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角色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然而,大学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如此关键的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就大学阶段来看,大学生们主要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这三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变迁。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上。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他们对陌生的城市产生消极、害怕的情绪,要适应周围的变化则需要花费一段的时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也让许多大学生难以适应,面对来自各地风格各异、特点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成为了让他们的头疼的问题,人际关系的交往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对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初高中,初高中的学习多依赖于教师,而大学生的学习则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上面,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适应外部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对大学新生所进行的及时课教育。面对这些问题,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的团体辅导培训。以宿迁学院为例,在新生军训期间,心理健康中心会以“和谐班级,你我共创”为主题进行团体辅导培训,这一活动使班级学生意识到班级群体是一个“家”,同学之间是彼此互帮互助的家人,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得到放松,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打开心扉,让同学们和谐良好的相处。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为最终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群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人际关系。大二学生逐渐开始适应大学生活,在此基础上,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人际交往问题。随着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步显露出来,对于朋友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取向,面对宿舍里、班级上性格各异的同学,同学们开始变得不适应或者不习惯,冲突会更加明显,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面对这一问题,高校会举办心理情景剧。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看,心理情景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来访者把自己的焦虑或者困惑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咨询师在一旁进行点评,并借此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治疗,来访者在咨询师指导以后继续表演情景剧,直到最终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而高校中举办的心理情景剧,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让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同学们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把生活中的事情搬上舞台,敞开心扉,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这样,心理情景剧为同学们的个性释放提供平台,台上台下可以进行互动、一起解决,使更多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同时团体辅导以及户外拓展训练,促进同学们能够相互分担、互相扶持,从而共同成长。再次,认识自我。大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了烦恼与恐惧不安等严重问题。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会选择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学院一般会选择开展心理课堂、心理咨询热线又或是心理沙龙,让同学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也会相应地给予咨询与治疗,运用合理健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职业规划。怎样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往往无从下手。职业规划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这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设选修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将职业规划作为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甚至在大二就提前开设此类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为职业规划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份的职业规划不仅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在这个问题上,高校要定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体系,让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同时也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走向成功。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每一个年级段的大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因而,高校的心理健康系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校众多的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一个的存在,它以自己专业的理念参与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应当分为以下几种:
(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干部为主。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我们往往会采取团体辅导和咨询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并对高校的心理工作制度、基本的咨询方式有具体的了解。对于全国开展的“5•25”心理健康节,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系统承担着本校的心理健康的重任,教师和学校则是主要的领导者,要善于利用各种主题日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没有深度的认识甚至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要多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主动咨询,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会帮助自己,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朋友者的角色
高校的运行离不开各个学生组织之间的配合,如果说学生会是以行政工作为主,学生社团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基本目标,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则是以建设学生心灵工作为宗旨,同样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可以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在大学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所以,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学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能够相信心理健康机构,信任心理健康的教师,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倾诉、学会倾听、学会减压、学会交往,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帮助。因此,想让学生能够健康地发展自己、学会规划职业生涯,那么我们就需要将每一个来寻求帮助的人当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一样呵护,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合理的建议。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是其中的工作项目之一。例如开学的新生讲座、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等活动,其中都有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影。因此,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好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成长生涯中的关键作用。以宿迁学院为例,在开学之初,我校会让学生做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大一新生对于新生活的适应程度如何,这一做法能够充分地帮助辅导员认识、了解自己的学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辅导员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学生会有哪些困惑、哪些难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涯,更好地树立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地位,这些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关键的一个环节,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生活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必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希望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生活品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促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具备高素质与好心态的人才,这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者:张剑宇 华夏 刘翠英 单位: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心理健康大学生管理论文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秉承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学生做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形势与政策等教育,保持学生政治时势教育学习不断线;注重加强诚信和社会荣辱观教育,在开学、各种考试、先进评选以及“奖、助、贷”的发放和签订等形式上,积极开展和加强“诚信、励志、成才”教育、义务劳动活动等;针对飞行学生特点和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学生在学习以及飞行训练等方面的压力,成立了心理干预咨询室,建立学校、学生大队、教学小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停飞学生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疾病,使学生保持健康身心,做品德高尚的飞行员。
二、“严”字当头,坚持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意识和习惯,我校坚持把“一日生活秩序”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切入点,着力从飞行秩序、站队集合、作息时间、内务卫生、礼节礼貌、请销假等环节上严格管理。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实行内务评比,不断加大学生执行校纪校规的检查力度,特别在节假日前后,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宣传教育,以严格的行政管理来培养学生严谨的飞行作风。坚持铁的纪律,敢于逗硬,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无视纪律,违犯规定,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措施,制定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分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突出以生为本
服务育人我校坚持“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关心关爱每位学生。对学生管理干部提出“重教、严管、善待”的工作理念,要求学管干部做到爱生如子,使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纪律约束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制度逗硬与点滴养成相结合。举例来说,我校新生接收和毕业生转送都由相关部门指派专人到场接送,坚持送生病学生到医院就诊、为生病学生单独制作病号饭、假期专车送学生到车站、为每位学生制作生日蛋糕赠送祝福,为每位学生制作并赠送纪念品(马克杯)等,同时,还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学生们体会和感受到校方的人文关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热情。学生管理工作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也打造高校和谐氛围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来实现学生的成长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作者:孙粟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三条途径的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一个较大的合力。我们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在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者:杨翠碧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纪轻轻,却被家庭和社会寄予厚望,这种厚望也许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也许让其不堪重负。此外,一些大学生还面临贫困、就业、情感等问题困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的学生与老师、学校甚至社会对抗。甚至于,有的学生产生罪恶的念头,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实属必要。如果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就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是学生有了问题自己去找老师。大多数高校仅在新生人校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之后就将心理档案束之高阁,不再对资料进行更新,测评结果缺乏系统性。这种管理具有粗放性和随意性,使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滞后,很难针对问题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很多高校也建设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这些高校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普适的,如果过于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诊断功能,就可能忽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预测价值,忽视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忽视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有价值的、有效率的研究和开发。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一)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专业知识保障2005年教社政1号文件及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这种要求反映了高校扩招的实际和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质量和声誉将受到影响。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已初具规模,这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的专业知识保障。
(二)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为心理档案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得到开发应用。目前出现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一般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两种:单机型仍然依赖纸笔测试,将所得的团体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型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实现个人及团体的心理测验、分析统计与评估工作。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师资规模一定的专职师资规模是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学校心理服务人员一般都占一个较高的比例。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日本国立大学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与大学生的比例是1:5000—1:10000,而私立大学则为1:30O0~1:50O0。我国高校一般只有1~2名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000,但是高校为数不少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成为心理健康管理队伍的强大后备军,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要求,经过近l0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已形成规模,而且他们直接面对学生,容易与学生建立友谊和加强沟通,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强化专业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档案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统计归档、跟踪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心理辅导人员必须符合美国人事指导协会制定的标准,一般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具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都受过专业的训练。
