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心理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心理论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三条途径的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一个较大的合力。我们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在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者:杨翠碧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生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纪轻轻,却被家庭和社会寄予厚望,这种厚望也许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也许让其不堪重负。此外,一些大学生还面临贫困、就业、情感等问题困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的学生与老师、学校甚至社会对抗。甚至于,有的学生产生罪恶的念头,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实属必要。如果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就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是学生有了问题自己去找老师。大多数高校仅在新生人校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之后就将心理档案束之高阁,不再对资料进行更新,测评结果缺乏系统性。这种管理具有粗放性和随意性,使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滞后,很难针对问题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很多高校也建设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这些高校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普适的,如果过于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诊断功能,就可能忽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预测价值,忽视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忽视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有价值的、有效率的研究和开发。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一)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专业知识保障2005年教社政1号文件及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这种要求反映了高校扩招的实际和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质量和声誉将受到影响。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已初具规模,这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的专业知识保障。

(二)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为心理档案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得到开发应用。目前出现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一般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两种:单机型仍然依赖纸笔测试,将所得的团体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型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实现个人及团体的心理测验、分析统计与评估工作。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师资规模一定的专职师资规模是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学校心理服务人员一般都占一个较高的比例。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日本国立大学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与大学生的比例是1:5000—1:10000,而私立大学则为1:30O0~1:50O0。我国高校一般只有1~2名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000,但是高校为数不少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成为心理健康管理队伍的强大后备军,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要求,经过近l0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已形成规模,而且他们直接面对学生,容易与学生建立友谊和加强沟通,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强化专业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档案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统计归档、跟踪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心理辅导人员必须符合美国人事指导协会制定的标准,一般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具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都受过专业的训练。

(二)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开发

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出单机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2000年王建中开发了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2004年开发出的金海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这些都是单机版的大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便于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但建档和管理不方便。北京心知章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发行“心海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和北京安人测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发行的“京湘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安人软件)”都是网络版,但这些系统重点在心理测试上,不便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归档、管理和操作,且在同时段测试人数过多时,容易出现瘫痪。2008年南昌大学硕士罗亮亮采用Application+XML缓存机制,以XML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开发了一套网页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但这套系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和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三)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价值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而目前许多数高校对心理档案的利用仍停留在诊断和筛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层面,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大致经历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衰退四个阶段。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肇始,详尽、的心理档案资料,能够帮助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危机事件,有助于及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档案还有更多使用价值。如法国,学校心理档案的利用更趋于综合化,把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定向、预防、综合。心理健康专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确定未来的教学方向,给家庭提出建议,帮助学生ca我评价。德国学校心理档案除用于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还在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经过长期摸索,逐渐成熟,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四)建立成长性心理健康档案

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也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长性心理档案将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并连贯成一个整体,它包含了个体从幼年到成年各个阶段的资料。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已经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一旦建立,即为终身制,同时材料会不断更新。目前部分大学通过让学生自我描述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早期抚养与教育情况以及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了解其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如果能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就建立系统的成长性心理档案会更更真实。因此,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使之系统化,成为个体成长性心理档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香芝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大学生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

贵州大学法律系肖艳红 需要的偏斜 从八十年代以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需要的偏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享乐的需要。这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类需要偏斜。据有关调查,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居大学生犯罪的首位。这种犯罪行为的发生大多与这些大学生追求享乐的心理需要有关。这类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往往并不困难,但他们追求高消费,享乐成了优势需要。一旦经济“吃紧”,向家里伸手难以满足时,便产生盗窃的动机。调查显示,女生只占犯罪大学生的极少数。其中,从事和盗窃的则占到了70%,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享乐。 满足报复的需要。在大学生的犯罪类型中,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等这类人身伤害的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类案件中约有30%是由于大学生极强的报复心理所引起。有的大学生恋爱不成,因爱生恨报复对方。有的仅仅因为一句玩笑话或一点小事,认为被对方侮辱便杀害或打伤对方。 寻求刺激的需要。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如果在求知欲中低级的情绪体验——寻求刺激成为优势需要时,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南京某高校一位女大学生煞费苦心设计作案手段实施盗窃,又将盗窃来的物品精心销毁和遗弃。被捕后她坦言:“我模仿警匪片中的情节,每次作案时都有成就感,特别刺激。” 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 所谓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是指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正是阻挡个体客观认知他人与正确把握社会规范的一个心理问题。刘海洋伤熊和马晓明杀亲事件的一个共同的原因正是他们在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 刘海洋伤熊行为的发生缘于对熊的嗅觉进行验证。是什么阻挡了在他实施这种行为时不去思考此行为方式的正当性及可怕的社会后果?而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种认知结构下,个体往往只从本位或自我欲望去看事和行事。由于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进行某种社会行为时,也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他人对此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或了解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难免不会发生问题。尽管他已处于青年晚期,却仍然没有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评判自己的行为,以致无法约束自己。其伤熊行为反映出他在社会认知上仍然没有超越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状态”,其心理水平与社会角色极不一致。 马晓明杀亲则是一例典型的以自我中心观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案件。 马晓明因退学事件,在害怕告知父母真相使父母失望,与不得不告诉学校父母对其退学态度的矛盾冲突中,先想到自杀,继而因担心自己的自杀会引发家人的伤心,干脆采取这种一了百了的极端方式以求得解脱。在整个事件中,从表面上看,马晓明自始至终都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一直在替他人着想。但他仅仅是按自己主观愿望来分析和处理问题,而不能真正站在他人的位置与社会角度来分析问题和处理困难。他的行为所反映出来的社会认知方式同样是自我中心观。因为对他人与社会规范的真正理解,不仅意味着能替他人着想,更重要的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因此,在自我中心观的制约下,他无法他位思考,而只能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做,最终无法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懂得如何求助于他人。 自我意识的混乱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所谓自我意识的混乱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青年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确立的阶段。青年期又一重大发展课题就是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这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全人格能否建立。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在自我明显分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me),另一个则是作为观察者的“我”(I),也就是“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意味着青年期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客体我”与“主体我”的矛盾斗争。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一旦激化,将使青年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就无法形成自我概念,从而引起情感急剧波动,导致青年一时难以自我接纳。青年期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由此而来。 对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如果在主体我与客体我分化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新的认知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的自我,那么就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则可能出现自我意识的混乱。在大学生中,良好自我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与社会地位,并对这种认识有恰当而适宜的态度。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一般而言,持有较适宜的自我概念的人,在采取行为时,也往往恰当适宜,反之则往往与现实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 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去年初上海某著名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陈慎,因在寝室盗窃走进了铁窗。他坦言,作案是为了让自己失败得更彻底。由于想当然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做“伟人”,加之从中学以来养成的自我中心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当在现实的学业与班干部竞选中受挫折时,他不是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而是自我放弃,经常逃课。,他成了全系最差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面对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当初专业选择的错误,并最终以犯罪的方式来渲泄自己的苦闷。正如中国心理

卫生协会王建中教授指出,陈慎一案暴露出现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我定位不准,挫折承受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建立良好自我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保障。健全的人格能够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有缺限的或不健康的人格则可能推动反社会行为。因此,积极促进平衡、协调而统一的自我意识的建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预防违法犯罪问题的产生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3日第8版

大学生心理论文:象牙塔里的越轨—— 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较以前更加复杂。处于个体成长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变化最激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 ,大学生往往难以适应,无从选择。而社会变革对人才心理素质要求却需要大学生发展开创、自信、进取的精神,以适应竞争的时代。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以致许多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种种迷惘、忧郁不安等,由此引发了不少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将运用越轨社会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抑郁心理和侵犯行为进行成因剖析:

