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浅谈掌握大学生心理,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逆反心理;两课;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从当代大学生对“两课”教学产生的逆反心理入手,对这种逆反心理的表现方式及由此引发的消极效应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应措施,以期最终达到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目的。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但就“两课”教学的总体效果看,其内在魅力并没有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发展出来。大学生对“两课”教学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不但影响了“两课”教学效果的发挥也打击和动摇了“两课”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外部的教育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在因素起作用,使受教育者接受定向影响,教育才是成功的。因此,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大学生对“两课”教育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已成为“两课”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1在“两课”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1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自信心、成人感愈来愈强烈,渴望被社会承认,希望得到别人理解。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方法,而喜欢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是由于他们社会阅历缺乏,世界观还未成型,不能用辨正的观点看问题。因而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主观性,把局部的不足夸大为全部。

1.2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有很多“两课”教师认为,教师讲授“两课”是执行国家的指令,讲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学生必须学,不学或者学不好那是学生的问题。以往教学效果不好,一般是上埋怨社会大环境不好,下埋怨学生不争气,很少从教师方面找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理论功底是否深厚,知识面是否宽广,是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讲课是否具有艺术性,语言是否精彩,表达是否流畅,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都是决定讲课效果、课堂气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性因素。“两课”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说是一支积极向上的队伍,但也不可否认,某些“两课”教师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不一,在讲台上大讲马列主义,而实际生活中大搞自由主义。这样的教师怎么能使“两课”的功能发挥出来呢?“两课”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局限性,有待于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提高。

1.3“两课”教学模式与教学安排地非科学因素。目前,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当一部分“两课”教师把讲课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基本原理的讲解和论证上,注重各门学科内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采用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影响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据某大学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两课”的目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仅有10%左右的大学生是出于“应付考试”。但是在“两课”教师中却有80%以上的人认为大学生学习“两课”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反差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两课”的需要层次是不低的,而且对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也看得比较重。但是这一点却被相当一部分“两课”教师所忽视,以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更多的考虑当代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奋点”,不能更贴近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只是一味的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有的学校教学方法改革,也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这当然会影响学生对“两课”的接受度。

1.4社会偏见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离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有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认为马克思主义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过时了,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两课”的积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它不仅使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使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新的变革。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追求利益的较大化,这对社会价值的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极端功利化的倾向正在向大学校园渗透。由于“两课”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因而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两课”无用的观点,对学习“两课”抱冷漠态度。

2大学生对“两课”产生逆反心理后的消极表现

首先,现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政治是主流,但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两课”的逆反,就片面的认为政治是一种空洞、抽象、教条的马列说教。既然它是一种“无用”的东西,好少谈什么国家、政治、制度等问题。于是把精力全力集中在专业课、外语学习上。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不积极主动同党组织、团组织靠拢的同时,也不愿意参加一些积极、进步的社团活动,把一个人的知识追求、积累看成只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其次,一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聚焦点不是对准社会中正面、闪光的形象上,而是集中到社会的个别、支流现象上。上个好专业、找个好职业是最实在的,把人的精神追求和物欲的追求混淆、等同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理想的追求。

再次,有些大学生把社会与个人割裂开来,不能把握住个体与社会的辨正关系。过多强调自我,不少人自觉不自觉的信奉起“有用就是真理”的观点。具体表现在不光是专业学习讲实用,人际交往也讲实用,甚至生活能力的培养也讲实用,在个人存在的价值上无时不把自我放在及时位。

,由于拒绝接纳“两课”中的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部分大学生难于形成系统、科学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准则。在对自我价值估计过高的同时,表现出了理性道德和道德实践的巨大反差,在实践中不能严格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不能真正做到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又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3解开大学生对“两课”逆反心理的症结,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

3.1“两课”教学要贴近现实。首先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当代大学生时持冷静慎重的理性态度,独立判断意识增强。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们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提出一些他们感到困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共同讨论。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在哪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是要专而精还是广而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道德素质滑坡有联系吗?体制改革对学生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只有敢于和善于回答、解决学生心中疑虑重、难度大的现实思想问题,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想听爱听。其次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在上“两课”时要结合不同专业,讲课内容应有所侧重。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再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大学新生由原来的父母包管到进入高校融人集体,许多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交友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爱情与学业以及特困生的求学和勤工俭学大等多方面的问题。“两课”必须紧贴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方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爱情观,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3.2“两课”教学流程要创新。面对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人们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一个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和支配,他造成的社会危害或许要比一个文盲大的多。传统的“教一学一考”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社会的需求。因此,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事实上,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改革“两课”传统教学模式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诸多尝试,力求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两课”知识,进而转化为学生的信念。但改革仅仅局限于课堂是不够的。

3.3“两课”教学要高屋建瓴。通过“两课”解决人们遇到的一些具体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育开阔学生的思想,拓宽他们的胸怀,从政治上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作到这一点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从本校的客观实际出发与放眼国际“大气候”、国内“小气候”的关系。讲课不仅要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联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形式的变化发展。比如在讲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时,就要从这方面着眼,使学生听完这堂课后,开阔心胸,拓宽了眼界,受益匪浅。

二是紧紧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与着眼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种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无疑是“两课”联系实际的基本素材之一。但如果仅仅联系这些,必然会使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足局限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考虑问题容易仅从个人和小团体出发。只有引导学生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准绳,观察分析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实际,才能站的高,看的远,看的开。

三是解开学生思想疙瘩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关系。“两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解疙瘩”上,而要教会学生“解疙瘩”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能力。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常见的心理冲突,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即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体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1选题依据

大学生一般都在18一24岁之间,正是生命的旺盛时期,这时侯他们的心理趋向成熟,但还有一定的可塑性。教育者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时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近年来,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大多在运动员中进行,心理教育大多抓中小学生,而对大学生强调心理训练不够。大学生又恰恰是我们最终向社会输送的产品。只此一点,应该引起心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2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北京工业大学92级本科生55人,91级本科生30人,共计85人。(2)研究方法:①调查法:向学生发放85份关于艺术体操课上表现力与自信心的培养的调查表。收回85份,回收率达。②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a.抓表现意识的形成,强调表现力的培养。选修学年开始,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到艺术体操不仅能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塑造美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教学中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严格抓好手形、手的位置、脚的位置、站立姿势、动作柔韧性、头的方向、眼神的处理等方面的训练。运用量的积累和大强度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对基本动作形成最初的表现意识。其次,在教授动作组合的过程中,初期只强调记忆和熟练地完成动作,保障百分之百掌握成套动作,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有精力照顾到动作的表现。教学后期重点抓好加大动作幅度的训练,使学生表现出上下远近的层次美。抓好动作过程的幅度使学生展现出高中低的层次及流动中的美。除此之外,抓难度动作的规格与质量,使学生在高质量完成动作中充分展现形体美。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动作节奏、音乐感,让学生了解每个动作或每串动作都有其自己本身的结构特点和节奏,平铺直叙会淡而无味,无感染力。掌握好动作节奏能地展现动中美和静中美。的动作节奏和音乐旋律的结合可以造就出最的动作表现,可以渲染动作的感染力。

b强调自信心的培养。选修课的初期在注重表现意识形成的同时也使学生建立初步的信心。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难点动作的完成,对动作的层次美、流动美的体验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展现形体美和高质量完成动作中,在同学的掌声中培养自信心。c·动作语汇(形体语言)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人们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动作要靠头、眼、胸、腰、肢体等动作语汇来展现美的风采。当学生运用好动作语汇把内心对动作美的体会、对动作的理解以及身心美的修养全部表现出来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变化,得到心理上的训练。d语言刺激的应用。课堂上不断通过语言刺激,对学生的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为了鼓励学生,我们常常提醒学生:“当自己站在那里表演时就应想我是做得好的!”。让学生做到从内心里自我欣赏。通过自我暗示和接受暗示,起到调节情绪、思维和意志的作用。e.尽可能提供控制心理稳定能力的训练机会。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分组练习,增加预测、补测的机会,让学生在特殊的氛围中经受心理锻炼。对那些动作表现较好的同学,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诚恳地提出改进意见。对动作完成较差的同学,不放过他们一点一滴表现好的地方,当众表扬;而对不足之处则个别交换意见,并在课外活动中着力帮助他们。在学生一次又一次当众演练中,提高了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结果分析

心理训练是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进行定向训练和对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的稳定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并形成心理状态。从两个年级5个教学班的信息反馈中看出,我们在大学生艺术体操课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果。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表现力的提高

学生从没有表现意识到表现意识的初步形成以至表现力的形成、提高,是学生们都亲身体验过的一个心理训练过程。例1:一位同学在总结中写到:“我原来最发休的是艺术体操课那强烈的表现欲,因我平常在生人面前说话时都会呼吸困难,上台说话时声音直颤,更甭说表现自己了。然而一学期的艺术体操课下来,最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在表现力的提高上。”例2:一位同学说:“我懂得了充分表现自己,敢于让自己以一种美的姿态出现在公众之中是一种自信、一种勇气、一种成功的风格。”

