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自然灾害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自然灾害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然灾害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应急物流自然灾害论文

一、救灾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

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物资供应与需求,这是救灾应急物流中心配送的对象,救灾物资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救灾物资增长率越高,对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要求越高。运输的交通路线。交通环境是提高发运效率、节约运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建设用地条件,物资储备和周转量大,物流中心规模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供应水平以及土地的供应价格都是必须考虑在内的,这直接关系到物流中心的建设成本。综合因素的考虑,包括社会治安状况、周边环境、服务水平、国家政策,人员素质等。救灾储备中心主要就是采用综合因素评价法来选址的,现代综合因素评价法主要包括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综合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确定综合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打分,以找出的选址方案。该方法的特点是考虑各选址影响因素,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同时完成,根据不同影响程度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此类方法需要根据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必要因素来排除某些不合适位置,然后再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进行量化之来评价各方案的优劣。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项目选址在安宁市思邑村委会多衣者村民小组华里山。其距离读书铺火车站10公里,距离小桃花枢纽货运站5公里;距离年内即将建成通车的安晋高速公路辅道出口2公里,该库较大储存物资量可满足转移安置70万人的物资需求。已基本形成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省属分库、州市县所在地救灾物资储备库三级结合的、布局合理的、辐射全省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截至2012年年底,共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109个,其中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个,分库5个,州级库11个,县级库92个,建设仓库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建设规模大、建设标准高、功能设计完善,各项设计建造标准已达到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大型库标准,为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现已报请国家民政部批准同意列为中央救灾物资昆明储备库管理。通过储备大量的救灾物资,建立灵活储备和调度制度,促进了应急救灾工作的快速、有效开展,可确保首批救灾物资在灾后24小时内运抵灾区。

二、应急救灾物资运输路线选择问题

救灾物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是救灾应急物流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需求为:收集灾区及周边区域的运输环境信息;综合分析灾区运输环境、救灾物资需求地点和需求量、救灾物资供应地点和供应量等因素,科学制定和及时调整运输方案;通过调用最合适的运输工具,规划较高效的运输线路,提供最及时的导航信息,实现救灾物资的及时和到达。救灾应急物流的特性决定着救灾物资的运输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次生灾害可能在重灾区以外更加广泛的区域内随时发生,对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救灾车辆大量向灾区集中,造成道路阻塞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使救灾物资运输更加的复杂和困难。建立高效的救灾物资调度指挥系统,对救灾任务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作用。交通环境监测主要通过卫星监测、飞机监测、地面监测实现。交通环境信息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情况、路线行驶图、运输装备实力、应急物流中心地址等,这些信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损毁情况、运输装备实力变化、天气变化情况、道路拥堵情况、已派出运力的运行情况等。发生地震、泥石流等突发性、高破坏性自然灾害时,灾区道路监控设备、通信设备往往遭到巨大破坏,难以正常获取和传递信息,就必须依靠动用飞机、卫星等设备,才可以获取灾区交通环境信息。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应急物流运输调度指挥中心是整个体系的中枢神经机构,发挥着指挥与决策的核心作用,其他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组成要素都是在应急物流调度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活动。具体来说,应急物流调度指挥中心通过领导活动、计划活动、组织活动、控制活动等实现对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应急物流供应链中心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分发与应急物流信息中心的信息处理都是通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整合起来,相互配合地发挥作用。对救灾物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选择最短运输路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救灾物资运往救灾地点。

三、救灾工作的反馈

从救灾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制定更加适合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保障在下次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更加及时、高效地完成救灾工作。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个人、社会团体、政府部门能更加明确和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在救灾工作完成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对整个救灾工作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评估的内容大致包括救灾物资的决策、指挥部门的决策、信息部门的决策、运输部门的决策等。整个物流体系的评估,要对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也要对整个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等进行评估。这样有助于决策者的决策,并以此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为了使救灾工作顺利完成,不能只是政府部门在行动,应该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在平时应该加强宣传自然灾害物流方面的知识,让人民群众了解应急物流的基础知识和应急方法。做好事先预防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李婷李金秀

自然灾害论文:通信保障任务自然灾害论文

一、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的核心任务

1.人员的保障现代通信保障工作的主要开展形式是发挥各类通信技术装备器材的作用。装备是完成任务的工具和基础,而操作器材装备的人则是核心。应急通信岗位人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通信器材,还要精通计算机操作、各类电气设备使用、视频图像软件操作;同时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随机应变的头脑,还需要各类维修保障技能,合格的通信保障分队人员真正做到了一专多能。而通信领域的技术更迭快,对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受制与装备器材的性等因素,还对操作人员提出了在使用中维护和解决故障能力的实际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只依靠各种形式的培训是无法满足的,只有通过长期的操作实践,在日常使用中通过遇到故障解决故障这种模式不断的磨合积累经验才能达成。因此选拔、培养人员并保持队伍的稳定是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通信保障队伍的基础条件。同时,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人员配置上应该打破分岗位分专业的局限。实行驾驶员、通信员以及各类操作员的岗位安排并不能够适应实际需要。在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中们的投送能力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将主要的人力资源向救援力量配置上倾斜,因此随队通信保障人员必须是一支精干的队伍。驾驶员只负责驾驶,通信员只负责通信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人力浪费,同时也减弱了保障小组/分队在执行任务时候的灵活性。这一点在通信保障分队人员的选拔,日常的训练中必须要予以贯彻,在日常的训练中实行各种类型的分训、组训、全装备展开训练、拉动演练及跨区域拉动演练。通过长期的业务训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默契程度,才能培养出一只成熟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

2.装备的保障在执行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时,所携装备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选择符合现场环境需求的装备,并使其在现场正常工作发挥作用,任务就成功了一半。现阶段,科技发展速度快,各类通信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类新装备器材更新换代很快。如何配置通信器材装备,选择真正适合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需要的装备,我认为应当重点考虑一下几个方面:器材装备的小型化小型化并不是针对常规状态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常规情况下,系统是大区制的、广泛覆盖的,设备复杂、功能完善,而体积重量不是考虑的重点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诸如地震、洪水、雪灾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受损,这时的应急通信装备器材需要具有小型化的特点。小型化具体是指可以迅速运输、快速部署、自持力高。器材装备的移动性能要非常:形状规整方便装箱以利于交通运输;重量轻、体积小以利于人力背负携行。

3.结构简单,性高,简单易操作在开展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时,在人员装备的投送、到场后的展开过程中,人员还是器材装备面临的环境是非常严酷的。而人员可以通过休整治疗进行恢复,装备一旦出现故障无法修复将会直接导致任务的失败。因此性是个非常关键的性能指标。消防部队采用的通信器材装备,多以民用器材装备为主,性层次不齐,如何保障器材装备在运输、携行以及使用时能够克服严酷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这类应急通信保障器材选型中引入防水、防尘、高低温使用环境、抗冲击等具体技术标准体系非常必要。这类技术装备可以不要求采用近期的技术,但是必须要求性经过必要的实验环境检验。真正符合使用环境需要的器材装备才能够确保任务的开展和完成,才是真正部队需要的器材装备。同时这些器材装备应该尽量简化设计,使其具备结构简单的特点,从而减少故障节点,降低故障修复难度。同时设备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硬件系统标准化、模块化,能兼容现有的各种常用设备器材,从而简化操作环节,便于快速部署、展开、运行,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4.任务的展开由于灾区交通中断,公网瘫痪,自然环境严酷。如何配置人员、选择和携带器材装备决定了任务的成败。我认为在执行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时,不应贪大求全,对通信保障任务设置过高的任务要求。应该采取到场分波次、任务分阶段的方式开展。到场分波次具体是指在前往灾害现场的及时波救援队伍中随队配置精干的应急通信保障小组。人员不应超过3人。保障小组根据对现场环境、任务特点的分析判断,选择符合任务要求、成熟便于携带的器材装备跟随及时批次救援力量前往现场。以保障救援队与外界的通信联络,到达现场后回传反馈现场信息为基本任务目标。器材装备选择应以海事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轻量化的短波背负台和中继台,对讲机、防水照相机摄像机等成熟,携行方便,自持力高、抗冲击掉落、重量轻、保障需求低的器材装备为主,携带的器材装备重量不应超过15公斤。这样做的原因是及时批次救援人员面临的现场环境困难是最为严酷的,除携带器材外还要携带个人的携行装具。而且保障小组人力资源紧张,路途中各类突发情况和现场环境不利于卫星便携站等各类大型器材装备的携行、保障和使用,同时大型器材装备在携行过程中导致设备故障发生率高,设备性不强,强行携带反而会影响到保障小组的运动能力以及其他器材装备的配置,造成各种不利困难。及时波保障小组的主要任务目的为“通”,不宜要求过多的通信需求。保障小组人员只要能够顺利到达现场,在途中和现场满足语音、短信及一些简短视频、照片资料的发送等基础性通信需求,就可以说及时到场的通信保障任务已经成功完成。后续的通信保障分队人员依托及时到场通信保障小组的信息反馈,携带各类保障器材、维修装备及大型器材装备跟随第二到场救援力量前往现场,开展通信保障,从而降低了到场的难度、减轻人员和器材的消耗。第二波次通信保障人员到场后,开展各种大信息量的通信保障条件已经具备,可以建立完善灾害现场和后方指挥部之间不间断的语音、视频以及信息沟通渠道,直至救援任务的完成。

