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会计诚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诚信论文: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一、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文化环境缺失
大学虽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实践过程中更重教育、研究专业知识,而对“道德”“素质”教育较为淡化,忽略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受就业压力大及社会风气等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高利润、高回报、高压力的“三高”社会环境下,只有通过提高专业能力水平,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故而当前大学生教育亦重于培养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鲜少提及诚信道德、职业道德。而大学生缺失职业道德与诚信又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带来更大就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校方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并不合理,没有将大学生有关职业道德与诚实守信的教育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二)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创新性的缺失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还是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税法为主要课程。本身较为严谨,严肃。有关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课程内容上课形式较为枯燥,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一本书,一枝笔,临到期末交论文。这种枯燥的“填鸭”教育较易引起学生反感,没有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会计专业诚信道德问题的关注,使学生明确诚信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文明发展过程中,虽然形成了“曾子杀猪”、“范仲淹封金不贪”等的诚信典故,但在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仍存在着一些扭曲的诚信意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古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缺乏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要素是“诚实”“信任”,即取信于人,同时给予他人信任。而这些格言古训恰好违背了这些诚信的最基本要素。这也说明,历史残余观念还在持续影响着当代年青人,当代大学生。
(二)家长、老师的教育因素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父母、老师应该是诚信的模范。“言传不如身教”,更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老师的言行是否诚实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行。未及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批评教育或在承认错误时利用契机奖赏的各种做法,都容易导致孩子(学生)的诚信缺失。只有当父母与老师把孩子(学生)当成朋友,主动与孩子沟通,少进行大道理灌输、说教,耐心倾听,重视情感教育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的氛围。
(三)社会大环境诚信缺失的因素
社会诚信缺失,存在多方面原因。不仅有历史层面的原因,也包含现实层面的原因;既有体制层面的原因,也不能忽略管理教育层面的原因;除去外部环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原因。会计从业人员做实账、替企业纳足税,却可能面临失业、被穿小鞋风险。选择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反而可能好处多多。久而久之,社会诚信就自然被破坏了。会计虽自产生之初就把诚信问题看得非常重要,但却是一直局限在道德层面上,强调了要注重个人、企业地自觉、自省,却并没有投入相匹配的资源给不上市的公司,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对实践层面、社会约束层面的要求与设计的不足,导致了诚信教育苍白、无力,长期缺乏生命力。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不甚深入的泛泛空谈,流于形式,并且没有实质内容,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有力、有效的措施。一些会计从业者出于或为企业胁迫,或拜金以及自我膨胀等方面的原因,为追求一己私利投向了弄虚作假的泥沼,并因此产生了追求利益较大化与选择违背伦理道德观念的选择,大大冲击了社会诚信制度。
(四)学生自身因素
生活经历地简单,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偏于感性,使大学生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是责任感弱化的主要原因。独立意识,自我膨胀主义的泛滥又使部分大学生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少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社会考虑,没有做好本该拥有的担当社会责任的准备。
三、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如何做诚信教育
(一)良好社会诚信体系地构建
想要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仅把问题纳入道德领域,突出诚信问题需要进行专项教育及整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将其归入政府保障和提高民生质量的社会管理问题中去。同理,社会诚信的确立,也不单是社会诚信教育与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问题,我们更应注重政府和实效性等问题。如果制度本身不管用,缺乏,那么制定再多制度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当政府有公信力,人们有坚定地信念、信仰,诚信的社会才会出现,人与人才没有芥蒂。“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当社会风气转正,假账、漏税行为减少,才能让学生踏入有良好秩序的会计行业,才能更好地遵守会计从业基本道德准则。
(二)诚信教育实践环境地优化
传道授业,是教师工作之本。一般说来,“授业”是指,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开发学生的智能;“传道”则是指,通过课内课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或显性或隐性的德育工程,促进学生发展。目的是:要为社会挑选、培养不仅具备优良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而且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与会计技能的“德才兼备”的会计类人才。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良好榜样,不做学术造假,不为领导检查突击准备等,事事时时讲诚信;其次,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做好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场所,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堂效果,增强其传道的强大能力,落实诚信教育;,学生课外活动亦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想要将书本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战能力,必须让大学生走出课堂,在接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与提高技能。典型的实践环境优化包括对典型场景参观、对典型人物进行访谈和教育的过程。在一系列的实践中,将感性认识抽象为理性认识。依靠各种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潜移默化使学生建立诚信思维。有益的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诚信道德修养,也促使教育者加强自身诚信教育。同时不妨考虑增加一些到对口单位实习、组织参加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环境优化,以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重视程度,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约束、激励机制
学生引导上,应该走出“绩点”中心,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管理,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增加德育评价比重,建立学生相关信息档案,让诚信档案中的各项记录参与到学生专业前途的决策中去。将组织专业档案、诚信档案中显示出来的存在一定诚信道德问题,综合条件不够格会计类相关工作的学生,进行再教育。同时,应敦促当前会计行业相关人员的人事管理制度出台,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牵头,采取统一方式管理的会计人员信息档案及与之相应相关的评价体系,以便于管理。借此给予用人单位较为的参考信息,更好地聘用会计。其次,要在管理体制中强化对于诚信的教育。我们知道,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因此建立学生相关信息档案应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根据诚信的这一特点,在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中,管理干部和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应纳入诚信管理信息系统中去。管理干部与教师首先、率先垂范,传递诚信理念,并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把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制度中去,如果学生违背诚信原则,不仅要受到口头批评、舆论谴责,而且要受到处分等惩罚;另一方面,评价体系建立后,学校亦应该对学生的诚信行为及时予以表彰。这样让全校师生都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诚信教育制度之后。既不让投机钻营者得逞,也决不让老实人吃亏。非诚信的行为被记入档案,使非校方的各机构能真实了解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客观评价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能力、诚信状况。让利益问题更好地约束学生行为。
作者:顾双浙 单位:下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诚信论文:会计诚信教育论文
一、财会诚信培养的内容
加快财会专业诚信培养是指培训财会人员公平、公正的道德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真实的财务明细和台账,把企业个人等社会经济交易体现出来。它大致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始终保持老实本分的心态,消除不轨不法思想;不做假账、务真务实、事实就是;做好本工作的保密工作。诚信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它也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更不是会计业的专有名词。但它却是会计业人员必须有的道德标准和底线,它要求从事会计人员必须树立公平、公正和不存私心的理念,建立正确和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我国会计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会计业人员道德缺失和沦丧,造成大量公司业务假账丛生和财务混乱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已经严重印象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因此,我们国家必须重视该项问题,切实把诚信教育融入会计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过程中,才能保障我国各种经济交易和活动数据台账真实,有效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平稳发展。
二、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会计业诚信建设的现状
会计是反应社会经济或者和交易的重要方法,他对国家政府、投资人、相关方在各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至关重要。然而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改革,经济体制还存在缺陷,由于我国目前缺少对会计业行为规范的制约,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也不完善,造成部门不法人员或者公司通过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和台账,虚报产能和盈利额等现象比较多,使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本不能正确获得本地区经济交易和活动的真实数据,甚至出现严重的偷税漏税现象。这不但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为国家造成了重要的损失。曾经有一个社会机构做过这样的一个匿名问卷调查和分析,它在试卷上问道,“将来加入你若从事会计行业,你会不会做假账”,很多被调查者,其中不乏很多会计专业人员,选择做的人占80%。而第二个问题是,你为什么选择做或者不做,也有将近60%的人写出的原因有两大原因,利润和生存。这样的结果不禁让我们耸然而立,诚信道德缺失已经越来越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我国及相关部门必须把会计业的道德评判和会计人员行业规范,从基础上和根本上做好财会业的诚信建设。
(二)学校在会计诚信教育方面的缺失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现在大部分本科和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只设立了会计核算、数据分析和财会台账建立的方面的课程,而很少有财会诚信建设方面的课程或者书籍。这样造成诚信道德一开始就没有在这些财会人员的心理建立起来。而这些财会人员将来融入社会后,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利益和现实条件的诱惑,把他们的技能变成某些商人或者企业做不法勾当的工具。所以学校在会计诚信方面的教育必须严把“及时关”,诚信启蒙教育的意义非凡,对将来这些即将走向社会岗位和财会业的心理教育尤为重要,这也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及时关。
(三)会计业学生的诚信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需要培养大批新型财会人员,而目前我们国家各类的财会学校和培训方式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问题就是,财会学生素质不一,其中也不乏入行前就存在着不法心理的人。在这方面,有家网络机构也做了一个调查分析。问题是,“你为什么选择学财会行业?”,其中30%的人说是因为喜欢财会业或者家人劝解,还有50%的人说是因为财会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也是一本生存技能,将来好找工作。但还有剩下的20%人说,学习财会行业将来能造假账,有红包发大财。我们可以想象,即使这20%的人将来进入社会,将造成怎样险恶的后果。道德诚信的建设在我国财会业已经迫在眉睫。
三、财会专业融入诚信教育的策略
(一)调整课程架构,夯实基础诚信道德
由于中国应试化教育的影响,以及会计学自身注重专业的特点,导致会计学主要侧重与学生专业的会计技能培训,学业安排的课程也主要及财会基础、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面的课程较多。而且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和招聘要求,使得学习会计方面的人才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至于职业道德及个人素养方面却存在没有要求,放任逐流的现象。事实上对于应聘者,招聘单位,以及会计行业本身来说,个人职业道德,教育水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个人后期在工作岗位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所以,把个人道德素养即诚信等融入会计学课程中去势在必行,在今后课堂教育中必须将专业技能与道德水准平衡,实现齐头并进的发展,在教学中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再加入一些重点培养个人品德素养的科目类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商业伦理与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这些注重会计品德教育的课程,系统的传授给学生这些正确的认识。
