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实验室安全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实验室安全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验室安全论文

实验室安全论文: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论文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

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上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致使实验室本身在建设方面就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如室内流通环节不合理、密闭性差、通风系统过滤器装置不合理等,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缺乏与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相适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在影响正常实验活动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

1.2日常管理不规范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场所,操作者在进行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分型等不同实验操作时,都要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及生物危险因子。日常管理不规范的表现有:个别实验室存在不使用微生物专用培养箱而采用大房间开放式培养微生物的现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废弃物所需要的收集、包装和灭活等用品与设备不能满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有些实验室采用没有标志的普通垃圾袋包装生物垃圾;学生将实验室工作服带出实验室个人保管,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日常管理不规范暴露出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学生自我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当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实验课所用的标本来自病人,如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采用人体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标本。即使是学生提供的标本,也可能存在诸如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另外,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经常接触的有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以及少数二类高致病性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因子,这些都出现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常常接触已知和潜在的生物危险因素。目前,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未能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了解甚少,没有意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有的学生进实验室不穿工作服,接触阳性标本不戴手套,微生物接种时不戴帽子、口罩,有的甚至在实验室吃零食、喝饮料,将干净的书或物品随手放在实验台上,将实验废液随意倒在下水道里,实验用过的阳性标本不经处理就扔在垃圾桶里,下课不洗手或不认真洗手。

1.4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

在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标本进行实验前,必须对微生物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然而一些高校对这一重要环节重视不够,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对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病原微生物实验进行风险评估,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文件。

1.5管理监督措施缺乏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一般都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标准操作程序,但往往忽略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不但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行政管理规范,而且缺乏具体的实验室技术操作管理规范。部分实验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措施,多数条款没有具体分工,未能责任到人,监管不力。

2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措施

2.1做好生物安全的培训工作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等法规文件,把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生物安全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尽早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防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制订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同时,把责任分级落实到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人员,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绝不姑息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清洁的工作服,除必要的书籍、笔记本和文具外,其他个人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里大声说话、打闹、乱走动,严禁学生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喝饮料、吸烟、嚼口香糖,不可把任何东西放入口中。如果受到病原菌污染,应立即消毒,不可轻视和怠慢。微生物实验材料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如化学试剂、剧毒药品、玻璃器材、生物制品、菌种、实验仪器、培养基等,若不加以科学管理,实验室就杂乱无章,直接影响实验室的整洁和工作效率,因此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3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工作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对已开展病原微生物研究活动的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确定不同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否运行、保养良好,是否配备了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2.4加强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严格管理菌种、危险品、剧毒药品。目前实验室所涉及的病原菌有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黄色微球菌、链球菌、水弧菌、脑膜炎双球菌等。为了合理有效地保藏管理菌种,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和实验室实际状况,制订实验室菌种的保藏管理办法:(1)购买菌种时必须是卫生部规定的正规单位,为了避免菌种的死亡或变异,应采取妥善、的方法,设置专用冷柜保存菌种。(2)建立菌种使用记录,指定专人负责,对一、二类菌种设专柜,单独保存。(3)使用菌种时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加强菌种安全管理,防止菌种丢失。(5)危险品、剧毒药品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公安部门及学校统一规定,落实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由专人、专柜保管且上锁,防止危险品及剧毒药品被盗、泄漏或误用。

2.5加强对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的管理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是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明确掌握生物安全废弃物的分类原则,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实验室或环境污染,进而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经过检疫合格,且不得擅自带离实验室饲养,实验结束后存活动物要送回动物室,死亡动物要做无害化处理。实验室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弃物和非感染性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隔离、消毒、包装、转运、保存和处置。废弃物应分类按不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如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血液、痰液标本等)及接触感染性材料应放置于结实塑料袋中密封,高压120℃消毒30分钟才能移出实验室。用过的实验材料如试管、玻片、烧杯等放入装有消毒液的废液缸内,每天更换废液缸的消毒液,应保障消毒液的量为废液缸内总量的1/2,浸泡至少30分钟才能移出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及数量选用适合的包装材料,确保无泄漏,处理前后都应在固定位置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6加强实验室的消毒和清洁管理

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管理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才能保障在安全环境下安全工作。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要符合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遵守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每日实验完毕应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整理台面并用消毒液擦拭。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凡接触病原微生物的器材、环境、人员均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不同的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以达到消毒效果,但要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空气消毒可采用加强通风或紫外灯照射,地面和物体表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的方法,应注意生活区和污染区的抹布、拖把应严格分开,不能混用。

作者:孙宝清 许子华 任立平 董会霞 李琴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实验室安全论文: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及时篇:化学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践

摘要:矿物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我所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最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培训、人员资格监管、实验环境达标、试剂管理等方面简述天津地质研究院矿产测试研究所安全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关键词:矿物化学分析;实验室安全;实践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发掘更多矿产,提高开发利用率,需深入开展地质矿产研究。作为其基础工作,岩石矿物分析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加以分析,提供各项测试参数作为地质研究的数据资料。天津地质研究院测试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钢集团,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合格测试单位,主要从事矿产品、金属产品、铁合金、煤和焦炭、耐火耐磨材料等样品的检测。测试过程全部采用国家一级或者二级标准物质进行质量监控,分析方法采用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除此之外,研究所还配备了原子吸收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ICP光谱等精密测试仪器。

常见的矿物成分分析有以下几种: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等氧化物的分析,也包括镍、锰、铜、铬、钼、磷、硫等多种元素的测定分析。除了用仪器分析外,有些矿物必须事先经过化学试剂和化学反应的处理和净化,才能进行的分析。这些处理试剂包括浓硫酸、浓硝酸、氢氟酸等强腐蚀、强氧化性的酸,也有氰化物等剧毒化学危险品,还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强碱,还有石油醚、芳烃、双氧水、有机物等多种危险化学品和各类电器,且涉及高温、高压 、真空 、辐射等多种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者损坏仪器设备,造成财产损失,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矿物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就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最重要部分。结合研究所实验室管理实践,对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做简单介绍。

1.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培训

安全思想教育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一个人树立起安全意识的思想,是需要经过多次教育、不断的安全培训和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安全意识和态度教育、安全责任教育、安全心理教育等要贯穿工作的始终。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培养健康的心态,从思想观念上真正重视安全,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安全培训包括结合国外著名化工公司(陶氏、巴斯夫等)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每年发生的国内外典型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从别人的安全事故中,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学,学习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定期培训职工进行消防设备的使用培训,例如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等,安全用电的操作,洗眼器的使用和急救包扎、人工呼吸训练等。

2.加强实验室人员的严格规范管理

对化学分析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是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化学实验室检测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根据每个实验室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资格培训,例如样品制备、仪器设备操作、检验方法、数据处理、抽样、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等;在考核方面,应进行培训后考核,实验室组织内部考核,积极参加外部举办的能力验证等。在监督方面,应选择技术、检验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监督员,对新上岗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进行随机、定期和不定期监督,做好记录和反馈工作;同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达到监督目的。

