学生 开设较为浅显的职业技术入门性课程外,多数国家从初中阶段起便开始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职业技术课程。但初 中与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课程在目标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 劳动态度,了解社会各种不同的职业领域,通过一定量的活动或劳动,使他们掌握某些基本劳动技能。在普通 中学的高中阶段,职业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与各国高中所采取的模式有对应的关系。除了选择职业一轨的学生 要学量的职业技术课程外,一般说来,各国也都为普通高中或普通一轨的学生开设一定量的职业技术课程 ,让学生选修。

第四、将改进和完善评估和考核办法、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当作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许 多国家,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忽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成绩评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纷纷 改变传统做法,相继开始实施统一和严格的评价和考核措施。

英国在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的同时,开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定严格的评价体系,包括对7、11、1 4和16岁4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统一的考核评估。近年来虽对此作了些调整,但总的原则和方向不会改变。 法国提出要使评估形式现代化,并采取了完善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具体标准和措施.甚至连美国这样一个历来十 分强调教育的地方分权以及学校和教师的独立性的国家也在积极探讨建立全国或州一级统一的对中小学生进行 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如《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就提出要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建立统考制度。近年来, 一些州已经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措施。澳大利亚在探讨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时,也将制定以州或 全国统一评价制度当作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第五、各国还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如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美国将恢复和加强中 小学的道德教育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3年,成立了全国性的道德教育联合会。该会给“良好 的品德”下的定义是:“理解和尊重核心道德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行事”。此外,还提出了改进学校道德教育 的十项基本原则。英国政府也于不久前专门发表了有关公民教育的文件,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在日 本近年来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也始终把加强道德教育当作一个重点。

三、从宏观方面来看,为了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公立中小学缺乏活力,办学效率低下的弊端,各 国从学校的运行机制入手,在学校的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扩大家长的参与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调整教育 行政管理体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传统上实行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 ,还是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都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将许 多原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推行的 所谓“学校管理的地方化”(Local Management of Schools)的改革,就是一个例证。

第二,完善中小学内部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改进和完善了中小学学校董事会的运行机制,使之更为规范化 和民主化。各国采取措施完善了学校董事会机制,并在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中规定了校长、教师 、家长、社会人士等组成比例。特别是扩大了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的比例,使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 社会要求。例如,新西兰颁布了《教育法》,制定了教育改革的具体步聚,其中包括制定学校宪章(School C harter),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扩大学校董事会在人财物各方面的权力,赋予家长更大的教育参与权与选 择权。丹麦颁布了新的国民学校行政管理条例,强调发挥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和家长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出逐级下放教育管理权限,赋予学校董事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瑞典政府也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的议案, 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决定赋予学生及其家长更大的责任和权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校,参与学校 重大事务的决策。

第三,扩大家长的选择权利。各国近年来的改革改变了多年来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方面始终处于被动不利 的状况,赋予他们主动的选择权利。在这方面,典型的有英国实施的“入学开放”的新的入学政策。根据这一 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来为自己的子 女选择学校就读,而不必受过去按片就近入学的限制。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学校为了吸引学生 面相互开展竞争,以提高办学水平。在美国,一些州也相继采取了与此类似的允许家长在居住地学区内或跨学 区学校间为其子女自由选择学校就读的措施,前者叫做“区内选择方案”(Intradistrict plans),后者叫做 “跨区选择方案”(Inter一district plans)。这一做法目前有逐步推广的趋势。

第四,改革公立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改革中,各国对公立中小学的办学体制少有触及。长期 以来公立学校的运行机制实际上使得公立学校在办学的质量等方面既不向政府也不向社会负责。近年来,这种 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一些国家开始探讨在不改变公立学校性质的情况下对其办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方面的例子 有近年来英国许多公立中小学相继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接受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直接拨款学校。这 些学校获得了办学经费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人事权,比以往更能够独立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并要在办学质量上 达到规定的要求。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办学体制已经逐渐在英国形成。

在美国,公立学校也出现了色彩斑阑的多样化的趋势。除了近年来出现的“选择性学校”(Alternative School)、有吸引力的学校(Magnet School)和“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 School)外,一种新型的 公立学校“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也在迅速增加。其主要的做法是对现有的公立中小学进行改造,学 校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订立在招生、办学质量和财务等方面的标准,来换取政府的办学经费。这样做的 目的是促进中小学形成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据统计,到1996年底,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出现了特许学 校,总数已达500所左右。特许学校的出现意味着美国公立学校的办学开始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公立学校也出现了所谓的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措施。这包括采用私立学校的管理手段,引人 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与工商企业的合作,等等。

