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历史教师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历史教师论文:历史教师如何促进校园廉政文化教育
摘 要: 加强校园廉政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历史教师在学校的廉政教育中肩负重任。历史教师可从以下做起:廉洁从教、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人师;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廉政素材,让学生在感知前人高尚人格魅力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结合历史学科特点,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活动;配合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关键词: 历史教师 廉政文化 校园廉政文化教育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央纪委和教育部于2005年4月1日在杭州召开了“廉政文化进校园”专题工作会议,指出要逐步实现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加强校园廉政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作为承担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拥有丰富廉政素材的历史学科,历史教师在学校的廉政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幼师历史教师更是重任在肩,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正处于形成时期,很容易受社会腐朽现象的影响。那么,历史教师应如何尽职尽责地做好校园廉政文化教育工作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教学中的尝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廉洁从教、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人师。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师是中坚力量。在学校,教师同学生的关系最紧密,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还是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要时刻牢记幼师的校训:“师范无小事,事事是规范;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学习,用法规政策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参加“教师诚信宣誓”、“签教师廉洁保障书”、“党员廉洁从教座右铭”等活动,做到身不为虚名所累,心不为金钱所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反腐倡廉、廉洁从教的意识;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不断向学生传递“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思想,使学生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健康发展、堂堂正正的社会有用之才。
二、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廉政素材,让学生在感知前人高尚人格魅力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
勤劳节俭、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历史教学中有关这方面的素材很多。如:春秋时期志洁行廉、守正不阿的屈原;两汉时期坚守清廉、挑战“腐败氛围”的悬鱼拒贿太守羊续和暮夜却金的“四知先生”杨震;三国时期为相二十载,“无尺寸增于家”,为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隋唐时期以节俭勤政、不尚奢华着称的君主隋文帝和怀忠履义勤政治国的宰相杜如晦;北宋时出判端州不持一砚,“徒手而归”的人民父母官包拯和心怀社稷、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明朝时“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和“大丈夫既以身许国家,许知己,惟鞠躬尽瘁而已”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清朝时被称之为“天下廉吏及时”的于成龙;当代报国为民、甘作公仆,清正廉洁率先垂范,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大公无私、廉洁自律、竭诚奉献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把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的人民公仆楷模孔繁森等。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会感受到前人的高风亮节,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能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勤劳节俭、廉洁奉公的理想信念,历史教学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结合历史学科特点,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活动。
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的廉政教育素材,在学校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积极积累廉政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勤劳节俭、廉洁奉公等传统美德的同时,还可以组织以下活动:
1.开设廉政专题讲座。由于历史学科拥有的廉政教育素材太多,每节课又有着丰富的授课内容,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的渗透,这就使许多相关素材没有时间讲,有的即使讲了也挖掘不深。因此,为了促进学校廉政文化的传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崇尚廉洁的教育。设计讲座时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料、实物模型、各种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讲座的德育实效性。
2.组织廉政故事会。讲故事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幼师的学生也不例外。组织廉政故事会的形式很多,可以通过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定时播放廉政故事或者是碟片播放;也可以利用课堂前五分钟时间固定由学生讲廉政小故事或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廉政小故事比赛。学生课前(或赛前)积极准备,再用自己的语 言讲给同学和教师听,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胆量和自信心,而且能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接受一次做人要清正廉洁的洗礼,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
3.征集廉洁警示句及座右铭。当学生对廉政文化接受以后,让他们写一句认为有号召力、说服力的警示句,如:反腐倡廉是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国家兴旺,人人有责,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等等。教师对他们写的警示句进行修改、归纳、筛选,整理成册保留下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把廉政文化的根深深地埋在他们的心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包括父母、教师、亲人写一句警示句,如:爸爸,您是我的骄傲,您一定会成为反腐倡廉的楷模;老师,让清贫的形象永留我们心间……学生的每一句警示都是出自肺腑之言,他们在撰写警句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一定的启迪。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选一句有关廉洁的名人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己。这种正面引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内在品位,而且能使学生树立“做一个廉洁自律好公民”的理想信念,将来当他们走向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工作岗位上时,就会把这种信念传播给他们的学生,“清正廉洁”这颗种子就会在新的一代身上发芽、开花、结果。
4.进行以廉洁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和读后感评比活动。每学期以学科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崇尚廉洁的手抄报评比,让学生用心收集资料、设计版面,在小报上用漂亮的书法写一句廉政警句,插入一篇小故事,宣传廉政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绘上漫画和插图,使手抄报增添色彩。这样,学生在整理资料、设计小报的过程中也就会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增强敬廉崇洁的意识。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廉洁在我心中”的读后感评比活动,让学生在品读前人的高风亮节故事的同时静下心来思考,写出自己的感受及今后应该怎么做,从而在敬廉崇洁方面得到升华。
四、配合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廉政文化状况,决定着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廉政状况和水准。要让文化根植人心,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校园内的廉政教育不仅仅依靠人文学科教学的廉政知识渗透,更重要的是在校园给学生营造一个廉政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陶冶和熏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校园廉政文化氛围的营造形式很多,如学校操场边、教室里、墙壁上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教育的阵地,墙上的字画、名人的警句、温馨的提示语可以让学生生活在崇廉敬廉的文化氛围中;班会、主题班会、校会、升旗仪式也是学校班主任、学工处、团委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崇廉敬廉的阵地。历史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各处室的活动,及时给他们提供已拥有的廉政素材和资料,并给以知识上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将学科组活动成果:的“廉政手抄报”和“廉洁在我心中读后感”做成专题展板在校园内展出,通过学生的手和笔向全校师生传递崇廉敬廉的信息,同时也为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历史教师论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素质漫谈
摘 要: 历史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历史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完善和实施,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作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历史教学 教师素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教育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国民文化的重要阶段,一个公民接受历史教育,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发展,主要在中学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也主要在这个阶段。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已经很难适应在知识经济时代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创新中学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即历史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忽视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在历史课堂中不被认识或重视的现实,固定化的模式导致课堂相对封闭,使历史课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知识难以理解记忆,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的素质就成了改变历史教学不良现状的关键,以下谈谈本人的管窥之见。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的素质,注重学科渗透
中学历史教学多年来形成了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固定模式,使得学生上历史课以为就是记忆课或故事课,从而缺乏兴趣,而且历史学科长期作为“副科”,一般每个星期只有两节课,比起语数外等学科教师来,中学历史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与学生交流,培养师生情感的难度更大,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讲课不能仅凭课本和参考资料“照本宣科”,既不深入研究教材,也不能通俗易懂地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精心研究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历史讲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过程,地理讲的是事件存在的空间位置和范围,政治讲的是事件给予我们的启迪和道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历史学科为主体,聚合地理、政治、语文等各学科,将课堂教学进行得生动,并深入挖掘教材中潜藏的信息,独辟蹊径,从新的角度达到“柳暗花明”的目的。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教师们知道的东西,就应该比他课堂上讲的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把握教材,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其次,中学历史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才能。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既做本学科的“专才”,又做无事不晓的“全才”,并且注重时事的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形成动态的知识结构。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结构日新月异,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并融入教学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新时期教学的特点。如在讲授“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成就”时,提及伽利略制成了望远镜证明了新天文学说的正确性,就可与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相联系。这既注重了历史和时事政治的融合,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代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特别是中学历史的教学方法。中学历史教学要早日改变那种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僵化模式,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从而达到既教会知识又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历史教师首先就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求知欲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不用过激的语言讽刺学生,做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信心和依靠。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要用生动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充满激情的语言,使学生听了便“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把教材讲解化难为易,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手段,如记忆朝代主要事件的顺口溜;为了学习方便而制作的小卡片等,这些教育手段在今天仍不过时,还应该大力提倡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师也应注意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力争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平时要注意和搜集与历史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如《开国大典》的片段就可以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所授的知识从抽象到具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做学生的道德楷模
教书育人,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教师的道德观念、事业责任心直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凡事要求学生形成的品质,教师首先要具备,言教可使学生明理,而身教可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教师的言行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中学历史教师更应该具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严格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把公民道德纲要的要求落到实处,改变过去的空谈和说教,真正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精益求精,成为深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教师,这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应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将有助于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不良现状,寓教于乐,真正发挥中学历史教学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巨大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
历史教师论文:推行“先学后导”教学策略,促进历史教师素养的提高
摘要:綦江县东溪镇初中学历史教研组经过三年的实践,“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策略得以扎实推行,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基本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彻底改变,教师角色意识正在形成,学科专业素养和创新素养大大提高。笔者认为,在农村初中推行“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策略,能人面积促进历史教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先学后导” 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学科素养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生源差、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薄弱,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2005年9月,该校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推行“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策略。三年来,此策略得以扎实推行,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历史教师的素养大大提高。下面就东溪镇初级中学校推行的“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以及在促进历史教师素养提高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对“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及其流程的看法
(一)对“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看法
