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美术毕业论文范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美术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工作。在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一要发掘取舍,找准的整合点;二是确保实际可行,多方搜集各类素材;三要讲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
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价值资源应用
一、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开发价值
(一)窥探地方历史渊源
扶海洲(如东古称)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入海网口一片卵形沙洲,后与大陆并接,成为“唐古砂咀”,五代的后周世宗年间(954-958年)当扶海洲与胡逗洲涨结后,扶海洲与大陆之间的古横江最终消失,如东人因势利导修筑了一道又一道的海堤,匡围出一片又一片土地,扩充了如东的疆域。在这片神奇的疆域,孕育了黄金滩涂特有的文明。从远古的渔船到现今的文蛤景画,每处景观、每件工艺品,都在诉说并持久演绎着滩涂繁衍的历史。因此,在时隔数千年的今天,我们肩负着繁荣这方文化的使命,并由此去追溯远古的滩涂文明。
(二)融汇各地移民文化
远古,人类活动随着海岸的逐渐东迁也随之东移。从最早的青墩淮夷古族人、吴越人、“盐丁”、两晋南北朝时期被迫南迁的山东兖州人、江西客家人,到元末明初的因“洪武赶散”驱逐至扶海洲的苏州阊门人,再到明清时期各地商贾、建国后三峡移民、婚嫁到如东的三十一个少数民族,如东人祖先来自华夏五湖四海,各地汇聚如东的的客籍人,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成为南黄海滩涂文化底蕴的重要源泉。譬如江南水乡文化、镇扬文化、徽州文化等等,据说如东五大集镇的石板街就是当年徽州文化的产物。
而今,我们踩着前人的肩膀,继续开发属于我们如东人滩涂美术文化,如象征如东人踏实勤恳的海子牛文化、宝地孕育的奇贝——“文蛤景画”以及奏响如东新时代强音的“空中交响曲”和“海上迪斯科”文化。如东的文化就像扎根这方热滩涂的五湖四海的人一样,兼收并蓄,博大且包容。
(三)挖掘地方特色美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振华在《把根留住》一文中说“民间美术是本乡本土流传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作品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无动于衷地摹抄,而是在没有功利驱动的纯真心态下、在游戏般的创造中与民族的艺术精髓和气质相交融,并注入了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力。
从南黄海滩涂的渔船制造工艺、以及如东“板鹞”这些纯手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滩涂居民的生活。渔船的优美曲线造型,板鹞风筝的精湛工艺,徐善华先生娴熟的画牛技巧,以及华子裕先生闲暇之余投入的极大热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并研究出来的文蛤景画,无一不表明古老的扶海洲在今天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形成的地方特色美术极大地丰富了如东文化,增加了滩涂文化的内涵。倾向于东方传统的“空中交响乐”到西化的“海上迪斯科”,给如今的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又重新加入现代元素,给如东滩涂美术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二、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资源应用
当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在不断深入挖掘港口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淡忘了这些宝贵财富另一方面的价值,我们的文化教育研究也并没有对本地的滩涂文化资源加以很好的利用。由此,我们意识到抢救、传承本地美术文化的迫切性,看到学校美术教育对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要想做好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发掘取舍,找准的整合点
首先,我们要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掘可供利用的美术文化资源。
滩涂资源的很多,比如,文蛤、渔船、滩涂景观、风筝节、渔民等等。我们要做的及时项工作就是要充分去发现、发掘这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去研究每一项资源。
其次,我们要对这些资源作出合理的取舍,找出最适合美术教学的资源。
在这些资源中,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应用到到美术课程的某一个具体教学活动中来,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与具体教学活动有关的资源经过挑选和甄别后选择最品质的部分进行配置,这些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如我们在应用“文蛤”这一课程资源的时候,就要发掘其美术价值,像贝壳的外形、纹理等,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天下及时鲜”是怎么个美味法这方面。对风筝节这一资源,不能混淆于风筝的制作,这一点虽然重要,但对于滩涂美术文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利用滩涂放飞风筝这一具体场景的美术语言描述。
第三,取舍过后,应找准资源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点。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与滩涂美术文化相关联的五种文化加以课堂应用,比如“渔船文化”、“海子牛文化”、“文蛤景画”、“空中交响乐”、“海上迪斯科”。应用之前将与美术课程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提取出来,比如,在将“渔船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省略其实用工艺,重点看其造型特征,以一种对物体造型美分析的眼光去审视渔船,分析渔船的外部造型,内部结构,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以手工制作的形式,进行渔船模型的设计制作。
在应用“海子牛文化”资源的时候,我们可以着重分析海子牛的造型特点,他的彪悍,结实粗壮的体型,任劳任怨的品质,将成为教师教学的主题曲。而海子牛的生理特点顺便介绍,点到即可。具体到四大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我们把如东的文化象征物——海子牛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详实的资料图片,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如东本土画家、工艺美术师手下精美的海子牛的形象,抑或是绘画、抑或是剪纸、抑或是雕塑,让学生从感官上对海子牛这样一个现在正在逐渐消退,但曾给我们祖辈作出重大贡献的生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给学生介绍创作的基本技能,比如绘画技巧:国画的用笔用墨,甚至海子牛某个部位的(来源:文秘站 //)具体用笔用墨技巧等;或者泥塑、贴画的的技能方法等。
(二)切实可行,多方搜集各类素材
经过资源的重新组合之后,一部分资源已经初步具备了美术文化特征。但要真正应用于课堂,还务必注意可行性原则。即,要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状况,美术课程资源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顺利进行。课程资源应用不是简单地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更不能脱离实际凭想象和假设办事,而是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客观情况,对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保障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步骤严密、操作有序,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从理论上讲,像滩涂这样的乡土资源资源能够很好地弥补现有课程资源的不足,解决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的,如在进行海子牛或者沙滩风筝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到实地去看看海子牛或者到滩涂上去放放风筝当然好,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大海有过亲密接触,也并不是所有孩子对海子牛这样一个文化象征物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可以采用视频、图片展示等形式进行传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让孩子进入网络教室,通过网络让孩子们去感受一下滩涂美术文化的魅力。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资源积累,比如图片、音像、文字素材等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搜集一些实物,这样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如,在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者广泛搜集贝壳(以文蛤贝为主),并把这一滩涂遍地可见的贝壳作为一种创作素材引入课堂,在引导学生认识贝壳的功用之后,再给学生提供相关贝壳贴画、贝壳挂件、摆件等艺术作品,使学生知道贝类除了人们熟知的食用、药用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贝壳贴画、贝壳挂件、摆件的工艺制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欣赏·评述”领域引入“文蛤景画”这样一个具有如东本土特色,且尚未被众人关注的的艺术形式。用图片介绍,影音资料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蛤景画”的诞生,知道如东有“华子裕”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数年如一日地关注“文蛤景画”,开发文蛤景画系列工艺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想像、教师介绍、尝试绘画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蛤景画的艺术魅力。
(三)讲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立足本土的美术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得到师生的认同,熟悉的事物在冠以地方文化特征后,更易于被同学接受。这给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提供了方便。滩涂美术文化,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协助下,充分展示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这势必让美术课堂锦上添花。但我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到所在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讲求教学效率。
效率性原则也可称为经济性原则,即以尽可能用少的金钱、物质资源、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应该说,我们如东县情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资源还相对匮乏,美术作为一个小学科在很多学校所能获得的资源更是有限,很多学生家庭经济也并不富裕,甚至个别家庭还处于贫困状态。因此我们在进行资源应用时,要立足实情,尽可能选择经济投入要求低、相对教学效果佳的课程资源;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尽量节省资源消耗,选择可再生的材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另外,我们还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我们希望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但如果过多地让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进行课程资源应用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要求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的内容。
比如,我们把“海上迪斯科”、“空中交响曲”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纳入美术课程。对于“空中交响曲”,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美术活动小组的形式组织一部分同学参加活动,风筝的制作充分利用乡土耗材,如芦柴,废旧报纸、挂历纸,甚至较薄的布,重点放在放飞这一环节,走出校园,踏上利用滩涂的广阔,无电线干扰的优势,让学生充分感受放飞的乐趣,我们还可以通过主题创作的形式,让学生以“空中交响乐“为主题创作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相机记录精彩的瞬间。“海上迪斯科”作为如东一大旅游特色项目,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相机的使用技巧,记录活动场景,活动过后进行心情分享或主题艺术创作。
总之,当我们发现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资源的价值,并想让之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单是理论性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每一个具体实施者从素材的搜集、整理、取舍,到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再到后期资料的搜集、教学的反思,做到唯细唯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研究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才能真正这项乡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落到实处。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美术毕业论文范文
一、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开发价值
(一)窥探地方历史渊源
扶海洲(如东古称)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入海网口一片卵形沙洲,后与大陆并接,成为“唐古砂咀”,五代的后周世宗年间(954-958年)当扶海洲与胡逗洲涨结后,扶海洲与大陆之间的古横江最终消失,如东人因势利导修筑了一道又一道的海堤,匡围出一片又一片土地,扩充了如东的疆域。在这片神奇的疆域,孕育了黄金滩涂特有的文明。从远古的渔船到现今的文蛤景画,每处景观、每件工艺品,都在诉说并持久演绎着滩涂繁衍的历史。因此,在时隔数千年的今天,我们肩负着繁荣这方文化的使命,并由此去追溯远古的滩涂文明。
(二)融汇各地移民文化
远古,人类活动随着海岸的逐渐东迁也随之东移。从最早的青墩淮夷古族人、吴越人、“盐丁”、两晋南北朝时期被迫南迁的山东兖州人、江西客家人,到元末明初的因“洪武赶散”驱逐至扶海洲的苏州阊门人,再到明清时期各地商贾、建国后三峡移民、婚嫁到如东的三十一个少数民族,如东人祖先来自华夏五湖四海,各地汇聚如东的的客籍人,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成为南黄海滩涂文化底蕴的重要源泉。譬如江南水乡文化、镇扬文化、徽州文化等等,据说如东五大集镇的石板街就是当年徽州文化的产物。
而今,我们踩着前人的肩膀,继续开发属于我们如东人滩涂美术文化,如象征如东人踏实勤恳的海子牛文化、宝地孕育的奇贝——“文蛤景画”以及奏响如东新时代强音的“空中交响曲”和“海上迪斯科”文化。如东的文化就像扎根这方热滩涂的五湖四海的人一样,兼收并蓄,博大且包容。
(三)挖掘地方特色美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振华在《把根留住》一文中说“民间美术是本乡本土流传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作品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无动于衷地摹抄,而是在没有功利驱动的纯真心态下、在游戏般的创造中与民族的艺术精髓和气质相交融,并注入了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力。
从南黄海滩涂的渔船制造工艺、以及如东“板鹞”这些纯手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滩涂居民的生活。渔船的优美曲线造型,板鹞风筝的精湛工艺,徐善华先生娴熟的画牛技巧,以及华子裕先生闲暇之余投入的极大热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并研究出来的文蛤景画,无一不表明古老的扶海洲在今天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形成的地方特色美术极大地丰富了如东文化,增加了滩涂文化的内涵。倾向于东方传统的“空中交响乐”到西化的“海上迪斯科”,给如今的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又重新加入现代元素,给如东滩涂美术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二、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资源应用
