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农村经营管理农业发展论文

1农村经营管理缺陷分析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农村的管理层中,很多人认为对于农村实行经营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农村的发展只要依照现有发展套路进行即可,并没有将农业的发展放到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也缺乏对于农业突破发展线路的相关探索,且认为有关财务透明体制、减少农民生活负担等措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导致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散漫,被动性强,也阻碍了农业的创新发展。

1.2相关体制不健全

农村经营管理模式涵盖的工作范围主要为农村财务审核、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土地承办等,工作议程设置十分复杂。虽然如此,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经营管理的管理法规和相关体制却处于严重不健全状态,不能实现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也没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不合理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处置。奖罚体制的缺失造成了经营管理的主动性较弱,也就很难使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1.3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农民收益增长慢

目前,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经营管理,也就不容易实现对于农业项目的创新实践,一些大型机械无法在小规模的土地上进行作业,由此导致了农民的土地经营积极性较弱,农民收益低,田间劳动量投入较大的不合理发展状况。长此以往,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在这种不良循环中走向停滞,最终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1.4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比较低

当前,城市中普遍存在“民工潮”现象,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质量较低,具体体现在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农民对于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弱,很难实现对于机械化设施的操作,加之对一些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2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知识教育

针对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状况,要想实现农村农业的快速创新发展,首先就要对农民实现农业知识教育,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相关知识,以指导他们科学、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国家可以选派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教育的方式选择应符合农民的信息接收习惯,把科技性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以方便农民对于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时,培训员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对于不懂的问题进行询问,以激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创新性发展。

2.2注重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较缓慢,这也就阻碍了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管理层与农民的有效沟通,长期如此,则易引起积攒管理层与农民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经营管理要尤其注意信息化的发展。一是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基于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民的合理要求制定相关条例,并及时将决策信息告知农民,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二是农村管理层应加快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的畅通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达度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信息化发展,就要完善不同的信息传播路径建设,使相关决策能够快速、传达到农民耳中,避免农民由于信息获取缺失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经营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与农民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沟通,及时知晓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民对于当前所执行的相关决策的态度,以知道决策层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决策,便于对农业生产实现有效经营管理,最终整体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

3结语

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是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农村地区实行的经营管理应基于本地区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并结合本地区劳动力的质量、农民的需求对于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经营管理决策真正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适合农业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经营管理决策发挥其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者:孙海燕 单位:安龙县农业局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新农村建设中机械化农业发展论文

1、大力推进农机服务单位的跟踪服务

目前,我县农村地区专业的农机服务机构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一些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修理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旦发生故障农民担心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理而影响他们的农机购买欲望。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农机部门在农业机械上的维修资源,紧跟农村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将农机服务推进到农民的家中、田中,而农机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一定要发挥它们在农业机械化的中的作用,鼓励帮助农民购买农机。这些年来我们举办了一些“农机作业现场演示会”,深受农民的好评,我们应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利用地区资源,发挥农机优势,推广应用农机化实用技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在遵循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推广农业机械化

在推进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各级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该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当成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想办法,做好工作,努力提高效益。当前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引进、开发、推广经济效益好的机械化技术,满足农民的迫切要求,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要选准一个项目进行推广,找准主要环节,寻找成熟技术,抓住重点进行突破。农机部门首先要做大量调研工作,了解我县实际情况,根据这些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的、适合我县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机械进行试点推广。就如甘蔗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目前收甘蔗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农民很辛苦,这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种甘蔗的积极性,我们也举办了一些不同机型的“甘蔗收割机作业现场演示会”但各种机型由于技术都不够完善,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多下苦功夫,推广更好的适合本地实际的甘蔗收割机。农业机械服务部门应该将服务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之中。这样就使农作物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到深加工的全过程都能实现机械化,从而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科技含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率,增加农副产品的生产价值。因此,一项新型农机技术、农业机械能否得到农民的承认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农民的生产需要。只有符合农民需要才能实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3、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

目前制约农村机械化发展的较大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农民本身就没有多少资金,加之大型农业机械的价格普遍较高,不是一般农民所能承受。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需大量资金主要靠政府扶持、贷款、集资等方式解决。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来看。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的获得争取国家的支持,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充分的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自身也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借助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有效地引导农民购买先进机械,利用机械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府要加强对农机化专项资金的利用的监督和知道,鼓励帮助经济条件较好、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单独购买或采取股份制方式联合购买机具,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业机械化水平。

4.加强对农村农机手的素质培训

农机手的素质不高也是困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由于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在农机操作上的技能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就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的监督,规范培训教学经营行为。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对农机手的农机操作规范培训,提高他们的农机操作能力和水平。在这里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学习、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培训可以加强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农民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农机使用技巧,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发展。

5.培育农业生产大户带头实现农业机械化

一是要大力培育大户。带领他们首先走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机械,组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走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二是要加强同龙头企业的联系,传递信息,为他们提供品质的服务,帮助他们学习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三是要加强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技术人员的合作,相互交流经验,努力使我们推广的农机具和引进的农机化技术更加成熟,符合各专业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四要在发展龙头企业时,不能求数量,应追求质量,求精、求高,应集中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帮组规模较大且有科技含量、影响力大的农机大户或企业。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研究论文

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继去年农民增收减负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农民增收从主要依靠政府减免、补贴向减免、补贴与促进农业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并重方向转变,昭示了国家治理“三农”问题由“治标”向“治标与治本结合”的重大变化。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建设和谐广东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具备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的条件和能力,在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基础上,我们要结合本省实际,提出进一步落实促进我省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增加对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财政投入

今年,我国政府增加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投资7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家财政投资的1/3。我省以农田排灌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要调整我省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业、农村财政投入,逐年提高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等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

催生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支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鉴于目前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政府有力的扶持和引导、很不规范的实际,建议加快我省地方法规的立法步伐,支持及规范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确立经济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对这些组织所办的加工、流通实体减免有关税费,保障合作经济组织的权益。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增值低关系很大。我省农业龙头企业虽较内地发展快,但农产品加工水平依然很低。因此,必须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经济杠杆调低农业深加工项目进入农业领域的投资成本,提高农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培育带动千家万户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供销社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建立高效有序的产销体系,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村科技贡献率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我省农村、农业科技支撑明显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统计,2003年我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中只有10.4%的人受过专业培训。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仍有400多万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无法适应产业技术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无法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为此,要强化政府行为,统一规划,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队伍素质。同时,要加大实用适用技术向农村转移、应用、推广的力度,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科技集成镇建设,大力提高科技对城镇建设的贡献率。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省开展土地适度经营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加快步伐。其实现的途径,一是抽疏农村人口,用政府推力和市场拉力吸引农民到工业园区及城镇安居就业,转换农村人口户籍,转移农村劳动力,置换农村土地。二是调整、规范农村土地制度,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把土地承包权延长,长期稳定,吸引投资主体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规范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三是在税费、投资、用地等方面出台鼓励土地集中经营的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探索推进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昨天结束的全省农村工作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会议透露,省政府决定今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但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必须实施综合配套的改革,如加大撤并镇、村、校力度,精简人员,减少行政开支;加大以工哺农的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补贴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向农村地区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农村科技服务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等。目前,实施对农民减负的配套改革最重要的措施是探索推进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以工哺农最直接的体现,是增加农民收入立竿见影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构建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罗必良(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是在“多予”上做“加法”应该说2004年的财政支农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支农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补贴、减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倾斜。如果说去年财政支农的重点是在“少取”上做“减法”,那么今年的重点则是在“多予”上做“加法”:——2005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5年国家科技投入将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财政收入中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从今年的一号文件可以发现国家政策的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中央正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财政反哺农民的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这表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着三个深刻变化:——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到来,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将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中国将在规划制订、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将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中国将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下大力气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用长效机制打造农业核心竞争力应该说,给农民一些看得见的实惠,让农民暂时增收,相对容易做到。但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让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实施制度创新。新的一号文件出现了大量的“试点”、“改革”、“制度”类字眼,并明确提出将立法让国家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彰显中央正积极探索建立农业增效、农民