3.2自信心的增强

随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高质量完成动作并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中,使她们更增强了自信心。例1:一位同学写到:“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在追求美、体会美、展现美,在练习动作时我会专注得忘了吃饭、疲劳和忧伤,因为它让我觉得自己具有可表现的地方,从而更加自信。例2:一位同学说:“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美的动作,还让我们懂得了审美,懂得了美不是先天的,而自信才是一种更宝贵的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也可以从调查中证明。无论她们考试时的心情如何,百分之百的同学认为自信心增强了。具代表性的是920431班一位同学说的:“我感到最明显的是有信心了。当我挺胸抬头走路之时,我感到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的。当我完成大强度练习时,我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我已经意识到,只要我坚持下去,我就能成功。”

3.3增强了锻炼的自觉性

大学的体育旨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和获得终生体育的关键在于引导。从学生选修艺术体操课初期的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自觉地锻炼,这就要在艺术体操课中通过提高表现力吸引学生热爱艺术体操,并从胆小拘束到投入热爱而获得认同,达到自觉。从学生上课出勤率可明显看出他们锻炼自觉性的提高。全勤学生55人占64.7%。其中920431班较高出勤率达81.3%。全勤课次达58.8%。无一人旷课,迟到者也只占全体的1.9写。其次,同学们不仅仅是体育课出勤率高,而且参加课外辅导的人次增加,有部分学生能坚持天天来锻炼,有时是整个教学班来参加辅导。这空前的参与锻炼的热情来自艺术体操对他们的吸引,来自学生的锻炼自觉性、主动性。长此坚持下去,艺术体操和健美操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在调查过程中,的学生认为一堂艺术体操课下来身心都受益。有99.5%的学生能够带着良好的心情来上课,甚至有同学说,有时心情不佳,一上课就舒畅了。同学们的出勤率和良好的情绪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课上既有师生情感的交流,又有呼应,更有情趣的唤起,使学生每周仅有的90而n体育课中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例1:92o5n班一位同学写到:“女孩子在我们这么大,老实说不是很爱运动,对跑步等并不感兴趣,只是应付测验。但艺术体操课确实把我们调动起来了,平日有空就来体操房舒展一下,晚上睡前还要压压腿。让人惊喜的是不管课上、课下都能自愿练习,把它作为自身的需要。”例2:910701班一位同学说:“锻炼对于我这个经常往返于教室、宿舍、图书馆的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放松与享受。”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3.4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

艺术体操课不仅是体育课,而是一个综合课,是一个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陶冶学生的情趣,提高音乐欣赏力。在形体美的练习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在大运动量练习中磨炼意志。总之,艺术体操课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使他们将来能以健康的体魄、优雅的气质、开朗的性格和高品位的欣赏能力迈入竞争的社会。

3.5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由于心理素质的增强而促进了学生考试成绩中和良好率明显提高。从前后2个学年度考试成绩对比看,由于学生表现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考试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见表3)。原来率只有17.6%,而强调心理训练后的率达41.1%。学生考试成绩、良好率的明显提高和及格、中等率的大幅度下降,充分证明心理素质训练的显著效果。

4结论

在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操课中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接受技术训练之外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发展。通过学生表现力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和锻炼自觉性的提高等,充分说明在大学体育课中所实施的心理训练方法是有效的。普通高校的体育课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能,而且也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增,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而且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更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

摘要:研究以239名自主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对象,经过16次32学时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探讨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作用。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Y合的方法,以“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数据作为定量研究依据,以课程结束时学生的自我成长报告作为定性研究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学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上的效果是显著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素质提升;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针对数量众多的学生群体,高校需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很难照顾到普通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积极心理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人的积极潜能的开发。本研究探讨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思潮,它利用心理学现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美德、幸福等。“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而幸福就是要过愉快、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言,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幸福的这三个方面进行,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研究每个普通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积极心理学家将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作为研究内容,并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较高目标,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作是幸福的因素之一,即一种享受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即积极人格上。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因为这不仅是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有效支撑,也是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直接来源。

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所处环境的熏陶及所受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品质,并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爱好等品质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质,我们称这种心理状态和品质为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由智力素质(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绪素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倾向、性格、气质、自我意识等)三方面构成,在人的综合素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课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以239名自愿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7-20岁之间。男女生分别为141人和98人,工科、理科和文科类学生分别为147人、56人和36人。研究时间为期一学期,研究工具采用西南大学张大均、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二)研究过程

1.前测。在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团体实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实验方案设计。课题组根据95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共设计了16次累计32学时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方案。方案采用知识讲解、积极心理训练、角色扮演、团队讨论、训练分享等形式,旨在拓宽学生积极心理知识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及互动中完成自我的适应与成长,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投入的生活。

3.方案实施。从《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开课之日开始,自愿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学时,1.5小时。

4.后测。课程结束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第二次心理测验,并与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资料处理: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资料处理。定量分析是指对心理测量表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处理方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定性分析是指对学生课程结束时的自我成长报告进行分析,看学生主观感受对参与训练的评价及自身的改变。

(四)结果

1.“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前后测量结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效。研究利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的学生上课前、后心理素质各个维度及因素的变化进行了方差分析(见附表1)。结果显示: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239名同学,课程前后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情绪特征、动力特征、个性特征方面的变化是显著的。即从数据分析上看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特质是起积极作用的。

2.学生自我成长报告分析

所有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在的自我成长报告中均反映出在积极心理学课中获得的收获与蜕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适应能力得到积极提升

“在积极心理学课上,我由一开始的被动参与到的主动参与,再到抢占每一次机会跟大家分享,每一步都渗透着成长的努力。走出积极心理学课,融入大学校园,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不再是刚刚入学时的陌生和迷茫。突然发现,大学是那样的让我陶醉,大学生活是那样的让我期待,我会以积极的心态享受新环境赐予我的挑战和惊喜。”

(2)自我认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积极心理学课为我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的新途径,从而可以看到更加积极向上的自我。进入大学后,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多才多艺,而我最引以自豪的学习也不再是优势,我整日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在积极心理学课上,通过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优势大转盘”活动,让我看到了我所不了解的优势,原来不起眼的我也有这样多的优点。于是,我学着课上老师教的方法,开始每24小时的改变,说来也奇怪,我发现自己每24小时都在变化。现在的我对自己是那样的充满信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自我的成长,我不再把学习作为衡量自己的指标,反而在学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情绪调控能力得到积极改善

“积极心理学课教会了我很多情绪调节的方法,我认识到情绪是生活的必需品,心情愉快很重要,享受现在的生活并投入到生活中,让自己的青春发光比纠结于坏情绪重要得多。”

(4)获取积极沟通的方法

“每周一次90分钟的积极心理学课是我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好机会,每次我都积极投入到活动分享中,与大家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我们学会了理解与信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团队中,我明白了奉献与付出的重要性,同时理解了大局意识的重要性。这让我在人际交往的路上阳光明媚。”

四、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数据分析和对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心理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维度和发展是起明显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经过15次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方案的训练,学生最为显著的发展是在个性维度上,重点表现在动力特征、情绪特征和自我特征上。因为积极心理学倡导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一门课程通过知识讲授、角色扮演、素质拓展等方式使学生在课程中能获得积极的情绪和自我发展体验,进而能够在积极的氛围和团体中感受到温暖、信任,发展出敢于自我探索,积极悦纳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也与学生课后的自我成长报告相吻合。

在认知维度上,训练前后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在反应性和实践性上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课程设计上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配合并积极行动,这就无形中将学生认知维度上的反映性和实践性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其发展变化。

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维度中更容易受成长和发展环境影响的因子。积极心理学课虽然尽可能真实地提供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但还是区别于真实地社会环境,因此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建议应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的长效机制,除了保障课堂内外的活动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应对真实学习生活的环境并在其中历练。

此外,有研究指出,文化h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其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尽心思考外,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建构,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真正融合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环境中,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MOOC化教学改革

摘 要:因为教学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进入瓶颈。天津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本校”)尝试采用MOOC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很多新的优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MOOC;改革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这种形式最显著的特征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实现教学互动。

一、 教学改革的原因

本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传统的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和教室较少的限制,班级人数全部在150人以上,而且因为大容量的教室有限,上课时间均为9~11节课(晚自习时间)。这一客观条件限制了许多授课方法的实践效果,对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有一定影响。其二,受课堂教学所限,对学生学习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传统的纸笔测试,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方面。但是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它不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它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最终目标,而传统的学习和考查方式均不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

随着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和学校机房物理条件的改善,以及MOOC教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变为MOOC模式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二、教学改革的过程

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经过两年时间准备,自主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教材读本,并依托校外的MOOC模式运营公司将教材电子化。新教学模式于2014年进入实验阶段。实验对象为2014级本科生,实验组1200人采用MOOC模式学习,对照组340人仍然使用传统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习。实验教学取得成功后, 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三个学期总数18000人的全校大一新生均正式使用教改后的MOOC学习方式。