(二)采用举例教学方式,激活诚信教育氛围
现代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种财务体系种类复杂,上述教育方式不仅不能适应现代财会的发展,更阻碍了财会学生思维的灵活应用和拓展。所以在现代化的财会教育中,讲师应首先摆脱旧思路的约束,大胆拓展思维,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媒体介质,通过实际案例应用,或者自己亲生经历和经验,甚至在财会业可一些因道德缺失而导致身败名裂,走上不归路的真实案例,达到心有感触,震撼人心的目的。进一步提升财会人员诚信道德自觉的约束力。例如当我们讲到存货计价方法这一内容时,在对基本理论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某企业在成本核算的方式上,基本全部采用了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但是其企业法人心存不法心理,未经相关部门授权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改成了计算方式,造成资产的泡沫经济,而最终结果就是国家税收受到了损失。这就让学生加深了存货计价方法的认识,并认识到了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三)财会专业人才要德才兼备,培养诚信素养和意识
随着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将来真正的人才不仅仅是具有专业业务素质和技能的人才,还需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真如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在一次大学里给财会人员的四个字题词“不做假装”,这几个看似简单的警示和题语,却给所有财会人员树立了很高的道德规范要求,也必须成为财会人员入行的规范标准。在财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技能和诚信道德的共同培养和发展。“才”是财会人员入门的必备基础,做好实际操作技能和业务的培训是财会专业教育的及时要素,财会人员也还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不仅要培训会计基础和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还要融入一些计算机管理和财务制度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财会人员在将来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竞争中更好更的发挥自己的技能和水平,并赢得相应的报酬和社会位置。再者就是“德”,我们国家从然很早就强调德智才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德”似乎永远走在“才”的后面。然而从另一方面来将,财会行业中又无确切的衡量标准和道德规范,甚至它都是一种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的自觉行为。但是我国自古就有很多道德规范和楷模,例如路不拾遗、物归原主等高尚道德经典故事,我们可以将其纳入员工日常培训教育中去,或者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和竞赛来加深其对财会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总而言之,财会专业“先德后才、才德兼备”才是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标准。
(四)改革考核标准,加强教学评价
我国一直就是延续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学生普遍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在财会专业的试卷中,大部分都是填空、选择,甚至判断题,而这些问题也基本上都有“墨守成规”的答案,只要平时多背多看,甚至考试时作弊都能通过。这种笔试考核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和方式,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和条件得到知识技能的有效锻炼和发挥。所以我们必须对考核标准进行彻底的改革,考核方法要分成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而理论考应当注重对财会技能的解释和创新发挥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实践操作要把学生融入模拟场或者现实存在的企业财务部门,促使其技能的灵活应用和变换,及时出现了问题和纰漏,也能及时自主的纠正和挽回。这样才能培养一个思路清晰、技能,还有诚信道德的财会人员。
四、结语
总之,诚信不仅是人能立于世的基本道德,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的前提条件,而通过上文论述,诚信道德在财会业的的培训和树立尤为重要,它必须作为财会业人才选拔的首要条件。除此之外,我国也应在法律法规完善、财会课程调整和考核机制改革等方面下大力度,才能保障道德规范和诚信真正扎进财会人员的思想,并使其发挥较大的技能和作用。扎实本岗位,做好真财会,保障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平稳的发展。
作者:潘瑶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
会计诚信论文:我国企业会计诚信金融论文
1金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1信息不对称。
通常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双方掌握的信息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组织开展市场经济活动时,如果会计信息对称,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由于掌握相同的信息,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都能容易地识破,那么就不会存在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但是,由于制造会计信息的人能够参与公司的管理,可以控制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进而更加地掌握企业的内部信息,在信息质量方面,占有的优势。然而,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由于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自身利益的较大化,在制造信息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制造者就会不履行诚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1.2利益驱动。
从根本上说,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导致会计造假的根源所在。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向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管理机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以获得其信任,进而在投资、政策倾斜、核销贷款等方面,通常情况下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负责人可以获得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而会计人员通过作假往往可以获得相应的薪资,甚至占有升迁的机会等。
1.3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制订实施的会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会计原则为金融会计造假创造了操作空间。当前,权责发生制是确认财务会计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相应的应计、预提,以及待摊等项目,通过操纵相应项目的确认时间,在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等方面,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提前确认;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基础上建立稳健性原则,进而使得其主观随意性比较强,通过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润,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对利润进行操纵。二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新的经济事项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此时,新的会计政策没有制定和颁布,进而出现“合规”的造假期。
2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
金融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大会计诚信的建设力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维系金融企业的公信力,一方面完善立法,对制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养成诚信习惯。
2.1完善法制。
对于会计立法的性、惩戒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强化,进一步增加诚信缺失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造假者知难而退,进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2.1.1在诚信方面增加立法,树立会计诚信的性,同时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
目前,会计诚信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会计诚信”的概念,在现行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明确或者直接地提出。为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法规,进一步满足会计诚信或者信用建设的需要,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意愿和期望,另一方面借助法律的性,充分显现政府、立法和执法部门的决心。
2.1.2强化金融机构负责人在会计反假方面的法律责任。
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对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其法律责任需要由本单位的负责人来承担,并且会计人员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本文建议:单位负责人全部承担会计作弊责任,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设想的提出,其参考依据是:大多数会计作弊都是受各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并非会计本身意愿。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会计人员擅自作假,进而触犯法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单位领导需要承担用人失察、监督不力等责任。
2.1.3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完善审计体系。
金融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专门的审计系统,监管会计作假行为,其实施流程为:建立健全独立的金融审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需要独立出现的审计部门,将其设成独立的机构,并且垂直管理审计机构的费用、人事、工资、组织关系等。通过责任追究制对其审计事项进行管理,对于经过审计的事项,无论何时出现问题,原审计人员、领导等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1.4对金融会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提高检查效率。
对于管辖范围内的会计工作,在监督、检查和指导等方面,上级财会或内审等职能部门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突发性、普遍性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和纠正。在监督检查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恪守原则,明确现场监督检查的责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划分相应的责任。在组织开展检查工作时,需要落实责任人,重度重视整改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处罚与道德惩戒进行结合,对于检查质量给予高度关注。
2.1.5组织建立金融会计监管委员会。
在美国,为了进一步监管金融会计行为,在受到会计丑闻冲击后,成立了相应的会计监管委员会,并且将非会计界人士引入专业监管架构中,担负监管审计重任。为了确保我国金融会计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吸收借鉴英、美等国的做法,建立金融会计监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树立金融会计的良好形象。
2.2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在日常工作中,金融会计行业需要大力培养职业道德,对金融业会计的诚信度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对于金融企业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规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金融会计行为,需要建立诚信档案。所有金融机构的会计从业人员、领导等都是诚信档案的对象,通常情况下,记录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对于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表现及行为等通过档案进行记录。在具体实施会计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对诚信档案进行动态的管理,金融会计学会对各金融系统上报的信息进行汇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单位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同时确保所报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这是相关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3营造良好的金融会计诚信环境。
对于金融会计行业来说,需要营造诚信的氛围,积极营造诚信的社会道德环境,巩固和强化行业诚信,进一步确保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2.3.1用人要坚持诚信。
对于金融业来说,具备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现在,对于会计人员的使用,一些单位判断人员的好坏以是否“听话”为标准,这种用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扭曲了会计职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品质,诚实本分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在聘用会计人员的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诚信的人是,一个人专业能力再强,如果缺少诚信,任何企业是不会聘用的。
2.3.2发挥诚信示范作用。
