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文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文专业论文:非中文专业现当代文学论文
一、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基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课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工具课性质,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很多非中文专业也将其列为专业必修课。然而,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这些新增设的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整体上依然沿用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专业要求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
1.缺乏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等,此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根据其授课对象的特点,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讲授与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与特征,掌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这是专门为中文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专业课程,与其之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走向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很多高校的文学院、中文系都新增设了一些其他文科类专业,这些专业虽然隶属于中文学科,但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专业特点,属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后形成的专业,如影视戏剧、高级涉外文秘、文化产业、对外汉语等。这些新增设的非中文专业,与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依旧沿用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只在课时安排方面略作调整。至于教学计划、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并无太大变化,具体教学活动也与中文专业大同小异,甚至没有专门为非中文专业设计的相关教材和作品读本。可以说,目前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体系,只是现有中文专业的浓缩版本。由于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学生文学功底深浅不一,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譬如,对于讲求实用性的高级涉外文秘专业、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若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对文学观念、文学思潮的掌握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而忽视对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并不利于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这种缺乏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会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非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无法发挥出其独特价值。
2.忽视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
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向来都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体系,但却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不足就更加显而易见了。较之中文专业的学生,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基础较为薄弱,文学阅读面相对较窄,对文学的热情与兴趣也十分有限。由于学生阅读量的不足,本身就容易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产生生疏感与隔膜感,再加之当今社会紧迫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往往带有实用性与功利性的倾向,虽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其必修科目,但很多学生都认为此学科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度不高,大多抱着修学分的心态被动地进行学习。若教师在教学时,或继续沿用中文专业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模式,枯燥单调地传授文学专业知识;或脱离文学本身,将文学作品故事化处理讲些有趣的情节迎合学生;或在课堂上大讲文坛趣闻与文坛是非,只为博得学生课堂上的一乐。这不仅偏离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宗旨,无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还会让他们形成文学课程无用的错误认识,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非中文专业学生边缘化。为了避免这一现状,除了要强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只注重学生文学专业知识的积累、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更应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此外,还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考虑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的同时,摸索出一套能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找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契合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学以致用,借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向
目前,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多集中于高职高专或全日制高校的中文专业上,对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探讨相对较少。面对令人堪忧的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如何摸索出一套系统、可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下的非中文专业的教学要求,已成为该课程教学实践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1.教学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统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建立自身文化底蕴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而职业技能训练则是学生顺利步入职场,开展职业生涯的前提。前者关乎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后者涉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成功与否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而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机融合,对于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中国现当代课程学习来说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给学生传授文学知识,使其获得文学审美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增强人文素养。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比较欠缺。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的理论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并不能满足其专业研究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一方面,要从教材中挖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审美熏陶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三个十年”或“十七年文学”、“文学”、“新时期文学”等的细分,可以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在学生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和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将相关文学理论融入作品的分析与讲解之中,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应结合不同非中文专业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学以致用的教学。对于文秘专业来说,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文学史和文本分析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实用性强的思考题和读写训练。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则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中心传授与此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通过文学观照中国文化的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以介绍中国文化、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为主,并着重分析隐含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正如查尔斯•弗赖斯在其著作《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所说的那样:“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及时步,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进行有专业针对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统一。
也惟有这样,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才能被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喜爱,并由此培养出顺应市场需求、不被社会淘汰的人才。
2.教学内容:明晰专业针对性与强化知识实用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社会对于文学研究人才的需求不断减少,而非中文应用型人才反而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但目前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却无法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身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立足点,只有从这个立足点出发,才能够切实增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现今,各大高校新增的非中文专业从业方向不同,专业立足点也各不相同。其中,文秘专业、文化产业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便将来能胜任文案写作、文艺创作、项目策划等工作。针对这两个专业的专业特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在充分考虑课时的前提下,强化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训练,相对弱化史论部分的理论讲解,侧重对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鉴赏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文献,撰写赏析文章和学术论文。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笔,加强了其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消化,还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试题类型,引导和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在期末学科考试的命题中,可以加入一些评论性的考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作品的作者和出处,还要通过具体的鉴赏和分析,完成一篇评论短文。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督促学生在平时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而且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影视戏剧专业来说,文本与影像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因此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时,应侧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鉴赏与对比分析,尤其应该重点讲解一些已被改编为影视戏剧的现当代著名文学作品,像《阿Q正传》《雷雨》《围城》《茶馆》《骆驼祥子》《红高粱》《白鹿原》《长恨歌》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采取集体观看的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截取影视片段来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让影视戏剧专业的学生在文本阅读之外,能够应用自己的专业方式感知文学作品。例如,在讲授老舍的《骆驼祥子》时,笔者就让学生们将小说、电影和戏剧的三个版本结合起来阅读、观看和比较,体会传播媒介之于作品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比较小说原著与电影在表现力方面的区别,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加深了其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实用性强的语用型专业,对文学作品语言风格的把握有益于其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对外汉语专业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其交流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语用角度出发,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应是对外汉语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相关文学作品时,关注作品中的语用现象与文化现象,譬如:地域作家创作中方言的运用,以及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文化风俗等,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分析和学习,领悟文化和语用的内在关联。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需要出发,使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具有明晰的专业针对性和知识实用性,才能保障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与实践运用的有机融合
面对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清楚地了解不同专业自身的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运用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对于课时有限,文学基础较薄弱,又希望提高实践能力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不适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打破一言堂的教学僵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因此在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对文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结合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优长,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和进行相关的课堂专题讨论,还可以通过实践课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的理解,并借此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实践课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取多种形式,通过听、说、读、写、编、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例如:文秘人员的职责之一便是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办公及行政事务,鉴于其对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特殊需要,在针对文秘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与作品赏析就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本、查阅资料、赏析具体内容,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其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同样,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做到知识传授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教师可以结合所讲授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文化策划方案,以此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相关作品时,可以让学生以“中国文学是怎样走向世界”为题,策划一个关于莫言的文化宣传方案。在完成此文案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巩固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对莫言的生平简历、文学创作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又能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的特长与技能,将文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影视戏剧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进行自编自演,完成文学原创与影视改编转换的审美训练,提高鉴赏的敏感度。例如,在讲授《雷雨》《茶馆》等经典话剧的同时,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以加深对剧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剧本改编,既可以改编现有的剧本,也可以将小说等其他文体的作品改编为剧本,既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在文学课程与影视专业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的桥梁。总之,在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之多,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实践内容渗透到课堂内外,以及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播放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以及借助网络课堂和微博等平台,丰富课堂教学,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下。让学生在具有延续性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彻底改变以往断裂式的被动学习模式,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如何使文学教育摆脱目前的窘境,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是当下教育者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学科划分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将文学的专业教育与非中文专业的技能需要相结合,更是每一个现当代文学教育者需认真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结合非中文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建立一套兼具实用性、学术性、趣味性和操作性的教学体系,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详尽安排各个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并编写出适合非中文专业教学使用的讲义和教材,列出相应的教学参考书目,才能开拓多维的教学空间。对于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既立足文学本位,又放眼于实践运用,融学术研究与实践运用于一体,实现研究性教学与实用性教学的有机结合,即在传授文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培养出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兼而有之的新型文科人才,同时对构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多维空间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艾尤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文专业论文:中文专业学科建设问题及策略
一、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生存处境
从学校类型与定位来看,这种偏重也有合理性。依据主干学科和强势学科的不同,大学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人文大学和其他四种类型。作为地方理工院校,为集中资源发展特色优势学科适当减少对其他专业与学科的投入是必然也属必要。我国高校中,学校的名称明确体现了产业服务对象,体现了专业、学科设置的侧重与偏向,如石油大学、科技大学、林业大学、农业大学、城市学院等。但是,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建设如果形不成体系,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学科的特点、功能、发展规律虽各不相同,但无论是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还是工程技术学科,都应该注重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的协调发展。当然,讲平衡不是讲可怜。“中文专业要想在地方理工院校的发展建设中分得一杯羹,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水平与实力。”
二、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到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及时,学科建设起点低。
地方理工院校多是改革开放之后设立,开办之初多是专科院校,在2000年左右合作办学高潮时期才逐渐合并转型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定位偏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文学科建设比较滞后。从学科建设层次来看,我国组织的几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如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基本与地方理工院校无缘,尤其是中文专业,如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汉语言文字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从学历授予来看,绝大多数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还不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更不要说博士学位授予点。从学科体系来看,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往往都是边缘学科,而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往往都是主体学科、主干学科。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现有21个人文社会科学院系、7个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3个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60余个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相比之下,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学科建设起步晚、底子薄,任重道远。
第二,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
秦秀白认为:“就学科建设的物质条件而言,理工院校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硬件(如计算机、网络设置和语言实验室设备等),但供开展语言学和文学等领域学术研究用的图书资料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确实如此,学校在学术资料方面的匮乏是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很多教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本科学习之后进入大学教师岗位,没有在学历有更高的要求,绝大多数教师的学历停留在本科或硕士。由此造成知识陈旧,思维僵化,很多教师评完讲师或副教授仅仅承担教学任务,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一篇学术,处于提前养老的状态。再次,缺乏明确的学术研究意识。没有选题意识,没有学术团队意识,缺乏课题申报意识,缺乏固定的研究方向,加之学校科研考评条件非常宽松,使很多人在无所事事中选择放弃学术研究。
第三,学术梯队建设基础薄弱。
