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要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意义,开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多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及时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推进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造力、抱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等因素上与学业学生有极显著的差异:学业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及时,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孩子的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长期“孤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强烈。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逐步规范,但实效性低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重视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流内容的偏颇,易造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平等的氛围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家长、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较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掌握家校合作技巧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家长只有主动配合老师,同班主任在思想方法上保持一致,共同致力于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学校教育才能更富成效。班主任只有求得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开展。如果家长对孩子都放弃了,单靠班主任的努力也将无济于事。

班主任要和学生家长加强日常性沟通。日常沟通是“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班主任通过同家长的日常沟通,可以侧面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现实表现、思维动向和这些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会比较孤僻;家境比较富裕的孩子,往往就比较傲气。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家庭和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班主任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教育不同的学生。同时,班主任通过日常沟通,还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的平时表现,可以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既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也可以使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上同学校保持一致。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主动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日常沟通中解决好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家长也一定要重视班主任在沟通中反馈的情况,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创新家校合作的方式。班主任有效与家长沟通,可以采取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到校面谈、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在充分利用上述沟通方式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家校通”就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方式的创新,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这个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问题、通报情况,实现家校间信息的即时传递。班主任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长征求意见,商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有效办法;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状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长通报学生成绩,告知放假日期和发放补助情况。“家校通”让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便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利用“家校通”这一有效信息平台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校通”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注重和家长沟通中的细节问题。沟通是一门学问、一项技巧。家校合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细节问题,只有这样工作中才能做到收放自由,游刃有余。一是要和家长以诚相待。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班主任与家长交流,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不能只站在学校一方讲话,不能把家长当做学生来训斥,要和家长交朋友。只有互相尊重,合作才有基础。二是要尽量多报喜少报忧。学生在学校表现的好,老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家长听说孩子有了进步,心情自然高兴,可以增进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就能够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班主任如果经常打电话向家长告状,不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家长也会很厌烦,既不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也不利于家校的长久合作。因此,要多报喜少报忧,能在学校解决的,尽量在学校解决。三是轻易不要找家长到校。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自尊心强,爱面子,如果班主任一旦把家长找到学校,就会把问题扩大化,学生会感觉受到羞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怨恨恼怒的心理会更严重,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还造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对立,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其二,作为学生家长,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摊事业,或者都在为生活而忙碌,班主任因为一点小事动辄就找家长到校,家长会认为教师小题大做,时间长了家长就会反感,即使到校了也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在意,同样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一定不要轻易找家长到校,要在校内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尽可能在学校把问题妥善处理。万不得已找家长时,也一定要想好怎么同家长沟通,要取得怎样的沟通效果,要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总之,中职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班主任掌握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和管理中职生。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高等教育家校合作探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家校合作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校合作 高等教育 对策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①他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我国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以来,广大莘莘学子进入大学学习已不是难事。然而,家校合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的后果,使我们意识到加强高校与家庭的合作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本文拟对高等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 我国高等教育“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1 整体计划性差,机制不健全

基本上,很多大学生的家长只有在新生见面会时才有且仅有一次的与校方有过直接接触,在之后的四年大学中,家长仅能依靠子女有限的电话或书信来了解其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情况。这虽然受家长对高校教育水平关注意识、学生与父母交流多寡、地域阻隔(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到外地求学)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高校内部没有建立起专门有效的沟通家校双方的机制,使得家长无法对子女在大学阶段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有一个明晰、细化、连贯的了解。

1.2 沟通渠道单一,家长参与有限

心理学家莱维持1972年通过实验证明:双向沟通组在速度上、秩序上不如单向组,但在正确性上,增进了解与建立良好关系上大大优于单向组。研究者认为,在单向沟通组,传达者因无法了解对方接到指令后的状态,缺乏反馈而不能及时调整指示,接受者也由于无法从对方的态度上了解自己的领会与行为是否正确而产生不适感与挫折,出现埋怨或抗拒心理。可见,沟通交流的效果受沟通方式的影响。②家校合作是一个家长与学校相互沟通与协作的过程,既需要学校联系家长、与家长沟通,也应该包括家长对学校事务的了解和参与。但许多高校在理解家校合作时往往是以学校为本位,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配合;在同家长进行沟通时仅仅只是采取一些简单的方式,如印发学校相关刊物、电话采访家长。高校与家长沟通渠道的单一化导致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不能得到真正发挥。

1.3 合作方式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评价体系

一些高校虽然也采取了家校合作的措施,但都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工作,如定期给家长邮寄校刊、校报,为宣传办学宗旨及方针进行简单的电话访问,逢学校举办大型活动还会邀请家长莅临参观等等,但涉及到大学生的能力、心理、素质等核心问题的双向交流却显得尤为单薄。另外,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机体,对家校合作的成本收益比没有进行量化评估。

2 家校合作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学校管理者的观念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个观点,他认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笔者以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应当对家校合作持积极的态度,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对家长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却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其他人不应干预。即使是在高校中,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也没有摆脱这种“师道尊严”的传统。他们总是视自己为,对家长一方的意见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另外一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就像乔伊索·爱泼斯坦所说的,他们“都喜欢家庭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来,但许多人却不知道怎样建立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方案,并常常害怕一试,从而形成了一条‘花言巧语的常规’,教育者们势利、傲慢,表示愿意支持伙伴关系,却又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③

是决策者这种在观念上的不重视,使得家校合作愈发困难重重。

2.2 家长过度放心的心态

不少家长在子女考入高等学府后,便认为孩子已经成人,他们的认识、行为已经趋于成熟,不需要进行教育。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忽略了子女的心理变化,放松了对其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家长们知识层次上的差异,加上自身“终身学习”观念的缺失,无法做出与时俱进式的教育,更不会主动与校方就子女在大学中所受教育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只一味地单纯信任高等(下转第51页)(上接第16页)教育,心甘情愿地拱手将教育的权利与责任让与校方。

2.3 大学生与家长缺乏沟通

当今大学生因观念上对教育没有正确、深刻的认识,认为文化水平较低的父母已经丧失了对自己的教育资格,不愿与父母沟通,导致两代人之间明显存在“鸿沟”。据一项调查表明:“经常、定期与亲人联系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14.33%;不太多、但定期与亲人联系的占10%;偶尔与亲人联系的占22.67%;几乎不与亲人通信的竟占50.67%,而几乎不与朋友联系的仅占12%。”④大学生与家庭关系的淡漠,不愿意对家长吐露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致使家长无法了解子女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与心理状态,对子女的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口头叮嘱的层面上。

3 增强家校合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3.1 更新观念,明确职责,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家校合作中的双方都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教育对象,学校只有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才有可能到达推动学生健康发展这一家校合作的目标。有效的合作需要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在家长和学校要明确各自的角色与分工,改变学校为主、家长为辅的状况,形成双向互动、同步协调、共同负责的局面。学校尤其应当为家长创造一个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与氛围,将家长切实纳入到家校合作的体系中来。

3.2 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互访制度

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发展动态、学生整体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可通过每学期邮寄成绩单的方式来实现。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在校表现的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讲座,利用这些家长多年的亲身经历和人生体验,对广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的教育。

3.3 利用互联网,创新家校双向沟通模式

学校可以在本校的网页上实时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开展的各项活动,开辟出专门的交流专栏,使家长也可以对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互相交流,互相补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想体会、业余爱好等到网上,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往往也更乐于真实地表达,从而使家长更容易了解真实的信息。这种互动化的交流,克服了传统单向交流的弊端,因而可以达到学校、家长、学生“三赢”的效果。

3.4 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保障家校合作有效实施

目前制约校方开展家校合作较大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但是不可因为资金的瓶颈就限制了家校合作的开展,也不可以拿经费不足作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借口。各个高校应当尽力筹措专项的活动经费,并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使活动的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目标更具体、措施更完善。筹措资金的渠道可以是:(1)吸引社会力量捐助,吸纳共建单位的赞助,或是商业团体的赞助;(2)会费,可以模仿日本的pta(parents-teachers-association,即家长与教师协会)组织经费筹措渠道,向参与合作的会员收取少量的会费;⑤(3)向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关工委等教育对口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划拨。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部门对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管理,并保障经费使用情况公开、透明。只有保障了家校合作的经费投入,才能保障家校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 对离异家庭初中生开展有效的教育

内容提要: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一定的伤害,离婚率的上升给学校教育增添了新的课题。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走出困境,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责任。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行为表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建议和学校帮助离异家庭子女的方法,以及家校合作的措施。

关键词:离异 初中生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校合作 引导

家,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障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社会适应性障碍。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种反传统的新潮思想日益得到社会人士的认可,从而使离婚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据有关方面统计,1979年我国内地的离婚率仅为3%,而现在已上升到13%,且67%的离异家庭有子女,其中,年龄在40岁左右,孩子在15岁上下的中年夫妻离婚占82%。这就是说,离异家庭的子女大都正值受义务教育时期,更是集中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教育阶段。2003学年至2005学年,我校曾对742名初三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初一时离异家庭学生有18人,到初中毕业时增加到35人。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缺或教养失衡问题,同时这些孩子由于突然遭受到家庭变故的影响及父母单方面的遗弃,加之家长的心情、素质的局限,家庭教育残缺和方法简单,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这给学校教育增添了新的课题,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了解、掌握这部分孩子的心态,帮助他们适应父母离异的生活,平衡他们的心理,这是当今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家庭篇

(一)父母离异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父母离异不只是离异的当事人受到困扰,孩子是父母离婚大战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在生理、心理、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干扰和影响,从而产生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情绪情感障碍

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不理解和长期郁结在内心的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一触即发,主要表现为发脾气、摔东西、不愿意与人交往、睡眠不安稳、亲子之间冲突加剧等。而出现情绪问题的诱因也往往只是一些生活琐事。

2.适应性差

父母离异后,孩子随父亲或母亲过着单亲生活,他们很难适应家庭的这种突变,心理会处在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表现出极度的愤恨和绝望。有研究表明,家庭解体后,孩子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心理适应期,一般要经过2~3年或3~5年的时间。这一心理适应期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愤怒、痛苦阶段;盲目乐观阶段;流动、出走阶段;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渴望、思索阶段;获得新生阶段。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尽快给孩子创设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适应期可以缩短。而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经常表现出对离异对方的嫉恨、诅咒、情绪消沉、喜怒无常或借酒消愁等,那么他们的子女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比夫妻当事人还要严重几倍。比如,有的孩子索性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一般来说,夫妻离异后,失去父爱的男孩比女孩的心理创伤严重。他们失去了男性特有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会延缓性别社会化的进程。

3.性格缺陷

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的性格缺陷主要有:

(1)孤僻。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因为,孩子在父母闹离婚的整个过程中,要经历三个痛苦的阶段。及时阶段,当父母向他们发出离婚的信号后,在情感上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整日闷闷不乐,暗暗祈祷自己不会碰到这种不幸,希望父母能“回心转意”。第二阶段,在父母离婚时,父母双方往往是:以孩子当作要挟对方的筹码,(表面上)相互争夺孩子;或是当着孩子的面,把孩子推来攘去,谁也不要,视孩子为累赘。孩子目睹了这一切而怀着一种被羞辱和是多余的感觉,强化了他们的自卑自贱心理。第三阶段,在父母离婚以后,由于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影响,他们总是觉得“父母离婚是件很羞耻的事情”。所以,他们害怕同学瞧不起他、嘲笑他,更不愿看到别人触“景”生情,背着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所以,离异家庭的学生,不喜欢参加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逐渐变得性情孤僻。同时,强烈的自卑感使离异家庭子女不愿与人结伴,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唯恐被他人轻视和排斥。当恐惧感超过亲近他人的欲望时,就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为了避免孤独,他们往往在想象的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朋友”来,并把“他(她)”当成真实的朋友去对待。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的孩子,心中充满孤寂、愁苦与被遗弃的感觉,与外界环境就会越来越疏远。如果父母整天陷于“内战”,心绪烦乱,教育方式不当,或已重建家庭而放弃教育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任其发展下去,孩子将会形成不合群、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

(2)怯懦。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怯懦性格。他们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等。夫妻离异后,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孩子管教严格,使孩子望而生畏,总是担心自己使父亲或母亲失望,时时体验着恐惧的情绪。此外,同伴的讥笑和轻视,也会使离异家庭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表现出抑郁和退缩。

(3)粗暴。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子女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及攻击行为,易引起孩子对父母及社会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那些父母另有新欢后被虐待、遗弃的子女更是如此,即所谓“暴力的结果必然产生暴力”。

(4)逆反。面对家庭的破裂,他们认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是社会、父母、他人一手造成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什么事都不顺眼,什么人都不可相信,因而不愿接受教育。一次我跟一位离异家庭学生交谈时,他就直言:“最疼我、爱我的父母都在骗我,我还能相信谁?”还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后,她随父亲生活,一次母亲来校看望她,顺便还带了两套新衣服,可是这位学生连母亲的面都不愿意见,还大声嚷嚷:“她不是我的母亲,她不配做我的母亲。”在这类学生心里,几乎已经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一次一位班主任气愤地对我说起一件事:他发现班上有一位离异家庭的女生,有早恋苗头,批评了她几句,可她倒好,反而跟那男同学公开化了,连散步、在食堂吃饭都形影不离。他们不但不接受我的批评,反而向我示威。这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他们在扭曲了的心理支配下,往往明知故犯,逆其道而行之,你们“说是,是也不是”,你们“说不是,不是也是”,以此来发泄愤恨不平的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4.学习困难

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的变化,必然会给学习带来困难,这是学习困难产生的内在因素;父母离异后,孩子多半无人管教,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外在因素。因此,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成绩上明显不如完整家庭的子女。

经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沉厌学,缺乏上进心。离异家庭的孩子,随着父母的离婚,原先无忧无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撒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已成为过去,连句心里话也无处诉说。安逸的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消失了。这不能不让他们认同“没妈(爸)的孩子像根草”,这种消沉低迷的情绪使他们变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在父母离婚后的学习状态与从前大不一样,上课时精神恍忽,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平时的行为习惯也大不如前,失去了往日的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等积极向上的朝气。我校一位读初二的离异家庭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看到同学的家长雨天送伞(雨披)、冷天送衣的时候;当我看到别的孩子拉着父母的手逛公园、逛商店的时候;当我看到同学病了,其父母就会马上出现在身旁陪伴着的时候;当我看到……我的父母在哪里?我的委屈、我的孤独,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可以倾诉。”伤感与颓丧使得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因看不到前途而自暴自弃。这就导致许多离异家庭子女经常无故旷课,扰乱课堂秩序,作业马马虎虎,抄袭别人,甚至不完成作业,所以,他们中的不少人逐渐成为班级里的差生。

5.行为习惯不良,不讲文明礼仪

家庭是子女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子女在父母的抚育下成长,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诲,了解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懂得怎么生活,怎么做人。然而,离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残缺的。因为,一般夫妻在闹离婚的那一段日子里,双方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感情纠葛,他们连自己的衣食住行也变得毫无规律,更谈不上对子女生活习惯、文明礼仪的培养,给子女留下的只有无规律的生活和不文明的言行。有些单亲家长因自己的离婚使子女失去了母(父)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于是便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丰衣足食”,无条件满足;对孩子的行为过多限制和过分干涉,目的是想让子女比离婚前或比家庭的子女生活得更好、更安全,而正是这些不健全的教育,使孩子容易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不懂人际交往礼仪,甚至出现任性、自私和以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

6.社会性发展不良

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不良,突出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他们行为表现的反应较为被动,包容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支配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特别是当他们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等消极情绪时,这种倾向就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当然,当这种被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人际关系需求也会向主动方向转化,容易树敌和走向极端。其实,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处于一种极度不平衡状态,他们恨父母无情,他们怨生活不公,他们看不惯一切,仿佛什么人和事都在跟他们作对。再则,离异家庭的孩子,虽说容易自卑,但不少自尊,甚至比其他孩子表现得更为强烈。当他们失去了父母的这一依靠以后,“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为此,他们变得敏感、多疑,别人无意的一句话,他们就会对号入座,从而表现为好斗和攻击性。我校的一位学生,当我们知道他的父母近期离了婚时,我们及时地安抚他,鼓励他要自立自强,他确实很“争气”,各方面表现比以前更出色。可是,时隔一个多月,他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老师,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自从我妈妈离开以后,父亲像变了个人似的,要么在外赌博,要么在家喝酒睡觉,我便成了他的‘出气筒’,时不时的不打即骂,我要离开这个家。”像这样原本好端端孩子,因家庭变故而选择逃学、离家出走的极端行为绝不是个别现象,其中一部分学生还因此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所利用,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许多调查也表明: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选择离家出走、自伤自杀,更容易陷入偷盗、暴力、吸毒等犯罪深渊。

上述情形并非每个离异家庭的孩子都存在,但一般来说,父母离婚会给孩子带来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对于这类学生,教育者仅给予一般性的同情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具体的辅导,以帮助他们较顺利地度过这一人生难关。

(二)学生的心理变化阶段

夫妻之间离婚一般都有个时间过程,长的几年,十几年,短的一年半载。在父母发生激烈冲突至离异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的思想态度也有个变化的过程。外国学者霍滋曼与他的同事通过观察离异家庭孩子面对父母分离而产生的精神变化,把这一变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1.否认阶段。在父母关系紧张,离异已近时。如别人问及“是否你爸爸妈妈要离婚呀?”孩子则极力否定,说这是造谣,是假的,虽然他们心里清楚家庭的矛盾,但情感上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不想念自己会碰上这种不幸,希望没有这种事情发生。

2.愤怒阶段。随着父母关系的日益恶化,孩子意料到前景不妙,这时会产生愤恨不平的心理。生父母的气,认为他们为个人的幸福而抛弃他是极自私的行为,在这种怨恨情绪的支配下,孩子往往会一反常态,在家里或学校里出现攻击性行为。

3.争执阶段。当父母离婚很快成为一种事实,孩子会极力争取和他喜爱的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并为家里的物品分配等事情向父母讨价还价。

4.沮丧阶段。父母离婚后,孩子感到伤感、颓丧,有时甚至对生活、学习等失去兴趣,沾上不良习气,离家出走或参与社会不良团伙的事情,往往会在这时产生。

(三)离异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建议

离异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缺损实际上是做人的摇篮教育、甚至是做人的终身教育的缺损,因为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必然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其具有自然的早期性、父母的性、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影响的随时性、要求的连续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等有利条件和特有优势,因而是其它任何教育都难以替代的。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离异家庭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注意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教育家哈巴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心中,因此我们还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离异父母不仅要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家庭人际心理环境的改善,而改善人际心理环境的关键是提高离异父母的素质。离异父母可通过吸收各方面积极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离婚了,但还是爱自己的,从而使孩子能保持正常的心态健康地成长。

2.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父母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3.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

离婚往往阻断了子女与父母一方的亲情联系,从而使之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波动或明显下滑。一些明智的离异父母在对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上仍然保持着较密切的合作,使子女自由地与父母见面、沟通,营造比较浓厚的亲情氛围。即使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子女无法见到一方父/母,他们也会想办法合作,采取培养子女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等方法激励子女成长,从而尽量消除亲情被阻断这一负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4.家庭教育应以表扬为主,增强子女的自信心

比起完整家庭子女来,离异家庭子女更需要关心和爱护。过分的责备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造成提防、戒备和疏远他人与社会的心理。反之,如果注意发现孩子的长处,多给一些赞扬和鼓励,就容易营造愉悦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注意增强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父母失败的婚姻在子女眼里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一时难以接受。父母应当委婉地予以解释,尽可能使孩子以一种平常心看待父母失败的婚姻,减少对家庭的疏离感。同时,父母还可以安慰、开导孩子,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大小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增强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有许多父母在离异后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的希望,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而且,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就会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父母,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7.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对待子女同非抚养方父/母的交往

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离异家庭父/母应使子女经常与非抚养方父/母往来,并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予孩子以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父母的离异,家庭的解体,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着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离异家庭子女要更好地发展自我,仅仅在家庭教育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因此,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必须综合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新格局,使这些孩子得到全社会更多更好的帮助和关怀。

三、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学校篇

离异家庭子女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离婚率增加的直接受害者。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法律机制和社会舆论的保护作用,有效地解决和调解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防止家庭关系的破裂,降低离婚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在用足用好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的同时,还要为密切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及沟通与社会的联系,发挥积极的作用。针对离异家庭开展的教育指导在国外实施得较早,方式也多种多样,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学校离异家庭的教育指导:

(一)用真挚理智的师爱,温暖孩子的心房

由于父母离异,子女源自父母的爱少了,甚至被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常常得不到正常体验,但他们时刻渴望从其它渠道得到情感抚慰。对同学的这种情感需求,教师除了加强家长工作,尽可能使离异家庭子女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情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积极地表达关爱等。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倾听、赞赏、温和信任的眼光注视,和他们亲切交谈,还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使离异家庭子女感受到爱的温暖。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也能够医治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灵的创伤,教师的爱能够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为此,教师必须关心、爱护这些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同他们谈心,重视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兴趣,端正对学习的态度。课堂上,不因他们学习落后而冷落他们,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多与其他同学交往,摆脱烦恼和忧郁,重新抖起积极向上的精神。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位老师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单亲孩子学习,完成学业,最能体现教师的爱心。帮助单亲孩子好的方式就是用爱心启迪孩子们的心灵,激起他们坚持学习的信心。小良是我校八年级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起生活,其父亲忙于工作,对其疏于管教。曾有一段时间,小良迷上了上网,把生活费大部分都花在了网吧里。一次偶然的机会,正是吃午饭的时间,我发现他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仔细询问后才知道,他把饭钱用完了,又不敢跟爸爸说,只好饿着。我先带着他去吃了饭,又跟他班主任讲了这个情况,以后他的班主任老师经常在生活上对他进行帮助。一个多月之后,据小良的班主任说,他已经不再去网吧了,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要多施以爱心,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班主任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给予他慈母般的爱,要教育学生和睦相处,让这些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走出精神上、生活上、学习上低谷,引导他们在逆境中崛起。教师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以培养其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通过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如学乐器、学唱歌、绘画等等,这样孩子在生活中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追求目标,精神生活充实,性格会变得开朗、活泼。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奖励,少批评指责。当然奖励与惩罚都要按照一定标准,切忌滥用奖励,在孩子的心理造成混乱。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就会促使家庭离异学生重新振作起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学校要根据离异家庭学生不同阶段的心态提供必要帮助