在人员素质方面,对于金融系统来说,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会计人员是金融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金融行业需要将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会计人员的事迹收录到教育培训教材中,进一步对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道德标准等进行具体化、人格化处理,强化教育培训的感染力。通过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进而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另外,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舆论在道德行为方面,可以激发会计人员潜能,同时能够防止出现诚信缺失行为。借助社会舆论,在会计领域,净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作者:高露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诚信论文: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一、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以人文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加强如今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诚信教育,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教育综合改革领域的重要方向与基本导向。诚信是一个人的诚实性和信用度,体现出了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会计专业大学生由于其将来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加强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至关重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立德树人也是如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导向。对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其不仅仅应该熟悉、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树立较高的道德品质,强化职业素养,增强诚信度。加强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规律的职业道德。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1、会计专业大学生缺乏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实践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与研究,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由于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只注重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缺乏息息相关。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大学课程的设置基本都是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没有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来。
2、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缺乏科学的体系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会计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实践中,大多数老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方式难以使学生重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如何充分利用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措施
1、优化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高校是人才输出的摇篮,同时是职业道德教育、诚实教育的主要课堂。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优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度至关重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侧面反映,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科学体系,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的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快速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通过高校文化建设来促进会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增强高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校风学分建设、治学、创造精神的培养,可以反映出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促进学风与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的建设,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建设和谐、正确的高校校园舆论氛围。其次,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方向与信念的体现,培养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勇于创新的精神就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形成压力,增加动力。只有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氛围,保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在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培育会计专业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优化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典型实践环境
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实际中逐渐培育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优化典型实践环境是优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了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操作,亲自体验,不断感悟与提高技能。典型实践环境包括通过对典型场景的参观、典型人物的访问调查和教育过程、内容融合所酿成显示的特殊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真正的技能,将感性认识深华到理性认识。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到相关单位实习、聘请专家到课堂讲座形式的专门课堂,提高会计专业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对诚信的重要性。
四、结语
提高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程度,增强其职业道德水平,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增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廉洁自律建设。
作者:陈晶龙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会计诚信论文: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论文
一、会计诚信教育的内涵
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历年的发展与延伸,它是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在教育和学习中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并促进诚信人格以及世界观的塑造。然而我国目前会计诚信还相当缺乏,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这对严重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因而从教育入手,加强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渗透,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经济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的会计诚信现状决定。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会计行业的法律制度与行业准则还不够完善,因而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诚信缺失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很多企业出现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现象,通过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手段,以达到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包装上市的非法目的,某网做过一个相关调查,问:“如果让你做假账,你是做还是不做?”很多会计专业人员回答:“如果能生存,做”、“如果有利润,做”,可见利益的驱动是整个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而这些问题对于即将进入财务、会计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如何在教育中渗透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国家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是由学校会计诚信教育现状决定。
我们现在所开设的专业课所讲述的内容都是“会计核算、分析、检查”的方法,主要是在于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很少涉及到对学生诚信的教育,以致出现了不少有才无德的人,很多专业非常过硬的学生进入到会计工作岗位之后,运用自己的能力做危害社会的事,所以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
(三)是由学生的会计诚信现状决定。
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都正在进行深化改革,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需求量不断增加,学校的招生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学生的素质却良莠不齐,其中很多都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20%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7%;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9%。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对财会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己经刻不容缓。
三、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会计诚信的理论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中,会计只是被单纯地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鉴于其自身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是会计核算、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主要内容都是集中在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而企业对于就业者专业能力的重视更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课程设置的稳固性,而对于个人诚信、品德方面的培养相对缺乏,而这正是关系到个人成长、企业发展以及行业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诚信教育课程,在专业和品德之间寻求平衡与结合,比如在专业课之外还需要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教育》等课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诚信教育课程,通过规范、系统、有计划的教育,从正面将诚信意识灌输到学生心中。
(二)运用案例教学,丰富诚信教育的课堂形式。
会计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操性的课程,它有着非常普遍的实践案例和现实基础,然而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还是以国家的教学大纲为参考,以书本教材为主要的讲解内容,然而一般的教材存在着内容老旧、更新速度缓慢、理论性太强而实操性太弱等缺点,这阻碍了学生思考、分析、判断能力的发挥,也削弱了学生的职业诚信素质意识,降低了学生的执业水平和诚信素质水平。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跳出教材的束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现实的会计行业或者自己以及身边的会计工作中寻找合适的案例,还可以及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的真实案例,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以强有力的实例引起学生对诚会计诚信教育的认同,加强自身诚信素质的意识。
(三)重视德才兼备,增加会计教育的德育渗透。
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不仅是在专业方面具有过人的本领,更需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时代真正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朱镕基曾指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这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和很高的期望,其中重要的是要重视诚信。在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入手,重视会计业务技能培训与会计诚信教育的平衡和有机统一。首先,“才”是会计人员搞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条件,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从业知识,所以加强会计基础、财务管理、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工作去向和在工作中个人能力的发挥情况;其次,“德”是会计人员搞好会计工作的根本要求,中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一种法律法规以外的无形约束力,对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在会计教学中可以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也可以开设专业的诚信道德教育课程或组织相关讲座,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素养;,才与德是紧密结合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共同作用下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四)改变考试方法,完善会计教学的评价体系。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应试教育,教育体制决定着考试方法,而考试方法则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以往的会计考试中,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并且它们所占比重达到40%左右,而这些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死知识,学生的个人判断、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情况改变考试方法,适当减少死记硬背型的题目,增加发挥学生个人优势,体现学生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既能够很好地巩固已经学习和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能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剖析找到问题背后存在的诚信缺失情况,并且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这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会计诚信意识,在反复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规则,而会计诚信则是会计行业内最基本的行为规则之一,它对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商业行为、提高个人职业道德修养以及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了解会计诚信的科学内涵,认识其重要性,并研究在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为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旋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会计诚信论文:基于会计诚信的文化建设论文