二、结语

综上所述,完成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从近处说是一个具体的实施过程,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人员、装备相辅相成。有合适的装备而没有合适的人员配置无法完成任务,而有合适的人员队伍没有符合实际需求的装备也无法取得任务的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符合应急通信领域。我们应该真正做到立足实际,一切以任务需求为导向;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在平时的工作中,花大力气提高人员素质;同时慎重开展器材装备的选择、测试和配备。才能在突如其来的灾害救援中真正完成好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作者:孟涛单位:乌鲁木齐公安消防支队

自然灾害论文:应急广播电台自然灾害论文

一、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的系统设计

1.甚高频骨干网建设建设骨干网络是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整个系统的承载关键,在地市级安装主控平台,县区安装分控平台,主控平台可以对分控平台进行监控、可以替代分控平台对外预警信息,各级控制中心采用以Internet,GPRS/3G等多网络方式与中转设备进行数据通讯,再通过甚高频无线广播进行信息的下发,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到达,最终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甚高频无线骨干网络。信号中转站建设信号中转站建设采用混合组网进行信号的接收,保障有多种手段可以将预警信息到达信号中转站,确保信息传输畅通。混合组网包括:互联网信号中转(主控平台、分控平台可采用互联网方式将预警信息传输到中转站)、GPRS信息中转(中转站支持接收GPRS信息并合成语音进行信号中转)、GSM电话中转(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形式转成甚高频信号进行中转),进而形成全区域的覆盖网络。接收终端布局根据场合及终端类型,结合实际,一是在村、委(社区)对现有的大喇叭系统(气象、国土、水利、远教)接收终端进行改造,使其进一步发挥功效,扩大信息覆盖面;二是对农业大户使用悬挂式无线预警终端,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传播;三是针对地质隐患点监测人员等配备手持式无线预警终端,使其及时时间接收信息,有效引导村民合理避险。预警信息平台自建预警信息服务器,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及时信息。

2.系统特色不依赖:系统建立在基于气象部门原有的甚高频频率资源,建立全新的甚高频多网融合无线广播系统,是气象部门自有的一套独立于其它运营商的气象信息及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不依赖任何第三方通讯资源,自主度高,信息快速、传播时效性好、安全性高。可整合:系统在建立自有的渠道的基础上,可对国土、水利、远教等部门的大喇叭资源进行改造,整合各部门信息传播资源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预警信息,达到及时预警目的。可集成:在各类灾害预警信息的同时,还可集成政策法规、农业时政、科普知识、实用技术、时政要闻、音乐、相声、广告等内容增强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办成广大农村村民喜闻乐见的广播电台。可实现:系统通过建立服务器终端可实现远程操作,通过登陆平台录入文字信息,系统自动合成语音信息,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信息,实现信息的、及时、快速,无需人工干预。可支持:系统可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甚高频无线电资源,同时半户外的LED屏还兼容GPRS通道,在面向城区预警信息时,可采用语音通道、甚高频文字通道、GPRS通道对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内容,还可支持人工语音播报和实时广播。⑥可定点:系统不受流量限制,可对灾害可能发生的重要区域进行实时提醒,针对性强,服务效果好。可调节:系统具备延时播放功能,可随时中断或切换播放内容,确保播报信息的安全性。可分区:系统支持分区预警功能,可通过各自的分控平台对本地的中转站进行操作,可以通过错频方式本地分区预警,也可以通过编码方式利用中转站进行分区预警。

二、小结

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是政府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的广播电台,将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背景下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及时、高效各类预警信息。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的成功实施将进一步拓宽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信息的时效性、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为农服务、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塑造部门形象。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的实施将极大提高各类预警信息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效解决农村自然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信息传播“一公里”的问题,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杨子江龚科曹青单位: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气象局

自然灾害论文:农业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论文

一、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品的间接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毁坏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洪灾冲毁耕地而造成水土流失,将直接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风雹剥蚀土壤,使耕地沙化。

(2)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将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造成对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使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pH值及微量元素等都遭到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

2农业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降低水灾、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损毁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的设施设备还在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3农业自然灾害对劳动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农民因灾而致贫或返贫。调查表明,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将会增加2%-3%,而农民的贫困将造成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建设落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差,最终降低了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

(2)粮食生产因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粮食作物种了毁,毁了种,加之种植效率低下,农民反复对生产进行投入,同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农民们可能会无法承受因承种土地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机具闲置浪费很大加上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种一年的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由此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粮食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很多农民就宁可让耕地荒芜也不愿耕种,出现弃田荒田的情况。

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及时,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严厉的政策规范,禁止胡乱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及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种草还草的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其充分发挥生态“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力度,较大程度上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来确保现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加快先进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在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时,一方面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各项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市场的介入将可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防灾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管理,而是应该再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管理资本的投入,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

2.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

及时,选育抗逆粮食作物。为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育种工作中在选育粮食作物时要尽可能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或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来挖掘与抗逆相关的新基因,选育耐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确保它们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增加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大部分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更适合其生长发育;但当生长环境出现恶化时,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可能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人们为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改变粮食作物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壮素抑制株高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研发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化学制剂或发现新的物理方法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学栽培管理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学栽培管理能极大地增强粮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学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气候湿度,从而影响粮食作物性状发育提高其抗性并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且透气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利于粮食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合理轮作能调节地力,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3.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在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让农民生产粮食能够获得利润。只有建立科学、规范且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低保护价收购,在财政、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给予粮农实惠,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才能较大限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粮食生产保险的投入。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风险产业,而保险公司作为利益主体,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所以必须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发挥政策促进作用,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尤其是水稻保险),建立将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结语

从全文的分析可知,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耕地、农田水利设施及劳动力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就如何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作者:傅冬云单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粮食管理总站

自然灾害论文:物联网自然灾害论文

1物联网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的概念是指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互相连接,传递信息,而物联网,顾名思义,则是物体之间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某种协议进行连接,传递信息,可以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升级版,我们将物-物-机连接为一体,达到信息更充分的互换和处理。1999年提出的官方概念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传感器将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信息化,并对信息加之交换和利用。

2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最早起源于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卖机,而后由麻省理工学院相继提出物联网的相关概念,2003年美国提出传感网络技术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为物联网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由此物联网正式进入大众的视线。2009年欧盟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计划,同年,亦将物联网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之一,为物联网的发展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作为其重要的技术支持--物联网的发展更是如破竹之势,迅猛快速。

3物联网的技术研究方向

3.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时就有了,传感器技术分为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两大部分,传感器是将物品的信息数字化,然后按照规律将信息输出,传感器网络则是有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用于接收,采集,和处理感知对象的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传给用户。物联网需要实现物物信息交换就是一个数字信号的交换,所以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3.2RFID标签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在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的信息传输,并通过所传输的信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签,读写器及应用控制系统,RFID技术就像物联网的手,帮助物联网探取到每一个物体的信息,同样也是构建物联网的基础。RFID的工作原理是,无源的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射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而被激活,从而将产品信息发送出去,而有源的标签则在不断发送射频信号,这时读写器接收到以后,读取信息并将信息交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运算做出相应的反应与指令,RFID可以有效的应用于自动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3.3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产品,大到卫星系统,小到mp3、手机。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嵌入式系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也因嵌入式系统技术而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集成电路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用于接收信息并处理这时物联网智能的一大体现,如果说传感器技术和RFID只是单纯的的收集物体信息,形如手,那么嵌入式系统技术便是物联网中的大脑,用于思考。

4物联网在各类自然灾害防御上的应用

4.1地震灾害方面

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的专利中提到,在车辆上安装地震探测装置采集地震信息,然后将采集的地震信息传输到物联网服务器,物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地震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是否发生地震或将要发生地震,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物联网服务器发出报警信号,否则继续信息采集和处理。这个发明充分利用车辆本身的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并充分发挥了车辆分布范围广泛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服务器作为信息处理平台,可以发挥物联网服务器强大的数据处理优势。因为物联网的应用,使得该地震报警系统探测点分布范围更广,信息获取分析更加及时,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低。

4.2气候灾害方面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的用于气象监测,气象预报和气象信息传输等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福建龙岩气象局和中国移动共同搭建了一个“灾害性天气监控预警平台”,同样的例子,安徽气象与电信合作,建立了一个绿色通道用于气候灾害预警信息,目的是促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在物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今天,我们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气候灾害的防御趋向信息化,趋向敏捷化,有效的避免毫无准备下的暴雪或干旱的袭击,从而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4.3洪水灾害方面

通过物联网结合气象系统,实现对降雨的时长,强度等信息的预先采集,建立防洪防汛预警系统,同时在排水管道,雨水泵站,河流湖泊等地方安装水位监测装置,随时采集水位及运行情况,而的了解排水管道网的水量负荷状况以及排放状况,如此以来可随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强降雨或水位猛涨的压力,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再者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排水管道进行日常监控管理,可以做到及时维护管道,维修受损管道,防范于未然,加强防汛抗洪能力。

5物联网在自然灾害防御上的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1物联网的技术支持

更加完善科技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不断更新,使得物联网更便捷的用于各类领域中。自然灾害的防御是我们乃至全人类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自然也不会例外。

5.2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物联网的意义就是传递信息,当我们在防御各类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的就是气象,地壳,排水管道等等事物的信息,而如何快速的做出决断或制定紧急预案,就在于信息获取采集的速度和性,今天的互联网做得到这一点。

5.3设备维护问题

要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防御,那么需要用到的各类监测设备都在户外,这样设备的风化老化损坏等问题会更严重,所以若要保障物联网技术能有效的应用,必须时常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作者:胡帆单位:河海大学

