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企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论文
一、财务成本核算工作对建筑企业的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获得施工机会而垫付工程款的情况并不少见。可工程开始后,开发建设单位往往不能及时给付工程款,使施工企业的应收款不能按时收回,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负担加重。如果长期这样恶性循环,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开展也会失去原有的潜力。为此,我国建筑企业也相应地实施了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度等一系列规范行业的制度,但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还需不断加强成本核算。
二、目前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成本核算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未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的意义,认为成本核算仅仅是计算项目成本总额以作为收回工程款的依据,而忽略了它的实质在于预测项目成本,从而有效的控制或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运转规范化。成本核算意识淡薄必然会增强成本决策和开支的随意性,管理者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的争创名优工程,或者为争取更多的中标项目而不顾企业信誉,恶意降低成本。有些财务人员即使有成本核算的意识,但因传统观念的禁锢,也只能按照管理者的意图来做账。其次,未养成详细记录成本账目的习惯。出于中标需要,很多建筑企业会在投标中按照以往的经验制定成本预算,但这样的成本预算往往不,甚至不科学。成本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变化,即使合同双方会在工程结束后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但由于工程施工时间长,项目繁杂,企业对实际发生的成本没有详细、规范的记录,或者对记录的内容未妥善保管使其遗失等,导致核算项目与预算之间出现较大偏颇,无法与预算方案对应。,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企业各部门的思想往往局限于成本核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使项目的成本管理过程始终处于孤立状态。但实际上成本核算是一项复合性的工作,财务部门核算的是各部门的原始数据,这就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各部门的开支名目需与财务部门的相统一,开支情况需与财务部门汇总,核算。在以往的工作中,由于责任不明确,各部门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这就迫切的要求企业健全成本核算体系,从而规范管理。
三、解决建筑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方法
1.加强成本核算意识。
成本核算一方面是为了确认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建立合理的收款依据,另一方面在于为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数据依据。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管理者只能凭借经验判断,主观随意性太强,使成本预算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企业管理者只有形成正确的成本核算观念,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让企业在建筑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起来。
2.建立详细的企业成本项目明细表。
详细的成本项目明细表是开展成本核算的基础。建立详细的企业成本项目明细表,首先需要明确列入成本核算范围的开支项目,的划分各类成本开支之间的界限。其次,需结合工程周期的长短明确计算周期,工期短的按工期算,工期长的按月来计算。有些成本不属于当前周期的,需分摊到其他期间,以便的计算当前工期成本。
3.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
需转变员工认为成本核算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的事的观念,做到企业成本核算全员参与。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按照企业内部现有的组织框架进行分工,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将收集资料、整理基础数据、统计等的项目分别交由不同部门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由项目经理负责把关,财务部门负责指导,使各部门分工协作,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此外,受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长和施工企业垫付工程款开工的影响,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愈发的困难。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成本核算体系还不规范,其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及时更新企业管理思想,建立起能适应市场潮流,并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成本核算体系。
作者:张梅 单位:江苏星月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企业质量成本核算论文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过质量专家多年研究,发现质量成本水平在2%~4%之间为,但美国公司的质量成本大多占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我国研究数据表明,每年中国仅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发达国家的数倍,而由此带来的间接损失就更无法计量了,这些数据差距说明提高质量成本管理水平是企业挖掘发展潜力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对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质量成本理论概述
1.质量成本内涵。
美国质量专家将质量成本定义为:产品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以及产品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即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损失成本。关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可以根据公司与顾客签订的合同具体规定。英国标准协会的质量成本定义与美国差不多,只不过将定义中的损失成本细分为了内部、外部损失成本。具体定义是:为了保障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我国将质量成本定义为:为了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低质量不合格产品而导致的成本。具体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有时还需考虑外部质量保障成本。由此可见,企业运行中的质量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防止低质量产品出现而发生的费用,二是由于低质量产品出现而导致的损失;前者一般作为投入,即预防、鉴定成本,而后者为支出,即内、外部损失成本。
2.质量成本核算。
2.1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质量成本核算就是将企业的质量管理费用和质量损失成本,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归集和分配,以综合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质量所引发的全部耗费。质量成本核算有助于进行质量控制。其必要性有以下几点:(1)披露质量问题,改善产品质量;(2)提供可信数据,支持企业管理;(3)提供质量管理证据,与顾客建立诚信关系;(4)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2质量成本分类。
实行责任控制,规范岗位分工,便于会计核算和监督质量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是进行质量成本分类的目的,这样也有利于进行检查考核和绩效评估,为企业的发展作好必要的下一步准备。以质量成本的作用和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最为有利,由此质量成本分为五大类:(1)预防成本。为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如教育培训费、产品评审费等。(2)鉴定成本。为了保障产品符合顾客要求而发生的成本,如检验试验费、质检设备维护费。(3)内部损失成本。在质量不合格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前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如产品废品损失、停工损失。(4)外部损失成本。在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后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如索赔费、产品退货损失等。(5)外部质量保障成本:在合同期内,应客户要求提供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如质量保障措施费、证实试验费。
2.3设置适当的质量成本科目。
在设置质量成本科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依照国际或国内的有关标准;(2)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要方便企业实行;(3)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适应相关会计核算制度;(5)结合企业内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依据质量成本的分类,可以将一级科目设为“质量成本”,同时将二级科目设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以及“外部质量保障成本”,“质量成本”的二级账户可按具体内容设置若干明细账户。直接发生的质量费用,按产品归集并进行明细核算,间接质量费用按比例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当期发生的全部质量耗费在“质量成本”科目的借方归集,并分别结转到“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质量成本”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额,表示应由以后会计期间负担的质量预防成本。
3.质量成本分析。
3.1质量成本的函数。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我们知道,单位产品的质量成本和合格率水平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当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增加时,内外部损失成本就会减少。从质量成本函数来看,在质量成本到某一点之前,质量成本总额是下降的,在该点之后,质量成本总额是上升的。这样就找出了最品质量水平,企业的质量管理都朝着这个点努力。对质量成本进行细化,又可将其划分为三部分。根据各质量成本项目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重,可分析出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在质量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3.1.1质量改进区。
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占较大比重,说明防范措施不利,产品质量低下,存在顾客满意度下降、丢失市场份额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减少质量成本。
3.1.2质量控制区。
这种情况说明质量管理水平较为成熟,更大的突破点不易找到,应将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3.1.3质量过剩区。
鉴定成本所占比重比损失成本所占比重大。说明存在许多不必要的鉴定与检查,应该根据公司需要,并结合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鉴定与检查,使鉴定成本降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产品的值在每个时期也不同。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收集的数据,制定自己的质量成本函数,得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
3.2质量成本数据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归集质量成本数据,计算出各成本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重,以此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好质量成本控制,数据分析是关键。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企业的既定质量目标。由于各个企业在产品性能、规模、服务对象以及人数不同,质量成本总额是不可能相同的,即使是情况大致相近的企业,质量成本总额也可能相差比较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共同规律:(1)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统称为质量损失成本,质量损失成本的较理想比例是占质量成本总额的50%。(2)预防成本一般不到质量成本总额的10%。(3)鉴定成本为40%较佳。
三、结语
通过了解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可以使企业在日常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深入发展质量管理工作,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规模性和经济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刘晓东 王浩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论文
1物流成本核算的概念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关物流服务时,商品在流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包括活劳动、物化劳动和时间资源的货币表现,具体指运输、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储存等活动中支出的人力、物力的价值总和。物流成本核算是指企业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如生产批次、加工步骤、产品品种等,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分批法、分步法与品种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在正确且清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不同产品、不同期间等不同费用界限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算出物流环节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单位成本。
2我国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核算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的含义、其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核算十分模糊,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时大多依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的理解来确定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式,导致从行业、宏观环境来看,核算内容不一致、反映出来的核算结果缺少可比性,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国家对物流市场与企业物流成本的宏观调节与控制,这从我国宏观统计的数据可见一斑,我国关于企业物流管理以及物流市场方面一直都没有详细系统的数据与分析,只有粗略的总和,而这与核算标准模糊不规范有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导致企业核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模糊的原因有:截至目前,我国颁布的关于规范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条文只有《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且该条文大多是原则性规定,如物流成本应包含哪些内容,核算物流成本应使用哪些方法,仅在选择范围上作出限制,并未对具体操作、如何落实等细节方面作出规定;同时,物流成本核算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多且杂,而物流成本并没有专设的会计科目,而是并入其他成本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有些企业将促销费用并入物流成本,而有些企业仍计入销售费用;有些企业将过量生产、过量进货所产生的超额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等计入物流成本,而有些则计入生产成本,这无疑降低了核算结果的有效性与可比性,也不利于物流成本进行针对性强且系统的分析,增加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2.2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仍陷于传统观念
