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园林建筑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论文
1园林建筑的概念及分类
根据这些特点,人们做了简单的分类:在游览路线上码头桥梁之类的就是交通建筑;拥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称之为风景游览建筑;像一些露天陈设之类的是建筑小品;凡是能围合成庭院空间而形成相对独立或独立的庭院的建筑;的城市景观建筑指的是具有风景园林功能或风景园林范围内的建筑。
2园林建筑设计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实际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以及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需要认真分析。
在照顾园林设计本身内容和原则的基础上,如何才能对于园林景观建筑的自身特性进行突出强调。整个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论来强化风景园林的景观品质和花井效果。
(2)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给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休闲娱乐空间环境
为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是通过施工材料以及结构的手法来结合经济历史等元素来实现的。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拥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同时,又结合了独特的物质及精神元素,这些元素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园林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简单来说是:设计形态不拘一格、空间组织环境重视、建筑环境结合、休闲娱乐功能强调、结合自然遵从生态以及景观的强化效果等。
3园林景观建筑设计原则
(1)园林景观建筑自身的尺度感十分重要
需要注意推敲踏步、门、窗、廊道、墙身、栏杆等各个部分的尺度与建筑整体的关系,给人舒适感;对于规模大小不同的风景园林,由于园林建筑的尺度感要求不同,所以比例也有所不同;园林景观建筑存在观景和被观的不同,它的尺度处理在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联系方面,需要注意根据不同视角、视距的差异去设计。
(2)园林景观设计的总原则之一就是设计者需要有丰富空间层次与序列
需要注意园林建筑空间的流通和渗透,如相邻空间的流通和渗透、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和渗透等;在建筑的布局与空间组合中需要注意加强对比,如体量的对比、明暗虚实的对比、形式的对比等。
4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1)观景方面的作用。
观景指的是将建筑物设计为观赏风景的地方,观景建筑物的朝向位置等往往是由观景的需求决定的。作为园内观赏外景物的场所,点景往往是整个画面的主题,和游廊结合起来成景物的观赏线。
(2)组织游览的作用。
园林建筑的存在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园林中,园林建筑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当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与人们的视线相互接触的时候,对于游览路线就会很自然的延伸。利用建筑物结合道路穿插的作用,制造出一种步移异景、一步一景、有着导向性作用的动态观赏效果。
(3)点景方面的作用。
景观中的构图中心都是重要的建筑物,建筑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风景园林或城市景观风格。
(4)限定空间的作用。
园林建筑可以被利用起来或结合一定的景观,形成一系列的庭院。如果再结合不同的山石花木或者水体,可以把景观分成不同的空进层次。园林景观给予人们的艺术享受往往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空间变化形成的。限定空间的好办法就是让建筑构成各种形式,比如游廊、花墙以及庭院等。
5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运用
(1)生态景观理念的运用。
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就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从这点出发,向深层次研究就是关于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问题。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需要尊重物种多样性、尊重自然以及顺应自然,较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和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少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
(2)注重设计全过程参与。
区域环境景观的规划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园林景观概念,其在时空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内涵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当今的科学技术以及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渗透以及交叉的发展,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参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设计师们都是具有园林专业化的,都给是会对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绿色景观元素的重视,设计师们就会把建筑融入到自然氛围中。
(3)环境场所空间的塑造。
显示设计思想,体现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就是环境场所空间的创造,设计者要因地制宜,寻找环境和建筑的最美契合点。在考虑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设计理念,这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6结语
作为园林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建筑,它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园林建筑对于风景有着点缀衬托的作用看,且往往是作为园林中的高潮或者是点景存在,同时起到了为在园林中的人们提供休息、休闲活动以及其他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作用。总之,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好坏,直接受到园林建筑设计优劣的影响。
作者:王洋 原圆 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初探
摘要:
园林建筑中的设计主要针对景观展开,由于园林中的景色能够直接映衬整个建筑群的风格,将景点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因此受到了园林建设领域的重点关注,把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风格进行凸显,需要有特定的建筑目标,从系统性的规划到细节性的体现,都需要细心研究。
关键词:
园林;建筑设计;景观
我国的园林设计并不只求自然化,相应的人工建筑也增添了许多美感,将二者进行密切的结合,能够形成以自然为基础、人工为辅助的美妙景观,无论园林建筑的设计有何不同,需要考虑的内容都包括地址、水环境、周围动植物与建筑风格,其中建筑风格是建造园林的关键点,倘若将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加以呈现,必定能体现我国园林的独特景观。
1我国园林建筑设计风格
建筑风格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特色,是构建园林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因此对其的设计要细致周密,考虑不同因素造成的影响,在符合园林建筑使用操作的同时保障景观的整体审美,满足群众美的需求,将之与附近的建筑融为一体,注意消除突兀设计,尽量呈现自然性的方面。
1.1整体布局
园林的建筑设计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分层次布置,好与本地特色相符,尽量融为一体,在增强实用功能的同时保障美观,建造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由于地形的不同,很容易误导施工人员采用同一种建筑模式,在此要着重考虑地势对设计的影响。
1.2情景融合
建筑中的情感与景色要相互融合,不断进行总结评估,逐渐实现二者的一体性确保游客在园林中能够抒发内心的情感,体会到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作诗作画都能在园林中进行,加大感情的互动性与渲染力,真正达到情景融合的目的。
1.3空间设计
建筑物的设计要考虑在一定的空间中能否完成,为了将园林的设计多元化,要杜绝整体的对称设计,尽量将建筑物的架构变得复杂,凸显新颖性,在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空间的大小要严格划分,把功能设计放在及时位[1]。
1.4装饰造型
总体来说,园林的建筑风格与普通建筑有所区别,园林对外观的造型要求颇高,建筑物的整体架构要服从于外观,展现出园林应有的形式,使内部设计与外形相吻合,在装饰品的细节中也要添加美的元素,衬托空间的美感,像挂帘、栏杆等,都需要专业设计人员的研究。
2我国园林建筑设计功能
园林除了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之外,其对内的使用功能也十分重要,园林中建筑的功能主要从娱乐与服务两个角度说起。娱乐性是园林的特色所在。在园林中,群众可以暂时歇脚抑或游赏美景,因此建筑中要借助审美专家的眼光来创设情境,像湖中小船、建筑观光梯、园林小桥等都能够展现园林特征,满足群众赏玩的心情。服务性功能的设计更加注重综合性。在园林建筑中,提供生活类的产品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环节,在众人赏玩劳累之时,要在适当位置建造购物平台、卫生间、轻便旅店等,方便群众购买必需品。针对园林内部的工作人员来说,建筑中要涵盖办公场所、会议室、管理间、仓库暗房等设施,满足管理人员对整个园区监督改造的需求[2]。
3园林建筑设计的方式方法
3.1意境为先
园林之所以与其他地方的景观不同,就在于其意境的高雅,因此在园林建筑的立意上要多花些心思,先把整体构思进行整合讨论,再具体到细节处行动,尽量做到万无一失,意境的创设在动工之前就应该完成,根据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第二计划,保障园林的整体始终围绕最初的意境风格,或文艺或中国风,都要从始至终贯穿在园林设计中。另外,园林的意境设计要符合标准,主要看当地的气候、地势与绿化条件等,这些也决定着园林意境的导向。
3.2整体规划
首先,建筑物的选址要融合当地环境,园林不可能封闭,对整体环境的统一要求较高,景观在园林中吸引着大批游客,只要大体布局符合群众的游览习惯,在自然环境的衬托中便能展现独特魅力。其次,不同的建筑物之间有不同的密闭隔间,小型房间的恰当布局也是规划环节的重点,这样的房间大多用来办公使用,通常较为隐秘,以防影响建筑的整体设计,房间中的窗户造型要格外注意,其规划是否合理对整体布局有着巨大影响,只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配合,才能确保规划的一致性。
3.3比例大小
针对园林的设计艺术在上文中已有提及,在这里要对建筑的比例与大小进行分析。总体来说,园林建筑物的比例大小对审美产生的作用极大,标准的建设布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环境,过大造成园林景观的土地资源浪费,过小不方便群众的欣赏把玩,且降低了整体美感,因此尺度宜人的比例才能创建轻松愉悦的休息环境,帮助群众提升审美情趣,同时借助新环境下建筑材料的轻便与美观,对园林建筑的大小进行整体设计,尽量简洁化,突出我国园林的艺术特点[3]。
4结语
概而言之,我国的园林设计偏向于整体性规划,旨在满足群众的休闲娱乐兴致,同时配合管理层的使用功能,其外在美观与内部设施的完善要同步进行,在环境与设计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凸显地方性文化内涵,将园林设计艺术化,最终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中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吴长英 单位:锦州市滨海新区房屋产权监理处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作为风景园林建筑的一部分,自然因素如水体、地形、植物因为其自身的生态性和环境的独特价值而在其中发挥着该有的价值。因此,探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因素也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因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应用
1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的应用
1.1综合考虑地形因素
园林景观建筑布局设计前要综合考虑地形因素,要结合当地原本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合理控制的开发原则,地势不管是平坦还是起伏比较大,都要根据具体的地势走势做相应的建筑布局。选择合适的掩埋方法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做到园林景观建筑与当地环境及地形充分融合。
1.2设计出良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综合地形因素去考虑
供人们欣赏与休憩的场所一般都有风景园林建筑的存在,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结合实际地形来营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而且一般来说,园林建筑的外形及尺寸必须与地形形成统一的天际线,来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如果在较大地势起伏的地形条件下,则在设计之初可以当作建筑物的主要背景,根据地势去修建,让地形区充当园林建筑的底与图的作用,为了满足实现建筑与地势的浑然一体,那么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就要结合当地实际地势形态去设计完善。
2风景园林建筑中的植物运用
2.1结合园林建筑的布局进行植物搭配
为了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植被的原始模样,传统的园林景观往往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忽略植被及绿化面积。因此,为了打破这一传统局面,需要设计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做到生态环境和园林设计的和谐。与此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考虑给园林建筑的外围建筑部分平台,这样就可以节约额外的土地面积,另外也可以保护植被的完整性。园林景观往往会给人一种冷格调、生硬的直接感觉,因此,就更需要将植被这种软性的设计对园林景观建筑进行中和。例如将草坪、各类灌木等植被和园林建筑设计相结合,就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感觉,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要。
2.2通过植被来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格局
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用,因为风景园林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植物,只有把植物考虑进设计方案,才能更大地体现出的格局。要实现自然体系、建筑体系以及与人之间的联系,必须把植物运用到风景园林建筑中,这样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视觉体验,也能让设计和环境相得益彰。春去秋来,四季交替,这是自然让其外部形态发生变化,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自然植物这一因素,赋予景观建筑大自然的气息,也会因此有了动感,另外,要充分融合室内外植物的因素,这样才能浑然一体,形成视觉盛宴。