第五,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综观八十年代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私立学校 出现了复苏和发展。如果从教育发展较长远的时间加以考察,可以明显地看到私立学校由占统治地位到逐步削 弱再到逐步复兴的过程。追究原因,有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因素,也与公立学校学生成绩下降、吸毒和暴力等问 题突出有关。各国政府开始对私立学校采取鼓励或支持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美、英、加、澳等许多国家私 立中小学的比重均有所加大。近年来,俄罗斯也在私有化运动的带动下,原苏联国有化的单一办学模式已改变 ,出现了大量的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兴办的中小学,形成了公私立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机制。

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人类正步入信患社会,九十年代以来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 远距离教育的迅速推广,预示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变革的开端,也给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视频、静态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它可以接收外部图 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 输出方式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充分的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互动、人与人、机器间的互动 ,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人们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将使教育的手段发 生极大的变化,也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使教育领域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多媒 体技术 人们可以获得与今天的课堂一样的教学情景,可以得到逼真的、即时的教育,不仅可以与教师(或许是全国乃 至世界最的教师)进行教学反馈,也可与同学(不会再限于“班级”有限的人数范围)进行各种交流。

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各国主要是将远距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来加以应用,其目的主要是 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学校教育的形式并不因远距离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发生大的变化。如在非洲一 些国家,人们利用广播电视等远距离教学手段来普及中小学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人们把 这看作是远距离教育的三大模式这一。在不少国家,人们已将“远距离教学法”(distance一teaching metho d)当作中小学中一种新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上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例如,在美 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为中小学播放卫星电视课程,许多地方已开始通过计算机联网进行双向交流式远距离教 学。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学的水平和效率,一项“明星学校计划”(Star School Project)自1988年底起开 始实施。根据这一计划,联邦政府教育部提供三千多万美元资助部分中小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卫星电视教学实验 ,为最终在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远距离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开始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模式。1996年,美国已经出 现了一所没有课本、全部依靠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中学。这种新型的学校眼下虽仍处在实验阶段,但相信会 逐步推广开来。在本世纪末之前,美国计划使所有的中小学都实现与互联网络联网。1997年3月,法国总 统希拉克也提出要仿效美国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的做法,在2000年前使所有中学与国际互联网络联网,使 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运用,并在2002年在中学生中扫除计算机盲。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也都制定 了与此类似的计划。

远距离教育在中小学广泛的推广势必会给教育带来新的课题,这包括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社会化过 程、师生关系等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可以说,包括中小学教育内的整个教育体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教育 信息化 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多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刻,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来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

中小学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经过本人的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我校领导层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学校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耗巨资跨出了迈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及时步。在这几年里,为了能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

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了大量的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并从K12、百年树人及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引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并且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于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这项工作,我校虽然已走在了前面,但校领导认为,这个问题仍将作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可见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学校已经不惜重金初步建成了 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项工作已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走在前列。

四、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会步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却闲置在那里,对一线的教学改革起不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将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要彻底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明白,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分发掘教育信息化的较大潜力,也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之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地位,也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在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监督之下,在信息技术组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和带动之下,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了挑战:在保持传统教学方式优势的同时,逐步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以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龙头,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继续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快速、有效地发展。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实践性

摘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实践中存在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僭越、教育质量标准化的迷信和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口号化等迷误。对其进行反思,生发出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新取向:就是要实施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评价准则的和谐教育、自由教育和生命教育。其实现的方略是要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明确中小学教育的定位、找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着力点、正确把握教育的使命,以此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新取向得以可能。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教育观念

教育质量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各个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焦点。本文拟在反思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进行实践性思考,希冀能为复杂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工程提供一隅之见。

一、“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实践中的迷误

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中,人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教育质量关注的核心。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并没有那么理想和清晰,还存在着重重迷误,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僭越、教育质量标准化的迷信和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口号化。