三、教W改革的效果与优势

教学改革不仅解决了过去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有很多突出优点。

及时,MOOC课程解决了师资不足和教室有限等教学资源问题,同时保障了教学效果。新教材不仅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而且内容呈现方式更丰富,包括文本、音频、视频、漫画与动画等,使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易懂。实验发现,MOOC平台的健康教育课程在知识内容的传授方面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第二,大数据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从而对教材进行修订。MOOC平台可以获得大数据,这就使学习效果评估更加便捷而且方式更加丰富,除了对传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还可以考查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而且这些多样和快速的反馈方式有利于教师监控教学过程,修订教学计划。

第三,个性化学习。时间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在一周之内可以由自己决定。内容上,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学习必学内容,还可以自主阅读大量额外知识,并且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完成更多的心理测试。采用超链接形式也可以快速指导学生了解互联网上更多的相关知识。

第四,碎片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更加注重实践指导。课程内容模块化的内容较多,学生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边学边实践,不仅可利用很多闲散时间,而且比一次性学习2~3学时更容易消化吸收。

四、结论与讨论

本校的MOOC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当代计算机网络发展成果,保障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可节约大量资源。这种改革不仅有利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继续开展,而且能为其他教学资源较为有限的高校提供范本。

另外,应该认识到MOOC模式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因为MOOC模式的学习比课堂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长期依赖课堂指导的学生难以很快适应,所以必须注重对学生新学习习惯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刍议

摘 要:体能教学课是高校教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能锻炼水平,尤其是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旨在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提高体能教学课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能 教学课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影响研究

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一般的年龄在18~22岁左右的年光,换句话说,大学生正好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的旺盛时期,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心理更加的微妙,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其心理素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可塑造性。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紧紧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对大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文中主要研究体能教学课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法,探讨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方面提供借鉴。

1 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于体能教学课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有着自己的认知,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表现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由原来的怕锻炼到后来的积极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这就是体能教学课的重大作用,学生由当时的不敢到现在的积极参与,这是一种超越。

第二,自信心增强。体能教学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一般的体育课程由于趣味性不强、枯燥,很多学生很不愿意参与,但是体能教学课则不同,它不仅需要老师在理论上进行引导,还需要老师在实践中进行指导,使得学生不仅仅懂得锻炼的意义,而且还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掌握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提高对自我的认知。

第三,自觉性增强。大学的体育在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我们的大学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增强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使他们获得终生体育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从学生体能的增强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出发, 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锻炼,从胆小拘束到投入热爱而获得认同,达到自觉,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锻炼的价值。

2 体能教学课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法

2.1 强调表现力的培养

在进行体能教学课训练之前,老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体能教学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体能教学训练的作用,进而更加专注地做好体能训练教学训练。体能教学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训练与简单的发展体能,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有就是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实际的体能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不是很高,老师需要抓好对量和度的把控,逐步加强量和度的把控,从而使得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增强自己对体能训练课的认知,从而从心理上建立起良好的锻炼动机。

2.2 强调自信心的培养

心理素质锻炼的一大重要方面是关于自信心的培养,可以说自信心是大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目的。在实际的大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老师需要将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大学体能训练课程相结合,更加地体现出体能训练课程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一般来讲,在体能教学的初期,大学生在慢慢地接触大学体能训练课程的过程中,在与课程训练的磨合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地建立起了初步的自信。通过初步自信的引导,老师可以在逐步的训练过程中,加大负荷,提高量度和力度,从而使得学生慢慢地感受自己的潜力,从而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强调自我意识培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在体育锻炼的实践基础上,提高自身体育锻炼认知,通过体育锻炼实践和认知的统一,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形成锻炼的习惯,形成体育锻炼的愿望和兴趣,即使在平时,学生也会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形成主动锻炼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学环境的塑造,体育教学环境对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以及锻炼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大学生心情的培养与保持,在愉快的心情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体育意识。

2.4 提供心理稳定能力控制的训练机会

在实际的大学体能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稳定能力控制的训练机会,这样可以较大限度以及最快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分组练习以及预测、补测的方式,在循序渐进中,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较大限度的锻炼,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老师需要注意给学生最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对于那些表现一般的学生,老师也需要鼓励,同时对于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与根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训练是高校体能训练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格与魅力,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漫长的人生道路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必须要注意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从而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微课”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应用和推广,带来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微课”教学方法,将会建构新型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迅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移动学习、微学习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常态。尤其是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以及“微课”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技术使得互联网进入了“微时代”。深刻认识“微时代”下大学生认知心理、认知习惯和学习心理,积极借助“微课”教学手段,发挥其因“微”而“大”的教育优势,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微课”涵义

国内外一提起“微课”大多指音视频资源,近年来随着“微课”的应用,对其研究也逐步深入。综合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和学者的定义和研究,主要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点评”、“学习资源包”、“情景化、个性化、趣味化”等关键词对“微课”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目前关于“微课”的内涵主要有三种典型观点:“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Micro?鄄lecture);“微课”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Micro?鄄teaching);“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资源包所构成的微课程(Micro?鄄lesson)。

笔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和参加“微课”教学比赛的实践,认为“微课”是教师借助互联网应用平台,就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视频资源方式呈现,开展的完整、简短、精趣、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性和形象化,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效果。

借助“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主题建构,以视频化教育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形象、生动、趣味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乐学、易学,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设计思路

用下图可以形象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内容设计、资源设计和微学习与评价四个主要环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框架体系设计

“微课”不是简单的将教学视频拍摄好就可以了,而是包含着主题内容的系列教学资源包,同时还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因此,根据“微课”教学设计思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框架体系中要包含“微课”主题、辅助性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因为篇幅的原因,笔者选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专题内容中的几个主题进行“微课”教学框架体系设计。

如在“大学生自我意识”专题中可以设计“我是谁”、“做好的自己”(自我意识塑造)、“哈哈镜中的我”(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调试)等主题“微课”内容;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专题中可以设计“面具与真我”、“星座靠谱吗”(人格测试与分析)、“接纳自己的个性”(人格的协调发展)等主题“微课”内容;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中可以设计“心与心的距离”、“解读人际密码”、“孤岛突围”等主题“微课”内容;在“爱与性心理”专题中可以设计“爱情解码”、“夏娃的诱惑”、“开水与白面包”等主题“微课”内容;在“情绪管理”专题中可以设计“读懂你的心”、“积极情绪培养”、“幸福的追求”等主题“微课”内容;在“压力管理”专题中可以设计“不能承受之重”、“生命的低谷”、“逆境中前行”等主题“微课”内容;在“生命教育”专题中可以设计“生命的礼赞”、“危机之祸”等主题“微课”内容;在“生涯规划”专题中可以设计“描绘人生”、“选择和责任”等主题“微课”内容。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中辅助性教学资源应包括:课件、研讨式话题、文献、参考书籍、社交平台等资源。“微课”教学活动形式有:“微课”视频观看、师生研讨、学生线上、线下参与活动、学生作品汇报展评等。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微课”既要突出主题,主题名称也要有新意,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眼球”,只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使学生有求知、求解的探究渴望。另外一方面,因为“微课”涉及视频播放时间和教学容量的问题,因此不可能对专题中的内容做到而详尽的论述,应在“一事一议”上下功夫,做到短小精悍。下面以笔者制作的情绪管理主题中“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微课”作品为例子概要阐述“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在制作“微课”作品前,先按照下图展示的教学导入、知识点呈现、小结拓展等三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设计,逐次展开,环环相扣。

及时步先用图片和漫画的形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用问题的方式引出大学生如何做到积极情绪培养。第二步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故事还原增强讲解内容与学生的“切身性”,逐步引出8个积极情绪培养的方法,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配以和谐、生动的图片、音乐,使学生听后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第三步对主题进行小结,提出思考问题并对学生做出作业要求。这样“三步走”的教学设计紧密相连、承上启下、相互呼应,始终围绕着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根据上面的教学设计模式,“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微课”作品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教学主题: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对心理学中情绪内容进行设计,从积极情绪作为教学切入点,以动态、活泼的漫画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生活化的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积极情绪培养的技能。

教学重点:积极情绪培养的技巧。

教学难点:将刻板的心理学理论做生活化的转化。

教学过程:导入(从情绪的一般意义出发,阐述情绪的作用。视频情境设置要生活化)提出问题(大学生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分析问题(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分析。采用漫画、动画方式讲解,生动有趣)解决问题(共从8各方面提出积极情绪培养方法。层层推进,知识点解答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乐学、易懂)总结提炼(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归纳要点)拓展思考(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反思:效果方面,现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反馈方面,学生反馈授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授课形式活泼,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易于掌握。

三、“微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思考

(一)“微课”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时,要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生活环境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考虑教育教学介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关心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支配者、管理者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组学者和帮助者转变,改变趾高气扬的说教,多一些生活化的交流。无疑,“微课”创设的教育教学情境就适合师生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师生才会成为“学习共同体”。正是因为“微课”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把准了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脉搏”,教育教学效果才会大大增强,就会做到时间上“微”,但效果上不“微”。

(二)“微课”要做到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以及面对面的学习方式,但也考验着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对教学主题进行深度提炼,提高“微课”教学主题的含金量。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选取主题的哪个知识点讲授,如何切入,如何选取合适的图片、音乐,教学活动分几个环节,如何在线上与学生互动等等就需要做到精细化教学设计。要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分步准备,提炼精髓,环环相扣,这样的“微课”才会做到时间上“微”,但教学内容分量上不“微”。