自然灾害论文:广播电台自然灾害论文

一自然灾害应急

广播电台的初步构成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主要构成为“一网络、一平台、多终端”。①一网络:是指一套利用气象部门原有的甚高频频率资源,建立全新的甚高频多网融合无线广播系统,是气象部门自有的一套独立于其它运营商的气象信息及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通过安装专用甚高频信息接收机、无线甚高频喇叭和充分利用现有的气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接收设备的插件,实现全地域的大面积信息送达,通讯方式以甚高频广播为主通道,融合GPRS、GMS电话和互联网作为补充备份(因为任何一种通讯方式都无法百分之百保障实时畅通),各种通讯方式自动切换,确保通讯畅通。②一平台:是指集用户管理、信息收集、信息发送、实时监控、即时插播、人工播报等于一身的网络平台,在地市级安装主控平台,县区安装分控平台,主控平台可以对分控平台进行监控、可以替代分控平台对外预警信息。分控平台可以对各自的区域预警信息,达到分区分管预警效果。平台与平台之前采用目前气象部门内部的政务网络进行通讯。③多终端:是指在各县、各镇、各行政村部署甚高频预警喇叭,气象信息员配备手持式预警收音机,对原有气象大喇叭增加甚高频接入终端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接收甚高频信息。甚高频预警喇叭安装在人群居集地及灾害易发点。

二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的系统设计

1甚高频骨干网建设建设

骨干网络是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整个系统的承载关键,在地市级安装主控平台,县区安装分控平台,主控平台可以对分控平台进行监控、可以替代分控平台对外预警信息,各级控制中心采用以Internet,GPRS/3G等多网络方式与中转设备进行数据通讯,再通过甚高频无线广播进行信息的下发,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到达,最终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甚高频无线骨干网络。

2信号中转站建设信号

中转站建设采用混合组网进行信号的接收,保障有多种手段可以将预警信息到达信号中转站,确保信息传输畅通。混合组网包括:互联网信号中转(主控平台、分控平台可采用互联网方式将预警信息传输到中转站)、GPRS信息中转(中转站支持接收GPRS信息并合成语音进行信号中转)、GSM电话中转(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形式转成甚高频信号进行中转),进而形成全区域的覆盖网络。

3接收终端布局根据场合及终端类型

结合实际,一是在村、委(社区)对现有的大喇叭系统(气象、国土、水利、远教)接收终端进行改造,使其进一步发挥功效,扩大信息覆盖面;二是对农业大户使用悬挂式无线预警终端,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传播;三是针对地质隐患点监测人员等配备手持式无线预警终端,使其及时时间接收信息,有效引导村民合理避险。

4预警信息平台自建预警信息服务器,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及时信息。

三系统特色

①不依赖:系统建立在基于气象部门原有的甚高频频率资源,建立全新的甚高频多网融合无线广播系统,是气象部门自有的一套独立于其它运营商的气象信息及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不依赖任何第三方通讯资源,自主度高,信息快速、传播时效性好、安全性高。②可整合:系统在建立自有的渠道的基础上,可对国土、水利、远教等部门的大喇叭资源进行改造,整合各部门信息传播资源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预警信息,达到及时预警目的。③可集成:在各类灾害预警信息的同时,还可集成政策法规、农业时政、科普知识、实用技术、时政要闻、音乐、相声、广告等内容增强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办成广大农村村民喜闻乐见的广播电台。④可实现:系统通过建立服务器终端可实现远程操作,通过登陆平台录入文字信息,系统自动合成语音信息,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信息,实现信息的、及时、快速,无需人工干预。⑤可支持:系统可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甚高频无线电资源,同时半户外的LED屏还兼容GPRS通道,在面向城区预警信息时,可采用语音通道、甚高频文字通道、GPRS通道对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内容,还可支持人工语音播报和实时广播。⑥可定点:系统不受流量限制,可对灾害可能发生的重要区域进行实时提醒,针对性强,服务效果好。⑦可调节:系统具备延时播放功能,可随时中断或切换播放内容,确保播报信息的安全性。⑧可分区:系统支持分区预警功能,可通过各自的分控平台对本地的中转站进行操作,可以通过错频方式本地分区预警,也可以通过编码方式利用中转站进行分区预警。

四小结

①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是政府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的广播电台,将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背景下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及时、高效各类预警信息。②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的成功实施将进一步拓宽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信息的时效性、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为农服务、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塑造部门形象。③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电台的实施将极大提高各类预警信息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效解决农村自然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信息传播“一公里”的问题,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杨子江龚科曹青单位: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气象局

自然灾害论文:救助标准自然灾害论文

一各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的发展趋势

1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趋向完备

美国、日本和印度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覆盖了灾民和灾区需求的多个方面,除了传统的关于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安置和恢复重建的基本生活救助项目外,还包括对各大产业、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等灾区生产的救助,对失业和再就业的补助,以及入学等方面的救助。比如美国的重大灾害救助项目包括一般性联邦救助、必须的基本救助、风险防御、联邦设施救助、修复和重建受损设施等16项。日本在2011年“3•11”9.0级大地震后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救助政策,在经济生活援助、住房确保及恢复重建援助、对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救助和安全灾区重建4个领域,细分了80个小的救助项目。印度自然灾害救助项目主要体现在灾害救济基金和国家灾害应急基金中,具体项目包括因灾死亡救助、因灾受伤救助、老人与儿童救助、生活用品救助、食物救助等29项。

2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日益细化与自然灾害

救助项目对应,各国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规定更加细化。尤其是日本和印度,对救助资金和物资数量、救助期限、救助对象等都给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标准,这对于提高救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日本在2011年“3•11”9.0级大地震后的灾民和灾区援助政策规定,对于生活困难的受灾者,划分为标准3人家庭、高龄单身家庭、高龄夫妇家庭和母子家庭4类,给予从62640日元到193900日元不等的救助资金。印度在灾害救济基金和国家灾害应急基金的规定中,将29项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进一步细分,并对46项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各项标准细致而明确,操作性很强。比如印度专门针对贫穷农民的救助项目和标准包括:清淤农用土地补助6000卢比/hm2,去除丘陵地区农用土地上的泥石流补助6000卢比/hm2,修复养殖场补助6000卢比/hm2,因滑坡、雪崩、河流改道导致土地大部分损失的补助15000卢比/hm2,作物损失50%及以上的补助4000卢比/hm2,对于农业作物、园艺作物和当年种植作物补助2000卢比/hm2(干旱地区)和4000卢比/hm2(灌溉充足地区),多年生作物补助6000卢比/hm2。

3自然灾害救助形式更加灵活

多样各国普遍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风险补偿作用。发达国家一般会购买更多的保险,为灾后重建提供资金。现金补助、保险、贷款、融资等成为许多国家自然灾害救助的形式。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在救助形式上,美国强调以保险为核心,贷款主要以低息贷款为主。据统计,1994年洛杉矶地震保险补偿占地震损失的63%;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保险赔款占直接经济损失的50%。在全球有关灾害损失补偿的统计中,来自保险公司的赔款要占到整个灾害损失的36%以上,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甚至高达80%。美国灾害救助机制中提供非常多“非金钱性”的福利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心理康复、保险服务、建筑执照申请服务、再就业服务等,且不仅由政府部门提供,民间团体亦扮演重要角色。日本的灾害救助以低利息的贷款、减免租税和非现金补助为主,对于灾害现金救助的规定极为严格,目前现金救助仅包括灾害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金和生活重建救助金。

4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值普遍较高

国外自然灾害救助标准的值普遍较高。无论是按汇率折算还是按实际购买力折算,在民房恢复重建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三个方面,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的补助标准大多高于中国,只有印度在民房恢复重建救助上的补助标准比中国低。在民房恢复重建救助方面,日本的标准几乎是中国的4倍;在过渡性生活救助方面,俄罗斯的标准是中国的10倍;在遇难人员家属抚慰方面,日本的标准几乎是中国的40倍。

5自然灾害救助对象多样化,关注弱势群体

国外自然灾害救助在政策上对所有灾民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区分不同人群,偏重于对弱者的救助和扶持。比如,日本的救助项目中就专门设有对母子、寡妇的福利基金,有很多专门针对教育的补助政策,还关注对因灾失业者的救助。美国的救助政策也更多地向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倾斜。此外,国外救助项目和标准中不仅涉及对灾民基本生活的救助,还更多地涉及对灾民和灾区开展生产方面的救助,比如日本就有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救助。这也是国外救助双重目标的体现,即不仅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还要确保灾区生产的恢复。

二我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及其存在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目前,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主要包括救助准备、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三个方面。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具体分担比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自然灾害特点等因素确定。我国中央层面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主要包括民房恢复重建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紧急转移安置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6项,分别对应不同的救助标准。在地方层面,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也开展了灾害救助标准的制定,比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制定了《夷陵区自然灾害救助暂行办法》,对灾害救助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把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分为“三无”户、低保户、一般户,按照不同的标准给予补助

2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然灾害救助项目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主要围绕受灾群众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展开,灾民的教育、心理抚慰、生计恢复以及企业的生产恢复等还未纳入自然灾害救助项目。中国目前有明确政策规定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只有6项,相比日本的80项、印度的29项都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目前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还是粗线条的,相比较日本区分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给予不同的救助,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发放救灾资金的同时还采取其他各种措施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但相比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中国自然灾害救助主要以政府的现金补助为主,灾害保险、贷款、融资等占比极低,救助形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是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法律法规为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是从现有的救助实践来看,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薄弱。

