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家禽养殖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家禽养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家禽养殖论文

家禽养殖论文:家禽养殖环境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养殖环境;家禽保健;卫生防疫

论文摘要家禽生产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家禽的健康、生产性能的发挥及疾病的控制都有着重要作用。从与家禽生产密不可分的几个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场址的选择及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噪音、饲料和饮水、微生物等方面探讨它们对家禽保健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家禽养殖环境的重视。

但由于我国家禽生产技术特别是禽病控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致使家禽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毁灭性疫病时呈流行,每年因疾病造成的经济直接和间接损失达几十亿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禽舍环境与设施落后是关键因素,因此认识环境因素与家禽保健及疫病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禽场的选择

场址的选择与防疫有很大关系。为就近供应鲜蛋和活禽,我国有不少家禽场建在大城市附近,但城市与家禽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城市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三废”会对家禽造成危害,家禽场的“三废”也会形成公害招致社会的反对。因此,家禽场应尽量选在远离城郊、靠近农田、菜地的地方,与附近的居民点、铁路、公路、运输河道等要有相当的距离,尽量做到既方便运输,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病原感染与噪音干扰等。禽场要求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朝南或东南方向,好有一定缓坡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以保持场区小气候温热状况相对稳定,还要求家禽的粪便能方便地运输到农田、菜地当中,使粪便得到充分地利用。另外,禽场附近应无屠宰场以及易造成污染的工厂。

2禽场的卫生防疫设施

禽场内外、场内生产区与其他各区之间、生产区内各鸡舍之间,均应设隔离带或隔离物,入口建隔离消毒设施,成为多层隔离封闭单位,净道、脏道不可交叉。

禽场应设有围墙或防疫壕沟,少设大门和出入口。大门口应建有与门等宽、略高于地面且带雨棚的消毒池,长5~6m,用于进出车辆和人员消毒,做到消毒药物常年不断且经常更换。禽舍之间间隔距离至少15m以上,并有隔离沟或其他天然隔离物。生产区入口处建车辆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消毒更衣室必须具有“初步消毒—更衣—再消毒”的配套设施。专业户至少应有更衣和消毒设施1套。鸡舍入口处应设消毒更衣室,一般包括脚踏式消毒池、洗手池、更衣更鞋间等。

3禽场的生态环境

3.1温度

根据家禽的生理特点,舒适温度为18~31℃(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蛋用母鸡的适宜温度为10~24℃,肉用仔鸡的适宜温度为21~27℃)。但是以目前普通的鸡舍结构和饲养方式保持温度几乎不可能。而对温度最敏感的雏鸡,以目前普遍采用的保温形式,要达到所要求的育雏温度比较容易,但是在冬天要做好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协调。可通过观察鸡群进行判断,如果鸡群自然散开,活动、采食、叫声都很平和,说明温度适合鸡群需要;如果鸡群扎堆,说明温度不够;鸡群张口呼吸,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至于通风是否适度,以人进入育雏舍感到舒适为准,如果人进入育雏舍感到很不舒适,灰尘很多,气味很重,说明舍内通风不良,应尽快通风换气,实际生产中最关键的是要有通风意识。夏天高温季节,主要任务是防暑降温,可采用风扇、喷雾、湿帘负压通风、鸡舍安装隔热板、鸡舍四周种树等措施。

3.2湿度

温度舒适范围内最理想的相对湿度为60%~65%,较大范围为40%~72%。在温度达32.2℃时,相对湿度超过55%,家禽体温开始上升,对保健不利。在高湿条件下,尤其在相对湿度70%以上时,能促进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家禽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高温高湿时,饲料、垫料等易于霉败,可使雏鸡群暴发曲霉菌病,造成重大损失;高湿还利于球虫病的传播。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家禽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感冒性疾病,如风湿症、关节炎、神经痛等。湿度低则会引起啄肛、啄癖等疾病,致使羽毛生长不良。

3.3空气

由于鸡的消化道短,鸡粪中残余蛋白含量高达20%~28%,在温暖季节极易发酵产生氨气和硫化氢。这2种废气对家禽非常有害,它们能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亦可诱发腹水症和灼伤眼睛,所以鸡舍空气中氨气的含量不能超过5mg/kg,硫化氢不能超过1mg/kg。另外,一氧化碳对神经、血液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在寒冷的冬季,用煤炭在禽舍内生火取暖时(尤其是在夜间),要防止舍内因通风换气不良而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由于家禽呼出的CO2是舍内浓度较高的废气,因此要求把CO2在空气中的总量控制在0.2%以内,以确保达到安全标准。

鸡舍在设计时必须优先考虑其通风性能。在炎热条件下,气流有利于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对提高产蛋率和雏鸡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夏季应适当提高舍内空气流动速度,加大通风量。

3.4光照与噪音

良好的光照控制能使家禽发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因此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亦不可忽强忽弱,必须按规定进行,以减少对家禽的应激。噪音对家禽的危害十分严重。当噪音在40db以下时,其生产性能良好;60db时生产性能为正常的80%;70db时仅为50%;80db时只有30%。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引起严重的惊群而突发猝死综合症,有的甚至在短期内停产。因此,在选择场址时,首先应考虑远离公路、铁路以及嘈杂的场所。

3.5饲料与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家禽的物质基础,饲料和饮水的卫生指标对家禽健康非常重要。在当前的家禽生产中,饲料来源复杂,现有的加工、运输和贮存条件很难保障饲料不被污染,有些饲料出现严重的霉变,致使家禽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和霉菌性肺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作饲料和水的卫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污染程度、残留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养分的含量、新鲜度或变质程度、各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等。

3.6微生物

对大群饲养的家禽生产而言,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危害较大。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是通过3种方式传播疫病:一是病原性微生物附着于尘埃微粒上传播疫病;二是病原性微生物附着在动物鼻腔和咽喉,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形成飞沬,污染禽舍空气引起疫病传播;三是病原性微生物附着于气溶胶中传播。传染病的发生有3个环节,即病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当这3个环节都存在时,传染病便发生了,因此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预防。

(1)消毒。消毒是在体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途径。首先,要彻底清洗。水洗干净鸡舍内材料,是消毒作业的前期工作。水洗结束的标准为:肉眼不见鸡舍内有污物。其次,使用消毒剂。各种病原体只用1种消毒剂是不行的,在实际工作中,要使用2种作用不同的消毒剂或采取2种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交替消毒。对于一般的病原菌和病毒,可用苛性碱进行消毒;对于特殊的病原菌(如芽孢菌等),要用氯系列消毒剂;对于球虫类卵囊,则用杀卵囊药剂。饲养人员进出禽舍时的更衣消毒、用具消毒等也都能有效地切断病原的传播。

(2)消灭易感个体。消灭易感个体的方法是进行免疫接种和增强抗病力。每个禽场都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制定出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目前,我国现有疫病中,绝大多数已有疫苗控制,疫苗使用后应及时作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下一步免疫计划,不断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保障传染病的发生能有效地控制。

(3)药物治疗。有的鸡场只重视人工主动免疫,不重视提高抗病力,有的滥用药物而破坏了正常肠道菌落的微生态,使感染门户洞开,从而形成用药不断、发病不断的恶性循环。因此,制定适当的药物防治程序,以保持家禽体内正常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

家禽养殖论文:关于推进我县家禽产业规范化养殖的调查与思考

畜牧业是我县农业的一项传统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20__年其产值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4,高于浙江省和丽水市的平均水平,是我县农业八大支柱产业中的较大产业,其中又以家禽产业具特色和竞争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深入,在麻鸭产业带动下,我县以品质肉鸡、肉鸭为主的家禽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规模养殖与种禽基地、禽苗与饲料供应、商品禽市场、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收购加工等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仅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也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蓝子”。因此,加快推进规范化养殖,进一步发展壮大家禽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为城乡居民提供品质安全的禽产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__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家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1、家禽产业的总体规模