(二)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开发
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出单机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2000年王建中开发了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2004年开发出的金海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这些都是单机版的大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便于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但建档和管理不方便。北京心知章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发行“心海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和北京安人测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发行的“京湘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安人软件)”都是网络版,但这些系统重点在心理测试上,不便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归档、管理和操作,且在同时段测试人数过多时,容易出现瘫痪。2008年南昌大学硕士罗亮亮采用Application+XML缓存机制,以XML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开发了一套网页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但这套系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和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三)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价值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而目前许多数高校对心理档案的利用仍停留在诊断和筛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层面,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大致经历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衰退四个阶段。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肇始,详尽、的心理档案资料,能够帮助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危机事件,有助于及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档案还有更多使用价值。如法国,学校心理档案的利用更趋于综合化,把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定向、预防、综合。心理健康专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确定未来的教学方向,给家庭提出建议,帮助学生ca我评价。德国学校心理档案除用于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还在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经过长期摸索,逐渐成熟,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四)建立成长性心理健康档案
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也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长性心理档案将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并连贯成一个整体,它包含了个体从幼年到成年各个阶段的资料。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已经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一旦建立,即为终身制,同时材料会不断更新。目前部分大学通过让学生自我描述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早期抚养与教育情况以及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了解其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如果能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就建立系统的成长性心理档案会更更真实。因此,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使之系统化,成为个体成长性心理档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香芝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大学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还是“世俗化的教会”。大学是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引导、优化社会心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大学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和优化。
及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达成社会价值共识,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心理的复杂多变,大量消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转型阶段价值观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迷失的必然后果。因此,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关键是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而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核心内容之一,是意识形态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优化社会心理实质上就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的、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总和,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就是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一个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上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结构,大学更应严格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社会意识理论研究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包括水平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具有朴素自发性、日常经验性和大众普遍性的典型特征。意识形态是意识水平较高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心理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过系统化、抽象化,就上升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心理,使其按照意识形态的理念发生变化,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心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荟萃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优势人才来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社会意识形态,使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出强大的理论力量来引导社会心理的变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讲,大学主要是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大学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心理的优化从根本上看是要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人格的转型,即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感性和理性的构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个体内部心理成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才有望达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负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质、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本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的是本时代较高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观点等往往也是本时代先进精神的代表,在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过程中,这种合规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个体意识、观点等越容易被社会化,从而成为社会心理。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也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人口数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培育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对当代社会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一种是教化育人,一种是环境育人,而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精神为内核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激活作用。积极的文化环境促使大学生人格向更协调、完善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文化环境会抑制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使人格塑造发生偏差。大学生还处在人格发展的不稳定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组织——社会高端文化组织,大学文化建设就是社会高端文化建设,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建设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作者:吕素珍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道德 心里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及时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负道德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
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及时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3.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
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成本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4.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有关职业便利条件者收受“红包”问题的,结果122名大学生中有120名表示今后当有可能时将在不同情况下收受红包,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越表现得肆无忌惮,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实践,他们看到了某些人为他们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示范。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从上述对四种负道德心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现代基因学说,道德行为还有相当份量的生理因素,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我们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渐转化为具有内在约束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推动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之初本无“性善”“性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诸如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不遵守道德会有什么后果等等,都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理解、接受,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已经掌握了较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道德理念。而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一般来说,社会道德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很多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社会共识的形式肯定下来。人们在处理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都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如果违背这些准则,则会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法庭的“审判”。西方有句谚语:“塑造一个贵族,要给三代人换血”,贵族高贵的“血”,是在一个法律严谨、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的环境中逐渐“换”出来的。在这里,他律的作用是巨大的。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牵涉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的素质由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方面组成,缺一不可,而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道德的约束作用,需要各方面的严格执法、严格管理;道德的成本调节,又牵涉到法律、制度的建设;道德的示范作用,需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进展,个人道德修养则难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难以提高。尽管也会出现一些卓尔不群出污泥而不染者,但决成不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因此,我们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必须按党中央“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的精神,根据负道德心理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
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
张立昆
内容摘要: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购物场所、消费水平的发展造就了与之适应的消费心理。作为未来大城市消费主力军的女大学生们消费心理有什么趋势和亮点。本文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消费心理方面的需要、动机、行为、个性及生活方式进行跨学科的分析,在如此消费心理上对爱情观与金钱观也有驱云露日之处。
关键词:女大学生 消费心理 大城市 准白领心态 决策自主化 感性化趋势
研究背景
全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动荡,在这个金钱是个人成就代表和自由平等至上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大城市的象牙塔中出现了准白领心态的女大学生们。她们出入超市、麦当劳、电脑城、歌舞厅、服装店。她们排斥大趋,希望形成鲜明个体,通过展示自己能力来实现自身价值。卡通、旅游、吃东西、睡懒觉却几乎成为共性。但对于出世、入世的惴惴不安,迫使她们不得不思考金钱、爱情对于自己人生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大城市的媒体力量报纸、新闻、电影、广告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消费形象和象征;在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所中女大学生被引入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让她们去审美、幻想、消费、享受。这两方面对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了直接影响,甚至形成了为社会学研究所忽视的女大学生消费文化。
调查概述
(一) 调查方式:以标准的问卷作为主要调查方法,在首都某高校自习室采取随机发放的原则
(二) 问卷回收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于2004年5月20星期四进行,共发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其中有效问卷21份,有效回收率84%
(三) 调查对象:主要是重点大学本科女大学生,大一2份占8%,大二8份占32%,大三10份占40%,大四4份占16%,另外毕业校外人员1名。二三年级比重大,正好是消费心理稳定的学生群体。在25份问卷中,来自农村4份,来自小镇1份,小城市或县9份,大中城市11份。
研究概述及理论分析
(一) 消费水平
吃饭外的月花费(元) 100以下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以上
比例(%) 4% 16% 36% 20% 24%
配合此表,笔者进行了女大学生月均食品消费调查,大部分月支出200元,根据此表分析钱大部分却无形的花费在其它方面,让女大学生回忆花在什么地方时,她们76%认为这种消费值得,没什么可考虑的。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被压抑的信息,这经过数百小时的心理分析也无法打开回忆之门,而这种无意识可能被压抑。走出家庭消费决策自主化的女大学生们出现这种感性随意消费特征,极大可能是对某种物品的消费欲在童年受压抑或者是朋友、舍友对其的压抑影响。所以现在女大学生们不少认为“我以后的目标是养活自己就OK了”流失一定程度引导其消费,几乎很少有女大学生逃脱此等命运。笔者建议离开家庭后的决策独立化应该与个人理财合理化结合,动态过程中节约开支,合理消费。
(二) 消费心理的需要方面