经过三年积极探索与实践,该校历史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了“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即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先学后导”的基础在于“学”,“先学后导”的实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导演)、引导者、指路人。
“先学后导”教学的基本经验是: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出来的;教师任务不是去讲,而是“导”、去组织、引导学生学。
“先学后导”符合认知规律。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一般认知过程是阅读——理解——分析——质疑——释疑——结论,而“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恰恰是按照这一认知习惯来展开的。
(二)“先学后导”教学策略的流程
学生在教师编定的“导学提纲”的指引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点拨下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合作设疑、探究释疑、相互帮扶、运用展示、共同提高。
二、“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该校历史教师素养大大提高
(一)教育教学素养得到提高
1 教育教学观念得以更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要求历史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
在历史教学上推行“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明确要求历史教师自觉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平等教育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尊重学生,着眼学生发展,健康成长。张扬个性,让每朵鲜花竞相开放。
为此,东溪镇中明确要求历史教师树立四个意识: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意识;建立“三维”教学目标(育人为先)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升学生发展的意识。
三年的课改实验,东溪镇中的较大收获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以更新。以前,这个学校的历史教师谈论新课程往往无从谈起,现在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再谈新课程的育人观、自己的体会等,每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2 教学方式得以彻底转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一堂历史课,老师讲得天昏地暗,学生昏昏欲睡;或者是教师要求勾勾画画,学生写写背背;整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苦。
着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东溪镇中在历史教学中推动“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用“八个强化”来落实。即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习活动的管理,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强化教师的“导”,强化面向全体,强化学生的小组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强化学习活动成果的展示,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年来,东溪镇中的历史教师们在历史教学中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师生单向信息交流向师生、生生等多向信息交流转变,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
东溪镇中历史课改实践使我体会到一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讲得有多好,表演得有多逼真,而在于是否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和老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在历史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探究展示,谈心得,说收获,张弛有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3 教师的角色转换意识正在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使东溪,镇中历史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川教版八年级下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时,一个教师结合实际设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角色就是做好学生学习的统帅(导演);教师用歌曲、钱币、人物来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的角色就是发挥节目主持人的作用。教师交代任务,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师就变成教练员的角色;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表现及学习效果,适时点评鼓励,教师就变成节目评委的角色;教师积极进行点拨引导、分析,指导学生运用,这正是体现了教师角色的主导作用。
另外,历史教学还必须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还要求历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新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还应成为对学生的评价者。
(二)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促进东溪镇中历史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学科科研能力方面的素养得到提高。
1 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得到提高
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历史学 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近期研究成果。
东溪镇中的历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理论学习、资源共享(教案、导学提纲、资料、试卷等共享)、上“七”课、请进走出、听课评课以及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等)。
在强调“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才能高屋建瓴驾驭全局;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旁征博 引。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不会被淘汰。
2 学科科研能力大大提高
在学科专业素养上,历史教师还需要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即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由于“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都可能碰到许多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如何更好进行活动探究;如何使小组合作交流更加有效;对历史课体现“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如何评议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探究,不断交流形成共识。这说明“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要以教科研作保障。东溪镇中的历史教研比较有特点:历史教研组、备课组推行“四个一”(一个中心发言人、一个活动主题、听评议一节课、一段教学反思)的教研活动常规;推行以“学习——实践——反思——交流——总结”为流程的“六个一”(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读一本教学理论书籍、写一系列的读书笔记、一份课改“案例”、组织一次教学研讨活动、获一项校级以上的教研奖励)的校本教研;实行每周一次的听课议课制度(定时间、地点);开展“七课”活动和教学督查推门听课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为“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使历史教师的学科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三)历史教师的创新素养进一步提高
推行“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之举。“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进一步提高了历史教师的创新素养。
1 整合历史教育教学资源的素养大大提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学过程就是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帮助的过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与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要力求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即“源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例如,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国民革命运动》一课,有“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三个子目,分别讲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高潮、失败。东溪镇中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进行重组,用学生身边的历史人物罗俊声的事迹贯穿全课,用他黄埔军校二期学员的史实来讲“黄埔军校的创建”;用他填词的《国民革命军歌》来讲“北伐战争”;用他在重庆“三三一惨案”中负伤的史实来讲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目。中间穿插黄埔军校校门上的对联,演唱《国民革命军歌》,以及北伐战争视频和夏明翰的诗歌等材料来重组教材,增强教材的亲和力,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是历史,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关注历史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整合历史教育资源的能力。
2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的素养得到提高
三年前,东溪镇中刚开始推行“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策略时明确要求每位历史教师要上教学研究课,必须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到现在,所有历史教师都能娴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自己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与历史教学有机整合素养大大提高。
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历史教师要要永葆进取之心创新之意,和学生一道成长,一起创造,做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三、尚需加强之处
1 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技艺尚需进一步提高。
2 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普遍偏低,而学习目标的设置。教材的取舍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高低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学习,持续“充电”,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迫在眉睫。
3 教师的教育研究、创新能力尚待提高。
4 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实现有机结合至今不得要领;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如何更好进行活动探究和如何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至今还在探索之中。
三年来,东溪镇中扎实推进“先学后导”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该校历史教师的素养确确实实得到显着提高,教学质量大幅攀升,成为我县课改的楷模
历史教师论文: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摘 要: 本文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师的角度,以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教师个性为切入点,探讨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对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初步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历史教师 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成长,持续发展,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其专业发展指的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专业水平、历史教育教学水平、管理学生与班级水平,不断成长,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的历史教师的过程。
一、形成自主发展意识,完善教师个性
科学发展观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自主发展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自我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学历史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取决于自身,其中自主发展意识尤为关键。因为“教师的自主发展需求和愿望是内在的,这种需求和愿望是根据自我意识,基于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愿望和目标而产生的,是自我超越的内在依据和动力,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容具有个体性,是个性和社会性和谐发展意义上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发展状态,是基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自我超越活动”,教师只有形成了自主发展意识,才能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只有形成了自主发展意识,才能不断克服发展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挫折,不断前进。自主发展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确立奋斗目标
中学历史教师形成自主发展意识后,就要确保自己在教育改革方向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因而必须制定相应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的蓝图,既能够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引导和监控,又能够为教师对自身专业的发展的反思提供一个参照。教师的专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目标的确立、策略的拟订,等等。其中自我分析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进行的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自己的特长。教师只有对自己有而充分的认识,才能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能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能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应该追求把历史学科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体系中,形成历史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进而影响身边的每个人,使他们在学习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只要历史教师有了这样的奋斗目标,就能主动自觉地战胜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三、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1.不断积累、拓展知识。“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科学背景知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要求学生知识的获得要融于体验历史的过程中,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只要掌握好历史学的知识就可以教好学生的观念。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中学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一定要积极努力地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着作,关注近期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的获得除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专着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体会积累,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体会。新历史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学习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2.积极进取,提高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教师不仅是一桶水,而且必须是有源头的活水”,为此,教师仅依靠入职前的培训和原有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不断学习、获取知识、充实自己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很关键的能力。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而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要有创新意识。首先,历史教材处理的创新,要根据当地人文资源、学校条件、学生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其次,历史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音像、计算机等应用于历史教学,就能集图、形、声于一体,既能增强教学的直观和动感,又能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观念,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历史,体验 生活,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积极应对新课程的挑战,同时还要努力实现专业发展,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尽情地挥洒,与新课程和学生一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历史教师论文:浅议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这个主题已经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威信,也直接关系到教与学这个教育教学最主要环节中师生的交流是否成功的问题。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多方位的问题,不可或缺地包括师德、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在此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具有广博丰富的专业知识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进行交流的场所,同时课堂教学恰恰是具有明显学科性和专业性的。一些被学生不认同的教师,大多数是专业不过关,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对于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前因后果、年代的连续、本质等分析不够透彻,一旦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问倒”,就以其它的方式进行掩饰,导致学生对其没有信心。只有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具备比教材更高深广博的知识,对教材内容有着十足深刻的认识,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正确处理教材,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取欲。