(三)“微课”要求师生的信息素养要与时俱进

当今大学生作为“数字土著”,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适应性,但要做到不要成为微时代的技术奴隶,而是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我所用,用之在学,就需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广大教师也要更新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及时钻研新媒体技术,应用新媒体技术到教育教学中,用之在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此,就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这样的“微课”就会做到时间上“微”,但价值上不“微”。

作者简介:

张雷(1976-),男,山东济南人,法学博士,副教授,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乒乓球课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效应研究

【摘要】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0名男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心理发展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为大学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心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乒乓球课可能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发展效应:使他们在面对紧张、愤怒和疲劳时,有应对调节的自信和能力;乒乓球课的身心交互作用可能对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精力感有促进作用;对于他们的情绪调节和改善心境亦有积极影响;乒乓球课对抗比赛练习的特点可能诱发大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关键词】乒乓球课;大学生;心理发展;情绪

引言

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效应有7个方面:1态度改变并影响不良行为的改变;2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3提高知觉敏感性和反应性;4提高自我良好感;5促进精神放松;6解除身心障碍;7获得运动技能〔2〕。Berger;Cox;Petruzzello多名学者的研究发现,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治疗焦虑〔3〕,抑郁等消极情绪〔4〕。Bos.K的一项分析表明体育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积极效应〔5〕。梁德清和刘绍君;蒋碧艳等人的研究表明大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等情绪反应。乒乓球运动是隔网对抗的技能类运动项目〔6〕 ,如果产生心理效应会有什么特征?乒乓球课中那些因素可能导致心理发展效应的产生?本论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为大学体育课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心理参考依据。依照Scott 的理论,本研究做出假设:大学生上乒乓球课可以产生心理发展效应。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物理、计算机、材料专业大二学生160人,男性,平均年龄20.88±0.66。2002-9选修乒乓球课至今已有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开学及时周(2013-02)进行及时次调查,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7份。第八周(2013-04)进行第二次调查,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37份。

1.2研究工具

(1)POMS量表

(2)自尊量表

(3)10项陈述测验。指导语:以下是有关“练习乒乓球我…”的10个句子,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它续写成完整句子。句子没有对错之分,只要真实即可。谢谢合作。

1.3 程序

(1)及时周乒乓球课,专业人员向大学生发放问卷,并宣读指导语和测试要求。大学生答卷后,专业人员统一收回问卷。

(2)第八周采用同一程序对上述大学生进行第二次调查。

(3)为保障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大学生匿名填写所有问卷。

1.4全部测试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为多元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POMS量表研究结果

大学生两次POMS测试结果请见1。表1显示POMS第二次测试紧张、愤怒、疲劳、精力感、自尊感得分高于及时次,其中愤怒、疲劳和自尊感有显著性。

2.2自尊量表研究结果

大学生两次自尊量表测试结果见表2。表2显示,第二次自尊量表测试得分高于及时次,但是没有显著性。

2.310项陈述测验结果

10项陈述测验结果见表3。

作者反复阅读了10项陈述测验的问卷,参照Scott的理论对所有句子进行了分类,共分为两个维度,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包括:形体改变、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增强、睡眠食欲良好、疲劳肌肉酸疼。心理状态包括:学习知识、增进人际交往、提高自信、调节情绪、精力感增强、态度积极、单调枯燥、信心不足。我们把“臂围增加了两公分”“肌肉变结实了”等类似句子归类为形体改变;把“感冒不来找我了”等类似句子归类为免疫力增强;把“力量提高了”“协调性变好了”等类似句子归类为身体素质提高;把“吃得多睡得香”等类似句子归类为睡眠食欲良好;把“腰酸腿疼”“累得筷子都拿不起”等类似句子归类为疲劳、肌肉酸疼;把“学会锻炼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技巧和学问”等类似句子归类为学习知识;把“认识了许多外班同学”等类似句子归类为增进人际交往;把“更有魅力了”“发现了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好品质”等类似句子归类为提高自信;把“心情变得很好,尤其是在郁闷时有发泄的快感”等类似句子归类为调节情绪;把“精神饱满的学习其它知识”等类似句子归类为精力感增强;把“处世更积极心胸更开阔”“不再是斤斤计较的我”等类似句子归类为态度积极;把“面对冷冰冰的杠铃有时感到很乏味”等类似句子归类为单调枯燥;把“我身体素质比别人差”“担心自己的身体状态难以承受大强度的练习”等类似句子归类为信心不足,把对有关练习器械要求,考试形式等句子归类为其它。

表3显示,乒乓球课对大学生影响的两个维度13个方面依照百分数高低,两次调查排列顺序分别为:(1)调节情绪;提高自信;态度积极;形体改变;学习知识;精力感增强;疲劳、肌肉酸疼;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信心不足;睡眠食欲良好;人际交往;单调枯燥。(2)调节情绪;提高自信;精力感增强;态度积极;形体改变;免疫力增强;疲劳、肌肉酸疼;学习知识;身体素质提高;睡眠食欲良好;信心不足;人际交往;单调枯燥。

表3还显示,第二次10项陈述测验有关疲劳、肌肉酸疼句子的百分数比及时次有所提高,有关提高自信、精力感增强句子的百分数也比及时次有所提高,单调枯燥和信心不足句子的百分数比及时次有所下降。

3讨论

3.1乒乓球课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经过8周乒乓球课后,POMS量表中7个维度有5个(紧张,愤怒,疲劳,精力感和自尊感)得分高于及时次测试,其中愤怒,疲劳和自尊感有显著性。有学者认为〔7〕,体育课的心理负荷是各种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压力或负担。乒乓球课要求大学生不断挑战个体的力量和技术的极限,完成训练计划,还要进行考试,这些因素有可能形成心理负荷,使大学生在第二次测试中紧张,愤怒和疲劳上升,但是大学生的精力感和自尊感也同时上升。研究结果提示,面对紧张,愤怒和疲劳,大学生应对调控的自信和能力也可能提高了。POMS的研究结果支持本研究的假设。

对大学生自尊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二次自尊量表测试得分高于及时次,但是没有显著性,结果支持“自尊与个性相似,自尊水平是长期恒定的”理论〔8〕。

3.2乒乓球课的身心交互作用

10项陈述测验研究表明,乒乓球课对大学生的生理状态有较大影响。如:练习乒乓球“我的肌肉发达了,腹肌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去掉了腹部多余的脂肪,身材变得挺拔了”;“近一年来我很少得病”;“我的耐力好了,协调性好了”;“胃口大开,失眠不治而愈”等等。这些身体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亦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形体改变,“我有了男子汉的阳刚之美”;“我找回了失去很久的自信心”;由于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学习其它知识精神饱满而不觉疲倦”;“注意力更加集中,记忆力更好”;“我的反应敏捷了”等等。10项陈述测验研究结果提示,乒乓球课对大学生生理状态的积极影响可能延伸到心理状态,对他们的自信心、精力感、知觉敏感性和反应有积极影响。

3.3乒乓球课“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10项陈述测验研究还表明,在乒乓球课中,大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在球台边挥洒汗水时,也诱发了他们“积极的思维和情感”〔9〕。如练习乒乓球“我汗流浃背,浑身疲惫,但有一种淋漓尽致挥洒青春的舒展,体验到与对手抗争的乐趣”;“在比赛练习中,深切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乒乓球技术难度的不断增加,使人产生一种征服感,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我品尝了向极限挑战的快感,使我相信人的体能是无限的”;“我更自信了,以前让我战胜某某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却成功了”;“我锻炼了意志,其实任何事情只要咬住牙坚持一会儿没有不能成功的”;“处世更积极,心胸更开阔,进取心更强”等等。Bandura认为人们完成了一项自己认为较为困难的任务后,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10项陈述测验的研究结果支持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同时也提示乒乓球课可能对“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有促进作用。

3.4乒乓球课调节情绪、改善心境

分散注意力假说认为〔10〕,身体活动可以分散人们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乒乓球课面对对手,大学生们必须聚精会神,认真练习,否则举不起杠铃。这对于他们调节情绪,改善心境有积极作用。如练习乒乓球“我不仅找到了科学锻炼的途径,也找到了宣泄郁闷的方法”;“疲劳、全身肌肉疼,但精神确却很轻松”;“我很累,但却有一种充实感和满足感”;“我疲惫的心灵得到解脱,一种仿佛重生的信念油然升起”;“我心情愉快,气血通畅”等等。两次10项陈述测验调查表明,调节情绪排在首位。研究结果支持注意转移的假说,同时也提示乒乓球课可能对调节情绪,改善心境有促进作用。