一、“挫折——抑郁——挫折”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弥漫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大学生刚经过激烈的高考阶段,满怀希望地进入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生活的一片蓝天。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大学里要面临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巨大的压力和忧虑。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大学生无法应对。对于复杂的世界由于被迫要做出太多的选择而又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很多大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去面对,以此来减少与人的接触,生活在自我的“个体圈”里,由此以致个人能力无法提高,在生活中又会再受打击,陷入孤独与忧虑抑郁中,从而产生一个“挫折(压力)——抑郁——挫折(失败)”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跨掉的感觉。”①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孩子)方式逃避现实。

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曾言:“忧虑较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②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而恰恰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习)需要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集中思维,但抑郁的限制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又一次挫折失败。

二、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解释

对于越轨行为的生物学因素有各种理论和实践研究。社会生物学认为:“(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③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无法适应,往往会产生忧虑、痛苦、抑郁等心理问题。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④很多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也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

越轨社会学家还认为“匿名性与越轨有关”。“人们越是彼此缺乏联系,隐姓埋名,社会解组的程度就越高;社会解组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就越多。”大学生的半社会化,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言之,大学学校的不断扩招,致使在空间有限的校园里“挤”进更多的学生,在拥挤的环境中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由此带来众多的不满;而在这众多人中擦身而过的距离却似有千里之遥的生疏。匿名性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的特有表现,在大学生活里也存在,因此很多抑郁或是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一个并无多大的“知名度”的环境中,怀着一种“即使我越轨也无人认识我无人会揭发我”的心理,会做出许多侵犯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社会的中高层,远离生计奔波的劳苦、远离沧桑社会的压力。他们有时间去为自己设计美好的蓝图。但是在顺利和挫折之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处于心理变化激烈时期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平衡。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等等,对于充满激情而又迷茫彷徨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催化剂。象牙塔里,人前人后,没有人是社会永远的存在。也许,多一些磨砺、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压力,抑郁与侵犯会少一些吧。

大学生心理论文:从个案研究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最富于变化,波动,激荡的时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仍处在发展之中,同时,又要面临紧张的学业等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新课题,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也给大学生敏感的心理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于是易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与心理承受之间的平衡失调,产生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尤其在大一新生中更易发生类似情况,而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对特殊群体的长期关注,这将占据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本文中笔者将以自己在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中的实例来与读者共同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 案例陈述

2010年2月23日傍晚18:45分左右,笔者突然接到某学生家长电话,说收到女儿手机短信“遗言”,大致内容为自己没能为社会作任何贡献,等其死后,如能找到其尸体,望将其新鲜器官无偿捐献。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在及时时间动用一切力量全力寻找的同时,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该生平时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上进,并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虽然性格较为内向、好强,但平常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宿舍关系也十分融洽,在此之前未流露出任何自杀倾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尽力搜索,有关人员终于在一小区门卫值班室找到了该同学,此时她已泪流满面,左手手腕处血迹斑斑,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事后笔者通过与其进行深层次的谈话了解到:该生自青春发育以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并患有心理疾病,伴有恐惧、自闭、强迫等症状;平时对人很好但凡事对己苛刻,追求尽善尽美,看到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自卑并不断努力改进,深恐自己不如别人,与人交流也就产生困难并逐渐开始自闭。寒假经过心理医生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家长唯恐孩子压力过大,所以没有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谁料到回学校后又出现反复,以致发生极端行为。

二. 案例分析

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是经过层层严格选拔出来的“天之骄子”,具有以下显着的心理特征:高智商,大学生的平均智商在110分左右,比一般人均的IQ高出10分左右;高价值感,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高自尊感;高期望值;高压力群体,大学生要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的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年轻的大学生们相对简单而贫乏的经历、有限的人生阅历与有限的知识经验都不足以满足这种种独特的心理需求,各种压力随之产生。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化解心理压力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反观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她便不幸成为这“重灾群体”中的一员,追溯其根源就不难发现,该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源于中小学时期,而且同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方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格个性等因素有关。

首先,从该生的受教育方式来看,她进入大学以前所接受的“中等教育”已呈现功利性趋势。虽然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这一教育理念难以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于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各种应考试题占据了学生的全部中学生活,其它的各种需要被压抑到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经过“黑色七月”的过滤,在淘汰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选拔出百分之几的幸运儿。这些幸运儿本以为经过中学漫长的“黑夜”之后登上龙门可以过上大学的“白昼”生活,原以为大学是鸟语花香的曲巷长廊、汗牛充栋的藏书、博学多才的大师……,来到大学以后,却面临着新一轮的艰苦跋涉,中学时代所构筑的、苦苦追求的理想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支撑其度过艰苦的中学生活的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精神大厦”一旦轰然倒塌,必然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到新的心理平衡状态,日积月累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大学对大学生来说其实是及时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为要对此前所有学习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整合并使之系统化与个性化,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多方位的基础,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操练”。在大学,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模式等方面与中学不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左右,处于青春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一方面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变化,如:思维成熟,社会情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处在第二次断乳期,心里充满矛盾和危机,具有可塑性和变化的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告别了多年的中学生活迈入大学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师同学的陌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没有很快建立起来,中学时期个人优势没能在新的群体中发挥出来,常常出现许多不适应,表现出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矛盾,渴望交往与防范心理的矛盾,不良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同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期望值过高与目标落差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对待异性

关系、道德规范的矛盾,都构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早期家庭经验也会对个体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气氛、家庭人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行为等等。家庭环境奠定个体人格的雏形,不良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不愉快与创伤,为其后来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中国,大多数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抱无所谓的态度)教养孩子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摇篮,因而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童年的经验在个体自我意识没有发育完善的状态中往往形成个体的无意识,所以在童年时,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暴露出来。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与知识经验的增长,沉睡的早期经验被个体以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加以诠释,从而形成种种不合理的信念(即个体对事物的歪曲的认知),产生心理障碍。就笔者本人接触的实例来看,也确实如此。该生父母为支边知青,属于晚婚晚育,与子女年龄相差甚远,且平时也不注重与其沟通与交流,日积月累,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较深隔阂,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就行,造成孩子的很多问题长时间郁积在自己心里,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此外,该生在其小学时期,班主任曾说过她很笨,不会考上大学的,由于该生从小自尊心较强,觉得这样的话是对其的侮辱,越加激发其好强性格,从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与外界的接触。

再次,剖析该同学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自卑性格是引发其自杀的主要原因。她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唯恐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事实上,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不过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则容易导致自杀。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因此,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笔者以为除学校教育本身需要改革之外,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而各级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对心理进行干预,则成为各校当务之急。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干预

我们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目的在于寻找预防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好的办法不是注意心理问题本身,而是应当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及预防措施和突发时的危机干预及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一) 预防措施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正如我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大学生自杀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从我们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种原因都与心理应激有关。据诸多学者调查发现心理应激障碍是大学生自杀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所谓心理应激(mentalstress)是指人在外来刺激下心理适应的强弱能力。应激源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激烈,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困难,违规违纪受到处分,失恋等应激源都会使应激障碍者产生强烈的内心痛苦和情绪反应,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应激障碍者,其自杀往往来得突然,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是基于以下两种现状:一是目前还有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二是目前大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大学生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去找过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因为在社会上,人们还是认为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差不多的概念,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缓解其前去心理咨询的焦虑不安的心情,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杀。

(2)创建大学生心理协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的作用,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利用学校内的广播、计算机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自信,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也就成了影

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一所大学来说,就必须通过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的心理渗透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及时,价值导向功能。因为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如果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那么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心理障碍也会增多,自杀率上升的趋势就难以避免。第二,娱乐功能。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所以娱乐功能就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建立军乐团、合唱团、围棋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娱乐的条件,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突发时的危机干预

通过本文的案例可以知道,这名学生自杀未遂,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快速反应系统,一批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展开迅速而广泛的寻找,对其不断发短消息进行劝慰,安抚,使其最终产生了不想放弃生命的念头.此外,我们的学生中的中坚力量有较高的觉悟,能够做到严守秘密,不至于在事后对自杀学生造成过大外界压力.