二、了解掌握多方面与历史密不可分的技术和知识
在历史课教学中,能否让学生较大限度地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地接受掌握,不仅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在于教师能否驾驭课堂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历史不是脱离其他因素而独立存在的,历史教学更是如此。如讲到《唐宋时期的文化》这一部分时,不能只是按照教材讲讲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对那段时期着名的唐诗、宋词要能顺手拈来,通过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来满足学生对历史、文学等方面的需要。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电脑成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得力帮手,同时也与历史教学有不可或缺的联系。教师应该善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教师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一)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教师是通过语言将诸多的知识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条理输送给学生。要想把这一任务完成好,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讲课时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二)要有情感,富于启发
情是语言的本质,又是语言的先导,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会给学生的印象最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要求素质教育代替升学教学。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富于启发,课堂上教!学气氛才会活跃,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三)要有美感、节奏感
教师的语言应该和诗一样富有美感,语韵和谐。加之语言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给学生留下美的熏陶和暗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堂充满活跃。教学语言除了美感外,还要求掌握语言的节奏,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就像歌曲一样,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
(四)要文明用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托起太阳的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热情的话语是鼓舞学生上进的力量。因此,教师的语言更要文明。
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广泛爱好和良好语言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以接受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学习,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一个值得学生信赖的形象、知识的“网上站点”的形象取得学生的信心,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对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历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师论文:历史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使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在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定位于何种角色?我认为,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教师是设计者
在历史教学中,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只有较复杂、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的学习内容,才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合作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应设法将合作学习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如游戏、角色表演、团体竞赛、生活问题解决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我曾经尝试设计这样一种“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历史问题抢答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本内容、生合作设计历史问题,然后有序地提出问题,让对方一组同学抢答,由教师对两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和抢答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优胜一组。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自主的合作学习积极性很高,整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显然,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定程度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合作学习能否落到实处,是否有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课前总体设计。
二、教师是组织者
在实施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做好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合适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为4—6人,每班共分为10—12个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需经过多方考虑组合在一起。比如,比较内向的学生和比较活泼的学生一组,这样有利于互补互促;同样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能力等。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教师是引导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导”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对目标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而不是让学生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否则就会造成课堂“动”而“乱”。其次,教师应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引导,以保障合作学习能有效有序地进行。例如,在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若没有希特勒二战就不会爆发”等问题时,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有时候思维越走越远,甚至“离题万里”,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言归正传”。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更多地扮演一个“穿针引线”者。学习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一方面,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感受和寻找。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只有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很快排除障碍。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中容易出现片面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方法论方面的引导,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公正、客观,要把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品评,而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衡量。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创设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情境,及时作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等。
四、教师是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意味着共同参与,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绝不能只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地参与其中。首先,教师在参与中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看成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探究活动,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其次,教师在参与中要发挥“援助者”的作用,当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当发表自己的看法,征得小组成员的肯定,使合作学习得以继续。当讨论交流偏离目标时,教师应及时把握好“方向盘”;当激烈争论变为争吵时,教师应以组员的身份出面调停。另外,教师还应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学生对你的看法提出质疑时,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虚心接受,充分体现“教学相长”。总之,在小组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人人都是平等的。
五、教师是激励者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时,他能做得好”,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在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有取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真诚的表扬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即使是不完整、不够甚至错误的表达,教师也应该欣赏学生积极思考和敢于发表己见的品质,对他们敢说、敢问、会问的表现给予表扬,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切不可用“你们的观点不对”、“这样的说法错误”等否定的语言扼杀学生的表达交流欲望。只有肯定进步,鼓励成功,学生才会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随即做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换,但只要大胆尝试,勤于反思,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很快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历史教师论文:谈历史教师的素质与历史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实现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作为历史课教学,理所当然也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创新。
一、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1.改革与创新的意识。
现代社会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从理论观念上、办学体制上、考试评估上、课程教材上、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则出现了推理式、辩论式、程序、图示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改革与创新意识已成为现代历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2.具备广博的学识及敏锐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3.、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又要丰富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可以抛开教材,融入教师的声情语调,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像讲故事那样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教师所设定的历史时空中,而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则运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加以阐明。
二、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历史教师深人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含义,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来介绍做人的道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探索史。
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等几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和“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通过以上史实的讲述,同学们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深刻的道理,从而更加热爱共产党、祖国和人民。
三、实施素质教育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将一系列有关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图文并茂、生动真实的环境,并能构成一幅新的景象,用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同时它的直观、可视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具有信息量大、范围广、摄取便捷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图示等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感知的手段自由地获取信息,从而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和开放式教学环境,学生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进行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师如能正确使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变学法,教会学生学习
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经验的方法的总和。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方法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高兴,学得快乐,并学有收益,确实是每位老师经常探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乐学常把学生带到愉快的心境,使教和学产生共鸣、产生动力和主动性,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初二中国近代史课当讲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时,让学生自己讲一讲我国劳动人民营造150余年的艺术结晶——皇家园林,为什么会被英法联军劫后一火焚之,成为一片废墟,至今不能修复。为什么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会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历史上及时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伴随各国瓜分和抢夺殖民地的高潮,通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件,通过租借的手段,步步紧逼,抢去或租借了我国大片的领土,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逐步控制了我国的经济命脉,直到解放前夕,我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呢?学生听后,不言而喻,动力和激情并存、愤怒与仇恨并举。运用此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教育自己,要比老师一味的说教效果好,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中的知识,还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要增强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让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而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并且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形成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历史教师论文: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有开设研究生课程班、组织教师岗位进修和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等等。这些培训活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历史教师的不同需求,但是它们一般都采用学历培训的课堂授课形式,注重知识传授,没有真正将着眼点转向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上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现在已由学历教育为主进入以继续教育为主的新阶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的培训要迅速转变观念,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显然已不太适应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要求。当然,必要的讲授还是要的,但决不可局限于此。时代要求我们努力探索一些崭新的、尤其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只有这样,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近阅台湾近期一期《清华历史教学》杂志,上面介绍了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专家采用“学术论文研读”的形式培训中学历史教师的做法,读后颇感耳目一新。我以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参考。本文即以台湾同行的经验,并结合个人对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考察,提供一隅之见。
一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举办中学历史教师暑期进修班已有多年。为使工作卓有成效,该所专家不断总结经验,锐意改进教学形式。l999年暑假,尝试开展《资治通鉴》阅读与研讨活动。主讲教授张元先生在数月前就针对将要研读的内容,设计了若干重要问题交给历史教师,要求他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并予以解答。经历较长时间的准备,到暑假开学之时,他们“无不摩拳擦掌,胸有成竹”,“课堂上呈现出一股活泼的气氛和高亢的学习情绪”。经过相互切磋探讨,他们除感到获益匪浅外,仍觉得意犹未尽,均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值得继续采用和推广①。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2年夏天,张元教授又接着主持了“中国古代史学术论文”研读。他从海内外着名史家的文章中,选出23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供历史教师学习和研讨。其中有《夏商时代的国家形态》(杜正胜)、《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杨宽)、《论春秋时代之道德精神》(钱穆)《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周一良)、《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元代的儒户》(萧启庆)等等。要求历史教师先仔细阅读这些论文,并写成摘要。每次讨论3-4篇,共分7次。