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是为了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目前,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耗费人力物力计算物流成本,却限制了其用途,往往只停留在知道物流成本大概多大,限于传统会计对核算和反映成本的层次,还远远没有意识到核算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出的数据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因根据核算结果将管理会计中的有关方法应用到归集和分配物流成本,并将核算结果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决策等领域结合起来,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并进一步调整企业策略与目标。而由于其适用范围不大,导致企业对核算物流成本的积极性不高。事实上,物流成本的核算如果没有以明确的核算目的为前提,做到有的放矢,是不能起到真正作用的。
2.3缺乏物流成本核算的专业人才
目前,企业在职会计人员大多缺乏核算与控制物流成本的理念,物流成本大多与企业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等混为一谈,不利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发展。这是由于,虽然物流成本核算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但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断层,目前在职的会计专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专门正规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教育与培养,而这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与运用中面临的较大阻碍,只有尽快加强财会人员对基本物流知识的掌握、提高其专业素养,才能保障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理念框架的发展。
3物流管理中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统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
一方面,从物流成本核算标准的细化和强化开始,明确物流成本包含的物流子系统中及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建立科学系统的物流成本构成与核算体系,加强核算标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大力度解决物流成本核算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物流成本核算标准间的技术性冲突,使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和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合起来消除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困惑。
3.2单独核算物流成本
单独核算物流成本既是指将物流成本从传统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等成本项目中分离出来;也是指赋予核算出的物流成本以决策、管理的作用。企业将物流成本从传统成本中分离出来有两种方法:一是设置专门的“物流成本”账户,并在“物流成本”科目下设置相关的二级科目与明细科目,如“物流成本-运输费用”等;另一种是在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核算成本的同时,设置物流成本的账簿,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另外的核算,两者平行登记。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前者有助于降低工作量,并且在只使用一套核算记录体系的情况下不易发生混乱,会计信息的质量更高;后者与前者相比不会与现行的会计制度发生冲突,只需另开一账户,但是物流成本信息易与其他成本信息混在一起,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利能力、负债能力等的判断。
3.3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物流成本知识的培训
物流成本的核算能否正确实行不仅在于核算标准、核算内容是否得到完善与统一,企业的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也担负着重要责任,缺乏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是无法正确地核算物流成本的。因此,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使他们真正掌握如何正确核算物流成本、理解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与意义,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水平,使物流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可比性发挥出来。
4结论
物流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基础,只有真实可比的物流成本信息才能帮助企业管理者调控企业物流成本。虽然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仍存在核算标准不统一、核算内容不清晰、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素质不强等问题,但是只要我国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努力完善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并不断充实核算内容,使其清晰化明朗化,必能有效促进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进步,使其获得长足发展。
作者:吕竹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电力企业经济成本核算论文
一、成本核算的作用
电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只有不断提升,才能不被淘汰。我国电力企业的销售电价是由国家规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只能在成本方面想办法,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因此,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其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耗费
电力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先支付成本的耗费,才能使企业正常生产并取得经济效益,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控制生产经营的耗费,使企业能够稳定的运营。
(二)提高在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效益
我国目前实行市场经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可以自行摸索发展,国家统一制定电价使收益水平和标准合理化,这是电力企业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收益提高了,电力企业才能扩大再生产。因此,电力企业只有加强成本核算的管理,才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并以此达到增长利润的目的。
(三)促进电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当今社会,电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只有保障产品质量与价格,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电力企业而言,我国实行统一的电价,电力企业只有想办法降低生产的成本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做好生产经营的成本核算工作,充分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成本和费用,可以对各部门的活动开销以及产品的成本耗费有更明确的调整尺度,从而降低成本,避免浪费。
二、具体实施的措施
(一)从思想上要重视成本核算
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就要有成本的观念,在管理上就要重视相关的成本核算。首先就要规定使用材料的大概价格,防止浪费现象。在电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工程中,及时步要控制选用材料的价格。从实践经验来看,材料费在总体的造价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总成本费用的63%,超过一半以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材料的费用还会不断增加,比如说铺设的线路设施,用量都较大,如果没有控制好价格,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成本。只有严格按照标准的材料用量控制,施工或修理的时候才会注意节约材料,否则根本达不到效果。还有在和煤炭厂商建立合同的过程中,以降低成本为思想指导,条理清晰,避免争议性的语句。
(二)要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
如果是必须发生的支出变更,对于它涉及的费用问题要特别慎重,一定要经过领导单位代表等审查机关共同了解签字,再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核准。为此,电力单位就需要设立专门的队伍来做这项工作,加强督促管理。具体到煤炭燃烧,就是要认清它的市场情况,坚持采购品质煤炭,和供应商建立友好关系,选择在淡季进购,拓宽市场进购的渠道。采购的数量必然是要充足的,但也不要过多,避免存储过多,存在浪费的情况,科学地选择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通过实际计算,选择方案。定期进行绩效审核,建立考评机制,采用奖惩制度,把责任燃料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围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出现问题,及时改正。
(三)关注技术方面的结合
要想将成本核算切实有效的执行起来,必须从组织、技术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不只是管理好整个队伍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从技术和经济层面出发。这些措施及时步要从明确相关的任务目标,从技术采取措施。比如重视设计方案选择,在发生变化时,要从技术水平严格审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比如:合理采用燃料管理软件,运用计算机建立信息化平台,高效率计算燃烧比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电力的事故等,直接降低了成本,更是稳定了总体的成本。
作者:陈洪霞 单位: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一、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意义及要求
(一)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的主要意义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较大化的发展模式,而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了可以实现这个目的。而在企业建立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化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通过合理化会计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首先,通过合理化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根据核算的成本得出相关产品的实际所需成本,可以使相关的部门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的分析,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实际位置,及时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通过标准化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使企业中的管理者及时的看清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充分的对企业中人力、财力及物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各种资源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节约资源的过程中使其资源得到较大化的利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原有账目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在现状分析的过程中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加深对产品的了解,从而使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保障。
(二)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就应该将各种成本都算入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关内容的实施,从而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企业中产品的成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充分的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会计的核算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中会计成本的核算是整个企业发展中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在会计工作核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相关工作,使会计从业人员认真的做好核算数据的原始记录,从而为以后的核算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使相关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出现。
二、企业中会计核算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核算过程中其核算内容相对复杂
在现阶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的核算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与此同时,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其种类也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在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复杂的现象,而且企业中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在数据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会由于数据相对较为复杂从而导致整个核算工作出现异常的现象,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重新进行,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出现复杂的现象。
(二)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主体相对较为单一