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学术梯队建设要么干脆没有,要么形同虚设。学科的学术队伍,不仅表现为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还表现为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研究专长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先看年龄结构。从学术梯队的角度来看,50~60岁的算是老年教师,40~50岁的算是中年教师,40岁以下的算是青年教师。从人员合理配备来看,老中青三者各占三分之一是比较合理的。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两头小、中间大,不利于形成学术梯队合理的年龄层次区分。次看学历结构。中老年教师偏多,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本科学历可能占到50%以上,硕士占到35%~40%,博士徘徊在10%左右。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是制约学术梯队建设的重要原因。看研究专长。研究专长一般以学科分,以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为例,有人擅长现代文学,有人擅长当代文学,有人擅长古代文学,有人擅长比较文学。如何把各有专长的教师队伍整合为一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术梯队呢?事实上,地方理工院校的教师各自为政,很少有学术上的交流与沟通,申报课题时所谓的参与合作也是形式主义,至于围绕某个共同的方向研究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更是少见。因此,改变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教师淡薄的学科理念,明确研究方向,形成固定的学术梯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出路
关于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的出路,我们以前撰文提到过立足地方历史文化,这里主要提两个方面:
一是凝聚学科方向。
首先,尊重传统。大学有着共同的人类文明渊源,又深深根植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地域和文化的土壤,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传统和风格。不同大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优势,它在社会文化中占据着特定的位置。在学科建设进程中,不能为一时的学术时尚和功利需求左右,不随波逐流,而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注重历史的积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保持和弘扬独特的学科特色。尊重自己的传统与历史,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其次,形成特色。学科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是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合理的结合,特色不仅代表着学校的风格和理念,决定了大学对前沿学科的占有程度,大学通过特色彰显水平,各安其位,各尽其能,还标示出学校现实的水平和发展的潜力。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以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为例,立足学校“城市”战略,我们主打城市文化、城市文学、城市语言的研究。我们凝聚的学科方向有两个:一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研究,一是语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学科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朝令夕改,今天一个方向,明天一个方向,要选准一个方向坚持到底,由小到大逐渐培育。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他们以前的影视研究只是中文系下的一个小方向,但随着十几年的持续建设,最终由方向到专业到独立的艺术传媒学院,这应该是我们以后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
二是建设学术梯队。
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我们在人才培养与学术梯队建设方面主要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我们设立了“会龙学者”项目,以学科为方向在全国各个高校遴选的博士生导师作为“会龙学者”,成为我们各个主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会龙学者”虽不会长期在校授课,但定时定期的学术讲座如课题申报、学术规划、论文写作等,对于提升在岗教师的学术能力、学科建设意识帮助不小。其二,系列专题讲座。主讲人都是特聘专家教授,就某一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专门讲解,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前沿问题、核心概念、有价值选题等,对于学术梯队建设的作用非常明显。其三,博士引进。学术梯队建设最核心的还是人才,博士引进是高学历人才队伍建设最快的方法。目前我们学院每年大概能引进2名博士,充实了学术队伍。其四,自己培养。无论是引进专家学者,还是引进博士,除去经济上巨大的支出,费时费力。对于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最快速便捷的方式莫过于自己培养年轻博士。我们的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都有再往上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最近几年,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年轻教师考博,每年考上的有两三个。通过这四个途径,在十年之内,我们将形成一支高学历、年龄层次合理、各有研究专长的学术队伍。
作者:夏多多 许莲花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
中文专业论文:以专业为导向进行中职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中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是职高学生文化课程中的一个必学科目,但在中职教育中,语文长期被视为一门与专业发展无关的课程,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失去教学兴趣。论述的是以专业为导向进行中职语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因“业”施教,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本和教学中渗透进职业素养教育的三种方法。
关键词:中职中文;专业导向;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其专业一般包括幼师、汽修、计算机、数控、文秘、商贸英语等。中文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所必修的一门文化课程,中文教学在中职的教学中却长期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形成了一个封闭化的怪圈。为了通过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应以专业行为分析为基础,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中文教学水平。
一、教学内容因“业”施教,让每个专业的学生切实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以中职学生学的荀子《劝学》篇为例来论述因“业”教学:
1.针对语文基础较好专业的学生,应注重其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文秘、师范、幼师等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给他们制订语文教学目标时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点,不断提高。比如,《劝学》篇的教学,不仅要求他们对“焉”“君子”“受绳”“跬步”等生字、生词牢牢掌握,对“青,取之于蓝……”等名言警句熟练背诵,理解,还要他们背诵全文,并且应给他们延伸出一些相应的古文阅读篇目,如《逍遥游》《兰亭集序》等,并在阅读之后写出赏析性文章。
2.针对语文基础偏于中等的专业学生,应让其掌握住最基本的知识点,适当提高
英语、医卫、财会等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偏于中等,在对他们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立足基础,让其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在这些基本技能上适当有所提高。以《劝学》篇为例,他们应该掌握住基本的生字、生词,背诵可以不要求全文,但课本上节选的几段要能背诵,课文里的一些名言警句也要熟练记忆,赏析性文章等不做强制要求。
3.对语文基础较差的专业的学生,适当放宽要求,低要求是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数控、车床、机电、汽修等专业,相对偏于理科,且这些专业中男生占绝大多数,多数对文科不感兴趣。在针对他们的语文教学上,要将要求放得更低。如在《劝学》篇的教学中,要求他们掌握住最基本的生字、生词,能了解最常见的古汉语的读音、意义等,记住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文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即可。
二、教学方式以学生的专业为本,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训练
1.结合学生的专业课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搜索和下载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中文教师在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可让学生自行搜索和下载一些与中文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料。比如,在讲《荷塘月色》一课前,安排学生到网上下载课文朗读录音,并将录音制作成课件,课件中配以相应的图片、视频等。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中文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听专业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读课文中的字词,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结合学生的专业课内容进行教学训练
对于酒店管理、旅游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必要的一个基本技能,然而不少相关专业的学生却存在胆小怯懦、不爱与人交流、不善于进行口语表达等问题。中文教师在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便要注意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首先,课堂上多叫起学生回答问题,多进行鼓励,树立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其次,从朗诵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我介绍、讲故事、分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敢于开口讲话,且逐渐使用较为规范的普通话;再次,结合各个行业的专业用语和礼仪用语进行角色互换的口语训练,规范学生的行业用语,使学生个个表达自如,彬彬有礼。
三、中文教学中渗透进职业素养的教育,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职业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上下班的时间管理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不高,缺乏敬业精神,与领导和同事相处不够和谐。这些总的来说是属于职业素养的问题,所以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另外,《第六枚戒指》教育学生要正确地面对来自职场的诱惑;《匆匆》启迪学生要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擦鞋合同》教育学生要自立自强,讲求诚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这些教材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
中职学校的中文课程为了改变不受学生重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应该以学生的专业专业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因“业”教学,教学方式上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渗透进职业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中文的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文专业论文:独立学院中文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摘 要: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提升独立学院办学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作者以独立学院中文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为试点,通过增设模块课程,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实现及时、第二、第三课堂的融合,以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研究、实践,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独立学院中文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新举措,是更快更好地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新的转型期内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使高等院校的教育定位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是目前普通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做好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仅对我们明确办学定位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探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制订出合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学术名词在1994年国家教委制定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首次被提出,并规定“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所设研究项目的主要任务之一。[1]在高等教育诸多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正如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中说:“质量和水平是相对的,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相对而言的。”[2]因此,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要求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不适宜的。我院是一所地方性师范院校,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师队伍的日趋饱和,师范生的就业本身就存在着压力,那么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我们已不能按照以往的师范生来培养,这就势必改革,重新确立我们的办学定位。我们既不能像名牌大学那样专门培养研究性人才,又不能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培养技术工人,这就急需我们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
我们首先对独立学院近几年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作了调查。2005年,独立学院中文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占63.9%,但到2009年,只有6.86%,其余都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从这个数据看,我们原来制定的培养目标与现实的需求有很大距离,原因有三。
一是我校原来是侧重于师范生的培养,因而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味注重传统大中文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理论素质的提高,侧重于培养精英式(白领)人才,很难体现独立学院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等价值取向,也忽略了因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转向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是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因教师的专业特长等原因,有因人设课的情况,有些实验课、实践课,因没有专门的教师能胜任,就不开设,导致学生的实践课、实验课减少,从而使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事实。
三是由于办学时间不长,缺乏市场调查,没能及时把握人才市场的需要,因而在设置专业模块课时,没有设置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模块课程,导致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脱离。
虽然独立学院的中文学生仍有许多想从事教育工作,但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正视现实、了解市场,学校更要面向现实。因此,对独立学院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和探索,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现有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模块改革的可行性等,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增加模块课程,实现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
与二本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学习自觉性不高,继续升学的比率较低,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首先要定位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较高的文化修养是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也与我院的办学条件及社会需求相吻合。随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改变传统的师范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潜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必然的。
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为抓手,以合作教育构建为平台,着力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以往“平台+模块”的基础上,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如下修改与调整。
1.加强平台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时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增加自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课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2.突出专业特色,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继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设两个应用性模块:应用文秘模块与教育培训模块。“应用文秘模块”的学习,主要为培养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和管理人员服务,在模块课中增设管理、文秘类方向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学、文书学、行政管理学、逻辑学等,以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教育培训模块”的学习,主要为各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培养教学或管理人才,如社区教育与培训、私立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与管理等;而“专业选修模块”是中文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为部分准备考研的学生设计的课程。
3.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和自修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实训课和自主学习课程,把专业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结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针对不同模块,设计了不同的实践、实训课程,如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公文写作与处理、教学设计、“说课”训练、课件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直接承担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三、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它既遵循本科教育所设定的基本学业标准,又符合自身类型定位的个性化要求。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加强实践实训环节,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以提高不可缺少的步骤,这就需要加强第二、第三课堂的训练。只有把第二、第三课堂纳入培养体系,做到一、二、三课堂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得以真正实现。第二课堂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学生技能训练等各项实践、实训环节,还包括辅修课程、双学位、双专业及各类考证等。
中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指读、说、写等的训练,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3]“读”是指读经典。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上能更好施展创造性潜能的基础,要体现中文学科专业的特色,必须强调学生的阅读量。“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的阅读不仅是文学院学生必须完成的功课,而且是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条件。我们为学生制定了必读书目,以写读书报告作为检查学生读书的依据。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写作中训练了综合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说”指说话能力、演讲能力、交际能力的训练。“写”指书写与写作,包括论文写作,这也是中文专业最突出的专业技能。
我们还推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双学位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辅修课程的修读,增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课程的学习、参加各类证书的考试,这些学习,既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达到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观也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强调学术性能力向强调实践性能力转化。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之一。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在上面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环节,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学生,必须有创新理念的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是广大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现代教育必须做的功课。教师要学会“授人以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等活动,探索、尝试研究型、讨论型、课题型和自主学习型等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第三课堂,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等办学新模式,积极建设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提高应用能力。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进入企业,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壮大师资队伍,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进入大学课堂,使大学教育与现实需要密切相关,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围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多样化人才培养和以适应性为核心的大众化教育观,构建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确定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是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保障。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与社会的认可度,也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做好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的改革意义重大。
中文专业论文:新形势下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应对措施
摘 要: 近几年来,社会上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不容乐观,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中文专业的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指导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并就如何增强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中文专业毕业生 就业形势 应对措施
中文专业是一个具有较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老牌专业,也是一个传统的就业强势专业。曾几何时,中文专业一度是一个热门的专业。而今,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文专业就业形势也日渐严峻,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开始面临着一种尴尬的择业境地。面对中文系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很多人不禁要问:中文专业毕业生“过剩”了吗?