1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不同行业的诚信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及时,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2.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在此过程中应该逐渐建立一种有利于诚信文化建设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深入对会计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会计诚信文化的内涵逐渐深入人心。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或是社区板报等手段进行宣传,倡导会计诚信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会计人员的诚信观念,促进会计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冯艳 单位:永城煤电集团汇龙水泥有限公司
会计诚信论文: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论文
1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不同行业的诚信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及时,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2.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在此过程中应该逐渐建立一种有利于诚信文化建设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深入对会计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会计诚信文化的内涵逐渐深入人心。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或是社区板报等手段进行宣传,倡导会计诚信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会计人员的诚信观念,促进会计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冯艳 单位:永城煤电集团汇龙水泥有限公司
会计诚信论文:金融企业诚信会计论文
1金融企业会计诚信的涵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为地将物质内容赋予给诚信。对于金融会计行为者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诚信,需要诚恳待人,信守保障,对于自己会计责任和义务需要勇于承担,同时对现实的经济活动要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进而将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给金融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诚信对于金融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①良好的操守行为和职业道德。②强烈的敬业意识。③真实的金融会计信息。④精湛的会计技能。⑤多方位的金融会计服务。⑥强烈的守法意识。
2金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双方掌握的信息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组织开展市场经济活动时,如果会计信息对称,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由于掌握相同的信息,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都能容易地识破,那么就不会存在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但是,由于制造会计信息的人能够参与公司的管理,可以控制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进而更加地掌握企业的内部信息,在信息质量方面,占有的优势。然而,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由于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自身利益的较大化,在制造信息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制造者就会不履行诚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2.2利益驱动。从根本上说,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导致会计造假的根源所在。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向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管理机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以获得其信任,进而在投资、政策倾斜、核销贷款等方面,通常情况下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负责人可以获得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而会计人员通过作假往往可以获得相应的薪资,甚至占有升迁的机会等。
2.3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制订实施的会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会计原则为金融会计造假创造了操作空间。当前,权责发生制是确认财务会计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相应的应计、预提,以及待摊等项目,通过操纵相应项目的确认时间,在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等方面,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提前确认;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基础上建立稳健性原则,进而使得其主观随意性比较强,通过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润,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对利润进行操纵。二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新的经济事项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此时,新的会计政策没有制定和颁布,进而出现“合规”的造假期。
3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
金融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大会计诚信的建设力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维系金融企业的公信力,一方面完善立法,对制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养成诚信习惯。
3.1完善法制。对于会计立法的性、惩戒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强化,进一步增加诚信缺失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造假者知难而退,进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3.1.1在诚信方面增加立法,树立会计诚信的性,同时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目前,会计诚信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会计诚信”的概念,在现行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明确或者直接地提出。为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法规,进一步满足会计诚信或者信用建设的需要,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意愿和期望,另一方面借助法律的性,充分显现政府、立法和执法部门的决心。
3.1.2强化金融机构负责人在会计反假方面的法律责任。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对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其法律责任需要由本单位的负责人来承担,并且会计人员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本文建议:单位负责人全部承担会计作弊责任,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设想的提出,其参考依据是:大多数会计作弊都是受各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并非会计本身意愿。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会计人员擅自作假,进而触犯法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单位领导需要承担用人失察、监督不力等责任。
3.1.3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完善审计体系。金融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专门的审计系统,监管会计作假行为,其实施流程为:建立健全独立的金融审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需要独立出现的审计部门,将其设成独立的机构,并且垂直管理审计机构的费用、人事、工资、组织关系等。通过责任追究制对其审计事项进行管理,对于经过审计的事项,无论何时出现问题,原审计人员、领导等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1.4对金融会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提高检查效率。对于管辖范围内的会计工作,在监督、检查和指导等方面,上级财会或内审等职能部门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突发性、普遍性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和纠正。在监督检查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恪守原则,明确现场监督检查的责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划分相应的责任。在组织开展检查工作时,需要落实责任人,重度重视整改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处罚与道德惩戒进行结合,对于检查质量给予高度关注。
3.1.5组织建立金融会计监管委员会。在美国,为了进一步监管金融会计行为,在受到会计丑闻冲击后,成立了相应的会计监管委员会,并且将非会计界人士引入专业监管架构中,担负监管审计重任。为了确保我国金融会计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吸收借鉴英、美等国的做法,建立金融会计监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树立金融会计的良好形象。
3.2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日常工作中,金融会计行业需要大力培养职业道德,对金融业会计的诚信度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对于金融企业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规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金融会计行为,需要建立诚信档案。所有金融机构的会计从业人员、领导等都是诚信档案的对象,通常情况下,记录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对于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表现及行为等通过档案进行记录。在具体实施会计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对诚信档案进行动态的管理,金融会计学会对各金融系统上报的信息进行汇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单位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同时确保所报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这是相关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3营造良好的金融会计诚信环境。对于金融会计行业来说,需要营造诚信的氛围,积极营造诚信的社会道德环境,巩固和强化行业诚信,进一步确保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3.3.1用人要坚持诚信。对于金融业来说,具备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现在,对于会计人员的使用,一些单位判断人员的好坏以是否“听话”为标准,这种用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扭曲了会计职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品质,诚实本分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在聘用会计人员的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诚信的人是,一个人专业能力再强,如果缺少诚信,任何企业是不会聘用的。
3.3.2发挥诚信示范作用。在人员素质方面,对于金融系统来说,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会计人员是金融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金融行业需要将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会计人员的事迹收录到教育培训教材中,进一步对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道德标准等进行具体化、人格化处理,强化教育培训的感染力。通过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进而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另外,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舆论在道德行为方面,可以激发会计人员潜能,同时能够防止出现诚信缺失行为。借助社会舆论,在会计领域,净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作者:高露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诚信论文:诚信价值中的会计审计论文
一、会计审计工作的现状
我国政府每年都在逐步的实现民主化与公开化,政府审计部门将会外聘和委托来自会计、审计等介中专家参与各级政府的会计审计工作。这一措施是为了防范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水平。在当前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新兴的经济项目还不是十分的熟悉和精通,这给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挑战,所以将外聘一批经济学家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这样有助于弥补政府工作领域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审计机关完善审计政府监督的工作。但是在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审计专家,这些人的执业诚信价值有待于关注。尤其是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由于行政因素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完整的独立性,并且市场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得注册会计师出现诚信价值危机,所以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
尤其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有不少的会计师为了揽取业务,迎合被审计人和评估方的要求,故意作出虚假的验资证明和报告,这种谋取个人利益而损失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有失于会计师的诚信价值,长此以往必然会扰乱整个行业,形成公信危机。但是由于集体和社会有不同的受益群体,并且这些利益群体与企业和社会之间都有着相关的联系与矛盾,而会计审计的信息失真,实质上是由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而在整个的经济领域中,诚信价值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一方面是诚信源于交易双方共同利益,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本投入与产出,利益相同其诚信收获的效益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诚信的一方更容易接受到经济交往的机会,其自身和所在的团体其财富会随着诚信而提高,所呈现的社会效益将是共同的,在交易中也将省去很多环节,这将为交易双方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样在整个的合作中既能保障双方利益的一致性与投入产出的双赢的局面,所以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诚信价值是当务之急。