在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中的财务核算方法主要采取传统的核算模式,在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提前预算的模式,使企业在的发展时能够及时的了解发展现状,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的出现。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核算主体相对较为单一,从而使一些传统的核算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形式,很多的核算内容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制约性的发展模式。
(三)企业中相关人员缺少核算的理念
企业中的核算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核算理念,没有认识到核算问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核算的工作就没有进行合理的总结,使企业中出现额外的收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中的负担。而且,企业中核算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人员意识不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员工不能达到专业化的素质水平,当工作中出现一些异常的财务统计现象时,员工不能及时解决,从而为企业中的核算制度带来了滞后性的发展。
(四)会计核算的内容过于片面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在会计财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制度模式,但是,企业财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又相对较多。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财务中各种数据的统计,而这种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企业中会计信息核算的过程中,相关的统计人员对于基本的核算方式主要采取相对较为片面的工作方式,没有的将企业的发展现状的展现出来,从而导致相关的核算模式相对较为片面。
三、会计核算成本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对会计核算的制度进行的考核
在企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更为激烈的发展方向,而且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逐渐增多,为了使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应该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在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重视考核制度,通过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及时了解,提高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同时也应该将企业中的运营成本纳入到整个核算过程之中,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实现丰富性的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在未来的运营过程中要提高会计审核的基本模式,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制度核算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性。所以,在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相对较多的,不能将会计的核算单单的停留在人工费用支出以及项目成本的核算过程中,与此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通过对相关项目的充分考虑的提高企业核算制度的丰富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重视会计的考核制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的保障。
(三)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促进企业经济化的建立,就应该建立规范化的人才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所以,这就要求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充分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提高其基本的道德标准,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对相关的核算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在培训中掌握先进的科学技能,使相关的从业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近期的核算手段,提高企业中会计核算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的基本质量。
(四)建立科学化的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中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分批核算法、定额核算法等都是相对较为重要的核算制度。但是,在核算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核算主体这些核算制度就存在不同的有点及缺点。因此,在现阶段企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选择科学有效的核算制度,使企业中的核算制度可以在简单、有效的环境中合理进行。与此同时,在相关制度的核算过程中,企业中成本的核算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相关的核算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完善相关的统计工作,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要及时的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更新,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中会计核算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且也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较大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就应该建立健全的核算方法,减少企业资金的支出,积极有效的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可以更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作者:赵大志 单位: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论文
一、我国造纸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环境成本中对于环境的支出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这样既不能正确的体现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又会影响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竞争优势,对造纸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也降低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形象。因此,我国传统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造纸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需要,为我国造纸企业构造可以合理的分配环境成本来源,促使造纸企业控制环境成本支出,降低环境损耗,促进造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非常必要。
二、作业成本管理下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指通过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动态的追踪反应,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它根据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将资源分配给作业,再根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作业成本制度不仅更加的提供了产品信息,而且提供了产品动因及作业资源信息,可以将成本直接追溯到各成本对象,了解并运用作业成本可以给管理者提供更多成本信息,促使管理者发现并关注那些隐性的可以带来成本节约的机会。
1.确定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计算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外在环境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却表现为非货币性不可计量的成本,增加了成本会计核算的难度。国际会计准则对成本的确认标准包括相关性、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和性分析。本文根据我国学者徐家辉的观点,认为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标准既包括能产生未来收益又包括能降低环境污染。环境成本资本化后在本期或未来期间进行摊销处理,其余的计入费用处理。对我国造纸企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均予以资本化:(1)发生的环境成本能够提高其他资产的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及效率;(2)环境成本的发生能够减少环境的污染,或者能够减少未来环境成本的支出;(3)环境成本的发生能够保护职工的健康,提高工人效率。
2.分析我国造纸企业各项环境耗费,确定作业。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作业成本法核算法在确定产品作业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成本动因计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确定作业成本,按产品对作业的消耗,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和核算的核心,是作业成本核算的枢纽。本文根据造纸企业环境污染状况及造纸企业生产流程,按照造纸企业生产流程确定环境成本作业。环境作业确认条件:(1)可以直接区分为某产品发生的环境成本,直接计入该产品环境成本;(2)可以直接区分为某作业消耗的环境成本,直接计入该作业成本消耗;(3)不容易确认消耗来源的环境成本,则根据相应的作业成本分配方法在各作业中分配。
3.建立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库。在确定我国造纸环境成本及作业分配后,可将属性相同的环境成本进行分类汇总,形成造纸企业环境作业成本库,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气处理费成本和销售过程中、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废气处理成本等均属于废气处理成本,由此可将环境成本作业汇总为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绿化环境成本、管理人员工资、预防环境污染成本,组成造纸企业环境成本的作业成本库。
4.确定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动因。
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动因是指解释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发生的计量指标,反应了各作业耗用成本的数量,是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在各作业中合理分配的标准。在考虑造纸企业环境成本的成本动因时既要考虑作业成本动因与环境成本的相关性,还要有助于激励造纸企业管理者降低环境成本,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社会环境。根据造纸企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
5.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根据环境成本动因分配并分配至各产品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核算中环境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至各作业成本中,得出作业成本库的成本量,再按照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至各产品中,将各成本分配进行汇总结合,得出各产品成本。
6.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在造纸企业中的应用说明。
首先根据上述讲解将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分为如下七个作业成本库,选择适当的环境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根据各纸类在作业中的占用量计算出各产品占用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环境成本在各产品中的成本,再将各类产品占各成本库的成本总和,得到各产品分得的环境成本。通过作业成本法核算,将环境成本在造纸企业中更加的分摊,更加并的核算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
三、结论与总结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在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造纸企业环境成本进行分配,合理并的核算了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量。在运用作业成本对造纸企业成本核算中首先对选择的作业进行分析,有多少作业,这些作业的成本动因是什么,消耗的成本量有多少,产生的收益如何,对于那些成本量较少收益较大的作业叫做增量作业,对于成本较大收益较少或几乎无收益的作业可作为减量作业,造纸企业可根据作业分析对我国造纸企业进行分析,尽量增加增量作业使用量,去除减量作业使用量,优化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并有利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例如我们造纸企业应尽量使用能减轻环境污染的设备,减轻环境污染源处污染量,而不是在尽量处理造纸企业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应增强预防环境污染的科研费用,从而可以降低其他废弃物处理成本及绿化成本,进而降低环保费用,也为企业环境保护提高积极性。
作者:赵庆国 高雪芹 方艳青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意义
(一)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多问题。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是运用正确的核算方法,有些企业并不重视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所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比较陈旧,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利。
(二)成本核算的制度不规范。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企业还存在财务制度特别是成本核算的制度不规范的现象,没有完整的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另外一部分企业即使成本核算制度是完善的,但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成本核算管理规范的操作性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很多的企业不能很好对生产进行的考虑,还有些企业缺少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的管理和控制,在实际的成本核算中,只单纯的重视产品成本的核算而不重视管理成本的核算,不能的权横利弊。企业在成本的管理方面不能统一,监督机制漏洞百出,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掌握着决策权,财务工作人员只是执行者,由于决策者不专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意见
(一)不断提高成本核算意识。
树立良好的成本核算意识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如果想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必须要对企业成本管理有正确的认识,控制企业的成本,不断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企业的人员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法。管理者也要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在企业的内部不断加强成本核算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员工都能深切得知道成本管理的意义,为做好企业的成本核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断加强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制度的建设。