收的长效机制。

及时,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一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正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决定的。在去年我国农业出现重要转机的背景下,中央正着手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果说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让农民直接减负增收,以“两减免、三补贴”为抓手,启动了城市资源施惠农村的历史转变;那么,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则立足于使农业强身健体,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手段,开始打造农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中央提出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文件提出将抓紧制订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同时要求县域吸收的邮政资金要回流农村,等等。这些新政策,无疑将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建立“三农”发展的制度保障。总书记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温总理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个重中之重,从执政党当前的中心工作出发,提出了执政兴国、富农兴邦的新任务;第二个重中之重,解决了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侧重并突出“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第三个重中之重,把“三农”问题列为了政府的核心工作。“三个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全国经济、政治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具有历史性的坐标意义。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创新资源配置战略思维王冰(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部教授)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投入的主导,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是政府支农的主要手段。要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根本的措施是要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小规模农户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目前我国农村占主导的生产方式是土地在集体所有的总框架下农户使用和农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劳动力大量过剩,并且在近期内难以转移,即使在2020年农村实现小康,农业就业人口只占20%的情况下,农村就业人数也高达1.5亿人,劳均土地也仅有13亩,与发达国家人均数十亩以上的耕地规模比起来仍然达不到规模经营,仍旧难于取得规模经济效应。这样,小规模农户经营将会是我国较长时期内不得不认可和采用的农业经营单位。小规模农户发展的“瓶颈”就在于其缺乏资金。从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上考察,结论是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缺乏可持续性。而在小农经济规模难以在近期内消除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的缺乏是形成小农长期势单力薄,难以抵御风险和难以发展的致命弱点。如何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的增长机制,就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农村资源配置与农村经济作用不协调在我国,财政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产生政府当年重视,当年农业投入就增加,否则就减少的现象。农业投入的时起时伏,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产业资源配置扭曲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的导向下,农村只能是资源流出,不能资源流入,结果农村资源配置与农村经济作用不协调。就拿广东省来说,2002年广东农业加上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社会财富的27.13%,上缴的税收大于1/4,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省农业和乡镇企业得到全社会金融机构的贷款仅为3.85%,得到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为2.47%,两项加总为6.32%。广东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其资源配置是严重不对称的。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标志着政府新的资源配置战略思维的建立。与此同时,2004年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推行了“三补”政策,“三补”资金近150亿元。但这些政策措施缺乏较长的时效性。通过法律手段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如果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缺乏可持续性,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的状况,就不能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更不可能谈到农业、农村的发展。要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其关键在于通过法律的手段,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使政府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并防止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波动性。因此,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另外,还要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对其不仅要在投资存量上作适当调整,而且要在增量结构上向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倾斜。唯有这样才能保障政府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逐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科技进步是根本出路张长生(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而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从发达国家来看,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率就逐步提高,农民数量减少,农民收入增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省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传统农业的痕迹依然明显。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来看,发达国家为70%左右,我省为50%。从农业机械化、灌溉来看,发达国家已实现机械化、水利化,我省目前机耕率仅为33%,有效灌溉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2%。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来看,发达国家为60%~80%,我国为30%左右。正是由于我省农业科技水平低,造成农业竞争力弱、农民收入低。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必须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投入、农业技术推广、种养业良种、农民培训等四大体系。科研投入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一是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改善农业科研机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要推动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不断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为农业GDP的0.44%,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新办法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是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国家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公益性服务;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要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要积极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鼓励、支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有关企业公平参与技术推广。二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力支持力度,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扶持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增加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资金。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农作物商品良种只能满足常年用量的30%左右,农作物的育种工作基本上仍是建立在“近亲繁殖”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种体系;要继续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要继续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造就观念新、技术好、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美欧等发达国家规定没有农业专业的大学文凭是不能经营农场的。我省的“小学生农业”、“初中生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农业”的巨大反差决定了我省农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巨大差距。因此,要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其竞争力,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基础。为此,一是要开展对现有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造就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好、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快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加快农业各类人才培养。三是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有条件的地方逐步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体制。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提高农民福利贺雪峰(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如何用好新增事业经费及各种中央转移经费来造福农民,是很值得讨论的话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应拓展到提高农民整体福利上来当前学界及政策研究部门的“三农”研究,大都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文章。农村税费改革六个字“多予、少取、放活”,归结起来就是要让农民增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旨也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因为农业长期被忽视,在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粮食短缺引发农产品的大幅度涨价,农民收入连续两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不过,因为粮食增产很快就会改变供求关系,农产品涨价的空间有限。税费改革以后,农民的税费负担大为减轻,减负的空间也已不大。从长远来看,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还是将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减少农民,扩大农业规模经营。但将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农民增收的速度,将长期低于整个社会收入增长的速度。因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整个社会收入增长的速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尽可能缩小农民与整个社会收入的差距,就应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但是,也正是因为农民增收空间有限,解决“三农”问题就不能局限于农民增收,而应该拓展到提高农民整体福利的思路上来。农民福利来自农民对包括收入在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收入水平无疑是衡量农民福利最为重要的尺度,但农民福利最终要落实到他们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农民的人际联系、村庄认同、精神活动等关系密切。质言之,农民福利来自农民对包括收入在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这样,我们就有较农民增收多得多的增加农民福利的办法。在农民增收以外,提高农民福利的途径很多。择要说来,如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强农民之间的社会交往,提高农民精神生活的质量等等。当前农村最为富余的是劳动力,最为缺少的是现金。如果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调动农民的合作积极性,我们就可能由富余农村劳动力来做出也许不会被统计为农民收入、却可以提高农民福利的事情。物质层面以外,可以组织农民开展与健康有关的文体竞赛,重建自己的文化生活,而不是让农民去观看电视中演绎的城市小资生活。这就可能让农民感受到自己作为自己生活中心的价值,让农民的主体性得以体现,让农民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美,而不是去羡慕城市有钱人的生活。农民更苦于社会、文化地位的边缘化不仅要让农民有以自己为主体的健康的文体活动,而且应该满足农民价值性的需要。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的地方,也是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他们未来人生的寄托所在。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人生需要永恒,只有有了历史和未来,人们才会产生长远的人生预期,才可以应对漂浮的生活。中国农民的永恒是很物质化的,如果由老年人协会来主持编写村志,来记载村庄每天发生的故事,由村民在节庆纪念自己的祖先,有机会展望自己的未来,就可以为农民在快速变动的世界中找到一些稳定感,并因此提高他们的人生价值预期,增进他们的主观福利。当李昌平说农民真苦时,今天中国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可能比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高。农民真苦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苦。除此之外,农民更苦于社会、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苦于他们不能合作起来,增进相互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彼此欣赏,他们不能在变动的世界找到稳定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一句话,他们不能使用集体力量来获得属于自己的生活。当前农村政策部门在考虑农村政策制定时,切切应该拓展思路,将越来越多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使用到包括农民增收以外的诸多增加农民福利的事业上去。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论文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1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是“十一五”以来增幅较高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366.6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林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为23.0亿元、15.7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增长4.6%、4.8%和6.3%。

1.1.2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从“十一五”时期的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5.9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35.4%。

1.1.3畜牧业生产增势加快。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03.4万头、397.7万头、591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7%、6.2%,分别高于“十一五”。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5.0万吨、34.5万吨、143.1万吨,奶类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1.1.4县域经济贡献率提高。

我市10县(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7亿元,10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个百分点。

1.1.5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

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达到8020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1.1.6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及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全市农业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1/3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多居全省前列。2010年我市肉类、奶类产量居全省十三地(市)和农垦之首,粮食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农垦之后。在有资料的14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产量、牛奶产量始终居首位,牧业中肉类总产量位于长春、成都和沈阳之后排在第4位,禽蛋产量位于沈阳、长春和济南之后排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高于西安和长春排在第12位。

1.2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两改”工程,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上半年,县域及时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同比增长7.9%,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1.2.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各县(市)抢抓“强县”发展机遇,不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县域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0%,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3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各县(市)加快实施民生工程,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县域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7亿元,同比增长10.8%,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县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固定资产总额的23.5%。投资额超10亿元的县(市)有六个,分别为宾县、五常、尚志、双城、巴彦、通河,其中宾县、五常投资额超20亿元。

1.2.5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及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拉动,全市县域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1亿元,同比增长17.1%。从值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三位的是尚志、双城和五常,分别实现零售额33.3亿元、31亿元、29.6亿元。从增速看,零售额增速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分别是依兰、五常和尚志,增速分别为20.6%、18.8%、18.7%。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从水利基础设施情况看,我市属于缺水较重城市,全市水资源中3/4以上为地表水且多为过境水。二是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形式单一,流转规模是以中小型为主,流转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种植业。

2.2畜牧业生产规模不高

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市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但与省外部分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少牵动力较强龙头企业。

2.3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牵动作用不够。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多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2.4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二是结构调整滞后。三是强县地位弱化。

3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利发展为契机,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围绕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良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机装备和深松整地补贴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较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3.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引进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培育扶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哈尔滨食品”大品牌。

3.3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统筹辖区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良性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培育出具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充分挖掘潜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保障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张晶莹 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新农村建设促进高原农业发展

1、云南新农村建设中制约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1农业产业链结构不完善、延伸不足。从经济基础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须有强大的农业产业化来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大多数高原特色农业产品为初级产品,原料单一,属于粗加工,档次不高,造成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由于缺少科技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的深精加工企业,云南的大多数畜牧业、药材产业、林产品等,以原料为主要销售渠道,有附加值的精加工过程并没有在本地完成。大部分产品处于原料初加工型生产阶段,产业链条短,投资回报率不高。整体上来说,云南工业基础薄弱,农副产品加工业弱,如马铃薯产业,老百姓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因受到销售渠道、储运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价格也受到加工企业和市场的制约。2006年,在2601家国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只有175家,占6.7%。其中,亏损企业46家,占农副产品加工业总数的25.7%。