一、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社会挑战
1.毕业生总量上升,市场需求量减少。
高等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559万,2009年增长到592万,而2010年又增加38万,达到630万人。与之相反,原来一直是接收大学毕业生主渠道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持续的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近年来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尤其是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后,企事业单位雇用劳动力更加慎重,加之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岗位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就业政策调整,就业难度加大。
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统分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再到“双向选择”的调整和变化。近年来,师范生就业政策也逐步放宽,在很多省份已取消了师范与非师范的界限,毕业生全部进入市场“双向选择”。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回原籍由地方教育系统“消化”的中文师范生也被卷入市场,同非师范生共同竞争职业岗位。此外,由于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岗位竞聘要求更加严格,凡进必考,大大增加了中文师范生就业的难度,师范生初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3.岗位吸纳量小,需求层次提升。
一个单位招聘文秘人员一般是1―2个,就这1―2个文秘岗位,有的单位还不一定要中文专业学生,反而可能会聘用一些有其它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毕业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层次的提高,市场不再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而更加青睐掌握本专业的同时习得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学历与技能、经历之间,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技能和经历。一项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选择对就业“作用非常大”的前5位因素中,实用技能和实践经历排在榜首,占全部因素的58.5%。
4.相近专业涉足,岗位竞争有加。
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新闻记者编辑和广告公司文案等。近几年来,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档案部门就职的为数甚多。在一些单位,有的尽管是作为档案专业人才招进的,也并非仅仅做档案业务,大多要兼职从事文秘或人事业务。而新闻专业的出现与发展则为新闻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培育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僧多粥少”,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加剧。
5.市场经济升温,中文就业遇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尤其是所谓教育产业化的定位宣传,“中文无用”的论调渐渐流行起来,“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成了流行的观点。于是,一些大学的中文系更名为人文系,还有一些干脆不办中文系,改为新闻或广告系。与此同时,一些有着中文背景的专业,如旅游管理、商业文秘、新闻学、广播电视主持人、广告、编辑出版等新专业又开始红火起来。
二、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冷的内在原因
1.高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滞后。
在课程设置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在实践环节上,由于一些高校不重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动手实践能力差,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一味地注重学术型、研究型中文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现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新型中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改革,切实建立一套有助于突出从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课程体系。
2.中文专业就业服务力度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有招生就业处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还更多地停留在学校层面,没有深入到下面各个院系,并且这种就业指导和服务基本上是宏观方面的,而针对某个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更显欠缺和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学校和院系应该根据当下的就业形势,提前对学生开展就业相关的服务,提高服务的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这种服务包括实习单位的介绍、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观念的教育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肯定等鼓励性服务。
3.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自身观念亟待转变。
许多中文专业的学生没有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自身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三、高校中文专业应对形势的对策
1.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专业,合理设置课程。
如何加强和改进中文专业建设,高校应该首先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北大注重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中文人才,不能所有的高校都一拥而上,争相效仿。层次比较高的院校在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应用类课程,层次较低的院校则更须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给中文专业一个合理定位。中文专业是培养什么人才的?如何培养人才?在中文专业建设方面,一是有一个规划科学、思路清晰、体现高教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规划;二是强调教学计划的作用发挥,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上体现社会需求;三是保障措施要科学有力;四是教学条件要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的建设,实习基地要进一步明确,切实发挥“基地”聚合效应;六是要突出中文专业建设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2.以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通才”含义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内涵。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事者知识水平高、内容新、实用性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T”人才或“图钉式”人才,“―”代表广博宽厚的基础知识,“|”代表精深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中文专业特点,中文专业的教学应采取“中文+x”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学分制,以学分制的实施为契机,开设中文专业选修课程。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因此首先中文系学生应该对历史和哲学有所了解和掌握。其次可开设一些中文应用性强的科目,例如影视评论、公文写作、新闻学、编辑学、广告策划等方面的课程。可开些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演讲与口才、人际交往与沟通等技能型课程。中文专业必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实用性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必须将中文作为一种工具,古为今用。广东教育学院的做法是,在学好经典文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演示、编辑、文秘、计算机等实用型课程。同时,还通过各类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强化中文专业就业指导,增加就业服务力度。
深化对中文学科的专业认识,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强化就业指导,增加就业服务力度。学校应根据当前日益严峻的中文就业形势,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相关服务。其中包括专业自身认识和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观念教育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肯定的鼓励性服务包括实习单位的介绍。要在做好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强化各院系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辅导活动,另一方面实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以此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
4.学生要做好职业定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挑战。
职业定位是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有助于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通过分析和确定自身的知识、技能、兴趣、动机、态度等个人特征,以及可以获得的选择和机遇后,设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探索、建立、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活动,它贯穿于一个人终身的职业过程。中文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广泛了解和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前提下,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在此基础上,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对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转变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挑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复合型的中文专业人才。学生应该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为成长成才、实现人生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应强化素质拓展,打造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己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应利用一切可能,进行职业实践。因此,在今天中文专业毕业生实际上并没有过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入世后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对中文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但并非单一型的中文专业人才,而是需要具备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素养,又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中文专业论文:谈高校中文专业写作课实践环节的缺失与改进措施
摘 要: 写作技能是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的中文专业写作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课后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充分利用校内的写作资源,建立写作实践基地和形成灵活开放的实践机制,完善实践考核制度,并加强实践师资的培养, 切实改进写作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中文专业 写作教学 实践环节 缺失 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写作技能特别是应用写作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1]对于中文专业来说,写作技能是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令人可喜的是,为了与社会写作需求相适应,在高校,写作课程特别是应用写作课程也受到了中文专业学生以及其他专业的普遍重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该类课程受到学生的重视,但是学生又往往难以对该课产生兴趣,尤其是学完后感觉收效不大。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简单地认为各种文体的写作不过是照搬各自的形式,并不复杂,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时,又常常不知如何下手,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写作任务。考察写作教学的这种效果会发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写作教学中实践环节严重缺失,既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写作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写作训练的自觉性,也不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写作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实践活动,这也就决定了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特点,要求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并通过充分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中文专业写作课程教学大多数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或受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等,普遍缺乏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满足于课堂的教学与练习,易导致学生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有练习,没有实战,学习兴趣不强,实际应用能力普遍低下;又因没有实践,对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不灵活、不,学完即忘,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此外,写作课程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课程还普遍缺乏具有实践背景的专业教师,这一方面影响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实践的展开,特别是因不能对学生的写作实践进行细致、到位的指导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针对当前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实践环节的问题,我们应及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进,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充分利用学生课后时间,为学生布置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作业,加强训练,促进学生动笔动脑,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在目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仅仅注重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课后布置的练习也很少。因为写作课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时间宝贵,所以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就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作业或组织活动的形式,加强训练。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安排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预留的作业或任务的实际可操作性和灵活性,避免学生照搬书本,或因离学生实际太远,而无法下笔。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或活动,教师应及时总结,通过作业批改、当面指导、典型分析等反馈形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写作技能的掌握。
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促进学生的校内实践,扩大学生实践领域。
每个高校都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其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写作实践资源。教师应当发现校内资源,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如成立与写作相关的工作室,让学生参加一些与写作有关的社团;或参与校内刊物的编写工作,承办校内某些活动的写作任务;或以校内的一些活动为背景进行写作训练;或举办写作比赛、征文比赛等。并将学生参加的校内实践活动的成果视情况纳入该门课程的考核分数中。这些做法对弥补学生写作实践不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建立写作课程的实践基地,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
要让学生的写作实践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就得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的写作基地。实践基地必须是由具有一定规模、正规的单位组成,以保障学生在进行写作实践中能真正地接触到实际工作,并得到具体的指导,增强实践的有效性。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满足中文专业写作课程教学,即配合课堂教学的实践,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在教学之外的实践需求,即满足学生假期实践、日常自主实践的需要;同时,也能一定程度地满足全校其他专业与写作相关课程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完善实践基地的写作技能类型。由于写作种类繁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实践基地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写作实践技能的多样性,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性化要求。此外,还要通过与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的规范性,保障每年学生都能按时到写作实践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写作实践的效果。
四、建立灵活、开放的实践机制,保障实践时间的充足。
由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保障实践时间的充足很重要。为此,要建立一套与写作实践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机制。一是打破以往写作实践中写作类型和技能目标单一的做法,通过建立多种文体写作基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技能选择余地。二是改变不顾学生具体需求、硬性安排学生实践的做法,建立灵活的实践机制,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或将硬性安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即学生在进行实践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在专业所涉及的写作种类进行硬性实践安排,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拿出一定的实践时间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三是建立开放的实践机制,为学生在假期、课余自主进行实践提供保障。四是适当延长实践时间,保障实践时间的充足。
五、建立规范的实践指导制度。
在写作实践中指导教师的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关键,因此要规范实践中教师的指导。建立学校和实践单位双向指导制度,以便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随时的指导,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双向指导制度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建立起由有实践指导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除了经常到实践单位听取意见、了解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要与每个学生建立联系,当学生有困难需要指导时,能迅速地得到指导;另一方面,要求实践单位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避免应付学生的现象。
六、为了保障实践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质量,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实践考核制度。
为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严格要求自己,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并在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也为了使实习单位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有所重视、认真负责,制定严格、可操作、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考核内容除了与写作有关的工作表现外,还应包括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另外,要提高写作课程考核中实践成绩的比例。
七、进行师资培训,提高写作教师的实践水平。
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普遍缺乏具有实际写作工作经验的教师。有的教师自己很少写作,对社会需求和发展也不了解,教学知识和教学思路落伍,也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为此要为这些教师创造进修的机会,特别是鼓励教师到社会上与写作相关的岗位进行考察、调研、学习,了解社会需求,扩展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促进教学的改进。
除了上述的改进措施外,学校还要广开思路,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条件和社会力量,丰富学生的实践视野。如将有相关经验的职场人员请进学校,与师生交流,开办讲座,进入课堂,协办工作室等,使学生在校园内也能感受到社会和职场的需求,并得到一定的指导,从而尽早与社会和职场接轨。
应用写作课程已经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普遍重视,这是可喜的。但是不受学生喜爱的现状也在告诉我们,应用写作教学必须改革。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所说:“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能。”[2]新的社会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将写作实践教学做实、做好,改变写作课程受重视不受喜爱、很实用但不能实际应用的尴尬处境,培养出具有较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中文专业论文:浅谈非专业英语新闻听力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摘要】2016年6月起,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听力试题作了局部调整,新增了三篇新闻听力。由于英语新闻语速快、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难度较之以往有所加大,因此学生要提高英语新闻听力往往会比较困难。在现今的新闻听力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忽视新闻背景知识的教学。然而,要、到位地理解新闻内容,学生对于与新闻内容相关的经济、政治、科教、气象和医疗保健等新闻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一定要有所了解。因此,本文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于新闻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新闻听力 文化背景知识 新闻听力教学
一、引言
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新形式的需要,使学生更加国际化并且更好的融入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起对四、六级考试听力试题作了局部调整。调整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取消了原有的短对话与短文听写,新增了三篇新闻听力。英语新闻具有语速快、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因此,学生不仅仅要有丰富的词汇量、扎实的语音、语法基础等,还要了解新闻热点地区的地名人名以及专有名词,跟上国内外重大新闻的动态等。在英语新闻听力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听新闻,背单词,分析句子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于新闻背景知识的讲解,使得一些学生的新闻听力成绩一直无法真正的提高上去。实际上,在新闻听力教学过程中加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国际社会发展情况的关切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极为有利。概括起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难度较之以往有所加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题型也更加专业化、国际化。
二、新闻听力中关于背景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新闻听力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新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重视度不够的问题。目前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关于背景知识的教授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背景知识介绍。如今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背景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学生在新闻相关背景知识方面的输入太少而无法、到位地理解新闻内容。
如例1:
海湾战争期间, VOA 广播中曾有这样一句 话:“The path to November uphill all the way.” 此 处 的November 为关键词,指的是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 be held in November
(即:将在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这里, 如果教师不讲解 November 在此的深层含意,学生就很容易误解此句的真正意思。
2.学生忽略了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新闻听力训练过程中,许多学生仍将自己不能听懂英语新闻归咎于语速太快、语音语调不过关、词汇量不够、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好等方面的原因,而很少意识到背景知识也会对新闻听力产生重大影响。
如例2中的新闻,如果译者(或学生)对巴以冲突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那么对于一句英文意思的理解就不会出现错误。
例2:
Gaza residents who celebrated Wednesday after the cease fire went into effect are now turning to the cleaning up after 8 days of air strikes. At least 150 Palestinians and 5 Isarelis have been killed in the 8 days conflict while hundreds have been wounded. Gaza residents welcome the cease fire but say history shows that similar ones have not lasted very long.