3.提高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的标准

由于矿物分析实验室的特殊性,因此应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派专人管理药品间和药品的采购、领用和废药品的回收处理,实施严格的试剂登记制度,当天领用的试剂,实验完成后,必须把实验产生的废液装到回收瓶中,并贴好标签,表明瓶内试剂的成分。实验中剩余的试剂,必须当天送回库房。实验室内不允许试剂过夜存放。由于实验中有机物大多数是易燃、易爆 、且有毒物质,为保障能够安全实验,配备了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包括实验室里的通风橱、紧急洗眼器 、实验服、护目镜、防毒面具、紧急喷淋器 、急救药箱等,还有玻璃割伤 、烫伤 、灼伤的防范与应急处理规范、射性事故的应急处理规范与气体泄漏的应急处理规范等。

4.对化学药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使用

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实验药品。每一瓶试剂,都清楚记录了物质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度、浓度、存放地点、有效期、领用日期、领用人、使用地点、使用量、使用人等。并根据不同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将氧化剂、还原剂、易燃易爆有机物、无机物、强酸、强碱分类放置在不同的药品柜内,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方案和消防方案,配备相应的灭火器。对于剧毒物品和易制毒化学品,采用保险柜双人登记、双人入库、双人检查、双人领用、双人使用的严格管理,每周核对登记一次,避免出现重大危害。

作者:孟 晴,刘少迎 单位:天津地质研究院矿产测试研究所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中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一、深入研究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现行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危险品类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各类特种设备和仪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习守则、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根据需要重新拟定新办法或修订已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废除,按年度将全部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予以,逐步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机制。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教学科研项目的审核评估,严格把关实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形成实验项目审核评估机制。对二级单位不好解决、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重大安全隐患,可直接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实行急事急办、大事快办,形成重大隐患直通快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职工评聘挂钩,对安全责任范围内管理有严重问题的人员,考核一律不合格,形成一票否决的评聘机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与人事制度挂钩,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其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推行“三级三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即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的安全检查、二级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实验室每日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安全检查的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多样化发展,如预约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检查、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等,防止安全检查出现“盲区”。加强对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治。检查完毕后及时下达“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实验室负责人拟定整改措施报二级单位核查后,反馈给下达通知的监督单位,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回路管理,保障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3.强化重点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推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制度。另外,将采购数量及库存量控制在低限度,坚持领用制度,严格控制领用数量。将实验室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流程指引,鼓励实验室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的自行排放,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公司集中消纳。利用合适的地下场所建设危险废弃物存储库,用于及时回收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减少危险废弃物在实验室的留存时间,逐步使废弃物处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加强放射辐射和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与管理人员的监管,实行“全部注册、定期检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随时淘汰”的管理措施,定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上级部门检查合格。

二、转变理念狠抓安全意识教育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对高校安全稳定规划中的要求,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培训规划中,使其一入校就了解各项制度和要求,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编写《实验室安全知识读本》、《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集》、《实验室操作规程汇编》等学习资料,保障师生人手一册,避免在实验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利用实验室安全网络学习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自学和网上考试的平台,自学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学分,并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必备条件;鼓励二级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科研要求,为学生开设特色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学分。结合举办讲座、观看录像、板报宣传、大屏幕播放等形式,时刻提醒,引起注意,多方位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利用文化修养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施加影响,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安全及时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提高整体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向服务转变,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特种设备仪器管理、技术安全咨询、安全状况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安全隐患治理上积极协助整改,统筹策划,深入基层实验室进行细致指导,逐步消除师生员工在制度刚性管理下被约束、被管理的消极心态。灵活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沟通,善于征求基层意见,避免生硬的指挥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工作尽量做细,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安全工作观念。

三、结合实际,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1.与时俱进,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设组织人员对相关规章、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更新修订文件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内容,从制度设计层面保障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推行,努力扭转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使准入制度紧跟实验室发展。将实验室准入制度建设纳入二级单位及实验室考核体系,加大力度推动准入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降低学术权力的影响。联合各二级单位分别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以保障准入制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性。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并签订安全保障书后方能上岗。将准入考核和门禁系统对接,只有通过准入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门禁系统的识别许可。

2.开拓创新,推行准入制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以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与考试系统”为依托,搭建规章制度、通用安全知识、专业安全知识等分类学习与考试平台,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同时赋予二级单位、实验室在考试系统应用中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限。提倡二级单位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培训讲座、实际操作指导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掌握安全防范、操作规程等知识技能,并达到考核要求。利用系统生成电子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的师生获得此证,无此证不能上岗实操。

四、加大投入规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1.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以安全运行为目标,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中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达到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通过监督检查和持续建设,保障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实验室设备完好,实验室布局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安全标志醒目齐全,安全防护设施,抢救设施性能良好,达到实验室安全条件的标准化。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类型、用途、规模等不同特点,为教学实验活动制定适宜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达到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标准化。

2.努力改善规范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与环保投入机制,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常规预算支出科目,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有所调整。在实验室新建、扩建、改造过程中,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充分考虑实验室设计、建设、仪器设备安放及管线设施等方面的规范性。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防盗监控、危险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实验室通风过滤、烟感报警、设备线路、喷淋装置等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切实防止危害师生的事故发生。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标准坚决不准上马。

五、提高认识,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

1.建立实验室预防预警系统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等级,查清危险源的空间和地域分布,根据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工作,在危险要害部位安装摄像头或检测装置,并与学校安保控制系统联网。做好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所需设施、设备的完好和有效。对可能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适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完善各级实验室安全预案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辐射设备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各类各级专项工作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成立实验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力度,根据应急预案和现场需要,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根据需要调整救援抢险方案。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的巡查和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做好事件处置和善后工作。

3.开展必要的突发事件预演活动针对类似火灾、中毒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制订的预案,进行预先演练,积累一些经验,使师生在遇到类似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通过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突发事件的研究,结合各实验室的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预演方案,通过演练使师生掌握逃生、自救及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六、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是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提供的一个支撑平台,实验室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实验室的安全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保障。结合高校的自身发展需要和不同特点,通过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夯实管理基础,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协同创新教育体制,最终使广大师生获得实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紧急救援方法,是解决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目标追求,对保障实验室安全、促进教学科研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兆磊林林牛犁宋红黎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实验室网络安全论文

1对高校建设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必要性分析

1.1现代企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还需要面对因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威胁。随着现代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遭受黑客、钓鱼网站、木马、网络漏洞攻击等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困扰,如何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配备大量高专业水准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使其维护并确保企业信息建设的安全,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制定科学的安全防范策略,为企业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2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因此遭受了严重损失互联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网络蠕虫、木马病毒等形式的攻击,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损失。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日渐频繁,社会因此遭受了严重损失,当前社会各界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都给与了足够重视,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收效甚微,面对多种形式的攻击仍是有心无力。

1.3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教学要求高校是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社会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网络安全与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需求,但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网络安全与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硬件根本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高校只有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的硬件条件,加强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安全实验教学的建设,才能使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高专业水准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2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及网络实验室的功能

2.1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目标高校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中心实验室、研究实验室、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课的训练是在公共基础实验室进行的,该实验室所面向的是专业基础课的学生。专项研究项目实验是在研究实验室进行的,该实验室所面向的是某一项目的研究人员,研究实验室建设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及针对性。中心实验室则是为专业课实验而设置的,该实验室所面向的是该专业的学生,中心实验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网络安全实验室被定位到了中心实验室当中,网络安全实验室所面向的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该实验室以网络安全类实验为主,具体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网络防御实验、网络攻击实验、网络扫描实验、网络入侵检测实验、网络协议分析实验、网络安全通信实验、网络病毒实验、访问控制实验、身份验证实验等,并将网络攻击实验作为教学重点。