讨论的经过是这样的:张元教授先要求历史教师每人拿出一张纸,记下要回答的问题。等他们思考片刻后,便以收上来的字条中的观点作为课堂讨论的开始。课堂讨论的气氛既紧张又活泼。张教授针对学员研读论文产生的一些疑惑,层层逼问,启发点拨。譬如他问学员:陈垣写《关渔山的生平》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与《元西域人华化考》相比较,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因为此前历史教师反映这篇文章难懂,也不知道关渔山为何许人。经过一番点拨解答,大家恍然大悟。除了探讨学术论文的谋篇布局、论证方法外,张元教授还对文章作者作一些深层介绍和评述,不时插些相关的士林掌故,使研读活动变得趣味盎然。历史教师普遍感到有收获,觉得这种形式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
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学术论文研读之所以受到历史教师的欢迎,我以为这是由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术论文研读的特点所决定的。
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属于学历后的教育。它以深化历史专业水平,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②。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既要满足历史教学当前的需要,比如知识补缺、更新等;但更要着眼长远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后者应该是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具有层次性。而学术论文研读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它带有浓厚的学术性、研究性,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主要理由如下:>
(一)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师的专业学识。
勿庸讳言,历史教学长期并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人似乎已经形成这样的认识误区:历史教学无专业性可言,什么人都可以教历史。何以如此?不可否认,其中有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人们对历史学科的传统偏见等诸多复杂的外部原因。但是,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平时的教学满足于阅读几本“教参”或者大学通史教材,历史专业学识停留在所谓“半专业”或“准专业”的水平,应该是个不容忽视的内在因素。
21世纪需要大批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这对历史教师在专业学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历史教师固然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因为历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如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甚至一堂具体历史课的优化设计,都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撑。但是,诚如西方学者所言:“不管教师在哪种情景中工作,他总是通过学科内容进行交流的。”③历史教学的内容是“历史”,历史教师当然只有使自己的历史专业功底由浅显逐步趋向广博和高深,才能较好地“授业”和“解惑”,发挥历史教师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历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史、人口史、家庭史等史学着作日渐增多,史学与社会学、自然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的新研究正方兴未艾。历史研究既注重从多角度作细致的微观分析考察,也提倡用“大历史”的观念,即宏观地由前后(时)、中西(空)的往复观照,审视历史④。历史研究的这些新变化必然对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我国近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加大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篇幅,写进许多生动、丰
富、新鲜的内容,使历史教科书真正体现史家所津津乐道的“多方位”和“立体”的历史。高中历史教科书突出高层次的和理性的历史知识,例如典章制度史、科技史、思想史等。同时还编写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加强历史教科书的信度,培养学生的理解、思考和分析能力⑤。 面对历史教科书的这些新变化,历史教师惟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方能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学术论文研读可以使历史教师获得大量“教参”中所缺或者语焉不详的学术背景;可以多角度地了解许多历史问题的侧面;还可以体会史家是如何使用史料、诠释史料以及进行论证和说明的,从而使历史教师自身思维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有效训练。可以说,学术论文研读对历史教师专业学识的增进是非常有益的。
(二)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历史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大凡有进取心的历史教师都比较关注课堂教学问题。但是,仅仅从历史教育理论书籍中搜寻一些教学原则又是很不够的。这方面,学术论文研读对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能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史学论文写作和历史课堂教学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有一个问题作背景。史家写论文是对某些历史现象、历史解释表示不解或怀疑;教历史是为了廓清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又如,它们都凭借史料说明问题。写史学论文离不开史料,所谓“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⑥。教历史也往往通过介绍史料使学生获得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从某种角度上说,历史课堂教学就如同一篇史学论文,可以解析为一个个有组织的教学重点,再通过一步步的论证(资料讨论、问题推理)来逐步建构一个清晰的历史图像。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可以借学术论文研读来学习如何用论证的方法架构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研究能力。
如前所述历史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学识趋向广博精深,增强专业性。而教师的专业性之一便体现在较强的研究能力方面。近年来,“教师是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教师是在研究中提高和发展的⑦。
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我赞同台湾学者的观点,即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一则能了解何为学术论文;二则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包括论文的主旨是什么,使用的史料有哪些,论证的方法如何,等等。就是说,通过研读学术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进行历史解释的。
除此之外,我以为研读史家论文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在自学、研讨的过程中,使历史教师领略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受到正规的学术训练。新世纪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培养一大批“研究者”、“学科带头人”为价值取向,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从一踏入学术殿堂,就接受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所谓学术规范,就是在长期学术研究中形成的一整套规则。它大到梳理学术界已有成果,谋篇布局、论证方式,小到引文注释、文献索引等等。它是衡量学术水准的一把标尺,也是增进知识的有效保障⑧。遵循学术规范,杜绝拼凑、抄袭等违背学术规范的现象也是历史教师必须正视的严肃问题。从《清华历史教学》杂志介绍看,张元教授挑选的史学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是2世纪我国着名的史学家,其中不少属于“大师”级的人物,如陈寅恪、陈垣、钱穆、周一良、杨宽、向达等。这些史学家治学严谨,研究历史必先掌握充分的史料,而且对史料审慎考订,一名一事务得其实,方作结论。研读他们的学术论文,对历史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包括学术规范的养成,必定是十分有益的。
三
学术论文研读,过去在教师培训中用得很少,所以目前还是个新的课题。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采用这种形式究竟如何操作?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里提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精选文学名家之作。
众所周知,近现代史学论文可谓“浩如烟海”,全部拿来供历史教师研讨,不但时间不允许,而且其中也不乏平庸之作。因而只宜从公认的史学名家的文章中挑选少量名篇出来。2世纪我国史学界产生不少杰出的历史学家,像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陈垣、顾颉刚、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等。从他们传世的大量学术论文中精选几篇代表作,大概并不困难。同时,为了拓宽学术视野,我们还需做好几个“兼顾”:一是兼顾不同流派的史学文章。例如中国史学论文,既选马克思主义史家写的,也选实证主义史家写的;既选大陆史家写的,也选台港澳及海外华裔史家写的。二是兼顾不同研究方法的史学文章。既选宏观研究的,如用宏观的方法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论文等;也选微观研究的,如考证一件史事、一部古书等。三是兼顾不同篇幅的史学文章。长篇或短文,只要论点鲜明、论证严密,应一视同仁。某种程度上讲,短小精悍的史学文章更需要“开门见山”提出独到的见解,可能更见作者的功力,因而对它不该心存偏见。
(二)必须对作者及论文的学术背景作一定的评介。
史学家的文章总体上都比较严谨,但不同的史家论文又各具个性色彩。比如,有的很严肃,有的感情丰富,有的很尖锐……这当然与论文的作者背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张元教授在组织历史教师研读学术论文时,注意提供作者的背景资料,评述其个性特征等,这样就使论文的特色更加凸显。例如,研读陈寅恪的文章,他下发《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余英时);谈到陈垣,他补上《陈垣传》(萧启庆);说及钱穆,又附带提起《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钱宾四先生与我》(严耕望)等⑨。
我以为这样的教学处理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对文章作者作深层分析、评介,不但突出史家的个性魅力和其丰硕成果,有助于历史教师深刻理解其学术观点,而且可以平添不少趣味,使教学气氛比较活跃。此外,介绍文章的学术背景,能使历史教师认识文章所达到的学术高度,有助于开扩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在注意学术成果的同时,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必须营造思考的教学气氛。
传统的观点将历史学科看作是一门对“既定”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甚至背诵的学科。但是,这些“既定”史实和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对这些史实和结论如何认识?能否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这些问题则往往被忽视了⑩。也就是说,传统的历史教学不主张学习者作任何独立思考,只要记诵即可。现在看来,这显然是错误的。“历史是一门思考的学问”,这种认识现在已经为许多人所接受。
学术论文研读是一种高层次的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营造思考的教学气氛,培养历史教师独立思考的习惯尤其重要。首先,要布置历史教师预习论文,即先将论文仔细阅读几遍,做好论文要点摘录,特别是深入体察作者的“问题意识”,研究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以及是如何整理资料的、如何用资料架构出历史图像,等等。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讨论的气氛才会热烈,否则极有可能还是主讲教授唱“独角戏”,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其次,讨论要突出
主题,多针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研讨,并且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促进历史教师积极思考。再次,讨论结束后,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写心得感想,回味研读学术论文的过程,做一些总结性思考。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术论文研读是一种高层次的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它不但能够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能够使历史教师获得必要的研究能力,并对历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它决非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惟一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专题讲座、微格教学、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这是其一。其二,这种教学形式对组织者的学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承担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高校历史系需要遴选经验丰富、学识造诣深的教授负责,方能顺利实施。
历史教师论文:历史教师观念与知识的自我更新
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除了从宏观上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的教育体制之外,从微观角度说,教师要自觉地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要不断吸收近期的教育科研成果,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在素质教育中成为专家型的历史教育工作者。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自我更新的及时步
在教育实践中要确立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学生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去独立地获取知识,开发智力的。“双主体”作用是指从教学角度来说,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他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他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能动性。
在教学中要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学生,即使他们的学习结果相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过程和方法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考虑教学内容的智力培养价值,遵循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学答”式教学模式变为“学问”式模式,以达到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目标。
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整合性培养。我们自幼被教导把问题加以分解,把世界拆成片片段段来理解,这显然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容易处理。但是无形中,我们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然失掉了对“整体”的连属感。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知识首先要从整个关系模式中认识事物。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讲授教材时,总是采用分析的方法,一章一节地相继进行,这正如建筑大厦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往上垒。认为一切皆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而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大厦建成的整体构造如何,学生事先心中无数。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每学期的及时节课,就应将整册书的历史概貌非常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并将全书的线索勾勒出来。这种挖掘和探索事物实质及其史实间因果联系的过程能够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日常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系统,并按照知识系统加深对已有知识以及新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二、优化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教师要圆满地完成教育的任务,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历史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subject involved knowledge)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也就是我们的历史专业知识。过去认为这种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我们一直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进修。可是教育心理学家通过量化测试,得出结果,历史教师在专业知识掌握上达到一定水平后,则与学生的成绩没有了相关性,所以仅仅拥有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的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专家型教师面对内在不确定的教学条件能作出复杂的解释与决定,能在具体思考后再采取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在这些情境中,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高中试验本新教材注重经济史的讲解,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钻研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讲解《马关条约》关于“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时,学生就希望具体了解与今天的保税区之间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时势,懂得经济学常识。在讲改革开放时,指导学生们联系对目前国有企业一些问题存在的疑惑,进行课堂讨论,写下了《中国企业,一路走好》(已发表),从而既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又实现了德育渗透。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心理学家林崇德在“学习与发展”理论及时条就写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的解释,这种解释要以学生对该学科的掌握情况为依据,要考虑到学生对该学科已有知识的理解。正如杜威指出:科学家的学科知识和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能理解。
三、教学过程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
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到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其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呢?