此新闻文本来源于可可英语网,是一篇有关巴以冲突的热点地区―加沙地区实现停火的报道。在新闻的英语文本后面,还附有中文参考翻译。网站提供的一句英语新闻“ Gaza residents welcome the cease fire but say history shows that similar ones have not lasted very long.”的参考译文是“加沙居民欢迎这次停火,但是他们说历史显示类似的袭击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此英文句子中的单词、语法均较简单,但网站提供的中文参考译文却明显与英语新闻的本意背道而驰。显然,译者对于该新闻的相关背景知识不够了解,把“ones”这个代词理解为了是“袭击”的代词。不清楚加沙地区虽长期处于冲突中,但历史上也曾有过停火的记录这一事。因此这句话正确的意思应为“加沙居民欢迎此次停火,但他们称历史显示类似的停火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由例2可得知,在进行新闻听力训练前,老师应布置给学生任务去查找新闻的相关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在对背景知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就不会使得新闻时事热点地区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背景等成为学生新闻听力理解的障碍。
三、如何在新闻听力教学中渗透背景知识的学习
在英语新闻听力中背景知识的教学中,不应只是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学生也要积极的参与。因此,英语新闻听力背景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学生方面。
(1)在课前,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去搜集新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收音机、报纸、书刊等媒体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分享所查找到的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搜索相关资料以及整理的技能,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新闻听力学习的兴趣。
(2)在课上,学生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文化背景知识以PPT或是采访类的小品形式展示给大家。
(3)在课外,老师可以定期布置网络英语新闻阅读的任务。教师可以事先从各网站中广泛收集、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且语言地道、的英语新闻,为学生课外提供尽量多的背景文化知识接触的机会,并且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新闻不断丰富背景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增加背景文化知识信息库的容量;从网络英语新闻中可以获得英语国家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气象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信息能获得来自英语国家的近期消息。通过这些网上信息,学生不仅能够养成读新闻、听新闻的良好习惯,更可以感受到英语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现状,直观地了解本土文化,体会到背景文化对听力的影响。总之,网络英语新闻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背景文化知识,不同程度地提高英语听力新闻的水平。
2.教师方面。教师应该在课上补充学生不太了解并较为复杂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对于文化背景学习的兴趣以及加深学生对于背景知识的了解。
(1)英语新闻分类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新闻听力的不同内容传授相关热门话题及其词汇,并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按照新闻的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科教新闻、气象新闻和医疗保健新闻等。
近年来的英语经济新闻热点话题主要包括能源问题、劳资纠纷、地区以及国际贸易协定、贸易峰会、劳动力市场、国际经济援助、国际经济合作、经济改革、经济危机等方面;政治新闻报道的热点主要是新近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总统选举、法律的颁布或修订以及关系到民生的大事;科技新闻主要涵盖电子及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等近期研究成果;教育方面主要涉及网络教学;恐怖袭击与学校安全以及高等教育转型等热点话题;气象新闻主要包括一些气象术语、数字以及与气候相关的人类活动等话题;医疗保健新闻主要焦点在于艾滋病、新型传染病。吸烟、维生素缺乏、健康饮食、人类寿命、睡眠等现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内容的新闻及其相关热点,教授学生相关词汇并拓展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幻灯片,播放影音文件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西方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知识,从而有助他们对听力材料中文化背景理解。此外,多媒体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如角色配音,即学生准备一部英文原版新闻中的一部分,消去声音,让学生给画面角色配音。@是一项很有挑战同时也很有趣活动,要求他们既能掌握角色说的话,又能模仿角色语气和语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可以定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景知识竞赛,也可以进行热门话题的猜词游戏,刊印学习小报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
四、结束语
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词汇、语音、语法的基础知识外,不能忽略影响听力理解的诸多因素,更要强调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新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其作用和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中文专业论文:计算机专业中文文献英译的若干问题分析
摘要:通过具体的案例,从中英文词汇表意的细微差异、用词和句式的多样性以及英文语序的安排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计算机专业中文文献的英译,并指出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中文文献;英译;词汇;句式;多样性;语序
专业学术文献中的中译英与英译中并不是两个简单的互逆过程,它涉及到一种语言表达习惯如何严格地去适应另一种语言表达习惯的问题。如文献[1-4]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了英文文献的多种中译方法,但都没有涉及中文文献的英译。文献[5]虽然谈到了中文医学文献的英译,但给出的分析不够细致。本文从中英文词汇的表意差异、用词简练及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英译时语序的调整等三个方面出发,以具体案例评析的方式对计算机专业中文论文的英译问题进行了讨论。
1注重中英文词汇表意的细微差异
案例1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过程中的知识集成研究。
原译文:Research on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implementation.
分析:“实施知识服务”是一个过程,翻译时应强调提供服务这一动作的延续性。与英文不同的是,中文无法从词的形式上体现这种延续性。上面译文中将“实施”译成名词形式“implementation”有受中文思维影响之嫌,可改为“Research on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implementing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案例2知识集成是在知识服务过程中,根据读者用户的需求,将不同的知识源进行转化、优化、融合和再建构,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化知识体系。
原译文:Knowledge integration forms a new systematization knowledge hierarchy by transferring, optimizing, blending and rebuilding different knowledge sources according to reader's requirements during knowledge service.
分析:该句的主干是“知识集成是……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化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形成”是个渐进持续的过程,这层意思在英译时应该要表达出来。另外,“知识服务过程中……”的“知识服务”不是指这个概念,而是强调提供“知识服务”这一动作。
参考译文:Knowledge integration is a new systematization knowledge hierarchy which was being formed by transferring, optimizing, merging and reconstructing different knowledge sources according to reader's requirements during providing knowledge service.
2避免用词、句式的单一和刻板
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国外学者英文学术文献中获得的经验表明,英文论文除了和中文论文同样强调论文语言的性、严谨性和逻辑性外,还十分注重用词简练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这值得我们在中译英或者撰写英文论文时学习和借鉴。例如,“在建立这种复杂系统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一句中,“方法”可译成method / way / approach等,而“使用”可译成used / hired / employed / utilized 等。又比如,“对ET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客户流失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数情况下论文作者习惯性地用“It is necessary to …”句式,而考虑用“Analysis aimming at loss of customers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ETC-based CRM.”这样的句式更能够对句子中词汇的次序做很好的安排,避免头重脚轻。
案例3本文主要讨论了①不信息系统的缺失数据补齐问题,提出了多重插补数据补齐算法,利用粗糙集理论解决了②不确定信息下知识获取的方法,并对③不信息条件下的容差关系、相容关系、限制容差关系知识规则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分析:本例的翻译要注意两个地方。一是句子的主干结构为“主要讨论……提出了……利用……解决了……并对……进行了比较”,这个结构比较长,如果前面几个部分都用主动语态叙述,一个“并对……进行比较”用被动语态就比较好;另外,“主要讨论了……”如果用“discussed mainly……”就显得比较一般,可用“This paper focused on / concentrated on …”。二是划线的①②③句都具有“……条件下的……”这样的形式,如果都译成“under the condition of…”的形式,则显得比较呆板。
参考译文: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making missing data up ①in a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system, provided a multi-interpolation algorithm for missing data, solv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problem ②under uncertain information with rough set theory, and the common features and differences of knowledge rules in tolerance relations, compatibility relations and limited tolerance relation ③accompanied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were compared.
案例4……构建了农产品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产品供应商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客观和科学地对农产品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选择……
分析:绝大多数的翻译可能将“构建”翻成construct,“建立”翻成build,这样译就带有浓厚的中式英文色彩。另外,如果以副词形式来译“、客观和科学地”的话,则会显得太普通了。
参考译文:…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complex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agri-product supplier, next, a complex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in ingredients of agri-product suppliers was given and demostr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odel can evaluate the all-around ability of agri-product suppliers in a full, object and scientific way.
案例5首先,介绍当前国内外在本体存储领域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该领域研究中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围绕本体存储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对相关技术如本体描述语言、本体推理机技术、本体存储方式等进行了概要介绍和综合比较。
分析:在处理类似“首先……然后……”这样具有递进或层次关系的段落时,非常多的论文作者将之译成“Firstly,…Secondly/then/ next,…Thirdly/ at the final,…”这样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表达层次关系,但体现不了前后内容之间那种递进的关联关系,而论文中围绕某个问题讨论的前后内容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逻辑递进关系。表达层次关系的用法有很多,例如“This paper started / began with the discussion of … Then / Next / Subsequently,…Furthermore,…”。
参考译文:This thesis star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urrent researches(这里不需要将“现状”译出来)on ontology storing as well as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issues existing in this field. Subsequently, some relevant technologies, such as ontology describing language, ontology reasoner and ontology storing pattern,etc. were outlined and compared(这里用被动语态比较好安排语序,不会显得句子前后不平衡) with each other from three aspects related to ontology storing.
3翻译时英文语序的安排
根据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和中文所强调的部分,以及为了避免翻译成的英文句子出现前后不平衡的情况(如案例5),在翻译中文论文时,就需要对语序进行调整。
案例6……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直观定量地研究了大亚湾、岭澳、田湾、秦山等各核电厂单位装机容量(MW)三废年度实际排放值或产生量……
分析:划线部分如果按中文顺序直译的话,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研究了”更多的是表示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而用不定式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二是该论文的主体是用“直观定量”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如果“直观定量地”以副词形式放在句尾,对“研究”特点的强调和突出作用就会大大削弱。因此,翻译该句时需要调整英文表达的语序。
参考译文:……intui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main ingredients analysis was given to the annual emission value or output per unit installed capacity of three wasts produced by Da Yawan, Lingao, Tianwan and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etc.
案例7本文在对水稻品种审定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理论,运用UML方法和G-RBAC安全策略,建立了基于UML和RBAC的水稻品种审定工作流模型。
原译文: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business flow of rice breed examining fully(或者是用on the basis of 句型),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work flow, utilized UML methods and G-RBAC security policies, constructed work flow model of rice breed examining based on UML and RBAC.
分析:这是在中文论文英译时的一种典型形式,即直接按中文语序来译。实际上,该句的主干结构是“在……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其他内容只是句子主干的补充说明。因此在翻译时,要把“建立……的模型”提到前面,作突出强调。
参考译文:This paper gave a fully analysis and study to the business flow of rice breed examining and then constructed work flow model of rice breed examining. The theory ofwork flow, UML methods and G-RBAC security policies were utilized in the analyzing and model constructing.
案例8We propose a three-stage strategy for predicting genes function with few positive examples. Firstly, we create some synthetic positive examples with few negative noise to enlarge positive examples set P. Secondly, we consider original problem as LPU and select a reliable negative examples by using iteratively SVM. Finally, a better SVM classifier is trained. We call this method SPE-PLU.
分析:这是一篇投SCI、关于“基因功能预测”的论文中的片段,句中表达明显受到中文先分述后总
述的习惯影响,但英文是相反的。句中每个阶段所做工作的目的是应该首先强调的。
参考译文:We propose the method SPE-PLU including three stages for predicting gene function with few positive examples, The enlargement of positive examples set P is done in the first stage, this can be implemented by creating some synthetic positive examples with few negative noise.Subsequent work is selecting a reliable negative examples through using SVM interatively, original problem is condsidered as LPU in this stage. Furthermore, a better SVM classifier is trained in the final stage.