2.2网络实验室功能分析高校网络实验室应该具备以下几项功能:(1)综合布线方面的主要功能:①具有展示端接设备和步骤、光纤的端接方式的功能。②具有展示RJ45模块、双绞线的常用工具和打线方法。③实验室内的布线应该满足语言、数据要求,具有灵活多变的拓朴结构,能构成各种网络拓朴结构(2)网络方面的主要功能:①能够展示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②通过布线系统的跳线跳接能够实现局域网、广域网络、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等形式的网络拓朴结构。③通过配置DDN、拨号等方式能够连接广域网,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可实现VIAN。(3)①能够安装、配置、维护Unix、WindowsNT、Linux、Novell等操作系统。②配置网络服务器的各种服务。③具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3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所需遵循的原则

确保实验室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高校所构建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必须具备较高的性能。(5)标准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通讯协议和接口。(6)统一性和综合性相统一原则。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来组建网络实验室,完成上面提到的众多网络实验。(7)安全性原则,制订统一的安全策略。(8)可管理性原则。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宽带资源。

4分析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项目设计要求

为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不仅要为学生安排常规的实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为学生安排VPN技术以及相关配置、外侵检测实验、身份认证实验等高级实验,使学生具备较高层级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相关的实验能力。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在完成一般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实验的平台,在进行实验建设时,要考虑到创新实验的需要,例如进行Linux防火墙设计与实现、Linux网络源代码分析等技术研究。在现有软硬件条件的基础上,优化软件的效果,对当前的软件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总结

高校是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建设一个多方位、高水平的网络安全实验室提供指导性建议,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环境、层面中掌握最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加大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高专业水准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作者:蒋冰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实验室安全论文: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一、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1.安全培训不够到位。虽然,学院组织过多次消防安全和生物安全知识讲座,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也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但所具备的安全知识还不,在实验课的具体授课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纰漏。同时,因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加以及任课教师不足等原因,各学系常常安排研究生代上实验课,而大部分研究生只接受过一次针对科研实验开展的安全培训,在实验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各种安全隐患。

2.未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在成立伊始就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并未根据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虽然实验教师都了解在事故发生情况下自己的职责和行动步骤,但缺乏事故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无疑是纸上谈兵。

3.实验室安全监管制度不严、执行力度不强。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缺乏污染物处理设施,缺少专业部门对废液进行统一回收、管理和后续处理。未经严格处理的成分复杂、毒性较大的废液,如果直接排放或只简单稀释后就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毒性物质会逐渐累积,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教学实验时还存在本科生未将解剖完的小白鼠尸体与脏器放入指定的垃圾桶进行统一处理,而直接丢入普通垃圾桶的现象,这种不规范随意丢弃生物源废弃物的行为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二、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笔者拟结合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和完善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风险。

(一)加强化学试剂、生物样品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实验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包括各种强腐蚀性、易燃、易制毒化学危险品,因此化学试剂、生物样品和实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化学试剂和生物样品的贮存。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安装通风系统。对于化学品储存应依照各种化学品的种类、性能分开存放,对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试剂要严格分类贮存,各种腐蚀性化学试剂应存放在试剂架的最底层。试剂储存室必须指定专人专管,确保储藏室入门钥匙双人双锁并妥善保管,储存室要根据条件安装防盗监控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设备。

2.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实验课所涉及的所有化学试剂的化学特性和防范措施,并悉心指导实验人员。易燃、易爆和易挥发的化学品应在有安全防护的通风橱中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具,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实验准备室内仅允许存放少量无毒或低毒的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任何化学试剂均应严格按实验室的规定,两名管理人员同时在场方可领取,并做好出入库登记和详细的领用记录(领用时间、领用剂量、使用方向、领用人、剩余试剂去处等)。对于易燃、易爆、易制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危险品应现用现领,使用剩余部分禁止随意存放,必须及时登记与退还试剂储备室,妥善保管安置。

3.化学废弃物与生物源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剧毒化学危险品的残余物必须作无害化处理,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废弃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置和销毁应上报并征得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同意后,请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动物尸体和脏器等生物源废弃物应统一放入指定的冷冻设备中等待下一步的统一处理,而微生物类废弃物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二)加强实验仪器使用培训和管理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仪器种类繁多,涉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毒理学、营养卫生学等等,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加强仪器的管理,保障实验人员正确并安全地使用仪器。

1.编写培训讲义。实验教师应结合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种仪器的培训讲义,具体内容应包括仪器原理、仪器应用范围、仪器基本结构、仪器操作参数设置、仪器使用操作具体步骤、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等。

2.仪器操作培训。全体实验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由任课教师统一进行仪器使用培训,实验课任课教师应详尽地讲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要求每位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3.仪器的日常维护。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是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不仅保障了实验结果的、,更是实验室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除了定期校准外还应时常除尘保养,并做好水、电和燃气管路的定期检查,发现松脱、老化以及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时,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安装热感应探头和烟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事故并发出警报。此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意味着本科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创新实验的时间增加,而实验室不可能一直有人在现场照看。因此,应采用网络摄像监控的形式对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状况和实验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四)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责任

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予以保障。例如:实验教学的防火和安全检查、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安全使用与管理、仪器设备的损坏赔偿、废弃物的安全排放、气瓶的安全管理等,都需要制定合理和规范的规章制度为本科教学实验的安全运行提供制度保障。除了制度保障外,还应建立和健全以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为基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和实验人员在实验室的行为准则,并明确安全及时责任人。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进行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

要做好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努力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促使实验室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

1.提高安全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实验课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以及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地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进一步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水平,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进行事故应急实地演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应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员参加的消防应急逃生演练。实验课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要熟悉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初期灭火指挥和应急疏散能力,提高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紧急应变能力。火场危机常给实验人员带来震撼性、突发性和危险性,不仅干扰实验人员的正常思维,还可能干扰实验人员正常的行为,因此在事故应急演练中应理论结合实际,对实验人员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定期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应每日安排值班人员,坚持日常安全检查和检查登记制度,对实验室的安全情况进行定期的巡查,实验室负责人应不定期地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状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各类危险化学试剂、高压气体钢瓶等重点防范对象的管理要指定专人专管,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将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作者:汪靖 李跃平 李昱辰 汪家梨 陈建玲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实验室安全论文: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文化论文

1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团队

从各研究生实验室选择具有领导能力的1~2名研究生同实验室管理员一起参与“安全文化团队”,由安全方面的专家对该团队进行安全文化的、系统培训(包括服从、意识、资源、教育),到具有完善实验室安全文化的企业参观,形成实验室安全文化价值观。其中,服从是指定义并形成创建安全文化的标准角色;意识是指通过引导、沟通、安全因素的积累加强安全相关意识;资源是指安全文化团队通过提供合适仪器、信息以及废物处理方法的渠道帮助参与“安全文化团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教育是指经常提供关于实验室安全文化的相关训练。之后团队成员回到原来实验室,带动其安全文化建设,成员间可以通过团队网站随时交流、监督。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实验室都没有完整的安全文化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实验室管理无序,物品随便摆放;仪器使用不规范及仪器不能及时维修;实验都有不良实验习惯等[9-12]。而在DOW模式中,实验室安全文化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井然有序的实验室、认真端正的安全态度、高度警惕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队每时每刻的带动引导。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积累学习中才形成了特有的安全文化。队员在学习DOW模式的过程中,形成对成熟安全文化的清楚认识,明确应该怎样做。对学习完成的队员进行考试,合格者可以正式成为安全文化队的一员,参与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