三、会计审计中的博弈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诚信环境机制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对于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是有限的。一名诚信的会计师和审计师在一定程度上将虚弱审计中失真信息给社会带来的风险,从而将降低交易费用。在这一审计过程中,当诚信价值为正的时候社会所承当的物质将为成本,但是诚信价值无穷大时所承受的诚信变大,所承担的社会价值也将变大。相反,当会计师的诚信用于欺骗将在社会中产生负面的影响,其社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减少。因此,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每一个个体与组织都应该提升自身的诚信价值,在重复博弈中得到的帕累托效应就越优,范围也就越广,该社会或组织的运行效率也就越高。在会计审计博弈中,诚实守信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与许多经济因素紧密相关。在博弈分析中需要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交易双方主体不断进行多重博弈,有利于整个的市场经济实现有效健康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才会达到互信互利的效果。当社会中以诚信为基础,才会更多的吸纳多方面的社会资源,从而达到用诚信接纳诚信,使诚信惠顾到各方的效果。如果审计人与被审计人的交易行为非诚信,那么将损害第三方利益这样将会损失更多的社会公信度减少诚信的交易数量,长此以往将丧失更多的诚信受益,不利于社会及审计双方的利益。因此,要求双方要理性的对待诚信,并且做到整体性的优化。在交易双方达到相信与诚信为准则的前提下,来进行长期的合作达到双方共赢。总之,会计审计工作中诚信是及时要务,在社会经济中诚信的重要性不断的产生效益。在很多的实例中诚信的不断形成和强大,是依赖与交易双方的博弈,在长久的博弈中交易双方诚信合作的关系越牢不可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诚信建设将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利益双方的博弈中,诚信将作为基础,利益双方将围绕诚信实现更大的社会利润。
四、结语
在会计审计博弈中,会计师和审计师将要面对公正诚信的独立审计,同时要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合法利益。所以,对整个的会计和审计行业的诚信化管理就成为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而在长期的社会博弈中,诚信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将是无穷的。
作者:张雷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
会计诚信论文:浅谈保险业会计诚信剖析论文
[摘要]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更应注重会计诚信。目前,保险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保险业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会计诚信缺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问题,而有其复杂的原因,比如保险行业信息的预计性、保险会计制度固有的局限性、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异、外部监管不力等,其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不严和“一个法人”的管理体制不到位。为了抑制保险会计诚信缺失,应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力,完善保险会计制度和精算制度,加强外部监管,特别是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约束机制。
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是帐房先生对主人应尽的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是指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保障,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者服务。会计诚信是起码的职业操守和立业之本,是现代信用经济的核心和基础。作为保险业,它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它经营的是风险,销售的是对投保人未来可能的损失予以赔偿或给付的信用保障,涉及大多数公众的利益,具有显著的公众性和社会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保险是信用的象征,保险会计作为核算和反映保险经营活动的工具,它所产生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及时,这不仅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是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因此,会计诚信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更应该注重会计诚信。
一、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剖析
当前,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是某些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上假保费、做假赔款、手续费支付混乱、费用超支、成本不实、潜亏挂帐、滥用会计估计、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信息披露时存在虚假、误导、掩饰等不良现象。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1.公司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是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新修订的《会计法》把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会计人员仍未纳入法律责任之中,无形之中筑起了会计与单位领导人的统一战线,容易使其串通作弊。某些公司领导法制观念淡薄,片面认为只要能做回业务,帐无非是做出来的,对假帐、假报表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部分领导为完成任务,要求或暗示会计人员做假帐,甚至把做假帐水平作为衡量会计人员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有些会计人员缺乏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为谋求一定的利益,主动迎合领导作假行为;有的是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下,受理假凭证,作假帐;还有的处于“道德两难”,屈从于领导的意愿,被迫违反制度,弄虚作假。
2.保险行业信息的预计性给保险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空间。与一般企业正好相反,保险行业收取保费在前,成本支出在后,这期间需要专门的方法与大量的职业判断进行确认和计量,因此,预计性在保险行业利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使保险会计信息的性与别的行业会计相比稍有逊色,特别是长期险业务很多都是期限达10年、20年甚至30年以上的长期性负债,在收入补偿与发生成本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利润实现有较强的滞后性。原则上,在一份保单终止效力以前,保险公司是无法计算这份保单所带来的真实利润,我们只能估计这些保单的未来变化。可见确认保险业务的真实利润有其固有的困难,必须依赖于估计,会计人员为了满足管理者、所有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必须在财务中报告每一年的利润,这就需要一个独特的方法来逐年地确认利润,那就是通过责任准备金的调整使各会计期间损益得到合理的分配,责任准备金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保险行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这也是保险行业的一大特色。因此,保险行业利润对保险公司来说尽管还是一个会计概念,在利润表上表现为收入与费用、支出的差额。但是,保险行业利润同时又是一个精算概念,收入与费用、支出的后面还要扣除责任准备金提转差,而责任准备金的计量需要运用大量的假设、经验数据和贴现率,由于估计方法的局限性与保险监管当局谨慎性要求的影响,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估计值与实际值常有较大偏差。因此,保险会计中确认利润时,人为色彩更加浓厚,精算师的客观独立性与职业道德倍受考验,如何保障保险公司精算结果的性和损益不受任意操纵,是一个重要课题。
3.保险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健全给保险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可袭之击。2阗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分别对六个会计要素以及有关金融业务和财务会计报告作出系统的规定。新制度的颁布和旧制度相比,更加注重了金融企业的风险问题,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较多的运用。但是,新制度只就保险公司财务会计事项做了原则性规定,财会制度相关内容不全并过于宽泛,没有体现保险行业的特色。比如新制度出于谨慎的角度考虑,要求计提坏帐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准备,这无疑对挤干资产水分,消化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是新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对于准备的计提与否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公司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因为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必然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又如,长期以来,权责发生制一直是保险行业通用的会计原则,新制度再次将其作为保险行业公认的会计原则,虽然该原则较好地解决了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问题,使期间损益得到合理的体现,但它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权责发生制原则涉及了应计、递延、摊销和分配等一系列体现人为作用的会计行为,其中包括太多的估计,所以保险行业利润的确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此外,新制度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得不恰当。比如,对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寿险、变额保险等这些保险合同衍生产品如何确认和计量没有明确规定,这些业务是在表内核算,还是在表外核算,也尚无定论,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没有恰当的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等非经济信息的披露也没有明确的要求,这给公司利用表外业务进行会计作弊打开方便之门。
4.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异给保险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推动力。尽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力求性,为公司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会计人员本身专业知识、经验的不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判断水平存在差异,可能同样一项会计政策,由于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削弱了会计信息的性,比如,新制度要求对贷款损失准备根据贷款质量采取五级分类法,但是由于会计人员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不同,可能性质相同的一笔贷款,有的将其纳入“关注”,有的将其归人“次级”,使评估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削弱了各公司贷款质量的可比性。又如,投资连结产品独立帐户的估值方法,该产品既有投资功能又有保险功能,区别于一般保险产品,估值方法也不例外,如按交易日市场价值、基金单位净值及公允价值等估价方法,在无任何参照的价值下,全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其进行估计,不同的计价方法下独立资产帐户价值不同。
5.公司治理不严和“一个法人”的管理体制不到位是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保险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综合体,公司上下级之间、公司和投资者、债权人、投保人、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等是一种典型的委托关系,维系公司存在的各种契约的订立、执行与监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会计信息,使会计成了维系各种契约关系的基础,而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人拥有私人信息,占有信息优势地位,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切情况,只要存在利益的冲突,人就会利用其信息优势侵犯委托人的权利,人并不总是为委托人的较大利益行事,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人——人”问题。毋庸讳言,保险公司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使二者客观上存在利益不一致的矛盾,保险公司的经理(人)有着不同于股东(委托人)的独立利益目标。在所有权和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经理在获取公司控制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偏离情况会造成经理出现道德不良,故意隐瞒公司的真实情况,提供虚假的信息给投资者,特别是对于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产权过分集中于国家,产权是虚拟的,只有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没有事实上的所有者,这种产权主体的缺位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因为,只有真正的产权所有者才会为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付出成本,才有动力去监督公司的会计信息,并愿意为此承担一定的代价,如果产权归属不明确,缺乏根本的利益动力,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扭曲。
从公司内部关系来看,目前保险公司实行的是“一级法人,分级管理,逐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即只有总公司才具有法人资格,总公司对省级公司实行授权经营管理,省级对地市级实行转授权管理,因此,从各级公司之间的关系本质来看也是一种委托关系,它们之间的层层受托责任关系之间也存在利益不一致的问题。由于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的考核多以单一的保费为主,并将营业费用与保费收入直接挂钩,分支公司保费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自己可支配的费用,分支公司盈利或亏损与经营者没有直接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在这种“费用是我的,亏损是法人的”经营思想指导下,某些公司不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考虑信用效应,不惜以各种方式虚增保费来“挣够自己的费用”,谋求自己的利益。