1.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僭越

教育目的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社会属性和质量规格的受教育者的问题,它现实地指导着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质量的评价。在我国理论界,当前对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已经走向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融合状态。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中小学的教育目的仍被概括为“适应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发展”,并具体化为“走出农村”“、考取好大学”和“找份好工作”等等。以上表述的实质,就是将教育目的归结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这样,学生愈符合社会需求的“标准”,升学率愈高,教育质量就愈高。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1]。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乃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培养学生的规格和组织教育活动。显然,这是将学生的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意义的发展,尽管也提到了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但这只是教育社会作用的一种折射。事实上,教育目的的确定既要根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关注现实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简单的等同,将遮蔽教育的本真目的,也不利于人在内在价值需求和社会价值需求协调发展,导致教育目的意义上的社会需求僭越人本身的发展需求,影响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判断。

2.教育标准化的迷信

教育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这是由人的共同属性所决定的。但凡是人,不论古今中外,也不论文化、种族、制度、信仰、职业、性别、年龄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些共同的、抽象的一般属性。它决定人类有共同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实施教育活动,以满足人类共同的发展需求。教育还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这是由人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又是现实的和具体的,他们在身体特征、文化传统、认知能力、价值观念上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教育所有的活动,必须置于这些差异的观照之下,否则就会失去有效性。如此,教育不可能超脱现实而以某种标准形态存在。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其所隐含的是学校标准化的建设,目的是要在办学条件方面建立一个国家最起码的标准,并创设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中小学的做法似乎陷入“标准化的情结”之中,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延伸到“教育的标准化”,如设立标准化培养目标、标准化教学内容、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行为规范等。许多中小学校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追逐和模仿已达到成功水平的“示范学校”,有了示范学校的标准,就感觉找到了学校发展“好的方式”。这就陷入了“教育标准化”的迷信,遮蔽了教育的个性化。事实上,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形成了教育的环境差异,这将影响到教育的个性、特色、优势和多样性,教育的发展应该考虑这些方面的客观差异。否则,就会出现“学校是不同的,但学校的教育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学校在他们的管理系统和人际关系上是不同的,但学校教育在任何地方都是大同小异的”[2]。这明显不是教育所提倡的目标,也不是所期望的结果。

3.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口号化

“多元化”评价主张采用多种方式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前提,就是认为学生智力是多元的。因此,对学生的发展要从多个角度去衡量,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评价观念,强调评价的多样性与应变性。多元评价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地追求个人素质丰富多样的发展。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已经致力于多元化的评价,并已经以政策的形式注入各中小学校。遗憾的是,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而是存在两种相悖的景观:一是在愿景上追求真空的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中,如学校的校徽、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标语中;二是在教育行动上执拗地追逐以分数论质量的教育质量观。体现为教育目标的功利性、教育内容的呆板性、教育模式的程序性及教育评价的机械性等。这种在愿景和行动上的非统一性,使得多元化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口号上,教育质量评价仍将陷在“分数至上”“、升学为本”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二、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

沿着破除“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迷误致思,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逐渐显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概括地说,人的发展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内在发展是人自身内在的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外在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需求[3]。人的发展有赖于自身具备的先天素质,更是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中逐渐通达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许多学者对此都有各自精辟的见解:美国学者罗威尔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乎学生能赚得面包,而在乎使他吃起面包来滋味能够特别好”;前北大校长蒋梦麟认为好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变得“有用”,更要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4]。由此看来,培养拥有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的人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教育不以社会本位论上的意义代替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力求解决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教育不以某种标准加工“产品”,而是营造某种气场让学生走向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体。由此,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应该体现为和谐的教育、自由的教育和生命的教育。

1.和谐的教育

和谐发展提倡的是人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能够实现协调发展,是人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最起码的条件。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的和谐发展是所有人类文明的崇高理想。黑格尔鲜明地表达了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向往:“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5]。夸美纽斯也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6]。裴斯泰洛奇宣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地发展构成其人格的才能和素质”[7]。由此看来,追求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和谐发展必须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才能实现。为了使学生各方面的兴趣、能力和天赋得到和谐发展,就必须实施和谐发展的教育,即在培养人的活动中,要关注中小学生的“理智、情感和健全身体的发展和培养,使他们活在的和谐中”[8]。和谐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个人的各种基本的素质得到相对平衡的发展,如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能缺失,或在真、善、美方面不能失调。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过于低下,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失衡,甚至会导致畸形状态,既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也不利于人的幸福。因此,必须通过和谐的教育使学生在发展上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这是教育最基本的追求。

