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矿业工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矿业工程论文:风险管理矿业工程论文
1存在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通常可以将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两大种,也就是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1.1自然因素
1)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各种不良地质,其中有高应力区、膨胀性岩层、溶洞、松散地区、断层以及软弱底层等;
2)水位地质条件: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如果岩土体当中存在着不确定的以及十分离散的水文地质参数,就会产生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工程的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会受到地下水的严重影响,从而容易出现不安全隐患;
3)气候原因:如果工程在长时间以及高强度降雨的区域施工,就很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沙土会因为高强度的降雨而导致出现不断加大的流动性,最终造成工程施工周围土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稳定性。
1.2人为因素
1)不的地质勘探以及不完善的工程设计:由于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地质勘探以及工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地质勘探不或者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较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由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大的工程投资风险、较大的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面对巨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风险事故的出现;
3)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矿业工程项目建设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都容易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2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有效对策
通过风险评估,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排查,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都进行了估计,风险管理就是要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其不确定性,降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1)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和施工目标的明确、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目标的明确、建立安全施工的技术和保障方案,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对于施工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要对其进行责任和职能的划分,对项目施工的机制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降低工程事故发生概率;
2)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动态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条件也比较艰苦和危险,使用的设备较多,施工期也比较长,施工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给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很多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因此,矿业企业要提高整个项目施工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降低风险的发生。对此,矿业企业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技术性事故的风险;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矿业企业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环境、施工对象的特征、自然风险以及经济政策变动风险几个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其细化又可以分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施工操作风险以及施工管理风险、管理人员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质和水文环境、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对施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定时检查涉及方案与施工进度和方向是否存在偏差,定时对矿井内部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在进行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例如开挖、爆破、排水等,要对其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结论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低的成本度过风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必要的措施来预测和监控风险因素。因此,矿业企业要加强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作者:高建华单位:湖北省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山口铜矿
矿业工程论文:硕士研究生改革矿业工程论文
1.矿业类研究生面临的若干问题
1.1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不足,保留着部分本科培养的批量生产模式的特点研究生的培养是导师制,所以与本科省的培养相比会占用更大的教育资源。今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单位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资源紧张的问题。由此造成研究生的师生比不断减小,之前沿用的导师制度不能满足大批量培养研究生的要求,学校自然的沿用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有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培养流程,课程设置也较为统一。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个性化的丧失。
1.2学生就业期望与劳动力市场不符,研究生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研究生自身的定位是科研型人才,所以期望到研究所或大中专院校工作,但这两种岗位的需求很小,大部分的研究生还是要去煤矿及其相关单位。
1.3师生交流不充分,研究生没有充分发挥其科研矿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姚海燕(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人员的作用由于之前说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研究生与导师见面次数少,导师直接指导的时间少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年级研究生主要在学校的安排下学习课程,其他时间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部分学生在校自己学习。研究生作为科研的预备军,这部分人力资源显然被闲置了。以上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还存在很大改进的空间。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这所工科院校为例,试分析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
2.矿业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2.1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研究生则要进一步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要知道知识从哪里来,怎么用。博士研究生则要掌握知识,创造知识。要知道知识的缺陷在哪里,怎么样改造和创新。所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当然,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所以,学校又要发展其特色,学科特色要鲜明,这一点在其研究生培养中也有其要处处体现。尤其工科的研究生,其知识运用应该要很强,培养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2.2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教学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的重心是本科教育。自1998年扩招以来,本科教育逐渐变成一种规模型的,流水线式的教育。从学生的课程教学,到实践都是批量进行,有教务处这一组织机构来统一安排,二级学院及学校的其他部门都配合教务处的教学活动安排工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合批量产的本科生,但是并不适合强调个性化的研究生。但是大部分学校仍旧沿用本科的模式,成立研究生院(部)来行使类似本科教务处的职责,安排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为了统一管理的方便,学生都是按照学制的安排,三年毕业。实际上,中间可以压缩的时间很多。从国外高校的管理经验看,由二级学院负责学生的管理,学校则进行统一的考核,这种模式更加能够体现各专业的特色且更加的灵活。学院内部,从我校的经验看,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往往结合成科研团队,研究生作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其日常的培养进程、科研、学习也实行团队统一管理。导师同时也要负责自己学生的学术进展等。这种方式较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更加的能够体现学科的特色,同时增加了管理层级,管理幅度更加合理,效率也更高。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研究生作为基层研究人员,也能更加快速的融入团队的科研工作中去,对增加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3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课程的设置,目前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公共课尤其英语课的学分过多。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研究生要求课程学分28,其中英语课占6,政治课占8,这极大的挤占了专业课的课时。因此,本文认为硕士研究生阶段,英语主要用于阅读外文文献和撰写外文论文,没有必要占用如此多的学分。其次,从课程的讲授方式看,公共课学校统一安排,专业课则由学生所在学院统一安排。从国外学校的教学经验看,例如牛津大学,研究生课程有三种,包括公共课,类似国内的专业基础课,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周两课时。这种课堂教学主要是交流问题,而不是讲授课本。第二种课为小班课,以小班讨论为主。第三种课为导师课,上课人数只有1-3人,每周2次,学生每周要写两篇论文,在导师课上进行讨论。从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导师科研能力的角度,这种课程设置显然更加合理一些,我国的高校应该适当的改进现有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生的教育占用的教育资源很大,但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特色,如果批量生产研究生,那么研究生的质量势必下降,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将逐渐失去其特色。
3.结论
本文认为,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的进行改革,明确目标,创新模式,改革授课方法,尤其要注重研究生的团队培养模式改革并推行灵活,互动的导师课,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专业特色,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作者:姚海燕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矿业工程论文:运输安全运行下矿业工程论文
一、带式输送机设计
(一)驱动装置的配置
带式输送机在设计阶段的驱动装置功率一定要达到煤矿运量的标准数额,并且在这个标准数额内正常运转,倘若带式输送机的正常煤矿运量的较大数额超过了其正常运行成本,过于偏小所造成的不良效果,情况严重时会“压死”带式输送机,最终对整个煤矿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务必要依照现场煤矿实际施工情况,运用较标准的较大运量来进行驱动装置的配备。
(二)遵守《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煤矿井下的上运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务必要设置相应的制动闸和防逆转装置,下运带式输送机务必要配饰上相应的制动装置,并能够将带式输送机 的各种保护齐全、完善的进行配备,另外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外露的旋转、移动部件全部安装上防护罩、防护栅,保障检修平台的数量,做到一应俱全。
(三)软启动设备
现阶段,我国的软启动设备主要包括了CST、变频器、国产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德国福伊特阀控液力偶合器、液粘软启动等各种新型产品,所以煤矿井下的带式输送机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将软启动设备放在首位进行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软启动设备能够从各方面有效的减少启动过程中对电网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的现象,还能够有效的保护胶带接头,保障软启动设备的良好运行。其中软启动设备的各种装置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变频调速。这种设备的运用是要保障煤矿井下的软启动设备正常运转,就务必要转变电机励磁频率,使其能够正常的调配速度,并能够进行全程自控,效率高、进行速度调整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倘若运用低频起动,便会减弱整个电机中的输入电压,致使电机自身的输出转矩减弱,根本就不能够符合大型带式输送机在运转过程中速度较低的启动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仅仅对中小型带式输送机较为适用。
其次,液力耦合器。这种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能够改善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性能,并缓和电机与负载启动之间较大的冲击力,不过液力耦合器传递的扭矩与它正常运转时候的速度之间构成的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当速度不高时,其中的船体扭矩就不高,不过,当运转的速度过于偏低时,液力耦合器就不能够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其中的传动特性具备较大的非线性,潜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了控制特性不、效率不高、稳定运行过程中离不开滑差。
最
后,CST可控软启动装置:软连接、可控软起动(停车);保障主电机空载运行,对减弱启动电流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集合机电控于一体,并具备较为齐全的智能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够提升皮带机整体使用寿命的时间,增强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转的速度与效率,并保障在最有效的运转情况下运用低的器械设备养护成本,并能够逐步完善多点驱动功率平衡解决举措,保障系统开放,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与网络化,本安型与高防护的等级设计普遍偏高,并能够达到防爆环境与全天候作业要求的各种标准,能够实现煤矿井下的带式输送机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不过CST对油脂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其中对设备的维护要求也就非常高。
二、带式输送机安装与验收
带式输送机安装与验收务必要经过专业的机械使用与维护人员来悉心指导,并严格把关,主要途径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滚筒和中间架之间的中心线务必要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其次,设备超平找正。这一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就包括了水平、间隙、径向位移、角向位移等几个方面,对于这里的设备超平找正的标准也务必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数额。再次,设备的基础务必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开展灌浆工作,地脚螺栓中的长度要求要符合国家所制定的统一标准。另外,的硫化胶带接头工艺,保障胶带接头的质量不会出现丝毫差错,并能够有效预防胶带跑偏的现象。,对于电器设备、电缆以及风水管线等的安装设计标准也务必要迎合该煤矿行业的发展需求。
三、加强带式输送机维护的思考
1、带式输送机在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的主要地点就是检修班,它检修的内容主要就包括了带式输送机整机连接螺栓、上托辊架与边梁二者相连接的螺栓,在开展这类型的日常维护时,应该运用手摸耳听两种方法,用手能够直接明显的触摸到设备轴承温度有无超标,振动阶段声音是否过大,有无异常现象,并及时查询已经破裂的托辊、托辊架有没有及时的更换,并定期检查电气等设备的完好度,并对带式输送机的日常维护进行相关试验进行验证,提升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转能力,并定期对其进行低压检漏,保障其的良好性能。做好一切前提工作的情况下,还应该对胶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更适合带式输送机地正常运转,还要查看带式输送机的油管连接处是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漏油现象,并定期查询转载点的真实情况,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就包括了挡煤皮子的完好程度、溜煤装置的完好程度、胶带与接头的连接是否到位,并将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不时只需。
2、定期停产检修维护。这种维护手段常用于一些工程量较大,检修起来较为困难的带式输送机中,其日常内容主要就包括了换置滚筒、接头硫化、换置胶带、机械设备升级改造等。
四、装载点的特殊管理
(一)煤矿井下应该加大对开采制度的建设,强化煤矿工作面管理,并大量减弱大块矸石和铁器涌入煤流系统的种种可能性,采用可行的手段就是在主运带式输送机溜煤眼上面进行篦子的安装,不过事先应该注意,篦子的方口尺寸大小的预定应该按照煤矿矿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预设和计算。
(二)在溜煤眼下方配备缓冲床,缓冲床的安装也有一定要求,具体就表现为,缓冲床的表面应该与胶带的非工作面二者的较大距离保持在5mm长度,保持这种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尽量避免缓冲溜煤眼落下的物料对胶带带来较强的冲击力,以此来有效保护胶带覆盖胶和内部钢丝绳。
(三)溜煤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该让其低端和胶带二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根据溜煤眼上方所配备的篦子口的长度来确定,这种有效措施最终能够避免胶带大量撕裂的情况出现。
(四)运用“日检制度”来对装载点进行有效维护和查询,其检查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了挡煤皮子的维护与查询,还包括了挡煤装置连接件的螺栓实际情况的维护与查询。
(五)各个装载点的检查务必要让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员来完成,以此来提升装载点的运行质量,避免各种不良情况出现。
(五)清扫器的运用这里所说的清扫器,主要是指对带式输送机工作面附煤的设备进行清理与维护的工作程序,清扫器的有效运用就直接涉及到滚筒和托辊二者的最终有效使用年限,设备形状较好的清扫器能够有效的帮助清楚胶带上面附着的各种煤渣,减轻摩擦,提升设备的使用年限。