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水体应用
3.1可以为风景园林建筑增添文化蕴意
作为蕴含了丰富及内容的水,在我国建筑历史的长河里已经被很多的仁人志士运用。水体让人们体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在风景园林建筑中融入水体这一自然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出空间感,同时也具备一种灵动性。因此,水作为一种表达文化艺术气息的载体,在现代化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可以达到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的需要。从而将这种自然景观融入人文的气息,增添风景园林的灵动性和艺术性。
3.2装饰风景园林建筑
将水体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背景,可以很好地表达出风景园林的动态性。例如,在威尼斯城市的设计中就将水作为转达灵动的重要载体,这一理念极大地吸引了来自世界的游客进行观赏借鉴。与此同时,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将水作为十分依赖的对象进行利用开发,所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也应将人类物质进行体现融合。另外,这种将水体融入到风景园林设计的外部,则可以很好地拓宽建筑的空间感和视野感,带给人们一种视觉的享受。
4结语
综上所述,与一般的建筑设计理念不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带给人们审美享受和艺术体验,达到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体验身边建筑的美感并实现修养身心的效果。作为园林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地形、植被及水体,设计者必须充分融合这三者的自然因素,在保持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同时,充分体现风景园林建筑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马玉桩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中职教育与其他的普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区别,究其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培养必然将注重点放在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兼备的培养上。但是目前中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不良的现象,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学生的应用能力差,这些弊端亟待解决。从中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对其改革的出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园林建筑在园林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园林建筑设计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职园林建设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工作重点,而中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弊端。因此对中职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从当代教育来看,中职教育属于薄弱的环节。除了国家对其缺乏重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选择大多处于无奈。无论在家长心中还是在学生心中,上高中进而考大学是一个多数人的选择。其原因一是出于人的价值认同,另外也跟当今企业对应聘者学历要求普遍增高有关。这样一来导致中职教育的生源存在着普遍基础差、学习态度表现不良的现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力学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本身就教学时间短,对力学知识的涉及又非常浅。再加上这些生生本身学习水平差,故而在中学的物理、几何学习中知识储备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需求相差太远。而且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低下也增加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学习的难度随着时间的累积最终使学习的兴趣丧失。学生的难学、厌学问题成为中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中最突出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整体素质薄弱成为中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中最严重的问题,这样使课程的开展缺乏基础的支持。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教学的目的模糊。教师对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情况是由学生的基础能力、教学过程、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三个部分的脱节导致的。教师不能够将三部分合理地衔接起来,教学工作呈现出一种模糊、迷茫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迷茫使教学突出不了重点,没有针对性,教学的封闭性非常严重。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上没有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造成学生的学习偏理论化而少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大多停留在教材知识的灌输上,而缺乏引导学生实际应用。学生本身基础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尚且很难完成,让其再自我领悟知识的实际应用,就造成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不成功。教师在学生能力针对性上也存在缺陷,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创新教学方式,在知识的传授上仍旧按照对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适用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学方式发生了错位,学生对知识的最基本学习就出了问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中职教育的学生基础知识差是学校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面对这一现实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根据现实情况而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开始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之前没有对学生知识的差距进行弥补,就会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出现基础上的漏洞。其实每一个门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中职教育老师在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速度极快也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打牢。随着知识深度的增加,学生越来越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于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敷衍了事的态度,对课程的考试往往存在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整门课程算是一个教学的失败。从大部分中职教育学校来看,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严重的问题。教师数量少、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少、专业兼职老师少成为最突出的现象。我们透过这些现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中职教育的教师存在着“摆设化”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中职教师存在着充数成分,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进行中职教育教学的能力。师资的匮乏导致园林教育设计课程教学出现了诸多弊端。我们很难想象,有一部分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甚至比学生都高不了多少,所谓的讲课教学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学生整体素质差、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高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难以提升,教师不能以真诚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把教学当成一种对任务的完成。这就是造成教学方式陈旧的原因,教师没有创新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其核心在于应用,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精神,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拥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教师本身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他们自身对园林事业缺乏了解,从而造成了学生应用能力的缺乏。我们说专职学校的老师,纵使教学积极性再高、理论能力再强,在技术应用方面也远远比不上从事技术应用的人员。学校专业兼职老师少就使得从事技术应用人员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小,教师队伍中就会存在技术应用信息的闭塞现象,造成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中技术应用的不对称。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学校教务部门的建设有着巨大的联系。一般学校教务部门分为教学、监督、教研三部分。教研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运行的核心部分。但是大部分中职教育学校教务部门建设有待完善,首先缺乏教研人员。没有一部分专业的人员在研究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应该如何去教,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这样就造成教学运转的迷茫与混乱,知识水平不高的教师和基础差的学生在意识迷茫中展开教学,教学所取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中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
从本质上看,中职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实际就业。那么对于园林建筑设计这一课程来说,教师首先应该对园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实际的建筑设计如何进行以及从业人员需要哪些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依据这些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突出针对性,具有应用性。对于学生的整体基础素质,要有一个清晰而的把握。在课程教学展开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摸底考察,了解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基础与课程学习需求之间的差距。针对这些差距开展弥补式学习,以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是侧重思维与应用兼备的课程。因此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从初中平面几何知识学习到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提高设计中立体构建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单独依靠教材知识的讲解和画图的展示是不能够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物的观摩,再加上教师比画教学情节,这样就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例的设计,让学生的设计思维不单单停留在几何模型设计上。而更多地参与园林建筑的实物设计,让学生能够有实际设计周全考虑的能力。其次应该多增加一些实习的环节,安排学生到一些园林设计公司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在这一环节要避免形式化,要提高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中职教育学生还处于少年时期,自我的控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都存在实习无非外出游玩的心理,这使他们轻视本来很重要的实习。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他们对实习注重的意识。教师应该制定出完善而严格的实习方式,注重对实习结果的考查,强化对未完成实习要求学生的批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自我开展校内的一些园林建筑设计项目,让学生以主体的形式参与实际的设计工作,并且责任落实到人,培养学生在设计工作中的责任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的工作氛围。其实所谓课程教学的改革是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也是学校教学运行模式的创新。教师对于教学应该有责任意识,而职业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既是教学的保障也是自我提升素质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对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当然这样的意识未免有些过难,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是不能忽略的。学生来学校学习也是一种自我提升愿望的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所以职业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强化自己工作的意义以及工作的责任意识。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从事园林教育设计课程的老师应该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并且应该多深入园林建筑设计的企业进行调查,使自己对于园林建筑设计的应用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是教师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兼备的自我修养,是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是教师责任意识的表现。学校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安排上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搭配。合理的课程搭配是职业教育成功的保障。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应该根据这一课程的特点,开展一些辅助类的必修或者选修类的课程。学校应该对园林建筑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进行建设、加大投资,避免老师纯理论知识传授的弊端。我们知道能力应用的课程对教学设施的需求更高一些,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教研部门的反馈,对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设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进行完善。其次,学校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老师选拔应该注重老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多引进一些从业人员担任专业兼职老师,以保障教师队伍中应用信息的流畅。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培养教师的教学责任意识。中职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差、学校的学习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的,使教学变得有针对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面对这些需求,我们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思维,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设施入手,扭转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者:邵华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应用