(三) 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也是我们众多角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对于事后如何帮助学生"疗伤"也是尤为重要的,结合案例笔者将谈几点具体的工作方法:

1.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在与其接触时,不能把他(她)当成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

别人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大,若将其看成正常人,其自身压力会减小,有助于当事人的放松,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2.通过不断的接触,交流,如一起就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无意间发现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确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3.在其周围安排的学生,随时掌握其状况,以免再次发生不测,与此同时,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对症下药",加强交流的效果。

四.结语

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避免如"马加爵事件"及上文案例中事件的再次发生,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之法。

大学生心理论文:音乐欣赏课程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学习环境的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经济等压力增大,由于恋爱受挫,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意识模糊、心理紊乱和难以相处,等等。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自闭、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上述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产生矛盾的时候所积累的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释放,不断的自我压抑,心理的平衡逐渐失调导致的。

二、开展音乐欣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强他们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构想。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方式,情绪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对某种体验及需要发泄的动态反应。众所周知,情绪必须发泄,只有在自我表现后,情绪才转人有意识的平静状态,这也是健康的需要。音乐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可把人带到意识的深度。音乐的神奇力量能帮助人们显示和唤起许多未表现的或潜在的意识。音乐欣赏能帮助大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帮助和发展自我了解及对他人的了解,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三、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探究

(一)音乐欣赏通过调节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等情绪变化,又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情志优越。音乐艺术与人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等。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以时间方式展开的运动过程,而音乐也恰恰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感情体验在运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驰,而音乐也恰恰具有这方面的特征。此外,通过不同乐器所展现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不同调式、调性的变化也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变化,如:明亮的、忧郁的、热情的,等等。因此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深刻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忧愁于欢悦,化暴躁为温和,使他们的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

(二)音乐欣赏通过强化自我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同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认识的错误导致的。通过音乐欣赏,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音乐作品本身会传达出自我意识。艺术品作为艺术家能动创造的成果,自然会带有生动的自我意识的印痕。作为欣赏者,大学生根据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自我”,能感受到大学生对自身及所处的人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热情、悲观、宁静、愤怒、无奈、思念、仇恨、失落,等等。有了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客观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就不容易迷失,更不会时常感到困惑,因此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就降低了。

(三)音乐欣赏通过引发自我调整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作品能引发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判断,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能从教师所选择的经典音乐作品中得到不同的生活感悟。当大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接触到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他们会很自然地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通过把自己的情感状态和现实处境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反映的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对自我能作出更的定位和评价,并有可能尝试调整自己不适应现实的某些行为,从而减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保障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

音乐欣赏是一种包含了“积极”欣赏因素在内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欣赏活动,因而课堂音乐欣赏和个人课外独自欣赏音乐给学生制造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有很大区别,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等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它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更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处在一个集体欣赏环境中,欣赏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更具有目的,因而,此时的联想和想象更为专注、传神;在集体环境下,人们对音乐的不同联想和想象具有参照性和对比性,能促进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

大学生心理论文: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述

1影响宜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分析宜春学院大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很多,很复杂。当前宜春学院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以及他们的家庭、社会认可度、性别性格等的差异均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从及时轮收回的调查问卷中,集中反映出12大因素严重影响了宜春学院大学生身心健康。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宜春学院大学生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0%以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倾向,这可能与现有的教育方式及其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关系,其次就是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所调研的学生是从选课学生中随机抽取的,虽不能反映所有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但从这一因素可以看出,宜春学院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家庭经济贫困,这可能也与学校的招生情况有一定关系,一方面由于宜春学院地处赣西地区,每年的本科招生分数线相对较低,会招收一些因家庭贫困而得不到良好教育的学生群体,这和课题组的另一项关于在校大学生家庭因素影响学业问题的研究调查结果也将为吻合。影响宜春学院心理健康的另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恋情、不良的学习风气、紧张的同学关系等所占比例也较重,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恋情的理解不够,片面的看重彼此之间的感情,甚至有时候对另一方的行踪、生活,乃至学习都会产生不良的导向;另一方面由于宜春学院现有的学习风气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新生入校后得到师兄师姐教导的不是如何努力学习知识,而是将大学生活简单化,尤其是对于课程的到课率、考风等的检查可以彰显出来;再者就是在校大学生难以较好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往往因小事情而大动干戈,甚至仇恨越积越深,以至于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不利。除了以上因素外,影响宜春学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还包括体质健康问题、网络游戏,以及考试和课程压力,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存在就业压力较大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2.1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比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体育舞蹈修课前的学生调研时持有积极乐观心理状态的人数只占到42.9%,而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之后,有53.8%的学生呈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虽然都存在消极态度的个别案例,但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对自己积极肯定以及乐观的态度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较更显优越。由于体育舞蹈中各个舞种的舞姿要求不同,也就是要求表演者的风格多变化,在舞蹈中流畅的舞步,高雅的气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十分积极的影响[3]。

2.2受挫恢复能力对比分析

通过对参与体育舞蹈专业学习前后学生心理受挫回复时间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受挫后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约提高了1倍,但这一指标在参与体育舞蹈学习之前只占全体受调研学生的28.6%。体育舞蹈不但能让参与者人感受到浪漫的气息;还可让运动参与者随着肢体的节律性运动,体验体育舞蹈所赋予心灵上的快感。这种快感对人体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效应[5]。体育舞蹈中的集体舞蹈和队列舞蹈,是男女生合作的群体活动形式的舞蹈,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能够改变一个人孤独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情,形成团结互助、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的性格,从而心理的承受能力也会有所增加。

3体育舞蹈对宜春学院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

结果分析体育舞蹈作为人体动作的艺术进入教学,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6]。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融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专家们认为,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主动性,而且体育舞蹈对学生体质、心理素质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7]。从统计表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自信心等内心状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都明显高于参与之前。体育舞蹈课是在校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专业大学生的专修课程,一周只有一至两次课,相对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较少,练习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对体育舞蹈专业所带来的表现力理解的还不够充分。然而从统计表中仍然可以看出,对于调查的选修课程的学生,有82.9%的人表示练习体育舞蹈能够另心情感觉舒畅。体育舞蹈内容丰富,动作多样,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舞种、风格、音乐和节奏。体育舞蹈对意志的锻炼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8]。意志即确定目的并选择手段克服困难,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自觉性和自制性比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并具有掌握、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他们的戒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使他们得到巨大的收获[9]。从调研结果也可以显示出体育舞蹈在使心情变得舒畅的同时,对于人际关系的融洽也有着显着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舞蹈的华丽典雅,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等特点还有助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社会交往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舞蹈的练习能够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更好的与人沟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宜春学院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舞蹈学习与训练前后的对比分析,显示体育舞蹈对练习者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是积极健康的,有53.8%的体育舞蹈参与者认为体育舞蹈能够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体育舞蹈还能使参与者心情舒畅,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身表现力,此外,还能让练习者的性格更加开朗,更好的融洽人际关系。

4.2建议

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体育舞蹈对心理的干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健心特点加强心理教育,采用渐进式教学方法,从易到难,以打消大学生学习时容易出现的畏难情绪。

大学生心理论文: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对策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后,政府和高校逐渐认识到加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都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更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指导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会产生。

(一)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差别。以前在学校出类拔萃,上大学以后,面临激烈的竞争,学习成绩不理想,部分大学生不免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同时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越来越感觉到四年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缺乏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盲目填报志愿,直到被高校录取时,才发现现实情况与自己理想相差很远,于是便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情绪消极;或者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又不得不读下去,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受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三)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由于很多家长平时教育方法的不正确,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考大学,导致部分学生把考大学看作是完成父母布置的一项任务。考上大学以后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从而导致整天沉溺在游戏当中,成绩一落千丈,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四)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与中学有着显着不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交际能力差,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造成社会交往比较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会使气氛变得紧张,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五)对个人前途不确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目前全国的就业形势总体不景气,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因此,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困惑和迷茫,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六)由于个人情感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约都在16~25岁之间,从生理上来说,对异性的渴求比较强烈,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大学生往往对感情比较执着,经常陷入感情纠葛而不能自拔。有的大学生常常因为失恋而陷入感情漩涡,思想也逐渐变得偏激,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理念滞后,存在认识误区