20__年全县家禽饲养量520万羽,出售商品禽402万羽,家禽业总产值10594万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52.19%,农民获得直接养殖效益1500多万元。今年由于商品禽价格一直处于高价位运行状态,导致饲养量进一步增加,目前全县家禽存栏量已达到145万羽,超过历史新高,预计年饲养量将超过600万羽,产值和养殖效益可望增长30%以上。家禽产业在我县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家禽良种化程度

我县现有祖代种鸭场1个(即__麻鸭,20__年通过浙江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品质型鸡父母代种鸡场2个,sm3樱桃谷肉鸭父母代种鸭场1个,克里木番鸭父母代种鸭场1个。现有存栏种禽15.3万羽,其中种鸡11.8万羽,种鸭3.5万羽,年供苗能力达到3000多万羽,全县规模养殖户的家禽良种化程度达到。

3、家禽规模化养殖程度

据统计,到今年8月份全县从事家禽规模养殖农户有450多户,比20__年底增长11.7%。其中年饲养量20万羽以上的养殖户1个,10—20万羽的养殖户5个,5—10万羽的养殖户19个,1-5万羽的养殖户202个。在存栏家禽中,规模养殖132万羽,占存栏总数的91%以上。若按出栏商品禽数量计算,全县家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达到97%以上。

4、家禽业生产水平

我县家禽规模养殖起步较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通过推广家禽优良品种、网上养殖、分阶段饲养、配合饲料、全进全出、疾病综合防治等技术,家禽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县规模养殖户家禽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5%以上,料肉比达到2.8:1—3:1,近两年羽均养殖效益达到3元以上。特别是经过选育的__麻鸭,其早熟、高产性能达到国内经验丰富水平。

5、家禽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根据家禽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县先后培育了浙江均得利禽业有限公司(省级)、浙江五莲农牧有限公司(省级)、__县绿生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市级)等三家以家禽产品为主导的省市龙头企业,创建了__麻鸭养殖技术协会、__麻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__县养殖商会、饲料技术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并组建了__县同心农牧产销合作社、浙江均得利禽业合作社等11个群众性专业合作组织,为推动我县家禽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家禽产业的软环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的同时,重点突出家禽产业,并先后从县级财政中安排专项扶持资金500多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发展家禽产业。同时,由县科技局立项,县农业局、畜牧兽医局先后承担并开展了《__麻鸭提纯复壮技术研究》、《蛋鸭笼养技术研究》、《家禽大肠杆菌病和鸭疫里氏杆菌防治研究》、《鸡病综合防治》等相关课题,为我县家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__年9月县政府向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申报了《__县家禽产业提升与发展》项目,并于20__年7月25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该项目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引进培育了一批新品种,建立了多个农户家禽养殖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龙头企!业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今年7月31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了《__县肉鸡、肉鸭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为我县家禽产业的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二、现有家禽养殖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县家禽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和成效,但在家禽养殖生产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规模养禽场的布局不够合理,占用溪流河道养殖与污染环境的现象比较突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禽舍结构简易,饲养条件较差。

2、部分规模场(户)业主文化水平偏低、饲养环节不规范、养殖与免疫档案不健全,没有按照家禽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进行饲养。

3、部分养殖户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没有按规范程序进行免疫操作,卫生与消毒措施不到位,家禽重大疫病时有发生。

4、乡镇畜牧兽医体制尚未理顺,部分基层兽医人员思想不稳定,对家禽养殖产业发展和疫病防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家禽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家禽产业规范化养殖的机遇和压力并存

当前我县推进家禽产业规范化养殖具有较好的机遇和基础条件:

1、经济快速增长对发展家禽养殖业利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禽产品的需求也必然会快速增长。按照营养学家倡导的每人每天应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的要求,每人年消费鲜蛋可达22千克,现在我们的实际鲜蛋消费量仅约为其一半。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肉类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作为低脂肪、低胆固醇、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禽肉的消费量将不断上升,家禽养殖产业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与此同时,居民对家禽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推进家禽规范化养殖是确保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

2、国家政策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家禽养殖产业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以生猪为代表的畜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对包括家禽在内的“菜篮子”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在疫病防治、良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多个方面出台了更优惠的政策。因此,推进家禽规范化养殖符合国家政策引导方向。

3、我县家禽养殖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一直以来,我县坚持把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家禽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发展家禽养殖业起步相对较早,广大群众通过发展家禽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也十分强烈,素有“四万鸭农闯天下”之称,全县发展家禽产业氛围十分浓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家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禽产品数量稳定增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为推广规范化养殖奠定了较好的资金和技术基础。

在家禽养殖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动物疫病防控的巨大压力也促使我们要积极推行家禽规范化养殖。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全国各省份分布较为广泛,并在短期内难以根除。我县作为家禽养殖和调运大县,外省苗禽、成禽调入调出频繁,外来疫情随时有可能传入。只有推广规范化养殖,才是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根本和长久之计。

四、推行规范化养殖的对策和建议

1、优化改造现有养殖环境和建设养殖小区模式相结合

产地环境是推进家禽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目前我县家禽养殖基本属于适度规模的专业户饲养方式,但是这种养殖方式的突出问题是布局不合理、设施简陋、环境恶劣、产品质量不高。因此,首先一方面要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对现有家禽规模养殖场要支持和鼓励农户增加投入,按照规范化养殖的要求改造栏舍条件,完善卫生、消毒、排污等基础设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家禽养殖的要求。当前要以“__县家禽产业提升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切实抓好全县家禽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做到养殖规范化、操作程序化、管理科学化、环境生态化,为推行家禽规范化养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其次,通过建设规范化养殖小区进行集约化生产是今后家禽养殖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方式具有饲养环境好、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设施先进的特点。它除了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外,还有利于美化环境,克服生产中的脏乱差现象。从我县经济发展现状看,发展养殖小区较为可行的办法,一是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实行独资或股份制经营,统一布局规划,统一生产管理。二是对有条件的地方,由村级统一开发建设养殖小区。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推进规范化养殖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盘活一些村级公共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有利于推进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在推进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简单的规模集成,不能为了追求规模上的突破而放弃小区内部的有机统一,一切应从有利于疫病防控、环境卫生和产品质量出发进行建设和管理,做到“全进全出”,封闭性地统一生产和管理。

2、加快推进《标准》实施

《__县肉鸡、肉鸭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对促进我县家禽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提升我县家禽产业化水平与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标准实施,一是要加强培训和示范引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养殖户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标准要求,并进一步促进养殖户改变经营模式,增强品牌意识。要建立规范化养殖示范点,并积极组织广大养殖户参观、交流和学习。在养殖户实施规范化养殖过程中,要通过送科技下乡等措施,为他们提供系列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二是要切实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管理。按照《标准》规定,认真执行用药记录和生产记录制度,引导养殖户科学使用投入品,加强和改善饲养环境和条件。执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质量抽检和检疫,健全质量约束和监督机制。加强流通环节的管理,打击不法商贩,规范禽类产品交易市场,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好泗山鹅鸭基地,并规范市场管理,堵绝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家禽产品进入市场交易。三是突出把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标准实施的主要对象。依托均得利、五莲农牧等龙头企业和家禽专业合作社,与大量的规模家禽养殖场户建立紧密的互惠合作关系,努力形成供苗、防疫、商品禽饲养、成禽销售等一整套经营体系。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体系内部的约束机制,促使养殖户规范养殖行为,从而达到推进规范化养殖和强化标准化管理的目的。