霍滋曼提出离异家庭子女心态变化的四个阶段,可给我们辅导这种类型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教育者要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如正处于愤怒阶段的孩子,教师要留心他们的言行举止,防止出现一些意外事件。一个孩子在极端激怒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而且他们所攻击的对象不只限于家人,有时同学的一两句玩笑话都会招致他们的冲动行为,故教师对处于愤怒阶段的学生要注意帮助他们消除激情,防止出现一时冲动造成意外伤害。又如,对于处于沮丧阶段的孩子,我们要特别关爱,此时他们也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如我校一位文弱女孩居然在父母离异时留条离家出走。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教育者要帮助他们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使他们认识到父母离婚的孩子并不是最不幸的孩子,鼓励他们振奋起来,并在学习、生活方面多给予关心、照顾。

(三)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的离异

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一般都较难以正确对待。他们对离婚事件评价较低。不少人持有消极的看法。教师要通过日常活动的接触摸清这类学生对父母离婚的看法,对于一些持有“父母离婚,他们的孩子最不幸”、“父母离婚是件很羞耻的事”、“我觉得没人爱我”、“人结了婚就不应该离婚”等看法的孩子,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理解程度,以得当的方式加以劝导,让他们明白父母离婚的理由,逐渐让学生接受这个事实。

一般来说,孩子对父母的分离事件总想极力隐藏,不愿让别人知道。考虑到这点,教师在探讨孩子这类想法时,要在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引起孩子的戒备和反感。

(四)尊重、支持离异家庭子女

假如一个学生的家长是因病去世或因意外事故造成伤亡,通常会有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等人给予帮助和安慰,老师和同学会主动帮助他补习家里出事时所缺的功课,那些平时调皮的学生在他面前也会变得格外小心,不敢逞强并乱叫他的外号等。但父母离婚的学生,则较少得到这种“待遇”。实际上,这类孩子恰恰最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补偿,老师、同学的祥和友谊会有效地减轻他们焦虑、自卑以及惶恐等消极心理。故教师应多关心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多体贴鼓励,少指责训斥,还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些孩子情感较脆弱又比较敏感,一些类似“家”、“离婚”等字眼都会刺激他们的心灵。所以日常说话在涉及到家庭问题时,用词要谨慎,另外,要教育其他学生别歧视和嘲笑他们。

(五)协助家长解决好教育子女问题

单亲家庭的家长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种种原因,而无暇或无心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普遍认为教育子女有困难,其中有一部分家长在教育时陷入误区。

一种是“过度忽视”。一些单亲家长视子女为包袱,百般嫌弃,甚至虐待。如有一家庭,父母离异后,女儿归父亲抚养。父亲工作之余,不是去筑四方城,就是去“卡拉ok”,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经常饿着肚皮去上学。父亲后来再婚,对方嫌他有个女儿累赘,未成,他便迁怒于孩子,经常打骂。以后,凡有女友来,他总是先把女儿赶出家门。

另一种“过度宠爱”。有的单亲家长认为对子女的抚养权争来不易,因此对孩子百般迁就、姑息,造成这些子女任性、专横、胆大妄为。如我校一位女生,父母离异,孩子原先判给父亲,因父亲疏于管理,母亲因此把抚养权争取了过来,母亲对孩子失去了理智范畴内的教养,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久而久之,孩子任性、专横,贪吃贪玩,学习不思进取,更无法理解母亲的心,成了“问题”孩子。

(六) 帮助离异家庭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有利因素,家庭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家庭教育力量集中于一个孩子身上,教育与照管比较。尽管孩子在父母离婚前后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出不能接受,甚至憎恨父母,事实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父母的亲情是挥之不去的,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割舍不断的,也是谁也不可替代的。所以,作为学校切不可越俎代庖,应该为不家庭结构争取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譬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学习汇报课”等活动,给家长提供更多接触子女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回曾经失去的爱,改善家庭氛围,密切亲子关系,发挥家庭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有些家长或是由于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是由于自身文化程度的局限,从而使得家庭教育的职能几乎丧失。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学校”,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责任感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富有自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 激励孩子树立起信心

离异家庭的孩子,一度情绪消沉、低落,失去信心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长期找不回自信,那是相当可怕的。作为学校有责任为孩子重新树立信心提供帮助。具体做法有:

一是经历对比激励。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幸”人士自强不息的背景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和他们身边同类学生等等。通过经历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幸与他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消除心理困惑,重新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二是换位思考激励。教育学生不能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譬如: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幸福在哪里?”“不幸的经历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的讨论中,同学们运用换位思考,打破了“幸福来自于家庭的温暖,来自于父母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局限,不再只看到不幸经历的负面效应。一位离异家庭的学生是这样回答“幸福在哪里”的:“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他过去和今天经历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怎样用行动去塑造未来,沉湎于过去的人是没有未来的”。“过去的我们不能改变,今天的我们能够把握,明天的我们可以创造,幸福在我们自己手里”;有关“不幸的经历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一位学生这样说道:“豆芽弱不禁风,因为它是在温室里哺育;梅花傲立雪中,因为它是在严寒中孕育”,“人性中许多珍贵的品格正是从那些看似不幸经历中锻造出来的”。

通过这种激励教育,增强了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他们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甜美的微笑,他们的眼中又透射出了搏击明天的信心。当然,信心若要成为一种品格,还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我们长期的、反复的激励和呵护。

(八) 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文明行为修养

离异家庭的孩子有了一段被“遗弃”的经历,生活方式、交往礼仪都有所偏离文明健康发展的轨道,表现为厌学散漫、言行粗鲁和我行我素。学校教育就要对学生的行为偏差及时地予以修正。修正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要怎么做”、“不准怎么做”,而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家庭的教育状况,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首先,以正面引导为主。鼓励是好的引导,对孩子学业上的进步要鼓励,思想上的进步要鼓励,美好的理想要鼓励,健康的爱好要鼓励。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很在乎自己的进步,进而激发出前进的力量。其次,适当进行行为控制。教师对这类学生出现的行为偏差,不能因为他们是“特殊学生”而善意放任,“善意放任”不但不会使他们领“情”,反而会使他们觉得老师看不起我。“在家父母不管,在校老师也不管”,这样会强化他们的自卑心理。所以,老师要“管”,要用心与心的交流去感化,使他们的感知由老师“很在乎我”上升到老师“很关心我”。再次,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体验,使得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例如:通过参加“班干部竞聘上岗”、“校园形象大使”、“学校礼仪队”、“学校护卫队”等主体体验、模拟体验等实践体验活动,让他们获得真实的生活感受与成功喜悦,从而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文明行为修养。

(九)学校应为离异家庭子女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应根据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进行强化教育;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取笑离异家庭子女,要主动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离异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

(十)学校还可以建立离异家庭学生个人档案

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加以记载。把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任务分配给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学校关工小组老教师,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行为矫正,并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离异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及时引导,用爱心抚平创伤。

(十一)帮助促使离异家庭子女融入班级群体

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离异家庭孩子往往同伴关系欠佳,他们经常游离于班级集体之外。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孩子比较自卑,觉得爸妈离婚了,自己跟大家不一样,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孤居一隅,远离伙伴群体;二是他们的不受欢迎行为较多,如乱发脾气、攻击他人、自私娇气等,使同伴不愿与其交往;三是受成人(家长或老师)不当影响,例如被嘲笑、歧视,或被当作特殊孩子对待,人为地使他们感到孤立。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离异家庭的学生,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对婚姻离聚的好恶态度,更不能歧视、嘲笑离异家庭的学生。要发掘离异家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同伴群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伴接受他并乐意亲近他。教师要积极组织或介入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提供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离异家庭学生在活动中融洽同伴关系,融入班级群体。

(十二)对离异家庭子女进行心理问题的引导

作为教育工作者,几乎天天同学生接触,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离异家庭学生大体有以下几种心理:

1、羞辱心理。离异家庭学生经历了家庭的裂变,自身的家事与周围正常的家庭形成反差,父母爱情的纠葛,社会上对离婚现象的鄙薄等,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世产生羞辱感,总是回避谈论家庭问题,将家庭的事视为隐私,不加外露。我曾带过一个班级,从全班学生的学籍卡上看,都填有父母双亲的姓名,初接触一段时间毫无感觉,后通过观察和家访了解到这个班有五位离异家庭学生。当问及他们家庭的事时,都闭口不谈,表现出回避、抗拒的态度。思索一下便不难理解,这是由于羞辱感使得他们隐瞒家庭的情况。羞辱感是人懂得廉耻的良好心理品质,但表现在离异家庭学生身上,这种自我封闭的体验便被扭曲了。

2、自卑心理。离异家庭学生从原有的家庭脱离出来,或跟随一方,或寄宿别处,失去了往日家庭欢乐的氛围和优越的生活感受。与自己原先的家庭相比,与周围的家庭相比,难免产生孤独和自卑的情绪,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优越感,缺乏自信心,主动追求精神差,创造能力也低。

3、忧郁心理。由于家庭变故,家庭生活的阴霾笼罩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头,形成忧郁的心理情绪。他们正处于成长和发展中,而现实生活使他们在成长和发展上受阻,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地得到生活乐趣,缺陷感形成沉重的心理负荷,从而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和焦虑,而这种担忧和焦虑是潜藏在内心的,不好表露,被压抑的这种情绪无法排遣,长此以往便形成忧郁的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不合群、性格孤僻、烦躁和心事重重,或胆小怕事,或固执粗暴。

4、冷漠心理。离异家庭学生的家庭生活是由父母的不断吵闹到失去原有的家庭。他们目睹了父母离婚过程中的争吵打闹、欺骗虚伪、绝情负义。这种不和谐、不完整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失去美感,表现为冷漠,缺乏热情和向上的精神。这种对生活的不经意的态度构成冷漠的心理,更有甚者,有的孩子丧失生活的信心,怀疑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形成“反社会心理”。与冷漠心理并发的是不信任心理,对周围的人和事抱不信任态度,甚至有敌意。

5、报复心理。离异家庭学生父母离异后,只跟随一方生活,被另一方冷落。有的离异父母为寻求新的生活将孩子寄宿他方,都不要孩子。他们即使在进入新的家庭后,也被继父母歧视。于是他们认为家庭生活对自己不公,是父母给自己带来了不幸,继而产生报复父母、报复生活的心理,与报复心理并发的是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心理。这些心理并发后,便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求上进,违法乱纪。我接触的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后,双方都放弃对他的监护,他被寄养在亲戚家里。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抱怨生活。于是破罐子破摔,一度打架斗殴,抽烟赌博,学习成绩由班上的优等生下降为学困生。他说:我就是要糟践自己,毁掉自己,让他们为我内疚。