2.自由的教育

自由是人的活动状态与境界,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最普世、最核心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美国的帕特里克•亨利有言“:不自由,毋宁死”。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自由意志是人的天性”[8]。毋庸置疑,自由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性向往。“自由教育”根源于人对自由的需求。自由教育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提出了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要让受教育者享受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通过获得高深理论知识,达到道德、智慧及身体的和谐发展[9]。历史经验证明,人类的创造性、多元性和丰富性以及人类的活力都是在自由的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教育不能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能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获取自由的能力,那教育的价值已经不复存在。自由教育并不是赋予学生随心所欲的权利,而是让学生在“掌握蕴含真善美的人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和提升自身境界为目标”[10]。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能以升学为目标而采用压制的方法开展教育活动,也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欲望迷信标准,而是要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认识、发展逐渐摆脱外在的奴役,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发展和身心解放的条件。

3.生命教育

生命是人类存在的状态,也是人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以追求某种生命状态为指向:或是自由的生命、或是幸福的生命、或是充实的生命等等。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表现为人类延续的需求与生理的欲望,彰显生命天然的本能与动机,体现生命原始的任意与放纵。精神的生命是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渗透于生命活动之中,彰显生命尊严和价值,体现对生命活动反思和评价。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这两种状态不同的协调方式构成了人类各色生命状态。教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决定了生命教育必然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获取完善生命的能力[11]。生命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物质和精神维度的整体观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能够充实精神、树立信仰,在教育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和敬畏生命的能力和意识。所以,生命教育是要从根本上摒弃以纯粹地追求知识的获取、智能的发展以及学业的成功而忽视引领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和生活的体验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也要摆脱对幸福无边界的、任意放纵的迷恋。生命的教育是要实现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

三、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何以可能

在分析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之后,一个关键问题便迎面而来:中小学教育质量新取向何以可能?这里从观念的维度入手进行分析,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观,方能落实教育质量新取向。

1.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明确中小学教育定位

谈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首先要解决一个质量观的问题,离开了教育质量观谈教育质量就缺乏依据。教育观念事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价值走向和价值追求,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式,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近年来,人们对于“何为教育质量”仍然备受争议。“质量……是个必须小心处理的概念。难以处理是因为这个字意义多变,对不同的人而言指的是不同的事。”[12]人们也尝试去找寻一种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直至今日,所有国家的教育,并没有一套严格意义上的质量标准。事实上,教育质量并非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意识和价值判断。而这种意识和价值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教育观念之中。因此,在探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时,必须要从认识和分析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质量观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比单纯争论教育质量高低更有利于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教育质量观与人们对中小学教育的定位有直接的联系。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谐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教育、生命教育何以体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教育?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明确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没法从正面给出教育质量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去判断教育质量的高低。如学生综合能力的和谐性、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身心的健康性等。这些方面的发展虽无和特定的标准,但是,无论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有多么的不同,教育对人的发展观照的立场永远需要坚守。

2.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找准教育质量的着力点

课程与学校教育共生共在,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涉及到课程问题。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所有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一定的课程来实现的。要正确把握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就必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着力点。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是课程创设的根本依据,因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它是为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专门创造的[13]。课程的创设还蕴含着人们的“预期结果”,也现实地印刻着人们的教育理想和目的。所以,体现学生生命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和谐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理念应渗透到课程的创设和计划,并以此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进而促进学生完整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课程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建立在一定选择的基础之上。选择何种内容、如何定位目标、采取哪种实施路径则取决于个人意愿和环境需要。一般来说,个人意愿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水平,环境需要则是指不同时代环境对课程有不同要求。而这些因素将作为一个整体反映在人的课程观念上,进而影响课程的设计、建设、实施和组织等环节上。鉴于此,在当前中小学的教育中,必须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以实现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

3.确立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观,正确把握教育使命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之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它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对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有强大的促进作用。教育评价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每一个国家根据其特殊的背景所制定的教育目的必然决定其评价的方向。教育评价也受教育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教育评价主体对教育评价的理解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行为。可以说,教育评价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学生是多元化的个体,不同学生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同时,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人才类型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教育使命的多元性和教育评价的多维度性。在当前深受“分数定乾坤”评价观念影响的时代,要落实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不仅需要人们反思现有的评价观念,也需要努力探索评价的新途径。教育质量的评价依据是什么?如何定位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事实上,价值观是影响教育评价中最根本的因素。也就是说,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方能引导教育质量走向科学的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在于如何正确把握教育的使命。中小学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解放人的心灵,培养人发展的能力,并通过人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这一使命赋予了教育评价以高度和灵魂:以学生发展为导向。