3、强化政府引导

当前推进家禽规范化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政府的积极引导。一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科学规划发展家禽养殖业。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并按照规划和畜牧兽医、环保、国土等部门的要求严格进行场户选址,积极引导经营户“进山养殖”,并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可以养,什么地方不能养,什么地方鼓励养。同时,应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推行鸭鱼联养、蛋禽笼养,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充分发挥家禽养殖的综合效益。二是要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和家禽生产的先进经验,以实施“__县家禽产业提升和发展”等项目为抓手,规范、引导和扶持养殖户进行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要把推进家禽规范化养殖作为实现我县家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次机遇,通过建立和实施家禽养殖标准和产品标准,使政府的引导变得指标化、具体化、规范化和明确化,使养殖户明白家禽养殖要怎么养、养殖要达到什么水平,最终使他们认识到发展家禽养殖必须而且只能按政府的标准进行。三是强化政策资金的引导。要从公平、透明、导向性和控制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把各级政府部门的补助经费用于符合规范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的企业或养殖户。均得利公司、五莲农牧公司、绿生园公司等家禽产业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禽产品加工和养殖带动能力,要继续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对那些场地不符合规划、不能满足动物防疫要求、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等不规范的养殖场,农业、环保、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坚决予以关闭或强制搬迁。通过采取以上一些措施,使政府发出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引导家禽产业向规范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

4、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县、乡(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引导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联合起来,加快发展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将龙头企业与基

地农户连接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动双赢。并且依靠行业组织,通过市场调节,淘汰一批养殖方式落后的养殖户。二是进一步提升家禽养殖业的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是推动家禽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规范化养殖,同样必须依靠一系列实用技术提供支撑。要从良种、饲料、饲养方法等基础环节入手,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逐步改变当前我县家禽养殖凭经验养殖、饲养方式粗放等现状。继续强化科技培训,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养殖户需求,创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传递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引导养殖户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生产技术的大革新推动家禽养殖业的大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家禽养殖的风险防范机制。我县家禽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周期性的起伏。因此在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的同时,一方面必须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避免在养殖行情利好时一哄而上、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参保,及时做好理赔、定损等保险服务,提高经营者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家禽养殖论文:浅析家禽养殖经营的思路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家禽养殖经营企业面临诸多困难,物价上涨过快,使饲养原材料等养殖成本增加,这一切就加大企业的生存压力。以肉鸡为例,说明促进肉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要求养殖经营者必须调整思路,积极适应市场。

关键词:家禽养殖;经营;思路

现今,我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许多家禽养殖经营者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销售难”、“市场差”、“风险大”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纷至沓来,交相互织,从而催生了市场疲软、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加剧、发展环境趋差、发展后劲乏力等新问题的出现。带头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一)拓宽筹资渠道。产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资金紧缺是制约家禽养殖经营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城市,流向了房地产业、建材业、证券业等行业,而对农业产业尤其是畜牧业除国家的扶持资金外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因此,我们要在继续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并发挥其导向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金融信贷资本及外资,还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兴办实体,扩大经济收入,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并存的多元化家禽业投资格局,从而促进家禽产业的发展。

(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要加强政府部门各方面的工作整治,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方面给家禽养殖经营者较大的便利和实惠,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鼓励全民创业。二是要改善服务环境。畜牧主管部门要做好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搞好指导,推进服务质效的提高。生产部门要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为养殖提供品质产品。加工企业要尽早与养殖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科技部门要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家禽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家禽生产、流通秩序,为家禽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健全行业管理。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家禽业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措施。一方面,要集中农村各养殖大户的物资和智慧,建立家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有序流转,向养殖大户及专业合作社集中,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带领养殖户走共同富裕之路。另一方面,养殖企业也必须走“强强联合之路”。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注重开发市场。市场开发方面主要搞好两大市场的建设,一是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对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尚不旺盛,尤其是农村市场需求始终处于原始的疲软状态,供给十分充足与需求很不旺盛的矛盾,导致禽产品消费无法维持高增长。作为家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搞好禽产品的消费与引导。既要宣传禽产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又要强调禽肉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要搞好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大型禽产品批发市场少而不规范,尤其是农村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战略上、行动上重视大型家禽产品市场建设和农村市场建设,形成系统的市场开发行动方案,通过宣传引导,实现扩大内需,培育壮大禽产品市场。二是国际市场。要在稳定现有市场的条件下,努力开拓新兴禽产品出口市场,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多地区市场,把产品做到多个国家、多个地区,以减少相对集中的个别市场波动给家禽产品市场带来的影响,减少出口禽产品对单一市场的依存度。

(五)强化绿色养殖。禽产品质量是禽产品的生命线, 相对来说,也是养殖经营者的生命线。家禽企业或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健康。

(六)创新营销策略。养殖者,既要埋头养鸡,又要抬头看市,要擅于掌握信息,抓住商机,随机应变,化难为易。销售方式可以上门配送、连锁经营、超市经营、订单销售、网上销售等。对于养殖企业来说,还应该搞好品牌建设,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养殖品牌,提高企业的效益。

肉鸡业在整个养殖业乃至大农业范畴中产业化程度较高,带动相关产业最多,是出口创汇较大的一个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着等特点。促进肉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能显着提高农民收益的企业,在企业专项资金中予以优先扶持;对培养地方家禽品种,提升产业品牌竞争优势的;对家禽用饲料粮,粮食部门给予政策 倾斜,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平稳市场,有序控制。近几年来,我国的养禽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市场大幅波动退出养禽行业,得以生存的企业也因为市场的异常波动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三)要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建议国家在保留传统活禽交易的前提下,从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入手,强化各个环节上的管理,严格把好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上的关口,堵死一切传播疫病的漏洞,并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以确保产品流通的安全、。

(四)倡导扩大经营规模。于当前农村畜禽生产仍以庭院经营为主。建议政府将推广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小区化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在舆论导向和资金扶持上向这方面倾斜,以提高我国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快节能型社会的建设。

家禽养殖论文:2015家禽养殖调查报告:已进入保本微利阶段

今年以来,我市鸡蛋价格持续走低。近期,市价格监测中心实地走访我市禽蛋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和超市开展了为期1周的禽蛋市场调研。调查显示,今年我市鸡蛋市 场供应充足,价格下降明显;白条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小幅上涨。调查情况反映出虽然禽蛋养殖饲料价格同比有一定的下降,但由于市场供应充足,终端需求 持平,当前我市禽蛋养殖行业已经进入保本微利阶段,肉鸡养殖企业数量出现下降,小部分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低的禽蛋养殖户退出市场。

一、蛋鸡、肉鸡养殖基本情况

(一)蛋鸡、肉鸡养殖成本同比下降

(二)蛋鸡、肉鸡养殖利润同比减少

按理说,成本降低,养殖利润也该提高,但是目前我市肉鸡和蛋鸡养殖都出现了利润减少,进入保本微利时期。

1.鸡蛋出场价大幅下降,导致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三)养殖户持观望心态

去年冬季,我市禽蛋养殖没有出现疫情,禽流感未在蛋鸡和肉鸡养殖中产生影响,鸡蛋生产供应充足。春节后,禽蛋养殖户普遍认为随着天气转暖,市场供应仍会保持 十分充足,并且饲料价格也涨跌平衡,防疫投入成本也与往年持平稳定,肉鸡和鸡蛋市场暂时不会出现大幅变动。随着市场持续走低影响,后期市场不确定因素多, 各养殖户大多持观望心态,未加大补栏量,仅小幅补充鸡苗,并且今年下半年补栏量更将会明显减少,扩大规模可能性不大。