10项陈述测验的研究结果也支持本研究的假设。

4小结

(1)乒乓球课可能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发展效应:使他们在面对紧张、愤怒和疲劳时,有应对调节的自信和能力;(2)乒乓球课的身心交互作用可能对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精力感有促进作用;对于他们的情绪调节和改善心境亦有积极影响;(3)乒乓球课对抗比赛练习的特点可能诱发大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4)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是男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该课程中使用获得亲身感受及情绪体验的体验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在诠释体验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体验式教学 应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化倾向特别突出,当前课堂教学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课程化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学科课程,使学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运用不当极易成为灌输式的教学,抑制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心理健康教学又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过程,是教育科学性、系统性、生动性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原有的考试评估体系单一测评教学结果,这种课程化的考试应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充分参与的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个人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技能,从中获得体验和感受。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能愉悦学生的心情,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更乐于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要使体验式教学富有成效,需要设置凸显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需要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一)设定重视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

这强调的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适应。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并重,只注重一个方面都不能促进个体的完整成长。在大学教育阶段,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追寻和精神养成,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完善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以及价值观的确立纳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还能充分感悟生命、感悟自己,享受体验,成为德才兼备、富于高尚品格的完整的人。

(二)实施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人格成长

这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生的体验和需要。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特殊认知和心理演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善于接受学生突发的灵感、不同的认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放松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人格的发展。

(三)运用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近些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岳素萍的主体教学模式、吴彩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刘海燕提出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等。根据刘海燕的研究,大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28.9%)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25.3%)。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由此可见,将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的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体验式教学适合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的学生,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通过内涵丰富、启人深思的活动,让他们在欢笑中有所领悟,分享心灵收获,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

摘要:本课题探讨了以健美操运动为手段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运用实验、数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健美操选项课的大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运动处方适合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抑郁、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六个因子的效果显著,但是对于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三个因子的效果一般。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大学生;运动处方;心理健康

目前,国内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而对于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研究的却很少,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研究较少,并且大部分的干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个别心理干预效果研究上,缺少有效治疗和干预措施。在国内,对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干预来考察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有关心理障碍的运动处方就更少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所在是结合心理学,研究健美操运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什么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课题组教师所在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为定点单位,从中选取该课题组教师所执教的2011级健美操选项课319人,使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筛选出有心理不健康倾向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图书馆查阅2005~2011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书籍13部,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n)、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期刊、学术论文46篇,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宋文丽老师、哈尔滨医科大学石建慧老师、黑龙江科技学院刘宏辉老师等专家进行实地访谈,听取专家想法建议,并对运动处方设计和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

1.2.3 心理测量法 本课题组使用国际通用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被试筛选。问卷的每个题目以5个等级评分计算(0-4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发放问卷319份,收获问卷319份,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97.8%。经前测发现强迫倾向有12人,躯体化24人,抑郁倾向20人,人际关系不良倾向32人,焦虑倾向13人,偏执倾向6人,敌对倾向7人,恐怖倾向14人,精神病性倾向7人。先将312人进行测试,进而再将这些具有倾向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经过5周的实验处理后,再对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测量,考察其心理健康倾向是否发生变化。

1.2.4 实验法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前后测实验设计,通过健美操运动处方模式对被试进行教学实验(教学时间为5周),测量被试在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记录统计,问卷的每个题目以5个等级评分计算(O-4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表1为运动处方设计详情。

1.2.5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统计记录的调查数据进行样本分析,使用SPSS 11.5对两组被试实验后的SCL-90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实验的效应。

表2显示了通过5周的健美操运动处方锻炼,被试在SCL-90上表现的t检验分析。SCL-90的后测分数表明,经过健美操处方锻炼,具有实验组被试的不健康心理倾向得到缓解。针对各项目上实验组前后测分数的t检验分析表明,健美操运动处方锻炼对强迫、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均具有显著效果,而对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均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健美操运动处方锻炼对强迫、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几项不良心理倾向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但对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则改善不明显。

2.2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

现今大学生时间与书本为友,而对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严重缺少,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连自己班的同班同学名字都不知道,容易心情低落,看到别人穿着华丽或是成绩,再或是在某些活动或比赛中表现突出,就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等心理,总是妄想自己能够巨人、美丽、受关注,在别人面前撒谎或夸大自己,而在各科考试前夕又精神紧张,神情低落,甚至胃痛或是其它身体疾病产生,容易产生恐惧,对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害怕自己会发疯,做出不道德行为,看到女生穿着性感和对女生寝室总是做出偷窥行为,甚至去偷女生晾晒的内裤和袜子,容易受到情伤,产生自杀的倾向。针对于这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5周的教学实验,我们发现本课题的健美操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针对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焦虑因子特征,注重个体需要,发挥教学情感功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懂得学生,并通过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搭建心灵的桥梁,鼓励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心理状况,例如在分组练习部分中,5人一组合作练习这个项目可以使得学生建立一个小的社交群体,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配合,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培养;小组内互教互学这个项目可以提供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改善抑郁症状;创编队形项目可以提供一个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回忆脑中各种舞蹈片段,从中截取和搭配,并进行改善,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模仿能力和创编能力,改善偏执症状;“华山论剑”提供一个竞争的舞台,让学生感觉自己想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样,勇于打擂、保擂、败擂,坚持不懈,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受挫的精神,改善焦虑症状。

第二,针对强迫、躯体化因子特征,注重音乐的功能,选择富有时代感的旋律。健美操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一般情况它都会选择曲调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进行伴奏,它是为了让训练者在音乐节奏气氛的烘托下,将训练者逐渐地带人运动状态中,然后随着音乐节律,激发训练者的情绪,使之始终保持饱满精神、情绪激昂的状态,将几个或几十个动作一气呵成完成。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培养起良好的韵律感,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对动作的掌控力和协调性,极大的改善心理状态环境,健美操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相比的特殊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可以在集体练习中选取例如“中国好声音”里面吉克隽逸的Halo、张玮的High歌、丁丁的爱要坦荡荡、黄鹤的Rolling In The Deep等现今最受大学生所关注和喜爱的歌曲。

第三,注重健美操的美育作用。健美操运动过程就是一种感知美、体验美的过程,它要求训练者在、舒展、协调、优美并且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下,由固定或自由创编的成套动作组成来展现艺术的“健、力、美”,它的表现效果是塑造出具有激情、刚健、优柔、敏捷、粗狂、细腻、富有青春活力的动作展示,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美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还能启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健美操这项运动有一特点就是可以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官动作技术,并提供空间去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意志力,使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是这项活动的主人。

第四,本健美操运动处方对于敌对、恐怖、精神病因子的改善效果一般,针对此问题,本课题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但是,由于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实验历时5周,时间较长,而学生在非实验时间的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因此不能做出健美操教学就是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改变的原因的结论。而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改善作用的机制及影响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首先,健美操运动具备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功能;其次,本课题组制作的运动处方加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进行实验后,受实验对象在抑郁、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六个因子中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高,适合加入到体育教学课改项目中;第三,科学的认知健美操运动教学中的情感功能、音乐功能、美育功能所发挥的作用,合理搭配运用,将健美操运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发挥到。

3.2 建议

本课题组制作的运动处方设计在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上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效果,此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建议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助健美操运动成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为行之有效的运动。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课外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指出大学生课外活动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中,课外活动应坚持必要的原则,应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课外活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功能

为了切实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十分必要,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应当抓实抓好。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促进大学生心态的平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的调节,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不但需要课程教育,而且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从各个方面来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促进他们心理的成熟。其中重视发挥课外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外活动的自身特点

1.课外活动具有自发性特点。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专门人才,对于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学科本领,这是大学生期间的主要学习任务。但是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学校应从大学生发展出发,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所以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自身需求、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事实上,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有很多学生的社团组织,这些社团就是由很多志趣相同、有共同爱好的大学生组成的。他们开展的日常活动是自发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的,这对于拓展大学生知识,开阔大学生视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自发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能动性,是高校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课外活动具有群众性特点。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自愿参加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决定参加各个种类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所以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可以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也可以是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域的,这就是课外活动的群众性。高校提倡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群众性,其意图就是扩展课外活动的学生辐射面,增加课外活动参与的学生人数。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特质的大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可以使他们在认识、思维、技能等方面得到改善,尤其是有利于调整他们的精神和情绪,促进他们心理的和谐发展。

3.课外活动具有创新性特点。在大学生课外活动中,虽有教师的必要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也是方向性、原则性的,具体活动的创意、设计、组织、开展,由大学生自主决定。因此,对处于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个平台,自主决策、自主创新,创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活动意境等。通过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可以获得全新心理体验和认知,使得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很容易闪现创新的灵感,爆发出创新的火花,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发展。

从课外活动的特点来看,课外活动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疲劳、减缓甚至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惑,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课外活动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很多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强化了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在对待学生开展的一些特色课外活动方面,学校还给予了必要的技术服务、资金辅助和场地支持等,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课外活动,来渗透、施加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促进学生生活观念的确立,使他们在课外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同时通过课外活动来达到消除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和自我的放松,教育学生以平常之心面对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原则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课外活动来推进其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坚持育人的方针。在工作实践中,应当掌握必要的原则。

1.课外活动应坚持性原则。大学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要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他们的素养和能力,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那些在生理、心理上存在问题,在沟通、社会交往或其他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要特别地关注。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应较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重视发挥每个学生个体的才能和潜质,激励他们奋进成才。