总之,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根据自身的设计特点等,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并对其内部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矿业工程论文:安全运行下矿业工程论文
一、带式输送机设计
(一)驱动装置的配置
带式输送机在设计阶段的驱动装置功率一定要达到煤矿运量的标准数额,并且在这个标准数额内正常运转,倘若带式输送机的正常煤矿运量的较大数额超过了其正常运行成本,过于偏小所造成的不良效果,情况严重时会“压死”带式输送机,最终对整个煤矿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务必要依照现场煤矿实际施工情况,运用较标准的较大运量来进行驱动装置的配备。
(二)遵守《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煤矿井下的上运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务必要设置相应的制动闸和防逆转装置,下运带式输送机务必要配饰上相应的制动装置,并能够将带式输送机 的各种保护齐全、完善的进行配备,另外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外露的旋转、移动部件全部安装上防护罩、防护栅,保障检修平台的数量,做到一应俱全。
(三)软启动设备
现阶段,我国的软启动设备主要包括了CST、变频器、国产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德国福伊特阀控液力偶合器、液粘软启动等各种新型产品,所以煤矿井下的带式输送机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将软启动设备放在首位进行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软启动设备能够从各方面有效的减少启动过程中对电网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的现象,还能够有效的保护胶带接头,保障软启动设备的良好运行。其中软启动设备的各种装置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变频调速。这种设备的运用是要保障煤矿井下的软启动设备正常运转,就务必要转变电机励磁频率,使其能够正常的调配速度,并能够进行全程自控,效率高、进行速度调整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倘若运用低频起动,便会减弱整个电机中的输入电压,致使电机自身的输出转矩减弱,根本就不能够符合大型带式输送机在运转过程中速度较低的启动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仅仅对中小型带式输送机较为适用。
其次,液力耦合器。这种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能够改善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性能,并缓和电机与负载启动之间较大的冲击力,不过液力耦合器传递的扭矩与它正常运转时候的速度之间构成的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当速度不高时,其中的船体扭矩就不高,不过,当运转的速度过于偏低时,液力耦合器就不能够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其中的传动特性具备较大的非线性,潜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了控制特性不、效率不高、稳定运行过程中离不开滑差。
,CST可控软启动装置:软连接、可控软起动(停车);保障主电机空载运行,对减弱启动电流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集合机电控于一体,并具备较为齐全的智能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够提升皮带机整体使用寿命的时间,增强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转的速度与效率,并保障在最有效的运转情况下运用低的器械设备养护成本,并能够逐步完善多点驱动功率平衡解决举措,保障系统开放,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与网络化,本安型与高防护的等级设计普遍偏高,并能够达到防爆环境与全天候作业要求的各种标准,能够实现煤矿井下的带式输送机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不过CST对油脂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其中对设备的维护要求也就非常高。
二、带式输送机安装与验收
带式输送机安装与验收务必要经过专业的机械使用与维护人员来悉心指导,并严格把关,主要途径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滚筒和中间架之间的中心线务必要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其次,设备超平找正。这一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就包括了水平、间隙、径向位移、角向位移等几个方面,对于这里的设备超平找正的标准也务必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数额。再次,设备的基础务必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开展灌浆工作,地脚螺栓中的长度要求要符合国家所制定的统一标准。另外,的硫化胶带接头工艺,保障胶带接头的质量不会出现丝毫差错,并能够有效预防胶带跑偏的现象。,对于电器设备、电缆以及风水管线等的安装设计标准也务必要迎合该煤矿行业的发展需求。
三、加强带式输送机维护的思考
1、带式输送机在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的主要地点就是检修班,它检修的内容主要就包括了带式输送机整机连接螺栓、上托辊架与边梁二者相连接的螺栓,在开展这类型的日常维护时,应该运用手摸耳听两种方法,用手能够直接明显的触摸到设备轴承温度有无超标,振动阶段声音是否过大,有无异常现象,并及时查询已经破裂的托辊、托辊架有没有及时的更换,并定期检查电气等设备的完好度,并对带式输送机的日常维护进行相关试验进行验证,提升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转能力,并定期对其进行低压检漏,保障其的良好性能。做好一切前提工作的情况下,还应该对胶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更适合带式输送机地正常运转,还要查看带式输送机的油管连接处是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漏油现象,并定期查询转载点的真实情况,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就包括了挡煤皮子的完好程度、溜煤装置的完好程度、胶带与接头的连接是否到位,并将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不时只需。
2、定期停产检修维护。这种维护手段常用于一些工程量较大,检修起来较为困难的带式输送机中,其日常内容主要就包括了换置滚筒、接头硫化、换置胶带、机械设备升级改造等。
四、装载点的特殊管理
(一)煤矿井下应该加大对开采制度的建设,强化煤矿工作面管理,并大量减弱大块矸石和铁器涌入煤流系统的种种可能性,采用可行的手段就是在主运带式输送机溜煤眼上面进行篦子的安装,不过事先应该注意,篦子的方口尺寸大小的预定应该按照煤矿矿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预设和计算。
(二)在溜煤眼下方配备缓冲床,缓冲床的安装也有一定要求,具体就表现为,缓冲床的表面应该与胶带的非工作面二者的较大距离保持在5mm长度,保持这种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尽量避免缓冲溜煤眼落下的物料对胶带带来较强的冲击力,以此来有效保护胶带覆盖胶和内部钢丝绳。
(三)溜煤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该让其低端和胶带二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根据溜煤眼上方所配备的篦子口的长度来确定,这种有效措施最终能够避免胶带大量撕裂的情况出现。
(四)运用“日检制度”来对装载点进行有效维护和查询,其检查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了挡煤皮子的维护与查询,还包括了挡煤装置连接件的螺栓实际情况的维护与查询。
(五)各个装载点的检查务必要让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员来完成,以此来提升装载点的运行质量,避免各种不良情况出现。
(六)清扫器的运用,这里所说的清扫器,主要是指对带式输送机工作面附煤的设备进行清理与维护的工作程序,清扫器的有效运用就直接涉及到滚筒和托辊二者的最终有效使用年限,设备形状较好的清扫器能够有效的帮助清楚胶带上面附着的各种煤渣,减轻摩擦,提升设备的使用年限。
四总结
总之,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根据自身的设计特点等,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并对其内部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
作者:郭振涛 单位:山东煤炭科技
矿业工程论文:学位教育矿业工程论文
1.引言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类型,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2009年3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同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已逐步得到社会认可。但从近几年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当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难以令人满意,而且集中体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整体较差,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更加薄弱,甚至缺乏普通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一些基本技能。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把“本硕一致”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聘的先决条件,而且随着国内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聘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甚至限定只招学术型研究生,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2.矿业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矿业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践导向性偏弱且缺乏针对性
既然专业学位目标是培养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应该突出专业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矿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专门学科,采矿工程本科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经历三个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两个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感知和应用。然而现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单独制定,而是基本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导向性偏弱。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基本依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来获得,而导师的科研项目又因人而异,研究方向和项目类型也有较大不同,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难获得较为和系统的培养。此外,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科教育背景参差不齐,跨专业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按规定需补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这两门专业主干课,但由于缺乏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反而薄弱,就业后甚至难以胜任基本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2.2“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形同虚设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中校外导师一般以兼职形式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就矿业工程专业而言,校外导师普遍聘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这些校外导师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不仅有繁重的企业事务需要处理,而且在现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很难有时间来高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加之现行的校外导师津贴制度并不合理,造成校外导师对指导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任务不得不更多的由校内导师承担。由于校内导师工作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习惯性地侧重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部分学生的功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煤炭行业萎靡不振,在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煤炭高等教育也步入低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生源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更是勉强为继。从2002年起随着煤炭形势持续好转,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加紧新建矿井建设的同时,利用中小煤矿资源整合政策兼并重组了大量矿井,那么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煤矿主体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接近,薪金水平持续攀升。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考生为获得高额的劳动报酬而选择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热门专业相比不仅报考人数上丝毫不逊,而且考生专业竟然涵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之外的10个学科门类。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既是一个艰苦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对煤矿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缺乏足够认识,一旦煤炭行业进入低谷期,从业人员薪酬大幅降低的时,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欲望已不是那么强烈,转而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踏上形形色色的求职之路,而非专心致志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跨度很大,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适应现有工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两年的学期只能勉强达到专业学位低要求。因此,这种功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对跨专业学生增加矿业工程通识教育先修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煤矿地质、矿井设计、采煤方法及工艺、通风和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续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进行强化。其次,将跨专业学生全部纳入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全程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又能辅助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控,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高。第三,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生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这部分学生应着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采矿工程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讲座应保障足够时间,避免出现类似学术会议走过场的形式—“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部级学科平台和与国内高水平企业联合构建的产、学、研平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2调整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
按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或3年,实际上普遍执行2年学制。但从现有的培养计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第1学期忙于找工作,第2学期忙着做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可沿用2年学制,跨专业学生沿用3年学制。
3.3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初衷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校外导师的实践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3.1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
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联系、确定主要依靠校内导师牵线搭桥,虽然经学校审核后颁发聘书,但学校对校外导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换言之学校对校外导师的约束力有限。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校外导师管理纳入到校企联合管理的范畴中来,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从企业层面允许校外导师临时脱离煤矿生产管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对校外导师指导津贴、职称评定和奖励办法制定相关细则,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充分调动校外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3.3.2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淘汰制度
校外导师虽然为兼职导师,但已经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对其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一方面能够使校企双方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利,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对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更趋完善。同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校外导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进行考量,建立健全淘汰制度,进一步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
作者:荆升国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业工程论文:AUTOCAD矿业工程论文
一、AUTOCAD制图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1、AUTOCAD制图软件的功能