(2)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

我国目前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灾民的需求相适应,救助标准偏低。与国外相比,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从国际上通行的“贫困线”标准来看,世界银行将日低基本生活费用1.25美元作为“贫困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即属于“贫困”,印度确定的贫困线标准为日均消费低于1.2美元。以灾害应急救助补助资金为例,我国现行的人均150元的补助资金,按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只能维持18d的低水平生活。从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标准来看,日本对遇难人员家属的补助为500万日元(约合41.6万元人民币),俄罗斯对遇难人员家属的补助为30万卢布(约合6.2万元人民币),印度对遇难人员家属的补助为10万卢比(约合1.3万元人民币),都远高于我国5000元的标准。与灾民实际生活需求相比,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按照《人道主义宪章与赈灾救助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灾民食品需求标准必须达到每人每天2100kcal能量,折合大米或面粉都为0.6kg。从我国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来看,按人均90元的救助补助标准测算,假设90元全部用于口粮救助,救助时间为3个月,按照目前的大米价格(5.36元/kg)和标准面粉价格(03元/kg)计算,则每个受灾人员每天只能消费大米0.19kg或面粉0.25kg。从我国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来看,按人均150元的救灾补助标准测算,假设150元全部用于口粮救助,救助时限为6个月,按照目前的大米价格和标准面粉价格计算,则每个受灾人员每天只能消费大米0.15kg或面粉0.21kg,都远低于《人道主义宪章与赈灾救助标准》中规定的0.6kg/人•d的低标准。目前农村平均建房成本约为600元/m2,若按照150m2建房面积来计算,重建房屋至少需要9万元,而中央住房恢复重建补助仅为1万元,高寒寒冷地区为1.4万元,即使加上地方财政补贴,受灾家庭的住房重建压力仍是非常大的。与受灾人员对政府救灾应急救助的要求和期待相比,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我国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多年来的救灾工作实践表明,我国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多数属于地理位置较为独特、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带,当地政府财力困难,受灾人员又多为贫困人群或少数民族群众,经济条件差、自救能力弱,灾后应急救助工作难度大,救灾工作成本较高。

(3)自然灾害救助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我国现行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和灾民需求同步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没有形成制度,加上地方配套救助资金不到位或未按标准补助到位,导致实际救助标准偏低,缺乏比较科学的灾害生活救助标准计算方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各地救助水平差异过大。例如,在过渡性生活救助方面,各地大都执行1980年代以来确定的标准(即每天10元钱1斤粮),但是这个标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却难以找到科学依据,中央和地方在执行时也没有依据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进行过相应调整。尽管国内许多地方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但对灾民吃、穿、住、医等方面救助标准的细化仍不够,过渡性生活救助时间及标准较为模糊,导致救助内容范围扩展、救助标准和时限不一,造成救助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汶川8.0级地震和玉树7.1级地震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相同,但“三孤”人员、因灾死亡人员抚恤标准有一定的差异。汶川灾区的理县,因灾死亡人员抚恤金为5000元,玉树地震因灾死亡人员抚恤金为8000元。

三结论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特点,从区域、灾种、灾害严重程度等角度来分析评估我国现有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并从适用性、完备性、可操作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在中央政府层面制定统一的救助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救助项目和标准,公开信息,提高管理水平。在对我国现行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在中央层面上首先规范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然后再逐步规范省、市、县级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2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自然灾害救助应从保障灾民“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活需要向满足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需求转变,增加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并对灾区的生产恢复等提供救助。2008年,我国首次将铁路、公路滞留人员和城市被困人员纳入救灾工作范畴。下一步,应进一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将城市受灾群众和农垦企业职工等纳入救助范围。同时,增加非货币化的灾害救助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社会捐赠等手段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

3探索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为了使自然灾害救助标准的设定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系统考虑物价指数、群众需求、灾害强度等因素,科学测定救助标准基数,以制度确立规范的自然灾害救助给付标准。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观察并测定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救助标准以实现合理的保障水平,以期公平地维护灾后社会秩序,以动态平衡为目标提高灾后救助的效果,满足受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其顺利恢复生产生活。比如民房恢复重建费用与当期建材、人工等成本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根据农村农户竣工住宅房屋造价并结合灾后其他特殊情况,科学测定救助基数和调整幅度。

作者:祝明单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自然灾害论文:树木种植自然灾害论文

1树木种植中常见的自然灾害

1.1冻害

冻害的发生一般出现在高度严寒地区,如东北三省以及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冻害是由于低温环境,导致树木内部的水分发生结冰冻裂的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细胞的死亡,导致树木无法存活。无论是生长期还是休眠期,低温环境都会对树木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在季节性温度变化较大时,这种灾害的危害会更大。低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林木地上和地下组织与器官的伤害,改变树木和土壤这两者间的关系,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生存。一般可分为冻害、冻旱和寒害三种。研究表明,枝条成熟度与树木的抗冻能力有直接关系,在降温时枝条成熟度低的树木更容易受到冻害的伤害。

1.2涝害

涝害是指由于季节性雨水过多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一般发生在地势较低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在遇到大雨时,排水的不及时使树木长期处于水淹状态下,造成树木发生枯死现象。地下水埋浅,上层土壤极易蓄满,也易形成渍涝。树木水淹早期的症状一般为树叶枯黄、大量落叶或落果,长期处于水淹状态下,有时会发生树木皮层脱色、根部腐朽、木质变色等。

1.3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主要是太阳的辐射热对植物的伤害现象,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夏季。在持续高温环境条件下,由于水分不足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树体温度难以调节,造成枝干的皮层或果实表面温度过高而灼伤。温度过高时呼吸作用加强,园林树木所消耗的物质增多,使得树木营养缺乏,出现死亡。高温对幼苗的伤害较大,太阳的强烈照射使得土壤温度增高,在根茎处造成输导组织和形成层的死亡。高温对成年树的杀伤主要是形成层和树皮局部死亡,树皮呈现斑状死亡或脱落,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1.4病虫害

一般病虫主要有蚜虫、椿象、叶蝉、螨虫、甲虫、蝗虫、蛾类等等,病虫通过进入到植物的组织取食或蚕食树叶导致树木的枯萎、死亡。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树木树皮开裂等,较容易诱发树木病虫害的发生。

2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2.1冻害的预防

在树木种植时,要考察当地气候条件是否符合所栽种树木的生存条件,对于相对寒冷的地区应该种植抗寒能力较强的树种,在气候条件温暖的地区种植边缘树种。选取大苗栽植,也是提高树木抗寒性的重要措施。在冬季到来之前,要积极做好防寒工作,比如对枝干加上防护层,在树木根茎处进行培土,设置风障,及时进行冬灌,春季干旱季节早浇反青水等等。后期的养护管理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树木的抗寒能力,并且有助于树木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一定周期对树木进行修剪和施肥,控制好肥料、水分,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促进枝条组织结构充实。

2.2涝害的预防

在树木种植时合理利用地形,将地势较洼的地方垫平;选择抗涝性强、耐水性好的树种。树木栽植后,做好排水设施,好选择排水性较好的砂性土壤,在树木根部设置排水沟或管道,来防止雨水的冲刷和积蓄。在水害发生后,要及时排水降低水害对树木的伤害,对倾斜的树木及时扶正,设置支架,并适当修剪,减少根系的吸水压力。树木发生枯萎和落叶现象时,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木的抵抗力,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2.3热害的预防

在树木种植时,可采用将树苗种植在成年树木中间,减少太阳的直射面积,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高温的伤害。在夏季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增加灌溉量和灌溉次数来保障树木的正常蒸腾作用,灌溉在清晨和傍晚较为适宜。对于已经出现树木干裂现象的,可喷石灰乳或波尔多液防护。

2.4病虫害预防

病虫害一般采用药剂防治,见效快,防效好。但需要提前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和病虫生长周期,做到及时施药。在树木种植时,首先要合理搭配树木种类,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其次是仔细检查苗木是否携带病虫,发现有已经发生病虫害的病苗及时隔离销毁。栽植后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以提前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合理灌溉和除草松土,加强养护管理,才能提高树木的抗逆能力。

作者:李运成李会霞单位:河南申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自然灾害论文:加强教育自然灾害论文

一、当前中学自然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注重学生对自然灾害类型的认识而忽视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同一般知识教育不同的灾害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来实现学生对灾害的预防,而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这是灾害教育首要面临的问题。

2、灾害教育缺少学科与学科之间必要的整合。高中教学中有关灾害教育的主要有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健康等学科。在课程资源在开发设计中较少关注隐性课程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没有将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灾害遗址)应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及教学中。

3、教师教法陈旧单一,较少使用图文并茂的挂图、地球仪、剖面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直观教学,在灾害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少实践操作,不适应和不适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自然灾害教育的对策