摘要:
基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地形、植物以及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植物景观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生态性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给风景园林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我国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就使其应用各方面资源的经验和数据较少。因此,相关建设人员从地形、植物以及水体资源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方式方法。这是推动城市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科学项目,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并将理论作用于实际。
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因素,可按影响程度分为大地形、小地形和微地形。其中大地形主要包括:高山、山谷、丘陵、平原以及草原等;小地形是指:台地、土丘、平地、斜坡以及因坡道或是台阶引起的水平位移变化等;而微地形就是指起伏较小的地形。相关研究表明,地形是风景园林建筑进行室外活动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要素和美观性要素。此外,地形还与众多环境因素存在着直接联系,这就使其还影响着区域风景园林建筑的美学特征。具体影响的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构成和相关的空间感受。对于景观方面的内容包括:排水系统、土地使用以及小气候等。由此可见,地形是连接风景园林建筑景观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例如,对于一些平坦的位置,地形的设计作用是协调和统一;对于一些崎岖的位置,地形的设计作用则是层次和分割[1]。在具体设计应用过程中,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人员要以协调和美观作为设计原则,这是实现建筑整体观赏效果的关键。因此,设计人员可通过制定环境的整体形态以及顺序,来进行优化设计。以某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为例,在评估园林建筑地址时,设计人员要对基址进行阶段性的分析,以确定不同地形类型的结构内容。这样一来,设计人员就可将园林建筑中的用地、空间及其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地形与园址的统一性建设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起伏较大且地势不平的地形问题,设计人员可通过设置亭台楼阁或是其他人工建筑,使其与园林建筑的主题风格融合起来。
2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植物种类
在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中,植物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草本、木本、观叶以及观果以及装饰用的花卉等。其中可供选择的草本植物有:草皮植物、草花(金盏菊、矮牵牛、百合、芍药、唐富蒲、水仙)等。可供选择的木本植物有:针叶灌木(松、柏)、针叶乔木(金钱松、雪松、南洋杉等)、阔叶灌木(榆叶梅、连翘、夹竹桃、马樱丹)、阔叶藤木(爬山虎、叶子花、龟背竹、紫藤、凌霄花等)以及阔叶乔木(广玉兰、榕树)等。此外,还包括水生类植物、蔗类、食虫类以及仙人掌多浆等,用于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其中水生类植物包括:凤眼莲、宽叶香蒲、莲藕、水芹菜、西洋菜、水浮莲、水风信子以及水葱等。
2.2植物配置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植物,需要通过植物配置来保障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功能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植物配置时,不仅要遵循其应用的科学性,还要控制其艺术合理性。这样一来,风景园林的建筑才能实现建设要求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得到充分结合。要想设计好植物配置的相关应用,设计人员要遵循不同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环境要求。即根据植物的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等,进行针对性配置,从而保障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据统计,地被、灌木、攀援、岩生、乔木、水生以及落叶、常绿和草本等植物,可能进行共生共存。设计人员可根据这一规律,来规划配置景观植物。其次,还要根据园林建筑项目的所在地情况,将植物材料的生长特点以及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实现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使用的耐久性。,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将实际的景观功能重视起来,这是实现景观建设效果的关键。
2.3建筑与植物的应用协调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除了要保障自身形象的色彩、轮廓以及线条外,还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换句话说,就是使植物的配置与风景园林建筑物主体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建筑物的景观效果将更具韵味,构景的主题也可以由花卉自身所携带的含义所突显。由此可见,植物是融汇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手段。具体来说,可在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普遍种植花草树木,从而把整个园林景象统一在花红柳绿的植物空间当中。
3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水体特点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水体具有调节风景园林建筑中小气候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其不但能够增添园林建筑的景观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小范围的生态环境。水体自身具有增加空气湿度、降温的特点,当其被设计作用于风景园林建筑,将充分发挥水体涉及面积大的特点,从而改善建筑以及建筑周边的圣塔环境。
3.2水体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用于造景的水体有两种,分别是:人工水体以及自然水体。其中人工水体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对水岸的改造;而自然水体,即池塘、湖泊以及溪流等,其应用效果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在城市景观中多作为基底或对其他景观的衬托作用。由此可见,风景园林的水体应用,应充分利用水的各种表现形式,即静水、流水、落水等,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水体景观[4]。
3.3传统园林的水体应用借鉴
水体与周边植物的相互配合,可追溯到我国古代。据统计,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是以山、石、水的相互配合为主。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虱“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以颐和园中的昆明湖设计建设为例,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由此可见,这与当前风景园林建筑的建设理念相一致。相关设计人员应通过有效的借鉴,在达到园林景观建设目标的同时,还传承了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离不开地形、植物以及水体的协调搭配。相关设计人员在明确地形、植物以及水体各自的存在特点情况下,找出与建筑物融合的关键点,进而实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景观效果。事实证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只有将各类资源综合起来,才能起到优化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环境的作用。
作者:吴慎留 单位:铜仁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一体化园林建筑设计探索
摘要: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与深化,也是室内空间与环境的再创新,不能仅仅理解为三维空间六个面的简单装饰,而是一个完形空间的具体表现。在现代室内设计的理论中强调的是:功能,结构与材料,美观,环保,节能,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室内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关键词:
中式园林建筑;现代室内设计;设计一体化
室内设计的发展其实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及各个时期的具体各种不同的设计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功能、目标的追求有了不同的意义。有了许多新的不同的术语,比如说形式追随功能,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建筑要室内设计一体化,等等。具体的室内设计思维方法也由原先的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由最早期的设计所考虑的美观实用,过渡到今天的对色彩的、对光学的,对环保的、节能的,人机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良好运用。由生理需求提升到心理需求,并且需要二者兼容考虑。今天的室内设计已经可以从建筑设计的领域内相对独立的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当然是室内设计还是建筑学范畴内的学科,所以说室内设计学科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广泛定义的设计,有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有商业建筑的室内设计,有住宅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许多室内设计的原理和手法等等具体的运用,具体的设计内容可以分为室内的平面图设计与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线路、需要环境整体性思考、六个界面的设计、室内灯光照明的专业设计、各种配套设备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以及室内与之相协调的陈列家具或艺术品装饰,今天我所想讨论的仅仅是中式园林建筑内的室内设计。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它们是以文人墨客士大夫们修心养心或者说是策划与工作社交的场所。而园林建筑的室内设计总构成就是由:室外室内的环境构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从室外到市内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原始人只是从自然界的室外进入到洞穴,这一个自然界向洞穴口之间的有意识的过渡就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步,建筑的慢慢发展都是离不开室外和室内是一个转折点,这不仅仅是一个转折点,其实这是人们一个工作和休息、公开和私密的一个临界点。而中式园林恰恰良好的表现了它。室内设计首先要表现的就是平面设计,它不仅仅要表达联系内外的出入口,还要表达墙与窗的组合,还有与庭院的联系以及墙内的家具及艺术品布置等等,室内设计师首先应该有完形空间的思维才可以把平面布置表达清楚。所以说平面布局是基础,是评判室内设计优劣的重中之重,平面布置是以二维的图纸表现去完成三维的完型空间,它不是简单地墙的界定而是一个空间的再创造。要考虑使用功能,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在既定建筑中的空间再创造必须深入考虑平面内部的交通组织功能分区以及主要区域次要区域以及内外联系区域。功能与美学必须两方面同时考虑在平面布置中。同样的北方的中式园林也是在一个既定园林区域中按照自然的依山傍水布置楼台亭阁而交通路线就是他的连廊与小径,以园林为主、以建筑为辅。而岭南园林的规划布置中,就是一个满足用户使用功能的建筑群包围着中间的湖景石山与庭院,建筑物围绕着园的周边及围墙布置,建筑物连廊将形成一个环形间,景观功能服务于住宅与居住功能。从以上叙述可看出室内设计与中式园林的平面设计有着非常相似相同的共同点。
一、中式园林建筑内的各种设计表现都符合现代室内设计的本质要求