从1982年AUTOCAD制图的1.0版本问世以来,短短20多年的时间,其功能之强大,已经应用到机械、电子、航天、造船、建筑、土木、地质、气象等一切需要绘制图形和分析图形的领域,为国民经济的提高以及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都起到了巨大的变革作用。目前AUTOCAD制图软件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绘图软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功能已经从最初的绘制工程用图,发展到和各行各业的二次开发之后所需要的各项功能,从数据分析、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图形的输入和输出、模拟作业,直到建立相关行业所需要的强大数据库,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制图软件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结合的角色转换。
2.AUTOCAD制图软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2.1随着全站仪使用坐标放样法代替了传统的经纬仪偏角测量方法,使用坐标放样的方法使得测量的关键点转移到内业方向,而内业的难点就在于根据曲线要素及其构造物的特点,来迅速的测量预测点的坐标。坐标放样法与AUTOCAD软件技术的结合正是利用了AUTOCAD的默认坐标系是世界坐标系统﹙WCS﹚的特点,将放样测量的坐标确定这一难点问题变得简单。
2.2随着全站仪的使用,极坐标放线作为放线方法之一,有其局限性,即坐标计算,与AUTOCAD软件技术的结合,正是利用了CAD制图的设定坐标系和绘图以及取点的强大功能,的完成根据矿山采矿设计放线的点、直线、线段和圆弧等元素,绘制出图形并利用取点功能去除倒球点的坐标、夹角等,再进行放线。
2.3基于全站仪使用和AUTOCAD制图系统的使用,将工程人员从浩繁的制图工作中解放出来。矿山测量工作是矿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矿山作业的前奏,制图作为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部分,是经常地且必须的工作之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精度和度难以保障,而AUTOCAD制图系统的功能就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4根据矿山测量的需要,依托AUTOCAD2000的强大功能,对其进行的二次开发和专用命令,使得AUTOCAD2000能够进行人工模拟作业,并提供、快捷的测量数据。
2.5在矿山测量中除了依据AUTOCAD制图软件固有的功能,除了测量信息的输入输出、自动生成软件、模拟人工作业之外,且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基础信息库系统,比如测量控制点成果数据库、图件信息数据库、采场碎部点观数据库、生产进度控制数据库、采场运输路线数据库、边坡监测信息数据库等等。
二、AUTOCAD制图的新功能与高端科技的结合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1、与全站仪的结合应用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国际上先进的全站仪均以存储卡、内部存储器或电子手簿的方式记录数据,具有双路传输的通讯功能,能接收外部计算机的指令,由计算机输入数据,也能向外部计算机输出数据,已经在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兼具有经纬仪和测距仪的优点,且测量数据可通过电子手簿与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使之在矿山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全站仪和AUTOCAD制图软件的二次开发以及特别命令可以有效建立矿山三维数据自动采集、传输、绘图、模拟、处理的数据处理系统,较之于传统的手簿记录、手工录入、人工计算、人工绘图、实地勘查作业等大量的效率低下的工作,既加快了速度,又保障了精度,同时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
2、与空间信息技术结合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和主体是“3S”技术,即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r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三者结合的综合技术。基于遥感资料建立数字地面模型(DTM)进而应用于测绘工作已获得了较多的应用,可以为矿区地理建立一整套矿区资料源环境信息系统(MRIES),在矿山测量、工程测量、环境监测、控制测量、防灾减灾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导航方面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由于GPS不仅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高度灵活性的优点,而且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无严格的控制测量等级之分,不必考虑测点间通视,不需造标,不存在误差积累,可同时进行三维定位等优点,基本上消除了误差来源,对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软件之一AUTOCAD制图软件结合,可以通过象片校正、野外调绘、目视判读等工作,完成对地形图的测绘和资料输出。
3、与惯性测量系统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惯性测量系统(InertialSurveyingSystem:ISS)是一种导航定位技术,其特点是利用惯性导航的原理,可以同时获取多种大地测量数据如经纬度、方位角、高程、重力异常、垂线偏差等的一种技术系统。其测绘目标主要是对已有控制点的检核、加密、航测控制等控制测量,管线监测、定位、地壳形变、地表沉陷观测,对各种工程和建筑测量的井下定位,地震、重力测量,地球物理研究,对井筒和罐道梁的垂直性监测等,是GPS系统性能的有益补充,能以整体大地测量的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并同时确定三维坐标和大地水准面,目前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矿山井下测量中的应用,不仅测量和导航的精度高,还由于其对地表和地下监测数据的性,和AUTOCAD制图软件结合应用,更能为从业人员对矿山测量进行综合考虑提供依据。
三、运用AUTOCAD制图的新功能的矿山测量案例
1、更、直观的效果图。
比如对阿希金矿的放线测量中,如果根据传统的利用代数和几何方法来计算测量数据,将会是十分繁琐的计算,且难以保障计算的度,而运用了AUTOCAD的制图技术,不仅免除了繁杂的运算,且直观效果图让测量者一目了然。
2、解决了巷道测量难点
比如在AUTOCAD制图应用于矿山测量之前,巷道测量一直是测量中的难点,而金渠金矿在应用了该软件之后,以某一巷道测量为例:根据矿井和巷道的位置设置图形范围、坐标的方向以及图形单位等,根据实测和设计资料绘出的基本图形,画出已知点和待求点的基本图形,将本应进行数值计算来得出待求点的复杂运算直接转换为简单直接的图形运算。
四、结论
现代矿山测量的任务艰巨而富有时代特色,可以说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除了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各个阶段要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利用之外,还要更加科学的、有效地去开发资源、保护资源,开发环境和治理环境。而矿山测量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必须充分将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运用起来,以此来拓宽矿山测量的生存空间和业务范围,以促进矿山测量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矿业工程论文:光纤光栅矿业工程论文
1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准分布式测量、抗电磁干扰等独特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后,国内外科研单位利用光纤光栅优异的特性开发出多种体积小、耐腐蚀、持久可埋入检测体内部的传感结构。1995年,A.Schena,R.falciai,R.Fontan提出在结构物中使用光纤Bragg光栅进行应变测量。由于光纤光栅体积小、结构多样,可在不破坏结构物的基础上埋入结构内部进行长时间检测,并且测量结果线性度和度均很高。国内学者柴敬、常心坦为探索相似模拟实验中的新检测方法,在光纤传感器的基础上,研究使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相似模型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新型微弯光纤传感器,用于对相似材料模型的应变、位移检测,构建了使用光纤检测岩体变形的基础。2005年,赵海云、王杰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立体相似模拟材料内部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测量,解决了多年来对立体模型内部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2007年,柴敬、魏世明使用将裸光纤、自制蛇形传感器和光纤Bragg光栅埋入材料内部进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光纤Bragg传感器在考虑波长的动态范围,可以进行小变形和破坏过程的测试。魏世明、柴敬为探索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在相似模型底部埋设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来检测采动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应力,最终结果表明,采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可使得反射波长发生偏移,这为应用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力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2008年,柴敬、魏世明、邱标等研究了光栅—传感器结构—岩层之间的应变传递系统,建立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理论,给出优化了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结构和钻孔尺寸,并在工程中应用。在以往相似模拟实验模型检测中,通常使用位移计、电阻应变片等以把握模型受力变形情况,模型内部检测受到模型体积限制,使用常规仪器进行测定时会破坏结构,影响测量结果性;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相似模拟实验中提供了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克服了常规电类应变传感器寿命短、易受电磁干扰、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实现了长时间、防水防潮、高灵敏度检测。
2在室内岩石试件试验中的应用
地下工程中需要对岩石进行大量的力学试验,但岩石内部是具有空隙的非均质体,其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所以需要对地下大规模工程岩体进行连续和实时的变形检测。光纤光栅传感器是无源检测器件的一种,用于岩石试件变形破坏检测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2000年,Hattenberger.C.S,Naumann.M,Borm.G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与传统技术手段对岩石力学应变测量做了对比试验。分别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片粘贴在圆柱形岩石试件表面,在单轴压缩试验机上进行轴向压缩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手段。2003年,Hattenberger.C.S,Naumann.M,Borm.G在岩石试件实验中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与传统电类传感器做对比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很好的测试精度,指出最终的结果受到粘结剂的影响,并给出不同粘结剂的影响结果。2012年,Re-insch.T,Blcher.G,Milsch.H为确定岩石在温度和三轴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做了对比试验。最终测试结果说明光纤光栅传感器精度高,变形结果也更接近于岩石的真实应变。国内学者魏世明、柴敬为确定在岩石变形中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的应变传递系数,在单轴压缩实验中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表面粘贴状态下的应变传递特性,最终测试结果表明光栅传感器测量精度优于粘贴于同位置的应变片。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室内岩石式样单轴、三轴压缩实验中的应用表明,光栅比传统电阻片具有更优异的精度测试和特性,再完善埋入和表面粘贴的应变传递模型后,为光栅检测岩石破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3在锚杆支护稳定性检测中的应用
锚杆支护具有施工简单、控制围岩变形效果好的优点。锚杆支护的质量成为决定巷道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但受围岩环境影响,锚杆支护的性和寿命受到制约。
3.1在锚杆测力计上的应用
2005年,柴敬、兰曙光、李继平等针对现有锚杆支护质量检测无法进行远程监控和对支护质量进行全程检测等缺点,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粘贴在锚杆杆体表面与传统电测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传感器结构简单,可实时检测。柴敬、李毅、赵文华等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构建锚杆支护检测系统并做了实验,在实验室模拟煤矿井下巷道锚杆支护的受力过程,通过拉拔实验,光纤光栅端头式测力计检测锚杆轴力与杆身光纤光栅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测试应变结果相一致,且光纤光栅传感器易于安装,可以重复使用。光纤光栅锚杆测力计埋设如图3所示。在锚杆检测试验中,锚杆使用时间长,为剔除温度带来的交叉敏感,柴敬、李毅、邱标设计了温度补偿光栅解决了交叉敏感问题带来的影响,测量结果线性度很好。
3.2在围岩变形检测中的应用
2000年,PhilippMNellen,Frank.A,Brnniman-net.R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隧道变形进行了检测,为保障结果的,在传感器安装时采取了特别措施,排除了长时间检测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HattenbergerC.S等开发了一种在岩石开掘过程中测量应变的光纤光栅地震波检测系统。在加强树脂锚杆上粘附光纤光栅用于探测岩土工程结构中的静态和动态应变,新型传感器在改善信噪比以后,还可进一步提升检测时的敏感度。与此同时,研发者还设计了与检测信号相互匹配的光纤光栅地震成像系统,并在岩石巷道内进行了现场试验。苏小杰、高艳磊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巷道进行了静态实验研究,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粘贴在锚杆上,分别布置在巷道3处不同地点。测量巷道放炮后对岩体的影响,分析岩石裂隙的产生。蒋奇、隋青美、张庆松等为弥补电磁传感器在隧道长期检测时出现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应力应变检测用的FBG锚杆传感器,通过制作完成的FBG锚杆进行动态测试,可以实现长期检测的需要。光纤光栅传感器作为锚杆检测的敏感元件,在围岩应力检测中抗干扰能力强、耦合损耗小、寿命长,可以形成光栅传感网络,可实现实时、长期检测。与锚杆测力计相比,其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且为本质安全型,符合井下检测安全防爆的要求。
4在矿山火灾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光纤光栅优异性能被广泛认可,针对光栅特点进行特殊封装后的传感器在现场应用越来越广泛。矿井内采用电信号火灾探测存在设备灵敏度低、易受干扰、传输距离短等不足,研究者们提出使用光纤Bragg光栅火灾探测器探测煤炭自燃理念。2008年,王宏亮、乔学光、张晶等针对光纤Bragg光栅在高温段的线性特征,设计了一种高温光纤Bragg光栅的传感探头,在250℃环境下误差波动不超过0.06%。2009年,付华、蔡玲提出了使用金属化封装技术制作的光纤Bragg光栅探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该煤矿火灾检测系统能够提供详细的巷道温度分布情况并且可以及时报警,便于作业人员防灾灭火。2010年,针对采空区自燃事故,魏世明、柴敬、许力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封装制作了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传感器与解调仪、数据传输线、控制系统组成了矿用火灾探测系统。通过检测井下温度变化率来预警是否发生火灾,并且可以进行实时检测,缩短了火灾报警时间。现场实际条件复杂多变,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技术研制的温度传感器及时采集温度的状态,尤其是对骤变的温度进行预警,对保障现场人员安全有重要意义,了解采空区煤岩的温度变化,就能有效控制煤炭自燃灾害。
5结论
(1)在工程应用中,光纤光栅传感器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光纤光栅传感器不仅测量精度和安全性可满足需求,在使用寿命和便携性上也符合工程应用条件。光纤光栅传感器自诞生以后,优异的传感特性在结构物健康检测、室内模拟试验、岩石试件变形检测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岩体变形破坏检测研究很多,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封装埋入岩体内部传感器使用寿命长、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可实现长时间、不间断对岩体应力检测。接入波长检测系统后,可实时传输测量结果。
(3)将光纤光栅进行目的性封装后可实现对不同参数的检测。如采空区煤炭自燃温度检测、锚杆应力和井下人员健康检测等。在不同的工程环境中,不同封装后的光纤光栅体现了优越的性和抗干扰性,是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理想元件。基于此,使用光纤光栅作为矿井应力应变等参数的测量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单位:张立强 李超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矿业工程论文:专业学位教育下的矿业工程论文
1.矿业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1矿业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践导向性偏弱且缺乏针对性