一是利用交互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轮流承担教的角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具体教学而言,就是尽可能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发掘自己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创造力。教学中,由于教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自主讲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承担教的角色可使学生自然地担负其责任、积极模仿教师示范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在准备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拓视野,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运用灵活了。
二是有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 学。教师必须有参与现代技术革命的意识。CAI刚刚进入课堂,只是制作一些动画,将静态变为局部动态,将抽象变为具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由单纯使用听觉或视觉,变为听觉、视觉并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随着人们对CAI系统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有效利用增加了,利用CAI系统交互性特点更新历史课堂教学,实现这一质的改变。
交互性是指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直接交流活动的特点。在CAI状态下,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输入和输出设备,通过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学习,因此交互性是CAI教学系统的一个基本特点。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题为《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的内、外部因素分析》综合复习课CAI系统课件设计为例,通过学生阅读史料,以多选形式检查阅读效果,考核窗口则由教师主程序控制。如果选择错误,计算机将自动返回相关方面的史料群中,便于学生查明自己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情况。在掌握之后进入考核界面进行考核,并为这些学生额外提供检查题,以巩固知识。
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的那样,多种感觉分析器的协同作用是提高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同时,教师从主机控制屏中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各部分知识掌握程度的量化指数,为以后教学重、难点的安排提供了及时手资料。这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施性更加突出,可以有效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这里的监控主要是保障教学的成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和反馈。的教师是教育过程加反思。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对正确的回答教师要及时强化鼓励,对错误的回答可用延时判断来启发学生,强化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内容和方式。
作为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永恒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给学生历史知识仅是及时步,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将具有长远的意义。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将是我们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的选择之路。因为高素质的人才是由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来的。
历史教师论文:关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思考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已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本文着重探析关于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问题。
关键词: 中学 历史教师 学科专业素质 提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月桥在其着作《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中指出,中学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要的,这就是历史的专业素质。这种素质是分层次的:及时层次,即最基本的要求,具备中学历史教科书所需要的历史知识,能驾驭中学历史教材。第二层次,具备较广、较深的通史性知识。第三层次,具备专题性和断代史、国别史的专业知识。第四层次,了解历史学界近期研究的成果,具备能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部分是次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文化素养,这就是要具备与历史专业有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所牵涉的领域很广,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既有科学的,又有艺术的,因此历史教师的眼界要开阔,涉猎要广。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缺项,重新学习语言、文学、哲学、经济、科技、音乐、美术等非历史学科,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而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从总体上还达不到上述要求,也就是说,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相对于新课程的要求是普遍偏低的。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使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笔者以为,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新课程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应该将宣传和培训工作落实到位。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新课程体系下合格教师的主战场,应当为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尽量为教师适应新课程铺设道路。但对教师来说,这些仅仅是客观因素,要克服前面谈到的种种问题,提高学科的专业素质,保障自已能够迅速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一、加固学科功底,丰富文化底蕴
恩格斯曾经说过:“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的确,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很难想象,一个专业知识贫乏的历史教师能把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至理名言说明了历史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要肯下功夫读书。那么,要读什么书,怎样去读呢?于友西等学者在《历史学科教育学》一书中指出:“中学的历史教师们无论如何应该就范文澜(后由蔡美彪先生接着完成他的修订工作)、郭沫若、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专着中选择一套,作为自己精读的着作,理解它、熟记它,别家在某个历史问题上与他所选定的精读专着有什么不同,他应该一看就觉察到,并能有自己的想法。对世界通史也应如此。……此外,还应经常阅读《历史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刊物及《光明日报》的史学专栏的有关文章,以便随时汲取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掌握历史战线的科研和斗争脉搏。如果某位教师除此之外,还能进行一些历史专题的研究,那就更好了。”这里提及的书目和期刊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绝大多数教师在高校教育阶段都曾长期接触过它们,但目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历史教师恐怕并不太多,高遗忘率和低更新率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进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我们有必要把这些书刊重新摆放在案头,细细研究,一一攻克。
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因而历史教师不能再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无所知,对于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哲学、美学、书法、雕塑、绘画、宗教、法律、音乐、军事等,同样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埋头研究。只有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丰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放、创新思维。
二、树立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发动机,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实验不断深入,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摸索教学规律、研究历史教育理论成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教师并非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只是这种思考多为即时思考,瞬间即逝,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这就是科研意识不强的表现。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把日常这些点滴思考和实践效果记录下来,并从理论的层面进一步挖掘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文字,就是一篇有价值的研究 成果。笔者以为,历史教师要在科研上有所作为,要做到三勤:一是眼勤,即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二是脑勤,即善于反思和总结;三是手勤,即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思考和总结的结果。为此,历史教师不妨准备一个专门的记事本,随时记录问题,写下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三、注重技巧,教学相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及解答、批评和表扬等方面的技能,具备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心理暗示等技巧,甚至还要学会使用现代电化教具,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运用于课堂实践中,使学生能较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能力的不同要求,摸索出一套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如在高一年段针对学生比较好强的年龄特征开展竞赛式教学法,在高二年段则进行乐学教育法,对于高三年段的学生采取参与式教学法。经验丰富的教师还善于采用身体语言和直观教具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地捕捉信息,并在脑海中形成直观而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是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和其他表现同时并存的。学生正是在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对使自己获取知识的教师产生信任和崇敬。
四、兴趣广泛,寓知于教
一个兴趣广泛并有所特长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会受到欢迎,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虽然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中可以没有这些内容,但历史科的包容性极强,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在书法、体育或文艺上的才华也往往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老师”感到自豪,进而产生“崇敬”心理,这对于组织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有益的。一个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以接受的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学习,教师也可藉此树立十分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以“高素质”的形象“先声夺人”,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这对于营造“乐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期探索心理教育与知识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广大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宽厚的专业知识、勇于进取、敢于钻研的精神,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在课程改革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历史教师论文:历史教学中教师感恩教育论文
一、前提:教师应心怀感恩,用心对待教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故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心怀感恩,牢记使命,用心对待教育,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给予帮助;当学生思想有波动时及时给予引导;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师者果真如此,学生一定会感觉到老师是负责任的、是爱他们的。学生自然也会心怀感恩,真心做人,用心对待学业。上历史课时,当有学生犯困,我常常轻轻走过去提醒他;当有学生犯了错误,我用引导替代无休止的埋怨和批评;当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我会及时与他们促膝交流,共寻根源并制定出改进方案;当班级有学生犯重病住院时,我会带领学生看望他(她),若该生家庭贫困,我还会发动师生一起为他(她)捐款……慢慢地,在学生眼里我看到了上进和感激的目光,班级也就变成温暖的家。学生这些细节的变化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
二、关键:教师要善挖教材,适时感恩教育
1.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人较大的事情,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性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丰富,历史教师要善于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
(1)荣耀中华的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发现:早在1400多万年前被视为人猿共同祖先的腊马古猿已在我国土地上生活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及养蚕缫丝的国家,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商朝的甲骨文留下了世界上有关日食、月食的最早观测记录;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光耀世界……从夏的建立、秦的统一、唐的强盛到康乾盛世,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一直经验丰富于世界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同舟共济、奋斗进取,“神舟”飞天,玉兔奔月,蛟龙下海……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及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2)“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
“人无志不立”。翻阅历史,中华大地英烈豪杰令人钦佩。屈原为挽救祖国危亡,竭诚尽智、以身殉国;西汉苏武面对匈奴威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民族英烈文天祥为国家、为人民自强不息,忠贞不渝;明朝戚继光抗倭,妇孺皆赞;林则徐勇击敌寇,虎门销烟,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励国人救亡图存;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等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教师依教学进度适时介绍这些先进人物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史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使命感,进而将这种情感升华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人民幸福、国家独立和富强贡献一切,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3)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历史上,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及统一,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其壮举动感天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勇驱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誓捍国土,英勇抗英,最终壮烈牺牲;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将士不畏劳苦,奋力杀敌,收复新疆,粉碎俄、英两国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诗人丘逢甲倾家财为兵饷,训练乡团义兵,抗击日寇侵台,誓维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针对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展现这些史实,让学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宏伟事业,任何阻挠国家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都将失败。
2.感自然之恩———生态文明教育