当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在不断深入挖掘港口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淡忘了这些宝贵财富另一方面的价值,我们的文化教育研究也并没有对本地的滩涂文化资源加以很好的利用。由此,我们意识到抢救、传承本地美术文化的迫切性,看到学校美术教育对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要想做好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发掘取舍,找准的整合点
首先,我们要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掘可供利用的美术文化资源。
滩涂资源的很多,比如,文蛤、渔船、滩涂景观、风筝节、渔民等等。我们要做的及时项工作就是要充分去发现、发掘这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去研究每一项资源。
其次,我们要对这些资源作出合理的取舍,找出最适合美术教学的资源。
在这些资源中,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应用到到美术课程的某一个具体教学活动中来,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与具体教学活动有关的资源经过挑选和甄别后选择最品质的部分进行配置,这些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如我们在应用“文蛤”这一课程资源的时候,就要发掘其美术价值,像贝壳的外形、纹理等,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天下及时鲜”是怎么个美味法这方面。对风筝节这一资源,不能混淆于风筝的制作,这一点虽然重要,但对于滩涂美术文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利用滩涂放飞风筝这一具体场景的美术语言描述。
第三,取舍过后,应找准资源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点。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与滩涂美术文化相关联的五种文化加以课堂应用,比如“渔船文化”、“海子牛文化”、“文蛤景画”、“空中交响乐”、“海上迪斯科”。应用之前将与美术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第2页
课程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提取出来,比如,在将“渔船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省略其实用工艺,重点看其造型特征,以一种对物体造型美分析的眼光去审视渔船,分析渔船的外部造型,内部结构,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以手工制作的形式,进行渔船模型的设计制作。
在应用“海子牛文化”资源的时候,我们可以着重分析海子牛的造型特点,他的彪悍,结实粗壮的体型,任劳任怨的品质,将成为教师教学的主题曲。而海子牛的生理特点顺便介绍,点到即可。具体到四大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我们把如东的文化象征物——海子牛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详实的资料图片,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如东本土画家、工艺美术师手下精美的海子牛的形象,抑或是绘画、抑或是剪纸、抑或是雕塑,让学生从感官上对海子牛这样一个现在正在逐渐消退,但曾给我们祖辈作出重大贡献的生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给学生介绍创作的基本技能,比如绘画技巧:国画的用笔用墨,甚至海子牛某个部位的具体用笔用墨技巧等;或者泥塑、贴画的的技能方法等。
(二)切实可行,多方搜集各类素材
经过资源的重新组合之后,一部分资源已经初步具备了美术文化特征。但要真正应用于课堂,还务必注意可行性原则。即,要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状况,美术课程资源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顺利进行。课程资源应用不是简单地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更不能脱离实际凭想象和假设办事,而是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客观情况,对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保障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步骤严密、操作有序,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从理论上讲,像滩涂这样的乡土资源资源能够很好地弥补现有课程资源的不足,解决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的,如在进行海子牛或者沙滩风筝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到实地去看看海子牛或者到滩涂上去放放风筝当然好,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大海有过亲密接触,也并不是所有孩子对海子牛这样一个文化象征物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可以采用视频、图片展示等形式进行传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让孩子进入网络教室,通过网络让孩子们去感受一下滩涂美术文化的魅力。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资源积累,比如图片、音像、文字素材等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搜集一些实物,这样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如,在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者广泛搜集贝壳(以文蛤贝为主),并把这一滩涂遍地可见的贝壳作为一种创作素材引入课堂,在引导学生认识贝壳的功用之后,再给学生提供相关贝壳贴画、贝壳挂件、摆件等艺术作品,使学生知道贝类除了人们熟知的食用、药用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贝壳贴画、贝壳挂件、摆件的工艺制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欣赏·评述”领域引入“文蛤景画”这样一个具有如东本土特色,且尚未被众人关注的的艺术形式。用图片介绍,影音资料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蛤景画”的诞生,知道如东有“华子裕”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数年如一日地关注“文蛤景画”,开发文蛤景画系列工艺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想像、教师介绍、尝试绘画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蛤景画的艺术魅力。
(三)讲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立足本土的美术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得到师生的认同,熟悉的事物在冠以地方文化特征后,更易于被同学接受。这给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提供了方便。滩涂美术文化,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协助下,充分展示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这势必让美术课堂锦上添花。但我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到所在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讲求教学效率。
效率性原则也可称为经济性原则,即以尽可能用少的金钱、物质资源、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应该说,我们如东县情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资源还相对匮乏,美术作为一个小学科在很多学校所能获得的资源更是有限,很多学生家庭经济也并不富裕,甚至个别家庭还处于贫困状态。因此我们在进行资源应用时,要立足实情,尽可能选择经济投入要求低、相对教学效果佳的课程资源;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尽量节省资源消耗,选择可再生的材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另外,我们还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我们希望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但如果过多地让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进行课程资源应用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要求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的内容。
比如,我们把“海上迪斯科”、“空中交响曲”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纳入美术课程。对于“空中交响曲”,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美术活动小组的形式组织一部分同学参加活动,风筝的制作充分利用乡土耗材,如芦柴,废旧报纸、挂历纸,甚至较薄的布,重点放在放飞这一环节,走出校园,踏上利用滩涂的广阔,无电线干扰的优势,让学生充分感受放飞的乐趣,我们还可以通过主题创作的形式,让学生以“空中交响乐“为主题创作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相机记录精彩的瞬间。“海上迪斯科”作为如东一大旅游特色项目,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相机的使用技巧,记录活动场景,活动过后进行心情分享或主题艺术创作。
总之,当我们发现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资源的价值,并想让之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单是理论性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每一个具体实施者从素材的搜集、整理、取舍,到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再到后期资料的搜集、教学的反思,做到唯细唯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研究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才能真正这项乡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落到实处。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高校美术专业毕业论文
一、前言
毕业创作是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校四年来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直接体现。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创作这一环节的学习,并通过这个课题形成创造性思维和提升绘画技巧,为日后的美术创作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首先,作为美术类专业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毕业创作目的的观念。针对本科美术类专业,毕业创作按照教学大纲规定一般安排在一年。这个时间段学生虽然不像前三年被排满了专业课和文化课,但却正是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实习、面试以及参加考研复习的时间,大多数学生由于时间紧张都将重心放在了找工作等事情上,对毕业创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时间和精力,直接导致了毕业创作作品的水品参差不齐。表面上看,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创作是无奈之举,但实际上这正是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创作的重要性的结果。因此,提高学生对创作的重视程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了解到,毕业创作这个需要短时期内投入大量情感、精力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学生今后的艺术道路的发展方向。它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一些专业上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强技巧练习、知识补充,更重要的是引发其关于创作的思考和探索。
二、毕业创作并不是完成一项日常的作业,而是需要实践、思考,有创意、有激情的一项工作。
学生在日常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要积累经验,并加以思考,为一年的创作打好基础,而不是简简单单按照大纲的教学计划进程表学习完每学期的既定课程,考试达到合格就可以。然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即讲授每一门独立的课程时除了完成教学内容,还要循序善诱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绘画技巧的提升之外激发其创作灵感。文化是一个广的概念,我们的学生既要掌握美术专业的技法、知识,又要了解其他门类的文化、艺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听讲座、观摩展览、欣赏音乐演奏会以及网络视频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不拘囿于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其文化修养、思想高度,刺激思维的活跃性,激发灵感,进而运用到创作中去。这样创作的作品将具有更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情怀、创新性。以我校艺术学院的某毕业设计为例,学生将中国传统音律的特色与江南水乡古建筑、小桥流水的造型相结合,并进一步抽象化,创作出一件有着水乡古朴特色且有旋律意味的书籍设计。相反的,一学生的毕业创作借用中国篆刻造型来设计标志,作品外轮廓保留了篆刻的刻刀雕凿效果,但内里的文字部分却使用了平滑的印刷体,失去了协调感和本想表达的古代文化意蕴。
三、毕业创作的素材也应当尽量丰富。
这素材既可以来源于课堂作业,也可以是闲暇时间的习作,或者是在外写生的采风记录,甚至是来源于网络的内容。并不是一定要到深山写生得来的才是可用的素材。倘若对课堂作业进行深入研究,把技法磨练好,把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同样可以成为日后进行毕业创作时有力的素材。日常的习作也是很好的创作素材来源,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来自生活的最朴素的素材有助于展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感悟。以我院某一毕业设计为例,学生在进行多次实地考察之后,结合翻阅查找历史资料,把泉城济南的七十二名泉的各种不同形态用刺绣的形式再现到了书籍纸张之上,给观者带来亲切、熟悉而又新鲜的感受。相反的,某一学生的毕业创作设计是将摇滚乐明星的造型印制到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风筝之上,文化的格格不入的冲突感带给观者并不太美好的感受,这则是一例简单拼凑文化元素的反例。大师黄永玉曾评价庞薰琹先生:“他不像许多俗子所表现的穿花衣、扭苗舞、带银饰的浅薄庸俗猎奇角度弄出的作品……他懂苗族人气质和美的所在:淳朴、憩静、温良”。抗战时期,杭州美院迁徙,庞薰琹先生曾经长期深入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在收集了丰富的民族装饰材料的同时,了解人民生活的疾苦,增进了与乡民的感情,进而创作出大批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毕业创作虽然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让学生长期在外体验生活,但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提炼美,提高学生在平淡中扑捉趣味、然后借由毕业创作来生动的再现美的能力。
四、毕业创作的选题也要做到尊重学生。
根据学生的自身的专业所长和爱好进行选题,指导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最终选定一个适合学生的创作命题。根据美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其毕业创作是伴随着毕业论文一起呈现的。为了深入对创作的研究,应尽可能的选定与毕业创作相关的论文方向。随着创作和论文的一步步完善,指导教师也要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与修改意见。这个意见更多的是启发性的,因为创作的主体还是学生本人,指导教师要巧妙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较大限度的展现自身的艺术特点。
五、结语
毕业创作浓缩了美术类专业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是一个过程很艰辛的工作,希望学生通过毕业创作会收获自信和对艺术的感悟,为将来的创作之路开创一个起点。
作者:冷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谈美术毕业论文的创作教导