既然专业学位目标是培养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应该突出专业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矿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专门学科,采矿工程本科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经历三个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两个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感知和应用。然而现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单独制定,而是基本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导向性偏弱。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基本依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来获得,而导师的科研项目又因人而异,研究方向和项目类型也有较大不同,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难获得较为和系统的培养。此外,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科教育背景参差不齐,跨专业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按规定需补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这两门专业主干课,但由于缺乏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反而薄弱,就业后甚至难以胜任基本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1.2“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形同虚设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中校外导师一般以兼职形式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就矿业工程专业而言,校外导师普遍聘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这些校外导师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不仅有繁重的企业事务需要处理,而且在现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很难有时间来高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加之现行的校外导师津贴制度并不合理,造成校外导师对指导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任务不得不更多的由校内导师承担。由于校内导师工作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习惯性地侧重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部分学生的功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煤炭行业萎靡不振,在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煤炭高等教育也步入低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生源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更是勉强为继。从2002年起随着煤炭形势持续好转,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加紧新建矿井建设的同时,利用中小煤矿资源整合政策兼并重组了大量矿井,那么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煤矿主体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接近,薪金水平持续攀升。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考生为获得高额的劳动报酬而选择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热门专业相比不仅报考人数上丝毫不逊,而且考生专业竟然涵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之外的10个学科门类。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既是一个艰苦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对煤矿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缺乏足够认识,一旦煤炭行业进入低谷期,从业人员薪酬大幅降低的时,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欲望已不是那么强烈,转而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踏上形形色色的求职之路,而非专心致志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跨度很大,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适应现有工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两年的学期只能勉强达到专业学位低要求。因此,这种功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对跨专业学生增加矿业工程通识教育先修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煤矿地质、矿井设计、采煤方法及工艺、通风和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续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进行强化。其次,将跨专业学生全部纳入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全程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又能辅助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控,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高。第三,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生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这部分学生应着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采矿工程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讲座应保障足够时间,避免出现类似学术会议走过场的形式—“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部级学科平台和与国内高水平企业联合构建的产、学、研平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2.2调整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
按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或3年,实际上普遍执行2年学制。但从现有的培养计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第1学期忙于找工作,第2学期忙着做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可沿用2年学制,跨专业学生沿用3年学制。
2.3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初衷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校外导师的实践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3.1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
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联系、确定主要依靠校内导师牵线搭桥,虽然经学校审核后颁发聘书,但学校对校外导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换言之学校对校外导师的约束力有限。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校外导师管理纳入到校企联合管理的范畴中来,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从企业层面允许校外导师临时脱离煤矿生产管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对校外导师指导津贴、职称评定和奖励办法制定相关细则,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充分调动校外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2.3.2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淘汰制度
校外导师虽然为兼职导师,但已经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对其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一方面能够使校企双方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利,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对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更趋完善。同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校外导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进行考量,建立健全淘汰制度,进一步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
作者:荆升国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业工程论文:项目建设下矿业工程论文
1存在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1)不的地质勘探以及不完善的工程设计:由于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地质勘探以及工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地质勘探不或者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较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由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大的工程投资风险、较大的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面对巨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风险事故的出现;
3)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矿业工程项目建设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都容易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2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有效对策
通过风险评估,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排查,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都进行了估计,风险管理就是要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其不确定性,降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1)建立对施工过程风险预警的机制。矿业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工期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会对整个矿业工程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汇总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建立一个建立在矿业工程施工实际状况上的风险管理体系。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和施工目标的明确、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目标的明确、建立安全施工的技术和保障方案,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对于施工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要对其进行责任和职能的划分,对项目施工的机制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降低工程事故发生概率;
2)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动态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条件也比较艰苦和危险,使用的设备较多,施工期也比较长,施工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给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很多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因此,矿业企业要提高整个项目施工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降低风险的发生。对此,矿业企业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技术性事故的风险;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矿业企业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环境、施工对象的特征、自然风险以及经济政策变动风险几个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其细化又可以分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施工操作风险以及施工管理风险、管理人员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质和水文环境、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对施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定时检查涉及方案与施工进度和方向是否存在偏差,定时对矿井内部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在进行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例如开挖、爆破、排水等,要对其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对于难以抗拒风险要加监测与管理,做到提前预防,做好备案,将损失减到低。矿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抗拒的风险因素,例如持续性的降雨或冰冻,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施工的进度。当地的采矿相关条例发生调整,也可能会打乱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带来损失。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原材料以及矿业产品的价格震荡也会造成矿业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难以保障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投入。对此,必须进行提前防范,当有无法抗拒的风险发生之,矿业企业就要做好预案,确保能够灵活应对,将损失降到低。
3结论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低的成本度过风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必要的措施来预测和监控风险因素。因此,矿业企业要加强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作者:高建华 单位:湖北省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山口铜矿
矿业工程论文:可视化矿业工程论文
1科学可视化的普遍技术和方法
1.1VRML技术
微软开发系统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软件与全景图制作工具Sky-Panit软件(可在Msys.topcool.net的站点进行下载)相配合进行虚拟现实模拟。当然了,在模拟之前要用Pho-toshop准备好显示图像,这种方法简单更容易掌握。但是对于简单的模拟对象仍然时受到很大限制的,要是带宽不够,还需要下载插件浏览。所以有待提升的方面包括:真实感的改善、文件量过大和交互性的加强等。
1.2Viewpoint技术
Viewpoint技术是在互动的功能体系中利用真正的3D模型所建立的,可以将照片创立成具有真实效果的3D影像而且还可以还原现实中的真实模样。所以,解决窄带网好的方案之一便是视点技术。
1.3可视化编程软件
可视化编程软件的使用,更专注于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提供客户交互更简便的平台。使用VC、C++、VB、Vpro等软件作为开发的平台,用Autocad勾画对象轮廓,用Potoshop进行渲染,采用Exceel显示图表,用Access储存数据,用flash作片头动画。2.4flash技术导入flash的序列照片是经过从不同角度处理之后形成的,将处理好的照片在flash中制作成MC,通过AC-TIONSCRIPT按钮进行对MC的控制播放,从而达到物体可以前后左右旋转的特殊效果,另外还可以加入鼠标交互和缩放图像的功能。这些文件小、形式新颖基于二维应用程序,因此在网上的得到广泛的应用。2.5JAVA技术(360b环视)能够轻而易举的创立360B的真实物体,显示场景,并且能模拟三维空间的技术,唯有JAVA技术了,JAVA技术产品可直接访问浏览器,不需要任何插件。
2展望可视化技术应用于矿业
2.1在采矿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矿业设计研究最关键的环节是采矿设计,采矿设计、矿山后续的生产模式与经济效益是直接挂钩的,一旦采矿设计不够,就可能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采矿设计是一个烦琐的过程,所涉及的数据也是极为庞大的,容易顾此失彼。在此之前便有许多应用程序,但都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解决不了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时非常不利设计的。因为设计需要统筹大局和不断的修改数据。因此在矿业中应用可视化技术是必然趋势,它能够将矿业工艺化的各个环节编制成友好界面,创立一个交互性更强的可视化设计系统,方便设计者分析和考虑全方面因素,同时,综合的可视化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常规的设计,自动整理生成数据,简化了之前许多繁杂和反复的计算,提高设计效率的质量,解放繁杂劳动的设计人员,使之迅速的可以分析任何问题,使设计更为合理,自然的,这些需要国家重点扶持和投入以及各方面拥有综合知识的人才配合。
2.2在采矿施工模拟中的应用
若采用仿真技术或虚化现实技术模拟出采矿施工,便可将采矿开挖涉及凿岩爆破撬顶、通风、支护、出矿等多道工序考虑周全,预先逐步展示施工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和设计的缺陷,及时纠正,避免或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设计上的缺陷。
2.3在成果展示中的应用
如今,通常使用图纸配以幻灯,录像等说明采矿研究的成果,然而,由于采矿设计的空间在地下,不是我们肉眼便可直观看到的,所以难以详细说明问题。如果我们采用可视化技术就能介绍地下空间的情况,详细展示了一些重要环节和关键工艺,从而使大众更直接深刻的认识其成果。
3结语
总之,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代表的新科学时代为旧的采矿业打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摆脱了传统方法对采矿设计的束缚。因此,我们便能预料人工设计将被计算机设计所取代,繁重的人工劳动和操作将被抛弃,人类将能够用最安全的方式自由计划开采地下矿质资源。
作者:段晋刚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论文:矿业工程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中国矿业发展至今,走过了引进消化、自主创新、技术输出的发展历。单一的英语阅读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输出研究成果的要求。矿业工程研究生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矿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课题之一。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应试教育的现状,采用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按照英文科技论文要求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以中文论文为基础重写英文论文、经过专业机构和专家精修和润色论文、学生与修改专家的深入交流而完成论文是快速提升研究生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有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矿业工程 科技论文 研究生培养 英文写作能力
一、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材料,矿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业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引进消化的起步期,自主开发的发展期和向外输出技术的扩展期。三个时期的矿业发展给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支撑和支持,积极推进了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矿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内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对于引进消化的起步期,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消化吸收后应用于国内的矿业开发与利用。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到国外学习,阅读国外技术资料和文献,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通过提高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来实现矿业的开发利用。这一时期矿业开发与利用,要求矿业科技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矿业发展处于这样的起步期,当时大量的矿业科技人员出国前苏联,学习矿业开发与利用知识,对中国的矿业起步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的矿业主要是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利用从国外学到和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对中国的矿业自主开发利用,矿业发展是缓慢的,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很低的,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相对比较迟缓。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矿业发展迅速,短短20年,中国的矿业开发利用水平就已经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这一时期,矿业科技人员走出去、引进来,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广泛推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要求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21世纪头十年,中国的矿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矿业开发的模式,科学技术成为矿业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矿业开发与利用技术开始走到了世界先进行业。矿业技术走出国门,输出技术与设备已经成为21世纪20年代中国矿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时期,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能力不仅仅是阅读和口头表达就足够了,还需要良好的科技写作能力,将先进的技术以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输出自身的理论与技术。