2.课外活动应坚持能动性的原则。外部环境固然对学生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学生内在驱动力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学习任务较多,学生课外活动的作用不大明显,而在高等教育中,学生有了较为宽松的时间、有了较多参与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因此,大学应在各种课外活动的组织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发挥学生的特质和特长,激发学生在课外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在课外活动中,在学校老师的必要指导下,要尽量放开手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发挥、去创造。学生能动性激发与调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其在心理上才能自我有意识地自我调节,才能主动释放内心压力,促进心态的平和、稳定。

3.课外活动应坚持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原则。当前,在大学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矛盾,都是现代社会各种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作为高校,在课外活动中,要从化解他们存在的问题、矛盾入手,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的机会,使大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感受,增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端正自己生活、学习态度,树立健康发展的标准,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成熟。

4.课外活动中应坚持伦理发展的原则。道德伦理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它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课外活动中,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基本道德伦理的引导和教育,重视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促进其心理机能的完善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5.课外活动中应坚持指导性原则。尽管课外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学生的自发活动,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他们是一种在学校计划之外的活动,但作为高校,应紧紧抓住学生课外活动这个重要载体,重视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保持课外活动的方向性、健康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指导和活动的掌控是及时位的,对大学生课外活动始终保持引导和教育不能放松。

三、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

尽管课外活动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的特点,但是作为高校,应当充分看到它的作用,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文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展现大学生的才华,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又可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使他们的青春激情得到充分释放,使他们感到生活的快乐,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放松,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有益的。而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参与课外活动,使他们也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优势,从而改变对自己评价不足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生活的信心。所以,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广大同学都能得到身体和心理的放松,能够使同学之间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团结、友爱的情感,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而对于文艺活动而言,文艺活动节目的精彩绽放,容易使同学们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有利于他们生活品位的提高以及个人素养的发展。

2.组织各种形式的竞技比赛活动,使学生获得美好心理体验。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合作、协调意识不强,竞争精神、进取动力不足,交往性、互动性不强的现状,必须充分借助举办各种形式的竞技赛事活动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其竞争意识、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坚定其拼搏奋斗的勇气。在高校中,学校既可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也可以组织一些诸如演讲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竞技比赛活动的组织,使广大同学获得共同努力、奋进发展,互促进步的美好心理体验。

3.课外活动中要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努力实现他们与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学习有障碍、经济有困难、交友有困难、生活有烦恼、生理有缺陷、精神有问题等特殊群体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在某一方面存在欠缺或不足,在课外活动中表现为不活跃,不愿意参与,有的退缩、畏惧、自卑、害怕,有的逃避、抵触。面对这些群体,教育工作中绝不能放弃。在课外活动中,要积极动员他们参与,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让他们在活动中承担一定角色和任务,锻炼和提升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在活动中,通过与他们开展的互动、交流,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通过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注、引导,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健康发展。

4.开展专题性的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完成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计划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开展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组织心理成长征文,播放心理影片,开展学生心理互动等专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又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既给学生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情趣,又使学生得到学校心理上关爱,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课外活动作为教育途径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效显著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充分地发展,而且可以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论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质量却在下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在很多小区都会有健身器材,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不断地更新换代,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自然发配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善变。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保守的治疗方法,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加强体育教育,鼓励我们大学生的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无数的革命烈士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时代在变,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是不是就没有心理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列举几组数据,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大学生的现状:

1 特殊性

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同时家长的过度溺爱,像温室中的花朵。不经历风雨,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依赖性性强,遇到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逃避、缺乏承受力。

2 人际交往障碍

人们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在大学不仅要学会专业课,还要学会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但部分学生总是要求别人以自己的要求,很难去适应社会,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3 就业压力

近年来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大学生毕业分配被素质和能力静的人才市场代替,因而大学毕业生面对庞大的竞争压力,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进行“扩招”,很多学生都走进了大学校园,同时,高中课业负担重,不注重体育锻炼。人们希望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而且还要有健康心理的人。而作为大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体育课,在保障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同时,也面临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如今,在社会上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中国,大学生是祖国的后备军,是初升的太阳,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重大。

体育锻炼过程中带给个人快乐的同时,提高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同一个团队中,每一个队员都是其中的一员,通过一场球赛一次配合培养了团队的凝聚力也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形成健康的心理,通过体育教师仔细、风趣地讲解,以及生动形象地模仿练习动作来影响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练习来培养自身的情绪体验、满意感、轻松感、情绪稳定性,激发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强烈动机,提高活动水平。

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从表情、行为、意识上可以发现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化解不良的情绪也舒缓了压力。许多研究也发现,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曾有人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

既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此重要,那么高校体育课应本着一切为学生,培养德智体的人才,关于高校体育课给出的几点建议。

及时,从社会、家庭、学校方面入手,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比如拔河、跳绳等,这样不仅强身健体而且还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达到心理平衡。

第二,体育锻炼也离不开自身,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努力向上的进取心,较强的求知欲拥有良好的人际关有系,善于自我调节。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首先,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起到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体育可以“强筋骨、调感情、强意志、增知识”,有着独到的教育功效。因此,加强健康教育,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我们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再次,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体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任重而道远。我们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一定要注重体育。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通过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浅谈“两课”教学改革

摘要:“两课”是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简称,也是马克思主义和大学生修养课程的简称。作为高校课程中指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教育者探索的课题。本文从需要、兴趣角度分析大学生心里需求与“两课”实效性的相关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里需求;分析

“两课”作为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教育者一直在努力,也总结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形成不少新鲜的教学模式,但“两课”的实效性研究仍然有相当长得路要走。本人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需要、兴趣和教学实效性的关系,试图为“两课”教育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两课”教学现状分析

本人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两课”教与学的现状仍然没能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状况。(一)教师厌教。“两课”内容理论化较强,加之一般都是上大课,学生多,老师通常也管不过来,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说话、看小说、玩手机甚至逃课的现象严重。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考前三天背,考试60分”,学生对课堂教学根本不重视,上课非常不配合,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师从教学上获得的成就感不强,所以积极性也就不高。(二)学生厌学。目前,“两课”教学基本上还是“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为主要方式教育方法。大部分学生说“两课”的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认真听课的学生很少,访问中,许多学生都把近一半的原因归结到教师身上,他们认为,不想上课的主要原因是老师上课讲得不好,没有吸引力。一位教育部负责人在受采访时也表示,“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否则,教材再好也达到不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不难看出,师生在抱怨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师生双方对“两课”都缺乏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相联系的。课堂如果缺乏兴趣是很难产生求知的动力。那么兴趣又该如何培养呢?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谓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从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在人脑中得反映。鼓励人们积极行动,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的心里,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若想提高“两课”的实效性,必须培养师生双方的“两课”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必须从他们的需要出发。

二、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分析

一个人的需要总是与其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需要除了具有一般青年的特点,同时也带有他们自身文化层次的特点。根据有关学者的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需要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需要程度的强烈是随着身心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大学生的需要表现得尤为强烈。其中发展、尊重、交往等占需要结构的地位明显;需要的差异性,大学生需要的差异性,不但表现在个体之间,同时在专业、性别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大学生需要的矛盾性,多表现为大学生的需要在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大学生需要的不稳定性,多表现为大学生的需要强烈易受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强弱变化;大学生需要的功力性,多表现为大学生在求知、生活、就业等方面带有强烈的物质性色彩。

大学生的需要心理情况表明,“两课”的实效性取决于怎样才能抓住大学生这些心理需要特征,如从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热情和张扬的他们定可使“两课”课堂生动、朝气蓬勃、丰富多彩。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心理需要与“两课”实效性要求协调的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根本动力,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起点。若想要改变“两课”课堂教学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实境况,提高“两课”的实效性,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多方面,但本人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大学生的“需要”两字出发。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所表现出的心理需要和现实状况,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两课”课堂教学要达成的学生认知和行为上的课程目标。如果能将两者很好的衔接起来,那么“两课”的实效性也就有了保障。

根据对河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富于幻想、思想活跃;关心国内外大事,热烈拥护我党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政治方向模糊、意识淡漠;什么问题都希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追求自主、自强的人格,但过于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对别人和对自身的道德标准不同,价值追求多元易变,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甚至步入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误区;心理素质脆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但又带着盲目的自我优越感,缺乏诚信意识和忧患意识。

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源动力,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综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需要及现状,“两课”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及思路应始终贯穿“两课”教学课堂的全过程

“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必修课程,必须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贯穿其中。课堂教学要“创新化”,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必须和社会现实相互联系与时代同步。大学生思想活跃、正义热情,对国内外的时政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他们虽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他们有信仰迷茫的现象,同志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两课”课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理论教育融合社会现实,组织学生讨论近期鲜的社会热点,通过课堂讨论,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所在并及时疏导,预防大学生政治的偏激。实践也证明,与社会相结合的“两课”都会受到学生的喜欢。曾有位学生这样评价他的“两课”老师:“我从没想到政治课也可以这么生动有趣,它就像我们观察社会的一双眼睛,有了老师的讲解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现在的社会。”