二、今年鸡蛋、白条鸡价格变动情况

(一)鸡蛋价格持续下跌

据调查,鸡蛋下降主要还是市场供大于求。一是市场供应充足。调查显示,去年受蛋鸡养殖业利润较高影响,蛋鸡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养殖户 纷纷加大补栏,补栏后蛋鸡春节后进入产蛋期,加之今年以来,天气渐暖,养殖业产蛋量高,导致批发、零售库存量大,市场供应充足,导致年初以后鸡蛋价格一路 走低。二是鸡蛋需求持续低迷。据调查,今年鸡蛋消费的低迷,远远超过去年同期,春节后,企业、市民仍有鸡蛋存量,鸡蛋需求整体偏淡。

(二)白条鸡价格保持稳定

受供需平衡影响,今年,我市白条鸡价格比较稳定。3月份,白条鸡批发价为5元,环比持平,同比上涨42.86%;市场零售价7元,环比持平,同比上涨32.08%。

三、鸡蛋、白条鸡价格走势预测

(一)鸡蛋价格预期先涨后降,小幅波动。

目前,我市鸡蛋价格处于低位震荡运行。据了解,从本月开始,我市气温总体将呈逐渐升高趋势,蛋鸡产蛋量将有所增加,加之天热鸡蛋保存期变短,养殖场的鸡蛋会 大量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上鸡蛋供应增加,加之市场上之前的存量还未走完,而五一等节日需求不能消耗掉供应量,预计到5月份,鸡蛋价格仍会在低位震荡徘 徊,直到6、7月份,天气炎热,蛋鸡产蛋量减少,鸡蛋市场供给下降,蛋价会有所回暖。到9月份,当蛋价升高到一定程度,养殖蛋鸡有利可图时,随着养殖户增 多,鸡蛋供应再增,价格走势总体将会偏弱。

(二)白条鸡价格将会逐渐走高。

近两年来受禽流感影响,肉鸡市场波动较大,养殖户盈利减少,补栏积极性不高,现多空栏。市场上肉鸡数量减少,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养殖户当前补栏热情没有大幅 增加,仅出现小幅补栏,抽查来看,补栏仅维持在50%左右的比例。预计下半年随着传统节日的到来,肉鸡出场价提高,白条鸡价格也会随之而涨。

家禽养殖论文:农业保险:家禽养殖业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

农业保险:家禽养殖业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

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长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因素较多,决定了农业为“弱质产业”的角色,它存在的风险也比二三产业要大。

而在农业产业中,养殖业存在的风险较大。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应当如何利用农业保险来为自己规避风险,不妨听听上海市申浦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印权的经验之谈。

上海申浦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是一家品质肉鸡品种培育、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民营企业,公司主要培育知名品种黄羽肉鸡安卡红,申浦麻鸡品质型、快大型,申浦黄鸡,法国进口红宝肉种鸡,申浦安卡麻鸡父系公鸡及申浦快大青脚麻鸡父系公鸡。日前,申浦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印权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参加“养殖业保险”的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验,可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陈总告诉记者,申浦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较具规模的品质肉鸡生产企业,特别是种鸡饲养量较大。由于饲养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一旦遇到风险,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短期内予以解决,恢复生产。为了企业在遇到风险以后,能尽快摆脱困难,恢复生产,必须依靠保险公司的力量。陈总介绍,目前该公司所参保的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养殖业保险”为有政策性补贴的险种,该险种允许获得市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的企业参保,保费为企业承担65%,市、区二级财政补贴35%。

陈总认为,作为养禽企业,在选择险种时选疾病死亡保险对减少企业的损失帮助更大,特别是近两年禽流感的全球性爆发,给养禽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自然灾害损失险也是需要的,但它所造成的损失是短期与局部的。对于其它的险种,陈总认为,地区性或全国、全球性疾病爆发所造成的整个市场疲软甚至瘫痪引起的全行业亏损或倒闭的险种也有选择必要。

陈总说,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在出现突发情况下的一种经济补偿手段,但不是手段。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生产效益的好坏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不能单纯以保险的险种设计来进行保障。谈到保险费率方面,他以为可根据不同的养禽代次来制定,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种鸡(祖代)可定为8%,种鸡(父母代)可定为4%~5%,商品代可定为2%。

陈总还向记者介绍了龙头养禽企业与合同户联同参保的个人意见,他说:不管是否是龙头企业,联同参加保险对企业、合同户来说都是一种保障,企业以较小投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挽回较大损失,是对各方都有利的事情。

结束采访时,陈总谈了他对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现状的看法,他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保险早已成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方一直不能把农业保险做好,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农业保险,养殖户想参保也参加不了。不过,上海市已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业保险实施办法,由政府给予农业保险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根据规定,上海市郊农民在养殖业及蔬菜、水稻等种植业方面投保,可获得政府部门25%至45%的保险费补贴。

作为高级畜牧师和我国知名养禽企业负责人,陈总建议:我国应该可以参照国外政府支持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参考上海市的做法,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重新调整思路和方法,从“财政受得了,保险部门承担得了,农民接受得了”三方面重新研究,尽快分层次、分险种恢复和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一个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尽快让农业保险走进广大养殖户。此外,对险种的设置可以更广一点,费率的设定也可以更详细一些。

家禽养殖论文:家禽养殖论文:家禽养殖中的四不当

家禽养殖中的四不当

一、种苗选择不当

在选择种苗时,往往只追求便宜的价格,而不重视生产性能等因素对效益的影响。有些种苗经营户为了节约成本,对种蛋不消毒,对新雏不防疫,造成某些疫病的潜伏,致使养殖户购买便宜的苗禽后,常发生鸡新城疫、鸡白痢、小鹅瘟、鸭瘟等对家禽生产危害极大的传染病。

二、疫病防控不当

一是不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由于家禽饲养群体中有不同日龄家禽,会有日龄较长的带菌或带病毒的家禽传染给其他易感家禽,造成反复传染,使疾病长期在舍内存在。二是不注重环境的清洁消毒。环境消毒是预防和消灭病源的有效方法。三是预防接种方法不对。应根据疫病的流行特点、母源抗体水平以及不同疫苗间的免疫交叉来正确安排免疫。四是引种方法不对。从外地、外场引进种禽时,需要经兽医人员检疫,防止引入病禽或带菌(病毒)禽。五是病禽和死禽处理不及时。病禽和死禽是重要的传染源,有的养殖户对患鸡和死鸡处理不及时,未进行掩埋或焚烧,造成了疫病的大传播。

三、药物使用不当

一是乱用药物。禽发病后,不经有经验的兽医诊断,仅凭感觉和药品广告,自己随意选购和使用药物。二是药物剂量使用不对。部分养禽户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而无限制地任意加大用药剂量,造成用药成本增加,家禽出现耐药性,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三是用药疗程不对。很多养殖户在用药1~2次没有明显好转就换药。由于疗程短,机体已受损伤组织的修复有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因此治疗往往不彻底,造成疾病复发或加重。四是药物配伍不合理。一些养殖户总认为临床用药越多越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一旦发生疾病,只从单一药物的作用考虑后随意配合,结果造成疗效下降或无效。

四、饲养管理不当

①滥用饲料添加剂。部分养殖户滥用饲料添加剂,结果适得其反,增加了饲养的成本,同时使家禽机体代谢紊乱,饲料中营养物质平衡遭破坏。②饲料喂养方式不对。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机体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配方。③不注意控制体重增长。有的养殖户生长期到出栏期间不注意控制体重的增长,在合理的饲料消耗下,没有生产出符合产品要求的鸡肉,造成饲料的浪费。

家禽养殖论文:浅谈家禽养殖经营者如何实施变革以求得逆境中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家禽养殖经营 新形势变化 调整思路 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策措施

【论文摘要】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经济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和影响。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方面,我国家禽养殖业也未能幸免。面对这种新形势,家禽养殖经营者就应实施变革以求得逆境中的发展先机。

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经济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和影响,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方面,我国家禽养殖业也未能幸免。面对这种新形势,家禽养殖经营者该如何实施变革以求得逆境中的发展先机呢?