1.2生态环境弱,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面临挑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以及受高原气候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大部分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导致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这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造成很多不利因素,如: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弱,发展难度比较大。特别是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发展特色产业基础更低等不利状况;再次,由于贫困,当地老百姓靠山吃山的做法,破坏了当地生态,高原资源优势慢慢减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风险。突出表现为: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土壤板结严重等严重问题。生态、经济、人口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使云南大部分农村面临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的双重压力。

1.3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带动能力弱。云南地区高原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整体呈现“规模低、数量少、实力水平低”的局面。缺乏大规模、品质次、深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特色产品市场认知度还较低,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2、云南新农村建设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2.1遵循生态建设,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遵循生态建设,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从云南地区充分利用本省环境类型多样、生态公益林保护面积大的特点出发,生态优先、产业并重,着力加快高效林业发展,培育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另一方面利用环境优势,带动旅游业、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工作思路,推进林业发展创新,认真实施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着力发展重点特色经济林和以采集业等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同时要从云南多民族、多元文化特点出发,把不同的文化逐渐融入农业生产和经营当中,提升农产品文化品位,满足现代人即要消费商品,又要消费文化的需求。

2.2大力培养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养高原农业特色产业,是云南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需要将本地区优势的资源与云南重点发展产业相结合,形成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如:烟草产业、茶业、旅游业、花卉业等优势产业。基于不同地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如不注重发展当地资源优势,盲目跟风,很难形成特色经济的优势。因此,要突出发展高原地方特色,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力争把特色产业做强大,做到更加专业化。

2.3创新科技,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源动力。创新科技,完善产业链结构,努力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源动力。除了传统、新兴产业以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应着手采用新技术对珍稀品种进行规模化、商品化开发,这应当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经验加以推广。然而,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低,是现阶段广大农村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形成高原特色的原因之一。政府应加大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产品工业经济的科学技术水平,重点要打基础、管长远、把握关键,构筑强有力的装备条件、人才队伍;其次,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通过高新技术升级、引导科技创新,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云南地方珍稀品种,培育具备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这些都是要用科技为后盾。

2.4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扶持。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投入,建立农业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扶持发展中的薄弱点,增加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同时整合用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通过政府投资、融资、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等多种途径,解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难题;再次,政府要提高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作风、加强领导、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抓好云南特色农业发展机遇。

2.5落实优惠支农惠农政策。政府要落实用地、基础设施建、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工艺、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加强领导,召开表彰大会,总结经验,奖励在优势产业发展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采取自主创业、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力争使农民做强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益。通过优惠政策,定期对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选拔高能力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按等级进行物质奖励,促进了农民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热潮。帮助农民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综上所述,对于以资源丰富多样着称的云南来说,农民拥有特色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政策,使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构建云南生态和谐,推进云南地区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新农村快速发展。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建设新农村推行农业发展新规划

三农需要系统的改革,离开了系统我们单独谈农业生产,那显然会有许多让人感觉莫明其妙的地方,为此,要对新农村的农业发展规划有透彻的认识,那我们还是必须回到系统中去。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以农业为传承的农业大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家和农村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是一致的;在那时,农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当然农业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所以,那时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同样是那时,农业生产的收入也是我们农村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他们也非常重视农业。回看历史,我们会惊人地发现,国家和农村劳动者都重视农业的这种状况持续了数千多年。

可现在,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随着国家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急剧下降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下。如果单独讲GDP,那么我们国家对农业这个产业是可以忽视的,可是社会再怎么发展。人们还是要吃饭,如果没有农业,这饭从哪里来?所以在今天,农业作为国家和社会稳定基石的作用依然存在。因此我们的国家也仍不得不重视农业。而在农村和农村劳动者方面情况却大有变化;也正是由于国家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原故,我们农村劳动者有了大量外出打工,经商等机会。也就是在这打工和经商的过程中,我们农村以前的所谓副业收入,已大大超过了主业——农业生产的收入,另外,我们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急剧扩张,而这扩张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征地,那么,这时我们的许多沿海开发区农村和城市周边农村也就有了转让土地得以分享工业成果的机会,在这丰厚的土地转让收入面前,农民的农业收入那更是少得可怜。所以自温饱以后,我们的农村劳动者就普遍不再重视农业,这在农村的具体表现就是。今天,我们的农村出现大量的土地抛荒的现象。

那现在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当前农业生产这个问题上,国家和农村劳动者的态度已不再一致。而为了实现一致,所以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还制订了农业补贴政策,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的农业补贴支出还会大量增加。

在当前,我们国家仍然重视农业,而农村劳动者却普遍不再重视农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来谈新农村的农业发展规划,那当然我们既要保障国家农

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社会情况的实际变化。那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现在我们还是先回到普通农村(庄)的系统改革方案中来。当普通农村初步完成村居点的建设任务后,村集体就必须马上重新划分承包地(方案应早定,早公布),同时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新的农业发展规划。其具体举措是:

及时.原则上全村土地,集体所有;在集体面前,人人平等。但对多年土地承包过程中遗留并产生的某些个人既得利益,集体仍保障村民十年以内收益。

第二.在土地重新承包之前,集体将每家每户的宅基地,自留地,现有承包地全部丈量登记,同时还要将各生产队的水库,山林等公共用地重新丈量登记并折算到户。在这里,宅基地,自留地是当作承包地来丈量,而重新土地承包时,这些地仍会优先承包给该村民(除非自己不想要,如自留地就可能会这样;另外是水库,水库应按水面积丈量,但在折算到村民时,就可变成承包田。至于山林,除了有石头,有树木的山林外,山林其它未垦的土地做为承包土地折算到个人(折算标准应可协商)。

第三.集体将村民的所有承包地收回,然后,根据当前绝大多数农户的承包能力和承包意味,同时也考虑到村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集体在重新分包土地时,并按村民承包权的百分之七十的标准返包给村民。余下的百分之三十,由集体在距离村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一次划出,经集中整治,并改造成若干个集体农场,然后再公平发包给部份村民,目的就是;集体要在村内建设农场,把小数村民培养成农场主,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实现全村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另外讨论).莲山课件

第四.集体重新分包土地时,集体可将村内土地分近地(即离村距民点较近),远地和村农场用地这三类,而在远地方面又分远地,远田。经协商后,距村居民点较近村近地,所有村民承包量一致,且不论田与地,一律当田来承包(因为土地分包后,近田也大部份会被村民当地种菜)。至于远地,远田,则大家也是一样多。对于多交地给集体的农户,在集体承包村农场,山林时可多按比例多分承包费(至于多收年限,侧应在十年左右加以讨论)。

承包外,集体也可考虑将村承包地让给其它村民承包3.村水库以及一些水塘周围水田,一律应当村农场用地优先一下性划出来,以便建设村的水库农场,这对水库的立体开发,水库的扩容,水库堤坝加固都有好处,另外这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农田水利工作。4..每个农户承包地按面积,尽量只分四块地。5.这些年有的农家人口增加,有的农家人口减少,集体应一并清算,但前提是,这些数目应按原规矩先在各自的生产队算好,摊匀。6.非本村居民入住村居民点,在有村民抛荒的前提下,也有机会承包村的近地,但必须交纳相应的承包费(农民自己承包却有补贴)。7.在村居民点外,村集体应划出若干土地供村老人协会使用。8.村民在村居民点的建房面积和公摊面积都按水田面积来冲抵村民的承包权。但这些面积可市场化,私有化。9.村民土地抛荒一律交集体处置。莲山课件

当我们把农村土地规划承包好后,那现在我们回看农村的农业生产状况,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村,绝大多数的村民在村居民点外都会有自已的菜园,而在离村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侧另有承包地和田。但在离村居民点最远受村民关注较少的地方却有村的农场。另外村的山林和水库也被改造开发成集体农场。而这些农场也被公平承包给了部份村民。这样一来,承包农场的村民就会主动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主动购买农机产品,主动联系或组建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即“公司加农场加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而与此同时,农场主动将技术传授给村民,会出租机械设备给村民,会(按公司要求)以比较公平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农副产品,而这同时也可以减少自己的生产风险和减轻自己的生产成本,而与此同时,农场主还可以增加自己农业生产之外额外的服务性收入。至于分散的农户,他们减少了承包地,但却有机会承包村农场和在村农场打工,而减少的那份地也有承包费补偿,另外,这还不影响农业补贴(但那时国家农业补贴对象可能只限农场,而分散农户只有多交地给集体,才能多得农业补贴,多收土地补偿金。另有的农民为了这两金,他们可能会多退承包地给集体。而集体侧又将地转包给村农场,这样,村的农场就会越办越大。而这一土地变化过程也是基本符合市场规则的)。

这是一种国家,社会,市场,市民,农村非农民和农村分散经营农户都能从中受益的农村农业发展规划方法,它的推广和实施必定必写我国农业的历史。并从此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实现我国农业的现