(二)教学要重视互联网的作用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改变人们认知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彰显大学生心理需要的重要渠道。“两课”教学要利用网络的特性,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想道德状况,从而更好的引导他们。一方面,要利用网络来丰富教学的手段和内容,同时要把网络现象作为内容将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认识真理,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两课”教学应充分体现“生活化”特征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源于生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样决不能离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心理需要的不稳定性表现为价值追求多元易变,容易步入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误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他们心理素质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在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上,对自己和别人的道德标准不同等等。这些具体的现象都应成为思想教育的素材,这种置身于学生生活中的生命关怀不但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更是体现了“两课”教育的终极目标。

(四)“两课”教学必须完成教学内容的“内化”过程

教育规律认为,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要经过两个过程。及时步,学生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第二步,学生将其自觉外化成为自己的正确行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行为的养成同样要经过这内化且外化的过程。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表现出的不稳定性也表明,也只有将思想道德理论内化了,才算真正地用科学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形成了科学的价值观;只有将内化的观念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了,“两课”的实效性才真正成为现实。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过程。“两课”要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学习习惯,正如邓小平所说:“能进行反思就是一个较大的教育,比读什么书都重要。”比如,要大力弘扬正气,抵制邪气,就要使大学生由自省、自警到自律、自觉,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社会风尚。

综上所述,需要作为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产生动机行为的关键。“两课”若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需要心理出发,根据其需要培养其兴趣。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才会自觉内化为观念进而外化为自觉的行动,“两课”的最终目标也方能实现,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有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该纲要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列为重点。在此宗旨的指导下,一些普通高校纷纷举起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大旗。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体育选项课教学是比较好的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体育选项课内容结构单一,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场馆建设、器材添置滞后带来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不足等。为了解决以上实际问题,我校创造了“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积极地解决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客观条件的限制,还能主动以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整合功能,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这种教学模式为视角,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3级、2004级、2005级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比例为1∶1。研究对象中男子年龄平均19.7岁;女子年龄平均18.9岁。平均从各个选项班中随机整群抽取10人,合计共570人。

2.研究方法。一是问卷调查法。采用Derogatis,L.K编制(1975)、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的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9个因子,分为5级评分,即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按0、1、2、3、4计分,每一个因子反应出测试对象的某方面的症状痛苦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单项因子分≥3,即程度达到或超过中等痛苦水平,提示可能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二是访谈法。对选项班的学生及其任课教师就“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的上课情况进行访谈。三是数理统计法。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在SPSS11.5上统计。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是:根据研究对象自身的身体条件及兴趣、爱好选择学校开设的主选项课(即篮球、足球、排球、形体、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舞、武术、散打、保健等课程)和相应的辅选项课(即篮球、排球、体操、武术、散打、体育舞蹈、健身秧歌、形体舞、瑜伽等课程)。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对二年级上体育课的学生采取“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模式进行教学,以观察和比较实施这种体育选项课前后,研究对象在心理健康、运动自信心上的改变情况,再通过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对这种选项课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如身体状况、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等问题是否得到了提高等。

1.实验结果

(1)SCL90自评量表实验前后学生检出率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后,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率显然在下降,这说明这种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实验前后在SCL90自评量表各因子中得分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一学年选项课的体育锻炼和学习,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和人际关系这三个因子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在躯体化因子上,实验前后存在较为显著性差异(P

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由于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运动项目的,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大大缩短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以运动项目为纽带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主副选修项目中,大多数都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和群团意识,长期从事这些项目的练习,对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是:这些心理因子所涉及的社会因素较多,仅仅因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形式及环境的优化还不足以使大学生在这些基本心理上产生较大的改变。

(3)实验前后自信心量表的统计与分析。一般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对实验对象运动自信心的描述统计分析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后大学生的运动自信心有了显著性的提高,因为大学生从事的运动项目是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的,是他们自己真正喜欢的,甚至可能是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运动项目。因此,在上体育选项课时,他们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该项目的练习之中,从而有更多的收获感和成就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运动自信心。

(4)访谈结果与分析。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应该对现代的竞技运动和时尚运动有所了解。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后,希望再能多学习一些顺应社会潮流(如,体育舞蹈、男生散打、女生形体舞、健美操)以及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太极拳、秧歌)的体育辅项课内容,既可以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使自己能够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另外,辅项课的要求不是很高,不至于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上课时情绪稳定、心情愉悦,这对良好个性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实验对象访谈表明,这种“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大学生普遍对“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感到满意。任课教师也同样认为大学生上这种体育选项课时,一般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较强。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参与“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后,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有显著性的改善;而且,大学生的运动自信心也显著提高,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建议。其一,“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选项课是一种倍受学生欢迎,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教学内容除选择具有强身健体的项目外,还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学、趣味性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项目,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健身性、实用性和情趣性。其二,体育选项课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不仅仅只是结果评价,更应注重过程评价,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上,使体育基础参差不齐的大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满足其体育锻炼的需求,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身心健康。其三,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有超前的意识,积极拓宽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应强调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确实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注:中南林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5041B)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体育课部)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体育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运用体育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教育模式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调节。结果发现:通过体育教学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对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良性转变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心理素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通过体育教育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体育素质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是一种适合高等院校特点的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选项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良好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把体育教学工作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并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西南科技大学2008级本科新生为调查对象,年龄均在18-20岁之间;在西南科技大学新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支持下,对2008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测量结果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共47人,男生20人,女生27人;对照组是其余的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共99人,男生42人,女生57人。

2.调查工具与数据处理

根据需要在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做统一的问卷测试调查,实验前的目的是调查学生所处心理健康水平状态及确认实验对象;实验后调查的目的是给实验的效果提供对比参数。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统一的评分。运用SPSS11.0进行常规的数据统计分析。

3.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目的:论证体育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和依据。

实验周期与时间:实验周期为1个学年,2个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校期间每周参加学校安排正常的体育选项课教学。

选项课内容:舞蹈、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实验组织形式:实验组教学班按照学生所选运动项目的已有基础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课统一教学模式。

实验过程要求:实验组要求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体育教师参与;每次课要依据交友、诚听、解说、尊重、保密和教育性原则,注意给被测试的学生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和环境,让每一个被测试的学生在课的组织过程中担当一定的任务和角色,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表现较好的方面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心理调查状况

在12个学院(体育学院除外)中各发放100份心理测量问卷,共发放1300份,回收1198份,回收率为92.2%;其中有效问卷1192份,有效率为99.3%。其中男生为539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45.21%;女生653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54.79%。

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被调查的1192人中,共有146人存在心理问题,占被调查人数的12.25%。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正常状态。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生人数为62人,占到总人数的5.45%;女生人数为84人,占到总人数的6.80%。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忧郁、焦虑、偏执、敏感、人际关系、孤僻和故意8种问题,其中强迫、忧郁、焦虑3项所占份额相对较大,人数较多,女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略高于男生。

2.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心理问题人数比较

根据实验前和实验后发放问卷对比,所得出的存在心理问题人数数据(见表1)。

从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看,实验组成员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由47人到试验后的18人占到实验组总人数的38.3%,表明有61.7%的学生心理得到改善;而对照组99人中仍有76人存在心理问题,占到对照组总人数的76.77%,有23.23%的学生心理得到改善。可见,实验组采用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比实验组有明显的效果。

3.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状况分类比较

实验后,再次发放《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存在心理问题的8项指标中,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的比例,特别是选项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学生对强迫、忧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改善。所以,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效果。

4.实验后各因子变化的统计分析

表3显示,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组再测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项因子均值有较大的下降幅度,心理障碍的总均分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调查和实验的结果与分析表明,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模式中,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并进行健康的心理诱导,具有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人际关系、增进情感交流和解除忧郁等效果,从而调节与疏导消极情绪,对改善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高等院校的绝大部分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是不能忽视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2)体育教学中运用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高,较好地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状况。(3)实验组学生心理改善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体育教学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2.建议:(1)学校体育教育与卫生保健教育蕴含了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因素,它融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综合教学的课程,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充分实现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2)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现代教学观念,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应明确授课的对象,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和体育锻炼产生的心理效应的结合,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良好的效果。(3)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不同项目之间、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之间、集体练习和个体练习之间的差异,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和频率的掌握,力求寻求到每一学生最适宜的时间和频率,才可能使体育锻炼获得较大的心理效应。(5)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注意到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也应提高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特有功能,真正实现“身心两健”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摘 要 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存在业界相对缺乏精当的教学案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应用条件不足、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运行模式等难点。据此,高校应通过控制教学班级规模、加强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等渠道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水平。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许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尚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的内涵分析

课堂教学中,习惯上将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知识讲授法”,而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应用于医学教学,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在工商管理课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大发展,至此案例教学开始被教育研究者重视,并在各科教学中普遍使用。案例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案例是对现实事件的完整描述,包括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社会、学校)背景、原因分析、应对方案与调适方法等内容,学生可以在案例中找到与自己心理相似的情境和问题,从而受到启发,将书本上的心理健康知识迁移到自己或他人心理问题的调适上,从而实现心理教育教育课自助助人的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举例教学”,它不是平常所说的“例子”,而是在大学生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是大学生某一心理问题的典型化实例,它主要是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而展开,重视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案例侧重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目标的确立、治疗方案的实施、咨询效果的评估等,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感觉缺乏真实的情境性,难以调动讨论的积极性,因此不适合用于教学。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应用的难点分析