(1)人为破坏自然,惨痛教训当吸取。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若践之,必自食苦果。翻开历史,此类教训令人痛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到了两汉时期,黄河多次泛滥,危及百姓生活。隋唐时期,放火烧山、向山要田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环境恶化。中国近代由于战争频发、矿藏滥采等因素致使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泥沙淤积、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新中国建立后的“”、“”及改革开放之初人口惯性增长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三次工业革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排放工业垃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凸显,海啸、厄尔尼诺现象频发,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2)人地和谐共处,美丽家园是期盼。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离开了自然人类就难以生存。为此,人类感恩自然的给予,用心呵护自然。先秦时期,周文王告诫儿子武王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道家则以尊重自然规律为较高准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管仲在治国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呼吁“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孟子进一步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已有了约束乱砍滥伐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条文。由于多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古代蒙古族更是把自然环境的价值看得超过个人的生命价值,为了处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他们通过“游”保护生态平衡;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习惯法还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在蒙古族的精心呵护下,古代的蒙古大草原始终翠丽茂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建设小浪底、三峡、“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生态工程;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正反两方面史实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善于保护环境。面对潺潺流水、清澈的池塘我们才会有健康;面对悠悠蓝天、朵朵白云我们才会有梦想;面对参天大树、飘香的花朵我们才会有希望。
3.感社会之恩———和谐社会教育
(1)和谐之音当弘扬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对于和谐之音我们当加以弘扬。
历史上和谐思想主要有:孔孟提倡“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唐太宗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强调“存百姓”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主张建立和谐制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历史上和谐的实践主要有:中国古代西汉、唐朝及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不和之举应剔除不和之举有悖历史潮流,我们要引以为戒、坚决剔除。
历史上不和谐的典例主要有:商及秦隋王朝统治后期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印度独立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不仅阻碍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至导致印度政局动荡;当前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贩毒走私等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能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人类应当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携手努力,共建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辅助:举办各类活动,践行感恩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各种节日举办相关活动。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及重阳节举办“为长辈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活动,感恩家人对自己的养育;清明时节带领学生祭扫烈士们,缅怀先烈,让学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五一劳动节通过黑板报专刊,告知学生要热爱劳动、爱惜粮食、感恩农民;五四青年节通过举办歌咏及演讲比赛,激励学生做一名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教师节通过开展学生“为老师倒一杯水”等活动,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培养;建军节及国庆节到了,可通过举办联欢晚会或图片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此外还可以举办道德讲堂、编发教育读本、拜访老红军、走进社区、参观革命圣地及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践行感恩、落实感恩。
作者:赖厚爵 单位:德化第三中学
历史教师论文:中学历史教师队伍构建课程改革论文
1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改革的深入进行,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以下一些特征:
1.1教材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我国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根据这项标准,一些出版社也相应编制出了新的教材,比如人教版就推出了必修和选修的教材,供相关学校选用。这种新编出来的教材,不再单纯采用以往的以朝代更替来划分历史阶段的做法,按照一些章节单元的结构重新构建了教材体系,这种做法就有助于学生告别对于历史阶段的分裂式理解方式,形成大一统、整体化、全球化的历史观,慢慢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
1.2内容更为详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下出版的教材,内容更加详实,突破了以往过于重视叙述革命、起义、和运动等内容的做法,更多的设计到人类世界古往今来的科技、文化、艺术、哲学、宗教成果等,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向学生传播更多的人类知识。当然,新教材对于一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比如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也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以保持鲜明的立场,向学生输送正确的价值取向。
2新教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职能实施主体,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引路人,作为教育前线的教师应仔细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近期要求,只有这样日常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2.1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启迪教育。高中阶段历史学科分为选修和必修两大部分,必修部分是学生未分科之前必须学习的内容,选修部分是分科后文科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高中学生要进行会考和高考两大考试,教师和学生为了应对考试教育,历史课程中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大量史料内容,提高卷面分数。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调整后的教材涉及到纵贯古今,横揽中外,涉及到政治经济生活制度,军事战争,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这样学生如果单凭背诵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变革就需要教师革新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启迪教育,鼓励学生涉猎大量知识,引导他们实现发展与个性发展、智能与智力因素并重改革目标。
2.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完备课内容后,学生只要通过认真看书、背诵课堂笔记、做几套试卷,就能应对考试。这种缺乏思维空间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就慢慢抹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新教改之后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留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选择空间,有意淡化机械教学对学生能动性的束缚,这样,从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的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生成学习结论。新课改后的命题立足课本,却高于课本,善于探讨和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是考试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2.3实施多元化教学。长期以来,历史学科的教学就难以摆脱考试束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一般都围绕着会考和高考来阅读课本和一些参考资料,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埋没,学生不是凭着兴趣去学习,而且为了成绩去学习,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新教程鼓励教师实施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种新要求,一位博学历史教师曾说道,有多少历史学习的途径,有多少历史学习的方法,就会有多少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尺度。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可以看出,新教程留给了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简明有效、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并重视对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改进,最终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3新教改时代背景的历史教师队伍构建策略
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授课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各个高级中学和相关学科教师都应行动起来,学校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教师也应加强学习,双管齐下,构建出符合要求的教师队伍。
3.1构件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坚持自我更新是适应教学多变化的途径,其中,学习就是自我更新的重要手段。历史既是博学的学科,也是博识的学科......博学首先是读书,这句话形象说对了学习对于历史教师的重要性。历史课程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文学、艺术、哲学、地理、科技、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终身学习、大量阅读、广泛涉猎,才能胜任新教改的要求,新教改也是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一个契机。
3.2打造专家型教师队伍。高中阶段历史科学的教学,需要有一只专家型的教材队伍进行专业引导,教师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在于日积月累,教师队伍更需要学识渊博的博学人士作为学科负责人。具备实力的高级中学可以去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学校聘请一些自身历史专业教师作为学科负责人,请他们定期来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还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这种有专业教授作为领军人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3.3构建开放型教师队伍。三人行必有我师。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级中学的历史学科不能单单依赖于学校授课教师,还是实施开放式教学,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引进社会力量才充实教师队伍,构建构建开放型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历史课程资源,利用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和文物等物质资源进行教学,还应把当地历史爱好者、博学讲解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引进学校,来开展相关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4总结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育要求我国各高级中学重视历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每位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业务能力出色的教师队伍,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史学知识,敏锐的信息意识和清晰的表达能力。
作者:方建敏 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三中学
历史教师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历史教学论文
一、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背景因素是初中历史教师的人格修养
历史教师的人格修养不仅指人的文化水平还包括教师对相关文化的研究能力。历史学科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历史教师的人格修养,就应该首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再次是具有思考历史的思维能力。一个具有人格的初中历史教师,本身要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而且更应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应该有所研究;在政治思想上,要了解世界的形势,把握各种政策及其走向,能以自己独特的历史思维来解释和分析现代生活以及生活中的现象。因此,要想自己的历史课堂有实效性,自己应该多储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课堂,才能使历史教学得到升华。一位具有人格的历史教师,他的知识水平是深厚的。底蕴深厚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有着理想和抱负。有追求的历史教师展现出来的人格和形象往往都是完整的。精神焕发的历史教师,他的精力是充沛的,他的性格是坚毅的。遇到困难,他能够乐观向上;生活中处处给人以正能量。在这样的历史教师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形成坚强的意志,因而更加善于思考,勤教师学苦练。
二、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历史教师的良好史德
历史教师要抱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历史和尊重历史,所以他应该是一个为人正直、公正的教师。无论是谁都知道,过去的就是过去的,都已成为历史,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有人想改变也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有人发挥想象力,虚构人物情节,那这不是历史,这是文学。历史是就是历史,不是任何人想象的,也不允许想象。我们都承认,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学界的传统。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以求实的态度搜集史料,以公允的态度解释和运用史料,这样才无愧是一名真正的历史教师。历史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且其可塑性强,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就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史德,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在评价历史的时候要客观公正,不能随便下结论。不能捏造历史,随心所欲地想当然,更不能用虚假的“事实”给学生讲解。另一方面,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在真实地讲述历史的同时,自己对历史的感情也应该是真实的。历史教师的情绪,他的喜怒哀乐是对历史中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流露。教师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因素是历史教师的博大情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心,有责任心。初中历史教师更应如此。在此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还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历史眼光,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跟大家团结协作。万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历史学科也要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用自己远大的眼光和博大情怀同其他学科相结合,这也是自己博大情怀的体现,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有爱心和责任心才有人格魅力,教师是这样,历史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爱护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愿意与学生经常沟通,更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以心交心。初中生不是大人,更需要朋友,教师把他们当朋友看待,这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的体现。这样的历史教师学生怎能不喜欢不爱戴?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效果怎能不提高?一个博大情怀的历史教师,会表现在方方面面,把他的爱心和责任心无形融入课堂。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正能量,它会使整个历史课堂生动起来。小而言之,提高了教学效果;大而言之,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因素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艺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课程是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静下心来想,我们现在提倡的是主体性教学,不就是让学生真正的发展起来吗?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首先,历史教师要灵活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为自己喜欢而去学习,才能收到的效果。历史教师就要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达到效果。教师可以在课上多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再次,历史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教无定法,同样的课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那产生的课堂效果是不同的。我们都看过《实话实说》和《百家讲坛》,他们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这样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观众。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艺术拿到课堂,一定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许很难,但只要我们讲究方法,一定会做到的。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多思考,总有艺术方法,应用于历史课堂的教学。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以上四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要成为一名的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实践,踏踏实实地做,而不是空想。凡事都有自身的发展过程,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可以成为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初中历史教师。