局部房间内的设计。虽然平面布置是室内设计的灵魂,但是真正让使用者长时间体会的,却是一个个小的房间所组成的一系列空间组合。房间空间的大小或者说拥挤的大小,对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使用功能的房间,有着不同大小的要求,比如展览馆的大小,与办公室、学校教室、大会议室和用户洽谈室,而居住空间内的起居室、睡房更有着不同的具体符合人体要求的尺度,那是更有不同的尺度要求。正因为这样所以大部分的房间都是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矩形或圆形、置身与这样的空间中人会感到比较舒服自在和有方向性,如果不是由九十度直角围合成的空间会让使用者迷失方向感。所以才有了人机工程学的专门学科。它从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以及用户的实际用途做了各个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具体的数据可以通过专门的手册去查询与使用。中式园林建筑中的连廊的尺度就是非常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尺寸所以说,我们中式园林中的建筑已经很好的表现了符合我们亚洲人的尺寸或美学鉴赏力。房间也是由地面天花墙面所界定的。墙面的表达方法和处理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用户需求有着不同的要求,墙面的界定可以是透明的不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由此可见建筑与室内设计是那么的密不可分,而天花又是一个我已和空间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建筑物界定了自然与人文空间的界限,它也是室内设计师在处理天花所必须要处理的、如符合使用功能所必须的一切设备管道。良好的无缝衔接班的焕然天成般的处理好天花是室内设计师说的必修的功课。地面的处理也是连接边界及分界地与墙的必要部分,地面表达的普遍规律应该遵循水平、稳重、稳固的原则。而中式园林建筑内的地面墙面顶面符合现代室内设计的如上所述之本质要求。垂直交通的楼梯楼道与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门及与联系屋内户外联系的门与窗,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梯的设计是既有实际使用功能又有美观功能的一个部分,楼梯楼道的既又有导向性、也是室内设计的区域再分区,我们设计师会花重笔墨在这个部分。对比我们传统的中式园林建筑内的连廊建筑就是精美的表现了这个楼道的功能,它是联系着甲建筑乙建筑却不留痕迹的处理好园林建筑累的高低起伏,是地面高低变化的精美处理手法。再讲门,门在建筑中不仅仅是一个出入口,同时它也是一个隔离内外的关键口。门在建筑的作用从远古到现代有一个意义是不变的,那就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在简单建筑中设置门只不过是为了御寒与防止野兽,现代也是为了保持舒适温度与控制出入口。在建筑群中有许许多多形式的门,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的门,房间的大小用途决定着门的大小及材质设置。窗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在许多情况下窗和门是很接近,但是窗还是不同于门,窗的主要功能当然是要由内向外的观赏和由外向内关上,其中还包括着空气流通、采光,景观。随着文明的进步,原始社会的洞穴建筑的无窗房间在现代是不可想象的。窗的存在对于建筑物来说,不仅仅有的生理需求,还有人们的心理需求,当然随着科学技术与材料、设备的不断进步,创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窗的设计和关注是我们室内设计师必须非常重视的一个关键点。中式建筑的门与窗,有着与现代建筑非常相似相同点的地方。比如中国建筑的结构有通俗的讲墙塌房不倒之称谓,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式梁柱机构,门与窗不是在承重墙面的安装的,中式建筑的门与窗是独立于建筑承重结构的。
二、结语
专注室内及建筑一体化的,把握完型空间在设计前期到装修完成时的一致性,推广模块化的中式建筑元素。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摘要: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也有着丰富的传统建设艺术资源,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当中加入具有强烈的历史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传统建筑元素可以使其更具个性和风格,也使其更具魅力和神秘感。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特征,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当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建筑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以及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但在近代国际现代化建筑形式大量涌入以及我国建筑观念转变的影响下,当今我国建筑风格趋向工业化、模式化,建筑文化的承袭方面出现了巨大断层,大量的传统建筑元素被丢弃。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新发扬和传承,需要在当代建筑设计当中充分加入传统建筑元素,在保障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同时使之更具观赏性和文化性。
1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特征
我国的传统建筑技术精湛、风格强烈,是世界上具鲜明特色的精美艺术形式。在漫长历史长河当中,逐渐形成今时今日具有独特性和完整性的建筑文化体系,其影响范围广,存在时间长,是我国劳动人民历经各种文化融合以及朝代更迭所遗留厚重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1.1中国传统功能性建筑元素
中国有很多传统建筑元素是根据建筑构造需求,经过设计变化得来。如建筑当中的斗拱结构在历史上原本是用作尺度衡量标志,其初始意义是古时人物权力等级的象征,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屋面同上次结构传下的负荷传递到柱,并最终传至房屋基础。雀替结构在历史上原本用作降低梁柱跨度,强化梁端剪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其性质也渐渐由功能转化为装饰[1]。
1.2中国传统装饰性建筑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当中不仅有功能性元素,还有艺术性以及装饰性元素,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美学以及文化上的鲜明体现。中国的古代建筑当中装饰性建筑元素无处不在。我国传统建筑多讲求和谐对称、中正平和,对于建筑的美观性和艺术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也就出现了大量的装饰性元素。如建筑结构表面的装饰性画作,都是古代我国文化艺术美学方面的具体体现。
1.3中国传统历史性建筑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自身就带有各自鲜明的历史痕迹,不同的历史年代以及朝代更替都给建筑带来了不同的积累和发展,其外在表现也有细微差别。文物、考古、历史等学术界专家在进行建筑遗迹的年代判断时,通常会根据其外在的细微之处判断其建造的年代和用途,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我国唐代、宋代、元代三个时期的建筑斗拱结构就和明代与清代建筑的斗拱结构有着明显区别,在体积上较普通斗拱更大,其数量上较普通斗拱少。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产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独特的院落风格也基本在当代建筑中消失,现金社会当中可以使人感受自然与和谐的建筑元素更是凤毛麟角[2]。
2.1传统建筑元素的实际应用原则
为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特色,需要积极的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建筑进行合理的创新与改造设计,使其不仅在实用性上达到时代要求,更在美观性上达到时代标准。我们所说的建筑设计创新不是单一的进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是将更多元化的建筑因素有机的融合进入建筑设计当中,使建筑在美观性与实用性双方面平衡发展。将我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需要经过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及时,需能传承并发挥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传统,秉承我国历史人文精神和理念,并避免其与当代文化及设计发生抵触。第二,在进行当代建筑文化的重新构建过程中,依据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跨越当今建筑行业的经济性为主的建筑设计理念。积极进行当代建筑元素的创新和转化,大力发挥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优势,将之与当今建筑工艺和技术进行相互糅合,创建更为品质、优美、优势的现代建筑模式[3]。
2.2我国传统人文观念的应用
我国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核心理念当中,人们所追求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在这方面也有着相当的反应和体现。我国大部分传统建筑设计之中,都有当时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相互融合的痕迹,而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也共同决定着当时建筑风格的走向与发展,因此,建筑设计也在各方面带有不同特征的传统建筑元素标志。在当代园林建筑设计当中融入传统建筑元素并非单指在建筑设计外形上使用复古的色彩和图案,最重要的应当是在建筑设计当中运用我国传统建筑的内敛婉约特色,将实际条件与现代化建筑技术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将园林建筑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性降到低,不仅使之符合国人的审美感受,更能有效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方圆大厦”,在外形上选用我国古钱币造型,寓意生意兴隆财帛丰厚,建筑周边绿地建设也采用了相应的中国传统园林风格,配有亭阁、流水、拱桥等,大量中式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让方圆大厦充满了厚重的中式传统韵味[4]。2.3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应用我国北京的四合院结构建筑是最能反映我国传统建筑理念特点的建筑设计典范。四合院的最初设立理念是构建专属的私人独立居住院落,使之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隔离。它巧妙的利用围合式空间设计,使人们在居住空间的私隐性以及独立性方面有了很大的保障,因其具有保障住所私密性的功效,成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元素存留并发展开来。与此同时,四合院当中设置的假山、石雕、竹林等传统建筑元素也是当代园林建筑设计的优良素材,不仅可以向园林参观者提供舒适和谐的视觉感受,也可通过藏、隐、露等一系列布局方式给参观者营造丰富生动且有无限遐想空间的思维感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予以展现和传扬。
2.4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灵魂的具象化表现。传统建筑符号可通过向人们输送文化相关信息,促进群体文化认同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人们思维的联想功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扎根在人们心中。所以,当进行现代园林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如需使用某种具有既定意向的传统建筑符号,应当预先将之进行分类与加工工作,再合理使用加工后的传统建筑符号来传递当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文化特征[5]。如我国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墙面上饰以大量不规则形状石头和树枝,虽表面看来粗粝简陋,却是我国古代文字记录方式的实际展示。
3结论
在当代我国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有效把握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内涵精髓以及象征寓意等方面原则,将之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造,并作为自身设计灵感的源泉以及展现方式,在现代园林建筑的实际设计环节当中对其进行灵活应用,发挥自我的独创性,将之和谐生动的融入设计之中。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加强对我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标准的园林建筑。
作者:韩玮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高实践能力要求的课程,在教学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通过对项目确定、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成果的评定,能够拉进学生与园林建筑业的距离,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园林建筑业的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园林建筑设计;教学;应用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是面向整个园林建筑行业,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教育手段,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此时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加入项目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被动转为主动,为学生适应今后的园林建筑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1项目的确定
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对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的转变,将实践课与理论课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实践能力的提升。项目的确定是整个项目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要想完成一个好的项目设计,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选取最适合自己本阶段设计水平的项目进行实施[1]。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主要包括建筑制图和园林建筑设计两部分,学生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就有了一定的可选择的范围。在进行项目选择之前,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国内外园林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了解园林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对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园林进行参观。一个好的项目选择需要建立在具体的、多方位的考察和资料的收集之上。在进行项目选择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引导,可以给学生几个合理的项目进行选择。教师要对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进行甄别,帮学生确定一个与时展能够紧密联系,同时能够符合学生此时的实际设计能力的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比较成型的园林建筑企业进行参观,与园林建筑设计师进行交流,通过与真正的设计师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对自己之前作出的项目选择进行确认,使学生通过自我判断找到项目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通过与园林建筑设计师进行交流之后,还能够确定与时展联系更加密切的项目,从而为接下来的项目设计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项目的实施