基于以上的心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并直接影响这些学生形成奋发进取、自强自立的信心,影响这些学生养成遵规守纪、诚实勤学的行为习惯。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教育,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予以疏导势在必行。

1、寻找需求点,予以满足。人们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学生心灵上的关键点。离异家庭学生的需求点无外乎有寻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同情等,教育者只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需求点,并予以满足,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寻找闪光点,予以助燃。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对离异家庭学生更应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地予以褒奖,使其闪光点在教育者的助燃下,进一步光大。

3、寻找兴趣点,予以迁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离异家庭学生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教育者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进步的机会。因此,教育者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学生的兴趣,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4、寻找挫折点,予以劝慰。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能够成为学生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离异家庭学生身上的挫折点很多。不仅表现在父母的离异上,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都有挫折,为此,教育者必须首先抓住这一思想转变的关键点,及时地进行劝慰、开导,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实意去感化学生,使学生从教育者身上获得爱的温暖,树立起自强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

5、寻找共鸣点,予以助动。所谓共鸣点是指学生之间在思想情感、行为处境等方面的共同点。离异家庭学生的处境是相同的,但思想行为却又不尽相同,这里不乏有成才成名者。教育者要善于利用这些人的成功事迹,在处境相同的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引起共振,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进一步引发这些学生的思想转化。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复杂而又艰巨的,还需教育者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让这些学生在承受家庭不幸的同时,能够在学校获得一种完整、全新的教育,能够在学校得到心灵上的补偿,使他们的素质得到的发展。

四、小结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那些父母离异的不幸家庭的孩子们,只要我们教师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在爱心中感受真情和温暖,肯定能重塑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们能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具体的帮助和辅导,也一定能扶持他们比较顺利地度过这一人生难关。事实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我们学校,2005级有35位离异家庭学生,他们都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在初三毕业时的品行综合考评中,没有一人不及格,有6人还获得了。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有四位同学在全区名列前茅,有20人考取了普通高中,8人考取了中等专业学校,各项指标比例均超过了家庭学生。可见,离异家庭的孩子不是驯不服的“野马”,也不是遛不顺的“犟牛”,只要我们大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他们,像禾苗需要的雨露那样去滋润他们,适当给予特殊关爱,他们会像其他青少年一样健康地成长,也一定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它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对于那些因父母离异而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学校更应该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把他们引导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当然,学校也不是万能的,老师也不是救世主。离异家庭子女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靠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学校能在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彻底摆脱父母婚变对自己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走出心理的误区,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进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己金子般的青春年华释放出怡人的光彩。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

摘要:要发挥学校 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认识 家校合作的意义,开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 途径。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 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 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 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多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 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及时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 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 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 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 度过 ,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 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 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推进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 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 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 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 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 造力、抱 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 等因素上与学业学生有 极显著的差异:学业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 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 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及时,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 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 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 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 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 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 培养 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 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 孩子的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 度、 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 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 长期“孤 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 强烈。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逐步规范,但实效性低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 重视 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 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 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 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 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 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 流内容的偏颇,易造 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 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 家长培训班 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 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 。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 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同 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 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 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 、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 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 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 在平等的氛围 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 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 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家长、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 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 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 ,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 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 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 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 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较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 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 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 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 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广东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以广东省四会市江谷镇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简称“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广东;农村中小学教育; 家校合作教育

中共“十六大”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家校合作教育①在中国远未臻至完善。因此,探讨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1 四会市江谷镇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特点

四会市江谷镇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部,属于珠江三角洲西部边缘区,其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居全省中游水平。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学校、个别采访,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该镇农村家校合作教育展开调研,共获得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学生问卷300份,男生占56.99%;家长问卷150份,男性占46.21%,主要是31-40岁年龄段的家长;教师问卷50份,64.00%为男教师,70.00%的教师学历达到本科水平。

综合各种调研材料,江谷镇农村中小学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基础型、松散型和学校主导型并存

1.1.1 基础型:在基础型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和学校或老师之间存在低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通常着眼于一些常见的鸡毛蒜皮的事务。如教师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校外情况的分别占28%和41%(见图1),家长向教师反映学生在家表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分别占26%和43%(见图2)。

这种这种类型的家校合作教育在当地具普遍性,虽然时效性好,对于维持基本教学秩序具有一定作用,但是计划性和前瞻性差,其合作仅停留在低层次。

1.1.2 松散型:在松散型家校合作教育中,各合作主体没有明确的合作意愿和意向。家庭与学校双方彼此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具有偶然性。并且,这种偶然的交流范围狭窄,除非一些重大、突发的非常规性事务,双方很少走到一起。如除了教师问卷反映有54%的教师会经常主动与学生家长交流外,其余学生和家长问卷显示,教师与家长并不经常主动进行交流(见表1)。

1.1.3 学校主导型:在学校主导型家校合作教育中,学校、教师是主导,要求家庭、家长积极配合,家校合作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都较强。但是,这种做法不是一般农村学校所能企及的。因此,虽然这种类型的合作较为理想,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有条件、有心情予以配合,故不易广而行之。况且,学校主导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家长这两个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从而造成家庭、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另一种依赖。

1.2 各合作主体的主动性不平衡:在上述三种家校合作教育类型中,各合作主体的主动性都表现出以下共同特征:

1.2.1 学校、教师最为主动:在家校合作中,学校是各主体中最为主动的一方。学校负责制定一切的教育计划、方式,学生及家长只能被动接受。而居于主动、主导地位,就意味着学校和教师承担主要责任,这样的合作,极易沦为单方面一手包办。换言之,就是不平等合作,其效果可想而知。

1.2.2 学生表面上主动,实际上最为被动:学生在家校合作中,既是桥梁,也是合作效果的承载者。多数家校合作的信息都是学校、教师通过学生向家长进行传输;家校合作的活动也是学校、教师在与家长的相互配合下作用于学生的。尽管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占51.97%)认为自己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见表2),但实际上学生对于家校合作的方式、内容、评价等几乎没有发言权。显然,学生在家校合作中表面上主动,实际上是最为被动的一方。如此的合作现实,自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主人翁精神也非常不利。

1.2.3 家庭、家长较为被动:家长由于自身的意识、素养,难得主动,再加上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家校合作中成为较为被动的一方。没有主动性,积极性便无从谈起。根据调查,对学校活动很重视,基本每次都抽时间参加的家长不超过半数,只占43.37%;大部分家长对学校活动并不积极(见表3)。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动性低下,这其中不仅受农村社会生活实际、家长自身素养等原因的影响,学校一手包办对学生的教育也为家长主动性的低下找到了借口。

1.3 合作形式单一,“以一对多”:

江谷镇家校合作的形式单一。不论是教师问卷还是学生家长问卷,位居前三位的家校合作的形式选项都是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这“三板斧”(见表4)。

这种“三板斧”式的交流方式时间短、次数少、概括性较强。教师只能对全体学生的总体表现、平均水平等较为整体、笼统的资料进行表述;家长则只能根据学生所在班级的平均水准与自己心中对子女的了解进行比对,做出评价。

江谷镇家校合作的形式不仅单一,而且“以一对多”。一名教师需要同时面对数十名学生及其家长,由此造成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本应作为求助对象的教师往往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根据调查,遇到困难时向同学、朋友求助的学生占38.71%,居及时位;而向教师求助的只有34.41%,位居第二(见表5 )。由此可知,“以一对多”的大班教学不仅给老师带来了沉重的工作压力,而且也影响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减弱了教师、学校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2 四会市江谷镇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农村生活环境不佳:中国农村生活环境仍然处于贫困和落后阶段,生产与交通的长期滞后影响着家校合作教育。虽然近年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并且对农村基础教育实行“两免一补”,但是现在农村经济的主体依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效益差;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约束,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太忙成为家长不能参与家校合作教育的首位因素,占41%(见图3)。

2.2 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图3还显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也是影响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原因(占19%,居第二位)。调查中,53%的家长仅有初中学历,拥有高中或以上学历的仅占15.9%。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加上不善于与人沟通,与学校、教师的联系少之又少,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仅能满足子女物质的要求;对子女学业方面的辅导缺乏必要的技巧和能力;将子女的一切培养都推给学校等等。

2.3 农村家长观念落后:现今农村“读书无用论”等旧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对于生活较为窘迫、子女较多的家庭,送子女上学的一个很朴素的想法是,在子女还未成为劳动力之前让其有个去处。只要子女年纪稍长,就辍学打工以养家糊口。同时,农村养儿防老、生女赔钱等旧观念依旧盛行,超生、重男轻女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如在调查中,家中只有1个小孩的家庭只占29.55%。这些落后的观念使许多家长无法同时顾及多个子女的家校合作教育问题。

2.4 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尽人意: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师素质有所提高,正如调查显示,70.00%的老师的学历达到本科水平,46.00%的教师教龄达到6-10年,38.00% 教师教龄11-20年。但不能否认,由于农村教育的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使得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仍相当欠缺,从而使农村家校合作教育难以开展,不能落到实处。

2.5 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僵化:现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并不完善。教育评价多以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一种量性的、结果性的评价,学生并没有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而随着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量化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家长同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前述家校合作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便是这种单一僵化评价机制的产物。

2.6 教师负担过重:目前农村教师的负担普遍过重,大班教学或一师多班的现象屡见不鲜。常规的教学之外,无休止的检查、评估、竞赛以及所谓的继续教育,也令教师不堪重负。教师在繁重的班级管理、教学业务之余,能够花费于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的时间、精力并不多。甚至会导致有部分教师在负担重压之下,从而对家校合作没有兴致和热情,消极怠工。

2.7 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基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有必要使其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一种制度。而要成为制度,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家校合作关联到社会系统中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它们的合作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尤其是教育主管单位的管理。可惜这些目前都缺位,因此农村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松散、机制不完善,多数学校没有统一、正规的家校合作组织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而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家校合作活动也没有明确的、完善的规定和政策制度的保障,从而使家校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3 改善四会市江谷镇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的对策

3.1 制定政策法规,建立评价机制:健全的法规政策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支柱,也是维系和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政策和法规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家校合作的正规化、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

3.2 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超生,导致人口规模庞大,家长负担过重,无力教育子女,削弱家庭教育的效果。学童人数增加,势必分薄教育机会、资源,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因此,切实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才能够逐步减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压力,家校合作才能走上坦途。

3.3 提高农村家长的素质:提高家长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兴办家长学校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式和途径。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家长,不仅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对家校合作的认识,还可以密切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加强沟通,培育良好的合作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3.4 建立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要载体。家校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避免合作过程中的组织松散、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出现。各农村地区和学校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设立如村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地方性家校合作组织,以利于保持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同步性、一致性,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合力。