2安全文化团队的作用

安全文化团队回到各自实验室后首先检查日常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目前情况进行评估,之后成为每个实验室的安全中心。安全文化队向课题组介绍DOW模式,并对其进行评价,在课题组内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课题组的安全文化意识。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建立安全文化的半年计划,逐步引领实验室向着安全完善发展。安全文化队对研究生实验室的影响包括:建立关于实验安全的交流讨论,提供快速完整的安全信息以及合适的防护设备(可以从安全队建立的安全信息网获得),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以及不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途径。安全文化队队员可以到合作企业学习不明废弃物的鉴别及处理方法,甚至可以委托企业帮忙处理。这不仅可以节约实验室成本,降低污染,同时也保障了实验环境的安全整洁。另外,队员可以不定时对所在实验室或者是实验室相互之间进行检查,确保其顺利进行。总之,安全文化队在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文化建立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1)确定目标;(2)评估课题组的态度;(3)提供资源来保障其运行;(4)促进阶段变化的发生。一旦安全文化队为每个实验室制定的计划开始实施,就意味着合适的资源分配已经完成就必须执行下去。

3结束语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决策层的大力重视与支持,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硬件设施,需要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整体推进,同时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是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广大师生认可的实验室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就有利于安全的思维模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的形成。

作者:刘丽敏 石建军 邢宏龙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职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1安全教育内容和载体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3],为使实验室安全教育更有实效性,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我们编写了《实验室安全手册》,主要内容为:(1)实验室安全的基本要求以防范于未然的审慎态度,总结学生在实验前应该遵守的注意事项、实验实训时的纪律要求以及学生在实验室使用常用化学试剂时的注意事项,通过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予以展现,如:学生实验室的着装要求见图1。(2)实验室一般伤害的救护我院各专业在实训中心的实验项目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化学灼伤、药物溅入眼睛或嘴巴的事故时有发生,此外一些实验项目还会遇到割伤、烫伤、过敏、动物咬伤等情况,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意外发生时,学生应如何救护,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技能。(3)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本章内容主要针对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内容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力求简洁生动,图文达意,如:在手册中提供实验大楼的逃生通道、消防栓和灭火器的位置等见图2。此外,重点针对实验室消防知识以及发生火灾时,学生如何报警,如何逃生,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灭火,如何灭火等进行讲解。(4)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危险化学品在实验中常会用到,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实验室药品的摆放、储存要求,与危险化学反应操作有关的注意事项,介绍易相互作用发生爆炸的化学物、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以及易制毒化学品。(5)实验室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实验室常会使用各种电器设备,部分仪器功率较大,如恒温电热鼓风烘箱的功率达6500W,大功率电器设备操作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本部分主要介绍危险用电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课题组还将学生常用的实验电器设备逐一阐述,对于一些实验中常犯的错误,用图片形式表现出来,如:学生在电热套使用后,在没有充分冷却的情况下,将电线放入加热套上,最易引起安全隐患,见图3。(6)实验室废弃物处置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既是高校自身校园安全环保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4]。本部分内容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及危害,废弃物安全处理的原则,部分废弃物的较高排放浓度并介绍部分废弃物的处理方法。(7)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针对我院专业特点,介绍实验涉及的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主要包括:气体钢瓶和压力容器的使用、检查等。(8)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我院微生物与药理实验室属于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生物安全的一些常用名词和概念;各级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常用的防护设备;生物安全一、二级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生物废弃物的处理等。

2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形式与实施

实验室安全关乎生命安危,需要全院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在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实训中心牵头电教、教务、教学院部、、学生管理、保卫等多部门,协同创新,立体推进,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细节逐步落实到课堂内外,在保障实践教学安全方面作用凸显。目前,我院实验室安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1)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及时阶段是在新生入学时,实验实训中心将协同学生处为学生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并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环节。协同保卫处开展实验室的防火防盗培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消防安全演练;协同电教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在线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取得进入实验室学习资格,该阶段为强制教育;第二阶段,开设《实验室安全》选修课,安排16学时的教学,学分为1分。在选择选修课时,学生通常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认为对将来发展有用的课程来选。对此,我们加强了对该选修课程的宣传,特别是对即将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即将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通过试讲自由听课的方式,调动学生选择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2)实践课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实训中心将实验室安全培训常态化,协同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面向全院定期组织相关专题的培训。培训后,再由教师将安全知识渗入到日常的实践教学当中。培训内容主要根据专业特点,由各教研室整理实施,如:各实训教研室根据自身专业内容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及实训中心制定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等。在日常工作中,各教研室不断收集素材,将实验中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拍照留底,作为培训素材;(3)实验教师安全知识的更新随着高校实验室的扩增,新设备、新仪器不断的添加到实验室当中,实验室相关人员需要对仪器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解掌握,集中对相关仪器的使用培训将让广大教师更好的了解仪器,有利于实验室安全。

3结语

系统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更新了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方面促进作用较明显,也必将有力保障我院实验室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围绕“制度-内容-形式-实施”的主线,校内多部门协同,构建实施“多元途径学习,信息系统检测”特色的高职食品医药卫生类实验室学生安全教育体系,与我校办学特点和专业范畴相适应,在保障实践教学安全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翟培 韩晋辉 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实验室安全论文: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论文

1.血标本的采集顺序

对于采集多管血液的患者,及时管血液用于凝血象管,第二管常规管,第三管生化管。标本的保存及运送。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一般情况下尿常规标本在1h内送检,生化标本在2h内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标本可暂时储存,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储存温度。

2.加强实验室人员技术管理

实验室人员应承担的工作除日常常规检验工作外,还应涉及到:(1)实验室各科室的事务管理;(2)大中型实验设备的集中管理与使用;(3)通用性较强的实验器械、试剂及其它消耗性材料的供应与管理;(4)搜集实验设备、实验方法、试剂资料以及实验医学领域的有关动向;(5)积累实验技术与方法,开展实验方法研究与创新。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3.1岗位设置:实验室应设立管理岗和技术岗。管理岗在实验室中担负着对整个实验室及人员的工作进行决策、筹划、组织和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验室管理层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根据专业需求分配各组人员(包括数量和质量)。

3.2培训:培训对象是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新员工进行岗前医德医风培训和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及实验安全培训;在岗员工实行轮岗培训;离岗6个月或以上人员进行培训后应经相关专业组考核、评估合格后给予授权;常规培训为以科室为单位组织集中培训以及各专业组组内的小范围培训;外部培训为医院每年组织的干部培训及实验室内部选拔出的骨干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先进实验室进行中短期进修。

3.3完善绩效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对于实验室发展非常重要,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潜能、使实验室运转通畅、促进实验室长期短期目标的完成。制定绩效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自身特点,要遵循如下原则:(1)激励内容和方式要恰当;(2)员工绩效目标要合理可行;(3)实验室管理者要注意维护组织信用。