当前的美术教育已成为普及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界定也日趋标准化。量化的教学标准与美术的人文特点之间的矛盾,如“前沿、前瞻”等科研标准成为美术研究的“主导思想”,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这是当前毕业论文选题和完成情况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具体到学生论文选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更认真切实地寻找原因和改进办法。选题过大、没有观点这些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缺乏写作经验、理论与语文基础差是根本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基本的写作与书面语言表达问题是当前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相当现实的问题,而没有创新,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等问题则更多的是前文所述的当前某些不恰当的美术论文指导思想,盲目地以理工学科的要求与模式为标准,不理解或忽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意义与学科特点,更不顾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导致的伪问题。当前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应该怎样应对?
笔者认为始终要把学生作为论文与创作教学的主体,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安排具体的教学指导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例如在学生选题之前,应先安排、组织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参与毕业指导的教师应为学生所熟悉。这一环节很有必要,这样安排首先体现了对学生意愿的尊重,学生在情感和主观意愿上对指导教师的认同与接受将会有利于此后的教学指导工作。所指导的学生确定后,教师应约谈所有要辅导的学生,逐一听取他们的创作和论文选题意向,然后结合学生平时作业的水平及其提供的创作、论文素材为其拟定出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与创作方向。这样安排正是考虑到学生普遍缺乏论文写作经验和缺乏客观的专业认识,而教师相对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和较为客观的判断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自拟题目出现选题过大、宽泛等问题。另外,美术学专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论文与创作的关系:该专业四年的课程里绘画实践类课程占绝大部分,理论课程则以美术史为主,相对比例较少,因此,毕业总结阶段必定是以绘画创作为主。论文选题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巩固、提高学过的美术史及其他美术理论知识,或围绕创作的主题、形式风格和技法特点做出理论与历史的阐释、溯源和分析总结。至于对本科论文的要求则更应该适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水平,观点与主题的“创新与前瞻”只能作为一种期望而不能作为指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则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术学科的实际问题,美术所属的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是对文明、文化、传统的传承、研究与发展,不可能像理、工、农、医等自然社会学科那样去研究解决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问题。
对于本科阶段的美术学理论研究与论文写作,学生能够在具备较熟练的美术技能和基本的创作能力的同时,较为深入认真地研读美术史和与绘画实践相关的技法理论,了解与美术相关的学科与社会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基础、基本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论文写作知识,并能够借助工具查阅翻译英文文献,这就是很理想的状态了。而学生的普遍状况是:从平时的理论课作业与其他文字类作业甚至以往相当数量的毕业论文看,大量的语法错误,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成为了较大的问题;美术史知识和理论常识比较欠缺,这些在以往的论文写作到答辩均有体现;对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格式生疏,很多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混乱,读起来不知所云。这种状况可能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态度有关,但近年来本科生的基本素质整体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再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创新与前瞻”不仅是空话,而且简直就是荒诞了。因此,在努力搞好平时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校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论文与创作的基本标准,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论文与创作的侧重,这样才能使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与创作课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论文与创作的选题通过开题报告会集体商讨确定后,就进入论文提纲的确定、初稿写作、创作草图与构图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有创作采风或专业考察的课程安排。由于教学大纲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安排有艺术考察课,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不理解这次采风与考察的区别与意义,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要么简单重复上一次的内容,要么就被改为集中创作辅导。但是,就大多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一教学安排很有必要,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教学与学生的欠缺与需要。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很多大城市都普遍缺乏高水平公共美术收藏展示场馆与文化艺术活动,这对学生学习美术是非常不利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四年来没有见过有一定水平的专业展览,更不要提的古今中外原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和论文更像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三年级的艺术考察一般是了解地域、民族和传统遗存的文化艺术,而本次考察则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目的就是通过观摩高水平美术展馆与作品、访问知名美术院校与艺术家工作室以开阔眼界、丰富直接体验,为完成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做经验准备。考察之后就是时间最长的课程主体阶段:论文的撰写修改和创作的绘制完成。这一阶段能否顺利,除了与学生的积极自觉性有关系外,就是教师恰当的指导心态与方式了。教师的不恰当方式主要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学生。
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更具危害性。因为放任不管虽说多是教师偷懒不负责任,但对于有基础、能自觉的学生来说也未必会有多大影响,反而是管得太紧太细可能会限制学生能力与意愿的发挥,但这两种方式都可能会造成学生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恰当的方式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意愿,在提建议和评论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状态,多一些点拨和引导,少一点命令与指挥。心态决定方式,客观包容的心态对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的创作很重要。如有人认为“缺乏精神力度已成为近年来毕业创作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的人物情绪总是异常的冷漠茫然,甚至趋向某种变态或病态的心理显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朝气,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学生能够创作出的毕业作品”。这样的评论体现的正是某些教师不能客观包容的心态。作品情绪的冷漠茫然,变态病态与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并没有必然联系,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社会中的现实和时尚风潮肯定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能真实深刻地表现与反映冷漠茫然和变态、病态其实正是自尊、自信的体现,否则即使是满眼的和谐美满也只不过是假大空的自欺欺人。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阳光灿烂,在艺术表现的方式与取向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毕业创作与论文的阶段是毕业创作汇报展览和论文的毕业答辩。有人质疑这一环节走过场、流于形式,这只能归因于学校的组织审查方法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责任心。教师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水平如果不高,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精练地提出问题,客观地总结评判,教师间不能互相补充、良性辨析,毕业答辩必定会失去意义,学校对学生的答辩结果和教师的评判水平有相应的考评奖惩措施,可以从制度上为有效地完成这项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郭侈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美术学毕业论文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 要】毕业论文是评估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论文选题、专业特点、格式规范、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美术学毕业论文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美术学;毕业论文;论文选题
美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学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表达能力、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本文通过对已毕业的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研及考察,总结出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指导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方法,为美术学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常见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不当。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完成,如《浅析油画前景》、《试论中国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区别与联系》、《浅析现当代中国风景油画》,这些选题范围学生很难驾驭,此类选题写成一本专著也不为过,本科生当然难以就此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来。如果论文题目过小,论文得不到展开,则内容空泛乏味,缺少研究的目的性。也有些毕业论文内容过于陈旧,只是对以往的论文观点进行简单的重复。所以论文选题要大小适中,难易得当,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条件。
(二)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对于美术学学生来说,理论研究没有相应的基础,实际工作经验不丰富,写作基础较差,如果不结合自身专业实际选题,势必只有到处拼凑,达不到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的教学目标。美术学毕业论文考察学生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所取得的理论知识、美学素养、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论文就是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创作实践者的理论水平。研究的内容要从自身的创作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
(三)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学院或所在系部都会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忽略格式要求,随意设置标题和文章的字体、字号,尤其是引用部分的问题最为常见。有的学生引用的文章内容并没有标明出处,没有注明期刊或书籍的出版社、页码,乱用标点,错别字出现频繁。主要原因是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了毕业创作中,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四)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毕业论文有创新性才有灵魂和价值。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直接重复论述其他人现有的观点与结论,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些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够重视,认为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应当以毕业创作为主,毕业论文只是应付了事,所以态度不端正,东拼西凑,这样很难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有价值的毕业论文。不论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还是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研究,都应当是本人经过独立思考的成果,不能直接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二、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生对选题的认识。要获得一个好的选题,需要作者在对文章的整体脉络和框架有大致的估量后,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分析提出的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主要方向,然后才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选题。这是一个思维不断运动的过程,需要主观的思想与所要选择的事物发生共鸣,这种灵感是非常重要的。确定好选题的范围,再根据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展开查阅,扬长避短地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因此,论文要以所学专业为主,按照选题的任务、计划和完成期限有目的、有方法地充实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培养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同时为专业的继续深造和从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结合专业特长兼顾兴趣开展选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各有所长,要选择有利于自身特长的选题来展开论文写作,能更深入地研究主攻的专业,扬长避短,易于开展。如果对某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研究起来会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比如自己对中外美术史的山水画和风景画比较感兴趣,就可以以中西山水和风景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如果对国画中的仕女人物感兴趣,就可以以研究中国唐代的人物绘画作为选题。
(三)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毕业论文格式要求,通过讲座与授课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解决学生出现的格式问题,解决学生对前言、研究方法、结论及参考文献等不了解的现象。本系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纸质版,教研室、美术系统一安排论文格式审查,打印完整的纸质论文,进行格式初审,公布结果,格式不合格者进行格式二审,格式二审不合格者本学期不得进入答辩环节。并且开展毕业论文指导讲座,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实行统一检测,对检测不合格学生加大处罚力度。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美术学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原则首先要符合美术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教学计划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发挥出专业优势和特长,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一定新意、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观点,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论文选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或者对前人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的研究也未尝不可。鼓励学生把毕业设计和论文相结合,只有把论文撰写看作是对自己专业潜力的提升,论文的水平才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检验。在近年来的毕业论文写作中,论文质量逐年下降。对论文写作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提高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专业毕业论文;论文开题;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06-2