作者:蒋珍莲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中小学教育管理及人本管理应用

摘要

将人本管理理念渗透到中小学管理工作中,对教学事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此,针对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将人本管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具体途径,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人本管理;措施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在进行持续的调整。管理本身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从时展的层面来看,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其是有效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将人本管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就成为教育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能够在校园环境中体现出和谐的人本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相处更为融洽,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校园能够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关心、进步的良好教学氛围。

(二)提高教师的主体性

正如上文所述,人本管理是有效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人本管理极为注重激励作用,而这个激励是多个层面的,使得教师为追求自身价值提供了可能,教师能够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的才能,同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并且能够得到信任与尊重,促使教师的自信心与归属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主体性。

(三)帮助实现中小学管理目标

人本管理理念更为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思想,能够将人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人本管理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一)将人本管理渗透到管理理念中

一方面,认知人本管理理念,针对人本管理的表现以及内涵进行把控的基础上,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关心人、依靠人,反复强调针对人的尊重、推动人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工作,中小学领导层应当与教师群体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协调,使得学校上下能够在人本管理层面形成一致的认知,并且要让上述的交流与协调应当在中小学管理组织工作中经常性存在,使得人本管理理念能够在中小学各项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构建人本管理制度

1.建立民主化的决策制度。

这就需要中小学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形式的管理模式,使得教职工、家长以及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切实提升各项决策的透明度,真正建立民主化的决策制度。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构建人本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彰显灵活性、标准型、创新性以及规范性,有效发挥制度为人服务的重要特点,能够为人的创造性、主动性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就需要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制度要避免局限于针对教师方面的规范,还应当综合参考新形势下教师的新要求,针对教师研究、学习、发展以及创新等各个方面制定制度,并将这些制度归纳到常规管理工作中,真正为教师的发展与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构建基于人本管理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模式

1.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针对新形势下的教师特点,在制定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物质激励为基础、侧重精神激励的基本原则。教师队伍作为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群体,其本身对外界活动的感知、对自身内心的认知以及在追求工作的创新方面都十分敏感;注重形象、重视名誉,期望自身的劳动成果可以获得对等的评价与认同;有不断充实与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以及谋求发展的需要;有主动参与民主决策与学校管理的需求。人本管理强调针对不同的个体与情境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针对教师的激励模式应当在满足教师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培训与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模式,给予每个教师更多的关怀,真正尊重教师,帮助教师制定适应其需求与特征的发展规划,以此来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能动性,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2.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式。

教师的工作成绩本身具有隐性化、滞后性以及迟缓性的特征,所以针对教师工作成绩所进行的评价应当充分考虑评价进程中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显性工作成绩与隐性工作成绩的关系以及其他有关外在因素方面的影响,相应的评价指标应当兼具灵活性与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将人本就管理应用于教师管理评价工作中,应当建立一种具有发展性的评价体系:①从中小学教师未来发展层面着手,将教师发展进程中可以促进其专业深化与发展的全部内容纳入到评价标准中;②鼓励教师群体主动参与到评价工作中,使得教师既是评价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的客体,使得教师能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③采用纵向的、动态的,能够有效遵循教师客观发展规律的评价模式,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结语

中小学教育管理本身是一项漫长、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学校从教育管理理念着手,将人本管理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得学校上下都能够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参考社会发展形式,采用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方式,通过在学校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民主化的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以及构建适合教师群体特征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模式,从而有效推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张卫斌 单位:余姚市高校招生办公室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浅论

摘要:

当今社会,无论是教育均等化还是教育现代化,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必要的发展要求。但是在现实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存在认识滞后、设施落后和师资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认识和构建。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中小学;计算机;网络;师资;管理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从起步到发展,已经跨过了十多个年头。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那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到底效果如何呢?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在教育领域引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等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可以说,这是新时代对教育技术和理念的重要要求。