1.面临的形势变化。

当前,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许多家禽养殖经营单位和经营者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销售难”、“市场差”、“风险大”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纷至沓来,交相互织,从而催生了市场疲软、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加剧、发展环境趋差、发展后劲乏力等新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家禽养殖经营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物价上涨过快,使饲养原材料等养殖成本增加,这一切就相应造成了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生存的压力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鸡苗和鸡肉价格暴跌。进入2009年以来,父母代种雏由前阶段的25.00元/套暴跌为9.00元/套左右,下跌177.38%;商品雏的价格由前阶段的3.00元/只左右暴跌为0.9元,只左右,下跌233.33%;毛鸡价格由9.00元/千克左右暴跌为7.00元,千克左右,下跌28.57%;肉鸡出口受阻,副产品进口居高不下,使种鸡和肉鸡养殖户严重亏损。

1.2鸡肉产品消费放缓。全球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国内企业生产萎缩,订单减少,出口减少,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工矿企业团体消费对鸡肉的需求。

1.3“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养鸡产业链。前阶段受“三鹿”奶粉和“大连”问题鸡蛋事件的严重影响,使肉鸡加工厂对市场前景产生恐慌而停止收鸡,导致养鸡农户“卖鸡”难,使种鸡业苗鸡滞销造成整个肉鸡产业链销售不畅。

1.4合同违约率增加。受目前市场行情影响,养殖场所订茁鸡合同不能全部兑现,有的要求取消合同,有的要求降价处理:有的要求减少进鸡数等,家禽业的生产计划被严重打乱,无奈之下把部分种鸡提前淘汰,同时把部分种雏作商品茁鸡处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5资金周转困难。前几年,各养禽企业抓住机遇,调整规模,开发新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摊子较大,抗风险能力不强,每天生产支出费用较高,资金周转在非常时期较为困难。

2.家禽养殖经营的调整思路。

2.1拓宽筹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产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资金紧缺是制约家禽养殖经营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城市,流向了房地产业、建材业、证券业等行业及其下游产业,而对农业产业尤其是畜牧业除国家的扶持资金外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因此,我们要在继续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并发挥其导向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金融信贷资本及外资,还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兴办实体,扩大经济收入,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并存的多元化家禽业投资格局,从而促进家禽产业的发展。

2.2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环境差”问题。优化发展环境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要加强政府部门各方面的工作整治,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方面给家禽养殖经营者较大的便利和实惠,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鼓励全民创业。二是要改善服务环境。畜牧主管部门要做好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搞好指导,推进服务质效的提高。生产部门要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为养殖提供品质产品。加工企业要尽早与养殖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科技部门要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家禽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家禽生产、流通秩序,为家禽业发展保驾护航。

2.3健全行业管理,解决“风险大”问题。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家禽业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措施。一方面,要集中农村各养殖大户的物资和智慧,建立家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有序流转,向养殖大户及专业合作社集中,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带领养殖户走共同富裕之路。另一方面,养殖企业也必须走“强强联合之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4加强市场开发,解决“市场差”问题。市场开发方面主要搞好两大市场的建设,一是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对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尚不旺盛,尤其是农村市场需求始终处于原始的疲软状态,供给十分充足与需求很不旺盛的矛盾,导致禽产品消费无法维持高增长。作为家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搞好禽产品的消费与引导。既要宣传禽产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又要强调禽肉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要搞好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大型禽产品批发市场少而不规范,尤其是农村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战略上、行动上重视大型家禽产品市场建设和农村市场建设,形成系统的市场开发行动方案,通过宣传引导,实现扩大内需,培育壮大禽产品市场。二是国际市场。要在稳定现有市场的条件下,努力开拓新兴禽产品出口市场,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多地区市场,把产品做到多个国家、多个地区,以减少相对集中的个别市场波动给家禽产品市场带来的影响,减少出口禽产品对单一市场的依存度。

2.5强化健康养殖,解决“质量劣”问题。禽产品质量是禽产品的生命线,相对来说,也是养殖经营者的生命线。家禽企业或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健康。

2.6创新营销策略,解决“卖鸡难”问题。养殖者,既要埋头养鸡,又要抬头看市,要擅于掌握信息,抓住商机,随机应变,化难为易。销售方式可以上门配送、连锁经营、超市经营、订单销售、网上销售等。对于养殖企业来说,还应该搞好品牌建设,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养殖品牌,提高企业的效益。

3.促进肉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肉鸡业在整个养殖业乃至大农业范畴中产业化程度较高,带动相关产业最多,是出口创汇较大的一个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因此,建议为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3.1对列入国家八部委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就养殖企业而言,现在普遍免征企业所得税,这对原先只有部级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的政策一下子放开了,不利于体现扶优、扶强、扶大,建议国家对列入考核的国家龙头企业制订扶助政策,以帮助养殖业集团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外向化拓展、国际化接轨。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能显著提高农民收益的企业,在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中予以优先扶持;对培养地方家禽品种,提升产业品牌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在国家有关项目中予以优先立项;对家禽用饲料粮,粮食部门给予政策倾斜,以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3.2平稳市场,进行总量控制。近几年来,我国的养禽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市场大幅波动退出养禽行业,得以生存的企业也因为市场的异常波动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3.3建立农业保险和风险基金,抵御市场风险。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农业面临着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而当风险发生时,除了国家和地方对突发事件有一定补偿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我承担。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可以对农民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毕竟能力有限,因此不能作为农业保险的主体。建议国家对农业保险予以立法,组织各商业保险企业承担此项重任。国家也应当在财力上对参保企业和个人予以必要的财政扶持。

3.4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当前,我国城乡市场活禽交易相当普遍,又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给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国家在保留传统活禽交易的前提下,从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入手,强化各个环节上的管理,严格把好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上的关口,堵死一切传播疫病的漏洞,并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以确保产品流通的安全、。

3.5关于倡导畜禽集约化、小区化生产问题。鉴于当前农村畜禽生产仍以庭院经营为主,不利于疾病防控和安全食品生产的现状,建议政府将推广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小区化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在舆论导向和资金扶持上向这方面倾斜,以提高我国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快节能型社会的建设。

家禽养殖论文:浅析家禽的循环养殖方法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对水禽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1.然伴随而来的是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森林退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环境灾难,人类开始深刻反思,并寻求改革之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并为英国发展低碳经济设立了一个具体目标,提出到2020年,英国CO2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低碳经济理念始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随着实践的深入,其内涵也得到了深化和拓展。2006年10月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了气候变化经济学评估报告,即《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做了较为的定量评估,指出如果目前全球以每年各国GDP1%的减排成本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以此呼吁全球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3]。我国学者鲍健强等认为,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实现粗放式经济发展转向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也就是说,低碳经济的内涵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4]。