综合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状况可以发现,普遍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的情况。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大多数人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就医,这种世俗的眼光使得部分想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也敬而远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面子观念强,担心去心理咨询中心会被人发现,从而被扣上“有问题、不正常”的帽子,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求助的对象并不是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的咨询服务人员,而是朋友和同学。

(二)心理教育应试化倾向严重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数高校为了显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也纳入正规的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被带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学生的成绩还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整天记忆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名词,而真正能运用到自己身上的却寥寥无几,从而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情况,教学效果很差。

(三)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本土特色和系统的规划。大多数高校都是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甚至直到出了问题才感觉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维护高校稳定的临时性工作。这充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出现了忽轻忽重的现象。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

档案 要认真地建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地掌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治疗。与此同时,要对前来咨询的同学进行跟踪观察,并保护好他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从而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二)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构建网上心理教育平台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媒介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面向全社会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理念。

另外,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渗透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利用互联网,构建“微信”、“飞信”等网络沟通平台,创办多种体验式的心理游戏等,还可以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师资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心理教育方式相比,互联网教育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可以较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顾虑,更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内心思想动态。

(三)积极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与同辈辅导相结合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辅导起步的,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体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同辈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模式应运而生。特别是同辈辅导,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这种辅导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在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他们需求帮助的往往是同辈而不是成人。因此,同辈辅导员和当事人都可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院系、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中分层次进行,并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建立心理健康/:请记住我站域名/“五位一体”的防护网,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和经费,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心理保健的意识,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论文: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摘 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也存在着差别。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 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较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

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及时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和。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创造力的年龄不相同,一般而言,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现代社会中高素质的个体应具备如下特征: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追求的动机,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黄先生提出的上述看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其中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这几个方面是在心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界面上谈人的素质结构,属于上述心理学研究的及时个层面。

刘华山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上述七个因素分别反映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与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即对整个人生、对自己、对工作与社会、对他人与团体、对知识与信息、对实际事物、对困难与压力情境七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这七个方面的因素具有较好的逻辑性,但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或修正完善。

大学生心理论文: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交际 大学生心理发展 负面影响 对策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在给大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交际给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道德和个性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预防其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频繁,网络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大学生的世界。互联网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冲击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为时尚、最合口味的学习、娱乐和交友方式。尤其是网络聊天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交际手段和生活时尚。笔者自编《大学生上网时间调查表》,调查了某高校500名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上网交际的行为,大学生人均每周上网2~3天,每次上网3~5小时,大三学生上网比例是四个年级中是较高的。

正常的网络交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此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网络技术在给人类送来幸福、实惠、享乐、希冀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殷实、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本文希望通过探讨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建设性的意见。

一、大学生网络交际的特点

1.间接性。网络交际是一种间接交往。在网络交际中,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是以电脑为中介,以简单的文字符号来传递思想感情,缺乏现实情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与网络的依赖所代替。网络交际的间接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须面对面的互动机会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能够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未曾满足的社交需要,因而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2.虚拟性和匿名性。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网络交际是一种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的“三无”交往。在网络中,社会物理空间交往被电子网络空间所代替,大学生可以使用代号或虚假的姓名出现而不必担心被人发现,即使最亲密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不必有任何联系。这让人产生了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和“咫尺天涯”“天涯咫尺”的梦幻感,网络交际的这些特点对正处于多梦季节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平等性。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身份是一串没有意义的字符,在这里的交往是纯文本式的交往,没有诸如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别显示,而是以互悦互重、平等友好的方式来进行的,消除了现实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带给人的心理负担,这对于具有强烈成人感又无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学生来说,当然是最乐于接受的交往方式。

4.自由性。网络是跨越国家、民族、文化的全新世界,人们在特定的社会中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在这里却可以大大弱化。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言说,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不负责任。因此,可以将受到意识压抑的潜意识心情释放出来。

二、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1.认知偏差。首先,过度的网络交际容易使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变得单一化。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人对他人的认知是通过视、听、触等多种感觉通道实现的,人们的一切经验都来自于直接的交流体验,而网络交际使现实人际交流中的直接经验让位于文字符号,实际上是把人对他人的认知单一化了,它存在对人类身体经验中感性经验丰富性的剥离,也存在交往判断中想象的扩张。其次,过度的网络交际导致大学生对现实认知的歪曲,诱发大学生对现实的不信任。网络交际的特征给大学生带来一种表面安全感,使他们容易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在现实中难以倾诉的感受,这就使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网络可以直接面对心灵,而不像现实生活那么虚伪和沉重,进而得出“网络比现实更为真实”的结论。

2.情感冷漠。长时间的人机对话,会使大学生出现感情冷漠。有研究表明:因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交友,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孤立,使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加,从而减少社会生活的卷入度,使人格的发展受到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常会遇到情感杀手和感情陷阱,使他们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虚伪可怕,这种网上的情感体验被移植到现实人际交往中,便会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产生情感冷漠甚至社交恐怖。

3.意志力减弱。沉湎于网络交际的大学生,上网频率和时间常常要比计划的高和长。据了解,虽然这些大学生在上网前也曾为自己定下上网的时间,但一旦在网上遇到可聊之人就会忘却时间,一发而不可收。下网后又责怪自己不能自控,但又抑制不住自己想上网的欲望,为此他们自己也觉得万分焦虑和沮丧,有些人索性就放纵自己,随心所欲了。可见,长期沉迷于网络交际,会降低一些大学生自我监控的信心和水平。

4.道德弱化。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是弱化大学生道德意识的主要原因。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随便给自己加一个名字、职业等,可以任意宣泄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而不必顾忌政府的限制和师长的监督,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习惯的网络道德弱化行为,又容易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力。

5.角色混乱。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上网者大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以假面具来武装自己。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无法将现实中真实的自我和网络中虚拟的影像统一起来,常常会产生“我是谁?”的迷茫,角色混乱代替了自我认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化发展。

6.自我效能感降低。过度的网络交际挤占了现实交际的时间,使大学生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实践减少,这样势必会使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受阻。从网络交际中的侃侃而谈到现实交往中的处处受挫,使他们心理出现巨大的落差,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无助感、无能感和无力感,会使他们反过来更逃向网络来寻求心理补偿,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患上网络交际成瘾症。

三、预防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对策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养成道德自律。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虽然有其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一些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内因。要利用高校思想教育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力,使大学生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在鼓励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创新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养成道德自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2.提高

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质,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监督。在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监督上,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基本的网络操作常识,提高网络素质,由教育者角色转变为“网友”。比如,教师可以通过QQ、E-mail等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生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多种适宜学生发展、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实际人际互动,从而减少网络交际在其交际关系中的比重。

4.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对那些心理有困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得以宣泄、矛盾得以缓解,减少大学生对网络交际的依赖性。

5.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网络学习。学校应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网络的作用及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网络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做作业、学外语、了解课外知识,同时要针对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讲解或开展健康的网络比赛。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和个人主页设计中去,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健康的网络轨道上来。

大学生心理论文: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挫折与压力的挑战。面对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酗酒、暴力伤人、杀人、自杀等都是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危机事件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危及当事人的健康及生命,而且会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各高校建立的危机干预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充分考虑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因素,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建构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态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逐年提高。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尽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这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操作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危机干预模式多是由国外直接引进,如常用的belkin提出的三阶段模式[5],对危机干预的建议多停留在观念上,尚未形成操作体系。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

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本文所提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见图1。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模式

要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建立科学化的评估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建立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指标的预警体系。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定,主要从认知、情绪、躯体和行为四个方面的主观特征来判定心理危机。这些指标较模糊,容易受干预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误诊。虽然,国内学者金宏章等人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纳入了自杀意念指标,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并不仅局限于自杀,还有冲动性杀人等因素,考察危机事件的维度不够,测验结构效度指标较低[6]。

具体应该将何种因素纳入预警体系中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资料中的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重大创伤等因素能够显著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笔者在长期的危机筛查工作中,尝试着用量化分数的形式从自杀想法、自杀史、自杀计划、当前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精神病性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由此,在建构危机评估指标体系时,家庭因素、自杀相关情况、压力、社会支持、精神病性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其中。建立一套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客观、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性进行评估。

(2)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目前,大量的高校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但大学新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入学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动态心理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应该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应关注毕业生、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另一方面,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以往的危机干预重在即时干预,忽视危机前的预防及危机后的干预;重视危机的他救力量,而忽视危机的自救力量;重视教师的力量,而忽视同伴的力量。因此,危机干预应该从全程化、多资源的角度着手,关注危机的自我干预与后干预。

(1)自我干预模式。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体原因。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其自身因素在危机缓解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危机自我干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理想、最有成效的手段,将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较大限度保护学生,避免其受到因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伤害。那么,应该通过什么__途径促进学生的自我干预呢?