4.重视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建设应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建议在每个城市设立具有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凡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单位,可将标本按生物安全要求集中运送和检测;在较大型医院实验室好配备生物安全柜进行标本实验前处理。不具备生物安全防护二级水平实验室但又必须进行特殊标本检测时,要注意操作人员的严格防护。在加强生物“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有注意加强“软件”建设,使每个工作人员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管理的习惯,互相监督和帮助,创造实验室温馨的工作氛围。

作者:张聪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实验室安全论文:实验室安全工程论文

一、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问题制约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开展安全工程实验是研究煤矿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通风等与煤矿安全息息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室内有瓦斯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用电、消防等安全问题都是制约实验室开放工作开展的基础问题。2.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实验室是开放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之初,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很少有本科生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通过与学生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得知,很多学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更不知道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开放类型、开放时间、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实验室开放的效果。3.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实验室开放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时数势必大幅度增加,单靠专职实验人员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实验指导工作量的需要,因此就需要理论课教师参与到指导开放实验项目中来,而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重点是理论知识,因此他们的实验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二、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为了确保开放实验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实验室时的及时件事就是宣读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的实验项目重点强调本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验并实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负责供气、供电、开机,实验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负责停机、断气、断水、断电。2.加大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这一影响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新生入学教育是进行宣传;(2)理论课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进行宣传和解释;(3)班主任老师在开班会时进行宣传和解释;(4)在安全工程学院网站上《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计划表》、《实验室开放学生申请、教师工作流程》(见图1)等相关详细信息,学生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请工作。3.成立教研组,提高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力量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问题,我院要求所有副高级以下职称的理论课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成立了通风安全、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火灾防治、机电安全等五个实验室开放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教授或副教授任组长,并由几名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由教授或副教授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实验能力进行指导,同时规定青年教师要定期进行提高实验指导能力的研讨。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放实验的指导力量,我院还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制度,即对一部分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并熟习与实验室有关的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能够具备组织同学学习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及指导简单实验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

三、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效果分析

两年来,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由原来的只有在上固定实验项目是使用到现在的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随时都可以使用。(2)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也有了普遍提高。(3)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两年来,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共计2046人次参加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82人次参加开放实验。安全工程专业15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与指导工作。

四、结语

实验室开放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但实验室开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学院、理论课教师、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实验室开放模式与管理办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作者:侯凤才 张国华 姜天文 蒲文龙 毕业武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实验室安全论文:实验室安全意识与安全教育论文

一、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安全观念,即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维持的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使用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清楚了解所使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并正确地采取防护措施。许多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时,抱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却忽视安全警告,或擅自触动实验室未知仪器,或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还有的学生做实验时不穿实验服、不戴防护镜、实验过程中长时间离开反应装置,这些看似寻常的陋习,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2-4]因此,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点滴疏忽大意都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警觉性。[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下办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1.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安全知识,约束学生在实验室里的行为。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好实验服,不得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听音乐或从事其他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实验结束后必须认真整理好实验用品,按照操作规范关闭相应的实验仪器等。强制性的管理,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实验室里的安全规定,并切实遵守。2.指导学生评估实验的潜在风险和所处环境的安全状态,并正确地采取防护措施。进入实验室首先应该知道实验室的环境状况、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和实验室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其次应该了解所在实验室中,特殊仪器的性能、工作状态和应急处理办法,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必须查阅所用化学药品的性质和所用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生对实验安全的认识有限,评估环境的安全性时会考虑不周全,所以教师应当适时地给予辅导和点评。3.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全国典型安全事故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展示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记实图片,结合实验室常见的人身伤害事件,讲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安全因素时时在、处处有,多方位地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只有学生强化了安全意识,才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知识的讲解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安全教育所涉猎的领域大而广,没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长期的工作积累,难以把相关知识组合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另一方面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学习能力,讲解内容还要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我们在课程中讲授的安全知识包括通识类、危险化学品、基本实验操作规范、消防知识等。通识类安全知识主要介绍实验室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等的使用要求与注意事项,化学废弃物的种类和相关的处理规定,以及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性。讲课中会援引一些案例,如我校某实验室冬季没有关闭窗户,致使暖气水管被冻坏,一些较贵重的设备被供暖水浸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某课题组人员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未对冷凝水管加固处理,中午外出吃饭时未留人照看实验室,从而导致水压升高,水管连接处松动,冷凝水流入电气设备中,造成较大损失;还有如果煤气灯关闭不严,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后果会更加严重。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引起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是一门学问,不仅体现了实验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大学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和药品较多,操作步骤也比较复杂,而实验指导教师常常会忽略对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的要求。例如高中化学实验中会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溶液,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温度计使用完毕后应该立即放回温度计套筒中;然而到了大学阶段,有的学生使用温度计时却很不熟练,水银温度计经常会被打碎,实验室的水槽底部因此经常有水银沉积。再如在玻璃管加工实验中,经常发生学生被割伤或烫伤的意外事故。这些事故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仪器整理不及时导致的。介绍一些基础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使用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并将学到的相关安全防护知识应用于其他复杂仪器的使用之中。[6,7]危险化学品部分是我们讲解的重点,这方面的知识很系统也容易理解。学生应该知晓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标志符号,并读懂试剂瓶上的标签来判断试剂的性质,或者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查询材料的危险性。高校中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性质各异,部分试剂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增加,有些课题组购买大量的有机溶剂,并贮存在实验室中,这就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8]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放、使用都有专门的规定,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学生还应该知道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征,懂得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消防知识包括“四懂”和“四会”。“四懂”即懂得火灾的危险性,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四会”分别是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灭初级火,会逃生。这其中侧重于灭火器的使用。火灾是极端的危险情况。尽管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可一旦发生了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实验室人员应当学习相应的防护知识,遇到火灾时保持镇定,根据火灾的性质,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灭火。这样不仅会减少火灾发生时的财产损失,也会降低实验室人员所受到的人身伤害。如实验仪器局部着火,应该用湿布、灭火毯等材料将其盖灭,如果直接使用干粉灭火器,虽然可以迅速灭火,但也有可能使得仪器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火势较大无法自行扑救时,师生应当及时关闭电源,迅速离开并报警求助。

三、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

开设化学实验安全课程增强了本科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以往本科生们进入科研实验室前,所受到的安全教育仅仅是师兄师姐的口传心授,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许多本科生来到实验室的及时项工作常常是清理玻璃仪器,这样就会接触到一些有毒的化学试剂。以前,学生对这项工作的安全性普遍不太重视,而现在则会主动地采取防护措施,戴上橡胶手套再进行相应的操作。经过安全课程的学习,本科生对实验室安全有了正确的认识,能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并常常指出所在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提出改进方法,推动所在实验室的安全化进程,从而也提升了学院整体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理论课的学习只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能解决实验室里所有的安全问题。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应该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学校全程化、多方位、多层次来进行,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人身安全。所以,我们还通过开设安全教育宣传栏、建立安全教育网页、聘请专家举办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及时要务,有效地保障安全是实验室人员的共同追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实验室的环境和仪器设备状况已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再好的教育方式,也无法取代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只有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操作上保持规范,并践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才能减少实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首次把化学实验安全设立为理论课程,希望这项探索性工作能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做出贡献。