3.5 切实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方面,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之外,停止无谓的检查、评估、竞赛活动,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家长联系,增加沟通;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也应少而精,讲求实效,而不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更不应以这种方式鱼肉教师。

另一方面,应提高农村教师生活条待遇,以此吸引、留住的师资,提高教师推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工作发展的热情。于此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的待遇、编制等问题,为广大农村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教育对于家庭和学校不仅是一种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与家长应该逐渐培养合作关系:从默契的伙伴关系到相互学习与支持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家长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学生的参与,更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合作关系随着各方沟通的深入而逐渐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注重家校合作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因此,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也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渐渐在实践中发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下,家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及时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及时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当然,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我认为应注意与家长平等沟通。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问题,应该与家长平等沟通。如果老师与家长联系过程中态度生硬,神情倨傲,每时每刻都是一副好为人师,长者气派,动辄教育、教训人的语气和态度,往往不能与家长平等交流,老师即使与家庭联系的再多,恐怕都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不能因为学生的学校表现不好,一味地批评家长,甚至把家长也当成挨批的对象,或对家长大发怒气,应该平等地与家长探讨。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真正尊重每一位家长。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他们中的积极因素,多与家长讨论教育问题,并积极利用家校路路通、家访或单独见面时的机会征询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意见或建议。应该虚心向家长学习,努力与学生的家长共学习、同成长,这样才能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整体素质,为真正提高合作效果打下基础。

其次,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我认为,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并及时告知家长,是优点就让它白天、晚上不间断的扩大影响,若是缺点就得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要求配合教育,让缺点不间断的受到控制,直至被消灭。另外,我还经常把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方式,或者班级近阶段的德育目标通过家校路路通告知家长,有时也会提出小建议,指出哪些方面需要家长配合。这样做,一来让家长感觉受到了重视,增加家长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加主动教育孩子;二来引导家长思想,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三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班级,也了解班主任的处理方式,了解学校做了哪些工作,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从更大的范围宣传了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大部分家长非常赞同这样的方法。他们纷纷回复了感谢短信,也对孩子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之后我再对家长的有效的监督,及时地送上“表扬短信”,并向家长汇报教育成果,不但激励了孩子继续努力,也激励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通过与家长沟通,信息得到及时反馈,随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让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的同时也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一来一往,家校联系逐渐密切起来。

第三,注意多报喜、巧批评。打个电话、发条短信让家长知道学生取得的进步,对其进行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同时也能激励家长进一步配合学校的教育。再有问题的学生,其身上总有闪光的地方。

因此,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我都本着以表扬为主的宗旨。即使某一个电话、某一次谈话、某一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出学生的不足,开场白都应以表扬为主。因为教师一旦先表扬了,再提出批评也好,建议也罢,家长从心理上都比较愿意接受,教师联系的目的也最终可达到。如果一开头就是一顿埋怨,一气批评,家长哪怕嘴上服了,心里也不服。就算教师讲的都是真话,家长也认可了这些批评,教师下次再与他联系的时候,他会担心再吃一顿批评,有些胆寒,有些不情愿,就更别指望家长与教师主动联系了。这样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意义就逐渐丧失,家长也可能会离得越来越远。

以下是一个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德育教育案例,从中正体现了家校合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生基本情况:

个性活泼开朗的女生,关心班级集体,劳动表现优异,学习不够自觉,成绩一般。父母对其有比较高的要求,她的表现总是不能让父母亲满意。本学期发现存在借同学的钱不归还的现象。

教育经过:

对这个学生引起重视源于其来到振华不久后的一次数学测验不及格,当时找她谈了话,希望她对在进入初中后的学习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后的教育过程中,在与家长的联络中,发现这名学生的家长对其有很高的要求,她在学校的表现一直不能让家长感到满意,甚至在有时家长觉得她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会责骂数落孩子的不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学校经常对她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并帮助她改正学习习惯上存在的不足,使她对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也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在家长眼里她依然是个差生。在取得了一定的提高后,她又出现了严重的起伏,学习成绩再次退到了后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始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受挫,并主动与家长再次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看到她一点一滴的进步,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给孩子提出达不到的目标。家长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家里给她提供了比以往容易接受的学习氛围。在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又见到了她在学习方面取得的进步。

正当我为她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时,在无意间听到几个同学的谈话涉及到她,经过多方打听,发现其存在着借了同学的钱不归还的现象,数额有百余元。据几个同学反应,从上学期末到现在,该同学屡次向其他同学借钱,有些归还了,有些到现在还没有还,借给她的同学几次问其要,她拖欠了好一阵子。

经过向她询问,她承认自己向别的几个同学借了钱。而不能归还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为了锻炼她的理财能力而给她自己保存的压岁钱存折上的几百元钱已经用完,除了每周家长给的10元钱,她没有可供自己支配的钱了,更不敢开口向家长要更多的钱。针对这个情况,我给予了她严肃的批评,让她主动向家长说明情况,及时归还钱款。批评的同时,我还对她在零花钱的使用上进行了教育,希望她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要和别的同学攀比,更不要胡乱花掉零花钱,对自己的零花钱要有合理的安排,不能从小就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她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流下了悔过惭愧的泪水。

该学生走出办公室后,我马上想到她回到家后将面临的家长的指责。于是,我先跟其家长说明了情况。其家长对此事表示一定配合学校的处理。正当我想提醒她爸爸不要过多的责骂孩子时,电话那头她爸爸问:“哎呀,老师,这孩子我真想揍她一顿,您说我要揍她吗?”对这样的提问,我突然觉得有点安慰,这充分说明了家长已经改变了过去教育孩子的方式。在与家长的配合之下,该学生的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相信老师家长的循循善诱,对其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

教育体会: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关心要从多方面进行,而不是只重视其学习成绩的变化。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应对其有的了解。对学生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学校家庭的统一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初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作为构建心理教育环境的两个主体,应该开展有效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教育空间。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看,家校合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家校合作的基本内容出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的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途径

一、引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一部分源于遗传,一部分源于对外界环境的反射。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其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比较强烈,而学校、家庭作为其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那么如何让这两个角色实现有效的合作,从而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合力,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则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家校合作的基本概述

家校合作,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配合,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互动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它不是依托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环境的构建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熏陶和心理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构建其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角色,因此开展家校合作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克服学习障碍,尤其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学生,教师、家长要帮助其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以顺利渡过心理上的转换期;2.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打破传统教学中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及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其做好不良情绪的宣泄和引导,以提高其应对不良情绪的心理素质;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怯懦等心理障碍,同时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5.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认识、理解、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

1.强化家校合作观念

家校合作能否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能否从思想理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重视。实际上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教师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一些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之后,所有的教育责任都应该由学校和教师承担,自己可以逃避教育责任;而一些学校、教师在实践中也只是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学宗旨,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必须要进行纠正,一方面家长、学校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甚至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指导与文化知识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学校、家长应该明确各自在心理健康指导中的责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完善家校联动机制

家庭、学校、学生是家校合作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如何在合作中实现这三者的有效互动,从而为小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则成为教学发展的关键。在完善家校联动机制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利用亲子活动,稳定与家庭的关系,并提高家长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与家长沟通,做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如一些小学生为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沉迷游戏、动画片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制订家校合作方案。

3.构建家校协调结构

学校要想将家校合作发展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就应该利用完善的组织机构形成家校合作的管理制度,并通过管理责任落实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在构建家校协调结构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建立家长委员会,并选出主要负责人,作为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以确保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能够切实符合孩子的利益;其次,完善监督制度,公开家校合作开展的细节,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督管理中来,以帮助学校纠正教育中的错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共同做好心理指导

家长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有些家长基于种种原因,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限,而这时学校、教师就应该通过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对家长给予心理指导。在心理指导中,一方面要扭转家长片面注重成绩的陈旧观念,提高对孩子的心理引导;另一方面还应该提高其心理教育的水平,指导家庭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统一、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和增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学校、教师为实现教学育人的教育目标,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和交流,构建有效的教育协调机构与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动活动机制,以稳固家校合作关系,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作者:陈燕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小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论述家校合作教育的实用性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家校合作追求形式,缺少实效

当前部分学校的家校合作的形式仅仅是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也较固定,以介绍学生成绩为主。另外还有一些合作形式如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学校等,这些合作表面上看丰富多彩,实际上却缺乏实效性。开放日时学校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排演节目,组织活动,只为完成任务,至于深层次的交流根本无暇顾及;亲子活动能够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提供亲子共同体验的机会,本该深受家长学生的喜爱,但许多学校的亲子活动并没有经过精心策划,而是照搬他人,一层不变,不能够体现学校文化特色,仅仅作为一种文娱活动开展,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抵制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家访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这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家长委员会需要相对并积极的家长主动地参与,而一些文化程度较低或者较被动的家长就会被排斥在委员会的大门之外;家长学校尽管能够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知识,教育方法,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学校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内针对不同的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2.家校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

家校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学校忽视家长的反馈与家长资源的开发,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互动交流,家长会成为成绩通知大会,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代表报告会,网络平台成为发送作业平乙入〔习。这是由于教师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家校合作观,不理解家校合作的真正内涵,没有意识到家庭在家校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此外,在沟通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缺少尊重,互相挑剔,这是由于家校合作双方对沟通目的理解不同,教师认为沟通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自己的教育与管理,家长是配角,家长过多的参与只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家长认为沟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监督学校教育,而不是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3.家校合作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

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的纽带,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学者陈家麟指出,家校合作应遵循“把单纯从学校出发,要求家长配合转变为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原则,而现在许多学校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却偏离了这一原则,将家校合作看作是减少家校纠纷的途径,或看作是学校评优的项目。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对家校合作效果感受最深的人是学生,学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作愿望与能力,因此家校合作不仅是学校与家长的合作,也应该是学校与学生的合作,家长与子女的合作,学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合作。此外,教师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肆意滥用自己的权利,向学生家长告状或分配任务,以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要知道,学生是家庭的一员,教师给学生的压力会无形地传递给家长,家长就会责备学校,学校转而又将压力施加给教师,产生恶性循环。

二、关于家校合作问题的对策

1.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

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将家校合作看作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家庭幸福的重要途径。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敌人,而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应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家校合作关系,认真聆听家长的建议,尊重家长的态度,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与命令。其次,教师应消除自己的思想,因为家长在学生的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有些高学历家长甚至超过普通教师的文化水平。此外,家长也要端正自己的心态,理性地对待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认真地与教师交流,分析原因,当发现教师的批评存在误会时,要及时地与教师沟通。

2.优化家校合作形式

及时,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型,召开分层家长会。这样家长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通过交流学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计划。第二,可以举办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亲子活动。如,清明来踏青,六一同欢乐。教师需要精心策划活动,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搜集节日相关资料,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此外,学校可以利用自己所在社区资源安排学生在假日期间进行亲子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博物馆,亲近大自然,家庭读书日等。第三,学校要积极鼓励并配合教师进行家访工作。以补发工资或补放假期的形式提高教师家访的积极性,对教师的家访工作从质量和数量上进行定期考核,督促教师的家访工作。第四,制定规范的家长委员会章程,使家委会有章可依。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只有当家长充分意识到家委会对孩子教育有用时,才会真正信赖并积极参加家委会活动。第五,延伸家长培训。学校将家庭培训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父母延伸到爷爷奶奶,这样的培训不仅具有针对性,也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减少隔代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