进一步的强化企业成本核算,需要企业不断建设成本核算的制度。首先,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如果企业总是进行单一、重复的产品生产工作,那么就不再需要企业实行作业成本法了,而应该采用传统的核算方法。但是如果企业不断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且有了较为复杂的产品和较高的生产费用,那企业就应该采用作业成本法了,这种方法一般适合自动化的程度比较高和财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比较好的情况。作业成本法是把企业的作业看做是核算的对象,并且在核算时是依据企业的各自的动因进行的,另一个说法是,成本核算法还可以从企业成本的各个动因上寻找费用,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避免乱分配的现象出现,还可以更有效的节约资源,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其次,企业要以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来正确的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对象,只有这样做,企业才能既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也同时实现成本管理。
(三)不断加强企业监督,促进成本核算的规范化。
更好地完善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加强企业在成本核算中的审计工作,不断的加强企业审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促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的规范。会计师要针对企业本身成本的核算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也可以委托企业信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但是会计师协会必须要监督管理好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所有审计报告,相关的部门要制定出制度来规定注册会计师对自己出具的审计报告终生负责。然而,国家审计部门也要对企业的成本核算进行监督,积极地督促企业设置好成本核算的账簿,并对企业成本核算中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罚。内部审计部门还要不断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力度,发现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后及时有效的加以解决,以此来保障企业能够健康良性地发展。
(四)不断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企业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然后对产品的成本进行系统而的管理,使企业的成本核算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把实际中产品所耗用的成本全部都考虑在核算范围之内,不仅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还要考虑设计上所使用的成本费用、售后费用、维护费用等与产品有关的所有的资源耗用的成本核算。多方位的成本管理不仅包括生产链条中所耗用的人力、物力、机械费用等还包括无形的因素,比如企业规模和企业结构等。在企业管理中要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成本的核算,更好地加强成本核算工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建立科学而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
三、结语
成本核算的工作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加大财务管理的力度,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作用。还要建立企业内部员工业绩考核与奖励制度,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作者:王晏 单位: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论文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及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滞后
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也没有引起重视,仅仅把眼光放在效益上,片面的追求产值而忽略了成本管理,从而造成了生产成本随着产值增加而增加,利润的实际增幅也不大,更有甚者导致企业亏损破产。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是成本考核指标制度不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就目前来说,很多企业都不具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成本管理仅仅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员工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失去了成本管理的群众基础。二是会计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由于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致使会计管理监督制度难以发挥出实际的职能和权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企业还是采用的传统式的成本管理方法,实行制造成本法系统和单一的计划控制。这两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缺陷,如造成有形成本偏高、忽略服务成本而形成成本低估、对成本形成中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难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等。
(二)现代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思想有偏差
市场竞争的加剧让产品的制造过程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逐渐降低,但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依然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耗作为重点,重视对物质资料的核算,而忽略了人力资源在成本中的地位,因此导致了核算出的成本信息不能真实的反映出生产状况。
2、核算内容不具体
在会计人员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时,常常会忽略某些稀有资产或特定资产,比如企业拥有的土地资源和知识资源等,会计人员对这些资产无法的进行计量,也没有将无形资产纳入生产成本,从而让成本核算的内容不、不具体,让核算出的成本信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金消耗。
3、核算方法不合理
一是企业成本核算的规范性不强,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私利而常常在成本上动手脚,人为的造成成本信息失真。二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够科学,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大多采用分步法或是品种法,这两种方法与我国当前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二、完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及核算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强化成本管理观念
一是要树立效益观念,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开展的成本管理工作应该以成本效益观念为指导,尽可能付出少的成本来实现经济效益的较大化。二是要树立多元化的成本管理理念,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对产品的来源、制作技术、销售以及售后维修等成本进行多方位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让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一是要建立多方位的成本指标考核制度。如对定期或不定期对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再对这些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做得不到位的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对于先进经验要大力推广,表彰完成得好的部门。二是要完善监督机制。首先要对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让财会活动能够受到法律的约束;其次是完善社会审计制度,让企业审计工作摆脱内部干预,充分发挥审计对企业财务的监督职能;是要强化审批制度,防止企业管理人员主观臆断,让成本管理更加规范化。
3、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让企业成本管理操作起来更加规范、更加方便,企业首先应该建立一套严谨的管理系统,其中应该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七个方面,通过这七点构建形成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让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此外还应该建立责任制的成本管理方法,它包括成本归口管理和成本分级管理,让各个部门每名职工都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让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合力,促进成本管理工作开展。
(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措施
1、管理人员要重视成本核算
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认识,要了解到成本核算是一项几乎涉及到企业所有成员的综合性工作,它得出的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领导,应该对成本核算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对其的投入和关注度,认识到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如果不做好基础性工作,那么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无法正常开展。这里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材料出入库单设置、工时统计和定额的制定与修订等,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在成本核算时的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花费分摊到各个产品中去。
3、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核算
由于成本核算涉及到的材料多,工作量大,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核算方法,企业可以引入会计电算化技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及时的实现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系统的核算出相关数据信息,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让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壮大发展,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方法也不断的改进变化,虽然企业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很多企业中还是没有得到重视,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创新成本管理途径,推行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赢得更多的利润,最终实现企业的壮大发展。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企业配比原则中成本核算论文
一、收入的确认
收入的确认对于正确计算产品的经营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正确地对收入进行确认,在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后,才能与其相应的收入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该种产品的经营成果和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标准。那么对于收入的确认,应该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确认条件时才可以确认。应否确认收入和何时确认这项收入似乎是很一般的会计常识,但在实务工作中,由于收入确认标准的定性规定而非定量的规定使收入的确认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状况下,如果企业发生销售方面的经济业务时,应不应该确认为会计收入,什么时间确认为收入,尤其需要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判断,即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职业判断能力。从经济业务的类型、获得收入的种类、销售时有无附加条件而使所销售的商品在钱货两清的表面情况下,与商品有关的所有权及其风险在实质上并未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才能决定应否确认为收入、何时确认为收入,继而做出怎样的会计记录,又如何正确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关于收入确认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索,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收入确认的标准需要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二、费用的确认
成本的构成离不开对费用正确及时的确认。由于费用产生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中,确认的依据往往没有收入客观充分,同时由于很多费用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在不同的期间内分配费用也是会计的难题之一。因此,费用的确认对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依赖比收入的确认更多。费用的确认大致可以从内容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费用的内容确认指哪些支出可以作为费用,以及作为哪一种费用,它主要涉及资产与费用的划分。新《成本核算制度》及时章总则中的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费用的时间确认则指一项费用应归属于哪一个会计期间。由于会计上将费用视为资产的转化形式,划分资产与费用既涉及对资产的转化是否已经发生的定性判断,也涉及是否构成需要当期确认的费用的判断。在具体运用中,我们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对费用确认的时间问题作出分析。权责发生制要求按照权利义务发生的时间来确认费用。权责发生的标准是以本期承担或者经济责任的背负来衡量的。配比原则要求在确定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时,应当将收入和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配合、比较。就费用的时间确认而言,配比原则强调按照与收入的相关性来确认费用是否在本期发生。
三、成本核算中的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对会计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的配比,以便正确地核算产品成本。配比的方式有因果配比和期间配比,企业成本核算时,对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体现如下:
(一)企业中某行业的收入与该行业的耗费相配比