4结语
中文文献的英译工作不是机械的直译,必须在了解相关专业内容的前提下,对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表意上的细微差别要有的把握,进行灵活的意思转换、表达方式和语序的变通并注重用词的严谨、简练及多样性等细节,才能形成地道的译文。
为此,大量的专业英文文献阅读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获取专业研究信息外,还应特别注意下面三点:1)对英文文献中的用词要多琢磨,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名词、表并列或转折(递进)的连接词、分词形式作后置定语以及介词等,多篇同样主题的文献中用词可能会不一样,这就提供了比较和学习的机会;2)注意观察文献中动词时态、语态及句式的变化;3)重视文献中长句的语序安排。只有这样多观察、多比较、多琢磨,才能有效提升自身对中文专业文献的英译水平。
中文专业论文:外语专业课中文学意识的培育
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本文认为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对策有:
(一)总体把握教学大纲
在考虑到语言的功能、意义及结构等因素之外,还要总体的把握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把目的语相关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教材中去,还要尽自己较大能力的确定外教在教学环节中的目的语的导入的重点,从而让英语文化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辑使用教材的时候要与目的语的文化相结合。课本中的练习、对话、及课文等材料的选编要重点考察他们在目的语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案例等方面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事实上,当前在改编教材上已经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的进步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也能促进教师教授语言,结合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三)恰到好处的进行课堂文化渗透
恰当的进行英语课堂文化的渗透,其具体的方法有三大类:及时是通过单词讲解英语文化内涵。语言构成的三要素是词汇、语音及语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宗教、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对词汇的影响表现为其感情色彩和附加意义上。所以在讲课中,要重点对词汇进行讲解,从词汇的比喻义对比、象形对比、本义对比再到文化历史意义的对比,分清词汇的褒贬含义。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书本的知识,介绍课文背景。外教可以根据英语的背景知识,来促进和传播本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精读课堂上,通过语言材料较大资源的为教学所用。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话题感受他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国度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举例来说,中国喜欢谈论婚姻、收入、家庭,然而在英美国家都十分重视隐私,这类的话题会很少涉及。
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外国的图片与物品,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国外的雕塑、艺术、风土人情与建筑风格。还要鼓励学生与留学生或外教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外国人的礼节、忌讳、习俗等文化习俗。
通过课外活动加深学生的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拓展文化知识和目的语。举例来说,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期刊以及英语文化作品,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关系、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意识。另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英语录像片和英语原版电影,不但可以学习影视本身的文化外,还能通过表演了解与目的语有关的非言语交流的手段和方法。
要鼓励学生多同外教沟通
从英语语境来说,同讲本族语的人交流能够促进英语运用能力的进步。让外教多给学生教授写作、听力、口语、英美概况等类型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后要多与外教沟通交流,这样便能学到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文化知识。
展开与文化有关的专题研讨
多开展与文化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然后还要结合中文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可以开展阅读英美文化书籍,来了解英美文化,再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发散性的谈论与介绍,在此基础上再与中文的文化相区别。通过开展介绍、对比、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目的语的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结语
在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教师除了为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重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下意识的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消弭中外文化的障碍,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敏感性,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本文认为应从宏观的视角,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教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
作者:张婷婷单位:长春师范学院
中文专业论文:大文学传统下中文专业学科理念重构
本文作者:刘汉光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引言
学科知识缺乏实用性,学习目的缺乏明确性,就业求职缺乏竞争性,面临这样的办学困境和挑战,中文专业应如何作出调整改革,已经成为时代性的课题。但治标不治本,不作根本之思的改革只能导致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混乱,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所起的功效也只能是小修小补。中文专业要因应时势变化和社会需要彻底改革,就必须正本清源,从反思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开始。
二、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症结
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它的学科理念:纯文学观念。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近代中国大学的设立,是接受西方学科理念与学术理念的结果。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成为最早的中文系。一百年来,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有衍变,但依据纯文学的观念开设文学课,编写文学史,将文学作为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乃是基本的倾向和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政治干预文学的抗拒和反拨,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对文学审美属性及内在规律的重视更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大学中文专业的纯文学性质进一步强化。概言之,百年中文专业教育已确立了以纯文学观念为根基的学科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承认,这一学科理念的确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其学理的、历史的合理性。
一方面,纯文学的理念固然偏离了传统文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学术研究的模式也背离了传统文学吟咏情性的传统,但是,作为它山之石,这两者都不失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看,大学中文专业的设立,固然是基于西方学科观念、学术理念的引进,但彼时中国知识界仍绵延笼罩着“尚文”的文化传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西式学术教育的,多是浸淫过四书五经、辞章帖括,旧学根基扎实的学人。有此文化传统作为根基,再加上西方观念和理念的冲击训练,故而大学中文教育所培养的这一代学人,得益于中西古今学问的汇通,无论是辞章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成绩斐然。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讨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及时,中国文化传统经过百年簸荡摧残,已濒于学绝道衰,文脉中断,进入大学接受中文教育的学子,其文学文化根基之浮浅可想而知。缺乏扎实的基础而奢谈中国文学研究,未免不切实际而沦为空中楼阁。第二,原来立足于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已让位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正趋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由扩招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更强化了学生对实用技能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死抱纯文学的学科理念,以研究型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培养人才,就难免胶柱鼓瑟了。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其局限和缺陷已经显而易见。
下面不妨从就业的角度略为分析。教育的功效,无非落实为知识、技能、人格素养三方面。依照纯文学观念、研究型理念所培养的中文本科人才,其知识优势在于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有学术价值,没有多少实用性。学生即使具备了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评论的基础,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要在高校或文学研究机构获取职位,还必须通过考研的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才具备入职条件,因而这一就业方向对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现实。至于要任职中小学语文教师,则涉及教学技能素质的问题,需要兼修师范课程。况且依目前的就业形势,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位有限,竞争性也不小,许多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轻易入职。
中文专业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在公务员、文秘、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文员,包括企划、广告等职位领域。与其它专业相比,中文学生在这些职场上的竞争力应该表现为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两方面,主要适于从事文案和人事工作。但是,纯文学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学非所用,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技能方面,中文学生的写作技能倾向于文学写作而非实用写作,往往有文采而不切实,多数文案工作并不需要华丽的文采;素质方面,纯文学强调情感性精神性,它所滋养的人文素质未免偏狭,许多学生缺乏广阔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阅读人生、介入社会、批判现实的能力,往往有情感无思想,讲精神不实际,在职场竞争中其专业优势实在有限。纯文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审美性探索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必讳言,纯文学因而也是“小众”的文学,适于少数人的研究。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在本质上是培养精神贵族的专业,实际上也就是小众专业。正是这一局限性,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人才倾向于应用型的今天,缺乏实用性的狭隘的纯文学观念已经成为限制、束缚中文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中文专业办学的出路
只有突破纯文学,回归大文学传统,依据大文学观念重铸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用以指导人才培养,才是中文专业办学的根本出路。大文学是我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传统。所谓文,其起点一方面出于纹身之“文”,甲骨文的“文”字,“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文为文”①;一方面出于形文之“文”,《周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谓“文,错画也,象交文。”文既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表达姿式,又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把握方式。对于个人,文包括“容之文”、“辞之文”、“德之文”②几个层面;对于大群,文等同于文化、文明,故“文”该摄一切人文。人文可籍由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方式呈现,人文诉诸文字的表达,讲求法式规律,故谓之文学③。
广义的文学泛指一切有人文价值的文献;狭义的文学,则指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作品。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文学,不仅有表现情性的纯文学,也有干预现实的政教文学,还有大量与日用生活相关的实用文字。从研究的角度说,文学的根源和意义基于“文”,是人文的表达和体现。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通过文字达成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故而学习研究文学,其终极价值和意义也在于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古典中国的这一文学大统,立足生命主体,介入社会现实,贯通大群文化,较诸封闭自足的精神性的纯文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适用性,它既包容纯文学,又重视文学在社会人生中的实用功能。以大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则大文学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征和要求:1.在知识类型上,文学教育既是通才教育,又是专才教育。
所谓通,指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人文通识;所谓专,指它培养的人才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较强的理解应用能力。通而能专,这是文学专业较诸其他专业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通常所说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较诸纯文学理念,大文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广阔的人文视野,是真正的通识型教育。2.在能力要求方面,大文学教育理念,既涵盖文学文献的解读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社会生活以及职场所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吟咏情性,更倾向于社会实用。3.在人格培养方面,大文学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教育对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重视这种人文素养的外在展现,即“文”在“言文”与“容文”的落实,是的素质型教育。依照大文学的理念,现有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有必要重构。大文学的外延不仅包括纯文学、实用文学,也包括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等的著作。大学中文教育,当然不可能让学生博通一切,但不妨在原来的语言类和文学类基础上,增加人文通识类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为人文类原典,还应包括部分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通论性课程等。这样,中文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文知识素养上也就较为了。此外,依据“文”的实质,所谓的人文素养,还应贯彻落实为个体的人格修养,这就需要设立修身实践类课程,包括培养“容文”的礼仪风度,训练“言文”的言语论辩,以及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的课程。
人文通识与修身实践,其他专业的学生同需修习,但于中文专业学生要求应更高,故当视为专业课程。至于现有文学类的课程,也应依大文学的理念调整其内容。目前的文学教材,文学理论主要围绕纯文学观念阐释文学问题;文学史论则主要依据纯文学观念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评价文学作品;而所谓的文学作品,基本上局限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体裁。因而,当务之急,应以大文学观为指导思想,编写适合的文学教材。文学理论应兼容纯文学与实用文学,文学史应该是开放的“大文学史”———文学史的内容向社会历史文化延伸,文学体裁拓展包容实用文体,文学评价也应注重文学参与干预社会现实的功效。完整的文学教育的内涵,由文学赏评、文学写作、文学史论、文学理论四个层次构成。赏评与写作是根基,史论与理论是提高。目前的文学教学,重知识重理论,属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而赏评与写作能力普遍被忽视。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未免显得常识丰富,趣味缺乏,理论不少,能力有限。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头重脚轻根底浅,要求其进行学术研究,无异于拔苗助长,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沦之为鸡肋,便是明证。故而,文学教学应以文学和文献的鉴赏阐释为主,以文学史、论的教学为辅,在增设经典导读课的同时减少史、论的课时。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赖以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但纯文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既无法有效地提高纯文学写作能力,也忽视实用写作的能力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纯文学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却又无法发挥。故而强化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样应以大文学观念为指导思想,立足社会现实和职业需求进行改革。做法可以有二:一是以实用写作为根基,通过公文、新闻、时评、社会调查等实用写作训练,既磨练文字表达信、达、雅的功夫,又锤炼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是发挥纯文学的优势,结合职业需求进行“创意写作”训练,有意识地“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①。或者,还不妨适当进行一些古典诗词歌赋及应用文体的创作训练,以承续传统文化的风雅。
四、结语
对于本科教育,大文学注重人文通识,强调实用能力,可以有效地实现就业的大口径,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对于研究生教育,大文学所奠定的宽厚根基和宏阔视野,也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提高和深入。因而,以大文学理念作为中文学科根基,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不仅对非研究型的高校显得十分迫切,即使是研究型的大学也势在必行。
中文专业论文:国学经典在中文专业的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正如“孔子班”在国际流行一样,国学传播又一次成为热议的内容。从《三字经》到《论语》,从《庄子》到《中庸》,无论是何学派,国学经典都在用其特有的方式融入生活。自然,中文专业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更有其必要性。本文将借由“咸阳师范学院”事例从学习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教学现状和解决对策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咸阳师范学院;国学经典;中文专业;对策研究
“渭水穿南,旧截ū保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从在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时便赢得了“帝都”的美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咸阳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自然,受其影响,咸阳的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为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建设精神家园,咸阳师范学院举办“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国学知识大赛、邀请专家做国学经典阅读报告等活动,师生一起共同演绎国学经典,推广国学。中文专业的师生更是首当其冲,取得佳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国学根本上是教导“如何做人”。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即便是乡间不识字的“下里巴人”,也在自觉实践其中的道理。“仁爱”“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到今天依然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提升素养。同时,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通过对国学的学习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的礼仪道德观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果失去这些观念,就容易造成混乱的社会局面。梁启超曾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的道理名言,一部分已经形成全社会共同意识,只有了解它才不会产生偏差与隔阂,更好地适应社会[1]。人活着,要活得有价值,有格调,有意义,有尊严。当代中文专业的学生更是需要从国学经典中领悟自我,提升境界,从个人出发,关爱国家、关心社会,以己之力奉献创造。