(一)教育均等化的要求

教育公平,首先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然而,在当下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资源更加不均衡,其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差异,这些都对教育的均等化造成了诸多障碍。通过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借助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共享技术,可以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更加现代和品质的教育资源。

(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21世纪是现代化教育和素质化教育的时代。通过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中小学教育如果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就赶不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专门提到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理念滞后

很多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把教育信息化片面地理解为教育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认为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是多配几台电脑,多设置几间多媒体教室。他们仅仅看到了信息化“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信息化“理念”的一面。其实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手段虽然是为了使用信息化技术,但是目的却在于利用这种新式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来丰富教育知识储备,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开放式和发散性的思维。因此,教育信息化绝不仅仅是建什么品质次的网络,多设置几节信息技术课程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1]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共享品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师生互动,培养素质化和创新型人才。

(二)信息化设施落后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因此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数量不足,多媒体教室少,而且开放时间有限。同时,安装的门户网站功能不完善,信息更新不及时,品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对教育资源的均衡构成了很大影响。一般而言,目前城镇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施相对完善一些,而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则落后一些。

(三)信息化师资不足

大部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由其他学科教师慢慢摸索和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来,因此他们难免受制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一些不够深刻、不够熟练等诸多问题。这就导致本来一堂生动的互动型信息化教育课,在他们那里可能也会演变成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信息化技术教师的缺乏,很大程度上与当地教育经费缺乏、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不足有关。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型工程,需要合理地配置各项资源。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都放在了电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网络设备方面,而对教育主体的教师培训则关注不足。这种重信息化硬件建设,而轻软件资源投入的模式,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2]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出路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是发展基础落后导致的,一些是认识不到位影响的。只要认清问题,对症下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就能够事半功倍。

(一)加强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设施设备的建设,但是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却是一个基础和载体,缺乏了这个基础和平台,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当务之急,仍是加大信息化教育基础建设投资,尤其是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中小学的投入倾斜。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适度超前,但是也不能盲目赶时髦。要根据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实际要求,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网络。

(二)加大中小学信息化师资培训

无论是传统的教育,还是信息化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只有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成熟了,教育理念提高了,信息化教育才有了正确的向导。因此,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实际能力,提供适合的信息化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不仅要培养他们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他们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三)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工程,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个环节的统筹和配合。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从全局做出统筹和规划指导,从技术、资源和理念等各个方面入手教育信息化改革。[3]

作者:崔利军 单位:内丘县实验小学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微电影作用

摘要:

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推动着教育方法的革新,还推动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微电影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并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助推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使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微电影;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助推作用;策略研究

引言

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言,由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并没有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独特性进行科学地分析,这样就增加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为此,本文以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使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网络微电影的信息针对性差

微电影在中小学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与课本内容形成统一性,导致使用微电影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浪费教学时间。原因是很少有微电影是专门根据教学内容拍摄和制定的,部分微电影的内容甚至是与教学内容相违背的。如果使用这些微电影进行课堂教学辅助,只会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和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微电影未真正融入教学

根据目前的网络信息调查结果,微电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在微电影的结构类型中,并没有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十分契合的微电影种类,限制了微电影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第二,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没有将微电影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识,影响了微电影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结合程度,不利于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电影并未真正融入教学的问题现状,将会制约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步。

3.未用学习的心态观看微电影

学校引入微电影教育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和教育学生,但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微电影的传播作用,也没有用学习的心态观看微电影,导致微电影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微电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与学习者的心态密切相关。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微电影教学的重要性,就很难实现微电影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面对学生未用学习的心态观看微电影的问题现状,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二、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助推作用分析

1.微电影使微电影使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更加高效

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使用,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例如,微电影《明天,你好》是非常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培养和教育目标的,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学生在观看微电影的同时体会到奋进、拼搏的思想,从而达到了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效率。

2.微电影使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更加生动

微电影除了可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使中小学教学工作更加生动具体。如果学校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学生很难感受到学校的良苦用心,也不会认真地去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然而,通过微电影的辅助教学作用,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具体性,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微电影《选择》讲述的是学生在家长的潜意识指导下,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人生的选择,容易束缚自己对梦想的追求,这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主选择的重要性。

3.微电影使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微电影的引入还可以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最基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为了实行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往往会采取大量的教学指导和教育课程,但实际上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借助微电影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例如,微电影《谎》是专门针对家庭诚信教育的一部微电影,学生通过观看这部微电影,可以自觉地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道德素质。