2.中国畜牧养殖业每年的废水排放量超过100亿t,这一数据远远超过全国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排放量的总和。据调查,国内大部分养殖场没有建立相应的环境处理设施,因此养殖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界中,直接由大气、土壤和周围水域来承担,不仅不能实现良性的循环养殖,而且一旦污染物排放量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新的污染源,形成恶性循环,由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危害也将不断扩大,这一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禽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正劲,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伴随着水禽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生产方式也在逐步转变,逐渐由传统的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的集约化饲养方式转变[5],新的饲养方式也带来了污水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造成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相较于其他涉农产业,水禽养殖模式落后,没有统一规范的饲养方式,环境脏乱,饲料转化效率低,与“低碳”养殖理念相去甚远。鉴于水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畜牧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选择低碳发展模式,是水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也是水禽产业顺应低碳经济理念所应做的选择。

二、从低碳角度看我国水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1.养殖场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水禽养殖者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据统计,目前大部分养殖工作人员都没有为养殖场做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识,全国9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缺乏必要的固体废物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7]。再次,政府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以规模化、集约化作为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增长的重要途径,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环境问题,始终未将养殖污染防治细则纳入政府规划之中。另外,相对农业污染问题,政府和社会目前更重视工业污染问题,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在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作之中。包括水禽养殖在内的农业污染,虽然对环境影响日益增大,但尚未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管理防治工作严重滞后。

2.其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水禽排泄物。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可将水禽排泄物作为饲料营养成分再次使用或投入到农田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目前大部分水禽养殖场并未对这些排泄物进行有机处理,而是将它们直接排放于环境之中,导致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不仅没有被有效利用,反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一是污染周围水域,使水质恶化。目前水禽养殖所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质的排泄物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于周围水域之中,造成水域中有机生物逐渐死亡,水质不断恶化。这些受污染的水体一旦进入地下水系统,其中所含有害成分会污染地下水,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使原有水体水质恶化,形成持久性污染,难以恢复和治理。二是降低土壤质量,危害农田生态。养殖场粪便等污染物含有的一部分有机物可以被种植的植物吸收利用,但如果含量过高,超出土壤自净能力,便会出现有机物不降解或腐败情况,改变土壤原有成分,破坏土壤的基本功能,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另外,当前对水禽死尸采取的主要处理措施仍是焚化或者深埋,没有经过任何无公害等基本措施处理,掩埋的尸体腐烂之后,容易造成病菌蔓延,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三是产生温室气体,危害人体健康。水禽集中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以及水禽排泄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氨气和硫化氢等200多种有毒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扩散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一旦超出大气的自净能力,则会影响养殖场周围的大气环境,如果动物吸收到体内,会间接威胁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如果人类直接吸入体内,会损伤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损害人体肝脏、肾脏,危害人体健康。

3.大气环境中的氨气含量过高,使水禽呼吸道受到伤害,机体免疫力下降,生产性能下降,并有可能感染其他并发症,从而使其后代的生产和培育品质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包括病原菌、寄生虫等容易引起传染病蔓延的物质,一旦这些病原繁殖蔓延,扩大成流行病疫情,将直接影响水禽存活率。经过国际案例研究,某些病菌是可以直接由畜禽传染给人体的,水禽发生传染病或疫情蔓延,也会严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三、我国现有水禽低碳化养殖模式及比较分析

1.5种养殖模式

(1)稻田养鸭是利用鸭成长和水稻收割时间上的重合点,将鸭放养于收割后的稻田中,以遗落的稻谷为养鸭饲料。据笔者在湖北省孝感市卧龙乡大明村的调研,该村肉鸭养殖采用的“水域+稻田”养殖模式,分为2个阶段,首先以天然水域和草滩散养加补饲的方式喂养30~40天,之后,再将肉鸭放养于收割后的稻田中,以遗落的稻谷作为鸭子的饲料,在鸭重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后,由订单公司进行收购。这种“河道水域+稻田”的鸭饲养模式,有利有弊。首先,肉鸭的部分饲料来源可在自然水面、草滩和刚收割后的水稻田中获得,节约了饲料成本,消耗了稻田中遗落的稻谷,防止了重生稻的产生,实现了农牧结合。其次,该养殖方式不受场地限制,几乎没有场地租金成本,开放的散养和放养方式,将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成本降到低;再者,以稻谷为饲料增强了肉鸭的品质,长周期放养的肉鸭品质也比集中规模化饲养的“快大型”肉鸭品质高。但这种饲养方式疫病风险较大,且肉鸭的排泄物直接进入河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生态环境。据调研,为降低疫病风险和减轻环境污染,养殖户隔周排一次水,利用河水将排泄物冲散,每出栏一批鸭搬一次场地。在养殖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养殖排泄物比较容易被河道生物吸收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不严重。但随着养殖户数量的增加,养殖规模的扩大,造成的污染也会加重,因此简单的搬迁也不是解决矛盾的长久之计。

(2)稻鸭共作技术改传统稻田散养方式为围养,将雏鸭放人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昼夜,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鸭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同时以其不间断的活动,促进稻田内水体增氧及养分循环,刺激水稻生长。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减少无机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增强水稻的健康营养性,减少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稻鸭共作技术利用水稻和鸭成长特性的互补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复合农业生态体系,减少了化学药剂和农田肥料的使用,实现了品质鸭和品质稻的双丰收,改善了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是目前低碳经济要求下,水禽的较优养殖模式。自2000年我国引进稻鸭共作技术以来,结合不同地区实际生态环境和生产实践,对该技术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推广范围达20万hm2,主要是浙江、江西、江苏、湖南、安徽、云南、四川和广东等省,目前正在向新疆等边远地区发展[8]。但目前稻鸭共作技术中所包含的模式结构、品种选择、田间管理、配套措施等方面仍缺乏合理标准,关于其统一操作流程和模式仍需要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养殖模式。

(3)鱼鸭混养模式是以鱼塘作为承载养鸭带来的污水和排泄物的载体,以养鸭排泄物中未消化完的饲料残渣作为鱼的饵料。其主要模式有3种,一是放牧式混养,即将鸭群散养于池塘或湖泊水面。这种方式在节省一部分鸭饲料的同时,有利于鱼类养殖,但由于没有集中管理,增产效果不明显。二是圈养式混养,即在与鱼塘相连的一块空地上建立鸭舍,将鸭舍每天残留的排泄物和饲料冲入鱼塘。这种方式较放牧式混养便于对鸭群进行集中管理。三是搭架式混养,即在鱼塘一角隔成半开放式鸭棚,一方面鸭子可以直接在鱼塘内活动,另一方面便于养殖户清洁场地、管理鸭群,这是目前国内常见的鱼鸭混养方式[9]。整体来讲,鱼鸭混养模式下,鱼塘水体及淤泥可以承载大量的污水和鸭排泄物,促进环境自净,而鸭子排泄的粪便中含有的未消化完的饲料残渣,可以作为鱼的饵料,促进鱼的生长发育,二者相互促进,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在鱼鸭混养模式是否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如何加强鱼鸭饲养管理及确定鱼鸭养殖比例问题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完善现有鱼鸭混养模式,扩大其适用范围,协调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4)养鹅大部分成本是用于购买饲料,而鹅本身是食草动物,可以食用任何无毒、无怪味的草类植物。因此,如果以天然青饲料代替部分精饲料,可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可以提高鹅的生长速度[10]。在水禽养殖发展初期,小规模养鹅饲料主要来源于田间或滩涂的野青草,但随着水禽产业发展,产量低、品质差、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野青草,已无法满足鹅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要求。因此,对于养鹅专业户或大型养殖场来说,种植青草,保障持续、稳定、品质的青饲料供应是降低养鹅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林间种草养鹅模式应势而生。这种在林地间隙中种植牧草以喂养肉鹅的养殖模式中,肉鹅生长周期短,一般80~90天可出栏,资金回笼较快。鹅排泄的粪便和吃剩的草渣混合后,被土壤吸收,增强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形成林地种草、以草养鹅、鹅粪肥林的循环型生态模式,充分实现了养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化。但这种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林地密度确定方式,以及如何选择营养丰富、鹅喜食、且不会影响树木生长的牧草种类。