代化。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农村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分析海盐县以新能源开发、绿色有机农业开发、农业园区建设、土地流转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与经验,以促进农村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村;浙江海盐

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1]。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认识的进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是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要求[2]。因此,低碳农业在农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低碳农业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垃圾的收集与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畜牧粪便、农药、化肥及其他农业废弃物较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发展低碳农业,能有效控制农村污染源,新能源沼气池的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缓释化肥和低毒农药的普及,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直接降低碳排放。随着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日臻完善,农村环境村庄规划、村庄连片整治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使生活污水、垃圾便于集中处理。通过农业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确保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发展,如加强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病虫、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应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温室大棚栽培等低碳农业的发展,可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1.2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

农业生态区园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作物业、畜牧业、渔业交替,以及清洁生产等手段,同时与一定的工业或服务业(旅游观光业、餐饮业、物流业、沼气)等相结合,把一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园区不仅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降低碳排放,而且在降低农业园区整体成本、提高园区农业效益上也大有优势。

1.3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低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高,以设施为载体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大,是高效农业的标志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低落碳农业不再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是以实现农产品品质、高产、高效、 安全、生态为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能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

1.4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二新”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3]。

(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村镇规划。低碳农业要求土地和产业的双集聚,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高起点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优先安排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以及其他愿意进区的农户建设农民居住点,着重优化农村空间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民聚居化、城乡一体化,为低碳农业发展创造空间。

(2)发展低碳农业,能优化人居环境。低碳农业要求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电力、通讯、广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住宅小区真正实现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和整体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发展低碳农业,把握农村节能减排的契机

2.1以新能源开发为契机

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农村节能低碳经济可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换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低碳生活。以浙江省海盐县为例。海盐县共有农村常住户8.49万户,常住人口28.68万人,能源——碳的主要来源是木柴、稻草、油菜杆和石化气。由于炉灶设计不合理,燃料燃烧不充分,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的含碳量较高,热量的利用率低,燃烧后产生大量co2,燃料的消耗量相当大。虽就单个家庭而言,其排放的碳较小,但总量巨大。据专家测算,来自农业的cod的排放量已占全国43.7亿tn总排放量的67%。因此,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低碳炕,加快省柴煤灶(炕)的升级换代,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已是总排放量低碳生态经济的当务之急。

农村低碳减排的一项最引人注目的工程是发展农村沼气,海盐县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该县是养殖大县,母猪年存栏8.34万头,生猪年存栏56.59万头,羊年存栏8.15 万头,家禽年产295.75万羽(其中肉鸡244.12万羽,肉鸭51.08万羽),规模养殖场有10多家。其中,青莲“膳博士”,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圈养方式,年出栏132.956万头。全县年产生禽畜粪便数百万吨,若不加处理则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而大力扶持、推广户用沼气池建设,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利用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扩大沼气用户量,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1个10 m3的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500 m3,年处理人畜禽粪几十吨,可解决农户10个月的生活燃料问题,年节省薪柴3 t,节电600 kwh左右。沼渣、沼液可作为品质肥料。1个沼气池年产沼肥相当于200 kg品质复合肥。如果8万名农户都能利用沼气池,年节省薪柴可达25万t、节电逾4 500万kwh、节肥1.3万t,节支增收1.2亿元以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如果发展用户7万个(占总户数的70%),年产沼气每年可替代标煤2万t,减少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22万t,降低碳排放量上千吨。政府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采用每建1座池补助1 000~2 000元的方法,激发农民开发利用再生新能源的热情,使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新时尚。

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还应该加大对生物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4]。海盐县有许多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但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还不高,仅占农户的26%。如果普及率达到90%(7.8万户农户),年可节燃煤近4万t。

2.2以绿色有机农业开发为契机

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耕作制度、促进节能低碳,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5]。

据测算,生产1t氮肥需消耗1.4 t标准煤,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250万t标准煤。大力推广适合海县大田作物生长的缓释肥,在节能低碳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改变化肥因溶解过快、养分流失而难以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养分不同需求的缺点,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农作物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节本增收减排。

另外,海盐县低碳农业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清洁生产。一是推广节肥节药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工作。全县有测土施肥服务站7个,专职测土配方施肥咨询员7个,庄稼医院200家,可有效地帮助农民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确定化肥的合理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积极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大量使用沼渣、沼液等绿色品质有机肥料,大幅度减少化肥。全县有注册有机绿色品牌农业5个(膳博士肉、六里香茶、澉浦蜜桔、嘉兴万好船菜系列绿叶蔬菜和友邦绿色农产品),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碳含量;三是倡导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积极探索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

2.3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

现代农业园区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6]。现代农业园一般包括设施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观光农园等,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园区建设。海盐县目前有各种农业产业园 13个,其中有以生产葡萄、梨、桔子为主的果园 5个,面积1 066.67 hm2;以生产各种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园4个,面积8 666.67 hm2;以观光休闲为主的有4个;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水域达2 000 hm2,其中,特种水产养殖(虾、鳖)面积666.67 hm2。全县农业生态园区累计共投入1.43亿元,拥有资产4 381.42万元。2009年农民销售农产品7.14万t,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园区实现利润530.13万元,这些园区已成为农民种植、养殖的示范基地,也成了推进农村节能低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治环境污染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低碳农业的示范实例。

2.4以土地流转为契机

低碳农业与土地规模经营密不可分,海盐县在土地流转和农业招商中,一直秉承低碳、高效、绿色的原则。低碳农业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一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海盐县3.33 hm2以上规模的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09.27 hm2,催生了34个规模经营主体,平均经营面积达到14.93 hm2;二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全县统防统治面积已达1 994.67 hm2,比2009年增加1.15倍;机插秧面积达到478.03 hm2,比2009年增加1.35倍;三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海盐县流转土地平均租赁费在7 950元/hm2左右,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近1倍。使农民可全身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发展,一些农民成为农业工人,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四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由原来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企业化管理转化,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已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公司、41个新型农场主和大户投资到农业中,2009年投入达到4 489万元。

整理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借鉴韩国农业发展经验 推动中国新农村建设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健康发展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由于长期推行城乡二元政策,导致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很多问题和不足,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韩国曾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农业经济极为落后,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韩国的农业却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其中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此,首先回顾了韩国的农业农村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中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并最终提出了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农业的健康发展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对于中国,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的健康发展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重工轻农”的城乡二元政策的长期推行,中国三农发展呈现出包括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差距拉大等在内的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农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通过产业关联的传导与放大危害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韩国是在二战后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并宣告独立的。当时韩国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严重倒退,物资匮乏、粮食供应紧张、失业和通货膨胀严重,被列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三十年内,韩国不仅成功摆脱了朝鲜战争的影响,且一直保持着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态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韩国奇迹”。对此,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20世纪50年代韩国实施的农地改革政策以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使韩国农业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是韩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一、韩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回顾

1950年韩国颁布《法》,废除旧的租赁关系,将土地直接向耕种者开放,即自耕农的土地限制在3町以内(约45亩),超过部分由政府购买,再出售给缺少土地的农民,而农民分配到的土地,其租金可以用现金和实物在五年内分期偿还完毕。此外,韩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也对其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按“新村运动”中主导力量的变化,“新村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及时阶段:政府主导农村建设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及时阶段,韩国的农村农业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推动的,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在“新村运动”中,韩国中央政府向全国3万多个村庄免费发放水泥,用以修建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则提出当地所需的乡村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此外,韩国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财政。在政府的主导下,韩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也得到大幅改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有所此外,韩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土地的集中化管理和集约经营。为此,韩国政府让土地进入市场,并允许农民作为土地交易的主体,通过土地的流转使土地逐渐走向集中,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的过于分散、低效率使用和粗放经营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建设高潮,新一轮建设则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新社会、新韩国,提倡勤勉、自助、团结、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扩展到城市,发展成为民族自立、身土不二、事业报国的国民精神,从而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文化上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

第二阶段: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第二阶段,韩国的农村农业发展主要采取的是政府培育,社会力量参与,着重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及农业保险等,为农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建设新村的热情,韩国政府在投资方面还确立了“先动先扶、不动不扶”的原则,根据各村利用政府物资投入的效率,将其分为自立村、自助村和基础村三个类别。政府的援助只分给农民参与程度高的自立村和自助村。对那些达到政府要求的村,政府第二年再继续增加物资援助;对那些干得不好的村,第二年则取消相关供应。

第三阶段:农民主导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第三阶段,韩国的农村农业发展主要采取以农民自身为主导力量的发展模式,让农民在新村运动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政府则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划、做好协调、服务,并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为农民自我表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了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并提出在坚持国民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品位技术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的新农政战略。按照新农政战略,要逐年递增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投资,扩大农业长期低息的政策性贷款。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仅1992—2001年韩国农业投资总额就达到42万亿韩元(约550亿美元),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占40%以上。

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新村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农村破旧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善,城乡发展的差距大为缩小,韩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大幅提高,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根据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和韩国政府的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韩国人均gnp达7 66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民的95%,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1%,韩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韩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色与经验