作者:谭大志 郭青青 蔡靖雯 范文杰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实验室安全论文:核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1安防系统设计

所有存放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房间应当有完整的安防系统,包括“人防”、“物防”和“技防”。“人防”指所有房间应处于安保人员的巡视范围内,并且做到定时巡视。“物防”指符合安全标准的防盗门、防盗窗。“技防”指监控、门禁、红外报警、安全联锁等技术安全手段。

2专门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核专业应当建立系一级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例如,辐射安全领导小组。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应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实验室主任担任副组长,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一线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为组员。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为以下三点:制定系一级的辐射安全规章制度并保障实施;定期组织辐射安全检查并确保整改要求的落实;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3专业的人员资质及培训

3.1人员资质

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一线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应当为教师或专职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并具备一定的核专业知识背景及工作背景。本科生或研究生因其流动性大且与学校不存在雇佣关系,只能协助管理,不适合作为的管理责任人。

3.2外部培训

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一线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上岗前应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放射性操作人员培训并取得证书,做到持证上岗。证书到期前应参加复训,保障证书在有效期内。

3.3内部培训

核专业实验室应定期组织辐射安全相关人员进行内部培训,以掌握近期的辐射安全法规和要求。内部培训应当有培训内容记录、培训后考核记录及培训效果反馈。

4严格的使用申请与登记制度

4.1“固定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

每一个“固定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应指定专门的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学生需要使用时应提供由导师签字批准的申请单,申请单的内容应包括“样品名称”“样品数量”“用途”“预计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等信息。简单仪器可以由学生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复杂仪器应由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固定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使用应有使用记录,使用记录应包括“使用人姓名”“导师姓名”“样品名称”“样品数量”“开始使用时间”“结束使用时间”等信息。每一次使用记录需有使用人和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4.2“可移动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

所有“可移动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未使用时均存放于“源库”。“源库”由专门的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遵循双人双钥匙的管理原则。学生需要使用时应提供由导师签字批准的申请单,申请单的内容应包括“核素名称”“领用数量”“用途”“预计使用时间”等信息。“可移动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进出“源库”时应有领用与归还记录,记录应包括“领用时间”“核素名称”“领用数量”“编号”“用途”“归还时间”等信息。每一次领用和归还需有领用人和保管人签字确认。 完备的辐射防护用品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一线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应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辐射监测仪、报警仪、个人累积剂量计、工作服、手套、防护服等。 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应对所有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一线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个人信息(如“姓名”“岗位”“工作年限”等)、个人累积剂量值、体检报告以及职业健康评估报告。其中,个人累积剂量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体检为每年度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性操作人员专门体检。职业健康评估报告为核专业内部根据个人累积剂量值和体检报告结果做出的综合性年度评估。 定期的辐射环境监测对“固定式”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存放地点以及“源库”应当定期进行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分为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

4.3外部监测

外部监测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测,包括辐射环境、土壤及可能涉及的三废排放,监测结果必须有正式的书面报告。

4.4内部监测

内部监测由核专业内部的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一般根据监测方案使用辐射监测仪器检测各个监控点的辐射剂量。内部监测所使用的仪器应当经过计量部门校准并在有效期内。内部监测应做好记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

5充分的事故应急准备

5.1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应估计核专业实验室所有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针对每一种可能性制定出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行动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及分工、应急行动的步骤、上级主管部门及外部救援的联系方式等。应急预案内容应定期进行修订,以更新应急联系方式以及加入新的法规要求。

5.2应急物资

应将应急物资存放于专门的储物柜。应急物资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副本、伤员急救药品、应急需要的工具、事故报告的表格、文具等等。

5.3应急预案的演练

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方案及报告应做记录。

6多层次的辐射安全检查

核专业实验室内部的辐射安全检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日检、月检和半年检。日检即每天一次由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一线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所管理的放射源或仪器进行检查。日检项目应包括“台账”“使用记录”和“安保设施的工作状态”等。月检即每月一次由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对所有放射源与射线装置进行检查。月检项目应包括“上一次整改的落实情况”“台账”“使用记录”“安保设施有效性测试”等。半年检与月检项目相同,区别是由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带队进行检查。所有检查以及后期的整改情况应有记录。对照以上九个方面内容可以初步建立起一套高校核专业实验室的辐射安全管理体系。辐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运行和改进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照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9001中各项要素的具体内容。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辐射安全管理体系必然有助于提高高校核专业的辐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核专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龚频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实验室安全论文: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1实验室环境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1环境安全知识缺乏大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率较低,调查表明物理性安全认知率为28.9%、化学性安全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安全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都知道仅为0.9%[5]。50%以上的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动物实验的生物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问题不了解[6]。对急救常识和用电常识知之甚少,对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不会使用。

1.2实验过程中个人防护不到位学生到实验室后,书包到处乱放,不穿工作服,甚至于吃东西、喝水。有一些学生不注意实验动物操作技术,觉得实验动物好玩,对实验动物进行抚摸挑逗;或在实验中抓持实验动物方法不规范,出现被动物抓伤、咬伤的现象;对动物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尿液、粪便等,不能及时、规范处理,增加受感染的机会。

1.3化学试剂及其废弃物管理不善在管理过程中对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和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事故。由于动物医学实验室化学品数量众多、品种繁杂、性质各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着极大危险性,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失火、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危及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7]。在试验后化学试剂类废弃物没有分类储存,存在随意丢弃或倒入下水道或扔到垃圾箱的现象,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1.4实验动物、组织以及受感染物品处理不规范动物医学实验室与其他普通实验室很大的区别就是要经常、大量使用动物、动物尸体和组织,甚至于是含有病原菌的动物和组织,而这些动物尸体和组织可能使与它接触的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针头等物品受到污染。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会给周围环境以及师生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2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2.1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环境安全,使实验室管理管理有章可循,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必不可少的。我校教学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于2006年11月30日取得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12年12月我院教学实验室现通过了部级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学院以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为标准,以部级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为契机,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适合运行管理记录和文件[9]。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种记录和日志制度;仪器方面包括核查登记表、仪器的维修、使用借还等记录;试剂使用方面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易致毒化学品、麻醉品等的保管、领用记录,废弃物处理方面,包括危险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处置记录、动物尸体组织的储存和处理记录、一次性实验用品的处置记录等。并将一部分制度上墙或上台明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加强日常管理。

2.2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安全政策的宣传、安全案例的警示、安全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的过程[10]。中心每年分别对全体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举办为期3d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动物生物安全知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使用及防护、实验室安全防火等内容。取得培训合格证后,凭合格证进入实验室。

2.3规范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12-13]。及时次试验时首先对学生进行课程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将产生的化学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倒入不同的废液桶,杜绝顺手倒进水池;对产生的感染性动物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特制塑料袋,在塑料袋外面贴上标签,标明组织名称,实验名称等信息,由实验室管理处回收处理。给每个学生配备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规范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动物实验操作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小心操作,避免因抓取不当被动物抓伤、咬伤、挠伤,掌握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被实验器械损伤等现象发生。

2.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力度动物医学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强岗位责任制。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落实安全责任制。中心建立了院系一级的安全管理体制,行政副院长为及时责任人。中心主任、副主任、实验技术人员逐级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并结合ISO14001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责任到人,每个实验员有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区,直接管理本区域的安全工作”使环境管理从部分参与逐步转向全员参与。