美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艺术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艺术考察与材料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及使用,学科论文与实用文体写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良机。近年来,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规范化方面有所改善。然而,随着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却逐年下降,其中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降尤其严重。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辅导与管理工作,本文对这些年质量下降的毕业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规律性问题。并针对问题,对论文教学计划和方案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开题常见问题
(一)论文选题
合适的选题是提高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多数同学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显得陈旧老套,自主性不强,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大。其次是论文选题盲目笼统,不够精准,缺乏内涵和外延性,或文不扣题,部分题目字数偏多不够精炼,逻辑性不强。或选题偏大,无法用一两个月、数千字深入展开论述,只能点及皮毛。如《工艺美术研究》《论中西方文化艺术比较》《论中国工笔画》《论产品包装》《论中国美术发展历程》《我的何去何从》等。或是论文题目结构不完整,只有名词,缺少动词或介词,或者是重复使用动词,如《抽象与写实》《内衣的流行色》《传统民间绘画艺术性的研究分析》等。因此,导师的积极引导或建议学生选择有研究价值的和正确的选题,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
(二)论文开题报告不按照要求填写,随意拼凑一些不相关的内容
对该课题的研究目的较含糊,缺乏对课题研究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其次知识面狭窄,查阅资料不够,在该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把非常陈旧的选题说成是国内外现在无人研究,本项研究可以填补本课题空白。研究内容不够简单明了,满篇幅的长篇大论。
二、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常见问题
(一)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全文的浓缩,也称内容提要或概要。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素。不对文章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和评论,我们学生在摘要撰写时惯用“本文”、“笔者”等作为主语,习惯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及自我评价。还有大部分摘要复制正文中的某一段落,结构不完整,不能够概括反映论文内容构成。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字的选取都是遵循一定规范的,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关键词的内容应该与论文密切相关,不能使用常用词,如特点、比较、研究等。
(二)文不对题或研究方向与本学科偏离
文章内容与标题有明显不符和偏差,非本学科研究范畴。如:《电热水壶的可能性研究》标题感觉与艺术设计专业无关,而文章内容却是电热水壶造型设计。还有一些文章不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比如谈关于绘画情感方面课题,前一两段内容还围绕绘画情感这条主线,中间部分就偏离到绘画教学问题上了,再后的结论则偏离到另一个主题上了。
(三)写作能力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选题的自主性不强,题目与研究内容陈旧、老套、缺乏创新。表现为单纯叙述多,口头用语或方言使用频率偏多,对选题的静态解释和再次印证做得过多。创新和理论深度稍显不足,有些论文在研究具体画家或具体作品时,过多地描述画家的生平,不善于与其同时代的作品去比较,更没有放入当时整个社会大文化环境中去分析,这就使得作者在论文自主分析能力方面显得无力,更缺乏对问题的判断与定论。其次有些论文行文中分段过渡不自然,依靠小标题进行上下段落衔接,引用图例量大,而对图例分析缺乏深度,文章拼凑痕迹明显。下载一些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内容拿来不加分析地肆意组合,前后自相矛盾。如《关于地域民俗文化对民间艺术的影响》一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肯定地域民俗文化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然而到文章结论部分话锋一转,对前面的论述予以否定。
(四)论文结构不完整
主要表现为论点不鲜明或没有论点,结论不充足或没有结论,“缺头少尾”或“虎头蛇尾”。全文从头到尾都是对研究内容单纯的叙述或介绍,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切入点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或者是文章开头架势很大,随着文章的深入,论述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对所提论点不能自圆其说,首尾缺少呼应。
(五)格式不够规范
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格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习惯自我发挥,对论文原有固定格式进行随意修改,破坏原有格式及结构。二是不善于阅读,对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理解不够到位。三是没有掌握WORD软件功能,无法按照论文格式标准要求独自完成。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思想认识与指导力度不够。随着近几年学生数量的增加,师生比逐渐加大,几乎全体专任教师参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由于美术专业教师主要承担技法课程教学工作,且大部分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平时缺少论文写作与系统的科研训练,在论文写作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在论文辅导工作中存在许多困难。从毕业论文的开题到写作及答辩难以达到严格的规范要求。
从学生的层面上讲,由于艺术生在招生录取中,文化分数要求普遍偏低,尤其是文字写作能力偏低或缺乏兴趣。因此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困难重重,易出现言语匮乏、概念模糊、格式混乱、文不对题,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是美术学科学生缺乏端正严谨的态度,学生普遍认为论文写作与专业技巧知识关系不大,毕业论文的撰写较耗费精力,不必全身心投入,毕业论文成绩只要合格即可大功告成。此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相关学科文献资料源的丰富,给学生提供了论文参考的便捷途径,同时也给论文抄袭提供了方便,论文抄袭拼凑成风。另外就是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大部分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心情浮躁,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于是出现毕业论文写作不够积极主动,甚至应付的情况。
这既是教风与学风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们在论文工作中对此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未能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本学科毕业论文工作中,从自身的工作中找问题,严抓教风与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论文工作方案和实用于美术学科的文体写作标准及评价体系,这将对美术学科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立以系负责人与教研室分级管理制度。把教师能否完成本学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作为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指标,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老中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确保学术与教学相互促进。同时以传帮带的形式,对青年教师有规划培养,直至青年教师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及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
其次是实行导师制,根据教研室分若干课外兴趣辅导组,可安排学生在第二学年后半阶段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志趣和专长制定训练计划,内容可包括美术基础、艺术创作(设计)、阶段应用文写作、创新训练等,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平时加强自身的学术研究,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研究过程影响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兴趣。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与创作设计的前提,为学生毕业论文与创作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是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情况,实行毕业论文类型多样化,如艺术史论、民间艺术、艺术评论、创作(设计)构思与理念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设计)撰写可行性报告书、结题报告书。在撰写此类文章时,思路不能只停留在创作(设计)方法或内容本身,而要上升到对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意识形态、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关注,要有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实践,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抄袭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与研究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科研能力。
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这些问题是年复一年重复出现的,同时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参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全体教师有坚定的意志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确保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简介:
刘剑钊,广东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面临的现状问题分析
摘 要:针对美术学专业在高校的本科教学中重技法轻理论的教学现状,以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为切入点,分析目前该类课程所面临的具体教学问题以及原因,主要从教学管理者、教学主体的角度剖析,并提出应该重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
关键词:美术学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 现状与问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与科研基础实力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向的重要指标。而我们的大学管理者往往只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看作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忽略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当下,不单纯是专业美术学院,包括大量的综合研究型大学的美术学院其实大都存在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当成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形式而已,因论文质量问题没能够毕业的情况几乎很少。
1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活动……”其实这里提增加实践环节和自学时间就是要强调不同类型高校对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与方向,就美术学专业而言实践不是简单的技法实践与创造,而是与学生能力直接相关的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不同类型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取向,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自身办学优势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换句话说美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只有画家、雕塑家而已(这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也只有具备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管理者才能在其课程设置上体现办学特色与思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系列对学生能力的衡量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综合的。美术学专业本科生除了专业技巧能力,科研的能力同样重要,而四年的综合科研水平和人文素养正是从毕业论文的质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上我们不难看出,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就是重视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2 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理论素养的培养意识薄弱
近年来,在综合型高校的美术学院里开始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重视美术教育、美术史论、美术批评方向的美术学(理论)专业模块的尝试,但大部分美术学(绘画)培养目标中仍然缺失对科研理论和人文素养的重视。这样的不重视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1)就管理者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和战略意识薄弱和模糊,扩招导致的本科生素质下降的客观事实让他们把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转向研究生,从而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然体现在毕业论文的课程指导安排上也不够重视,质量也就不高。同时,由于重视度不够,也就没有拿出一个衡量学生科研素养、理论研究的目标体系和量化考核依据。这既不能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不能规约教师的教学活动。
(2)就论文指导教师而言,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视传导到教师这里,让本该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师由于失去了激励机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责任和重视,就更谈不上根据学生情况而进行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甚至由于多年自身重技轻理的惯性思维也会让毕业论文指导变得流于形式。以致学生论文质量得不到严格把关。