在确定好项目之后,需要对项目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实施,这是项目教学法获得成效的必要环节。由于学生选取了不同的园林建筑设计项目,需要教师对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向学生介绍完整的设计过程,让学生自主的对整个园林建筑设计项目进行分工,并进行实际操作[2]。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本小组内选取一至两名负责人,以设计部经理的身份对本次园林建筑设计进行整体的规划。这一负责人需要具有过硬的园林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能够胜任负责人的工作。负责人要根据本组确定的项目进行分工,在分工过程中要注意考虑本组其他同学的意见,尽量做到兼顾每位小组成员。只有明确分工才能保障项目的实施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也保障了每位小组成员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每位同学的实践能力。进行分工之后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这一设计需要建立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之上,并通过讨论加入本小组成员独特的设计理念,争取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实用又富有特色的园林建筑。在学生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时,教师需要进行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帮助,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样,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掌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3项目成果的评价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项目实施成果可以以成果展示的形式呈现,包括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景观分析图、鸟瞰图、局部效果图等[3]。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制作成不同的成果,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展示。由于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并不能将学生的实际设计成果进行建造,这就需要教师对设计成果展示环节予以一定重视,在对学生充分认可的程度上,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在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前,需要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帮助对方发现自己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可能在自己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真正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在项目成果的评价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要对每组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之后,予以中肯的评价,要认真对待每组学生的作品。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成果的评价时,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点评,并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现代园林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作品要予以具有针对性的点评,但要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以鼓励为主[4]。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设计中做出改进,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应用,需要教师从项目的确定、项目的实施、项目成果的评价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园林建筑设计项目,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建筑设计相联系,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林。项目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园林建筑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我国园林建筑行业提供具有较高园林设计知识技能的人才,推动我国园林建筑行业的发展。
作者:高静瑶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1存在问题
1.1缺乏应用型教材支撑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1.2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1.3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互动性不强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2教学改革措施
2.1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新颖性,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2.2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
2.2.1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以便更好地与后续课程接轨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及时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外围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2.2.2注重宏扬传统,体现地方文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2.3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2.4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资源上网,供学生参考学习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3效果评价
3.1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3.2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主题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3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素养,有益补充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认真组织语言,静心备课,反复修改课件,然后课堂讲述案例分析,不知不觉就能将各种知识信息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沉淀,储备专业知识。不同的学生讲述着不同的设计构思和理念,拓宽了大家的专业视野,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生动有趣。从学生的讲述中,老师也受益匪浅。可谓“一举三得”。
作者:田雨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探索
一、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应用
1.风景园林中山石的分类
目前,风景园林中的山石种类非常多样。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按照山石的材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山石的组成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构建山石景观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本文则着重讨论一种分类方法。按照山石景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自然风景式山石、艺术造型式山石、意境式山石以及抽象式山石等几类。顾名思义,不同艺术表现类型的山石具有在风景园林中各自的特色。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需要,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山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风景式山石的应用最为广泛,而抽象式山石则在西方园林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布置方法
对园林建筑中的山石进行布置时,最为核心的原则就是要让山石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搭配,使整体的景观达到协调的效果,能够表现出风景园林的美感。特别是在设计具有古典特色的东方园林时,需要非常注意山石的“自然美”。人为痕迹尽量不要过于明显,以免在破坏了风景园林建筑的整体协调性。而在保持了山石景观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要非常注意山石的艺术美,达到取材于自然、却要高于自然的效果,充分体现出山石景观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美感。另外,如果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风格偏重于现代艺术造型美,那么山石的布置则应该注意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尽量不选用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特色格格不入的山石。
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应用
如果说山石相当于整个园林体系中的“风骨”,那么植物就是园林中的“血肉”。没有植物的园林,就是一副空洞的骨架,没有丝毫的活力。只有配置了合适的植物景观以后,整个风景园林才会显得更加丰满。相比于山石,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内容更为丰富,需要考虑到非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植物的类型、大小、高低、颜色,属于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等等,都需要进行非常细致的考虑。再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作为风景园林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植物景观在配置完成后应该能够表现出植物的个体美以及群落美,体现出风景园林的观赏特点,达到吸引游人目光的目的。本文以长沙市某公园的植物配置作为分析依据,进行理论方面的植物配置分析。
1.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可应用于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种类非常多,理论上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进行风景园林的景观构建。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在植物配置方面遵循一定的原则非常重要。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要遵循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体现出植物的生态效果以及美学效果。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主要指的是要在植物的选择上以“适地适树”为基础,尽量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一方面有利于表现当地景观特色,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植物成活,降低成本。比如经过特殊修建的小叶榕,能够在园林景观中表现出清新淡雅、小巧别致的特点,但该植物却并不适合于北方栽植。如果在北方的风景园林中广泛使用,那么每年冬天还需要进行保温处理,增加了维护成本。而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则主要指的是植物景观与整体景观风格的协调,将植物个体的美感与植物群落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
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
在风景园林中,进行植物配置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由于植物是随着时间以及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植物与时间、空间、温度、水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进行植物配置时,对颜色的考虑为例,就需要通过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来体现出各具特色的景观效果。通常在园林中所使用的植物,所包含的颜色有红、黄、绿、紫等颜色。对几种颜色进行合理协调,可以营造出非常良好的景观效果。比如在乔木层的颜色搭配上,可以让银杏与法国冬青搭配,一高一低,一常绿,一落叶。特别是到了秋季,银杏叶子的金黄与冬青叶子的翠绿,显出独特的韵味。另外,桂花与紫叶李的相互搭配、海桐与红叶石楠的相互搭配,都属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不同颜色植物搭配的典范。
三、结语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将多类学科融为一体,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学、文学、美术、生态学等非常多样的学科。而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山石与植物的应用更需要设计师以独到的思路,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解析风景园林,不仅是对生活中环境美的享受,更是对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艺术都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但园林艺术却始终是人们所关注的中心话题。
作者:艾生帅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探求园林建筑设计的重点
一、注重环境感染效应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园林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和氛围十分重要。现代园林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方面的场所,其感染力要使人们感到深处其中有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感觉。情景交融、以景动情的效果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点,将“意”和“景”充分的融合是体现设计水平的直观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环境育人是设计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通过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来达到释放人们内心压力、使其身心愉悦的目的,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目标。