新《成本核算制度》中规定了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等行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对于一个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要正确地计算出每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必须实现某种行业的收入与该行业的费用配比。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中发生的生产耗费,如果能与某行业直接相关,就是该行业的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入该行业的生产成本。如果是共同的资源耗费,在行业间形成了间接的生产费用,企业应采用新《成本核算制度》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对其进行分配并分别计入各行业的生产成本。分配来的间接生产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构成了某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某行业创造的收入与该行业的成本是相互配比的。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中发生的其他耗费,笔者认为,企业集团的财务中心可以参照新《成本核算制度》中的成本项目,为每种行业发生的其他耗费设置相应的费用核算项目,然后按照每个行业的费用核算项目,将发生的其他耗费归属于各个行业,从而实现与该行业的收入相配比。
(二)企业中某部门的收入与该部门的耗费相配比
企业中存在不同性质的部门,对于管理、销售等不直接创造收入的部门,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建立针对部门的绩效考核,该部门的绩效与此部门发生的费用相配比,从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出发,进行绩效的考核。首先确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然后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为中心,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三个方面设置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针对某部门在某种绩效下发生的费用,与该部门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绩效进行配比。在会计核算方面,这些部门是为企业的生产部门提供功能性服务的,这些职能部门所发生的耗费,应该在当期确认为企业的期间费用。该部门的耗费应该与当期的收入进行配比。企业中创造收入的部门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耗费,一般都属于企业的生产耗费,按照新《成本核算制度》中的成本核算项目,对于直接的生产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为该部门设置的成本项目,对于间接的生产费用,参照新《成本核算制度》中的分配方法,将其分配计入该部门成本项目,从而形成该部门的成本费用。同时,企业核算内部各部门经济活动时,不能收入、费用各自确认,或先确认费用后确认收入,而是应该按收入确认的标认本部门的收入,然后与该部门产生这些收入的相应的费用进行配比。上述企业中创造收入的部门计算出的成本费用应该与已经确认为该部门的收入进行配比。
(三)企业中某种业务的收入与该业务的耗费相配比
新《成本核算制度》明确了企业根据内部管理的相关要求,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企业可以参照新《成本核算制度》中规定的成本核算项目对发生业务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企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对于不创造收入的经济业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追溯调整的方法,向前找到引起其发生的创造收入的经济业务,然后将其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新《成本核算制度》中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与相应经济业务的收入进行配比。如果追溯后没有找到相应的创造收入的经济业务,在内部管理方面,可以对该业务进行绩效考核,即对该业务设置多维的绩效,每一维绩效都是该业务发生的耗费应得到的结果,每一维绩效都与其相应的费用进行配比。最终,将该业务所发生的耗费与多维绩效进行配比。在会计核算方面,应该在当期将该业务的耗费确认为企业的期间费用。该业务的发生是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功能性服务的,其费用的配比问题将在下面讨论。企业发生的创造收入的经济业务,该业务的发生而产生的耗费,如果能与该业务直接相关,就是该业务的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入该业务的生产成本;如果是共同的资源耗费,在业务间形成了间接的生产费用,企业采用新《成本核算制度》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对其进行分配,分别计入业务的生产成本。分配来的间接生产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构成了某个业务的生产成本。某业务创造的收入与该业务的成本费用是相互配比的。如企业的印刷业务取得一笔收入,则为了取得该印刷收入必定要发生相应的印刷加工业务,因而必定要发生相应的印刷成本。当企业确认了其业务的收入时,则应同时确认该业务的成本费用,这样就实现了该笔印刷业务的收入与该笔业务成本的匹配。
(四)企业生产的某产品的收入与该产品的耗费相配比
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可以按照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划分,如果与某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就是该产品的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是产品之间共同的生产耗费,在不同的产品间形成了间接的生产费用就是企业的制造费用,对于制造费用,企业可以采用新《成本核算制度》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对其进行分配,分别计入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新《成本核算制度》中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可以得到更加的成本信息,这是我国成本核算在制度方面的一个突破。对于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归集和分配。按照不同功能成本中心进行生产的现代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样化,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大,就可以将制造费用按成本动因不同进行分类,在会计期末,把各项制造费用按照每个成本费用项目各自的资源动因分别分配给每个作业,得到每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把作业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分配给产品品种。分配来的间接生产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构成了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成本与特定产品的生产制造直接相关,它随产品的流动而流动,如果产品销售出去了,其成本就成为产品销售成本,如果产品未销售出去,则其成本作为存货结转下期。当产品销售后,企业在当期确认了其产品销售收入,则应同时在该期确认该产品的销售成本,产品的销售收入与其生产成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因果配比。
(五)某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该期间的耗费相配比
前已述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了某种行业的收入与该行业的耗费相配比,某部门的收入与该部门的耗费相配比,某种业务的收入与该业务的耗费相配比,某产品的收入与该产品的耗费相配比时,就自然确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实现了生产性的耗费与收入的因果性配比。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会发生各种非生产性的耗费,如前面论述的不创造收入的部门的耗费,不创造收入的业务所发生的耗费,这些耗费与本期收入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特定费用又确实对收入的实现作出了贡献,它们的发生为产品生产提供管理的需要和产品实现销售的保障条件,它们为了赚取利润而发生,只是与特定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其经济实质是为了获取整体的收入。这些费用由于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收益,按照谨慎性的要求,在这些费用发生时采用立即确认的办法处理,应该在发生的当期计入企业的期间费用。例如,广告费对企业品牌效应的影响很大,服务于企业长期的收入赚取过程,但是由于很难在广告费与收入之间建立合理的对应关系,因此,广告费一般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企业当期的费用,这种费用与当期的收入之间形成了期间配比。此时,企业也已遵循了新《成本核算制度》的及时章总则中的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为了创造收入,企业会发生生产性耗费和非生产性耗费,对于生产性耗费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确认为企业的产品成本。在一个会计期间,销售出去的产品为企业带来了营业收入,同时,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被确认为本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形成了因果配比,非生产性耗费被确认为企业的期间费用。这样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期间创造的收入应该与该期间发生的相应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四、结语
通过以上收入与相关费用的配比,可以看到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中首先对收入和费用的核算要遵循配比原则,对成本的核算要按照新《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和方法使企业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更加正确、科学。企业在执行新《成本核算制度》进行成本核算时,因为具体情况不同,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正确实现配比原则,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提高产品成本信息质量,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必然。
作者:李红娟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下财务会计论文
1.当前财务会计制度新形势
新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扩展了成本核算和分析的范围,而且对具体的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对原有的成本核算调理进行了必要的增补,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化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与财务会计制度,特别是有效改进了成本核算的具体科目,优化了核算的方法。
2.当前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选取的核算对象缺乏科学性。
一些企业因为选取的核算对象出现偏差,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出现问题。以当前对外出口型的制造业为例,有相当多的企业将因政府财政补贴、政府政策指导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而产生的部分都作为一项成本支出,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企业成本在整体上的提升,从而导致了数据出现了失真现象;除此之外,对于部分出口费用政策性的减免以及商业违约的赔偿,企业也缺乏必要的会计科目核算。很多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利润,以达到偷税漏税和骗取财政补贴的目的。
2.2缺乏对于成本的控制意识。
通过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现在企业的管理者构成来看,大多数都是某一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但是在企业整体的管理上,比如成本管理以及运营等等方面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忽略了成本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为这种成本控制意识的欠缺,所以成本的发生和成本责任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相互的联系,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受到阻碍,这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2.3在费用分摊领域的种种弊端。
从过去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我们可以知道,成本费用被分为了直接与间接两种主要类别。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处理间接费用的分摊上相当的混乱:首先,很多企业都对间接成本管理费用进行统一的计算,并没有分配管理,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费用一直呈现不受控制的恶性膨胀。其次,在管理费用的分摊上,一些企业按照部门、产品以及人员的实际比例来进行分配,这样也容易导致收支结余不准的情况发生。再者,一些企业部门还存在多次迂回的成本分配。这些问题也容易出现成本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2.4在成本核算方面没有进行控制分析。
根据对当前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当中的大多数仅仅是整理和归纳各项成本数据,是为了核算才进行核算。不仅如此,它们还将计算作为重点,而忽视了核算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的有效性,并且没有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成本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对,也不去查找会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和相应的负责人,最终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没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3.应对措施
3.1.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成本制度,严格划分权利和责任,将责任对象具体指定到每一个企业部门,再锁定到每一个人头之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于成本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详细分析,也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危机感以及成本责任意识。
3.2.固定资产的强化管理。
通过当前实行的新财务会计制度,企业必须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明确固定资产的分类、范围以及资金来源,确定其相应的价值,强化企业资产的处理管理。及时点,合理的估计坏账准备,做好定期的分析以及坏账的及时清理。第二点,优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定期的使用、处置、保管和清理检查,确保会计信息的完备性与性。
3.3.完善成本分析方法。
在企业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我们需要基于的核算成本,有效地分析成本,挖掘出成本变动的内在原因,从而在根本上找寻成本降低的方式。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在成本分析过程中需要运用对比、趋势等等分析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出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再根据实际情况的差异从而通过横向以及纵向对比等方式,发现成本核算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探索出合适的成本费用的控制方法。
4.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的财务和会计制度下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而言它还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从中,我们得出一个重要认识,那就是不能全部都依赖于制度中的规定来进行核算,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来安排相关的调整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降低成本。
作者:王燕 单位:昆明学院计财处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一、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过程