(一)重视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像美、法等发达国家一样,韩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村运动”的不断推进,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不断变化。在农村建设初期,韩国的农业主要集中发展农业灌溉、排水、耕地整理等农业生产设施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韩国政府的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转移至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也转向修建农村公路和桥梁、改善农村的饮水设施、实现农村电气化等方面。

(二)重视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增加农民的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在提高农业收入方面,政府主要采取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逐年提高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增加农民的卖粮收入。在增加非农业收入方面,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积极促进农村工业化;对使用当地原料就地生产的农村企业提供各种优惠,促进发展旅游业,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指定小城镇周围区域为农牧渔业村产业地区,供其自由使用,简化开办农工基地的手续,大力开发农工区域,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非农产业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据韩国统计厅的调查,1962年农户平均所得仅9万韩元,1962年增加到25.6万韩元,1980年猛增到269.3万韩元,1990年突破1 000万韩元大关;到1995年就达到2 180万韩元,共增长241倍。

(三)重视发展农协组织

韩国“新村运动”的巨大成功还得益于农协、尤其是基层农协的贡献。过去,韩国农民因贫困交加而没有多少储蓄的习惯,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到农协金融机构储蓄,而且储蓄额也不断增大。1971年每户农民的储蓄额只有12美元,而1978年增长到500多美元。随着农民储蓄额的不断增加,由农协提供的农业生产资金也不断增多,一个基层农协可以对1 000多户农民开展业务,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因此得到大幅改善和提高,农协的规模又进一步迅速扩展,韩国农业经济在农协的支持下进入了良性循环。

三、韩国农村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业是属于社会效益大、经济比较效益低,受自然与市场双重约束的弱质性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竞争或是在经济资源配置竞争中,往往都处于不利的地位。然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大多数农业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将农业作为政府支持的重点。在韩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除了1972年和1973年外,每年的财政投入占农业总投入的比重都高达20%以上,其中1975年、1979年、1980年和1982年,政府投入占比高达40%以上,较高达到59.2%。然而,长期以来,在“重工轻农”的二元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却掠夺了大量的农业财富和资源用于发展工业,这也最终导致了目前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的产生。为此,我们应效仿韩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将农业视为政府扶持的重点,尤其是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克服农业的弱质性,使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以立法形式,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很多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支农政策得以实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根本保障。1950年,韩国政府就颁布了《法》,废除旧的租赁关系,将土地直接向耕种者开放,即自耕农的土地限制在3町以内(约45亩),超过部分由政府购买,再出售给缺少土地的农民,而农民分配到的土地,其租金可以用现金和实物在五年内分期偿还完毕。该法规使韩国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土地,从而为战后韩国农业的复苏奠定了基础。而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立法约束,中国在支农方面存在着政策多变、方式模糊、对象看人、数额随意等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应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加快完善与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体系,使农业生产经营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法律保障。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作为农业发展的保障,农业基础设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影响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领域平均利润率的高低。韩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随着“新村运动”的不断推进,不断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为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提供了必要保障。然而,相比之下,由于投入不足,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薄弱落后、老化陈旧,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和中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因素,近期中国西南大面积干旱所导致的农业歉收绝收就是好例证。为此,我们应充分认知农业基础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为农业“保驾护航”的作用,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及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人口总量的增加,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将不断提高,而在耕地供给呈现刚性约束,甚至供给数量日趋递减的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唯有依赖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农业科技进步,能使原有的生产要素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在组合上更加完善,最终获取比没有科技进步条件下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农业生产资源的约束性较大,唯有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发展双重约束的根本出路。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投入水平极低,且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典型国家的成功经验,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教及农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农村人口的流动主要是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农村人口流动,加快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为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建设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针对我国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发展的所造成的影响,介绍了农村人口的现状,并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农村人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

1.1我国人口总量的分布特点

从2015年的农村人口流动调查报告中可以得知,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口大部分都是在向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流动。主要从事于第二产业(手工制造业),以及小部分的服务业。外出的人口约19%是17~27周岁的青少年,外出人口以男性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夫妻共同外出的情况。一般在一个村下面的一个组中,一百多口人只有十几人人常年在家。而且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近几年表现的最为明显。

1.2造成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

1.2.1耕地稀少。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居住条件和环境等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许多的农用耕地被征收为城市建设规划用地,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土地的利用率过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周边的乡镇企业,大幅增加新的厂房,企业,公司,以及建筑住房都在向农村周边扩张。1.2.2收入水平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包一亩地的价格在五百元左右,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在种植期间,需要人工进行灌溉。农忙时雇佣10天,每天需要80元。这样农忙期间每雇佣一个工人需要800元。如果要是选择进城务工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资,改善现有的生活。而且农业收入也因季节和气候的变换不稳定。1.2.3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初期,需要加快完善城市化的建设。因此,需要许多劳动力加快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建设需要征收许多农用耕地,导致有许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这样在劳动力的选择上,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农村人口为城市化建设添砖加瓦。

2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村流动人口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还为许多家庭的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改变。也为全新的农民生活观念注入了活力,但是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较为良好的社会现象。对于城市来说虽然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只是加快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发展。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来说,城市化进程依旧缓慢;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业生产不稳定,加大了计划生育的工作难度。还让社会治安面临了新的难题。

2.1对于农村的影响

加大了农村流动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在外务工的农村人口,部分人口会以夫妻结伴形式外出务工,城市不会给农村人口解决户口的问题。因此,虽然有关部门在调动人员管理,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外出务工的人口多数是由青壮年组成的队伍,这些人员中,家中都有子女,老人。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对家庭无暇照顾或是缺乏经济能力,这样对留守儿童以及留守老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2.2对于城市的影响

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农村人口中大部分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在面对城市务工找不到谋生的工作时,人们往往会迫于生计问题做出一些违法行为。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剧了治安管理的难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加了难度,大部分的农村人口都会选择经济较为发展的城市进行工作,像这样的城市在我国的发展都过于饱和,不能容纳过多的农村流动人口。城市中如果人口过多,会造成环境、交通等多方面问题的不便。

3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农村劳动力转移

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远程培训工作。远程培训以其技术先进、成本低廉、范围广泛的优势,逐渐成为普惠制培训的一种补充形式。它以多媒体教学、面授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就地、就近、就便的特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远程培训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责任范围。深入实地考察,落实培训设施,统一为工作站制作牌匾,建立健全远程培训各项管理制度,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创业。

3.2加强农村经济的建设

统筹规划好农村的教育,彻底解决农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坚持有计划的配合边远山村教学点的工作,将的师资下沉到农村。使城乡的教育水平可以达到平衡状态。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上,切实的解决好农村的生活质量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使一些新时代的基础设施推广在农村。

3.3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由于农村特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大部分留守儿童因家庭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无法完成学业,辍学在家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大大提升,因此必须宣传并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扭转大部分农民“多生孩子能致富”的错误思想,以此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大幅度递增。

4结语

为解决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发展的不良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加强农村建设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耕地的积极性,促进农村良好发展。

作者:曲芙蓉 单位: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宣教中心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农村农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为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实际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法律与管理体系。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化学物品投入取得的。过量的农药、化肥等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兴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③盲目的调整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生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林地、草地大量减少,导致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2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是: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理念

应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法律与管理体系。

2.1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已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的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要性认识,充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

2.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解决农业污染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3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对于农村工业发展,应将减少污染做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应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综合运用包括产权制度、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政策及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多种政策工具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2.4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制定较为完备的、可执行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对农村工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施用,农村环境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不断进行完善,规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冶春莉 王聪萍 单位:陕西省三原县农业科技中心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新农村建设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1低碳农业的概念、特征以及功能

低碳农业就是低碳经济模式应用到农业领域中的一种称呼,它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较大规模的产业化革命,具有较为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人类对于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我国针对低碳农业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因此,目前为止尚缺乏一个较为系统化的概念界定.但是,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与讨论,有人认为低碳农业就是指以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也有人认为低碳农业就是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更为注重农业生产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三者统一.因此,有人认为,低碳农业的特征就是:它是一个自然生态化的开放性系统,是一个“两高三低”的高技术集成系统,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也是一个安全型的生产系统.因此,低碳农业应该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即农业生产功能,安全保障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生态涵养功能,农业金融功能.那么,在此,我们综合以上低碳农业的相关界定、特征以及功能,认为低碳农业的内涵应该是这样的,即低碳农业就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来实现农业的低消耗和低污染,其本质上是一种节约型、安全型、健康型、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让农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2.1现有农业基础较为薄弱

低碳化农业首先要以土地作为支撑,然而,我国农业发展中却存在着明显的人地矛盾,即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基本现实就是我国人多地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耕地抛荒问题严重,从而使得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同时,我国农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角是农民,他们所采取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又是基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而这种经营模式具有规模小,分散性较大的缺陷,从而往往会导致经验式、封闭性生产,这显然会对农业低碳化发展产生一些阻碍,比如说,农业生产低效,专业化与社会分工合作程度低,信息搜索成本偏高,农户农业生产的抵抗风险能力差等.此外,我国低碳化农业发展的主力市场是在农村,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口往往是一些老弱病和贫困人口,整个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使得低碳化农业发展需要的主体缺位或不足.,农村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而这与农业低碳化发展要求中的高科技与管理要求是不相吻合的,会使得农业低碳化发展效果大打折扣.