二、重点突出时代特色
现代园林虽说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代表现代园林的全部。这就要求现代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要突出时代特色,时代在发展变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国现代园林要充分体现时展的特色,环境以清新自然、典雅幽静、尺度宜人为佳,充分理解为环境达到清新、典雅的效果,设计尺度方面要适中。在色彩运用方面要简单、明了,绿色休闲场所要提供基本的使用功能,做到简单、朴素、大方。在造价方面要尽量降低成本、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各个地区的园林的人群类型不一,也要体现出时代特色,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同时,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表现时代风格和特色。
三、因地制宜
季节变化给园林景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时期,要体现不同的景观特点,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设计体现季节的互补是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的表现。园林设计中还应注重生态的协调统一,适应性强、抵抗力高的乡土植物作为主要的植物,考虑本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种类组成,空间立体化的分布特征来充实和保障在绿化设计的性。园林同时里不开山水,灵气所在,一方面,利用北方的寒冬天气,可以来建冰场,南方可以利用园林及其周边的环境特点,引水入园、就地挖池等方式建造水系,在水系周边进行丰富的景观绿化设计,来完善园林的局部生态环境,更多的为园林景观增加色彩。
四、绿色为主、突出景观美
宜人的景观是以绿色为主导、繁花盛开的园林环境,让人们感到舒适和充分的放松。休闲绿地基本以绿色为主,再此基础上体现艺术和自然的结合。一年四季,春天鲜花烂漫,夏天浓荫绿地,秋天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冬天绿意盎然、寒梅傲雪,在绿化配置上还考虑到了能够体现“春华秋实”的园林精神。园林的绿化不仅在总体规划方面很重要,在细部细节方面,如树种的搭配、施工设计、季节性搭配、色调组合、形态的结合等,是进行空间营造不可或缺的条件。
植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会影响到园林的景观环境。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园林绿化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因地制宜,从绿化苗木来讲,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这一过程,需满足绿化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不能盲目追求品质植物材料,环境因素很重要,忽视环境因素作用,只会导致绿化的失败。
五、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要点分析
现代园林的植物造景,就是用素材通过艺术表现手法,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和生长周期,塑造出植物自身的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美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呼应,表达一定的意境和艺术空间。素材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其造景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现时序景观。季节的变化,使得植物表现出的季节性特征不同,景致也不同。而这种季节性的变化为时序景观提供条件,在不同季节进行植物的合理搭配种植,体现出四季不同的魅力景色。2)形成空间变化。植物是三维感官物体,空间立体感的营造能够使得人们在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景观感受,而这种空间立体感是通过植物之间的空间立体感创造出来。另外,在园林设计中,对一些服务系统的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例如,垃圾处理,通常将垃圾道设于楼梯平台,往往会发生堵塞而污染环境,设计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内部生活服务区的阳台处,或者采用室外垃圾桶、中转站处理。
六、结语
现代园林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的设计过程,不仅需要充分理解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园林不仅为人们提供单纯的场所,其景观更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设计人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从环境感染力、时代特征、因地制宜和绿色为主四大方面,进行集思广益,设计中注意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协调性,为建造出实用、美观的园林景观环境提供设计条件。
作者:陈和荣 单位:温州市云艺建筑装饰设计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论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
首先,在教材选用上,根据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时少、内容多”特点,把建筑学专业教材重新整合撰写,分为三个板块:
板块1: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基础知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于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之前,必须构建建筑基础知识理论平台。通过建筑基础知识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在设计中能恰当划分功能、掌握人体尺寸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道路宽度的确定、无障碍合理设计等等,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板块2:建筑史基本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外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丰富多样,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五种基本类型。后期又演变成为十字脊、盔顶、盝顶等不同形式的顶。这在园林建筑仿古设计中最为常用。并且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抽象变形等设计手法广泛运用到园林建筑实践中,使现代园林建筑保持“中而新”的现代韵味。现在欧式居住区规划比较多见,那么对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外近现代建筑史的学习越显重要,了解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对提高学生创作水平和专业素质起重要作用。
板块3:园林建筑基本知识(亭、台、楼、榭等、及其建筑小品)本篇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对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并且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使学生拓宽眼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我校进行教学改革,在原有少量实训课基础上,又增设园林建筑设计A、园林建筑设计B两门实训课,分别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实训难度。笔者将整个实训课程分成几个阶段:任务书讲解与场地分析阶段,方案构思与初稿阶段,方案深入与推敲提升阶段,方案讨论与定稿阶段,方案讨论与汇报总结修改阶段。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模型推敲方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把二维平面图纸转化为三维的真实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对比例目测和缩放能力。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3.改革考试模式
传统考试模式是以主观题和客观题为主的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和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于园林建筑设计实践强的课来说,传统考试并不适宜,因此,我校进行大胆的尝试,在园林建筑设计理论课中采取闭卷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园林建筑设计A”课交课程设计作业并结合学生方案汇报表达能力综合打分,可采用同学打分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30%;“园林建筑设计B”课做4~6个小时快题设计,占总成绩的40%。
二、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特点不断完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满足当今不断加速的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以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创新力的培养,强调对实践能力的磨砺,实现与园林其它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作者:周旭丹 王富强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规划教研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基建处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探索园林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完善
一、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1.人类文明生态转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了。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贝利所说“我们目前正在参与地球环境中的变化,这个在过去数千年中自我直接管理的行星,现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类决定它的未来”。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就是以保护、规划、设计等手段,在不同尺度的大地上,有智慧的创造性的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为根本使命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不仅可以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甚至可以为地球中整个生物链创造福音。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城市绿地的修复、建设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园林绿地景观等途径来实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大到世界各国,小到一个国家的地区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地区差异,而风景园林一直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而对于我国来讲,就是要通过本土的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促进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这是不断发展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也是大力倡导这一学科的重要意义所在。
3.快速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城市化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断突出。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应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建设,但也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确保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科学合理的结合。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有利的,与国外相比,我国这方面建设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农业文明时代是在建筑美学为城市主旋律的,工业文明时代是以机器美学为城市主导的,而目前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生态文明下,我们就要建立一种以环境美学为指导的城市图景,大力发展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使其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技术的延续与创新
技术是园林建筑中所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园林建筑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动力之一。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传统技术以实践为基础,产生于具体的社会需求,并与地域环境紧密联系。任何传统建筑的建造技术都忠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平均技术水平,每个地区的建筑都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随时间的增长演变成地区文化的一部分。现代技术体现了对经济性、合理性的追求,然而也存在着盲目推崇先进技术,忽视技术与文化、自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的客观建设条件千差万别,技术发展并不平衡,技术的文化背景不尽一致,二十一世纪将是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
从技术的复杂性来看,低技术、轻型技术、高技术各不相同,并且差别很大,因此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寻求具体的、整合的途径;亦即要根据各地自身的建设条件,对多种技术加以综合利用、继承、改进和创新。”低技术、轻技术和高技术反映了技术的不同复杂程度,也代表着不同的生态观和地域观。低技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较大限度地使用当地可用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手法,从民间建筑和建造技术中吸取精华,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作品之中,体现当地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