新的形势下,对矿业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科技写作能力是高层次矿业科技人才必备的英语能力。如何提高矿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是矿业工程领域研究生英语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提升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 通过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理解能力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引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在引言中高度概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这就要求研究生大量阅读与所写论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在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掌握和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动态、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从而把握自己所写论文的新颖性和水平,提出自己所写论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自身对英文论文的理解能力,只有在自身能很好理解英文科技论文的时候,才能够撰写出便于理解的英文科技论文。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理解能力,对于矿业工程领域中比较的文章,要通过精读来进行深入理解。精读过程中,从论文引言、试验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到结论,都要逐句认真阅读,理解每一句表达的真正意思,从而掌握和理解整篇论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对于摘要部分,要多次阅读,深刻理解摘要对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的概要总结。
研究生经过对数篇高水平矿业科技论文的精读,能够快速提高对该领域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能力,避免只进行大量泛读,长时间也难以深入理解矿业英文科技论文的弊病。高水平科技论文的精读,也是写好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对一篇英文科技论文还不能深入理解的情况下,要写出高水平的英文科技论文是难以想象的。
(二)通过精读高水平英文科技论文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
英文科技论文的文体结构与中文科技论文是相似的,但论文语句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中国研究生,由于受到母语汉语的限制,在英语的语句表达上通常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研究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多的目的在于考试,对语法具有较深入的理解,虽然也掌握了较多的单词,这些单词和语法在阅读英文论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写作时,一个语句中单词选择、句子与句子间的时态、语法关系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所以中国人掌握了大量的单词,但能用来写作的却不多。
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论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精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外,了解和掌握英文写作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对写作非常重要。在精读矿业科技论文的时候,尽可能选择英文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因为他们写的才是更加标准的。中国研究生在写英文论文的时候,往往自己按照所学的英语语法和单词,编造一些句子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由于英语单词的多意性,使得在英文母语人士看来变成了另外的意思,甚至无法理解语句。所以常说没有见过的不要写,没有听过的不要说,就是指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性问题。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规范的,大多数是事实的陈述和讨论,没有太多美妙形容、夸张、拟人等形式,所以有针对性地精读一些高水平的矿业科技论文,就能很快掌握矿业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促进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提高研究生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
一篇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只有好的语言是不够,重点还在论文本身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所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水平是根本,而英文语言表达是手段。作为母语为汉语的、长期在中国学习的研究生,要想通过英语来思考是困难的。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学术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语言表达问题,往往导致论文的逻辑性不够,显得凌乱。较好的方法是先写好一篇高水平的中文科技论文,以此为基础,才能完成一篇质量高的英文科技论文。
但在写中文科技论文的时候,应该按照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来写。典型的科学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实验步骤、结果、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印地安纳大学信息学院周耀旗教授在如何写好这些内容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篇论文是从摘要,引言开始的,周耀旗教授建议从方法和结果部分开始写,因为作者对方法和结果最熟悉,此外只有更好地理解方法和结果,才能确定中心命题。而标题、引言和讨论的写作都需要中心命题。研究生应该从最熟悉的事情开始,就像读者从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理解一样。关于方法或实验步骤,如果文章是关于新的方法、技术或算法,要非常详细地写它的新颖之处。要用有逻辑的、合理的方式来描述它。这会帮助读者抓住新方法的要领。如果这个方法使用参数,则要把每一个参数合理化,或者是以前用过的,或者可以从物理或数学推导出来,或者通过了广泛的测试及优化。如果无法保障它的合理性,那就必须描述改变它会造成的影响。如果没有测试它们的合理性,应该解释为什么。对于新方法的发展,同样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来测试,让人信服就需要做尽可能多的测试,作者所能找到或设计的测试越多,研究工作就越会被其他人所接受和使用。
当研究生开始写结果部分时,先考虑一下结果的意义。也就是说,要理解试验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不是告诉了更深刻的东西,能否从很多不同角度来理解结果,能否设计证明或者反驳研究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果发现了新现象,必须证明结果不是通过方法制造出来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重复。如果发展了一个新方法,必须证明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它是否改进了现有的方法。论文的结果部分,必须用不同的角度或多重测试来支持新发现或验证新方法的重要性。一旦对结果有更好的理解,就需要确定这篇文章的中心命题,之后要组织所有的段落来证明、支持它,用数据来证明它。同时也要排除其他可能性。放弃与中心命题无关的数据,即使这些数据是很辛苦得来的。当完成论文的方法和结果部分后,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大半。
按照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了一篇的中文科技论文,对于母语为中文的,英文不是很好的中国研究生来说,是写好一篇好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
(二)基于中文矿业科技论文的英文写作
在写好一篇中文矿业科技论文以后,并不是直接将其翻译成英文就是一篇好的英文科技论文了。因为英文的表达方式与中文有很多不同,机械的翻译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基于中文矿业科技论文的英文重新写作,是完成一篇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关键。
句子是文章的最小功能单元,写好每一个句子是写好论文的基础。最容易理解的句子是整句都在说读者知道的东西。但这对科技论文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新的东西才会被发表。事实上科技论文通常会包含很多新术语,所以一个容易理解的句子应该从读者熟悉的信息(或刚刚提过的)开始,而以新信息结束,并在它们之间平滑地过渡。好论文的所有句子都应该这样从旧到新地平滑过渡。使用一个概念之前,研究生必须知道自己以前有没有提过这个概念,大多数论文很难读是因为很多新概念在没有被介绍之前就使用了。
科技写作中的较大问题就是新旧信息顺序颠倒。由于作者非常熟悉所有的信息,新信息和旧信息对作者来说可能不是很好区分。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不管什么时候,每当开始写新句,应该问问自己,这些词前面有没有被提到过。一定要把提到过的放前面,没提过的放后面。
在句子中,读者希望的是在主语之后立刻看到行为动词。对一个说明谁在做什么的句子,读者需要找到动词才能理解。如果动词和主语之间相隔太远,阅读就会被寻找动词而打断,而打断阅读就会使句子难以理解。
读者期望每句只有一个重点,这个重点通常在句尾。每一个段落都应该只讲述一个观点。在一段里表述多个观点会使读者很难知道该记住什么,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一段的及时句要告诉读者这一段是讲什么的。这样读者想跳过这段就可以跳过。一段的一句应该是这段的结论或者告诉读者下一段是什么。段落中的句子应该由始到终通过逻辑关系连接,实现由旧信息到新信息的流动。
以写好的中文矿业科技论文为基础,按照英文科技论文表达方式,逐句逐段重新写作,就能写出一篇研究生自己满意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
(三)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精修与润色
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好后,投稿到相关的期刊编辑部,往往接到这样的邮件,“In its current state, the level of English throughout your manuscript does not meet the journal's desired standard. There are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errors and instances of badly worded/constructed sentences. Please check the manuscript and refine the language carefully.”同时编辑部要求作者请英语水平好的专家或机构对论文进行精修和润色。接到这样的通知,说明论文确实存在语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研究生按照编辑的要求,对论文进行语言精修或请专门的机构对论文进行润色。所请的专家和机构要是专业化,因为他们才知道英文科技论文的规范,语言要求,经过修改在语言上才能够达到编辑部的要求。
(四) 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再修改
语言专家和专门的机构对论文的修改过程中,有时也会对原稿提出一些建议和一些语言表达不清楚,无法修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研究生要认真对待,仔细比对自己的表达与修改专家的修改意见。同时与修改专家沟通,交流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是一个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过程,让研究生能够看到自己以为正确的表达为何别人看不懂,这一过程的多次重复,研究生的不断改正,其写作能力就得到快速提升。
经过精修、润色和再修改的论文,在英语语言上就能达到发表的要求了。通过以上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过程,研究生的能力也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四、 结语
(1)中国矿业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引进消化、自主发展、技术输出。三个阶段对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是不同的,阅读能力对应于引进消化和自主发展,而技术输出要求科技人员具有更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特别是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
(2)针对中国研究生英语应试能力教育模式带来英语写作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能力,掌握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表达方式,是提高研究生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措施之一。
(3)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过程中,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是基础,以此为基础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重写是关键。由于中英文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直接的中译英不是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方法。
(4)论文投稿后,按照编辑部的要求,请语言专家和专业机构对论文进行语言精修和润色,在此过程中,研究生与修改专家的交流学习,能快速提升研究生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的论文能够达到矿业科技英文的语言要求。
矿业工程论文:矿业工程实验室改革探索
一、高校专业实验室改革途径与方法
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改革可以从实验室建设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手段与激励机制等多种途径进行。
1.1实验室建设理念
实验室建设理念是对实验室功能与作用的总体定位,是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指导思想。高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必须以专业为依托,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专业人才、鼓励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需求,进而促进学科的繁荣。由此可看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前提、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实现实验室与学科相互促进为目的的。因此,高校专业实验室必须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校特色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建设理念,从而指导自身改革与发展。
1.2实验室开放
前文提到高校专业实验室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其中部分是由传统的管理机制造成的。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这造成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创新机制缺失、管理僵化,实验室每况愈下。2000年前后,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实验室开放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合理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实验室开放,是指高校实验室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并进行实验学习与研究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开放实验室可以通过整合教学实验资源,向全校、社会提供教学、实验以及科学研究服务,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的途径。目前,实验室开放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各高校专业实验室改革的方向。实验室开放有多种模式,根据开放程度将实验室开放分为多方位开放、预约开放、定时开放、阶段性开放,根据开放内容将实验室开放分为基础实验项目开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开放、自选实验项目开放、科研项目开放,根据开放对象实验室开放还可分为面向指定专业开放、面向全校开放、面向行业开放和面向社会开放。
1.3管理手段
高校专业实验室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承担着实验教学、人员培训、科研训练、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特别是随着设备投入、场地规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大,实验室的管理难度愈来愈大,传统的管理手段因其效率低下已很难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不但可以实现人、财、物的有效管理,还可以保障实验室的不间断开放,从而将实验室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
1.4实验队伍建设
国内高校专业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实验教师、科研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其中实验教师、科研教师多由专业教师兼任,其工作重点不在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对他们的管理约束有限。实验室的运转主要依靠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但实验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在各高校中多处境尴尬。一方面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验队伍话语权有限,因此难以争取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聘用人员学历门槛高,而实验队伍待遇差,新引进人员多以实验室为跳板,这造成实验队伍极不稳定,人员数量日渐缩减,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学历层次不高,这又加剧了学校对实验系列的不满,这两者的相互作用造成了现今实验室的乱象。因此,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改革必须解决人的问题,要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使人才带动实验室的发展。要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员待遇和发展空间问题,在这方面专业实验室相较基础实验室更有优势。专业实验室的优势在于“专业”,通过实验室开放与实验资源有偿使用,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项目,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实验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实验室人员待遇,为实验人员发展提供空间,进而稳定实验队伍,吸引更多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教学、科研和建设中来。