3.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需要采用一定的技巧,我们可以借鉴罗杰斯提出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三原则:及时,沟通要真诚。指教9币和家长坦诚相待,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教师要对学生真正的关心,在沟通时候可以向家长询问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信息,如兴趣、爱好、特长等,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第二,沟通要相互尊重。指教9币和家长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接受彼此的思维方式,宽容对方的缺点不足,意识到双方在教育孩子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第三,沟通要相互理解。指教9币和家长设身处地,站在对方所处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在下班后也是一位家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是一名教师,这样教师家长就有了共识点。此外,沟通还需要平等,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教师家长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合作的关系,家长有话语权,建议权,教师与家长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形成一种合作互助的关系,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4.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指将教师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家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参与家校合作,与教师、家长平等交流,共同反思。对于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学生的叛逆,与其一味地纠正学生缺点,不如让学生自己反思,教9币和家长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商量解决办法。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有机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从而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9币和家长产生冲突的时候,学生可以作为调解员帮助双方了解事实,化解矛盾。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需要学生的配合,家庭的教育也需要孩子的支持,当学校、学生、家庭三者形成教育合力时,教育效果的较大化也就显现出来了。

作者:丁月 陈静 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扬州市扬子津小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增强家庭教育效果

作者:马桂芳 单位:石嘴山市第八中学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实中家长或忙于生计、或不懂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等,使孩子上学后存在许多成长中的问题:或与家长、教师对立、或与同学关系紧张、或学习情况堪忧、或网瘾难断等,这些都让为师的我常常思考,如何解决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以下是我对如何开发家庭教育的点滴思考,与同仁商榷。

一、增强家长家教意识,形成家校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及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如何细致有效地解决教育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单靠以集体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支持,让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在长期的教育中非常重视家校教育的配合,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全员专题家庭教育培训和班主任利用班会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教宣传教育已成惯例。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请有家教经验的家长讲述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大家更是各抒己见,形成了顺应孩子、引导孩子、不压抑孩子的良好教育方法。班主任更是经常与家长建立联系,针对不同的个体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其自身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工作岗位,生活环境不同,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也千差万别。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了老师;有的家长对待孩子,无事时不闻不问,一旦有事,轻则辱骂,重则大打出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有义务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达到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1.举办家长培训会,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不同于专业教育工作者,如今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做好这一工作。我校每届学生都会召开家长培训会,请有经验的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做指导;请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家长提供借鉴;请法律工作者来给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制讲座,引导家长依法教育子女,多渠道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通过培训使家长懂得了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

2.适时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访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思想、学习、行为表现,并对学生在学校学习及表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达到教育孩子之目的。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为教师与家长的及时联系带来了便捷。有的教师认为,打电话可以代替家访。以我的经验打电话的效果远赶不上家访的效果。家访具有场景性特点,教师走进家庭,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易达成共识,实现有话说在当面,问题解决在现场的效果;家访能真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如果不走进学生家,是无法体会到他们的行为的。一次家访我了解到:我班的一个七年级学生自己做饭,其父经商,经常外出很少在家,妈妈嗜好打麻将,常不管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导致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厌学情绪严重。通过几次家访,通过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的不良嗜好,开始尽家长的责任,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生活,孩子的学习态度大有转变,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3.开展亲子活动,促亲子交流与合作。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对孩子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今年中国关工委在我市开展的“感恩励志教育中国行”报告会,可谓是一次有效的亲子活动,父子、母子同在一个会场,“爸爸妈妈,我爱你”、“老师,我爱你”的呼喊声,引发了家长和教师的反思,使家长认识到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随后学校举办的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等,在活动中促进了亲子交流、沟通与合作,密切了亲子关系,达到了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三、加大学校开放力度,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育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它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能够保持一致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1.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从学生家长中选出有责任心、有家教经验、有影响力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是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作用。学校通过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将学校的办学思想、重要决策传递给家长,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意见和要求,使家长委员会,真正成为家庭、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品质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学校实行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学校定期实行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进一步了解教学情况。家长通过走进课堂听课,了解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听课后及时反馈听课感言,增加了对教师工作的进一步了解与理解;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多了解与理解,对家庭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学校举办大型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在举办大型体育、文化、科技、艺术节时同样邀请部分家长观看、共同参与,使家长在活动中一起分享孩子的学习、创作成果,与孩子一起感受到了努力带来的喜悦,亲子关系融洽了,教育沟通畅通了。家庭教育,是一项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学校和教师就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好现有资源,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其重视并参与对子女的教育,帮助家长认识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的目的和意义。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夙愿,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p#分页标题#e#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

摘要: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有效利用实现家校合作,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主要分析了家校合作策略。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家校合作;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形成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时,教师就需要重点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心理特点,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次数,有助于教师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

1.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缺乏。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时,大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参与意识却严重缺乏,认为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更有甚者很多家长将自己参与到心理教育活动中来是学校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家长这些参与意识不高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孩子的关注点在于分数和成绩,长期追求升学率,这种思想觉悟严重阻碍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不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频繁出现,给家庭和学校带来极大的困扰。

1.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

在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时,常会出现一些误区,使得整个合作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在开展活动时,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过于简单化,活动取得的效果甚微。又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校是活动的主要参与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与家长的交流特别少,没有更好的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会造成学生心理扭曲,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1.3心理健康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匮乏,或者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及时的察觉出学生的心理异常。随着专业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变化,心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心理问题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授心理知识,更没有通过开展活动去带领学生体验知识,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此外,部分教师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自信,担心学生的心理教育受到影响。可想而知,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极其缺乏,需要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加大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投入,为家校合作奠定人才基础,促进家校合作活动的有序开展。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策略

2.1强化合作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问题,家长总是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不管不问了,认为教导孩子是学校应尽的义务,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和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应该由学校来负责。此外还有很多家长过度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情感问题和思想教育问题,使得学生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就需要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机会,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环境也很重要,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告诉家长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对许多事物都有很强的求知欲,这时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做家访工作,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及时告知家长,并与家长多沟通交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

2.2构建组织结构。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经实践表明,学校在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单单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活动不了解,甚至不关心,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得在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依旧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留下心理阴影,因此,为了巩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促进家长和教师可以及时沟通起来,从而促进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这个机构需要定期给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普及,教会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建立健全心理素质。

2.3加强专业指导。

首先,学校需要做的是及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告诉家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务必意识到身心的共同健康发展才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生的偏差,家长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就会采取严厉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得学生遇到成绩不好的时候就会惧怕家长。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严重者会将抹杀孩子的天性,将孩子变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因此,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当务之急,学校要给家长灌输好正确的教育理念,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采取正确的理性的教育措施。同时,给家长在灌输教育理论时,需要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正确指导,真正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特别是遇到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总之,要想更好的开展家校合作工作,就需要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教育方法,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真正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健全人才。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及时将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告之家长,让家长在私下里与学生融洽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进而真正发挥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改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作者:林健华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双语实验小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出现了一大批常年见不到父母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儿童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没有父母监护的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经济发展赋予农村基础教育的新任务。

1.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接近两千万,很多农村地区超过一半的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则由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聚少离多是留守儿童与父母明显关系。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儿童对父母亲情的渴望,无法接受父母思想的熏陶,容易产生价值观上的偏差和心理疾病。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少,不能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是现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1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监护无力

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祖辈的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不能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年人的意识形态与现代儿童需要的现代思想不相符,对留守儿童的观念和行为养成起不到良好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留守儿童聚集的农村地区,普遍经济条件较差,地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现代先进的教学条件相差较远,受到经济因素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能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引导效果不明显,不能的排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规范有较大的困难,从学校和家庭方面对留守儿童采取特殊的教育的实施难度很大,往往力不从心,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很多不良行为,像厌学、逃学等现象。父母的监护不力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的元素

每个儿童都需要父母的抚慰,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据相关统计,留守儿童父母年均回家不足三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导致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极大的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受到同学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扭曲,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在社会青少年犯罪案件分析中,留守儿童的犯罪率相对较高也证明了这个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外加上自身的防护能力有限,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不法分子拐卖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重很大,这也是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护的体现。留守儿童在受到不法侵害时,父母不能及时进行帮助和心理辅导,容易导致出现极端事件的发生,酿成惨剧。

1.3留守儿童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与父母的长期分居,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受到父母的呵护,父母在外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心理进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往往性格孤僻,不愿与别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常常伴有抑郁和被遗弃的感觉,严重的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行为方式,在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长期远离父母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孤独感,在与人交际中显得比较弱势,超过30%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卫生问题。没有父母的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的性格柔弱内向,在学习生活中常常找不到支撑点和自信点。隔代监护的弊端明显,祖父一代监护人对儿童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局限性,当留守儿童遇上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使儿童产生无助感。由于性格的规避性同样也不愿意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内心的压抑会产生自闭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年龄段大多在5-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攀比心较强,父母在身边,能增强自豪感;失去了父母的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失去学习动力的现象。

2.家校合作,共育双赢

家校合作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能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家庭环境对儿童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关键性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环境和实施效果,家庭教育问题是现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障碍。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充分的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在未来的成长中不容易改变,儿童阶段是教育的敏感时期,每个儿童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对人生的道路有巨大的影响,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共同引导和开发。

2.1家校合作教育的主要内容

习惯养成教育包括道德观念、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三个层次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心理指导、行为规范指导和生活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的三个方面要相互融合。家校合作要求家长和学校要保持沟通,的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学校在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协调沟通子女教育问题,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为人处世、学习习惯、思考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家校合作在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能实现教育的性,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为人处世,培养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2.2建立家校合作关系的积极作用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家庭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最早的场所,家庭教育的环境氛围和家庭教育的思路方针能否适应儿童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儿童在学校的学习,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更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同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重视程度都不相同,学校首先要让家长明确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认识到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系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家庭教育要充分的配合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家校合作取得良好教育成果主要措施

学校合作的重要渠道是与留守儿童的家庭保持信息的沟通,家访是重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要强化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与信息共享,让留守儿童家长进一步提高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留守儿童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通过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使家长在与学校沟通的中,认识家校合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普及老一辈监护人的监督教育意识,引导监护人参与教育,使家校合作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家长要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充分的融合,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促进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朱从涛 高建利 单位:灌南县百禄中学 灌南县长江路小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论文:高校安全教育途径思考