1、整合各学科资源,渗透性地设计选修课。不同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各学科展示的内容有可能不一样,但它们的目标总体是一致的,通过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的适当章节中。例如数学学科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示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可以让学生从数据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感受到防灾工程和措施的重要性等;生物科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生物链、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语文科可以展示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文章,学生将会对灾害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历史科可以向学生讲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程度和制约作用;地理科可以展示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和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等内容。建立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选修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系统地了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呈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通过学习《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可让学生较为深入的学习灾害的表现方式、发生原理、危害程度、防避方法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等知识。从而为日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灾害教育资源库,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灾害知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灾害教育教学。(1)结合当地的实际,积极建设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库,逐渐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升质量。(2)加强“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防灾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地震救护常识”、“洪涝救护常识”、“台风防护常识”等教育,学会认识预警信号,如“台风、暴雨、高温、冰雪等预警信号”。(4)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灾害相关知识的收集、加强灾害调查能力、帮助他们研究制作灾害演示仪器、定期开展应急演习。(5)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对防灾的学习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灾害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经历和体验,建立预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演练。不断完善灾害教育资料库,其中包括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灾区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灾害发生时获得的遥感和地面监测资料以及各种基础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发展的态势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书籍资源、网上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制作以灾害教育为专题的网站,通过网站让学生直观地及时地了解世界及我国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的信息。学生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的感受,将会提高他们了解灾害成因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3、开展有关“自然灾害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非常适合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利用地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观看视频、亲身实践,深刻了解其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防患灾害的意识。例如:分析福建沿海台风灾害的危害这一课题,我们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宁德地市夏季是台风频繁发生的地方,随着就是台风所带来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开设这些“自然灾害”研究性课题,目的是(1)通过认识影响我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以及不畏灾害的精神。(2)能够让学生了解旱灾、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产生的成因以及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4、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展灾害教育在当今的高考中“自然灾害”作为选做题,主要考察学生防灾减灾的类型、危害、成因、解决措施等方面知识,这些都以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为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实践认识家乡的灾害遗址或收集历史上有关灾害的记录,了解和明确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他们分析灾害成因、特征及其规律,以及灾害对家乡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地理学科的研究是以区域作为对象,因此灾害研究和灾害教育也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上,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区域环境及其问题更加熟悉和了解,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学习上的动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时空分布广、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面对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的今天,我们的灾害教育可以帮助大家获取更多地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灾害教育逐步提高了大家对自然灾害的认识、防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逸。正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

作者:周英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第九中学

自然灾害论文:自然灾害农业保险论文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商业保险拓展了服务空间

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商业保险拓展了服务空间我国2007年推行了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有资料显示,自2007年至2012年,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9006亿元,共计向1.13亿农户支付赔款551亿元。2013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实施后,各地农业、财政、林业、畜牧兽医、金融办和保监局各相关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分工明确,流程清晰透明,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参保热情,农业保险发展迅猛。2013年1月-7月,农险在财产险所占比重,由2012年末的5.34%上升至6.1%,承保利润率高达20.44%。2013年前10个月,我国农业保险主要农作物承保面积突破10亿亩,初步实现了农民满意、保险发展、政府肯定、社会认可的多赢局面。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应政策性

农业保险,政府不仅财力上大力支持,而且从承保到理赔都有政府的参与,保障了保险交易的公平、公正,较好地分担了农民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减轻了政府救灾的压力,使财政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户得到了实惠由于农业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受动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强烈制约,并且农业风险相对集中,风险损失相对严重。高损失率必然带来高赔付率,农业保险的纯保费也必然高;我国大部分农村现代化程度不高,保险承保、理赔都较分散,农业保险的附加费也比较高。双高下的保险费组成,单靠农户的收入很难形成同舟共济的保险机制。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解决了农业保险这种相对成本较高的风险分散方式,在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中运行,让农户承担少量的保险费,大部分保险费由政府来承担。从保险公平交易角度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农户所得到的实惠,保险保障由原来的十倍多放大十五倍以上。

(二)政府确定了支持农业的政策我国政府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将不同的国内支持农业生产的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如自然灾害救济支付、农业科研等称绿箱政策,可免予减让保障;另一类是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如价格补贴以及种子、肥料等投入补贴等称黄箱政策,协议要求应逐步予以削减。农业保险补贴属于绿箱政策的范围,可增加政府对农业的间接补贴,并不存在支出的上限规定。我国政府基于国际农业补贴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将农业保险定位为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定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并在财政给予优先支持。政府不仅体现在财政上支持,而且由于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防灾防损的经营,完善了其救灾机制。每当自然灾情降临,政府都会不计成本的抗灾救灾,但对农民恢复生产的资金往往缺位,影响了农业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改变了农业受灾害后靠政府救济的办法,形成了防保结合的保险机制,“防、救、赔”联用,使农民的权益在得到保障的同时,减小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保险公司践行了行业价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549万亿元。保险业在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形象并没有随着高速增长的业务规模而提升,保险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保险公信力缺失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公司践行保险核心价值理念的平台。基于农业生产特点,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承担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为己任的保险公司,如果不参与农业的风险管理,将失掉了人们心目中保险的很大一部分社会价值。况且,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也为“三农”保险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因此,保险公司要通过科学专业的制度安排,为“三农”分担风险损失,提供风险保障,支持“三农”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体现了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提升了保险行业的形象,客观上也起到了对保险的宣传作用。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中的问题

(一)农户的保险需求有待提升尽管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在普及阶段,但因以下原因,农户的保险需求有待提升。一是农户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不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尽管农户只负担少量的保险费,但这些保险费在农户的总收入占比也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再加上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户遇到自然灾害,政府出资出力,为农户无偿提供帮助,农户失去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自主性,在宣传力度不到位的前提下,农户总抱有侥幸的心理,不愿加入到保险的行列中来。二是农业保险的险种少,农户不能按需求选择。农产品市场是一个比较接近竞争市场,农户要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研判,决定种植或养殖的农产品。各省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多的农产品作为保险标的,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不能根据农产品风险的大小,选择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

(二)政府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依据《农业保险条例》的规定,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时,除依法享受营业税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外,按有关规定由财政部门对农户实行保险费补贴。但是,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暴露出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中的参与人员,利用虚假手段骗取财政补贴的问题。农户参保,绝大部分的保险费由财政负担,农户支付少量的保险费,就可以获得保险保障。因宣传上的漏洞,有的农户对这一制度不了解,并没有投保;保险公司在办理承保业务时,又没有严格执行已明确的承保和核保程序,乡镇政府、村委会或其他人员,在未投保农户不知情时,以农户名义代缴保费,虚构农户参保信息,骗钱财政补贴资金,既影响了政府形象,又易诱发农户参保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三)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地提高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逐步深入,保险公司暴露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查勘定损的时效性难以保障。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具有生命性,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对自然风险所造成的最终损失具有重要影响。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对农业保险标的核灾定损是保险补偿的关键问题,也是农业保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承办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一般只是在县级以上城市设分支机构,而风险事故的发生,大都距离县区较远的农村。所以,保险公司查勘定损的时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定损的性也往往受到影响,有时农户和保险公司容易产生分歧,在损失程度、损失范围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易让农户产生“理赔难”的联想。

四、三大利益主体共谋农业保障大局

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和保险公司是保险合同的利益主体;作为社会利益主体的政府,运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实现管理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三大利益主体”,目标明确,希望长期的合作共赢,需要三方的利益兼顾,在合作中采取其实可行的措施,消除不和谐的“音符”,弹奏出农业保障的和谐新曲。

(一)把惠农政策落实的实处,以提高农户保险需求把惠农政策落实的实处,是实现支持农业发展的关键。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和保险公司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农户的保险需求。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实施涉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201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应切实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土地的流转机制,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等措施。农业生产的科学化、集约化,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使得农业经营风险更为集中,更需要保险来为农业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政府和保险公司要齐心协力,共同加大保险宣传力度,以提升农户保险意识。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是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提升农户的农业保险意识,需要保险公司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特别是县及以下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因为其既是政府的代表,又对农业科技的专业和对农业风险认识的,在农民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深受农民的信任。保险公司应与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建立互助互信关系,共同推动保险宣传工作。在形式上,既可以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单位组织村级干部集中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推广种植技术、种子、化肥等机会,以点带面,用身边的实例进行保险宣传。在内容上,保险公司人员首先从开发产品的深度,把将要签约的保险合同向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人员解释清楚,听从其对该保险合同的评判,让其认为该保险合同是解决自然灾害风险的最理想的处理方式;其次保险公司人员利用自己保险宣传的优势,策划好每一项与农民接触的机会或者场合,与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人员共同解答农民提出的保险问题。

(二)保险公司狠抓服务质量,让政府放心,让农户物有所值一是提高查勘定损的工作效率。在灾情发生后,保险公司相关人员要对承保情况有较为详尽的掌握,查抄保单抄件、承保清单以及保费的交纳情况等,做到承保情况明确,心中有数。根据定损、理赔都要到户的要求,在成立农业、财政等部门的核损理赔专家组的同时,相关人员及时到位,与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安抚农民情绪,将核损理赔事宜向农民进行解释,争得农民的理解。并运用如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核损理赔环节的处理速度,以提高查勘定损的度和客观性。依据应明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务规程,完成立案、核定损失、理算与核赔等工作。二是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满足农民不同需求。全国各省的农民大都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运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着不同的粮食作物,抗当地自然灾害强的作物就多种,相反就少种,即使是遇到当地比较大的自然灾害,由于种植的数量少,损失也不严重。所以某种种植保险只有在种植作物单一、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中有市场。现在农民越来越多地关注着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农民种养选择的对象,所以农民不再单纯注意自然灾害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销售情况。所以政策农业保险要依据这种变化,在经营好粮食作物保险的同时,应根据农民种养的变化开发新的保险产品,特别是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开发符合特色农业,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需求的保险产品,以适应农业专业化,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政府之责,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驾护航首先,培育农业保险的激励机制。目前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主要是保费补贴,较少地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进行鼓励,税收优惠政策也只是体现在营业税和印花税方面,影响了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研究制定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建立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激励机制,使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则对其在开发新险种的奖励、经营管理费补贴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就越大,形成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之间良性互动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政府、农民和保险公司三者的合作共赢。其次,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体系,农业保险监督管理处于一种临时化、碎片化的状态。依据《农业保险条例》,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农业保险业务的监督管理,财政、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农业保险管理的相关工作。所以,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监督管理,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保费补贴资金安全;保险监管部门加强对农业保险公司的监督管理,确保其遵规守法地进行经营。另一方面要强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财政、保险等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的合力,多部门协同推进,杜绝以任何形式套取财政资金和骗取赔款等行为的发生。第三,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农业风险与其他可保风险相比,具有集中度高、区域性强的特点,使得农业风险单位在自然灾害中常常表现出时间与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巨灾损失,将会吞噬农险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和公积金,甚至是资本金,严重损害投保农民的切身利益。2013年12月8日财政部印发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要求保险机构,按照规定提取“保费准备金”和“利润准备金”,这是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础性设计,根据我国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情况,还需要设计省级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国家层面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形成保险公司、省级政府和国家层面的三级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作者:张凡雷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