按照需要的层次,根据马斯洛分类可以将消费者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五中需要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是依照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组织起来的,每一种需要也可以相对组成自己的层次。其中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生的是安全需要逐层上升,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顶峰,因而不断推动人们追求新的目标,获得新的满足,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规律的。笔者对五层次进行了与消费心理知识方面的结合,得出了消费心理的需要四层次性:生理需要、社会需要、象征需要、认知需要。他们一切符合马斯洛的具体分类的五层次理论,并在问卷中尽有含蓄体现。
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 笔者的需要四层次性
自我实现 创造 认知需要
审美
认知与理解
尊重和欲望 地位、成就、受人信任和赏识 象征需要
爱和归属 社交、友爱、参加团体、获得爱情 社会需要
安全和保障 稳定的职业、有秩序的环境、保健条件、储蓄等
生理需要 饮食、空气、住所、异性等 生理需要
(1) 生理需要:这个需要从马斯洛的观点,就是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消费者需要食物、住房、交通工具等。伍吉尼亚沃尔夫说:“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在每个大城市的女大学生心中都曾经有这一个梦想。但由于经济能力的问题,现在问到为什么要拥有时,她们沉默了。72%“就是想拥有”,12%“作为一种投资行为”,12%“想拥有自己安静的空间”,4%“想用于结婚”。由此可见新的家庭观念在这一代女大学生中已经形成,“生儿育女”与“买房储蓄”的传统女性角色,已不在为女大学生们所必然选择。大城市中高学历的单身女性群体正在扩编。甚至有些女大学生看破红尘,高呼“单身也快乐”
(2) 社会需要:消费者通过消费产品满足其社会交往的需要。消费某种产品可能代表一定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或是传递了某些消费者社会关系的信息。这些产品满足了马斯洛认为的更广泛的社会需要。问卷中的典型例子是咖啡,尽管在西方喝咖啡是个人放松休闲的一种方式,而在中国的大学校园内,它更是对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模仿与女大学生们一致对白领生活的认同。大城市的媒体力量甚至直接把未来毕业的女大学生和白领联系在了一起,准白领这个概念也最处来自于媒体。自我意识如此强烈并以感情见长的女大学生们中已构想好自己未来社会角色,并自觉不自觉的努力融入白领这层次文化
(3) 象征需要:产品对其拥有者的自我概念和个性起到了象征作用,因而满足了这种需要就是向他人也是向他们自己表明什么,告诉人们他相信什么,或他像什么。衣服自古与女人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城市的女大学生们更视衣服为自身的一部分。一个寝室,如果一个会打扮,那么整个寝室的姑娘也会逐渐漂亮起来,毕竟女人是有这个潜质的。女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倾向于挖掘生活情趣、体验心情境界、展示女性魅力,她们真的变成地地道道的女权主义者。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欲望城市的焦点不是职业,不是性,女大学生的欲望城市是自 己喜欢
(4) 认知需要:认知是指发现关于我们自己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它们内涵据问卷分析女大学生们在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的月均消费在25元,绝大部分是以知识性、内容深度为主,小部分专攻娱乐休闲类。在于外界交流甚少的象牙塔内,她们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全球资讯、关心社会环境与问题;她们是“学习型”的人,懂得自身修养与教育投资。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一代,但近20%为林妹妹的伤感女性,尤其是理工科女生。她们反思自身在现代性中的生存状态,处于一种内在的张力关系之中,随着未来恐惧感和社会风险系数加强,她们将深陷一种可怕的轮回状态中
(三)消费心理的动机方面
(1)情绪动机:由消费者的喜、怒、欲、爱、恨、惧等情绪引起的购买动机。女大学生们认知细腻,决策带有较强的情绪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有很不稳定和冲动性的特点。与平时心境不同的消费行为即情绪化消费,这是笔者在问题上研究的主要方向。问卷中68%女大学生偶尔出现,8%女大学生经常极端情绪消费。在她们看来“反正心情不好,就买吧,那样心情会好很多”在大城市这样高速转动、转型的环境,象牙塔内的她们绝大部分把购物消费当成一种缓解压力、平衡情绪、宣泄郁闷的一种方法,就如同男人借酒消愁一样的,大家和社会应以公平视之
(2)情感动机:由人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威望感、美感等引起的购买动机。具体体现
A. 追求美感的购买动机。消费者对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的要求较高时,会产生此类动机。他们重视商品外观造型、色彩和品位
B. 追求成就的购买动机。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在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乐于承担风险。他们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对周围事物的评价趋向于使用个人的认定标准
C. 追求名望的购买动机。这是因仰慕产品品牌或企业,希望炫耀和显名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在笔者的调查中这三类女大学生各占28%、24%、24%,另外就是无追成就购买动机占24%,由此可见对唯美追求的女大学生们为消费情感心理主流。当你在校园里看到一大群在一起说XX好可爱的时候,不牵涉私有,不牵涉功利,只是分享美好事物,只是大家对这种单纯事物的共同喜好,你也会不约而同的发现这世界真美好
(3)潜在购买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在成长和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中有很多欲望受到约束,这些欲望无法消除也无法完善的控制,他们会出现在梦境中,脱口而出或出现在神经质的行为中。所以对于消费者,许多消费动机也许被深层次动机所驱使的。笔者采用联想测试法,企图在深层次上获得固定的或社会化的思想反映。结果表明女大学生消费需求高级化:对生活品位和内涵的追求,对及时享乐习惯的满足。体现社会性需要高于生理性需要,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特别处在大城市校园中农村、小镇、县、小城市的女大学生们也尽快武装自己,跟上消费文化的城市化进程
(四) 消费心理的行为个性方面
(1) 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实际生活中,个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B.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本身和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女性消费者大多数对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商品及其挑选过程更感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是指对活动过程已产生或将要产生的结果的兴趣。例如:有些消费者十分渴望有名牌轿车,而他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车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提升作用。
在笔者调查中36%的女大学生遵从了女性消费者对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商品及其挑选过程更感兴趣,而40%的女大学生更喜欢穿衣、吃东西方面的兴趣。逛街是享乐的观点被绝大部分女大学生以实际表现推翻了。的确我承认有时我也厌旧喜新,可是上那有看不够的风景,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在女大学生思想中高高推崇起来
(2) 能力:能力是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自身能力差异必然使他们在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表现出来不同的行为特点。
A. 成熟型,他们非常了解所需要商品,其内行程度超过售货人员,调查中此类占8%
B. 一般型,他们通常有一些商品方面的知识,并掌握有限商品信息,但缺乏相应的消费经验,调查中此类占28%;或者有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消费经验,但对要消费商品知之很少,调查中此类占40%
C. 缺乏型,他们不了解有关商品知识和消费消息,同时也不具备任何购买经验,调查中此类占24%
在缺乏型的24%比例中,有16%的女大学生来自农村,8%的女大学生来自大城市,由此农村女大学生的城市化适应进程与大城市女大学生的独生子女独立进程要不断加强。总的来说,女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一般,要加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个人有意识的自我培养,与大胆追求精神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质量的白领阶层进行精神衔接
(3) 性格与消费行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以购买行为分类
A. 持重型,情绪平稳,性格内向,环境因素对其刺激作用不大,重科学,重信息,比较熟悉市场行情,调查中此类占44%
B. 谦和型,少有购买经验,没主见,没主意,他们内心体验比较持久,但外表很少表露,调查中此类占8%
C. 激动型,购买行为不规则,没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认识、评价、选择、偏爱、决策”过程,购买以直觉为主,常不多作比较,选择,就进行冲动、突发式消费,调查中此类占48%
D. 反感型,性格怪癖,爱以批评和挑剔眼光看待周围事物,购买时对售货人员见解表反感,调查中此类占0%
不可置否的结论女大学生们是一群天生的消费天才,现在的她们消费趋向感性化,要的是消费所带来的快乐感觉,不在局限于商品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而是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追求心理精神愉悦才是唯尚的
(4) 气质与消费行为: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类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的特点。俗话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气质的稳定性,可以分为
A. 胆汁质,这种气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兴奋型,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剧烈。他们抑制能力差,反映快而不灵活。调查中此类倾向占24%
B. 多血质,这种气质的>:请记住我站域名/
C. 粘液质,这种气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安静型,表现为安静、稳重、反映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重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他们情绪兴奋度低,外部表现少,反映慢,做事塌实。调查中此类占16%
D. 抑郁质,这种气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抑制型,表现为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观察别人不易观察的细小事物。他们情绪兴奋度高、反映慢而不灵活,对事物反应性较强,情感体验深刻。调查中此类占28%
女大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会直接影响和反映到她们的消费行为中,使之显现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行为方式、风格和特点。可见女大学生把“不依世俗标准生存”作为基本价值观,享受生活乐趣、展示生活品质的新一族女性的先锋代表
(5) 自我概念:又称自我形象,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是女大学生们在长期消费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一概念涉及个人理想追求和社会存在价值,因而每个人都力求不断加强他。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在纷繁的社会结构中,总在刻意、有意或无意的寻找自己的位置,以求抚慰不平静的心灵,达到安稳的状态。女大学生的“自我”在大城市这个消费崇高化、高度物质化的环境下,显得格外卑微和矛盾
(五) 建立在消费心理上的观念
(1) 金钱观
今天年轻的女大学生尽管很看重金钱,追求个人利益,但并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和金钱的盲目崇拜。她们对社会上某些 消费行为在校园内大规模的模仿,使女大学生们有一种适应社会预望和要求的感觉,以及对高等阶层形成、风尚、身份的某种虚幻的参入。所以消费中与原始功能无关的附加值,成为了这一代女大学生的时尚
(2) 爱情观
女大学生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社会意义的欲望基础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塑造和引导承担着主要责任,在特定的消费过程中,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则不断受到塑造和强化,并由此在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相互观爱、相互扶持;喜欢是感觉、爱是责任等市场经济平等自由思想广泛的接受开来
研究结论
(1) 她们消费倾向为“行、二休闲、三文化”,可以看出都是在享受现在的时间。她们希望结婚这一个转折点到来以前,能够尽情享受,并且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 由于女大学生是女性,她们天美、爱漂亮,如果经济改善了她们会首先在吃穿方面进行投入
(3) 在购买前或后,女大学生们回理智评价自己的非理智消费行为,认为情绪消费值得
(4) 女大学生们对自己角色定位形成,但其受影响、受感染的弹性大,更易产生群体交互和从众心理,从而引发感染性消费。这也难怪我们常听周围有人说“陪朋友出来逛,总是自己买的反而多”
(5)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城市女大学生身体不是像一群人传言功用性的客体而是自主性的主体。也许社会赋予她们身体以消费价值,也许她们中的某几个把色情身体作为交换资本的载体。笔者坚信这只是少少的例外,她们不在按男性社会的审美要求构建自己,她们梦想着不远将来在与男性的平等竞争中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述
1影响宜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分析宜春学院大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很多,很复杂。当前宜春学院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以及他们的家庭、社会认可度、性别性格等的差异均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从及时轮收回的调查问卷中,集中反映出12大因素严重影响了宜春学院大学生身心健康。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宜春学院大学生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0%以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倾向,这可能与现有的教育方式及其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关系,其次就是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所调研的学生是从选课学生中随机抽取的,虽不能反映所有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但从这一因素可以看出,宜春学院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家庭经济贫困,这可能也与学校的招生情况有一定关系,一方面由于宜春学院地处赣西地区,每年的本科招生分数线相对较低,会招收一些因家庭贫困而得不到良好教育的学生群体,这和课题组的另一项关于在校大学生家庭因素影响学业问题的研究调查结果也将为吻合。影响宜春学院心理健康的另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恋情、不良的学习风气、紧张的同学关系等所占比例也较重,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恋情的理解不够,片面的看重彼此之间的感情,甚至有时候对另一方的行踪、生活,乃至学习都会产生不良的导向;另一方面由于宜春学院现有的学习风气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新生入校后得到师兄师姐教导的不是如何努力学习知识,而是将大学生活简单化,尤其是对于课程的到课率、考风等的检查可以彰显出来;再者就是在校大学生难以较好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往往因小事情而大动干戈,甚至仇恨越积越深,以至于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不利。除了以上因素外,影响宜春学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还包括体质健康问题、网络游戏,以及考试和课程压力,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存在就业压力较大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2.1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比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体育舞蹈修课前的学生调研时持有积极乐观心理状态的人数只占到42.9%,而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之后,有53.8%的学生呈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虽然都存在消极态度的个别案例,但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对自己积极肯定以及乐观的态度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较更显优越。由于体育舞蹈中各个舞种的舞姿要求不同,也就是要求表演者的风格多变化,在舞蹈中流畅的舞步,高雅的气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十分积极的影响[3]。
2.2受挫恢复能力对比分析
通过对参与体育舞蹈专业学习前后学生心理受挫回复时间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受挫后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约提高了1倍,但这一指标在参与体育舞蹈学习之前只占全体受调研学生的28.6%。体育舞蹈不但能让参与者人感受到浪漫的气息;还可让运动参与者随着肢体的节律性运动,体验体育舞蹈所赋予心灵上的快感。这种快感对人体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效应[5]。体育舞蹈中的集体舞蹈和队列舞蹈,是男女生合作的群体活动形式的舞蹈,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能够改变一个人孤独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情,形成团结互助、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的性格,从而心理的承受能力也会有所增加。
3体育舞蹈对宜春学院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