作者:王波 单位:长春市第二十八中学
历史教师论文:谈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及发展
一、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均非常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于1952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以培养新中国建设所需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与训练人才。此后,其他各省也陆续成立独立的体育学院,其中以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成立的意义为较大。这一阶段,师范院校有了大的发展,师范院校的体育系、院也同时得到较大发展。随着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式的丰富,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呈现出蒸蒸向荣的局面。1966年,随着“”的开始,中小学体育教育教育制度的原有体系被打破。一些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立起来的体育学院和师范院校的体育系、院也没能避免这次冲击,原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受到较大破坏,大部分院校停止招生,停止对原有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培养,开始了以政治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在这一阶段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1976年,“”结束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好转,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开始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随着197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和“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以及扬州会议的召开,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各体育院校、各师范院校均步入正轨开始大力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事业。2003年,国家针对新时期对体育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得到不断深入与丰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已走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期间虽走过很多弯路,也经历了一些政治斗争,但一直坚持并得到发展,培养了大批体育师资,为我国的中小学学校体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以往我国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有限,一些师范院校或者体育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定位非常模糊,因此所培养出来的中小学体育师资也存在参差不齐、能力不均衡等特点。为更好地培养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必须对全国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规划,以保障中小学体育师资通过正规渠道培养和培养规格的统一。过去存在的体校退役人员和师专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的情况,将会被本科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所取代。为培养出品质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师资人才,在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体育课程设置将会呈现出高度一致化倾向,会安排有生理学、解剖学、教育学、统计学、测量学等。此外,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术科能力,因此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会呈现出课程设置的一体化趋势。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向健康领域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师教育往往侧重于对未来师资人员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很多师范院校都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术科的学习与技能的增强方面。这一育人理念会培养出较多运动技能出色的体育师资,但其教学方法、育人知识、教育理念等都会受到很大制约,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小学体育教学会扭转偏重术科的倾向,向健康领域延伸,即注重学生健康意识与健康习惯的培养。当前,健康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所重新定义的大健康范畴,涵盖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只有具备良好的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才能满足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
(三)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向免费教育方向发展
2006年12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首先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积累经验,逐步推开,鼓励更多的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人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免费教育就是为培育出更多数量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政府加大对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的资金倾斜与补偿力度,让这些学校的在校学生免收学费,以增加报考人数,保障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数。
为何国家要这么大力度地扶持教师教育,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以及今后我国所执行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需要提升教育质量,需要更多的师资充实到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当前我国在一部分师范院校中执行免费政策,是正视教师地位的重要举措,是重拾尊师重教的良好道德,让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最为尊重的职业。免费生举措国家旨在培养一定数量的教师,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这是功在当代、利达千秋的大事情。未来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会趁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东风呈井喷状发展,师范生免费政策也会相应的由现在的部级直属院校发展到地方师范院校,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品质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各级各类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也要抓住免费生这一有利政策,加大体育师资的培养力度,为繁荣中小学体育工作,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
(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向内涵建设方向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品质体育教师,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将会呈现注重内涵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往在别人的印象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虽然具有教师的身份,但穿衣打扮、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与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中小学体育教师所从事的特殊职业有一定关系,也与体育运动与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练习者气质的改变有一定关系。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要加大内涵建设,重视师德教育,改变以往中小学体育教师随意穿戴以及有些教师的低俗行为,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涵养。
三、总结
总之,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民体质以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梳理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总结前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师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学东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研部
历史教师论文:高校教师历史学教学中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历史学教学面临着多方面的改革压力。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史学危机”论后,很多史学工作者和高校的史学专业研究人员纷纷提出和尝试了许多解决办法,但并没有改变“史学危机”的现状,反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使“史学无用论”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生源选择了更具有就业前景的专业,这就直接冲击着高校历史专业的招生及发展。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教学质量直线下降,产业化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为之的阶段。笔者认为,必须改变高校的历史教学,特别是要着力提升高校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本文剖析了当前高校教师在历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历史学教学质量的对策,以期不断地提高高校历史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历史人才。
一、高校历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展开与综合比较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只是学习基础知识,没有研究能力,因此教学中还是延续高中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教授知识,对历史缺乏展开与综合性的比较。比如,讲到宋朝的积贫积弱,教师分析了背景、原因、表现以及影响等各个方面,却没有列举其他朝代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数据与之进行纵向对比,也没有列举辽、西夏的相关情况来进行横向对比以表现宋朝的“贫”与“弱”,这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缺乏形象的理解。同时,对教材提及的知识的存疑,或者同一个历史事实不同研究学者的不同观点,教师并没有加以说明,学生缺乏知识的拓展和研究。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历史学的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教师还像高中一样,只是按照讲义甚至教材进行解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记笔记。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历史学的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中很少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提升,严重影响了高校历史学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设备运用不当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课堂教学采用了多媒体设备,这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很多教师都习惯通过PPT来向学生展示全部知识,学生往往会因为在学习时缺乏教师语言性的讲解而很难产生深刻的印象,只记得多媒体的奇特和新颖,而没有很好地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结果导致学习成绩提高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一些教师虽然使用多媒体设备,但是操作不熟练,只能用于投影出简单的文字讲义,缺乏声音或影像等配合课堂教学,结果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变成了单一媒体教学。
4.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高校历史学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方式仍旧是以考试为主。大部分教师认为,上课就是传授和讲解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应该安排专门的考试来进行。而且考试前,老师也是画出重点,甚至直接给题目,学生只需要来个突击即可顺利过关,没能把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此外,在历史课堂上,如果学生不主动提出疑问,教师往往不会对学生进行主动考查。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使教学产生了漏洞,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高校历史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素质,革新教学理念,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要提高高校历史学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素质,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树立“推动学生发展”的基本课程理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和谐发展、终身发展,还是指学生个性特长方面的发展以及活泼主动的发展。对于高校的历史课堂来说,教学的主体并非只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师生关系不再是原来的“传授和接受”,而是“指导和参与”。因此,对于高校的历史教师来说,要想构建高效率的历史课堂,首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加深对历史学知识的钻研,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努力地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际教学。其次,认清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让学生去寻找真相,甚至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再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如组织辩论赛、小组谈论、历史案例分析法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体现历史的实用性,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高效率历史课堂的构建。
2.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多媒体设备,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要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应该明确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以及图片资料等,可以利用PPT来呈现知识的主要结构,但是不能依赖这些资料和PPT来进行教学,还要配以大量的语言性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所学的知识,帮助其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开展有效的查漏补缺,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例如,教师可以采取随堂提问的检查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难点问题随时进行穿插提问,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不足进行强化。课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课堂上存在的疑问搜寻资料并撰写论文,教师在史料分析上给予学生写作指导。另外,教师在课后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课堂。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在历史学的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和方法,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研究能力,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校历史学教学新道路。