(一)划分成本核算装置单元
成本核算单元是成本核算的最小部分,合理划分生产装置单元能够计算出产品各工序、步骤的加工成本,是计算出产品的基础。煤制油企业将生产装置按单元进行划分,分为基本生产核算单元和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单元。基本核算单元主要包括煤液化装置、煤制氢装置等,辅助核算单元主要包括空分装置、环保装置、热电中心等装置。
(二)归集直接成本
煤制油公司按生产单元对直接成本进行归集,即将每个生产单元领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投入的直接人工、发生的折旧费用以生产单元为归口进行归集。其中将基本生产核算单元发生的直接成本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将辅助生产核算单元发生的直接成本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三)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煤制油公司制造费用首先按核算单元作日常费用归集,分配以生产单元进行分配。每月末将本月各核算单元发生的制造费用结转到相对应的辅助生产成本和基本生产成本中。对于质检中心提供的化验分析费用按提供人工服务的比例分别分配到其他核算单元。
(四)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煤制油公司辅助生产单元生产的辅助产品除供其他生产单元使用外还有少量对外销售。公司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采用计划分配法,即首先根据内部价格经验数据确定每种辅助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确定各生产单元耗用的辅助产品数量以及对外销售辅助产品,进而计算出各生产单元应当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以及对外销售的辅助产品应当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各月实际发生的辅助生产成本与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全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
(五)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在对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后,与生产相关的成本费用全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即完工成品与在产品共同承担的成本。月末通过各生产装置单元固定时点内所剩余原料的数量以及相应原料的内部计划单价来确定月末在产品应当分配的成本,总生产成本扣除期末在产品分配的成本即为本月产成品应当结转的成本。
(六)计算完工产成成品的成本计算
经过完工成本与在产品成本分配后,还需要按照品种法对完工产品成本进行分配。煤制油产成品成本分配按联产品系数法计算成本,即根据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产品销售价格等确定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等技术系数,利用产成品总成本和总积数换算出标准产品价格,然后依据标准产品价格和每一种产品积数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总成本。计算方法如下:煤制油产品成本积数=某产品成本系数×产品产量全部产品成本积数和=∑(某种产品成本系数×该种产品产量)某产品总成本=(全部产品总成本÷全部产品成本积数和)×某产品成本积数某产品单位成本=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产量
二、煤制油化工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费用确认计量
成本核算必须要有的生产数据作支撑,煤制油前期建设期间有些计量课仪表并不完善,比如空分装置,两套空分装置只有一套电表计量,车间统计人员只能根据空分装置设计用电量区分每套装置耗电量,财务人员只能根据车间统计人员提供的耗电量按比例分摊每套装置耗电费用,而这并不能真实反映装置所发生的费用。
(二)成本费用分配问题
1、间接费用分配
煤制油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划分为直接生产成本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部分。对于日常直接归属于单个装置的材料耗用、动力消耗和、人工支出和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相应装置中。但对于为其他装置提供服务的质检中心、检维修中心等发生的费用需要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受益的各装置里去。煤制油企业不同于传统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序很高。煤制油生产设备投资大,机器设备折旧费用也很高。煤制油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制造费用在整个煤制油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这种分摊方法遇到了两大问题:其一,是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从而制造费用分配率很大,很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失真。其二,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快速增加,用具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这些费用,必定产生虚假的成本信息。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受分配标准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该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是单一的、不科学的,会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性。
2、半产品成本分配
柴油、石脑油、液化气与其他化工副产品所耗用的主要原料都是洗精煤,且具有相同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煤液化装置化学反应生产出液化轻油、液化重油、油渣等半成品。各种油品产量受装置负荷,操作条件影响很大,不同的操作条件和负荷会生产出产量不同的各种产品。煤制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在年初制定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等半成品计划价格,企业根据这个计划价格在每个月末进行半产品成本分配。这个半成品计划价格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保持固定,不再改变。这样做优点在于简化成本核算,减少了工作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实际上,生产装置月度之间的投入产出系数是不均衡的,有时会有较大差距,价格固定化也存在弊端,不能横向、纵向比较其实际的生产绩效。另一方面采用计划价格计算装成品成本,然后再计算各联产品之间成本也不合理,这会误导产品定价、各种油品产量比例或外销等企业经营决策。如煤液化装置、加氢稳定装置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系数法,直接影响柴油和石脑油成本性,进而又影响油渣、粗酚等产品成本性。
(三)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把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稳定轻烃、汽油等产品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先计算出联产品总成本,然后按主产品和各关联产品系数换算为柴油产量,分配计算出各品种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这种方法对于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情况却拿不出数字,企业无法及时对生产进行优化安排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这种方法是脱离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一种准则式的方法,其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存在着扭曲。例如,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和进行效益分析,液化气、油渣等成为最赚钱的产品,显然产品成本信息被扭曲了,更谈不上作为生产决策的依据,财务管理对生产决策的支持作用很弱。另一方面,现有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反映生产过程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中间产品的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析非常困难。例如:分析生产一吨柴油实际耗费了多少洗精煤这个基本的成本还原问题,现在的成本核算方法就很难甚至无法实现。再比如,生产计划部门需要财务部门对其生产计划方案进行利润测算和分析,但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本无法提供能反映实际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的成本价格体系,无法进行有效的利润测算,更谈不上从宏观控制角度预测分析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效益和提出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
三、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改进措施
(一)加强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管理
成本核算与否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成本核算离不开生产一线提供的基础生产数据。比如流量仪表,这些基础工作有些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完善,但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更应该贯穿企业兴建之初及生产全过程中去,也就是说,从项目建设开始就应该认真考虑和生产成本核算相关的基础设施、计量仪器仪表是否完备和。煤制油企业生产装置多,工艺复杂,各个生产装置应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化工三剂、动力等投入产出的基础数据,在月末及时上报。对于计量仪器仪表不完善的要请专业人员想尽办法安装或更新,对于在读取数据中不的仪器仪表要在及时时间进行校正。
(二)结合作业成本法改进现有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应该与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特点相适应,应当与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煤制油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主要是借鉴制造企业所采用的联产品系数法,其成本核算程序比较简单。由于成本核算简单,企业只能将成本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产品”这一层次上,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次。因此,这一成本核算模式不可能实现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真正相结合,也不可能将成本核算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也就不可能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真正关心产品成本管理的只是与最终产品成本高低相关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从成本管理角度来讲,最终的产品成本信息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成本管理,所以,煤制油企业目前采用的联产品系数法的成本核算体系尚没有进入成本管理会计阶段,只是进行了会计核算,并没有真正实现成本管理,不能为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讲,作业成本法比产品成本法更实用和更有效。煤制油企业应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充分利用sap系统的集成性、先进性,开发实施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将现在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核算逐渐转变成以作业为中心。把能独立进行投入产出的生产活动定义为一个作业,作为最小核算单位,比如热电中心、质检中心可以作为一个最小核算单位;有多个独立作业的生产装置就细分为工段,比如凝结水装置、污水汽提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分别作为一个工段;拥有多套生产装置的联合车间则作为一个作业中心,比如煤液化生产中心可以作为一个作业中心,中心所属的液化备煤装置、煤液化装置、加氢稳定装置、加氢改质装置可以作为工段。在煤制油企业作业成本核算中,可以按柴油和汽油分别确立两大生产流程,确认相应生产成本核算作业点,每月进行统计,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框架。
四、结束语
在煤制油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结构中,洗精煤占整个制造成本的25%以上,材料成本分摊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各种产品的成本。由于煤制油行业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复杂性和在成本核算中的特殊性,这种方法其实也就是一种折衷处理的办法,如果要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上升到成本控制角度,还是应该考虑尽量对全产品,全过程进行测算,结合作业成本法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公司生产成本处于受控状态,有利于及时消除不增值因素,增加增值作业,促进效益增长。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可持续发展。当前,炼化企业产能过剩,煤制油作为生产柴油、石脑油等产品也受到了供大于求影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加强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事情。煤制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着直接材料成本偏高、直接人工成本逐步上升、制造费用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企业要认清存在的问题,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建立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等的措施和方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在煤化工行业中的竞争力。
作者:张传刚 单位: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化工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一、成本核算的内涵及意义
面对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合理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效益,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为了达到优化成本管理,强化企业的成本节约意识的目的,成本核算具有严格的执行要求。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成本的核算不仅要遵循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还要符合会计的各项基本原则,并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市场环境。企业在认识成本核算目的后,必须确定正确的成本核算的范围及对象,依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保障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
二、化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及问题
1.仍采用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一些化工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仍较为落后,导致产品成本信息失真。由于近年来化肥行业对于科技产品创新投入越来越多,已逐步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企业。然而一些企业在间接成本分摊时仍以直接人工数为依据,这就容易造成分摊率不,成本信息失真,事前成本控制不到位,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也不科学。如在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下,一些化工企业将环境资源费用这类能够简单计量的成本直接计入了期间费用,在金额较大时就计入待摊费用,未对环境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环境成本核算不科学,这种核算方法将环境成本计入了财务收入和资产利得等方面,没有核算出由于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各项成本,财务报表中无法体现出由于生产造成的环境成本,不符合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