本文作者:兰奎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美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书提出,集体利益包括相容性(inclusive)和排他性(exclusive)两种:相容性利益是指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是相互包容的,即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干年后,他在《国家的兴衰》(1982)一书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共容利益”(encompassinginterests)的基本概念。拥有共容利益主体,其自身利益与社会的繁荣密切相关,因而有强烈的激励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理性地追其自身利益的个人或某个拥有相当凝聚力和纪律的组织,如果能够获得稳定社会总产出中相当大的部分,同时会因该社会产出的减少而遭受损失,则他们在此社会中便拥有了共荣利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是规避风险,彰显共荣利益的平台。广义的合作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群体活动的三种形态,即“互助”、“协作”和“合作”。狭义的合作则是合作的高级形态,它包含着工具理性的内容而又实现了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可以看作是人类较为高级的实践理性的现实表现[5]。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中,政府、社会、家庭、高校通过互动合作,从共荣利益角度去整合资源,而不是单一的追求自身利益,在利益的诉求上更多倾向于合作共荣,构建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从而更从容的应对风险社会所带来的冲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缺乏信任、互动与回应机制: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困境

家庭教育是人类最原始、基础的源头教育。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对安全的及时意识便是来自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随着现代性本身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导致的风险无限扩大化,风险社会作为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关键性影响的另一种力量开始崛起,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开始由物质财富分配向风险分配重组。而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中往往关注的是他们自身的狭隘利益,忽视了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一方面,由于地域、时间、文化层次、工作关系和自身的参与意识等影响和制约,家庭无法也不愿参与高校的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也不愿意家庭广泛的参与,因此家庭和高校之间的互动将无从产生。尤其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路径上,高校多从维护学校的稳定出发,而忽视了学生本身,或者家庭的因素,那么形成的结果就是输入与输出信息的极不对称性,故而,公共教育的实施主体便失去了约束性和自觉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无法兼顾到对家庭因素的考量。人的自利性造成了“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6]因而由人组成的组织或利益集团在常态下更关注自身的利益。政府作为“政治人”,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但在现实中,政府往往又无法绕开自己的利益,无法避开“经济人”理性的支配,常会选择在更短的时间内追求利益的较大化。在日常中,政府的公安、司法、卫生、文化、工商、质检、宣传、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并没有与高校形成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据调查,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仍由校内某一职能部门承担,这就造成了公共安全教育师资、资源的紧缺,教育成效不明显,尤其是风险社会所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大学生在风险面前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风险意识淡薄,这也是高校突发性事件频发的诱因之一。公共安全教育制度缺乏全员参与,缺乏互动平台,安全教育常常成为事后的补救,缺乏前瞻性。一定程度上说,是信任、互动、回应机制的缺乏和预警机制的不健全。

走向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

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在风险面前,各利益主体是积极索取自己的狭隘利益,还是积极互动、资源共享、互惠信任、平等合作。很显然,应对风险的公共安全教育绝不是高校自身的义务,而是政府、社会、家庭共担的责任,那么只有各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平等合作,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合作新模式,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才能得到合理解决,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回报才会相匹配,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1培育风险文化,构建风险共担机制

高校在实施公共安全教育时,要放眼世界,洞察国际风云变幻时局,结合青年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应对和化解能力,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为了保障这个机制的良性运转,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形成良好的诚信、授信和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利益的共荣。同时强化风险的共担,使每一个主体在风险面前,都出自整体的利益,而不是自身或某个集团的狭隘利益。

2疏通家长参与渠道,构建家校合作模式

在家校合作模式中,马忠虎对家校合作活动的分类及家长在不同活动中的角色提出构建“以家为本”和“以校为本”的合作模式,崔鸣国则提出以“家校互动”为合作模式。无论是“以家为本”、“以校为本”,还是“家校互动”,最首要是要疏通家长的参与渠道,参与渠道不畅通,合作就得不到落实。高校可通过网络为沟通载体,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运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实施中,可通过微博、网络电视、QQ群、飞信等多种方式沟通交流,讯息的快捷性和私密性使教育效果更为明显。除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之外,还可沿用传统的书信形式,满足不同的家庭需求。总之,高校和家庭只要通过采取多种途径产生互动和回应,那么建构起家校合作模式,就会促进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3增强利益共生共荣,构建府校合作模式

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热衷于开展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通过与高校建立的合作,一方面依托高校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高校的知识化带动地方政府的产业化,不断拓展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和地方政府拥有两种不同资源,这两种资源具有相当的互补性,通过资源的整合,既可以帮助高校走出目前的发展困境,又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地方政府通过与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领域开展的多方位、多层次合作,有利于安全教育机制的建立、安全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能紧跟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形势,安全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效果更为显著[9]。密尔认为,一个好政府的首要问题不在于它管多少具体的事情,而应该把提倡公民的公共精神看成是其最重要的任务,而且在公共精神的教育与提升方面,公共权力机关应起着表率的作用[10]。故而,政府在与高校合作时,必须以利益的共荣为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共同应对风险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公共安全教育和公共精神的培养推动合作模式的健康发展,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形成。

结语

在风险社会面前,政府、家庭、高校、社会各主体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角度出发,建立于平等、信任基础上的合作,通过培育风险文化,构建风险共担机制;疏通家长参与渠道,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增强利益共生共荣,构建府校合作模式。从而推动多元主体在公共安全教育领域的多方位、多层次合作,在更大程度上彰显共荣利益,维护高校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与家校合作突破路径

【摘要】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没有条件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家里面大多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教育方式不能顺应现在时代的发展,再加上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低,管理能力不足等等弊端导致了不能达到学校和家庭有效合作的目标。本文就是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中家校合作中的不足进行研究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突破路径

引言

“家校合作”就是指学生同家长之间进行的一种双方双向交流的学习教育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家长参与教育一般分为两种:家长参与学校、家长参与家庭。但是在我们国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家长参与教育的方式。我国留守儿童大肆存在,现在变成了我国学校教育最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农村,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的能力有限。随着我国农村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要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家校合作整合留守儿童家庭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守护,目前经济都在进步,许多农村人民都不愿意呆在农村,现在城市寻找一片自己的天空,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工到大城市打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留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和自己的父母分开,导致自己和父母的亲情缺失,心理比较脆弱、人格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某教育专家在一次访谈中说到留守儿童上期处于这种留守的状态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内心脆弱,害怕受到打击,逃避问题;自卑自闭、自己放弃自己、对生活充满负能量;孤独无助;逆反心理严重;对父母不理解从而产生了埋怨。经过许多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的案例大多出现在农村,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所以目前重点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和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两个场所,学生家长和学生老师在学生教育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角色承担起学生的教育责任,将家庭和学校合作起来是整合学校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有效方式。但是因为学生家长要外出打工,不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满足子女的需求,所以家庭教育的功能就不能被发挥出来。与此同时,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学校布局政策的调整,再加上农村寄宿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了留守儿童在校的时间逐渐变长,这就意味着学校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就会越来越重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相对于学校来讲建立家校合作体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也是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必要措施。

二、留守儿童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不一致的观念及解决措施。在留守儿童家长和教师学校在教育的观念上存在不相同。家长普遍认为“养”孩子才是家庭最主要的任务,认为只要能供养孩子的吃穿住行就是好的了,“教”的责任都归结于学校,认为自己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是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一切教育责任都有是学校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家长对学校的管理不闻不问,很少向老师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就算在学校教育上出了问题,家长就会把责任推向学校和老师。家长对家校合作的内容不清晰,学生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家长不注重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情感方面,这样会导致留守儿童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发展应该向着多方面的方向不能单单只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这样的意识差距忽略了孩子以后长远发展。解决措施:积极发挥学校的作用。首先要主动承担学生的教育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经常给家长讲一些道理,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是错误的,还要从多方面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常保持与学校和老师交流的习惯。2.不健全的合作组织及解决措施。农村发展比较落后没有健全家校合作组织。目前许多城市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展开比较顺利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农村缺少甚至没有这样的合作组织,就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存在许多沟通问题。在农村成立家长委员会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大多家长都在外务工没有时间参加学校活动,并且学校没有太多的资金建立家长委员会。除此之外,大多家长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不能对学校教育的课程实时掌握了解,所以我们要在这一问题上找到解决的方法。解决措施:农村学校应该坚持以家庭为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可以建立以村落为单位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可以选择一些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委员担任负责人,还要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定期培训他们的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做好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薛明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教育工作中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和学校合作的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学校;家长;心理健康

小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还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和学校的互动合作,共同展开心理教育活动,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提升彼此的关注程度,双方共同努力,不断的进行探索,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其和校园内的其他教育具有差异性,需要同时重视教育互动、实施环境、教育氛围、教育对象。环境对于小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环境具体划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大环境为整个的社会或是自然环境,小环境为组织、社区、家庭、校园等。针对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为产生影响较大的两个方面。家校合作,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小学生心理疾病有效预防,家庭教学是对于校园教育内容的一种有效延伸,甚至影响到教育效果的成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过分依赖校园内部的健康教育,家庭方便需要积极的加入,根据具体的理论指导合理设计,为校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双方面的监督帮助,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具体的合作方法

1.提高观念意识

目前部分的小学生家长认为,心理教育是学校的工作,的教育成果由学校决定;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关注学生的品德和情感需求。同时校方觉得学校负责专业教育,其余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关注。学校以及家长片面性的认识,造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双方都没有及时关注,造成儿童的情感缺少,产生严重后果。面对这种现状,家长和学校都需要重新认识,颠覆自身错误的观念,真正的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在心理健康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学校和家长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共同为促进心理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力量。学校方面借助家长会、家长手册、家访、校讯通等方式积极和学生家长联系,让双方逐步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观念的改变是后期合作的基础。

2.联动活动机制

家校合作关系到三个主体,学校、家长、学生,为了促进合作教育模式的落实应用,发挥应有的效果作用,学校和家庭之间需要建立针对心理教育的联动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提高双方的联系,稳定双方的关系,通过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学校需要定时的举行家长会谈,或是亲子互动活动,让学生的家长聚集到一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式、内容、时间、手段展开的讨论研究,教师和家长及时交流,让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具有了解,双方共同制定策略,提高配合效率。在家长的监督下,学生在家庭中保持好的态度,坚持正确的习惯,逐步提升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很多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为校内成绩不理想,感觉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学习的良好体验和感受,逐步将自身的兴趣转移到打架、游戏、网络空间中,长期发展产生心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家长需要对于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具有大致的了解,针对性的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疏导,家庭生活中不给予学生过多的压力,平时避免应用过于激烈的言语,逐步降低学生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

3.构建协调结构

学校需要建立专业的机构,为家校合作的良好运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构建系统化科学的指导体系,实现家长委员会、关键负责人、行政领导各方面的良好协调,让各个方面教育者在有序的指导下,共同努力,为计划落实奠定基础。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职责需要明确,主要负责人需要针对管理方针,重视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互动监督和扶持,保障合作教育落实中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各种的教育活动或是方案应用到实际中,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义化。专业结构内部的工作人员需要调查分析合作的具体状况,通过及时有效的回馈,为后期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指导意见,为长期的发展提供可能。家长和学校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整个教育实施环节中,需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意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自身、完善自我。家校合作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和困扰,通过引导让学生自愿的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4.加强心理指导