(5)其优势主要为:及时,农户投入的饲料可以循环多次利用,一部分用于饲养水禽,另外一少部分用来喂鱼,而水禽食用的饲料经过不吸收排出后,可以被鱼二次吸收,形成循环多次利用;第二,保留了鱼鸭混养、种草养鹅模式的优点,即水禽在水面的活动可以增加水体含氧量,刺激鱼的生长,同时减少对池塘的饲料投入量,降低养殖成本;第三,水禽粪便一小部分排入鱼塘,作为鱼饵料,另一部分和秸秆及其他污染物一起进入密封的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供日常生产、生活使用,节约家用能源,有效利用水禽粪便生产清洁能源;第四,经过沼化后的粪水仍然可以用来浇灌种植物,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减少农田化肥使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种养过程的生态循环。目前,这种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因其具有能够节约生产、生活成本、经济回报更高,且操作便利等优势越来越受农民欢迎。

2.比较分析综上所述,我国现有5种低碳化养殖模式各有利弊,但均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基本实现了复合农业生态体系或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符合低碳养殖理念。及时,传统“水域+稻田”养殖模式、稻鸭共作技术、林间种草养鹅3种模式实现了农(林)牧结合,既节省了饲料成本,增强了水禽及种植物品质,又净化了水禽排泄物中的污染成分。第二,5种养殖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了实现了环境自净,利用稻田、鱼塘、林地承载吸收养殖排泄物,降低水禽养殖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水禽排泄物代替一部分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第三,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在鱼鸭混39养、稻鸭共作、种草养鹅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沼气环节,节约了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且操作便利,适宜在农村大范围推广应用。虽然低碳化养殖方式已有初步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这5种养殖模式均是将水禽与大自然相结合,不利于水禽养殖集中管理;又如,这些养殖模式大多来自民间经验改良,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操作流程,难以保障持续稳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对前几种低碳养殖模式进行了改良,较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有利于低碳经济,但该种养殖模式目前应用范围不广,应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

四、促进我国水禽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水禽从业者的低碳环保意识传统水禽饲养方式对环境污染大,不利于水禽疫病防控和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从而影响了农民经济效益,与低碳经济要求相背离。因此水禽从业者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水禽养殖实践过程中,以低碳经济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创新健康科学的水禽养殖模式,一方面,以健康养殖模式减少水禽养殖对资源环境的伤害,尤其是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破坏;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禽养殖和其他畜牧业、种植业之间的互补合作关系,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养殖户朝低碳化养殖方向发展,通过理论宣传和技术指导,增强养殖户低碳环保意识,让农民乐意尝试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水禽生态养殖模式。

2.加大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根据前文的分析,传统“水域+稻田”养殖模式、稻鸭共作技术、鱼鸭混养、林间种草养鹅、综合利用生态模式等养殖模式以低碳养殖理念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了改良,基本实现了复合农业生态体系或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但这些养殖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力度不大,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低碳化养殖模式进行推广宣传。将我国在水禽养殖业取得的一些经验,如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农牧结合、渔牧结合及生态综合养殖模式,针对地域和生产条件差异,进行示范推广。

3.增强水禽低碳养殖的技术开发力度保障养殖过程的低碳化,发展低碳养殖模式是重要的一步,降低水禽养殖中的饲料消耗,减少养殖行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低碳经济,技术支持必不可少。低碳经济条件下,水禽养殖的技术开发主要针对以下几点:及时,利用先进生物处理技术,对水禽粪便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粪便污染,并对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进行循环利用,形成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第二,研究新的饲料加工技术,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氮和磷等污染物的排泄量,降低环境污染,节约饲料成本。第三,继续开发沼气使用技术,将水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转换成清洁能源沼气,有效促进能源转换和资源再利用。第四,研究如何将水禽排泄物转化利用,相比于水禽粪便发酵后直接还田,将其进一步加工成有机肥施用,以减少原有化肥施用,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更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

五、总结

政府的低碳管理和部门监控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强制执行有关的法律和标准,比如在建立养殖场时,施行“环保及时审批权”制度,并把环境保护等低碳意识渗透到水禽养殖业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污量,减少治理成本,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在适合的区域大力推广综合利用方式,并给予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水禽产业低碳发展综合利用的意义与作用,提高社会对低碳水禽业的认识,推动水禽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作者:刘雪芬王雅鹏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家禽养殖论文:家禽养殖污染源防控办法

及时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城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废渣、污水、恶臭以及丢弃的畜禽尸体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第四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当年将畜禽养殖业发展及污染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专项政策及工作方案,鼓励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进行污染治理,促进畜禽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污染综合整治。市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区,引导畜禽养殖户向集约化畜禽养殖区集中,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相关分工,做好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七条市环境保护局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农业局负责合理规划本辖区内畜禽养殖业的产业布局,并会同市环境保护局控制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市发改局、规划局、财政局、卫生局、林业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第八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域环境容量及合理调整、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布局和规模的需要,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市区范围内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市环保部门会同市农业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务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和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市辖区内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规划、国土资源、林业、水利、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九条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四十条规定,下列区域应当划定为禁养区:

(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二)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三)市区范围内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十条下列区域应当划定为限养区:

(一)市区绕城公路外沿500米以内的区域;

(二)国道、省道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

(三)集镇规划区;

(四)禁养区以外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需要,应当限制畜禽养殖的其他区域。

第十一条禁养区内禁止一切畜禽养殖。限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本办法实施前限养区内已有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十二条在禁养区、限养区外新建、改建、迁建和扩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或者在限养区内改建、迁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办理相应手续。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复意见,应当规定畜禽废渣和污水的综合利用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十三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合格,不得投入生产。畜禽废渣和污水的综合利用措施应当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投产的同时予以落实。

第十四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当依法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并按照污染物排放许可的管理要求排放各类污染物。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放的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向环境中排放经污染治理后的污水的,只能设置一个污水排污口,污水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技术规范。

第十五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应当保持环境整洁,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硬化储存场所地面等措施,防止恶臭和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施清洁养殖。

第十六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对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畜禽尸体应当按有关规定作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对随意丢弃畜禽尸体的,农业、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对畜禽废渣应当采取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

第十八条单位和个人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清洗畜禽废渣运输工具产生的废水应当妥善处置,不得污染环境。

第十九条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挠或隐瞒。

第二十条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由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或其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限期治理。被责令限期治理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向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限期治理期限届满后,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及时款规定,在禁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属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由市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

(二)属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内的畜禽养殖户的,由市城管执法局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予以没收。

(三)属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外的畜禽养殖户的,由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予以没收。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限养区内新建、扩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或已有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未按照有关规定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由市环境保护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未设置畜禽废渣储存场所、设施或未采取硬化储存场所地面措施的,由市环境保护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由市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二十五条市环境保护局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畜禽养殖是指从事猪、牛、羊、兔、鸡、鸭、鹅、肉鸽等家畜、家禽人工饲养的活动,不包括经批准登记的信鸽养殖及犬类等家庭宠物养殖。