二、专业实验室改革实践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面向矿业工程领域建立的专业实验室,其前身可追述到1953年北京矿业学院的采矿模型室。中心发展至今已历60余年,期间也经历了多种困难,也面临了以上的各种问题,2000年前后中心开始进行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
2.1中心建设理念
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下属的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安全工程等国家特色专业与江苏省品牌专业,根据国家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立足煤炭工业,以矿山开采、安全保障、加工利用等高素质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为目标,整合多个专业实验教学资源,保障资源优化利用与共享,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建设理念。这一建设理念明确了中心自身定位,指明了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经多年建设中心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1)基本建立了适应矿业大类一体化培养的“演示与验证实验、综合与设计实验、创新与前沿实验”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创新活动”三大模块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煤炭工业培养了大批工程师。(2)中心充分发挥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及时转化科研成果,建成了一批品质教学资源。(3)校企联合,创建了井下“实景”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常规实验室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实验教学效果。
2.2实验室开放制度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自身特点、行业地位及影响力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开放制度。在实验教学方面,中心以学生专业培养为重点、以行业服务为己任,实现了本专业学生多方位开放、外专业学生基础实验开放的分级开放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心多方位开放实验资源,要求教师以实验室为依托承担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任务,并组织、激励学生以实验室为依托参与各类实践大赛与学科竞赛;在开放时间方面,中心制定了科学研究实验、创新实验、综合实验的全天候开放,演示实验、验证实验的定时开放制度。通过实验室开放,中心每年面向全校10个学院17个专业,3630名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矿业工程类实验课程,年实验人时数达34.8万,开出实验项目313项,实验开出率。近三年来,中心承担近百项科研项目,新增实验项目73项,自制教学仪器设备37台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3项,部级奖励11项;先后有17个部级、15个江苏省级、33个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中心实施,有5000余名学生接受科研训练,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科技竞赛和创业活动,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2项,其他奖励89项,江苏省毕业设计(论文)12篇,学生330篇、申请专利407项。
2.3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中心建设了高效、便捷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包含:网络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虚拟、模拟实验操作平台,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教学排课、学生分组、考勤、网络答疑、实验成果提交与审阅、实验资源管理等),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等。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网上虚拟实验、网上提问、网上答疑、网上论坛、网上提交作业和报告、视频录像、资料下载、相关链接等。实验课程网页中的虚拟实验平台,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完成实验。中心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全部上网,访问者可方便地访问网页,下载学习资源。
(2)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入煤矿三维模型、现场录像、煤矿井下工艺过程和生产系统的虚拟动画、矿井虚拟现实系统等教学资源。解决了过去模型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和模型教学分离、教学时间紧张、学生分组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问题。
(3)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与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优化了中心实验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保障了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实施,实现了中心面向多专业、跨行业、多功能的分级开放,确保了实验资源不闲置、不浪费,充分发挥了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成,实现了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使中心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有力的保障了实验教学,合理的调配了实验资源,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条件。
2.4队伍建设成果
高校实验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心一方面多方位筹措资金改善实验资源与环境,促进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升自身地位与知名度;一方面靠品质的实验资源、宽松的学术氛围吸引高层次人才;一方面争取政策设立了包含正高、副高、中级职称的专职实验教师岗位,为人员发展提供空间;一方面靠品质的实验资源、高层次的实验队伍吸引科研项目、筹集科研经费并提供社会服务,利用科研与服务收入反补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队伍收入,达到稳定队伍的目的。由此形成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发展与稳定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过多年建设中心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和国家教学名师为核心、省部级以上人才为骨干,教学科研经验丰富、骨干力量稳定的高水平实验队伍。现今中心共有人员69人,其中兼职13人。在专职56人中,拥有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0人,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员达43人,人员平均年龄41.3岁。近三年,中心又新增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5人,5人晋升正高级职称、8人晋升副高级职称。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探索了10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绩,这些成绩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在2009年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评价。
三、结语
在注重创新精神与个性化培养的今天,高校实验室的改革已是必然,这已引起了国内高校的重视,而高校专业实验室因不同于基础实验室的特点,其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亟待摸索与创新。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自身、学校及行业特点探索了专业实验室改革的途径,取得了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徐剑坤 屠世浩 万志军 马文顶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矿业工程论文:矿业工程类立体化教材建设
【摘要】教育信息化时代,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矿业工程类立体化教材建设为例,通过多样性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获取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此外,借助构建博士、硕士、学士梯队式毕业设计团队,为高校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计划开辟了新方案和新思路,以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改革;矿业工程;培养模式;教学手段;立体化教材
1引言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当前学术科研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了高校,其教学能力与职业理念还有待提升,而且新老教师之间的更替缺乏交流;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良莠不齐,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性有所欠缺。特别地,相当多的大学生将“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当成一种信念,“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当成口号,渐渐地对大学的课程没了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寻求更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一个品质鲜活的教学课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多媒体的推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的需求,立体化教材、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兴起正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其中,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关于立体化教材,国内外有多种说法,“一体化教材”或者“多元化教材”,英文称为“integratedtext-book/coursebook”。我国最早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其真正含义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以教学应用的主教材、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传统纸质教学资源为基础,借助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仿真教学系统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并结合学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汇聚多层次更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教学思想,较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即媒体呈现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教学应用的多元化[2,3]。此外,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有效地结合了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与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接受,而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自主进行新信息的加工与现实意义的建构和整合。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借助多媒介、多形态、多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创新的教学理念、互动式教学系统,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有效地协调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近年来兴起的翻转课堂正是新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真实体现。然而,尽管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立体化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矿业工程类学科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5]:(1)立体化教材建设数量众多,内容比较繁杂,本质认识尚浅,多媒介、多元化往往只是教材的外在形式,特别是立体化教材设计与教学内容编排匮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很难有效开展。(2)立体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在编制过程中由于团队或个人制作的差异存在着不同步与不协调,而且新老教学理念的转变使得老教师的教学思想得不到有效的传承。(3)目前的立体化教材缺乏科学、规范及成熟的评价标准,致使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质量良莠不齐,矿业工程类学科立体化教材建设和开发规范不统一,针对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教学方案,通用性较差,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出现误区。(4)立体化教材建设交互性、互动性不强,没有支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学生能够接触的实践环境非常有限,尤其对女生来说,煤矿领域就是她们的禁区;而偏重理论上的构建,便缺乏具体使用过程和效果的实践研究。这一方面也是矿业工程类学科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这样,学生们很难掌握课堂中的知识点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真正意义,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实际要求。现有的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将文字叙述结合图片和有限的视频传输信息,使得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差异较大,甚至在实践活动中出现偏差。因此,完善教学资源,强化教学理念,开发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时代的创新教材,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大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高校生源与教师资源匹配失衡,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匮乏,有些课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开设相关的课程设计以检验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这往往使得学生们在教师有效的时间内得不到的指导,特别是大四本科生面临的毕业设计。通常情况是教师们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指导本科生做设计或者论文,而且有的教师还需要时间指导自己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很多时候因为精力有限而不能做好本科生设计或者论文的指导者和督导人。结合当前情况,本研究以作者主讲的《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为例,通过教学资源的多媒介、多层次开发与教学手段系统化、现代化应用,编制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时代的立体化教材;并结合博士、硕士、学士梯队式建设的毕业设计理念,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互动互学与团队实践研究,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本研究对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和毕业设计理念的构建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2立体化教材建设与梯队式毕业设计理念构建
2.1立体化教材建设内容及表现形式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主要介绍矿井瓦斯喷出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与防治技术、矿井瓦斯爆炸灾害及其预防、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等。随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矿井瓦斯防治工作的强化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矿井瓦斯的防治与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要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培养出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并能够解决生产、管理、事故处理等现场中复杂的安全工程问题,成为具备安全工程师素养,能从事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工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进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实践研究及相应的课程设计以更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6]。本课程在选用国家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其他高校矿业工程类学科教材,以现代教育思想指导课程的改革,从认知规律入手,编排教学内容;并通过实验实践内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开设瓦斯等级鉴定与瓦斯抽采设计的课程设计环节以加强学生对工程实际应用的理解;特别地,应用煤矿仿真模拟教学系统以独特的三维仿真技术将煤矿井下环境完整地呈现,全新的三维仿真交互操作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以多种视角对井下环境进行多维度的学习和认识。首先,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手段的选取,即主教材、参考书、指导书、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资料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编排与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仿真教学系统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适应矿业工程类不同学科立体化教材建设。具体来说,1)根据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方案: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学习导言、教学提示、学习提示等。2)以章为单位设置教学纲要:教学基本要求,知识点、要点归纳,要点、难点剖析,典型案例系统分析。3)多媒体教学方案:弥补现有电子教案的不足,及时更新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背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多角度、多方位配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适当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强化学生在实践研究中的理论基础知识。