2.5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要掌握动物的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等解剖结构,会用福尔马林处理动物标本,由于福尔马林易挥发,常常使实验场所充满有毒和异味废气,根据需要已配备了大功率通风系统,并保障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大功率用电的设备配备专用电线,定期组织后勤部门对线路进行维护。将传染病实验室、感染实验室以及解剖实验室从教学实验室分离出去,分别建立了单独的解剖楼和感染楼。专门配备高压灭菌柜对实验用品及生物废弃品进行消毒。以消除实验室之间的交叉污染和污染传播,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

2.6建立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准备及演练。ISO14001体系要求对不同的灾害和应急事件要有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并保障方案的执行。实验中心成立了事故应急小组,每个实验室配备4~6个灭火器,对实验人员和学生培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进行了模拟演练,对灾害发生时的应对常识、简单救护知识进行普及性培训,尽量减少灾害、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发生突发事件中,能够正确处理,将损失降到低限度。

3结语

实验室安全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正常运作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严重影响校园安全,并可能引发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学校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实验中心建立了一系列完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并通过培训,使学生提高了规范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安全习惯和意识,把实验室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校园及周边环境测定安全。

作者:蒿彩菊 李勤凡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实验室安全论文:实验室消防安全论文

1实验室发生火灾的后果

1.1财产损失严重近十年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病原微生物相关的实验室从数量和装备质量上都得到发展。据调查,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有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58套[8],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拥有的不同仪器设备,有些仪器复杂先进,耗资巨大,如高通测序仪、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等。

1.2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资源及科研成果损失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保存有不同类型的菌毒种及样本资源。而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资源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和基本信息来源,是评价病原微生物疾病防治措施效果的基础和前提。这类实验室出现火灾势必造成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资源的破坏,阻碍科研工作的展开,而且可能破坏前期的科研进展,破坏实验的连贯。1988年5月,美国的杰克逊实验室发生大火,50万只实验用白鼠(用于遗传学等研究)被烧死,而这次意外大火,大大降低了全球遗传学研究的速度[9]。

1.3病原微生物暴露的风险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感染症或传染病的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因火灾等事故出现暴露,尤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暴露极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可致人员死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及时类和第二类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可致疾病暴发流行和死亡,如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禽流感[10]。此类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尤其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时,火场形势的紧迫、场面的复杂混乱,火灾处置过程中使用液态喷淋设备,或出现爆炸等,会引起实验室病原泄漏事件的发生。

1.4引起社会恐慌由于人们对病原微生物的了解不够,加之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异常复杂,对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火灾对实验室产生破坏性影响过后,极易对周边民众造成心理恐慌,尤其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2003年SARS疫情[11]、2010年甲流疫情[12]等事件,就是很惨痛的例证。

2加强实验室消防管理措施建议

2.1健全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体制

2.1.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员责任制度,明确及时责任人为了全力应对火灾突发事故,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效的、职责明确的火灾应对处置机构,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按照职责要求,响应应急反应机制。每一个实验室为单元,确立1名生物安全员和消防安全员。消防安全员在火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构框架内,协助本单位管理部门和本实验机构负责人,完成消防安全保障工作。其工作职责应该包括长效的火灾预防和火灾突发事故应对。定期排查火灾隐患,检查消防设施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2.1.2建立健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已制定一系列法规和相关要求,实验室管理部门和消防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细化可操作的生物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机制。

2.1.3营造实验室消防安全氛围,突出全员消防意识营造消防安全文化氛围是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增强全员消防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新实验室投入运行前和新实验项目开始前要有重点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新员工、新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还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教育与培训。实验室消防安全文化不仅加强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也让研究生、学生、进修人员在实验室消防安全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以提高消防安全素质,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2.2规范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和使用病原生物实验室首先应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中规定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明细,做好本实验室所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其次,对已确定的易燃易爆物品设置专门、固定的场所存放,这些场所要杜绝火源、通风荫凉,设有充足和运行良好的消防设施、设备。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远离火源、轻拿轻放,防止泄漏。

2.3做好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制度,做好病原生物实验室消防安全的定期检查,包括火种管理、供电和用电设施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和使用、消防设备设施状态、消防应急演练效果等,对检查中发现的消防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在病原生物实验室的改、扩建工程项目,其消防设计应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审核,竣工后应申报消防验收,从源头消除消防隐患。

2.4制定行之有效的火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4.1制定火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切实可行,能够迅速、有效开展施救行动和疏散行动,较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预案中应涉及到具体灭火行动、通讯联络、疏散保障、医疗救护、现场情况汇总等相关内容。在预案中,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头,明确职责分工。

2.4.2开展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按照制订好的应急预案流程、要求,定期开展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培养实验室人员火灾逃生意识和火灾处置经验。使应急预案能够得到熟练掌握。演练结束后,应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整改。

作者:冯霞李廓苏晓婷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实验室安全论文:实验室安全教育发展论文

1安全培训教程编撰

结合调研结果,基于比较宽泛的安全教育的内容范围选取重点突出、具有实效的方面,分别从化学试剂管理、实验室基本安全常识、仪器设备操作、三废处理、事故应急措施等层面,编写了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教程。比如事故应急措施一章中,对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品泄漏,列举了普通试剂、固体试剂、液体等不同种类、毒性、发生范围的泄漏物的处理方法,不仅提供基本操作方法,更注重的是结合实际应用中对所使用的相关药品的危险性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预防发生泄漏的方案。教程以“预防为主,安全及时”为指导思想,制定内容具体细致、简练易记、重点突出的安全规则,重点教给学生如何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基本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核心理念。

2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针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为低年级与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科研人员,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采用多层次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实施,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培训。

2.1课堂培训课堂教学是最正规的一种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安全培训教程为基础教材进行课堂培训,系统讲解实验室安全知识。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对所学安全知识能有一个非常系统、的概念,并展开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2举办讲座相比课堂培训而言,安全讲座具有专题性,可以在安全课程中选取某一个专题进行细致讲解,例如以危险化学品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法,指导如何应急处理,或以消防安全为主题,宣讲火灾避险及逃生的相关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可操作性强,重点突出,生动感人。

2.3安全实战演练安全实战演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说教方式,更有利于增强师生参与的热情和成就感,提高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培养应急处理能力,掌握在危险中逃生、自救和救护的基本技能,从而保障实验人员在事故中受到尽量小的伤害。具体的实战演练可以模拟化学品泄漏进行人员疏散演练、模拟中毒急救措施掌握心肺复苏等必备技能、模拟火灾现场开展消防器械的演练,包括灭火器和消防栓的正确使用等。对于实验室常规的规范操作,教师可以进行亲身示范,如防护用品的正确选用与佩戴、水电设施及仪表的操作程序等。

2.4仿真实习仿真技术可以设定实验室或实际工厂不可能进行的各种事故和极限运行状态,例如在进行合成硫化促进剂这一典型的间歇反应的仿真模拟中,如操作不当,就会遭遇“反应器爆炸”。因此通过仿真实习,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安全”展示现实中的不安全因素,体会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3教育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

考核体系的建立,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考试、考核范围,促进提升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