三、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发展策略

1.加强微加强微电影内容的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学校在选择教育微电影的时候,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微电影内容的针对性。选择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相一致的微电影类型,与教育内容密切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微电影的教育推动作用,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效果。

2.建立教育教学的微电影库

要使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推动作用,还需要学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的微电影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教育课程的设置,安排与课程教育内容相符合的微电影内容,从而提高微电影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微电影所传递的教育思想。

3.加强学生学习心态的培养

学生是开展微电影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学生认真地了解和分析微电影,才能通过微电影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接受更的道德素质教育。在这个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微电影获得更多的教育和教学指导,提高学习素质。

四、结束语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的理解,提高相关素质。然而,微电影在教育教学应用这方面还要接受很多考验,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秦德高 刘锋 单位:滁州市第六中学 滁州市实验小学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旨在将高质量教育从发达城市传递到偏远的农村地区,该工程是我国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改善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经过几年的实施,该工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该工程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更好地实现工程目标,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关键词]远程教育;中小学教育;农村教育

2013年,我国农村初中在校学生数为815万人,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为3121万人。[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如何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众多项目与工程中,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旨在改善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贫困的西部、东北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在国际社会,远程教育一直被视为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改善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让很多农村地区孩子接受教育成为了可能,也是传统教育的重要支持和补充。与此同时,远程教育在进行农村教师培训方面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一、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国共有592个部级贫困县,其中大多数位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地区人口除了收入较低,接受教育的途径也非常有限。制约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缺乏。许多教师离开了贫困的农村地区,来到发达的城市地区。2001年,全国有70.5万民办中小学教师(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占到教师总人数的6.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陕西省,民办教师占比达到了20%。这部分教师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培训。教师的缺乏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一些特殊课程教师的缺乏。传统的课程,如语文和数学,教师往往不成问题。然而,对于一些新兴的现代学科,比如英语和计算机,农村地区教师的缺乏现象便更加严重。这导致这些课程在农村地区没办法进行教授,或者被不具备该课程知识背景的教师教授。制约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资金的短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区的高速发展,城乡间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在农村地区,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当地教育。

二、远程教育的模式及作用

21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方针战略,远程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03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以促进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的交流,提高边远地区教育质量,并支出120亿元以支持该项目。[2]2003年至2004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起两个远程教育试点项目。根据两个试点项目取得的出色成绩,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远程教育的方案,即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该工程提出,在5年之内,在农村中小学进行三种模式的远程教育。及时种模式,即DVD模式,面向11万所低水平农村小学,这些小学通常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每个年级仅有10~20学生。远程教育工程为每所学校配备一台DVD机及一台电视机,以放映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部级名师的教学视频。第二种模式,即卫星电视模式,面向38.4万所位于乡镇或者大的行政村落的中等级别小学。该模式除了提供及时种模式的资源,还提供先进的卫星广播技术以接收中央及当地的电视教育资源。第三种模式,即计算机模式,主要针对3.75万所农村初级中学,除了DVD资源及卫星电视资源,该模式提供了配备高速网络的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允许教师和学生下载网络学习资源。为了支持第二、三种模式,中央电视台、教育部等机构提供了许多电视及网络教育资源,并鼓励地方教育机构提供针对本地方的教育资源。截至2007年,大多数省份的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使得近一亿农村学生得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为了评估远程教育的作用,远程教育的典型省份甘肃省进行了一项调查,涉及86所学校,567名教师,以及159位设备维护人员。调查中,94.4%的参与者认为远程教育激发了学习兴趣,89.3%的参与者认为远程教育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这说明远程教育的作用是明显的。认为远程教育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占67.1%,认为远程教育培养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占64.9%,可见,远程教育的潜力并没有被发挥。

三、当前远程教育存在的挑战

在远程教育的实施阶段,资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运行过程中,人力、设备维护、教学资源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这对于经济本就欠发达的地区将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当前,源于运行费用的问题,许多学校并未采用第二、三种远程教育模式。贵州的一项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设备为2003至2005年投建,建设后70%的学校的设备未能得到更新的补充。[3]同时,学习资源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很多学习资源是针对城市教学而设立的,可能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学习资源在地域、民族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语言、历史,因此,适用于他们的学习资源便可能非常缺乏。