随着案例教学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中应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和使用这一教学方法,但是从目前实践教学效果上来看,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优势教学效果并未显现出来。这固然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有关,但也有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影响着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2.1 业界相对缺乏精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案例

精当的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案例,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大多数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都是根据自己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对教学案例文本的挑选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或报刊杂志转载而来,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主题进行深入加工而直接在课堂上呈现。这样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案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性质的系统性研究,难以实现同一主题下多个教学案例的有序整合。

2.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应用条件不足

案例教学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分为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评述这三个主要环节,教师处于指导和引领的角色,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目前,各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安排在大一及时学期, 16学时1学分,以大班授课(人均在150人-280人之间)讲座为主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难以组织案例教学,或者组织案例教学,因学生人数过多,不能充分参与互动,难以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而有限的体验和感悟也难以得到挖掘和提升,教师生硬抛出结论,却没有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深处,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2.3 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运行模式

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高超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造诣,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②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正处于探索阶段,高校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任,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模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特点等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认知,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理论构建和实践经验,只是在教学实践中模仿其他传统学科的案例教学模式,这些都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索

3.1 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空间环境

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是实现案例教学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合适的班级人数,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把握教学思路,将学生的讨论分析有效地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出现偏离主题、喧宾夺主的局面;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分析、点评,从而将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于自身及他人。以高校标准班级30人为例,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适宜安排1~2个班级合班授课;所选择的案例应与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为基础,避免选择对背景知识等需大量说明的案例;一堂课中适合安排1-2个案例,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但对于结论性的语句,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原因主要在于心理健康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获得主要是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分享的过程中自我生成,这种生成有时比较片面,有时比较幼稚,有时又超出教师的思维空间,但是这些是非常宝贵的生成,如果把事先结论性的语言通过多媒体课件做好,有时并不符合学生的自我感悟,甚至是游离于学生的感悟之外,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初衷,其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2 加强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提供较为完整的操作支持和资源服务

开发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应该能够体现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的近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水平,并且能够代表未来几年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所入库的案例应该实现资源共享、定期更新。基于上述阐述,高校应首先成立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研发团队,通过研发团队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编制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符、与教学内容有着内在实质性联系的品质教学案例,案例类型可分为文本案例、视频案例、多媒体案例等,从而使教师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高质量的、可信赖的案例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可模仿、借鉴,形成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教学案例,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水平。

3.3 教师应不断提升案例教学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感染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或觉得教师对案例的驾驭能力不强,因而会在课堂上出现讲话、玩手机、耳机听音乐等现象。在实施案例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具有丰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引领学生对心理问题深入分析,否则就会使案例脱离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列举的“例子”,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功能。其次,教师应情感丰沛,教学语言应丰富幽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有较高的期望,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人格方面应比其他教师更好,他们希望教师精神饱满、耐心善良、理解宽容、知识渊博。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认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学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历史不到20年,但是对于大学生完善人格、优化个性、提升心理素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案例教学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这是课程教学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但目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给予关注与研究。

本文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教研教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课题编号:2010QK04)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摘要] 本文针对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当前健美操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信心、表现力、健身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具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和承受各种复杂的环境,在个性上逐步走向成熟健康,为大学生的终生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大学生 健美操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宁夏大学2006级本科生53人,2007级本科生67人,共计120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这120名学生分别发放两次问卷,及时次为新生刚入校时,第二次为大二上完健美操专项课后,在第二次的问卷中,同时发放一份能力创造测试题(内容在结果分析中)回收120份,回收率。

1.2.2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1)素质品质的形成,强调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美操不仅能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塑造美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教学中遵循的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严格抓好站立姿势,手法、步法的灵活运用动作力度、动作协调性、头的方向、眼神的处理等方面的训练。运用量的积累和一定负荷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对基本动作形成最初的表现意识。

2)强调表现意识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美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塑造美的形体,培养高雅气质。的动作节奏和音乐旋律的结合可以造就出最的动作表现,可以渲染动作的感染力。

3)强调自信心的培养,选修课的初期在注重表现意识形式的同时也使学生建立初步信心。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力度的增强,难点动作的完成,对动作的层次美、流动美的体验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4)动作语言(形体语言)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人们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动作要靠头、眼、胸、腰、肢体等动作语言来展现美的风采。当学生运用好动作语言把内心对动作美的体会,对动作的理解以及身心美的修养全部表现出来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变化,得到心理上的训练。

5)语言刺激的运用。课堂上不断通过语言刺激,对学生的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为了鼓励学生,我们常常提醒学生“当自己站在那里表演时就应想我是好的。”让学生做到从内心里自我欣赏。通过自我暗示和接受暗示,起到调节情绪、思维和意志的作用。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后期的每节课,在教学完成一段(节)动作或成套动作后,让学生进行感动或想象训练,时间在5~10min之间,以此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心理生活。

6)尽可能提供心理稳定能力的训练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分组练习、个人练习,增加预测、补测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经受心理锻炼。

2 结果与分析

2.1心理训练是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定向训练和对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的稳定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并形成心理状态。从两个年级教学班的信息反馈中看出,我们在大学生健美操课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2表现力的提高

在教学初期(1~6周),很多同学都有一些顾虑,觉得自己在做动作时有很多人在盯着看,越想心理越紧张,动作表现的很疆硬,不协调。这种时候我们通常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采取集体练习,安排简单,节奏较慢的动作,让学生逐步度过这段动作学习的非常时期,同时,不时的用语言鼓励大家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期(7~12周),尽管大多数同学对健美操有了一定了解,也学会了不少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但大多数同学还是害怕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此时,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身体力行,有目的地培养那些表现欲望强烈,动作熟练,动作规范的同学,让他们先站在台上做动作,,在教授新动作过程中不时抽调同学上台,以此锻炼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稳定性。

在教学中期(13~18),针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训练,我们在考核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改革,规定内容考核占50%,自编动作考核占30%,理论知识占20%,这样一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以体现,为了完成自选动作的创编,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勾通密度加大,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都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综合表现力有了很大提高,见表1。

2.3自信心的增强

随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高质量完成动作并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中,使他们更增强了自信心。

由于学生表现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考试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从前后两个学期学生自编自演了min健美操的考试成绩对比看(看表2),率由原来11.7%提到39.2%,而及格和中等的大幅度下降,充分证明了学生心理素质有了显著的变化。

2.4增强了锻炼的自觉性

高校的体育旨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竞争和挑战,而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和获得终生体育的关键在于引导。从学生选修健美操课的初期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自觉地锻炼,这就要在健美操课中通过提高表现力吸引学生热爱健美操,并从胆小拘束到投入热爱而获得认同,达到自觉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2.5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

健美操不仅是体育课,而且是一门综合课,是一门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陶冶学生的情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在形体美的练习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在大运动量中磨练他们的意志。总之,健美操课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使他们将来能以健康的体魄,优雅的气质,开朗的性格和高品位的欣赏能力迈入竞争社会。

3 结论与建议

在普通高校健美操课中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接受技术训练之外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发展,通过学生的表现力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和锻炼自觉性的提高等,充分说明在大学体育课中所实施的心理训练方法是有效的。普通高校的健美操课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能,而且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议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加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和承受各种复杂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公共体育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机制探究

摘 要 社会的急剧变化使高校大学生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意志品质、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起着特殊作用。深入挖掘和开发公共体育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新机制意义深远。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公共体育课 机制研究

前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变化给人格结构尚未完善的大学生造成了心理障碍。早在上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报告就显示: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

一、新时期对心理健康内涵和价值的解读

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更是明确定义出心理健康的含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的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完整统一的人格。(2)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3)情绪健康稳定,心情良好。(4)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5)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能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现状以及原因探究

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学习紧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缺失和松懈更是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探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多发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被当作学习和考试的机器,缺乏价值观和情感素质教育,往往易于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特征,抵抗压力的能力孱弱。

(二)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远远没有有效的开展起来,由于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缺乏,在事业和感情等方面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不强,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了祸根[2]。

(三)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发生的重大改变,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良现象如行贿受贿,暴力欺诈等等都使望公平的大学生感到失望和难以忍受,致使有些学生心理失衡、行为偏激[4]。

三、公共体育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分析

(一)公共体育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着积极影响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焦虑。具体而言,公共体育课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激烈的对抗性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伴有一定的生理负荷,有助于其形成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5]。

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参与者要去面对和处理虚拟化社会关系,并且每次体育活动都是认知选择的重现。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公共体育课发展现状。由于现实条件制约,公共体育课很难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担负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具体表现为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对公共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公共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就是让学生玩玩;课程设置僵化呆板,硬性设置教学内容,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不顾。

四、建立公共体育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新机制

(一)深入挖掘当前公共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创新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到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之中。

(二)探索潜在教学资源,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入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特殊作用的运动项目。我们应该开阔眼界,不断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资源,使公共体育课在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更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把大学校园心理咨询部门和体育教学联接起来,统筹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把心理咨询中心纳入高校公共体育部门的建构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