结果分析体育舞蹈作为人体动作的艺术进入教学,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6]。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融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专家们认为,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主动性,而且体育舞蹈对学生体质、心理素质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7]。从统计表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自信心等内心状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都明显高于参与之前。体育舞蹈课是在校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专业大学生的专修课程,一周只有一至两次课,相对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较少,练习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对体育舞蹈专业所带来的表现力理解的还不够充分。然而从统计表中仍然可以看出,对于调查的选修课程的学生,有82.9%的人表示练习体育舞蹈能够另心情感觉舒畅。体育舞蹈内容丰富,动作多样,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舞种、风格、音乐和节奏。体育舞蹈对意志的锻炼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8]。意志即确定目的并选择手段克服困难,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自觉性和自制性比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并具有掌握、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他们的戒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使他们得到巨大的收获[9]。从调研结果也可以显示出体育舞蹈在使心情变得舒畅的同时,对于人际关系的融洽也有着显着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舞蹈的华丽典雅,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等特点还有助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社会交往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舞蹈的练习能够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更好的与人沟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宜春学院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舞蹈学习与训练前后的对比分析,显示体育舞蹈对练习者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是积极健康的,有53.8%的体育舞蹈参与者认为体育舞蹈能够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体育舞蹈还能使参与者心情舒畅,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身表现力,此外,还能让练习者的性格更加开朗,更好的融洽人际关系。
4.2建议
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体育舞蹈对心理的干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健心特点加强心理教育,采用渐进式教学方法,从易到难,以打消大学生学习时容易出现的畏难情绪。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音乐欣赏课程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学习环境的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经济等压力增大,由于恋爱受挫,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意识模糊、心理紊乱和难以相处,等等。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自闭、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上述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产生矛盾的时候所积累的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释放,不断的自我压抑,心理的平衡逐渐失调导致的。
二、开展音乐欣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强他们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构想。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方式,情绪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对某种体验及需要发泄的动态反应。众所周知,情绪必须发泄,只有在自我表现后,情绪才转人有意识的平静状态,这也是健康的需要。音乐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可把人带到意识的深度。音乐的神奇力量能帮助人们显示和唤起许多未表现的或潜在的意识。音乐欣赏能帮助大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帮助和发展自我了解及对他人的了解,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三、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探究
(一)音乐欣赏通过调节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等情绪变化,又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情志优越。音乐艺术与人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等。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以时间方式展开的运动过程,而音乐也恰恰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感情体验在运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驰,而音乐也恰恰具有这方面的特征。此外,通过不同乐器所展现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不同调式、调性的变化也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变化,如:明亮的、忧郁的、热情的,等等。因此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深刻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忧愁于欢悦,化暴躁为温和,使他们的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
(二)音乐欣赏通过强化自我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同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认识的错误导致的。通过音乐欣赏,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音乐作品本身会传达出自我意识。艺术品作为艺术家能动创造的成果,自然会带有生动的自我意识的印痕。作为欣赏者,大学生根据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自我”,能感受到大学生对自身及所处的人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热情、悲观、宁静、愤怒、无奈、思念、仇恨、失落,等等。有了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客观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就不容易迷失,更不会时常感到困惑,因此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就降低了。
(三)音乐欣赏通过引发自我调整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作品能引发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判断,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能从教师所选择的经典音乐作品中得到不同的生活感悟。当大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接触到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他们会很自然地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通过把自己的情感状态和现实处境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反映的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对自我能作出更的定位和评价,并有可能尝试调整自己不适应现实的某些行为,从而减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保障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
音乐欣赏是一种包含了“积极”欣赏因素在内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欣赏活动,因而课堂音乐欣赏和个人课外独自欣赏音乐给学生制造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有很大区别,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等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它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更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处在一个集体欣赏环境中,欣赏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更具有目的,因而,此时的联想和想象更为专注、传神;在集体环境下,人们对音乐的不同联想和想象具有参照性和对比性,能促进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从个案研究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最富于变化,波动,激荡的时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仍处在发展之中,同时,又要面临紧张的学业等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新课题,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也给大学生敏感的心理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于是易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与心理承受之间的平衡失调,产生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尤其在大一新生中更易发生类似情况,而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对特殊群体的长期关注,这将占据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本文中笔者将以自己在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中的实例来与读者共同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 案例陈述
2010年2月23日傍晚18:45分左右,笔者突然接到某学生家长电话,说收到女儿手机短信“遗言”,大致内容为自己没能为社会作任何贡献,等其死后,如能找到其尸体,望将其新鲜器官无偿捐献。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在及时时间动用一切力量全力寻找的同时,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该生平时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上进,并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虽然性格较为内向、好强,但平常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宿舍关系也十分融洽,在此之前未流露出任何自杀倾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尽力搜索,有关人员终于在一小区门卫值班室找到了该同学,此时她已泪流满面,左手手腕处血迹斑斑,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事后笔者通过与其进行深层次的谈话了解到:该生自青春发育以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并患有心理疾病,伴有恐惧、自闭、强迫等症状;平时对人很好但凡事对己苛刻,追求尽善尽美,看到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自卑并不断努力改进,深恐自己不如别人,与人交流也就产生困难并逐渐开始自闭。寒假经过心理医生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家长唯恐孩子压力过大,所以没有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谁料到回学校后又出现反复,以致发生极端行为。
二. 案例分析
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是经过层层严格选拔出来的“天之骄子”,具有以下显着的心理特征:高智商,大学生的平均智商在110分左右,比一般人均的IQ高出10分左右;高价值感,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高自尊感;高期望值;高压力群体,大学生要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的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年轻的大学生们相对简单而贫乏的经历、有限的人生阅历与有限的知识经验都不足以满足这种种独特的心理需求,各种压力随之产生。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化解心理压力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反观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她便不幸成为这“重灾群体”中的一员,追溯其根源就不难发现,该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源于中小学时期,而且同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方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格个性等因素有关。
首先,从该生的受教育方式来看,她进入大学以前所接受的“中等教育”已呈现功利性趋势。虽然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这一教育理念难以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于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各种应考试题占据了学生的全部中学生活,其它的各种需要被压抑到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经过“黑色七月”的过滤,在淘汰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选拔出百分之几的幸运儿。这些幸运儿本以为经过中学漫长的“黑夜”之后登上龙门可以过上大学的“白昼”生活,原以为大学是鸟语花香的曲巷长廊、汗牛充栋的藏书、博学多才的大师……,来到大学以后,却面临着新一轮的艰苦跋涉,中学时代所构筑的、苦苦追求的理想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支撑其度过艰苦的中学生活的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精神大厦”一旦轰然倒塌,必然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到新的心理平衡状态,日积月累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大学对大学生来说其实是及时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为要对此前所有学习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整合并使之系统化与个性化,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多方位的基础,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操练”。在大学,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模式等方面与中学不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左右,处于青春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一方面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变化,如:思维成熟,社会情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处在第二次断乳期,心里充满矛盾和危机,具有可塑性和变化的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告别了多年的中学生活迈入大学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师同学的陌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没有很快建立起来,中学时期个人优势没能在新的群体中发挥出来,常常出现许多不适应,表现出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矛盾,渴望交往与防范心理的矛盾,不良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同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期望值过高与目标落差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对待异性
关系、道德规范的矛盾,都构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早期家庭经验也会对个体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气氛、家庭人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行为等等。家庭环境奠定个体人格的雏形,不良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不愉快与创伤,为其后来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中国,大多数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抱无所谓的态度)教养孩子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摇篮,因而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童年的经验在个体自我意识没有发育完善的状态中往往形成个体的无意识,所以在童年时,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暴露出来。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与知识经验的增长,沉睡的早期经验被个体以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加以诠释,从而形成种种不合理的信念(即个体对事物的歪曲的认知),产生心理障碍。就笔者本人接触的实例来看,也确实如此。该生父母为支边知青,属于晚婚晚育,与子女年龄相差甚远,且平时也不注重与其沟通与交流,日积月累,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较深隔阂,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就行,造成孩子的很多问题长时间郁积在自己心里,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此外,该生在其小学时期,班主任曾说过她很笨,不会考上大学的,由于该生从小自尊心较强,觉得这样的话是对其的侮辱,越加激发其好强性格,从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与外界的接触。