2.2现有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想要实现低碳化发展,就不可避免的要引入一系列的科学技术,还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方法,而这些都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中还缺乏良好、顺畅、快捷的农业服务体系,这显然又成为了阻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我国农业科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而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对农业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研究与开发子系统,推广服务子系统,农业技术应用子系统等三个方面.就及时个方面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体系呈现出“分散式、多部委、多层次”的特点,涉农科研成果不尽合格,技术创新也不够明显.至于第二个方面,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的主要支柱就是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主要的缺陷就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能错位,推广手段落后,方法单一,从而使得科技示范效果不显著.此外,我国现有的技术推广体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主导控制型沟通模型,科技成本超过农民承受能力,从而使得农民对于科技应用的意识不强,大大降低了科技兴农的辐射效果.

3.3农业碳汇市场建设不够明朗

根据相关理论与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低碳农业还应该引入市场机制,真正建设一个以农业碳汇市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农业碳汇市场建设还不够明朗化,虽然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性条件,比如说,我国农业碳汇市场产品—碳减排量可观,碳汇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农业碳汇市场建设还缺乏农业碳汇测算标准、有效的测算方法、管理体系等,同时,我国农业碳汇市场还存在着被政府割裂的市场现象,无法在碳汇服务提供者与碳源排放者之间形成真实的经济利益关系.

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我国低碳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3.1改变传统的农业服务模式,建立低碳化的农业服务体系

我国传统农业属于石油化农业生产与服务模式,对环境等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这显然不符合低碳化农业发展要求.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对现有农业进行去石油化,比如说,健全农村基础教育与科技教育体系,重构面向小农经济基础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碳减排技术研发与积累等.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在农村地区继续深入推广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重视对于低碳化农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针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班或科技教育课程,切实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同时,我国农业中的小农经济模式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彻底消失的,因此,我们在发展低碳化农业的时候,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建立一个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理念,还要做好农业的碳减排技术,建立较为成熟的农业碳汇市场,力争形成从上到下的高效率科研体系模式.

3.2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替代性农业

我国农业中的碳排放量仍然较大,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并以它们作为现代农业中的发展主力军,让它们成为农业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我们就需要对一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生态化的循环再利用,这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避免这些农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当然,这种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顺利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步发展并推广开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来发展这些替代农业的技术支持体系,尤其加大对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替代农业的发展打好技术创新基础.那么,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低碳技术体系,就需要加大对农业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制定促进农业低碳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先开发通用性强、使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的低碳农业技术.

3.3努力培育并大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碳汇市场

虽然说我国农业碳汇市场的形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性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对于低碳农业发展还处于一种摸索的阶段,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服务体系以及替代性农业的基础之上,大力培育并继续发展农业碳汇市场,将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所包含的环境效应通过碳汇市场表现出来,从而以货币化的形式来激发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我国目前来说,农业碳汇市场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主要是要建立农业碳汇数据库和农业碳减排标准体系.具体来说,我们应该花费三到五年的时间来攻克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和最为艰难的部分,即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农业碳减排因素,周详、细致、的来建立农业碳储存与碳排放基础数据库,比如说,土壤方面、作物方面、农业能源消费方面、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方面等.此外,我们还应该与国际市场接轨,基于国内农业碳汇市场建设与运行情况,结合国际上农业碳汇建设的“三可”原则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碳减排标准体系.当然,农业碳汇市场的建设与运行还需要研究并建立农业碳汇市场管理体系,,梳理好不同主体在碳汇市场建设和将来运行中的作用,从而使得农业碳汇市场能够获得坚实的建设基础和充分的运行条件.

4结束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要求下的低碳农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障碍,比如说现有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碳汇市场建设不够明朗等.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积极扫除这些低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障碍,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替代性农业,培育并发展农业碳汇市场,从而让低碳农业成为一个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作者:张小梅单位:吕梁学院思政系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农村特色农业发展新思路

一、青城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历程和优势

(一)青城镇发展乡村旅游的简要历程

青城镇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距离兰州、白银两市分别为90公里和25公里,总面积137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2.05万,下辖l4个村71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1.44万亩,人均耕地0.64亩。这里平均海拔1450米,年降雨量300毫米嘲。属于典型的黄河谷地。温和的气候,丰富的物产,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青城镇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及文化旅游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该镇还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度落后的小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来源单一且少。青城镇人多地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水烟,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由于耕作方式落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只有极少数人在外面搞副业打工。农民们想尽办法精耕细作,依然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另一方面交通不便利,生产、生活成本高。镇内只有两条路通往外界,一条是经山路通往榆中县城,一条经过青城桥通往白银市和兰州市。通往榆中县城的山路狭窄而且多弯道,每天只发两趟车,当天不能往返,一遇到雨雪天气出行相当危险。这种情况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改善。青城镇农民开始学习种植塑料温室大棚,依靠蔬菜的反季节差来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土地产出率。刚开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黄瓜和西葫芦,到结瓜的时候由菜贩子统一收购,运往周边城市。起初确实让青城的农民经济宽裕了,农户家不仅盖了新房而且还有了存款。但几年后,随着大棚经济的普及以及蔬菜品种、产量等方面的原因,青城镇的农民再次陷入发展困境。寻找一条新的发展思路来解决这种困境,帮助农民增收成为青城镇的当务之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着力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其中,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此背景下,青城镇在整理挖掘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古镇”的特殊历史地位,将文化旅游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在青城镇也慢慢兴起。

(二)青城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

1.青城镇丰富的文化资源。“先有狄青城,后有兰州城”17],青城的历史较兰州市还要久远。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众多的文化古迹。高家祠堂,一座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代宗祠,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罗家大院为代表的60多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四合院,经补修恢复,目前已是影视剧的重要拍摄基地。此外还有三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城隍庙、青城书院和二龙山戏楼。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英雄武鼓、柴山等,是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要节日青城镇的拿手节目,尤其是柴山,因其表演难度大,目前会此技艺的艺人已经很少,其娱乐性和刺激性不亚于专业的杂技表演。此外,还有青城村的踩高跷,城河村的抬子、瓦窑村的太平鼓都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技艺。经久不息的传统民俗艺术。西厢调小曲、剪纸、刺绣等艺术各具特色,独具魅力。具代表性的是西厢调小曲。清光绪年间由张海润采取王实甫《西厢记》文词,创编了《游寺》、《借厢》、《酬韵》等八折戏,名日《西厢调》。该调音乐唱腔优美动听,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容易排练,成为青城最早的小曲。在此前后,青城在外地经商、读书的曲艺爱好者,不时将外地小曲剧目引入青城,使青城小曲得以发展,一时局面大开。因而西厢曲调有越调、风筝调、三朵花、甘凉调等,具有融合秦腔、眉户戏、陇东道情、花儿等的特点阁,独具风格。具有地方风味的饮食。青城镇的长面和糁饭,做工精细,工序繁多,吃后回味无穷。来镇游客或走亲串友的人们,必要尝尝青城的地方饭,离开时还带些家酿的老陈醋。

2.青城镇的农业资源。青城镇的农民长期以来仅从事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的经济作物就是水烟。秋末将水烟收割后经霜煞卖给镇上的烟厂,经加工后销往福建、四川等地。卖水烟的钱成为一家一年生活开支的活钱。20世纪90年代,当地农民改变种植方式,学习种植塑料温室大棚。初期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但是由于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土壤变得僵硬和作物的抗病能力变弱、产量降低等因素使得大棚经济持续走低。直至近几年,调整种植品种,引进了茄王、纤首等新品种,使得茄子成为青城镇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同时因地制宜在西葫芦适宜生长的东滩一带种植西葫芦,并且改良耕作技术,推动了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在高架大棚西瓜产业的发展上,引进了京欣1号、京欣2号、超甜京欣等新品种,抓住市场机遇使其成为青城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葡萄产业的发展上,引进了红提葡萄、黑玫瑰等新品种,改变了葡萄品种单一老化的现状,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在保护特色农产品上,对市场青睐的高架大棚西瓜、日光温室茄子、西葫芦等优良品种进行了商标注册,对全镇蔬菜进行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对茄子、西葫芦两个蔬菜品种进行了无公害产品认证,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保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走农业产业化富民的路子,使全镇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明显下降,而日光温室、高架大棚瓜果、蔬菜及饲草的种植面积明显加大,全镇粮经饲的比例达2.5:6:1.5,农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2007年青城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慕名前来旅游参观的人越来越多,青城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将农业发展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搞起了乡村旅游。