家长教育观念初步转变后,后期的落实中时常出现偏差,最明显的状况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落后或是达不到预期目标条件下,家长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感觉到焦虑、恐惧、害怕,并且很多的家长和学生沟通中关注点是学习成绩,在日常中不自觉提升学生的紧张感。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彻底,家长自身需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日常的沟通交流中采取理性的态度。学校需要定期的对于家长展开专业的培训或是指导,让家长深入认识到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概况,帮助家长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讲解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方面的综合教学水平;学校方面把握学生共性的条件下,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有效合作,真正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正确的选择,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总而言之,小学教育工作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和学校通过合作,设计出符合实际应用的心理健康实施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家长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程度,对于实施的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应用中,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作者:贾佩佩 单位:瑞安市仙降第二小学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家校合作:优化课程结构 凝聚教育合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这既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明确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责任,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近年来,河南省实验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尝试深化教育领域课程整合,努力构建一种更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课程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我们积极研究、探索,把家长们所具有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教育的关心和对孩子的爱心,都当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吸引家长们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一、成立组织机构,依托课题研究

河南省实验小学作为省教育厅直属学校,理应走在全省教育改革研究和实施的最前面,为全省中小学提供经验和示范。2012年,学校成立了社会教育办公室,在各校区设立家长学校、社会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由专职人员负责,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2012年,我校承担了省教科所重大课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优化学校教育的校本策略研究》,同时推进四个子课题。课题组成员既是负责社会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又是课题的研究成员和子课题的负责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用科研的方法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科研水平,使课题研究更具推广价值。

二、家长专家参与,整合教育资源

我们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士,本身就是品质的、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为了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学校积极开展了家长专家进课堂的实践工作,让父母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更多的孩子,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这不仅将课堂教育未涉及的内容传递给了学生,同时弥补了家庭单一教育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学校特色

随着我校校本课程的整合和实施,学校进行了全新的课程改革,形成了“全人格、重个性教育”的校本教育特色。学校实施了两大类课程整合:一是核心学科课程整合“3×2+2+R”课程方案,即语数英、音体美学科,科学、人文综合学科,以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的融合学科。二是其他学科整合,有阅读课程、实践课程、学生自选课程、家长课程。其中家长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学校通过课程整合,将家长课程列入学校课表,成为我校正式的、常态化的校本课程。

四、凝聚教育合力,构筑美丽梦想

随着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实施,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成为凝聚教育合力,促进家长、老师和孩子不断进步的有效举措。这些学生家长把专业领域的经验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介绍给孩子们,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系统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主动、更有趣、更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此举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孩子为父母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而感到自豪,这有助于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更利于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这还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家长们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也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家长课堂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促进了和谐家校关系的构建和学生的发展。

(责 编 阿 宁)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摘 要: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形态不断发展,社会中的家庭类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年,离婚率的逐年增加促使很多小学生不能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和生活。媒体对社会中各种形态的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六成以上的小学生有社会交往焦虑症。国家教育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加大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很多学校为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展开了家校合作。本文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的形成不仅在于学校的教育和引导,而且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引导息息相关。学校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中国家长的思想意识里,孩子成长的任何事情都与学校相联系,甚至推脱自己作为家长的教育职责。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学生家长和学校都不能推脱责任,需要双方合作,才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

人的心理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环境非常重要。人的世界观在形成过程中,对世界的认识形成过程主要依靠大脑神经元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认识。所以,从孩子出生到念小学之前,其认知能力与感知能力都是在进入学校之前所形成的。由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孩子在3岁以后,就形成了自己看世界的小看法。孩子长到7岁进入小学时,其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常常不是很顺利,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时间较少,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学校和家庭中的家长合作,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方位的引导和关注。家校合作可以使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思潮,提高小学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从而减轻学生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1.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意识

我国传统的家长教育观念是将教育目的依托于学校的课堂教育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口头教育来实现的。对于孩子在家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教育的想法和教育理念。孩子的教育成果的展示往往只是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在思想上的教育以及品格的教育上缺乏应有的行为指导,导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一个较为长期的艰难的建设工程。家庭是孩子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场所,也是孩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深刻体会的重要教育环境。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增加与孩子的沟通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从交流和沟通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偏激的意识进行积极引导。学校要与家庭加强合作,在教育过程中校方担负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家长要及时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达到家校合一。

2.学校与家长要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动向

及时,学校要建立家长学习日。邀请家长参观学校,并对授课教师、食堂以及操场进行实际体验。学校要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家长能够了解和明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内容,促进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学校要邀请相关的心理教育专家到学校为家长讲解新式的教学理念,并解决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第二,学校的教师要定期开展家访。学校要派相应的教师到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情况,也需要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内容的评价。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具体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家长的教育理念、生活观念以及学生的监护人,这些内容对于学校进行个体心理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是学校和家长合作的纽带,教师需要展现亲和的态度与家长进行教育信息的沟通。对于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解决家长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从而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途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强学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家校合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研究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家校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也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本文主要讨论运用家校合作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家校合作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问题;建议

前言

近年来,“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频频出现抑郁、自残、自杀等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高校进行简单的灌输式的强制教育,更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配合,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矫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个体心理品质。

一、家校合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5月,郑州某高校一女生频繁恋爱,每次失恋后暴力自残。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她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和父母没有太亲密的接触,当她长到十几岁青春期时,父母才回到她的身边,原本就和父母有些生疏,加上父亲的体罚管教,这成了其日后恋爱关系中较大的心理障碍,也让她产生了自虐的倾向。

2014年4月,河南某大学一名风华正茂的硕士研究生在宿舍内自尽,该生自杀前留有遗书,说明其选择自杀的原因是被父母期望、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于是选择了不归路。学校面对几代单传、痛失爱子的家庭,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支持,尽较大可能地解决该生的丧葬及亲属到校的食宿等所有费用。当事情接近尾声之时,情绪逐渐稳定的父母向学校提出经济赔偿要求。

高校管理者对此类事件已并不陌生。从类似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由于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因素或是其它原因导致的心理问题,其背后都反映出相同的问题:及时,面对危机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遭遇严重挑战。第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家长也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者、支持者、监管者的作用,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

家校之间的合作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更需要家庭和学校两个教育主体的通力协作。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家校间的良好沟通便于及时有效的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的放矢地处理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大学校园学生人数众多,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智力和能力倾向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等因素,使得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体特征,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类型、程度、成因复杂多样,教师在对学生个体心理变化的把握上有一定困难,如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校方可以更便捷、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高校可以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便于老师和家长沟通,适时洞察学生心理变化,在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阶段,就能通过家校双方合力予以干预,从而避免危机事件和严重结果的产生。

二、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河南地区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各高校在家校合作方面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有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纳入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体系中,如在《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中邀请家长参加学生毕业典礼;向家长赠送《没有上锁的保险箱――写给大学生家长》;邀请家长畅谈新生培养计划,家长主动提出对学校专业培养方向的修改意见;有些学校寒暑假给学生家长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内容是假期里至少主动找孩子深入交谈一次,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告诉孩子他(她)做的哪件事最让父母感动,二是告诉孩子父母曾为他(她)付出了什么,三是父母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期待或要求,然后假期过后通过信函的形式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辅导员……一系列的措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调查显示,在家校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视程度较低

较多的家长参与意识薄弱,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校的合作仅限于学习方面,而大学期间考试次数较少,平时对学生的关注不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忽视。更有家长认为教育和疏导学生的责任全在学校,忽略自身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了言传身教的力量,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童年或青年时期就因家长自身的言行、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或是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父母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等受到影响。有些大学生认为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新生入学时发些宣传单或是发本《新手入学手册》,主要关注的是学校管理和学业成绩,对家校合作只是流于表面、做做样子,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更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融人到家校合作中。

(二)沟通贫乏,流于表面,推进困难

在为数不多的开展家校合作的高校中,经费投入少,没有专门负责实施的机构,这就使家校合作在活动以及沟通方式上受到限制。高校在与家庭的合作中重在自我宣传,如新生入学时的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和日常一些简单的信息沟通,这种合作比较注重形式和对外宣传效果,缺乏实质性作用,往往很难引起家长主动配合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兴趣。由于大学生人数较多,大多数学生离家较远,高校往往只有在出现危机事件后临时通知家长,只要少数家长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事先了解或对危机事件能客观理性对待,多数家长到校与教师共同面对危机问题时往往带有消极负面情绪和抵触心理,甚至会有极端情绪,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家校合作就难以顺利开展。

(三)缺乏严密计划性,难以形成完整体系

科学严密的活动计划不仅是家校合作活动开展的指南,而且对活动有效开展和取得实质效果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然而过半数的被调查高校对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内容缺乏一套整体的计划,即使有也多是纸上谈兵,没有严格的实施。高校大多数只是为了解决已经出现的危机事件而临时通知家长到校,在危机预警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家长对学生情况的漏报瞒报、高校忽视与家庭的沟通等,都会造成学生信息分析不到位,延误缓解或是消除危机的时机,最终导致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家校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训,充分重视家校间沟通

1.可以借鉴现有的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建立从事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的专门组织,致力研究、改革家校合作。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使家庭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2.对家长进行短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经济情况、家庭结构以及心理教育文化的不同,影响着家长参与教育的行为,自然就关系到家校合作的进行,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差异,高校利用新生入学或寒暑假时,采用研讨班或工作坊等方式对其家长进行短期培训。内容涉及帮助子女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更好与人沟通、大学生涯的规划、情感困惑和心理问题的面对与解决等等。

3.高校教师是家校合作中的另一主体,所以高校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充分发挥其在家校合作中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咨询者等不同身份的作用。

(二)建立内容多样、方法灵活、多方位的长效沟通机制

1.充分利用书信等传统通讯方式。书信作为传统通讯方式已遍布我国各个地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传统通讯方式将辅导员、心理教师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通报,使家长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给出家庭心理教育和援助的针对性方案和措施。这一方式对偏远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尤为适用。

2.与时俱进,采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家校合作的深入推进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电话、手机、微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也逐步融人到家校合作中。互联网的灵活性、便捷性、开放性、高效性、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方式更加多样、覆盖面积增大、交互性增强、对话更方便,短信、QQ、MSN、博客等网络技术手段逐步受到重视,不懂的家长可以接受短期的培训或者由子女教授使用方法,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能快速了解到大学生在校平时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因经济、地域等条件限制,有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大学生现在使用这些方法有些困难,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3.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等方式面对面的交流。家访和家长会也是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通过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具体、真切地了解到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便于高校为家长和学生“量体裁衣”,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虽然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但是对于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学生、个别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援助等活动进行家访,还是十分必要的。

(三)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1.法律和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章立制才能构建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2.组织保障。我国目前高校中家校合作多处于松散的状态,缺少专门的组织对其进行指导和规划,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社区资源,建立持久性组织,保障家校合作的连续性、规范性和长久性。在此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例如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建立有相关组织。

3.队伍保障。通过制定相应任职资格标准,实行严格的聘用制度,把德才兼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吸收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辅导教师队伍。还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与时俱进,强化合作理念,增强其开展家校合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高校还要把开展家校合作作为考核、评估教育工作者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保障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结语

大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实施家校合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有利于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既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张,也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发展。我们相信,家校合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必将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