4)矿井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各种场景,打开了女生们不能跨越的煤矿领域的禁区,有效地带动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5)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等教学素材资料库:紧随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搜集整理当前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的近期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变。包括: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在煤与瓦斯突出大、中、小不同类别矿区的教学案例、防突措施、瓦斯抽采技术、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与煤层注水、水力冲孔、水力压裂、水力割缝等辅助性措施,以及应用与实践案例库。,根据考核要求选择考试题型,含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论述题等。其次,在实验实践环节中,安排布置相关的实验内容:1)了解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原理,掌握利用WHK-I型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装置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步骤、方法,能够在煤矿现场进行煤层瓦斯含量测定。2)掌握落锤法测定煤的坚固性系数f的方法、步骤,了解坚固性系数f值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中的应用。3)明确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ΔP)的物理意义及其瓦斯渗透和流动规律;了解WT-1型瓦斯扩斯速度测试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掌握煤的坚固性系数与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关系。4)通过煤矿瓦斯爆炸实验了解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主要特征参数和基本特性。,进行实验室相关数据的测试分析以及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接着,开设瓦斯等级鉴定与瓦斯抽采设计的课程设计中,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矿井瓦斯防治课程后,进行该课程的实践环节:1)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以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基础,掌握有关等级鉴定测点布置、测定路线以及相关数值计算方法和技能。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矿井正常生产情况下,依据测点布置原则、测定路线,计算相应的和相对瓦斯涌出量进而判定矿井瓦斯等级。2)矿井瓦斯抽采设计工作,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完成某综采工作面本煤层抽采设计,编写出设计说明书并绘出抽采钻孔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图。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瓦斯防治和相关课程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计算、绘图和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通过煤矿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顺序模式或者自由模式,实现全新的三维仿真交互操作模式。即要么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工序流程与提示进行学习与操作;要么按照学生自身需求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学生通过了解与完成在虚拟的井下环境中的相关任务流程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便于深入了解瓦斯防治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2.2梯队式毕业设计理念构建
如果说立体化教材建设是学校软环境建设的及时要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那么,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就是检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标准。针对高校生源与教师资源匹配关系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梯队式毕业设计模式。其理念的构建是基于大四本科生毕业设计而提供的学习平台。该平台是以相同的研究课题为基础,以博士研究生的工作为主导,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为重要支柱,本科生的研究工作为辅助和分支,建立一个梯队式的研究合作团队。梯队式毕业设计模式通过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带动本科生的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并作为本科生研究工作的直接指导者和督导人;而本科生的研究工作最终目的是为研究生的工作提供研究素材和成果,本硕博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这样,一方面,通过梯队式研究团队的合作,带动了学生们互动互学的积极性,而且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经验可以为本科生的研究工作借鉴,本科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生的工作服务;另一方面,梯队式的研究模式可以避免学生因为种种不便不能及时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而且指导教师也可以缓解由于指导学生过多带来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梯队式的研究模式在课题组研究工作合理的任务分工下,可以有效地提高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效率。通过构建梯队式毕业设计团队,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计划开辟了新方案和新思路,为我校软环境建设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发展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3结束语
立体化教材建设数量众多,内容比较繁杂,本质认识尚浅,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往往只是教材的外在形式。因此,本课题研究结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多元化应用,较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实现学生的发展;此外,结合博士、硕士、学士梯队式毕业设计团队的构建,取得专业课程设计的互动互学与团队实践研究,以满足适应教育信息化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需要。
作者:李治刚 王飞 郭红光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论文:大工程背景下现代矿业工程教育
【摘要】矿业工程不仅仅是一个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也是一个与自然环境、社会利益分配激烈博弈的焦点。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运作体系。以大工程观观之,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性人文教育、调整专业设置矿业工程教育的三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工程观矿业工程;人文教育;工程教育
2000年的前后的几年,大工程观还处于从西方被简要地介绍到我国的阶段。较为系统的介绍是在2004年。之后大工程观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有所开展。用力最著者首推江苏工业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1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研究者们以文本为依据,将大工程观在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的综述。目前,我国学界一方面在不断介绍大工程观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努力倡导、尝试大工程观教育。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学者们就大工程观的产生和发展、大工程观的本质与内涵、大工程教育观的目标、大工程观与课程体系建设、大工程观与课程教学、大工程观与办学特色等方面展开了不同深度的讨论。目前,大工程已经走过了思想观念的介绍普及阶段,成为我国工程教育界普遍接受的理念,并有不少学者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这些探索集中在办学特色、教学体系改革和课程改革、工程实践环节的探索、特色办学等方面。此外还有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研讨,涉及到的学科范围不仅有建筑给排水工程、化工工程这样应用学科,还有普通物理、基础化学、量子力学、数学等基础学科。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矿业工程,专题论述大工程视野下矿业工程教育的三个重要内容:
1.复合型矿业人才的培养
矿山工程以最通俗的语言讲,就是给大地开膛破肚,挖掘埋藏在地下的矿石进行加工提炼,得到对经济发展有用的材料或能源。我们单就采矿和选矿过程就能清楚地看到,矿山工程涉及自然环境方方面面。洞采过程中,尤其是水力采煤、水沙充填采矿法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中富含镉、砷、汞、铅、铜、镍、锌和有剧毒的氰化物。像各类捕收剂和起泡剂这样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危害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地下的有害气体、液体释放出来,在对矿石进行剥离和选择过程中有产生大量有害废水。在采掘生产地点、选矿厂、尾矿坝、排土场以及生活区等地点产生大量废水。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有害水体就会随着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土壤水循环。地表的生态环境,引发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大型金属露天矿穿孔设备所采用的牙轮钻机,在风流的作用下,可污染大片露天矿作业区。矿石在被破碎、钻孔、碾磨、运输、爆破过程中形成的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这就要求矿山工程从业人员不仅有矿山开采、选矿、炼矿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环境生态学的知识,能够给大地尽可能小的“创伤面”,尽可能少的有害水体扩散,尽可能地按照食物链原理、养分循环原理和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等生态学原理给予矿区科学的生态补偿。这是矿山工程能力不断增强,开采规模不断扩大,人类环境意识增强遇到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此外,矿山工程之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如土地征用、环境保护等)、医学问题(如矿井之辐射物、热害、噪声等对人体的危害与保健)都需要既要懂得矿业工程本身,又要懂得法律学或医学等系统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生命伦理意识不断被唤醒的必然要求。像这样把工程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工程与与社会的关系中来看待就是大工程观。传统的矿山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现代矿山工程对人才的要求。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培养一定比例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矿山工程实践的需求,在目前传统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矿山专业人才已经饱和的就业形势下,真正需要的人才很难找,大量的传统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就业难。转换培养模式是必由之路。而在这转换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大工程观视野下矿业人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此为大工程背景下现代矿业工程教育重要内容之一。
2.针对性人文教育
目前的工科院校也都设有人文教育课程。但遗憾的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能够结合起来进行的人文教育课程微乎其微。大部分还都在各行其道。似乎加入一些诗歌、小说、道家文化、甚至茶道花道这样的选修课就算是人文教育了。实际上,工科学校学生最需要的人文教育是科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尤其是工程价值论。这些内容虽然在他们的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中也零星涉及,但18个学时又是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又是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等等,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真正展开讲。况且其中还有三个学时是用来考试。很多学校都是5次课就讲完了,很难想象能够向学生讲清楚科学技术的应用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工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何?如何正确看待工程主体与客体社会历史的统一?例如,小矿问题。到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矿山12.67万个,其中大矿3279个,中型矿4338个,小矿11.9万个。小矿占到全国矿山总数的93.94%。为国家提供了52.67%的固体矿石量,完成了49.49%的工业产值,解决了500余万人就业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小矿的政策弹性大,稳定性差,鼓励不足,限制有余;管理体制复杂,管理权限模糊;监管手段单一、开采效率低下。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矿难问题、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几十年来,整治工作从未间断,小矿开采屡禁屡开。一面是大量矿业专业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转行,一面是小矿因缺乏技术力量等原因被关闭,如果对于矿山专业人员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人文教育,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加之制定恰当的小矿服务政策,必然能够使得弱势群体脱贫和零散资源利用实现双赢。增长仅仅是物质的扩大,一国经济增长如果不能缓解不平等、失业和贫困,就不能叫发展。再看开采后矿区占地的复垦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力量使得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早在及时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得到处都是。西方文明从根子上就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西方人眼里,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按照自己的样子又创造了人,并且要赋予人管理这个世界的权利。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明确宣称,在自然存在物中,人是最的存在物,上帝为了人本身的缘故而给人提供神恩。上帝虽然也给其他存在物提供神恩,但这仅仅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到了近代,笛卡尔把人有灵魂、康德把人有理性作为的核心依据,继续倡扬人类中心主义。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此基础上继续以人有理性为由,给人自在地就是一种目的的特权,提出人是所有价值的源泉,道德规范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所关心的只是人的福利。16世纪以来,西方人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一路高歌猛进。以近代科技为利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人类中心主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扬。中国古代则不然。在中国人眼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尽管现代科学已经高度发达,但对于大自然中生命之间的联系依然了解不多。“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它的失败让我们不得不从内心里敬畏自然,尊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按照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大自然是有生命的。人体是一个有机体,大自然也是一个有机体。对于人体而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大地而言,开膛破肚后也需要进可能地“缝合”。今天尽管我们也在努力在矿山工程中实现生态补偿。我国2004年11月就有约2亿亩左右的土地被废弃,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而复垦率不到12%,比发达国家低50多个百分点。而且复垦质量也远不如国外。大工程观要求把工程实践看做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运作体系,一项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生产活动来加以思考。如果将人文主义教育与具体工程实践相结合,才能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更容易在工程实践中付出努力。无论是小矿问题还是复垦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在“为”与不“为”之间有着很大的弹性空间。因为复杂的客观现实往往可以让人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不为”。成功的人文教育可以促使从业人员以大工程观为指导,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想方设法呵护自然。如,生态恢复可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的结合;生态补偿也可以实现国家补偿、矿山企业等收益者补偿、社会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而社会补偿又可整合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渠道的形式。如成立矿区生态补偿基金组织、民间环保社团、NGO,通过政策补偿、资金补偿(优惠信贷、减免税收)、实物补偿(劳动力、土地等)。总之,针对性人文教育为大工程背景下现代矿业工程教育重要内容之三。
3.调整专业设置