一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自我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无疑是快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自我干预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心理健康课程

,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我干预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我干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其与人更好地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技巧。

(2)同辈干预模式。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因此,在调动学生自身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伴互助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同辈监督机制,每个班均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干部,由他们充当班级的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机制,通过朋辈热线、朋辈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同辈互助,发挥同伴对危机学生的影响。

(3)加强危机的后干预。目前,危机干预重点关注危机的即时阶段,对心理危机的后干预的关注不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整套联动的系统过程,危机的后干预必不可少。危机后干预有助于弥补目前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丰富危机干预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及时的避免恶性事件(如自杀、凶杀等)的模仿效应。

一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后干预机制。曾经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是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但是,许多高校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后个体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开展,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真正从危机事件中恢复过来。因此,应该针对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后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前的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

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周遭人群的干预机制。知悉或目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危机学生同伴带来强大的心理冲突,他们会对危机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困惑、自责甚至恐惧,这种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这种心理冲突得不到有效处理,会让他们习得危机学生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危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传染性”。目前发生在富士康公司的连续跳楼事件充分显现出这种“传染”的危害。因此,对危机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后干预非常必要。在危机发生后的及时时间对他们进行哀伤辅导、班会、放松技术、个别辅导等,帮助周围的同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化解其因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防止其产生模仿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并提高其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3.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

当人们遭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刺激,特别是严重的心理危机时,往往需要周围人帮助他们度过危机。目前,很多危机干预工作重视学校系统内部因素,但常忽视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其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来自学生的家庭及其它社会因素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危机干预的作用,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危机干预研究的重点。

(1)家庭教育。高校应该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并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普测时让学生填写家庭基本情况表,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其次,学校要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可以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对新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在报到之初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再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掌握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的教育方式,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危机教育专栏、编制心理危机干预家长手册等,定期邮寄给家长。,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充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危机学生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其度过危机的决心。

(2)调动社会系统的资源。社会系统(如心理学专家、精神科鉴定等)作为第三方力量可以有效的协调个体、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达到系统间的互动、互助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社会教育系统还只是刚刚起步,其系统性也不够。为此,建立以社区和单位为基础,以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为辅助,以医疗单位、专业预防救援机构为保障的社会预警系统,提高对高危人群干预和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应该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促进家校关系的发展,实现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协作,进而构建完整的危机干预生态系统。而一个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校、家庭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心理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为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论文:关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与干预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实验法,探索以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效果差异。以有效采用不同内容的运动处方来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以便更好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经过12周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等强度的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攀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方武均能够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2)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处方更有利于降低大学生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3)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对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论文关键词:焦虑;抑郁;运动处方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高等院校教育和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才库”和“人力资源”建设,给国家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主要是因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加之社会环境、家庭和学生的健康意识不强等因素,造成一部分大学心理出现问题。其中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疾病最为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和干预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单项篮球运动(以下简称单项)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以下简称复项)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对患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运动调节和干预,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分析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与干预作用,寻找合理调节和干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的科学运动处方

一、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和分组

选择云南师范大学生科院2005—2007级有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个45人。按照焦虑和抑郁分成两组,组成4个实验组。说明:实验成员是身体基本健康、无特殊疾病,适合运动锻炼的本科学生;排除残疾学生和留学生,每一个实验组样本由不同程度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组成。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二)测量工具

l_测试量表:并采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师大2005、2006、2007级学生600名本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从中选取有焦虑和抑郁心理障碍的学生各90人作为实验组,将焦虑和抑郁学生随机再分为两组各45名。

2.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它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的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定被试者的焦虑主观感受。焦虑自评量表采用四级评分。

3.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Zung1965年编制的,由20个问题组成,使用方便。

(三)实验程序与运动处方

1.实验验时间:2008年9月8II开始至1i月28日结束,共12周。

2.运动处方:(1)锻炼内容分别采用篮球和篮球与太极拳组合两种。(2)锻炼方式单项班篮球采用小型比赛;复项班的项目程序和时间安排为24式太极拳i0min的准备活动和15min的整理放松活动;其余时间为篮球小比赛活动。(3)锻炼时问与频次为每周锻炼3次,为星期二、五早上6:00—7:00和周三下午4:00一5:00,每次实际锻炼时间为60min(含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4)锻炼负荷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在中等强度,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采用每隔15min随机检测5名学生的心率方法,并记录每次运动前、后的心率以供制定计划是参考.合理控制运动强度。(5)锻炼监控由研究者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采用《体育活动等级表》(PARS一3)对其运动量进行测试和监控。

3.对照组情况:对心理健康学生随机抽取同样组数、人数的学生进行同等条件的锻炼,在练习时段结束后与心理障碍组进行对照。

4.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对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分别在实验前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且实验班所有同学焦虑和抑郁2项指标均在安静状态下测试。所有数据采用SPSSforWindows15.0软件包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班学生焦虑、抑郁在实验前、后水平变化的差异性比较

注:表示P≤0.05,为显著水平。一表示P≤0.01,为非常显著水平。以下各表同。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实验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出现差异,其中实验复项班的焦虑和抑郁都水平出现显著差异;且焦虑出现非常显著差异。而单项班抑郁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并且单项运动和复项运动对焦虑和和抑郁水平的影响不同。

(二)实验班中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对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效果比较

1.实验单项班和复项班之间在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变化差异

从表3的结果可知:经过对实验班的单项班和复项班的T检验,在焦虑方面单项班和复项班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抑郁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比单项篮球运动更有利于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进而改善心理健康,而对于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方面,二种不同处方的锻炼对焦虑和抑郁心理障碍的调节没有差异。

2.焦虑和抑郁不是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遇到的两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惑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人对其进行分析。1990年,诺瑟等人(North,Mccullagh&Tran,1990)多年1969—1989进行的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一次性运动活动和长期的体育锻炼均能有效降低抑郁;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进行体育锻炼能更有效的降低抑郁。彼得鲁茨罗等人对1960—1989年问进行的104项有关体育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表明运动活动量必须常于20分钟,才能有效降低焦虑;无氧练习不能降低焦虑;体育锻炼必须坚持10周以上,才能有效降低特质焦虑。1992年,拉方泰等人对1985—1990年间涉及有养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观研究分析总结+结果与诺瑟等人的研究和彼得鲁茨罗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体育运动的实验班同学在实验前后的焦虑、抑郁出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实验班中的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的焦虑和和抑郁出现显著差异(P≤0.05);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的焦虑出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对抑郁没有显著差异。不但支持了前人有关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同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设计了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处方的研究,补充了关于运动处方的制订和调节与干预心理障碍的研究。

三、结论

(1)中等强度的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方式均能够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

(2)单项篮球运动和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对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3)复项太极拳与篮球相结合的运动处方更有利于降低大学生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心理论文:试析利用足球活动运动处方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