3.1必修学分制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设为部分院系的必修课,以算学时、记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安全培训课堂和安全知识讲座,将实验室安全教育逐步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此外,还可定期在新生入学、实验室开课、课题开题时进行其他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3.2实验室准入考核制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在国外很多高校已经运用得相当普遍和成熟,国内部分高校也正在推行。根据实验室发生频率较高的事故,以及存在安全隐患较为严重的问题,对应安全培训教程的内容,编写了一套内容丰富的试题库。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学生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有比较深刻的把握和有较的安全对策后,参加试题库随机测试,设立75分合格标准,作为进入实验室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开始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之前,提交由导师签名的安全教育报告,内容包括水电气设施、实验中所用化学物质的用量及与危害性相关的基本性能参数、试验装置与化学药品潜在的危害性分析、个人防护措施、可能遇到的意外事故处理等,保障对所研究课题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充分的预防准备。

3.3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可以设定一个标准,以操作完成的程度和质量评定分数。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题可以源于安全培训教程内容,设置化学试剂分类、三废处理、割伤灼伤等事故的应急处理以及基本设备仪器的操作等内容。

4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是实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根本保障。通过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规则,以减少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人员与财产的伤害和破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高校实验教学及科研得以顺利开展。

作者:毛磊童仕唐龚佩俞丹青范宝安崔正威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实验室安全论文:新型实验室安全教育发展论文

1新型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研究

为更好地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我校于2011年开发并完善了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试系统。

1.1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整体框架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如图1所示,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考生2种角色,他们对应的操作对象分别为系统的后台管理界面和前台考试界面。后台管理的主要功能为通知、考生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成绩查询、参数设置;前台考试的主要功能为在线学习、模拟自测、考试测验、成绩查询。

1.2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主要功能

1.2.1系统管理员职责在后台管理端,系统管理员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通知。主要用于告知考生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相关通知,包括参加考试人员、考试起止时间、补考起止时间、考试事宜变更等。(2)题库管理。系统支持批量导入试题,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8-9]。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题库进行了多次整理,现在系统中共有试题1800道,涵盖“防火灾安全与保密”、“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工程”、“生物医药安全”、“化学危险品使用安全”、“土木工程”八大知识点。(3)试卷管理。在将需要参加考试的考生名单照特定格式导入系统后,就进入了后台管理最重要的环节———配置试卷。在配置试卷之前,先将学校所有专业分为三个大类:人文类、机电类、轻化类,然后系统管理员根据不同的专业为考生配置适合他们专业特色的试卷,并设定在线自学及考试测验的起止时间、限考次数等。

1.2.2前台考试端模块在前台考试端,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2个主要模块:(1)网上学习。网上学习分为在线学习和模拟自测2部分。在线学习,可根据知识点分类选择自己想要在线学习的内容,每20题为一组,分组显示答案;模拟自测,用来实现模拟考试,自测结束后给出成绩并显示错误试题的标准答案。在线学习和练习自测部分均具有对错误试题进行收藏的功能。(2)网上考试。考生首先必须确保在线学习达到系统设定的时间,方可进入正式考试测验环节,考试结束后自动进行评分,并以此成绩作为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评判标准。我校要求在考试设定的区间内,考生最多可以有5次机会参加考试,系统自动记录考试次数和考试较高分。考生须在90min之内完成200道题,通过分数线为80分。

1.3系统特色创新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作为我校开展实验室安全在线培训与考试的重要平台,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平稳,各项功能逐步完善,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操作简便性和界面友好性[10],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于2013年暑假期间对系统进行了再次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1考试高分榜系统采用了简约的界面风格和层次分明的模块布局,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得到改善。系统首页的右半部分增加了“考试高分榜”功能,其功能是将全校范围内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考试测验的成绩从100分开始从高到低排序,直至95分为止,依次显示在该榜单上,作为考试模范。显示的时候,系统采取动态播放的形式,将分数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向上滚动播出,使得每一位95分以上的考生均能在首页被看到。“考试高分榜”的功能在国内高校中应用较少,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仅能够使管理者有效掌握各学院的高分情况,更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考生的学习和考试积极性。部分学生尽管已通过了考试,但发现自己的成绩没有出现在高分榜中,仍然继续自学和考试,达到了实验室安全知识再教育的目的。

1.3.2答案解析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均没有开发答案解析功能。其原因大都是由于题量大、时间紧以及找不到合适的编写队伍。我校在今年做了尝试,邀请有关专家为系统中1800道试题中的大部分进行了解析。解析内容涵盖与本题目相关的知识要点,旨在使考生系统地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不仅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而且知道选该答案的理由是什么,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操作流程较为简单,考生在自学时点击“查看答案”,或者在考试测验后点击“我要交卷”,即可查看已学试题或考试错题的答案和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同步显示在答案的下一行,一目了然。

1.3.3离线记忆国内大部分高校宿舍采取夜间断网的制度,以我校为例,学生宿舍的断网时间为每晚23点,考生在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考到一半而断网导致成绩丢失的情况,此外,宿舍或者学校机房因故障而引发的断电也可能会导致考生成绩的丢失。因此,为避免因中途断线造成学习记录的丢失,提高学生的考试效率,系统新增了离线记忆功能。通过该项功能,系统能自动记录已学过的内容或者已考过的考题,学生在下次登录时可续接离线前记录,继续学习或考试,而不用从头开始。

1.3.4试题定位系统升级后,模拟自测和考试测验的界面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参照驾照考试的模式,由原先的一页显示200题改为了一页显示1题,当考生做完1题时,点击“下一题”切换到下一题进行作答。为方便考生修改已作答试题的答案,系统新增试题定位功能。在模拟自测和考试测验时,页面下方将所有题目序号按照从小到大排列,考生做完一题,系统自动在该题号上标注一个红色的勾,然后进入下一题。整个做题过程中,考生可点击任意一个题号,灵活定位到试卷中相应的题目进行修改,非常的人性化。

2系统实施效果及推广价值

我校自2011年起,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以及新教工入职教育,作为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必经程序。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平稳,实施效果良好。新生、新教工入校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2011年到2013年,每年均在全校范围内组织7000余名新生、100多名新教工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考试通过率为99.3%,实验室安全事故率明显降低。该系统在一些兄弟院校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先后来访,就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建设进行学习、调研和交流。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主要有如下特点:(1)强化了实验室教育的效果。学生在网络考试之前,必须充分地学习化学危险品、生物医药、机械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通过考试。这样的安全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相比是一种强化训练,印象深刻、效果显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意识。(2)优化了安全教育的方式。与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相比,网络化学习的时间更自由,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内容更丰富、充实,学习更深入。系统中“模拟自测”模拟了网上实际考试,学生可以在任何联网的电脑上反复模拟练习,可以充分保障学习效果。另外,以网络化方式教学使考试更加趣味化,考试题目全部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考生登录后只需用电脑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即可完成考试,简便易行。考卷根据设定的抽题规则随机抽取试题,所以即使同一时间、同一个班级的考试,每人面对的安全试题均不一样,有利于防范作弊。(3)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率,节约了教学资源。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以网络化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省去了教师的许多工作,减少了教室的使用,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率,在充分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节约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3结束语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科学服务理念已纳入当今实验室安全建设工作的总体战略,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必须有安全知识,必须学会基本的安全技能,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学生强化了这方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仅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营造浓郁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作者:曹沛李丁赵建新王萍周耀东单位:江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