二、青城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效

2010年3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刚公布的10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评选结果中,青城古镇成为甘肃省的被授予全国首批旅游名镇称号的村镇。夏秋是旅游的旺季,也正值西瓜、葡萄等瓜果上市的季节。青城镇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西瓜文化节”,就青城镇的西瓜品质等向游客和外界进行宣传,让游客们经过亲口品尝来认可青城镇的西瓜品质。2011年青城镇的西瓜价格普遍较其他产地西瓜高出1元,公斤左右。虽然价高,但是青城西瓜仍以其自身皮薄、汁多肉甜、产地近、新鲜程度高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睐。在青城镇东部,有榆中县的千亩水稻田,而且黄河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湿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青城镇就势在此打造了一个百亩荷塘,既种植荷花养鱼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随着乌金峡水电站的即将建成,这里更具有了建设大型湿地公园的优势。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方式也变得多样。除了种植温室塑料大棚,不少人家开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增加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庭院经济的发展。青城镇自古就有在自家小院种植蔬菜和葡萄等作物的习俗。这些蔬菜种植在自家的小院里用农家肥培育,几乎不施农药,既新鲜又安全,人们可以放心食用。在葡萄架下乘凉聊天更是小镇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葡萄收获的季节,除了满足自家食用需求,还可以把富裕出来的葡萄变成商品,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补贴家用。青城镇目前种植庭院葡萄约有上千亩,主要集中在瓦窑村、东滩一带。瓦窑村农户宅基地面积普遍较青城镇其他地方大,因而他们的院子也相对较大,几乎家家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葡萄,现已被镇政府规划为“百亩葡萄农庄”。因为土壤和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优越,青城镇的葡萄口感非常好,甜而不酸,在本地及白银市、兰州等地极富盛名。此外,一部分人选择个体蔬菜运输,将名优农产品销往新疆、青海、北京等地;一部分人选择设施养殖等。经济活动多样化,收入也越来越高。

三、青城镇的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乡村旅游在青城镇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包括道路、水电及日常生活设施等。2008年,连接镇内出行重要通道的青城桥由于超期、超负荷使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而被禁止车辆通行后,出行难题一直未被解决。绕道通行给青城镇的农产品运输及旅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农产品运输成本大大提高,肥料、煤炭、草帘子等生产生活物资的成本因此也增加不少。青城镇是文化古镇,城河村等主要旅游景区的道路都是青石板铺成的仿古街道,为防止大型车辆损坏路面,在进出口都设置了限制路障。不少来青城镇的游客反映,因为道路不畅,车子经常被路障刮花,既影响了他们前来旅游的心情,也造成了他们财物上的损失。另外,镇内居民用电线路、用水管道等设计不合理,水管等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了部分村子经常断电、断水的现象,甚至是水管破裂泡塌农民房屋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也使得前来旅游的游客极不方便。

(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民俗文化是农业旅游的灵魂_101。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青城镇重放光彩,很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其风采。然而,由于诸多的主客观因素让现今的青城民俗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是的西厢小调曲艺表演者和剪纸、刺绣手工艺者的传承之间出现了一个断层;二是保存下来的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音像资料都相当少,大部分只能靠手工艺和曲艺老艺人言传口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三是这些民俗文化只是逢年过节时演出,难以获得大的繁荣发展;四是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致不高,接受这些文化的能力也较差。在调研的过程中,不论是当地群众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均反映精通这些传统曲艺和手工艺艺人太少了,只是几张老面孔。现在的年轻一代不是在外求学、工作,就是搞经济创收,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下去根本无人问津。

(三)品质农产品的产销、保鲜服务体系不健全

青城镇的西瓜、葡萄、茄子等蔬菜品质毋庸置疑,但在生产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农民为求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使得青城镇的农产品声誉受到影响,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价格;西瓜皮薄虽好但也不利于长途运输,稍有碰撞就破裂了,使得运输的成本和最终的销售价格提高了;葡萄保鲜期短,不利于保存,如长时间遇到阴雨天气,销售就会大打折扣。仅仅靠乡村旅游来销售农产品还是有限的,如何构建健全的产销、保险服务体系,保障农产品的种植效益成为当务之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出行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筹资,整修、拓宽道路,修建公用停车场。同时,对镇内的道路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和规范水电线路的埋放,严把质量关。在旅游景点集中区规划修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解决游客的后顾之忧。

(2)加强民间艺术抢救与保护的工作力度。积极搞好宣传工作,鼓励人们更多地去了解民俗民间文化,增强全民保护和拯救传承民俗民间文化的自觉性和意识。先保护,后开发,对一些如剪纸、刺绣、西厢小调等具有较高艺术、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俗民间文化要建立资料档案,以防损毁。同时加强青城镇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对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和民间曲调要鼓励艺人带徒授艺使其后继有人,鼓励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

(3)健全农产品产销、保鲜等服务体系。对农民的小农意识及不良获利思想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探寻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运输保鲜技术,建立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上市前做好销售订单等服务工作,为农产品丰收助力。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新常态下农村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农业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各大媒体及社会讨论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尤其是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农村土地流转开始向合理化、标准化以及市场多元化转移,规范的土地流转政策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 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土地制度

一、新常态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问题和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 土地流转过程中产权向市场转移但主体不明确

如今,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向市场化转移的特征。这不仅让土地流转实现“合理”与 “高效”的协调,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和其他各方的定价,各类分散的土地经营农户将个人土地转让给以企业化发展的地方各大农业龙头和商家。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龙头企业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直接参与土地所在农村地区的开发和推进,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过于分散的经营和管理,而且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当前形势下,土地出让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这样的模糊现象出现,并不符合新常态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虽然法律规定土地是集体的,但农民却可以自由转让土地的所有。从政策上来讲,农村的政府及居民组织可以被认定为农村土地的主体,因此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边界是模糊的,导致市场化中农民个人和企业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产生争议,甚至会由此产生暴力事件。

(二)土地经营的价格向合理化发展但流转形式比较分散

在以前的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导致他们在土地流转中得不到合理的价格。随着地方土地政策的改善和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价格变得更加合理化。而且,新常态下的土地流转价格还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控变化,这样的变化也保障了将来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而合理的土地流转,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但是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都只是小规模的,如今,农村的大量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土地就会自发性地流转到其他人手中,但是,土地流入的户主大部分都是其身边土地规模相似的农民,而这种农户之间的土地自发性流转模式,无法适应需求量大的地方农业龙头的需求。

(三)土地流转工作日益规范却仍具有无序性

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下,政府针对农村土地的流转出台了更多规范化的政策。从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农业发展项目的调整到后续的宣传工作,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有了比以前更规范的制度与步骤,包括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后续的程序都有了严格的规定。相对于早期口头化、自发性的土地流转,现在很多农户间的土地流入和流出都会签订更详细的书面合同。这样一来使土地流转更具有法律效益,从而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保障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规范性。

二、新常态下土地流转的改善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办法

(一)明确土地体地位,确立土地产权关系,保障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的产权方面体现出三种方式:及时种是农户之间可以自由流转的土地经营权;第二种是农户按户分配的土地承包权;第三种是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而现阶段土地流转的方式是农户将分配到土地承包权的土地,在承包期内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人,使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割出来,这种状况下,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土地承包期内的承包权就会变成了农户的财产而不是债权。因此,只有改革了现有的产权关系,才可以使农户的土地承包得到长期性的所有权,从而确保土地流转间的利益主体还是农民。

(二)保障农户的合法权利,政府干预土地流转形势,确保现代化农业规范开展

虽然我国农村土地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可是不合理的土地流转管理,容易对政府政策、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方面造成损害,但如果政府干预土地治权的结构和流转形势,就可以为土地产权关系在制度方面提供保护和实施的保障。因此,政府要明确土地的流转、功能和产权属性之间的关系,将它们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建立由政府干预的合理土地流转结构,使得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秩序,通过合理的中介及组织保障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

现阶段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中介组织,仍然不是很完善,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需要,能够和国家市场经济调控相结合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有效的发展。要高度关注土地流转中的的中介和当地的土地服务组织,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的垄断,通过政策建立一个包含土地流转与中介服务组织的机制,提高中介和土地服务组织的效率,让土地流转的过程更加地组织化、市场化及有序化,从而为土地的经营提供高效率的土地流转机制,保障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农户具有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是土地流转的基本准则。保障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利益,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通过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流转政策,是目前优化,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代化发展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社会等措施,同时发展,才能保障土地流转规范健康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多措并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信用社充分认识做好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力完成工作目标,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

1、扎实开展三大工程建设。 以农村信用工程 建设全覆盖为目标,大力开展“扫街、扫村、扫社区、扫企业”活动,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通过集中宣传、集中受理、集中评级、集中授信、集中复审的全新工作模式,实行“阳光办贷”制度,对贷款条件、流程、利率、办结时限、监督电话进行“五公开”,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服务透明度和覆盖面。坚持“应农而变、顺农而为”,相应国家政策号召,及时调整信贷管理思路,树立 “大农业”和“现代农业”观念,在支农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将辖内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部纳入信用工程覆盖范围,详细掌握经营信息和信贷需求,实施名单制精细化管理,推动信用工程实现提升转型。截至2015年6月末,全省共评定信用户641万户和信用村3.3万个,分别占全省农户和行政村的32.5%和41.8%;共设立信贷专柜3558个,核发贷款证275万本,累计600余万户农民得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