(3)就学生自身而言,从进校以来所接受的所有课程就是围绕技法课程展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没有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科研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兴趣与目的性不明确,探究性科研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让学生到了大四就是有心想做好毕业论文也显得力不从心,为时已晚。这些都是值得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深思的问题,如何从人才培养意识、课程设置与安排、教师教学策略与组织形式等方面转变观念、改革课程模式、探索教学改革思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2 实际课程培养方案缺乏合理规划
目前高等院校(专业美术院校、综合型院校、师范院校)在对本科“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个多年来突出的问题,即单一而片面地强化技能训练和艺术语言的个性创造,模糊了不同类型院校的优势和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加上扩招以来艺术类专业在各式各样的高校里都有设置,不同类型院校的美术学人才培养方向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其中毕业论文指导这一重要的后期课程在设置、安排和实施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1)高校的美术学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在设置上缺乏规范性。当下很多高校的美术学专业本科论文指导的随意性很强,没有具体的课程时间、地点,一切都是自主的教师安排。虽然给教师适度的教学自由度是合理的,但缺乏课程安排的科学规划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常常出现论文指导留于表面形式的情况。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论文
一、数字化技术给美术教育带来的影响
1.调整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结构
以往,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很多美术教师和美术专家只能局限于某个学校或者某个地区授课,学生对于外界的美术发展也没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而数字化时代的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和通讯的即时化,如此一来,学校可以不定期地聘用国内外的美术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网络授课,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美术修养,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更多的美术信息,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总体来说,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合理。
2.催生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般来说,美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专业知识、美术专业技能、美术创意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数字化时代,虽然教师的知识传授仍然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的途径,专业技能和创意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此外,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学资料,否则教师的知识信息将有可能落后于学生。该将哪些知识通过在线授课传授给学生,又该将哪些内容作为课题授课的重点,也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研究思考的。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授课方式的变化,其更促使授课内容朝着网络授课和课堂授课两个方向发展。
3.带来更为广阔的教学资源
如今,美术教师已经不再抱着画笔、画板和课案来回奔波,开始更多地使用数字化技术产品——多媒体设施进行授课,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媒体设施具有联网的优势,可以让教师随时调动全球艺术大师的作品供学生欣赏,使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如,以往讲授欧美印象派的相关美术作品时,教师只能通过文字让学生感受其美术作品的特点或者准备一些照片让学生观察,但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搜索该画派的著名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与学生交流。另外,现在很多艺术馆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近期的艺术动向,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说,数字化时代的教学资源使得美术教育摆脱了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利用全球的教学资源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4.促进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
目前,美术教育以班级教育为主,但是由于美术教育的特点,师徒传授在美术教育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从本质上来说,师徒传授对于培养的美术人才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师徒传授和班级教学结合的可能性出现了,使用数字化产品,可以在发挥班级授课的信息交流优势的同时,突出个别化培养艺术个性的特点。如网络论坛组织上的讨论交流、电子邮件的作业修改等,这些方式既保留了班级授课的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加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
二、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的社会责任
1.倡导精英文化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的审美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满足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发现生活之美,挖掘生活之美的精神文化内涵,而这些都需要艺术作为基础,因为在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但又是难以发现的,如黄金分割、色彩的对比、色彩的情感等都是艺术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此,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培养的美术人才,而要放眼整个社会,为社会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厚的土壤,使美术教育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2.构建艺术化的社会环境
培养美术人才、使美术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艺术修养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随着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与各种近期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于美术教育,一些人迷失于先进的科技当中,忽略了艺术的本质。之所以出现这种思想,主要原因在于艺术和科技之间本身存在一道鸿沟,艺术具有高雅的属性,而科技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追求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是属于世俗的,二者的结合固然使得美术教育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其固有的矛盾也使得美术教育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当下的美术教育以学校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全民的艺术修养为目标,构建一个艺术化的社会环境,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发展。
3.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虽然给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也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较大的挑战就是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信息浪潮。海量的信息在给美术教育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师生难以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对于这种情况,当下的美术教育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科技的发展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在毕业之后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才能保障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和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
三、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教育
1.充分认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在过去,无论美术教育如何变革,画板、画笔和颜料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美术教师还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有时候辛苦了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一幅作品,受到一点外在因素的影响便毁于一旦,这并不仅仅是绘画作品的损失,更是美术教育的一次中断。而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教育的较大特点就是以鼠标和屏幕取代了传统的画笔和画板,通过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不仅不易造成画面的污损,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绘画作品进行复制并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从而提高了绘画作品的艺术宣传效果,这也是数字化技术的较大优势。
2.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美术素养
提高美术素养是一个难度大、耗时长的过程。在美术教育期间内,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更要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毫无疑问,这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无论是美术技能水平还是美术素养的提高,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绘画实践,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时候一幅绘画作品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够完成,而在绘画的过程中,绘画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还没有颜料调色等工作花费的多。借助数字化技术,学生就可以摆脱反复的绘画练习过程,将颜料调色等耗时费力的工作交给电脑完成,自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画面的构图与造型技巧的锻炼上,如此一来,学生的专业美术技能就会得到很好的强化。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绘画软件不断完善,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软件完成许多大师的技巧,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模仿绘画大师,从而提高其美术素养。
3.数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重
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美术教育并不意味着对美术教育的颠覆,也不意味着学生要抛弃传统的绘画技术。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是对美术教育不足之处的补充,不能将数字化技术视为美术教育的主体,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更简单的学习创造艺术之美,可以为学生在色彩、线条、空间、明暗以及构图上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提高美术教育的效率。而传统的绘画艺术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的气息,这是数字化技术所不能达到的。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美术技能水平,传统的绘画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同样重要,在美术教育中二者应该同步进行。
作者:崔文新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一、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培养教师高水平素质,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美术老师是否具有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自身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由于“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因此,美术老师必须通过自己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使自己在教学风格上具有严谨的态度,教学过程中则要对学生和蔼可亲,给其建立一种优良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学习美术。因为情感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润物无声的显著特点,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需要将情感教育彻底地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获得美的感染,才可以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修养。例如,美术老师在一次非常良好的多媒体设计、没有瑕疵的授课安排、对学生学习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甚至老师在讲课时的服装搭配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通过无形的情感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2.挖掘情感题材,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教材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有效地发掘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能够加深学生理解和认同学科素材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价值。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能够指引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爱国意识以及的思维习惯的章节数量非常多,美术老师需要充分地发掘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素材,从而能够将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展开。例如,在初一上册的美术教材,有一节课程内容为“人类创造的源泉是劳动”的内容使老师非常容易指引学生认同劳动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多、大部分家长都比较娇生惯养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劳动时都没有端正的态度,因此将这些内容作为契机,再与一些恰当的美术作品相结合指引学生端正劳动态度非常必要。又如,在初二下册的美术教材中包含了与“装点居室”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如易拉罐和塑料袋等,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初三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辉煌的美术历史”这一内容,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非常有利。美术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中国古代画家的名作,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其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每位学生的思想,最终共同完成美育和德育的目的。