2中文专业学习国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中文系的立系之本就是中国悠久而伟大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像应用写作、对外汉语教学等科目对比古代汉语等传统科目要受欢迎得多。不可否认,为了更快融入社会,这样的应用型教学更受欢迎,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有所缺失的中文人才。现代中文专业最缺乏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单单是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及其需要学习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的人文精神,中文专业作为这种人文精神的“亲传继承者”,更应该有其鲜明的特色,重点在于古典文学,辅以现代应用教学。可事实上两者经常本末倒置。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中的汉语言文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中文专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近期成就;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学方法和规律。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尤其汉语言专业与国学研究息息相关但分析其中文专业现状仍然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国学研究不深入
在大多数教学当中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读科目。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除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其余中文专业教学对于国学的探讨并不十分看重。但事实上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等学科同样需要国学经典作为辅助。
2.2 国学经典不普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使作为在小学就要求背诵的经典国学《三字经》其普及度依然不够广泛[2]。诚然,在高校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要求更多,对于学习研究要求更精更专,但是仅仅自己钻研不做出普及仍然是不够的。
2.3 国学经典无用论
从就业角度来看,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考项目,因而十分容易忽视甚至无视其重要性。虽然很多学生把国学经典当做课外拓展阅读,的确有所收获。但是没有相应的教师指导依然不够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解决对策
3.1 加深研究
针对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对应开展国学科目教学,将其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讲解。此外,除了必修课,还开设了一些国学选修课。鼓励教师针对国学经典阅读申报各种研究科题,此论文就是研究成果之一。通过以上举措,一方面对于学分制度的需要提供新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国学经典在中文专业的分量,从深入研究角度出发加强国学在汉语言专业中的影响。并为学生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推广普及
为了让中文专业乃至全校师生重视国学经典,咸阳师范学院开展了多种普及活动。“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就是典型范例。伴随着典雅悠扬的古乐,身着传统汉服的“古代儒生”走上舞台,集体咏诵《弟子规》;随后,学子们又登上T台表演“汉服秀”,还有柔美灵秀的古典舞蹈、劲健婉转的京剧表演、自在随意的书法表演、空灵动人的古筝与竹笛演奏、刚柔并济的太极表演等,依托现代表演元素传播古典传统文化,生动地阐释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文化,将现代设备与古代表演创新结合,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专家讲座,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展现经典的魅力。科技处和文学与传播学院邀请“长江学者”李浩教授作了题为“经典阅读四题”的学术报告,讲授经典阅读的要义,对学生提出的经典阅读问题予以深入浅出的解答。一再鼓励大家,在人类知识日益碎片化阅读的乱象中,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学阅读,感受经典的魅力。国学不只是书本,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化传统。如咸阳师范学院一样,借由其他方式进行,其收效会超出预计,带来更大的收获。
3.3 加强比重
落实到实际生活,学生时代的一切学习经历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除了将来做教师需要坚实的国学功底外,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在面试时准备与国学相关联的题目以考验学生是否适合公司需要。例如对国学经典语句的解读,对国学故事作评论等。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文字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国学经典的解读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很难做出正确的或者说公司需要的解答。因此从就业的多元化来讲,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上也要加强经典阅读的比重。
4 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对于享受前人荫凉的当代人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明确其重要性,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自身追求,都应该对其有确切的认识做出相应的努力。推动国学经典的普及,让它在国内国际发光发热是一大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更需要挑起担子,敢于承担责任。相信随着国学经典教育的更加深入,不只是中文专业学生,更能让所有学生、祖国未来共同承担这一使命。
中文专业论文:亚伟中文速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目前速录行业是一门新兴的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比例还不协调,特别是社会公检司法部门中对这一类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和探索培养速录专业人才的模式,以提高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速录人才。
【关键词】亚伟中文速录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与研究
一、亚伟中文速录专业的发展现状
亚伟中文速录是由专业的速录师使用的输入方法,通过汉语拼音的方法,将电脑与速记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快速记录语言的专业设备。1994年,唐亚伟教授研制成功及时台键盘电脑速记机,后被称为“亚伟中文速录机”。随着速录专业进入高职院校,亚伟中文专业速录也开始作为一门专业的技能课程在各个高校开设。目前主要广泛使用在社会公检司法部门、网络直播、新闻记者采访、同声传译等领域,社会对速录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且收入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加大对速录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速录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技能,提高速录人员的实力。
虽然目前速录专业在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速录行业与外国的相比较而言,起步比较晚,而且相对在经验上存在着不足之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速录专业的推广力度不够,再加上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培养模式;素质教育理念的薄弱,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的比例不协调;目前高校中的教师在专业水平和授课技巧上存在着不足;由于教学方向的不明确,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当前我国的速录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通过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
二、探索和研究亚伟中文速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与时俱进
各高校在设立速录专业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将速录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技能操作相结合,打造素质教育教学。与此同时,还要根据速录专业就业前景的特征,创新课程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将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到底,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掌握。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创新和探索新的培养方案,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水平和专业技能。
(二)明确教育的目标
速录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这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随着速录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需要加快培养出高素质的速录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要同时的增长。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越来越规范化和体系化,从师资这一源头开始,逐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教学的质量,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为了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一定要遵循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一定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的根本理念,在注重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行业潮流;另一方面是加强校企合作,将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培养、教育速录专业人才,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方式,树立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与能力,为学生提供职业感知的机会,并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的职业竞争力。
(四)以适合的专业背景设置速录课程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多是文秘等专业中增加速录选修课程,我校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背景,并增设了速录专业课程,即在具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掌握速录技能,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路径。
(五)以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
如果想做好职业教育,就必须以就业需求作为教学的导向,学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明确岗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产学结合,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大学时就业的形式十分的严峻,这就是由于教学导向多是以理论型教育,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技能相脱离,因为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自然就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六)注重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师资水平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方面是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加自身实战的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彻底的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增加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中文专业论文:实训课程建设与中文专业大学生基础技能培养
【摘要】实训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薄弱,这与其学生技能要求并不相称。在大学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强演讲与口才、经典背诵、作文训练等实训课程,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指引和规范,这既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又为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实训课程;基础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证明此为分层次的组成部分,如英国学者PeterTKnight&MantzYorke提出了著名的的USEM理论,认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Understanding,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技能(Skills,专业技能与基础技能)、自我效能感(Efficacy,自信心)以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组成;国内学者谢志远也将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三个一级维度[1]。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但要看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高等学校都过于偏重学生专业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不足,使得学生情商不足,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明显削弱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基础技能包括基础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两大部分,这一点中文专业学生也不例外。基础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则包括汉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尽力保障中文专业大学生就业后的基本工作能力、基本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情商培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调动诸多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开设适当的实验课程来有效提高学生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关于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现行教学状况的不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忽视。这种忽视具体体现有三:一是对中文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研究。什么才是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培养而且迫切需要的基础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应该设置怎样的课程加以锻炼?这些都没有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规划,因而在大学一二年级没有针对性地开设有效的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二是在课程设置中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基础技能进行有效安排。基础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专业能力之前,因为它是专业技能的坚实基础。但因为没有对基础能力引起高度重视,认识也较模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随意安排的现象。三是由于对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技能缺乏细致研究,因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也极少,学生基础技能培养明显缺乏课程教学的保障。
二、基础技能培养缺乏实训环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方面传统的就业渠道面临巨大挑战,另一个方面新的就业渠道又纷纷涌现,如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策划、营销、秘书等岗位有需要大量中文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我们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的专业实习手段来进行实训,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而没有针对基础技能培养的手段丰富的实训环节。譬如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时,主要依赖语言类和文学类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基本都是理论课;即便是写作和普通话课程,也缺乏系统的学生实训,学生的能力培养夹杂在老师的理论教学当中。当然这种情况除了思想认识和教学研究不力之外,也和实训手段、实训经费、实训室建设滞后密切相关。
三、缺乏有意识的情商培养。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简称,它“是一个人掌控自己的情绪、情感,理解控制他人情绪、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驾驭情绪情感水平高低的标尺”[2]。良好的情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随着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凝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同时因其就业面宽的特点,需要就业后进行再次择业的能力培养,因此更应注重情商培育。但由于我们对教育成效、人才培养认识偏颇,明显缺失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性和计划性,也没有对此有日常性的教育和培养,往往是将这一重要课题简单地归结为心理健康问题,一般交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一个单位来解决。
针对当前的现状,为使中文专业大学生基础技能得到稳固和提高,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技能的培育和锻炼,离不开实践,只有动手,才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体来说,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的作用有三:
一、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型特征。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思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它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定位的根本指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一般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也意味着学校的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以汉语言文学为主的中文专业作为老牌专业,人才培养往往重在理论型、研究型。即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校也重在师范技能培养。这种培养目标无疑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中文专业人才就业面宽、岗位变化大的要求。
二、强化非结构化环节设计,有效弥补课程体系的不足。胡有林老师在《基于系统思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一文中指出: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对于非结构化的环节缺乏充分考虑,也就是说对于课堂以外的课余时间的总体设计和要求重视不够。这一点,在一贯重视统一范式学习过程的中文专业来说,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课程设置优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安排。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力不强以及大学以后很难迅速适应大学学习新特点的不足,通过实训课程安排延伸到课外是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式,它既能和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呼应,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课余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这种课后的师生互动,也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反哺课堂教学。
三、有利于学生的情商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写作、演讲、辩论以及经典名篇的背诵与理解。这些实训项目大多与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正当情感需求有密切关系,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美学倾向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譬如当我们在阅读作品、吟诵经典篇章的时候,就在锻炼我们感知自身与他人的情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联、从而达到更好地辨识和理解他人情感来调控自身情绪的效用。像演讲、辩论以及写作实训的开设,更能够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因此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而且这些实训进入课程建设体系,通过具体的实训大纲和工作室项目教学的特点来加以实施和保障,使得这些实训项目既能人人参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效果。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基础技能培养,因而在进入大学以后普遍体现出自我调控与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偏弱的不足。同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使得当代青年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中文专业学生对此的要求又比其他专业更为突出,因此在大学低年级时,通过实训课程的强势介入来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是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途径。