论文关健词:足球活动 心理障碍 运动处方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对足球活动的特点分析,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若干种以足球活动为手段的运动处方,以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且处于我国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时期,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深人的高等教育改革,难免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情绪情感障碍、社交障碍、以及意志品质的缺陷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进行各项体育锻炼,尤其是体育比赛过程中,都需要参与者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日常生活中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不良心理状况、弥补情感,培养健全的人格。

许多体育工作者对此做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以运动处方为方案的调适心理疾病的方法,列举了许多有益的运动项目,足球便是其中之一,足球活动是全国群众都很喜爱的运动项目,常以群体的方式进行,能够有效地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果断、机警等意志品质。本文就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提出以足球活动为调适手段的运动处方。

1.足球活动的特点与调适心理障碍的运动处方

足球活动中射门技巧多样性的特点,可以调控情感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劣性情绪是大学生较大的敌人,不仅会引起生理疾病,而且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和障碍,危害极大。所谓劣性情绪是指持续的消极情绪和过度的情绪反应,例如因不幸事件引起的悲伤、忧郁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都不能消除,或情绪反应过于激烈,都会对身心造成危害,进而引起压抑、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

足球活动是球类游戏演变发展而来的,参加者在比赛中,如果运用多种过人技巧并能射门得分,将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极大的乐趣,从而驱散不良情绪的困扰,若能经常这样保持心情愉快,则能调节情绪情感,克服心理障碍。以下方法是针对忧郁、猜忌、压抑、恐惧等心理障碍进行调适的运动处方:

①射门比分法两人或更多人。每人射门10次,在一定的点射门让球打在足球墙上,墙上有不同分数。看十次后总分谁最多,最多的为胜方。

②“三打二”或“四打三”半场比赛在半场上,由二名或三名队员组织防守三名或四名队员组织的进攻。射中门后,进攻和防守相互交换。采用以多胜少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射门成功率。

③任意球射门升级比赛以球门线中点为圆心,以此圆心用适宜的距离(视参与者能力而定)为半径画半圆弦线,线上画A,B,C三个标志点,分别与球门线成450,900,1350,每个点为升级点,要求队员面对人墙和守门员在每个点逐一射中球门,先射完的为胜。

(2)足球活动中相互配合的集体性的特点,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改变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认识、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它们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关系的不同思想基础、动机特征、感情色彩、态度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如果不同的因素组合在一起产生有害的偏见、成见甚至错觉,会给人际关系交往带来负面影响,如自卑、嫉妒、猜忌、报复等心理。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是靠群体合作而完成,是以传接球为纽带,以两三个人甚至五个人之间默契地进攻和防守为基础进行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珍重、相互沟通的气氛,从而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达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以下方法是调适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的运动处方。

①两人颠球比赛要求多位学生参加,将所有学生分为若干组,两人一组,同时开始颠球,两人交替颠球,球不能落地,看哪一组坚持时间最长。

②半场“五对五”或“四对四”对抗赛在半场内,五个学生与五个学生之间或四个学生与四个学生之间进行对抗赛,看哪组学生先进球,输的学生罚做“头拱球”。

③组织“一枝花”或“两枝花”小场地全场比赛要求参赛队由五男两女或六男一女组合参加,其它的同正规比赛规则一样。

(3)足球活动中的胜败与输赢不确定性的特点,可以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积极的拼搏精神。意志品质是人们克服困难完成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由于大学生心理或生理条件的限制,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幼稚。他们追求理想,但容易脱离实际,陷人空想,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往往不顾客观条件,不善于从现实情况出发,固执已见,急躁冒进,滥用体力与精力,容易随时间推移和困难增多以及遭遇挫折而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恼、苦闷、不满甚至绝望,导致形成意志品质缺陷,影响学习效率、生活态度、自我评价,影响自身的成才与社会的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比赛中要求体力和智力的投人较大,而且得分和失分的偶然性很大,造成输赢的不稳定性很大,这就要求参与者要有“败不馁,胜不骄”的心态,正确看待胜败,从而培养顽强、勇敢、坚毅、机智、自制、艰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以下介绍调节意志品质缺陷的运动处方。

①“点球”比赛与同伴比赛,在罚球点罚点球,输者罚做俯卧撑。

②“七对七”或“六对六”小场轮换赛进行七人对七人或六人对六人的小场对抗赛,看哪组先进球。输队下场,换另一队上场与胜队比赛。

③足球网球用网球的场地,场地大小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人数三对三或更多。方法同网球规则,在练习中不能用手碰球。发球时用脚把球踢到地方场地内比赛就开始。发球方获胜才能得分,否则交换发球权。看谁得分先到10分。规则:按照网球规则,球落地一次后就要把球踢到对方场地。

2.建议

足球活动是一种需要体力和智力进行的游戏活动,因此运动量宜从小到大,有严重身心疾病的学生不宜参加剧烈的对抗活动,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次锻炼在每周两到三次,每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周期长短看效果如何。

大学生心理论文:试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如何解除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已经引起了我国各大高校的高度关注。为此,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如何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入极度焦虑、郁闷和失去控制乃至不能自拔的心理状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或致伤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高校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心理危机事件虽然发生在极个别学生身上,但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2011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专家论坛公布了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结果。这项名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显示,全国300多家高校接受调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情况比较严重。68.1%的受访者表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积累,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首要原因是恋爱感情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占55.1%,接下来是心理疾病问题、学习问题等。这项研究还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时,显得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认同度一般。不少被调查者呼吁所在高校能够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其次是“加强普及工作”和“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冲击。教育部门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疾病预防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获得心理支持的能力;为有心理困扰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为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对校园内出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转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普及性强的特点。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在抽象的道理说教上,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情况严重,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单一,停留在传统的德育理论灌输上。主要存在问题有: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变能力和意识差。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对待学生心理危机的非科学化和专业化现象严重,行政干预情况较多。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投入用于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经费不足。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导致出现社会性的“心理动荡”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日趋开放,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更加丰富而复杂。一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不可避免地遭遇人际交往困惑,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严峻就业压力的影响。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6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有的学生对自己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紧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和自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家庭问题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家庭经济情况及家庭环境的氛围等对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及时课堂,他们最初的是非意识都是通过对家长和亲人的模仿学习而来的,这些意识是耳濡目染的从小就刻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长期以来,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期望下,在只追求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由于相当一部分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观念,反而采用一些自认为很正确的错误观点来误导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落后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4)学业问题的影响。大学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和高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大学课程很多 教师上课进度很快,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有限,平时作业和考试都非常少,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该怎么学,学什么都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合理安排,而利用这些自由的时间上网、看小说、谈恋爱等,导致逃课、厌学、考试舞弊、课程考核不及格等问题,从而产生困惑、矛盾、烦躁等情绪。

(5)情感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抱有强烈的需求与较高的期待,但由于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经验,而使期望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比较严重的是因恋爱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心智上还不成熟,也没有能力承担该尽的责任,加上对爱情的懵懂及不恰当的认知,这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导致分手、自杀等一系列问题。

(6)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通过网络浏览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生活;但是,另一方面有的意志薄弱的学生也因此对网络日益迷恋和依赖,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进而可能导致心理错位、人格分裂,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渗透,可能造成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思想矛盾引发心理焦虑,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7)环境适应问题的影响。目前在校生已有相当比例为90后,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大,不少学生受长辈溺爱或缺少家庭教育,父母等长辈未能很好地纠正和引导子女的一些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情感,自我中心意识与逆反心理较强,耐挫折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及后干预机制