自然灾害论文:苹果树自然灾害论文

1冻害

苹果树因受零下低温的伤害,使细胞和组织受伤害或死亡的现象,称为冻害。冻害在冬、春季发生。我国北方落叶果树分布地区,从东北、西北到华北,时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给果树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冻害预防措施:一是选择园地和品种。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于防冻的建园地点及适于当地栽培的抗冻果树。二是加强防冻措施。利用盖草、覆盖地膜、埋土防寒等措施防止果树遭受冻害。

2霜冻

在果树生长季节也受霜冻影响,霜冻分辐射霜冻、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3类。辐射霜冻是晴朗无云夜间,因局部地面辐射散热,使冷空气滞留地面形成霜冻。平流霜冻是由大范围的寒流引起的剧烈降温,其危害较大。辐射和平流同时出现,称为混合霜冻,其危害更大。花期受冻,最易受冻的部位是雌蕊,依次是雄蕊、花瓣、花托。幼果也能受冻,严重时,发育停止,脱落。轻者,仅外部部分组织受冻,随果实的增大,在果实的顶端形成锈色环带,称为霜环,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霜冻预防措施:选择无伤害地段建立果园、延迟发芽避免或减轻霜害、对晚开的花及时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加强病虫防治与保叶工作,在保当年有一定产量的同时,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

3日烧

日烧是北方普遍存在的问题。日烧有冬季日烧和夏季日烧两种。冬季日烧是由于阳光直射使干、枝向阳面升温,细胞解冻,夜间温度急剧下降使组织冻结,这种反复的一化一冻引起的伤害,实际上是一种冻害。多发生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距地面近的枝干向阳面。开始时,受冻部位树皮变色,而后干枯,严重时,树皮龟裂;夏季日烧是因夏季阳光直射,产生高温造成的局部灼伤。这种日烧虽是因高温引起的,但与受害部位的蒸发失水有关。日烧部位在枝、叶、果实上都能发生,有时地面温度易升高的沙滩地,果实的根系也能发生日烧。发生日烧的果实和部位,是树冠外围阳光能直射的果实和部位。日烧预防措施:防止日烧,应根据日烧的种类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冬季日烧,可在易发生日烧的枝干部位涂白涂剂。修剪时,合理留枝,不使枝干裸露在直射阳光之下;防止夏季日烧,适时灌水,是防止夏季日烧的有效方法。减少树冠向阳面树冠外围的留果量和利用枝叶为果实遮阴,防止日光直接照射。

4越冬抽条

苹果树尤其幼龄树的枝条,在春季出现脱水、皱皮、干枯现象称为“抽条”(或抽干)。他破坏树冠的完整,影响生长与结果,甚至全株枯死。抽条是北方果树生产中存在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抽条的原因:果树抽条严重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冻土深,低温低,早春气温回升,空气干燥多风,水分蒸发严重。但土壤减冻迟,温度低,根系吸水能力低,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补足枝干所蒸腾的水分时,使树体打破了原来的水平衡,造成生理干旱,当干旱超过果树的忍耐力时,便发生抽条现象。抽条的轻重与品种、枝条的成熟度、树龄及管理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在同一品种中,枝条生长充实的抽条轻。幼树比成年树重,特别是一、二年生的幼树,根系分布浅,最容易发生抽条。间作不合理造成树体不能及时休眠或枝条受浮尘子危害等,均易发生抽条。防止抽条的措施:一是增强果树的越冬性。保障枝条及时停止生长,组织充实,有机营养贮藏多,持水能力强,蒸发量小。为此,栽培上在保障果树前期迅速生长的基础上,控制后期肥水,促其及时停长。注意防治病虫,保护叶片,防止浮尘子在枝干上产卵。避免种植秋季需肥水多的蔬菜或其他间作物,以免果树后期徒长,组织不充实。二是减少树体蒸发。营造防风林或风障。冬季修剪要提早到抽干之前进行。新栽一、二年生的幼树,可以弯倒埋土越冬,也可用塑料条将枝干缠裹。三是提高低温。幼树可以在树干北侧距树干50cm处,筑一高60cm的半圆形土埂,也可用在树干周围地面上覆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低温,降低冻土层厚度,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因而可有效地防止抽干。

作者:王学军贾江平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绿化工作站

自然灾害论文:哲学视域下的自然灾害论文

一、历史上对自然灾害的认知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自然灾害便与人类相随相伴。历史上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存在诸多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1.自然灾害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的意志决定的在中国商代,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灾害无法抗御,而又不能对自然灾害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如殷墟甲骨卜辞有:“甲辰,帝其令雨?”“帝其令风”“帝其降堇?”说明当时人们相信大自然与人世间一切都是上帝直接主宰的,这种主宰没有任何选择,与人事的好坏没有什么关系。孔子认为天不仅是个人的死生祸福的主宰者,也是自然界的较高主宰者。《论语》有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古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认为:“有一个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左右一切。”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法维耶曾指出,“正如对于所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一样,人们也是用神的干预来解释自然灾害的,遇到火山爆发、地震时尤其是这样,因为这种灾害的力量好像来自让人捉摸不透的、让人无法理解的大地。”

2.自然灾害是由于人君失德或人类自身的罪孽而招至天谴引起的春秋中叶的伯宗把不利于奴隶制的违反“亲亲”和“尊尊”原则的“反德”事件,说成是发生自然灾异的原因。他提出,“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汉初的陆贾提出“世衰道亡。非天之所为也。乃国君者。有所取之也。恶政生于恶气,恶气生于灾异,蝮虫之类,随气而生,虹蜺之属,因政而见。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度于上。恶政流于民,则虫灾生于地。”在欧洲历史上,每逢瘟疫等自然灾害发生,人们便对犹太人进行人身攻击,认为是犹太人造成了这场罪恶。公元六世纪和公元七世纪中晚期,罗马帝国以及更广大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大瘟疫,《圣徒传》作者兼历史学家、以弗所的约翰把这场大灾难归结于“上帝的愤怒。”

3.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界本身失调或失衡引起的西周时期,人们开始怀疑上帝鬼神,认为人民所受的灾害不是上天降下来的:“下民之孽,匪降自天”。西周末年伯阳甫(伯阳父)论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春秋时期,天文学家把阴阳看成是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过程,把有规律性的自然变化叫作“阴阳有序”;把自然界的反常现象称为“阴阳失调”。东汉王充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运动的特点是“和”与“通”,他说:“夫阴阳和则谷稼成,不则被灾害。”“血脉不调,人生疾病;风气不和,岁生灾异。”宋代张载在《太和篇》中说道“: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意即气自身就具有上浮、潜沉、升起、下降、运动、静止的本性,这些作用经常是不平衡的,打破平衡时就有胜负屈伸。按照这种观点,自然灾害就是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4.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当前,人们对自然灾害形成原因已基本形成了共识,普遍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球和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如海水的异常运动会导致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发生。社会因素也就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如过量开采水资源造成地面沉降、环境污染造成酸雨赤潮等。“人类的活动已达到足以影响自然界,并使原有灾害加剧或产生一些新的灾害。”总之,纵观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自然灾害的产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灾害是上天(上帝)的意志决定的或是上天(上帝)对人实行惩罚引起的;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规律所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或者是由于某种失调引起的。无论是哪种观点,实际上都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哲学视域下自然灾害的本质

1.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理解“自然”是把握自然灾害本质的前提。对于“自然”,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事物的自然本性,即事物生来就有而不是外加的属性。二是指事物的某种存在状态,即一切人之外的存在物。如人们通常所讲的自然界、自然物体、自然环境等。而本文所讨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与第二种意义上的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理论:一是自然中心论,二是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那时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只能靠天吃饭,被动地适应自然,受自然所支配,对自然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于是产生了自然中心论。认为“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人只能服从自然,即所谓的听天由命。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宣扬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是不可违背的,以此来扼杀人们的反抗心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然,这里的“自然”概念比较模糊,可以是指“人”之外的自然界、也可以是指上天或者神灵等。

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开始从消极顺应自然逐渐向积极改造自然转变,同时对自然的敬畏态度也有所转变,当人类在一次次胜利征服自然之后,人们就开始怀疑自然的力量、上帝的存在,认为人类才是世界的主人,于是“人类中心论”也由此产生。所谓人类中心论,就是把人作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目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说,人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二是从地位上来说,人处于世界万物的核心地位。第二层含义应该是人类中心论者最为直接推崇的观点。正因为他们认为人是宇宙万物的核心,人就是世界的主人,世界万物都是为人而存在,那么人就可以随意地利用世间之万物来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和无尽的欲望。由于人自身的特殊性,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离不开万物,使得人类中心论在历史上成为了一种主流理论。古今中外,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哲学家不乏其人。如中国古代董仲舒提出了“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的观点。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在近代,康德则提出了“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并指出:“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当人们把“人类中心论”作为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贪欲而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理由,把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为征服自然的手段时,于是造成了生态环境危机迭起,自然灾害频发的局面。