作者:杨国利 孙长影 单位:榆树市十四户中学 榆树市十四户中心小学

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对于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实施调查,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应的处理策略,希望探究可对中小学教育科技研究的顺利展开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对策

1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1.1管理者缺乏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观性

笔者在分析了对于江苏中小学有关教育科研管理状况的问卷后得知,当前中小学内管理者缺乏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观性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江苏多数中小学实施教育科研管理的最直接原因是应付领导的日常检查,而非为了整个学校与学生的健康成长,重形式过于真实目的。总的来说在中小学内施展教育方面的科技研究能够很好地强化老师团队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授课的效果,培育出更加的学生。

1.2教育科研团队缺乏必要的技能与素养

据调查剖析得知江苏中小学内尽管有着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团队,但是其技能与素养程度在总体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据统计江苏中小学内有68.9%的老师未把握住大量有用且可行的科技研究手段,更多采取的依旧是最原始的行为、事例探究等方式,而且对于结果剖析上未做到定性与定量的合理结合。部分老师欠缺剖析问题的技能,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方式不懂得如何运用等。此外很多中小学老师尤其是科技研究方面的监管者对于教育科研管理有着一种想做却无法做的感受,缺乏大量必需的科研管理理论常识,即便他们有着足够的授课经验,对于教育科研的管理少了体系化的理论培训也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故说当前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团队缺乏必要的技能与素养。

1.3教育科研管理的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

据问卷统计江苏省有着60.4%的中小学欠缺教育科技研究管理的经费,9.9%的中小学可以说无教育科研经费,29.7%的中小学没有出现教育科研费用的问题。此处未出现教育科研管理费用问题的中小学多位于市区位置,也仅有少数的学校是这样。绝大多数中小学在教育科研管理上是缺乏一定的经济资金的。通常情况下地区有关的教育机构会给予当地中小学一定的教育科研管理津贴,这是当前中小学施展教育科研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随着教育科研事项的逐步拓展,所需的金额数量越来越多,仅靠教育机构的投入费用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受到教育科研费用与来源路径缺乏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有关教育工作者的科研主动性,不利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顺利开展。

2改进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的对策分析

2.1培养更多人的教育科研管理认识

针对当前江苏中小学管理者缺乏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观性现状,可通过培养中小学内更多人的教育科研管理认识来处理该问题,使他们明白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自身作为学校加入到科技研发团队的校长或是老师,都需担负起应尽的职责。总之就是努力强化更多科研人员的管理意念与常识,适当提升其专业技能,鼓励他们尽到自己的全部职责,不再只重形式而忽略了教育科研真实的涵义。此外学校自身还可采取些措施激发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参与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遵循科研管理的本质内涵更好地尽到本身的职责。

2.2努力提升教育科研团队的技能与素养

针对当前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团队缺乏必要的技能与素养这一现状,可采取措施大力强化对于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育训练力度,努力提升中小学内加入教育科研管理团队的技能与素养。首先江苏省教育科技研讨机构需拟制出对教育科研监管团队实施训练的筹划,增强对训练营地的构建,研发训练资源,努力施展出多种教育团队的功能。其次江苏省可组织介于本省内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人员评比大赛,将选出的不同学校内的人员联合到一起,构建教育科研管理训练班,使参与人员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素养,为本校的科研管理做贡献。中小学内部也需重视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育,可聘请科研专家到校内,特地为教育科研管理团队进行培训,可在聘请专家前,确定教育科研管理团队所具备的不足与欠缺之处,令培训更有针对性与高效率。

2.3扩充教育科研费用的投入与途径来源

基于江苏中小学普遍缺乏教育科研管理的费用及来源的现状,最有效的策略是及时扩充教育科研费用的投入与途径来源。当地教育机构可适时调整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投入金额,依所需适度给予扩充。中小学内部可设立基金会,会中资金来源多种多样,像社会募捐、企业扶持、政府津贴等,专门筹集为教育科研贡献的金额,以便在需要时供应一定的帮助为科研管理。

3结语

通过深入调查剖析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缺陷,可经过培养更多人的教育科研管理认识;努力提升教育科研团队的技能与素养与扩充教育科研费用的投入与途径来源等策略来改进江苏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当前的状况问题,更好地促使中小学教育科技研究管理事项的顺利开展。

作者:刘燕 单位:江苏大学 昆山市张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