2、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对全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发展规模、信贷支持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基础客户信用档案,做实信用信息基础。对经营良好、产业基础好、区域特色突出、竞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经营主体进行评级授信,给予重点信贷支持。对调查客户建立台账,划分支持、维持、限制、退出客户,确保信贷投放到位。二是建立现代农业报表体系,涵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按季度掌握全省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信用社信贷支持变化情况,确保经营主体得到充分信贷支持。

3、开展“圆梦行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以“送科技、送资金、送服务,圆农民现代农业梦”为主题,与省科协合作开展“圆梦行动”,聘请山东省内顶级种植、养殖、畜牧、水产等方面的专家,为广大农民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重点培养,引导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区域化发展。截止2014年末,已在全省举办培训讲座168场,培训农民31000余人,现场受理贷款申请9000余人,对农民授信5.2亿元。

二、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努力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贴近农村、网点众多、经营灵活等优势,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积极推广联户联保、一户多保、信用联盟、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贷款品种,扩大客户可办理抵质押的财产、权利范围,大力推广大型农机具抵押、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经营承包权质押、预期收益权质押、订单质押等信贷品种。积极探索集体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抵押等贷款方式,解决贷款难问题。鼓励与符合有关规定的担保机构进行合作,丰富担保方式。

2、探索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结合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健康发展。对于农户在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农家乐等方面出现的新的资金需求,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满足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信贷需求。

3、推动基于订单农业的金融产品创新。 鼓励引导订单企业、农户参加涉农保险,将订单企业、农户的履约情况和投保情况作为对其评级授信的要素,强化订单签订者的履约意识,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对信用等级高、信用记录好的订单农户可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信贷条件的订单企业可适当简化手续,优先发放贷款。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结合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不断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深化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工作,扩大现代金融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网点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提升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

1、提高电子机具服务覆盖面。 一是大力推广现代化金融服务。以“电子机具村村通、家家用上银行卡”为工作目标,稳步推进ATM、POS、农金通等各类电子机具布放,不断丰富银行卡功能,加快银行卡的宣传普及和推广应用,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农村居民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二是提高电子机具使用效率。引导农村居民广泛使用农金通办理惠农补贴资金支取、新农保资金存取等小额现金存取业务,着力发挥农金通惠农作用。大力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着力提高电话POS、信息机等电子机具使用效率,依托科技手段更好地配合落实政府各项惠农政策。三是加快推进协理业务转型。以协理员及协理业务转型为契机,切实抓好农村金融社区服务点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工作,尽快实现传统协理员服务方式、服务产品和服务功能的转型。

2、加快推进电子银行业务。 加快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电子银行产品创新,丰富业务种类,提升电子银行支持“三农”的服务水平。一是提高电子化支付水平。在农村地区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方便农村客户办理购物消费、手机充值、小额转账、贷款查询归还以及各种缴费等便民业务。二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鼓励有条件的法人机构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工作,依托网银、手机银行等系统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银企直联、代缴费、代收付等业务,为农村客户提供多样化电子银行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三是强化宣传工作。开展电子银行知识普及普教工作,通过开展“送电子银行下乡”、进村入社区等活动,向广大客户讲解电子银行产品知识,扩大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力度。 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城镇化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资金支持,确保涉农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持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授信、支付结算综合服务全覆盖,合理划分授信权限,适当扩大授信额度,优化管理流程,有效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探索和研究适合现代农业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 进一步创新扩大农业产权抵质押范围,将法律规定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价值评估合理的土地、房产、动产、运输工具等各类资产转换为担保资产,切实加大新型抵押贷款的投放量和推广面。加强对现有产品的整合创新,积极推广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不同客户群的创业贷款产品。

(三)推广“一揽子”金融服务。 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区域分布情况,合理调整网点布局,加快布放自助设备步伐,较大限度发挥点多面广、服务快捷、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网点柜台、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五大结算服务,满足涉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全力打造服务现代农业的“金字品牌”。实施规范化服务导入,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无缝对接服务等措施,通过品质服务赢得广大农民、企业的认可与信赖,实现银农、银企双赢,共同发展。

(四)健全约束激励机制。 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三农”业务考核指标权重,在资金供给、拓展费用、激励考核、人员配备等方面向“三农”业务倾斜,增强营销涉农贷款的主动性、积极性。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意识的增强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案件呈不断增长态势。本文结合社会实际调查仅就关于农村土地承包中产生的纠纷调解与仲裁的相关事宜,在仲裁和诉讼的过程中法律的实用性,以及如何实现仲裁与诉讼的顺畅对接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见解,供商榷。

一、关于农村中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的相关工作及问题

(一)对于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不合法

1.有的县或不设区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由本级政府常务副县(区)长兼任,其中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没有或少于成员的1/2;2.主任、副主任不是由全体组成人员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府任命;3.应由仲裁委主任处理的工作,责权不明。有权的不办案,办案的说了不能定案。仲裁员的素质能力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二)程序性工作运行不规范

1.在仲裁庭的组成上,没有经过所有成员共同选定出首席仲裁员,而是各自选取了一名仲裁员,当事人无法选定,则应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来进行程序的指定。而是全部指定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人员承担仲裁任务;2.在对仲裁申请的审查上,不是按申请条件审查办理,而是行政部门领导依据信访情况决定要求仲裁机构办理;3.在回避的问题上,在开庭前未示明,记录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仲裁的公信力。

(三)必要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

1.村组做为被告或第三人的应当参加诉讼而未出席参加;2.没有将不是被告的土地纠纷当事人的所属的村委会追加为第三人。不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纠纷,为了依法解决问题,做为发包方的村民委员会不是被告人的应追加村委会为第三人;3.在发生村民委员会或着村民小组与他人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应当是村民委员会或着是有着相对独立的财产的村民小M。村民委员会参加诉讼的应列明法定代表人,村民小组参加诉讼的应列明提起诉讼的相关代表人。

(四)对于农业承包合同的仲裁书、调解书主文等书面的标书有待规范

1.在进行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执行时,即使有的条件在调解仲裁法中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与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相符合。2.有的裁定书和调解书被执行人不明确,无法裁定进入执行程序;3.司法实践中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没有对被申请人返还土地的方位、四至、长宽等信息进行明确的表述,只是裁决被申请人返还亩数,这就使得执行标非常的不明确,人民法院在执行时无法进行操作进而不能够进入该执行程序。

二、仲裁与诉讼顺畅对接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调解仲裁与法院执行

对于执行仲裁裁决书、调解书,调解仲裁法第49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二)仲裁与诉讼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诉讼的过程中对于仲裁的相关保障

1.仲裁与诉讼的之间的相互衔接:①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仲裁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仲裁与诉讼相对独立;②诉讼请求是否超诉讼时效期间,依据民法通则及时百三十八条规定,只有在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依法审查当事人的请求权是否超过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③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二年,因超过仲裁时效期间,被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裁定驳回后,当事人又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在对于仲裁的诉讼保障中,主要规定了在仲裁中向人民法院申请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以及在执行先行裁定和生效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的过程中一些相关的具体程序。①为了较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权益,对于财产保全,提出了当事人可以不必须提供担保,而是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裁决,明确当事人是否需要提供担保。但人民法院裁量需由当事人提供担保的,必须提供担保,否则人民法院可以驳回其保全;②《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中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在申请保全的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后,自动转为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措施,并适用《较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但自动转移仅在申请保全的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时才可以适用,对于被申请人依法提起诉讼时并不能够进行自动转移。

三、如何努力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实现诉讼与仲裁的法律对接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加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在程序和实体上存在诸多问题,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上岗制度。一是要明确省级农经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主管和培训部门,定期进行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以不断提高仲裁员的素质能力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仲裁机构管理运行考核办法。三是可依据实际需要设立协调领导小组,但仲裁委主任不得由行政领导兼任,要做到依法设立,依程序仲裁,责、权关系明确。

(二)加强调研、指导,人民法院、农业主管部们等机构,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加强调研,并且还要定时的召开相关部门的座谈会,逐渐的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的相关机制和规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这样才能够不断的优化法院的审判和执行能力,尽快实现诉讼、仲裁和调解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提升。

(三)人民法院尽快制定司法解释,完善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在执行和申请的过程中的相关内容。首先就是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定没有取得相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申请执行人不属于一个合格的申请执行人;其次就是还没有取得实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时要进行相应的详细说明,并且要以举例的形式通知当事人向其他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的途径。 是明确进入执行程序审查的规范和要求。

(四)加强宣传引导,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一是尽快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求助体系。

(作者单位: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