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源于生活中对于美的发现,这样才能使学生领悟到周围环境包含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调控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初三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的课堂中,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民间的美术作品,如剪纸和窗花等,以此来指导学生们领悟到我国民间传统的作品中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例如,花纹型“灯笼”为美和照明相结合;“刺绣”为美和“穿着”相结合;“窗花”为美与“装饰”相结合等。其中初三下册中讲述的“蓝白之美”,主要是介绍我国江苏南通具有的蓝印花布,这作为传统的美与服饰之间的结合,包含了色彩美和搭配美等,是南通的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典型代表。这类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最终塑造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老师需要注意各个年级学生之间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除此之外,老师要避免在课堂上喧宾夺主,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将情感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美术教学中,从而使初中美术课堂真正地达到“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将情感教育彻底地贯彻到美术教学中,从而使教学人员能够充分地提炼出初中美术学科包含的教育价值。
作者:刘俊杰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六中学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高中美术课堂中素描教学论文
一、素描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材料本身入手,因为材料自身呈现出的特点和产生的一些意外的效果,使得素描在单纯中有了很多富有内涵的变化。材料的运用所呈现出的诸多效果,正是美术所追求的。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为使用的材质多种多样,而且通过材质所表现的肌理也是多样的。素描的表现材料不仅包括铅笔、炭笔、钢笔及水彩笔,还有一些特有的材料,如石墨、乌墨褐等,甚至连水彩、油画的工具都可以作为素描的材质,可见其材质组成之丰富。当然,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通过这些不同的材质表现不同的肌理。素描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线条造型,一种是明暗造型。其中,线条造型是通过营造线条的变化表现对象;而明暗造型则是通过明暗的色调表现对象。所有客观存在的物体都有反光、暗面、亮面等,在线条上也会有很多微妙的地方。素描是通过对形体结构、空间的想象将物体呈现出来的一门艺术,如果离开了确切存在的事物形体,线条的粗细、轻重、浓淡、明暗造型协调得再好也是枉然。
二、高中美术课堂素描的基本教学方法
对于素描的学习,好处自不必说,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世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于事物高度的概括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提升。学好素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学生必须打牢基础,脚踏实地地练习、钻研。古来看病有“望、闻、问、切”四步,而今学习素描则须“看、想、问、画、记”。看,作为学习素描的基础,是指学生必须先接触古今中外的一些素描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领悟作者的作画风格。当然,学生对于自己的习作也要多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习作,这样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观察中寻找新的绘画思路。想,作为学习素描的前提,是指学生通过之前的看和观察,对比自己的画作和一些经典素描画作之间存在的差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发现自己在素描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找出素描的科学规律和方法。这样长此以往,素描技法定会愈发娴熟。在求教的过程中,问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虚心向教师请教,才能让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更加深刻。正如达•芬奇所说:“饱满的稻穗总是低着头向着大地,而越是空的稻穗却要骄傲地抬着头。”接下来是画,也就是创作,在这一步,学生需要勤画素描,通过各种方式更好地画出自己想画的作品。这个过程必须脚踏实地,这样才能增长自身的画功。记是一个融会贯通的环节,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习惯,学生既要长期地积累形象素材,也要坚持随时随地对这些形象进行默写,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在美术方面的表现能力。学生所积累的素描基础如何,直接关系到美术学习能否深入地进行。素描能从多个方面考验学生对于对象的反映和把握能力,从而抓住事物的美好瞬间。同时,素描也能够为学生的创作之路提供大量的素材。在生活中,对于素材的积累,能让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感染力。其实,好的素描本身就是一幅的作品。
三、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观察方法是否正确;其次是学生在作画时是否带有真实的情感;再者是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思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这是作画必需的前提。只有当观察方法正确时,学生才能更好地从本质上把握观察对象的精髓。心理学认为,观察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而绘画艺术是一门借助一些视觉物象表达内心感受的艺术。对于艺术,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学生在创作时要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作品之中,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具有灵魂。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在摸索中形成一条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在这期间,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和反思。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看、想、问、画、记”这几步是很科学的,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最真实的感受,从而达到一种欣赏者和作品合为一体的境界。
作者:吴天红 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山歌剧舞台美术设计论文
1抓住主题线索,突出表现意境与精神内涵相关的物象
设计增加石楣杆这些中土汉文化元素,从而展现是客家人在沿袭从文、尚武中原文化的传统。又如山歌剧《桃花雨》运用调度、布景、灯光、音乐体现主题性,女主角桃子在纠结“炸楼重现桃溪古韵”时,舞台前部的光度降弱下来,但月洞门的纱幕后面却增强了光度,从那演区的舞台顶部倾泻下一束银白色的光晕、透过打着摺的纱幕看,那光晕好像是桃子身上笼罩上了一重晶莹的轻纱,那光晕还轻微闪烁着……瞬间,音乐开始转向明快,桃子走出回廊,桃树出现在眼前,她抚摸着那桃树,树干是坚硬的,那怒放的桃花,有几个花瓣从树枝上落下来,落在桃子身上,桃子捏着几朵花瓣,此时,她的心绪已经坚定。这就是舞美“用物质在写意”在表现主题性。
2采用三维特效技术,创新背景与舞台表演交相辉映烘
托主题表现力如《超级校园》剧目,主要讲述了在超级校园和“三次元空间”内,主角“兔小小”和同学们与魔王“赖皮熊”斗智斗勇、拯救校园的系列故事。剧本故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且贴近生活,能给观众以强大的正能量和共鸣。《超级校园》舞美设计通过“奇幻世界、教室、校园场景一、神奇深林、校园场景二、三次元空间、校园场景三”七大部分,展示超级校园里的奇幻与炫丽。舞美影像采用三维特效技术,三维背景与舞台表演交相辉映,配合灯光互动烘托舞台气氛,展现了《超级校园》新颖炫彩、引人入胜的舞美效果。来到奇幻世界中。只见舞美影像动画中星星点点,黝黑奇诡,随着剧中人偶穿着莹亮的服装出现,给人以玄幻奇异的效果。超级校园的教室不同寻常,可爱的蘑菇桌凳、透明的背景窗户、通过窗户可以看见浩瀚的宇宙,非常的超前,具有想象力。灵光一现,来到了校园场景一,奇特的植物散发金光,浩瀚的背景依旧星光点点,舞美中灯光明丽,衬托出校园里的主人公们灵气绽放。另类深林里藤缠树绕,远处纵深是大瀑布,幽深清丽,在这神奇的大森林里,将会发生什么事,是观众的期待。区别于校园场景一,这个校园更加的动漫和可爱,各种各样飘动的浮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玩具,似乎可以将那些浮球进行玩耍,很有童真。这是正邪两方决斗的“三次元空间”,赖皮熊企图在这个空间里将同学们控制,这个场景图案的设置体现了邪恶,但也通过灯光的明暗显示正义力量在抗争。团结、友爱、勇敢的力量战胜了邪恶,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快乐,在的校园场景里,主要体现了雨过天晴、正能量凸显的效果。另外,建立三维的空间观念,还要有四维空间观念。空间结构是可变的,它们或者是活动的,或者可以分解和重新组合的,一般要考虑三至五个变化;另一个因素是光,在舞台的平面上的顶部、背部、两侧借助自然光和灯光就创造色彩和光影效果,都是为了主题内涵的显示。
3分析人物行动的环境,追求细节体现主题内涵
要分析人物行动的环境,此处所说的环境不只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而是恩格斯所说的促使人物行动的环境,也就是包括家庭、道德、宗教、法律等各种社会关系在内的社会历史环境。因此,设计的环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要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例如,山歌剧《彩虹》一景,要求考虑凳子、茶桌的式样以及茶具等摆设,此外还需要一个或两个供人物进出的门等这些因素按照人物的关系组织在舞台空间中,这是构思的层面,创造能传达戏剧内在含意的隐喻性形象。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直接或者间接的资料想象真实的环境,在考虑其他功能因素是必须不至于损害主题性。如在布景中安排一座房屋作支点,这座老屋必须符合主题逻辑,可以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围龙屋,如果还需要一种隐喻,那么这个隐喻因素也应该是这个主题中的意象。如山歌剧《山魂》中,人物的活动区域比较大,将水平的舞台地板改造为有利于动作展开的空间结构,一个平台可以在空洞的舞台上划出一个特殊的演区;一个台阶可以引起上升和下降的动作;一根柱子可以划分空间,作为动作的支点,通过舞台环境氛围的描绘,实际上还描绘了生活在这环境中的人的心境、心情和情感。舞台场面氛围塑造,都应该是人物的主观的情与所处的客观的境或景的交融,这才是创造出真正的舞美主题表现力。随着客家山歌文艺团体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舞台美术设计一定要与时代同步,与观众同心,要以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姿态出现在当今的舞台上。大胆新颖的艺术尝试,必将对舞台设计艺术带来活力和生机。但是,无论怎样发展,舞台美术设计都应该深入理解各个剧目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分析和挖掘主题思想,研究客家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把握人文精神、社会道德和时代潮流,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客家地方特色、个性特征的艺术品,创造具有深层含义的主题表现力,这是我们山歌剧舞美设计者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设计道路。
作者:张嵘 单位: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五代绘画风格影响下美术教育论文
一、五代绘画风格的转变
五代绘画风格逐步向审美转变,主要表现在山水及花鸟画上。在山水画中,其作者注重自我抒怀,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表达心中的苦闷并抒发自己的理想。五代山水画由唐代的写实逐步向写意、写神转变,形成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无论是北派还是南派,两者对山水的描画不仅细致入微,而且注重借现实存在的山水之意表达内心。由此,山水画也逐步由装饰画转化为表达士大夫心中情怀的一种媒介。花鸟画在五代主要集中于西蜀与南唐境内。西蜀由于地处偏远,受战火波及较少。随着唐朝名门望族的逐渐衰落,庶族阶层逐步占据历史的主要地位,因而带动起一种新的审美风尚。其花鸟画更注重真实的表达,去除了唐代的奢华浮躁之风,也逐步关注色彩为人们感官带来的感受。南唐的花鸟画则更多地传达一种悠闲的文人情怀,在表达自然的真实之感的基础上,更注重向人们传达一种精神意境。总而言之,五代绘画风格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绘画的取材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生活之中所见之处、所见之物均可取材;其次,绘画突破了单纯绘画的框架,将书法与绘画相融合,南唐故主李煜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绘画的功能由以往的政教功能逐步回归绘画艺术的本质——审美功能,绘画不仅注重对真实事物的描绘,而且日益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情怀的一种工具。
二、五代绘画风格转变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言,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尤其是在绘画方面,其目标是逐步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以画表达自己的心境,并借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新活动。
首先,五代时期绘画风格的转变启示着当代美术教育者要解放头脑,不要被过去的条条框框束缚,大胆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突破传统的绘画技巧与绘画风格,敢于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其次,要拓宽当代美术教育的渠道,使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绘画技巧,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逐步具备鉴赏能力。五代时期绘画风格的转变使得绘画的功能观由传统的教化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也启发着当代美术教育不一定全部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可以将教学目标逐步转变为培养具有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五代绘画风格注重真实感,取材生活化,也启迪着现代美术教育要留心生活,切忌盲目追求空虚的东西。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教育的取材应源于生活实际,基于生活的常态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创作者要大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敢于将想象添加到自己的创作中,使得作品既不脱离现实,又具有新意。
三、结语