2.化工企业成本核算分析的认识不足。成本核算目的在于为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成本核算的价值。一方面,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重视度不够,只是简单了进行数据汇总,没有将成本核算资料与市场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未重视成本核算的意义,没有利用成本核算结果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的及时的控制,也没有依据成本核算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成本管理模式,这些都是对成本核算的重视不足的表现,也是造成化工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3.统计人员的素质低下,成本核算不规范。由于企业各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对于核算数据的要求也不同。车间管理者与成本核算人员之间的未进行有效沟通,存在意见分歧。一般来说,报送财务部的数据需要满足财务部成本核算的要求和规范,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化工企业的统计人员报送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形式主义,受部门管理者的经营和要求影响较大,报送财务部的数据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
4.监督机制不健全。现今,一些化工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核算出来的成本数据容易被人为操作,失去真实性。特别是对于这些与个人利益相关的损耗数据,存在人为操作嫌疑,员工会尽可能的减少次品率,企业对统计人员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其报送的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而会计人员也没有对这些报送的数据进行核查。如笔者所在企业对于成本考核是按照吨生产费用,按各分厂的当月考核结果的30%进行奖罚,并在当月工资中兑现,这就很可能导致核算人员在核算时少核算费用,以达到逃避处罚的目的。由此可见,内部会计监督对于化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尤为重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三、如何进行化工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管理
1.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和归集。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内容过于狭窄是导致成本控制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化工企业应该对成本进行细化,不仅要核算有形资产的成本,还要考虑到无形资产,将所有费用都纳入成本核算的内容范围内。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固然重要,但仍应采取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需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所有环节,不断完善成本费用核算措施,对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和归集。如仓库材料的保管费用就需要通过采购保管费进行汇集与考核后才能分配到管理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等,针对近年来迅速上升的环境资源成本,需要将其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并确定适合企业发展情况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环境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多样,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具体可以依据成本动因对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并分配给与环境相关的作业,核算出各个作业所应承担的成本,并记入相应的产品成本。
2.树立战略成本思想,重视成本核算差异的分析。成本考核的目的就是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或计划成本之内,并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年进行限制和监督。基于此,企业应建立目标责任制,按月对成本管理和核算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促使目标责任制能够实现,会计人员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监督成本的形成过程,对于成本异常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针对各项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查找造成差异的原因,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对策,进而达到减少差异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
3.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化工企业的成本核算较为复杂,成本核算项目较多,由于成本核算数据都是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和报送的,因此,统计工作十分重要。化工企业应聘用专业的统计人员,上岗进行专业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统计知识,还需要了解化工行业的生产和加工情况。同时,还需要严格执行成本责任制,将责、权、利进行有效结合,对每位统计人员的统计任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结合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统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审计监督。监督管理对于成本核算尤为重要。只要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下,成本才能够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核算需要实行会计监督。基于此,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所设计和执行的内部控制应符合化工企业的自身特点,重点关注与员工利益相关的成本核算环节,在实际的成本核算中,开展以内部控制审计、环境审计及管理审计为重点的监督管理的工作。
作者:毛春梅 单位:云南安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企业生产成本核算论文
一、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控制观念不够超前
很多企业领导者片面认为企业成本管理就是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也不及时改善,其结果只会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领导层首先要转变这种落后和不科学的管理理念,多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会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的有效运转上下功夫。另外,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经验,不能盲目提高产品的生产数额,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靠数量取胜根本就行不通。相反会导致产品大量囤积,只能低价处理或是舍弃,既浪费了产品资源,又带来不必要的维护费用。
2.没有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成本控制方法与手段的落后现象,没有跟上科学的脚步和时代的发展。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只能看到显现的成本因素,如财务支出和管理维修费。而忽视了具有更大价值的隐性因素,如企业规模的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塑造等。在需要投入成本的地方吝啬支出,而在没必要花费的地方却慷慨投资,这些都是方法上的不到位。现在计算机技术如此先进,成本核算方法也应该借助计算机来提高效率,可有些企业仍旧不思进取,使用陈旧古老的传统方法,无论在速度还是度上都跟不上时代。
3.生产成本管理缺乏远见
一个企业要发展的长远,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这就是理论上的战略高度。在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过程中,也应该有思想上的突破,企业成本控制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而是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企业目标与外部市场环境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使成本最小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获取长久的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
4.企业内部机制的不统一
很多企业一边强调要提高产品质量,一边又要大力缩减成本,而企业现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矛盾的出现和问题的产生。企业只有改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企业正常运转。
二、生产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对策
关于如何去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的内部控制,企业一方面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另一方面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始终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1.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为企业自身谋利
当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不能创造利润时,要积极学习,善于借鉴,这也是节约脑力成本的措施。生产经营者一般比较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因此要对整个制造流程严密监测,在产品生命周期内都进行严格管理,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无论是对人力资源的选择还是对物流的选择,都始终遵循成本最小的原则,实现产品成本的持续性降低,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另外在在技术手段上也要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计算机技术,将成本管理的视线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延伸到生产过程以外的环节,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性,更加利于成本的控制。
2.树立适应市场环境的成本控制观念
首先,企业要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才能不断开拓思维,去思考有效控制企业成本的方法和策略。虽然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但是国家对企业创新的重视很高,也投入了很多扶持资金,企业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者保持经验丰富地位。其次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统一思想,具有一套科学的与市场环境吻合的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有战略高度,把管理理念与企业目标联系在一起,改造原有的机械流程,加强企业内外部与客户的联系,同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要形成从产品开发阶段到销售阶段都不间断地成本控制流程,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及时根据市场情况的新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总之就是确保企业的整体优化。不过还不能忽略人的重大作用,企业要用一种关怀和激励并存的手段让员工自觉为企业服务,自觉树立成本控制意识,自觉主动学习和进步,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在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上加以改善
如果光从可见的成本消耗上下功夫,效果毕竟有限,企业应该多角度思考问题,成本的产生可以从一些隐性因素中得到减少。例如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就锁堵哪了生产时间,节约了工人的劳动成本,也降低了设备的损耗成本,成本得到了大幅减少。产品的产量增加了,销售额就会增加,那么两者的差额也会拉大,即企业的利润就大大增加。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一石二鸟,是企业的长久选择。因此企业在改进生产技术上和提高设备利用率上不能马虎,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员工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但拥有多方改善渠道的比较灵活的一项工作,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调动各方的力量进行成本控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国家倡导走资源节约型的道路,也重在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样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也是为了能够拥有后备实力和竞争条件,在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企业的成本控制贯穿整个经营过程,所有部门只有齐心协力,严格计划和控制,才能确保企业源源不断地发展下去。
作者:张灵杰 单位: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成本核算企业财务风险论文
一、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一)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提升企业应变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增强自身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在进行财务管理策略指定时,应当对当前市场环境进行仔细认真的研究与分析,使策略与企业自身实际相适应,进而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要进行常规性,常态化的市场调研活动,及时的掌握市场动态,把握变化趋势,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政策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逐步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力度,进而实现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为企业带来的风险降低的目的。
(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作为支撑。作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当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通过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财务资料,运用财务、企业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采取数学模型与比例分析等方式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与企业财务评价系统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要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实现企业短期财务预警;第二,要进一步完善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建立企业长期财务预警体系。