6.外部监管不力给保险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温床”。目前,虽然保险公司已建立了统一的垂直领导的保险监督组织体系,但是保险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只注重机构的批设和审核,忽视了对财务经营活动的监督与检查,监管的重点仍在条款费率审批、手续费标准管理等方面;而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等主要方面的监管力度还不够。另外,保险监管大多尚停留在现场检查阶段,一些高效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在我国没能得到切实使用,一些主要的监管指标没有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被誉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理应依据法规和职业道德,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作出独立、客观、公正的判断。但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师队伍中少数人见利忘义,与被审计单位“合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1.培育诚信理念,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途径。保险公司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让每个成员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识,真正明白“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保险公司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2.尽快建立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完善保险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单独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保险会计准则是符合保险会计规范的发展趋势,它不是对保险企业会计制度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在系统地把握保险会计个性、保险会计规范发展与变革趋势,以及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应采取双重规范、双重报告的模式,具体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建立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基础上的保险行业专属会计准则;二是建立在监理会计原则基础上的法定会计准则。
3.完善保险精算技术,提高精算的度。我国现代保险开办历史短,保险精算人员极为缺乏,加之精算技术要求的复杂性以及实务操作的困难性,目前我国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量属性还有失公允性,比如,我国目前对责任准备金的计算过多地考虑折现率、死亡率和费用率这几个因素,忽略了投资回报率、退保率等因素。严格地讲,精算师在计算保险责任准备金时,必须考虑评估中出现的所有因素,应对所有的未来事件进行计量假设,当然,目前,我国现实条件还很难做到这一点,精算技术还有待完善。在现实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鼓励保险公司从国外聘请合格并有独立执业经验的精算师,以争取尽快提高我国的保险精算水平。另外,保险公司还应尽快建立精算责任制度,强化精算师在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中所担负的责任。
4.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约束机制。目前国有保险公司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内部有效制衡机制已成为保险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再次,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挂钩,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消除激励管理者的利益障碍。此外,改变基层公司现行业绩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机制,反对所谓的虚增虚减保费收入的泡沫保费收入和利润,真正引导基层公司以获取效益为目的,逐步改变各保险公司以保费论英雄的经营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建立保险公司现代公司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实现规模向效益的转变;拓展保险会计利润观,使会计利润不只停留于短期,而且关注长期趋势,将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机构投資者。只有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起来,股权过分集中和流通股过分分散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
5.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和审计。保险监管部门应改善财务报告和财务检查的方法体系,建立监管信息的电子化系统,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充实监管机构的人才,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另外,应尽快建立科学、的道德信用评级制度,将分散的反映保险公司的诚信状况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联网或整合,实现诚信信息的资源共享,使守信者得到保护,失信者得到惩罚;加大处罚力度,对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者,要配合司法部门进行惩罚,增大失信者的利益成本、道德成本乃至政治成本,使行为主体面对高额的失信成本,理智的选择只能是诚信。此外,在候选会计、审计事务所时应建立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个人登记制,以使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本人,而非仅仅事务所承担会计、审计及签字责任;建立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事务所更换制度和责任人过失、谎报、串通、违法等追究制度,从而真正发挥会计、审计的专业监督作用。
会计诚信论文:会计诚信和信息虚假的因素及办法论文
诚信是现代企业待续发展和持续融资的先决条件,它给了现代市场经济及时推动力,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较大的无形资产。那么会计诚信是什么呢?朱?基总理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说:要求所有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这是对会计诚信作了好的解释。
一、会计诚信危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和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损害国家利益;它导致投资者投资失误,损害投资者利益,同时也导致债权人决策失误以及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甚至引发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因会计诚信危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在于经济利益上的作祟。诚信危机的核心问题是为了一定的不法利益。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较大化,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失去了理性,出现了诚信问题,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做假账,编制假报表,虚报利润,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公众,掠取不义之财。这也再次验证了马克思所说的: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它存在的客观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不同的外部单位往来,就会发生不同的经济关系,因而也就产生不同的经济利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如有的企业为了获得荣誉取得银行贷款,或者为了股票上市等原因,往往会虚夸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收入,隐瞒营业成本和费用,虚构经济业务收入。相反,有的企业为了获得酿家政府性的扶持,或者为偷逃税赋,往往会隐瞒收入,多列支成本和费用。
2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纯粹的市场经济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仍处于控股地位,即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操纵.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有动机也有可能操纵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欺骗中小投资者。(2)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j:形式,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如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和委派,而非通过选举或竞聘渠道产生。
董事会不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意味着董事会成员可以不向全体股东负责,不受股东的监督。同时经理人员不由董事会通过竞争性的经理市场选聘,意味着他可以不受董事会节制,也不受经理市场的约束。这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蓖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内部人控制现象不断强化。他们作为企业管理的较高首长,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3.制度不完善和监管不力。从制度方面来说,造成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右三个方面:(1)是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缺陷。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优胜劣汰,崇尚自出竞争,这必然会加剧贫富差距。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企业,为了自我生存或改善竞争地位,避免被淘汰,就有可能采取不诚信的手段来获取。(2)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和健全,缺乏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信息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给不诚信和欺诈行为带来可能。(3)会计规范不适应我围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会计规范也有许多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再加上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客观肉索,更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利用客观性的误差并将其恣意放大,进行粉饰会计报表,使会计信息失真。
从监管方面来说,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有二个方面:(1)从外部监管来看,监管的重点没有随着市场的深化而转移,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角度不正,国家审计力度不足,监督落实不到位;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难免对查处的问题避重就轻,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其他专业监督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的社会监督体系。(2)从内部监管来看,有些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管理不善,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有的企业虽然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流于形式,致使内控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不合理、不合格的行为得不到控制,导致会计诚信缺失,会计信息失真。
4.会计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推理,而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的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知识水平低下的会计人员在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职业判断时就不能地用会计信息来反映经济真实。另外由于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能力,导致具有意无意地参与造假,最终使会计减信缺失,会计信息失真。
5.失信成本低,处罚不力。我国会汁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不够,失信成本低。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且不说被曝光的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只是冰山一角,即使已被曝光的重大会计造假案,其公司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大多只对公司及相关人员罚款了事。较之造假带来的巨额收益,所处的罚款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常常被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忽略不计。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兄大:厂预期成本,不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才进一步助长了会计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致使会计造成假有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二、重塑会计诚信建设。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诚信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人员高尚道德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不应仅着眼于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提高,在教育对象上也不应单纯的局限于会计人员,而应以各级政府公务员和单位负责人作为重点教育对象,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讲诚信的重要性,不讲诚信的危害性。
2加强内部各项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董事会建设,确立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董事、经理职务不兼容制度,明确划分其职能和权限,避免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掌握在内部人手中,成为具操控、利用职权的工具。改变董事,经理主要由行政渠道产生的现状,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力式选拔和聘任企业经营者。其次,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加强监事会人员构成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如何实施全程监督方面。使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均体现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向所有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力0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失真成本。当会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失真成本,无疑是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而现实生活中,对会计失信行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执法不严,以罚代法,甚至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失信者没能给予应有的惩处,许多企业和个人都从失信中捞到好处。
要改变这一局面,惟有制定和实行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和风险,使造假者得不偿失、无利可图。
4加强各项监督,弘扬诚实守信,打击失信欺骗。在法律规范约束的同时,还应加强国家经济职能部门和社会媒体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形成一种重视信誉,追求长期利益的风尚。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应选择有代表性,有重要影响的事例进行正反宣传,既要有对诚实守信行为的弘扬,也要有对失信欺骗行为的鞭挞,做到惩恶扬善,在全社会形成计诚信建设的良好氛围。