通过开展新生心理普测、高年级学生心理疾病调查、对长期身体疾病困扰和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加强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医生、辅导员与学生心理危机信息沟通,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作用等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的预警机制。同时组织专家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建立学院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和咨询教师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建立从学生党员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学院、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校领导的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对严重心理疾病学生及时转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或休学治疗,对轻度心理疾病学生和心理康复期学生要求家长陪读治疗等措施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对危机当事人进行危机干预,一般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心理平衡,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二是留下长期性的心理创伤;三是暂时实现了平衡,但随时可能会反弹或爆发,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后干预机制不仅是对干预效果的强化和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教育宣传使学生树立心理危机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举办心理剧演出、心理沙龙以及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危机知识。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危机脆弱性成强负相关关系,即社会支持越多,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因此,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外部援助的重要方面。来自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师生的鼓励、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这些都可极大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心理干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这一重要环节。应及时和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沟通更方便,学生也更易接受。但要对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防止出现负面作用。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教育者要从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入手,理顺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的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思想品德教育途径,重视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大学生心理论文: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探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干预机制  方式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变革加剧,大学生受到社会转型冲击波的影响剧烈,加之其正处于身心发展剧变时期,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成为高校不容回避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目趋严峻。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尽快建立相应的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发展时代,持续扩大的招生规模,在提供给越来越多年轻人深造机会的同时,亦埋下了情感冲突加大,诱发心理危机的隐患。据不统计,截止到2005年,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29.72%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不同程度的肯定态度。透过这些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当代的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敏感而脆弱,稍遇挫折,即容易激起过度的悲观情绪,过分忧虑挫折引发的不良后果。片面夸大不利影响。导致自我认知过低,自信崩溃,进而诱发心理危机,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遭遇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屡见不鲜,当中更有甚者,甚至产生轻生想法,并付诸实现。以2003年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其中,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6%~23%。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过程当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必要且艰巨,可谓刻不容缓。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其特殊性。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社会的特殊高知群体,大学生在校园中经常会面对学业、求职、恋爱等多重压力。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个人因素双方面的影响,部分心理素质较弱的大学生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往往不堪重压,容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入误区,诱发心里危机。

1 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其心理特征介于未成年人和成人之间,一方面,他们拥有强烈的独立需求,渴望自主的行为、社交;另一方面,由于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心理仍存有对父母长辈的依赖,并没有从本质上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机能,当“独立”与“依赖”并存的两种心理需求发生矛盾时,强烈的内心情感冲突就容易诱发心里危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心里危机中越来越矛盾,分裂的情感逐渐使处于危机漩涡中心的学生产生焦虑、忧郁、愤懑的情绪,不能自拔,时间一长。便形成了长期性心理障碍。

其次,大学生正处于性成熟期时期,其性心理和性意识均已得到快速发展,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现。在这种冲动萌发的性需要影响下,学生情侣在大学校园里同居并开始性生活的比例大大增加。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当中对性知识的教授极其匮乏,青少年很难从小就从课堂上面获取足够多的科学性知识教育,这种缺憾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导致处于恋爱时期的青年大学生遇到性生活问题时无法自我解决。同时又因为羞愧而找不到对象进行必要的倾诉交流,由此引发的无措感时常会让问题学生感到困惑、孤立无援,诱发心里危机。

第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和抗压能力不强也容易诱发心里危机。如今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之以往有所提高。高中时代单一强调成绩的评价模式在大学里已经不再适用。生活环境和评价系统的改变,容易让心里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的大学生内心纠结,不敢坦然面对挫折。自我认知过低,加之其自我调控系统并没有趋向成熟、稳定,困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且我迷失的空虚状态,影响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会从客观上给其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调适不当,极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和躯体不适与障碍,引发心理崩溃。

在这种背景之下。建设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势在必行。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正视危机,解除心理困境,使其症状得到即时缓解和持公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2 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2.1 普及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重在预防。对于心里危机干预来说,好的方式就是普及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方法和危机自救手段,增强学生心理机能;第二,建设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和危机干预工作机构。前者方便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实际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随时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把心里危机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后者则能够促使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这其中,后者更为重要,一个优良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构,必定拥有一个固定的心理干预场所。这个固定的场所。这有利于平稳求助学生的心态。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帮助,帮助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一个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构,亦能够在长远规划上发展成为一个预警中心、协调中心和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中心,促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完善,也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更加有理有据。

2.2 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层网络体系

2009年,江西省教育厅出台《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心里危机预警与干预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建立完善的高校大学生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系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这三级系统分别是:学校一院系一班级。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细化,把它细分为心里危机干预的三层网络体系:及时层,即学生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一级网络。主要以寝室或班级为单位,参照学生干部的建制,招募心理健康保健员,并提供系统的培训。结业后,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在学生中间开展有效工作,帮助受困同学开展心理自助与助人;第二层,即政治辅导员组成的二级网络。由于政治辅导员具备一般专业老师所没有的敏锐洞

察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迅速捕捉到学生中潜在的危机隐患,当有事件发生时,这些同志知道如何处理以及如何及时时间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第三层,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员组成的三级网络,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危机干预和创伤处理的系统培训,能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有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的能力。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追求。

大学生心理论文:浅析森田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

论文关键词:心理疗法;学生;心理过程

论文摘要:森田疗法的主要治疗对象是森田神经质引起的神经症,包括普通神经症(即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恐怖症,发作性神经症如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发作等。在近4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用森毋疗法对22例神经症及神经质倾向的求询者进行咨询与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1运用森田疗法分析心理障碍原因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教授从他亲身的神经症体验和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森田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性格特征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神经质的人生存欲望很强,追求十全十美,往往在理想愿望和严峻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因而过度紧张,这是神经症的诱发因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心身可能出现某些一过性不适感和轻度功能障碍,如紧张时的失眠、心悸、头昏、口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森田认为,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安、恐怖、担心、焦虑的心理,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如不特别注意,常可自行消逝。而神经质往往把这些现象误认为是“病态”,并力图排斥它、否定它,结果,由于他们对自己感受的过分注意,这种雄感的感觉又会促使注意进一步加强,使感觉和注意持续地相互作用,终于形成神经症症状。22例来访者中有神经质倾向的12例,普通神经症3例,强迫观念症5例,恐怖症2例。其共同的性格特征是:性格内向、过分疑虑、敏感、谨懊,对细节和规则过分关注,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大多有疑病倾向。

1. 1学习问题导致的心理津碍多见于新生,其中有些人在高中阶段已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他们往往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是学校的“尖子生”,进人重点高中或大学后,他们失去了“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挫,希望自己“好”与无论如何努力也赶不上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矛盾冲突,他们常常幻想自己是全班及时,各方面都很,老师喜欢自己,同学羡慕自己,当回到现实中,他们无法接受现状。由于长期解决不好这个矛盾,继而出现身体不适,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或总感觉上课走私,杂念丛生,于是担心自己出了间题,力图排除“杂念”,结果使症状固着。

1. 2人际关系所致的心理障碍这些人往往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过高,与人际交往过分敏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与人交往,但交往中又不知说什么好,理想中别人对自己的崇拜和热爱与现实中自觉木呐和盆笨形成的落差太大,从而感到失落和自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们苦思冥想,总关注自己的言行,同时又不断的否定自己,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合群,产生心理障碍。

1. 3各种自卑导致的心理障碍相貌平平、家庭贫穷、父母离异等均能使追求的人将其夸大化而感到自己的不,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长相一般(主要见于女性),他们总幻想着有佼好的面容,得到许多异性的青睐,但一回到现实中,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常感到无奈、自卑、痛苦,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影响学习。

2运用森田疗法指导心理咨询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是:①“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让患者承认并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的苦恼和焦虑,不把症状当作心身异物进行排斥,以消除主客观之间的冲突,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会使症状逐渐消退。②“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除了对症状采取顺应的态度,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即一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面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本治疗中心用森田疗法对22例来访者进行指导,通过讲解森田理论,告诉他们由于自己多疑、敏感、追求、内省力强等人格特征,致使对某些不适感过分关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对神经症症状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精神交互作用,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促使他们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其能慢慢接受症状的存在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焦虑,自觉的面对现实,并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找回自信,发现真正的自我。经过多次讲解,并让求询者不断领会和实践,使他们逐步消除了强迫观念。森田“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说来简单,但让患者真正学会运用原理去对待自己的症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咨询过程中,一方面用森田疗法耐心指导,一方面推荐森田疗法的小册子让求询者学习,经过努力,22例求询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事实证明,只要灵活运用森田原理,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大学生心理论文:心理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训练;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16项人格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8名,对照组56名。研究组给予认知技能、系统脱敏、人际交往训练16 w,并于训练前、训练16 w末和停止训练24w末分别采用16项人格测试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组间和组内评定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理训练16 w末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与心理训练前比较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停止训练24 w末16项人格测试量表二级指标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心理训练在短期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对人格的改变无直接影响。