中文专业论文:中文专业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的分阶设置的结构模式及其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将创业教育所需的九类人士分属校、院两级创业委员会,依据创业教育的不同培养阶段分别设置师资组合,形成不同的四阶师资结构模式。这样的分阶设置,权责明确,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避免师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上的浪费。
【关键词】中文专业 创业教育 师资团队 分阶设置
相对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很滞后,其中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原因,无疑是创业教育师资的缺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制约创业教育工作质量的重大因素。
一、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人员分阶构成模式
(一)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人员构成模式
中文专业的创业教育不能孤立的进行,它是学校创业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只靠中文专业的教师,创业教育是难以进行。中文专业的学生只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想创业,也是难以实现的。创业教育涉及经济管理、法律、政策、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技术等诸多专业学科,是一种繁难的立足于某一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跨专业式的、多专业融合的漫长的教育过程,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多学科的复式教育。
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构成人员,必须要能满足创业教育的这一特殊性与多面性要求。构成如下:1、院级主要领导1位,负责统筹安排全院的创业教育。这样有利于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便于宏观调控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2、各级系领导1 位,负责具体落实自己学院的创业教育,将有利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3、专职创业教育教师若干名,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教育理论支持,普及创业意识,为各院兼职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4、各专业学科骨干教师1 位,为创业教育提供可能需要到的专业知识、技术、理论等的支持;5、校外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好的激励和借鉴作用,能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并可能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实训的场所和机会等。
(二)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院、系两级构成模式
以上各类人员在学校的创业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能彼此互相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将能大大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如何将各类专家形成有机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呢?创业教育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避免由各个学院来负责各自负责本学院的创业教育而导致的师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上的浪费。所以,创业教育好由学校和学院共同负责,在学校的统筹下由各学院具体负责本学院的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分阶构成模式的得出
依据创业教育的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各个阶段的培养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所用到的教师在权利、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也应有所差异与区别。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应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置组合。
1、及时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筹安排,本学院创业委员会具体负责。由系创业委员会统一安排各系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2.第二阶段创业知识的培养,由创业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安排及教学。这样便于协调创业班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创业教学的上课时间。系的兼职创业教师可负责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如再缺少相关课程的教学人员,可申请由校级创业委员会向各学院协调解决。
3.第三阶段创业能力的培养由学校创业委员会整体负责。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宏观掌控和调控学校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便于有效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计划;便于求得社会各界对校级学生创业团队的帮助;便于增强对学生实训或真实创业的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阶段创业教育无论采用哪种实训方式,校创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要全程给予知识、技术、策略、法律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可对创业团队的实训进行适当的干预与调控。
二、分阶式师资团队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职责明确
首先,校、院两级级专职创业教师负责全校和各所属学院的创业氛围的营造;创意意识的宣传、普及;对兼职创业教师进行创业理论的培训和指导;负责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其次,兼职创业教师在其所属学院的院级创业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配合院专职创业教师进行本学院创业教育的宣传;结合本专业特色,开设部分创业课程;服从校级创业委员会的工作调遣。,外聘专家要负责创业教育相关方面知识、经验的教学和指导;有责任参加创业论坛、案例讨论和项目风险评估等。
(二)激励机制
1、工作量计算要有利于兼职创业教育人员。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减半,从时间上鼓励教师去从事创业教育。将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咨询、开讲座等的工作折算成教学工作量,按每个课时多少金额,给予经济奖励。鼓励老师编写创业教育的相关教材和论文,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允许教师停薪留职去创业。鼓励教师到企业进修,进修期间工资、津贴照发。据有关调查显示:“89.9%的教师认为丰富的深入企业的经历或者双师型教师更能有效指导大学生创业。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这个总体看法是正确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具有创业经历的人极少,成为教师之后就没有动力、精力和能力再进行创业及相关活动。”因此,要想培养出众多的有创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政府、学校必须要解决教师们在经济上的顾虑,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3、承认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在现有的专业职称的评定中的地位。目前,“很多普通任课教师对创业教育并不积极,重要原因在于职称评审制度。该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在已有的某个学科和专业范围内发展,而创业教育工作不会对其专业产生帮助,不会有利于职称晋升和学术成长。”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国家可承认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在现有的专业职称的评定中的地位,以消除老师们的这一顾虑。
笔者依据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四步分阶培养模式,构建了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分阶设置的结构模式。将创业教育所需的9 类人士分属校、院两级创业委员会,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师资组合,明确各级、个人的职责,形成有机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这样的分阶设置,权责明确,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避免师资、时间、精力乃至经济上的浪费。
中文专业论文:企业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对策
摘要:企业期待专业的人才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还具备计算机、外语等能力。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可结合这些需求进行些许改善。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校教学;学生学习
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日益凸显。为营造良好企业文化、增强竞争力,企业也亟需一批中文专业的人才。调研团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企业深访、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现将调研所得结论、建议概述如下:
结论
大部分企业在录用中文专业人才时,很看重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最重视本专业的技能依次为:文书写作、交际与公关、策划与部署、资料与信息的处理。认为本专业人才仍需提高:企业管理知识及能力、文书写作处理技能、沟通交流技巧、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现代办公技术。其他像是礼仪知识、公众演讲能力、广告知识及技能等也有所涉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看法,最强烈的四种声音分别是:①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内容基本与本专业无关。说明本专业学生需广泛涉猎,打下基础。②知识渊博、人文素养高,加之工作后学习其他技能,发展后劲足。说明本专业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育仍是关键。③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故将来有志于在某类型企业工作的学生,需学习与就业领域相关的某种技能。④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可见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优化知识体系,既有广博的文史哲知识,又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同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实用技能。中文专业的教学则可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融入新的课程与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的企业,对中文专业人才也有不同的要求。如金融领域,青睐获得过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第二学位证书的人才。建议中文专业人才多接触社会,在工作过程中应活跃思维,锻炼创新能力。传媒行业招聘时,青睐有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获得过重要相关奖项的学生。希望本专业学生提高广告、新闻知识及技能;拓宽见识与眼界;锻炼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同时了解所从事行业需具备的素质,还要熟悉整个行业的流程。
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有自己的要求。比如国营企业青睐有党员身份,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且文笔佳的中文专业人才。合资企业希望人才外语水平高;借助中文专业长期熏陶而成的人文修养,缓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隔阂。
除企业外,调研团也调研了部分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整个调研情况来看:
敬业、责任心强等仍是各类用人单位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中文专业人才要具备的能力,前五种依次为:写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计算机及新媒体技术、外语应用能力、审美能力。
建议
学生学习:
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以便将来在跨学科的背景下能较快入手,还可厚积薄发。多创造机会进行理论学习、应用实践。作为本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用人单位亟需本专业学生具备的五种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本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筛选、处理知识的能力。如今在云计算、云存储的技术水平里,获取知识相当容易,要选择好的阅读文本,学习的知识还要学好文献学:文献学继承了的文化,传承传播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文献材料的掌握也是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只有很好地掌握文献学基础知识,才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在学好文献学的基础上,可借鉴训诂学学习方法,贯通中国文脉,提升文字水平,通晓中国文化发展次第,至少行文流畅,无错字病句,文字水平应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参考比较文学学习方法,拓展研读海外经典作品,博闻强识,开阔自身视野,对中外文学史中出现的经典文本和经典文论有比较的了解,而且要注重质疑和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常思考已有观点是否正确,有无其他解读和看法,通过质疑和思考,学会选择、过滤、怀疑、更正、添加、进而再创造等;培养和树立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有理性的认识;自觉关注并思考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并存背景下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走向。
其次,在夯实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抓住锻炼、实习机会;不断训练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技术等。提升外语水平:在能听、会说的基础上,能阅读外文原版图书、适应外语授课、会查阅外文资料,熟练使用外文网络进行网上学习与外文文献检索。
再次,认真写作阅读札记,进而转化为科研成果,甚至可以将这些成果编辑成册,形成阅读、分析、理解文本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主搜集材料、综合运用知识、创新创造的能力。
,可采取双学位或第二学位的方式,掌握欲从事领域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还应发展业余爱好,陶冶自身情操,提升审美水平;生活中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高校教学:
可采取低年级实施专业教育,高年级分版块教学的方式。即低年级只按二级学科分专业,每个专业不再具体分方向,而是开展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学生前两年广泛学习中文专业各门类知识,到了大三,依据兴趣学习不同版块的知识。
前两年的教学要抓住现有优势,继续夯实学生广博的人文知识,将学生培养成学养深厚的人才。教学重点可放在精研文学作品、修习写作课程、加强评论鉴赏方面。精研文学作品,就是让同学们深入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在学习的过程中博闻强记,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艺术感和审美判断能力,让学生对作品的把握转变为对社会历史变迁、人物形象性格的理解。同时还可加入报告选题和论证部分,让同学们按要求做PPT和发言,组织学生讨论、开展辩论、话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方式既为以后工作中的文书写作、公众演讲、媒体技术使用打下基础,又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观念、塑造更的人格。修习写作课程,就是要学习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等各类型的写作内容,平时指导学生多练笔,强化写作实践。加强评论鉴赏课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这类课程可采取学生授课、点评等方式。这样,在发掘并解决问题,品评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辩证思考、文献资料搜集、研读、品评之能力。
大三伊始,根据学校特色、社会需求设立不同的版块,对学生采取分班授课。即同学们在前两个学年学习中文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兴趣、择业方向选择加入不同的学习版块。比如学校可设立考研版块、公务员与文秘版块、教育教学版块、新闻传播版块、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版块、金融版块。每一版块的教学,均融入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两方面,且开设任何版块,都要有英语、计算机、新媒体技术的相关课程。
在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对致力于继续深造的同学,可多讲授如何治学、练笔、论文写作技巧、课题申报经验等,平时也要多给学生创造参加学术会议、田野考察的机会。对想要直接入职的学生,其论文加入社会调研的因素,促使学生主动捕捉和追踪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且对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做出理性分析。
因调研的时间有限,受访企业的涵盖面较广,问卷调查采取的也是非概率抽样,故不能用于推断整体情况,只可帮助获得一定的信息。(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文专业论文:浅谈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意义
摘 要:非通用语教育是高校外语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非通用语学习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之外,还要面对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挑战和培养社会文化能力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文化导入;内容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内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非通用语人才已成为外语人才队伍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力量。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为非通用语教育带来了广阔前景,也无形中对高校非通用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从某种程度讲,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层次的非通用语教育规模及其教育质量,不仅客观反映了国家综合外语水平的高低和外语人才战略储备的水平,还能反映国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的资源配置实力。从现实情况看,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我国在非通用语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规模呈现出明显不足。我国高校的非通用语教育以亚非欧语种为主,这其中不乏对象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弱,但语言文化高度发达丰富的语种。从长远来看,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将在多语种、多文化的基础上满足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多元化文化传播和维护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作为一种亟需的战略教育资源,非通用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亟需从根本上得以优化提升。
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教学的质量,加强语言教学中对象国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实现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个非通用语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以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孟加拉语专业教学为例,初步探讨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和意义。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内容