(三)加强投资风险控制,降低资金运营风险
企业营运过程中的资金通常分为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两部分,负债比率能够有效反映企业是在改善财务状况还是加剧债务负担。当企业债务负担较重但仍需大量筹资时,贷款机构则有可能拒绝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贷款,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为避免陷入财务困境,企业应当在营运过程中依据经营战略调整负债比率,当生产经营状态良好,资金周转速度较快时,将负债比率适当调高,在经营业绩下滑严重,资金周转困难时,适当降低负债比率。企业的运营与其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销售与收款紧密相关。在营运过程中,企业应当保持良好的存货周转率以及资金周转率,减少坏账损失以及库存积压。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找准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位置,充分挖掘自身产品的潜在价值,选择稳定成长型产品,进而保持价格平稳,有效避免价格剧烈波动给企业造成的消极影响,最终实现成本的降低与利润较大化,降低财务风险。及时,企业应当对资金的来源与运用进行有效匹配,第二,企业要对到期资金的回收与支付时间进行预测,第三,合理分配资金,实现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的有效配合,进一步提升经营效果。
(四)强化人员风险意识,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人员与企业财务工作息息相关,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科学合理的控制财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防范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将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在教育示范以及潜移默化中实现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进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法,系统化的为相关人员讲授知识,进而提升其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与防控意识。除此之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相关部门应当针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定期的考核,强化对于企业流动资金的投放管理,提升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最终实现企业变现能力以及短期偿债能力的提升。在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时,也应当注重财务风险制度文化的建设,做到制度控制与文化引导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理顺内部财务的各类关系,做到责、权、利三者统一,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作用与相应的权力,在利益分配时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增强财务风险意识。综上所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与企业的营运与发展紧密相关,只有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现状与形成原因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提升企业的外部环境适应性,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投资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控制以及强化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企业效益的较大化。果现代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按比分配计算方式,就很容易造成成本误差。另外,现代企业生产技术革新速度较快,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成本越高的产品其生产技术越复杂,利用传统的计算方式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二、改善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加强成本核算意识
在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单独的任务,也是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应该参与的工作。目前,我国有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对成本核算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影响力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了企业内员工对成本核算及其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因此,想要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性,首先就必须改变企业内部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强化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可以采用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定期为企业内员工进行成本核算理念方面的教育,提高员工成本核算知识,同时还可以引入宣传的方式,组织员工组织员工进行各类关于成本核算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成本意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能够利用相关技术或行为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的员工进行现金或物质奖励,这样就能够提高员工在成本核算工作上的自主性,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浪费情况。而且,这种奖惩制度还能够使员工形成自主管理意识,减小企业内管理工作所产生的成本,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得到了双方面的节省。
(二)扩展成本核算的范围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成本核算的范围进行及时的扩展。首先是必须明确人工成本的核算范围,其主要包括产品生产、研发、管理、销售、调研以及市场拓展等人员的成本,因为这些人员在进行相关活动时必然会产生费用支出,而这也是企业运营成本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对研究开发成本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本等无形成本进行核算。其中首要的是相关产品的研发成本,其中包括研究、实验、调研、设计以及鉴定等费用,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因此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这项成本的重视程度;还有保护成本,这部分是对企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费用,其主要包括专利申请、登记、注册以及保护等费用,也是现代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运营成本;另外还有效益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对企业产品在其经济周期内所能为企业提供的效益总额。第三点是要对外部环境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包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赔偿成本、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造成的处罚成本以及排污费用等。环境成本作为现代企业成本核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被各大企业所重视。
(三)选择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产品生产的过程越来越规模化,生产技术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日趋复杂化,因此在对企业成本的核算时,不能按照传统的核算方式,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产品生产工艺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加强信息反馈工作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信息反馈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主要是为企业领导者提供最直接的市场信息,为领导者下一步策略提供参考。因此,这方面工作的成本也应该一并计入企业运营成本核算中。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企业不断进步,尽快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结语
成本核算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依据,其能够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的反应,为企业领导者进一步运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还能向企业领导层反馈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运营情况,保障企业运营方向的正确性,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余功伟单位:郑州商品交易所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成本核算企业会计论文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概述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所实际支出的工资、利息租金、管理费用、材料费用、折旧费用等都归属于企业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会计成本基本上涵盖了企业全部的资金流出,只要是费用的支出,都归为成本,由此可见,企业会计成本十分重要,对会计成本的核算关系到企业最终的收益状况。对企业会计成本进行核算,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开销,有利于节约企业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对于企业整体管理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企业整合可用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成本核算还有利于企业的后续决策,为领导者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当作为会计成本核算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能适应公司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影响工作的性。一般来讲,不同企业规模不同,企业进行的经济活动也不同,因此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也就不同。然而,当前许多小公司效仿大企业,利用人家的成本核算方法,给公司造成许多不便。还有些企业,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被淘汰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却一直沿用至今,企业活动不断变化更新,而核算方法却一层不变。同时,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各种费用的支出没有明确的会计科目,有的甚至核算到错误的科目当中。更有甚者为了谋求私利在会计核算时故意提高成本或将自己的花费算入企业会计成本,严重影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不当从我国当前多数企业中来看,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内容。不仅如此,不同类型的企业,核算的重点也不相同,主要是由于一般企业都没有设立成本核算部门,只是由相关的财会人员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及时,重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以及制造费用的核算,而对于非实物资产如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采取轻视态度。在以后的发展中,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将会成为宝贵的资源,轻视这些无形资产的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第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却对产品生产前以及产后环节的成本核算重视程度不足。
(三)财会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更需要知识丰富的专业人才。但从目前国内形式来看,专业的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很少,许多财会人员都缺少工作经验。在企业当中,大部分财务人员不喜欢学习新的知识,随着时代进步,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财务人员原有的职业素养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要求,难以应对多变的企业成本核算。另外,许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不能够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也不理解企业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问题,造成严重损失。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改善措施
(一)规范企业内部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及时,制定确定的核算方法,要求所有人员按照成本核算制度上的方法进行核算;第二,确定核算方式,明确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保障核算的质量;第三,明确核算要求,限制核算人员核算的任意性,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屡屡出错,主要是由于核算内容不或多算造成的,核算内容不正确,即使核算的多么认真严谨,都无济于事,所以制定明确的企业成本核算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公司应当成立核算部门,这个部门只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同时安排专业人员,专门负责核算工作。其次,根据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内容,以此作为公司成本核算的准则。,完善企业各项收支的项目管理使企业的各项成本都有明确的归处,才有助于财务人员理清项目从而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科学的核算及控制。
(三)加强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我们常说,态度决定高度,对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人员来说也是这样,只有端正工作态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把企业成本核算做好,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注重相关人员的素质教育。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价值,并从思想上对其给予重视才有可能使此项工作顺利地进行,这是作为核算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公司应当经常召开财务人员素养培训大会,使他们认识到金融职业的严谨性与责任性。企业还应当建立奖罚制度,以促进核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大多数都认为这种工作没有实际意义,只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操作好的话就可以实现企业的高收益低成本。但是,一旦成本核算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收益,严重的可以导致破产。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保障企业经济运转正常。
作者:白晶单位: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