会计诚信论文:金融会计诚信的认识深入研究论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靠信用支撑。而现实中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障碍。探讨金融会计诚信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会计诚信的涵义
诚的原意是真实客观,无妄无欺。宋朝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早在《诗经》中记载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由于“诚信”二字在原意上相通,可以互用。故许慎《说文》曰:“诚,信也;信,诚也”。春秋战国时期,诚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论述。孔子把信列为四教(文、行、忠、信)和五德(恭、宽、信、敏、惠)的组成要素。西汉的董仲舒将信用作为“三纲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古老的中国,诚信就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
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以后,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对于我们广大的金融会计行为者来讲,诚信就是要求诚恳待人,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义务,也就是要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为金融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偏不倚的会计信息。具体来说,金融会计诚信应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行为。2.强烈的敬业意识和职业荣誉观。3.真实的金融会计信息质量。4.精湛的会计技术和熟练的会计技能。5.品质高效的金融会计服务。6.有强烈的守法意识、政策水平和制度观念。以上这些既是金融会计诚信的内涵,也是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目标。
二、金融会计诚信的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一)金融会计诚信的现状
当前,金融会计诚信面临严峻形势,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2002年,财政部共检查了保险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2家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2003年,中国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也显示了我国金融业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以上数据、事实表明,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普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
(二)金融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金融会计诚信问题,这不仅仅是道德倒退能够解释的,它与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都有着密切联系。
1.信息不对称是前提。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相同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金融机构)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国家管理部门与投资人)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不会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利益驱动是内在动因。会计造假之所以如此猖狂,其主要原因就是会计造假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能骗到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政策倾斜、核销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有可能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可能会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为了占有一席之地,也迎合金融机构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金融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3.会计制度的局限性是条件。一是会计原则本身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二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在客观上出现了一个“合规”的造假时段。比如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与其会计准则的脱节。
4.失信成本低是催化剂。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在具体的规定上现有的一些治假法规、处罚规定也显得过宽。如《会计法》第45条“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等规定。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和政治收益而言,这种造假成本太过于低廉。而且,即使这么轻的经济处罚也往往是由造假机构的权益来承担,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才会不断上演会计造假的闹剧。
5.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金融机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
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维系金融企业的社会公信力,不仅需要从立法、制度改革上着手,也要从每个金融机构做起,从每个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做起,从每个金融机构的会计人员做起。
(一)健全法制
强化会计立法的性和惩戒性,并提升诚信缺失的成本,这无疑会使那些怀着侥幸心理的会计造假者知难而退,达到有效的事前控制的效果。
1.增加诚信立法,提升会计诚信的性和法律地位。会计诚信问题目前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现行的法律都没有明确和直接地提出“会计诚信”的概念。而针对会计诚信或者更广泛的信用建设需要制定专门的法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意愿和期望,同时也通过法律的性,显现了政府、立法、执法机构及社会公众对杜绝会计造假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2.强化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会计反假的法律责任,减轻会计人员造假压力。《会计法》在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将会计人员也纳入会计法律责任。我们建议让单位负责人地承担会计作弊的责任,而会计人员对此不负丝毫的责任。这种设想的依据主要在于,目前大多数会计作弊并非出自会计本身意愿,而往往是由各种外来力量强加的。当然,如果会计人员作假行为是擅自做出的,若触犯了法律亦应追究法律责任,但单位领导还不能溜之大吉,必须承担用人失察、平时监督不力的责任。这样,任何的会计作弊一旦追究责任都将是单位一把手倒霉,可以无形之中让单位领导不再强迫会计任意操纵对外报告行为,也可以大大减轻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心理压力。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广大会计人员从囚徒困境中解放出来,也有助于会计诚信原则自然回归。
(二)严格金融会计内部监管
要建立金融会计诚信,仅凭高压是远远不够的。有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还需要金融领域加强自身监管,改善自身诚信环境。
1.健全会计制度,建立独立金融审计体系。应在金融业内建立更加独立和专门的审计系统。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构造独立的金融审计体系。将各金融机构现有的审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按照经济区域分布,各个金融机构的较高审计机构设在其总部。审计机构的费用、审计人员的人事、工资、组织关系等实行垂直管理。对其审计事项实行责任追究制,只要是经过审计的事项无论什么时候出现问题,原审计人员和领导都要负责。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大对各金融机构总部的审计监督力度和频率。这样可以使审计行为更具独立性和内在动力,从而使存在的问题更快、更好、更地曝光并得到处理,以保障我国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促进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2.提高对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效率。应进一步强化上级财会或内审等职能部门对管辖范围内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突发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防、纠正。要坚持原则,现场检查大公无私,落实问题缜密严谨,划分责任有理有据,每一次检查都要见人(落实责任人)、见效(整改),并且要把整改提高到主要位置,将经济处罚与道德惩戒有效地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检查质量。宁可少检查一次,也要保障检查的质量。要组织政治责任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精干力量,认认真真地查,彻彻底底地查。在处罚力度上,一定要“下重手、动真格”,绝不姑息迁就,确保会计监督效果得以提高。
3.成立金融会计监管委员会。美国在受到连串会计丑闻冲击之后,在今年夏天批准成立会计监管委员会,并把非会计界人士引入专业监管架构,担负起监管审计行业的重任。我国金融会计业应该效仿英、美等国,尽快成立独立的金融会计监管组织,找出害群之马,提升业界的透明度,重塑各界对金融会计的信心。
(三)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提高金融业的会计诚信度,有效地制约和防止金融企业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弄虚作假、粉饰报表,有利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1.建立金融会计行为者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有金融机构的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各金融系统逐级汇总报金融会计学会,各单位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相关人员有义务及时向单位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并保障真实。各金融机构负责本单位会计诚信档案相关信息的归集、录入,金融会计学会重点负责会计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分析、更新、网络开发和维护、政策解释和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学会的诚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对全行业会计诚信信息进行分析和披露。会计诚信档案记录期限至个人不再从事会计工作止。建立金融会计诚信档案制度,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是加强金融会计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使诚信执业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场的处罚。
2.深入开展金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金融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二是引导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金融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所谓自省、就是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违背常理和道德要求之处并及时纠正;所谓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检点,防止违背道德的意识与行为的出现。因此,要引导广大金融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金融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超级秘书网
(四)培育良好的金融会计诚信环境
要更好地建设行业诚信,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必须努力创造诚信的氛围和价值观,培育诚信的社会道德环境。
1.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金融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提到会计人员的品质,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金融机构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
2.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金融系统要将会计战线上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作为教材,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增强其感染力。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将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提炼成职业化要求,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实践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才能净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也才能收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会计诚信论文:浅析在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的作用分析论文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工作,会计资料、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合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预测、决策。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会计造假违规事件,不难看出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承担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造假违规者中不乏会计界的高级人才,有的甚至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却用来钻法律的空子,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做出虚假的财务报告,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令人震惊。提高会计人员诚信素质,教育是基础。作为一名会计教育工作者,担当此项重任责无旁贷。本人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起会计诚信教育的及时道防线的课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一、在理论与实践课中融入会计诚信教育,并开设相关的诚信教育课程