再次,剖析该同学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自卑性格是引发其自杀的主要原因。她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唯恐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事实上,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不过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则容易导致自杀。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因此,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笔者以为除学校教育本身需要改革之外,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而各级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对心理进行干预,则成为各校当务之急。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干预
我们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目的在于寻找预防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好的办法不是注意心理问题本身,而是应当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及预防措施和突发时的危机干预及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一) 预防措施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正如我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大学生自杀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从我们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种原因都与心理应激有关。据诸多学者调查发现心理应激障碍是大学生自杀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所谓心理应激(mentalstress)是指人在外来刺激下心理适应的强弱能力。应激源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激烈,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困难,违规违纪受到处分,失恋等应激源都会使应激障碍者产生强烈的内心痛苦和情绪反应,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应激障碍者,其自杀往往来得突然,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是基于以下两种现状:一是目前还有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二是目前大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大学生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去找过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因为在社会上,人们还是认为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差不多的概念,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缓解其前去心理咨询的焦虑不安的心情,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杀。
(2)创建大学生心理协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的作用,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利用学校内的广播、计算机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自信,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也就成了影
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一所大学来说,就必须通过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的心理渗透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及时,价值导向功能。因为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如果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那么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心理障碍也会增多,自杀率上升的趋势就难以避免。第二,娱乐功能。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所以娱乐功能就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建立军乐团、合唱团、围棋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娱乐的条件,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突发时的危机干预
通过本文的案例可以知道,这名学生自杀未遂,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快速反应系统,一批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展开迅速而广泛的寻找,对其不断发短消息进行劝慰,安抚,使其最终产生了不想放弃生命的念头.此外,我们的学生中的中坚力量有较高的觉悟,能够做到严守秘密,不至于在事后对自杀学生造成过大外界压力.
(三) 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也是我们众多角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对于事后如何帮助学生"疗伤"也是尤为重要的,结合案例笔者将谈几点具体的工作方法:
1.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在与其接触时,不能把他(她)当成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
别人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大,若将其看成正常人,其自身压力会减小,有助于当事人的放松,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2.通过不断的接触,交流,如一起就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无意间发现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确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3.在其周围安排的学生,随时掌握其状况,以免再次发生不测,与此同时,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对症下药",加强交流的效果。
四.结语
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避免如"马加爵事件"及上文案例中事件的再次发生,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之法。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价值心理内涵及构建探析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根源透析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自身可塑性很强,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育现状问题凸显,不容乐观。
( 一) 课堂教学存在弊端,影响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当前遭遇到诸多尴尬。首先,价值观教育一直没有脱离 “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内容主旨对理论的宣传,没有解释和实践,只有机械地背诵,收效甚微。其次,价值观教育惯常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重课堂,轻实践,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形成“传授”与 “接受”的 “主—客”教学模式,造成一种 “高压式”、 “垄断式”的教育氛围,致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被消解,影响教育实效。再次,受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产生厌弃、抵触甚至逆反心理,不能深入理解和领悟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实质,更不能身体力行自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 二) 价值观念相互冲突,价值选择陷入迷茫
首先,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目前国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生活方式各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公平与效率、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经济至上与人文关怀的问题突出,呈现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大学生置身其中,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备受困扰,远至潘晓事件、近至道德相对主义在校园流行,价值观念冲突在大学生的 “流行”、 “尴尬”和 “无所适从”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混乱,造成价值迷茫。其次,学校教育主导的价值观与社会现实价值观的冲突。学校教育主导和传播的价值观体系是经过精选的、来自现实生活中而又符合教育者社会理想的,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1]。在 “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指导下,过多强调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同一化,忽视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超越了社会现实。因此,大学生一旦接触到不同于学校教育主导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就不可避免要面临价值观念的冲突。于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容易出现知行脱节、甚至是知行悖离的现象。
( 三) 社会环境严重冲击,价值观念出现偏离
校园之外的社会环境对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和思想信念方面的新问题,理论界未能及时做出回应,或进一步深化研究,致使价值观教育理论陈旧而苍白,难有说服力,教育无法深入。同时,重商主义的社会观念刺激了金钱意识,使得拜金主义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信条和行为准则,导致社会价值观念颠倒,造成并助推了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其次,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腐败,加之 “学得好”不如 “混得好”, “干得好”不如 “关系好”的不正之风也影响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再次,加之西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乘虚而入,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离,价值目标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偏异,价值评价出现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偏异,价值选择呈现世俗化、功利性和利己性偏异倾向。面对不少学生在 “在学校前进一步,回到家退两步,到社会退三步”[2]的现状,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规范、评价、约束处于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根本所在是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缺乏价值认同。
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内容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一个深层的信念系统,价值观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一种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做出识别、判断和选择,并对选择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坚信、内化和践行的能力,其核心内容是理解与认同。
( 一) 价值认同的含义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自己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同时伴随着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再生成组合而完成。因此,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大学生价值认同就是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基本概念、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固化为一种制度转变为行动上的自觉。
( 二) 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基本内涵
机制是事物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或规律组成的一个系统。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是指大学生在接受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其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影响认同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与认同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它主要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认知认同是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学习、接受、认可、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它是价值认同的起点,是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深刻了解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长期以来,价值观教育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而忽视对情感的体验,成为简单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说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在认知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效应。内化认同是大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对价值观念进行认知、体验、理解、评价、选择和接受,使其成为自己内心信念的过程。内化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关键,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大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自我要求,形成自我教育,使价值观教育由 “外在过程”转换为 “内在过程”。内化认同一旦形 成,就能使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行为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情感认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在意志和信念的支配和调节下,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履行价值规范的过程。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外在表现,也是内在心理机制的实行或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给大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促使其实现价值认同,内化为自身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付诸行为实践。
开展实践教学,构建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实施路径
人是通过活动 ( 而且只是通过活动) 来实现自己的行为、表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体现其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大学生可以在实践的检验中去理解自己所受到的价值观教育,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对原有价值理念的重组与塑造。
( 一) 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换器,它所实现的是两种转换: 一方面,客观世界通过实践转换为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化,即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每个个体通过与一定历史时代人所创造的人化世界交互作用而获得相应的规定,获得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智慧; 另一方面,实践按其本质而言所主要实现的却是另一种转换,那就是将人的理想存在转化为现实存在。”[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且有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4]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实践教学是由大学生直接参与的感性活动,旨在强化 “行”的环节,将主观意识外化为人的思想,通过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它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 二) 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构建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价值诉求