作者:张志勇 单位:广东电白广播电视大学 中共电白区委党校
历史教师论文:基于教师角度的历史课堂人文性架构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堂教学也处处显现出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新面貌,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尝试中逐渐完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改革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要达到高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体现人文性。本文仅从教师的角度对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作简要的探讨,笔者认为要让历史课堂呈现出人文性这一显著的学科特点,历史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历史教师要有思想性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更要有深刻的思想,要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文化气息、悲悯情怀和审美情趣。这不仅是对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是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教师的期待。目前,很多历史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一片茫然,徒然听讲,机械读书;教师或自问自答,或只顾讲课,唱“独角戏”。面对了无生机的课堂,毫无生气的学生,很多教师归咎于学生的启而不发,殊不知,作为历史教师,课堂上出现如此状况,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缺乏一种撼人心魄、振奋人心的力量。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输,而是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纳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与认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一定要经过科学化的过滤与思考,这样的课堂才能动人,才能贴近学生、打动学生。如果一个历史教师不能被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打动,那他无论如何也打动不了学生。历史是一门知识,是蕴含着人类探索精神的伟大叙事,历史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思想更深刻,用自己思想的厚度和锐度去感染学生,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和效度,更能体现出人文性。
二、历史教师要多一些文化内涵
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充分走进课堂。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在各地、各校、各学科中已是十分平常。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辅助教学方面确实体现出了积极作用,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有些历史教师热衷于制作课件,课堂上只用课件讲课,历史教学流于形式,知识的传授与反馈沦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附庸。由于越来越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和教学素养的积淀,导致历史课堂缺少美、缺少情。在这样缺少人文关怀的课堂上,面对缺少文化内涵的教师,我们又怎能奢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和人文意识呢?技术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并提高,但是它代替不了教师自身文化内涵的建构和作用。后者需要时间,需要积累,它的作用通过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外化出来,和教师的思想力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唤醒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所释放出来的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与热爱打造有凝聚力的历史课堂;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信息与思维能力内化为对知识的永恒追求。因此,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体验到美、感悟到真,就需要历史教师多一些文化内涵,让历史课堂具有人文性。另一方面,文化功底又何尝不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呢?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了三维目标,这就间接地提示和要求广大历史教师要注意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它不是简单的只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不是体现或宣扬狭隘的爱国主义立场与观点,而是要通过知识这个被传输的载体让学生形成对国家、对民族历史发展的责任感、认同感,欣赏并传承中国文化,更要让学生走出国家概念,对整个历史与人类抱有深沉和真挚的情感,用悲悯而博大的情怀去关怀历史与人类;让学生感受到直击心灵的震撼力量。从这点上说,人文性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色彩之一。因此,历史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然而,对学生而言,知识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可以以思想、文化所铸就的精神气质感染、感化学生。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也是教师所担负的育人责任。以此看来,历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可以体现和增强课堂的人文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而后者不也正是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吗?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变革,它呈现出一种一直“在路上”在基本属性。身为历史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这场不断深入和需要完善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不能心浮气躁、一蹴而就,不能盲目效尤、流于形式,不能忘记历史课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和规律,不能忘记历史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像工厂里生产、出品的“标准件”一样。我们要通过自身的思想力、文化性,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打造具有人文性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历史课中感受到知识所蕴含的伟大的人性力量,进而把学生引入文化与思想的洪流。
历史教师论文:教师誓词的历史演变及诠释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赞美教师,把教师喻为“园丁”“春蚕”“蜡烛”“人梯”,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有人认为“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折射出一段时期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心态。从表面上看,两种表述反映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前者积极,后者消极,但两种说法都很片面,是对教师劳动价值的歪曲和漠视。因此,澄清教师职业所包含的一切要义,需要一个统一的声音给予回答。中国教师誓词的首倡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胡东芳博士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宣誓制度,让统一的教师誓词承担这个职责。”[1]
一、教师誓词的历史嬗变
教师誓词是教师对教师这份神圣和崇高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悟,是中国的未来得以放心托付的保障,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理想与情怀。
1.誓词的历史渊源
“誓词”亦作“誓辞”,最早出现在唐朝李翱的《释怀赋》:“昔誓词而约交兮,期共死而皆居。”顾名思义,誓词就是需要遵守一辈子的保障与誓言,是对自己的一种警示与追求。而职业誓词就是对自身职业道德的一种庄重的保障与宣言。据《周礼》记载,周礼有五戒,其中一戒是对军旅,“集将士而戒之曰誓”,因而有“誓师”一说。“誓”后来指“按凡自表不食言之辞”,表示自己的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就是“誓言”。欧美统治阶层经常说到“誓言”:君主继承王位要宣誓,大臣组成内阁上任前也要宣誓,新任教皇继位也要向所有信徒宣读誓言。那时的“誓言”与统治阶级密不可分。对职业宣誓进行追根溯源,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职业宣誓的源泉。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医生,但流传至今的不是他的医学,而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誓言,虽然只有寥寥几百个字,但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几乎所有学医学的学生,入学的及时课就是学习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以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诸神证的名义,把医生的从业誓言记录了下来,表达了至高无上的专业信念和从业激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很多职业在入职前要求从业人员宣读誓言。[2]
2.从“效忠宣誓”到“专业誓言”
1930年为了对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政治激进主义,美国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等通过立法规定:公立学校招聘的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宣誓效忠于州政府和美国政府,维护州法律与国家宪法,向学生灌输国家理想和爱国主义的基本原则。如果哪位教师拒绝宣誓,那么他不会受雇于任何学校,不能领到半点薪水。1986年,美国两个专业团体都发表了教师教育的报告[一个是卡耐基专门小组,发表了《未雨绸缪的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ANationPrepared:Teachersforthe21stCentury”);另一个是由100所研究性大学的教育学院院长组成的霍尔姆斯小组,他们提供了《明日之教师》的报告(“Tomorrow'sTeachers:AReportofTheHolmesGroup”)],两份报告指出把教学看做一门专业,要求提高教师培养标准。美国教育机构和教师组织研究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声应运而生。教师被赋予了理解课程的权利后,教师“效忠宣誓”仪式很快就失去了作用,退出了历史舞台。
美国教师教育协会对各州的教师政策展开调查,试图改革教师教育方法和评估方式,在师范生的毕业典礼上集体宣誓,为新教师入职提供了教师誓言。这份誓词不再强调教师要怎样效忠于地方政府和国家主义,承载着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凸显教师职业特有的神圣、崇高,表达了教师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做好一名教师,要具备怎样的专业品质。与“效忠宣誓”相比,“教师誓言”拥有专业理想、专业责任、团队信念、专业行为等,唤醒了每个新加入成员的专业自觉,它将教师看做像医生一样的专业。在我国,虽然尚未有统一的教师宣誓制度,但在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采取了宣誓这种直抵心灵的举措,如青岛、上海、南京、重庆等地,虽然誓词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其成为教师净化职业道德的宣言。
二、教师誓词的现代重构
追寻职业道德的源泉,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重构教师职业誓词,是时展的要求。[3]如果说表达自己的决心更多地体现在宣誓这一形式本身的话,那么表达自己的忠诚就更多地体现在誓词本身了。而今天的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誓词呢?
1.誓词应该“主观能动”
人类不会去从事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与其说职业接纳了我们,更不如说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所以“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远不如“教师是我光荣的选择”来得更主观能动,更激情磅礴,更掷地有声。这充分地体现着“教师”这一职业背后的事业追求,绝不是随遇而安的无奈抉择。教师职业是基本追求不到物质文明的价值的,它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更多地追求精神文明的价值。“职业选择”是个体主观能动的,这就意味着自主选择以后的无怨无悔。
2.誓词应该“以人为本”
“从今以后,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足或贫穷,健康或疾病,我都将爱护你、珍惜你,直到天长地久。”这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结婚誓词,但据说现在美国流行的结婚誓言变成了:“我们的爱能走多久我就有多忠诚。我能爱你直到我们分手。我愿意直到我不愿意为止。”原来,一生一世的保障太过美好,反而让人诚惶诚恐。于是原本在教师誓词里经常可以看到的“奋斗终身”“奉献全部力量”等字眼也逐渐消失了,转变为“我在职24小时,我就遵守24小时”这才是真正科学发展观下的“以人为本”的职业誓词。事实上,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这长久以来一直强压在教师身上的巨大压力,反而更好更深地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真正把外部要求内化成了内在需要,让教师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自觉自发地投身到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起到了非常良好的调动作用。[4]
3.誓词应该“返璞归真”
教师誓词不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内容的重复。教师誓词必须返璞归真,跳出法则法规的法理层面,跳出具体解决办法的操作层面,跳出“高大全”的冗长模式,形成最核心的个体活动准则。教师誓词作为个体的誓言,应该侧重个体的独立性质,教师作为一个鲜活而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个体形象独立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知、情、意”应该是最根本的三个维度,任何的教育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教育者的这三点来实施展开的:应明确知道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工作目标;应有充分的热情对待教育事业;应依照一定的方法践行教育活动。
4.誓词应该“属性清晰”
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它代表着一定的社会阶级性,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这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祖国和人民赋予人民教师的政治责任。所以,教师的“知、情、意”都应该印刻着浓烈的阶级性质,那就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5.誓词应该“深沉隽永”
誓词不应该是四字经版的《教师守则》,更不应该是机械冰冷的法律法规,它应当是比法律法规更多的东西,深入到教师的内心世界,是“良心”领域的产物,是一种道德力量的感召和情感信念的提升,是一种行为举止的警戒和公众形象的保障。所以,只有诗情文采的表达、深沉隽永的风格,才能真正地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无穷的动力和深沉的感情。
三、教师誓词的重新诠释
教师誓词的诠释并不仅仅是奉献、轰轰烈烈的壮举和气壮山河的豪言。教师的工作是一份需要行走于平凡之间细心体会的工作,感受一种平凡而又不失珍贵的美丽。作为教师誓词,是教师入行前的宣誓,不仅形式上隆重,更是要求教师要用一生去践行的诺言。
1.热爱生活,学会工作
作为教师,早晨出门时,家人之间习惯性的互赠问候;工作中,来自同事之间的寒暄;下班时,学生的道别之声传于耳间。这一切都是生活、工作中的一瞬间,习以为常之事,但更是一种幸福。因为这都是教育教化了的结果,教师是精神力量的传播者,又是精神感化的受益者。生活就是教育。生活的细节看似平常,实质就是我们工作的始末。一位教师只有会生活,才会工作;只有爱生活,才会爱工作。所以教师入行,不仅要有两袖清风的勇气,更要有会“品”生活的能力,犹如清茶,需要品味和体会,似苦但味甜;体之纯,味更浓!
2.甘于平凡,学会体验
幸福源自感悟,教师工作中的幸福更须品读。教师的教学生活很平凡,与其他行业工作一样,有喜有悲、有欢有泪,说不上哪方面有过人之处,更谈不上哪有震撼心灵的壮举。在日常工作中,微笑地接受每一位家长对我们的殷切厚望,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平凡的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对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对每一次保障负责,对每一句话负责。作为教师誓词,必须对教师职业有着的定位。教师要甘于平凡,学会体验,才会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3.乐于学习,学会分享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其基本的素养,更离不开其不懈的努力。学生的成长滋养于教师的团队教育。在职业生涯中,教师要学会向书本学习,向身边人学习,这样才会有不断向上的决心和底气。同时,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分享幸福、分享寂寞都是一种教师工作的能力。
4.不懈追求,学会感恩
都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只有对专业有着不懈追求的教师,才会去追求“更好”!作为一名教师,在平凡中只有不懈努力,才会感知到对知识的渴求,对专业发展的渴望。当学生坐在教室里神情盎然地朗读时,教师心里泛起的是一丝快意,因为教师在一直付出着;当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道一声“谢谢”时,教师心里涌起的是一股暖意,因为教师在一直努力着;当领导夸赞工作到位时,教师心里浮起的是一份宽慰,因为教师在无悔地工作着。学会感恩,教师才会在平凡中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学会感恩,才会使教师发现这些平凡都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教师自然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如此美丽。教师的工作犹如清茶,简单而又不失厚重。
5.心怀梦想,学会成功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必备的要素之一。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教师的工作起着极大的作用。当我们心怀梦想,心态积极并把自己看做成功者时,我们就开始慢慢走向了成功。当我们真正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时,我们就真正拥有了幸福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