【关键词】 心理训练;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16项人格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加之人际交往的复杂化。体育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为此,作者对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心理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选自某本科院校体育专业104名大一新生,随机分为研究组58名,对照组56名。排除有心理疾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认知技能、系统脱敏、人际交往训练16 w,并于训练前、训练16 w末和停止训练24 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中科院心理所修订的16项人格测试量表(16PF)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心理训练前后与对照组SCL90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表1显示,研究组经16 w心理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训练前比较其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躯体化、人际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略)

注: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研究组停止训练24 w末与对照组16PF评定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16PF评分比较(略)

表2显示,研究组停止训练24 w末16PF二级指标检验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心理健康、专业成就感、创造能力、新环境成长能力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本测试结果显示,经16 w心理训练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分的降低。说明心理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与文献报道一致[3~6]。提示高校体育教师除了具有体育教学技能外,还应掌握心理训练的基本常识,并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改善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干预方法。

在停止训练24 w末经16 PF二级指标检验,两组在心理健康、专业成就感、创造能力、新环境的成长能力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心理训练对人格的改变无直接影响。在教学中采用何种训练方式能达到心理干预训练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大学生心理论文:浅论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拓展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教学中,这既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补充,也是高校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近期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大学生200名,其中100名大学生(男生53人,女生47人),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称为实验组,100名大学生(男生45人,女生55人),正常上体育课,称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异,体育课为每周一次,一学期32学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广泛查阅有关著作、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该量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1993年从国外引进并修订的,主要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问题,是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筛选量表。采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199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测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量表。

一学期结束,同时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发放问卷。两组各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其中实验组96份,有效率为96%;对照组99份,有效率为99%。

3.访谈法

对大学生及相关教师,就拓展训练开展的有关情况进行访谈。

4.数量统计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2003进行初步的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lO.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英文名outwardbound,寓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船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以后,这种训练的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等。

(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分析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子们,上大学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事,但环境及各种关系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们所不曾想象的压力和挑战。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由表1看以看出,在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很显著,在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较为健康两个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这是因为:拓展训练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设计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克服心理恐惧战胜自我,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相信自己和队友,挖掘自身的潜能,再困难的任务也能完成,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拓展训练中运用较多的“空中断桥”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在这种特定环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将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做人就是社会适应范畴的内容,由此可见,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性检验中,除了在适应能力很强等级上差异不显著,在适应能力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上差异显著,在适应能力很差等级上差异很显著。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坚定地信心,既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更需要团队问和团队内部的精细分工,学生需要根据训练需要,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在困难面前竭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在主动寻求帮助与帮助他人的同时,从集体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充分彰显个性。角色的定位、变换与清晰的分工在使学生体力、毅力、交往、分工与协作等多方位得到锻炼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广泛的社交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提高。例如:“盲人方阵”这个项目要求十几个人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一捆杂乱无章的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并且所有的人要平均分配在四条边上,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要蒙上眼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集体协商达成统一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学会了交流、倾听和阐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情况都有待于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已将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素质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分析意识和团队精神,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体育课在培养人的冒险、创新、挑战极限方面的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课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既达到体育课的目的,又丰富了课的内容。然而,市场化运作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拓展公司开展的一些攀岩、登山、探险等拓展项目,显然是不适合在高校体育课上进行的。高校体育课堂引入拓展训练,不应是简单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移植,而应是将拓展训练的思想贯彻到教学中。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自己学校条件和特点的拓展训练教材,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推动大学生发展。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它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和补充,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论文:论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实施方法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

论文摘要: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精神,院校要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规划和领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学生工作处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心理咨询中心为具体负责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职机构。

各系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书记)负责,各系指定一名思政辅导员为系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应积极协助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抓好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各系要积极组建、大力扶持心理健康协会系分会,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社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关注心理危机对象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身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性格有明显缺陷者;长期有睡眠障碍者;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三、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应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应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一)预防教育。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生工作处与各系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各系应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应通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系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应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早期预警。

目标: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系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各系每年对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①对大三不能毕业学生的排查;②对大一及时次不及格学生的排查;③对大二学生多门不及格学生的排查;④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排查⑤对失恋学生的重点排查。排查结束后各系要把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交到心理咨询中心。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班级心理委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对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周一次向心理健康协会系分会汇报,并填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上交系部。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或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汇报,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要及时、了解全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系部每周填写一次《系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交学生工作处。

系部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工作处报告。

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学生工作处应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 、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室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学生工作处与所在系部。

4、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录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

5、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中的学生名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结果、系部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名单及其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系部。

(三) 危机干预。

1、建立支持系统。系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应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系部应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应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2、 建立治疗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咨询或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必须在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校或在相应的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通知其家长并送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 建立阻控系统。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系部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系部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心理咨询老师在接待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应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报告给学生工作处及学生所在系部。

4、 建立监护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院应成立以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骨干为负责人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系部汇报该生的情况。

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系部应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经医院或心理健康专家评估与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系部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系部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系部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系部应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系部亦应指派学生协助保卫处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四)后期跟踪。

1、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系部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2、学生复学后,系部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每周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在每周填写一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里向学生工作部报告该生的心理状况。

3、 心理咨询中心要根据系部提供的情况,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定期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的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的系部。

4、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系部还应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骨干、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心理咨询中心应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总之,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一)培训制度。学校对心理咨询的老师、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委员、心理健康协会骨干实行定期培训。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

(五)建立危机干预制度。

(六)备案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系部应将其详细材料报学工处与心理咨询中心。

(七)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应经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其恢复状况进行鉴定,或到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八)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大学生心理论文:试论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

论文摘要:贫困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性,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卡特尔16PF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根据人格理论分析了贫困生人格的成因: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成熟动机强烈,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对策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从而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的“双困生”。由于心理能量不足,贫困生容易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负性变化,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给予了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但在我们工作中仍能感受到贫困生精神状态的低落。因此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精神压力。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从九江市四所本、专科院校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00名贫困生(月个人消费总额低于九江市居民低生活标准)和40O名非贫困生,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量表fl6PF1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各400份,回收问卷贫困生368份和非贫困生392份,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2%和98%。数据统计采用W_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和SPSS软件包。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因素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16PF值如图l所示

从图l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有恒性(G)、忧虑性(O)、独立性(Q2)、自律性(Q3)四个方面分值高于非贫困生,而在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世故性(N)、实验性(Q1)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通过统计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聪慧性(B)和敢为性(H)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其显著性小于0.05,而在兴奋性(F)方面显著性明显,其值小于0.01.表明贫困生较朴实,做事审慎、保守,甚至有退缩倾向。

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次级人格因素。比较卡特尔教授在研究人的l6种个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有4个次元素可以进一步诊断人格特点根据卡特尔的次级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图1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次级人格因素从图2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内向与外向方面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其显著性差异小于0.05,表现在贫困生相对较内向,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甚至缺少自信。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O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大学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如笔者在此研究其间。吸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2名。参与成立本校以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自强社”在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通过社员们的自助、助人、服务社会等模式.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笔者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为了使贫困生打开心扉。笔者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资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才华,升华自我。

(三)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一位同学在参加完“信任之旅”活动后表示.能信任别人是温暖幸福的.被人信任是自豪的.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种责任.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更融洽可见.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问.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笔者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经常遇到贫困生因为老师一句伤害性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这个老师从来都不关心和过问我的学习”.“这个老师看不起我”等。因此笔者认为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多帮助贫困生,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对于贫困生来说.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