构建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宜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教学架起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对主导价值观念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知和行为趋向统一,真正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合,完成行动与思想的对接,做到知行统一。首先,从学习价值理论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渡,而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课堂理论教学能为大学生释疑解惑,但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或满足于思想认识层面,要达到真正理解并积极认同进而自觉身体力行的教育目标,必须把学生带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具象化、活动化和仪式化的感官认知方式,使思想、政治和道德内容走入生活视野,使其对个人的价值认识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避免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以更好地契合大学生接受引导、认同核心价值观念的心理兴奋点,实现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引导,进而促使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念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与认可,积极深入地理解与领悟价值观教育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拓展价值认同认知的层次与深度。其次,大学生的认识方式比较直观,行为方式比较直接,价值评价注重自我感受,尝试体验强调参与互动,对空洞的理论宣传说教不易接受,而对事实体验、情境体验、情感体验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价值观教育在重视认知层面提高的同时,也应重视情感层面的认同。情感体验是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大学生只有投身实践活动,置身于现实生活情景之中,才能通过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自体悟获得积极情感,对主导价值观念产生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促进价值认同情感的升华。再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大学生获得多少价值观知识,而是使他们把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通过教育得到进一步提炼、升华,上升到理性认识内化为内心信念,并在实践活动中达成自觉。实践活动中能够形成平等协作的民主氛围,激发大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行为意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亲身感受的价值冲突场景,用科学的理论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引领学生分析各种行为方式背后的价值体系与需要层次; 启发他们辩证客观地看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点拨学生思考行为方式与价值信念之间的关系,教导他们明辨是非,追求崇高境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能把价值观教育引向深入,促使大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内心信念,主动对价值观念进行正确评价与判断,逐步掌握人生价值观念的准则,自觉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人生之柱,指引重大人生抉择。
( 三)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强化价值观教育
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都是在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活动中产生的,高校应积极倡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最直接的体验和最广泛的参与中得到锻炼和考验,进而深入理解与领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实质,自我修正价值倾向方面的缺陷与偏差,接受正确的合乎社会要求的主导价值观念。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兼顾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两种路径。首先,实施校园动态实践,弘扬主导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探索和创新将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大学生成长有机融合的机制和模式,我校曾经有创办 MMD 社团并成功开展系列活动的宝贵经验,应该将这方面的基础和传统继续发扬和推进; 社科部应与团委、学工处、宣传部等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积极策划和组织以弘扬和倡导主流价值观为题材的演讲比赛;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适应当前文化大发展的现实需求,社科部可以在地方文化进校园方面作一些积极的工作,诸如:邀请专家、学者等开展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讲座、报告组织师生座谈、问题探讨与答疑等活动。其次,创建实践教学基地,深化价值观教育。基于培养社会当前急需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导向,紧密联系现实的实践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 1) 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是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的有力支点,我校立足河北实际可以考虑建设以华北烈士陵园、西柏坡、冉庄、涉县、白洋淀等革命战争遗址地为中心的红色教育基地。( 2)社会教育基地。立足新农村、企业改革、社区管理、文化产业等当前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大学生对国情、省情、乡情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比如可考虑在曲寨、周家庄、石药集团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的社会教育基地。 ( 3) 公民教育基地。随着当前创建公民社会的现实趋势,对公民的道德情操、人格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的大学生未来才能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公民教育可以选择敬老院、监狱、劳教所、 医院、体育中心、火车站等公共服务部门作为教育基地,开展社会服务于志愿者服务活动,例如参与红十字会鲜血、捐献、支教支边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切合实际、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比如现场采访、社会调查、调研报告、讲座、座谈等形式,实施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既体现出实践教学的意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使大学生开阔视野、锻造能力、提升水平。
总之,高校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在主流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下,促使他们思考和领悟价值观念,构建并完善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逐步矫正大学生价值偏异倾向,最终实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对大学生价值心理内涵及构建探析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根源透析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自身可塑性很强,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育现状问题凸显,不容乐观。
( 一) 课堂教学存在弊端,影响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当前遭遇到诸多尴尬。首先,价值观教育一直没有脱离 “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内容主旨对理论的宣传,没有解释和实践,只有机械地背诵,收效甚微。其次,价值观教育惯常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重课堂,轻实践,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形成“传授”与 “接受”的 “主—客”教学模式,造成一种 “高压式”、 “垄断式”的教育氛围,致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被消解,影响教育实效。再次,受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产生厌弃、抵触甚至逆反心理,不能深入理解和领悟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实质,更不能身体力行自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 二) 价值观念相互冲突,价值选择陷入迷茫
首先,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目前国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生活方式各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公平与效率、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经济至上与人文关怀的问题突出,呈现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大学生置身其中,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备受困扰,远至潘晓事件、近至道德相对主义在校园流行,价值观念冲突在大学生的 “流行”、 “尴尬”和 “无所适从”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混乱,造成价值迷茫。其次,学校教育主导的价值观与社会现实价值观的冲突。学校教育主导和传播的价值观体系是经过精选的、来自现实生活中而又符合教育者社会理想的,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1]。在 “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指导下,过多强调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同一化,忽视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超越了社会现实。因此,大学生一旦接触到不同于学校教育主导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就不可避免要面临价值观念的冲突。于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容易出现知行脱节、甚至是知行悖离的现象。
( 三) 社会环境严重冲击,价值观念出现偏离
校园之外的社会环境对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和思想信念方面的新问题,理论界未能及时做出回应,或进一步深化研究,致使价值观教育理论陈旧而苍白,难有说服力,教育无法深入。同时,重商主义的社会观念刺激了金钱意识,使得拜金主义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信条和行为准则,导致社会价值观念颠倒,造成并助推了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其次,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腐败,加之 “学得好”不如 “混得好”, “干得好”不如 “关系好”的不正之风也影响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再次,加之西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乘虚而入,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离,价值目标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偏异,价值评价出现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偏异,价值选择呈现世俗化、功利性和利己性偏异倾向。面对不少学生在 “在学校前进一步,回到家退两步,到社会退三步”[2]的现状,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规范、评价、约束处于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根本所在是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缺乏价值认同。
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内容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一个深层的信念系统,价值观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一种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做出识别、判断和选择,并对选择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坚信、内化和践行的能力,其核心内容是理解与认同。
( 一) 价值认同的含义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自己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同时伴随着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再生成组合而完成。因此,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大学生价值认同就是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基本概念、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固化为一种制度转变为行动上的自觉。
( 二) 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基本内涵
机制是事物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或规律组成的一个系统。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是指大学生在接受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其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影响认同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与认同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它主要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认知认同是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学习、接受、认可、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它是价值认同的起点,是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深刻了解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长期以来,价值观教育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而忽视对情感的体验,成为简单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说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在认知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效应。内化认同是大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对价值观念进行认知、体验、理解、评价、选择和接受,使其成为自己内心信念的过程。内化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关键,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大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自我要求,形成自我教育,使价值观教育由 “外在过程”转换为 “内在过程”。内化认同一旦形 成,就能使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行为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情感认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在意志和信念的支配和调节下,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履行价值规范的过程。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外在表现,也是内在心理机制的实行或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给大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促使其实现价值认同,内化为自身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付诸行为实践。
开展实践教学,构建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实施路径
人是通过活动 ( 而且只是通过活动) 来实现自己的行为、表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体现其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大学生可以在实践的检验中去理解自己所受到的价值观教育,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对原有价值理念的重组与塑造。
( 一) 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换器,它所实现的是两种转换: 一方面,客观世界通过实践转换为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化,即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每个个体通过与一定历史时代人所创造的人化世界交互作用而获得相应的规定,获得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智慧; 另一方面,实践按其本质而言所主要实现的却是另一种转换,那就是将人的理想存在转化为现实存在。”[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且有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4]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实践教学是由大学生直接参与的感性活动,旨在强化 “行”的环节,将主观意识外化为人的思想,通过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它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 二) 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构建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价值诉求