五代绘画风格偏重于真实感的表达,同时蕴含着画家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大胆地突破过往的框架是当代美术教育中所缺乏的。因此,在进行当代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突破条条框框,敢于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切忌急于求成,只顾追求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忽略了当代美术教育的本质工作。此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从当前的实际中取材,以审美的角度欣赏生活,使学生深刻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由此可见,五代绘画风格的转变在观念上、技巧上、取材上均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尹娜 孙敬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多媒体技术美术教学论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往中职美术教学大多采用“一支粉笔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给学生灌输的多是各种枯燥的专业术语和技巧,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少活力,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弥补以往课堂教学中感染力的不足,同时也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诸多功能及各种软件,向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影像资料、清新悦耳的音乐以及活灵活现的鉴赏作品。这样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其观察学习,又能大大节约教学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以消化和巩固知识。如,在教学色彩构成时,教师一般会采用多幅形式相同而色彩不同的图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往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将不同色彩的图案处理好,然后向学生一边展示一边讲解。而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只要选择一幅有特点的图案,然后利用Photoshop软件里的色彩曲线功能,通过不断调节图案的色彩曲线,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图案中色彩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用极短的时间清晰理解和掌握这个重要的知识点,为接下来学习其他内容留有充足的时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职业中专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意识,教会学生创作美的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当前,一些职业中专美术教师采用的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点的宣讲,而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缺少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是十分不利的。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美术教学便能很好地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多媒体教学能营造一种生动新颖、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在此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并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如,在教学字体设计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消除过去手绘不同风格字体较为繁琐的弊端,还能缓解单一讲述各种风格字体特点及设计理念的沉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风格的字体,并及时讲解其设计理念,让学生感受每一种字体的设计风格,从而为学生掌握所授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与教师有效互动,从而很快掌握设计字体的各种技巧。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发展的高职学生
职业中专的定位不同于普通高中,其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专业技术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不利于当代中专生的发展。当前职业中专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引起重视并在实践中适时对学生渗透一些人文性的内容。多媒体技术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如,我国有很多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在艺术鉴赏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这些素材展示出来,如革命战争题材的油画作品、反映表现革命烈士的雕塑等。这样,教师既能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方法和技巧,也能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为了建立新中国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坚韧品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学到美术技巧和方法,同时在情感和价值观上也得到了升华,从而更能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动力。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辅助新时期职业中专美术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也是突破职业中专美术教学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只要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其为教学服务,就一定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吴旭 单位: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高校民族文化美术教学论文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美术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审美素养的功能。现在一些大学的美术教学更注重艺术创作技巧的传授,忽视了美术对学生修养的重要性。因此,高等院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美术自身功能的体现。美术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正因为如此,高校的美术教学一定要与我国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起来。美术能够将人们的思想、感受、内心形态展示出来,能够展现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它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因此,将高校的美术教学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涵养和价值观展现给学生,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发扬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包含了大量的真实情感,每一幅的传统美术作品都经过历史的积淀,如今保留下来的我国传统美术作品都是精华。近年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在这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由于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因此,高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美术作品作为教学工具,可使学生在学习美术创作技巧的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精神,使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
2.激发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高校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资源,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有效充实高校的美术课堂。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保留下来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美术课堂上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能够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美术课堂的做法具有很大意义。
3.有助于大学生实际艺术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中更倾向于西方的艺术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注重艺术表现的手法和视觉美感的培养,而对我国民族美术技巧的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导致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往往与我国实际生活不符。我国民间艺术充满了智慧与技巧,民间艺术作品既能够作为艺术进行欣赏,也可以作为工具使用,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课堂中增加民族文化,增加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创作手法教学,能够使大学生的创作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还有助于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传承,重视高等学校美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用美术真实反映并向学生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不仅如此,美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还能够提高我国高校的美术教学质量。因此,对高校美术教师而言,其要更好地掌握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并将其与美术相结合,这样,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现出来的不仅是美术欣赏,还有更深层的我国的民族文化。
作者:王艳艳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多元化美术教学论文
一、教育特征以及教育需求
我国主要倡导教育兴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种情形下,对学生提出了诸多的要求。不但需要在相关知识方面能够有所掌握,更应该具备对艺术进行欣赏的能力。于高中阶段,针对此方面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最终将自身美术素养有效提高,为后续的生活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现状
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即使当前的教育要求表现出发展的特点,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多数学校难以有效满足当今的教育要求。不仅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态度不端正等系列因素也导致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美术课程成为了“副科”,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可以不必学习。在此种形势下,想要学生能够从心底做到喜爱美术学科,需要教师研究有效方法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创新,能够成功对学生渗透美术教学思想,从而能够有效保障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意义,最终能够在学习美术学科方面产生自主性。
三、多元化教学策略
教师针对学生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而且需要在思想以及行动方面做到根本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彼此交流,从而将单一教学思想全部摒弃,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辅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讲解。此外让学生针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最终能够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为学生提供化教学。具体的多元化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采取互助式教学手段
互助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同传统的单一教学有所不同,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现场部分实物的临摹,例如在讲解雕刻过程中,教师可以携带小型雕刻样品进行展览,使学生能够亲自体会到样品的质感造型以及样品相关特征,能够有效确保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做到深刻体会。
(二)采取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主要提倡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针对个人想法能够合理展开讨论,通过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在进行交流过程中,可以有效弥补各自的缺点。通过交换彼此意见,最终针对双方意见加以总结研究,最终发挥真正的讨论价值。例如教师在对山水画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从人文角度以及历史角度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想法以及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或者进行纠正,从而确保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牢记,最终有效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三)采取情景教学手段
情景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有效手段,将学生个人的感知以及意识有效调动起来,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等诸多方式,将教学画面进行深刻的体现,能够有效表现出形象、具体画面感新颖的特点。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毕加索纪录片,主要选择影视以及故事等诸多形式对最终的背景情境进行认真交待,使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到毕加索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表现出的异同点,从而能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审美感有效提高,使学生针对相关作品能够深刻记忆。
(四)采取乡土教学手段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教学,从而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通过乡土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有效传承乡土文化,而且能够有效促进乡土教育的发展,最终激发学生针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例如在进行相关人物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皮影以及剪纸两种方法将人物形象有效表现。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有效普及,而且可以有效确保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娱乐性,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兴趣,针对教师教学能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配合教师完成美术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反馈,根据反馈的不同,教师认真进行分析,将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改进以及完善,从而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最终将学生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此外针对家长的反馈教师也需要认真关注。最终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家长的监督作用,将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四、总结
综上,高中美术教学不同于小学教学以及初中教学,除要求学生对有关知识有一详细了解之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将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高。在此条件下,教师能够确保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更加富有感染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创新,最终能够根据学生需求以及爱好进行教学,并针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以及完善,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成功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