就像建立大学城是为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一样,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较大可能地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和能源。矿石在冶炼过程中也存在着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利用问题。以钢铁冶炼为例。煤炭炼钢过程中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焦炭、煤气和1000度的余热,矿石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800度的烧结矿余热。接下来的炼铁过程将产生1500度的高炉渣和煤气。再接下来的炼钢过程中也会产生煤气及1400度的余热。的轧钢过程也产生1000度的余热,加热炉还有800度的余热。这里及时用到了煤气回收净化技术。将三种煤气回收起来后通过化工的办法进行除尘净化后,可供钢厂周边的居民的煤气使用。剩余部分还可以用来发电。第二用到了余热的回收利用技术。而且回收技术各不相同。焦化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的是利用惰性气体换热的CDQ技术。加热炉800度的余热可以通燃烧过程需要的空气换热。用来预热空气,是空气升温至500度。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燃料。目前钢铁企业利用预热所发的电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的用电需求。这里面还不算1500度的高温炉渣里面所含的余热。因为至今还没有解决这部分余热利用的技术问题。可见只是有想法没有技术还是妄谈。过去1000度的余热就可以发电,现在的技术70度便可用来发电。能量循环的关键靠技术。炉渣和余热可以用来生产建筑材料。煤炭在焦化的过程伴生有大量的其它化工原料,煤气和余热以及电力可以用来生产化工产品。钢材还可以经过机械浅加工后再行出厂。所有这些技术都可以作为以矿业工程为王牌专业的工科院校的配套专业。这种发展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大工程的概念。“大工程观不是指工程规模本身的大,而是指为大型复杂工程提供理论支撑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范围的大,涉及各方面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远远突破工程科学知识本身的范围”。矿山水污染问题如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则有远比食物链污染更为深远的意义。生态学帮助我们站在人类和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高度,理解人类矿业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改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环境科学有助于我们站在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在有机体迁移、转化、积累中的运动规律的高度理解矿业在自然界产生的水体污染的危害性。了解矿山废水在自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分析水污染在自然环境中迁移的机理以及进人人体后的各种效应,像致畸效应、致突变效应、致癌效应,真正理解为制定各项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供的管理法规。而地球系统科学则帮助我们明白,地球是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转机制,懂得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理解人类矿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对地球系统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认识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从这三个学科看采矿业与环境污染问题,都会给矿业专业的学生以高远的眼界和整体性思维方式。有这些学科基础,才会从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来源与分配,现代工程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危机,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于容纳和分解水中污染物的能力的影响等方面来理解矿山废水问题。这些学科都可以作为矿业工程的辅助专业,结合矿业工程进行教学与科研。此为大工程背景下现代矿业工程教育重要内容之三。
作者:于波 马秋蔚
矿业工程论文:谈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对于矿山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保障矿山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保障矿山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就必须要做好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矿山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对矿山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本文分析了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项目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矿业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正文:
1.矿业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矿业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矿业工程的建设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以达到最初制定的目标。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贯穿矿山建设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决策阶段,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的竣工验收阶段,都少不了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对于矿山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可以组织和协调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各环节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矿业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确保矿业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等。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矿业工程项目管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下,矿山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矿业工程的继续发展。
2.1矿山企业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对于矿山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已经在保障矿业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矿山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矿山企业对项目管理不够重视的情况,很多矿山企业的项目管理只是表面工作,纸上谈兵,没有将项目管理落实到实处,另外由于我们当前的法律并没有对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了没有一个法律制度对矿山企业的这种行为进行约束,这也是我国的矿山工程项目管理无法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原因。2.2项目管理的范围有限目前我国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有限,项目管理应该对矿业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矿山企业的项目管理只存在于矿业工程的施工环节,项目管理部门建立了工程监理制度对矿业工程的施工进行指导和监督,而其他阶段并没有项目管理,这就导致了项目管理无法发挥出原本的作用,在工程项目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进行管理,也就不能够有效的控制矿山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3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我国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行业中缺乏高素质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其他岗位上转过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项目管理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才能,导致目前我国的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不能够对矿业工程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还会制约矿业工程的发展。
3.加强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矿山企业的生产对象是地下的自然资源,这就使得矿业工程的项目管理与一般工程的项目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别,目前我国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矿山企业的发展,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使项目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矿山企业的发展。
3.1矿山企业加大对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
矿山企业需要加大对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不仅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增加对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积极配合项目管理的工作,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便利,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对整个矿业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发挥项目管理对于矿业工程发展的积极作用。
3.2建立健全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加强矿业工程项目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对矿业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建立健全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需要借鉴现行的项目管理的体系,再结合矿业工程的行业特点,确立起符合矿业工程实际工作的项目管理体系,对矿业工程的建设进行协调和控制。建立健全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需要注意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进步,竞争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约束机制则可以保障员工的正确工作态度。在完善的矿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约束下,更好的促进矿山企业的发展。
3.3提高矿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的矿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还相对较低,已经逐渐不能够满足矿山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提高矿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矿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矿业工程的进度管理,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可以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提高矿业工程的进度管理,就要确保项目管理的计划性,对矿业工程的整体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作出具体的规划,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从而保障矿业工程的工期不会被耽误。其次是对矿业工程进行质量和成本控制,保障矿业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要控制投入成本,较大限度的保障矿山企业的利益。是对矿业工程进行安全和现场管理,保障矿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作者:胡福长 单位:葛洲坝易普力四川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矿业工程论文:矿业工程造价对经济分析的应用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矿业的日渐壮大,经济分析在矿业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就矿业工程造价中经济分析的应用作出的剖析,对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简单的分析,并探讨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分析;矿业;工程造价;应用
0引言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工作的方法方式都是在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的,与之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矿业工程造价领域同样是这样,针对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更好的提高矿业工程造价中经济分析的能力。
1经济分析在矿业工程中的一些特点
(1)系统性的特点。
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而且对各种资源的耗费比较大。所以,我们运用系统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为了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矿业工程项目具体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否能满足社会所需。这相应的就提出了要求,在设计方案和施工方面需要对其经济效益做出综合的考量。在这一过程中,对矿业工程项目不仅要从可行性、设计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还要确保施工过程中和后期的维修工作。
(2)择优性的特点。
矿业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是为了在较多的选择方案中找到一个综合起来的方案。方案在技术选择上是多种多样的,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对比各种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方面的效果,从中选出经济效益化的方案进行组织施工。需要考虑的时,地点和矿业材料方面的影响,矿业工程项目与其他工业产品有一定的不同,他的构建更为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相对更多。
(3)综合性的特点。
矿业项目工程的产品设计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技术学科方面的内容。就矿业工程项目来说,不但要考虑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从经济社会等角度进行考虑。对矿业项目经济效益的研究工作,应该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两个角度去分析。技术角度来说,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矿业学、数学、管理型等等。矿业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2矿业工程造价中经济分析的应用
矿业工程项目中运用经济分析评价,有利于预测的性,对投资的性也是有效的保障。经济分析评价是较为灵敏的,它能够对矿业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作出预见性的评估,进而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矿业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非常大,而且周期也比较长,矿业工程的开展还受到施工环境和条件的制约,矿业工程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比较大。经济评价所用的很多数据也是靠估算预测得到的,再加上一些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数据也具有了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经济分析评价时要关注潜在风险的问题,尽量减少决策性的失误。做好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评价工作有利于减少投资的风险,争取较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1)设计阶段经济分析,矿业工程项目具有经济性和质量可行性两个前提,目的是减少投资成本,以求较大回报。在设计的过程中,矿业技术与经济性二者的统一,有利于矿业工程项目在同等的劳动量上实现工程效果和收益效果的较大化。在设计阶段,矿业工程的经济评价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及时是设计过程中,过多的追求矿业外观上的华丽和新奇,而轻视了矿业工程的经济因素与安全因素;第二是设计人员只注重技术方面的问题,不考虑工程的成本问题;第三个是设计过程中不吸取外界的有利经验,思想上故步自封,还有可能导致工程三超的现象产生。
(2)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能够有效的验证设计阶段的工作。施工阶段在矿业工程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充分体现了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质量,对整体经济分析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施工阶段首先要考虑的是施工的方案,不但要有较高的可行性,要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再有就是衡量施工的效果,可以从技术与经济两个角度进行考核。高水准的施工工艺与科学的施工方案才能保障施工任务顺利的完成,进而保障矿业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应当对施工方案的具体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努力完善设计的效果,实现矿业工程项目的投资最小化和利益较大化。
3如何解决矿业工程造价中经济分析工作出现的问题
(1)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出现误差等情况的出现,一般都是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加强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企业可举办一些培训活动,在完成培训以后在通过一些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2)经济评价是一种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技能,这项工作的开展仅靠哪个部门是不够的,它需要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比如,设计部、规划部、施工部等。部门与部门的合作过程中不需要设置领导层次,这样更加有利于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3)工程造价的经济分析工作,由于有些工程很容易出现跨年施工,这个时候就不利于造价工作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评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对工程数据进行一定的规范,明确界定划分,这样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才有明确的依据进行评估,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界限方面发生错误的可能。
4结语
矿业工程造价的经济分析工作,能够促进我国矿业工程建设的进度,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面临问题,积极的解决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工程项目的成本降低,加快工程进度。在矿业工程造价中进行经济分析,应该按照经济分析的评价体系进行,依据项目经济的评价方法,的运用各阶段的经济数据和指标,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投资的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收。
作者:李晋旭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论文:矿业能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 交通 业、贸易业、文化 教育 业、 旅游 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 发展 ,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关键词】城市园林 研究 分析
1 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
2 园林城市研究分析
2.1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 自然 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3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3.1 科学 制定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3.2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