(二)畜禽废渣指畜禽养殖活动中产生的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三)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是指存栏量I级在3000头以上的,Ⅱ级500头至3000头的猪(每头猪在25千克以上);蛋鸡存栏量Ⅰ级在100000只以上的,Ⅱ级是15000只至100000只;肉鸡存栏量I级是在200000只以上的,Ⅱ级是30000至200000只的;存栏量的成年奶牛I级在200头以上的,Ⅱ级是在100头至200头的;存栏量的奶牛I级是在400头以上的,Ⅱ级是200头至400头的;其他种类畜禽的集约化养殖场标准按照国家、本省的有关规定进行换算后确定。

(四)畜禽养殖户,是指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外的其他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

(五)禁养区是指禁止畜禽养殖的区域。

(六)限养区是指实施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之日起实行。

家禽养殖论文:养殖环境以及家禽保健

由于我国家禽生产技术特别是禽病控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致使家禽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毁灭性疫病时呈流行,每年因疾病造成的经济直接和间接损失达几十亿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禽舍环境与设施落后是关键因素,因此认识环境因素与家禽保健及疫病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禽场的选择

场址的选择与防疫有很大关系。为就近供应鲜蛋和活禽,我国有不少家禽场建在大城市附近,但城市与家禽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城市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三废”会对家禽造成危害,家禽场的“三废”也会形成公害招致社会的反对。因此,家禽场应尽量选在远离城郊、靠近农田、菜地的地方,与附近的居民点、铁路、公路、运输河道等要有相当的距离,尽量做到既方便运输,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病原感染与噪音干扰等。禽场要求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朝南或东南方向,好有一定缓坡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以保持场区小气候温热状况相对稳定,还要求家禽的粪便能方便地运输到农田、菜地当中,使粪便得到充分地利用。另外,禽场附近应无屠宰场以及易造成污染的工厂。

2禽场的卫生防疫设施

禽场内外、场内生产区与其他各区之间、生产区内各鸡舍之间,均应设隔离带或隔离物,入口建隔离消毒设施,成为多层隔离封闭单位,净道、脏道不可交叉。

禽场应设有围墙或防疫壕沟,少设大门和出入口。大门口应建有与门等宽、略高于地面且带雨棚的消毒池,长5~6m,用于进出车辆和人员消毒,做到消毒药物常年不断且经常更换。禽舍之间间隔距离至少15m以上,并有隔离沟或其他天然隔离物。生产区入口处建车辆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消毒更衣室必须具有“初步消毒—更衣—再消毒”的配套设施。专业户至少应有更衣和消毒设施1套。鸡舍入口处应设消毒更衣室,一般包括脚踏式消毒池、洗手池、更衣更鞋间等。

3禽场的生态环境

3.1温度

根据家禽的生理特点,舒适温度为18~31℃(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蛋用母鸡的适宜温度为10~24℃,肉用仔鸡的适宜温度为21~27℃)。但是以目前普通的鸡舍结构和饲养方式保持温度几乎不可能。而对温度最敏感的雏鸡,以目前普遍采用的保温形式,要达到所要求的育雏温度比较容易,但是在冬天要做好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协调。可通过观察鸡群进行判断,如果鸡群自然散开,活动、采食、叫声都很平和,说明温度适合鸡群需要;如果鸡群扎堆,说明温度不够;鸡群张口呼吸,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至于通风是否适度,以人进入育雏舍感到舒适为准,如果人进入育雏舍感到很不舒适,灰尘很多,气味很重,说明舍内通风不良,应尽快通风换气,实际生产中最关键的是要有通风意识。夏天高温季节,主要任务是防暑降温,可采用风扇、喷雾、湿帘负压通风、鸡舍安装隔热板、鸡舍四周种树等措施。

3.2湿度

温度舒适范围内最理想的相对湿度为60%~65%,较大范围为40%~72%。在温度达32.2℃时,相对湿度超过55%,家禽体温开始上升,对保健不利。在高湿条件下,尤其在相对湿度70%以上时,能促进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家禽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高温高湿时,饲料、垫料等易于霉败,可使雏鸡群暴发曲霉菌病,造成重大损失;高湿还利于球虫病的传播。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家禽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感冒性疾病,如风湿症、关节炎、神经痛等。湿度低则会引起啄肛、啄癖等疾病,致使羽毛生长不良。

3.3空气

由于鸡的消化道短,鸡粪中残余蛋白含量高达20%~28%,在温暖季节极易发酵产生氨气和硫化氢。这2种废气对家禽非常有害,它们能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亦可诱发腹水症和灼伤眼睛,所以鸡舍空气中氨气的含量不能超过5mg/kg,硫化氢不能超过1mg/kg。另外,一氧化碳对神经、血液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在寒冷的冬季,用煤炭在禽舍内生火取暖时(尤其是在夜间),要防止舍内因通风换气不良而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由于家禽呼出的CO2是舍内浓度较高的废气,因此要求把CO2在空气中的总量控制在0.2%以内,以确保达到安全标准。鸡舍在设计时必须优先考虑其通风性能。在炎热条件下,气流有利于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对提高产蛋率和雏鸡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夏季应适当提高舍内空气流动速度,加大通风量。

3.4光照与噪音

良好的光照控制能使家禽发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因此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亦不可忽强忽弱,必须按规定进行,以减少对家禽的应激。噪音对家禽的危害十分严重。当噪音在40db以下时,其生产性能良好;60db时生产性能为正常的80%;70db时仅为50%;80db时只有30%。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引起严重的惊群而突发猝死综合症,有的甚至在短期内停产。因此,在选择场址时,首先应考虑远离公路、铁路以及嘈杂的场所。

3.5饲料与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家禽的物质基础,饲料和饮水的卫生指标对家禽健康非常重要。在当前的家禽生产中,饲料来源复杂,现有的加工、运输和贮存条件很难保障饲料不被污染,有些饲料出现严重的霉变,致使家禽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和霉菌性肺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作饲料和水的卫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污染程度、残留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养分的含量、新鲜度或变质程度、各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等。

3.6微生物

对大群饲养的家禽生产而言,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危害较大。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是通过3种方式传播疫病:一是病原性微生物附着于尘埃微粒上传播疫病;二是病原性微生物附着在动物鼻腔和咽喉,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形成飞沬,污染禽舍空气引起疫病传播;三是病原性微生物附着于气溶胶中传播。传染病的发生有3个环节,即病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当这3个环节都存在时,传染病便发生了,因此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预防。

(1)消毒。消毒是在体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途径。首先,要彻底清洗。水洗干净鸡舍内材料,是消毒作业的前期工作。水洗结束的标准为:肉眼不见鸡舍内有污物。其次,使用消毒剂。各种病原体只用1种消毒剂是不行的,在实际工作中,要使用2种作用不同的消毒剂或采取2种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交替消毒。对于一般的病原菌和病毒,可用苛性碱进行消毒;对于特殊的病原菌(如芽孢菌等),要用氯系列消毒剂;对于球虫类卵囊,则用杀卵囊药剂。饲养人员进出禽舍时的更衣消毒、用具消毒等也都能有效地切断病原的传播。

(2)消灭易感个体。消灭易感个体的方法是进行免疫接种和增强抗病力。每个禽场都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制定出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目前,我国现有疫病中,绝大多数已有疫苗控制,疫苗使用后应及时作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下一步免疫计划,不断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保障传染病的发生能有效地控制。

(3)药物治疗。有的鸡场只重视人工主动免疫,不重视提高抗病力,有的滥用药物而破坏了正常肠道菌落的微生态,使感染门户洞开,从而形成用药不断、发病不断的恶性循环。因此,制定适当的药物防治程序,以保持家禽体内正常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