轻技术是指不仅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还要使用新的技术,节约、有效地使用资源。高技术则利用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地域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应以实际的需求为立足点进行比较和选择,技术应与园林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以及经济发展状态相协调,强调技术运用的“适宜性”。一方面,由于采用低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建筑造价,又可以赋予建筑以强烈的地方特色,所以现代园林建筑应提炼传统技术中至今仍然适用的因素,并融入当代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创造新的适宜技术。另一方面,重视在技术层面上对园林建筑的更新发展,防止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变成“狭隘封闭的、怀旧感伤的挖掘民俗”活动,丧失传统精神的本色。
三、结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建设有了质的飞跃,而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知识更新最快的时代,失衡是这个时代最显著地特征,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失衡、社会各方面事业发展的失衡、快速城市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失衡、飞速发展的技术和剩余劳动力间的失衡,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而对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这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这种艺术的重要性,而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园林建筑设计很可能由于人们的觉醒获得质的发展,也可能在人们的忽视中继续沉睡,因此,要对园林建筑设计不断的进行分析判断,去粗取精,继承文化的基础上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建筑设计。
作者:马瑞 冯娟 单位:大连深度上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大连意和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地形植物水体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人们对于生活、居住质量的高标准,促使风景园林景观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衡量基准,即通过对人们生活质量的直观展现,以此满足回归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目的。然而,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由于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如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地形因素等,致使景观设计师应对地形、植物和水体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优美化、气息化和独特化建筑魅力。本文主要对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地形;植物;水体;风景园林
一、地形应用于风景园林
地形作为地表表现形式,分为大地形、小地形、微地形三种。其中的大地形以高山、平原和丘陵、山谷与草原为主;小地形包含斜坡和坡道、台地、土丘与水平地形变化;微地形以波动性、起伏度较小的平原地形为标准。换而言之,地形既属于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又属于室内建筑基础,在建筑设计中,需对其美学和实用因素予以详细表述。1.1环境因素与外貌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地形可对环境因素与外貌实施有效链接,即对某地区美学的影响;空间环境、构成直接感受;景观和气候、土地与排水等系统使用效果;园址功能展现。对此,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期间,为体现设计要素、景观要景的重要性,需与地形因素进行有效融合,其原因在于:地形作为建筑的组成核心,利用主线的优势对景观因素、空间节点实施控制,即平缓地形,具有协调、统一的作用;崎岖地形,具有分割的价值。1.2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形态及排列顺序针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园址选择分析阶段,需对其予以精准评估,尤其关于地形平坦性、均匀性缺失的情况下,建筑设计师利用科学运算法则,以地形结构为前提,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方位进行判断,同时也是对园林用地、空间结构和园林地形、环境因素协调性和统一性的暗示,从而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不同角度,彰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3视觉依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宗旨为:以人类视觉感受为依据,对景观美学价值予以展现。若要更好体现园址地形效果,将风景园林景观和建筑结构相结合,构建自然画卷,需对地形尺度予以适当选择。例如:地形尺度明显超于景观建筑结构时,应将地形作为建筑背景,使其地形、景观建筑体现图底的衔接关系;地形尺度和景观建筑尺度相持平时,则应通过对地形地貌的体现,对风景园林建筑特色予以诠释。
二、植物应用于风景园林
植物作为风景园林建筑关键因素,不仅可对地形地貌实施覆盖整合,还可构建自然景观,在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势。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中,需对植物因素进行综合考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植物协调配置。通过对原有生态植物的保护,以土地面积和草地种植面积为前提,体现生态系统完整性优势。为了对植物配置关联性进行体现,景观设计师应对植物生长习性、生长环境掌握,即依据植物喜阴耐阳和喜湿、耐旱、耐寒特点,对其栽种空间、栽种时间实施针对性选择,从而彰显景观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特点。另外,景观植物一般为草本和木本、花卉、观叶与观果型,其中草本植物:芍药、水仙和金盏菊、唐富蒲、矮牵牛与百合等草花;木本植物:针叶乔木和灌木、阔叶灌木、藤木与乔木;水生植物:莲藕、水风信子和凤眼莲等,如表1所示,为某景观植物规划纲要。其次,建筑美学。景观建筑设计工作的施行,可对植物、建筑整体化与系统化优势进行展现,而如何实现植物特性、建筑美学的融合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例如:植物因自身光合作用,可对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进行改善,从而体现生态环境多样性、多元性特点。但若在此期间,景观设计师未对植物品种、特性予以考究,则不仅会对自然环境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威胁风景园林景观整体效果
三、水体应用于风景园林
(一)水体概念水体是指水资源集合。现实角度下,地表水主要由水体构成,如江河湖海、水库、冰川和积雪,而地下水、空气水分也属于水体范畴。依据水体是否含盐,分为淡水与咸水,而淡水比例占据总水体2.53%;依据水体位置,分为地面水、地下水、海洋;依据水体用途,分为灌溉水、渔业用水、饮用水。我国水体资源年均2680km3,位居世界前五位,但因人口数量限制,使其人均径流仅为2530m3,居于世界88位,即以人口密度角度而言,我国属于水资源匮乏国家。具体应用“水上威尼斯”是对水体、建筑融合,其不仅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还实现景观建设的目的。水体因灵活性优势,可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期间与景观建筑进行灵活融合,从而为建筑生硬感和棱角感实施柔化,从而构建舒适的观赏空间。及时,拓宽空间视野。水体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促使人们对水体存在亲切感与熟悉感,而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人们更愿意和水体相沟通。针对此,风景园林设计初期,需对水体、园林建筑、自然景观进行整合,通过建筑外部环境对水体的引入,使其实现空间延伸的目的,从而对人们空间视野进行拓宽。除此之外,以地下水保护与利用为目的,结合水体自身条件为基准,缩减建筑空间范围,体现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和水体间合理性、自然性优势。第二,建筑和水文化。人类传统意识中,将水体认定为文化源泉,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是黄河流域文明,均是以河流为文明导向,即水体实质具备文化性特点。若要将水体在风景园林中得以运用,则应以水体为基础,对当地文化载体进行总结,即依据文化差异,对景观水体类型进行合理构建,从而在水体文化功能激发过程中,对景观设计予以美化,进而达到水体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古宏村防火灌田建筑,被誉为“绝”,由此看出,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水体文化的彰显,可有效实现园林景观人文主义特征,使其富含文化价值。
四、结束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阐述,可知地形、植物与水体在景观设计中占据决定性优势。对此,景观设计师应在园林设计中,对地形、植物和水体等因素予以分析,以此将风景园林和生态自然相融合,使之具有新颖性、灵活性、合理性特点,从而为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笔者以自身景观设计经验,阐述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以期为生态环境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魏开 单位: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其空间艺术的设计往往都具有综合性比较强、风格独特的特点,由于古人在风水学上比较讲究天地融通的思想,为了突破人们的视觉局限,在园林的建造中非常重视借景的艺术手法,比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精典杰作“锤峰落照”就是通过借景“磬锤峰”,由此而来。建造山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联合和团结中国边疆一些少数民族,进一步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在整体布局设计上,承德避暑山庄巧妙运用自然地形依山而建,景色宜人,资源丰富,与其它园林迥然不同,其设计风格独特,艺术手法多样,浑然天成。山庄的基本格局在设计上将宫殿区与湖光山色的苑景区有机结合的起来,几条蜿蜒幽径串起了镶嵌在湖中的三座岛屿,其中有一条之字形的小径,之径的云堤弯弯区区,连接这中心的岛屿,如意洲与皇家宫殿。
一、宫殿区的设计风格
在山庄的南部是宫殿区,宫殿里面建筑风格独特,而且显得古朴庄重,,其实是紫禁城的缩影。将宫殿和自然景观地镶嵌为一体,仿佛升华为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境界,设计布局上采用了“前宫后苑”的传统形制。宫殿位于山庄南部,主要有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群构成。正宫位于宫殿区的西侧,是皇帝政务办理和休息的地方,按“前朝后寝”的布局,由九进院落组成;布局对称严谨,外形淡雅古朴。主殿建筑在建造时,材料多数是采用四川、云南的名贵金丝楠木以及东海礁石修建而成,建筑上花纹雕刻精美,色彩多样。庭院规模、回廊起伏有序、山石草木相间配置,给人一种温馨近人的感觉,而不像京城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宫殿。松鹤斋位于宫殿区的东部,共由七处院落组成,庭院环境优雅,松柏郁郁葱葱。
二、湖泊区的设计风格
“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湖泊区位于避暑山庄宫殿区的北部,湖面上分布着8个小岛屿,将湖面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区域,洲岛错落,青山绿水,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一直以来,清朝的皇帝对江南园林建筑都甚为喜爱,然而皇帝又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江南,皇帝为了满足自己每天都能如同身临其境,与之朝夕相处的愿望,于是山庄的东湖景区多数都是模仿江南特色景观而兴建的,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建筑以分散布局手法为主,园中有园,每个建筑都形态多姿,风格独特。而在湖泊区众多建筑群中,“狮子林”是具江南风光特色典型建筑了。
三、平原区的设计风格
平原区位于山庄的西部,这里湖光山色、绿草如茵,风景宜人,呈现出一派广阔的蒙古草原风光;在山庄东北部的山麓上,兴建了大量宏伟壮丽、气宇非凡的寺庙,这就是所谓的外八庙。外八庙运用了汉式宫殿建筑风格,同时还兼有多个少数民族建筑的艺术特色,集聚了中国古代多元化的寺庙建筑设计风格。
清初,由于皇室家族信奉喇嘛教的缘故,同时也是为了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所用。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宏伟壮丽。这些寺庙是中国现存较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创造力的结晶。在园林建筑风格上,它传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传统的设计风格,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汲取了中国南北各大名园寺庙的精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建筑群的具体建造方面,山庄和周围的一些寺庙都地融合了中国古代南北园林风格和建筑艺术特色。它集中国古代多种建筑风格的形象于一体,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结合。如普宁寺,普宁寺总体布局为四进院落,前半部分为汉式禅宗寺庙建筑,但是登上高耸的金刚墙,后半部分的建筑风格立刻就变了,藏式寺庙的白台黄瓦跃入眼帘,涌出了汉藏合一的视觉高潮。
四、山峦区的设计风格
山峦区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西部以及北部,其面积范围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在这一地段山峦跌宕起伏,沟壑纵横,奇峰怪石,草木丛生,清流飞溅,一年四季景色多样宜人,不同区域气候也不尽相同,简直如同人间仙境,是避暑的境地。另外还有棒锤山、蛤蟆石等奇景,其间有楼宇高阁、寺庙殿堂相互映衬点缀,使得山峦区在整个山庄的魅力更引人入胜。
就整个山庄而言,山峦区在建筑风格上贯通了南北艺术之精华,既具有北方雍容华贵、富贵典雅的皇家气派,又融入南方江南水乡、秀丽淡雅的风度,从而巧妙地将南北建筑艺术结合。山庄内的建筑规模一般不是不大,楼阁和墙体多以青砖灰瓦为主,更显得淡雅而庄重,古朴而典雅。然而,与京城的故宫富贵堂皇的装饰呈鲜明对比。与其它的皇家园林不同的是承德避暑山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尤其是在设计、选址等方面都是根据自然本身的地势和其形貌特征进行的,通常是根据于大自然的优势,依山傍水,顺其自然,而且集南北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精华于一身。
五、结语
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具有艺术特色的古典皇家园林。它集中了历代造园艺术的精华,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是祖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在新型园林和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应灵活运用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其部分并大胆创新,为祖国创作出更多、更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园林。