构建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宜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教学架起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对主导价值观念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知和行为趋向统一,真正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合,完成行动与思想的对接,做到知行统一。首先,从学习价值理论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渡,而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课堂理论教学能为大学生释疑解惑,但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或满足于思想认识层面,要达到真正理解并积极认同进而自觉身体力行的教育目标,必须把学生带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具象化、活动化和仪式化的感官认知方式,使思想、政治和道德内容走入生活视野,使其对个人的价值认识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避免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以更好地契合大学生接受引导、认同核心价值观念的心理兴奋点,实现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引导,进而促使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念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与认可,积极深入地理解与领悟价值观教育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拓展价值认同认知的层次与深度。其次,大学生的认识方式比较直观,行为方式比较直接,价值评价注重自我感受,尝试体验强调参与互动,对空洞的理论宣传说教不易接受,而对事实体验、情境体验、情感体验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价值观教育在重视认知层面提高的同时,也应重视情感层面的认同。情感体验是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大学生只有投身实践活动,置身于现实生活情景之中,才能通过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自体悟获得积极情感,对主导价值观念产生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促进价值认同情感的升华。再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大学生获得多少价值观知识,而是使他们把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通过教育得到进一步提炼、升华,上升到理性认识内化为内心信念,并在实践活动中达成自觉。实践活动中能够形成平等协作的民主氛围,激发大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行为意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亲身感受的价值冲突场景,用科学的理论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引领学生分析各种行为方式背后的价值体系与需要层次; 启发他们辩证客观地看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点拨学生思考行为方式与价值信念之间的关系,教导他们明辨是非,追求崇高境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能把价值观教育引向深入,促使大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内心信念,主动对价值观念进行正确评价与判断,逐步掌握人生价值观念的准则,自觉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人生之柱,指引重大人生抉择。
( 三)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强化价值观教育
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都是在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活动中产生的,高校应积极倡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最直接的体验和最广泛的参与中得到锻炼和考验,进而深入理解与领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实质,自我修正价值倾向方面的缺陷与偏差,接受正确的合乎社会要求的主导价值观念。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兼顾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两种路径。首先,实施校园动态实践,弘扬主导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探索和创新将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大学生成长有机融合的机制和模式,我校曾经有创办 MMD 社团并成功开展系列活动的宝贵经验,应该将这方面的基础和传统继续发扬和推进; 社科部应与团委、学工处、宣传部等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积极策划和组织以弘扬和倡导主流价值观为题材的演讲比赛;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适应当前文化大发展的现实需求,社科部可以在地方文化进校园方面作一些积极的工作,诸如:邀请专家、学者等开展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讲座、报告组织师生座谈、问题探讨与答疑等活动。其次,创建实践教学基地,深化价值观教育。基于培养社会当前急需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导向,紧密联系现实的实践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 1) 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是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的有力支点,我校立足河北实际可以考虑建设以华北烈士陵园、西柏坡、冉庄、涉县、白洋淀等革命战争遗址地为中心的红色教育基地。( 2)社会教育基地。立足新农村、企业改革、社区管理、文化产业等当前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大学生对国情、省情、乡情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比如可考虑在曲寨、周家庄、石药集团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的社会教育基地。 ( 3) 公民教育基地。随着当前创建公民社会的现实趋势,对公民的道德情操、人格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的大学生未来才能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公民教育可以选择敬老院、监狱、劳教所、 医院、体育中心、火车站等公共服务部门作为教育基地,开展社会服务于志愿者服务活动,例如参与红十字会鲜血、捐献、支教支边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切合实际、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比如现场采访、社会调查、调研报告、讲座、座谈等形式,实施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既体现出实践教学的意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使大学生开阔视野、锻造能力、提升水平。
总之,高校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在主流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下,促使他们思考和领悟价值观念,构建并完善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逐步矫正大学生价值偏异倾向,最终实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谈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价值研究
论文关键词:体育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论文摘 要: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途径的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尤其在学生心理成长中发挥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体育与校园文化、体育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发挥体育在推进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优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引 言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处。体育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教育功能,决定了体育运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施于人际交往的环境下,使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体质、调节他们的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个性品质,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情感。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增进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 提高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学业、升学、各类等级考试、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高,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心理问题渐趋严峻。这种心理危机现象蔓延下去,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1国内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
据对我国大学生相关调查发现,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纪初上升至约30%,其中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约占10%。从总体水平看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1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校园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重视,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心理素质的而提高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搞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缩减体育课程的学时数的现象。
2.2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与特征及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1)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2)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度;(4)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5)完善的情感与情绪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体育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而体育则是人脑的思维通过作用于身体,来实现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过程。在运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体育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尤其是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学生个体的过渡、成长、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园体育促进良好体育心理素质养成的可行性及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其他教育内容不可代替的。这点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邱远教授基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测试量表、实验组对照法、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呈明显下滑的趋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该研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有利的探讨,为我国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调查和研究,也在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建议与对策。(1)利用体育教学的直观、实践性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与提高;(2)利用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公平性,推进学生个性品质与心理水平的完善与提高;(3)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各种压力、愉悦心情、调节情绪,促进学生情感发展;(4)利用体育活动的紧张性、竞争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完善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5)利用体育运动参与中体验胜利与挫折,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性心与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价内向型的学生;(6)利用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协作性、感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体育的参与性、娱乐性、积极进取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2.4校园体育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优势
(1)适用 群体广泛;(2)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心理咨询室咨询工作的不足;(3)实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显,实用性高;(5)尤其适用于高校弱势群体。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1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择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2 择业焦虑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1.3 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2]。
1.4 择业嫉妒心理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1.5 盲目攀高心理 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1.6 消极依赖心理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3]。
2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2 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挑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2.4 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 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 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4]。
3 对策
3.1 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及时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具备一个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3.2 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 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3.3 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5]。
3.4 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及时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6]。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3.5 心理调适方法
3.5.1 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5.2 适度宣泄法 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5.3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3.5.4 注意转移法 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与社会支持关系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福建省福州、厦门和莆田3市4所大学2~4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和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hoteliling t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惧怕否定评价总分范围为30~145分,均值为(85.15±13.316)分,存在惧怕否定心理的比例为39.0%,不同年级、性别学生的惧怕否定心理相似。具有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总的社会支持比较低;进一步分析可见,他们无论是获得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还是对这些支持的利用程度也均较低。结论 惧怕否定心理会影响社会支持,帮助大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均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社会支持; hotelling t2检验
惧怕否定心理是焦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对他人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1〕。吴福喜等〔2〕研究发现,惧怕否定评价量表评分高的患者,有明显的社交焦虑及社会支持不足,且2者相关。为了解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状况,特别是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于2004年9~12月,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从新的角度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福建省福州、厦门和莆田3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4所大学2~4年级共99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经整理核查后共得有效样本量977名,其中男生348名,女生629名;年龄为17~23岁。
1.2 方法
1. 2.1 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1〕 包括“担心别人怎样看我,害怕别人会不赞同我,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等30个条目,按1=与我不符,5=与我相符5个等级进行评分。自评得分≥90分为存在惧怕否定心理〔3〕。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ds)〔1〕。共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并计算支持总分。该量表经国内多项研究使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修定。在首次调查3周后,随机抽取99名(10%),调查对象进行重测,结果10个项目的相关系数为0.70~0.91,同时cronbach α值为0.7620,说明修改后的量表仍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lsd)-t检验和hotelling t2检验检验。
2 结 果