从中职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来看,诸多的专业没有设置与职业道德有关的课程。从教师的授课来看,只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很少涉及会计的职业道德。大部分人都认为会计是一门专业,一门学科,是跟数字打交道的,所以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岂不知对于一个称职的会计人员而言,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同样需要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地立足于会计行业。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融入会计诚信的内容,正面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对于中职的财会专业课程设置,除开设会计专业课外,还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通过系统规范学习,使学生树立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并真正领会诚信理念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在课堂中,应突出案例的研究和分析,用郑百文、琼民源、东方锅炉、银广厦等因失信造假的案例,以案说法,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诚信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如何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培养学生自控和自律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地养成诚信的品质。
二、在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在会计学科课程的设置上,我国是以专业课为改革的主要内容,陆续增设了大量的专业课程,而会计职业教育与诚信素质教育一直未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这样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诚信素质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诚信素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那么如何将诚信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课堂呢?首先,要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例如,存货计价方法,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例如,一公司存货成本一直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但是单位负责人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公司会计擅自改变存货计价方法而采用了后进先出法,则虚增了利润和资产,导致会计信息失实。又如,某公司于2003年12月份预付下年度保险费15000元,其账务处理时将15000元全额计入当月管理费用,则会虚增当期费用,低估当期收益,从而引起偷税漏税。案例中公司会计的行为就违背了会计的诚信原则,通过案例的讲解,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平。其次,教师还应及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判断力,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三、开展有关会计诚信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案例的讨论,会计案例讨论旨在说明会计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会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形成热烈讨论问题的气氛。教师则努力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但要注意老师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例如,组织学生讨论著名的美国安然事件。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美国较大的能源交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1997年到2000年之间在纽约上市的安然公司股价翻了两番。但在2001年10月,安然震动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三个星期后,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结果显示累积利润比原来减少了5.91亿美元,债务却增加了6.38亿美元。其审计师安达信解释称:这是因为安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将公司发行的股权换取了应收票据,这些应收票据在公司的账簿中记录为资产,发行的股票则被记录为股东权益,并承认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以至纵容了安然在会计方面进行的一些违规操作。安达信真的是职业判断失误还是违背职业道德作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校园的诚信教育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
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可以通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签名活动、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赞颂诚信新风,鞭挞失信现象,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塑造个人诚实形象,从现在做起,倡导校园诚信新风尚。要通过倡导、赞扬、鼓励坚持诚信的行为,贬抑、鞭挞、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人们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学校生活中,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对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按时交学费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学习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让他们以诚信的姿态和品质步入社会。
五、改革会计考试模式,在试题中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
在会计专业课考试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综合计算等题型,根据不同专业课的内容,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重。让学生按照所学到的知识,分析案例,并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出正确的会计账务处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会计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观念,使他们了解职业面临的诚信风险,不断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为今后成功进入,并在职业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
会计诚信论文:诚信价值下会计审计论文
一、诚信价值
1.会计审计工作中的诚信问题
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追求利益较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会严格按照规章来办事,但是个别企业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及时,个别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粉饰财务报表和体系,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真实的财务报表隐瞒,用一份虚假的报表来迷惑大众以达到自己追求利益的目的,这就出现了财务报表与实际不符的现象。第二,会计审计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在财务工作中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最终为企业管理决策中存在重大过失埋下隐患。
2.诚信的重要性
我国坚持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追求自由,自由环境下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诚信是保障经济能够自由健康发展下去的重要原则。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种经济得到运行和应用都离不开会计,若是诚信问题出现在会计工作中,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必然是不可估量的。会计行业是对诚信要求最为严格的行业,若是会计行业中失去了诚信,那么独立的审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了。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说,会计师事务所与评估方、审计单位一味迎合,抛掉自己的专业素养,只顾自身的利益,不能如实评估实际资产价值,制作出虚假的审计报告,这不但损害了会计行业的诚实信誉,还会损害到国家利益。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行业的确出现了所谓的诚信危机,并且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会计师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仅对自身有利,对被审计单位也是有利的,所以说这种诚信问题是被审计单位默认的,他们喜欢这样的审计报告。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受益的是当事人双方,受损害的外部企业和社会。因此,这是恶性循环得以长存的道理所在。
二、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博弈理论
经济学领域有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着深远影响的方法论,即博弈论。博弈论主要集中在博弈双方或多方就彼此之间存在的对抗、冲突等进行讨论。市场经济运行原理也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进行解释,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看作是博弈论中的一个主体,不同的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但是这些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尽相同的。就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市场经济机制相对成熟,信息流量大,流转速度也快,不同的主体之间掌握的信息量也可以更加对称。此时,博弈的结果是呈现均衡趋势的。但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完善的,信息量很小,信息流转速度慢且相对闭塞。此时,博弈的结果就要取决于各个主体掌握的信息量的大小,谁的信息量大且有效,谁就是这场博弈的胜出者,非对称信息也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
三、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状况分析
我国的很多大型现代企业选择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所有权人放弃自己的经营权,远离企业,企业的管理依靠的是从外部聘请而来的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是不容小觑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企业的了解和熟知程度远远高于该企业的股东,但是因为他们独立于企业利益之外,所以他们在很多情况下会选择保全自己的利益为先,这就造成了他们在选择审计单位或者在审计工作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改变审计的结果。例如:修改会计报表,以夸大自己的业绩。面对这些情况,股东必须聘请专业机构来重新确认审计内容的真实性,以保障企业能够健康真实地发展下去,在真实的会计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方案。
作者:胡薇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诚信论文:会计诚信伦理学论文
一、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伦理学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会计的最本质属性的会计诚信是一种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是由会计行为主体在进行会计活动时产生的,主要表现在契约形式上,并且对保障共同合理期望为核心的契约实质上表现为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况且,广大利益相关者与会计行为活动主体利益的置换和获得是不具有现实性的,是对未来的一种共同合理期望,所以为了保护二者的利益的实现,遵循诚实守信的道德伦理规范原则,而且以真心诚意态度来合作执行合同成为一种必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关系变得极其复杂,中国的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对人们观念及行为的约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包括契约与法律条款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恶意的签订契约们,会想千方百计获取自身利益的较大化,损坏契约诚信守信原则。此时的会计行为活动主体的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精神就显得弥足珍贵了。现阶段会计目标的主流观念是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然而会计目标的实现前提是会计诚信的伦理精神。会计一旦失去了诚实守信的伦理精神也就尚失它存在的价值,换句话说,会计诚信的伦理精神是会计安身立命的灵魂。如果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客观公允,那么所谓的决策有用性也就无从谈起。深入认识利益和诚信伦理道德精神的关系问题,对我们提高会计诚信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机制原因的伦理考虑
会计在现实中往往在某种力量比如来自公司的领导,政府官员等的支配下处理公司的业务活动事,伴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审计准则的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包括世界各国对会计行为的规范的一切努力,主要是为规范那种来自不同场合的某种力量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这样一来就迫使那种来自不同场合的支配力量理解和尊重会计人员的工作,如此一来会计人员既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较大限度地满足那种支配力量的需要同时也维护自身的诚信守信的伦理精神原则。中国包括世界范围内会计信息造假现象,不能轻率地归咎于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精神的缺失,实际上会计人士根本就不愿意做有失客观公允的账。因为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中往往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①之中。会计诚信的实现,有待于会计存在形式和会计人士的人格独立,一旦不独立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没办法避免,相融相生的和谐关系必将被打破。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中,人们通常会忽视独立性,如此一来将直接影响到现行会计机制改革。假设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那么会计人员将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呢。黑格尔曾说过,奴隶依附于奴隶主没有自由,所以奴隶仅仅服从自己主人的义务而毫无自身权利可言。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丧失了独立性,它就变成了惟命是从的奴隶。
三、提高我国会计诚信的伦理道德途径
一定的伦理关系有助于会计诚信的实现,完善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加强会计人士独立性,保障其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提高他们的伦理敏感性,让我们的会计从业人员能按自己的自由意志客观公正的去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提高会计存在形式和会计人士的人格独立的监督,同时提高会计作假的代价成本,一旦发现会计造假行为严重的,当然应当首先追究及时责任人即管理人员的责任,因为他们受股东的委托实际掌控公司,所以应该首先惩罚他们,并且惩罚的力度要加大,会计人员应当得到相应的处罚,但受到的惩罚应该小于那些支配人员的惩罚。会计诚信与法律也存在密切联系,不断完善《会计法》将有助于会计人员的合法权利的维护。会计诚信不仅一个行业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呼吁我们中国的会计诚信的回归,历史证明,会计诚信原则和独立性原则人类会计行为活动弥足珍贵道德基石。
作者: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