(作者单位:承德市文物局)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的要点浅析
摘要 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良好的园林建筑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分析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分析了园林建筑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园林建筑设计要点
前言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它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 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 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 与自然融成一体的建筑。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良好的园林建筑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1、坚持“适用、美观”
园林建筑是耐久性景物, 也是游人休息、游赏的重要场所,与其它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不同之处,是以小巧、雅致见长。装饰装修既要满足景观要求,与周围环境统一,又要和建筑的内容和功能相一致,繁简适宜; 建筑色彩一要调和, 二要对比, 从视觉和感觉上给人以美的情趣。
2、注意安全
结构安全意识要贯穿于建筑设计全过程,建筑的造型、选材、施工等环节,都要符合结构安全要求,切忌顾此失彼,造成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
3、重视植物造景,合理点缀园林建
建筑是园林的眉眼,植物是园林的衣饰, 道路广场是园林的骨架, 可见园林建筑在园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园林建设中,应重视植物造景,合理点缀园林建筑。
4、不能仅就建筑自身考虑,还必须注意建筑与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的联系过渡,融于自然。
例如, 建筑体量就应与山水植物相协调,与所处空间相适应, 要“ 精于体宜”, 即造型要精巧, 体量要适宜,不可喧宾夺主,失去分寸。
5、以造园组景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获得的观赏效果
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产品。建筑的大小、位置、布局、造型等,都要以造园组景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获得的观赏效果,又不失实用功能。对于有明显游览观赏要求的,如亭、廊、舫、榭等建筑,使用功能应从属于景观功能。对于有明显使用权用功能要求的,如园林管理、厕所等建筑, 景观功能应从属于使用功能。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二、园林建筑的设计要点
园林建筑在设计上灵活多变,有其强烈的个性符号和的外形特征,由此在设计方法和技巧上与其它建筑类型也大相径庭。概括来说,园林建筑的设计有以下要点:
1、设计思路清晰,开拓创新。
良好的思路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设计要善于抓住设计中的主要矛盾,既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的问题,又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恰当的尺度。
尺度在园林建筑中是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物体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容忽视的。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
3、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
色彩与质感是建筑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层次等各种构图变化,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随着现代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建筑风格更趋于多姿多彩,简洁明丽,富于表现力。色彩有冷暖、浓淡之分,颜色的感情、联想及其象征作用可给人不同的感受。质感表现在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两方面,而纹理有曲直、宽窄、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显之别。
4、做好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种园林的选择。
自然式园林多强调自然的野致和变化,布局中离不开山石、池沼、林木等自然景物,因此造址是山林、湖沼、平原三者具备。傍山的建筑借地势错落有致,并借山林为衬托,颇具天然风采。而在湖沼地造园,临水建筑有波光倒影,视野平远开阔,画面层次亦会使人感到丰富多彩且具动态。
规则式园林多采用对称平面布局,一般建在平原和坡地上,园中道路、广场、花坛、水池等按几何形态布置,树木也排列整齐,修剪成形,风格严谨,大方气派。现代城市广场、街心花园、小型公园等多采用这种方式。
混合式园林则为自然、规则两者根据场景适当结合,在现代园林中运用更为广泛。
5、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要。
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点景的建筑物是空间的主体,因此对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要求较高,使之在自然景物的衬托下更见风致。
(2)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有众多的房间可用来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在布局上可以是单一庭院,也可以由几个大小不等的庭院相互衬托、穿插、渗透形成统一的空间。从景观方面说,庭院空间在视觉上具有内聚的倾向。一般情况不是为了突出某个建筑物,而是借助建筑物和山水花木的配合来突出整个庭院空间的艺术意境。
(3)由建筑组群自由结合的开放性空间。这种建筑组群一般规模较大,与园林空间之间可形成多种分隔和穿插。布局上多采用分散式. 并用桥、廊、道路、铺地等使建筑物相互连接,但不围成封闭的院落, 空间组合可就地形高下,随势转折。
(4)混合式的空间组合。由于功能式组景的需要,可把以上几种空间组合的形式结合使用,称混合式的空问组合。
三、结束语
为使园林建设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人员应端正思想,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要坚持植物造景为主, 建筑建筑为辅的原则,并结合园林的性质和环境特点, 因地制宜,配置各种园林建筑和小品, 使其在发挥使用功能的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宁缺勿滥,宁少勿多”。造型要简洁、明快, 体量上要小巧、得体,与所处的园林空间相适应,不可暄宾夺主; 另外, 建筑尺度也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合理尺度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建筑的装饰装修要与建筑功能相一致,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着力在线条曲直、色彩冷暖、材质粗细、块面大小等对比上做文章。使园林建筑在自然美的基础上,交织着色彩美、线条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从视感和感觉上给人以美的情感、美的感受,并将环境衬托得更加和谐。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中式园林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欧式风格传入我国,使得许多中式园林建筑中也体现出了欧式风格,这种中式与欧式风格的融合,焕发了园林建筑的生机。本文在努力搜集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为今后对中式园林建筑与欧式风格相互融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 欧式风格;中式;园林建筑;设计
1、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便捷,欧式风格逐步传入我国,引领了园林设计的欧式大潮。中式园林建筑历经几千年发展,如何在保持其精髓的基础上健康恒久的发展,园林设计师又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式园林建筑与欧式风格的碰撞与交流?本文通过挖掘一些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体现的实例,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下更好的发挥中式园林建筑的魅力。
2、中式园林建筑的特点
中式园林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苑、囿中的台、榭,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宏大的皇家园林建筑和精巧的私家园林建筑。常见的建筑形式有亭、廊、阁、轩、楼、台、榭、舫、堂等,其在中式园林中起到了主要的造景作用,不仅为游览者提供了观景的视点和场所,同时还提供了休憩与活动的空间。此外花窗、隔断、铺地、园灯、座椅等园林建筑配件也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意境的创造,追求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山水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址上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与基址的地形地貌相结合,依形就势,从而达到“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建筑的平面布局简明有序,若干单体建筑通过廊、围墙的巧妙利用环绕成一个个庭院。中式园林空间处理活泼,虚实、明暗、人工与自然相互渗透,无不体现出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式园林建筑造型上十分独特,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庑殿等形式;结构上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以木材和砖瓦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中式园林还重视装饰的丰富性,彩绘和雕饰为其主要装饰物。
3、欧式风格的特点
欧式风格泛指具有欧洲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风格,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又可将其分为古典风格、中世风格以及新古典主义风格。欧式园林通常以一个体积较大的单体建筑物作为园林的统率,成整个园林的主轴,整个园林围绕其进行布局,并呈现出严格的几何图案。欧式风格擅长使用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效果,用对称的布局形式体现庄重大气,同时对线条的流动性又十分注重,其装饰材料大多选用大理石。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等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4、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建筑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所积淀的人文建筑特色和理念,而欧式风格的融入,无疑给中式园林建筑带来了更为现代的气息,使中式园林别具风格,也使得中式文化的底蕴更为丰富多彩。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4.1 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建筑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造园艺术上,无不体现着师法自然的特点。中式园林多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宛自天开,建筑在园林中以衬托山水主体为目的,因此中式园林的建筑体量一般较小,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多具有自然的趣味。通过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结合,将山水与建筑的结合,使亭、台、廊、榭等景象元素与自然山水相呼应,这也符合自然界对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而欧式风格的园林布局几何规整,建筑体量庞大,且善于设计对称图案的活动空间、水池、喷泉等元素。现代中式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也将这些欧式元素设置在山水所隔离的空间中,并逐步深入中式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之中;同时将欧式风格的开放性、大众性风格融入到中式园林建筑布局中,使中式园林建筑成为为大众服务的空间,打破其私人空间的局限性,更增添了中式园林的和谐之美。
4.2 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建筑南北地域在建筑形式上有一定差别,北方的园林建筑厚重沉稳,平面布局严整,色彩浓烈;而南方的园林建筑形式灵巧,青瓦素墙,但由于斗拱结构,突出的屋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外立面的凹凸有致,在主立面力求视觉上的开敞和轻巧,而欧式建筑仅以墙砖作很浅的出檐,外墙封闭厚重,拱券、罗马柱、阴角线等是其典型代表。随着欧式风格的传入,中式园林建筑在造型设计上也吸收了大量的欧式风格元素,两者的较好结合。
4.3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材料及园林建筑小品的体现
中式园林早期的建筑材料有木、砖、石等,而以砖和木结构为主,主要的建筑部件有台基、柱、开间、大梁、枋、檩、斗拱、屋顶、山墙等。梁、柱以圆形或者方形为主,并以雕刻飞鸟、花卉、云朵等纹案为装饰,窗或以木条编织简单的方格、井字、回字图案,或雕刻花鸟,并以纸或明瓦封闭窗户。室内铺地以水磨方砖为主,室外则以卵石、瓦砾、砖等拼成各种祥禽瑞兽或简单图案,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欧式风格的彩色玻璃、宝瓶柱、铸铁栏杆、色彩浓烈的几何图案铺地等元素在中式园林建筑中也有了较多的结合。
5、中式园林融入欧式风格的典范―圆明园
中式园林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在中式园林中融入欧式风格,更能够将中国的文化底蕴衬托出来,同时还可以显现出西方文化的特点。圆明园作为中式园林融入欧式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不仅汇集了江南许多名园胜景,还引进了欧式园林建筑,形成了西洋楼群。
6、结语
欧式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作为西方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凭借自身独特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对我国中式园林建筑的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欧式风格也开始体现出来。对待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必须坚持中式园林建筑的主体地位,因为从传统文化中来,当今设计方能有牢固的基础;到传统深厚文化中去,今天的设计才能找到自身的根源。另外还必须做到兼容并蓄,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万物皆备于我”的开放姿态,结合具体环境、根据具体目的,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化其于无形之中,进一步促进中式园林建筑的发展。相信随着设计者们的不断探索,中式园林建筑必将发挥出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