20世纪以来,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水平,但是,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也空前严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日趋紧张、日益恶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种关系的变化。所谓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灾变对人类生命和财产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伤害的现象和过程。由此,自然灾害的形成主要是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发生自然灾变,二是对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就可以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从自然灾变的发生来看,20世纪以来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自然灾变日渐频繁,尤其是不断出现各种新的自然灾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能力也空前提高,人类既向大自然肆意开发和占领,又向大自然肆意排放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再加上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工程项目建设,于是大大促进了各种自然灾变的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谈到了“人化自然”,今天,整个世界几乎就是一个“人化自然”的世界,未经人类开发的自然已经难以找见,正是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造成或者加快了自然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异变和灾变。

正如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所说:“人类力量所创造的文明背叛了人类自己,也正被这种文明送进坟墓。”这种观点虽然有失于偏颇,但也确实说明了人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再从人类社会受到自然灾变的伤害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无论其原始灾变的发生是否与人的行为有关,但是就其成为灾害而言,首先就是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离开了人,任何灾变也就无所谓灾害了。比如拿地震灾害来分析,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但是,地震不是地震灾害,只有地震作用于人类社会,超出其承受能力,使人类社会受到伤害时,才成为地震灾害。反之,即使地震再强烈,破坏性再大,如果发生在海底或者荒无人烟的地区,也构不成地震灾害。由此可见,任何自然灾害即使是由纯自然因素导致灾变而引发的灾害都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人类如果能够承受住灾变的影响,则不会发生灾害,如果承受不了灾变的破坏性,则灾害便随之发生,而且承受能力越低,则受灾程度就越大。因此,无论是从人为因素导致自然灾变来看,还是从人类对自然灾变的承受能力来看,可以说,自然灾害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自然灾害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冲突正在愈演愈烈,好在人类已经对自己的生存危机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试图共同努力消除这种危机。

2.自然灾害是“人—自然”巨系统内部失调的必然结果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来看,它主要强调灾害的产生是由某种失调引起。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自然观认为整个物质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以系统方式存在着和发展着。系统原指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集合。物质系统指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与特殊方式中的两个以上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的整体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有母系统和子系统、大系统和小系统之分,但任何系统都是相对的,它在作为母系统的同时又是另外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如生物界对生物界中的众多个体生物来说是母系统,而对整个自然界来说,它又属于子系统。

三、总结

如果说人类与人类之外的自然界构成了一个高层次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则人类与自然界就是这个巨系统下的两个子系统。这样,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就是同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而由于每个子系统下又都有层层子系统,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有其构成的诸要素,因而除了具有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这种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外还存在着人类社会内部诸要素(更小的子系统)和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而无论是何种系统关系,都需要保持其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整体的谐调,才能保障系统的良性持续发展。这种协调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统一体内诸要素之间多样的统一、关系的和谐、力量的平衡。事实上在一定的时期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人的生命体系和其环境体系的各种要素之间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在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却不知保护和维护自然,于是就使得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失去了协调,致使原有的系统平衡状况遭到破坏。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任何一个内部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失衡本身也会导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系统失衡。自然灾害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体内的系统协调遭致破坏的结果。66从根本上而言,事物统一体内的平衡协调是其存续下去的基本要求。现当代,全球自然灾害的频发,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这两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其内部要素不协调的本质特征。因此,要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协调性,而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自然系统内部的协调是基础,保持人类社会体系内部协调则是最基本的保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恶化。”就全球气候变暖来讲,我们都知道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排”虽然已经是人类达成的共识,但不同制度的国家、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均为了各自利益而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却仍在纠缠不清、互相推诿,几轮的国际谈判至今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继续增加,气候变暖没有得到缓解,根本原因就是人类内部关系没有协调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系统自身的不协调导致了与自然系统的不协调,进而使得人与自然所构成的整个大系统的不协调。所以,当务之急人类必须首先协调好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才能保障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协调演进。

作者:李萍单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自然灾害论文:风险评估自然灾害论文

1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

“风险”一词起源于保险业,包含有多种含义,最常用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某个客体遭受某种伤害、损失、毁灭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二是指某种可能发生的危害。因此,自然灾害风险也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不同程度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二是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近些年有学者对自然灾害风险概念进行了新的讨论。黄崇福对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灾害风险定义归为三类:①概率类定义。②期望损失类定义。③概念公式类定义。并指出此三类风险定义均不能或无法表达风险的内涵,又进而提出了以情景为基础的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即自然灾害风险是一种未来不利事件的情景,而该情景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所导致的。倪长健认为该定义仍有未能充分揭示自然灾害风险和自然灾害系统之间的关系、未能充分表征自然灾害风险的基本内涵、不便于为定量风险评估提供明确依据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的新定义:自然灾害风险是由自然灾害系统自身演化而导致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总体上讲,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在灾害危险性、灾害危害性、灾害预测、社会承载体脆弱性、减灾能力分析及相关的不确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因子分析工作。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常常存在在实例分析时存在界定不清、集成模式滥用等诸多问题,而其理论基础至今仍比较薄弱是导致以上现象的主因。要想找到科学有效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就必须对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2自然灾害风险系统要素和风险形成机理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主要由承灾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等要素组成。承灾体系自然灾害系统的社会经济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及其活动所组成的社会经济系统。承灾体受致灾因子的破坏后会产生一定的损失,灾情即是其损失值的大小,而之所以会有损失,根本原因是承灾体有其核心属性———价值性。通常脆弱性是指承灾体对致灾因子的打击的反应和承受能力,但学术界目前对于脆弱性的认识并不统一。孕灾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位于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孕灾环境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当转化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对人类社会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称之为灾变,这种灾变即为致灾因子,基于致灾因子的相关研究称之为风险的危险性分析,故危险性其实是表达了致灾因子的强度、频率等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对孕灾环境和历史灾情的分析研究后以超越概率的形式给出地表加速度来表达某一地区或某一场地的致灾因子危险性。相比于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影响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大小的来源相对单一,由孕灾环境决定。因此,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揭示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承灾体可以影响孕灾环境,孕灾环境通过致灾因子影响承灾体,三者不仅存在因果关联,在时间、空间上也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而关于自然灾害风险机理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1989年Maskrcy提出自然灾害风险是危险性与易损性之代数和;1991年联合国提出自然灾害风险是危险性与易损性之乘积,此观点的认同度较高,并有广泛的运用;Okada等认为自然灾害风险是由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张继权等则认为:自然灾害风险度=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该观点亦被引入近年的多种灾害风险评估。

3数学方法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风险评估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做过系统的总结。张继权等曾对国内外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方法做了较系统的总结,葛全胜等亦对自然灾害致险程度、承灾体脆弱性及自然灾害风险损失度等方面的评估方法做过评述。尽管这些方法因针对的灾种不同而不尽相同(如用于地震灾害的超越强度评估法、构造成因评估法等,用于洪灾的水文水力学模型法、古洪水调查法等),但总体而言,数学方法应用及风险定量化表达已成趋势:

①概率统计: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考虑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估计灾害发生的概率,应用多种统计方法(极大似然估计、经验贝叶斯估计、直方图估计等)拟合概率分布函数。由于小样本分析结果稳定不好,为避免与实际相差过大,故要求历史样本容量较大,常应用于台风、暴雨、洪灾、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风险评估。

②模糊数学:以社会经济统计、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等数据为数据源,从模糊关系原理出发,构造等级模糊子集(隶属度),将一些边界不清而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变换原理综合各指标,能较好地分析模糊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确定评定因子及隶属函数形式等方面具一定的主观性,现主要应用于综合气象灾害、洪灾、泥石流、地震、综合地质灾害等等风险评估。

③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以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为数据源,是一种基于样本信息优化利用并对样本集值化的模糊数学方法,遵循信息守恒原则,将单个样本信息扩散至整个样本空间。该方法简单易行,分析结果意义清楚,虽然近年来受到较多学者推崇和研究,但对扩散函数的形式及适用条件、扩散系数的确定等尚待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已有运用于低温冷害、台风、暴雨、洪灾、旱灾、地震、火灾等灾害的风险评估。

④层次分析:该方法来源于决策学,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历史灾情、社会经济统计、自然条件等数据为数据源。它利用相关领域多为专家的经验,通过对诸因子的两两比较、判断、赋值而得到一个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各因子的权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为评估模型的确定提供依据。该方法系统性强、思路清晰且所需定量数据较少,对问题本质分析得较透彻,操作性强。该方法已经应用于综合地质灾害、洪灾、滑坡、草原火灾等灾害的风险评估中。

⑤灰色系统:以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等数据为数据源,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应用灰色聚类法划分灾害风险等级。算法思路清晰,过程简便快捷而易于程序化,但争议较大,故在国外研究中运用较少,在国内综合地质灾害、风暴潮、洪灾等灾害的风险评估中有所应用。

⑥人工神经网络:以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选定典型评估单元(训练样本),将经过处理后的风险影响因子的数值作为输入,通过训练获得权值和阀值作为标杆;然后将其余单元的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仿真,进而获得各个单元的风险度。其特点和优势是基于数据驱动,可较好地避免评估过程中主观性引起的误差,但因收敛速度对学习速率的影响会导致训练结果存在差异,且其“黑匣子”般的训练过程难以清楚解释系统内各参数的作用关系。该方法目前已经应用于洪灾、泥石流、雪灾、地震、综合地质灾害等灾害的风险评估工作中。