作者:卢志杰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学生审美情感美术教学论文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美术应当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美术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认识文化与艺术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得到美的启发。美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当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的重要性。审美情感即是学生在学习或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一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素养。现今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当做到,而美术的教育就是学生发展中的一部分。同时,美术作为一门可以通过感知美好的事物给人带来愉快高兴的一门课,可以让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外,减缓压力。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应当是全身心的审美情感,是对一部好的作品所感觉到的一种美的体验和情感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是一种愉快及开心的享受。如果学生感到愉悦,那么他就会本能地喜欢上美术课,他会很自然地表现出情感的需要。美术教师在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艺术情境中时,应当使学生感觉到有一种收获的享受。该情感体验是塑造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学生将在体验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并日益丰富自己的这种情感。学生能够通过树立良好的审美情感来自己逐步提高及完善。
二、审美情感培养在现阶段课堂中的情况
(一)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态度
由于目前的课程的发展,初中的课程较小学课程来说多了许多。而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使他们将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必考的课程上。随之而来的是,美术课程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学生觉得美术这门课程可有可无。而美术课作为一门能够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课程,其重要性虽不如主要课程,可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门课。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必须要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家长对于美术课程的轻视态度。
(二)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不严谨
只要是教过美术课程的老师都会发现,如果想根据整本美术教材来进行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多,任务繁重,但是教学的时间很少,所以教师只能拣一些较为重点的课程来教。这样会导致美术的教学任务得不到地完成,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残缺不全。在美术的课程设计安排上就有不妥,这些存在的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培养审美情感的几种方法
目前,学生对于美术课的态度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缺陷是美术课一直以来无法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些原来对美术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也渐渐失去了在美术上发展的机会。作为教育者,学校和教师应当知道,美术课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它是一门具有意义的课程。现今社会正在高速发展,具有的美术鉴赏能力的人是目前各行业所追求的人才特性之一。若想成为这样的人才,需进行系统专业的美术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建立学生的审美情感,并提升他们的艺术品位及文化修养。培养美术审美情感不仅能有利于学生的美术课程的进行,而且为学生学习别的文化知识打下了基础。美术课程的审美情感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行。
(一)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审美
若想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应当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为基础。教师需要让学生开拓视野,让他们接触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著名作品并欣赏,从而实现精神层面的享受。例如,在进行欣赏世界名画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们去欣赏西方著名的作品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莫奈的《睡莲》、丢勒的素描《手》。让学生们在赏析古今中外的著名画作时,得到精神层次的陶冶。当初次感受这些著名作品时,学生只会是感觉惊讶好奇。这时,教师就应当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了解、感受画家的生平作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同时根据画家的信息来正确地认知、分析他的美术作品,深入感受画家的创作目的以及作品本身的美感及内涵。当学生真正地可以独立赏析美术作品时,才做到了真正的审美感情的提升。
(二)认识到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积累的重要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的变现形式也不仅仅在于纸上,而是通过网络、影视变得多姿多彩。相对而言,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天性好奇的中学生,学生也会因此而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合理适当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使美术的欣赏课更加的丰富,有“锦上添花”的感觉。同时,教师应当注意的是,需要给学生留下可以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审美情感会从一定方面影响到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会一直起到启发的作用,所以教师需对于艺术作品注入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会散发出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做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在整个中心的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的不仅有作品的赏析,还有技巧的锻炼。要想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提高就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的认知及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应当了解到不论哪一种艺术事物的价值判定都需要丰富及充实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是美术教育赋予学生的情感的动力,可以完善及提高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作者:罗晓芳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镇中学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
一、《红高粱》的主色调
张艺谋对于红色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感,可以说,红色代表了鲜艳、热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另一种喜庆的感觉,会给人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能够给人带来正能量。这部电影的片名叫做《红高粱》,虽然高粱的主体颜色并不是红色,但是导演还是采用了红色作为整部电影的主色调,给人营造一种十分热情的氛围,红色在美术绘画方面也是彰显人之个性以及烘托活跃气氛的重要手段。在这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整片的红色,这种火红的色彩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九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她穿的是一身大红的衣服,有红色的盖头,有红色的花轿,有红色的鞋子,在丰收的时候,高粱也有红色的穗头,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就内心会产生激荡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张艺谋对红色是情有独钟的,因此,他甚至让影片中的高粱酒也变成了鲜红的颜色,这部电影中,从一开始到结尾,红色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色彩基调,在一开始的视觉冲击造成的视觉冲击下,观众自然而然就认为高粱酒原本就是红色的。张艺谋精心设计了整个画面的颜色,用一场红色的视觉盛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给观众留下了很的视觉冲击。另外,电影《红高粱》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狂野以及奔放也在这种红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九儿”以及众多弟兄们全部死了以后,叙述者的“爷爷”与“爹”还静静地站在那里,这时候的阳光是血红色的,在这样的阳光下,他们的影子变得很长很长,然后天渐渐暗下来,出现的是一种暗红的色彩,但无论如何,红色都是一种重要的色彩基调。张艺谋将红色运用得很到位。
二、《红高粱》中影视道具的色彩以及周围环境色彩
《红高粱》中的主色调是红色,从一开始的时候,这种基调就已经十分明显,在红色中还夹杂了一些黄色,黄色与红色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得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可以产生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给人带来激昂的感觉。在《红高粱》中,拍摄的地点是在一片黄土高坡上,那里的土地很贫瘠,寸草不生,与周围的黄色相对比,红色的花轿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花轿在黄土高坡的尘土飞扬中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使得影片的艺术感觉得到了很大的升华。《红高粱》这部作品中,“颠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出彩的地方,正是因为“颠轿”,使得红色的花轿与周围的黄色之间产生了很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一种很强烈的视觉反差。然后又对屋内的色彩进行描绘,屋子内的装饰也是红色的,有红色的布匹,有红色的染缸,这些装饰品之间的色彩也都是十分和谐的额,在屋子里面的装饰给人带来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同时与黄色的沙漠之间产生了一种对应,对于电影的主题是一种很好的体现,使得人好像就存在于一种五彩斑斓的色彩中,让人流连忘返。在整体的红色色调中,电影中的一些细节的地方都在不经意之间体现出来,对于整个电影的色彩对比有很大的作用,表现出导演对于色彩的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构想。
三、美术色彩、色调的大量应用
色彩能够对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很好的体现,能够将人物的复杂的心情烘托出来,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在一个限制的场所中,想要细致入微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展示,则需要能够使用一种比较恰当的视觉感受,美术色彩在电影中的就能给人这样的视觉感受。在电影作品中,巧妙地使用各种美术色彩,可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良好的展示。电影《红高粱》中的美术色彩是一种火红的颜色,但其中也穿插了其他的颜色,比如蓝色。当女主人公“九儿”再一次返回到烧酒炉子所在的屋子的时候,老头早已被杀身亡,这个时候她一个人静坐在院子中,天上有一轮月亮,在这样的场景中,导演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蓝色,蓝色在这样的场景中代表了一种冷清,一种孤寂,一种落寞,与当时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相符的,给人一种比较幽冷的感觉,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想法。
四、《红高粱》中的美术色彩运用
美术色彩的运用表现出的就是各种美术色调,在这部电影中所运用的美术色彩,很明显地反映出导演的艺术表现方式,将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得十分明显。美术色彩本身也有很多种含义。首先,这部作品中的美术色彩,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艺术家有国界,但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张艺谋在对这部影片进行创作时采用了比较浓厚的民族风,对电影的主题进行展示。这部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莫言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出十分明显的民族精神、故乡情结,所以张艺谋在进行电影创作时,也将原著中的民族情感体现得很透彻,而导演所运用的方式就是色彩艺术。色彩色调的民族化艺术表现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事实情况的尊重,通过将美术色彩进行民族化处理,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更多的认可。美术色彩本身就是可以感染人的一种视觉语言,美术色彩是电影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觉元素,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将电影的情节一点点透露出来。美术色彩可以像绘画艺术那样对所描绘的目标的原本的颜色进行还原,同时,还可以对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展现,通过对电影中的各个角色的外在形象进行展示,可以对时空的变换进行详细的展现,可以创设出符合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发展趋势的情绪意境,对电影故事中的情节进行烘托。但是不同的观众对于各种美术色彩的反映是不同的,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表现出差别,一般说来,会由生理上的差别引起心理上的差别,比如对于一些色彩而言,有可能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不适。在《红高粱》中,虽然只是采用了比较普通的美术色彩,但是美术色彩中所表现出来的寓意却是十分深刻的,美术色彩表现出来的是比较直观的效果,对各种寓意进行直观地展示。美术色彩对观众的审美情感的展示,是通过生理影响到心理的。在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的主色调与十八里坡的激情野性的场景之间有十分巧妙的结合,使得整部电影中的红色中又生出其他的含义,除了电影情节带给人一些兴奋的感觉之外,电影中的颜色也会带给人一些重要的视觉感受。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使用了这种开拓性的创作手法,使得整部电影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使得影片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一开始,这部电影电影中的红色就十分强烈,但是在的时候,这种红色渐渐减弱了。就像火苗一样,渐渐熄灭,但是观众仍然还是沉浸在这样的红色中,依旧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受,这就是电影中的美术色彩带来的重要作用,使得观众的内心一直都没有办法平复下来,尽管电影结束了,人们还可以继续想象,脑补其他的画面和情节。与此同时,电影中的红色也代表了生命的成长,是一种敢爱敢恨、无所畏惧的人生,也是一种尽情挥洒的人生,总之,适当的美术色彩的应用,可以使得观众的视觉感受以及心理感受更为强烈。
五、结语
《红高粱》这部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在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对其中的美术色彩的应用十分到位,整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红色基调使得观众从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种火红的场景中,这种红色一直持续,给人带来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受,不仅对故事情节进行烘托与渲染,也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渲染,使得电影主旨得以体现。
作者:申剑飞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广传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