外语基础教学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问题在外语教学界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议题。以吕必松、赵贤州、张占一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交际文化指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影响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胡文仲1994)。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交际文化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性。这样的划分对于现阶段的非通用语教学尤其是本科非通用语的课程设置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以孟加拉语本科教学为例:文化教学可以大体植入两类课程。“知识文化”这一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对象国社会信息与概况”“亚非影视赏析”“孟加拉语文学选读”这类课程中实施,设置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交际文化”这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口语”“孟加拉语视听说”“孟加拉语高级试听” 这类课程中实施践行,这类课程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始终。这样,“知识文化”和 “交际文化”区分开来教学,保障了 “交际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二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导入也体现了文化教学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原则。由于非通用语学生要在4年内实现从零基础到掌握该种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飞跃,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培养出非通用语的交际应用能力,以便较快适应毕业后专业领域内工作的实际需要,这种侧重交际文化教学的文化观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体系下还是能够适应非通用语教学需要的。
然而,如果考虑到学习环境、学习者需求、教育目的的因素,非通用语教学又与 “大语种”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不同。首先,学生不生活在目的语环境中,日常交际活动用汉语进行。以孟加拉语专业为例:与英语、日语、韩语等专业的学习者相比,此专业学生所能利用的学习媒体资源十分有限,在现实中也很难创造出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模拟交际环境,仅靠口语或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时间不能保障交际文化教学的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次,非通用语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选择了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比较有限,他们可能更多地以非通用语语言文化为背景知识,从事与对象国外交、文化、经贸相关的工作,也有一些人将此外语作为专业阅读的工具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再者,外语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力图使学习者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更完善人格情操的人。外语学习的目的不能被肤浅地理解为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或应付日常交际的工具。非通用语教育也不应局限于只培养具备基本语言能力却对目的语对象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流派、宗教、文学、艺术等知之甚少的学习者。不理解一种价值观念系统所依托的文化,就不能理解这种文化系统中的交际行为, 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非通用语教学在宏观层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对象国社会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不仅包括所学外语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语用能力(具体语境中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理解、评价、整合已有语言知识技能并用其有效加工对象国社会文化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讲,社会文化能力包括: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理性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移情能力;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有理性批判的能力;将目的语的文化信息和已知文化图示相融合,对目的语文化的精神财富真正地摄取、消化、吸收。这些诠释社会文化能力的重要内涵对非通用语教学有着显著的教学指导意义。
例如:在笔者所教授的 “孟加拉语高级阅读”课上既有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简化的精缩版故事性的课文,也有印度古典名作《沙恭达罗》的精缩版散文性的课文。类似这样的课文都是在近年来非通用语教学改革中为了更好适应文化导入教学的需要而新添的教学内容。让孟加拉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孟加拉语文化(从历史渊源来讲,孟加拉文化很大程度上隶属于印度文化体系)伟大的人文成就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罗摩衍那”的故事中看到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语文化成为心目中的英雄,体会到了印度教神话人物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尊严、荣耀,了解到印度教孟加拉族文化价值观中所弘扬的美德,所坚持的情怀。“沙恭达罗”的故事中,学生们调动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绪去看沙恭达罗这位静修林美女的形象,感受印度教文化对美的定义和诠释,在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悲欢离合的爱情中体会印度教文化对因果业力的理解。当然,在孟加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还必须注意到孟加拉文化既体现在以印度教文化为中心的印度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也体现在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流的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两个文化群体同为孟加拉族人,但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二者的文化是迥异的。总之,只有学习、体悟、吸纳了目的语文化的精神内涵,把握其价值观念体系,学生才能够设身处地了解目的语对象国民族的精神世界,视其所视、感其所感,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
文化适应力是非通用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D.Hymes)首先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指出“交际能力”的四个评判标准是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可能性就是外语教师经常强调的语言正确性,即语法、语音、词汇上看是否正确。而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本质是指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在孟加拉语的日常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大一、大二时的孟加拉语的语音、语法基础都很不错,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大三,早期形成的语言学习优势就开始走下坡路。他们会造出一些形式上符合语法规则,但一说出来就会让孟加拉人很难理解的句子;或是分不清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写出语用不得体的小作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会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信息差异和词语的某些层面意义的差异感到费解,从而影响他们的交际表达。例如:孟加拉语单词 “???????”这个词的意义为“放弃”,但是这个词不能用在所有需表达“放弃”的句中。原因是“???????”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孟加拉文化内涵。它原指在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西孟加拉邦,人们在庆祝杜尔迦女神节的24小时将隆重祭拜后的装饰华美的杜尔迦女神神像投入河中的仪式。“???????”这个词所指的“放弃”,绝非世俗意义中的各种放弃,而是饱含深刻的印度教宗教内涵,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宗教意味。在孟加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和理解孟加拉语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此外,也要让学生习得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掌握把孟加拉语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文化相联结起来所应遵守的语用规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文化适应力,能够与孟加拉人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前面所述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即在跨文化交流和汲取外族文化时具备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能够有效地洞察外族文化现实,有良好的评价能力,避免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较好地抵抗文化适应,形成自然的整合能力。如果一名外语学习者只有语言能力,而没有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那么他还没能真正地入门;如果他只具备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缺乏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个的语言模仿者。只有三者兼备的学习者,才能有效地加工和汲取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将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自身的人格中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使人格向更加健康、丰富、完整的方向发展。
孟加拉语专业教学在当前的非通用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案例性。尽管孟加拉语属于非通用语种,但全世界约有2.4亿人以孟加拉语为母语,其使用人口数超过了不少所谓的“大语种”。孟加拉民族涌现出像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阿马蒂亚・森、穆罕默德・尤努斯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的世界级文化精英,孟加拉文化(包括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文化与孟加拉国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瞩目的人文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加拉语属于语言文化高度发达的“小语种”。目前,像孟加拉语这样的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处于语境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条件相对受限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客观现实原因,像很多其他非通用语种一样,孟加拉语本科教育的教学战略和体系有待的规划。在科学规划本科教学的进程中,由于理论认知的不足和办学条件的局限,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系统的定位,导致长期以来非通用语教育在课程规划设置和教学研究方面对文化教学缺乏自觉性和系统性。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外语工作者而言,他们不仅要成为具备深厚的语言基础的人才,还要成为精通对象国民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内蕴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这是新时代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在综合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有鉴于此,非通用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将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教学意义。
全球化浪潮卷席世界的今天,全球化的内涵不限于经济层面,而是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文化领域,其文化内涵日益凸显。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多姿多彩,文化无优劣之分,无高低贵贱之分。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各种文明、文化既相互区分、冲突,又相互沟通、融合,由此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的全球化进程中,植根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力量焕发着生机和力量,成为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和精神后盾。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外语语言文化的教育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流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外民族文化输入和本民族文化重构将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结合,中国将能够在与各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发掘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有鉴于此,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将具有时代性的战略意义。
对于高校非通用语教育者而言,如何培养出适应21世纪国家文化对外传播战略需要的外语人才,让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也让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精粹为我所知、为我所用,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实现民族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全球趋势中,非通用语的教育者应当坚持非通用语的学科定位和内涵发展,在语言教育中科学导入文化教学,造就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水平出众、通晓国际规则的非通用语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文化教学的定位和恰当导入,将使非通用语教学事业真正服务于国家的战略亟需,使一代又一代的非通用语人才更好地承担“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理解中国”的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文专业论文: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 要:在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要充分重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把文化同语言的教学内容相互融合。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专业精度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以期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精读课;文化意识
一、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文化是一种可以经由社会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同时我们也认为文化其实就包含的语言,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因为语言是通过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加上社会化发展、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完整知识体系。有些语言学家更是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文化中的其他部分也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及习惯的表现,所以可以说人类思维的工具及文化的承载体就是语言,同样语言也在某种也可以影响着人类的文化与思维。人类不仅仅是生活在所谓客观世界之中,也不是仅仅存在于社会活动之中,事实上人类生活已经被人类社会作为沟通“工具”即一种特定语言所支配。所以我们可以说,一种群体的语言支撑起了人类真正生活的世界。每一种文化都反映了特定的语言习惯,同样相同的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只是单单地认为外语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能够表达正确的意思而语法没有错误,事实上严重忽视了不同语言下其他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近些年来这一情况有所好转,由于注重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形成的各种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用地不断提高,由此引发了各种教学理论将文化因素纳入到外语的学习过程之中进行论证。真正上课的外语教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融入到了日常教学中。语言具有很多文化方面的特点。及时,语言由于是人类社会在不断进化中而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为人类社会共有,所以自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可以说,研究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者们无一例外地都认为语言是文化重要部分。如何通过社会语言的观点帮助教学,如何在实际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新问题。通过已有的外语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借由以下方几个路径。
二、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本文认为大学英语专业精读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对策有:
(一)总体把握教学大纲
在考虑到语言的功能、意义及结构等因素之外,还要总体的把握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把目的语相关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教材中去,还要尽自己较大能力的确定外教在教学环节中的目的语的导入的重点,从而让英语文化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辑使用教材的时候要与目的语的文化相结合。课本中的练习、对话、及课文等材料的选编要重点考察他们在目的语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案例等方面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事实上,当前在改编教材上已经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的进步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也能促进教师教授语言,结合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三)恰到好处的进行课堂文化渗透
恰当的进行英语课堂文化的渗透,其具体的方法有三大类:及时是通过单词讲解英语文化内涵。语言构成的三要素是词汇、语音及语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宗教、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对词汇的影响表现为其感情色彩和附加意义上。所以在讲课中,要重点对词汇进行讲解,从词汇的比喻义对比、象形对比、本义对比再到文化历史意义的对比,分清词汇的褒贬含义。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书本的知识,介绍课文背景。外教可以根据英语的背景知识,来促进和传播本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精读课堂上,通过语言材料较大资源的为教学所用。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话题感受他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国度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举例来说,中国喜欢谈论婚姻、收入、家庭,然而在英美国家都十分重视隐私,这类的话题会很少涉及。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外国的图片与物品,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国外的雕塑、艺术、风土人情与建筑风格。还要鼓励学生与留学生或外教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外国人的礼节、忌讳、习俗等文化习俗。
(四)通过课外活动加深学生的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拓展文化知识和目的语。举例来说,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期刊以及英语文化作品,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关系、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意识。另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英语录像片和英语原版电影,不但可以学习影视本身的文化外,还能通过表演了解与目的语有关的非言语交流的手段和方法。
(五)要鼓励学生多同外教沟通
从英语语境来说,同讲本族语的人交流能够促进英语运用能力的进步。让外教多给学生教授写作、听力、口语、英美概况等类型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后要多与外教沟通交流,这样便能学到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文化知识。
(六)展开与文化有关的专题研讨
多开展与文化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然后还要结合中文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可以开展阅读英美文化书籍,来了解英美文化,再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发散性的谈论与介绍,在此基础上再与中文的文化相区别。通过开展介绍、对比、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目的语的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教师除了为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重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下意识的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消弭中外文化的障碍,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敏感性,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本文认为应从宏观的视角,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教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