2.1 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测试结果 惧怕否定评价总分范围为30~145分,均值为(85.15±13.32)分。其中不存在惧怕否定心理(分值<90分)的有596人,占61.0%,均值为(77.68±10.52)分;存在惧怕否定心理(分值990分)的有381人,占39.0%,均值为(96.85±7.58)分。2,3,4年级学生的均值分别为(85.18±11.90),(85.27±14.15),(83.34±15.42)分;男生为(84.70±14.03)分,女生为(85.40±12.91)分;不同年级、性别间fne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情况(表1) 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得分的均值分别为(36.38±表1 不同年级及性别大学生社会支持比较 注:与2年级学生比较,a p<0.01;与男生比较,b p<0.01。5.96),(8.14±2.16),(20.50±3.86),(7.75±1.72)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社会支持度不全相同,经lsd-t检验发现,除4年级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分与2年级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得分2年级大学生均显著高于3,4年级大学生(p<0.01)。女生的总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大学生的惧怕否定心理对社会支持影响 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1〕。因此,采用hotelling t2检验来判断惧怕否定心理是否对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产生影响。
2.3.1 适用性分析 经检验,方差矩阵齐性的box’s m=4.025,p=0.675,可认为各组的应变量方差矩阵齐同;bartlett’s球形检验的近似χ2值=993.297,p=0.000,可认为应变量总体相关矩阵并非单位阵,各应变量互相相关;符合多变量方差分析的数据假设条件。
2.3.2 hotelling t2检验 结果可见,各种统计量(pillai’s trace,wilks’lambda,hotelling’s trace和roy’s largest root)的p值均=0.002,说明不同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其社会支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没有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其社会支持程度较高。
2.3.3 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对社会支持各维度影响(表2) t检验结果可见,不同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其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没有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所获得的各种支持都比较高。表2 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对社会支持影响注:有惧怕否定心理的学生比较,a p<0.05,b p<0.01。
3 讨 论
本次调查的福建省部分普通高校中存在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比例为39.0%,明显低于哈尔滨护理本科生〔3〕的82.3%(χ2=56.121,p=0.000),同时不存在惧怕否定心理的学生得分均值(77.68±10.52)分也显著低于不存在惧怕否定心理的护理本科生〔3〕的得分均值(87.49±2.1)分,t=-8.250,p=0.000),说明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对较好。
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4〕,它一方面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不论是总的社会支持,还是各维度的社会支持均低于正常心理的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作为社交焦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负性情绪,是对某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6〕。这种回避会使他们更少参与人际交往,影响了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减少社会支持的客观来源;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又渴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敏感,容易进行负性归因而造成心境不稳定和情绪起伏,进一步影响了对支持的主观体验和利用程度。由此可见,帮助大学生克服惧怕否定心理及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提高他们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131,228-230.
〔2〕 吴福喜,邓河晃,蒋泽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49-50.
〔3〕 范宇莹,李秋沽,郭丽,等.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惧怕否定心理及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2(6):21-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分析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健康教育 课程 学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素质,各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教学也因此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本文立足于课程实效性目标,着眼于课程建设,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这就将心理健康意识放在了首位,是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相符的。从我国的现状看,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所以,依照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宗旨,从入校之日起就应该使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心理健康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其他各年级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 课程目标
与一般课程比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从教学效果的时间性角度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性,不但要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而且更应在大学生当前的生活中发挥现实性作用。其次,从教学效果的针对性角度分析,主要在研究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领域进行指导式教学,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三,从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分析,其教学效果具有综合性,即通过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应使其具备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为其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科学的心理认识基础。因此,该课程教学结果的表现形式应具有认识内隐性与行为外显性相结合的综合特征,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围绕着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来确立,即课程教学既能提高大学生科学认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加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冲突和问题的实践技能。
3 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技能和本领,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所以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各高校这些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广泛调查,结果均显示,大学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问题和生涯规划问题等[1]。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应该考虑到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目前,高校开设的有关“心理”方面的课程很多,如《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心理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程名称不一样,但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致使不少学生重复选课。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过程,在高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高校的办学原则。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开一些与“心理”相关的选修课,但学校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防止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尽管许多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帮助,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系统最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因此各高校应优化学校资源。
4 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实际应用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切忌为了达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满堂灌”和“一言堂”。课堂上积极的师生互动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自身的实际问题进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共同讨论,从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勇于创新,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课堂理论讲授、心理测试、心理影片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演讲、辩论、训练、新概念作业、网上辅导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价
许多高校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忽视该课程的专业特殊性,常常以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来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如,任课教师的语言表达等;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则主要关注笔试分数的量化评价,忽视对实际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发生方向性错误,只突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相关技能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在客观上给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评价中,以单一考试的量化手段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等划类的传统评价方式是不恰当的。该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必须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大学生经教学之后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还是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历史不到20 a,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许多高校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还有不少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影响。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浅析森田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
作者:杜玉凤 李晓敏 何雪娟
论文关键词:心理疗法;学生;心理过程
论文摘要:森田疗法的主要治疗对象是森田神经质引起的神经症,包括普通神经症(即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恐怖症,发作性神经症如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发作等。在近4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用森毋疗法对22例神经症及神经质倾向的求询者进行咨询与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1运用森田疗法分析心理障碍原因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教授从他亲身的神经症体验和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森田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性格特征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神经质的人生存欲望很强,追求十全十美,往往在理想愿望和严峻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因而过度紧张,这是神经症的诱发因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心身可能出现某些一过性不适感和轻度功能障碍,如紧张时的失眠、心悸、头昏、口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森田认为,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安、恐怖、担心、焦虑的心理,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如不特别注意,常可自行消逝。而神经质往往把这些现象误认为是“病态”,并力图排斥它、否定它,结果,由于他们对自己感受的过分注意,这种雄感的感觉又会促使注意进一步加强,使感觉和注意持续地相互作用,终于形成神经症症状。22例来访者中有神经质倾向的12例,普通神经症3例,强迫观念症5例,恐怖症2例。其共同的性格特征是:性格内向、过分疑虑、敏感、谨懊,对细节和规则过分关注,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大多有疑病倾向。
1. 1学习问题导致的心理津碍多见于新生,其中有些人在高中阶段已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他们往往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是学校的“尖子生”,进人重点高中或大学后,他们失去了“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挫,希望自己“好”与无论如何努力也赶不上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矛盾冲突,他们常常幻想自己是全班及时,各方面都很,老师喜欢自己,同学羡慕自己,当回到现实中,他们无法接受现状。由于长期解决不好这个矛盾,继而出现身体不适,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或总感觉上课走私,杂念丛生,于是担心自己出了间题,力图排除“杂念”,结果使症状固着。
1. 2人际关系所致的心理障碍这些人往往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过高,与人际交往过分敏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与人交往,但交往中又不知说什么好,理想中别人对自己的崇拜和热爱与现实中自觉木呐和盆笨形成的落差太大,从而感到失落和自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们苦思冥想,总关注自己的言行,同时又不断的否定自己,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合群,产生心理障碍。
1. 3各种自卑导致的心理障碍相貌平平、家庭贫穷、父母离异等均能使追求的人将其夸大化而感到自己的不,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长相一般(主要见于女性),他们总幻想着有佼好的面容,得到许多异性的青睐,但一回到现实中,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常感到无奈、自卑、痛苦,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影响学习。
2运用森田疗法指导心理咨询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是:①“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让患者承认并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的苦恼和焦虑,不把症状当作心身异物进行排斥,以消除主客观之间的冲突,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会使症状逐渐消退。②“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除了对症状采取顺应的态度,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即一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面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本治疗中心用森田疗法对22例来访者进行指导,通过讲解森田理论,告诉他们由于自己多疑、敏感、追求、内省力强等人格特征,致使对某些不适感过分关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对神经症症状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精神交互作用,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促使他们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其能慢慢接受症状的存在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焦虑,自觉的面对现实,并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找回自信,发现真正的自我。经过多次讲解,并让求询者不断领会和实践,使他们逐步消除了强迫观念。森田“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说来简单,但让患者真正学会运用原理去对待自己的症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咨询过程中,一方面用森田疗法耐心指导,一方面推荐森田疗法的小册子让求询者学习,经过努力,22例求询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事实证明,只要灵活运用森田原理,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