⑦加权综合评价:同样以社会经济统计、历史灾情、自然环境等数据,对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的因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它们权重,以加权的、量化指标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该方法简单易行,在技术、决策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挑选工作中有广泛运用,但需指标赋权的主观性仍是难以回避的问题。该方法目前应用于台风、暴雨、洪灾、综合地质灾害、生态灾害、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参考叶金玉等总结)各种数学工具的引入不仅为自然灾害评估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人看到各具特色的数学方法是对应着不同的自然灾害种类,这也是一种提示: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可以且应当有不尽相同的评估方法和研究途径,但这并不影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走向定量化的步伐。

4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

简单的说,自然灾害具有群发链发的特点,单一一种自然灾害往往伴随或者引发其他伴生(或次生)的灾害,对灾害链的研究,马宗晋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曾给予高度的关注,史培军将其定义为某一种致灾因子或正态环境变化引起的一系列灾害现象,并将其划分为群发灾害链与并发灾害链两种,而群发的灾害或灾害链所引发的灾情必然是几种不同灾害与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同时,还需认识到,不同自然灾害之间相互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做单一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显然是不合适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的评估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综合自然灾害评估是风险和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直到21世纪,学术界的研究方向才逐渐转向多灾种的风险评估。高庆华等认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是在各单类灾害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内容与单类灾害风险分析基本一致,所以采用的调查、统计、评估方法与单类灾害风险评估中用的方法基本相同,与单类灾害风险评估的根本区别是把动力来源不同、特征各异的多种自然灾害放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综合而系统的评价,以此来反映综合风险程度;Joseph和Donald基于田间损失分布,提出以年总损失的超越概率来表示综合风险;而薛晔等却认为,在复杂的灾害风险系统中各个风险并非简单相加,对目前基本是单一灾种的简单相加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认为其缺乏性,并以模糊近似推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灾种风险评估层次模型,对云南丽江地区的地震-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

国内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不多,且模型也相对较简单,更好的评估方法也还有待探索,有待更多数学方法的引入。此外,在建立评估模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特性,即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赵思健认为,同任何事物一样,风险也存在着时空差异,不同的灾种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应有所区别,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该评估的时间有效性和适用范围。因此,由于在某一确定的评估方法下各单一灾种在同一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时间有效性并不一定一致,如何考虑这种不一致对评估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是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尽管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发展,但相比单一灾种的风险评估,多灾种风险评估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灾害群发的特点,其发展是防灾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决定了多灾种风险评估是风险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5小结、展望

作为灾害科学的一个分支,史培军认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灾害风险评估,是对灾害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在对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分别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风险评估;狭义的风险评估则主要是针对致灾因子进行风险评估,通常是对致灾因子及可能造成的灾情之超越概率的估算。显然,根据上文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解,狭义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难以评估和表达自然灾害的内涵和意义。总的来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至今有了可喜的进展,但在评估模型、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的作用机制和一些重要概念的认识等方面仍未达成共识,对于灾害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还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从综合角度认识灾情、认识风险形成机制的根源已经成为共识。同时还应看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种类,其评估方法、数学工具也应有所不同,但其定量化的发展目标却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尽管在一些方法上、理论上仍有一定的困扰,但更加贴近现实情况的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诸如数学、决策学方法的引进以及遥感、GIS等技术的应用和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相信其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作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它的发展和完善必将推动整个防灾减灾事业稳步前进,进而指导城市建设、经济区块的合理布局,为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李大卫单位:浙江省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自然灾害论文: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论文

一、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品的间接影响。

1.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影响。(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毁坏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洪灾冲毁耕地而造成水土流失,将直接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风雹剥蚀土壤,使耕地沙化。(2)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将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造成对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使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pH值及微量元素等都遭到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

1.2农业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降低水灾、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损毁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的设施设备还在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1.3农业自然灾害对劳动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农民因灾而致贫或返贫。调查表明,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将会增加2%-3%,而农民的贫困将造成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建设落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差,最终降低了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2)粮食生产因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粮食作物种了毁,毁了种,加之种植效率低下,农民反复对生产进行投入,同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农民们可能会无法承受因承种土地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机具闲置浪费很大加上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种一年的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由此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粮食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很多农民就宁可让耕地荒芜也不愿耕种,出现弃田荒田的情况。

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及时,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严厉的政策规范,禁止胡乱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及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种草还草的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其充分发挥生态“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力度,较大程度上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来确保现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加快先进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在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时,一方面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各项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市场的介入将可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防灾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管理,而是应该再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管理资本的投入,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

2.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

及时,选育抗逆粮食作物。为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育种工作中在选育粮食作物时要尽可能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或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来挖掘与抗逆相关的新基因,选育耐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确保它们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增加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大部分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更适合其生长发育;但当生长环境出现恶化时,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可能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人们为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改变粮食作物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壮素抑制株高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研发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化学制剂或发现新的物理方法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学栽培管理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学栽培管理能极大地增强粮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学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气候湿度,从而影响粮食作物性状发育提高其抗性并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且透气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利于粮食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合理轮作能调节地力,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3.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在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让农民生产粮食能够获得利润。只有建立科学、规范且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低保护价收购,在财政、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给予粮农实惠,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才能较大限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粮食生产保险的投入。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风险产业,而保险公司作为利益主体,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所以必须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发挥政策促进作用,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尤其是水稻保险),建立将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结语

从全文的分析可知,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耕地、农田水利设施及劳动力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就如何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作者:傅冬云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粮食管理总站

自然灾害论文:自然灾害与农业经济论文

1前言

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是暴露在自然气候风险的特殊行业。山东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地貌、地形特点,导致其成为国内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频度。农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灾害损失,灾害的发生和损失的出现,影响人们的生活、投资与消费行为。

2山东农业经济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分析

2.1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及价格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仅从这几年旱灾影响来看,就能说明这一点。2000年粮食产量3838万t,受旱灾面积达到了333.6万hm2;2003年粮食产量为3721万t,受旱灾面积达到了216万hm2;2006年粮食产量为4100万t,受旱灾面积达到了166.1万hm2;2009年粮食产量为4091万t,受旱灾面积达到了199.5万hm2。比较分析,2006年粮食产量较大为4100万t,受旱灾面积达也最小。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产量的至关因素。

2.2自然灾害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这些年,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颁布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农作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农业增收潜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农村整体经济实力在几年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作为农业大省,2013年农业农村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2013年,山东粮食总产452.8亿kg,实现“十一连增”,棉花、油料、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等都保持平稳发展,预计山东农业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左右。虽然如此,但是农民经济收入较前几年明显出现增势减缓的态势。据统计显示:山东农民收入年增长率“九五”、“十五”期间分别为10.31%、8.38%,而“十一五”增长率仅为7.91%,增幅明显放缓。同时,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相比,差额也相对突出。2000年,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比为1.85:1;2005年,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比为2.49:1;2009年,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比为2.19:1。展望今后,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多,压力加大。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2007年、2008年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分别达45.3%和47.7%。而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民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作性收入难以大幅度增长。同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今年一季度山东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11.3%,不再对农民增收产生拉动作用。而且,2014年为大旱之年,农业大市潍坊遭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潍坊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马长亭介绍,今年以来,潍坊平均降水量156mm,比历年同期偏少五成。因罕见的秋冬春夏四季连旱,降水少,蓄水也少,26座大中型水库无有效降水补给。至7月20日,潍坊受旱农田达到28.07万hm2,其中,重旱面积15.2万hm2,有9万群众出现饮水困难。潍坊市农业技术专家郑以宏介绍道,因连续干旱缺水,全市农田大多处在干渴状态,部分庄稼已出现死苗的情况,将严重影响农民经济收入的稳定性。

3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减少自然灾害受灾率的思考建议

著名科学家库普曼斯将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界定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自然灾害的出现则是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由此,解决好自然灾害问题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在山东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受灾影响严重的省份,更应该寻求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对策。解除自然灾害对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要综合考虑山东地理、气候特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灾前预防和灾后救助结合起来,切实提升山东农业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

3.1调整山东农业经济产业结构

针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受旱涝灾害严重的地理及气候特点,建议因地制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农业、林业、牧业为一体的良性循环体系。

3.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山东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心腹大患为旱涝灾害,为了确保本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必须要着重思考如何变水患为水利,用水利克服旱灾。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重点就在于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上,通过水利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实现抵御旱涝灾害的最终目标。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一是重点整治黄河人堤及湖区防洪工程,积极规划防洪工作,抓好黄河大堤防洪及湖区清淤排渍工作;二是抓好山区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整治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渠道防渗、低压输水、渠道田间改造等工程建设,保障工农业及城乡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3加大补灾减损力度

农业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灾害影响较为明显,如果想避开自然灾害也是不现实的。最为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摆正心态、多管齐下、主动出击,建立强有力的补灾减损机制和网络。一是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借助先进的气象技术和手段,、科学、及时地预报自然灾害。并根据灾害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备较为完善的化解方案;二是是加强资金和物质支持。政府通过建立经常性的财政基金、专项性银行信贷资金、公益性社会募投资金和向上争取救灾资金等途径给农民以资金支持,保障农民救灾补损的资金需要。三是加大技术和信息服务力度。政府部门应不断把有价值、实用的信息传递给农民,对救灾补损工作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同时要组织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让农民地掌握种养品种的技术要领和要求,减少因技术不到位而影响恢复生产的效果。

3.4加大农业保险推广

农业保险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费用高、农户参保意识差等问题的出现,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保险工作的推广。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社会公益性决定着其更需要更多的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一方面,各级财政应对工作成本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特别是对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同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由此鼓励老百姓积极购买农业保险,推动整个农业保险推广。

作者:刘翠玲 单位: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